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地面无线数字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4:49:08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研究论文

摘要:在诸多应用领域当中,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独具优势,但因受经济及相关设备的影响,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文章围绕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展开了一系列讨论。

关键词:数字电视广播;模拟电视;单频网

1数字化

1.1数字化的基本特征

数字化基本特征主要有两点:第一,在对数据实施传输、拷贝及存储操作时,不易受外界干扰;可与其他数字化数据进行叠加使用;数据易于处理和管理。第二,可对所使用信号数据进行压缩并纠正数据错误;整理和管理信息内容;在对数字信号进行过载时若数据丢失则无法恢复;若误码率过高且超出系统纠错能力范围时,数据信息也会丢失;加密数字信号会出现一定延时[1]。

1.2地面数字电视的优势

相比于传统的模拟电视,地面数字电视有着诸多优势:第一,具强抗干扰能力。传统的模拟电视因受外界干扰较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重影问题,而地面数字电视可通过利用信道编码、正交频分复用等方式来增强抗干扰能力,从而弥补模拟电视的这一缺陷。第二,单频网。单频网是数字电视广播的特殊产物,是指在同一个网络当中,具相同频率的多台发射机可同时发射相同的节目。单频网的使用一方面大大节省了频率资源,另一方面可降低发射机的发射功率,有效减少电磁污染。第三,接收方式多元化。地面数字电视不仅支持固定接收,而且还可依照不同的业务需求提供便携式接收和车载移动接收,相比于传统的有线电视或是卫星广播,地面数字电视的接收方式更加多样。第四,高频谱利用率。数据压缩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得地面数字电视的频谱利用率也逐渐提高。现同一电视频道可传输4~6套标清电视节目。第五,具不同信号损伤表现。因信道的复杂多变,无线广播电视信号在进行传输时会出现各程度的损伤。相比于传统模拟电视因信号损伤而表现出来的图像质量下降,数字电视的表现更加明显,其可能会突然从接收良好直接转至无法接收。第六,明确的覆盖区域定义。因传统模拟电视的覆盖边缘变化相对较慢,所以其对覆盖区域定义相对模糊。但是数字电视的质量变化则比较快,在这种情况下,地面数字电视就需有明确的覆盖区域定义。

1.3地面数字电视的标准及技术要求

地面数字电视在进行运行时所使用的技术主要有采样和量化。其中采样是指系统在进行运行的过程当中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对音频信号的幅度进行自动读取;而量化是指系统会将采样过程当中所获取的音频信号的幅度转变为具体的数字值。从根本上来说,采样就是信号在时间方面的数字化,而量化则是信号在幅度方面的数字化。采样频率是采样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指在对模拟声波实施数字化处理时,系统每秒采集声波幅度样本的次数。采样频率对经数字化处理后的模拟信号的频带宽度及瞬时特性起决定性作用。

2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

2.1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的业务

无线覆盖是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主要信号接收方式。据统计,我国利用模拟无线方式进行电视信号接收的用户约占全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用户的2/3。全国3.5亿户家庭当中有1.26亿户是利用有线进行电视信号接收,而利用无线进行电视信号接收的则高于2亿户,且其多为城郊及农村家庭,这些用户急需更为稳定的电视信号[2],以接收更多、更优质的电视节目,而提供这些服务便也成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主要业务。

2.2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的特征

在数字化技术的基础上,地面电视广播覆盖呈现出以下特征:第一,投资成本低、见效快,通常无需架设大批线路。第二,具强移动性,可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性,这是有线电视无法实现的。第三,具强抗灾害能力,一般来说,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很少受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包括建筑施工或是自然灾害等。第四,有效提高频谱利用率,使无线频率资源得到充分使用。第五,覆盖范围广且接收便携,可有效扩大用户量。

2.3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的需求

2.3.1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的基本需求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基本需求主要有五点:第一,功率大,面积大且可实现一点到多点和连续播出的需求;第二,充分考虑同频道和邻频道,存在模拟或数字干扰时的需求;第三,数字电视是在当前模拟电视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转变,为此还要充分考虑模拟电视发射需求,包括发射位置、设备及条件等;第四,频谱规划,其中最重要的是覆盖范围及效果;第五,支持单频网且移动接收速度超过250km/h。

2.3.2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的技术需求

在数字电视的协助下,地面电视的节目传输容量将会更大,频谱的利用率也会更高,如在数字电视的帮助下,利用数字化信号,地面电视的每个信道可以传送2套高清电视节目或是10套标清电视节目,同时服务模式也会变得更加灵活,不仅可为用户提供标清电视节目,而且还可为用户提供高清电视节目,同时借助相关科技设备还可为用户提供高速移动及手持接收等地面电视服务。另在数字电视的协助下,地面电视广播还可能实现大区域范围内的单频组网,如利用移动设备实现移动电视、填缝发射、利用小功率发射机进行组网等,从而改变地面电视广播的运作方式。此外,依照地面数字当前的运行状况,利用数字电视还可有效提高城居民的文化素质。通过观看各类具文化意义的电视节目,居民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3]。

3影响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的因素

影响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的因素有很多。在此,重点讨论具选择能力的因素。第一,发射参数,包括发射机的输出功率、发射天线的高度和增益、馈线损耗。通常来说,发射机的输出功率、发射天线的高度和增益越大,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覆盖范围也越大;而馈线损耗则与覆盖范围成反比。第二,发射频率。因发射频率越大,电磁波的穿透能力及绕身能力就越弱,这就会使得覆盖阴影衰落加大,进而导致接收效果差;高发射频率还会使得多数无线数字信号被水、湿地或是树林等吸收,最终传送至用户处的无线数字信号就越弱;再者,越高的发射频率就地产生越大的多普勒频移,不利于高速移动接收,为此,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的发射频率应保持较低,一般保持在550~700MHz即可。第三,极化方式。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的极化方式主要有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水平极化的远区场强分布较好,覆盖范围更广,因此发射天线多选择水平极化天线。而垂直极化具强环绕效应,且易于实现,另垂直极化天线还可有效抵抗雨雪天气信号接收能力差的缺陷,且车载安装方便,为此在移动接收当中多选择垂直级化天线。第四,接收参数。通常来说,接收灵敏度、接收天线的高度及增益与接收效果之间成正比,接收效果越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的面积就越大。第五,信道调制参数。基于多载波传输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系统当中,载波的数目会对单频网的组建大小及接收速度产生影响。调制方式及编码率会对接收效果及节目数量产生影响,一般节目数量越大,接收效果就会越差。此外,单频网的规模会受载波模式及保护间隔的影响,因此在实施单频网的同步传输时务必要充分考虑这一点。

4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的关键技术

4.1发射系统

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系统主要由3部分构成:地面数字电视信源前段、传输网络和地面数字电视发射前段。其中传输网络的主要工作是负责ASI码流的传输,包括其内容和格式;地面数字电视信源前段主要的工作是负责给码流配备相应的单频网;而地面数字电视发射前段的主要工作是负责调配码流分路及节目码流。

4.2组网方式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组网方式及传输方式包括单频网和多频网两种。以单频网为组网方式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中的各发射点是利用同一频率将相同的数据码流进行同时发射。节目的分配则是利用各种先进科学技术实现的,如直连光纤、SDH、微波等,并利用调制器将其进行同步处理之后转变为射频信号进行传输[4]。基于上述单频网的工作流程,以单频网为组网方式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在对信号频率进行调整时务必要尽量减少运行范围内各发射点的相互干扰或是信号覆盖。在此,信号覆盖区域主要是指两个或超过两个发射点的信号或是频率能同时达到的区域,这样就会形成信号覆盖。简单来说,要想尽量避免信号的相互干扰或是覆盖就要尽量缩小信号覆盖区域的面积,为此可以采取缩短延时长度和降低信道存在强度的方法。

5结语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是数字化技术应用的表现之一,也是现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的主要方式。但因经济基础及相关设备有限,现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仍存在部分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望能给相关工作人员以借鉴。

参考文献:

[1]王黎明.对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的探讨[J].电子世界,2014(24):196-197.

[2]苏东波.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的思路构建[J].无线互联科技,2014(6):165.

[3]王文学.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3(17):18-19.

[4]刘海源.地面数字广播电视覆盖创新技术探讨[J].广播电视信息,2015(4):27-28

推荐第2篇:彩电塔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发射机概述论文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模拟电视广播的播出质量越来越不能满足电视观众对电视图像的质量要求,数字电视技术给电视观众带来了福音。自2004年8月辽宁电视塔试播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开始至今,电视塔发射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广播已有十几年了。多年来,传输发射中心本着采用更先进的广播电视技术,推进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发射业务的发展理念,其间经历了最初利用电视机房33频道的天馈线,在33频道没有播出的时间段,试播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的阶段,取得了数字电视播出的第一手资料。目前,在已经开通的CH20、CH32、CH36、CH44、CH46和CH48等频道的数字电视发射系统中,分别采用了大连东芝和北京广播器材厂的1KW数字电视发射机。下面,以CH46所用1KW数字电视发射机为例,对其原理和功能等进行分析和介绍。

11KW数字电视发射机系统组成

数字发射机由激励器、功率放大器、功放电源、显示控制器、功分器、合成器以及电源开关板、冷却风机等组成。

2单元介绍

2.1激励器

数字激励器是由调制器、变频器和数字补偿器组成,调制器将输入的TS信号调制成国际制式的射频信号,非线性失真补偿功能可以改善功率放大器造成的IM劣化,是信噪比保持不变。失真补偿功能是采集发射机输出端信号反馈给补偿器,进行补偿达到稳定补偿的效果。

2.1.1激励器的功能

(1)采用频率合成方式,可以在470MHz~890MHz的UHF电视频道内进行输出选择。(2)内含失真补偿器,可以对非线性失真和线性失真进行自适应补偿。(3)具有把两个系统的TS输入信号进行自动切换的功能。

2.1.2特性

(1)全频道数字电视激励器,覆盖中国UHF频段所有频率。(2)采用非直线性预失真补偿器,确保良好的IM性能,当周围温度变化时性能不发生变化,保持稳定输出。(3)具备自动电平控制(ALC)功能,当输出功率发生变化时也能自动地将功率控制在额定范围,保持稳定的输出功率。(4)通过激励器面板的控制键修改激励器设定参数,参数可通过LCD确认。状态、记录报警可通过LCD查询,状态确认简单。

2.2功率放大器

本风冷功率放大器(以下简称PA),是东芝在长期制造大功率模拟发射机的技术经验的基础上开发研制的,具有以前数字功率放大器全部优异性能,应用于小型数字发射机中。本PA可以在UHF指定的频道内将低电平信号放大到额定功率,继承和运用在模拟发射机成熟技术,具有优异性能和高可靠性。由于使用了高增益和高效率的LD-MOSFET,从而使功率放大阶段数量减少到三阶。此外,高增益特点可以实现只在末级放大器采用AB类放大类型。因此,失真的几率被降到最低。同时在功放内部使用内置微处理器监控PA内部运行情况,被监控的状态包括:FET工作电流、输出功率、线路电压。测量的模拟信号被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以串行数据的方式提供给外部(RS485接口)。同时还具有完善的自我保护功能,防止输出反射损害,防止温度过热,使用了高效风扇,提高了冷却效果。从而保障运行稳定性。

2.3功放电源

电源设备是开关式稳压电源,可接受三相AC220V并输出DC220V84A。出于减小体积、减轻重量以及提高能效的考虑,使用大约200KHz的开关频率,使用电源MOSFET作为开关元件。

2.4功分器和合成器

在电视发射机中,功率分配与功率合成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某些场合需要将一路高频信号的能量,分成两路放大器,均为模块化、积木式设计。利用功率合成器对这些功放模块的输出功率进行功率合成。或多路信号能量输出,均匀地互不影响地分配给多路负载,完成这一任务的器件叫功分器;也可反过来将多路信号能量合成一路输出,完成这一任务的器件称为合成器。功率分配器和功率合成器在发射机中都是重要的无源器件之一。功率分配的基本要求是输出功率按一定比例分配,各输出端之间要互相隔离,输入输出必须匹配;同时为了获得更大功率,通过合成网络将各放大器输出功率合成。数字电视发射机都采用多个功率利用多个功率放大电路同时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然后设法将各个功放的输出信号相加,这样得到的总输出功率可以远远大于单个功放电路的输出功率,这就是功率合成技术。

2.5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用来控制和监视数字发射机的运行状态。该单元从其他单元获得模拟信号和其他信息,并能够通过彩色图形化界面显示发射机的运行状态。控制面板可在面板上进行控制,也可以通过外部接口实现遥控。发射机控制单元保存以下信息:状态、数据、与报警有关的情况等;另外具有日志功能。

2.6空冷系统特性

(1)风扇内置在发射机内部。不需要宽阔的放置空间。(2)低噪声、PA的冷却通过风扇进行。和风机相比噪声非常低。(3)风扇的交换简单。风扇小巧,交换非常简单,不需要特殊的工具。

3数字电视发射机的技术优势

数字电视发射机系统的作用是将输入的数字信号进行调制、放大以及进行功率的分配和合成等处理,最后变成射频信号输出至天馈线系统。采用数字电视发射机具有如下主要特点:(1)具有更大的覆盖范围、更优的覆盖效果跟模拟电视发射机不同,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覆盖所需的最小场强明显减小,在同一个信号覆盖区域内,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的发射功率比传统模拟发射机的发射功率要小很多。也就是说,在相同功率下,数字发射比模拟发射的抗干扰能力强,覆盖范围更大,并且信号覆盖效果和质量明显改善。因此,机房现有的发射频点功率均是1KW功率等级,节约能源。如扩大服务范围,通过采用单频网技术进行科学优化,有效扩大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网络的覆盖,接收终端不会产生同频干扰现象。(2)节目容量增加、频谱使用率更高随着电视频道和节目的增多,高清电视的逐步普及,大大增加了信号传输发射的数据量,如果使用模拟电视发射机,在一个8MHz的带宽内只能传输1路电视信号,采用数字电视技术,一个频道可同时发射至少4—8套标准清晰度的电视节目,可以充分利用频率资源。减少频率污染。(3)数字电视发射机发射的信号质量高,传输稳定可靠模拟电视发射机发射的电视信号中无法滤除叠加的噪声,在长距离传播过程中,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的质量明显下降,而数字信号在发射传输过程中,可以避免像模拟信号在传输中产生的噪声积累、干扰和失真;由于信号在数字编码过程用使用了纠错编码技术,因此信号具有非常强的抗干扰能力;使信噪比保持不变,接收端的信号质量与发送端基本一样,无误码地恢复数字电视信号,只要发射的电磁波场强达到接收终端需要的标准,不受信号发射传输距离长短的限制。(4)数字电视发射机具有模拟发射机不可比拟的优势数字信号均采用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进行处理,因而功耗低、设备体积小、重量轻、故障率低、维护方便、工作稳定可靠。(5)设备操作智能化数字设备具有灵活和实用的人机交互界面,使设备操作和维护更为简单。

参考文献

[1]李广顺,李肖群,李伟.辽宁广播数字传输系统概述[J].电大理工,2014(2):11-13.

[2]李广顺.固态发射机功率的分配与合成[J].电大理工,2012(3):9-10.

推荐第3篇:数字调制技术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论文

摘要:数字调制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地面电视广播技术的数字化也是促进数字调制技术的重要行业背景,两者相辅相成。通过阐述数字调制技术的重要性,对其相关技术研究方向进行总结,大致包含单载波调制与多载波调制、半导体的脉冲编码调制PCM、增量调制方式和自适应差值脉码调制ADPCM等。在技术发展的支持下,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行业得到巨大的发展机会,结合政策环境促使技术发展和行业不断发展,为我国地面广播电视发展提供重要推动力。

关键词:数字电视;地面广播;调制技术

1数字调制技术的重要性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与数字调制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数字调制技术是数字电视广播运行的重要技术之一。数字调制技术能够为数字电视广播信号的传输等过程提供更加重要的保障工作,信号的产生以及发送过程有着严格的要求,保障其发送的准确、适当,是运用调制技术的重要意义。在调制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过去使用的并不是数字调制技术,而是模拟调制技术,在数字化逐渐发展的背景下,数字调制技术逐渐替代模拟调制技术,成为数字电视广播的主要运用技术,也为其提供更加严密的信号检测。不同的数字调制技术适应不同的信号传输要求,在数字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需要对相应技术情况进行了解,以达到更好的信号传输质量。

2数字调制技术实现方式

当今社会发展中使用的数字调频技术有多个研究方向,不同的调制技术也各有利弊,合理运用数字调制技术能够更大限度的提高通讯发展水平,促进数字广播电视和广电工程的发展。2.1单载波调制与多载波调制数字调频技术中从载波方式上来说,可以分成单载波和多载波的方式进行数据传递。两种调制方法在实施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映射处理,以对输入的符号进行帧数据的构建。其中根据所用的调制方式可以将数据与载波进行合理的调制以对信号的使用和传播进行检测调制。无论是单载波调制还是多载波调制都能够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进行信号完善与调制工作,选用适合的方式能够达到更好的传输效果。2.2半导体的脉冲编码调制PCM半导体的脉冲编码调制是美国贝尔公司研制的一种调制技术,在进行数字调制时可以对信号进行减噪处理,对近距离的噪声处理有很强的效果,是一种具有一定使用意义的调制方法。在进行噪声处理时,PCM使用的脉冲方式将数字通信数据进行编码,将编码形成的8位二进制数据进行再利用,此时的编码后数码率达每秒64kb。对于可视电话会议的信号,要求频带50-7000赫兹,编码后的数码率应提高为每秒128kb。传输数字信号到对端后进行解码,恢复出原来的话音信号[1]。如何衡量噪声处理的结果呢?这里还有一个量化指标,即对传输的打分情况MOS,综合衡量数据清晰、可懂、平均值等对数据和信号进行综合考量。这种半导体的脉冲编码调制对数据的传输效果和传输方式起着重要的改善意义,是在数字电视广播发展中的重要调制技术。2.3增量调制方式数字调制技术中有很多技术方向,其中增量调制技术是其中一种编码方法,用码字表示模拟信号的取样值。增量调制方法与PCM方法的区别便是使用的二进制编码只有1位,而PCM方法为8位二进制码。在技术应用效果方面,增量调制的方法弊端较大,没有PCM方法使用效果强,需要更大的工序才能完成同样的数字调制问题,达到更好的数字电视广播信号效果。2.4自适应差值脉码调制ADPCM在数字调制技术中属于波形编码技术。在同样噪声频率的影响下,较之其他方法会具备更加完美效果的信号和通讯效果。这种调制方法的实现率更高,在同等条件下会实现更高质量的通讯能力,在差值计算不同的情况下,能够适应不同差值的存在达到更好的脉码调制效果。在合理的频率实现下,达到更好的数字调制效果,完成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信号运输。这种方法也与上文提到的单载波调制与多载波调制、半导体的脉冲编码调制等方法形成互相补充、共同促进数字调制技术的发展。

3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与其技术发展前景

2012年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发展规划》出台,这一规划的出台将对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随后更多的针对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政策不断完善和出台,增强我国行业发展政策推动力。良好国内发展环境的建设,将扩大地面数字广播电视的受众,极大促进其被使用效率,加速产业发展,促进相关技术使用和研究。3.1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展前景在政策支持的环境下,我国的地面数字通信技术将得到长足发展,更多的地面通讯设备更新换代,在未来几年里,数字电视设备的更迭也将为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在国内的发展环境更趋向灵活化,地面覆盖的数字电视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消费体验,所以在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优势。发展环境中,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应该将城市发展作为重点发展对象,但也应充分发掘农村、乡镇等地的通讯潜力,将调制技术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充分结合,为我国的通讯发展做出贡献。全国共有50-60个城市建立了地面数字电视移动接收覆盖网[2],在发展拓展的背景下需要进行合理的发展规划,发展的同时注重商业和公益相结合,将公益性融入产业发展方向中,行业发展不能离开公益性的贡献。3.2数字电视广播技术的发展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技术发展过程中,已经由单一的技术发展拓展到了多方向的技术研究,在数字电视广播技术的调控技术方面也如上文所述得到的更多的研究发展结果。数字电视广播技术发展能够获得当今的发展水平有政策环境的支持也有技术环境不断发展的环境力量。目前在技术发展的进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技术发展方向受用户资源影响,目前的产业发展主要针对用户需求进行,用户资源缺少或需求导向发生偏离,将会对技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所以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技术拓展过程中需要紧抓用户需求心理,提高技术发展的针对性。另外,在推动技术进步时需要注重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产业的独特优势,运用行业优势吸引技术人才,将相关技术融入更具针对性的数字广播电视行业中,为普及地面广电做出应有的贡献。争取更全面的覆盖用户群的需求,更加准确的触及广播电视的根本推动力。

4结论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正处于发展期间,在政策环境支持和商业背景发展良好的情况下,应抓住机会推进产业发展。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技术支持,其中数字调制技术是重要的信号传递和运输的监测技术,能够在通讯过程中完善信号效果,对广电通讯信号质量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字调制技术分为几个不同的技术研究方向,不同的方向具有不同的技术优势,进行数字调控时可以根据现实进行技术调整。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产业发展应相应政治号召,积极进行商业发展与公益想结合。

参考文献

[1]黄庚年.数字调制技术的进展[J].数字通信,1996(2):7-8.

