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地面验收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04:37: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竣工验收报告

工程名称: 莎车6713工程项目部临时彩板房 施工单位: 山东宁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竣工日期: 2011年 05 月 23 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厅监制

程概况 竣工验收条件

建设单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情况

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情况 篇2:验收报告

南宁市烟草公司卷烟物流中心联合工房

分拣车间地面维修工程项目施工验收报告

建 设 单 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烟草公司南宁市公司 施 工 单 位:广西地天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日 期: 二0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一.概述

本工程是南宁市烟草公司卷烟物流中心联合工房分拣车间、条烟库及装卸车站台地面,该地面面层原为自流环氧地坪面层经使用已多年后,地面在轮子直径小压强大的笼货车、叉车、长年行走在上面,地面出现多处崩烂、面漆脱落、凹凸不平的现象,站台台阶侧面装饰原为贴花刚岩石板,直角边用80×8角钢保护,由于司机技术不一经常受到倒车碰撞也多处脱落及损坏,严重影响到生产安全工作以及工作场所美观而进行返修改造。于二零一一年九月二二日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工程机电设备招标中心对该项目进行国内公开招标,本公司经投标中标进行施工的。

本公司接到中标通知后,按招标书要求,马上组建项目部, 把公司内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人员素质高的技术工人优化组合,为本工程组建一支精干的施工作业队伍。施工前施管理人员到现场,于二零一一年九月三十日开工,经过紧张有序施工,于二零一一年十月七日完工,交付使用。

本公司完成工作:

1.联合工房分拣车间部分地面翻修改造为非金属金刚砂耐磨地面面积共1860m2. 2.联合工房条烟库部分地面翻修改造为涂装环氧树脂地坪漆地面面积共160m2. 3.联合工房装卸车站台地面改为非金属金刚砂耐磨地面面积共290m2。

二.施工简述

该工程有它特殊性,车间有精密设备,施工要保护,施工混凝

土未到养护期就要交付使用,工期要求七天,为了能满足车间生产按期投入使用,本公司集中调用最有经验的人员及最好设备,不分昼夜连续施工,并铺设临时过度地板,最终能如期交付使用。

三.交付使用试生产

于二零一一年九月三十日开工,经过紧张有序施工,于二零一一年十月七日完工,已交付使用到现在共12个月,地面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要求,地面面层平整、光滑、硬度达到要求。

五.竣工验收

根据程序成立了验收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由万勇副经理为组长,全面负责的验收工作。验收时间定于2012年10月28日 1.验收组验收了资料。 2.验收意见

南宁市烟草公司卷烟物流中心联合工房分拣车间、条烟库及装卸车站台地面翻修改造达到质量指标满足生产要求。 3.验收后服务

工程进入质保期后,乙方须严格按照合同中规定的内容履行其售后服务承诺。

广西烟草公司南宁市公司:

使用方单位(签章): 年 月 日

广西地天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方单位(签章):

日篇3:地面工程竣工验收单 篇4:建筑地面工程验收规范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code of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building ground 1 总 则 1.0.1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中建筑地面工程(含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附属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不适用于保温、隔热、超净、屏蔽、绝缘、防止放射线以及防腐蚀等特殊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1.0.3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中采用的承包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及其他工程技术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0.4 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配套使用。 1.0.5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2.0.1 建筑地面 building ground 建筑物底层地面(地面)和楼层地面(楼面)的总称。 2.0.2 面层 surface course 面层与下构造层相联结的中间层。 2.0.4 基层 base course 面层下的构造层,包括填充层、隔离层、找平层、垫层和基土等。 2.0.5 填充层 filler course 在建筑地面上起隔声、保温、找坡和暗敷管线作用的构造层。 2.0.6 隔离层 isolating course 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种液体或地下水、潮气渗透地面等作用的构造层;仅地下潮气透过地面时,可称作防潮层。

