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部队考帮建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4:15:48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双井街道社区半年考帮建方案

双井街道2010年社区半年“考帮建”方案

半年以来,在街道工委正确领导下,双井地区社区建设稳步推进,为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指导各社区更好地开展下半年工作,按照街道年度工作计划,制定2010年社区半年“考帮建”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客观公正、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全面、客观、准确地考核各社区领导班子能力素质和履行职责情况,帮助各社区解决工作当中的实际困难,促进各社区建设不断取得进步。

二、组织领导

成立双井街道社区半年“考帮建”领导小组。 组 长:

赵年生 双井街道工委书记

吴景刚 双井街道办事处主任 副组长:

冉精智 双井街道工委副书记

谭国忠 双井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成 员:

街道各科室科长及12个社区党委书记

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社区办

办公室主任:谭国忠

办公室成员:张勇

郄玉敏

董文惠

张明军

办公室职责:负责组织、指导、监督社区“考帮建”工作

三、“考帮建”方式和内容

采取听:听取社区半年工作汇报,列席社区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社区工作例会;看:看社区在月绩效考核检查当中历次的表现;查:检查社区各种工作记录、社区各种例会记录和社区工作者工作记录;测评:对社区工作者进行社区内部民主测评;对部分党员、居民、和谐促进员代表进行民主测评;到各社区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帮建和现场办公,帮助社区找准各自的发展优势和“瓶颈”问题,科学定位,理清思路;疏理筹划好下半年重点工作、大项活动,统一思想,明确标准;查摆社区党委班子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研究制定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社区党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考核的重点是把社区党委班子把方向、抓管理、树正气、带队伍和完成任务等情况搞清楚。

帮建的重点是要围绕提高社区党委班子能力建设来进行,着力帮思想、理思路、教方法、带作风,使党委班子的核心领导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为社区解决一批制约发展的实际困难。

(一)考核:

1、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包括理论学习,民主决策,团结协作,抓班子带队伍,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社区干部责任心和事业心,廉政建设等情况。

2、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包括执行街道工委决议、带领居民依法自治、应对复杂局面、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能力。

3、为民服务。在社区文明创建当中工作开展情况,为老百姓解难题、办实事、服务居民上赢得群众的满意度。

(二)帮建

重点在帮建,根据在考核当中发现的问题,帮助各社区理清思路,查找存在的不足,分析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拿出改进措施和对策,解决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指导社区建设。

四、“考帮建”时间

从6月下旬开始到7月上旬,“考帮建”工作组深入各个社区,按照每个社区一个工作日的计划,在“考帮建”完成后,召开社区半年工作总结会进行总结讲评,形成指导性意见。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认真准备。“考帮建”工作组和各社区要统一思想,工作组制定的方案要将机关科长和各社区的意见建议融合在一起,最后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办法。

二、考工并重,相互促进。不能因为“考帮建”影响到社区正常工作的开展,使“考帮建”成为促进社区工作的一种方式方法。

三、转变思想,务求实效。要将此次“考帮建”区别于单纯的总结会,注重实际的效果,使“考帮建”的成果真正促进社区全面建设,防止流于形式。

“考帮建”工作结束后,街道工委将听取“考帮建”情况汇报,并召开社区半年工作总结会。对已经解决的问题搞好跟踪问效,对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对需上会研究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工委会或主任办公会,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和期限,并把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员身上,确保“考帮建”中发现的问题全部得到有效整改。

推荐第2篇:挂包帮工作汇报

挂包帮工作汇报

群策群力谋发展 全心全意求突破 为推进惠民强村建设而努力 ——大竹县“挂包帮”活动情况汇报 县委副书记 孙忠 (2011年3月 日)

大竹县幅员面积 2076平方公里,人口 108 万,辖 50 个乡镇、384 个村。全县“挂包帮”活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 坚持科学发展,综合治贫,改善民生,建设新村,先后启动了“特 困村脱贫致富三年计划”、竹黄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全县经济 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2010 年,全县实现 GDP159 亿元,同比(下 同)增长 16.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4.57 亿元,增长 31%;农民人 均纯收入 5956 元,增长 16.8%。

一、做好“三加强”,确保“挂包帮”活动落到实处。一是加强组 织领导,落实帮扶责任。县上建立“挂包帮”活动联席会议,由县委 副书记牵头,包括 4 名县委常委在内的 5 名县级领导共同参与,定 期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精心制定了全县开展“挂包帮” 活动的实施意见,健全“挂包帮”活动考核评比表彰机制、投入保障 机制(县财政每年安排 8 万元专项经费)和部门包村工作目标管理 办法等,明确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010— 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强帮扶联系,确保广泛覆盖。采取 重点帮扶与普遍帮扶相结合、特困村帮扶与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帮扶 相结合的方法, 全县 29 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分别挂联一个乡镇、1-2 个联系村帮扶;81 个县级部门分别帮扶 1 个贫困村;每位副科 级以上领导干部帮扶 2 户困难群众,有帮扶能力的一般干部帮扶 1 户困难群众。目前,全县共确定帮扶村 111 个(其中 11 个特困村、20 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80 个普通村),1000 余名党员干部结对 帮扶 2000 余户贫困党员、困难群众。三是加强领导示范,真情结 对帮扶。各级领导率先垂范,县上四大家领导和部门正科级实职领 导干部结对帮扶特困户 157 户 652 人,投入帮扶资金 235.63 万元, 一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通过结对帮扶得到有效解决。 生国主 席多次深入联系的大堰村, 协调相关部门解决规划设计、资金帮扶、新建农房集中点等问题,彻底改善了该村 41 户村民住房条件,还 建起藏书 2000 多册的“农家书屋”,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华山村 2 组特困户赵小荣,由于思想保守、资金技术缺乏,家庭经济始终上 不去,为此,作为挂包领导月睿常委多次为他送去科技书籍,鼓励 创业信心,协调解决发展资金、技术、市场等问题。赵小荣逐渐转 变观念,发展种养业,年收入达 4 万多元。截止目前,29 名县级 领导到联系村调研指导达 126 人次,协调争取项目 30 多个,协调 到位资金 2415 万元,办实事好事 46 件,捐款捐物 3 万余元,帮助 —020— 解决具体问题 34 个。去年春节、七·一期间,开展的“话党恩·送温 暖·献爱心”活动将全县“挂包帮”活动引向深入,全县 81 个单位、2000 余名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慰问困难户 5000 户,为困难群众送 去慰问金 150 余万元和价值 300 余万元的慰问物资。 县工商局设立 “红盾爱心基金”,机关党员干部为偏岩村、马龙村等村困难群众捐 款 5 万余元。县司法局开展“金秋助学”行动,为铁笼村募集善款 4000 元。 全县上下正形成强大的“挂包帮”合力, 保证活动有效推进。

二、做好“四着力”,致力“挂包帮”活动群众受益。一是科学谋 划, 着力搞好发展规划。 把解决发展出路作为“挂包帮”活动的关键。 县上动员部署后,帮扶干部迅速进村入户,摸清村情民意,包括村 里的人口、班子、资源等情况,与村“两委”成员、党员和群众反复 讨论研究, 科学研判当前影响发展的主要症结、发展优势, 按照“基 础先行,产业支撑,民生为本,党建保障”的发展思路,拟订帮扶 方案,报联系的县级领导、帮扶部门、乡镇党委审核后,形成最终 方案。县住建局发挥行业优势,派出精兵强将指导帮扶村新华村新 村风貌打造,帮助规划村道,设计村文化活动中心。81个县级部门 共帮助村“两委”完善发展规划65份、新定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31份。二是基础先行,着力破解发展“瓶颈”。把解决行路难、饮用水难、电力电讯难等作为“挂包帮”活动突破口,联系领导、包 村部门、驻村干部共同努力,充分运用项目资金,发动群众筹资投 —030— 劳,破解资金瓶颈,加快基础建设。2010年,全县共投入帮扶村建 设资金2.8亿元,新建改建通村道路360公里、蓄水池172口、沼气 池662口, 打卫生井310口, 整治山坪塘19口、水库2座, 建水渠134.1 公里,解决饮水困难户1100户。特困村农网改造全面完成,电视信 号实现全覆盖,农村低收入人群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三是产 业支撑,着力增强发展“造血功能”。县财政每年为每个特困村注入 10万元资金,建立种养业帮扶机制和大户激励机制,采取“据实发 展,按‘量’补助”等形式,激励扶助村民发展生猪、牛羊、家禽等养 殖业和核桃、香椿、红李、银杏等经济作物, 依托“公司+农户”、“基 地带农户”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广泛进行农业招商引资,大力发 展特色经济。华山村结合山区特色,在包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新 发展核桃300余亩,脆红李550余亩、香椿400余亩。拱桥坝村特困 党员石世全一直忧心养殖技术难题, 帮扶部门县畜牧局得知后不仅 为其提供种羊3只,还手把手传授现代养殖技术,其已成为存栏11 头牛、30头猪、20只羊,年收入3万多元的养殖大户,带动了一方 产业兴起。高硐村、大堰村、华山村等特困村提前半年就实现人均 纯收入超3400元。活动开展以来,在帮扶村建成特色种植业基地 97900亩、养殖业基地59处,培育大户1558户。四是民生为本,着 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将特困村危房、土墙房、茅草房的改建纳入 享受07年灾后重建补助政策范围,新建改建农房33000间,110万平—040— 方米。华山村建成别墅式农房23户,新华村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 川东山寨村,受到省市充分肯定。11个特困村819户1105名符合条 件的农户全部纳入低保。发挥奖优助学基金、教育慈善会作用,改 扩建村小42所,解决农民子女上学难,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三、做好“三整合”,破解“挂包帮”活动发展瓶颈。一是政策倾 斜,整合项目投入。包村部门在制定道路建设、水利设施等方面政 策措施时,对资金、项目实行集中统筹、捆绑投放,将农业综合开 发、以工代赈、扶贫开发、退耕还林等项目重点向活动涉及村倾斜。 2010年,全县整合经济发展项目454个,仅11个特困村和20个新农 村建设示范村投入资金达8400多万元。二是突出主体,整合群众参 与。驻村帮扶干部以身作则,动员组织群众群策群力建设新农村。 驻村干部吴小江带头为农房改建、村道建设累计出资3000余元,激 励群众踊跃参与。所有建设项目做到“干与不干”群众说了算、“干 好干坏”群众来评判,使群众成为建设主体,激发了群众干事激情。 华山村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村民主动投资投劳, 居民建房点实行“一 集中一分户五统一”,集中劳力组成互助组、分户协商签订价格协 议、统一按要求施工,收到良好效果。去年7月13日,省直工委副 书记、“挂包帮”联席会议办公室汤建平副主任前来检查指导调研, 给予了高度赞许。目前,全县帮扶村自筹资金10116万元,仅11个 特困村和20个新农村示范村启动集中居民点建设16个, 实施风貌整 —050— 治4505户, 完成村组、入户道路新(改)建358.9公里。 三是吸纳“闲 资”,整合社会力量。组织各类企业和各界成功人士支持参与“挂包 帮”活动。大枫树丝业公司资助庙坝扶贫新村建设资金累计达200 万元, 还吸纳困难户20多人进厂就业。 华山村村道建设初期缺资金, 群众意愿性差,红星煤矿老板王国忠无偿资助启动资金2万元,带 动10多名在外经商办企业成功人士捐资10万余元,该村不到2个月 时间便筹齐所需资金。截止去年底,全县共向“挂包帮”活动涉及村 投入资金2.8亿元,其中群众筹资投劳、社会捐助达1.2亿元,起到 了“四两拨千斤”的放大效应。

四、强化党建保障,催生“挂包帮”活动内在动力。坚持把增强 扶贫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致富能力放在“挂包帮”活动首位, 出台了加 强和创新农村党建工作“十条措施”。一是选“官”入驻,增强后劲。 在全县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中公开选拔 10 名科技副乡镇长、选派 16 名科技特派员入驻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工作; 公开选拔 10 名 副乡镇长入驻特困村,帮助指导特困村扶贫工作;为每个村安排 1 名大学生村干部,增添村级组织新生力量,提供人力支持。二是育 人脱贫,提升“民智”。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开通扶贫村远程 。 教育网络,培训返乡农民工 618 名。新建“农家书屋”10 个,收集农 业科技、养殖技术、现代经营等方面书籍,成为农民群众精神文化 生活的加油站。 涉农部门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 111 次, 覆盖 12400 —060— 余人次,并为每个村安排了 1 名技术人员定点服务。坚持“免学费、免住宿费、免生活费”的“三免”原则,为扶贫村免费培训农民工技 能,帮助实现就业。广泛开展以讲政策、讲法制、讲道德、讲恩情 为内容的农村“四讲”活动,培育新型农民。积极培育思想解放、懂 技术的农民作为党员发展对象,培养后备力量,培训党员 13800 人 次,新发展农民党员 127 名。三是创新组织,升级“内驱”。在扶贫 帮扶村积极探索党组织设置新模式,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发展 的“内在动力”。后进的华山村与先进的长乐村“联姻”,创建了第一 个农村联合党支部,开创了“先进带后进、富村带穷村”的先河,长 乐村党支部书记杨帮武被两个村的党员、群众公推直选为联合党支 部书记。在杨帮武的带领下,华山村已由昔日贫穷落后的村,变成 而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2009 年,杨帮武同志被中央 15 家 主流媒体相继报道为“舍肾忘死”的铁支书; 省委书记刘奇葆对杨帮 武的事迹给予充分肯定:“像达州市帮武同志那里,积极探索建立 联合党支部,采取‘富村带穷村’这种模式就很好,一是带动了农村 经济发展, 二是充分利用了人才, 应该加以推广”。 去年 9 月 15 日, 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柯尊平对我县开展以华山村为代表的“挂包帮” 活动的做法和成效给予了批示肯定。石堰村等村企联建党支部,实 现了党建与产业发展“互动双赢”。寨峰村等村的“三同”党小组设 置,优化了农村党建资源配置,激发了党建活力。目前,全县在农 —070— 村专合组织、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 324 个,建起“三同”党小组 13 个,建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7 个、党员服务中心(站、点) 110 个。 我们深知,我县的“挂包帮”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 上级要求和人民期盼还有差距。我们决心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用心把握“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 调,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开拓进取, 掀起“挂包帮”活动新的热潮, 奋力推动大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080—

推荐第3篇:文明帮建工作总结

县文明帮建工作总结 根据省、市文明委帮建文明村示范点的工作要求,浮梁县安排了县境内的主干道沿线 22 个基础条件较好、创建积极性较高的村镇作为示范点,并选择了 22个条件较好的省、市文明单位作为帮建单位。其中,省、市安排 16 个省级文明单位帮建 16 个村,县文明办安排县内 6 个市级文明单位帮建 6 个村。通过近两年帮建,现在已初见成效,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了抓好文明村镇示范点建设,县文明委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县委常委、农工部长为副组长,以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县委农工部副部长、县委村建办主任等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帮建单位和文明村镇示范点均成立了帮建工作领导小组,并把帮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按照创建活动的总体要求、工作内容和目标任务,深入调研,结合实际,制定了帮建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搞好宣传发动。为了让村民了解文明村的创建和帮建工作,我们印发了《文明新村是我家建设要靠你我他》宣传提要,分发到每家每户,制定下发了村规民约、文明公约、村民十做到,并张贴宣传标语,出宣传栏,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三、重视示范村的规划工作。干净整洁的村容镇貌,是农村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为此各帮建单位深入到各帮建示范点,与城建、规划等部门多方联系,制定了帮建村建设规划图,悬挂于村口显要位置,现在,示范村公共设施的建设和村民建房都严格按规划进行。

四、做好文明村示范点村民的培训工作。为全面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懂经营、会治理、讲诚信、觉悟高的新型农民,我们制定了《浮梁县帮建文明村示范点村民培训实施方案》。各帮建单位利用农民技术学校、农民夜校、农民培训中心等在帮建村共举办多种实用技术培训班和专题讲座 40 余次,文明办还派员参加了讲课。并经常开展送书报、送科技、送法律、送卫生、送文明道德知识等活动,并形成了经常化制度化。通过培训,引导农民群众开展讲文明、讲卫生、树新风和学科技、学法律、学经营,建设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先进、风尚文明的新型农村。

