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水利三农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4:42:41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三农工作汇报材料

三农工作汇报材料

一、06年三农工作的情况汇报

(一)、06年农资分销业务收入总体情况:

1、截止11月底,全省共计完成农资分销收入228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9%,高于我省邮政业务收入同比增幅41%(我省邮政业务收入同比增幅7.56%);完成全年收入计划112%,超计划进度12个百分点。其中,由省物流公司发货形成收入1110万元,占收入比重48%,各市州自主开发业务完成收入1179万元,占完成收入比重52%。

2、截止11月底,有9个市州局较好地完成了计划任务:(按绝对值)邵阳局(460.07万)、衡阳局(304)、永州局(251万)、常德局(229.29万)、湘潭局(148.85万)、郴州局(147.12万)株洲局(137.75万)、娄底局(119.75万)益阳局(97.3万)。

3、全省收入按绝对值排名的县局前十名:耒阳(81.2万)、隆回(81万)、洞口(68.5万)、祁东(67.5万)、衡阳(60.5万)、安仁(59万)、新化(55万)、株洲(54.4万)、湘乡(53万)、桃源(52万)。

二、

(二)、今年农资分销业务经营的主要特色:

1、项目营销有突破。

今年以来,邮购分销各主要项目均有较大突破,各大项目充分发挥了主体的作用。特别是农药的分销,全省共计销售农药近1800 万元;其中中邦农药销售超过1000万元,正邦农药销售超过700万元 ,共计实现收入600多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中邦农药在湖南的销售将近翻了一番,而正邦农药去年仅销售70万元左右,今年也实现了近10倍的增长。由省局组织营销的项目仅农药这一项在全省2200多万元收入中占比达28%。

2、渠道分销有成就

邮政“三农”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是终端渠道营销,重点抓好渠道建设,确保有效网点在营销中的重要作用是“三农”服务成败的关键。截止2006年11月底全省共建成“三农”服务基本网点21000个,其中精品网点近1000个,全省农资分销收入在20万元以上的县(市)局达到48个。

3、部分县(市)局农资分销业务成为第二大业务

截止11月底,已经有14个县(市)局邮购分销收入超过了50万元,其中将近有10个县(市)局农资分销收入已成为第二大业务或接近第二大业务。从业务绝对数来看,这十四个县(市)局合计收入近800万元,占全省农资总收入36%左右。

(三)、今年农资分销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具体体现如下

1、认识不到位

尽管省局多次在强调要加强认识,但是个别市(县)局领导仍然不以为然,当然,目前不少地区农资配送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给县局带来较多的经济效益,但正是由于起步没有规模才导致没有效益的,应该看到,不少县局该业务已成为了第二大业务了,因此,只有将业务做大做强,经济效益也就越明显,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的邮储业务不也是从无到有再成为支柱曲折而来吗!

2、资金不到位

资金不到位成为业务发展的“瓶颈”,这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而且正是由于各局没有严格带款要数或者没有将余款及时回笼导致厂家不能及时供货,从而影响了各局自身业务的发展。今年有的局反映省物流公司到货较迟或厂家出现缺货现象,正是由于回款不到位导致厂家供货不足造成的。

3、管理不到位

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管理办法不健全、库存管理不到位、信息管理不到位、部分地区存在串货、管理人员不到位等方面。管理办法不健全体现在目前全省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三农”服务制度;部分地区库存管理把关不严,导致一些货物过期变质;全省信息系统上线率为零,无法利用信息化管理等手段进行监控;部分地区由于急于完成任务,甚至出现甲地货物到乙地低价倾销等串货现象;管理人员不到位,部分地区市、县级单位无专人专职管理,到基层支局这种情况更为普遍。

4、农资项目不多,种类少

统谈农资产品种类少,可供农民挑选的余地较小,很难全面满足大多数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目前,我们经营的产品大多数知名度不高,基本没有大型农资企业的产品,在农民的消费观念中缺乏认知度,譬如除草剂,目前只有正邦公司提供了一个产品,农民在购买时得不到满足,也导致了部分地区难以打开农资营销的局面。

二、07年农资分销业务的工作思路

(一)、基本定位

加快全省农资分销业务的发展,促进全省农资分销业务规模、效益同步增长。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主题,充分发挥湖南邮政的网络资源优势,在全面履行邮政通信普遍服务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农资分销业务,使湖南邮政成为湖南农村现代流通业的支撑体系之一。

(二)、07年农资发展的目标

(1)全省07年农资分销收入计划4000万,目标计划5000万,全省农资销售额要达到1.2亿元以上。全省农资收入计划4000万的完成,只占到全省邮政业务总收入比重的2%。

(2)渠道建设方面:农资分销普及型网点覆盖率达行政村60%,即有效“三农”服务点2万个,骨干网点5000个,精品网点1000个,骨干县50个。(标准:“三农”有效服务点年销售额1万元及以上,骨干网点年销售额5万元及以上,骨干县(市)邮政局农资分销业务量160万元及以上,且分销收入60万元/年及以上,精品网点年销售额在10万元及以上)

(三)、主要措施

1、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1)目前,在省局党组的关心下,拟组建各级邮政服务“三农”工作组织体系

在省局成立湖南省邮政局服务“三农”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三农”办),;在市(州)局成立市(州)“三农”工作办公室;在县(市)局成立县(市)局“三农”服务中心。其中, ●成立湖南省邮政局服务“三农”工作办公室 “三农办”主任 阎洪生 “三农办”副主任 符方元、解芳 “三农办” 日常办公室主任 谭远 日常协调管理 付振翔、王斌、●成立市(州)邮政“三农”办公室

各市(州)局主管经营的副局长为市(州)局“三农”办公室主任

各市(州)局原“三农办”主任为各市(州)局“三农办”公室副主任

市(州)局“三农办”设农资专干2—3人 ●成立县(市)局“三农”服务中心

县(市)局主管经营的副局长为县(市)局“三农”服务中心主任

县(市)局“三农”服务中心负责人为县(市)局“三农”服务中心副主任

各支局设农资专管员一人

●“三农”办日常办公设省物流公司邮购部,“三农办”下设三个组:

◆农资组:

◆节日营销组(含酒水、日化) ◆ 综合结算组

⑵ 省局“三农”办适时就湖南邮政服务三农工作情况及取得的成绩向省经贸委汇报,争取得到政府对我省邮政服务三农工作的认可和支持,特别在07年作为“万村千乡”工程最后一年将邮政服务网点纳入该范围。

2、加快发展,机制到位

⑴做大做强“统谈分签”几个大项目,充分发挥项目营销主体作用,以农药项目为龙头,引进大肥业务,继续做好小肥,兼顾和带动相关业务。在引入项目上做到做强一个,培育一个,瞄准一个。06年中邦农药销售达1400万,正邦农药销售700万,在07年要做到这两个项目都实现翻番;拟引进海利农药,该公司以生产原药为主,近年在转向生产成药,且为本地品牌,可作为培育项目。拟引进鲁西化工项目,做好大肥业务,实现大肥业务突破3万吨;继续做好喷实宝项目、保得生物肥项目,实现小肥业务创收500万。 ⑵加强渠道建设,做好“千万市局、百万县局、十万支局”工程,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强化网点建设。06年全省网点21000处,但从完成收入2289万看,真正有效网点没有那么多,必须改造和提升,拟完成网点改造和提升5000处为骨干网点,年销售额为5万元;拟打造精品网点1000处,年销售额为10万元;拟在今年近25个县局农资收入达到30万元基础上要求均实现翻番,收入总量要达到全省农资分销收入的60%以上;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县局要实现突破10万元。

⑶激励政策到位,省局分阶段组织竞赛活动,分四个阶段制定营销方案和奖励政策,要求各单位做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一阶段:1月1日——3月31日,收入计划820万。此阶段为冬储春播筹备期,主要以种子、饲料、叶面肥为主,搭配以农药、复合肥、生物肥等促销。4月中旬开总结大会对完成计划任务进度的单位进行表彰奖励。二阶段:4月1日——6月30日,收入计划1390万。此阶段为春播和田间管理阶段,主要针对农作物的肥料施用和病虫害防治展开,以促进叶面肥、农药、复合肥为主,推动日化、饲料等销售。7月中旬召开电视会议总结表彰先进单位。三阶段:7月1日——9月30日,收入计划990万。此阶段为田间管理阶段,继续针对农作物的肥料施用和病虫害防治展开,叶面肥、农药、复合肥等销售为主,可做好中秋月饼大订购活动。10月下旬组织召开总结大会并给予相关奖励。四阶段:10月1日——12月301日,收入计划800万,此阶段以饲料、叶面肥为主打农资,做好酒水、日化等营销。08年1月召开全年总结表彰大会。

3、抓好落实,管理到位 ⑴抓好业务流程管理

● 切实把好产品引入关:对农资产品进入湖南邮政“三农”服务营销体系实行市场准入制;并对于进入该营销体系的产品保留一年内两次抽检的权利,由省局“三农”办牵头负责对各市州局的产品抽查,抽查产品送湖南权威质检部门,其抽检费用由厂商承担;

● 加强县局、支局农资分销业务管理:

完善组织机构是农资分销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特别是加强县局、支局的业务管理,做到专人专职专管;使这项业务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协调、有人负责。要建立网点管理制度,农户相关档案,切实抓好终端营销。 ● 典型推介

在典型示范上要远学“山东邮政”、近推“衡阳模式”,在学习山东邮政的经验上重点抓住争取政府支持、重奖重罚、做大做强项目等方面;在推广“衡阳模式”上要推广衡阳局网点建设经验,零库存零欠费的管理模式。

(2)加强业务资金管理

●为了保障连锁经营发展所需资金,各地市要设立农资连锁经营的专项资金,要制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严格落实“专款专用、控制风险”的工作原则,业务资金的来源渠道要广开思路,多方筹措。省市先期投入一点,业务利润提留一点,网点筹措一点,争取政策支持一点,保证业务顺利开展。

●各市(州)“三农”办、县(市)邮政局“三农”中心为本区域设立的邮政农资分销服务点(含有效网点、骨干网点、精品网点),按照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等连锁规则开展农资分销服务。

4、抓好信息化建设,实行分步推进。

对“统谈分签项目”加强信息化管理既是中邮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省邮政加强农资分销业务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国家局前不久发文《关于加强农资分销业务流动资金管理的通知》要求尽快运用信息系统规范管理各农资项目,对未纳入中邮连锁经营信息系统的项目,国家局不给予资金支持。省物流公司今年三月份就组织了上线培训,但收效甚微,在全国上线的十个省份中排名最后,指标完成率几乎为零。07年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第一步要求市(州)局实现“统谈分签”项目的上线;第二步要求所有县(市)局实现“统谈分签”项目的上线;第三步实现电子化支局和精品网点的上线。

(四)、责权明确,严守“统谈分签”基本原则

1、明确省局“三农”办职责:

⑴、全面负责全省邮政服务“三农” 组织、策划、经营管理工作。 ⑵、省局“三农”办对全省 “三农”工作负有经营监管、规范秩序、检查、考核等职责。

⑶、省局“三农”办对进入邮政服务“三农”体系的农资供应厂商负有规范职责。

2、明确“统谈分签”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

⑴、“统谈分签”的“统谈”指省局“三农”办负责同厂家对全省农资配送产品进行统一招商谈判并签定总协议;“分签”指市(州)局与全省统签的农资厂家就当地的合作签订协议,所有协议内容必须先报备省局“三农”办,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⑵、市(州)邮政局开发区域性项目时必须向省局“三农”办报批,经省局“三农”办审批后方可签约运行。没有经过审批而自行运作每次罚款10000元,未经批准给造成不良影响及库存积压者要追究领导者相关责任。

⑶、适用“统谈分签”政策的项目只限于农资产品合作厂商,省“统谈分签”项目不低于各局收入的60%,“统谈统签”和新进项目由省局“三农”办根据各地情况安排试运作,根据运作情况决定是否推广。 ⑷、节日营销、酒水和日化类产品由省局统一组织;各局不得自行组织,否则每发现一例将处罚10000元。

三、两点建议

1、将农资分销业务的收入计划完成情况和管理工作特别是资金上缴纳入绩效考核;占绩效考核分值5分。

2、县(市)局农资业务收入规模达到100万元及以上单位奖励农资配送车一台;县(市)局农资业务收入规模达到70万元且占该县(市)收入比重10%的单位同样奖励农资配送车一台。

推荐第2篇:××市“三农”工作汇报

××市“三农”工作汇报

××市位于××省西北部,面积平方公里,耕地万亩,辖3乡6镇4个办事处329个行政村,总人口万,其中,农业人口万。1989年撤县建市,1992年被确定为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市,XX年被确定为全省加快城镇化进程重点市,XX年被确定为全省35个扩权县(市)之一和全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市。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发展为主题,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大投入,强化措施,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同时,积极探索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建设和谐农村的新路子,在农村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进步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XX年,我市有9个乡镇(办事处)的财政收入突破了1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70元,同比增长%。

一、学习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有关情况

今年中央1号文件下发后,我们及时把学习文件精神列入市委中心组学习内容,组织市五大班子成员认真学习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性的历史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农村现代化步伐的重要举措。同时,制定具体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制定规划。结合全市“十一五”规划,进一步明确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指导乡村着眼于改善村容村貌,尊重农民的意愿,从实际出发搞好乡村规划管理工作,使乡村的建设和管理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二)选好载体。结合××实际,提出了创建和谐新农村的目标,并将其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认真抓紧抓好。一是要通过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农村两委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和谐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二是要加大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力度,通过定期轮训,提高农村干部素质,提高他们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提高执行政策、依法办事、发展经济、维护稳定的能力,树立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三是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增强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发家致富的本领。四是继续加强宣传,在全市营造更加浓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舆论氛围。五是组织各村街结合各村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实际情况,积极筛选申报项目,由市直职能部门和帮建单位帮助向上争取优惠政策和项目资金。六是市直有关局委要切实履行帮建职责,深入村组农户调研,帮助村街理清思路,并提供资金、信息、人才等方面的帮助。通过和谐新农村创建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开展,使全市农村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向发展,加快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新××的进程。

(三)加大投入。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财政投入、市场运作等方式,加大饮水安全、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的投入,逐步改善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开展和谐新农村创建的有关情况

(一)提出创建目标。我们根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立足××农村现阶段发展实际,提出了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将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阶段性任务和农村工作的总抓手。按照中央提出的20字要求,我们提出了“经济实力强、生活条件好、文明程度高、村容整洁美、管理讲民主”的创建要求,从农业发展、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和环境保护等9个方面制定了16条标准和46条细则。采取市统一规划,乡组织协调,村具体实施,动员群众广泛参与,以基层组织建设为保证,以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素质为着力点,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突破口,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乡村文明建设为重点,在全市营造建设和谐新农村的良好氛围。

(二)制定创建措施。在和谐新农村创建活动中,我们主要制定了以下几项推进措施。一是实施部门帮建。出台了《××市和谐新农村结对帮建单位工作职责》,建立了分批帮建工作制度,县级领导分包到乡镇(办事处),重点委办局分包到村,帮助农村开展创建活动,直至通过检查验收。二是建立投入机制。利用上级政策争取一部分、市财政拨付一部分、分包市直局委资助一部分、乡镇配套一部分、村街筹集一部分、由村街在外人士和企业家捐赠一部分等多形式的筹资办法,为和谐新农村创建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三是严格考评奖惩。将创建任务纳入各乡镇(办事处)目标管理体系。每年的创建工作,先由乡镇(办事处)组织各村街按标准开展自评、初评,市创建办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的每年集中颁发“和谐新农村”牌匾。四是建立创建台账。统一印制下发了“××市创建和谐新农村(社区)工作台账”。台账内容包括创建村街基本情况,存在问题,每月创建措施、帮建措施和问题销号情况等内容,明确了完成时限和乡、村、帮建单位责任人。

