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农村卫生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3:14:59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农村卫生工作汇报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围绕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并积极组织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我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现将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之后贯彻落实情况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情况等汇报如下:

一、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卫生工

作会议情况

8月30日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以后,**市政府把贯彻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卫生工作列入了近期的政府重要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会议的精神,按照让农民尽量少生病、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的要求,对照我市的农村卫生工作现状,***副市长与卫生、发改和财政等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形成了初步的贯彻实施意见,现正准备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议,并拟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卫生工作的若干意见》。我们的主要措施有以下三方面:

(一)全面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让广大农民尽量少生病

1、扎实做好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省《实施意见》)要求,建立农民健康体检专项资金,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人数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由县(市)、区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其中市财政补助每人每年2元(我市该项政策已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前落实)。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由乡镇卫生院设立常年体检门诊点,让参保农民免费享受每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建立农户家庭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

2、切实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重大疾病防治专项经费,列入市、县两级每年经常性财政预算支出,有效落实肺结核、艾滋病和血吸虫病免费查治等政策。进一步健全农村,尤其是乡镇、村两级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监控、报告和管理体系,健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防治机制。建立流动人口中儿童和孕产妇居住地管理制度,加强流动人口计划免疫和妇幼保健工作。

3、建立健全基层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根据省《实施意见》要求,由县级政府安排农村卫生监督网络建设经费,坚持“划片设置、垂直管理”的原则,按照“监督全面,执法有效”的要求,到2007年底基本完成县级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的设置工作,原则上每2—4个乡镇或6—12万人口设置一个派出机构。加强农村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企业职工卫生防护、学校卫生等的指导和管理,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农村卫生安全保障水平。

4、大力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健全各级爱国卫生组织,保证爱卫工作经费,充分发挥爱卫组织的组织、协调职能,广泛开展农民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加大改水改厕和除四害力度,协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健康水平。

(二)大力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让广大农民有地方看病

1、切实理顺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根据省《实施意见》精神,明确以县为主,县、乡、村分级负责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县级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承担全面责任,成立由政府领导负责,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农村卫生工作领导协调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督查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明确乡镇政府的公共卫生管理和领导职能,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确定一位领导分管卫生工作,设立乡镇公共卫生管理员,负责落实辖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村级自治组织建立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制度,协调做好本村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2、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以县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为指导,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同)为枢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下同)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村卫生室是农村卫生服务的网底,根据省《实施意见》有关“村卫生室由村民委员会举办,可采取乡镇卫生院派出服务、乡村联办或其他多种形式承办,实行乡村一体化化管理”的规定,结合宁波实际,抓紧探索研究村卫生室的举办主体、承办形式和管理体制等。明确乡镇、村级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建立和推广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按照“责任分区、团队协作、综合服务”的原则,组建农村片区责任医生组,明确职责任务,使每个农村家庭都有自己的农村社区责任医生,每个农民都能享受到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农村社区卫生服务。

3、全面实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根据省《实施意见》中“以县(市)、区为单位设立每年每人15元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的要求,我市已明确的每年每服务人口8元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经费纳入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并新增7元,市财政根据不同经济类型地区给予适当补助。按照省里的“十二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宁波实际,确定我市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直接面向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改革补助方式,由市

政府制定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指导意见,县(市)、区制订考核办法,对乡镇、村卫生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实施项目管理和目标考核,根据考核结果,量化拨付每年每服务人口15元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

(三)巩固完善农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让农民看得起病(略)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情况

我市自2003年开

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止今年6月底,全市10个县(市)、区及大榭开发区已全面推开,并陆续进入第二或第三个统筹年度。全市参保人数达348.6万人,占应参保人口的91.7。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1、加强领导、精心实施、规范管理,初步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良性运行机制。首先,合理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两年来,我市“住院统筹、大病救助、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三位一体的制度总体框架得到初步建立,“保障、救助、服务”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服务机制逐步形成,新型合作医疗的保障范围和能力进一步增强。二是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市、县两级政府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调管理组织和经办机构,配置事业编制人员28人,编外人员27人,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组织,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三是因地制宜探索了不同的管理模式。除卫生管理为主外,鄞州区积极探索了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运作的模式,宁海县和北仑区尝试了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的管理运作模式等。这些地方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体制方面的有益探索,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四是较好地保持了制度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从两个统筹年度来看,农民筹资水平和政府资助基本保持不变或略有提高,农民的补偿水平有所提高,信任度逐步增强,参保积极性得到维护,筹资难度一定程度下降,参保率从去年的76.6提高到今年的91.7。五是切实加强了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广大基层组织和干部承担了组织发动、经费收缴等大量基础性工作,各级财政按时足额拨付政府资助资金,确保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到位。截止今年6月底,累计统筹基金4.05亿,人均年度筹资约80元。其中各级财政2.41亿,人均资助约50元。个人(包括集体扶持)1.64亿,人均筹资约30元。各级经办机构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严格医药费用审核,杜绝不合理支出。人均医药费用从去年的6920元降到今年的6703元,有效费用控制在85左右。各地制定了基金财务管理办法,设立了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审计等部门加强了基金的绩效评估和专项审计。到目前为止,已有7个县(市)、区开展了专项的基金审计工作,未发现财务违纪违法事件,确保了基金的安全,让广大农民放心。

2、住院统筹、医疗救助、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一定程度缓解了农民的因病致贫问题。我市“住院统筹、医疗救助、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初见成效,广大农民普遍得益,受益率从单纯的住院统筹3-4提高到20左右。一是住院统筹,对参保人员住院医疗费用实施补偿,截止今年6月底,累计全市住院结报142082人次,补偿金额25214.5万元,人均补偿1775元,平均补偿水平为25左右。二是医疗救助,对农村五保、低保等困难对象实施医疗救助,截止今年6月底,医疗救助6020人次,救助金额1220.1万元,人均救助2027元。三是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各地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有机结合,建立了多种小病受惠机制。如宁海的乡镇卫生院门诊受惠模式,**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三免一减”做法,**、**推行的联村责任医生制等。截止今年6月份,全市小病门诊受惠43.3万人次,受惠金额818.2万元,人均受惠约18.9元。特殊疾病门诊补偿1363人次,补偿金额116.8万元,人均补偿约857元。全市2004年享受健康体检50.7万人次。这些地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小病受惠机制的建立,使农民普遍享受到门诊优惠、健康体检、家庭保健、慢病随访管理等服务,扩大了制度的受益面,增强了制度的普惠性,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

3、农民欢迎、干部拥护、社会支持,较好地营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氛围。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全面推开和实施,广大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普遍给予了认同和欢迎。从我们跟宁波大学医学院开展地实地进村入户调查来看,概括起来有这么几种代表性呼声。一是要求制度持续办下去的呼声。有75.6的农民对制度表示满意,有93.7的农民认为有必要实行合作医疗,有89.5的农民连续两年参加了合作医疗,有86.9的农民表示以后愿意继续参加。拿一位农民的话说,这是记忆中最深的、继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党和政府又为农民办的一件大好事,希望能够持续的办下去。二是要求制度逐步完善的呼声。集中在三个方面:有47.8的农民认为目前补偿水平偏低,有63.2的农民希望个人缴费适度增加,政府资助稳步提高,保障能力相应提高;有72.3的农民希望门诊得到一定补偿,增加受益面;有91.2的农民希望结报手续进一步简化,医疗费用得到进一步控制。三是认为制度没有吸引力的负面声音。对去年参加而今年未参加的原因调查中,60.0的农民认为合作医疗费用补偿比例太低,对未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原因调查中,32.4的农民认为医药费用补偿比例太低,52.9的农民认为合作医疗保障范围太窄,说明部分农民不愿意参加的主要原因是现有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程度比较低,从全市来看,这一人群占了10—20左右。同时,在我们走访过程中,广大基层干部也普遍反映,第二年的筹资难度有较明显下降,他们说,在目前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较为突出的情况下,党和政府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建立和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深受广大农民拥护,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了政府形象。各级人大、政协及残联、慈善、老龄委等社会团体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充分的肯定,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充分说明建立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主要困难问题

我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已经初步建立,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的表现在:

1、制度层面。一是个别县(市)、区和乡镇两级财政压力较大,个人缴费相对偏低,一定程度存在由村集体和企业为农民部分垫资缴费现象。二是基金运行不够平稳,由于制度刚刚起步,基金测算缺乏现成的经验等原因,资金沉淀或超支过多。三是医疗补偿流向不尽合理,由于补偿比例设置随着医药费用的增加而提高,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群体医药费用相对较高,而家庭困难的病人由于自负部分难以承受,医药费用相对较低,造成基金实际补偿过多地流向经济相对较好的群体,使可能因病致贫的农民受益的份额相对较小,一定程度影响了制度的公平性。四是保障能力较弱,受基金总量限制,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主要限于住院补偿,平均补偿水平仅在25左右,住院统筹平均受益率仅为3-4,尚无法有效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

2、管理层面:一是筹资机制相对落后,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出资收缴工作,基本依靠乡镇、村(社区)干部分片包干上门收缴,尚缺乏好的机制,牵制了基层政府和村(社区)组织大量的时间、人力等。二是经办机构力量薄弱,目前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口近350万,专职管理人员不到30人,经办机构管理力量明显薄弱,有三个地方尚未落实人员编制。三是基金管理尚需加强,信息化建设程度不一,大量工作无偿依托医疗机构和基层乡镇的干部职工兼职完成,无法专业操作,存在基金审核、补偿和监管的薄弱环节,影响制度的正常运行和规范发展。四是医疗服务有待规范,尤其是大型医疗机构在参保病人的费用控制、结报资料提供等方面尚存在缺陷,与县级经办机构协调不够,给参保病人结报等带来不便。

3、农民层面:一是互助共济意识不够,疾病风险意识欠缺,更多地认同和习惯于政府和集体的救助,有投入、必回报,低投入、高回报期望与现有的制度保障能力形成了矛盾。二是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识不足,对“定点医疗、转诊治疗、分段补偿”等制度规定适应性较差。三是医疗消费观念存在偏差,不管小病大病都往大医院跑,从目前的医疗消费流向来看,乡镇卫生院的住院人次、医疗费用和补偿费用分别为14.1、6.

1、6.2,而宁波市级以上医院却占了27.9、46.

5、42.0,不合理的就医结构对基金支出造成很大压力。

(三)下步工作重点

1、全面建立小病受惠机制。实践证明,建立小病受惠机制是扩大农民受益面,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解决筹资难问题,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我们将在总结各地小病受惠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重点研究制定既有利于扩大参保农民受益面,又能促进基层医疗资源有效利用的科学的门诊受惠办法,全面建立小病受惠机制。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广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对重点慢病患者、60岁以上老人等特殊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

2、逐步增强制度保障能力。建立各级财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投入的动态增长机制,从2006年起,各级财政每年补助提高比例不低于10。在保持制度稳定性和充分考虑农民对制度的认同及参与程度的基础上,间隔一定年限对个人筹资标准作适当调整,来逐步增强基金实力,提高保障能力。

3、积极探索长效筹资机制。随着制度的深入实施,在依靠基层干部分片包干上门收缴个人出资的同时,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开展试点,探索依托乡镇社会保障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或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个人筹资收缴点,或在农民自愿前提下,委托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水电费等收取单位代收,科学引导农民群众自愿缴费,逐步建立合理有效的农民个人筹资机制,减轻镇村干部上门收缴工作压力。

4、特别重视基金监管。严格执行基金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设立基金财政专户,保证财政补助资金的足额及时到位,确保基金“钱帐分离、封闭运行”。采取措施通过稳妥调整,使统筹年度与财政预算年度一致。各级财政、审计和卫生等部门按各自职责切实承担基金监管责任,定期开展基金专项检查和审计工作。县级经办机构必须配备专职财会人员,成立基金稽查组织,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审核结报监管。各行政村定期在村务公开栏中公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情况。统筹年度末各地基金使用情况在媒体上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5、科学规范管理运行机制。逐步实现现有多种管理模式的相对统一,合理归并为1-2种,现阶段坚持卫生部门管理运作为主,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向劳动社会保障部门过渡。同时针对当前各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同的制度和方案设计,积极引导和规范,逐步实现相对统一和有效融合。在管理模式、制度设计和实践相对成熟时,建议酝酿制订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实施依法管理。

6、切实加强经办机构建设。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级经办机构、人员和经费到位,同时加强乡镇相关组织建设,建立村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联络员制度,形成三级组织网络,确保工作需要。加强各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统一使用省版软件,实现网络互联,实时审核、当场结报,更加有效地实施基金监管和数据的分析决策,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市统一的信息交互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三、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市全面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确定建设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健全社区基层网络,巩固公共卫生体系网底,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一)全面加强疾病控制和应急反应能力。全面启动实施公共卫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04年全市各地共投入资金6649万元用于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和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监督执法和报告预警五大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全面实施,乡镇以上医疗机构疫情网络直报达100%。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免疫规划工作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五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各类传染病的发病率继续控制在历史最低水平。实验室能力和现场快速检测毒物分析能力明显增强,我市成为WHO流感监测点。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有了极大提高,2004年62起、2005年38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得到快速有效的处置。

(二)建立健全农村卫生监督体系。针对我市农村基层卫生监督工作相对薄弱,管理体制不顺等现象,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在乡镇划片设立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分支机构,形成市、县(市)、区和乡镇三级卫生监督执法网络。2004年,我市镇海、江北、江东等地率先建立了垂直管理、规范化运转的农村基层卫生监督分所。目前,全市144个乡镇街道共设立卫生监督分所24个,占全市计划设置数的40%以上。全市新增卫生监督人员名额202名,其中正式编制161名,合同聘用41名。

(三)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面实施,市财政每年划拨1000万,县(市)、区2:1配套,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在防保、妇保、儿保等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方面的建设,扎实推进乡镇卫生院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型,2005年以乡镇为单位,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85以上。积极推进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如**、**市充分整合乡镇卫生资源,深入社区、家庭开展健康教育、上门体检和慢病随访等服务。**市每年投入1000万,全面建设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对象提供优惠服务。**区设立每人4元的巡回医疗基金,对边远山区、海岛群众开展巡回医疗服务。同时建立城市卫生人才支农机制,开展全科医学培训工作,提高农村社区医务人员的素质,目前已设立16个全科医学社区实践培训基地,累计完成全科医师护士转型培训1000余人次,乡村医生全科医学培训1500人次左右。

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的召开,给我市农村卫生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经济先发地区,下一步将切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督查组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加大投入,创新发展机制,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卫生事业,确保广大农民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做好预防少生病,努力实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推荐第2篇:农村卫生工作汇报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围绕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并积极组织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我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现将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之后贯彻落实情况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情况等汇报如下:

一、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情况

8月30日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以后,**市政府把贯彻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卫生工作列入了近期的政府重要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会议的精神,按照让农民尽量少生病、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的要求,对照我市的农村卫生工作现状,***副市长与卫生、发改和财政等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形成了初步的贯彻实施意见,现正准备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议,并拟研究制定《 关于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卫生工作的若干意见》。我们的主要措施有以下三方面:

(一)全面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让广大农民尽量少生病

1、扎实做好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省《实施意见》)要求,建立农民健康体检专项资金,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人数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由县(市)、区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其中市财政补助每人每年2元(我市该项政策已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前落实)。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由乡镇卫生院设立常年体检门诊点,让参保农民免费享受每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建立农户家庭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

2、切实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重大疾病防治专项经费,列入市、县两级每年经常性财政预算支出,有效落实肺结核、艾滋病和血吸虫病免费查治等政策。进一步健全农村,尤其是乡镇、村两级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监控、报告和管理体系,健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防治机制。建立流动人口中儿童和孕产妇居住地管理制度,加强流动人口计划免疫和妇幼保健工作。

3、建立健全基层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根据省《实施意见》要求,由县级政府安排农村卫生监督网络建设经费,坚持“划片设置、垂直管理”的原则,按照“监督全面,执法有效”的要求,到2007年底基本完成县级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的设置工作,原则上每2—4个乡镇或6—12万人口设置一个派出机构。加强农村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企业职工卫生防护、学校卫生等的指导和管理,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农村卫生安全保障水平。

4、大力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健全各级爱国卫生组织,保证爱卫工作经费,充分发挥爱卫组织的组织、协调职能,广泛开展农民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加大改水改厕和除四害力度,协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健康水平。

