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调研报告

空巢老人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0-02 08:37:00 来源:调研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空巢老人”调研报告

“空巢老人”问题调研报告

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路口镇实际调查走访,分析和概述了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经济拮据,日常生活难以自理,身体健康与医疗没有保证,情感孤独,缺乏与子女之间的沟通,生活乏味,没有足够的娱乐活动,与邻里关系也时常紧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主要成因,提出了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主要原因;想法与建议

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现今中国社会,80后与90后逐渐占据了社会生活的主导地位,伴随着年轻思维方式的注入,人们的社会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也发生了急剧变革与更新。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和现代交通和通讯的日益便捷,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思想逐渐被人们忽略。与此同时,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使得人民平均寿命普遍提高,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上升,使得我国社会的老龄化问题也在不断加剧。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可以了解到,自2001年起,我国已正式进入到快速老龄化阶段;未来20年,老龄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将超过3%;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以上。据专家预计,到2030年,空巢老人家庭的比例或将达到90%,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由此,一个新的值得我们关注群体的诞生了——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亟待破解的社会命题。事实上早在1999国际老年人年,国际卫生组织就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观点,即通过倡导积极老龄化,最大限度地增加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以实现尽可能延长人类健康预期寿命,提高老年期生活质量的目标。“空巢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对他人帮助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心理上也就越来越脆弱,对养老服务需求也日益迫切。 “劳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

积极开展关爱老人关注社会的各项活动,希望通过各项调查结果和共同撰写的调研报告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同时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有效改善“空巢老人”现状,缓解日益严重的空巢老人问题,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调研方法

考虑到城乡差距可能导致问题的严重性的变化,我们选择了三个不同层次梯度的地方进行深入实地的调研。我们在当地队员的带领下遍访当地的空巢老人,深入到老人家中了解情况,并进行问卷调查。在完成任务之余,我们也不忘到当地敬老院去关爱看望那里的孤寡老人,给他们送去水果和慰问,赢得了老人们的热烈欢迎,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最后,根据我们走访的结果和调查问卷撰写调研报告,联系媒体,以期更多的人关注空巢老人,更加地关爱老人。

论文框架

关于调研报告的框架,首先,我们在当前社会大背景下引出“空巢老人”这一问题,然后在调研走访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详细叙述当前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进而发现空巢老人在物质和精神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我们的合理化建议,以期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度,进而改善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

现状

这次我们调查的范围主要是以市区为中心展开,深入几个有代表性的社区,下到一些乡镇空巢老人家中进行深入了解调查。在走访空巢老人的同时,我们也广发问卷,调查的对象比较广泛,各种年龄段的人群基本都覆盖到。调查情况有一定的代表性,据调查显示我市空巢老人比较普遍,这与我市外出打工人数之多有密切关系,但是从问卷结果来看,市民对空巢老人的关注度并不是很高,只有68.04%的受调查者表示,知道空巢老人这回事。由此可见,社会对空巢老人的关注度不够。下面我们将就调研了解到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现状做简要分析。

在被调查的人群中有69.54%反应 ,空巢老人现象在我市表现的很普遍,只有6.21%反应这种现象很少见。在走访的老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空巢老人,尤其是在农村这一现象更为严重。因为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许多青壮年外出务工,家中只剩下老人守着“空巢”。

尽管空巢老人没有引起社会足够的关注与关爱,尽管在我市这一现象比较普遍,但空巢老人还不存在温饱问题。然而衣食无忧并不代表生活幸福。影响老人生活幸福的还有其他方面因素:

困扰老人幸福生活的罪魁祸首便是心理孤独寂寞。这也是在调研中老人反映最多的问题。此外,在问卷“您认为困扰空巢老人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一问中,64.95%的人首选心里孤独。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这个问题。而城市在这个问题上显得更为严重。这与城市老人的居住形式有很大关系。城市中的老人都住在居民小区的商品房里,相对封闭。在调查中很多老人反应平时生活比较单调,心理孤独空虚。而在农村,村民大多都是以村落的形式居住,而且居住的时间都比

较长,家庭迁移现象不多。这样邻居之间都比较熟悉,老人们经常可以聚到一起聊天,打牌娱乐。这样心里精神状况就稍微好一点。

上面提到了居住,但实际上从调查结果来看空巢老人的居住条件现况并不是很好,首先从农村来看,由于务工人员大多数经济基础不是很好,留下来给老人居住的房屋也就十分简陋。居住条件差并不仅仅反应在住房条件上,还包括家用电器较少,硬件设备较少。还有老人们的对于电器的使用上也有一定的障碍,好多电器他们不会使用。在城市居住的空巢老人的住房条件还不错。在这一问题上,农村就显得更为严重,需要不断改善。

由于生活条件不太好,他们大多都有一些疾病在身,而且基本上都是只采取一些简单对付的措施。据我们走访的一些老人反应当他们有一些小病时,一般都会拖很久,只有当问题严重到不得不治疗时,才会选择到医院就医。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相比之下,城市里的空巢老人观念则没那么传统,而且大多都有医疗保险。因此从总体来看,我市空巢老人的健康医疗还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待改善。

问题

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系统详细地总结出目前空巢老人存在以下问题:

一、在精神层面,空巢老人不得不忍受子女不在身边时的心灵孤独和寂寞 在走访中我们看到大部分老人在提到关于子女是否经常到敬老院或老年公寓看望自己时,流露出悲伤的情绪,与此同时还有部分老人出现悄然落泪的情况。我们不禁顿时心生悲悯,不时进行必要地抚慰工作。尽管大部分老人表示不与子女生活在一处已经习惯,但是他们还是希望子女能多关心自己的心灵世界,能最大程度地消减老人本身对于独居产生的孤独感。

二、空巢老人饮食起居难以自理。

空巢老人不仅要忍受子女不在身边时的心灵孤独和寂寞,生活上的照料也是他们面临的一大问题。在走访和调查中,我们列出了日常生活中有代表性的一些事情:穿衣,洗衣,买菜,做饭,洗澡,打扫卫生,管理财务,购买日常用品。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健康状况的下降,生活起居的困难明显增大。显然,对空巢老人的日常照顾就显得尤为必要,尤其是那些有病或高龄的老人。

三、老人日常活动单调,生活缺乏乐趣

人到老年,最大的愿望便是儿女子孙能常伴膝下,享受天伦之乐。而这种天伦之乐的物质前提是一家人无衣食之忧。为了养家糊口,为了使老有所养,幼有所长,儿女不得不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在家里守着空巢。每天活动单调、生活孤

独毕竟是困扰很多空巢老人的一大问题。再者言,老人年迈,身体每况愈下,行动越来越不方便,户外活动一定越来越少,甚至根本没有可能到外边去走一走。而这对空巢老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这样一来,老人活动的范围可能只局限在一间房子,接触的人可能只是老伴,甚至孤苦一人,自然导致老人日常活动单调,生活缺乏乐趣。

四、空巢老人在家无人照顾,面临严重的健康医疗问题。

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在我市空巢老人的总体健康医疗状况并不是太好。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在城市和农村的情况并不是一样,有着相同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在城市空巢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比农村要好,医疗情况也没有太大问题。主要是农村这一问题表现的比较突出,由于子女务工带来的收入提高,加之新农合的实施,农村空巢老人就医条件虽然有所改善,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五、空巢老人面临的又一大挑战则是安全问题

老人独自呆在家中,安全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老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空巢老人面临的安全问题包括: 1, 消防安全问题:由于老人的生理条件限制加之空巢老人家庭的特殊性,这些家庭一旦发生火灾,很难得到及时的救助,很多老人丧生,他们已经成为火灾中受害最大的群体。 2, 用药安全问题:由于空巢老人医疗知识水平较低,自备药的储藏管理能力逐渐减弱,极易导致错服,误服药品或服用过期,变质的药品,直接威胁老人的生命健康安全。 3, 人身安全问题:骨折,烧伤在空巢老人家庭的发生率极高,有些老人行动不方便,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经常会不小心跌倒或烫伤。据调查,近年来,入室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在空巢老人家庭中时有发生,并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而老人独死家中的事件也屡见报端。 4, 财产安全问题:大量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受到片子不法之徒的注意,老年人思想防范意识差,知识更新不及时跟不上时代发展,容易被新概念所欺骗。此外,老年人防御能力低,遇到威胁只能妥协,因此,他们经常被骗取钱财。在走访中,有位空巢老人就谈到自己被不法分子用假币欺骗上当的经历。因自己人老眼花,分辨不出纸币的真伪而上当受骗。 5, 对就医安全观念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们伴随而来的便是一系列的疾病,有些老人对此不加以注意,没有及时就医,而是能忍则忍,等到忍

不下去时才去医院,而这时病情多半加重或恶化,增加治疗的难度。还有一些老人由于退休金或储蓄钱财较少,为了节省开支,生点小病诸如感冒,发热就没有去得到彻底的治疗,这也对老人造成一定的危害。

对策

在我们调研的过程中,当我们了解到空巢老人的这些问题,我们脑中如潮水般涌现出尊老扶弱的念头,并且我们在走访空巢老人及敬老院时,也是这么做的,给他们送去关爱和祝福。但我们深知,要解决空巢老人的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几个人的一时的想法与做法。它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需要我们齐心协力。因此,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分析的问题,相应地提出了我们自己的一些稚嫩的想法与对策,希望能对空巢老人有所帮助。

一、经常关心老人,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缓解老人的孤独和寂寞。

二、各方协力,努力帮助老人解决他们的饮食起居问题。

有以下一些解决办法:

1、空巢老人可以找邻居帮忙,但是一般老人都是不到万不得已时是不会去麻烦别人的,所以邻居可以经常去看望一下身旁的空巢老人,为他们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2、在空巢老人聚居的社区,如敬老院,可以由身体比较好、活动灵活的老人来帮忙。

3、空巢老人虽然已经不能再给社会贡献多少光和热,但他们仍然是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部分,社会也应该给空巢老人一定的关注和支持,例如由学校或公益团体组织志愿者定期到空巢老人家中走访老人和帮助老人,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

4、如果条件允许,子女可以雇佣保姆或钟点工。保姆和钟点工可以帮助老人做很多日常家务,如买菜、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等,甚至还可以提供生病护理等照顾。

三、丰富老人的日常生活,给老人带去生活乐趣。

1、子女常回家看看 人到老年,子女便是老人唯一的牵挂。不管你多么地忙,也要常回家看看年迈的父母,帮助老人排解孤独和苦闷,给老人以精神告慰。

2、学校、志愿者、红十字会等公益组织志愿服务帮助老人缓解孤独 学校和红十字会可以组织学生或志愿者深入空巢老人家中,给他们读报,陪他们聊天,给老人带去安慰和祝福。

3、政府建设老年活动中心,尤其是在农村

政府应该在一些地区,特别是贫困落后的农村,建设些老人活动中心,购置些娱乐健身设施以及报纸杂志等刊物,免费向老人开放,完善硬件配套设施,丰富老人的日常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同时解决外出打工人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工作学习,挣钱回来建设家乡。

4、社区可以开展一些文娱活动,如文艺演出

社区居委会或农村的村委会可以排练一些文娱节目,定期在社区作汇报演出,或者直接把这些空巢老人组织起来排演些夕阳红的节目,让老人们能够自娱自乐;抑或是在村委会定期免费放映电影,供人观看,逐渐是老人枯燥无味的日常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四、积极转变老人的就医观念,把空巢老人纳入医疗保险范畴。

一问题,首先要从空巢老人的思想上进行转变,加大思想性宣传。像广告宣传,定期的开老人座谈会等。让老人从观念上明白,有病及时就医的概念,了解我国的现行的医疗保障制度。从而改变农村空巢老人“大病拖,小病扛”的现象。

五、加强对空巢老人的安全意识教育,增强老人的安全防范观念。1, 针对消防安全问题,首先要加强老人安全思想教育,定期开办讲解会,让老人对自身的安全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及防范。其次社区服务中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走访老人的家庭,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彻底的消除,此外,根据老人用电用煤气的时间可以派人进行全程陪护。 2, 针对用药安全问题,首先加强老人们对药品使用管理各方面的思想教育,其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空巢老人家庭建立家庭用药档案,使药物的使用虽然脱离医院,但不能脱离医生护士。社区护士定期上门指导或电话回访,及时了解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给出院空巢老人留下病区的联系方式,让患者在有需要时可随时与医护人员联系;对患有慢性病的空巢老人建立用药健康档案,定期跟踪。 3, 针对人身安全问题,首先加强老人的人身安全教育,让老人们对自己有一个彻底保护措施,其次与老人同社区的人员定期对老人的家进行实地勘察,消除家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此外社区服务中心要有给老人们直接的联系,当出现意外时,可以及时到达现场解决。 4, 针对财产安全问题,一方面要加强老人们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诸如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要让陌生人到自己家里,不接受传销等等另一方面社区的人员要对进入社区来来往往的人群有个明确的认识,发现陌生人或者可疑的人员进入,要及时问清其目的,此外定期

进入老人的家中,对老人们要关好门窗等细节有个提醒。 5, 针对老人对身体应变能力不足问题,开展免费体检和上门服务,重视低收入人群和自费医疗人群卫生服务需求。定期体检有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定期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是自我保健的重要方式之一。此外要加强老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认知,让老人们对自己平常不注意的小问题有一个重视。

总结

“空巢老人”现象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种社会问题。它与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一样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也需要社会的关注与关爱。同时,它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老龄人口的持续增多,使得这一问题日益凸显。另一方面,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爱老人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是要将尊老爱老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我们通过此次社会实践,了解了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发现了空巢老人生活的困扰与问题,并且我们也提出了自己一些稚嫩的想法与建议,我们希望空巢老人能够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帮助,能够将尊老爱老的美德一直传承下去。

附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想做一个关于养老保险的调查,希望你能抽出宝贵的几分钟为我们做这个调查,谢谢!

1.您是否和子女生活在一起?

是□

否□ (上题选“否”继续参与调查,选“是”结束调查) 2.您的年龄?

50—60岁□ 60—70岁□ 70岁以上□ 3.是否在继续工作? 是□ 否□

4.您的月收入? 600元以下 □ 600—1500元 □ 1500—3000元 □ 3000元以上 □

5.您的身体健康状况,患有疾病的情况(可多选)

无疾病□ 高血压□ 心脏病□ 糖尿病□ 关节疾病□ 肿瘤□ 其它□ 6.您每月的基本支出(包括食品、水电天然气电话费等)_____元 7.您每月的医药支出_____元

8.您目前的居住状况: 和老伴生活在一起□ 独身□ 9.您认为您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无□ 吃饭(基本生活负担)□ 医药开支□ 生活没乐趣、孤单□ 10.您经常参加的活动有哪些?(可多选)

无□ 下棋□ 跳舞□ 收集□ 书法□ 其他□ 11.您每天用于参加上述您所选的活动所用的时间:

1小时以内 □ 1到2小时 □ 2小时以上 □ 无 □ 12.您多长时间和子女见一次面?

两三天□ 一周□ 1到3周□ 一个月□ 半年□ 更长□ 13.子女的探望对您带来怎样的感觉?

非常兴奋 □ 有点高兴 □ 来不来无所谓 □ 怎么又来了!□ (若无子女,则上述两题不必填写)

14.您雇用保姆了吗? 雇用了□ 没有□ 15.您认为如果可能的话,您目前最急需改善的是:

温饱水平□ 健康状况□

生活环境□ 家人的关爱□ 事业状况□ 其它__________(请写明)

16.您最不能容忍下列哪种情况发生?

贫困□ 疾病□ 孤独□ 被人取笑□ 危险□ 一事无成□ 其它□ 17.退休或不工作后,您有无明确的生活目标即理想?

有□ 没有□ 18.请您回答您对年轻时的工作表现的满意程度:

非常满意,出色□ 比较满意□ 一般,还过得去□ 不怎么样,失败□ 19.请您回答您对现在的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

非常满意,出色□ 比较满意□ 一般,还过得去□ 不怎么样,失败□ 20.您认为下列活动您最愿意或最希望实现哪个? (限选三项) 旅游□ 捐赠□ 公益演出□ 义务劳动□ 做家务□ 继续工作□

锻炼身体□ 接送孙子孙女上下学□ 被别人尊重□ 自己的成绩被认可□ 其它_________(请写明)

21.您有没有考虑过自己去敬老院安度晚年?

考虑过□ 没想过□ 若考虑过请写明原因: 22.您觉得目前敬老院不足的地方在于:(可多选) 收费高□ 服务不好□ 环境不好□ 其它□

23.若上述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您愿意去敬老院生活吗? 愿意□ 不愿意□

24.如果有志愿者天天到您家去陪伴您,陪您聊会天,您愿意吗?(我们保证他是安全的、免费的) 愿意□ 不愿意□ 25.客观地讲,您认为您目前最缺乏的是: 26.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原因:

27.您对此次调查的意见或建议是什么?

28.您对调查员态度的满意程度:

非常满意 □ 比较满意 □

一般 □ 有待提高 □

问卷调查已完成,感谢您的参与!希望您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事事顺心!

推荐第2篇:空巢老人调研报告

篇1: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对衡阳县库宗乡关于“空巢老人”问题现状的调查和建议

摘要:本文通过实际调查走访,分析和概述了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经济拮据,日常生活难以自理,身体健康与医疗没有保证,情感孤独,缺乏沟通,生活乏味,没有足够的娱乐活动,与邻里关系也时常紧张。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 生活现状 主要原因 想法与建议

一、调查概述

为了解本地有关空巢老人的生活状态和身心健康,以斛有关农村空巢老人的各种普遍的生活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相关政策,我在学校学院的组织下于2011年1月2月的寒假期间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为衡阳县库宗乡农村地区的60岁以上的老人。

方面共计28个题目。调查问卷共计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9份,回收率99.7%,并且全部回收的问卷有效。

二、调查结果

经过对所有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整理,结果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堪忧,他们面临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经济没有足够来源,生活拮据

调查中我们发现65%的农村空巢老人没有收入,35%有经济收入。在有收入的空巢老人中,79.5%是依靠在家种植水稻或农副产品,而有16.5%的部分是依靠开小型商店,4%是依靠国家补助。他们的经济收入很低,月平均收入普遍低于500元。而没有经济来源的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费用则全部来自子女的供养费用,而对于在外务工的子女而言,对在农村独自生活的老人的供养费用有73.6%低于每月500元;空巢老人自述积蓄状况的数据显示,13.6%有较多积蓄,32.7%表示有一些积蓄,53%表示没有积蓄;63.4%的空巢老人表示看病就医是家庭支出最大项,空巢老人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2.日常生活难以自理,行动不便

巢老人的子女在外地务工或定居,当他们需要照料时,43.8%由老伴照顾,25.1%由孙子女照顾,20%由亲戚朋友和邻居来照顾,村委会照顾占

4.6%,无人照顾的占5.9%,他们的日常照料较缺乏,因此,他们中曾经意外受伤的占42%,被偷、被抢、被骗的占19.6%,被打骂、受虐待的占9.8%。 3.身体健康状况不好,就医不便

调查显示,多数农村空巢老人身体常被疾病困扰,44%的空巢老人患有一种慢性疾病,39.6%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无疾病的仅占15.7%。空巢老人所患慢性疾病主要是心脑血管病,29.9%患高血压,26.9%患冠心病,14.3%患有脑血管疾病。空巢老人们还普遍反映求医看病比较困难,从附近就医医院的医疗状况来看,68.3%的空巢老人认为附近医院的医疗设施一般,医术一般,21%认为医疗设施差,医术较差。从附近就医医院的收费来看:52.6%空巢老人认为收费较高,勉强能承受,22.8%表示收费过高,无力承受;从目前空巢老人医疗费用的主要来源来看,由子女承担的占35.2%,老人自己承担的占43.4%,亲戚承担的占4.9%,村集体承担的占5.9%,拥有医疗保险报销的占10.3%,空巢老人的医药费用常常面临困境。 4.心理孤独难受,终日难以释怀

在经济负担、农活及家务负担、对教育孙辈的承受力方面,只有 8.6%的老人认为很轻松,不成为负担,47.5%空巢老人认为难以承受, 因此,这三方面的负担导致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压力大,表现在26.9%的老人常有压抑、焦虑、烦躁感,没有安全幸福、舒适满足感,幸福指数偏低。在所调查的自然村中,有室外活动场所的占57.9%,基本没有专为老年人开设的活动区,也没有任何健身设施,所以,农村文体娱乐公共设施较少;在组织老年人活动方面,33.6%的村子偶尔组织,32.8%从不组织,经常组织老年人活动村子的仅占18.5%,因此,包括空巢老人在内的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活动较少。他们平时的娱乐方式主要集中在打牌、聊天,占所调查娱乐项目的60.6%,看电视、听广播的占23.1%,下棋、唱歌、听戏的占16.3%。另外,从农村空巢老人主观意愿上看,他们中经常参加村里组织的老年活动的仅占12.8%,而从不参加的高达36.9%,偶尔参加的占50.3%。