(三)开展创建活动。为搞好创建活动,我们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利用新闻媒介宣传、发放建设和谐新农村手册等方式,深入宣传,精心组织,并在全市确立了69个村作为示范村,为其它村街积累经验,提供借鉴。目前,全市创建活动已经初步掀起了热潮。一是围绕“生产发展好”的目标,我们在西向、柏香等乡镇规划了沁北工业集聚区、造纸机械集聚区、电动车产业园等工业园区,加强引导,政策扶持,提升乡镇工业的聚集效益,带动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为加快农村三产发展,利用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市的机遇,改造和建成9家乡镇级超市和98家村级“农家店”,农村现代物流连锁网络初步形成,促进了农村三产的繁荣。二是围绕“生活条件好”的目标,各村街努力改善群众居住和生活条件。

西向镇二街、五街聘请洛阳专家,规划设计了现代化的别墅和欧式建筑风格的农民社区,现已建成200余座,商贸建材市场、文化娱乐中心近期也将开工建设。为解决农村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我们建立了社会保障医院,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市农民参合率目前已达到88%以上。三是围绕“文明程度高”的目标,我们深入开展了“十星级”文明农户评选、文明村街、文明乡镇创建等各类农村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改变农村的各种陈规陋习,着力创造一个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良好社会环境。全市96%的村街建起了高标准的文化中心,并使其成为集科普推广中心、普法中心、廉政文化中心、婚育新风中心、文体活动中心等为一体的农村工作的重要平台。

同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农民夜校等阵地,启动了农民“素质教育工程”,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四是围绕“村容整洁美”的目标,我们及时将城市四创活动向乡村延伸,开展了创建“省级卫生城镇”和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大部分村街成立了环卫队伍,实行环卫保洁制度,基本上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镇私营企业老板和农民,为支持和谐新农村创建活动,纷纷慷慨解囊,共捐资40多万元用于道路建设,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五是围绕“管理讲民主”的目标,巩固第五届村委换届成果。各村(街)按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四民主、两公开”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深入开展了民主管理、村民自治活动,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村民自治机制。同时,我们把创建和谐新农村作为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并通过创建活动,让群众看到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来展示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的成果。

三、当前我市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和谐新农村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预计第一季度,实现农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农业增加值亿元,增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150元,增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主要农业作物长势喜人。目前,全市优质小麦种植面积约31万亩,其中一类苗占%,二类苗占%,如果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今年小麦将继续保持稳定高产。二是农业种植结构继续优化。通过多年来的结构调整,目前,××镇二郎庙、××村的植桑养蚕,××乡赵庄村的莲鱼共养,××乡后赵村的玫瑰种植,××镇××村的山前坡地万亩果园,××镇××村的中药材基地,环城蔬菜种植基地,××乡××村的绿色食品等特色农业已初具规模,正在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三是涉农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大力扶持华宝公司、新兴公司、中原制革厂、港龙怀参公司、麦研面业、×北黄牛毛驴市场等一批省、××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达17家,农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57家,农产品购销企业和交易市场达28个,带动农户达万户。四是畜牧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截止今年3月底,全市牛存栏万头(其中奶牛存栏2603头),生猪存栏万头,山绵羊存栏万只,家禽存栏万只,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五是春耕备耕工作准备充分。目前,我市供销社已准备各类优质化肥万余吨、农药130余吨、农地膜180余吨、中小农具6万余件、农药械4000余件,基本满足了春耕备耕的需要。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资价格增长过快,农民种粮成本增加。尽管从去年起我省已经全部免除了农业税,实施了种粮直补政策,但是农用物资价格自去年以来不断上扬,并仍有上涨趋势。如1605等杀虫剂从每吨1500元涨至1575元,除草剂从每吨XX元涨至2100元,农药价格平均涨幅5%;农地膜从每吨万元涨至万元,平均涨幅%,化肥从每吨1800元涨至1830元,销售旺季增幅可能更大,导致种粮成本进一步加大。

二是粮食价格不断下滑,农民种粮增收不明显。去年6月份以来,我市小麦价格持续走低,粮食市场购销不畅,种粮农民惜售心理十分严重,小麦价格从每市斤元跌至元,并仍有下跌趋势。虽然国家出台了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但由于地方缺乏资金,不能够很好的落实,造成农民种粮效益不高。

三是作业成本高影响农机化进程。去年以来,柴油价格和农业机械价格的的持续上涨,仅柴油价格就连续上涨4次,从每吨4210元涨至4967元,平均每升上涨元;农业机械以75匹马力的拖拉机和福田小麦收割机为例,拖拉机从每台万元涨至万元,福田小麦收割机从万元涨至万元,从而导致农机作业成本不断提高,效益持续下降,农民对农机的投资热情不高,影响了我市农机化进程。

五、有关建议

(一)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刚刚启动,尚未形成成熟的作法和经验,不少地方都在摸索阶段,对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仍存在一些疑问,建议以改革开放初期建设经济特区带动经济发展的方式,确定部分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县市作为试点县市,在政策、资金、科技、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树立典型,为其它县市积累经验,提供借鉴,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

(二)××是全国粮食高产区和种子主产区,但是由于人均耕地少,不在国家定义的粮食大县范围,不能享受相关待遇,建议国家在制定政策时综合考虑耕地面积、单产、优产及其它相关因素。

(三)今年尽管国家出台了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但由于缺乏具体的配套措施及配套资金,仅靠县级财政很难将政策落实到位,建议尽快制定落实保护价收购的配套措施,解决“谷贱伤农”的问题,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四)尽管我市全面落实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但是随着燃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严重影响了农民购置和使用大型农机的积极性,建议实施农机燃油补贴,降低农机作业成本。

推荐第3篇:工商局服务“三农”工作汇报

本文作者:范海明 好范文原创投稿

以服务“三农”为己任 努力规范农资市场

范海明

近几年来,泰州市靖江工商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支持服务“三农”为中心,积极履行职能,从泰州市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农资市场监管新模式,形成了以农业、供销系统连锁经营为主导的市场经营格局,全市农资市场呈现出活而有序、

供应充足、价格平衡、方便群众的新局面,有效地保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了泰州市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受到了广大农民的一致好评。

一、发挥市场准入职能,促进形成连锁经营模式

多年以来,该市农资经营的格局一直延续以农业系统的农业技术开发公司和供销系统的益农农资有限公司两个主要渠道向农民供应农资,他们下设的283个农资经营网点覆盖了全市农村的每一个村庄。在当时,这种经营格局是符合国家法律、政策的要求和农民服务的需要的,农资市场管理也取得了“管得住、管得好”的工作成绩。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家对农资市场管理的法律和政策发生了很多变化,很多个体户也提出了经营化肥的申请,面对新的政策、新的变化,该局迅速组织条线的同志认真组织学习和调研,吃透政策精神,掌握第一手资料。该局及时会同市农业局、供销社把全市农资经营网点的分布情况在靖江地图上进行标注,以红点和蓝点分别代表供销系统和农业系统的经营网点,发现其分布的密度已经是每个行政村一个网点,达到了饱和的状态,并将有关情况以书面形式向市政府进行了汇报,提出了以维护农资市场稳定和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根本,以农业和供销为供应渠道龙头,以网点调整带动网点发展,实行连锁经营的工作思路,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肯定,也得到了市农业、供销领导的协助。同时,该局还配套制定了六项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农资市场准入的各项规程:

一是建立了连锁经营制度。对所有农资经营网点实行连锁经营,所有网点都要到总公司进货,各网点和总公司以合同形式明确协作、供销关系。

二是建立了风险经营保证机制。即每个农资经营网点均向总公司交纳6000-10000元的风险经营保证金,如发现网点私自到外单位进货,根据货值在风险经营保证金扣除;若在经营过程中守法经营的,则在年终评比时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以此来规范经营网点的经营行为。

三是建立了举报奖励制度。对举报人提供的线索,经查属实的,则按涉案金额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以此来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及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农资违法案件。

四是建立了种源备案制度。稻、麦、油菜等大宗农作物种子在售出前必须按规定留样,并报送工商部门备案,以备在出现因种子引起的农业生产纠纷时能提供处理的依据。

五是建立了两帐、两票、一卡制度、合同文本和六个统一。即所有农资经营网点必须建立进货、销货台帐,保持进货、销货发票,同时做好农资产品质量信誉卡登记工作。

六是建立了“六统一”制度。各网点在经营过程中严格实行统一进货、统一价格、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统一形象、统一标识等“六个统一”。

在实际工作中,靖江工商局注重抓好外部和内部两个关系的协调,在外部,该局保持同市农业局、供销社的联系,每年年初,由工商局牵头,农业、供销系统的同志参与对全市的农资经营网点进行调整,确定在何处增设农资网点,并通过《靖江日报》予以公布,以征求社会各界对增设农资网点的意见和建议,使该市的农资经营网点布局更合理,更加方便农户的需求;在内部,他们注重抓好相关科室职能的协调,即注册科在受理农资经营网点的申请后,立即通知市场合同科对申请农资经营网点的资格审查,市场合同科则按照“六个统一”的要求进行规范和审查,凡达到规范要求,则由市场合同科出具审查意见后由注册科核发农资经营网点营业执照;凡达不到规范要求,则坚决不核发营业执照,这样严格农资经营主体的市场准入,有效地规范了农资企业的经营行为,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发挥市场监管职能,切实维护农资市场经营秩序

在平时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靖江工商局依托“经济户口”,深入推行信用监管和分类监管,维护农资市场秩序的稳定,取得了良好成效。

近两年来,该局每年都组织全市的农资经营单位进行信用等级的评定,由所在分局根据其主体、经营实力、商业信用、合同履约率、守法程度、消费者投诉、公众评价等情况,对农资经营户的信用以A、B、C、D四级标准来进行初步划分,上报市工商局,市工商局再征求外部(主要是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内部(主要是市场合同科、公平交易科、监督管理科)两方面的意见后进行综合评定,并输入电脑、进行各分局辖区的经济户口,以便在日常的工作中实行分类监管,这样既减轻了农资执法的压力,又提高了农资执法的效果。

为保证农资市场的有序经营,该局还在全市农村聘请了55名农资协管员(信息员),通过他们,准确掌握全市

农资市场的动态情况,特别是无照、流动经营农资的有关情况。在与该市毗邻的泰兴、姜堰、如皋地带,就经常出现用拖拉机、电瓶车等交通工具,无照经营农资产品,其农资的质量得不到正常的保证,性能和使用方法也不能正确地告之用户,致使一些农民购买后或因使用不当造成损失,或因农资质量问题而无从追究。针对这一状况,靖江工商局在分析了流动经营农资的“游

击”特点后,发挥农资协管员的优势和特点,及时发现,及时查处。2004年以来,该局共取缔无照流动经营农资112个,查扣化肥8万余公斤。

三、发挥行政执法职能,深入开展“红盾打假护农”

近年来,靖江工商局每年都按照上级局部署,在全市开展“红盾打假护农”。重点打击无照无证经营农资产品,经销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等行为。该局坚持日常巡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不断加强对农资市场的执法巡查力度,有效地打击了违法经营行为,维护了农资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近年来,他们根据每年农资要求的4个旺季,都要集中开展至少4次的专项执法检查,对全市所有农资经营单位集中进行拉网式检查,重点检查农资经营户检查农资手续是否齐全、农资产品各类标识是否规范、经营广告是否合法规范、是否存在假冒伪劣和缺斤少两、变质失效等情况,有效维护了群众利益,社会反响较好。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工商行政管理局 范海明

推荐第4篇:信用社服务三农工作汇报

信用社服务三农工作汇报

根据县联社和乡党委的创建工作要求,按照乡纪委下发的“创建”活动的实施细则,在乡党委、政府直接关心和指导以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和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宗旨,以顾客满意为第一标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全面实施开展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活动,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述职如下:

一、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充分发挥服务“三农”的优势

一年来,我们始终把为促进全乡农业、农民、农村经济发展放在首位,把强化内部管理,规范服务行为作为工作重点,把公开办事程序,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学位对外形象,将社会效益与自身的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自身效益的关系,柜面服务与业务拓展的关系,努力寻求服务至上和讲求盈利的统一。在日常工作中按照开展创建活动的实施细则具体内容的要求,首先是我们在去年创建工作的基础上,再进行人员思想的统一,进一步提高全员对创建活动的认识,按照创建工作各阶段的内容,做到人员、责任、措施三落实,明确各人工作职责,制定创建计划,细化序时要求,掀起创建工作的新热潮。利用各种渠道,加大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全力展示信用社的良好形象;其次是围绕主题,突出重点,通过创建活动,不断提升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从而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供相应的支持。其三,以开展创建活动为契机,认真执行好服务承诺制,办事公开制、监督反馈制和责任追究制,着力在服务形式,服务措施、服务能力、服务品位上下功夫,完善服务体系,创立优质品牌,使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二、强化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开创“三赢”的新局面

为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服务,让广大农民发家致富,快步奔小康,是农村信用社服务的宗旨和工作职责,也是日常工作的主线。因此,我社在信贷投向上,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除支持一般农户资金需求,还对高效农业,个私企业及工商户的健康,快速发展,进行重点支持。根据我乡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新要求,积极扶持特色产业,通过信贷杠杆的作用来加速农业产业结构的步伐,对全乡的规模种植、养殖和为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及时通过发放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担保贷款等手段,有力地推动我乡经济持续、快捷发展;在贷款方式上,我们打破传统的“春放、秋收、冬不贷”的做法,对农户的合理资金需求,不等客上门,组织各管辖的信贷人员,深入到村、组、户进行调查、摸底,对全乡有效农户的经营项目、经济收入、经营状况逐户建立经济档案。目前,已建立农户经济档案3284户。从而为信贷资金投放快、便、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年累计发放贷款1500万元,较去年增长63%,贷款余额最高达到2600万元,较去年增长了100%,有力地支持各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社增盈,开创了社、企、农“三盈”的良好局面。

三、大力拓展业务空问不断提升自身整体实力

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就是存款,存款也是我们立社之本。为了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大力组织资金,开拓业务发展的空间。我社在加强组织资金工作的拓展上,首先是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存款的意义、种类、利率;其次是开展岗位技术练兵活动,提高临柜人员的服务水平和业务技能,尽量减少顾客等候时间;三是将任务科学合理地分解到各人、各岗位,并制定出详细的考核内容,。严格考核,则性兑现,不打和牌,形成人人有任务,个个有目标,服务紧紧围绕吸存揽储这个中心的良好氛围;四是大力开展代发工资和代收款业务。近年来我社代发工资业务量逐年攀升,代发工资户已达到2800户,每月代发工资额达200万元。

推荐第5篇:畜牧业支持三农工作汇报

**县畜牧局支持“三农”工作汇报

主任、副主任以及各位人大代表:

首先感谢各级人大代表对我县畜牧兽医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今天我代表畜牧局党组,向各位汇报畜牧部门服务“三农”的工作情况。

