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3:38:51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

注重民生领域

城市的建设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有长远规划设计和长效的机制。智慧城市建设涉及方方面面,但最终目标是要最大限度地为老百姓在医、食、住、行、游、教等方面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因此以民生为导向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突破口。

目前,很多城市把智慧城市的建设往往都押宝押在政府的投资中间,缺乏运营和管理的长效机制,以及相应的配套体制和法制的环境,无法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将导致智慧城市建设难以持续的推进。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首席工程师单志广表示,有些地方花大钱购置了先进设备,却因为缺乏运营和运维管理的长效机制,缺乏可配套的政策和法制环境,从而使得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也难以激发全社会力量参与。

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其重点就是要注重老板姓所急需的智慧民生领域。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社保、智慧安防、智慧社区、智慧校园等工程,其它智慧政务、智慧企业等领域要同步推进。推进过程中要聚焦重点项目,集中力量做好试点和攻关,充分关注老百姓的使用感受,不断优化使用感知,让智慧城市切实发挥应有的效果。同时,各城市要结合自身发展定位和区域特色,明确、细化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布局,统筹建设重点和特色项目,而非简单照搬他市做法。

智慧城市建设要围绕服务民生来进行顶层设计,制定智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标准体系也至关重要。山东鸣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表示,做好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注重城市发展特色和应用特色,注重以智慧城市应用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创新智慧城市商业模式,制定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的运作机制和标准规范。各地针对本地区新型城镇化推进中的实际问题,制订出智慧城市创建目标,做好顶层设计以市场应用为导向,以服务应用为切入点,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智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标准体系。要结合我国城镇化实际进展情况,研究制定智慧城镇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加强统筹协调,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营造智慧城市发展的良好环境。

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还没有规范、统一的模式和路径,山东鸣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表示,在智慧城市建设政府要起到主导作用,政府在制定规划,在资源配置,在核心的开发建设方面,政府必须起到指导作用。企业作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政府不可能包揽天下,承担全部责任,政府制定规划以后,大部分运用,大部分的建设,应该是交给相应的市场主体,包括网络运营商、软件开发商、系统运营商等,包括他们完成更多具体的建设管理服务工作,所以企业作为主体,作为投资主体和管理服务主体。发挥市场主流作用,更多我们应用推广,服务的这种普及,还是希望要发挥市场作为主流作用,让市场来说话,让市场引导。

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潮中,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与协调作用,建立健全相互协调、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完善的公众信息化教育培训机制,以及科学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咨询决策机制,形成推进智慧城市发展的合力。

推荐第2篇: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效应背后显发展难题 专家呼吁做好顶层设计

在城镇化趋势推动下,智慧城市的建设再次受到关注。随着住建部将公布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的消息发出,不到3个月的时间,我国已经公布了140个试点城市,正式开启我国智慧城市的新浪潮。

在国家政策与运营商规模建设的推动下,我国智慧城市开始实现长足发展。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国计民生中的热点领域,并逐步向老百姓的医、食、住、行、游、教等方面渗透。然而思路的不清晰,与缺乏可持续的建设模式,也成为了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业内专家呼吁,国家应做好顶层设计,稳步推进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

政府主导加速项目“落地”

智慧城市的快速建设的背后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逐渐重视,加大了扶持力度,同时宽带、物联感知、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也开始高速发展。在中央方面,工信部先后在扬州、常州进行试点,还与浙江省签署了智慧城市部省合作协议,并还组织落实了中欧绿色智慧城市项目。科技部也牵头成立了中国智慧城市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在一些地区,智慧城市已经步入了实质推进阶段。比如,昨日最新消息,由北京市政府和相关卫星导航企业共同投资3亿元人民币的北京市北斗公共平台,2013年开始建设。作为中国内地首个已经落实的为智慧城市服务的北斗平台,它将立足北京、服务全国,为智慧城市提供政务管理、行业应用和民生服务。

今年,哈尔滨市也计划投资10亿元,启动“智慧城市”建设,扩大公共热点区域WiFi网络覆盖范围,加快编制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推进“智慧松北先行示范区”等重点项目建设。

湖北省也即将启动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试点工作,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让试点城市居民由此获得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食品药品管理等方面的便捷服务。

运营商提速智慧城市规模建设

“智慧城市”战略的实施意义重大,而作为智慧城市各个应用项目实施的基础,城市各个区域的高质量宽带网络至关重要。

运营商作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者,自然是智慧城市推进的主力军,智慧医疗、智能交通、智慧农业等众多行业应用均离不开运营商的支撑。

近期,浙江省政府与工信部、国家标准委、环保部、水利部、卫生部、国家旅游局等部委以及国家电网公司等央企合作签署六项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项目合作协议,力推智慧城市的建设,其中三大运营商将继续积极参与浙江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据悉,三大运营商作为合作主体参与了智慧城市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推进相关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商务模式创新、运营服务、人才培训等基地的“落地”。 还有,广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移动签署合作协议,将在2015年前将投入超过200亿元,建成全国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TD-LTE网络,实现广州10区2县级市TD-LTE信号和WIFI信号的全覆盖,为智慧广州提供多层次、立体化、高带宽、全覆盖的无线基础网络。

琼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电信海南公司也于昨日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携手合作在5年内打造“数字琼海·智慧城市”。两方将在5年内,围绕智慧政府、智慧民生、智慧产业等三大领域开展深入战略合作。

而作为国内首家发布“智慧城市”战略的电信运营商,湖北联通在2012年底与省政府签署了“智慧湖北”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建造一个覆盖面广、覆盖深入、承载力强、接入速率高的“智慧城市”网络。

建设模式仍缺可持续性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正在召开的“两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们也都高度关注 “智慧城市”概念。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湖南公司总经理廖仁斌认为,应正视智慧城市的问题,加快做好顶层设计,推动智慧城市又快又好发展,让老百姓早日分享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果。

廖仁斌指出,目前,许多地方智慧城市建设目的不够明确,思路不清晰,建设模式缺乏可持续性,政策扶持力度不大,实施推广难度大。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制定智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标准体系。

廖仁斌表示,智慧城市建设应突出重点和特色,以民生为导向,重点关注老百姓急需的智慧民生领域,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社保、智慧警务、智慧防灾、智慧社区、智慧校园等工程,其他智慧政务、智慧企业等领域同步推进。

全国政协委员、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也发表观点称,我国智慧城市存在缺乏统筹、工业化思维主导、机制创新不足、产业拉动缺乏等问题,严重影响它的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应用和产业间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摸索确立。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到目前为止,在智慧城市的框架内还没有探索出一套统一的理论和标准体系,我国还没有完全掌握高端芯片和传感器新技术。信息化系统的智能化还很低,各种应用多数还只是停留在底层层面。

总之,智慧城市服务民生衣食住行,除去概念化,蓝图化,切勿盲目模仿国外城市,需要定位清晰,设计合理,实施有效。

推荐第3篇:智慧城市建设内容

智慧城市建设内容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通过深入推进基础性建设和各类信息资源及其应用型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全面灵活地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相互感知和互联互通,从而实现对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的精细化、动态化管理,是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人文、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建设智慧城市,是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机遇,加快向信息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我市目前的情况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管理和居民生活要求进一步提高,产业升级不断深化,既面临着临桂新区建设再造一个新桂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环境资源、产业发展、城市管理、居民就业等方面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建设智慧城市,对于应对这些挑战,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公共服务管理水平、打造高品质生活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城市创新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智慧城市现代网络基础建设

1.加快推进网络基础建设。全面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升级改造,加快推进光纤到户、下一代互联网、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积极开展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加快物联网试点推广,提高网络业务承载和支撑能力。大力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积极探索“三网”与物联网、无线宽带网、下一代互联网的“多网融合”。

2.加快推进数据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市级数据中心,加快本地灾备中心和异地灾备中心建设;加快引进移动通信数据中心、重点产品和资源数据中心、市民健康数据中心、空间资源中心等一批面向重点行业应用 1

的数据中心项目;引导运营商和广电集团、著名信息技术(IT)企业投资建设公共服务型的企业级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

3.加快推进信息安全基础建设。加快完善网络应用的信息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完善数字认证、信息安全测评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信息安全制度,规范重要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开发、运营和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安全工作。完善企业身份认证中心,着力建设个人身份认证中心。

二、城市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1.加快数据库建设。大力推进基础平台和数据库建设,重点做好人口、法人、自然资源与地理资源及三维地理空间和宏观经济四大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快创新资源、人才资源、文化资源、社会信用、城市管理等综合数据库建设;通过集中存储和管理,积极建立财税、卫生、房产、交通、教育、水利、档案等几大行业数据库。加强重点领域信息资源的整合,形成各类决策分析数据。

2.积极推进信息资源数据交换和共享体系建设。加快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多层次、跨区域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建设贯穿市镇村三级、连接各委办局和公共服务企业的市级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通过统一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信息资源服务消除“信息孤岛”现象,实现相关部门的资源共享与交互,并加强与省、市的资源交换和共享。整合现有信息化机构和人员,组建智慧城市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机构,具体负责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和相关协调工作。

3.加快培育信息资源市场。积极引导企业、公众和其他组织开展公益性信息服务,促进公共信息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积极探讨和引入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以及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与供给,运用市场手段来管理和配置公共信息资源。

三、智慧城市建设部分项目

1、智慧公共服务:建设智慧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系统。通过加强就业、医疗、文化、安居等专业性应用系统建设,通过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有效促进城市公共资源在全市范围共享,积极推动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调高效运行,在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

2、智慧社会管理:完善面向公众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市民呼叫服务中心建设,拓展服务形式和覆盖面,实现自动语音、传真、电子邮件和人工服务等多种咨询服务方式,逐步开展生产、生活、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多方面咨询服务。开展司法行政法律帮扶平台、职工维权帮扶平台等专业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构建覆盖全面、及时有效、群众满意的服务载体。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卡(市民卡)工程建设,整合通用就诊卡、医保卡、农保卡、公交卡、健康档案等功能,逐步实现多领域跨行业的“一卡通”智慧便民服务。

3、加快推进面向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继续完善政府门户网站群、网上审批、信息公开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网上一站式”行政审批及其他公共行政服务,增强信息公开水平,提高网上服务能力;深化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实施劳动保障业务网上申报办理,逐步推进税务、工商、海关、环保、银行、法院等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按照“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受益”的原则,完善服务职能,创新服务手段,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提高中小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物流等多个环节的工作效率。

4、智慧安居服务。开展智慧社区安居的调研试点工作,在部分居民小区为先行试点区域,充分考虑公共区、商务区、居住区的不同需求,融合应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各种信息技术,发展社区政务、智慧家居系统、智慧楼宇管理、智慧社区服务、社区远程监控、安全管理、智慧商务办公等智慧应用系统,使居民生活“智能化发展”。加快智慧社区安居标准方面的探索推进工作,为今后全市新建楼宇和社区实行智能化管理打好基础。

5、智慧教育文化服务:积极推进智慧教育文化体系建设。建设完善我市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工程,推动智慧教育事业发展,重点建设教育综合信息网、网络学校、数字化课件、教学资源库、虚拟图书馆、教学综合管理系统、远程教育系统等资源共享数据库及共享应用平台系统。继续推进再教育工程,提供多渠道的教育培训就业服务,建设学习型社会。继续深化“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先进网络文化的发展,加快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电子娱乐等行业信息化步伐,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完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构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更加便捷的旅游服务,提升旅游文化品牌。

6、智慧服务应用。组织实施部分智慧服务业试点项目,通过示范带动,推进传统服务企业经营、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快向现代智慧服务产业转型。①智慧物流:配合综合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推广射频识别(RFID)、多维条码、卫星定位、货物跟踪、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加快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平台及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整合物流资源,实现物流政务服务和物流商务服务的一体化,推动

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物流企业和物流产业发展。②智慧贸易:支持企业通过自建网站或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网上营销,网上支付等电子商务活动。积极推动商贸服务业、旅游会展业、中介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领域运用电子商务手段,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层次。结合实体市场的建立,积极推进网上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鼓励发展以电子商务平台为聚合点的行业性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培育发展电子商务企业,重点发展集产品展示、信息发布、交易、支付于一体的综合电子商务企业或行业电子商务网站。③建设智慧服务业示范推广基地。积极通过信息化深入应用,改造传统服务业经营、管理和服务模式,加快向智能化现代服务业转型。结合我市服务业发展现状,加快推进现代金融、服务外包、高端商务、现代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7、智慧健康保障体系建设。重点推进“数字卫生”系统建设。建立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构建全市区域化卫生信息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平台,促进各医疗卫生单位信息系统之间的沟通和交互。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建立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以实现医院服务网络化为重点,推进远程挂号、电子收费、数字远程医疗服务、图文体检诊断系统等智慧医疗系统建设,提升医疗和健康服务水平。

8、智慧交通。建设“数字交通”工程,通过监控、监测、交通流量分布优化等技术,完善公安、城管、公路等监控体系和信息网络系统,建立以交通诱导、应急指挥、智能出行、出租车和公交车管理等系统为重点的、统一的智能化城市交通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建设,实现交通信息的充分共享、公路交通状况的实时监控及动态管理,全面提升监控力度和智能化管理水平,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畅通。

9、着力构建面向新农村建设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建立涉及农业咨询、政策咨询、农保服务等面向新农村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协助农业、农民、农村共同发展。以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为载体,积极整合现有的各类信息资源,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农村信息收集、传递、分析、发布体系,为广大农民提供劳动就业、技术咨询、远程教育、气象发布、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村务公开等综合信息服务。

10、积极推进智慧安全防控系统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完善和深化“平安城市”工程,深化对社会治安监控动态视频系统的智能化建设和数据的挖掘利用,整合公安监控和社会监控资源,建立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管理信息平台;积极推进市级应急指挥系统、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自然灾害和防汛指挥系统、安全生产重点领域防控体系等智慧安防系统建设;完善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实现多个部门协同应对的综合指挥调度,提高对各类事故、灾害、疫情、案件和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

11、建设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提升政府综合管理信息化水平;完善和深化“金土”、“金关”、“金财”、“金税”等金字政务管理化信息工程,提高政府对土地、海关、财政、税收等专项管理水平;强化工商、税务、质监等重点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整合,推进经济管理综合平台建设,提高经济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对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化妆品的电子化监管,建设动态的信用评价体系,实施数字化食品药品放心工程。

推荐第4篇:邯郸市智慧城市建设

邯郸云计算中心正式开通运营

2016-01-25 16:54:06

1月22日上午,邯郸云计算中心正式开通运营,这是“智慧邯郸”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标志着我市信息化建设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市长王会勇,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曹子玉,省工信厅副巡视员王建分,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聂华,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徐洪利,河北移动公司副总经理李强出席开通仪式。

据了解,2015年4月29日,市政府与中科曙光、东软集团签订了《关于建设云计算中心及发展云计算产业》合作协议,共同成立邯郸云计算中心有限公司,负责邯郸云计算中心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此次邯郸云计算中心的建成启用,对于加快电子政务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促进跨部门业务协同,降低行政成本,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将发挥重要作用。按照市政府出台的《邯郸政务云中心管理办法》,各部门新建电子政务应用都应当依托云中心建设,现有应用系统也将逐步迁移到云中心,云计算中心将为各部门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技术支撑。同时,云计算中心将立足邯郸、覆盖中原,向企业和社会提供云计算服务,促进我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打造中原地区云计算产业基地。

推荐第5篇:智慧城市建设案例

2017年度智慧城市建设精选案例

一、2017年智慧城市十大关键词

1.新型智慧城市 2.PPP 3.顶层设计 4.大数据 5.智慧社会 6.城市大脑 7.智慧城市生态圈 8.智慧产业化 9.VR/AR 10.总包服务

二、2017年度智慧城市建设精选案例

贵阳数据铁笼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一月,天夏科技根据贵阳实际情况,量身打造“数据铁笼”项目,结合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思路,集合智慧城市建设产业链上下游的力量,推动城市大脑、云数据中心、感知网、云防护体系的全面建设,编织以 “1+2+4+N+”为建设思路的数据铁笼整体建设规划。

坚固安保屏障,助力贵州精准扶贫

二月,天夏科技着眼贵州独山现状,深入独山一线,为打造平安独山、智慧独山、文明独山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在经过多次深入调研后,因地制宜,在贵州独山当地实施了“天网工程”,构建的“天网+地网”防控对接模式,建立健全视频监控系统与路面警力联动工作机制。此项目已成为贵州大数据应用领域的经典项目,为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发挥着积极作用。

牵手北方广电,助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四月,天夏科技与北方广电达成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建立长期稳定战略合作关系,为辽宁省信息化建设做出贡献,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等项目的快速落地实施,不断开拓新的合作领域和合作项目,助力辽宁智慧城市建设,助力辽宁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发展,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贡献力量。

助力“最多跑一次”,跑出便民新速度

五月,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以大数据为手段,重构公共数据。天夏科技研发出智慧政务系统,以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思维为驱动,优化传统的办事流程,重点解决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领域存在的基础设施条块割裂、网络互联互通不畅、业务系统缺乏协同等问题,形成“部门联合、随机抽查、按标检查、一次到位”的监管机制,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实现让数据代替百姓“跑起来”

推进“雪亮工程”,守护一方百姓安宁

六月、七月,天夏科技在成都都江堰、新都区、江津区等区县推进“雪亮工程”,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县、镇、村三级联网,形成了“空中有‘眼睛’监控,地面有人防控”的新格局,提升了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提高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战效能。

签约四川广电

共筑“智慧四川”

八月,天夏科技与四川广电强强联合,签署“高清自贡·智慧广电”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作为示范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成分,“高清四川·智慧广电”涵盖政务、公共事业、生活服务、交通、医疗、教育、就业、金融、旅游、购物等方面。天夏科技签约四川广电,旨在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等项目的快速落地实施,着力提升四川省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在四川和周边地区的建设与发展。

天夏科技用“智慧”武装“世界屋脊”

九月,天夏科技中标拉萨智慧政务项目,涵盖了旅游、教育、医疗等数十个行业智慧信息化建设子项目,中标金额达人民币近10亿元。天夏科技团队先后7次入藏调研,从顶层设计到全面系统实施,采用智慧城市“1+N”模式,以领先的大数据中心和地理信息共享云平台为“1”的综合性数据基础平台,加载智慧政务、智慧民生和智慧产业的“N”项应用,助力拉萨智慧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为西藏智慧城市建设打下模板式基础。

全国第三!南充12345市民服务热线收获佳绩

十月,大数据分析机构对全国各大中城市332条12345热线的服务质量进行了监测,由天夏科技打造的南充12345热线服务总体质量以96分的评测结果名列全国第三,证明了南充12345便民服务热线无论是在接通率、接通市场、服务礼仪、沟通技巧和问题回应等方面都得到了百姓一致好评。

立于“数据之上” 天夏科技探索“大邑影视大数据中心”之路 十二月,天夏科技抓住大数据发展良机,探索“大邑影视大数据中心”之路。结合大邑地理区位优势,天夏科技从战略高度规划大数据平台、影视大数据系统、影视数据库系统、融媒体智慧应用系统、互联网影视平台、智慧旅游应用平台、互联网影视决策系统、运营管理中心等多方面建设。同时,立于“数据之上”,不断给作为智慧城市智慧引擎的大数据赋能,拓宽大数据和不同平台的对接渠道,从点至线再到面,全面开花结果,从而取得硕果盈枝的成绩。

斩获邛崃智慧旅游项目,助力打造“天府南来第一州”

十二月,天夏科技斩获邛崃市智慧旅游暨平乐古镇•天台山智慧景区项目(二期工程),从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工程建设、应用系统建设等多个方面构建平乐古镇•天台山智慧景区项目(二期工程)。同时,探索长期、快速、科学的发展模式,提高邛崃综合竞争优势。

2017 天夏科技 载誉归来

回顾2017年,凭借成熟完善的智慧城市生态产业链、集聚智慧城市运营商、集成商和服务商于一体和提供智慧城市建设总包服务的强大综合实力,天夏科技在智慧城市、安防、集成等领域获得十余个权威奖项,所获荣誉,满载而归。

2017年智慧城市建设最具影响力品牌 a&s中国百大智能集成企业荣誉证书 2017第六届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推荐品牌 2017 CPSE安博会金鼎奖 十大系统集成商 2017十大创新软件产品 2017年杭州名牌产品

……

推荐第6篇:石家庄智慧城市建设

石家庄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7-2019

年)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0日点击数: 84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关于印发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高技〔2014〕1770号)、《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大智移云”的指导意见》和《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为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加快建设现代化省会城市,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河北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石家庄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总体思路,以深化智慧应用为主线,强化政府统筹管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构建智慧产业生态体系,着力打造全国一流智慧城市,努力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向着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第三极”迈进。

(二)建设原则

——以人为本,需求导向。以“为民、便民、惠民”为主线,围绕市民广泛关注和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以需求为导向,创新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提高信息资源开放水平,向城市居民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让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惠及全体市民。

——集约建设,互联共享。积极推进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建设,打造全市统一的云平台,新建(改扩建)信息化系统统一按照云服务模式进行,所需基础环境资源及支撑软件由平台以服务方式统一提供,解决重复建设、信息孤岛和信息安全等问题。

——数据驱动,融合创新。充分利用人口、社保、医疗、教育、民政等各方面信息资源,通过挖掘数据内在价值,实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推动大数据与产业、金融、教育、医疗等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促进智慧应用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