在调查中,空巢老人也反应了大量其他方面的事实与想法,例如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容易与邻里发生各种小摩擦,闹点矛盾,也有经常与子女或儿媳发生意见纠纷的。

三、调查后的思考及对关爱空巢老人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敬老爱老氛围。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切实维护空巢老人的合法权益,使国家尊老爱老政策深入人心,营造关爱空巢老人的社会氛围,提高后辈关爱空巢老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性。

篇2:农村空巢老人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空巢老人问题调研报告

一、调研时间:

2012年2月1日—2日

二、调研地点:

重庆市xx区

三、调研目的:

四、调研情况

1、农村空巢老人基本情况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递增,老人和孩子渐渐成为了农村地区的主居人群,并且近年人群数量还在增加。

以前,农村外出务工主要以中青年男性为主,老人、妇女和孩子看家守地。现在,打工族携妻带子外出渐成趋势,农村出现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

有些老人的子女并未外出,住得也不太远,但由于“代沟”等问题,共同语言少,也就自然而然相互疏远。

在孤寂与忧郁中度过年年岁岁的老人们,除了未受到他们应该享有的天伦之乐外,就连精神文化生活和日常社交也十分贫乏。

2、农村空巢老人问题

越来越少了。据调查,我国农村有10.2%的老人感到不幸福,有35.1%的老人经常感到孤独,有69%的空巢老人感到孤独和寂寞。温情何在?“空巢老人”的孤独感与失落感,正在从城市向农村蔓延,农村“空巢老人”因为传统的分家观念、对于土地的眷恋等等,很少对子女提出太多要求。

●子女外出,生活保障困难。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靠老人自己的劳动所得和子女的经济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

●生病易,看病难。对于每一个人生病都是在所难免的,何况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们。农村空巢老人在家不仅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子女的托付,难免会忽略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有时候就算知道自己生病,考虑到各方面也是一拖再拖,以至于病情的加重。

3、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分析

虽然我国现在在实施计划生育,但我国的人口数量仍然在逐年增加,人口老龄化也较严重。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高龄老年人口增长,老年人家庭空巢期延长,同时两代老人户也有所增加。此外,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向城镇迁移,留守老年人增加。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和素质也得到相应的提高,但是仍有许多家庭的子女在生活中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尊老敬老在许多子女身上都得不到体现,相应的意识也很淡薄。

首先,各地关于居家养老和老年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主要指向城市,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政策较少。其次,观念落后。一些地方的工作思路仍然停留在“家庭养老”上,对农村老年人“空巢”问题重视不够。最后,缺少有力措施。

4、农村空巢老人问题解决措施

①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把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并考虑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采取措施给予优待和照顾。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可对贫困老年人降低门槛,提高补助标准,保证贫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稳定。②医疗卫生机构应为急重病贫困老年人开辟绿色通道。积极探索建立农村老年人养老金制度,对于不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农村高龄老年人可采取发放生活补贴等方式,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

●加强子女尽职尽责意识,提高人们尊老敬老、互帮互助意识 通过媒体对广大人民进行法制道德宣传,宣传尊老敬老的先进事迹,表彰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先进典型。

●加强对农村老龄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把农村老龄问题纳入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研究和解决。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将保障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发展农村为老服务纳入部门工作安排,切实承担起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基本社会保障、福利服务、医疗卫生、安全保护、权益维护、活跃老年人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责任。 要建立健全县、乡两级老龄工作机构,保证必要的人员和经费,发挥好综合协调和检查督促作用。

篇3:关于空巢老人的调查报告

关于空巢老人的调查报告

十一回家听到我些们小区一位老人跳楼的事让我开始关心空巢老人的问题。为此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资料;观看了几段空巢老人的采访视频;还走访了我们社区的一个老人公寓。

所谓空巢,即“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现在被引申为子女离开后家庭的空虚、寂寞的状态。空巢老人即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独自生活的老年人。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据北京老龄办目前公布的统计数据,北京老年人口明年将达到25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5.2%,而空巢老人则会超过1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0%。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迅速扩大。

一、子女照顾不周,生活不易 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我国生活部分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1/3,其中不乏众多空巢老人。福建省老年学学会课题组进行了一次城乡空巢老人调研,通过抽样调查得出,近20%空巢老人感觉生活无人照料是面临的最大困难。

我曾看过一期关于空巢老人的访谈节目,那画面我至今都记得。一位年轻的女记者去看望一位住北京胡同的老奶奶,她至今未婚一个人住在一个单间,生活很是简单。女记者在老人家待到晚上记录了老人一天的生活,当晚上老人脱下脚泡脚时女记者忍不住流泪了,老人的指甲印长时间为修剪都长变了形。

二、郁郁寡欢,疾病困扰

“人老了还能有什么盼头呀,瞎过呗!”一句话道出了多少空巢老人的悲凉心态。

北京、厦门、延吉等多个地区关于“空巢老人”身体状况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老人都患有各种各样的疾病,其中超过一半的老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疾 病。

三、政策保障不足,社会帮助缺位

我国作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老年人最迫切、最需要解决“养”和“医”的问题。我国城乡养老保障现状不容乐观。目前,“养”的保障主要包括城乡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据统计,城市中约有10%左右的老年人没有养老金,农村老年人中约有80%以上没有任何养老金,许多农民根本不知道养老保险为何物。“医”的保障包括城市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城乡贫困老年人的医疗救助、生活救助制度等基本生活医疗保障。近年来,党和政府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类医疗保障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和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使老年人医疗保障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但是没有享受任何医疗保障的空巢老人仍有半数以上。

机构养老,主要是指通过开办老年公寓、老人院、敬老院、老年人福利院等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生活、医疗和娱乐休闲等全方位服务。

这次去我们社区的老年公寓我颇有感触。他们本来是又儿女的,但为了不给 儿女天麻烦他们自愿搬进了老年公寓。他们不但不要子女照顾,还主动帮助他们照看孩子、买菜。

一是营造一个全社会爱老敬老帮老的氛围。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加强传统教育,让每一个人明白,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同时懂得,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关爱老人就是关注我们自己。

二是强化老年人口社会服务机制的建设。如,城市社区加大文化投入,让空巢老人更多地融入社会,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农村结合体制改革,尽快落实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扩办敬老院等,推进农村社会福利事业进程;把农村老人养老全面纳入国家劳动保障体系,让老人老有所养,能与儿女早日团聚。加强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修订完善,对恶意伤害老人案件,司法部门惩一儆百。 三是“三位一体”共同解决空巢老人问题。在老人问题中,尤以空巢老人特别是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最为严重。因此,家庭、组织和社会要“三位一体”,共同解决空巢老人问题。子女外出谋生无可厚非,但要妥善安排老人;乡(街道)、村组织要把解决空巢老人问题当作民生大事,放在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专门机构,安排专人负责。

推荐第3篇:空巢老人调研报告

篇一: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对衡阳县库宗乡关于“空巢老人”问题现状的调查和建议

摘要:本文通过实际调查走访,分析和概述了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经济拮据,日常生活难以自理,身体健康与医疗没有保证,情感孤独,缺乏沟通,生活乏味,没有足够的娱乐活动,与邻里关系也时常紧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主要成因,提出了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 生活现状 主要原因 想法与建议

一、调查概述

为了解本地有关空巢老人的生活状态和身心健康,以斛有关农村空巢老人的各种普遍的生活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相关政策,我在学校学院的组织下于2011年1月2月的寒假期间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为衡阳县库宗乡农村地区的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中或者子女在外务工、定居,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或者是子女虽然与自己居住在同一社区,但不与自己共同生活;或者甚至膝下无无后人照料。调查的题目包括:经济状况、日常生活状态、健康与医疗问题、心理状态、娱乐活动等方面共计28个题目。调查问卷共计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9份,回收率99.7%,并且全部回收的问卷有效。问卷回收后,本人通过对问卷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和统计分析,主要是进行单变量描述分析,即对每个指标进行加总,并计算出各项比重。

二、调查结果

经过对所有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整理,结果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堪忧,他们面临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经济没有足够来源,生活拮据

调查中我们发现65%的农村空巢老人没有收入,35%有经济收入。在有收入的空巢老人中,79.5%是依靠在家种植水稻或农副产品,而有16.5%的部分是依靠开小型商店,4%是依靠国家补助。他们的经济收入很低,月平均收入普遍低于500元。而没有经济来源的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费用则全部来自子女的供养费用,而对于在外务工的子女而言,对在农村独自生活的老人的供养费用有73.6%低于每月500元;空巢老人自述积蓄状况的数据显示,13.6%有较多积蓄,32.7%表示有一些积蓄,53%表示没有积蓄;63.4%的空巢老人表示看病就医是家庭支出最大项,空巢老人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就事实而言,很多空巢老人的饮食都不能满足身体营养需要,住所也十分简陋。

2.日常生活难以自理,行动不便

在被调查的农村空巢老人中,18.9%的空巢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42.8%的空巢老人生活能部分自理,生活能完全自理的只有39%。空巢老人的子女在外地务工或定居,当他们需要照料时,43.8%由老伴照顾,25.1%由孙子女照顾,20%由亲戚朋友和邻居来照顾,村委会照顾占

4.6%,无人照顾的占5.9%,他们的日常照料较缺乏,因此,他们中曾经意外受伤的占42%,被偷、被抢、被骗的占19.6%,被打骂、受虐待的占9.8%。更严重的是,28.6%的空巢老人生病时无人发现,疾病看护严重缺失。

3.身体健康状况不好,就医不便

调查显示,多数农村空巢老人身体常被疾病困扰,44%的空巢老人患有一种慢性疾病,39.6%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无疾病的仅占15.7%。空巢老人所患慢性疾病主要是心脑血管病,29.9%患高血压,26.9%患冠心病,14.3%患有脑血管疾病。空巢老人们还普遍反映求医看病比较困难,从附近就医医院的医疗状况来看,68.3%的空巢老人认为附近医院的医疗设施一般,医术一般,21%认为医疗设施差,医术较差。从附近就医医院的收费来看:52.6%空巢老人认为收费较高,勉强能承受,22.8%表示收费过高,无力承受;从目前空巢老人医疗费用的主要来源来看,由子女承担的占35.2%,老人自己承担的占43.4%,亲戚承担的占4.9%,村集体承担的占5.9%,拥有医疗保险报销的占10.3%,空巢老人的医药费用常常面临困境。所以,基于以上原因,55.4%的空巢老人在生病时选择简单看看,吃点药,29%选择不去就医。 4.心理孤独难受,终日难以释怀

在经济负担、农活及家务负担、对教育孙辈的承受力方面,只有

8.6%的老人认为很轻松,不成为负担,47.5%空巢老人认为难以承受,因此,这三方面的负担导致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压力大,表现在26.9%的老人常有压抑、焦虑、烦躁感,没有安全幸福、舒适满足感,幸福指数偏低。在所调查的自然村中,有室外活动场所的占57.9%,基本没有专为老年人开设的活动区,也没有任何健身设施,所以,农村文体娱乐公共设施较少;在组织老年人活动方面,33.6%的村子偶尔组织,32.8%从不组织,经常组织老年人活动村子的仅占18.5%,因此,包括空巢老人在内的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活动较少。他们平时的娱乐方式主要集中在打牌、聊天,占所调查娱乐项目的60.6%,看电视、听广播的占23.1%,下棋、唱歌、听戏的占16.3%。另外,从农村空巢老人主观意愿上看,他们中经常参加村里组织的老年活动的仅占12.8%,而从不参加的高达36.9%,偶尔参加的占50.3%。所以,空巢老人的精神压力无处宣泄,导致他们心理缺乏安全感。从与子女沟通的频率上来看,只有26.4%的空巢老人与子女沟通频繁,有事才联系的占67.4%,基本不联系的占

6.2%,与子女经常诉说苦恼和心事的仅占17.5%,所以,27.4%的空巢老人有孤独寂寞感,空巢老人的情感慰藉较贫乏。

在调查中,空巢老人也反应了大量其他方面的事实与想法,例如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容易与邻里发生各种小摩擦,闹点矛盾,也有经常与子女或儿媳发生意见纠纷的。同时,空巢老人们也提出了对政府和村支部的一些期望,如希望得到更多的生活补助,希望村里面能为老年人提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希望得到村里的集体照料等等。

三、调查后的思考及对关爱空巢老人工作的建议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一方面,在人口老龄化和社会转型、农村经济水平和社会保障程度仍较低的背景下,高龄农村空巢老人比重偏高,农村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难以得到保证和满足,生活中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些老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远远没有达到国家提出的“六个老有”的理想境界,国家对人数众多的农村空巢老人作出的实质性投入显得十分不足,所以,农村空巢老人问题不容忽视,值得深思。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主要成因是农村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自我、社会养老模式不够健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不够完善,老年人相关法律法规落实不够到位,农村老年人文体娱乐活动不够丰富。根据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如何结合农村空巢老人的实际情况,有效地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因此,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我认为,要有效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即:

一、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敬老爱老氛围。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切实维护空巢老人的合法权益,使国家尊老爱老政策深入人心,营造关爱空巢老人的社会氛围,提高后辈关爱空巢老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性。空巢老人所属的社区居委会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要让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更加贴近百姓,贴近空巢老人,让他们开开心心安度晚年。

二、依靠各自然村自身的力量,作出实质性工作建设。一方面,各地可以村为单位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为空巢老人提供良好的生活与娱乐环境,既有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可以让老人找到属于自篇二:农村空巢老人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空巢老人问题调研报告

一、调研时间:

2012年2月1日—2日

二、调研地点: 重庆市xx区

三、调研目的: 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在如今的社会中越发地突出,而他们的生活情况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通过调查,我们可以近距离接触空巢老人,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困难,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他们的困难。

四、调研情况

1、农村空巢老人基本情况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递增,老人和孩子渐渐成为了农村地区的主居人群,并且近年人群数量还在增加。农村空巢老人问题越来越严重。

以前,农村外出务工主要以中青年男性为主,老人、妇女和孩子看家守地。现在,打工族携妻带子外出渐成趋势,农村出现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他们生活上缺乏照料,成为“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是农村地区的主居人群,由于外出务工的子女们忙于生计,有的一年难得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没回过一次家,还有的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不与老人通一次电话,让老人们陷入孤寂之中。

有些老人的子女并未外出,住得也不太远,但由于“代沟”等问题,共同语言少,也就自然而然相互疏远。老人们只能围着自己的“空巢”打转转,生活在封闭的狭小空间里,情感得不到倾诉和释放,整天郁郁寡欢。

在孤寂与忧郁中度过年年岁岁的老人们,除了未受到他们应该享有的天伦之乐外,就连精神文化生活和日常社交也十分贫乏。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直至与他们的子女永远的告别。

2、农村空巢老人问题

●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人,几乎都出去打工,老少同堂的温情越来越少。过去在农村经常能看见四世同堂的温情,如今越来越少,甚至连春节时那样的温情也越来越少了。据调查,我国农村有10.2%的老人感到不幸福,有35.1%的老人经常感到孤独,有69%的空巢老人感到孤独和寂寞。温情何在?“空巢老人”的孤独感与失落感,正在从城市向农村蔓延,农村“空巢老人”因为传统的分家观念、对于土地的眷恋等等,很少对子女提出太多要求。并且他们还秉持着为了子女,只要自己还能动,就要继续干下去,再苦再累也无怨言。而如今的社会又有几个子女能明白老人们的这份心呢?

●子女外出,生活保障困难。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靠老人自己的劳动所得和子女的经济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子女没有尽到赡养老人的责任,加上我国老年保障体系的不完善,许多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来源得不到有效保障,生活普遍比较艰苦。

●生病易,看病难。对于每一个人生病都是在所难免的,何况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们。农村空巢老人在家不仅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子女的托付,难免会忽略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有时候就算知道自己生病,考虑到各方面也是一拖再拖,以至于病情的加重。好不容易可以去看病了,又被繁杂的手续过程和昂贵的医药费吓得望而却步,对此,空巢老人们也显得很无奈。

3、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分析

●农村老人空巢化是我国人口、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虽然我国现在在实施计划生育,但我国的人口数量仍然在逐年增加,人口老龄化也较严重。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高龄老年人口增长,老年人家庭空巢期延长,同时两代老人户也有所增加。此外,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向城镇迁移,留守老年人增加。而且随着居住条件改善以及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变化,两代人愿意分开居住的家庭也在增多。

● 子女们的不尽责使不能老有所养。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和素质也得到相应的提高,但是仍有许多家庭的子女在生活中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尊老敬老在许多子女身上都得不到体现,相应的意识也很淡薄。缺乏照料者和精神慰藉,家庭养老的稳定结构被打乱,严重影响了部分老年人的生活,同时加重了老年人劳动自养的负担。独居老年人更失去了配偶的扶养,与孙辈同住的“留守”老年人加重了代抚育负担,两代老年人户则是“以老养老”,困难相对更多。

●对农村老年人家庭空巢现象及其问题重视不够,措施不力,保障不到位。

首先,各地关于居家养老和老年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主要指向城市,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政策较少。其次,观念落后。一些地方的工作思路仍然停留在“家庭养老”上,对农村老年人“空巢”问题重视不够。最后,缺少有力措施。农村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落后,社会组织很不发育,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问题难度很大。

4、农村空巢老人问题解决措施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村老年人生活提供制度保障,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①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把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并考虑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采取措施给予优待和照顾。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可对贫困老年人降低门槛,提高补助标准,保证贫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稳定。②医疗卫生机构应为急重病贫困老年人开辟绿色通道。积极探索建立农村老年人养老金制度,对于不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农村高龄老年人可采取发放生活补贴等方式,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③加强农村综合服务型养老机构建设,是农村老人也能享受到一些基本的服务。通过以上种种措施,使得农村老人们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病有所医, ●加强子女尽职尽责意识,提高人们尊老敬老、互帮互助意识 通过媒体对广大人民进行法制道德宣传,宣传尊老敬老的先进事迹,表彰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先进典型。使得更多的子女能够清楚自己的义务,不仅是从经济上慰藉父母,更要从精神上关爱自己的父母,时常和老人们沟通交流,通过关爱关心让老人们不会觉得孤寂和忧虑。

●加强对农村老龄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农村老龄问题纳入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研究和解决。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将保障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发展农村为老服务纳入部门工作安排,切实承担起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基本社会保障、福利服务、医疗卫生、安全保护、权益维护、活跃老年人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责任。 要建立健全县、乡两级老龄工作机构,保证必要的人员和经费,发挥好综合协调和检查督促作用。在农村基层,要普遍建立起农村老年人协会,在村委会的领导和支持下,实现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积极调解涉老纠纷,维护老年人权益,活跃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组织老年人自助互助。

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整个社会的关注,并给与相应的帮助,同时,这类问题也应该警醒那些把自家老人置之度外的子女,人生在世,凭自己的良心做事,轮到自己的时候才能够老有所终,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篇三:关注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对许庄街道关于“空巢老人”问题现状的调查和建议

摘要:本文通过以关爱慰问空巢老人的形式,深入农村空巢老人家中,实地走访调查,分析和概述了目前**街道各社区的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以及生活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遇到的实际困难,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主要成因,提出了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主要原因、建议

一、调查概述

为了解本地有关空巢老人的生活状态和身心健康,以及有关农村空巢老人的各种普遍的生活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相关政策,我在**区红十字会的带领下于2012年8月11日对农村空巢老人组织了一次关爱慰问活动,并对他们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一次实地走访调查,走访的对象为**街道**社区、**村和**村的空巢老人。他们中或者子女在外务工、定居,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或者甚至膝下无无后人照料。调查以家常聊天的方式进行,在关爱友好的氛围中对他们的经济状况、日常生活状态、健康与医疗问题、心理状态、娱乐活动等方面的情况做了详细的了解,并及时做好记录。

二、调查结果

经过对问题记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堪忧,他们面临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生活水平参差不齐,多数生活条件简陋拮据

实地走访,让我们直观地看到了老人们的生活水平,少数家里盖了二层小楼,生活条件基本满足,多数仍居住在破旧的小平房中,家里十分简陋。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只有少数老人是退休在家,能够享受到不多的退休工资或者子女定期寄的生活费,多数老人只能靠农村低保来维持生活。空巢老人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就事实而言,很多空巢老人的饮食都不能满足身体营养需要。

2.医疗保障不给力,身体健康伤不起

通过访谈,我们发现,少数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好,腿脚不便,得不到较好的医疗。多数老人身体基本良好,有的还下地干些农活儿。但他们普遍反映求医看病不便。面对如今高昂的医疗费用,没有较好的医疗保障,又不愿给子女增添负担,他们就是身体有些不适也多选择能不去医院就不去医院。更不用说定期去检查身体了。这种身体健康伤不起的心理让他们承受了病痛的折磨,导致小病拖成大病,甚至危及老人的生命。

