人人范文网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林俊德事迹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3-13 08:33:23 来源: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关于林俊德事迹的心得体会

关于林俊德事迹的心得体会

今天我想说的是一位已经逝去的老人,也是一个不倒的战士。人们这样评价他:

大漠,孤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他就是林俊德——一位解放军少将,一位核武器专家,能够形容他的词实在太多了,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身为中国人,身为中国军人应该是怎样的铁骨铮铮,应该是如何的精忠报国。

他是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领域著名专家。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1993年晋升为解放军少将。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住进医院直到去世前的最后一天,他仍然坚持每天工作,老伴劝他休息,他却说:“坐着休息,不能躺着,躺下就再也起不来了。”直到将所有的资料整理完毕才答应上床休息,这一躺就没能再起来。林院士将有限的生命投身到无限的科学事业当中。他是用一个战士冲锋的姿态跨越了生死两界。他的跨越是那样的壮美,壮烈。在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尤其值得我们大学生学习。

他的爱国情怀深深地感动了我,其实都是肉体凡夫,其实都是只有一条生命,其实我们没有比他少了什么,但却又用是真的少了,少了那份立志后的践行,少了那份敢为天下先的壮阔,少了那份敢于用命博的决心。今天不但是社会里还是在大学,大多数人都变得更注重利益,由“向前看”变成了“向钱看”。不错,钱是生存的根本,但绝不是生活的根。 也许你会觉得这个老人好傻,也许你会觉得他有些可怜,毕竟在大漠呆了五十年,整整五十年啊,五十年里经历过共和国每一次地下核试验,五十年里经历过双眼可能被刺瞎的危险,五十年里经历过核辐射……还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点点滴滴,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细细品来,他是快乐的,因为用梦想浇筑成的人生如此的丰富多彩。在此我感到汗颜,空有梦想却不思进取,空谈报国却一心安逸。此时此刻,我想大声的对自己说:“人生是自己走出来的,实践才是不断进步的唯一途径。“

推荐第2篇:林俊德

原标题:大漠铸核盾生命写忠诚(时代先锋)

人物简介:

林俊德,福建永春人,中共党员,1938年3月出生,1960年9月入伍,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原总工程师,少将军衔,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2012年5月31日20时15分病逝在工作岗位上。

入伍52年来,林俊德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军队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1999年特邀出席“两弹一星”突出贡献科技专家表彰大会,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2次。

(一)

他叫林俊德,没有多少人知道他。

他是院士,也是将军,一辈子隐姓埋名,坚守在罗布泊。他参加过我国所有的核试验。 他个子不算高,微胖,笑的时候嘴唇略显厚,脸更是会圆起来。

这是他平常时候的模样。4个月前,他因为癌症晚期病情严重住进了西安唐都医院,瘦得厉害,脸颊凹陷,额头显得特别突,几乎让人认不出来。他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输液管、导流管、减压管,有时还有从鼻腔直通到胃里的三米长导管„„

最多的时候他身上插着十多根管子。这个样子,他仍坐在临时搬进病房的办公桌前,对着笔记本电脑,一下一下挪动着鼠标,每挪一下,都能让旁边的人心颤一下。

电脑里有关系国家核心利益的技术文件,藏在几万个文件中,只有他自己才能整理,还有自己的科研思考,学生的培养方案,他都要系统整理,怕耽误学生的论文答辩和毕业。他知道自己的病情,时间太有限,要尽快。

他一开始就问医生,做手术和化疗以后能不能工作,医生回答不能,于是他放弃了治疗。住重症监护室不能工作,他难得用将军的威严下命令一定要搬去普通病房。在病房工作间歇,他休息也要坐着,怕躺下就起不来了。他希望活得有质量,说不要勉强他,现在需要的是时间而不是手术。与其治疗后卧床不起,不如最后还能争点时间。他是闽南人,现在这个劲头,就像1960年大学毕业后西出阳关一头扎进戈壁大漠几十年,一样倔强。

同事、学生、朋友、亲人赶到医院看望他,他说,“我没有时间了,看望我一分钟就够了,其他事问我老伴吧。”他让老伴在医院附近找了一间房子,专门用做接待,即使从闽南山区远道而来的亲人也是如此,没有商量余地。

他继续吸着氧气按着鼠标。插着管子工作没有效率,他两次让医生拔掉引流管和胃管。 他是癌症晚期,肚子里都是胀气和腹水,身上抽出过2800多毫升积水,心率、呼吸快得接近正常人的两倍,严重缺氧,平常的喘气比刚跑完百米赛还剧烈。他从没因疼痛在人前发出一声呻吟,只有当医生凑近问怎么样时,他才说有点儿不舒服。

那一天早上,他的病情急剧恶化。上午,他要求、请求甚至哀求,想尽各种办法下床工作,两个小时里,他求了9次。不忍心他最后一个愿望都不被满足,他终于被放下地。

半小时过去,他的手颤得握不住鼠标,也渐渐看不清,几次问女儿眼镜在哪,女儿说,眼镜戴着呢。这时候,很多人已经忍不住跑出去痛哭起来,怕他听到,还要使劲捂着嘴巴呜呜地哭。

他又接着工作了1小时。最后的5个小时里,他陷入了昏迷,但不时又能听到他在嘴里念“ABCD”、“1234”,这些都是他在电脑里给文件夹排的次序。

老伴紧紧攥着他的手,贴着他的耳边,翻来覆去地说:“老林啊老林,这是我第一次把你的手握这么长时间。40多年了,你现在终于属于我了„„”5月31日20时15分,他的心脏跳动不起来了,也不会再哀求着起床。他没做完他的工作,这几天他在电脑上列了个提纲敲敲打打,5条提纲的内容没有完全填满,家人留言这一条完全是空白。

医院科室主任张利华,54岁,扑通跪了下来,对着床头说,“林院士您安心地走,剩下的工作我们后人会接着完成。”张利华看了30多年的病人,像这样面对自己生死的,是第一次见到。

得知他的离去,“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科院院士、94岁的程开甲写来一句话:“一片赤诚忠心,核试贡献卓越”。

他早早跟老伴安排了三个遗愿:一切从简,不收礼金;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把他埋在马兰。最后一个,他也在病床上哑着声音和基地的司令员说过,算是他的一个要求。司令员听完转身,泪打湿了满脸。

罗布泊边缘的马兰,是他最惦念的地方,在那里,他和所有人一样,干着惊天动地的事,也做着隐姓埋名的人。人人都是戈壁里的一朵马兰花。

这个季节,马兰小院里的草长高了,杏也熟了,正等着他回去。他说过,院子里的草不要拔,让它们自由生长,戈壁滩长草不容易。

(二)

他这辈子有三个没想到:上大学,做将军,当院士。他最初也没想到,个人和国家命运绑得这样紧。

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一声巨响,蘑菇云腾空而起。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将军向周恩来总理报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周总理在电话里谨慎地问:“怎么证明是核爆成功?”现场指挥帐篷里顿时一片肃静。正好,程开甲带着26岁的他匆匆赶到,说:“冲击波的数据已拿到,从记录的波形和计算的数据证明,这次爆炸是核爆炸。”

张爱萍看了看眼前不太面熟的年轻人,激动地拍了拍他满是尘土的肩膀说,你们立了大功。

他当时带头负责研制的钟表式压力自记仪,样子像一个罐头盒,用来测量核爆炸冲击波。这是他拿自行车轮胎和闹钟等,用土办法搞成的自主高科技,获得了当时证明核爆炸的重要数据之一,还拿到了国家发明奖。那时候,他从浙江大学毕业也才4年。

他的家乡在福建永春大山深处一个偏僻乡村,少年时家中一贫如洗,曾经辍学,靠着政府资助上完了中学、大学,在大学里曾打着赤脚上课。

从浙大机械系毕业,他分配到单位,实际上他是专门被挑来的,到了单位给他交底,“国家正在西北建设一个核试验场,把你挑过来,就是去那里工作。”

虽然对核试验知道不多,但他一听能跟国家命运靠得这么紧,就非常激动了。他一辈子被人看作学习狂和工作狂。即使年纪上了七十,在他的日程表里,搞研究、做实验、带学生几乎占去所有时间。他一年只休息三天:大年初

一、初

二、初三。

他说,成功的关键,一个是机遇,一个就是发狂。他以自己为例:“成功不成功,的确有个机遇。一旦抓住机遇,就要发狂的工作,所以效率特别高,不可能的事就可能了。”

所以生命倒数第二天,他回首往事,看得出挺欣慰,断断续续说了两句话,“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试验,我很满意。”并且,“咱们花钱不多,做事不少。咱讲创造性,讲实效,为国家负责。”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后,1966年底的首次氢弹原理性试验是在高空,冲击波测量也在高空。仪器要在零下60摄氏度低温下工作,当时的实验条件还不具备。为了创造低温环境,他和同事们背着仪器,爬上海拔近3000米的山顶呆了一宿。

冬天漠风凛冽,山顶更是冰封雪冻。夜晚刺骨的寒风像针一样往身体里扎,又在每个人的鼻尖、胡子、眉毛上结上一层白霜。手冻僵了,脚麻木了,身子不停哆嗦„„可一看温度表,才零下20多摄氏度。

他们还抱怨,“这鬼天气,就不能再冷一点吗?”

后来,他们采用高空气球放飞试验解决了问题,赶在试验前研制出高空压力自记仪,为飞机投放氢弹安全论证提供了科学依据。

核试验从大气层转入地下后,他又开始带着人解决地下核爆炸力学测量这个世界性难题。艰苦攻关20多年,先后建立10余种测量系统,为国家的地下核试验安全论证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宝贵数据。

他善于啃硬骨头,也常教自己的学生要敢于啃硬骨头。他的23个学生,个个都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他走的那晚,学生们亲吻着他的手,长跪不起,希望昏迷中的他哪怕能抬抬手指,像父亲一样抚摸一下他们的头。

他军龄52年,他这一代人,一辈子自主的人生选择不多,做核试验也不是个人的选择。但在戈壁大漠像胡杨树一样,扎根半世纪,是他自己的抉择。

(三)

他是搞核试验的,说自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这两个都成了不折不扣的事实。 他研究爆炸力学,一辈子都和炸药打交道。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每次总是尽可能地离炸药近一点。

一次在野外,等了好久炸药都没响,他用对讲机冲其他人大声喊:“你们都不要动,我来弄。”说着就走上前,快到炸药放置点时,他再次回头对跟在后面的人说,趴下,不要抬头,自己上去排除了险情。

他经常要在核爆后第一时间去抢收数据。有一次,车坏在路上,他看到司机带着防护罩修车进度很慢,就先把自己的防护罩摘下来,证明没有危险才让司机也取下,提高修车效率。

他的学生说,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老师常年奔波在实验一线。凡是重要实验,他都亲临现场,拍摄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这是他的专业需要,也是习惯。

去年,74岁的他由于拍摄实验现场太专注,被绊倒在地,膝盖和脸部都被蹭伤,让他包扎一下,他笑着说没事没事,拍了拍灰尘继续工作。

每做一次实验,他都建一个档案,就像病人的病历一样,几十年从没间断。谁需要资料、数据,都能在他那儿很方便地找到。

简便实用、讲求实效,也是他一贯倡导的。他常对学生说,科学就是用简单的办法达到理想的目的。

为解决实验用的铅皮,他发明了用钢棒手工擀制的办法,像擀饺子皮一样,把1毫米厚的铅皮擀成了0.2毫米。

为了找到力学实验的理想材料,他出差途中买了一块特殊木材做成的菜板,锯开分析密度和硬度。就连戈壁上的沙子,也被他用来作为实验的一种特殊材料,解决了技术难题,也节约了大量经费。

病中留下的工作笔记上,他一笔一画绘下了保险柜开锁示意图,密码盘、固定手把、开门手把,以及三位密码刻度的标示,清晰明了。还有详细的文字,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

他一丝不苟的程度,有点像人们所说的极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后,1966年底的首次氢弹原理性试验是在高空,冲击波测量也在高空。仪器要在零下60摄氏度低温下工作,当时的实验条件还不具备。为了创造低温环境,他和同事们背着仪器,爬上海拔近3000米的山顶呆了一宿。

冬天漠风凛冽,山顶更是冰封雪冻。夜晚刺骨的寒风像针一样往身体里扎,又在每个人的鼻尖、胡子、眉毛上结上一层白霜。手冻僵了,脚麻木了,身子不停哆嗦„„可一看温度表,才零下20多摄氏度。

他们还抱怨,“这鬼天气,就不能再冷一点吗?”

