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高校建档立卡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5:12:59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01.18高校建档立卡

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证明

学生姓名: ,身份证件号码: ,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的人编号: , 户编号: ,户主姓名: ,其家庭所在地:山东省 (地市) 县(市区) 镇(街)

村 ,该户是2018年度享受政策的省定标准建档立卡贫困户。

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

特此证明。

经办人: 联系电话:

(户籍所在地扶贫部门盖章)

2018年 月 日

注:

1、该证明不允许改动。

2、所有内容都需要填写,不能有空项。信息不完整的证明不予接收。

推荐第2篇:高校建档立卡扶贫对象证明

建档立卡扶贫对象证明

(模板)

兹证明学生

,性别,身份证号码

,户籍所在地

县(区、市)

乡(镇、街道办事处)

村。该生是我区农村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尚未脱贫或脱贫后还在一年跟踪观察期内。

特此证明。

县级扶贫办盖章:

经办人签字: 联系电话:

推荐第3篇:高校共青团工作汇报

篇1:高校共青团工作汇报 在示范院校建设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2010年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共青团工作汇报

周天一

(2011年1月7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迎来了全省高校共青团工作考核组。在此,我谨代表学院团委对考核组各位专家莅临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2010年,我院共青团事业在学院党委、共青团江苏省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学院各有关部门大力配合和帮助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新时期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加强自身建设,以?魅力校园育英才行动?为统揽,以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共青团引导、组织、服务、维权四项基本职能,全面深化团的各项重点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下面我从六个方面作简要汇报。

一、学院概况与团组织情况

我院前身为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清末状元张謇先生于1912年采取?厂中校、校中厂?形式创办的我国第一所纺织职业学校——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历经?南通纺织企业纺织专科学校?、?江苏省南通纺织工业学校?等办学阶段,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独立升格为?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现设有纺织、染化、服装、经贸、机电、信息、艺术、外语、建工等9个系和社会科学、体育与军事2个教学部以及国际合作学院、堪培门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3个二级学院,教职工698名,全日制在校生1万多名。

我院团委目前有4名专职团干部,一名副书记主持工作,团委委员9名,下辖10个系(院)团总支,1个教工直属团支部,共有243个学生班级团支部,全院共青团员近万名。本届团委是经2007年3月第三次学院团代会选举产生的,现已届满,将于今年上半年按期换届。

二、坚持统筹兼顾,“团建强基”工程扎实有效

2010年,我们从履行共青团?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根本职能出发,紧紧围绕团省委?青春燎原计划?这项重点工作,全面部署,扎实推进,确保成效。

1、定期向党委汇报,党政支持共青团工作。院团委在年初,年中,年末分三次专题向党委汇报团学工作,平时不定期向党委分管领导汇报工作,经党委同意,3月份召开了三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11月份召开了共青团?双争先?动员大会,分管领导到会讲话,在青年共产主义学校培训班中邀请党政领导给团员青年作报告,在学生组织办公场所搬迁、校园广播台新建、大学生活动中心建设、增加团学活动经费、落实团干部相应职级待遇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争取党政支持,成效明显。2010年10月,我院党组织接受了省委教育工委的党建考核,成绩优秀,院团委根据党建带团建的要求,认真回顾总结近三年的工作,整理相关台账资料,较好地配合了考核工作。

2、以?基层团建示范点?为契机,抓好队伍建设。2010年3月,在团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上我院团委喜获?江苏省基层团建示范点?命名。此次命名的高校团委全省共19家,其中高职院校团委8家。我院团委撰写的《牢记?两个全体?,全力推进?团建强基?工程》的材料在大会上印发交流。2010年,我院团组织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团干部队伍建设,院团委新增加1名工作人员,建工系、堪培门学院于上半年分别召开了首次团学代表大会,成立了团总支、学生分会,选拔优秀辅导员担任团总支书记。我院还注重做好团干部转岗输送工作和挂职锻炼工作,2010年共有2位团总支书记(纺织系团总支书记王谦、外语系团总支书记夏蕾)得到转岗,向学生管理和教学一线输送。我院认真贯彻团省委和省委教育工委52号文件精神,在年底前考察选派青年干部1人挂职港闸团区委副书记。院团委结合?双争先?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团学工作请示汇报制度,团委联系点制度、?三会两制一课?制度,以?团支部工作手册?为龙头,印发《团支部宝典》,规范了团的组织生活,巩固了团支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3、继续加强?推优?和?评优?工作。2010年,院团委共推荐了669名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继续以团委向各系党总支致函的形式规范了推优程序,严格审核,团员经推优入党率100%。与此同时,积极开展表彰工作。五〃四期间共表彰了167名优秀团干、298名优秀团员、100名优秀学生会干部和28个先进基层团组织。院团委副书记周天一同志经团市委推荐,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干部?,3名学生获评省、市优秀共青团员。此外,开展了?六个一小时?团日活动评选,优秀社团活动、社团活动积极分子等评选表彰工作,激发青年学生追求进步,开拓创新的热情。

4、建立纺院团学骨干舆情观测网络。院团委以学生会干部为主体,聘请了我院首批舆情信息员,在班级、宿舍、食堂、校园周边等场所设立观测点,关注网上舆情动态,安排专人及时将《江苏省大学生社会观察导航》发放给普通同学,在食堂价格波动、中国船长被日扣留事件等热点问题中,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

5、开展与港闸区团委结对共建工作。我院团委与港闸区团委是经团省委确定的结对共建单位,2010年,双方团组织密切合作,在大学生骨干培训、社会实践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我院团组织为港闸区团委?大学生村官?文艺演出的节目提供师资支持,周天一副书记受聘港闸区首批团情观测员。港闸团区委为我院学生骨干参观考察工作提供便利。

6、教工团支部喜获?江苏省青年文明号?。2010年,我院教工直属团支部以创建?青年文明号?为抓手,联合关工委老干部、老教师共同加强青年教工师德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活动,经团省委考核通过,我院青年教工群体获得?江苏省青年文明号?命名授牌。我院团委同时还获得南通市?青年岗位能手?优秀组织奖,教工团支部书记徐磊同志被评为南通市?青年岗位能手?。

7、认真指导学生会、学生社团开展工作。院团委十分重视发挥学生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职能和学生社团凝聚各方面青年学生的作用。指导学生会开展了主席团公开竞聘、学生社团招新等工作,支持学生组织独立开展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帮助学生组织办公场所进行搬迁,对学生会新干事进行培训,加强宿管会和伙管会建设,通过学生组织维护学生权益,促进?一体两翼?和谐大团建格局构建。

三、坚持开拓创新,实践育人工作彰显活力

1、办好青年共产主义学校,加强团学干部培养。2010年,院团委共举办青年共产主义学校培训班三期,从党团理论、学生干部的工作方法、素质拓展等方面对广大团、学干部进行了系统培训,与此同时,各系(院)也举办团校培训班,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培训课程。我院还选派学生会主席邓丁成同学参加了全省大学生菁英人才学校第四期培训班,他本人经选拔,有幸赴四川绵竹实地考察。南通《江海晚报》以?使命引领青春?为题,对邓丁成同学的绵竹之行给予了报道。

2、牵头承办了团省委?我的青春故事?优秀大学生成长报告会南通片区的工作。我院团委从6月份开始着手准备,牵头协调兄弟高校选树了一批先进典型,丰富?学兄学姐讲故事,学弟学妹听故事?宣讲形式,较好地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感染青年学生。10月-11月,报告会分别赴纺院、通大、航院、职大、农院、紫琅学院等六所在通高校进行宣讲,受到师生欢迎,近3000名学生聆听了报告会。与此同时,我院团组织还积极参与团中央举办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寻访活动,机电系陈兵同学获得?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这也是我院学生连续第二年获此荣誉。

3、指导开展好基层团日活动。2010年,我院团组织继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构筑团员青年的精神支柱。抓住?五四?、?七一?、?十一?等重要节庆日、纪念日的有利契机,加强对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动员组织班级团支部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和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引导全院团员青年在国家示范院校建设进程中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在上半年支持西南省份抗旱救灾以及为玉树地震灾区募捐活动中我院共青团员踊跃捐款,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

4、以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为龙头,校园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上半年,举办了?青春接力〃助推示范?院第八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本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共举办?艺术歌曲比赛、校园舞蹈比赛、法制情景剧(小品)比赛、‘拥抱世博’手抄报(海报)设计比赛、大学生形象设计比赛、艺术作品征集展示等10多项活动。各系(院)团学组织精心组织,广大同学积极参与,充分展现了我院大学生奋发昂扬的精神风貌;10月份,我院团委举办了?纺院情?大型迎新生文艺晚会,一台晚会连演三场,覆盖到全体3000多名新生。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和迎新晚会经过多年的传承,现已成为我院团学文化建设中的两个特色品牌。与此同时,支持各系(院)团总支广泛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5、按照?放量扶优?的原则,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截止2010篇2:共青团工作汇报材料 加强团的阵地建设 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镇共青团汇报材料

*****镇团委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和团县委的大力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各级会议精神,以“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为宗旨,积极探索团工作的新思路、新措施,按照四好四带头的工作要求,在渗透中求实效,在发展中求创新, 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奋发进取 ,在促进我镇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下辖团组织23个,其中村团支部14个、镇直团支部1个、学校团总支1个,团支部7个。全镇现有团员539人。镇团委委员9人,均达到本科以上文化程度,2名是中共党员。团支部班子54人,其中女团干23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87%,中共党员17人,占31%。

二、以“党建带团建”为统揽,全面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

1、领导重视,总揽共青团工作 镇党委高度重视团建工作,定期不定期地听取镇团委的工作汇报,及时指导、关心团委的工作开展情况,党委一把手经常亲自过问团的工作,针对不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同时大力推进“党建带团建”,把镇基层团组织建设纳入党建的总体格局,统一部署实施,把团建考核纳入党建考核,按照《*****镇党建带团建工作检查目标任务一览表》来进行考核检查,检查结果将列入党建考核的重要内容。每逢共青团的大型会议、纪念活动等,党委领导都亲临现场给予指导,先后参与了贫困青少年的关心慰问、青年干部的演讲比赛,团的代表大会等。近日,给镇团委解决了团员活动场地问题,并为团员活动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在平时的一些重要工作中,让共青团参与进来,锻炼团干部。在组织建设的规范化上,先后以党委的名义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意见》(勉新发[2010]80号),《关于印发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兼任村团支部书记的通知》(勉新发[2010]81号)《关于印发*****镇镇团委组成人员的通知》(勉新发[2010]82号)。

2、加强团的组织和队伍建设

在团组织建设上不断加强村级组织的建设,让团的村级组织焕发出了青春的活力。镇团委按期换届,民主选举,把一批有思想、有能力、有知识的年轻人充实到团干队伍中,尤其是让到村任职的五名高校毕业生兼任村团支部书记,来培养“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的高素质的团干队伍,同时对照检查我镇农村团组织建设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各基层团组织的团支部书记进行调整,选拔年轻优秀的青年人充实到团干部的队伍中来。在镇团委建设上,率先按照团县委的要求实行“1+1+x”的乡镇团委建设模式,按照镇党委提名推荐,团员代表举手表决,选举产生了9名委员,由年轻实干的镇党委副书记兼任团委书记,下设专职副书记1名和委员7名,我们广泛吸纳乡镇优秀干部、站所青年、大学生村官充实到委员会当中来。同时不断深化推优入党工作,坚持贯彻28周岁以下青年入党一般应在团员中发展,把推优工作的立足点放在加强团员的培养和教育上,特别注意推荐那些思想素质好,在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做出显著成绩的优秀团员和团干部作党的发展对象,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今年以来我镇推优入党了2人。目前,村团支部书记14人,平均年龄为35岁。其中新上任团支书7人,占50%;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5人,占36%。在非公企业及两新组织建团工作上,我们已经做了前期的摸底工作,今后将继续深化这一方面的努力。

3、加强团的阵地建设

农村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匮乏,基层团组织活动阵地缺失已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团组织凝聚力的发挥,为此,我镇积极寻求多方支持,合理整合资源,先后投资5000余元,对团的活动阵地进行建设,从读书育人,健身强体,舆论宣传三个方面作为抓手,将农村青少年文化阵地和团组织阵地建设巧妙结合,务求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功效。活动室以广大团员、团干部和青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除了拥有适合青年阅读的书报外,还配备了棋类、羽毛球、乒乓球等文体用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丰富活动项目,最大限度发挥团员活动中心的综合作用,以团员活动室为纽带,进一步提升团组织凝聚力和影响力。

4、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力量

去年至今,先后有5名高校毕业生到我镇个别村上任职,为了落实党建带团建,更有利于团组织引导青年,发挥服务青年的作用,我镇先后将这几名大学生村官以党委任命的形式充实到我们的团干部中来,让他们兼任村上的团支部书记,为了更好的发挥这股生力军的作用,促进他们在基层综合锻炼、加快成长,今后我镇团委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日常管理:(1)针对共青团的业务和当前的重点工作进行全面辅导,帮助他们拓宽视野、更新观念、提高能力。

(2)建立定期交流制度,至少每月开一次工作交流会。

(3)结合县情、镇情、村情,为这些大学生村官制定详细的任期目标和规划,并将他们作为评选先进、推优入党的对象,重点考察培养。

三、广泛开展教育引导青少年工作

四、全面引导、抓好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服务新农村建设 镇团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竭诚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为主要任务,积极整合团内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努力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

1、全面落实农村青年职业技术培训计划,鼓励青年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镇团委与镇劳动保障部门联合,积极开展农村领头雁及订单式培训,以*****镇中学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以食用菌生产技术为重点培训内容,开展农村青工和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同时,还与茶店余家湾页岩砖厂积极联系,了解企业用工情况,从实际情况出发促进劳动力需求信息与供给信息的对接,为用人单位和41名就业人员之间建立了一条互动的纽带。09年12月6日在镇中学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班,有100名农村户籍的富余劳动力参加培训学习,培训时间为18天,考试合格者分别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并根据参训人员的就业意愿,启发带动大部分人自己发展,安排部分人进厂生产。另外,根据我镇企业的用工需求建立上岗前职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将新镇米业等企业列为我镇安臵农村富余劳动力接收基地,加快农民工培训、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2、积极开展活动,拓展引导、服务青年范围 每年4月16日(农历3月初3),在我镇要举办一年一度的庙会及物资交流会,每当此时都吸引来大批的群众到镇政府前的街道上来赶会,我们团委抓住这次机会,联合镇劳动保障所,镇司法所在镇政府门前的街道上开展服务青年,引导青年、教育青年为目的的宣传活动,通过展板、宣传画、宣传单、宣传卡等形式为广大青年推荐就业岗位,宣传法律知识,防灾减灾常识及平安创建等内容。通过这些活动,来拓展了我镇团委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范围。

3、建立优秀青年、致富能手备案制度

目前镇团委已对辖区内青年能手进行了摸底和统计,并将他们的专长,能力,发展意向进行了归纳,今后在有适当的项目,合适的资金,优惠的政策出现的情况下,我们将积极主动的同这些优秀青年、致富能手进行衔接,通过整合团内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来帮助、服务广大青年朋友就业创业,实现更大的发展。篇3:2014年学校团委工作总结

乌鲁木齐市八十三中学 2014年团委工作总结 2014年12月

乌鲁木齐市八十三中学2014年团委工作总结

2014年是我校团学工作突飞猛进向前发展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中,校团委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党政中心工作,本着“巩固基础,强化职能,突出重点,着力拓展”的工作方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思想教育为主线,就业为导向,活动为载体,活化机制为动力,团学组织为抓手”,坚持服务大局与服务青年相统一,较好地发挥共青团组织在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下面就一年来的工作做一总结:

一、基层团建工作有方法

1、规范团建和学生会工作。

我校团委高度重视和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创新,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通过每周一次的团干例会、有针对性地组织团干学习团的有关知识和使用《团支部工作手册》,保证了基层团支部工作班子应有的活力和吸引力;把团的组织建设的着力点放在活跃基层、打牢基础、狠抓落实上,不断深化基层团组织建设,强化团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努力实现全校共青团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2、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发挥学生组织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作用为了提高我校学生干部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工作能力,使之能够更好的适应我校学生工作环境,创新学生会竞选,真正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规范校学生干部选拔和培养,在学生干部的定位和工作的流程、思路及方法等方面给学生干部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培训。为学生会制作了胸牌挂牌,规范了学生会挂牌上岗制度,真正起到“示范一批,带动一片”的正面效果,规范校学生干部选拔和培养,努力营造一个健康、高雅、文明、进步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校建设发展、为良好校风学风形成做出积极贡献。

3、注重宣传阵地建设,开展多项活动,营造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广播台、晨会、班级板报、学校板报是我校的主要文字宣传阵地。团支部和德育处一起对学校各处的文明宣传进行了指导。树立民族团结观念。为喀什达布达尔乡小学捐款捐衣活动,同学们深受启发,感受到互帮互助、团结一心的社会大风气。切实做好升旗仪式工作,利用晨会讲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晨会宣讲的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的困惑,内容也丰富有心意。每周校团委学生会都认真准备讲话稿,围绕“安全、卫生、文明守纪、学习,感恩教育”等方面开展对学生教育。从思想到品质、从安全到卫生、从守纪到常规等多方面,强化学生认知,营造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氛围,我们改变以往单一的说教模式,让优秀学生作国旗下发言,提高晨会讲话的教育效果。

4、为鼓励先进,报送牵手活动优秀辅导员先进事迹、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上报区委。并宣传先进事迹,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我校共青团工作的发展,调动广大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当中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创先争优活动开展过程中,及时发现、挖掘典型和先进,针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评选并授予“优秀团干、团员”等荣誉称号,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凝练活动优秀成果,提升团支部及团员的创先争优积极性。