[2]冯景锋,李国松,代明.地面数字电视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数字电视,2011(1):25-27.

推荐第4篇:数字电视广播信号无线定位方案的实现

摘 要:随着 现代 数字信号处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技术的迅速 发展 ,数字电视技术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并将最终取代模拟电视技术,为我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作为数字电视标准中最为复杂的一个,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从系统的总体结构、工作流程、软件接收机等方面描述了基于dtv的定位系统方案,对定位系统的基础——数字电视接收机的工作原理做了详细的分析,简要地给出了定位实现的原理。

关键词:无线定位;数字电视;信号;方案 1 数字电视广播信号无线定位概述 1.1 无线电定位的概念 同时接收多个已知空间坐标和时间基准的无线电发射源的辐射信号,可以确定接收端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即经度、纬度和高程(海拔高度)。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工艺的进步,基于电缆或卫星传输的数字电视(dtv)系统已在全球范围广为使用。dtv地面广播系统也已开始大规模建设,在全球不同区域逐渐形成以各自广播标准为基础的数字电视和数字声音广播网。与gps相比,dtv定位有以下优点:定位误差小,可达1m量级;市区定位概率高,还可满足室内定位要求;定位实时性好;信号处理要求低,处理设备少,功耗低;可利用现有的dtv基础设施,无需改变就可用作定位。 1.2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与标准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与数字卫星广播相比较,有容易普及、接收价格低廉的特点;与数字有线电视广播比较,则不易受城市施工建设、自然 灾害、战争等因素造成的 网络 中断影响,因此在传输状况、应用需求等方面,地面传输方式更加复杂,全球各地在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方案的选择上争议也最大。

世界各国对于数字电视地面广播进行了长期研究。基本形成了美国的atsc,欧洲的dvb-t和日本的isdb-t三大标准。我国模拟电视采用的是欧洲的pal制式,因此要向数字电视过渡基于 dvb-t标准开发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是切实可行的。

2 基于dtv数字电视广播信号无线定位系统方案的实现

2.1 系统结构设计

整个系统的组建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发射和接收。发射部分建在 dtv 地面广播信号发射台。对于按 dvb-t 标准发射的电视信号来说,首先要为不同发射台分配不同的系统标识码(id),再将发射台的空间坐标、发射时间和标识码等信息进行信道编码,最后通过 dtv 数字广播系统实现信号发射。而对于按 dmb-t 标准发射的信号来说,由于在发射信号中已经加入帧号、基站识别码、起始发射时间,只要将发射台的坐标预先存储在接收机的处理器中即可。

基于数字广播电视信号的无线定位系统特征在于通过接收多个空间坐标已知的数字地面发射台的信号,确定接收者的空间坐标。 2.2 系统工作流程

本文定位方法是建立在无线电信号广播发射系统上的,系统的工作步骤如下:

(1)接收信号:由天线接收到的电视信号经射频放大后下变频为中频信号; (2)通过模拟/数字(a/d)变换完成中频信号的数字化;

(3)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内完成信号的同步跟踪、解调和解码任务,建立信号载波和码同步跟踪回路;

(4)将数字电视系统广播数据帧的时间间隔作为系统观测的基本时间单位,排定以数据帧间隔或其倍数作为观测间隔,确定观测时间序列;

(5)已预先排定的观测序列时间定时从同步跟踪环路提取出一个数字电视发射源的原始伪距观测值,以及通过解调和解码后的数据得到该发射源标识和空间坐标信息;

(6)重复步骤(5)观测跟踪所有在有效测量范围内的数字电视发射台;将所有得到的信息送入伪距解算方程,即从接收跟踪环路提取得到各发射源的伪距值和发射源空间坐标值, 计算 出最终接收天线的空间位置坐标,并换算为接收系统的定位信息:包括位置、速度和加速度,这些信息为基本导航定位信息;

(7)测量随后各数字电视广播数据帧接收时刻,得到属于该观测时间点所有有效同步帧头的伪距信息; (8)以步骤(6)得到的基本导航定位信息,依次代入步骤(7)中的伪距信息和接收时间信息,完成基于顺序双滤波器平滑算法的计算,最终输出系统最优定位信息。

2.3 软件接收机的流程实现

对于 dvb-t标准来说,同步部分利用时域保护间隔和频域导频信号,估计并跟踪时域 fft 窗口位置,同时估计由于收发端上下变频引起的频偏;采样时钟同步估计得到收发晶振不能完全匹配带来的采样时钟误差,经数字锁相环使收发采样时钟同步。

对于dmb-t标准,将传统的dvb-t系统中的cp 由一段 pn序列取代,而在idft帧体中不插入任何导频。pn帧头既作为训练序列用于同步和信道估计,又在客观上起保护间隔的作用。dmb-t的每一帧采用不同的pn头作为帧标志,在发射端对pn头采用bpsk调制以获得可靠的传输效果;在接收端则通过同样的pn序列发生器产生本地pn序列,并与接收信号的pn码帧头进行时域相关,从而完成帧同步、频率同步、时间同步、信道传输特性估计等一系列同步运算。

推荐第5篇:地面生产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汇报

根据79号《关于印发“地面生产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办法”的通知》要求,结合“双基”建设和平安矿区建设活动的开展,我们在上半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完善了相应的安全、质量管理及考核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各地面生产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截止目前,我矿地面生产单位杜绝了轻伤以上人身事故和重大机械、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产品和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为创建平安矿区活动,实现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照79号《关于印发“地面生产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办法”的通知》标准要求,我矿组织有关单位人员,对地面生产单位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进行了自检验收。自检得分为90分。其中:安全质量管理得分35分,岗位标准化得分19分,安全技术培训得分10分,文明生产管理得分8分,设备管理得分18分。现将我矿地面生产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与平安矿区建设及深化“双基”建设活动相结合,加强组织领导,掀起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新高潮。

为确保地面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取得成效,我们坚持把质量标准化工作与建设平安矿区及深化“双基”建设活动结合起来。一方面,以强化职工自主保安和群体保安意识为重点,以规范职工安全生产行为为手段,以提升职工安全素质,实现“三不伤害”为目的,积极在地面各生产单位开展建设“平安岗位”活动;另一方面,结合矿深化“双基”建设及准军事化管理工作的推行,进一步规范各地面单位职工的言行,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严格正规操作,掀起了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新高潮。

同时,为切实加强对地面生产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集团公司文件精神,我矿成立了地面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领导小组,由矿长、书记任组长,各分管副矿长任副组长,地面生产单位维修中心、修理厂、制修厂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经营者)为成员,下设考核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非煤办,具体负责本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及时平衡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明确分工,逐级负责,责任到人,落实到位。矿安监处及有关部门协助非煤办开展地面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二、完善制度,落实责任,进一步健全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网络

一是明确目标和工作重点。根据79号文件要求,我们制定下发了《关于优化非煤发展环境建设平安矿区的决定》,决定在地面生产单位积极开展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并明确了活动目标,即:通过开展安全质量达标活动,确保全年非煤总产值完成**亿元,实现利润**万元。杜绝轻伤以上人身事故和重大非人身事故,杜绝火灾事故。同时,明确活动重点,突出安全管理。按照矿“关于深化‘2S安全管理模式’学习的实施意见”要求,大力倡导“健康优先、生命无价”理念,深入开展正向引导教育、联责联保活动,进一步增强职工的自主保安和群体保安意识。

二是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健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网络。针对一季度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加强了对79号文件的学习,并根据矿统一安排,组织各地面单位负责人到枣庄局田陈煤矿进行了参观学习,进一步深化了对安全质量标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思想境界。在此基础上,要求各厂点结合各自实际,重新制定完善本厂的岗位责任制、岗位操作规程、岗位工作标准以及相应的内部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目前,各厂管理制度已全部装订成册。

三是积极实施“走动式”管理。制定下发了61号文件,决定在非煤产业实施走动式管理,并将各厂点及单位的安全状况特别是质量标准化活动开展情况作为走动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了“走动式”管理信息卡制度。“走动式”管理信息卡包括检查的时间、地点、单位、人员、检查内容、整改措施、责任人等内容。各级管理人员到基层单位实施“走动式”管理时,必须随身携带信息卡,现场填写,并由现场负责人签字。信息卡由各单位进行整理,每周五下午报非煤办公室,由非煤办公室进行汇总,将本周“走动式”管理工作实施情况报矿非煤产业发展委员会。

四是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彻底改善现场面貌。各厂对生产车间进行了全部粉刷,更换了损坏的门窗,清理了卫生死角。维修中心、煤炭加工厂、修理厂和永祥制修厂,克服了工作量大和现场条件较差

推荐第6篇:地面生产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汇报

地面生产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汇报根据79号《关于印发“地面生产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办法”的通知》要求,结合“双基”建设和平安矿区建设活动的开展,我们在上半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完善了相应的安全、质量管理及考核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各地面生产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截止目前,我矿地面生产单位杜绝了轻伤以上人身事故和重大机械、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产品和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为创建平安矿区活动,实现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 79号《关于印发“地面生产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办法”的通知》 标准要求,我矿组织有关单位人员,对地面生产单位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进行了自检验收。自检得分为90分。其中:安全质量管理得分35分,岗位标准化得分19分,安全技术培训得分10分,文明生产管理得分8分,设备管理得分18分。 现将我矿地面生产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与平安矿区建设及深化“双基”建设活动相结合,加强组织领导,掀起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新高潮。为确保地面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取得成效,我们坚持把质量标准化工作与建设平安矿区及深化“双基”建设活动结合起来。一方面,以强化职工自主保安和群体保安意识为重点,以规范职工安全生产行为为手段,以提升职工安全素质,实现“三不伤害”为目的,积极在地面各生产单位开展建设“平安岗位”活动;另一方面,结合矿深化“双基”建设及准军事化管理工作的推行,进一步规范各地面单位职工的言行,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严格正规操作,掀起了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新高潮。同时,为切实加强对地面生产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集团公司文件精神,我矿成立了地面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领导小组,由矿长、书记任组长,各分管副矿长任副组长,地面生产单位维修中心、修理厂、制修厂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经营者)为成员,下设考核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非煤办,具体负责本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及时平衡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明确分工,逐级负责,责任到人,落实到位。矿安监处及有关部门协助非煤办开展地面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二、完善制度,落实责任,进一步健全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网络 一是明确目标和工作重点。根据79号文件要求,我们制定下发了《关于优化非煤发展环境建设平安矿区的决定》,决定在地面生产单位积极开展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并明确了活动目标,即:通过开展安全质量达标活动,确保全年非煤总产值完成**亿元,实现利润 **万元。杜绝轻伤以上人身事故和重大非人身事故,杜绝火灾事故。同时,明确活动重点,突出安全管理。按照矿“关于深化‘2S安全管理模式’学习的实施意见”要求,大力倡导“健康优先、生命无价”理念,深入开展正向引导教育、联责联保活动,进一步增强职工的自主保安和群体保安意识。 二是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健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网络。针对一季度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加强了对79号文件的学习,并根据矿统一安排,组织各地面单位负责人到枣庄局田陈煤矿进行了参观学习,进一步深化了对安全质量标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思想境界。在此基础上,要求各厂点结合各自实际,重新制定完善本厂的岗位责任制、岗位操作规程、岗位工作标准以及相应的内部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目前,各厂管理制度已全部装订成册。 三是积极实施“走动式”管理。制定下发了61号文件,决定在非煤产业实施走动式管理,并将各厂点及单位的安全状况特别是质量标准化活动开展情况作为走动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了“走动式”管理信息卡制度。“走动式”管理信息卡包括检查的时间、地点、单位、人员、检查内容、整改措施、责任人等内容。各级管理人员到基层单位实施“走动式”管理时,必须随身携带信息卡,现场填写,并由现场负责人签字。信息卡由各单位进行整理,每周五下午报非煤办公室,由非煤办公室进行汇总,将本周“走动式”管理工作实施情况报矿非煤产业发展委员会。四是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彻底改善现场面貌。各厂对生产车间进行了全部粉刷,更换了损坏的门窗,清理了卫生死角。维修中心、煤炭加工厂、修理厂和永祥制修厂,克服了工作量大和现场条件较差的实际困难,全厂实行了定置化管理,厂区成为无烟化场所。维修中心、煤炭加工厂还实行了内部封闭化管理,所有外来人员一律登记,取得了较好效果。修理厂针对车间地面损坏严重的实际情况,投入资金,对车间地面重新进行了整修,厂区面貌焕然一新。

3、严格考核,加大奖惩,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为进一步加强对地面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考核,我们在落实69号文《关于优化非煤发展环境建设平安矿区的决定》的基础上,又制定下发了97号《 地面生产单位 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了考核范围、达标条件、达标

推荐第7篇:地面生产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汇报

地面生产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汇报根据79号《关于印发“地面生产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办法”的通知》要求,结合“双基”建设和平安矿区建设活动的开展,我们在上半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完善了相应的安全、质量管理及考核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各地面生产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截止目前,我矿地面生产单位杜绝了轻伤以上人身事故

和重大机械、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产品和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为创建平安矿区活动,实现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照79号《关于印发“地面生产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办法”的通知》标准要求,我矿组织有关单位人员,对地面生产单位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进行了自检验收。自检得分为90分。其中:安全质量管理得分35分,岗位标准化得分19分,安全技术培训得分10分,文明生产管理得分8分,设备管理得分18分。现将我矿地面生产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与平安矿区建设及深化“双基”建设活动相结合,加强组织领导,掀起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新高潮。为确保地面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取得成效,我们坚持把质量标准化工作与建设平安矿区及深化“双基”建设活动结合起来。一方面,以强化职工自主保安和群体保安意识为重点,以规范职工安全生产行为为手段,以提升职工安全素质,实现“三不伤害”为目的,积极在地面各生产单位开展建设“平安岗位”活动;另一方面,结合矿深化“双基”建设及准军事化管理工作的推行,进一步规范各地面单位职工的言行,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严格正规操作,掀起了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新高潮。同时,为切实加强对地面生产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集团公司文件精神,我矿成立了地面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领导小组,由矿长、书记任组长,各分管副矿长任副组长,地面生产单位维修中心、修理厂、制修厂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经营者)为成员,下设考核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非煤办,具体负责本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及时平衡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明确分工,逐级负责,责任到人,落实到位。矿安监处及有关部门协助非煤办开展地面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二、完善制度,落实责任,进一步健全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网络一是明确目标和工作重点。根据79号文件要求,我们制定下发了《关于优化非煤发展环境建设平安矿区的决定》,决定在地面生产单位积极开展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并明确了活动目标,即:通过开展安全质量达标活动,确保全年非煤总产值完成**亿元,实现利润**万元。杜绝轻伤以上人身事故和重大非人身事故,杜绝火灾事故。同时,明确活动重点,突出安全管理。按照矿“关于深化‘2S安全管理模式’学习的实施意见”要求,大力倡导“健康优先、生命无价”理念,深入开展正向引导教育、联责联保活动,进一步增强职工的自主保安和群体保安意识。二是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健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网络。针对一季度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加强了对79号文件的学习,并根据矿统一安排,组织各地面单位负责人到枣庄局田陈煤矿进行了参观学习,进一步深化了对安全质量标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思想境界。在此基础上,要求各厂点结合各自实际,重新制定完善本厂的岗位责任制、岗位操作规程、岗位工作标准以及相应的内部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目前,各厂管理制度已全部装订成册。三是积极实施“走动式”管理。制定下发了61号文件,决定在非煤产业实施走动式管理,并将各厂点及单位的安全状况特别是质量标准化活动开展情况作为走动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了“走动式”管理信息卡制度。“走动式”管理信息卡包括检查的时间、地点、单位、人员、检查内容、整改措施、责任人等内容。各级管理人员到基层单位实施“走动式”管理时,必须随身携带信息卡,现场填写,并由现场负责人签字。信息卡由各单位进行整理,每周五下午报非煤办公室,由非煤办公室进行汇总,将本周“走动式”管理工作实施情况报矿非煤产业发展委员会。四是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彻底改善现场面貌。各厂对生产车间进行了全部粉刷,更换了损坏的门窗,清理了卫生死角。维修中心、煤炭加工厂、修理厂和永祥制修厂,克服了工作量大和现场条件较差的实际困难,全厂实行了定置化管理,厂区成为无烟化场所。维修中心、煤炭加工厂还实行了内部封闭化管理,所有外来人员一律登记,取得了较好效果。修理厂针对车间地面损坏严重的实际情况,投入资金,对车间地面重新进行了整修,厂区面貌焕然一新。

3、严格考核,加大奖惩,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为进一步加强对地面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考核,我们在落实69号文《关于优化非煤发展环境建设平安矿区的决定》的基础上,又制定下发了97号《地面生产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了考核范围、达标条件、达标标准、检查评分办法及奖罚措施。规定矿每季度开展一次安全质量检查评定考核工作。按照《地面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

推荐第8篇: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双拥工作汇报

2010年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双拥工作汇报

自数字城管中心成立以来,我中心在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全区双拥工作部署和年度计划,进一步强化双拥工作意识,认真履行双拥职责,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努力使中心工作人员对双拥工作认识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认真组织开展各项双拥活动。根据市、区对双拥工作要求和双拥工作的发展形势,结合我中心双拥工作实际,以此明确中心双拥工作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要求、保障措施,积极为部队、军属办实事、办好事,努力完成各项双拥责任目标,为全区双拥工作做出了一定贡献。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促进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健康发展与推进部队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总体目标,用全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统领双拥工作,最大限度地为部队建设和优抚对象提供优质服务,争取在双拥宣传载体上有新的起色,在树立双拥典型上有新的亮点,在办实事上有新的突破,确保我中心实现双拥合格单位的奋斗目标,为实现军地共同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二、2010年度主要工作

(一)深化双拥宣传教育,掀起双拥共建浓厚氛围 2010年度,中心一进步加强双拥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学习《国防法》、《兵役法》、《保护军事设施法》等有关法律和文件,加强中心职工的国防教育。结合“八一”节日,和驻军部队开展座谈会、茶话会等,利用音频喇叭播放双拥共建资料等形式,掀起双拥共建浓厚的氛围。中心还将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教育列入中心重要宣传工作中,纳入年度工作计划。