**县畜牧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监督、指导和支持下,特别是在近几年县人代会上,各级人大代表都为我县畜牧业发展献言献策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有力的推动了全县畜牧事业发展。2011年,我县生猪存栏40.9万头,增幅90.4%,出栏49.3万头,增幅110.6%,农村人口人均出栏量0.99头;牛存栏9.6万头,增幅1.4%,出栏3.6万头,增幅34%,农村人口人均出栏量0.07头;羊存栏14.3万只,增幅3.6%,出栏17.9万只,增幅3.7%,农村人口人均出栏量0.36只;家禽存栏486.6万只,增幅4.8%,出栏424.3万只,增幅5%,农村人口人均出栏量8.49只;肉类总产5.2万吨,增幅62.3%,农村人口人均产量102.9公斤;蛋类总产3.7万吨,增幅3.1%,农村人口人均产量74.1公斤;奶类总产10.5万吨,增幅0.9%,农村人口人均产量210.8公斤。2011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0.5亿元,农民人均牧业收入1500元,较2010年增加15%,畜牧业占农

1 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牧业产值增幅10%,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县“三农”发展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重要来源。在支持“三农”工作中我们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建立健全服务“三农”组织网络。

畜牧局作为全县畜牧业发展的政府主管部门,始终坚持把贴近基层,服务“三农”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懂技术,责任心强的干部派到基层站工作,又在各乡镇配备了畜牧专干。设立了7个区域性防检疫中心站,同时成立了有业务局长牵头的专家技术服务队,在全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为全县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技术支撑和有力组织保证。

二、抓好技术推广,提升畜牧养殖水平。

面对大多数养殖户科学养殖水平不高,信息闭塞,养殖效益差等问题。我们把推广新技术,改良新品种作为服务群众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一是狠抓畜牧兽医科技实用技术研究与推推广应用,组织技术骨干开展了《优质奶牛养殖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二是积极开展畜牧科技培训,开展养殖技术服务,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11期,积极进行养殖技术进万家活动,发放养殖技术资料5000余份,受益群众达到6000多人 。三是积极开展“百、千、万农村致富增收工程”。年初,我局研究制定了畜牧兽医科技人员进村入户行动方案,落实了科技人员定点联系养殖大户名单,明确了工作职责,强调了考核奖惩办法。县局每名

2 科技人员至少挂包3户规模养殖户,每月深入养殖场(户)进行技术指导3次以上,各中心站参照县局方案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措施。一年来全系统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服务达2500人次,挂包养殖场(户)231户。

三、强化项目支持力度、不断扩大全县畜牧养殖规模。今年引进资金850万元新建标准化养殖场5个;争取上级资金350万元完成创建标准化养殖场7个;争取世行贷款总投资8650.5万元,设计在全县建设改造46个养殖场。引进大型畜产品加工企业,完善发展畜牧业发展产业链。一是我县君子畜牧养殖有限公司与韩国爱世肉业(株)式会社签定了合资兴建肉牛加工项目。该项目投资1.2亿元,年屠宰分割肉牛10万头,生产中高档牛肉2万吨。目前前期已注入资金1000万元已经开工,为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临时性问题,我局派出专人进场协助工程建设。二是三元投资5000万元续建项目开始启动。三是河南白鹅集团在原来基础上又新建2个加工车间。四是河南通威集团投资6400万元,在我县城南工业区建成年产21万吨饲料生产企业,现在已经开始生产。

四、强化疫病防控,为畜牧业发展保驾护航

动物疫病是畜牧养殖业的克星,一旦疫情发生将造成养殖企业全军覆没,给养殖户造成致命的打击。因此,我们始终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放在服务“三农”的首要位臵来

3 抓。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依法治牧”的方针,严格执行“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防疫工作机制,切实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实行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有关部门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建立了各级政府负总责、畜牧部门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执法监管、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指导以及生产企业自我防控的法人责任“六位一体”的动物防疫责任体系。今年,我县对新招聘的92名村级防疫员进行了春秋两次集中培训,全面落实村级防疫员职业制度,对村级防疫员实行动态管理并建立考评考核制度,极大地提高了防疫员工作标准和责任心。为了提高防疫进度,同时不影响防疫密度,他们不分昼夜逐村、逐场、逐户开展防疫,严格按照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现在你如果进入**经常会看到身背冷藏箱穿着防护服的防疫员,他们走街串户为动物进行防疫。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完成市局下达的抗体检测任务的基础上增加抗体检测频次。截至目前,完成奶牛布鲁氏杆菌检测520份、禽流感抗体检测6000份、猪瘟抗体检测6000份、猪蓝耳抗体检测6000份。全县畜禽应免尽免,免疫密度及抗体合格率全部达到100%。

回顾近年来我们的工作,虽然在支持“三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一是部分工作人员素质低,服务意识不强。二是技术人员匮乏,不能满

4 足日益发展的畜牧业需求。三是技术推广力度弱,培训还留有很多死角等。今后我们将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开展畜牧部门如何服务“三农”大讨论,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加大培训力度,消除培训死角,争取扶持资金,高标准、高要求,把我县畜牧做强做大。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5

推荐第6篇:水利工作汇报

秀山县水利工作汇报各位领导及同志们:我县水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市水利局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在市局各处室的大力支持下,全县水利水电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在这里,我代表秀山县水利局及全县水利系统职工向市局各位领导表示真诚的感谢。下面,我就全县水利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全县水利概况截止2003年底,全县水利系统有正式职工近400人,现有各类水利工程952处,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

(一)型水库9座,小

(二)型水库34座,山坪塘445口,引水堰渠341条,总长1631公里,提灌站122处,蓄、引、提水能力1.06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2.48万亩,保证灌溉面积21.53万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的41.7 %和40%,水利化程度达41.36%。现有农村饮水工程2629处,城镇供水厂(站)11个,保证城乡44万人生活用水。现有水、火电站装机容量36285千瓦,其中水电装机24285千瓦,火电12000千瓦,年发电量1.45亿度;220千伏变电站2座,容量300MVA,110千伏变电站5座,容量191MVA,35千伏变电站9座,容量72.6MVA,220千伏线路92公里,110千伏线路358.5公里,35千伏线路226公里,10千伏及以下线路5307.2公里,10千伏变压器1294台,基本形成地方电网,全县100%的乡村、95%的农户用上了电。各类水利设施已形成5亿多元的固定资产,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二、近5年水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0年以来,我县水利部门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严格按照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和水利部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发展大局,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奋斗,奋力拼搏,广辟投资渠道,大力兴水治水,着力解决“水滥、水少、水脏”三水问题,水利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水资源的配置能力和使用率大大提高,水利事业长足发展,不仅拉动了内需,而且为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水利水电建设取得新成绩。5年多来,争取国债资金带动多渠道投资共计3亿多元,实施梅江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经过不懈努力,高标准防渗整治干渠9条88公里,新建和改造渠系建筑物206处,整治小型水利枢纽6处,改造节水灌溉2片,整治小堰渠347.78公里。通过整治,一批骨干渠道渠系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274提高到0.75;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了12座水库病险整治,并扩增小

(二)型水库为小

(一)型水库2座,维修山坪塘345口,库塘设施功能大大增强,恢复蓄水780万立方米,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56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8.12万亩;实施堤防工程建设,完成了平关桥、洪安、芒洞桥等40处21公里河堤整治,提高了防洪能力,保护13个乡镇5.8万人生命财产安全;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建成农村人饮工程2629处,城镇供水厂(站)11个,解决城乡31万人和29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其中15万人饮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加快了贫困人口脱贫和小城镇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坡改梯、水保林、经果林为重点,在平江、塘坳河流上游和重点水库、渠道、河段打造了一批精品工程、样板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平方公里,封育保护面积134万亩,水土流失治理区重现青山、绿水、蓝天;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完成小水电技改2座,全县水火电装机容量达36285万千瓦。全面完成了

一、二期农网改造工程和农村电气化建设,启动了“送电下乡”、“农村水电脱贫解困”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建设”工程,基本形成地方电力网络,供电能力15万千瓦,年发电量1.45亿度,解决无电村86个,无偿赠送变压器128台,实现了村村通电,户均通电率达96%,供电可靠性达98%以上,基本保证了全县工农业生产和城乡生活用电需要,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用户电价平均每千瓦时由原来的0.8—2元下降到0.566元,每年减轻农民负担400多万元。

(二)防汛抗旱保安全。健全了防汛抗旱组织、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防汛安全体系,制定了防汛抗旱预案和抢险方案,落实了抢险抗旱队伍和物资储备,建设了一批高标准水库蓄滞洪区和堤防控制工程,始终保持“科学防控,紧张有序”的状况,夺得一次又一次的抗洪抗旱减灾的胜利。特别是水利工程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减少洪旱灾害损失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水利法制建设与水资源统一管理迈出新步伐。出台了11个规范性文件,规范了涉水审批制度,成立了水政监察大队,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查处水事案件43起,调解水事纠纷39起,核发取水许可证78户,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逐步走向规范化轨道,水资源费和水保两费征缴率达98%以上。同时,推进了城乡水资源一体化管理。

(四)水利水电规划及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既有长远规划,又有近期实施项目,编制了《秀山县水利十五计划及2015年规划》、《中长期供水规划》、《乡镇供水计划》、《农村人饮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水土保持规划》、《梅江河大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农村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试验项目实施方案》等,这些规划已经国家水利部、市水利局和市发改委、县政府分别审批,并从规划转入实施,一座中型、5 座小

(一)型病险水库整治工程正在施工建设,3万吨水厂、县城堤防工程、隘口水库3个重点工程完成初设将陆续动工。

(五)水利水电改革稳步推进。全面推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了“四制”管理;广泛开展“一事一议”,形成了多元投资兴水格局;实施水利系统企事业单位运营机制改革,按照“抓大放小、盘活存量、整合资源”的原则,组建了重庆长兴水利水电有限公司,实现水利水电行业自身壮大;积极推进小微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承包、租赁、拍卖山坪塘445口,堰渠2条,小水库4座,小水电站7座,供水站3座,另有5座电站完成股份制改造,增强了发展活力。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兴水兴电,引进重庆市水利投资公司、乌江电力集团和浙江私营业主开发水利水能资源和电网建设。

(六)水利行业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加强了思想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争创“文明单位、职工之家、先进党组织”活动,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有52人加入中国共产党,46人评为优秀党员和优秀干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积极开展内部审计和行风评议,树立了“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形象。加强水利人才教育培训,与重大联系开设专升本班,现有25人参加学习。着力改善职工工作和生活条件,实现局机关办公电脑化,以集资方式解决职工住宅43套。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帮乡扶贫、移民安置、信访、宣传信息、议案提案办理、安全生产、水利信息化等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5年多来无一人参加xx,无一人超计划生育,无一人违法犯罪,各项工作得到了各级组织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先后荣获“重庆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先进单位”、“重庆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重庆市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安全生产先进集体”、“重庆市优秀职工之家”和市局的各种表彰奖励,连续五年被县委评为“四好班子”、“县级文明单位”、钟灵水库保持“全国绿化400佳”等荣誉称号。

三、去冬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去冬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水利水电工作会议和县“两代”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全县水利工作实际,重点抓了7个方面工作:

(一)大力开展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通过进一步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科学规划,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一事一议”,受益群众投工投劳,政府增加投入,社会各界参与支持,圆满完成了市局下达的2004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截止4月底,完成工程总投资4199万元,建设各类水利工程2062处。其中面上工程完成渠道清淤整治1540处298公里,修复水毁渠道42.6公里,维修山坪塘177口,维修电排、水轮泵20处,整治水毁河堤40处8.8公里,新建微型水利230口,新建人饮工程42处。重点水利工程完成钟灵水库主干渠和8号支渠防渗整治4.76公里,贵道溪水库主干渠防渗整治3.82公里,孝溪水库右干渠防渗整治5.72公里,新修岑溪、峨溶场镇供水站和改造清溪场镇供水站,整治孝溪、百瑞、贵道溪、盐水井和徐家5座病险水库,新增蓄水18万立方米,恢复蓄水250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03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4.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82万亩,解决1.8万人和2万头牲畜饮水困难。

(二)积极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前期工作

1、隘口水库工程。已动工库区输电线路架设、公路复建和隘口中学迁建,完成了料场设计和库区淹没实物复核调查工作。

2、县城防洪堤工程。完成工程初步设计,并上报了市局,预计今年底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3、许家坳3万吨自来水工程。正在通过法律程序解除原业主合同关系,已确定项目新业主为重庆长兴水利水电有限公司,现施工队伍正进场施工。

4、石堤水电站工程。我局积极协助项目业主乌电集团开展前期工作,该项目可研报告已获市审批,目前正在进行“三通一平”工作,预计今年底主体工程动工。

5、八面山水电站工程。已完成设计审批和进场公路建设,目前正在进行项目招投标工作。

6、龙骨滩电站工程。已完成地形测量、地质勘测和初步设计,目前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

7、热水塘电站工程。已完成地形测量、地质钻探工作,市局已批复项目可研报告,预计今年10月开工建设。

8、“六大体系”规划。按照市局要求,按时完成了编制上报工作。

(三)扎实开展防汛抗旱工作。今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召开2次专题会议,听取防汛工作汇报,分析防汛形势,部署工作任务。汛前汛期开展了3次防汛大检查,排险清障,不留隐患。进一步落实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并将防汛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工程管护人在新闻媒体上进行了公示。制定各类抢险预案和度汛方案42件,建立了40个防汛抗旱机构,组建6604人参加的40支应急抢险队伍,储备抢险物资编织袋2万个,木材14立方米,炸药50吨,铁丝4000公斤,管材400米,各种小机具8500件。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测报雨情、水情和汛情,确保四畅通。同时抓紧度汛工程和水源工程建设,强化用水管理和调度,以保证防洪安全和用水安全。

(四)继续抓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完成编制《秀山县2003年水资源公报》、《秀山县重点区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规划》、《秀山县生活水源地保护规划报告》工作。继续实施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在隘口万亩水保示范片新栽种金银花2500亩,在凉水河流域坡改梯治理水土流失18.5平方公里,新建水保育苗基地100亩。同时,积极推行业主制,公司+基地+农户一体化经营管理,使水保生态建设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开发型”转变,许多治理区已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

(五)大力开展农村水电建设。积极协助渝秀供电公司完成了二期农网改造,保证全县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电。开展“送电到乡”工程电源点建设,完成溪口、峨溶水电站的初设及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引进外地客商开发热水塘电站。同时,加强已成小水电站运行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六)积极开展了依法行政、依法治水工作。我们抓住第十七届《中国水周》和第十二届《世界水日》的有利时机,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水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新要求,规范了涉水行政审批项目,强化了水行政执法责任制,上半年查处水事案件6件,调解水事纠纷3件,征收水资源费22.5万元,水保两费4.8万元。

(七)稳定推进水利改革。实施重庆长兴水利水电有限公司资产重组,与市水投公司达成合作协议,以加快隘口水库、桐梓水库、县城防洪堤、许家坳3万吨自来水厂等工程建设。完成了石耶、石堤、雅江3座乡镇供水站经营权转让和官庄、洪安2座供水站股份制改造。同时对水电勘测设计队、水电建安公司实行了承包经营,这些举措增强了水利发展活力。近年来,我县水利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水利工程病险多,全县除已整治的水库外尚有11座水库不同程度存在着渗漏垮塌危险;二是渠系配套差,按工程设计尚差600余公里堰渠未配套,不能发挥应有效益;三是部分水利资产由于历史原因,产权不清,纠纷不断,流失严重;四是水利工程前期费用欠帐大,国家投入资金少,工作运行艰难;五是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难,历史遗留问题多,特别是个别水库人员多,工资低,且年龄偏大,单位负担重,工资难兑现。

