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调查报告

近代史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11 07:43:12 来源:调查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近代史调查报告

近代史调查报告

(了解身边的历史,探寻逝去的岁月)

---成都市平安桥教堂

一、调查地点:成都市平安桥29号平安桥教堂

二、小组成员:

三、调查经过:

最初,去教堂里我们见到的人就是神父了.

教堂的李神甫个子小小的,要不是他的神甫衣露出的白色领结暴露他的身份,他看起来普通地没有谁会多注意他。跟他聊了聊去年开始在平安桥举行的婚礼,顺便扯上了天主教的婚姻观念。天主教认为婚姻是神圣的,一般情况下不允许离婚和再婚,除非在特殊情况下教徒得到教堂的允许才可以离婚或者再婚。这么说来,对天主教徒来说婚姻在法律保护的同时还得到了宗教信仰的保护,宗教在发挥精神信仰功能的同时还发挥了社会责任功能。

然后我们采访了位教友,据老婆婆说,她家里已经几辈人都信奉天主教,几辈人都是教友,在七几年的时候,她家里只顾做生意,忘了供奉天主,后来家里出了问题,到了97年的时候,她家立马回头,供奉天主,求天主保佑,家里也有所好转。现在,每个礼拜她都要来听神父做弥撒,和天主交流、求天主保佑、保养灵魂,像星期天,来这做弥撒的人很多,大概有1000多人,来得晚一点的就可能没地方坐。而且平安桥天主堂在门口有教友讲天主道义,她觉得对于她们这些教友来说,这是个很好的地方,让她们可以使灵魂超脱。

通过和相关工作人员的交流,对于一些问题我们终于找到了答案,对平安桥教堂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问题1 小组成员:平安桥天主堂作为成都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开放性的教堂,而据我所知,成都开放性的教堂比较少,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工作人员:100多年前,国外教会带来财产到成都,他们在中国买地、修建房子、传教,教会在成都兴起。后来的 “*”十年,是中国无神论大大发展的十年,从唯物论宣传,到“破四旧”运动,,对包括宗教造成了灾难性破坏。后来中国各级政府在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过程中,为恢复、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作出了巨大努力,平反了宗教界人士蒙受的冤假错案,恢复开放了宗教活动场所。改革开放中国恢复了宗教政策,从1958年至1995年,中国天主教已先后自选自圣主教126位。为了坚持天主教的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基督教自治、自养、自传方针,有利于同外国宗教势力的渗透作斗争,对宗教团体房产等问题应采取以下办法解决:

l、将宗教团体房屋的产权全部退给宗教团体,无法退的应折价付款。其出租部分是继续采取文化大革命以前由地方房管部门包(经、定)租的形式,或由宗教团体收回自己经营,可因地制宜,由各地有关部门协商决定。包(定)租费仍按文化大革命以前的标准付给,如因房租费降低,房管部门如数支付有困难时,可由当地有关部门协商妥善解决办法或适当增加宗教事务费予以解决。

2、文化大革命以来停付的包(定)租费,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实事求是地结算,所收房租,除去维修费、房产税和管理费外,多退少不补。

3、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占用的教堂、寺庙、道观及其附属房屋,属于对内以外工作需要继续开放者,应退还各教使用,如宗教团体不需收回自用者,由占用单位或个人自占用之日起付给租金,房屋被改建或拆建者,应折价付款。

4、文化大革命中宗教团体被冻结上交财政的存款由当地财政部门予以退还,被其他单位挪用者应当偿还。

平安桥天主堂是有神父、神职人员和政府商量开放的,像这种开放性的天主教堂在重庆是很多的,他们那边教堂的恢复比这边的要全面,成都这边也有,只是少些,很多教堂现在还在努力取得恢复的权利。

问题2 小组成员:平安堂天主堂是怎样运转起来的,资金主要来源是什么?

国家宗教局拨款、教友的捐赠、100多年前外国教会带过来的财产的剩余、将一些建筑及土地出租、做各种福利获得资金。

问题3 目前主教堂的利用?

现在平安桥教堂没有主教了,一般情况下都是用来做活动,如做礼拜、唱经等。现在而言,教堂也因很多与政府沟通好的条件,成都平安桥教堂是属于公开性的大教堂,很多特殊节日的活动,现在不仅仅只有教友可以参加,大多数公众也可以观赏,这样也更有利于我们天主教的传播。而且,像很多市民期待的西方教堂婚礼,只要他们愿意,我们也会提供场地以及牧师主持的。

问题4平安桥天主堂是外国教会组织建的,那现在这边还有没有外国的教友?

中国的现在,与世界交流频繁,那么成都市享誉中外的美食之城,外国朋友很多的。现在教堂这边有外国教友,因为成都教堂也不少,零零落落的也有很多,所以具体中外天主教教友数对比我们也不是太过清楚,但是在平安桥教堂,外国教友还是不少的。像我们做弥撒,星期六就有一场专门的英文弥撒,英文的唱经班,来的就是外国的教友,神父也是外国的。

四、调查内容:

1、平安桥教堂建筑

(1)建成历史

平安桥教堂位于平安桥街的“成都天主教平安桥主教座堂”,堂名为“圣母无染原罪堂”,又名平安桥天主堂,与“主教府”组成天主教成都教区所在地。据史料记载,该教堂区始建于1896年,历时8年时间,于1904年建成投入使用。该堂占地面积20862平方米,建筑面积10343平方米,包括教堂和主教公署。据介绍,该教堂区是中国惟一一座中西式合璧的天主教堂建筑。教堂区以全天然的楠木为主要材料,建成时间长达8年,并具有极好的防腐、防潮、通风功能。建成后这一百年内,除墙面粉刷外,没有经过一次大规模维修,是成都市目前尚存不多并较为完整的传统建筑。随着岁月流失,建筑的风貌也渐渐衰败,保护已迫在眉睫.。

(2)建筑结构

平安桥教堂1904年落成至今,历经二战时期日军轰炸成都和*的破除四旧居然能够风风雨雨地保存下来实属不易。教堂是典型的中西合璧的木结构建筑,前面是经堂后面是主教公署,层层递进。我们就是从主教公署的后门进去的。在这里既能找到我们熟悉的传统中国建筑的的飞檐、廊柱、瓦当、滴水,又有欧洲建筑的弧形穹顶、彩玻、拱型窗面。中国的直线和西式的圆弧被结合地恰倒好处,据说整个建筑群呈现出十字型,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比较好玩的是支撑主建筑的大柱子。它们围绕主建筑四周分布、撑起整个屋宇形成四通八达的走廊,粗看起来和我们中式房屋的柱子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它们的底座呈四方型而且特别高,让我立刻联想到希腊特里亚农神庙那十二根闻名遐迩的廊柱。

大经堂有三个穹顶,经堂里光线很暗,前端设置了三个祭坛,供奉有上帝的小像。经堂大概能容纳一两百教徒吧,我们去的时候有七八个教徒在跪凳上或虔诚祈祷或念颂圣经,不敢多做停留悄悄退了出来。

2、建筑特色

(1)中西文化浑然一体

主教会客厅对面那排新筑起来的小木屋,虽辅之以中式的斜坡屋顶,却十分协调地列立于周围四坡顶的建筑群之中,和谐无间,浑然一体。

教堂建筑通常情况下均为纯粹的巴洛克或拜占庭风格。而始建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平安桥天主教堂,却成为上世纪西洋文化东进成都并与之融合的经典范例。当年法国神父骆书雅用去近10年时间组织修建,竣工之后的建筑呈现出砖木结构兼斜坡顶风貌,回廊套院不失简洁大方,属典型的中西合璧之作,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中西合璧式天主教建筑之一。

2006年8月,改造工程一期验收结束,就如现今我们走进来看见的景象一样:走在呈“悚”字型布局的中式院落之间,满眼又都是西洋巴洛克的经典符号,而所谓风格的排异在此竟没有丝毫的表现。

曾经破旧不堪的天主教堂也许本身就是一本书。什么能使中西文化浑然一体?我们看着主教会客厅对面那排新筑起来的小木屋,经教堂接待人介绍:对面的现代的木质房屋刻意辅之以中式的斜坡屋顶,你能感知到什么叫做渗透,因为它如此协调地镶嵌在周围四坡顶的建筑群之中,体态鲜活又毫无突兀,一个细小之处可以预见一座沧桑建筑指日可待的健康肌体。

在整个教堂修建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手术”都按固有格局逐一展开,以原有精髓复制出崭新的细节,中西合璧这个看似简单的概念在很多不起眼的地方显得独具匠心。

(2)忠于历史的时尚变体

大教堂正门上镶嵌着的透光十字架玻璃,为神圣的殿堂再添几分光影的神秘,吊灯的高度和墙体的色调也为服务于现代审美倾向而进行了精心的再设计,由此我们看到了忠于历史的时尚变体。

“修旧如旧”?这可能是所有名胜古迹改造中永远纠缠不清的命题。而在天主教堂的改造工程中设计方却赋予了它“唤醒历史”的深意。

单纯的修旧如旧会让人感觉不到历史在前进。现在的建筑应当顺应现代人的审美思想和价值取向,要弄清楚是谁在使用以及怎么使用,如何表现历史以及今天?印象深刻之处通常只是一些细节的变通,却能在一瞬间吸引你全部的注意力。非常之处,并非一尊尊神像,而在于一些看似漫不经心的设计,例如大教堂正门上镶嵌着的透光十字玻璃,为神圣的殿堂再添几分光影的神秘;甚至连吊灯的高度和墙体的色调也为服务于现代审美而进行了精心的再设计。

(我们的思考:抓住建筑与文物之间的脉络远比依葫芦画瓢更有意义,一味求新并不明智。那么细节的折衷就演化成一种手段,它并不代表妥协,只是从功能、时尚、历史出发的最好路径。尊重历史,才能锻造更美丽的建筑。)

(3)让精致蔓延到市井

地处老城区的天主教堂无疑是上世纪精致文化的代表,与周遭的市井文化仅一墙之隔。文化的差异使其在10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突兀地伫立在那里,与民间市井互不往来。行至上世纪90年代,教堂处于自养的考虑开始将临街建筑对外出租作商业用途,出现了诸如火锅店等杂乱无章的店面,客观上加剧了它的衰败。然而这等“对外往来”纯属商业考虑,与文化融合并无关系。

06年的改造工程之后,同样会有一批新建筑将做成西式婚庆类的场所。业态上力求做到整齐划一。衍生出来的商业形态刻意依托天主教堂这座西洋文化的大背景,衔接起精致与市井。

例如,之后的大祭房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咖啡厅。而咖啡作为西洋生活方式的附庸物,有了身后的教堂作陪衬,既显得原汁原味又具备了足够的底气。所以,在设计方看来大祭房的改造将比其它地方蕴涵更多关于“融合”的智慧。

临街的外廊起一个延伸室内的作用,外面的花台重新修整过后刻意做得很矮,闲逛到此的市民甚至可以把它当为小憩的坐凳,这样就消除了宗教文化的威严感特意更贴近市井;房顶以前是一个阁楼,现在吊顶做了一个45度的木格架空处理,和地砖的形状相互呼应。还有吊顶的木格刻意追求一种暧昧的感觉,既与屋顶保持一定距离,又能一眼看透。之后在吊顶上再安上外形古典的吊扇,这是氛围的画龙点睛之笔。连接街面与回廊的小木桥特别架空在花台之上,有意保持桥下的中空,为的是让八棵银杏树连成一体,不至出现景观的人为隔离。而出于视觉时尚的考虑,桥身通体采用现代感极强的防腐木和钢架支撑……

有时候匠心并不代表怪异宏大的造型,它也许就是一些静水深流的人性。

(我们的思考:很多时候,历史融入在我们现代生活的每个角落,一直影响着、引导着现代的我们。历史并不是要放入博物馆中那样沉寂着、格格不入地让我们观赏、感慨,只要仔细观察融入,历史穿透在我们的生活。)

(3)设计特色(主调青灰色“悚”字形布阵 )

规模宏大的新建教堂整个规划占地16303平方米,教堂区东临平安桥街、西华门街,南临平安巷及市政府大楼,西临五福巷,北临大树拐街。从教堂平面效果图上看,整体形成“悚”字结构,分别设有礼仪、文化、艺术3个情态各异的广场。改造将遵循原有建筑的空间布局和体量关系,以青灰色为主调,使新旧建筑在空间形态、体量大小上达到完整统一。

另外,正对教堂区大门,恢复原有的气势磅礴的照壁,沿平安桥街局部以栏杆代替围墙。沿街围墙改造中将恢复原有的艺术壁龛,在整个教区北侧将开辟一个贯穿沿西御河沿街延线的绿化带。

3、教堂的应用

(1)豪华西式婚礼普通市民也可举办

礼仪广场在“悚”字的左下方,当中庄严的圣母无染原罪堂,系拜占廷式建筑风格,辉煌壮丽,堂内装饰华丽,有色彩斑斓的花窗,以及圣像、圣画等。以往只有加入了教会的信徒才能在这里举行婚礼,但现在,每对新人向往的纯洁美好的婚礼在这里都可以实现。新娘子可穿着雪白的婚纱,与心爱的人踏入殿堂,举办一个能容纳1000人,并充满浪漫色彩的婚礼。

(2)享受法国大餐领略纯正异国情调

在“悚”字的右上方将是艺术广场,中心为造型别致呈“丰”字形的小经堂,这里是供国内外信徒的一个学术交流厅,它也是艺术广场内最核心最精美的建筑。

新建项目之一的文化广场包括露天的音乐厅,广场内沿街面将新建一幢呈“厂”字形结构的3层建筑,经教堂接待人员介绍,建筑内设有别具欧洲风情的饮食区和咖啡厅,并定期举办表演,供游客观赏。另外,在圣诞、万圣等节日里,这里还要举办丰富的礼节活动。因为我们去的时间并不是节日,所以没有领略到活动的魅力。

4、平安桥天主教堂修复的建筑寓意

2007年,天主教成都教区开始启动整个教堂区的维修改造工作,并在圣诞节前完成了对大教堂的维修、加固、粉饰。如今,经过维护的大教堂辉煌壮丽,堂内装饰华丽。

同时,在大教堂门前形成了一个广场———礼仪广场,并修建了围绕整个教堂区古色古香的围墙。这些围墙上每隔一定距离都留出了一个壁龛,今后将安放上耶稣12宗徒的雕塑。

今后,崇尚欧式婚礼的公众都可在这里举行婚礼仪式。在西华门街与平安巷交汇处的宗教婚庆礼仪厅将承接与宗教婚庆相关的礼仪活动。此外,在大教堂旁,还将修建一座约10米高的钟楼,今后每逢礼拜日就要敲钟。3年后教堂区里喝咖啡 。

据教堂人员介绍,在新建的商业区内,将形成两个广场,其中靠近平安巷一侧将形成文化广场,在小教堂背面形成艺术广场。届时在艺术广场举办一些音乐会,而在文化广场也举办一些相关活动,广场旁还将设置咖啡厅。在新建的建筑之中,将设置西方艺术陈列厅、综合演奏场所、影楼等。

目前,该教堂区东半部分的生活区及主教会客室的修缮工作已经展开,预计将在年内完成,而西半部分则将在随后启动。商业区的建设工作,将通过招商的方式,引入资金来实行,预计在3年内完成。天主教成都教区将在近期邀请策划单位对该项目进行策划,随后进行该项目的招商。

仅仅过了100年,近代成都的建筑文化就面临消失怠尽。没有什么可以不朽,那怕是宽窄巷子、锦华馆留存至今的精髓之物也不太经得起时间暗流的浸泡冲砥。幸好我们开始觉醒,继宽窄巷子、锦华馆之后平安桥天主教堂也迎来了它的复兴。

最早疾奔的也许最早戛然而止,最早回过头来追忆一座城市丢弃的记忆。在设计师看来,今天的城市滋长着“时尚”之时,飙生出来的前卫造型怎么看都像一根根倒刺插满了城市的肌体。修筑平安桥教堂的设计师反复讲述着一个理念——“唤醒”。

(我们的思考:天马行空的造城运动同样需要我们去拾取曾经的记忆,我们不能遗忘历史,即使可能有些历史是那么地让我们痛心,但是,当你沿着意欲奔突的现代都市行至这座庄严肃穆的建筑时,你立刻会感到平和、安静,似乎所有的困惑、苦厄都在这里被消纳,心灵也随之有了依存。这不仅仅是因为宗教的力量,更是因为历史的痕迹,面对着历史的强大,让我们寻找着我们的来历,暂时忘掉我们的悲伤与现实的浮夸,认认真真地看清我们的生活。)

5、现在教堂的全貌与建筑

平安桥教堂分两个部分,左面的是我们想象中的教堂,也就是有很多椅子的大厅;右边是个院子,院子最里面有一尊白色的神像。院子是典型的四合形状,从正门可以直接看到最里面的神像。 我们从大厅正门进去,然后从侧门绕到院子里,在院子里走着走着,发现大厅最深处还有个侧门,于是我们从最深处的侧门回到大厅里。 有两个小女生在打扫大厅的桌椅,看她们的模样,是年轻的孩子。她们每次进出大门,都会在大厅的耶稣像前正面躬身下蹲,她们是有信仰的人,而有信仰的人,是有善良的心。平安桥教堂1904年落成至今,历经二战时期日军轰炸成都和*的破除四旧居然能够风风雨雨地保存下来实属不易。教堂是典型的中西合璧的木结构建筑,前面是经堂后面是主教公署,层层递进。我们就是从主教公署的后门进来的。在这里既能找到我们熟悉传统中国建筑的的飞檐、廊柱、瓦当、滴水,又有欧洲建筑的弧形穹顶、彩玻、拱型窗面。中国的直线和西式的圆弧被结合地恰倒好处,据说整个建筑群呈现出十字型,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我觉得比较好玩的是支撑主建筑的大柱子。它们围绕主建筑四周分布、撑起整个屋宇形成四通八达的走廊,粗看起来和我们中式房屋的柱子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它们的底座呈四方型而且特别高,让我立刻联想到希腊特里亚农神庙那十二根闻名遐迩的廊柱。

6、有关教堂里的奇闻异事

位于教堂门前的圣母像:罗玉文是一位生意人,由于经营不当,导致他生意失败,在他商场失意时,她的保姆(一位来自农村的信仰天主教的教徒)告诉罗先生,让他去请求圣母的帮助保佑。罗先生在保姆的指引下来到了平安桥大教堂,向圣母虔诚的祷告,祈求圣母的保佑,渐渐地,罗先生的生意又恢复了正轨,为感谢圣母的帮助,他花费三十万请朱成师傅用白玉雕成了现在位于教堂正门的圣母像。

天使的音乐:平安桥教堂在每周日早上7:30——8:10分会举行弥撒,弥撒中,教友透过聆听圣道及参加圣祭,亲身参与耶稣基督自我奉献于天主圣父的大礼。教徒们在这里祷告,在这里感恩、谢恩、求恩。每当弥撒快要结束时,教堂里偶尔便会响起优美的钢琴声,这琴声是如此的空灵,如此圣洁,仿佛不是来自这个世界的音乐,负责接待我们的阿姨说,这是天使在弹奏。弥撒的结束,正是生活的开始。教徒们深信因散而聚,因为他就是为了能更有效地散居于世,成为地盐世光,才聚在一起,聆听上主的说话,在圣体中汲取生活的动力。“弥撒礼成”,正是基督派遣我们到世上,为他作证的时候。

出租车师傅来寻亚当、夏娃:被采访人告诉我们,很多年前有一位三十多岁的,体型偏胖的出租车师傅,在某一晚上有2米多高,全身穿着白色的长衣的亚当与夏娃,出现在了他的梦里,醒来后他久久不能忘怀,他将梦境告诉了他人,在他人的建议下,他便来到了平安桥教堂寻找梦中的亚当与夏娃。

门卫与圣母与圣水与老鼠:这是一位来自重庆的教友阿姨的故事,在有一天,她看见楼下的门卫正在认认真真地灌香肠,于是她便请求门卫顺便也帮自己灌一点香肠,门卫同意了,可是却灌得很马虎,很多东西都没有弄干净,门卫对自己的东西很上心,对他人的东西却不怎么用心。之后,阿姨发现门卫的衣服袖子上破了一个大洞,问其原因,门卫回答说是老鼠咬破的。阿姨告诉我们,她家本来也经常有老鼠出没,自从她用教友不远万里从耶路撒冷取回的圣水泼在家里后,老鼠便没有在出现过,阿姨当然将这件事也告诉了门卫,并告诉他圣母会保佑他们。在那天夜里,门卫梦见了各地大发洪水,山崩地裂,最后昏暗的天空中奇迹般的出现了一道亮光,一个慈祥的穿着敞开的天蓝色的衣服的女人从天而降,门卫悠悠的听到有人叫他快向圣母祷告。门卫又将这件事告诉了阿姨,阿姨便从家里拿来了三张圣母的画像,门卫指着其中一张说,这就是他在梦里看见的女人。

