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3:39:39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实施方案

韩家集乡2011年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

改造实施方案

为贯彻《会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会宁县2011年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会政办发[2011]67号)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完成34户(其中自筹14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

二、危房改造对象及筛选办法

(一)危房改造对象

无房或长期居住在有安全隐患房屋且无能力建房的农村贫困残疾人户。

(二)筛选办法

1、乡政府确定将本乡8个行政村全部纳入实施村范围,由各村委会初选实施户。

2、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村民小组、村委会逐级筛选推荐,乡政府审查通过,并经三级张榜公示后(公示中要有省市残联和监督部门的举报电话),报上级政府备案。

三、建房标准

参照当地农户中等住房水平,建筑面积以不超过50平方米为宜,原则上对原有危房进行翻修或新建,对筹资特别困难的危房改造户

可酌情减小修建面积。房屋建设式样可根据建房户意愿进行设计(尽可能按照无障碍要求设计),建筑质量必须达到安全标准。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5月10日至5月12日)制定计划,前期准备阶段。乡政府制定实施方案,各村初步选定实施户,由农户提出申请(附改造前房屋照片),村委会初审。

第二阶段:(5月12日至5月14日)确定实施农户阶段。各村严格按照政策,通过评议、审查、审批上报花名册,乡政府审查通过后备案,并报上级政府。

第三阶段:(5月15日至5月31日)全面施工建设阶段。各村按要求标准、面积组织施工,检查指导,乡危房改造领导小组随时组织现场检查抽查。

第四阶段:(9月20日至9月30日)检查验收阶段。各村在危旧改造房屋竣工后,及时进行自查验收,乡政府组织人员全面检查验收。

五、资金筹措

对20户危房改造户,每户补助1万元,其中省财政每户补助5000元,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基金每户补助1000元,市财政每户配套补助2000元,县财政每户配套补助2000元。对自筹项目的14户危房改造户,由乡政府自筹项目资金。

六、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全乡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的领导,确保项

目顺利实施,成立由乡党委乡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正副组长,分管民政工作的副乡长、民政所所长、各包村组长成员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政务大厅,负责项目督查、督促、抽查、验收、资金兑现拨付等事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名单附后)。

七、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村支书和包村组长为第一责任人,落实工作责任,全程跟踪管理和服务。

(二)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乡政府要建立危旧房改造专账,坚持专款专用,由专人负责管理资金兑付。

(三)严格抓好工程质量。乡危改领导小组要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凡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一律不予补助,责令限期整改后给予补助,在建设中发生的安全问题由各村包村组长和村支书负主要责任。

(四)做好建房资料收集整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要做好建房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资料包括建房对象家庭基本情况、经济和住房状况,建房前后住房对比照片以及其他相关手续等。

(五)严肃工作纪律。各村要把危旧房改造纳入村务公开的内容予以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对在工作中违反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和有失职、以权谋私、优亲厚友、瞒报虚报行为以及其他违规行为者要严肃查处。

附件1:

韩家集乡危旧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栗永刚乡长

副组长:贾树武副 乡 长

成员:杨宏纪委书记

武承利副 乡 长

李全武装部长

杨时彦民政所长

李鹏飞劳务站长

冯清勇计生站长

郭勇进安监站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贾树武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为:冯向阳、蔺鹏飞。办公室具体负责领导小组日常事务。

推荐第2篇: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责任书

文章标题: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责任书

为了切实做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保证新建房屋的工程质量,规范工作程序,县、乡(镇)人民政府、村委员会,县残疾人联合会及项目资助对象签订如下责任书:

1、县人民政府确保本级危房改造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加强优惠政策落实的督导,组织相关部门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并

负责项目的实施。

2、县残疾人联合会在本级政府统一领导下,组织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的总体实施和监督检查。采取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选取项目资助对象,并通过民主评议,张榜公布,不准优亲厚友。协调县政府落实危房改造资金,按照《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资金实施细则》的要求管理县级以上危房改造资金,不准层层克扣,不准拖欠挪用,不准贪污。监督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的优惠政策落实到资助对象。组织和督导乡(镇)政府和村委会按照危房改造计划、建筑标准和质量进行施工,负责项目进度监测和评估验收。

3、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落实本级危房改造资金,统一购置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分送到户,组织、协调和监督村委会,制定帮建的具体措施,确保工程保证质量按时完工。负责房屋档案的整理和归档,包括房屋报建审批资料,设计图纸和施工合同,房屋竣工验收合格证明等。

4、村委会负责贫困残疾临时住所的安置和基本生活问题,协调办理房屋建设手续,组织和监督工人员按照建筑标准和质量要求进行施工,并做好房屋验收合格后残疾人入住等后续工作。

5、项目资助对象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承担房屋建设费用,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

6、县残疾人联合会负责对本责任书进行解释。

7、责任书一式五份,县、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县残疾人联合会及项目资助对象各一份。

县人民政府(签字、盖章)

县残疾人联合会(签字、盖章)

乡(镇)人民政府(签字、盖章)

村委会(签字、盖章)

项目资助对象(签字)

年月日

《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责任书》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责任书。

推荐第3篇: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责任书(推荐)

***乡抗震安居工程责任书

为贯彻落实《***市2010年度抗震安居工程责任书》的要求,****人民政府与各村签订2010年《****抗震安居工程责任书》。

一.今年是我乡抗震安居工程任务较繁重的一年。在组织实施和推进工程建设中,各村要全面依靠群众,动员发动群众,帮助指导群众,建立和完善工程建设和管理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位,投入到位,工作到位,任务落实到位,做到层层有人抓,层层有人管,质量保证,如期完成。

二.2010年*****乡各村危房改造建设任务: ****村:769户 ***村:312户 ***村:123户

三.各村要继续把提高工程质量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开展好“工程质量创优年”活动,继续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管理责任制、质量检查制度,落实乡、村二级工程质量管理职责,实行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要继续抽调专门人员入户,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完善工程质量检查、考核、通报等制度,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四.按照****“建房质量合格率,监督检查到位率、验收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的要求”,在建好抗震房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村住房建筑节能工作;继续抓好农村危房拆除工作;改变只建新房不见新村的面貌,整治居住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全力做好今年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各项工作。

五.加强和规范抗震安居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要结合今年任务重,要求高的特点,及时、准确上报各类统计信息、报表。

六.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把城乡抗震安居工程的实施进展和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对村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对按要求完成目标任务的,将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年度和总目标计划或建设不满足抗震要求,要严重质量问题房屋的,将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人的相关责任。

*****人民政府

****乡第一责任人(签字):-------------------------

--------村负责人(签字):---------------------------

签订日期:2010年 月 日

推荐第4篇:残联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工作总结

2007年,**县残联抢抓被省残联列为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县之一的有利契机,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高效运作,特别是在省市残联的大力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克服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和人员少等困难,通过近5个月的强力推进,圆满完成了全县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基本情况

**县共辖==个乡镇,===个行政村,残疾人户数25476户,占总户数的18%。残疾人26876人,占总人口的5.3%,其中有四分之一的残疾人家庭生活贫困。

二、主要做法

一是及时汇报,高度重视。为确保全市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残疾人专项扶贫资金危房改造项目任务下达后,我们立即向县政府主要领导做了详细汇报,得到了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财政部门的有力支持。县里专门成立了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残联理事长任副组长,各乡镇政府主管副乡镇长和乡残联专干任小组成员。组织召开了主管乡镇长会议,专题安排部署此项工作,制定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各乡镇主抓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乡镇残联专干为直接责任人,村委主任为具体责任人,并层层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各个环节都明确了责任范围,有力地促进了这一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是摸清基数,规范程序。摸清基数是做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的关键所在。为了准确掌握各乡镇建卡贫困户中残疾人危房家庭的人数、残情、住房、经济收入等基本情况,我们采取由上而下的方式,由村里先报,乡镇批准,实地查证的严谨规范程序,在调查摸底基础上,着手收集旧房照片和基本情况,综合考虑受助对象贫困程度、残疾程度、家庭人口及本人积极性等因素,认真筛选确定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对象,并对结果进行张榜公示,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三是主动服务,干群帮扶。残疾人是特殊而困难的群体,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是政府的一项“民心工程”和“惠民工程”。为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好,在项目实施中,我们考虑到残疾人文化较低、信息不灵、行情不熟,不了解建材质量和价格等具体情况,为了方便残疾人,对红砖、水泥、石粉等主要建筑材料我们积极帮助残疾人联系购买,并协调车辆运送到户。这样既解决了残疾人联系材料的困难,又为他们节约了路费等开支。同时,由于统一购买、统一运送,数量较大,购买材料得到优惠,降低了材料购进和运输成本。对于一些缺少劳力的危房改造受助对象,我们要求村组干部动员当地群众义务投工投劳,真正解除了残疾人建房的后顾之忧。