二、常规工作有发展。1.2014年我校向团区委报送信息57篇,远远超过全年报送6篇的要求,我校在职教职工118人,教师志愿者50人达到40%以上超过了要求人数,今天校团委拓展工作思路,走出校外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开拓了志愿者服务社会、服务青少年的新思路。树立爱心观念,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的先锋作用,全年多次组织社团开展爱心志愿活动,牵手行动一对一帮扶、慰问困难户、与爱同行30公里徒步、参加公益助学、敬老院献爱心等等,使同学切身感受到互帮互助、团结一心的社会大风气,也取得了良好的关怀回馈社会带动作用。

2、抓热点、抓时代脉搏,开展行之有效的主旋律教育,分别举办学雷锋活动月、五四活动月、民族团结系列活动和12.9红色爱国系列活动。

4、阵地建设工作,团的自身建设、章程建设、新团员选拔、团校、常务会议等常规工作更多的依托学生会完成,解放了教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常规建设更加科学、规范、有序,升旗仪式要求全校师生始终参与,对主持升旗仪式的升旗手进行队列训练、规范“国旗下讲话”内容,逐步培养并提高同学们的爱国热情。通过长时间的坚持,我我校升旗仪式已形成良好氛围,已使其成为我们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加强了广播站建设,选拔了一批新广播员,使广播站更加专业,更加喜闻乐见。在学校的体育艺术节上,我校广播站出色高效完成了宣传组工作认为。

三、重点工作有跨越

1、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活动以“我的梦 中国梦”为主题,共分为四个部分: 一是“点亮青春梦想”理论学习活动。

利用各宣传阵地、新媒体、理论学习等有效载体,依托团校专题教育和团课讲座,创新主题团日活动内容和方式,发挥红色理论类社团作用,面向全体团员青年大力宣讲“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二是“放飞美丽梦想”社会实践活动。

由校德育处安排,团委组织七八年级全体师生,赴青湖御园开展户外拓展活动。活动以体验学习为主要形式,强调感悟与自我教育,体现综合性、挑战性、融合趣味性和教育性、个体与团队相结合等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爱心、责任心以及合群意识。 三是“弘扬中国精神”品格塑造活动。

开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主题教育,我校第三届体育艺术节以畅想“我的梦 中国梦”为主题,切实落实好当前主题教育。艺术节分为开幕式、美术作品展、文艺汇演三个部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心设计、精彩纷呈。学校学生齐上阵、同登台、献技艺、展风采,宣传落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圆“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教育,同时展示了我校素质教育下的学生风采和精神风貌。在团员青年中着重培育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

四是“凝聚青春力量”素质提升活动。以“书法展示”为载体践行我们的“中国梦。我的梦”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抒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加强校园文化建设,83中举办了以主题为“中国梦,我的梦”书法展示。

师生创作的书法作品,字体各异,结构严谨。每幅作品无不散发着浓郁的墨香,显示出扎实的功底。近两年来,83中小学二至六年级中开设了每周一节的书法课,社团活动中开设了书法社,对于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次现场书法展示,不仅是对我校书法教育成果的一次检阅,也为有书法才能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更为学校营造了一种浓厚的书法艺术氛围。

2、“去极端化”宣传教育活动

为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近日,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三中学积极开展“去极端化”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内容主要围绕地区印发的《“去极端化”宣传材料》进行。学校任小平书记带领团员学生学习了肃清“圣战殉教进天堂”毒瘤,抵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有关材料,在释放民族感情和“去极端化”宣传教育中,必须把握分寸、注意方式方法,要反思自身及亲属和身边人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在释放民族感情和“去极端化”宣传教育中发挥一面旗帜作用,做示范表率,主动发声,敢于“亮剑”,坚决肃清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3、“牵手行动”建设一支帮教队伍一对一帮扶

乌鲁木齐市第83中学,是一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较为集中的学校,这些孩子,也正是“牵手行动”所要帮扶的9类人群中的一个重要群体。按照团区委的安排,学校团委书记,在全校层面的帮扶关爱进城务工人员跟随子女工作中,与学校“三博”办学理念相结合,让进城务工人员跟随子女在学校得到“博爱”、践行“博爱”、传承“博爱”,在处处充满爱的校园里发扬“博学”品质,培养“博雅”行为,提升个人素养。积极发挥学校团委的号召、组织作用,全校教师积极响应并主动参与到志愿帮教辅导员队伍。学校各个年级都成立了“学业帮教辅导、品德帮教辅导、心理健康帮教辅导、生活困难帮教辅导、同伴成长帮教辅导”五支“牵手行动”帮教服务队。帮教辅导员利用课间、午休及下午放学后的学生空

推荐第4篇:高校团工作汇报

篇一:高校共青团工作汇报 在示范院校建设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2010年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共青团工作汇报

周天一

(2011年1月7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迎来了全省高校共青团工作考核组。在此,我谨代表学院团委对考核组各位专家莅临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2010年,我院共青团事业在学院党委、共青团江苏省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学院各有关部门大力配合和帮助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新时期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加强自身建设,以?魅力校园育英才行动?为统揽,以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共青团引导、组织、服务、维权四项基本职能,全面深化团的各项重点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下面我从六个方面作简要汇报。

一、学院概况与团组织情况

我院前身为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清末状元张謇先生于1912年采取?厂中校、校中厂?形式创办的我国第一所纺织职业学校——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历经?南通纺织企业纺织专科学校?、?江苏省南通纺织工业学校?等办学阶段,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独立升格为?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现设有纺织、染化、服装、经贸、机电、信息、艺术、外语、建工等9个系和社会科学、体育与军事2个教学部以及国际合作学院、堪培门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3个二级学院,教职工698名,全日制在校生1万多名。

我院团委目前有4名专职团干部,一名副书记主持工作,团委委员9名,下辖10个系(院)团总支,1个教工直属团支部,共有243个学生班级团支部,全院共青团员近万名。本届团委是经2007年3月第三次学院团代会选举产生的,现已届满,将于今年上半年按期换届。

二、坚持统筹兼顾,“团建强基”工程扎实有效

2010年,我们从履行共青团?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根本职能出发,紧紧围绕团省委?青春燎原计划?这项重点工作,全面部署,扎实推进,确保成效。

1、定期向党委汇报,党政支持共青团工作。院团委在年初,年中,年末分三次专题向党委汇报团学工作,平时不定期向党委分管领导汇报工作,经党委同意,3月份召开了三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11月份召开了共青团?双争先?动员大会,分管领导到会讲话,在青年共产主义学校培训班中邀请党政领导给团员青年作报告,在学生组织办公场所搬迁、校园广播台新建、大学生活动中心建设、增加团学活动经费、落实团干部相应职级待遇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争取党政支持,成效明显。2010年10月,我院党组织接受了省委教育工委的党建考核,成绩优秀,院团委根据党建带团建的要求,认真回顾总结近三年的工作,整理相关台账资料,较好地配合了考核工作。

2、以?基层团建示范点?为契机,抓好队伍建设。2010年3月,在团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上我院团委喜获?江苏省基层团建示范点?命名。此次命名的高校团委全省共19家,其中高职院校团委8家。我院团委撰写的《牢记?两个全体?,全力推进?团建强基?工程》的材料在大会上印发交流。2010年,我院团组织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团干部队伍建设,院团委新增加1名工作人员,建工系、堪培门学院于上半年分别召开了首次团学代表大会,成立了团总支、学生分会,选拔优秀辅导员担任团总支书记。我院还注重做好团干部转岗输送工作和挂职锻炼工作,2010年共有2位团总支书记(纺织系团总支书记王谦、外语系团总支书记夏蕾)得到转岗,向学生管理和教学一线输送。我院认真贯彻团省委和省委教育工委52号文件精神,在年底前考察选派青年干部1人挂职港闸团区委副书记。院团委结合?双争先?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团学工作请示汇报制度,团委联系点制度、?三会两制一课?制度,以?团支部工作手册?为龙头,印发《团支部宝典》,规范了团的组织生活,巩固了团支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3、继续加强?推优?和?评优?工作。2010年,院团委共推荐了669名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继续以团委向各系党总支致函的形式规范了推优程序,严格审核,团员经推优入党率100%。与此同时,积极开展表彰工作。五〃四期间共表彰了167名优秀团干、298名优秀团员、100名优秀学生会干部和28个先进基层团组织。院团委副书记周天一同志经团市委推荐,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干部?,3名学生获评省、市优秀共青团员。此外,开展了?六个一小时?团日活动评选,优秀社团活动、社团活动积极分子等评选表彰工作,激发青年学生追求进步,开拓创新的热情。

4、建立纺院团学骨干舆情观测网络。院团委以学生会干部为主体,聘请了我院首批舆情信息员,在班级、宿舍、食堂、校园周边等场所设立观测点,关注网上舆情动态,安排专人及时将《江苏省大学生社会观察导航》发放给普通同学,在食堂价格波动、中国船长被日扣留事件等热点问题中,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

5、开展与港闸区团委结对共建工作。我院团委与港闸区团委是经团省委确定的结对共建单位,2010年,双方团组织密切合作,在大学生骨干培训、社会实践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我院团组织为港闸区团委?大学生村官?文艺演出的节目提供师资支持,周天一副书记受聘港闸区首批团情观测员。港闸团区委为我院学生骨干参观考察工作提供便利。

6、教工团支部喜获?江苏省青年文明号?。2010年,我院教工直属团支部以创建?青年文明号?为抓手,联合关工委老干部、老教师共同加强青年教工师德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活动,经团省委考核通过,我院青年教工群体获得?江苏省青年文明号?命名授牌。我院团委同时还获得南通市?青年岗位能手?优秀组织奖,教工团支部书记徐磊同志被评为南通市?青年岗位能手?。

7、认真指导学生会、学生社团开展工作。院团委十分重视发挥学生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职能和学生社团凝聚各方面青年学生的作用。指导学生会开展了主席团公开竞聘、学生社团招新等工作,支持学生组织独立开展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帮助学生组织办公场所进行搬迁,对学生会新干事进行培训,加强宿管会和伙管会建设,通过学生组织维护学生权益,促进?一体两翼?和谐大团建格局构建。

三、坚持开拓创新,实践育人工作彰显活力

1、办好青年共产主义学校,加强团学干部培养。2010年,院团委共举办青年共产主义学校培训班三期,从党团理论、学生干部的工作方法、素质拓展等方面对广大团、学干部进行了系统培训,与此同时,各系(院)也举办团校培训班,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培训课程。我院还选派学生会主席邓丁成同学参加了全省大学生菁英人才学校第四期培训班,他本人经选拔,有幸赴四川绵竹实地考察。南通《江海晚报》以?使命引领青春?为题,对邓丁成同学的绵竹之行给予了报道。

2、牵头承办了团省委?我的青春故事?优秀大学生成长报告会南通片区的工作。我院团委从6月份开始着手准备,牵头协调兄弟高校选树了一批先进典型,丰富?学兄学姐讲故事,学弟学妹听故事?宣讲形式,较好地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感染青年学生。10月-11月,报告会分别赴纺院、通大、航院、职大、农院、紫琅学院等六所在通高校进行宣讲,受到师生欢迎,近3000名学生聆听了报告会。与此同时,我院团组织还积极参与团中央举办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寻访活动,机电系陈兵同学获得?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这也是我院学生连续第二年获此荣誉。

3、指导开展好基层团日活动。2010年,我院团组织继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构筑团员青年的精神支柱。抓住?五四?、?七一?、?十一?等重要节庆日、纪念日的有利契机,加强对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动员组织班级团支部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和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引导全院团员青年在国家示范院校建设进程中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在上半年支持西南省份抗旱救灾以及为玉树地震灾区募捐活动中我院共青团员踊跃捐款,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

4、以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为龙头,校园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上半年,举办了?青春接力〃助推示范?院第八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本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共举办?艺术歌曲比赛、校园舞蹈比赛、法制情景剧(小品)比赛、‘拥抱世博’手抄报(海报)设计比赛、大学生形象设计比赛、艺术作品征集展示等10多项活动。各系(院)团学组织精心组织,广大同学积极参与,充分展现了我院大学生奋发昂扬的精神风貌;10月份,我院团委举办了?纺院情?大型迎新生文艺晚会,一台晚会连演三场,覆盖到全体3000多名新生。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和迎新晚会经过多年的传承,现已成为我院团学文化建设中的两个特色品牌。与此同时,支持各系(院)团总支广泛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5、按照?放量扶优?的原则,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截止2010篇二:2014年度学校团委工作汇报材料

共青团****学校委员会 2014年度工作总结 团委书记 ** 一年来,****学校团委在上级团委和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积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贯彻市委青年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学校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中心工作,以团的自身建设为重点,在全体师生中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见实效的德育创新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我校团委2014年度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积极开展主题活动月活动,稳步推动德育创新形式教育 2014年,我校团委在活动设置方面采取主题活动月的形式,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牢牢把握中职学生特点,通过调查问卷、座谈等形式深入探知学生喜闻乐见的第二课堂活动,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责任到人,狠抓落实。通过团委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成功举办了3月“讲文明〃守规范〃树新风”为主题的“文明礼貌活动月”系列宣传教育活动;4月“多彩校园〃快乐分享”为主题的第十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5月“我为团旗添光彩”为主题的青年志愿者活动;10月“争当校园主人翁”-校级、班级学生干部培训班;12月“铭记历史〃奋发图强”-12〃9纪念日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等等。活动开展涉及学生范围广,影响面积大,在传递校园“正能量”的同时,为我校开展学生特色德育教育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以加强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抓手,积极营造“文明、和谐”的良好校园氛围 以文明创建为契机,开展了以“做文明人〃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师生承诺签字仪式、“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团课、“做学规范的好学生”征文比赛、“文明标语我来写,文明校园我来建”主题团活动、“文明礼貌伴我行”朗诵比赛、“爱粮〃节粮〃安全食粮”征文比赛、“四创一做”系列评比活动,即创建“文明团支部”、“文明班集体”、“文明课堂”、“文明宿舍”、做“文明学生”活动,以形式各异、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有力的促进和带动了全校师生文明礼仪行为的习惯养成。

三、德育活动对接技能竞赛,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

以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迎新晚会、元旦晚会为载体,引导和带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中,且不断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并将各类活动的开展与中职学校各类技术、技能竞赛有效对接,将表现突出的学生推荐到如省级“文明风采”大赛、中职学校技能大赛、省中职学校学生素质能力大赛等赛场上,让其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示才艺,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

四、以重大节日为载体,开展特色德育教育活动,向广大团员青年传播正能量 以“清明节”、“青年节”、“国庆节”、“九〃一八纪念日”、“一二〃九青年运动纪念日”、“母亲节”、“父亲节”及学校建校50周年校庆等重大节日为载体,开展形式各异的纪念活动,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爱国、爱校、爱家的思想。同时,借助团课、班会等平台,不断向学生脑中注入社会主流思想,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并将社会中、毕业生中、校园中的一些有正义之举的人、扬正气的事例,通过多媒体(视频),以图文并茂地形式展示给广大团员青年,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和亲身感受,使广大团员青年心灵得到良好的净化和洗礼,进而外化到实际行动中。一年来,校园中诸如“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鲜活的事例极大的鼓舞和带动了广大团员青年们一起凝聚正能量,扬正气、行义举。

七、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整改方向

本年度通过团委全体同仁的团结努力,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经仔细剖析,仍有诸多问题尚存:一是团建工作业务知识与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二是与兄弟学校、市直各单位团组织缺少沟通和学习;三是开展的各类团活动形式、内容仍需进一步创新和丰富;四是本部门人员少,部分工作力不从心,工作效率低等等。

我校团委将以年度总结为契机,认真总结并进一步查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力求在新的一年里不断完善,争取更新更好的成绩,为学校的各项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篇三:学校党团工作总结 南湖学校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党团工作总结

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全体党员同志的共同努力,认真落实了工作计划,在学习中丰富了头脑,在实践中锻炼了队伍,在改革中上了层次、上了水平。党员同志的模范带头作用影响着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保障了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全校形成了以人为本,发展学校;以德治校,师生敬业爱岗的良好风气。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抓思想教育、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认真组织各层面的理论学习

1、认真组织教工政治学习。

校党支部带领全校教职工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坚持每两周一次的教职工政治学习制度,学习内容与学校日常工作、教育教学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努力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2、贯彻中心组、党员学习制度,提高党员和干部的理论水平。

学校中心组和党员队伍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提高这支队伍的理论水平,以及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党支部加强每月一次的党员学习及每周一次的中心组学习,学习教育理论,学习当前形势,创新学习形式,追求学习效果,使大家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工作方向。

3、抓好青年教师队伍的理论学习,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教育。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政治觉悟,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使学校的青年教师团体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集体,学校通过青年教师论坛等形式每月开展一次集中学习,组织大家学习讨论,关注党和国家的发展,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学校的凝聚力进一步得到加强。

二、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发挥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

1、参与制定学校《2014年—2017年发展规划》。

在办学实践中,在学校党支部的支持下,学校根据教育形势的发展变化,遵循教育发展客观规律,努力拓展办学空间,提升发展内涵,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在提高办学水平、教师队伍培养、注重教学质量等方面下功夫,经过多方研究和认真思考,制定了学校《2014年--2018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学校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强化设施、师资充沛、学生幸福;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学校管理运行机制;成为一所具有浓厚文化底蕴、高品质特色化的示范性九年一贯制学校。