老婆婆死亡2小时:这是一位教友曾经遇到的一位老太太告诉她的,老太太曾经患过一次大病,正在医生们全力抢救她的生命时,她仿佛觉得自己灵魂出窍,她悬浮在自己身体的上方,看见了正在抢救自己的医生,再后来老太太便苏醒了。

五、相关链接

1、教堂在中国兴起的大概过程:

国外的教会来到中国做传教工作,为中国所建的教会筹集资金,进行募捐,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各大教会被废除,教堂被封锁,并没收了教会的财产,当然也包括平安桥教堂。宗教政策遭到全盘否定,宗教工作全面停止,被天主教徒们称为教难。直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到来,我国逐步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法规,颁布了一些指导宗教工作的政策文件,宗教工作慢慢向法治的方向迈进。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的根本宗教政策,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在不同时期都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方面,中共主持召开了一系列宗教工作会议,对宗教工作作出过很多指示,也颁发了许多政策性文件,从中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另一方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历次修改的宪法以及负责宗教工作的相关部门所制定的宗教法规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中也阐明了国家的宗教政策。渐渐地,各大宗教协会通过和政府的协商,通过政府拨款或是募捐的方式使教堂又重新回到了教会。

2、天主教简介

天主教是基督宗教的主要宗派之一,又称公教,在基督宗教的所有公教会之中,罗马公教会(罗马天主教会)的会众最为庞大,全世界人数有11.3亿,占世界总人口17%,目前天主教会也是所有基督宗教的教会中最为庞大的教会。

天主教的教义教规有像“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神三位一体圣母玛利亚)、天主创世说、原罪说(人与生俱来就是罪人)、救赎说、天堂地狱说、忍耐顺从说等等。

天主教是天地万物的创造主,也是万有的本源。天主教信仰的对象是创造和主宰天地万物的唯一真神——天主及以色列子民所期盼的救世主默西亚——耶稣。以朝拜耶稣基督为信仰的核心;同时天主教也对其生养他的母亲玛利亚有所礼敬;天主教只信三位一体的天主是唯一的真神。

(1) 天主教的信仰

信仰神,信仰基督

信仰,首先不是对某些特定教义的认识,而是天主圣父的自我展示、个人与天主的相遇和对他的皈依。信仰不是知识的雏形的、部分式的、或者模糊的形态,而是纯正的知识。信仰不是接受一套关于天主的理念或教义,而是一种道德反应,绝对信靠他的诺言、坚守他的言语、期望他的帮助、相信降生成人的真命天子--耶稣基督身上的天主大能。

信仰是对天主皈依的呼召,而最彻底的皈依就是完全地转向上主和他的国。此信仰就是接受天国降临的福音,由耶稣本人宣认的。它仍然不是要对某些教义认同的教条式信仰,而是对天主圣言--耶稣的完全信靠,接受他的召唤,作一个终生不悔的追随他的抉择,接受洗礼,进入生命的门,和基督同死、同生,获享他救恩的许诺,并在人间践行天国,把基督的爱活出来。 (2) 采访时相关图片

六、调查小结

总结:我们这次的调查,首先,无关宗教意义,无关政治活动,作为生活在浓厚中国氛围里的同学们,我们只是想去真实地观察、浅显地了解一下在中国大地上的外国文化百年来是怎样发展、进化从而与中华习俗融会贯通的。

或许,我们没有独特的视觉去抓住某一些特色,没有独到的见解去分析这段历史中的成长,但是,从这次调查中,我们依旧感受到了很多:我们一直都在被历史影响着、同化着、征服着,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能意识不到很多,但是一对比下来,会发现,我们的习惯、文化、习俗无一不是历史的产物,这感觉是种很神奇的一件事。

再来说说这次具体的活动,因为是教堂,是光绪年间就成建的建筑,回顾当时的历史,我们不可能会天真地以为那教堂的建立仅仅是因为宗教的信仰,看看那中西混搭的特色,或许能感觉当时那群封建社会中官员们的无奈了,那么高傲了一千多年的人们,都会难以接受一些来自蛮荒之地人群的落户,但是时势逼迫使然。再来,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平安桥教堂,有那么几十年,是中国近代史中最为动荡的年代,战争纷飞,风风雨雨,它还是挺了过来,当然,还有地理位置的屏蔽,在成都这个可谓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在政治上、军事上受到的伤害总归会小些。之后就是2006年到2007年教堂的修建,虽然受到了很多质疑与反对,但“唤醒记忆”的修建设计理念让我们体会到了它更像在我们身边的历史,而不是盛放在纪念馆的遥远。所以,平安桥教堂才能如此幸运地现在站在我们面前,历史就像出舞台剧,总是那么的戏剧性的感觉。

总而言之,这次的调查,专业性的知识我们不是涉及很深入,但是依旧感受到了的是历史的魅力。相信这次之后,我们会更有兴趣观察身边的历史,体会不同的文化。

推荐第2篇:近代史调查报告

罗荣桓故居位于湖南省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由S315省道与城关相连接。主要纪念设施有:异公享祠——罗帅故居、南湾古戏台、罗帅母校、罗帅铜像纪念广场、罗帅生平业绩陈列馆等。

罗荣桓故居——异公享祠,坐西朝东、砖木结构、单层二进五开间设外廊,建于1914年。1915年上半年,13岁的罗荣桓与家人从新大屋迁居到此。至1927年4月离开家乡走上革命道路,他在这里断断续续度过了12个春秋。当年,罗荣桓把家乡当作从事革命活动的实验基地,在这里留下了一串串光辉的足迹。1983年10月罗荣桓故居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11月经修复后正式对外开放,胡耀邦同志题写了“罗荣桓故居”牌匾;1995年被公布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被国家列入“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同年又被湖南省旅游协会评选为“湖南百景”之一;2005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同年又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6年被评为第四届“中国红色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十佳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07年被评为湖南省文明风景旅游区;2009年被湖南省纪委评定为“湖南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同年被评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南湾古戏台,位于罗荣桓故居北面50米。这座建于清代中叶、古香古色的建筑,是1926年下半年罗荣桓在家乡开展农民运动时举行群众大会、进行演讲的地方。如今这里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罗帅母校“岳英小学”旧址——壼山公祠、令德公祠,位于罗荣桓故居斜对面,分别建于清朝嘉庆和道光年间。辛亥革命后,罗荣桓的父亲罗国理先生在此兴办了一所“罗氏高等国民小学堂”。从1914年入学至1917年底毕业,罗荣桓作为第一批学生,在这里读书三年。1926年11月,罗荣桓回到家乡开展农民运动时,在这里办起了农民夜校,成立了衡山县梦字九区农民协会。2002年修复后对外开放。

罗帅铜像纪念广场,位于南湾村南面的罗家山上,建于2002年,占地面积80余亩,共分三级广场。其中第三级广场,即最高一级广场,为整个广场的主体和中心,占地约2000平方米。在该广场中心位置上坐东南朝西北、矗立着一尊高8.1米的罗荣桓元帅铜像。座基地刻着“罗荣桓元帅铜像”七个大字,为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

罗帅生平业绩陈列馆,位于罗帅铜像纪念广场西南侧,建于2002年,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陈列馆正门上的“罗荣桓元帅生平业绩陈列馆”由薄一波同志题写。陈列馆采用中国传统庭院式布局,设有序厅、展厅、罗帅办公室卧室复原陈列室等展区,陈列面积约6100平方米。罗帅生平业绩陈列展分为五大部分,共展出各个时期的珍贵照片(图)、珍贵革命、历史文献资料及实物、雕塑。

罗荣桓故居是镶嵌在湖湘土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她与南岳衡山、衡东绚丽的人文景观、迷人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是开展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是旅游观光线路上的一大“红色”景观。

罗荣桓故居是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红色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十佳景区、湖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

推荐第3篇:中国近代史调查报告

中国近代史调查报告 (了解身边的历史,探寻逝去的岁月)

---安东火车站

经济学院

B0903班

一、调查地点:丹东市火车站

二、小组成员: 琚亚东 0112090302

关磊011209031

姚海龙 0112090320

三、调查经过:

我们小组成员首先到丹东火车站了解情况,里面的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丹东火车站的近代历史,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然后又经介绍找到了几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向他们了解到更加真实以及不堪回首的一段老安东火车站的近代历史。

问题1

小组成员:安东火车站建立的大约时间?

工作人员:

1.1904年,日本帝国主义修建了安奉铁路(沈丹线),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最早修建的铁路,并设简易火车站:铁一浦驿。

2.1909年(清宣统三年)8月,安奉线改为标准铁道并架设鸭绿江大桥,与朝鲜铁道接轨。通过这条贯穿中国东北与朝鲜半岛直通釜山,抵达日本的大通道,日本帝国主义者抢运从中国疯狂掠夺的粮食、煤炭、矿产等物资。

3.1912年(民国元年),铁一浦驿改为“安东驿”。1914年6月,日本帝国主义挟制北洋军阀签约扩建了安东站场。

问题2

小组成员:安东火车站是建立在什么政治条件下的?

工作人员:

20世纪初,日本在我国东北发动了攫夺铁路权益的狂潮,安奉铁路便是日本强行修建的许多铁路中的一条1904-1905年,日本出于日俄战争的需要,修筑了安奉军用窄轨铁路.其后,为了进一步加紧对中国的侵略.1914年6月,日本挟制北洋政府签定条约,对安东站场进行扩建。正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才建立的丹东火车站。

问题3我国政府是在什么时间失去对安东火车站的经营权的?

九一八事变第二天,日本军队便侵占安东和凤城。是年12月15日,日伪改辽宁省为奉天省,安东县隶属于奉天省,为甲类县。安东市从安东县析出,与安东县同隶属于安东省,市区划金汤、元宝、中兴、镇安、浪头、大和、旭日7个区。自此,安东站的经营权完全落入日本人手中。

问题4

小组成员:安东火车站及铁路的经营权在何时何背景下回归中国的?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进驻安东市。11月初,接收日伪政权,成立安东省和安东市、安东县、凤城县、赛马县、宽甸县政府。1946年3月、1947年11月,安东县九连城和五龙背区先后划归安东市。1946年6月,成立辽南省二专署,隶属于辽南省,管辖安东、孤山两县。11月,改属于安东省。翌年3月,撤销二专署,安东市、安东县和孤山县均直属于安东省。1949年5月,辽东省成立,安东市隶属于辽东省。安东市是安东省、辽东省省会,为安东省和辽东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此,漂泊了13年的安东又回到祖国的怀抱。

四、调查总结 蓦然回顾这些历史事件,仿佛在抚摸这座城市生命的年轮。鸭绿江边爆发了日俄战争,沙俄败绩。日本侵略者以防止 “沙俄卷土重来”为借口,在鸭绿江畔擅自修建了一条军用窄轨铁路,这也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日本帝国主义将铁路从鸭绿江畔一直向北修建,直至奉天(今沈阳),建成了安奉铁路,交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经营;安奉铁路改为商业运输;修建鸭绿江铁路大桥,将安奉铁路改为标准轨,构成东北、纵贯朝鲜半岛直达釜山的一条运输线,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掠夺的财物经这条铁路源源不断运往日本。

“满铁”摄影队拍摄的安奉铁路和安东站照片,真实记录了殖民者经营中国铁路的真实情况,向后人诉说着那段屈辱的历史。

老照片和这些尘封的记忆,让我们走进历史隧道之中,时间的岩层里渗透出这片土地独有的生命气息。在久远的历史年代里,线路、桥梁、车站、站台、雨棚,处处彰显出铁路建筑元素。

这些黑白历史照片质量都是上乘。老照片焕发出历史的光泽,在一个缺失积累和铭记的时代,唤醒了记忆。在几十幅殖民地时期的铁路老照片里,日本人都忘记了自己作为侵略者的身份,怀揣建设 “家园”的梦想,精心地“经营”南满铁路,直到有一天他们被彻底地赶出了这块土地。最后我们所能做的,无非就是:了解身边的历史,探寻逝去的岁月。

推荐第4篇:中国近代史调查报告

摘要:

经济日趋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不仅仅只追求物质上的需要,也更加注重精神思想境界上的发展。现如今,各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历史景观点都得到了较好的完善与修复,这是值得我们认同的。这些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标志性建筑园区,既是我们健身锻炼,放松心情的地方,也是我们饮水思源,缅怀那些为我们争取幸福生活的伟大的革命烈士们的革命圣地。当代社会仍旧在不断发展,人们大多忙碌于生活,穿梭于人群,爱国的热情不再那么显而易见,出于对历史的兴趣,对历史的探寻,对人们思想境界的了解,也想知道那些有纪念意义的历史建筑在人们心目中存留的印象,对历史的想法,我们选择了碧沙岗公园这一纪念园区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又进一步学习了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更多的了解到了历史知识深处的意蕴,也意识到这些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思想支柱,精神启迪。

关键词: 碧沙岗历史 革命精神 纪念 调查 学习

一、碧沙岗公园的历史

碧沙岗公园占地约400亩,是郑州西区居民娱乐休闲的主要场所。然而,当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70多年前,这里却是城区以西4公里一片风沙弥漫的沙丘,当地人叫它白沙岗。

1928年春,冯玉祥为纪念北伐军阵亡将士,责成交通司令许骧云建造北伐阵亡将士墓地。1928年3月陵园动工,当年8月竣工。冯玉祥取“碧血丹心,血殷黄沙”之意,将陵园命名为“碧沙岗”。陵园中部设祠堂,名“昭忠祠”。祠为古式建筑,占地约4070平方米。

“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冯玉祥亲笔所题的“碧沙岗”三个字是地地道道的“四旧”,理应砸掉该,可因为它太高了,所以才免遭厄运。 碧沙岗北伐阵亡将士墓地建成之时由4部分组成。陵园中部是烈士祠。烈士祠里悬挂着匾额,存放着刻有烈士姓名的铜牌和记载烈士功绩的金册、碑记等。祠堂之前是中山公园,由民族、民权、民生3座亭子以及水池和石桥组成。祠堂后面是开阔的烈士公墓。烈士公墓的东南是民生公墓,安葬着官兵的眷属。1994年,在“抗日烈士纪念碑”原址上建起了“北伐战争纪念碑”。

1986年,碧沙岗陵园被河南省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因为她是全国保存下来的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处北伐阵亡将士的烈士陵园。1991年6月28日,聂荣臻元帅为新建纪念碑题词“北伐阵亡将士永垂不朽”。2008年7月份碧沙岗公园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现在碧沙岗公园内一年四季,景色宜人。时逢节假日,这里更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常。如今的碧沙岗商埠林立,已成为郑州三大商圈之一。郑州市碧沙岗公园还是郑州市建成的9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之一。

二、北伐战争的历史

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国民政府内部因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同态度而一度分裂,汪精卫和蒋介石决裂,北伐陷于停顿。宁汉合流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加入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张作霖撤往东北并被日本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至此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北伐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基本消灭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重创了军阀张作霖的军队,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加速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为以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加深了革命认识,保证国家独立,维护祖国统一。历史事实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益,分则两损。这一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实现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大业,仍然有着现实意义。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这次我们去碧沙岗公园的调查,发放的问卷大多数发到了周末出来放松心情的学生手里,还有就是少数来游玩的成年旅客以及极少数50多岁前来健身锻炼或者专门来缅怀烈士的老年人手里。针对这次的调研,和我们的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的整理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年龄段对碧沙岗的历史了解有一定的不同。大多数人也就是35岁以下的人大都知道碧沙岗公园的前身是烈士陵园,但是还是有个别人不能知道是为了纪念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战士,但是由于问题设置,他们大多数知道北伐战争是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但是还是有个别人是真的不了解历史;在碧沙岗最初是谁建立的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都能知道是冯玉祥,但是还有人会选择错误;没有国共合作北伐战争会进行吗?对于此问题的选择,“会”占了60%,其余各占20%,关于国共合作对于双方来说的问题选互利共赢的占到80%,只有一个人选的不利于共产党,当然还是有不知道的人存在。从这两个问题里面我们知道人们对于国共合作的认识还是很好的;对于辛亥革命的认识选择利大于弊的占70%,弊大于利占10%,不清楚的占20%,大家对于近代史辛亥革命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革命烈士的重要品质70%的人都选了“不怕牺牲”和“不畏艰险”,其余也有20%的人选择上了“乐观自信”和“与时俱进”,这是一道主观题,我个人感觉这四个都是革命烈士的重要品质;在现今我国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的问题中40%的人选了钓鱼岛问题,看来大家都很关心钓鱼岛的问题;假如有一天战争爆发50%的人选择了“捐钱捐物,抵抗侵略”,也有20%的人选择了“主动参战,保卫国家”,另外也有选择“视战争性质而定”的,国人的爱国热情还是很高的;大多数人被问到民众的爱过热情时40%的人认为大多数人高涨一时,时间久了就忘了;在看战争剧时60%的人是一边为了了解历史,一边为了娱乐,单一目的地各占20%;现在的80%的人是通过相关书籍和史料了解历史,也有人是通过电视剧,实地考察,他人讲述等方式了解;在问到爱国问题是100%的人都是爱国的,而且80%的人认为高校开设相关历史教育客程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铭记历史。

通过这次调查,虽然大多数是学生,但是他们对历史的了解并不是很好,所以我认为高校开设相关历史教育客程还是很必要的,可以提高学生的爱过热情,让学生了解历史,铭记历史。

四、调查感想

从这次的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人们对碧沙岗公园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郑州的年轻人,也许只知道碧沙岗是一座公园,是市民娱乐休闲的场所。但60岁以上的老郑州人,称这里为“老冯义地”。这里完整地保存了88年来郑州的革命历史。从恢宏的北伐战争,到中原大战,再到抗日战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碑亭。当我们站在民生、民族、民权3座亭子边,似乎可以听到北伐军当年那气壮山河的呼声和枪炮声。1945年抗战胜利,冯玉祥的旧将刘汝明任郑州绥靖公署副主任。为了纪念第29军抗日战争时期阵亡的高级将领佟凌阁、赵登禹、张自忠以及积劳病故的原29军军长宋哲元,刘汝明在原有的民族、民权、民生3座亭子后旁边又建了两座亭子。5座亭子的前方另建了一座纪念塔,正面镌刻着“抗日烈士永垂不朽”的字样。1994年,在“抗日烈士纪念碑”原址上建起了现在“北伐战争纪念碑” ,聂荣臻元帅题写了“北伐阵亡将士永垂不朽”10个金色大字。

现在的碧沙岗公园内的美好的景象,无不归功于北伐战争中英勇作战的将士们。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日的美好和繁荣。此时长眠于此的烈士们,看到这些景象,也必定会感到欣慰。回首历史,碧沙岗公园只是近代中国史的一个缩影,我们能够通过其了解那段屈辱史,探索史,抗挣史,能够更加坚定我们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小结: 历史是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与意义的,我们忙碌于现实生活,感慨于生活艰辛,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更应从思想上去探寻,去追求,想想无私奉献的人们,想想那些不畏艰苦的革命烈士,满怀一股爱国情,学会感恩,学会热爱,努力学好知识,学习那些吃苦耐劳,努力奋斗的精神,微笑迎接属于我们的美好生活吧。

参考文献:

1、《郑州晚报》 2015年10月24日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13年版

推荐第5篇:中国近代史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缅怀革命先烈,传承并弘扬长征精神,培育新的长征精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更加重视和领悟长征精神对于我们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和建设作用。

调查时间:2016年3月29日至4月26日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前言:长征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形势下,把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科学地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去,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有效路径选择。

问卷调查显示在调查的近一百位同学当中,有74.6%的人表示知道长征的时代背景,且他们对长征的第一印象普遍是历时长、行程远,过程艰苦;同学们对长征事件印象最深刻的是遵义会议,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河以及巧渡金沙江;并且问卷反映,有55.6%的同学对长征的认识来自于课本,有30%的来自于电视,另外从网络、他人述说及其他方式认识长征的同学占14.4%;而65%的同学认为长征精神对现代人的生活一般适用,25.4%的同学认为非常适用;认为普及长征精神相关知识非常有必要的占65.1%,85%的同学关注有关长征精神的节目或报道,但只有45%的同学去参观过红色遗址。由此可以看出在当代大学生的群体中,适当的增加对长征精神的宣扬是很有必要的!

一、长征精神的内容与意义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妄想消灭共产党的图谋,实现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大转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长征的胜利,还凝练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理想和革命风范的结晶,是红军将士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的升华,主要体现为一种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牢记宗旨、心系人民的精神;严守纪律、顾全大局的精神;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

在革命老区,太平古镇的86岁老爷爷谈及共产党时,异常激动,他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这样一支纪律严明,一心为百姓的共产党军队才能带领我们走向繁荣富强。在听爷爷诉说红军当年长征的故事时,我们能深刻地体会到长征精神影响着爷爷的一生,而这份精神也在他的儿孙那里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因此我们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为民族复兴的献身精神;坚决服从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坚定贯彻执行正确的路线,高度团结统一的精神;坚韧不拔、奋发图强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气概。这不仅是革命前辈对我们的期望,也是时代赋予大学生的历史重任!