3、平时无人照顾,日常生活得不到呵护

在走访的空巢老人中,19%的空巢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42%的空巢老人生活能部分自理,生活能完全自理的只有39%。空巢老人的子女在外地务工或定居,当他们需要照料时,45%由老伴照顾, 16%由亲戚朋友和邻居来照顾,村委会照顾占15%,无人照顾的占24%,他们的日常照料较缺乏。

4、心理孤独寂寞,感受不到家庭的温馨

子女外出打工后,与空巢老人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子女的角色要求,这种状况导致空巢老人“亲情饥渴”。在所调查的自然村中,有室外活动场所、专为老年人开设的活动区、健身设施等农村文体娱乐公共设施的不多,在组织老年人活动方面,54%的村子偶尔组织,36%从不组织,经常组织老年人活动村子的仅占10%,因此,包括空巢老人在内的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活动较少。他们平时的娱乐方式主要集中看电视、听广播。所以,空巢老人的精神压力无处宣泄,导致他们心理缺乏安全感。从与子女沟通的频率上来看,只有30%空巢老人与子女沟通频繁,有事才联系的占54%,基本不联系的占16%。所以空巢老人内心孤独寂寞,情感慰藉较贫乏。感受不到那种“儿孙满堂”的家庭的温馨幸福。

在调查中,空巢老人也反应了大量其他方面的事实与想法,例如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容易与邻里发生各种小摩擦,闹点矛盾,也有经常与子女或儿媳发生意见纠纷的。同时,空巢老人们也提出了对政府和村支部的一些期望,如希望得到更多的生活补助,希望村里面能为老年人提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希望得到村里的集体照料等等。

三、调查后的思考及对关爱空巢老人的建议 调查结束之后,心中满是沉重的思考与困惑:我们得到了物质上的,却在慢慢失去一种亲情。或许,只有当人们在老人们离开人世之后才会明白这种亲情的损失有多大,那是无法弥补的遗憾。“空巢老人”所需要的不是物质,而是子女们的关爱。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家庭问题,它已上升到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为它关系到“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建设!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给老人一个快乐而不是孤独的晚年!所以,农村空巢老人问题不容忽视,值得深思。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主要成因是农村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自我、社会养老模式不够健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不够完善,老年人相关法律法规落实不够到位,农村老年人文体娱乐活动不够丰富。根据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如何结合农村空巢老人的实际情况,有效地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

因此,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我认为,要有效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即:

(一) 、社会方面

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敬老爱老氛围。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切实维护空巢老人的合法权益,使国家尊老爱老政策深入人心,营造关爱空巢老人的社会氛围,尤其要提高后辈关爱空巢老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性。各地区学校、医疗、慈善机构等公益事业组织,社团、企业等各界人士通过与村(社区)建立联系,定期走访慰问所在地的空巢老人,并能形成长期有效机制。建立当地的党员干部义务监护,帮扶制度,对辖区内空巢老人做好登记造册,实行“一帮一”的义务监护和帮扶制度。 (二) 、政府方面

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确保老人的日常生活得到基本满足,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老年保障医疗体系,满足老人的基本医疗需求。同时,应创新医疗服务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定制的医疗服务,如建立农村公共医疗上门服务制度,实行区域管理,与村医生,乡村卫生院签订责任书,定时为空巢老人免费体检,减免一定的费用,上门提供医疗服务,建立专门的医疗保健档案,专门设计医疗保健方案等。

有条件的,以街道为单位,建立养老社区。对于一些生活有条件和有重病在身的空巢老人,政府可以提供更优越的环境供其生活,建立养老社区,以给这些老人养好身体,享受到快乐的晚年。

(三) 、村(社区)方面

依靠各自然村(社区)自身的力量,作出实质性工作建设。一方面,各地可以村为单位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为空巢老人提供良好的生活与娱乐环境,组建老年人舞蹈、象棋、书法等兴趣活动队,定期组织开展老年人活动,如参观旅游、看戏、书法比赛等,既有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可以让老人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有一种归属感,重新找到生活的乐趣。 另一方面,可以以一个或者多个自然村(社区)为单位建立队伍,在生活上给空巢老人以全面充足的照顾,让他们的生活各个方面都得到关照,也给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保障,让空巢老人从生活上减轻负担。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更加贴近百姓,贴近空巢老人,对于子女长期在外的,要主动与其子女进行联系沟通、宣传教育。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工作,帮组空巢老人与其子女之间搭建起联系的桥梁。从源头上解决老人心中的牵绊。

(四)、子女方面

子女应该更多地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父母身上,在外工作,也要经常主动与父母电话联系,嘘寒问暖,定期回家看望他们,多陪父母说说话。如果有条件,可以把父母接到身边,或者将工作转回家乡,就能够长期照顾父母。

推荐第4篇:空巢老人 调研报告

关于调查本溪市“空巢”老人的调研报告。

摘要:我们辽宁科技学院10名学生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在人员密集区,实际发放了有关“空巢”老人的调查问卷,通过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对空巢老人的理解程度,分析和概述了空巢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经济拮据,日常生活难以自理,身体健康与医疗没有保证,情感孤独,缺乏沟通,生活乏味,没有足够的娱乐活动,与邻里关系也时常紧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空巢老人问题的主要成因,提出了解决空巢老人问题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空巢老人 生活现状 主要原因 想法与建议。后来,我们又实地走访了几家空巢老人,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我们对“空巢”老人也有了一定深入了解。

一、调查概述

(1)为了解本地有关空巢老人的生活状态和身心健康,以斛有关空巢老人的各种普遍的生活问题, 进一步完善我国对当代空巢老人的相关政策,我们在学校学院的组织下于 2012年8月 23日的暑假期间对本溪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为本溪市**区的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并且,调查问卷中分别有四道题是需要50岁以上及以下的人作答。在填写调查问卷的老人中,他们中或者子女在外务工、定 居,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或者是子女虽然与自己居住在同一社区, 但不与自己共同生活; 或者甚至膝下无无后人照料。

调查的题目包括: 经济状况、日常生活状态、健康与医疗问题、心理状态、娱乐活动等方面共计 33 个题目。调查问卷共计 **份,回收有效问卷 ** 份, 回收率 **,并且全部回收的问卷有效。问卷回收后,我们通过对问卷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和统计分析,主要是进行单变量描述分析,即对每个指标进行加总,并计算出各项比重。

(2)在调查问卷活动进行后,我们又走访了几家空巢老人,在和他们的真心交谈后,我们对空巢老人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二、调查结果 经过对所有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整理,结果显示, 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堪忧,他们面临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经济没有足够来源,生活拮据调查中我们发现 65%的空巢老人没有收入,35%有经济收入。而甚至25%的50岁以下的人群没有工作收入,甚至有一些人靠“啃老”生活。 在有收入的空巢老人中,81%的老人是依靠退休金生活,而有8.6%的部分是依靠开小型商店,10.4%是依靠国家补助。他们的经济收入很低,月平均收入普遍低于 1200 元。而没有经济

来源的空巢老人 的日常生活费用则全部来自子女的供养费用, 而对于在外务工的子女而言,对在独自生活的老人的供养费用有 73.6%低于每月 1000 元; 空巢老人自述积蓄状况的数据显示,13.6%有较多积蓄,32.7%表示有一些积蓄,53%表示没有积蓄;63.4%的空巢老人表示看病就医是家庭支出最大项,空巢老人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就事实而言,很多空巢老人的饮食都不能满足身体营养需要,住所也十分简陋。而对于有工作的50岁以下的人群,他们有35%表示愿意赡养父母,并且愿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40%的人表示父母是自己的负担,并不愿意和他们一起生活,还有25%的人感觉自己对赡养父母力不从心,多半是由于经济原因。

2.日常生活难以自理,行动不便。在被调查的空巢老人中,18.9%的空巢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42.8%的空巢老人生活能部分自理,生活能完全自理的只有 39%。空巢老人的子女在外地务工或定居,当他们需要照料时,43.8%由老伴照 顾,25.1%由孙子女照顾,20%由亲戚朋友和邻居来照顾,村委会照顾占 4.6%,无人照顾的占 5.9%,他们的日常照料较缺乏,因此,他们中曾经 意外受伤的占 42%,被偷、被抢、被骗的占 19.6%,被打骂、受虐待的 占 9.8%。更严重的是,28.6%的空巢老人生病时无人发现,疾病看护严 重缺失。

3.身体健康状况不好,就医不便 调查显示,多数农村空巢老人身体常被疾病困扰,44%的空巢老人 患有一种慢性疾病,39.6%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无疾病的仅占 15.7%。 空巢老人所患慢性疾病主要是心脑血管病,29.9%患高血压,26.9%患 冠心病,14.3%患有脑血管疾病。 空巢老人们还普遍反映求医看病比较 困难,从附近就医医院的医疗状况来看,68.3%的空巢老人认为附近医 院的医疗设施一般,医术一般,21%认为医疗设施差,医术较差。 从附近就 医 医 院 的 收 费 来 看 :52.6% 空 巢 老 人 认 为 收 费 较 高 , 勉 强 能 承 受,22.8%表示收费过高,无力承受;从目前空巢老人医疗费用的主要 来源来看,由子女承担的占 35.2%,老人自己承担的占 43.4%,亲戚承 担的占 4.9%,村集体承担的占 5.9%,拥有医疗保险报销的占 10.3%,空 巢老人的医药费用常常面临困境。所以,基于以上原因,55.4%的空巢 老人在生病时选择简单看看,吃点药,29%选择不去就医。

4.心理孤独难受,终日难以释怀 在经济负担、农活及家务负担、对教育孙辈的承受力方面,只有 8.6%的老人认为很轻松,不成为负担,47.5%空巢老人认为难以承受,

因此,这四方面的负担导致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压力大,表现在 26.9%的 老人常有压抑、焦虑、烦躁感,没有安全幸福、舒适满足感,幸福指数 偏低。在所调查的自然村中,有室外活动场所的占 57.9%,基本没有专 为老年人开设的活动区, 也没有任何健身设施,所以,农村文体娱乐公 共设施较少;在组织老年人活动方面,33.6%的村子偶尔组织,32.8%从 不组织,经常

组织老年人活动村子的仅占 18.5%,因此,包括空巢老人 在内的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活动较少。 他们平时的娱乐方式主要集中在 打牌、聊天,占所调查娱乐项目的 60.6%,看电视、听广播的占 23.1%, 下棋、唱歌、听戏的占 16.3%。另外,从空巢老人主观意愿上看, 他们中经常参加村里组织的老年活动的仅占 12.8%,而从不参加的高 达 36.9%,偶尔参加的占 50.3%。 所以,空巢老人的精神压力无处宣泄, 导致他们心理缺乏安全感。从与子女沟通的频率上来看,只有 26.4% 的空巢老人与子女沟通频繁,有事才联系的占 67.4%,基本不联系的占 6.2%,与子女经常诉说苦恼和心事的仅占 17.5%,所以,27.4%的空巢老 人有孤独寂寞感,空巢老人的情感慰藉较贫乏。 在调查中,空巢老人也反应了大量其他方面的事实与想法,例如 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容易与邻里发生各种小摩擦,闹点矛盾, 也有经常与子女或儿媳发生意见纠纷的。同时,空巢老人们也提出了 对政府和村支部的一些期望,如希望得到更多的生活补助,希望村里 面能为老年人提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 希望得到村里的集体 照料等等。

三、调查后的思考及对关爱空巢老人工作的建议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一方面,在人口老龄化和社会转型、经济水平和社会保障程度仍偏低的背景下,高龄空巢老人比重偏高, 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难以得到保证和满足, 生活中面临着许许多 多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些老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远远没有达到国家 提出的“六个老有”的理想境界,国家对人数众多的空巢老人作出的实质性投入显得十分不足,所以,空巢老人问题不容忽视, 值得深思。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空巢老人问题的主要成因是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自我、社会养老模式不够健全, 医疗保障制度不够完善,老年人相关法律法规落实不够到位,老年人文体娱乐活动不够丰富。根据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 如何结合空巢老人的实际情况,有效地解决空巢老人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因此,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我认为,要有效解决空巢老人问题,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即:

一、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敬老爱老氛围。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切实维护空巢老人的合法权益,使国家尊老 爱老政策深入人心,营造关爱空巢老人的社会氛围,提高后辈关爱空 巢老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性。 空巢老人所属的社区居委会要进一步提升 服务质量,要让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更加贴近百姓,贴近空巢老人,让他们开开心心安度晚年。

二、依靠各自所在地区的力量,作出实质性工作建设。一方面, 依靠各自所在地区自身的力量,作出实质性工作建设。 各地可以村为单位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 为空巢老人提供良好的生活 与娱乐环境,既有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可以让老人找到属于自己的生

活,有一种归属感,重新找到生活的乐趣。另一方面,可以以一个或者多个自然村为单位建立队伍, 在生活上给空巢老人以全面充足的照顾,让他们的生活各个方面都得到关照,也给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保障,让空巢老人从生活上减轻负担。 建立养老社区。

三、以乡镇为单位, 以乡镇为单位, 建立养老社区。对于一些生活有条件和有重 病在身的空巢老人,政府可以提供更优越的环境供其生活,建立养老 社区,以给这些老人养好身体,享受到快乐的晚年。

四、要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各级党政部门,尤其 是老龄工作部门,要引导社区建立老龄工作领导小组,把关心空巢老 人生活作为重要服务内容。要进一步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实施规范管 理,切实加强社会调查,妥善解决社会从事养老服务所存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难点问题。要充分发挥养老服务专业培训,努力为空巢老人服务,维护他们的权益。

因此,通过这次调查“空巢”老人的社会实践,我们辽宁科技学院的学生充分意识到了空巢老人的问题不容忽视,并且我们要以身作则敬爱老人,孝敬老人,永远记得孟子的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我们才能创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让老人们感受到儿女、社会对他们深切的爱!

推荐第5篇:农村空巢老人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空巢老人问题调研报告

一、调研时间:

2012年2月1日—2日

二、调研地点:

重庆市XX区

三、调研目的:

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在如今的社会中越发地突出,而他们的生活情况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通过调查,我们可以近距离接触空巢老人,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困难,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他们的困难。

四、调研情况

1、农村空巢老人基本情况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递增,老人和孩子渐渐成为了农村地区的主居人群,并且近年人群数量还在增加。农村空巢老人问题越来越严重。

以前,农村外出务工主要以中青年男性为主,老人、妇女和孩子看家守地。现在,打工族携妻带子外出渐成趋势,农村出现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他们生活上缺乏照料,成为“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是农村地区的主居人群,由于外出务工的子女们忙于生计,有的一年难得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没回过一次家,还有的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不与老人通一次电话,让老人们陷入孤寂之中。

有些老人的子女并未外出,住得也不太远,但由于“代沟”等问题,共同语言少,也就自然而然相互疏远。老人们只能围着自己的“空巢”打转转,生活在封闭的狭小空间里,情感得不到倾诉和释放,整天郁郁寡欢。

在孤寂与忧郁中度过年年岁岁的老人们,除了未受到他们应该享有的天伦之乐外,就连精神文化生活和日常社交也十分贫乏。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直至与他们的子女永远的告别。

2、农村空巢老人问题

●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人,几乎都出去打工,老少同堂的温情越来越少。过去在农村经常能看见四世同堂的温情,如今越来越少,甚至连春节时那样的温情也

越来越少了。据调查,我国农村有10.2%的老人感到不幸福,有35.1%的老人经常感到孤独,有69%的空巢老人感到孤独和寂寞。温情何在?“空巢老人”的孤独感与失落感,正在从城市向农村蔓延,农村“空巢老人”因为传统的分家观念、对于土地的眷恋等等,很少对子女提出太多要求。并且他们还秉持着为了子女,只要自己还能动,就要继续干下去,再苦再累也无怨言。而如今的社会又有几个子女能明白老人们的这份心呢?

●子女外出,生活保障困难。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靠老人自己的劳动所得和子女的经济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子女没有尽到赡养老人的责任,加上我国老年保障体系的不完善,许多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来源得不到有效保障,生活普遍比较艰苦。

●生病易,看病难。对于每一个人生病都是在所难免的,何况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们。农村空巢老人在家不仅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子女的托付,难免会忽略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有时候就算知道自己生病,考虑到各方面也是一拖再拖,以至于病情的加重。好不容易可以去看病了,又被繁杂的手续过程和昂贵的医药费吓得望而却步,对此,空巢老人们也显得很无奈。

3、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分析

●农村老人空巢化是我国人口、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虽然我国现在在实施计划生育,但我国的人口数量仍然在逐年增加,人口老龄化也较严重。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高龄老年人口增长,老年人家庭空巢期延长,同时两代老人户也有所增加。此外,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向城镇迁移,留守老年人增加。而且随着居住条件改善以及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变化,两代人愿意分开居住的家庭也在增多。

● 子女们的不尽责使不能老有所养。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和素质也得到相应的提高,但是仍有许多家庭的子女在生活中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尊老敬老在许多子女身上都得不到体现,相应的意识也很淡薄。缺乏照料者和精神慰藉,家庭养老的稳定结构被打乱,严重影响了部分老年人的生活,同时加重了老年人劳动自养的负担。独

居老年人更失去了配偶的扶养,与孙辈同住的“留守”老年人加重了代抚育负担,两代老年人户则是“以老养老”,困难相对更多。

●对农村老年人家庭空巢现象及其问题重视不够,措施不力,保障不到位。

首先,各地关于居家养老和老年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主要指向城市,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政策较少。其次,观念落后。一些地方的工作思路仍然停留在“家庭养老”上,对农村老年人“空巢”问题重视不够。最后,缺少有力措施。农村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落后,社会组织很不发育,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问题难度很大。

4、农村空巢老人问题解决措施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村老年人生活提供制度保障,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①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把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并考虑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采取措施给予优待和照顾。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可对贫困老年人降低门槛,提高补助标准,保证贫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稳定。②医疗卫生机构应为急重病贫困老年人开辟绿色通道。积极探索建立农村老年人养老金制度,对于不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农村高龄老年人可采取发放生活补贴等方式,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③加强农村综合服务型养老机构建设,是农村老人也能享受到一些基本的服务。通过以上种种措施,使得农村老人们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病有所医,

●加强子女尽职尽责意识,提高人们尊老敬老、互帮互助意识 通过媒体对广大人民进行法制道德宣传,宣传尊老敬老的先进事迹,表彰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先进典型。使得更多的子女能够清楚自己的义务,不仅是从经济上慰藉父母,更要从精神上关爱自己的父母,时常和老人们沟通交流,通过关爱关心让老人们不会觉得孤寂和忧虑。

●加强对农村老龄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把农村老龄问题纳入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研究和解决。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将保障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发展农村为老服务纳入部门工作安排,切实承担起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基本社会保障、福利服务、医疗卫生、安全保护、权益维护、活跃老年人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责任。 要建立健全县、乡两级老龄工作机构,保证必要的人员和经费,发挥好综合协调和检查督促作用。在农村基层,要普遍建立起农村老年人协会,在村委会的领导和支持下,实现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积极调解涉老纠纷,维护老年人权益,活跃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组织老年人自助互助。

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整个社会的关注,并给与相应的帮助,同时,这类问题也应该警醒那些把自家老人置之度外的子女,人生在世,凭自己的良心做事,轮到自己的时候才能够老有所终,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推荐第6篇:关爱空巢老人调研报告

关爱空巢老人调研报告

为了号召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关爱、帮助空巢老人,让他们安度晚年,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xx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冬日暖阳实践队于1月19日至25日在xx省xx市进行了关于关爱空巢老人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冬日暖阳实践队从19日到25日在xx省xx市进行了对空巢老人和其他村民、市民的问卷调查和实地采访调查、政府机关相关人员和专业人员的采访以及空巢老人愿望收集的活动,经过7天的实践调查,我们实践队关于空巢老人这社会现象的产生原因、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如何解决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首先空巢老人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其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居住条件的改善,经济的快速增长、科技的进步、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寿命大大延长。 其二,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家庭结构小型化,家庭成员减少,而且\"丁克\"家庭越来越多。

其三,是社保体系尤其是养老体系落后和不完善,社会养老、机构养老发展滞后。

其四,是子女“远游”导致“空巢”。近些年来,许多年轻人有的外出经商,有的在外打工或工作,有的为了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而举家迁往城镇,随着社会就业、竞争等压力的增大,使子女到外地或国外求学、工作、创业的增多,特别是在国外学习生活后选择留在了国外发展,子女“远游”是造成许多老人留守家中的主要原因。 其五,是老少“代沟”导致“空巢”。由于思想观念、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性格等方面存在“代沟”现象,家庭成员都要求有独立的活动空间和自由,使得老人一方与子女一方都愿意分开生活,老年人和子女趋向于独立生活,有着对自由空间和平静时间的向往。子女不愿受老人的约束,喜欢单独居住;许多老人也喜欢过独居、清静的生活。也有少数老人因受到子女抛弃甚至虐待,或儿媳与公公、婆婆关系紧张而被迫与子女分居。其六是家庭结构模式的小型化、核心化。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工作变动日益频繁,人口流动和迁移加速,促使大家庭结构向小家庭转变,小型化家庭结构已成为社会的主流。而且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自己子女的教育问题,对老人的关心照顾则有所疏忽。

