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调研报告

心理学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1-27 08:33:35 来源:调研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设计心理学调研报告

设计行为心理学

调研报告

课题名称 中牟县人民医院调研 姓

张明亮

专业班级

环境设计15级8班 学

541590020811 指导教师 刘瞳

完成时间 2017年 3月 5日

中牟县人民医院设计合理性及不足

一.调研内容

1.调查对象:中牟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及病人。2.调查方法:目测法,现场拍照、文字记录 。 3.调查内容:医院内部的利用情况和游人的行为表现。

4.调查目的:从空间场所的利用情况和行为表现来看游人的行为心理,对中牟县人民医院的空间设计给出评价并提出对医院空间设计的一些思考

5.调查时间:2017年2月24号-2月26号 (一)医院简介及周围环境

中牟县人民医院是中牟县最大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始建于1952年1995年荣获国家卫生部首批命名的“二级甲等”医院和“爱婴”医院连年被评为郑州市文明单位并成为郑州市职工医疗保险中牟县职工医疗保险中牟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牟人寿保险平安保险定点医院河南省27家医院检查结果互认单位中牟县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郑州大学一附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协作医院

中牟县人民医院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化医院得到迅速发展中牟县人民医院地处于县城中心解放路64号占地23345㎡建筑面积22060㎡开放床位近360张现有职工5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0人副高专业技术人员40人中级技术人员220人医院专业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专科分类齐全设普通外科神经外科泌尿科骨科妇产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儿科五官科肝病专科手术麻醉影像检验血库功能超声药械急救站等2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年门诊量20余万人次年住院病人2万余人次

中牟县人民医院拥有100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包括东软磁共振(MIR)东软2800双层螺旋CTDSI-500数字X线机阿洛卡SSD-5000彩超LIASY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EPM-3000电子胃镜KED-D体外冲击碎石机腹腔镜经颅多普勒,12导心电图机等高精尖设备为诊断治疗的高效准确提供了有力保障各病区配备有多参数心电监护系统中心供氧中心吸引对病人实施全面监护治疗

中牟县人民医院近两年来面对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和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医院适时推出了创办“学习型服务型技术质量型”诚信医院的办院宗旨积极融入“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年活动目前医院的综合实力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提升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誉

2011年该院在中牟县商都大道南侧修建了新址主体工程已陆续完工

2013年7月中牟县人民医院商都大街新址投入使用已陆续完成医院搬迁

中牟县人民医院新院址位于商都大道与兴安街交汇处,郑州—中牟城际公交路过,交通便利;位于商都路小学对面,周边多居民区,主要服务周边多个村落,附近有商都路小学、中牟六中、易斯顿美术学院,就医对象多为周边居民和学生。

(二)医院空间利用及绿化

中牟县人民医院内绿化面积较大,具有多个停车场,但是并没有地下停车场。

在鸟瞰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医院大门两边各有一个停车场,我们实地观察时发现在医院的病房楼前还有一个停车场,面积几乎与门口处的两个停车场加起来一样大。

在医院内有好多绿化景观,可供病人散步,良好的绿化设计还可以是病人心情愉悦,有利于病人身心健康利于病人康复,且绿化植物还可以使空气清新,过滤空气中消毒水的气味。

二. 细节分析

(一)停车场

停车场存在着严重的车位乱停放的问题,我们发现在医院里没有病人家属停放电动车的地方,只有一个职工车棚,以至于病人及家属将车子停放到医院的篮球场,一来不利于管理,二不利于病人及医护人员运动健身,我们经过研究决定在单独设立一个外来人员电动车停放车棚。

在急救车位我们可以看到停放满了私家车,实际上私家车位有好多的,一共三个停车场,好多车位都在闲置着没有车辆停放,在病房楼前最为显著,我们在对病人及家属调查时发现,其实好多人都因为停车场太远了不愿意把车停在住院楼前的停车场,那样的话就要围着医院走半圈才能回到门诊,后来我们实际走了一圈发现从门诊到住院部那边的停车场只需要十分钟。经过我们讨论研究和老师的辅导,我们决定在急救车位周边种植一些植物,进行绿化设计,把急救车位与私家车未隔离开,利用绿化挡住视线让路人看不到车位,同时把车位的颜色改成醒目的红色用来提醒司机这是私家车位。

(二)急诊部

在急诊我们发现供给没有休息等候区,只有在楼道里有两把长椅,在病人等候结果时根本没有办法休息,由此我们小组讨论决定在走廊里增设些椅子,这样方便病人等候结果时休息,不至于因为没有地方休息累到。

(三)门诊

在门诊大厅挂号区我们发现仅有两个挂号窗口,而实际在使用的却只有一个,在病人少的时候还排了好长的队,而取药窗口有好多,但是实际上取药的人并不是很多,我们建议把取药窗口让出两个用来挂号,合理的分散人流,这样可以缓解挂号区人流拥挤,排长队挂号难的问题。

(四)厕所

我们还发现在一楼,整个楼层只有两个厕所,厕所的位置还比较偏僻,比较难找,还是门诊、急诊、儿童门诊这三个诊科共同使用的。每个厕所里面只有两个便池,而且并没有发现有残疾人专用的厕所,在医院尤其是门诊是人流量最大的地方,这样的安排布局很不合理,至少也要有一些提示语,路标等,不然的话病人及家属可能根本找不到厕所。

(五)健身设施

在医院里,我们没有发现任何健身设施只有一个乒乓球室,但是还被锁住了,病人没有锻炼用的设施不利于病人进行康复锻炼,对此我们建以把病房楼前的停车场隔离出来一部分用来安放健身器材,一来病房楼前的停车场过大,避免地皮闲置,将空间合理利用起来,同时位置离病房楼距离不远,方便病人进行康复锻炼。

(六)就餐问题

在医院里我们路过餐厅时看到这样一句提示语“暂不提供清真食品”,当时我们就在想“这是不是民族歧视?为什么不提供?”,后来我们进过了解得知,原来是因为以前有的时候去吃的人并不多,后来就撤掉了,我觉得这样撤掉不合理,逼近少数民族患者的饮食需求还是要满足的对此我们建议,及时少民病人不多,还是要有的,建议医院餐厅增设清真窗口,满足少民病人需求。

(七)病房楼 我们进入病房楼时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压抑,在病房楼道里采光很不好,几乎没有自然天光,完全就是靠着灯光照明,而且灯光还是冷光,气氛很压抑。而且病房楼楼层高度并不高,仅仅只有1.2米左右的高度,把手举过头顶就可以亲而易举的碰到顶棚,这样的环境不利益病人早日康复,我们走进去仅有一小会就觉得很压抑,跟何况要在医院住上几天甚至几个月的患者,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居住会影响人心理健康,非常不利与病人的康复,针对这一点首先需要一个合理的采光,在病房楼开一些落地窗,采到更多的自然天光,同时对楼道进行一下设计,增加一些粉色、红色、紫色这种暖色调的壁画或者壁纸,把灯光改成暖色,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增加病房楼的温馨感,从而给人舒适温馨的感觉,来替换楼层高度和之前采光问题所带给人们的压抑感。

(八)消防隐患

在病房楼内我们发现并没有多少消防器材,灭火器什么的也很少,存在着很大的消防隐患,如故出现突发性火灾,灭火器和消防栓等设施根部不够用的,没有办法及时应对火灾。我们建议在楼道拐角等地方增设些消防栓灭火器,消防箱等灭火消防设施。

在病房内部还有一定的消防隐患,在楼道里面摆放着好多的床位,这样的话影向了行人的走动,如过发生意外的话,严重的影响了医护人员和病人及家属的逃生,而且楼道里没有什么,还没有日光照射,是比较冷了,尤其是在晚上的时候,楼道里面很冷,我们建议把床位挪到病房里面,一来不阻碍消防通道,二来给病人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三. 优点

(一)提示牌及路标

医院内部指示标志较多,且处于路口交叉处,标志明显,能够有效的引导患者进行寻找以及就医。

(二)电梯

电梯采用单双号楼层使用措施,能够分散人群使用的压力,疏散人流,且旁边有各楼层的名称,方便寻找。

四. 课题小结

通过这次对公共空间的调研,使我认识到室内设计所面临的是环境中各个不同的细节,对细节的处理,关系到整个室内空间设计的成败,越是简约的设计,细节越重要,要注意室内外空间角色的互换。在调查的基础上对人在即将设计的空间中可能发生的动作、行为进行一些假设,同时考虑现代技术的应用对动作、行为的影响。因为这种假设和分析会引出我们将要面对的设计的一些问题。比如:流线设计的问题、空间设置的问题、陈设的问题、设备配置的问题、色彩和造型的问题以及照明的问题、污染的问题等等。

总之,设计要以人为本,要站在使用者的立场上进行设计,合理的利用空间,设身处地的为使用者着想。

推荐第2篇:心理学报告

心理学课程报告

自我心理压力的剖析

谈到心理压力,我想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因为生活中的事并不能总是按着自己所想的发生,所以,产生压力是在所难免的。

当然,我也不能例外。对我来说压力同样存在。

自从上了心理学课后,我就开始对自己的心理压力重视起来,并开始用适当的方式来调节。但是要说明的是,重视并不是把我自己的压力看的很严重,而是在我认识到有心理压力的是候,我会认真分析什么导致我产生这样的压力。在适当的自我分析后,我就能采取相应的方式来缓解。

当老师布置下“自我心理压力”思考这道题目的时候,我就感到有一种特别的重要性。因为,虽说谁都知道自己有压力,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对自己的压力的产生和如何缓解做认真的思索。

我对我的生活还有学习的各个方面做了一次较为可观的评价和剖析,我觉得我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以下一些方面:

一,

课程学习。从高中到大学,学习的方式可以说有天壤之别。高中纯粹是为了高考而读书;而现在,读书已经不只是为了考试。平时老师跟大家强调的,大学的学习重在能力的培养。这点说起来好像大家都能明白,可是,现实中,又有几个人做到了。我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我在一个较为优秀的班级里。班里的同学各个都很优秀,尤其在成绩上我们班是学院的骄傲。在这傲人的成绩背后,我开始隐隐地担心起来。不是说了重在培养能力的吗?可是为什么成绩还是被看得那么重,而且学校在很多情况下都首先看学生的成绩,根据学生成绩的好坏来断定学生是否优秀。这就让我产生怀疑。到底什么才是大学生的标准?

二,

考研问题。在当今就业形势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很多人都选择了考研。我对此表示理解。可考研就是一条好出路吗?谁敢下结论说考研了就比不考研的好?按照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真正为了学术上的追求而考研是相当理想的选择,但若只是为了以后在社会上过得好些,那就得慎重考虑考研的事情。

我对学术要较高的要求,本来考研是很好的选择,可是,在对学术的追求的同时我还得生活。而生活不能仅限于学术。要想有好的生活,就得有好的工作和可观的收入。而对我们的专业来讲,考研与否在找工作上的差别是不明显的。

三,

现在的生活矛盾。上大学的费用是比较高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的付出就更大。在看到父母为了我的学也而操劳的样子,作为儿子的我怎能不揪心?我多希望能自己赚钱来养活自己,可作为一个大二的学生,我在阅历和能力还有时间上都是比较有限的,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所能赚的钱也很有限。在一些时候,我会被这样的情况困扰。

以上就是我对自我压力来源的剖析。我想这是我在自我认识的一个过程,尤其是自我压力的认识上面。

认识到了自己的压力所在的方面,我想,我首先要做的不是慌张,也不是逃避或无视。心理学老师说过,不适当的方式处理心理压力问题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因此,我下一步该做的是用适当的方式来调节和缓解我的压力。我喜欢运动,也比较喜欢画画,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让这两样爱好在我的学习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有压力并不是坏事,如果能正确地面对压力,并用是当的方式来缓解压力,那么压力应该是一股很强的动力。

我想感谢学校和老师为我们开设了心理学这门课,这让我对自己有了更好的了解和调节。

现在我想说:不要害怕压力,压力其实是伪装了的动力。

推荐第3篇:心理学报告

心理学实践评估报告

实验题目:

儿童认知测评与比内测验的研究 实验者: Xxx

xxxx 实验目的:

第一,通过三山实验来验证儿童前运算思维的基本特点是自我中心,检验儿童是否能采择别人的观点。

第二,通过一系列守恒(数目守恒、物质守恒、长度守恒等)来验证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只能集中于问题的一个维度,注意的是事物表面的、明显的特征,具有中心化的特点、思维的不可逆性。

第三,通过比内测验所定的测验量表来具体测验儿童智商的高、低。 实验器材:

三山模型、细高和粗矮透明杯各一个、硬币十个、橡皮泥若干个、中国比内测验量表

、两根完全相同的木棒、幼儿园儿童若干名。

实验引言:

三山实验及守恒实验是皮亚杰思维的研究,他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其中2-7岁为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儿童的语言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思维发展具有片面性和我向思维,即集中于事物的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倾向。其守恒实验就证明这一个特点。皮亚杰把上述思维称为“我向思维” 或“自我中心”。即儿童认为别人的思考和运作方式应该与自己的思考完全一致,这时儿童还没有意识到别人可以有与自己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

中国比内测验量表是对4~18岁儿童的测验,该量表是我国心理学家陆志韦对比奈-西蒙智力量表进行了修订而成,叫中国比内一西蒙智力测验。 试验方法:

第一,“三山实验”,其具体步骤如下: (1) 将三山模型安放好。

(2) 让被试儿童从不同的四个方位观察这座模型,同时给儿童呈现模型相应的照片。

(3) 将布偶娃娃先后放在模型的四个方向,并同时给测试儿童四张照片。

(4) 让儿童指出布偶娃娃所看到的模型情景与哪张照片一样。

第二,“液体守恒实验”,其具体步骤如下:

(1) 将一定量有颜色的水倒入一个细高的杯子,让测试儿童仔细看好杯子中水的多少。

(2) 在儿童面前将这个杯子中得水倒入一个矮粗的杯子。 (3) 询问被试儿童这矮粗杯中的水是多了还是少了。 第三,“数量守恒实验”,其具体步骤如下: (1) 用十个硬币摆成两行,每行五个。

(2) 让被试儿童看好后,在移动一个硬币到另一组 (3) 询问被试儿童硬币的数目是增多还是减少。

第四,“物质守恒实验”,其具体步骤如下: (1) 取两个同样大小的橡皮泥

(2) 将其中的一个压扁,而另一个保持不变。 (3) 最后询问被试儿童该橡皮泥是多了还是少了。

第五,“长度守恒实验”,其具体步骤如下: (1) 将同样长短的两根木棒放在受试者面前。 (2) 移动其中一根,而另一根保持不动。 (3) 询问被试儿童两根木棒是否一样长。 第六, “比内测验实验”,其具体步骤如下:

(1) 主试让被试者或替被试者填明记录纸上的简历,并签上自己的姓名。

(2) 然后先根据被试者的年龄从测验指导书的附表中查到开始的试题,如2~5岁儿童从第一题开始作答,6~7岁儿童从第7题开始作答,等等,然后按指导书的实施方法进行测验。

(3) 其次对照记录纸,逐题熟读指导语,要求能在指导被试做每个试题时,自然而准确地说出。

(4) 最后须注意的是,被试者连续有5个题不通过时,停止测验,并对他说:“好了,就到这儿吧,谢谢你”。根据要求计算其得分情况。 实验结果与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 ,可以发现小朋友是多么的天真、活泼、聪明,并且明显地可以看出该小朋友的性格是多么的外向。在整个试验中能做到你问什么我答什么,显得与我们是多么的配合。以下就其表现及基本情况做一些介绍:

在对物体概念的掌握程度方面,小朋友做的是非常好的,比如说圆的大小、线段的长短等。他的生活常识也是非常丰富的,比如他知道爸爸写字用笔及妈妈切菜用刀等,这可体现出他的课余活动是很多样的。

在数学运算方面,小朋友显得也非常好,可以对10以内的加减运算自如,且计算速度很快,足可以看出其对数学计算方面是多么的在行。

在有关图形的测试时,小朋友也是很出色的,可以不假思索地很快做出答案,比如用两个三角形组一个长方形,还有在对图形的辨别也是很准确的。

世上没有一个十全十美人,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小朋友注意力不是很好,容易被周围新鲜事件所吸引,就其表现及能力还可以,还可以打对一些题,但由于周围环境的改变,就吸引了其注意。还有他的细心度也有点不足,在寻找数目时,就不可以准确地找出。他的联想能力也不是很好,比如说他不可以联想到自己及别人相貌特点指出花友人的图形的缺点。

经过此次对李嘉晨小朋友的测验可得前运算思维儿童的基本特点是“自我中心”,不具有能采用别人的观点能力,前运算思维儿童不具有思维的不可逆性。这完全符合皮亚杰儿童理论。

最后经计算得知该小朋友的智商为107,该智商属于正常,且略大于智力标准水平,儿童的智力的标准为100。

由于实践地点环境的影响,造成儿童注意力的分散,从而对测试的顺利进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测试可以顺利进行的话,那么根据该小朋友的表现及能力,肯定测得智商会高于该值。此结果仅供参考。

教育建议:

(1)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所以后的教学中应多给幼儿做游戏, 这

会使幼儿的认知及发展更全面。

(2)要幼儿的学习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孩子,这不会让孩子容易失去自信心。

(3)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多发言、多互动,以此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及其社交能力。

推荐第4篇:心理学报告

心理学报告

人的心理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人脑作为物质基础,通过后天的社会影响和个体自身的实践活动的结果。也就是说,心理离不开人脑和实践。

昨天晚上舍友在看万能钥匙,这是一部有关心理悬疑的恐怖片,看她看的心惊肉跳的样子,我的脑机能进行了基本的活动方式---反射(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大脑开始兴奋并有意识得想看这部电影。世界上没有鬼,而是自身的感觉器官作用后产生的感觉和知觉让自己觉得世界上有鬼的存在而感到恐惧。首先让我们区分一下感觉与知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即,我的眼睛,耳朵接受到舍友和她所看电影传来的讯号,这是我的感觉;而诱使我想去看这部电影并形成对这部电影的认识,这是我知觉。所以感觉和知觉在现实生活中密不可分。

在看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去记一些生词并留意它的用法。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其中语言和思维是意识活动中的核心因素。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意识的觉知性(人类意识得最基本特征)和能动性(人的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意识的觉知性,我能感觉到字幕上的一些单词是生词,对它们进行查询和思考它们的用法;意识的能动性,1)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为我不认识这些单词所以想把它们记下来。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我把它们记下来并应用到以后的学习中。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看到单词这是记忆过程的初始环节----识记,识记是反复感知信息材料并在头脑中留下印象的过程。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保持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在记忆的过程中,我们会因为感知到的信息数量过大,没有全部记忆的必要,另外有些信息的重要性具有时效性,时过境迁也就丧失了记忆的意义了。所以要记住单词,我得让它们在我脑中保留和储存,保持不仅是对识记的巩固,也是实现再认或回忆的重要保证。再认是指过去经历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把它识别并确认的过程。影响再认得因素有两种,一是对事物识记和保持的程度,识记得越清楚,保持得就越牢固,单词再次出现时再认也就越容易;二是当前出现的事物和经历过的事物之间的相似程度的影响,如果当前出现的事物和过去的印象反差太大就很难把它再认出来。例如comme和comma,两个单词就相差一个字母,但它们的意思和词性却大相径庭,这时我得回忆它们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回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重现的过程,回忆不是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映像的简单重复,而是根据活动任务有选择地再现事物的过程,需要在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

看完这部电影后迷迷糊糊一直思索结局到底是什么意思,联想了下前因后果又问了下舍友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妇人维奥莱特和律师是这栋房子的仆人,他们使用巫术把自己的意识和主人家的两个小孩交换了,也就是他们拥有的是年轻的身体,摆脱了黑人和奴隶的身份,而那可怜的两个孩子却被误认为是使用巫术的仆人而被活活烧死,等到他们老了,他们又策划着寻找年轻的身体来替换,于是女主角成了他们的目标……很精彩的一部电影,非常值得去看!!在这里涉及到心理学的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的间接地、概括的反映,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的高级的认识活动过程。思维是复杂的认识过程,包括分析、综合、分类、比较、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等过程。经过一系列的认识过程,才有了我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和感想。人与人之间存在和表现出的思维活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思维品质上---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思维的逻辑性,所以思维的品质和培养创造性思维对每一个人及其人格发展极为重要。