在岷山县的三十铺革命老区,映入眼帘的是朴素着装的沧桑老人和稚嫩孩童,憨厚的老人在低矮的土房下一针一线缝着鞋垫,日子过得清贫,却毫无怨言,安然的生活着。历史的硝烟已经沉沉散去,作为他们的子孙已然忘却当初为了帮助红军夺取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他们没有向国家要求什么,反而是继续靠着自己的艰苦劳作,过着简单却幸福的生活!虽然物质条件相当简陋,但是他们那慈祥的面庞传达出他们内心的宁静、善良和淳朴。文化水平不高的他们,可能连自己都不知道,他们的行动是在默默传承着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积极乐观、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虽然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是长征不朽的精神和光辉照耀着我们,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力量,是保持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法宝,是抵制腐败现象的有力武器。同时,长征精神又是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是青少年一代进行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用长征精神和时代精神培育下一代,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我们一定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把长征精神一代带传下去,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奋发图强、开拓进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长征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二、长征精神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意义

1,时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学生的头脑。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引导我们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世界形势变化的本质,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大学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用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2,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正是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不移的信念,才有人类历史上的长征奇迹。在复杂环境中长大的当代大学生,只有具有远大理想信念和坚定的事业追求,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动力,不被社会的丑恶现象所迷惑,不被眼前的困难和挫折达到,坚定自己的追求,努力学习,奋发成才,奉献社会。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当前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解决问题,探索人生道路和方向,迎接各种思想的挑战,在实践中求知真理,找到自己的信仰。

3,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大学生的斗志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伟大的事业。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精神财富,是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胡锦涛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作用越来越突出。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他们接触科学文化知识,参加社会实践,社会交往比以前更频繁更广泛,但由于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不足,因此很容易受到欺骗和伤害,加强对他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进一步通过事物的现象来看清事物的本质,明辨是非。

三、长征精神指导大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1,政治上端正态度。从当前的社会问题和现状、从党的自身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来看,形势是严峻的,但我们不能认同像某些同志认为目前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是“不治之症”的悲观说法。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人无完人,对于在当前时期内出现的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客观对待。首先,我们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讲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其次我们更要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党的事业必然胜利的信心。长征的胜利,证明了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一路上我们摸着石头过河,现在的成绩是在克服了众多矛盾和困难中取得的,非常不容易。这些成就的取得,最根本的一条经验,就是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依靠党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的指导。不管发生何事,不论何时何地,我们应该对党充满信心,坚信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没有中国现代化的成功。我们的国家大、困难多,我们党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也是多灾多难。但尽管如此,我们党又总是依靠自身的力量,坚忍不拔,达到胜利的彼岸。只要我们坚定地高举党的旗帜,以实事求是为标准,紧紧地团结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我们就一定能够把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第2 / 3页

2,思想上树立主体意识。当前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但我们在思想建设和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上,在民族主体意识的建设方面确实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较而言,思想道德建设是一块“短板”,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思想建设却没有得到与之相适应的发展。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全球化不能把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都化掉了。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主体意识,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就像自己的身子长了别人的脑袋,那么这个民族是站不起来的。现在我们就有这样的隐忧。我们要有自己的东西,要有独立的精神支柱。

今天我们强调长征精神,强调长征精神的发扬光大,最重要的是强化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和核心价值观念。中华文化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传统和先进的人类文明价值观,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气节,仁者爱人、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天人和谐、人与人和谐的社会伦理观念等。特别是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在共产党人领导的长征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而现在我们非常需要弘扬这些优良传统,以此来锻造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和价值观。要持久发展下去,要真正在世界民族之林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我们就必须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民族的主体意识。

但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乃至每一个社会成员共同的历史使命,因此弘扬革命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就必须要做到“人人有责,人人有份”,要真正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这样一个基本定位。我们每个人怎么做,这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管社会环境怎样、别人做得如何,始终要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就不能光盯着别人。每个人都是社会一分子,都有责任自己首先做好。多一个人做好,就增添了一份实践远大理想的推动力量。从现在做起,就不能等待观望。大家的工作、学习、生活,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紧密相连、密不可分,每时每刻都在经受考验,我们都需要用实际行动来回答好这份考卷。从小事做起,就不能好高骛远,任何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点一滴,实际上都能折射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火花,因为这一切都是在为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民族创造辉煌灿烂的明天!

推荐第6篇:中国近代史纲要调查报告

近代中国为什么会选择社会主义制度?

调查目的:近代中国是一个动荡不定的社会,各大军阀各种救国理念层出不穷,可最后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社会主义主导了社会主流,让拥有决定性实力的国民党落得个败北逃亡的下场?带着这个问题,通过互联网跟一些资料,让我们共同看看,究竟是什么因素让近代中国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

调查对象:针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从网上获取一些资料,并结合上课所学知识,对核心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调查分析: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而且也是在殖民侵略下中国的惟一抉择。

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中国也在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和不平等条约的屈辱中开启了现代化之门。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现代化的起点。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逐渐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最终赢得民族解放的历史。从另一个意义上说,是世界走向中国、中国被迫走向世界的历史,也是中国艰难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近代中国历史,是中国社会发生大变动的历史,无论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国内生活到国际关系,变化的广度和深度,都是过去所有王朝无法比拟的。这段历史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虽然短暂,却是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1840—1911),即清王朝在其统治的最后几十年中试图挽救其衰亡命运而从事的现代化努力,大体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即洋务运动、百日维新和清末“新政”,属封建主义现代化类型;第二个时期是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诞生(1912—1949),1911年的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民国时期资本主义模式的现代化发展阶段。抗日战争结束后,代表中国两种不同命运的国共两党经历了四年的国内战争较量,因国民党政府本身的腐败与无能败走台湾,中国共产党创建了新中国而结束;第三个时期(1949年至今),共产党在取得了现代化主导权之后,开始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之路,从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动员全体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运动的新时期。

八十年代以来,很多青年人怀着兴国的责任感,穷诘这样一个问题,即雄踞世界东方的中华民族,曾以悠久灿烂的文化,对人类文明进程施予了极大影响,为什么在近代会落伍,使近百年的历史充满屈辱.当一个民族以文物礼仪隆盛的“天朝上国”自居,深闭固拒,夜郎自大,就会使往昔的荣耀变成一个沉重的包袱,滞缓本民族继续迈进的步伐。流动的历史,不等待任何一个民族,你耽于“十全武功”、“万国向化” 的旧日迷梦,人家却经历了文艺复兴产业革命和政治变革,当这个人类发展最新阶段赢得历史的

恩宠时,一切蹒跚其后的民族,便面临被征服的命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而且也是在殖民侵略下中国的惟一抉择。一个政党的建立往往是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一个政党的发展却是要依靠自身的努力与不断进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发展情况下的必然选择,而他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就是其自身不断发展的结果。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按图索骥,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以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历史以其血的代价告诉我们,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一方面,封建主义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两、三千年,在中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备也最顽固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虽然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封建势力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封建势力还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势力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就是要占领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是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并以强大的经济势力排除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他们绝不允许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的资产阶级也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更没有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有完全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才能得以生存、发展。因而,靠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中国最终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封建主义旧统治又延续不下去。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正当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感困惑的时候,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中国新的出路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选择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历史性的选择,是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是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当时的出路有三条:一是限制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二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互不相干,长期平行发展;三是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走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三条道路中,中国的近代历史已经表明,第一条道路走不通;第二条道路实际上也行不通,不是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战胜社会主义,二者之间没有调和的余地;惟有第三条道路,才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且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为中国人民选择这条道路奠定了基础。在政治上,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家政权,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巩固和加强了工农联盟。在经济上,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转化

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实现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因此,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总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体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得出的必然结论。所以,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

衡量一种社会制度是否符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利益,最根本的是看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们都知道,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执政地位,首先形成于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长期革命斗争中。在艰苦卓绝的民族民主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长达28年的英勇斗争,仅牺牲的有名可查的共产党员烈士就有370万人。这一数字超过新中国成立时的共产党员总数。这意味着,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像《红岩》里的烈士一样,多数共产党党员并没有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牺牲感天动地,证明了自己是当之无愧的民族先锋队。 1949年1月22日,新中国诞生前夕,在有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参加的共商国家大计的新政治协商会议上,李济深、沈钧儒等55位民主党派领导人及无党派民主人士发表了对时局的联合声明,他们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新政协会议之后,各民主党派相继召开了各自的代表大会,一致明确表示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在未来国家中的领导地位。从历史角度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合法性,即使是不带偏见的外国人,也都给予了肯定。 然而,问题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已经50多年过去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需要,是中国人民的百年追求与梦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才使中国和中国人民摆脱了深受帝国主义压迫欺凌、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的庄严使命。 正是基于这些现实的原因,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共产党的领导,而这也正是中国民主制度所具备的优势。

结束语:

中国共产党成立了88年,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从封闭半封建半到会方们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认一中气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创举,是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命运、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变革。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繁荣与富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相比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还比较短暂,还处于实践和发展的初期。资本主义制度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而社会主义制度自第一

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十月革命算起,只有不到百年的历史,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建立才几十年的历史。所以,相比资本主义来说,社会主义的发展目前还不完善,还不充分,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应有的优越性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我们不能拿拥有几百年历史发展经验的东西,来比拟和衡量只有几十年历史发展经验的东西。因此它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其前进途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和想象的困难与风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所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我们要充分估计到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探索的结晶,凝聚了几代共产党人对现代化理想的追求。这条道路,已经初步振兴了当代中国,未来中国的全面振兴,只能由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实现。 衷心祝愿我们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能愈来愈强大,愈来愈繁荣!

推荐第7篇:中国近代史纲要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中国近代史纲要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成 果 名 称:关于河南省当地红色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 姓名:唐铁柱

所 在 院 系: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2班 学号:1100506044

手机:15500509484

电 子 邮 箱:1280401991@qq.com

日期:2012/2/

2关于河南省当地红色文化的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前言:本次调研主要是通过对自己家乡红色文化及红色土地的介绍,从而使大家进一步了解河南省近现代以来的部分红色文化,借由报告的形式和大家一起交流和沟通,进一步深刻体会到历史与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深刻领会历史与人民怎样经过艰辛曲折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终使我们自觉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达到增强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的目的.

研究内容:

2012年2月2日上午10点左右,我们乘车来到了耳闻已久的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迎面而来的是阵阵寒风,在冬日的阳光下,眼前这宏伟的建筑群显得格外的庄重与肃穆.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1984年由河南省委、省政府投资兴建,全馆规划面积288亩,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9589平方米,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为该馆题写了馆名。该馆坐落在新县城东南风景秀丽的凤凰山、英雄山脚下,小潢河、金水河环绕其间,依山傍水,气势宏伟,古朴庄严。2001年--2009年,新县县委,县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对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进行全面的维修改造扩建,新建了大门、英雄广场、鄂豫皖苏区将帅馆、“红旗飘飘”主题雕塑和兵器园,使博物馆的面貌焕然一新。该馆现在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建设历史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新集(今新县县城)是鄂豫皖苏区首府。在这块红色土地上,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主力红军。鼎盛时期,根据地发展到26个县,人口发展到350万,主力红军发展到45000余人。在血与火的斗争中,苏区共走出了349位将军,留下了董必武、徐向前、刘伯承、邓

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动人诗篇,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朽的贡献。1984年国家投资在新县兴建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该馆座落在大别山腹地新县城关,依山傍水,气势宏伟,古朴庄严。全馆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9589平方米。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为该馆题写了馆名。馆内基本陈列《风云大别山》分为四个部分:即奋起斗争,鄂豫皖苏区初步形成;大放异彩,新集成为鄂豫皖苏区首府;重组红军,坚持大别山斗争;红旗不倒,迎接全国革命的胜利。2001-2009年,新县县委、县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对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进行了全面维修改造扩建,内部陈列采用声光电等先进技术手段,陈列水平已达到全国县级博物馆一流水平。

馆舍介绍: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由英雄广场、“红旗飘飘”主题雕塑、兵器园、主展馆、将帅馆五部分组成。

英雄广场

01.英雄广场是新县县委、县政府于2001年-2002年投资800多万元建成的综合性娱乐广场,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

红旗飘飘

02.“红旗飘飘”主题雕塑建通高21米,喻示着1926年新县第一个党小组诞生至1947年成立新县人民政府这21年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斗争连绵不断,火种不灭,红旗不倒;

兵器园

03.兵器园位于英雄广场北侧,主要陈展有飞机、坦克、大炮等兵器;

主展馆

04.主展馆有8个展厅,包括基本陈列《风云大别山》和专题陈列《将军

摇篮》、《千里跃进大别山》、《今日新县》等,反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经历创建与统

一、巩固与发展、坚持与保卫等几个阶段,一直到迎来全国革命胜利的历史。展厅内部陈列采用声光电先进技术手段,陈列水平已达到全国县级博物馆一流水平。馆内还陈列有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架飞机“列宁号”和全国唯一保存下来的当年书写在青砖墙上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令草案》等珍贵文物;

将帅馆

05.将帅馆是全国红色旅游“1231”重点工程,建筑面积5440平方米,由新县县委、县政府规划兴建,将陈展在鄂豫皖苏区工作和战斗过的347位开国将帅的生平事迹。目前,主体工程已竣工,正在进行陈列布展。

[1]基本陈列《风云大别山》共分四个部分,介绍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统

一、巩固与发展、坚持与保卫直到迎来全国胜利的这段革命斗争历史,系统展示了大别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为中国革命输送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主力红军和一支抗日武装——新四军第五师的史实。

[2]专题陈列《将军的摇篮》展厅:一是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高厚良等43名新县籍授衔将军事迹陈列;二是吴焕先、高敬亭、张体学、等50位省军级以上领导人的生平事迹陈列。

[3]《今日新县》展厅:反映了新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承革命传统,艰苦创业,实现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自然风光旖旎迷人。

第一层厅,是鄂豫皖苏区创建、巩固和发展时期的史物陈列;

第二展厅,是鄂豫皖中央分局的建立及鼎盛时期;

第三层厅是鄂豫皖苏区革命史中相对独立的一部分,集中反映的是各项建设;

第四层厅,是鄂豫皖苏区两年保卫战、三年游击战的战斗历程与斗争史诗;

另外,将军厅还详细介绍了近百位新县籍将军的生平事迹。序厅正面

是一幅高2.9米、长10米的大型汉白玉浮雕墙——“风云大别山”。上面雕塑有冲锋呐喊的红军战士,有肩扛锄头、刀矛的农民,有拥军支前的妇女,有手持红樱枪的儿童;他们的身后是绵绵起伏的大别山脉,这是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斗争场面和大别山英雄儿女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的一个缩影,是我们党用血肉筑起的钢铁长城。雕刻形象生动、内涵丰实、寓意深刻。浮雕墙两侧的八面旗帜,代表着从鄂豫皖根据地诞生的八支红军队伍,其中走出了三支主力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

参观结束后,我们紧接着又乘火车往南阳出发,在火车上我们通过互联网查询了有关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及叶家大庄桐柏革命纪念馆的历史和简介,次日清晨我们来到了南阳市著名的桐柏革命纪念馆,刚下火车,我们就被桐柏文化给深深的吸引住啦!

桐柏革命纪念馆位于桐柏县城南叶家大庄,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点,纪念馆占地35亩,主体建筑面积3013.5平方米,10个院落,117间房屋。纪念广场占地面积18306.7平方米,广场上的《丰碑》群雕是河南省最大的纪念园雕。纪念馆所在地原为本地名绅叶逢雨先生在清嘉庆年间扩建的住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飞檐走角,雕梁画栋,代表当时桐柏典型的建筑风格。叶家在三军会师桐柏后,主动腾出房间作为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行署机关的办公场所。

地处淮河源头的桐柏县是革命老区,早在1925年就建立了南阳地区第一个党组织。战争时期,桐柏先后成为3个中央级、6个省级、9个地级、12个县级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刘少奇、李先念以及304位元帅、将军曾在此工作和战斗过。长篇小说《桐柏英雄》和据此改编的电影《小花》是桐柏革命战争的真实写照。1945年10月,李先念率领的新四军五师、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南下支队和王树声率领的河南军区部队6万余人在桐柏胜利会师。10月30日,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和中原行署在桐柏县城郊叶家大庄宣告成立。郑位

三、李先念、王首道、陈少敏、王震为中原局常委,郑位三任中原局代理书记兼军区政委,陈少敏任中原局副书记,李先念任军区司令员兼中原局副书记,王树声任副司令员,王震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首道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许子威任中原行署主任。桐柏成为当时中原解放区的核心区域和各级首脑机关

所在地。三军会师桐柏,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的军事力量,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叶家大庄桐柏革命纪念馆是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和中原行署旧址。1945年10月24日,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五师、王震领导的八路军三五九旅、王树声领导的河南军区部队三路大军六万雄师在桐柏胜利会师。

该馆的建成,对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培育民族精神,促进桐柏“红”、“绿”结合,优势互补,发展桐柏一红一绿旅游新格局,构建桐柏——确山——新县红色旅游金三角,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结论与建议:

1.结论:通过对自己家乡红色文化的了解和红色土地的游览,进一步加深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敬仰之情.该报告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介绍来和同学互相交流与沟通,从而更加了解中国近代史,培养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建议:应该多开展一些实际有效的调研活动,鼓励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而且思想也过于狭隘,导致调研质量不高!实际意义不大!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

【3】冯尔康、《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河南人民出版社

推荐第8篇:中国近代史实践环节调查报告2

中国近代史实践环节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许多大学生在近代史课堂上无精打采,做其他作业,玩手机,打瞌睡,有的甚至干脆逃课。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决定在全校院内做一次调查,以了解学生们关于近代史课的想法及态度。

其中调查问卷由组长根据学生们上课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设计,其中前十道题为开放式,后两道为封闭式题。问卷设计之后组长安排20个成员分别去生化系、外语系、数学系、电子系、商学系、机电系、土木系、艺术设计系、音乐系、国医、国教、文法、计科、软件等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基本全部覆盖整个校园,所以基本上能够正确反映大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及态度。其中发出的问卷全部收回,然后根据调查情况由组长及组员***共同完成本次调查报告。

二调查目的: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能找到学生消极对待近代史课的原因,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也能使同学们认识到消极对待中国近代史课情绪的不良后果,因此要努力消除消极对待近代史课的心理,为了自己也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而奋发学习。

三 从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1、你认为高校开设近代史课()

A非常有必要B有必要C不大必要D没必要

2、你上中国近代史课的重要原因是()

A是必修课必须上B提高思想政治修养C单纯的应付考试D受学校纪律约束

3、你认为实践教学课中的哪种类型的科学性最强() A论文B调查报告C读后感D观后感

4、你对中国近代史教学的总体印象的()

A非常满意B满意C较满意D不满意

5、你认为中国近代史教学对你今后的发展()

A非常有帮助B有帮助C帮助不大D没有帮助

6、如果中国近代史是选修课,你认为同学们选修的情况() A绝大部分学生会选修B部分学生会选修C很少有学生会选修D基本不会选修

7、你在中国近代史课上表现()

A认真听讲做笔记B只听不做笔记C看其他书或打瞌睡D根本不听

8、有的学生在中国近代史教学课堂逃课,你认为最主要原因() A有其他更重要的事B对上课的内容不感兴趣C与专业课无关D自身纪律性不强

9、你认为开展深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

A非常有意义B有意义C意义不大D没有意义

10、你认为教师使用讨论辩论等方法对增强教学效果() A非常有帮助B有帮助C帮助不大D没有帮助

11、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学生写论文大量在网上抄袭,你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12、你认为中国近代史教学环节需不需要改进?为什么?