然后当前空巢老人面临很多困难挑战,急待有关部门解决。 首先,是生活保障问题。主要是经济方面,尤其是农村地区老人的养老问题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任务,目前的新农保水平还太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城市空巢老人将不再是贬义词,而是意味着有房、有独立经济能力、有单独的生活空间、生活质量更高,这部分人的经济保障不是问题。因此在这方面,我们更应该关注广大农村的空巢老人。

然后,是日常照料服务问题。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服务,这是当前应对老龄化的核心问题。目前的老年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既缺乏专业的管理公司,又缺乏大批专业的护理员。比如养老护理员,全国只有2万多人,而实际需求接近千万。其三是精神慰藉。目前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主要靠家政服务员,专业的心理从业人员较少。 最后空巢老人问题解决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第一,强化家庭养老功能,探索新型养老模式。尽管多数“空巢老人”独居在家非常寂寞,但仍都希望住在家里,而不想择入住老年公寓,家庭养老仍然是在农村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的养老方式。我们要从以德治家入手,从家庭细胞开始,积极营造以家庭养老敬人为荣的良好风尚,督促儿女们细心周到地照顾老人。要进一步推行协议养老制度,对子女不及时与父母签订协议书,或不及时履行赡养义务的,基层老年人协会要及时督促和帮助落实,必要进辅以法律手段解决,以此稳定和逐步提高“空巢老人”的收入水平,为“空巢老人”养老提供法律保障和持力。要积极探索以家庭为核心,以村居、社区为依托,从城市向农村辐射,为农村“空巢老人”居住在家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卫生保健、法律援助、精神慰藉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养老模式。 第二,建立有效帮扶机制,帮助“空巢老人”家庭解决经济困难。“空巢老人”家庭生活困难,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帮助。要进一步完善救助机制,对无生活来源,长期患病,久治不愈,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且符合定期救助或低保条件的“空巢老人”,政府部门要及时把他们纳为救助对象,给予定期救助或享受低保待遇。 “空巢老人”由于家中无人照顾,常常会面临突发性疾病得不到及时抢救,生命受到威胁的安全问题。有关部门特别是基层老龄组织,要建立农村“空巢老人”家庭档案,组织志愿者、身体健康的低龄老人,采取结对帮扶的办法,解决“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问题。要加强老年文化场所建设,大力倡导和组织志愿者队伍,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文化生活等各项服务,使“空巢老人”更多地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让老人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第三,完善老年医疗服务需求。当前,疾病风险仍是老人最大的风险,医疗保障是老人首要的保障需求。对于现有农村老人来说,目前的农村医技人员素质不高,技术水平有限等,使农村老人的健康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社会医疗保险的缺失,农村居民的医疗费用都是自费,而农民的支付能力极为有限,加上医疗费用上涨,使很多老人本来已经疾病缠身,却无钱看病。所以,要尽快建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农村老年保障医疗体系,满足农村老人的基本医疗需求。

第四,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空巢老人”反映较多的仍然是维权问题。无论是来自社会的歧视、欺侮老年人的违法行为,还是来自子女扯皮、拒不赡养老人的失德忘本,均可通过法律程序维护老人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一如既往地把《老年法》等有关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政策落到实处,做好“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合法权益的维护工作,建立老年人合法权益法律援助制度,帮助老年人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五,设立老龄事业发展专项基金。在解决农村“空巢老人”一系列问题中,单单依靠家庭经济支撑或政府、社会的临时救助往往是杯水车薪,必须设立相应的基层老龄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有条件的村(居)可由村级集体拨款,并接受社会各界捐款,每月按年龄不同发给生活补贴,改善老年人,尤其是生活困难的农村“空巢老人”的物质生活。 第六,建立居家养老政府补贴制度。为选择居家养老的困难老人实行家政服务补贴,政府投入少量资金,又给困难老人解决了实际问题。补贴对象可优先考虑生活困难的“空巢老人”。其六是抓好“回引工程”,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农大量青壮年民工外流,虽然使农村经济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但是也辛苦了留守的“空巢老人”。调查中不少“空巢老人”反映,子女按时寄的钱多数花在了孙辈的生活费学费和零用钱上面,但老人经济收入并未因子女外出打工而有明显改善。 第七,探索农村发展新模式。由于留守老人年老体弱,又长期从事劳动强度大的农活,他们大多都身患疾病,医药费由子女分摊,仍难以摆脱“小病拖,大病扛”问题。这不仅要引起外出农民工的重视,更要引起社会的关注。各级各部门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外出民工的回乡创业,不仅有利于乡村工作的正常开展,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更主要的是让农村老年人过上真正幸福的晚年生活。

通过对xx空巢老人情况的实践调查,我们与老人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对所调查区域內的老人生活、心理、健康等状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当前正值我国社会老龄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我们去理解、关爱。我们有责任、全社会也有责任找到与老人的契合点,在全社会形成一股“尊老、敬老、爱老”的风气,使老人感到社会的温暖,安度晚年,最终实现那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社会。

推荐第7篇:空巢老人社会调研报告

邢台学院会计学院

2014年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

个人调研报告

项目名称: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

姓名 :

班级 :2013级工商管理大类本科六班(会计学院) 调研人 :

填报日期:2014 年 8月 5 日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本文通过实际调查走访,分析和概述了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生活拮据,日常生活难以自理,身体健康与医疗没有保障,生活乏味,与子女交流太少,情感孤独,缺乏沟通,娱乐活动太少,邻里关系也时常紧张,在基于调查分析上,指出农村空巢老人产生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和对生活状况的了解后提出解决空巢老人问题的建议。

调查背景以及概述: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现象尤其引人关注。了解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帮扶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经验做法,研究探讨对策办法,加强农村空巢家庭艰巨老年人的帮扶工作对呼吁全社会关注和关心这一特殊老年群体有重要意义。调查题目包括:经济状况、日常生活状态、健康与医疗、心理状态等方面。

正文:

(一)空巢老人生活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对空巢老人问题进行了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堪忧,他们面临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没有足够来源,生活拮据

调查中我们发现,65%的农村空巢老人没有收入,35%有经济收入,在有收入的空巢老人中,84.5%的依靠在家种植农作物和农副产品,而11.5%依靠开小型商店,4%依靠国家补助。他们的经济收入很低,,月平均收入普遍低于500月,而没有经济收入的空巢老人日常生活费用则全部来自子女的供养费用,而对于在外务工的子女而言,对在农村独自生活的老人供养费用有73.5%低于每月500元,而对于空巢老人积蓄状况显示,13.6%有较多积蓄,32.7%有一些积蓄。53%没有积蓄。64%的空巢老人表示,看病就医是家庭支出的最大项,空巢老人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许多空巢老人住房简陋,食物也不能满足身体营养需求目前农村老人除了五保户老人补贴及部分老人享受低保金外,绝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没有社会养老保障。空巢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补贴。老人的劳动主要是种地,由于子女不身边,许多农活要请人,成本高,收入低。据调查留守老人的人均纯收入大多数在700元以下。随着孝道观念的不断淡化及子女在外务工压力增大,子女补贴缺乏稳定性且标准低,也无有效的约束机制。儿女常年在外打工,还要照顾孙子,儿女几乎不给他们钱,仅靠自己种田的微薄收入,既要生活又要看病,生活很艰苦。根据我们实地走访和调查的乡镇有三分之一外出打工的子女只能维持自己生计,不仅没寄钱回家给老人,而且孙子女的读书及一切费用还要靠老人负担。

2,生活困难,难以自理照顾不便

在被调查的空巢老人中,有20.5%生活完全不能自理,42.9&生活能部分自理,生活能完全自理的只有39%。空巢老人的子女在外务工或是定居,当他们需要照顾时,43.5%是老伴照顾,21%由孙子女照顾,18.6%由亲戚朋友或是邻居照顾,无人照顾占9.5%。他们日常生活缺乏照料,其中33%的空巢老人生病时无人发现,疾病看护严重缺失。无人照料,安全隐患突出,特别是孤寡、独居、与孙辈同住的空巢老人。日常生活尤其是老人生病,需要子女陪同上医院治疗时,子女不在身边,更显得孤独无助,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邻里的帮助也许是空巢老人解决一些困难最快捷最有效的办法了,但有不少的空巢老人,很少跟周围的老人聊天,亲戚间也很少走动,因为他们一个人生活惯了,没有什么事,不愿意去麻烦别人。

3.身体健康状况不好,就医不便

调查显示,多数农村空巢老人身体常被疾病所困扰,44%的农村空巢老人患有一种慢性疾病,34%的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无疾病的仅占13.7%,空巢老人所患的慢性疾病中主要是心脑血管病,29.9%有高血压,28.9%患冠心病。9种老年慢性病,按患病人数多少排列,依次是高血压、心脏病、骨关节病、高脂血症、脑血管病、骨质疏松、糖尿病、白内障青光眼、老年痴呆和其他病。空巢老人们普遍表示看病求医较难,从附近就医医院医疗状况来看,68%的老人认为附近医院医疗设施一般,医术一般,21%的认为医疗设施差,医术较差。从附近就医医院收费来看,52%的老人认为收费较高勉强能承受,22%的认为收费太高无力承受。从目前空巢老人承担医疗费用的主要来源来看,由子女承担的占35%,老人自己承担的占43%,亲戚承担的占4%,拥有医疗保险报销的占12%。空巢老人的医药费用常常面临困境,所以,基于以上原因,55%的老人在生病时选择简单看看吃点药,30%选择不就医。 4.缺乏精神安慰,孤单寂寞

空巢老人缺乏精神安慰,感觉孤单,会觉得在感情和心理上却少了支撑和依靠,觉得自己的存在不再具有价值,因而陷入无趣、无欲、无助的状态,这些不良情绪会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在调查中有的老人为此而伤心、哭泣。中国素来有养儿防老的观念,随着老年人的年龄逐渐增大,对子女的情感依赖性也不断加强。然而,正当老人需要儿女做依靠的时候,儿女却不在身边,心头涌起孤苦伶仃、自悲、自怜等消极情绪也是在所难免。 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压力大,其中表现在26%的老人有压抑、焦虑、烦躁感、没有安全幸福、舒适满足感幸福指数偏低。农村空巢老人社会活动很少,他们平时的娱乐方式主要集中在打牌、聊天,占所调查娱乐项目的60%,看电视,听广播的占24%,下棋、听歌、唱戏的占14%。另外从空巢老人主观意愿上看,经常参加村里组织的老年活动仅占12%,不参加的32%,偶尔参加的56%。所以空巢老人精神压力无处宣泄,导致他们心里缺乏安全感。

(二)调查后的思考、原因以及对关爱空巢老人的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进一步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也必将使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同时也在加速人口老龄化。解决好当前社会中存在的“空巢”老人家庭的现象,政府担负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如何解决好 “空巢”老人的生活、就医、养老等等问题,使他们幸福地安度晚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单靠政府投入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参。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在人口老龄化和社会转型、农村经济水平和社会保障程度仍较低的背景下,高龄农村空巢老人比重偏高,农村空巢老人身心难以得到保证和满足,生活中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些老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远远没有达到国家提出的“六个老有”的理想境界。国家对人数众多的农村空巢老人做出的实质性的投入显得十分不足,所以,农村空巢老人问题不容忽视,值得深思。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农村空巢老人主要成因农村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社会养老模式不够健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不够完善,老年人的相关法律法规落实也不够到位,老年人的娱乐活动也不够丰富。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是突出的民生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老年人能否安享晚年,而且关系到千家万户,因为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所以,我们应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高度,积极应对,综合治理。要遵循“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从农村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空巢老年人享受到党和国家优待政策,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建议如下:

1、加强宣传力度,营造爱老敬老氛围

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切实维护老人合法权益,使国家尊老爱老政策深入人心,营造关爱空巢老人的社会氛围,提高后辈关爱空巢老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性。空巢老人所属的社区居委会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让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更贴近百姓,贴近空巢老人,切切实实的为老人服务,为老人办事。

2、进一步加强老人工作建设

加强乡村两级老龄工作网络建设,积极应对老龄化,各级党委政府应刻不容缓地摆上议事日程。为形成县、乡(镇)、村三级老龄工作格局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投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健全村级老年活动室、活动中心,老年人图书报刊阅览室、棋牌室等,提高农村空巢老人和所有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3、进一步开展“敬老志愿者”活动 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为农村空巢老人服务。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敬老助老,营造敬老氛围,建立长期服务机制,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县直各部门、各单位、企事业单位,要积极组织本单位本部门在职的年轻人和社会“志愿者”,开展“敬老志愿者”活动,联系一个空巢老人家庭长年定期开展上门服务活动,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困难,帮助他们疏通渠道,解决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乡村两级可组织低龄“老年志愿服务队”,就近为高龄空巢老人,特困空巢老人、病残空巢老人提供日常照料服务。Po

wer b y YOZOSOFT

推荐第8篇:某空巢老人调研报告

XX空巢老人调研报告

引导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空巢老人的处境逐渐受到关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XX空巢老人调研报告!整理如下,供大家阅读! 空巢老人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空巢老人的处境逐渐受到关注,如何让老人们度过一个生活有保障,精神上快乐充实的晚年,已经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2030年,空巢老人将超过两亿

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亿,占总人口数的12%,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据北京老龄办目前公布的统计数据,北京老年人口达到25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而空巢老人则会超过1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0%。

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迅速扩大。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养老难:独生子女70后没时间80后没钱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老人养老难日益显现,人们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在增大。“住上”和“住不起”的现状并存。而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社会现实的挑战。三十多岁、四十岁刚出的“70后”,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各行业的中坚力量。

工作压力大、日常应酬多,是这一群体的真实写照。对他们来说,照顾老人变成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对于刚刚步入社会开始打拼的“80后”,面对高高在上的房价和竞争激烈的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要不沦为“房奴”,要不只能“啃老”。对于并不遥远的父母养老问题,“囊中羞涩”的他们感到十分困惑,甚至有人发出了“十年后,我的父母谁来养”的感慨。

无人照料,生活不易

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我国生活部分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1/3,其中不乏众多空巢老人。福建省老年学学会课题组进行了一次城乡空巢老人调研,通过抽样调查得出,近20%空巢老人感觉生活无人照 料是面临的最大困难。对他们来说,吃饭、洗澡、做简单家务已成为生活的最大困境。如果说,日常生活的不便自己尚且能够艰难克服,那么在遭遇突发状况甚至发生意外时,空巢老人常无招架之力,难免产生发生空巢老人孤独离世的悲剧。

经济收入普遍较低,农村空巢老人状况尤甚

相关资料显示,“空巢老人”经济收入普遍不高,尤其农村“空巢老人”,经济收入非常低。他们大多数没有社会养老保障,他们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补贴。而老人劳动所得很有限,子女补贴缺乏稳定性且标准低,也没有有效的约束机制。总的来说,老人的经济保障普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且收入偏低。

这种状况一旦出现了额外的支出,比如,“医疗费支出”,而医疗费又占大多数老人生活开支的很大部分,这种矛盾造成了老人“看病难…‘托病…‘怕看病”等各种心理、生理问题。所以,部分“空巢老人”需要更多的社会的经济支持,尤其在医疗费用的支付上,需要更多的社会政策倾斜。

疾病困扰,就医困难

北京、厦门、延吉等多个地区关于“空巢老人”身体状况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老人都患有各种各样的疾病,其中超过一半的老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疾病。据福建省城乡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显示:

%的老人表示,因为无人 照料,所以最怕的就是生病。空巢老人面对病痛常面临三大“无助”困境:急病突发无人知晓、慢性疾病无人照料、医疗费用过高无法承担。疾病问题在农村空巢老人身上表现尤为明显。

以湖北省农村空巢老人为对象的一项调查显示,认为就医方便的仅占%;面对疾病,有%的受访老人选择“简单治疗”,%的老人会选择“间歇性治疗”,仅%的老人采用“正规治疗”,另有%会“放弃治疗”。上海市老龄办对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进行调研时发现,超过90%的空巢老人选择需要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包括常规体检、定时上门护理、应急救助等等。

精神寂寞,郁郁寡欢

身体机能衰退、个人价值丧失,没有子女陪伴,都让空巢老人倍感失落,对生活失去希望。据北京、上海、武汉、厦门等多个地方对城乡空巢老人的精神状况调查显示:

心情暗淡、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脾气暴躁或愁眉不展,不好与人相处,得过且过等等都是空巢老人常见的心理体验与情绪状态,一些空巢老人甚至想到了自杀。上海老龄办、宁波老龄办入户调查显示,90%以上的空巢老人都希望与人交流、老有所乐、老有所用。

南京鼓楼区对空巢老人的活动需求调查显示:希望子女多打打电话、常回家看看成为众多空巢老人的首要情感寄托;多组织老年公益活动、创办老年活动室则成为空巢老人排遣孤寂生活的主要心理诉求。

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一直都在倡导要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留守老人是我们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他们很多都经历了新成立前后的心酸历史,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社会发展繁荣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忘了那些留守在农村的老人们,让他们也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全社会都应一起努力,帮助、关心他们,设身处地为他们的晚年生活着想,让他们衣食无忧,有病得到及时治疗,临终得到关怀,使他们能幸福、快乐、健康地度过晚年,真真切切感到社会、家庭、儿女给予他们的亲情和温暖。

推荐第9篇:空巢老人

遏制涉老诈骗侵害

近年来,空巢老人受到电信诈骗、非法集资、保健品销售欺诈等案件侵害的比例明显上升,这类案件具有数量大、发生隐蔽的特点,涉案金额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贾立君 宗巍 曹健 杨一苗 潘林青 周慧敏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年前在全国多地调研发现,由于老年空巢家庭数量不断增加、空巢老人预防犯罪能力较弱,这一群体成为经济诈骗类犯罪活动易受害群体。受访的公安、工商等部门工作人员及专家建议,应当通过加大查处力度、建立相关部门联动机制、改进反诈骗宣传方式等办法,有效减少此类案件对老年人的侵害。

诈骗黑手频频伸向老年人

近几年,空巢老人受到电信诈骗、非法集资、保健品销售欺诈等案件侵害的比例明显上升,这类案件具有数量大、发生隐蔽的特点,涉案金额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山东省济南市营市街派出所社区民警吴颖介绍,目前在电信诈骗中犯罪分子通常以换账号汇款、发短信冒充儿女、声称银联卡遭遇盗卡等形式,欺骗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上当受骗。在日常接警中,每个月都有几起报案,涉案金额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且近几年此类案件越来越多。

利用有的老人爱占便宜及迷信特点发生的诈骗案件也较为频发。2011年初,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民生街派出所破获了一起涉及到130多名老人被骗案件。骗子通过“小家电推广酬宾”的方式,承诺只要交少量现金,就可以领取礼品并且在第二天全额退回现金。在越来越多的老人参与之下,骗子开始推销高价商品,老年人在交了数百元钱准备第二天领取退款时,骗子却消失了。

此外,借购买原始股、墓地或保健品之名向空巢老人非法集资案件也时有发生。65岁的长春市民刘志是一名中学教师,儿子在外地工作,他退休后又被当地一家学校返聘,退休金加上工资每月收入较高。2011年11月,刘志听朋友说一家将在北欧上市的外国公司在长春卖原始股,每股0.01欧元,上市后股价将翻倍上涨,便投入1.95万元购买了原始股。他在购买后向当地工商部门和证监部门进行咨询时才知道,这是一个非法集资网络诈骗团伙,已有多人报案。

分析涉老案件频发的原因,陕西省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魏和平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老人防范意识不强,对电信诈骗等新骗术相关知识缺乏了解,辨别能力差,有的爱贪图小

便宜而上当;二是积攒了一辈子或退休金较高,不少老人手里有一定存款;三是不少老人属于空巢、独居,缺乏交流对象,比较好骗;四是老人对健康、子女事业等期盼强烈。涉老诈骗案查处难度大

本刊记者调研发现,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件多发,侦破难度却较大。首先是此类案件取证较难。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民生街派出所所长丁振龙分析,虽然保健品诈骗是当前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之一,然而当前对保健品疗效、定价缺乏具体标准,没有确切证据,执法部门也不敢随意执法。

宁夏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刘洁说,通常保健品说明书、宣传单上并不存在夸大宣传,销售人员往往口头向老年人肆意夸大功效。除非有现场录音或录像,否则这种虚假宣传很难取证。

其次,犯罪分子采取反侦查手段逃避打击。吴颖说,犯罪分子在进行电信诈骗时,往往在A地开银行账户,在B地开手机账户,在C地作案,在D地取赃款,对E地人实施诈骗,且多为假身份,这造成被害人往往无法提供犯罪人特征,让公安部门很难确定具体的侦查范围与方向。