2、注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支部积极搭建舞台。如结合县教育系统的骨干教师评选、年度考核奖励等,党支部积极鼓励动员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参与全校教学比武,在说课、听课、评课、课件制作等各个环节中从严要求,好中选(最优秀的教师参加县级教学比赛。目前,多数党员教师都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

三、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抓好学校队伍建设

1、干部队伍选拔培养,机制逐步健全,群众认可度高。

近几年来,校党支部始终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改善干部队伍结构、推进领导班子年轻化的有效举措来抓。在党支部的培养下,南湖学校形成了一支思想过硬,业务过硬,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他们在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起干部就是为民服务的意识,热情为家长,为全校师生服务,创新领导方法,做到科学决策、民主管理,在师生中享有较高的威信。党政领导严格治校,严明处事,用人格、情感凝聚班子,使班子成员做到:工作上用加法,坚持勇挑重担;经济利益上用减法,保持廉洁作风;领导方法上用乘法,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荣誉面前用除法,把功劳归给大家,形成团结、开拓、求实、民主的领导集体。

2、培养年轻干部、骨干教师,形成学校发展的人才梯队。

我校党支部在培养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工作中,有成效、有创新,群众认可度高。支部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创设优秀年轻干部施展才华的岗位;加大了任用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抓好干部经常性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加强理论学习;积极鼓励年轻干部参加各类业务能力培训,以更新理念,提高水平;强化年轻干部的实践锻炼。把年轻干部放到急、难、险、重的岗位上进行锻炼,增强他们的工作能力,锻炼他们的应急应变能力,以磨砺他们的毅力,提高工作综合能力。

四、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认真抓好学校德育工作

1、抓常规,求创新,逐步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特色。

我校德育工作以“树根立魂”教育为核心,以教会学生做人,做“四有”新人为主要内容,以学生主体性参与为途径来进行。坚持“减负增效”,学校的德育还向智育渗透,进行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实践与研究,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提高学习兴趣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因此,这几年里支部着重抓住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班主任队伍建设②困难学生的教育转化形成一整套帮教管理体系③按学生的年龄特点逐步构成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德育教育体系④全面开展学生心理教育。这些目标基本实现。

推荐第5篇:高校科协工作汇报、

情系医学发展 发挥高校优势 服务地方群众

——蓬勃发展的宁夏医学院科学技术协会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我是宁夏医学院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学校科研处处长 徐方,非常感谢自治区科协给予我们这次相互交流与学习的机会,也很高兴能与大家就我们共同倾心奉献的科协工作做交流汇报。下面我将结合我校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一年来的管理工作与各项特色活动开展等情况做简要汇报,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在自治区科协、区民政厅及我校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宁夏医学院科学技术协会于2006年6月12日正式成立。作为全区首家高校科协组织,倾注了各级领导与全校广大科技人员共同的心血与汗水,经历了无区内成例可循,只有在探索中开拓前进的困难与挑战。宁医科协领导与广大会员不畏艰辛,立足校园,面向全区,在不断服务于地方群众的社会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高校与社会紧密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得到了上级部门与地方群众的肯定与好评。

可以这样说,宁医科协就像一株在风雨中扎根的幼苗,伴着雨后的虹霓,带着全校师生共同的期盼,经过一年多的历练,生长成为了一棵枝叶繁荫、长势喜人的小树。

(宁医科协简况)

成立一年多来,宁医科协注意把握高校科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定位,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与组织机构,大胆进行活动规划与组织,使得这样一个集众多医学专业学会和“名医名师”于一体,却无专职管理人员且会员关系较为松散的组织,在不断的交流与实践探索和工作磨合谐调和统一,并凝合成了一股强有力的战斗力量,而这些同时也为今后工作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宁医科协在主席团领导下设有一个秘书组和六个工作委员会,拥有正式在册会员442人,是一个组织机构健全,工作热情高涨的群众性学术组织,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校师生合力共建的“科技工作者之家”和服务社会的公益平台,在“校地”相互联系和沟通上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

我们的工作宗旨是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活动促进医学科技的推广和普及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而作为集观念、智慧、知识、技术、人才之源的高等学府,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更是我校作为我区唯一一所高等医学院校,肩负着全区医疗卫生事业水平的发展与提高,维护着当地人民群众生命与健康的重任。为此,我们将自身定位于:“努力将宁医科协建设成为服务学校与地区医学科技发展的“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成为医学科普服务社会的新视窗;成为沟通“校地”联系的桥梁纽带。”

宁医科协成立至今,在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指导下,始终与学校发展、社会进步相同步,将工作内涵的外延拓展作为自身建设发展的动力,始终将社会群众的需求作为开展各项活动的出发点,全力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通过增进学术交流,加强校际间、学科间科研协作等形式努力提高学校科研综合发展水平;对外大力开展医学应用性研究和面向社区不同层次公众的医学科普宣传工作,让医疗卫生科技发展的成果惠及于人民大众。

在组织机构设置上,我们采用了“1+1+6”模式。鉴于校内专家多为各专业学会的领军人物,影响并引领本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宁医科协为更好地整合和利用这个宝贵资源,特成立了“主席团”,在科协主席团的领导下,再进一步统筹全校广大师生的共同力量,为更加有效地进行工作,宁医科协又成立了专门的秘书组,主要负责日常科协工作的管理和协调各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成立了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要负责学校科协组织各类医学科学普及活动;成立了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主要负责组织各类学术交流活动;而博士科研促进会和留归人员科研协作委员会主要负责学校特定科学研究群体的活动组织;科技咨询与评审工作委员会

则负责协会日常的咨询和评优评审工作,学生科协工作委员会主要负责学生科协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实施,这六个委员会各具特色又相互联系,其目的是细化科协日常工作,使得科协日常活动有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实施。实践证明,科学而合理的机构设置成为了科协工作整体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在科协秘书组的组织安排下,日常科协事务井井有条;在各工作委员会的努力下,科协工作层次分明,各项活动丰富而生动地持续开展。 (管理理念及思路)

高校科协工作不同于其它科协工作。它所涵盖的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知识群体,它所涉及的是许多专业的学术协会,它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校园,而是一个地区的医学科技服务。为此,我们清楚的意识到,要想使得宁医科协兴旺发达,有所作为,必须要设计并完善一套适合于自身发展建设的管理理念及思路,在改革探索中寻找前进的道路。

那么,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下我的汇报的题目:“情系医学发展”即找到全校师生于个人发展与个人事业情感选择的共同点;“发挥高校优势”即找到发挥学校集“观念、智慧、知识、技术、人才”优势服务地方发展之间的关联点;“服务地方群众”即要找到学校定位、师生社会集体责任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结合点。由此,我们从这三个出发点入手,开展了一系列建设性的工作。在这里,我将就我们重点开展的医学科普建设思路做个简要介绍:通过实践总结我们提出了科普工作“123”管理模式:“1”是形成一条主线,即:在一个大医学院的理念下,将高校“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职能有机地结合,形成高校引领社会科学发展的一条主线。“2”是创建并充分利用两个平台,即:组织筹建了宁夏第一个高校科协组织——宁夏医学院科学技术协会;创建宁夏第一家大众基础医学科普教育基地,为科普工作的长远开展搭建有效平台。 “3”是着重于科普工作提出的“三结合”思路,即:普及性科普工作与精品科普活动相结合;师生与百姓科普互动相结合;“大医学院”整体优势与各二级学院专业特色相结合的建设思路。此模式的深入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学校、自治区科技厅等有关部门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在管理工作与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科协整体工作实际就是一个生动的“级联反应”,其特点就是逐级引发、逐级扩增的多级反映。为了保证反应的顺畅,我们还建立了宁医科协信息发布中心。通过及时收集上级工作部署信息,整合开展工作,通过《科协简报》、手机信息平台、纸制及电子通知等途径将信息反馈给工作委员会及科协会员,通过意见箱、座谈会等形式收集反馈信息,并做集中处理,使得科协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三、丰富多彩的科协活动)

过去的一年是我们锐意进取的一年,也是我们快速发展,成绩显著的一年。我们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医学科学普及的工作,大力开展各种活动,得到了上级领导与部门的好评也充分得到了社会群众的肯定,2007年我校还被授予了“自治区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为了能使科协工作深入持久的开展,我们采取了加强普及性活动,突出精品活动的工作措施。普及性的活动在不断的实施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具备了一定的潜力与优势。这其中:中医学院广大会员常年累月不间断地深入社区巷尾,通过义务按摩的形式吸引大家前来,为群众讲解医学科普知识,这样的活动每周他们都在开展,一种默默无言的力量与信念使得他们与这个城市融为了一体,而由于他们的突出成绩也被宣传部、共青团中央授予了“全国大学生„三下乡‟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公共卫生学院广大会员利用开展教师课题等条件,做了大量的有关公共卫生知识的调查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群众与他们的交流也变成为了科普宣传的又一扇新的窗口。临床学院开展的义诊活动,让更多的社区群众通过与医师、教授们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了基本的医学及就诊常识。而学生科协立足校园,丰富的活动成为了校园的靓丽风景、成为了促进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推进剂。每个月的“科技电影周”带给学生更多的科技知识,每年一次的全国科技周和校园科技周活动,更是学校师生扮靓校园、走向社会、服务群众的盛典,在今年的全国科技周活动中,学校科协所组织的大型精品

医学科普展板展示及“宁夏大众基础医学知识科普教育基地”大规模向社会群众开放等活动,得到了上级领导与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宁夏电视台、宁夏日报等媒体对此进行了专程采访。为了能使宁医科协走出校门广泛地服务于基层群众,今年6月初,宁医科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青铜峡市专家服务团副团长徐方教授积极与青铜峡市委组织部联系与协调,专门部分会员及科普展板、实物标本和模型器具,到青铜峡市进行科普宣传,除进行科普展示讲解外,还为当地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进行了专场讲座,青铜峡市副市长、副书记及人大政协等四套班子领导亲赴活动现场,并对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精品活动也是学校科协工作的一个靓点。学校科协高度重视精品活动组织开展,通过精品活动计划的实施既锻炼了一支队伍又提升了科协整体工作服务水平。自去年成立以来我们将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校组织学术论坛等形式,如巴德年、胡文瑞等院士讲座,拓宽了学校科协的交流面,找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与科协集体之间的共同点,提升了学校的学术水平与影响力。无论是精品活动的打造还是经常性的工作的实施,都倾注了全体会员对这份公益工作的执著与感情。

随着宁医科协工作的不断发展与壮大,一道道难题也摆在了我们的面前,经费的短缺成为活动开展的瓶颈,兼职管理人员的专职使用不同程度影响并制约了工作的全面开展,此外,在学校科协工作的被认可方面期待各级领导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与关怀。我们希望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建设,在上级部门领导的支持与帮助下,不断克服这些存在的困难,期盼上级科协领导更多的实质性的支持,为协会的可持续发展凝聚更多的力量。

综上所述,宁医科协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全体会员对这份事业无私的爱与支持,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指导,离不开兄弟协会的配合与帮助。“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期望在建设中继续求发展,在发展中来实现学校科协工作更大的腾飞;我们相信,宁医科协的发展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宁医科协的明天也一定会更加精彩。

推荐第6篇:建档立卡方案

赵发[2012] 号

赵湾乡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

实 施 方 案

为切实抓好全乡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着力解决好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根据省扶贫办《关于认真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的通知》(鄂政扶发[2012]13号)和《谷城县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谷扶发[2012]4号)文件精神,结合赵湾乡贫困人口现状和经济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要求,对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把贫困人口信息建成动态管理数据库,逐步实现低保维持生存,扶贫促进发展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管理运行机制,帮助贫困人口持久、稳定、有效地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扶贫标准,做到贫困线以下全部建档立卡上系统的原则。二是坚持应保尽保,择贫扶持的原则。三是坚持部门联动,分级负责的原则。四是坚持因户而异,因地制宜的原则。五是坚持衔接配套,统筹兼顾的原则。六是坚持规范操作,阳光作业的原则。

三、总体目标

探索建立科学、规范、公开、公平、公正的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摸清贫困人口规模、分布、构成、特点,健全完善农村贫困人口档案,实施系统化、精细化动态管理,充分发挥农村低保制度保障和扶贫开发政策扶持的作用,对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实施应保尽保,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不断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实现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目标奠定基础。

四、实施步骤(8月31日至9月30日)

(一)前期准备阶段(8月31日-9月5日)

1、宣传动员,全面铺开。建档立卡时间紧,任务重,全乡迅速召开乡干部和村干部会议,各村召开村民会议,增强建档立卡工作的知晓度。充分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做到扶贫开发政策和农村低保政策家喻户晓,确保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支持配合工作。

2、开展培训,熟练业务。建档立卡工作的政策性和专业性要求很高,对村文书进行专项业务培训。全乡驻村(干部、村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各村要对评议小组成员、党员和组干部进行业务培训。

3、确定对象规模及标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因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扶贫对象是2011年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贫困人口。

(二)对象识别阶段。(9月6日至9月12日)

1、户主申请。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村委会提出申请。

2、民主评议。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对推荐对象进行民主评议,将评议结果在村委会或村民聚集点公示。群众对公示情况有异议的,由乡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并公示。公示后,村将扶贫对象名单报乡乡政府。

3、乡乡审核。乡政府对上报名单进行审核,审核后在政务公开栏张榜公示。

4、县级审批。县扶贫办对识别出来的扶贫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和五保户进行复核,并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进行抽查,抽查合格后进行审批确认。对于抽查不合格的乡镇,限期整改。

(三)落实帮扶措施和信息采集阶段(9月13日至9月25日)

1、入户登记调查。对经审批确认的扶贫对象和低保对象进行登记造册。乡、村抽调人员组成入户调查专班,进行入户调查,填写《行政村登记表》,逐户填写《贫困农户登记表》。

2、纸质档案复审。在填写完成登记后,须仔细审核,经贫困户本人确认签字或留手印后,由工作人员审核签字确认,交村委会审核;村委会对《贫困农户登记表》和《行政村登记表》进行复核,审核无误后,装订成册,并在《赵湾乡XX村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贫困农户登记档案》封面样式上盖章报乡政府;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

3、信息录入。纸质档案复审结束后,乡镇负责将登记的扶贫对象和低保对象分村录入《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乡财政所负责录入扶贫对象。乡扶贫工作组将组织工作专班,进行包片负责,指导、督办搞好信息录入,确保各村按照既定时间,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4、落实低保政策和扶贫项目资金及帮扶责任人。入户登记调查结束后,乡、村要组织力量对审批确认的扶贫对象和低保对象进行分类帮扶,实行责任制,落实帮扶责任人,明确帮扶措施,进行有效帮扶。

(四)总结阶段(9月26日至9月30日)

1、自查验收。贫困农户信息录入完成后,组织专班对全乡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自查验收,村也要开展自查,并将自查结果上报乡扶贫工作组。

2、总结汇报。对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情况认真进行回顾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典型,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撰写总结材料,向县扶贫办做好汇报。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乡政府成立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政协联络处主任汪瑞林同志任组长,副乡级干事沈光兵同志任副组长,乡党政办、民政办、财政所、统计办、残联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统计办,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组织实施。

(二)强化部门责任。扶贫部门要做好扶贫对象的识别工作,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民政办要积极配合扶贫部门做好交叉对象的识别。财政所要提供资金支持,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统计办要及时提供贫困监测数据,参与制定“两项制度”扶持对象识别的相关指标。残联要及时提供残疾人的有关情况,共同推动残疾人扶贫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并积极配合扶贫部门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口提供帮助。

(三)实现资源共享。在现有贫困户建档立卡和农村五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整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数据库,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为有针对性制定扶贫措施夯实基础。

(四)强化督办考评。乡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各村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办,此 5 项工作完成后,进行全面总结评比,对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赵湾乡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0一二年八月二十六日

2012年8月30日印发

共印35份

推荐第7篇:建档立卡承诺书

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信息采集数据

质量承诺书

乡扶贫办:

根据《鹿邑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复核工作实施方案》(鹿办[2015]31号)通知要求及全县扶贫开发推进工作会议有关精神,我行政村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重新进行了复核,并认真做到了应扶尽扶、应出尽出。

通过审核,我们此次共上报 户贫困户 贫困人口,保证此次数据质量真实有效、程序合格,没有异议和质量问题。

复核人(村支书):

驻村第一书记签字:

村民委员会(盖章) 年 月 日

推荐第8篇:建档立卡红头

各科室:

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是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健康扶贫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做好农村牧区贫困人口(精准扶贫患者)大病救治工作,确保工作取得成效,经院委会研究决定,提出以下要求,请各科室认真执行: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实施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是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战略部署,是解决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举措。医院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健康扶贫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强化部门联动,制定更加具体可行、切合实际的专项救治方案和救治措施,细化责任目标,强化保障措施。经院委会研究决定,成立翁牛特旗医院农村牧区贫困人口专项救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 组长:张 杰

副组长:唐学柱 石庆轩

成员:张志壮 王 弘 张永鹏 万里明 郑晓洁 刘炳树 陈晓旭 冯月宇 马雨兵 黄 莉 张海奎 崔建民

二、科学有序组织救治

(一)落实分级诊疗。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扶贫患者)就诊,严格落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机制,原则上在区域内医疗机构诊疗,按照“病人不动,专家动”的原则,主要集中在旗县级定点医院救治,对救治确实有困难的,商请对口帮扶三级医院提供技术支持,确实需要转往旗县外医疗机构治疗的,按照转诊程序规范转诊。定点医院按照相关临床路径要求,合理确定诊疗方案,规范医疗救治行为。