推荐第5篇:心理学报告

完美的蜕变

从飞扬跋扈、玩世不恭到现在成熟稳定、淡定从容,我经过了一系列的蜕变,踏过荆棘丛,受过冷嘲热讽,付出了不少的泪水与汗水。高考失利的不争的事实总让我黯然神伤,那一道心理愈合不了的伤疤总在时不时的提醒着我曾经自己的没用,大一我忙忙碌碌也庸庸碌碌,一个星期接下好几份兼职,只是为了在忙碌中能暂时的忘记那一切我所失去的,包括我的梦想大学、我的初恋,将那些高中时对大学的憧憬与梦想抛之脑后。久久不能释怀的伤痛让我一步一步的堕落,跟同学出去疯狂的玩,跟家里人闹别扭,在寝室耍大小姐脾气等等。浑浑噩噩的大一好不容易熬过去之后,我已经是相当的冰冷了,对于身边的人不会去推心置腹,甚至持怀疑态度看人生。但是,现在我醒悟了,时间不会阻止我去放纵自己,但是我的青春经不起浪费。

这个学期上段利老师的《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一引导我改善自己想法态度的大重点部分。现在,随着心智愈渐成熟,我的棱角被磨掉了许多,许多事情我学会了忍受、包容,学会在现在的生活圈里改善自己,让自己战胜那曾经的我。

在看完这本书前面三个模块之后,我受益匪浅,顿时醒悟到自己的缺陷在哪里,然后在后面的模块

四、

五、

六、七分别提到的人格心理、学习心理、人及交往心理、恋爱心理里我找到了战胜曾经困惑的自己的要点。经过一系列的思想斗争与理论“洗脑”,在我知道那一切伤心难过都只是成功路上必经的坎坷后,我决心改变自己!首先,我把目标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仅能让自己满足又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足够的挑战力,专心致志的追求现在这样的状况下所能争取的,然后和别人分享、合作,善于汲取他人的逆耳的忠言;再者,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每件自己能做的事都尽力做好,不要求别人迎合自己,那样太自私也不合理,既然我又自己的路要走,那么别人也有。但是,同时某些事情也需要团队合作,所以,在逐渐健全自己身心的同时也要培养自己的团队意识,就像在段老师的课上,我们小组就个人竟然一起在用报纸做的圈圈里走了两百米,一开始我们每个人都对这次的活动抱以怀疑态度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整个小组的凝结力,但结果就在我们一起喊“一二一”的口号中完美完成任务。然后,我会将自己的臭脾气和多愁善感的毛病改掉,我渐渐意识到生活就是这样现实,并不会每件事都会因为我的梦想在哪里就往哪里发展,更不会随我而改变现在的事态,所以必须得充分认识自己,控制好自己的一切,就像高尔基说的那样“哪怕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所以即使梦想渐离了我,我也不能忧郁,不能愤慨,更不能随着自己的性子与脾气,不顺心的时候且容忍,相信快乐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接着,我还要让自己学会与人的和谐相处点滴细节,没有永远的朋友更是没有永远的敌人,会是敌人的就说明他肯定有你不具备的优势需要你取经,不能一次性的坚定的否定他人,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好发现他身上我所不具备的优点。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无论你的观点、你的做法是正确与否学会让步才是你真正的成功,一个能干出大事的人,会在生活的点点滴滴的细节里学到真谛,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尽量让每件事往好的方面发展,所以不能强出头、太尖锐,学会让步的同时也学会让自己学会调解矛盾等。最后,正如麦兜说的那样“有事情是要说出来的,不要等着对方去领悟,因为对方不是你,不知道你想要什么,等到最后只能是伤心和失望,尤其是感情。”没有人有义务来了解你的一切,在大学这个小型社会里经历挫折总是难免的饿,和同学意见不合也是不可避免的,但重要的是去表达、沟通;还有就要对自己好的人好,毕竟谁都没对谁好的义务。但是不要让你的好太廉价,不要让你的好被践踏。

因为经历太多挫折我会觉得心累,可能就是因为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留在记忆里。之所以我会痛苦,就是追求的太多,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奢望的太多。不是我们拥有的太少,而是我们计较的太多。现在有很多人是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我扪心自问,怎么我就只要活在悲伤、失落中呢?无论过去再怎么痛,再怎么煎熬,明天将会是我崭新的一段旅程。麦兜说:“感谢黑夜的来临,我知道今天、明天不论有多失败,全新的明天仍然等待我来证明自己没有人可以回到过去重新开始,但谁都可以从现在开始,书写一个全然不同的结局。”

所以,为了谱写一首属于只我的优雅的名曲,我一定要加油,好让我的梦想不再落空,好让我的努力不再只是白纸一张。

企管1020

李珊珊

1139101111

推荐第6篇:心理学报告

《现代心理学》调查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对搭讪方式的心理调查 实验时间:2011.11 姓 名:潘云岫 杨浩凯 方朝晖 刘洋

芮祥凯

任课教师:谢萍

题目 摘要 关键词

1 引言

1.1 问题提出 1.2 实验目的 1.3 实验假设

2 方法

2.1 被试 2.2 材料 2.3 设计 2.4 程序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注意:实验报告打印一律采用A4纸,正文内容采用小四宋体,1.5倍行距。文中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可参考心理学报正式发表的论文的格式。

题目:对搭讪方式的心理调查

摘要:在生活节奏飞快的今天,当我们遇到那个动心的他时,很多人会选择大胆的去搭讪不愿让缘分溜走。可是,大多数人总是苦恼于如何选择正确的搭讪方式。本文主要针对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的同学进行研究,调查实验了男生和女生对于不同搭讪方式的喜好,并且按照不同性格类型进行分类。

关键词:搭讪、男女、性格类型

引言:

1.问题的提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发现有些人搭讪时总能一帆风顺,而有些人却总是以失败告终。这难道只是纯粹的机缘巧合?还是搭讪的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本次的实验调查,我们发现搭讪的方式是整个过程中的关键所在,并且男生和女生与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喜好的搭讪方式是不同的。 2.实验的目的

本次试验是为了研究男生和女生对不同的搭讪方式的喜好程度,并且根据不同的性格类型进行分类,最后按照统计得出的结论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和华师大闵行校区进行实验,以验证调查得到的结果。

方法: 1.被试

上海交大闵行校区和华师大闵行校区的同学

调查问卷:共有133人参加,其中男生78人,女生55人。 实验: 2.材料 3.设计:

推荐第7篇:心理学报告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期末观察报告

决定幼儿园发展方向的神秘力量

——观察孩子们身边的事

课程名称: 心理学 学生姓名: 程

婷 院系名称:教育学院

专业名称:学前教育 班级:学前教育二班 学号:201333025204

前 言

因为喜欢小朋友,想要探寻他们那个充满童真、没有烦恼的世界,我选择了学前教育。开学至今,很多东西刚开始接触,浅尝即止。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不是这些,而是发现了很多不懂的,以前从未思考过的„„

大一第一学期很高兴迎来了大学里的第一次社会实践,学院为我们学前教育的同学安排了为期一周的幼儿园见习。我们一共去到四所幼儿园,其中金堂第一幼儿园、金堂第三幼儿园是公立幼儿园,以诺国际幼稚园和加州阳光金阳幼儿园是两所私立幼儿园。每个幼儿园各有不同,大到外观修饰,小到每个小孩的穿衣打扮,我想这些都一定在无意中有着联系,影响着一个幼儿园的发展,影响着每一个孩子。这篇调查报告便是在此前提下完成。

决定孩子行为的神秘力量

内容摘要:

通常的幼儿园有以下几个核心部分组成:园长、老师和孩子。其主心骨肯定又是孩子,我们进幼儿园首先看到的便是校舍环境和孩子们,那么决定一个幼儿园整体面貌的因素有哪些呢?一个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又受哪些个人或是群体的思维模式影响呢?这些影响又是通过怎样的途径在哪些方面得到体现呢?本文将对此进行说明阐述,笔者也将对其观点进行论证。

关键词:幼儿园 发展 影响 区别

决定孩子行为的神秘力量

一、幼儿园的主要构成及其影响

提到幼儿园的构成,首先我们要说园长,幼儿园作为一个面向社会的公众机构,院长便是其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园长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规定以及

结合本园实际拟定该园发展计划。

二、努力完成幼儿园保教两大任务,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并接受其检查指导。

三、领导教育、卫生保舰安全保卫工作。

四、负责建立并组织执行幼儿园各种规章制度。

五、负责聘任、调配工作人员,指导、检查和评估教师以及其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并给予奖惩。

六、负责工作人员思想工作,组织文化、业务学习,并为他们的政治和文化、业务进修创造必要的条件。

七、关心和逐步改善工作人员的生活、工作条件。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根据调查发现,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因为与上级的协同方式不一样,在制 度管理方面有很大差别,私立幼儿园更有自由发展的空间,而公立则更多地 要受上级部门的制约和管理。所以私立幼儿园更加能在平时的工作中体现出 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和一些独具特色的办学方法。

注:以上1-7园长职责内容摘自百度百科

其次要说的便是我们的幼儿园老师,老师是小朋友们离开家庭来到学校 接受的第一个人,不管是被爸爸妈妈说道还是被家里其他读过书的人念叨, 在小朋友的心里老师的形象是神圣而伟大的。老师说的话可能比爸爸妈妈说 说的话要起作用很多。当然,他们就会尽可能的去模仿老师,特别是在行为习惯方面。幼儿园老师的平时工作就包括上课、游戏、指导孩子们在学校的 一切活动。还有幼儿园各个班级的教室布置,文化展示等。老师的兴趣爱好 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直接影响其展示结果的。当然对整个幼儿园的风貌也有着 显而易见的影响。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孩子,一个幼儿园的心脏。孩子们 在学校的表现就是这个幼儿园到底好不好的真实体现。孩子们是否在动手能 力上得到了提高,是否在表达能力上得到了提高,是不是习得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不是有正确的行为观念。这些是家长衡量学校的标准。而孩子们的 这些方面的表现除了老师的言传身教影响以外,也在潜移默化的被周围的环 境所影响。甚至是更为深刻地受着它们的影响。

二、比较发现

见习期间我们一共去到四所幼儿园,孩子们的纯真和可爱是幼儿园不变的主题,但是在这四所幼儿园中我们还是看到了一些显而易见的区别。

以诺国际幼稚园给人的感觉很温馨,像是一个温暖的家,以诺的孩子都很开朗活泼,很有礼貌,即使是小托班的小朋友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都很明显;金堂第一幼儿园给人的感觉就是正规,像是一个被规则制度覆盖的机构,这里的小朋友很听话,但是却少了一些活力;金堂第三幼儿园给人的感觉很拥挤,由于班额过大,两个老师是怎么都搞不定三十多个小朋友的,这里的老师和学生都太忙了,甚至是慌忙;加州国际幼稚园给人的整体感觉便是高端,典雅,像是一个格调高雅的咖啡馆,孩子们在优越的环境中学习,在先进的教育理念——蒙氏教育下成长,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一群聪明却不太快乐的孩子们。对于这些区别出现的原因我进行了自己的一些分析。

我首先想到的是园长,一个幼儿园的领军人物。以诺的园长是一位和蔼的女士,浑身都散发着一种亲切的魅力。去以诺的那天早上园长接待了我们,讲了很多关于以诺的事情,还让我们各抒己见,说出心中的问题。整个过程中都很轻松,没有压力,这是园长的气质所在。在见习过程中,我们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她很耐心地给我们指出,而且总是面带微笑。她好像认识园里的每一个小朋友,喊得出他们的名字,还亲昵的叫他们“宝贝儿”,像是对待自己的孙儿一样的亲吻他们,我在一旁看着,觉得世界都晴了。我们结束的时候要拍合影,园长还没有加入的时候,所有的小朋友就一起叫“园长奶奶!园长奶奶!快来呀!”我不惊讶,只是莫名觉得心里暖暖的。在孩子们的心里,园长奶奶已经是心底里的一部分,而以诺便是一个家,孩子们的心里很温暖。当然这是跟园长对他们的爱分不开,而他们也在这被爱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学会了去爱别人。

金堂第一幼儿园的园长是一起很有威信的中年女士,我们去的那天一样早早就到了,见到她的时候,我马上感受到了她强大的气场。她一定是一个很严谨的人,不苟言笑。讲了一些一幼的规章制度之后,我刚到达所分配班级,就看到园长在跟老师安排今天的作品展览的事,指点江山的样子,霸气十足!而这个班的小朋友很听话,老师在忙,他们便在一旁自由玩耍 ,不打不闹。一幼的小朋友都是一群淡定的孩子,我在想,或许他们适合做政客。因为他们已经在园长的影响下拥有一副处变不惊的心态。

金堂第三幼儿园的园长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士,踩着一双高跟鞋,长发披肩,犹如女神。可是总感觉少了些什么,我觉得她更适合坐在某公司的办公室里和各种文件打交道,而不是来管理一个幼儿园,掌握那么多花蕾的未来。三幼的小朋友很多,一个班三十多个孩子,只有两个老师,不管什么时候在班级里呆着,永远给人一种身处战场的感觉。丝毫没有受“园长姐姐”的气质所影响。老师便一直在控制局面却没有明显效果。园长的管理方式可能就是把小孩子们聚到一起然后从上午到下午放学孩子们不出事就好了,可能教育理念对这所幼儿园来说是一个太过遥远的词汇。这也是中国大多数市级以下幼儿园的问题,并没有意识到孩子去幼儿园要学习到的东西,比如集体意识,比如独立意识,这些影星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

还有加州阳光金阳幼儿园,咖啡馆一样的幼儿园。加州的园长是一位很有思想的教育家,她曾经就是一位幼儿老师,并且在金堂第三幼儿园长期工作。她告诉我们,在三幼她实现不了自己关于幼儿教育的理想,所以她选择创办加州阳光。她曾经专程去到台湾学习蒙台梭利教育(原则是以儿童为主——为的是给孩子打造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独特魅力源于对儿童的充分研究与了解,遵守儿童的敏感期,激发儿童潜能,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发展孩子独立、自信、专注、创造等能力,为将来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蒙氏教育法遍及欧洲大陆,也走向了世界,蒙氏教育法推广百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得到世界各地幼教界的普遍推崇和认同,在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学前教育发达国家极受关注,蒙台梭利学校已遍及一百多个国家。注:以上内容摘自百度百科)并把他们运用到了加州阳光的创校中。加州的园长显然是一位有深度的先行人,她也在带领着加州的孩子们走在世界的前沿。可是我们说最先进的东西也是最有提升空间的东西。蒙氏教育固然有其优点,它通过让孩子们亲身去感受,去体验来增强他们对物理数识的理解。但是蒙氏教育有其弊端。整个过程中很依赖老师的个人素质以及对该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贯彻。加州现处于上升发展阶段,很多地方都还需要改进提升。

还有四个幼儿园的老师们,以诺的老师很友善,看到她们的第一眼就觉得心里暖暖的,还有一个怀着孕,因为太爱孩子,她一直还呆在幼儿园。可想而知,她跟孩子们的感情有多深,她是在用心去做幼儿教师。还有一个美女老师,温柔大方又甜美。她一直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实行“三轻教育” ,说话轻,走路轻,拿放东西也要轻。孩子们总会在无形之中受到影响。其实,幼儿教师的言传身教尤为重要,所以以诺的孩子有礼貌又善于交际。金堂第一幼儿园的老师是很骄傲于自己作为一个公立幼儿园的老师的,她们在跟我们交流的过程中总是处于一个较高的位置,把我们也当成了园里的小朋友了吗?可是就算是小朋友,不应该是与她平等的吗?金堂第三幼儿园的老师可能不太注意自己平时的言行,很严厉的批评或是很直接的夸赞是她们很惯用的的惩罚或者奖励方式。于是,三幼的小朋友总喜欢告状,因为小朋友觉得这样他会受到夸赞,而有的小朋友是该被批评的。但是这种行为是会影响孩子的是非判断能力的。上面也提到过蒙氏教育很依赖老师的个人素质,加州的老师可能就没有做到很好。她们好像太受束缚,跟孩子们的沟通和交流都太少,过于注重教育的形式,走蒙氏线,或是一直做重复的工作,忘了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孩子们的感受,他们其实不快乐。所以加州阳光的缺点就在于孩子们的笑声少了一点。

三、分析总结

幼儿园见习圆满结束,通过对四所幼儿园的观察和比较,我对于幼儿园小朋友们的行为方法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其实,每个小朋友来到幼儿园并不是简单的来玩,他们的心灵正在感受,正在体验,幼儿园的一切都是他们体验的对象。园长、老师还有其他小朋友。小朋友自己没有意识,但是他看到听到的一切都正在嵌入他的潜意识,成为影响一生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我想我该用更高的要求去提升自己了。乐观、积极、善良、温和、自信、坚强、健康、勇敢„„因为我以后的小朋友们会跟我一样。

推荐第8篇:心理学成长报告

心理成长报告

【摘要】:回首这二十几年来的经历,及心理的成长故事,对我来说应该是件幸福的事情。因为这二十几年来的不管是逆境还是顺境,我都走过来了,而且每次的经历都赋予了我不一样的另一个开始。回忆点滴,嘴角上扬,我会心地笑了!我也相信了每段经历总会有她的意义与价值!成长路上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加油……

【关键词】:成长心理经历意义

正文:

我想从我出生开始,不管我是美还是丑,是胖还是瘦,甚至健康与否,生命都赋予我存在的意义!当老师布置了这项作业开始,我就在回想,在回忆,回忆我这二十多年来的心理成长,回忆自己这些年经历过的点点滴滴!好多的人,好多的事,好多的变故,好多的故事……这么多好多编织着我二十多年来的心理成长的故事。那就从我开始上学说起吧!

一、在幼儿园的日子里,我的记忆是无知

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说要去幼儿园本是很开心的事,可我不一样,我害怕极了,妈妈被我弄得没有办法,记忆最深的便是妈妈动手打了我,叔叔们都骂妈妈,“这么小的孩子懂得什么,为什么要动手呢”?我只是委屈的待着哭着,可是我看见妈妈眼里泛着泪水,那时的我也不懂,为什么妈妈打了人,自己还哭呢?那时的幼儿园老师也不喜欢我,因为老师只是喜欢长得漂亮的孩子吧!我的相貌平平,难怪老师没有把我放心上过!同学们回忆起幼儿园的日子都说是最好混的,他们都有过小红花,小红旗,还有奖状,可是在我的记忆里我从来都没有过这些奖品!回想那时的玩伴,如今不知在哪里了,甚至名字也不清楚了,我想那时的玩伴一定有一起抢过零食吃吧!嘿嘿、、、我到底是这么样过完幼儿园的呢?或许是小的原因,我已经记不得什么了!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我真的是什么都不懂得,我连自己的情绪都已经想不起了!

二、在小学里我知道了,学习好可以拿奖状

小学才有了所谓的学习跟成绩。说来也奇怪,上了小学后,我就喜欢上了学习。爸妈不识字,对我的学习也是爱莫能助,我只能靠着自己的努力,每次的考试成绩都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让我心里有了喜悦,觉得自己得到了肯定。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我拿到了区“三好生”的奖状!第一次拿着奖状回到家,爸爸妈妈都好开心的样子,那样子比我很高兴!在我的心理认定了有了奖状,爸爸妈妈会开心,自己心里有成就感!所以在小学里,我一直都很努力学习,六年来我争取到了每一年都拿奖状!那六年里,我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家里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是在家人的羽翼下长大,没有吃过苦,就这样被保护着过了六年!

三、初中我一样努力学习,可我太过注重得与失,却也收获了友情

初中我就是学校的寄宿生,更是一名寄读生!初一开始我离开了父母,学会一个人生活,没有了爸爸妈妈的保护。我是个安静的女生,心想着离开了父母我更要努力的学习。初一的班主任看我乖巧,让我负责管理班级的报纸!半学期里我的学习态度与工作态度都得到了老师的肯定!我做好自己的本分,做好老师交代给我的任务。在往后的初中学习中我从一个报刊管理员到语文课代表,到学习委员,我对自己的学习跟班里工作从不敢懈怠!三年来我依旧每年都拿到奖状,没有辜负父母!自己也认为自己做的不错。也不曾因为自己是一名寄读生而有过自卑!可是直到初中要升高中时的报送名额,仅仅因为我是一名寄读生而取消了!从没有过的无助充斥着我所有的思想,想着这三年来我的努力是不是都白费了!很是难过!太过的注重所谓的得与失,以至于最后的中考失利我只能考进福州的一所三类校。

初中三年还有一件让我觉得很幸运的事,就是遇见了那些舍友!跟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学习,我生病了他们彻夜陪着我,那日子我如今依旧的想念!记得我那时胃很不好,上课没有时间去医务室,我的一位舍友把药送到了我的教室,看到桌子上的药,我当场落下了眼泪!真的很感动!认识这些舍友是我一生的财富!让我懂得了友情是这般的珍贵,我珍惜我的朋友,无论你们在何方,我都会想念你们!