其三,不少诈骗犯罪分子流动作案。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公安局中山南街派出所教导员孙来宁说,不管是保健品诈骗、迷信诈骗,还是小便宜诈骗,犯罪分子往往是骗一把,换一个地方,等到老人发现报案,有关部门前来查处,犯罪分子已人去楼空。

一面是案件侦破难,一面是老人在财物被骗后承受着很大心理压力。为此,有的老人患病或病情加重,也有的家庭因此父子反目。孙来宁告诉本刊记者,一些犯罪分子有多少骗多少,往往将老人的终身积蓄全骗走,对于平时节俭的老人来说,这等于要了他们的命。“有的涉案子女怕老人受不了被骗打击,只能凑钱请办案人员转交老人,安抚老人说案子破了,钱也追回来了”,孙来宁说。

采取新对策加大查处力度

在采访中,多位公安、消协等部门工作人员建议,加大依法查处力度、多部门联动及改进宣传教育方式等,合力遏制涉老经济诈骗,帮助老人免受不法侵害。

首先,高度重视此类案件危害性,加大查处力度,集中查处一批涉老诈骗案件,对犯罪分子形成一定威慑。吉林省消费者协会副研究员宗守运、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石英等建议,由于发案率高、案值小等原因,不少涉老诈骗案件最终不了了之,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犯罪分子的气焰,实际上此类案件造成的社会危害并不小,应予以坚决打击。

其次,将涉老案件预防和查处列入相关部门职责和考核,并建立公安、电信、银行等部门联动机制。宁夏银川市兴庆区解放西街派出所教导员薛晶东建议,公安机关接到报警一经核实,应凭借简便手续可同受害人一起到银行冻结对方账户。公安部门应协调金融、电信部门,将实名开户关落到实处,对开户人的身份进行准确认证,防止冒用他人姓名在银行和电信部门开户从事违法活动。

西北大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韩养民说,银行柜台是防骗的最后一道关口,一些银行在柜台设防帮助汇款人识别骗局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没少遇到埋怨甚至投诉;建议建立公安部门和银行联手机制,遇到此类事件公安出面佐证银行的做法,这将有利于巩固银行最后关口作用。

再有,针对涉老诈骗案件流动作案特点,建立涉老诈骗案件数据库。公安部门查处一些涉老诈骗案件时,往往只能根据正在查处的孤案判断,案值往往较小,对犯罪分子的处罚也比较轻,一些犯罪分子明白其中奥秘,就扛着不交代其他犯罪事实。如果能建立区域性及全国涉老诈骗案件数据库,就能掌握犯罪分子数地犯罪事实;这有利于全面了解犯罪分子犯罪事实,对其依法处置,这无疑会增加此类诈骗的犯罪风险。

同时,针对老人采取更为有效的反诈骗宣传。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民生街派出所副所长魏静建议,改变以往空洞的手册宣传方式,社区民警及工作人员带上犯罪分子诈骗工具进社区、到老人家进行实物宣传。针对辖区涉老诈骗案件呈上升趋势,派出所公安曾带着假金元宝、秘鲁币等诈骗工具进社区宣传,实践证明,老人再遇此类诈骗,辨别能力增强。此外,公安部门应在银行、广场等老年人易受侵害的地方,以卡通宣传画、提示语等形式对老人进行反诈骗提示。

推荐第10篇:空巢老人

大学生爱心社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活动

3月18日,大学生爱心社赴淮南裕安三村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活动,五十余位爱心社社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下午一点整,爱心社社员在北区红楼103教室召开了半个小时的活动动员会,说明了活动的基本情况及注意事项,因为是校外活动,特别强调了安全问题。下午一点半,社员们穿上了统一的爱心社社服,随着上空飘扬的社旗,一行人有序地向目的地行进。两点十分,队伍安全到达目的地,此时小区中央广场已经有许多老人等待着志愿者们的到来,音响设备也已准备就绪。按照统一安排,社员被分为两批,一部分留在广场为老人们表演节目,另一部分前往小区老人家中开展慰问活动。社员们精心准备的戏曲、歌曲、舞蹈、小品、合唱、手语表演等节目不时博得在场老人们的热烈掌声,更有一些现场的小朋友、社区居民的即兴互动表演,高潮迭起,安工贸的部分志愿者也参与了节目的表演,带来了精彩的街舞。小区公寓里,社员们与老人亲切交谈,帮助他们整理家务、打扫卫生,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临行前老人紧紧握住了社员们的手,表达了对他们的感激之情。下午四点半,活动圆满结束。

空巢老人作为社会以弱势群体,亟需全社会的关心与关注,爱心社社员作为大学生代表,在奉献了自己的爱心的同时,也在呼吁全社会对空巢老人给予足够的关注,让他们得以真正的安享晚年、幸福度过余生。(李凯)

第11篇:空巢老人

empty-nesters 空巢老人

As is vividly depicts in the cartoon, old parents are sitting on the coach with disappointment and sadne, because no one comes back to celebrate with them.Although they received a lot of presents from their children, they feel very miserable and have no appetite, since what they want most is not such material stuffs but the care and love from their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Nowadays, young men look so busy and independent in modern society that they will never feel free to live with their parents.They move out and mind their own busine every day.On usual days, they would not like to take their time to visit their parents with the excuses of busyne.On some festival days, they probably share a little time to drop in their parents or even just send some presents but don’t show up personally like what the cartoon above illustrates.They think that presents can represent their love, however, to the parents, who overcame a lot of difficulties to bring them up, those stuff are far away from what they really hope for.

With the rapid pa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ur old parents feel more and more lonely and unhappy.However busy we may be, we should spend more time talking with them and accompanying them, because they once gave us so much selfle love that we should return them the same from the bottom of our heart.(238 words)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aging of society, there are a growing number of empty-nesters, which has become a social problem can not be ignored.When the children leave home due to reasons such as work, study, marriage, leaving their middle-aged parents at home, empty-nesters will produce the symptoms of mental disorders

随着社会老年化的加深,空巢老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为了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当孩子们由于工作,学习,婚姻等原因离开家,留下中年父母在家的时候,空巢老人产生精神障碍症状,也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

Some empty-nesters can live a good life after retire, especially those in city.Most of them live in the same city with their children so that they can visit each other often.Besides, they can participate in various group activities.For example, some middle-aged people attend to universities for the elderly for further study, while others join the choir or some other public service activities.By these activities, empty-nesters can eliminate of loneline and realize their own values.

有的空巢老人退休后可以过上很好的生活,尤其是那些城市里的。他们大部分都和孩子住在同一个城市,这样就可以经常看望彼此。此外,他们还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比如,有的中年人参加老年大学进一步进行学习,而其他人则参加合唱团喝着一些其他公共服务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空巢老人可以消除孤独,意识到自己的价值。

From the description above, we can know that some elderly people can live a good life although they’re empty-nesters.However, it’s our responsibility to care for our parents and our care is what they really need in life.So, no matter how busy you are, remember to care about them, talk to them frequently.

从以上的描述我们可以知道,有的老人可以过得很好,尽管他们是空巢老人。然而,照顾老人是我们的责任,他们生活上真正需要的是我们的照顾。因此,不管你有多忙,记得要照顾他们,经常和他们聊天。

第12篇:空巢老人

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招录面试刚刚结束,空巢老人现象等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出现在试题中。空巢老人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

昨天,一份最新公布的《“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显示,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生理、情感等评估明显低于非空巢老人。其中,近80%的空巢老人感到精神生活乏味、寂寞,“精神空巢”成为“空巢老人”面临的最主要的精神情感问题。

当下,社会化养老机制已基本完成,空巢老人的物质生活已经能够基本满足。但精神上的空虚仍无法填补。越来越多的儿女因为工作或外出打工等原因把年迈的父母留在家中。

在我看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我觉得可以参考国外和一些地方的有效经验。一是加大社区活动场所建设,吉林省依托“居家养老大院”,鼓励组建老年人协会,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 在长春市绿园区,一种“代理儿女”的办法赢得了很多空巢老人的赞赏。“代理儿女”就是让政府工作人员、志愿者等与空巢老人一对一结对子。老人生病了、想聊天了或者想外出活动时,都直接打电话给“代理儿女”。这个办法实施一年多来,已经让1000多名空巢老人受益。

二是尝试探索居民互助、老人之间比较谈得来,可以选择一些身体好的老年人上门服务那些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然后给予服务者一定报酬。这种居民互助的办法,一举两得,实施效果也不错。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宣传孝道,因为让老人安度晚年不能单靠政府,如果子女的养老责任意识不强,单靠政府帮扶或者外在约束机制,不一定有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将“孝”纳入公民教育之中,甚至可以在中小学教材里增加更多的尊老爱老内容,这才是事半功倍的长远之计。

第13篇: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

【背景链接】

根据民政部数据,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

空巢化仍在持续,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经商、上学、城市青壮年外出上学、就业以及异城居住和同城分别居住现象普遍。预计“十二五”期末全国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约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4。

专家预言,“空巢家庭”将成为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这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2011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

【标准表述】

[权威引述]

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挥好家庭在经济供养和情感慰藉等方面的作用。还要充分发挥社会慈善在养老保障方面的重要作用。总之,要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种方式的保障措施,让老年人更加幸福地安度晚年。(温家宝总理)

[剖析]

空巢老人的背后是中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中国人口的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相伴随。与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相重叠,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领域深刻变革相交织。公众对于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强,而相关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跟不上。

问题远不止于此,伴随空巢家庭的增加,涉老诈骗活动日益蔓延,电信诈骗、保险诈骗、非法集资、保健品欺诈销售等犯罪团伙瞄准了防范、辨别能力较差的老人。

[对策]

政府主导,加快社会化老龄服务体系建设。政府加大投入,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居家和社区照料服务,加强对失能老人和高龄老人的补贴和服务,统筹发展机构养老服务,加强老年人护理康复服务,解决空巢老人和精神寂寞、生活缺乏照料的问题。社区配合,加强社区自助互助活动。社区做好医疗保健、运动锻炼的基础设施建设,成立社区文化团、艺术团为老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生活,也可以成立各种娱乐活动兴趣小组,让老人们自助自乐;另一方面,探索居民互助互动的帮扶体系,相对年轻、身体好的老年人与高龄老人结成帮扶一对

一、提供生活照料,多与老人聊聊天,缓解空巢老人的孤独。志愿者参与,补充政府和社会关爱老人的空白点。组织和招募“敬老、爱老”志愿者,定期探望和关爱社会上急需帮助的“空巢”老人。

全社会努力,营造传统孝文化的氛围。倡导儿女养老,在全社会形成孝敬老人的氛围。可以考虑设置父母节,提醒年轻人关注老人健康和情感需求。

第14篇:空巢老人

城市空巢老人现状和成因调查

什么是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一般指的是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随着社会 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

家庭“空巢”综合征主要的症状是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常常会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另外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不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让父母独守“空巢”。

城市空巢老人现状

 无人照料,生活不易

 精神寂寞,郁郁寡欢

 疾病困扰,就医困难

到底有多少空巢老人?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宁波老龄办调查表明,宁波空巢老人家庭已占老年人家庭的35%,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80%以上。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 举例

1、2004年3月,75岁的中科院院士、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的陈中伟教授,在上海独居的家中意外坠楼不幸去世。

2、87岁的许大爷独居在北京石景山的一个小区,今年冬天连续的大雪让许大爷家里“断粮”了,老人无法外出买菜,到了深夜,刚刚忙完工作的外孙才给老人送来了食物。

3、家住北京五棵松的王奶奶家中供暖出现问题后久等未能解决,无奈中只能抱着暖水袋躲在被窝里,给儿子打去求助电话。

城市“空巢”家庭面临的空出问题

 “空巢”家庭的大量出现,表明当今中国家庭结构走向核心化、小型化已成为一种

必然。应该说这也是改革开放、社会进步和生活质量提高的表现,但由于“空巢”家庭中老人这一群体自身的特殊性及我国“未富先老”的社会特点,极易使人遇到来自经济、身心、生活照料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一)经济支持问题

(二)心理精神的需求问题

(三)疾病医护和生活照料的问题

浅谈城市“空巢”家庭的成因

 概括而言,城市老人空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方面存在于老人自身;第二方

面原因在于子女;第三方面原因是社会的原因。

 首先,我国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要求每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

第二,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丁克家庭(double income no kids),即不要孩子的家庭观念越来越流行。

第三,现在竞争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人员的流动越来越频繁,人们经常要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甚至出国深造、工作等。以上三个方面原因是导致空巢老人问题的主要原因 城市“空巢”家庭增多的原因

 纵观我国城市“空巢家庭”的发展,不难发现其增多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概括起来

可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去阐析:

 首先,个人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

过去常认为,人到老年最大的幸福就是与子女同住并享受天伦之乐。而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生活的确立使得这一传统观念慢慢地发生着变化,代际分居成了一种新趋势,这客观上促成了城市空巢家庭的增多。其原因主要是很多老人希望自己有更多的自由空间而选择与子女分居,尤其是那些经济上能够独立、身体状况较好、精神上需求又较为丰富的低龄老人。还有部分老人因对久居的社区怀有深厚感情,自身不愿意离开熟悉的住所和朋友,从而选择与子女分开生活。同样子女们则因与父母在思想和生活习惯上存有一定差异,多数年轻人也喜欢独立居住。还有部分子女因赡养老人的观念淡薄,嫌弃老人,这些都使老人不得不留守“空巢”。

其次,家庭在结构上的变化及代际间的差异。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贯彻的不断深入,家庭结构向“

四、

二、一”发展,独生子女的父母已渐成为中老人。“空巢”家庭的老人虽希望与子代孙辈住一起,但与多数年轻人追求新潮思想的观念相比,极易使家庭成员间的代沟问题突出,由此老少两代人为满足自身对自由生活的需求,小家庭的居住方式被普遍接受。有的老人看着子女们忙于学习、工作,抽不出充裕时间照顾自己只有忍痛割爱,选择独立生活来减轻子女的负担。

再者,社会在转型中所引发的社会变迁。

随经济的迅速发展,“父母在不远游”这一多数中国人世代相传的孝道美德渐渐发生着变化,因为如让年轻人固守传统美德,不到外面世界去寻求发展,在当今是不现实的。所以频繁的工作变动,快速的人口流动,尤其是城市里,日渐增多的子女到外地甚至到国外求学或工作,这就使得不少家庭只剩下老一代人故土难迁。

解决城市空巢老人问题的主要对策

如何解决日益严重的空巢家庭问题,让空巢的中老年人安享晚年呢?就目前来说,这些突出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政府、个人与家庭以及社区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1、社区服务

(1)建设老年社区

所谓老年社区,指的是由社会力量开发建设,具有社区规模和建制,以老年人为主要居住对象的居住区。这种居住区将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在老年居室和公共场所设有无障碍设施、24小时联机的紧急呼叫系统,社区内还建有老年医院、老年学校、老年购物中心、老年服务机构等,老人足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周到的服务。这样把老人集中,统一进行管理的方式无疑更能方便空巢老人的生活,同时也更便于社区进行管理,有针对性的开展服务。

(2)社区出资为空巢老人购买家政服务

有条件的社区可以在本社区内,招募下岗职工或者待业人员,对他们进行统一的培训,由社区出资为空巢老人服务。

(3)社区牵头开展邻里结对活动

让空巢老人的邻里为他们提供服务无疑是最便捷的方式。在浙江省余姚市的社区就举行了邻里互助结对仪式。由社区组织,让居民与“空巢老人”结成了对子,经常上门探访、帮助照料生活,可以减轻空巢老人的孤独感,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

(4)兴建社区医院

社区医院可以将本社区内的空巢老人登记在案,不定期的为空巢老人检查身体,到空巢老人家里为他们诊病,另外,还可以针对社区空巢老人开展义诊活动。

(5)为空巢老人安装免费应急电话

往往空巢老人独居在家,遇到紧急情况没有人在身边,难以得到帮助,安装免费应急电话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2、NGO服务

NGO(非政府组织)作为沟通政府与公民的中介机构和第三部门,与政府组织、营利组织(企业)一起构成社区治理机制的三大板块。NGO主要致力于社区服务和管理,其基本宗旨是满足社区公民的需要。我国有不少NGO组织都在致力于从事与社区空巢老人服务有关的工作。比如热爱家园社区志愿者行动网络、众益伙伴(北京)老年文化发展中心等NGO组织。可以通过NGO组织开展如老年保健知识宣传,老年知心热线,老人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为空巢老人提供服务。

3、家庭赡养

家庭赡养应该是解决空巢老人问题的首选方式。家庭赡养具有经济支持、日常护理、精神慰籍等功能。有资料表明,日本福利设施尽管可为老人提供良好的护理条件和安逸的生活条件,但并不能清除他们不安的感觉,每天老人们都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在福利设施中的老人因心情忧郁而生病的比例高于居家养老的老人。

因此,让空巢老人享受到家庭赡养是解决空巢老人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我们应该加大对于老人空巢的危害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子女意识到应该尽量多花一些时间陪伴父母,让空巢老人尽量多的享受到家庭赡养。

4、“空巢”家庭的老人需要自身在心里上进行调适

家庭的和谐美满是社会和谐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由于空巢中老年人大部分正处于

机体功能逐步退化衰老中,加上孩子离家后会深感失落,所以极易走入“丧失期”的心理误区。此时老人自身的观念也要转变,要面对现实,理解并尊重孩子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选择,逐步减少自己对子女的心理依恋。同时老人自身要丰富生活内容,通过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中老年文化活动,走向社会、广交朋友,以寻求心理上的安慰和帮助。

综上所述,在城市“空巢老人”问题业已成为我国必须重视并采取办法予以解决的问题的今天,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依托社区和非政府组织共同努力,一定可以使空巢老人问题有所缓解并最终得到根治。

第15篇: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

在城市化进程中,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离开家乡,离开父母,走进了城市。“进门一盏灯,出门一把锁”成了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普遍存在有病无人护理、有事不能及时处理、身边无亲人、缺乏精神慰藉等问题,从而导致沮丧、孤寂、不好与人相处等障碍。

开展了“四个一”关爱“空巢老人”活动,即每周与“空巢老人”见一次面,每月入户服务一次,每季组织志愿者开展一次服务,每年开展一次走访慰问活动。铁力市为空巢老人送去《空巢老人信息服务卡》,组织志愿、法律咨询、健康义诊服务队,为“空巢老人”办实事、送温暖。为“空巢老人”开展政策理论和法律法规集中辅导和文化体育活动,并经常为老人送衣送药,

开展家政服务等,社区干部、中小学生、理论工作者还开展了家庭“聊天”活动,社区干部纷纷与“空巢老人”结对。空巢老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急需在生活上得到照顾,在感情上得到慰藉。切实关心“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营造关爱氛围,

开展慰问活动。各级政府要在元旦、春节、母亲节、重阳节,对空巢老人进行走访慰问,将党和政府的关心送到她们手中。

开展助老活动。针对不同层次老人的不同服务需求,积极发挥志愿者的帮扶作用。

开展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医疗保健、法律援助、文娱体育等助老活动。“温馨助老卡”、“爱心之音”服务站、“爱心免费卡”、“结伴同行卡”、“安全通道卡”、“邻里守望”等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正以多种形式在爱辉区大地上广泛开展。为进一步拓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平台,充分发挥老年人老有所为的重要作用,建立了“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的“以老助老”帮扶模式,以社区为依托,组织身体健康的低龄老人与空巢高龄老人结对帮扶。

开展为高龄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务,使他们幸福生活、快乐生活。 开展的邻里守望活动,对辖区内空巢、孤寡老人以及生活上需要帮助的老人进行登记造册,同时发放“征求意见表”,根据老人们的愿望、兴趣、爱好等方面安排“结对子”,如今,辖区多数空巢老人都有巾帼志愿者结对帮扶。

开展各种宣传娱乐活动,丰富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年重阳节期间,省、市妇联联合举办了“情暖金秋”--万名巾帼志愿者关爱老人社区服务活动启动仪式。

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根据老年人喜好,组织书画、读报、电脑、扇舞、棋牌、舞蹈、腰鼓、拳剑操、门球、乒乓球等10个兴趣小组,有相同爱好的老人经常可以参加小组内的集体活动。 开展“低龄老人志愿者助爱高龄老人游江活动”, 使老人们开阔了眼界,交流了感情,锻炼了身体。为加大对空巢老人的帮扶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爱护空巢老人的良好氛围。 为了让空巢老人的面容始终保持情志和谐、心态和谐的笑,惠苑里社区志愿者将继续兑现“用„爱心‟陪伴,让„孤老‟不孤”的承诺,使“空巢老人”助护工作再创新业绩,再上新水平。 由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牵头,建立社区老人陪聊队,定期上门陪老人聊天,为他们排除寂寞,送去欢乐。尽量吸收一些医务人员、心理医生参加,保证人员、资金(政府可拨款或社会捐款)、办公地点、通讯网络、活动时间五落实。 “情暖空巢——夕阳路上健康伴您行”医疗志愿者,开展义诊服务。