(二)药品耗材使用。严格控制非目录内药品和高值耗材的使用,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扶贫患者)的就诊,以医保目录内药品为首选,尽量使用目录内甲类药品,不擅自使用目录外药品和高值耗材。确实需要使用的,需要经定点医疗机构相关科室负责人审查同意,上报分管院长同意后方可使用。科室逐级审批结束后将审批表存档到患者住院病历中。

(三)医学检查。对能够进行普通检查即可明确诊断的患者,不使用大型医疗设备重复检查,不进行与相关疾病毫无关联的检查。确实需要使用大型医疗设备重复检查的,应该由主治医生提出申请,科主任审批,上报分管院长同意方可使用。科室逐级审批结束后将审批表存档到患者住院病历中。

(四)扩大救治范围。在对罹患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9种大病患者进行专项救治的基础上,将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儿童肿瘤和尘肺5个病种纳入救治范围。

(五)推行“一站式”结算。农村贫困大病患者在我院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医院设立综合服务窗口,积极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一站式”信息交换和直接结算,由各保险、救助经办管理机构直接向医疗机构支付相应费用,贫困患者只需在出院时支付自付医疗费用,确保救治对象方便、快捷享受到各项医疗保障政策待遇。

三、动态监控。翁牛特旗医院农村牧区贫困人口专项救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相关专家深入科室检查精准扶贫患者救治情况,对于分级诊疗、药品及耗材合理使用、患者合理检查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不合理诊疗行为进行处理。对违反医院相关规定经上级主管部门核实后无误造成不良后果的,由科室承担。

推荐第9篇:朝阳银行招聘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100人实施方案

银行招聘网:http://ln.jinrongren.net/

2018朝阳银行招聘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

100人实施方案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2018年上半年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总结会议暨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六次全体会议精神的实施意见》(朝委办发[2018]105号)和市国资委关于安置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有关要求,现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朝阳银行招聘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实施方案如下:

一、招聘的原则及方式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自愿、择优”的原则,采取“公开报名、考试选拔、择优录用、合理安置”的方式开展此次招聘工作。

二、招聘的岗位及人数

招聘岗位为朝阳银行综合柜员岗、大堂经理岗、非业务辅助岗3个岗位,计划招聘100人,其中,面向北票市、凌源市、朝阳县、建平县、喀左县各定向招聘14人,面向双塔区、龙城区各定向招聘15人,应聘人员一旦录用将被安置到朝阳银行下辖分支机构工作。

三、招聘的对象和条件 (一)招聘对象

招聘对象必须是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登记的朝阳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不含“回头看”中发现的备案删除人员)。

(二)招聘条件

1、年龄在30周岁以下(1988年1月1日后出生)。

2、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含高职专)以上学历,2018年7月前毕业,专业不限。

3、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品行端正,作风正派,无违法违纪记录。

银行招聘网:http://ln.jinrongren.net/

4、热爱经济金融工作,服从组织安排,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愿意扎根基层。

5、身体健康,适合基层岗位工作需要。

6、本科以上学历者,以及经济、金融、法律、管理、计算机等相关专业者优先。

四、用工形式

此次招聘录用人员为劳务派遣制员工,与朝阳银行指定的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其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不受此限制,可直接与朝阳银行签订劳动合同。

五、招聘程序 (一)网上报名

应聘人员登录朝阳银行网站(http://www.daodoc.com),在招聘启事中下载《朝阳银行招聘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报名表》,将报名表(电子版)填写完整后,连同贫困户扶贫手册、本人身份证、户口薄(户主页和本人页)、学历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外语等级证书等,以及本人近期6寸生活照(非PS照)的电子版打包后发送至cyyhzp2018@163.com信箱,主题请标注:报名地区--姓名--年龄。报名截止日期:2018年9月19日16点。

(二)资格审核

1、由朝阳市扶贫开发办负责对报名应聘人员的身份进行审核,并出具书面审核意见。

2、由朝阳银行负责对报名应聘人员的其他信息进行审核。

3、两方面审核全部通过后进入笔试环节。(三)笔试面试

银行招聘网:http://ln.jinrongren.net/

1、对通过资格审核的报名应聘人员进行笔试。笔试内容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时事政治、扶贫相关政策以及金融基础知识等,主要测试报名应聘人员的综合素质。笔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根据定向要求,笔试成绩各县(市)区分别进行排名,并由高到低按招聘人数1:2比例确定面试人员名单。

2、对通过笔试的报名应聘人员进行面试。面试采取半结构化方式进行,由朝阳银行统一命题。根据定向要求,面试成绩各县(市)区同样分别进行排名,最终根据面试成绩由高到低确定拟录用人员名单。

(四)综合考察

对拟录用人员进行综合考察,综合考察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学历认证、社会表现、身体状况(体检标准参照《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健康状况要求》(国人厅发〔2007〕37号)执行)等,如发现不合格人员将取消录用资格,并从未录用人员中按面试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

(五)公示上岗

在朝阳银行网站上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无异议并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正式上岗。

六、其他

(一)报名应聘人员要随时保持通信畅通,此次招聘的笔试面试时间、地点、要求等相关信息将通过短信或电话的方式通知。

(二)报名应聘人员对个人填报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如与事实不符,朝阳银行有权取消其录用资格。

(三)未被录用人员的材料由朝阳银行代为保管,概不退还。

银行招聘网:http://ln.jinrongren.net/

(四)被录用人员将进行为期1-2个月的集中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合格的安排在综合柜员岗、大堂经理岗工作,考核成绩不合格的安排在保安、保洁等非业务辅助岗工作。

(五)被录用人员在工作期间严重违反朝阳银行管理制度的,朝阳银行有权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并停止发放工资和社会保险补贴等。

银行招聘考试资料

推荐第10篇: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

(2012年12月26日)

今年以来,我县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关精神,积极完善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方式,全面开展资金扶持、创业指导、创业培训、技能培训,大力加强政策宣传,强化就业服务,多方位开发见习岗位,确保了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率为零,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智力支撑。我县2012年应届高校毕业生1991人,其中:文科473人、理科702人、工科25人、医科243人、师范类型48人。就业、求职登记总人数126人,其中就业登记110人(大型企业16人,中小企业18人,其他76人),求职登记16人,全部推荐就业。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我县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年初将这项工作列入《县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县财政预算内安排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资金100万元。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副县长***同志任组长,人社局局长盖建林同志为副组长,就业、发改、财政、工信、教育、税务、工商、卫生、住建、金融、残联、商务、工会、团委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年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四次,专题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有力的推动了工作的开展。

二、制定完善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围绕贯彻国家和省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关精神, 1

我县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施意见》,对中小企业接收择业期内申请就业失业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并与之签订二年以上劳动合同,可申领社会保险补贴;对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吸纳择业期内申请就业失业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并与之签订二年以上劳动合同,每接收一名一次性奖励1000元;对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可申领一次性创业补助5000元;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实行“零成本”注册,工商部门为高校毕业生入开辟绿色通道,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今年我县有1人符合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补贴条件,发放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创业补贴5000元。

三、广泛宣传推荐,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我县以电视台为平台,不间断滚动播放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使全县人民能够详细了解高校毕业生有哪些就业政策,企业接收高校毕业生有什么补贴、高校毕业生创业有何补助等。围绕小额贷款、创业项目、创业信息、创业技能、创业优惠政策广泛宣传,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开展创业活动。今年开展高校毕业生招聘周和招聘会3次,发放宣传材料8000余份,就业政策宣传册3500册,组织县内外招聘单位152个,提供就业岗位1025个,达成就业意向的应往届高校毕业生380人。组织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报告会1次,宣传就业典型,转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介绍就业先进经验,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心,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四、开展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是开辟就业服务窗口。在行政服务中心开辟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设立就业失业求职登记窗口、就业政策咨询窗口、人事代理、就业指导四个子窗口,按照“明确专人,

各负其责”的原则配备窗口工作人员。各个窗口依据各自职责做好求职登记、就业指导等工作。截至11月底,就业、求职登记总人数126人,其中就业登记110人,求职登记16人,并为他们办理了《就业失业登记证》;接受就业政策咨询16人次;人事代理2 人;就业指导16人次。

二是开展定向推荐活动。做到登记一人宣传一次就业政策,让每一位高校毕业生都了解国家、省、市、县相关就业政策;登记一人开展一次就业指导,指导毕业生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找准自己的就业愿望;登记一个人推荐一次培训,对有培训愿望的推荐到创业培训机构、技能培训机构参加培训;登记一人开展一次职业推荐,使其尽快实现就业。按照“先就业尽量专业对口”的原则,及时为毕业生推荐就业,建立了高校毕业生推荐就业岗位台账,并及时向市定期报送推荐就业岗位情况。我县今年有16名高校毕业生求职登记,已全部推荐就业。

三是开发见习岗位及社区基层管理岗位。见习岗位主要面向规模大、效益好的优质企业,见习期满,对考核合格的见习人员在高校毕业生自愿的前提下,企业予以留用。我县今年开发16个见习岗位,涉及3个单位,企业均已按规定享受高校毕业生见习补贴。出台了《高校毕业生社区基层管理岗位招用工作实施方案》,开发社区法律援助、就业援助、社会保障协理、文化科技服务、社区主任助理、低保协管、残疾工作协管等社区基层管理岗位23个,分布在我县15个乡镇。

四是动态掌握就业信息。利用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管理系统、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乡(镇)、社区基层服务平台,实行实名制管理,全面准确掌握辖区内应届高校毕业生、未

就业实名制信息,做到底数清。建立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登记台账。至11月底,我县2012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未就业信息数据库中有345人,已调查摸底,其中307人安排就业,38人因多种原因未能摸清信息。经多方调查,这38人12月10日前已调查清楚,并且均已就业。按照市局要求,每月10日前及时上报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监测报告。今年,我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信息员队伍建设的通知》,组建了20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信息员,积极主动搜集高校毕业生岗位需求信息。截至11月底,共征集高校毕业生岗位需求53个,其中中小企业36个、民办非企业17个。

五、加大资金扶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

金融危机以来,大批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困境,我县实施了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将小额担保贷款向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倾斜,尽量简化高校毕业生自助贷款发放手续,缩短贷款审批时间,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金融服务。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自筹资金不足的,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提高到10万元;对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提高到40万元;从事微利项目的,按规定给予贴息扶持。

尽管我县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省市的要求还存在不小差距。今后,我县将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狠下功夫,不断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一是在建立多层次的公共服务网络上下功夫。以县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体,纵向加快与省、市人力资源市场链接;横向加强与工信、税务、金融、交通、建设等相关部门,以及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沟通与协作,随时掌握在建、拟建项目

工程,了解项目投资额度、用工数量和所需工种;积极推进与周边城市以及国内各大城市的合作与交流,尽快实现市场贯通、资源贯通、服务贯通。

二是在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上下功夫。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高校毕业生,以满足人的需要和全面发展为目标,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大力加强人才供求信息库建设,构筑人才供求日常公共服务平台;制定人才需求目录,积极进行就业引导。

三是在落实扶持就业政策上下功夫。积极鼓励各类企业招聘使用高校毕业生,对按规定使用高校毕业生的企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适当给予资金补贴,充分调动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同时,对困难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免费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完善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为未就业但有就业愿望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基地,提高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四是在强化创业综合服务上下功夫。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作用,为创业者提供项目推介、开业指导、政策咨询、小额贷款、税费减免、法律维权等服务。加强创业项目库建设,向社会公开征集科技含量高、投资小、见效快、发展前景好的创业项目,及时公布比较成熟的创业项目信息,使创业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

以上汇报,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第11篇: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汇报

篇1: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总结

学院安全稳定工作总结

2013年度,我院的安全稳定工作在学院的领导下,全院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居安思危,警种长鸣,为确保校园安全为目的,增强全院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学院安全管理入手,通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经过全院师生共同努力,学院的安全稳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领导重视

学院安全稳定工作,不仅关系到全院师生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关系到学院的稳定和发展。为了确保全院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公私财物的安全,我院成立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学生处长为副组长,各学部领导为组员,统一领导学院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确保了学院安全工作的有序开展,在防火、防盗、消防安全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组织协调和督察作用,使相关工作得以圆满完成。定期召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开会研讨学院安全工作。

二、完善制度

结合学院实际,我院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有关部门和人员先后制订并落实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进出校门管理规定》、《宿舍值班制度》、《进出宿舍检查登记制度》等。

三、认真抓好值班工作,切实搞好安全防范

认真做好宿舍区全员值班和校门口值班工作,学院安排宿舍值班

老师。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学生宿舍安全用水、用电、卫生和生活秩序的检查,学生反映的情况及时给予处理。校门值班老师维持好师生进出校门的秩序,对学生冲校门、带违纪物品进校门等进行教育,对学生没有带证件进校门的给予其本人信息的核对,针对有少部分学生没有带证件,保卫处与院办、教务处合作,开发学生信息查询系统,便于保安对没有带有效证件的学生进行查询。保证了学生进出校门有序。

四、定期重点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确保校园安全万无一失

保卫科人员每月固定两次对宿舍区进行消防安全的检查,12月份组织各学部对宿舍区消防器材的检查、保养、维护工作,及时对设备进行检测,对不符合条件的设备及时予以整改,及时排除消防安全隐患。

五、强化安全教育,增强防范意识

为了在学院内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学院在

2013年1月份“消防日”邀请广州消安防火中心专家对全院师生召开消防安全讲座,提高全院师生的消防安全知识。

存在问题

一、个别学部对安全稳定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清,导致学生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二、防范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在防控工作中还需要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才能有效控制各种案件的发生。篇2:进一步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汇报总结

如何做好学校安全稳定

一、高度重视

在开学后,把安全工作切实作为学校当前中心工作来抓,列入了重要行事日程,严抓严管,且把安全各项工作任务责任到人、落实到人。

二、切实加强了学校安全工作管理

(一)加强了对传染病防控工作。学校要认真做实饮水安全、卫生防疫、传染病防控、节约用水保水等工作,从根本上杜绝群体性食物中毒、饮水安全事故和聚集性传染病疫情的发生;从本校实际出发,科学配置水资源,保障师生正常生活用水,维护正常教学及生活秩序;加强了饮水、饮食安全管理,同时,建立了安全应急预案,严格执行了疫情报告制度,加强了疾病监测和疫情防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二)加强了消防安全管理。学校根据防火重点、部位情况,注重对消防设施投入,及时购置了消防器材,并对消防器材实施专人管理;各校对老化线路认真进行了检修改造;教学楼、学生集聚场所等做到了消防通道畅通,无挤占和堵塞现象,并均设置了明显的“安全出口”标志和安装了应急照明设备,防止了一些衍生事件的发生;利用校会、班会等形式加强了对学生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了师生的消防安全防范意识。

(三)加强了学校安保工作。认真落实校园安全防范措施和制度,强化了对学校门卫的管理,严格规范了进出学校大门制度,坚持了外来人员实名登记,强化了门卫值班人员的责任意识,工作期间无离岗、漏岗之现象,保证了学校秩序稳定。

(四)加强了交通安全管理。充分利用板报、广播、校会、班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了学校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更是加大了宣传教育和管护、防范措施,杜绝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各校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了对学生乘用车驾驶员的法律法规学习教育,严格杜绝了超载、超速、酒后驾车等违法行为发生,提高了学校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五)落实了防溺水、防汛措施。学校完善了预防溺水、防汛措施、应急预案等,强化了防范工作。一是采取了有效途径加强了对师生的溺水安全宣传教育及防范工作,确保了师生的生命安全;二是及时疏通校园周边的排水沟道,加大了对危房、漏雨房屋的改造与维修,加强了对周边易引发山体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点的进行了监测和防控,确保防汛度汛的安全有效。

(六)加强了安全教育。学校在开学第一周普遍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活动,通过主题校班会、举办安全展板等形式普遍对师生进行了一次安全教育,切

实增强了师生的安全和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按计划认真组织上好每双周一节安全教育课,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七)加强了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学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扎实开展了学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按照“三想”部署工作、按照“三做” 落实工作、按照“三个不放心”去抓工作、切实做到了“六个底数清楚”,实现了“六个确保”的目标。

(八)切实加强了应急处置和信息报告工作。学校严格落实了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进一步健全了应急保障体系,做好了应急处置准备工作,确保了有专人负责应急处置工作并保持了通讯畅通。真正达到一旦发生事故,能严格按照事故报告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目前,学校安全工作任务繁重,形势严峻。我们一定继续扎实做好两个排查工作,建立各种管理制度,健全各项监管机制,坚持安全共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不能保师生安全、校园秩序稳定,推动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篇3:xx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总结

安全稳定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的安全管理原则,通过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通过齐抓共管,营造全校教职员工关心和支持学校安全工作的局面,从而切实保障师生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一、领导重视 措施有力

为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学校校长直接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学校安稳办、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保卫室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

建立安全保卫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由学校校长负责,将安全保卫工作列入各有关处室的目标考核内容,并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二、建立物防、人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落实了校园安全措施。

第一,做到三个到位,建立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

1、制度建设到位。制度建设是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做好工作的保证。学校制定了校舍安全管理制度、多功能管室管理制度、用电安全制度、器材管理制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等多项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对门卫管理、教职工值勤规范、校园安全隐患排查等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出台了配套的工作表格10个,对工作流程进一步明确、规范。

2、人员职责到位。根据《重庆市学校安全管理规范》要求,学校制定了《龙形镇小学安全管理图》,明确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明确了各部门、班主任、科任教师和校园执勤教师的工作职责;签订责任书,学校与科任教师和班主任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班主任还与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了家长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教职员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度。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了全员目标、全员责任、全程管理的校园安全

