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土地流转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3:13:23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土地流转工作汇报

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情况汇报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我镇以“规模经营、增收增效”为目标,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完善服务体系机制,扎实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现将土地流转工作汇报如下:

一、土地流转现状及特点

全镇共有17个行政村、195个村民小组、6733农户、2.9万农业人口,3.5万亩承包耕地。全镇外出务工人员8000余人,其中常年外出有3400余人。截止2011年4月底,全镇流转耕地2700亩,完成年度计划数3000亩的90%;其中规模经营面积27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7%,占流转土地面积的100%。全镇土地流转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流转速度加快。目前,我镇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4200亩,占耕地面积的12%,较去年同期增加1500亩,增加180%。全镇2010年9月至今的流转面积,超过以前数年流转面积总和,流转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2700亩,较去年同期增加180%。流转产业集中。在各方面的引导下,流转土地集中在肉鸭养殖、核桃、烟叶、苗木花卉、药材等产业。其中:从事肉鸭养殖400亩、温棚蔬菜100亩、烟叶种植500亩,苗木花卉种植1000亩,药材种植380亩,韭菜种植300亩,肉鸭养殖、烟叶、苗木花卉、药材等四个产业占流转耕地面积的

- 1业示范园。涧河村通过招商项目,支持外地客商姚清浪在涧河村承租土地600余亩,建成苗木花卉基地农业示范园。通过社会力量投入典型的带动,拓宽了农村土地流转渠道,促进了全镇农业产业升级,有力的推动了全镇土地流转。

(三)强化项目建设。以政府职能部门为主导,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项目,实施农业产业开发和科技示范,建立中药村、烤烟、苗木花卉、核桃基地、肉鸭养殖等试验示范基地,拉动项目区土地集中高效经营。依托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及烟水配套工程的实施,发展烤烟规模种植,着力打造集中连片基地,推动了土地流转,涧河村利用改滩造地项目整理出的土地,流转给盐镇烟农李北斗种植烟叶,种植面积500亩,规模收入达到110万元。

(四)强化产业拉动。按照“壮大畜牧、烟叶、核桃主导产业,培育中药材、林果、苗木花卉、温棚蔬菜等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根据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着力优化产业区域布局,通过生产扶持补贴和优势品牌建设支持,扶持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进行规模化种植,不断扩大主导产业规模优势,全面扶持肉鸭养殖、烟叶产业做大做强;继续强化涧河、上涧苗木花卉、养马核桃、礼曲韭菜的品牌建设力度,增强特色品牌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营销,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效益,促进了土

- 3规模的扩大。四是当前短期流转、粗放经营较多,土地流转的综合效益不高。今后,我们将针对存在问题与农业经济发展需求,着力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采取“宣传引导、示范带动”的办法,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熟悉政策,打消顾虑,积极投身土地流转;加大奖扶力度,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奖励制度,整合支农资金,重奖土地流转大户、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村土地加快流转。

(二)积极鼓励有资金、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村人才和经营主体建立农产品基地,开展规模经营,使其成为专业大户;强化流转大户扶持措施,提高规模经营水平,巩固扩大土地流转成果。

(三) 指导各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健全管理制度,规范运行规则,搭建信息平台,及时掌握土地流转的热点难点,包装推出一批土地流转项目,实现对外招商。同时强化经营实体监管,确保其履约能力,减少低层次、短期性、掠夺式流转。

(四)积极统筹涉农投入,整合涉农资金、项目,加大规模经营扶持投入;逐步扩大和深化农业保险,构筑农业实体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保障体系,通过社会力量参与土地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积极性。

- 5 -

推荐第2篇:土地流转情况工作汇报

野胡拐乡土地流转情况汇报

野胡拐乡地处魏县城南10公里,全乡16个行政村,人口2.272万人,共有耕地2.62万亩,人多地少矛盾比较突出。为进一步提高农业效益,近年来,我们在做好土地延包工作、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民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规模经营。目前,全乡通过出租、互换、转让、转包等方式共流转土地2980亩,占全镇耕地的11.3%,签订流转合同150份,形成了蔡小庄蔬菜种植园区等蔬菜大棚基地。流转土地每亩年均效益达到1万余元,有力地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一、加强引导、规范规程、完善机构,积极推动土地依法有序流转

近年来,随着我乡外出务工经商农民不断增多,大量农村劳动力向

二、三产业转移,土地已不再是农民唯一的收入来源,不少人开始自发地对土地经营权进行流转。为了规范流转秩序,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针对我乡农业生产实际,不断引进和培育特色优势农业产业,规划了蔡小庄蔬菜基地,野西养殖基地,鼓励农民按照规划,把土地向种、养专业大户、优势产业集中,以提高产业经营的规模。为此,我们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农经、司法、土地、农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指导土地的流转工作。我们统一制订了《土地承包经营

1 权流转合同》,按照“政府引导、农户流转、规范合同、依法鉴证”的流转办法,把重点放在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明确流转双方责、权、利上。对单个农户之间零散土地的流转,按照双方意愿,当好中介,做好参谋;对大面积土地的集中流转,坚持以农民自愿为首要原则,按照涉及农户的多少,分别召开所属村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讨论,形成决议后再逐步实施。对积极性不高的农户,采取以优换劣的办法,先以其他农户的土地与之置换,然后再参加流转,确保所有农户均达到满意。同时,我们还组织农技人员组成专门工作组,对流转土地进行等级测定,按常产和市场价格为农户与受让方或承租方提供流转参考价格,并坚持由农户直接与土地承租、承包人签订流转合同,流转所得直接归于农户。为保证土地合法流转,我们坚持对土地流转过程进行逐一审核,定期检查,凡发现违反农村土地承包法规的,一律予以制止,责令恢复原承包经营关系。不仅如此,为更好地服务和规范全乡土地流转,我们以乡农经站为依托,投资2余万元,建成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在全乡16个行政村设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站。该中心具体负责制定土地流转规划、收集各服务站传来的土地流转信息并对外发布,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开展土地流转中介服务。为更好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中心还设立了土地纠纷调解庭,对农村土地纠纷进行调解,维护了农村稳定,有力推进了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实现了流转方式的多样化和土地经营的规模化

农民以土地为本,把手中的土地视为生活的基本保障,不愿轻易变更、交换经营权。为此,我们提出土地流转要以人为本、以效益为中心,促进土地在流转中升值,通过流转给农民带来切切实实的实惠。在规模化经营项目中,我们按照产业开发的要求,因地制宜,采取了多种流转模式。蔬菜基地建设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互换和转包的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共完成土地流转面积 1380 亩,使基地外的农户通过土地互换进入了基地,实现了集中连片发展。土地形成规模后,我们立即投入人力、物力,进行了集中整治,不但新增有效耕种面积800余亩,还全部完成了农田基本设施配套建设,使原本较为贫瘠的耕地得到全面改造。

三、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加快了高效益农业建设进程和农民增收步伐

我们坚持以土地流转推动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推进农村城镇化为主要方向,坚持围绕建设新型农业项目搞流转,围绕提高农业效益搞流转,使土地这一存量资产得以盘活,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效。一是农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目前,全乡已建成了标准化蔬菜播种基地,面积达到1380亩,建成各类养殖小区2个,年出栏各类畜牧产品 2万余头(只),基本形成了“西菜、东牧”的产业结构布局。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基地的建设,实现了农

3 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农业经营实现了由传统的粗放型向高效益、集约化发展,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收入明显增加。三是加快了农村劳动力向第

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通过土地流转,解除了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束缚,目前,全乡民营企业就业人数达到近1万人,个体工商户达到200余家,从业人员达到千余人。

虽然我乡在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下一步,我们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不断把这项工作引向深入,为我乡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2年10月25 日

推荐第3篇:宁陵县土地流转工作汇报

因地制宜搞好土地流转

——宁陵县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汇报材料

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大力指导下,全县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规章政策,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省、市、县相关文件要求,依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我县2012年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宁陵县辖14个乡(镇),363个行政村,全县农业人口为65万,耕地总面积为 56.07万亩,承包农户总数达到14.2 万户;截至目前,我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46.6万亩,占全县家庭承包经营面积87%。订立合同30040份。其中互换土地面积35.12万亩,占流转面积的83%;转包土地面积

4.22万亩,占流转面积的10%;转让土地面积2.55万亩,占流转面积的6.5%,出租土地面积4.71万亩,占流转面积的11%。

规模经营50亩——200亩农户121家,200亩——500亩的农户14家,500亩——1000亩农户10家,1000亩以上的农户6家。

二、主要做法

(一)健全机构,推动流转

在县农经站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

和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健全调解仲裁机制,开展流转服务;乡镇依托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组织好本乡镇的流转工作,建立规范的承包合同、流转合同档案;村级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点,由各村会计担任信息员,信息员负责将各自范围内的土地流转信息以及相关基础资料汇总到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从而构建起了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和可靠性,推动了土地流转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健全制度,严格考核。我县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意见》、《宁陵县2012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宁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宁陵县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通知》等多个促进土地流转的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在税费、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确保土地流转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县委、县府还将土地流转指标纳入对各乡、镇年终目标考核,并与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三)培育典型,引导流转

做好土地流转有关典型的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组织种植大户、合作社负责人等人员经常性的开展为农民授课,从而减少了土地流转的阻力。在土地流转方式上,我们积极探索流转新机制,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引导农民以各种可以接受的、方便的方式进行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流转方向上,我们积极引导,按照集约化、高效益模式,确定了土地流转流向:一是发展现代农业,走集约化种植的路子。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特色化、规模化发展,初步形成了以蔬菜大棚种植、酥梨、粮食生产大户等支柱产业。二是流向专业合作社。全县流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面积为2.8万多亩,土地占流转总面积的16%。宁陵县建华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形成1000多亩连片种植香菜、洋葱基地,通过这种规模经营方式,带动周边村农户1200多户。宁陵县惠万家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形成880亩的连片种植葡萄基地,带动周边地区1000多亩的葡萄产业。