第16篇:18最新空巢老人调研报告

2018最新空巢老人调研报告

调查背景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家庭需求日益增多,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的拥向城市,为国家的繁荣,城市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但在农民背井离乡,使自己生活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不断繁华的情况下,许多年轻人留下父母和孩子外出打工,致使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现象明显加重,老人的生活和孩子的教育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调查目的

调查人:xx

调查时间:XX年XX月XX日至XX日

调查地点:XX省XX市南岳区龙凤乡红旗村

调查对象及人数:红旗村村民;60人

调查方式:交流访谈

调查前工作准备: 在下乡调查前,从带领我们的团委老师那儿了解了当地情况,熟悉了调查路线;认真分析了活动期间需要了解的知识;根据需要自己设计好调查的内容;另外还上网搜索了有关其他省市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目前在生活、心理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在调查时不仅能完成调查任务,而且还能及时帮助他们排解遇到的困难。

1.当地情况

红旗村概况:红旗村地属衡阳市龙凤乡的一个小村庄,是一个不足一千人的村落。它虽然位于南岳区,但是交通条件却很差。村里设有医务室,小学,小卖部等。这里生活较安定,既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在这里发生,又没有听说什么名人的足迹。调查结果经过这

次调查,我们发现在经济生活方面,百姓的生活水平还是偏低;在教育方面,软硬件设施均相对落后。下面就从经济,教育方面来阐述我们调查后的结果。再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了城镇走上了了打工路,巢老和留守儿童大幅增加。红旗村的生活还算好,大多数家庭都能看上电视,大多数家庭都装上了电话,但是经济上还是拮据的,因为除了上述开支之外,教育支出占了很大的比例。

2.调查过程

组织学生到农村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以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为当地学生举办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爱心捐赠等活动。广泛开展流行性疾病防治宣传、为当地村民量血压、基本医疗卫生知识普及活动,广泛开展健康科普宣传和与健康相关的社会调查活动。围绕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环境污染等,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发展建言献策等活动,普及

生态环保理念、引导健康生活方式、推动科学发展方式。

3.调查分析

针对有些问题的具体的调查分析:

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学,让读书梦从憧憬走向现实曾经是许多贫困孩子的心声。关注留守儿童教育同样是我们这次对红旗村社会调查的一个方面。村小学那幢新盖的三层教学楼在红旗村那片山下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为我们的心中添了几分安慰,教师队伍的人才匮乏成了在师资力量方面制约本校教育的重大问题。本次调查有55%的人把父母不在身边孩子缺乏很好的教育指导作为导致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最重要的原因,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至于孩子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的好差,由老师们去管教, 留守儿童 家庭这种亲子之间的交往在时间上的长期间断致使父母没有过多的时间和

精力去关心孩子的学习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 留守儿童 产生厌学、逃学、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走上犯罪的道路,误入歧途。最后还有少数人认为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孩子成绩不理想,如教育体系不完善老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给予及时正确的指导,目前监护人管教方式不合理等。

就此我认为:

1.家长应该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加强沟通。

2.学校应把 留守儿童 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训,使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做到

公平、公证,使 留守儿童 拥有与其他儿童同等对待的教育,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3.地方政府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为 留守儿童 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成立关心 留守儿童 教育指导机构,建立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

关于孩子的生活或心理的问题 留守儿童 长期生活在特殊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就本次调查结果显示:66%的人认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孩子性格发生很大变化, 留守儿童 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烦躁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 留守儿童 存在一定程度的孤僻、偏激、搞破坏、易产生敌对等不良心理问题。与监护人之间有时也会发生摩擦。有34%的人认为孩子的性格没有多大的变化,他们认为孩子年龄小没有过多的考虑这些问题。

对此我希望:

1.完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加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搭建他们能够见面的桥梁,

2.寻找合适的监护人,提高监护人的素质,能够及时的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的教育与引导;要对 留守儿童 进行细心的观察与沟通

3.学校能尽量利用 五一 十一、春节等学生家长返乡的机会约父母面谈,这样能使这些父母较为详细地了解孩子,以便更好地进行短期的家庭教育。毕竟孩子是一个家庭全部的希望和寄托,所以不管是孩子的教育还是心理问题都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关于造成空巢老人现象原因的问题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52%的人认为是经济发展和工作需求造成农民外出打工把老人和孩子留在家里的现象越来越普遍,43%的人认为是现在青年人思想观念的变化,不愿留在家里,致使这一现象加

重,另外有5%的人认为是因为老年人自愿独居导致这一现象。由于在乡镇或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工作单位少,收入不高,导致青年人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离开家乡外出打工,如果老人的生存环境依然得不到改善,必将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最终制约我国农村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

如何解决这一弱势群体养老问题,我建议:1.政府应该大力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给农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2.另外,村委会也应大力寻找致富道路,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鼓励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减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数量,带动群众自主创业;3.已经发家致富的人可以与大家一起分享致富经验,帮助更多的村民致富,同时也尽可能地缓解农民外出打工导致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关于空巢老人目前面临的最大

问题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56%的人认为子女外出在精神上对老人的影响很大,很多外出务工者与老人的联系不够; 24%的人认为是日常生活无人照顾,而子女外出的必然结果是老人需要照料时子女的缺位。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状况较差,劳动负担重,面临着各种老年病的威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到极大影响;另外有20%的人认为生活贫困,空巢家庭老人一旦患病,没有儿女在身边照顾生活起居,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能获得相对稳定的经济支持以化解疾病风险和恢复身体健康。

根据这一情况,我建议:1.当地政府或村委会要做好相关的工作,如: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组织文娱活动,以方便老年人相互交流,减轻儿女们不在身边的孤独感;2.建立农村公共医疗上门服务制度,与村医生、乡镇卫生院签定责任书,定时为空巢老人免费体检,重病时减免一定的费用,解决其老有所养,老有所医。3.逐步建立农村养老制度,

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生活保障,扩大农村低保范围,让农村75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都参加进来。

关于空巢老人现象希望他们的儿女们做什么的问题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我发现67%的人希望这些老人的儿女能多与老人经常联系,有31%的人认为让外出打工的人找离家比较近的工作也是很好的解决办法,毕竟离家近比较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避免因自己长期外出打工与父母和孩子有很大的隔阂,只有2%的人认为应该给老人钱保证父母的经济来源。所以,心里的沟通、感情的交流是最重要的。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要时常与父母保持联系,如果情况允许也可以就近找合适的工作,如果情况特殊需要外出的,给父母一定的物质抚慰也是必要的。

对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现状,我们向村民调查了很多问题,并和一些这样的老人孩子进行了详细的交流,及时向他们介绍在平常遇到问题时怎样解决

和处理。

调查结论 经过本次对红旗村的调查,收获颇丰,村民也是极其认真地回答我提出的问题,甚至有的村民积极主动地询问我要调查的内容,其中很多村民通过电视、广播等渠道已经对目前社会上广泛存在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问题有所了解,这给我的调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村民关注农村问题意识的提高使我不仅顺利完成此次调查,而且更让我为之欣喜,这说明现在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进步,一些村民不再是单纯地追求物质富足,他们已经学会多渠道的了解时事,关注三农,关注 中国梦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生活。

结束这次调查,留给我们的只有思考。我们的能力实在有限,无法为这所小学的教育,这个村庄的发展献上一份哪怕是微薄的力量。虽然村子已经有了微微的改善,但是差距尤其是与相隔一座山的衡山前山的差距太大。良好的

国家政策可以说为教育事业添加了一份催化剂。只有在的国家带领下教育事业才可能进步,事半功倍。社会是一个大群体,对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帮助与护理,每一个成员都应做出贡献。当这些都能很好的结合时,相信农村辉煌的明天已不再遥远。

青春与时代同行,责任与奋斗相伴。我们是时代的支柱,更该担当起这个责任。在人文关怀的浪潮背后,跳动的是当代青年紧跟时代,心系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让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敢于有梦,也让我们大学生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第17篇:空巢老人社会实践报告

关爱空巢老人,让他们不再孤单

社区空巢老人寒假实践

摘要: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接触社会,帮助大学生完成由校园走向社会的转变,避免了在初入社会时的不知所措,我决定在村里进行关爱空巢老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用我们的双手,去抚平老人干瘪的皱纹;用我们天真的笑容,去敞开老人们的心扉;用我们的知识,使老人们生活得更好。

关键词:空巢老人

关爱

孝心

引言:为了进一步地了解社会,开阔视野,提高自我,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是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 我于1月15日至2月5日在我村李奶奶家进行了为期三周的社会实践。

正文: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般,转眼间,大学的第一学期就这样过去了。四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本以为是个美好的青春时光,可来到大学之后才发现,一切都是匆匆忙忙,紧紧张张,不可停顿一丝一毫。假期也会有社会实践作业,不过这样也好,假期漫长,总不能浑浑噩噩度过,虽说已进入大学,但学习还是最重要的,“活到老,学到老”便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同时,社会实践不仅能让我们当代大学生体验到生活的艰辛,更能让我们体会到生活的真谛,也引导我们去更好地认识和接触社会,帮助我们完成由校园走向社会的转变,避免了在初入社会时的不知所措,真正地把学生的教育与社会的就业相结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农村年轻人大部分都外出打工,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对自己面临的养老问题的担心与日俱增,对未来的生活透露出忧虑和迷茫。调查发现,农村“空巢老人”成因主要有四种情况:一是子女进城务工经商,二是考学入职外地,三是子女结婚出村或离乡,四是无子女。但无论哪种原因,有相当多一部分老人的最终养老还是离不开农村,老有所依的问题还需要在农村解决。

俗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决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这次的社会实践是关爱空巢老人。

我的关爱对象是李奶奶,听别人说,她的老伴儿是一名退伍老兵,原本体魄强健的他因参军而身体羸弱,因而早早离世,留下李奶奶和4 个孩子。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李奶奶身体越来越差,近几年又患上了老年痴呆症,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她的子女都嫌弃她是个累赘,纷纷弃她而去,现在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听邻居说,她常常坐在门口,拿着那张仅有的全家福,看着远方说着:“他们一定会回来接我的。”了解到李奶奶的情况,更加坚定了我去照顾她的决心。

我去的第一天,刚走到门口,就看到李奶奶目光呆滞的望着远方,手里拿着那张全家福,看到那情景的一瞬间,有点心痛的感觉。慢慢地走到她的身边,用手碰了碰她,竟一点反应都没有,低头看到那张照片,照片上的李奶奶笑容满面,精神气爽,与现在完全不是一个人。过了半晌李奶奶才注意到我,抬起头问我:“你是不是村里给我找的小义工啊?”我点点头,实在无法用语言来回答,我怕自己忍不住会落泪。第一天,我一直坐在李奶奶的旁边,默默地陪着她,尽管没有说话,但我想让她知道,她身边有我,不会孤单。

第二天,我一早就去了李奶奶家,那时李奶奶刚起床,她看到我很是惊讶,我笑着跑过去,说:“奶奶,我来帮你梳头吧。”奶奶点点头,我轻轻地帮她梳好头,之后和奶奶一起去做饭,待一切收拾好后,奶奶又拿着那张照片坐在门口,我默默地坐在她身边。为了能使奶奶高兴一点,我努力地寻找着奶奶感兴趣的话题,什么“梅兰芳”,“京剧”,“老奶奶广场舞”等等,尽管奶奶说话很少,但我明显感觉到她的态度改变了一些,情绪已有一些变化。突然,奶奶拉起我的手,望着远方,说:“好几年没见了,我的孙女应该也像你这么大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见到她。”我抚着奶奶的肩膀,说:“奶奶,不要想那么多了,说不定他们很快就回来看你了。再说,还有我陪着你呢。”奶奶转过头看着我笑了笑,临走时,她特地嘱咐我:“明天还来陪我,我等你。”听了这话,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喜悦。经过这两天,奶奶的情绪已有明显的变化,渐渐地有了一些开朗。

第三天,我又早早地去陪奶奶,所有收拾好之后,我带奶奶出去晒晒太阳,去看看老奶奶们跳的广场舞,给她讲讲学校里有趣的事情,她也会给我讲一些开心的事情。慢慢地,她开始融入周围的大家庭之中,时不时脸上有了一丝笑容。虽然只有短短的三星期,但我和李奶奶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现在,每每有时间,我就会去看望李奶奶陪她聊聊天,讲讲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虽然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了,但我却受益匪浅。“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更应该用青春的热火,去温暖老人的心吗?一杯茶、一碗饭,点点滴滴见真情;一件衣、一床被,丝丝缕缕连爱心;一个电话、一封家信,字字句句显孝心。我们只要出一份爱,老人们便会倍感关爱;只要一份爱,便让老人的暮年充满温暖;只要一份爱,便让老人们感到慰藉。

另外,针对建好农村养老院,我建议重点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要鼓励村级主办,因地制宜建院。集体经济较好的村,以集体收入建补贴型或完全福利型的养老院;集体经济薄弱的村,以村民自助互助、集资、引资等方式,建互助型或合作型养老院。二要加强政府引导、规划和运行补贴。三要把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养老院建设一并考虑,把农村养老院建设与乡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相结合,与村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结合起来,尽量统筹农村老人“有所养”“有所医”“有所乐”。四要出台激励政策,吸引和鼓励各类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参与农村养老院建设和发展。五要规范农村养老保险金制度的执行,落实“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最终让保险金为农村养老院良性运转提供支持。六要加强传统美德和新农村生活理念教育,使农村老人放弃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安心快乐地享受晚年。

“劳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这是每一个人的愿望,所以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我们,想象一下暮年的孤独,我们更应该伸出我们的双手,去抚平老人干瘪的皱纹;用我们天真的笑容,去敞开老人们的心扉;用我们的知识,使老人们生活得更好。

结束语:“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社会实践的帷幕渐渐落下,回首过去,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成长了许多。在生活中体验着成长的艰辛,在收获中体验着成长的喜悦,也许人的一生大多是由酸甜苦辣交织,喜怒哀乐相汇,苦中有甜,甜中有苦,笑中有泪,泪中有笑。就是这些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人生,人生体验多,财富亦多,各种滋味都品尝过了,各种感觉都体验过了,才能真正认识到人生的丰富。

统计1401王欢欢

14121203034

第18篇:空巢老人社会实践报告

马塘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研报告

摘要:今年暑假我们8人以团队的形式,以服务的形式对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钱桥镇马塘村进行了为期五天左右的调研。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马塘村就是一个典型。因此,我们其中根据当地情况,以问卷和走访交流的形式,主要调研了“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这一课题,分析问卷后概述出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借此呼吁农村的青年能多多关爱老人,并以建设家乡,服务家乡为己任。

关键字:空巢老人,贫困农村,问卷,调研

1.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行列,如何安置老年群体度过晚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老龄化成为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其中“空巢老人”这一群体尤其需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空巢老人指的是膝下无子女的老人或者不和子女一起居住不能被照顾的老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空巢老人这一现象在贫困农村尤其普遍。由于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新中国成立至今,农业技术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但是农业同样还面临着挑战,农业资源匮乏制约了未来农业的增长,农民收入增长停滞、徘徊,导致城乡差距日益扩大,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从事工商业经济发展。由此使得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失,农业生产力降低,可耕土地被荒废,土地资源浪费,而且农村人口年龄出现断层,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这部分弱势群体。此次实践我们就主要关注这部分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不仅局限于身体生活方面,更多关注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因此今年暑假我们农学3班和4班的8人组成了以“tomorrow star”为名的团队,寓意着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是祖国的明日之星,肩负着重要使命,我们应以实现“中国梦”为我们自己的梦想,尽自己所能去服务大众,创造美好

未来。此次调研的地点为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钱桥镇马塘村,调研的对象主要是当地的空巢老人,我们主要以问卷调查、走访交谈等形式进行调研,此次调研历经了5天,经统计共调查了近13个庄组近218户人家,由于农村的老人和儿童的知识水平的局限,本次调查主要以口头采访的形式记录,共计回收问卷200份,得到有效问卷157份,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

2.实践准备

首先我们小组经开会讨论后确定了此次实践的主题,随后通过网上搜索、自己多方联系询问等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该地区的基本状况,包括地址、地理环境、基础设施、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条件等等,安徽省安庆市共有8县1区,枞阳县位于安庆市正东面,是国家级贫困县,而钱桥镇位于枞阳县北部,处于县城边缘,距县城中心41公里,全镇呈西北高、东南低倾斜地势,属丘陵岗地,镇总面积约87.93平方公里。全镇辖11个行政村,马塘村是之一,该村立足种植、养殖等模式,自给自足,但是每年都有大量的中青年劳动力流出。因为马塘村是一个较为普通的贫困乡村。随后,我们主动与当地行政机构取得联系,通过与领导沟通进一步了解所调查农村的详细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然后小组成员大量查阅该地区的相关资料确定了调研的主要方向为“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并设计了调查问卷。最后经团队商议确定了实践活动的具体日程和安排。

3.实践过程

我们团队于7月10号晚上出发,辗转几次后与次日上午抵达钱桥镇,随后即与镇政府取得联系,并在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热情指引下前去马塘村进行调研。7月11日上午整理内务,下午开会分小组安排工作进行初步调研。经过初步调研,我们发现所调查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而且由于非当地居民在与农民的交流沟通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障碍,于是我们又调整了策略,重新进行了全面规划安排:我们团队8人进一步分成两小组,两组组员各司其职,分头展开全面的调研活动,并进展顺利取得明显成绩。7月15号我们收拾好行李物品,与留宿人家合影留恋,乘车安全返校,返校后我们整理了调研问卷并统计了相关数据,对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讨论并得出了结论。

3.实践结果和问题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一方面,在人口老龄化和社会转型、农村经济水平和社会保障程度仍较低的背景下,高龄农村空巢老人比重偏高,农村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难以得到保证和满足,生活中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另一方面,国家或者政府对于空巢老人的关注或者说相关制度的落实显得十分不足,值得引起深思。

分析问卷,我们不难看出空巢老人的生活方面主要存在这几个问题:

首先是日常生活方面,许多空巢老人饮食起居难以自理。在走访交流中,我们发现老人的生活十分简单,吃饭常常就马马虎虎对付了,炒一次菜有时能吃几天,而且他们很少购买日常用品。分析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习惯,但是我觉得很大一部分还是经济和身体因素。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健康状况的下降,生活起居的困难明显增大。显然,对空巢老人的日常照顾就显得尤为必要,尤其是那些有病或高龄的老人。

其次当然是身体状况,伴随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机能衰退健康状况明显下降,患病率也随之上升。疾病问题在农村空巢老人身上表现尤为明显。据统计,农村空巢老人的患病率,较城市空巢老人要高出许多,健康状况差的占27.12%,患慢性病的占65.15%,长年患病的比率高达70%01 - 151

[2].芦明辉.农村留守老人精神生活问题及解决途径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2,(04):41—43

[3]龚文君1农村空巢家庭的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J ]1西北人口, 2007, (1) 1

附录:

农村“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是:[1]男[2]女

2.您的年龄:周岁/或哪年出生?