(二)大力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让广大农民有地方看病

1、切实理顺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根据省《实施意见》精神,明确以县为主,县、乡、村分级负责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县级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承担全面责任,成立由政府领导负责,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农村卫生工作领导协调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督查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明确乡镇政府的公共卫生管理和领导职能,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确定一位领导分管卫生工作,设立乡镇公共卫生管理员,负责落实辖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村级自治组织建立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制度,协调做好本村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2、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以县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为指导,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同)为枢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下同)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村卫生室是农村卫生服务的网底,根据省《实施意见》有关“村卫生室由村民委员会举办,可采取乡镇卫生院派出服务、乡村联办或其他多种形式承办,实行乡村一体化化管理”的规定,结合宁波实际,抓紧探索研究村卫生室的举办主体、承办形式和管理体制等。明确乡镇、村级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建立和推广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按照“责任分区、团队协作、综合服务”的原则,组建农村片区责任医生组,明确职责任务,使每个农村家庭都有自己的农村社区责任医生,每个农民都能享受到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农村社区卫生服务。

3、全面实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根据省《实施意见》中“以县(市)、区为单位设立每年每人15元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的要求,我市已明确的每年每服务人口8元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经费纳入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并新增7元,市财政根据不同经济类型地区给予适当补助。按照省里的“十二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宁波实际,确定我市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直接面向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改革补助方式,由市政府制定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指导意见,县(市)、区制订考核办法,对乡镇、村卫生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实施项目管理和目标考核,根据考核结果,量化拨付每年每服务人口15元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

的关注和充分的肯定,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充分说明建立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主要困难问题

我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已经初步建立,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的表现在:

1、制度层面。一是个别县(市)、区和乡镇两级财政压力较大,个人缴费相对偏低,一定程度存在由村集体和企业为农民部分垫资缴费现象。二是基金运行不够平稳,由于制度刚刚起步,基金测算缺乏现成的经验等原因,资金沉淀或超支过多。三是医疗补偿流向不尽合理,由于补偿比例设置随着医药费用的增加而提高,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群体医药费用相对较高,而家庭困难的病人由于自负部分难以承受,医药费用相对较低,造成基金实际补偿过多地流向经济相对较好的群体,使可能因病致贫的农民受益的份额相对较小,一定程度影响了制度的公平性。四是保障能力较弱,受基金总量限制,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主要限于住院补偿,平均补偿水平仅在25%左右,住院统筹平均受益率仅为3%-4%,尚无法有效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

2、管理层面:一是筹资机制相对落后,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出资收缴工作,基本依靠乡镇、村(社区)干部分片包干上门收缴,尚缺乏好的机制,牵制了基层政府和村(社区)组织大量的时间、人力等。二是经办机构力量薄弱,目前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口近350万,专职管理人员不到30人,经办机构管理力量明显薄弱,有三个地方尚未落实人员编制。三是基金管理尚需加强,信息化建设程度不一,大量工作无偿依托医疗机构和基层乡镇的干部职工兼职完成,无法专业操作,存在基金审核、补偿和监管的薄弱环节,影响制度的正常运行和规范发展。四是医疗服务有待规范,尤其是大型医疗机构在参保病人的费用控制、结报资料提供等方面尚存在缺陷,与县级经办机构协调不够,给参保病人结报等带来不便。

3、农民层面:一是互助共济意识不够,疾病风险意识欠缺,更多地认同和习惯于政府和集体的救助,有投入、必回报,低投入、高回报期望与现有的制度保障能力形成了矛盾。二是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识不足,对“定点医疗、转诊治疗、分段补偿”等制度规定适应性较差。三是医疗消费观念存在偏差,不管小病大病都往大医院跑,从目前的医疗消费流向来看,乡镇卫生院的住院人次、医疗费用和补偿费用分别为14.1%、6.1%、6.2%,而宁波市级以上医院却占了27.9%、46.5%、42.0%,不合理的就医结构对基金支出造成很大压力。

(三)下步工作重点

1、全面建立小病受惠机制。实践证明,建立小病受惠机制是扩大农民受益面,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解决筹资难问题,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我们将在总结各地小病受惠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重点研究制定既有利于扩大参保农民受益面,又能促进基层医疗资源有效利用的科学的门诊受惠办法,全面建立小病受惠机制。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广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对重点慢病患者、60岁以上老人等特殊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

2、逐步增强制度保障能力。建立各级财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投入的动态增长机制,从2006年起,各级财政每年补助提高比例不低于10%。在保持制度稳定性和充分考虑农民对制度的认同及参与程度的基础上,间隔一定年限对个人筹资标准作适当调整,来逐步增强基金实力,提高保障能力。

3、积极探索长效筹资机制。随着制度的深入实施,在依靠基层干部分片包干上门收缴个人出资的同时,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开展试点,探索依托乡镇社会保障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或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个人筹资收缴点,或在农民自愿前提下,委托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水电费等收取单位代收,科学引导农民群众自愿缴费,逐步建立合理有效的农民个人筹资机制,减轻镇村干部上门收缴工作压力。

4、特别重视基金监管。严格执行基金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设立基金财政专户,保证财政补助资金的足额及时到位,确保基金“钱帐分离、封闭运行”。采取措施通过稳妥调整,使统筹年度与财政预算年度一致。各级财政、审计和卫生等部门按各自职责切实承担基金监管责任,定期开展基金专项检查和审计工作。县级经办机构必须配备专职财会人员,成立基金稽查组织,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审核结报监管。各行政村定期在村务公开栏中公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情况。统筹年度末各地基金使用情况在媒体上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5、科学规范管理运行机制。逐步实现现有多种管理模式的相对统一,合理归并为1-2种,现阶段坚持卫生部门管理运作为主,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向劳动社会保障部门过渡。同时针对当前各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同的制度和方案设计,积极引导和规范,逐步实现相对统一和有效融合。在管理模式、制度设计和实践相对成熟时,建议酝酿制订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实施依法管理。

6、切实加强经办机构建设。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级经办机构、人员和经费到位,同时加强乡镇相关组织建设,建立村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联络员

推荐第3篇:农村卫生工作汇报

农村卫生工作汇报

2013年,我区农村卫生工作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工作方针,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重点落实村医培训以及村医签约服务,进一步加快建设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扎实做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各项工作,稳步开展\"六统

一、两独立\"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现将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所辖一个乡即伍家乡,全乡总面积**平方公里,辖区常住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伍家乡共***个行政村,其中**村已经完全城市化,现有乡卫生院*所,建筑面积****平方米,设置病床***张,职工***人,专业技术人员**人,其中副主任医生*人,全科医生**人,全科护士***人;村卫生室***个,性质为村集体所有,现有乡村医生**人,占辖区人口*‰。平均年龄***岁,其中***岁以上**人,占***%;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人员**人,占**%;具备执业护士资格人员*人,占***%;中医*人,占24.0%。所有乡村医生均在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属于依法执业。

二、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稳步推进

****年全区应参合农民****人,实参合农民****人,参合率达99.83%。全年应筹集新农合基金7***万元,其中个人收缴基金***万元,各级财政补助资金****万元,2013年1-8月份共补偿基金***万元,总使用率***%。全区新农合基金共受****人次,其中,住院补偿***人次,住院分娩10人次,门诊统筹****人次,用于普通住院统筹补偿****万元,住院分娩补偿**元,门诊统筹补偿*万元,次均住院费用为***元,其中****补偿人次为***人,次均住院费用为***元,较去年下降**%,市级为**元,全区住院转诊率为**%。

(二)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逐步提高

一是建档任务基本完成。今年上半年新建健康档案****人,累计建档***人,建档率达***%。提前完成了**%的建档任务。

二是老年人管理率较高。估计**岁以上老年人数***人,实际纳入管理****人,管理率96%,超过了上级要求的50%的管理率。

三是慢病随访工作全面开展。从抽查的慢病健康档案看,基本上都完成了每季度1次的健康随访工作,并都有详细的记录。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基本保持一致。

四是传染病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各村卫生室门诊日志登记规范,基本上完成了结核病督导任务。未发现传染病漏报、迟报等现象。

(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

加大村卫生室房屋等硬件设施投入,大力提升村卫生室的综合服务能力。在区委区政府和卫生局的大力协助下,**村和**村分别投入**万元和**万元对村卫生室房屋进行改造完工并投入使用。**村投入*万元对村卫生室进行维修改造,目前改造工作基本完成。**村卫生室计划投入**万元对新建村卫生室进行装修,项目正在申报中。三年来共创建**个省示范村卫生室,**个村卫生室均达到标准化建设,在硬件和软件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大大提高了村卫生室的综合服务能力,很好的满足了我区农村卫生的需求,夯实了我区农村卫生室网底的硬件建设。

2013年1-6月乡卫生院实现业务总收入**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万元,增幅为**5%;医疗收入**万元,药品收入**万元,仅占总收入的**%……门诊诊疗(含建档健康咨询)***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住院病人**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人次,增长**%;手术台次**台,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成绩显着

乡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六统

一、两独立\"管理,即统一规划和建设、统一人员准入、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药械购销、统一财务管理、统一绩效考核,财务独立核算、责任独立承担。为村卫生室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业务技术规范,并装订成册发放到乡村医生手中,做到门诊有登记、发药有处方、转诊有记录、疫情有报告。将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有效结合,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每季度进行考核评比,补助发放与工作数量、工作质量挂钩。实施基本药物以来,门诊人次比同期增长10%,次均费用下降30%,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要,受到一致好评,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五)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乡村全面实施

我区2011年10月31日起,15个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零差率销售。根据《****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府办发[**]**号相关文件精神,按照每人每月**元的标准落实乡村医生的补助,每季度对乡村医生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发放。2013年1-8月共发放各项补助共计**万元。根据各村卫生室基本药物使用量合理分配基本药物补助资金**万元,目前,该补助已全部发放到村卫生室,大大增强了村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六)乡村医生培训学习项目圆满完成

根据《****2013年村卫生室人员培训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村卫生人员合理用药意识和能力,保障农民群众用药安全,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和华医网学习卡的发放数量,对我区11名村卫生人员采取华医网远程视频教学的方式进行培训,共计40学时,包括总论10.5学时,内科20学时,外科4学时、妇产科及儿科5.5学时,村卫生室人员均按要求完成学习的内容,并于7月10日对村卫生室人员合理用药培训进行考核,考试结果均为合格,达到了此次培训的要求。

通过这次培训,一方面使村卫生人员掌握了合理用药相关知识,深刻了解了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即安全性、有效性、适当性和经济性;掌握用药的适应症、禁忌症,正确选择药物;明确联合用药的目的,增强疗效,降低毒副反应,延缓耐药性的发生;充分考虑影响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掌握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及后果,规范了村卫生室临床用药;另一方面,通过网络视频教授的讲课,进一步增强了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了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农村居民。

今年以来卫生院共组织集中培训学习10次,共计培训161人次,分别学习了《医患沟通的技巧》、《传染病的防治与管理》、《结核病的管理》、《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健康考核的管理》《合理用药》、《执业医师法》等相关内容。

(七)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有序推进

根据《****卫生局关于****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根据签约服务的内容和要求,****成立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乡村医生集中学习文件精神,加大签约服务宣传力度,积极创新农村卫生机构服务模式。2013年选择**个省级示范村卫生室开展试点,即共联村卫生室、前坪村村卫生室和共强村卫生室,共计签约的责任乡村医生*名(**、**、**、**、**),2014年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要求全区60%村卫生室扩大试点;力争2015年全区所有的行政村卫生室全部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今年1-8月这三个村共签约家庭**户,包含人口**人,签约后共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份;发放健康教育材料983份;为65岁以上农村居民进行健康体检**人次;进行预防接种管理的0-6岁儿童**人;进行登记管理的孕产妇10人;管理高血压患者**人、糖尿病患者**人、重型精神病患者**人;提供健康干预服务***人次。有效发挥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的\"网底\"作用,为农村居民的健康服务建立稳定的契约型服务关系,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落实。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区农村卫生工作将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对未来的卫生工作提出的明确目标和任务,结合\"十二五\"规化的主要内容和我区卫生改革的具体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扎实开展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扎实开展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进一步规范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二)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乡村医生素质的提高是关键,继续加强乡村医生培训工作,坚持乡村医生月例会制度,有计划的安排乡村医生到乡卫生院或市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鼓励乡村医生参加考试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提高乡村医生业务素质。

(三)积极推进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充分发挥乡村医生的优势和特点,努力创新农村卫生机构服务模式,建立稳定的契约型服务关系。

(四)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切实解决好村医补助。继续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按照每人每月1800元的标准落实好乡村医生的补助,每季度对乡村医生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发放。

(五)稳步推进农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规范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录入。

(六)继续加强村卫生室阵地建设。根据《湖北省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和《省示范村卫生室评审标准》要求,村卫生室的业务用房面积要达到80平方米以上,独立设置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健教室和药房。继续加强与乡政府、村委会的联系,协调村委会按照规范要求完成村卫生室的阵地建设。对新建的村卫生室,加强对房屋布局、统一形象设计和标识标牌等方面的指导。

通过近几年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我们深知只有不断夯实乡村卫生的网底,才能更好的为广大农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从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推荐第4篇:农村卫生工作汇报

农村卫生工作汇报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围绕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并积极组织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我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现将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之后贯彻落实情况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情况等汇报如下:

一、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卫生工

作会议情况

8月30日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以后,**市政府把贯彻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卫生工作列入了近期的政府重要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会议的精神,按照让农民尽量少生病、有

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的要求,对照我市的农村卫生工作现状,***副市长与卫生、发改和财政等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形成了初步的贯彻实施意见,现正准备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议,并拟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卫生工作的若干意见》。我们的主要措施有以下三方面:

(一)全面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让广大农民尽量少生病

1、扎实做好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省《实施意见》)要求,建立农民健康体检专项资金,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人数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由县(市)、区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其中市财政补助每人每年2元(我市该项政策已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前落实)。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由乡镇卫生院设立常年体检门诊点,让参保农民免费享受每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建立农户家庭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和

跟踪服务。

2、切实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重大疾病防治专项经费,列入市、县两级每年经常性财政预算支出,有效落实肺结核、艾滋病和血吸虫病免费查治等政策。进一步健全农村,尤其是乡镇、村两级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监控、报告和管理体系,健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防治机制。建立流动人口中儿童和孕产妇居住地管理制度,加强流动人口计划免疫和妇幼保健工作。

3、建立健全基层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根据省《实施意见》要求,由县级政府安排农村卫生监督网络建设经费,坚持“划片设置、垂直管理”的原则,按照“监督全面,执法有效”的要求,到2007年底基本完成县级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的设置工作,原则上每2—4个乡镇或6—12万人口设置一个派出机构。加强农村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企业职工卫生防

护、学校卫生等的指导和管理,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农村卫生安全保障水平。

4、大力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健全各级爱国卫生组织,保证爱卫工作经费,充分发挥爱卫组织的组织、协调职能,广泛开展农民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加大改水改厕和除四害力度,协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健康水平。

(二)大力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让广大农民有地方看病

1、切实理顺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根据省《实施意见》精神,明确以县为主,县、乡、村分级负责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县级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承担全面责任,成立由政府领导负责,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农村卫生工作领导协调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督查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明确乡镇政府的公共卫生管理和领导职能,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确定一

位领导分管卫生工作,设立乡镇公共卫生管理员,负责落实辖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村级自治组织建立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制度,协调做好本村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2、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以县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为指导,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同)为枢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下同)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村卫生室是农村卫生服务的网底,根据省《实施意见》有关“村卫生室由村民委员会举办,可采取乡镇卫生院派出服务、乡村联办或其他多种形式承办,实行乡村一体化化管理”的规定,结合宁波实际,抓紧探索研究村卫生室的举办主体、承办形式和管理体制等。明确乡镇、村级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建立和推广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按照“责任分区、团队协作、综合服务”的原则,组建农村片区责任医生组,明确职责任务,使每个农村

家庭都有自己的农村社区责任医生,每个农民都能享受到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农村社区卫生服务。

3、全面实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根据省《实施意见》中“以县(市)、区为单位设立每年每人15元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的要求,我市已明确的每年每服务人口8元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经费纳入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并新增7元,市财政根据不同经济类型地区给予适当补助。按照省里的“十二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宁波实际,确定我市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直接面向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改革补助方式,由市12全文查看

推荐第5篇:爱卫会农村卫生工作汇报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为了发挥各级爱卫组织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市爱卫办于年初制定了2006年《农村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书》,把农村卫生工作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四月份第十八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中,提出开展以“整治环境卫生,建设温馨家园”为主题的春季爱国卫生运动;今年八月结合我市乙脑疫情防控工作,号召全市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进入冬季以来,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掀起高潮,召开了两次全市新农村建设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动员大会,市四大班子领导亲自参与,各镇(街道)、村均成立了领导小组,为村容村貌整治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会同农小办下乡督促检查环境卫生治理,每周检查一次,并进行打分排队,以促进落后村,鼓励先进村。在今年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全市各村共动用大型机械5000余台次,清理各种堆积物及生活垃圾数万吨,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一、“爱国卫生月”及春秋季爱国卫生活动

