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美丽的小兴安岭

发布时间:2020-03-03 16:36: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

莫亚萍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五册第14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下面我从教材、学生、教法与手段、教学流程、教学效果与反思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言优美。作者以“春、夏、秋、冬”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迷人景色,总结出小兴安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2、教学目标

①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感受到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特有的美;

②准确理解描写四季美景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各个季节景色特点观察的方法;

③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特点以及重点、难点

本单元训练重点是“感受风景名胜的美丽,体会作者蕴于字里行间的喜爱之情,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的观察、写作方法”。《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是这一重点的典型范文,本文中有许多句子用词准确、生动形象,可以进行充分的体会。根据这一特点我确定了以下重、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语领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学习作者是怎样准确地运用词语描写景物的。

教学难点:体会重点句子的思想,掌握景物的特点。

二、说学生

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

级的阅读教学的过渡阶段,在小学语文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但对刚上三年级不久的同学来说,体会文章准确地运用词语、恰到好处地表达还处于学习和积累的阶段,是他们的薄弱环节。

三、说教法与手段

在这堂课中,我采用了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同时我还利用生动的课件出示配有相应文字的精美图片展现小兴安岭的美景。这样,在图文对照下,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形成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合作学习的局面。

四、说教学程序:

这部分我分四个环节进行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国东北的美丽景色,为让学生一开始就受到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我们曾领略过苹果树瀑布的雄伟壮观;我们曾游览过首都北京的古老时尚,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东北的小兴安岭,领略一下它的美丽与富饶吧!

设计理念:这段话通过教师充满感情的娓娓道出,学生自然会想起前面学过的课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的思想马上集中到课文中来,迫切想跟随作者去游览小兴安岭。

2、紧扣中心,整体感知

本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齐读课题,然后思考:哪个词写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特点?学生回答出:美丽

3、抓住题眼,突出重点

从课题可以看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小兴安岭的美丽,我将引导学生抓住课题中的“美丽”,找出主要段落,提问: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课文的2—5自

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紧紧围绕“美丽、丰富”进行了具体介绍,这几段结构、写法相似,我采用“教、扶、放”的方法,重点指导学生学习“春”自然段,辅导学生学“夏”自然段,放手让学生自学“秋、冬” 自然段。

(1)、教学“春”自然段

先出示课件“春季图”,教师在范读本段,学生边听边仔细观察“春季图”,然后说说作者抓住了小兴安岭春季的哪些景物进行了描写,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表现了小兴安岭春季怎样的特点,引导学生品位比喻句,使学生理解小兴安岭资源丰富。最后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段,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内容和背诵课文,学完本段后,进行小结:这段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春季的特点,选取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这几种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了小兴安岭的春天万物更新、生机盎然的景象。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中心环节,充分合理利用农远资源,让孩子们在图文并茂的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突破了教学难点。

( 2)、扶学“夏”自然段

让学生自由读第

四、五自然段,说说每段各有几句话,每句描写了什么景物,抓住景物什么特点进行描写,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如此较理解“封”、“挡”、“遮”的意思,重点演示理解“密密层层”、“浸”的意思,品位比喻句,思考:这里把、阳光、野花分别比作了什么?说明了什么?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段,读出“夏之美”来。

由于描写“夏季”一段,是四季中景色最美的一部分,我还将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闭眼听教师范读,边听边想象画而,然后再让学生观看录像进行比较,说说想象的和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最后让学生仿照教师小结“春季”段的句式,自己小结本段段意。

设计理念:这样教学的主要意图在于让学生掌握一种学习方法,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句子的生动描写。

( 3)、总结学习方法,自学

六、七自然段

自学

六、七自然段前,我将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学习“春、夏”两段的方法,用课件出示学习方法:

▲先找哪些景物。

▲再看是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具体描写的。 ▲最后有感情地朗读。

让学生根据自学方法,分小组自学,学生自学时教师播放课件并巡视指导点拨,自学后对学习效果的检查是利用课件出示练习题的形式完成的。

▲填空:

( )的松柏 ( )的山葡萄

( )的棒子

( )的蘑菇和木耳

( )的人参 ( )的积雪

▲补充句子:

第六自然段作者抓住秋季的特点,选取了这几种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了小兴安岭秋天( )的景象;第七自然段作者抓住冬季的特点,选取了( )这几种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了小兴安岭冬天的景象。

设计理念:这样设计学生既获取了更多的信息知识,又形成了良好的人际技能,培养了协作精神。

(4)、设疑引入,以读代讲

学习完重点段后,让学生思考:课文描写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物时都写到了哪种景物?学生会很轻松地答出:(树木),这时再问:为什么?再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时我将让学生从课文的第

一、二自然段中寻找答案,学生就会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先让学生自由读段,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出停顿,读出重音,然后让学生说说读出了什么?从哪儿读出的?最后再让学生概括本段主要讲了什么?

(5)、首尾呼应,再感美丽

让学生读最后一段和第

一、二段,理清二者的关系及在文中的作用。提问“景色诱人”是什么意思?本课比喻句较多,我将抓住这些比喻句,让学生品位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和本课作者比喻的精当,弄懂比喻句在文中的作用,“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句中把小兴安岭比作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设计理念:这样设计是为了使学学法到用学法有机地联系,使教学步骤更显层次,使学生学有所得,体现了一种能力的训练培养。

4、板书设计:

我是这样设计板书的: 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树木、溪水、小鹿 大花园

夏:树木、雾、阳光、草地 秋:树木、果实 大宝库 冬:树木、雪、动物

设计理念:这样设计板书的好处是使学生对本节内容一目了然,体现了各部分重点,强调本文以“树”为主线来展示小兴安岭绚丽多彩的画面,加深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

五、说教学效果与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图文结合的生动画面,我相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参与教学,在“认知、情感、技能”这几方面,既得到美的熏陶、美的享受,又掌握了学习方法,多种能力得到训练培养,切实体会到了字里行间的准确描写,达到动之以情、理解认识、想象激情、情不自禁、真情流露,在朗读中抒情的完美效果!

美丽的小兴安岭

美丽的小兴安岭

美丽的小兴安岭

美丽的小兴安岭

美丽的小兴安岭

《美丽的小兴安岭》

美丽的小兴安岭

美丽的小兴安岭

美丽的小兴安岭

美丽的小兴安岭

美丽的小兴安岭
《美丽的小兴安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