五、抓好环境整治工作。在帮建点开展“三清六改四普及”(清路障、清垃圾、清污泥污水杂草,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栏、改环境,普及有线电话、有线电视、太阳能、沼气池)活动,整治农村环境,改变脏乱差的状况,推广使用沼气,营造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督促村委大会小会严申卫生问题,并与村委召开专门会议商计卫生整治方案,组织村民落实门前卫生三包,清运垃圾和治理乱堆乱放,加强生畜的治理。村委会建立了相应的公共卫生设施,设立了垃圾箱,建立了垃圾池。并发挥老年协会的作用,帮助成立了街道卫生治理委员会,负责日常街道的清理,较好的改善了垃圾满天飞的脏、乱、差现象。

六、提高示范点村民的生活水平。各帮建单位为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多方筹资,帮助村里修建水泥路、洗衣码头,清洗河道,修水坝,安装路灯、自来水、有线电视,建沼气池等。

七、建好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室)。为解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各帮建单位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帮建点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室),帮助配备图书(按每户村民两册:一册文化娱乐书、一册科学种养书)、科技光盘,每年订送农业科技信息报刊。以及文化娱乐活动器材,如电视、VCD、乒乓球桌、台球桌、电脑等,村里没有房子做活动室的,帮建单位还筹集资金帮助建房,并为活动室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县文明办也向县政府争取了 11 万元资金用于村文化活动室的建设。

八、帮助示范点发展生产。各帮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技术优势,帮示范村发展生产出谋划策,如市财政局帮助峙滩流口村发展 300 亩布朗李,发展 500 亩食用毛竹,并预备与市林业局一起建冷库一个。为新农村建设发展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通过两年的帮建工作,各帮建单位共筹集资金 150 多万元投入到各帮建村的各项建设当中,各帮建村基本上都通了水泥路,喝上了卫生的自来水,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通过健全完善五老协会、移风易俗理事会、文明道德评议会和妇女老人禁赌会等群众组织,开展五好文明家庭、文明信用农户和争当乡村文明使者等群众创评活动,建立讲文明、讲道德、讲科学、除陋习、树新风的长效机制,提高了广大村民文明道德素质,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活动也丰富多彩,处处洋溢着文明、卫生、健康向上的农村新气象。

推荐第4篇:新农村帮建工作总结

新农村帮建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乡新农村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乡各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和各帮建单位的全力帮助,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按照县委有关文件精神,县安检局、审计局、种子公司、妇幼站、地震办等单位,帮建我乡川边、孟山两村新农村建设。各帮建单位能够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以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为重点,以培训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为关键。采取捐助资金、物资和提供技术、信息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帮建活动。使所帮建村在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基础设施改善、社会事业进步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帮建工作责任制得到落实。

各帮建单位领导高度重视新农村帮扶工作,实行单位一把手负总责责任制。落实帮扶资金,定帮建目标、帮建措施, 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抽调懂业务,有经验,有创新精神的干部及时下驻到村。各单位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激励机制,加强督导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评先树优和调整使用的重要依据,确保了帮扶干部能够扑下身子,倾心投入,圆满完成帮扶工作。

二、大力实施村容村貌整治,全力打造新村镇。

各帮建单位积极协助乡、村,结合村情实际,帮助完善

村庄规划,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做为建设新农村的根本性措施来抓。新建静庄路—川边—宋家通村等级公路12公里,孟山—贺沟通社道路2公里。建成川边村活动场1处1200平方米,配置篮球架1副,孟山村篮球场1个580平方米、硬化场地420平方米,配置篮球架1副。

三、大力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努力开拓稳定的增收门路。围绕全县果品、洋芋、畜牧、劳务四大产业发展规划部署,动员和引导农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种养业、劳务输出,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结合川边村实际,发展养牛户100户建成暖棚式牛舍100座、投放基础母牛100头、种植优质牧草800亩。建立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示范区1000亩。孟山村发展规模以上养猪厂3个,年出栏生猪2600头,其中孟建设养猪厂年出栏生猪1500头,实现销售收入95万元;规模以上养鸡厂2个,养殖蛋鸡6000只。同时,及时把发展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农民现金收入的关键措施来抓,积极为输出人员搜集、提供准确的用工信息,联系劳务基地,使帮建2村共输出劳动力550人,增加劳务收入440万元。

四、大力实施村容村貌整治,全力打造新村貌。

各帮建单位积极帮助完善村庄规划,开展以“四化”和“三清五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川边村拆除违章建筑45户3500平方米、拓宽硬化村内巷道6条8000

平方米、修砌边沟800米;修建围墙3500米;栽植风景树600株。孟山村拆除违章建筑29处29户、1440平方米。拓宽村社巷道8条3107米,硬化村社道路6400平方米;修建围墙1150平方米;新修农户房屋24户、50间、大门18户。建成双瓮漏斗式厕所80个。通过村容村貌整治,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促进了农村生活习俗改变、促进了文明新村建设。

五、大力培训新型农民,提高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能力。各帮建单位把培养新型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措施,共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六场(次)、培训农民1200多人(次),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5场(次)、培训农民1000人(次)。通过开展科技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培训,带动了农民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农民的劳动技能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村容村貌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今年新农村帮建工作的圆满完成,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了基础设施,提高了群众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有效地推进了农村社会发展,使我乡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十五日

推荐第5篇:联包帮建

自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联包帮建”工作以来,市河渠办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紧紧围绕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开展帮建工作,抓住重点和难点,边调查研究边为当地群众排忧解难,为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大力推进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一、领导重视,机制健全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市委、市政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办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把“联包帮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主任牛守军为组长,副主任李国忠、苏建功为副组长的“联包帮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日常工作。主任牛守军及主管副主任苏建功先后多次到所帮建的两个社区调研,查看村情村貌,详细了解社区整体规划及配套设施情况,并与社区所在乡、镇领导及村民座谈,积极寻找帮建着力点。办领导班子定期听取队员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积极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出谋划策。同时,研究出台了《联包帮建工作方案》、《2010年联包帮建工作计划》、《联包帮建工作队员考核办法》等文件,确保了帮建工作的有序运行。

二、深入社区,扎实工作

河渠办驻村工作队认真学习落实市委关于开展“联包帮建”工作的文件及会议精神,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虚心向村、镇干部学习请教,并结合驻村实际,积极开展宣传工作。队员们进百家门、谈百家心、听百家言,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并利用悬挂条幅、标语等形式积极宣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我市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工作部署,变政府引导为群众自愿,使群众的思想认识逐步提高。孙小张社区工作队在走访群众时发现许多群众对前期规划不满意,意见不统一,与村两委研究后,又请河南大学的有关专家重新进行规划设计,9月份完成设计图纸后,开始着手前期准备工作。恼里社区工作队在全面掌握社区情况的基础上,帮助所驻社区理清了发展思路,并本着“长远不落后、眼前要先进”的原则,主动向办领导汇报,由办领导协调市规划局对该村选址定位进行了规划,使规划更加科学合理,目前,社区建设正在按规划正常实施,现已建成社区综合办公楼一座、垃圾中转站一座、社区主干道6公里。

三、多措并举,积极推进

(一)努力争取项目资金。办主任牛守军多次到财政局、发改委、农办、民政局等有关单位反映情况、了解信息,积极为帮建单位联系项目资金。截止目前,共争取帮扶资金 万元,其中,恼里社区 万元,孙小张社区 万元。督促所帮建的两个社区上报学校和卫生院项目。

(二)强化驻村队员管理。在单位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抽调6人到长垣县恼里社区和孙小张社区帮助工作,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工作和生活上的便利条件,并及时落实各项待遇,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技术帮扶。我办发挥自身在工程技术方面的优势,多次组织设计、工程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到恼里社区现场查看、丈量村里排水沟的走向和污染状况,与村干部分析探讨治理方法,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排水沟治理方案,为尽快启动排水沟治理奠定了基础。

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2010年,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标,积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加大帮扶力度,为加快推进我市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协调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推荐第6篇:考察帮建心得体会

赴X支队考察帮建之心得体会

这次对X支队党委班子进行的考察帮建试点活动,是总队党委贯彻落实总部关于大抓基层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有效解决基层建设重点和难点问题,努力寻求建设基层、指导基层的新方法、新途径,更是基层部队建设发展的迫切需求。经过为期十天的切身感受,感触颇深。现就考察帮建工作谈几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只有带着“责任”考察帮建,才能获得“信任” 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责任就是力量。下基层考察帮建,从机关来看,可理解为正常的工作安排,实质包含着领导的信任;从基层来看,可理解为正常的工作检查,实质包含着对基层的关心。“信任”和“关心”的目的能否达到,取决于态度是否端正,作风是否务实。因此,深入基层考察帮建要把主要心思和精力用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提高上,要本着对上级领导高度负责、对基层发展高度负责、对基层官兵高度负责的精神。一方面,要坚决克服“围着营房转转、隔着玻璃看看、端着茶杯谈谈”的“身入”,进行“地毯式”搜索和“寻宝式”深挖的真查、深查、细查,确实发现问题,掌握实情,给首长机关指导基层提供依据,才能得到领导的信任;另一方面,要自觉做到胸怀官兵、肩负重任的“心入”,充分发挥考察帮建“促规范、促提高、促

发展”的作用,对基层进行手把手的帮教、心贴心的服务,才能得到基层官兵的信任。才能得到基层官兵的信任,才能使考察帮建收到预期效果。从而形成“党委有号召、基层就拥护,机关有行动、官兵就响应”的生动局面,促进部队创新发展、健康发展、安全发展。

推荐第7篇:部队半年工作汇报

XXX半年工作汇报

半年以来,我连党支部在上级党委和机关的领导下,结合本单位建设实际,大力加强连队全面建设,确保了行车安全,完成了教学保障、夏季装备换季、“XXX2012”战术演习等大项任务。

一、基本情况

我连共有XXX人,干部XXX人,士兵XXX人(士官XXX人,义务兵XXX人)。其中:四级军士长XXX人;上士16人;中士13人;下士11人。上等兵17人。党员40人,干部党员XXX人,战士党员XXX人(预备党员XXX人)。

二、半年来取得的成绩

4月份团军事技能比武中XXX获三公里第一名、连长XXX获队列指挥第二名、XXX在学院第一届运动会中获得举重第一名、换季先进连队、6月份团拔河比赛第一名、在军区进行的七一表彰中获得先进党支部、

“XXX2012”战术演习,全连共有38人参加,其中干部3

- 1 -

人,驾驶员33人,修理工3人。XXX

连队从落实一日生活制度、查铺查哨制度以及请销假制度等制度入手,严抓连队的日常管理工作,特别是着重加强人员课余时间的管理、岗哨履行职责。连队的内务、岗哨履行职责都有了较大的改观。

上半年主要工作

半年以来,支部时时把团结放在工作的首位。严格按照《政工条例》和《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的要求,坚持民主集中制,遵循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来讨论和决定重大问题。在调配班长、评选先进等事关士兵重大利益的问题上,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在战士中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在抓党员队伍建设方面,连队严格落实相关制度和计划开展组织生活,搞好党员教育管理,通过严格的组织生活,解决好党员思想上入党的问题。

连队强化了党支部对团支部和军人委员会的指导,党支部指导团支部和军人委员会大力开展适合连队特点的学习成才活动,充分发挥团员、青年在完成各项任务中的突击作用,涌现出任玉奇、崔传玉等先进个人。军人委员会在党支部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和春节、五一等节假日在战士们中间广泛开展篮球、CS

比赛以及推车入库等战士感兴趣并与我连专业结合紧密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战士们的业余生活,强健了官兵的身体。

为保证演习车辆的安全,连队在演习准备初期成立了演习安全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应的安全防事故措施,确定了各波次负责人和安全员,签订了《安全防事故责任书》教育全连官兵做到:“时时讲安全,事事注意安全”,时刻绷紧安全弦。演习中,连长严密组织“一日一会”制度,妥善调配好次日车辆保障分工,反复强调“安全驾驶十不准”的重要性,督促驾驶员一定要做到心系安全。在演习过程中,所有人员一直保持联络畅通,互相探讨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有重点的做好安全预想预防,每组都加大检查与监督的力度,并根据安全工作责任制,依据职责分工,承担安全责任,保证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四、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保障多,人员进返场频繁,对管理带来很大的影响,内务、形象和一些细小工作抓的力度很大,但是效果不明显。

(二)连队干部少,在没有大项活动时,我连还能严格落实教学保障中干部跟班制度,如果院内有大项活动时,往往不能落实跟班制度。

(三)两场地文化器材、活动场地都受限,去场地参与保障的官兵业余生活单调。

(四)我连人员多,空间少,文体器材短缺,除一张旧乒乓球台外,功放与音响也因年久已经不能使用,连队没有其他的文体娱乐器材。

六、对团队发展、学院建设的意见建议

(一)当前各种通知中,经常要求全单位人员观看校园网上某某视频,但目前为止,仅坦克三连给战士配有公用电脑并连接军网,其余连队均只有连部一台电脑可连接军网,无法有效组织集体进行学习。建议将视频资料刻录为光盘下发或在校园网中设置为可下载资源。

(二)将消耗型器材不按照建制发放,而与连队人员数量成正比,防止由于连队人员比例不同,造成“福的撑死,穷的饿死”。

(三)发放文体器材补充连队因器材报废导致的活动内容与形式单一。

XXX连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推荐第8篇:部队考军校分数线

2012年全军和武警部队士兵考生录取工作今天圆满结束,5700余名部队士兵考生被34所军队院校录取。

据统计,全军和武警部队数万名士兵参加了军队和武警院校招生统一考试,录取比例为10:1,被录取的考生90%为本科,10%为大专,60%为部队急需的指挥专业,40%为通用性技术专业,共约210个专业,录取分数线与往年相比平均提高20分。被录取的考生中,大学在校生、大专毕业生士兵占录取数40%,高中生士兵占60%。

据悉,录取结果将于7月23日向全军和武警部队公布,查询电话和网址为:

010-66736801(地方线)、0201-736801(军线),网址为:http://www.zz。

近来,各个军区陆续部队考军校分数已经陆续出来,下面是我们整理的2011年和2012年部分部队考军校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其他军区分数线出来之后会陆续更新。

2011年部队考军校分数线:济南军区451.5分、成都军区440分、沈阳军区412分、广州军区410分、兰州军区441分、南京军区424分、北京军区400分、海军 427分。空军(沈阳空军、北京空军、济南空军等)420分左右。

2012年部队考军校分数线:兰州军区430分、广州军区是400分、南京军区433分、济南军区是486分、二炮部队是422分。

2012年首届大专生部队考军校分数线:济南军区369分、广州军区330分、兰州军区366分、南京军区380分、海军355分、总参320分、武警部队335分。

推荐第9篇:下基层挂帮工作汇报

下基层挂帮工作汇报

经组织选派,我作为组织部挂职干部参加了从泣县“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挂村帮扶活动,所挂村为秀塘乡卡机村。2011年8月31日一9月3日,我第一次前往卡机村开展工作。根据县委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此行重点是旱情调研。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卡机村共分上、下卡机、九油、鱼窝、鱼秀、拉腰、卡宰、雨沙等13个自然寨5个村民小组,176户,主要为壮族和瑶族。全村现有耕地415亩(其中田362亩),人均耕地面积0.54亩。

一、工作过程。

在村里的四天时间,我与群众同吃同住。谢绝了村干的陪同,一个人走遍了全村5个小组的13个自然寨。每到一处,都认真查看稻田灾情,仔细询问群众的所困所想所盼。该村较分散,寨与寨之间的距离远的达到5公里。为了达到对村情和旱情的充分了解,还做了一份村情调查表和一份旱情调查表进行调查。鉴于以水稻为主的受灾农作物几近无法挽救,因此,将旱情调查的重点转向人畜饮水和可能因灾断粮的困难户。同时,还对矛盾纠纷、发展困难、学生状况作了调查。

二、旱情调查。

由于山地主要种树,所以旱情调查的重点是水稻。根据村民估计和实地查看,全村水稻因灾减产在40%左右,主要表现为稻穗没出线,或出线后没有灌浆,颗粒不饱满。该村地处大山深处,水田基本在山腰,地势越高,干裂越大,受灾越重,远离水源又水渠受损的田地几近绝收。已经接近秋收时节,挽救现有水稻已经无望。因此,将调查的重点又转向了人畜饮水和可能因灾断粮的困难户。

经过调查,全村13个自然寨中有12个没有人畜饮水设施。其中拉腰、五组和下卡机3个寨子较为急需,拉腰和五组是因为严重缺水,仅有的小水沟有断流危险,且水质较差,对人的健康不利。下卡机以前的水源因上卡机新村建设而破坏,现在全组23户主要靠从高处田坎下引水,水量极少,村民得排队打水。加之本寨住房十分密集,且成阶梯状,一旦发生火灾,无水可用,群众将束手无策。同时,该村也没有消防用的抽水机。

