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一年级小学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3-01 17:15: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同时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本课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学习:

一、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激趣感知。

上课开始时,我以谈话的方式引入本课内容。拿出一我“拍摄”的熊猫照片,提问:“我是从哪个位置拍摄的?”,引导学生说出“正面”。接着出示熊猫的“侧面”、“后面”照片,分别说出这是从哪个位置拍到的。这一环节让学生一一认识了物体的不同面。

反思:这一环节的设计,我认为没有足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首先出示大熊猫的后面照片,让学生“猜一猜它是谁”。接着再出示熊猫正面照片,用鼓励的方式说“你们真厉害!”。然后提问“这是从哪个位置拍到的”。学生会很容易回答,这时板书“正面”以同样的问题引出并板书“后面”。最后让学生想一想左面和右面什么样子的,出示一张图,引导学生说出并板书“左侧面”,另一张图为“右侧面”。本环节带领学生认识四个不同的面,我进行的太快了,有些仓促,而且与第二环节之间没有过度。

二、提炼生活原型,抽象单一几何体,升华新知。

(1)拿出一个长方体的盒子,观察正面是什么形状的。找三

个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长方体,并把看到的三个面画在黑板上。

反思:

1、在观察物体这一环节,我应该强调长方体没有正面、侧面和后面,我们如果将一个面作为它的正面,那么它就有了其他几个面。

2、我在让学生观察一个面的时候,不应该总是移动长方体,让学生误以为观察时需要移动物体。

3、观察物体是应该平视物体,这一点在学生出现问题后,我才强调出来,并且效果不好。

(2)每个学生拿出准备的小正方体,说一说你观察的是哪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得出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再按我说的方式摆一摆,在发下的一张纸上画出来。

反思:学生按照我说的方式摆出形状,这一环节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些难度了,学生画的形状多种多样。而且我准备的小正方体太小了,成了有些学生的“玩具“。应该换成: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大正方体,观察后画出来。

三、活动实践,巩固升华。

第三个环节,我拿出一个水壶,先让学生观察。以有壶嘴的面,朝着学生让学生作为正面。观察好后拿出画有不同面的小黑板。学生说一说,再次观察水壶的面,确定是从这个位置观察的。

反思:我在让学生观察水壶时,应该让学生一个面一个面地观察。来回转动水壶导致学生在回答是意见不一。

“观察物体”的内容主要是对简单物体正面、侧面、后

面、上面形状的观察,因此本节课第二环节应该选择大量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观察,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这节课,主要体现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的教学思想。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由实物到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注重学生的感知体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采用逐步渗透、深化、螺旋上升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深入挖掘教材,“遵循而有所立”,是设计本课的指导思想;怎样既让学生真正觉得“有趣、好玩、有新意”,又使这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落到实处,是本课教学所极力追求的目标。在课堂上如何更科学有效地组织合作学习、开展数学活动,以及如何适当把握本册“观察物体”中学生发散的“度”,还有待进一步思考、改进。

一年级小学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一年级小学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一年级小学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