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调研报告

机制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3-26 08:33:48 来源:调研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农村公路管护机制调研报告

浅谈农村公路管护机制必须创新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县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黄织铁路的建成通车,更是全县交通史上的一件标志性的大事,加之黔织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全县交通

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据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全县在2015年前即“十二五”期间将建成黄织、织纳水、林织、叙织、黄织复线等多条铁路和黔织、厦蓉、毕织等多条高速公路,与目前过境的两省道和县乡公路一起构成xxxx县大交通网络,制约xxxx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将彻底得到解决,更使xxxx成为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将在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全县农村公路建设现状及未来规划

在全县大交通网络中,县道、乡道和通村公路将发挥连接县城―乡镇―村―组―户的基础性作用。截至xxxx年底,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为2308.834公里(油路),其中:县公路246.567公里(县道油路:235.226公里),乡公路281.954公里(乡道油路:120.391公里),通村公路1780.313公里(通村油路:12.98公里)。按照县乡公路“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十二五”期间:一是在全县县级公路油路化全面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县乡泥路改造,目前乡公路泥结碎石路面还有161.563公里,按当前85万元/每公里计算,需要建设资金约1.39亿元。二是进行通村油路改造。全县通村公路总计1780.313公里,在“十二五”期间要完成通村油路率60%以上,预计总里程1068公里。按照现在物价水平,平均每公里造价在65万元左右,工程量较大的特殊地段将超过6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每公里35万元,需要地方政府配套30万元左右),预计要完成“十二五”期间通村油路建设任务,县政府需要配套3.2亿元。以上两项计需建设资金4.59亿元。

二、农村公路管护存在的实际问题

公路建设资金是摆在县政府面前的一个问题,而农村公路管护是否到位又是关系已建公路能否充分发挥社会效益的问题所在。建设是基础,管护是关键。农村公路有着线路多,里程长,分布广,密度大的特点,单纯依靠国家补贴或地方自筹都面临着养护资金、养护机制等矛盾。因此,如果不及时探索和研究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路的养管机制问题,将严重制约公路拉动经济和推动地方发展作用的发挥。在对全县32个乡镇进行通村公路管护情况的专项检查中,从实地检查和各乡镇反映的情况看,现阶段全县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短缺,包括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水毁路段治理经费。按照2007年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时所确定的农村公路管护经费标准,县公路年公里标准为油路6000元、泥结碎石公路2000元,乡公路年公里标准为油路3000元、泥结碎石公路1000元,通村公路年公里标准为600元。县、乡、村公路管护经费分级近按比例承担,其中县政府承担80%,地区承担20%。通村公路省公路局每年每公里补助500元。今年县财政预算公路养护资金242万元,目前已到位180万元。随着物价不断上涨,养护经费严重不足。特别是通村公路的养护管理经费更加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通村公路才是真正涉及老百姓的民生问题,大部分老百姓都生活在农村,所以通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显得更加重要,但养护经费是严重不足的。有关部门提出“一分建三分养”,没有经费是做不到的,按照现在物价水平,每年每公里至少需要3500元才能真正养好和管好。据估算,全县农村公路要达到保畅的基本要求,以2300公里计算,管养资金缺口约800万元。

二是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差。受到建设资金投入、施工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已建成的农村公路普遍存在技术等级偏低、抗灾能力薄弱的缺陷。在自然灾害来临如大暴雨袭击时,极易发生塌方、挡墙垮塌、桥涵冲断等险情,严重威胁公路安全和行车安全。据统计,至今年6月底,全县共有15条县乡公路遭水毁,涉及路面恢复41673平方米、坍方清理4.4万立方米、砌体工程1.2万立方米,需治理资金474.85万元;通村公路共有37条遭水毁,涉及坍方清理3100余立方米、砌体工程3700余立方米、路面恢复11.3万余平方米,需治理资金416.14万元。两项合计共需治理资金890.99万元,这对县级财政来说是一项较大开支,给县财政带来不小压力。

三是农村公路未实行有效管理。根据交通部门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因为农村公路点多、面广、线长,过于分散,而且很多通村公路是“断头路”,需原路返回,增加了巡查和管理的里程和难度。同时,随

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延伸和农村居民建房量的增加,特别是目前实施新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和危房改造,部分群众利用县乡公路和通村公路摆放建筑材料,侵占、损坏公路的行为时有发生。目前,县农村公路管理所共有职工3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人),实际有部分人员长期承担公路管养之外的其他业务工作;养护县乡公路的工人有80人左右,许多路段由于缺乏资金,

要做到保畅通都非常困难。总体上看,公路管养机构的现状是人员不足、资金不足、没有养护工程机械,油路养护没有机械根本没法进行,以现有的工程技术人员、路政管理人员的配置和数量,要管好2300多公里的农村公路,根本不可能对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管理。

四是乡镇对通村公路管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管养措施落实不到位,相当一部分通村公路处于“失养”状态。从督促检查的情况看,现阶段各乡镇虽然按照县政府的要求成立了交通运输管理站,但基本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是体制不明,公路管理站不属于正式编制单位,其站长或负责人由乡镇政府其他人员兼任,工作人员也只是兼职从事公路管理工作,还达不到专人专职的要求;乡镇政府在经费投入方面也不能满足通村公路管养的需要,甚至有的乡镇没有投入管养经费,“等、靠、要”的思想非常严重;各乡镇政府签订通村公路管养协议并从事公路管养工作的人员缺乏基本的技能,缺少必要的机械设备,也不能满足通村公路养护的需要。

三、农村公路管护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

解决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问题,必须改革现行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把农村公路管理纳入各级政府的职责,纳入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合理划分农村公路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权限,建立适宜的农村公路管理机构。一是要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的路子。现行的公路管理体制是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起来的,随着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这种公路管理体制愈来愈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并且对新形势下公路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建立适应市场规律的运行机制,允许和鼓励组建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养护工程专业队或公司,参与公路养护工程项目竞争,逐步转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护企业,推向市场。农村公路管养社会化的优势在于改变目前公路管护单位(农村公路管理所)人员不足、管理效率低下的状况,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以提高养护质量和投资效益,也有利于公路管护单位更有效地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对公路改善、大中修、绿化、水毁专项修复等适宜于市场竞争的养护工程,应逐步推向市场,实行招投标,以促进养护工程市场的发育,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这一改革的关键是县级财政必须有足够的财政预算投入,以保证公路养护工程的顺利实施。二是对农村公路管理所进行调整和充实,突出管理、服务职能,为推动农村公路管护市场化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县农村公路管理所现有人员一律不得承担交通部门其他工作任务,进行专业培训后,成立办事高效,人员精干、面向社会的新型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对列养的农村公路进行调查,负责监督并调控的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这两个思路主要针对县乡公路管护而言。

对于乡镇通村公路管护,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加强:

第一,要理顺通村公路管护关系,明确乡镇人民政府的管护责任。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必须根据《公路法》规定和交通部颁布并实施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贵州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贵州省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办法》理顺关系、明确责任。《贵州省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农村公路的小修保养工作,县道、乡道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负责;村道在乡(镇)交通运输管理站的指导下由村民委员会负责。因此,乡镇人民政府应作为本乡镇辖区内通村公路管养工作的组织者,乡镇交通运输管理站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规划和建、养、管工作的具体实施。县农村公路管理所应做好行业管理工作,负责全县通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统筹协调,着重做好通村公路养护质量的考核工作,对各乡镇交管站工作人员、养护工人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及协调管理工作,做好养护资金的审核、发放和监督使用工作。

第二,要建立以政府分级投入为主体,发动企业参与和群众自愿的原则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增加通村公路管护投入。要对通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养护资金保障是关键。这是做好农村通村公路管养的最基本的保障条件。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村公路建成通车后的养护资金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要求由地方财政投入固定的、有限的资金对通村公路进行良好的养护管理显然是不现实的。按照现行的通村公路管养标准,仅为年公里1100元(省级补助500元/公里,地、县配套600元/公里),在目前的物价水平上要保证通村公路通畅,实在是杯水车薪。很多乡镇由于财政困难,基本上没有资金投入到通村公路管养上来,也没有建立多种筹资渠道,使得公路管养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因此,要解决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问题,必须拓宽筹资渠道,扩大融资方式。在这方面,少数有矿山企业的乡镇已尝试由企业投入资金养护涉矿公路或进行通村公路改造,但这仅是少数通村公路,对于大部分沿线无矿山企业的通村公路而言仍需依靠当地受益群众筹资来进行管养,可通过“村规民约”或“一事一议”等方式来确定受益群众出资额度,作为现行年公里1100元管养标准的补充。乡镇人民政府必须加强对群众筹资工作的监督,以防止摊派行为的发生和充分用好有限的公路管养资金。

第三,要进一步完善通村公路管养机制,加强督促检查以确保管养措施落实到位。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还必须完善相应的责任机制。目前我县农村公路管理所结合县的实际制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了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标准,逐级签订了养护责任合同(其中明确养护管理人员管养的路段、养护质量要求、责任、工资等), 但还缺乏与之配套的奖励机制,在这方面应进一步进行完善。乡镇交通运输管理站要相对专业化,定期对各线的养护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并按奖励机制予以兑现,使得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措施到位。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受益农民应成为农村公路管养的主体,各乡镇可结合实际组建通村公路管养队伍,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农民养护工队伍,并保持相对稳定;如组建通村公路管养队伍存在困难,也可通过“一事一议”方式将管护责任分解落实到各公路受益村民组、农户头上,签订责任书,实行组、户联管,以户为主的通村公路管养责任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赋予了农村公路建设新的历史使命。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管理,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新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还需大家的共同努力。我认为,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高效、科学的公路管理及养护体制已经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只有相关职能部门充分引起重视,同心协力,切实履行职责,落实好有关措施,做到建养并重、有路必养,就一定能更好地巩固农村公路的建设成果,推动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走上良好的轨道,促进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发挥农村公路应有的作用。

推荐第2篇:基层组织建设机制调研报告

关于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落实 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机制的调研报告

城关区委组织部

根据全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为进一步完善《拉萨市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机制》和《拉萨市群团组织建设工作机制》,从4月23日起,由市委组织部牵头,由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团市委、市工商联和城关区委组织部等相关单位参与的调研组一行深入城关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试点单位开展了为期3天的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按照‚分领域、分行业、分团体‛的工作思路,围绕‚城市党建区域化‛、‚扩大群团组织覆盖面‛、‚增强行业党群组织工作影响力‛、‚创新基层党群组织设臵形式‛等内容,分别深入城关区八廓街道、扎细街道、蔡公堂乡,先后召开3次座谈会,全面细致地了解试点乡(街道)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群团组织建设现状、发挥作用情况,积极征求基层干部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 1

干部,加大对不称职、不胜任、甚至不作为的现职领导干部的调整力度,关心长期踏实工作、表现突出的干部,鲜明体现了党的干部路线和用人导向。精心挑选多批村 (社区)党支部书记赴北京、江苏、云南、四川等地考察学习社区工作先进经验,提高基层干部综合素质,并形成了街道社区干部赴内地挂职锻炼的长效机制。认真组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试点街道、社区及办公室工作人员赴北京市东城区实地学习考察网格化社会管理工作,加快推进作为试点单位的首府城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各项工作。通过制定下发《村(社区)‚两委‛班子绩效考核办法(试行)》, 先后两次提高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待遇,逐步建立起可行的村 (社区)干部激励机制。出台了《关于对城关区离职离岗村(居)基层干部实行生活补贴制度的意见》, 缓解了离职离岗村(社区)干部后顾之忧,体现了组织的温暖和关心。认真落实《发展党员规划》,定期开办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培训班,严格采取‚一荐、二选、三送、四包‛的方法发展党员,并结合发展党员工作开展‚一年绿化一所学校‛植树活动。充分发挥已建立的 42 个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的作用,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为大规模培训党员干部群众的主要平台,建立起分层次、重实效的培训模式,受到了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狠抓基层组织建设。以新成立街道党工委、寺庙管委会、

- 3

离退休干部职工‚心系城关、共享和谐‛大型活动。自治区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工作现场会在城关区成功召开。八廓街道党委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并与扎细社区党支部共同荣获‚自治区十佳基层党组织‛。扎细街道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 俄杰塘社区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狠抓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深入贯彻两个《条例》,以‚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年‛为契机,扎实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在全市率先建立法制警示教育基地,加大宣传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道德防线。注重机关效能建设,以工作承诺制为抓手,实行年初工作承诺、年中工作检查、年底述职述廉报告,推动工作落实,认真做好了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科学推进群团组织建设。城关区历来高度重视群团组织建设工作,通过健全引领机制,解决了动力不强的问题;通过健全联动机制,解决职责不明的问题;通过健全落实机制,解决执行不力的问题;通过健全创新机制,解决活力不足的问题;通过了健全互促机制,解决‚两张皮‛的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作为西藏首府城区,城关区应充分发挥首位度作用,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的桥梁纽带作用。近年

- 5

要以‚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为抓手,以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十八大为主线,以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目标,按照健全基层组织体系、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抓好重点领域的基层党建工作为基本工作方向,积极探索在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集中地建立党组织的有效途径,加大在中小学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工作力度,并加强寺管会党组织建设工作。

完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全社会各领域全面参与的党建工作大格局。在开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基层遇到的很大一个困难是驻区单位对社区建设的参与度不高、干部的社区居民意识不强,提高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意识和热情工作势在必行。近年来,城关区在县级和乡 (街道)层面全面推广了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两岛街道党工委在实行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工作上一直走在前列。要进一步规范和扩大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借鉴联席会议制度模式,以担任兼职委员等方式为手段,全面推广街道大工委制。建议驻区单位政工人事部门负责人和非公企业党组负责人进乡党委(街道党工委), 纳为兼职委员,流动党支部负责人进社区‚两委‛班子,切实建立沟通衔接机制,激发参与热情,实现共驻共建,共享改革成果的良好机制。

- 7

过组织对接、资源联享、活动联办、制度联建等方式,增强网格内党群共建合力。

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工作。目前,在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工作上存在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刻,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隐形党员、口袋党员多,流动党员重管理、轻服务等现象。要积极寻找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工作的突破口,进一步提升流动党员服务管理水平。加强与流动党员流出地党组织之间的联系,建立经常性沟通交流工作机制,并积极帮助城关区外省市县建立驻拉萨党支部建设工作。同时,要协调流出地党组织,在党员外出时,流出地党组织及时摸清党员的个人信息、从业情况、流动行踪、联系方式等,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 并积极与城关区流动党支部进行沟通,确保流动党员在管理上‚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要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工作,提高流动党员的党性意识。加大对流动党员的服务力度,注重关怀激励,主动为流动党员提供信息咨询、技能培训服务,对生活困难的流动党员给予救助。要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和发挥作用平台。定期召开流动党员座谈会,向流动党员通报全区的经济发展形势和党建工作情况,听取流动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坚持在流动党员中,组织开展‚党员奉献日‛等主题实践活动,组织流动党员积极参与村居建设管理。同时,要注重发现和培养流动党员中的优秀分子,评选‚优秀共产党

- 9

推荐第3篇:地税局监督制约机制调研报告

中共中央在《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年工作规划》中,把“加强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行使的监督”放在了突出位置,强化了对权力监督制约的着力点和针对性。而存在于税收中的“两权”,则是税务系统加强对权力行使监督制约的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在进一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如何深化“两权”监督制约,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机制,是我们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两权”监督制约的必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税务系统的“两权”,就是国家法律赋予税务人员行使的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每个税务人员为取得税收,必然要在税款征收、税源管理、税务稽查、行政处罚等税收业务中行使税收执法权。由于税收执法权具有自由裁量性,为保证每个税收执法人员行使权力过程中的公正、公平、廉洁、奉公,就必然要对权力运行的过程进行监督制约,以实现为国聚财、执法为民的宗旨。而对税务系统和队伍的人、财、物的管理,就是各级税务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行使行政管理权,而加强对行政管理权运行过程的监督制约,也是题中之义。因此,在税务系统加强对“两权”的监督制约,不仅是维护税务人员正当行使职权取得税收所必需的,也是税务部门从源头上有效预防腐败所必要的。

税务系统的“两权”运行过程,有其业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应的监督制约就具有艰巨性。在重点监督的对象上,不仅有各级税务机关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还有一些重要岗位的人员,以及为数不少的税收执法人员,具有不同层次、人数众多的特性;在权力运行的环节上,既有税款征收、税源管理环节,又有税务稽查、行政处罚等环节,其税款征收环节,又有纳税申报、税款核定、税款解缴、欠税清理等关节点,具有环节多、过程复杂的特性;在行政管理的体制上,由于我国对税务系统实行的是以垂直管理为主的行政层级管理体制,“看得见的监督不了、监督得了的又看不见”,在这个系统表现得尤为突出;在经济发展的水平上,由于经济决定税收,在税收任务的完成、税收管理的方式、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等,各地都存在差异,多少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认识,影响着“两权”监督制约的力度。

税收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重要形式。只要有国家存在就有税收,就有税务机构。税务机构作为国家设立的行政执法机关,凭借国家法律赋予的公共权力,对企业、单位和个人强制、无偿征收税收。有权力的地方就必然要有监督,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这是被历史和现实证明了的真理。所以说,税务系统的“两权”监督虽不是社会上的热点、难点问题,却是伴随税收存在而长期存在的问题。

因此,对“两权”监督制约,既是税务系统反腐倡廉必须要抓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其必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则是我们构建广西地税系统惩防体系中监督制约机制的出发点。

二、“两权”监督制约的目标要求和基本工作思路

当前,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税务系统与其它部门一样,仍然还存在着一些体制机制制度不完善的方面,存在着因权力滥用而导致腐败现象滋生的空间和漏洞。这些空间和漏洞较集中地凸现在“两权”运行的过程之中,如果我们对存在税务系统的“两权”运行监督制约轻重不分,平均使用力量,往往就达不到最好效果,我们这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也说明了这点。因此,从强化对“两权”监督制约出发,我们必须明确监督过程的目标要求,理清突出重点的基本工作思路,才能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目标要求

坚持对“两权”监督制约的目标要求是:“不出大问题,少出问题,不出问题”。这是一个监督工作逐级递增的层级式目标,是针对税务系统“两权”监督制约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以及整个监督工作过程需要逐渐健全完善来确立的,是符合人们对“两权”监督制约认识不断深化,对其规律逐渐掌握的客观实际的,也是这几年来工作经验的总结。

“不出大问题”,是从性质的角度出发,来控制腐败现象发生的程度。腐败问题从惩处对象来划分,这里可分为大、中、小问题。大问题,就是违法乱纪,已经超出纪律检查的范围,要由国家司法机关来惩处,即进入刑事处分;中问题,则主要是违纪,即使违法也是轻微,还够不上用法律来制裁,基本属于纪律处分范围;小问题,就是发现的是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即使涉及违纪,也属轻微还够不上处分,这类问题主要是以日常业务监督检查发现的为多数。不出大问题,也就是说即使出问题,也还未严重到要通过司法机关来惩处的程度,其危害和社会影响不大。

“少出问题”,是从数量的角度出发,来控制腐败现象发生的次数。因为一切事物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数量的控制就是防止腐败问题积少成多,使腐败现象控制在人民群众能承受的范围。对“两权”的监督制约,由于一些现行的客观因素和条件的制约,我们不能要求也不可能要求杜绝一切腐败现象,这样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才能朝着真正杜绝一切腐败现象的路上前行。

“不出问题”,就是杜绝一切腐败现象滋生,以实现对“两权”监督制约的最高目标要求。

(二)基本工作思路

几年来,我们对“两权”监督制约的探索和实践,初步总结出了一条基本工作思路,即按照构建惩防体系简便、易行、管用、有效的总体要求,以树立立体监督、全方位监督、重点监督、实效监督为指导,按照突出一条监督主线,打造两个监督平台,抓住三个监督重点,落实四位一体监督责任的工作思路,形成纵横交错的监督网络,以取得“两权”监督制约的最佳效果。

突出一条监督主线,就是在地税系统自上而下要明晰这样一条监督主线:即明确各级税收业务部门是首要监督层次,充分调动其他内外监督主体力量作为中间监督层次,地税系统纪检监察部门是最后监督防线的监督主线。各级税收业务部门是“两权”行使的职能部门,开展的日常业务与“两权”监督制约紧密相联,是实现“两权”监督制约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对“两权”监督制约就如空中楼阁,不会有任何成效。

打造两个监督平台,就是在各级地税机关要分别建立起对内的政务公开和对外的税务公开的两个监督平台,以调动内外监督主体的力量,使“两权”作为被监督制约方,有对应的明确监督者,置于一个经常受监督的环境和氛围中。对内的政务公开,主要是税务机关内部必须要向全体税务人员公开的人、财、物等政务内容,要求采取有关方式进行公开,以接受全体税务人员的监督。对外的税务公开,是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必须向社会和全体纳税人公开的税收业务内容,主要有“文明办税八公开”等,采取的主要方式有办税大厅的公告、网络化的“12366”纳税服务热线、各级税务机关聘请的社会监督员、行风评议员等,主动接受社会各监督主体,特别是纳税人的监督。对这两个监督平台的建设,各级地税机关都要加以重视,为积极主动接受各方监督主体的监督创造条件。