(四)政策扶持,鼓励流转

一是对流转期限 较长、经营面积 较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资金扶持。二是对接受农户委托、积极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村级组织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三是开展免费就业培训。近年来我县有针对性地开设农民就业培训课程,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拓宽就业门路,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创造条件。

(五)规范运作,保障流转

我县在土地流转服务工作中,着重把好“五关”。一是审查关。在流转时,严格审核土地转出方是否确地确权,转入

方是否具备农业生产经营能力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资格,对不符合有关规定的要立即通知双方当事人立即终止或变更合同。二是程序关。土地流转必须按照有关程序,依法开展流转,不得强行推行。三是合同关。规范流转双方合同签订,明确双方当事人流转方式、流转时间、流转价格及流转收益支付方式。对不符合有关规定的不得为其鉴证。四是建档关。对土地流转委托协议书、土地流转情况、流转合同等土地流转资料及时登记造册,建立书面和电子档案,最大限度避免土地流转纠纷。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县农村土地流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政策宣传力度不到位。部分基层干群对土地流转认识不足,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农户对土地流转政策不够熟悉,思想认识不足,心存疑虑,怕土地流转后会失去承包经营权,影响切身利益。加上农民恋土情结,宁愿粗放经营,甚至撂荒,也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二是流转形式单一。目前流转形式主要以互换和转包,其他形式较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土地流转进度。三是规模经营主体融资难。农业是个弱质产业,受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生产周期长,比较效益低,回报见效慢,引进业主难。经营主体承包经营土地面积大,一次性投入较高,

每年还要支付土地流转金,加之融资渠道不宽、融资环境不优,业主难以应付,使得规模经营主体不敢大开发、大投入。四是土地流转具有不稳定性。主要是因为非农产业的不发达和非农就业机会不多,外出务工就业相对不固定,部分农民工回流从农,加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土地仍是许多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导致农民不愿放弃承包土地。今后我们要以全省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为契机,认真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有关政策,逐步建立起以“自愿为基础、有偿为条件,依法为前提,引导为手段,规模开发为目标”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促进我县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

推荐第4篇:乡镇土地流转工作汇报0801

。。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汇报

近年来,。。镇按照“发挥城郊优势、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构建和谐农村”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省、市、区相关文件要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创新方法,积极引导农民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有力推动了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的发展。现将。。镇2011年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汇报如下:

一、。。镇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一)全镇土地经营权流转及规模化经营现状。。。镇共辖13个村、62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5175户、2.4万人,总耕地面积126025亩(村集体9741.3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6.3亩。近年来,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政策引导下,截止目前,全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达23086.7亩,占98年二轮土地承包以来总耕地面积126025亩的18%,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农户达593户,占总承包农户数的12.5%;全镇共有100亩以上规模化经营大户34户;规模经营面积16983.7亩,占全镇土地流转总面积的73.56%;承包农户土地的115户,经营面积5613亩,占全镇土地流转面积的24.3%。

(二)。。镇土地经营权流转及规模化经营的基本形式。。。镇土地经营权流转及规模化经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转包,即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经营权有偿转移给其他农

户,承包方与原集体发包方的承包关系不变。二是转让,即在取消农业税前,个别外出打工的农户或迁移城镇的农户,自愿放弃承包经营权,将土地无偿转移给其他农户。三是代耕,即近年来在外地打工已有稳定的收入,有固定住所的农户,私下协商本人出一部分劳务费,将自己承包的土地委托亲友代耕。四是出租,即在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引导下,在充分争取承包农户同意的同时,以每亩500-800元不等的价格,将土地经营权流转给本地农户、亲友或外村(地)农民耕种。五是规模化经营,以井为单位将农户承包的土地集中划分连片种植。目前,。。村以“以井定田”的模式将农户的承包土地集中实施小规模经营。

(三)。。镇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基本特点。。。镇土地经营权流转及规模化经营有五个特点:一是从流转的方式看,以农户自发流转为主;二是从流转的形式看,以出租或转包为主;三是从流转的期限看,以农户与农户之间短期流转为主;四是从流转的对象看,以农户与农户之间的简单机械流转为主,真正向规模化经营倾斜的力度还远远不够;五是从流转的产业看,特别是流转面积较大或实行规模经营的,向优质高效特色产业集聚。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土地流转工作的领导,。。镇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领导小组,镇长任组长,主管农业副镇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农经站和各村相关人员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由农业、农经站 2

人员组成,负责日常土地流转指导服务工作。同时,每个行政村成立由村委会主任为组长,文书和组长为成员的土地流转服务指导小组,负责土地流转的政策咨询、承包服务和资料整理等工作,从上至下形成了镇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

(二)加大政策宣传。一是加强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媒体,重点加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和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并通过土地流转增收致富典型的报道,让农民了解政策,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放心流转土地。二是规范引导。积极宣传现行的土地流转政策,严格兑现已出台的土地流转奖励政策,增强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三是召开了各村土地流转指导组工作人员会议,印发有关宣传资料,宣传我镇土地流转政策,介绍土地流转工作方法,提出土地流转工作要求。同时结合种粮大户培训会,详细介绍土地流转政策,让种粮大户成为参与土地流转工作的主力军。

(三)规范引导,做好土地流转指导服务。各村根据“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发挥村级主体引导作用,加强土地流转的规范引导,利用市、区、镇政府土地流转扶持政策,鼓励土地承包双方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取得良好效果。重点抓好四个环节:一是注重工作方法。

1、村级主体的土地流转:针对某一田畈荒芜或管理落后、农民种植效益低下、积极性不高的实际,而又有农户想发展规模农业 3

而无田承包的情况,行政村发挥村级主体优势,根据“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尊重农户意愿,与农户开展自愿协商,农户将连片土地承包权委托给村经济合作社,村经济合作社实行公开发包,将连片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给种植大户,如。。村的刘怀彦。

2、种粮大户的土地流转:种粮大户利用自身种粮优势,与周边农田农户、务工经商和外出农户自愿协商,来扩大种粮规模,利用国家扶农惠农政策,来提高种粮效益。二是规范合同管理。根据市级土地流转工作要求,明确村经济合作社、种粮大户、一般农户的承包权利和义务,并签订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委托手续和流转协议,以切实保障土地流转各方的权益。三是完善档案资料。及时收集土地流转的基础资料和表格,包括土地流转登记表、种粮大户承包流转申报资料、土地流转协议等,并进行整理归档。四是做好生产服务。在做好土地流转服务工作的同时,积极为种植大户提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政策技术指导,加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药、新农机的服务,切实为种植大户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不断提高种植大户的土地产出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四)规范土地流转。一是统一规范土地流转程序。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必须由转让方提出书面申请,报村或社发包方审查同意后,签订书面转让合同;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由农户双方自愿协商,分别签订转包、出租、互换合同书,然后报村社发包方备案。二是统一规范流转合同签订程序。区经管站统一制定了内容规范的 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书文本,规定了详细具体的合同内容。三是统一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登记。经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鉴证的)土地流转面积,一律在原承包方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上予以登记。

三、存在问题

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加快土地规模化经营,对促进。。镇农业发展起到了一些作用,但就目前全镇土地流转及规模化经营的总体情况看,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参与大面积流转的耕地不多;二是流转方式不够灵活。目前各村农户之间土地流转方式主要有农户与农户之间的转包、出租,以转让、互换、入股等方式参与流转的土地很少,甚至还没有;三是农户流转土地仍处于自发零散状态;四是流转不够规范,容易引发纠纷矛盾。

当前农民“两不”是影响目前土地流转的观念障碍,也是影响整个土地流转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是指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价格低,收益少,加上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和给予各种农业补贴,农民更“不愿”交出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比如,在康盛村,该村农户耕地面积多,人均达12亩,近年来,农民在土地种植经营中获取了一定的实惠,所以该村农户一分地也不愿意承包出租给其他人耕作。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农村劳动力在外务工不稳定,农民仍将其承包土地作为他们生活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强,一般情况下,不会对外流转土地。也“不敢”流转或交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另外,自98年二轮土地承包以来,于03年、08 5

年又对农户承包地进行了小的调整,由于农户地块分散,地力不均许多农民思想不一致,致使土地流转难以进行。

四、今后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要点

农村土地流转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一定要慎重对待。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实行规模化经营,农民自愿是推动流转的前提,规范引导是推动流转的关键,稳妥运作是推动流转的基础,政策支持是推动流转的保障,必须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引导,稳妥推进,不断创新,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做好服务指导。要通过法律法规宣传、典型例子引导,不仅使农民群众明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则、方式和程序,还要使他们明白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行规模化经营,不仅有利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而且促进了农村土地向懂技术、善经营、有资金、会管理的种植大户和龙头企业及合作组织集中,聚合技术、机械、良种、资金等要素,更重要的是通过土地流转破解当前农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销售困难的瓶颈,意识到土地流转于己、于人、于村都有利,提高农户流转土地的积极性。

(二)建立服务机构,切实加强规范管理。在土地流转初期,相关流转机制和市场尚未健全前,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加以引导。以镇农业服务中心或农经站为依托,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土地流转合同的审查、备案、登记管理、信息的收集和发布、相关奖励和项目申报等工作,进一步加 6

强土地流转规范管理。要全面掌控本辖区土地流转动态,及时总结交流农民群众在土地流转实际中创造的好形式,研究土地流转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工作指导,不断提高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水平。同时,要加强培训,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保障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树立典型,依托示范村带动流转。选择具备整村整社流转条件的村组实施土地流转试点,促进土地有序流转。比如在。。村,通过“以井定田”的模式,以机井灌溉范围为界将农户的承包土地集中于一眼或两眼机井种植,开展农村土地流转试点工作,产生良好效益后带动全镇土地流转工作顺利进行。

(四)加大基础投入,不断夯实流转基础。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我镇农村土地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建议按照“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的要求,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加快建设高产稳产的标准农田,解决地块分散过小、土地质量和耕作条件差异过大带来的土地流转难问题。