经过打听和入户调查,共统计出’8户困难户。他们的情况分别是:

1、四组的潘贵银(一个儿子当兵,一个儿子在贵阳读警校,妻子身体不好,欠债4万,田离水较远旱情严重);

2、四组的潘贵生(退伍军人,妻子精神病10多年,至今服药维持,女儿重病医治无效死亡,欠下大量债务,留下一个6岁的儿子,全家由女婿一个人干活);

3、黄玉金(一个儿子残疾,夫妻俩年迈);

4、五组的李广才(全家5口人.共1.5亩田,减产后粮食不够吃,女儿残疾,父亲残疾,儿子凯里卫校读书);

5、五组邓冬梅的奶奶(66岁,丈夫去世,儿子去世,儿媳改嫁,孙子跟她住,孙子在凯里读技校,孙女出嫁,老人一人在家,田地因自己无法耕种而大部分送人);

6、拉腰的罗得祥(生病,身体差);

7、拉腰的李志恒(妻子残疾,田地少);

8、拉腰的李志林(生病,身体差)。

三、群众困难及期待。

通过与群众的交流,了解到他们的一些困难及期待,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纠纷。根据群众强调的重要程度排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2个自然寨的人畜饮水设施急需修建,这应该是抗旱工作的首要任务,其中拉腰、五组(瑶寨)和下卡机3个寨子较为急需。一是保证人畜饮水,二是确保消防安全。经过现场估算,所需物资大概为大水管4300米、小水管5700米,以及修建水池和水坝的水泥。

2、经过调查得知的8个困难户需要粮食救助。

3、一组(卡机新村)的电网设施急需建设。这个新村建成入住以来,所用的电线仍然是依靠群众自己搭建,完全一种乱搭乱建现象,十分混乱,曾有几次险情。因此,需要供电部门前往规范建设供电线路,一是方便群众,二是避免险情。一旦用电事故发生,连片建设的新村将面临重大危险。

4、通过这次旱灾,发现很多农田水利设施需要兴建,但由于此次调查时间较短,还无法统计出具体的地点和数量。

5、卡机村

三、

四、五组手机通讯信号极差,难以正常联络。

6、三组村民赵贵银(老支书)想发展养殖业,但缺技术,期待能获得学习培训的机会(他手机13885507317)。

7,四组村民潘和平两个月前投入2万元办起了蝎子养殖;鱼秀村民李光荣办香猪养殖场多年,现有母猪13头,正准备扩大养殖规模,他们都希望获得政府扶持。

8、秀达公路穿越卡机村,连接广西与贵州,从江到广西每天都有客车对开。卡机村四组是进入贵州的第一个寨子,是从江的门户,如果财力允许,卡机村民期待能在四组与广西边界修建一座寨门。

9、群众提出的两个问题:国家给初中生是有伙食补助的,为什么学生上学吃菜仍然要钱呢?有些情况较好的也享受低保,且为什么会一直享受?

10、矛盾纠纷:该村与广西存在数百亩山地纠纷。以前这些山地一直由卡机村民经营,也在上面种了很多树。但2002年以后,接壤的广西村子认为是他们的土地,所属政府也前来勘测绘图(甚至将我鱼秀寨的部分宅基地也绘入其中),要求卡机村民将山上的树砍掉。群众对此情绪很大,觉得不公平,我方政府还未参与,仍未解决。在经营这块土地时,如果双方村民发生争执或冲突,可能会成为一个不稳定因素的爆发点。(此消息由多位村民提供,也前往看了这些林地)

干旱以来没有因为水源争抢发生大的纠纷,但在拉腰偶尔存在口头争吵。

四、心得体会。

很感谢组织选派我去挂村帮扶,于我来讲是一次了解村情、走进群众的较佳机会,也是实现自我锻炼和自我成长的有效路径。在村里,吃住在群众家,与群众一起走向干裂的稻田,一起爬上正在修理树枝的山岭,一起寻找水漯,一起探讨完善人畜饮水的方式;在村里,向每一位遇见的相亲问好,询问老人的身体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大家探讨发展致富的路子,倾听他们的所想所困所盼,告诉他们外出务工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村里,注意排查纠纷,努力化解矛盾,传达政策精神,在旱情不减的日子,尽量给群众带去一份信心和希望。

在村里的四天,尽量不影响群众和村干,一个人走村串寨,由于寨子较分散,一天下来只能走完两三个寨子。在翻山越岭中感受生命的意义,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在与群众的交流中坚定人生价值,一心为民,全心全意干实事。

同时,还深深感受到我们边远农村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一是农业发展难成规模,二是远离市场,农业生产只能达到自给自足的状态,只有外出务工才能增添一些现金收入。个人认为,要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仅仅依靠输血式扶贫可能远远不够。发展已经证明,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其赢得大发展往往是外部力量的推动和内在能量激发的结果,且其作用比重一般是外部逐渐减小和内部逐渐增加的过程,外部力量主要是靠物资投入,内部激发主要靠改革。

我会争取更多的机会走村入户,用统计的方法做好调查,然后借鉴国内外农村发展经验,运用相关知识,写出一篇立足从江实际的农村发展论文。

期待部长的指导!

报人:吴敬能

2011年9月5日

推荐第10篇:新农村建设帮建工作总结

郧县教育局新农村建设帮建工作总结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承担了青曲镇周家洼村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任务。我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紧紧依靠周家洼村广大干部群众,勤勤恳恳工作,扎扎实实办事,使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开展。今年周家洼村经济持续发展,粮食产量达21万公斤,比去年增加15%;全村人均收入纯达3500元,比上年增加600元,增长21%。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明显进步,村容村貌明显改观。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围绕农民增收,在发展生产上帮建

建设新农村,必须把发展生产放在首位。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根据周家洼村的自然、经济条件,与基层干部群众研究确定了“以饲用作物种植-生猪养殖-沼气和有机肥生产-绿色有机农业为主要链条的循环农业”的发展思路。

1.建设780亩特色产业。周家洼村共有耕地3400亩,土地脊薄,靠天吃饭。为改变现状,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为该村设立了780亩特色产业改造项目,发展柑橘300亩,木瓜480亩,项目已进行实施,总投资达20多万元,项目完成后,每年可为农民增收可达5万元。

2.扶持发展养殖业。今年以来,生猪、牛羊、家禽等市场价格上涨,我局积极帮助引进优良品种,优化养殖结构,扩大养殖规模,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壮大养殖产业。目前,全村生猪存栏1050头,牛羊存栏694只,家禽2158只。其中发展专业养殖户1户,存栏152头。

3.修善水利设施。周家洼村有一处废弃多年的池塘,修善一下即

可发挥它的效益。在我局的帮助下,投入5000元对该池塘进行了修善,可以对池下33亩田地进行灌溉。

4.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备春耕期间,我局组织5名专家,进村开展优质玉米栽培、蔬菜种植、生猪养殖、禽畜疾病防治等农业实用技术讲座,培训农民840人次。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5.组织劳务培训和劳务输出。今年,我局利用农民工阳光培训项目为周家洼村培训了50名电焊工和30名校泵工,并已全部就业,有的电焊工月收入已达2000多元。此外我局还组织50多名妇女进行编织技术培训。目前,全村71%的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农闲时劳动力基本都外出打工,离土创收的总入将达27.3万元。

6.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春耕前,我局请县土肥站利用一周时间,免费对全村耕地进行了取样、分析和化验,帮助建立了土壤档案资料库,为科学施肥提供了翔实依据。根据土壤测定的数据,我局免费提供10吨复合肥,给全村200户农民每户100斤,在春耕前发放到户。

7.开展帮扶慰问活动。2010年春节前,局长吴忠恒、党委书记王贤阳带领局部分党员深入周家洼村开展困难群众帮扶慰问活动,每到一户局领导都送上现金200元、棉被1床,并嘘寒问暖,叮嘱群众过上一个愉快、祥和的春节。此次活动,共慰问困难群众50户。

二、围绕民生问题,在改善基础设施上帮建

我们从村民最关心、最期盼、最急需解决的基础设施薄弱、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入手,实实在在地帮助周家洼村办实事。

1.硬化道路。新农村建设中,我们积极协调有部门,落实资金90万元,共计修建了4500米长的水泥路面。

2.净化饮水。我局协调有关部门投资7万元,更新了1100米长的管线,新建了一个净化池,使周家洼村民喝上了洁净卫生的自来水,

保证了身体的健康。

3.美化人居。协调有关单位投资13万元,村民自投了33万元实施三改工程,其中,改房11户,改墙13户,改厕16户。三改工程既改变了部分农户的家居环境,又提档升级了整个村屯的村容村貌,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

4.强化文娱设施。针对护路村党员活动场所小、全村开会无场地、查询信息无电脑的情况,在县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建设了一个集信息室、图书室、党员活动室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室,现已投入使用。我局还为周家湾村捐赠了1台电脑,培训了3名农民信息员。

5.兴修公路。周家洼地处偏僻,人烟稀少,出行不便。2010年在我局的大力支持下,兴修了50公里的通组公路,打通了该村与郧县城关镇黄土梁村的村级公路,是村民出行不再难。

一年来,我局新农村建设帮建工作起步态势良好,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发现当地新农村建设工作存在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村民缺乏对新农村建设长期性的认识,有急于求成的想法;二是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期望值过高,不能很好地考虑自身实际;三是村民建设新农村的市场经济观念不强,缺乏创新意识;四是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第11篇:上半年教育局帮建工作总结

2006年上半年教育局帮建工作总结

2006年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教育局精心安排、部署帮建工作。在2005年工作基础上,2006年上半年的帮建工作全面展开,重点突破,稳步推进,取得了一个个喜人成绩。

一、立足新党章学习和荣辱观教育,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教育局对帮建工作

高度重视,把帮建工作作为教育学习活动的实践内容,结合新党章学习活动和“八荣八耻”学习活动,结合“提升境界促发展,转变作风抓落实”活动,结合任宏茂等先进典型学习活动,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扎实细致地抓好XXX村对口帮建工作。

在土地包产到户后,XXX村发展相对缓慢,基层政权建设滞后,村上没有两委会活动室,每次开会都是在村干部家里临时凑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中央及省市区各级有关“三农”政策及会议的贯彻执行。针对这种局面,教育局党委在经费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从党费中挤出5000元,帮助XXX村建设了村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并进行了装修,购买了桌椅,报架等。为村党员群众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学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提供了主阵地。

二、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全系统联动,共同搞好帮建工作

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帮助工作,及时制定了《XXX区教育局关于农村帮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了由局党委书记、局长XXX担任组长的帮建工作领导小组,局党政办公室负责帮建日常工作。局领导多次深入XXX村走访、调研,指导帮建工作有序开展。教育局下派帮建干部驻村以来,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积极协助村干部搞好村务工作,尤其在招商引资建砖厂的过程中,村民对占地极为不理解,认识不到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忽视了引进砖厂能有效解决村里富余劳动力并带动相关产业良性发展,认为每亩地赔款850元不足以弥补失去世代赖以生存的土地的损失,甚至一度出现因思想想不通而激化矛盾的局面。教育局驻村干部与XXX街道办领导、街道办包村干部及村干部一道深入农户,彻夜与村民分析建砖厂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引导村民以发展的眼光分析、思考建设砖厂问题。通过不懈地正面引导和交流谈心,村里绝大多数村民正确认识到招商引资与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积极配合村干部,共同推进砖厂加速建设。目前,砖厂与村里地土地租赁合同已顺利签订,砖厂也已进地施工。同时在帮建过程中,区教育局各直属学校也尽可能地为吴肖亚村贡献应有力量。如在改建村两委办公室时,XXX中学无偿提供了会议桌、XXX中学向村里拉来了玻璃,许多学校也多次出车出人协助抓好帮建工作。

三、招商引资工作成效初显,帮建工作局面逐步扩大和深化

教育局积极协调帮助村上引进了四个砖厂,其中两个已建成投产,两个正在筹建中。建成投产的两个砖厂,为村里提供了300多个就业机会,部分村民还购置了30多辆农用三轮车给砖厂运送砖、煤,初步估计这两项每年为XXX村增收200多万元。

XXX村前些年打了两眼机井,但因缺少给水设备,一直闲置。区教育局多方协调,筹措资金,为村里购置了所需设备,有效地解决了村里人畜用水问题,受到了群众称赞。

XXX村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招商引资工作前景广阔,村经济发展及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所需的劳动力充足,这为帮建工作的不断深入提供了保障。现美国XXX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村里合资建设养殖屠宰项目,正在积极商谈中。教育局帮建工作正以此为重点,积极协调,紧密配合,以尽快使之落到实处,从而给村民带来更大的实惠。

四、发挥帮建工作的桥梁作用,充分做好街道办与村里的协调沟通工作

在今年的春季植树造林工作中,区教育局帮建工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实施“大绿”工程的指示精神,按照XXX街道办统一安排,协助和指导XXX村植树近万棵,成活率约90%。

今年夏收,按照省、市、区的文件精神,为禁止焚烧麦秸,以避免环境污染,土壤破坏及引发火灾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教育局帮建干部和街道办包村干部一起深入田间地头,给农民宣讲焚烧麦秸的危害性。由于工作扎实认真,细致到位,XXX村今年夏收中无一例焚烧麦秸现象发生。

区教育局帮建工作成效显著,XXX村干部群众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5月30日上午,XXX村党支干部和村委会领导及村民代表为教育局送来了感谢信、锦旗,并信心十足地说:“感谢教育局,有了你们的大力支持,我们XXX村一定能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

我们决心以帮建工作已有成绩为基础,精心部署稳步推进,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为XXX村不断发展,努力奔小康做出应有贡献。

2006年6月30日

第12篇:帮客户建库实施方案

附件:

帮客户建库专项活动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通过向企事业单位提供软件、培训、名址数据等建库资源和清洗、托管等增值服务,引导和帮助客户建立、维护自有会员数据库,加强其与会员的联系,并利用商函开展数据库营销。同时,邮政使用客户自有数据,可以有效解决数据针对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等问题,达到拓展数据库商函市场,为函件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的目的。

二、目标客户

“帮客户建库”专项活动的目标客户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已建立会员制,拥有会员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能力的客户。主要包括金融、保险、通信、批发零售、汽车、各类会员俱乐部等行业的客户,以及其他行业已使用账单业务的客户。

(二)拥有自己的客户数据,但数据管理能力较差的客户。主要包括有会员资料的政府部门、各类行业协会、印刷厂、报社、期刊杂志社、直销公司、广告公司、直邮公司等。

(三)有建立会员制的条件,但尚未建立会员数据库的客户。主要包括旅游行业、餐饮行业、娱乐休闲行业、美容美发行业、医疗行业等行业客户,以及批发零售、汽车等行业中没有建立会员制的客户。

(四)定制型贺卡大客户。这些客户包括金融、房产、通信、汽车、旅游、政府等多个行业中购买过邮政定制型贺卡的企业。

三、参与部门及分工

“帮客户建库”专项活动涉及各级市场部、大客户中心、函件局、名址中心、信息技术部门、呼叫中心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分工如下:

市场部:是该活动的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负责制定详细的活动实施方案并组织协调相关部门贯彻落实,组织启动会、培训会等推进活动,设计签约模板,考核项目开发效果,获取案例、经验等,并进行复制推广。

大客户中心、函件局:负责市场调研和营销推广工作。分析客户的市场,了解客户自建库软件,做好客户梳理、客户对接、直邮体验、客户维护等工作,对客户进行直邮营销方面的培训,BIU团队要直接对接客户。

名址部门:了解客户自建库软件,对客户进行建库方面的培训,制定客户建库方案,帮助客户采集数据,并负责客户后续的名址数据查询、数据清洗、数据库托管等数据服务工作。

信息技术部门: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呼叫中心:外呼核对名址中心提供的需核查的信息资料,并及时反馈结果。

四、数据服务内容

(一)对有会员数据和数据库管理软件的客户提供的服务

1.邮寄地址预处理和分拣前置服务。邮寄地址预处理是在邮寄前将不能投递的地址删除,降低退信率。分拣前置服务是指利用商函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投递站段预分拣,按站段打印,缩短处理时限。