抓住三个监督重点。由于“两权”监督的对象具有不同层次、人数众多的特性,又由于“两权”运行的轨迹具有环节多、过程复杂的特性,我们不能皮毛胡子一把抓,而应该是有所侧重、有所突破。概括地说主要是抓住三个重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10个重点环节、基层税收管理重点岗位。抓住这三个重点,可以说基本上点中了“两权”运行过程的穴位,抓住了监督制约的关键所在。

落实四位一体监督责任。对“两权”监督制约,领导、业务部门、岗位人员、纪检监察部门都有责任。一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承担“一岗两责”,特别是分管领导既要廉洁自律,又要管好自己的人、自己的事,在“两权”的行使中真正将监督管理融入自己分管的工作中,负起职责范围内监督管理的直接领导责任;二是职能部门根据所管的业务,必须认真履行“一岗两责”,既要抓好本部门的业务建设,又要落实从源头上对“两权”监督制约的首要责任;三是要落实岗位责任,“两权”重点环节运行的各个关节点都涉及到岗位人员的权力行使,作为这些重点岗位的人员除了要严格要求和廉洁自律外,必须明确对与自己相关岗位的其它人员,还负有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制衡的责任,如果这个认识不到位,就有导致走向渎职犯罪的可能;四是纪检监察部门在“两权”监督制约中,必须在党组统一领导下,承担起组织协调和监督落实的责任。

实施基本工作思路,关键是落实部门责任,着力点是进行责任追究。落实部门责任是税收业务部门作为首要监督层次,必须承担“首要”责任,将“两权”监督与开展税收业务相结合,统一安排、统一落实、统一检查、统一考核,实现堵塞漏洞、同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防范,确实承担起首要责任。在现行情况下,针对出现还够不上违纪违法的问题开展责任追究,很难从现行的“两权”监督制度中找到相对应的措施和办法,这是责任追究的软肋。可行的只能是“脸难看”的办法,即亮出工作的“好、坏”,让“好”的得到大家认可,让“坏”的展现在大家面前,即使采取一些激励措施作为抓手,也必须要在现行奖励政策的下允许才行。

三、“两权”监督制约的保障措施和办法

中共中央在《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年工作规划》中,提出了今后5年要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的工作目标,其中,要求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基本形成。为此,我们在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中,按照已明确的目标要求和基本工作思路,必须采取有力的保障措施和办法,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形成广西地税系统“两权”监督制约机制。

(一)建立工作机制

各级地税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既是实施“两权”监督制约的组织者和责任者,也是监督制约他人的主体和被监督制约的对象,必须要以带好队的高度政治责任感抓好“两权”监督制约。为保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合力,取得实效,必须建立一个工作机制:实行党组统一领导,纪检监察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岗位责任落实到位,上下联动的工作体制和机制。为落实领导责任,将“两权”监督制约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每年的责任制布置、检查、考核当中,强化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促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自觉地将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两权”运行的全过程,把抓“两权”监督制约摆上议事日程。

(二)明晰岗位职责

由于“两权”运行过程涉及的环节多、岗位多、人员多,对每项权力运行过程中的环节必须清晰,对涉及到的每个岗位职责必须明确,这样才便于监督制约。为此,必须规范权力运行的程序,明晰运行的环节,做到定岗定责,岗责明确。如税款征收环节,关节点是开票、收款、入库,风险点是对现金收取的监督控制,当收取的税款是现金时,为杜绝开票时有“大头小尾”的贪污税款行为发生,有效措施:一是采取计算机开票,通过软件控制,使同一业务不能重复打印,或者实行票款分离来设置岗位;二是现金入库,必须有两人同时到银行缴库,并要求当天缴库当天结报,避免现金税款发生流失。

(三)提供制度保证

对“两权”运行的监督制约,必须解决一个由谁监督、怎么监督的问题,这就要求有一整套实施监督制约的管理办法,具体分为操作规程和考核评估制度。一方面,通过致力于现行制度的运用和欠缺制度的建立完善,形成一套科学规范易于操作的制度体系,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规章制度就制定到哪里,使“两权”运行的每个环节、每个重点岗位都有章可循,有可操作的办法,这主要由业务部门来拟订;另一方面,为了监察业务部门对“两权”监督制约的开展,还要有以考核评估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办法。为此,我们针对三个监督重点,要出台三个监督管理制度性文件:已经出台的《广西地税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桂地税党组字〔*〕45号),今年将要出台的《广西地税系统“两权”重点环节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列入明年出台的《广西地税系统县(市)、城区局基层税收管理重点岗位监督管理办法(试行)》,从而为“两权”监督制约提供制度保证。

(四)采用科技监控

目前,信息化技术已成为税收工作的技术支撑,与税收业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信息化,可强化“两权”监督制约的手段,进一步加大监督制约力度,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信息化技术在软件设计上,可以做到规范工作流程、界定岗位权限、明确岗位责任,达到程序上不可复制、流程上不可逆转、自动汇总、及时预警的要求,在一些重点环节、关键岗位,实施重点监控,记录操作轨迹,制约权力行使,从而达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目的。如发票领用缴销,设定一个数量上限,没有缴销就不能领用,对发票的私售乱开就能起到监督制约作用。因此,税务系统的信息化人员,要充分认识到“两权”监督制约的必要性,在开发运用税收业务软件时,一定要将监督制约的理念与税收业务流程的设计结合起来,强化“两权”监督制约,建立和完善“两权”人机结合的监督制约机制。

(五)开展考核评估

为保证“两权”监督制约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四位一体监督责任的落实,必须对每年的监督制约工作有一个考核评估。首先,税收业务部门作为首要监督层次,明确其职责是:监督什么、怎么监督、监督得怎样;其次,纪检监察部门作为组织协调,一方面要将执法监察与税收法规部门的执法检查结合起来,对各税收业务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另一方面要将各税收业务部门履行“两权”监督制约的情况,与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布置、检查、考核;再次,开展年终考核评估,即要求各税收业务部门对本部门一年来在“两权”监督中履行职责的情况写出评估报告,由纪检监察牵头组成评估小组,对各税收业务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考评,给出一个基本评价,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推荐第4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调研报告

对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建立和完善的思考社会矛盾纠纷,是由共同的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与人之间、人与集体之间、社会团体之间所形成的对立的事物。就其产生的原因和处理方式,有其外部的条件性和内部的规律性。从社会矛盾纠纷所处的地位、内容、性质来说,它是人民内

部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解决的方法有:情感的方法、经济的方法、法律的方法。本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对社会矛盾纠纷的产生原因、特点、调处机制现状和完善作了一些思考。

一、当前社会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

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性转换,促进了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思想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的深刻变革,带来了人们思想情绪的波动和利益格局的巨变,各种社会矛盾进入了高发期。社会矛盾的凸显,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既有经济因素也有政治因素,还有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无论什么样的社会,什们样的年代,主观因素都是社会矛盾纠纷产生的直接原因。如个体对物质、利益的占有欲;个体对事物偏激的喜好;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需求的不满足;社会道德天平失衡;不患贫而患不均;争强好胜;情感好恶等等。客观因素是社会矛盾纠纷产生的根本性原因,如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社会分配不均;新旧体制变革脱节导致主体之间利益冲突等等。

(一)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滋生矛盾纠纷的温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人民的生活水平整体不断提高。但区域优势、潜力优势、中心城市优势等等的开发与发展,随之导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各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少群众不从主观和客观方面去找原因,“不患贫而患不均”,由“不均”而导致心理失衡、失衡导致失控,最终导致了矛盾纠纷的产生。

(二)人口资源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反比发展,催化了矛盾数量的剧增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0%,在对社会资源,社会福利等公共产品占有方面,城镇人口本身就比农村人口享有了较优厚的待遇。而中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生育意识,城乡矛盾也相当突出。一方面,一对农村夫妇普遍生育2个以上小孩,城镇夫妇只生育1个小孩,少数城镇夫妇还不愿意生育,从而导致城乡人口比例越拉越大;另一方面,农业科技的全面普及及土地资源、自然资源挖掘潜力越来越低,引发农民人均收入的不断萎缩,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剩余,以就业、收入为核心的利益冲突,在个人、群体、行业、家庭、社区、城乡、地区以及彼此之间矛盾数量剧增,且纠纷的性质越来越复杂。

(三)新旧体制转轨,社会控制系统的缺陷与失控是矛盾纠纷难以消化的痼疾

任何体制的变革,都会带动思想、经济、体制、政治以及相互之间的深刻变化,尤其是当前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多元的利益主体共生,多种经济所有制并存,加之社会诚信尚未完全建立,法制不健全,市场秩序缺乏规范,固有的各种弊病相继显露出来。如医疗秩序,一方面是国家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秩序整顿,另一方面是医疗价格居高不下,屡禁不止;再如近年来个别地区加大计划生育执行力度,执行生育2孩及以上的育龄夫妇,必须施行绝育手术政策,这一政策不分时间界限,将原有合法生育2孩,免除绝育手术的一大批育龄夫妇一并执行,从而造成了一系列的矛盾。结果导致群众与党和政府行为对立,大多数育龄夫妇外出躲避;在家的与工作队员打“游击战”,群众伤害工作队员时有发生,开展计划生育工作难,再次造成一大批本不生育的生育大军等等。

二、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特点

从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整体状况来看,有两大特点,一是总体呈上升趋势;二是依法寻求法律援助、依法伸张正义的社会风气基本形成。从具体情况分析,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类型多样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纠纷类型增多。跨区域、跨行业纠纷,劳资纠纷,商品经营、信贷、投资纠纷,企业合伙、转包、拍卖、兼并、破产纠纷,土地征用、划拨、流转纠纷,安全生产纠纷,婚姻财产纠纷,优抚救济纠纷,赡养抚养纠纷等不断涌现,类型多样。

(二)主体多元化。随着新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秩序打破了旧经济模式和地区封锁,建立了竞争机制,各种利益主体应运而生。伴随各类主体的活动,矛盾纠纷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的发生日益增多。它不仅发生在公民之间,而且发生在公民、法人、非法人团体和组织之间,甚至发生在政府、干部与群众之间。

(三)内容复杂化。查阅每一件矛盾纠纷的处理,你会发现当前各种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各种成因交织在一起。往往既有历史因素、政策因素、经济利益因素,也有处理方法不当的因素;既有群众要求合理的一面,也有群众对党和国家政策不理解,要求过高、不顾

推荐第5篇:机制(本)习题01调研报告

182051424.doc班级姓名学号

习题

一、调研报告

题目:机械制造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要求:正规论文形式(题目、作者、摘要、关键字、正文、参考资料等);有具

体、动态的数据

选题参考:

1、关于“夕阳工业”和/或一国机械制造业的评价(学号:1~7)

2、加工精度(金属切削和磨削)和表面质量(表面粗糙度、表面机械

物理状态)(学号:8~14)

3、测量量仪及测量精度(学号:15~21)

4、切削用量(普通切削和高速切削的切削用量、普通磨削和高速磨

削的切削用量、强力磨削的切削用量)(学号:22~28)

5、加工自动化(大批大量生产:流水线、自动线)(学号:29~35)

6、加工自动化(中、小批生产:数控机床、FMS、CIMS、工业机器

人、自动化系统研制单位数量)(学号:其余学号)

推荐第6篇:广东省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调研报告

广东省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调研报告

来源: 人民网-理论频道

作者:陆俊华

2010-12

自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应急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应急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近几年来,我们有效应对了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玉树特大地震和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山西王家岭煤矿特大透水、松花江水污染等事故灾难,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拉萨“3.14”、乌鲁木齐“7.5”等社会安全事件。

为了总结地方应急管理的经验,推动应急体制机制建设,根据中央党校的教学安排,第29期中青一班四支部调研组,于2010年11月9日至17日到广东省就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问题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先后与广东省政府、广州军区、广州市、东莞市、深圳市、深圳南山区有关领导,及有关市(区)应急办、省防汛抗旱防台风指挥部办公室,广州、深圳海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考察了广东省应急指挥中心、广州亚运会亚残会总指挥部、亚运安保军队联合指挥部、番禺赛区运行保障指挥中心,到深圳南山区桃源街道应急指挥中心、综治信访维稳接待大厅进行实地了解,与东莞市卫生局、常平镇负责同志进行了交流。现将有关情况和建议报告如下:

一、广东省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近年来,广东省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有关要求,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属地管理,统一指挥、军地联动、综合协调,分级响应、分类处置、社会参与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应急管理体制比较完善。2007年,广东省成立了省应急管理委员会,由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主任,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省政府相关副省长和驻粤军队、武警(下同)负责同志任副主任,并成立21个专业指挥部,省应急管理委员会在省政府办公厅设立副厅级的办事机构(即省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各专业指挥部以相关厅局作为办公室,军队、武警有关单位为相关应急指挥机构的成员单位。目前,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121个县(市、区)均成立了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在亚、残运会等重大活动中,广东省及举办赛事的市、区均成立了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的专门机构。

(二)应对突发事件的运行机制较为健全。各级应急管理委员会按区域统筹部署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在特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需要可由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任总指挥、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一线总指挥。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或分管负责同志任总指挥。指挥机构启动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急办以及党委宣传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应对处置工作,应急办主要承担与各方面联络沟通,发挥运转枢纽作用。单一灾种的处置由相应专业指挥机构负责,军地各成员单位参与,应急办主要是负责信息报告、跟踪事态和综合协调。有的地方对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特别是对影响范围和处置责任边界不清晰的突发公共事件,交由应急办协调处置。

(三)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得到加强。调研中了解到,广东省各地在街道办事处(乡镇)建立起了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一专多能的应急工作机构和运行机制,有机整合了应急、综治、维稳、信访(群众)工作等职能。例如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办事处设立了综治、信访、维稳、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为一体的工作机制,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发动群众参与防范突发事件和社会管理,把应急管理与日常的社会管理进行了有机融合。该区还设立了由社区保安组成的应急小分队,每个街道约30人,集中住宿,半军事化管理,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及时调动赶赴现场,进行先期处置。同时,全省各区县建立了以公安消防队伍为依托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并推动加强防汛抗旱、地质灾害、森林防火、公共卫生等基层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

(四)进行了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深圳市在机构改革试点中,整合原应急指挥中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民防办、地震局,组建了市应急管理办公室(加挂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民防委员会办公室、地震局的牌子),由市政府办公厅归口联系,形成了“大应急”管理格局。改革后,资源得到整合,原来分散的人员力量得到有效集中和加强;机制更加完善,随着机构职能覆盖面的扩大和内设机构及人员的调整,宣传培训教育、监测预警预防、应急救援保障等机制得到完善;协调更加顺畅,机构改革中深圳市精简政府工作部门15个,应急管理涉及的部门和事项相对集中,日常协调事项,特别是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协调更加顺畅。此外,广州、深圳海关把应急管理与海关业务风险、打击走私、口岸监管相结合,设立风险管理运行控制中心,实行合署办公。

(五)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有新的探索。广东各地根据需要探索了一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做法。全省建立了约2.5万人的基层信息员队伍。深圳市组建了公安消防、红十字会、海上搜救和山地应急救援四支应急志愿者队伍。深圳市南山区建立了从直属部门推荐,经组织部门考核,由正科级干部组成的应急预备突击队,并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锻炼平台。广东省成立了应急管理学会,推动应急管理产、学、研一体化,促进应急管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暨南大学设立了应急管理学院。

二、关于对广东省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的基本看法

总的看,大家反映从近年来广东省防范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工作实践看,广东省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的建设情况是合理的。一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的特点,可动员各方面力量开展安全防范和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二是既符合我国由地方党委政府对安全和稳定工作负总责的制度性要求。又体现了分类负责,分级响应的特点。三是基本明确了领导机构(应急管理委员会)、指挥机构(各专业指挥部)、执行机构(各部门)、办事机构(政府应急办)等各方面的关系,有利实现统一指挥、各方面联动。

调研中,许多单位反映,目前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应急管理职能需进一步规范和明确。一是防范职能还需落实。目前,有的地方或领域把防范工作归由专业应急指挥机构负责,有的归由常态职能部门负责,缺少统一规定,还有的不够明确,防范工作往往不到位。二是有的部门职能相近或交叉。一些同志反映,在应对洪涝、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方面,气象、水利、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等部门都有监管,但各管一方面,由于涉及部门多,一方面需要相互配合,防止出现的漏洞;另一方面要防止建设项目重复交叉。三是在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中,利益诉求对象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不够,在处置中有的以信访联席办为主,有的以维稳办为主、有的以应急办为主,领导同志觉得谁能调动各方面资源就用谁,或是那位领导同志负责指挥就用谁管的力量。

(二)在突发事件处置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指挥协调。在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中,由于大部分应急救援处置队伍都是由隶属不同的上级部门指挥派遣,有时存在各自为阵、各自为战的问题。而指挥部往往是在达到一定伤亡后才启动,结果造成统一指挥的滞后。

(三)应急管理办事机构还有待完善。调研中一些同志反映,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各地应急管理办事机构的职责任务不同,不同地市应急办级别不同,协调能力和发挥的作用也不同。有的地方凡是发生突发事件,领导都交给应急办负责组织协调;有的地方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不能发挥作用。有的地方反映,发生事故后有的领导让应急办负责去事故现场协调,有的则让市府办公室其他单位去,作为地方应急办很难把握,最好有明确的制度。二是应急办与同级部门应急机构、军队应急部门还需加强联系。总参作战部设立了副军级应急办,但各大军区作战部还未设立应急办,影响军队与地方应急处置工作的衔接和开展。

(四)在应急体系建设及运行协调上还有待加强。在专业应急队伍建设、通信手段、信息报送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综合和统筹。国家层面上,军队、武警已纳入国家应急体系;省一级虽然军区制订了这方面规划,但还未与地方协调。地方与军队、武警的应急通信还未实现对接,不能相互联通。军地之间、部门之间突发事件的信息通报、传递,虽有制度,但预先通报不够及时。

(五)深圳市“大应急”体制改革试点的问题。一些同志反映,改革后的深圳市应急办存在以下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应急办的定位是应急管理委员会的办公室,应该是一个超脱职能部门的办事机构,行使政府的职能部门职责是否合理。将安全生产监管局、地震局、人防办合并到应急办,直观上看是加强了应急管理工作、但实际上造成应急办将70%的力量行使安监局、地震局、人防办的职能部门的职责,削弱了综合应急管理的作用。二是上下内部业务不顺,安监审批、执法、培训等职能交给了其他部门,但应急办挂了安监局牌子,国家和省安监部门所有向深圳市布置的工作都交应急办,应急办又分到其他部门;地震局的工作由应急办一直负责到地震台网;人防办的业务与应急关系并不大,但其所有业务都由由应急办承担。

三、完善我国应急体制机制内在要求及原则

建立完善我国应急体制机制,应当从实际出发,符合国情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内在要求。一是现阶段我国突发事件具有高发性。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发达国家经历

三、四百年工业化过程的矛盾,在我国现阶段集中表现,特别是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与环境破坏和自然灾害的矛盾、生产高速增长与安全保障能力较低的矛盾、利益格局变化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这些矛盾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使我国进入了矛盾高发期和凸显期。二是突发事件的多样性。我国是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的大多数突发事件在我国都存在,仅靠一个部门难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需要多方面配合。正如调研中有的同志说的“一个部门难以穷尽突发事件的无限责任,应该分级分类的承担责任”。把应急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各个领域和层级。三是突发事件的破坏性。灾害发生后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衍生出其他灾害,造成的损失扩大。所有突发事件表明,第一时间的有效处置是控制事态发展和减少伤亡损失的最佳时机。这些必须依靠事件发生地所在企业和单位,以及基层应急队伍的及时反应才能做到。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十分重要。四是应急处置的协同性。处置突发事件需要地方、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参与和应对,如非典、甲型H1N1流感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都是由相关地方和部门共同防范控制。同祥,任何一起重大自然灾害,应对处置工作都需要抢险救援、医疗卫生、善后安置、社会稳定等各个方面的共同配合才能完成。

总结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实践,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的原则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统一原则。实现统一指挥,协同应对,保障有力。二是效率原则。做到分级响应、分类处置,全面落实属地管理的责任,实现快速反应,各系统高效运转。三是预防原则。实现预防与处置相结合,以预防为主,把预防寓于日常管理之中。四是依法原则。在法律范围内明确常态与非常态体制机制的相互转换和有机统一,做到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五是节约原则。减少职能上的交叉重复,有机整合调动各方资源,使应急资源实现优化配置。