3.您家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

[1]农耕,自给自足[2]做生意[3]打工[4]其他

4.您现在的健康状况如何:

[1]非常健康[2]还好[3]不太好[4]体弱多病

5.生病后的治疗方式:

[1]简单治疗 [2]正规治疗 [3]严重时才治疗[4]不治疗

6.就医是否方便:

[1]方便[2]比较方便[3]一般[4]不太方便

7.看病有无医疗保障或优惠政策

[1]有[2]很少[3]没有

8.您平常的生活中最主要的娱乐方式是(可多选)

[1]看电视[2]散步[3]打一下小牌[4]出去旅游[5]聊天

[6]无娱乐方式[7]其他

9.邻里家的关系

[1]很和谐[2]不好[3]一般

10.您喜欢饲养动物

[1]喜欢[2]不喜欢[3]还好[4]无所谓

11.您对自己的生活现状是否满意

[1]满意[2]不满意[3]一般[4]比较满意

12.您平时有没有经常感到心情失落,孤寂,食欲减低,睡眠不足

[1]经常[2]偶尔[3]从不

13.最大的困扰是什么

[1]身体状况 [2]经济状况[3]儿女不在身边,感觉寂寞 [4]日常生活不便

[5]其他

14.您现在对儿女最大的心愿是

[1]保证父母小孩的经济来源[2]与父母多联系,多回家看看

[3]尽量选择离家近的工作,方便照顾父母[4]其他

15.您现在是否和儿女生活在一起[1]是[2]否

16.不能和儿女一起生活的原因是

[1]经济原因 [2]家庭成员的关系处理 [3]生活习惯出入 [4]其他

17.您是否希望和儿女一起生活

[1]希望,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 [2]不希望,不想拖累儿女 [3]无所谓

18.您认为政府和社会针对老人最应该做的事什么?_______________

第19篇: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2015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第1篇: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由于农村地区长期以来一直实行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方式,子女供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但随着承担主要赡养义务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长期两地分离使得外出子女无法为留守父母提供经常性的照料和关怀,家庭养老的基础受到了动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空巢老人的健康和福祉。在老龄化、空巢化现象日益严重的今天,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空巢老人的各种问题,是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能否成功应对老龄化问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农村空巢老人基本情况

全县老年人口7652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

13、99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0、179个百分点。老龄化进程逐年加快。

调查显示,全县农村60岁以上空巢老人32753人,占老年人口的

39、86%,其中:男性15828人,占

48、3%,女性16925人,占

51、6%。配偶健在18377人,占

56、11%,与孙子们同住20012人,占6

1、1%,(主要留守照顾孙子所至),单身独居8176人,占

25、14%,失能或半失能10900人,占

33、27%。(主要是80岁以上空巢老人5534人,占50、77%),必须参加劳动生产的13906人,占

42、46%。既要劳动又要照顾孙子11925人,占

36、41%。有经济收入4321人,占

13、1%,依靠子女提供16887人,占

51、5%。感到寂寞孤独8340人,占

25、4%,需要生活照顾7454人,占

22、7%,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2690人,占

3、6%,空巢老人身体健康良好的10523人,占

32、13%,健康一般、较差、非常差的占大多数。

二、农村空巢老人家庭现状

1、经济状况

经济支持是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安度晚年的物质基础。农村空巢家庭老人大多依靠田间劳动所得获取经济收入或依靠子女给予的生活费作为生活来源。其收入分布不匀,

36、4%的老人收入在3200元以上,

24、2%的老人在1200元以下,贫困的还有12925人,占

39、4%。享受低保的1231人,占

3、75%。因此有7

8、8%的农村空巢老人仍然经常参加劳动和既劳动又照看孙子。主要原因是:家庭经济状况差(虽然子女外出打工但其收入主要用来供养孩子上学,对家庭里日常生活开销主要还是老人耕种所得)。

2、健康状况

农村空巢老人中9

6、49%的老人生活能够自理,

32、13%的老人身体健康,

55、8%的基本健康,

12、07%为较差或非常差。当遇到疾病时,多采用简单治疗,小部人因为经济原因放弃治疗。9

9、3%的空巢老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98%以上的老人对新型农村合作比较满意,认为能解决看难问题,尤其是\"复明工程\"对农村白内障老人来说是福音,免费摘除白内障,普遍反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真好。

3、需求状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村空巢老人有权益保障要求8491人,占

25、9%,感到寂寞孤单8340人,占

25、4%,需要生活照顾7454人,占

22、7%。从老人们的需求程度上看,主要是精神慰籍,子女常回家看看,基本医疗保障,养老金和需要人照顾,分别占

52、3%、

49、2%、

41、3%、

33、8%和

22、7%。由此可见农村空巢老人最需要的就是精神慰籍,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4、闲暇状况

农村空巢老人因文化水平较低和经济有限原因,绝大部分老人以串门聊天为主,家庭经济好点的以打牌为次之。加之村级老年协会的文体活动中心、室、场地不健全,不配套等原因,老人们户外活动只好如此。在精神层面上,7

6、5%的老人感觉生活有压力,压力主要来自经济收入,照顾孙子,忙于种地、又怕生病等几个方面,因为子女多在省外务工,所以子女们主要是给生活费和打电话来慰问老人,很少能亲自照顾,几乎都是一年回来一次,空巢老人中有

49、2%的人希望子女能常回家看看。

三、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形成的原因 空巢老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外出打工

子女外出打工是全县农村空巢老人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全县9

3、1%空巢老人子女在外打工,在家务农的只有

4、2%。所以,7

8、8%农村空巢老人必须劳动和又要劳动又要照顾孙子,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们都会\"活到老,干到老\"。

2、自然空巢

所谓自然空巢,就是有的老人终身未婚,有的老人虽已结婚,但未生育子女,有的生有子女,但子女已经去世,有的只一个女儿,女儿一旦出嫁之后,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回家照顾老人就有次数了,老人就成了空巢户。全县单身空巢老人就有8176人,占

25、1%。

3、代际差异

当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老少两代人对独立的活动空间和自由的要求会越来越强烈,传统的大家庭居住方式已经不适应人们的这种需求,小家庭被普遍接受。一旦子女成立了小家庭或进入城市,农村的父母一般都不会与子女生活在一起,而是选择独自居住或留在农村老家。当然,农村老年型\"空巢\"家庭的产生也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例如儿子在外打工、婆媳、公媳关系的沟通缺少联系的中介和桥梁,家庭不和、矛盾增多,迫使老人同儿媳和孙子分开住,子女赡养老人的观念淡薄、嫌弃老人,从而使老人不得不独守\"空巢\"等等。

四、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建议

农村老年人问题是突出的民生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老年人能否安享晚年,而且关系到千家万户,因为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所以,我们应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云梦,幸福云梦的重要高度,积极应对,综合治理。要遵循\"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从农村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空巢老年人享受到党和国家优待政策,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建议如下:

1、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要得到更一步补充,全面推行协议养老、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同时,商业养老保险应得到推广和发展。逐步落80岁以上高龄老人补贴,建立健全高龄补贴制度。扩大农村老年人享受低保范围,\"五保\"老人全额财政供养。完善乡级养老院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2、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网络建设。从这次调查中看出,全县村级老年人协会建设不足40%,老年活动中心、室、场地更少。村级老龄工作网络建设滞后,严重影响老龄工作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村级老年协会是关心老年人生活、体贴老年人难处,解决老年人家庭矛盾,检查督促家庭赡养情况的老年人自我管理组织,能直接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生活难处和实际困难。加强乡村两级老龄工作网络建设,积极应对老龄化,各级党委政府应刻不容缓地摆上议事日程。为形成县、乡(镇)、村三级老龄工作格局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投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健全村级老年活动室、活动中心,老年人图书报刊阅览室、棋牌室等,提高农村空巢老人和所有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3、进一步开展\"敬老志愿者\"活动。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为农村空巢老人服务。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敬老助老,营造敬老氛围,建立长期服务机制,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县直各部门、各单位、企事业单位,要积极组织本单位本部门在职的年轻人和社会\"志愿者\",开展\"敬老志愿者\"活动,联系一个空巢老人家庭长年定期开展上门服务活动,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困难,帮助他们疏通渠道,解决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乡村两级可组织低龄\"老年志愿服务队\",就近为高龄空巢老人,特困空巢老人、病残空巢老人提供日常照料服务。

第2篇: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核心提示:天开始冷了,忙碌中的你是否还记得家中牵挂你的老人?社会中有一个群体值得我们倍加关爱,这就是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空巢老人\"越来越多。

据全国老龄委统计和信息工作座谈会公布的数字显示,目前,我国有2340多万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全国城市空巢家庭已达到

49、7%,个别老城区的\"空巢老人\"家庭已达到80%以上。据了解,我市空巢老人在常住老人中的比例也不小。近日,本报记者带着一份关注走访了部分\"空巢老人\"。 见习记者肖莎莎罗诚浩 空巢老人★★★

精神空虚大于物质匮乏

很多空巢老人都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也许不缺吃不缺穿,但是每天都觉得无所事事,要么在家静静守着空荡荡的房子,要么在养老院里等待吃饭的时间。

在西江南路居委,已独居生活了13年的黄伯昌老人跟其他空巢老人一样,无法与儿女共享天伦之乐,只有闲时与社区工作人员开开玩笑逗逗乐,才是他一天最开心的事情。 住在清宁坊的梁秀霞说,自己今年七十七岁了,退休也已二十七年了,本来可观的退休金足以支撑日常的生活,但是儿子下岗,儿媳妇又身患重病,昂贵的治疗费用致使家里生计困难,后来儿子不得不外出打工,二十年来自己独自生活。平常打扫自己门前的街道和摘晒鸡蛋花是唯一的乐趣。随后,记者走进梁秀霞的家,粗糙的水泥地,破旧的瓦片屋顶,窄小的客厅里摆放着掉了漆的破旧的桌椅,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只有瓶瓶罐罐摆放得整整齐齐。

城西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梁秀霞这样的空巢老人,很少跟周围的老人聊天,即使城区有亲戚也很少走动,因为他们一个人生活惯了,没有什么事,不愿意去麻烦\"别人\"。

生活依靠★★★ 热心乡邻及时相帮

由于没有电话,梁秀霞基本上联系不了自己的儿子,\"有什么特别的事,只能去邻居家里\'借打\'。\"梁秀霞说,附近的街坊人都很友善,平常有什么事情,也是邻里互相帮助。 邻里的帮助也许是空巢老人解决一些困难最快捷最有效的办法了。城西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我们的上班时间,许多事情居委会可以帮老人家解决,但是晚上或者周末就很难了,而且老人的病痛发作大多在夜晚,邻里间及时的帮助是最有效的办法。\" 而对于黄伯昌老人来说,邻居都是些上班族,所以他只能求助于乡里,倔强好强的他说:\"认识的一个乡里住得离我家不近,偶尔他会问我要不要帮忙,有没有困难,但真是有困难了打电话过去,等他赶过来,恐怕也不及了。\" 问卷调查★★★

过半空巢老人孤独感强烈 现代生活节奏较快,许多子女忙于工作,对家中老人的关心不够,老年人很容易感到孤独,不良情绪找不到宣泄渠道。\"作为子女的我们即使再忙,也应该抽空看望父母,多聊天,多交流感情,尽孝要及时。\"市老龄办工作人员说道。

在记者开展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我市的\"空巢老人\"中,

58、6%的老人感到孤独或非常孤独,精神缺乏慰籍;在与子女的交流方面,子女偶尔探望或者很少探望的为37%;在人际交流与健身娱乐参与方面,很少参加或者不参加的达50、6%。由于与子女来往交流不多以及对外互动活动参与率不高,超过半数的\"空巢老人\"感到孤独,精神生活缺乏慰籍。在入户走访几位\"三无\"空巢老人时了解到,端州区政府雇请专人每天为其提供免费上门搞卫生、买菜等服务。但是,政府提供的免费服务目前仅限于\"三无\"老人,绝大部分有此需求的困难\"空巢老人\"未能享受该项服务,居家养老服务未能全面铺开。 外地游子★★★

儿女不在家,健康是牵挂

\"高中时候的愿望,就是尽自己的能力考一个远一点的大学,越远越好。结果就在这个地方扎根了,结果远离父母了\",2002年来到肇庆学院念书的陈女士,如今已经是孩子的妈了,来自山东的她乡音未改,却已经离开家乡10年了,每逢佳节,陈女士总会在电话里给父母道一声节日快乐,因为现在也有了固定的工作,只能是过年的时候回家看望二老,陈女士的孩子已经5岁了,可每次见到外公外婆仍感到很陌生。

\"我不在家了,爸妈菜都少吃了几个,炒一次菜要吃上一天\",的哥李永生是河南人,来肇庆工作有3年了,他说自己是家中独子,父母对他的牵挂特别强烈,经常打电话要他回家,\"现在父母还能自己照顾自己,我出来想多赚点钱。\"李永生说他每个月都会寄钱回去给父母,让他们生病了也能够放心去看病,因为不能陪在老人身边,老人健康是他工作时最大的牵挂。

龙应台这么比喻:\"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挡风遮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记者接触过许多在肇庆定居的外地人,他们其实是很关心家中老人近况的,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父母与游子们的距离也许是一条河、一座山(www.)、一条路,身在外地的他们,也许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常伴父母左右,可只要听到父母在家乡过得健康平安,就是他们最大的安慰。 机制探索★★★

健全制度是\"老有所养\"的根本

高龄老年人口的急剧增长,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以及老人空巢化的进一步凸显,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市老龄委副主任、市民政局jú长黄学武在《20152015年度肇庆市老龄工作目标责任考核情况汇报》中提到,如今全市总人口422万人中,60岁以上的常住老年人口就有50、5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

12、9%;到2015年末,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58万人,约占常住总人口的

13、8%;8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

6、5万人,占常住老年人口的

13、8%,空巢家庭老人已经超过30%。

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把\"老龄事业\"列入了\"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明确提出了\"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要求。2015年,全市共投入老龄工作经费104万元。全市城乡贫困老人共有1200多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2015年全市已把年人均收入低于2200元的农村家庭纳入低保救助范围,全市城乡人均月低保标准273元、226元;人均月补差173元、108元,能够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全市各级共投入老年福利事业建设资金1500多万元,全市现有老年活动中心(站、室)151个、门球场48个、敬老院110间、星光老年之家118间、光荣院6间、老年公寓1间,新成立的市安老康复中心,设置床位有100张,对缓解城区养老床位紧缺问题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位从事民政工作多年的工作人员认为,建立健全关注空巢老人的制度,是实现\"老有所养\"的根本所在。 记者手记

在采访中,许多老人总是说\"很怕生病,怕自己走不动路,到那时一边怕远在外地的孩子担心,一边怕自己不能再两地跑\"。虽衣食无忧,但亲情的别离让他们的生活总徘徊在一句古话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诗句在空巢老人的生活中不是形容爱情,而是作为现在生活最真实的写照。不管儿孙身在何地,总让老人们牵肠挂肚。其实每一位空巢老人都是这样,心里非常渴望儿孙陪伴左右,思念的煎熬是无法言语的,在外的游子们常回家看看吧。面对这些曾经为儿女奔波辛苦的老人,我总是在想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如果我们今天不做好养老工作,那明天我们自己又如何养老呢?

\"劳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如何让更多的老年人,甚至是空巢老人得到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务,将成为今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厄待解决的问题。

第3篇: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农业,目前在很多乡村仍是一种重体力劳动。当需要重体力劳动者的乡村,因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而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孩子时,老年人——这个体力和健康正走向衰弱的群体,将面临怎样的困难?湖南醴陵市不久前的调查结果,有些沉重,令人感慨,也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不久前,湖南省醴陵市民政局成立20个调查小组,分赴全县各乡村,入户调查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显示:农村\"空巢老人\"普遍存在\"四难\"——生活难、看病难、办事难、得到情感慰藉难。

由于经济欠发达,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全县60岁以上农村老人有

4、9万人,其中\"空巢老人\"

1、88万人,占农村老年人口总数的

38、39%。

(一)收入不足

近九成仍须从事农业生产

100元能干什么?对城里人来说,可能买件衣服都不够,可在竹溪,很多\"空巢老人\",一个月的所有\"收入\"加起来,也就百元左右。

调查队员走进王仙镇油司徒村2组李发普的家。这是一个\"冬冷夏热\"、年久失修的土房子,81岁的李发普和他84岁的瞎眼老伴生活在这里。虽然有四儿两女,但子女生活都很困难,无力将他们接到身边赡养。\"大儿早就下岗了;三儿、四儿多年外出打工,也不富裕;四儿老大不小了还娶不上媳妇;两个女儿也嫁在农村,生活比较困难。\"老人一脸无奈地说,\"只有二儿有工作,条件好点,现在每月给我们50元养老钱。\"这50元孝敬钱,加上老两口每人每月55元新农保和45元农村低保,就是他们的所有收入。算下来,每人每月125元。

李发普夫妇在竹溪县的\"空巢老人\"中,还算是\"富裕户\"。调查队员统计,全县6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每人每月都享受了55元的养老保险金,30%左右的农村困难\"空巢老人\"享受了农村低保,大多每人每月45元,加上子女提供的少量供养金,一般每人每月100元左右,这点钱用于买油、买盐、穿衣、治病等都很紧张,更不要说其他方面了。从经济上说,王仙镇6200多名鳏寡孤独的老人,在\"空巢老人\"中待遇相对要好。他们有的被安排到福利院居住,衣食无忧,有的居家养老也享受了国家五保政策。有子女而\"空巢\"的老人反而生活更为困难。

收入不够靠什么?醴陵

1、88万\"空巢老人\"中,必须从事生产劳动的就有

1、68万人,占到近九成。这些六七十岁乃至七八十岁的\"空巢老人\",如不下地种粮、种菜生活将更加艰难。 政府应进一步调高新农保养老金标准、农村低保标准,解决他们目前的基本生活问题。

(二)看病太难

\"小病拖、大病熬\"仍十分普遍 人老了,病痛自然多。虽然农村老人绝大多数参加了新农合,可由于自费部分难以承担,门诊费用又不能报销,竹溪的\"空巢老人\"仍然普遍存在\"小病拖、大病熬\"的现象。此外,\"空巢老人\"生病在家,只能由老伴照顾,老伴年纪大,为患者熬药、喂药等都很费力,帮患者翻身、擦洗等就更困难了。而独身\"空巢老人\"生病后,则几乎无人照料。 除了收入太低导致\"看病难\",竹溪是山区,交通不便,更加剧了\"空巢老人\"的\"看病难\"。在大山里,有的农户家距村卫生室超过5公里,到乡卫生院、县医院看病就更不方便了。老人们得了急性病常常会耽误治疗,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交通问题不仅加剧看病难,老人们领农保金、低保金等也很不方便。有的边远地区的\"空巢老人\"到银行代发点领款,所领资金还不够往来车费。交通条件较好的王仙镇油司徒村,\"空巢老人\"到镇里领款一次往返也要花20元车费。

卫生医疗部门应加强村级医疗网点建设,让\"空巢老人\"小病不出村。开展巡诊活动,定期为\"空巢老人\"检查身体,建立\"空巢老人\"健康档案。提高\"空巢老人\"医疗费报销比例,减少自费数额,减轻其经济压力;银行代发部门应开展送款上门活动,让行动不便、路途远的\"空巢老人\"在家领款等。

(三)子女在外 精神\"空巢\"最难熬

醴陵\"空巢老人\"外出务工的子女由于忙于生计,有的一年难得回家一次,甚至几年没回过一次家,有的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不与老人通一次电话,让老人陷入孤寂之中。王仙镇司徒村1组的郭承全夫妇就是如此,两个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并将小孩也带到打工处上学,几年时间不回家探视老人,老人反而天天为儿孙的生活状况担忧着急。

有些老人的子女并未外出,住得也不太远,但由于\"代沟\"等问题,共同语言少,也就自然而然相互疏远。老人们只能围着自己的\"空巢\"打转转,生活在封闭的狭小空间里,情感得不到倾诉和释放,整天郁郁寡欢。

除了天伦之乐的缺失,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日常社交也十分贫乏。受经济发展水平低的限制,醴陵市绝大多数农村没有活动室,没有图书室,更没有健身、康复的器材设备。王仙镇司徒村共有\"空巢老人\"50户,其中20户家里连电视机都没有。 醴陵市居家养老的\"空巢老人\"主要依靠和沟通的对象就是村干部。为此,县里要求村干部或老人的亲属与村组签订联系责任书,联系者承诺经常到被联系的\"空巢老人\"家中走访了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政府还应加强老龄服务机构、队伍、项目建设,保障村级老年协会正常运转,逐步培养专业服务人员。同时,逐步开展村级老人活动室、文化图书室、健身运动场所建设,丰富\"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使\"空巢老人\"也能老有所乐、安享晚年。 第4篇:农村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据人社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城市流动人口达

2、67亿人,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绝大部分老人留守原居住地,极少数老人跟随子女进城生活。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都阳村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走访及入户典型调查的方法,调查涉及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生活需求、医疗及社保及\"老有所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等。在入户典型调查中,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医疗保障、养老现状和精神文化生活四个方面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入户典型访问了20户老人。

二、基本情况

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北的红水河中游。全县幅员面积27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62万公顷,全县总人口

45、87万人,瑶族占

21、95%,全县辖13乡3镇。都阳镇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中部,距县城50公里,地处丘陵。镇人民政府驻地在都阳村都阳街。东接七百弄乡,北连北景乡,西邻岩滩镇、江南乡,南接百马乡、古河乡。2015年全镇总面积189平方千米,总人口24244人。辖都阳、尚武、武城、中武、加城、满江、双福等7个村。都阳镇耕地面积883公顷,其中水田443公顷,旱地440公顷,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加工主要有木材加工。

空巢老人(这里说的老年人指的是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县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共57670人,其中留守老人达40369人,占全县60周岁老年人的70%,其中男性人数为17244人,女性人数为23125人。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情况,其中文盲的占老年总人数的6

1、7%,受到小学教育的占33%,受到初中教育的占

4、6%,受到高中教育的仅占不到0、7%;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能自理且能从事较轻农活的老年人占老人总人数的78%,半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15%,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7%;经济来源情况,靠子女供养的占8

1、9%,自己供养的占

9、7%,社会扶助的占

8、1%。

三、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大部门留守老人仍需要体力劳动

子女外出务工使家庭经济条件得以改善,但由于他们的相对收入也不高,且他们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家庭,还要供子女上学,所以大部分老人还要靠自身劳动来维持平时生计。据调查,大部分的留守老人还从事体力劳动,仍然要承担农业生产的重担。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可以增加家庭经济来源,基本解决柴米油盐的日常开支,减轻子女的负担。另外一方面,绝大多数老人不想给自己的田地丢荒,所以坚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许多重农活要雇人,成本比较高,老人们只进行日常的田间管理。