(二)健全双拥工作制度建设,促进双拥工作健康发展 2010年度,中心结合2009年双拥工作实际情况,根据《国防法》和市《拥军优属条列》等有关法律法规,中心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拥军优属措施》,建立健全中心双拥工作制度,组织中心全体认真学习,促进双拥优抚工作的长效化、制度化。中心两位军嫂先后荣获“蚌埠市优秀好军嫂”的荣誉称号。

(三)以形式丰富的活动为载体,共建军民鱼水情 2010年度,中心与十三飞行学院飞行一大队立足现实需要,通过开展形式丰富的活动为载体,共建军民鱼水情。

一是通过走访慰问,相互沟通情况,了解所需,解决实际问题。开展了为军属做好事、送温暖等活动,并使这一活动制度化、常态化。

二是军民联欢活动。组织工作人员到驻军部队开展户外素质拓展训练及友谊篮球赛、足球赛、趣味运动会等,进一步激发军民参与双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是弘扬爱国主义,与驻军部队开展了“爱国主义红歌大家唱”、“爱国主义知识竞赛”等活动,用歌声赞颂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用知识谱写双拥工作新篇章。

2010年度,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双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今后,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将中心双拥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一是将双拥创建活动经常化。今后,我中心及时借鉴其他单位双拥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结合中心实际,进一步提高双拥工作水平,经常性开展双拥活动。 二是发扬创新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特别要在巩固走访慰问和项目拥军的成果上下功夫,争取创出特色,创出水平,不断丰富拥军的内涵,扩展拥军的领域,提高拥军的质量。

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双拥工作制度建设。将我们双拥工作得的成果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进一步纳入规范化、经化的轨道,将我中心的双拥工作推向一个更新更高的层次。

推荐第9篇:数字无线教学扩音系统为教学扩音革命性的突破产品

“越普”数字无线教学扩音系统为教学扩音革命性的突破产品

教学扩音已经成为电教行业中发展的一大瓶颈,多媒体中所谓音视频相结合,视频产品千变万化,步步深受教师与学生的青眯和喜爱。可现有的扩音设备都存在治标不治本的现象,阶段性的更新换代只能是临时过渡,真正实用而解决难题的产品以往少之甚少。

如今数字无线教学扩音已经面世,什么样的产品才是学校最适合的呢?怎样去选择和对比同类产品?随着数字技术的日益发展,数字音频时代的到来将是教学扩音革命性的突破,是未来彰显的主流色彩。

数字无线教学扩音系统和模拟无线扩音设备(V段和U段)对比分析

关于互窜、干扰方面

从工作原理上来分析,数字无线扩音系统是一发一收,自动选择通道,握手配对方式;只要握手配对成功,第三方对此套系统产生不了影响;如周边同类设备使用配对时,会查找选择空闲通道,自动配对。经ID码加密处理,可实现无数对共存,互不影响。而V段和U段无线属于广播级技术,只要在发射器范围的相同或相似频点,都会干扰其使用或与其配对。

关于使用方面

发射器小巧、便携,方便携带使用,重量不超过30g;只需掉在胸前或扣在衣领上,大大减轻了使用者的负担;同时咪头连接线无需很长,避免使用中无意识的牵拉损坏。而模拟的发射器如烟盒那么大,笨重,多数扣挂于皮带上或腰间,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关于拾音效果方面

数字无线技术已在其他产品上运用多年,传输非常稳定,且音频处理方面已达到模拟技术水平。话筒可选用近距离和远距离拾音咪头,安装得当及声场条件好的话,可以达到60cm拾音而扩音效果非常好。又采用越普厂20年积累的核心中频(人声)处理技术,中频宏亮,清脆、穿透力强;甚至国内很多厂家采用模拟技术也无法达到同等的效果

关于管理方面

可实现一师一麦,真正理想中的班班通音频教学;任意一个只发射器都能与任意一个接收机配对成功,无需安排专人管理,干净、卫生。模拟的无线技术只能是固定频点,发射器指定接收器使用;因教室轮流使用,需要有专人来管理发射设备,造成每年额外的管理费支出。 关于耗费方面

发射器采用3.7V锂电供电,每次冲完电至少能使用7~10小时,犹手机电池一样,可反复充电使用。而通常V段或U段话筒都采用9V供电,多用9V干电池或9V充电电池耗费较大。

关于市场需求方面

教学扩音发展从有线话筒、模拟无线扩音、移频扩声等多个阶段,始终未解决学校在使用中的难题。有线话筒对教师束缚很大,自由度有限;模拟无线扩音如同上述所讲;移频扩声造价昂贵,扩音音质不理想,声音小、失真大、维修复杂;特别是不同声场要不同调试,环境条件改变调试参数要变。现在学校还未找到真正适合于教学实用的扩音产品,视频设备已非常完善,各种功能新款层出不穷,音频扩音解决方案迫在眉睫;再加上高校多媒体教室的普及,普教的班班通教学的推广进一步加大了潜在市场对数字无线扩音系统的需求。 越普数字无线扩音系统同样也是班班通教学的理想之选

基于以上对比分析,在管理、使用、耗费、效果等多方便突出的优势已证明数字无线扩音是多媒体教室和班班通音视频中音频的首选方案。专业音响业界人士都清楚,一个好的产品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技术所能完成的,需要几十年的技术经验沉淀积累和创新开发。越普电声器材厂数字无线教学扩音系统系列产品是专门针对现代式多媒体教学而量身定制的产品,从制作工艺到功能配置,运用越普厂20多年的教学无线扩音技术经验,采用核心中频技术(定做芯片)打造而成,处处彰显教学应用需求理念。 选择数字无线扩音系统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误认为蓝牙技术是成熟可靠,市场普遍运用广泛。

蓝牙技术是爱立信、IBM等5家公司在1998年联合推出的一项无线网络技术。“蓝牙”(Bluetooth)现取其“统一”“通用”的含义,用来命名意在统一通讯标准,通用是将软件底层协议架构固化。根据协议标准不运用现场扩音,不考虑延迟效果,延迟在70ms以上,通常人耳超过20ms延迟能明显感觉到。音响现场扩声中固化的延迟效果属于最大忌讳之一,原声与扩声的不同步,极易让人产生心烦、疲倦,注意力下降等。

误区二,选择低廉产品,以替代现有产品。

现今市场数字无线扩音产品如同雨后春笋,纷繁芜杂。学校急于解决扩音难题,更换原有设备,选择廉价产品充数。一部分非专业音频的主做数字传输的公司开发一套数字模块,加上一些简单、廉价的音频电路,低价冲击市场,以获得短期利益。孰不知一个小小的电阻或电容都会影响整个产品的稳定性和效果,合理的结构专业化的设计都需要专业的公式计算也只能达到初步效果。普遍低廉的产品音质较差,频响不及10KHz,声音发闷,低频过重。易让人困乏,疲劳。 误区三,满足简单扩声,不重视专业效果。

好的扩声产品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人声扩音设备,它能辅助提高教师教学情绪,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专业的扩音产品中频(人声)丰满、清脆、穿透力强、高中低音富有层次感。较难处理的部分属前级放大电路,其中有高低音调节,音量大小,混响深度与长度调节,麦克和外部音源输入;复杂的甚至还有均衡波段调节、声控等等。如:增加适当的混响效果能加深讲师讲话的感情色彩,强化听者的记忆力。

推荐第10篇:地面数字电视信号定位系统的应用研究分析论文[材料]

摘要:一般情况下,GPS卫星少于4颗无法定位。地面数字电视信号与GPS结合的定位系统是一种利用借助地面数字电视信号,实现了恶劣环境定位操作。一般GPS超过4颗时,就可以借助数字地面电视信号改善GOOD,进而提高定位精确度。本文主要介绍了系统工作原理,借助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模拟和单点及多点移动定位,提高了定位精度。

关键词:地面数字;电视信号;GPS定位系统

GPS是一种应用较广的定位系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定位,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工作。但是其具有抗干扰能力差和接受功率低下等缺陷,尤其在恶劣环境下,会受到卫星定位个数的影响,所以必须实现地面数字电视信号和GPS结合的定位系统,利用数字电视提供的多种信号完成定位。

一、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GPS系统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但是由于其接受功率低,而且抗干扰能力差,影响了GPS的发展。由于地面信号的功率较高,而且电视塔位置恒定,已经成为定位的理想选择。GPS与地面数字电视信号结合的定位系统,可以及时避免GPS定位存在的问题,实现了精确定位。本次主要对地面数字电视信号与GPS相结合的定位系统距离、如何获得地面信号等问题进行探讨,结合PN序列和接收信号等确定出帧头位置,得到信号帧时间,然后结合地面数字电视帧和自燃时间等确定电视信号发射时间。

二、了解地面数字电视信号帧的结构

中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可分为信号帧、日帧、超帧和分帧四层结构。日帧以公立日为周期,进行周期性循环,由144分帧组成,表示为24小时。在北京时间00:00:00时,日帧复位,开始新帧。超帧时间长度定义为125ms,8个超帧为一秒;分帧长度为一分钟,由480个超帧组成,可以及时进行GPS时间校准。PN序列是帧头的主要部分,可以进行同步和信道评估。帧体由36个符号系统信息与3744个符号数据组成。从符号率角度分析,帧头与帧体相同,均为7.56兆符号/秒。模式一帧头有420个符号组成,由前同步、PN255序列和后同步组成。超帧中有225个信号帧,可以利用不同相位的PN信号作为信号帧识别符。模式二由596个符号和一个PN595序列组成。一个超帧中包含216个信号帧。每个超帧中各个信号帧帧头均为相同PN序列。模式三与模式二类似,由945个符合组成,一个前同步、一个后同步及一个PN511序列。其中前后同步均由长度为217的符号组成。

三、分析系统工作原理

(一)系统模型分析下图1中给出了地面数字电视信号与GPS组合定位系统模型。用户在A位置上可看到4颗或以上卫星,接收机主要接受来自GPS卫星和电视塔地面数字电视信号,电视塔主要辅佐卫星方位,提高了定位精确度。但用户站在B位置时,受楼层遮挡,不能看到4颗以上卫星时,可以联合地面数字电视信号与GPS完成定位,提升GPS定位精度,解决GPS定位问题。图1地面数字电视信号与GPS结合的定位系统模型构建实际分析时,可以将电视塔到接收机的距离理解为GPS伪距。电视塔和接收机距离,只需确定地面数字电视信号到电视塔的传输时间即可。本次分析时,将DTMB作为帧结构特征,日帧在00:00:00或固定时间复位,采用帧头相关计算得出数字电视信号帧发射时间。假设接收机请求定位时刻(t1)接收地面数字电视信号并与相应模式中的PN序列相关,可得到最大值,进而确定出信号帧帧头位置(a1)得到接收信号帧的时间s111attT其中sT表示符号长度(Tf1,sf为符号率),进而确定出信号帧与电视塔发射时间为:)1(Tktt0,电视塔与接收机距离为:)t(ctl010,c表示光速,采用GPS得到卫星坐标、卫星与节后及伪距离后、节后及与电视塔及电视塔坐标后,借助传统求接收机坐标方程即得出接收机坐标。结合时间校准,本次假设参考时刻电视塔从GPS获得的真实时间误差为ut,然后将GPS从卫星获得接收机的伪距离表示为:brctriuii,(crbi)其中,ir表示接收机到卫星的真实距离,i=1,2,3,…第i个卫星。

四、探讨仿真结果

结合相关资料得知,GPS卫星水量超过4颗或大于4颗的开阔区域实施计算仿真。结合卫星跟踪可以得到某时刻精确坐标,将上空卫星数量确定为6颗,然后计算卫生到定点的距离,仿真计算时,可以利用随机数方法模拟卫星到定位点的伪距离,然后再计算GDDP。之后实现电视塔和GPS同步,计算GDDP,并与卫星GDDP进行比较。从实际数据分析可知,地面数字电视信号定位联合GPS可改善几何分布,提高了定位精确度,实际应用效果较理想。

五、结束语

本次研究主要对地面数字电视信号与GPS结合系统在复杂情况下的应用进行分析。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数字电视技术、电视塔和单频网已经取得了新的发展,可以利用地面数字电视信号与GPS结合的方式得到精确定位,不断扩展覆盖范围,解决GPS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定位系统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蒋燕.基于数字电视广播信号的无线定位方法[J].东南大学,2010,(03).

[2]季明丽.一种基于数字电视定位的新技术[J].东南大学,20111,(01).

[3]田安红,周非,付承彪.TV-GPS技术融合实现无缝定位分析[J].电视技术,2012,(03).

作者简介:张必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北京地球站,助理工程师。

第11篇: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组建与应用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无线局域网组建与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无线局域网的组建方式,以及进行办公室无线局域网的组建,无线局域网(Wirele LAN)技术可以非常便捷地以无线方式连接网络设备,人们可随时、随地、随意地访问网络资源。在推动网络技术发展的同时,无线局域网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

局域网 网络安全 协议 组建结构 传输介质

2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无线局域网组建与应用

摘要、关键词„„„„„„„„„„„„„„„„„„„„„„„„„„„„„„2 目 录„„„„„„„„„„„„„„„„„„„„„„„„„„„„„„„„„3 1.引言 .................................................................4 2.无线局域网的概述 .....................................................4 3.无线局域网的组建方式 .................................................4 3.1网桥连接型 .......................................................5 3.2基站接入型 .......................................................5 3.3集线器接入型 .....................................................5 3.4无中心结构 .......................................................5 4.无线局域网接入Internet ...............................................5 4.1单机无线上网 .....................................................5 4.1.1安装无线网卡 ...............................................6 4.1.2连接网络设备 ...............................................7 4.1.3无线路由器设置 .............................................7 4.1.4轻松连上Internet ..........................................7 4.2多机共享上网 .....................................................8 4.2.1硬件连接 ...................................................8 4.2.2设置无线路由器 .............................................9 5.无线局域网络组建 .....................................................9 6.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技术 ................................................11 6.1扩展频谱技术 ....................................................11 6.2用户认证———口令控制 ..........................................11 6.3数据加密 ........................................................11 6.4其他无线网络方面的考虑 ..........................................11 7.无线局域网的应用 ....................................................12 谢辞„„„„„„„„„„„„„„„„„„„„„„„„„„„„„„„„„ 13 参考文献 „„„„„„„„„„„„„„„„„„„„„„„„„„„„„„„14

3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无线局域网组建与应用

1.引言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局域网络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无线局域网(Wirele Local Area Network,WLAN)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尽管目前无线局域网还不能完全独立于有线网络,但近年来无线局域网的产品逐渐走向成熟,正以它优越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在网络应用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2.无线局域网的概述

无线局域网(Wirele local-area network,WLAN)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就是在各工作站和设备之间不再使用通信电缆,而采用无线的通信方式。一般来讲,凡是采用无线传输媒体的计算机局域网都可称为无线局域网。

无线网络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50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美国陆军研发出了一套无线电传输技术,采用无线电信号进行资料的传输。这项技术令许多学者产生了灵感。1971年,夏威夷大学的研究员创建了第一个无线电通讯网络,称作ALOHNET。这个网络包含7台计算机,采用双向星型拓扑连接,横跨夏威夷的四座岛屿,中心计算机放置在瓦胡岛上。从此,无线网络正式诞生。

3.无线局域网的组建方式

无线局域网具有传统局域网无法比拟的灵活性。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范围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网络的传输范围大大拓宽,最大传输范围可达到几十千米。在有线局域网中,两个站点的距离在使用铜缆时被限制在500m,即使采用单模光纤也只能达到3000km,而无线局域网中的两个站点间的距离目前可道道50km,相距数千米的建筑物中的网络可以集成为同一个局域网。

此外,无线局域网的抗干扰性强、网络保密性好。对于有线局域网中的诸多的安全问题,在无线局域网中基本上可以避免。而且相对于有线网络,无线局域网的组件、配置和维护较为容易,一般计算机工作人员都可以胜任网络的管理工作。

对于不同局域网的应用环境与需求,无线局域网可采取不同的网络结构来实现互联。

4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无线局域网组建与应用

3.1网桥连接型

不同的局域网之间互联时,由于物理上的原因,若采取有线方式不方便,则可利用无线网桥的方式实现两者点对点的连接。无线网桥不仅提供两者之间的物理与数据链路层的连接,还为两个网的用户提供较高层的路由与转换。

3.2基站接入型

当采取移动蜂窝通信网接入方式组建无线局域网时,各站点之间的通信时通过基站接入、数据交换方式来实现互联的。各移动站不仅可以通过交换中心自行组网,还可以通过广域网与远地站点组建自己的工作网络。

3.3集线器接入型

利用无线集线器可以组建星型结构的无线局域网,具有与有线集线器组网方式相类似的优点。在该结构基础上的无线局域网,可采用类似于交换型以太网的工作方式,要求集线器具有简单的网内交换功能。

3.4无中心结构

要求网中任意两个站点均可直接通信。此结构的无线局域网一般使用公用广播信道,MAC层采用CSMA类型的多址接入协议。

无线局域网可以在普通局域网基础上通过无线集线器、无线接入站(AP)、无线网桥、无线Modem及无线网卡等来实现,其中以无线网卡最为普通,使用最多。

4.无线局域网接入Internet 在家庭和办公无线网络中,除了可以实现有线局域网常用的文件共享、打印共享等功能,还有一个常见的应用就是共享无线上网。

4.1单机无线上网

实现单机无线上网的方法很简单,只要配备一块无线网卡、无线路由器或无线AP,加上Internet接入方式即可。下面以ADSL宽带上网方式为例,介绍如何实现单

5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无线局域网组建与应用

机无线上网(Windows XP系统),单机上网结构如图所示:

4.1.1安装无线网卡

关闭电脑,打开主机箱,将无线网卡插入主板闲置的PCI插槽中,重新启动。在重新进入Windows XP系统后,系统提示“发现新硬件”并试图自动安装网卡驱动程序,并会打开“找到新的硬件向导”对话框让用户进行手工安装。点击“自动安装软件”选项,将随网卡附带的驱动程序盘插入光驱,并点击“下一步”按钮,这样就可以进行驱动程序的安装。点击“完成”按钮即可。打开“设备管理器”对话框,我们可以看到“网络适配器”中已经有了安装的无线网卡。不过,因为ADSL一般使用动态IP地址,所以还需要进行如下设置:

打开“网络连接”窗口,右键点击“无线网络连接”图标,选择“属性”命令,打开网卡属性对话框,在“常规”选项卡中双击“Internet协议(TCP/IP)”选项,然后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自动获得IP地址”选项即可。另外,我们还要注意无线网络配置,具体设置内容如下:

同样是在无线网络连接的属性对话框中,点击“无线网络配置”选项卡。如果需要Windows自动配置无线网络设置,而不用手工设置,必须选择“用Windows来配置

6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无线局域网组建与应用

我的无线网络设置”选项,点击“高级”按钮,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仅访问点(结构)网络”或“任何可用的网络(首选访问点)”选项,不能是“仅计算机到计算机(特定)”,否则将无法连接到网络。其他无线网络设置使用自动设置即可,不用去管它。 4.1.2连接网络设备

用网线将ADSL Modem的Ethernet端口和无线路由器的WAN端口连接起来,然后将ADSL Modem的PHONE端口和电话机连接,将ADSL端口和电话线连接,接通ADSL Modem和无线路由器的电源即可。 4.1.3无线路由器设置

这里还是以TP-LINK TL-WR245 1.0无线路由器为例,因为它支持PPPOE自动拨号功能,只要打开计算机就可以自动连接到Internet。具体的设置方法是:

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框中输入192.168.1.1,再输入登录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确定”按钮打开路由器设置页面。在左侧窗口中点击“基本设置”链接,在“WAN口连接类型”框中选择“PPPOE”,在“用户名”框中输入ADSL上网的用户名称,在“密码”框中输入ADSL上网密码。为了避免掉线,还可以设置断线后自动拨号设置,例如,选择“按需连接:自动断线等待时间”选项(默认5分钟),“保持连接:重复连接周期”选项(默认30秒)。点击“应用”按钮。