——重点推进,分步实施。智慧城市建设点多、面广、投资大,必须突出重点,有计划、分步骤地统筹实施,特别是在环保、交通、健康、政务服务等方面,选择一批跨行业、跨领域、跨系统的重点工程,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力争一年打基础、两年做示范、三年出成效。 ——政府引导,市场为主。强化政府顶层设计、标准制定、政策保障等管理和服务职能,注重激发市场活力,在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合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三)发展目标

到2019年底,建成以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细化、决策支持科学化、产业经济高端化为支撑的智慧城市体系框架,城市信息化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成为石家庄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城市软实力、实现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极”战略目标的强大支撑和重要基础。

——信息基础设施服务能级显著提升。到2019年,初步完成“一云一网一图一库”的架构,构建城市数据、应用、业务的云中心,实现城市级数据融合、共享和开放;构建石家庄一张网,实现基础网络的集中管理、统一规划;构建时空信息云平台,形成地上地下空间全城可视;构建以智慧城市安全管理中心为核心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改善。到2019年,建成智能便捷的医疗、教育、交通、养老等民生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服务资源的整合及开发利用,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实现网上办理;分级诊疗信息管理功能覆盖70%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5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0%的大型医疗机构实现居民健康卡发放;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有,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大数据对交通出行的决策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智能交通诱导体系基本形成,公共交通智慧化水平显著提高。 ——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到2019年,建成覆盖全市13万家企业和1050万自然人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和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在全市建立全面设防、一体运作、精确定位、有效管控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重点行业、领域的重要部位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重点公共区域的视频监控覆盖率和新建高清摄像机比例达到100%、联网率达到100%、完好率达到98%;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推动城市管理部门联动和功能整合,形成精简高效的城市管理工作机制。

——政府科学决策能力大幅提高。到2019年,基本形成基于大数据的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撑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管理服务等提供决策服务。动态监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中观、微观各项指标数据,实现经济运行透视、产业绩效分析等功能;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高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切实做到“多规合一”,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环境污染治理大数据逐步深入,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

——产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到2019年,形成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共同主导、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全面提升经济发展活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培育形成一批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制造得到快速发展,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产业链协作逐步深入,逐渐形成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新模式。

二、行动计划

(一)提升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建设“一云一网一图一库”,提升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跨系统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全面支撑智慧城市发展。

1一云。“一云”即石家庄智慧城市云中心。建设统一的石家庄智慧城市云中心,提供基础设施、信息安全、数据共享交换、大数据分析挖掘、软件支撑、应用业务和运行维护保障等服务。各部门基于石家庄智慧城市云中心,建设政务云、工业云、农业云、教育云和健康云等混合云应用,推进信息系统向集约化和云服务模式转变,避免重复投资,降低建设、运行和管理成本。2017年,完成石家庄智慧城市云中心建设工作,完成部分部门数据中心(机房)的迁移整合和私有云部署。2018年,逐步开展市政府有关部门非涉密、非垂管业务系统的迁移整合。2019年,基本形成石家庄智慧城市云服务生态体系。(责任单位:市智慧办;配合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 2一网。“一网”即全市一套基础网络体系。根据智慧城市建设需求和信息化建设原则,以石家庄智慧城市云中心为关键节点,实现部门专网与政务外网的互联互通。利用政法网现有光缆资源,建立基于政法网传输通道的政务外网基础网络体系,逐步推进具备条件的承载非涉密业务的政务网络纳入电子政务外网,在横向上实现各部门基于政务外网的数据交换,在纵向上实现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和社区的垂直连接。2017年,启动政务外网的改造升级,实现部门专网与政务外网的互联互通。2018年,完成政务外网从市到县(市)、区,乡镇(街道)和社区的扩容升级。2019年,逐步推进具备条件的承载非涉密业务的政务网络纳入电子政务外网,初步实现智慧城市“一网”架构。(责任单位:市政府信息中心、政法委、市智慧办;配合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一图。“一图”即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在“数字石家庄地理空间框架”基础上,整合大比例尺矢量数据、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地名地址数据、三维数据、地理国情数据、历史数据、远景规划数据、物联网节点数据等有关信息,构建时空信息云平台,满足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对地理信息的智能化需求,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及时有效的基础时空信息服务,以及更加科学、更加精确的基础和保障。2017年,开展智慧石家庄时空信息云平台的测绘和平台建设,开展智慧城管、智慧排水、节能减排、消防监控等智慧应用。2018年,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上,开展城市照明、动物防疫监督、国土执法监察、地名地址、规划城市三维模型等图层应用开发。2019年,全面推行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全市“一张图”。(责任单位:市国土局、智慧办;配合单位:市城管委、环保局、住建局、规划局、公安局、民政局、农牧局等市政府有关部门) 4一库。“一库”即智慧城市基础数据库。依据整合共建原则,在石家庄智慧城市云中心实现基础数据的统筹管理和及时更新。整合公安、人社、民政、卫生计生、教育等部门数据,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唯一标识的人口基础信息库。整合工商、质监、税务、民政、编委办等部门数据,建立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整合统计、发改、财政、工信、商务、税务、电力、水务等部门数据,建立宏观经济数据库。建立健全住建、规划、国土、交通、城管以及其他相关业务专题数据库,实现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互联互通,为政府和行业应用提供统一的基础数据。2017年,完成全市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归集和整理,制定统一的共享交换标准和规范,启动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地理空间数据库、电子证照库、地名地址库、三维建筑模型库和地下管线库等基础数据库及主题库建设。2018年,基于“一数一源”的原则,开展智慧城市基础数据的整理、比对和核实等工作。2019年,基本完成基础数据库和主题库建设。(责任单位:市智慧办、规划局、国土局、民政局;配合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 (二)提升惠民便民服务水平

按照“以人为本、服务导向”原则,以“为民、便民、惠民”为目标,充分整合服务渠道和信息资源,创新服务模式,突出体验提升,实现全程全时全方位的服务,促进智慧应用全民共享。

5“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围绕“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总体目标,建设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作为唯一标识,构建电子证照库;构建综合政务服务窗口,实施“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同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打造实体政务服务大厅、政府网站、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相融合的便民服务“一张网”,实现群众网上办事一次认证、“一网”通办;完善政府内部办公系统,构建全市统一的跨部门政务一体化办公平台,集成通讯录、短信、统一邮件、移动办公等服务,满足多组织协同办公需求。与企业注册登记、年度报告、变更注销、项目投资、生产经营、商标专利、资质认定、税费办理、安全生产、法律服务等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以及与居民教育医疗、户籍户政、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住房保障、公积金等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做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2017年,建设完成电子证照库,推进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延伸,形成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政务互补新模式,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达到90%以上;完成政务一体化办公平台建设,并进行试点。2018年,以网上审批为切入点,利用乡镇(街道)和社区的便民服务中心,实现98%以上的公共服务事项一口式受理、全区域通办;政务一体化办公平台全面覆盖所有政府部门,推进跨部门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促进效率提升。(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厅、编委办、智慧办、行政审批局、人社局、国税局、地税局、民政局、司法局、公积金中心;配合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6智慧交通。充分利用车辆、人口、社区、商圈、学校、航空、铁路和医院等涉及交通出行的各类数据信息,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建立人、车、路、物、事等数据的横向关联数学模型,为城市交通路网规划、公共交通线网布局、市民出行精准服务、城市道路智能管理提供决策支撑,提高社会整体出行效率。建设交通智能诱导系统,整合公安、交管、交通原有信息系统,根据交通流量实时对路口信号控制系统进行智能管理,对车辆行进轨迹进行预判并提前干预,有效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建设重点车辆监管系统,加强运输企业、重点车辆及其驾驶人源头监管,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建设交通运输指挥中心,实现交通运行监测、数据集中处理、风险预警分析、应急调度指挥、辅助决策支持等功能。建设网络预约出租车行政审批监管平台,实现行业审批、日常监管、运营数据交互。加快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做好“交通一卡通”在公交、地铁等交通领域一卡通用、多渠道的自助充值服务;结合中山路公交站台提升工程建设电子站牌,实现实时公交信息发布、手机充电、零钱兑换、自助充值等。2017年,完成智能交通诱导系统,在部分路段进行验证和测试;完成网络预约出租车行政审批监管平台、“交通一卡通”及电子站牌试点建设。2018年,建设交通运输指挥中心;建设重点车辆监管系统;逐步完善交通信号控制、智慧诱导等系统。2019年,扩大公交站台电子站牌的应用范围。(责任单位:市交通局、交管局;配合单位:市智慧办、城管委、规划局) 7智慧健康。整合全市医疗健康、社区养老和体育健身数据资源,构建石家庄“健康云”,面向居民、医院、健康管理和体育健身服务机构提供医疗、养老和健身信息服务,实现跨机构、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推动覆盖医疗保健、公共卫生和体育健身的全民健康事业发展。建立分级诊疗应用信息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向上对接京津区域名医名院,鼓励二级、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图诊断、远程培训等,引导医疗机构面向街道社区和农村地区开展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实施全市居民健康“一卡通”工程,整合各医疗机构就诊卡、居民健康卡,建立符合国家卫计委标准规范的居民健康卡平台,打通与社保卡结算服务,实现个人健康信息归集、整合及共享。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最终实现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使每个患者都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资源。建设养老服务综合管理平台,打造全人群覆盖、全方位服务、全过程管理、全天候响应的智慧养老体系,促进远程健康监护、居家安防、定位援助等养老服务新模式应用。建设未成年人保护服务平台,构建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区儿童保护服务为中心、以全社会都参与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为网络,实现未成年人业务管理规范化、数据统计信息化、服务保护网络化。建设殡葬服务管理平台,实现网上业务办理、网上查询、网上预约、网上祭祀等功能,推进殡葬服务便捷化。2017年,重点建设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分级诊疗应用信息平台、居民健康卡平台,实现试点医疗机构的互联互通;整合试点医疗机构的就诊卡和居民健康卡,实现医院挂号、诊疗、结算等服务一卡通;建设试点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平台、养老服务综合管理平台、未成年人保护服务平台。2018年,完成医疗一卡通建设;实现重点人群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建设殡葬服务管理平台。2019年,全面完成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建立完善居民全程健康档案,实现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每个居民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张服务功能完善的居民健康卡。(责任单位:市卫计委、人社局、民政局;配合单位:市智慧办) 8“智慧石家庄”智能门户。聚合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政务信息及便民服务信息,通过网站、智能终端、信息屏等媒介,为市民提供停车、乘车、看病、买房、天气预报、实时空气质量、旅游、找工作、交通违章、公共事业缴费、法律咨询、法治宣传、体育健身、社保等服务。制定统一标准和发布规范,各部门开发面向市民的各类应用服务,统一接入到“智慧石家庄”智能门户,让市民享受个性化和便捷的信息服务。2017年,启动“智慧石家庄”手机超级APP建设,整合停车、乘车、天气预报、实时空气质量、交通违章以及水费、电费、电话费、有线电视费缴纳、体育场馆、健身设施、社保等信息服务;完成环保随手拍、“热练国际庄”、“掌上人社”建设。2018年,整合个人信用查询、社保公积金查询及缴费、医院预约挂号、政务服务办理、法律咨询、法治宣传、体育赛事等信息服务。2019年,实现医疗、交通、教育、旅游、政务、体育、社会治安等各类信息服务全覆盖。(责任单位:市智慧办、人社局、体育局;配合单位:市卫计委、交通局、交管局、气象局、司法局、综治办等市政府有关部门) 9智慧教育。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强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以政府为主导,以“三通两平台”为基础,完善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基础环境,推动全市数字校园和校园智能化建设,达到千兆进校、百兆进班的建设标准。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全市教育资源共享服务应用系统,促进与京津区域的协同发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完善市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成涵盖市内各教育机构及学生、教师和学校信息的基础数据库,鼓励各地各校在公共服务平台上开发特色应用系统。2017年,完成直属学校数字校园示范性建设。2018年,完成市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市内八区数字校园全覆盖,其余县、市稳步推进。2019年,数字校园覆盖全市所有学校。(责任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智慧办) (三)提升城市精准管理水平

围绕城市管理精细化、可视化发展需求,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的深度应用,增强城市综合管理能力。

10智慧城管。以现有数字城管系统为基础,构建智慧城管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全面整合市容市政、路灯亮化、环卫车辆管理、城市排水防汛、道路桥梁、城管执法等单一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动态监管、信息共享、辅助决策,打造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的智慧城管体系。建设智能环卫调度系统,试点高架桥自动喷淋,制作城区道路“以克论净”网格电子标图,在线监控餐厨垃圾的来源地和去向地、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状态、建筑渣土运输车辆轨迹和建筑工地施工情况。建设火车站站前地区指挥平台,实现场景监控、违法停车自动抓拍以及车辆定位、人员定位、3D可视化。建设城市排水管理系统,实时监测水量、下穿立交、管井液位和排水设施运行状态,预测突发气象条件下可能引起的自然灾害,提升城市防汛排涝能力。开展智慧灯杆一体化试点建设,实现充电桩、通信基站、视频监控、定位报警、信息交互、环境监测、流量检测等多种功能。2017年,建设城市排水管理系统、执法队员电子标识项目;完成智慧城管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建设,以及火车站站前地区指挥平台、城区道路“以克论净”网格电子标图、槐安路大桥结构检测系统。2018年,完成高架桥自动喷淋系统、餐厨垃圾在线监测系统、垃圾处理设施在线监测系统、渣土车在线监管系统建设;完善城市排水管理系统感应端布设、模型分析;开展智慧灯杆一体化试点建设。2019年,逐步推广智慧灯杆一体化建设;完成城市排水管理系统建设。(责任单位:市城管委;配合单位:市智慧办) 11智慧治安。加快推动“雪亮工程”,建设视频资源共享平台、综治视联系统、社会视频互联网应用平台、综治视联信息管理平台,整合政府和社会视频资源,建立常态化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有序推进平安社区建设,通过智能门禁、电动车身份管理等系统,对进入社区的车辆、常住人口、流动人口采集相关信息,实现小区智能安全管理。充分分析和挖掘智慧城市大数据资源,为维护稳定、打击犯罪、反恐防暴提供信息支持。2017年,完成“雪亮工程”试点建设;推广社区智能门禁、电动车身份管理等系统。2018年,推进视频图像信息及各类数据资源深度应用,逐步开展在城乡社会治理、维护稳定、打击犯罪、反恐防暴、智能交通、服务民生、生态建设与保护等领域的试点应用。(责任单位:市综治办、公安局;配合单位:市智慧办、各综治成员单位) 12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构建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主要农业生产资料等分类产品追溯体系,建立追溯数据采集指标、编码规则、传输格式、接口规范等共性基础标准,实现产品追溯全过程的互联互通与通查通识。建设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对重要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进行全过程监控,实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询、责任可追究。建设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以追溯码为载体,实现食用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追溯管理。建设食品追溯体系,在重点产品生产企业中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推动追溯链条向食品原料供应环节延伸,实行全产业链可追溯管理。建设药品追溯体系,实现药品全品种、全过程完整追溯与监管链条。建设主要农业生产资料追溯体系,建立农业生产资料电子追溯码标识制度,实现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全程追溯管理。2017年,建立追溯数据采集指标、编码规则、传输格式、接口规范等共性基础标准;以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油、白酒等产品为试点,建成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2018年,完成食用农产品、主要农业生产资料追溯体系建设,对农业投入品(农药、种子、化肥等)、农产品(三品一标)、大宗农产品(小米、玉米、马铃薯、花生、中药材等)进行试点。2019年,全面覆盖各类重要产品,形成全品种、全过程完整追溯与监管链条。(责任单位:市商务局、食药监局、农牧局、质监局;配合单位:市卫计委、供销社、工信局、工商局、智慧办) 13社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深化完善市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平台统一归集和综合服务功能,推进法院、食药监、税务等信用信息归集、报送、公示、查询、应用规范化、常态化。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实施意见》,拓展公共信用信息应用领域,推动政府部门信用应用从信用信息查询向大数据信用评估分类、信用风险预警以及建立全过程信用管理模式转变。2017年,深化完善市社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平台统计分析、联合惩戒、信用评估、行业监管、协同办公功能,加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示征集和在行政管理事项中的查询、应用,完善信用联合奖惩机制。2018年,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信用服务机构的采集信用信息的机制,鼓励大数据信用产品、服务和模式创新,进一步拓宽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使用领域。(责任单位:市发改委、法院、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食药监局、质监局等有关单位) (四)提升政府科学决策水平

加强互联感知、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政府公共服务与公共决策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政府辅助决策、统计分析、业务管理等提供大数据支撑,提升政府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

14智慧环保。全面推进环保信息深度感知和协同整合,进一步加强对大气、噪声、绿化、湿地、气象、水源、废弃物等城市生态环境指标的实时监测,形成覆盖主要生态要素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动态监测网络。加快建设节能减排监控管理平台,对全市重点企业水、电、煤等能源消耗以及硫化物、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等排放实施在线监控,强化对国省控企业能耗、排放的监督管理,确保能耗排放数据的真实、准确,为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以及碳排放交易、排污权交易提供数据支撑。推进生态环境大数据的综合分析和预测预警应用,实现对重点区域的全天候、实时化、精细化环境监督管理。2017年,建设完成市级环保工况监控管理平台、市级能源监控管理平台、节能减排分析挖掘平台,实现对国省控重点企业在线监控。2018年,推进重点区域、重点生态环境指标的实时监测,初步形成环保网格化的管理体系。2019年,开展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发改委、财政局、智慧办) 15“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全面融合发改、规划、国土、环保、建设、交通、市政、林业、农业、水利等部门专项规划对空间管控和用地阶段的并联预审要求,建立基础库、“多规合一”成果库、部门规划成果库、审批成果库、项目库和预审意见库,实现“一张蓝图”、“一个平台”、“一张表”和“一套机制”,辅助消除规划间的冲突,提高行政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创新管理模式。2017年,完成“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建设。2018年,建设规划决策支撑平台,实现流程再造、并联审批和决策支持。(责任单位:市规划局;配合单位:市智慧办、市政府有关部门) 16供给侧大数据分析决策平台。围绕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建设供给侧大数据分析决策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多种分析评价方法,通过税收、物价、水、电、煤、气等多因素整合对比,从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分析经济发展形势,并结合国家、省和其他重点城市经济状况,精准发现过剩产能、过剩库存等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降成本、补短板的政策措施,并利用沙盘推演政策最终成效,为政府淘汰过剩产能、制定项目负面清单、重污染天气停产限产等提供决策依据。2017年,启动供给侧大数据分析决策平台建设,实现经济运行透视、企业绩效分析、运行决策分析、降成本仿真沙盘推演等功能。2018年,根据平台运行情况,逐步完善系统功能,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责任单位:市智慧办;配合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 17智慧城市运行(应急)指挥中心。加快推进智慧城市运行(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涉及智慧城市运行(应急)的相关部门入驻指挥中心,实现城市运行(应急)管理一体化,为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综合协调、指挥调度、应急处置、信息发布等服务。建设常态运行综合监控分析系统,实现城市运行体征监控、预警评估、决策分析以及数据可视化。建设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实现应急值守、预测预警、风险隐患源监测防控、应急资源保障、应急处置模拟推演,实现与省政府应急办及各县(市)、区指挥平台的互联互通。建设集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救援指挥和公共服务等于一体的智慧安监管理平台,提升突发生产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综治信息应用管理系统,着眼全网共享、联网应用,推动政府管理与群防群治相结合,提升社会公共安全综合治理能力。建设智慧消防安全服务云平台,积极推广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提升消防部队快速反应和作战能力。建设水资源信息监测管理平台,深化对平原区水量、水位、水质等关键信息的采集监测、智能分析。各部门需新建指挥中心的,原则上共用智慧城市运行(应急)指挥中心,充分共享指挥大屏、视频资源、指挥专席、会商系统和呼叫中心等配套设施,减少重复建设。2017年,完成指挥中心基础设施、常态运行综合监控分析系统、应急指挥调度系统、智慧安监管理平台、综治信息应用管理系统建设;完成智慧消防安全服务云平台建设,接入全市火灾高危单位。2018年,完成水资源信息监测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完善常态监测、应急指挥管理体系;完善消防安全远程监控系统,接入全市重点消防单位。2019年,逐步完善智慧城市运行(应急)指挥中心功能;建立高效运转的智慧消防云平台服务体系和智慧消防大数据分析平台。(责任单位:市智慧办、应急办、政府信息中心、综治办、安监局、公安局、水务局;配合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 (五)提升产业经济发展水平