2.地址规范化处理、邮编处理、退信维护等服务。3.有条件的地市邮政局可提供电话核实信息服务,通过11185外呼,对退信信息、客户资料等进行更新。

(二)对有会员数据库但没有数据库管理软件的客户提供的服务

1.地址规范化处理、邮编处理、退信维护等数据服务。2.数据托管服务。

3.技术支持服务。即提供数据库管理软件及相关培训,方便客户系统地管理会员信息。

4.数据库营销知识培训。

(三)对无会员数据的客户提供的服务 1.技术支持服务和数据库营销知识培训。

2.数据采集服务。即帮助客户制定会员数据收集方案,协助客户收集会员数据,必要时向其提供部分数据或帮助其购买数据。 3.提供数据托管服务。

(四)对定制型贺卡大客户提供的服务

对定制型贺卡大客户,按照客户是否有数据库和管理软件,对照前3种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五、服务流程

帮客户建库服务流程图如下:

(一)市场调查 在开展“帮客户建库”专项活动之前,营销团队要通过寄发调查函、发放调查问卷、电话拜访或登门拜访客户、召开推介会等方式,对客户进行调查摸底,获取用户需求,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将本地建立数据库需求最为强烈的行业作为重点开发对象。

(二)推介服务

在推介之前,名址中心和营销团队要分别准备好针对客户的推介材料,并进行充分沟通,让名址中心人员理解客户需求,让营销人员了解能够为客户提供的数据服务内容。进行客户推介时,尽量组织名址人员和营销人员共同拜访,增强推介效果。推介切入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是从现有的老客户入手,向其宣传拥有自有数据库对企业经营和客户管理的意义,以及使用专用数据库管理软件为其业务带来的方便。对已有自有会员数据的企业,可向其推介邮政数据服务;对没有自有会员数据的企业,可帮助其收集会员数据,建立会员制度;对定制型贺卡的客户,以贺卡售后服务的方式切入,重点宣传寄发贺卡对客户关系的维护作用,以及邮政能为其提供的打印服务。

二是客户经理在走访本地重点行业中的中小企业时,将数据库软件作为拜访赠品,免费给企业使用,先令客户接受数据库营销的理念,之后再向其推介商函业务和邮政名址数据,帮助用户建立维护好自有数据库。三是和当地重点开发行业的行业协会、政府管理部门等联系,以其名义召开推介会,结合扶持中小企业项目,让企业了解会员制和自有数据库的意义,之后再拜访有意向的客户。

(三)数据服务

建库工作完成后,名址中心要为客户提供数据录入、地址规范化、邮编处理、退信维护、电话核实、邮寄地址预处理、分拣前置等数据服务。

(四)建库服务

对于没有自有数据库但有建库需求的客户,可使用以下四种方式帮客户采集建库数据:一是帮企业整理在经营活动中获取的客户数据,如销售记录等;二是帮企业策划会员活动,采集会员数据。通过发行VIP会员卡、推行消费积分计划、成立客户俱乐部等方式,建立企业的客户数据库;三是帮企业策划市场调查,或企业自己派出客户代表与顾客进行沟通,获取客户数据;四是利用邮政名址数据库或者通过第三方数据资源,帮客户建立潜在客户数据库。

(五)技术支持

客户需要技术支持服务时,名址部门和信息技术部门要协助营销部门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对客户进行软件使用的培训。管理软件可以使用集团公司统一开发的数据库管理软件客户版(在名址信息系统下载),也可根据当地情况自行开发。

(六)托管服务

企业接受建库方案后,要继续向用户推荐数据托管服务和数据清洗整理服务。对于同意数据托管的客户,要通过客户设定数据密钥等方式,授权名址人员进行数据处理,同时可签定保密协议,在未征得客户允许的情况下,邮政不得使用或向第三方提供客户的会员数据;对于不同意数据托管的客户,要定期为客户提供数据清洗服务。

(七)数据维护服务

即退信维护和客户数据反馈跟踪。对利用客户数据寄递商函产生的退信数据要进行录入和维护,有条件提供外呼核对服务的地市局要帮助客户核对数据,并根据核对结果和客户使用数据时的反馈情况,剔除无效数据,不断更新客户数据库。

(八)寄递服务

成功开发客户后,营销人员要继续与客户保持联系,帮助其策划会员数据营销活动,如生日祝福、节日优惠、日常商品目录寄递、会刊内刊寄递等,引导其利用建立好的数据库寄递商函或贺卡。

(九)后续开发

在为一定数量的客户建立数据库后,要引导客户,尤其是非竞争的跨行业客户,通过共享会员信息,开展交叉营销和寄递联合商函。有条件的地市局,可帮助客户分析销售行为并为其制定营销策略,融入客户生产流程的各个阶段。

六、优惠策略

营销团队可与客户签订协议,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期限、收费标准等。收费标准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所提供服务内容、服务深度确定。对开发难度较大的客户,可采取两种优惠方式:一是免费提供一段时间的数据服务,之后收费服务;二是发寄商函达到一定数量则免收一段时间使用费。

七、相关要求

(一)了解客户需求,制定推介方案

各地在正式开展营销活动之前,要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分析本地的市场情况,选定开发难度较低、用户需求较为集中的重点行业,因地制宜地制定实施方案。集中资源,重点突破,逐步复制推广到其他行业。

(二)做好内部培训,协调关键部门

名址部门和营销部门是“帮客户建库”专项活动的关键部门,市场部要协调好两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名址部门要对营销部门做好数据库软件应用和名址内容相关培训,营销部门要主动与名址人员一起拜访客户,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协同一致,密切合作。

(三)重视数据维护,争取后续开发

各地要重视建库后的数据维护工作,根据客户需求整理数据,在此基础上做好深度营销,向客户推介其他函件产品,并使用数据库寄出,以取得更好的效益。

(四)及时总结经验,扩大推进成果

各地在推进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调整营销策略,将成功的开发模式推广到其他行业和地区,以开发更多的客户,扩展建库的范围。

第13篇:一连三帮建新农村

“一连三帮”建新农村

近年来,云南省文山州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建立“一连三帮”党建工作机制,充分整合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力量,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级“联”建保障机制

建立州级领导“十个一”联系制度,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每位州级领导联系一个县、一个乡(镇)、一个村、一户农家、一家企业、一所学校、一名人才、一名离退休老干部、一个重点产业、一个重大项目;带头深入农村工作第一线开展扶贫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打工经济和基层组织建设等专题调研;直接联系一个村抓示范,带动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帮助群众理思路、谋发展、解难题。

建立县、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畅通民意渠道。建立县委书记、县长和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接待日制度、党员干部民情日记制度,党政领导定期接待来访群众,听取群众意见,化解矛盾,调解纠纷。推行乡(镇)党委委员联系村党总支、村党总支委员联系党支部、党支部委员联系党员、党员联系入党积极分子的“四联系”制度,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机关“帮”建支持机制

建立扶贫挂钩帮扶制度,每个机关事业单位定点挂钩一个 1

村,开展以“五帮”为主要内容的扶贫挂钩帮扶活动,不脱贫不脱钩。帮学习,引导农村党员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坚定发展信心;帮思路,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理清加快发展的思路;帮项目,开展以小康村、温饱村、生态村、文明村,小水窖、沼气池、乡村道路、民房改造、适用科技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四村五位一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技术,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工程,使50岁以下的农村党员掌握1-2门实用技术;帮服务,在农村选配经济发展服务员和农民经纪人,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优质服务。建立干部下基层锻炼制度,坚持下派扶贫工作队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蹲点帮助工作,做到“村有组、点有人”。坚持“硬抽人、抽硬人”,从州、县、乡(镇)机关选派思想政治素质好,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党员干部、后备干部担任扶贫工作队员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蹲点指导和参与群众开展新农村建设。去年共下派扶贫工作队员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1094名。目前,全州已建成2664个小康示范村、温饱示范村。

企业“帮”建“反哺”机制

把党的建设贯穿于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各个环节,引导工业“反哺”农业。通过鼓励企业出资,帮助农村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难题;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救助弱势群体,构建和谐企群关系,形成企业生产经营与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如文山县安邦公司投入100余万元,为群众修路6公里,兴修水利工程3项。近年来,

全州各企业共投入1883.25万元资金,物资折价144.6万元,支持新农村建设。州委、州政府今年表彰十大扶贫明星企业,激发了各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村互“帮”建互助机制

采取先富带后富、同走致富路的办法,在村级党组织中开展互帮互助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带动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党组织相联搞活动。鼓励村党组织结成帮带对子,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展互帮互助活动。

党员结对帮带。鼓励致富党员与贫困党员结成帮带对子,在思想观念、发展思路、发展项目和技术指导方面开展互帮互助活动。村与村相联抓发展。鼓励产业相近的村相联共同发展,构建新型的村村合作关系。目前,全州农村共建立党组织帮带对子859对,党员帮带对子12000多对。如广南县坝美镇大寨村与杨柳井乡烟子厂村党支部相联开展活动,无偿为杨柳井乡烟子厂村群众提供茶苗和技术指导,带动烟子厂村规范种植茶树200余亩,群众户均种茶10亩以上。

第14篇:联包帮建工作总结

“联包帮建”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我被区总工会派驻到xx社区工作队进行“联包帮建”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工作,作为驻村工作队长,我迅速转变角色,认清自身职责,认真领会相关文件精神,全身心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

一、宣传发动理清工作思路

为了能够顺利开展新的工作,力争出成效,我和工作队的

同志们一起对健宏社区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找出开展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并通过各种渠道寻找最好的应对措施。

新农村建设需要举全社会力量。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在农村,主体是农民,要号召群众自己动手,建设家园,所以宣传发动的根本意义在于转变群众对创建工作的态度。因为新农村建设涉及到拆除私搭乱建、自留地征用等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如果得不到群众的支持,那么各项工作将难以开展。

因此,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宣传工作中。首

先,协同各村委召开了各村的社员大会、党员大会,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争取绝大多数人的支持;其次,灵活采取发放宣传单,出动宣传车、悬挂横幅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新型农村住宅建设的重大意义,使群众了解什么是新农村,怎样创建新农村。经过不间断的宣传,使村民的创建热情不断高涨,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 ——

坚实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全力维稳 当好人民调解员

基层工作纷繁复杂,矛盾突出,在工作中,协调解决矛盾

纠纷成了工作组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们对辖区内出现的多起群众纠纷作了调解,其中有邻里矛盾、婆媳矛盾,干群矛盾等。在耐心细致的宣传解释和教育下,各种矛盾均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没有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工作队同群众一起修路、一起劳动,广泛和群众进行接触,同群众打成一片,在拉家常交谈中宣传新农村建设,在广大群众中树立了威信,塑造了党和政府工作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发挥优势积极帮办实事

我们工作队进驻社区以来,立足部门优势,在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物资等方面,全力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和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我们驻村帮建干部是来干实事的、解决问题,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从而更加有力地积极参与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

(一)发挥优势,开展“送清凉、送健康”活动。区总工

会在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联包帮建”工作中,重视驻村帮建,大力支持驻村工作队开展工作,做我们工作队员强有力的后盾。今年夏天,出现了持续高温天气。为确保夏季高温季节的施工安全,做好建筑工地务工人员的防暑降温, 7月31日上午,区总工会xxx带领工会的同志们冒着高温酷热来到xx社区新型农村

住宅建设工地,将一车矿泉水、清凉油、牙膏香皂毛巾等防暑降温及日常生活用品送到施工工地的农民工手中,在炎炎夏日送来了清凉。并督促建筑企业做好农民工夏季的安全生产、饮食卫生和防暑降温、防疫等工作,确保暑期安全生产和建筑工人的身体健康,保证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进度。

(二)全力帮扶,开展 “金秋助学”活动

“金秋助学” 是发挥工会组织桥梁和纽带作用的有效载

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区总工会在开展这项活动中,将“金秋助学”活动与 “联包帮建”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帮扶救助困难群众的长效机制。助学活动不仅仅面对个别贫困户,而是将整个扶持弱势群体脱贫统筹考虑统一安排。今年的金秋助学活动由困难家庭大学生本人申请,由工作队、社区、平原乡工会层层推荐把关,驻村工作队员和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同志们利用一周时间,将申报的42名大学生逐户进行入户调查,最后确定24名困难职工大学生为今年金秋助学帮扶对象,其中,我们帮建的xx社区就有5名大学生被确定为帮扶对象。占全区救助名额的20%。

(三)结合实际 ,开展“送课下乡”活动。区科协针对农

村群众培训学习不经常、理论科技知识掌握少的情况,认真组织开展 “送课下乡”活动。组织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现场讲授科普、养殖等农业实用技术,技术人员不仅用电教片给群众讲解,进行现场指导并解答群众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还免费为群

众提供了种养殖技术以及各类信息资料。同时邀请致富典型现身说教,介绍致富成功经验,给社区干部群众“充电”,受到了社区群众的普遍欢迎。

(四)关注健康,举办“共建和谐社区”义诊活动。为解

决社区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四月份,在区老干部局和工作队的协调努力下,市人民医院的专家、护士一行10余人来到xx社区,举办了以“关注农民健康 共建和谐社区”为主题的义诊活动。检查项目有血压、血糖和心电图等,各项检测均为免费。接诊当天共接受现场咨询100余人次,为50余人做了免费检查。经过检查,发现所检查人群中共有7人血糖高,16人血压异常,23名心电图检查者中有6名心脏功能异常。专家为其做了服药指导,饮食指导及就医建议。义诊活动受到了xx社区广大群众的欢迎。

四、坚守岗位 尽职履责 圆满完成年初工作规划

严格按照市、区“联包帮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有关

工作规定、纪律规定执行,坚持工作到岗、配合到位,遵守群众纪律,自己解决吃饭问题,不给村和群众添麻烦。在单位没有解决交通工具的情况下,自己想办法按时到岗,认真执行区新型农村住宅社区“联包帮建”工作队员管理办法和工作任务,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每周一对本周工作进行总体安排部署,每天坚持写工作日志,协助村两委开展工作,深入到群众中进行调查研究,及时与区、乡新型农村住宅办公室进行联系与沟通,同村委会研

究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目前,xx小区一期工程5#、4#楼已竣工,小区路面硬化已完工。3#楼正在安装玻璃,即将竣工,小区路面硬化中。xx小区一期工程22栋已基本封顶,部分正在墙体粉刷。xxx城中村改造建设工作拆迁中。

2010年,我在领导的关怀和同志们的支持下,与村“两委”干部团结协作,全面完成了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经过一年的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工作,也使自己受到了很好的农村工作锻炼。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努力,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实现我区经济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2010年11月25日

第15篇:县文明帮建工作总结

县文明帮建工作总结

县文明帮建工作总结

文章标题:县文明帮建工作总结

党中央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xx县根据省文明委《关于开展“文明帮建”活动的通知》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村生活、贴近农民群众,积极组织省级文明单位以帮建村级宣传文化活动室为抓手,参与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条件,精心组织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努力丰富农民群众的农闲生活,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引导各级文明单位结合工作职能和自身优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同时,我们把帮建宣传文化活动室与新农村建设联系点及村建挂点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工作安排上相互衔接,在工作内容上相互贯通,统筹兼顾,良性互动,形成合力,取得了良好的实效。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和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后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各级文明单位是文明创建活动的先锋和典范,对于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责无旁贷。一是召开会议,传达精神。我办专门召开全县各级文明单位主要领导参加的全县文明帮建工作会议,传达省文明委《关于开展“文明帮建”活动的通知》精神。二是组织调查,深入剖析。组织各级文明单位文明创建工作分管领导深入调查我县农民的文体生活现状,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三是专题研讨,形成共识。调查结束后,召开全县文明帮建工作研讨会,引导全县各级文明单位形成共识,以“一对一”对口帮建村级宣传文化活动室为抓手,参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开展文体生活、提高文明素质搭建平台。

二、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我县文明帮建工作从文明办到帮建单位,从帮建单位到受助单位,层层明确责任领导,级级落实工作人员,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人。一是县文明办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为加强对全县文明帮建工作的领导,我县由文明办主任亲自挂帅,负责全县文明帮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二是帮建单位分管领导专门主抓。全县所有帮建单位都明确了一名分管领导专门抓、一名工作人员具体抓文明帮建工作。各单位根据帮建活动的总体要求、工作内容和目标任务,结合本单位的职能优势,制定总体帮建实施方案,定期研究,每个月至少集中一周时间,深入到帮建点开展帮建工作。三是受助单位一把手负责对接。每个乡镇都明确一位副乡(镇)长具体负责帮建单位和受助单位的协调工作,受助村的村支书为文明帮建工作的对接第一责任人,负责村级宣传文化活动室的建、配、管、用。