管理长效机制。学校根据《全市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细则》要求,立即成立了由校长郑肸任组长的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安全保卫室和由全体男教师为队员的学校安全护校队,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3、工作落实到位。为确保落实《全市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细则》小学生入校要求,学校严格落实领导带班、教师值班制度,每天安排1名领导全天值班。为确保每位值勤人员能够按时到岗,安稳办会提前通知带班领导,由带班领导通知到每位值勤人员,并及时进行反馈。为及时掌握值勤情况,要求值勤人员每天填写学校安全管理台帐。

二、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 为提高安全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加强安全设施建设,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

2、加强物防建设。学校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安全设施建设,先后配备了警用钢叉、橡胶警棍、催泪剂等警用器械,专门配备了橱存放警械,安排专人管理。

3、加强技防建设。为落实《全市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细则》中强化电视监控和报警、预警系统要求,学校大门口、后校门、楼梯口等重点部位安装了监控系统,实现了24小时监控。

三、加强学生教育,实现安全教育常规化、规范化

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我们以安全教育周为重点,经常性地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特别是抓好交通、大型活动等的安全教育。

1、严格落实市教委的课程规定,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开足、开全安全教育课程,保证每两周不少于一节安全教育课,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学习安全知识,学会自我保护。

2、重视、加强安全演练。为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护、自救能力,学校根据《规范》要求,每学期举行一次以消防、地震等内容的应急疏散演练,并纳入常规管理,在日常的体育课、升旗等学校大型集会中,要求学生按照疏散路线行走。

3、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学校制订完善了校园暴力防控、地震、消防等应急处置预案,对责任人、应急措施、具体分工和职责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4、认真做好安全教育活动月工作。学校安全教育活动月以安全发展、预防为主为主题,在安全教育月期间,学校组织学习安全教育工作文件,对校内易发事故类型、重点部位保护、工作薄弱环节、各类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等方面,开展深入全面的大检查,消除隐患,有针对地扎实地开展教育和防范工作。

5、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各班进行了每日3分钟安全教育。还利用班会、团队活动、活动课、人防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还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宣传工具及举行主题班会、讲座、安全征文与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通过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

四、齐抓共管 群防群治

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我们积极与市公安、卫生、综合治理等部门通力合

作,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学校组织开展一系列道德、法制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步的打算

本学期我校在安全保卫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安全保卫工作得到加强,但是安全保卫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

1、社会育人环境存在不利于师生安全的因素。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有关职能部门的集中综合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有明显的好转。但是,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和不良文化对师生安全的影响还比较大,社会上的黄、赌、毒、非法出版的图书、音像及网吧和游戏室对学生的影响还非常大。

2、学校安全工作的难度不断增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往往受保护较多,而缺乏生活经验。学生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多数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低,大大增加了学校安全工作的难度。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重视安全保卫工作,及时解决安全保卫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不断提高我校安全保卫工作水平。

一是进一步规范管理,完善制度。做到学校安全组织机构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健全,责任明确。 安全管理做到网络化,保证我校安全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

二是进一步加强领导,居安思危。学校领导本着对党的教育事业,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政治稳定的高度出发,增强抓好学校安全的使命感、责任感。学校领导在安全工作上齐抓共管,严格执行学校安全工作规定,讲安全、抓安全,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三是做到宣教结合,提高素质。要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位置,逢会必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对上级安全会议精神和文件都能做到及时传达,结合文件精神制定切实可行措施,认真落实。加大安全工作的力度,确保我校安全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

学校安全涉及面广,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密切配合、通力协作,

我们将动员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净化外部环境,搞好学校周边治安秩序,建立切实可行的学校安全防范体系,使学校安全工作进一步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再创我校安全工作的新局面。

xxxx学校

2012年1月7日 篇4: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汇报

石河子教育系统开展校园安全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石河子教育系统在上级和师市安监、公安、消防、卫生、文化、城建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逐步完善了安全管理各项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应急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实现安全管理“一岗双责”,已连续四年获得师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为师市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地贡献。

自今年3月23日至4月底以来,全国部分省区连续发生不法分子侵入校园伤害师生的暴力事件,我局会同师市安监、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于4月27日——28日联合举办了教育系统安全管理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有市区各直属中小学校、团场各学校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及勤办(综治办)负责人。教育局分管领导在开班典礼上就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各职能部门分别就学校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交通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与应急预案编制、校园安全保卫等进行了专题培训,收效显著,反映良好。并于4月30日迅速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当前学校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石教发?2010?51号),要求要高度重视本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提高防范意识,认真制定防止不法分子入侵校园的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学校领导要亲自带班,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着力加强门卫管理及校园周边及校内昼夜巡查工作,不断加大警民联系力度,发现异常行为,及时上报,严防不法分子侵入校园伤害师生和确保五一假期教育系统的稳定。

2010年5月3日,国家召开了全国综治维稳工作电视电

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随即,兵团召开了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电视电话会议。兵团党委常委、副政委王继亮、副司令员宋建业分别作了重要讲话。会后,师市教育系统按照国家、兵团维护校园稳定电视电话会议要求,迅速行动,周密部署,全力维护校园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一、紧急召开教育系统维护校园稳定工作会议,制定教育系统关于维护校园安全的规范性文件。5月3日下午,教育局党委即时召开紧急会议,对当前形势下维护教育系统的和谐稳定作出部署,在《关于认真做好当前学校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石教发?2010?51号)文件的基础上,再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防止校园及周边发生极端暴力案件的紧急通知》(石教发?2010?53号)和《关于在师市教育系统开展校园安全检查的紧急通知》(石教发?2010?54号),并电话通知各学校、幼儿园开学后按照要求积极做好安全防护各项工作。

5月6日,师市党委常委、副师长母隽同志听取了教育局党委关于近期开展的校园安全防护工作专题汇报,并对教育系统如何加强校园防护工作作出明确要求:一是教育系统各级领导要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大局意识;二是要做到安全防护工作全面覆盖,不留死角;三是要突出重点,切实抓好防护能力较弱的小学、幼儿园的安全防护和隐患排查工作,扎实落实各项防护措施,提高学校的自主防范能力。根据母副师长的指示,局党委再次召开教育系统安全工作会议。会上,教育局分管领导传达了兵团教育局关于加强校园安全工作各类文件,并对5月

4、5日教育系统拉网式督导检查结果进行了通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如

下安排:一是针对入校、放学等薄弱环节强化管理;二是迅速成立校园护卫队、防暴队,并配备安全防卫相应设备;三是明确门卫职责及管理,聘请能够胜任的人员或专门的安保人员;四是强化人防、技防、物防的综合防控体系;五是加强班主任工作。再次明确了班主任对全班学生负有安全教育和保护的职责、义务;六是积极加强校警合作、家校合作,与辖区派出所、学生家长联系,共同做好校园安全防护工作;七是加大夜间安全巡视力度,特别是寄宿制学校;八是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防护工作长效机制。局长孙力军对各学校作出的积极应对给予了肯定,并要求各学校继续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认真加强校园安全防护工作,确保教育系统的和谐稳定。

二、认真开展校园安全检查,进行校园安全隐患排查。5月4日起,教育局共组成三个检查组,由教育局副局长朱卫星同志带队,对市区范围内的中小学校、大中专院校及民办教育机构进行了一次拉网式督导检查。

通过检查,各中小学校、幼儿园都充分认识到当前安全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学校全体教职员工都肩负安全责任的“一岗双责”的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层层签订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人、到岗、到部位。所有学校都加强了对广大师生安全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形式多样、载体丰富,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市一小“每节课一分钟”,对小学生进行紧急情况下自救、防卫、逃生小常识、小知识宣传教育;十六中举办了“四个一活动”(一次紧急疏散演练、一次防侵害、防伤害专题讲座、一次安全主题班会、一次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大多数学校都发出了“致学生家长的一份信”。各学校都能按局党委的要求加强了学校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学校实行24小时全封闭管理;

门卫加强了对无关人员、车辆进入校园的登记、盘查工作力度;上学、放学、大课间等学生集体活动的重要时段,校领导轮流值班、学校中层干部、教师全员参与安全管理;成立了护校队,统一配发了辣椒水、防刺手套、大头棒等防爆器械;内初、内高班及寄宿制学校均加强了饮食卫生检查和宿舍安全管理;不少学校低年级段采用错时放学,并由班主任从楼道到大门口排队将学生带出,防止出现拥堵、踩踏事件;等等。不少好的做法与经验已在垦区教育系统推广。

三、积极协调公安、综治、街道等部门共同做好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工作。5月4日,石河子紧急召开了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石河子市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吴敏主持会议,强调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共同维护好校园的安全与稳定,从而维护师市稳定的大好局面。教育局认真做好与公安等部门的协调工作。交警、巡警、派出所在上学、放学高峰时段加大巡逻,提高处警率;充分利用已建成的治安岗亭加强点、面控制;加强对学校安全防范的督导检查;利用城市报警监控系统,对学校大门、主要路段进行实时监控。

四、存在问题:

人员和资金不足,部分学校存在安保人员不足或安保人员年龄偏大的情况,聘请专业保安费用很高(1800元/月);为学校配发大头棒、辣椒水、防刺手套等安保工具,也需要资金,规模较小的学校无力承担。校园及周边监控设施尚需进一步完善,在校园内及大门口需安装可昼夜使用的监控设备;应当进一步加大入校、放学四个重要时段的出警力度、警车巡逻频率,但警力不足。 篇5:高校安全工作总结

强化校园管理 维护安全稳定

—200x年安全工作总结

xxxx年,我校认真贯彻“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开展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考评为契机,切实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发动,积极采取措施,维护学院安全稳定,为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局面

学院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一是调整充实了学院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形成院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系)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将安全稳定工作作为学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学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三是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院与各部门(系)负责人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保证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能够落实到位。

二、教育先行、重在引导,努力增强安全宣传效果

(一)召开会议,传达精神。我们及时召开会议,认真传达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的通知》(x教执?200x?6号)文件精神,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我院安全工作情况,要求各部门(系)要确实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落实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并结合日常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教育,抓好管理,在团学干部、辅导员会议以及学生主要干部会议上,深入进行动员,提出要求,使安全工作真正深入人心。

三、落实措施、强化管理,创建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一)有效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一是我们根据上级关于做好高校稳定工作要求,完善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制定《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对敏感时期或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以及校内发生的突发事件,我们都十分注意收集师生的思想动态,认真研究对策,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妥善地处理,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根据xx市委教育工委和教育局的要求,从4月份开始到奥运会结束,我校坚持实行24小时有领导带班的值班制度。三是学院一名女生在校外被害,我们及时召开会议,努力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二)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和管理措施。一是我们经常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保养。今年以来重新更换了40瓶灭火器,56块安全出口和疏散指示标志等。目前,教学楼、实验室、学生宿舍等都配备数量足够、性能完好的消防器材,保证在发生火灾时都能充分发挥作用。二是邀请xx市公安消防大队指导员到我校给师生进行消防知识讲座,并在消防大队的指导下,成功地举办了消防演练,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配备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建立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在班级中选派并培训了一支学生心理保健员队伍,使不同的学年层次学生提出相应的预警机制,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疏导,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挫折,增强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四)认真排查化解不安全因素。坚持积小安为大安,经常召开学生干部、学生代表座谈会,听取意见,改进工作,完善服务。一是全面落实食品卫生及疾病预防工作。经常强调师生要重视传染病预防和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学生膳委会也加强对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监督,要求食堂严把食品采购关、贮存关、加工关、销售关,保证食品卫生管理工作达到标准要求。二是认真开展学院是否有危房排查工作。三是针对汛期或台风即将来临及时处理了图书馆洪涝问题。四是加强学生宿舍防火安全工作。采取定期、不定期对学生宿舍进行安全检查,特别是对违规使用电器及私拉

乱接电源电线进行拉网式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坚持落实整改责任人,确保学生宿舍的安全。五是重视解决学生最直接的实际困难。为杜绝学生在宿舍使用电热棒烧开水现象,我们引进由饮水公司提供饮水机进学生宿舍等办法来解决学生开水供应问题。对学生反映的学校体育设施较少的问题,我们也积极采取措施,新建和改建了3个篮球场,7个排球场和新增3个乒乓球台,1套健身活动器材,同时支持学生社团多开展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并利用节假日和周末为同学播放电影、举办舞会等活动,获得同学们的好评。

四、密切配合、加强协作,推动学院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 学校十分重视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的综合治理工作,坚持集中重点整治与日常长效管理相结合,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问题”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在今年5月份,我们把校门口治安问题、交通隐患问题、非法营运车辆问题作为我们整治的重点,及时向xx市有关部门报告;在xx市综治委、公安局、公交公司等部门都派人来我院现场勘察、了解情况、研究对策等,经过以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进行了整治,为学院的教书育人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问题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清醒地看到,前进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技防工作不完善。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比较低。校园周边还时常存在着非法经营的流动饮食摊点。我们对这些问题十分重视,正在采取措施,

逐步加以解决。

今后,我校要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xx市市属学校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考评标准》的要求为目标,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扎实有效的工作方法,把学院的安全工作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师生安全防范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我院安全工作水平,努力构建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

第12篇:高校辅导员工作汇报材料

优秀辅导员事迹材料

本学期我被评为3月份优秀辅导员,首先感谢领导对我工作的肯定,我2006年8月份进入海棠学院,从此走上辅导员这个工作岗位。现在已经工作4年多了,带过医学院的生物专业,护理专业,医器专业,中药专业,也曾经带过管理学院的连锁专业,营销专业资产评估专业,有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送走了一届又一届毕业生,本学期我带的是护理0911班,生物0801班,医器0801班,共101名学生,在辅导员的工作岗位中,我找到乐趣和工作技巧,也喜欢上了工作和我的学生。

一、学生没进校就做足“功课”。

熟悉每一的学生的名字、生源、出生年月,家庭情况等详细信息。入校前报到前,我督促学生按时返校,提醒所有的同学在新的生活开始时要有新的准备、新的学习,要有新的目标,主动和学生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世界,家庭情况,打破与他们之间的隔阂,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

二、“我们一个都不能少”。

稳定学生,为防止学生因为种种原因流失。我就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描绘她们的美好前途,提高他们的爱校意识。

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我深入了解情况,给予生活上的帮助,使他们消除自卑心理。性格很内向的学生,我就经常表扬他,让同学们向他学习,增强他的自信心;平时我关注同学们的衣食起居,关心一切与他们有关的事情。在天气变化时提醒同学们注意防寒; 将网上看到的新闻及时地告诉大家;她经常会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注意身体!

三、“以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为主,学习为本”

教育后进生,对于班里的后进生,我下用不同的方法教育他们。提高他们日常言行,礼、智、仁、义、信、孝、等思想道德,以公民基本道德要求他们。学习方面,让他们查问题,找缺点,作分析,寻方法,帮助每一名同学制

订了个人的学习规划;与每一位任课老师保持联系,及时了解班级同学情况;让班里学习好的同学们介绍经验;组织本班同学进行内部交流,互相学习借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四、不同寻常的班会和“每周以活动”

我坚持每周一次主题班会,一次总结班会。主题都是同学们关注的、关心的,也是学生需要的,对成长有益的。有时候也让学生自己主持,自己发言,自己记录,自己总结,让班会从同学们被动开会,变成主动组织。每一次班会都要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生道理,社会责任,日常言行,礼貌礼仪。

每周组织一次班级活动,如;演讲赛,诗歌朗诵赛,辩论会,每周一歌,知识问答等,提高了同学们的修养,增进了学生们及老师之间的感情,加强了班级凝聚力。这种有意义的班级活动,培养同学们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以致于产生对于集体、社会、国家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五、汇聚点滴,铸就伟大。

我在工作中不停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思考工作方法;作为学生辅导员,我总是饱含对学生诚挚的爱,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跟上时代的脚步。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要以自己的人格力量,以及高尚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和教育着我的学生。

医学院:王奕昂

2011年4月12日

2010年—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三月份

医学院:王奕昂2011年4月12日

第13篇: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汇报

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汇报

9月8日,省委教育工委在集美大学尚大楼106会议室组织召开全省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汇报会(南片),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汇报。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5市的教育工委负责人和5市辖区高校分管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省校园维稳办主任林轩春主持。

全省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汇报会会期一天。上午大会交流,下午听取了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郭绍生同志的报告。在交流会上,3个设区市教育工委负责人和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10所高校就安全稳定工作作了汇报发言。我院党委书记叶国通参加当日的汇报会并就学院的安全稳定工作在汇报会上作了汇报发言,工作汇报《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汇报》。

叶书记在发言中围绕理顺并明确董事会、党委、行政抓安全稳定工作的职责,重视从制度与人员落实上保证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落实;抓住与北京北科昊月集团资本重组的重大机遇,努力改善学院办学条件;强化措施,进一步规范我院的招生工作,收费工作做到公开透明;着力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加强对学生进行党的宗教政策的教育,深入开展基-督教在我院渗透的排查五个方面,介绍了我院的安全稳定形势和开展安全稳定工作情况。

叶书记在发言中指出,院党委、行政认真贯彻省教育工委《关于组织开展高校稳定因素排查整改工作的通知》(闽委教明电6号)精神,把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不间断地开展安全稳定隐患排查,努力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消灭在基层,确保学院的安全稳定,为庆祝建国60周年活动和学院的建设与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xiexiebang.com www.daodoc.com)

第14篇: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总结

里仁镇2014年度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总结

在县扶贫办大力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里仁镇2014年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顺利完成,为总结工作经验,促进今后工作更加有序开展,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形成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

一是成立以政府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扶贫办、民政办、党政办、财政所、信访办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组建驻村工作队。各村成立以驻村领导为队长,驻村干部和村居干部为队员的扶贫工作驻村工作队,具体负责扶贫建档立卡的各项工作。