2.0.7 找平层 troweling course 在垫层、楼板上或填充层(轻质、松散材料)上起整平、找坡或加强作用的构造层。 2.0.8 垫层 under layer 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于基土上的构造层。 2.0.9 基地 foundation earth layer 底层地面的地基土层。 2.0.10 缩缝 shrinkage crack 防止水泥混凝土垫层在气温降低时产生不规则裂缝而设置的收缩缝。 2.0.11 伸缝 stretching crack 防止水泥混凝土垫层在气温升高时在缩缝边缘产生挤碎或拱起而设置的伸胀缝。 2.0.12 纵向缩缝 lengthwise shrinkage crack平行于混凝土施工流水作业方向的缩缝。 2.0.13 横向缩缝 crowise stretching crack 垂直于混凝土施工流水作业方向的缩缝。 3 基本规定

3.0.1 建筑地面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划分,按表3.0.1执行。

表3.0.1 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表

准。

3.0.3 建筑地面工程采用的材料应按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的规定选用,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进场材料应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对重要材料应有复验报告。 3.0.4 建筑地面采用的大理石、花岗石等天然石材必须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天然石材产品放射防护分类控制标准》jc518中有关材料有害物质的限量规定。进场应具有检测报告。 3.0.5 胶粘剂、沥青胶结料和涂料等材料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 3.0.6 厕浴间和有防滑要求的建筑地面的板块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3.0.7 建筑地面下的沟槽、暗管等工程完工后,经检验合格并做隐蔽记录,方可进行建筑地面工程的施工。 3.0.8 建筑地面工程基层(各构造层)和面层的铺设,均应待其下一层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上一层。建筑地面工程各层铺设前与相关专业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以及设备管道安装工程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 3.0.9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时,各层环境温度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掺有水泥、石灰的拌和料铺设以及用石油沥青胶结料铺贴时,不应低于5℃; 2.采用有机胶粘剂粘贴时,不应低于10℃; 3.采用砂、石材料铺设时,不应低于0℃。 3.0.10 铺设有坡度的地面应采用基土高差达到设计要求的坡度;铺设有坡度的楼面(或架空地面)应采用在钢筋混凝土板上变更填充层(或找平层)铺设的厚度或以结构起坡达到设计要求的坡度。 3.0.11 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附属工程,其面层和基层(各构造层)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应按本规范基层铺设中基土和相应垫层以及面层的规定执行。 3.0.12 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应设置伸缩缝,其延米间距不得大于10m;房屋转角处应做45°缝。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和台阶等与建筑物连接处应设缝处理。上述缝宽度为15~20mm,缝内填嵌柔性密封材料。

3.0.13 建筑地面的变形缝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地面的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应与结构相应缝的位置一致,且应贯通建筑地面的各构造层; 2.沉降缝和防震缝的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缝内清理干净,以柔性密封材料填嵌后用板封盖,并应与面层齐平。

3.0.14 建筑地面镶边,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有强烈机构作用下的水泥类整体面层与其他类型的面层邻接处,应设置金属镶边构件; 2.采用水磨石整体面层时,应用同类材料以分格条设备镶边; 3.条石面层和砖面层与其他面层邻接处,应用顶铺的同类材料镶边; 4.采用木、竹面 层和塑料板面层时,应用同类材料镶边; 5.地面面层与管沟、孔洞、检查井等邻接处,均应设置镶边;

6.管沟、变形缝等处的建筑地面面层的镶边构件,应在面层铺设前装设。 3.0.15 厕浴间、厨房和有排水(或其他液体)要求的建筑地面面层与相连接各类面层的标高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3.0.16 检验水泥混凝土和水泥砂浆强度试块的组数,按每一层(或检验批)建筑地面工程不应小于1组。当每一层(或检验批)建筑地面工程面积大于1000m2时,每增加1000m2应增做1组试块;小于1000m2按1000m2计划。当改变配合比时,亦应相应地制作试块组数。 3.0.17 各类面层的铺设宜在室内装饰工程基本完工后进行。木、竹面层以及活动地板、塑料板、地毯面层的铺设,应待抹灰工程或管道试压等施工完工后进行。 3.0.18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层(各构造层)和各类面层的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应按每一层次或每层施工段(或变形缝)作为检验批,高层建筑的标准层可按每三层(不足三层按三层计)作为检验批; 2.每检验批应以各子分部工程的基层(各构造层)和各类面层所划分的分项工程按自然间(或标准间)检验,抽查数量应随机检验不应少于3间;不足3间,应全数检查;其中走廊(过道)应以10延长米1间,工业厂房(按单跨计)、礼堂、门厅应以两个轴线为1间计算。