按照以上要求和原则,我们认为我国现行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基本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有利于落实预防为主,防范和处置相结合的工作要求;有利于发挥全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充分调动各种应急资源。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在应急体制机制建设方面也有不同模式,概括起来有三种,一是美国、俄罗斯的大部制,以救援为主,实际上美、俄两国应急管理也是总统-委员会-专职应急管理的部门,并实行部门联动。美国国土安全部下设联邦紧急管理事务管理局,同时行使其他职能。二是英国、日本等国,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设立应急决策机构和办事机构。三是德国等一些国家在牵头部门设应急职能机构。我国现行应急体制机制与英、日等国模式相近。各国模式不同主要在执行层,国家层面都由政府首脑、委员会、办事机构、执行部门组成,只是责任和权力的分工不同。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在应对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所表现出的救援效率和动员能力给予高度肯定。

四、关于完善我国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的建议

加强应急管理,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应急管理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进一步完善我国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理顺应急机构与职能部门的关系。应对法规定,应急管理包括预防、监测预警、应对处置和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其中防范工作,特别是防灾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是属于常态下生产过程和社会活动中的工作,应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因此,依照“管生产也要管安全”的原则,依法明确常态下的预防工作由相应的职能部门承担。例如,城乡规划建设部门要参与城市防灾方面的工作;生产管理部门要进行安全生产管理;食品安全方面,食品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的安全,哪个部门主管就由哪个部门负责。这样才能实现安全与生产的有机统一和结合。进入突发事件和处预警置阶段后,由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进行处置。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要立即转入常态工作,包括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恢复重建工作应该由规划、建设等部门及业主单位承担,并使灾后重建在恢复的基础上实现更好的发展,实现常态与非常态的有机结合和转换,避免应急管理包揽一切事务,出现什么都管,但又管不了、管不好的情况。

(二)进一步明确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能定位。考虑到我国应急资源分散的现状及灾害的衍生性,应急指挥机构应当涵盖其发生可能衍生危害的相关领域,特别是自然灾害领域。随着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推进,相关联的指挥机构应该是超脱于部门职能之上的、由各相关部门组成的非常态的机构。这类机构分类不宜过细。例如,气象灾害、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相关联的灾种,灾害往往会发生关联和演变,甚至会对工农业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安全造成较大影响,极易出现安全漏洞、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损失的扩大,因此要加强指挥机构各成员单位的协调联动,使其具有更广泛的综合,实现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和处置力量上的整合,以提高效率。

(三)充分发挥应急管理办事机构的协调和枢纽作用。一是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领导机构下的办事机构,是各级应急管理的枢纽,主要承担应急值守、信息报告和综合协调职能,应当设立在各级政府办公厅(室),可在其内设,也可由其归口管理。二是基本规范各级应急管理办事机构的职责,确保上下有效联动。特别是要明确发生突发事件之后应该承担的职责。常态下,各级政府应急办主要是负责组织做好应急准备,包括制定预案、应急体系规划、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各专业指挥部的办事机构设立在相关主管部门。三是要加强应急办事机构与各专业指挥机构的联系,保障信息畅通和指挥决策有效运行,保障突发事件发生后由常态迅速向非常态的应急机制转换。四是考虑到军队武警参与处置突发事件任务不断加重,以及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不断增强,建议在大军区作战部门和武警有关单位设立应急办。五是各地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偏小、协调能力偏弱、编制偏少、建议参照深圳模式进行加强,但是要考虑人防办与城乡建设部门联系密切,地震与地质部门相关,相关职能应调整到职能密切的部门。

(四)完善监测、信息报告、处置等环节的协调联动机制。目前各系统都在加强应急能力建设,要整合资源,提高水平。在自然灾害监测方面,为了避免重复浪费,要注重提高监测水平和能力,防止在同一区域重复建设监测点。要进一步加强相关部门之间、军地之间的预警信息的传送,确保相关部门和军队武警之间做好应急准备,提前到位,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效能。要完善中央在地方的企业和单位在突发事件处置中与地方政府的应急联动机制。各级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应做好协调和综合性信息分析工作,以及力量和装备的有效调动。

(五)高度重视基层应急力量建设。要充分发挥基层应急组织机构和队伍一专多能的作用,实际上各系统部署的工作的落实,都是由基层组织完成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应急防范与处置、群众工作、社会安全、国防动员等许多工作都在基层组织中进行整合,并加以落实。应对重大的突发事件,基层单位的主要负责是风险防范、监测和先期处置,关键时刻是由上级组织专业指挥部门调动力量来完成。目前,各地在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方面,创造许多好做法好经验。如:深圳南山区桃源街道实施“一格三员”(一个网格,监督员、管理员、协管员)精细化管理,浙江诸暨枫桥镇的基层应急管理模式,山东济南创建平安社区等。建议进一步总结基层经验,并结合实际加以推广。继续加强基层应急队伍体系建设,以公安消防队伍为依托的综合应急队伍,以优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依托建设一专多能的应急救援队伍,继续加强森林草原消防、矿山应急救援等基层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

(陆俊华: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

推荐第7篇:城市管理“大联动”机制调研报告

城市管理“大联动”机制调研报告

2010年4月,闵行区成立了全市首家区级城市综合管理和应急联动中心,先后整合了公安110指挥中心、城管网格中心、民生热线、党务信箱、区长信箱、区应急值班电话,实现与52个职能部门、13个街镇分中心和512个基层工作站信息共享和工作联动。是闵行区首创的城市综合管理和应急联动机制——大联动,这是对城市社会管理的一种新探索,体现了政府关注民生、打造“服务型政府”,在全国尚属首创。

时隔三年后的2013年9月,我组成员有幸前往位于闵行区光中路696号的“大联动”中心实地参观,深刻了解“大联动”机制。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首先,我们从根本上了解了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联动”。闵行区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主动破解社会管理难题,推行了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机制,建立了区、街道、居村委三级管理网络,整合了各类管理资源,政府职能部门之间通过信息化平台,基本实现了服务、管理、执法得协调与联动,并将城市日常管理与应急管理有效衔接。大联动机制立足于民生服务与社会前端管理,第一时间受理、发现和解决城市管理各类问题,着力将民生诉求、矛盾隐患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前端,让本区市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大联动改革带来的服务便捷、管理有序、社会和谐,均等享用政府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其次,具体讲述了大联动案件办理的流程。第一本区市民群众通过962000热线电话、网络等途径反映的民生问题,由区城市综合管理和应急联动中心统一受理。第二区联动中心将所反映问题在系统中生成任务,根据案件类型和事项归属,派至相关部门或单位处理,并规定办结时间。第三相关部门或单位接到任务单后,根据要求着手开展现场处置工作。第四相关部门或单位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将案件办理情况报区联动中心,并视情请求结案。第五区联动中心致电回访反映人,核实案件办理结果,符合结案标准的,区联动中心给予结案并归档;不符结案标准,区联动中心继续跟踪督办,确保案件办理质量。最后,扼要说明市民群众参与大联动及公众如何监督大联动。本区市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或发现政策咨询、社会保障、教育入学、物业维修、市容环境、市政设施、食品卫生、公共安全等方面问题,可24小时拨打热线962000,或登陆区政府网站进入“大联动”栏目进行网上咨询、求助、投诉、建议。而进入“大联动公开”栏目后,一是可查询本人通过962000热线或网络途径反映案件的办理情况,并可对办理结果做出满意度评价。二是可随时了解和掌握区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办理民生诉求的工作绩效状态,可针对各部门、各单位依法行政履职情况,提出个人意见、建议及评价。

现行城市管理体制中,管理层次多、行政力量各自为政、社会资源缺乏有效整合与利用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管理水平提升的瓶颈因素。

一、是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发展需要。当前,我国城市管理体制弊端集中表现为权限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政出多门,其结果是条线垂直管理和街镇属地管理时常难以有效耦合,条线职能部门虽较多地集中了城市综合管理资源配置的权力,但因管理力量有限等原因往往是“有权管、看不见”,街镇属地管理因缺乏相应的权和利作保障,往往是“看得见、摸得着、无权管”,客观上造成城市公共管理的低效。

二、是行政执法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受部门型管理体制影响,本区城市管理过程中执法力量不足,执法条线分散等问题造成了各部门独自为阵,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非常卖力工作,忙忙碌碌,但大家各管一块,力量分散,信息屏蔽,缺乏长效整合机制形成不了整体合力,在一波波的闪电式的专项整治行动下,每个部门

都深感管理力量紧缺,纷纷不断要求增编加人,致使政府行政执法和社会控制成本不断增加,而城市综合管理绩效却无明显提升。

三、是各类社会协管力量缺乏整合。截至2009年5月20日,包括“万千百人就业项目”在内,本区已有治安辅助巡逻、交通协管、社区保安、市容环境协管、环保协管、房屋协管等27类就业劳动组织194家,从业人员达18470人,分别由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综治办、公安分局、民政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人口办等部门分散管理。从全区整体来看,各种社会管理力量总数并不少,但由于各支队伍缺乏充分整合,至今尚未建立资源最优化组合和最大化利用的格局。

建立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新机制,是一项管理改革,更是一项机制创新,其目的就是要探索和建立符合闵行区情的城市综合管理长效机制。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新机制,是以“整合资源抓源头、综合治理保稳定、化解隐患促和谐”为最终目标,以“管理力量大整合、社会服务大集中、信息采集大平台、矛盾隐患大排查、社会治安大联防、行政执法大联动”为工作思路,通过设立区、街镇和社区三级“大联动”网络, 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以社会前端管理为重点,充分整合各类管理资源和管理力量,以推行数字化城管为支撑,以建立网格化的责任机制为基础,加强依法行政,促进社会和谐,建立集服务、管理、执法为一体的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新格局。

实施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新机制,旨在三个方面实现城市和社会管理效能的转变:一是社会协管力量的整合与统管;二是各类政府管理信息的集中采集与共享;三是政府职能部门之间行政执法的协调与联动。

建立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新机制的现实意义

1、建立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新机制,推动城市管理机制创新,有利于不断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

2、建立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新机制,整合城市管理力量和资源,构建长效的联动运作模式,有利于解决城市管理瓶颈问题。

3、建立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新机制,以社会前端管理主动化解各类矛盾隐患,有利于建设和谐闵行。

建立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新机制的主要举措

(一)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的组织架构

1、建立区级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工作网络

(1)成立区“大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2)成立区级“大联动”中心。

2、建立街镇“大联动”中心

街镇是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强化“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核心载体,因此,必须要建立实体化街镇“大联动”中心。

3、建立社区“大联动”中心

各街镇“大联动”中心,综合考量本地区实际情况,下设若干个非实体性社区“大联动”中心。

(二)城市综合管理力量的整合

1、整合目标。管理力量的整合包括两个方面:首先,社会协管力量的整合。 社会协管力量的整合,由区级负责统筹,街镇统一管理,社区集中使用。 其次,政府职能部门行政执法力量协调联动。

2、整合内容

(1)社会协管力量的整合。按照“先行试点、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的工

作思路,分阶段推进“大联动”社会协管力量整合。

(2)行政执法力量的整合。不主张组织体系上的整合,主要体现在信息互通和执法联动上。坚持依法行政、分类管理、主动指导、靠前服务,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区、街镇两级执法向街镇为主执法转变;从各职能部门多头执法向街镇以块为主的综合执法转变;从“处置问题”向“发现问题”前端延伸,真正实现权责统一,提高基层管理能力。

(三)“大联动”机制的推进步骤

1、划分管理网格。

2、配置管理力量。

3、开展常规管理。

对于建立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新机制的几点建议

1、全区上下应切实统一对“大联动”新机制的思想认识

2、强化组织领导,为解决“大联动”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体制机制难题提供保障

3、克服困难,有序推进,积极稳妥做好相关协管力量整合工作

4、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建立街镇综合执法与条线专业执法协调联动长效机制

5、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构建集约高效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新格局

6、实行“大联动”新机制改革应统筹兼顾,把握好几个结合

推荐第8篇:风险防控机制调研报告

绿森林业有限公司党委

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调研报告

——绿森公司风险防控机制领导小组

按照鹤岗分子公司党委《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实施方案》总体部署、工作要求,结合林业的工作特点,本着紧密联系岗位实际,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以岗位为点,以分管业务为线,深入分析了绿森公司廉政风险防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制定相应措施,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廉政风险

1、思想道德方面

以分子公司党委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实施方案为统领,以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矿林发展氛围为目标,结合绿森公司输实际,找准廉政风险,落实防控措施,形成长效机制,细查思想道德风险点。为了避免查找的风险点不准、不实,都是些泛泛而谈空话的现象,我们严要求、严识别、严界定,自觉做到密联系实际,即紧密联系自己的日常表现实际。这样就使每名干部查找的廉政风险既具体、又实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素质低;工作敷衍,组织观念不强;作风漂浮,不深入基层实际;不注意办公节约、铺张浪费;工作软弱,作风涣散;受到外部因素的诱惑、干扰而导致不廉洁行为。

2、制度建设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以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解决滋生腐败的深层次问题,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力度。加强监督检查,对本单位、本部门规章制度,特别是对拥有行政审批权、执法权以及人、财、物管理权等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岗位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梳理。鹤岗分子公司党委颁布《十条禁令》后,绿森公司结合本单位实际从新修改了绿森公司《防火戒严期占地纪律》,构建防控制度审查机制。

3、明确岗位职责

岗位职责整体存在廉政风险点,廉政风险查到岗,风险隐患界到点,这是廉政风险防范工作中我们的一项具体举措。具体实施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岗位为点,以分管业务为线,环环相扣查找廉政风险点,确保风险点查得准、找得全、定得实。公司一直围绕绿化的整体工作从绿化项目、苗木采购、财务资金使用、物资采购等方面入手,对绿化工程、苗木采购、计划财务、物资采购等岗位逐一排查廉政风险点。

二、针对上述廉政风险,绿森公司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1、领导重视,全面发动开展廉政风险排查防范

公司领导深入基层,广泛调研出思路。公司党委针对如何完善惩防体系建设,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问题,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公司全面推开廉政风险排查防范的工作思路。

2、各司其职,形成合力。

搞好反腐倡廉的理论学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宣传教育;加强对党员干部反腐倡廉的学习;纪检部加强了干部和党员遵纪守法的警示教育和党纪法规知识的测试与答卷等;各基层党支部落实党员干部中心组的学习中,注意将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内容学习。

3、完善廉政制度建设

按照“一级管一级、一级带一级”的要求,在党委与基层单位正职签订责任书。将廉政建设责任制列入基层班子任期目标中,根据党委反腐倡廉工作任务总体安排,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制定年度廉政建设的工作任务,并分解落实责任人。

三、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工作

1、纪监部门每年要开展一次工作检查,检查各单位反腐倡廉工作计划制定和任务分解情况以及对上级文件、指示精神在本单位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并积极协助党委对各单位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考核。

2、组织开展专项检查,以加强和督促工作的落实,纪监部门根据上级的精神和学校党委的要求,完善物资设备和采购制度,绿化工程验收工作,党员干部重大事项申报等专项检查,推进绿森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推荐第9篇:干部实绩考核机制调研报告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Style Definitions */table.MsoNormalTable{mso-style-name:普通表格;mso-tstyle-rowband-size:0;mso-tstyle-colband-size:0;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parent:\"\";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mso-para-margin:0cm;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font-size:10.0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ansi-language:#0400;mso-fareast-language:#0400;mso-bidi-language:#0400;}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为加强科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该县在干部考核的目标体系设置、方法措施完善、考核结果运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逐步建立了一套“以德才素质为基础、以工作实绩为核心、以量化考核为手段”的干部考核机制,推动了干部考核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突出重点、力求精简,增强考核目标设置的合理性。该县在考核班子、评价干部时,始终把发展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把工作实绩作为突出的考核指标,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尽量精简、力求考实”的原则,合理设置考核目标。今年,根据全县“三线富民、八业强县”的总体目标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重新修定的乡镇领导班子考核目标,由原来的20项精简为11项,包括财政收入、三线农业、项目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计划生育工作、信访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反邪教工作、安全生产工作,其中财政收入、三线农业、项目建设为重点考核目标,占考核目标总分值的三分之二。通过合理设置考核目标、加大重点目标考核力度,树立了干部考核的正确导向,营造了一种“重实干、创实绩、争一流”的竞争氛围。

二、量化计分、位次管理,增强干部考核的科学性。针对以往实绩考核刚性不强、标准不细的现象,制定了一套可操作性强、准确性高的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实用有效的量化、细化标准。将乡镇领导班子考核赋分内容分为两大类,17项,总分150分,包括考核目标90分、综合评价60分。其中考核目标分为重点目标(财政收入、三线农业、项目建设)60分、常规目标(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14分、否决目标(计划生育工作、信访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反邪教工作、安全生产工作)16分;综合评价分为民主测评15分、县直单位评价15分、县级领导评价10分、考核组评价20分。领导干部考核赋分内容分为4项,总分100分,包括民主测评20分、工作实绩40分、领导评价20分、考核组评价20分。考核评价结束后,根据既定的计分办法(考核目标按排位折分,综合评价按档次比例折分)和评价标准进行综合计分排位和档次评定。考核结果实行位次管理法,领导干部的位次分为三种,分别是同级位次,将同一乡镇的副职领导干部进行排序,看其在本单位的位次情况;同职位次,将所有乡镇同一职务领导干部进行排序,看其在同职中的位次情况;综合位次,将所有乡镇领导干部进行总体排序,看其在全县的位次情况。通过位次管理法,可以比较任何两名领导干部位次高低,由此也形成了乡镇科级干部考核数据库,增强了考核结果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三、扩大民主、注重公论,增强干部考核的准确性。一是扩大民主测评范围。乡镇包括机关全体工作人员,所属企、事业单位和派驻乡镇的工商、税务、法庭、派出所等机关、事业单位负责人,部分老干部,县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书记、村主任。县直单位包括本单位全体干部职工,部分老干部,县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二是扩大个别谈话范围。做到“三个必须、两个不少”,即必须与领导班子所有成员进行座谈,必须与上级主管领导进行座谈,必须与考核单位所属的县级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座谈;中层干部座谈面不少于80%,一般干部不少于20%。三是扩大征求意见范围。变单一评价为多点评价,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行风监督员等各方面的作用;组织乡镇对县直部门的服务质量、执法水平、办事效率满意程度进行评价,组织县直部门对乡镇的对口业务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广泛征求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上一级对口部门、主管部门的评价意见,建立了“上评下、下评上、横向评、纵向评”的全方位、立体式、多视角评价体系,使考核结果的群众公认程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四、完善配套、注重方法,增强干部考核的全面性。一是实行考核预告制度。在实地考核前将考核目的、考核时间、考核对象、考核组成员以及联系方式等予以公布,增强了干部考核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二是实行考核责任制度。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坚持谁考核谁负责,强化考核人员责任观念和纪律意识,明确职责,规范程序,严肃纪律,加大对考核失误责任的追究力度。三是实行考核结果反馈制度。即通过媒体通报、领导谈话、集体讲评等形式,及时反馈考核结果,使考核对象及时了解组织对自己工作优缺点、成绩及问题的评价,便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四是改进民主测评方法。实行“集中讲解、分散填写、统一收回”的填表投票方式,确保了测评结果的真实性。在民主测评的基础上增加民主评议内容,作为个别谈话的重要补充形式,让参评人员充分表达个人意愿。五是年度与平时相结合。通过日常工作调研、随时检查、个别谈话等方式,及时掌握和分析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动向及倾向性问题,做到常提醒、常教育、常监督、常考核,并将平时考核作为年度考核结果评定的重要补充。

五、奖罚分明、促进工作,增强干部考核的实效性。在干部考核结果的运用上重点抓好“四个衔接”。一是与干部使用相衔接。县委规定,凡提拔使用的干部必须提供近三年的年度考核结果,其中有一个年度被评定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的,不得提拔使用;同等条件下优先从考核为优秀的干部中遴选。对考核为基本称职的领导干部提出诫勉,限期改进,或视其具体情况,调整领导职务,对考核为不称职的领导干部给予黄牌警告,连续两年考核为不称职的,视具体情况责令辞职、降职或免去领导职务。二是与班子调整相衔接。对考核为实绩一般、实绩较差的领导班子由县委有关领导进行集体谈话,限期改进,必要时采取组织措施予以调整。三是与干部教育管理相衔接。实行年度考核集体谈话制度,在年度考核结果公布后,县委主要领导根据考核情况逐班子进行集体谈话。特别对考核结果不理想的领导班子,都具体指明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对存在一定问题的干部,实行警示教育和诫勉谈话。四是与奖惩相衔接。对考核为优秀的领导干部除采取嘉奖、记功、授予荣誉称号、晋升工资等形式进行奖励外,必要时还要给予重奖,今年,县委将拿出25万元对实绩突出的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予以重奖,规定考核为第一名的给予奖金5万元,其他考核为实绩突出的领导班子按排位依次递减5000元,在领导班子所获奖金中,党政正职各获20%,其他副职领导干部平均分配剩余的60%,对考核为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的领导干部免发奖金。

推荐第10篇:干部实绩考核机制调研报告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Style Definitions */table.MsoNormalTable{mso-style-name:普通表格;mso-tstyle-rowband-size:0;mso-tstyle-colband-size:0;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parent:\"\";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mso-para-margin:0cm;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font-size:10.0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ansi-language:#0400;mso-fareast-language:#0400;mso-bidi-language:#0400;}