四、请求市局解决的问题

(一)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问题

1、隘口水库工程。该工程是我县“十五”计划建设的重点水利工程。也是梅江大灌区重要水源工程,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全县人民极为关注。该工程在市局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正在进行“三通一平”,中学迁建8月底竣工,库区公路修建已完成50%的工程量,35千伏输电线路已开始施工,并着手导流洞招投标和编制库区移民安置方案,今年10月主体工程动工完全具备条件。请市局、市水投公司将隘口水库主体工程列为今年动工项目,并安排建设资金5000万元。

2、县城防洪堤工程。该工程是保护县城人民生命财产的防洪重点工程,工程总投资18621.49万元,可研报告已经市计委、市水利局批复,初步设计已报市局。在目前暂无国家投资的情况下,采取河堤两岸土地市场运作筹资修建,我们正会商市水投公司力保今年一期工程动工,请市局尽快审批初设报告,并请解决资金3000万元。

3、许家坳日产3万吨自来水工程。该工程总投资4835.26万元,初设已经市发改委审批,原业主无经济实力,正在通过法律手段解除合同关系,项目新业主已确定为重庆长兴水利水电有限公司,敬请水投公司鼎力扶持,力争今年底建设投入运行。

4、污水处理厂。县委、县政府确定为水投公司承担业主,敬请水投公司协调市发改委批复可研报告,进入初设并纳入2005年计划安排项目资金。

(二)面上水利工程建设问题

1、梅江河大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该项目自2000年动工以来,累计完成投资454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850万元,渠道防渗整治84.87公里,新增灌面1.68万亩,恢复改善灌面8.97万亩,工程实施后效益好。请市局和市发改委安排2004年建设资金继续实施。

2、病险水库整治工程。我县尚有11座病险水库,不仅发挥效益差,而且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请市局今年继续安排病险水库整治资金。

3、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在市局的支持下,经过多年努力,我县已解决30余万人饮水困难。经过调查,目前还有12.2万人存在饮水难,我们拟在3年内彻底解决,请市局安排农村人饮工程专项资金。

4、水毁恢复整治工程。由于洪灾泛滥冲毁的河堤较多,近年来通过多方投入整治了一些工程,但历史欠帐大,防洪能力较弱,我们将实施30公里高标准河堤整治。请市局安排防洪建设资金。

5、水保生态建设工程。由于我县大多数河流流入沅江水系,进入长江中游,不属长江上游山峡库区,在3年之前基本上没有得到国家水土流失治理资金,依靠社会民间有限投入治理,治理面小,流失面大,矛盾突出。我们确定在梅江河、平江河、溶溪河三条小流域上游沿河沿水库实施水保生态工程建设。目前已启动平江河上游隘口水库万亩水保示范片建设。请市局倾斜给予特殊支持,安排水保专项资金,加快我县水保工程建设步伐。

推荐第7篇:水利工作汇报

近日,全市召开水利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全省水利工作及全市经济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去年水利工作,表彰奖励上年度水利工作先进单位,安排部署200*年的水利改革和建设任务。

今后几年我市将全力推进“节水晋中”建设。总体目标是: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到2015年,基本建成节水型晋中。在全社会

形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思想观念和自觉行动;建立起功能完善的节水工程体系、科学合理的用水定额体系和运行高效的节水管理体系;主要节水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基本实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和优化配置,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0*年我市水利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三农”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提供安全、可靠、良好的水环境为目的,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建管并重,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晋中在全省的率先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水利基础。200*年水利工作的重点是:引深三项改革,强化四项建设,推进五项工作。

为推进“三农”工作,落实中央“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的高度,阐述了做好新时期水利工作的重要意义和面临的发展机遇,各级水利部门,一是要以先进性教育促进水利工作。抓住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契机,认真研究水利发展方略,理清思路,转变作风,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二是要以科学发展理念推进水利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保护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推进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是要以改革创新精神落实各项措施。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增加投入,搞好服务,切实在兴水富民上办成几件大事。

近年来我市水利工作取得基本成效,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还要做到:一是必须深刻认识我市水资源的紧缺程度,切实增强保护资源、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第二,要把治水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推进水利改革和建设。第三,要继续引深改革,通过改革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第四,要明确工作重点,以重点带一般,推动工作,特别要抓好节水晋中建设。

当前水利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新的机遇,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市委政府倾全力推进,水利部门一定要认清当前形势,把握中央精神,切实增强做好水利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要立足本市和本地实际,深入研究水利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机制,创造新经验。要坚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并举,建设与管理并重,科学治水与依法治水同步,不断构筑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水利支撑体系。我们将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水利建设管理的水平,必须思想上与时俱进,工作上要有创新,发展上要有特色。

推荐第8篇:水利工作汇报

秀山县水利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及同志们:

我县水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市水利局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在市局各处室的大力支持下,全县水利水电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在这里,我代表秀山县水利局及全县水利系统职工向市局各位领导表示真诚的感谢。下面,我就全县水利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全县水利概况

截止~年底,全县水利系统有正式职工近400人,现有各类水利工程952处,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

(一)型水库9座,小

(二)型水库34座,山坪塘445口,引水堰渠341条,总长1631公里,提灌站122处,蓄、引、提水能力1.06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2.48万亩,保证灌溉面积21.53万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的41.7%和40%,水利化程度达41.36%。现有农村饮水工程2629处,城镇供水厂(站)11个,保证城乡44万人生活用水。现有水、火电站装机容量36285千瓦,其中水电装机24285千瓦,火电12000千瓦,年发电量1.45亿度;220千伏变电站2座,容量300MVA,110千伏变电站5座,容量191MVA,35千伏变电站9座,容量72.6MVA,220千伏线路92公里,110千伏线路358.5公里,35千伏线路226公里,10千伏及以下线路5307.2公里,10千伏变压器1294台,基本形成地方电网,全县100%的乡村、95%的农户用上了电。各类水利设施已形成5亿多元的固定资产,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二、近5年水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00年以来,我县水利部门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严格按照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和水利部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发展大局,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奋斗,奋力拼搏,广辟投资渠道,大力兴水治水,着力解决“水滥、水少、水脏”三水问题,水利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水资源的配置能力和使用率大大提高,水利事业长足发展,不仅拉动了内需,而且为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矗

(一)水利水电建设取得新成绩。5年多来,争取国债资金带动多渠道投资共计3亿多元,实施梅江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经过不懈努力,高标准防渗整治干渠9条88公里,新建和改造渠系建筑物206处,整治小型水利枢纽6处,改造节水灌溉2片,整治小堰渠347.78公里。通过整治,一批骨干渠道渠系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274提高到0.75;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了12座水库病险整治,并扩增小

(二)型水库为小

(一)型水库2座,维修山坪塘345口,库塘设施功能大大增强,恢复蓄水780万立方米,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56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8.12万亩;实施堤防工程建设,完成了平关桥、洪安、芒洞桥等40处21公里河堤整治,提高了防洪能力,保护13个乡镇5.8万人生命财产安全;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建成农村人饮工程2629处,城镇供水厂(站)11个,解决城乡31万人和29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其中15万人饮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加快了贫困人口脱贫和小城镇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坡改梯、水保林、经果林为重点,在平江、塘坳河流上游和重点水库、渠道、河段打造了一批精品工程、样板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平方公里,封育保护面积134万亩,水土流失治理区重现青山、绿水、蓝天;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完成小水电技改2座,全县水火电装机容量达36285万千瓦。全面完成了

一、二期农网改造工程和农村电气化建设,启动了“送电下乡”、“农村水电脱贫解困”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建设”工程,基本形成地方电力网络,供电能力15万千瓦,年发电量1.45亿度,解决无电村86个,无偿赠送变压器128台,实现了村村通电,户均通电率达96%,供电可靠性达98%以上,基本保证了全县工农业生产和城乡生活用电需要,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用户电价平均每千瓦时由原来的0.8—2元下降到0.566元,每年减轻农民负担400多万元。

(二)防汛抗旱保安全。健全了防汛抗旱组织、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防汛安全体系,制定了防汛抗旱预案和抢险方案,落实了抢险抗旱队伍和物资储备,建设了一批高标准水库蓄滞洪区和堤防控制工程,始终保持“科学防控,紧张有序”的状况,夺得一次又一次的抗洪抗旱减灾的胜利。特别是水利工程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减少洪旱灾害损失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水利法制建设与水资源统一管理迈出新步伐。出台了11个规范性文件,规范了涉水审批制度,成立了水政监察大队,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查处水事案件43起,调解水事纠纷39起,核发取水许可证78户,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逐步走向规范化轨道,水资源费和水保两费征缴率达98%以上。同时,推进了城乡水资源一体化管理。

(四)水利水电规划及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既有长远规划,又有近期实施项目,编制了《秀山县水利十五计划及2015年规划》、《中长期供水规划》、《乡镇供水计划》、《农村人饮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水土保持规划》、《梅江河大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农村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试验项目实施方案》等,这些规划已经国家水利部、市水利局和市发改委、县政府分别审批,并从规划转入实施,一座中型、5座小

(一)型病险水库整治工程正在施工建设,3万吨水厂、县城堤防工程、隘口水库3个重点工程完成初设将陆续动工。

(五)水利水电改革稳步推进。全面推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了“四制”管理;广泛开展“一事一议”,形成了多元投资兴水格局;实施水利系统企事业单位运营机制改革,按照“抓大放孝盘活存量、整合资源”的原则,组建了重庆长兴水利水电有限公司,实现水利水电行业自身壮大;积极推进小微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承包、租赁、拍卖山坪塘445口,堰渠2条,小水库4座,小水电站7座,供水站3座,另有5座电站完成股份制改造,增强了发展活力。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兴

水兴电,引进重庆市水利投资公司、乌江电力集团和浙江私营业主开发水利水能资源和电网建设。

(六)水利行业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加强了思想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争创“文明单位、职工之家、先进党组织”活动,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有52人加入中国共产党,46人评为优秀党员和优秀干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积极开展内部审计和行风评议,树立了“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形象。加强水利人才教育培训,与重大联系开设专升本班,现有25人参加学习。着力改善职工工作和生活条件,实现局机关办公电脑化,以集资方式解决职工住宅43套。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帮乡扶贫、移民安置、信访、宣传信息、议案提案办理、安全生产、水利信息化等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5年多来无一人参加QQQ,无一人超计划生育,无一人违法犯罪,各项工作得到了各级组织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先后荣获“重庆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先进单位”、“重庆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重庆市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安全生产先进集体”、“重庆市优秀职工之家”和市局的各种表彰奖励,连续五年被县委评为“四好班子”、“县级文明单位”、钟灵水库保持“全国绿化400佳”等荣誉称号。

三、去冬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

去冬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水利水电工作会议和县“两代”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全县水利工作实际,重点抓了7个方面工作:

(一)大力开展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通过进一步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科学规划,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一事一议”,受益群众投工投劳,政府增加投入,社会各界参与支持,~完成了市局下达的~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截止4月底,完成工程总投资4199万元,建设各类水利工程2062处。其中面上工程完成渠道清淤整治1540处298公里,修复水毁渠道42.6公里,维修山坪塘177口,维修电排、水轮泵20处,整治水毁河堤40处8.8公里,新建微型水利230口,新建人饮工程42处。重点水利工程完成钟灵水库主干渠和8号支渠防渗整治4.76公里,贵道溪水库主干渠防渗整治3.82公里,孝溪水库右干渠防渗整治5.72公里,新修岑溪、峨溶场镇供水站和改造清溪场镇供水站,整治孝溪、百瑞、贵道溪、盐水井和徐家5座病险水库,新增蓄水18万立方米,恢复蓄水250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03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4.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82万亩,解决1.8万人和2万头牲畜饮水困难。

(二)积极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前期工作

1、隘口水库工程。已动工库区输电线路架设、公路复建和隘口中学迁建,完成了料场设计和库区淹没实物复核调查工作。

2、县城防洪堤工程。完成工程初步设计,并上报了市局,预计今年底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3、许家坳3万吨自来水工程。正在通过法律程序解除原业主合同关系,已确定项目新业主为重庆长兴水利水电有限公司,现施工队伍正进场施工。

4、石堤水电站工程。我局积极协助项目业主乌电集团开展前期工作,该项目可研报告已获市审批,目前正在进行“三通一平”工作,预计今年底主体工程动工。

5、八面山水电站工程。已完成设计审批和进场公路建设,目前正在进行项目招投标工作。

6、龙骨滩电站工程。已完成地形测量、地质

推荐第9篇:水利工作汇报

落实一号文件精神 扎实做好全县水利工作

费县水利局 (2011年4月)

今年以来,我县水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号文件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费县,打造一城五地的总体工作思路,按照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水利工作目标,认真谋划,强化措施,积极行动,扎实稳妥地推进工作,各项水利工作开局顺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一季度水利工作开展情况

(一)扎实开展抗旱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做好了抗旱工作。立足水利实际,组织水利技术服人员深入乡镇田间地头,加强水利技术服务指导,加大水利工程维修配套力度,确保输水畅通。引导广大群众建设应急抗旱水源工程,开辟抗旱新水源,本着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科学调度水库水源,为抗旱提供了水资源保障,确保了抗旱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完成祊河拦蓄工程测量工作。积极联系协调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对祊河拦蓄工程进行了测量、勘探工作,3月份完成了坝址地形图测量、上游回水面及断面测量和坝址地址勘探。4月17日在市水利局召开了项目可研报告提纲汇报

1 会,市水利局、市烟草公司、费县县政府及水利、国土、建设、农业、林业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就有关问题及下步工作进行了座谈,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三)抓好河道治理工作。成立了温凉河水利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了项目法人,已经上报待批复,计划近期组织开工建设。完成祊河左岸姜庄湖至兰山区新桥镇唐庄段测量、勘探工作;完成上冶河、朱田河测量、勘探工作,正在进行初步设计。完成了温凉河梁邱段可研报告修改,已上报省水利厅审查,审查批复后即可组织进行初步设计的编制。

(四)完成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和农村饮水方案的编制。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2010年—2020年)完成,县政府已经批复上报,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建设小二型水库10座;对许家崖等八出中型水库灌区和小型水库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建、改造小型灌排泵站476座;加固、改建塘坝1184座;新打机电井608眼,改造机电井253眼;新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3400处;治理田间排水工程194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89条;水土流失治理24处,规划总投资416272.5万元。完成了9处小农水工程实施方案的编制并上报。分两批完成了29.6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编制,4月19日、20日分别在省水利厅、市水利局对方案进行了评审,基本通过了实施方案。

(五)搞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完成了十二五库区和移民安臵区经济基础建设规划,规划投资5600万元,完成了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规划,规划投资850万元,完成了小型水库帮扶项目规划,规划投资780万元,完成了移民教育

2 培训规划,规划投资240万元。完成了37处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8座小一型水库灌区改造工程,8处移民村抗旱应急工程已经开工建设。

(六)抓好抗旱成井配套工程建设。国土系统支援全县抗旱打井共20眼,涉及15个乡镇,按照4月2日全县抗旱成井配套工程工作会议要求,水利部门积极搞好了配套工程设计,协调电力部门搞好了电力设施设计,各乡镇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项目法人,工程预计总投资592万元,其中电力设施144万元。目前,市级配套200万元,县财政先期配套100万元,新庄镇3处工程完成了设备材料采购,泵房、机电泵安装和管网工程建设。其他工程已完成机电泵安装,正在进行其他工程的建设。