针对以上十二个问题,从已回收的的问卷中可以看出,被调查者的回答都还很认真,表明此次调查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被调查的问卷中可以看出,近代史课上的确存在许多同学心不在焉的情况。譬如第6题,有62位同学选择了B,即只听不做笔记,占62%;有20位同学选择了看其他书或打瞌睡,占20%;有8位同学选了根本不听,占8%;仅有10名同学选择了认真做笔记。而产生情况这种的原因在第8题可以看出来,有80%的同学对教学内容基本不感兴趣,也有10%的学生回答与专业课无关,其余的少数同学回答的则是A或者D。此外在12题中,也就是“是否学要改进中国近代史的教学方式”,有93%的同学认为需要改进,所以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的教学方式:我们的教学模式太过死板,对学生们的吸引力不够,不能够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以至于许多同学丧失了兴趣。

四深究原因

鉴于以上情况,通过讨论分析,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某些学生态度不端正,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没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

2许多学生摆脱了高中的约束生活,太过于放纵自己。

3对课堂上的内容不敢兴趣,没有耐心去听。

4教学模式过于呆板,不能够调动广大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五针对以上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同学们自身的缺点和《中国近代史》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弊端,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了解决问难题的一些办法:

1在思想方面:加强同学们的思想教育,使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在教学方面:

第一, 采用小组讨论方式。因为以往上课都

是老师通过放幻灯片来讲课,而学生

只是机械的听,不能调动学生们的积

极性,效果不好。分组讨论可以充分

调学生们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

量。

第二, 配以创新。多放一些与历史有关的视

频、照片,配以生动的故事叙述,让

学生们想听。

第三, 采用学生提问,老师回答的方式。古

人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

解矣。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使想学的同

学学得更好。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了大学生对中国近代史课所持的一些消极态度,我相信通过提高学生们的觉悟及改进教学方法,大学生对近代史课的学习兴趣会有很大提高,当然这需要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任重道远,大家一起努力吧。

调查人:全部同学

调查时间:8—12周

推荐第9篇:近代史

张爱玲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张瑛。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一幢没落贵族府邸。

作品主要有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1944年张爱玲结识胡兰成与之交往。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9月8日,适逢中秋节,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动脉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终年75岁,被发现的时候她已经过世一个星期。9月30日,生前好友为她举行了追悼会,追悼会后,骨灰被撒入太平洋。

文学特点

作品中蕴藏着悲凉情怀

张爱玲的小说,无论结局是好是坏都给人以一种悲凉的感觉。张爱玲文笔冷静,小说常用第三人称即“他”来描写,以一种全知的视角来叙述,小说中虽然没有掺杂太多作者个人的情感,但是感情基调悲凉。如《金锁记》中一开头从月亮写起,“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比眼前的月亮大、白、圆;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来看,再好的月亮也不免带着凄凉。”小说中的曹七巧用“三十年来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然而\'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人还没完——完不了。”

喜用比喻反讽等手法

张爱玲小说的语言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大量的运用比喻,对照、反讽、色彩描写等手。 在《金锁记》里,她写道:“她到了窗前,揭开了那边上缀有小绒球的墨绿样式窗帘,季泽正在弄堂里往外走,长衫搭在肩上,清甜的风像一群白鸽子钻进他的纺绸裤缝里去了,哪儿都钻到了,飘飘拍着翅子。”这是人物处于阴沉压抑的环境中,爱情终归破灭的情境。没有大段的铺张描写和渲染,文字精练动人,却将那种伤感表现的非常深入,自然灵动。

作品主题多描写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张爱玲自称:“我甚至只是写男女之间的小事情,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我以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素朴也更放肆的。”

人物评价

1961年,夏志清在其英文代表作《中国现代小说史》,作者发掘并论证了张爱玲、张天翼、钱钟书、沈从文等重要作家的文学史地位,影响深远,尤其对张爱玲倍加推崇。张爱玲一直被认为是通俗小说家,在批评家眼里她“不登大雅之堂”,但夏志清在小说史中给予张爱玲的篇幅比鲁迅的还要多上一倍,他甚至认为张爱玲的《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凤凰网)[12]

张爱玲当然是不世出的天才,她的文字风格很有趣,像是绕过了五四时期的文学,直接从《红楼梦》、《金瓶梅》那一脉下来的,张爱玲的小说语言更纯粹,是正宗的中文,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诣其实很深。(当代著名作家白先勇)[13]

唯有小说才是张爱玲的意义。所以,认识的结果就是,将张爱玲从小说中攫出来,然后再还给小说。(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王安忆)

影视作品

《色·戒》是由导演李安执导,梁朝伟和汤唯演出的一部电影,改编自作家张爱玲同名短篇小说。

影片以上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为背景,讲述女大学生王佳芝利用美色接近汉奸易先生意图行刺的故事;佳芝成功勾引易先生并准备下手时,却发现自己已动真情,于是通风报信让易先生逃过一劫,易先生却决定赶尽杀绝的故事。

人物纪念

话剧《张爱玲》

2010年9月9日,为纪念张爱玲诞辰九十周年的话剧《张爱玲》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话剧《张爱玲》将于10月21日到10月31日登陆北京朝阳9个剧场。[14]

剧通过张爱玲生命中最重要的6个人来实现某种“还原”———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一生最爱的男人胡兰成、美国老公赖雅、妈妈黄逸梵、姑姑张茂渊和好友炎樱。国家话剧院“四小名旦”之一的师春玲饰演张爱玲。张爱玲内心的矛盾、坦荡、惶恐,由师春玲演来,仿佛存在于我们生活中很近的地方。而68岁的表演艺术家许还山在《张爱玲》一剧中出演张爱玲的美国丈夫赖雅,表现了一段年龄跨度超过30岁的忘年恋。

音乐剧《张爱玲》

由闫月导演、作曲的音乐剧《张爱玲》,继2010年首演深受好评后,2013年受邀第二届国际女性戏剧节,在5月14日-23日、北京大隐剧场连演10场。

2010年10月21日至10月31日,一部名为《张爱玲》的音乐舞台剧将在北京试演,

[15]这是中国第一部人物传记音乐剧,也是第一部以张爱玲为主角的张爱玲相关题材的作品。

推荐第10篇:近代史

许世友 河南新县人,开国上将,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

李德生 河南新县人,上将军衔,原党中央副主席白

桦 河南信阳市人,著名作家,成名作《今夜星光灿烂》。 叶

楠 河南信阳市人,著名军旅作家,成名作《巴山夜雨》、《甲午风云》。 丁振铎——罗山县人。1871年中进士,授庶吉士。先后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总纂官、监察御史、京畿道台、云贵总督。后任民国总统府参政、审计院院长兼大总统高级顾问。

张鸿烈——字幼山,固始县人,1910年冬在开封加入同盟会,后加入革命军北伐。先后曾任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校长、省立中州大学校长、河南教育厅厅长。

张式彝——光山县人,曾任国民政府最高法院庭长、司法院大法官。

裴其动——光山县人,曾任北洋政府吉林吉长镇守史,北洋将军府谦威将军。

任文斌——固始县人,曾任北洋政府河南实业厅厅长。

方贞——商城县人,曾任北洋政府肃政厅肃政史。

张轸——罗山县人,原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曾任河南省主席。

吴焕先——鄂豫皖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红25军政委。

林伯襄——商城县人,是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创始人、第一任校长。

邓颖超——光山县人,周恩来之妻,著名革命家,原中国政协主席。

金振中——固始县人,抗日英雄。1936年春,奉命接替宛平城和芦沟桥防务。任29军219团第三营营长,打响了抗日战争的第一枪。

王实味——潢川县人,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写下《政治家,艺术家》和《野百合花》两篇文章之后的第二年,被康生下令逮捕、枪决,是中国文学史上又一起冤假错案。

叶楠(陈佐华)——信阳市人,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中国影协第

四、五届理事。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

白桦(陈佑华)——信阳市人,中国著名电影剧作家、诗人、作家。其代表性电影剧作有《山间铃响马帮来》、《曙光》、《今夜星光灿烂》、《孔雀公主》及《最后的贵族》等。

徐立德——商城县人,爱国台胞,1990年任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1993年2月任“行政院”副院长。现在为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资深顾问。

文圣常——光山县人曾任山东海洋学院院长。现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我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涂又光——光山县人,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楚国哲学史》、《中国高等教育史论》、《文明本土化与大学》。

徐庶之——光山县人,中国著名画家,新疆画院名誉院长,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顾问,陕西省国画院顾问,中国少林书画研究会特邀名誉会长。

张宗子——光山县人,著名旅美作家,作品散见于国内、港台及海外报刊及多种海外作家选集,并有大量翻译作品发表。2004年出版散文集《垂钓于时间之河》,2007年出版《书时光》。

魏青刚——固始县人,多次下水救人,为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贾占波——信阳市人,2004年奥运会射击世界冠军

刘慈欣——罗山县人,青年作家,中国当代新生代科幻著作的主要代表,中国科普作协会员。

杨晓民——固始县人,现任中央电视台人事办公室主任,中央新影集团党委书记,代表作品有《河之南》、散文集《江南》、《徽州》等。其中诗集《羞涩》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信阳籍豫商名录

张泽保——固始县人,东方今典集团董事局主席,河南省豫南商会会长,被评为“中国值得尊敬的房地产20 豫南儒商,共赢中原(信阳商人09年联谊会)大杰出人物”、“河南经济最具影响力人物”。

姜岚昕——信阳市人,世界华人总裁协会会长、世华智业集团董事长,同时是中华慈善总会慈善宣传大使。

姜明——固始县人,天明集团董事长,北京河南商会会长,

祁军——金成集团总裁,金成集团位列浙江省房地产企业30强。

冯琪雅——上海埔信实业有限公司、河南美巢装饰公司董事长。

李柏——永恒集团执行总裁。

华长明——淮滨县人,万和纺织公司董事长,浙江省河南商会会长。

黄崇胜——光山县人,武汉和平科技集团董事长,湖北省河南商会会长。

叶天明——九岭酒业董事长,江西省河南商会会长。

王宪朋——伟豪家具公司董事长,南京河南商会会长。

刁雷——温州河南商会会长。

刘文新——信阳市人,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经理,中国茶叶行业十大经济人物。

上官同君——王牌企划董事长,河南企业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

信阳籍将军名录

许世友(上将)——新县人,原江苏省委第一书记、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

央视剧《上将许世友》员、国防部副部长。

李德生(上将)——新县人,原安徽省委第一书记、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

尤太忠(上将)——光山县人,原成都军区政治委员、内蒙古军区司令员。

万海峰(上将)——光山县人,原中央军委纪委第二书记。

周 村(中将)——信阳市人,原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院长。

马炳芝(中将)——固始县人,海军航空兵司令员。

昌旭东(中将)——固始县人,现任二炮指挥学院(武汉)院长。

张池明(中将)——新县人,原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后勤学院院长。

范朝利(中将)——新县人, 原济南军区副司令员。

郑维山(中将)——新县人,原兰州军区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

张祖谅(中将)——商城县人, 原成都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川西军区司令员。

钱钧(中将)——光山县人,原浙江省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刘少文(中将)——信阳市人,原解放军总参谋部二部部长,总参谋部顾问。

黄学禄(中将)——信阳市人,曾任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

王大华(少将)——新县人,原海军炮兵学校政委、海军基地政委。

许援朝(少将)——新县人,江苏省军区司令员。

曹学德(少将)——光山县人,历任济南军区后勤部政委。

黎寿仁(少将)——信阳市人,曾任海军工程学院政治委员。

田忠训(少将)——历任解放军军事体育学院政治部主任、总参谋部政治部副主任。

尤海涛(少将)——新县人,解放军第42集团军副军长。

王传友(少将)——固始县人,解放军新疆建设兵团政委。

余鲁生(少将)——固始县人,第54集团军副军长,历任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

阮祥新(少将)——潢川县人,解放军总装备部第21试验训练基地司令员。

王才贵(少将)——新县人,原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陈传发(少将)——固始县人,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

吴杰明(少将)——潢川县人,国防大学教研部副部长。

王世仁(少将)——新县人,曾任江苏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毛和发(少将)——固始县人,曾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

叶泰清(少将)——信阳市人,曾任南京军区空军顾问。

叶道友(少将)——新县人,曾任华东军区海军第4舰队副司令员,海军淞沪基地副司令员。

成少甫(少将)——商城县人,原北京军区副参谋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

吕 清(少将)——光山县人,原国家林业部政治部主任、农垦部副部长。

朱致平(少将)——新县人,历任志愿军陆军第一军七师政委、陆军第一军副政委。

刘德海(少将)——商城县人,原国防科委第十四研究院院长。

扶廷修(少将)——光山县人,原西藏军区后勤部副部长。

李士怀(少将)——商城县人,原安徽省公安总队总队长、武装警察总队总队长。

李迎希(少将)——商城县人,曾任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杨 森(少将)——固始县人,原解放军65军军长。

杨明山(少将)——光山县人,原河北省军区副政委。

吴世安(少将)——新县人,原湖北省军区司令员。

吴华夺(少将)——新县人,原兰州军区副司令员。

吴钊统(少将)——信阳市人,总参谋部通信部副政治委员、顾问。

余成斌(少将)——固始县人,原粤西军区司令员,广西军区副司令员。

余述生(少将)——新县人,原成都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

邹善芳(少将)——光山县人,原河南军分区司令员、公安总队队长。

宋治民(少将)——固始县人,原浙江省军区政治部主任。

张吉厚(少将)——新县人,原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

陈 奇(少将)——罗山县人,解放战争时期任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司令员

陈 波(少将)——新县人,原解放军第二炮兵后勤部顾问。

陈明义(少将)——商城县人,原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范朝福(少将)——新县人,原海军副参谋长。

官宗礼(少将)——新县人,原南京军区后勤部副参谋长、副部长。

胡立声(少将)——新县人,原基建工程兵北京指挥部第二政委。

胡立信(少将)——新县人,原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

胡贤才(少将)——新县人,原济南军区副参谋长、司令部顾问。

赵 杰(少将)——商城县人,原沈阳军区装甲兵司令员、第一坦克学校校长。

高立忠(少将)——新县人,原海军指挥学校校长。

高厚良(少将)——新县人,原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黄光霞(少将)——新县人,原华北军区军事运输部部长,河北军区沧县军分区司令员。

萧永银(少将)——新县人,历任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萧志贤(少将)——新县人,原兰州军区空军后勤部副部长。

萧德明(少将)——新县人,原湖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

曹思明(少将)——商城县人,原解放军后勤学院政治委员。

戚先初(少将)——商城县人,解放军空军后勤部副政委。

常玉清(少将)——商城县人,原江苏军区第二副司令员、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

程世清(少将)——新县人,原江西省委书记。

傅家选(少将)——光山县人,原济南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

鲁加汉(少将)——新县人,原四川省军区政委,成都军区副政委。

鲍启祥(少将)——商城县人,原广西军区副政治委员,广东省军区副政治委员。

蔡炳臣(少将)——商城县人,原解放军铁道兵政治部副主任。

廖政国(少将)——息县人,原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南京军区炮兵司令员。

谭友夫(少将)——新县人,原南京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后勤部长。

谭知耕(少将)——新县人,原南海舰队司令员、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熊作芳(少将)——新县人,原济南军区副司令员。

黎 原(少将)——息县人,原解放军基建工程兵副主任。

潘 焱(少将)——新县人,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逐步确立,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已明显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迫切需要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自上世纪80年代起,新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开始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完善。目前,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已在全市初步建立,其覆盖面在探索实践中不断扩大,为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了比较全面、比较到位的保障。

医疗保险制度逐步覆盖城乡。新中国建立后,为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党和政府首先建立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国有企业职工医疗劳保制度。上世纪80年代,为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国家对原有的城镇医疗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试点。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金由个人和单位共同负担的社会保障新思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从此步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阶段。199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正式确立了“低水平、广覆盖、双方负担、统账结合”的医疗保障原则。之后,城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管理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城镇职工医疗权利基本得到保障。2007年,全市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7.8万人,比上年增长7.2%。其中,在岗职工34.7万人,增长6.6%;退休人数13.1万人,增长8.8%。目前,城镇医疗保障的阳光加快普照全体市民,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的市民日渐增多。21世纪初,全市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开始试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点到面逐步铺开。2003年,全市开始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之后,农村合作医疗在广大农村地区逐步推开。目前,全市八县两区已经全部建立了新农合制度,覆盖农民653万,其中,参合农民人数530万,参合率达81%,提前3年实现了新农合基本覆盖农村人口的目标;筹集到位资金2.68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2.15亿元,参合农民个人缴费0.53亿元。新农合制度的建立,在解决农民“病有所医”,保障农民健康,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农民健康的“保护伞”、农村家庭的“减震器”。

城镇基本养老与失业保险制度日益完善。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生产力发展要求,国家于1984年对原有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试点,改革的核心是企业养老保险由企业自行支付转变为社会统筹,保险费由企业、职工、政府三方共同负担。1986年9月,原信阳地区开始建立劳动合同制工人养老保险制度,7000多名职工成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第一批受益者,由此拉开全区劳动保险制度改革的序幕。之后,又在全区推行了国营企业职工退休基金社会统筹和以县、市(县级市)为单位的集体企业退休基金社会统筹。1996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养老保险开始实行社会化管理。1998年,统一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建立,企业养老保险实行省级统筹,建立基金调剂机制,保证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此后,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日益完善,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被纳入保障范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逐步实现社会化管理和服务。2007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40.55万人。其中,在职职工31.34万人、离退休人数9.2l万人。失业保险制度从无到有逐步建立健全。1986年,为配合劳动合同制和企业破产法的实施,失业保险制度开始在国营企业建立。至1996年,全市失业保险范围扩大到所有经济类型的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2006年,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基本完成。目前,失业保险工作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保险的扩面征缴和失业救济金的及时足额发放上来,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失业保险基金收入持续增加,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较好地发挥了失业保险的社会救济功能。2007年,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到39.3万人,征收失业保险费4184.1万元;年底有11849人领取了失业保险金,全年发放失业保险金6013.15万元,做到了应发尽发,保障了失业人员的本生活。

最低生活保障扩面提标。作为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旨在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1998年,信阳市开始在城市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至2003年年底,全市各县区已全部建立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后,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城市低保工作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日常工作逐步进入制度化、规范化、动态化管理轨道。一是全市城市低保对象的日常管理实现电子化,采用统一的低保软件进行管理,县、乡两级全部建立了低保对象文本档案。二是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行动态化管理,通过严格准入、定期复核和调整,确保享受救济对象切实符合低保条件,基本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三是低保标准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求核定,并且随着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总体上呈现提升之势。2006年,在继续改进和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同时,全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拓展到农村,低保政策的阳光开始惠及农民,成为当年民生改善的一大亮点。随后,市政府又将农村低保扩面提标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完善各项长效机制,推行进规范化管理,强化有关政策程序执行力,农村低保扩面提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并落实到位。2007年,全市城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11.06万人,发放低保金10401.6万元,月人均补差标准提高到79.6元;农村低保对象达到22.02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佥6451.8万元,月人均补差标准提高到30元,较好地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河南信阳市平桥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08-12-19

(健康报 2008-12-19)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河南省信阳市人民政府市长 郭瑞民

当前,由“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而引发的卫生医疗体制改革,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和经济热点问题。如何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的要求,探索出一条适应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今年以来,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契机,以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建设村级卫生室和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社会保障体系为重点,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市场为辅的乡村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值得借鉴和研究。

问题与现状

信阳市平桥区总面积1886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办事处),243个行政村,总人口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5万,占全区总人口的80%。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农民看病“缺医少药”的现象得到基本解决,但由于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部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依然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顺利实施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纵深推进,成为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短板和瓶颈,主要表现有:

一是村级卫生设施条件差,硬件建设滞后。平桥区过去相当一部分村卫生室无房屋,“夫妻诊所、炕头诊所”占80%以上,诊断室、治疗室、药房三室混设,甚至农药、杀虫剂与医疗用药混放,存在重大医疗安全隐患。85%的村卫生室只配有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老三件”,少数村卫生室甚至连“老三件”都不齐备。

二是村级医疗卫生人员散,队伍建设滞后。该区806名乡村医生,年龄在50岁以上的30%以上,大部分是赤脚医生转岗和自学技术,没有经过正规的诊疗技术培训,尚不具备日常预防保健和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部分乡村医生无行医资格。

三是村级医生服务行为混乱,监督管理滞后。部分村医自行购药,随意定价,少数村医从非正规渠道购药,使用过期、变质药品,一些农村的常见病症也不能得到有效医治,不同程度地存在误诊、滥诊现象。同时,在小病诊治上过度医疗,客观上造成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四是村级公共卫生投入少,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大多数村级卫生组织处于自收自支、自生自养状态,以药养医情况十分严重。由于缺乏利益激励和政策支持,村级医疗卫生队伍极不稳定,加之公共财政对农村卫生事业支持力度不够,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缺乏保障。

决策和探索

当前,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全面推进,村卫生室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群众要求建设村卫生室的呼声也日益强烈。为了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保障群众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平桥区在充分调研和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响亮提出了“要奔小康,先保健康”的口号,并将村卫生室建设和村医培训作为政府2008年度“十件惠民实事”之一,坚持“五统一”原则,全面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大提升了农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一)统一规划建设,构筑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平台。该区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时,将村卫生室与村委会办公场所、学校、便民超市等统筹安排,除乡政府所在地,每个行政村建成一所标准化村卫生室。新建村卫生室必须达到“三化”要求:一是选址科学化。按照因地制宜、方便群众、便于管理的原则,合理布局村卫生室网点。新建的村卫生室,全部选择在人口集中、交通便利、位置适宜的场所,方便群众就近就医。二是设计标准化。新建的村卫生室均采用河南五象建筑公司设计方案,“统一图纸、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验收”,占地面积要求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2平方米,内部经济实用、功能齐全,分设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处置室、宣教室和药房,外部采用美观大方、新颖别致的汉代建筑风格,并统一颜色和标识。同时,整合项目资金,为每个村卫生室打一眼机井,配建一个沼气池。三是建设规范化。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建设部门对乡镇监理人员和施工企业进行专项培训,每个乡镇均聘请了2名专业监理人员,每项工程都严格按招投标程序进行,在构造和用材上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确保严格按设计标准施工、建设。