为加强科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该县在干部考核的目标体系设置、方法措施完善、考核结果运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逐步建立了一套“以德才素质为基础、以工作实绩为核心、以量化考核为手段”的干部考核机制,推动了干部考核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突出重点、力求精简,增强考核目标设置的合理性。该县在考核班子、评价干部时,始终把发展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把工作实绩作为突出的考核指标,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尽量精简、力求考实”的原则,合理设置考核目标。今年,根据全县“三线富民、八业强县”的总体目标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重新修定的乡镇领导班子考核目标,由原来的20项精简为11项,包括财政收入、三线农业、项目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计划生育工作、信访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反邪教工作、安全生产工作,其中财政收入、三线农业、项目建设为重点考核目标,占考核目标总分值的三分之二。通过合理设置考核目标、加大重点目标考核力度,树立了干部考核的正确导向,营造了一种“重实干、创实绩、争一流”的竞争氛围。

三、扩大民主、注重公论,增强干部考核的准确性。一是扩大民主测评范围。乡镇包括机关全体工作人员,所属企、事业单位和派驻乡镇的工商、税务、法庭、派出所等机关、事业单位负责人,部分老干部,县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书记、村主任。县直单位包括本单位全体干部职工,部分老干部,县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二是扩大个别谈话范围。做到“三个必须、两个不少”,即必须与领导班子所有成员进行座谈,必须与上级主管领导进行座谈,必须与考核单位所属的县级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座谈;中层干部座谈面不少于80%,一般干部不少于20%。三是扩大征求意见范围。变单一评价为多点评价,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行风监督员等各方面的作用;组织乡镇对县直部门的服务质量、执法水平、办事效率满意程度进行评价,组织县直部门对乡镇的对口业务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广泛征求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上一级对口部门、主管部门的评价意见,建立了“上评下、下评上、横向评、纵向评”的全方位、立体式、多视角评价体系,使考核结果的群众公认程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四、完善配套、注重方法,增强干部考核的全面性。一是实行考核预告制度。在实地考核前将考核目的、考核时间、考核对象、考核组成员以及联系方式等予以公布,增强了干部考核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二是实行考核责任制度。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坚持谁考核谁负责,强化考核人员责任观念和纪律意识,明确职责,规范程序,严肃纪律,加大对考核失误责任的追究力度。三是实行考核结果反馈制度。即通过媒体通报、领导谈话、集体讲评等形式,及时反馈考核结果,使考核对象及时了解组织对自己工作优缺点、成绩及问题的评价,便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四是改进民主测评方法。实行“集中讲解、分散填写、统一收回”的填表投票方式,确保了测评结果的真实性。在民主测评的基础上增加民主评议内容,作为个别谈话的重要补充形式,让参评人员充分表达个人意愿。五是年度与平时相结合。通过日常工作调研、随时检查、个别谈话等方式,及时掌握和分析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动向及倾向性问题,做到常提醒、常教育、常监督、常考核,并将平时考核作为年度考核结果评定的重要补充。

五、奖罚分明、促进工作,增强干部考核的实效性。在干部考核结果的运用上重点抓好“四个衔接”。一是与干部使用相衔接。县委规定,凡提拔使用的干部必须提供近三年的年度考核结果,其中有一个年度被评定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的,不得提拔使用;同等条件下优先从考核为优秀的干部中遴选。对考核为基本称职的领导干部提出诫勉,限期改进,或视其具体情况,调整领导职务,对考核为不称职的领导干部给予黄牌警告,连续两年考核为不称职的,视具体情况责令辞职、降职或免去领导职务。二是与班子调整相衔接。对考核为实绩一般、实绩较差的领导班子由县委有关领导进行集体谈话,限期改进,必要时采取组织措施予以调整。三是与干部教育管理相衔接。实行年度考核集体谈话制度,在年度考核结果公布后,县委主要领导根据考核情况逐班子进行集体谈话。特别对考核结果不理想的领导班子,都具体指明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对存在一定问题的干部,实行警示教育和诫勉谈话。四是与奖惩相衔接。对考核为优秀的领导干部除采取嘉奖、记功、授予荣誉称号、晋升工资等形式进行奖励外,必要时还要给予重奖,今年,县委将拿出25万元对实绩突出的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予以重奖,规定考核为第一名的给予奖金5万元,其他考核为实绩突出的领导班子按排位依次递减5000元,在领导班子所获奖金中,党政正职各获20%,其他副职领导干部平均分配剩余的60%,对考核为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的领导干部免发奖金。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11篇: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的调研报告

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的调研报告

上海电力学院团委内容摘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搞好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是确保高等教育目标实现的保障之一。目前学生干部队伍和学生干部培养机制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和学习交流,不断健全学生干部培养机制,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高能力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关键词高校 学生干部 培养机制

一、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学生干部的重要作用高校学生干部是指在高校各级学生党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以及各类学生社团等学生正式群体或组织中担任管理工作的学生。他们是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多为德才兼备或有一定特长的学生,在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对学生具有直接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学生中的骨干力量,在高校的校风和学风建设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他们是学校各级组织和学生工作管理职能部门联系学生的桥梁,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起着纽带作用;他们是学校各项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具体参与者和实施者,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他们是先进校园文化的倡导者和推行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是核心力量。为此,加强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的工作。

(二)加强对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重要意义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2006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共青团北京市委关于培养学生干部的工作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重视并加强学生干部的培训和实践锻炼,是一件有深远意义的事情,要注意总结各地行之有效的经验,引导一大批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健康成长。”

1、加强对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等学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既有科学文化知识又有领导和管理能力的人才。因此,高等学校不仅是为社会培养既有较高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又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建设人才,还要为社会培养有较强组织领导能力的领导和管理人才。而这种人才的主要来源应是高等学校的学生干部队伍。通过对我校几年来毕业的学生干部进行调查,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干部都在重要的管理岗位上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2、加强对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高校学生干部通过参与各项学生工作和第二课堂活动,极大地培养了自身的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极大地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大局意识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极大地提高了党性和自身综合素质。因此高校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能借助学生干部的培养平台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全面成长,健康成才。同时,高校学生干部通过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和推动广大学生健康成长。从一定意义上讲,把学生干部培养好了,就可以为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榜样,就可以影响和带动广大青年学生共同进步,从而更好地引导青年学生发愤成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3、加强对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是搞好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做好学生干部培养工作,将有利于加强高校第二课堂的建设,不断拓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增强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建设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做好学生干部培养工作,将有效发挥学生的桥梁纽带作用,有助于推动学校各管理部门实行民主管理,同时为学校的民主决策提供依据;做好学生干部培养工作,将使学校能及时得到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和愿望,同时发挥学生干部对学生的凝聚和感召作用,共同做好高校的稳定工作等。因此,培养好高校学生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是高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总之,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是高校建设和广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内容。我们必须更新观念,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维,与时俱进地做好学生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做好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的关键就是要制定并形成一套完善的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从而保障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干部本身存在的问题学生干部是学校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来源于学生,又不等同于一般学生,高校对学生干部在学习上、工作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他们能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中的榜样,成为学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力量。但在新的形势下,高校的学生干部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欠缺,缺乏大局观念;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有的学生干部一心扑在工作上,忽视了学业,有的学生干部一心学习,不能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能深入群众,不能处理好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薄弱;存在功利思想,工作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还不够;集体主义观念薄弱,团结合作能力欠缺;工作缺乏创新精神,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心理素质欠缺。所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干部的威信和号召力。这些问题的形成不但与某些学生干部的主观因素有关,也与当前许多高校缺乏健全完善的学生干部培养机制有关。

(二)学生干部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干部的培养缺少统筹规划,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目前高校都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培养,在抓好第一课堂教学、学科建设、学风建设等工作的同时,越来越意识到第二课堂也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必修课堂,是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近年来,高校共青团组织积极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统筹规划学生的培养工作。然而,在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上,还缺乏统筹考虑和系统规划,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一是对学生干部的使用培养缺乏长期规划和长远打算。部分团干部认为,学生在校时间短暂,把他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了的时候,他们也该毕业了,在培养上下太多工夫不值得。二是在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方面缺乏必要的专项经费和专职人员的保障,从而很难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精力用于学生干部的培养。三是对学生干部培养的手段还很薄弱。在许多高校,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工作环节薄弱,对学生干部的思想品德要求仅仅停留在条例文字,较少坚持系统化、长期性、结合实践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从而缺乏确保学生干部坚持“弃小我、取大我”高尚服务意识的基本保障,形成思想涣散的不利局面。在学生干部的工作方法和能力培养方面,则以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老师和学生干部的个体帮带和经验传授及学校内部的短期培训为主,工作能力提升缓慢。这些都势必造成学生干部的培养不系统、不规范,学生干部的积极性无法充分调动。

2、学生干部培养机制还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干部的发展由于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缺乏统筹规划,造成学生干部的培养机制还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科学合理的学生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还不完善,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使学生干部的选拔工作存在着主观随意性,对学生中骨干分子的了解和掌握不够全面,从而不能各尽其能;缺乏必要的学生干部工作制度,使部分学生机构和组织的工作目的性不强,缺乏实质性活动内容,缺少阶段性的活动计划、活动落实、活动检查和活动总结等详细工作安排和个人分工,影响了学生干部的参与热情,消磨了学生干部的工作激情,也影响了学生干部作用和能力的发挥;缺乏必要的使用培养机制,影响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工作能力的提高;缺乏对学生干部的考核激励机制,学生干部的考核制度不清晰、不透明、不公开、不完善,影响学生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影响学生干部的群众基础建设;缺乏对学生干部的监督制约机制,在学生干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没有形成完善的组织监督、普通同学监督、自我监督、干部间互相监督的制度,没有形成一个全方位、强有力的监督网络,这势必影响学生干部表率作用的发挥,影响普通学生对学生干部的工作信赖。总言之,学生干部培养机制的不健全,势必影响学生干部的发展。

3、传统的学生干部培养方式难以适应学生的新特点、新变化传统的学生干部培养方式主要是举办团干部培训班,但是培训班的内容往往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没有结合学生干部发展的需求,没有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学生工作规律和学生干部成长的规律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培训内容和形式的单一使培训效果甚微,缺乏吸引力,更难以适应学生的新特点和新变化,学生干部往往将这种培训班当作走过场。

三、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的构建

(一)加强学生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学生干部的业务素质开展教育培训是高校提高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首先,要明确学生干部的培训目标就是要培养一批高素质、高能力、富有创造性的复合型的学生干部,使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身心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二是要制定学生干部的培训规划,结合时代特征、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明确今后学生干部培养的主要任务和途径;三是坚持以团校为基础的规范化培养模式,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使团校的培训工作能符合学生特点、满足学生干部成长发展的需求,做到与时俱进、科学合理。比如:团校培训不能成为一项短期工作,而应充分利用双休日和假期开展教学;培训方式既要有课堂教学环节,还可以有实践教育环节、素质拓展训练环节、导师指导环节、挂职实习环节、专题研究环节等,其中,课堂教学的内容可涉及国际形势、政治理论、管理学、心理学、党史党建、团史团建、青年工作、社会学、公文写作等方面,实践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公益实践、主题实践等活动,素质拓展训练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训练学生干部的团结协作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干部的创新思维,导师指导主要是通过为学生干部配备党政领导、专家学者作为导师,对学生干部进行言传身教;挂职实习则是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干部到政府等相关单位进行实习,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专题研究则是让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提高学生的调研能力。

(二)注重学生干部的实践锻炼,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实践育人一直是共青团的工作特色。通过组织学生干部参加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干部进一步了解国情、认识社会;通过组织学生干部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同时,学生干部的岗位本身就是一种实践锻炼,他们通过担任社会工作,参与学校学生工作,可以有更多的机会锤炼自己,并在组织活动、开展工作中,培养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等综合素质。因此在对学生干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多放手让学生干部在各项活动中积极组织或参与,让他们在各种实践平台上提高自身素质、锻炼自身能力。

(三)健全学生干部的培养机制,保障学生干部的成长与发展高校应不断建立和完善与其培养目标相衔接、与高校学生干部成长成才相适应的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将学生干部的选拔、任命、培训、管理、考核、举荐等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学生干部的管理条例,为学生干部的培养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一是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学生干部选任机制。学生干部的选任工作是一个重点,也是在学生中争议最多的工作,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民主的学生干部选任机制是非常必要的。有了完善的民主选任机制,让广大学生参与其中,把政治素质好、品学兼优、组织领导能力较强的学生选拔到学生干部岗位上,能让学生们更加理解、支持和配合学生干部的工作,也能使学生干部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调动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满意度,提高学生工作的效率。二是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可尝试建立学生干部的监督管理机构,主要开展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学生干部的选任、培训、考评和举荐工作,二是对学生干部进行监督,接受来自学生干部内部和普通学生的投诉和建议,并及时解决学生干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利于学生干部之间的团结,也利于学生干部和广大学生之间的团结,同时,也将有利于学生干部的成长和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制定并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干部的表现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对政治立场坚定、工作成绩显著、综合素质全面、群众基础较好的学生干部要予以奖励,同时积极争取学校党政的支持,对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干部骨干,在推优入党、推荐免试研究生和推荐就业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对参加培训后考核合格的学生干部,要颁发培训证书,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四是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加大对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设立学生干部培养的专项经费,切实为学生干部的全面成才提供保障。

(四)加强学生干部的学习交流,确保学生干部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学生干部的学习交流,有助于学生干部取长补短、拓宽视野、增进友谊、共同进步。因此,学生干部的培养还需注重校内学生干部之间的交流以及和校外学生干部、学生领袖之间的交流。校内学生干部之间的交流可通过定期组织座谈会、学生干部工作沙龙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在网上开辟学生干部工作交流区或建立学生干部工作交流QQ群等方式开展;和校外学生干部间的学习交流,则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干部在中外青年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学生干部和各国学生干部、学生领袖的联系,定期组织优秀的学生干部与国外优秀青年学生领袖进行交流。跨世纪的高校学生干部是新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肩负着党的寄托和民族的希望。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干部的培养,及时发现并研究解决新形势下学生干部培养中出现的新问题,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我们相信,高校大学生干部在新的世纪里一定能肩负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

(王轩、周洁明)

第12篇:征信宣传教育工作机制调研报告

征信宣传教育工作机制调研报告

征信宣传工作是加强征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让社会公众了解征信的重要途径。我行针对此项工作开展了征信工作的专项宣传日活动,围绕活动主题“珍爱信用记录,维护信用权益”首先对大堂经理和客户经理进行了征信知识的培训,以便更好的对客户做好征信知识的宣传与解释工作,并在营业大厅张贴了征信宣传的海报,向客户发放了宣传折页,充分利用赶集的机会进行征信宣传,发放宣传单1000余张。在宣传征信知识的同时,很好的向客户介绍了信用记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护和使用自己的信用权益。 在这次的宣传活动中发现有许多客户还是非常关注自己的信用记录的,活动中大堂经理介绍到个人信用状况的良好,在商业银行办理贷款时,可在审贷时间、贷款利率、期限、金额等方面得到优惠。通过大堂经理正确的引导与宣传,使越来越多的客户增强了自己的征信意识,了解到保持一个良好信用记录的重要性。同时使得一些征信意识比较淡薄的客户,在增加了征信知识了解的同时,体会到养成良好的信用习惯的重要性,改善了一些有着不良还款习惯客户的意识,从而有助于积累我行一些优质的贷款客户。

同时在这次征信宣传的活动中,解答了一些客户有关在征信方面的疑惑,了解到个人在征信活动中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以及如何行使这些权利;当信用报告的信息出现异议时候如何处理和解决;如何定期更新自己的信用信息以及如何有效防止个人信息被泄露等。通过有效的宣传,使得客户了解自己的信用状态的同时,行使了自己的知情权,使得公众切身感受到金融机构的征信服务。

由此可见,在我行开展各项贷款业务的同时,征信知识的宣传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这次征信宣传活动的推广,让越来越多的客户主动了解征信知识,增强征信意识,培养良好的信用习惯,有助于我行积累更多优质的贷款客户,有助于我行贷款业务的良好发展。

第13篇:健全农机化事业投融资机制调研报告

为破解农民和农机合作经济组织经营农机的资金瓶颈,促进农机化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县农机局成立了由一名副局长任组长、3名业务骨干为成员的健全农机化投融资机制专题调研小组。调研组一行深入到全县12个乡镇(街道)和广大农村,通过与部分乡镇干部和群众进行座谈,详细了解了全县农机化事业投融资情况。结合农机化统计资料,经深入研究,深刻

分析了当前农机化投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归纳整理出几点建议。具体如下:

一、农机化事业投融资需求情况

近年来,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进一步发展以及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县农机化事业的发展逐步与市场接轨,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2008年,农机总动力达到174.8万千瓦,耕、播、收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1.2%,其中,小麦耕、播、收机械化水平均达到98%以上,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促进了农业稳产高产、农民稳定增收。但是,由于资金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机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农机化事业发展资金需求情况

1、农机购置资金需求状况。近几年,特别是2004年以来,由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农民购买先进、大型农业机械的热情持续高涨,农机装备水平显著提高。以2008年为例,**县农民共购置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旋耕机、播种机等各种机械6800余台,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但于,现在的大型机具一般需要5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这相对于很多农民的购买力来说,都是天文数字,许多农民由于无法筹集到充足的资金,只能放弃购买大型农机的想法。

2、发展农机合作经济组织资金需求状况。近年来,由于种田效益低,许多农民纷纷外出打工,形成一定程度的土地闲置,促进了耕地的规模流转经营,**县顺应形势发展的需求,积极引导建立各种形式的农机合作经济组织,开展规模作业,服务农业生产。目前,已建立各种农机协会72个,农机合作社11个,入会会员(社员)4200人,拥有各种大型机械6800多台,总资产达到9000多万元。但是,由于地块分散、机具价格上涨、作业价格低等原因,导致有的农机协会和农机合作社资金积累困难,无力添置设备扩大规模,也无力通过开展技术培训来提升服务水平;甚至有的协会和合作社由于经营不善,挣钱少,导致许多会员(社员)退出,经营难以为继。

3、农用燃油资金需求状况。自今年1月份开始实施燃油税改革后,农用柴油的税率由原来的0.1元/升上涨为现在的0.8元/升,每升要多支出0.7元。据统计,全县每年农业生产燃油消耗约为0.85万吨,仅此一项,全县农业机械用户每年就要多支出大约700万元,增加了农机户和农机服务组织的费用,降低了收入水平。

(二)农机化发展资金供给情况及方式

当前,**县农机化事业投融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农机户自筹资金,这是农机化投融资主要来源。二是上级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自2004年以来,中央、省财政共安排该县专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84万元,全部补贴给购买农机具的农民。三是向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贷款。由于利率高、难度大、手续繁杂、期限短等原因,同时也受大型农机价格高、回收成本时间长等因素影响,选择贷款买农机的只是很少数农民。

二、农机化投融资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财政支农资金数量少、方向单一。尽管近几年该县获得上级安排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到684万元,为农机化事业发展注入了较大的活力,但是相对于农业发展的需要和农民的需求来说,缺口还是很大的。而在推进农机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机燃油等方面,尚未安排资金扶持资金和扶持政策。

(二)贷款难度大、利率高、期限短。目前,该县农机用户贷款主要以农村信用社为主。据许多农民反映,办理贷款难度很大,经信用社严格审核后才能办出来,并且手续繁杂。贷款利率也较高,都在1分以上,农机户的利息负担过重。同时,贷款期限一般都在一年以内,而农民购置一台大型农机一般在5万元以上,有的甚至需要投入10几万元,一般情况下,需要3—5年以上才能收回成本,贷款期限与农民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三)农机户经营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很多农机户经营农机挣钱后,由于要盖新房、买家电及操办婚丧嫁娶等事宜,致使农机经营资金大量外流,难以积累资金更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农机协会和农机合作社通过开展农机经营获得收益后,很多会员(社员)不是群策群力的积累集体资金,而是各行其是,把资金过多地用到家庭事务方面;同时,由于管理困难,收取会费的难度较大,协会(合作社)难以积累资金、扩大经营规模,严重影响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进程,有的协会(合作社)甚至出现难以继续经营的窘境。

三、健全完善农机化投融资机制的建议

一)增大政府财政扶持资金。一是尽最大努力争取更多的中央、省、市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争取种类更多、数额更大的农机化发展资金,对农机购置、农机燃油、农机合作经营组织都要进行补贴,使农民不仅买得起农业机械,还要用得起、用得好。

(二)建立更为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一是政府与各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合作,推出针对农机户的专项贷款

,出台低息及贴息贷款政策、延长贷款期限。二是借鉴重庆等地的经验做法,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并加强管理,使农机户和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更加方便、快捷的筹集到资金,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三)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建立多元化的农机化投资机制。可以制定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和社会投资者投资农业。应逐步建立以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国家财政性投资为引导,信贷、社会资金等各类资金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的农机化投资格局。