以信息化促进产业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发展。

18智能制造。把握“中国制造2025”发展契机,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路径,全面推动医药、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工业云服务平台,提供供需发布、智能设备租赁、智能化改造、关键技术研发、专业技能人才培训等服务,形成智能制造资源和智能制造能力的专业服务云池。实施工业大数据计划,支持在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领域率先建设一批具有产业辐射和带动效应的工业大数据平台。支持信息化基础较好的企业加快生产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积极发展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发展面向产品的在线服务、远程维护等新业态。2018年,积极推进省试点企业的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责任单位:市工信局;配合单位:市智慧办) 19电子商务。以加快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通过电子商务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电子商务应用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先进水平。聚焦农特产品,完善农村电商、区域电商、电子商务进社区、O2O(线上线下融合)等多种模式,构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生态体系。建设进出口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园区建设,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在重点国家和地区节点城市建设一批海外仓储和展示中心,引导企业以B2B2C模式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降低监管成本。2017年,建设电商交易服务平台、进出口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在藁城启动农业电商试点工作。2018年,建成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生态体系信用、交易、产品三大数据库,争取更多县(市)、区列入国家农业电商试点县(市)、区;在美国、俄罗斯、欧洲等跨境电子商务主要出口市场设立海外仓,搭建以海外仓为支点的目的国配送辐射网点。2019年,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园区,构建孵化器、加速器。(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农牧局、石家庄综合保税区;配合单位:市智慧办) 20智慧旅游。建设智慧旅游管理和服务平台,对景区客流量、游客行动轨迹、兴趣热点等数据进行采集、分析、预测和预警,提升旅游公共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快速响应和及时处置能力。拓展旅游产业向上下游延伸,提供一体化、全程化、定制化的动态信息、电子导引、电子解说、电子商务等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旅游公共服务,提升对旅行社、景区、饭店、乡村旅游等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实现游客服务智慧化、旅游营销精准化。2018年,建设智慧旅游管理和服务平台并开展试点,建设旅游行业管理应用、旅游电子商务应用、旅游产品分销应用等。(责任单位:市旅游委;配合单位:市智慧办、交通局、公安局、气象局等市政府有关部门) 21智慧农业。建设数字农业综合服务平台,以物联网、大数据、遥感等信息技术为支撑,整合产业链条各类资源,实现农业生产信息快速采集、综合管理、监测预警、实时发布。积极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程建设。2017年,在藁城、正定、晋州实施农业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程,建成益农社标准店20个、专业店50个、县级中心3个,建成乡镇标准化区域站45个。2018年,建成数字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零距离服务智能系统、智耕系统、测土配方系统、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及新型农合组织系统等。(责任单位:市农牧局;配合单位:市智慧办) 22大数据众创服务平台。围绕政务数据开放和开发,建设数据采集平台、数据开发平台、产品孵化平台、企业云应用平台等,整合资金、智力、技术、服务、软件、市场、资讯等各类资源,为创业者提供线上线下的创业支持和服务体系,鼓励创业者利用海量脱敏脱密数据深度开发应用。2018年,完成大数据众创服务平台建设,开放部分数据资源,吸引相关创业机构入驻。2019年,加大数据资源开放力度,在交通、环保、医疗等领域组织开展全国性大数据创新大赛。(责任单位:市智慧办;配合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市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全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跨部门、跨行业的重大问题,协调各部门研究制定智慧城市建设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市发改委作为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协调推进。各部门依据本行动计划,按照责任分工,进一步细化项目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协调配合,组织推进本单位智慧城市建设工作。

(二)强化监督考核制度。市政府督查室要加大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督查力度,按照本行动计划推进步骤和责任分工,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对督导检查中发现构成违纪的问题线索,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移交纪检监察机关按有关规定进行问责,推动将智慧城市建设成效纳入相关部门和县(市)、区绩效考核体系。

(三)创新智慧城市建设模式。以转变信息系统建设模式、提升政务效率、降低建设运行和管理成本、促进基础信息资源共享为目标,统筹安排信息化等相关专项资金用于智慧城市建设。对应用性广、通用性强的新建基础业务系统,由智慧办统筹,实现全市集约化建设,满足各部门需要,强化项目协调和管理,突出重点、确保实效。对提供公益性公共服务和为政府提供管理服务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原则上采取财政投资、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组织建设。对能够产生经济效益、适于市场化运营、有利于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由智慧办统筹,吸引社会资金共同参与,着力激发市场活力,破解建设资金瓶颈。

(四)加强标准规范建设。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整体指导下,研究建立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标准体系,制定和完善智慧城市基础数据库、数据共享交换、政府数据资源目录、政府数据分类分级指南、应用部署迁移、信息系统运维指南等系列标准规范,规范保障智慧城市项目建设。

(五)突出人才智力支撑。成立石家庄市智慧城市建设专家委员会,建立专家咨询论证机制;发挥石家庄智慧城市研究院作用,创新人才储备机制;打造智慧城市高端论坛,形成常态交流机制,展示最新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加大对智慧城市建设相关人才扶持力度,引进和培养智慧城市关键领域技术人才和领军人才,形成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人才智力保障。

(六)完善信息安全体系。建立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机制,落实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应急管理机制,提升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建设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安全监控中心,建立健全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与政府各部门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接入、数据交换、数据备份、数据防泄漏机制,形成安全态势感知、安全预警、防御阻断和追溯体系,强化安全管理能力、技术防御能力及安全运维能力。

附件一:智慧城市建设任务分工表

推荐第7篇:城市建设工作汇报

**建设局关于县域经济调研工作的汇报

近年来, **建设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着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大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城市建设工作中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建设,不断拉大城市框架, 并使我市市政基础设施逐步配套成型,各项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得到很大改观,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2008年以来,我市城市建设重点实施“两区一带一环”的建设,着重抓好新区凯旋城、植物园、锡林湖南湖两岸、青少年活动中心、规划展馆、湖心岛工程和旧区敖包山景区、贝子庙广场、锡林广场等重点工程,同时,不断加大市政基础设施、房地产及中小企业园区建设等工作,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市城市建设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稳中求好

2008年,我市市政建设工程完成投资16亿元,新建道路工程69公里,铺设“三水”管网169.7公里,新增绿化面积34公顷,完成人行道铺装34万平方米,安装路灯、景观灯4500盏,新建、改造供热管网29.3公里。通过对我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大力改造,使我市的面貌焕然一新。

二、景观工程及重点工程建设初见成效

2008年,我市景观工程完成投资2亿元,植物园、敖包山景区、锡林广场、锡林湖工程共种植乔、灌木9.8万株(丛),地被植物65万平方米,花卉草坪2.4万平方米,为我市人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场地。同时,为加快我市工业化进程,2008年我市投资1.1亿元,进行中小企业园区、建材园区和绒毛园区等的建设工程,初步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为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在新区同时开工建设包括城市展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新区医院、新区学校等公益事业重点工程,并完成投资1亿元。

三、建筑行业稳定快速发展

2008年,我市建筑业增加值完成9.1亿元,同比增长73.8%,取得了建筑业由多年停滞不前向快速发展的突破。同时,我市不断加强对建筑企业的培育发展,2008年新注册建筑企业2家,路桥企业1家,资质三级升二级1家。为我市建筑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房地产市场秩序不断规范

2008年完成房地产投资13亿元,开工面积132.7万平方米,全年共办理房屋确权发证1710户,抵押登记1640户,买卖交易5120户,征收房地产契税1700余万元,收缴住房维修基金500万元。在房地产市场低落的情况下,政府采取各种有力措施,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建房积极性。同时,不断加大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力度,使我市建

筑市场秩序不断规范,建筑业发展有了新的突破。

五、民生工程初见成效

2008年,开工建设返迁楼126栋、46万平方米,牧民新居498套、4.7万平方米,廉租住房500套、2万平方米;完成经济适用住房52套;并对**地区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普查,并为815户低保无房户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94.1万元。

六、2009年市政建设目标及进展情况

2009年,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入10.43亿元,主要计划完成新建及维修道路33公里,三水管网铺设17公里,人行道铺装6.77万平方米,并进行市区各街道绿化、亮化工程及供热管网改造等工程。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道路工程完成新建、续建里程7.6公里,沥青罩面工程完成12公里,人行道铺装面积13.56平方米,绿化种植乔木6.5万株、灌木15.9万平方米,种植花卉草坪43.22万平方米,安装及维修路灯1571盏。并同时进行植物园、敖包山景区、锡林湖等景观工程及城市规划展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重点建筑工程建设。截止目前各项城市建设工作累计完成资金12.68亿元。

在我市城市建设飞速前进的同时,我们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的目标,在今后的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建设局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将

各项城市建设工作做细做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充分突出民族特色、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全面提升城市价值,并不断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我市的城市发展和经济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00九年七月一日

推荐第8篇:城市建设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自治区建设厅调研组来我市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我市城市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激励。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调研组*书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调研组开展调研的相关内容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市地处**山北麓、****盆地,是自治区西部大开发扶优扶强、优先发展县(市)之一。全市区域总面积**万平方公里,辖**镇、**乡、**个牧场、1个林场、5个街道办事处,共有行政村***个、农牧业队**个,总人口21万人。全市拥有可耕地面积***余万亩,已耕地95万亩,水土、光热、矿产、旅游等资源丰富。

多年来,**各族人民前赴后继,创业不止,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市),自治区最佳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等荣誉。农业上已建成国家和自治区优质*基地、粮食基地和畜牧业基地。工业上基本形成煤炭、电力、水泥、经济、啤酒、番茄制品、粮油加工等门类比较齐全、结构趋向合理的工业体系。工业园区建设与管理进一步规划,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特别是在石化产业、煤电项目建设、棉花资源整合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商贸旅游、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税务、非公有制经济都得到较快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200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12.8%,

一、

二、三产的结构比例为xiexiebang.com,其中:一产**亿元,增长4.4%;二产*亿元,增长23.6%;三产**亿元,增长12.5%。;实现本级财政收入**亿元,增长2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元,同比增长12.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亿元,增长10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20%。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元,同比增长***元。

2005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增长18.1%,三次产业比为34:38:28。其中:第一产业**亿元,增长8.7%;第二产业**亿元,增长30.2%;第三产业***亿元,增长15.3%;财政收入达到**亿元,增长1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亿元,增长8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争达到**亿元,增长3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新增就业岗位33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以内。

二、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实施情况

1、为认真落实自治区3月1日召开的抗震安居工作会议精神,我市于2005年3月25日召开了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传达了自治区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工作,并与20个乡(场)镇一把手签订2005年《**市城乡抗震安居工程责任书》,将今年农区***户、城区***户的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层层分解到乡(场)镇及相关部门。各乡(场)镇结合自身实际与村(队)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分解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各村(队)根据农民的建房要求和经济能力,同建房户签订建房协议书,层层落实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截止目前,农区已签订抗震安居工程建房协议近400户,开工建设抗震安居房近200户;城区今年的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也呈现良好势头,今年开工新建的392套抗震安居房,加上去年建的***套,共有***套安居房将于今年年底竣工。**公司100套解危解困平房住宅建设现开工21户。为使城乡抗震安居工程的各项工作更加细化、量化、便于操作,我市结合年度任务和责任内容,制定了《**市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任务考核实施细则》,按照《实施细则》的要求,将对全市各个乡(场)镇的领导进行全面的考评、打分,把考评结果作为文明单位年度验收和单位领导述职、选拔任用的依据。同时,结合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工作制度,把抗震安居办工作人员的工作也进行了细化,实行分片负责制,定人定点,定点到户,谁负责的地方出了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

2、按照“建一户成一户”的原则,始终坚持以质量为核心,在工程质量管理上,严把“两个不准”、“三个关口”。力求做到不让一个建房户在管理上失控,下派工作人员,做好施工一线的跟踪服务,使每一个施工队都处在严格的监督下进行施工。特别是针对长期以来农村建房的无序状态,避免造成人力、财力、资源上的浪费,下发了《关于村镇建房实施“一书一证”发放管理工作的通知》。自今年起,在全市农牧区范围内,严格执行“一书一证”发放管理制度。农牧区新建、改建、扩建住房,首先以书面形式向所在村队提出建房申请,核发《农村建房选址意见书》,再经当地抗震安居办对户型、是否抗震、施工队的资格、建房材料的选用审查后,发放《施工许可证》开工建设,否则一律不得开工建设。每月下派工作组巡回农村建筑施工工地,对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进行巡查和监督,对新建的抗震安居房进行认真的技术指导,严厉查处施工中偷工减料、以劣充优、违章施工、缩小规模、降低标准、人为延误进度等违章操作行为,严把工程验收关,杜绝安全隐患,确保工程质量,推动安居工程的实施。同时,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在农村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技术示范和指导,调动农牧民群众新建抗震安居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农村新建住房的强大合力。

3、我市制定了宣传计划和实施方案,下发了《关于做

(三)城镇房屋拆迁管理工作情况。

城镇房屋拆迁工作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群众关注的焦点、领导关注的重点、城市建设的难点,做好城市房屋拆迁工作不仅事关我市经济建设,事关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大局,而且也事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稳定的大事。

1、合理确定拆迁规模,科学制定拆迁计划。

我市按照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把城市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把城市建设的规模、房屋拆迁规模与社会、经济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合理地确定城市建设和房屋拆迁规模。首先是加强规划管理,城市规划是实施房屋拆迁的重要依据,实施城市房屋拆迁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在完善规划审批程序上狠下功夫,推进规划政务公开。对涉及拆迁量较大的项目,在规划审批或变更前实行公示和听证制度,充分听取被拆迁人等利害关系人的意见,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其次是有计划地实施拆迁,避免拆迁盲目性,促使城市建设和拆迁工作有序开展。拆迁管理部门会同规划管理部门结合我市实际科学地制定年度拆迁计划,并及时上报市政府,经批准后上报自治区建设厅。2005年我市将拆迁规模控制在2.5万平方米,符合实际,防止临时性突击拆迁,坚决制止随意拆迁。

2、加强拆迁安置工作,保证“居者有其屋”。

拆迁安置的根本就在于“居者有其屋”,因为居民本来有房住变成了无房住,若解决了住房,群众就安定了。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拆迁工作,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很重要,好的补偿安置方案必须能够满足不同拆迁居民的需求,要尽量给群众多种选择权利,包括货币补偿,经济适用房、二手房等,尽量使老百姓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就能够解决居住问题。因为我市拆迁项目中大都是老平房,人口密度大,户均面积小,房屋状况差,如:三公司家属院内住户大都为贫困户,大部分被拆迁户只能购买中低价位的小户型的住房,而目前我市住房供应结构中,经济适用房建设量不大,中低价位和小户型普通商品房又紧缺,造成被拆迁户买不起或买不到合适的住房。为此,我们加强了对安置方案的合理审查,变“先拆迁后安置”为“先安置后拆迁”;或提高货币补偿,加大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并结合实际,安排拆迁安置房的建设计划,为拆迁安置提供充足的房源,确保了我市拆迁工作顺利实施。

3、进一步规范拆迁评估市场化工作。

政府先后召开座谈会,认真学习建设部及建设厅的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研究部署此项工作,并依据建设部《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和自治区《房屋拆迁估价鉴定委员会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建立健全了拆迁评估市场化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坚决杜绝在房屋拆迁及拆迁评估中的违法违规现象。

4、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妥善处理拆迁遗留问题。

我们从实践“三个代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重视做好城市房屋拆迁的上访接待工作,认真分析,查找原因,本着实事求是和依法办理的原则,妥善处理。1—6月份,接待上访23人次,并及时得到了处理和化解。

(四)物业管理工作情况。

物业管理作为城市管理的一种新形式和市场经济的新兴服务行业,在我市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截止目前,我市有两家物业管理企业取得资质,全市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近150人。

1、贯彻落实《物业管理条例》的情况和存在问题

(1)物业管理企业已将水、电、气、暖等费用收取工作交回原单位,减少了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的纠纷,但物业管理公司与这些单位纠纷不断,供水、电、气、暖等部门不愿直接向用户收取费用,认为应该向物业管理公司收取。

(2)成立了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办公室、建立了专项维修资金制度,但费用收取难度较大,单位建房不愿上交从房款中提取的专项基金。

(3)大力宣传《物业管理条例》。长期在市广电局图文电视中播放《条例》,不定期在市内散发宣传单,设立咨询台进行广泛宣传,以增强业主的自律意识,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4)我市物业管理在管理体制上,还处于向新体制转轨过程,政企分开问题没有解决,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体制没有普遍确立和完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政府管房、单位管房,在我市还普遍存在。如市委、政府家属院,养路段、地质队家属院等等。这种非社会化、非市场化、非专业化政企不分的体制,带来的问题必然是,主管部门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履行行业行政管理职能上,不能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去推进行业发展。因此,体制问题是阻碍物业管理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居民对物业管理的需求不可能得到充分满足。

(5)在运行机制上,垄断经营、不规范竞争还相当严重地存在,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尚未全面形成。

我市

大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项目,都是“肥水不外流”,交给属下的物业管理企业管理,单位产权的房屋大多由单位自己管理。这种封闭的自我保护式的管理运作方式极不利于物业管理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租房和买房的人没有选择管房单位的自主权。管房单位及企业管好管坏都一样,没有危机感,没有改革的意识,没有服务的观念,致使管理成本高,服务态度差,社会反映强烈。

(6)在市场主体与物权关系上还没有建立业主委员的主体地位。

目前,我市只有**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但也存在着经济关系不规范、权利义务不清、作用发挥不理想等问题,导致物业管理质量不高,费用收取难,矛盾和纠纷难以得到解决。由于没有建立业主委员会,致使物业管理市场缺少管理市场的主体,无法发挥新体制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效能。

(7)物业管理费收缴率低,老的收费标准低,新的收费标准难以执行,物业管理企业“造血”功能差,管理经费难以为继,我市大部分物业管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收费标准低、收缴率低,成为困扰物业管理企业发展的难题。目前,我市物业管理费按每月每户仅收10元,有的小区每月每户仅收5元,且难以足额收取。物业管理费的收缴成了实施物业管理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

(五)规范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管理工作情况。

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机构是办理有关房地产交易手续,提供相关服务的窗口,交易登记是否便捷,管理是否规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为此,我市高度重视房地产交易登记规范化管理工作,采取有力措施,认真予以贯彻落实。

1、通过贯彻落实建设部251号和77号文件,我市房地产交易登记规范化管理和行风建设有了较大的改进,群众普遍感到办事比过去简便、快捷了。一是办事程序简化,服务周到,通过“一站式”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即从申请交易登记到领取房屋权属证书的整个过程中,只需要提供一套资料;二是要件减少、办事时限缩短;三是收费更加规范,透明度增强。按照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在办事大厅醒目的位置公开收费项目、标准和依据。

2、以信息化推动管理规范化,对房屋权属档案进行数字化扫描,全部录入微机,实行微机化管理,形成房地产电子档案,一方面便于管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对外提供查询服务。

3、推行政务公开,加强行风建设,一是通过发放宣传单等多种方式公开办事程序、服务承诺内容、收件范围、办事时限和收费标准等;二是通过建立投诉等制度,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并设立商品房投拆电话、举报箱、聘请行风义务监督员;三是通过创建“巾帼文明示范岗”,提高服务水平,开展文明用语、落实首问负责制活动,推进行业文明创建活动。

4、严格按照《房产测绘管理办法》的要求,积极推行测管分离工作。成立了**市**房产测绘有限责任公司,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解除了职工与局机关人事关系,促使房产测绘业务走向市场化。

五、建筑市场管理工作情况

(一)2005年1—9月工程项目备案情况。

根据《关于组织开展工作调研的通知》(*建传[2005]号文)调研提纲里的第

(四)条第4项工程招投标事后监督的措施及执行情况进行认真自查。依据《招标投标法》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建设部89号令)等有关规定,在招投标过程中,乌苏市招标办依法对招标单位前期资料的审查投标人资格审查。标底编制、专家抽取及开标、评标、定标等环节进行封闭式监督和备案管理。招标后,招标办监督人员、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评标专家都要在资料上签名。实行责任追究制。保证招标工作能真正体现出“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守信”的原则。切实杜绝了各种不法行为的发生。1—9月工程备案项目数:4项;公开招标数:4项;实行招标数:4项。

(二)开展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在开展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中,人员持证上岗率达不到100%。存在人员流动性强,培训工作难度大等问题,建议多使用当地农民工,便于培训和管理。

六、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情况

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努力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认真加强了各个工作环节的管理,严格执法,查处各类违规行为,较好的完成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各项工作任务。到目前为止,共计24个单位工程接受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涉及施工企业8家,房地产开发企业3家,监理企业2个,建设单位11个;开工的24项单位工程,均办理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按照规定办理了开工前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工作,并办理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施工起重机械使用前均进行了登记备案;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均办理了建筑施工企业意外伤害保险;2005年4月20-23日和5月26-28日开展了2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共发放建设工程安全整改指令单6份,停工通知书1份。其中5月26日-28日配合地区建筑市场秩序大检查,重点检查了施工企业、监理单位执行安全技术标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情况。

今年以来,着重抓好了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开展了“五大伤害”的专项检查工作,对开工前不重视安全生产检查的施工企业,一律不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严格行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有力的促进了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开展。

我市施工企业办理建筑施工企业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开展较早,由前期的指定保险单位转为目前的施工企业自主选择保险企业,今年参与建筑施工企业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保险公司共计6家。

(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1、施工企业质量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够。

上半年,经过多次的专项检查,发现大多数施工企业对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力度不足,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现场的工程质量安全检查还停留在表面,被动接受检查,整改意识不强。个别施工企业的管理方式不仅不利于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工作,反而对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如个别企业不重视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意识差,投入不足,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科室有责任无权利现象十分突出,企业内部自我培育良好的质量、安全管理模式尚未形成。

2、房地产开发项目安全管理费用不能足额落实。

开发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专项资金不能够足额落实。项目班子对安全生产保护用品的购置、安全生产管理资金的使用只有建议权,无实际控制权利。施工企业购买的安全生产保护用品往往不能够完全达到安全生产防护用品的合格规定。项目班子由于临时设施费用、安全管理费用相对较低,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停留在较低的管理阶段。

3、建筑施工企业意外伤害保险市场较乱。

建筑施工企业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竞争激烈,意外伤害保险市场种类名目繁杂,计算方法复杂。今后我市的建筑施工企业意外伤害保险工作有待逐步规范。

4、施工机械的检测不及时,建议培育检测市场。

施工现场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的检测鉴定工作,目前是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测鉴定,我市建设领域目前还没有设立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的检测机构,建议建设厅培育各地施工机械、特种设备检测机构。