在第十八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期间,我们提出了把“村容整洁”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开展了以“整治环境卫生、建设温馨家园”为主题,以环境卫生整治、卫生除害防病,农贸市场、五小行业治理及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填埋式垃圾场建设为重点的爱国卫生月活动,制定了实施方案,为保证活动收到实效,特意把活动时间延长为两个月,5月上旬,我们组织有关人员重点对农村卫生治理情况进行了检查验收。

今年八月份,我市发现了乙脑疫情,为了极早控制疫情,预防其它秋季传染病的发生,我们又下发了开展秋季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积极进行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除害防病工作,为我市控制乙脑疫情扩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村容村貌整治

为了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我们在全市农村实施了以“四化”(硬化、亮化、绿化、净化)和四改(改水、改厨、改厕、改圈)为重点的农村环境治理工程,以硬化带动绿化、亮化、净化工程,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厨、改厕、改圈工程。目前全市262个农村的主巷道及进村公路硬化率已达100%,有174个村子在进村公路及巷道栽植了绿化带,160个村子在主巷道每隔50米安装一个路灯。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我们不断加大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整治力度,建立卫生长效机制,每村成立一支专业卫生清洁队伍,负责主巷道清扫保洁,对巷道三堆、生活垃圾进行全面清理,有效改善了全市农村环境卫生面貌。为强化农村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的落实,在我们的积极争取下,市政府决定明年拿出3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农村环卫队伍建设,现已纳入明年财政预算。

三、农村改厕、垃圾场建造

卫生厕所改造、垃圾场建设是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的前提,我们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改厕工作采用多种形式并举、多个渠道融资、村干部带头、以点带面的方式,使工作顺利开展。在高收入农户中发展沼气式厕所,在城乡结合部发展水冲式厕所,在偏远山区及贫困农户中推行双瓮斗式或通风改良式卫生厕所,或在原厕所的基础上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为了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我们还为改厕户免费发放沼气灶具和厕所漏斗。累计建成各类卫生厕所10696个,垃圾场建设在保证选址合理基础上,以“投入少、效果好”为出发点,全市262个村,有236个村建成了填埋式垃圾场,建成率达90%。并结合群众平时的垃圾倾倒习惯,在各村合理规划了若干个垃圾倾倒点,建成临时垃圾池,方便清运。

四、卫生村建设

为了突出典型,以点带面地开展卫生示范村创建工作,我们结合今年的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环境卫生先行”的口号,与新农村建设同步进行示范村创建工作。按照市委新农村建设分批三批进行的安排,我们也把卫生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分为三批进行,为了高标准进行农村环境整治,我们先后多次到夏县进行参观学习,有7个村自发组织村主干、居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到夏县双庙村进行参观学习,11月16日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组织各镇(街)主干、58个职能局、爱卫办、农小办的负责人及174个村的村长、书记300余人到夏县双庙、圪塔、西村参观学习其农村环境整治等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目前我市第一批33个村和第二批的141个村均已达到卫生示范村的标准,创建率达67%。

五、健康教育

为了使健康教育工作在全市农村全面铺开,年初我们就制定了《永济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施意见》,建立健全了健康教育网络,市防疫站成立了健康教育所,确立专人负责健康教育工作,每镇成立一个健康教育宣传队,每村设立一个健康教育宣传室,一个宣传员、一个宣传栏、大力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深入城乡宣讲健康教育知识,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在全市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保证做到“六有”,有课程安排、有教学计划、有教师、学生有作业、有考核、有总结、每学期开学第一日为健康教育、健康养成月,使学生掌握健康教育一般常 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并在村委会设置宣传栏,以村卫生室的医护人员为宣传员,长期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使健康教育知识家喻户晓。

农村卫生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既要有政策引导,又要有资金投入,还要做到管理到位,今年,我们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今后,我们将真抓实改,务求实效,使我市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得到彻底改善。

推荐第6篇:特克斯县农村卫生工作汇报

特克斯县农村卫生工作汇报

在上级卫生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特克斯县农村卫生工作紧紧围绕医改五项重点工作,“抓服务、促建设、谋发展”,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农村卫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特克斯县基本概况

特克斯县位于天山北麓西部特昭盆地东端,隶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全县总面积8352平方公里,下辖6乡2镇,总人口15.7万人,境内居住着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33个民族。地质情况复杂多样,南为天山主脊,山脊海拔高度4902米,北为乌孙山,海拔3500米。有可利用天然草原754.2万亩,山林地127.6万亩,森林覆盖率9.12%,年均降雨451毫米,相对湿度67%以上。

2012年特克斯县辖区内共设立公立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31家,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6家,乡级卫生院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2家。营利性医疗机构(个体医)22家。全县各级各类公立医疗卫生单位共定编636人,现有在职职工553人(县级342人,乡级211人),目前各级医疗机构空编83人(县级37人,乡级46人),医疗机构共设病床668张(县级410张,乡级258张),现有专业技术人员612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39人);医生有210人(其中: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93人);护士有193人。另外,有村卫生室59个,乡村医生59人。行政村医疗保健覆盖率达100%。

二、卫生工作开展情况

(一)稳步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2012年上半年共举办主题宣传活动172场,更新宣传栏内

—1—

容204期,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96场,发放民、汉语言类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3万余份。建立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75704份,城市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27142份。0-6岁儿童接种15463人,报告传染病患者154人,3岁以下儿童和孕产妇系管2057人,65岁以上老人管理5198人,高血压管理5190、2型糖尿病管理1083人。

(二)完善新农合实施方案落实惠民政策。

2012年共计参合101182人,参合率99.8%,较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进一步开展好“门诊统筹+住院统筹”补偿模式基础上,年初县合管中心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特克斯县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书》,为新农合工作提供了组织、资金和制度保障。为进一步做好新农合制度的宣传,县合管中心采用宣传单、广播电视、墙体标语、过路横幅等多种形式,多层次、全方位、不间断地广泛深入宣传新农合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和具体办法,参合农牧民积极性得到提高。完善基金运行机制,严格按照“卫生管账不管钱、财政管钱不管帐、钱在银行内封闭运行”的模式,设立新农合基金专户,实行收支分离、管用分开,保证了新农合基金的安全运行。不断加大新农合经办机构人员培训力度,对村医生及新农合经办机构人员150余人进行了新农合知识培训班。通过培训加大了经办机构人员对乡村医疗技术服务水平的提高,对最新国家政策及时了解,提高了经办人员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按州卫生局合管办要求,从7月1日起,将住院补偿比例进行统一调整:乡镇级定点医疗机构由85%调为90%,县级医疗机构由65%调为80%,州级定点医疗机构为55%调为60%,自治区级医疗定点机构45%调为为50%,封顶线由5万元统一提高到6万元,为参合农牧民给予更多的实惠。2012年上半年全县新农合基金支出总额为1002万元,补偿41393人次,受益率41%。2012年对2011年12月26日至2012年6月

—2—

25日期间出院的患者开展回补政策,回补的人共有959人,可回补资金总额达208.47万元。

(三)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摸索着前进。

全县10家基层卫生院及59个行政村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了乡村一体化管理,乡村医疗机构执行网上基本药物采购,门诊执行一般诊疗费制度,上半年共为农牧民患者让利32.84万元。

(四)扎实开展重大妇幼公共卫生项目工作。

2012年上半年活产数1686,孕产妇管理建卡1648人,建卡率98.03%;孕产妇系统管理1110人,系统管理率65.83%。住院分娩1670人,住院分娩率达99.05%。孕产妇死亡1例,死亡率为59.31/10万;高危管理率为100%,高危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利用农村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项目进行救助,受益群众1052人,发放补助52.4万元。

(五)不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2012年上半年全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5种,444例,总报告发病率为279.77/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2012年圆满完成了两轮脊灰应急强化免疫活动。

(六)卫生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

阔克铁热克乡卫生院综合业务楼1100平方米建设项目(国家首批供排水试点项目之一),投资180万元,目前一层主体基本完工。乔拉克铁热克镇11个行政村卫生室660平方米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卫生局卫生监督所500平方米业务用房建设项目,投资125万元,因地址未确定,尚未设计图纸。农村急救体系建设项目,建筑面积175平方米,2辆急救车及车载、调度设备,规划投资205万元,目前正在做完成地勘、选址、图纸设计等前期工作。

(七)卫生援疆工作。

—3—

乔拉克铁热克镇中心卫生院扩建项目,建筑面积1220平方米,砖混二层,申报时间2010年,复工时间2012年4月中旬,预计完工时间2012年7月底。该项目总投资180万元(其中援疆资金100万元,自治区补助资金41.5万元,地方配套资金38.5万元),目前已按照进度拨付131万元,完成投资额的73%。截止7月中旬已完成内部装修,计划7月底投入使用。江苏省江宁区选派内、外、妇、儿专业的副主任医师,自开展对县人民医院、县中医药对口支援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工作时间已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卫生人员缺乏。近两年来新医改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工作量剧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均身兼数职,工作任务和工作难度较大,难以保质保量完成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

2、缺乏引人、留人的长效机制。我县每个医疗机构极缺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有发展潜力,能够马上担任岗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而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招聘时,因我县为财政困难县,无法提供吸引应聘者的发展条件和保障政策,一些有能力,有潜力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往上一级医疗机构调,特别是县级往市、州级医疗机构调出,使得县医疗机构资源发展不平衡,新老交替衔接不上,一些个别科室因人员的变动而影响了医院的发展。

3、村医服务能力不足。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的覆盖率不断扩大,国家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了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农牧民对基本医疗及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多数村医学历为高中以下或无学历,且高龄村医较多,对业务接受能力较差,有能力担任的村医较少,多数村找不到能够承担业务的人员。

4、社保基金未补偿给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带来

—4—

困难。医改工作是多部门协同共同实施的,社保基金作为重要的一个补偿途径,若不能及时进行补偿,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单位因未能够得到资金的保障,无法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根本实质得到很好实施,老百姓也将不能充分的享受这个惠民政策。

5、基本药物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压力大。社保部门未开展基本药物制度补偿工作,实施单位补偿资金得不到保障;按照自治区统一药品招标网采药品不全,农牧民反映较大。

特克斯县卫生局

二〇一二年七月三十一日

—5—

推荐第7篇:农村卫生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工作汇报

农村卫生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工作汇报

**市**县卫生局 2015年3月12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县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西麓,总面积2500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4个办事处,总人口62万人。2014年生产总产值115.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888元,是省级贫困县。卫生局下辖7个县直医疗卫生单位、19个乡镇卫生院,有在职医务人员1600余人,另有村卫生室367个。

根据省厅的统一安排,我县从2012年7月开始推广应用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几年来,在省市的统一领导和软件公司的指导下,我县秉承“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率运作”的宗旨,紧紧围绕“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务人民”的服务理念,大力推广应用农村卫生信息系统2.0版,截止2014年10月底, 21个卫生院(含2个分院)、318个有网络条件的行政村卫生室100%推广应用农村卫生信息系统2.0版;公共卫生服务记录和基本医疗活动100%进入电子健康档案; 农村卫生信息系统软件功能使用率达到80%以上,全面完成了省厅下达的农村卫生信息系统2.0版推广应用目标。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高标准启动,农村卫生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工作认识到位。

1、思想认识到位。认识的高度决定工作的力度。几年来,

1 我们始终把推广应用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当作了农村卫生工作的中心和重点,作为提升卫生工作科学化水平、改进卫生工作方法、提升卫生工作效能的重要平台,全县上下思想高度一致,做到了组织到位,认识到位,行动到位,从而形成了齐抓共管农村卫生信息化的合力。

2、机构人员到位。一是成立了茶陵县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其他党政领导和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为5个指导组,即综合管理组、公共卫生组、基本医疗组、绩效考核管理组和新农合管理组,分别指导督促相关单位的工作。二是组建了茶陵县卫生信息中心。根据省市有关会议的要求,我局组建了卫生信息中心,并报请县编委同意,信息中心为正股级事业机构,为卫生局内设科室,定编3人。信息中心的主要职责是规划、部署、指导卫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负责信息化建设的日常工作。同时,各乡镇卫生院也相应成立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并明确一名专(兼)职信息员,具体负责农村卫生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工作。

3、宣传发动到位。在农村卫生信息系统推广应用中,我县举办了各种层次的培训班30余场次,分别对各乡镇卫生院长、信息员、公卫组长、医疗组长和乡村医生等进行了培训,使广大医务工作者不仅明确了推广应用农村卫生信息系统的目的和意义,而且还提高了他们参与推广应用农村卫生信息系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减少了推广应用的阻力,形成了良好的

2 舆论氛围。在搞好宣传发动的同时,在分管领导的带领下,局信息中心经常深入到各乡镇、村进行监督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各单位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规划布局到位。一是结合实际,制定了《茶陵县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2012-2015)》(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茶陵县卫生信息化建设分三步走,即2012年前为准备阶段,2013年前为实施阶段,2015年底为运行验收阶段。《规划》明确了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以县卫生局为中心的信息中心,依托互联网建立卫生信息虚拟平台,最终实现由虚拟平台向区域卫生平台过渡,建立独立的机房和县级数据中心,实现县、乡医院管理系统与公卫系统的有效连接,为居民健康卡的发行提供绿色通道。二是印发了《茶陵县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全面推广应用实施方案》。《方案》对茶陵县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包括项目启动的宣传和动员,项目实施的进度,信息员的培训进度和时间安排,项目督查等,是茶陵县推广应用农村卫生信息系统的纲领性文件。

二、高规格建设,农村卫生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工作措施得力。我县严格按照农村卫生信息系统推广应用的方案要求,大力加强硬件建设和软件的推广应用,变“被动跟进”为“主动出击”,大胆探索、积极创新,高标准、高起点推进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建设。

1、严格硬件配臵标准。按照软件公司提供的硬件配臵的标准,在系统推广前,我局信息中心对各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电脑、

3 打印机等硬件配臵进行了统一摸底,并根据摸底的情况,对省厅下发的电脑和打印机进行了统一分配、调剂,对调剂后还没达到配臵标准的,由卫生院申请,卫生局统一申请政府采购,进行统一配臵。近三年来,县卫生局共投入90余万元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配臵了电脑、打印机,改造了宽带网络,通过统一调剂和重点配臵,各卫生院的硬件设施达到了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

2、严格网络建设标准。推广应用农村卫生信息系统,网络建设是基础。2013以来,我县把卫生信息网络建设当作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由卫生局牵头,投资40余万元,对乡镇的卫生信息网络进行了统一规划,统一改造。一是对乡镇卫生院进行了光纤改造。由局信息中心牵头,县卫生局与电信局直接签订合同,对乡镇卫生院的网络全部进行了升级改造,乡镇卫生院全部统一安装10兆光纤。二是对村卫生室的网络进行了改造。由卫生局出资18.7万元,统一为全县318个有网络条件的行政村卫生室重新 接入4M宽带。网络的畅通,为农村卫生信息系统的推广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3、严格软件使用环境。我县使用的是BS版的农村卫生信息系统,此版本对网络环境要求比较高,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软件公司的建议,要求所有的卫生院全部使用省厅下发的网络安全一体机,使用IE浏览器,并且根据软件公司的建议,规范医务人员电脑的IP管理,通过网络安全一体机严格控制上网行为,最大限度地保证农村卫生信息系统能够正常使

4 用。

三、高水平管理,农村卫生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工作机制健全。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管理是关键,制度是保障,我们着眼长远,健全完善了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长效机制。

1、建立了农村卫生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协同机制。我们把统筹各方、协调推进当作了加强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手段,即注重“上下贯通”,紧紧围绕《方案》的要求推进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也注重“左右协同”,主动加强与公卫、农合等软件公司的的联系沟通,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高农村卫生信息系统的使用效率。

2、建立了农村卫生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奖惩机制。在推广应用农村卫生信息系统时,为了提高各卫生院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县卫生局与各乡镇卫生院签订了《茶陵县农村卫生信息系统2.0版推广应用责任书》,明确了农村卫生信息系统推广应用的工作目标、进度目标、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做到了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奖罚分明。每年度县卫生局还将农村卫生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工作纳入了卫生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把推广应用农村卫生信息系统与卫生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实行奖优罚劣。