第14篇:关于创新招商引资机制的调研报告

关于创新招商引资机制的调研报告

------------------------------

------------------------

来源:决策咨询委作者:决策咨询委员会日期:2007-11-5 16:25:2

3招商引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资本流动,提高资本使用效率,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市以大招商推进大开放、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将招商引资作为建设能源化工基地,实现榆林经济跨越式发展最直接的手段和最有效的途径。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斐然,有力地促进和带动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我市招商引资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在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中,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抢抓机遇,拓宽渠道,使招商引资工作一年一个新跨越(见表1),仅“十五”以来,我市累计参加国内外各类重要的招商活动,如西洽会、首届中博会、杨凌农高会、陕西省赴长三角和环勃海地区项目推介暨招商活动、厦门洽谈会、陕台经贸合作洽谈会、陕西—韩国友好周等达20多次,利用这些活动平台,宣传了榆林的优势资源,推荐了重要项目和特色产品,特别是每年一届的西洽会已成为我市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的重要窗口(见表2)。2006年,经过精心筹备,我市成功举办了第四届煤博会暨榆林市投资洽谈会,共签订招商项目90个,投资总额578.98亿元,引进资金553.54亿元,成为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新亮点。继神华、长庆之后,华能、中石油、中石化、鲁能、兖矿、中盐、青啤、晶牛、银河、陕煤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我市,美国陶氏化学、英美安格鲁、英国/荷兰壳牌、南非沙索尔、泰国正大等世界500强企业和中铝、中化、香港益业集团等境内外大型企业集团也即将登陆我市。榆林已成为国内外企业界关注与投资的热点地区,这将为把我市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能源化工基地奠定坚实的基础。

2003年以来我市招商引资基本情况(表1)

2003年以来我市代表团参加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

洽谈会(西洽会)招商引资情况(表2)

二、招商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招商理念落后,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一是注重优惠政策招商的多,关注综合环境吸引的少。各县区、各部门仍然看重政策招商,不断制定和修订各种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以优惠的税收和土地等来吸引投资者,但往往是承诺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或者根本没法兑现,造成引进来,留不住;二是注重招外来的

多,想办法吸引内部的少。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往往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招外商、引外资上,过分依赖外来投资,而近几年随着国内外能源的短缺,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榆林的煤炭、化工行业积累了大量的资金,特别是一些民营和私人投资者拥有的闲散资金很多(据不完全统计,仅神木县民间闲置的资本就达120多亿元),但由于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大量资金向周边地区及大城市外流;三是注重全面招商的多,但在关注环境、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做的不够。以往只要是招商引资进来的项目,不管有的项目是不是影响环境、破坏资源,都一揽子引进来(例如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五小企业”),最终造成局部环境恶化,资源浪费,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四是政府包办招商的多,发挥企业自主性和市场化运作的少。目前我市参加的一些贸洽会主要由政府部门具体组织承办,存在政府包揽的现象,而企业自主参会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没有真正体现出以项目、以企业为核心的招商引资理念。

2、招商引资机制不活,形式单一,方式方法少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面对新的发展形式,招商引资的机制和方式、方法也要不断更新。目前,我市招商引资机制不活,形式比较单一,不够多元化,大都以组团外出参加洽谈会招商为主,每年只参加西洽会等极少数综合型贸易投资洽谈会,而其他形式的招商途径较少,特别是采取专业化、小型化、网络化等灵活招商方式的不多,这样就造成目前我市招商引资面窄、量小,招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直接影响着招商引资的实际效果和质量。

3、招商引资结构不够合理

我市目前招商引资主要集中在能源领域,说具体点就是煤炭及其转化一枝独秀,而传统的轻纺工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等所占份额很小,结构极不合理。“十五”期间,我市签订的对外招商引资项目有270个,其中228个项目启动实施,仅能源化工类项目就达109个,占启动实施项目的48%。

4、签约资金多,实际到位少

从2003年到2007年5月底,签约总投资2023.10亿元,引资1891.8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仅257.33亿元,比例极不协调(见下图)。

5、投资软环境仍存在一定问题

一些部门和单位特别是掌握着重要审批权和行使监督权的部门和单位,办事不够规范和

透明,效率不高;招商引资专业人才缺乏,激励机制缺失;招商引资项目库建设滞后,项目比较粗糙,缺乏深入的可行性研究,对投资者吸引力不强。

6、项目建设用地监管不到位

一些投资商利用项目之名套取土地,或批少占多,或圈地、囤地,或转移土地用途,更有甚者炒买炒卖土地,使项目迟迟不能开工建设,占而不用,圈而不建,既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又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对策和建议

1、全面创新招商引资的思路和理念。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在总体思路上应紧紧抓住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契机,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我市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充分整合、调动各种招商引资的资源和力量,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部门服务、全方位参与的前提下,发挥重点区域、产业、企业和开发区主力军的作用,瞄准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以引进高端项目以及有助于形成产业聚集、发挥循环经济、实现产业升级、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形成新经济增长极的大项目为重点,进一步调整政策、优化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扩大招商引资规模,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新形势下,应树立以下的招商引资理念:一是树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理念。正确理解和把握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调整招商引资的方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二是树立以开放招商的理念。要进一步加强各个领域的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范围配置资源,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开放型经济,逐步与国内外经济体系相融合,特别是要加强和内蒙古及首都和环渤海经济圈的联系,站在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自己,努力“借梯登高”,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服务国家建设中,加快自身发展。三是树立以规划招商的理念。要按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产业政策的要求,科学引资。要以有序开发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方向,坚持“三个转化”,合理布局生产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四是树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招商理念。要转变以政府组织,大包大揽的招商形式,逐步走向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利用中介组织的纽带作用,真正把企业、把项目推向招商引资的前台,实现招商的市场化运作。五是树立外资、内资共引的理念。要转变招商引资就是引进外来资金的错误观念和认识,充分利用市内大量的民间闲散资金,尽快出台引导和利用民间资本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研究适合民间、民营资本的投资项目,实施“非禁即入”政策,并在同等条件下给本土企业予以优先,同时要定期召开本土企业投资促进座谈会,为本地资本牵线搭桥,早日打造出我市的上市公司。六是树立以环境招商和安商的理念。坚持招商与安商并重的思想,加强招商引资后期服务工作,以综合的环境优势弥补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作用的弱化,创造外商稳定经营和扩张发展的条件。

2、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提高招商引资成效。一是项目开发产业化。要继续推进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重点招商,注重上下游产业的配套,提高产业关联度,拉长产业链,增强支柱产业的竞争优势,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二是项目推荐多样化。要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平台,参加各类洽谈会、博览会、展销会走出去招商;要适时地邀请各类投资商前来榆林参观考察,在榆林举办各类洽谈会议搭台招商;要组织专业小分队或县区招商团赴发达地区进行有针对性地上门招商;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快捷方便的优势,建招商引资专网,把榆林的招商项目信息在网上发布,开展网上招商;要在经济发达地区或境外委托民间团体,中介机构,开展委

托招商;要建立榆林在外工作、经商人员档案,通过他们的关系,以友招商;要利用陕北民歌艺术节等节庆活动,进行文化招商。三是项目洽谈专业化。市直相关部门(主要是市发改委、招商局、经委、商务局、开发区管委会等)组成相对稳定的招商队伍负责接洽外商咨询、洽谈项目,涉及不同行业的,邀请相应部门、单位、企业参加。四是项目落地平台化。要着力打造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引资平台,使之成为项目落地的首选地,加快项目落地进度。五是项目服务一体化。要积极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简化审批环节;要加强对项目的跟踪服务,建立市、县联动机制,从项目洽谈到项目审批、落地、生产经营,实行全程跟踪服务,特别是对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一定要到位,对那些不能落实的项目要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尽力促其落实。要改进政务大厅的“一条龙”服务,提高行政效能;各驻外办事处要同时加挂“榆林市招商联络处”牌子,搭建沟通联络新平台。

3、提高招商引资的准入门槛,引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做到“绿色招商”。所有招商项目都要由以往单纯追求引入的数量型,转向择优筛选的质量型,凡是危害生态环境和影响可持续发展、以圈地抢占矿产资源、以占有和倒卖项目为目的的项目一个也不引进,使引进的项目符合“三个转化”的开发思路,符合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实际,符合当前世界能源化学工业发展的方向。所有引进的企业(包括中、省驻榆企业)必须在榆注册,税费在当地缴纳并接受当地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在用工方面优先安排地方劳动力就业。对于一些重大招商项目,特别是能源化工类项目,地方应积极参股,争取话语权和地方应得利益。要在注重引资的同时,重视引进先进技术、专业人才和管理理念,提高引资项目的科技含量,不断促进产业升级。

4、强化招商引资专业队伍建设,建立绩效挂钩的激励机制。应采取抽调现有招商引资骨干人员与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尽快组建爱岗敬业、懂专业知识、熟悉国际惯例、精通外语的专业招商队伍。建立与招商引资绩效挂钩的激励机制,用优厚的待遇营造鲜明的导向,吸引优秀的人才投身招商引资第一线。

5、加强招商引资数据库建设。一是要加强招商资源库建设。全面清查我市范围内低效利用或闲置的土地、厂房,以及批而未用的存量土地等各类经济资产,逐一建立资产档案,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投资商提供更多选择机会;二是要加强投资项目库建设。深入挖掘我市具有一定优势、易于运作的招商资源,包装成高质量、可操作的投资项目,扩大招商引资项目源,特别是农副产品和畜产品加工项目,应给予高度关注;三是要加强客商资源库建设。建立起完整的客户资源档案,与客户建立定期联系,通过“以情招商、以商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要加强政策法规库建设。收集整理国家、陕西省以及各行业、各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行业规定等,做到及时更新,准确把握。

6、切实加强对项目建设用地的监管。建议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门会议,组织专门队伍,对项目建设用地开展专项清理整顿,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省、市相关政策要求,对圈地或转移土地用途等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严肃处理。要严格按照企业投资强度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对两年内不按项目要求开工建设的,由市国土资源部门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

第15篇: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调研报告

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调研报告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进步,农村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各种利益关系在不断调整,一些深层次矛盾不断显露。社会稳定工作已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与经济发展并驾齐驱。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探索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根据上级要求,我镇对开展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格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各种利益关系在不断调整,人民群众对自身的利益需求也在不断增强,社会矛盾也因此频繁发生,仅靠单一的诉讼解决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倡导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手段,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一是减轻了法院的压力,节省了司法资源,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对抗性和紧张性;二是方式灵活、时间短、不伤和气,有利于化干戈为玉帛,是维护社会稳定,有效防止“民转刑”案件的发生的重要手段。三是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大量的矛盾纠纷当事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解决纠纷后仍然要在一起工作、生活,通过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有利于把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做通、做透,彻底消除矛盾,理顺社会关系,有效地减少“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四是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一般都容易得到自觉履行,可以避免诉讼过程中“判而不决”的问题。不会留下后遗症。

二、新形势下矛盾纠纷表现形式、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新形势下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

一是农村民间纠纷从传统的婚姻、家庭、宅基、赡养、抚养等纠纷,转化为土地流转、行政不作为、司法不公等方面的众多新型社会矛盾纠纷。过去社会矛盾纠纷多为民间纠纷,而现在村民与村委会、企业之间的纠纷则比较突出。部分干部官僚主义严重,遇到矛盾躲避、推脱,不能正确对待问题和矛盾,而是干一天算一天,将矛盾留给下一届,久而久之,矛盾越积越多,越来越复杂,使一些本来可以及时解决的问题因拖延时间太长,群众不满意、不冷静,解决起来也就有了一定的难度。因此,不少单位、村组织干群关系紧张,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是是突发性、群体性矛盾纠纷增多。近年来,我镇发生了多起村小组与企业之间,村小组与村小组之间,村小组与村委会之间的纠纷,这类纠纷多是山林纠纷和土地纠纷,调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容易导致大量群众越级上访。

三是是群众非正常解决问题的增多,而依靠法律解决问题的偏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动辄就上访。部分上访群众抱有“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心理,认为只要上访,政府越重视,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以此向政府施压,提出过高要求。这部分案件在要求解决劳资、损害赔偿等问题上表现尤为突出。从近年情况看,群众不愿依靠法律解决问题的原因是对某些官司没有把握,怕花钱,而直接向政府反映则不用花钱,成本低。另外,还有部分人认为政府就“怕上访”,只要上访,政府就会抓紧解决。一些群众往往还选择在上级重要会议和重大节庆期间上访,以此引起各级重视,向政府施压。 四是调处难度大。由于目前农村分户经营,单独生产,群体性活动少、流动人员多,集体制约降低,传统的行政干预已难以奏效。同时,极少数群众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甚至过于片面化,给调处化解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三、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主体应有哪些,解决机制中面临的不足

构建和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是推进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是落实党的依法治国、服务和保障民生的客观需要,是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提升法治泰和、平安泰和的重大举措。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其主体应是人民调解组织的建立,而其他调解机构是人民调解的补充和完善。通过调研,我镇近几年来发生的矛盾纠纷有70%是通过人民调解组织化解的,我镇的人民调解组织呈现多种形式,有治保会、调委会、妇幼会、心连心说事室等,以各种各样方式介入民事纠纷,使不稳定因素得以迅速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对维护我镇社会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则是人民调解的补充和完善,对我镇重大、突出矛盾纠纷的化解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成为我镇社会稳定工作的基石。

但是,我镇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还存在不足。一是基层人民调解员队伍的年龄、文化、知识结构不合理,从事调解人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法律知识不强,依法调解能力较差。据统计,全镇从事人民调解人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40岁以下的只有6人,占8%左右。二是在管理指导、协调联动上存在被动,有些人员工作主动性不强,对待发生的矛盾纠纷没有强烈的解决欲望,部分人员存在走过场,做样子,把问题向上级推,从而造成被动局面;三是考核机制不健全,没有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没有建立完善好奖惩制度,大家干好干坏一个样,对调解工作没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在推动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工作上的创新和建议

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是一个迫切的课题,经过调研,我们发现要做好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领导协调机制。我镇在这个方面有成功的做法,综治办成立了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统领全镇矛盾纠纷的化解和社会稳定工作。中心设立在综治办,由党委书记任主任,党委副书记任副主任,配备了专职综治办副主任,对全镇19个村居委会和镇直部门进行统一指导、协调和监督调解工作,社会管理中心从矛盾纠纷的排查、信息的采集、案件的分流、包案调处、督查督办、结案回访等实施一条龙指挥,有效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专业调解,实现了多元化调解机制的有序开展。

二是建立健全组织网络。目前,全镇已成立综治办、司法所、公安派出所、法律顾问所,19个村(居)委会均已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治保委员会、妇幼会、心连心说事室等矛盾纠纷调解组织,并建立了网格化管理平台,实行了资源信息共享,为多途径化解矛盾纠纷拓宽了渠道。

三是建立健全大调解格局。新时期我们将面临许多新的社会矛盾,具有复杂性、群体性、多样性特点,依靠单一的调解方式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大调解格局的建立,多部门的联合调解则有意想不到的成效。我镇桂元水电站与周边村小组发生的矛盾纠纷多是采取多元化联合调处成功。

四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要使多元化调解工作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考核机制,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兼职调解员实行补贴,提高专职调解员的报酬,建立工作考评激励机制,克服“工作无报酬,好坏一个样”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有效调动调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目前,我镇在财政预算中按人均2元的标准落实了工作经费,在管理指导、协调联动、信息预警、绩效考核等层面,建立了奖惩机制,对推动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是建立健全矛盾纠纷的预警机制。要从矛盾纠纷排查抓起,坚持镇每周一排查、村每日一排查,建立抓早、抓小、抓苗头的源头预防措施和运行机制,杜绝事后调解和“花钱买平安”的工作方法,要充分利用网格化平台的作用,在第一时间里收集、报送信息,达到预警在先,整体联动的效果。

六是进一步提升调解人员的政治、文化素质。司法行政部门要通过政策引导、业务培训、经验交流等形式,加强对各类调解组织和调解人员的管理指导和教育培训,切实提升调解组织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提高调解人员对各类矛盾纠纷的预警、化解、管控、应急能力和综合素质。尤其是对村级人民调解组织要加强指导,帮助其规范组织建设,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保证他们依法履行职责。

(调研人 康敏)

第16篇:离退休特困人员帮扶机制调研报告

关于一院离退休特困人员

帮扶机制的调研报告

一院离退休工作部

为落实集团公司2010年度离退休工作要点中提出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如何建立和完善离退休特困职工帮扶的长效机制,牢固树立为老同志服务的思想,更好地解决离退休特困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一院离退休工作部协同院人力资源部、群众工作部(院工会),就“如何维护离退休人员思想稳定,建立院离退休特困人员帮扶机制”这一主题,结合一院改革发展的实际要求,对离退休特困职工生活状况进行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一院目前共有离退休人员12600余人,其中离休人员483人,年龄最大的93岁,最小的76岁,平均年龄81.5岁;退休干部5700余人,退休工人6300余人,街道管理的退休人员100余人,退养人员25人。

一院党委、院领导高度重视全院特困职工的帮扶工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包括离退休职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是院党委、院领导始终作为一项基本职责和任务,帮扶特困职工摆脱困境,享有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是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努力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维护全院和谐稳定大局、推进美好 1

家园建设的重要环节。

2007年,由院群众工作部牵头,院财务部、人力资源部、思想政治工作部、行政保障部、离退休工作部及院属有关单位参与,对全院特困职工的状况进行了调查了解、掌握了基本情况。随后,经反复研究,制定下发了《一院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实施办法》,为建立全院特困员工帮扶长效机制迈出了探索性的一步。

为适应新形势下离退休工作面临的新要求,院离退休工作部积极研究和探索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的新方法、新举措。在《一院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实施办法》下发后,结合文件精神,离退休工作部于2008年下发了《关于对一院生活特困离退休人员及遗属进行调查统计的通知》,对全院家庭月人均收入800元以下、由于本人或家庭主要成员患各种癌症、尿毒症、白血病、瘫痪等重病导致生活特别困难的离退休人员及遗属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

摸底调查情况为:在全院12000余名离退休人员当中,符合上述两项特困条件的共计164人(其中:含街道管理的1人,离退休人员的遗属81人)。

调查了解到,85%的特困离退休人员是因病致困, 15%的人员是因为子女无工作等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经过此次摸底调查,院离退休工作部及时为全院离退休困难职工建立了档案,并积极协调院工会筹措资金,对生活特别困难的离退休职工及时给予帮助。这些举措有效缓解了特困人员的家庭生活困难状况。

二、帮扶机制建立情况

《一院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共28条,由总则、管理机构及职责、帮扶内容、帮扶条件和标准、帮扶工作责任、帮扶资金来源和使用原则、申报审批程序及其他等8个部分组成。在《实施办法》的第三章中明确了帮扶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法律援助、就业救助等5个方面。在帮扶条件和标准一章中,对职工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3倍者、特困人员子女入学、因意外灾害和事故等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困难、对曾评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和因其他原因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员工的帮扶,作出了明确规定。在帮扶资金来源和使用原则一章中,明确了院帮扶资金的来源主要是以行政拨款为主,工会经费投入和职工自愿捐助为辅的办法进行筹集,并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实行专款专用、专人负责、专人管理、严格申报,确保全部资金用于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

在院正式下发《一院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实施办法》之后,院离退休工作部组织各单位部门负责人和业务人员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起了各单位特困离退休人员档案,指定专人管理,随时关注特困离退休人员生活、健康状况的变化,及时帮助他们协调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一部制定了《一部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实施办法》,在一部的帮扶机制中,对医疗救助的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主要作法是:年度内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报销后自付部分的医疗费用超

过2000元以上的部分,补助百分之五十;年度内自费医疗费用(包括在定点医院就诊发生的门诊费用,住院期间的自费项目等费用,以及基本医疗和补充医疗保险报销封顶线以外的费用,不含发生的营养品、补品等费用)超过6000元以上的部分按照一定比例由单位分段予以补助。

十四所制定了《十四所帮扶工作实施细则》,在帮扶机制的医疗救助方面也提出了“对患癌症等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的职工,在因治疗期间发生的用于对职工进行挽救生命的治疗及抢救等自费治疗项目(除医保中的自付

一、自付二之外)的,给予医疗补助”的规定。除此之外,对职工重病去世前的慰问、直系亲属患重大疾病的困难职工、职工住院的一次性慰问补助、春节送温暖的补助标准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除上述两个单位外,院离退休工作部针对由本部管理的困难离退休人员的具体情况,正在研究制定《一院本部困难离退休人员帮扶工作实施办法》,拟向院申请专项经费用于本部特困离退休人员的帮扶与救助,目前《一院本部困难离退休人员帮扶工作实施办法》已完成起草和征求意见,经过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下一步将报院主要领导审批同意后正式实施。

三、帮扶工作的具体作法

1、认真落实离退人员生活待遇,确保生活费足额发放。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一院始终坚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以及上级机关对离退休人员生活待遇的各项