二、拟定工作措施,制定工作方案

为了保证里仁镇2014年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根据县扶贫办安排,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里仁镇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对扶贫动态调整的工作目标、对象识别、建档立卡、工作流程、时间及工作要求进行了细化。

三、严格申请程序,认真调查核实

开展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是明确贫困户、确保帮扶到户、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里仁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要求驻村干部与村干部一起务必进组入户,对全镇扶贫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识别出农村贫困户,务必确保农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

四、加强政策宣传,严密安排部署

里仁镇下辖6个行政村通过召开群众会议进行评议,经过政策宣传、指标分解,确定了贫困户名单。

一是根据名单进行所需的信息采集:户主照片及体现A类贫困的照片,收集户口薄等证件进行信息登记。采集信息的同时里仁镇驻村干部及村干部对全镇799户贫困户分片负责的原则进行了逐一走访,各村驻村干部还负责指导所驻村村干部填写农村贫困户档案,

二是组织人员进行系统录入及更新工作。通过全镇工作人员和村干部的配合,目前里仁镇6个村已经圆满完成了信息采集和录入更新工作,全镇贫困人口3520人,799户;其中A类301人,75户;B类2512人,563户;C类731人,162户。经过公平、公正、公开评定扶贫开发对象,按照农户申请,镇村两级干部调查核实,群众代表评议,张榜公示的办法步骤审定对象,申请率100%,调查率100%,群众满意率100%。

五、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公平公正

扶贫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为确保此项工作的公平公正,切实让需要扶贫的群众得到帮助,镇纪委组成监督小组,对扶贫建档立卡工作进行全程监督。要求各村居对整个贫困户的确定过程公开进行,对推进情况随时进行公示,确保此项工作的群众满意率达100%。

里仁镇人民政府

2014年9月16日

第15篇:建档立卡交流材料

全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现场会

交 流 材 料

国务院扶贫办 二○一一年八月 陕西〃商洛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扎实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 …………………………………………………吉林省扶贫开发办(1)

2、全面部署,精心组织,让政策在阳光下运行

………………………………………………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9)

3、科学运筹,稳妥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扩大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河南省扶贫办(16)

4、“瞄准”与“衔接”,比资金更迫切的扶贫基础工程

……………………………………………………………湖北省扶贫办(23)

5、加大工作力度,构建长效机制,扎实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 ………………………………………………………湖南省扶贫办(29)

6、全力以赴抓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扎实推进两项制度 有效衔接

………………………………………………………广东省扶贫办(36)

7、规范程序,大胆创新,六大举措惠及贫困农民

………………………………………………………重庆市扶贫办(44)

8、加强领导,严格程序,扎实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

………………………………………………………陕西省扶贫办(51)

9、认真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扩大试点工作,科学识别扶贫工作 瞄准对象

………………………………………………………甘肃省扶贫办(59)

10、强化领导抓协调,积极探索求实效,全力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

扩大试点工作

…………………………………………………青海省扶贫开发局(66)

11、瞄准贫困农户,加快减贫步伐

………………………………………………中共商洛市委市政府(73)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扎实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

吉林省扶贫开发办

去年2月国务院扶贫办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总结会后,我省对扩大试点工作高度重视、高位推进,在全省所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重点县)开展了试点。8个重点县的86个乡镇、950个村全部开展了试点工作,扶贫对象信息录入低收入农户管理系统并上传了数据。目前,已录入贫困农户12.9万户、32.6万人,识别出纯扶贫对象22.9万人,无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口7.6万人,扶贫和低保交叉对象1.99万人,五保户1747人。组织协调各方资源,已对部分扶贫对象落实了帮扶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实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扶贫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确保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奋斗目标的重大举措。为把这一战略部署组织落实好,我们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刻领会文件精神,研究讨论有关政策,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试点经验。

(一)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提高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的重要保证

目前,我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0.6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8.6%,扶贫开发任务仍然艰巨。农村扶贫工作的重点转向提高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贫困人口识别问题更加突出。只有全面、客观、真实地掌握贫困群众的基本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落实帮扶措施,提高扶贫工作成效。

(二)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制定和实施我省新一轮扶贫规划的基础性工作

两项制度衔接工作,是建立起与新阶段扶贫开发相匹配的战略体系和政策体系的平台,是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和质量的保障,是完成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奋斗目标的基础,必须抓好落实。

(三)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构建我省大扶贫格局加快实施富民工程的关键所在

2010年,吉林省委九届十次全会通过《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富民工程”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促进中低收入群众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社会收入增长幅度,到2015年实现现有110万农村贫困人口基本脱贫。实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完善农村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建立贫困人口资源共享的管理系统,是搭建“大扶贫”工作平台的有效途径,对稳定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加快富民工程实施具 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领导,建立机制,合力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是扶贫开发的一项全新的、重要的工作。领导重视、部门支持、高位推进,是搞好试点工作的根本保证。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工作机构成立到村

国办„2010‟31号文下发后,王儒林省长作出了批示,省发改委(扶贫办)牵头制定了国办发„2010‟31号贯彻意见和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实施方案。成立了吉林省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省政府领导担任组长,省发改、民政、财政、统计、残联等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从省发改委、民政厅、财政厅、统计局、残联和国家统计局吉林调查总队等部门分别抽调工作人员组建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工作指导和实施。各试点县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成立了县工作领导小组、乡镇监督小组、村实施小组。

(二)建立工作推进机制,部门协调配合紧密

我们建立了分工明确、定期协商、共同推进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具体工作中,相关部门相互协调沟通,就试点工作的具体事宜反复协商,直到形成一致意见,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在人口规模上与省民政、统计部门反复研究,明确两 项制度有效衔接人口规模控制原则。二是在识别程序上与民政部门搞好衔接。三是在资金保障方面与财政部门协调。省财政将省级试点工作经费列入部门预算,并要求各试点县(市)财政将试点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四是在贫困人口识别上与残联协调。省残联主动提出参与群众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示监督、审核确认等工作。

(三)周密研究部署,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 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省扶贫办多次赴各试点县进行调研,解读政策,协调解决问题,加强调度检查,对具体试点工作给予经常性指导。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的工作责任,加强本系统的工作落实和推动。各试点县(市)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部署,明确领导责任和部门分工,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组织精干队伍做好关键环节工作。

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做好关键环节的各项工作

(一)强化培训,提高素质

我省先后组织8个试点县(市)有关人员参加了国务院扶贫办举办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会、培训会和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使用培训班,特别对各项登记表的录入和指标解释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针对前期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下半年联合六个部门举办了全省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培训会。

我省的通榆、龙井、靖宇、大安等县(市)对从外部门抽 调的人员和“三支一扶”大学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短期强化培训,确保了参加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人员全面、准确掌握相关政策和方法。

(二)加强宣传,广泛动员

我们把宣传工作的主战场放在试点县的最基层。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印发政策宣传单、业务骨干培训等方式,强调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重要性,解读有关政策。

我省的镇赉县在开展试点工作之前,印制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宣传单5万份,发放到乡村贫困群众手中,下派干部面对面宣传达1200余人次。

安图县建立了试点工作QQ群,开通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业务咨询热线和投诉热线,及时在网上解答相关问题,把握关键环节,跟踪指导工作,接受群众投诉,充当基层政策解释和业务指导的后盾。

(三)科学识别,力求公正

2010年,我省低保人口开始进行重新确认,实行“两级管理、三级联审”的低保管理制度。与民政厅认真协商研究后,确定了我省的对象识别程序与低保人口的识别程序相一致的原则。各试点县(市)扶贫办与民政局密切协作,在认清各自工作对象的同时,弄清两类对象交叉部分的农户。主要包括6个方面的步骤:

贫困户申请。由贫困户本人直接向乡(镇)政府申请,一 改以往向村申请的程序,排除了村里大户的影响,实现了识别过程中的公平公正。

信息比对。试点县(市)扶贫、民政和残联对申请家庭的财产收入信息进行比对,初步判断其是否符合贫困和低保条件。

联合入户。对于经初步判断符合条件的申请家庭,扶贫和民政部门对乡镇和村联合初审家庭进行100%入户复查,并对初审结果进行确认,存在不实情况及时进行纠正。

资格评议。由试点县(市)扶贫和民政部门主持,入村召开公开评议会,成立“联合审查组”,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初步确定申请家庭是否符合条件。公开评议过程中适当征求参与旁听的村民意见。

资格公示。试点县(市)扶贫和民政部门委托行政村将资格评议结果和申请人信息张榜公示7天,公开征询群众意见。

资格审批。经公示无异议、符合帮扶条件的贫困人口,由试点县(市)扶贫办核发《扶贫证》,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人口由试点县(市)民政部门核发《低保证》。

在试点中,各县(市)能够针对本县的情况灵活掌握方法步骤。我省的和龙市在农户申报过程中,严格按照个人向乡(镇)申请,并依据贫困农户申报条件进行筛选,确定了“一报二评三查四审五公示”的程序,坚持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区分识别对象,将好事办好,确保稳定。汪清县严格操作程序,坚持以户为单位识别确定扶贫开发对象和农村低保对象,杜绝 部分农户将老年人分立户头进入的现象发生;坚持按照家庭收入标准,杜绝优亲厚友的现象发生;坚持以民主评议方式确定识别对象,充分体现公平、公正。

(四)瞄准对象,落实措施

对已确定为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的扶持对象,制定落实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对农村低保对象,按照民政政策规定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享受国家低保政策。对农村扶贫对象,通过资金扶持、技术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惠农政策优先倾斜、社会扶持等方式实行差异化扶持,做到扶持规划到户、扶持项目实施到户、扶持资金落实兑现到户。安图县明确要求以工代赈项目50%以上资金要投入到贫困程度较深的边远地区,产业扶贫资金的60%要用于识别出的贫困对象上。2010年,试点对象的收入明显增加,在严重的洪涝灾害面前仍能保证生活水平不下降。

四、认真总结,强化落实,不断深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

(一)总结先期试点工作

按照我省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方案,去年上半年我们先在每个试点县选择了有代表性的3个村开展先期试点。9月份在通榆县召开了吉林省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总结暨现场会,省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各试点县(市)民政、扶贫(发改)、财政、统计(统计调查总队)、残联和先期试点乡镇参加,总结交流了各县(市)试点经验,实地考察了 通榆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扶贫和民政部门对下一步扩大试点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试点工作转入全面展开阶段。

(二)研究政策落实

按照“低保维持生存、扶贫促进发展”的要求,对认定的低保对象、贫困户,坚持分类扶持,确定具体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帮扶措施。省里已明确在连片开发、扶贫贴息贷款、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科技扶贫、互助资金等方面对扶贫对象优先扶持。对于既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又是扶贫对象的农村贫困人口,可同时享受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扶持政策。

(三)深化试点工作

总的看,我省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扩大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国家确定的我省贫困人口数与我省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数差距很大。二是扶贫开发政策与农村低保制度之间在政策力度和到户能力上都有一定差距。三是试点工作经费紧张。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工作组织推动力度,与民政、财政、统计、残联等部门协调联动,研究探索动态管理和扶贫瞄准机制,搞好政策衔接,促进各项扶贫政策更准确地覆盖贫困人口。

全面部署

精心组织

让政策在阳光下运行

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和要求,去年4月,我省在6个区市的2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重点县)正式启动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以下简称两项制度试点工作),各级政府全面部署,精心组织,截至2010年11月底,全省21个重点县全面完成了试点各项工作,并将相关信息录入了全国贫困户信息管理系统。

一、基本做法

(一)领导重视,高位推动

一是成立各级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专门成立了由省委常委、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省扶贫和移民办、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统计局、江西省调查总队、省残联等单位为成员的工作协调领导小组。21个试点县也相应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涉及的422个乡镇成立了由乡镇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村设立了试点工作办公室。

二是明确部门职责,协调推进工作开展。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扶贫和移民部门具体负责扶贫对象、扶贫和低保交叉对象的识别和动态管理,制定落实贫困户扶持政策和措施;民政部门负责低保户的识别、动态管理和扶持,积极配合落实

— 9 —

交叉对象的扶持政策和措施;财政部门提供扶持资金和试点工作经费的支持;统计(调查)部门负责提供贫困监测数据,参与制定贫困人口分解方案、扶持对象识别指标和方法;残联及时核对残疾人有关情况,对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中的残疾人提供重点帮扶。

三是签订基层党委、政府责任状。相关县市以签订责任状的形式,明确乡镇相关部门职责。如我省莲花县委、县政府与14个乡镇签订了责任状,合理分解乡镇贫困人口规模指标,并就两项制度衔接各环节工作做出明确要求。

四是实行“领导挂村负责制”,提高试点工作效率。各试点县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或扶贫部门班子成员进行了分工,实行每个领导分片挂村负责制,直接落实各项工作,强化县对村试点工作的督导。

五是建立“示范村培育机制”,总结推广试点工作经验。我省要求每个县至少抓5个不同类型的试点工作典型培育,试点县分别按不同地域、致贫原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树典型。建立示范村,及时发现问题,积极总结经验。

(二)举措有力,部署清晰

1、制定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各阶段工作内容。去年4月19日召开了全省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会议,正式在我省6个设区市的21个重点县启动试点工作。同时,积极与省民政、财政、统计、调查总队及残联等部门制定相关实施意见。7月2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

10 —

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赣府厅发„2010‟109号),对试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将试点的四个阶段工作进一步细化,规定了各阶段工作完成时间表,在工作原则、方法、步骤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省办按照1196元的国家扶贫标准,根据省调查总队提供的统计数据,将764413人的贫困人口核定指标分解到各试点县,作为贫困户对象识别控制指标。全省在贫困对象识别工作中做到“四个注重”,即:一是注重相关部门的参与配合,联合识别对象,贯彻实践“大扶贫”的理念;二是注重保持农村的社会稳定;三是注重识别重点人群;四是注重贫困对象识别的科学动态管理。

2、注重宣传培训,确保试点阳光操作。宣传发动实行“两个层面共抓制”,将宣传工作做到行政村全覆盖,相关工作人员全覆盖。一是开展对业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全省共培训各级扶贫部门和乡镇工作人员6303人次,基本掌握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的政策和基本工作要求,掌握了全国贫困户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规范。二是直接对贫困农户进行政策宣传。各试点县扶贫部门、乡镇政府和村委会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政策的基本内容。试点县接受政策宣传的农民达51944人次,政策宣传覆盖了全省5042个试点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三是关注工作动态,总结推广工作经验。各级扶贫部门及时将工作情况编辑成简报,不定期发布。截至11月30日,全省各县编印试点专项工作简报63期。

识别步骤严格按照“五步法”(一报二评三查四审五公示)

— 11 —

的程序,识别方式采取“排除法”和“比较法”。在申请对象比较多的村,评议小组提出“九不评”,将在城镇有商品房、家庭有贵重家用电器及农业机械、有好逸恶劳、赌博酗酒等恶习,或违反计划生育等九种情况的农户排除在外;对收入和家庭状况相近的农户,采取“五比五看”的办法,即比家庭收入,看经济来源;比家庭资产,看消费水平;比家庭劳力,看劳动观念;比生活环境,看居住环境;比贫困程度,看致贫原因,将瞒报或少报收入的农户排查出来。

(三)落实经费,创造条件

去年4月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时,省办集中采购了27台(套)试点工作专用电脑、打印机和移动硬盘,统一配臵给21个重点县及6个设区市扶贫部门,专门用于两项制度衔接工作的信息录入和数据传送。统一印制了全套试点工作表册、资料,下发各试点县。6月,联合省财政下拨试点工作专项经费215万元。8月,继续下拨试点工作专项经费105万元。省级投入试点工作经费累计达380万元。同时,各试点县也对试点工作给予了较大的财政支持,全省各级财政累计安排专项工作经费超过500万元,为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成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四)抓好环节,强化监督

重点抓好五个关键环节,即:以广泛宣传发动为工作前提,以合理确定扶贫对象规模为工作基础,以规范扶贫对象识别程序为工作关键,以帮扶措施落实到户为工作根本,以严格检查考核为工作保证。我办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低保和扶贫—

12 —

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的通知》(赣扶移字[2010]28号),建立联络员制、实行工作进度月报制、开展试点工作交流制、推行督导检查制。

二、主要成效

(一)对已识别确认的贫困对象完成建档立卡

我省本次试点全面覆盖了21个重点县420个乡镇的4559个行政村。截至2010年11月30日,按照年人均纯收入1196元的国家扶贫标准,共识别确认农村低收入户256683户830596人,占21个县总人口8681403人的9.57%,其中:扶贫户164807户581493人,占70%;低保户42049户108135人,占13.02%;扶贫低保户44059户133959人,占16.13%;五保户5768户7010人,占0.85%。实际确认的贫困人数比省按国家统计部门核定分配到县764413人多出66183人,超出分配指标数8.66%。

根据试点工作方案中“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电子档案”的要求,21个试点县对以上识别确认的四类农村贫困对象全部完成了建档立卡工作,并将省办统一印制的贫困户卡发放到贫困户手中;各试点县统计数据已经通过全国贫困户信息系统上传到国务院扶贫办信息中心服务器。

(二)建立了完整的贫困户信息数据库,实现对贫困户全面动态管理

对贫困户的全面调查登记,内容包括贫困户基本情况、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情况、文化教育及就业情况、扶贫需求情况等,实现了贫困户基本情况全面覆盖。各试点县已将审核后的

— 13 —

贫困户数据及时与民政等部门进行了沟通,实现了工作衔接、信息对接、成果共享。

(三)充分利用信息成果,因地制宜制定帮扶措施

1、帮扶措施明细,直接落实到户。省办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对试点县制定帮扶计划进行指导。各地深入分析贫困户的发展需求信息,及时制定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帮扶措施,内容具体明细,可操作性强。