除了WAN口连接类型设置外,其他的无线路由器设置保持默认值即可。 4.1.4轻松连上Internet 在设置好无线路由器之后,无线网卡会自动连接到无线路由器,并在系统任务栏显示当前状态,双击该网络连接图标还可以查看详细的连接状态信息。

提示:如果Windows XP不能自动连接到无线路由器,应该首先记下在路由器设置页面中看到的SSID值(即无线网络的名称),接着在Windows XP中打开“无线网络连接属性”对话框,点击“无线网络配置”选项卡,点击“添加”按钮,然后打开的对话框中的“服务设置标识(SSID)”框中输入该值,例如,wirele,点击“确定”按钮。最后,双击任务栏无线网络连接图标,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搜索到无线网络,点击“连接”按钮即可。

7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无线局域网组建与应用

4.2多机共享上网

实现双机共享上网的方法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Infrastructure模式(基本结构模式),即是以支持Internet接入的无线AP或无线路由器为中心,其他无线客户端通过无线网卡连接到该设备进行Internet的访问。

另一种是Ad Hoc→Ad Hoc模式(对等模式),又称点对点模式,该模式不需要无线AP或无线路由器,直接通过无线网卡来组成点对点的临时网络。不过要实现共享上网,其中必须有一台计算机作为主机,提供Internet接入;另一台作为客户机,通过无线网卡来共享Internet 要实现多机共享上网,我们需要选择的无线网络设备主要包括无线网卡、无线AP或无线路由器。因为无线路由器在支持无线AP功能的基础上还具备了宽带路由器的各种功能,所以还是选择无线路由器为好。实现多机上网的结构如图所示:

4.2.1硬件连接

同样以TP-LINK无线宽带路由器为例,硬件的连接参考上面介绍的组建家庭/办公无线局域网的方法,将无线路由器的WAN端口和Internet入口用网线连接起来。一般的无线路由器还内置交换机,提供4个端口,可以连接其他的网络设备或计算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无线路由器除了集成WAN端口外,还会提供普通交换机所有

8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无线局域网组建与应用

的端口,包括Uplink及其他普通端口。如果Uplink端口已经和HUB或交换机级联,那么该端口旁边的普通端口将不能使用。 4.2.2设置无线路由器

如果组建普通的无线局域网,使用无线路由器的默认设置就行了(也就是不需要设置),但是要实现多机共享上网,我们需要注意以下的设置:

首先,我们需要设置Internet连接类型:

同样是打开TP-LINK无线路由器的设置页面,在基本设置页面中,需要根据Internet接入情况来选择WAN口连接类型。

例如,上面提到的ADSL用户,选择PPPOE,并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如果是小区宽带接入,可以选择自动获取IP地址;如果是光纤接入,选择静态IP,并指定IP地址、子网掩码、缺省网关地址以及DNS服务器地址;对于需要进行安全网络传输的用户来说,可以使用PPTP连接,输入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用户名和密码即可。选择完成后,点击“应用”按钮即可。

其次,我们还需要设置SSID:

如果不想使用无线路由器默认的SSID值,可以在无线路由器管理页面中进行修改。打开管理页面,点击左侧窗口的“基本设置”链接,在右侧的页面的“SSID”框中输入其他值,并保证SSID广播设置为“允许”。点击“应用”按钮即可。

最后,设置无线网卡:

在Windows XP中设置无线网卡的方法,在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已经介绍过了。需要注意的就是IP地址都设置为“自动获得IP地址”,或者和无线路由器在一个网段的地址。如果是手动创建无线网络连接,必须要保证无线网卡的SSID和无线路由器的SSID同一个名称。另外,无线网卡的高级访问模式必须设置为“任何可用的网络(首选访问点)”或“仅访问点(结构)网络”。

可是,对于Windows 98/2000系统是不能自动进行无线网卡配置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随无线网卡驱动光盘附带的客户端软件来配置无线网络,实现共享上网。

5.无线局域网络组建

无线局域网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最简单的无线局域网络只需两个装有无线适

9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无线局域网组建与应用

配卡的计算机,并将它们放在有效距离内,这就是常说的对等网络。这类简单网络无须经过特殊组合或专人管理,任何两个移动式计算机之间不需要中央服务器就可以相互通信。

无线AP可将网络与移动计算机之间的优先距离增大到原来的两倍。因为访问电视连接在有线网络上,每一个移动式计算机都可经服务器与其他移动式计算机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每个访问点可容纳许多计算机,使其数据的传输实际要求而定。

无线网络交换机和计算机有一定的有效距离,在室内约为150米,室外约为300米。在大的场所,例如仓库或者学校里,可能有多个访问点,网桥的位置也事先考察决定,使有效范围覆盖全场并互相重叠,使每个用户都不会和网络失去联系。用户可以在一群访问点的覆盖范围中漫游,访问点让用户从一个访问点的覆盖范围转移到另一个访问点的覆盖范围,确保通讯不会中断。

为了解决覆盖问题,在设计网络时可用接力器来增大网络的转借范围.从外观和功能上来看接力器像是访问点,但他并接在有线网络上。接力起的作用就是把信号从一个AP传到另一个AP或者EP来延伸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以下面一个小型局域网来描述无线局域网的组建,拥有三台台式机、四台笔记本分别分布在办公室会议室的无线局域网络如图所示:

运用的是最简单、最快捷的选择对等网,即是以无线AP或无线路由器为中心(传统有线局域网使用HUB或交换机),其他计算机通过无线网卡、无线AP或无线路由器

10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无线局域网组建与应用

进行通信,该组网方式具有安装方便、扩充性强、故障易排除等特点。然后再安装网卡,进行网络设置和无线客户端设置。

6.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技术

6.1扩展频谱技术

扩展频谱技术在50年前第一次被军方公开介绍,它用来保密传输。从一开始就设计成抗噪音,干扰,阻塞和未授权检测。扩展频谱发送器用一个非常弱的信号在一个很宽的频率范围内发射,与窄带射频相反,它将所有的能量集中到一个单一的频点。扩展频谱的实现方式很多,最常用的两种是直接序列和跳频序列。

6.2用户认证———口令控制

在无线网的站点上使用口令控制,当然为必要局限于无线网,诸如NovellNetWare和Microsoft NT等网络操作系统和服务器提供了包括管理在内的内建多级安全服务。口令应处于严格的控制下并经常予以变更。由于无线网的用户要包括移动用户,而移动用户又倾向于把他们的笔记本移来移去,因此,严格的口令策略等于增加了一个安全级别,它有助于确认网站是否被合法的用户使用。

6.3数据加密

数据要求极高的安全性,如果是商用网或军用网上的数据,那么就可能会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最高级别的安全措施就是在网络上整体使用加密产品。数据包中的数据在发送到之前要用硬件或软件的方法进行加密。只有那些拥有正确密匙的站点才可能读到这些数据。如果需要全面的安全保障,加密是最好的办法。一些网络操作系统具有加密功能。基于每个用户或者服务器,价位较低的第三方加密产品也可以胜任。

6.4其他无线网络方面的考虑

无线局域网还有其他的安全特性。首先,无线网接入点会滤过那些相关网点而言毫无用处的网络数据,这就意味着大部分的无线网络数据根本不会以电波的形式发送出去;其次,无线网的接点和接入点由于环境有关的转发范围限制,这个范围一般是

11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无线局域网组建与应用

几英尺。这是窃听者必须处于节点或接入点附近。最后,无线用户具有流动性,可能在一次上网时间内有一个接入点移到另一个接入点,与之对应,进行网络通信所使用的跳频序列也会发生变化,这使得窃听者几乎毫无可能。

无论是否有无限网段,大多数的局域网都必须有一定级别的安全措施。而且,如果数据相当机密,比如是银行网或军用网上的数据,为了确保机密,必须采取特殊措施。

7.无线局域网的应用

无线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是无可争议的。如果每天大约有15万人成为新的无线用户,全球范围的无线用户目前已经超过2亿。这些人包括大学教授,仓库管理员,护士,商店负责人,办公室经理和卡车司机等。他们使用无线技术的方式和他们自身的工作一样在不断的更新。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果将他们的应用划分室内和室外的话,室内应包括大型办公室,车间,酒店,宾馆,智能仓库 ,临时办公室,会议室,证券市场等,室外应用包括城市建筑群间通信,学校校园网络,工矿企业厂区自动化控制和网络,矿山,水利,油田,港口,码头野外勘探实验,军事流动网,公安流动网等。目前无线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相信不久的将来无线局域网技术将更加完善。尤其是无线信号接入技术将更强,安全性将更高。

12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无线局域网组建与应用

本论文是在王惠斌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论文的顺利完成,也离不开其它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整个的论文写作中,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积极的帮助我查资料和提供有利于论文写作的建议和意见,在他们的帮助下,论文得以不断的完善,最终帮助我完整的写完了整个论文。 另外,要感谢在大学期间所有传授我知识的老师,是你们的悉心教导使我有了良好的专业课知识,这也是论文得以完成的基础。

13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无线局域网组建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无线局域网构建及应用》 麻信洛 李晓中 董建宁 国防工业出版社 [2]《局域网组建与维护实用教程》 王祥仲 郑少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4

第12篇:无线路由

WDS是什么

WDS(Wirele Distribution System),无线分布式系统:是建构在HFSS或DSSS底下,可让基地台与基地台间得以沟通,比较不同的是有WDS的功能是可当无线网路的中继器,且可多台基地台对一台,目前有许多无线基台都有WDS。

无线分布式系统(WDS)的无线混合模式,可以支持在点对点、点对多点、中继应用模式下的无线访问点(AP),同时工作在两种工作模式状态。即:桥接模式+AP模式。

wds 无线局域网络创新的无线分布式系统(WDS),改变了原有单

一、简单的无线应用模式。比如:大型热点区域和企业用户选用无线WDS技术的解决方案的时候,可以通过各种可选的无线应用方式来连接各个AP,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整个网络结构的灵活型和便捷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使无线网络使用者以购买最少无线设备,达到更多用途的功能实现。

一般来说在家中使用一台无线路由器时绝大多数情况都不太理想,毕竟大部分家庭家中结构和布局都不是方方正正的,拐弯的墙体会严重影响无线信号的传输效果。 比如有的两居室新家面积有100平米,不过当把无线设备放到书房时在客厅的阳台就根本无法接收到任何信号,只有把笔记本移动到餐厅区域才能连接到家庭无线网中。这种信号强度不足的问题已经影响了笔者的使用。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通过WDS无线模式来扩展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达到增强信号强度的目的。

无线路由的桥接方法

在无线网络成为家庭和中小企业组建网络的首选解决方案的同时,由于房屋基本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并且格局复杂多样,环境对无线信号的衰减严重。所以使用一个无线AP进行无线网络覆盖时,会存在信号差,数据传输速率达不到用户需求,甚至存在信号盲点的问题。为了增加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增加远距离无线传输速率,使较远处能够方便快捷地使用无线来上网冲浪,这样就需要用到我们无线路由器的桥接或WDS功能。

上图所示为一小型企业无线网络,A、B、C三个部门如果只使用1个无线路由器(本文以TL-WR841N V5为例),可能会出现一些计算机搜到信号很弱或者搜索不到信号,导致无法连接无线网络。解决方法是:A、B、C三个部门各自连接一台无线路由器,三个无线路由器通过WDS连接就可以实现整个区域的完美覆盖、消除盲点。

配置思想:无线路由器B作为中心无线路由器,无线路由器A、C与无线路由器B建立WDS连接。 步骤如下:

注:本文所介绍的产品设置方法适用于TL-WR841N v

5、TL-WR741N、TL-WR742N。

一、中心无线路由器B设置

登陆无线路由器B管理界面,在无线设置-基本设置中设置“SSID号”、“信道”,如图:

在无线设置-无线安全设置中设置无线信号加密信息

记录无线路由器B设置后的SSID、信道和加密设置信息,在后续无线路由器A、C的配置中需要应用。

二、无线路由器A设置。

1.修改LAN口IP地址。在网络参数-LAN口设置中,修改IP地址和B路由器不同(防止IP地址冲突),如192.168.1.2,保存,路由器会自动重启。

2.启用WDS功能。重启完毕后,用更改后的LAN口IP地址重新登陆无线路由器A,在无线设置-基本设置中勾选“开启WDS”。

3.WDS设置。点击“扫描”,搜索周围无线信号。

在扫描到的信号列表中选择B路由器SSID号,如下图中TP-LINK_841_B,点击“连接”。

将信道设置成与B路由器信道相同。

设置加密信息和B路由器相同,保存。

4.关闭DHCP服务器。在DHCP服务器中,选择“不启用”,保存,重启路由器。

无线路由器A配置完成。此时无线路由器A与无线路由器B已成功建立WDS。

三、无线路由器C设置。步骤与无线路由器A的配置相同,需要注意的是修改LAN口IP地址时,确认修改后的IP地址与网络中已有设备或计算机不能冲突。

第13篇:无线网络技术

选择题

1.以下哪个网络与其他不属于相同的网络分类标准?()

A.无线Mesh网 B.无线传感器网络

C.无线穿戴网

D.无线局域网

2.RFC文档是下面哪一个标准的工作文件?()

A.ISO B.ITU C.IETF D.IEEE

3.以下哪个是工业协会开发、发布和修订无线网络标准?()

A.FCC B.IEEE C.ISM D.UNII

4.下面哪个国家或地区通过FCC管制无线应用?()

A.美国

B.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C.英国

D.欧洲、亚洲

5.用来描述无线对发射功率的汇聚程度的指标是()。

A.带宽 B.功率 C.增益 D.极性

6.当要传播的信号频率在30MHz以上时,通信必须用()方式。A.地波 B.天波 C.直线 D.水波

7.DSSS二进制相移键控在1Mb/s数据速率下使用何种编码方式?()A.11片巴克码 B.8片CCK C.11片CCK D.8片巴克码

8.下列哪种技术不属于扩频传输?()

A.DSSS B.FHSS C.脉冲调频 D.SHSS

9.下列哪种扩频技术采用伪随机序列PN对放松的窄带信号进行调制,使其成为一个频谱扩展的扩频信号?() A.跳频扩频 B.直接序列扩频 C.跳时扩频 D.线性调频

10.蓝牙中使用的扩频技术是()。

A.DSSS B.FHSS C.脉冲调频 D.SHSS

11.目前无线局域网主要以()作传输媒介。

A.短波 B.微波 C.激光 D.红外线

12.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标准主要采用()标准。

A.IEEE802.2 B.IEEE802.3 C.IEEE802.5 D.IEEE802.11

13.建立无线对等局域网,只需要()设备即可。

A.无线网桥 B.无线路由器 C.无线网卡 D.无线交换机

14.无线局域网通过()可连接到有线局域网。

A.天线

B.无线接入器 C.无线网卡 D.双绞线

15.BSS代表()。

A.基本服务信号 B.基本服务分离 C.基本服务集 D.基本信号服务

16.一个学生在自习室使用无线连接到他的试验合作者的笔记本电脑,他正在使用的是什么无线模式?() A.Ad-Hoc模式 B.基础结构模式 C.固定基站模式 D.漫游模式

17.当一名办公室工作人员把他的台式计算机连接到一个WLAN BSS时,要用到什么无线网络模式?() A.Ad-Hoc模式 B.基础结构模式 C.固定基站模式 D.漫游模式

18.WLAN上的两个设备之间使用的标识码叫什么?()

A.BSS B.ESS C.SSID D.隐形码

19.可以使用哪种设备把两座建筑物连接到WLAN?()

A.接入点 B.网桥 C.网关 D.路由器

20.在以下哪个IEEE802.11x拓扑结构中,在同一网络的接入点之间转发数据帧?()

A.BSSS B.ESS C.DSSS D.对等

21.ESS代表什么?()

A.扩展服务信号 B.扩展服务分离 C.扩展服务集 D.扩展信号服务器 22.关于Ad-Hoc模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Ad-Hoc模式需要使用无线网桥以连接两个或多个无线客户端 B.Ad-Hoc模式需要使用AP以连接两个或多个无线客户端

C.Ad-Hoc模式需要使用AP和无线网桥以连接两个或多个无线客户端 D.Ad-Hoc模式不需要使用AP或无线网桥

23.IEEE802.11网络的LLC层由()标准进行规范。

A.IEEE802.11 B.IEEE802.3 C.IEEE802.1 D.IEEE802.2

24.IEEE802.11b最大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

A.108Mb/s B.54 Mb/s C.24 Mb/s D.11 Mb/s

25.IEEE802.11a最大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

A.108Mb/s B.54 Mb/s C.24 Mb/s D.11 Mb/s

26.IEEE802.11g最大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

A.108Mb/s B.54 Mb/s C.24 Mb/s D.11 Mb/s

27.IEEE802.11b标准采用()调制方式。

A.FHSS B.DSSS C.OFDM D.MIMO

28.在下面信道组合中,选择有3个非重叠信道的组合。()

A.信道1信道6信道10 B.信道2信道7信道12 C.信道3信道4信道5 D.信道4信道6信道8

29.IEEE802.11a标准采用()调制方式。

A.FHSS B.DSSS C.OFDM D.MIMO

30.频率为5GHz的是()。

A.IEEE802.11a B.IEEE802.11b C.IEEE802.11g D.IEEE802.11

31.IEEE802.11规定MAC层采用()协议来实现网络系统的集中控制。

A.CSMA/CA B.CSMA/CD C.TDMA D.轮询

32.下列哪个不是IEEE802.11系列标准MAC层提供的协调功能?()

A.DCF B.ECF C.EDCF D.PCF

33.下列哪项技术在无线局域网中使用?()

A.CSMA/CA B.CSMA/CD C.冲突检测 D.以上所有

34.IEEE802.11n最大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

A.540 Mb/s B.54 Mb/s C.600 Mb/s D.108 Mb/s

35.下列哪种技术充分利用多径效应,可以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 A.OFDM B.MIMO C.SRD D.RRM 36.IEEE802.11n采用码率强化机制,为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其码率提高到()。

A.1/4 B.3/4 C.3/5 D.5/6

37.IEEE802.11标准中增强服务质量的标准是()。

A.IEEE802.11e B.IEEE802.11f C.IEEE802.11g D.IEEE802.11h

38.IEEE802.11标准中进行频谱管理的标准是()。

A.IEEE802.11e B.IEEE802.11f C.IEEE802.11g D.IEEE802.11h

39.IEEE802.11标准中支持WDS,实现网状组网的标准是()。

A.IEEE802.11r B.IEEE802.11h C.IEEE802.11s D.IEEE802.11t

40.IEEE802.11s中为了实现无线分布式系统WDS,使用了()的帧格式。

A.单地址 B.双地址 C.多地址 D.四地址

41.下列哪个标准定义了IEEE802.11MAC层增加的频谱管理服务?()

A.IEEE802.11c B.IEEE802.11h C.IEEE802.11e D.IEEE802.11f

42.下列哪个标准定义了无线电资源测量增强?()

A.IEEE802.11i B.IEEE802.11j C.IEEE802.11m D.IEEE802.11k

43.下列哪个标准定义了快速BSS转换?()

A.IEEE802.11r B.IEEE802.11s C.IEEE802.11k D.IEEE802.11j

44.下列哪个IEEE802.11协议规定了无线区域网的安全?()