初中阶段,我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影响,心理上很是不成熟,以至于才会有那个悲剧的中考成绩!

四、高中生活,遇事不逃避。

我放弃了去复读的机会,想着“既来之则安之”!我调整好了自己心态,即使在三类学校,只要我肯努力。一定会有所成就的!抱着这样的心态说服了自己!可是高中的三年,才是我心理大幅度变化的开始!高中的学习不是我努力就可以的,高中的生活我一个人租房子住,更需要自己的监督!或许是我性格的原因,老师都很疼爱我,对我照顾有加!在高中我连任班长,可无形中我的压力渐渐增加!学习成绩再也不是班级的佼佼者,高中学生的心理不再是初中时候那样的简单,我不懂得如何处理同学们之间的争吵,如何做好同学与班主任之间的工作,维护同学,我就欺骗了老师;向着老师,就像是出卖了同学!自己就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这样纠结的心理,让我害怕面对班级,对学业的上进心也渐渐的消退!我向班主任提出辞去班长职务,可是班主任拒绝了!她说:“人面对挫折的时候不是逃避,而是要想办法解决,如果我今天同意你的辞职,以后你遇到问题就躲开,是不是老师我看错了你呢?而且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的很好。”老师的这番话语让很是惭愧,我觉得自己愧对老师的栽培,觉得自己应该利用这样的机会好好的培养自己做好一个班委的能力。可以算的上一

个挑战!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事事以同学为先,多为他们考虑,也做好了与班主任的沟通。在这期间,我真的感觉到了同学们对我的友好,还有肯定!你尊重了别人。别人也一样会尊重你!毕业后,他们对我的祝福中,我知道了,当初我们的决定没有错!这三年里,我懂得了人不能自私的只想自己,更多的时候,多为别人想想,也算是为自己着想,这样或许更容易达到双赢的局面!我感谢你班主任,谢谢她不曾放弃过我,也谢谢全班的同学们对我的支持!

如果说高中三年的遗憾莫过于我高考没有考进本科线,那时候面临着课改,在大家的观念中,绝对不可能去复读!这时候的我不会再那么的在乎得失,开始坦然的面对自己,选择去北京念自考,爸爸听说了自考是没有含金量的,再加上从小学开始我的成绩就不差,比我还不甘心,希望我去复读!那时的我开始很爱面子了,不想重复的失败,断然拒绝了爸爸的要求。可是最后我依旧没有办法过自己内心这一关,我不能不管爸妈的感受,我不能只为自己活,我必须要考虑父母的感受!为自己更为了父母,在上火车前我退掉了火车票,选择留下来去复读!

因为课改,我要用一年的时间来读三年的书,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那一年里我放下所有的负担,一心扑在学业上,真的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我考上了大学,这一年让我懂得了要坚强要加油!

五、大学生涯,感恩每次的经历。

大学时代的到来给我的生活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其实从小的时候起我就有一种对大学的向往。自从进入大学以后,我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不同,这是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在高中时期,我是全力以赴的考学,目的就是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现在走进了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要在这里求学四年,所以我的内心自然有了自己的归宿,值得提到的是这里并不是我求学的终点。

进入大学后我经历恋爱,恋爱是我之前从不敢去想的,为了学业。爱情让人觉得很美好,让人更加懂得如何去照顾疼惜一个人,也懂得了如何去分享另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甜蜜的日子可以让人忘记所有的不愉快!但同时也经历了失恋,失恋是痛苦的,失去的痛只有当事人自己明白,甚至有了悔与恨。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我心中更多的是曾经的那份美好,感恩曾经有过的美好。即使失去了,我也会偶尔想起曾经我们一起的感动!谢谢让我的心理又有了一次成长。明白了爱不一定要拥有,放手与祝福也是一种感情!得得失失要乐天!经历朋友的变迁,让我知道了要善待自己身边的每个人!如果要感恩请及时,不要留给自己后悔

的机会!我还参加了青年志愿者的活动,感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服务社会,快乐自己!让有限的生命,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大一大二的时光已经过去,那些日子里我记得大一刚来就参加了班级干部选拔以及其他活动的面试,虽然有成有败,但是我锻炼了自己。大二的生活刚刚开始我就感受到了一种好奇心和求知欲。虽然偶尔我会选择周末出去做兼职挣一点生活费,但是那并不是我真正想要做的。我认为真正抓紧的应该是多看些书。这些书应包括各类自己喜欢的。大三的一个学期又快过去了。希望在往后的日子里,不管自己还会遇到什么样的风雨,都应该学会坚强,学会面对!

故事写到这应该停下来了。虽然写的不是很具体,但是这是我真的感受。也许前面的内容只是纯粹的叙述,但是那是我真实的故事。

一个人的人生到底是什么样的,要等到他过完他的一生方可知晓。况且我认为我的人生才真正刚刚开始。所以我从有生命起就在这大千世界生存,我的成长历程便只是很普通的很普通的积累。从天真到日趋成熟,我学到了很多。爱心教会我怎样拥有太阳的光芒温暖别人;感恩教会了我勿忘那些帮助过我的人;自信教会了我怎样奋斗;自尊教会了我怎样做人。这些都是宝物,会在以后的人生路途中指导我向前进。

推荐第9篇:心理学实习报告

实习单位:培黎校区咨询中心实习学生:

在我看来,实习的目的在于有利于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完善自己的知识理论体系;再把理论运用到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们所学的专业是心理咨询,这门课不仅需要对大量的理论知识烂熟于心,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理论和技法运用到工作和生活当中去,这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这一次学校组织的大四学生的实习,就是期望通过实习调研活动,锻炼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认真、严谨的精神和作风,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提供一些难能可贵的经验。

对我们来说,两个月的实习生活似乎是转瞬即逝的,现在回想起来。两个月的时间,学到了很多,也感受到了许多,虽然现在实习已经结束了,但我们的心里都还有一些恋恋不舍。因此,我要感谢院系领导对我们实习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为我们提供这样一次难能可贵的实习机会,也感谢实习指导老师两个月来对我们的悉心指导,使我们能够相互合作,圆满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顺利地度过这一实习期。

毕业前的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同时也是一门必修课。我们的实习是从今年的九月一号开始。实习点是在培黎校区的咨询中心,首先,我们对咱们学校的心理咨询咨询中心做一些介绍:我院的心理咨询中心专用场所占地170平米,包括咨询室三间,团体辅导室1间。其中,校本部心理咨询中心于1991年6月建成,位于西校区理科楼一楼,由教育学院主管。适应实际需要,培黎校区与东校区心理咨询室于2008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2009年建成的培黎校区团体辅导室,这是我校第一个专业的心理治疗室。使心理咨询从单一的个体面询转变到与团体辅导的有机结合,扩大了心理辅导的受益面。下面我谈一谈在这段实习生活中的感想和收获。

首先,此次实习,我深深体会到了积累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性。我们对专业方面的知识储备还比较欠缺,而且有些知识的理解掌握也并不深刻。对于心理咨询这个专业,丰富的经验和阅历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而我们每个人最缺少的就是这方面的经验,而且好多事情都必须要靠自己去参与,才能有所收获。这次实习,当面对一个来访者的时候,虽然我们只是做一下初诊接待,就是了解一下来访者的初步的一些信息,以及来访者想要解决哪些方面的困扰和问题,然后再跟老师预约咨询时间等。但刚开始的时候,在和来访者交流的时候还是

会遇到很多让人始料未及的状况。有时候是来访者的表现让人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跟他沟通下去,有时候又是来访者无意间突然谈到的问题让人无言以对,不知所措等等。比如在我值班的时候,有一个男生前来咨询有关恋爱方面的烦恼,他谈到的一些困扰,我自己很确定如果我的话应该怎么去解决,但是我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所以我们之间的交流就只是停留在表面,我不知道如何才能深入到问题的本质上去。每当遇到我们双方都沉默下来,而且沉默时间超过一个适当的范围的时候,我的心里就非常焦急,但是表面上还要装沉着,这种内外分裂的感觉让我很难适应。我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有效的打破这种沉默,让他更流畅的表达。因此我知道了自己在经验这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还需要在经后更多的去磨练。

这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每个人都应该树立一个长远的目标,然后制定几个近期的目标,不能眼高手低,而是要勤劳、诚恳,在接人待物方面有张有弛,也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初出茅庐,我们的经验真的是很少,所以对待每件事我们都应该力求尽善尽美。没有过分的期望,就没有烦恼,要怀着一颗平常心去做事。

其次,这段实习生活增强了我的自信心。虽然在工作当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都在我们的努力下很好的解决,随着经验的不断累积和增长,再遇到相似的情况甚至的其他意外的状况,也能够冷静的去看待和解决。比如,在实习期间,李老师也给我们安排了另一项任务,就是做心与心学社的报纸。在此之前我们并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工作。这其中包括报纸内容的搜集和筛选,版面的编排,文字的校对等等很多工作。一开始的时候,任务进度很缓慢,我们找来以前的报纸来翻阅,自己研究。以此为参考来选择内容。然后搜集报纸可以用到的图片素材,选择报纸边框,添加内容,再做最后的调整。细节方面的工作相当的多,刚开始的时候,我还老师抱怨:唉,不要做报纸了,让报纸把我做了吧!但是当报纸最后终于定型的时候,我们大家都非常高兴!这期间,我们也学习到了很多东西。由此看来,在这次的实习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成长的,因此,我们面对将来的毕业以及就业,遇到困难,产生危机感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但不能过于焦虑和自卑,否则就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吸取知识和经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然后积极地去努力。

我想,其实实习就是对个人能力的一次检验,也是一次提高的机会。不管在实习之前你的个人能力怎样。在实习之后,必定都会有所成长。我们实习小组也有同学是在学工办和系办实习,工作也十分繁忙。他们主要负责包括学生活动、办公室文件处理,还要协助老师开展学生工作,监督学生会的工作开展情况、递送文件等等。简单说就是起到一个学生与老之间的桥梁纽带的作用。虽然工作大多是比较琐碎,但是这更能考验一个人的计划能力和协作能力以及耐心和肯吃苦的精神。实习期间,我们也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更明确的规划,也知道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同时也认识到了,要把书本上面的东西和实际结合,这需要时间,要有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所以不能操之过急。总之,两个月的实习给我的大学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必定会成为我步入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笔财富。

推荐第10篇:心理学实习报告

心理学实习报告

>心理学>实习报告

(一)

通过半个月的当兵锻炼,>收获了很多,感触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有做得好的地方,但更多的是不足的地方。

我实习的中队是长白山大队的保护区中队,中队编制四十余人,是一个作风优良的中队。此次调研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心理疏导的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由于中队一半人员是下连三个月的新兵,所以此次调研的另一个内容就放在了新兵“第二适应期”的特点以及处理方法上边。

心理学在基层部队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在逐渐加大,尤其是在党>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人文关怀强调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如何把人文关怀贯穿于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及时有效地帮助官兵消除心理问题,是当前带兵人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人文关怀也是我们人文学院的一大特色,所以对于人文关怀,我们的感触要更加深刻一点。

在心理疏导中体现人文关怀,首先要尊重人。在一些基层单位,干部与战士之间居高临下的谈心,指手画脚的“交流”还很盛行,使得战士有话不愿讲,不敢讲,再加上一些敢不自身缺乏疏导能力,致使他们的心理包袱越来越重,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强化官兵的平等意识,把有心理问题的战士当作自己的战友和兄弟对待,对他们不歧视,不冷漠,不孤立,做到热情关心,真诚开导,让他们在感受组织的>温暖中化解心理障碍,消除心理疾患。

在心理疏导中体现人文关怀,要保护好官兵的隐私权,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不私自拆阅他人信件、非法接听他人电话,甚至采取盘问、诱导、恫吓等方式,企图撕破对方的心理防线,掌握对方的心理秘密,这种方法是严重侵犯战士人格的,是坚决不可取的。所以,带兵人必须在知法守法的基础上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让战士拥有属于自己的安全领地,并且在疏导工作中努力做到有理、有情、有节、有度,不轻易出击他们的心理隐私,启发他们自我缓解心理压力。

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要关心基层官兵的成长进步,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文关怀。这就要求做心理疏导工作的同志既要注重解决战士在心灵上的疑惑,也要着力在生活上的排忧解难,在给战士进行心理疏导应当抓住一些敏感期,新兵“第二适应期”,战士入团,入党,考取士官,士兵退役等时节,极易诱发战士的心理问题。在这些敏感时期,中队应当通过开展一些活动,比如“上一堂心理教育课”,举行一次“敏感问题大家谈”等活动,引导战士积极调整心态,保持>心理健康。

由于这次实习是在四月份,新兵下连三个月,所以,正好赶上了新兵的“第二适应期”,所以此次调研的另一个内容就放在了新兵“第二适应期”的特点以及处理方法上边。由于多数新兵的尚不成熟出现心理异常,不少带兵干部片面地把心理问题混淆思想问题,考虑的是如何加大教育力度,却忽略了从心理的角度进行“诊断”和疏导,导致产生“误诊”,使新兵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治疗”,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个别“病情”严重的,甚至都“郁闷成疾”,成为安全工作的隐患。新兵“第二适应期”主要有以下心理“症状”:

一是畏难型。新兵下连队后,训练的强度、难度加大了,执勤任务重了,工作要求高了。有的新兵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产生了畏难心理,导致情绪低落,试图回避现实,消极对待工作和生活。二是焦虑型。有些上进心较强的新兵,由于缺乏自信心,担心自己跟不上,产生了怕掉队的焦虑心理。三是表现型。一些新兵有一定的特长,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担心别人忽视自己的存在,一旦受到“冷落”,容易产生沮丧、自暴自弃的心理。四是偏执型。有的新兵对连队的管理还不够适应,对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心里没有数,以不能正确地对待干部骨干的批评,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固执己见。五是冲动型。有的新兵有热情、有干劲,言语行为无所顾忌,容易与战友产生矛盾和冲突。六是孤僻型。有的新兵性格内向,不善与他人交流,特别是下连后压力骤然增大,更加沉默寡言,难以融入集体,严重时甚至会对自己和他人构成危害。

中队应当为每一名士兵建立心理档案,定期进行心理测查和巡诊,并总结出一些基本疏导方法:对脾气暴躁的人,根据其受不了外界刺激和易发生过激行为等突出特点,工作中注意说话语气,不用过激的语言挑逗刺激;对沉默寡言的人,根据其性格内向的特点,多进行情感交流,在相知相通中打开他们的内心世界;对情感受挫的人,根据其精神沮丧、意志消沉等特点,多进行情感呵护,引导其尽快走出低迷状态;对自尊心强的人,多进行精神鼓励,不当众批评;对行为怪异的人,根据其做事不计后果、易伤害周围同志等特点,引导其多参加集体活动,充分感受战友之情的珍贵。

新兵“第二适应期”的“心理处方”:首先要多询问、多观察,在摸清新兵的情况上下功夫。通过找新兵和食堂,找新兵连的带兵干部骨干问询,找新兵同班的战友以及班长了解,与新兵家长取得联系等办法,探寻

他们的心理世界,了解心理需求,掌握内隐的心理活动。多观察,带兵要做到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善察觉新兵的心理渐变过程。可以利用不同场合和时机,采用纵向观察、横向观察和随机观察等方法,及时准确捕捉新战士心理变化信息。

其次是注意正确的调整、引导、爱护,在稳定新兵的心理状态上做文章。一是注意调整。带兵干部要注意训练和工作节

奏,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项工作,避免新兵由于训练强度安排“偏大”、日常生活安排“偏紧”、工作标准的“偏高”等原因而背上包袱,产生心理问题。二是耐心引导。要有针对性地组织新兵学习心理学知识,让他们了解“第二适应期”的不同情况,引导好新兵正确对待训练、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不适,诱导他们进行自我调节,减轻心理负担。三是体现爱护,干部骨干要端正对士兵的根本态度,耐心细致的讲明道理、持之以恒地做工作,达到深知兵、真爱兵的目标。对心理问题较突出的新兵要予以更多的关爱,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尽量用最自然的办法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这次实习,让我看到了基层部队心理疏导的空白,心理学在基层部队的应用前景还是很光明的,但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专业知识的欠缺,这次实习让我知道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只有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的服务于部队。

心理学实习报告

(二)

实习要告一段落了,总结一下自己的所学所得。

我觉得通过这些日子的实习,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明白了很多的道理。这些是我在学校怎么都不会学到的。

(一)我人生的方向将会改变。在去这家公司实习之前,我就已经在上海**实习过了,实习了一个月。再在三才的这段日子里,我真的觉得现在做心理咨询这行,我们不太合适。原因有以下几个:

首先,我觉得中国人接受心理咨询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虽然我身处在中国最繁华的城市里,但是经济的发达并不一定代表着思想的高度开放。都说上海人开放,其实不是的。老板以前是做北方这一块的销售的,他说其实东北这块地方的人,比上海更能接受心理咨询,姑且听之,以后再求证;

第二,我觉得我们还很年轻,不适合做心理咨询师。都说年轻是资本,但是也要看,在什么地方,年轻才是资本。心理咨询师,好听点就是生活的艺术师,难听一点就是别人的垃圾桶,精神垃圾。这就需要心理咨询师本身有很好的消化能力,别的同学,我不敢说,但是我发现自己可能还要再经历过磨练才行。在整理心理咨询个案的时候,才发现这个世界的黑暗那一面。大千世界,无其不有。有时候吧,有意的,无意的,你就会发现,这些东西在干扰你的生活。呵呵,还要修炼啊,哎。

另外要说的,百分之八十五都是关于婚姻和感情的,这显然对于我们来说,做不到这点,因此我们这一辈就失去了最广大的客源;

第三,还是我们太年轻,来访者不相信你,他们宁愿与年长的咨询师沟通。人都是这个样子,我也是吧。再者,活跃在心理咨询岗位上的都是我们爷爷奶奶、大叔婶婶这一辈的,好像已经没有我们的位置了;

第四,我觉得这个市场有点乱,我所了解的咨询师没有一个心理咨询本科出来的,学什么的都有,什么化学的,数学的,>企业管理的等等,真是莫大的讽刺啊。没有门槛,没有标准。这么下去,良莠不齐的咨询质量,终将危害市场的形成。

(二)角色的转变

在开始的时候,我还是和平时上学一样,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走上了社会的岗位。在我的潜意识里,我就是一个学生。在学校,喜欢和同学们聊天,在公司里,自然而然的,和坐我旁边的咨询师们聊天了,一个咨询师一周来一次,所以我认识很多的人。在公司上班其实学到的东西不是很多,但是我感觉和他们聊天,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和经历,倒是学到了很多。有一天,老板找我,跟我说,现在你已经是一名员工了,工作和聊天不可兼得啊。我一下子就明白了。

(三)是老板,都一样的。

两家公司都相似,都是心理咨询的,私人开的。第一家公司,一天发20快,无车贴和饭贴。第二家,开始说的很好,一天30,车贴和饭贴都有。哈哈,还开心了。结果是,发实习津贴的时候,只有一天三十的,不过绝大部分饭是一起吃的,老板付了一部分,田老师付了一部分。自己掏过一两次。现在体会到,同学说的,老板都一样的,不管老板怎么答应你,最终要看发工资的时候。的确啊,还有很多的事情。

认识了很多的人,交了不少的朋友,明白了很多的事理,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摸清了心理咨询的现状。这些就是我实习所得到的。

心理学实习报告

(三)

在我看来,实习的目的在于有利于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完善自己的知识理论体系;再把理论运用到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们所学的专业是心理咨询,这门课不仅需要对大量的理论知识烂熟于心,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理论和技法运用到工作和生活当中去,这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这一次学校组织的大四学生的实习,就是期望通过实习调研活动,锻炼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认真、严谨的精神和作风,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提供一些难能可贵的经验。

对我们来说,两个月的实习生活似乎是转瞬即逝的,现在回想起来。两个月的时间,学到了很多,也感受到了许多,虽然现在实习已经结束了,但我们的心里都还有一些恋恋不舍。因此,我要感谢院系领导对我们实习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为我们提供这样一次难能可贵的实习机会,也感谢实习指导老师两个月来对我们的悉心指导,使我们能够相互合作,圆满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顺利地度过这一实习期。