后来,他们采用高空气球放飞试验解决了问题,赶在试验前研制出高空压力自记仪,为飞机投放氢弹安全论证提供了科学依据。

核试验从大气层转入地下后,他又开始带着人解决地下核爆炸力学测量这个世界性难题。艰苦攻关20多年,先后建立10余种测量系统,为国家的地下核试验安全论证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宝贵数据。

他善于啃硬骨头,也常教自己的学生要敢于啃硬骨头。他的23个学生,个个都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他走的那晚,学生们亲吻着他的手,长跪不起,希望昏迷中的他哪怕能抬抬手指,像父亲一样抚摸一下他们的头。

他军龄52年,他这一代人,一辈子自主的人生选择不多,做核试验也不是个人的选择。但在戈壁大漠像胡杨树一样,扎根半世纪,是他自己的抉择。

(三)

他是搞核试验的,说自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这两个都成了不折不扣的事实。

他研究爆炸力学,一辈子都和炸药打交道。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每次总是尽可能地离炸药近一点。

一次在野外,等了好久炸药都没响,他用对讲机冲其他人大声喊:“你们都不要动,我来弄。”说着就走上前,快到炸药放置点时,他再次回头对跟在后面的人说,趴下,不要抬头,自己上去排除了险情。

他经常要在核爆后第一时间去抢收数据。有一次,车坏在路上,他看到司机带着防护罩修车进度很慢,就先把自己的防护罩摘下来,证明没有危险才让司机也取下,提高修车效率。

他的学生说,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老师常年奔波在实验一线。凡是重要实验,他都亲临现场,拍摄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这是他的专业需要,也是习惯。

(四)

2012年春节刚过,一封近5000字的长信,摆在了基地司令员的案头,是关于基地建设发展的想法,言辞激烈,语气率直。

信是他写的,看得出很着急。直到司令员和他一起商定,安排人员和经费对他所提的发展路线进行研究,他绷紧的脸松了下来,笑了。

住院期间,他和来看望他的基地司令员闭门谈了一个多小时。他也感叹,一生最大的缺点是说话直率得罪人,不懂人情世故,不会“做人”„„

他说话硬,直来直去,不绕弯子。乍一听,难以接受,时间长了,都知道他不玩虚的,一辈子有自己的做事和做人原则。就像他去世前说自己,“我不善于交往活动,实事求是搞科学。”

凡是和他有过接触的人,都知道他讲原则不是空的。他参加学术评审会,从来不收评审费,不让参评人员上门拜访。从没有接受过一个人的礼物,材料都是通过邮局或其他人捎带的,他只要材料,不要见人。科研成果报奖时,他总是把自己名字往后排,不是自己主持的项目坚决不挂名。平时专门的请客吃饭他概不参加,就喜欢自助餐。讨论会上该说就说,不管在座官大官小。

他有“三个不”:不是自己研究的领域不轻易发表意见、装点门面的学术活动坚决不参加、不利于学术研究的事情坚决不干。 2005年,东北某大学邀请他当名誉教授。他说:“我们研究领域虽然接近,可是距离太远,鞭长莫及的,我给不了什么指导,这挂名教授我还是别当了。”

去年,在安徽黄山召开评审会,会议主办方请他当主审。他老老实实地说,第一个成果跟我研究方向有点关系,但也够不上当主审,第二个成果不是我的研究领域,我当不了评委,你们抓紧时间再找人吧。

他说,自己虽然是院士,只算得上某个领域专家,不可能样样都懂,样样都精。而且专业越深就越窄,别的懂的就越少。

他工资不低,所以掏钱时并不手软。老战友在外地聚会,他说战友们转业早,工资不高,他慷慨解囊。青海玉树地震,他悄悄捐了3万元。但他自己,一块手表用了15年,一个游泳帽用了19年,一个公文包用了20多年,一个铝盆补了又补舍不得扔。他搞实验,动手能力强,家里的沙发和床是他用包装箱拆下的木板做成,沙发套是老伴亲手缝制。客厅里的小木椅是他用家里铺完地板后剩下的废料,花了半天时间敲打好的。屋里的灯也是他引了一根电线加一个灯管改造而成。

去世后,学生们收拾他的衣物,除了军装,没找到几件像样的便装,两件毛衣还打着补丁。

他偶尔也享受过一次,他和老伴去郊外一个农家乐吃饭,点了一个“大丰收”,就是玉米、南瓜、花生几个菜煮在一起,他从来没吃过,对这个组合菜赞不绝口,对老伴说咱们回去也做这个。

他的学生们说,老师是一个心里有爱的人,长时间接触,感受得更深。他戴了15年的手表,是大学母校百年校庆时送的纪念品,他一直戴着,旧了磨手,就用透明胶粘上。他去世后,护士想把手表摘下来,老伴理解他,说老林喜欢,就让他带着走吧。

他带过的每位学生,都在他的电脑里有个属于自己的文件夹,每一个文件夹都详细记录着每个人的技术专长、培养计划和施教方案。

住院期间,他让学生们将各自的文件夹拷贝走,这时学生们才发现,从跟他的第一天起,短的三四年,长的十几年,他都详细准确地记录下了每个人的成长足迹。

去世前三天,他写下这辈子的最后338字,虽然手抖得厉害,但字迹工整,没有一丝潦草。这是他给学生写下的论文评阅意见。他在5月的最后一天去世,这个学生在6月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

(五)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一年,南京大学的高材生黄建琴参军到了马兰,她也搞核试验,是后来马兰有名的“核大姐”之一。与他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相伴,黄建琴总习惯一个人的生活。最后,她含着泪说,老林的最后几天,是她跟他呆在一起最长的一段时间。

他欠家里人太多,特别是对女儿一直有着愧疚。他带的23名学生都是科技精英,却没时间管女儿的教育,女儿没读过大学。他只好对女儿说,你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我们没有教育孩子的经验,你是我们的试验品,就多担待点吧。

女儿出嫁,他在外执行任务。女儿办完结婚证,背着简单的行囊进了丈夫家。儿子结婚,他也一直没抽出时间和亲家见面,婚礼由对方一手操办。

他不是个完人,但他被家人理解。老伴说,“这一生我陪伴他,我觉得我值。因为,他为国家、为人民、为党,做好了他应该做的事情,良心上没有愧对党和人民对他的培养。”

他去世后,10万元慰问金交到老伴手上,她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表示谢意,说:“这些钱就当做他的最后一次党费吧,这也应该是他的心愿。老林一辈子干了他喜欢的事业,他对党和国家的爱刻骨铭心。”

女儿说,很多人说林院士一辈子没享过福,但我知道父亲不是这样的。他对幸福的理解不一样,他说过他这一辈子真的很愉快。

参加第一次核试验的人们回忆起,那个时候他一股朝气勃发的劲儿;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虽然年纪大了、人沧桑了,他蓬勃的朝气、工作的热情一点没变。人们在想,是什么支撑着他走出了比75年更长的生命跨度?

创造了马兰精神、见惯了英雄的马兰人送给他一副挽联,为他送行:“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

推荐第3篇:林俊德

林俊德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纵死终令汗竹香。”这是“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写给林俊德的颁奖辞。

林俊德,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总装备部某试验训练基地研究员。他,是一位毕生为共和国铸造核盾牌的功勋科学家—— 从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1996年我国进行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他参与了我国的全部45次核试验。

1987年,他把冲击波测量技术成功应用到常规兵验。

武器试验中,他带领项目组发展了声电报靶技术、声电落点定位技术,解决了国际上大面积立靶自动检测的难题,研制的设备系统已装备于我国多个试验靶场和公安部门射击训练场;

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及时启动核试验地震、余震探测及其传播规律研究,全面收集分析全球地震数据,把地下核试验应力波测量技术向核试验地震核查技术拓展,为我国参与国际禁核试核查赢得了重要发言权;

2001年当选院士后,他主动担纲某重大国防科研实验装备的研制任务,在各种方案分歧很大的情况下,他带领攻关小组连续攻克方案设计、工程应用、实验评估等难关,最终取得了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研制了适合各种实验要求的系列重要装备。

2012年5月4日,解放军总医院的检查结果证实林俊德罹患胆管癌晚期!但是他拒绝接受手术。

2012年5月23日,他从北京转入西安唐都医院。他诚恳地对医生说:“我是搞科学的,最相信科学。你们告诉我还有多少时间,我好安排工作。”

2012年5月26日,病情突然恶化的林俊德被送入重症监护室。醒来后,得悉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只能以日来计数后,他坚决要求搬出无法工作的重症监护室,转回普通病房。

5月29日。转回普通病房的林俊德出现完全肠梗阻,肚子充满胀气和腹水,心率每分钟达130次。医生建议做肠梗阻手术,林俊德再一次拒绝了:“即使手术能延长几天,但不能工作就没有意义。你们不要勉强我,我的时间太有限了。”

2012年5月30日下午,感到坐在病床上无法工作的林俊德,要求把办公桌搬进病房。 2012年5月31日上午,林俊德已极度虚弱,胀气和腹水使膈肌上抬,导致呼吸困难……然而,承受这样苦痛的林俊德,却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导流管、胃管、减压管和输液管,他还在冲锋——

鼠标在缓缓移动着,手在不停地颤抖着……

一旁的生命监护仪在不断告警,生理数据在令人揪心地跳动着……

视线已渐渐模糊,他却反复叮咛着需要交接的某重大国防科研项目相关资料。

2小时后,已近昏迷的林俊德被抬回了病床。5小时后,林俊德离开人世。

悭吝的时间不肯给这位可敬的科学家临终的从容。来不及把笔记本上5条提纲的内容填满,来不及整理完电脑中全部文档,甚至来不及给亲人以更多的嘱托和安慰。在颁奖盛宴上妻子几度哽咽:“他(林俊德)工作起来就像着了迷似的,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他也非常坦然。临终前他本想给最疼爱的孙子、外孙写一封信的,但时间不够,时间真的不够了。他说的一

句话就是‘我们搞核试验的,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这也正是让我们感动、感佩的地方。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林俊德精神”的最高境界就是献身使命,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为使命献身,这是他的毕生追求。“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基地官兵的这副挽联,是对林俊德一生最简洁的概括。

他扎根大漠50余载,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为国防科技事业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彰显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堪称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楷模。[7]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对党忠诚、矢志报国的坚定信念。他始终爱党爱人民,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舍身报国,一生报国。回望我国“两弹一星”发展历程,既有邓稼先、钱学森、朱光亚等元勋们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更有无数像林俊德一样一辈子隐姓埋名的无名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的国防才更加巩固,我们的民族才更加扬眉吐气。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奋勇攻关、开拓创新的执着追求。事实一再证明,在国防科研领域,“外援”是靠不住的,尖端技术是引不来的。林俊德一辈子坚持走自己的路,在核试验技术领域自主创新,勇攀高峰,创造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从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到领军一方的科学大家,林俊德用一生的探索实践告诉我们:挺直脊梁,才能走出人生精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要发展、要强大,概莫能外。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淡泊名利、清白守正的高尚品格。一生隐姓埋名铸核盾,成就鲜为人知,林俊德最打动人的,是他的道德文章——忠诚、敬业、正直、律己。他一辈子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始终保持质朴的本色,求真求实、不图名利,为人师表、甘为人梯,展现出科学大家的风范,树立了一座光照千秋的精神丰碑。

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条件如何变化,献身使命的“林俊德精神”都是我们永不褪色的骄傲,都是我们前行中高高飘扬的旗帜。

推荐第4篇:学习林俊德心得体会

学习林俊德心得体会

5月31日20时15分,一位可敬可爱的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核试验爆炸力学测量技术的开拓者——老党员、老军人、老研究员、老教授林俊德,在生命最后5个小时的生打硬拼中倒下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林俊德死了,留下遗言:“我死后,把我埋在马兰。”

林俊德,祖籍福建;而马兰,远在新疆。去世后不归故土,却执意“埋在马兰”。为什么?他说:“马兰精神很重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希望大家继承马兰精神。”

75岁的林俊德,一生从事核试验工程技术事业,一生没有离开过叫“马兰”的生命绝地——罗布泊大漠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一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率先垂范、踏实做事。当他身患胆管癌(晚期),得知生命以日计算后,依然拒绝手术治疗,将极为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重要资料的整理、课题研究的指导、批阅学生毕业论文之中„„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的所作所为,许多健在的人,都远远没有能做到:

譬如,在自己的电脑里,他给他带的每一个学生都建了个文件夹,里面不但详细记录着学生的技术专长、培养计划和施教方案,甚至还有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和长处短板。

试问,这等负真责、掏真心的导师、教授,有多少?