(五)培育流转市场,积极创造流转条件。农村土地流转能否顺利进行,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条件,人能流得出,土地才能流转的动。培育发展劳动力就业市场,一是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向中央、省、市争取更多的惠农项目,兴办第三产业,为农村富裕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二是围绕农业产业,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农产品龙头企业,解 7

决农民工就业问题。三是鼓励先富起来的农民在城郊、农村兴办商业、餐饮、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收购销售等方面产业,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四是切实发挥好农民培训中心的作用,搞好农民培训工作,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掌握务工技能,使他们走向更为广阔的劳动力就业市场。

(六)完善保障制度,解除农民思想顾虑。近年来,在市、区的高度重视下,。。区率先在农村建立了多种社会保障制度,除医疗保障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外,我镇还将充分利用中央、省、市相关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完善农村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使广大农民与城市职工一样享受养老保险的好处,解除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后顾之忧。

推荐第5篇:土地流转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

土地流转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做的相关政策规定就是我们所说的土地流转政策。

该决定中对农村土地管理有如下说明: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继续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耕地实行先补后占,不得跨省区市进行占补平衡。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严格宅基地管理,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中国农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量农用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我国目前对征地中“公共利益”概念缺乏严格界定,导致征地中公益性建设用地和经营性建设用地不分,征地范围模糊不清,滥征乱占耕地现象大量发生。全国仅开发区规划面积就达3.5万平方公里,圈占的耕地有43%闲置。2000年~2005年全国耕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的面积为1549.65万亩。而通过征地带来的丰厚利益,也促使了土地征用规模的无序扩张和征地过程中的农民利益不断受损。

(二)农地流转收益分配不合理。依据现行《土地管理法》,对土地的补偿和对农民的安置总计为该耕地征地前三年平均产值的10~15倍,最多不超过30倍。在土地收益分配时所获得的收益大小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存在差异。一般而言,农民只得到土地收益的5%~10%,村集体得到25%~30%,村级以上及其他部门得到土地收益的60%~70%,按这个标准,对农民补偿虽然具有地区差异,但以现金形式补偿的通常都在每亩1.5万~3.5万元之间,加之分配机制缺乏有效的约束,有些地区农民得到的安置补偿低于最低标准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极低的补偿割断了农民与土地的联系,使农民不得不面临新的生计和基本的生活保障问题,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

(三)农地流转市场交易产权边界的模糊性。农地流转市场上交易的对象主要为各类农地产权。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现实中已经入市交易的各类农地产权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产权边界的模糊性问题,产权边界的模糊性导致产权市场交易的摩擦费用增加,交易的不确定性程度加大,从而阻碍了农地产权交易的实现。

、村和村内集体经济组织均作为有效的农地所有权主体,这容易导致农地所有权的实际界定和确认过程中各主体之间的土地权利争夺,特别是以上三类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等级隶属关系的情况下,势必导致产权界定的成本增加。农地承包经营权主体界定的模糊性主要体现在当前农地社会保障功能仍然存在的情况下,非集体成员获得承包经营权的不合理性。

2.使用权与所有权之间边界的不确定性。现实中使用权的获得是通过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协议规范的,大多数情况下农地使用者未能获得使用权证书,而双方的协议合同缺乏统一规范,在每一份合同通过双方协调签订的成本费用极大的情况下,操作中基本上均由所有者拟订统一的合同文本,这种合同出台的背景本身就决定了其利益倾斜方向。

农地产权体系的模糊性主要体现为农地承包经营权与承包地使用权之间的界线不清。农地产权体系的不完整主要体现为农地使用权作为独立的财产权本应拥有的一些基本权利如继承权、赠与权、抵押权等没有在法律上赋予土地使用者。农地产权体系的不完整性使得作为市场货品的土地使用权的交易受到众多的制约,权利稳定性和获利能力不足。

(四)农地流转操作程序不规范,缺少必要的法律法规的支持。农地流转必然形成土地所有者、承包者、经营者等多元利益主体。但在实际中,这种利益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是不明确的,或者是松散的。一是农地流转中的法律关系不明确。当前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有一部分是向农户的亲朋好友流转,或者抛荒后由村干部委托别人或自己代为受让。流转中的“依法”成分很少,没有法定的程序和具有法律效力的流转合同,因此,显得相当松散和脆弱。二是农地流转的责权利不落实。由于农地流转不具备合法效力,流转双方的责权利很难明确,包括流转后的使用权限、农地保护、转让费率等方面都没有得到确认,流转双方的责权利关系非常混乱和零散脆弱,导致土地流转纠纷不断。

二、促进中国农地流转的几点对策

(一)弱化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搞活农地使用权。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为土地集体所有。现行集体所有权往往造成上级以所有者的身份侵蚀农民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各种摊派收费往往使农民负担过重,集体内成员的人人所有造成土地细碎化。要实行农民永包制,集体只行使有限的几种权利,这些权利仅限于:向土地承包的农民收取少量的承包费,其他的处置权、使用权、占有权皆虚化掉。

农民的永久土地使用权包括从弱化的集体所有权转化而来的实际占有权、直接使用权、经营权、部分收益权和有限处置权。在不改变原出让合同的基础上,通过集体组织登记备案,可以对土地使用权出售、交换、继承、抵押等。国家要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不受侵犯,集体组织不得随意收回农民使用的土地。

(二)改革征地制度,明确征地范围

1.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对政府动用征地权的项目范围做出严格的限制,将土地征用真正限定在公益性的公共设施和公用事业上,缩小政府征地的范围,控制土地的征用规模,从根本上摒弃侵犯农民财产权的非公共利益目的的征地行为。

2.从法律上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国家所有权在地位上是平等的,集体土地可以上市流转。土地使用者可以不再仅仅依赖国有土地,使用土地的公司、企业、房地产经营者可以直接与土地所有者——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交易,真正由市场来调节土地的供求平衡,这一制度安排,一方面从制度上保证了农民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平等市场主体地位,使他们能够分享土地非农化后的级差收益,保障了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另一方面,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与土地使用者直接进行市场交易,由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大量减少土地用途变更的中间环节,降低被征土地的闲置率,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完善农地流转的收益分配机制。征地补偿是征地问题的核心,征地补偿费不能再简单地以被征地的年产值作为补偿依据,要在确定农民集体土地的财产权利的基础上,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确定。土地价格不仅要考虑区位、市场供求、当地发展水平和转用后的收益等市场因素,还要考虑由于农地转成非农用地所造成的环境价值损失和土地因规模变小而降低的价值。因此,可以借鉴国有建设用地地价评估技术手段,根据被征地在土地市场中的供地价格,合理测算出区域平均土地取得成本,再以该成本结合被征地的区位、环境等个别因素差异最

终确定被征地补偿费用标准。

(四)建立和规范农地流转市场运行机制

(1)农用土地承包:即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经乡(镇)以上土地管理部门同意,将农地有偿承包给农民个人或农业联营组织进行农业性生产活动,并由承包者向土地管理部门交纳一定数量的土地租金和管理费。

(2)农用土地转包:承包者将承包的农地经土地管理部门同意后,有偿转让给他人进行农业性生产活动,并转由他人土地管理部门交纳土地租金和转让管理费。

(3)农用土地出租:承包者将承包的农地经土地管理部门同意后出租给他人耕种,并由承租人向出租人向土地管理部门交纳土地租金和出租管理费。

(4)农用土地入股:承包者将承包的农地经土地管理部门同意后以股份形式向农业性联营组织或农业性生产企业入股,参加收益分红并向土地管理部门按股交纳土地租金和土地管理费。

(五)为农地流转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1.增加农民的非农就业出路。一是大力发展乡镇企,提高农村非农文化水平,增加非农就业机会。二是重新构建城市化发展战略,提高农村城市化水平,为农业劳动力转移提供充分的空间和载体。三是通过农业产业化开发,形成农业劳动力就业的吸纳机制。

2.制定农地流转的操作规程。一是实行村务公开。农用土地流转的有关事项,要经村民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讨论同意方能进行农用土地的流转。二是提出申请。需要使用农地的一方,向乡镇以上土地管理部门提交申请,并提交农地流转中的双方所签定的合同。在农地流转中的双方必须签定合同,合同中必须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经营期限及土地经营用途等条款。三是审批。土地管理部门从土地的规划、开发单位、开发项目等方面科学作出批准或不批准决定,若批准后,办理农用土地变更登记。

3.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通过设定农村就业保险和农村人口养老保险来实现对农地福利保障功能的替代。保险要面向全部村民,基金来自社区向承租土地的村民收取的地租基金,专款专用,可存入银行,也可委托专门的机构管理和运作,社区土地所有权主体负责福利申请人的资格认定,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六)赋予农民定价的权利。

第一,在法律制度上放开对农地流转的不合理限制,赋予农民作为平等市场主体的定价权。

第二,政府应减少不当干预,对自身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存在的客观性,使得对市场经济实行必要管制的政府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非理性管制问题,而且政府的非理性管制和决策比市场调节本身失灵造成的损害后果更为严重。

第三,农民定价权的实现,关键在于集体经济组织的改革创新。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全国很多地区如火如荼地进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出台更是在法律上认可了这种农村经济组织的形式。以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对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改革,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好办法,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并化零为整,集合整体优势,带动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第四,加强信息沟通,培育建立农村土地市场的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必须建立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主要包括土地资产评估机构、法律咨询机构、信息传导与预测机构、土地保险服务机构、土地融资信托等金融服务机构,这些中介组织的设立,将为农民方便安全有效地行使定价权提供支持和帮助。另外,要确保农民呼声的通道畅通,充分尊重其话语权,即使在现阶段不能完全实现农民定价权的情况下,也应当认真听取农民的意见,如在确定征地价格时举行听证会,邀请相关农民参加,注意倾听来自农民的声音。