A.IEEE802.11i B.IEEE802.11n C.IEEE802.11e D.IEEE802.11h

45.在无线网络安全机制WAPI中,()实现通信数据的加密传输。

A.WAI B.WPI C.ASU D.AAA

46.我国自主研发并大力推行的WLAN安全标准是()。

A.WEP B.WPA C.WAPI D.TKIP

47.WEP的升级版本是()。

A.WPA B.WAPI C.TKIP D.SSID

48.可以实现移动网络对移动终端及AP的认证的安全标准是()。

A.WPA B.WEP C.WAPI D.TKIP

49.保护Wi-Fi登录安全的安全标准是()。

A.WPA B.WEP C.WAPI D.TKIP

50.哪类光波频段仅低于可见光波段?()

A.环境照明 B.红外光 C.紫外光 D.X射线

51.以下哪个RF通信标准可以将8台设备组织形成一个微微网?()

A.蓝牙 B.IrDA C.UWB D.ZigBee

52.以下哪个IEEE802标准定义了用于构建和管理个人域网的技术?()

A.IEEE802.3 B.IEEE802.11 C.IEEE802.15 D.IEEE802.16

53.以下哪个缩略语用于表示利用无线通信技术的PAN?()

A.CPAN B.PPAN C.TPAN D.WPAN

54.以下哪一个为蓝牙的物理层?()

A.基带 B.广带 C.宽带 D.超宽带

55.蓝牙用不足8台蓝牙设备构成的是什么自组织逻辑结构?()

A.微网 B.微微网 C.分布式网络 D.超网

56.当主设备的覆盖范围内有8台以上的蓝牙设备时,蓝牙构成的是什么字组织逻辑结构?()

A.多个微微网 B.多个分布式网络

C.组织成分布式网络的多个微微网 D.组织成微微网的多个分布式网络

57.IEEE802.15.1标准中,FHSS系统的跳频速度是每秒()次。

A.1200 B.1400 C.1600 D.1800

58.蓝牙FHSS系统中,在2.40~2.48GHz ISM频段之间有()个信道。

A.78 B.79 C.80 D.81

59.ZigBee物理层定义中,在2.4GHz频段有()个非重叠信道。

A.10 B.12 C.14 D.16

60.ZigBee物理层定义中,在915MHz频段有()个非重叠信道。

A.10 B.12 C.14 D.16

61.ZigBee物理层定义中,在868MHz频段有()个信道。

A.1 B.3 C.5 D.10

62.Wimax是采用哪种技术标准来构建宽带无线网络的?()

A.IEEE802.11 B.IEEE802.11s C.IEEE802.15 D.IEEE802.16

63.下列调制模式中,不属于IEEE802.16a定义的调制模式的是()。

A.WireleMAN.SCa B.WireleMAN.SC C.WireleMAN.OFDM D.WireleMAN.OFDMA

64.公共WMAN技术的名称是什么?()

A.WiMAN B.Wimax C.Wi-Fi D.WiNET

65.以下哪个IEEE联网标准定义了WMAN的PHY和MAC层?()

A.IEEE802.11 B.IEEE802.15 C.IEEE802.16 D.IEEE802.20

66.通常使用以下哪个术语代表将用户业务携带到因特网的通信链路?()

A.回程链路 B.点对点 C.QoS D.骨干

67.能够提供移动服务的无线城域网标准是()。

A.IEEE802.16a B.IEEE802.16b C.IEEE802.16d D.IEEE802.16e

68.支持网状组网的无线城域网标准是()。

A.IEEE802.16d B.IEEE802.16f C.IEEE802.16b D.IEEE802.16e

69.IEEE802.16a的替代版本是()。

A.IEEE802.16a B.IEEE802.16b C.IEEE802.16d D.IEEE802.16c

70.使用什么类型的网络能够动态互连移动无线设备(这些移动无线设备必须包含路由功能)?() A.自组织网络 B.MANET C.MONET D.WLAN

判断题

1.无线网络最大的有点是可以摆脱有线的束缚。(T) 2.无线网络最大的优点是带宽大大超过有线网络。(F)

3.在OSI中,链路层和传输层都是面向链接的,但链路层建立的是点到点的链接,传输层建立的是端到端的链接。(F)

4.无线网络中的传输层协议可以使用和有线网络完全相同的传输层协议,效果非常好。(F) 5.IEEE是美国的管制机构,控制着无线频率的使用。(F) 6.FCC是美国的管制机构,控制着无线频率的使用。(T) 7.大气和外层空间是导向媒体。(T)

8.大气和外层空间提供了传输电磁波信号的手段,但不引导其他传播方向,这种传输形式通常被称为无线传播。(T)

9.卫星微波和地面微波的本质是相同的。(T)

10.广播无线电波与微波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全向性的,而后者是方向性的。(F) 11.红外线传输与微波传输的一个重要区分是前者无法穿透墙体。(T) 12.地波传播或多或少要沿着地球的轮廓前行,且可传播相当远的距离,较好地跨越可视的地平线。(T)

13.数字信号不适宜直接在无线媒介中传播。(T) 14.数字信号适宜直接在无线媒介中传播。(F) 15.所有的调制技术中使用的都是正弦波载波。(F)

16.调制技术中除了使用正弦波载波,还可以使用脉冲传输。(T) 17.调制一定要使用载波信号。(T)

18.脉冲形状调制也可以使用脉冲波形的导数把数据编码成脉冲序列。(T) 19.无线局域网是指以无线信道作传输媒介的计算机局域网。(T) 20.因为无线局域网的接入设备比有线局域网贵,故组建无线局域网的成本就一定比组建有线局域网的成本高。(F)

21.IEEE802.11系列标准主要限于MAC层与PHY层的描述。(T)

22.对于高密度无线用户接入区域,需要考虑在同一区域内布放多个AP。(T) 23.IEEE802.11a只能接近视距应用,穿透性低。(T) 24.CSMA/CA中,SIFS最短。(T) 25.CSMA/CA中,DIFS最短。(F) 26.CSMA/CA是一种基于竞争的协议。(T) 27.IEEE802.11n的最大速率只能达到540Mb/s。(F)

28.IEEE802.11s中为了实现无线分布式系统WDS,使用了四地址的帧格式。(T) 29.ZigBee主要用于传输高数据速率的通信。(F) 30.ZigBee的传输速率最高为1Mb/s。(F)

31.无线USB技术是以高速率数据流信道为目的。(T) 32.Wimax将取代WLAN技术成为主要的无线接入技术。(F)

33.部署一个WWAN相对来说不是很贵,所以通常情况下是企业用户自己部署。(T) 34.无线Mesh网络中的路由器可以移动也可以静止,但一般位置相对固定。(T)

名词解释

1、自由空间损耗

在卫星通信中,信号会随距离的增加而在越来越大的面积范围内散布,我们称这种形式的衰减为自由空间损耗(L)。

2、无线局域网(WLAN)

无线局域网是在局部区域内以无线媒体或介质进行通信的无线网络。

3、无线个域网(WPAN)

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 Wirele Personal Area Network,简称无线个域网)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网,它是将具有不同功能的单一设备在小范围内实现无线连接、微小网自主组网的通信技术。

4、无线自组网(Ad Hoc)

Ad-Hoc网络是一种特殊的自组织、对等式、多跳、无线移动网络,也常被称为移动Ad-Hoc网络。

5、WiMAX 世界微波接入互操作性论坛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论坛旨在对基于IEEE802.16标准和ETSI HiperMAN标准的宽带无线接入产品进行一致性和互操作性认证。

6、地波传播、天波传播、直线传播

地波传播:地波传播或多或少要沿着地球的轮廓前行,且可传播相当远的距离,较好地跨越可视的地平线。

天波传播:天波信号可以通过多个跳跃,在电离层和地球表面之间前后反弹地穿行。

直线传播:当要传播的信号频率在30MHz以上时,天波与地波的传播方式均无法工作,通信必须用直线方式。

7、Wi-Fi Wi-Fi是一个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品牌,由Wi-Fi联盟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网路产品之间的互通性。

8、蓝牙

蓝牙(Blue Tooth)技术是一种支持点对点、点对多点语音和数据业务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蓝牙收/发信机采用跳频扩频技术,跳频技术使蓝牙的无线链路自身具备了更高的安全性和抗干扰能力。蓝牙还采用身份认证和加密等措施来提高通信的安全性。

9、无线广域网

无线广域网(WWAN)是指覆盖全国或全球范围内的无线网络,提供更大范围内的无线接入,与无线个域网、无线局域网和无线城域网相比,它更加强调的是快速移动性。

简答题

1、简要说明扩频技术主要有哪些?并简要说明其基本原理。

跳频扩频:在跳频扩频(frequency hopping spread spectrum,FHSS)中,信号用看似随机的无线电频率序列进行广播,并在固定间隔里从一个频率跳到另一个频率。接收器在接收消息时,也和发送器同步地从一个频率跳到另一个频率。 直接序列扩频:直接序列扩频(DSSS),原始信号中的每一个位在传输信号中以多个位表示,该技术使用扩展编码。这种扩展编码将信号扩展到更宽的频带范围上,而这个频带范围与使用的位数成正比。

跳时扩频:是一种直接用输入数据流调制射频载波的技术,载波通过脉冲传输,扩频函数控制每个数据脉冲的传输时间

2、简述无线局域网的组成结构,并简要说明每部分的主要功能。站(点):也称主机(Host)或终端(Terminal),是无线局域网的最基本组成单元,在无线局域网中通常用作客户端。

无线介质:是无线局域网中站与站之间、站与接入点之间通信的传输介质。 无线接入点:无线接入点类似蜂窝结构中的基站,是无线局域网的重要组成单元,是具有无线网络接口的网络设备。它是一种特殊的站,通常处于BSA的中心,固定不动。 分布式系统:分布式系统是用来连接不同BSA的通信信道,称为分布式系统信道。

3、什么是卫星通信?与其他无线网络相比有何不同?

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信号,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

下行广播,覆盖范围广;工作频段宽;通信质量好;网络建设速度快,成本低;信号传输时延大;控制复杂。

4、简述蓝牙协议体系结构中的核心协议有哪些? 无线电:确定包括频率、跳频的使用、调制模式和传输功率在内的空中接口细节。 基带:负责一个微微网中的连接建立、寻址、分组格式、计时和功率控制。 链路管理器协议:负责在蓝牙设备和正在运行的链路管理之间建立链路。包括如认证、加密及基带分组大小的控制和协商等安全因素。

逻辑链路控制和自适应协议:使高层协议适应基带层。L2CAP提供无连接和面向连接服务。

服务发现协议:询问设备信息、服务与服务特征,使得在两个或多个蓝牙设备间建立连接成为可能。

5、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天线的主要作用。天线是实现无线传输最基本的设备。 天线可看作一条电子导线或导线系统,该导线系统或用于将电磁能辐射到太空或用于将太空中的电磁能收集起来。

6、直线传输系统中的损伤主要有哪些? 衰减:一个信号的强度会随所跨越的任一传输媒体距离的增大而降低。 自由空间损耗:信号会随距离的增加而在越来越大的面积范围内散布。 噪声:指收接端接收到的由传输系统传输过来的不希望存在的额外信号。 大气吸收:水蒸气和氧气是产生大气吸收的主要因素。雨和雾(有悬挂的小水滴)也会引起无线电波的散射,而导致衰减。

多径:在移动通信中,由于障碍物的存在,而产生折射、反射等,可能存在多条传输路径使信号增强或减弱(甚至消失)。

折射:使得无线电波在传递时只有一小部分直线波或没有直线波抵达接收天线,造成了直线传输的损伤。

7、简述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从物理拓扑分类:单区网(single cell network, SCN)、多区网(multiple cell network, MCN) ; 从逻辑上分类:对等式、基础结构式和线型、星型、环型等; 从控制方式方面分类:无中心分布式、有中心集中控制式; 从与外网的连接性分类:独立WLAN和非独立WLAN ;

8、目前国际上确定的3G标准有哪4种?并简述一下4G技术。WCDMA、CDMA2000、TD-SCDMA、WiMAX。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机器技术的简称,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

9、简述IEEE802.16协议支持哪几种服务。

主动授予服务:是周期性、定长分组的固定比特率(CBR)服务流。UGS连接只能使用BS主动提供的周期性带宽授予来发送数据,而不是由SS向BS发送带宽请求。

实时查询服务:是周期性、变长分组的实时变比特率服务流。周期地为其分配可变的突发带宽供其发送变长分组。

非实时查询服务:是非周期、变长分组的非实时变比特速率服务流。保证即使在网络阻塞时,该连接也有机会发出带宽请求。

尽力而为服务:不提供完整的可靠性,通常执行一些错误控制和有限重传机制,其稳定性由高层协议来保证。使用单薄轮询所提供的发送机会,使用竞争模式来发送带宽请求。

论述题(总结对课程的理解、感受)

第14篇:地面先进事迹

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精心绘制改扩建蓝图

——回顾改扩建项目进展情况

2010年,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分管领导姜兴阁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兄弟部门积极配合下,项目部工作紧紧围绕公司180/300万吨技改项目,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一年来,组织施工的地面重点工程23项,总建筑面积达到27000㎡,井巷工程掘进4200米,952工作面具备首采条件,新主井形成出煤系统。圆满完成了公司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绩,也得到了公司上下的认可和肯定。

公司技改项目建筑工程点多面广,投资数额大,施工中存在着诸多不可预见因素,本着为公司节约资金的目标,每一项工程都要经过系统规划,超前谋划,多想办法,为公司负责。

一、地面工程:

1、辅助车间施工前经现场勘察,土层受力层均为新近回填土,回填厚度达10米,回填时间为一年,地基强度和均匀性较差,设计院建议采用打桩,即混凝土灌注桩,设计桩径600㎜,桩长10米,桩数约为8500根,总投资约800万元,此方案投资数额大,且工期较长,本着为公司投资负责的精神,经多方考证,并聘请了有关专家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设计采用强夯置换法,设计吨数为400吨·米,在夯点回填卵石厚度为3-5米,总投资约300万元,工期3个月,并采用招标形式确定施工队伍,为公司节约了投资近500万元,现辅助车间已全部竣工已使用一年无质量问题。

2、工程前期所有挖方工程,未施工前运筹帷幄,整体规划,依据现有地势,采用分阶建筑的形式,尽可能地减少挖方量,并将挖方工程与填方工程巧妙结合,挖出的土方全部调往各个施工地点作为工程所用,未出现一处施工用土购买现象,挖方工程施工协议中囊括了挖方、填方、平整及碾压,既简化了施工步骤,同时又为公司节约了大量资金。

3、为适应我公司不断做大做强的发展趋势,35KV变电所无论从土建设计到设备选购均为国内先进水平,设备选购经多方考察,采用国内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选购,采用了变频、无功补偿等国内先进技术,保证了设备质量,于2009年10月底正式投入运行,至今运行良好,未出现任何质量问题,35KV变电所已达到了晋中市一流水平。

4、进一步规范招投标制度,重大工程项目、设备购置均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招标代理公司实行国内公开招标,累计2009年11月底,共组织完成了招标项目83项,其中设备购置45项,土建工程23项,矿建工程13项,安装工程2项。

5、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办公区、场区照明景观灯均采用太阳能灯,太阳能灯投资一劳永逸,既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又为国家环保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另外项目部还组织施工了生活区园林绿化、东进场场区绿化、35KV变电站场区绿化、瓦斯电厂场区绿化、西风井绿化等,为广大的职工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又达到了标准化要求,积极响应国家环保部门的相关要求。

6、由于技改工程需要,土建前期需进行大量的挖方工程,造成场区内高边坡较多,高度均在15~50米,土层遇水塌陷,风化脱落,边坡稳定性差,给场区内建筑造成了安全隐患,且影响整体美观,料石护坡砌筑不宜太高,施工难度大,考虑到施工工艺、工期等因素,针对此采用了边坡喷锚工艺,挂网喷浆打锚杆,并在其表层加喷了氧化镁铝,面层为绿色,起到了环保、支护双重作用。

二、井巷工程

自2007年8月份副井井筒及井底车场刷扩工程拉开了井巷技改的第一步,到现在辅助运输巷、煤仓己运行,井巷952工作面己形成出煤条件,上组煤水仓己基本完工;15煤轨道巷己完工,皮带下山、轨道下山己开工。期间项目副总及部门领导从工程招标、队伍进场安排、施工质量、进度、各单位协调等各方面统筹安排,倾注了大量心血。

1、工程队伍选择: 为加快改扩建进程,早日具备300万吨矿井生产能力,项目部严格按照基建管理执行大型工程公开招投标程序,选择了中煤一建六十三工程处、西山矿建、浙江中宇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从而保证了施工单位的经济及项目班子人员配备的硬件实力。从副井刷扩时恰逢冬季施工,在施工条件相当恶劣、运料与施工相互影响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克服困难、迎难而上,按期、保质的完成了刷扩任务,从而大大改善了副井提升能力,为以后9号煤轨道下山、回风下山、皮带下山、15号煤轨道巷等工程全面开展奠定了基础。主井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克服巷道涌水量大、断面大,学习引进王家岒的深孔爆破先进经验,提前一个月完成任务,为主井早日出煤抢出了时间。这些事实充分说明硬队伍能打硬仗、打胜仗的能力。

2、支护材料、施工质量双重控制保证工程质量:

为保证工程质量,项目部对施工单位所用原材料严把质量关,禁止不合格材料进场,原材料及混凝土均由试验室出具配全比通知单后方可使用,工程隐蔽以前必须由监理部、项目部验收后方可隐蔽。同时聘请山西煤炭建设监理公司等监理部结合项目部对工程进行全程跟班监理。 副井井筒刷扩、新主井开拓、0905配电室、15煤轨道巷等多个工程均达到优良工程标准。

3、努力做好各单位以之间及单位与矿方生产之间的协调工作: 由于段王煤化公司为改扩建矿井,多个单位同时施工,扩建过程中施工单位之间以及施工单位与矿生产之间相互摩擦的情况较多,因而需要协调处理的事情也比较多。

副井担负着矿生产以及改扩建工程所有工作面的运输任务。在运输条件紧张,刷扩改造又势在必行的情况下,项目部副总经理及部门领导果断决策,会同施工单位、机运区、调度等各部门领导制定了采取上、下两个头同时施工,采取四天分十二个小班一个循环的科学安排,即:七个班刷扩,五个班运料、排矸,保证月度进尺在60m以上;在井底车场每个循环至少配备80个罐用来装渣,既保证扩刷工程的正规循环,又保证了矿方的运料。

针对期间副井运料紧张的情况,采取了施工单位喷浆料由地面钻孔直接下到井底950车场,大大缓减了副井运输压力,保证了9煤回风巷、北总回风巷、15煤回风巷上段等巷道的喷浆任务。避免了施工单位因材料运输不及时造成的窝、误工现象。

在协调过程中项目部根据各施工单位的人员、机械配备情况及时调整工作安排,在15煤轨道巷即将到位的情况下,考虑到己揭露的15煤轨道下山、皮带下山开口处均为岩巷,如由西山公司、温州东大公司的综掘队伍施工,一是施工速度慢,二是对设备损坏较大,同时也影响整体15号煤7采区的出煤系统形成。在此情况下姜总果断安排由63处炮掘队伍同步施工,既保证了工程的进度,同时也为施工单位解决了大难题,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4、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保证了各项工程的进度: 围绕952工作面早日具备出煤条件,新主井早日投运,公司项目部与施工单位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励、奖罚政策,并报寿阳矿区指挥部批准。促使施工单位领导精心组织、员工争分夺秒,队伍之间形成了相互赶超的风气。期间施工单位创造了多个奇迹,新主井首次推广深孔爆破方式,大断面岩巷单月进尺突破120米;952尾巷、回风巷月进尺多次突破400米,最高时月综合进尺突破500米。受到了公司领导的一致好评和嘉奖。

赵海生

第15篇:地面验收报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竣工验收报告

工程名称: 莎车6713工程项目部临时彩板房 施工单位: 山东宁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竣工日期: 2011年 05 月 23 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厅监制