譬如,他参加学术评审会,从来不收评审费,只看材料不看人;科研成果报奖时,他总是把自己名字往后排;不是自己主持的项目,坚决不挂名。

试问,如此不图名、不图利的专家、学者,有多少?

譬如,为了尽快攻克爆炸工程技术难关,他带领一帮博士硕士,在临时搭建的简易实验坑里,爬上爬下做实验,经常是一身土一身泥,当地人都喊他是“民工院士”。

试问,常常“一身土一身泥”、被唤作“民工”的院士,又有多少?

譬如,有一年他回老家,从林俊德在福建老家的弟弟口中闻知消息后,当地村干部要找车去接。谁知他背着军用挎包,搭了一辆拖拉机就回到了福建偏远的永春县五里街镇老家,说,自己是回乡探亲,不用打扰地方政府,悄悄回来就行了。

要知道,他不但是我国著名的爆炸力学专家、为“两弹一星”研制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多次获过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受到过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而且早在1993年就晋升为少将军衔。这样一个在别人眼中“居高位”、“有贡献”的大人物,回家乡竟然独自搭坐拖拉机,

并多次严词拒绝家乡提议为他在村里建造“将军楼”。

试问,那些所谓有“光环”、有“官衔”、有“身份”的人,有多少会像他这样做? 譬如,他病逝前一天还在工作,老伴劝他休息一会儿,他说,坐着休息,不能躺,“我不能躺下,一躺下就起不来了。”在生命终止的3天前,病情突然恶化的林俊德,顿生危机感,断然婉拒医院延长自己生命的最后努力,强忍剧痛坚持下床工作,把手中的重大国防科研工作,清楚无误地交待给了同事和他的学生。这一躺,就没能再起来„„

林俊德走了,走得如此悲壮。其品质意志犹如铁打钢铸,无情的病魔休想“俘虏”这位连续52年战斗在核试验领域的顶尖专业技术人员。他就是那朵开在罗布泊大漠里的马兰花,他嘱咐家人将自己埋葬在成片的马兰花中,与中国核试验基地相伴。

这是怎样的一个思想境界,又是怎样的一个选择啊?林俊德以其“不是自己研究的领域不轻易发表意见、装点门面的学术活动坚决不参加、不利于学术研究的事情坚决不干”的“三不”自律和行动,对此作出了精彩而深刻的回答。

试问,一直坚持工作至死的人,有是有;但,有几个? 譬如,在浙江大学读书时,他一直穿的是妈妈在家做的土布衣土布鞋,没有袜子穿,没有蚊帐挂,晚上任凭蚊子叮,他始终泰然处之,从不在乎有些同学讥笑他“寒酸”。

试问,当今那些“图享受”、“追名牌”、“躲艰苦”的大学生们,在浑身“土”的林俊德面前,知耻否?

在当前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全党、全国谋求人民福祉,实现民富国强宏大目标的关键时刻,我们必须要有林俊德的那么一股干劲。只有弘扬林俊德“一息尚存拼搏不止”的特别能战斗、特别能胜利、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我们才能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林俊德走了,走得如此感人,如此难忘。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添砖加瓦,是我们每一个人向林俊德学习的最好行动,也是对林俊德最深切的缅怀。

推荐第5篇:学习林俊德同志心得体会

学习林俊德同志心得体会

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林俊德去世后,总装某基地官兵送上这样一幅挽联: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林俊德,用赤诚忠心和默默奉献,赢得了祖国和人民的尊敬。

今年5月26日,林俊德病情急剧恶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让老伴给他的学生打电话。

林俊德的爱人黄建琴:说你赶紧给他们打电话,我电脑里有他们工作的文章,让他们自己去拷了吧。

原来,在林院士的电脑里,他为每个学生都建了个文件夹,里面不但详细记录着学生的技术专长、培养计划和施教方案,甚至还有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和长处短板。

林俊德的学生王占河:下一步试验怎么做,可能会碰到什么难关,他讲这些,出现情况怎么去应付,我现在能看到的东西是什么样,你们现在怎么去做,以后,我不在了的话,有些东西你们按你们的路子走。

多年来,林俊德为基地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然而对于自己的家人,他却无暇顾及。

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小孩子没人看,我们到3岁才接回来,她(爱人)走的时候我都没送她,自己挺着大肚子就那么上(车),像这种情况你们现在人怎么可能理解,你们怎么那么不讲人情呢?但是,那时工作是第一位的,她也能理解,我也能理解。

总装某基地研究所原研究员、林俊德爱人黄建琴:这么多年,我也习惯了。我们陪他时间最多的也就是这次4月2号我们去北京当陪护,就是我们应该说,是24小时在一起。

凡接触过林俊德的人都知道,林俊德做人、做事都有自己的原则。参加学术评审会,他从来不收评审费,只看材料不看人;科研成果报奖时,他总是把自己名字往后排,不是自己主持的项目坚决不挂名。

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你像现在大家看的什么荣誉啊、地位啊、官阶啊,我根本没想过,我这个组长就当了18年啊。

为尽快攻克爆炸工程技术难关,林院士带着一帮博士硕士,在临时简易的实验地坑里爬上爬下做实验,经常一身土一身泥,被同事笑称“民工院士”。

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我们这一代人呢,留下的不是痛苦的回忆,留下来的是一种自信,一种自尊。

在临终遗言中林俊德说,马兰精神很重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希望大家继承马兰精神,让国家、人民尊重我们。我死后,把我埋在马兰。

推荐第6篇:学习林俊德同志心得体会

学习林俊德同志心得体会

今天,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学习一位鲜为人知的功勋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他扎根大漠50余载,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为国防科技事业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彰显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堪称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楷模。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自然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人才。而即使是永春这个较为偏僻的小山城,也会有伟大人物的出现。

林俊德,1938年3月,出生于闽南山乡永春县,新中国成立时他刚小学毕业,是靠政府的助学金完成学业的。因此,他学习很用功,两年中听了十多门功课,门门都学有所获。他说,这段学生生活,给他后来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底子。打小在山中长大,练就了他吃苦耐劳的品质,也给了他山一样宽广的胸怀和坚韧的激情。他不怕吃苦,喜欢迎接新的挑战。他认为,能吃苦、能抓住机会,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主要因素。1993年,中央军委授予他少将军衔。可他在1994年6月千里返乡,却一路乘坐火车硬席。

林俊德院士,他的一生全部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可他却无怨无悔,从不求回报。1964年10月16日,在他和无数中国同胞的努力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最完整可靠的冲击波数据就是来自他研制的钟表式压力自计议。

1 那年林俊德所在研究所搬迁到条件更为艰苦的边远地区,他又在大山深处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由于核试验工程存在放射性污染,因此爆炸后的设施破坏状态监测显得格外重要。林俊德指导完善了核试验的工程监测系统,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来分析试验工程的有效性,为改进核试验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根据。

林俊德院士甘苦与国相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伟大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和赤子之心的写照。林俊德院士正是这样一位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林俊德院士说,和许多人走过的人生道路一样,他的人生道路也不是笔直的,也有波折。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对党忠诚、矢志报国的坚定信念。他始终爱党爱人民,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舍身报国,一生报国。回望我国“两弹一星”发展历程,既有邓稼先、钱学森、朱光亚等元勋们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更有无数像林俊德一样一辈子隐姓埋名的无名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的国防才更加巩固,我们的民族才更加扬眉吐气。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奋勇攻关、开拓创新的执着追求。事实一再证明,在国防科研领域,“外援”是靠不住的,尖端技术是引不来的。林俊德一辈子坚持走自己的路,在核试验技术领域自主创新,勇攀高峰,创造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从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到领军一方的科学大家,林俊德用一生的探索

[7] 2 实践告诉我们:挺直脊梁,才能走出人生精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要发展、要强大,概莫能外。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淡泊名利、清白守正的高尚品格。一生隐姓埋名铸核盾,成就鲜为人知,林俊德最打动人的,是他的道德文章——忠诚、敬业、正直、律己。他一辈子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始终保持质朴的本色,求真求实、不图名利,为人师表、甘为人梯,展现出科学大家的风范,树立了一座光照千秋的精神丰碑。

苦与国相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和赤诚之心的写照。林俊德院士正是这样一位优秀知识分子代表。林俊德说,和许多人走过的人生道路一样。他的人生和事业之路也不是笔直的,也有波折。他负责空中冲击波测量项目前后搞了12年,这不是因为技术上的原因,而是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使研究工作中断了七八年。另外在“文化大革命”中同样受到冲击,组长职务也撤了,接着宣布他转业,后来又说为了保留核试验的技术骨干让他留下来。他的转业地点是南京市,好多同志看他被整得冤枉都劝他走。南京条件比戈壁滩好,但他感情上还是留恋核事业,最后还是留下来了。

人们经常议论他们这批戈壁滩人的得失问题。他说,他们作了不少牺牲,几十年枯燥贫乏的文化物质生活不说,研究所1966年从北京搬到大西北时好多人的对象告

[7] 3 吹了,许多人夫妻两地分居一二十年,许多人在父母临终前来不及回去看一眼,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不过,他们并不为此而后悔,而是为之自豪。因为,他们真正为国家和人民尽了力,他们是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振兴中华作了贡献。事业成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如果他们不去戈壁滩,哪来的原子弹试验成功?没有原子弹、导弹,哪来中国现在的地位? 他说,他才60岁出头,还有一段人生旅途要走,他希望当他走到人生尽头时,能有资格说一声:我对得起我的前辈和下一代。这就是当代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代表林俊德院士的心声。

正如俄国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林俊德院士的一生,将全部的心血倾注在了祖国和家乡上。他希望自己走到人生尽头时,能有资格说一声,我对得起我的前辈和下一代。这就是他的心声——这位永春人永远铭记的骄傲人物!