毕业前的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同时也是一门必修课。我们的实习是从今年的九月一号开始。实习点是在培黎校区的咨询中心,首先,我们对咱们学校的心理咨询咨询中心做一些介绍:我院的心理咨询中心专用场所占地170平米,包括咨询室三间,团体辅导室1间。其中,校本部心理咨询中心于1991年6月建成,位于西校区理科楼一楼,由教育学院主管。适应实际需要,培黎校区与东校区心理咨询室于20**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20**年建成的培黎校区团体辅导室,这是我校第一个专业的心理治疗室。使心理咨询从单一的个体面询转变到与团体辅导的有机结合,扩大了心理辅导的受益面。下面我谈一谈在这段实习生活中的感想和收获。

首先,此次实习,我深深体会到了积累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性。我们对专业方面的知识储备还比较欠缺,而且有些知识的理解掌握也并不深刻。对于心理咨询这个专业,丰富的经验和阅历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而我们每个人最缺少的就是这方面的经验,而且好多事情都必须要靠自己去参与,才能有所收获。这次实习,当面对一个来访者的时候,虽然我们只是做一下初诊接待,就是了解一下来访者的初步的一些信息,以及来访者想要解决哪些方面的困扰和问题,然后再跟老师预约咨询时间等。但刚开始的时候,在和来访者交流的时候还是会遇到很多让人始料未及的状况。有时候是来访者的表现让人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跟他沟通下去,有时候又是来访者无意间突然谈到的问题让人无言以对,不知所措等等。比如在我值班的时候,有一个男生前来咨询有关恋爱方面的烦恼,他谈到的一些困扰,我自己很确定如果我的话应该怎么去解决,但是我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所以我们之间的交流就只是停留在表面,我不知道如何才能深入到问题的本质上去。每当遇到我们双方都沉默下来,而且沉默时间超过一个适当的范围的时候,我的心里就非常焦急,但是表面上还要装沉着,这种内外分裂的感觉让我很难适应。我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有效的打破这种沉默,让他更流畅的表达。因此我知道了自己在经验这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还需要在经后更多的去磨练。

这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每个人都应该树立一个长远的目标,然后制定几个近期的目标,不能眼高手低,而是要勤劳、诚恳,在接人待物方面有张有弛,也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初出茅庐,我们的经验真的是很少,所以对待每件事我们都应该力求尽善尽美。没有过分的期望,就没有烦恼,要怀着一颗平常心去做事。

其次,这段实习生活增强了我的自信心。虽然在工作当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都在我们的努力下很好的解决,随着经验的不断累积和增长,再遇到相似的情况甚至的其他意外的状况,也能够冷静的去看待和解决。比如,在实习期间,李老师也给我们安排了另一项任务,就是做心与心学社的报纸。在此之前我们并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工作。这其中包括报纸内容的搜集和筛选,版面的编排,文字的校对等等很多工作。一开始的时候,任务进度很缓慢,我们找来以前的报纸来翻阅,自己研究。以此为参考来选择内容。然后搜集报纸可以用到的图片素材,选择报纸边框,添加内容,再做最后的调整。细节方面的工作相当的多,刚开始的时候,我还老师抱怨:唉,不要做报纸了,让报纸把我做了吧!但是当报纸最后终于定型的时候,我们大家都非常高兴!这期间,我们也学习到了很多东西。由此看来,在这次的实习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成长的,因此,我们面对将来的毕业以及就业,遇到困难,产生危机感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但不能过于焦虑和自卑,否则就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吸取知识和经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然后积极地去努力。

我想,其实实习就是对个人能力的一次检验,也是一次提高的机会。不管在实习之前你的个人能力怎样。在在实习之后,必定都会有所成长。我们实习小组也有同学是在学工办和系办实习,工作也十分繁忙。他们主要负责包括学生活动、办公室文件处理,还要协助老师开展学生工作,监督学生会的工作开展情况、递送文件等等。简单说就是起到一个学生与老之间的桥梁纽带的作用。虽然工作大多是比较琐碎,但是这更能考验一个人的计划能力和协作能力以及耐心和肯吃苦的精神。实习期间,我们也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更明确的规划,也知道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同时也认识到了,要把书本上面的东西和实际结合,这需要时间,要有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所以不能操之过急。总之,两个月的实习给我的大学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必定会成为我步入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笔财富。

第11篇:心理学读书报告

文献阅读报告

一、本文主要内容:良好的友谊关系有助于青少年的积极适应,高质量友谊的青少年有更少的行为问题、更低的抑郁、焦虑及孤独感、更高的自尊、社 会 能 力和社会接纳等。良好的亲子关系或高父母支持与青少年更好的心理社会适应相关。因此,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来验证我们这样的假设:从早期到中期,青少年感知到的父母支持减少, 对情绪适应的影响作用减弱, 相反, 青少年感知到的来自朋友的支持增多, 并对情绪适应的影响作用增强; 进入青少年中期, 父母与朋友两个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可能减弱, 两种支持系统对情绪适应的影响可能会遵循独立模式。我们预期:青少年女孩的友谊支持高于男孩, 父母支持的增强模式(即, 高父母支持将增强友谊支持对情绪适应的影响)更适用于早期青少年女孩。使用的研究工具主要有关系网络问卷、朋友提名问卷、友谊质量问卷、孤独感量表、抑郁量表五种量表。施测后收集数据进行分析,求出各个量表的平均数,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其进行单变量方差分析,求得主效应,最后还进行了回归分析。讨论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父母支持、友谊支持、孤独感和抑郁的特点和成年人有所不同,父母支持和友谊支持对青少年的孤独感和抑郁有明显的相关,但是这两种支持系统对初一和高一的青少年的影响作用各有不同。这验证了实验的最初假设。但是在性别差异上,男生和女生对父母支持和友谊支持没有太大的差异。

优点:

1、使用的量表比较全面,有较好的信效度。能够得到全面的信息,从而更好地了解青少年的友谊和父母支持的情况。

2、初一和高一的青少年在友谊支持和父母支持上各有不同,这说明父母应该区别对待孩子,用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特征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同时,父母支持和友谊支持对孩子的身心影响都比较重大,这也要求父母要重视这个问题去进行教育。

缺点:

1、施测的问卷比较多,分多次施测,其中可能会有误差变量混进去,不能较好地控制。收集的数据信息虽然也很多,但是进行统计分析时,并不能都完全用上,造成了对数据的浪费。

启示:在做问卷调查设计的论文时,要考虑到受试者的身心特征,让受试者做的问卷在量和质方面都要恰当,这样收集的数据才比较有效。同时,论文的研究意义要明确这是非常明确的。

参考文献:父母支持、友谊支持对早中期青少年孤独感和抑郁的影响(田录梅、陈光辉、王姝琼、刘海娇、张文新)

二、本文主要内容:高情绪调节能力的儿童更容易获得良好的同伴关系,且具有更高学业成就,而情绪调节困难是导致学龄期儿童问题行为的易感因素,情绪应对方式缺乏或不当的小学儿童表现出更多或更严重的抑郁症状。

本研究通过采用元情绪理念量表、情绪调节困难量表、儿童情绪调节问卷来验证这样的假设:母亲情绪教导理念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而母亲情绪摒除、情绪紊乱和情绪不干涉理念对儿童情绪调节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母亲情绪调节在其元情绪理念与其儿童情绪调节间具有中介作用。在收集数据后,对其进行分层回归和路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元情绪理念结构中,母亲秉持情绪教导理念有助于促进儿童的情绪稳定性和调节能力的发展,但其情绪紊乱可能导致儿童情绪不稳定性的增强。母亲情绪教导理念的形成有助于控制其不良情绪的表达,有助于形成自身更加灵活多样的情绪调节策略,而对自身不良情绪的有效控制和更灵活的情绪应对策略,将有助于促进其孩子情绪能力的发展。 优点:

1、母亲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在很多研究中都有表明,这篇文章比较有新意的强调母亲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

2、这篇论文的研究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因为母亲在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教育中起着非常重大的影响,情绪调节能力也是孩子必备的一种能力。因此,母亲自身的情绪调节在潜移默化中就影响了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 缺点:

1、论文最后没有具体教导作为孩子的母亲,该如何采用比较具体的方法去调控好自己的情绪。我觉得这算是一种缺憾吧。

启示:在做比较有教育意义的论文时,文章最后可以适当提出一些比较有建设性的建议,让大家学会正确的教育方法,这样研究就不会白做了。文章中的路径分析显示了母亲情绪调节在母亲元情绪理念与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这让我思考了一个问题,如何去寻找中介关系。 参考文献:母亲元情绪理念与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关系: 母亲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黄会欣 李银玲 张 锋 李伟强)

三、本文主要内容:留守儿童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导致他们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容易导致心理健康发展问题。本研究主要探讨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亲子依恋、同伴接纳、教师接纳三种社会关系是怎样影响其孤独感的。通过采用依恋量表、同伴提名法问卷、教师接纳、儿童孤独量表四种量表进行收集数据,对不同类型的儿童的社会关系和孤独感进行差异检验分析,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系和孤独感进行相关分析,社会关系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同伴拒绝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师接纳、母子依恋、父子依恋、同伴喜欢显著于非留守儿童。这可能是由于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导致他们与父母的交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变得非正常化,时间上表现为长期间断性,由随时可以的交流沟通变得不确定,空间上表现为远距离性,由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变成非面对面,他们无法拥有完整的家庭,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亲子依恋与其孤独感存在显著负相关。 留守儿童的教师接纳、同伴拒绝、父子依恋依次进入因变量为孤独感的回归方程中,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社会关系共同影响留守儿童的孤独感, 较低父子依恋水平的留守儿童体验到的孤独感会因较高的教师接纳和同伴接纳而降低。

优点:

1、留守儿童在农村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研究者能够深入去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状况,有利于社会和政府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促进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

2、本文区分了母子依恋和父子依恋的情况。因为在农村很大一部分是存在母亲在家照顾孩子,父亲一人在外打工的情况,会导致孩子只和母亲关系亲,和父亲关系疏远。在研究中对这一具体情况做出区分,体现了研究者的细心。

缺点:留守儿童可能由于缺乏较好的母子依恋或者父子依恋,会导致同伴接纳和教师接纳的程度减少。但是针对目前父母必须外出打工赚钱养家这样的客观情况,作为老师能为留守儿童做些什么呢?

启示:做研究要细心观察我们要研究的对象,先观察再设计研究方法,这样有利于帮助我们做出的研究符合实际情况。

四、本文主要内容: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探索延迟匹配任务范式下面孔识别工作记忆的脑电位特征。实验以面孔图片为刺激, 在校大学生被试完成靶匹配工作记忆任务。我们采用延迟样本匹配任务范式,以面孔作为刺激物,分别考察对熟悉靶面孔、新靶面孔的追踪匹配,以及长时记忆对工作记忆的影响,目的在于:考察面孔识别脑电 n170 成分在熟悉靶和新靶、靶与分心物、以及左右枕颞区的异同,分析面孔识别 n170 成分对应的加工阶段及其脑区优势效应;探索工作记忆中面孔识别的 erp 特征,验证工作记忆的 erp 测量方法。实验的刺激材料为修饰整齐的240张人物照片,实验程序为分18组,采用“abbaab”方法平衡各组的实验顺序。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计划比较分析的方法,方差分析的 p 值采用 greenhouse-geier 法校正,脑电地形图由 64 导数据得出。先前的学习对面孔识别 n170 成分未产生影响,但会影响工作记忆过程中大脑对追踪靶和拒绝分心物的反应。此外,面孔识别工作记忆的脑电特征与相同实验范式下的物体识别(guo etal., 2008)相比,存在明显不同。物体识别工作记忆中靶与分心物脑波在 200 ms 左右出现分离,时间比面孔识别早;新靶与熟悉靶之间的差异,物体识别工作记忆表现在额区和中央区,而面孔识别表现更广,还包括中央区、顶区及枕区,熟悉分心物与新分心物之间的“旧/新效应”,物体识别时出现在顶区和枕区,而面孔识别反映在额区,新旧工作记忆方面,物体识别在 200~400ms 表现出新工作记忆的波幅更正,而面孔识别是在 450~650ms 新工作记忆的波幅更正。这些差异都暗示着面孔识别和物体识别可能是相互独立的两种加工过程,两者在脑机制上可能不同。结果发现,被

试识别靶面孔及分心物面孔时均在枕颞区两侧诱发 n170,且靶与分心物的 n170 振幅在相同电极上都没有显著差异,在颞区两侧的 p7和p8上差异显著;无论靶面孔还是分心物面孔,工作记忆的 erps 均产生了p300 成分。在分别追踪新靶和熟悉靶的工作记忆任务条件下,靶与分心物的 erps波形在250ms后出现分离,且靶刺激波幅均比分心物更正,新靶比熟悉靶更正。熟悉分心物与新分心物之间显示出 250~650ms 的前额区旧/新效应,在晚期的 450~650ms 时段,新工作记忆比旧工作记忆波幅更正。这些结果表明, 面孔识别的 n170 效应可能反映的是面孔知觉的整体加工,且 n170 的右半球优势具体为颞区的右侧优势;先前的面孔学习会影响工作记忆期间大脑对面孔的识别反应。

优点:

1、在实验的具体设计上,细节做得很全面,在照片处理上做得很仔细。

2、e-prime和脑电结合使用,发现面孔识别和物体识别可能是相互独立的两种过程,两者在脑机制上可能不同。

缺点:面孔识别和物体识别两者脑机制的不同说明了什么呢?论文中没有具体说明。 启示:脑电的实验设计对很多文科生来说有一点难度。做这种研究虽然不需要大规模的进行调查,但是在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中,都需要注意,避免参入误差变量,导致实验结果无效。

参考文献:人类面孔识别工作记忆的脑电位特征

孙天义、许远理、郭春彦

五、本文主要内容:亲子亲合对儿童的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具体体现在,亲子亲合对儿童发展的独立的、直接的保护作用,发现亲子亲合能够直接降低儿童的偏差行为。亲子亲合对压力的抵抗作用,亲子亲合能够显著抵抗压力对儿童青少年的偏差行为的消极影响。亲子亲合在降低儿童偏差行为上的保护效应是否适用与农村留守儿童?本文通过测量这四项内容:偏差行为、日常烦恼、养育者-儿童亲合、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家庭 ses),探养育者与农村留守儿童之间的亲合能否直接降低儿童的偏差行为;养育者与农村留守儿童之间的亲合能否调节日常烦恼与儿童偏差行为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压力抵抗效应。收集测量结果后,以留守类别与性别为自变量,分别以偏差行为和日常烦恼为因变量,进行 2× 2 的多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各协变量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日常烦恼与儿童的偏差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流动养育者-儿童亲合、留守养育者-儿童亲合与儿童的偏差行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为考察养育者-儿童亲合对儿童偏差行为的直接预测作用,及其对日常烦恼消极效应的调节或抵抗作用,在控制协变量的情况下,分别进行了 2 组分层回归分析: 一组以留守养育者-儿童亲合为假定保护因素,一组以流

动养育者-儿童亲合为保护因素。各回归方程的预测变量包括: 日常烦恼、养育者-儿童亲合、二者的交互作用项以及协变量。无论是流动养育者-儿童亲合还是留守养育者儿童亲合,均能直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偏差行为状况,并且能够抵抗日常烦恼对儿童偏差行为的消极影响。

优点:

1、亲子亲合的作用一般表现在父母对儿童发展的保护效应。但在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中,主要的亲子亲合作用还是养育者在承担。而对留守儿童的养育主要是爷爷奶奶或这外公外婆等对孩子的隔代抚养。这样的抚养方式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没有保护作用,是值得研究的。

2、农村留守儿童的偏差行为和流动养育者还是留守养育者的关系大,这个十分具有社会意义。

缺点:在农村施测问卷比较困难,尤其是针对流动养育者。在留守养育者中,又多是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年纪比较大的人。这些都给施测带来了困难。 启示:虽然有很多研究都证实了亲子亲合对儿童发展的保护效应,但是如果将研究具体化当前时代比较热门的问题上,我们仍旧可以做文章。因此,在找研究的视角时,虽然已经研究过的东西,还是可以在具体化后继续进行研究,不断的把研究进行细化. 参考文献:日常烦恼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偏差行为:亲子亲合的作用(赵景欣、刘 霞、李

悦)

六、本文主要内容:在意义学习的有效策略中,有研究表明提取联系比建构概念图更有利于记忆的保持和迁移。研究试图针对这两种策略设计的变量特征,探讨提取练习策略相较于建构概念图策略更有利于有效学习的内部机制。实验设计是采用 2(前期知识水平:高、低)×3(学习策略:提取练习、建构概念图、重复学习)的组间实验设计,因变量为学习材料的记忆保持量和迁移量。前期知识水平采用自编问卷进行测量,测量完成后采用极端分组法,将得分的累计百分比在67%以上的被试划分为高前期知识水平组,得分的累积百分比在 33%以下的被试划分为低前期知识水平组。结果表明:(1)前期知识水平的主效应不显著,但是与学习策略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在提取练习策略条件下,高前期知识水平的被试与低前期知识水平的被试在记忆保持和迁移上的正确率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建构概念图策略条件下,高前期知识水平的被试在记忆保持和迁移上的正确率显著地高于低前期知识水平的被试;(2)当降低概念图的难度后,被试使用建构部分概念图策略产生的认知负荷与使用提取练习策略相比显著降低,并且其在学习阶段学习到的知识量显著地高于使用提取练习策略的结果,但是在最终测试上,其记忆保持与迁移的正确率与使用提取练习策略并没有显著差异,策略的复杂性增加了学习者的额负荷,但是对策略有效性的发挥却不具有决定性影响。以上结果说明提取练习策略之所以比建构概念图策略更具优势,不是因为其策略本身更易掌篇2:心理学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书目:《成才始于动机》 向一栗,李洪玉编

向一栗,李洪玉编的《成才始于动机》属于《心理素质培养丛书》中的一藉。这本书非常的浅显,对于非心理学专业的我们也很容易读懂,书中介绍了大量有关动机的理论以及前人的实验研究结果,注意将具体的实例与理论结合起来,给出了许多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建议,以及可供参考的前人经验,对我们这些准教师的作用,其意义不可谓不大。

这本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两个冲突:即时代对学生高素质高创新性的要求与我们落后的教育水平的冲突;其次是时代对“全能”教师的要求和教师素质低下的冲突。 以第二点为例。现阶段,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多,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即在于:如何推进一个好的教育教学活动,即如何利用我们的活动影响学生。为了使对比明显,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现阶段的现状。从教材的编制到课堂再到作业练习,都表现出一种本质上不负责任的态度。以中学生的教材为例,虽然经过了新课标、课改,但其实质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即我们的教材不重视实际和可行性,这一点在化学实验方面尤为严重,教材中描述的实验成功率低,有的甚至出现中学教师依据课本的实验描述完全无法做成功的现象。(当然,大学里的教材泛滥程度更甚,前篇1律,漏洞百出,不论是错别字还是逻辑错误等等,不胜枚举)另外就是授课的问题,以上海地区中学为例,上课基本是学案一发,重点一提,然后就是疯狂的作业覆盖,完全不遵循教学活动的规律,更别说建立在对学生认知结构的理解之上了。部分教师根本就没有了解学生的概念,仅仅是强加无数的习题,借助大量的练习覆盖来达到目的。我真的想不通,借助于这种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何提升国民的创新意识,好的学习成绩以及独立思考、创新意识难道就真的不能统一吗?我们需要那么多无用的毫无研究价值的习题做什么? 自上大二以来,我心中的忧虑就越来越甚,以至于我对自己能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产生了极大的怀疑。我越来越感觉到公费师范生是要误人子弟的。以我们学校为例,整个学校充斥着浮夸、不务实的作风,乱谈恋爱之风风靡全校,男男女女、女女男男纠结于花前月下,纠结于幽怨情仇,完全没有一名准教师的样子。更为可怕的是:同学们认为做一个中学老师太容易了,甚至妄言高中毕业即可胜任这份工作,完全没有必要再去学四大化学,教育学、心理学此等更妄论了。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真的了解我们的工作吗?我们能胜任吗? 此书对我最大的触动即在于我们并不了解我们的学生,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他们现阶段的认知水平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如何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什么样的诱导因素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什么样的诱导因素将起到相反的作用,什么是他们最想要的?如何才能做到像美国“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所提倡的那样,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应该在人生刚刚开始的时候就遭到遗弃蔑视等不公正的待遇,而这仅仅是因为他们的成绩差。所有这些问题都在考验我们每一个师范生的良心,我们是要成为推动学生发展的助推器,还是成为误人子弟的?? 曾经听说过一句话——如果你不能把一个问题用最简单的方式描述出来,那么你并没有真正理解它。我始终相信自然是美的,就像爱因斯坦发现e=mc2,牛顿发现f=ma一样,它们是如此的简明,以致于每一个只要学过简单数学的人都能看懂它。著名的物理学家费曼曾经计划为大一的新生讲授费米—狄拉克统计,但是后来他放弃了,因为他找不到这种捷径。促使我思考这类问题直接来源于我个人和同学的家教经验。我们无法解决自己学生的疑问,除非借助于复杂的微积分方程或者是应用我们大学所学的机理或更高的知识和反应。 很显然,我们并没有理解我们所学的知识。那么,我们将来成为教师之后如何让学生明白呢?难道以己昏昏能使人昭昭吗?我们不仅不胜任教师的工作,如果我们不去改变,那么我们将来必然会重复我们的中学老师的老路。到那时,我们不是教师,而是误人子弟的庸师。 我最近在选修周加仙老师的《教育神经科学》,虽然刚开课,课时也很短,但已然感觉它对 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意义,不管你是不是一名教师,我们将来总要为人父母,而家庭的教育在孩子整个一生中的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为每一个来自天国的小天使,都是以父母的怀抱为起点,并且沿着孩子并不自觉的父母的意愿在朝着一个确定的或不确定的终点前进。学物理我们都知道,从一个起点出发,我们可以到达不同的终点,即便是到达同一个终点,我们也有多条路径可供选择,我的疑惑是:当孩子离开起点,沿着不同的路径行进的时候,作为明天的教师,我们能为他们描绘咋样一幅蓝图?亦或者说,编织咋样的梦?篇3:心理学读书报告