三、多方筹措,加大投入。

我县在开展文明帮建工作过程中,注重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多方筹措建设村级宣传文化活动室所必需的资金和物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因地制宜解决场所。建设村级宣传文化活动室,首先要解决场所问题。我县根据各个受助单位的具体情况,采取有场所的装修,没有场所的兴建。所需资金采取“四个一点”办法解决(向上级部门争一点、帮建单位出一点、村委会筹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二是形式多样对口支援。通过单位赠送、职工捐献、社会筹集等多种途径,为宣传文化活动室添置书籍、音像器材、娱乐用品等。各文明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开展“送政策、送法律、送文化、送教育、送医疗、送科技”等专项对口支援活动,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如组织新华书店为受助单位捐赠文化、农技、科学等书籍,让农民朋友有书可读;组织电信部门为受助单位免费装宽带、送电脑,建“电子书屋”,打通农村与外界的联系窗口,畅通农特产品的供求信息;组织农林部门和职业高中为农民朋友开展定期免费农技培训,提高农民朋友的务农技能;组织有条件的文明单位为帮建村添置体育设施。三是免费培训管理人员。县文明办牵头,组织工会、文化局等单位开展全县村级宣传文化活动室管理人员培训班,对管理员进行免费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管理员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四是动员鼓励志愿帮建。各级文明单位动员本单位干部职工、专业技术人员和热心宣传文化活动室建设的有志之士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活动,义务指导、服务宣传文化活动室的的日常管理和活动组织。

四、组织活动,发挥作用。

帮建村级宣传文化活动室的落脚点在于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以提高农民朋友的文明素质,促进“乡风文明”。我们在文明帮建过程中,既重视村级宣传文化活动的建、配、管,更注重管好用好这个宣传文化阵地,使宣传文化活动室真正成为先进文化传播中心、文体娱乐活动中心、实用农技教育中心。一是常年免费开放。每一个村级宣传文化活动室建成以后,都向农民群众常

年免费开放,让农民朋友在农闲时候有书读,有报看,有地方去,有健康文明的文体娱乐,把不少一有空就去赌博的村民从赌桌上拉了回来。二是组织文体活动。结合重阳、谷雨、国庆、春节等重大节日和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与村级诗社联合组织专题诗词创作和吟唱,组织农民剧团创作、排练和演出节目,组织开展村级农民运动会,组织卡拉OK大家唱等,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农闲生活。组织农林等部门以宣传文化活动室为阵地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农技培训。三是倡导新风良俗。紧密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宣传文化活动室内将八荣八耻具体要求张贴上墙,在农村营造浓厚的知荣辱、树新风的氛围。结合在xx发源的“文明信用农户”创评活动,用墙报、板报等形式宣传创评程序和结果,以及“文明信用农户”所能享受的信贷、教育、医疗等部门的优惠措施,努力引导广大村民争评“文明信用农户”。定期出版移风易俗的板报和墙报等,设立陈规陋习检举栏,努力倡导新风良俗。

五、定期督查,纳入考核。

我办在积极组织引导各级文明单位开展文明帮建活动的同时,制定了相应的督查和考核机制,以加强对文明帮建工作的检查督促。一是定期检查,及时通报。每季度对各级文明单位的文明帮建工作进行检查,并以简报的形式及时通报,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以推动全县文明帮建工作。二是评优比先,树立典型。年底对各级文明单位的文明帮建工作进行年终考评,召开专门会议,通报情况,奖励先进,鞭策后进。组织文明帮建工作先进单位做典型发言,共享文明帮建工作经验,以推动全县文明帮建工作平衡发展。三是纳入复查,挂钩申报。我办不仅将各级文明单位文明帮建工作的成效纳入文明单位复查考核内容,并且将其作为申报评选下一届文明单位的重要依据。将文明帮建工作纳入复查,并与下一届文明单位的申报评选挂钩,有效地调动了文明单位开展文明帮建工作的积极性。

今年以来,我办在省、市文明办的正确指导下,文明帮建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全县的文明帮建工作不太平衡,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状;村级宣传活动室功效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等,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xx县文明办 20xx.11.24

《县文明帮建工作总结》来源于文秘114网,欢迎阅读县文明帮建工作总结。

第16篇:消防部队工作汇报发言稿

随着铜仁地区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高层、地下、多层商住楼,小高层住宅楼,城镇燃油燃气贯通,水陆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各类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勤务和天旱、洪涝、冰雪等自然灾害对消防部队灭火应急救援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公安消防部队所承担的职能由原来的防火灭火向社会救助、应急救援和处置特种灾害事故以及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方向拓展,这给广大消防官兵提出了新的挑战和严峻考验。对象的发展,任务的扩展,使公安消防部队灭火应急救援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着在各种“急、难、险、重”等灾害事故救援中能否打得赢的严峻挑战。笔者通过对铜仁地区实地调研,就如何深化打造消防铁军,全面提升公安消防部队灭火应急救援能力,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现代火灾及各类灾害事故的特点

现代火灾及各类灾害事故的突发性、灾难性和社会化应急救援工作的多样性,对消防部队灭火应急救援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是新时期新阶段摆在消防部队面前的全新课题。一是火灾及各类灾害事故发生的频率加快,消防部队承担的灭火应急救援任务日益繁重。近年来,全区小火亡、道路交通等事故时有发生,火灾和各类灾害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火灾及各类灾害事故多发、频率加快,全区消防部队所担负的灭火应急救援任务面临艰难险重的困境。二是火灾、灾害事故规模扩大,灭火、应急救援力量急需加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燃气得到普遍使用,城乡工业化、市场化的格局逐渐形成,可燃、易燃物质不断增多,一旦发生火灾,便会瞬间扩大,形成燃烧猛烈的局面,往往一处火灾需要多队增援。三是火灾危险程度升高,消防队员的防护装备亟待加强。现代火灾涉及到高层、地下建筑、公众聚集场所和农村大村寨等,火灾形势瞬息万变,烟雾毒性大、火焰辐射热强、建筑物随时坍塌、燃烧爆炸现象瞬间发生等不安全因素对参战官兵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四是应急救援形式多样。随着各种新工艺、新设施、新产品的投入使用和自然灾害以及公共突发事件严峻形势,消防队伍的作战任务已从过去的火灾扑救单一模式拓展到抗旱救灾、洪涝抢险、排除爆炸、洞穴坍塌救助、道路交通救援、空难现场施救等各个方面。

二、当前制约我区消防部队灭火应急救援能力提高的两大因素

(一)灭火应急救援指挥员素质不高。支队、大队、中队、班四个层次的灭火指挥员,构成了我区公安消防部队自上而下的灭火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在灭火应急救援工作中,指挥员的组织指挥水平是战斗力的关键因素。但从调研情况来看,在支队、大队、中队三个灭火指挥层次上,因缺乏应有的培训机制,有相当一部

分指挥员的素质不能适应现代灭火应急救援的需要。从基层指挥员队伍的情况来看,目前基层指挥员主要是以消防学校培训的中专生和地方大学毕业的学生干部为主,正规大专以上毕业的干部在全区消防部队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地方大学毕业的学生干部灭火应急救援经验不足。因此,干部的生长培养体系上有待于进一步趋向合理化和科学化。而一些具有丰富实战经验、学历较高的干部和专业人才因受服役年限规定的限制又不得不退出现役,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部队战斗力的提高。

(二)消防车辆器材装备不适应灭火应急救援需要。我区属贵州“两欠”程度最深的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因此在消防经费投入上也存在严重不足,一些“高、精、尖”特种消防车辆器材装备在全区几乎是一片空白。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消防部队灭火应急救援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一是装备的配置水平不高。近几年,消防部队特勤装备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实战需要仍然还有较大的差距。普通消防站器材装备条件虽有改善,但高科技装备水平提高不大,部分执勤车、个人防护装备和破拆救援工具仍停留在扑救一般火灾和对付一般灾害事故的水平上。二是现有的部分特种器材装备尤其是进口的器材装备尚不能达到熟练操作。其原因是缺乏类似器材的替代训练产品,反复使用会导致这些器材损坏,这就降低了装备在实战中的使用效益。战斗力的提高是人和装备的最佳结合,而现今的应急救援工作以官兵发扬大无畏精神为主,这不但不能成功处置灾害事故,反而会损兵折将,带来严重后果。车辆器材装备是公安消防部队参与应急救援的重要武器,随着近几年地方政府对特勤装备投入的加大,消防部队的装备有了较大的改善,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从全区特勤装备需求来看,还远不能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目前我区的特勤装备主要集中在铜仁市消防一中队和二中队,而其它普通消防站的特种装备还没有完全达到标准消防站器材装备配备的标准。三是消防训练分得太细过散,组织困难,效果欠佳。过分强调战术训练,技术训练有所弱化。目前基层中队大多数训练项目不再以秒数来评定成绩,这样也会使参训人员失去了以往争分夺秒的竞争意识,导致消防队员对技术动作标准下滑。四是消防队员少、人员结构层次多、分课目训练多、训练气氛差、训练效果低。有的项目训练只有1至2人,营造不出训练气氛,参训人员训练热情不高。据初步统计,基层中队执勤器材装备有100余种,需要训练和掌握23类177个技术训练课目和80类160个战术训练课目等。繁多的训练课目与有限的训练时间矛盾突出,在开展训练中,如不能合理安排、科学施训,势必会造成顾此失彼的不良现象。五是没有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近年来,消防指挥中

心受理业务的范围在不断扩展,消防部队面向社会的应急求助、抢险救援的任务日趋繁重。而消防部队自身警力少,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专业技术装备数量少、技术含量低,适应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建立一种能充分利用社会人力、装备等资源为灭火、应急救援服务的联动协调机制已成为拓展消防部队职能的迫切需要。

三、深化打造消防铁军工作,全面提升公安消防部队灭火应急救援能力的几点建议

(一)着力抓好消防官兵综合素质的提高。目前,总队举办打造消防铁军“攻坚组”培训班,是提高灭火救援能力多种途经的一种。在强化大、中队指挥员素质,要通过集中培训,委托受训,邀请专家及有关技术人员讲课等方式,着重提高一线大、中队干部的“五种能力”(即组织指挥能力、科学判断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攻坚克难能力、正确决策能力)。强化士官骨干的综合素质,主要突出提高士官骨干的综合管理能力,单独执行任务能力,动手操作器材装备能力。让士官骨干真正成为部队的管理能手、灭火应急救援中的“尖刀”。一要优化战训干部队伍结构。针对灭火与应急救援任务日益繁重,而战训干部紧缺的现状,应通过外引内调等方式,尽快配齐配强各级战训干部队伍。应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强化战训业务培训,优化战训干部结构,全面提高消防部队灭火应急救援工作。一是选调地方大学生补充战训岗位,主要是招进化工、给水、建筑专业人才;二是委托地方院校代培,提高战训干部文化基础;三是举办培训班,重点提高灭火应急救援组织指挥能力;四是合理调配,正确使用战训专业人员。对于长期从事战训工作,具有丰富的灭火救援实战经验,又热心战训工作人员,要尽可能地安排在战训岗位工作,不要因提职、晋升等非工作需要调离战训部门或随意转业,对于工作表现突出的战训干部可考虑提前晋职晋衔;五是改革战训人员技术职称评定有关规定,从优解决战训人员技术职务晋升,对从事战训工作的基层干部应放宽政策给予评审技术职务,同时对因学历、外语影响技术职务晋升(初评)的战训干部,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其获得文凭,提高外语水平。战训干部的初、中级技术职务规定比例可适当突破,有利于培养和保留灭火应急救援专业人才。二要优化兵员结构。消防部队要适应现代形势和任务的需要,让基层一线的执勤实力增强,士官除了从现役义务兵中挑选外,对一些专业性较强和一些科技含

量高的装备操作人员,可采用从地方院校应征入伍。细化对士官的考核制度,优化兵员结构,最大限度发挥士官队伍的专业作用和主体作用。一是增加一线战斗班士官的编制比例;二是切实增加编制,解决人员太少的问题;三是地方政府出资解决合同制消防队员。

(二)深入开展执勤岗位和打造铁军练兵活动。灭火救援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消防部队战斗力的强弱,影响消防部队对外形象和威性。消防部队要在人民群众面前树立“铁军”形象,要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困难面前想铁军,铁军面前无困难”品牌,务必始终坚持“练为战、训战一致”的指导思想,全面落实新修订的《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业务训练与考核大纲》和《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狠抓官兵体能、技能、智能和战术训练。各基层消防中队刚组建的灭火救援攻坚组要重点开展火情侦察、楼层进攻、破拆进攻、地下进攻、强攻排险、高空作业、人员搜救、工具堵漏等操法训练,具备强攻近战、突破攻坚的能力;攻坚队员要深入开展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场所、地下工程、石油化工等特殊火灾扑救和危险化学品泄漏、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建筑倒塌等灾害事故的应用战术训练和实战演练,具备专业处置、打赢制胜的能力。普通队员要大力开展责任区和重点单位“六熟悉”训练,加强第一出动力量编成、火情侦察、内攻救人、高层建筑供水、大型商(市)场强攻灭火等战术操法训练。同时,全体指战员要突出高温、浓烟、黑暗、有毒、高空等环境中的适应性和心理训练,大力开展侦察、救生、灭火、供水、破拆、排烟、堵漏、洗消等技能训练,增强单兵攻坚和协同作战的能力。只有在灭火救援工作中开展平时训练、适时演练、战时磨练,才能练就铁的本领,确保“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铸就铁的本领,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法宝。只有向训练场要体能,向演练场要技能,才能在实战场上形成战斗力。消防部队要始终贯彻练为战的法则,做到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立足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从难从严摔打部队;紧贴作战任务、作战对象、作战环境,练谋略、练指挥、练战法、练作风,掌握过硬本领,提升实战水平;下功夫学习新知识、驾驭新装备、掌握新技能、研究新战法,以实践创新推进消防部队建设发展,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形成战斗力。

(三)强化攻坚、精良装备的配备和应用。无论在火场,还是在灾害事故救援现场,能否成功战胜火魔或灾害事故,装备精良是关键,装备应用是核心。因此,消防装备的配备与应用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我们战胜一切灾害事故的“利剑”。第一,要坚持合理配备装备。装备的配备

应立足于执勤中队担负的具体任务和辖区保卫对象的灾害特点,结合装备的功能进行合理配备,在配备的过程中尽可能形成序列,使不同辖区的中队保持不同的战斗风格,使装备配备突出一个“专”和“精”二字,从而体现装备配备上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二,要开展装备应用训练。配备装备后,关键是要让装备在实战中发挥效能,研制适应装备特点的模拟训练设施,开发提高训练成效的训练科目,力求技术操作的精确性,让操作从会到精、从精到专,使装备训练从经验型、粗放型向精确化转变。要重点围绕装备功能的检验开展应用训练,并通过训练使官兵掌握在什么灾害现场用什么装备,真正达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充分发挥装备的最大效能。

(四)不断更新和完善考核机制。上级领导机关在完善考核机制上要调整工作思路,尽量减少面上工作,将重心放在围绕以执勤战备为中心的基础工作建设上来,从部队训练、教育管理等方面入手,加大部队执勤灭火训练改革的力度,确保各项灭火应急救援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要改变现行的考核评比机制,多指导考核,少排名评比,切实使基层部队工作中心转移到战备灭火上来,切实还时间于基层,从而扎实做好灭火救援工作。

(五)认真开展理论研究。开展业务理论研究活动是保证练兵活动及灭火应急救援工作科学实施的前提,要将业务理论研究制度化,通过网络、观看业务光碟及研究业务理论书籍及文章,结合实际,开展有质量的理论研究。通过理论研究,科学总结,潜心钻研,积极探索本地区灭火应急救援的对策及措施,撰写有质量、有指导性的论文,指导、指挥本地灭火应急救援工作。在全部队营造人人会讲解、人人懂战术、人人懂装备的良好氛围。

(六)加强本地区各种灭火应急救援力量的联席和演练。要充分整合本地区各种社会救援力量,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以政府名义建立社会灭火应急救援联动机制,明确各种社会灭火应急救援力量的职责、任务分工及调动方式,要建立社会力量网络系统,对本地社会救援力量做好详细统计,对人员、装备、车辆类型、大型机械装备及联络人、联络方式详细备案。同时,要明确调度方式,落实调集人员,对现场指挥程序要做出明确规定,平时加强联系,定期开展协同演练,确保一旦发生情况,可以随时调动。