推荐第7篇:学习林俊德院士心得体会

学习林俊德院士心得体会

永春六中

这些天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学习一位鲜为人知的功勋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他扎根大漠50余载,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为国防科技事业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彰显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堪称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楷模。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自然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人才。而即使是我们的家乡——永春这个较为偏僻的小山城,也会有伟大人物的出现。

林俊德,1938年3月,出生于我们可爱的家乡——永春县,新中国成立时他刚小学毕业,是靠政府的助学金完成学业的。因此,他学习很用功,两年中听了十多门功课,门门都学有所获。他说,这段学生生活,给他后来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底子。打小在山中长大,练就了他吃苦耐劳的品质,也给了他山一样宽广的胸怀和坚韧的激情。他不怕吃苦,喜欢迎接新的挑战。他认为,能吃苦、能抓住机会,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主要因素。1993年,中央军委授予他少将军衔。可他在1994年6月千里返乡,却一路乘坐火车硬席。

林俊德院士,他的一生全部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可他却无怨无悔,从不求回报。1964年10月16日,在他和无数中国同胞的努力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最完整可靠的冲击波数据就是来自他研制的钟表式压力自计议。

1 那年林俊德所在研究所搬迁到条件更为艰苦的边远地区,他又在大山深处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由于核试验工程存在放射性污染,因此爆炸后的设施破坏状态监测显得格外重要。林俊德指导完善了核试验的工程监测系统,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来分析试验工程的有效性,为改进核试验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根据。

林俊德院士甘苦与国相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伟大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和赤子之心的写照。林俊德院士正是这样一位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林俊德院士说,和许多人走过的人生道路一样,他的人生道路也不是笔直的,也有波折。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对党忠诚、矢志报国的坚定信念。他始终爱党爱人民,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舍身报国,一生报国。回望我国“两弹一星”发展历程,既有邓稼先、钱学森、朱光亚等元勋们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更有无数像林俊德一样一辈子隐姓埋名的无名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的国防才更加巩固,我们的民族才更加扬眉吐气。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奋勇攻关、开拓创新的执着追求。事实一再证明,在国防科研领域,“外援”是靠不住的,尖端技术是引不来的。林俊德一辈子坚持走自己的路,在核试验技术领域自主创新,勇攀高峰,创造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从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到领军一方的科学大家,林俊德用一生的探索

[7] 2 实践告诉我们:挺直脊梁,才能走出人生精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要发展、要强大,概莫能外。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淡泊名利、清白守正的高尚品格。一生隐姓埋名铸核盾,成就鲜为人知,林俊德最打动人的,是他的道德文章——忠诚、敬业、正直、律己。他一辈子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始终保持质朴的本色,求真求实、不图名利,为人师表、甘为人梯,展现出科学大家的风范,树立了一座光照千秋的精神丰碑。

苦与国相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和赤诚之心的写照。林俊德院士正是这样一位优秀知识分子代表。林俊德说,和许多人走过的人生道路一样。他的人生和事业之路也不是笔直的,也有波折。他负责空中冲击波测量项目前后搞了12年,这不是因为技术上的原因,而是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使研究工作中断了七八年。另外在“文化大革命”中同样受到冲击,组长职务也撤了,接着宣布他转业,后来又说为了保留核试验的技术骨干让他留下来。他的转业地点是南京市,好多同志看他被整得冤枉都劝他走。南京条件比戈壁滩好,但他感情上还是留恋核事业,最后还是留下来了。

人们经常议论他们这批戈壁滩人的得失问题。他说,他们作了不少牺牲,几十年枯燥贫乏的文化物质生活不说,研究所1966年从北京搬到大西北时好多人的对象告

[7] 3 吹了,许多人夫妻两地分居一二十年,许多人在父母临终前来不及回去看一眼,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不过,他们并不为此而后悔,而是为之自豪。因为,他们真正为国家和人民尽了力,他们是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振兴中华作了贡献。事业成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如果他们不去戈壁滩,哪来的原子弹试验成功?没有原子弹、导弹,哪来中国现在的地位? 他说,他才60岁出头,还有一段人生旅途要走,他希望当他走到人生尽头时,能有资格说一声:我对得起我的前辈和下一代。这就是当代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代表林俊德院士的心声。

正如俄国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林俊德院士的一生,将全部的心血倾注在了祖国和家乡上。他希望自己走到人生尽头时,能有资格说一声,我对得起我的前辈和下一代。这就是他的心声——这位永春人永远铭记的骄傲人物!

推荐第8篇:林俊德纪念会

闭幕辞

致辞人:xxx 时间:x年x月x日

此次追悼会,我们详细了解了林俊德院士的一生,知道了他不为人知的一面,理解了他的伟大精神。追悼会也让更多的人被林俊德院士的精神所打动。林俊德院士一生平平淡淡,却有了那么多的成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工作,简简单单的四字“忠于职守”,他用一生来演绎。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这是对林俊德院士一生最好的总结。林俊德院士在临终时交代:“把我埋在马兰”。马兰,是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林俊德院士就像那“沙漠之花”,坚强无畏,不惧艰难,开得轰轰烈烈,是沙漠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性埋名人。”这是马兰人给院士的挽联。院士一生都奉献在沙漠里的马兰基地,他的精神让人敬佩,让人动容。我们追悼院士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精神,希望大家能够把院士的这种精神传承下去。最后,让我们一起敬礼:林俊德院士,一路走好!

推荐第9篇:感动中国人物林俊德事迹德育

2013感动中国人物林俊德事迹

【获奖名片】

林俊德:纵死终令汗竹香

【颁奖词】

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胡占凡:把能够拥有的时光都献给了岗位,最后还在向目标冲锋。这是一位真正用信念撑起生命尊严的军人。

张瑞敏:以智殉国,铸就成中华民族的铜墙铁壁;致死攻坚,绽放成死亡之海的倔强马兰。

【事迹】

《林俊德:一生奉献给核事业的科学家,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2012年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

2012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2013感动中国人物陈斌强事迹 2013感动中国人物何玥事迹 2013感动中国人物陈家顺事迹 2013感动中国人物高淑珍事迹 2013感动中国人物张丽莉事迹 2013感动中国人物李文波事迹 2013感动中国人物高秉涵事迹 2013感动中国人物周月华、艾起事迹 2013感动中国人物罗阳事迹 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推荐第10篇:感动中国人物林俊德事迹观后感

2012感动中国人物——林俊德事迹观后感

——李非君老师

2013年2月19日晚上,我收看了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在那一幕幕的感人画面面前我禁不住数次潸然泪下。其中林俊德院士表现出的吃苦耐劳、敬业建功和爱国奉献的精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完美范本,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他那强烈的爱国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更深深的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

林院士有终身不渝的爱国情怀。他的生活极其简单,除了吃饭睡觉,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搞研究,做工作。不管人生的道路有多少曲折,不管生活的环境有多么艰苦,不管事业的发展有多少坎坷,他都一如既往,奋勇向前。

爱国、敬业、奉献,这样的理念已经融入了林院士的生命。所以,在生命倒计时的日子里,他依然坚守这一切,他坦然、淡定,把病痛甚至生命的长度都抛到脑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在争分夺秒地工作。热爱祖国、敬业奉献,对林俊德这一代优秀知识分子而言绝非空洞的口号,而是不折不扣地用自己的生命来践行。他是我们这个民族真正的英雄。

其实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也许我们身为普通的教师或学生,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是我衷心希望我们颛中的每位学生都能特别牢记颛中校园礼仪三字歌中的最后一句话:好少年,珍时光;齐努力,立大志。希望你们珍惜宝贵的人生黄金时光,每天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也能象林俊德院士一样报孝祖国。愿我们师生们都能好好珍惜每一天,用心努力想着为别人做些什么,为学校和班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也会成为一个感动颛中的人。

第11篇:学习林俊德同志的心得体会

学习林俊德同志的心得体会

中共呈祥中心小学党支部

吕剑锋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学习宣传林俊德院士的感人事迹和献身精神。

林俊德院士是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的著名专家,是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杰出代表,是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楷模。他扎根边疆52年,把青春和生命融入大漠戈壁,把全部心血和智慧奉献给国防事业,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曾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30多项,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住院治疗期间,他依然坚持工作,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生动诠释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和马兰精神。

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说过:“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林俊德像众多“两弹一星”的科学巨子们一样,科研上成就卓著,做人上有品有格,不愧为爱党报国、献身使命的典范。他一辈子对党忠诚,“为党和人民做事天地良心,天经地义”;一辈子创新攻关,像激光一样在核爆炸力学领域集中能量一往无前;一辈子顽强拼搏,像春蚕吐丝一样拼尽了最后一丝气力;一辈子淡泊守正,不为俗务所困,不为奢华所惑,不为浮躁所扰,浑身干净得没有一点灰星。

林俊德同志把犧牲奉獻融入靈魂血脈。

特殊年代,林俊德默默奉獻;時代變了,他依然默默堅守。當選院士後,他給自己立下“三不”原則:不是自己研究的領域不輕易發表意見,裝點門面的學術活動堅決不參加,不利於學術研究的事情堅決不幹。2001年,某技術學院想聘請他擔任客座教授,承諾年薪20萬元,提供一棟別墅,一年只去一次就可以,他當即回絕:“我既不熟悉你們的教學工作,又不從事你們的研究領域,這個忙我幫不上。”

我们通过认真研读《大漠铸核盾 生命写忠诚》、《隐姓埋名 播种东方巨响》等文章,进一步从林俊德身上,看到一名共产党员对理想信仰的坚守和执著,看到一名科技工作者对国防科技事业的炽热和奋发,看到一名共和国军人对祖国的精忠和热爱,看到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迸发出的巨大能量。 徐才厚强调,当前,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大力宣传林俊德同志的感人事迹和献身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军和武警部队要深入开展向林俊德同志学习活动,学习他对党忠诚、矢志报国的坚定信念,学习他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执着追求,学习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学习他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奋斗精神。要把学习活动与深入学习贯彻胡主席7月23日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两项重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教育激励广大官兵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胡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立足本职岗位艰苦奋斗、锐意创新、拼搏奉献,努力提高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能力,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我将以林俊德同志的奉献精神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为祖国未来尽可能的培养更多的接班人而努力。

学习林俊德同志的心得体会

中共呈祥中心小学党支部

黄汉地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日前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学习宣传林俊德院士的感人事迹和献身精神。

中宣部、总政治部、总装备部和中国工程院1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林俊德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在报告会前会见林俊德同志亲属和报告团成员,代表胡锦涛主席和中央军委,向林俊德同志的亲属和报告团全体同志表示诚挚的问候。徐才厚指出,胡主席的重要指示是对林俊德同志的最高褒奖,也是对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军队英模的亲切关怀和厚爱,我们一定要深刻学习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今天,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学习一位鲜为人知的 功勋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 德。他扎根大漠 50 余载,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为 国防科技事业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彰显出一名共产党 员的崇高品质,堪称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楷 模。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五千年的历史 长河中,自然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人才。而即使是永春这个较 为偏僻的小山城,也会有伟大人物的出现。

向林俊德院士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淡泊名利、忘我无私的崇高风范。要把党和人民的需要作为第一需要,主动将个人理想与党的事业、个人利益与集体荣誉、个人品德与职业道德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强化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忠诚使命重于一切的观念。要把无私奉献作为价值追求,正确对待名利得失和艰苦环境的考验,真诚对待组织,真心关爱他人,真情回报社会,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培养和树立甘于付出的好品格、踏实肯干的好作风、廉洁自律的好形象。要把艰苦奋斗作为成就事业之梯,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科学求实,严谨务实,勤俭朴实,为军队发展、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历史经验证明:无论是成就党的伟业,实现个人价值,还是检验一名党员的党性,都需要用一辈子来拼搏,一辈子来积累,一辈子来奉献,一辈子来度量。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的一辈子很短,我们只有像浪花一样融入党的事业的洪流之中,把个人抱负与祖国的需要对接,才能拓展生命的宽度,回报党的关怀。林俊德正是其中一员,他扎根大漠,隐姓埋名,把为国铸核盾当作毕生的奋斗目标,为国家争了气,为民族争了光,也让人生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我想,在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大力宣传林俊德同志的感人事迹和献身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一要学习他对党忠诚、矢志报国的坚定信念;二要学习他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执着追求;三要学习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四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奋斗精神。