程概况 竣工验收条件

建设单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情况

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情况 篇2:验收报告

南宁市烟草公司卷烟物流中心联合工房

分拣车间地面维修工程项目施工验收报告

建 设 单 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烟草公司南宁市公司 施 工 单 位:广西地天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日 期: 二0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一.概述

本工程是南宁市烟草公司卷烟物流中心联合工房分拣车间、条烟库及装卸车站台地面,该地面面层原为自流环氧地坪面层经使用已多年后,地面在轮子直径小压强大的笼货车、叉车、长年行走在上面,地面出现多处崩烂、面漆脱落、凹凸不平的现象,站台台阶侧面装饰原为贴花刚岩石板,直角边用80×8角钢保护,由于司机技术不一经常受到倒车碰撞也多处脱落及损坏,严重影响到生产安全工作以及工作场所美观而进行返修改造。于二零一一年九月二二日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工程机电设备招标中心对该项目进行国内公开招标,本公司经投标中标进行施工的。

本公司接到中标通知后,按招标书要求,马上组建项目部, 把公司内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人员素质高的技术工人优化组合,为本工程组建一支精干的施工作业队伍。施工前施管理人员到现场,于二零一一年九月三十日开工,经过紧张有序施工,于二零一一年十月七日完工,交付使用。

本公司完成工作:

1.联合工房分拣车间部分地面翻修改造为非金属金刚砂耐磨地面面积共1860m2. 2.联合工房条烟库部分地面翻修改造为涂装环氧树脂地坪漆地面面积共160m2. 3.联合工房装卸车站台地面改为非金属金刚砂耐磨地面面积共290m2。

二.施工简述

该工程有它特殊性,车间有精密设备,施工要保护,施工混凝

土未到养护期就要交付使用,工期要求七天,为了能满足车间生产按期投入使用,本公司集中调用最有经验的人员及最好设备,不分昼夜连续施工,并铺设临时过度地板,最终能如期交付使用。

三.交付使用试生产

于二零一一年九月三十日开工,经过紧张有序施工,于二零一一年十月七日完工,已交付使用到现在共12个月,地面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要求,地面面层平整、光滑、硬度达到要求。

五.竣工验收

根据程序成立了验收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由万勇副经理为组长,全面负责的验收工作。验收时间定于2012年10月28日 1.验收组验收了资料。 2.验收意见

南宁市烟草公司卷烟物流中心联合工房分拣车间、条烟库及装卸车站台地面翻修改造达到质量指标满足生产要求。 3.验收后服务

工程进入质保期后,乙方须严格按照合同中规定的内容履行其售后服务承诺。

广西烟草公司南宁市公司:

使用方单位(签章): 年 月 日

广西地天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方单位(签章):

日篇3:地面工程竣工验收单 篇4:建筑地面工程验收规范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code of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building ground 1 总 则 1.0.1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中建筑地面工程(含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附属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不适用于保温、隔热、超净、屏蔽、绝缘、防止放射线以及防腐蚀等特殊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1.0.3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中采用的承包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及其他工程技术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0.4 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配套使用。 1.0.5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2.0.1 建筑地面 building ground 建筑物底层地面(地面)和楼层地面(楼面)的总称。 2.0.2 面层 surface course 面层与下构造层相联结的中间层。 2.0.4 基层 base course 面层下的构造层,包括填充层、隔离层、找平层、垫层和基土等。 2.0.5 填充层 filler course 在建筑地面上起隔声、保温、找坡和暗敷管线作用的构造层。 2.0.6 隔离层 isolating course 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种液体或地下水、潮气渗透地面等作用的构造层;仅地下潮气透过地面时,可称作防潮层。

2.0.7 找平层 troweling course 在垫层、楼板上或填充层(轻质、松散材料)上起整平、找坡或加强作用的构造层。 2.0.8 垫层 under layer 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于基土上的构造层。 2.0.9 基地 foundation earth layer 底层地面的地基土层。 2.0.10 缩缝 shrinkage crack 防止水泥混凝土垫层在气温降低时产生不规则裂缝而设置的收缩缝。 2.0.11 伸缝 stretching crack 防止水泥混凝土垫层在气温升高时在缩缝边缘产生挤碎或拱起而设置的伸胀缝。 2.0.12 纵向缩缝 lengthwise shrinkage crack平行于混凝土施工流水作业方向的缩缝。 2.0.13 横向缩缝 crowise stretching crack 垂直于混凝土施工流水作业方向的缩缝。 3 基本规定

3.0.1 建筑地面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划分,按表3.0.1执行。

表3.0.1 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表

准。

3.0.3 建筑地面工程采用的材料应按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的规定选用,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进场材料应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对重要材料应有复验报告。 3.0.4 建筑地面采用的大理石、花岗石等天然石材必须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天然石材产品放射防护分类控制标准》jc518中有关材料有害物质的限量规定。进场应具有检测报告。 3.0.5 胶粘剂、沥青胶结料和涂料等材料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 3.0.6 厕浴间和有防滑要求的建筑地面的板块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3.0.7 建筑地面下的沟槽、暗管等工程完工后,经检验合格并做隐蔽记录,方可进行建筑地面工程的施工。 3.0.8 建筑地面工程基层(各构造层)和面层的铺设,均应待其下一层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上一层。建筑地面工程各层铺设前与相关专业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以及设备管道安装工程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 3.0.9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时,各层环境温度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掺有水泥、石灰的拌和料铺设以及用石油沥青胶结料铺贴时,不应低于5℃; 2.采用有机胶粘剂粘贴时,不应低于10℃; 3.采用砂、石材料铺设时,不应低于0℃。 3.0.10 铺设有坡度的地面应采用基土高差达到设计要求的坡度;铺设有坡度的楼面(或架空地面)应采用在钢筋混凝土板上变更填充层(或找平层)铺设的厚度或以结构起坡达到设计要求的坡度。 3.0.11 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附属工程,其面层和基层(各构造层)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应按本规范基层铺设中基土和相应垫层以及面层的规定执行。 3.0.12 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应设置伸缩缝,其延米间距不得大于10m;房屋转角处应做45°缝。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和台阶等与建筑物连接处应设缝处理。上述缝宽度为15~20mm,缝内填嵌柔性密封材料。

3.0.13 建筑地面的变形缝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地面的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应与结构相应缝的位置一致,且应贯通建筑地面的各构造层; 2.沉降缝和防震缝的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缝内清理干净,以柔性密封材料填嵌后用板封盖,并应与面层齐平。

3.0.14 建筑地面镶边,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有强烈机构作用下的水泥类整体面层与其他类型的面层邻接处,应设置金属镶边构件; 2.采用水磨石整体面层时,应用同类材料以分格条设备镶边; 3.条石面层和砖面层与其他面层邻接处,应用顶铺的同类材料镶边; 4.采用木、竹面 层和塑料板面层时,应用同类材料镶边; 5.地面面层与管沟、孔洞、检查井等邻接处,均应设置镶边;

6.管沟、变形缝等处的建筑地面面层的镶边构件,应在面层铺设前装设。 3.0.15 厕浴间、厨房和有排水(或其他液体)要求的建筑地面面层与相连接各类面层的标高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3.0.16 检验水泥混凝土和水泥砂浆强度试块的组数,按每一层(或检验批)建筑地面工程不应小于1组。当每一层(或检验批)建筑地面工程面积大于1000m2时,每增加1000m2应增做1组试块;小于1000m2按1000m2计划。当改变配合比时,亦应相应地制作试块组数。 3.0.17 各类面层的铺设宜在室内装饰工程基本完工后进行。木、竹面层以及活动地板、塑料板、地毯面层的铺设,应待抹灰工程或管道试压等施工完工后进行。 3.0.18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层(各构造层)和各类面层的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应按每一层次或每层施工段(或变形缝)作为检验批,高层建筑的标准层可按每三层(不足三层按三层计)作为检验批; 2.每检验批应以各子分部工程的基层(各构造层)和各类面层所划分的分项工程按自然间(或标准间)检验,抽查数量应随机检验不应少于3间;不足3间,应全数检查;其中走廊(过道)应以10延长米1间,工业厂房(按单跨计)、礼堂、门厅应以两个轴线为1间计算。

3.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每检验批抽查数量应按其房间总数随机检验不应少于4间,不足4间,应全数检查。 3.0.19 建筑地面工程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的主控项目,必须达到本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认定为合格;一般项目80%以上的检查点(处)符合本规范规定的质量要求,其他检查点(处)不得有明显影响使用,并不得大于允许偏差值的50%为合格。凡达不到质量标准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处理。 3.0.20 建筑地面工程完工后,施工质量验收应在建筑施工企业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监理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对分项工程、子分部工程进行检验。 3.0.21 检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查允许偏差应采用钢尺、2m靠尺、楔形塞尺、坡度尺和水准仪。 2.检查空鼓应采用敲击的方法; 3.检查有防水要求建筑地面的基层(各构造层)和面层,应采用泼水或蓄水方法,蓄水时间不得少于24h; 4.检查各类面层(含不需铺设部分或局部面层)表面的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缺陷,应采用观感的方法。

3.0.22 建筑地面工程完工后,应对面层采取保护措施。 4 基层铺设 4.1一般规定 4.1.1 本章适用于基土、垫层、找平层、隔离层和填充层等基层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检验。 4.1.2 基层铺设的材料质量、密实度和强度等级(或配合比)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的规定。

4.1.3 基层铺设前,其下一层表面应干净、无积水。 4.1.4 当垫层、找平层内埋设暗管时,管道应按设计要求予以稳固。 4.1.5 基层的标高、坡度、厚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基层表面应平整,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5的规定。

表4.1.5 基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mm) 4.2 基土

4.2.1 对软弱土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4.2.2 填土应分层压(夯)实,填土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的有关规定。 4.2.3 填土时应为最优含水量。重要工程或大面积的地面填土前,应取土样,按击实试验确定最优含水量与相应的最大干密度。

ⅰ 主控项目 4.2.4 基土严禁用淤泥、腐植土、冻土、耕植土、膨胀土和含有有机物质大于8%的土作为填土。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土质记录。 4.2.5 基土应均匀密实,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0.9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试验记录。

ⅱ 一般项目 4.2.6 基土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4.1.5的规定。 检验方法:应按本规范表4.1.5中的检验方法检验。 4.3 灰土垫层 4.3.1 灰土垫层应采用熟化石灰与粘土(或粉质粘土、粉土)的拌和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

4.3.2 熟化石灰可采用磨细生石灰,亦可用粉煤灰或电石渣代替。 4.3.3 灰土垫层应铺设在不受地下水浸泡的基土上。施工后应有防止水浸泡的措施。篇5:地勘基础验收报告

地基与基础结构验收评价报告

(勘察单位)

工程名称:东环路拆迁安置茅腊坪片区1#楼

勘察单位:十堰市九城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基础结构验收评价报告

一、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丹赵路办事处

设计单位:丹江口市建筑设计院

勘察单位:十堰市九城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武汉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武汉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东环路拆迁安置茅腊坪片区

该工程位于丹赵路东环路茅腊坪区。建筑面积55000㎡,结构层次:

砖混结构,6+1层。设计使用年限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本工

程所处地段场地土类别为ⅱ类,设计桩径φ1000,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桩基持力层为(3-2)中风化片岩。

基础混凝土结构: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

二、勘察文件主要技术参数

建议基础类型为人工挖孔桩基础。

三、设计、施工对勘察文件执行情况

1、设计单位按我院的勘察建议进行施工图纸设计。

2、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经我院两次派专业技术人员地基验槽验收合 格,并做了相关隐蔽资料。

四、基础验收情况

本工程已完成勘察文件要求的内容。 经现场检查,工程地基验槽情况

与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内容相符。本工程已按要求参加工程地基与基础的

检验,通过现场全面的检查,施工单位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已经达到勘察

成果文件及设计单位要求,地基与基础工程总体质量合格。根据综合质量

检查情况:工程勘察质量检查结论为合格。

第16篇:地面平整度

2 术

2.0.1 建筑地面building ground 建筑物底层地面(地面)和楼层地面(楼面)的总称。 2.0.2 面层

surface course 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建筑地面表面层。 2.0.3 结合层

combined course 面层与下一构造层相联结的中间层。 2.0.4 基层

base course 面层下的构造层,包括填充层、隔离层、找平层、垫层和基土等 2.0.5 填充层 filler course 在建筑地面上起隔声、保温、找坡和暗敷管线等作用的构造层。 2.0.6 隔离层 isolating course 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种液体或地下水、潮气渗透地面等作用的构造层;仅防止地下潮气透过地面时,可称作防潮层。 2.0.7 找平层 troweling corese 在垫层、楼板上或填充层(轻质、松散材料)上起整平、找坡或加强作用的构造层。

2.0.8 垫层 under layer 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于基土上的构造层。 2.0.9 基土 foundation earth layer 底层地面的地基土层。 2.0.10 缩缝 shrinkage crack 防止水泥混凝土垫层在气温降低时产生不规则裂缝而设置的收缩缝。 2.0.11 伸缝 stretching crack 防止水泥混凝土垫层在气温升高时在缩缝边缘产生挤碎或拱起而设置的伸胀缝。 2.0.12 纵向缩缝 lengthwise shrinkage crack平行于混凝土施工流水作业方向的缩缝。 2.0.13 横向缩缝crowise stretching crack 垂直于混凝土施工流水作业方向的缩缝。

3 基本规定 3.0.1 建筑地面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划分,按表3.0.1执行。 表3.0.1

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表 分部工程 子分部工程

地面

程 整体面层

基层:基土、灰土垫层,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垫层和砂石垫层、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三合土垫层、炉渣垫层、水泥混凝土垫层、找平层、隔离层、填充层

面层:水泥混凝土面层、水泥砂浆面层、水磨石面层、水泥钢(铁)屑面层、防油渗面层、不发火(防爆的)面层 板块面层

基层:基土、灰土垫层,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三合土垫层、炉渣垫层、水泥混凝土垫层、找平层、隔离层、填充层

面层:砖面层(陶瓷锦砖、缸砖、陶瓷地砖和水泥花砖面层)、大理石面层和花岗石面层、预制板块面层(水泥混凝土板块、水磨石板块面层)、料石面层(条石、块石面层)、塑料板面层、活动地板面层、地毯面层 木、竹面层

基层:基土、灰土垫层,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三合土垫层、炉渣垫层、水泥混凝土垫层、找平层、隔离层、填充层

面层:实木地板面层(条材,块材面层)、实木复合地板面层(条材,块材面层)、中密度(强化)复合地板面层(条材面层)、竹地板面层

说明:3.0.1 本条主要针对“建筑地面”构成各层的组成,结合本规范的适用范围,确定其各子分部工程和相应的各分项工程名称的划分,以利施工质量的检验和验收。

3.0.2 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时,应有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应的施工工艺技术标准。

说明:3.0.2 本条为了进一步明确和加强质量管理而提出的要求,以保证建筑地面工程的施工质量。

3.0.3 建筑地面工程采用的材料应按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的规定选用,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进场材料应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对重要材料应有复验报告。 说明:3.0.3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主要是控制进场材料质量,提出对进场建筑材料应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以防假冒产品,并强调按规定抽验和做好检验记录,严把材料进场的质量关。

3.0.4 建筑地面采用的大理石、花岗石等天然石材必须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天然石材产品放射防护分类控制标准》JC518中有关材料有害物质的限量规定。进场应具有检测报告。

说明:3.0.4 本条的规定,对含有对人体直接有害物质石材严格按国家标准控制。 3.0.5 胶粘剂、沥青胶结料和涂料等材料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

说明:3.0.5 本条的规定,因木、竹面层采用的胶粘剂、饰品涂料对人体直接有害,严格进行控制。

3.0.6 厕浴间和有防滑要求的建筑地面的板块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说明:3.0.6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以满足浴厕间使用功能要求,防止使用时对人体的伤害。

3.0.7 建筑地面下的沟槽、暗管等工程完工后,经检验合格并做隐蔽记录,方可进行建筑地面工程的施工。

3.0.8 建筑地面工程基层(各构造层)和面层的铺设,均应待其下一层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上一层。建筑地面工程各层铺设前与相关专业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以及设备管道安装工程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

说明:3.0.7、3.0.8 这两条强调施工顺序,避免上层与下层因施工质量缺陷而造成的返工,以保证建筑地面(含构造层)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水平的提高。建筑地面各构造层施工时,不仅是本工程上、下层的施工顺序,有时还涉及到与其他各分部工程之间交叉进行。为保证相关土建和安装之间的施工质量,避免完工后发生质量问题的纠纷,强调中间交接质量检验是极其重要的。 3.0.9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时,各层环境温度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掺有水泥、石灰的拌和料铺设以及用石油沥青胶结料铺贴时,不应氏于5℃;

2 采用有机胶粘剂粘贴时,不易低于10℃; 3 采用砂、石材料铺设时,不应低于0℃。

说明:3.0.9 本条对建筑地面工程各层的施工规定了铺设该层的环境温度,这不仅是使各层具有正常凝结和硬化的条件,更主要的是保证了工程质量。 3.0.10 度的地面应采用基土高差达到设计要求的坡度;铺设有坡度的楼面(或架空地面)应采用在钢筋混凝土板上变更填充层(或找平层)铺设的厚度或以结构起坡达到设计要求的坡度。

说明:3.0.10 本条提出是保证建筑地面工程起坡的正确性。

3.0.11 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附属工程,其面层和基层(各构造层)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应按本规范基层铺设中基土和相应垫层以及面层的规定执行。

说明:3.0.11 本条明确室外附属工程质量检验的标准。

3.0.12 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应设置伸缩缝,其延米间距不得大于10m;房屋转角处应做45°缝。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和台阶等与建筑物连接处应设缝处理。上述缝宽度为15—20mm,缝内填嵌柔性密封材料。

说明:3.0.12 本条提出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必须设置伸缩缝的重要性。 3.0.13 建筑地面的变形缝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地面的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应与结构相应缝的位置一致,且应贯通建筑地面的各构造层;

2 沉降缝和防震缝的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缝内清理干净,以柔性密封材料填嵌后用板封盖,并应与面层齐平。 说明:

3.0.13 本条提出变形缝设置范围,强调缝的构造作用和缝的处理要求。 3.0.14 建筑地面镶边,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有强烈机械作用下的水泥类整体面层与其他类型的面层邻接处,应设置金属镶边构件;

2 采用水磨石整体面层时,应用同类材料以分格条设置镶边; 3 条石面层和砖面层与其他面层邻接处,应用顶铺的同类材料镶边; 4 采用木竹面层和塑料板面层时,应用同类材料镶边; 5 地面面层与管沟、孔洞、检查井等邻接处,均应设置镶边;

6 管沟、变形缝等处的建筑地面面层的镶边构件,应在面层铺设前装设。 说明:3.0.14 本条提出建筑地面工程设置镶边的规定。

3.0.15 厕浴间、厨房和有排水(或其他液体)要求的建筑地面面层与相连接各类面层的标高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说明:3.0.15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强调相邻面层的标高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防止有排水的建筑地面面层水倒泄入相邻面层,影响正常使用。

3.0.16 检验水泥混凝土和水泥砂浆强度试块的组数,按每一层(或检验批)建筑地面工程不应小于1组。当每一层(或检验批)建筑地面工程面积大于1000m2时,每增加100 m2应增做1组试块;小于1000 m2按1000 m2计算。当改变配合比时,亦应相应地制作试块组数。

说明:3.0.16 本条提出检验水泥混凝土和水泥砂浆试块组数的确定。 3.0.17 各类面层的铺设宜在室内装饰工程基本完工后进行。木、竹面层以及活动地板、塑料板、地毯面层的铺设,应待抹灰工程或管道试压等施工完工后进行。 说明:3.0.17 本条强调施工工序,以保证建筑地面的施工质量。 3.0.18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层(各构造层)和各类面层的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应按每一层次或每层施工段(或变形缝)作为检验批,高层建筑的标准层可按每三层(不足三层按三层计)作为检验批;