四是指导监督,保证质量。在建房期间,县残联成立了督导小组,不定时下乡督导,并要求各乡镇残联专干必须经常下村里了解情况,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危改户,帮助其改造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对于工作好乡镇的大力表彰,对于工作不到位的年底不评先,不合格的坚决不兑现。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我们采取了有力措施把好“三关”:一是在项目实施村,确定两名懂农村房屋建筑的村民作为质量监督员,负责质量监督,把好工程技术关;二是县残联会同乡镇领导小组请建设部门的技术人员,定期进行检查指导,把好检查关;三是在工程结束后,县残联对各乡镇的危房改造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把好验收关。

三、取得的成效

2007年,我们共改造新建房屋100户,总面积平方米,户均面积平方米,总投入资金元。通过残疾人危房改造,大力提升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密切了党群关系,锻炼了各级残联队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公开公正,群众高度认可。由于我们在确定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对象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并进行张榜公示,受助对象符合条件,真正是当地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对象,得到群众的高度认可。

二是亲民惠民,残疾人得到实惠。2007年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残疾人得到的实惠最多、最实在。残疾人因自身残疾等原因,靠自己建房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各级党委政府、各级残联的支持和帮助,建新房恐怕只是一辈子的梦想。北舞渡镇田李村智力残疾人朱喜阁的丈夫感动的说:“如果不是党的政策好,像我家这条件,啥时也住不起新房,真是感谢党感谢残联领导!”。

三是各界参与,社会效果良好。残疾人危房改造是一项“民心工程”,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深入人心,通过这一工作扎实推进,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扶残助残热潮。出现了乡镇机关干部协调服务,周边群众主动帮工帮活,亲戚朋友出力出钱各方帮助、各界参与的良好局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使全县残疾人及亲属、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地位、残联的职能、政府的形象在认识上有了一个飞跃,同时,残联干部严谨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也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四、一点建

就是整合资源,加大投入。规模出效益,规模见成效。建议省市残联将中国残联彩金危房改造项目、省级财政残疾人专项扶贫资金危房改造项目、省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进行整合,进一步加大项目投入,惠及更多的残疾人,使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成为残联工作的一个新亮点。

虽然我们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总结工作中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把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做的更好更扎实,真正把党和政府和各级残联对残疾人的关爱落到实处。

推荐第5篇:残联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工作总结

残联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工作总结

2007年,**县残联抢抓被省残联列为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县之一的有利契机,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高效运作,特别是在省市残联的大力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克服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和人员少等困难,通过近5个月的强力推进,圆满完成了全县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基本情况

**县共辖==个乡镇,===个行政村,残疾人户数25476户,占总户数的

18%。残疾人26876人,占总人口的%,其中有四分之一的残疾人家庭生活贫困。

二、主要做法

一是及时汇报,高度重视。为确保全市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残疾人专项扶贫资金危房改造项目任务下达后,我们立即向县政府主要领导做了详细汇报,得到了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财政部门的有力支持。县里专门成立了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残联理事长任副组长,各乡镇政府主管副乡镇长和乡残联专干任小组成员。组织召开了主管乡镇长会议,专题安排部署此项工作,制定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各乡镇主抓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乡镇残联专干为直接责任人,村委主任为具体责任人,并层层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各个环节都明确了责任范围,有力地促进了这一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是摸清基数,规范程序。摸清基

数是做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的关键所在。为了准确掌握各乡镇建卡贫困户中残疾人危房家庭的人数、残情、住房、经济收入等基本情况,我们采取由上而下的方式,由村里先报,乡镇批准,实地查证的严谨规范程序,在调查摸底基础上,着手收集旧房照片和基本情况,综合考虑受助对象贫困程度、残疾程度、家庭人口及本人积极性等因素,认真筛选确定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对象,并对结果进行张榜公示,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三是主动服务,干群帮扶。残疾人是特殊而困难的群体,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是政府的一项“民心工程”和“惠民工程”。为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好,在项目实施中,我们考虑到残疾人文化较低、信息不灵、行情不熟,不了解建材质量和价格等具体情况,为了方便残疾人,对红砖、水泥、石粉等主要建筑材料我们积极帮助残疾人联系购买,并协调车辆运送到户。这样既解

决了残疾人联系材料的困难,又为他们节约了路费等开支。同时,由于统一购买、统一运送,数量较大,购买材料得到优惠,降低了材料购进和运输成本。对于一些缺少劳力的危房改造受助对象,我们要求村组干部动员当地群众义务投工投劳,真正解除了残疾人建房的后顾之忧。

四是指导监督,保证质量。在建房期间,县残联成立了督导小组,不定时下乡督导,并要求各乡镇残联专干必须经常下村里了解情况,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危改户,帮助其改造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对于工作好乡镇的大力表彰,对于工作不到位的年底不评先,不合格的坚决不兑现。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我们采取了有力措施把好“三关”:一是在项目实施村,确定两名懂农村房屋建筑的村民作为质量监督员,负责质量监督,把好工程技术关;二是县残联会同乡镇领导小组请建设部门的技术人员,定期进行检查指导,把好检查关;三是在工程

结束后,县残联对各乡镇的危房改造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把好验收关。

三、取得的成效

2007年,我们共改造新建房屋100户,总面积平方米,户均面积平方米,总投入资金元。通过残疾人危房改造,大力提升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密切了党群关系,锻炼了各级残联队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公开公正,群众高度认可。由于我们在确定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对象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并进行张榜公示,受助对象符合条件,真正是当地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对象,得到群众的高度认可。

二是亲民惠民,残疾人得到实惠。2007年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残疾人得到的实惠最多、最实在。残疾人因自身残疾等原因,靠自己建房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各级党委政府、各级残联的支持和帮助,建新房恐怕只是一辈子的梦想。北舞渡镇田李村

智力残疾人朱喜阁的丈夫感动的说:“如果不是党的政策好,像我家这条件,啥时也住不起新房,真是感谢党感谢残联领导!”。

三是各界参与,社会效果良好。残疾人危房改造是一项“民心工程”,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深入人心,通过这一工作扎实推进,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扶残助残热潮。出现了乡镇机关干部协调服务,周边群众主动帮工帮活,亲戚朋友出力出钱各方帮助、各界参与的良好局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使全县残疾人及亲属、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地位、残联的职能、政府的形象在认识上有了一个飞跃,同时,残联干部严谨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也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四、一点建12全文查看

推荐第6篇:残联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工作总结

|

残联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工作总结

时间: 2009-05-19 来源: 网络

------------------

2007年,**县残联抢抓被省残联列为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县之一的有利契机,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高效运作,特别是在省市残联的大力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克服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和人员少等困难,通过近5个月的强力推进,圆满完成了全县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共辖==个乡镇,===个行政村,残疾人户数25476户,占总户数的18%。残疾人26876人,占总人口的5.3%,其中有四分之一的残疾人家庭生活贫困。

二、主要做法

一是及时汇报,高度重视。为确保全市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残疾人专项扶贫资金危房改造项目任务下达后,我们立即向县政府主要领导做了详细汇报,得到了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财政部门的有力支持。县里专门成立了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残联理事长任副组长,各乡镇政府主管副乡镇长和乡残联专干任小组成员。组织召开了主管乡镇长会议,专题安排部署此项工作,制定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各乡镇主抓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乡镇残联专干为直接责任人,村委主任为具体责任人,并层层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各个环节都明确了责任范围,有力地促进了这一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是摸清基数,规范程序。摸清基数是做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的关键所在。为了准确掌握各乡镇建卡贫困户中残疾人危房家庭的人数、残情、住房、经济收入等基本情况,我们采取由上而下的方式,由村里先报,乡镇批准,实地查证的严谨规范程序,在调查摸底基础上,着手收集旧房照片和基本情况,综合考虑受助对象贫困程度、残疾程度、家庭人口及本人积极性等因素,认真筛选确定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对象,并对结果进行张榜公示,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三是主动服务,干群帮扶。残疾人是特殊而困难的群体,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是政府的一项“民心工程”和“惠民工程”。为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好,在项目实施中,我们考虑到残疾人文化较低、信息不灵、行情不熟,不了解建材质量和价格等具体情况,为了方便残疾人,对红砖、水泥、石粉等主要建筑材料我们积极帮助残疾人联系购买,并协调车辆运送到户。这样既解决了残疾人联系材料的困难,又为他们节约了路费等开支。同时,由于统一购买、统一运送,数量较大,购买材料得到优惠,降低了材料购进和运输成本。对于一些缺少劳力的危房改造受助对象,我们要求村组干部动员当地群众义务投工投劳,真正解除了残疾人建房的后顾之忧。

四是指导监督,保证质量。在建房期间,县残联成立了督导小组,不定时下乡督导,并要求各乡镇残联专干必须经常下村里了解情况,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危改户,帮助其改造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对于工作好乡镇的大力表彰,对于工作不到位的年底不评先,不合格的坚决不兑现。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我们采取了有力措施把好“三关”:一是在项目实施村,确定两名懂农村房屋建筑的村民作为质量监督员,负责质量监督,把好工程技术关;二是县残联会同乡镇领导小组请建设部门的技术人员,定期进行检查指导,把好检查关;三是在工程结束后,县残联对各乡镇的危房改造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把好验收关。