(七)积极开展水政执法工作。利用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积极开展《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办法》和有关水利法律法规及水利政策的宣传,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利用。加大水政执法力度,完成许家崖水库水源地范围内采沙场的清理,加强与公安部门的联动,加大了浚河等部分河段违法采砂行为的治理,有效打击了涉水违法行为。1-3月份共征收水利规费196万元。另外,还抓好了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正在进行清查登记阶段各类报表的填报。

虽然一季度工作开展顺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重点工程方案分别要由省市批复,还未进行实施,导致工程进展缓慢;二是已开工的工程由于乡镇换届选举,存在村干部变更,村级所要协调的工作个别不到位,影响了

3 工程的进展;三是自今年起水利工程逐步增多,水利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一人兼职或一人多职的问题将影响工程的顺利开展等等。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尽快完成祊河拦蓄工程科研论证工作。这项工程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作为水利局根据县领导的安排,积极协调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做好了前期勘探测量工作,目前项目的科研报告初稿已经完成。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县领导和市水利局的要求,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做好该项目科研论证阶段所需资料的提报,联系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尽快对可研报告进行修改、充实、完善,确保项目尽快立项上报,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二)开工建设温凉河治理工程。温凉河县城段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批复的主要内容是河道清淤、复堤、护岸、新建改建排水涵管,总投资2977万元,省以上投资1786万元,市投资297.7万元,县投资893.3万元。为配合县两河治理工程的实施,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就该段河道治理有关内容与县里的总体规划进行对接并修改,原设计左岸复堤兼防汛道路自南巩庄桥至橡胶坝,长度5.61公里,由于南外环大桥以南拆迁量较大,实施难度大,经县领导同意,将防汛道路缩短改为南外环桥至橡胶坝并加宽,目前正在按修改后的规划进行实施方案的编制,方案编制完成后即组织工程招投标,预计该工程5月中旬开工,6月中旬完成,工期2个月。

(三)逐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开工市级新增1.6656万人农村自来水工程,涉及6个乡镇20个村,工程

4 内容主要是管网延伸,预计6月底完成。逐步实施29.6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做好实施方案的修订,计划新建4处水厂即许家崖水库水厂、书房水库水厂、新庄镇水厂、马庄水库水厂,管网延伸工程4处即上冶水库水厂、石岚水库水厂、龙王口水库水厂、钓鱼台水库水厂,8处工程2011年共覆盖人口29.6万人,涉及390个村,计划总投资21240.49万元,其中争取省以上投资14890.59,地方自筹6349.90万元,本项目根据省市批复的情况,将逐步组织实施,先期组织4.3044万人的饮水安全工程。

(四)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围绕抗旱需要,搞好以田间灌溉工程配套、大中小水库渠道清淤、渠系建筑物维修以及户办联户办小农水工程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工程建设。完成省以上投资200万元的10处小农水工程。完成姜庄湖渡槽改建工程。

(五)搞好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工程的实施。开工建设投资712万元的37处移民后期扶持工程,计划4月底完成招投标,即可组织实施,计划5月底完成。已经实施的投资427万元的8处小水库灌区改造项目和投资50万元的8处抗旱应急工程计划4月底完成。

(六)抓好水利项目立项工作。重点抓好许家崖水库除险加固、石沟拦河闸重建工程的立项以及许家崖水库等大中型水库和重点小型水库灌区续建配套工程的规划、立项申报;抓好温凉河梁邱段、小涑河、上冶河、朱田河等河道治理项目的立项;抓好小农水、节水灌溉、防汛抗旱、移民扶持等项目的申报,力争更多的上级资金投入我县。

(七)切实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认真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加大工程隐患排查和整改力度,修订完善防汛预案,加强防汛料物筹备和防汛队伍建设,做好防汛准备。按照省市要求,完成县级防汛会商室建设,建立完善防汛预警测报信息系统。全力以赴抓好抗旱工作,加强县级和基层抗旱服务组织建设,搞好水源调度和技术服务,引导群众建设“五小”水源工程,努力开辟水源,开展抗旱救灾。

在抓好以上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强化水政执法,严格取水许可和河道采砂许可,为全县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水势氛围;加大水行政规费征收力度,足额征收水利规费,圆满完成县里下达的任务目标。

三、采取的工作措施

为确保上述工作目标顺利完成,具体措施是:

(一)落实一号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从提升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加强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完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进水利机制体制改革等6个方面抓好落实;从防洪保障工程、强化水资源配臵工程、加快城乡供水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加快水生态工程、加快水利信息化工程体系等6个方面大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健全移民服务体系、加大水利科技创新力度、稳步推进水价改革、着力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等8个方面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强化组织领导,

6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步伐,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建设生态费县、打造一城五地提供有力的水利保障。

(二)严格工程建设管理。一是严格“四制”管理。落实项目法人制,明确法人和技术负责人,层层落实责任,做到职责明确,较好地履行项目法人职责;落实招投标制,对所有工程施工和监理进行公开招标,保证招投标的公平、公正和公开;落实建设监理制,对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理,确保工程质量;落实合同管理制,在确定施工企业后,及时签订施工合同,明确工程内容和双方的权力义务,督促施工单位高标准、高质量、快速度完成建设任务。二是严把工程质量。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意识,完善“业主负责、监理控制、政府监督、企业保证” 的质量管理体系,具体工作中严把“四关”:第一,严把质量关,严格执行工序质量“三检”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第二,严把材料关,对工程所需的各种物料,通过考察、检测均选用名牌厂家生产的优质产品,确保材料合格优质;第三,严把进度关,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加强工程控制进度,确保按节点要求完成工程任务;第四,严把验收关,严格执行国家验收规范和验收程序,确保各项工程都能按设计要求完成建设。三是狠抓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原则,进一步强化安全防范意识,落实工程建设安全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安全管理。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动员全体水利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

7 行动,把精力集中到中央、省、市、县的决策部署上来,迅速掀起水利工程建设的热潮。首先,加强组织领导,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建设的实际,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工作人员具体抓,层层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领导干部实行一岗双责,逐级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强化考核督导,局里成立考核办公室,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制定各项工作考核细则,加大督导检查力度,按季度、半年、全年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考评,促进工作开展;第三,坚持依法治水,进一步加强水利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提高治水管水能力和素质,严格执行水利法律法规,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加强部门联合执法,依法查处各类水事违法行为,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洪水影响评价等审批等制度,为水利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水事环境。

总之,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县领导要求,立足水利实际,进一步明确任务,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扎实开展工作,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建设生态费县做出积极的贡献。

推荐第10篇:水利工作汇报

秀山县水利工作汇报各位领导及同志们:我县水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市水利局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在市局各处室的大力支持下,全县水利水电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在这里,我代表秀山县水利局及全县水利系统职工向市局各位领导表示真诚的感谢。下面,我就全县水利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全县水利概况截止2003年底,全县水利系统有正式职工近400人,现有各类水利工程952处,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

(一)型水库9座,小

(二)型水库34座,山坪塘445口,引水堰渠341条,总长16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下一页

第11篇:伏山乡春季“三农”工作汇报

2012年伏山乡春季“三农”工作汇报

20112年是我乡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乡党委、政府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先争优”、“双学双提”活动为载体,以实施“茶叶名乡、石材富乡、油茶兴乡、集镇活乡、旅游强乡”五大战略为抓手,围绕发展主题,突出三农工作,坚持在“早”字下功夫,在“实”字上求突破,持续实干,攻坚破难,我乡农业与农村工作呈现出新成效、新气象。现将去冬今春农村工作进展情况作以简要汇报:

一、大胆突破,改革试验风生水起

(一)突出规模经营,做好土地流转。

1、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我乡高度重视县委乡政府的此项工作,组织强有力的人员,因地制宜,认真搞好调查摸底,科学编制规划,将高标准良田分解到村,落实到地块,全面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积极实施粮食高产创建整村整组制推进工作,计划2012年至2020年在枫香树村、杨桥村、鲍冲村、里罗城村等17个村建设17个高产百亩示范方,在徐堰村、杨桥村、枫香树村等3个村建设3个千亩示范方,确保流转一片,见效一片,争取将高标准良田打造成促进粮食增产、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抓手。

2、实施特色产

业基地建设工程。发挥我乡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林地流转,去冬今春,争取多方支持,融资 元,新建优质茶叶、油茶等千亩以上特色种植业基地3个。枫树村和石洞村的千亩油茶生态示范园建设以及石冲村的600亩无性系茶园示范基地建设目前规模都已成形,将来必能助农增收,带动致富一方。另外,我乡实施“石材富乡”战略,重点培育了石材产业,投资 万,创建了占地 亩大别山石材工业园,引进了鹤利达石材公司、德成石材公司等一批外商企业的入住。

3、实施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攻坚战,做大做强我乡茶叶、油茶等优势产业,通过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治理,搞好空间布局,促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力争2017年“126”工程(即人均2亩茶叶、2亩油茶,全乡达到6万亩茶叶、6万亩油茶)目标全面完成。

(二)突出合作规范,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实现数量扩张和社员增收相同步。截至目前,全乡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合作社达25家。双习羽毛专业合作社、佛山茶叶专业合作社、石冲茶叶专业合作社等一批老典型得到巩固和完善。茗阳茶叶合作社、峰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一批新兴合作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其中双习羽毛专业合作社、峰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因示范性、带动性强,在今年的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会议上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

(三)突出城乡一体,加快

新村建设步伐。建设农民新村,加快人口集聚。全力打造“大别山山货贸易市场”,坚持“统一规划、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的原则,在南冲集镇开工建设了农民新村一处,目前正在配套基础设施;利用“回归工程”、“金桥工程”,引导外出务工党员彭仁民为家乡建设捐资献策,在千金山饶湾组实施农民新村建设,一期工程30户,房屋180间,已基本完成,上半年农户能全部入住。

(四)突出金融创新,解决融资难题。

1、发挥“一事一议”杠杠作用。继续做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申报工作,解决资金的后顾之忧。今年全乡工程总投资160万元,投劳15000个工日,拟申请财政奖补107万元,已完成报申项目18个,涉及到全乡18个村,保证了村村有项目。

2、创办资金互助合作社。去年入冬以来,我乡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大力创办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1个,有效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问题。

二、真抓实干,农业生产如火如荼

(一)农田水利建设高效实施。去冬今春以来,我乡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尽显干事创业的激情。全乡共整修大塘15口,维修大堰、河堤10处,开挖引水渠4公里,整修水库2座,投入机械18台(套),完成土方9万方,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1800亩,恢复旱涝保收田面积2000亩。其中里罗城村利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40万元,整修大马湾河堤800米;伏山村流

转集体公山筹资40万元,新修引水渠4公里;枫香树村引导外出成功人士冯克刚投资2万元,新修东湾组大塘1口;千金山村引导外出成功人士彭仁明投资20万元,新修万方大塘5口。全乡上下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筹措各类资金500余万元,投入到农业基础设施中,提高了我乡农业抗旱防涝的能力,为今春抗旱保春耕提供了坚强后盾。

(二)粮油生产稳定发展。1.积极落实“籼改粳”种植面积。粳稻相对籼稻而言具有土地利用率高、抗害能力强、市场需求旺的特点,自“籼改粳”在全市推广以来,我乡高度重视这项重大科技项目,专程聘请县水稻技术专家深入实际进行调研,经多方论证,准备在开展试点,共落实种植面积亩,力争将这项富民工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2.不断强化小麦油菜丰产管理。全面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以杨桥、徐堰两个百亩小麦及油菜丰产方为试点,以点带面,在全乡范围内积极对小麦、油菜进行合理施肥,坚持油菜上早施、普施、重施抽苔肥,小麦上控制中期用肥、猛攻后期拔节孕穗肥,做好清沟排水、消灭渍害工作,打好普防普治攻坚战。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今年小麦、油菜长势良好,为夏熟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3.有序开展春耕备播。一年之计在于春。为切实加强全乡春耕备播工作,促进全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乡党委、政府早动员,早安排,早部署,一方面努力争取县农业局的大力支持,在乡政府举

行了一次以粮食生产和茶叶生产为主题的培训班,组织全体村干部、村民组长、群众代表、种粮大户人参与培训,通过专家教授现场授课讲解,使农民明确掌握科学种田的知识技能,真正明白机械化育插秧的好处,全面了解农机具购臵补贴的优惠政策,提高了全乡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积极做好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物资储备和调运,抓紧抓好全乡农机具的检查维护,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使我乡春耕备播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抢抓时机,林业生产热火朝天。

(一)扩大植树造林成果。春季是造林绿化的黄金季节和关键时期,当前,我乡紧紧抓住有利时机,按照“突出重点、打造亮点,集中实施,全面推进”的原则,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广泛发动机关干部、村民开展春季植树造林活动,在大木厂村、石冲村、七里山村等六个村开展四旁植树10000棵;在大木厂村部到菊花尖实施廊道绿化6公里;在龙泉村到千金山村补植补造5公里,另外全乡补植油茶30000棵。

(二)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为了确保工作万无一失,全乡上下刷写宣传标语 条,悬挂横幅 幅,成立“森林防火指挥部”,签定目标责任书,组织乡村专业防火队员70人,要求防火队员24小时开机,保持通讯畅通,随叫随到,24小时随时准备防火。

四、统筹兼顾,社会事业轰轰烈烈。

(一)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自县计划生育工作会暨春季服务活动动员会后,伏山乡党委、政府迅速行动,扎实工作,强力推进四项手术落实,截止3月15日县春季活动汇报会,我乡已落实上环180例,人流25例,结扎38例,较好的完成县下达的任务。

(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卓有成效。建立“伏山乡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控制指挥部”、“伏山乡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控制突击队”,召开春季防疫专题会议,与各村各单位签发目标责任书,对猪瘟病、口蹄疫、烂耳病防疫头,山羊口蹄疫防疫头,狂犬病防疫 只, 已完成全乡动物防疫任务的60%。

(三)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落实到位。为了确保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同志为成员的乡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领导小组,通过集中开展查处整改违法违规用地、违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等专项行动,对照土地卫片执法整改情况表的分类项目进行逐项核查、逐项完成。

当前,我乡的三农工作开展顺利,较好的完成了任务,但是还存在不足和困难,如现代农业的推进难度大、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农业基础设施还显薄弱;农民专业合作化程度不强、城镇化水平低下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双学双提”活动为契机,持续加大改革试验力度,突破发展难题,全力以赴的推进幸福伏山的创建。

第12篇:三农

恶劣的越南热带丛林地理环境使美军深深陷入了泥潭,而丛林战似乎成了越战的代名词。山高谷深.密林沟壑、火热潮湿、虫蛇出没。这样的作战环境使美军完全放不开手脚.虽然美军在武器装备上占据了很大优势。而且许多武器甚至是手榴弹在丛林作战时的战术都受到了影响,不得不针对环境创出许多新的方法,而这个代价是鲜血和生命。惨痛的教训使美军在越战后开始重新审视丛林战,并将其列入西点军校的训练项目。

在陆地边界上与中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 东:朝鲜(以鸭绿江和图门江为界河)

北:俄罗斯(以乌苏里江、黑龙江为界河,同时大兴凯湖是中俄两国的界湖)、蒙古(以贝尔湖为界湖)

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它与中国关于帕米尔高原的划界也已经结束,原来地图上是虚线的“未定国界”变为实线的“国界”了。)

西:阿富汗、巴基斯坦(通过巴基斯坦实际控制的1/3的克什米尔地区相接)

西南:印度(锡金为印度的一个邦,称为“锡金邦”,1975年印度派军队进入该国内,几年后宣布其并入印度。中国原来一直不予承认,这也是中印之间的一个敏感话题。今年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时将一张印度地图送给辛格总理,上面就将锡金划入印度了。)、尼泊尔、不丹