心理学读书报告 教育心理学的确很重要,它不仅是教会一个人,更重要的是它会使那个人影响一批人,乃至影响的社会的发展。那么什么是教育心理学呢?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这是比较晚的事情,一般认为它产生于20世纪初期,发展至今大约经历了四个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为初创时期,在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从20年代到50年代末为发展时期;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成熟时期;80年代以后为完善时期。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有两条线索:一条位在实验室中研究人类及动物学习的规律;另一条则为在学校和社会现实情境中探索人类学习的规律,并提出改进教学和学习的主张。教育心理学主要关心以下两个方面:理解教与学的过程和发展促进这一过程的方法。它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如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方针、目的、教育教学的内容及其方法、学校的管理与领导等等;教育心理学则要说明在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应用。它的研究也对教育学(特别是教学论、课程论和德育论)的理论发展起重要作用。

这本书从对新手与专家的教学方法的比较带我们进入了对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探讨。让我们从宏观上了解到教--学过程的四种变量(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学环境),三种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在微观上,教--学过程又包括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基础),考虑学习过程的特点(学习/动机原理、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原理、教师特点、课堂环境),执行教--学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

美国《心理学年鉴》综合各方面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象应包括八个项目:教育评评价和测量;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及其教育;有关学习心理学的教育方法;特殊学科的学习;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教师人事和促成学习的教师行为;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观察的实施是在班级集体的活动中或在个别交谈中进行的,可以对外部的活动和表现进行观察,也可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反应进行观察或对学生的书面材料进行分析。

调查分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前者是对全班级或全学校进行调查,后者又分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分群抽样、比重抽样等多种。调查的方式可分为问卷法和晤谈法。

问卷法是通过编制种种不同的测验,调查各种不同的教学效果,测量各种不同人的智商、性向和性格的方法比问卷法可更深入地了解受教育者在受教育后的心理特质的变化。各种测验的编制及各种量表的使用,应保证其效度和信度。

对比研究一般是在严格控制条件的实验中进行。把实验对象分成各种条件(智力、学力、年龄、心理素质等)基本相同的两个组,一组叫实验组,另一组叫控制组,在实验组的学生面前提供新的刺激物,例如新教材,而控制组则保留经常使用的教材。经过一段教学时间,然后测量两组的学习成绩、学习速度、理解程度,比较两组的特点和优劣。对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其他种种教和学的问题,都可以作不同的设计,进行不同的实验。

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实验,这可以减除在实验室的实验中人为造成的不必要的压力,反映被试的正常心理状态,但对有关变量难以做到严格控制。

从书上和网上copy了这么多绪论的东西,下面我应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谈谈。

我这学期才开始做家教,并且接了三个家教,两个初中生,一个小学生。开始我觉得这对我并不难,我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好方法,只要我教给他们就行了。可实事并非如此。那个初二的女生是希望得到知识的,而且父母也注重学习方法的改进,我在教她时,告诉她的东西她会听,会做,感觉还算轻松。可令一个初一的男孩就不同了,他所在的学校给的家庭作业并不多,比那个女孩轻松多了,但她父母总希望他多学点,又给他报了网校,又找家教。似乎压力很大。我与他的沟通也有问题,问他什么他都跟我说不知道,让他跟着念课文也不好好念,我一直都认为是他这孩子不懂事,不过静下来想想,还是要因人而异,也不要急于求成。那男孩对学习没有兴趣,我就应该培养他的兴趣,先耐心的和他聊聊天,了解一下他的想法,而不应该先从具体的学习上着手。而且对待男孩女孩的教学方法也是不同的,我忽略了这一点,使得她现在很厌恶我,更不愿意和我交心了。而对那个小学生,我主要是陪他做做作业,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他的兴趣,而不是逼他记住什么。 并且其实我觉得教育心理学应该是每个人都要学习的课程,而不只是老师的必修课程。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影响着周围的人,也同样受周围人影响。利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能让你周围的人被你好的言行所同化,而你也会在与人的交往中提高自己,这样,我们好的社会风尚便不难期待。篇4:《心理学与生活》读书报告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报告 在看《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之前,在刘老师的介绍下,我们去看了《梦的解析》。当我看到《梦的解析》这本书时,我暗自欣喜。因为我觉得在生活中一些奇怪的现象可以被解释了。看完《梦的解析》这本书后,我对佛洛依德的才华感到非常敬佩。他大胆的想象与逻辑推断让我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也试着用他的理论来解释自己所做的梦,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之后,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看了《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我发现,这本书更加吸引了我。当我初步翻阅这本书时,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里面没有我想得那么多的小故事,也没有心理测验,有得只是一些很基础的心理知识。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一无所知的人了解心理学,走进心理学,探索心理学。虽然没有一些具体的故事来解释各类心理,但从书中我还是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 下面就让我简单介绍一下《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本书共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内容。书中还包含了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对心理学的学习、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因为这本书给了我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归纳了三点这本书的特点以及我的一些感受,下面就听我细细道来:第一,这本书每章后面都有一个总结性,它把提到的重点都列了出来。这让读者更加能够理

解文章所讲的内容,对每章节的内容有一个概括行的认识。这点上,我国出的很多教材也有类似的做法,但是更多都是出一些习题在后面,并没有做一些总结性的归纳。第二,这本书的作者始终是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你进行启发,而不是简单的罗列一些概念和方法,他或者用提问的方法,或者举例,或者运用一些图案,他能充分的从初学者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一个心理学专家的角度出发去编排这本书,这点让我很敬佩;第三,它运用了很多心理学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并且这些例子都很让人感兴趣,这也让初学者更加容易的理解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并且大大提升了对学习心理学的趣。 有人说过:“要学习一种知识,就象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着别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对错;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运气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张地图,让自己知道自己在那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条路,然后你选择你喜欢的道路走下去。”其实看书也是如此。我看书一般不会从头开始看,一般我会先看目录。选择我自己喜欢的内容先看,可是接触《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当我看了这本书的目录,就觉得无从下手,最后就不得不从头看。其中有几章内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我觉得本书中的第三章 行为的生物基础写得很透彻。它介绍了行为的生物学基础,让我更加明白人类的行为、进化等方面的知识。从中,我重新认识了自然选择的理论。自然选择理论解释了生物机体适应性变异发生了,就会比那些适应差的个体产生更多的后代。时间久了,那些具有适应生存特性的机体的数量变多。用进化的术语来说,个体的成功与否取决了 其后代的数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在不断的变化,由原来的有尾巴变成短尾巴直到消失:由原来四肢发达进化四肢短小,头颅发达,最后也可能形成外星人那种模样。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我们当今社会,越来越少的用到四肢,大部分时间都在用脑袋,所以四肢就慢慢退化,脑袋慢慢变大。一个很好的事例就可以说明这个论点。很久很久以前,当一个人得了盲肠炎时,由于当时的医疗水平很低,最终导致了那个病人的死亡。而现在,这个病已经不算病了,很少有人再因为这种病丧生。就是因为这样,盲肠的作用就渐渐地减弱了。我认为,有一天,盲肠也会从我们的身体中消失。这本书最吸引我的章节是第十三章情绪、压力和健康。我觉得这章内容好像与我更“亲近”点更贴近点。其实,每个人都会有情绪,而且每个人都会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排解自己的情绪。可是如果我们知道情绪是怎样由来的,它的刺激物又是什么或是到达怎样的地步才会采用另类的方式解决。情绪理论告诉我们,特定的情绪会引发不同的自主神经的活动模式。比如坎农-巴德的中枢神经过程理论,中枢主义这是将行动集中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来自丘脑的信号到达皮层某一位置,产生情绪感觉,到达另一位置而引起情感的表达。在了解情绪的生理基础之后还应了解情绪的社会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才会更好地去认识情绪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一个人只有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才能控制还自己的情绪,如果控制不好,就会一些情绪的负面影响。而长期的情绪压力极有可能会引起心理疾病,再者人有了情绪压力,如果一味地去压制它而不让它发泄出来极有可能导致人的崩溃。比如说 一个人a一直与她b厌恶的

人工作在一起,而a又不能没有这份工作,只能忍受b的种种习惯,之后a会对b产生敌对心理,这时a不发泄自己的情绪就有可能做出极端的事情。在香港警匪片中,就会有不少人因为没有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在长时间的情绪压抑下造成人格畸形做出了违法犯罪之事。所以一个人有情绪时,不要过分地去压抑它而是想办法去打开这个绳结而不是再打个绳结去掩盖第一个绳结。因此了解自己就是为自己创造快乐。

读了这本书后,让我深刻体会到心理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心理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有着心理的变化与思考。比如早上刚睁开眼就有着“起床或不起床”的心理斗争、同学的玩笑话让你生气了使你有一个生气的心理过程、老师上课提问点名时,你会有“会不会叫道我、叫道我怎么办”的心理过程等等。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心理过程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们要更加注重对心理学的研究。而这本书很贴近我们的生活,很容易理解。正如本书的作者所说“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类幸福密切相关的科学”,它贴近生活,深入实践的独特风格同样也是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更好地理解人性和提高自身全面素质的好读物。

小教103 金嫣然 王佳辉 张丽篇5:心理读书报告

《登天的感觉》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

岳晓东在心理咨询、创新思维、青少年偶像崇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成绩斐然。他先后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特别是他的《登天的感觉》一书,使国内成千上万的人对心理咨询开始有所了解,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 此外,他撰写的《少年我心》、《哈佛热线》和《批评的艺术》等心理学科普读物也深受读者的喜爱。

内容简介:

《登天的感觉》是心理学专家岳晓东在心理咨询领域的一本经典之作。本书的写作特点是作者像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生动讲述了他在哈佛大学所做的10个心理咨询个案,该书的篇幅不长,但在10个案例里却已经涵盖了心理咨询许多方面,包括对人本疗法,分析方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现实疗法,格式塔疗法,交叉疗法等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流派及其方法的解释。在每个个案的后面,作者都加入了一段个案分析。对个案的性质、特点、咨询方针及操作方法等问题,都进行了详尽的讨论。作者在书中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心理咨询方面的科学知识。在写作中,作者还加入了一些自己对留学美国八年的感悟和体会,并就一些内容、词汇及心理学专门术语做了有关的注释,以增进读者的了解。为了增添大家的阅读兴趣和知识范围,在每个个案分析的后面,作者还加上了一条有关心理学或心理咨询方面的小知识。本书还作记述了作者在哈佛大学的一些见闻。

前言

登天的感觉

林登街5号

我是全哈佛最自卑的人

我想从哈佛转学 我不要上哈佛大学法学院

问你是否还爱我

骗分被罚的思索

万般内疚为了谁

我是同性恋吗?

我想约你出去行吗?

我们的缘分尽了吗?

走出心灵创伤的深渊 读后感:

“如果说,爱情只是两人间的互敬互爱,那么,人情就是人世间的互敬互爱。 心理咨询正是这种互敬互爱之表达与交流的艺术。”

一般而言,关于心理咨询的书都是比较专业的,“不枯燥,不讲大道理,有文学味道最好与爱情有关。”在前言中阿静的这些要求,似乎与心理咨询这个专业的领域相持。无法想象作者将以怎样的形式向我们展现心理咨询的奥秘。没有空洞、抽象的术语,这本书对于非心理学专业人士而言,甚至是作者所谓的“对心理咨询一无所知的人”,的确体现了浅显易懂、引人入胜、“雅俗共赏,老少皆宜” 的特征。从这本书的基本叙述框架可以看出作者尽量从读者角度出发,精心选例,各式各样的来询者,异彩纷呈的咨询方法,每个案例都描写细腻,重点突出,着重描述了来询者和作者的内心体验变化过程。其间充满了人与人之间互敬互爱的表达与交流,让人感受了那种来自心灵深处的震撼,让你不得不感慨心理咨询的神奇与伟大。因而该书被称为所有心理咨询爱好者的入门首选书。而该书也使国内成千上万的人对心理咨询开始有所了解,那些精心的注解和背景知识也使读者在欣赏一个一个故事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心理咨询的相关理念和知识,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

开始看这本书时,我难以将心理咨询与登天的感觉联系起来,认为心理咨询根本与登天无关。但当我十个案例一口气读下来,我也终于慢慢明白为什么此书的名字为“登天的感觉”。那些长期背负着沉重的心理问题的人们,在别人的帮助下重新找回了自己,从自卑自怜的地狱当中走出来,迈向自尊自信的天堂的时候,心中升腾的不就是一种登天的感觉吗?作者亲身感受着这些来访者在自己的面前由痛哭流涕变得开怀畅笑,由愁眉不展变得心情舒畅,不也是一种登天的感觉吗?而读者在阅读这本书中时体验到一种像飞翔在云端般的美妙感受,那也是登天的感觉。

花了两天时间读完这本书后,感觉哈佛学子原来和我们一样,也有着形形色色的烦恼、忧愁与困惑。有些是我们共有的,有些我们还没有体验过。但每一个生动的案例,都是一面镜子,倘能仔细反省,便会发现自己身上同样的困惑苦恼,同样的非理性情绪,同样的未完成情结,同样的刻意压抑,同样的假象迷惑,同样的不切实际的信念??这些都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影子;也会发现,原来,我就是“丽莎” ,我就是“莫妮卡” ,我就是“查理” ,我就是“佳莎” ,我就是“卫红” ,我就是“慕贤”?? 总之,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心理咨询读物,每读一次你可能会有不同的体会,可能会有新的领悟,它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咨询,告诉你新的人生之道。

第12篇:心理学个人成长报告

内蒙古工业大学

心理学个人成长报告

——心理学是成长的必然

摘要:本文通过个人家庭背景、工作经历两部分介绍了本人的个人成长历程,说明了心理学学习是本人成长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职业行为分析中,也详细地说明了本人希望在心理学学习和发展的领域及其原因。

1.自我成长分析

1.1家庭背景

我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族,但是他们都有着曾经辉煌的名门背景,并且有着怀才不遇和虎落平川的沮丧和不甘心。我从小就被告知我是某某某位祖先的后代,从小就被那些传奇又神秘的家族故事包围,而每次长辈们结束家族故事时,都会说:唉,谈论这些也没有意思,总之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这样的话总是令我不开心,小小的我就在想,你们觉得一代不如一代,是因为你们还没有看见我长大的样子。

基本上,这已经给我内心的个人英雄主义奠定了基础。也许是从那个时候,我的潜意识就在不断地提示我——去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这样一个充满反叛和野心的企图,在我的幼年时期并没有给我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一直聪明过人,成绩优异,所有的老师都喜欢我,我总可以非常好运地得到各种小学生的职位,从一道杠(小组长)到三道杠(大队长),从小班长到学校的广播员。我的一些惊人之举,比如2岁通背唐诗三百首,3岁学会查字典,4岁上一年级拿双百等等,更是被母亲和祖母作为天赋秉异的证明,不断地传播和放大。

我那个小小的野心在这样的熏陶下,日益随着年岁的成长而不断地具体化。从认为自己是个有特异功能的超人,到认为自己可以成为一个科学家、作家、歌唱家等等,最后终于有一天明白了自己其实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这样的一个认识过程大概经过了二十年。而这种认为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反问句:我为什么要跟别人一样!而潜意识的这样一个想法,在我日后工作、生活的每次选择中,都自动为我选择了最离经叛道、最不好走的道路。

在家庭当中,祖母给我的启蒙教育和精神影响最大。母亲非常爱我,但是从十几岁开始,我就觉得母亲和我在精神上不能完全沟通,在二十几岁的时候甚至觉得母亲的个人思想成熟度不及我,她对我的依赖甚至有时让我错觉她是我的女儿,而我是她的母亲。因为父亲常年在国外工作,且性格比较冷峻严肃,我个人一直觉得不能得到父亲的认可,这个困扰基本上在我结婚后才逐渐解决。父母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但却因为不善婚姻之道而终日争吵,最终在冷战和分居几年后离婚,当时我已20岁。如今两人都已重新建立了美满的家庭。

1.2个人的觉悟

七岁的时候,我开始考虑生与死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个思考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一天夜里,我溜到阳台上,爬上水泥护栏,骑坐在上面。当时我在想,如果我跳下去了,那会怎么样?那一刻的恐惧感让我打了寒颤,而这个感觉我至今都记得。后来我爬下来,趴在窗户上看爸爸妈妈在熟睡,猜测我是怎么产生的。

之后某晚,我做梦梦见我在一个房间的天花板上往下看,下面是无影灯和一群白色衣服的医生们围着手术床忙碌。我的父母在手术床旁撕心裂肺地哭,我就在房顶看着他们,看着他们趴在我的尸体上哭。这个梦重复做过几次,每次都会让我从梦中哭醒。

后来有几次放学的时候,我边走边想,人活着有什么意义,死了会不会更好这样的问题,时常在大街上就泪流满面。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每次当我想到自杀(我的那个学生时代很流行自杀,受言情小说影响),那个梦里的场景都会浮现出来,我能够真切地体会到父母痛哭时的那种心如刀割的疼痛。

生与死的问题最后发展成为我人生规划的一个发端。经由这次纠结的思考,七八岁的我就认为生不足惜,死无可惧,人生最大的意义是快乐——自己快乐和让别人快乐。继而立志要出家,做一个能够悲天悯人,普渡众生的菩萨(后来才知道。那叫比丘尼,或者尼姑),并且因为这个理想而企图去考佛学院,高中时还有一段时间学习打坐,修习坐禅。

上学时期的我,就象一个满脑子奇思怪想的哲人。整个人都陷入在自己的想象世界中,觉得周围没有什么人真正理解我。我非常喜欢写文章,交了2个笔友,并且保持通信了近10年。对现实世界,我只懂皮毛,甚至也可以算是一窍不通吧。高中时,同学都在尝试谈恋爱,我却对我的追求者大加说教,告诉对方我们谈恋爱是在浪费时间,毫无意义。我是同学们的爱情顾问加心理医生,为别人做辅导给我带来巨大的满足感,我大量地阅读涉猎这方面的知识,我可以象个专家一样雄辩,问题是我在进入社会以前几乎没有任何在现实世界中的实践经验。

1.3工作中的实践

在我10年的金融工作经历中,有一些事件给我很深的印象。比如说当时我负责委托期货交易的工作,早上接待一对年轻夫妇,他们背着个大袋子,装了10万元钱来开户(当时还没有百元大钞),到午饭的时候,他们的10万元已经全部赔光了,俩人坐在单位门前的楼梯上抱头痛哭。还有一次股市行情波动很大,单位的行情显示屏却坏了,数百名气急败坏的股民砸碎了防弹玻璃,围攻我们的工作人员。在那10年里,我看见过晕倒在大厅的老人,也看见过几年内身家过亿的幸运儿。每天经手的交易,让金钱变成了一个数字,在我的概念中已经丧失了现实的意义。而在调往上海工作的4年中,我接触到一个富有的群体,混迹在富人圈里的这段经历对我的影响很大,从最初的新奇到突然有一天觉得声色犬马的日子非常无聊,于是开始拒绝所有的活动,下班后就专心地泡在图书馆里。一年后,我回到西安。