推荐第6篇: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

1、流转土地500亩,年完成机械深松25000亩,及修梯田2000亩,中药材机械挖掘1500亩,农机作业道路10公里。

2、将贫困户劳动力优先雇佣为季节工,使贫困户从土地流转和务工收入中人均增加收入2500元。

推荐第7篇:土地流转

典 型 事 迹 材 料

肥乡县毛演堡乡党委书记、田志宏

田志宏,男,现年43岁,大专学历,中共党员,肥乡县屯庄营乡田寨村人,现任肥乡县毛演堡乡党委书记。就职以来,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推进全乡整体工作上台阶、创亮点。2012年,被邯郸市委、市政府授予综治维稳先进个人。2012年6月,被邯郸市委授予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同年9月,被评为河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先进个人。

在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上,该同志科学把握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时代要求,把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作为加快农业专型升级重要抓手,围绕设施蔬菜、食用菌和瘦肉型猪三大产业,发展规模经营。抓动员,借助广播、明白纸及专题讲座等,大力宣传国家基本经营制度及土地流转政策,让广大群众区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者关系,明白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现实效益,打消顾虑,激发土地流转激情。抓服务,牵头组建乡村两级土地流转领导组织及服务机构,沟通土地流转信息、指导合同签订和备案管理等。抓龙头,突出产业龙头带动作用,强化内引外联,发展各类新型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先后引进卫昌苗木公司、泓昊昌肉鸡养殖公司、科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5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到乡流转土地,培育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累计达70余家,其中路堡丰硕食用菌深加

工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模式,通过订单式生产和外贸出口,加快了该产业的规模发展,激发了农民规模经营食用菌的激情。抓典型,培育、创新、提炼、推广各类土地流转典型,示范引导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具体帮助南元寨土地流转合作社采取农民土地入股和租赁两种模式流转土地1800余亩,受到主管市领导批示肯定,该合作社理事长获评国家种粮大户和市级劳模。帮助万达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发展蔬菜种植、储存和销售,走出了一条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模式,增强了农业研究市场、占领市场的能力。帮助泓昊昌肉鸡养殖有限公司围绕农民意愿,实行土地流转费用现金、粮食发放、粮食折价、动态调整等5种流转模式等典型做法。各类典型的创新推广,加速了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步伐,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加速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到目前,该乡共流转土地两万余亩,其中粮棉13059亩,蔬菜2723亩,苗木4219亩,种养大户规模流转3350亩,农业合作社模式流转6380亩,涉及农户1055户,流转率32%,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推荐第8篇: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做的相关政策规定就是我们所说的土地流转政策。该决定中对农村土地管理有如下说明: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继续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耕地实行先补后占,不得跨省区市进行占补平衡。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严格宅基地管理,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所节约的土地,首先要复垦为耕地,调剂为建设用地的必须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纳入年度建设用地计划,并优先满足集体建设用地。改革征地制度,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在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经批准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必须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规范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推荐第9篇:土地流转

农村土地流转的可能方向和形式

十七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土地流转将是热点。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于10月9日至12日召开,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将是农村土地改革30年后的又一重大举措,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预计该决定将在粮食问题、土地管理制度、农村金融体系、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多方面有所突破。其中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尤受关注。

土地流转的方向与形式。

目前的农村土地流转有(1)农业用地流转为非农业用地;(2)非农业用地流转为农业用地;(3)农业用地内部之间相互流转;4)非农业用地内部之间相互流转;这四种都是在农村土地之间流转,因此不涉及到土地所有权的问题。

另外,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对土地只拥有不完整的所有权,这已经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起飞。

土地流转方式可能增加,但农业用地向非农用地的流转不会放松。

具体来说:针对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可能会是:(1)增加农业用地内部相互流转的方式,但对其用途严格限制;(2)严格限制农业用地向非农用地的流转;(3)适当允许非农业用地内部相互流转;(4)可能不会允许非农业用地向建设用地流转;(5)农村土地收归国有的可能性不大。

此次农村改革的影响将在长期凸现出来。

这次农村改革不仅涉及到土地流转问题,还涉及到粮食问题、农村金融体系、城乡一体化问题等等,这将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30年后,最重大的一次农村改革,将会为未来半个世纪甚至更长时间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基调。一旦《决定》扩展农村土地流转方式,则会起到土地价格发现的作用,引起农村土地商品化,货币化;长期内将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有利于开发农村市场,扩大内需,改变我国GDP的结构,国内消费的比重将上升。 (本文来源:光大证券 )

推荐第10篇:某乡镇土地流转情况工作汇报

XX乡土地流转情况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乡外出务工经商农民不断增多,大量农村劳动力向

二、三产业转移,土地已不再是农民唯一的收入来源,不少人开始自发地对土地经营权进行流转,但总体规模不大,土地流转仅处于萌动阶段。

一、基本概况

XX乡地处永城市西南部,全乡17个行政村,3.8万人,共有耕地6万亩,人均耕地不足2亩。人多地少矛盾比较突出。为进一步提高农业效益,近年来,我们在做好土地延包工作、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民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规模经营。目前,全乡共流转土地1509亩,占全乡耕地的2.5%,形成了浑河林厂种植基地、黄庄蔬菜基地2处。流转土地每亩年均效益达到3000余元,有力地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二、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目前,全乡6万亩耕地中,已流转1509亩,流转率达

2.5%。从流转对象看,流转给承包大户6户360亩,占流转面积的23.9%。从流转主体看,委托村流转306亩,占流转面积的20.3%;农户自发(亲戚、朋友之间)流转843亩,占流转面积的55.8%。从流转用途看,被流转土地用于种植蔬菜的120亩,占流转面积的8%;种植其他粮食作物的 1340 1

亩,占流转面积的88.9%;从事养殖的49亩,占流转面积的

3.1%。我乡土地流转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反租倒包。即按照群众自愿、有偿的原则,由村反租农民承包土地,签订土地反租合同,再由村集体将反租土地包给其他用地主体,由村集体与用地方签订土地使用合同,村集体按期付给群众租金。反租倒包,有利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推进农业示范区建设与高效农业规模经营。但这种方式有三个前提条件:一是要求土地区块相对集中,二是群众意愿比较集中,三是村两委有较强凝聚力。

(二)转包。即在土地承包期内,原承包者将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给他人,土地承包合同的各项权利与义务由新承包方履行。但这种方式仅在村、组内进行,转包的地块面积较小且分散,不利于承包者经营管理,且基本上是口头协议,出现纠纷不易调解。

(三)租赁。即农民将承包期内一定时限的土地使用权,有偿租赁给用地单位或个人。土地租赁操作简易、纠纷少、机动灵活,租赁双方都能获得较高的收益,还能促进高效农业的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但农民土地条块明显,租金各户要求不一,严格限制租赁规模。

(四)代种。即农户将亲友不愿耕种的土地代为耕种,原土地耕种者不收费用,耕种者每年象征性给一部分粮食或无偿。但这种方式不符合有关政策,土地经营仍维持现有耕种方式,对土地流转有害无益。

三、当前土地流转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就我乡来说,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一)思想保守,守地吃饭,制约土地流转规模。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口增加,土地管理重担基本落到在家留守老年人身上,而正是这部分人群思想保守,不愿丢下土地,甚至对子女流转土地横加干涉,严重阻碍土地流转。

(二)流转期限不确定因素较多,新土地经营者不愿过多投入基础建设,制约现代农业发展。对转入方来说,拥有的只是土地使用权,是“租地”而不是“购地”,对基础设施的建设维修缺乏足够的积极性,满足于“得过且过”。这一责任矛盾造成目前流转土地的灌溉、农电等农田基础设施现状欠佳,年久失修、带病运行的为数不少。

(三)土地流转用途结构过于单一。目前全乡已流转土地中,用于粮食的比例高达85.8%,但粮食属季节性作物,一但流转条件发生变化,转入方就会择“惠”择“地”,不能起到示范引导作用,反而为土地流转带来负面效果。

(四)管理机构不健全,监督管理不到位。乡农业服务中心负责土地流转,但上级局委没明确其职责,工作开展仅限于开会、报表。村级基本上没建立土地流转组织,土地流转处于流放状态。

四、推进土地流转工作的对策措施

要推进土地流转,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舆论宣传。部分老百姓旧习惯根深蒂固,有的宁愿土地荒芜也舍不得流转出去;有些干部对土地流转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支持、不引导,导致土地流转困难。因此,要大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以及中共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教育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知法、懂法、用法,从思想上消除他们对土地流转的顾虑。

(二)进一步坚持政府引导,进行政策扶持。要严格按照中央政策规范土地流转,尽快建立起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和具体管理办法,同时,要制定并落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激励机制,政府财政可以安排适当资金,对流转土地进行一定的补助奖励,以提高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拓宽流转模式,创新招商思路。我乡目前的土地流转主要是户对户,这种模式结构单一,效益不高。因此,要创新机制、大胆实践,支持公司对农户、种植大户对农户流转模式,对已流转土地进行多元化经营,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

(四)成立机构,健全制度,为土地流转提供保障。成立相关机构,为农户和承包户牵线搭桥、提供信息服务;及时介入,引导农户签定规范合同,保障双方合法利益,规范土地流转流程。

第11篇:某乡镇土地流转情况工作汇报

龙店乡土地流转情况汇报

领导和同志们:

龙店乡地处武邑县城西北部,全乡51个行政村,2.95万人,共有耕地7.32万亩,人均耕地不足2.48亩。人多地少矛盾比较突出。为进一步提高农业效益,近年来,我们在做好土地延包工作、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民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规模经营。目前,全镇通过出租、互换、转让、转包等方式共流转土地980亩,占全镇耕地的1.3%,签订流转合同200份,形成了码头新纪元蔬菜种植基地、朱庄蔬菜大棚基地2处。流转土地每亩年均效益达到2万余元,有力地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一、加强引导、规范规程、完善机构,积极推动土地依法有序流转