2 每检验批应以各子分部工程的基层(各构造层)和各类面层所划分的分项工程按自然间(或标准间)检验,抽查数量应随机检验不应少于3间;不足3间,应全数检查;其中走廊(过道)应以10延长米为1间,工业厂房(按单跨计)、礼堂、门厅应以两个轴线为1间计算;

3 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每检验批抽查数量应按其房间总数随机检验不应少于4间,不足4间,应全数检查。 说明:

3.0.18 参照原国家标准《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第9章地面与楼面工程中的有关要求,提出子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检验批不是按抽查总数的5%计,而是采用随机抽查的自然间(标准间)和最低量,其中考虑了高层建筑中建筑地面工程量较大、较繁,改为除裙楼外按高层标准间以每三层划作为检验批,也较为合宜。对于有防水要求的房间,虽已做蓄水检验,为保证不渗漏,随机抽查数略有提高,以保证可靠。

3.0.19 建筑地面工程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的主控项目,必须达到本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认定为合格;一般项目80%以上的检查点(处)符合本规范规定的质量要求,其他检查点(处)不得有明显影响使用,并不得大于允许偏差值的50%为合格。凡达不到质量标准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处理。

说明:3.0.19 本条提出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质量检验的主控项目的规定和一般项目的规定。对于分项工程的子分项目和允许偏差,考虑了目前的施工条件,提出80%(含80%)以上的检查点符合质量要求即认为合格,以及处理的有关规定。

3.0.20 建筑地面工程完工后,施工质量验收应在建筑施工企业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监理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对分项工程、子分部工程进行检验。

说明:3.0.20 本条明确了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完工后如何组织和验收工作,进一步强化验收,以确保建筑地面工程质量。 3.0.21 检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查允许偏差应采用钢尺、2m靠尺、楔形塞尺、坡度尺和水准仪; 2 检查空鼓应采用敲击的方法;

3 检查有防水要求建筑地面的基层(各构造层)和面层,应采用泼水或蓄水方法,蓄水时间不得少于24h; 4 检查各类面层(含不需铺设部分或局部面层)表面的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缺陷,应采用观感的方法。 说明:

3.0.21 本条提出常规检查方法的规定,但不排除新的工具和检验办法。 3.0.22 建筑地面工程完工后,应对面层采取保护措施。

说明:3.0.22 本条为保证面层完工后的表面免遭破损,强调做好面层的保护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4 基 层 铺 设 4.1 一 般 规 定

4.1.1 本章适用于基土、垫层、找平层、隔离层和填充层等基层分项工程的施工选题检验。

说明:4.1.1 本条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统一标准》附录B表B.0.1和本规范表3.0.1中对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表的规定提出了基层分项工程进行施工质量检验的适用范围。本节所列条文均系基层共性方面的规定。

4.1.2 基层铺设材料质量、密实度和强度等级(或配合比)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的规定。 说明:4.1.2 本条提出了对基层材质和基层铺设夯实后的施工质量要求。 4.1.3 基层铺设前,其下一层表面应干净、无积水。

说明:4.1.3 本条提出在基层铺设前,对其下一层表面的施工质量要求。 4.1.4 当垫层、找平层内埋设暗管时,管道应按设计要求予以稳固。 说明:4.1.4 本条提出埋设暗管应予以稳固。

4.1.5 基层的标高、坡度、厚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基层表面应平整,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5的规定。

说明:4.1.5 本条规定了基层(各构造)表面质量的允许偏差值和相应的检验方法。

表4.1.5

基层表面的允许检验方法(mm) 项

目 基土 土

垫层

允许偏差

找平层 填充层 隔离层

灰土、三合土、炉渣、水泥

砂、砂石、碎石、碎砖

木搁栅 毛地板 用沥青玛碲脂做结全层铺设样式花木板、板块面层用水泥砂浆做结合层铺设板块面导 用胶粘剂做结合层铺设拼花木板、塑

板、块材料

防水、防料板、强化复合地板、竹地板面层 松散材料 潮、防油渗

拼花实木地板、拼花实木复合地板面层 1 表面平整度 3 5

15 2

15 7

其他种类面层 10 5

3 3

5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

3 检查 4 标高 +8 +4 坡度 0—50 +20 +4

+4

+10 +5 +5 +8 +5用水准仪检查

不大于房间相应尺寸的2/1000,且不大于30

用坡度尺厚度 在个别地方不大于设计厚度的1/10 用钢尺检查

第17篇:数字城管中心团支部轮值委员工作汇报

“轮值委员”让团组织更具凝聚力和创造力---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团支部轮值委员工作汇报

蚌埠经济开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团支部成立于2009年5月,现有团员青年17名,其中团支部书记1名,组织委员1名,宣传委员1名。中心团支部是一支严谨务实、充满青春活力和创新力的队伍。

中心团支部自成立以来,在中心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团工委的关怀支持下,各项工作进展的有条不紊。为了更好发挥团员青年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加强团员的交流与沟通。团支部创新思路,在支委会设置轮值委员一职。现就轮值委员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轮值委员概念

轮值委员是基于支委会基础上增设的委员,设轮值委员一名,每月轮换,由支委会负责管理、考评。

二、轮值委员职责

在团支书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参与支委会工作。讨论并参与支部工作安排、活动开展、推优考评等。按月轮换,在轮值期,开展1~2次团组织活动。

三、工作开展情况

中心团支部创新工作思路,自2009年5月试行轮值委员以来,轮值委员工作情况在区团工委的指导下,在中心领导的重视下,在广大团员青年的参与下,轮值委员工作得以更加广泛、深入、持续地开展。团支部汇聚团员青年力量,为中心发展和团员青年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充分发挥了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

(一)完善轮值委员制度规范,加强轮值委员体系建设 中心团支部建立健全轮值委员各项制度。制定了《数字城管指挥团支部轮值委员制度》、《数字城管指挥轮值委员考评制度》等。轮值委员档案由专人负责管理,工作逐渐走向规范化运转。

(二)发挥团员青年能动作用,加强思想整治教育建设 中心团内部将不断加强团员青年思想整治教育作为工作重点来抓。轮值委员任职前必须学习团章及团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熟练掌握团组织的相关知识。团支部和轮值委员组织团员青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团组织主题教育,形成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的长效机制。

(三)汇聚青春力量,服务中心争先创优

中心团支部将坚持锐意进取、竭诚服务的原则,想青年之所想,帮青年之所盼。在通过轮值委员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汇聚青春力量,为青年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2009年度以来,团支部和轮值委员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活动,重点推进志愿者服务活动和青年文明号活动。主要活动有中心启动仪式服务活动、志愿者广场优质服务活动、开展爱国主题教育、“唱红歌.品经典”、志愿者走上街头服务创建、开展事件部件专项督查活动、看望培智学校残疾学生、“争做绿色志愿者,建设省级园林城市”主题活动等。

四、轮值委员考评

(一)考评方法

支部负责建立健全轮值委员考评体系,以月为周期对轮 值委员进行考评,年底进行综合考评,按照考评分评定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次。

(二)考评内容

1、是否切实履行职责情况。

2、是否开展1~2次团组织活动及开展情况进行。

3、是否立足岗位,积极引导团员青年争先创优。

五、奖惩兑现

年度考评为“优秀”等次,季度考核无“不合格”等次的,奖励300元。

年度考评为“良好”等次,季度考核无“不合格”等次的,奖励150元。

年度考核为“合格”等次的不发放奖励金,授予鼓励奖。 年度考评为“不合格”等次的,不得参评单位当年各项评先评优。

六、监督管理

(一)建立轮值委员管理档案

对每月轮值委员的基本情况逐一建立档案,完善轮值委员工作开展、考评、年度奖励的档案资料。

(二)设立轮值委员监督委员会

轮值委员监督委员会由中心党支部负责人担任组长,团支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其主要职能是在团市委、区团工委的领导下对中心轮值委员进行指导、检查、考核。

(三)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检查

1、采取定期与随机、组织检查与填写反馈表相结合等方法,加强对轮值委员的日常管理。

2、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责令轮值委员要限期整改。整改无效的,取消其轮值委员职务,年度考评一票否决。

(四)轮值委员发生以下情况者,将被强制取消资格;

1、有违法、违纪、违反党和国家政策的现象发生;

2、在日常工作中发生重大责任事故;

3、被舆论曝光,群众反映强烈,严重中心形象和声誉,经检查情况属实的。

中心团支部围绕大局,服务中心,成绩显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团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区团工委的直接指导。今后,中心将围绕不足抓突破,进一步做好团组织建设工作,充分调动和发挥青年职工积极性,以“创新高效、科学精确、务实严谨、团结为民”为标准,树立中心青年良好的“窗口”形象,不断深化团组织又好又快的发展。

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团支部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四日

第18篇:数字

复习思考题

1、与传统模拟测图相比较,数字测图具有哪些特点?答:数字测图的实质是全解析、机助成图。数字测图的优点:数字化,自动化,高精度。

2、根据空间数据来源以及采用仪器的不同,目前数字测图的主要作业方法有哪些?各适

用于什么情况?并谈谈你对各种作业方法未来发展的展望?答:(1)、全站仪地面数据采集,适用于城市大比例尺数字测图(2)既有模拟地形图数字化。这种方法适用于计算机存档、图纸更新、修测,任意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制(3)、数字摄影测量。适合大面积中、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制和更新,也将是城市GIS数据获取的主要方法。(4)、GPS RTK地面数据采集。适合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制。

3、什么是数字测图系统?试根据你的认识绘出数字测图系统生产工艺流程框图?

答:依托计算机系统,在外连输入输出设备软、硬件的支持下,以数字测图软件为核心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输入、编辑、成图、管理、输出的测绘系统。

4、什么是数字地形图?与纸质模拟地形图相比较,数字地形图具有哪些特点?

答:数字地形图是根据地形图制图表示的要求,将地形要素进行计算机处理后,以矢量或栅格数据结构组织、储存并可以图形方式输出的数字产品。特点(1)真实三维坐标数字化存储在磁介质中(2)地形要素分层组织与管理(3)突破图纸大小限制,可以自然界线分区存储(4)易于复制分发

5、有同学说:“在数字地形图中地形要素的空间数据是以真实坐标存储的,因而进入数字测图时代不再存在比例尺和比例尺精度的概念了。”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6、有同学说:“进入数字测图时代,再大测区范围的地形信息都可以存储在一个数字地形图中,因而不再需要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了。”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7、地形要素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在数字地形图中是如何存储和组织这些特征信息的?

8、什么是图层?对数字地形图分层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结合你的认识制定一套1:500、1:1000和1:2000数字地形图分层方案?

答:图层:在电子地图中,图层是地形特征相似的地形要素组成的逻辑或物理集合。

作用:(1)图形数据库图形组织与管理的一种技术,通过控制图层的特性来控制图形对象的显示、输出,以提高图形处理的效率(2)更重要的是适应数据管理的需要

9、对地形要素进行编码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编码设计时应遵循哪些原则?在基于CAD的数字测图软件中实现编码管理的方案有哪些?答:编码的目的:便于数字测图软件及GIS软件识别与处理(采集、检索、分析、输出和数据交换)。原则:规范性,适用性,唯一性,稳定性,可扩展性。

10.与传统的测绘仪器相比较,全站仪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哪些特点?答:(1)外业数据采集数字化、自动化、高精度(2)图根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一体化(3)地形图测绘以测站/文件/自然测区为单位(4)内业成图机助制图

11.全站仪地面数字测图有哪些主要作业模式?试根据你的认识谈谈各种作业模式的优缺点?答:(1)测记法模式:外业仅采集坐标,内业成图,需绘制草图

(2)编码法模式:外业采集坐标的同时采集编码和拓扑信息,以期提高内业成图自动化 (3)电子平板模式:野外实时成图

优缺点:(1)优点是精度高、内外业分工明确,缺点是要求工作草图上要绘制详尽的测点编号、测点间的连接关系和地物实体属性。(2)具有作业效率高、成图方便,缺点是对人员要求素质要求较高,作业难度大,成图过程不够直观,数据出错不易检查。(3)优点是精度高、现场成图实现“所见即所测”,从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缺点是野外工作量大,要求笔记本电脑的性能高,一般仅适合小面积,地物密集坡度大的地区作业。

12.试述测记法地面数字测图在一个测站上的工作内容和步骤?

测记法数字测图模式的实质是野外侧记、室内成图。使用的仪器为全站仪作业模式为: ①使用全站仪测定地物、地貌特征点的位置参数(坐标、高程),再按一地规则赋予其编号与编码,编号可由人工输入或全站仪自动生成,编码则需人工输入,将野外采集的特征点位置参数、连同的特征点编号及编码一起记录在全站仪的内存中,同时配画标注特征点编号的地形图工作草图,这一过程称为野外数据采集。

②在室内通过通信电缆将全站仪野外采集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 ③根据野外采集的碎部点位置参数和绘制的工作草图,使用数字化成图软件,经人机交互编辑形成数字地图。

13.试述测记法地面数字测图生产数字地形图的工艺流程并绘出流程框图?

答:

14.写出极坐标法确定地形点位的数学模型?

极坐标法是一种通过测定碎部点相对于测站点及定向方向的极角,极径来确定碎部点平面位置的方法。用极坐标法进行测量作业时,以测站点A为极点,以A至另一已知点B的方向为标准方向进行定向,再测定极角θ和极径S来确定待定点P.15.结合你的认识谈谈在应用数字测图软件进行地物编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

 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 图面合理

 图层、编码、符号应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 杜绝自相交、重复、毛刺、缺口现象的出现

 注意线状要素的方向性

 屏幕矢量化时DRG缩放比例应适中

16.试述数字测图软件自动生成等高线的处理流程并绘出流程框图? 常用等高线生成算法包括不规则网格法和规则网格法。无论是采用哪种方法,绘制等高线一般都需要做如下的工作:构网,等高线点的确定,等高线点的追踪,等高线点的光滑和等高线点的注记。建立三角形网的基本过程是将临近的三角离散点连接成初始三角形,再以这个三角形的每一条边为基础连接邻近的离散点,组成新的三角网,如此继续下去,直至所有的数据点均已连成三角形为止。

17.试述扫描屏幕数字化生产数字地形图的工艺流程并绘出流程框图?

18.屏幕矢量化前为何要对扫描的数字影象进行纠正和配准?常用的纠正模型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情况?并写出各纠正(配准)模型的公式?P225 19.掌握在基于CAD的数字测图软件中点状符号(图块)、用户线型、填充模式与注记样式的定义方法。

点状要素的符号化(图块)1.将组成点状要素的几何图形组合定义成图块2.定义内部图块(Block)3.定义外部图块(WBlock)4.使用图块(Insert)5.定义图块属性(AttDef)

注记要素的符号化(文字样式 )1.“Standard”文字样式2.定义文字样式(Style) 3. 设置当前文字样式(TextStyle)4.修改注记要素文字样式

线状要素(面状要素轮廓线)的符号化(线型 )1.“Continuous”/”ByLayer”/”ByBlock”线型2.加载线型(LineType)3.设置当前默认线型(CeLType)4.修改图形线型5.线型比例控制A.全局线型比例因子 LTScale B.当前对象线型比例因子 CELTScale 6.设置线宽(LWeight/LWDefault,CELWeight,LWDisplay

用户自定义线型  线型定义格式

*linetype_name,description A,descriptor1,descriptor2, ... 简单线型实例

*XL1,小路 ---- ---- ---- ---- A,4,-1 *XL2,小路 ---- ---- ---- ----

A,2,-1,4,-1,2 *NBDL,内部道路 -- -- -- -- A,0.5,-1,1,-1,0.5 

简单线型实例 *xzj,乡镇界线

A,3,-2,6,-1.3,0,-1.4,0,-1.3,3  复杂线型实例

*zl,栅栏

 面状要素的符号化  使用填充对象(BHatch)  用户自定义填充图案  填充图案定义存储在acad.pat和acadiso.pat文件中  填充图案定义格式 *pattern-name, description angle, xorigin,yorigin, deltax,deltay,dash1,dash2,

第19篇:无线网络技术论文

无线局域网技术应用

摘要:无线网络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本文对无线网络,尤其是无线局域网的组成、技术标准、传输方式及技术特点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无线网络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无线局域网;无线网络的应用。

Abstract:Wirele computer network is a technology hybrid of the traditional cabled computer network and the wirele communication.This article has descripts the constitation of wirele local area network, Standard of Technology, the way of transmiion and technology of characteristic.finally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situation of the using for wirele local area network.Key words:wirelelan; plication prospects.

1、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人们对网络通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无线电技术能实现远距离的通信,即使在室内或相距咫尺的地方, 无线电也可发挥巨大作用。于是无线网络技术随之应运而生, 它克服了传统网络技术的不足, 真正体现了5W的要求。由于网络一般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即因特网)两种,但本文将着重对局域网部分进行阐述。无线网络技术主要包括IEEE802.