2、结合地方产业,带动脱贫增收。各地充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要求,制定了可行的扶持措施,为实现“因户施策与项目带动并举”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3、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资金投入。一是增加资金总量,做大扶贫资金“蛋糕”。修水县整合资金860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3903万元,集中用于六大扶持措施的落实,对识别出来的低保对象和扶贫对象参加新农合个人交纳部分(30元/年*人),全部由财政资金支付。通过财政贴息引导金融机构发放扶贫贷款1300万元,缓解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问题。二是扩大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规模,让扶贫资金细水长流。试点单位增加了互助资金试点村,鼓励动员扶贫对象参加互助社,免交入社基准金,由到村财政扶贫资金中缴纳,并适当提高借款金额。 三是加大贷款贴息政策执行力度,落实扶贫项目贷款贴息政策。寻乌县将扶贫到户贷款贴息资金提高比重为80%。

4、组织社会力量,结对帮扶办实事。在制定扶持措施过程中,扶贫部门充分利用各级政府和部门、全体党员和干部、各—

14 —

级组织和个人等社会资源,形成了一股巨大的社会帮扶力量。

三、有关建议

一是实事求是核定贫困人口规模。各地根据国家扶贫标准,按照试点工作要求,经过严格识别程序,反复公示审核确认的贫困人口即使突破国家确认的贫困人口规模,也应该实事求地予以确认,给予扶持。同时,对因特大自然灾害造成的返贫人口应该纳入识别范围,不受原定的贫困人口规模限制,同步进行识别确认。

二是尽快制定扶持到户相关政策。目前,低收入对象识别确认工作已全部完成,各试点县也探索制定了扶持到户的措施,即将进入到实施阶段。建议国家尽快研究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有充分资金保障的意见和措施。例如,在年度财政扶贫资金中明确一定比例和使用范围,专项用于扶贫到户项目。

三是建立科学的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机制。通过与民政部门联系沟通,制定相关制度规定,实现两项制度衔接贫困人口和农村低保人口的科学管理,进退同步。

— 15 —

科学运筹

稳妥推进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扩大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河南省扶贫办

河南省是一个地处中原的农业大省,是全国农业人口第一大省,也是一个贫困人口较多、扶贫工作任务较重的省份。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中,我省将贫困程度较严重的黄河滩区、沿淮低洼易涝区、革命老区、财政困难且农民收入低下的粮食生产区作为重点区域。两年多来,在国务院扶贫办的直接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河南省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科学运筹,稳妥推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也探索了一些成功的做法。

一、主要成效

一是建立了贫困人口“实名制”管理体系。通过两项制度衔接,全省已经登记贫困人口538万多人。去年按照国家要求进行的32个试点县已经录入国家信息管理系统的贫困人口235.48万人,其中,扶贫对象174.98万人,五保户1.93万人,低保户23.03万人,扶贫和低保交叉户35.54万人。过去,我们使用的贫困人口数是统计部门的监测推算数据,不能落实到具体的人,每年脱贫人口也是统计监测推算数据,更不能找到对应扶贫对象,社会上评价说我们是一本糊涂账。现在这本帐—

16 —

清楚了,我们每年扶持多少人、脱贫多少人、返贫多少人,都能够具体到每个人,做到科学化管理。

二是瞄准了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和重要群体。通过两项制度衔接,全省筛选出贫困发生率较高、经济发展较为困难的行政村,将作为下一个十年扶贫开发的重点村。同时,贫困人口及重点村的分布数据,也为下一步扶贫开发重点县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以后,贫困人口档案建立起来了,贫困村和扶贫重点区域也明确了,收到了“一举三得”的效果。

三是建立了一支稳固的信息统计队伍。以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为平台,我省建立了160多人组成的扶贫信息统计监测队伍,去年省里组织了三次大规模的业务培训;为18个市142个县(区)扶贫办统一配备了专用微机,建立了网络联系;市里有专门机构、县里有专人负责统计监测工作;全省还建立起了以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为主要内容的固定信息指标统计体系,对信息统计和动态管理进行了规划和部署。

四是探索了扶贫到户的工作新机制。经过实践探索,全省各地总结出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连片开发带动、到户产业发展项目、到户小额信贷贴息项目、科技扶贫项目、“雨露计划”项目、互助资金项目、党员干部帮扶等8种扶贫到户的模式,实现了项目规划到户、扶贫资金到户、帮扶力量到户、增收效果到户等“四到户”的效果,达到了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的目的。

五是营造了全社会关注支持扶贫工作的新氛围。通过层层宣传发动,积极向领导汇报,为扶贫开发造声势,扩大了扶贫

— 17 —

开发工作的影响,提高了扶贫工作部门的地位,为争取扶贫资金投入、整合各类资源奠定了良好基础。商丘市、安阳市、三门峡市在机构改革中设立了正局级的扶贫机构,加强了领导配备。平舆、光山县分别为扶贫办增加了7个和5个人员编制。滑县在县级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安排50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1200多万元,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用于对扶贫对象进行扶持。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

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郭庚茂到贫困地区调研时指出,要认真谋划、扎实做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我省成立了以副省长刘满仓为组长、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河南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前后召开了4次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讨论试点工作方案和工作意见。各试点市县都及时成立了高规格的组织机构,绝大部分都是县委书记或县长担任组长,将民政、财政、统计、残联等相关部门纳入成员单位,明确了每个单位的职责任务。平舆、光山县主要领导到扶贫办现场办公,充实了工作机构,改善了办公条件。省政府以豫政办„2010‟92号文转发了省扶贫办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扩大试点工作的意见》,对扩大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标准和对象、主要内容以及保障措施等进行了明确。各市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很多县是县委书记亲自主持—

18 —

研究讨论,按要求以县政府文件将各试点县实施方案上报到省里,为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科学运作,统筹安排

我们在部署这项工作时,注意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与下一个十年扶贫开发规划统筹部署。一是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中注意科学确定贫困人口规模。与统计部门合作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搜集全省各个县(市、区)历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合理确定扶贫标准和低收入贫困人口规模。二是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中注意突出重点区域。省里把革命老区、沿黄沿淮地区、深石山区、传统农区以及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等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作为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重点区域。各试点县也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瞄准重点区域,突出工作重点。实事求是地摸清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区域,为下一步确定扶贫开发重点县、乡、村奠定了基础。三是适时在全省全面推开。我省在3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试点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上,去年11月份又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向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面推开,为制定全省“十二五”和下个十年扶贫开发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三)强化培训,规范操作

我们着力培训了两支精干的专业队伍,一是掌握政策的领导和业务人员;二是电脑操作人员。仅省级大规模的培训我们就举办了三次,共累计培训700多人次。各试点市县普遍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对乡、村干部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各

— 19 —

种培训,规范了试点操作程序。各地紧紧围绕“贫困人口识别”这一核心,突出“入户调查、民主评议”两个重点,抓好“程序、政策、管理”三个衔接,做到“宣传培训、调查测算、评议公示、帮扶措施”四个到户,严把“报、评、查、审、批”五个关口,保证了全省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四)落实经费,强化保障

在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经过多次与省财政厅沟通协商,以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对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经费进行了明确,连续两年解决工作经费均在2000万元以上。各试点市县财政也对试点工作给予了较大的资金支持。同时,省里统一印制了全套试点工作表册、资料,为每个试点县配备电脑设备,为全省扩大试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五)总结经验,典型带动。

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这一现代化手段,实现全省信息的及时沟通,经验的及时总结和推广。我们搭建了扶贫动态《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专刊》交流平台,定期发布试点工作情况;建立了两项制度专用邮箱,通过电子邮件及时传递省办、各省辖市和重点县的工作进展情况;开通了移动“飞信”。通过网络对试点市县进行指导和联络,解答问题、发送资料。全省登录网上信息1000多条,各级印发工作简报300多期,组织进村入户宣传16000多人次。在全省总结推介了卢氏县的“三清一核算,程序七步走”调查摸底经验,桐柏县“规范操作五个好”的经验,虞城县、封丘县在每个乡先搞一个试点村的经验等,使各地相—

20 —

互借鉴,相互启发,促进了全省工作的均衡开展。

(六)完善政策,帮扶到户

全省各地围绕强化瞄准机制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一是利用互助资金项目进行扶持。在制定互助协会章程时,明确提出支持扶贫对象政策,如赠股、利率优惠等。二是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帮扶。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帮助扶贫对象发展生产,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利用小额贴息贷款项目进行扶持。对发展种植、养殖等项目的扶贫对象优先给予小额贴息贷款支持。四是利用“雨露计划”、搬迁扶贫、科技扶贫项目进行扶持。五是通过到户发展产业项目进行扶持。2010年我省筹措财政扶贫资金2485万元,在102个村实施贫困户增收致富工程试点,对识别登记的贫困户进行扶持,效果明显,当年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除此之外,我省还设立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到户增收专项扶持资金,专门用于对经过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扶贫对象的扶持,今年新增资金也大部用于发展农户增收项目。

三、存在的困难和下步打算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努力,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扶贫对象确定以后,缺乏相应的配套扶持措施。与低保相比,我们的扶持手段相对弱化、虚化;二是对贫困农户缺乏强有力的产业带动。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商品流通的大市场缺乏有效衔接,自然增加了到户扶持的难度;三是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和监测还缺乏有效手段。两项制度有

— 21 —

效衔接的工作队伍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健全等等。为此,河南省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全面贯彻执行中央十号文件精神,认真学习借鉴各兄弟省的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把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做得更好。一是逐步完善和巩固工作成果,建立起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机制;二是充分利用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成果。在贫困区域、贫困村的确定和新十年扶贫开发规划中,将衔接的结果作为重要的基础数据,使新十年的扶贫更能瞄准贫困群体;三是建立到户扶持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到户扶持政策,发挥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探索产业带动,建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等多种扶持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地建立起到户扶持体系;四是改善和提高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条件。我们已向省政府汇报,对重点贫困乡、镇增加扶贫专干,配备专业人员,增加办公设备,改善工作条件,确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顺利开展,确保新《纲要》确定的扶贫目标如期实现。—

22 —

“瞄准”与“衔接”

比资金更迫切的扶贫基础工程 湖北省扶贫办

2010年,湖北省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在认真总结罗田、孝昌两县经验的基础上,扩大到全省29个所有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整个试点工作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民政部的指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民政、财政、统计、残联等部门紧密配合,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如期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成效

(一)基本摸清了贫困现状并建立了信息资料库,强化了扶贫开发基础性工作。我省参加试点工作的29个重点贫困县市共有行政村9160个,农村总户数332.27万户,总人口1256.11万人。按照国家规定的扶贫标准和识别程序,已完成了贫困农户信息采集、录入填报工作。截至2010年12月31日,经《贫困农户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统计,29个重点县市9160个村全部完成了登记表的填报,识别录入的低收入农户1231365户、3517018人,分别占农村总户数的37%和农村总人口的28%。其中:扶贫户783700户、2432681人,低保户273936户、613253人,扶贫低保户131436户、419253人,五保户42293户、51831人。

— 23 —

(二)初步掌握了扶贫对象的基本需求,为制定扶贫到户政策、实行分类扶持和动态管理提供了依据。各试点县市在信息采集、登记过程中,分别就家庭人员情况、贫困状况、致贫原因、需扶项目、内容、类别、规模、投资和资金来源及受扶持情况等进行了全面摸底,据初步分析:扶贫户和扶贫低保户123.1365万户(3517018人),需产业扶持的109.75万户,占贫困农户的89.1%;需危房改造或移民搬迁的86.3 万户,占贫困农户的70%;需沼气池建设的17.57万户,占贫困农户的14.2%;扶贫户和扶贫低保户915136户中,需劳动力培训转移的77.8万人,占贫困人口的85%。

(三)建立健全了部门合作协调机制,实现两项制度基本衔接。各试点县市对识别出的低收入对象,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和部门职能,各负其责,分类扶持。财政部门按照政策规定,根据不同情况,安排落实各方面扶持资金。民政部门对低保进行扩面,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残联部门对贫困农户中的残疾人按政策提供特殊帮扶。扶贫部门对扶贫户和扶贫低保户,针对贫困成因和需求,以户为单元制定分类帮扶计划,分期分批实施有效扶持,据不完全统计,各地已分类扶持贫困农户67900户,占已识别的扶贫户和扶贫低保户总数的7.4%。通过各部门共建共享,有效衔接,应保尽保、应扶尽扶,扶真贫、真扶贫的机制在试点中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二、基本作法

(一)领导重视,全面部署。为贯彻落实全国邵阳会议精神,2010年, 我省将扩大试点工作列为扶贫开发重要工作之一,—

24 —

相继召开了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试点工作动员大会,省直相关部门和29个重点县市及所在市州的分管领导、扶贫办主任参加会议,省委常委张昌尔、省政府副省长赵斌同志分别作重要讲话,对扩大试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同时,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赵斌副省长召集省民政厅、财政厅、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省残联等相关部门,专门研究具体方案、政策举措,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省政府专题会议纪要》。国务院扶贫办《试点工作简报》摘要刊发了有关情况,对我省试点工作的部署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宣传发动,培训先行。进入宣传发动阶段,全省上下通过喷刷标语、举办宣传专栏、印发宣传手册、编发工作简报、制作明白卡和利用广播电视媒体等形式,广泛宣传试点工作的相关政策及方法步骤,基本上做到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试点工作的全面铺开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地共印制简报417期,省办在《扶贫开发要讯》和《湖北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工作简报》上多次转发各试点县的有关作法。同时,注重先培训、后铺开。全省动员大会一结束,分不同的工作阶段,我们先后在武汉和丹江口市举办3次培训会议,在与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联合召开的培训会上,专题就农村低收入人口测算办法进行了培训。范小建主任在我省考察工作时,在五峰县查阅贫困农户建档立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规范程序,科学识别。各试点县市严格按照识别认定程序,不漏环节,不走过场,严把“五关”:一是户主申请关;

— 25 —

二是小组提名关;三是入户调查关;四是集体评定关;五是张榜公示关。不少地方结合农村实际,创造简捷实用的识别方法。有的总结出直观识别贫困户的“四看”办法:一看“屋顶子”,了解住房及居住环境的好与差;二看“菜园子”,了解种什么、养什么,有多少收入;三看“脑瓜子”,了解家庭成员的智力程度和劳动力强弱;四看“口袋子”,了解经济来源渠道、家庭收入和存款。有的实行“六看综合认定法”,即看该户是否有“收入靠种粮,住的是土坯房,劳力少不强,残障加文盲,小病拖大病扛,供不起孩子上学堂”等贫困特征,进行入户调查综合认定。通过直观排除或识别方法,既较快地瞄准了贫困对象,又易操作,减少了很大的工作量,也使当地干部群众容易接受。

(四)提供保障,检查督导。据统计,我省各地共安排了407万元,保障试点必要的项目经费和工作经费。各贫困乡镇克服困难,也分别安排了3~6万元专项试点经费,保证了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各试点县按照“八个到户扶持”的要求,将财政扶贫资金和有关涉农资金中面向农户的项目资金进行有机整合,实施分类扶持。对整合扶持资金不到位、试点工作进展滞后的地方,及时予以检查督办。省扶贫办杨朝中主任曾亲自给一度拉后腿的几个重点县县委书记打电话、发短信敦促,省市扶贫办现场督办,对进展情况发通报,旗臶鲜明的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各地工作平衡发展。

(五)区分类别,扶持到户。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最终落脚点,是将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农村低保政策瞄准真正的贫—

26 —

困群体,实行扶贫到户。2010年9月,我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对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加强自我发展能力建设的意见》。各地结合实际,将识别出来的低保和扶贫对象以户为单位进行分类,根据贫困成因、脱贫需求、家庭能力,分户制订有针对性的脱贫计划,通过“产业发展、科技服务、贷款贴息、互助资金、扶贫搬迁、雨露计划、结对帮扶、社会保障”等途径,分类分批实施扶贫到户。财政部门积极统筹安排落实扶持资金。民政部门对重病、残疾、智障、年老体弱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以及因病、因灾致贫但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家庭纳入低保对象,做到应保尽保。扶贫部门以《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为平台,落实扶贫到户项目。

三、两点启示

(一)两项制度衔接任务重,必须作为基础性工程保障经费并列入编制职能管理。我省市县扶贫办编制人员少,重点县市只有10-15人,部分县不足10人,工作经费有限,要组织完成全县10—16万贫困人口的入户调查登记和数据审核录入,平均每人要负责1万多人,工作量比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任务还重。在数据集中审核录入阶段,各试点县市主要靠抽调人员组建专班搞突击,也有的委托职校组织学生帮助录入,还有的花钱请人日以继夜录入。贫困农户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一旦到户到人,群众和社会都将极大关注,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要固定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予以保障,必须作为重要的常态性的扶贫基础工程,纳入编制系列,实行职能管理。

— 27 —

(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期望值高,必须象低保户那样实行有效的到户扶持。当前,在册的贫困户经常发问:低保一经认定,即按月领低保金,我们什么时候能得到入户项目扶持啊?2010年,我省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有589.81万人,国家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约8亿元,姑且不论要确保整村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把上述所有的扶贫资金全部用在这些贫困人口上,人平均仅136元/年,杯水车薪,供需矛盾太过突出。如果说以前扶贫到户没有瞄准目标,浪费了“子弹”,但现在有了精准的目标,确又无足够的“子弹”。我们作为执行者,为“到户难”感到忧心。为此,我省在试点工作中,探索了一些到户的机制、路径和措施,在农村低保全覆盖、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利用《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这个平台,采取整村推进推到哪里,扶贫到户政策就落实到哪里的做法,重点将雨露计划、产业扶贫、扶贫搬迁、互助资金、小额贴息贷款等能够到户的扶贫政策向在册的贫困农户倾斜安排,分期分批予以扶持,促进衔接。建议由国家把新《纲要》要求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的扶贫目标任务,作为省、市、县各部门、各行业共同的责任,整合社会扶贫、社会救助、教育减免、大病救助、科技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危房改造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动员和支持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民营工商企业家参与扶贫开发,积极支持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向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倾斜,实现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扶贫体系,真正构建大扶贫格局。—