三、取得的成效

2007年,我们共改造新建房屋100户,总面积平方米,户均面积平方米,总投入资金元。通过残疾人危房改造,大力提升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密切了党群关系,锻炼了各级残联队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公开公正,群众高度认可。由于我们在确定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对象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并进行张榜公示,受助对象符合条件,真正是当地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对象,得到群众的高度认可。

二是亲民惠民,残疾人得到实惠。2007年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残疾人得到的实惠最多、最实在。残疾人因自身残疾等原因,靠自己建房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各级党委政府、各级残联的支持和帮助,建新房恐怕只是一辈子的梦想。北舞渡镇田李村智力残疾人朱喜阁的丈夫感动的说:“如果不是党的政策好,像我家这条件,啥时也住不起新房,真是感谢党感谢残联领导!”。

三是各界参与,社会效果良好。残疾人危房改造是一项“民心工程”,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深入人心,通过这一工作扎实推进,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扶残助残热潮。出现了乡镇机关干部协调服务,周边群众主动帮工帮活,亲戚朋友出力出钱各方帮助、各界参与的良好局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使全县残疾人及亲属、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地位、残联的职能、政府的形象在认识上有了一个飞跃,同时,残联干部严谨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也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四、一点建议

就是整合资源,加大投入。规模出效益,规模见成效。建议省市残联将中国残联彩金危房改造项目、省级财政残疾人专项扶贫资金危房改造项目、省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进行整合,进一步加大项目投入,惠及更多的残疾人,使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成为残联工作的一个新亮点。

虽然我们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总结工作中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把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做的更好更扎实,真正把党和政府和各级残联对残疾人的关爱落到实处。

推荐第7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汇报

××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情况汇报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7年,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统一要求和部署,我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市住建委的悉心指导下,进一步凝聚共识,强化举措,周密部署,统筹推进新一轮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很好地改善了部分农民的居住条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展情况汇报

2017年,省厅下达给我县农村危房改造任务668户,共拨付危房改造专项资金773万元。全县各乡镇通过村民代表评议和村级公示,完成前期的申报工作,已全面进入施工阶段,进展较快的乡镇有不少农户已完成房屋新建和改造加固。切实加强危房改造档案管理,做到批准一户,建档一户,一户一档,并完成住建部农村危房改造信息平台录入工作,实现纸质档案与信息档案相结合。8月14日起,我县组织专班人员按下拨任务指标的30%对各乡镇危房改造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共抽查177户,竣工率达87.6%。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是制定方案,精心组织。为了把农村危房改造这件大好事办好、办实,我们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研究制定农村危改工作实施方案,对危改造工作提出了具体实施要求,做到任务明确、措施到位。 二是严格对象,严把程序。我们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政策公开、对象公开、程序公开,严把对象的准入关,严把操作的程序关。各乡镇按照“三最”原则(家庭经济最困难、住房改造最急需、解决最基本的居住条件)进行调查、摸底,由党委会讨论确定对象,上报县住建局。

三是强化督查,规范操作。危改工程影响面广、政策性强,为确保该工程扎实推进、平稳运行,我们注重细节、狠抓执行。在资金分配上,制定资金管理制度,实行专户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安全运行。实行财政拨款、银行支付,直接发放到农户“一卡通”账号的模式,财政、审计、监察部门对补助资金的管理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三、后段工作计划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全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强做好危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加大向上争资力度,加大实施工作力度,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民生工程重要项目来抓紧抓好。

二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加强调查研究,摸清底数,选准农村危房改造对象,使真正的贫困家庭受益。

三是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继续为后段我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打好基础。

推荐第8篇:乡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汇报

乡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汇报

镇位于霍山县西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总面积230.9平方公里,人口2.5万人,由于地处深山区,交通不便,群众生产生活相对滞后,居住环境的改善一直是群众千方百计想解决的问题。镇党委、政府以高度的责任感,以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竭尽全力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抢抓县里实施危房改造的机遇,把危房改造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程,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自10月份以来,全镇共实施危改建房104户,其中五保户29户,低保户3户,困难户72户,截止年底全面完成了建房任务。

一、思想重视近年来,我镇经济社会有了较快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在农村仍有不少困难群众住房破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他们渴望改造危房,但自己又没有能力,如果没有政府的帮助,他们无法改变房屋破漏危的现状。镇党委、政府高度关注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

把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融洽党群关系的重要举措,努力把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建设成聚民心、暖民心、稳民心的“民心工程”。根据全镇危房改造工作安排,对全镇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情况,进行了一次认真排查,排队梳理,有重点地列入改造计划,并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实施行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做法,部门单位和村两委亲力亲为,主动协调,解决难题,督查进度,在领导层面上确保了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的推进力。

二、明确政策严格按照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等七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安徽省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建村[2009]33号)和霍政办[2009]15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的实际,出台了《大化坪镇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坪政[2009]109号)。这些文件对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的救助政策、救助方式、

建设标准、资金保障等都作了进一步的明确。为我镇农村危房改造建立起了申报有序、救助及时、资金保障、机制健全的保障机制,做到了“申报一户,公示一户,核准一户,审批一户,改造一户”,通过“政府补助、农户自筹、亲友帮助、邻里帮工”的方式加快了建房进度。

三、科学规划在推进建房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到科学规划。一是组织调查摸底。在完成农村困难群众住房状况调查摸底,以户为单位,建立危房档案资料,做到家庭成员清、居住情况清、收入情况清、贫困原因清。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以村为单位,分轻重缓急,拟定危房改造计划。二是制定改造计划。危房改造工作与我镇五保集中供养、地质灾害、新农村建设、库区移民等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实施分批改造。三是坚持求实效。根据村镇建设规划及困难群众的生活需要,我们要求所有新建房屋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泥地面,内外墙分别用水泥、涂料粉刷或贴砖,同时水、电、卫生、灶具设施配套。

四、规范操作农村危房改造是关系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操作实施必须合乎民意、取信于民,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为此,我们重点在改造对象上规范程序,努力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在对象确定上,由村上报调查核实的情况,由镇下达改造计划,然后分村进行公示,公示7天后,群众无异议的,再上报审批,确保了危房改造的对象真正落实到需要改造的群众身上。

五、健全机制一是建立了月报制度。每月25日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统计上报,反映动态,推进工作。二是建立了监督制度。纪委、国土、城建等部门联合组成督查组协同村两委,不定期进行督查,切实加强在建前、建中和建后的把关指导,确保工程质量。三是建立了会议制度。镇领导组建立定期会议制度,按月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以此推进工作。

推荐第9篇: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专项彩票公益金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责任书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专项彩票公益金 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责任书

为了做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切实保障新建房屋的工程质量,规范工作程序,县、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县残疾人联合会及项目资助对象签订如下责任书:

1、县人民政府确保本级危房改造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加强优惠政策落实的督导,组织相关部门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并负责项目的实施。

2、县残疾人联合会在本级政府同意领导下,组织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的总体实施和监督检查。采取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选取项目资助对象,并通过民主评议,张榜公布,不准优亲厚友。协调县政府落实危房改造资金,按照《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资金实施细则》的要求管理县级以上危房改造资金,不准层层克扣,不准拖欠挪用,不准贪污。监督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的优惠政策落实到资助对象。组织和督导乡(镇)政府和村委会按照危房改造计划、建筑不准和质量进行施工,负责项目进度检测和评估验收。

3、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落实本级危房改造资金,统一购置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分送到户,组织、协调和监督村委会,制定帮建的具体措施,确保工程保证质量按时完工。负责房屋

1 档案的整理和归档,包括房屋报建审批资料,设计图纸和施工合同,房屋竣工验收合格证明等。

4、村委会负责贫困残疾人临时住所的安置和基本生活问题,协调办理房屋建设手续,组织和监督施工人员按照建筑标准和质量要求进行施工,并做好房屋验收合格后残疾人入住等后续工作。

5、项目资助对象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承担房屋建设费用,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

6、县残疾人联合会负责对本责任书进行解释。

7、责任书一式五份,县、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县残疾人联合会及项目资助对象一份。

县人民政府(签字、盖章) 县残疾人联合会(签字、盖章)

乡(镇)人民政府(签字、盖章) 村委会(签字、盖章)

项目资助对象(签字) 年 月 日

推荐第10篇:三亚市农村特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方案

三亚市2008年度农村特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方案

(市残联2008年8月5日)

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关于下达2008年度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任务的通知》(琼府残工委[2008]7号)文件精神,为确保我市2008年度农村特困残疾人危改工作在2007年的基础上,继续取得显著的成绩,扎扎实实完成省下达的工作任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把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纳入三亚市2008年农村民房改造计划,同步进行,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多渠道、多形式,组织社会力量,确保任务的完成,进一步改善贫困残疾人的居住生活环境,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三亚而努力。

二、成立领导机构

为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我市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任务的完成,经研究,成立三亚市2008年度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诚安(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林贻秀(市政府副秘书长)