第12篇:学习林俊德院士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林俊德院士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永春桃溪小学

林莉丽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自然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人才。而即使是永春这个较为偏僻的小山城,也出现伟大人物——林俊德。

林俊德,1938年3月出生于闽南山乡永春县,一位鲜为人知的功勋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是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的著名专家,是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杰出代表。他扎根边疆52年,把青春和生命融入大漠戈壁,把全部心血和智慧奉献给国防事业。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曾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30多项,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住院治疗期间,他依然坚持工作,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生动诠释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和马兰精神。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为国防科技事业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彰显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堪称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楷模。

林俊德院士,他的一生全部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可他却无怨无悔,从不求回报。1964年10月16日,在他和无数中国同胞的努力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最完整可靠的冲击波数据就是来自他研制的钟表式压力自计议。林俊德还指导完善了实验的工程监测系统,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来分析试验工程的有效性为改进核试验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根据。

林俊德院士甘苦与国相依,“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伟大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和赤子之心的写照。林俊德院士正是这样一位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对党忠诚、矢志报国的坚定信念。他始终爱党爱人民,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舍身报国、一生报国。回望我国“两弹一星”发展历程,既有邓稼先、钱学森、朱光亚等元勋们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更有无数像林俊德一样一辈子隐姓埋名的无名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的国防才更加巩固,我们的民族才更加扬眉吐气。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奋勇攻关、开拓创新的执着追求。事实一再证明,在国防科研领域“外援”是靠不住的,尖端技术是引不来的。林俊德一辈子坚持走自己的路,在核试验技术领域自主创新、勇攀高峰、创造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从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到领军一方的科学大家,林俊德用一生的探索实践告诉我们,挺直脊梁,才能走出人生精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要发展、要强大,概莫能外。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淡泊名利、清白守正的高尚品格。 一生隐姓埋名铸核盾,成就鲜为人知。林俊德最打动人的是他的道德文章——忠诚、敬业、正直、律己。他一辈子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始终保持质朴的本色、求真求实、不图名利、为人师表、甘为人梯,展现出科学大家的风范,树立了一座光照千秋的精神丰碑。

我想,在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大力宣传林俊德同志的感人事迹和献身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一要学习他对党忠诚、矢志报国的坚定信念,二要学习他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执着追求。三要学习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四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奋斗精神。

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岗位上要“心系教育,具有为教育献身的精神”,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必须热爱和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必须具有把自己的全部才华、知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这一事业的信念、决心和勇气。教育事业的基本任务是育人,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因此,一个教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和献身精神,只有通过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具体行动才能体现出来。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忠于事业,关心热爱学生之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己。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欲正人先正己。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就努力使自己得到全面的发展,努力形成一种健康、完好的、和谐的人格,德才兼备,言行一致,不拘小节,聪明过人,举止稳重等等。

历史经验证明,无论是成就党的伟业,实现个人价值,还是检验一名党员的党性,都需要用一辈子来拼搏,一辈子来积累,一辈子来奉献,一辈子来度量。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的一辈子很短,我们只有像浪花一样融入党的事业的洪流之中,把个人抱负与祖国的需要对接,才能拓展生命的宽度,回报党的关怀。我们应以林俊德精神感召和激励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宗旨意识,增强公仆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深入推进各项工作,以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成效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正如俄国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林俊德院士的一生,将全部的心血倾注在了祖国和家乡上。他希望自己走到人生尽头时,能有资格说一声,我对得起我的前辈和下一代——这就是他的心声,这位永春人永远铭记的骄傲人物!

第13篇:学习林俊德院士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林俊德院士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自然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人才。而即使是永春这个较为偏僻的小山城,也出现伟大人物——林俊德。

林俊德,1938年3月出生于闽南山乡永春县,一位鲜为人知的功勋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是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的著名专家,是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杰出代表。他扎根边疆52年,把青春和生命融入大漠戈壁,把全部心血和智慧奉献给国防事业,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曾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30多项,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住院治疗期间,他依然坚持工作,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生动诠释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和马兰精神。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为国防科技事业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彰显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堪称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楷模。

林俊德院士,他的一生全部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可他却无怨无悔,从不求回报。1964年10月16日,在他和无数中国同胞的努力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最完整可靠的冲击波数据就是来自他研制的钟表式压力自计议。林俊德还指导完善了实验的工程

监测系统,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来分析试验工程的有效性为改进核试验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根据。

林俊德院士甘苦与国相依,“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伟大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和赤子之心的写照。林俊德院士正是这样一位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对党忠诚、矢志报国的坚定信念。他始终爱党爱人民,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舍身报国、一生报国。回望我国“两弹一星”发展历程,既有邓稼先、钱学森、朱光亚等元勋们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更有无数像林俊德一样一辈子隐姓埋名的无名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的国防才更加巩固,我们的民族才更加扬眉吐气。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奋勇攻关、开拓创新的执着追求。事实一再证明,在国防科研领域,“外援”是靠不住的,尖端技术是引不来的。林俊德一辈子坚持走自己的路,在核试验技术领域自主创新、勇攀高峰、创造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从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到领军一方的科学大家,林俊德用一生的探索实践告诉我们:挺直脊梁,才能走出人生精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要发展、要强大,概莫能外。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淡泊名利、清白守正的高尚品格。

一生隐姓埋名铸核盾,成就鲜为人知。林俊德最打动人的是他的道德文章——忠诚、敬业、正直、律己。他一辈子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始终保持质朴的本色、求真求实、不图名利、为人师表、甘为人梯,展现出科学大家的风范,树立了一座光照千秋的精神丰碑。

我想,在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大力宣传林俊德同志的感人事迹和献身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一要学习他对党忠诚、矢志报国的坚定信念;二要学习他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执着追求;三要学习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四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奋斗精神。 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岗位上要“心系教育,具有为教育献身的精神”,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必须热爱和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必须具有把自己的全部才华、知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这一事业的信念、决心和勇气。教育事业的基本任务是育人,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因此,一个教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和献身精神,只有通过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具体行动才能体现出来。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忠于事业,关心热爱学生之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己。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欲正人先正己。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就努力使自己得到

全面的发展,努力形成一种健康、完好的、和谐的人格:德才兼备,言行一致,不拘小节,聪明过人,举止稳重等等。

历史经验证明:无论是成就党的伟业,实现个人价值,还是检验一名党员的党性,都需要用一辈子来拼搏,一辈子来积累,一辈子来奉献,一辈子来度量。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的一辈子很短,我们只有像浪花一样融入党的事业的洪流之中,把个人抱负与祖国的需要对接,才能拓展生命的宽度,回报党的关怀。我们应以林俊德精神感召和激励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宗旨意识,增强公仆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深入推进各项工作,以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成效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正如俄国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林俊德院士的一生,将全部的心血倾注在了祖国和家乡上。他希望自己走到人生尽头时,能有资格说一声:我对得起我的前辈和下一代——这就是他的心声,这位永春人永远铭记的骄傲人物!

第14篇:向林俊德学习

向林俊德学习

班级:冶金122学号:08020112253姓名:汪誉

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林俊德,他的先进感动事迹影响着我们国人,他的功绩改变了中国落后的面貌,他的无私奉献,毫不利己的精神令我们敬仰,他的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热爱祖国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他是我们新一代年轻人的方向标,是我们的榜样。

他的光辉事迹背后隐藏了多少汗水和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我们只看到了他的喜人成果,却没有看到他为此而付出的代价,他几十年如一日的投身到科研事业,国防事业,他纵揽全局,心系祖国,中国的核事业的领航人,保卫的是家,捍卫的是尊严,显示的是中华民族的铮铮傲骨,他在外国学业有成,不忘祖国,毅然决然回国,支持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他淡泊名利,不为金钱所困,他得很多奖金都捐给了基金会,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在艰苦的科研条件下,他克服生活上的种种苦难,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科研当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最后他得了病,到了晚期都一直不停的工作,一直都在工作岗位上,他病的实在不行了,最后都把电脑搬到病房里去了,他怕躺下就再也起不来了,就一直不睡,他忍受着身体的疼痛,医生强烈建议给他做手术,他拒绝了,因为他知道,做了手术就不能完成他的科研任务了,为了争取最后的时间,他同病魔做斗争,跟死神抢时间,林俊德专门准备了一个小本子,记录需要处理的事情。去世后,他的其他10项事情都一一安排好了,唯独“家人留言”这项还是空白。一直不停的工作,到了最后都没有时间给他的孙子写遗书,多么伟大的科学家,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祖国,他的事迹会一直鼓励着国人去奋斗,去拼博,祖国的兴盛正需要这样的人。

作为现代学生的我们,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各方面的条件都提高了,生活物质丰富了,可我们的头脑还不够丰富,我们的生活安逸了就不去主动学习了,祖国培养我们不是这样的,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以后建设祖国做准备,我们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祖国的建设者,林俊德是我们的英雄,为科学家树立了榜样,他的事迹更是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全国各地网友纷纷留言表达敬佩之情。我们应该向林俊德等这老一辈科学家学习。

我们应该学习林俊德先生的优秀品质,在当年如此艰难的条件下,能够克服困难,能够带领科研队伍攻克技术难关,研发国防核事业,面对技术落后,人才稀缺,设备不全,资金短缺,生活困苦等恶劣条件,他没有退缩,他把祖国的核事业从无到有的发现起来了,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和同伴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奖,其中国家科技奖4项,部级二等以上科技奖11项,立

一、二等功各一次,获国家人事部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证书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因此,生活在当代物质条件丰富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不断创新,为将来建设祖国做准备,而不是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荒废学业,无所事事,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应该努力塑造自己的个人品质,提高自己的修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软实力,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树立远大的理想,不好高骛远,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做一个高素质的现代学生。

从大山深处的平洞试验,到戈壁滩上的竖井试验,林俊德带领科技人员深入研究地下核试验岩体应力波的测量技术和现象规律,总结了评估与利用现场测量数据的科学方法,建立起我国核试验特定地质条件下的核爆炸应力波和地震运动的测量手段,使我国核试验工程技术研究摆脱了对外国资料的依赖,为我国核试验的安全评估和工程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核爆炸地下效应研究和核防护工程研究积累了宝贵资料。

2012年5月31日上午,林俊德已极度虚弱,胀气和腹水使膈肌上抬,导致呼吸困难„„然而,承受这样苦痛的林俊德,却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病危

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2小时后,已近昏迷的林俊德被抬回了病床。5小时后,林俊德离开人世。在住进医院直到去世前的最后一天,林院士仍然坚持每天工作,老伴劝他休息,他却说:“坐着休息,不能躺,躺下就起不来了。”直到将所有资料整理完毕才答应卧床休息,这一躺就没能再起来。林院士将有限的生命投身到无限的科学事业中去,他是用一个战士冲锋的姿态跨越了生死之界!

林俊德住院期间,陆续做了几件事: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3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2次在病房召集课题组成员布置后续实验任务;完成了130多页、8万多字博士论文的修改,在剧痛中写下338字的6条评阅意见;与基地领导几次探讨基地爆炸力学技术的发展路线;向学生交接了两项某重大国防科研尖端项目。那时林俊德已腹胀如鼓,严重缺氧,呼吸和心跳达到平常的2倍,他微笑着对护士们说“不用担心,我工作起来感觉不到疼”,护士们都哭了。两小时后,已近昏迷的林俊德被抬回了病床。在间或的清醒时,他仍反复叮嘱学生,办公室里还有什么资料要整理,密码箱怎么打开。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林俊德先生一生是伟大的,他的光辉人生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他对祖国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祖国和人民会永远记住你的,向林爷爷致敬!向林爷爷学习!