政策要求,及时足额发放离退休费各类生活补贴,使我院广大离退休职工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2、建立离退休特困人员基本档案,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在院两级党委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下,院及院属各单位离退休、工会、人力资源、政工系统的领导及工作人员,每逢元旦、春节或重大节日都要对离退休人员中的特困户、困难劳模、困难党员、老红军遗孀及特困遗属进行上门慰问,并给予一定数额的慰问金。

3、采取招募老年志愿者、结对子等方式,对具备一定经济条件、但因子女长年不在身边或丧偶等原因造成的独居、寡居、空巢老人,在生活上、精神上给予他们关心与照顾,从而解决他们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心与温暖。

四、帮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帮扶服务的方法不够灵活。在困难离退休职工中,重病大病多,造成医药费负担过重,且受医疗统筹目录的限制,部分需要个人自费的项目,使困难离退休人员的经济负担更加沉重。

各单位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只能视实际情况通过节日送温暖、一次性慰问金等方式给予部分救助,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全部困难。

2、帮扶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虽然院出台了困难职工帮扶办法,但可操作性较弱,特别是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难以形成对离退休困难人员帮扶工作的长期性和实效性。

五、几点建议

1、改进帮扶办法,将对困难离退休职工的帮扶从单纯的送温暖活动,逐步拓展为日常帮扶,具体包括生活救助、政策咨询、子女助学、大病救助、法律援助等多方面。

2、建立一个相对独立和完善的离退休困难人员帮扶机制,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资金保障上,尽可能建立一种集上级拨款、单位自筹、社会捐款为一体的相对固定的资金筹集制度,列入相应的年度经费预算,并抓好监督管理和落实。

3、创新帮扶形式,如爱心超市、爱心医院、爱心会员卡等多种形式为困难职工办好事、办实事,把组织上节日送温暖活动与日常救助结合起来,使之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让帮扶救助工作尽可能多地惠及离退休困难职工。

总之,建立有效的困难离退休人员帮扶机制,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群众性和影响力很强的工作,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们要积极努力,使一院特困离退休人员帮扶机制更加完善,更加扎扎实实地推进。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第17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机制调研报告

近年来,市委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以及中组部、省委组织部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在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的同时,努力破解“党组织应如何有效发挥作用”这一难题,提出了“以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为总载体推进党建工作”的总体思路,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扩大了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增强了党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一、把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作为新时期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总载体

温州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先发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起步较早,1987年建立了全省第一个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瑞安市振中工程机械厂党支部。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组建到哪里”的原则,采取积极措施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自1987年至,经过18年的努力,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3100个,党的工作覆盖1.4万家非公有制企业,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基础不断夯实。

从面上看,我市党建工作有了较好的基础,但党建工作质量并不高,大多数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不理想。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我们对部分企业主、企业职工和党组织书记进行问卷调查,认为党组织作用发挥“好”或“较好”的仅占32%,认为 “一般”的占59%,认为“差”的占9 %,甚至有少数企业党组织根本发挥不了什么作用,有“退出”企业的危险,党建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徘徊不前”、“形进实退”的态势。

通过深入调研后,我们认为,导致党组织作用发挥不理想的因素有很多、也很复杂,但其中最主要、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企业自身对党建工作缺乏热情,企业抓党建工作的“内源动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主、企业党组织书记和企业职工这三个党建主体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思想困惑。

一些企业主认为党建工作“无用”,存有“戒备心理”。有的认为企业搞不搞党建工作“无所谓”,与企业关系不大。有的对“党组织在企业里干什么,自己如何对待党组织”等问题存有思想顾虑,担心党组织会削弱和制约自己的权力,影响企业生产;担忧在企业中开展党的工作,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大部分企业主并没有发自内心地接受党组织,少数企业主甚至还有排斥心理。

一些企业党组织书记开展工作有“畏难情绪”。由于长期受到“左”的影响,有的党组织书记认为,党组织为企业服务,就是帮助企业主赚钱,就是帮助企业主“剥削”,这样就会与党的宗旨相违背,思想包袱比较重,不敢大胆、明确地提出,把促进企业发展作为党组织的主要任务。因此,很多企业党组织的工作只是停留在抓自身建设上,难以融入企业管理,难以做到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党的工作。另外,现行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地位和作用”的表述,针对性不强,方向不明确,有些党组织书记认为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

一些企业职工对党建工作则抱着“与己无关”的态度。职工在企业里打工的目的主要是赚钱养家糊口,在党组织没有什么地位的情况下,觉得在企业里党组织说了也不算,还是企业主说了算,对党组织有点失望。大部分职工认为,党组织的工作与他们利益之间联系不密切,所以,他们对党建工作漠不关心,参与态度也不积极。

要解决以上思想困惑,激发出党建工作的“内源动力”,真正变“要企业抓党建”为“企业要抓党建”,必须寻求企业各方的共同价值基础,并以此形成一个让企业各方共同认可的党建工作目标。

从非公有制企业特殊的治理结构看,企业党组织、企业主和企业职工都有各自的价值取向,并且不尽相同。例如,企业主的价值取向是通过追求成本最小化和收入最大化来获得最大的利润;企业职工的价值取向是追求自身福利的最大化;企业党组织的价值取向则是实现党的工作目标。但通过深入分析,可以找到它们之间存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例如,企业主追求成本最小化和收入最大化,其前提就是加快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利润;企业职工追求自身福利最大化,就需要与企业主共同努力,把企业做强做大;党组织实现党的工作目标,其落脚点也是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可见,企业主、职工和党组织三方的共同价值基础,就是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共同价值基础的内在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提出把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作为党建工作目标。并把“活力和谐企业”的内涵定义为:一是发展充满活力,人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得到合理匹配,发挥出最大的整体效益;二是内部关系融洽,企业内部人员之间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和谐融洽;三是外部环境友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企业与自然环境、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这些内涵定义包容了企业里的各种价值取向,是企业里各个阶层共同追求的目标。一是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体现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这一目标就是党中央重大战略思想在微观层次的反映,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落实。二是完全符合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职工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发展的环境得到改善,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不断提高,企业利益得到实现。三是完全符合职工的利益追求,企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企业职工的福利、收入就会增加。

因此,我们把建设“活力和谐企业”这一企业各方的共同目标作为党建工作目标,有效地激发了党建工作的“内源动力”。

当然,造成党组织作用发挥不理想,除了“内源动力”不足这一“内因”外,也有“外因”的影响,主要是在工作指导层面,我们一直没有明确提出一个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总载体。

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方法和途径,设置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如“党员快餐制”、“党员人才工程”、“和馨行动”等,使党组织发挥作用有了合适的平台,党建工作得以不断推进。但是,这些载体都是围绕若干个比较小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而设计的,造成了企业党组织在同一阶段有几个不同的目标任务和不同的活动载体。目标任务的不断更新,活动载体的不断变换,使企业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感到无所适从。并且从抓工作的方法看,推动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明确一个总的目标任务,也需要有一个总抓手,这样有利于形成工作合力。所以,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也应像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建设那样,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总抓手。

从“活力和谐企业”内涵看,它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可以涵盖企业发展及党建工作的方方面面,符合总抓手的要求。鉴于此,我们明确提出把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作为新时期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总载体。

二、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为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平台,党组织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

我们提出建设“活力和谐企业”这一党建工作目标之后,虽然企业主对“企业建立党组织”的疑虑逐步消除了、抵触情绪也逐渐缓解了,但他们对“党组织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不可或缺性作用”的认识仍然不足。有的企业主认为,建设“活力和谐企业”的确非常重要,是企业各方共同追求的事业,但是这项工作未必一定要由党组织牵头抓总去做,因为他们自己可以做,企业行政管理层也可以做,而且企业里的其他组织都可以去做。如果“党组织的不可或缺性问题”得不到认同,那么党组织在企业里的地位也就难以巩固。

为了解决以上思想认识问题,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提炼出企业党组织五个方面的不可替代优势,以利于统一各方思想,使企业主更加自觉地依靠党组织。

第一,党组织具有政治引导、组织保证的独特优势。企业党组织是党的一个基层组织,基本职责就是贯彻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它可以在第一时间里把中央的最新精神传达到企业,能旗帜鲜明地向企业主和广大职工宣传、灌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确保企业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正如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所说的,企业党组织是企业最好的“政治导师”。

第二,党组织具有凝聚人心、激发热情的独特优势。党组织作为企业整体利益的维护者,兼容企业主和职工的需求,通过发挥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克服企业主和职工在目标追求上的“片面性”和“狭隘性”,把双方的力量凝聚起来,同心同力促进企业发展。例如,温州是个台风多发的地方,企业经常需要抗台抢险,这时候往往需要号召职工冲到最危险的地方,去保护抢救企业机器、设备。如果由企业主去发出这个号召,职工的感觉就会很差。因为职工认为,“企业主是为了个人财产,叫他们去冒险”。而党组织发出这个号召,就可以避免这种尴尬。

第三,党组织具有整合利益、化解矛盾的独特优势。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处在各种利益关系交织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矛盾。例如,当企业出现劳资关系矛盾时,由于代表资方利益的企业主和代表劳方利益的工会都是当事人,靠他们自身不可能得到有效解决。而党组织除了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其角色比较超然,可以协调、处理好企业主与职工之间的矛盾。

第四,党组织具有集聚人才、培育人才的独特优势。一方面,当前许多企业职工并不满足于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希望聚集在党的旗帜下,接受党组织的培养,使自己成为优秀人才。这为党组织吸引各类人才到非公有制企业创业奠定了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地方各级党委都普遍建立了党管人才工作机制,把民营企业人才纳入工作体系,出台了培养选拔各类人才的优惠政策。这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五,党组织具有协调各方、整合资源的独特优势。企业党组织拥有丰富的组织体系资源,便于协调沟通,可以为企业发展服务。一方面,企业党组织能向上级党组织和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企业决策管理层的合理要求,协调企业与驻地的关系,争取各方的理解与支持。另一方面,企业党组织积极引导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开展各种帮扶帮困活动,帮助提高企业的社会美誉度。

以上这些道理,我们在很多场合反复讲,使那些存有模糊认识的企业主逐渐感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确实离不开党组织,党组织在企业里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必须更加自觉地依靠党组织。

两年来的实践表明,我们把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作为党建工作目标,不仅解决了思想认识层面的问题,也解决了工作层面的问题。

第一,企业主的思想疙瘩解开了。大多数企业主普遍认为,建设“活力和谐企业”这一党建工作目标比较容易接受,原来的种种“疑虑”也逐步消除了,普遍意识到党建工作是为促进企业发展服务的,深刻认识到党组织并不是企业的“负担”,而是企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企业主认为党建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都发自内心地支持党建工作。过去那种“要企业抓党建”的被动局面有所改观,已经逐步向“企业要抓党建”转变。

第二,企业党组织书记的思想“包袱”卸下了。一些企业党务工作者也很有感触,他们说,过去在这里做党务工作,感觉不自在,说话的底气不足,工作的腰杆不硬。那么,现在认识到,企业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企业发展服务,不是做帮助企业主剥削的“帮凶”,而是身体力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所以,党组织书记开展工作就更加放手了,觉得气更顺畅了、干劲也更足了。

第三,企业职工对党组织也更加拥护了。这是因为抓“活力和谐企业”建设以后,职工觉得党组织的目标与自己休戚相关,而且,党组织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地位不断上升,在企业里威望也逐步提高。此外,由于企业主对党建工作非常支持,很多企业把一些重要职权交给党组织去做,如由党组织向董事会推荐干部等。这样一来,党组织的吸引力也增强了,很多职工就纷纷向党组织靠拢,表达自己政治上进步的愿望。

同时,地方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也找到了工作着力点,跳出了“就党建抓党建”的框框。从事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的同志工作目标更清晰了,方向更明确了,工作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了。

总之,我市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围绕“活力和谐企业”建设开展工作,有了发挥作用的广阔平台,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赢得了广大企业主和企业职工的真心拥护,企业抓党建工作的“内源动力”明显增强。当前,党组织在企业里的地位明显提升,已经成为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

三、按照建设“活力和谐企业”这一总载体的要求,科学设置党建工作目标任务和活动载体

在实践中,我们在建设“活力和谐企业”这一总载体之下,科学细化目标要求,明确具体任务,设置活动载体,并把原来一些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纳入其中,形成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党建工作目标任务体系和载体网络。

第一,围绕“企业经济效益好”谋划活动。企业是经济组织,发展是企业的第一要务,更是建设“活力和谐企业”的重点。企业的发展有赖于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建立企业党组织与企业决策管理层 “共谋发展机制”,共同研究企业发展大计,共同推动企业不断创造最佳效益。例如,我们探索建立了“党组织与董事会理论学习联合会议”制度,党组织班子定期与董事会成员共同学习,不断提高企业管理层领导科学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建立了“党组织班子与董事会成员双向例会”制度,经常性地加强沟通交流,共同研究对策,努力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第二,围绕“人才队伍培养好”设计活动。建设“活力和谐企业”,必须注重培养人才,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此,我们制定实施“素质提升计划”,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组织实施“党员人才工程”,开展“人才结对”活动,建立优秀人才与党员、职工联系制度,不断壮大党员人才队伍;定期组织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组织党员、职工技术攻关,开展“小创造、小发明”、“劳动竞赛”、评选技术标兵等活动,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第三,围绕“企业文化氛围好”组织活动。我们把企业文化作为建设“活力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通过实施“品牌文化战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树立先进的经营理念,发扬企业优良传统,培育企业精神,形成上下同心、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使企业真正成为全体员工和睦相处的大家庭。例如,以“文明企业”创建为载体,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增强法制意识,不断提高企业的文明程度;以企业文化阵地为依托,定期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第四,围绕“安全生产管理好”安排活动。安全生产是“活力和谐企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企业党组织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的“生命线”,协助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例如,牵头组织开展“平安企业”创建活动,建立“安全形势教育日”制度,协助内部职能机构定期检查生产中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时督促抓好整改,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第五,围绕“职工利益维护好”开展活动。广大职工是建设“活力和谐企业”的主力军。企业党组织大力倡导“关爱职工就是关爱企业”的观念,积极实施“关爱职工行动”,着力从生产生活等方面关心职工,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例如,通过开展“谈心接待日”活动和设立意见箱等,及时了解职工的呼声和愿望,畅通职工意见反馈渠道,随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建立“党员调解小分队”和“党员责任区”,组织党员定期走访职工,了解掌握职工内部的分歧和矛盾,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建立企业职工互助基金,采取“企业出、职工捐”等途径筹措资金,定期组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

第六,围绕“社会责任履行好”筹划活动。作为“活力和谐企业”,必须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企业只有在追求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才能为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大力实施“反哺社会工程”,积极动员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组织开展“千企千村结对共建”活动,发动非公有制企业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形成“以工促农、企村互利”的长效机制;动员企业主参与“慈善募捐”等社会公益事业,组织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四、努力构建齐抓共管格局,合力推进“活力和谐企业”建设

两年来,我们在科学设置党建工作目标、有效激发党建工作“内源动力”的基础上,始终把强化外力推动作为推进“活力和谐企业”建设的重要保障,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第一,成立专门班子。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构建了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管理的组织网络。在市一级,建立社会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县(市、区)一级,也建立了社会工作委员会,并且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在乡镇(街道)和工业园区一级,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办公室,落实专人负责。

第二,建立评价体系。我们根据“活力和谐企业”内涵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了“活力和谐企业” 科学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括“发展充满活力”、“内部关系融洽”、“外部关系友好”和“党建扎实有效”等四个方面。评价指标包括企业的产值、税收、法人治理结构、安全生产、资源利用效率、自主创新、企业在行业中的排名、员工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以及党建基础工作等47个子项目,共涉及19个市直单位的业务工作。其中“党建工作”作为一项关键性指标,虽然权重只占20%,但具有“一票否决”权,必须达到最基本的“门槛”分才能合格,确立了党建工作的“指挥棒”地位。今年8月,按照这一评价体系的要求,我们首次组织评选了20家“活力和谐企业”和30家创建“活力和谐企业”先进单位,由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市委、市政府明确指出,“活力和谐企业”是全市企业各类荣誉中的最高荣誉。以后将形成制度,每年组织评选一次。

第三,落实扶持政策。市委、市政府给予“活力和谐企业”相当程度的优惠政策,如拟定由市财政对每家“活力和谐企业”进行奖励3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发展;又如,在安排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工商联、青联等人民团体领导职务时,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对“活力和谐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党组织书记予以优先考虑;再如,“活力和谐企业”评选入围单位的董事长(总经理)、党组织书记自然列为当年度市县两级评选“功勋企业家”、“优秀企业家”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各类先进的推荐对象等等。通过这一系列优惠政策,体现出“‘活力和谐企业’作为企业的最高荣誉”的真正价值。

第四,组建专职队伍。建立了一支党建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党务工作人才队伍。一方面,今年5月,我们从市直单位选派了50名优秀中层干部担任“活力和谐企业”创建工作指导员,各县(市、区)也选派了一批指导员,帮助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水平。另一方面,我们以党支部书记人才库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各级党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面向全社会招聘优秀党务工作者;并采取双向选择、人才推介等形式,不定期向企业输送优秀党务工作者。

第五,完善经费保障。我们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认真贯彻〈公司法〉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活动保障机制若干问题的意见》,建立健全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时间、场地等保障机制。其中规定,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一般按不低于职工年度工资总额千分之八的比例列入财务计划,在企业管理费中列支,税前扣除。市、县两级社会工作委员会的工作经费,按照每家企业每年1000元的标准,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并予以落实。

两年来,我们按照建设“活力和谐企业”的要求,合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充分激发了党建工作的“内源动力”,达到了预期目的,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一是党建工作已成为企业看得见的生产力。以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为总载体推进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有机地融入企业的经济活动之中,与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通过企业党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极大激发了企业主的创业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职工的聪明才智,同心同力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很多企业主认为,党建确实给企业带来了很多实惠,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力。如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瑞立集团,近年获10项国家专利,其中8项打入国际市场,承担科研任务的攻关组组长全部是生产一线的党支部书记。

二是党建工作已成为企业最亮的“品牌”。现在,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氛围很浓。很多企业都争着要求建党组织,舍得花“重金”聘任党务干部,都在争创“活力和谐企业”。党建工作这一“品牌”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如我国工业电气领域的龙头企业——德力西集团响亮地提出了“强党兴企”的口号。日本控股的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原计划刚建成投产的头3年不盈利,但在党支部的领导下,37名党员处处率先垂范,团结带领全体员工争分夺秒奋战,提前建成投产,当年就盈利20万元,开初抵制建党组织的日方老板诚恳地对党支部书记说:“我要投入党的怀抱,请党给我温暖!”