李双林(市残联会理事长)

成 员:史晓辉(市财政局总会计师)

高育青(市民宗局副局长)

邢福固(市监察局副局长)

麦 军(市审计局副局长)

陈广文(市残联副理事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残联,主任由市残联会李双林理事长担任,成员为邢闻扬、陈光学。全市残疾人危房改造的日常工作,由办公室具体负责。

三、任务安排

根据省下达我市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任务要求,结合我市实际,2008年我市残疾人危房改造任务为80户,其中纳入国家和省级补助的任务为50户,地方自行组织完成的任务为30户,主要以少数民族残疾人为重点。各区、镇残疾人危房改造任务及补助经费具体另行通知。

四、实施范围及标准

(一)实施范围:在全市6个镇和河东、河西2个区开展危房改造项目。

(二)本项目实施对象为农村特困残疾人极度危房户。极度危房指:房屋结构严重变形,濒临倒塌,对残疾人及 其家人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必须重建的特困残疾人户。

(三)建房标准

根据当地农户基本住房条件和资助对象常住人口数核定建房标准。原则上残疾人贫困户住房标准应为当地一般农户住房条件中等偏下水平,按照省领导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常住人口1人的建筑面积为25㎡,常住人口2人的为30㎡,常住人口3人以上的为40㎡—50㎡。对在同一户头,家庭成员较多、亲属资助资金额度较大的危改户,按照全面建设小康指标体系的要求,农村住房人均面积不超过15平方米(具体标准由各区、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四)界定房屋产权归属

各区、镇要制定房屋产权归属标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区、镇实际情况,合理界定危改房屋产权归属。原则上危改后的房屋产权归属残疾人所有,并进行产权登记。在产权管理方面要有存档记录和备案。

五、主要措施

(一)各区、镇成立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残疾人危房改造组织机构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市下达的任务指标,认真筛选农村贫困残疾人无房户和极度危房户做为实施对象。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积极引导残疾人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参加残疾人危房改造。

(二)认真筛选落实农村特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对象。各区、镇要根据下达的任务指标,严格按照实施对象要求,筛选农村贫困残疾人无房户和极度危房户做为实施对象上报市残联。

(三)认真做好残疾人危房改造综合服务工作。各区、镇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做好对基本备好建房材料,正在动工兴建和需要申请建房物资材料的残疾人建房户的统计报表工作,全面准确掌握残疾人现有茅草房(危房)住户的建房情况,杜绝重报漏报现象。

(四)认真做好建档立卡和资料的上报工作。各区、镇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统计筛查,建档立卡、登记造册等管理制度,做好项目资料的收集、积累及存档工作。房子建好后在显目的地方贴上《国家彩票公益金资助》标识。

(五)严把工作质量关,按时完成任务。各区、镇在施工中,严格质量要求,注意施工安全,避免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各区、镇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农村民房改造工作指导思想和本方案的要求,在8月底前完成筛查工作和落实当地的配套资金,并将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市残联办公室。9月份至12月份为施工建房期间,各区、镇要认真组织好,确保按时完工。12月30日前将《项目登记表》、《项目汇总表》、《项目年度执行报告》及时上报市残联,并对其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

六、资金补助标准和管理

(一)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要纳入三亚市民房改造范围,实行以“先建先补,不建不补,特别困难的多补,一般困难的少补”的原则。根据省下达任务要求,结合我市2008年我市残疾人危房改造。主要以少数民族为主(含市民宗局下达年度民房改造任务内)。资金补助标准:今年我市实行国家、省和市三级拨付的残疾人危房改造专项资金合并统筹安排,给予每个残疾人户建房补助标准为7500元(具体标准,按照建房户的经济情况而定),少数民族残疾人建房另由市民宗局,按民房改造特困户标准追加民房改造补助款。

(二)各区、镇要在安排补助资金的基础上,采取多渠道落实相应的配套资金,区、镇财政给予每户配套补助资金不应少于3000元。同时广泛宣传、动员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采取包户、捐款、捐物、出义务工等形式、广泛参与,此外,各镇要在今年落实民族地区民房改造任务时,凡没有安排残疾人建房户的,务必按本方案和任务要求,重新调整残疾人的民房改造建房户数,并及时将调整的情况上报市民宗局和市残联,确保本年度我市残疾人危房改造任务的完成。

(三)管好用好残疾人危房改造资金。国家、省和市的补贴资金,根据各区、镇配套资金到位情况和工作进度情况,分批下拨。各区、镇配套资金不能落实的,将调整其危房改造任务。对于各个途径筹措的经费,各区、镇要统筹兼顾、管好用好、专款专用,发挥实效。

第11篇:关于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汇报

关于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汇报

我县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危旧房现状和人居环境两项调查工作进展顺利。全县危房改造任务总计580户,其中,建设口467户,扶贫移民口41户,民政口72户。全年建设口467户,新建或重建421户(含五保户2户、低保户85户、残疾人家庭15户、贫困户319户);维修户46户。完成危旧房现状调查11253户,人居环境调查93个(含90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结合实际,周密部署,加大投入,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及两项调查工作,截至目前,危房改造录入率100%、竣工率100%、入住率100%,现就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四到位,强化领导抓保障,着力打造“精品工程”

一是组织到位。我们把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领导机构,落实了农村危房改造领导小组成员,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危改工作,切实健全组织机构。县农改办设建设局四楼,落实了工作人员,配备了车辆。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抽调了工作能力较强的干部组成专门办事机构,形XX县、乡(镇)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二是责任到位。县危改办与乡镇、乡镇与村委会、村委会与危房改造农户层层签订责任状,将农房建设任务细化量化、分解落实,任务到户、责任到人,保证了任务和责任的“双落实”。

三是投入到位。我县对危改工作实行工作优先部署、人员优先配备、经费优先保障,困难优先解决。在县财政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县级配套补助46.7万元,安排专项工作经费20万元,其中危房现状和人居调查10万元,为危改办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脑、相机等办公设施,确保了资料及时归纳整理,录入上报。

四是督查到位。建立了严格的危改工作督查制度,一是县危改办通过建设局政务信息平台、qq群及时对各乡镇进度进行督查;二是组织县建设局建管股、质监站工作人员对危改户房屋建筑工程质量进行抽查,对施工中发现问题的,及时下达整改通知,并要求建房户限期改正;三是将督查情况全县通报。

二、突出四公开,强化程序抓规范,着力打造“阳光工程”

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群众广泛关注的热点,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百姓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后劲与活力,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对此,我们坚持科学严谨、阳光操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一是公开危改政策。结合社情民意大走访活动将危改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利用标语、宣传栏、手机报、手机短信等各种载体,对危改政策全部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切实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是公开危改对象。在具体运行中,我们突出规范程序,严格执行“三榜公示”,由农户自愿申请,村级民主评议或村民代表会审查并公示,报乡镇人民政府复审并公示后,将农户基本信息电子版发民政部门先审定各类补助对象资格,同时由县房管局对己初步确定的农户住房进行危房鉴定,再采集一份完成的农户档案上报县农改办审核同意后再由县领导小组审批,再次进行公示。这样政策把握准确,使该项民心工程和谐稳定进行。

三是公开危改程序。利用专栏、通过培训公开危房改造指标申请审批流程,让每个群众都了解申请审批过程,对任务指标、改造标准、实施步骤等全部进行公开,所有操作程序都在“阳光”下进行。

四是公开补助标准。根据危改户的改造方式、建设标准、成本需求和补助对象自筹资金能力等不同情况,制定了四级分档补助标准:其中五保户1.95万元,残疾人家庭、低保户1.65万元,贫困户1.25万元,维修户2700元。集中管理补助资金,做到专项资金,不挪用,不截留,按工程进度直接通过一卡通发放到危改户。

三、严把三关口,强化管理抓落实,着力打造“民心工程”

我们始终把“政策真正惠及于民”作为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把好各个环节,强力推进。

一是把好进度关。我县早动员、早部署,从3月份就开始部署危房改造工作,县危改办在分解下达任务之前,充分征求了乡镇意见,特别是对特殊群体如分散供养五保户、残疾人家庭,低保户进行摸底调查核实,为改造指标的分配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一经接到省下达指标就及时将任务进行分解,各乡镇也随即将任务落实到村到户。

二是把好质量关。从奠基到建成,各时期都进行了不定期的现场察看,严格监管,对不符合标准的房屋坚决督促其整改到位,保证房屋建设质量。

三是把好资料关。对每个环节做到“查得起,查有据”,注重各类资料的收集,实行一户一档,分户归档,确保资料齐整、真实、规范。 一年来,我县的危改工作均按时间节点稳中求进,如调查模底、计划下达、开展进度、资料采集、核查审批、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录入、资金下拨等。目前,己做好市检,省检等各项准备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2015年,我们将进一步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把我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第12篇:桑村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汇报

桑村乡农村危房改造

汇报材料

我乡2010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县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上级业务部门精心指导下,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引导和群众主体的原则,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务求实效、统筹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0年危房改造经验和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我乡把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列为乡的主要工作之一,成立了乡政府乡长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党政办办、建设、民政、财政、规划、监察、农办等乡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危改为成员的乡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从相关部门和抽调专人具体办公。