近年来,随着我镇外出务工经商农民不断增多,大量农村劳动力向

二、三产业转移,土地已不再是农民唯一的收入来源,不少人开始自发地对土地经营权进行流转。为了规范流转秩序,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针对我镇农业生产实际,不断引进和培育特色优势农业产业,规划了田口养猪基地,刘庄甜瓜制种基地,鼓励农民按照规划,把土地向种、养专业大户、优势产业集中,以提高产业经营的规模。为此,我们出台了《关于鼓励

1农业产业集中发展和实施土地规模经营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市场秩序的通知》等文件,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农经、司法、土地、农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指导土地的流转工作。我们统一制订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按照‚政府引导、农户流转、规范合同、依法鉴证‛的流转办法,把重点放在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明确流转双方责、权、利上。对单个农户之间零散土地的流转,按照双方意愿,当好中介,做好参谋;对大面积土地的集中流转,坚持以农民自愿为首要原则,按照涉及农户的多少,分别召开所属村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讨论,形成决议后再逐步实施。对积极性不高的农户,采取以优换劣的办法,先以其他农户的土地与之置换,然后再参加流转,确保所有农户均达到满意。同时,我们还组织农技人员组成专门工作组,对流转土地进行等级测定,按常产和市场价格为农户与受让方或承租方提供流转参考价格,并坚持由农户直接与土地承租、承包人签订流转合同,流转所得直接归于农户。为保证土地合法流转,我们坚持对土地流转过程进行逐一审核,定期检查,凡发现违反农村土地承包法规的,一律予以制止,责令恢复原承包经营关系。不仅如此,为更好地服务和规范全镇土地流转,我们以镇经农经站为依托,投资余万元,建成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在全镇个行政村设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站。该中心具体负责制定土地流转规划、收集各服务站传来的土地流转信息并对外发布,规范

土地流转程序,开展土地流转中介服务。为更好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中心还设立了土地纠纷调解庭,对农村土地纠纷进行调解,维护了农村稳定,有力推进了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实现了流转方式的多样化和土地经营的规模化

农民以土地为本,把手中的土地视为生活的基本保障,不愿轻易变更、交换经营权。为此,我们提出土地流转要以人为本、以效益为中心,促进土地在流转中升值,通过流转给农民带来切切实实的实惠。在各类规模化经营项目中,我们按照产业开发的要求,因地制宜,采取了多种流转模式。龙珠大枣基地建设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互换和转包的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共完成土地流转面积亩,使基地外的户农户通过土地互换进入了基地,实现了集中连片发展。土地形成规模后,我们立即投入人力、物力,进行了集中整治,不但新增有效耕种面积余亩,还全部完成了农田基本设施配套建设,使原本较为贫瘠的耕地得到全面改造。土地流转主要采取了出租的形式,户农民将亩山地以每年每亩350元的价格租给进行规模开发。在基地,则采取土地入股的形式,基地规划区内的户农户以亩土地折价入股,创建了、、、三家养殖公司负责经营。基地总投资万元,共建有标准养殖大棚个,农户以土地折价的股金年可分红余万元,亩效益比种植粮食作物提高了近倍。采

取这种流转形式, 200 年,通过引导群众进行土地经营权转包,我们在等个村共流转土地亩,建成了一处园。

三、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加快了高效益农业建设进程和农民增收步伐

我们坚持以土地流转推动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推进农村城镇化为主要方向,坚持围绕建设新型农业项目搞流转,围绕提高农业效益搞流转,使土地这一存量资产得以盘活,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效。一是农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目前,全镇已建成了准化生产基地万亩,以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2万亩,果树面积达到万亩,建成各类养殖小区个,现代化养殖大型基地处,年出栏各类畜牧产品余万头(只),基本形成了‚南菜、中牧、北果‛的产业结构布局。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各现代化基地的建设,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农业经营实现了由传统的粗放型向高效益、集约化发展,带来了‚农民成‘股民’,土地变资本‛的可喜变化,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收入明显增加。三是加快了农村劳动力向第

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通过土地流转,解除了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束缚,目前,全镇民营企业就业人数达到余人,外出经商、务工人员达到余人,个体工商户达到余家,从业人员达到余人。

领导和同志们,虽然我镇在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

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下一步,我们将借这次领导调研的机会,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不断把这项工作引向深入,为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1年2月23

第12篇:土地流转合同

土地流转合同

甲乙双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和《土地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经甲乙双方同意,订立此合同本。 甲方将孔家村一组东岭各户近200亩土地进行流转经营。

一. 地块:高铁以东一组岭地。

二. 转让期限:转让土地承包期限为15年,即自2013年12月1日

起至2029年12月1日止。

三. 转让费:转让土地承包费用/亩,本户转让土地共亩,

共计元。

四. 支付方式:甲方合同期内每年12月1日支付乙方次年土地租金。

五. 合同到期:甲方以合同亩数归还乙方。

六. 土地租金随小麦价格增高而增加。

七. 甲乙双方必须履行合同。乙方收到租金后合同生效。

八.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2013年月日

第13篇:土地流转调研

红叶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土地大量撂荒,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越来越小;同时,很多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土地流转应运而生。

红叶村耕地9600亩,户均21.4亩,耕地集中平整,水泥路直达东流镇,水路通畅。农业生产主要是水稻、小麦和油菜,是全县粮食单产最高的村。自2012年以来,投资1200万元的东至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展顺利和土地确权工作圆满完成,全村路相通、渠相连、田成块、树成行的格局初步形成,如今的红叶村已获得安徽省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池州市土地流转示范村、池州市土地确权登记试点村。依托龙头企业、产业化合作社及种粮大户。为进一步推进我村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农民增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土地流转相关政策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农村土地承包期内,承包方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将承包土地的使用权转移给第三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现国家政策规定土地流转应遵循的原则:

(一)平等协商、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二)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

(三)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四)受让方须有农业经营能力;

(五)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

承包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承包土地是否流转、流转的对象和方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依法流转其承包土地;土地流转收益归承包方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截留、扣缴;承包方自愿委托发包方或中介组织流转其承包土地的,应当由承包方出具土地流转委托书。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的事项、权限和期限等,并有委托人的签名或盖章。没有承包方的书面委托,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以任何方式决定流转农户的承包土地。

二、我村土地流转的现状

我村共有18个村民组,农业人口933人,耕地7336亩,其中水田4973.6亩,旱地2365.4亩,户均21.4亩。目前全村已实现农村土地流转3000亩,土地流转率达40.8%。

分析我村土地流转现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从流转方式看,主要以出租、转包为主,占流转土地总量的81%,以转让、入股、互换及其它形式为辅,占流转土地总量的19%。二是从流转地域看,土地流转主要集中在桥东组、倒沥沟组、桥西组、排灌组、顺风咀组、长河组、沿河组、冰蚀组、外坝组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村民组。三是从承包对象看,除跨村流转土地的情况外,还有在我村成立的安徽舜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四是从流转主体看,土地正由农户间流转向农户与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流转,目前全县流入专业合作社及农业企业的土地面积3000亩。

三、土地流转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是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土地流转改变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况,推动了土地的适度经营规模,增强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二是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获得土地经营权后,把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连结成紧密的产业链条,有效解决了农户小生产与社会大市场的矛盾,架起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桥梁。在排灌组近100亩的甘蔗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浙江商人投资1000余万元的80亩牛蛙养殖基地已经在桥东组顺利投产;在顺风嘴组落户的玫瑰花种植场地以及烘干房等建设占地近20亩;露天茄子生产也已经在渠东组、排灌组的50亩土地上硕果累累,预计亩产值将达1万元。

三是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生产。通过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营的农户和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采用了多种农业机具、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农业技术,促进了全县农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和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是增加了农民收入。流转出土地农民不付种地成本,不担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稳定获取土地出让金收入,而且能从务工中获取劳务收入。当前,无论从上级政策还是全县的形势看,土地流转适逢良好机遇,我们应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办法,通过促进土地良性流转,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四、当前土地流转出现的问题

土地流转是农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实际运行中农村土地流转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不容忽视的问题。

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农民观念陈旧,顾虑多,风险意识差。在现行的政策下,农民进行无代价生产经营的同时,还可享受国家的惠民补贴,导致农民固守家园、温饱即满思想比较浓厚,怕土地流转出去,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不愿流转。同时,农民受资金、技术市

场、文化素质等因素困扰,进城务工或发展畜牧养殖、二三产业较难的现实,不敢把土地流转出去。此外,由于农村养老、医疗保险等事关农民生存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完善,农村土地很大程度上担负着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农民怕失地后生活无着落。

2、种养大户偏少,流转愿望带动作用有限。农村缺少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致富带头人。真正懂经营、善管理、有带

动作用的带头人少。也有的承包人受资金、技术等限制,扩大经营规模贷款难,购买先进的机械设备缺资金,现代的生产技术掌握不多,制度机制管理、科学管理也跟不上,限制了规模经营的进一步发展。

3、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一是流转程序不完善。土地流转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完整规范的流转程序,多为口头协议,统一规范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合同少,缺乏科学管理。二是流转制度不健全。流转没得到有关单位签证,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土地流转档案,土地流转发生纠纷处理难

度大,缺乏法律保障。三是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不规范。 表现在面积不实、土地流转期限超期、承包费没有考虑物价变化因素等方面。

五、措施和建议

土地流转问题是一项综合性、动态发展的系统民生工程,需要在土地流转法律法规及上级政策的引导下不断发展完善。现结合我县土地流转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大土地流转宣传力度。土地流转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措施,是我国继土地下放、土地延包之后的又一次土地变革,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强政策学习,加大宣传力度,将当前这一惠及三农的政策落到实处,严格遵循“依法、

自愿、有偿、有序”的原则,将土地流转工作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相结合,与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民营经济相结合,与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

二是建立完善土地流转平台。我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已经成立,要充分发挥服务及监督职责,做好信息收集、矛盾调解等工作。充分利用万村网站、部门快报等形式,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储备一批土地资源,收集一批土地规模经营者资料,利用网络统一发布土地供求信息,逐步实现农村集体土地全县统一政策、统一调控、统一监管。县土地流承包仲裁委员会还要做好土地承包及流转纠纷的调解和仲裁,保障土地流转双方利益。

