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用比例解决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23:11: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用比例解决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金石小学:唐呈

一、教学内容: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复习

二、教学目标

1.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练习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2.熟练掌握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能正确地用比例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教学重点

学会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一般解题步骤解题。

四、教学难点

让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何种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五、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两种相关联的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对比

相同点: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不同点:正比例是变化方向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比值(商)是一定的;反比例是变化

方向相反,一种量扩大(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扩大),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积是一定的。

yk(一定)x关系式:

xyk(一定)

(三)复习数量关系

1、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说明理由。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 (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6)一本书,已看的页数和未看的页数. (7)圆周率一定,圆的周长和直径。 (8)圆周长一定,圆周率和直径。 (9)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与所需块数。 (10)x=3y,x和y

二、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分析题中的数学关系:

(1)分析:题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是________和___ _____,它们成_______比例。它们的________是一定的。即等量关系式: 。 (2)用比例知识解答,教师板书。

2、小明读一本书,每天读10页,30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多读5页,多少天可以读完?

等量关系式:每天看的页数×天数=总页数(一定)

解比例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学生总结)

1、判断题目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反比例;

2、设未知量为x,注意写明计量单位;

3、列出比例式,并解比例式;

4、检验并作答;

三、比较练习

1、王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前2小时行了100Km。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要用3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远?

分析:题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是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的________ 是一定的,它们成_______比例。即:路程÷时间=速度 (一定)

2、王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3小时,每小时行50 Km,返回时,每小时行60 Km,返回时用了多长时间?

分析:题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是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的________是一定的。它们成_______比例。即: 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分析、思考方法。拿到应用题不要急于先做,要先读题,找出对应关系,判断是正比例还是反比例,就可以正确解答了。

五、作业

用比例解决问题

(1)同学们做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2)一个晒盐场用500千克海水可以晒15千克盐;照这样的计算,用100吨海水可以晒多少吨盐?

(3)某农场要收割小麦140公顷,前3天收割了84公顷,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要几天才能收割完?

(4)爸爸打算给亮亮的小书房铺上方砖,用边长3米的方砖需要48如果改用边长4分米,需要方砖多少块?

用比例解决问题复习课 教案

用比例解决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