3.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每检验批抽查数量应按其房间总数随机检验不应少于4间,不足4间,应全数检查。 3.0.19 建筑地面工程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的主控项目,必须达到本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认定为合格;一般项目80%以上的检查点(处)符合本规范规定的质量要求,其他检查点(处)不得有明显影响使用,并不得大于允许偏差值的50%为合格。凡达不到质量标准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处理。 3.0.20 建筑地面工程完工后,施工质量验收应在建筑施工企业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监理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对分项工程、子分部工程进行检验。 3.0.21 检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查允许偏差应采用钢尺、2m靠尺、楔形塞尺、坡度尺和水准仪。 2.检查空鼓应采用敲击的方法; 3.检查有防水要求建筑地面的基层(各构造层)和面层,应采用泼水或蓄水方法,蓄水时间不得少于24h; 4.检查各类面层(含不需铺设部分或局部面层)表面的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缺陷,应采用观感的方法。

3.0.22 建筑地面工程完工后,应对面层采取保护措施。 4 基层铺设 4.1一般规定 4.1.1 本章适用于基土、垫层、找平层、隔离层和填充层等基层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检验。 4.1.2 基层铺设的材料质量、密实度和强度等级(或配合比)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的规定。

4.1.3 基层铺设前,其下一层表面应干净、无积水。 4.1.4 当垫层、找平层内埋设暗管时,管道应按设计要求予以稳固。 4.1.5 基层的标高、坡度、厚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基层表面应平整,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5的规定。

表4.1.5 基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mm) 4.2 基土

4.2.1 对软弱土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4.2.2 填土应分层压(夯)实,填土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的有关规定。 4.2.3 填土时应为最优含水量。重要工程或大面积的地面填土前,应取土样,按击实试验确定最优含水量与相应的最大干密度。

ⅰ 主控项目 4.2.4 基土严禁用淤泥、腐植土、冻土、耕植土、膨胀土和含有有机物质大于8%的土作为填土。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土质记录。 4.2.5 基土应均匀密实,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0.9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试验记录。

ⅱ 一般项目 4.2.6 基土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4.1.5的规定。 检验方法:应按本规范表4.1.5中的检验方法检验。 4.3 灰土垫层 4.3.1 灰土垫层应采用熟化石灰与粘土(或粉质粘土、粉土)的拌和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

4.3.2 熟化石灰可采用磨细生石灰,亦可用粉煤灰或电石渣代替。 4.3.3 灰土垫层应铺设在不受地下水浸泡的基土上。施工后应有防止水浸泡的措施。篇5:地勘基础验收报告

地基与基础结构验收评价报告

(勘察单位)

工程名称:东环路拆迁安置茅腊坪片区1#楼

勘察单位:十堰市九城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基础结构验收评价报告

一、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丹赵路办事处

设计单位:丹江口市建筑设计院

勘察单位:十堰市九城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武汉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武汉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东环路拆迁安置茅腊坪片区

该工程位于丹赵路东环路茅腊坪区。建筑面积55000㎡,结构层次:

砖混结构,6+1层。设计使用年限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本工

程所处地段场地土类别为ⅱ类,设计桩径φ1000,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桩基持力层为(3-2)中风化片岩。

基础混凝土结构: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

二、勘察文件主要技术参数

建议基础类型为人工挖孔桩基础。

三、设计、施工对勘察文件执行情况

1、设计单位按我院的勘察建议进行施工图纸设计。

2、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经我院两次派专业技术人员地基验槽验收合 格,并做了相关隐蔽资料。

四、基础验收情况

本工程已完成勘察文件要求的内容。 经现场检查,工程地基验槽情况

与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内容相符。本工程已按要求参加工程地基与基础的

检验,通过现场全面的检查,施工单位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已经达到勘察

成果文件及设计单位要求,地基与基础工程总体质量合格。根据综合质量

检查情况:工程勘察质量检查结论为合格。

祥润煤业有限公司地面整改验收报告

验收报告

验收报告

验收报告

验收报告

验收报告

验收报告

验收报告

验收报告

验收报告

地面验收报告
《地面验收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