南:缅甸、老挝、越南(广西东兴北仑河为界河),同时与越南的关于北部湾划界问题也将解决,中国将撤出几个实际控制的小岛,同时将北部湾北部的海域划回中国。去年报纸上还炒作过,某些的标题吓人的很。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有6个国家: 东为韩国、日本(隔黄海与东海) 东南为菲律宾

南为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以上都是以南中国海相隔)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

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形象比喻为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产业化程度低。

解决三农问题实质: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这是一个关系十三亿人口大国的,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公开承认并拥有核武器国家是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英国,印度,巴基斯坦。不公开承认但确认拥有核武器国家:以色列。可能已拥有核武器国家:朝鲜。正积极发展但还未拥有核武器国家:伊朗。

第13篇:三农

温铁军:三农非不能也而不为也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1 更新时间:2006-4-23

——温铁军博士答记者问

今年以来,三农问题被提高到“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工作被强调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于是,社会各界便纷纷热炒“三农问题”。此刻应该提示的是有关背景:十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广泛讨论和相关政策研究。兹摘要如下:

1989-1991年出现了改革以来首次农民收入连续3年增长速度为负数的情况。农业部范小建副部长曾经骑自行车考察20多个县,他关于农民负担过重的政策建议得到当时农业部刘中一部长的重视,中央十四大之前的十三届八中全会上,也有很多老同志提出过关注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意见。

1993年农业部刘江部长组织大批干部下乡蹲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司杜鹰司长通过安徽调研写出了“一个农业大省面临的困境”,也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当年5月《经济日报》发表文章指出,解决农业问题“功夫在农外”。

此后,由于中国经济进入高涨和“过热”,这些同志所提出的问题被宏观环境的变化和城市改革加快掩盖了。

1994-1995年粮食产量在需求拉动和价格政策刺激下大幅度增加的时候,少数坚持搞农村基层调研的人提出“新一轮粮食过剩”的可能,1995年有“关于农业农村问题的不同意见分析”,以及对过度紧缩影响就业和内需的不同意见,1996年则有“粮食问题不是粮食的问题”等文章引起讨论。1996年秋季,以“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为标题的文章,发表在《战略与管理》上,明确分析了“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对三农问题的影响。„„

综上所述,所有这些从基层调研出发、比较实事求是的政策研究工作,都发生在1997年再次出现“卖粮难”之前,对那以后的问题,确曾提前予以警示。看来,不是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不到位,而是温家宝总理所强调的“科学决策”客观上没有条件实行;或云“非不能也,而不为也”。

一、“三农”问题是怎样被提出的?

社会上一般误认为“三农问题是近年来才被决策层采纳的”。但有“温三农”绰号的温铁军却不能苟同。他在2003年4月9日回答安徽《决策咨询》编辑部记者采访时,针对性地回顾了十多年来关于三农问题的提出和观点的形成过程。

记者:温铁军同志,从我能够搜集到的资料看,是您早在1996年就把“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作为两个制约三农问题的关键提出的。我们的问题是,您为什么把农民问题置于三农问题的首位,为什么说“中国并不是一个农业大国而是一个农民大国”?还提出“中国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农业经济科学”;要想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进行综合的改革,并且出路在三农之外,这如何理解? 温铁军:看来,你们是有备而来。但这几个问题在我1993年以来的文章中都作了很详细的说明,拿来读一下答案就出来了。为了不耽误读者的时间,也给你们一个“独家”,我想换个话题。

安徽不仅是大包干的发源地之一,其实,也是我们10年前讨论并且基本上形成三农问题的主要观点的地方。因此,尽管我历来不愿意参与北京学术界的争论,但却认为应该把三农问题提出的过程作为背景介绍给安徽的读者。

其实三农问题的有关讨论的源头是比较远的,并不是近来才提出。而且应该说是科学决策的产物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说远,可以从1985年农村政策部门提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讨论开通城乡的政策算起;因为从那以后,耕地的“双重功能”问题、“8亿人给2亿人搞饭吃”的问题等等,农村政策负责人早就都提出来了。其实,我们历来就强调城乡二元结构属于中国的“基本体制矛盾”,直到去年党的十六大把这个观点写入正式文件。所以,应该说经历了18年的反复了。

说近,可以从1991年后的关于农民负担的调研和政策讨论算起;从那以后,今天才引起人们关注的农村的税费改革、金融改革、机构改革和流通改革等,各种“农业外部”宏观环境的改革早已相继进入试验课题,至今也有十多年了。

说最近,也得从1996年“三农问题”这个概念的正式见诸报刊发表算起。那以后的问题,似乎更加复杂、日益严峻。因此,最少也有7个年头了吧。

1985年农村政策部门提出的开通城乡的建议没有条件实行。1988年价格改革失利、通货膨胀发生,1989年搞“关停并转”导致城市“三角债”、经济下滑,在这样的宏观变化影响下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开始连续3年下降,这在改革后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

当时,农业部范小建司长(现任副部长)骑自行车微服私访了20多个县,了解农民负担问题,并把调查结果上报给农业部,指出农民收入下降导致相对负担很重,已经影响到党和农民的政治关系。刘中一部长对他的调查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并且力排众议,决定以个人名义实事求是地向上汇报。这时期,还有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前后的很多讨论。可见,90年代初期就已经发现并涉及到了三农问题的相关内容,政府有关部门是清楚的,只是还未引起社会上足够的重视。

第二次关于三农问题的深入讨论是在1993年。政府换届之后,农业部的刘江部长组织人员到各地蹲点,当时农村实验区办公室主任杜鹰同志(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农村司长)带人在安徽蹲点,对财政、金融、税收、计划和工商等各部门做了大量调查,形成了题为“农业大省面临的困境”的调查报告。该报告那时就已经强调,农业农村问题涉及到包括财政、金融、税收、计划和工商等的宏观政策和外部环境,不应该再就农业谈农业。刘江同志也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993年年中,我作为调查组成员,根据安徽调查在《经济日报》上公开发表了题为“汝果欲支农,功夫在农外”的文章,认为农村问题主要受宏观政策影响,而不是简单的农业问题。

之后的1993到1996年期间,由于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经济进入高涨期,需求拉动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收入又有增长,农村困境相对缓解;同期的城市改革力度加大,反映农村问题的声音虽然小了,但讨论却在不断深化。 一方面当时主管经济工作的朱副总理曾经强调“三不”,即:土地不能动,粮价不能低,负担不能重;另一方面,从1993年开始,在温家宝和陈俊生等领导同志的指导下,现在人们重视的问题,如土地制度、税费与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和乡镇企业的股权交易,以及西部贫困地区和山区、牧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都已经列入政策试验课题。

尤其是在1995年2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江总书记提出四个方面的问题,指出三大差距在扩大,并警告这样下去“恐会酿成大祸”(后来此话不幸而言中),使政策界在认识上有所转变。例如,当时尽管没有宏观部门统一协调,但仍然形成国家11部委于1995年自动联合起来,开展农村小城镇改革发展试验的现象,并在江苏昆山召开了第一次“小城镇改革与发展经验交流会”。这在25年的改革决策中是前所未有的,表明决策研究领域的大多数同志对三农问题的认识还是比较一致的。

此外,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数千万农民工进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问题也提出来了。随之,国务院发展中心、中国社科院、农业部农研中心等8个单位的专家联合研究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这就涉及城乡二元结构如何突破、城镇化如何发展等课题。具体政策实验也相继开展。可以说,从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问题不断演化,有关部门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也有好的研究思路和具体做法。

在1995年秋粮上市之前,我们对中部粮食主产区进行调查。认为用价格政策过度刺激粮食生产,会导致1995-1996粮食年度出现过剩。在一次全国政协召开的座谈会上,我把粮食可能出现过剩的问题提了出来。与我同感的还有前国家体改委农村司的李铁,不过,那时我们确实是“少数”,尽管也汇报了,可那些跟从主流的人却没反应,我就写了“粮食问题不是粮食的问题”,大胆分析“丰收的代价”,从粮食周期这个农民都懂的常识谈起,分析粮食问题与财政、金融、外贸等宏观政策的相关。这与1993年写“功夫在农外”的思路是一致的。

由于1996年粮价继续提高、继续刺激粮食高产,因此,当年粮食产量提前4年实现了2000年的粮食产量目标。从当时来看,以粮食为主的农业确实挺上去了,以粮为纲的感觉似乎又有了。但其结果是什么呢?由于人口并没有随着粮食产量而增长上去,也就是说,消费并未增长上去。简单说就是:有了2000年的粮食产量,而没有2000年的人口,必然出现过剩。正是基于此,“粮食问题不是粮食的问题”一文才被许多报刊转载,大家开始觉得这种提法有意思了。学术界也有类似的研究,例如北京大学宋国清教授关于粮价被动地受物价指数影响的量化研究,针对性地对当时主流认定粮价带动物价的观点提出反诘。

1997年后粮食果然积压,重现了1984年粮食大规模增产后出现的卖粮难问题。因此,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又连续下降,农业农村的矛盾又开始凸现出来,继而引起了那种“王顾左右而言他”式的讨论。我又写了有一定针对性的“关于农业农村问题的不同意见分析”先内部征求意见,到1996年秋季,我在《战略与管理》上公开发表了“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综合以往政策试验的研究成果,提出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认为只有宏观政策对应解决,或缓解这两个基本矛盾,三农问题才能得到合理地解决。

至此,三农问题作为一个概念正式见诸报刊。需要再次强调一下,三农问题的提出过程由来已久,大多数人的意见是一致的,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从1985年“开通城乡”的提出;到1991年范小建的调查、刘中一部长对调查报告的肯定,和十三届八中全会前后的讨论;再到1993年杜鹰同志主持在农业大省安徽的调查被刘江部长肯定;最后是1996年以后关于粮食政策的不同意见„„;总之,大凡了解农村基层的政策研究人员从来都坚持认为,农村问题主要是宏观方面的问题。

二、“三农”问题是怎样被研究的?

记者:这期间,决策层对解决三农问题搞过一些试点吗?

温铁军:在1993-1994年期间,直接受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指导的农村实验区办公室提出了第二批试验课题,其中就有在安徽太和等地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那时就认为,税费改革是深化农村第二步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但之所以这样强调,是因为当时是把税费改革与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结合在一起。

这与后来搞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的最大的不同在于:1993年税改与粮改相结合的办法本来就是基层创造的,很有“中国特色”:在免除农民税费的同时,一亩地缴一百斤粮。全国当时2亿亩耕地,那么国家会得到至少2000亿斤的粮食储备,足够平抑市场,不用担心粮食安全问题。而且,这2000亿粮食是按公粮方式收的,没有成本。正常情况下,政府手中只要掌握1500亿斤粮食就够了。当时全国有5个省份分别布置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有的地方农民缴100斤粮食不够,提高到120斤,复种指数高的“吨粮田”也不超过150斤。由于基本上防止了跑冒滴漏,把这些粮食折算成现金,农民负担最多也就70多元。

其实,坚持农村调查的人当时不光是提出问题、进行调查,而且还通过实验进行具体政策操作。除了上述涉及中长期发展的政策试验课题外,1993年还在河南搞了商、粮、供、贸、物五大流通系统全面改革的流通体制改革实验。也就是说,无论是发现问题还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都早已不在单纯农业领域中了。

客观上看,1995年我们为什么说“粮食问题不是粮食的问题”,1996年又写了“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其实主要就是根据上述的实验课题,根据基层的经验,从客观实际入手,逐步创造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因此,1993年以来的那些成果,都是根据基层经验和科学试验提出的,相关的政策思路也是清晰的。

综上所述,如果要按照温总理强调的,改变那些不适合或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或者上层建筑,既不能照搬某种理论,也不能就粮食谈粮食,就农业谈农业。需要认真反思,不惟书、不惟上,重新端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路线。

三、由决策层的重视到全社会的关注

记者:决策层和全社会是如何重视和看待三农问题的?

温铁军:中央对这个问题在政策层面上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地深化。比如,1998年江泽民同志到苏南视察,指出乡镇企业是农村发展的大战略,同一年又指出城镇化是个大战略。温家宝同志对我们在政策科学中的试验和国家各有关部委在这方面的研究也予以肯定,决策的科学性逐渐在中央层面上反映出来。1998年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正式形成了一个政治局讨论通过的跨世纪的农村工作指导性文件。之所以说这个文件的意义非常重大,是因为它把家庭承包、乡镇企业、城镇化都作为农村发展的大战略肯定下来。尤为重要的是,十五届三中全会的文件,开宗明义地指出,农村改革是党领导下的农民群众的伟大创造。这个提法之所以很重要,就在于重新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

接着,1999年前后,中央的农村政策讨论中就不再单纯强调以往的农业结构调整。取而代之的是所谓农村经济的重大战略结构调整,这是十五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在决策思路上的一个重大提法,它与以往在决策领域中做的研究和实验还是相关的。可见,中央对三农问题认识的程度是相当高的。

在中央科学决策的鼓舞下,1999年夏季,我根据那几年的课题研究和在中国农大做的博士论文摘要,改写成“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这篇文章后来发表在1999年12月份的《读书》杂志上,不仅把现在的三农问题,也把100多年来历史上的三农问题做了分析。到2000年,我又进一步把课题报告扩充为一本书,正题是《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副题还是“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没想到的是,课题和文章都分别得了奖。这也许表明了学术界的认可。到这时,三农问题在理论上的梳理大体上也清楚了。

2000年初,湖北李昌平给朱总理写了一封信,把三农问题形象概括为三句话:“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三农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同期,1999年上海学者曹锦清到河南农村基层考察以后写出《黄河边上的中国》;李昌平又把他的信引发的一系列的事情,写成《我向总理说实话》,于2001年出版,进一步引起社会广泛反应。他们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宣传推动作用。

到这时,政策理论成果有了,社会反响也有了,那么,到2001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就正式变成一个不仅为决策层理论界关注、而且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四、“三农”问题在政策思路上的变化

记者:从你的介绍可知,党和政府历来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那么,决策层如何破解三农难题?

温铁军:城乡二元结构的概念第一次写进十六大的文件中,这是从1995年2月江泽民同志对三大矛盾予以明晰以来的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变化,这表明我们党已经把城乡差别当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阻碍。说明新的领导集体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中国进入21世纪后所面临的主要矛盾。这是对90年代以来三农问题清醒认识的结晶,是与时俱进的直接表现。

十六大之后,离2020年要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我们剩下的时间不多了,而重点难点都在农村。今年1月7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这些问题的表述非常之客观,非常之现实,反映出“实事求是”这一党的优良传统在十六大和今年的农村工作会议上都有明确的体现。三农问题在党的领导同志交接班的时候得到特殊强调,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日程中提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今年1月7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一个最重要的提法:“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中”。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目标结合在一起,把三农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接着今年3月份召开的两会,又把三农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对我们从事农村研究的人来说是非常欣慰和深受鼓舞的。

因为有了这样的高度重视,最近一两年,所有关于三农问题的讨论都在广泛地展开,比如农村教育问题、医疗问题、税费改革与基层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以及农村土地问题、农民权益问题、村民自治问题等等。尤其是胡锦涛同志在平山县西柏坡讲的“两个务必”,这对我们关于三农问题严重性的讨论具有高度的指导意义。如果我们好大喜功,文过饰非,不能坚持“两个务必”,就无法讨论今天严峻而复杂的三农问题。

记者:那么,有哪些迹象表明三农问题正在从政策层面上加以解决?