3、建立了农村卫生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培训机制。农村卫生信息系统的推广除了受制于软硬件环境,更重要的是在于人的素质。我县把搞好培训工作当作了提高医务人员素质的一种手段。局信息中心制定了培训计划,定期对卫生院长、信息员、医疗组长、公卫专干等进行软件功能、电脑知识和网络知识的培训,这

5 样即提高了广大医务人员参与积极性,又解决了在软硬件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高效率运行,农村卫生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工作效果显著。农村卫生信息系统的推广关键在于应用。我们充分利用农村卫生信息系统能够实时查询的优势,加强了对医疗服务行为、医疗服务价格和新农合兑付的监管。

1、利用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加强了对医疗服务价格的监管。由于历史和医疗服务竞争的原因,我县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价格一直标准不一,由于新项目的推广,有的项目没有明确的定价标准,因此,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价格参差不齐。2013年5月份,我局充分利用推广应用农村卫生信息系统的契机,对乡镇卫生院所有的医疗服务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按照湖南省物价局和省卫生厅2002和2007年的标准,对乡镇卫生院常用的近2000多个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了逐个核查,核查后统一在系统里进行更新,从而规范了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价格。在今年上半年县审计局的组织的例行审计中,乡镇卫生院无一违规收费现象。

2、利用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加强了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我们充分利用农村卫生信息系统综合管理平台的查询的功能,定期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诊疗行为和公卫关联情况进行督查,在督查中,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并进行通报。通过对综合管理平台的督查,不仅规范了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行为,而且还提高了公卫关联率和健康档案建档率,从而实现了通过农村卫生信息系统促进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提高的目

6 的。

3、利用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加强了对新农合兑付资金的监管。在推广应用农村卫生信息系统的初期,大部分乡村医生不是很理解和配合,认为推行农村卫生信息系统是增加他们的负担,甚至有个别乡镇的乡村医生还联名向市长信箱反映此事,为了督促、引导他们使用农村卫生信息系统,我们除进行耐心细致的宣传和培训外,还将农村卫生信息推广应用工作纳入了对乡村医生的目标管理考核,与公卫经费和基药经费的下拨挂钩,并且规定乡镇医疗机构新农合兑付必须凭农村卫生信息系统打印的处方和发票,摒弃手工开具的处方和发票,否则县农医办拒绝兑付。通过此举,村医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甚至大部分非行政村卫生室和个体村卫生室也要求使用农村卫生信息系统(截止2014年9月,另有55个非行政村卫生室和60个个体村卫生室主动要求使用农村卫生信息系统),我们的工作局面也由被动变成了主动。新农合兑付后,局信息中心会同农医办,定期通过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对兑付病人的信息进行抽查,对于抽查有疑问的进行现场核实,这样通过推广应用农村卫生信息系统达到了监管新农合报账的目的,新农合违规报账现象也得到了遏制。

4、利用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加强了对公卫建档的监管。农村卫生信息系统推广应用以后,我们要求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对于新就诊的病人,一律要关联居民健康档案,门诊和住院病人的病历要及时书写,部分乡镇还把公卫关联率

7 和病历书写率当作医生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局信息中心通过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定期对各乡镇公卫关联率和健康档案建档率进行抽查,并将抽查的情况进行通报,通过这一举措,我县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有了大幅度提高,由推广前的70%多提高了87.2%。

尽管,我县推广应用农村卫生信息系统2.0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自我评价可以达到省卫计委的验收标准,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制约了农村卫生信息系统进一步发展。一是医疗单位的硬件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部分卫生生院电脑和打印机过于成旧,影响了工作效率。二是医务人员的电脑基础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医务人员电脑基础还处于扫盲阶段,对农村卫生信息系统操作不熟练,因此,对推广应用工作仍存在抵触情绪。三是软件功能有待进一步优化。目前的农村卫生信息系统稳定性有待加强,操作不够简捷,部分功能有待优化,特别是综合管理平台数据不稳定、不准确,如果使用上面的数据开展绩效考核,还有一定的差距。

推荐第8篇:村卫生所农村卫生工作汇报

村卫生所农村卫生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下面我就xx村卫生所建设及村级预防保健工作做一简要汇报,不当之处,请指正。

一、村卫生所建设情况。我村总人口数xxxx人,总户数xx。在上级各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于xx 年xx月完成标准化村卫生所改造,现有工作人员xx名,临床执业医师xx名,临床执业助理医师xx名,执业护士x名。业务用房xx多平方米。内设观察室、健康宣传室、治疗室、药房。配有电脑、电视、空调、急救箱、高压消毒锅等诊疗设备20余件。主要承担着辖区内常见病、多发病治疗及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通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政策的广泛宣传,有效提高了农民群众参加新农合的积极性,全村参合率达到了100%,且在新农合门诊报销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极大方便了群众就医看病,实现了本村农民小病就医不出村的目标。

二、医疗卫生工作情况。本所卫技人员在日常业务活动中,严格遵守卫生法律、法规,依法行医,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坚持按规章制度开展各项卫生服务工作,配备了基本药物xx多种,所有药品入库使用前均进行认真细致检查,医疗器械严格消毒。医疗服务水平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认可。对就诊群众热情服务,及时诊断,对行动不便的群众上门巡诊服务,极大地满足了群众的就诊需求,本所年

业务量约一万例,日均门诊量约xx例。本所负责人吴文水医师曾获得“xxxxx省优秀乡村医生”荣誉称号。

三、公共卫生服务情况。xxxx年,我所按卫生院的统一布置,认真开展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去年全村预防接种新建卡39人,新建证39人;积极做好法定传染病的管理报告工作;积极开展免疫规划和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xxx份,举办健康教育6期,减少了主要健康危害因素,有效地预防了传染病和慢性病的发生;建立居民健康档案xxx份,完成65岁以上老年人管理体检xxx人次,管理随访高血压病人xx人次,糠尿病人xx人次,重性精神病患者xx人次;2011年全村7岁以下儿童xx人,保健覆盖人数346人,3岁以下儿童数xx人,系统管理人数xxx人,体弱儿人数x人,管理x人;总产妇数x人,活产数x人,系统管理人数xx人;积极配合江口镇卫生院做好育龄妇女叶酸补服、低保妇女病普查、儿童预防接种查漏补种及新农保住院病人、特殊病种病人的医药费报销等惠民工作,辖区公共卫生服务取得了较好成效,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以上汇报,请各位领导检查指导。

xxxx年5月10日

辛村卫生所简介

辛村卫生所位于卫生站的东南角,依托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项目,按照“四室分设”的标准,建成卫生所业务用房60平方米,是我乡发展较早规模较大的标准化村卫生所之一,也是我乡唯一一所县级中医药特色村卫生所。辖区共有11个村民小组,服务人口1602人。村卫生所配备了床单被套、工作服和价值4000多元的常用医疗器械,主要开展常见病处理、慢性病控制、传染病预防和健康教育咨询等公共卫生服务,同时开展门诊合作医疗直报服务和中医中药服务,经营有中药饮片、基本药物,基本满足本村的医疗救治,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和健康教育等工作。

辛村卫生所不断转变服务理念,对就诊群众热情服务,及时诊断,对行动不便的群众上门巡诊服务,广泛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极大地满足了群众的就诊需求,同时制作了《村民健康知识宣传栏》和《村民卫生公约》文化墙,积极开展免疫规划和健康教育知识宣传。通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政策的广泛宣传,有效提高了农民群众参加新农合的积极性,该村参合率达到了98.7%。

从2010年9月开始,村卫生所按照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要求,逐步开展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和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免费为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526人次,举办健康教育6期,减少了主要健康危害因素,有效地预防了传染病和慢性病。完成65岁以上老年人走访随访213人次,高血压病人256人次,糠尿病人36人次,重性精神病患者144人次,累计发放孕产妇保健服务手册14本、儿童保健服务手册10本,为孕产妇和3岁以下儿童提供免费保健服务114人,辖区公共卫生服务取得了较好成效,切实缓解了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推荐第9篇:银河镇农村卫生工作汇报

银河镇农村卫生工作汇报

近年来,我镇卫生工作在市、县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卫生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镇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卫生所改貌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爱国卫生工作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改革、抢抓机遇、健全机制、强化措施,全面完成了各项农村卫生工作任务,促进了农村卫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现将近年来我镇卫生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突出重点,促进全镇农村卫生工作健康发展

1、加大投入,及时足额拨付卫生事业经费。我镇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始终把这项工作列为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截止10月底,镇财政已累计拨付卫生事业经费11.6万元,有力的保障了农村卫生工作的全面落实。

2、严格标准,加快卫生所改貌步伐。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全镇农村卫生工作实际,我镇制定了农村卫生机构设备升级及改貌建设相关方案,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参加的村级卫生所改貌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卫生所改貌工作开展。今年以来,累计投资40余万元,高标准完成了6个村的卫生所整修任务。为提高卫生所人员对改貌工作的认识程度,我镇集中时间组织全体卫 1

生所负责人到三处新建卫生所进行了参观,召开了专题动员会议,激发了其他卫生所的要求改貌的积极性。在搞好卫生室建设的同时,我镇重点加强了社区服务站的美化、绿化工作。

3、强化管理,农村医疗服务水平逐年提高。一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卫生所管理。根据年度岗位目标管理要求,镇卫生院制定了卫生所、中心卫生所管理办法,分别与卫生所和乡医签定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岗位责任,实行月检查、季度考核绩效工资制,采取走访、下发问卷等形式调查乡医用药、行医情况,加大监督力度,组织人员至少一季度对卫生所进行一次考核,有效的提高了卫生所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二是加大乡医培训力度,强化乡医队伍建设。坚持每月乡医例会制度,学习各项法律法规,进行业务知识培训,鼓励乡医通过自学、函授等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并按时参加市统一举办的继续医学教育,达到或超过每年规定的20学分,全年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每季度初组织对乡医进行一次业务知识考试,引导全体乡医牢固树立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练就过硬的技术功底,以适应农村卫生工作的需要。三是普及健康教育。以卫生所为阵地,积极组织社区医生开展入户查体、服务、宣传工作,搞好群众身体状况调查登记,完善社区档案,认真记录、填写,把档案用好,用活。以高血压、糖尿病为重点,加强对各类疾病的分类管

理,社区医生每月将收集的数据据实上报。卫生所人员本着属地化服务的原则,严格对居民进行健康查体,重点作好了老年人、残疾人、儿童、孕产妇等特殊人群的服务,将“五位一体”的服务功能落到实处,使卫生服务工作深入到千家万户,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率达97%,社区卫生服务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四是以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为重点,加强医务人员队伍建设,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水平。先后开展了“学雷锋、多奉献、强素质”活动,护士节输液技术练兵,组织青年团员到敬老院、五保户家中义务为老人查体、打扫卫生,宣传防病治病知识,深受群众好评。积极参加卫生系统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严把药品“准入”关,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用药不放心的问题。在完善服务措施、优化服务环境方面,门诊全部实行开放式服务,对病房进行了重新装修,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就医环境。

二、全面宣传发动,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完善农村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一项长期政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扎实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我镇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镇政府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和调度新型合作医疗工作。为全面做好群众

筹资工作,充分利用宣传车、宣传栏、标语、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向群众深入细致的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做到家喻户晓,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我镇今年共有36803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覆盖率达到100%,人口覆盖率达到97.3%。截止目前,该镇有2953人得到住院补偿,有3594人得到门诊补偿。其中门诊补偿累计达15.73万元,住院补偿累计达269.24万元。共为五保户、低保户88人实施大病救助28.76万元,报销39.9万元,有效的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产生。为简化报销程序,我镇专门开设了报销窗口,配备专职人员,实行一站式服务,为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使广大群众切实体会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带来的好处,促进了整体工作开展。

三、着力改善环境卫生,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一是积极宣传,在农村定期开展“家庭卫生清理日”、“村内卫生整治日”活动,以清理农村“柴、粪、土”三大堆为重点,集中做好村内垃圾清理、清运、掩埋,美化居住场所。通过广播、张贴标语、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加强舆论引导,切实提高了群众维护环境卫生的自觉性和自我保健意识。二是认真做好“四害”防治,大力开展除害防病工作。坚持环境治理与药物消灭相结合,引导群众人人动手,今年全镇发放鼠药6000余支,确保了灭鼠效果,切断了疾病传

染渠道,减少了传染病的发生。三是积极推进改水改厕工程。投资近300万元,实施了敖家坊等9个村级安全饮水工程。对全镇新批宅基地进行统一的厕所改造,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改厕活动,取得了初步效果。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环境卫生示范镇的创建为契机,投入资金140多万元,在全镇范围内新建垃圾池160个,垃圾焚烧炉3个,沤肥窖3个,清理污水沟16500米,清运垃圾386车,完成主干线路清障除草14余公里。为确保路面整洁,组建了一支10多人的专业保洁队伍,定期维护镇驻地的环境卫生,并通过增设警示牌、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加大环境卫生宣传力度,群众的卫生意识不断提高。

一年来,我镇农村卫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我们将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卫生部门的支持下,继续认真落实各项卫生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镇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爱国卫生等工作,促进全镇农村卫生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

推荐第10篇:高山镇农村卫生工作汇报2

高山镇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汇报

(2011年10月9日)

尊敬的 市长、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高山镇党委、政府对你们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恳请各位领导对我镇的农村卫生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下面,就我镇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开展情况作以下汇报:

高山镇位于荥阳市西部,辖19个行政村,3.2万口人,面 积61.5平方公里,东距荥阳市区19公里,距郑州市上街区10公里,是典型的丘陵地区。近年来,高山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干群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大力发扬“坚忍不拔、奋发图强、敢作敢为、创新创业”的高山精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注重改善民生,推动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要求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健康文明意识的呼声越来越高。为此,高山镇党委、政府顺应形势,大力优化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投入巨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镇村面貌发生了显著改善,2010年底顺利通过了国家卫生镇验收,人民群众普遍感到满意。

一、农村改厕情况

我镇开展改厕工作以来,共计改厕3360座,其中沼气池1398座,三格式、双瓮式1962座。在改厕工作中,村组干部和共产党员带头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为广大村民做出了榜样,促进了改厕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为了鼓励群众改厕,减少群众负担,我们积极落实改厕资金补助,在上级发放改厕补助资金的同时,镇政府对沼气式厕所补助400元,对三格、水冲式等无害化厕所每座补助200元,大大提高了群众改厕的积极性。

二、垃圾中转站建设

按照荥阳市提出的“村收、镇运、集中处理”的原则,我们通过市乡两级投入,高标准建设,严要求使用。截止目前,在全镇已建有垃圾中转站113座,其中压缩式1座,房屋式3座,地坑式109座,并配备有摆臂式垃圾车3台,压缩式垃圾车2台,做到了每个村都有垃圾站,每天都有人清理,保证了农村环境卫生的干净整洁。

三、国家卫生镇创建

我镇于2007年提出了力争用三年时间全力以赴争创国家卫生镇的号召,经过全镇干群的共同努力,同年顺利创成了省级卫生镇;2008年为了保持创卫成果,进一步优化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全镇人民的健康水平,并为冲刺国家卫生镇做好充分准备,我们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投入巨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 对镇区内的道路进行了绿化、亮化和硬化,建成了群众文化广场和多座游园,镇村面貌发生了显著改善;2009年到2010年,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创卫工作力度,通过“大声势宣传,大手腕治理”,并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镇的创建标准,逐项逐条进行整改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顺利通过了郑州市、河南省的预检和国家爱卫办的暗访,于2010年底通过国家卫生镇验收。

创建国家卫生镇成功后,我们针对创卫工作动态性强,反复性高的特点,我们把加强爱国卫生组织管理作为创卫工作的龙头来抓,提出了“一个目标,二个实行,三个不减,四个转变,五个继续”的工作方针。一个目标:巩固保持国家卫生镇创建成果不反弹。两个实行:就是实行工作责任制,将创卫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和具体领导;实行奖罚结合,对巩固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做不好、不达标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三个不减:就是坚持工作力度不减、工作经费不减、工作人员不减。四个转变:就是实现由“政府推动型”向“社会推动型”转变;由“政府监督型”向“群众自觉型”转变;由“突击整治”向“长效管理”转变;由“人治”向“法治”转变。五个继续:就是继续加强对创卫长效管理的组织领导;继续加强创卫目标管理;继续加强薄弱环节整治;继续加强经常性爱卫工作;继续加强城镇管理综合执法。通过以上做法,我们的爱国卫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层级负

3 责”的长效管理机制。

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开展以来,我镇的主要做法有:一是成立了环境卫领导小组生集中整治,印发了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制定了工作标准,明确了责任人,量化了工作目标。把任务分解到各行政村、镇直部门和相关单位,把责任落实到人,形成职能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二是大力宣传、营造气氛。在干部大会、农村工作会上,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宣传村容村貌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思想,增强工作责任感,并进行周密布署,把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落实。通过悬挂条幅、出动宣传车、利用农村广播以及进村入户宣讲等形式,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宣传氛围,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卫生意识、环保意识,提高群众自觉参与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组织各包村领导、各村书记参加村容村貌路容路貌观摩促进会,让各村通过实地查看,认真对比,找出自己的差距,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好查缺补漏。三是重点改善道路两旁环境质量。对高山镇境内所属的市道、乡道、村道交通干线两侧破旧房屋、残墙断壁、栅栏、棚圈等影响村容村貌的建筑物和构筑物进行了重点整治,有效控制公路沿线乱搭滥建现象,对道路两旁的杂草、垃圾进行了集中清理、专人清扫。并投入巨额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建

4 设,硬化了道路、开挖路边排水沟、在镇区主干道、各村主干道两边,栽植了冬青、黄杨、大叶女贞、雪松等常绿树木、粉刷墙面、安装路灯、铺路边石、建文明墙、购置垃圾桶等。四是特别成立了镇环境卫生管理办公室,全面负责我镇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办公室下设了环卫工作督导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单位环境卫生情况进行督查评分,按照量化评分标准,对各单位排出名次,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并印发督查通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公开,要求限期整改,对于整改不力的单位或部门取消其年终评优评选资格。五是落实长效机制管理,强化目标管理,完善目标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明确职责,严格考核。

以上是我们高山镇在农村环境卫生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我们深知这些成绩与上级领导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希望各位领导能够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努力把环境卫生工作做的更好,让领导放心,群众满意。

第11篇:农村卫生

内容提要

建设新农村现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点之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和谐社会的一条必经途径。我村现有环境卫生状况如何?如何搞好我村的卫生?如何保障村民的身体健康?如何将我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怎样实现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的具体化要求?这些问题在实现我村卫生和保障村民健康上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环境 卫生 健康 医疗 新农村

目录

1、我村的卫生状况及村民身体的现状··3 1.1我村卫生现状··3 2.2村民身体现状··4

2、我村卫生长期滞后的原因··4 2.1、自然,历史原因··4 2.