七、城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创建“节水型城市”活动进展情况。

根据建设厅关于开展“城市节水宣传周”活动要求,围绕“减少漏失,杜绝浪费,建设节水型城市”这一宣传主题,我市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宣传节水的重要性,紧迫性。出动宣传车,在市区主要街道悬挂节水宣传标语,在商贸大楼前设置节水咨询点,直接面向群众解答疑问,宣传政策,散发节水宣传资料千余份,在主要街口设立了大型宣传公益广告牌,旨在倡导科学节约用水生活方式,形成“节水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公众的水资源忧患意识,形成全民节水的社会氛围,努力实现人与水的和谐,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制定了节约用水活动实施方案,并依据方案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情况。

1、项目建设及项目市场化情况。

城市供水改扩建项目:总投资3200万元,其中申请到国债资金1600万元;其余1600万元资金以自筹和申请银行贷款方式筹集。2004年已投资1400万元完成了老城区30公里供水管网的改造工程。今年,计划投资1800万元完成其余供水管网的改造工程,现已着手全面实施。我市供水企业于2000年实施了改制,现为民营股份制企业。

污水处理项目:总投资5835万元;其中利用芬兰政府贷款3535万元购买了全套进口污水处理设备及环境监测设备;申请到国债资金2300万元。项目建设用地3万平方米,于2001年8月开工建设,2003年10月底竣工,现已试运行。上半年,已投资5万元完成了部分中水管网铺设工程;投资3万元完成了五道桥下水管网的改造工程、投资15万元完成了工业区至污水处理厂部分下水管网的建设工程;投资5万元完成了污水处理厂庭院绿化工程,该项目的其他后续工程正在着手实施,争取年底实现投产目标。

生活垃圾处理项目:总投资2795万元。其中申请到国债资金800万元,其余1995万元资金以自筹和申请银行贷款方式筹集。2003年和2004年已投资1150万元完成了车辆和设备的购置工作及部分土建工程。2005年,计划投资1645万元完成厂房、库区及其他土建工程,目前正在实施。鉴于该项目投资大,而我市财力又十分紧张,我市于2004年又申请了800万元国债资金,现已报请到自治区计委和建设厅审批。

集中供热项目:总投资7860万元。其中申请到国债资金2000万元;其余4360万元以招商引资方式引进新疆庆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004年已投资6360万元完成了该项目的一期工程并实现了2004年冬季全市74万平方米集中供热。今年,计划投资1500万元完成集中供热一级、二级管网的建设和改造工程,争取实现全市集中供热,现已着手全面实施。该项目于2004年实施了企业改制,现为民营股份制企业。

天然气项目:总投资7300万元。此项目为招商引资工程,引进***市***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来我市投资建设。2003年和2004年已投资治理发愣功0万元完成了16公里长输高压管线及40公里城市中压管道的铺设工程;完成了天然气调压门站、加气加油站及部分庭院和入户工程。目前我市已有1000多户居民用上了环保节能的天然气。今年,计划投资2600万元完成7500余户居民的天然气入户工程,现已着手全面实施。该项目为民营股份制企业。

城市公共交通:该项目为民营股份制企业,拥有45辆客运公交车,5条公交线路,能实现年产360万元,上缴利税26万元。

2、实施特许经营情况

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在研究实施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方案,制定监督及管理等一系列措施。

八、支持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发展的具体措施

工业区建设,对于繁荣经济、发展城市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扩大城市规模,而且可以解决就业、增加税收、带动

二、三产业发展。2005年,我市把工作重点投入到工业区的配套设施建设中,为其修好道路,铺平人行道,装亮路灯,搞好绿化,接通自来水,保障下水通畅,并协调电信、电力、热力等部门搞好通讯、电力、热力建设,为工业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提供良好的硬环境,争取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今年以来,我们虽然各方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今后我们将虚心接受各位领导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加大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力度,争取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开创我市建设事业新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推荐第9篇:城市建设工作汇报

耀州区城市建设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近年来,耀州区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城建工作,以打造中心城区为目标,按照“改造设施,完善功能,控建增绿,提升品位”的总体要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味,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区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五年间累计投资达到1.8亿元,目前建成区面积达到7.27平方公里,规划控制面积13.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8.41 万人,城市道路建成总长35公里,主干道红线宽度30—40米,城区绿化面积达2.29平方公里,绿化覆盖面积2.75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68平方米,铺设天然气管道8公里,城区环形照亮网络6公里,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呈现出起点高、力度强、投入多、速度快、质量优的良好态势,打造了“特色城市、靓丽城市、整洁城市、生态城市”的新名片,改善了人居环境,构建了和谐靓丽新耀州。

一、加强规划编制,科学定位城市建设发展方向

高起点规划是建设高品味城市的前提,近年来,我区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规划作为引领科学建设的龙头,认真贯彻执行《城乡规划法》,按照整合资源、优化功能和统筹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投资100万元编制了耀州城区分区规划,确定了“以

- 1

美、功能完善的美丽城市。

(一)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完成了城区主次干道提升改造、支巷道路面硬化、人行道整修、休闲广场建设、给排水、供气等城市基础设施100多项,实施了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强弱电、通讯线路下地,雨污分流,形成了“两纵五横”城市路网格局。其中投资1800多万元,先后建成了永安广场、西广场、北广场、原外事办广场等32000平方米的城市休闲广场,其中占地3.2公顷的永安广场是目前区内最大的文化、休闲、娱乐式广场,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比较舒适的活动场所;完成永安北路、华原路、210国道城区段道路创卫工程、文营西路、里仁路、民权路、城隍庙路、学古路、民主路、风景路、锦阳路、210国道、团结桥、药王路西段等市政道路改扩建,改造总里程达9公里,实施了城市北部截洪工程,全面翻修改造了城区人行道,结束了主干道路坑洼不平的历史,城区路网得到进一步完善;新建改建城市公厕29座,垃圾中转站4个及城中村公厕20座,垃圾屋31座,;大力实施天然气入户工程,制定印发了关于对天然气用户初装费补助的通知,完成了天然气入户1400;同时大力实施亮丽工程,完成了城区沿街建筑的泛光照亮,设置各类建筑物照亮射灯187个,安装LED夜景照亮灯带20000米;完善了城市照亮设施,共安装城区路灯500盏,景观灯356盏,形成了城区6公里的环形照亮网络,城区白天绿意怏然,夜晚灯光

- 3

承历史和保护风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以规划指导改造,完成了旧城改造的调查汇总工作,并确定民主路北段、民主路南段片区、食品公司片区、药王生态园片区、花园饭店片区、机械城片区为近期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目前食品公司片区已申办完土地、用地规划等手续,正在进行地基处理,民主路南段片区已完成片区修建性详规编制工作,正在进行旧建筑物拆除,民主路北段片区已完成改造方案的初步设计及旧建筑物拆除工作,正在进行通信线路迁移,其他片区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我区旧城改造工作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已成为提升城市品位、展现耀州新形象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在积极筹措建设资金的同时,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有力地促进了我区的城市建设。我区的集聚吸纳、辐射带动作用和服务功能得到增强,广大市民比较满意。虽然我区的城市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城市规划的实施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城中村改造步伐缓慢,城市建设用地的详规跟不上发展的需求。二是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有限,加之我区底子薄,城市建设管理资金严重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创新管理机制,城市面貌不断改观

随着耀州区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的新思路,按照四个转变的要求,不断创新管理理念,改善管理手

- 5

活动。

(二)加强城市管理,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我区将进一步把“三创”工作和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动员全社会参与城市管理。同时积极探讨市政基础设施及园林队伍运行新机制,加大对城区主街道及居民小区的城市硬化、绿化、亮化力度,提高城区亮丽工程建设档次,营造“洁、亮、绿”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

(三)拓宽筹资渠道,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

一是加强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为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深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多元化改革,拓宽融资渠道,由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做为投资人组建了铜川市耀州区 诚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承担项目融资、运作和建设任务,采取融资与建设并举,投资与运作结合的工作方式,积极筹措资金,有效地缓觖了我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紧张的局面。

二是树立新的经营城市理念,确立土地招标拍卖和收购储备制度,积极筹措城建资金,每年都为城市建设集聚了一定的资金。近两年我区通过加大土地招标拍卖力度,共筹集城市建设资金近2亿元,同时也有力的促进了旧城改造工作。

三是向上级和行业主管部门积极争取资金,补助城市建设资金的缺口,用于项目的启动和建设。

总之,我们虽然在城市建设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

- 78 -

推荐第10篇:浑南智慧城市建设

浑南新区创建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规划纲要中提出,建设智慧浑南,要分三个阶段,进行“10146”工程建设,即一期重点建设“十大工程”,二期重点建设“一个中心、四大工程”,三期实施“六大战略工程”,力争五年内建成全国首个智慧新城。

第一阶段:

打造“绿色、科技、人文”全运会

主要内容:重点建设“十大工程”

实施时间:从2012年12月到2013年8月全运会前

“十大工程”之1 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工程

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是智慧浑南信息化基础支撑平台,平台包括基础信息,即人口、法人、地理空间、宏观经济“四大库”和建筑物库及物联网库的建设;还包括时空信息承载平台、城市运营平台、云计算服务等相关内容的建设。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将对智慧浑南的信息化项目统一的运维管理和服务提供支撑。

“十大工程”之2 智慧交通工程

建设内容包括:智能公交系统、电子车牌、LED路灯节能系统、电子围栏、智能停车场管理、智能泊车、车载智能终端等应用;服务于浑南新区交通、物流等方面的应用。其目标是改善交通治理、微交通循环,提升宜居城区出行便利指标。

“十大工程”之3 智慧安保工程

建设内容包括:城市公共安全防控系统、行政应急预警智慧系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系统、室内定位、交通流量控制等。智慧安保项目先期服务于全运会,制定全运会期间信息服务保障的各种方案和预案,确保赛事的正常举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之后服务于浑南新区城市安全与保卫,通过完善无线宽带专网和应用,实现对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方面的高效管理。 “十大工程”之4 智慧市政工程

建设市政设施监控管理平台,对道路、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暖等市政设施进行实时状况监测,收集实时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利用技术提升城市功能。建立市政综合“十大工程”之5 智慧全运村工程

采用先进的物联网系统、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安保监控及防盗系统、智能卡系统、车库管理系统等,实现全运村的高效安全管理。建设全运村内智能信息服务系统,利用多种手段,提供运动员、官员、媒体、志愿人员等相关人员所需的公共信息,包括场馆、赛事、出行、生活信息等。

“十大工程”之6 智慧健康工程

将所有的医院信息、中医药行业信息、卫生局及医院等网站信息、卫生厅、体检中心的健

康档案等信息全部进行归类并展现给市民,由市民自主选择,制定个性化服务套餐,使每个市民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私人医生。

“十大工程”之7 智慧社区工程

利用物联网等技术,对社区安全、卫生、生活服务进行智慧管理提升;对社区居民健康管理,采集居民的个人健康数据,及时有效管理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健康追踪。提供智能家居服务,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帮助家庭与外部保持信息交流畅通。“十大工程”之8 智慧城管工程

基于城市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利用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高速光纤宽带网络、物联网等信息和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GIS/3D/多媒体等高性能数字技术,积极探索城市智慧化的发展途径,最终实现一个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全过程监控督办、分析决策、视频监控、应急联动、联合指挥调度等多位一体的智慧化、全覆盖、全流程的综合性城市管理系统。

“十大工程”之9 智慧政务工程

建立政府协同办公及公文交换系统,支撑政府办公业务流转,实现文件、信息、资料、报表等的交换。统筹政务门户网站建设,建立政府内部门户网站和对外服务网站群,实现信息服务和信息公开和信息交互。建立行政审批及电子监察系统。

“十大工程”之10 智慧城市展示体验中心工程

以现有浑南新区规划馆为基础,扩展建设智慧城市展示体验中心,展示各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技术,描述未来智慧城市基本建成后的场景,让参观者能切身体验感受到智慧系统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改变。

第二阶段:

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商”智慧新城

主要内容:建设“一个中心、四大工程”

实施时间:从2013年到2015年

“一个中心”

智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中心

将区城管局业务和区行政执法局业务合并,成立新的区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业务管理队伍,将区内城管、交通、国土、环保、水利、公安、消防等各类执法队伍联合执法,建立网格化管理模式,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服务。

“四大工程”之1 云计算服务工程

云计算服务项目是智慧浑南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之一,主要提供应用即服务(SaaS层服务)、

平台即服务(PaaS层服务)、数据即服务(DaaS层服务)、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层服务)。

“四大工程”之2 智慧信息服务工程

为城市各主体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对多源、多时期、多尺度信息进行收集,并集中整合处理,通过数据存储挖掘分析,利用多种终端模式,给公众企业等提供智慧的信息服务。 “四大工程”之3 智慧楼宇服务工程

建设内容包括:楼宇对讲系统、楼宇可视对讲系统、可视门铃系统、对讲门铃系统、楼宇对讲门建设、小区对讲系统建设、智慧家庭建设、智能家居建设、智慧物业建设等,从而提升楼宇智能化水平和居民生活便捷性。

“四大工程”之4 物联网产业服务工程

着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努力搭建物联网平台。促进信息传感设备、射频识别(RFID)装置、二维码技术、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技术等产业发展,建立以物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服务新业务模式。

第三阶段:

建成沈阳经济区核心区

主要内容:通过产业升级、现代农业、文化创意、城乡统筹、创新驱动、民生发展“六大战略”,打造建设浑南新区“区域智慧信息中枢”的地位,创造健康浑南、生态浑南、幸福浑南。

实施时间:从2015年到2017年

现代商贸

打造具有国际特色现代商贸体系,以区主导产业的商贸服务需求为导向,提升区商业功能等级和服务水平,重点发展现代商贸、金融保险、康体休闲等产业。

现代农业

对农业植入现代高科技技术,通过信息手段,推动建立农产品溯源系统,掌握农产品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全程跟踪,保障农产品安全;打造农业旅游观光区,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文化创意

依托本地区已有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推动动漫、传媒、艺术创作等产业发展,加快文化创意建设。

智慧物流

建立物流商品交易平台,推动供应链一体化网上商业活动发展;基于物联网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智慧医疗

完善多级医疗体系,从社区医院到综合医院,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和

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实现健康信息动态更新;建立医疗卫生信息及共享系统,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联互通。

第11篇:天水智慧城市建设现状

智慧天水

甘肃电信与天水市政府签订“数字城市”合作协议 2011年5月,天水市政府与甘肃电信签署了“数字城市”合作协议,在“十二五”期间,甘肃电信将持续投入6亿元资金,扩大天水市基础信息网络、电子政务、数字城市、平安城市、数字企业、数字校园、交通物流、旅游信息化、医卫信息化、农村信息化等10大类、50个信息化项目建设和应用规模。到2015年,建成全省“东翼”的中心信息枢纽和关中天水经济区西端的重要区域性信息枢纽,服务天水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天水市政府与中国联通签订“智慧天水”项目

2012年10月18日,天水市政府与中国联通甘肃省分公司在华辰大酒店签订“智慧天水”项目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推进“智慧政务”“智慧民生”“智慧产业”建设,全面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水平,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实施“信息惠农”工程以及提高应急通信保障水平等方面开展合作。

据悉,智慧城市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把城市中分散的、各自为政的信息化系统、物联网系统整合起来,提升为一个具有较好协同和调控能力的有机整体,是以技术、产业、人文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此次中国联通甘肃省分公司将把天水市作为业务发展的重点地区,进一步加大在天水的投入力度,运用联通WCDMA网络优势和全业务优势,推进各类应用项目建设,并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促进全市各类传统产业转型,

推动“数字天水”向“智能天水”过渡。

“智慧天水”项目合作协议的签订,对促进天水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必将提升天水市信息化发展水平和信息产业规模,为天水市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电子政务效能,扩大对外开放提供可靠的现代信息技术支撑。

天水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三大区域之内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是,我国在建的智慧城市数量就已达69个,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三大区域的智慧城市数量占据了总数的59.4%。另外,武汉城市群、成渝经济圈、关中-天水经济圈等中西部地区也已经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天水市建设智慧城市研究》

天水市电子政务网2007年10月12日正式开通

整体投资400多万元、覆盖全市两区五县的天水市电子政务网10月12日上午正式开通运行,这标志着天水市政务信息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天水市电子政务网应用平台主要由“政务外网”、“政务内网”和省、市、县视频会议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政务外网”,即新改版的天水市门户网站,是市委、市政府与各部门、各县区政府在互联网上发布政务信息和提供服务的综合平台。该网站主要设置了新闻、政务信息、便民服务、应用功能四大功能区,开设了12个一级栏目,200多项行政审批、便民办事服务事项,可提供500件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政务内网”,即服务政府机关内部的公务员电子政务网,可实现政府办向70多个市直部门发文和四大班子之间的文件交换,从而保证了政府的各项决议、重要文件在第一时间送达到各关联单位,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促进了政府从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快提升信息化水平

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推进通信网络基础建设。积极开展两化融合试点,从区域、行业、企业三个层面全面推进两化融合,确保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取得突破,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

1.实施“数字天水”战略,加快推进3G网络建设优化,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加快构建宽带移动、融合泛在、安全可靠的新一代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信息通信普遍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各类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加强统筹协调,推进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手段和力量建设,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体系,切实提升保障能力。

2.从区域、行业、企业三个层面全面推进两化融合,开展区域两化融合试点,力争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取得重大突破。认真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意见》规定的税额抵免、资产折旧等优惠政策。优先扶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重点技术改造与创新项目、示范工程、软件行业发展、平台建设、关键技术开发与推广项目。

天水市信息化基本情况

全市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目前,光缆、宽带(多媒体)数据网、广播电视网络覆盖全市所有县(区)、乡镇和大部分行政村,形成了以光纤传输为主、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能承载各种通信业务和数字电视的信息传输网络。建设光缆线路总长度25700公里,互联网出口总带宽达到 75G,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2.8万户,电话用户数213.8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45.6万户,移动电话话用户168.2万户。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5.2%和89.6%。

信息化在工业、农业、教育、医疗卫生、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应用逐步扩大,全市电子政务专网基本建成,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效果愈加明显,信息化基础数据库建设开始起步,空间地理基础信息数据库、法人单位数据库等部分重点基础性数据库建设正在实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逐步深入,已初步形成全市信息化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企业信息化认识明显提高。全市大多数企业坚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看待,把企业信息化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紧密结合企业实际, 坚持认识到位、决策到位、措施到位,从解决企业最突出的问题入手,注重实效,保证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企业的信息化普及应用范围明显提高。一是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和内部局域网。具抽样调查,全市“10强50户”企业中80%的企业都建有网站,除了作为企业宣传、信息发布外,部分企业还开展了电子商务和在线服务;有46%的企业建有办公自动化系统,86%的企业建有财务管理系统,55%的企业建有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各个系统的信息都在局域网上互联共享,形成了工作合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企业普遍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产品数据管理(PDM),随着PDM系统的应用不断深化,PDM系统与管理资源计划(MRPII)系统的集成,与三维CAD的结合,使企业达到设计与制造一体化的建设目标,使PDM系统在研发部门发挥了极大地作用,为企业的知识积累,技术创新提供了基础平台。三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行业重点企业使用数控设备,以产品数据管理(PDM)资源为依托,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为工具,做到了从概念设计、变形设计、到分图生成、任务分配、以及执行监控的一体化,提高了加工精度及原材料的利用率。四是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大大增强了企业对市场销售的控制和管理。

企业信息化应用效果显著增强。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流通中,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了资源,加快了资金周转,降低了库存和生产成本,促进了生产水平的提高和效益利润的提高,实现了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生产方式创新和市场营销的创新, 提升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天水市信息化的主要做法

政策引导,助推信息化。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意见》、《关于振兴装备制造业促进工业经济提速发展的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天水装备制造业实施方案》、《关于继续深入实施“10强50户”工程的意见》、《天水市工业强市奖励办法》、《天水市推进县区工业经济发展考核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扶持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政策措施。确定每年用于工业发展的财政扶持资金达1000万元。落实兑现“三线调迁”企业退税、出口创汇退税、技术改造项目贴息、技术创新项目补助等导向性扶持政策。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为推进企业持续稳定较快发展和全市信息化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

战略合作,加快信息化进程。2009年以来,天水市政府分别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和中国电信甘肃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行业联动、企业实施”的原则,在未来五年内,甘肃移动将投资7.3亿元、中国电信甘肃公司将投资6亿元用于天水各行业信息化建设,将有力推进全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共服务、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信息产业提升等领域的发展,大大提升天水信息化发展水平和信息产业规模, 为全市实现产业升级,加快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2010年初,天水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正式实施,天水市委、市政府整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工业经济管理职责,组建天水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进一步理顺工业经济管理体制,增强了工作合力,使调整后的职责更加有利于统筹、指导、服务全市工业和信息化的协调发展和工业强市战略的有效推进,有利于深化企业改革,加快项目建设,加快信息化进程,促进全市工业经济跨越式科学发展。