温铁军:我们应该看到,这两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三农问题上都有很明确的政策思路。具体表现在“十五”计划提出“以人为本”,提出每年转移农民工进城的具体目标,并强调了城镇化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可以说从“十五”计划以来,中央高层的政策思路是越来越清楚。再比如,尽管通过农村税费改革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试点遇到很多困难,去年仍然下发了“两办”文件强调农民负担“一票否决”,农民负担是“高压线”,谁碰就摘谁的乌纱帽。接着,今年国办一号文件出台了打破一切限制农民工进城的政策。要促进农民能够通过非农就业增加收入,就要破除一切限制和障碍,使进城的农民工得到公正的待遇。给农民工以国民待遇的问题正在通过打工的政策得到体现。为此,各地也都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前所未有的“干货”是,今年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了财政新增的科教文卫开支,要向农村基层倾斜。另外,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又特别强调了发展县域经济,发展乡镇企业和城镇化。

最近,温总理又提出了农村金融改革的问题。信用社正朝着农村合作银行改制,农村金融的其他形式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在温总理的高度关注下,国土资源部正在总结允许农村集体土地直接进入一级市场的各项实验经验。进入一级市场的方式是,公益性的建设允许农村集体土地入股;工商企业用地允许农村集体土地租赁。这就是说,把土地的增值收益留给农村和农民。并且中央正在出台文件,严格限制征占范围,只有纯粹公益性用地由政府出面征用,其他一律走市场。此外,在计划投资上,开始强调和农村、农民直接相关的一些领域要增加投资。比如说,适合农村发展的道路建设、水利建设,以及其他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六小工程”,将成为今后的农村投资重点。财政正在增加向农村转移支付的力度。总之,党和政府不仅在认识上、而且在政策思路上都开始向农村和农民倾斜。

综上所述,中央对三农问题的政策思路越来越清晰,这将有利于三农问题的缓解和解决。

记者:但是我们在基层还可以随处看到乡镇企业频频倒闭、农民土地被征占„„

温铁军:问题当然很多,但是我们应该清楚,这些也是新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遗留问题。改革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温家宝总理不仅特别重视科学决策,而且强调分区决策,他说,我们国家这么大,各地的生产力水平差别很明显,各地的经济结构有很大不同,恐怕不能一刀切。党和政府不仅已经下了决心,而且会更加实事求是,那我们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呢?

温家宝同志强调的农村“生产力”,我觉得应该是特指那2亿3千万小农户,其中40%是纯农户,37%是以农业为主的兼业农户,也就是说,我国77%的农户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这就是无法与照搬的上层建筑相适应的现实生产力,这就是我们考虑一切事情的基础和前提。

第14篇:水利重点工作汇报

洛川县水务局

水利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县饮水安全和果畜产业办水利,全面抓好了各项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近年来实施的水利重点工程

㈠吴家河水库除险加固项目

200

6、2007年我们组织人员完成了吴家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勘测、设计及上报工作。2008年4月省水利厅以陕水计发

[2008]126号文件批准了水库除险加固初设报告。2008年6月省水利厅以陕水建发[2008]69号文对施工招标实施方案进行了批复。2008年8月确定了施工单位。

工程于2008年9月1日开工,2009年5月30日完成主体工程并蓄水,8月15日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完成投资462万元。今年7月份完成工程竣工验收,交由吴家河供水站进行管理。 ㈡农村饮水安全项目

我县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自2005年启动,其中2005年主要完成了饮水不安全人口的调查核定,2006年完成工程的勘测、设计 - 1 -

工作,工程于2007年开始实施,2009年基本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在工程实施中,根据我县实际,确定了“水源建设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雨水利用为补充”;工程布局以“集中供水为主,分散工程为辅,散户工程为补充”;供水管理以“专业化为主,其它形式为辅”;水质监测以“行业为主,其它方式为辅”的建设思路。制定了“两年攻坚,一年扫尾,三年建成”的时间表,共规划建设“七大五小四十五个单村”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即建设吴家河、京兆、老庙、杨舒、秦关土基、石头百益、两水河7处大型集中供水工程和菩堤乡等5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及45处单村分散工程。

在工程建设中,我们严把工程建设“规划关、招投标关、质量建设关、资金管理使用关、验收使用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通过3年来的建设,全县共建成57处供水工程,完成投资7500万元,解决了全县10.46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受益人口达到14万人,顺利通过了市级总体验收和省级总体评估验收,使我县农村供水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㈢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

我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工作从2008年开始启动,计划用5年的时间,实施基本口粮田56245亩。项目从2009年开始实施,到目前为止,共布设59个施工点,已完成40个点。共实施基本口粮田7054.1亩,其中新建基本口粮田2589.8亩,

改造提高1136.5亩,培肥地力2589.8亩,田间配套738亩。完成投资900万元,其中群众配套400万元。

二、今后计划实施重点工程项目

㈠安生沟水库除险加固项目

安生沟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于2009年启动,2009年主要完成了大坝安全鉴定工作。今年,我们按照省市要求,及时委托渭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完成了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于6月10日通过市水利局审查,目前已通过省发改委、财政厅、水利厅的联合审查,现已上报水利部审查批复,待项目批复后组织实施。

㈡节水灌溉项目

今年,我们按照去年10月份水利部陈雷部长视察我县水利工作要求,加快了我县苹果节水灌溉建设工作力度,多方争取,将我县列入国家节水灌溉示范县,目前已确定了今年实施的拓家河灌区底楼(二抽)灌溉系统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和黄龙山节水灌溉项目区,待项目资金下达后便可组织实施。

㈢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

按照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的统一规划,继续抓好项目的年度实施工作,到2012年全部完成建设任务,累计实施基本口粮田56245亩,其中新建基本口粮田18000亩,改造提高35179亩,培肥地力1665亩,田间配套1400亩,累计完成投资3000万元。

㈣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

国家启动实施坡耕地治理项目,我县被列入首批省内四个县之一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工程规划实施坡改梯12572亩,配套建设涝池11座,田间道路20公里,植物护埂57.97公里。完成投资

1257万元。目前项目实施方案已审批通过。二0一0年九月一日

第15篇:县水利工作汇报

县水利工作汇报

近年来,XX县的水利工作以服务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以防汛、节水和农村饮水安全为重点,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利支撑。“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8905万元(其中争取上级无偿资金5985万元),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10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7.9万亩,解决了98个行政村15.9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下面,我就XX县水利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水利局的基本情况

水利局成立于1956年,内设办公室、工程股、农水股,水政水资源股(节水办公室)4个职能股室及安全饮水、水利普查2个临时办公室,下设水政监察大队、抗旱防汛服务队。全系统共有干部、职工109人,其中局机关在职36人,离退休25人,水政监察大队45人,抗旱防汛服务队3人。我局主要职责:

(一)负责保障全县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拟定全县水利工作的有关政策、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

(二)负责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的统筹兼顾和保障;

(三)负责水资源保护工作;

(四)负责防治水旱灾害,承担县防汛指挥部日常工作;

(五)负责全县水利设施、水域及其岸线的管理和保护,指导河道的治理和开发;

(六)负责防治水土流失;

(七)指导农村水利工作;

(八)组织实施全县水政监察和水行政执法,协调并处理全县水事纠纷;

(九)拟定全县水利行业的经济调节措施;

(十)编制全县大、中型及跨乡(镇)的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

(十一)负责全县引黄灌溉工作;

(十二)拟定全县节约用水政策,编制全县节约用水规划,制定有关标准,组织、管理和监督节约用水工作;

(十三)主管全县水利科技、教育工作。

二、2011年的工作开展情况

2011年,我局争取到上级无偿资金740万元。其中:中央特大抗旱经费两批共200万元;市级特大抗旱经费5万元;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11年中央预算内第一批投资515万元,2010年中央特大抗旱经费20万元。新增、改善有效灌溉面积0.32万亩,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解决1.6万农村居民和农村学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通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县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条件持续改善,促进了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1、全力应对特大旱情

2011年初,我县遭受特大干旱,为保证夏粮丰产丰收,我局迅速成立抗旱保丰收督导服务组,全力投入抗旱保丰收工作。年初,我局争取中央特大抗旱物资采购经资金200万元,按照政府采购的要求,委托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招标,购置了300型打井设备3套,200型打井设备2台,洗井设备1套,喷灌设备2套,汽油机升降照明灯1台,帐篷1合及汽油机软管206米,输水软管20000米,为我县抗旱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物资基础。

2、积极做好各项防汛工作 在县委、县政府和市防汛指挥部的正确领导和严密部署下,防汛工作坚持“安全第

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立足防大汛、抢大险,做到了五个到位:

(一)是思想到位。各乡镇相继成立防汛指挥部,牢固树立“防汛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以“戒慎恐惧,如履薄冰”的态度做好各项防汛准备。

(二)是责任落实到位。汛前,对全县防汛方案、预案进行编制,同时分别召开了全县防汛工作会和“卫共”流域防汛工作会,明确防汛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主汛期前,我局联合县政府督查科对全县各乡镇在组织、人员、工程、值班等方面的防汛准备工作进行摸底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分别登记,并明确整改责任,确保整改到位。

(三)是物资到位。按照上级要求和我县防汛工作实际,采取专业储备和社会储备相结合的办法,足额储备编织袋7万条,麻袋2万条,铅丝5吨,电缆5000米,篷布30合,白炽灯泡、手电筒各1000只,汽油、柴油60吨,工程机械26辆,救生衣100件

(四)是信息传递到位。我局从5月15日开始防汛值班,保证做到汛期24小时不间断值班,确保雨情、汛情等信息的及时上传下达。及时利用网络信息将汛情、雨量传送给每位防指成员,使防指领导及成员及时做好防汛准备,落实好各项防汛工作。

(五)是工程措施到位。完成一支排险工段治理工程,复堤土方4625方,浆砌石260方;完成大泉排七里营镇段清杂除障工程,共治理河道长度1500米,清淤0.91万方;做好石门和宝泉水库泄洪防范工作。泄洪前我局迅速集结防汛抢险队伍,落实防汛物资,组织合河乡防汛指挥部疏通“共渠”战备大桥和老胡韦线大桥阻水障碍,并实行24小时不间断沿河巡查和固守,确保了“共渠”堤防安全。

3、做好农田节水规划,提高农业灌溉保证程度

我县地理位置特殊,水资源匮乏,因此节约用水,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我县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2011年,我们围绕节水型社会建设,继续把农业节水工作作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点,整合各项资金,采用低压管道和衬砌渠道输水新增和发展节水灌溉面积。全年新打配机电井346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200亩,新增和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工程主要集中在古固寨、七里营镇等。

4、按照上级要求,水利普查工作有序开展

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是国家基础水信息的基准性调查工作,普查的范围和对象是境内的所有河流、水利工程、水利机构以及重点经济社会取水和用水户,主要内容是河流基本情况普查、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经济社会用水调查、河流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行业能力建设情况普查,以及灌区和地下水取水两个专项普查。 2011年初,我县召开了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动员会,迅速成立了XX县水利普查办公室,购置电脑、文件柜、办公桌、gps定位仪等必须的办公用品,并对全县400多名水利普查员进行了培训,完成水利普查各项台帐建立及水利普查的清查登记工作,进入省级审核整改阶段。

5、加强水政建设,加大水事案件查处力度

一是利用第十六届“世界水日”和第二十一届“中国水周”,大力宣传《水法》、《防洪法》、《河南省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征收管理办法》、《河南省节约用水管理条理》等水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的水法律意识和水患意识;二是对工业企业排污口设置进行排查登记,办证24个,新办理取水许可证77个,安装计量设施98个企业共174块,为提高用水效率、限制水体排污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三是按照省水利厅省公安厅要求,联合开展保护水资源专项整治活动。完成南水北调工程基金和水资源费征收868万元。

6、饮水安全工程

2011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涉及七里营镇沟王、小张庄、南魏庄、马庄、府庄、夏庄、曹庄,翟坡镇的牛任旺等8个村,解决16055人农村居民和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计划新建七里营镇集中供水厂(一期)1处,牛任旺管网延伸工程1处。项目总投资575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345万元,省财政专项资金115万元,市财政专项资金55万元,群众自筹60万元。

7、引黄调蓄工程建设

为解决我县水资源供需矛盾,涵养地下水源,我局规划了朗公庙镇小河农场、七里营镇龙泉村、人民胜利渠景观治理、合河乡、新乡经济开发区大兴村、XX县水厂等六处引黄调蓄工程,用于解决工业用水、农业灌溉及补充地下水源等,六处引黄调蓄工程全部纳入省水利厅建设项目大盘。目前新乡经济开发区大兴村调蓄工程现已竣工。

三、2012年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搞好防汛除涝,确保全县安全度汛。

二是进一步搞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计划投资750万元解决1.5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三是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作好南水北调工程基金的征收工作。四是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共渠XX县段清淤工作。 五是全力搞好现代灌区和小农水配套续建工程建设任务。 六是积极向上级争取抗旱经费及小农水配套资金。 七是完成一到两个引黄调蓄工程项目的前期科研工程建设。

八是协助市南水北调办公室完成“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新乡段供水配套工程”。

九是做好“XX县小型农田水利普通重点县”项目的争取工作。十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基层水利服务组织建设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两工”取消,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工程实施难以有效组织,导致排水河道淤塞,灌溉设施老化失修,损毁严重。二是工业污废水引发河道淤积加快、清淤困难的问题较为突出。 三是引黄灌溉面积大幅衰减,大量开采地下水的严重后果已经显现,同时,末级渠系配套严重不足,群众灌溉成本逐渐增加。

五、建议

一是,建立县级水利建设基金,部分弥补“两工”取消后的资金缺口,为水利建设提供部分资金支持,同时,也为争取国家和省市投资打好基础;

二是,针对水利和各项社会事业交叉范畴越来越多,建议建立一个包括水利、林业、环保、公路、建设、土地等多部门在内的联席会议体制,统筹解决工程实施、河网绿化、污废水排放、工程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三是,建议采取可行办法,对引黄灌溉实行直接补贴,进一步提高引黄灌溉积极性,既扩大灌溉面积,又补充XX县严重短缺的地下水资源。

第16篇:水利兴修工作汇报

水利兴修工作汇报

水利兴修工作汇报

水利兴修工作汇报

一、总体安排及进展情况

今年我县计划完成土石方450万方,其中重点工程土方270万方,占总工程量的60%。具体工程安排为:堤防加固及达标工程公里,土方71万方,重点实施杨柳圩羊尾巴段、铜闸联圩十八丈和姜王山河段、麻湖圩运粮河段、半湖圩唐庄大闸改造等工程;蓄水工程128处,土方114 万方,重点完成1座中型水库、17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长山水库南北干渠和清溪灌区的渠系整治;农田整治工程,治理面积万亩,土方85万方。

根据上述计划,我们相继召开了县指挥部及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相关会议,做到早部署,早宣传,早发动。特别是以贯彻11月20日全市水利兴修现场会精神为契机,召开了全县水利兴修现场会,抓进度、找问题、促平衡,县委、县政府主要和分管负责人多次深入水利工程建设现场,开展检查,抓好督查,确保水利兴修工作扎实开展。截止12月15日,全县开工水利建设235处,已完工178处,累计完成土石方302万方,占市下达任务的75%。

二、主要工作 抓行政推动。一是强化领导。把水利兴修作为冬春季节的重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分工联系乡镇的县几大班子负责人协助抓,并从县直机关抽调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熟悉水利情况的科局级干部分工到各乡镇,将乡镇干部安排到村,集中时间驻点指导,帮助制订和完善水利建设工程计划,抓好工