大学生村官:许启军 2014.03.05

5

第14篇:土地流转政策

4、关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政策

2004年12月2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

禁止擅自通过“村改居”等方式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禁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法出让、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改革和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引导新办乡村工业向建制镇和规划确定的小城镇集中。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村庄、集镇、建制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坚决纠正违法用地只通过罚款就补办合法手续的行为。对违法用地及其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按法律规定应当拆除或没收的,不得以罚款、补办手续取代;确需补办手续的,依法处罚后,从新从高进行征地补偿和收取土地出让金及有关规费。

2006年3月27日,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坚持依法依规管理节约集约用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52号)要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经部批准,稳步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不断总结试点经验,及时加以规范完善。

2006年8月3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 [2006] 31 号)

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并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禁止通过“以租代征”等方式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必须符合规划并严格限定在依法取得的建设用地范围内。未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批准通过“以租代征”等方式占地建设的,属非法批地行为;单位和个人擅自通过“以租代征”等方式占地建设的,属非法占地行为,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2007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7〕71号)任何涉及土地管理制度的试验和探索,都不能违反国家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农村住宅用地只能分配给本村村民,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通过出租(承租)、承包等“以租代征”方式非法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非农业项目建设的行为。对此,必须严格禁止,并予以严肃查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对“以租代征”的违法违规问题进行全面清查,并严格依法依纪处理。国土资源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深入研究在依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完善对乡镇企业、农民住宅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和流转的政策措施。

2008年1月3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利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非农建设,必须符合规划,纳入年度计划,并依法审批。严格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严格禁止“以租代征”将农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

5、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手续

《土地管理法》第44条: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国务院批准。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该规划而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关批准。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其他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确定的农用地转用指标;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用的,还应当符合城市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不符合规定的,不得批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第15篇:土地流转工作总结

半年多来,我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根据农办工作会议土地流转精神,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创新方法,积极引导村、农户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有力推进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的发展,促进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全镇新增土地流出户457户,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225亩,其中:流转三年以上的355亩;发展粮食生产905亩,发展蔬菜和设施农业320亩。我镇的土地流转工作主要措施有:

一、加强领导,成立土地流转领导小组

为切实加强土地流转工作的领导,镇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领导小组,镇长任组长,农业副镇长任副组长,成员由驻村指导分中心主任、经济发展办、农经站和招投标中心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由农业、农经站人员组成,负责日常土地流转指导服务工作。同时,每个行政村成立土地流转服务指导组,由村分管农业领导、村文书组成,主要负责土地流转的政策咨询、承包服务和资料整理等工作,从上至下形成了镇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

二、注重宣传,出台土地流转考核政策

为调动广大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减少和杜绝土地荒芜现象,我们通过文件、会议、咨询、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强土地流转政策宣传工作。一是加强市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二是将土地流转工作列入村级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并奖励有关村考核分。三是召开各村土地流转指导组工作人员会议,印发有关宣传资料,宣传市镇土地流转政策,介绍土地流转工作方法,提出土地流转工作要求。同时结合种粮大户培训会,详细介绍土地流转政策,让种粮大户成为参与土地流转工作的主力军。

三、规范引导,做好土地流转指导服务

针对部分水田承包到期、务工经商、人员外出而水田荒芜情况,各村根据“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发挥村级主体引导作用,加强土地流转的规范引导,利用市镇两级土地流转扶持政策,鼓励土地承包双方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取得良好效果,全镇土地流转面积达1225亩。重点抓好四个环节:一是注重工作方法。

1、村级主体的土地流转:针对某一田畈荒芜或管理落后、农民种植效益低下、积极性不高的实际,而又有农户想发展规模农业而无田承包的情况,行政村发挥村级主体优势,根据“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尊重农户意愿,与农户开展自愿协商,农户将连片土地承包权委托给村经济合作社,村经济合作社实行公开发包,将连片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给种植大户,如枫一村就属于这一类型。

2、种植大户的土地流转:种植大户利用自身种植优势,与周边荒田农户、务工经商和外出农户自愿协商,来扩大种植规模,利用国家扶农惠农政策,来提高种粮效益。如杜黄新村楼旺焕户利用种粮大户与农户协商的关系,一家一户上门与农户签订合同,来落实土地流转工作。如栎桥村王建安户与农户自愿协商,与全村138个农户签订协议,大力发展美国提子,计划投资550万元,搭建钢管大棚和修建机耕路并硬化路面,同时修建U型渠道,实现排灌畅通。二是规范合同管理。根据市级土地流转工作要求,明确村经济合作社、种粮大户、一般农户的承包权利和义务,并签订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委托手续和流转协议,以切实保障土地流转各方的权益。三是完善档案资料。及时收集土地流转的基础资料和表格,包括土地流转登记表、种粮大户承包流转申报资料、土地流转协议等,并进行整理归档。四是做好生产服务。在做好土地流转服务工作的同时,积极为种植大户提供农业产业政策导向,加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药、新农机的服务,切实为种植大户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不断提高种植大户的土地产出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第16篇:土地流转前景

土地流转前景

所谓的土地流转在法律意义上讲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或集体),将土地使用权(或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民、自然人或经济组织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把自己的土地租给给别人耕种。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强,农村的土地流转逐渐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

30年前中国的改革,始自农村,始自“把土地的使用权还给农民”。1978年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以往农村“吃大锅饭”、“出工不出力”的集体农业生产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解决了几亿农民的吃饭问题,但是从生产方式上来看,并没有很大的改观,生产效率也是恢复性的提高。

在30年后的新起点上,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农村改革问题,确立了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

至此,世人期望已久的“新土改”方案终于尘埃落定,以此为标志,中国将进入更深刻的变革时期,土地流转也必将对国家及相关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1

一、土地流转对社会资源配置和农业安全的影响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创新的主要成果。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对农业生产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30年来农村发展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这一制度有利于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但是,人多地少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特点。据统计,我国农户平均承包土地7.5亩,分为5.7块。耕地规模小、地块零碎,是农业生产社会化的根本制约因素。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发展设施农业,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土地产出率,加快实现由自然半自然经济向社会化生产的转变,成为发展和完善家庭经营的迫切需要。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推进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在强调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正顺应了这一客观要求。粗放、分散的农业传统耕作方式将日益集约化,资源配置也将更趋于合理和高效,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对国家来说,这一转变将使农业生产更加安全。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安全,相信大家都不会忘记,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由于粮食价格的一路攀升,相继导致孟加拉、非洲的塞拉利昂、科特迪瓦等几个国家陷入社会动荡和骚乱的情景。

美国作家恩道尔借用基辛格的名言:“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国家;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所有的人”。这句名言真真切切地告诉我们,当前的粮食和石油,已不再是普通的食物和能源,而成为了影响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质。一旦疏忽,就会成为敌对势力攻击自己的大漏洞。粮食,不该是武器,但我们要防止别人拿它当武器来袭击我们。

2 土地流转更便于国家对农业生产有一个清晰的、整体系统的、中长期的产业发展规划,抓大放小,确定优势品种,划定优势区域,推动和加速行业整合的步伐与进程,从根本上确保国家的农业乃至粮食安全。

二、土地流转对农民及相关农业种植者的影响

首先,土地流转将使农业种植的组织形式发生根本变化。

土地流转的核心是土地集中,建立在土地出租、转包、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模式基础上的土地流转必然导致土地集中,未来土地向谁集中?目前看来,不是向种田大户集中,而主要是城市人对土地感兴趣。

1.未来种地的可能主要不是农民,而是城市投资者。传统农民将成为“食利阶层”,要么靠土地权益获取固定收入,要么成为农业工人;

2.农业合作社——农民集中起来。《粮食战争》一书的作者周立教授曾讲过,2006年我国农民自发组织的专业合作社形式的机构有15万个,到目前为止,我们无法统计出准确的数字,但可以肯定的是,农民合作社已远远超过了15万个;

3.农民异地包地,如海南、广东就有很多浙江、四川的农民在当地承包土地,少则几百亩,多则上千亩。未来的农民是有组织、有规模的农民,无论哪种形式都会使农资(农药、种子、化肥、农膜)的规模采购成本更低,农资使用更趋科学,订单生产和各种种植合作社将改变农民分散经营时作物种植的盲目性和农产品销售的被动局面,使农产品的销售更有利润保证;

其次,农业种植组织的行为模式也将产生一定变化。农场、种植基地和农村合作社专业技术人员将会绕过基层零售商直接向大经销商或厂家进货,以家庭为单元的农民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3 最后,土地流转有利于促进农民获得财产性增收。在经历了免除农业税、粮食直补等一系列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之后,农民的收入并没有明显的上升,国家出于增加农民收入考虑,在生产劳动不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情况下,只能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入手,而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是唯一能增加财产性收入的资源。

土地流转的本质,就是推进土地要素的市场化,其必然会引发其他要素市场包括农村资本市场的发育,构建和规范农村集体用地的流转机制,可以使农民更充分地参与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成果,显化集体土地资产价值,促进农民获得财产性增收。

三、土地流转对农资生产和流通企业的影响

对农资生产和流通企业而言,农业耕作方式的改变也将带来农资营销翻天覆地的变化,营销的对象和服务的重点已不再是单个的农民,而是种植基地或组织起来的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如香蕉生产合作社、西瓜种植协会等; 1.渠道将变得更加简单,渠道长度进一步缩短。农资团购的常态化将使零售商逐步萎缩,渠道职能将发生改变,渠道商将转变为农资厂家的物流配送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

2.在产品包装规格上,随着农业用药(肥)的规模化,目前占据大比例的小规格农资产品的销售在今后市场份额将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将是适合各地市场的成本更低、用药更经济的大包装产品规格;

3.在农用物资的配送上,随着客户忠诚度和需求的不断提高,终端用户对农资产品的配送要求将会越来越苛刻;