突出重点,有序推进信息化建设。多年来,天水市工信委着力推进信息技术在重点行业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技术改造、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等关键环节的应用,重点推动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不断提升企业生产经营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和协同化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大幅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了企业平稳较快发展。一是把信息化与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扶持新兴产业结合起来,积极引导企业在优化结构、降低能耗等方面,加快推进产业升级。二是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重点行业领域的应用。支持企业依托现有工业基础,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大幅度提升企业装备水平,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建筑材料、医药食品等优势产业,不断提高发展水平。三是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开展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坚持把深化产学研结合,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现实途径,针对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需求,鼓励企业与省内外科研院所结成技术合作联盟,加快技术创新成果转换步伐。目前,由天水星火机床有限公司联合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天水锻压机床有限公司、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天水二一三电器有限公司等11家知名院校、科研单位和骨干企业,共同成立了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提高数控机床产业的技术创新、技术装备以及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能力,提高天水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天水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项目带动,促进信息化建设。积极组织企业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的信息化项目,进一步加大项目申报工作力度,努力争取国家更多的资金支持,切实推动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目前,已为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成电路高端封装高技术产业化等11户的12个项目争取到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资金6739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6664万元,省上补助资金75万元。今年上报的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20160万元铜线键合集成电路封装工艺升级及产业化项目和天水华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8500万元的IC引线框架产业基地建设项目2个项目已列入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计划,争取到国家投资1240万元。同时,2009年上报的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20000万元的DFN型微小形集成电路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列入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2010年第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争取到国家投资540万元。二是积极做好项目储备。经认真筛选,组织上报了总投资54.03亿元的天水华天电子科技产业园、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SPARK++智能数控系统等24个项目,已列入甘肃省“十二五”信息化发展重大项目,为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习培训。一是邀请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信息化规划与政策专委会副主任、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新民,就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作了题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背景下的企业竞争力》的专题报告;二是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超威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了“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CSIP-AMD集成电路人才专项培训”;三是组织相关电子信息企业人员参加在嘉峪关市举办企业信息化战略变革与ERP技术应用高级研修班。学习培训活动为推广先进信息技术应用,提高企业研发设计水平和生产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第12篇: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四大\"智慧\"

要实现智慧城市就要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综合利用信息、知识、经验等资源和智能技术,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让城市居住环境更宜人。智慧城市运营商贝尔信指出,智慧城市的重点内容包括:夯实智慧基础设施、实施智慧运行、开展智慧服务、发展智慧产业。

(一)夯实智慧基础设施

通过建设高速宽带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同时推进智能交通、智能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高度一体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积极推进“三网融合”,鼓励各方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积极与市政管理等部门沟通,利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实现对城市井盖路灯、地下管线、景点景观、建筑设施等城市部件的信息采集和运行监测。

(二)实施智慧运行

通过加强物联网、云计算、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在城市运行中的应用,实现智慧城市运行监测和智能安保应急,提高政府精准管理能力,使城市运行更加安全高效。建立智能信号控制系统,在街道路口安装传感网络,自动监测车流量和车速,实现交通信号灯根据车流状况自动优化调整,提高道路交通的自适应能力。利用物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加强对食品药品、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的全过程动态监控。

(三)开展智慧服务

通过实施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能金融、智能社区、智能家庭等一系列智慧应用,使城市服务更加及时便捷,有效提高市民的满意度,真正将城市发展的成果惠及大众。

智慧服务是智慧城市的普惠基石。一要整合政务资源,促进业务协同,提供优质的智慧政务服务;二要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共享;三要打通分散独立的各类社保系统,提高为民服务效率;四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驱动,实现医疗管理与服务的全程智能;五要智慧化管理社区多种元素,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四)发展智慧产业

基于重点领域的智慧应用体系,全面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自主创新、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是国内主要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长期目标。具体包括建设数据完备、高度共享的公共基础数据共享服务体系,对城市进行全面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的城市运行体系,具有智能分析识别功能的公共安全体系,全流程全覆盖的社会管理体系,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以电子商务、数字内容等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信息资源、业务流程、服务及人员高度协同的电子政务体系等。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和长期性工程,重点工作还有:消除部门间、行业间、地区间的数字鸿沟,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制,正确评估安全风险等,通过基础设施智能化、城市运行感知化、城市管理网格化、社会服务精细化和高端产业融合化等路径逐步全面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

第13篇:智慧城市建设调研提纲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调研表

调研对象:联系人姓名:联系人电话:联系人邮箱:

2014年7月

调研表

一、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

(一)保障体系

1.编制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及实施方案

2.成立专门负责智慧城市创建的领导组织体系和执行机构 3.编制保障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行的政策法规。 4.智慧城市建设的经费规划和保障措施。 5.智慧城市的运营主体,是否建立运行监督体系。

(二)网络基础设施

1.无线网络的覆盖面 ?% ,速度 ?MHz/s 2.包括光纤在内的固定宽带接入覆盖面 ? % ,接入速度 ?MHz/s 3.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和使用情况。

(三)公共平台与数据库

1.建设城市基础空间数据库、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基础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建筑物基础数据库等公共基础数据库。评价? 2.建设能对城市的各类公共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交换的信息平台 3.制定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的保障措施,是/否有效

二、智慧建设与宜居

(一)城市建设管理

1.编制完整合理的城乡规划,制定道路交通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等具体的专项规划。

2.建有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成基于国家相关标准的数字化城市管理

1 系统,建立完善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3.制定建筑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和落实房产管理的有效政策。4.采用遥感等技术,提升园林绿化的监测和管理。 5.采用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 6.采用信息技术,提升城市建筑节能的工作水平。

7.制定有效的政策,并结合信息技术,提升城市绿色建筑的水平。

(二)城市功能提升

1.采用信息技术,对从水源地监测到龙头水管理的整个供水过程实现实时监测管理,制定合理的信息公示制度,保障居民用水安全。2.生活、工业污水排放,城市雨水收集、疏导等方面的排水系统设施建设情况(?),采用信息技术提升其整体功能的发展状况(?)。 3.城市节水器具的使用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情况( ?),采用信息技术提升其整体水平的发展状况( ?)。

4.城市清洁燃气使用的普及状况( ?),采用信息技术提升其安全运行水平的发展状况( ?)。

5.社区垃圾分类的普及情况及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采用信息技术提升其整体水平的发展状况( ?)。

6.冬季供暖设施的建设情况是( ?),采用信息技术提升其整体水平的发展状况( ?)。

7.城市各类照明设施的覆盖面是( ?)和节能自动化应用程度( ?)。 8.实现城市地下管网数字化综合管理、监控,采用三维可视化等技术提升管理水平。

三、智慧管理与服务

(一)政务服务

1.本地(是/否)建成支撑政府决策的信息化手段和制度。2.通过( ?)、( ?)等途径,主动、及时、准确公开财政预算决算、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 3.本地实现政务门户网站的网上办事的功能。

4.建立各级各类政务服务平台的联接与融合,建立上下联动、层级清晰、覆盖城乡的政务服务体系。

(二)基本公共服务 1.制定合理的教育发展规划。 2.建设了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等措施。

3.建设信息服务终端,提高目标人群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服务的便捷程度。

4.建设信息服务终端,提高目标人群享受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基本养老服务和优抚安置等服务的便捷程度。

5.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和终端服务,保障儿童、妇女、老人等各类人群获得满意的服务;建立食品药品的溯源系统等措施,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供应。

6.采用信息技术促进公益性文化服务。

7.通过信息化、个性化应用开发,提升残疾人社会保障、基本服务的水平,提供健全的文、体、卫服务设施和丰富的服务内容。8.采用信息技术,提升廉租房、公租房、棚户区改造等方面的服务水

3平。

(三)专项应用

1.开展城市整体交通智慧化建设,若是,请对公共交通建设、交通事故处理、电子地图应用、城市道路传感器建设和交通诱导信息应用等方面运行情况评价( ?)。

2.开展城市能源智慧化管理及利用建设,若是,请对智能表具安装、能源管理与利用、路灯智能化管理等方面建设情况评价( ?)。 3.开展城市环境、生态智慧化管理与服务建设,若是,请对空气质量监测与服务、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与服务、环境噪声监测与服务、污染源监控、城市饮用水环境等方面建设情况评价( ?)。 4.开展城市国土资源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化建设,若是,请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土地资源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地籍管理等方面建设情况评价( ?)。

5.开展城市智慧应急建设,若是,请对应急救援物资建设、应急反应机制、应急响应体系、灾害预警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应急指挥系统等方面建设情况评价( ?)。

6.开展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智慧化建设,若是,请对城市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平安城市建设等建设情况评价( ?)。

7.开展物流智慧化管理和服务的建设,若是,请对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智能仓储服务、物流呼叫中心、物流溯源体系等方面的建设情况评价( ?)。

8.开展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便捷化、智慧化,若是,请对社区

4 服务信息推送、信息服务系统覆盖、社区传感器安装、社区运行保障等方面的建设情况评价( ?)。

9.开展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和环保节能的建设,若是,请对家居智能控制,如智能家电控制、灯光控制、防盗控制和门禁控制等,家居数字化服务内容,家居设施安装等方面的建设情况评价( ?)。

10.实现一卡通、手机支付、市民卡等智慧化支付新方式,若是,请对支付终端卡设备、顾客支付服务便捷性、安全性和商家支付便捷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建设情况评价( ?)。

11.实现城市金融体系智慧化建设与服务,若是,请对诚信监管体系、投融资体系、金融安全体系等方面的建设情况评价( ?)。

四、智慧产业与经济

(一)产业规划

1.制定城市产业规划,若是,请对完成情况评价( ?);编制围绕城市产业发展、产业转型与升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规划,若是,请对其实施情况评价( ?)。

2.城市创新产业投入,若是,请对产业转型与升级的创新费用投入,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投入等方面评价( ?)。

(二)产业升级

1.城市为产业发展,产业转型与升级而实现的产业要素聚集情况( ?),增长情况( ?)。

2.在实现城市产业升级过程中,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情况( ?)。

(三)新兴产业发展

1.支撑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环境、科研环境、金融环境及管理服务状况(?),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以及在城市整体产业中的水平状况( ?)。

2.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状况( ?),发展环境状况( ?),发展水平及投入等状况( ?)。

3.反映城市其它新兴产业的发展及提升状况(?)。

第14篇:无锡智慧城市建设学习体会

无锡智慧城市建设学习体会

无锡是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该市依托区域优势、瞄准民生价值、坚持自主创新、打破信息孤岛,形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无锡模式”。《新华社智库》为我们整理归纳了无锡建设智慧城市的动态和做法,并对“无锡模式”做出了具体分析,特色明显、导向鲜明,对于我区建设智慧城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无锡智慧城市建设经验总结

(一)因地制宜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无锡是我国半导体和微电子的发源地,在信息化基础领域拥有雄厚的实力。在推进智慧城市过程中,无锡依托强大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物联网产业优势,积极推动物联网技术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建设具有无锡特色的智慧城市。

(二)注重信息基础设施和民生服务

近年来,无锡大力推进“无线城市、光网城市、宽带提速、三网融合”四大工程建设,全市信息通信网络基本实现了宽带化、数字化、光纤化和广覆盖以及“百兆到户、千兆到楼、T级出口”的目标,大大推动了无锡智慧城市建设。

无锡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民生价值为导向,强化信息惠民,《智慧无锡建设三年行动纲要》将“惠民”作为首要宗旨。通过民生服务云、社区智慧显示屏、免

- 1资源高度聚集的产业集群,建成国内先进、全球有影响力的智慧城市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和国家创新型城市。

无锡在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将物联网技术示范应用覆盖交通物流、城市管理、医疗健康、文化教育、社区养老等多个领域,力争到2016年实现物联网产业收入超3200亿元。

二、我区智慧城市建设情况

我区是全国首批、苏北首家智慧试点城区,也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微城市”试点城区。2014年,我区紧紧围绕创建任务书和顶层设计规划方案,进一步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基础设施能级,拓展基础资源共享应用,突出抓好“微城市”建设。

(一)抓基础建设,通信网络设施更加完善。以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承载能力为核心,坚持“基础先行、适度超前”的原则,大力实施宽带城市、无线城市和4G网络等三大工程,推进各类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的整合共享。

一是光纤宽带覆盖工程全面推进。目前全区新建小区全部实现光纤到户,农村实现宽带入村。二是“WiFi城市群”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完成新建22个WiFi热点,累计开放60个WiFi热点。三是加快推进4G网络建设,基本实现南环路以北区域4G信号全覆盖。四是推广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在新区102平方公里范围内,率先实现移动基站共建共享,即各大运营商不各自为“站”,由其中一家运营商按全

- 3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控药店使用医疗卡情况,及时发现是否存在医疗卡套现、违规骗保等行为;智慧农示园完成网上交易平台一期建设,为涉农产品买卖双方搭建规范、公正、便捷、安全的第三方交易平台。

二是智慧工程管理、智慧教育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进程。智慧工程管理完成建筑业企业信用管理平台和LBS建设工程现场考勤管理平台建设,已启动新区建筑工程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智慧教育已完成教育管理应用服务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网站群、学校网站群、教育城域网等的设备采购工作,正在进行软件编写调试;智慧社区完成了香苑西园试点小区建设,正在进行4个安置房健康小屋建设;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已完成平台、电子报批系统和数据库建设等核心工作,正在进行硬件设备采购;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已完成数据中心和系统建设,我区绿色示范区内建筑将改造接入平台实现能耗动态监测。

(四)争创国内首个“微城市”试点。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我区发现,智慧城市不能在有限时间内切实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2014年初,我区和住建部城科会共同提出,在聚龙湖周边4平方公里范围内建设国内首个“微城市”试点。5月份,我区和住建部城科会、软通动力公司成功签约《城南新区“微城市”试点三方协议》,力争将我区“微城市”试点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微城市”发展典范。

- 5设;进一步探索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统一建设4G基站二期项目,扩大4G网络覆盖范围,提高4G网络服务水平。通过推动宽带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和支撑我区信息消费水平,探索信息消费在金融、交通、医疗等领域新发展。

第二,注重民生领域,打造智慧应用体系。以医疗、教育、交通等重大民生领域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全区范围内重点智慧应用体系建设。落实到具体项目上,体现在:智慧健康要借助城南医院建设智慧健康平台和远程医疗系统,实现区域内“医院—卫生服务中心—健康小屋”三级医疗系统的信息资源共享和远程医疗服务;智慧教育建设城南新区智慧教育系统,建成教育管理应用服务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网站群、教育城域网等功能模块,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智慧交通继续推进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公共交通服务平台以及停车诱导系统建设,充分整合交通信息资源,构建一体化的交通管理和服务体系。

第三,跨部门联动打破信息孤岛,提升管理能力。推进市级政务云计算中心建设,不断提升政务云计算中心的支撑服务能力。以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库为支撑,以城市公共信息平台为载体,打造全区统一的政务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促进各部门资源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

将物联网技术融入城市建设,建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GIS)管理平台,通过数字化、网格化管理手段实时地、

- 78 -

第15篇:城市建设工作汇报(优秀)

城市建设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自治区建设厅调研组来我市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我市城市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激励。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调研组*书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调研组开展调研的相关内容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市地处**山北麓、****盆地,是自治区西部大开发扶优扶强、优先发展县(市)之一。全市区域总

面积**万平方公里,辖**镇、**乡、**个牧场、1个林场、5个街道办事处,共有行政村***个、农牧业队**个,总人口21万人。全市拥有可耕地面积***余万亩,已耕地95万亩,水土、光热、矿产、旅游等资源丰富。

多年来,**各族人民前赴后继,创业不止,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市),自治区最佳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等荣誉。农业上已建成国家和自治区优质*基地、粮食基地和畜牧业基地。工业上基本形成煤炭、电力、水泥、经济、啤酒、番茄制品、粮油加工等门类比较齐全、结构趋向合理的工业体系。工业园区建设与管理进一步规划,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特别是在石化产业、煤电项目建设、棉花资源整合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商贸旅游、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税务、非公有制经济都得到较快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200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

一、

二、三产的结构比例为,其中:一产**亿元,增长;二产*亿元,增长;三产**亿元,增长。;实现本级财政收入**亿元,增长2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元,同比增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亿

元,增长10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20。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元,同比增长***元。

2005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增长,三次产业比为34:38:28。其中:第一产业**亿元,增长;第二产业**亿元,增长;第三产业***亿元,增长;财政收入达到**亿元,增长1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亿元,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争达到**亿元,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新增就业岗位33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以内。

二、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实施情况

1、为认真落实自治区3月1日召开的抗震安居工作会议精神,我市于2005年3月25日召开了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传达了自治区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工作,并与20个乡(场)镇一把手签订2005年《**市城

乡抗震安居工程责任书》,将今年农区***户、城区***户的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层层分解到乡(场)镇及相关部门。各乡(场)镇结合自身实际与村(队)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分解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各村(队)根据农民的建房要求和经济能力,同建房户签订建房协议书,层层落实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截止目前,农区已签订抗震安居工程建房协议近400户,开工建设抗震安居房近200户;城区今年的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也呈现良好势头,今年开工新建的392套抗震安居房,加上去年建的***套,共有***套安居房将于今年年底竣工。**公司100套解危解困平房住宅建设现开工21户。为使城乡抗震安居工程的各项工作更加细化、量化、便于操作,我市结合年度任务和责任内容,制定了《**市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任务考核实施细则》,按照《实施细则》的要求,将对全市各个乡(场)镇的领导进行全面的考评、打分,把考评结果作为

文明单位年度验收和单位领导述职、选拔任用的依据。同时,结合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工作制度,把抗震安居办工作人员的工作也进行了细化,实行分片负责制,定人定点,定点到户,谁负责的地方出了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

2、按照“建一户成一户”的原则,始终坚持以质量为核心,在工程质量管理上,严把“两个不准”、“三个关口”。力求做到不让一个建房户在管理上失控,下派工作人员,做好施工一线的跟踪服务,使每一个施工队都处在严格的监督下进行施工。特别是针对长期以来农村建房的无序状态,避免造成人力、财力、资源上的浪费,下发了《关于村镇建房实施“一书一证”发放管理工作的通知》。自今年起,在全市农牧区范围内,严格执行“一书一证”发放管理制度。农牧区新建、改建、扩建住房,首先以书面形式向所在村队提出建房申请,核发《农村建房选址意见书》,再经当地抗震安居办对户型、是否抗震、施工队的资格、建房材

料的选用审查后,发放《施工许可证》开工建设,否则一律不得开工建设。每月下派工作组巡回农村建筑施工工地,对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进行巡查和监督,对新建的抗震安居房进行认真的技术指导,严厉查处施工中偷工减料、以劣充优、12全文查看

第16篇:某市城市建设工作汇报

一、XX市城市建设基本情况

全市辖6个城镇街道办事处、2个建制镇、4个苏木(乡)。总面积1478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29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17.7万人,含蒙、汉、回、满、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17个民族,其中城市人口14.9万多人。是一个以BB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素有“草原明珠”的美誉。

~年全市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5.51亿元,增长5%。市属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6.84亿元,增长18.1%。财政总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完成10328万元,增长21.6%;地方财政收入8229万元,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6008元,增长12%,完成计划的104.49%。牧民人均纯收入完成2759元,较去年下降7.8%。

XX市自1983年建市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逐步扩大,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特别是1997年以来,XX市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仅1999年—~年四年间累计投资(不含社会投资)就达1.2亿,年均投入建设资金3000万元以上,市政基础设施逐步配套成型,各项功能日臻完善,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投资环境得到很大改观。目前,全市市区共有主次干道12条,黑色路面61.666公里,硬化道路89.52万平方米,道路硬化率达到78%;绿化面积417.9公顷,人均拥有公共绿地6.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26.3%;建有垃圾转运站20座、垃圾填埋场1座、粪便无害化处理场1座,清扫保洁面积达到90万平方米,日处理垃圾216吨,基本保证了日产日清;安装路灯2933盏,亮灯率达到98%以上;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90万平方米;铺设污水管线71.97公里,日排水7625吨;铺设管径75以上给水管网98公里,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8%,日供水2万吨;开通6条城市公交线路,建公交站点168个,实现了各条线路双向循环对开。占地22万平方米的七一广场是目前区内最大的文化、休闲、娱乐式广场,为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提供了一个比较舒适的活动场所。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1995年以来,我市先后获得了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五星级文明城市等殊荣。

二、近年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工作,夯实城市发展基矗为确保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的城市规划设计,加强七一浩特地区的城市规划工作,专门成立了由市政府副盟长为组长,盟直各处局、市各大班子为成员的七一浩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规委会组建以来,就XX市城市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多次邀请国内各省市城市规划专家来XX市就城市规划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严格建设规划审批制度,对城市主要街道两侧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审批。实现规划的超前性与可行性的统一;突出草原特色、时代特点,完成了突出草原城市特点的《XX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及《XX市绿地体系规划》在内的一系列专业规划,迈出了经营城市的重要一步。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盟府城市的集聚吸纳、辐射带动作用和服务功能得到增强,近几年来,市委、政府在积极筹措建设资金的同时,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如安排一定数额的建设资金或贴息等方式,有力地促进了XX市的城市建设。在公路、铁路、机场全方位建设的同时,~年我市又完成了火车站广场一期工程,泄洪渠一期工程,烈士陵园一期工程、成品油库工程。自来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储备库等国债项目进展顺利。贝子庙广场拆迁建设项目,以额尔敦路改造为重点的十几座商厦建设以及一批旧城改造工程相继竣工。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小街小巷硬化、给排水工程建设均如期完工。组织了垃圾处理场项目前期可研工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建设进度明显加快。七一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供水工程建设即将竣工。~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7亿元,建筑业增加值完成4.05亿元,增长26.6%。