程施工,建立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县水务部门成立水利建设技术组,分赴各乡镇做好技术服务工作。二是严格奖惩。继续在全县范围开展水利兴修竞赛活动,由县财政实行以奖代补,奖励水利兴修工作先进乡镇和行政村,以及投资万元以上的单项水利工程。三是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对水利兴修开展集中宣传报道,弘扬各地水利建设中的先进典型,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水利兴修的热情,努力营造全县水利兴修的浓厚氛围。

抓资金筹集。一是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按照《安徽省村内兴办集体公益事业筹资筹劳条例》的规定,严格把握政策界限,按章办事,在选好工程项目的前提下,通过“一事一议”方式,广泛开展筹资筹劳活动。如昭关乡在滁河联圩大宣、西圩、东圩等3个圩区村和其他部分受益村开展“一圩一议”,分两年实施滁河联圩堤防除险加固工程,土方量达30万方;环峰镇方桥、六联、卞庄

等3个村开展“一河一议”,筹集资金46万元,实施麻湖圩运粮河堤防加固工程;陶厂镇推行“一站一议”建设十联圩大坝站,在组织受益区群众筹资的基础上,争取多方支持,投资150万元,新建一座装机3台套容量 300千瓦的排涝站,保障了万亩大圩的度汛安全,解决了圩区群众的心腹之患。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按照“先干事、后给钱,多干事、多给钱”的原则,推行水利建设资金配套和以奖代补政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县里在实施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按照县乡投入资金1:1配套的办法,开展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由县水务部门制定工程设计标准,明确乡镇政府作为工程建设主体,组织单位施工,并发动受益群众完成土方工程。此举有效地调动了乡镇和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促进了小水库除险加固计划实施。今年以来,全县共完成13座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三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投入。精心编制和申报了一批水利项目,并结合农业综

合开发项目的实施,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今年,全县通过争取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近万元用于水利兴修,其中投资1200万元新建了滁河联圩柴湾站、张渡站,投资326万元整治农田9000多亩。四是启动民间资金投入。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注重引入市场机制,通过租赁、承包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明确小型水利工程的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推进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我县由个人投资建设的水利工程达10多处,投入资金50多万元。

抓工程质量。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观念,将质量意识贯穿到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从设计、施工、验收三个环节严把质量关,不搞不求质量的高速度、虚进度。对一些筹资筹劳建设的水利工程,在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优化工程设计,努力建设水利“精品工程”,确保干一处,成一处,发挥一处效益。

抓资金管理。对水利项目资金,专户存放,按规定使用。每项水利项目资金拨付,必须经县水务部门审核把关,切实保障资金有效使用。对组织群众开展“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实行“阳光”操作,严格程序,规范使用,并将所筹集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张榜公布,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三、下一步打算

尽管我县水利兴修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市政府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全面完成水利兴修任务。

一是加快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按照今年全县水利兴修的总体计划,突出重点工程,细化工程任务,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倒排工期,合理调度,上足机械,确保重点工程建设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二是开展好水利兴修突击月活动。认真抓好12月份全县水利兴修突击月活动,集中人员力量,突击会战,力争春节前基本完成今冬明春水利兴修任务。

三是抓好水利工程质量。抽调水利技术人员进驻乡镇,加强对工程的技术指导和监督,强化质量管理,保障工程达到质量要求。健全工程竣工验收制度,切实把好工程质量关。

第17篇:乡镇水利工作汇报

XX镇,辖11个村民委、258个村民组,现有人口32000余人,耕地xx万亩,其中水田:xx亩本镇现有小型水库10座,大塘坝350余口。

按照县委县政府:“把水留住,把水连通,把水用活”的工作安排和部署,XX镇紧紧围绕这一思路,把水利兴修工作提升到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真

正落实了市县“百亿粮食,水利先修”行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创新机制、突出重点、科学发展、行动迅速。

自9月20日就先前启动冬修工作,南小郑门口大圹率先开工,动用机械四台车于10月20日前提前完工。自此先后开工25处工程。投入机械120台套,截至11日前,已完成土方:30万方。

一、具体任务:市重点,50处,11.5万方,县重点3处:7.3万方,河沟整治3处:3.5万方。水库除险加固一处,2.5万方。面上工程17处,土方5.1万。总计土方98.9万方。

二、具体做法

1、突出全局意识:镇党委政府根据市县党委要求集合实际,制定处严格的时间要求;所有市县工程11月10日前必须全部开工,把11月份作为水利兴修突击月,月底完成土方任务。市县重点工全部完成,12月上旬完成扫尾,整改提高,12月中下旬迎接检查验收。

2、突出质量要求:镇党委政府对我镇的水利兴修工作,制定了严格的质量要求,定期、不定期的对各项工程能高质量进行检查,同时规定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不支付工程款,不享受政策补贴,力争把我镇水利兴修工程做成样板工程。

3、突出机制创新:总结了历年用水暴漏出来的矛盾和问题,结合治水经验、创先优惠政策,积极倡导民办民营办水利。对灌水、流水机制进行了创先。针对村名组当家圹坝,鼓励群众大力发展圹口经济,经镇统一规划,圹容达到3万方以上的当家圹坝,按镇水利兴修计划开工完成并检验合格后,镇财政按实际施工地方量,补贴百分之五十工程款,将圹口对外公开,承包费用于推圹费用,做到圹有钱推,水有人管,激发群众自力更生干水利的热情。目前镇所规划的当家圹坝正轰轰烈烈的开展,争先恐后地掀起全镇水利兴修的热潮。

4、突出重点工程:按照县农办安排,镇党委政府针对我镇重点任务重点抓。早筹划、快行动、严要求,11月11日将本镇小型水库、丁梁水库开始除险加固,计划一个月能完成工程主体,为争取项目工程奠定基础。

以上是我镇今冬明春水利工作简要汇报,比兄弟乡镇及市县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争取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力争今冬水利工作能上新台阶。

第18篇:水利普查工作汇报

资丘镇水利普查工作情况汇报

为了全面了解水利发展状况,提高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0】4号)精神和省、市、县相关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先将本阶段水利普查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领导重视,分工明确,制定计划。我们充分争取了分管领导和其他相关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从人员、经费、物资等各方面支持为水利普查工作做好后勤保障和准备工作。以分管领导牵头,抽调专班人员组成工作小组,进行细致分工,明确工作任务,并制定工作计划,为搞好水利普查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按照不同类别,不同对象,不同时间的工作任务也进行了任务部署和计划安排,以便做到有条不紊。

二、学习文件,搞好宣传,认真培训。我们认真、积极地组织乡镇普查人员和村级普查员对各级水利普查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进行了认真学习,充分提高对了水利普查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集中镇村相关人员进行了相关的技能培训。同时我们还按照县普查办的要求制作了标语。利用会议对群众进行广泛宣传,让老百姓了解水利普查工作的重要性。

三、认真普查,细心记录,谨慎填表。水利普查工作必须做到全面清查和数据精确,我们在开展工作以来,一直认真按照相关文件要求,积极进行实地调查,严格普查各项任务并详细做好记录,对每一

份表格认真审查谨慎填写,争取不出纰漏,发现错误及时修改并上报。

四、前期工作总结和未来工作安排。目前我们已经按照县普查办工作计划的要求完成了

3、4月份的普查任务,工作情况得到了县普查办领导的肯定。总共统计了12个村的28个50亩以上灌区和11个50亩以下灌区,确定了8个重点调查灌区和8个重点调查企业实地调查,并建立了相关工作表和台帐表;39个灌区47条水渠和55条排水沟(排洪渠),两个灌溉河湖取水口,以及西阳坡村抗旱窖池42口共计978.2m³(受益面积186亩,受益人口157人)也登记在册;19个规模以下农村集中供水(受益人口达12741人),1个规模以上集镇供水(受益人口达15000人),黄柏山村集雨窖池112口共计2240m³(受益人口达470人),并对水源地流量、坐标进行了登记;1个水利文化遗迹和4个涉水石碑文物,并详细记录了坐标和进行了实地拍照;对14个行业能力单位的15个水电站进行了详细统计,并对地下水、河湖开发、堤防工程等没有的项目也进行了零上报。尽管本阶段按要求做了一些工作,但我们的工作还有一些不足,由于本镇地域广、交通不便、工作量大,一些单位缺乏基础资料,并且联系非常不便资料难以获取,相应硬件不足,工作难免有疏漏,不能完全做到精确无误,但我们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多做工作,多向兄弟单位学习,努力改善我们的技术手段,做到灵活应用,争取将下一阶段的水利普查工作做得更好!

***镇水利普查办公室2011-05-10

第19篇:水利工作汇报材料

**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领导来我镇指导工作。下面,我就我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作个汇报,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湖南省长沙县北部,为长沙、平江、汨罗三县之交,距省会长沙30公里,是杨**烈士的故乡,也是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百个红色旅游基地之一。全镇总面积6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396亩,林地面积41860亩,水面面积4194亩,其他面积11865亩。辖6个自然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1371人。

二、水利设施建设基本情况

我镇以农业生产为主,开慧河及其小支流分布全镇,构成汨水支流竹河的源头,全镇小型河道长169千米。域内有小型水库飘峰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4座,山塘2700口,小型闸坝222处,小型机埠74处587千瓦,总水量849万方,属全县水资源较贫的乡镇之一。

根据两型社会的发展内涵和需要,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今年先后进行了飘峰水库提饮水工程、集镇段河道整治、开慧河道整治、板仓供水工程、山塘清淤工程、金湘园水利设施等工程建设。

三、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

(一)水资源可利用用量不足

由于自然环境的原因,我镇没有主干道河流,且没有大型水利工程,水资源非常匮乏。

(二)水质现状差

由于我镇是北部乡镇,农民主要是依靠传统的产业来生活,种植农产品和养殖家禽。种植农产品的过程中农民使用大量化肥、农药,其残留降解率低,导致水质每况越下;同时,每户基本上都有养殖畜禽,大量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源中,加重了水质污染。

(三)水资源规划落后

由于缺乏对水资源的充分认识,没有对水资源进行全局规划,在农、林、牧、副各业用地上没有统筹安排,在布置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林草措施与工程措施上没有做到互相协调,互相配合。

(四)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目前,我镇总体节水意识比较淡薄,水资源利用率较低。农业灌溉主要是采取大水漫灌等传统方式。我镇农村居民大多数分散居住,这给我镇集中供水和污水集中处理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大大降低了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效率。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及请求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对我镇

板仓小镇的建设和宣传具有非常较大的促进作用。下一步,我镇将着力在增加水源、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小流域治理等方面下功夫。

(一)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快水土生态建设步伐河流是水资源的载体,是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我镇有开慧河,长11公里;飘峰缪家洞河,长5公里;枫林大华河,长3.5公里;葛家竹山河,长2.5公里;板仓河,长3公里;山田河,长4.5公里;毛家河,长7公里;清泰河,长6公里。以上共计8条河,总计长度为42.5公里。为探求将防洪保安、修复水生态、营造水景观有机结合,我镇计划以小流域为单元,在遵循因地制宜和生态自然的原则上,通过修筑梯级滚水堤坝、清淤及绿化等措施,恢复水体水质,改善生态环境,打造“一镇一品,一河一品”的景观特色。

(二)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我镇有茶叶基地约8000亩,蔬菜基地近8000亩,及金山粮油、金湘园的优质稻基地约有10000亩。这些基地用水量都比较大,因此我镇计划推广农业节水技术,鼓励农民和企业采用节水新技术,降低单位农业生产收益的用水量,可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形式,以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带动农民增收。

(三)多管齐下保水质,加大土壤蓄水量

我镇是长沙县北部乡镇,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为了保

护好生态环境,打好生态牌,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行植树造林来确保水土质量,增加植被土壤蓄水能力,抑制水土流失。并实施崩岗治理方法,以崩口为单元,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防止泥沙流入稻田、危害农田。

(四)群策群力增加水源,增强农业抗旱防灾能力水资源不足,我们一方面需要增加水源,另一方面需要对骨干山塘整治,增加蓄水能力。增加水源工程主要有造塘、挖渠、拓宽河坝等工程;并对飘峰水库继续进行提饮水工程,增加饮水渠的长度,扩大引水渠的面积。还要增建电排站,以排除低洼地带的积水,防止内涝的发生。

我镇有骨干山塘2700口,其中已治理300多口。骨干山塘整治工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清淤扩容,增大山塘蓄水量;二是治理病险山塘,确保山塘汛期安全;三是对骨干山塘进行全面护砌。特别是项目区内的骨干山塘的清淤扩容,可实现水利建设和景观品味提升双重效应。

(五)搞好水质安全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为了防止农村生活废水、畜禽养殖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影响地下水和河流水水质,我镇将在各村建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利用其能耗低、运行费用低的特点用于饮用水和景观用水的净化和污水处理,处理后的水可循环使用。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来我镇指导工作。我们将不断努力实现我镇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既能满足水生

态、水环境的要求,还能满足群众对水的要求,达到人、水、自然的和谐统一。

第20篇:乡镇水利 工作汇报

乡镇水利 工作汇报

xx乡属杭北灌区乡镇,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我乡基础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乡镇水利 工作汇报。2009年全乡共投入机械50台套,完成土方52.1万立方,投资1370万元。其中重点工程7处,土方20.8万立方。分别是:

1、丰乐河圩堤除险加固长2600米,完成土石方11万立方,投资500万元;

2、小圩堤加固2100米,完成土方5万立方,投资25万元;

3、完成秦桥宣庄当家塘清淤扩建工程,完成土方1.1万立方,投资7万元;

4、完成石井斗渠清淤任务,完成土方1.2万立方,投资6万元;

5、完成饮水安全工程,入户2700户,投资600万元;

6、清淤配套大墩至南小堰排水沟,完成土石方2.5万立方,投资15万元;

7、滤布 完成祝井韦庄提水站一座,装机11千瓦,投资22万元。完成面上工程44处,完成土石方31.3万立方。其中面上当家塘5口,完成土方3.8万立方;完成内渠清淤35处,完成土方9.5万立方;完成渠道清淤衬砌8条10.7千米,完成土石方18万立方。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以乡成立农田水利建设指挥部,全面组织、指挥、协调水利兴修工作。乡领导班子成员明确工作分工,每人联系一处重点兴修工程,同时各村也成立相应组织,在乡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抓兴修落实工作。

二、层层落实,明确任务

依据县政府要求,结合我乡实际,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标本兼治,逐年提高”的治水思路,明确全乡的水利兴修任务,并将任务分解到村,做到兴修任务明确,细化到村到人,工作汇报《乡镇水利 工作汇报》。

三、广泛宣传全面发动,脚踏实地打好水利兴修硬仗

一是专题召开乡村干部会,宣传发动;二是组织县乡人大代表视察、监督,听取代表们的意见;三是召开水利兴修广播会,报道兴修中的典型事例;四是做效益工程,不搞花架子,不做无效工程。

四、注重效益,确保质量

效益是工程的生命,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每一项工程明确具体的行政和技术负责人。压滤机滤布 技术人员包设计、包放样、包施工、包标准。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做到干一处,发挥一处效益,在抓好规划设计和突出会战的同时,还坚持做到“三个到位”,即:宣传发动到位、资金措施落实到位、检查督促到位。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乡成立由人大牵头的水利兴修督查组,巡回各地进行检查督促,确保工程质量。

柏林乡是农业大乡,搞好兴修工作是农业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全乡上下善始善终地把兴修扫尾工作做好,为柏林乡农业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矗

(www.daodoc.com)

水利三农工作汇报
《水利三农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