二是加强宣传,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广泛宣传,采取召开乡村干部会、村民代表会、群众会、进村入户等方式,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宣传,让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家喻户晓,让广大农民群众自愿进行危房改造。通过大量的思想工作和政策宣传,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建房户的实际困难,激发了他们积极投身农村危房改造的热情,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三是注重审核,准确确定危改对象。在确定危房改造对象上,实行“阳光”操作,始终把调查摸底和对象确定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 1

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村委会和调查小组调查核实、村民小组会议民主评议、村民委员会张榜公示、乡人民政府审核”5个程序进行。对象审定后,分别对每户农户家庭的经济状况等认真分析研究,根据统一的标准,确定了“五保户、困难户、”等补助类型。按照“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居住房屋极度危险、家庭极为困难农户的房屋进行改造和修缮建设。

四是加强督促,注重质量监管。始终把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制定危改工作督查方案,定期不定期对危改工作进行督查。乡土地人员深入到建房点查看建房工程质量,对施工中发现的质量不符合设计标准的建房点, 要求建房户限期改正,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农村危房户较多,但上级补助的对象很少、给谁不给谁,很难操作。另外对每一个对象补助金额较小,远不能解决对象建房困难等问题。

三、01年危改工作打算、意见和建议

增加危房改造户数,同时增加每户补助金额。

第13篇:zs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zs镇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的实施方案

荫镇政字(2010)25号

荫城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荫城镇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的

实施方案

各村:

《荫城镇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实施方案》已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执行。

2010年4月16日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总体要求,切实改善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居住条件,构建和谐平安社会。国务院在中央的彩票公益中安排残疾人事业专项资金,省、市、县政府安排了专项配套资金,用于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为了确保我镇今年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任务的完成,根据省政府残工委《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山西省“十一五”实施方案》和市、县残联2010年工作安排,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个人自筹与政府补贴相结合,动员和鼓励企事业单位赞助等多种渠道。坚持新房建设和旧房利用相结合的方式搞好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切实改善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居住条件,缩小贫困残疾人生活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创造条件。

二、危房改造的对象及条件

项目实施对象为全镇农村贫困残疾人无房户和极度危房户。改造对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二)本镇农业户口;

(三)有生活自理能力或虽无生活自理能力但有法定监护人与其共同居住;

(四)家庭人均收入在贫困线以下;

(五)无住房或极度危房户(房屋结构严重变形,濒临倒塌,对残疾人及其家人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必须重建或翻修的贫困残疾人户。

三、危房改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根据本镇农业户基本住房条件和资助对象常住人口数,因户制宜核定建房标准,原则上要达到一般农户中等偏下的水平,新建房面积原则上为每户50平米左右。

(二)残疾人危房改造原则上应在危房改造户原有宅基地上重新建房。鼓励项目实施村,在交通相对便利,地势相对平坦的地段免费为危房改造对象提供宅基地,对原有宅基地可与改造户协商由村集体收回统一规划。对无宅基地的危房改造对象,由镇、村和土地部门优先解决,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行当予以优惠。

(三)对不具备新建住房条件的特困残疾人可通过修缮、公配、置换等方式解决住房问题。经过修缮、公配、置换的住房要符合危房改造质量标准,决不能让残疾人从危房中搬出来又住进危房。同时要解决好公配和置换房屋的产权问题,必须明确新建房产权归残疾人所有,并进行相关登记和备案。

四、危房改造资金

(一)补贴标准:危房改造项目除中央补贴外,省、市、县财政分别补贴3000元。补贴资金原则上不得平均使用,重点用于建筑材料购置费用,其余通过危房改造户自筹;动员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危房改造户亲属、村民捐款、捐物、投工投劳等办法解决;有条件的村可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予以补贴。

(二)资金管理:上级危房改造资金拨付到镇政府后,由镇政府根据项目实施中工程进展情况统筹使用。

五、危房改造项目实施方案及步骤

(一)在原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进上步宣传、摸底,做到不漏掉一户残疾人危房户,之后进行认真筛选、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不少于七天),确定危房改造对象。

(二)镇危房改造领导组集体逐户深入危房改造现场,采集危房影像资料,对旧房评估与危房改造对象商定改造方案,根据新建、公配、置换、修缮等形式核定补助金额,签订危房改造责任书,填写相关表格,上报相关资料,经镇政府审查认定后开妈实施。

(三)村委会督导项目对象采购合格的建筑材料。督导施工人员按照标准和质量要求施工,同时负责解决好危房户的临时住所和施工期间的基本生活问题。

(四)危房建设竣工后,各村要主动和镇危房改造领导组联系,及时组织相关部门验收,验收不合格的责令期限改建或重建。

(五)项目验收合格的,要在新房显著位置悬挂县残联统一制作的“国家彩票公益金资助”统一标识,由镇危房改造领导组采集改造后的影像资料,填写相关表格上报县危房改造领导组办公室,同时,村委会要做好残疾人入住新居等后续工作。

(六)镇政府、镇残联要将危房改造前后所有资料全部收集整理归档。

(七)危房改造项目实施时间:从2010年4月1日开始,至2010年10月底结束。

六、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的组织领导,镇政府决定成立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领导组。

长:段晋伟(副镇长)

员:宋霞红(民政助理员)

崔泽松(财政所长 )

宋俊峰(国土所长)

张广平(文化员)

张志明(残联理事)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残联,办公室主任由张志明兼任

七、措施要求

(一)严格掌握危房改造对象条件及标准。在危房改造对象筛选中,要严格坚持民主评议原则,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对于个人有能力进行危房改造,总面积超过75平方米的原则上不列入本次危房改造资助范围。要张榜公示对象名单,接受群众监督。

(二)实行包户,责任到人。各村要将残疾人危房改造逐户落实到每个村干部身上。保证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以及危房改造各个环节的安全。真正做到让群众、项目户和上级管理部门三方都满意。

(三)严格资金管理。危房改造资金要专款专用,做到帐目清楚、花钱公开,坚决杜绝一切纰漏。

第14篇:农村贫困残疾人安居工程书画作

青岛市房地产开发管理局

关于积极参与《青岛市农村贫困残疾人安居工程书画作品爱心拍卖会》的通知

各房地产开发企业:

青岛市农村贫困残疾人“安居工程”是市政府2006年要为民办好的10件实事之一,此项工程主要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进行。为此,青岛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拟定于2006年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在市拍卖中心举行“青岛市农村贫困残疾人安居工程岛城名人书画作品爱心拍卖会”。

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弘扬扶残助残、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体现全社会扶残助残的博爱精神,望各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参与竞拍,预展时间11月28日至12月2日,详情请登陆青岛新闻网(www.daodoc.com)。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望各房地产企业能够积极参与到此次拍卖活动中,社会将传颂贵单位的美德,岛城所有感受温暖的贫困残疾人将世代感激贵单位的恩情! 爱心善行与天地同在,真情义举随日月生辉! 青岛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书画拍品咨询热线电话:85697031,85696804 青岛市房地产开发管理局 二ΟΟ六年十一月二十日

第15篇:危房改造工作汇报

营田镇危房改造工作汇报 2011年,我镇垦区危房改造工作在区管委的关心、支持和区房改办的精心指导下,精心组织、务求实效、统筹推进,尽管没有任何经验借鉴,仍顺利完成了全年度危房改造工作。

2011年区房改办分配到我镇垦区危房改造任务为624

户,实际竣工782户,其中,房屋改造户686户,拆旧建新户96户,超过任务数的125.3%,全部通过了区房改办的验收,房改户在年底全部顺利领到了国家的补助资金。

一、领导重视,明确责任

2011年是危房改造的第一年,因此,营田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营田镇垦区危房改造领导小组,由镇长徐荣新任组长,财政、国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时召开了由各村、社区负责人参加的全镇危房改造会议。会上对如何做好2011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明确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村干部入户宣传督促。

二、总结经验,突出特色

我镇通过2011年初的摸底调查,总共有4486户需要进行房屋改造,2011年已经完成782户,2012年计划改造房

屋1800户,余下1904户,另加超过30年房龄的楼房需要改造的,将全部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完成。

2012年,我镇在整体房改工作的开展中,强调突出特色,2011年,以宝塔村、推山咀社区的整体房屋改造为典型,今年继续学习去年的经验,并加以改进,推荐宝塔村等四个单位进行整体全面改造,其中宝塔村对原机务队219户进行整体改造,义南村144户,推山咀社区400户,虎形山社区水泥厂片区200户,由镇房改办牵头指导、监督,力求打造成全区危房改造典范和亮点,整项工程预计在11月上旬全部完工。

三、分析问题,吸取教训

2011年是房改工作的第一年,没有以往工作经验的借

鉴,因此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民众对于国家这一政策持观望态度,积极性不高,致使房改工作滞后,造成被动局面;其次,改造后房屋的验收、补贴资金的发放以及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多次重复做了同样的工作,既增加了工作量,又浪费了工作时间,影响工作效率等。