——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强化中心城市集散功能。XX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及时地填补了全市交通建设史上的几项空白。锡桑铁路顺利竣工与集通铁路交汇后并入全国铁路网;拓宽了207国道、改造了303国道;进一步完善机场设施建设,原有机场由3C级扩建为4C级,开通了至北京、大连、呼和浩特和呼伦贝尔市的航班,几项重点交通工程便捷了与首都北京和内地的交通。同时,现代通讯网络覆盖了全市,电力供应完全满足全市当前的需求。先后规划和建设了畜产品交易市尝小商品批发市尝机动车交易市尝煤炭柴草市尝农贸市场和建材批发市场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市场,通过政府兴办有形市场,集聚了大批生产、销售商家,进一步增强了中心城市汇集和辐射周边县县的能力,为繁荣城市经济奠定了基矗

——以建设一批标志性工程和利民工程为切入点,完善中心城市服务功能。把加强城市规划、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结合点,坚持两个文明互促互进、共同发展进步。一是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组织开发了白音锡勒自然保护区、九曲湾景区、民俗风情园、灰腾锡勒植物园等天然草原特色景区景点,引导社会投资开发经营的葛根敖包、希日塔拉度假村、卧龙泉度假村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旅游娱乐场所进一步完善;二是依托项目资金和市民义务劳动,组织开展了生态治理工程,大力实施城防林工程,在城市外围形成绿色屏障,丰富了草原中城市的特色。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正在实施总面积为53万平方米的七一湖景区工程。三是实施了七一河供水工程,城市日供水能力由2万吨提高到4万吨;加大了给排水管网建设,同时做好消防设施配套建设。今年将延伸给水管网17公里,启动了4万吨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四是建设市民休闲、娱乐的几项利民工程,其一是额尔敦敖包公园扩建(恢复具有民族特色的十三敖包,在清明节前将烈士墓搬迁到新的烈士陵园)和历史文化遗产贝子庙维修工程、贝子庙广场工程正在逐步实施,并不断丰富完善服务内容;其二按照便民服务半径要求,集中建设了一批广尝街头市民健身活动设施。其三是开展了大规模的旧

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

(三)拓宽筹资渠道,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

一是适度举债原则进行建设。我市加强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为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深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多元化改革,拓宽融资渠道,由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做为投资人组建了XX市晨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同时成立了XX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金管理办公室,采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一方面,赋有政府职能,负责征收管理,使用城建基金,另一方面实行企业化运作,承担项目融资、运作和建设任务,采取融资与建设并举,投资与运作结合的工作方式,积极筹措资金,有效地缓觖了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紧张的局面。对投资大、周期长的市政公用设施项目积极争取银行贷款、争取国家低息贷款或贴息贷款、争取利用国外低息贷款、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如~年通过社会力量集资完成了7万平方米小街小巷硬化,每年向华油等大型企业争取一部分建设资金,~年我市通过招商引资3000万元进行贝子庙修复,通过招商引资7000万元进行城市燃气主管网建设等。

二是树立新的经营城市理念,确立土地招标拍卖和收购储备制度,积极筹措城建资金,每年都为城市建设集聚了一定的资金。近两年我市通过加大土地招标拍卖力度,共筹集城市建设资金近500万元,拍卖所得将全部用于城市建设。

三是向上级和行业主管部门积极争取资金,补助城市建设资金的缺口。主要是向国家、省有关部门,如:计委、建设、财政、水利、交通、民政等争取部分城市建设资金,用于项目的启动和建设。

今后,我市将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抢抓机遇,进一步加快建设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小康环境,为我市的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17篇:城市建设情况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自治区建设厅调研组来我市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我市城市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激励。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调研组*书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调研组开展调研的相关内容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市地处**山北麓、****盆地,是自治区西部大开发扶优扶强、优先发展县(市)之一。全市区域总

面积**万平方公里,辖**镇、**乡、**个牧场、1个林场、5个街道办事处,共有行政村***个、农牧业队**个,总人口21万人。全市拥有可耕地面积***余万亩,已耕地95万亩,水土、光热、矿产、旅游等资源丰富。

多年来,**各族人民前赴后继,创业不止,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市),自治区最佳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等荣誉。农业上已建成国家和自治区优质*基地、粮食基地和畜牧业基地。工业上基本形成煤炭、电力、水泥、经济、啤酒、番茄制品、粮油加工等门类比较齐全、结构趋向合理的工业体系。工业园区建设与管理进一步规划,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特别是在石化产业、煤电项目建设、棉花资源整合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商贸旅游、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税务、非公有制经济都得到较快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200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12.8,

一、

二、三产的结构比例为,其中:一产**亿元,增长4.4;二产*亿元,增长23.6;三产**亿元,增长12.5。;实现本级财政收入**亿元,增长2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元,同比增长12.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亿元,增长10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20。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元,同比增长***元。

2005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增长18.1,三次产业比为34:38:28。其中:第一产业**亿元,增长8.7;第二产业**亿元,增长30.2;第三产业***亿元,增长15.3;财政收入达到**亿元,增长1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亿元,增长8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争达到**亿元,增长3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新增就业岗位33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以内。

二、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实施情况

1、为认真落实自治区3月1日召开的抗震安居工作会议精神,我市于2005年3月25日召开了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传达了自治区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工作,并与20个乡(场)镇一把手签订2005年《**市城乡抗震安居工程责任书》,将今年农区***户、城区***户的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层层分解到乡(场)镇及相关部门。各乡(场)镇结合自身实际与村(队)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分解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各村(队)根据农民的建房要求和经济能力,同建房户签订建房协议书,层层落实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截止目前,农区已签订抗震安居工程建房协议近400户,开工建设抗震安居房近200户;城区今年的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也呈现良好势头,今年开工新建的392套抗震安居房,加上去年建的***套,共有***套安居房将于今年年底竣工。**公司100套解危解困平房住宅建设现开工21户。为使城乡抗震安居工程的各项工作更加细化、量化、便于操作,我市结合年度任务和责任内容,制定了《**市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任务考核实施细则》,按照《实施细则》的要求,将对全市各个乡(场)镇的领导进行全面的考评、打分,把考评结果作为文明单位年度验收和单位领导述职、选拔任用的依据。同时,结合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工作制度,把抗震安居办工作人员的工作也进行了细化,实行分片负责制,定人定点,定点到户,谁负责的地方出了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

2、按照“建一户成一户”的原则,始终坚持以质量为核心,在工程质量管理上,严把“两个不准”、“三个关口”。力求做到不让一个建房户在管理上失控,下派工作人员,做好施工一线的跟踪服务,使每一个施工队都处在严格的监督下进行施工。特别是针对长期以来农村建房的无序状态,避免造成人力、财力、资源上的浪费,下发了《关于村镇建房实施“一书一证”发放管理工作的通知》。自今年起,在全市农牧区范围内,严格执行“一书一证”发放管理制度。农牧区新建、改建、扩建住房,首先以书面形式向所在村队提出建房申请,核发《农村建房选址意见书》,再经当地抗震安居办对户型、是否抗震、施工队的资格、建房材料的选用审查后,发放《施工许可证》开工建设,否则一律不得开工建设。每月下派工作组巡回农村建筑施工工地,对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进行巡查和监督,对新建的抗震安居房进行认真的技术指导,严厉查处施工中偷工减料、以劣充优、违章施工、缩

小规模、降低标准、人为延误进度等违章操作行为,严把工程验收关,杜绝安全隐患,确保工程质量,推动安居工程的实施。同时,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在农村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技术示范和指导,调动农牧民群众新建抗震安居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农村新建住房的强大合力。

3、我市制定了宣传计划和实施方案,下发了《关于做好***市

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宣传工作的通知》,把宣传工作落实到各相关单位,在电视台设置了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宣传专栏,每天进行滚动宣传。各乡(场)镇利用农村广播,每天早、午、晚定时播放有关实施抗震安居工程的知识,各乡(场)镇不放过任何集会的机会,做到在大会上讲、小会上谈、到群众家中和田间地头上去做宣传动员。每个村队还刷写了固定宣传标语。市抗震安居办公室利用冬季农村党员培训班和科技之冬的有利时机,下派技术服务队,深入农牧区进行抗震安居工程知识宣传和培训,共培训200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和村队领导。通过广泛深入的政策宣传鼓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牧民主动参与安居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使各族群众认识到实施城乡抗震安居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体会到城乡抗震安居工程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的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实事。

4、按照地区的实施意见,**运输公司、地质队启动了解危解困安居工程建设,除缴纳地税外其他费用一律减免。农区建安居房严格按照地区的实施意见执行。

5、在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将拨付一定的专项补助资金,投入农区安居工程建设。自治区补助的70万元资金用于补助建一栋解危解困住宅楼和**公司平房建设。

6、今年城区**户、农区***户的建设任务,我市将保质保量如期完成。

7、眼下急需通过上级协调金融部门,解决农区建房户的小额贷款问题。

8、好的做法:领导重视,机构健全,自上而下成立专职机构,设置办公室,并抽调专人从事此项工作;宣传工作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基层各单位;培训工作及时到位,具体落实到村队及施工队;严格督查,确保质量;制定优惠政策及资金补助;解危解困安居房建设全面启动,农区对口帮扶活动开展有序;责任明确,奖罚分明。

9、截止目前,城区开工建设安居住宅楼674套,完成年初计划117;农区开工建设475户,完成年初计划54.10、为贯彻落实自治区抗震安居工程现场会精神,我市积极筹备,选定两个乡镇于近期召开***市安居工程现场会。

三、清欠工作情况

(一)清欠机构建设情况。

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主管建设的副市长为副组长,建设、计划、财政、劳动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固定设在建设局,办公室主任由建设局主要领导兼任。工作人员分别从建设、财政、计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各抽调1名人员组成。所抽调工作人员脱离原工作单位,原单位不得另行安排工作,其工资、福利等待遇由原单位承担。并拨付了办公经费,配齐了桌椅、文件柜、微机、传真机等办公设施及用品,保障了清欠工作的正常运转。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查,全面了解清欠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予以解决。

(二)政府拖欠工程款(重点为市政工程)清偿情况。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组织人力,认真开展普查工作。经普查,我市共有**个拖欠工程项目,涉及8家建筑施工企业,拖欠总额达****万元,约占全地区拖欠款总额的22.97。政府部门拖欠****万元,占我市拖欠款总额的53.1,其中市政工程拖欠***万元(道路工程的拖欠款***万元清偿完毕;*****厂拖欠的***万元工程款由于该工程还未进行工程结算,所以无法按期清偿)。

(三)农民工工资支付专户建设情况。

为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按照自治区和地区关于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文件精神,我市把清欠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狠抓落实,加强了建筑市场和劳务市场的监管,规范了劳务用工行为,建立了预防和制止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于2004年建立了农民工工资支付专户制度和劳务用工保证金制度。同时,建立健全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快速反应机制,做到投诉案件及时受理、及时解决。逐步把解决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纳入法制轨道,从制度上保证建筑施工企业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四)是否发生新的拖欠工程款。

我市自2004年清欠完建筑施工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万元后,建立了预防和制止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了新建项目产生拖欠的机制。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杜绝资金不到位或使用不当、超规模建设等行为,控制建设成本,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工程款及时足额支付;非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要办理工程款支付担保,否则建设等部门将不予办理立项、规划、招投标、施工许可等相关手续,坚决防止资金不到位就开工建设。二是防止在建工程项目产生拖欠。依法加强工程建设合同履约和工程款支付的监管,督促建设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工程款,督促各类投资主体及时足额拨付建设资金。三是建立信用约束和失信惩戒机制。对不按合同支付工程款的项目单位将予以公开曝光,金融系统也将其列入信用不良单位,减少其授信额度。四是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专户制度和劳务用工保证金制度,规范劳务用工行为。同时建立健全并加强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快速反应机制,做到投诉案件及时受理、及时解决。五是增强法制观念,逐步把解决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纳入法制轨道,从制度上保证建筑施工企业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由于采取以上有效措施,至今没有发生新的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现象。

四、房地产业发展情况

(一)住房制度改革与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情况。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新政发[1999]39号文件及新政发[2005]1号文件通知精神,搞好住房货币化分配工作,市委、政府对改革住房分配货币化高度重视,并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如何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并指示按照通知精神,在调研测算的基础上积极落实。住房货币化测算数据由市政府批准后上报地区建设局,抓紧做好政策的落实和配套政策的完善细化,是实施住房分配货币化的前提。为此,我市结合实际,以坚持符合国家、自治区房改政策,坚持“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坚持与原房改政策衔接的原则,实事求是研究制定住房货币化分配方案。

(二)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城镇住房制度和房地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在我市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已经形成住宅商品化和产权多元化的格局,截止2005年9月底,全市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8家。今年,有开发工作量的企业3家。

1、我市房地产市场形势基本情况。

房地产业开发的三个组成要素即房地产开发的土地、资金、市场同步增长。

(1)土地前期投入增加,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

(2)开发规模扩大,开发投资有所增长。从投资用途看,住宅投资有所降低,办公楼及商业用房投资有所增长。

(3)招商引资项目有所增加。去年,我市招商引进***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发房屋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总投资近5000万元,已完成投资1000万元。

2、我市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特征。

一是投资方向有所调整,商业用房投资增长大于住宅和办公楼的投资增长。

二是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成效显著,企业实力有所增强,无论是从资金到位情况,还是土地购置情况看,都比往年有所增加。

三是二级市场交易明显活跃。自2003年我市成立了房地产经纪公司以来,二级市场交易量持续增长。

3、我市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

(1)住宅小区的整体规划设计水平有待提高,从我市住宅小区的现状看,有数量无质量,部分小区有规模不上档次,大部分小区较分散,楼与楼之间间距较小,绿化率低等问题比较严重。形成这种局面原因,一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追求高容积率、高建筑密度,忽视环境建设,建造了一些低水平的住宅小区,建成之日也是落伍之时,有的甚至形成了滞销和积压,既损害了居民的利益,也破坏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城市特色,对房地产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二是由于规划设计人员业务水平低或迫于开发商的压力,不执行国家设计规范,致使设计质量不高,室内采光、通风不好等设计缺陷;三是由于各种原因,开发企业无序开发,盲目开发,如我市“小二楼”现象较严重。

(2)商业用房空置面积较多,造成空置面积多的原因是:开发商市场定位不准,规划设计水平低,盲目无序开发,大部分空置房是“小二楼”,如**路建材市场、友好路、“**公路”等。

(3)房地产开发企业素质参次不齐,企业开发规模小,持续开发能力低,竞争力差。近几年来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推动了房地产开发的发展,存在一个项目孵出一个房开发企业的问题,其开发规模小。每年全市参加年检的企业有8家,而真正有开发任务的仅3家,仅占全部年检企业的35。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以负债经营为主,严重依赖银行资金,有的开发项目前期靠施工单位垫资、中间靠银行贷款开发、后期靠个人按揭贷款,缺乏后续开发能力。

(4)物业管理落后,配套设施不全。我市尽管有成片开发的住宅小区,但配套设施不全,管理也不规范,一些零星插建开发的住房没有物业管理,用水、用电和管道跑、冒滴、漏及墙体裂缝、暖气不热等问题都不能妥善解决,抑制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影响了持续开发。

4、针对存在的问题,拟采取的政策措施。

(1)加强调控,优化环境。切切实实落实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促进居民住房私有化。落实住房补贴资金,把住房补贴尽快发放给应享受的居民手中,扩大住宅市场需求;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规范中介服务,降低交易中间成本,减轻消费者税费负担,搞活二级市场,规范租赁市场,促进居民购房和以旧换新,以小换大,不断培养新的市场需求;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形势的监测分析,建立房地产预警机制和信息发布系统,为企业理性投资和居民理性购房搞好服务。

(2)房地产企业练内功,树形象,通过改革创新和加强管理,增强发展实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的发展观念,开发和提供放心房、优质房;加强小区的物业管理以及环境设计、生态平衡等等,积极开拓和挖掘市场。

(3)完善住房消费信贷,简化贷款手续。中、低收入者是我市房地产市场需求的主要群体,满足这部分居民住房需求,需要不断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提高住房购买能力,也需要信贷支持,金融部门、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应对有固定收入的阶层,采取延长住宅抵押贷款期限,提高抵押贷款比例,增加住房贷款品种,简化贷款审批手续,适应居民改善住房条件的梯次需求。

(4)制定相关政策,利用原有空置房,建立一批廉租房住宅小区,既盘活资产,又满足无房或少房的城市低收入家庭和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和住房需求,还利于城市管理。

(5)制定房地产开发企业择优扶持政策,扶持一批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城镇房屋拆迁管理工作情况。

城镇房屋拆迁工作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群众关注的焦点、领导关注的重点、城市建设的难点,做好城市房屋拆迁工作不仅事关我市经济建设,事关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大局,而且也事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稳定的大事。

1、合理确定拆迁规模,科学制定拆迁计划。

我市按照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把城市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把城市建设的规模、房屋拆迁规模与社会、经济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合理地确定城市建设和房屋拆迁规模。首先是加强规划管理,城市规划是实施房屋拆迁的重要依据,实施城市房屋拆迁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在完善规划审批程序上狠下功夫,推进规划政务公开。对涉及拆迁量较大的项目,在规划审批或变更前实行公示和听证制度,充分听取被拆迁人等利害关系人的意见,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其次是有计划地实施拆迁,避免拆迁盲目性,促使城市建设和拆迁工作有序开展。拆迁管理部门会同规划管理部门结合我市实际科学地制定年度拆迁计划,并及时上报市政府,经批准后上报自治区建设厅。2005年我市将拆迁规模控制在2.5万平方米,符合实际,防止临时性突击拆迁,坚决制止随意拆迁。

2、加强拆迁安置工作,保证“居者有其屋”。

拆迁安置的根本就在于“居者有其屋”,因为居民本来有房住变成了无房住,若解决了住房,群众就安定了。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拆迁工作,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很重要,好的补偿安置方案必须能够满足不同拆迁居民的需求,要尽量给群众多种选择权利,包括货币补偿,经济适用房、二手房等,尽量使老百姓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就能够解决居住问题。因为我市拆迁项目中大都是老平房,人口密度大,户均面积小,房屋状况差,如:三公司家属院内住户大都为贫困户,大部分被拆迁户只能购买中低价位的小户型的住房,而目前我市住房供应结构中,经济适用房建设量不大,中低价位和小户型普通商品房又紧缺,造成被拆迁户买不起或买不到合适的住房。为此,我们加强了对安置方案的合理审查,变“先拆迁后安置”为“先安置后拆迁”;或提高货币补偿,加大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并结合实际,安排拆迁安置房的建设计划,为拆迁安置提供充足的房源,确保了我市拆迁工作顺利实施。

3、进一步规范拆迁评估市场化工作。

政府先后召开座谈会,认真学习建设部及建设厅的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研究部署此项工作,并依据建设部《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和自治区《房屋拆迁估价鉴定委员会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建立健全了拆迁评估市场化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坚决杜绝在房屋拆迁及拆迁评估中的违法违规现象。

4、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妥善处理拆迁遗留问题。

我们从实践“三个代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重视做好城市房屋拆迁的上访接待工作,认真分析,查找原因,本着实事求是和依法办理的原则,妥善处理。1—6月份,接待上访23人次,并及时得到了处理和化解。

(四)物业管理工作情况。

物业管理作为城市管理的一种新形式和市场经济的新兴服务行业,在我市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截止目前,我市有两家物业管理企业取得资质,全市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近150人。

1、贯彻落实《物业管理条例》的情况和存在问题

(1)物业管理企业已将水、电、气、暖等费用收取工作交回原单位,减少了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的纠纷,但物业管理公司与这些单位纠纷不断,供水、电、气、暖等部门不愿直接向用户收取费用,认为应该向物业管理公司收取。

(2)成立了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办公室、建立了专项维修资金制度,但费用收取难度较大,单位建房不愿上交从房款中提取的专项基金。

(3)大力宣传《物业管理条例》。长期在市广电局图文电视中播放《条例》,不定期在市内散发宣传单,设立咨询台进行广泛宣传,以增强业主的自律意识,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4)我市物业管理在管理体制上,还处于向新体制转轨过程,政企分开问题没有解决,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体制没有普遍确立和完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政府管房、单位管房,在我市还普遍存在。如市委、政府家属院,养路段、地质队家属院等等。这种非社会化、非市场化、非专业化政企不分的体制,带来的问题必然是,主管部门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履行行业行政管理职能上,不能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去推进行业发展。因此,体制问题是阻碍物业管理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居民对物业管理的需求不可能得到充分满足。

(5)在运行机制上,垄断经营、不规范竞争还相当严重地存在,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尚未全面形成。

我市大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项目,都是“肥水不外流”,交给属下的物业管理企业管理,单位产权的房屋大多由单位自己管理。这种封闭的自我保护式的管理运作方式极不利于物业管理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租房和买房的人没有选择管房单位的自主权。管房单位及企业管好管坏都一样,没有危机感,没有改革的意识,没有服务的观念,致使管理成本高,服务态度差,社会反映强烈。

(6)在市场主体与物权关系上还没有建立业主委员的主体地位。

目前,我市只有**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但也存在着经济关系不规范、权利义务不清、作用发挥不理想等问题,导致物业管理质量不高,费用收取难,矛盾和纠纷难以得到解决。由于没有建立业主委员会,致使物业管理市场缺少管理市场的主体,无法发挥新体制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效能。

(7)物业管理费收缴率低,老的收费标准低,新的收费标准难以执行,物业管理企业“造血”功能差,管理经费难以为继,我市大部分物业管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收费标准低、收缴率低,成为困扰物业管理企业发展的难题。目前,我市物业管理费按每月每户仅收10元,有的小区每月每户仅收5元,且难以足额收取。物业管理费的收缴成了实施物业管理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