从上海回到西安后的近2年里,我都在适应期,工作和生活都显得无趣。资本运作的工作对我来说完全不能实现我的人生目标,我迫切地需要去寻找一种更有意义的生活和工作。2001年11月,我找到一个网站,开始跟一些爱好观鸟,热爱野生动物和环境保护的网友们联系,就这样开始了我的环保志愿者生活。这期间的生活,让我发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让我发现了生命的意义,也让我发现了一个更加宽阔的人生道路。我有机会随同护林员巡山,有机会亲眼目睹野生大熊猫朱鹮,有机会在杳无人烟的山里放空半个月,有机会去爬野山挑战高度和冰雪严寒,有机会深入到新疆腹地支教,有机会接触同性恋、艾滋病患者、无家可归者、街童、性工作者、杀人犯等,生活豁然展开了一副完全不同的画卷。

2003年1月,我终于辞去了稳定的工作,到一家公益组织做全职工作人员。时至今日,我曾在3家公益机构供职。在这些工作历程中,我接触到了以前完全没有可能接触到的群体,我对这个社会和世界的认识更加具体和现实,我看到过各种各样的权利不公平、人性的丑陋、人生的痛苦,但是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却越来越宽容,越来越清晰。我不但可以宽容和理解那些贫困而无辜的人,也可以宽容和理解那些做了或仍然在做错事的人,我去帮助刻苦学习的学生,也会去帮助因为卖淫吸毒而感染艾滋的人,在帮助他人和宽容他人的过程中,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内心也越来越强大。我对父母、丈夫女儿、亲戚朋友有了更多的体谅和爱,也逐渐学习着如何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在这些年的公益工作中,我越来越认识到一个现实的问题,外界的帮助往往是治标不治本的,个人的问题好解决,但权利很难赋予;金钱能助人暂离贫困,但如果其内心没有变化,如果他们永远陷入在自怨自艾、怨天尤人、仇富,不认可自我的状态下,他们的人格永远站立不起来,他们的人生就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改变。我需要去寻找可以让人们的内心产生变化的办法。我找到了心理学。

我开始查阅与心理成长相关的著作,加上近两年身心灵成长的书籍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我在书籍中受益匪浅,但是感觉这些书籍都是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上占据山头,我希望能够系统地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学习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供我自学的机会。

2.职业行为分析

对我来说,人生是一个机会,人生的每一个点滴都是新鲜有趣的体验。每一个人都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体验,我所想要的快乐就是不断地完善自我,去帮助更多的人,去尝试更多不同的体验。帮助和影响有需要的人,对我来说不是牺牲,也不是什么奉献,而是使命。

在我三十多年的人生旅程中,我最大的收获是我自身的成长。有时家人朋友会很诧异我惊人的安全感,我却觉得这并不惊人,因为安全感是幸福的基石。人生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困难险阻痛苦死亡本来就是人生的常态,如果我们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就比较容易用体验的心去面对这些问题,并从这些问题当中得到收获。无论我的人生遇到什么样的风浪,都是可以解决的,可以度过的,所需要考虑的只是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和度过这些风浪的问题,当我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安全感自然降临,自然可以怀着美善的心去快乐地体验每一刻当下了。

当我自己找到了人生快乐和满足的道路后,我发现身边的人们却大多被各种各样的痛苦包围着,无论是在公交车上、在餐厅、在朋友聚会中,人们都在抱怨、指责、怨恨,被各种负面情绪包围,我觉得大部分的问题都是可以通过心理调适来解决的。于是,我开始为有需要的人做一些心理咨询。

在尝试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从一开始努力地陈述自己的观点,给建议,到逐渐地以聆听和反问为主,引导对方自我察觉和反思。每一次帮助到别人解决了问题,我都会有巨大的成就感,但是也多次被一些咨客排山倒海的负面垃圾给打倒。这些经历,让我认识到心理咨询需要更加专业化的学习,也更加认同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要求,那些看上去似乎有点冷酷的规条,其实是对心理咨询师和咨客双方最好的保护。

我对心理咨询师这份职业充满了兴趣与憧憬,我希望能够在婚姻家庭关系和儿童心理方面深入学习,因为我觉得每一个家庭就像一个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家庭的状态,影响社会的稳定。我期望当我准备充分后,能够为更多贫困的群体贡献,帮助那些在社会夹缝中的弱势群体寻找生命的尊严。

对于在心理咨询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移情与反移情、自身的心理督导问题,我也认真地考虑过。

我认为在咨询过程中如果遇到知识结构和我比较类似的人,或者是很具有幽默感、性格很独立、阅历丰富的人时可能会出现反移情;另外我不喜欢虚伪不真诚的人,所以如果遇到这样的咨客,也有可能出现不够客观的情况。如果发生移情与反移情,或不够客观的情况,我将在第一时间转介。

对于个人的情绪督导,我会在同学之间组建一个可以相互督导的三人小组,每个月一次相互督导。除此之外,我还希望能够与一位导师建立联系,可以向导师学习和探讨。

第13篇:心理学报告论文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科学!大家了解过心理学的知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心理学报告论文,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摘 要】积极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新思潮,似一股清新的空气注入传统消极心理学而迅猛发展。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以及应用领域予以介绍,最后对积极心理学进行简评。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理论研究 应用领域 评价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Martin E.Seligman于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倡议及定位的,是Seligman和Csikzentmihlyi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 Psychologist)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来的。“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1]

二、积极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

1.积极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意义

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生产力大发展,人均GDP翻了几番,物质财富也极大丰富。但人们的幸福程度相对较低。这固然同社会上出现的诸如腐败、社会分配不公等社会负性事件有关,但也同国人缺乏幸福教育,缺乏正确的幸福认知、幸福体验和幸福能力或者采取不良的社会比较等不无关系。在我国,积极心理学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结合中国的国情,积极宣传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并对有关的理论进行实证研究,从而使国人在心理上觉得更加幸福。这对振奋国人精神,提高国人生活质量,乃至社会稳定均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2.积极心理学本土化研究存在的困难

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为积极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带来一定困难。东方集体主义取向下的研究主题在内涵和外延上与西方个人主义有很大不同。同时,一些积极心理学的英文单词,很难找到与之对应的确切的汉译。如笔者在读Seligman教授的《真实的快乐》时,就发现happine一词,它既可译为快乐,也可译为幸福。而我们约定俗成的“幸福感”,是well-being的汉译,实际应该译为“良好的状态”。

3.积极心理学本土化研究借鉴的方法

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枢教授提出的本土化研究的四个层次与方向,对于积极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有重要借鉴意义:①重新验证国外的重要发现;②研究中国人特有的与社会文化因素有关的行为特征;③修正或创立新的理论;④修正与设计出适合中国人特有的测量工具。[2]

三、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

1.积极教育

积极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强调教育并不只是对学生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而主要是发掘、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包括外显的和潜在的),并在实践中进行扩展和培育这些积极品质。一个人的缺点也是一个人的优点,当一个缺点被改造时与之伴随的优点也消失了。要看教育者如何去认识每一位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育就是要创建一种教学环境,让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能力、热情、勇气、坚强等得以充分发挥,而不是给予过多的约束、控制,因为这样只会造就一批没有自己思想而盲目服从地接受者。另外,积极教育的目标是把所有人(而不是一小部分人)尽可能地建设到一个他可能达到的理想状态,而这一理想状态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客观标准,而是依每个人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各自可能达到的动态的理想状态,不求一致,但求尽力。

2.积极心理治疗

Seligman(2002)在《积极心理治疗手册》中提到“积极心理治疗”主要是指积极心理学思想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运用,并不是指某一特定的疗法。是一种反对过去,以问题为核心的病理性心理治疗,提倡把注意力集中在增进和培养人自身的各种积极力量上。积极心理治疗吸收了东方佛教、道家和禅宗等思想,着眼于冲突、烦恼和苦恼的积极面,致力于加深自我认识,接纳自己,从而建立自我信任和安全的新生活模式。

四、对积极心理学的评价

1.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

(1)从理论上来说,积极心理学最大的意义在于弥补了心理学知识体系的空档。心理学长期以来注重研究人类的消极一面,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给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研究的思维模式,促进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扩大和深化。

(2)从导向上来说,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引导人们实现自我、幸福生活和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心理学。传统心理学作出了许多相当有价值的研究,但它在导向上却出了问题,而积极心理学正弥补了这一不足。

(3)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批判了传统心理学把人喻为动物和机器,认为人要么有本能驱使要么由环境决定的消极、被动的人性观,继承和发展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高扬人性的积极性、建设性,从而使心理学回归其本来的意义。

2.积极心理学存在的不足

(1)由于积极心理学兴起不久,尽管积极心理学吸收了传统消极心理学中实证主义的科学方法和人本主义的人文关怀,但其最大的不足在于还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和成熟的操作模式。

(2)研究领域有待拓展和深化。积极心理治疗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领域,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很不成熟,只涉及关于积极心理治疗的一些概括和笼统的理论,对于具体的操作和实证研究还有待更多的探索。

(3)研究方法如何整合的问题以及如何发展积极心理学研究技术。心理学学科由于本身兴起历史的相对短暂性和复杂性以及人类心理的多变性,从它诞生就注定是一门内容丰富多彩、流派众多的学科。因而如何吸取已获得的成果来发展积极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4)目前积极心理学研究很多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结果,因此建立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本土化研究还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 Sheldon KM, Laura K.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ary.Am Psycho, 2001, 56(3), 56~67

12 周、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

3 [德]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积极心理治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

44 颜立、陈富国、刘艳梅.积极心理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1)

第14篇:心理学成长报告

个人成长报告

------飞向梦的海洋

摘要:走过二十几个春夏秋冬,冷暖已在心中扎根。回头看看走过的路,一步步的成长,一幕幕难忘的片段,一个个熟悉的影子,伴我成长的道路。人生还在继续,梦还在延续,一朵朵梦的浪花在不断涌起。

关键字:无忧的童年

苦闷的高中

迷茫的大学

未来

时间像一条奔流的大河,携裹着沙子一样渺小的众生,匆匆远去,一点回旋的余地都不给人留下,只留下无数人在岸边感叹: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弹指之间,在时间的洪慌里沉浮了二十余载。从宏观尺度来看这当然只是惊鸿一瞥,而作为个人生命而言,这已经是整个人生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了;从心理学上看,人生最基本最内核在这个阶段已经成型,余生只是这个阶段的延伸和实现。因此,尽管有人说回忆是衰老的表现,在这种时候还是有必要做简短的回顾。

我,一个人,一个大学生,和众多的大学生一样,需要改进的方面很多,需要学习的也不少,经历一些事情后,人也会变得成熟。“眼因留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温厚”, 只有自己真实生命体验,并真切体味泪洗过的良心,所蕴涵的痛苦彻悟后纯净的善和美。人生的痛苦和欢乐只有自己经历了才能感受最深。

哇哇落地:从不同的起点开始,如今能跟别人同一个教室,我觉得自豪。出生在农村,上早自习时朦胧的夜色下和伙伴升起篝火。系着鲜红的红领巾,爬过家门那座小小的山峰,一路蹦跳欢唱,呵呵,有时还和伙伴比赛看谁先爬到山顶。昏黄时看着金色的云朵,踏上乡村的田埂回家,有空爬树上掏鸟蛋,去河里捉小鱼和小虾,晚上伴着满天星光入睡,是那样的无忧和快乐。现在很久没做过这样的事,有时怀疑是否曾发生过呢,真的很想回到过去。我想我的乐观,开朗就是这时候形成的吧。偶尔回家,习惯站在楼顶,望着那条走过无数次的小路发呆,心里会一阵的难受。

童真无邪:小时候和每个同龄人一样单纯,每天过着相同的日子,玩,吃饭,睡觉,不必考虑过多将来的事,也不必担心今天吃什么,成天和玩伴满世界乱串,简单而快乐。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让人怀念。那时我经常生病,爸骑着单车带我到处治病。下雨天,爸爸就抱着我。爸爸是一个不多见的老实人,脾气很好。从没骂过我,更不曾打过我。朋友总说我的人缘很好,不论是和男生还是女生,我都能相处融恰。这和爸爸有很大的关系。

少年做梦:很多人都说少年是人生中重大转折,是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开始形成的阶段,对我来说那是一个美好的梦。那时总会有一些美妙奇特的想法,对所有人都怀有美好单纯的想念,对文字开始产生一种发自心底的出动,从那时开始喜欢上看书。和城市的孩子不同,我们的梦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编织,去追求。父母忙着为生活奔波,帮不了我们什么。我们得自己懂事,自己去奋斗。那时的念想就是不想和大多数的农村女孩那样念完初中就出去打工,然后嫁为人妻,平平凡凡的过着。不是不喜欢平凡,只是那时很惧怕那种生活,总觉得没盼头,没乐趣。于是收起爱玩的心,不再天天去学校附近的小山玩捉迷藏,不再天天看电视了。清楚的记得初三那年,每天第一个起床去教室,中午很少午休,晚上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甚至不舍得浪费时间去抬头看美丽的朝阳。为了心中的那个梦想,走出那个农村女孩的宿命。我坚持着,现在想想那是到目前觉得最充实的日子。很欣慰,辛苦没有白费,考到一所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高中。很多人很诧异,包括我的父母,但期中的汗水,泪水,只有我自己知道。为了走出农村,我的付出。。。

青年:独自踏上了继续追梦的征途。高中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描述它,很失败的说。有时候很不想去撕开它的面纱,因为我怕当我回忆它的时候,我会后悔曾经的所作所为,真的很怕,所以我常常把它归为宿命的安排。高一的时候,有点懈怠,有点得意,没有完全把心思放在读书上,很多的时间用在班级的事情上了。高二 的时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开始好好的学习。可是因为物理的基础不好,每次物理都让我绝望。对学习失去了热情,但心中的那个梦让我不得不努力。可能因为学习方法不对,不管怎么努力都原地踏步。渐渐的失去了信心。不记得高三那年我哭过多少了。。。那年的高考理综很难,自己本来就不擅长。我名落孙山了,考了一个另所有的人大跌眼镜的成绩。我不知道当时是怎么面对我的父母,亲戚,朋友。从不对我失望的爸爸,那次很失落地对我说,真的没想到,你竟然本科都没考上。高考后的那段日子,我躲在家里,谁也不见,什么也不敢想,我不知道以后我的归路在哪里?有时我是一个懦弱的人,在面对抉择时,选择逃避。随便报了个大专,了却读书生涯。但爸爸不同意,坚决要我去复读。我没有含泪答应,而是默认。

曾经说过,不管怎么样我也不会再去复读的,不想过那种枯燥可怕的地狱似的生活。我不知道当时我是哪来的勇气选择去复读的,或许为了证明自己,或许不想让爸爸失望吧。拿着行李离开家的时候,我什么也没想,很坦然。 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可怕的高四。可是高四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可怕,调整了学习方法,成绩一直在进步。我发现我的梦在向我靠近,在不远处向我招手。这一年,成熟了很多,看淡了很多事。我原以为我不平凡的一年能让我踏进我心中的集美大学,可是当梦想就快实现的时候。后来发生一些事,让我的梦想成泡影了,来到了莆院。

大学:和心中的描绘的大学有着天壤之别的莆院,很不能接受。但我一直奉承既来之,则安之。大学生活可以丰富多彩也可以百无聊赖。我属于后者,不喜欢参加社团,不喜欢上台,所以注定我的大学暗淡无光———因为我的自卑。来到大学,越来越自卑了,觉得不论是在外貌还是能力都差人一等。渐渐的喜欢角落,默默的在一旁看别人的欢声笑语。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在宿舍,这样的生活,很空虚,空虚到窒息。但又不知道怎么去改变,曾经的激情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只剩下躯壳了。

我的优点就是对朋友和家人很真诚,很好,对于自己认定的事会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缺点就是太注意别人的眼光,做事优柔寡断,考虑太多拿不定主意。

对于未来没有过多的幻想,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最想做的事是,一个去我想去的地方旅游,让我远离烦躁,去接触自然,我想在自然面前,我是不会自卑的吧。

很希望自己能有小小的幸福,有一天能带着自己的父母去我们的登万里长城,看东方明珠。该为了这个梦清醒一点,好好的计划下未来的步伐了。

第15篇:心理学见习报告

见习报告

见习类型:专业见习

见习形式:集中

见习时间:2010/12/6 见习单位:成都市德康医院

指导教师:*** 院 系:成都医学院心理学系

专业年级:08应用心理

学生姓名:*** 学 号:********* 填写时间:2010 年 12 月 07 日

1、见习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的状况、表现以及特征。

2、见习概况:2010年12月6日,在李彦章老师的带队下,全班前往成都市德康医院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

3、见习内容、过程以及完成的任务: a、见习内容:在何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基本了解了“精神分裂症”的定义、特征以及表现

b、见习过程:首先,由何老师跟我们讲解精神分裂症的状态,然后全班分成两组,各自到男、女精神病房。近距离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并与之交谈大约30分钟。 c、完成的任务:掌握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交谈技巧,以及从交谈之中,抓住重点,找出病人的症状。

4、见习收获、体会: (1)、知识收获: a、首先,我从中了解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定义,它是一种精神科疾病,是一种持续、通常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是精神病里最严重的一种,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 b、其次,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有:精神脱离现实、与周围环境不协调、出现幻觉、妄想、感知觉障碍、思维联想障碍等。其中,思维联想障碍,又分为‘联想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中断’、‘强迫性思维’和‘病理性赘述’六种,变现复杂,但是有规律。情感障碍,表现为‘焦虑’、‘心快’【过度活跃】、‘情感迟钝’和‘情感抑制’几种。 c、然后,精神分裂症的病患又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种。‘阳性’的症状,表现为‘青春型’,显得十分的活跃。而‘阴性’症状,则是‘冷’、‘孤单’、‘退缩’的‘单纯型’。其中,‘幻觉’、‘妄想’、‘思维紊乱’、‘攻击行为’等是属于‘阳性’症状。‘单调的情感’、‘动作迟缓’、‘社交退化’等都属于‘阴性’症状。 d、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其病程分为3个阶段:‘预兆期和发病期’、‘活动期’以及‘残留期’。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愈情况,大约有1/3终生不再发病,有1/3永远都治不好,剩下的1/3,虽然长期还伴有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出现,但他们能够分得清楚哪些是幻觉,哪些是真实。

(2)、与患者交谈时的体会: a、在与患者交流之前,何老师曾经给了我们一条建议、口诀,要我们依照这个口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观察:“一看着装二表情,三看言语四行为,勿看思维六情感、最后综合细思辨。”

在与患者交谈过后,虽然很多方面自己都做得很不足,但是按照口诀来做,过程中就一点都不显得慌张、无序,十分的自然。 b、首先,我与搭档走进病房,细细的打量了一下患者,该患者为男性,头上系了一个发髻,衣着整齐,一个独自坐在床边发愣。根据其打扮,我们猜测,其有可能是一个道士,在跟他打过招呼之后,我们便提出了疑问。他说他在二十几年前出家,曾经在青城山、青羊宫当过道士。

我们就思量,他出家,很可能就是家里边有重大的变化,也许就是导致其患上精神分裂症的原因,于是就问其家里情况。起初他固执的说“我已经出家许多年,早已经没有家了”。在我们的再三追问之下,他才说道:“因为他早年脾气不好,与家里人闹翻,所以出了家当道士。”再问其家里情况,他表示不知。

然后,我们又问他什么时候进院,为何进院、怎么进院。才知道,原来他在青羊宫的时候,与一个“道士中当官的”发生了冲突。然后有一天,他突然之间闻到菜里边的农药没有洗干净,固执的叫其他人不吃,还因此与“当官的”争执。再然后,就被“当官的”送进了医院。

在后来,我与搭档就其病情方面提问,可是他却固执说:“就是脑子里边有人说话的那种人,一辈子都是不可能治好的。”无论我们怎样跟他纠正,都无用。我们二人没有办法,一时间又想不到问题,就有一段时间的冷场。后来好在一个师兄的引导之下,我们才得以与之继续交谈。

根据他的说话,我们基本能够判断,其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已经比较轻微,除了‘幻听’与‘社交退化’之外,并无其他症状。

总的来说,整个过程都显得比较顺利,但自身的知识以及经验的缺乏,导致我们只能够了解到其基本情况,不能深入。如果我们遇到的是一个症状严重的患者,就很可能出现更大的失误等等。篇2:应用心理学见习报告