2012年的房改工作,吸取去年的教训,认真总结不足,对于去年出现的问题加以剖析,简化工作流程,积极宣传房改优惠政策和取得的成效,发动2011年的房改户进行宣讲,提高民众参与房改的积极性,对房改户提出的要求,采取公平公正对待,严把验收关、资金关,所有档案资料要求一次性到位,对于在今年未能纳入房改计划,又符合房改条件,

且正在进行房改的,支持其进行房改,并纳入下一年房改计划,最大限度的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

四、实际困难

经过一年多的房改工作,在这过程当中,确实存在一些困难,

1、基础设施投入少,在房屋完成改造后,民众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提升,但周边的生活环境却没有得到改善,沟渠淤泥多,生活垃圾不能及时处理,路面硬化里程短等,民众反响比较大,多次向政府提出希望得到改善;

2、特困户参与危房改造难度大,基本上都是土坯房,国家的9500元的补助资金太少,远远不能支撑房屋重建,若只进行改造,则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房屋仍存在居住的安全隐患,此类问题若处理不好,特困户的房屋可能只会是旧貌。

全镇危房改造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我镇将在区区委、区管委的领导、支持下,在区房改办的指导下,认真查找差距和不足,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进一步增强做好我镇农垦区危房改造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做好全年危房改造工作。

第16篇:危房改造工作汇报

凤山乡危房改造工作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我乡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民心工程来抓,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加大投入,重点突破,使我乡危房改造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危房改造工作进展情况和下步打算汇报如下:

一、精心组织,搞好调查摸底。为全面掌握全乡农民住房及危房情况,乡从乡村建站、国土等部门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农村危房调查工作组,分赴全乡9个村逐村调查,村里由支部书记牵头,认真核实,实地察看,并全部登记造册,做到一户一档,通过调查汇总,2008年初统计全乡共有危房户1329户,为实施危房改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科学实施,制定3年危房改造规划。在充分调查摸底的前提下,积极制定了我乡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根据我乡的实际情况,首先保证老弱病残有房住,在向困难户沿升,连片改造带动各村,危改工程达到整村推进。在规划上,以“黔西北民居”风格为主,根据农民需求,结合我乡人民风俗习惯、建筑风格、文化传统,组织搞好我乡改造规划和工程设计。我乡属于彝族、蒙古族乡,一些改造房还带有彝族与蒙古族标志,政府为农户免费提供设计图样和技术咨询。坚持高起点规划,通过科学规划,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住房“建了拆、拆了建”的现象。今年我乡完成县下达295户指标,2010年10月30日前已全面完工295户,其中凤山村59户、谢都村32户、银川村33户、联兴村49户、沙坪村29户、店子村32户、羊岩村

25、石坪村18户、白鸡村22户,老百姓的居住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计划2011年度的目标任务537户,并确定了2011年度危房改造计划和改造时序。

三、突出重点,加快我乡城建设步伐

今年以来,凤山乡按照县委、县政府为加快城镇化建设,把我乡打造为大方东片区中心集镇,我乡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确立了“以地生财、以财建乡、以乡兴商、以商富民、共建共享”的理念,坚持政府引导、村民自治、共建共享、让利于民的工作思路。经过精心组织,科学指导,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实现了零信访、零投拆和零事故;

下一步工作打算:我乡的危房改造工作进行紧张的施工建设阶段,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确保2011年度的改造工作顺利进行。一是加强领导,继续实行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协调、调度,抽调精干人员,蹲住、靠上、抓实、办成;二是多方筹措资金,确保建设资金需求;三是加强监督督导力度,加快危改工程建设进度,采取倒排工期、定期调度制度,严格实行工程质量监管制度,把好工程建设质量关,力争2011年内完成预期建设任务,努力推动我乡危房改造工作实现更大突破。

第17篇:农村危房改造

海 东 地 区 财 政 局

第期

海东地区财政局办公室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三十日

海东地区4.2亿元资金

改造2.12万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房 为进一步解决好农村困难群众基本住房安全问题,帮助农村贫困家庭改善了住房条件。近日我区又下拨2011年第三批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补助资金3392万元。至此,2011年我区分三批共安排41704万元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资金万元(其中县级配套6784万元),帮助2.12万户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

为使资金安全到位,按照地区财政局和地区民政局《转发〈青海省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的要求,将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全部纳入县财政专户(账)管理,确保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按照工程进度及时足额发放到建房户手中。

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促进农村危房改造及奖励性住房工程建设,使部分贫困群众妥善解决了居住安全问题。

本期报送:省财政厅办公室、社保处,地委办、人大工委办、

行署办、政协工委办,各县财政局。2

第18篇:(省里检查)湖口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汇报

“三个突出”夯实工作三个注重”务求实效

全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湖口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

湖口县地临长江西濒鄱阳湖,号称“江西水上北大门”,总面积669平方公里,辖5镇7乡2场122个行政村,总人口近30万,而农业人口达20余万人,其中存在着大量亟待救助的贫困残疾人、孤儿、五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体。 为了认真贯彻实施好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我县把农村危房改造这一“惠民工程”作为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改变农村环境面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服务我县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立足县情,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2011年,我县农村危房改造计划指标400户,其中改建340户,已开工232户,占目标任务数的68%,维修加固60户,已完成18户,占任务数比例30%。录入率63%。同时,我们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执行《江西省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在上级补助资金基础上,县政府按照户均2000元标准安排配套资金90余万元补助已列入财政预算,提高了群众的受益程度。我县在工作中坚持“三个突出、三个注重”,主要做法如下:

一、坚持“三个突出”,夯实工作基础

(一)突出组织领导

县委、县政府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高度重视,6月9日召开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专题会议,出台了《湖口县2011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县人民政府李小平县长为组长,常委副县长李金梅为常务副组长,县规划建设局、发改委、财政局、民政局、国土局、环保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农业局、卫生局、监察局、审计局、房管局、宗教事务局、残联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并从5个相关部门抽调了6名工作人员到县危改办集中办公,添置了基本的办公设备,确保了组织机构的顺利运转。各乡(镇)、场也参照县模式成立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机构,建立了乡(镇)、场领导包村、村干部包农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有利推进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二)突出宣传发动

我县2011年度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明确后,县危改办立即着手进行职责分工和任务分解,下发了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宣传手册,宣传有关政策,使广大农民群众了解农村危房

改造的相关优惠政策及申报条件,做到家喻户晓。通过政策宣传,激发了农民群众的主观意识和热情,申请危房改造的对象积极涌跃,全县农村范围内形成了一股危房改造的热潮。

(三)突出统筹安排

为使“新房”不变“危房”,按照县“先选址、后建设、限规模、重安全”的基本要求,坚持农民自愿、困难优先、轻重缓急、因地制宜的原则,我们把农村危房改造同县城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从改善人居环境、改变农村面貌的实情出发,综合考虑农户散居和各乡镇地质灾害因素,在分配建房指标任务时侧重于地质灾害多发区和易发区,对属于地质滑坡和靠近山峭陡坡地段的困难群众建房予以优先考虑。同时考虑到建房农户不因建房返贫、不增加更多的经济债务,我们限制农户的建房规模,不建二层以上的楼房,做到安全居住,出入方便,生活安定,体现了“以人为本,困者安居”的民本精神。

二、做好“三项注重”,确保实事办实

(一)注重筛选对象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事关群众切身利益,

是一项备受关注的民生工程。为了真正体现危改政策的扶贫济困作用,我们要求各乡镇重点选择低保户、残疾户、特困户、地质灾害户,对五保户优先安排到敬老院实行集中供养,把重点锁定在有意愿且能自筹一定资金的家庭,确保他们建得起、稳得住。

(二)注重公平公正

在确定对象时,我们始终做到政策公开、对象公开、程序公开,严把对象的准入关,严把操作的程序关,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全县共申报改造对象1679户。为了保证进度,我们用了近20天时间从小组成员单位抽调了10多名工作人员,赴各乡镇进行调查摸底和危房鉴定工作。我们做到申请对象个个上户,与户主见面,户口簿或身份证审查到位,相关证明材料核查到位,当场拍摄房屋照片,填写鉴定报告,并征询农户意。严格按照“个人自愿申报,村组集体评议,乡、村批复二次公示”的程序,始终做到阳光操作,确保房屋最危险、家庭最困难的农户优先列入改造。

(三)注重信访与督查

由于各乡镇农民生活水平有差距,仍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一些农户提出自已符合条件,但自筹经济能力完全不够,

执意要求列为改造对象,县危改办工作人员及乡镇村干部耐心说教,说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好政策解释工作,稳定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为此,我们建立农村危房改造信访接待制度,明确了群众来信来访处置原则,明确了各级责任和信访、登记、调查、反馈和处理等制度。保证了危房改造平稳进行。为了更加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启动后,我们将制定督查旬报制度,并定期与不定期的下到乡镇进行督查,对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