4.在技术服务和应用指导上,更加需要针对性的技术服务和个性化、差异化的解决方案;

4 5.在应收帐款方面,农资企业和经销商的经营风险将进一步降低。因为我们的贸易伙伴不再是一家一户的种植者,而是专业的合作社和种植基地,其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较强的风险抗御能力,信誉也更有保证;

6.在交易方式上,不排除农资与农产品物物交换的双赢方式的重新出现。因此,不管是农资企业还是经销商都要抓紧时间做强做大,根据各个目标市场的种植结构和消费习惯,不断提高自身农资产品配送的效率与水平,不断丰富自己的产品结构和包装规格,不断扩充技术服务队伍的实力和规模,不断增强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合理的利润、更科学的用药配方指导、更经济的使用成本、更牢固持久的合作关系实现与集约化农业生产的互利双赢。

四、中国土地流转问题也不可过于乐观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农业生产状况千差万别,再加上中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土地流转所形成的土地集中、生产集约的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在农村土地流转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有些地方在乡村集体组织的流转中,忽视承包农户土地流转收益主体地位,截留、挪用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与民争利,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二是有些地方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随意变更甚至撤销农户的承包合同,集中土地搞对外招商,强迫承包农户集中流转,影响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三是有些地方存在着借农村土地流转,绕过国家有关法规,大量占用耕地,改变农村土地农业用途(包括:未批先用、少批多占、以租代征;强行征地、补偿偏低、拖欠补偿等);四是工农业之间剪刀差的长期存在甚至不断扩大,农业种植效益不理想、丰产不丰收的状况得不到根本的改观,恐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业界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和预期目标的实现。

5

第17篇:土地流转汇报

创新机制促流转 扩大规模提效益

----2011年新县创新农村土地流转体制机制工作汇报

2011年以来,我们以“放大规模流转效应,提升土地经营水平”为重点,大力扶持土地流转大户,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吸纳各类民间资本投入农业,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村土地向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龙头企业集中,土地流转健康、规范、有序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做法:

一、兑现政策驱动土地流转

全面落实《新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细则》、《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优惠政策,对耕地集中连片200亩、流转5年以上的每亩奖补20元,扶持种养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流转土地。县财政年初拿出资金近200多万元对 户种养大户、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奖励。同时将油茶项目资金、茶产业发展资金等涉农项目资金进行了整合,向重点大户倾斜,极大地提高龙头企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流转积极性。截止2011年11月底,全县流转土地总面积901167亩,耕地840017亩、林地48161亩,其他土地

1

12989,较2010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7.7万亩,增长10.4%。新增500亩以上林地流转大户74户,其中1000亩以上11户,5000亩以上2户,100亩以上耕地流转大户21户,其中500亩以上1户,较去年增长83.14%。

二、创新形式推动土地流转

在租赁、转包、转让、互换、入股等基本流转形式基础上,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法,推进土地流转。一是开展了农民自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试点工作。在去年新集镇艾洼成功试点的基础上,2011年新县结合农民新型社区建设和空心村治理,又选取了基础条件好的陈店乡梅花村、浒湾乡游围孜村开展了农民自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试点工作。完善了《新县开展农民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试点的意见(试行)》,出台了《新县农民自愿退出承包地处置补偿暂行办法》,制定了全县统一的《新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退出协议》。截止目前,已完成3个试点村民组50多户210余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工作,累积补偿自愿退出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补偿资金230多万元,收回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150多亩,初步建立起了农民自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补偿机制。二是实施了空心村治理项

2

目。2011年,我们结合山区群众居住分散、居住区自发向交通便利地段转移的特点,通过加强领导、广泛宣传、科学规划、试点先行等措施,在千斤乡娘湾村五榜、聂楼,浒湾乡徐湾村胡畈,箭厂河乡李洼村李洼,苏河镇张堂村大洼,吴陈河镇吴陈河村上熊洼、胡塘榜,新集镇董店村下余湾,卡房乡胡湾村刘咀,陡山河乡李湾村大叶湾10个村民组开展了空心村国土整治项目。印发了《新县“空心村”治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编制了可行性报告,制定了补偿方案,启动了10个试点村民组的空心村治理工作,复耕土地1000余亩,初步解决了农民新型社区建设用地问题。其中卡房乡就折除空心村旧房8万平方,复耕土地320余亩。三是开创了“季节性”流转新模式。根据我县大多数农民耕地只种一季水稻的现状,我们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动种植大户、致富能人参与农民土地的季节性流转,解决秋季白茬田问题,减少土地流转成本,提高土地流转效益。箭厂河乡干部汪洋,2010年秋季零地租流转箭厂河乡农民白茬田200多亩,种植小麦,实现收益10万多元。

三、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土地流转

农村土地流转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反过来产业发展又为土地流转增加了新的动力,带动了农村土地流转。

3

我们紧紧围绕茶叶、蔬菜、油茶等支柱产业,按照“政府搭台、业主经营、龙头带动、科技支撑、规范管理”的工作思路,抓好主导产业布局规划与基地建设,突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高土地流转综合效益,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土地流转,建立了香山湖管理区付山、箭厂河乡仁畈、郭家河乡莲花、泗店乡范店、八里畈镇神桥5个面积500亩以上的耕地流转示范园。2011年,余磊依托丰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在八里畈镇王里河村、张店村、聂潭村和光山县泼河镇东岳寺、砖桥新流转稻田1000多亩,种植超级杂交稻,并在育秧、插秧、施肥、病虫害防治上实行统一标准,科学种田,机械化耕作,仅水稻一项收入就达30多万元。田铺乡外出成功人士韩文章在付山村流转耕地100余亩,依托广东省东莞农科所,种植吊瓜和其它经济作物,发展立体现代农业。同时,我们还充分发挥山场资源优势,借助国家油茶基地县等优势,发展油茶和杉木等经济林。新海岚供水公司老板杨海之在沙窝镇罗汉村流转林地10000余亩,发展油茶、杉木等经济林。湖南天拓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庆成先生在陈高山投资650多万元,流转土地1000多亩,建立了陈高山油茶种植基地。已培育嫁接优质油茶种苗“湘宁1号”70万株、“茶宁16”60万株,可为全

4

县及周边县市提供3万亩高产优质油茶栽植种苗和技术指导。

四、整合项目拉动土地流转

把涉农项目整合与土地流转结合起来,促进了土地流转。整合国土整理项目资金248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563万元,有计划、分批次对农户零散的土地进行连片开发、综合治理。实施了七姑岭等53个国土开发整理项目,整理土地2.7万亩;完成了3000多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配套完善了道理、水利等设施;对3.5万亩土地连片进行低产田改造、坡改梯、荒地改耕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经过改造的土地成为流转市场上的抢手货,吸引了日本农场主立松归彦、台商杨武雄等一批业主来新县发展规模经营,整理后的土地70%以上被流转出去。借助农业扶贫项目,帮助香山湖管理区付山村规划发展猕猴桃种植等农业休闲观光项目,建立付山土地流转示范园。特别是我们整合了农超对接项目200多万元,帮助新县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立了大别山农超购物广场,实现了生产、仓储、物流、销售于一体,配送辐射全县,解决了蔬菜种植大户的产品销售问题,带动了12个蔬菜种植大户扩大种植面积,新流转土地1000余亩。

5

五、搭建融资平台促动土地流转

一是夯实土地流转基础。出台了《新县农村“五权”确权颁证及抵押贷款工作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全县农村“五权”确权,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为土地规范、有序流转打下坚实基础。截止目前,已累计为5.94万户农户发放了二轮土地延包经营权证,确权率98%。宅基地使用权发证76451户,发证率89%。为全县2399户农民发放了房屋所有权证,完成了陈店乡梅花村321户、浒湾乡游围孜村199户、沙窝镇汪冲村670户、千斤乡代湾村412户的农村房屋确权办证工作。林权确权的数据信息已全部录入,打印林权证 万本,占总数的91%。二是搭建融资平台。配套了林权抵押贷款、林权交易评估等政策性文件,协调县农商行开启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县金源担保公司为大别山植物博览园等流转企业、合作社提供担保贷款680万,为流转企业、合作社扩大流转面积,提升经营水平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三是破解融资难题。今年以来,我们多次组织由农行、农商行、土地流转大户参加的座谈会,了解土地流转大户的经营情况、融资需求及问题,帮助土地流转大户寻找解决措施,解决融资难题。今年初,我们首次采用土地承包经营

6

权作抵押,协调县农行、农商行向八里畈镇土地流转大户余磊贷款60万元。

六、优化环境服务土地流转

一是加强了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农村产权流转服务平台功能,建立了县、乡、村土地流转台账,摸清了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底数,引导农民进入中心进行土地流转。充分发挥了土地仲裁委员会的职能,建立健全了农村土地流转和纠纷调解机制,规范了土地纠纷仲裁、调解程序。大力建设了新县农村产权流转服务网,实现了网站内容每日更新,充分发挥了新县农村产权流转服务网的宣传媒介作用。二是加大了业务指导力度。多次组织了农业、林业、水利、国土、建设五个部门工作人员,深入各乡镇区,具体指导农村五权流转合同的签订、规范、备案,并逐乡逐村的对以往发生的流转合同,进行了检查、指导和规范。同时,按照程序对已流转的土地进行了合同签订和备案等手续。并利用新县农村产权流转服务网,帮助乡镇区发布土地流转信息近200多条。

虽然2011年我县土地流转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耕地流转示范园建设规模不大,建设速度不快;空心村国土整治项目推进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农民自愿退出土

7

地承包经营权试点工作推动困难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解放思想,大胆试验,努力破解阻碍我县创新土地流转体制机制工作的各种难题,深入推进我县弄粗年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