2、政策,体制的不完善··4

3、卫生落后带来的不利影响··5 3.1、不利于我村的健康发展··5 3.

2、降低村民身体素质,削弱我村劳动力··5 3.3、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6

4、针对我村卫生和村民身体存在状况的建议及改善方法··6 4.1提高我村卫生事业管理··6 4.2改善我村医疗卫生条件 提高村民身体素质··7 4.3加强我村环境卫生工作··7

5、提高我村卫生 保障村民身体健康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8

6、参考文献··9

7、致谢··9

搞好农村卫生 保障村民身体健康

前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点之一,它涉及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该项工作千头万绪艰巨纷繁,如何入手很值得斟酌。除了按照总体规划主次兼顾、分步推进之外,最先应该关注的是我村现有环境卫生状况的改进,而且这样也是落实中央下达的关于新农村建设“乡村文明、村容整洁”要求的具体化。而如何搞好我村卫生,保障村民的身体健康尤为重要。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我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直观的体现。在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如何改善我村环境卫生状况,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保障村民的身体健康,就成为摆在我们村委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我村的卫生状况及村民身体的现状

1.1我村卫生现状

我村共有七个自然弯,11个村名小组,1437人。据调查发现,前几年我村的环境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可以概括为“臭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面貌还没有根本性转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走访我村的卫生状况一直存在以下问题:

一、村民卫生意识普遍不强。部分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较差,居住人员缺少卫生知识教育,缺乏良好卫生习惯,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卫生工作开展的难度。

二、我村卫生设施还不太到位。大部分村级公共厕所、垃圾箱配备还不到位,垃圾处理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保洁员使用的保洁工具还比较落后,绝大部分地方的卫生设施不全。

三、资金投入相对不足。村级财政投入不足,各组的情况也因自身经济实力而不尽相同,用于村环境卫生工作的资金来源,主要靠村里自己想办法筹集。个别由于资金缺乏,无力进行长效管理,再度出现了脏、乱、差现象。

四、缺乏长效管理手段。我村环境卫生共作尚未形成合力,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责任交叉、各自为政的情况,垃圾从公路扫到绿化带、河里捞起的漂浮物扔在岸上的现象屡见不鲜,收集、处理垃圾的责任没有落实到位。

五、规划不全,执行不力。与城镇规划相比,我村规划脱幅较大。在现有的村级规划中缺少公共设施配置方面的标准、要求。

由于未形成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加之长期生活在同样环境里的习惯,我们的卫生条件仍旧是远远落后于城镇环境,一言以蔽之:环境卫生很差,因此也造成村民身体素质整体从根本上下降,并且没有谁想到应该去改变一下农村脏、乱、差的局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下去,环境卫生更差,由此下去也更加剧了我村的闭塞落后与村民身体健康状况的令人担忧。

针对以上问题,近两年在政府与村委的共同扶持下,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解决应对措施:我们在每个自然弯内平均摆放有4-5个垃圾桶,每隔400-500米都设有一个垃圾点,并且实行责任分工制,刘晓斌为总负责人,每村分工设有村民小组,小组组长为主要负责人,并专门聘有保洁员,隔三差五进行打扫,政府对此每人每月补助200元,村委每人每月补助500元,并且对村民进行环境卫生教育,提高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彼此监督管理,以此达到提高村里卫生的目的。

1.2村民身体现状

据统计调查,近些年我村进行实行新农村战略后,我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人均年收入为10000元。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

但由于受社会结构的影响和现实政策不完善的制约,村民看不起病的问题一直显露,成为关注我村村民的“焦点”问题。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4年》记载,2003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622.2元,农村居民的平均住院费用2236元,在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尚包括实物收入的情况下,可以说,农村居民如果得了大病,农民一年的现金收入尚不能支付住一次院的费用。因此,疾病是中国农村居民致贫或返贫的主要原因。从我村与全国大范围的比较就可以看出来:卫生和健康始终是影响农村发展的一个阻碍性因素,而且由于村里环境卫生不好,容易传播疾病。所以更要从源头引导我们村民改善身边的卫生注重个人卫生,要勤打扫卫生,保持室内外清洁。尽量不要在经济已经好转的情况下让“一病回到解放前”的状况在我们村民的身上发生。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我村进一步完善医疗设施,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保障能力和参合农民受益水平,并且确保村里每一个都在政策保护的范围之内,村里实行大病救助的政策,并且由村委免费为村民办理,以此来保障村民的身体健康。

2、我村卫生长期滞后的原因

我村共1437人,从发展之初到现在,卫生问题始终是一个制约全村稳步发展的负面因素,我村卫生条件落后的原因由各方面客观和主观原因造成的。由卫生落下的差距导致了我村落后的面貌始终没有根本的改变,成为制约我村发展稳定的根本性问题,发展越缓慢,差距就会越大,伴随而来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就会越来越多。

2.1自然、历史原因

改革开放以后,根据邓小平“让一部分先发展起来,并由此带动全国发展”的大思路,国家实施了优先发展东部、向西依次推进的非均衡发展政策。国家在财政、税收、人才等方面对东部沿海地区及经济特区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国家的这些优惠政策及自身的地理区位优势,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造成了

东、中、西部地区贫富差距扩大的事实。近几年,国家推出了西部大开发政策,但实施力度远没有当初开发沿海大,由此造成东中西各方面发展的滞后,尤其是农村,更是长期深陷于贫困落后的漩涡,由此带来了农村一系列的落后。

从我村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看,要使我村发展,农民富裕,卫生提高上去,就必须从根本上认识我村落后的根本原因,树立新的发展观,确定新的农村发展思路,确定新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改善我村落后的现状,积极为村民创造一个稳定平等的宽松环境,积极引导我村由劣势环境像优势转移,使我村能够全面,健康,快速,和谐的发展,而我村卫生及医疗条件落后更是显而易见,造成我村卫生条件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与村民长期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条件养成了他们适应此种环境的心态有关,更有历史和自然原因,以及政策体制的不完善这些条件。

2.2政策、体制的不完善

作为保障村民的卫生医疗站,承担着农村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工作,是直接为广大农民提供服务的基层卫生机构。但从我村的情况来看,目前这个阵地发展甚不完善,由于结构不合理,如今已不能适应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疗和村民群众的医疗要求。

我们在采访时发现,我们卫生院的房屋及医疗设备不完备,有的已不能使用。以此情况来看,我们就需要在政策、体制上不断完善医疗卫生设施,打好一个发展的基础,才能促进实质性飞跃。庆幸的是,近年来,加大对医疗设备的投入大多,对与保障村民的基本健康,应该从老三件“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向新五件“B超、心电图、X光机、显微镜、尿分仪”方向发展。在财政上拨付医疗人员的工资,支持购置大型医疗器械,对不少村民而言,破旧不堪的乡镇卫生院是“小病没人去,大病看不了”。由此引发的问题也是我们村委干部不可忽视的一个细节性问题。

我村村民主要从事劳动生产率低的第一产业,这种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必然导致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而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了一整套城乡差别十分明显的制度和政策,使农民和市民在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我们干部应该深入贯彻十四大制定的兼顾效率与兼顾公平的政策原则,和十五大的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思想,由“两者兼顾”转变为“效率优先”。由此来带动我们村的积极发展。而经过我们的不断调查和研究也发现,一个村子要发展好,首先政府领导班子从自身带头做起,从自身改变,给广大群众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村民从心理上深刻的认识到保持村子整洁的重要性,从而由量变达到质变。

3.卫生落后带来的不利影响

3.1不利于我村的健康发展

卫生的落后和村民的健康问题是制约我村发展的一个迫切性的问题,只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对我村发展的不利,提高干部对关键问题上的警觉意识,才能提高我们进一步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已经意识到发展应当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而不应当是以物或以经济为本的发展。发展应当是以绝大多数人为本的发展,而不应当是以少数人为本的发展。发展应当是以无数个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人为本的发展。

想要达到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村里卫生经济,保障村民的健康,村委干部领导班子就必须紧紧依靠村民群众,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团结带领大家共同奋斗。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村委领导班子就必须进一步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

平时的全部工作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我们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我们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领导层面干部必须联系群众,依靠群众,保持和村民的血肉联系,为民所想,急民所需,事事为百姓考虑,以人为本,才能推进农村基层的各项建设,才能消除不利条件带来的影响。才能实现我们村委的既定目标与想法。

3.2降低村民身体素质 削弱我村劳动力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现在我村空气不太新鲜,垃圾问题还未得到实质性解决,有的水源污染得不到治理,极大影响村民的身心健康,我们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经过深入农村实际调查,规划管理,综合治理,让老百姓身心健康、安居乐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共医疗卫生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福人民的事业,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的利益,国家及各级政府及我们的村委干部都应重视农村卫生事业,建立健全农村卫生体制,解决乡镇卫生医院各项待遇。近二十年来,大多乡镇卫生院已构成困难群体,同样的技术卫生人员工资待遇,城乡反差极大,与其他机关相比工资反差已达到3---5倍。医疗资金投入不到位,村卫生院职工工资无保障,村卫生条件的落后,这样从根本上不能保证人民的身体素质,在农村这样的一个大的劳动团体里,随着人民身体素质的降低,同时也削弱了劳动力高质量的运输。

而在我村在实行了新农合以后,全部村民免费加入新农合,并且村里实行大病救助的政策,帮助每个村民在需要的时候渡过难关,这样就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

3.3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社会建设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社会建设,要以解决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深刻阐述了加强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极端重要性,我们要贯彻落实这一精神,把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而我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候,要遵循党的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村委班子的领导下全村共同建设。

从我村的实际出发,也从我们学到的党章党建里:和谐文化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文化形态,体现在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形式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基于对这一文化形态的构想,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精髓的同时,汲取当代人类文明成果,建立一个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文化形态。构建和谐文化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完成国家理念的文化建构,并使之成为国家灵魂和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最核心部分。

我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村民就业比较充分,覆盖村民的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村创造活力显著增强,村委的管理体系更加完善,村里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村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村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

局面。

这些是我们提高我村卫生与村民健康的先决条件和指导思想,我们以此为既定目标,由此来提高我们的建设卫生的决定性。

4、针对我村卫生和村民身体健康的建议和方法

4.1提高我村卫生事业管理

当前,我村卫生工作在村委领导下已经有了建设性的改变,建立责任分工制,包产到组,包干到人。改善我村居住地的环境卫生首先是要更加大投入。譬如打扫卫生用的铁锹、扫帚、手推车等,再穷的村子也有这些基本工具。而我村表面环境卫生存在的诸多问题,靠铁锹、扫帚、手推车、垃圾桶等就足以使之得到基本改观。但是这需要有人来组织和发动村民,人人动手拿起工具清扫户内外环境中的各种粪便垃圾,将之集中到指定地方或用于堆肥,有条件的或用于生产沼气,化污为利。尔后再引导村民逐步养成爱环境讲卫生的文明习俗,辅以定期的巡查督促来保持环境的洁净,不愁“脏乱”的环境不能改变。

其次,抓环境卫生状态的提升简单易行见效快。就总体而言,建设新农村决非朝夕之事。然而改变我村卫生落后,形成干净整洁清爽的居住环境,的确也就是旦夕之间的事情。通常情况下不存在“高精尖”的难题和需要大的投入,只要人勤快一点儿问题就解决了。在很短时间里使我村环境脏乱状况得到改变,这本身就是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也为其他建设项目的陆续展开奠定基础。良好内外环境卫生显现出来的新气象,能够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从而调动村民更大的热情与积极性。

另外,改善环境卫生同脱贫致富并不矛盾。那种“先致富后讲环境卫生”的认识是片面的。事实上,富裕并不能必然地带来“讲究卫生和文明”。有些地方人虽富了,却是道德感退化公德意识淡漠,结果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其脏乱程度还远甚于未富之前。例如:《生活日报》在一篇题为《口袋鼓了房子靓了环境脏了》的文章中写到:江苏一些农村环境污染状况令人担忧,村民唐国贞说,现在口袋鼓了,吃穿不愁,就是村里的环境没人管。更何况抓环境卫生改善根本就不会影响人们致富,甚至仅仅利用一些业余和闲暇时间即可。能够有一个干净整洁清新的生活环境,会使人感到舒畅愉悦、心旷神怡,奔小康和建设新农村的成效会更明显,信念将更坚定。

4.2改善我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人民身体素质

卫生工作是我村工作的重点,也是发展我村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维护广大村民身体健康,关系到保护村里生产力、振兴村村民经济、维护我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具有重大意义。我村的医疗卫生在村委的支持下,全村村民都加入新农合,保障了村民在看病上的问题,这些都是促进卫生良好发展的先决条件,虽然卫生服务在保障村民健康需求的问题仍相当突出,我们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是按照新的思路发展下去,我们还是会收到不错的成效。

从目前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险,大体上有合作医疗、医疗保险、统筹解决住院费及预防保健合同等多种形式,其中合作医疗是最普遍的形式。全国农村居民中得到某种程度医疗保障的人口只有12.56%,其中合作医疗的比重仅为6.5%。这比80年代末的5%有一定的提高,但与70年代90%以上的合作医疗覆盖率相比,有很大差距。其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资金来源不足,我国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占全国人口70%的农村人口却只占有30%的卫生资源。

2.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不稳定,有关政策之间相互冲突矛盾

3.农村卫生体制难以适应收入水平差距极大的农民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要求。4.现有的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极不合理,难以充分发挥效益。

有些问题是历史形成的,有些是现阶段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限制而难以避免的,也有些是由于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工作不力,政策措施不到位造成的。这些问题影响了农民群众的利益,影响了社会和谐,必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齐心协力,逐步加以解决。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存在的问题,推进我村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而从我们村在发展的同时,也要取长补短,能正确认识到我们村在各方面的长处和不足,从我村目前的医疗卫生发展条件来看,只有从根本上一步步的完善农村医疗系统,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学习其他发展的好的村子,借鉴他们的发展思想和遇到问题时的解决之道,再根据我们的实际来完善和改变,这样村民的身体健康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4.3加强我村的环境卫生工作

一、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增强环境卫生意识

我们各级领导要树立“规划覆盖到组,管理延伸到户,财力倾斜到人”的新观念,运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我村环境建设的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强烈的舆论氛围,使广大村民增强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健康意识、文明意识,增强参与环境建设的责任心,努力形成全村关心、支持我村环境卫生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管理机制,加大我村创建工作力度