目前,我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开展以来,在县各相关部门的共同支持下取得了预期成绩,但我们也认识到,依然有许多艰巨的工作要做。今后,我们仍继续认真执行好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扎实工作,全力把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更多的贫穷百姓沐浴到党的阳光雨露。

湖口县危房改造办公室

二○一一年九月六日

第19篇:青海成功探索西部贫困农村危房改造之路

青海成功探索西部贫困农村危房改造之路

发布时间: 2010-01-07来源: 新华社

新华青海频道1月7日电 (记者陈国洲)2009年初,根据国务院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青海省在全省除果洛,玉树和黄南藏族自治州的牧区外,组织实施了15000户危房改造项目,户均补助19200元。截至2009年11月30日,已完成危房改造户15815户,是年初计划数的10

5.4%,成功探索出西北贫困地区危房改造的经验,成为全国危房改造中的一大亮点。青海农村危房改造形成三大特色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单户财政配套资金最多,节能示范建设完成度最好,全国唯一一个由民政部门牵头的省份这三大特点使青海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独具特色。青海省民政厅厅长更阳说,青海省将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作为2009年青海省10大民生工程的“首善工程”,在国家户均补助5000元的基础上,省、州、县三级财政户均配套14200元,这样的力度全国最大。

其次,青海省危房改造注重与节能改造相结合。青海省民政厅危房改造办公室负责人耿晓弟介绍,2009年国家向青海省下达的危改房节能示范建设1500户任务中,到目前为止已有12060户推广和使用了吊炕,太阳能取暖及其他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接近国家任务量的10倍。

乐都县主管危房改造的副县长蔡艺武介绍,乐都县将危房改造套入节能建筑项目中,从规划设计之始就规定凡是危房改造户在其获得的补助金中用1000元专门修筑节能热炕,有条件的推广暖廊等太阳能取暖技术。通过对每个乡镇的工匠培训,全县1000户危改房太阳能暖廊封闭率达96%,户户都有一个节能炕。

此外,针对农村危房改造对象是农村最困难群众的特点,青海省发挥民政部门掌握农村贫困群众的优势,确定由民政部门牵头,联合建设厅,发改委,财政厅等多部门共同推动危房改造工程。这种体制,确保了危房改造补助落实在最困难群众身上,有利于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制定不同地区的改造规划,也将危房改造与民政扶贫等多个项目有机联系起来,收

到了很好的效果。

青海贫困地区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多项经验

尽管青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仅仅一年,但在实践中,青海各个州县努力探索,收获了一批在西部落后地区开展这一工作的先进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在危房改造建设中,化隆回族自治县通过大宗建材县级统筹,零散建材村级统筹的办法,节省了建设资金491万元,降低了困难群众的建设成本,也保证了房屋建设质量。“有个坚强的村级组织和农民协会是完成危改房工作的必要保证。”化隆县民政局局长马生成谈到经验时体会颇深:“建材统购肯定能减轻群众负担,保障工程质量,在村级组织强的地方,这项工作开展的十分顺利,群众欢迎度也高,但村级组织薄弱的地方,仅建材价格在谈判时就比其他村高得多。”

为了加强村级组织统购力度,提高透明度,化隆县在各村推行危改房“明白卡”制度。巴燕镇上加合村村民冶二力向记者展示了他家的“明白卡”。在这张小小的卡片上写明砖瓦,水泥等各种统筹建材的供应量和折价,改造户核对完收到的建材后对号打钩画押。“有了这个,各种该给我的补助我真的是看得明明白白了。”冶二力说。

德令哈市将危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灾后重建,扶贫等多个项目结合起来,实现了各种项目资金的优化配置。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受地震和水文地质灾害影响,柯鲁柯镇金源村170多户村民生活贫困,住房困难。他们既是扶贫对象,又是危房改造对象,同时还可以享受国家灾后重建优惠政策。德令哈市于是集中各项目的补助资金,对这个村实施了整村搬迁,集中新建起一座设施齐备,规划合理的危改房新村,完全符合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标准。

为减轻危房改造群众的自筹压力,互助土族自治县政府按照“政府补贴,社会赞助,部门帮扶,群众自筹”的思路,建立了县直机关联户帮扶共建制度,将改造户全部纳入联户帮扶共建范围,采取部门帮扶,改造户自行借贷,亲友资助,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邻里帮工帮料等办法动员各级干部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帮建帮扶活动。

“在开展联户帮扶后我们发现,几乎所有改造户的房子除了联户帮扶人帮建外,还得到了乡里乡亲许多人的帮忙。”互助县民政局副局长湛有明说,群众将这种做法生动地形容为

“百双手搭建百家屋”。

青海农村危房改造尚面临三大问题

尽管成效显著,但要在三年内完成全部8.8万户困难群众的危房改造任务,耿晓弟认为青海还面临不少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全国其他地区也普遍存在。

一、部分地区政策把握缺乏严谨性

2009年6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2009年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会上强调农村危房改造应把握一个基本政策,即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解决的是最困难农民最基本的居住安全问题,而不应理解为帮助困难农户全面改善居住条件。然而在实践中,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超大面积建房,搞形象工程的问题。

“在青海部分县乡也存在的超大面积建房问题反映出地方政策把握还缺乏严谨性。”耿晓弟说,原因有二:对于农民而言,土地之外房子就是另外一个命根子。农民一旦涉及到盖房子就想盖大,本来就是贫困户,盖了新房就更贫困了。然而这种心理不仅是农村传统,还夹杂着攀比心态,在西北地区农村普遍存在。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级的基层管理部门缺乏必要的引导,在一些领导的思想上存在着“群众盖房不容易,只要自己愿意,怎么盖都可以”的认识,没有把握住现阶段危房改造本身的目的。个别地区也有贪大求洋,搞形象工程的倾向,不分对象,不加区别的搞整村搬迁,既造成原有房舍资源浪费,又加重了群众负担。

对此,更阳认为要加大对危房改造政策的宣传力度,首先统一地方领导的思想,将中央政策切实贯彻下去。

二、过多安排整体搬迁或异地重建,易造成困难群众比例失调

据了解,2009年青海省完成的15815户危房改造中,真正符合政策规定的危房改造对象只有8402户,占53.1%,其余均为其他一般户(含部分边缘户)。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各地在部署危房改造中过多强调规模效应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从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的本身性质来讲,村子里符合政策规定的困难群众肯定是少

数。”化隆县民政局局长马生成说,如果都采取整村搬迁的方式,难免使该解决的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不该解决的却解决了。因此,专家建议危房改造应多以分散建设和就地重建为主。

三,地方财力有限制约危房改造进一步实施

“作为西部落后省份,进一步实施危房改造,青海的地方财力能否配套得上,令人很担心。”耿晓弟说。

在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对于像青海这样落后地区的贫困群众而言,尽管青海地方配套已经是全国最高标准了,但群众自筹压力仍然很大。德令哈市为了减轻群众负担,通过政府信用平台,为每户困难群众提供2万元贴息2年的贷款。但该市副市长周晓伟也坦言,群众很难短期内还清贷款。因此,各级基层干部呼吁国家应考虑提高对西部落后省份的危改房补助标准,与中东部发达地区有所区别。“在青海这样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省份,通过危房改造,广大群众对政府真的是赞誉有加,收到的效果是多重的。”耿晓弟说。

第20篇:农村教育问题调查报告与农村残疾人贫困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为更好地了解农村教育现状,我在假期通过走访和询问,对广东地区的农村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农村教育出现如教育经费不足和学校负债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农村孩子接受教育,而且使农民对新知识的吸收及民主与法治的贯彻实行造成障碍。这不但是问题而且将是农村教育的危机。

一、乡村学校负债累累

由于农村学生的学费难收齐,而教师的办公经费又不足,很多农村学校只得向私人借款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有的学校为达到\"普九标准\"向私人借贷修建设施,等到新学年开始就从学杂费中提取一部分支付债务。有些地方主管教育部门不顾农村的现状而要求一些小学、中学一定要达到\"普九标准\",这无异是在让学校背负沉重的债务。更有些学校为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花费巨额的招待费。导致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有很多农村少年儿童无法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造成很多农村少年儿童\"望学兴叹\",以致不得不离开学校。农村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发展。

二、杂费和书费让学生家长难以承受

在调查中了解到,农村经济发展较落后,农民相对较贫困。政府在财政支出吃紧,教师工资难以发放的情况下,就通过增加学杂费,从中提取一部分发放给教师,以弥补财政亏空。有的学校为拿到出版社的回扣,把出版社的一些\"辅导材料\"强行要学生购买;一些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如美术、音乐、手工等因没有师资和条件完成教学如同虚设,但这些书还得学生购买,这些书除了增加他们的负担还有什么用?而农村还有一种怪现象就是摊派多,修路筑桥建戏台等,都要他们出钱,农民靠种几亩地如何能应付这么沉重的负担?