(五)规范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管理工作情况。

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机构是办理有关房地产交易手续,提供相关服务的窗口,交易登记是否便捷,管理是否规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为此,我市高度重视房地产交易登记规范化管理工作,采取有力措施,认真予以贯彻落实。

1、通过贯彻落实建设部251号和77号文件,我市房地产交易登记规范化管理和行风建设有了较大的改进,群众普遍感到办事比过去简便、快捷了。一是办事程序简化,服务周到,通过“一站式”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即从申请交易登记到领取房屋权属证书的整个过程中,只需要提供一套资料;二是要件减少、办事时限缩短;三是收费更加规范,透明度增强。按照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在办事大厅醒目的位置公开收费项目、标准和依据。

2、以信息化推动管理规范化,对房屋权属档案进行数字化扫描,全部录入微机,实行微机化管理,形成房地产电子档案,一方面便于管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对外提供查询服务。

3、推行政务公开,加强行风建设,一是通过发放宣传单等多种方式公开办事程序、服务承诺内容、收件范围、办事时限和收费标准等;二是通过建立投诉等制度,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并设立商品房投拆电话、举报箱、聘请行风义务监督员;三是通过创建“巾帼文明示范岗”,提高服务水平,开展文明用语、落实首问负责制活动,推进行业文明创建活动。

4、严格按照《房产测绘管理办法》的要求,积极推行测管分离工作。成立了**市**房产测绘有限责任公司,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解除了职工与局机关人事关系,促使房产测绘业务走向市场化。

五、建筑市场管理工作情况

(一)2005年1—9月工程项目备案情况。

根据《关于组织开展工作调研的通知》(*建传[2005]号文)调研提纲里的第

(四)条第4项工程招投标事后监督的措施及执行情况进行认真自查。依据《招标投标法》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建设部89号令)等有关规定,在招投标过程中,乌苏市招标办依法对招标单位前期资料的审查投标人资格审查。标底编制、专家抽取及开标、评标、定标等环节进行封闭式监督和备案管理。招标后,招标办监督人员、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评标专家都要在资料上签名。实行责任追究制。保证招标工作能真正体现出“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守信”的原则。切实杜绝了各种不法行为的发生。1—9月工程备案项目数:4项;公开招标数:4项;实行招标数:4项。

(二)开展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在开展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中,人员持证上岗率达不到100。存在人员流动性强,培训工作难度大等问题,建议多使用当地农民工,便于培训和管理。

六、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情况

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努力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认真加强了各个工作环节的管理,严格执法,查处各类违规行为,较好的完成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各项工作任务。到目前为止,共计24个单位工程接受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涉及施工企业8家,房地产开发企业3家,监理企业2个,建设单位11个;开工的24项单位工程,均办理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按照规定办理了开工前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工作,并办理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施工起重机械使用前均进行了登记备案;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均办理了建筑施工企业意外伤害保险;2005年4月20-23日和5月26-28日开展了2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共发放建设工程安全整改指令单6份,停工通知书1份。其中5月26日-28日配合地区建筑市场秩序大检查,重点检查了施工企业、监理单位执行安全技术标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情况。

今年以来,着重抓好了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开展了“五大伤害”的专项检查工作,对开工前不重视安全生产检查的施工企业,一律不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严格行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有力的促进了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开展。

我市施工企业办理建筑施工企业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开展较早,由前期的指定保险单位转为目前的施工企业自主选择保险企业,今年参与建筑施工企业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保险公司共计6家。

(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1、施工企业质量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够。

上半年,经过多次的专项检查,发现大多数施工企业对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力度不足,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现场的工程质量安全检查还停留在表面,被动接受检查,整改意识不强。个别施工企业的管理方式不仅不利于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工作,反而对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如个别企业不重视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意识差,投入不足,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科室有责任无权利现象十分突出,企业内部自我培育良好的质量、安全管理模式尚未形成。

2、房地产开发项目安全管理费用不能足额落实。

开发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专项资金不能够足额落实。项目班子对安全生产保护用品的购置、安全生产管理资金的使用只有建议权,无实际控制权利。施工企业购买的安全生产保护用品往往不能够完全达到安全生产防护用品的合格规定。项目班子由于临时设施费用、安全管理费用相对较低,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停留在较低的管理阶段。

3、建筑施工企业意外伤害保险市场较乱。

建筑施工企业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竞争激烈,意外伤害保险市场种类名目繁杂,计算方法复杂。今后我市的建筑施工企业意外伤害保险工作有待逐步规范。

4、施工机械的检测不及时,建议培育检测市场。

施工现场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的检测鉴定工作,目前是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测鉴定,我市建设领域目前还没有设立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的检测机构,建议建设厅培育各地施工机械、特种设备检测机构。

七、城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创建“节水型城市”活动进展情况。

根据建设厅关于开展“城市节水宣传周”活动要求,围绕“减少漏失,杜绝浪费,建设节水型城市”这一宣传主题,我市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宣传节水的重要性,紧迫性。出动宣传车,在市区主要街道悬挂节水宣传标语,在商贸大楼前设置节水咨询点,直接面向群众解答疑问,宣传政策,散发节水宣传资料千余份,在主要街口设立了大型宣传公益广告牌,旨在倡导科学节约用水生活方式,形成“节水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公众的水资源忧患意识,形成全民节水的社会氛围,努力实现人与水的和谐,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制定了节约用水活动实施方案,并依据方案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情况。

1、项目建设及项目市场化情况。

城市供水改扩建项目:总投资3200万元,其中申请到国债资金1600万元;其余1600万元资金以自筹和申请银行贷款方式筹集。2004年已投资1400万元完成了老城区30公里供水管网的改造工程。今年,计划投资1800万元完成其余供水管网的改造工程,现已着手全面实施。我市供水企业于2000年实施了改制,现为民营股份制企业。

污水处理项目:总投资5835万元;其中利用芬兰政府贷款3535万元购买了全套进口污水处理设备及环境监测设备;申请到国债资金2300万元。项目建设用地3万平方米,于2001年8月开工建设,2003年10月底竣工,现已试运行。上半年,已投资5万元完成了部分中水管网铺设工程;投资3万元完成了五道桥下水管网的改造工程、投资15万元完成了工业区至污水处理厂部分下水管网的建设工程;投资5万元完成了污水处理厂庭院绿化工程,该项目的其他后续工程正在着手实施,争取年底实现投产目标。

生活垃圾处理项目:总投资2795万元。其中申请到国债资金800万元,其余1995万元资金以自筹和申请银行贷款方式筹集。2003年和2004年已投资1150万元完成了车辆和设备的购置工作及部分土建工程。2005年,计划投资1645万元完成厂房、库区及其他土建工程,目前正在实施。鉴于该项目投资大,而我市财力又十分紧张,我市于2004年又申请了800万元国债资金,现已报请到自治区计委和建设厅审批。

集中供热项目:总投资7860万元。其中申请到国债资金2000万元;其余4360万元以招商引资方式引进新疆庆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004年已投资6360万元完成了该项目的一期工程并实现了2004年冬季全市74万平方米集中供热。今年,计划投资1500万元完成集中供热一级、二级管网的建设和改造工程,争取实现全市集中供热,现已着手全面实施。该项目于2004年实施了企业改制,现为民营股份制企业。

天然气项目:总投资7300万元。此项目为招商引资工程,引进***市***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来我市投资建设。2003年和2004年已投资6100万元完成了16公里长输高压管线及40公里城市中压管道的铺设工程;完成了天然气调压门站、加气加油站及部分庭院和入户工程。目前我市已有1000多户居民用上了环保节能的天然气。今年,计划投资2600万元完成7500余户居民的天然气入户工程,现已着手全面实施。该项目为民营股份制企业。

城市公共交通:该项目为民营股份制企业,拥有45辆客运公交车,5条公交线路,能实现年产360万元,上缴利税26万元。

2、实施特许经营情况。

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在研究实施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方案,制定监督及管理等一系列措施。

八、支持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发展的具体措施

工业区建设,对于繁荣经济、发展城市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扩大城市规模,而且可以解决就业、增加税收、带动

二、三产业发展。2005年,我市把工作重点投入到工业区的配套设施建设中,为其修好道路,铺平人行道,装亮路灯,搞好绿化,接通自来水,保障下水通畅,并协调电信、电力、热力等部门搞好通讯、电力、热力建设,为工业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提供良好的硬环境,争取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今年以来,我们虽然各方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今后我们将虚心接受各位领导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加大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力度,争取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开创我市建设事业新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第18篇:城市建设情况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自治区建设厅调研组来我市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我市城市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激励。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调研组*书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调研组开展调研的相关内容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市地处**山北麓、****盆地,是自治区西部大开发扶优扶强、优先发展县(市)之一。全市区域总面积**万平方公里,辖**镇、**乡、**个牧场、1个林场、5个街道办事处,共有行政村***个、农牧业队**个,总人口21万人。全市拥有可耕地面积***余万亩,已耕地95万亩,水土、光热、矿产、旅游等资源丰富。

多年来,**各族人民前赴后继,创业不止,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市),自治区最佳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等荣誉。农业上已建成国家和自治区优质*基地、粮食基地和畜牧业基地。工业上基本形成煤炭、电力、水泥、经济、啤酒、番茄制品、粮油加工等门类比较齐全、结构趋向合理的工业体系。工业园区建设与管理进一步规划,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特别是在石化产业、煤电项目建设、棉花资源整合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商贸旅游、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税务、非公有制经济都得到较快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200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12.8%,

一、

二、三产的结构比例为,其中:一产**亿元,增长4.4%;二产*亿元,增长23.6%;三产**亿元,增长12.5%。;实现本级财政收入**亿元,增长2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元,同比增长12.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亿元,增长10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20%。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元,同比增长***元。

2005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增长18.1%,三次产业比为34:38:28。其中:第一产业**亿元,增长8.7%;第二产业**亿元,增长30.2%;第三产业***亿元,增长15.3%;财政收入达到**亿元,增长1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亿元,增长8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争达到**亿元,增长3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新增就业岗位33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以内。

二、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实施情况

1、为认真落实自治区3月1日召开的抗震安居工作会议精神,我市于2005年3月25日召开了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传达了自治区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工作,并与20个乡(场)镇一把手签订2005年《**市城乡抗震安居工程责任书》,将今年农区***户、城区***户的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层层分解到乡(场)镇及相关部门。各乡(场)镇结合自身实际与村(队)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分解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各村(队)根据农民的建房要求和经济能力,同建房户签订建房协议书,层层落实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截止目前,农区已签订抗震安居工程建房协议近400户,开工建设抗震安居房近200户;城区今年的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也呈现良好势头,今年开工新建的392套抗震安居房,加上去年建的***套,共有***套安居房将于今年年底竣工。**公司100套解危解困平房住宅建设现开工21户。为使城乡抗震安居工程的各项工作更加细化、量化、便于操作,我市结合年度任务和责任内容,制定了《**市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任务考核实施细则》,按照《实施细则》的要求,将对全市各个乡(场)镇的领导进行全面的考评、打分,把考评结果作为文明单位年度验收和单位领导述职、选拔任用的依据。同时,结合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工作制度,把抗震安居办工作人员的工作也进行了细化,实行分片负责制,定人定点,定点到户,谁负责的地方出了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

2、按照“建一户成一户”的原则,始终坚持以质量为核心,在工程质量管理上,严把“两个不准”、“三个关口”。力求做到不让一个建房户在管理上失控,下派工作人员,做好施工一线的跟踪服务,使每一个施工队都处在严格的监督下进行施工。特别是针对长期以来农村建房的无序状态,避免造成人力、财力、资源上的浪费,下发了《关于村镇建房实施“一书一证”发放管理工作的通知》。自今年起,在全市农牧区范围内,严格执行“一书一证”发放管理制度。农牧区新建、改建、扩建住房,首先以书面形式向所在村队提出建房申请,核发《农村建房选址意见书》,再经当地抗震安居办对户型、是否抗震、施工队的资格、建房材料的选用审查后,发放《施工许可证》开工建设,否则一律不得开工建设。每月下派工作组巡回农村建筑施工工地,对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进行巡查和监督,对新建的抗震安居房进行认真的技术指导,严厉查处施工中偷工减料、以劣充优、违章施工、缩小规模、降低标准、人为延误进度等违章操作行为,严把工程验收关,杜绝安全隐患,确保工程质量,推动安居工程的实施。同时,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在农村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技术示范和指导,调动农牧民群众新建抗震安居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农村新建住房的强大合力。

3、我市制定了宣传计划和实施方案,下发了《关于做好***市

(三)城镇房屋拆迁管理工作情况。

城镇房屋拆迁工作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群众关注的焦点、领导关注的重点、城市建设的难点,做好城市房屋拆迁工作不仅事关我市经济建设,事关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大局,而且也事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稳定的大事。

1、合理确定拆迁规模,科学制定拆迁计划。

我市按照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把城市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把城市建设的规模、房屋拆迁规模与社会、经济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合理地确定城市建设和房屋拆迁规模。首先是加强规划管理,城市规划是实施房屋拆迁的重要依据,实施城市房屋拆迁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在完善规划审批程序上狠下功夫,推进规划政务公开。对涉及拆迁量较大的项目,在规划审批或变更前实行公示和听证制度,充分听取被拆迁人等利害关系人的意见,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其次是有计划地实施拆迁,避免拆迁盲目性,促使城市建设和拆迁工作有序开展。拆迁管理部门会同规划管理部门结合我市实际科学地制定年度拆迁计划,并及时上报市政府,经批准后上报自治区建设厅。2005年我市将拆迁规模控制在2.5万平方米,符合实际,防止临时性突击拆迁,坚决制止随意拆迁。

2、加强拆迁安置工作,保证“居者有其屋”。

拆迁安置的根本就在于“居者有其屋”,因为居民本来有房住变成了无房住,若解决了住房,群众就安定了。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拆迁工作,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很重要,好的补偿安置方案必须能够满足不同拆迁居民的需求,要尽量给群众多种选择权利,包括货币补偿,经济适用房、二手房等,尽量使老百姓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就能够解决居住问题。因为我市拆迁项目中大都是老平房,人口密度大,户均面积小,房屋状况差,如:三公司家属院内住户大都为贫困户,大部分被拆迁户只能购买中低价位的小户型的住房,而目前我市住房供应结构中,经济适用房建设量不大,中低价位和小户型普通商品房又紧缺,造成被拆迁户买不起或买不到合适的住房。为此,我们加强了对安置方案的合理审查,变“先拆迁后安置”为“先安置后拆迁”;或提高货币补偿,加大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并结合实际,安排拆迁安置房的建设计划,为拆迁安置提供充足的房源,确保了我市拆迁工作顺利实施。

3、进一步规范拆迁评估市场化工作。

政府先后召开座谈会,认真学习建设部及建设厅的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研究部署此项工作,并依据建设部《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和自治区《房屋拆迁估价鉴定委员会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建立健全了拆迁评估市场化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坚决杜绝在房屋拆迁及拆迁评估中的违法违规现象。

4、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妥善处理拆迁遗留问题。

我们从实践“三个代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重视做好城市房屋拆迁的上访接待工作,认真分析,查找原因,本着实事求是和依法办理的原则,妥善处理。1—6月份,接待上访23人次,并及时得到了处理和化解。

(四)物业管理工作情况。

物业管理作为城市管理的一种新形式和市场经济的新兴服务行业,在我市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截止目前,我市有两家物业管理企业取得资质,全市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近150人。

1、贯彻落实《物业管理条例》的情况和存在问题

(1)物业管理企业已将水、电、气、暖等费用收取工作交回原单位,减少了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的纠纷,但物业管理公司与这些单位纠纷不断,供水、电、气、暖等部门不愿直接向用户收取费用,认为应该向物业管理公司收取。

(2)成立了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办公室、建立了专项维修资金制度,但费用收取难度较大,单位建房不愿上交从房款中提取的专项基金。

(3)大力宣传《物业管理条例》。长期在市广电局图文电视中播放《条例》,不定期在市内散发宣传单,设立咨询台进行广泛宣传,以增强业主的自律意识,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4)我市物业管理在管理体制上,还处于向新体制转轨过程,政企分开问题没有解决,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体制没有普遍确立和完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政府管房、单位管房,在我市还普遍存在。如市委、政府家属院,养路段、地质队家属院等等。这种非社会化、非市场化、非专业化政企不分的体制,带来的问题必然是,主管部门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履行行业行政管理职能上,不能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去推进行业发展。因此,体制问题是阻碍物业管理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居民对物业管理的需求不可能得到充分满足。

(5)在运行机制上,垄断经营、不规范竞争还相当严重地存在,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尚未全面形成。

&nb

生产一票否决权,有力的促进了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开展。

我市施工企业办理建筑施工企业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开展较早,由前期的指定保险单位转为目前的施工企业自主选择保险企业,今年参与建筑施工企业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保险公司共计6家。

(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1、施工企业质量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够。

上半年,经过多次的专项检查,发现大多数施工企业对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力度不足,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现场的工程质量安全检查还停留在表面,被动接受检查,整改意识不强。个别施工企业的管理方式不仅不利于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工作,反而对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如个别企业不重视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意识差,投入不足,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科室有责任无权利现象十分突出,企业内部自我培育良好的质量、安全管理模式尚未形成。

2、房地产开发项目安全管理费用不能足额落实。

开发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专项资金不能够足额落实。项目班子对安全生产保护用品的购置、安全生产管理资金的使用只有建议权,无实际控制权利。施工企业购买的安全生产保护用品往往不能够完全达到安全生产防护用品的合格规定。项目班子由于临时设施费用、安全管理费用相对较低,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停留在较低的管理阶段。

3、建筑施工企业意外伤害保险市场较乱。

建筑施工企业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竞争激烈,意外伤害保险市场种类名目繁杂,计算方法复杂。今后我市的建筑施工企业意外伤害保险工作有待逐步规范。

4、施工机械的检测不及时,建议培育检测市场。

施工现场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的检测鉴定工作,目前是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测鉴定,我市建设领域目前还没有设立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的检测机构,建议建设厅培育各地施工机械、特种设备检测机构。

七、城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创建“节水型城市”活动进展情况。

根据建设厅关于开展“城市节水宣传周”活动要求,围绕“减少漏失,杜绝浪费,建设节水型城市”这一宣传主题,我市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宣传节水的重要性,紧迫性。出动宣传车,在市区主要街道悬挂节水宣传标语,在商贸大楼前设置节水咨询点,直接面向群众解答疑问,宣传政策,散发节水宣传资料千余份,在主要街口设立了大型宣传公益广告牌,旨在倡导科学节约用水生活方式,形成“节水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公众的水资源忧患意识,形成全民节水的社会氛围,努力实现人与水的和谐,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制定了节约用水活动实施方案,并依据方案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情况。

1、项目建设及项目市场化情况。

城市供水改扩建项目:总投资3200万元,其中申请到国债资金1600万元;其余1600万元资金以自筹和申请银行贷款方式筹集。2004年已投资1400万元完成了老城区30公里供水管网的改造工程。今年,计划投资1800万元完成其余供水管网的改造工程,现已着手全面实施。我市供水企业于2000年实施了改制,现为民营股份制企业。

污水处理项目:总投资5835万元;其中利用芬兰政府贷款3535万元购买了全套进口污水处理设备及环境监测设备;申请到国债资金2300万元。项目建设用地3万平方米,于2001年8月开工建设,2003年10月底竣工,现已试运行。上半年,已投资5万元完成了部分中水管网铺设工程;投资3万元完成了五道桥下水管网的改造工程、投资15万元完成了工业区至污水处理厂部分下水管网的建设工程;投资5万元完成了污水处理厂庭院绿化工程,该项目的其他后续工程正在着手实施,争取年底实现投产目标。

生活垃圾处理项目:总投资2795万元。其中申请到国债资金800万元,其余1995万元资金以自筹和申请银行贷款方式筹集。2003年和2004年已投资1150万元完成了车辆和设备的购置工作及部分土建工程。2005年,计划投资1645万元完成厂房、库区及其他土建工程,目前正在实施。鉴于该项目投资大,而我市财力又十分紧张,我市于2004年又申请了800万元国债资金,现已报请到自治区计委和建设厅审批。

集中供热项目:总投资7860万元。其中申请到国债资金2000万元;其余4360万元以招商引资方式引进新疆庆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004年已投资6360万元完成了该项目的一期工程并实现了2004年冬季全市74万平方米集中供热。今年,计划投资1500万元完成集中供热一级、二级管网的建设和改造工程,争取实现全市集中供热,现已着手全面实施。该项目于2004年实施了企业改制,现为民营股份制企业。

天然气项目:总投资7300万元。此项目为招商引资工程,引进***市***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来我市投资建设。2003年和2004年已投资治理发愣功0万元完成了16公里长输高压管线及40公里城市中压管道的铺设工程;完成了天然气调压门站、加气加油站及部分庭院和入户工程。目前我市已有1000多户居民用上了环保节能的天然气。今年,计划投资2600万元完成7500余户居民的天然气入户工程,现已着手全面实施。该项目为民营股份制企业。

城市公共交通:该项目为民营股份制企业,拥有45辆客运公交车,5条公交线路,能实现年产360万元,上缴利税26万元。

第19篇:某市城市建设工作汇报

加大城市建设管理力度提高城市化整体水平

——XX市城市建设工作汇报

一、XX市城市建设基本情况

全市辖6个城镇街道办事处、2个建制镇、4个苏木(乡)。总面积1478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29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17.7万人,含蒙、汉、回、满、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17个民族,其中城市人口14.9万多人。是一个以BB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素有“草原明珠”的美誉。