第15篇:学习林俊德院士事迹有感(肖晶亮)

学习林俊德院士事迹有感

——爱岗敬业

甘于奉献

林俊德院士的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源自他热爱祖国的坚强信念;源自他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源于一代又一代国防科技人的光荣传统。而林老的这种精神也给平凡工作岗位上的我们很多实现自我人生的价值的启发。

通过学习林俊德院士的先进事迹,我认为,人生的价值只有在奉献中才能体现。一滴水只有溶入大海才能永不干涸,一个人只有置身于集体之中,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多年来,林俊德院士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忘我工作,只要工作需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所以,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林俊德院士的实际体现了榜样的作用,引导着不同岗位的人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作为教师,工作普通而平凡。我时常在想,作为其中的一员,我该怎样为学生、为社会, 贡献自己的光和热,怎样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实,每个平凡的岗位上,都给我们提供了展示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空间平台。罗曼.罗兰曾说:“不问苦乐,不问得失,尽你的力量去奋斗。” 是的,只要我们在自己平凡的本职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时刻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工作的准绳,就会在本职岗位上干出让人民满意的业绩,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只要我们奉献出更多的坚守与汗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岗位上的精英、专业里的行家里手,同样能凸显出我们的人生价值。

肖晶亮

2014年3月17日

第16篇:感动中国人物林俊德颁奖词和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林俊德颁奖词和事迹

颁奖词: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纵死终令汗竹香

人物事迹:

林俊德(1938.03——2012.05)男,福建永春人。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总装备部某试验训练基地研究员。1993年晋升为少将军衔。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住进医院直到去世前的最后一天,林院士仍然坚持每天工作,老伴劝他休息,他却说:“坐着休息,不能躺,躺下就起不来了。”直到将所有资料整理完毕才答应卧床休息,这一躺就没能再起来。林院士将有限的生命投身到无限的科学事业中去,他是用一个战士冲锋的姿态跨越了生死之界!他的跨越是那样的壮美、壮烈!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下,这种纯粹的精神值得我辈学习。

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2012年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

2012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创造了马兰精神、见惯了英雄的马兰人送给他一副挽联,为他送行:“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

拓展阅读:

第17篇:感动中国之林俊德

2013感动中国之林俊德:工作到最后一刻

温赞美

【颁奖词】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事迹】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2012年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

他叫林俊德,没有多少人知道他。

他是院士,也是将军,一辈子隐姓埋名,坚守在罗布泊。他参加过我国所有的核试验。

他个子不算高,微胖,笑的时候嘴唇略显厚,脸更是会圆起来。 这是他平常时候的模样。2012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他因为癌症晚期病情严重住进了西安唐都医院,瘦得厉害,脸颊凹陷,额头显得特别突,几乎让人认不出来。他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输液管、导流管、减压管,有时还有从鼻腔直通到胃里的三米长导管„„

他的病之后肚子里都是胀气和腹水,身上抽出过2800多毫升积水,心率、呼吸快得接近正常人的两倍,严重缺氧,平常的喘气比刚跑完百米赛还剧烈。他从没因疼痛在人前发出一声呻吟,只有当医生凑近问怎么样时,他才说有点儿不舒服。

那一天早上,他的病情急剧恶化。上午,他要求、请求甚至哀求,想尽各种办法下床工作,两个小时里,他求了9次。不忍心他最后一个愿望都不被满足,他终于被放下地。

最多的时候他身上插着十多根管子。这个样子,他仍坐在临时搬进病房的办公桌前,对着笔记本电脑,一下一下挪动着鼠标,每挪一下,都能让旁边的人心颤一下。

电脑里有关系国家核心利益的技术文件,藏在几万个文件中,只有他自己才能整理,还有自己的科研思考,学生的培养方案,他都要系统整理,怕耽误学生的论文答辩和毕业。他知道自己的病情,时间太有限,要尽快。

他一开始就问医生,做手术和化疗以后能不能工作,医生回答不能,于是他放弃了治疗。住重症监护室不能工作,他难得用将军的威严下命令一定要搬去普通病房。在病房工作间歇,他休息也要坐着,怕躺下就起不来了。他是闽南人,现在这个劲头,就像1960年大学毕业后西出阳关一头扎进戈壁大漠几十年,一样倔强。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同事、学生、朋友、亲人赶到医院看望他,他说,“我没有时间了,看望我一分钟就够了,其他事问我老伴吧。”他让老伴在医院附近找了一间房子,专门用做接待,即使从闽南山区远道而来的亲人也是如此,没有商量余地。

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参加第一次核试验的人们回忆起,那个时候他一股朝气勃发的劲儿;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虽然年纪大了、人沧桑了,他蓬勃的朝气、工作的热情一点没变。人们在想,是什么支撑着他走出了比75年更长的生命跨度?

创造了马兰精神、见惯了英雄的马兰人送给他一副挽联,为他送行:“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

他这辈子有三个没想到:上大学,做将军,当院士。他最初也没想到,个人和国家命运绑得这样紧。

他的家乡在福建永春大山深处一个偏僻乡村,少年时家中一贫如洗,曾经辍学,靠着政府资助上完了中学、大学,在大学里曾打着赤脚上课。

从浙大机械系毕业,他分配到单位,实际上他是专门被挑来的,到了单位给他交底,“国家正在西北建设一个核试验场,把你挑过来,就是去那里工作。”

虽然对核试验知道不多,但他一听能跟国家命运靠得这么紧,就非常激动了。他一辈子被人看作学习狂和工作狂。即使年纪上了七十,在他的日程表里,搞研究、做实验、带学生几乎占去所有时间。他一年只休息三天:大年初

一、初

二、初三。

他说,成功的关键,一个是机遇,一个就是发狂。他以自己为例:“成功不成功,的确有个机遇。一旦抓住机遇,就要发狂的工作,所以效率特别高,不可能的事就可能了。”

所以生命倒数第二天,他回首往事,看得出挺欣慰,断断续续说了两句话,“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试验,我很满意。”并且,“咱们花钱不多,做事不少。咱讲创造性,讲实效,为国家负责。”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后,1966年底的首次氢弹原理性试验是在高空,冲击波测量也在高空。仪器要在零下60摄氏度低温下工作,当时的实验条件还不具备。为了创造低温环境,他和同事们背着仪器,爬上海拔近3000米的山顶呆了一宿。

冬天漠风凛冽,山顶更是冰封雪冻。夜晚刺骨的寒风像针一样往身体里扎,又在每个人的鼻尖、胡子、眉毛上结上一层白霜。手冻僵了,脚麻木了,身子不停哆嗦„„可一看温度表,才零下20多摄氏度。

他们还抱怨,“这鬼天气,就不能再冷一点吗?”

后来,他们采用高空气球放飞试验解决了问题,赶在试验前研制出高空压力自记仪,为飞机投放氢弹安全论证提供了科学依据。

核试验从大气层转入地下后,他又开始带着人解决地下核爆炸力学测量这个世界性难题。艰苦攻关20多年,先后建立10余种测量系统,为国家的地下核试验安全论证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宝贵数据。

他善于啃硬骨头,也常教自己的学生要敢于啃硬骨头。他的23个学生,个个都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他走的那晚,学生们亲吻着他的手,长跪不起,希望昏迷中的他哪怕能抬抬手指,像父亲一样抚摸一下他们的头。

他军龄52年,他这一代人,一辈子自主的人生选择不多,做核试验也不是个人的选择。但在戈壁大漠像胡杨树一样,扎根半世纪,是他自己的抉择。

他是搞核试验的,说自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这两个都成了不折不扣的事实。

他研究爆炸力学,一辈子都和炸药打交道。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每次总是尽可能地离炸药近一点。

一次在野外,等了好久炸药都没响,他用对讲机冲其他人大声喊:“你们都不要动,我来弄。”说着就走上前,快到炸药放置点时,他再次回头对跟在后面的人说,趴下,不要抬头,自己上去排除了险情。

他经常要在核爆后第一时间去抢收数据。有一次,车坏在路上,他看到司机带着防护罩修车进度很慢,就先把自己的防护罩摘下来,证明没有危险才让司机也取下,提高修车效率。

病中留下的工作笔记上,他一笔一画绘下了保险柜开锁示意图,密码盘、固定手把、开门手把,以及三位密码刻度的标示,清晰明了。还有详细的文字,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

他一丝不苟的程度,有点像人们所说的极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后,1966年底的首次氢弹原理性试验是在高空,冲击波测量也在高空。仪器要在零下60摄氏度低温下工作,当时的实验条件还不具备。为了创造低温环境,他和同事们背着仪器,爬上海拔近3000米的山顶呆了一宿。 2012年春节刚过,一封近5000字的长信,摆在了基地司令员的案头,是关于基地建设发展的想法,言辞激烈,语气率直。

信是他写的,看得出很着急。直到司令员和他一起商定,安排人员和经费对他所提的发展路线进行研究,他绷紧的脸松了下来,笑了。

住院期间,他和来看望他的基地司令员闭门谈了一个多小时。他也感叹,一生最大的缺点是说话直率得罪人,不懂人情世故,不会“做人”„„

他说话硬,直来直去,不绕弯子。乍一听,难以接受,时间长了,都知道他不玩虚的,一辈子有自己的做事和做人原则。就像他去世前说自己,“我不善于交往活动,实事求是搞科学。”

去世后,学生们收拾他的衣物,除了军装,没找到几件像样的便装,两件毛衣还打着补丁。

他偶尔也享受过一次,他和老伴去郊外一个农家乐吃饭,点了一个“大丰收”,就是玉米、南瓜、花生几个菜煮在一起,他从来没吃过,对这个组合菜赞不绝口,对老伴说咱们回去也做这个。

他的学生们说,老师是一个心里有爱的人,长时间接触,感受得更深。他戴了15年的手表,是大学母校百年校庆时送的纪念品,他一直戴着,旧了磨手,就用透明胶粘上。他去世后,护士想把手表摘下来,老伴理解他,说老林喜欢,就让他带着走吧。

去世前三天,他写下这辈子的最后338字,虽然手抖得厉害,但字迹工整,没有一丝潦草。这是他给学生写下的论文评阅意见。他在5月的最后一天去世,这个学生在6月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 女儿出嫁,他在外执行任务。女儿办完结婚证,背着简单的行囊进了丈夫家。儿子结婚,他也一直没抽出时间和亲家见面,婚礼由对方一手操办。

女儿说,很多人说林院士一辈子没享过福,但我知道父亲不是这样的。他对幸福的理解不一样,他说过他这一辈子真的很愉快。

第18篇:感动中国人物林俊德颁奖词

2013感动中国人物林俊德颁奖词

礼仪主持查阅次数:895次发布人:范文网编辑

推荐阅读: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于2013年2月19日晚8点在央视一套综合频道播出,范文大全特意为大家整理了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于2013年2月19日晚8点在央视一套综合频道播出,范文大全特意为大家整理了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罗阳、林俊德、李文波、张丽莉、陈家顺、陈斌强、周月华艾起夫妇、何玥、高秉涵、高淑珍被选为年度人物。下面请跟我们一起走进爱与感动的海洋—— “感动中国”人物 拨动心灵深处的弦。

林俊德:工作到最后一刻

【颁奖词】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事迹】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2012年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

2012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第19篇:中国核专家林俊德事迹材料

中国核专家林俊德事迹材料

原标题:大漠铸核盾生命写忠诚(时代先锋)

人物简介:

林俊德,福建永春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8年3月出生,1960年9月入伍,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原总工程师,少将军衔,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2012年5月31日20时15分病逝在工作岗位上。

入伍52年来,林俊德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军队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1999年特邀出席“两弹一星”突出贡献科技专家表彰大会,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2次。