三、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

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大多是民办教师,他们的学历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根据规定要转正参加培训考试得花一笔不少的钱,由于地方财政支出有限,教师工资又难发齐,这给教师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很多乡村任教的教师还要承担一些摊派,如修建公路、地方报纸的征订,这些费用全都直接从教师工资中扣除,这些摊派根本就不同教师商量,犹如强盗拦路抢劫,这些做法直接损害了教师的利益。一方面当地专科师范毕业生回乡任教,但政府由于教师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支大而无力接收,另一方面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又由于能力有限而对学生的引导及培养造成阻碍。这就导致教育资源被浪费,而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狭窄。

四、资源分配不公平

在调查中,可以看到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各政府、电力、交通等机构拥有资源支配的权力,它们利用部门所掌握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实现部门利益,或从财政分配计划中优先得到所需资金,他们的办公室及职工住房等都是最好的。而教育资源却少之又少,何况城市人口的教育需要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就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在一所农村中学中我看到一种现象:篮球场是黄泥地,足球场是一块荒田,实验室的仪器陈旧的难以利用。如此的设施怎么进行有效的教学呢?相反在城镇的小学,教学活动多种多样,体育设施和其它教学设备可以说是完善,如此的差距是为什么?是资源的分配不公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

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

五、改变教育问题的策略

据调查的情况,当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的。而且有的贫困地区由于财政吃紧还会挪用教育经费。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我们要首先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迅速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清乡村小学、中学的负债状况以及教师的工资问题,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其次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放宽私人投资办学,来补充政府投资教育的不足,建立一个机制对农村教育投资监督。再次,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学校,增加学校的决策权,并向学校提供良好的办学环境;对农村教师问题要切实做好改变教师的素质,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对不合格的民办教师给予辞退,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最后是加大农村教育资源分配,当地政府应该把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分配资源时着重加大农村教育的经费,为农村教育提供土地资源和其它的设备。 农村残疾人贫困现状调查报告

县委、县政府提出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的奋斗目标,经过几年的努力,使远安县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城乡建设、生态文明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为全县人民奔向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难点是残疾人。近些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相对来说、农村贫困人口不断下降,农村残疾人贫困问题逐年减少,解决民生问题已是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日益重视的问题。

一、残疾人的基本情况

我县地处西山区,是一个山区小县,有各类残疾人17000人,占总人口的

8、6%,平均每四个家庭有一个残疾人,全县残疾人按类别划分具体情况为:视力残疾2876人,占16.92%;听力残疾3716人,占21.85%;言语残疾269人,占1.58%;智力残疾1541人,占9.07%;肢体残疾4736人,占27.86%;精神残疾1361人,占8.01%;多重残疾2501人,占14.71%。其中农村残疾人15300人,约占残疾人总数90%。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大部分残疾人分布在边远山区,越是交通闭塞的边远地区残疾人比例越大。从经济收入上来看全县残疾人大致可划分为三部分,一是达到小康和正在向小康发展的。这部分残疾人素质较高,有职业、有技术、有自己的产业,多集中在城镇,生活富裕接近小康。在县残疾人中约占20%;二是基本脱离贫困解决温饱问题的。他们残疾程度较轻,辛勤劳动,从事庭院种植养殖、或是手工业修理服务、或是在外打工,能够维持温饱但仍徘徊在贫困线边缘。他们约占50%;三是长期贫困残疾人约占30%。多是重残人或是一户多残或老养残,他们或是看不见、或是不能行走、或是智力障碍,丧失了劳动能力,多年积贫,常年靠救济。

从数据显示、自然分布、自身条件分析,不难看出农村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与一般健全人相比,差距比较大。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贫困数量大。据统计纳入农村低保5001人,其中残疾人1726人,占30%。随着小康进程的加快,残疾人与健全人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相对贫困的人逐渐增多, 残疾人受自身综合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制约返贫都会加大贫困残疾人数量。二是贫困程度深。全县1000元收入以下的家庭可以说全部为残疾人家庭。尽管各级逐年加大贫困残疾人的救助、帮扶力度,但对一些无任何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只能维持基本生存。

二、存在的问题

1、残疾人生活生存质量差。首先最直观的是住房质量差,农村住房有三种类型,一是预制楼房,二是土木结构的新房,三是多年的老土房。残疾人大都是居住在旧土坯房里了,“危、破、陋”是其特点。近几年来、在全县残疾人危房改造中,已解决了近200户,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改造。其次是生活质量差。按我国贫困线标准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来测算,我县十分之一的残疾人处于极度贫困,十分之二的残疾人处于一般贫困,此外,还有生活虽然有了改善,但脱离了外界的帮助无法实现自我发展仍然徘徊在贫困边缘。走进残疾人家庭,多数是空空的什么也没有,电视、电话、家庭影院这些当代已普及的文化生活家常电器,对残疾人来说是奢侈品,因为温饱尚未解决的他们,最有吸引力的是柴米油盐。它们所考虑的是不挨饿,不受冻,如何能吃饱穿暖的问题。其三是看病难。残疾人是不能得病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余钱看病吃药。得了病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如果这残疾人是家庭主劳,那么又病又残的他们就只能等着救济了。

2、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低,整体素质差。1.7万残疾人中文盲占三分之一,大多是老年残疾人及重度残疾人;在中青年残疾人中完成九年义务制教育的人还占不到半数;适龄的残疾少年儿童我县统计约250人,能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只有230人,入学率占92%,但辍学率高,能接受大中专教育的,15300人中约有大中专学历的也就是近百人,大多是自学成才,而且其中有些是健全人转为残疾人的。真正能够考上高中接受大中专教育的残疾人寥寥无几。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普遍封闭、保守、落后,整体素质低下造成精神贫困。这样因物质贫困造成了精神贫困,又由精神贫困反过来加深了物质贫困。恶性循环的锁链束缚了残疾人,长期不能挣脱 贫困。

3、残疾人社会就业难、且面窄。首先是因为残疾人素质低下,又有身体功能缺陷的企业技术残疾人中,实现就业的不足60人,且以自谋职业为主。其次是社会存在偏见,不少单位宁可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也不安排残疾人就业,有的单位既不安排残疾人就业又不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将法定责任和义务置之不理,因此,残疾人就业率和就业保障金收缴率都低。

三、消除贫困的途径及对策

要消除残疾人的贫困状态,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残疾人扶贫纳入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来统筹规划,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残联组织、社会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探索切实可行的办法,化解各种难点,带领残疾人共同致富。途径及对策如下:

1、强化残疾人基层工作。发挥残联的组织作用,作为“代表、管理、服务”的基层组织,要强调“理念人性化、职责规范化、工作制度化”。必须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好务,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运作机制,操作性强,职责明确,工作体系完备,网络健全,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努力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目标。

2、加强投入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着力改善残疾人身体状况。改善残疾人身体状况是改善其生存生活状况的重要前提。一个人如果看不见,不能行走,你能叫他做什么?要解放他们的生产力必须首先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康复,恢复一定的身体功能让他们自食其力。而康复是有时效性的,是一项抢救性的工程,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康复,那么就会成为国家和社会永久的负担。按照“十五”计划纲要,康复经费应按人口总数0.5%预算,我县只有0.1%,比例偏低。政府应加大投入,培养康复技术人员,建立基层康复网络,逐步使康复社区化,实现人人享有康复的目标。

3、加强残疾人就业工作力度。就业是解决残疾人贫困的根本出路。一要坚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巩固已就业的残疾人的岗位,适当调节 一些公益性适合残疾人的工作岗位让有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建立社区残疾人就业基地,鼓励和扶持残疾人积极自主创业、个体开业。二要加强残疾人保障金的征收和管理,拿出部分资金奖励和扶持安残单位和自强残疾人典型。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残疾人职业培训网络,每年有计划,定期培训服装缝纫、家电修理、计算机、盲人按摩和各类种、养殖业的技能,不断提高残疾人的劳动技能。三是以收促安,对部分单位或企业既不缴纳残疾人就业保证金又拒不安置残疾人就业的,要通过法律手段强制征收残保金,达到以收促安的目的。

4、要加强残疾人文化教育。治穷必先治愚,残疾人文化素质低,必须加强教育提高其文化层次。现代社会的竞争就是文化的竞争,没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在竞争中只能处于弱势。必须从青少年残疾人抓起,一要努力提高义务教育入学率,做好随班就读工作,加强对特困残疾学生的救助和生活补贴,对考入高中和大中专的残疾生实施奖励。二要加强特教工作。扶持扩展特教项目,发展手语教学、语言培训、智力培训、家长培训,扩大就学面,让更多的残疾儿童能进学校接受教育。

5、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以及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缺乏基本生存的残疾人家庭应当采取纳入低保救济。一方面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如二级以上的重度残疾人)需要家庭成员护理的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和城镇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另一方面,探索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志愿者、社会各界合力扶残。再次,积极探索对精神病患者、智力残疾及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服务,以解除残疾人家庭负担,减少社会危害性。

总之,改变残疾人贫困落后的现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单靠那一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同心协力才会做得更好。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决策下,我县残疾人一定会摆脱贫困和全县人民一道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汇报
《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