应用心理学专业

本科生见习报告

学 院_ 教育学院

专 业 应用心理学_____

学 号___ 2011423015____

姓 名_ 雷亚雄_____

见习地点(单位)_ 省六院_ ___

见习学期____2011-2012上学期_ 2011年

10月

26 日 篇3:心理学实习报告

实习单位:培黎校区咨询中心

实习学生:

在我看来,实习的目的在于有利于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完善自己的知识理论体系;再把理论运用到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们所学的专业是心理咨询,这门课不仅需要对大量的理论知识烂熟于心,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理论和技法运用到工作和生活当中去,这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这一次学校组织的大四学生的实习,就是期望通过实习调研活动,锻炼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认真、严谨的精神和作风,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提供一些难能可贵的经验。

对我们来说,两个月的实习生活似乎是转瞬即逝的,现在回想起来。两个月的时间,学到了很多,也感受到了许多,虽然现在实习已经结束了,但我们的心里都还有一些恋恋不舍。因此,我要感谢院系领导对我们实习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为我们提供这样一次难能可贵的实习机会,也感谢实习指导老师两个月来对我们的悉心指导,使我们能够相互合作,圆满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顺利地度过这一实习期。

毕业前的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同时也是一门必修课。我们的实习是从今年的九月一号开始。实习点是在培黎校区的咨询中心,首先,我们对咱们学校的心理咨询咨询中心做一些介绍:我院的心理咨询中心专用场所占地170平米,包括咨询室三间,团体辅导室1间。其中,校本部心理咨询中心于1991年6月建成,位于西校区理科楼一楼,由教育学院主管。适应实际需要,培黎校区与东校区心理咨询室于2008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2009年建成的培黎校区团体辅导室,这是我校第一个专业的心理治疗室。使心理咨询从单一的个体面询转变到与团体辅导的有机结合,扩大了心理辅导的受益面。下面我谈一谈在这段实习生活中的感想和收获。 首先,此次实习,我深深体会到了积累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性。我们对专业方面的知识储备还比较欠缺,而且有些知识的理解掌握也并不深刻。对于心理咨询这个专业,丰富的经验和阅历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而我们每个人最缺少的就是这方面的经验,而且好多事情都必须要靠自己去参与,才能有所收获。这次实习,当面对一个来访者的时候,虽然我们只是做一下初诊接待,就是了解一下来访者的初步的一些信息,以及来访者想要解决哪些方面的困扰和问题,然后再跟老师预约咨询时间等。但刚开始的时候,在和来访者交流的时候还是

会遇到很多让人始料未及的状况。有时候是来访者的表现让人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跟他沟通下去,有时候又是来访者无意间突然谈到的问题让人无言以对,不知所措等等。比如在我值班的时候,有一个男生前来咨询有关恋爱方面的烦恼,他谈到的一些困扰,我自己很确定如果我的话应该怎么去解决,但是我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所以我们之间的交流就只是停留在表面,我不知道如何才能深入到问题的本质上去。每当遇到我们双方都沉默下来,而且沉默时间超过一个适当的范围的时候,我的心里就非常焦急,但是表面上还要装沉着,这种内外分裂的感觉让我很难适应。我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有效的打破这种沉默,让他更流畅的表达。因此我知道了自己在经验这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还需要在经后更多的去磨练。

这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每个人都应该树立一个长远的目标,然后制定几个近期的目标,不能眼高手低,而是要勤劳、诚恳,在接人待物方面有张有弛,也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初出茅庐,我们的经验真的是很少,所以对待每件事我们都应该力求尽善尽美。没有过分的期望,就没有烦恼,要怀着一颗平常心去做事。 其次,这段实习生活增强了我的自信心。虽然在工作当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都在我们的努力下很好的解决,随着经验的不断累积和增长,再遇到相似的情况甚至的其他意外的状况,也能够冷静的去看待和解决。比如,在实习期间,李老师也给我们安排了另一项任务,就是做心与心学社的报纸。在此之前我们并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工作。这其中包括报纸内容的搜集和筛选,版面的编排,文字的校对等等很多工作。一开始的时候,任务进度很缓慢,我们找来以前的报纸来翻阅,自己研究。以此为参考来选择内容。然后搜集报纸可以用到的图片素材,选择报纸边框,添加内容,再做最后的调整。细节方面的工作相当的多,刚开始的时候,我还老师抱怨:唉,不要做报纸了,让报纸把我做了吧!但是当报纸最后终于定型的时候,我们大家都非常高兴!这期间,我们也学习到了很多东西。由此看来,在这次的实习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成长的,因此,我们面对将来的毕业以及就业,遇到困难,产生危机感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但不能过于焦虑和自卑,否则就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吸取知识和经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然后积极地去努力。

我想,其实实习就是对个人能力的一次检验,也是一次提高的机会。不管在实习之前你的个人能力怎样。在实习之后,必定都会有所成长。我们实习小组也有同学是在学工办和系办实习,工作也十分繁忙。他们主要负责包括学生活动、办公室文件处理,还要协助老师开展学生工作,监督学生会的工作开展情况、递送文件等等。简单说就是起到一个学生与老之间的桥梁纽带的作用。虽然工作大多是比较琐碎,但是这更能考验一个人的计划能力和协作能力以及耐心和肯吃苦的精神。实习期间,我们也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更明确的规划,也知道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同时也认识到了,要把书本上面的东西和实际结合,这需要时间,要有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所以不能操之过急。总之,两个月的实习给我的大学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必定会成为我步入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笔财富。篇4:应用心理学见习报告 应用心理学专业

本科生见习报告

学 院____ 教育学院______

专 业_____应用心理学_____

学 号_____2012424017_____

姓 名______高倩倩______

见习学期__ 2013年

11月

18日 篇5: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应用心理学专业

姓 名: 杜宗飞 学 号: 2011090118 专 业: 应用心理学 班 级: 应用心理学01班 指导教师: 赵建明 实习时间: xxxx-x-x—xxxx-x-x 20xx年1月9日

目录

目录 ...............................................................................................................................2 前言 ...............................................................................................................................3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3 1.1实习目的...........................................................................................................3 1.2实习任务要求...................................................................................................4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4 2.1实习单位简介...................................................................................................4 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5

三、实习内容(过程) ...............................................................................................5 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5 3.2适应应用心理学专业岗位工作。...................................................................5 3.3学习岗位所需的知识。...................................................................................6

四、实习心得体会 .......................................................................................................6 4.1人生角色的转变...............................................................................................6 4.2虚心请教,不断学习。...................................................................................7 4.3摆着心态,快乐工作.......................................................................................7

五、实习总结 ...............................................................................................................8 5.1打好基础是关键...............................................................................................8 5.2实习中积累经验...............................................................................................8 5.3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8 5.4专业实践阅历远不够丰富。...........................................................................8 本文共计5000字,是一篇各专业通用的毕业实习报告范文,属于作者原创,绝非简单复制粘贴。欢迎同学们下载,助你毕业一臂之力。

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毕业实习能够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应用心理学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应用心理学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应用心理学专业公认的人才。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毕业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经过了大学四年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理论进修,使我们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根本掌握。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作为大学毕业生,心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做好自己专业发展、如何更好的去完成以后工作中每一个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及任务要求: 1.1实习目的

①为了将自己所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应用心理学的专业实习,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应用心理学专业岗位实习,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会

的认识,增强自身对社会的适应性,将自己融合到社会中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缩短我们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之间的观念与业务距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③通过实习,了解应用心理学专业岗位工作流程,从而确立自己在最擅长的工作岗位。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通过实习过程,获得更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扩宽知识面,增加社会阅历。接触更多的人,在实践中锻炼胆量,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其他社交能力。培养更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好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1.2实习任务要求

①在应用心理学岗位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毕业实习专业指导老师的安排,做好实习笔记,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发现问题

②在实习过程,有严格的时间观念,不迟到不早退,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积极主动完成实习单位分配的任务,与单位同事和谐相处;

③每天都认真总结当天的实习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和收获体会,做好工作反思,并按照学校毕业实习要求及时撰写毕业实习日记。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2.1实习单位简介 浙江xxxx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是一家专注于xx产品和xxx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的高科技企业,总部及研发基地设立于****科技创业园,并在全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公司技术和研发实力雄厚,是国家863项目的参与者,并被政府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浙江xxxx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才为本、诚信立业的经营原则,荟萃业界精英,将国外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方法及企业经验与国内企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竞争力,实现企业快速、稳定地发展。

产品,企业特聘请应用心 理学专业专家(中科院院士)作为咨询顾问,紧密跟踪应用心理学行业发展特点,不断优化。

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 a.参与应用心理学岗位的日常工作,参与组织制定单位应用心理学岗位发展规划和年度工

作计划(包括年度经费使用计划,仪器设备申购计划等),并协助同事组织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

b.协助主管领导科学管理,贯彻、实施有关规章制度。确定自己在应用心理学专业岗位的

工作职责与任务,定期进修和业务相关的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c.在工作过程,跟同事一起通过与客户的洽谈,现场勘察,尽可能多地了解客户从事的职

业、喜好、业主要求的使用功能和追求的风格等。努力提高客户建立良好关系能力,给客户量身打造设计方案。

三、实习内容(过程)

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

我很荣幸进入浙江xxxx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开展毕业实习。为了更好地适应从学生到一个具备完善职业技能的工作人员,实习单位主管领导首先给我们分发应用心理学专业岗位从业相关知识材料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并安排专门的老同事对岗位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专项培训。

3.2适应应用心理学专业岗位工作。

为期两个多月的毕业实习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校园与职场、学习与工作、学生与员工之间存在着思想观念、做人处事等各方面的巨大差异。从象牙塔走向社会,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人的观点、行为方式、心理等方面都要做适当的调整和适应。我在应用心理学专业岗位慢慢的熟悉工作环境和工作同事后,逐渐进入工作状态,每天按照分配的任务按时按量的完成。在逐渐适应岗位工作的过程中,我理解了工作的艰辛与独立自主生活的不易。在工作和同事相处过程中,即使是一件很平常的琐碎小事也不能有丝毫的大意,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细节决定成败。

第16篇:心理学读书报告

心理学读书报告

教育心理学的确很重要,它不仅是教会一个人,更重要的是它会使那个人影响一批人,乃至影响的社会的发展。那么什么是教育心理学呢?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这是比较晚的事情,一般认为它产生于20世纪初期,发展至今大约经历了四个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为初创时期,在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从20年代到50年代末为发展时期;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成熟时期;80年代以后为完善时期。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有两条线索:一条位在实验室中研究人类及动物学习的规律;另一条则为在学校和社会现实情境中探索人类学习的规律,并提出改进教学和学习的主张。教育心理学主要关心以下两个方面:理解教与学的过程和发展促进这一过程的方法。它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如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方针、目的、教育教学的内容及其方法、学校的管理与领导等等;教育心理学则要说明在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应用。它的研究也对教育学(特别是教学论、课程论和德育论)的理论发展起重要作用。

这本书从对新手与专家的教学方法的比较带我们进入了对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探讨。让我们从宏观上了解到教--学过程的四种变量(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学环境),三种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在微观上,教--学过程又包括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基础),考虑学习过程的特点(学习/动机原理、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原理、教师特点、课堂环境),执行教--学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

美国《心理学年鉴》综合各方面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象应包括八个项目:教育评评价和测量;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及其教育;有关学习心理学的教育方法;特殊学科的学习;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教师人事和促成学习的教师行为;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观察的实施是在班级集体的活动中或在个别交谈中进行的,可以对外部的活动和表现进行观察,也可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反应进行观察或对学生的书面材料进行分析。

调查分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前者是对全班级或全学校进行调查,后者又分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分群抽样、比重抽样等多种。调查的方式可分为问卷法和晤谈法。

问卷法是通过编制种种不同的测验,调查各种不同的教学效果,测量各种不同人的智商、性向和性格的方法比问卷法可更深入地了解受教育者在受教育后的心理特质的变化。各种测验的编制及各种量表的使用,应保证其效度和信度。

对比研究一般是在严格控制条件的实验中进行。把实验对象分成各种条件(智力、学力、年龄、心理素质等)基本相同的两个组,一组叫实验组,另一组叫控制组,在实验组的学生面前提供新的刺激物,例如新教材,而控制组则保留经常使用的教材。经过一段教学时间,然后测量两组的学习成绩、学习速度、理解程度,比较两组的特点和优劣。对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其他种种教和学的问题,都可以作不同的设计,进行不同的实验。

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实验,这可以减除在实验室的实验中人为造成的不必要的压力,反映被试的正常心理状态,但对有关变量难以做到严格控制。

从书上和网上copy了这么多绪论的东西,下面我应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谈谈。

我这学期才开始做家教,并且接了三个家教,两个初中生,一个小学生。开始我觉得这对我并不难,我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好方法,只要我教给他们就行了。可实事并非如此。那个初二的女生是希望得到知识的,而且父母也注重学习方法的改进,我在教她时,告诉她的东西她会听,会做,感觉还算轻松。可令一个初一的男孩就不同了,他所在的学校给的家庭作业并不多,比那个女孩轻松多了,但她父母总希望他多学点,又给他报了网校,又找家教。似乎压力很大。我与他的沟通也有问题,问他什么他都跟我说不知道,让他跟着念课文也不好好念,我一直都认为是他这孩子不懂事,不过静下来想想,还是要因人而异,也不要急于求成。那男孩对学习没有兴趣,我就应该培养他的兴趣,先耐心的和他聊聊天,了解一下他的想法,而不应该先从具体的学习上着手。而且对待男孩女孩的教学方法也是不同的,我忽略了这一点,使得她现在很厌恶我,更不愿意和我交心了。而对那个小学生,我主要是陪他做做作业,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他的兴趣,而不是逼他记住什么。

并且其实我觉得教育心理学应该是每个人都要学习的课程,而不只是老师的必修课程。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影响着周围的人,也同样受周围人影响。利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能让你周围的人被你好的言行所同化,而你也会在与人的交往中提高自己,这样,我们好的社会风尚便不难期待。

第17篇: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研报告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研报告

摘要: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调研结果进行了解读。笔者认为应当用更多的精力关注留守儿童的人格完善,帮助他们增强应对心理困扰的能力,发挥他们自身的积极力量和潜能。最后提出了关注留守儿童的社会、学校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与策略。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与工具

在马衙中心小学的84名留守儿童中,随机抽取6个年级12个班6至11岁的农村留守儿童36人进行测试,其中男生17人,女生19人。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从留守儿童对环境的适应性、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三个维度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

2、内容与程序

将被试分为两组:低年级组6到8岁,高年级组9至11岁。要求被试在A4纸上画一幅画,画的内容必须包含房、树、人,时间约40分钟,画的时候可以擦拭、修改,但不可用尺子等工具,画完以后可以和同桌交流画的内容。

二、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的36份“房树人”的图画整体来看:80%以上的图画符合该年龄阶段孩子的特征,图画整体有空间感,安全感较强;房、树、人完整清晰,人物有动感,表明家庭环境良好,人际关系较好,生活状态较好;房屋周围有小河环绕,青山映衬,有小鸟、花草、太阳等 ......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都希望自己向好向上发展,自身蕴藏着积极成长的潜能。教育的目的不是发现“学生的问题”,更不是发现“问题学生”,而是要发掘其自身的优势和潜能。我们不仅要了解学生心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更要发现学生自身的正向能量,用欣赏的眼光把他们看作是健康发展的“积极人”,通过美德的发掘、积极品质的培养等途径激发积极力量,从而克服现实中的诱惑和困难。让学生对自己、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保持乐观,有生活目标,体验成功和成长的快乐与价值。坚定地相信学生自身的积极力量,做学生积极成长的陪伴者、引导者和支持者。

三、措施与策略

1、构建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家庭配合、社会参与的关心体系

社会共建,为留守儿童营造宽松、平等的生活环境。近年来,我校积极与地方街道政府、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联系,争取地方党政及妇联的支持。广泛宣传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动员社会力量关心重视留守儿童的问题 。

2、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

每学期伊始,广大教师走村串户,摸清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时刻关注他们的活动与 表现,填写成长记录。

3、建立结对帮扶与代理家长制度

每位教师与留守孩子结成帮扶对子,并做一名孩子的代理家长,切实关心孩子的心理、生活和学习。

4、设立知心聊吧

为学生设立与教师交流沟通的环境,使学生能对老师吐露心声。学校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交流心理辅导心得,提高了教师心理辅导水平。

5、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丰富的活动让孩子开心,也使孩子得到全面展示,能促进孩子融入群体,也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问题。

四、成效与担忧

积极引导与干预对留守儿童确有积极影响,许多孩子表现活泼了,学习进步了。但是,今后他们会怎样,不好说。随着年龄、环境的变化,孩子心理、行为.上隐形缺点可能会暴露,各方面教育能否跟上„„.....

第18篇:《心理学原理》读书报告

《心理学原理》读书报告

威廉·詹姆士是美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首要心理学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卡特尔1903年的等级排序中,卡特尔的所有排列者都把詹姆士排在第一位。这足以可见詹姆士在心理学界的重要地位,来自同行的认可更具有说服力。而他的代表性著作《心理学原理》更是一本影响巨大的心理学顶级著作。整整一代心理学家都从这本书中学习心理学知识,美国心理学协会将其王牌杂志《心理科学》的一期专门用于詹姆士及其《心理学原理》一百年周年纪念。

《心理学原理》中引用最多的章节是第一卷的第四章,即关于习惯的这一章。这一章首先从物质与生物的角度试图对习惯这一概念进行界定,他认为在有生命的存在物中的习惯现象应归因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的可塑性,它既适用于内部结构,也适用于外部形式;对阻力的克服就是一种形成习惯的现象;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品质,可以通过经验得到改变。接着论述了习惯较容易形成的时间,认为大多数习惯是在早年生活中培养形成的。然后追溯了有关习惯的原理对人类生活的实际应用,主要提出了两点习惯对于人们基本活动的作用。最后通过举例子等方法解释了三个关于习惯我们应该注意的座右铭。

这一章节主要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神经与生物的角度对习惯这一人文名词做出了令人折服的解释,文章涉及大量神经与大脑方面的专业解释,读起来的确有些吃力。在可以看明白内涵的部分中,很多内容我还是很认同的。在开头,在阐述关于习惯的神经生理学机制时,作者指出:一条路径一旦被一条神经流穿过,可以预期它遵循我们所知道的大部分路径的规律,它被挖掘开来并且比以前容易通过,这种情况在神经流每次重新经过时得以重复。这一点从大脑神经机制的基础上解释了习惯怎样成为一种固有的行为模式。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对诸如吸烟喝酒等事物有着好奇心,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当一种行为首次发生,由于大脑神经的作用以及自己的心理方面的因素,第二次第三次重复进行的概率就会增加很多。对于吸烟、喝酒、吸毒、嫖娼等恶习来说,大脑神经为其提供了机会。同样地,大多数人都对自己的配偶情人出轨或劈腿这类事情态度消极而坚决,因为他们害怕一旦对方有了一次背叛,再次出现的几率就会没办法估计。这一原理也为父母老师等有过经验的成人苦口婆心地劝告孩子不要染上恶习提供了依据。如果人们能够明白这一点,增强自己的自制力,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而关于习惯对人类基本活动的作用中,作者提出习惯减少了我们执行动作所需要的有意识的注意力,使实现一个特定结果的动作简单化了;它使得分配动作更加精准并且减少了疲劳。这一认识与注意的双加工理论有些共通之处。双加工理论把认知加工分为自动化加工与受意识控制的加工。习惯就是个体凭借存储在神经中的过去经验使得在完成某项工作时减少对认知资源的占用,即减少注意的参与。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习惯诸如走路,穿衣等等都是自动化加工的结果。关于这一点,一个人们熟知的故事也可以得到解释。在沙滩上希望捡到宝石的男孩之所以最后在捡到宝石时扔掉了它,这与他在此前无数次地扔石头的动作密切相关。他的这种扔的动作在不断地重复过程中几乎逐渐变成一种自动化加工活动或者注意参与很少的活动,正是这种下意识使他最终错过了宝贝。在书中,作者还从神经的角度对这一现象做出了解释。作者指出,我们所有人都以一种确定的常规方式来处理某些日常事物,我们的低级中枢知道这些动作的顺序。在已经成为习惯的行为中,每一次激起新的肌肉收缩并以其指定的顺序发生的东西,不是一次思维,也不是一次知觉,而是由刚刚完成的肌肉收缩引起的感觉。在某种程度上,我觉得拖延症的症状之一经常放下正在做的一件事去做另外一件事是由我们意识的这一特性引起的。我们在过去的生活中形成了很多习惯,一些自动化加工的习惯会使得一种动作带来的肌肉的感觉无意识地带来之后的一系列动作。比如打开电脑预备查资料可是由于过去大多数的这一动作之后伴随的是打开QQ浏览,所以个体可能会不自觉地开始之前习惯带来的活动而忘了自己本来要做的事。这种事是经常有可能发生的。最后,作者在文章结尾向读者提出了一个关于习惯的座右铭:通过每天做一些免费的练习,使做出努力的能力在你身上保持活力。作者提出在一些细小的并非必要的方面有规则地节制欲望或变得英勇起来,每一两天就做一些你没有理由不做的事情,这样,当可怕的需要来临的时刻,你将发现自己不会再没有勇气和像未受过训练似地承受它。我认为这一点很有实际意义。我们不仅要意识到习惯的形成原因,更重要地是知道怎样利用习惯来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我从小就一直有一种喜欢贪小便宜的习惯,后来上当受骗损失了一大笔钱,才对自己的习惯有了深刻的认识。现在的我在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上都一直节制着自己过去的那种习惯,因为我明白只有平时能够形成不贪小便宜的习惯才能在关键时刻保持理性。