(二)统一政府资助,拓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融资渠道。在村卫生室建设中,该区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为辅的原则,多元化筹集建设资金,逐步形成了区乡政府补助、乡镇卫生院借资、乡村医生积极筹资、社会力量捐助等多渠道筹资模式。一是政府资助建设。2008年,该区政府在年初财政预算中列出5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村卫生室建设,以奖代补每个新建村卫生室3万元,全部医疗设备由区财政出资统一采购配备,建设用地由村委会无偿提供。二是社会捐建。信阳工行、信钢公司、维雪集团、省红十字会等出资捐建6所村卫生室,本村在外工作人员和外出务工成功人士热心援建村卫生室15所。三是村委会自建。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行政村,由村委会挤出部分自有资金用于村卫生室建设,建好后出租给村医承包经营。目前,村委会自建的村卫生室已有5所。四是村医独建或联建。一些医疗技术较高的村医,看到新农合制度实施的前景,自筹资金建设村卫生室,独家经营,自负盈亏。或是由几名村医共同出资兴建,共同管理,共同经营,收益按比例分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目前由村医自筹资金或共同出资兴建的村卫生室达145所。到今年年底,全区所有村级卫生室全部完成后,总投入将达到2700万元。

(三)统一教育培训,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为了全面提高村医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文明行医程度,平桥区明确提出,“每个卫生室至少配备2名医护人员,其中一人必须具有执业医师资格或持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为保证从业人员医疗水平,该区坚持“人才培养、人才招聘”双管齐下,一方面,采取与郑州大学医学院联合办学的形式,由财政拨出280万元专款,对全区村级卫生组织从业人员中4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医务工作者,全部脱产轮训一遍,每期三个半月,包括两个月的理论知识学习和一个半月的临床实践。目前,已经参加培训的281名农村医务从业人员,不仅能够熟练掌握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的知识技能,而且全部达到从医资格。同时,鼓励乡、村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对取得医学专业学历和执业医师资格的,由区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另一方面,在全区范围内招聘医疗卫生专业人才,鼓励大中专医学专业毕业生到乡、村医疗机构工作,提高医疗队伍整体素质。

(四)统一运作模式,规范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行为。一是落实对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的村卫生人员的财政补助。区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对每位村卫生人员每月补助100元,并把村卫生人员纳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参保范围,解决村医的后顾之忧。二是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所有医疗机构,不论所有制形式、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乡镇卫生院履行对村级卫生人员、药品、财务和医疗的五统一管理职能,即统一机构设置、统一人员准入、统一药械购销、统一业务管理、统一制度建设。实行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明确规定村卫生室只能使用适宜技术、适宜人才、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并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药物报销目录,提高群众报销比例,大大降低了群众就医费用。三是建立竞争约束机制。村级医疗卫生人员实行挂牌上岗,分开接诊,公开竞争,优胜劣汰。每季度组织村民代表对村医进行民主评议,对服务水平低、群众不满意的实行离岗进修。

(五)统一就医政策,扩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范围。该区以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契机,及时组建实施新农合的管理、监督和经办机构,充实48名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划拨120万元专用经费,提高参合农民的补偿标准,扩大农民受益面。为参合农民办理《合作医疗证》,持证农民可在市、区、乡、村定点医疗机构自主就诊、住院治疗。在市、区、乡各定点医疗机构设立直补服务窗口,住院费用在出院时当即办结,在市外就医费用限时办结,门诊费用就地减免。对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参合农民,实行“住院病人登记备案制”,不需办理转诊审批手续,外出就医随时办理转诊手续。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郑州、北京、武汉、东莞、惠州、佛山、上海等地选建8个农民工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农民工就地参合、就地就医、就地补偿。

目前,平桥区拟建的211所村卫生室,已开工建设182所,基本建成154所,另外28所即将于年底全面竣工。全区806名村医中已有423人分三期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了规范化、技能化培训,医务人员常见疾病诊断水平和医疗水平较以前明显提高,新建村卫生室就诊病人比以往增加20%,群众基本医疗服务费用负担下降了20%,基本实现了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和“小病不出村、大病不误诊”的目标。2008年度该区参合农民551585人,参合率为95%。截至2008年8月底,共有105867位参合农民按规定享受了住院补助和门诊减免,共计费用2396.83万元。

体会与启示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当前在农村重点就是要解决好群众的医、食、住、行、购、教、乐、安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过去,新农合政策的实施虽然有效减轻了农民群众大病诊疗的经济压力,但村卫生室诊疗条件落后,缺少最基本的医疗设备,村级医生几乎没有经过正规的医疗培训,许多病人有病不敢看,不能及时看,致使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重症。不少群众感叹:“住上几天院,一年活白干”。如何均等化享受公共卫生服务和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是亿万农民奔向小康社会的新期待。面对基层的实际和群众的呼声,平桥区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始终把人民健康权益放在首位。把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作为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把村卫生室建设和村医培训工作作为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抓手,作为政府应该承担的重要职能,列入年度重点实施的十件惠民实事,实行区、乡、村三级联动,明确责任目标,定期督促检查,有力推进了村卫生室建设和村医培训工程的落实,确保农民群众有病能够及时看、就近看,基本达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误诊”的目标,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拥护和乡村医生的大力支持。

(二)落实政府主导责任是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保障。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必须围绕起点和过程实行公平的公共政策及制度安排,科学界定政府的医疗卫生职责,处理好医疗卫生领域中“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问题。同时,要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医疗卫生责任,形成政府主导、职责明确、机制合理的医疗卫生体制。当前,政府的医疗卫生责任核心是要建立政府主导的投入体制,真正让政府充当保障者,负责通过有效手段保障全体公民都享有公共卫生服务;充当保险者,建立普遍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充当规划者,构建健全的初级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充当监管者,抑制医疗服务中的市场失灵。也只有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卫生设施的投入,切实把村级卫生组织建设纳入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才能改善村卫生室的硬件设施和医疗服务条件。只有通过继续教育和培训,才能提高村级医生技能,提高村级卫生组织的医疗服务质量。平桥区是农业大区、财政穷区,但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上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化筹资,向群众均等化提供;在基本医疗服务上,强化市场配置,由政府、社会、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初步建立和完善了农村医疗卫生投入机制。2008年,平桥区财政投入村卫生事业建设800余万元,大规模、高标准建设村卫生室,对村卫生人员每人每月补助100元,并纳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参保范围,为新农村建设和新农合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建立保障体制机制是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国家近期公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加快建立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平桥区在上级有关村卫生室体制政策尚未明确的情况下,坚持“全覆盖、均等化、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采取“五统一”的办法,主动担负起村级卫生组织建设的责任主体,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并从根本上、体制上理顺管理机制,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卫生设施投入难、农民看病难、医疗保障难的问题,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应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四)创新运作模式是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支撑。村级卫生组织作为农村三级卫生医疗体系的网底,过去基本上是线断、网破、人散,加之乡村医生各自为战,管理混乱,是导致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平桥区通过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的原则,合理界定政府、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职责和范围,完善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投入、运行和监管机制,形成了职能明确、定位清晰、综合协调、权责统一的管理体制,探索出了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保证了村卫生室的健康发展,推动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逐步走向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当前,我国的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作为具有中国特色农村医疗预防保健网底的村卫生室,承担着农村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常见病诊治和重症病人转诊等医疗服务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就近就医的重要场所,是实施新农合的重要环节。信阳市平桥区探索的乡村一体化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虽然还只是个雏形,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它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必将对实施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信阳市罗山县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纪实

2010-07-30 10:22:20 来源:中新网

【进入论坛】

请发表评论

罗山县县委书记郑志强(前排左一)向农民发放养老保险金 中新河南网信阳7月30日电

今年以来,信阳市罗山县以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的要求,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示范带动,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奋勇争先的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八项改革,谋求六项突破,打好六场硬仗,力促该县试验区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今年上半年,全县上下思想统一,目标明确,开拓进取,锐意创新,试验区建设工作风生水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社会保障机制逐步完善。新农保扩面提质,顺利实现与国家政策对接。目前,全县累计参保总人数达39.63万人,参保率达91.2%,发放养老金4418.5万元。医疗服务网络健全, 248所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已全部投入使用,基本设备配备率100%,19个乡(镇)卫生院设施完备、运转正常,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医院优势互补,已初步形成了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五保供养“罗山模式”誉满全市乃至全省,集中供养率达到60%,农村低保覆盖率达到4.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到96.65%。

农村土地流转全面推进。全县18个乡(镇)全部建立了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村级流转服务站达288个。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95.4万多亩,合同签订率达100%,其中耕地45.8万亩,林地38.7万亩,今年上半年新增5.5万多亩。流转耕地100亩以上的大户297个,今年上半年新增41户;林地500亩以上的大户162个,今年上半年新增19户。通过土地流转,开展规模经营,全县涌现出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蔬菜种植基地、种粮大户和养殖大户,如尤店乡建立了万亩蔬菜种植基地、周党镇莲花土地信用合作社流转耕地7090亩,与周口莲花集团签订生产订单。

罗山县双马农机合作社机收现场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全县已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45家,涉及粮食、茶叶、蔬菜、水产、畜牧、农机、特种产业等多个领域,拥有社员户数3.8万多户,带动农户7万多户,覆盖农户达62%,今年上半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43家。大力兴办农机合作社,已有农机合作社32家。建成3个育秧工厂,满足了5.1万多亩机械插秧的需要。加强农技服务推广体系建设,成立了19家乡(镇)服务站、36家村级服务站点。通过制度创新,培育壮大了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全县各类涉农龙头企业发展到61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20家,年产值10亿元,带动农户1.5万户,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9家,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3家(万林种猪、健民粮业、强盛集团),转化了全县近40%以上的农副产品,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农村金融体制不断创新。成立了罗山农村商业银行、市商业银行罗山支行以及4家担保机构,担保资金规模1.1749亿元,已担保0.348亿元。今年4月又注册资金1000万元,成立了罗山县泰隆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共成立了30家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注册资金达871.6万元。截至6月底,全县财政用于农业支出达到3307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7.72%,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投入增长幅度。共整合支农项目资金3000万元。县域金融机构不断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前6个月,该县各金融机构新增存款873065万元,新增贷款275448万元,新增存贷比为31.55%。创新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模式,建立“农民自愿、筹资筹劳、政府奖补、资金引导、筹补结合、多元投入”的村级公益事业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今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621万元。

尤店乡万亩蔬菜生产基地

创业人才投身农村不断增多。目前,全县共有1689名各类人才投身农村创业发展,其中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51名、企业人员131名、回归人员491人、科研院所等其他人员1011名,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44个、创办农业产业化企业179家,创建农业高效示范园17个,带动农户4.4万户。今年上半年,新增279人,引进5名教授级专家担任企业科技顾问,引进22名研究生以上高层次人才到企业服务或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该县的畜牧业特色人才示范基地以5万元年薪聘请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孟庆友教授为长年技术顾问,以10万元年薪聘请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生黄正家为技术总监,吸引了一批高素质的专家和技术人才到基地服务。

城乡一体化步伐全面加快。2010年上半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以上,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4.5%以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年上半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6%以上。农村环境和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新开工建设农民新村79个,其中,水、电、路配套,聚集人口在500人以上的农村新型社区达到34个。乡(镇)政府所在地集镇建设“五化三配套”达到100%;县城、乡(镇)政府所在地建立了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75%、65%;农村公路路肩培护任务完成率达到100%。对原有村镇规划进行修编,按照“整合自然村、确定中心村、抓好重点村”的思路,加快迁村并村步伐,大力实施村庄整治,加快“空心村”治理。2010年上半年,县城新增人口3%以上。

何家冲纪念园开园典礼

文化引领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该县形成了以灵山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何家冲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董寨、九里湖、石山湖、龙池为代表的生态文化,以灵山吉祥茶园、潘新薮北茶园、朱堂保安寨茶场等为代表的茶文化,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山皮影为代表的民间传统文化,享誉四方。吸引和新上文化旅游产业项目7个,其中县文化中心和体育中心投资5000多万元,庙仙官庄生态农业观光园和潘新申林薮北茶叶观光园投资2000多万元。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切实做好罗山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加快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建立了县级图书馆1个、县级文化馆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个、农家书屋76个,藏书达11.4万册。

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目前,该县已在112个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中建立党支部33个,符合条件的应建尽建,辐射带动农户5.5万余户,已有19家规模以上非公经济组织成立了党组织。大力开展“设八员竞五星”活动,即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八篇文章,在每个党支部内设置土地中介、资金协调、协会引领、民主监督等八大员,通过科学设员、民主荐员、定员上岗、评比竞星,为农民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评比竞星采取五星制,有效激发了农村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深入开展集中整治后进村活动。按照“五个好”村党组织的要求,集中力量对全县后进村进行集中整治,向每个后进村选派1名干部担任后进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积极开展创业富民活动。在村干部中开展以“带头创业、助民创业、引凤创业”为主要内容的“三创业”活动,在大学生“村官”中开展培植“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创业富民活动。

示范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今年以来,罗山县把示范村建设作为农村改革试验向纵深推进的重要抓手,在去年确定示范村的基础上,调整充实了65个三级示范村,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示范村建设的意见》,制定了“十有六好”的发展目标,为每个示范村科学制定蓝图。“五件实事”快速推进,各级示范村通过项目扶持、自筹资金等方式,加快饮水工程建设,让群众吃上安全方便的自来水。目前,已有城关镇赵园社区、彭新镇杨店村、铁铺乡九里村等16个村安全饮水覆盖率达到90%以上。所有示范村新农保参保率平均达到95%以上,部份村参保率达到96%以上。除部分属城中村的示范村外,各级示范村依靠水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或村组筹资修建的小水库、万方大塘、机井等灌溉设施,旱涝保收能力得到不断增强。农民新村按照规划及时启动,目前,楠杆镇楠杆村、铁铺乡九里村、灵山镇檀堆村等16个的农民新村已建成或一期已竣工;楠杆镇田堰村、彭新镇仁和村等20个农民新村已开工建设。大力推进“华英农业”富民计划。楠杆镇张岗村、东铺乡杨店村等12个示范村共建设养殖小区20个,占地300亩,养殖规模达到24万只,高标准完成养殖小区建设任务。示范村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家超市、有线电视、社会保障等逐步完善,富民产业逐渐形成规模,环境卫生逐步好转,组织建设、公益服务、社会治安等发展态势良好。

试验区建设长效保障机制逐步完善。罗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工作。今年上半年,县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多次亲自督导试验区各项工作,县委、县政府召开7次试验区建设专题会。进一步细化领导分工,加强干部配备,加大资金投入,各种制度上墙,保证了试验区建设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多次组织精干人员下乡调研,总结农村改革的新鲜经验和各类典型,在省级以上媒体刊发有较重分量的新闻稿件6篇。及时上报工作信息,保证每周2条以上,在第一季度市试验办通报中排名第一。

医药卫生网讯(罗山县卫生局王东明 方向平报道)为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提高新农合基金的使用效益,罗山县人民政府日前出台了《罗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实施方案(试行)》。

据了解,罗山县农合办按照每人20元的标准提取门诊统筹基金,作为参合农民在乡级门诊的统筹基金,以县为单位统筹管理,按乡镇划分门诊统筹基金控制指标;对医疗机构实行“总额控制、包干使用、超支不补”,对病人实行“按比例补偿,年度或单日封顶”的管理办法,统筹定点医疗机构仅限于乡镇卫生院。

据介绍,罗山县门诊统筹费用补偿范围包括《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基本药物目录(乡级)》内的药品费用,门诊常规治疗费和常规检查费。参合农民在家庭帐户用完的基础上,剩余部分享受门诊统筹的补助,不设起付线,年度个人封顶线为60元,家庭成员共享,以户为单位年度封顶,门诊单日补偿封顶线为20元。当年出生计划内的婴儿随参合母亲在出生时至当年12月31日前可享受门诊统筹补偿。门诊统筹实行当即减免,即由定点医疗机构当场为就诊病人垫付应补偿的门诊医药费用。 罗山县率先调整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 2011-3-16 21:59:40 来源:医药卫生网作者:医药卫生网 阅读:1491次

医药卫生网讯(记者王明杰 通讯员方向平)记者日前从罗山县新农合办公室获悉,从今年3月3日起,罗山县所有参合住院患者在全省都能及时享受到新的补偿标准。

据介绍,河南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一结束,参加会议的罗山县卫生局长张绪彤立即驱车赶回,即时组织召开农合办相关人员会议,认真学习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中医管理局下发的《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指导意见》,全面领会其精神。要求农合办对照“指导意见”精神制订了《罗山县2011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初稿。随后,张绪彤亲自带领农合办人员到县政府向主要领导详细汇报,仔细讲解,不仅使《罗山县2011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以政府函的形式及时报信阳市卫生局、信阳市财政局;而且当场签批了罗山县2011年度参合人员县级配套资金共计1800余万元。

同时,罗山县农合办多次与新益华软件公司联系沟通,在全省率先将统筹补偿方案进行了调整创新思路 推动罗山新农合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2011-1-13 20:38:11 来源:医药卫生网作者:医药卫生网 阅读:3416次

创新思路 推动罗山新农合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罗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 方向平

罗山县辖19个乡镇,272个行政村,总人口7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0.27万人,是传统的农业大县,经济欠发达县。罗山自2007年启动新农合工作以来,始终把宣传、监管、服务作为新农合工作的重中之中来抓,坚持不断创新,重在为民谋利,适时调整方案,切实控制医疗费用,严格规范诊疗行为,确保了新农合工作高效、安全、健康运行,新农合制度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热烈拥护。2008年、2009年,罗山县新农合工作受到了信阳市委、市政府表彰。省委书记卢展工、省卫生厅副厅长秦省先后在罗山考察工作,分别对罗山县新农合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一、领导到位,协调周密,形成了工作合力

罗山县自2007年开展新农合工作以来,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县长任主任的新农合管理委员会、由县人大主任任主任的监督委员会。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各部门、各乡镇工作职责,对新农合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并将新农合工作纳入了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县委、县政府每年至少召开两次新农合专题会议,县委书记、县长对新农合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实行了新农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情况通报制,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县四大家领导和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每月由分管县长主持召开一次新农合工作情况通报会。落实了县四大家领导包乡镇督导新农合工作制度,县委书记、县长等县领导经常深入一线调研、检查、指导新农合工作。新农合工作经费纳入财政全额预算,在经费上县财政给予了优惠倾斜政策,做到了及时足额供给。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协调有力,为促进罗山新农合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坚持不懈,广泛宣传,农民主动参合

在新农合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坚持把宣传贯穿于新农合工作始终,做到了“五个注重”:一是注重了内容的针对性。针对农民群众的种种顾虑以及认识上的误区,重点宣传新农合的相关政策、措施、目的和意义,大力宣传农民群众参加合作医疗的好处和实惠,消除群众的疑虑,解除群众的困惑。二是注重了形式的多样性。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板报、宣传车等多种媒介,采取电视讲话、为农民朋友致信、举办讲座、开设专栏、散发传单、印发手册、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多形式、大规模、深层次的宣传。三是注重了方法的实用性。每年筹资期间各乡镇、各村组组织力量采取走村入户的方式,面对面地把这一惠农政策宣传到农民家里,特别注重用身边的典型事例,现身说法,使农民群众既有了感性认识,又有了理性认识,自觉接受、主动参加新农合。四是注重了宣传的准确性。准确无误、实事求是地把新农合制度的目的意义、方针政策、操作方式、报销程序、补偿比例等相关内容介绍给广大农民。五是注重了宣传的通俗性。采取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保证了宣传工作的实际效果。通过宣传,增强了广大农民互助共济和共同抗御疾病风险的意识,使农民群众积极踊跃地参加合作医疗。2007-2010年全县农民参合率分别为89.74%、94.87%、97.74%、96.65%。

三、不断创新,简化程序,最大限度方便参合农民

罗山县在新农合工作中牢记关注民生、便民利民的理念,在上级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方便参合农民。一是坚持全天候24小时咨询制度,随时为农民群众提供新农合咨询服务;坚持每周7天工作制,方便参合农民报销补偿。二是大力推进省级医院新农合即时结报工作。罗山县省级医院新农合即时结报工作安排早、进展快、效果好。2010年8月,确定了武汉市亚洲心脏病医院及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5家省级医院为罗山县参合农民住院即时结报医院;按照省卫生厅统一安排,12月20日完成了与全省省级医院网络兑接工作,网络运行顺畅。另增设了外出务工农民定点医院,分别在北京、大连、武汉、上海、郑州、广州、苏州、杭州等地确定了14家农民工定点医院,为罗山县外出务工人员就地参合、就地就诊、就地治疗、就地报销提供零距离、一站式服务。四是健全了全县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合管科,县、乡定点医疗机构和新农合经办机构实行了限期办结制度。