一要理顺工作关系,明确责任主体,形成以块为主的管理机制。由村政府明确牵头部门,将相关保洁职责、经费集中落实到各组,实行属地管理,各村应对所辖范围内的公路、村庄卫生保洁实行统一管理。二要积极借鉴城市卫生管理的经验,推广“城乡一体化”和市场化管理的做法,做到“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确保垃圾日产日清。三要制定并实施好镇对村、村对保洁员的层层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经济效益挂钩。四要建立一支农村环境卫生日常保洁专业队伍,各村按比例配备卫生保洁员。

三、注重硬件建设,努力提高基础设施水平

一是加快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步伐,制定完成此项工作的时间表。二是居住较为集中的行政村,要建有更多的垃圾收集站,配备垃圾箱、转运车等环卫设施。各村要建好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并及时对卫生设施进行维修,确保其完好。三是采取“堵”、“疏”相结合的方法,规划、建造统一的具备基础卫生设施,还可以鼓励用工单位自建外来工居住房,以缓解我村环境卫生工作的压力。四是继续做好我村河道疏竣整治,加快推进建桥工作,解决农村河道自净力不足的矛盾。

四、加大财政投入,努力扩大资金筹措力度

村、组两级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通过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形式,重点用于支持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有关部门用于农村环境卫生建设的款项由镇村统一扎口管理使用;有条件的组集体资金挤出一点,并发动广大村民积极出资,用于环境卫生建设投入。坚持建设工程公开招投标的做法以节约资金投入。建议建立“我村卫生保洁基金”,通过各种渠道筹措经费,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专款专用,充分发挥其效益。

五、完善镇村规划,大力推进我村的集中建设

调整完善镇、村规划,及早明确我村规划中公共卫生设施配置的标准和要求。制定推进建设的实施计划,搞好试点工作,以典型引路,大力推进集中建设。在我村建设过程中,充分注意人居环境,逐步改善我村环境质量,保障村民身体健康,促进我村经济发展,推动村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村容整洁”的文明发展之路。

5、提高我村卫生 保障村民身体健康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想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1、提高农村卫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如果我们忽视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经济社会发展就会长期滞后,我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落实。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2、提高农村卫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长期落后,致使整个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3、提高农村卫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4、提高农村卫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5、提高农村卫生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能够有一个干净整洁清新的生活环境,会使人感到舒畅愉悦心旷神怡,奔小康和建设新农村的成效会更明显,信念将更坚定。尽快改变我村落后的环境卫生现状,应当是我们村委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当务之首。看似具体的一村一庄的环境卫生,却实实在在地关系着千千万万户农村居住者的生活条件。我村的环境卫生若从此能够变得整洁宜人,不仅有着战略意义,更是我村村民生活环境多年来的一个革命性转变,其意义之大难以估量。

6、参考文献

奚洁人主编:《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10月 宋世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常识与政策》,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1月

7、致谢

第12篇: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工作汇报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工作汇报

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平原地貌,以农业为主,总面积平方公里,辖个乡镇、个办事处、个行政村,个自然村,总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全市村村通公路、通电话,是全省十八个改革发展试点县(市)之一,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卫生城市。

市现有医疗机构家,其中,市直医疗机构家,乡镇卫生院家,设有县、乡两级计生服务站个。市是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市),所辖个乡镇、个办事处的个行政村农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根据省卫生厅科技办关于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工作的指导精神和工作要求,我们自08年3月份项目启动以来,做了一些具体工作。

一、为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卫生局成立了市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由卫生局党委书记任组长,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卫生局股室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适宜技术的培训、推广、应用等工作的组织协调。市直各单位、各乡镇卫生院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负责本单位的适宜技术的推广工作,从推广工作的规划、资金投入、技术指导等方面,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卫生局成立了市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研究工作技术指导专家组,由14位业务技术专家组成。专家组的主要职责是对适宜技术推广过程中业务方面的规范性指导,工作效果的评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业务技术方面的问题。从而保证了适宜技术在市、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中,能够安全有效地可持续性地推广和应用。

三、市卫生局专门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项目推广示范研究工作的通知》,多次召开由各单位业务院长、项目推广办公室负责人或医务科长参加的专题会议,市直各单位、各乡镇卫生院确定了各个项目推广负责人和相关医护人员,推行了项目推广应用责任制,把项目培训应用落实到单位,具体到人。

四、为了建立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的长效机制,卫生局将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纳入医疗卫生单位的目标管理中,制定定期考核指标,卫生局督导组分层次、有计划的到各单位对推广项目应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进行推广机制研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技术推广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与继续医学教育、晋升职称挂钩,对参加项目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一定的继续教育学分,充分调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五、为了将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卫生局积极与科技局联系,联合下发了《市卫生科技奖励办法》,对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填补技术空白的单位进行奖励,08年科技局拨付奖励经费元用于对推广使用适宜技术的单位进行奖励,09年拨付元的奖励经费对推广使用适宜技术的单位进

行奖励,调动了专业技术人员引用、推广新技术、新项目的积极性,开创了卫生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

六、08年3月,积极配合省厅科技办对我市的社会、经济和卫生资源基本状况;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现状;疾病负担现状和拟推广项目的现场调查,圆满完成了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研究与应用的基线调查工作。10月,同省课题组负责人一起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长效机制建设论坛”,在会上把我们在技术推广方面的做法和心得进行了书面交流,同时也吸取了他人的先进推广经验。市人民医院的主任发表了《》一文,谈出了使用长托宁在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过程中的做法、好处。

七、按照省科技办项目推广计划,培训采取分级培训的方式,组织各医疗卫生单位的相关专业技术骨干参加省级培训,目前已参加6个中医、4个西医项目的培训,参加培训400余人次。由市卫生局邀请市直医疗单位的技术专家对乡、村两级的医护人员开展二级培训,共培训600余人次。参与推广应用的医护人员有460余人次。

根据督导组下乡督导检查时医护人员的反映,在推广应用中还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大部分医护人员认为这些项目在基层比较实用,培训方式方法恰当,培训效果也比较满意,个别项目应用效果比较可靠。

二、在应用过程中,新特药品价格昂贵,基层单位和患者难以接受。技术性较高的项目,一次培训只是增强了感性认识,还需要到上级医院带教,实地操作示教,提高推广应用能力。

通过技术项目的培训和推广应用,促进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要以推广应用适宜技术项目为契机,把更多适宜推广的项目推广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建设一个专科,解决一个专病,突出一个特色,拓展一个项目,不断实现卫生科技创新,寻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增长点,推动农村卫生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为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13篇: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工作汇报

崖城中心卫生院“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

工作汇报

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列入新农村建设和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来抓。我院始终以提高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为目标,抓好人员培训为手段,规范质量管理为措施。乘着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的东风,把握机遇开拓创新。借助三亚市人民医院的技术优势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让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深入人心。让广大贫困地区的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现将2009—2010年度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工作汇报如下:

在卫生部启动实施的“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中,三亚市人民医院与我院结成了帮扶对子,对我院进行支援。一年来,在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我院充分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本着求真务实、注重实效的态度,与三亚市人民医院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协作关系。在三亚市人民医院的大力支持下,我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得到了迅速发展,医疗质量管理得到提高,我院的诊疗范围不断拓宽,技术实力明显增强,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全院各项工作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截至2009年底,我院年门诊量达到了6.6万人次,同比增长12.5%;住院病人数达到了1536人次,同比增长15%;手术例数达到了380台次,同比增长10%;业务收入达到了560万元,同比增长10%;开设床位50张,使用率达60%,同比增长11%;全院各

项工作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经济指标均大幅度提升,综合实力保持在全市同级医院的先进行列,取得了两个效益的双赢。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首先成立了以院长孙光为组长,副院长和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领导小组,并确定了副院长黎伟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协调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同时,向各科室及时进行了通报,明确这项工作的意义和影响,得到了全院干部职工的积极响应和广泛支持,从而确保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与三亚市人民医院结成对子后,我院主动向该院领导具体介绍我院现状和发展思路,并多次邀请三亚市人民医院领导和专家到我院实地考察,针对本地医疗市场的发展状况和我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实际需求,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从而使领导和专家对我院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能立足我院实际,共同协商确定了力争在三年内,不断完善、提高我院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的专业水平,选择适合我院发展的援助项目,派出我们需要的专家队伍。双方同时商定,在今后的援助中,将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完善援助协议,确保援助工作取得实效。

同时,为抓住机遇,乘势借力,充分发挥援助医院和派驻专家的技术优势。我院要求各科室本着“科学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在深入调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客观评价自己的优势专业,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今后发展的需求。这样,为我院制订远期发展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真正做到了认真选题,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抓住重点,精心实施。

通过双方有效地协调沟通,三亚市人民医院把为我院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帮扶的根本任务,对我院进行全力支援.本年度派驻了2名专家,涉及了内科,骨科等多个专业。他们都是有名而有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主治医师。为尽快提高我院的诊疗水平,他们发扬无私奉献和“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结合我院各科室的不同需求,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医疗、教学、管理工作中。他们从不摆架子,诚心诚意;而且每人每周都要给我们上课,在专家们的影响下,我们的学习风气浓厚了。

此外,我院还根据发展需要,先后派送了3余名进修人员到三亚市人民医院进修。还将为我院提供了价值3万元的设备和物资,据统计,在2009—2010年度,三亚市人民医院的专家先后开展教学查房66次,举办全院学术讲座4次,组织疑难危重病例讨论8次,指导和实施各类手术35例;这些工作大大提高了我院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我院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的快速发展。通过此次“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不仅使我院提高了技术水平,扩大了服务能力,而且大大方便了群众就医,改善了群众的就诊条件,使广大患者足不出县就享受到市级专家的诊疗服务,受到全镇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三、尊重专家,贴近感情,营造尊知重才的良好氛围

三亚市人民医院的专家不仅为我院带来了精湛的医疗技术,而且也带来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忘我的敬业精神。他们远离家庭、远离亲人,到我院进行帮扶和指导,为农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这本身就是难能可贵的,更是值得全院干部职工尊重和学习的。为此,我院努力做到“思想上尊重,工作上配合,感情上贴近,生活上照顾”,把派驻专家当成了自己的老师、朋友、亲人,切实解决派驻

专家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一是我院尽力为专家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我们为专家们精心安排了宿舍,配备了床上用品、电视、空调等生活用具,并有专人负责他们的饮食,保证他们的营养和健康,使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整。二是卫生院有关领导经常与专家们进行座谈和交流,了解他们工作、生活上的需要和不便,并责成有关科室及时给予解决;同时,号召全院干部职工要以派驻专家为榜样,学习他们勤恳工作、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和恪尽职守、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进一步营造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良好氛围。另外,我院还注重加强宣传,扩大卫生支农的影响和派驻专家的知名度。向广大病患介绍专家的专业特长和医疗信息,使“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家喻户晓,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回顾过去的一年,我院作为受援单位和受益者,深切地感受到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是新时期中心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大决策,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基层医院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一项亲民、爱民、利民、惠民的德政工程。

新的一年,我院将在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乘着“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的东风,把握机遇,开拓创新,借助省四院的技术优势,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让“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深入人心,让广大贫困地区的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暖和。

二0一0年六月三十日

第14篇: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工作汇报

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工作汇报

在卫生部启动实施的“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中,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我院结成了帮扶对子,对我院进行支援。一年来,在省卫生厅、市、县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我院充分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本着求真务实、注重实效的态度,与河科大一附院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协作关系。在河科大一附院的大

力支持下,我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得到了迅速发展,原创:http://www.daodoc.com/医院的诊疗范围不断拓宽,技术实力明显增强,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全院各项工作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截至2005年底,我院年门诊量达到了12万人次,同比增长12.5%;住院病人数达到了6800人次,同比增长15.3%;手术例数达到了2100台次,同比增长15.3%;业务收入达到了2027万元,同比增长54.7%;开设床位250张,使用率达68.5,同比增长11.8%;门诊单人次费用为53.19元,住院病人1404.98元;开展新技术项目20余项。全院各项工作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经济指标均大幅度提升,综合实力保持在全市同级医院的先进行列,取得了两个效益的双赢。

现将我院“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实施以来主要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准备,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首先成立了以院长王云清为组长,副院长和医教科、护理部、院办室等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的“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领导小组,并确定了常务副院长段天祥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协调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同时,向各科室及时进行了通报,明确这项工作的意义和影响,得到了全院干部职工的积极响应和广泛支持,从而确保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与河科大一附院结成对子后,我院主动向该院领导详细介绍我院现状和发展思路,并多次邀请河科大一附院领导和专家到我院实地考察,针对本地医疗市场的发展状况和我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与一附院的领导、专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从而使四院领导和专家对我院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能立足我院实际,共同协商确定了力争在三年内,不断完善、提高我院内科、骨科、儿科,妇科的专业水平,帮助这些专业走在我市同级医院的前列,选择适合我院发展的援助项目,派出我们需要的专家队伍。双方同时商定,在今后的援助中,将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完善援助协议,确保援助工作取得实效。

同时,为抓住机遇,乘势借力,积极配合好帮扶工程的实施,充分发挥援助医院和派驻专家的技术优势,力争获取最大收益,我院要求各科室本着“科学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在深入调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客观评价自己的优势专业,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今后的专业走向和发展需求。这样,不仅为我院制订远期发展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为项目的有效实施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真正做到了认真选题,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前期充分的准备工作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抓住重点,精心实施,确保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通过双方有效地协调沟通,河科大一附院把为我院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帮扶的根本任务,对我院进行全力支援.2005年6月派驻了5名专家,并经常为我院派出专家组进行指导,涉及了妇产科、小儿科、内科,骨科等多个专业。他们中,既有在知名的专家、教授,也有年富力强、学有所成的博士、硕士。为尽快提高我院的诊疗水平,他们发扬无私奉献和“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结合我院各科室的不同需求,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医疗、教学、护理工作中。他们从不摆架子,服务态度也好;而且每人每周都要给我们上课,在专家们的影响下,我们的学习风气浓厚了,就连附近各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听说这里有专家讲课,也都赶来听讲座。

此外,我院还根据发展需要,先后派送了10余名进修人员到河科大一附院进修。还将为我院提供了价值18万元的消毒锅,和物资,据不完全统计,在短短不到7个月的时间内,省四院的专家先后开展教学查房52次,举办全院大型学术讲座4次,科内讲课30多次,组织疑难危重病例讨论20多次,帮助开展新技术项目16项,指导和实施各类手术近100例;这些工作大大提高了我院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我院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的快速发展。

通过此次“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不仅使我院提高了技术水平,扩大了服务能力,而且大大方便了群众就医,改善了群众的就诊条件,使广大患者足不出县就享受到市级专家的诊疗服务,受到全县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三、尊重专家,贴近感情,营造尊知重才的良好氛围

河科大一附院的专家不仅为我院带来了精湛的医疗技术,而且也带来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忘我的敬业精神。他们远离家庭、远离亲人,到我们这样一家国家级贫困县的县医院进行帮扶和指导,为农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这本身就是难能可贵的,更是值得全院干部职工尊重和学习的。原创:http://www.daodoc.com/为

此,我院努力做到“思想上尊重,工作上配合,感情上贴近,生活上照顾”,把派驻专家当成了自己的老师、朋友、亲人,切实解决派驻专家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一是我院尽力为专家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我们为专家们精心安排了宿舍,配备了床上用品、有线电视、电话、空调、暖气等生活用具,并有专人负责他们的饮食,保证他们的营养和健康,使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整。二是医院有关领导经常与专家们进行座谈和交流,了解他们工作、生活上的需要和不便,并责成有关科室及时给予解决;同时,号召全院干部职工要以派驻专家为榜样,学习他们勤恳工作、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和恪尽职守、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进一步营造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良好氛围。

另外,我院还注意加强宣传,扩大卫生支农的影响和派驻专家的知名度。向广大病患介绍专家的专业特长和医疗信息,使“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家喻户晓,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院作为受援单位和受益者,深切地感受到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是新时期中央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大决策,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基层医院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一项亲民、爱民、利民、惠民的德政工程。

新的一年,我院将在省卫生厅、市县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乘着“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的东风,把握机遇,开拓创新,借助省四院的技术优势,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让“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深入人心,让广大贫困地区的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第15篇: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工作汇报