三是党建工作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企业主深有感触地说,“没有党组织的引导和带领,就不会有充满活力、和谐发展的企业”。很多企业把党建工作看成是企业管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把党的工作内化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在提拔任用干部和重大事项决策时,都能主动征求党组织的意见、建议,寻求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

今后,我们要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重要批示精神,以这次现场推进会为新的起点,坚持抓组建工作与抓作用发挥“双抓并重”的工作方针,坚定不移地推进“活力和谐企业”建设,不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水平,使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

第18篇:国税部门内控机制建设调研报告

国税部门内控机制建设调研报告

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深化和具体化。今年,国家税务总局把“着力完善部门内控机制”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全国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四项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如何对“两权”进行有效监督控制,是当前各级国税部门高度关注、亟待解决的重要

课题。本文结合国税的工作实际,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调研探讨。

一、准确把握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概念和内涵

内控机制是由各级国税部门的领导班子、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共同参与,通过明确权责分配、规范权力运行程序、强化风险管理、健全规章制度,使权力运行实现分权制衡、流程制约、风险管理、信息化运行,从而在税收管理、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各项权力运行中,形成内生的制约力的管理机制。在推进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内控机制建设的四个内涵。

(一)建设基础是明晰的权责体系。“明确权责分配、正确行使职权”是内控机制的核心思想。内控机制建设的关键在于权力和责任是否匹配。内控机制建设要求各级国税部门分解细化工作职责,通过对岗位职责的规范和完善,明确各岗位在处理有关业务时所具有的权力和责任,实现权力、岗位、责任、制度的有机结合,形成完备的权责体系。

(二)主要内容是规范权力运行。内控机制建设强调以权力运行为主线,通过内部控制,使税收管理权、税收执法权、行政管理权的运行,以及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大事项、重要环节的权力运行都有章可循、有律可依,保证权力运行不出轨、干部队伍不出事。

(三)本质要求是促生内在的制约力。推进内控机制建设,要准确把握监督与制约的关系。监督是对特定主体的监视和督促,制约是对权力的控制和约束。内控机制建设强调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责任的落实度为重点,通过规范权力的运行,使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行为主体之间,由于分工和责任的不同而相互约束和牵制,形成内生的制约力。

(四)表现形式是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通过内控理念培育、岗位责任机制、风险排查机制和评价考核机制等,对权力行使实施有效制约、规范、约束和评价,引导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之间各个行为主体的互动,使对权力制约的要求与税收征管、内部管理的各种制度规范相适应、相融合,形成有效制约、全程监控、高效运行、超前防范的管理机制。

二、当前国税执法内部监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来,市国税系统严格按照省局提出的找准税收执法“风险点”和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的要求,结合当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需要和干部队伍的实际,树立预警在先、防范在前的理念,认真排查税收执法风险点,规范税收征管执法行为,防范税收执法风险,在保障全市国税系统队伍的平安、和谐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通过全市国税系统的税收执法检查和内控机制执行情况检查发现,当前税收执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内控机制的建立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集中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执行与控制难对称,执法行为的复杂性、广泛性、时效性与监督控制的局限性和滞后性之间不对称

从执法内容来看,税收执法涉及很多个业务流程,适用税收法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更是纷繁复杂;从执法客体来看,每个县区局管辖的纳税人成千上万,每个纳税人的经营纳税情况千差万别;从执法主体上看,除了综合管理部门和信息技术部门,其他人员均具有一定的执法权,均是执法的主体。因此,不论从执法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上看,税收执法贯穿于税收管理实践的自始至终,具有显著的复杂性、广泛性和时效性,它客观要求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段对其进行全覆盖、全过程监督,但从目前税收执法内部监控的运行情况来看,监控存在着局限性和滞后性问题。一方面是计算机监控的局限性。目前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的监控点多为逾期办理、应办未办等程序容易监控的点进行了监控,并未全面涵盖每项业务各个环节的执法监控点,尤其信息系统无法对虚假信息进行识别,只能对执法行为进行表面和形式上的控制,难于对执法行为进行深层次控制;另一方面是人工监控的滞后性,目前执法检查是对税收执法进行人工监督的重要手段,但这种手段主要为事后检查,并且多采用抽查,只检查了既成事实的结果,且监控面窄、不深入,对税收执法行为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难以执行到位。

(二)监控难统筹,税收执法内部监控工作职责不清、要求不一

随着税收执法责任制的推行和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的上线运行,初步形成了科学化、精细化的“人机结合”监控新模式,但在工作实践中,税收执法内部监控却因各种原因难于统筹,主要表现在:一是监控职责不明晰,监控职能难统筹。从目前部门职责定位上看,对税收执法进行监督控制的职责主要定位于政策法规部门,其他部门虽然对职责范围内的税收执法行为进行了监控,但在日常工作中,各业

务部门执法监控处于各自为政状态,难于实施统筹管理,不能形成监控合力;二是管理要求不统一,执法监控难操作。各业务部门之间在平时缺乏及时有效沟通,在任务下达、标准设定、业务衔接、资料流转等方面未能及时进行统筹规范,致使基层执法人员难于操作,执法监控也难于实施。

(三)内控制度未能得到全方位的贯彻落实

市局在前期深入调研,全

面收集相关材料,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关于印发加强税收执法监督若干意见的通知》,分别对加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税收管理、加强出口退税管理、加强稽查系列管理和加强发票管理等五方面提出了防范制约措施,从各环节存在的风险点、可能引发的问题、加强管理和防范的措施、责任追究等方面作了规定;同时,还出台了《关于在税收管理和组织收入工作中实施干部问责的意见》,以确保上述五项措施的落实。但在执法检查中发现,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制度执行不到位,图形式、走过场等问题,特别是在“两权”运行过程中的某些岗位、某些环节还存在某些风险隐患,内部控制监管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进一步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就是通过深入分析查找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中容易发生问题的风险隐患,有针对性地制订防范措施,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内部控制,在日常管理中做好预防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工作过错以及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这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深化和具体化。针对存在问题,加强国税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宗旨,以统一思想认识为基础,以强化组织领导为关键,以落实工作制度为重点,以加强队伍建设为保障,进一步加强“两权”监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对权力的制约贯穿于部门权力运行的全过程,扎实有效地推进内控机制建设,保证权力规范、透明、高效运行。

(一)统一思想认识,树立风险防范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让全系统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对防范风险、强化源头治理、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树立“防风险、抓管理、促规范、上水平”的工作理念,强调认真履行职责,把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融入业务线条管理工作中,把监督贯穿于国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牢牢把握行政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这两个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的重点开展工作,积极探索,构筑各种违法违纪“不能为”的堤防,努力形成大监督的管理格局。同时,创新内容,不断丰富预防教育的内涵,把法纪教育作为预防教育的基础内容,通过培训班、辅导报告会、编印《廉政手册》、组织廉政知识考试等方式,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风险意识、纪律观念和党员权利保障意识。各县区局和各基层分局要建立廉政文化活动室,把廉政文化素养教育作为预防教育的拓展内容,积极探索预防教育和廉政文化的联姻,重视发掘和弘扬优秀廉政文化,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人,用文化的力量培育人。

(二)强化组织领导,为内控机制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要抓住加强内控机制建设、防范执法风险点的关键环节,在全局建立起“坚持党组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纪检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运行机制,把风险防范工作提上党组的重要议程。要明确具体组织牵头部门和各相关业务部门的职责,对内控机制建设各项具体工作任务做好部署和安排;要落实岗位责任,确保该项工作有专人落实;要把好查找风险点和制订防范措施的审核关,保证风险点找得准,制订的措施能切实解决问题。基层要把内控机制建设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科学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强化落实措施,使工作有序推进,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规范权力运行,全面执行内控机制建设工作制度

1.贯彻落实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的各项工作制度。落实好加强税收执法监督若干意见,继续对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机构改革,对各部门的权力事项,特别是税收业务管理权,人、财、物管理权,税收执法权等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健全内控制度。着力规范权力运行机制,抓好各项工作制度的贯彻落实,优化权力运行机制,明确具体权力事项的业务操作程序,坚持制权与增效相结合,简化办事程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建立起职权清楚、责任明确,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制衡机制。

2.科学实施风险管理。从分析权力运行风险入手,对税收管理、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中可能引发风险的各种信息进行识别,并根据不同风险度和风险成因,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实现风险的有效防范、控制和化解。

3.加强对权力运行的信息化监督管理。将权力行使过程变为信息处理过程,增强程序的严密性,弱化人为因素。依托ctais2.0征管信息系统,逐步将以审批事项为重点的各类权力运行纳入信息化管理,实现实时监督、控制和综合分析;进一步整合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系统,使各类信息互融互通,便于沟通和监控;进一步运用好现有的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切实掌握各类事项的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办结等信息,做到实时监控,全程制约。

4.不断深化政务公开。认真落实省局关于政务公开的部署和要求,严格执行公开办事制度,不断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建立健全网上政务公开平台,把部门权力事项的执行主体、执行依据、执行程序等内容向内部和社会公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严格监督检查,保证内控机制建设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促进各部门真抓实干,防止任务不落实、推诿塞责等现象发生。一是分解内控机制建设任务,确定每个项目的牵头负责人,明确要求和时限,实行目标管理;二是采取定期督查、综合考核、适时点评等办法,加大落实力度,切实提高内控机制的执行力、遵从度和落实度;三是对内控机制建设推进不力的部门,要严格问责,确保部门权力事项应控尽控,保证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五)加强基层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提高内部控制监管的效果

1.加强力量,成立基层税务分局纪检监察小组。加强税收执法监督、防范执法风险执行落实在基层,为此,要注重加强基层纪检监察队伍的建设,注重充分发挥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风险防范作用,严格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分局纪检监察队伍管理的若干意见》,在各基层分局各配置一名专职纪检监察员和两名兼职纪检监察员组成纪检监察小组,明确各专兼职纪检监察员的工作职责,加强对基层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夯实基层税务分局党风廉政建设基础。

2.加强培训,提高专职纪检监察员综合素质。要定期开展纪检监察业务培训,并根据统一部署,每年开展不少于2次的各基层分局专职纪检监察员交叉执法监察。落实定期汇报制度,县局纪检监察部门每季度要组织各基层分局专职纪检监察员召开1次工作例会,听取各基层分局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从而拓宽视野、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3.加强考核,促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落实。要加强对基层分局专、兼职监察员工作的考核,对认真履行职责、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未能履行职责、工作不力的及时提出批评或调整;对造成工作失误的要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第19篇:国税部门内控机制建设调研报告

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深化和具体化。今年,国家税务总局把“着力完善部门内控机制”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全国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四项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如何对“两权”进行有效监督控制,是当前各级国税部门高度关注、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国税的工作实际,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调研探讨。

一、准确把握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概念和内涵

内控机制是由各级国税部门的领导班子、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共同参与,通过明确权责分配、规范权力运行程序、强化风险管理、健全规章制度,使权力运行实现分权制衡、流程制约、风险管理、信息化运行,从而在税收管理、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各项权力运行中,形成内生的制约力的管理机制。在推进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内控机制建设的四个内涵。

(一)建设基础是明晰的权责体系。“明确权责分配、正确行使职权”是内控机制的核心思想。内控机制建设的关键在于权力和责任是否匹配。内控机制建设要求各级国税部门分解细化工作职责,通过对岗位职责的规范和完善,明确各岗位在处理有关业务时所具有的权力和责任,实现权力、岗位、责任、制度的有机结合,形成完备的权责体系。

(二)主要内容是规范权力运行。内控机制建设强调以权力运行为主线,通过内部控制,使税收管理权、税收执法权、行政管理权的运行,以及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大事项、重要环节的权力运行都有章可循、有律可依,保证权力运行不出轨、干部队伍不出事。

(三)本质要求是促生内在的制约力。推进内控机制建设,要准确把握监督与制约的关系。监督是对特定主体的监视和督促,制约是对权力的控制和约束。内控机制建设强调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责任的落实度为重点,通过规范权力的运行,使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行为主体之间,由于分工和责任的不同而相互约束和牵制,形成内生的制约力。

(四)表现形式是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通过内控理念培育、岗位责任机制、风险排查机制和评价考核机制等,对权力行使实施有效制约、规范、约束和评价,引导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之间各个行为主体的互动,使对权力制约的要求与税收征管、内部管理的各种制度规范相适应、相融合,形成有效制约、全程监控、高效运行、超前防范的管理机制。

二、当前国税执法内部监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来,市国税系统严格按照省局提出的找准税收执法“风险点”和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的要求,结合当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需要和干部队伍的实际,树立预警在先、防范在前的理念,认真排查税收执法风险点,规范税收征管执法行为,防范税收执法风险,在保障全市国税系统队伍的平安、和谐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通过全市国税系统的税收执法检查和内控机制执行情况检查发现,当前税收执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内控机制的建立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集中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执行与控制难对称,执法行为的复杂性、广泛性、时效性与监督控制的局限性和滞后性之间不对称

从执法内容来看,税收执法涉及很多个业务流程,适用税收法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更是纷繁复杂;从执法客体来看,每个县区局管辖的纳税人成千上万,每个纳税人的经营纳税情况千差万别;从执法主体上看,除了综合管理部门和信息技术部门,其他人员均具有一定的执法权,均是执法的主体。因此,不论从执法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上看,税收执法贯穿于税收管理实践的自始至终,具有显著的复杂性、广泛性和时效性,它客观要求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段对其进行全覆盖、全过程监督,但从目前税收执法内部监控的运行情况来看,监控存在着局限性和滞后性问题。一方面是计算机监控的局限性。目前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的监控点多为逾期办理、应办未办等程序容易监控的点进行了监控,并未全面涵盖每项业务各个环节的执法监控点,尤其信息系统无法对虚假信息进行识别,只能对执法行为进行表面和形式上的控制,难于对执法行为进行深层次控制;另一方面是人工监控的滞后性,目前执法检查是对税收执法进行人工监督的重要手段,但这种手段主要为事后检查,并且多采用抽查,只检查了既成事实的结果,且监控面窄、不深入,对税收执法行为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难以执行到位。

(二)监控难统筹,税收执法内部监控工作职责不清、要求不一

随着税收执法责任制的推行和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的上线运行,初步形成了科学化、精细化的“人机结合”监控新模式,但在工作实践中,税收执法内部监控却因各种原因难于统筹,主要表现在:一是监控职责不明晰,监控职能难统筹。从目前部门职责定位上看,对税收执法进行监督控制的职责主要定位于政策法规部门,其他部门虽然对职责范围内的税收执法行为进行了监控,但在日常工作中,各业务部门执法监控处于各自为政状态,难于实施统筹管理,不能形成监控合力;二是管理要求不统一,执法监控难操作。各业务部门之间在平时缺乏及时有效沟通,在任务下达、标准设定、业务衔接、资料流转等方面未能及时进行统筹规范,致使基层执法人员难于操作,执法监控也难于实施。

(三)内控制度未能得到全方位的贯彻落实

市局在前期深入调研,全面收集相关材料,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关于印发加强税收执法监督若干意见的通知》,分别对加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税收管理、加强出口退税管理、加强稽查系列管理和加强发票管理等五方面提出了防范制约措施,从各环节存在的风险点、可能引发的问题、加强管理和防范的措施、责任追究等方面作了规定;同时,还出台了《关于在税收管理和组织收入工作中实施干部问责的意见》,以确保上述五项措施的落实。但在执法检查中发现,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制度执行不到位,图形式、走过场等问题,特别是在“两权”运行过程中的某些岗位、某些环节还存在某些风险隐患,内部控制监管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进一步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就是通过深入分析查找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中容易发生问题的风险隐患,有针对性地制订防范措施,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内部控制,在日常管理中做好预防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工作过错以及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这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深化和具体化。针对存在问题,加强国税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宗旨,以统一思想认识为基础,以强化组织领导为关键,以落实工作制度为重点,以加强队伍建设为保障,进一步加强“两权”监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对权力的制约贯穿于部门权力运行的全过程,扎实有效地推进内控机制建设,保证权力规范、透明、高效运行。

(一)统一思想认识,树立风险防范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让全系统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对防范风险、强化源头治理、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树立“防风险、抓管理、促规范、上水平”的工作理念,强调认真履行职责,把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融入业务线条管理工作中,把监督贯穿于国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牢牢把握行政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这两个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的重点开展工作,积极探索,构筑各种违法违纪“不能为”的堤防,努力形成大监督的管理格局。同时,创新内容,不断丰富预防教育的内涵,把法纪教育作为预防教育的基础内容,通过培训班、辅导报告会、编印《廉政手册》、组织廉政知识考试等方式,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风险意识、纪律观念和党员权利保障意识。各县区局和各基层分局要建立廉政文化活动室,把廉政文化素养教育作为预防教育的拓展内容,积极探索预防教育和廉政文化的联姻,重视发掘和弘扬优秀廉政文化,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人,用文化的力量培育人。

(二)强化组织领导,为内控机制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要抓住加强内控机制建设、防范执法风险点的关键环节,在全局建立起“坚持党组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纪检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运行机制,把风险防范工作提上党组的重要议程。要明确具体组织牵头部门和各相关业务部门的职责,对内控机制建设各项具体工作任务做好部署和安排;要落实岗位责任,确保该项工作有专人落实;要把好查找风险点和制订防范措施的审核关,保证风险点找得准,制订的措施能切实解决问题。基层要把内控机制建设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科学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强化落实措施,使工作有序推进,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规范权力运行,全面执行内控机制建设工作制度

1.贯彻落实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的各项工作制度。落实好加强税收执法监督若干意见,继续对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机构改革,对各部门的权力事项,特别是税收业务管理权,人、财、物管理权,税收执法权等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健全内控制度。着力规范权力运行机制,抓好各项工作制度的贯彻落实,优化权力运行机制,明确具体权力事项的业务操作程序,坚持制权与增效相结合,简化办事程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建立起职权清楚、责任明确,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制衡机制。

2.科学实施风险管理。从分析权力运行风险入手,对税收管理、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中可能引发风险的各种信息进行识别,并根据不同风险度和风险成因,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实现风险的有效防范、控制和化解。

3.加强对权力运行的信息化监督管理。将权力行使过程变为信息处理过程,增强程序的严密性,弱化人为因素。依托ctais2.0征管信息系统,逐步将以审批事项为重点的各类权力运行纳入信息化管理,实现实时监督、控制和综合分析;进一步整合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系统,使各类信息互融互通,便于沟通和监控;进一步运用好现有的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切实掌握各类事项的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办结等信息,做到实时监控,全程制约。

4.不断深化政务公开。认真落实省局关于政务公开的部署和要求,严格执行公开办事制度,不断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建立健全网上政务公开平台,把部门权力事项的执行主体、执行依据、执行程序等内容向内部和社会公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严格监督检查,保证内控机制建设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促进各部门真抓实干,防止任务不落实、推诿塞责等现象发生。一是分解内控机制建设任务,确定每个项目的牵头负责人,明确要求和时限,实行目标管理;二是采取定期督查、综合考核、适时点评等办法,加大落实力度,切实提高内控机制的执行力、遵从度和落实度;三是对内控机制建设推进不力的部门,要严格问责,确保部门权力事项应控尽控,保证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五)加强基层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提高内部控制监管的效果

1.加强力量,成立基层税务分局纪检监察小组。加强税收执法监督、防范执法风险执行落实在基层,为此,要注重加强基层纪检监察队伍的建设,注重充分发挥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风险防范作用,严格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分局纪检监察队伍管理的若干意见》,在各基层分局各配置一名专职纪检监察员和两名兼职纪检监察员组成纪检监察小组,明确各专兼职纪检监察员的工作职责,加强对基层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夯实基层税务分局党风廉政建设基础。

2.加强培训,提高专职纪检监察员综合素质。要定期开展纪检监察业务培训,并根据统一部署,每年开展不少于2次的各基层分局专职纪检监察员交叉执法监察。落实定期汇报制度,县局纪检监察部门每季度要组织各基层分局专职纪检监察员召开1次工作例会,听取各基层分局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从而拓宽视野、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3.加强考核,促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落实。要加强对基层分局专、兼职监察员工作的考核,对认真履行职责、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未能履行职责、工作不力的及时提出批评或调整;对造成工作失误的要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第20篇:水旱灾害预防与应急机制调研报告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破坏强度大,分布范围广,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科学地认识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一个主题。我国各种自然灾害中,尤以水旱灾害发生频繁、影响范围广、伤亡人口多、经济损失大,自古至今就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页就是劳

动人民和洪水斗争的光辉画卷--大禹治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日趋严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本文即着重介绍我国水旱灾害的特点、预防与应急机制以及个人的意见和建议。

一、我国水旱灾害的基本情况

1、我国水旱灾害的特点

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东南临太平洋,西北深入欧亚大陆腹地,西南与南亚次大陆接壤,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十分复杂。大部分地区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时空变化大,导致干旱、水灾时空变化频繁。

我国幅员辽阔、江河众多。全国1/2的人口,1/3的耕地,70%的工农业产值集中在七大江河中下游地区。这些地区恰恰是受洪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洪涝灾害曾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据历史记载,公元前206年—1949年的2155年间,中国发生较大洪水灾害1092次。历史上危害甚重的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泛滥范围北到天津,南至淮河流域,总计25万平方公里。1933年黄河大水,南北两岸大堤决口50多处,死亡1.8万人。长江自汉代开始就有水灾记载,1931年长江、淮河大水,共因灾死亡40万人。1935年长江支流汉江和澧水特大洪水,死亡14.2万人。

我国又是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1997年在联合国统计的世界149个国家中,中国排名第110位,被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总体来看,我国的水旱灾害有五个显著特点:一是灾害具有广泛性。除沙漠、极端干旱地区和高寒地区外,我国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都处在洪涝和干旱灾害的笼罩之下。二是灾害具有不确定性。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还很难预测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严重程度。三是灾害具有突发性。暴雨发生的随机性决定了洪涝灾害的突发性。在一些地区经常出现旱涝急转的现象。四是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这是由我国特殊的地理气候等条件决定的。五是灾害具有相对可控性。几千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的实践表明,抗御水旱灾害不仅有所作为,而且还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建国以来的水旱灾害

建国以来,我国因洪涝灾害年均农田受灾面积1亿多亩,大约两年左右发生一次较大洪灾。1990年以来全国年均洪涝灾害损失在1100亿元左右,约占同期全国gdp的2%。遇到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年份,如1991年、1994年、1996年和1998年,该比例可达到3%-4%。

九十年代以来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统计表(亿元)

年份

199

1199

2199

3199

4199

51996

1997

损失

779

413

642

1797

1653

2208

930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损失

2551

930

711

623

838

1278

1949年以来,全国年平均受旱面积3.21亿亩,其中成灾面积1.38亿亩,全国平均每年因旱损失粮食142亿公斤,其中有13年发生严重干旱灾害,相当于4年左右发生一次重旱,受旱面积均超过4亿亩,成灾面积超过2亿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农业和城市生活用水急剧增加,加上水环境恶化,可用水量减少,我国旱灾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1991~2002年年均因旱受灾面积4.15亿亩,其中成灾面积2.19亿亩,年均因旱损失粮食286亿公斤。另外,因旱造成数百座城市缺水,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

3、水旱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在各种自然灾害中位居第一位,损失约占全部各类自然灾害的60%以上,重大水灾往往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与国家的盛衰。中国自古就有“治国先治水”之说。其主要表现为对国民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影响:

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洪涝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农业、交通运输、城市和工业的影响及对水利设施的破坏。1949~1993年期间全国粮食总产量平均增长率为3.43%。而受洪灾影响,1954年的粮食总产量增长率仅为1.61%;1991年增长率为-2.45%