(一)

他叫林俊德,没有多少人知道他。

他是院士,也是将军,一辈子隐姓埋名,坚守在罗布泊。他参加过我国所有的核试验。

他个子不算高,微胖,笑的时候嘴唇略显厚,脸更是会圆起来。

这是他平常时候的模样。4个月前,他因为癌症晚期病情严重住进了西安唐都医院,瘦得厉害,脸颊凹陷,额头显得特别突,几乎让人认不出来。他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输液管、导流管、减压管,有时还有从鼻腔直通到胃里的三米长导管……最多的时候他身上插着十多根管子。这个样子,他仍坐在临时搬进病房的办公桌前,对着笔记本电脑,一下一下挪动着鼠标,每挪一下,都能让旁边的人心颤一下。

电脑里有关系国家核心利益的技术文件,藏在几万个文件中,只有他自己才能整理,还有自己的科研思考,学生的培养方案,他都要系统整理,怕耽误学生的论文答辩和毕业。他知道自己的病情,时间太有限,要尽快。

他一开始就问医生,做手术和化疗以后能不能工作,医生回答不能,于是他放弃了治疗。住重症监护室不能工作,他难得用将军的威严下命令一定要搬去普通病房。在病房工作间歇,他休息也要坐着,怕躺下就起不来了。

他希望活得有质量,说不要勉强他,现在需要的是时间而不是手术。与其治疗后卧床不起,不如最后还能争点时间。他是闽南人,现在这个劲头,就像1960年大学毕业后西出阳关一头扎进戈壁大漠几十年,一样倔强。

同事、学生、朋友、亲人赶到医院看望他,他说,“我没有时间了,看望我一分钟就够了,其他事问我老伴吧。”他让老伴在医院附近找了一间房子,专门用做接待,即使从闽南山区远道而来的亲人也是如此,没有商量余地。他继续吸着氧气按着鼠标。插着管子工作没有效率,他两次让医生拔掉引流管和胃管。

他是癌症晚期,肚子里都是胀气和腹水,身上抽出过2800多毫升积水,心率、呼吸快得接近正常人的两倍,严重缺氧,平常的喘气比刚跑完百米赛还剧烈。他从没因疼痛在人前发出一声呻吟,只有当医生凑近问怎么样时,他才说有点儿不舒服。

那一天早上,他的病情急剧恶化。上午,他要求、请求甚至哀求,想尽各种办法下床工作,两个小时里,他求了9次。不忍心他最后一个愿望都不被满足,他终于被放下地。半小时过去,他的手颤得握不住鼠标,也渐渐看不清,几次问女儿眼镜在哪,女儿说,眼镜戴着呢。这时候,很多人已经忍不住跑出去痛哭起来,怕他听到,还要使劲捂着嘴巴呜呜地哭。

他又接着工作了1小时。最后的5个小时里,他陷入了昏迷,但不时又能听到他在嘴里念“ABCD”、“1234”,这些都是他在电脑里给文件夹排的次序。

老伴紧紧攥着他的手,贴着他的耳边,翻来覆去地说:“老林啊老林,这是我第一次把你的手握这么长时间。40多年了,你现在终于属于我了……”

5月31日20时15分,他的心脏跳动不起来了,也不会再哀求着起床。他没做完他的工作,这几天他在电脑上列了个提纲敲敲打打,5条提纲的内容没有完全填满,家人留言这一条完全是空白。

医院科室主任张利华,54岁,扑通跪了下来,对着床头说,“林院士您安心地走,剩下的工作我们后人会接着完成。”张利华看了30多年的病人,像这样面对自己生死的,是第一次见到。

得知他的离去,“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科院院士、94岁的程开甲写来一句话:“一片赤诚忠心,核试贡献卓越”。

他早早跟老伴安排了三个遗愿:一切从简,不收礼金;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把他埋在马兰。最后一个,他也在病床上哑着声音和基地的司令员说过,算是他的一个要求。司令员听完转身,泪打湿了满脸。

罗布泊边缘的马兰,是他最惦念的地方,在那里,他和所有人一样,干着惊天动地的事,也做着隐姓埋名的人。人人都是戈壁里的一朵马兰花。

这个季节,马兰小院里的草长高了,杏也熟了,正等着他回去。他说过,院子里的草不要拔,让它们自由生长,戈壁滩长草不容易。

(二)

他这辈子有三个没想到:上大学,做将军,当院士。他最初也没想到,个人和国家命运绑得这样紧。

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一声巨响,蘑菇云腾空而起。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将军向周恩来总理报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周总理在电话里谨慎地问:“怎么证明是核爆成功?”现场指挥帐篷里顿时一片肃静。正好,程开甲带着26岁的他匆匆赶到,说:“冲击波的数据已拿到,从记录的波形和计算的数据证明,这次爆炸是核爆炸。”张爱萍看了看眼前不太面熟的年轻人,激动地拍了拍他满是尘土的肩膀说,你们立了大功。

他当时带头负责研制的钟表式压力自记仪,样子像一个罐头盒,用来测量核爆炸冲击波。这是他拿自行车轮胎和闹钟等,用土办法搞成的自主高科技,获得了当时证明核爆炸的重要数据之一,还拿到了国家发明奖。那时候,他从浙江大学毕业也才4年。

他的家乡在福建永春大山深处一个偏僻乡村,少年时家中一贫如洗,曾经辍学,靠着政府资助上完了中学、大学,在大学里曾打着赤脚上课。从浙大机械系毕业

,他分配到单位,实际上他是专门被挑来的,到了单位给他交底,“国家正在西北建设一个核试验场,把你挑过来,就是去那里工作。”

虽然对核试验知道不多,但他一听能跟国家命运靠得这么紧,就非常激动了。他一辈子被人看作学习狂和工作狂。即使年纪上了七十,在他的日程表里,搞研究、做实验、带学生几乎占去所有时间。他一年只休息三天:大年初

一、初

二、初三。

他说,成功的关键,一个是机遇,一个就是发狂。他以自己为例:“成功不成功,的确有个机遇。一旦抓住机遇,就要发狂的工作,所以效率特别高,不可能的事就可能了。”

所以生命倒数第二天,他回首往事,看得出挺欣慰,断断续续说了两句话,“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试验,我很满意。”并且,“咱们花钱不多,做事不少。咱讲创造性,讲实效,为国家负责。”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后,1966年底的首次氢弹原理性试验是在高空,冲击波测量也在高空。仪器要在零下60摄氏度低温下工作,当时的实验条件还不具备。为了创造低温环境,他和同事们背着仪器,爬上海拔近3000米的山顶呆了一宿。

冬天漠风凛冽,山顶更是冰封雪冻。夜晚刺骨的寒风像针一样往身体里扎,又在每个人的鼻尖、胡子、眉毛上结上一层白霜。手冻僵了,脚麻木了,身子不停哆嗦……可一看温度表,才零下20多摄氏度。

他们还抱怨,“这鬼天气,就不能再冷一点吗?”

后来,他们采用高空气球放飞试验解决了问题,赶在试验前研制出高空压力自记仪,为飞机投放氢弹安全论证提供了科学依据。

核试验从大气层转入地下后,他又开始带着人解决地下核爆炸力学测量这个世界性难题。艰苦攻关20多年,先后建立10余种测量系统,为国家的地下核试验安全论证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宝贵数据。

他善于啃硬骨头,也常教自己的学生要敢于啃硬骨头。他的23个学生,个个都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他走的那晚,学生们亲吻着他的手,长跪不起,希望昏迷中的他哪怕能抬抬手指,像父亲一样抚摸一下他们的头。

他军龄52年,他这一代人,一辈子自主的人生选择不多,做核试验也不是个人的选择。但在戈壁大漠像胡杨树一样,扎根半世纪,是他自己的抉择。

(三)

他是搞核试验的,说自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这两个都成了不折不扣的事实。

他研究爆炸力学,一辈子都和炸药打交道。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每次总是尽可能地离炸药近一点。

一次在野外,等了好久炸药都没响,他用对讲机冲其他人大声喊:“你们都不要动,我来弄。”说着就走上前,快到炸药放置点时,他再次回头对跟在后面的人说,趴下,不要抬头,自己上去排除了险情。

他经常要在核爆后第一时间去抢收数据。有一次,车坏在路上,他看到司机带着防护罩修车进度很慢,就先把自己的防护罩摘下来,证明没有危险才让司机也取下,提高修车效率。

他的学生说,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老师常年奔波在实验一线。凡是重要实验,他都亲临现场,拍摄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这是他的专业需要,也是习惯。

去年,74岁的他由于拍摄实验现场太专注,被绊倒在地,膝盖和脸部都被蹭伤,让他包扎一下,他笑着说没事没事,拍了拍灰尘继续工作。

每做一次实验,他都建一个档案,就像病人的病历一样,几十年从没间断。谁需要资料、数据,都能在他那儿很方便地找到。

简便实用、讲求实效,也是他一贯倡导的。他常对学生说,科学就是用简单的办法达到理想的目的。

为解决实验用的铅皮,他发明了用钢棒手工擀制的办法,像擀饺子皮一样,把1毫米厚的铅皮擀成了0.2毫米。为了找到力学实验的理想材料,他出差途中买了一块特殊木材做成的菜板,锯开分析密度和硬度。就连戈壁上的沙子,也被他用来作为实验的一种特殊材料,解决了技术难题,也节约了大量经费。

病中留下的工作笔记上,他一笔一画绘下了保险柜开锁示意图,密码盘、固定手把、开门手把,以及三位密码刻度的标示,清晰明了。还有详细的文字,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

他一丝不苟的程度,有点像人们所说的极致。

(四)

2012年春节刚过,一封近5000字的长信,摆在了基地司令员的案头,是关于基地建设发展的想法,言辞激烈,语气率直。信是他写的,看得出很着急。直到司令员和他一起商定,安排人员和经费对他所提的发展路线进行研究,他绷紧的脸松了下来,笑了。

住院期间,他和来看望他的基地司令员闭门谈了一个多小时。他也感叹,一生最大的缺点是说话直率得罪人,不懂人情世故,不会“做人”……

他说话硬,直来直去,不绕弯子。乍一听,难以接受,时间长了,都知道他不玩虚的,一辈子有自己的做事和做人原则。就像他去世前说自己,“我不善于交往活动,实事求是搞科学。”

凡是和他有过接触的人,都知道他讲原则不是空的。他参加学术评审会,从来不收评审费,不让参评人员上门拜访。从没有接受过一个人的礼物,材料都是通过邮局或其他人捎带的,他只要材料,不要见人。科研成果报奖时,他总是把自己名字往后排,不是自己主持的项目坚决不挂名。平时专门的请客吃饭他概不参加,就喜欢自助餐。讨论会上该说就说,不管在座官大官小。

他有“三个不”:不是自己研究的领域不轻易发表意见、装点门面的学术活动坚决不参加、不利于学术研究的事情坚决不干。

2005年,东北某大学邀请他当名誉教授。他说:“我们研究领域虽然接近,可是距离太远,鞭长莫及的,我给不了什么指导,这挂名教授我还是别当了。”

去年,在安徽黄山召开评审会,会议主办方请他当主审。他老老实实地说,第一个成果跟我研究方向有点关系,但也够不上当主审,第二个成果不是我的研究领域,我当不了评委,你们抓紧时间再找人吧。