(七)开展业务大比武和考核工作。要采取平时检查、业务竞赛和集中考核等多种形式,对执

勤岗位练兵活动及灭火应急救援工作进行实地检查、检验和指导,检查、检验和指导工作要突出实战性,体现科学性,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推动灭火应急救援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17篇:消防部队工作汇报发言稿

随着铜仁地区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高层、地下、多层商住楼,小高层住宅楼,城镇燃油燃气贯通,水陆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各类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勤务和天旱、洪涝、冰雪等自然灾害对消防部队灭火应急救援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消防部队工作汇报发言稿。公安消防部队所承担的职能由原来的防火灭火向社会救助、应急救援和处置特种灾害事故以及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方向拓展,这给广大消防官兵提出了新的挑战和严峻考验。对象的发展,任务的扩展,使公安消防部队灭火应急救援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着在各种“急、难、险、重”等灾害事故救援中能否打得赢的严峻挑战。笔者通过对铜仁地区实地调研,就如何深化打造消防铁军,全面提升公安消防部队灭火应急救援能力,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现代火灾及各类灾害事故的特点

现代火灾及各类灾害事故的突发性、灾难性和社会化应急救援工作的多样性,对消防部队灭火应急救援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是新时期新阶段摆在消防部队面前的全新课题。一是火灾及各类灾害事故发生的频率加快,消防部队承担的灭火应急救援任务日益繁重。近年来,全区小火亡、道路交通等事故时有发生,火灾和各类灾害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火灾及各类灾害事故多发、频率加快,全区消防部队所担负的灭火应急救援任务面临艰难险重的困境。二是火灾、灾害事故规模扩大,灭火、应急救援力量急需加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燃气得到普遍使用,城乡工业化、市场化的格局逐渐形成,可燃、易燃物质不断增多,一旦发生火灾,便会瞬间扩大,形成燃烧猛烈的局面,往往一处火灾需要多队增援。三是火灾危险程度升高,消防队员的防护装备亟待加强。现代火灾涉及到高层、地下建筑、公众聚集场所和农村大村寨等,火灾形势瞬息万变,烟雾毒性大、火焰辐射热强、建筑物随时坍塌、燃烧爆炸现象瞬间发生等不安全因素对参战官兵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四是应急救援形式多样。随着各种新工艺、新设施、新产品的投入使用和自然灾害以及公共突发事件严峻形势,消防队伍的作战任务已从过去的火灾扑救单一模式拓展到抗旱救灾、洪涝抢险、排除爆炸、洞穴坍塌救助、道路交通救援、空难现场施救等各个方面。

二、当前制约我区消防部队灭火应急救援能力提高的两大因素

(一)灭火应急救援指挥员素质不高。支队、大队、中队、班四个层次的灭火指挥员,构成了我区公安消防部队自上而下的灭火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在灭火应急救援工作中,指挥员的组织指挥水平是战斗力的关键因素。但从调研情况来看,在支队、大队、中队三个灭火指挥层次上,因缺乏应有的培训机制,有相当一部分指挥员的素质不能适应现代灭火应急救援的需要。从基层指挥员队伍的情况来看,目前基层指挥员主要是以消防学校培训的中专生和地方大学毕业的学生干部为主,正规大专以上毕业的干部在全区消防部队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地方大学毕业的学生干部灭火应急救援经验不足。因此,干部的生长培养体系上有待于进一步趋向合理化和科学化。而一些具有丰富实战经验、学历较高的干部和专业人才因受服役年限规定的限制又不得不退出现役,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部队战斗力的提高。

(二)消防车辆器材装备不适应灭火应急救援需要。我区属贵州“两欠”程度最深的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因此在消防经费投入上也存在严重不足,一些“高、精、尖”特种消防车辆器材装备在全区几乎是一片空白。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消防部队灭火应急救援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一是装备的配置水平不高。近几年,消防部队特勤装备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实战需要仍然还有较大的差距。普通消防站器材装备条件虽有改善,但高科技装备水平提高不大,部分执勤车、个人防护装备和破拆救援工具仍停留在扑救一般火灾和对付一般灾害事故的水平上。二是现有的部分特种器材装备尤其是进口的器材装备尚不能达到熟练操作。其原因是缺乏类似器材的替代训练产品,反复使用会导致这些器材损坏,这就降低了装备在实战中的使用效益。战斗力的提高是人和装备的最佳结合,而现今的应急救援工作以官兵发扬大无畏精神为主,这不但不能成功处置灾害事故,反而会损兵折将,带来严重后果。车辆器材装备是公安消防部队参与应急救援的重要武器,随着近几年地方政府对特勤装备投入的加大,消防部队的装备有了较大的改善,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从全区特勤装备需求来看,还远不能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目前我区的特勤装备主要集中在铜仁市消防一中队和二中队,而其它普通消防站的特种装备还没有完全达到标准消防站器材装备配备的标准。三是消防训练分得太细过散,组织困难,效果欠佳。过分强调战术训练,技术训练有所弱化。目前基层中队大多数训练项目不再以秒数来评定成绩,这样也会使参训人员失去了以往争分夺秒的竞争意识,导致消防队员对技术动作标准下滑。四是消防队员少、人员结构层次多、分课目训练多、训练气氛差、训练效果低。有的项目训练只有1至2人,营造不出训练气氛,参训人员训练热情不高。据初步统计,基层中队执勤器材装备有100余种,需要训练和掌握23类177个技术训练课目和80类160个战术训练课目等。繁多的训练课目与有限的训练时间矛盾突出,在开展训练中,如不能合理安排、科学施训,势必会造成顾此失彼的不良现象。五是没有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近年来,消防指挥中心受理业务的范围在不断扩展,消防部队面向社会的应急求助、抢险救援的任务日趋繁重。而消防部队自身警力少,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专业技术装备数量少、技术含量低,适应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建立一种能充分利用社会人力、装备等资源为灭火、应急救援服务的联动协调机制已成为拓展消防部队职能的迫切需要。

三、深化打造消防铁军工作,全面提升公安消防部队灭火应急救援能力的几点建议

(一)着力抓好消防官兵综合素质的提高。目前,总队举办打造消防铁军“攻坚组”培训班,是提高灭火救援能力多种途经的一种,工作汇报《消防部队工作汇报发言稿》。 在强化大、中队指挥员素质,要通过集中培训,委托受训,邀请专家及有关技术人员讲课等方式,着重提高一线大、中队干部的“五种能力”(即组织指挥能力、科学判断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攻坚克难能力、正确决策能力)。强化士官骨干的综合素质,主要突出提高士官骨干的综合管理能力,单独执行任务能力,动手操作器材装备能力。让士官骨干真正成为部队的管理能手、灭火应急救援中的“尖刀”。一要优化战训干部队伍结构。针对灭火与应急救援任务日益繁重,而战训干部紧缺的现状,应通过外引内调等方式,尽快配齐配强各级战训干部队伍。应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强化战训业务培训,优化战训干部结构,全面提高消防部队灭火应急救援工作。一是选调地方大学生补充战训岗位,主要是招进化工、给水、建筑专业人才;二是委托地方院校代培,提高战训干部文化基础;三是举办培训班,重点提高灭火应急救援组织指挥能力;四是合理调配,正确使用战训专业人员。对于长期从事战训工作,具有丰富的灭火救援实战经验,又热心战训工作人员,要尽可能地安排在战训岗位工作,不要因提职、晋升等非工作需要调离战训部门或随意转业,对于工作表现突出的战训干部可考虑提前晋职晋衔;五是改革战训人员技术职称评定有关规定,从优解决战训人员技术职务晋升,对从事战训工作的基层干部应放宽政策给予评审技术职务,同时对因学历、外语影响技术职务晋升(初评)的战训干部,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其获得文凭,提高外语水平。战训干部的初、中级技术职务规定比例可适当突破,有利于培养和保留灭火应急救援专业人才。二要优化兵员结构。消防部队要适应现代形势和任务的需要,让基层一线的执勤实力增强,士官除了从现役义务兵中挑选外,对一些专业性较强和一些科技含量高的装备操作人员,可采用从地方院校应征入伍。细化对士官的考核制度,优化兵员结构,最大限度发挥士官队伍的专业作用和主体作用。一是增加一线战斗班士官的编制比例;二是切实增加编制,解决人员太少的问题;三是地方政府出资解决合同制消防队员。

(二)深入开展执勤岗位和打造铁军练兵活动。灭火救援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消防部队战斗力的强弱,影响消防部队对外形象和威性。消防部队要在人民群众面前树立“铁军”形象,要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困难面前想铁军,铁军面前无困难”品牌,务必始终坚持“练为战、训战一致”的指导思想,全面落实新修订的《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业务训练与考核大纲》和《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狠抓官兵体能、技能、智能和战术训练。各基层消防中队刚组建的灭火救援攻坚组要重点开展火情侦察、楼层进攻、破拆进攻、地下进攻、强攻排险、高空作业、人员搜救、工具堵漏等操法训练,具备强攻近战、突破攻坚的能力;攻坚队员要深入开展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场所、地下工程、石油化工等特殊火灾扑救和危险化学品泄漏、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建筑倒塌等灾害事故的应用战术训练和实战演练,具备专业处置、打赢制胜的能力。普通队员要大力开展责任区和重点单位“六熟悉”训练,加强第一出动力量编成、火情侦察、内攻救人、高层建筑供水、大型商(市)场强攻灭火等战术操法训练。同时,全体指战员要突出高温、浓烟、黑暗、有毒、高空等环境中的适应性和心理训练,大力开展侦察、救生、灭火、供水、破拆、排烟、堵漏、洗消等技能训练,增强单兵攻坚和协同作战的能力。只有在灭火救援工作中开展平时训练、适时演练、战时磨练,才能练就铁的本领,确保“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铸就铁的本领,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法宝。只有向训练场要体能,向演练场要技能,才能在实战场上形成战斗力。消防部队要始终贯彻练为战的法则,做到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立足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从难从严摔打部队;紧贴作战任务、作战对象、作战环境,练谋略、练指挥、练战法、练作风,掌握过硬本领,提升实战水平;下功夫学习新知识、驾驭新装备、掌握新技能、研究新战法,以实践创新推进消防部队建设发展,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形成战斗力。

(三)强化攻坚、精良装备的配备和应用。无论在火场,还是在灾害事故救援现场,能否成功战胜火魔或灾害事故,装备精良是关键,装备应用是核心。因此,消防装备的配备与应用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我们战胜一切灾害事故的“利剑”。第一,要坚持合理配备装备。装备的配备应立足于执勤中队担负的具体任务和辖区保卫对象的灾害特点,结合装备的功能进行合理配备,在配备的过程中尽可能形成序列,使不同辖区的中队保持不同的战斗风格,使装备配备突出一个“专”和“精”二字,从而体现装备配备上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二,要开展装备应用训练。配备装备后,关键是要让装备在实战中发挥效能,研制适应装备特点的模拟训练设施,开发提高训练成效的训练科目,力求技术操作的精确性,让操作从会到精、从精到专,使装备训练从经验型、粗放型向精确化转变。要重点围绕装备功能的检验开展应用训练,并通过训练使官兵掌握在什么灾害现场用什么装备,真正达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充分发挥装备的最大效能。

(四)不断更新和完善考核机制。上级领导机关在完善考核机制上要调整工作思路,尽量减少面上工作,将重心放在围绕以执勤战备为中心的基础工作建设上来,从部队训练、教育管理等方面入手,加大部队执勤灭火训练改革的力度,确保各项灭火应急救援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要改变现行的考核评比机制,多指导考核,少排名评比,切实使基层部队工作中心转移到战备灭火上来,切实还时间于基层,从而扎实做好灭火救援工作。

(五)认真开展理论研究。开展业务理论研究活动是保证练兵活动及灭火应急救援工作科学实施的前提,要将业务理论研究制度化,通过网络、观看业务光碟及研究业务理论书籍及文章,结合实际,开展有质量的理论研究。通过理论研究,科学总结,潜心钻研,积极探索本地区灭火应急救援的对策及措施,撰写有质量、有指导性的论文,指导、指挥本地灭火应急救援工作。在全部队营造人人会讲解、人人懂战术、人人懂装备的良好氛围。

(六)加强本地区各种灭火应急救援力量的联席和演练。要充分整合本地区各种社会救援力量,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以政府名义建立社会灭火应急救援联动机制,明确各种社会灭火应急救援力量的职责、任务分工及调动方式,要建立社会力量网络系统,对本地社会救援力量做好详细统计,对人员、装备、车辆类型、大型机械装备及联络人、联络方式详细备案。同时,要明确调度方式,落实调集人员,对现场指挥程序要做出明确规定,平时加强联系,定期开展协同演练,确保一旦发生情况,可以随时调动。

(七)开展业务大比武和考核工作。要采取平时检查、业务竞赛和集中考核等多种形式,对执勤岗位练兵活动及灭火应急救援工作进行实地检查、检验和指导,检查、检验和指导工作要突出实战性,体现科学性,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推动灭火应急救援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18篇:消防部队后勤工作汇报

嘉禾消防大队后勤工作情况汇报

一、当前形势和存在的不足:

1、专项经费未得以保障。2011年《消防工作责任状》要求消防业务经费预算基数增长20%以上,而我大队消防业务经费预算仍为140万元,实际同比未增长。且大队营房建设、装修及车库等附属工程已付暂付款的49万均由大队暂行垫付,未以当地政府及财政等部门为主体解决。

2、所欠外账较多。由于2011年年初预算基数未有同比增长,加之营房建设任务较重,各项经费难以得到保障,以致目前所欠外账达20余万元。

3、固定资产陈旧且管理不够到位。大队新建综合办公楼的宿舍虽已在年前入住,但老办公楼的办公设施、基层中队的生活、娱乐设备仍比较陈旧,加之大队装备技师管理员未取得相应资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未有切实投入使用,对于资产的购置、使用、清查、报废等各个环节的监督制约机制有待改善。

二、对上级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加强对基层财务经办员的业务指导与培训,分享好的建议与做法,以提高业务水平。建议组织到做的规范的大队或是地方单位参观学习,为加强后勤保障工作打下夯实的理论基层。

三、全年后勤工作措施和重点:

1、强力推进财源建设。大力加强汇报协调,邀请地方财政等部门有关领导到兄弟大队考察学习落实消防经费的经验,以扩大财政专项资金保障范围,争取政府支持为根本,攻克难关,破除难落实的瓶颈。此外,今年要积极争取营房、车辆、装备、设施、合同制消防员及“清剿火患战役”补助等项目支出经费,以满足部队建设和各项工作需要。

2、完成营房改造、装备建设任务。继续完善基层中队文化、生活设施建设,对旧营房进行翻新,重点就基层中队电子阅览室、娱乐室、健身房投入建设,老旧设备要进行维修或是更换。继续完成《消防工作责任状》要求,完成消防车辆“三个一”达标任务,现举高消防车已经配备到位。

3、坚持改革创新,加强后勤正规化管理。一是落实经费管理责任制,加强预算管理。将经费、物资和债权债务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范畴,科学编制并严格执行预算。二是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切实应用资产管理软件,完善资产管理台账,建立健全资产购置、使用、清查、报废等各个环节的监督制约机制。三是要适应财务改革需要,加强财务制度建设。根据总队制订并下发的《湖南省消防部队预算管理规定》,修订固定资产和资金管理及经费使用审批等相关管理规定,切实加大用制度管钱、管物、管事力度,着力解决经费管理流于形式、固定资产管理不够严格和经费开支随意性大等问题,进一步正规财务工作行为和秩序。

2

第19篇:团场部队工作汇报材料

乘势而上 科学发展 建立和谐团场—农一师三团汇报材料

农一师三团成立于1956年3月,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与阿瓦提县、柯坪县、阿克苏市毗邻,全团总规划面积77万亩,播种面积14万亩,其中棉花种植面积占80%以上;全团总人口1.75万人,现有基层单位32个。

近两年,三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兵、师党委一系列会议精神,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断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实现了政治、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004年,被国家授予“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国家星火计划——全国首批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首批全国科技试点县”等称号。全团GDp达2.19亿元,较上年增长20%,实现利润3400万元,职均收入1.65万元。与2001年相比,籽棉总产增加1153万公斤,增长26.7%;庭院经济总产值达1703万元,增长16.6%;标畜存栏增加2.15万头(只),增长62%。全团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