11、Hiper2.LAN2、HomeRF、蓝牙等。它使人们彻底摆脱了线缆的束缚,在整个区域内实现随时随地的无线连接。

2、无线局域网所采用的技术

无线局域网(wirele local-aero network,简称wlan)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通俗点说,无线局域网就是在不采用传统电缆线的同时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所有功能。网络所需的基础设施不需要再埋在地下或隐藏在墙里,网络却能够随着你的需要移动或变化。

2.1 无线局域网的优势

无线局域网技术具有传统局域网无法比拟的灵活性。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范围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网络的传输范围大大拓宽,两个站点间的最大传输范围目前可达到50公里。此外,无线局域网的抗干扰性强,网络保密性好, 对于有线局域网中的诸多安全问题,在无线局域网中基本上可以避免。而且相对于有线网络,无线局域网的组建,配置和维护较为容易,一般计算机工作人员都可以胜任网络的管理工作。

2.2 无线局域网的技术分析

无线局域网的基础还是传统的有线局域网, 是有线局域网的扩展和替换。它只是在有线局域网的基础上通过无线HUB,无线访问节点(AP),无线网桥,无线网卡等设备使无线通信得以实现。与有线网络一样,无线局域网同样也需要传送介质。 只是无线局域网采用的传输媒体不是双绞线或者光纤, 而是红外线(IR),或者无线电波(RF),微波。以无线电波(RF)使用居多。 2.2.1红外(IR)系统

红外线局域网采用小于1微米波长的红外线作为传输媒体,有较强的方向性。它采用低于可见光的部分频谱作为传输介质,红外线辐射的电磁频率范围在可见光和微波之间,激光和微波激射都可以发出单色的红外线,这些是不可见的。但它们同无线电和微波一样,可以不需要空气介质就能传播。而且使用不受无线电管理部门的限制。红外信号要求视距传输。并且窃听困难。对邻近区域的类似系统也不会产生干扰。红外无线lan是目前100mbit/s以上,性能价格比高的网络唯一可行的选择。 2.2.2无线电波(RF)

采用无线电波作为无线局域网的传输介质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这主要是因为无线电波的覆盖范围较广,应用较广泛。 使用扩频方式通信时, 特别是直接序列扩频调制方法因发射功率低于自然的背景噪声,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抗噪声能力,抗衰落能力.这一方面使通信非常安全。基本避免了通信信号的偷听和窃取。具有很高的可用性。另一方面无线局域使用的频段主要是s频段(2.4GHZ-2.483GHZ)这个频段也叫:ISM(Industrial、Scientific及Medical)即工业科学医疗频段。该频段属于工业自由辐射频段,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所以无线电波成为无线局域网最常用的无线传输媒体。 2.2.3 微波传输

微波具有短的波长和很高的频率,象其它电磁波一样,微波可以通过空间进行扩散和传播,在局域网应用中,这些微波必须使用天线定向或引导才能进行传输。由于微波的频率很高,所以它能用从发射机天线到接收机天线很窄的波束准确地定向。微波技术解决了红外线技术只能在可视距离内传输的问题,所提供的带宽超过红外线和扩频通信的带宽。由于具有很高的频率,应此能承载更多的信息。

3、无线局域网的主要协议标准

无线接入技术区别于有线接入的特点之一就是标准不统一。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应用。目前比较流行的有:IEEE802.11标准,蓝牙(BLUETOOTH)标准以及家庭网络(HOMERF)标准。

3.1 IEEE 802.11标准

IEEE 802.11 无线局域网标准的制定是无线网络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IEEE 802.11 标准的颁布,使得无线局域网在各种有移动要求的环境中被广泛接受。它是无线局域网目前最常用的传输协议。由于IEEE 802.11的传输速率最高只能达到2mbps。在传输速率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IEEE小组又相继推出了IEEE 802.11a 和IEEE 802.11b 两个新标准。 IEEE 802.11b 标准采用一种新的调制技术,传输速率最大可达到11mbps。而IEEE 802.11a标准的传输速度可达25Mbps。

3.2 实现IEEE802.11WLAN的关键技术

3.2.1 CSMA/CA IEEE802.11不采用有线网络中的带碰撞检测的载波监听的多址接入(CSMA/CD)技术,而采用了带碰撞避免的载波监听多址接入技术(CSMA/CA),它是WLAN MAC层最基本的接入方法。是分布协调功能(DCF)的基础。下图所示的是信号的发送流程:

CSMA/CA的信号发送流程

具体描述如下:某工作(STA)站在发送信息之前,检测信道是否空闲以及空闲的时间是否大于IEEE802.11规定的帧间隔时间---IFS。如果否,该STA就延迟接入,直到当前的传输结束。之后,也就是一次成功的传输刚结束,这时碰撞发生率最高,因为所有的STA都延迟等待这一时刻的到来,为进一步减少碰撞,STA选择随机退避(BACKOFFTIME)再次延迟接入。在检测信道的同时倒数BACKOFFTIME计数器,直到其值为0。这时,如果其它的BACKOFFTIME计时器的数值更短,它就赢得了信道的占用权。其他的STA检测到信道忙,只有再次延迟接入。否则,如果信道空闲,则发送信息。

[1]其中,工作站检测信道是否空闲有2 种方法:虚拟载波检测和物理载波检测。前者由代表将来信道占用情况的信息来完成,一种方法是在信息数据传输前交换RTS/CTS 帧,即下文要讲述的4 次握手协议。RTS/CTS 帧包含DurationPID 域,它定义了下一时刻信道空闲时间间隔, 这就是网络分配矢量(NAV) ,它宣布了将来信道占用的情况。另一种方法是由点对点发送帧的DurationPID 域来确定;后者通过接收信号的能量强弱来确定,每当信道由空闲转为忙或由忙转为空闲时,物理层子层都产生一种基单元- PHY- CCA.indication(STATE) ,它有2 个参

数值:BUSY和IDLE。当物理子层检测到信道忙,其值为BUSY,反之,为IDLE。

[5]

[1]IEEE802.11 对Backoff Time 的确定专门规定了计算方程:

[5] Backoff Time = Random () 3 aSlotTime PHY 子层的服务基单元- PLME – CHARAC-TERISTICS 提供了很多PHY 子层特征值, aCWmin、aCWmax、aSlotTime 就是其中的3 个,在DSSS WLAN中分别为31、10

23、20μm。其中,Random() 是均匀分布于[0 ,CW]中的随机整数,竞争窗口CW 介于aCWmin 和aCWmax 之间。CW 参数的初始值取为aC-Wmin ,每次不成功发送,CW值都双倍增加,直到aC-Wmax。这提高了重负荷条件下接口协议的稳定性。 3.2.2四次握手协议

IEEE 802.11 在CSMA/CA 的基础上提供了确认帧ACK(Acknowlegement) ,保证在MAC 层对帧丢失予以检测并重新发送。为了进一步避免碰撞,解决隐藏终端问题,又加入了RTS/CTS + ACK协议。工作站在发送信息之前先发送一“发送请求”控制包,即RTS 给目的站。如果信道空闲,目的站回发一“发送响应”控制包,即CTS ,如果检信道忙,不发送CTS ,这样可避免不同工作站同时向同一目的站发送信息。如果源站收到CTS 帧,证明信道空闲,它就可以继续发送有用数据(DATA) 。如果该DATA 需要,目的站在成功接收后,经过最短帧间隔时间后就回发确认帧(ACK) ,如果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后,源站未能收到ACK,那么它就可判断出信息发送失败,可根据需要重发,这样可避免信息丢失。

[1]下图显示出了Src (源站) 和Dest (目的站) 之间通信的过程,以及其它站点设置NAV 的情况。[1]

四次握手协议的时序图

3.3 蓝牙(bluetooth)

蓝牙(IEEE 802.15)是一项最新标准。对于802.11来说,它的出现不是为了竞争而是相互补充\"蓝牙”是一种极其先进的大容量近距离无线数字通信的技术标准。 其目标是实现最高数据传输速度1Mbps(有效传输速率为72kbps)。最大传输距离10厘米---10米。通过增加发射功率可达到100米.蓝牙比IEEE 802.11更具移动性。比如IEEE 802.11 限制在办公室和校园内,而蓝牙却能把一个设备连接LAN(局域网),WAN(广域网)。甚至支持全球漫游。此外,蓝牙成本低,体积小,可用于更多的设备。”蓝牙”最大的优势还在于,在更新网络骨干时,如果搭配”蓝牙”架构进行。使用整体网路的成本肯定比铺设线缆低。

3.4 红外线技术

IEEE802.11 标准有3 种物理层规范,其中之一是红外线局域网,其它两种是采用扩频技术的局域网。红外线系统采用低于可见光的频率来传输数据。波长介于850 nm 和950 nm 之间、不能穿透不透明的物体,支持1~2 Mbps 的数据速率,适于近距离通信。目前,红外线技术已很少使用,扩频技术已成为WLAN 技术的发展主流。

4、网络拓扑结构

无线局域网的扩扑结构可归结为两类:无中心或对等式(Peer to Peer)拓扑和有中心(HUB-Based)拓扑。

5、无线局域网的结构 无线局域网的结构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类型。无线局域网在室外主要有点对点型,点对多型,多点对点型和混合型;在室内主要有独立的无线网络和非独立的无线局域网。

6、网络接口

一般来讲,网络接口可以选择在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或数据链路层或从数据链路层接入网络。目前,大部分无线局域网厂商都采用数据链路层接口方法。

7、无线局域网设备的种类

要组建无线局域网,必须要有相应的无线网设备,这些设备主要包括:无线网卡wnic,无线访问接入点AP,无线路由器(WIRELESS ROUTE),无线hub和无线网桥。几乎所有的无线网络产品中都自含无线发射/接收功能;且通常是一机多用。

8、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或企业网路获取信息的需求逐渐增大,随着无线局域网技术和产品的成熟与发展,无线局域网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由于电信运营商的参与,无线局域网将逐步从面向高端商务人士向面向普通消费者发展。无线局域网必将在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Michael Palmer , Robert Bruce Sinclair ,局域网与广域网设计与实现[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0 2 李少谦等,无线局域网:标准、应用与发展[J ] .电信技术,2003 .10 3 娄绍明等,无线局域网标准与应用[J ] .移动通信,1999.04 4 毛玉明等,802.11 无线局域网组网方式与移动性分析[J ] .电信技术,2003.10 5 [美]Jim Geier 著.王群,李馥娟,叶清扬译.无线局域网[M]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6 文光斌.无线局域网的发展趋势及应用[J ] .互联网世界,2001 , (5) .

第20篇:无线论文作业

论校园无线网络的构建及安全 ——校园无线网络安全技术

姓名:钱志杰班级:专业:网络系统管理学号:课程:无线网络

09软件3班 009120333

2011年1月3日星期一

日期:

内容提要

该文简述学校无线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列举了保护无线网络安全多种策略和相关技术。并对这些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校园无线网络安全方案。

关键词

WPA; 网络安全; SSID; MAC过滤;安全隐患;wep;

目录

校园无线网络安全

一、校园无线网络的安全隐患..........................................4

二、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分析............................................4

(一)、完善连线保密协议 ........................................4

(二)、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保密协议 ...................4

(三)、WAH是国家强制标准的技术核心部分.........................5

三、万方数据........................................................5

(一)、设置SSID坚固网络 .......................................5

(二)、VPN技术增强安全性能....................................5

(三)、MAC过滤防不速之客......................................6

(四)、禁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6

(五)、端口访问控制技术(802.Ix)控制网络接入 ...................6

四、校园无线网络安全任重道远........................................7

(一)、在校园网络构建之前要考虑从前期设计与规划人手 ............7

(二)、在无线网络运行过程中,自身的健壮性建设 ..................7

(三)、安全技术手段要在充实考虑自身条件下做到最佳的配置 ........7

1、先进的网络架设技术;......................................7

2、微机的安装、保养与故障维护;..............................7

3、网络管理维护和故障维修。..................................7

4、软件管理系统..............................................7

五、要包括以下4个内容:............................................8

1、软件开发平台与开发工具的培训;............................8

2、数据库技术的学习与应用;..................................8

3、系统设计的原理和故障的排除与维护管理。....................8

六、对网络使用者的培训..............................................8

七、结束语..........................................................8

校园无线网络安全

目前.很多学校应用无线网络进行校园网络组建,无线网络具有组网简单、安装容易、移动方便等特点,给学校组网带来极大方便。但由于无线局域网应用具有信号的开放性、数据传播范围很难控制等特点也带来安全的隐患,给校园网建设带来不稳定因素。

本文对无线网络安全技术进行列举和分析,希望通过这些分析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启发。

一、校园无线网络的安全隐患

无线局域网(WLAN)m广泛应用于单位、校园、公司内部及家用网络等场所。另一方面,由于无线网络信号由于传送的数据是利用无线电波在空中辐射传播,发射的数据可能到达预期之外接收设备,这些外部接收设备给网络带来不安全因素。因为外部可以利用这些广播的信号进行对网络发起攻击,无线网络比有线网络更容易受到入侵,因为被攻击端的电脑与攻击端的电脑并不需要物理上的连接,攻击者只要在网域的无线路由器或中继器的有效范围内,就可以进入你的内部网络,访问你的资源。常有的无线网线络攻击包括有非法的AP、经授权使用服务、地址欺骗和会话拦截、流量分析与流量侦听、高级入侵等。

二、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分析

目前,无线网络安全技术有很多,但由于无线网络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单一的技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明白:只有结合多种安全设置和技术才能构建安全的无线网络。下面是对这些安全技术进行列举及分析。

(一)、完善连线保密协议

在链路层采用对称加密技术,让用户的加密钥必须与AP的密钥相同时才能使用网络的资源,从而防止非授权用户监听以及非法用户访问。目前有多种的无线网络加密算法,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二)、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保密协议

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保密协议,是一种数据加密算法,用于提供等同于有线局域网的保护能力,密钥的长度有40位或128位两种。WEP编码的弱点在于IV实作的基础过于薄弱,只要将将两个使用同样IV的封包记录起来,再施以互斥运算,就能得到IV的值。然后算出RC4的值,最后得到整组数据,从而造成密码的泄密。

WPA(Wi—Fi Protected Acce)是继承了WEP基本原理而又解决了WEP缺点的

4 一种新技术。其原理为根据通用密钥,配合表示电脑MAC地址和分组信息顺序号的编号,分别为每个分组信息生成不同的密钥。然后与WEP一样将此密钥用于RC4加密处理。通过这种处理。所有客户端的所有分组信息所交换的数据将由各不相同的密钥加密而成。WPA包含了认证、加密和数据完整性校验三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完整的安全方案。

(三)、WAH是国家强制标准的技术核心部分

WAH是国家强制标准的技术核心部分。其全称为W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这种安全机制由WAI(WLAN Authentication Infrastructure)和WH(WLAN Privacy Infrastmc—ture)两部分组成,WAI和WPl分别实现对用户身份的鉴别和对传输的数据加密,一同为用户的无线网络系统提供全面的安全保护。不过由于种种原因,WAPI最终没能成为强制执行的标准,其普及度还不高。在802.1li颁布之后,Wi—Fi联盟推出了WPA2,它支持AES(高级加密算法),WPA2需要新的硬件支持,它使用CCMP(计数器)。

三、万方数据

模式密码块链消息完整码协议)。在WPA/WPA2中,PTK的生成依赖PMK,而PMK获的有两种方式,一个是PsK的形式就是预共享密钥,在这种方式中PMK=PSK,而另一种方式中,需要认证服务器和站点进行协商来产生PMK。

WPA-IEEE 802.1 li draft 3=IEEE802.1X/EAP+WEP(选择性项目)/TKIP WPA2=IEEE 802.1li=IEEE 802.1X/EAP+WEP(选择性项目1/TKIP/CCMP 目前最广为使用的就是WPA—PSK(TKIP)和WPA2一PSK(AES)两种加密模式。WPA2加密非常安全,但是WPA2协议许多硬件商还不支持,因此采取WPA加密也是一种适当的选择。而WEP加密由于是一种很不安全加密方式,只是在没有其他加密协议选择情况下才使用。.

(一)、设置SSID坚固网络

SSID(Setrice Set Identifier)也可以写为ESSIDj是无线访问点应用的辨认字符串,最多可以有32个字符,客户端利用它就能建立连接。选择难于猜中的SSID字符并禁止通过天线向外广播SSID的措施可以隐藏无线网络却不会影响网络的正常使用,而且可以增加无线网络的坚固性。

通过对多个无线接入点AP(Acce Point)设景不同的SSID。并要求无线工作站出示正确的SSID才能访问AP,这样就可以允许不同群组的用户接人.并对资源访问的权限进行区别限制也一样增加安全系数。

(二)、VPN技术增强安全性能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私人网络,又称为虚拟专用网络,指在

5 一个公共IP网络平台上通过隧道以及加密技术保证专用数据的网络安全性.它是一种常用于连接中、大型企业或团体与团体间的私人网络的通讯方法。

将WLAN设置成单独的局域网部分,VPN所有无线用户在得到许可访问校园局域网之前首先由VPN网关进行鉴权。VPN网关只向拥有机器中所具有的有效软件证书或令牌的用户授权。客户机到VPN服务器的数据包使用安全协议IPSCc(IP Security)力。

因此黑客将无法破解专用网络,让所有的无线客户机使用虚拟专用网软件,无线网络会更安全。

(三)、MAC过滤防不速之客

MAC过滤技术是在路由设置中只允许特定MAC网卡访问路由的方法。它拒绝了使用其他MAC地址的设备发送过来的连接请求,客观上就起到防止外部非法访问的作用。

要限制非法用户设备与本地无线路由器建立连接,我们可以启用无线路由器设备自带的MAC地址过滤功能,让本地无线路由器设备只允许本地工作站的无线网卡设备与之建立网络连接,而其他的无线网卡尝试与之建立网络连接时,都会被无线路由器拒绝掉。由于每个无线工作站的网卡都有唯一的物理地址,因此可以在AP中手工维护一组允许访问的MAC地址列表,实现物理地址过滤。

MAC过滤要求AP中的MAC地址列表必需随时更新,可扩展性差,无法实现机器在不同AP之间的漫游;而且MAC地址在理论上可以伪造,因此MAC过滤在使用中最好能结合WPA等安全协议一起使用。

(四)、禁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采用这项措施对无线网络安全很有意义。你将迫使黑客去破解你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其它必需的TCP/IP参数。增加了入侵的难度,令他们知难而退。

(五)、端口访问控制技术(802.Ix)控制网络接入

802.1X认证是采用IEEE802.1X协议的认证方式的总称,EEE 802.1X协议由IEEE于2001年6月提出,是一种基于端口的访问控制协议(Port Based Network Acce Control Protoc01),能够实现对局域网设备的安全认证和授权。当无线工作站STA与无线访问点AP关联后,是否可以使用AP的服务要取决于802.1x的认证结果。如果认证通过,则AP为STA打开这个逻辑端口,否则不允许用户上网。

802.1x要求无线工作站安装802.1x客户端软件,无线访问点要内嵌802.1x认证代理,同时它还作为Radius客户端,将用户的认证信息转发给Radius服务器。802.1x除提供端口访问控制能力之外,还提供基于用户的认证系统及计费,特别适合于公共无线接人解决方案,在一个802.1X的无线局域网认证系统中,认证不是由接入点AP完成,而是由一个专门的中心服务器完成。如果服务器使用Radius协议时,则称为Radius服务器。用户可以通过任何一台PC登陆到网络上,而且很多AP可以共享一个单独的Radius服务器来完成认证,这使得网络管理者能更容易控制网络接入。

四、校园无线网络安全任重道远

从上面的简述我们可以知道,校园无线网络安全不能依赖单一的安全技术手段,必须要构建一个从管理上和技术上都比较完整的方案才能真正维护好学校的网络环境。

(一)、在校园网络构建之前要考虑从前期设计与规划人手

在校园网络构建之前要考虑从前期设计与规划人手,认真准备考虑整个网络环境的设计如设备的购置与更新、AP的布嚣、服务器与网关的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等。

(二)、在无线网络运行过程中,自身的健壮性建设

在无线网络运行过程中,整了自身的健壮性建设之外,也要考虑整个互联网的大环境,经常警惕防范黑客的攻击,建立起有效的安全检查机制。’

(三)、安全技术手段要在充实考虑自身条件下做到最佳的配置

安全技术手段要在充实考虑自身条件下做到最佳的配置,如上面提到的加密协议最好能用WPA2的协议,设置隐藏SSID的广播、启用MAC物理过滤、禁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等都要根据学校网络现有的硬件条件做好工作,以熟悉整个网络线路的结构和布局。因而,对硬件维修人员的培训主要包括下面几个内容:

1、先进的网络架设技术;

2、微机的安装、保养与故障维护;

3、网络管理维护和故障维修。

4、软件管理系统

软件管理系统则是运行在校园网络上、对校园网络进行扩展与深化的重要应用。同样,多校区校园网络的软件管理系统也不可能长期依赖于软件公司的售后服务,学校自身也必须培训相应的软件维护人员来保证校园网络软件管理系统的正常运作,使软件维护人员参与到网络软件系统的安装和开发的全过程中,熟悉整个网络软件系统的原理和部署结构。而对软件维护人员的培训主

五、要包括以下4个内容:

1、软件开发平台与开发工具的培训;

2、数据库技术的学习与应用;

3、系统设计的原理和故障的排除与维护管理。

六、对网络使用者的培训

多校区网络使用者主要包括学校的全体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和一般的网络使用者。对于他们来说,校园网只是他们工作的工具,因此。对他们的培训内容只要涉及到电脑操作的熟悉与常用软件的使用、学校办公系统与办公软件的使用、及常见的软硬件故障的解决方法。

针对以上三类网络使用人员的培训工作,前两类使用人员一般可以由为学校铺设校园网络的厂商和为学校编写软件管理系统的软件公司或程序员共同负责;对第三类人员的培训由学校安排合适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来承担。学校只有在完成了对使用者的培训工作以后,才能最大效率的使用校园网络资源。

七、结束语

跨多校区的校园网络构建和管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对所有院校都适用的通用模式,即使是在同一所院校,只可能有较好的方案,而不可能有最好的方案。为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对多校区校园网络的建设采用“统一规划,分阶段实 施,逐步到位”的战略。各院校也可以在这些基础上与本身实际建设情况相结合,一边探索,一边实践,逐步优化,努力寻求出一条适合自己学校具体实际的多校区校园网建设之路。

地面无线数字工作汇报
《地面无线数字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