对于初学者的我来说,作者的很多观点我还是同意的。但是他关于习惯对整个社会的宏观影响我却不是很认同。作者认为,习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弥漫性力量:是这个社会的巨大飞轮,是宝贵的保守力量。单凭它就让我们所有人保持在惯例的界限之内,并且保护幸运儿免受穷人妒忌的叛乱。它使我们人人都按照环境安排的或我们早年选择的路线奋斗到底。首先,作者认为习惯是社会的巨大飞轮,我认为这样认为是有点偏颇的。众所周知,习惯在很多时候对社会发展而言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清朝朝廷代表的巨大习惯势力使得中国从最初的天朝上国变为列强践踏的玩物,美国历史上南方对奴隶制度拥护的奴隶主习惯势力对美国社会的进步带来极大威胁并最终引发战争,英国工业革命前期一些不肯圈地的旧贵族势力也阻碍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也并不认为人人都按照环境安排的或我们早年选择的路线奋斗到底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因为完全接受环境带给我们的一切有可能使人们变得过于安于现状,停滞不前,丧失改变自身处境的勇气跟信心。我们可以看到,习惯势力对于女性历史上的地位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大的阻碍。很多贫民窟的孩子没有能够改变命运的原因之一也是习惯观念的形成与对环境地位的习惯,这对社会阶级流动与社会稳定来说也是一种不好的事情。

威廉·詹姆士写的这本书内容广泛,是一本很有分量的心理学教科书,关于习惯的讲解也十分充分,有理有据。目前我深知自己的水平有限,所以见解比较肤浅,但是以后随着专业素养的提升我相信自己有更深刻的见解的。

第19篇:心理学实验期末报告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实验报告

姓 名 年 级 同组人姓名 2013

学 号 222013306011003 专 业 师范心理学 课 程

实验心理学

实验时间 成 绩

14.10-12

背景音乐对计算效率的影响

***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400715)

摘 要 本实验以大学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背景音乐对于计算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背景音乐对不同偏好的的被试产生了不同影响。古典音乐对于计算效率有积极影响,尤其是对于有音乐偏好的人,促进效果更明显;现代流行音乐对于计算效率没有积极促进的作用,相反,流行音乐对于计算效率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对于没有音乐偏好的被试抑制影响更大。在对流行音乐对计算效率的影响的进一步探究中发现,清唱和全音乐对于被试的影响差不多,而伴奏则计算效率的抑制影响要小一些。 关键词 背景音乐 计算效率 大学生

1 引言

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往往人们听音乐并不是当下的主要活动,而是作为一种改善人们工作学习环境或状态的一种附属活动。学习作为一种认知活动,关于背景音乐对于学习的研究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背景音乐对于学习是有促进作用的。例如,20世纪80年代,保加利亚哲学博士Lozanov 开发了“暗示学习法”,利用节奏舒缓的音乐刺激大脑,使音乐节奏与信息输入的节奏协调起来,从而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大脑活动能力增强。学生一边听为教学所选取的古典音乐,一边听老师在音乐的配合下朗读课文,6周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学会一门外语。美国快速学习专家欧斯特兰德在“超级学习法”中介绍,只用缓慢的巴洛克音乐,无需任何方法,就能使学习速度提高 24%,使记忆力增长 26%,因为音乐能唤醒语言能力和记忆,还能解除压力,有助于集中精力。20世纪80和90年代,“莫扎特效应”使人们对背景音乐的功效有了更深刻认识(阎国利, 1991)。Rauscher 及同事提出“莫扎特效应”——音乐对认知能力有重

- 12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实验报告

探究背景音乐对于计算效率有无影响 5.2 被试

西南大学以及西南政法大学大二学生一共40名,其中男生20名,女生20名。所有被试在正式试验前,被要求选择是否有背景音乐偏好。经统计,有音乐偏好被试20名,无音乐偏好被试20名。 5.3 实验材料准备

5.3.1 实验设备

酷狗音乐软件

音频剪辑软件Goldwave

手机3部

5.3.2 练习及计算材料

本实验的计算材料分为4组,其中三组为正式测试用,另外一组用作练习。每一组的题目组成结构相同,难度相当。

每组四则混合计算题由24道题组成。其中加、减、乘、除,各6道,每一种运算又分为三个难度梯度,每个难度梯度由2道题组成。 5.3.3 音乐材料

古典音乐:天之痕-钢琴曲

流行音乐:半城烟沙

所有音乐使用音乐软件Goldwave 进行编辑,删去开头和结尾的空白个性,以保证循环播放时不会出现卡顿现象,在手机酷狗软件中进行单曲循环播放,音量根据被试个人决定,调到被试感觉最佳为止。 5.4 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2×3实验设计,包括三种背景条件(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无音乐)以及被试的两种习惯(有在背景音乐下学习的偏好,无在背景音乐下学习的偏好;以下简称有偏好和无偏好)

每组实验的被试按照ABBA法顺序进行实验,按相应顺序完成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无音乐三组实验。

因变量指标:(1)计算材料的计算时间

(2)计算材料的正确率 5.5 无关变量的控制 5.6 实验程序

被试进入实验室后,坐好。先填一张登记表,表上标电话、年龄、性别、是否愿意参加实验等。告知他们随时可退出实验。填完后交给主试,主试确定该被试的实验顺序。

(1)、主试宣读指导语。指导语如下:这是一项背景音乐与计算效率的关系研究。实验结果仅供研究使用。成绩不会公开,请你认真做答。音乐背景分别为古典乐、流行乐和无音乐。每种背景下都要完成1组四则混合运算题,所有题目都四舍五入到整数即可,时间为8-10分钟分钟(请放心,10分钟内完全可以做完)。实验中要戴耳机。音乐响起后就开始答题。音乐结束后立即停止答题,无音乐时也会戴着耳机。两种背景之间休息5分钟,请大家也不要在实验过程中摘下耳机。音量在手机上统一调整为三格,大约为70dB。

(2)、实验开始,发给被试1张计算题单和草稿纸2张,被试戴好耳机后,用手机酷狗

- 4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实验报告

6.2 被试

实验被试与实验一的被试为同一组实验被试。西南大学以及西南政法大学大二学生一共40名,其中男生20名,女生20名。所有被试在正式试验前,被要求选择是否有背景音乐偏好。经统计,有音乐偏好被试20名,无音乐偏好被试20名。 6.3 实验材料准备 6.3.1 实验设备

酷狗音乐软件

音频剪辑软件Goldwave 手机3部

6.3.2 练习及计算材料

本实验的计算材料分为4组,3组正式测试用,另外一组作为练习用。每一组的题目组成结构相同,难度相当。

每组四则混合计算题由24道题组成。其中加、减、乘、除,各6道,每一种运算又分为三个难度梯度,每个难度梯度由2道题组成。 6.3.3 音乐材料

流行音乐:半城烟沙全音乐

半城烟沙伴奏

半城烟沙清唱

所有音乐使用音乐软件Goldwave 进行编辑,删去开头和结尾的空白个性,以保证循环播放时不会出现卡顿现象,在手机酷狗软件中进行单曲循环播放,音乐播放音量都控制在第三格,大约为70dB.6.4 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包括四种背景条件(全音乐,仅伴奏,仅清唱,无音乐),被试都是无偏好被试。(有在背景音乐下学习的偏好,无在背景音乐下学习的偏好;一下简称有偏好和无偏好)

每组实验的被试按照ABBA法顺序进行实验,按相应顺序完成全、伴奏音乐、清唱音乐、无音乐四组实验。

因变量指标:(1)计算材料的计算时间

(2)计算材料的正确率 6.5 无关变量的控制

保持室内光线充足且恒定

环境安静噪音小于40dB

背景音乐音量保持恒定 6.6 实验程序

被试进入实验室后,坐好。先填一张登记表,表上标电话、年龄、性别、是否愿意参加实验等。告知他们随时可退出实验。填完后交给主试,主试确定该被试的实验顺序。

(1)、主试宣读指导语。指导语如下:这是一项背景音乐与计算效率的关系研究。实验结果仅供研究使用。成绩不会公开,请你认真做答。音乐背景为大家熟悉的光亮的《半城烟沙》,但是分为全音乐、伴奏乐和清唱音乐和无音乐四种。每种背景下都要完成1组四则混合运算题,所有题目都四舍五入到整数即可,时间为8-10分钟分钟(请放心,10分钟内完全可以做完)。实验中要戴耳机。音乐响起后就开始答题。音乐结束后立即停止答题,无音乐时也会戴着耳机。两种背景之间休息5分钟,请大家也不要在实验过程中摘下耳机。音量在手机上统一调整为三格,大约为70dB。

(2)、实验开始,发给被试1张计算题单和草稿纸2张,被试戴好耳机后,用手机酷狗器播放背景音乐。

(3)、4种背景下的4组计算题全部完成后,被试摘下耳机,离开实验室。主试收回题单。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实验报告

6.7 结果与分析

表3 被试计算时间均值比较

单位:min

偏好 全音乐 清唱乐 伴奏乐 无音乐 total

通过LSD事后检验,表明清唱音乐背景下的成绩明显差于伴奏音乐和无音乐背景下的成绩。清唱乐与全音乐音乐背景下的成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4 被试计算时间方差分析表 单位:min

变异来源 背景 误差

SS 6.042 86.24

df 3 72

MS 9.530

F 3.494*

N 无 20 20 20 20 80

M 无 7.55 7.26 7.47 6.97 29.25

SD 无 8.73 10.94 8.56 6.47 34.7 我们从表4可以看出,音乐背景之间有显著差异,音乐背景变量的主效应显著。 结合表3数据可以大致看出,不同音乐背景对于无偏好的被试来说影响是不同的,全音乐对于所有被试都有抑制作用,伴奏音乐对于无偏好的被试基本没有影响。清唱曲目对所有被试都有抑制作用,并且抑制作用更明显。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流行歌曲中,真正对被试计算效率产生较大影响的是歌词。

7 讨论

音乐背景对不同偏好被试计算效率的影响。通过了解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喜欢一边听音乐一边学习。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更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中学习。考虑到他们对学习环境熟悉程度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计算效率成绩。因此。本研究考虑了背景音乐偏好这一变量。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有背景音乐偏好的被试来讲,古典乐背景下的平均成绩显著地好于流行乐背景和无音乐背景下的平均成绩。对于无音乐偏好被试来讲。古典乐背景下和无音乐背景下的计算成绩均显著地好于流行乐背景下的成绩。古典乐与无音乐背景下的成绩无显著性差异。分析其中的原因,对于有背景音乐偏好的被试来讲,音乐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他们喜欢一边听音乐一边学习,音乐情境对他们来说是温馨的、舒适的。这种对音乐的喜爱和对音乐环境的适应。使得他们在音乐情境中也能发挥出色。因此。他们在对学习有促进作用的古典乐背景下成绩更佳。而处于对学习有阻碍作用的流行乐,他们也能受到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实验报告

较小的干扰。此时,用彭聃龄的特定脑区加工理论来解释就最为恰当了。舒适的音乐情景,激活了大脑的特定区域,从而导致了被试计算效率的提高。

对于无背景音乐偏好的被试来讲,古典乐对他们的计算效率促进作用不大。流行乐则严重干扰了他们的计算效率。这个时候,利用王甦,汪圣安提出的注意资源理论来解释就很合理了。人在加工信息时资源是有限的,特别是使用同一信息加工通道的时候,某项活动占用了注意资源就会导致剩下的资源不足于支持其他活动顺利进行。比如听音乐就会影响当前的阅读,背景音乐占用了加工资源,导致阅读效率降低。这些无偏好被试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安静的学习环境,一旦处于有声音的环境中时,他们会感到不适应,甚至有些焦虑。而这种焦虑的情感体验对认知任务的完成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古典乐也未能对他们产生积极影响,流行乐甚至对他们产生了消极影响。另一可能性是,对无背景音乐偏好者来讲,背景音乐就相当于一种主观噪音。因此。无论是多么优美动听的声音,只要我们当时不需要,都会把它看成噪音。大量研究表明噪音使人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对认知操作有消极影响。因此,背景音乐对无背景音乐偏好被试可能产生了与噪音同样的效果。从而阻碍了他们对计算效率任务的完成。

歌词对无偏好被试的影响最大。通过实验二我们发现,在一首完整的歌曲中,相对于伴奏来讲,清唱对被试的影响更大。这里讨论的主要是抑制作用。因为古典音乐没有歌词,所以对于古典音乐,我们无从讨论歌词的影响。实验中只有现代流行音乐有歌词,而流行乐对被试主要产生的是抑制作用。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有找寻到相关文献。所以,我们大胆猜测,之所以清唱对于被试的影响最大,主要是由于清唱歌词的意思明显,蕴含的信息量很大,根据王甦,汪圣安提出的注意资源理论的解释,歌词中的大量信息占用了被试大量的认知资源。特别是使用同一信息加工通道的时候,某项活动占用了注意资源就会导致剩下的资源不足于支持其他活动顺利进行。

实验的不足。我们的《背景音乐偏好问卷》只能筛选出有音乐偏好的被试,并不能清楚地显示被试的偏好是什么,到底喜欢哪一种音乐。所以,我们所筛选的有偏好被试的偏好可能不同,有被试可能喜欢古典音乐,但也不能排除又被是更喜欢在流行音乐背景下完成计算任务。还有就是,被试可能对背景音乐的熟悉程度不同,不同的音乐熟悉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被试计算的效果。

8 结论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实验报告

(1)、不同类型背景音乐对不同背景音乐偏好被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对有背景音乐偏好被试来讲,古典乐对他们的计算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流行乐对他们的计算效率无显著的干扰作用。对无背景音乐偏好被试来讲,古典乐对他们的计算效率既无显著的促进作用也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流行乐对他们的计算效率有显著的干扰作用。

(2)、歌词、歌曲对无偏好被试的影响大致相同,只是影响程度不一样。无论是伴奏还是清唱,对于被试都有阻碍作用,只是对于无音乐偏好的被试影响更大,阻碍作用更明显。

参考文献

李宁宁,贾德梅,李洪玉.(2006).背景音乐对学习的影响研究,教育科学研究,(5),48一54.李宁宁, 李洪玉.(2006).背景音乐对中学生计算效率的影响,心理与行为研究, (2 ), 149-153.彭聃龄.(2001)。基础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62 王甦,汪圣安.(2003)。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俊刚.(2007)。背景音乐对中学生学习效率影响的研究,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25—26。 潘蕾.(2013).计算效率影响的综述研究,金田教育论坛,195.

第20篇:情绪心理学读书报告

黄学鹏 应心122班

6202112050

《情绪心理学》读书报告

一、简介

书名:情绪心理学——从日常生活到理论

作者:K·T·Strongman (王力 主译)

概要:

本书从现象学、行为学、生理学、认知、发展、社会、临床以及心理学之外的领域等角度出发,向读者介绍了150余种有关情绪的理论。

内容及观点:

本书主要分为15个章节,每章开始时引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子,由此出发进而向读者介绍许多不同的情绪理论,最后对这些理论进行总结并将所探讨的情绪理论再度引入到日常生活中。在介绍150余种情绪理论及其应用的同时,作者阐明了以下几个观点:

1、情绪是一种无法回避的心理现象,它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研究情绪的产生过程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已经成为一种必要。

2、一个好的情绪理论应能合理地解释情绪现象,并具有较高的可验证性和可应用性。

3、情绪理论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它本身之上,还应体现在它是否能够激发出一些新的观点或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言之,一个好的情绪理论应具有可发展性。

意图:

希望能帮助读者从本书中了解更多有关情绪的理论,并在日常生活之中更好的理解情绪,更好的应用情绪理论。 精华:第六章-认知理论、第七章-综合理论和第十一章-临床理论。

评价:

本书结构清晰,逻辑严密,从不同的角度较为全面地向读者介绍150余种情绪理论。每章均以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出所要探讨的情绪理论,最后又以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性问题结束,很好的贯彻了“心理学源于生活又将回归生活”的原则。既加深了读者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又促进了情绪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但同时,我认为本书还有些地方值得改进。一是在本书所介绍的情绪理论中,缺少了有关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二是没有具体的应用方法指导读者如何影响、控制自我情绪。

总的来说,本书是一本优秀的情绪心理学教科书。

二、读后感

疑问:

1、在情绪理论的研究与应用中,应首先关注情绪的原因还是情绪的效果与行动倾向?

2、作者认为,将情绪作为因变量而非自变量是现象学理论和行为理论的重要局限性所在。但同时,根据综合理论中弗瑞达等“好的理论”中的表述,情绪作为一个过程,其产生与变化都与外界刺激具有紧密联系,虽然其同时也受到自我评价的重要影响,但这一定程度上不也是将情绪作为一种因变量来研究么?如何看待这种自变量与因变量的转化问题?

3、根据艾森克的理论,焦虑的产生由先天性的遗传因素(神经质)与后天性的创伤性事件因素所决定。但这一理论如何解释在不具有这两种因素的情况下,焦虑情绪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现象?

4、在本书中所提到的众多情绪理论,其对情绪的解释都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之上的(如弗瑞达、巴克、拉扎勒斯等),这些理论如何解释在无意识状态下的情绪反应?

思考、反思与认识:

情绪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我们的认知、行为、生理及社会交往等众多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情绪是在生理神经基础、认知基础之上形成的。它表现为一种应对倾向。在本书所列出的150余种情绪理论中,本人比较认同伊扎德的观点。在伊扎德看来,情绪就是一个动机系统,一个人格过程,而情绪的原因则可以从神经递质和脑机制、感觉—知觉过程和思维过程三个维度来分析。关于情绪的构成问题,在情绪理论的研究中尚无定

论,但本人认为,伊扎德的基本情绪划分的五条标准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1、他们具有不同的神经基础;

2、一般情况下在表情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3、在有助于产生意识的情感上,它们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4、它们都是通过进化而来的;

5、它们都具有适应性、组织性和动机的特性。

除此以外,情绪对人的影响也是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的。一方面,情绪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理健康;另一方面,它与认知系统形成的有机动态平横,对人格的形成具有直接而巨大的影响,并由此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间接影响。因此,了解情绪,应用相关情绪理论也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个好的理论,必须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检验与应用。从本书中我学到了许多具有实际价值的情绪理论。例如,根据弗瑞达的情绪理论,评价在情绪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发挥评价对情绪的影响作用。在得意时,我们可以通过给自己一个中肯的评定让自己不要过于激动或骄傲;在失意时,我们可以给自己适当的鼓励让自己保持进取心。我们也可以经常给自己做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与身心健康。同时,在进行

心理咨询活动时,我们应尽量给出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与鼓励,以此引导来访者逐渐释放压力,消除紧张情绪,建立互信关系。又比如,焦虑情绪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障碍,它具有痛苦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根据伊扎德、拉扎勒斯和曼德勒等人的理论,我们可以导出一些缓解焦虑情绪的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如在发展阶段培养未成年人的自我减压能力、经常运动、在烦躁时将注意力引向别处等。

总而言之,我们应科学地对待情绪,了解情绪。通过理论学习,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合理抒发自己的情绪以及正确理解他人的情绪,最终得以保持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中的和谐。

黄学鹏 应用心理学121班 6202112050

2012年11月20日星期二

心理学调研报告
《心理学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