8

第18篇:土地流转工作总结

濮塘村土地流转工作总结濮塘村地处马鞍山市东郊霍里镇境内,环境优美,境内有濮塘风景区和濮塘街道,马卜路与向卜路在我村交汇,本村由原濮塘村和范塘村合并而成。由20个自然村组成,现并为10个片,面积8.2平方公里,人口2800人、860户。近年来,濮塘村积极投身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以培植土地流转大户为抓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依照流转种植大户提出申请-流转中心确权-土地进行评估-发布信息-流转双方协商-签订合同-土地见证-资料归档的程序,创新方法,积极引导村、农户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采取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全村土地流转面积达6062.77亩,占全村总面积12300亩的49%,其中流转土地达50亩以上有3户,流转百亩以上有2户。我村的土地流转工作主要措施有:

一、加强领导,成立土地流转领导小组为切实加强土地流转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村主任任组长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由村农业技术工作人员组成,负责本村供求信息登记、发布、土地评估、合同签证、法律政策咨询、纠纷调解等工作。同时,负责完善流转档案、上报有关信息资料,从上至下形成了乡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全部发放到位。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率达到100%。

二、注重宣传,加大土地流转的工作力度为调动广大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减少和杜绝土地荒芜现象,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农技培训会、党员群众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强土地流转政策宣传工作。一是转发《致村民一封信》到各村农户手中,以加强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二是将土地流转工作列入各村民组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对新增连片流转土地在50亩以上的,给予有关村民组项目倾斜、村拿出资金给予奖励等。三是召开各村民组土地流转指导会议,印发有关宣传资料,宣传花山区农委土地流转政策,介绍土地流转工作方法,提出土地流转工作要求。同时结合草莓种植户培训会,详细介绍土地流转政策,让草莓种植户成为参与土地流转工作的主力军。

三、规范引导,做好土地流转指导服务针对部分水田承包期内、务工经商、人员外出而水田荒芜情况,我村根据“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发挥村级主体引导作用,加强土地流转的规范引导,利用花山区农委土地流转扶持政策,鼓励土地承包双方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取得良好效果。一是引进开发商为主体的土地流转。针对某一冲田荒芜或管理落后、农民种植效益低下、积极性不高的实际,而又有农户想发展规模农业而无田承包的情况,行政村发挥村级主体优势,根据“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尊重农户意愿,与农户开展自愿协商,农户将连片土地承包权流转给开发商,农户直接与开发商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如濮塘龙湾水文化项目流转土地500亩,该项目土地流转已达到我村土地总面积的20%以上。二是苗木种植大户的土地流转。苗木种植大户利用自身苗木经营优势,与周边荒田农户、务工经商和外出农户自愿协商,来扩大种植规模,利用国家扶农惠农政策,来提高种植效益。如兴庙队致富能人葛立林创办立林苗圃,承包土地达120亩、老岘队世昌苗木种植基地承包土地达85亩。三是依托茶叶种植合作社的土地流转。濮塘草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是集合茶叶种植示范基地、茶叶制作加工、提供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等项目,合作拥有各类大小型茶叶加工机械10余台,按照“茶叶合作社+流转示范基地+技术服务农户”这一经营理念,该合作社今年又流转了200亩荒坡荒地进行富硒茶示范种植,草莓合作共计流转土地已达840亩。四是发展特色种植业的土地流转。2006年11月份濮塘村挂职书记从省农科院园艺所引进温室大棚定植草莓示范种植成功后,于2007年成立了濮塘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如今农户发展到54户,种植亩达217.77亩,其中草莓种植大户王秀才个人流转土地50多亩,濮塘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好评。

四、科学规划,土地、林权流转稳步推进在创新农村土地流转体制机制工作中,我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示范先行的原则,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确保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的基础上,制定了全村3年的土地流转规划,《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做到产权明晰、责权明确,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目标。我村率先完成了全村4300亩林地实现了100%林权流转,其中经济林600亩,在全区起到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在土地流转工作中,我们做到了一是规范合同管理,根据区农委土地流转工作要求,明确村土地合作社、种植大户、一般农户的承包权利和义务,并签订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委托手续和流转协议,以切实保障土地流转各方的权益。二是完善了档案资料,及时收集土地流转的基础资料和表格,包括土地流转登记表、种植大户承包流转申报资料、土地流转协议等,并进行整理归档。三是做好生产服务,在做好土地流转服务工作的同时,积极为种植大户提供农业产业政策导向,加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药、新农机的服务,切实为种植大户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不断提高种植大户的土地产出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第19篇:土地流转合同书

土地流转合同书

发包方:(甲方)

承包方:(乙方)

为了合理利用土地,改变传统耕作形式,更好的提高群众的经济利益,将双方协商,村民同意,并报政府批准,甲方将西马村农用耕地承包给乙方使用,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有偿等原则,达成以下协议:

一、土地面积及用途

1、甲方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自愿将沟外农用耕地亩,承包给乙方使用。

2、土地用途为农业科技园艺开发(栽种花草苗木)及农业种植。

二、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及交款方式

1、该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14年,自2013年月日至年月日止。

2、该土地的承包金为每亩元人民币,承包金每年共计万元。

3、每年月日前,乙方向甲方全额交纳本年度的承包金。

三、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在合同期内有权对土地开发利用进行监督,乙方应按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使用,收取乙方承包金后,应安排人员及时、标准、足额兑现给群众。

2、在合同有限期内,随着物价上涨而上涨,保障乙方的自主经营权(不得重复将该土地发包给第三方)。

3、做好群众工作,不得干扰乙方的正常经营,更不能侵犯乙方合理利用土地的权利。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按合同约定的用途和期限乙方有权合理利用和经营所承包的土地,享有土地上的收益权和承包期内所增设的附作物。

2、在承包期内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的功能属性,中途不能转租、买卖、变更用途。(包括房地产、开办工厂及永久性建筑等非农业建设)。

3、乙方应按合同约定,向甲方及时缴纳足额的土地承包金。

4、乙方不得用所承包的土地经营权抵偿债务。合理利用好资源,不得破坏土地,如栽种花草、苗本、树木,在出售过程中,保持土地的完整性。

5、乙方在经营过程中,如需要员工,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安排所属土地的群众,并按同等劳务支付工资。

四、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1、本合同签订后,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因事而定,如需解除变更,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书面协议,方可变更或解除本合同。

2、在本合同履行期内如遇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其征用部分可以终止承包,其他土地承包继续生效。征用部分土地的补偿金全部归甲方征用部分土地上的附作物补偿一律归乙方所有。

3、如在承包期内,国家全部征用或国家对土地政策变动,应按照国家政策执行,合同自然终止。

4、本合同期满时,乙方应提前拆除附属物及临时建筑物,整理好土地,使其恢复土地原貌,以便到期交给甲方,确保甲方群众正常利用,如耽误村民耕作时间,后果由乙方承担。

5、本合同期满后,如甲方村民愿意承包,在同等条件下乙方享有优先权。

五、违约责任

在合同履行期间,任何一方违反合同约定,视为违约,违约方应按承包金总额的%

支付对方违约金。

六、本合同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约定后作为补充协议,其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七、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报上级政府备案一份。

发包方:代表签字:

承包方:代表签字:

年月日

第20篇:土地流转协议书

合同编号:

甲方(发包村组): 县(市、区) 乡(镇) 村 组

乙方(承包户主):

根据《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政策规定,依据甲方依法制定的土地承包(调整)方案,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将土地承包给乙方家庭经营。为保护和合理使用土地,维护双方权益,订立本合同。

一、承包主体

乙方分配承包土地的家庭成员共 人,名单为:

二、承包土地情况(见下表)

地 块

名 称地 类长×宽

(米)面积(亩)四 至 界 限

东南西北

……

乙方承包土地共 块,面积合计 亩,其中基本农田 亩

注:地类栏是基本农田的填基本农田,非基本农田填一般耕地,水田同时注明。

三、承包期限

乙方承包期限为 年,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甲方应于 年 月 日前将承包土地交付乙方。

四、土地用途

乙方承包土地限于从事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等农业用途,对土地进行改造和建长期建筑物,应征得甲方书面同意。

五、甲方的权利义务

1.监督乙方按照合同约定用途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

2.有权制止乙方损害承包地和农业资源的行为。

3.维护乙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非法变更或解除合同。

4.尊重乙方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不得干涉乙方依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5.依照约定为乙方提供生产、技术、信息等服务。

6.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六、乙方的权利义务

1.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

2.享有在剩余承包期内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利。

3.承包地被依法征收、占用时,有权依法获得相应补偿。

4.依据法律政策享受国家有关土地和种植作物的补贴。

5.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用于非农建设。

6.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弃耕抛荒土地,不得损坏农田水利设施,不得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

7.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规定承担经济责任。

七、承包地流转

乙方转包、出租、互换承包地,或者承包方之间以土地入股合作,均应告知甲方,转让承包地应书面申请并征得甲方同意。土地流转合同或者入股合作章程应报甲方备案。乙方若自愿放弃承包经营权将土地交回,应提前半年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并在本合同承包期内不得再要求承包土地。除转让以外,乙方以其他方式转出承包地,仍应履行本合同。

八、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1.本合同签订后,任何一方不得单方面变更或解除本合同。

2.不得因代表人或户主变动而变更或者解除本合同。

3.因不可抗力致使本合同无法履行时,可以变更或解除本合同,双方互不承担责任。

九、违约责任

1.甲方违法收回乙方承包地,或者干预乙方生产经营活动,使乙方遭受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2.乙方未按规定用途使用承包地、改变农业用途,或者造成土地永久性损害、土地荒芜的,甲方劝阻制止无效时可依法解除合同,并由乙方承担土地恢复费用。

3.其他违法违约行为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处理。

十、其它约定

1.本合同如发生纠纷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申请乡村相关机构调解解决;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的,按下列第 项处理:⑴向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申请仲裁;⑵向人民法院起诉。

2.本合同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未尽事宜双方协商一致可订立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3.本合同一式 份,双方各执一份,报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机构备案一份。

甲方(盖章): 代表人(签名或盖章):

乙方(签字):

签约日期: 年 月 日

签约地点:

土地流转工作汇报
《土地流转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