(二)家庭氛围缺失、精神慰藉单调

随着大量子女外出务工,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亲情的慰藉和生活照料。据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种身体器官的衰弱,老人在某些方面趋于孩童化,更需要子女的照顾。因此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由于子女常年在外,除了春节或清明节能回来几天外,基本上不能回家与老人团聚,有的甚至好几年没有回家,老人们难免有孤寂之感。通过对空巢老人的调查的分析,有80%以上的外出务工子女经常给父母打电话,电话成了老人与子女的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有时甚至连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没有。尤其是老人生病时,需要子女陪同上医院治疗时,子女不在身边,只有靠老两口互相扶持,更显得孤独无助。而如果老人丧偶,日子就过得更加艰难。

(三)留守老人的医疗卫生状况仍不容乐观

留守老人最担心的就是生病,生病几乎可以导致一切困难:经济拮据,缺少照料,心理负担加重等等。目前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整体较差,很多老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患慢性病的比例较高。农村老人也基本不进行体检,只有觉得不舒服的时候才去看病。如今,有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制度,极大改善了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基层实施环节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于合作医疗按比例报销和封顶制度的制约,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患大病的老年人的实质帮助非常有限。由于经济收入不高,有病不医的情况不在少数,由于支出习惯和现实经济能力的考虑,\"小病抗、大病挨\"仍是多数老人的选择。他们在生病时往往就这么拖着,只有少部分会去看医生。有一些子女因为工作忙或是路途远而没有回来,只是打来电话询问。农村偏远山区曾发生老人病死在家而无人知晓的悲剧。

四、解决留守老人问题的建议

(一)政策方面

政府在制定政策是应该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统筹城乡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待遇,敦促各企事业单位必须按时按量发放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保证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只有这样,农民工才更有能力去赡养老人,尽量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农村社会救助和农村社会福利投入,保证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把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老人纳入低保范围,从经济上保证留守老年人达到基本生活水平。政府制定政策定期向社会大众宣传尊老爱老,例如:每年评选出尊老爱老模范家庭,给予该家庭经济上帮助,给予该家庭子女就业就学上的优先选择权利等等。

(三)经济供养

1、增加农业创收,提高农村家庭收入

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业,可由当地的农业致富能手或专门的技术人员真正的\"下地\"\"下乡\"为农民讲解有关农业作物的种植方法和作指导。这样就可以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为农民发家致富创造条件,提高农民收入,为养老奠定经济基础。

2、增强子女支付养老费用的能力

\"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目前子女供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保证,所以如果子女不在身边,就应该增加对老人的供养的费用,尤其对于那种身体状况不佳,要照看子孙,帮子女料理红白事的老人。这当然在大的方面需要国家的良好政策,加快和谐社会的进程。

(四)生活照顾

老人的生活很重要,而其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如何在生活上对老人进行照顾,是值得我们进行思考并提出可行解决方案的。而这就要充分考虑老人的生活特点,结合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的力量,给老人创建美好的生活。由于打工子女家庭收入的增加,有些子女更愿意将花部分钱保证老人的生活。政府可对此进行引导,建立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所等,让那些孤寡老人有地方可以去,让他们不再担心生活无依,生活上得到照料,精神上得到安慰,让老年人欢欢乐乐安度晚年。

(五)精神慰藉

经我们走访服务的20家留守老人情况的分析,老人精神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而这一点恰恰是zhèng fǔ 部门和外出务工子女忽视的,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减少他们的孤独与失落感。

1、当地政府可以以乡镇为单位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专门为留守老人服务,定期下乡主动了解老人的内心世界,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乡镇政府领导和村委会成员可以经常下乡慰问留守老人。受访者中覃克阳老人,生育1男1女,女儿已出嫁,儿子已外出务工近5年,母亲已是94岁高龄,生活已不能自理,他就希望政府搞好野马河两岸河堤,方便老年人散步。还有黄玉林老人,平时酷爱跳广场舞,但是场地有限,希望政府帮她们硬化场地等等。因此,政府应因地适宜加大农村健身活动场所投入,让喜欢运动在老年人有地方去锻炼身体。多组织娱乐活动,比如组织举办晚会,开展适合老年人在文体活动等,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减少他们的孤独与失落感。作为子女,应该多抽些时间常回家看看养育你的父母,即使再忙也常给家人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2、还应加强孝道宣传。一是大力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增强老年人的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子女们的思想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使他们真正明白关心老人,尊敬老人,赡养老人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提高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实事求是地揭露一些虐待老人,不赡养老人等丑恶行经。政府以及村委也要对于这些行为进行调解,必要时还应求助于法律手段来解决。二是弘扬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加强农村家庭美德教育,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表彰敬老养老典型,让村民真正树立起尊重、关心、帮助老人的良好社会风尚。更要加强宣传邻里之间要互相帮助的力度。教育外出务工人员尊重父母,时时与父母保持联系;按时给老人寄钱送物;让老人无后顾之忧。

(六)安全知识

留守老人们很多都不懂得用火、用电安全的常识,因此政府要定期派工作人员走村串户,了解农村用电情况,向老人们讲解安全用电常识和当前电价执行标准,使老人们真正用上\"明白电\"、\"放心电\"。同时,工作人员还要深入到一些留守老人家里,查看线路,发现异常,就地解决,消除安全隐患。同时邻里之间要相互帮助,发现有安全隐患存在要及时消除。 结束语:

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一直都在倡导要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留守老人是我们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他们很多都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心酸历史,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社会发展繁荣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忘了那些留守在农村的老人们,让他们也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全社会都应一起努力,帮助、关心他们,设身处地为他们的晚年生活着想,让他们衣食无忧,有病得到及时治疗,临终得到关怀,使他们能幸福、快乐、健康地度过晚年,真真切切感到社会、家庭、儿女给予他们的亲情和温暖。 第5篇:社区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xx社区位于凯里市西北面,东以文化路为界,邻洗马河街道,南以北京路为界,邻年夜十字街道,西以市府路为界,邻城西街道,北以营盘东西路为界,邻本街道的年夜阁社区和梁子巷社区。面积约0、24平方公里。辖区内驻有州、市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共66个,总人口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072人,占总人口的

9、8%,空巢老人24人,占老龄人口的

2、24%,特困空巢老人6人,占空巢老人总数的25%。根据凯里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关于展开城镇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的通知》(xx办发xx1号)精神及西门街道的相关要求,xx社区居委认真组织人员展开调查工作,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查对象

居住在本社区的空巢家庭老年人。

二、调研目的

调查了解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帮扶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经验做法,研究探讨对策办法,加强城镇空巢家庭艰巨老年人的帮扶工作,给上级党委研究老龄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三、调研方法

对辖区空巢家庭老年人进行了问卷和入户调查。

四、调查成就

(1)空巢老人中女性多于男性,70岁以上的占多数。本次调查对象24人,男性9人,占被调查对象的

37、5%,女性15人,占被调查对象的6

2、5%;60-69岁7人,占被调查对象的

29、2%,70岁以上17人,占被调查对象的70、8%,其中80岁以上的6人,占被调查对象的25%。

(2)大部分是有工作单位的,生活来源靠退休金的占多数。在被调查的空巢老人中,有工作单位的20人,占8

3、3%,无工作单位的4人,占

16、7%;以领取退休金为生活来源的20人,占8

3、3%,靠社会救助的2人,占

8、3%,靠其它生活来源的2人,占

8、3%。无一人靠子女资助。

(3)小学及肿恣文化程度占绝大多数。在被调查中,文盲1人,仅占

4、2%,小学11人,占

45、8%,初中6人,占25%,高中5人,占20、8%,大专1人,占

4、2%。(4)身体状况及生活能力。在被调查的24位老人中,身体健康的有15人,占6

2、5%,一般的5人,占20、8%,两项合计20人,占8

3、3%,身体差的4人,占

16、7%;生活能自理的19人,占7

9、2%,身体不好的5人,占20、8%,其中有两位的眼睛残疾,视力相当低,生活难自理;

(5)子女状况及导致老人空巢的原因:子女状况不好的5人,占20、8%,一般的7人,占

29、2%,精良的10人,占

41、7%。无子女的2人,占

8、3%。在有子女的空巢老人中,子女住在别处的17人,占70、8%,其它的5人,占20、8%。 可见,\"空巢\"老人家庭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子女学习工作繁忙无暇顾及老人或子女长期在外地。

(6)空巢老人的愿望:

1、日常生活的帮助:在被问及空巢老人中,7

9、2%的老人认为无急需解决的问题,有20、8%的老人,急需解决生活、就医等各种问题。

2、出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方面的考虑,在被及的空巢老人中有80%的不愿与儿女同住,82%的表示愿意到敬老院过集体生活。

五、调查反映的主要问题

空巢老人缺乏照料是本次调查反映出的主要问题。这种照料应该来自两方面。一是家庭成员照料,二是组织照料。调查中,有17人的子女不在身边,加上有5人的子女因其它原因没有与老人住在一起,在有子女的老人中,几乎都没有得到本人子女的照料;另一方面,由于组织机构、设施、人员等因素,导致关照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低。组织照料还做得不够。如何通过轨制化的安排,建立有效的服务机制,不只是空巢老人的热切期盼

,也是许多老龄工作者和城镇基层工作者深入思考、积极探索的问题。

六、对策建议

空巢老人家庭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人们价值观改变的成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这个特殊群体的生活状况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让人忧心,亟待我们通过调查研究提出解决对策建议。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保障机制。首先应建立健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轨制。其次,建立健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在调查中,有6位空巢老人的生活、身体特别不好,他们没有生活来源,只靠低保维持生活,且身体不好,视力差,他们非常期望政府、社会组织的关怀,所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保障机制可以适度缓解了老年人生活和就医压力。

(二)处理好居家养老及社会养老的关系。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养老方式是现在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问题。由于我国特有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几千年文化习俗的影响,目前我们应该推崇以居家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方式。要加强\"孝道\"文化宣传,提高民众家庭养老意识。要大力倡导敬老养老之风,弘扬传统美德,赞誉敬老养老先进,谴责不尽孝道行为,让\"家家有老人,人人都要老\"理念深入人心,使子女应承担的赡养和照料老人的义务落到实处。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子女与老人同住,如建房时首先要考虑安排好老人的住房,给照料老年父母的子女每年增添休假期等。在社会养老方面,除了政府加强主导作用,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和加大硬件设施建设的力度外,还要做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构建空巢老人关爱服务体系。一是建立空巢老人数据库。将社区60岁以上空巢老人建立信息齐全、资料齐备、一人一档的数据库。二是建筑空巢老人关爱服务网络。通过组建空巢老人关爱服务队、展开\"空巢老人关爱结对\"活动,互助服务活动、抓好日常生活服务工作等,矫捷展开关爱服务工作。三是完善帮困救助体系。整合各种帮困资源,为生活艰巨的空巢老人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帮助,坚持做到\"重大节日面上帮、特困对象重点帮、突发事件及时帮\"。四是健全应急预案机制。建立健全空巢老人结对关爱管理制度、上门察看制度、电话慰问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制度等,以保尽早发现和及时处理老年人的特殊困难,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在街道、社区各级党政领导支持下,调整充实社区老年组织机构,采取就地、小型、分散的原则,组织老年人展开娱乐、健身、读报、看电视、上老年电大、短途旅游等内容的各项活动,特别要鼓励、引导\"空巢老人\"走出家门,参加室内外各种活动。充分发挥老年活动中心的作用。改变过去单一搓麻将现象,设置电视、聊天、健身、棋牌等多种活动项目,组织老年人学习政治时事,开展各种趣味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空巢老人\"融入其中,参与社会活动,消除孤独寂寞感。

(四)加强家庭监护,确保\"空巢老人\"安全。\"空巢老人\"家庭的出现,常使老人处于无人照顾,突发疾病抢救不及时,生命受到威逼状况,这是\"空巢老人\"面临的安全问题。社区要分工专人负责\"空巢老人\"家庭管理,调查摸清辖区内\"空巢老人\"家庭的基本情况,并建立家庭档案。组织社会闲散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定点、定人为\"空巢老人\"提供买菜煮饭、购物、打扫卫生等低偿家政服务;组织志愿者、身体健康的低龄老人等成立爱心互助队伍,采取结对帮扶办法,对高龄、体弱动作不便且经济拮据的\"空巢老人\"提供无偿服务,解决\"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问题。 第6篇: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民族街老年人口快速增长,人口老龄化特征比较明显。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和全社会广泛关心下,老龄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在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高社会养老保障水平、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利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为进一步了解我街空巢老年人在生活、心理、精神及其他方面的需求,为市委、市政府制定关爱空巢老人的惠老政策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我街在武胜、万年、涂家、大董、和平五个社区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对象为年满60周岁及以上并未与子女(晚辈)同住的老年人,由社区专职干部对老年人组织入户调查。调查采取问卷方式,由调查员按照事先设计的调查问卷,入户直接面对调查对象进行询问,由调查家庭中的空巢老人当面回答有关问题,并认真记录答案,当场回收问卷。现将我街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的综合汇总。这次调查对象总量191个。汇总结果显示如下: 性别分组:男性66人,占

34、55%,女性125人,占6

5、45%。

年龄分组:60~69岁的33人占

17、28%,70~79岁的91人占

47、64%,80~89岁的62人占

32、46%,90岁以上的8人占

4、19%。

文化程度分组:文盲39人占20、42%,小学初中的112人占

58、64%,高中中专22人占

11、52%,大专及以上18人占

9、42%。

婚姻状况分组:未婚7人占

3、67%,丧偶的107人占

56、02%,配偶健在的65人占

34、03%,离异的8人占

4、19%,再婚的4人占

2、09%。

家庭存续时间分组:0-5年的29人占

15、18%,5-10年的42人占

21、99%,10-15年29人占

15、18%,15-20年的32人占

16、75%,20年以上的59人占30、89%。

现有子女分组:有1个子女的35人占

18、33%,有2个子女的45人占

23、56%,有3个子女的55人占

28、8%,有4个子女以上的43人占

22、51%,无子女的14人占

7、33%

二、调查凸显出的主要问题

(一)医疗健康方面

1、空巢老人多数具有较高的生活自理能力,但身体疾病较多。能自理的老人153人;半自理的老人29人;不能自理的老人并一般日常生活行为需完全依赖他人的9人。调查对象的情况显示,大多数空巢老年人身体健康有些小毛病,但患有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等老年疾病的就有61人、另外还有27人患有严重疾病甚至癌症。

2、空巢老人就医状况不容乐观。通过统计看每月医药费支出状况的人数,每月支出100-500元钱的多达106人,500-100的有27人,1000元以上的有18人,在100元以下的仅40人。调查显示,有155为老人认为目前最担心的事情就是疾病,这给空巢老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二)经济收入方面

1、调查对象中,女性人数几乎是男性的一倍,但有属于自己名下的房产人数男性却比重较大,且退休金大多数都在1000元-1500元,仅仅够维持生活。

2、空巢老人中基本生活开支都不大,每月开支500-1000元的112人,1000-2000元的48人,2000元以上的13人,但对于自费购买助老呼救设备,还是有150人认为无力购买,并有182老人希望政府购买。

(三)生活安排和精神慰籍方面

1、空巢老人文化娱乐生活比较缺乏。其中108位老人主要就是在家做家务、和邻居聊天散步,有98人选择看电视、听广播、阅读,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唱歌、跳舞、旅游等的仅56人,没有一个人上老年大学,甚至有23位老人没什么事干也缺少人说话常感到空虚和寂寞。

2、调查结果显示,子女关心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有167人,但仍然有20人对老人漠不关心,并且160为老人半年之内会见面,但有9位老年人很长时间都很难和子女见面。

3、空巢老人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老年人还是不太接受到养老院养老的方式,仍然愿意保持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但他们同时也希望得到社会和政府的帮助与关照。

4、大多数空巢老人对于\"爱心门铃\"、\"红飘带\"、\"一键通\"等助老呼救系统还持有保守态度仅61人表明需要,还有130命都表示不太需要。

三、建议及对策

(一)不断完善城市的养老保险制度 在基本养老保险这一块,要切实保证老年人口的养老金的增长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一致,使老年人口能够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尤其要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在配偶遗嘱补贴、社会养老补贴等方面,也要适时不断提高这方面的待遇水平,以使那些主要依靠这些收入来源生活的老人能够维持起码的基本生活。

(二)重视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及医疗服务

老年人口的身体状况决定了他们对医疗社会保障水平的需求要高于一般人,而与此同时,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又使得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大,这就导致了老年人口的医疗需求日益增大。因此目前应继续大力推进城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结构的调整,加快部分医疗卫生资源向社区的转移,从而增加社区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能力;而社区对老年人口提供的医疗服务应是全方位的,不仅包括疾病的治疗,还应包括其他方面的服务,如医疗咨询,对疾病防治的大力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的生活方式、普及老年照料和护理知识等。

(三)加快社区照料服务的发展

政府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力度。对于我街这种老城区,空巢老人普遍感兴趣的是政府买单的免费服务,而目前能够享受这种免费服务的老年家庭数量极少。因此,政府应考虑到部分老年家庭的特殊情况,放宽实施免费服务的条件限制,以使更多的老年家庭获益。同时,应加强社区照料服务的整合和宣传工作。

(四)关注\"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首先,要大力倡导\"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教育空巢老人的子女在精神慰籍方面履行赡养义务,常回家看看,多关心老人。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和社会公众加入到为空巢老人服务的志愿者行列中来,充分发挥志愿者在空巢老人精神慰籍方面的作用。 其次,要加强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及场所的建设,要想方设法增加社区的文体设施及场所的建设,要动用政府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力量。

再次,社区要经常组织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活动形式要尽可能丰富,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更多空巢老年朋友们的需求,将更多的老人吸引到社区中来。

最后,社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主动性,了解社区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多多关心和探望他们。尤其是经常探望那些因种种原因不常出门活动的空巢老人,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尽可能给予帮助,要特别关心独居空巢老人。

此次开展的城市空巢老人基本生活状况普查时间紧、范围广、受众面宽,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如果能够为市委政府制定惠老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将来能够使老人们从这项工作中得到了切实贴心的实惠,一切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我们为老服务脚步不会停歇,将继续秉承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讲奉献的一贯作风,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是我街全体老龄工作人员的执着追求!

第20篇:服务空巢老人

服务空巢老人

北京援通主营999呼叫器,北京地区又称“电子保姆”“一按灵”“一按铃”“一键通”,为高龄、独居、空巢老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多添了一道保障,让老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获得高效优质的医疗等生活服务,最大限度的降低生活成本,让老人真真正正老有所依,在身心和精神上都得到充分的满足,为他们带来足够的安全感和强有力的医疗保证。

匪警

110、火警1

19、急救120、交警122等多个号码,这些号码让老百姓难以一一区别和记忆,而水、电、煤气等公共服务号码则更是不为人知。老百姓报警采用的也仍是人工电话报警方式,报警热线电话分散、号码长、难以记忆,如果当事人遇到诸如盗窃、暴力劫持、交通事故、煤气泄漏、火灾和疾病发作等突发事件,加上时间紧迫、活动受阻、精神紧张、神志不清等情况,常常造成当事人无法报警、报警不及时、报警不准确等现象,导致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损失。

其次,作为提供社会服务的一方,由于缺乏统一的指挥调度平台,不同警种与不同部门之间无法进行很好的配合与协调,分散在各个单位的资源无法共享,使得对综合性复杂突发事件的处理应对不力。而各部门分别建立独立的应急指挥中心,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并且不能和各种社会综合服务系统平战结合,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因此,梳理整合各类服务热线、快速准确报告紧急情况,在社区居民和相关服务机构之间建立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系统,是建设和谐社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把建立“一键通”、“一号通”、“社区呼叫中心”列为社区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属于国家公共财政支持的范畴,正是满足人民群众实际生活需求的重要举措。

“援通社区智能信息服务系统”把这一系统的建设推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全国树立了典范。为我国“十一五”期间在“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社区智能服务网络”和创建“网络化综合性服务示范社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是一项能使中国13亿人民受益,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共建带来深远影响的利国利民的大工程。

红键:生命按钮 联动北京999急救中心和援通智能呼叫中心,并及时发送短信通知老人家属。联动公众报警号码。

绿键:生活按钮 家政服务、管道疏通、家电维修、洗衣代购、房产物业、缴费康复、陪医送修、排险应急、接机送站、家电维修、吃住预定、安保防盗、定时提醒、气温提醒、预防发病提醒等温馨提示功能,几乎囊括生活的方方面面。

北京援通联系方式:

详细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路西里3号院1号楼1单元3002室

联系电话:010-52472058

联系手机:13261170938

公司首页:http://

邮件地址:brrdyym@sina.com

空巢老人调研报告
《空巢老人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