在卫生部启动实施的“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中,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我院结成了帮扶对子,对我院进行支援。一年来,在省卫生厅、市、县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我院充分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本着求真务实、注重实效的态度,与河科大一附院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协作关系。在河科大一附院的大力支持下,我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得到了迅速发展,医院的诊疗范围不断拓宽,技术实力明显增强,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全院各项工作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截至2005年底,我院年门诊量达到了12万人次,同比增长12.5%;住院病人数达到了6800人次,同比增长15.3%;手术例数达到了2100台次,同比增长15.3%;业务收入达到了2027万元,同比增长54.7%;开设床位250张,使用率达68.5%,同比增长11 。

积极配合好帮扶工程的实施,充分发挥援助医院和派驻专家的技术优势,力争获取最大收益,我院要求各科室本着“科学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在深入调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客观评价自己的优势专业,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今后的专业走向和发展需求。这样,不仅为我院制订远期发展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为项目的有效实施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真正做到了认真选题,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前期充分的准备工作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抓住重点,精心实施,确保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通过双方有效地协调沟通,河科大一附院把为我院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帮扶的根本任务,对我院进行全力支援.2005年6月派驻了5名专家,并经常为我院派出专家组进行指导,涉及了妇产科、小儿科、内科,骨科等多个专业。他们中,既有在知名的专家、教授,也有年富力强、学有所成的博士、硕士。为尽快提高我院的诊疗水平,他们发扬无私奉献和“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结合我院各科室的不同需求,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医疗、教学、护理工作中。他们从不摆架子,服务态度也好;而且每人每周都要给我们上课,在专家们的影响下,我们的学习风气浓厚了,就连附近各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听说这里有专家讲课,也都赶来听讲座。

此外,我院还根据发展需要,先后派送了10余名进修人员到河科大一附院进修。还将为我院提供了价值18万元的消毒锅,和物资,据不完全统计,在短短不到7个月的时间内,省四院的专家先后开展教学查房52次,举办全院大型学术讲座4次,科内讲课30多次,组织疑难危重病例讨论20多次,帮助开展新技术项目16项,指导和实施各类手术近100例;这些工作大大提高了我院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我院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的快速发展。

通过此次“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不仅使我院提高了技术水平,扩大了服务能力,而且大大方便了群众就医,改善了群众的就诊条件,使广大患者足不出县就享受到市级专家的诊疗服务,受到全县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三、尊重专家,贴近感情,营造尊知重才的良好氛围

河科大一附院的专家不仅为我院带来了精湛的医疗技术,而且也带来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忘我的敬业精神。他们远离家庭、远离亲人,到我们这样一家国家级贫困县的县医院进行帮扶和指导,为农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这本身就是难能可贵的,更是值得全院干部职工尊重和学习的。为此,我院努力做到“思想上尊重,工作上配合,感情上贴近,生活上照顾”,把派驻专家当成了自己的老师、朋友、亲人,切实解决派驻专家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一是我院尽力为专家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我们为专家们精心安排了宿舍,配备了床上用品、有线电视、电话、空调、暖气等生活用具,并有专人负责他们的饮食,保证他们的营养和健康,使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整。

第16篇: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工作汇报

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工作汇

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工作汇报

在卫生部启动实施的“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中,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我院结成了帮扶对子,对我院进行支援。一年来,在省卫生厅、市、县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我院充分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本着求真务实、注重实效的态度,与河科大一附院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协作关系。在河科大一附院的大

力支持下,我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得到了迅速发展,医院的诊疗范围不断拓宽,技术实力明显增强,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全院各项工作跨上了一

个新台阶。

截至2005年底,我院年门诊量达到了12万人次,同比增长%;住院病人数达到了6800人次,同比增长%;手术例数达到了2100台次,同比增长%;业务收入达到了2027万元,同比增长%;开设床位250张,使用率达,同比增长%;门诊单人次费用为元,住院病人元;开展新技术项目20余项。全院各项工作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经济指标均大幅度提升,综合实力保持在全市同级医院的先进行列,取得了两个效益的双赢。

现将我院“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实施以来主要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准备,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首先成立了以院长王云清为组长,副院长和医教科、护理部、院办室等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的“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领导小组,并确定了常务副院长段天祥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协调解

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同时,向各科室及时进行了通报,明确这项工作的意义和影响,得到了全院干部职工的积极响应和广泛支持,从而确保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与河科大一附院结成对子后,我院主动向该院领导详细介绍我院现状和发展思路,并多次邀请河科大一附院领导和专家到我院实地考察,针对本地医疗市场的发展状况和我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与一附院的领导、专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从而使四院领导和专家对我院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能立足我院实际,共同协商确定了力争在三年内,不断完善、提高我院内科、骨科、儿科,妇科的专业水平,帮助这些专业走在我市同级医院的前列,选择适合我院发展的援助项目,派出我们需要的专家队伍。双方同时商定,在今后的援助中,将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完善援助协议,确保援助工作取得实效。

同时,为抓住机遇,乘势借力,积极配合好帮扶工程的实施,充分发挥援助医院和派驻专家的技术优势,力争获取最大收益,我院要求各科室本着“科学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在深入调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客观评价自己的优势专业,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今后的专业走向和发展需求。这样,不仅为我院制订远期发展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为项目的有效实施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真正做到了认真选题,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前期充分的准备工作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抓住重点,精心实施,确保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通过双方有效地协调沟通,河科大一附院把为我院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帮扶的根本任务,对我院进行全力支援.2005年6月派驻了5名专家,并经常为我院派出专家组进行指导,涉及了妇产科、

小儿科、内科,骨科等多个专业。他们中,既有在知名的专家、教授,也有年富力强、学有所成的博士、硕士。为尽快提高我院的诊疗水平,他们发扬无私奉献和“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结合我院各科室的不同需求,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医疗、教学、护理工作中。他们从不摆架子,服务态度也好;而且每人每周都要给我们上课,在专家们的影响下,我们的学习风气浓厚了,就连附近各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听说这里有专家讲课,也都赶来听讲座。

此外,我院还根据发展需要,先后派送了10余名进修人员到河科大一附院进修。还将为我院提供了价值18万元的消毒锅,和物资,据不完全统计,在短短不到7个月的时间内,省四院的专家先后开展教学查房52次,举办全院大型学术讲座4次,科内讲课30多次,组织疑难危重病例讨论20多次,帮助开展新技术项目16项,指导和实施各类手术近100

例;这些工作大大提高了我院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我院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的快速发展。

通过此次“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不仅使我院提高了技术水平,扩大了服务能力,而且大大方便了群众就医,改善了群众的就诊条件,使广大患者足不出县就享受到市级专家的诊疗服务,受到全县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12全文查看

第17篇: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工作汇报

崖城中心卫生院“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

工作汇报

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列入新农村建设和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来抓。我院始终以提高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为目标,抓好人员培训为手段,规范质量管理为措施。乘着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的东风,把握机遇开拓创新。借助三亚市人民医院的技术优势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让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深入人心。让广大贫困地区的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现将2009—2010年度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工作汇报如下:

在卫生部启动实施的“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中,三亚市人民医院与我院结成了帮扶对子,对我院进行支援。一年来,在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我院充分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本着求真务实、注重实效的态度,与三亚市人民医院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协作关系。在三亚市人民医院的大力支持下,我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得到了迅速发展,医疗质量管理得到提高,我院的诊疗范围不断拓宽,技术实力明显增强,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全院各项工作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截至2009年底,我院年门诊量达到了6.6万人次,同比增长12.5%;住院病人数达到了1536人次,同比增长15%;手术例数达到了380台次,同比增长10%;业务收入达到了560万元,同比增长10%;开设床位50张,使用率达60%,同比增长11%;全院各项工作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经济指标均大幅度提升,综合实力保持在全市同级医院的先进行列,取得了两个效益的双赢。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首先成立了以院长孙光为组长,副院长和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领导小组,并确定了副院长黎伟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协调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同时,向各科室及时进行了通报,明确这项工作的意义和影响,得到了全院干部职工的积极响应和广泛支持,从而确保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与三亚市人民医院结成对子后,我院主动向该院领导具体介绍我院现状和发展思路,并多次邀请三亚市人民医院领导和专家到我院实地考察,针对本地医疗市场的发展状况和我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实际需求,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从而使领导和专家对我院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能立足我院实际,共同协商确定了力争在三年内,不断完善、提高我院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的专业水平,选择适合我院发展的援助项目,派出我们需要的专家队伍。双方同时商定,在今后的援助中,将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完善援助协议,确保援助工作取得实效。

同时,为抓住机遇,乘势借力,充分发挥援助医院和派驻专家的技术优势。我院要求各科室本着“科学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在深入调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客观评价自己的优势专业,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今后发展的需求。这样,为我院制订远期发展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真正做到了认真选题,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抓住重点,精心实施。通过双方有效地协调沟通,三亚市人民医院把为我院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帮扶的根本任务,对我院进行全力支援.本年度派驻了2名专家,涉及了内科,骨科等多个专业。他们都是有名而有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主治医师。为尽快提高我院的诊疗水平,他们发扬无私奉献和“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结合我院各科室的不同需求,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医疗、教学、管理工作中。他们从不摆架子,诚心诚意;而且每人每周都要给我们上课,在专家们的影响下,我们的学习风气浓厚了。

此外,我院还根据发展需要,先后派送了3余名进修人员到三亚市人民医院进修。还将为我院提供了价值3万元的设备和物资,据统计,在2009—2010年度,三亚市人民医院的专家先后开展教学查房66次,举办全院学术讲座4次,组织疑难危重病例讨论8次,指导和实施各类手术35例;这些工作大大提高了我院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我院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的快速发展。

通过此次“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不仅使我院提高了技术水平,扩大了服务能力,而且大大方便了群众就医,改善了群众的就诊条件,使广大患者足不出县就享受到市级专家的诊疗服务,受到全镇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三、尊重专家,贴近感情,营造尊知重才的良好氛围

三亚市人民医院的专家不仅为我院带来了精湛的医疗技术,而且也带来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忘我的敬业精神。他们远离家庭、远离亲人,到我院进行帮扶和指导,为农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这本身就是难能可贵的,更是值得全院干部职工尊重和学习的。为此,我院努力做到“思想上尊重,工作上配合,感情上贴近,生活上照顾”,把派驻专家当成了自己的老师、朋友、亲人,切实解决派驻专家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一是我院尽力为专家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我们为专家们精心安排了宿舍,配备了床上用品、电视、空调等生活用具,并有专人负责他们的饮食,保证他们的营养和健康,使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整。二是卫生院有关领导经常与专家们进行座谈和交流,了解他们工作、生活上的需要和不便,并责成有关科室及时给予解决;同时,号召全院干部职工要以派驻专家为榜样,学习他们勤恳工作、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和恪尽职守、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进一步营造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良好氛围。

另外,我院还注重加强宣传,扩大卫生支农的影响和派驻专家的知名度。向广大病患介绍专家的专业特长和医疗信息,使“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家喻户晓,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院作为受援单位和受益者,深切地感受到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是新时期中心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大决策,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基层医院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一项亲民、爱民、利民、惠民的德政工程。

新的一年,我院将在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乘着“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的东风,把握机遇,开拓创新,借助省四院的技术优势,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让“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深入人心,让广大贫困地区的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暖和。

二0一0年六月三十日

第18篇:农村卫生暨新农合工作汇报材料

农村卫生暨新农合工作汇报材料

农村卫生暨新农合工作汇报材料 “MsoNormal” style=““>根据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开展2014年农村卫生暨新农合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调研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将我县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MsoNormal” style=““>

一、中心卫生院基础管理达标创建工作推进和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开展情况。根据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关于二级以上医院对口支援中心卫生院工作实施方案》和合肥市卫生局《二级以上医院对口支援中心卫生院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按照“强基层、建机制、保基本”的原则,本着为受援卫生院“解决一项医疗急需,

突破一个薄弱环节,带出一支技术团队,新增一个服务项目”的目标,重点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薄弱的卫生院医疗水平,提升基层卫生院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和急诊急救的处置能力。我局征求辖区内各卫生院意见后制定了《**县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以县医院对口支援朱巷中心卫生院、下塘中心卫生院,中医院对口支援罗塘卫生院、造甲卫生院。8月26日,我局出台了《**县卫生系统对口支援管理考核办法》,让对口支援双方明确职责和任务,县卫生局将每月进行一次督导,并对支援、受援单位进行评分,督促双方对派出人员的监督管理,明确奖惩措施。9月9日,支援、受援单位在县卫生局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 “MsoNormal” style=““>

二、村卫生室医疗执业风险分担统筹资金建立情况。我县根据《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建立村卫生室医疗执业风险分担统筹资金的意见》的通知要求,经

县领导批示在财政局建立**县村卫生室医疗执业风险分担统筹资金账户。资金来源实行全县统筹,总量为92.5万元,其中60%由村医承担,40%由县、省财政配套,财政配套外资金按每所村卫生室不低于3000元,在岗村医人均不低于1000元标准,由乡镇卫生院直接代缴村卫生室医疗执业风险分担统筹资金,并于10月1日前统一汇缴到**县村卫生室医疗风险分担统筹资金专户。为了保证统筹资金的运行安全、合理和便捷,我县制定了《**县村级卫生机构医疗执业风险分担统筹资金管理办法》,此管理办法的出台有效的降低了村医的执业风险,提高村级卫生机构对医疗风险的承受能力,切实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

“MsoNormal” style=““>

三、村医到龄退出补助政策落实情况。我县对具有村医执业资质、连续从事村医工作10年以上,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从村医岗位上退出的村医,从2014年1月1日

起,按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费。根据村医实际,县卫生局组织审核组分批对“物证齐全”及“物证不全和无物证”的对象进行审核,并对审核结果予以公示。共完成对772名村医的审核工作,其中第一批次“物证齐全”人员224名和第二批次“物证不全和无物证”人员538名,并在报纸、政府及卫生局网站进行公示,在公示结束无异议的情况下补助经费已打卡发放到人。村医到龄退出工作的开展,解决了村医的后顾之忧,也可以让年轻村医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更好的为群众做好服务。 “MsoNormal” style=““>

四、中央财政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实施情况。中央财政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实施情况。我县的村卫生室急诊急救培训工作按要求由好医生网站进行在线培训。

“MsoNormal” style=““>

五、基层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维护和使用情况。目前

已建立了一个门户网站并投入使用,运转情况良好。县级卫生综合管理平台运转正常,人力资源及固定资产录入及维护情况正常。乡、村两级his均基本建设完成并实现了乡、村两级his集中部署;完成了乡、村两级电子病历建设工作,村室门诊电子病历书写率100%,乡镇卫生院住院电子病历书写率达到90%以上,乡镇卫生院门诊电子病历也全面启动。目前,全县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为79.1%,电子健康档案使用率为36.1%。建立了一条覆盖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卫生信息专网和一条与市平台互联互通的专网。

“MsoNormal” style=““>

六、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规定的53种疾病门急诊不输液的落实情况。**县卫生局按照《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规定,要求县内各级医疗机构进行院内临床科室及村卫生室人员培训,加强临床医生的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到不合理使用静

脉输液造成的医药费用上涨、就医时间延长、医疗风险增加等一系列后果,为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使患者得到更安全、有效的治疗,切实缓解群众就医负担提供了有力保障。各医疗单位组织人员除了组织培训外,还开展了合理使用输液的宣传教育,在院内用电子幕滚动播放合理使用静脉输液的宣传标语,在临床科室分发宣传材料,并在醒目处张贴不需输液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名称,提示群众纠正不良用药习惯。下一步,县卫生局将组织人员对静脉输液处方开展专项点评,对县内各级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并就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MsoNormal” style=““>

七、新农合工作开展情况。

“MsoNormal” style=““>

1、我县为推进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规范医疗机构诊疗行为和收费行为,促进医疗机构健康发展、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按照具有临床诊疗规范、疗效确切、病程

变异小的基本原则和分级医疗的总体构架,在尿毒症血液透析等疾病开展按病种付费试点的基础上,将乳腺癌等 36组疾病列入县级医院开展按病种付费,报销比例为75-85%,乡镇卫生院分别把9-16组疾病列入按病种付费,报销比例为85%。

“MsoNormal” style=““>根据市卫生局卫农合〔2014〕207号,市级新农合定点医院按病种付费工作实行分类管理,即分为“公立医院”、“社会办医院”两类管理,参照省级医院常见病按病种付费方案,公立医院确定的100个病种,实行按病种付费政策;社会办医院在确定的80个病种中依据按病种管理原则,实行定病种定点救治。计180组疾病实行按病种付费政策,我县已经信息系统维护完成并执行。