四、完善机制,多措并举,惠及参合农民

2007-2010年,罗山县政府按照上级规定,结合实际,每年均对补偿方案进行完善,及时印发《罗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根据补助标准和基金运行预测,及时调整完善新农合补偿方案,扩大受益面和受益度。一是调整报销比例。乡级、县级、市级、省级和省外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由分段、分区域的不同比例分别提高到乡级起付线100元、补偿70%,县级起付线300元、补助60%,市级起付线600元、补助50%,省级(本省)起付线800元、补助50%,省外起付线1000元、补助50%。二是开展了重症慢性病门诊治疗医疗费用的补偿工作。从2008年起对恶性肿瘤放化疗、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透析治疗)等13种疾病进行门诊费用补偿。2010年将“再生障碍性贫血、肺气肿、肺心病”等3种疾病纳入了门诊费补偿范围。三是落实了保底补偿政策。对在市级以上住院的参合患者,费用按最低30%保底补偿。四是逐年调整提高补偿封顶线。由2007年1万元提高到2010年6万元。五是对计划内婴儿,错过缴费时限,未能参合的,因病住院治疗可用其参合母亲的名字报销,与其母亲共同计算一个人的封顶金额。六是实施医疗救助,使“五保”病人住院费用自费率控制在5%以内。通过方案的调整,大大提高了新农合的保障水平。2007-2010年,全县补偿总人数分别为135486人次、170170人次、210161人次、212093人次,补偿金额分别为1790.26万元、4128.18万元、5370.49万元、6690.36万元。

五、健全制度,严格监管,确保新农合健康运行

一是健全了基金监督管理制度,制定了《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办法》、《门诊住院费用审核办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示、监督、举报制度》等10余项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障新农合工作安全运行。二是实行了三级审查核实制度。首先由定点医疗机构对住院参合患者的参合资格、身份和补偿费用进行初审,做到“事前预防”。其次由新农合监管人员对重点病人进行出院补偿前的把关审核,重点审核不予报销的病种、外伤病种、高额医疗费用病例等,做到“事中监控”。最后是每月底所有监管人员集中办公,对全部住院患者费用、病历记载情况进行会审,做到“事后审计”。罗山县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新农合运行分析会议,总结交流经验,查找分析问题,制定针对性强的整改措施,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整改到位。定点医疗机构和新农合经办机构管理制度健全,监管措施得力,新农合制度实施以来,全县无违法违规违纪现象发生。同时,加强了监管人员、经办人员、医务人员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近年来共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4期,开展警示教育6次,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有效预防了职务犯罪。三是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在实行单病种最高限价的同时,大力治理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不合理收费。治理滥用抗生素,严格控制使用新、特、贵药,规范使用活血化瘀类药;按诊疗常规必须的检查,费用本着就低不就高的原则,避免重复或类似检查,做到“三吻合一到位”,即医嘱、报告单、清单相吻合,知情同意和病历记载到位,严禁不考虑病人医疗费用及效果,无指征进行全方位辅助检查;严格执行物价标准,全面监督医疗服务收费行为,严禁无项目收费、无服务收费、提高级别收费、无医嘱收费、分解收费、重复收费。四是实施全程全面监督,确保规范运行。日常监督,县合管中心对所有参合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实行全程审核监督;行业监督,由专职监管人员对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的所有业务办理实行全程专职监督;实时监督,县合管中心对上传的住院病人费用信息实行实时监控,对违规的定点医疗机构停拨当月新农合资金;适时监督,县合管中心每月坚持对相关数字进行分析,适时根据资金使用情况细节调控;组织监督,监督委员会定期检查,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社会监督,实行住院费用报销县、乡、村三级公示制度,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从2007年罗山县实施新农合制度以来,信息报表报送及时准确,2007-2010年全县新农合基金支付率分别为76.60%、85.15%、94.07%、81.10%。

罗山县新农合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需进一步深化和提高,新农合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按照上级要求,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自我加压、全心为民,把罗山县新农合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为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能力做出新的成绩,作出更大贡献。

第11篇: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李泽厚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6(2009.11重印):

太平天国

从意识形态来看,太平天国尤其非常鲜明的特色,他穿着宗教的外衣,表现了农民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对地主阶级进行空前的思想反抗和暴力冲击。1

它们违反了社会发展的进程,不符合现实生活的要求,起了导致革命失败的作用。2 太平天国的特点是,他从西方学来了一套新的形式,把这种反剥削的理想提高到了一个空前水平,构成了一套相当完备的理论体系,以此来作为发动、组织、统帅农民 进行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根本思想武器。2-3

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中说:“事实上,只有猛烈的振臂一呼,只有突然一下抛弃了全部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才能把毫无联系的、散居四方、并且从下就关于盲目服从的农民发动起来。”3-4

恰恰相反,是中国革命的需要使洪秀全采用和改造了这一外来的形式。4

普列汉诺夫在讲到宗教时提出观念、情绪和活动(仪式)是三个要素。5

宗教戒律仪式被改成了相当完备的革命军队所需要的严格纪律。一切宗教都必须依赖种种戒律,才能维系其存在和表现其观念和情绪。6

送交在多大程度和范围内能使人真正完全地长久信服,便是一个问题。8

特别是天父代言人杨秀清竟然被杀的巨大事件之后,忠诚的信仰就逐渐变成了怀疑和欺骗,狂热的感情变为“人心冷淡”,仪式流为形式,禁欲转成了纵欲,道德纯洁走向道德败坏。9

一方面,他具有反地主阶级、冲击封建生产关系的革命性;另一方面他又并不代表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仍要回到传统生产方式上去,从而具有浓厚的封建性。10

但洪秀全和太平天国由于缺乏新的经济基础作为依靠,也就提不出新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来代替封建主义,以孔孟为集中代表的传统思想就并没有、也不可能被真正打到或清除。它们又以各种形式在太平天国仪式形态内渗透、保留和表现出来。一种是以“天父天兄”,“新天新地”的改装形式表现出来,一种则是原封不动地重新出现。12

毛泽东认为:“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地绳索。”13-14

农民起义在粉碎国家机器之后,建立起来的也仍然是封建王朝和专政政体。15朱元璋集团走完了这段路,李自成、洪秀全没有走完。17

马克思早就指出,小农经济必然产生专制政体,拥护封建皇帝。16

《天朝田亩制度》,他的特征恰恰是上述革命反抗与封建落后这种双重性的最典型的表现。19

这种严格的平均主义分配、消费的经济生活,当然需要一种具有极大权威的行政力和严密组织来支配和保证。《天朝田亩制度》从而规定了一系列社会生活的准则。这是一种严格组织起来的集体化的生活和权力高度集中的社会结构,他实际是要求建立在军事化的基础治上。20

不能简单归结为后期的“蜕化”,根本原因在于《天朝田亩制度》具有不符合社会发展进程的落后性质。23

平均主义,禁欲主义在早期发动组织群众和作为军队风纪,的确能起巨大作用,但把他们作为整个社会长期或普遍的规范、准则和要求,则必然失败。23

《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他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提示了一条真正摆脱传统几班,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是当时符合历史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的方向和道路。24

《资政新篇》的提出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有一定的客观经济基础。资本主义也是剥削制度,但是它比封建主义要进步,比小生产者的空想要现实和优越。26

十九世纪改良派变法维新思想研究

龚自珍宗法、限田、均田之类的陈旧的复古空想和注意人才、越级升擢、整顿贪污、废除跪拜等等相当直接的补救改良。这一套基本上并没有跳出传统思想体系的治国平天下的圈子。31

魏源在其时代的可能情况下,最早具有和提供了“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样一种新鲜思想,他具有新的原则指导意义。35其身上具有的思想特征:为了反抗西方,就必须先学习当时先进的西方。36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

白莲教缺乏鼓舞人心的现实政治目标,它向世俗时间着力描绘的宗教末世感成就了一片黑暗,与之相比,他们所寓言的太平之世是一种渺茫而不可捉摸的东西。74

天地会有一个政治目标,就是“反清复明”。这个口号曾经寄托了一代遗民在刀光血泊中追念故朝所产生的愤懑、希望和追求。但是,遗民不是一种可以遗传的职业。光阴最是无情物,在它的洗磨之下,“反清复明”变成了内容模糊的观念躯壳。74-75

洪秀全高出一筹之处,在于他看到了这一点。因此,他不要复明,而是要建立一个新朝。对世世代代沉溺于愚昧之中的千百万小农来说,宗教语言是最容易理解的语言,神秘的力量是最可信赖的力量。 当正义与神助合二为一的时候,造反就成了天意选定的事业。75

白莲教、天地会信奉的是多神主义。与信仰上的多元化相对应的是组织上的多元化,白莲教支流遍布,天地会山堂林立。表现了白莲教和天地会的不统一。因此,他们可以造成了很大的声势,但难以汇聚成集中地力量。75

一方面,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种平等,取消了人间一切世俗的等级权威并使人人都可以走入天父的怀抱。另一方面,树立了上帝这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威。于是,宗教的戒律就自然地转化为“天条”,原本不懂纪律的乌合之众因之而可以部勒成营伍。在这两重性之下,形成了太平天国的大一统。76

太平天国以宗教为旗帜。但是,宗教的教义是同几千年来农民阶级的力量和幻想糅合在一起。农民在成为教徒的过程,同时是农民以自己的理想和愿望是来领会和理解上帝教的过程。所以,太平天国在寻找他们,他们也在寻找太平天国。77

太平天国刻印的《天父下凡诏书》,郑重的记录了杨秀清以上帝名义对洪秀全的训诫与凌辱。作为被凌辱者,洪秀全不会喜欢杨秀清,但作为天父的次子,洪秀全又不能不接受上帝的训诫。这种巫汉降神一类的民间迷信的借用,与基督教的体系尽然有序相比,实在不能懵然恭维。81

太平天国的反孔,并不因为儒家思想体系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站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它还不可能具有这样的眼光。它与孔夫子所争夺的,是以上帝为唯一的神圣地位。“唯一”的排他性决定了其他一切权威和偶像都必须取缔。造反不需要儒学,统治却终究以儒术更为应手,于是三纲五常都在不知不觉中回到了天朝。83

太平天国在南京颁布过被称道的《天朝田亩制度》。真正成为太平天国实际赋税政策的是“照旧交粮纳税”。它不仅保护自耕农的利益,而且也保护地主的土地权和收租权。时代

的局限是真正的局限。86-87

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当时中国最完整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显然,他具有开通的眼识和卓越的预见。但在当时,它并非太平天国题中应有之义,而是游离于农民争斗之外的纲领。这就决定了它不会在天国的群众中激起用上帝教造小天堂那样的反响,也不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只不过是19世纪中国的社会思想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资料。89

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89

第12篇:近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测试卷

班级:装控11-4 学号:11024100440 姓名:赵彦东 任课教师:闫亚平

《论持久战》读后感

(一)问题的提起

为什么人要持久战,毛主席深入的分析了国内的现实情况和日本的现实情况。中国国内人心不齐有的听信“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但是还有一部分有血有肉的中国人坚持“卢沟桥事变以来,四万万人一起努力,最后胜利是中国的。”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分析日本方面:第一,它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在东方是一等的,这也是侵略战争的前提,所以中国不能速胜;第二,日本战争的退步性和野蛮性是日本必然失败的主要根据;第三,日本国度比较地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战争;第四,日本虽能得到国际法西斯国家的援助,却又不能不遇到一个超过其国际援助力量的国际反对力量。这后一种力量将会逐渐地增长,终究不但将把前者的援助力量抵消,并将使其压力于日本自身。这是失道寡助的规律。中国方面:第一,我们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各方面显得不如敌人;第二,中国战争是进步的,从这种进步性,就产生中国战争的正义性;第三,中国又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过支持长期战争。第四,由于中国战争的进步性、正义性而产生出来的国际广大援助,同日本的失道寡助又恰恰相反。

毛泽东之所以能准确地预计,我认为这与他能清楚地认清敌己两方各自的优劣势有很大的关系。他通过总体来认清形势,而不是只盯着个别特点片面地分析。“亡国论者看重了强弱一个矛盾,把它夸大起来作为全部问题的论据,而忽略了其他的矛盾。他们只提强弱对比一点,是他们的片面性;他们将此 片面的东西夸大起来看成全体,又是他们的主观性。所以在全体说来,他们是没有根据的,是错误的。那些并非亡国论者,也不是一贯的悲观主义者,仅为一时候和 一局

部的敌我强弱情况或国内腐败现象所迷惑,而一时地发生悲观心理的人们,我们也得向他们指出,他们的观点的来源也是片面性和主观性的倾向。”实际上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能否解决问题,在今天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从大方向来认清形势格局,而不是片面地如盲人摸象般,即我们经常所说的“站在战略高度上认识事物”。 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即延长战线,通过运动战和游击战消耗日本资源,消耗其优势,同时在战斗中增强己方的优势,减少己方劣势,从而缩小双方差距,最后实现反击超越。当我们做一件事情,相对于自己一时的实力来说难度太大,但自己实力的增长快于该事情难度的增长,使得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或超出自己的生命期限但己方在更远的未来某个时刻可以具备完成这件事情的实力或可能性,而且自己不在乎所付出的代价的巨大,是运用持久战策略的先决条件。只要此先决条件具备,运用此策略能干成常人所不能的大事。实际上,持久策略是所有一时实力不济的弱小实体做成大事的根本指导策略。在伟大的事业面前,任何人或团体的实力都不是从来就强大的。这也是做成任何伟大的事业都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原因。而做事情的实体正是利用长期的时间实现了实力的积蓄,使自己的实力与事情难度的对比发生了转化,这就是“持久战”的精髓所在。

(二)持久战的三个阶段

根据中日战争僵持的局面,毛主席勾勒出持久战的三个阶段,并对我们战胜日本充满着信心。毛泽东指出:第一个阶段,使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时期。敌之企图攻占广州、武汉、兰州三点,并把三点联系起来。针对敌军如此深入,我军采取的战争形式,主要是运动战,而以游击战和阵地战辅助之。在此阶段中,中国已结成了广大的统一战线,实现了空前的团结。敌人方面,士气已开始表现颓靡,敌人陆军进攻的锐气,此阶段的中期已不如初期,末期将更不如初期。敌之财力和经济已开始表现竭蹶状态,人民和士兵的厌战情绪已开始发生。第二阶段,由于敌之兵力不足和我之坚强抵抗,敌人停止战略进攻,转入保守占领地阶段。此阶段内,敌之企图是保守占领地,已组织伪政府的欺骗方法据之为己有,而从中国人民身上尽量搜刮东西。此阶段中我之作战形式主要是游击战,而以运动战辅助之。除正面防御部队外我军将大量转入敌后,比较分散配置,依托一切敌人未占区域,配合民众武装向敌人占领地作广泛的猛烈的游击战争。此

阶段内,必须号召全国坚决的维持一个统一政府,反对分裂,有计划地增强作战技术,改造军队,动员全民,准备反攻。这个第二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也将是最困难时期,然而它是转变的枢纽。第三阶段,是收复失地的反攻阶段。收复失地依靠中国自己在前阶段中准备着的和在本阶段中继续的生长的力量。然而单指自己的力量还是不够的,还需国际力量和敌国内部变化的援助,否则是不能胜利的,因此加重了中国的国际宣传和外交工作的任务。这个阶段,战争已不是战略防御,而将变为战略反攻,在现象上,并将表现为战略进攻;直至打到鸭绿江,才算结束了这个战争。

现在让我们再重温一下主席的经典论断!也就是《论持久战》的结论:“在什么条件下,中国能战胜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实力呢?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二是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三是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兴起。就中国人民的立场来说,三个条件中,中国人民的大联合是主要的。”“这个战争要延长多久呢?要看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实力和中日两国其他许多决定的因素如何而定。”“如果这些条件不能很快实现,战争就要延长。但结果还是一样,日本必败,中国必胜。只是牺牲会大,要经过一个很痛苦的时期。”“我们的战略方针,应该是使用我们的主力在很长的变动不定的战线上作战。中国军队要胜利,必须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高度的运动战。”“除了调动有训练的军队进行运动战之外,还要在农民中组织很多的游击队。”“在战争的过程中„„使 中国军队的装备逐渐加强起来。因此,中国能够在战争的后期从事阵地战,对于日本的占领地进行阵地的攻击。这样,日本在中国抗战的长期消耗下,它的经济行将 崩溃;在无数战争的消磨中,它的士气行将颓靡。中国方面,则抗战的潜伏力一天一天地奔腾高涨,大批的革命民众不断地倾注到前线去,为自由而战争。所有这些 因素和其他的因素配合起来,就使我们能够对日本占领地的堡垒和根据地,作最后的致命的攻击,驱逐日本侵略军出中国。”(一九三六年七月与斯诺谈话)“中国的政治形势从此开始了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的最中心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由 于当前的抗战还存在着严重的弱点,所以在今后的抗战过程中,可能发生许多挫败、

退却,内部的分化、叛变,暂时和局部的妥协等不利的情况。因此,应该看到这 一抗战是艰苦的持久战。但我们相信,已经发动的抗战,必将因为我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冲破一切障碍物而继续地前进和发展。”(一九三七年八月《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这些就是结论。亡国论者看敌人如神物,看自己如草芥,速胜论者看敌人如草芥,看自己如神物,这些都是错误的。我们的意见相反: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就是我们的结论。

我们伴随着祖国的迅速成长而成长。感受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我们伟大民族,决不屈服于任何世界其他民族的那份壮志雄心!所以我们身上肩负的责任不亚于我们以前的任何一代祖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我们来完成!

21世纪的我们,更要秉承这样的优良传统,用信心百倍、百折不挠、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投入到我们日常工作当中,学习毛泽东思想,学习好毛主席当年的那种生活态度,和思考方式,以及那种人生理想,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第13篇:近代史

1.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 2.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第二,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成为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3.

