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鸿门宴》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一)

发布时间:2020-03-02 03:50: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2)了解司马迁和《史记》;(3)学习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过程与方法:(1)在梳理情节的过程中,分析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典型的细节描写;(2)通过阅读人物传记,掌握归纳人物个性及与历史事件的关系的能力;(3)体会学习叙事线索清晰,结构严谨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1)正确分析项羽失败的个人原因和历史原因;(2)正确评价项羽这一英雄形象。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预习目标:

1、结合工具书通读全文,扫清语言、文字上的障碍,了解故事的大概情节。

2、了解司马迁与《史记》和《鸿门宴》的故事背景。

3、提问并思考。

(1) 文章的中心事件是什么?

(2) 阅读第一段思考:刘邦与项羽的矛盾因何而起?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这是一场宴会,美酒与佳肴,欢笑与舞蹈,掩饰着凶险与阴谋;这是一场战斗,忠诚于被判,机智和勇气,演绎出有关生死的惊心动魄;这是一部大片,刀光和剑影,明争与暗斗,上演着改写历史的生死时速;这是一段历史,成功与失败,悲壮与苍凉,诉说着无情与沧桑!这就是经典历史故事《鸿门宴》。

二、检查预习,整体把握

1、通过学生齐读、个别读等方式,了解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

2、播放朗读录音带,学生正音辨形。

3、背景介绍:

学生介绍自己通过工具书了解到的有关司马迁、《史记》的知识和《鸿门宴》的背景。教师总结概括。 司马迁: 《史记》:

4、回答课前预习的问题(1)(2)。

三、串讲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读课文,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小组内合作,结合课文注释翻译,并标注疑难点。 小组提出组内疑难点,教师引导大家一起释疑解难。 串讲翻译的过程中同时梳理文言知识: (一) 通假字

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要——邀:张良出,要项伯。

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坐——座:置之坐上。

(二)古今异义 山东:古指()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非常:古指意外的变故。今为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河北:古指黄河以北地区。今指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河南:古指黄河以南地区。今指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婚姻:古谓儿女亲家。今指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亲眷关系。

(三)词类活用 1.名问用如动田:

(1)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

(2)沛公欲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 (3)籍(登记,动词)吏民。

(4)范增数目(使眼色,动词)项干。 (5)刑(施加肉刑,动词)人如恐不胜。 (6)道(取道,动向)芷阳。 2.形容用如动词:

素善(友善、交好,动词)留侯张良。 3.意动、使动:

(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之为王,称王,意动)。 (2)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动)。

(3)沛公旦日从(使……跟从,意即带领,使动)百余骑来见项王。

高一语文《鸿门宴》教学设计

高一必修一:函数教学设计

鸿门宴教学设计 一[优秀]

语文(精品教案):人教版必修一 《鸿门宴》教学设计

高一物理必修一(摩擦力教学设计)

《鸿门宴》教案说教材必修一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语文《赤壁赋》教学设计

高一必修一函数单调性教学设计

鸿门宴教学设计

鸿门宴教学设计

《鸿门宴》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一)
《《鸿门宴》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