2004年全市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5.51亿元,增长5%。市属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6.84亿元,增长18.1%。财政总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完成10328万元,增长21.6%;地方财政收入8229万元,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6008元,增长12%,完成计划的104.49%。牧民人均纯收入完成2759元,较去年下降7.8%。

XX市自1983年建市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逐步扩大,经过十几年 的努力,特别是1997年以来,XX市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仅1999年—2004年四年间累计投资(不含社会投资)就达1.2亿,年均投入建设资金3000万元以上,市政基础设施逐步配套成型,各项功能日臻完善,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投资环境得到很大改观。目前,全市市区共有主次干道12条,黑色路面61.666公里,硬化道路89.52万平方米,道路硬化率达到78%;绿化面积417.9公顷,人均拥有公共绿地6.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26.3%;建有垃圾转运站20座、垃圾填埋场1座、粪便无害化处理场1座,清扫保洁面积达到90万平方米,日处理垃圾216吨,基本保证了日产日清;安装路灯2933盏,亮灯率达到98%以上;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90万平方米;铺设污水管线71.97公里,日排水7625吨;铺设管径75以上给水管网98公里,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8%,日供水2万吨;开通6条城市公交线路,建公交站点168个,实现了各条线路双向循环对开。占地22万平方米的七一广场是目前区内最大的文化、休闲、娱乐式广场,为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提供了一个比较舒适的活动场所。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1995年以来,我市先后获得了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五星级文明城市等殊荣。

二、近年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工作,夯实城市发展基础。为确保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的城市规划设计,加强七一浩特地区的城市规划工作,专门成立了由市政府副盟长为组长,盟直各处局、市各大班子为成员的七一浩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规委会组建以来,就XX市城市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多次邀请国内各省市城市规划专家来XX市就城市规划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严格建设规划审批制度,对城市主要街道两侧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审批。实现规划的超前性与可行性的统一;突出草原特色、时代特点,完成了突出草原城市特点的《XX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及《XX市绿地体系规划》在内的一系列专业规划,迈出了经营城市的重要一步。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盟府城市的集聚吸纳、辐射带动作用和服务功能得到增强,近几年来,市委、政府在积极筹措建设资金的同时,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如安排一定数额的建设资金或贴息等方式,有力地促进了XX市的城市建设。在公路、铁路、机场全方位建设的同时,2004年我市又完成了火车站广场一期工程,泄洪渠一期工程,烈士陵园一期工程、成品油库工程。自来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储备库等国债项目进展顺利。贝子庙广场拆迁建设项目,以额尔敦路改造为重点的十几座商厦建设以及一批旧城改造工程相继竣工。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小街小巷硬化、给排水工程建设均如期完工。组织了垃圾处理场项目前期可研工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建设进度明显加快。七一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供水工程建设即将竣工。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7亿元,建筑业增加值完成4.05亿元,增长26.6%。

——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强化中心城市集散功能。XX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及时地填补了全市交通建设史上的几项空白。锡桑铁路顺利竣工与集通铁路交汇后并入全国铁路网;拓宽了207国道、改造了303国道;进一步完善机场设施建设,原有机场由3C级扩建为4C级,开通了至北京、大连、呼和浩特和呼伦贝尔市的航班,几项重点交通工程便捷了与首都北京和内地的交通。同时,现代通讯网络覆盖了全市,电力供应完全满足全市当前的需求。先后规划和建设了畜产品交易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机动车交易市场、煤炭柴草市场、农贸市场和建材批发市场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市场,通过政府兴办有形市场,集聚了大批生产、销售商家,进一步增强了中心城市汇集和辐射周边县县的能力,为繁荣城市经济奠定了基础。

——以建设一批标志性工程和利民工程为切入点,完善中心城市服务功能。把加强城市规划、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结合点,坚持两个文明互促互进、共同发展进步。一是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组织开发了白音锡勒自然保护区、九曲湾景区、民俗风情园、灰腾锡勒植物园等天然草原特色景区景点,引导社会投资开发经营的葛根敖包、希日塔拉度假村、卧龙泉度假村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旅游娱乐场所进一步完善;二是依托项目资金和市民义务劳动,组织开展了生态治理工程,大力实施城防林工程,在城市外围形成绿色屏障,丰富了草原中城市的特色。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正在实施总面积为 53万平方米的七一湖景区工程。三是实施了七一河供水工程,城市日供水能力由2万吨提高到4万吨;加大了给排水管网建设,同时做好消防设施配套建设。今年将延伸给水管网17公里,启动了4万吨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四是建设市民休闲、娱乐的几项利民工程,其一是额尔敦敖包公园扩建(恢复具有民族特色的十三敖包,在清明节前将烈士墓搬迁到新的烈士陵园)和历史文化遗产贝子庙维修工程、贝子庙广场工程正在逐步实施,并不断丰富完善服务内容;其二按照便民服务半径要求,集中建设了一批广场、街头市民健身活动设施。其三是开展了大规模的旧街区改造和房地产开发,已集中建设了几处功能比较齐全的商业区和居民社区。为加快城市旧街区改造力度,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1989年我市对河西区1805户居民进行了搬迁,由此揭开了我市旧街区改造的序幕。如:1999年,我市投资80万元对杭盖路、七一大街东段的300余户临建及部分违章建筑进行了拆迁;2000年,我市投资780万元对七一大街西段进行了拆迁,拆迁居民300户;2001年,我市通过招商引资850万元对贝子庙广场进行了拆迁,拆迁居民100户。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在通过适度压缩商服业开发,引导住宅小区连片建设原则下,今年我市又规划了五片拟改造开发的旧街区,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开发商进行旧街区开发建设。

——加强城市管理工作。为加强城市管理,我市于1993年成立了XX市城市管理局,与爱卫会采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城管局主要负责城市环境卫生的常规工作和监督管理,实现常规保洁。落实“门前四包、门内达标”责任制。由爱卫会与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门店签订责任状,并采取日常巡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监管。使90%以上的沿街单位及门店较好地履行了职责。我市采取了“两支队伍,三级管理”的模式,由建设部门环卫专业队伍负责主次干道黑色路面及沿街商户的保洁卫生,民办队伍负责居民区小街小巷的清理保洁,使整个市区的环境常年保持整洁卫生。通过与有关企业积极协调,利用企业闲置土地、设施等建设各类专业集贸市场,使沿街零散摊位及马路市场退路进场进市。对建筑施工现场按照《建设部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的要求,严格管理,做到遮体文明施工。加强户外广告的规划管理。城管部门把户外广告管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突出城市建设的“可视性”,陆续拨掉各类不规范、低档次的户外广告牌匾1300块。在市区主干道、出入口等地段设置了150余块具有一定艺术性、观赏性的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并在七一广场设置了彩色电子显示屏。进一步规范客运出租车市场,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继续完善出租车有偿出让和转让实施办法,适度控制总量,加快出租车流转,逐步实现车辆档次升级。依法打击非法营运车辆。开展“文明示范车”、“优质服务车”竞赛活动,提高服务质量。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自2001年8月开始在全市范围禁止使用销售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在专业队伍对白色垃圾进行清理的同时,在中小学校开展创绿色学校活动,由专人对城市周边主要出口的白色垃圾进行日常清理。对77家锅炉限期整改,查封了40家烟尘排放超标锅炉。这些措施的实施,极大降低了大气、噪声和其他污染。今年我市将下决心将4家石灰厂迁出市区,市区除电厂及医疗污水排放源实行点源治理之外,已没有大的污染源。年内建设一处自动化空气质量监测站,坚持以治本为主的原则,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有重点地建设了一批垃圾转运站,硬化了居民区的小街小巷;建成了一批标准的公厕、居厕;加大了污水、雨水收水口建设,今年将新建排水管网24公里,将使全市的环卫设施有明显改善。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规委会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我市的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知名度日益提高,广大市民比较满意。虽然我市的城市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城市规划的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用地的详规跟不上发展的需求,规划技术手段已落后当前城市的发展。二是我市财政收入增长较慢,“保工资、保运转”的任务较重,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有限,加之历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多,造成城市建设管理资金严重不足,特别是市政道路、给水、排水等设施不配套,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的对策措施

(一)提高认识,增强城市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第一,领导重视是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关键。近几年来,我市城市面貌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大的改观,关键在于得到了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盟规委会、锡市政府每两年召开一次七一浩特地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总结表彰大会,对七一浩特地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及年度优秀建筑进行表彰。加大建设项目的审批力度,按照建设项目性质进行分类排队,对主要街道两侧建筑和重大建设项目及时召开会议审议后上报盟规委会审批,对规委会的审批意见及时反馈给建设单位,并依法对项目进行监督管理,严格按照规委会审议的选址、造型设计、色调、风格等规定执行,加大违章建筑的检查力度,不断提高规划部门工作效率。

第二,高度认识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性。新时期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能和职责是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今后我市将继续抓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加大城市规划工作力度,增加对城市规划的投入,提高城市规划的科技含量。加强对城市规划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城市规划意识。强化规划人员的培训,规范办公程序,实行承诺制,增强工作透明度,开展创人民满意活动。

第三,加快城市建设是争创对外开放优势、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带动牧区经济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客观要求。我市城市建设的现状和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还不相称,与其他兄弟地市相比差距较大,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改善城市环境,推进城市化进程。

(二)加强城市管理,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我市将进一步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拓展巩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等活动结合起来,动员全社会参与城市管理。同时积极探讨环卫、园林队伍运行新机制,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强化社区功能,充分发挥社区各项功能。加大对城区主街道及居民小区的城市硬化、绿化、亮化力度,提高园林管护水平;加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提高城区夜景工程建设档次,营造“洁、亮、绿”的城市环境。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先”的原则,采取“管教”结合的办法,提高市民素质,促进城市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

(三)拓宽筹资渠道,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

一是适度举债原则进行建设。我市加强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为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深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多元化改革,拓宽融资渠道,由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做为投资人组建了XX市晨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同时成立了XX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金管理办公室,采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一方面,赋有政府职能,负责征收管理,使用城建基金,另一方面实行企业化运作,承担项目融资、运作和建设任务,采取融资与建设并举,投资与运作结合的工作方式,积极筹措资金,有效地缓觖了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紧张的局面。对投资大、周期长的市政公用设施项目积极争取银行贷款、争取国家低息贷款或贴息贷款、争取利用国外低息贷款、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如2004年通过社会力量集资完成了7万平方米小街小巷硬化,每年向华油等大型企业争取一部分建设资金,2003年我市通过招商引资3000万元进行贝子庙修复,通过招商引资7000万元进行城市燃气主管网建设等。

二是树立新的经营城市理念,确立土地招标拍卖和收购储备制度,积极筹措城建资金,每年都为城市建设集聚了一定的资金。近两年我市通过加大土地招标拍卖力度,共筹集城市建设资金近500万元,拍卖所得将全部用于城市建设。

三是向上级和行业主管部门积极争取资金,补助城市建设资金的缺口。主要是向国家、省有关部门,如:计委、建设、财政、水利、交通、民政等争取部分城市建设资金,用于项目的启动和建设。

今后,我市将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抢抓机遇,进一步加快建设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小康环境,为我市的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20篇:呼和浩特市智慧城市建设情况2.16

呼和浩特市智慧城市建设情况

一、智慧城市建设基本情况

为了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的能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市政府先后多次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并成立了由秦义市长亲自挂帅的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2014年3月,完成了“智慧呼和浩特”建设总体规划,开始着手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今年2月,经过国家城乡建设部和科学技术部联合评定,我市被确定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结果将于近期正式公布。

2015年1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正式下发了《“智慧呼和浩特”建设方案》,这标志着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全面启动。总体工作思路是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基础、三类工程、九大专项”全面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和公共服务智慧化,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高度融合,以信息化、智能化助推呼和浩特“活力首府、美丽首府、和谐首府”建设。主要依托国家级数据中心建设呼和浩特智慧城市云中心,完善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和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实施与云计算产业培育和发展相结合的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以智慧政务及社会民生信息和智慧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惠民工程、与我市培育和发展云计算产业相适应的智慧产业发展工程,建设城市网格化管理、绿色建筑与照明节能、智慧社区、智慧一卡通、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水务、智慧乳业九个专项应用。

目前,政务城域网网络已达到300管程公里以上,网络节点覆盖了市政府组成部门、旗县区和开发区,电子政务网络向社区延伸建设、

1 民生信息网络建设和政务服务三级网络建设已经基本完成;我市网上政务审批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信息公开、全市办公OA平台、政府门户网站以及在线办事等服务得到快速推广,国家重点信息化项目“金”字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数字城管、智能交通、基础空间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等全市综合信息系统已投入使用,公安、规划、交通、建设、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部门以及社区服务等社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正在稳步推进。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依托得天独厚的优势,云计算产业发展迅速。今年,项目建设与应用齐头并进。中国电信已有百度、搜狗、阿里巴巴、搜狐等10余家已入驻运营。中国联通已有百度、阿里巴巴、联通、搜狐、聚友、蓝汛等应用企业入驻。除此之外,中国移动一期年底达到试运营条件。另外,我市其他云计算产业重点项目也在大力推进中,呼和浩特软件园、国家(内蒙古)云应用检测中心、中国国际信息技术产业园都已开工建设。随着呼和浩特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云计算在智慧交通、医疗、教育、社区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将会极大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居民生活提供许多的便利。

二、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亮点

(一)数字城管 实现城市管理无盲点

呼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于2014年1月1日建成并投入运行。目前,我市数字城管系统设有1个市级监督指挥中心,6个区级指挥中心和27个二级责任单位平台,网络覆盖范围包括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赛罕区、如意和金川开发区6个区域,覆盖面积190平方公里,实现网络终端连接99个部门和单位。将全市29个街道办事处、187个社区范围的中心城区,划分出万米单元网格6688个,责任网格177个。

2 数字城管整合了12319热线、智能交通和平安社区等城市管理信息资源,形成了各部门的管理既存在各司其职、相互制约,又便于资源共享、协同服务的工作机制。截止去年12月31日,市数字城管平台全年共受理各类城市管理有效信息15.6万余件,平均每日427件,全年整体处置率达到了90%。

数字城管为提升城市精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创造了条件;通过对采集信息进行数据分析,既便于领导掌握城市管理的高发问题,为城市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又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起到推动作用,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

(二)智慧社区 家庭服务“一键通”

市民政局与呼和浩特福源社区服务信息中心共建的“呼和浩特市社区服务运营平台8989966”运行3年来,中心发展各类加盟企业130多家,组建应急服务队伍12支,开设服务功能9大类、100余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截至2014年年底,呼叫中心共接收到居民咨询事项4万余次,各类生活服务电话1万余次,办结率100%,满意率98.78%。“一键通”老年人应急呼叫系统,则为居家养老的高龄单身或体弱多病的老人,解决了老人年纪大记不住电话号码、突发疾病拨打电话说不清地址等难题。

(三)智慧交通 畅通路口好帮手

2011年,呼和浩特市就启动了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项目实施以来,城市核心区(二环内)所有主要路口实现90%协调联网信号控制,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上下班高峰期的交通拥堵问题,改善了城区交通秩序、降低了城市交通事故。通过卡口系统的实时监控,为侦查破案提供大量有价值线索,提高了公安部门打击和预防犯罪的能力。

目前,我市已安装高清摄像机1579部,信号控制系统已完成安装

3 158套,交通诱导系统32块已全部安装,交通流采集系统微波检测器15套已全部安装完成。指挥中心大屏系统及交警集成平台均已部署完成并投入使用。智能交通系统全部建设完成后,有望实现:高峰期间关键路口交通延误降低10%以上,通行能力提高8%以上;道路交通事故下降20%以上。

(四)智慧公交 便民惠民

由呼和浩特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和内蒙古天迅网络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并运营的呼和浩特市智能手机端生活类应用软件“掌上青城—智能公交”已经开发完毕,它实现了我市100余条公交线路、3000多个站点和1300余辆公交车的实时查询,用户通过它可以了解所要乘坐的公交车距自己还有几站,以规划自己的等车时间,避免在寒冬酷暑中长时间等车。

(五)网上办税 优质服务广大纳税人

从2013年起,呼市国税局积极响应总局、自治区国税局号召,大力推行网上办税服务厅平台建设。截止到2014年11月底,全市共有34778户纳税人开通网上办税业务,累计网上缴纳税款54.92亿元;开通网络发票业务7966户,开具202.53万份,累计开具总金额225.12亿元。纳税人通过网络发票、网上申报、网上认证、财税库银网上缴税系统实现足不出户完成开具发票、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等涉税事项,极大地方便纳税人,提高办税效率。

(六)智慧水务 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智慧水务重点在供水水质水量、管网建设与漏损控制、二次供水改造和再生水回用等几个方面开展建设。项目实施后,市民可以实现跨区域交费,可就近到银行交费,也可以在自助POS机上刷卡交费,将来要在手机上也可以交费。该平台融合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

4 移动应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呼和浩特市城市水源检测、生产制水、管道输水、供水营业、用户服务等环节纳入统一平台管理,实现了基础数据信息共享,打通信息孤岛。借助智慧水务建设,保障了呼市的供水安全、水质安全、运营安全。

三、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安排

(一)强化保障体系,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及“智慧城市”建设协调工作办公室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从制度、政策、资金、运营、人才等五个方面,将明确建设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制订相关政策,层层落实,定期考核;逐步完善智慧城市建设各项标准。市政府将继续加大政府公共投资力度,推广社会化、多元化投融资模式,积极引导企业投资建设及运营;积极引进、培养、培训各层次人才队伍,确保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二)搭建融资平台,实现城市内部资金与外部金融资源的结合发展

2015年是智慧呼和浩特全面启动之年。我市将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吸引和引导社会资本融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来。根据智慧城市建设任务总资金投入估算共计23.42亿元,其中:政府财政投入3.79亿元,申请自治区财政支持5000万元,金融贷款3亿元,社会投资16.13亿元。

我市将充分发挥出城发公司、春华水务、交通投资公司、金融投资集团、公交公司五大融资平台和三大电信运营商的作用,推广BT、BOT、PPP、私募股权融资等社会化、多元化融资模式,并通过联合银行、组建基金、与投资机构合作等方式,为“智慧呼和浩特”设计一个20亿元的资金池,支持产业发展。资金池在政府引导资金引导下,

5 由一支基金、一个投资机构、一家银行托底的共建模式来实现,建立利益捆绑机制,形成互利互惠的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格局。

(三)突出重点,认真做好智慧城市建设

根据我市的特点我们选取了以下几项工程进行重点规划和设计,并以此为示范带动其他智慧项目建设,建设周期为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

1、智慧乳业

2014年呼和浩特乳制品制造企业销售收入近千亿元,伊利、蒙牛两大企业名列“全球乳业二十强”,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乳都,但是国内消费者对国产乳品信任度仍需突破。智慧乳业将以乳制品质量和安全为核心,以婴幼儿奶粉质量溯源为切入点,以伊利、蒙牛两大企业为立足点,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伊利、蒙牛两大企业自筹资金7000万元,建立智慧化、精准化、国际化的乳制品供应链全过程溯源体系,推动我市优势乳制品产业更大更强,促使我国乳制品溯源体系与国际接轨,增强我国乳制品的国际品牌公信力和竞争力。

2、智慧水务

我市决定通过财政投入引导资金1亿元,春华水务公司和供排水公司自筹11亿元,贷款3亿元,以智慧水务为核心,把水务工程建设、水务应用与创建节水型社会和草原生态恢复相结合,构建从源头到龙头的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和再生水回用体系,将我市打造成为智慧水务应用与缺水地区用水安全保障相结合的典型示范。

3、智慧社区

我市将以新城区为示范点,参照建设部智慧社区建设指南,在现有网格化社区管理基础上,由财政投入5500万元,社会融资3500万元,纵向深化、横向扩展,并与网格化城市管理、智慧一卡通、智慧

6 教育有机融合,构筑集医疗、教育、生活服务、居家养老、社会管理、平安城市、政务服务于一体的社区服务新体系,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打造具有显著代表性的民族和谐社区管理典范。

4、网格化城市管理

我市计划财政投入1.38亿元、城发投资公司投入4800万,在数字城管的网格化工作基础上,通过公共信息平台与网格化社会管理等资源整合和共享,将网格化的管理理念由城市管理向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延伸,打造“管理、执法、监管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的智慧城市管理体系,扩大管理范围,创新呼和浩特市城市精细化管理体制。

5、智慧交通

为进一步解决城市拥堵问题,我市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由城发投资公司投入1.4亿元,对现有智能交通系统进行扩展和升级,建设完善的社会化服务系统。在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服务水平的同时,通过公共信息平台与社区服务、城市综合管理、平安城市等形成视频资源共享、网格化资源共享等。

6、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和城市公共信息平台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和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建设内容,是其它项目的基础,也是解决我市前几年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多头投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信息孤岛等问题的必须方法。在建设过程中,除了要整合现有资源建设完成公共基础数据库和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外,更重要的是重新梳理城市各项业务流程,推动机制体制改革创新。我市决定对此两项工程财政分别投入4000万元和3280万,吸引社会投资2500万,有效支撑“智慧呼和浩特”的整体建设、运行和运营。

7 此外,我市还规划了智慧旅游、绿色建筑与照明节能、智慧一卡通、智慧教育等重点建设项目,也将在近期内开始实施。

通过“智慧城市”的试点建设和运营,我市将全面提高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整体竞争力,为社会各方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最终实现人民幸福和谐、政府阳光高效、环境美丽宜居、产业创新升级的智慧首府。

8

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汇报
《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