第五,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政治经济文化

4.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虽然,技术,刺激资本萌芽。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正是这种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增强了中华民族整体民族利益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成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并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清政府对内,对外。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

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空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第四,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第五,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A、从主观上看:第一,阶级局限性,

第二,以宗教发动群众的,无科学思想第三,没能正确对待儒学。

第四,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B、从客观上看: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3)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农民有伟大的革命潜力。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1)洋务运动的性质

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2)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只学科技不变革社会制度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教训:地主阶级不能担负重任。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第四,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而且在社会风习(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守旧势力的反对。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其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

(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改良行不通的。必须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首先,清政府是,因此,必须革命。 其次,不革命,统治,人,

再次,换取历史进步为补偿的。破旧与建设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打击中外反动势力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第三,带来思想解放。

第四,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新的积极变化。第五,打击侵略势力,促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1)失败原因:

首先,从根本上说,被旧势力篡夺第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彻底。第二,未充分发动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领导核心 (2)教训:

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中编综述:天翻地覆三十年

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发展的?这对中国革命事业带来哪些影响?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

(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

A、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B、1914年至1918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后,欧洲走向衰落,美国、日本崛起。日本侵略势力成为中国的最大威胁。C、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D、1919年3月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宣告成立,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先进分子创建共产党。

E、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逐步觉醒,开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A、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一场世界性的严重经济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和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导致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

B、1931年至1945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是首先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中国人民在东方开辟了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并最终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二)这对中国革命事业带来哪些影响:

(1)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一,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战胜国英法也被严重削弱,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第二,苏联经过战争考验,成为足以与美国抗衡的世界一流强国。社会主义冲破一国范围在多国赢得胜利。第三,占世界面积2/3人口,人口3/4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南太平洋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殖民主义体系急剧瓦解。

(2)战后世界形势的重大变化,就是300年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营垒的对立。美国竭力向全世界扩张,扶蒋反共,控制中国,成为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是一个严重的障碍。正确制定应对美国的政策和策略是中国革命胜利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

2、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在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都没有改变,不仅封建压迫继续存在,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还进一步加深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他们为对象。(1)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资本的控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任务。

(2)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基本任务。(3)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

3、如何理解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1)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一是地主阶级和后官僚资产阶级。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主要力量。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2)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第一是军事独裁统治,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第二是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第三是,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3)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关系决定。

第一,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不能容忍。 第二,民族资产阶级软弱。。

3,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获得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群众的共同选择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通过斗争实践得出 (2)五四运动思想启蒙

(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走上舞台

(4)外来影响——一战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矛盾;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一,有了新的领导核心 第二,科学的指导思想。 第三,有了新的革命方法,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目标第二,发动工农

第三,实行国共合作,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1927年八七会议,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

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三)确立武装斗争重要性和农村中心的思想 毛发文

(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提出标志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五)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红军游击战争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主要战略阵地。

2、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第一,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缺乏

第二,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敢于和瞎指挥。第三,八七会议以后 “左”倾情绪没清理。

第四,党员小资产阶级思想局限。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规模空前。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巨大影响

战争的性质,半半中国和帝国日本决死战争,是民族反对民族侵略、压迫、奴役的战争。中正义。日侵略者各种罪行,破坏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第一次胜利 名族解放战争,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免遭殖民奴役厄运。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第一,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统一战线第

二,以毛泽东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共产党游击战敌后战场,减轻正面压力,为战略返攻准备了条件。

第四,中国共产党人以爱国主义、模范,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之行的路线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片面抗战路线,战略战术上,不积极防御,只阵地防御。第二,国民党正面战场初期战略防御阶段,重要贡献。

第三,国民党各阶段不同。抗战初期积极抗战。战略相持片面抗战,战略反攻阶段,虽坚持抗战,但作用有限。

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第一,实力对比,弱国对强国。军事、经济实力和政治 第二,战略对比,大国对小国

第三,战争性质,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是得道的;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道的。

第四,战争结果,第一次反侵略战争胜利。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使中华民族免遭殖民奴役的厄运。

第14篇:近代史

1.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 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 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 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 联系的。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 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 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 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 造前提,开辟道路。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 必然要求。 前者为后者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 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和追求的 目标,二者共同服务于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历史主题。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 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 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 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性质。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 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 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 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 畸形的社会形态。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 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 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 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 国的决定性力量。第二,中国的封 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 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 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 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 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 ——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 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 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 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 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 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 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 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 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 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 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 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 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帝国之一还分别支 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 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 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 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 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 力的生活

22、为什么说

第15篇:近代史

中国、苏联、日本工业化的比较

所谓工业化是指从以农业经济为主,过渡到以工业经济为主的社会转型过程。而中国、苏联、日本三国的工业化有相同点,也有各自的特点。

相同点:

1、背景:三国都因为战争关系,经济受到很大打击,落后于欧美各国几十年,需要大力发展工业以实现赶超

2、目的:都想能实现工业国,成为经济大国,增强国家综合实力,赢得相当的国际地位

3、政府作用:日本政府实行计划经济,苏联斯大林组织进行五年计划,中国有共产党毛提出加快工业化进程,三国都是由政府直接干预经济,起主导作用

4、科技力量上:三个国家都对科技的引进和利用非常重视,日本大量引进欧美先进技术,同时着重研发能与欧美抗衡的自主技术,获得大量专利。苏联从美、德等西方国家引进先进机器设备和技术,还高薪聘请外国专家和技工,同时注意消化吸收,结合本国需要加强研发。中国吸收借鉴外国先进技术,引进先进设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但因为都有大量外部借鉴技术,所以自主创新能力较低,对外部依赖性强

5、人民的重要性:三国都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作用,帮助推进工业化进程 中国对比苏联——休克疗法=自由化+私有化+宏观紧缩=去工业化,成为西方的依赖经济,生活水平大幅下降。对比日本——工业高度发展+金融独立壮大,独立自主的经济政策,成为东亚+太平洋经济的火车头。

6、未来的路:继续或努力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

从不同点来说

1、时间:日本是从1885开始进入工业化阶段的,但从1945年开始快速发展经 济,实行工业化的;苏联是从十月革命胜利即1917年正式开始的;中国最早是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虽然工业化正式开始时间是日本最晚,中国最早,但进程和成就却大为不同。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后就已较成功完成工业化,而苏联是在1950左右初步实现工业化,中国则是目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左右。

2、工业化措施:日本和苏联都是以牺牲农民利益、剥削工人来达到资金累积的。日本由政府无偿征收赋税(尤其是农业税)的形式来实现,但也有来自对国外的掠夺。苏联则主要依靠农民的贡税,以牺牲农民的利益和农业的发展为代价,还有引进外国资金,以解决资金困难。但中国不是这样的,我国依靠广大的劳动人民,由农业生产带动工业生产。

3、产业结构:日本是由政府直接投资重工业,私营企业则采取棉纺织业 ,轻工业 ,重工业。苏联和中国都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但又有不同,即我们在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注意抓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而苏联在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4、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中国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抓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苏联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日本则是轻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轻工业发展为重化学工业化奠定了基础。重化学工业的发展推动了日本工业化的最终实现。

5、环境和资源方面:日本注重环境保护,把推进工业化和加强环境保护统一起来,注意治理污染,但他们也是先污染后治理;同时,因为日本本国国土面积小,

各种资源较少,所以节约利用资源且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苏联和中国则是在资源开采阶段,还是在工业加工过程中都资源浪费严重,不注意节约利用资源,既造成浪费,也污染环境。且两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工业的。

6、经济效益:日本形成了超稳定的企业组织结构即企业系列化,各方面协调发展,并适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顺利实现工业化,使国民能和谐生活。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不断改善。苏联工业化的完成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付出较大牺牲和代价而取得的,这也给以后苏联的发展留下了较大的隐患,所以要借鉴的地方更多。中国为推进工业化,实现改革开放等以大大加快经济发展。

第16篇:近代史

圆明园观后感

在一节中国近代史的课上,我们观看了关于圆明园的记录片,影片呈现了圆明园的起源,至繁盛以及最后的衰败,心中感触良深。

圆明园,一个完美到不属于人世间的皇家园林,灿若白玉的台阶依水而建,碧辉煌的宫阙凭水而立,罗马式立柱,巴洛克式拱门,勒洛特式的植物造型,五彩斑斓的琉璃瓦,这座中西合璧的花园可以和欧洲任何一座园林媲美。圆明园的规模之大,组建筑之多,建筑式样之繁复多变,都足够使人瞠目结舌。圆明园的美来自中国南方迷人的自然风景和在先中国诗歌与绘画中的意境。集所有想象力、建筑智慧、诗意与艺术和庞大的物质财富于一体。然而在乾隆时期,制度僵化,政治腐败,闭关锁国,使大清在鼎盛的外表下,潜藏着巨大的忧患和灾难!当西方世界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的时候,当欧美诸国正以突飞猛进之势向前发展着的时候,当那些“蛮夷之邦”“弹丸之地”正装备着足以征服世界的坚船利炮的时候,在东方,在清帝国,在圆明园,自负的愚昧的封建统治者正与他的宠妃爱姬躺在泡沫做成的温床之上,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西方列强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入中国,大清帝国陷入风雨摇曳之中。

枪支,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清军是那么不堪一击,自傲自闭,拒绝沟通,拒绝科学就会落后,落后就会挨打!听,一声炮响,那泡沫制成的温床被炸了个粉碎!那美丽的万园之园被化为了灰烬!

清军的士兵在一个一个的到下,这是横扫欧洲的蒙古骑兵最后的挽歌,也是大清帝国最后的一道防线。英法联军的进攻随着地图上红色的箭头一点一点的接近。占领圆明园的第二天联军们开始偷走圆明园中的东西,一件件珍宝就这样失去了,这样的场景惨不忍睹,凡是能拿走的,一件也没有留下,拿不走的,毫不留情的毁掉。圆明园就这样消失了……圆明园见证了大清帝国的繁盛与衰败。清帝国的命运已不仅仅是其自身的命运,而是代表着更为宏观更为深层的整个中华古代文明的命运。

圆明园永远被毁了,留下了一片民族的伤疤。不仅是令中国所有人民所羞辱的,也是历史上的一大遗憾。对于历史上所犯的错误和罪行,可以原谅,但不能忘记。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要把这篇羞辱的历史铭记于心,不要再让这篇历史在以后重演。历史是不可改变的,它将永远记录在每一代的人心中。但是,我们有责任为了以后中国美好的将来奋斗。

第17篇:近代史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是非判断题

1、1904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竟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结果俄国获胜。( 非 )

2、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其主管机构是督办政务处。

A、驱逐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A、1911 B、1912 C、1914 D、1919

8、自称“革命军中马前卒”、热情讴歌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宣传

28、与列强签订了善后大借款合同的是(

D )。 家是(

B

)。

A、章炳麟

B、邹容

C、陈天华

D、汪精卫

9、1905年,同盟会成立,(

C

)被选举为总理。 A、黄兴

B、宋教仁

C、孙中山

D、汪精卫

A、段祺瑞

B、黎元洪

C、冯国璋

D、袁世凯

29、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其中皖系的首领是(

A )。 A、段祺瑞

B、黎元洪

C、冯国璋

D、张作霖

30、北洋军阀某曾向日本大借款,其中西原借款即达八项,此人是(

A )、

A、段祺瑞

B、黎元洪

C、冯国璋

D、袁世凯

31、中国近代史上,企图复辟帝制并且做了83天皇帝的人是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是民族资产阶级。

10、1905年,同盟会在(

A )成立。 (

非 )

A、东京

B、南京

C、北京

D、上海

4、民族资产阶级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

11、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D )。

5、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第一个革命团体是同盟会。

6、辛亥革命又称黄花岗起义。

A、《新民丛报》

B、《时务报》

C、《新青年》

D、《民报》 ( C )。

12、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

A、张勋

B、溥仪

C、袁世凯

D、光绪帝

32、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成立(

B

)。

A、国民党

B、中华革命党

C、中国国民党

D、同盟会

34、1913年,(

B

)遇刺,孙中山发动反袁的二次革命。 A、黄兴

B、宋教仁

C、蔡元培

D、陈其美

7、毛泽东认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从康有为开(

D

)。 始的。(

8、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清末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

9、第一次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A、光复会

B、强学会

C、兴中会

D、同盟会

13、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的内容是(

C

)。

A、驱逐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14、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内容在辛亥以前指的是(

D

)。

35、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B) A、驱逐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A、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 D、农民阶级

36、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8年颁布的一部宪

10、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

15、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的内容是(

C

)。

11、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生主义。

A、驱逐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12、辛亥革命失败了是指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16、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的内容在辛亥以前指的是(

D

)。 法是(B)

13、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 A、驱逐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14、革命性与落后性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双重性格。

15、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17、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A

)。 A、要不要采取革命手段

B、要不要实行共和制度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明定国是》 D、《商律》

37、北洋军阀政府代表的是(B)

A、民族资产阶级利益 B、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

1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喊出振兴中华口号的先进人士是严复。C、要不要社会革命

D、要不要推翻帝制 (

18、辛亥革命以前革命派发动的影响最大的起义是(

B

)。 C、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利益 D、工农利益

17、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主力是工人阶A、兴中会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二次革命

D、武昌起义

38、袁世凯为得到日本对他复辟帝制的支持,接受日本提出的严级。

1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工人阶级。

19、1911年的保路风潮中,运动最激烈的省份是(

D

)。 A、湖南

B、湖北

C、广东

D、四川

重损害中国权益的(B)

A、“善后大借款” B、“二十一条“

1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指的20、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在中国延续了(

C )C、“西原借款” D、《北京条约》 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

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39、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是(D) A、二次革命的失败 B、护国运动

C、第一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D、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40、1904年,孙中山发表的指出只有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的文章是(D) 20、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A、五百

B、一千

C、两千

D、三千 党。( 是

二、单项选择题

21、武昌起义胜利后成立了湖北军政府,主持军政府的都督是(

A

)。

1、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次战争在中国境内进行,而中国却宣称A、黎元洪

B、黄兴

C、谭延闿

D、孙中山 中立。这是(

D )战争。

A、甲午

B、鸦片

C、八国联军入侵

D、日俄

2、1903至1904年,(

C )派兵侵入中国西藏地区。 A、日本

B、俄国

C、英国

D、法国

3、(

D )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已经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要求。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中国近代史上正式废除科举制度的改革是(

B )。 A、戊戌变法

B、清末新政

C、民国新政

D、新文化运动

5、中国近代史上曾设立商部的改革是(

B )。

A、戊戌变法

B、清末新政

C、民国新政

D、新文化运动

6、1894年,孙中山创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

A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7、兴中会比同盟会誓词缺少的内容在于(

D )。

22、武昌起义胜利后,中华民国成立,定(

C

)年为中华民A、《革命书》 B、《警世钟》 国元年。

A、1910 B、1911 C、1912 D、1913

23、民国38年指的是公元(

C )年。 A、1947 B、1948 C、1949 D、1950

24、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是(

B )。 A、孙中山

B、袁世凯

C、黎元洪

D、冯国璋

2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B

)。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总统选举法》

C、《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D、《中国问题的真解决》

41、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是(B) A、保路运动 B、武昌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中华民国起义

42、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是(C) A、兴中会的成立 B、广州起义

C、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D、三民主义的提出

43、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的反清革命组织是(B )。 A、华兴会 B、兴中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44、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的不同之处是,辛亥革命(D

26、毛泽东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A、由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发动的 起来,是从(

B

)先生开始的。

A、康有为

B、孙中山

C、陈独秀

D、毛泽东

27、国民党成立于(

B

)年。

B、以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 C、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D、改变了中国的国体

45、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标志是( A)。 A、兴中会的成立 B、1895年广州起义

C、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成立 D、《革命军》发表

12、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体现在(ABC) A、企图以承认不平等条约和外债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 B、没有提出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

A、湖北 B、湖南 C、广东 D、四川

23、中国资产阶级的双重性格是(AC)

A、革命性 B、先进性 C、妥协性 D、彻底性

46、1894年,孙中山北上京津上书(C),希望能进行自上而下的C、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

24、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进行的活动改革。

A、张之洞 B、左宗棠 C、李鸿章 D、曾国藩

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D、没有提出鼓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

有(ABCD)

A、护国运动 B、第一次护法运动 C、二次革命 D、第二次护法运动

25、在辛亥革命的酝酿阶段,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中,规模较大具有代表性的有(ABCD )。 A、拒俄运动 B、拒法运动 C、抵制美货运动 D、收回利权运动

26、1904年各地建立的资产阶级团体有(ABCD )等。 A、华兴会 B、科学补习所 C、光复会 D、岳王会

47、1903年,(D)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的

13、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破坏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活动有保皇观点,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A、邹容 B、陈天华 C、宋教仁 D、章炳麟

(ABCD)

A、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48、下列事件按时间的先后次序排列应是: ①护国运动 ②二次B、解散国会,遣散议员 革命 ③袁世凯称帝 ④护法运动(D)。

C、炮制《中华民国约法》,用总统制取代内阁制

A、③①②④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②①③④ D、修改《总统选举法》以达到无限期连任,并推荐继承人

49、1911年4月27日,(B)率领敢死队120余人在广州举行起

14、1905-1907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义,大部牺牲,其中七十二烈士的遗骸被葬于黄花岗,是役史称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了论战,论战内容包括(ACD)。

27、1913年至1917年间,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革命斗争有(ABC ) “黄花岗起义”。

A、孙中山 B、黄兴 C、陈英士 D、蒋介石 50、“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D)。

A、孙中山辞去民国总统 B、黄兴解散南方的革命军队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B、要不要实行对外开放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第一次护法运动 D、黄花岗起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D、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义

15、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时,附以力图制约袁世凯的三

28、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运动,两者的共个条件是(ACD)。

同点有:(ABD )

A、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B、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约” D、宋教仁被暗杀兴A、南京为首都 B、解散袁世凯的军队 中会的成立

三、多项选择题

C、总统在南京就职 D、遵守约法

16、在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继续革命,试图挽救共和的努力有C、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 D、未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

纲领

29、清政府实施新政,在文化教育方面也采取了系列措施,主要

1、1904至1905年,为了争夺在华利益竟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AD)。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是( AB

)。 A、日本

B、俄国

C、英国

D、法国

2、清政府在清末新政中进行预备立宪的目的是( ABC

)。 A、皇位永固

B、外患渐轻

C、内乱可弭

D、共和可期

3、兴中会与同盟会誓词的共同内容有(

AB

)。 A、驱逐鞑虏

B、恢复中华(中国)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4、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陈天华写了(

CD )两本小册子。 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革命军》

C、《猛回头》

D、《警世钟》

5、以下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是(

ACD

)。 A、文学社

B、强学会

C、光复会

D、岳王会

6、三民主义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ABC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治主义

7、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包括以下两项内容(

AB

)。 A、驱逐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A、发动“二次革命” B、举行黄花岗起义

C、发起护国运动 D、在广州建立护法军政府,出师北伐 内容包括( ABC)

17、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在于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的许多弱A、废除科举 B、设立学堂 C、奖励留学 D、禁止缠足 点和错误,主要有(ABD)。

A、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C、革命派没有先进思想武装 D、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30、北洋军阀集团在袁世凯死后分裂为三大派系,它们是(ABC ) A、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 B、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 C、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 D、以陈炯明为首的粤系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是非判断题

18、武昌起义后,袁世凯重新掌握清政府实权的原因有(AC)。

1、北洋军阀的建立者是袁世凯。( 是 ) A、控制北洋新军 B、立宪派的支持 C、帝国主义的扶植 D、革命党人的妥协

2、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主要支柱是中央政权。

非 )

3、新文化运动始于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19、《辛丑条约》签订后,外国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其投资项

4、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提出者是胡适。

) 目包括(ABCD)。

A、扩大设厂规模 B、给清政府大量高息贷款 C、争夺铁路利权 D、争夺矿山利权

20、20世纪初,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包括

5、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之一“德先生”指的是民主。

6、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全盘反对传统文化的斗士。

7、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并没有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

8、十月革命是推动中国先进人士在思想上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关键因素。

9、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非 )

10、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8、1905至1907年间,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了大论战,其主要舆(ABCD)。论阵地是(

BC

)。

A、反洋教斗争 B、抗捐、抗租、抗税

A、《时务报》

B、《民报》

C、《新民丛报》

D、《新青年》 C、拒俄、拒法、抵制美货 D、少数民族与会党起事

9、1911年武昌起义中,决定联合行动进行武装反抗的两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D )。

A、文学社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共进会

10、辛亥革命后,有两人企图复辟帝制,他们是(

AC )。 A、袁世凯

B、黎元洪

C、张勋

D、段祺瑞

11、辛亥革命在社会风习方面的积极变革有(

AB

)。 A、废跪拜礼

B、废除老爷的称呼

C、提倡女子高跟鞋

D、提倡女子离家出走

21、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改革内容包括(ABCD)。 (

) A、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 B、裁撤绿营,建立新军 C、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 D、鼓励留学,颁布新学制

11、五四运动为中共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13、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

14、中共一大于1921年7月1日在上海召开。

非 )

22、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借“国

15、中共一大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非 ) 有”名义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这就激起了(ABCD)几省

16、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采用了群众路线的斗争方法。

非 ) 的保路风潮。

17、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的合作方式是党外合作。

18、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非 )

A、新文化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五四运动 D、

31、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直接同帝国主义势力进行的有组织较量辛亥革命

是(A)

A、香港海员罢工

B、省港大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D、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32、1921年,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成立于(

C

) A、广东惠州

B、湖北武汉

C、浙江萧山

D、上海

19、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15、左翼文化运动中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 B )。

( 是 )

20、中国国民党是国共合作的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的组织者。

二、单项选择题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C )

A、瞿秋白

B、鲁迅

C、茅盾

D、胡适

16、中国工人阶级政党的最早组织是在(

A )建立的。 A、上海

B、北京

C、天津

D、广州

17、1920年,俄共派(C )来华,这对中共的创建起了促进作

33、作为中国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的罢工事件是(

B ) 用。

A、省港大罢工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五卅运动

D、香港海员大罢工

34、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党内合作方式的提出者是(

D

) A、孙中山

B、陈独秀

C、维津斯基

D、马林

35、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B)

A、孙中山发表《国民党宣言》

B、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 A、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

B、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A、马林 B、鲍罗廷 C、维经斯基 D、布哈林

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

D、陈独秀成为北大文科

18、《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是(

A ) 学长

2、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白话文运动的主要人物是(

B

) A、陈独秀

B、胡适

C、鲁迅

D、刘半农

3、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事件是(C)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第二次护法运动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A)

A、民主与科学

B、提供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自强求富

5、下列观点中,不属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观点的是( B)

A、陈望道

B、陈独秀

C、李大钊

D、李达

19、中国第一个地方共产党组织是(B) A、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B、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C、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D、广州共产主义小组

20、1919年,李大钊与(

C )进行了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C、中国共产党三大的召开

D、中共中央杭州西湖特别会议的A、梁启超

B、张东荪

C、胡适

D、黄廷霜

2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说法,其中“陈”、“李”分别指(B

A、陈独秀 李达

B、陈独秀 李大钊

C、陈潭秋 李大钊

D、陈潭秋 李达

召开

36、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是(C)

A、旧三民主义

B、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 C、新三民主义

D、《孙文越飞宣言》

37、1925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议题是(A)

A、如何领导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

B、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 C、建立统一战线的问题

D、强调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

38、中共三大的中心议题是(B)