“MsoNormal” style=““>根据省卫生厅皖卫农2号文件精神,新增51个常见病病种列入按病种付费政策,我县信息系统维护完成并执行。

“MsoNormal” style=““>市级、县级“三费控制情况”:为规范市级新农合定点医院的管理,市级三费控制,根据卫农合〔2014〕66号,新农合“三费”监控、预警药品管理、即时结报、按病种付费等要求,制定了市级新农合定点医院督查考核管理办法。依据通报,向各县合管中心下达违规费用扣减通知单,县级根据通知单费用从即时结报款中扣减。 “MsoNormal” style=““>县级为了尽快改变基金支出费用的猛涨势头,遏制住部分医疗机构滥收病人、小病大治现象,确保我县今年合作医疗基金的安全,为控制不合理收治,8月份按照开放床位数的使用率及平均住院日核定各定点医疗机构月住院人次数的控制上限,超出住院人次数控制上限的,合作医疗基金不予支付,由各定点医疗机构承担,从当月即时结报回款中直接进行扣减。定点医疗机构次均“三费”同比涨幅控制在15%以内。对次均“三费”超过15%以上的部分,从即时结报回款中扣减。

“MsoNormal” style=““>

2、新农合预警药品市县执行情况:

“MsoNormal” style=““>市级根据卫农合〔2014〕66号,住院预警药品费用的使用额度不超过60%;依据市级通报,向各县合管中心下达违规费用扣减通知单后,县级执行扣付。

“MsoNormal” style=““>县、乡镇级是根据合作医疗信息系统数据,按季度对预警药品进行统计,对超过部分从信息系统停止报销,2014年度对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的67品次的预警药品停止了报销。

“MsoNormal” style=““>

3、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进展情况:

“MsoNormal” style=““>为有效减轻重大疾病患者经济负担,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根据国家及省级大病保险文件精神,2013年度我县开展了大病保险工作,是对基本医疗保障功能的拓展和延伸,是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有益补充。

“MsoNormal” style=““>我县大病保险自主承办基本情况

“MsoNormal” style=““>2014年度我县按参合人口人均15元的标准切块基金作为大病保险资金,大病保险起付线20000元,大病保险合规费用报销比例为40%-80%。并在全省率先实现定点医疗机构大病保险的即时结报,极大地方便了就医及时报销,并有效缓解了患者的大额医疗费用先期垫付的困难。

“MsoNormal” style=““>我县从2014年1至6月份共补偿大病保险727人次,补偿金额3049221.9元。其中即时结报补偿金额2900267.3元,占大病保险补偿金额的95%。

“MsoNormal” style=““>大病保险试点工作基本情况

“MsoNormal” style=““>2014年,安徽省将大病保险工作列入民生工程,将我县纳入第二批大病保险工作的试点县,并将大病保险工作交由保险公司承办。对人保、人寿及国元三家保险公司通过

招投标,评定由人保公司来承办我县的大病保险工作。按照省指导方案要求,我县与人保公司通过在投保金额、盈利率等相关承办工作内容进行审定和协商达成合同协议后,将大病保险工作移交给了保险公司承办。为了保证参合群众享受大病保险即时结报的快捷服务不打折,我县合管中心主动作为,多次与省、市、县保险公司沟通,并积极与财政部门协调,确保了大病保险工作交由保险公司承办后仍保持健康高效地运行。目前,大病保险非即时结报材料已经由保险公司直接受理报补。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的垫付款通过县合管中心定期将保险公司转入的结报款及时的转入的各级定点医疗机构。

“MsoNormal” style=““>

4、新农合信息系统县级平台规范化建设情况:

“MsoNormal” style=““>我县于2009年7月与全省同步建立信息系统并运行,9月县内医疗机构以及22家省市级医疗机构联网。成为全省第一家完成和所有医

疗机构联网的县,并且多家省市级医院第一我我县联网。随着定点医疗机构的增加,现已和67家省市级医疗机构、6家县级医疗机构、23家乡镇卫生院、2家民营医疗机构以及176个村卫生室联网。

“MsoNormal” style=““>2010年系统实现乡村一体化管理,科学规范的管理村卫生室门诊统筹补偿。同年使用就诊IC卡,方便群众就医,全年发卡22万张。2011年与民政救助系统联网,在与我县联网的所有医疗机构实现“一站式”服务,极大的方便了困难群众得到救助。2013年与处方集系统联网,2014年与保险公司大病保险系统已经短信平台联网。2013年我系统切换为晶奇农合系统,与县内所有医疗机构及县卫生综合平台同为一家公司管理,为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MsoNormal” style=““>我县信息系统建立并使用使用,到现在已有五年时间,一直以来运行稳定。

“MsoNormal” style=““>

5、二代证就诊推广使用以及新农合短信平台建设情况:

“MsoNormal” style=““>二代证的推广使用得益于县政府专项拨款40万元,通过招标采购了身份证读卡器,全县免费发放二代身份证读卡器260台,通过6个多月使用情况看,群众普遍接受,通过使用家庭成员身份证调取没有身份证人员身份信息,解决了没有身份证就医、补偿问题;通过增加虚拟人员,解决了双职工子女没有家庭成员身份证就医、补偿问题。使用身份证就医补偿,减轻了合作医疗管理中心补卡工作量,方便了群众,大大减少了村卫生室留卡套取合作医疗门诊补偿现象,节约了基金支出。

“MsoNormal” style=““>县合管中心于2014年2月启用居民二代身份证代替IC卡,进一步方便群众的同时也避免了丢卡补卡的现象。

“MsoNormal” style=““>短信平台建设

情况:

“MsoNormal” style=““>为了提高参合群众对新农合政策的知晓率和自身就医补偿的知情权,我县按照省卫生厅的短信管理系统建设指导意见,积极落实短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

“MsoNormal” style=““>2013年, 我县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分公司签订了《中国移动通信MAS业务合作协议》和《互联网专线合作协议》,并就短信资费及专线月费等在协议中作了明确。移动公司负责本县新农合短信管理系统的建设和维护,配合新农合信息经办机构的培训、技术支持,并负责实现新农合短信在全网发送。其中晶奇公司提供的新农合信息系统的接口费由本县新农合经办机构承担。

“MsoNormal” style=““>短信平台使用情况:

“MsoNormal” style=““>协议签订后,移动公司称,国家工信部开展短信网关端口治理,导致协议未能顺利履行。后经

过双方多次沟通和商谈,目前我县的短信平台已经开始投入试运行阶段。系统主要使用内容包括:政策宣传和参合群众报补信息的即时通知。近期,针对即将开始的2015年新农合筹资工作,以及根据省、市文件中对新农合政策及相关工作要求通过短信平台向参合群众做好宣传,让群众对我县的新农合筹资补偿等政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参合率和知晓率,助推我县新农合工作良性持续性发展。

“MsoNormal” style=““>

6、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新农合培训项目执行情况:

2013-2014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未安排我县新农合培训项目资金。

“MsoNormal” style=““>

7、县级医院临床路径下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MsoNormal” style=““>县级医院临床路径下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我县自

2012年10月在**县医院开展,2014年推广至全县中心卫生院,为了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采取先试点,取得数据,再提高补偿费用,2014年在制定按病种付费时,在原来定额基础上,县级医院临床路径下按病种付费病种提高定额500元,主要用于完善临床路径规定的检查。医院目前执行很好,基本可以在定额基础上,完成规定的路径管理。

**县卫生局

2014年10月16日

第19篇:农村卫生工作总结

**市**镇中心卫生院

2010年度农村卫生工作总结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现在我代表**卫生院做2010年度农村卫生工作总结报告。 2010年,我们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和正确指导下,团结协作、奋力拼搏,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纲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新医改政策,认真落实全市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圆满地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为我们**镇群众提供了安全、有效、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初步实现了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现将全年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总结汇报如下:

一、完善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继续实施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

1、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农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是今年的工作重点,我们一是组织培训,认真学习《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聘请有关人员实地指导;院领导带队下乡进行了检查督导;组织医院骨干技术力量,携带B超、心电图机、血糖仪、血压计等仪器下乡义诊体检;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5000份,建档率50%。

2、健康教育工程: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以慢性病自我保健、传染病防治和健康行为干预为主题,印制各种宣传资料15000余份,版面宣传200余次,固定性版面20余块,健康教育讲座12次,集会宣传6次。

3、免疫规划:对0-6岁适龄儿童完成全程免疫规划,覆盖率达98%,麻疹强化率97.8%,15岁以下儿童补种乙肝79人次;集居儿童,中小学生体检3500 余例,矿工体检1500余人次。

4、传染病防治:传染病实行网络直报,年内无甲类传染病发生,乙类

1

传染病6例,丙类5例,传染源疫点处理11处;配合市疾控管理监测结核病人20例,艾滋病1例。

5、儿童保健:全镇7岁以下儿童3032人,5岁以下儿童2432人,3岁以下儿童1650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9%;低出生体重15人,新生儿疾病筛查63人,新生儿访视率100%;5岁以下儿童死亡1人,婴儿死亡1人,新生儿死亡3人,出生缺陷1例,出生缺陷率0.2%。

6、孕产妇保健:全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9%,产妇443人,活产449人,产前检查率及住院分娩率均为100%,产后访视99%,孕妇建卡率100%;高危孕妇管理46人,管理率100%;加强出生缺陷监测,筛查胎儿畸形2例。

7、老年人保健: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健康管理服务,今年免费体检2300人次,保健管理率达65%以上。

8、慢性病管理:高血压患者筛查登记1120人,建档率100%,每季度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随访1次,每年4次,管理率达45%以上;糖尿病患者筛查登记192人,建档率100%,每季度对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检测指血1次,进行健康评估、行为干预、用药指导等,管理率达30%。

9、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开展乡医重性精神病专业知识培训并进行患者的摸底调查,登记确诊人数23人,每季度随访1次,督导服药,评估病情等,管理率达60%。

10、宫颈癌筛查、增补叶酸、住院分娩补助工作:为35—59岁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知晓率100%、检查率达60%,全镇共筛查2468例,其中筛查出早期宫颈癌1例;加强妇女孕前期和孕早期免费服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宣传工作和发放力度,共服叶酸320人,发药1200瓶,依从率70%、知晓率90%;同时按规定对住院分娩孕产妇进行补助,共计135人,39800元。

2

二、医改任务完成情况

1、新农合管理: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坚持四条基本服务原则:严格身份审核、当日出院当日补偿、告知义务、公示制度,严格控制自费药品,严查挂床住院,规范诊疗和收费行为,堵绝套取和骗取合作医疗基金的现象发生。根据五月份群众提出的我院补偿不及时的意见,医院进行了整改,调整了相关管理人员,完善了病历书写等制度,强化责任到人头。经整顿后,参合患者住院当日直接补偿率达到96%以上。一年来共收治参合患者750例,医疗总费用近130万元,补偿金额达83万余元,平均补偿率为65%,门诊家庭账户补偿**人次,慢性病补偿124人次。

2、建立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同时做好药品集中采购配送工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惠及民生的大事,我院予以了高度重视,组织临床医生和乡村医生认真学习《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按照目录管理办法的规定,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使用307种基本药物;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提供给患者,促进合理用药,以达到真正为患者减轻“看病难、看病贵”的负担。

同时我们制定了药品配送制度和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组;建立了中心药库,设置专帐,指定专人负责;运行以来效果良好。

3、健全三级卫生网络建设:为达到“村覆盖、乡达标、县提高”的目标,让最基层、最偏远的农民享受到最基本的医疗保障,我院立足实际、加速发展,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总所周知,2009年我镇村卫生所就已经完成了全覆盖任务,规划数30个,且全部验收达标。今年我们建立了乡村医生补助考核发放制度,一村一室每月补助***元。在座的各位村卫生室人员,你们是农村卫生服务三级网的网底,承担着医疗保健、公共卫生服务、免疫接种、卫生监督等任务,2010年你们就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落实和农民就医提 3

供了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

三、村卫生室“五化”创建工作

自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实施以来,我镇村卫生室的设施日趋完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农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卫生室“五化”创建情况如下:

1、建设标准化:全镇1000人口以上的村卫生室业务用房达标准化建设,做到了四室分开;1000人口以内的村卫生室达三室分开。各室均配有药柜、诊查床、候诊椅、观察床、治疗桌、高压消毒锅、紫外线消毒器及必要的检查诊断设备: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冷藏包、出诊箱等。

2、资质合法化:我镇所有村卫生室均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书,所有村医都取得了《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注册或《执业助理医师证书》,无非专业人员或未经培训人员从业。在我院的统一组织指导下,乡村医生开展儿童计划免疫、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的监测防控和报告,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孕产妇系统保健和管理,育龄妇女管理以及生殖保健服务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开展本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医药费用的垫付直报等社会卫生服务工作;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治、巡诊转诊等工作事项。

3、管理一体化:我们正在建立健全对村卫生室实行行政、业务、财务、药械、档案“五统一管理”的工作体制。三月份,我们统一制定了卫生室综合目标、乡医聘任制、乡医工资发放制度,要求卫生室每季度上报卫生院业务收入,建立账目,其所需药品、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全部由我们卫生院统一采购、调拨、零差价配送。

4、考核制度化:为了提高乡村医生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我院每年对卫生室业务工作进行考核,并组织乡村 4

医生进行各项卫生法规及医技实践操作规范培训;依据其考核结果聘用并发放补助;做到了考核有依据、有内容、有记录、有成绩。

5、服务规范化:用药目录、诊疗流程、操作规范等上墙,内容要完整规范。门诊输液、临时观察、传染病有记录,医疗文书书写规范,档案资料完整,处方合格率达90%以上。各卫生室医疗服务基本做到了“看病有登记、配药有处方、转诊有记录”,并将逐步实行统一收费票据。

四、积极开展医学继续教育

坚持每月2日乡医例会制度,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培训所从事工作的规范、流程和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常规和诊断,以及常用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掌握危、急、重症病人急救技术等,鼓励乡医通过自学、函授等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每季度组织对乡医进行一次业务知识考试,引导全体乡医牢固树立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练就过硬的技术功底,以适应农村卫生工作的需要。四月份按上级要求完成了乡医好医生课件培训,聘请市人民医院专家和本院临床骨干医师授课,做到了有培训教案、课程表、签到簿、考试卷。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目标

公共卫生服务任务艰巨、要求较高,对工作者素质的要求尤为重要。农村卫生室既需要一批能真抓实干的朴实劳动者,更需要有理论知识、有良好技术的卫生人才,我们的卫生室建设虽然日趋完善,但是大家半医半农、年龄老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制约着农村卫生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其次,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不够健全、能力不强,有些急性传染病病例不能及时发现、报告等。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上下团结、振奋 5

精神,一是继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完成健康档案剩余50%的建档工作,并不断完善更新已经建立的档案;二是加强乡村医生的培训指导,努力提高我们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三是积极做好疾病预防控制,确保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为**镇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卫生服务!

谢谢大家!

**镇中心卫生院

2011.2.15 6

第20篇:农村卫生工作总结

2011年市卫生局农卫科工作总结

2011年,农卫科工作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卫生厅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及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现就农卫科全年卫生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面推进五项医改任务落实

(一)认真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全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乡镇卫生院、部分嘎查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均已实行零差价销售,全市已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和新农合报销范围,报销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5%。

(二)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2010年初确定的4所县级医院(兴和县综合医院、卓资县综合医院、化德县综合医院)和1所中医院(商都县中医院)、7个乡镇中心卫生院(化德县1所、卓资县1所、兴和县1所、凉城县1所、察右前旗1所、察右中旗1所、丰镇市1所)、50所嘎查村卫生室(商都县20所、化德县10所、丰镇市20所)的建设任务,上述项目均已开工建设,乡镇卫生院和嘎查村卫生室已全部投入使用。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建立旗县以上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农村牧区卫生机构服务一年以上的制度。继续实施医疗卫生机构分级对口帮扶制度,年内完成了11所县级医院、71所中心卫生院、114所一般卫生院和900所村卫生室的对口帮扶任务。开展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岗位培训。完成150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543名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和889名乡村医生培训任务。

(三)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方面,截止2011年10月底,城镇居民建档率为71.52%,其中规范建档57.92万人,规范化电子建档率为62.38%。农村牧区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为30.27%。

高血压方面,城镇社区高血压人群建档率为50%,农村牧区高血压人群建档率为20%。糖尿病方面,城镇社区糖尿病人群建档管理率为38.6%,农村牧区糖尿病人群建档率管理为21%。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工作情况

按照自治区要求,我市紧抓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目前,我市城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档管理1364人。同时,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我市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多次治疗随访和心理康复指导。

二、其他工作

农村卫生工作汇报
《农村卫生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