一、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围绕兵师党委决策,理清发展思路

近几年,我们按照兵师党委要求,逐步理清了团场发展的总体思路,即: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素质为载体,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建章立制为保证,最终实现“职工管理规模化、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业技术信息化、连队组织协会化、团场经营产业化”。

在棉花生产上,加强10万亩优质棉基地建设,推广和实施滴灌节水10万亩,机采棉10万亩,力争皮棉平均单产达到150公斤以上。畜牧业大力实施“千家万户养畜”工程,加快10万只肉用羊基地建设,扶持养殖大户500户以上,畜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5%。林果业通过荒漠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和自用地种植三大措施,建设2万亩干果基地。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继续保持全国信息技术先进团场、兵团红旗团场、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争创全国先进,使“三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

(二)开拓创新,围绕中心谋发展

1、不断深化改革,提供发展动力

围绕扩大经营自主权,土地固定率达到100%,上缴自理金4546万元,自理率已达98%以上;采取多种形式对基建公司、修造厂、甘草厂进行改革后,累计减亏418万元,为企业增加效益111万元;深化财务制度改革,实施物资比质、比价竞标集体采购和大宗农副产品出售实行拍卖制度,推行项目工程公开招投标制度,实行财务联签,全面实行预算管理,会计实行委派制,各项管理进一步趋向规范化。

2、推进结构调整,增强发展实力

一是依靠农业高新技术,脚踏实地狠抓棉花。在“棉花稳团”发展理念指引下,积极应用精准农业技术、扩大抗病品种面积、落实高产栽培模式和防虫减灾等多项措施,促使全团12.5万亩棉田,籽棉总产首次突破5000万公斤大关。2004年,实施膜下滴灌技术7.8万亩,平均增产12%,涌现皮棉单产150公斤以上棉田7.8万亩;推广新陆中

14、辽棉

19、9757等抗病品种6.3万亩,较上年增加4.3万亩,枯黄萎病发病面积下降68%;坚持以“水调”为主的生物、化学、肥水、耕作、人工整枝六大综合调控措施,为棉花稳产、高产塑造了合理的群体结构。

二是立足致富职工群众,稳步推进林果畜牧业。以10万只肉用羊基地建设为龙头,以人均5头畜为目标,制定15项优惠政策,积极鼓励职工养畜。目前,全团累计建成以牛、羊、毛驴为主的养殖基地3个,养殖区15个,种羊场1个,新建青贮池3000立方米。各类标畜存栏达5.55万头只,增长4.6%,全年共产肉883吨,增长7.6%。2004年,造林建园4840亩,果品总产4100吨,完成林果业总产值340万元。

三是庭院经济帮助职工多渠道致富。按照兵团党委“五个必须”要求,划分自用地4645亩,户均2.1亩;大力推进林果草畜一体化建设,把居住区、种植区、养殖区有机结合;实施危旧住房改造工程,创造性地建设了一批“二合一”、“三合一”的“别墅式”庭院,改造面积达到1.84万平方米;全团2700亩自用地争取秋季种植薄皮核桃、桃、杏,间种玉米饲草,形成了“以畜肥田”的发展格局。去年,全团自营经济总户数达到了4038户,从业人员5613人,2004自营经济户均收入4219元,职均收入1367元。

(三)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引进,挖掘发展潜力

积极探索“团办工业民营化、民办工业规范化”道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近3年完成项目总投资1.1亿元。 2004年,引进580万元新建年产1万吨棉籽加工油脂厂一座,年降低加工费90万元;引资360万元建设8条滴灌带回收再生生产线,年降低生产成本400万元;引资60万元建成废膜回收再生pE管材生产线,年降低管材成本240万元。2004年设计项目18个,正在实施的9个,储备项目14个,已上报项目8个,累计完成项目总投资1730万元,招商引资2503万元。

(四)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团场

三团党委坚持以人为本,近三年来,先后投入1.8亿元资金,改善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2004年,投资9700万元,完成了6.3万亩滴灌工程,5公里硬质塑膜双重防渗渠道;投资467万元建设小

学教学楼,投资130余万元改造完善医院、幼儿园设施、设备。投资3550余万元兴建5幢居民楼和文化广场,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建设职工住房4.8万平方米,完成危旧住房改造216户、1.8万平方米,尤其在7连、14连、19连等单位兴建“别墅式”住宅74套,实现种养结合、水电配套,极大改善了职工的居住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在市场经济不断改革的今天,三团党委仍坚持福利于民,坚持平价粮油供应;重大节日给干部职工、离退休人员发放大肉62.6吨、价值94万元,发月饼10吨;人均财政支付转移200元,提供低保金近60万元。

(五)依靠科技,实施“四大工程”促发展

第一,基地示范工程。围绕建设10万亩优质棉基地,与中科院、辽棉所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四个专家育种工作站,引进抗病品种试材1000多个,推广种植新陆中

14、辽棉

19、9757等抗病品种7万亩次,枯黄萎病发病面积、发病率分别下降45%、67%。围绕2万亩干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果品,特别是荒漠涌泉灌定植核桃,为治理荒漠提供了成功范例。大力推广冻精冷配、高频繁殖技术,投资70多万元,引进萨福克种羊20只,计划建设种羊繁殖基地80个,以每年改良肉羊1.6万只的速度,用3—5年时间把三团建成10万只肉用羊生产基地。

第二,信息化带动工程。从2003年起,先后投资1998万元,引进推广了地埋式自动化测水测肥渗灌系统、微机决策平衡施肥、农作物病虫害自动监测、智能日光温室、可视农业信息监测、AFS采棉机测产系统等12项农业信息技术,提升了我团科技强团竞争力。在科技连1000亩棉田内,对以上技术进行集成、应用,使每位职工的管理定额提高到200亩,节水23%、节肥8%以上,职均产值32万元,职均收入可达6万元。

第三,人才开发工程。借智借脑,与14个科研院所及大学进行广泛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新技术合作项目达23个;聘请专家,组建专家工作站,对棉花枯黄萎病进行重点攻关;引进本科生50名,建立了“专家公寓”和“大学生公寓”,给每个人提供价值2000元的生活必需品,安排他们挂职锻炼,重点对他们进行培养,目前已有6人走上领导岗位。2004年引进大学本科毕业生19名,其中16名充实基层领导班子,担任连队农业技术员、政工员。

第四,素质提升工程。以“2005年基层干部全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机关干部全部达到本科以上文化程度”为目标,大力实施各级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目前,各级干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已占65%。积极开展职工全员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连续2年对职工进行军事训练;组织“职工绿色证书”培训,给全团职工发放《棉花苗期诊断图谱》、《棉花高产栽培》等书籍8000余册,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六)真抓实干,突出重点求发展

第一,坚持从实际出发,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近两年,三团之所以打了翻身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把兵、师党委的决策与三团实际紧密结合,在结合中抓创新,在结合中抓落实,取得了一些实效。特别是在贯彻落实兵、师党委关于结构调整、土地长期固定、两费自理、发展庭院经济、危旧住房改造等方面决策中,始终注意与三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照搬照抄,不唯上,不唯书,始终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职工群众的利益为最高标准,以确保发展为根本目标。

第二,坚持以制度促管理,确保决策的落实。我们以管理规范化为目标,各行各业自上而下建立了严格的考核制度,量化、细化标准,严格管理,严格考核,奖罚兑现。如:农业生产上,我们根据阶段生产特点,对挂钩科室、连队和职工分别制定不同的考核办法,做到有安排、有检查、有考核、有落实,把管理措施贯穿到阶段工作的始终,使决策得到很好的落实。特别是在结构调整方面,在林果畜牧业及庭院经济发展上,从团领导到连队干部以及每一位职工,人人身上都有任务、有指标,有考核,有力地促进了党委重大决策的落实。

第三,坚持一个落脚点,致富职工不动摇。在2002年起,

全团承包职工上缴指标平均下浮7%,团里每年少收1550万元,职均增收3500元的基础上;2004年出台9项兑现政策,给职工让利1160万元,职均增收3480元,通过大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强化管理,节本降耗,提高单总产水平,发展庭院经济,使职均收入由2001年的1.2万元提高到2003年的2.35万元、2004年的1.65万元。目前,全团职工银行存款达1.4亿元。全团职工生活富裕,上下形成了求发展、讲稳定的大好局面。

纵观2004年的工作有以下六点成功经验:一是脚踏实地抓棉花是团场的发展之本;二是千方百计抓项目是团场发展之策;三是一心为民办实事是团场发展之重;四是敢为人先抓科技是团场发展之计;五是招商引资办工业是团场发展之力;六是政通人和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2005年工作的思路

2005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525218”,即:确保籽棉总产5000万公斤,力争实现5500万公斤;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5亿元,财务利润2000万元,职均收入1.8万元。

(一)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

1、做大棉花:

一是大力实施六项重点措施。大力实施精准农业技术,实施精准播种7万亩,出苗率达到95%左右;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好12万亩滴灌,加大培训职工的力度,提高应用水平,降低用水量,提高单产;大力推广抗病品种。今年主栽中——35品种,大力推广新陆中14抗病品种5万亩,9757抗病品种5000亩,99B

; 六是投资200万元对基层单位的自来水管道进行全面更新改造。

七是争取6月份完成小城镇广场建设,为职工提供一个休闲、健身场所。

八是投资100万元种树种草,改造各单位的营区面貌。

九是启动三团——阿拉尔的公路建设,促进对外交流。

十是投资800万元再购买4台采棉机,进一步扩大面积,减轻劳动强度。

(五)以实为本,落实好十项具体的工作

一是落实好棉花生产。随着滴灌新技术的推广,转变好“早播种、早促苗、早灌水、早打顶,晚化调、晚施肥”的技术思路。

二是落实好全面推行滴灌工程具体任务,继续组织实施2万亩滴灌工程,基本农田100%推行滴灌技术。

三是落实好机采棉推广工作,再购置4台采棉机,机采面积努力达到5万亩以上,争创全兵团机采棉大团。

四是落实好预算管理。2005年财务管理主要突出抓预算管理,抓好连队制造费的预算管理,强化开支范围;抓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严格定编、定员、定经费;抓好基本建设预算管理,严格预算审批程序;抓好项目预算管理,使用好国债资金。

五是落实好项目建设,积极组织攻关,确保已经立项的2000万元的小城镇建设项目,3980万元干渠硬质防渗项目,8公理硬质防渗项目,80公理U型斗渠防渗项目,2000万元的土地治理项,600万元的农业信息化项目,300万元的科技试点县项目,100万元的种苗基地项目,200万元的退耕还林补贴项目。

六是落实好园林业管理。加强果林地承包合同的落实,实现100%买断经营,100%交足果树款,加强“林随地走”的农田林管理责任考核,防止农田林管理改革之后放任不管。

七是落实好设施农业高效产业。把科技连的日光温室形象工程点亮见实效,带动家家户户温棚发展,继续实施20个温棚,形成蔬菜业的大市场。

八是落实好奶牛场、种羊场、活畜交易为主体的畜牧业。

九是落实好水权证制度的改革。加强渠系自动化测水,计量到连,加强果林地地下水的打井利用,强化水权奖惩制度。

十是落实好团场机构改革。在春播后,逐步落实好机关科室合并整编,尽快落实社区建设,制定定编预算管理制度。

(六)以科技为本,重点推广应用六项科学技术

第一,充分加强与国家农业信息化农业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合作,成立数字化农业推广应用研究所,建设数字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开展以下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全球卫星定位差分基站,实现精准差分定位。二是建立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全团精确的农田地块、水利设施、滴灌系统、土壤养分等数字化管理。三是示范田间土壤样品采集GpS定位,实现土壤样品采集标准化。四是改造喷雾器、施肥机,示范变量施肥,实现精准施肥。五是示范土壤硬度及电导率测试,监测土壤的盐碱度,确定合理的灌溉压碱方案,对不同地块实行特殊管理。六是加强各单位信息网络建设,给单位配备一台电脑,推动自动化办公和电算化。

第二,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实现棉花土地面积的遥感测绘,棉花苗情的分类遥感测绘、棉田土壤旱情遥感测绘,使信息技术真正为棉花生产服务。

第三,加大全程机械化和微机决策平衡施肥实施力度,利用信息技术加大智能化农业机械的改造,使信息技术和实现技术有效结合。

第四,在全面推广膜下滴灌技术的基础上,加大自动化灌溉的升级改造力度,解决职工传统灌溉模式,对滴灌实施效果的影响。[本文出自xiexiebang.com-http://www.daodoc.com]

第五,以建设“全国科技试点县”、“国家农村信息化基地”为契机,利用三团引进人才的优势,抓住机遇成立智能化农技推广站,构建三团科技创新平台。

第六,努力把科技连真正打造成兵团的现代化农业第一连。

三、春耕春播工作情况

三团2005年的春耕春播工作,以精准种子、精准播种、精准滴灌、精准施肥为重点,大力引进新技术、新科学,推广抗病品种7万亩,精准滴灌10.5万亩,超宽膜、高密度、机采棉播种方式8万亩,引进气吸式精量播种机65台,改造半精量播种机76台,加强种子人工精选和包衣拌种,大力实施棉花行间兼种茴香等一系列措施。

在4月6——11日受低温、降雨等天气过程影响下,今年的春耕春播工作仍较往年提前7——10天完成。目前,全团12.5万亩棉花一播全苗,长势喜人。

以上是我团工作的基本情况,敬请各位领导指正。

第20篇:团场部队工作汇报材料

乘势而上科学发展建立和谐团场—农一师三团汇报材料

农一师三团成立于1956年3月,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与阿瓦提县、柯坪县、阿克苏市毗邻,全团总规划面积77万亩,播种面积14万亩,其中棉花种植面积占80以上;全团总人口1.75万人,现有基层单位32个。近两年,三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兵、师党委一系列会议精神,树立科学

的发展观,不断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实现了政治、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004年,被国家授予“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国家星火计划——全国首批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首批全国科技试点县”等称号。全团GDP达2.19亿元,较上年增长20,实现利润3400万元,职均收入1.65万元。与2001年相比,籽棉总产增加1153万公斤,增长26.7;庭院经济总产值达1703万元,增长16.6;标畜存栏增加2.15万头(只),增长62。全团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

一、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围绕兵师党委决策,理清发展思路

近几年,我们按照兵师党委要求,逐步理清了团场发展的总体思路,即: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素质为载体,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建章立制为保证,最终实现“职工管理规模化、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业技术信息化、连队组织协会化、团场经营产业化”。

在棉花生产上,加强10万亩优质棉基地建设,推广和实施滴灌节水10万亩,机采棉10万亩,力争皮棉平均单产达到150公斤以上。畜牧业大力实施“千家万户养畜”工程,加快10万只肉用羊基地建设,扶持养殖大户500户以上,畜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5。林果业通过荒漠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和自用地种植三大措施,建设2万亩干果基地。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继续保持全国信息技术先进团场、兵团红旗团场、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争创全国先进,使“三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

(二)开拓创新,围绕中心谋发展

1、不断深化改革,提供发展动力

围绕扩大经营自主权,土地固定率达到100%,上缴自理金4546万元,自理率已达98%以上;采取多种形式对基建公司、修造厂、甘草厂进行改革后,累计减亏418万元,为企业增加效益111万元;深化财务制度改革,实施物资比质、比价竞标集体采购和大宗农副产品出售实行拍卖制度,推行项目工程公开招投标制度,实行财务联签,全面实行预算管理,会计实行委派制,各项管理进一步趋向规范化。

2、推进结构调整,增强发展实力

一是依靠农业高新技术,脚踏实地狠抓棉花。在“棉花稳团”发展理念指引下,积极应用精准农业技术、扩大抗病品种面积、落实高产栽培模式和防虫减灾等多项措施,促使全团12.5万亩棉田,籽棉总产首次突破5000万公斤大关。2004年,实施膜下滴灌技术7.8万亩,平均增产12,涌现皮棉单产150公斤以上棉田7.8万亩;推广新陆中

14、辽棉

19、9757等抗病品种6.3万亩,较上年增加4.3万亩,枯黄萎病发病面积下降68;坚持以“水调”为主的生物、化学、肥水、耕作、人工整枝六大综合调控措施,为棉花稳产、高产塑造了合理的群体结构。

二是立足致富职工群众,稳步推进林果畜牧业。以10万只肉用羊基地建设为龙头,以人均5头畜为目标,制定15项优惠政策,积极鼓励职工养畜。目前,全团累计建成以牛、羊、毛驴为主的养殖基地3个,养殖区15个,种羊场1个,新建青贮池3000立方米。各类标畜存栏达5.55万头只,增长4.6,全年共产肉883吨,增长7.6。2004年,造林建园4840亩,果品总产4100吨,完成林果业总产值340万元。