他说,自己虽然是院士,只算得上某个领域专家,不可能样样都懂,样样都精。而且专业越深就越窄,别的懂的就越少。

他工资不低,所以掏钱时并不手软。老战友在外地聚会,他说战友们转业早,工资不

第20篇:胡俊林

胡俊林简介

胡俊林,1975年10月出生于甘肃省通渭县,《甘肃作家》、《红袖添香》签约作家。散文,论文、小说、新闻等作品散见于《定西日报》,《散文选刊》,《国家电网》、《中国电力报》、《甘肃电力报》、《星星诗刊》等报刊杂志,现为《中国电力新闻网》、《中国电力教育》刊物以及多家网站、报社特约记者、通讯员。已在全国多家报刊发表各类作品50万余字,现任通渭县供电公司思想政治部副主任。多次被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报社、甘肃省电力公司等单位评为优秀记者、优秀通讯员。文章在各种征文中先后获得国家、省、市奖励十六次。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在201个国家45万名作家、记者参与的“国家电网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全球华人迎奥运征文”活动中,作品《真情感动世界》获得文字类三等奖。作品《喜欢泥土的感觉》入选08年《新世纪精美散文随笔选》。

闲暇喜收藏推广名人字画,善于制作企业网站。建立了多个qq书画交流群,于多家书画经营家协会以及北京西泠印社等国内国际有名的艺术社团有深厚的感情,通过宣传包装推介各类书画名人,通过社团邀请全国各地的著名书画家到地方进行交流,举办画展,为 “书画艺术之乡”的画廊和各地书法家举办画展搭建合作的桥梁。 重要记事: ★1992年6月在《少年文摘报》发表处女作;

★1994年至1997年在兰州电力学校上学期间任校刊主编; ★1998年8月至2003年5月任通渭县陇山电管站站长,2003年5月至2008年1月任通渭县鸡川变电所所长,2008年1月至今在通渭县供电公司思想政治部工作,任副主任; ★2003年至今兼任《甘肃通渭人家书画综合信息网》主编;2005年至今兼任《通渭人家》、《天涯社区》等260多家网站、论坛信息员、管理员。

★2008年4月文章《假如我是客户》获得国家电网公司三等奖;

★2008年4月被定西供电公司评为优秀记者。

★2009年4月获得国家电网公司、中国新闻社征文三等奖 奖励证书

★2010年11月获得中国电力报社优秀通讯员称号

胡俊林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ujunlin19 (新浪博客) 《中国电力报》对胡俊林事迹的报道

奋斗没有终点

路虎玲

十六年前,胡俊林带着做一名“优秀电力人”的憧憬,踌躇满志地加入了电力大军。十六年来,他始终以踏实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从事电力行业的各种工作,从一名一线抄表工到电管站站长,从电管站站长到变电所所长乃至现在的甘肃通渭县思想政治部副主任。

常人看成功者,通常只对他们身上的“光环”感兴趣,在一番啧啧赞叹后,许多人转身继续自己的生活,未尝想过要改变些什么;而这些成功者所拥有的最大的“财富”,则是少人问津深藏在成功背后的长期坚持,为之所做的种种挣扎,内心的煎熬,蜕变的痛苦,以及超越自我后的怡然自得。作身为农民的孩子,胡俊林有着与其他孩子不同的经历。父亲是电力部门的临时工(当了三十几年单位厨师),母亲的身体本来不好,他12岁那年因为一场意外,又落下了终身的疾病成了真正体弱多病的农民。为了十八元五的工资他的父亲骑自行车穿梭于相距50公里的家与单位之间。胡俊林理所当然成了家里的主心骨,家里大小事物都由他承担,挑水做饭洗衣耕地,12岁的他样样拿手。这种人生磨砺给予了胡俊林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使得他很早就拥有了独立的人格和更加坚强美好的心灵。

有人说逆境总像一块沉重的顽石,压向柔弱的青草。然而青草却总是能从墙角下石缝里,倔强地探出头来,骄傲地望向天空。苦难在给人生设置重重障碍的同时,也给微笑着面对它的人带来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那就是更加独立的人格和更加坚强美好的心灵。

他的母亲目不识丁,虽然说不上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话,但常常教育他:“妈妈没有读书,真羡慕你能够上学读书。你要好好读书,给妈妈讲书上的事,妈妈就是一生下不了床死后也能闭上眼睛。”在母亲这些话的激励下,同龄人在电视里寻找快乐的时,他却徜徉在书的海洋里,读读写写,摘摘抄抄,这样的日子对于他来说最惬意不过。 凭借扎实的文字功底,初中一年级,只有13岁的他就将第一篇《感恩母亲》的处女作发表在《作文周刊》上。同年,也成了县报社年龄最小的通讯员。在兰州电力学校上学期间,他以独特的文笔从多名竞选者中胜出,有幸当选为校刊《思索》的主编。在基层变电所当值班长的时候,他用信封给各大报社寄文章,接连发表了一百四十多篇散文。“千里马”需要伯乐。他的文字引起了定西供电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也引起甘肃省电力报社几位编辑的高度重视,翌年他被调整到思想政治部从事宣传工作。在这一平台上,他的创作欲望更强烈了,先后在《甘肃作家》、《散文选刊》、《星星诗刊》、《国家电网报》、《中国电力报》、《人民网》等报刊发表各类文章50余万字,先后荣获国家电网公司、省、市电力部门征文奖十三次,多次被评为“优秀记者”。更让他荣幸的是,在203个国家45.3万余作家参与的“全球华人迎奥运征文”中,他的作品体现了电力员工团结一致,共迎奥运的顽强精神,获得了三等奖。

胡俊林不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更热心于公益事业。利用对网络制作的熟悉,免费为多家企业制作了单位网站,并制作了家乡书画网站,为多名书画界名家制作了个人官方网站。建立了多个qq书画交流群,和书画经营家协会以及北京西泠印社等国内国际有名的艺术社团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通过宣传包装推介了地方书画名人,通过社团邀请了全国各地的著名书画家来地方进行交流,举办画展,为 “书画艺术之乡”的画廊和书法家举办画展搭建了合作的桥梁。昂首撑起责任心,俯身甘为铺路石。他淡泊名利,总是孜孜不倦,甘为人梯。他认为一个人价值的大小,不在于收入有多少、地位有多高,而是看他为社会、为他人做了多少工作。

常言说人贵在奋斗,有奋斗就有收获。一直以来,他一直走得很慢,但他始终在向前走,奋斗路上没有终点。起程就要奋斗,起程就要拼搏,只有奋斗才有收获,只有拼搏,才能品味幸福的人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作者:路虎玲 定西供电公司思想政治部主任,《甘肃省电力报》记者,《中国电力报》通讯员)

中国电力新闻刊登的胡俊林事迹

通渭胡俊林:读读写写又一年

自从有了电脑以后,他就喜欢上了两种东西。一样是碟,一样是书。现在网站制作方面的书籍,他家里大概有将近几十本,涉及网站制作方面的各个领域。配色、布局、赏析、常见问题、CSS、Javascript_、Photoshop、flash、flash Actionscript_、ASP。他的散文经常出现在《散文选刊》、《甘肃作家》等刊物,他已经在各类省级媒体发布散文、小说50万字,他的长篇小说网上的点击率达100万人。他的作品曾经获得了亚、欧、非、美、大洋洲等五大洲201个国家45.3万余参加的‚国家电网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全球华人迎奥运征文‛三等奖。他先后获得了国家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定西供电公司各种奖励15次,他针对电力系统的各项工作发表论文达30余篇,他的事迹多次被《中国电力报》、《国家电网报》、《甘肃电业》、《甘肃经济日报》、《定西日报》等报刊杂志报道。他就是故事主人公,通渭县供电公司思想政治部副主任胡俊林。

十六年前,胡俊林带着做一名‚优秀电力人‛的憧憬,踌躇满志地加入了电力大军。十六年来,他始终以踏实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从事电力行业的各种工作,从一名一线抄表工到电管站站长,从电管站站长到变电所所长乃至现在的甘肃通渭县供电公司思想政治部副主任。

常人看成功者,通常只对他们身上的‚光环‛感兴趣,在一番啧啧赞叹后,许多人转身继续自己的生活,未尝想过要改变些什么;而这些成功者所拥有的最大的‚财富‛,则是少人问津深藏在成功背后的长期坚持,为之所做的种种挣扎,内心的煎熬,蜕变的痛苦,以及超越自我后的怡然自得。作身为农民的孩子,胡俊林有着与其他孩子不同的经历。父亲是电力部门的临时工(当了三十几年单位厨师),母亲的身体本来不好,他12岁那年因为一场意外,又落下了终身的疾病成了真正体弱多病的农民。为了十八元五的工资他的父亲骑自行车穿梭于相距50公里的家与单位之间。胡俊林理所当然成了家里的主心骨,家里大小事物都由他承担,挑水做饭洗衣耕地,12岁的他样样拿手。这种人生磨砺给予了胡俊林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使得他很早就拥有了独立的人格和更加坚强美好的心灵。 -

有人说逆境总像一块沉重的顽石,压向柔弱的青草。然而青草却总是能从墙角下石缝里,倔强地探出头来,骄傲地望向天空。苦难在给人生设置重重障碍的同时,也给微笑着面对它的人带来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那就是更加独立的人格和更加坚强美好的心灵。他的母亲目不识丁,虽然说不上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话,但常常教育他:‚妈妈没有读书,真羡慕你能够上学读书。你要好好读书,给妈妈讲书上的事,妈妈就是一生下不了床死后也能闭上眼睛。‛在母亲这些话的激励下,同龄人在电视里寻找快乐的时,他却徜徉在书的海洋里,读读写写,摘摘抄抄,这样的日子对于他来说最惬意不过。

凭借扎实的文字功底,他在各种报刊了经常报道公司职工的亮点,但是他自己的亮点只有在每次获奖时才会有人知道。一位名人说过:‚名人是水泥柱,作家是钢筋,光使劲不露面,作家把自己的心血藏在别人的成绩里!‛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昂首撑起责任心,俯身甘为铺路石。他淡泊名利,总是孜孜不倦,甘为人梯。他认为一个人价值的大小,不在于收入有多少、地位有多高,而是看他为社会、为他人做了多少工作。他不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更热心于公益事业。利用对网络制作的熟悉,免费为多家企业制作了单位网站,并制作了家乡书画网站,为多名书画界名家制作了个人官方网站。建立了多个qq书画交流群,和书画经营家协会以及北京西泠印社等国内国际有名的艺术社团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通过宣传包装推介了地方书画名人,通过社团邀请了全国各地的著名书画家来地方进行交流,举办画展,为 ‚书画艺术之乡‛的画廊和书法家举办画展搭建了合作的桥梁。-

农电县的思想政治工作杂而多,纪检监察、工会、新闻宣传、党务、综合治理等工作全部归口思想政治部。他每天完成这样又做那样,为了让自己的工作有个性、有特色,有吸引力。他想出了各种办法帮助员工更新思想观念,经常给公司领导充当喉舌,建议公司广泛组织开展各种大规模的技术创新、技能大赛和劳动竞赛、趣味竞赛。经常穿梭于每个办公室之间,和中层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打成一片。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是前提,协调是保证。他是真理的宣传者,也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他生活在群众中,群众听其言,观其行,把他视为楷模。同时,他也在开展多项工作时兼顾了写作,每次谈笑之间,他记下了一条条新闻、完成了一件件工作任务。他就是这样勤于思考,积极探索,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实际工作中,做到职工的心坎上,保证生产和改革的顺利进行。他说,只有变思想政治工作同实际工作‚两张皮‛为‚哥俩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由虚变实、由粗变细、由死变活、由弱变强‛。

他说,‚从搞新闻、搞思想政治工作的那一天开始,我几乎很少在晚上12点以前睡觉,我自己努力了‛。常言说人贵在奋斗,有奋斗就有收获。读读写写又一年,一直以来,他一直走得很慢,但他始终在向前走,奋斗路上没有终点。起程就要奋斗,起程就要拼搏,只有奋斗才有收获,只有拼搏,才能品味幸福的人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林俊德事迹心得体会
《林俊德事迹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