。洪水对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的破坏十分严重。据统计,从1981年至1990年,由于山洪、泥石流等洪水灾害造成全国主要铁路干线平均每年中断行车120余次,在大洪水年份中断行车现象更为严重。如1954年江淮大水,京广线中断100天。

对社会的影响。洪涝灾害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指对社会生活、生产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口伤亡、灾民的

安置等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1954年长江、淮河特大洪水死亡3.3万人;1975年河南大水死亡2.6万人;1998年长江、松花江流域发生大洪水,受灾人口达1.86亿人,倒塌房屋685万间。大量的灾民安置,生产恢复,疫病防控,给国家经济带来沉重负担。

对环境的影响。暴雨洪水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贫瘠,水流中夹带的大量泥沙淤积河湖,导致河流功能衰减、湖泊萎缩、耕地沙化,后果难以估量。

旱灾同样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干旱灾害的影响范围,已经由传统的农业领域扩展到工业、城市、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旱灾的损失也越来越大。

农业方面主要是影响粮食生产。旱灾造成的粮食损失要占全部自然灾害粮食损失的一半以上。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作物因旱年均受灾面积、损失粮食及其占粮食产量的比例已由50年代的1.74亿亩、435万吨、2.5%分别上升到4.07亿亩、2450万吨和4.7%。

工业方面,因干旱缺水平均每年直接影响工业产值2300多亿元。间接经济损失更是惊人,据有关部门估算,由于农业、工业受旱给其它行业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按1990年价格计算,全国每年平均达852亿元人民币。

社会影响,全国每年都有数千万人和数千万头牲畜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城市缺水问题也日益突出,全国660多个建制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不少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干旱还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造成树木枯死,草场退化,冰川退缩,湖泊干涸,土壤沙化。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土地沙漠化以年均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3以上。干旱造成地下水超采,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据统计,全国每年地下水超采量超过80亿立方米,已形成地下水漏斗区56个,面积达8.7万平方公里,仅华北平原大漏斗面积就将近4万平方公里,漏斗最深达100多米。有30多座城市不同程度出现地面沉降、塌陷、裂缝等破坏现象。环渤海地区和胶东半岛有1200多平方公里发生海水倒灌。

4、我国防治水旱灾害面临的突出问题

(1)防洪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是现有防洪工程标准低、隐患多。我国江河防洪标准低,难以抗御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由于工程险工隐患多,防御工程设计标准以内的洪水也有较大难度。如1994年珠江发生相当于50年一遇的洪水,而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的北江大堤却发生了严重的管涌险情。1998年汛期,长江干支流堤防共发生四万多处险情。主要原因是现有堤防多是在历朝历代原有民堤的基础上逐步加高形成的,且基础多为冲积平原的砂层,透水性强,存在基础防渗差,堤身断面不够,堤身材料不合要求等问题。另外由于现有水库长期使用,存在很多隐患,不少水库不能正常拦蓄洪水,有的水库由于工程问题还成为下游防洪安全的隐患。

二是湖泊调蓄能力不断降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与水争地的现象日趋严重,大量的湖泊被围垦,调蓄洪水容积急剧下降,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加重了洪涝灾害。与50年代相比,中国七大江河参与防洪调蓄作用的湖泊面积由9214万亩减少到6885万亩,减少25%。如果用1954年的天然调蓄容积对1998年实际洪水进行演算,两湖及长江中游1998年的水位可降低1米左右,由此可见,正是由于湖泊调蓄能力的降低,致使洪水威胁加大。

三是河道萎缩、行洪能力急剧衰减。泥沙淤积加上人为设障、盲目围垦,使河道行洪能力严重下降。如海河干流、独流减河和漳卫新河的泄洪能力比原设计能力降低幅度达40~60%;黄河泥沙淤积形成了著名的“悬河”,河底比河南新乡地面高20米,比河南开封地面高13米,比山东济南地面高5米,1996年洪峰流量仅为1958年的三分之一,水位却高出近1米。许多中小河流也由于河道淤积导致防洪能力下降。

四是蓄滞洪区运用难度加大。蓄滞洪区内人口多、安全建设滞后,区内经济发展较快,资产增加,分洪不仅损失巨大,而且区内人员的安全救生任务也非常艰巨。如荆江分洪区1954年仅有17万人,而现在已有54万人。

五是干支流控制性工程不足。在河道上中游有条件的地区兴建大型控制性水利枢纽,是控制上中游洪水的重要措施之一。一些干流如嫩江、松花江、西江等至今还没有控制性工程,主要支流上的控制性工程则更少。

六是非工程措施滞后,还不能满足防御大洪水的要求。目前我国水文测站布设、水文预报、报汛手段、防洪通信建设及管理等方面都有一定问题,严重影响防洪工程效益的发挥。

(2)防治旱灾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是防治旱灾投入不足。多年来用于抗旱的资金明显不足。“九五”期间中央水利基建投资规模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用于防洪工程建设的投资相对较多,用于水资源工程建设的较少。地方各级对抗旱的投入则更少。

二是防治旱灾管理落后。重建设、轻管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抗旱减灾工作缺乏统一规划;旱情、旱灾评定没有统一标准;抗旱信息系统现代化建设严重滞后,旱情信息的采集、传输、分析、处理手段落后;抗旱工作管理队伍力量薄弱。

三是防治旱灾工作无法可依问题突出。近些年来,由于干旱缺水危机不断加剧,旱区各行业、各部门,流域的上下游、左右岸用水矛盾十分尖锐,但我们目前还没有协调抗旱矛盾的相应法规,因而,如何用法律手段化解各方面用水矛盾已经十分迫切。

四是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抗旱能力不断减弱。我国耕地面积19.5亿亩,但有效灌溉面积只有8.3亿亩,58%的耕地没有水利灌溉条件。灌区水利工程绝大部分都是在50~70年代修建的,经过几十年的运行,老化失修已十分严重,灌溉保证率低。同时由于大量抗旱基础工程产权不清,责权不明,缺乏良性管理体制和机制,造成许多抗旱设施长期失修,无人管理,抗旱时束手无策。

五是水资源利用率不高和水环境的破坏,加剧了干旱缺水危机。2003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为465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0.5,发达国家为0.7~0.8;全国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为218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5-10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为50%,发达国家已达85%;全国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达20%左右,仅城市便器水箱漏水一项每年就损失上亿立方米。水环境恶化也加剧了干旱缺水危机。全国约700条大中河流近1/2的河段受到污染,1/10的河段被严重污染。全国7大江河都已不同程度受到污染,北方的黄河、海河污染更为严重。南方也有不少地方守在河边没水吃。

六是对防治旱灾减灾工作研究不够。如对旱灾的成因、损失、影响等一些规律性问题,以及针对这些规律提出的抗旱对策、措施等问题重视不够,研究不够深入,直接影响到抗旱工作的开展。

二、我国水旱灾害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抗御水旱灾害过程中,我国水旱灾害管理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管理体制和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为应对防汛抗洪、抗旱救灾等突发事件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防汛抗旱工作紧张有序开展,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下面从六个方面进行介绍。

1、法律法规

国家先后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防总成员单位职责》、《国家防总工作制度》等有关规章制度,目前正在组织制订《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本地区的相关配套法规。同时,抗旱立法工作已经起步。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为依法管理水旱灾害工作奠定了基础,使我国水旱灾害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逐步走上法制化、正规化、规范化轨道。在1998年长江、松花江大洪水和2003年淮河大洪水的抗洪抢险中,各有关省依据《防洪法》采取了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等措施,为保障抗洪抢险斗争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法律保障。

2、水旱灾害管理的组织机构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水旱灾害管理工作,1950年政务院就成立了中央防汛总指挥部,董必武副总理任总指挥。2002年新一届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由回良玉副总理任总指挥,水利部部长及国务院副秘书长任副总指挥,水利部副部长任秘书长,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任副秘书长,中宣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交通部、铁道部、信息产业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民航总局、广电总局、气象局等17个部委局负责人和武警部队的首长为指挥部成员。国家防总负责领导、组织全国的防汛抗旱工作,主要职责是拟订国家防汛抗旱的方针政策,组织制定大江大河大湖防御洪水方案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的调水方案,及时掌握全国汛情、旱情、灾情并组织实施抗洪抢险及抗旱减灾工作,统一调控和调度全国水利、水电设施的水量,组织灾后处置,并做好有关协调工作。

为组织指挥流域防汛抗洪工作,先后设立了黄河、长江、松花江、淮河4个流域防汛总指挥部。各级人民政府也相应建立健全了防汛指挥部及其办事机构和以行政首长责任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制体系。按照《防洪法》规定,有防汛抗洪任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了防汛指挥机构。

每年汛前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都要落实全国大江大河、重点病险水库、主要蓄滞洪区和重要防洪城市的防汛责任人,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2003年国家防总印发了《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防汛抗旱工作职责》。各级防汛指挥部也公布了辖区内重点防洪对象的责任人名单,明确了防汛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这些在水旱灾害管理工作中已经形成了制度。

3、预防和预警机制

为应对水旱灾害,我国建立起了以预防为主、各部门各行其责的防灾减灾体系。根据水旱灾害的特点,主要从思想、组织、工程、预案、物料、通信、防汛抗旱检查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目前全国有水文站2万余处,报汛站点8000多个,充分利用公用通信网及防汛专用通信网,保证了气象、水情、工情、险情、灾情信息的及时、准确采集、传递以及防汛指挥调度命令的传达。在全国183座以防洪为主的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开发建设了水库洪水调度系统,建立了库区水雨情遥测系统和水库预报调度模型,能实时监视库区水雨情,迅速对洪水做出预报,及时进行合理调度。同时,各级防汛指挥部配备了相应的人员和设备,确保了防汛信息和指挥调度命令的畅通。2003年淮河大水期间,国家防总利用已建成的异地会商系统,多次与淮河防总、安徽省防指进行异地会商,研究汛情,为国家防总领导掌握现场情况、科学慎重决策创造了条件。另外,国家防总对水情、工情的预警都做了明确规定,如预测可能出现超标准洪水或堤防决口、水库垮坝等险情时,要立即向下游预警,组织危险区群众转移,并迅速处置险情,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报告情况,以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

4、水旱灾害管理预案

为主动应对江河洪水,各级人民政府和防汛抗旱机构编制修订了防御江河洪水方案。1985年国务院正式批转了黄河、长江、淮河、永定河防御特大洪水方案。近年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根据经济社会和防洪工程的变化,相继组织制定和完善了长江、黄河、淮河、沂沭泗、松花江、太湖、海河流域永定河、大清河、漳卫南运河、北三河洪水调度方案等。地方各级防汛指挥部、各级水利枢纽工程管理部门和有关单位也组织制订了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防汛预案,包括洪水调度方案、工程运用方案、抗洪抢险方案、人员转移安置方案等。特别是重点水库编制了超标准洪水、重大险情、垮坝、下游群众转移等应急预案,同时,还按照国务院有关要求,正组织编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抗旱预案以及水库处置恐怖袭击事件预案。这些预案依据河流的来水情况、防洪工程的状况、保护对象的重要程度等,对可能出现的洪水、缺水程度、如何调度运用各类工程措施、组织部署各项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等进行了明确规定,预筹对策,并逐年修订完善,对取得历次防汛抗洪斗争的胜利发挥了很大作用。

5、水旱灾害的应急处理

进入汛期、旱期,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程跟踪雨情、水情、工情、旱情、灾情,并根据不同情况启动相关应急程序。国家防总或流域防汛指挥机构负责关系重大的水利、防洪工程调度,其它水利、防洪工程的调度由所属地方人民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必要时,视情况由上一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直接调度。国家防总根据各级防汛抗旱机构上报信息综合分析,做出一至四级响应。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启动相应级别的响应。如:国家防总一级响应由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总总指挥主持会商,防总成员参加。部署安排有关应急措施。流域防汛指挥机构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为国家防总提供调度参谋意见,派工作组、专家组支援地方抗洪抢险、抗旱。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按照《防洪法》的有关规定行使权力,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增加值班人员,加强值班。由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负责同志主持会商,具体安排防汛抗旱工作,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根据预案组织加强防守巡查,调动防汛机动抢险队并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工程防守,及时控制险情,或组织加强抗旱工作。受灾地区的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人、成员单位负责人,应按照职责分工到分管的区域现场组织指挥防汛抗旱工作。相关省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将工作情况上报当地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和国家防总。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成员单位应全力配合做好防汛抗旱和抗灾救灾工作。

6、应急保障

一是队伍保障。国家在全国七大江河、重点水库和重点海堤组建了100多支重点防汛机动抢险队,44支省级防汛机动抢险队,250多支市、县级防汛机动抢险队。1999年起,解放军建设了19支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部队。这些队伍主要完成突发性的、急难险重的抗洪抢险任务。全国已建成县级抗旱服务队1653个,乡镇级抗旱服务队9038个,使干旱缺水地区农民无力抗灾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此外,各地根据需要,还组建了技术骨干为主的专业队,民兵群众为主的常备队、预备队等,形成了专群结合、军民联防的防汛抗旱队伍。

二是物资保障。充足的防汛物资是夺取抗洪抢险胜利的重要保证。1998年抗洪抢险期间,各地调用的抢险物资总价值达130多亿元。为防御特大洪水,国家防总办公室在全国15个中央防汛物资定点仓库储备了编织袋、土工布、编织布、钢管、橡皮船、冲锋舟、救生衣、照明灯等防汛抢险救生物资。省级防汛部门根据当地抢险需要,也储备了相应的防汛物资。国家防总还建立了防汛物资生产流程和生产能力储备机制,一旦储存物资消耗过多,即可启动生产储备进行补充。

三是技术保障。国家防总正组织建设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形成覆盖国家防总、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防汛抗旱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提高信息传输的质量和速度。改进水情信息采集系统,使全国重要水文测站的水情信息在30分钟内传到国家防总。建立和完善大江大河重要河段的洪水预报系统,提高预报精度,延长有效预见期。建立工程数据库及大江大河重点地区的地理和社会经济数据库,实现这些地区重要防洪工程基本信息和社经信息的快速查询。建立大江大河重要河段的防洪调度系统,实现实时制定和优化洪水调度方案,为防洪调度决策提供支持。建立国家防总与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之间的防汛异地会商系统。开发防汛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各级防汛抢险救灾信息的共享。开发全国旱情监测和宏观分析系统,开展旱情信息采集试点建设,为宏观分析全国抗旱形势和做出抗旱决策提供支持。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还建立专家库,当发生水旱灾害时,由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统一调度,派出专家组,指导防汛抗旱工作。

四是其他保障。如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保障,应急队伍保障,供电保障,交通运输保障,医疗保障,治安保障,资金保障,社会动员保障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7、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发生水旱灾害后,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做好灾区生活供给、卫生防疫、救灾物资供应、治安管理、学校复课、水毁修复、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等善后工作。2003年淮河发生大洪水,灾区人民政府立即成立了救灾指挥部,组织、协调和指挥灾后救助工作。民政部门及时调配救灾款物,组织安置灾民,保证灾民有粮吃、有衣穿、有房住,切实解决灾民的基本生活问题。卫生部门负责调配医务技术力量,抢救因灾伤病人员,对污染源进行消毒处理,对灾区重大疫情、病情实施紧急处理,防止疫情、疾病的传播、蔓延。水利、电力、交通、通信等部门抓紧修复遭到毁坏的设备设施,恢复功能。财政、水利部门按照《蓄滞洪区补偿暂行办法》对分洪运用的蓄滞洪区进行补偿。

三、强化我国水旱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建议

1、调整水旱灾害管理思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安全等宏观形势对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迫切需要调整防汛抗旱工作思路,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新理念。

洪水和干旱至今还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现象”,但只要处理方式、对策和措施得当,灾害是可以减轻或避免的。因此,如何“减灾”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要坚持防汛抗旱并举,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防汛工作要理性协调人与洪水的关系。我国人口众多,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所以既不允许让大多数河流湖泊都恢复到天然状态,也不可能投入巨资修建防御所有量级洪水的工程。实行洪水管理,适度承担风险是合理的,要靠标准适度的防洪工程和严格的管理,把洪水风险减轻到经济社会发展可承受的程度。要规范人的活动,加强对人的管理,强调人与水的和谐,在控制洪水的同时,给洪水以出路。

抗旱工作要从主要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转变为为包括生态在内的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从注重农业效益转变为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从被动抗旱转变为主动防旱。积极推广农业高新节水技术,发展管灌、喷滴灌;工业企业配置节水设施,采取循环用水、一水多用、中水回用等节水措施,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强用水的考核监督,限制和取缔不合理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

积极探索城市防洪抗旱的新模式。城市要以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为重点,加强城市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搞好水环境建设,美化城镇人居环境。

充分利用雨洪资源。科学合理调控洪水既可以补充地下和地表水资源,改善河流和水库天然淤积或冲刷状况,延长堤防和水库的使用寿命,还可以为湿地、滩地等输送水沙改善水生态环境,稀释污水提高受污水体的自净能力等。尤其在北方水资源短缺地区,可研究探索水库、蓄滞洪区运用方式,利用洪水自身有利的一面,最大限度地挖掘洪水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2、落实责任,团结协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

按照《防洪法》规定,防汛抗旱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社会管理和公共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水旱灾害这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的公益事业,无疑是政府部门一项重要的职责。各级政府应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发展的原则指导下,切实履行职责,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按照属地管理范围和部门分工,层层落实和分解责任,制定行之有效的决策指挥机制、督察检查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各项责任制落到实处,以有效应对水旱灾害。

水旱灾害影响面广,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安全保护、人员转移、安置、卫生防疫、救灾、灾后恢复重建,以及险情的抢护、物资保障、治安维护等各个方面,处理不当就会引发一些次生灾害,需要政府各职能部门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因此,要在科学合理地明确部门分工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协作运行机制,充分调动、整合各部门资源,发挥整体优势,共同应对突发水旱灾害。

为适应快速抢险、抢大险的要求,必须建设反应能力军事化、抢险技术专业化、队伍装备现代化、平战结合的应急抢险救灾队伍。要把应急抢险救灾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当作水旱灾害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使每一支应急抢险救灾队伍都建设成熟悉情况、掌握技术、装备优良、纪律严明、反应快捷,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专业队伍。同时要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提高抢险人员素质和专业抢险能力。要建立良性运行机制,使防汛机动抢险队建设尽快迈上新台阶。

3、加强信息监测、报送,提高水旱灾害处理能力

信息是水旱灾害预警、预防和科学决策指挥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对充足可靠的信息的分析判断,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决策和应对措施。因此,要建立完善信息监测报送网络和机制,建立信息交流和发布制度,确保信息监测、报送和发布渠道畅通。建立重大突发事件紧急上报制度,为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决策与紧急处置赢得时间,及时做出灾害预警,并向社会发布,通知有关区域、部门做好相关准备,有效防控水旱灾害。

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坚持用高新技术对防汛抗旱传统行业进行技术改造,对防汛工作的洪水预测预报、洪水调度、汛期查险抢险三个主要工作环节和抗旱工作的旱情监测分析、抗旱行动等工作环节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以信息化为先导,建立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加强雨情、水情和旱情的监测,强化预测预报,提高预报精度,尽可能延长预见期。建立水旱灾害模拟仿真与灾害评估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研究,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对大气施加影响,进行人工增雨或人工减雨,以达到减轻水旱灾害的目的。结合我国国情,综合工程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理论,对自然、社会、经济诸因素全面考虑,综合工程措施及非工程措施,引进风险分析理论,提高防汛抗旱指挥决策和灾后评价等方面的科技水平;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改造传统的防汛抢险和抗旱工作,在北方旱区研究推广抗旱型农作物新品种。

4、加强宣传,提高群众防灾意识

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增强防灾减灾意识。一是加强防灾减灾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宣传《防洪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依法防灾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全面增强群众的防灾意识和环境意识。在有防洪风险的地区要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教育,来规范土地开发利用行为,规范人的生产和生活行为,主动防范和适应洪水风险。要逐步提高社会公众的防洪参与意识,让每个人都知道人类有着承担洪水风险的责任和义务。二是加强自然灾害的警示宣传教育。认真总结近年来各地遭受自然灾害的惨痛教训,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自然灾害的严重危害性,增强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三是加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举办防灾减灾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大力普及防御水旱灾害的基本常识,帮助群众掌握和认识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规律,懂得如何防灾避险,提高群众应急自救、抗灾减损能力。

5、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群众灾后恢复能力

在加强政府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同时,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构筑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要加强政府救灾,按照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原则,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应安排救灾资金预算和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储备必须的救灾物资,解决严重受灾地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困难;二是建立和完善社会捐助制度,规范突发自然灾害社会捐助工作;三是建立完善合理的补偿制度,使为减轻水旱灾害做出牺牲的群众得到合理的补偿;四是研究建立水旱灾害保险,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增强城乡居民和社会团体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提高承受洪涝风险和灾后自我恢复的能力。

机制调研报告
《机制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