A、提出民主革命纲领

B、讨论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

C、制定开展工农运动计划

D、批评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39、1925年,以(

C )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

A、省港大罢工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五卅运动

D、香港海员大罢工 A、孔学并不等于全部国学

B、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应该否

22、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工会是(

B

) 定

A、长辛店工人俱乐部

B、上海机器工会

C、“孔学优点,仆未尝不服膺” D、封建礼教是“吃人的礼教”,C、上海工人俱乐部

D、北京机器工会 其流毒“不减于洪水猛兽”

6、中国人是从(D )后开始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的。

23、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是(

A

) A、1921年7月23日

B、1921年7月1日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俄国十C、1920年7月1日

D、1922年7月1日 月革命

2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B)

7、中国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主张向俄国十月革命学习的先进A、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成立

B、中共一大的召开 分子是(A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鲁迅

D、胡适

8、最先在中国大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C) A、陈独秀

B、毛泽东

C、李大钊

D、鲁迅

C、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D、《中国共产党宣言》的制定

25、中共一大选举(

D )为书记。

A、毛泽东

B、李大钊

C、张国焘

D、陈独秀

26、毛泽东认为,( C)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9、下列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中,不属于早期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A、十月革命

B、五四运动

是(C )

A、李大钊

B、毛泽东

C、胡适

D、蔡和森

10、李大钊成为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志,是他于1919年9月11月发表的文章(D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庶民的胜利》 C、《Bolshevism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1、新文化运动的第一旗手是( D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李大钊 D、陈独秀

12、《新青年》提出的著名口号是( C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民主和科学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13、李大钊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标志是( C )。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第一次国共合作

27、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是在( B )。

40、1925年,国民政府建立于(

C ) A、党的一大上 B、党的二大上 C、党的三大上 D、党的四大上 A、武汉

B、南京

C、广州

D、北京

28、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B)

41、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的标志是(C) A、同中国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策略

B、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坚持共产党领导权和巩固工农联盟的总方针

D、发动武装起义、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A、中山舰事件

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七一五分共

D、整理党务案

42、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D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29、中共二大提出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从没有采取过的革C、中共三大

D、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命方法是(B)

A、统一战线的方法

B、群众路线方法 C、武装斗争方法

D、议会斗争方法

43、国共合作之下进行的北伐战争所喊出的(B )口号响彻大江南北。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打倒军阀,除列强

A、在北京组织共产主义小组 B、与陈独秀商量建立共产党组织

30、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对大革命的高潮形成起C、打倒土豪,分田地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C、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 D、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

14、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C

了重要推动作用的是(A)

A、省港大罢工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五卅运动

D、香港海员大罢工

44、中国共产党正式决定与国民党实行合作的方针和办法是在( C )。

A、党的一大上 B、党的二大上 C、党的三大上 D、党的四大上

45、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 )

A、新三民主义 B、联俄 C、联共 D、扶助农工

46、1926年的北伐中,国民政府收回的租界有( D )。

A、某种程度的保留

B、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 C、某种程度的怀疑

D、对资本主义完全失去信心

C、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D、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23、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主要活动有(ABCD

11、下列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的正确说法有(ABCD ) A、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B、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

论战

C、在工人中进行组织和宣传工作

D、进行建党的讨论和组织工作

24、中共早期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的论战有(

ABC

) A、汉口 上海

B、上海 九江

C、天津 九江

D、汉口 九江

A、它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

47、国共合作北伐的对象中控制东北地区的军阀是(

C ) A、吴佩孚

B、孙传芳

C、张作霖

D、陈炯明

48、北伐战争的目标是推翻(

A )的统治。

A、北洋军阀

B、奉系军阀

C、直系军阀

D、皖系军阀

B、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

C、它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永恒的

D、它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性的历史事件

12、十月革命推动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A、问题与主义论战

B、社会主义讨论

C、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D、关于社会性质的论战

49、1927年7月15日,(

B )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标志着义的原因有( ABC )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全面破裂。

A、蒋介石

B、汪精卫

C、胡汉民

D、吴稚晖

50、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中共中央犯了以(

A )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A、陈独秀

B、瞿秋白

C、李立三

D、王明

三、多项选择题

1、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是(AB ) A、地主阶级

B、买办资产阶级

C、外国帝国主义

D、民族资产阶级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混战的深刻原因是(

CD

) 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B、争夺中央政权

A、启示落后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

B、苏俄以平等态度对待中国

25、五四前后,为了扩大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共产党早期组C、启示发动人民的革命方法

D、启示中国人创建新的政党

13、新文化运动的局限包括( ABC )。

A、批判孔学,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但不能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B、不改造封建思想赖以生存的的社会环境,仅改造国民性是不可能的

C、领导人不具备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形式主义地看问题

D、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不彻底性

14、十月革命前后在中国流行的社会主义流派有( ABCD )

织的成员同以(ABCD)为代表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进行了斗争。

A、胡适 B、张东荪 C、梁启超 D、黄凌霜

26、1922年7月中共二大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这个纲领的基本点包括(ABC) A、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B、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C、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渐次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A、无政府主义

B、工团主义

C、基尔特社会主义

D、新村

27、北伐战争直接打击目标是(ABC)

A、吴佩孚

B、孙传芳

C、张作霖

D、陈炯明

28、下列属于对中共一大内容的描述不正确的有(AC ) A、陈独秀作为代表出席大会,并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B、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C、大会确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D、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9、下列各项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条件的有(ABCD )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B、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及其水平的提高

C、党的早期组织的成立

D、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日益成熟 30、下列事件中,由蒋介石亲手制造的有( AB) C、中国地方性的农业经济

D、帝国主义采取划分势力范围的分主义 裂政策

3、《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有( ABC ) A、陈独秀

B、鲁迅

C、胡适

D、蔡元培

4、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是(BC

15、五四运动爆发的社会历史条件是(ABD )。

A、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B、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C、出现了陈独秀、李大钊等一大批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A、民友社

B、《新青年》杂志

C、北京大学

D、政学会 D、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5、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CD ) A、独立

B、富强

C、民主

D、科学

16、五四运动的中心地点是( AC )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广州

6、下列选项中,属于早期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的是(ABCD

17、参加五四运动的社会阶级和阶层有(ACD ) A、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B、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迷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信和愚昧

C、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

D、主张实行文学革命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8、五四运动所具有的崭新特点有( ABC )

7、下列选项中,属于对早期新文化运动的正确认识的是(ABC ) A、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B、真正的群众运动

A、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要想从根本上改造国民,仅依靠少数C、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D、促发建党的A、中山舰事件

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人的呐喊是不可能的

B、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形式主义地看问题 C、新文化运动的参加者基本局限在知识分子的范围内 D、为中国人民提供一种正确认识中国国情的思想武器

8、新文化左翼人士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怀疑的原因有( BCD )

A、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B、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暴露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

D、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屡遭失败

9、在十月革命以前介绍过马克思学说的人物有( ABC ) A、孙中山

B、朱执信

C、梁启超

D、鲁迅

设想

19、中国早期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是(ABC) A、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B、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

C、一部分原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D、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

20、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包括(ABCD)。

A、毛泽东 B、杨匏安 C、蔡和森 D、周恩来

21、早期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有(ACD) A、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

B、同情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

C、马日事变

D、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0、“自竞争人权之说兴,机械资本之用广,其害遂演而日深;政C、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治之不平等,一变而为社会之不平等;君主贵族之压制,一变而D、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为资本家之压制。此近世文明之缺点,无容讳言者也。”

22、标志着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旗帜在中国大地上树立起来的事这句话表明了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是件是( ABC )。

(AC )

A、陈独秀被推为上海小组的书记 B、创办《共产党》月刊

第18篇:近代史

无法抹去的印记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实践地点:旅顺日俄监狱 实践时间:2015年5月2日

实践目的:70年前当那场惨绝人寰的侵华战争终以日本军国主义的失败而告终。战争早已结束,但是对这种“往事”所饱含着国仇家恨、鲜血淋漓的“记忆”,绝不会因时间的流逝就变成不存在,也绝不会因某些人别有用心地加以歪曲、抹杀就被完全遗忘。基于学校的组织,同学们积极响应,在班级内组成一个小团队,到大连旅顺日俄监狱进行参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其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提高爱国主义觉悟。

实践报告:

旅顺日俄监狱旧址,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向阳街该监狱原由沙俄建于1902年,在日俄战争期间曾临时改作俄军骑兵营地和战地医院,从1907年开始由日本侵略者逐步改扩建为监狱。日伪时期,它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一座法西斯监狱。这所监狱曾杀害过很多中国、朝鲜和日本的革命志士及无辜群众。岁月悠悠,沧桑巨变,昔日的杀人魔窟,现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走进旧址博物馆大门,青红两色的监狱大楼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青色的是砖墙表明它是沙俄建立监狱时的“原作”,而红褐色的砖墙则是日军占领旅顺后扩建的部分。与世界上所有的监狱不同,它是世界上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第三国连续修建、连续使用的一座监狱。它所关押的并不完全是中国人民,还有反战的日本进步人士以及美国飞行员等。

最初,这里只有主楼和87间牢房。日军接管后,1907年开始扩建,将牢房增加到275间,不仅有普通牢房,还有暗牢4间、病牢18间。1920年,这里改称为“关东厅监狱”。1926年,改名为“关东厅刑务所”。1939年最后定名“旅顺刑务所”。成为监禁、迫害和屠杀中国人民和国际进步人士的人间地狱。

(一)恶魔罪行令人发指

70周年 日俄监狱可是说“人间地狱”,走进日俄监狱,首先看到的是挂着各种颜色

囚服的检身室。是为防止被关押者藏暗器而设置搜身的场所,共有3座。这里的囚衣都是被关押者穿过的,囚衣的颜色不一样,代表犯人在监狱的地位和所从事的劳动是有等级分化的,穿红色囚衣的是表现不好的,他们住的吃的最少,干的最多,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折磨至死,这个横杠是检身杠,当年有两名士兵站在杠的两边,无论冬夏,每天犯人都要脱光衣服,双手举过头顶,用日文喊自己的编号。从木杠上跨过,许多老年人冬天受不了寒冷就会被冻死。经过检身后,被关押者可以回牢房了,就这样,一天早晚两次,一年四季天天如此。

在监狱二楼的行刑室,布满了吊杠、虎凳等刑具。行刑时,受刑者被剥光衣服,俯卧在\"火\"字型的虎凳上,四肢被皮带勒紧,看守使用灌满了铅条的竹条抽打,这叫\"笞刑\"。当时的《关东州刑法令》规定,笞刑只能用于毒打中国人,而不用于日本犯人。行刑时,刽子手用白布蒙住被处死者的面部,将他强行按坐在活板上,脖子套上绞索,然后突然打开活板进行绞杀。尸体被蜷曲着塞进木桶钉上盖,然后埋在监狱外的荒地里。

(二)中国志士迫害最深

一楼的牢房阴暗潮湿,在每间面积仅十几平方米左右的牢房里,往往要关押七八个人,里面所有的生活用具就只有一个饭桶和一个粪桶。夏天牢房里闷热,空气混浊,里面有马桶的臭味、东西发霉腐烂的气味,加上蚊子叮、虱子咬,让人不堪忍受。一旦瘟疫流行,许多人便被夺去了生命。冬天,牢房里没有取暖设备,墙壁上结着厚厚的冰霜,每人只有一条不足二尺宽的薄褥子铺在地板上。被子同样又薄又短,无法御寒。夜里寒风刺骨,根本无法入睡。在每间牢房的墙壁上,还贴有一张日、韩、中三国文字的狱规。《狱规》共有11条:“不准说话,不准对面,不准倚墙,不准向外张望和走动„„”一旦违反狱规,就要遭受看守毒打。

中国犯人在这里受到最严酷的迫害。监狱规定,日本犯人可以在狱中吃白米饭,韩国犯人可以吃小米,而中国犯人在狱中只能吃发霉的高粱米饭。中国人如果吃了白米饭立即可以“经济犯”处罚。在牢房里,一楼关的都是普通的刑事犯,他们一般没有死亡的危险,楼层越高,死亡的可能性就越大,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一下高等犯人住的房间,我们称之为“单间”,这个屋就是过去关押朝鲜民族英雄安重根的房间,1909年10月26日。他在中国哈尔滨火车站将日本军国主义头子伊腾博文枪毙,被捕后押解到这座监狱,关押了5个月,1910年3月26日上午10时,在监狱的死刑室就义,年仅32岁,在关押期间,他还写了两本书,一个《狱中记》,记述了他32年生活和斗争的里程。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另一个是《东洋和平论》,书中呼吁亚洲人民联合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争取独立,保卫和平。

日寇在狱中杀害了无数中国革命者和国际进步人士。据原刑务所长田子仁郎供诉,就在日本宣布投降的第二天,他还亲自指挥看守在绞刑室里秘密绞杀了抗日志士刘逢川、何汉清等人。日寇还烧毁了大批监狱档案,以掩盖恶魔罪行,使日寇统治监狱40年间究竟杀害了多少仁人志士,成为千古之谜。

将所有的遗址和遗物都看过之后,心情说不出的沉重,走出监狱旧址,望着现代化的新城市,心中的情感起伏不定。让我们从灵魂深处真正感受到一种前进的动力,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想对长眠于这里的烈士说很多话,但是,又不知从何说起!语言是那样的苍白,纪念碑呢?纵使是一次平凡的殉难,都会令后人纪念一生!

历史在那里,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什么,它见证着一次又一次的变迁、改革、兴衰,它用它的存在让后人记得这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无法抹去的印记,提醒着我们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学会感恩,面对所有的不愉快,面对我们美丽未知的未来。

参考:

【1】旅顺日俄监狱《狱规》.

第19篇:近代史复习资料

1、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南京条约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

3、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人是:魏源

4、1901年,八国联军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

5、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

6、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7、什么的失败标志着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的终结:护法运动

8、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李大钊

9、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什么地方建立:上海

10、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标志: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1、毛泽东的著名论断——以后要非常注意和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得来的是在哪会: 八七会议

12、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3、为了更好的领导抗日战争,批驳“亡国论,速成论”,在思想上和理论上武装全民,毛泽东在1930年发表的文章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4、毛泽东在1938年5月发表了什么文章:《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

15、解放战争中属于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6、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17、八一南昌起义最大的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18、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性质发生了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主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⒈性质:它是一场由地主阶级领导的向西方学习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⒉历史影响:⑴ 积极方面:

A、引进了一些西方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有利于中国生产技术的进步。

B、创办近代企业,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刺激作用,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 C、派遣留学生和设立新式学校,有利于培养一批近代实用人才,有利于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D、购买或生产的一批武器装备了清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力量。 E、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F、开启了中国军事、经济、教育近代化。

⑵消极方面: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没有改变中国继续沦为“两半社会”的命运。 ①由清朝官府举办其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 洋务派创办的企业管理腐朽,生产效率低 ②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而不能为国求强; ③民用工业是为了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不能为社会求富; ④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利用控制; ⑤经营管理腐败。

⒊认识:①改革既需魄力也需毅力。 ②改革既要布新更要除旧。

③改革成功必须以国家民族的独立为首要前提,以优越的社会制度为保障。(中国近代化必须在取得民族独立和推翻封建制度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3、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饭地反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这次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3)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住了准备。

4、中国革命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和相互联系 答: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要战胜强大的反革命力量,就必须把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采取正确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尽可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总是凭借着反革命暴力对革命人民实行残暴的镇压。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革命人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农民为主体的国度,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的大多数,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多数。加之长期处于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必然反映到党内来,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内的主要矛盾。这种情况决定了要建设一个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三大法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5、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和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和革命发展、思想演变的必然结果。到1921年,各方面的条件已具备: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2)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赶不上的准备;

(4)列宁领导的共国际从各方面给予的实际帮助,从外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定的领带核心,灾难沉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主治者和领导者,中国各忙从此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不断向前发展,有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它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各种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给你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货的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提供了可能性。

6、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其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 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7、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

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三、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8、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失败原因:

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2)教训: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 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9、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一、主要原因在于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现状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一句话,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的、正确的结合起来。

二、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

三、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地清理。

第四、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党内出现只注重书本知识,不注重实际的教条主义,只注重感性知识而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影响党的思想、路线和政策。

10、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赢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这是因为,这时的中国已经具有了以往不具备的进步因素,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共产党成了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

一、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制定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即人民战争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指明了方向。

第二、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开辟和巩固、扩大抗日根据地,对坚持杭战、争取胜利发挥了伟大的战略作用。

第三、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开辟和巩固、扩大抗日根据地,对坚持杭战、争取胜利发挥了伟大的战略作用。

第四、积极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抗日根据地政治民主、政府廉洁、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同国统区政治专制、吏治腐败的局面,形成鲜明的对比。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抗战胜利的坚强阵地。

第五、组织和推动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这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热情、坚持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和支援抗战前线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六、在斗争实践中积极推进党的自身建设工程,为胜利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提供政治保证。

抗日战争的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最坚决的代表者和捍卫者。广大的中国人民由于在实践中逐步看清了这一点.而进一步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抗战时期得到大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也为党在抗战胜利后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

1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

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

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这就为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这就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第20篇:近代史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第一,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第二,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第三,基本特征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6,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A.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劫财富;b 政治控制(手段):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c 经济掠夺(目的):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d文化渗透: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2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 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空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他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

A、从主观上看:

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第二,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第三,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

第四,太平天国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B、从客观上看: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3)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1)洋务运动的性质

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2)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確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3)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P47页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其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是处处碰壁。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制制度的终结

1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2,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失败原因: 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2)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1,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1)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

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现时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

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

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2)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第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第二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他们是要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使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第三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他们主张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上述建国方案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由他们在自己的政治实践中做出选择,但是,从根本上说,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3)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之所以行不通,是由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

第一,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他们不能容忍的。

第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他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总之,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唾弃,他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大群众的拥护,连提出这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的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一起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群众的共同选择。 2,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近代以来,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中国的先进分子曾经历尽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但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在实践中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壁。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更使人民陷入深深的绝望、苦闷和彷徨之中。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以以往少数先觉者的救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是因为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中国国民的性质与行为的堕落,乃是“亡国灭种之病根”。因此,“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他们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期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即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中的指导思想地位。 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也存在着一些弱点。

第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上说,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有效的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第二,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但是,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要根本改造由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的。

第三,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的使用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他们中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坏就是绝对的坏,好就是绝对的好。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

事实上,在当时的先进分子中,有的人在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就已经开始对它有所怀疑和保留了。

第一,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第二,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端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客服的矛盾。第三,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更使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疑问。

新文化左翼人士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怀疑,推动者他们去探索挽救危亡的新途径,为他们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合宜的土壤。

(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型:

首先,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除李大钊以外,就是陈独秀。

其次,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为毛泽东等。

再次,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其代表为董必武等。

(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第一: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第二: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这样,在十月革命以后、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思想界,就产生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开始在中国形成为一股有相当影响的思想潮流。

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上课老师只让记三句话,我觉得稍微有点解释比较好)

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第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月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第三,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的产生具有深厚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5,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三)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还科学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五)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6,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全民族抗战的路线,采取的是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2)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决策,并坚持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

(3)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反对妥协,分裂和倒退。

(4)中国共产党积极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减租减息,大力发展生产,积极进行全化建设和干部教育。

(5)在大后方开展抗日民主运动和抗战文化工作,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意识,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支援抗战前线,积蓄革命力量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6)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溶入中国国情,创立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使他们极大的增强了参加和领导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自觉性。

7.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1)国民党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实行单纯的政府和正规军的抗战;在战略技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这是由国民党政府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利益所决定的,不仅使国民党正面战场节节失利,而且危害群众利益,不得人心,使国民党政府孤立于人民群众之外。

(2)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

(3)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在抗战各阶段中表现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起来重要作用,对抗战的坚持起来重大作用。但由于其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也遭受了巨大损失,特别是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一面消极抗战,一面制造反共摩擦事件,其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下降。在战略反攻阶段,国民党虽然坚持抗战,但重点在准备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对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作用十分有限。 8.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由于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严重压迫,在中国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群众基础是十分广泛的。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

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由于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武装力量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中国共产党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和武装农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才能逐步地争取革命的胜利。

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中国共产党遵循毛泽东建党学说,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把自己锻炼成立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成为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雄战士,成为全国各族人民拥戴的领导核心。 9.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而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素和必要条件。 (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总之,这一选择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通过这一选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10.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①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②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制定了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开始了向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进军。

③《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 ④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共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往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的新思想,如“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

⑤《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⑥进行整风运动和提出建设“六又”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

11.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一系列重大的决议。 (1)全会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全会全面纠正了自1957年以来党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发生的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重新恢复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

(2)全会完成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拨乱反正。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决定拨乱反正,并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 (4)从党的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来说,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综上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上一次伟大转折,它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近代史调查报告
《近代史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