三是庭院经济帮助职工多渠道致富。按照兵团党委“五个必须”要求,划分自用地4645亩,户均2.1亩;大力推进林果草畜一体化建设,把居住区、种植区、养殖区有机结合;实施危旧住房改造工程,创造性地建设了一批“二合一”、“三合一”的“别墅式”庭院,改造面积达到1.84万平方米;全团2700亩自用地争取秋季种植薄皮核桃、桃、杏,间种玉米饲草,形成了“以畜肥田”的发展格局。去年,全团自营经济总户数达到了4038户,从业人员5613人,2004自营经济户均收入4219元,职均收入1367元。

(三)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引进,挖掘发展潜力

积极探索“团办工业民营化、民办工业规范化”道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近3年完成项目总投资1.1亿元。2004年,引进580万元新建年产1万吨棉籽加工油脂厂一座,年降低加工费90万元;引资360万元建设8条滴灌带回收再生生产线,年降低生产成本400万元;引资60万元建成废膜回收再生PE管材生产线,年降低管材成本240万元。2004年设计项目18个,正在实施的9个,储备项目14个,已上报项目8个,累计完成项目总投资1730万元,招商引资2503万

元。

(四)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团场

三团党委坚持以人为本,近三年来,先后投入1.8亿元资金,改善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2004年,投资9700万元,完成了6.3万亩滴灌工程,5公里硬质塑膜双重防渗渠道;投资467万元建设小学教学楼,投资130余万元改造完善医院、幼儿园设施、设备。投资3550余

万元兴建5幢居民楼和文化广场,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建设职工住房4.8万平方米,完成危旧住房改造216户、1.8万平方米,尤其在7连、14连、19连等单位兴建“别墅式”住宅74套,实现种养结合、水电配套,极大改善了职工的居住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在市场经济不断改革的今天,三团党委仍坚持福利于民,坚持平价粮油供应;重大节日给干部职工、离退休人员发放大肉62.6吨、价值94万元,发月饼10吨;人均财政支付转移200元,提供低保金近60万元。

(五)依靠科技,实施“四大工程”促发展

第一,基地示范工程。围绕建设10万亩优质棉基地,与中科院、辽棉所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四个专家育种工作站,引进抗病品种试材1000多个,推广种植新陆中

14、辽棉

19、9757等抗病品种7万亩次,枯黄萎病发病面积、发病率分别下降

45、67。围绕2万亩干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果品,特别是荒漠涌泉灌定植核桃,为治理荒漠提供了成功范例。大力推广冻精冷配、高频繁殖技术,投资70多万元,引进萨福克种羊20只,计划建设种羊繁殖基地80个,以每年改良肉羊1.6万只的速度,用3—5年时间把三团建成10万只肉用羊生产基地。

第二,信息化带动工程。从2003年起,先后投资1998万元,引进推广了地埋式自动化测水测肥渗灌系统、微机决策平衡施肥、农作物病虫害自动监测、智能日光温室、可视农业信息监测、AFS采棉机测产系统等12项农业信息技术,提升了我团科技强团竞争力。在科技连1000亩棉田内,对以上技术进行集成、应用,使每位职工的管理定额提高到200亩,节水

23、节肥8以上,职均产值32万元,职均收入可达6万元。

第三,人才开发工程。借智借脑,与14个科研院所及大学进行广泛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新技术合作项目达23个;聘请专家,组建专家工作站,对棉花枯黄萎病进行重点攻关;引进本科生50名,建立了“专家公寓”和“大学生公寓”,给每个人提供价值2000元的生活必需品,安排他们挂职锻炼,重点对他们进行培养,目前已有6人走上领导岗位。2004年引进大学本科毕业生19名,其中16名充实基层领导班子,担任连队农业技术员、政工员。

第四,素质提升工程。以“2005年基层干部全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机关干部全部达到本科以上文化程度”为目标,大力实施各级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目前,各级干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已占65。积极开展职工全员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连续2年对职工进行军事训练;组织“职工绿色证书”培训,给全团职工发放《棉花苗期诊断图谱》、《棉花高产栽培》等书籍8000余册,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六)真抓实干,突出重点求发展

第一,坚持从实际出发,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近两年,三团之所以打了翻身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把兵、师党委的决策与三团实际紧密结合,在结合中抓创新,在结合中抓落实,取得了一些实效。特别是在贯彻落实兵、师党委关于结构调整、土地长期固定、两费自理、发展庭院经济、危旧住房改造等方面决策中,始终注意与三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照搬照抄,不唯上,不唯书,始终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职工群众的利益为最高标准,以确保发展为根本目标。

第二,坚持以制度促管理,确保决策的落实。我们以管理规范化为目标,各行各业自上而下建立了严格的考核制度,量化、细化标准,严格管理,严格考核,奖罚兑现。如:农业生产上,我们根据阶段生产特点,对挂钩科室、连队和职工分别制定不同的考核办法,做到有安排、有检查、有考核、有落实,把管理措施贯穿到阶段工作的始终,使决策得到很好的落实。特别是在结构调整方面,在林果畜牧业及庭院经济发展上,从团领导到连队干部以及每一位职工,人人身上都有任务、有指标,有考核,有力地促进了党委重大决策的落实。

第三,坚持一个落脚点,致富职工不动摇。在2002年起,

全团承包职工上缴指标平均下浮7,团里每年少收1550万元,职均增收3500元的基础上;2004年出台9项兑现政策,给职工让利1160万元,职均增收3480元,通过大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强化管理,节本降耗,提高单总产水平,发展庭院经济,使职均收入由2001年的1.2万元提高到2003年的2.35万元、2004年的1.65万元。目前,全团职工银行存款达1.4亿元。全团职工生活富裕,上下形成了求发展、讲稳定的大好局面。

纵观2004年的工作有以下六点成功经验:一是脚踏实地抓棉花是团场的发展之本;二是千方百计抓项目是团场发展之策;三是一心为民办实事是团场发展之重;四是敢为人先抓科技是团场发展之计;五是招商引资办工业是团场发展之力;六是政通人和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2005年工作的思路

2005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525218”,即:确保籽棉总产5000万公斤,力争实现5500万公斤;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5亿元,财务利润2000万元,职均收入1.8万元。

(一)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

1、做大棉花:

一是大力实施六项重点措施。大力实施精准农业技术,实施精准播种7万亩,出苗率达到95左右;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好12万亩滴灌,加大培训职工的力度,提高应用水平,降低用水量,提高单产;大力推广抗病品种。今年主栽中——35品种,大力推广新陆中14抗病品种5万亩,9757抗病品种5000亩,99B抗虫棉、高产品种2万亩;大力推行机械采棉,计划购置大型拖拉机5台,采棉机4台,机采棉3——5万亩;大力改造低产田,清理排渠,挖排治碱,拉胶改沙,治理碱斑,油渣还田,培肥地力,实施低产田改造2万亩;大力推广8项农业信息技术,4300亩自动化滴灌技术、病虫害自动化测报、微机决策平衡施肥、推广视频监测作物技术、自动化测水技术、棉花枯黄萎病变异监测技术、机载地理卫星产量模型信息系统、自动化气象农业应用技术。

二是贯彻落实五条成功经验。始终坚持“矮、密、早、匀、膜”技术路线不动摇;始终坚持以“水调”为中心的综合调控技术不走样;始终坚持以精耕细作为目标的管理措施不偏离;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达到虫害最低水平;坚持在棉花生长与栽培上树立“先搭丰产架子,后塑造合理株型”的栽培理念,重点抓好“四早、两晚”,促早熟、防早衰。

2、畜牧、林果业做强

第一,畜牧业。以实现10万只肉用羊为目标,今年计划完成6万头只,产肉1000吨,畜牧业增长10以上,力争实现人均5头畜目标,培植养殖大户,以点带面发展畜牧业;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通过人工受精、冻精冷配技术,实现良繁快繁,培养40个专业化养殖户,以每年1万只的速度全面推广萨福克羊的杂交改良,力争2008年实现10万只肉用羊发展规模;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推广“三贮一化”技术,提高饲草利用率;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加大投入,健全动物疫病信息预警预防体系,免疫保护率要达到100。

第二,林果业。今年计划造林建园2000亩;完善林权改革制度,深化林权改革;加速果园标准化建设,加快老果园的更新改造,优化品种品质,全面推广疏花、疏果和套袋技术,提高商品率;对新定植的果园,按照矮化密植要求逐一检查,补栽嫁接到位,尽早见产见效;新建果园确保全部矮化密植。将科技连香梨园租赁给阿克苏安利达公司,建立一个优质果品基地,带动林果业发展;要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开展“一园百畜”活动,以园养畜,以畜促林,林草间作,推进林果草畜一体化。

第三,庭院经济。一是强化“五个引导”:引导职工自用地100定植果树;引导全团100的单位建设养殖小区,养殖小区入畜率100;引导职工“一亩园、十亩田”思想意识的养成,加大自用地果树的管理,达到85的成活率;引导庭院同类产品尽快形成规模,形成品牌,吸引龙头;引导庭院大户走名、优、特、新的发展路子。二是解决好三个突出问题:解决好眼前和长远利益的兼顾问题,支持职工在自用地里自建“

二、三合一”住房,加速“撤栋并户”步伐;解决好分散经营问题,既要坚持自主经营,更要强化市场、信息、技术、订单服务,使庭院经济从自给自足向集约化经营转变;解决好考核与考评问题,完善考核机制。依托组培室快速繁殖,智能日光温室培育,大棚生产一条龙工厂化生产线,建立100亩蔬菜大棚基地,种植特色苗木、反季节蔬菜、大棚西瓜等。

(二)以改革为动力,全面落实兵、师“1 3”文件精神

第一,全面贯彻兵团“1 3”文件精神。落实“两扩大”和“16字方针”,两费自理率达到100,土地固定100,结合团场实际,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适度扩大职工承包面积,调整分配制度,缩小干群收入差距,减轻职工负担;进一步发展完善“以丰补欠”资金的管理办法和实施效果;扩大土地面积,力争人均承包面积60亩,机采80亩,职均收入1.8万元,合理确定职工上缴指标;适当调减低收入和弱势群体、亏损户的上缴指标确保职工收入。

第二,积极稳妥地推进机构改革。按照兵团党委的部署,稳步推进团场机构改革,积极按协会型组织方式推进改革,成立果业、农机2个协会,畜牧、农业推广2个中心、园林、物资供应、水务、广播电视文化4个工作站,保安和防雹大队以及2个社区管委会等组织机构,剥离的机关部门以会员制与相关群体形成利益共同体。

第三,全面推行水权改革。严格执行“计划用水、统一调度、定额配水、节约留用、超用加价”制度,积极推行水权证,稳步推进水票制。

(三)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促进小城镇发展

争取国家重点小城镇建设项目。2005年争取项目资金2100万元改善小城镇基础设施,用于集中供暖、供排水、城镇环行公路建设。投资3800万元积极实施39.8公里干渠、8公里支渠、80公里斗渠硬质双防项目,将极大提高水的利用率。积极落实农一师在三团的通团公路项目,4月份将动工修建三团——阿瓦提——16团——阿拉尔3级公路;并为三团团部——二团——金银川火车站道路做好准备。积极争取抗震安居项目,实施100户“抗震安居”房建设。争取二十八土地治理项目2000万元。完成用电线路改造和滴灌泵站的电力设备安装工作。

(四)以人为本,为职工群众办十件好事

一是加大连队基本建设力度,把重心移向连队和职工,2005年基本拆除土建危房,基本拆除土建办公室,新建连队办公室8幢,彻底消灭危房、土块房。

二是投资6000万元,实施60公里干支斗渠“双防”,最大限度提高三团的水利用率。

三是继续实施滴灌2万亩,全团100的棉田实现滴灌。

四是争取资金2100万元加大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实现小城镇的集中供水、供暖、排水,新建一条长约3.5公里的环城道路;投资400万元建设胡杨公园;投资70万元铺设商住楼街道彩砖路面。

五是引资240万元实施全团47公里的农电网改造,利用国家项目600万元建设信息化农场。

六是投资200万元对基层单位的自来水管道进行全面更新改造。

七是争取6月份完成小城镇广场建设,为职工提供一个休闲、健身场所。

八是投资100万元种树种草,改造各单位的营区面貌。

九是启动三团——阿拉尔的公路建设,促进对外交流。

十是投资800万元再购买4台采棉机,进一步扩大面积,减轻劳动强度。

(五)以实为本,落实好十项具体的工作

一是落实好棉花生产。随着滴灌新技术的推广,转变好“早播种、早促苗、早灌水、早打顶,晚化调、晚施肥”的技术思路。

二是落实好全面推行滴灌工程具体任务,继续组织实施2万亩滴灌工程,基本农田100推行滴灌技术。

三是落实好机采棉推广工作,再购置4台采棉机,机采面积努力达到5万亩以上,争创全兵团机采棉大团。

四是落实好预算管理。2005年财务管理主要突出抓预算管理,抓好连队制造费的预算管理,强化开支范围;抓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严格定编、定员、定经费;抓好基本建设预算管理,严格预算审批程序;抓好项目预算管理,使用好国债资金。

五是落实好项目建设,积极组织攻关,确保已经立项的2000万元的小城镇建设项目,3980万元干渠硬质防渗项目,8公理硬质防渗项目,80公理U型斗渠防渗项目,2000万元的土地治理项,600万元的农业信息化项目,300万元的科技试点县项目,100万元的种苗基地项目,200万元的退耕还林补贴项目。

六是落实好园林业管理。加强果林地承包合同的落实,实现100买断经营,100交足果树款,加强“林随地走”的农田林管理责任考核,防止农田林管理改革之后放任不管。

七是落实好设施农业高效产业。把科技连的日光温室形象工程点亮见实效,带动家家户户温棚发展,继续实施20个温棚,形成蔬菜业的大市场。

八是落实好奶牛场、种羊场、活畜交易为主体的畜牧业。

九是落实好水权证制度的改革。加强渠系自动化测水,计量到连,加强果林地地下水的打井利用,强化水权奖惩制度。

十是落实好团场机构改革。在春播后,逐步落实好机关科室合并整编,尽快落实社区建设,制定定编预算管理制度。

(六)以科技为本,重点推广应用六项科学技术

第一,充分加强与国家农业信息化农业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合作,成立数字化农业推广应用研究所,建设数字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开展以下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全球卫星定位差分基站,实现精准差分定位。二是建立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全团精确的农田地块、水利设施、滴灌系统、土壤养分等数字化管理。三是示范田间土壤样品采集G定位,实现土壤样品采集标准化。四是改造喷雾器、施肥机,示范变量施肥,实现精准施肥。五是示范土壤硬度及电导率测试,监测土壤的盐碱度,确定合理的灌溉压碱方案,对不同地块实行特殊管理。六是加强各单位信息网络建设,给单位配备一台电脑,推动自动化办公和电算化。

第二,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实现棉花土地面积的遥感测绘,棉花苗情的分类遥感测绘、棉田土壤旱情遥感测绘,使信息技术真正为棉花生产服务。

第三,加大全程机械化和微机决策平衡施肥实施力度,利用信息技术加大智能化农业机械的改造,使信息技术和实现技术有效结合。

第四,在全面推广膜下滴灌技术的基础上,加大自动化灌溉的升级改造力度,解决职工传统灌溉模式,对滴灌实施效果的影响。

第五,以建设“全国科技试点县”、“国家农村信息化基地”为契机,利用三团引进人才的优势,抓住机遇成立智能化农技推广站,构建三团科技创新平台。

第六,努力把科技连真正打造成兵团的现代化农业第一连。

三、春耕春播工作情况

三团2005年的春耕春播工作,以精准种子、精准播种、精准滴灌、精准施肥为重点,大力引进新技术、新科学,推广抗病品种7万亩,精准滴灌10.5万亩,超宽膜、高密度、机采棉播种方式8万亩,引进气吸式精量播种机65台,改造半精量播种机76台,加强种子人工精选和包衣拌种,大力实施棉花行间兼种茴香等一系列措施。

在4月6——11日受低温、降雨等天气过程影响下,今年的春耕春播工作仍较往年提前7——10天完成。目前,全团12.5万亩棉花一播全苗,长势喜人。

以上是我团工作的基本情况,敬请各位领导指正。

部队考帮建工作汇报
《部队考帮建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