28 —

加大工作力度

构建长效机制 扎实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

湖南省扶贫办

2010年以来,在国务院扶贫办的正确领导和高度关注下,我省把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农村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以下简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作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借助国务院扶贫办在我省邵阳市召开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总结会的契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巩固试点成果,扩大试点范围,完善政策措施,扎实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有45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面上县开展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完成扶贫对象识别与登记101.6万人,两年安排到户财政扶贫资金近6亿元,直接帮扶识别对象70多万人。目前,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已深入人心,惠及千千万万贫困家庭,受到了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

一、统一认识是前提

2009年,我省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的统一部署,在邵阳、保靖两个县进行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我们深深感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在贫困地区产生的强烈反响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认为,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一项直接惠及千百万贫困农民的民生工程,深得民心,切合

— 29 —

民意,贫困农户拍手叫好。一方面是通过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对贫困农户进行了甄别,对扶贫对象实施了直接帮扶,目标准确,弹无虚发,大大提高了扶贫效果。另一方面是通过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囊括了农村所有贫困对象,实施区别化的扶持,大力推进应保尽保,应扶尽扶,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农户生存与发展关系,为逐步建立完善适合中国农村现状的、救助与开发相结合的农民生活保障体系奠定了基础。可以说,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农村扶贫,益在当前,利在长远。为此,湖南省委、省政府对抓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周强在多次会议上强调,要把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要站在全局的、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徐守盛省长在全省的会议上强调,没有贫困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湖南的全面小康,扶贫等有关部门要从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的高度来认识和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更是亲力亲为,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并要求全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把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作为扶贫工作的主要平台,一切工作都要建立在这个平台之上。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2010年全省在44个国家和省扶贫工作重点县(含比照县)和1个面上县全面启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务必完成100万扶贫对象的登记造册任务。同时,省委、省政府决定从财政扶贫资金中专项拿出2.4亿元的资金,按人均400元的标准对60万扶贫对象进行直接帮扶。2011年,省委、省政府对两项制度有效衔—

30 —

接工作的重视程度、关注程度更上了一层楼,把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守盛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向全省人民承诺,今年全省要通过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对60万贫困农民实施直接帮扶。这种掷地有声的承诺,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我们扶贫开发工作者的高度信任,也给我们增添了巨大压力。在实际操作中,今年全省安排财政扶贫资金2.72亿元作为扶贫对象的“基本口粮”,直接帮扶了68万贫困农民。

二、强化措施是关键

为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目标任务,我们尽心尽力,全力以赴。

(一)集中有生力量。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涉及千家万户,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没有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不集中各方面力量则难有作为。为此,我们下定了决心,汇集各方面力量,组织实施全省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总会战。一是扶贫系统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省扶贫办从机关抽调30多名干部,深入各县区,直接联系和指导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二是设立乡镇扶贫工作站,安排专人抓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三是全省组织招募了3000多人的扶贫志愿者队伍,深入乡村山寨,为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提供服务。四是发动村支两委及农村党员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保证每个层次、每个环节都有人管事、有人做事,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二)抓住关键环节。在做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中,

— 31 —

我们重点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把握好对象甄别环节。我省在扶持对象甄别中,制定了严格的工作程序。要求坚持走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把甄别贫困农户的权力交给村民,由村民代表投票决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对象选择与甄别的准确性,确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能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配合和满意。对象评定后,逐一进行了建档立卡,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电子档案、省有全部信息。二是把握好扶贫资金落实到户环节。为保证扶贫资金落实到户,我省为扶持对象制定了扶贫专项卡,做到每个登记造册的贫困农户手中有卡,卡中有钱,钱里带有生产发展项目。2010年,全省用于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2.4亿财政扶贫资金,大都通过扶贫专项卡,发放到60万扶持对象手中,用于贫困农户的生产发展开发项目。三是把握好帮扶措施到户环节。我省在实施扶贫资金落实到户的同时,把制定帮扶到户措施作为重点,坚持因户制宜,基本做到一户一策,户户搞开发,家家有项目,保证了各项扶贫政策措施配套落实到户。同时,充分利用现有扶贫资源,广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使大多扶持对象有帮扶责任人。

(三)做好资金保障。由于国家没有安排专项资金,加上我省的推进速度超前,筹集资金尤为重要。为了筹措足够的资金,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想办法:一是调整财政扶贫投向结构,设立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扶贫资金专项。根据目前我省财政扶贫资金投量与投向的实际,我们把资金总投向定为两块,一块是—

32 —

以村为单元的整村推进、综合开发,一块是以农户为单元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扶持到户资金。从而把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资金作为扶贫专项,单设计划,专项安排。二是争取省级财政专项安排。由于省委、省政府对两项制度有效衔接高度重视,在本级财政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专项安排了3000万元,作为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专项资金。三是专项安排工作经费。我省财政部门对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很重视,对扶贫部门的工作很支持,对做好当前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很理解。因此,同意在原工作经费不变的基础上,再为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设立二级工作经费专项,按到户项目总资金的5%提取设臵,从而为我省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经费保障。

(四)加强督查督办。为加强指导,规范工作,奖励先进,鞭策后进,扎实推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我们与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统计局、省残联一道,深入调查研究,共同制定了《湖南省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考核试行办法》,并把做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作为对各县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我们先后组织了三次大的督办与考核:第一次是在对象识别阶段的考核。重点考核各地对贫困农户的识别,是否严格按照识别程序,规范运行;所甄别的对象是否准确,群众反映如何。第二次是对资金措施落实情况的考核。由省、市、县三级扶贫办部门组织成立联合检查组,对试点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进行重点检查,按照“六查六看”要求,重点督查经费落实情况、对象户生产项目实施情况、帮扶成效情况、社会反响情况等,对照考核办

— 33 —

法给各县打分排名,及时通报了检查情况。第三次是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之后,我们按照省为民办实事考核办的标准和要求,对这项工作开展了专门督查。通过强有力的督促检查,通过兑现奖惩制度,极大地推动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制度建设是保障

我们结合各地实际,积极开拓创新,努力构建长效机制,突出抓了四个方面。

(一)健全识别认定机制。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一个比较关注的敏感问题、热点问题。老百姓希望对符合政策条件的对象要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为此,我们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湖南省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扶贫对象识别办法》,明确规定了对象识别的标准、要求、程序等,坚持“贫困监测定规模,群众票决定对象”的原则,按照“户主申请、村民小组评议、村级复评、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程序进行,把“群众认可”和“社会认同”贯穿于识别工作始终,突出抓好“三级复审、三榜公示”,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准确识别低保对象和扶贫对象。

(二)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按照“应扶则扶、应退则退”的原则,积极探索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机制。各地都制定出台了《扶贫对象进入退出管理办法》,对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具体由县扶贫部门会同县调查队、统计局,在全县抽选一定数量的村进行长期定点贫困监测,了解扶贫对象扶助—

34 —

后的家庭经济变化情况,根据贫困监测结果,核定扶贫对象进出比例。按照动态管理程序,对扶贫开发对象两年审核调整一次,对于超过扶贫标准的扶贫对象,经过民主评议和公示后,停止相关扶贫开发政策扶持;对于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要及时吸纳为扶贫对象,给予相应的扶持。

(三)建立有效帮扶机制。我们按照“低保解决生存,扶贫促进发展”的思路,积极探索建立对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对象的到户帮扶机制:一是坚持帮扶资金到户。二是突出生产发展,产业帮扶,坚持开发项目落实到户。三是扶贫开发的各项政策措施优先享受,重点倾斜,落实到户。四是帮扶责任到人,服务落实到户。

— 35 —

全力以赴抓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 扎实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

广东省扶贫办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扶贫办等部门制定的《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扩大试点工作意见》要求,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意见。目前,全省3409个贫困村正按照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要求,组织实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通过入户调查、建档立卡、电脑管理,分类帮扶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扶贫开发对象,成效十分显著。

一、基本情况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扶贫开发思路,以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贫困村为平台,以贫困户贫困人口(含低保户和五保户)为工作对象,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责任制,实现从2010年开始到2012年,用3年时间,对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14个地级市(含江门的恩平市)83个县(市区)的3409个贫困村,及其农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的农户,通过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

36 —

人”工作责任制,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等综合扶贫措施,确保被帮扶的贫困户80%以上实现稳定脱贫,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确保被帮扶贫困村基本改变落后面貌。

去年以来,我省各地各扶贫单位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认真做好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对全省3409个贫困村确定 5662个帮扶单位。到目前为止,共派出1.15万人,组成3451个工作组进驻贫困村和有关市县。2010年底,经过全省扶贫干部和驻村队员共同核实,我省年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的贫困户为37.17万户、155万人。我们将有劳动能力的32.5万户、145.5万人核定为扶贫开发帮扶对象,其中:年人均收入1501-2500元的14万户、62.2万人,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含1500元)、已纳入低保尚有劳动能力的4.3万户、18万人,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含1500元)但暂未纳入低保的14万户,65.2万人。将无劳动能力的4.67万户、10.1万人核定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帮扶对象,其中: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含1500元)纳入低保且无劳动能力的3.2万户、8.5万人,五保户1.4万户、1.6万人。目前我省对3409个贫困村内所有扶贫开发帮扶对象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帮扶对象,全部开展了入户调查,制定了帮扶规划;全部实施了建档立卡,实现电脑信息管理;全部确定了帮扶责任人和帮扶目标责任。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要求。推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首先必须建立工作责任制,明确工作要求。我省在《实

— 37 —

施意见》中明确按照“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格局,由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总责,具体工作由各级扶贫办负责。各市县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一把手担任组长和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同时,还专门设立扶贫“双到”工作办公室,抽调小组成员单位人员组成,有些市县则与扶贫办合臵办公。省扶贫办专门制定了《广东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帮扶与被帮扶工作责任》,一方面结合落实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有关工作精神,要求对列入帮扶的所有贫困村贫困户情况进行逐村逐户重新核查,建立帮扶台帐,印发《帮扶记录卡》,帮助所有贫困村贫困户如实填写帮扶情况,建立帮扶档案,逐级按时填报帮扶工作进展情况,定期在扶贫信息系统中上报。逐步建立贫困户核实责任机制和贫困人口增减动态管理机制。另一方面明确了七个帮扶工作重点内容:一是帮助贫困户开展种养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免费进行技能培训;二是根据当地实际,帮助贫困村培育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和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三是改善贫困村公共基础设施;四是帮助贫困户居住的残危房或茅草房进行住房改造;五是帮助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六是帮助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贫困户纳入低保,引导和扶助贫困户参加农村合作医疗,鼓励有条件的贫困户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七是帮助考上大中专院校的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

(二)建立瞄准机制,实施“靶向疗法”。在核查对象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入户调查和目测的办法进行。其中,入户—

38 —

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农户的收入来源、贫困原因、劳动力外出务工等情况,并按照家庭经营和外出务工类别,计算每户的年人均纯收入,并采取“倒排法”对全村农户进行排序;目测的内容主要是农户现居住条件是否为危房,家庭装修设备、生产和交通工具等是否具有或超过当地群众拥有的设备。然后通过综合确定最贫困的农户,并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群众无异议后将拟帮扶的对象逐级上报审核。在核实工作对象后,实施“靶向疗法”,进一步区分扶贫对象、低保户和五保户,实现定点清除贫困。

(三)建立信息平台,实行动态管理。我省将经核实确定贫困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没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对象后,在做好户卡、村册、镇薄、县档的纸质档案和帮扶工作台帐的基础上,建立广东扶贫电子信息网络系统,将所有帮扶对象的基本信息全部录入信息系统,通过建立覆盖全省的信息网络平台,跟踪各级各帮扶单位工作落实情况,实现脱贫一户、消除一户的动态管理。目前,全省已有60多个市县(区)建立网站并连接到省网,随时在网上查阅和上报有关进展情况。

(四)建立健全制度,加强督促检查。推动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建章立制、加强检查是重要抓手,这样才能确保工作落实。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制定了“双到”工作考评办法、驻村干部管理使用规定、问责制暂行办法等,明确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级干部提拔任用和跟踪问责的重要依据。2010年底,省组织百余个厅局、院校240多

— 39 —

名干部组成15个考评组对全省3409条贫困村抽取1434条进行了考评;有一名市扶贫办主任、三名镇领导因工作不力受到了撤职处分。2011年6月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组织了一次全省扶贫开发“双到”交叉检查,由省发改委、农业厅等10个省直单位牵头组成10个省检查组,组成719个进村检查工作小组赴3409个贫困村开展了全面检查。

(五)动员全社会参与,形成大扶贫格局。推动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不能仅仅依靠扶贫办、民政部门的工作,更需要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我省3409个贫困村分别分配到省、市、县各级直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和社会团体进行单位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形成大扶贫格局。同时,我省率先建立了省级“扶贫济困日”,具体时间在每年6月30日。2010年首次活动募集扶贫捐款30亿元,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捐赠资金已到账23.13亿元,捐赠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全省3409个贫困村的扶贫开发工作。去年省统筹资金2.03亿元,主要用于四个方面:一是用于帮扶37个相对困难的贫困村;二是推动清远市高寒山区搬迁安臵试点工作;三是资助已列入我省26个第

一、二批新农保试点县区“双到”贫困村内的贫困户60岁以上贫困老人参加新农保;四是扶持引导100个省级整村推进幸福安居工程示范村建设。2011年我省扶贫济困日资金募集达到32亿多,省计划统筹8亿元。省统筹的资金主要用于两个重点项目,即一次性全额资助全省“双到”扶持贫困村60—

40 —

岁以上约23万贫困老人购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约2亿元;资助我省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的3000个自然村6万户、30万人整村搬迁安臵工作,约6亿元。

(六)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帮扶力度。推动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的目标在于帮助贫困户真正落实政策,加大扶贫投入,确保他们真正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截至2011年6月底,全省已落实到贫困村的帮扶资金63.97亿元,平均每村187.65万元。各地启动集体扶贫项目11034个,组织农民参加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共87万多人(次);劳务输出17万多人;新增修筑硬底化道路9971公里,新增农田水利受益面积152万亩,解决了76万贫困户饮水安全问题,解决了3.5万贫困户住房难问题;将5.7万户贫困户纳入农村低保,帮助47万多户贫困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帮助建设文化卫生项目1.28万个。据去年各地年终测算,全省已有15.7万户、69.3万人达到年人均收入2500元,占贫困户数的42.1%、贫困人数的44.5%。2011年,省委、省政府将扶贫开发列入为人民群众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当前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农村扶贫开发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作为国家扶贫战略的两个重要支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救助、维持生存,扶贫开发是提高能力、促进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对提高农村低

— 41 —

收入人口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逐步缩小发展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激发农村低收入人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具有重大意义。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新时期开展“双到”工作推进两项制度衔接的重要意义,强化工作责任,调动各级开展各项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按时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二)进一步加强信息建设。建立和完善两项制度衔接工作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建立扶贫、民政、财政、统计、残联五个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两项制度衔接的有关问题,共同推进我省两项制度衔接工作。在广东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研发的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的指标需求,进一步完善我省的低收入农户信息管理系统。积极做好相关信息的管理工作,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地录入系统,实现与国务院扶贫办的管理系统同步联网、传输畅通和资源共享。

(三)进一步落实应保尽保。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互相配合,通过建立新型互动的“精确瞄准机制”提高认定帮扶对象的“瞄准精度”,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由于目前各级民政部门与扶贫办掌握的情况各出一辙,存在一定的误差。在下一步“双到”工作中,要加强与民政部门的信息互动,落实应保尽保。

(四)进一步总结经验。一是贯彻“辩证论治”,对贫困户分为放心户、跟踪户和重点户三类,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措—

42 —

施;对丧失劳动能力的,采取低保救济的方式,实现扶贫开发与低保救济有效衔接。二是及时总结两项制度衔接工作的经验,对各级扶贫开发机构、帮扶单位、个人、帮扶对象等先进事迹,要做好宣传工作,激发工作的热情,提高各级党政部门和干部落实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加快《广东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立法进程,争取将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经验上升到制度层面。

— 43 —

规范程序 大胆创新 六大举措惠及贫困农民

重庆市扶贫办

全国湖南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总结会议结束后,我市于2010年3月正式启动扩大试点工作,至12月底全面建立了覆盖全市农村的扶贫对象信息管理系统,为服务和管理全市扶贫对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合力支持

市委书记薄熙来、市长黄奇帆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将扩大试点作为切实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正其还多次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亲自研究部署扩大试点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明确扩大试点范围。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将试点范围扩大到30个区县,加上2009年试点的3个区县,覆盖了全市所有区县。二是制定对象识别标准。参照各区县的贫困程度、经济发展现状、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人均消费水平等综合指标,将农村低保对象确定为1600、1400、1200元三个识别标准。对扶贫对象的识别,则采取相对贫困标准,将全市农民纯收入30%以下的农村人口全部作为农村扶贫对象,转化为收入标准即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为1400元。—

44 —

三是强化组织领导。市级成立了以市扶贫办主任任组长,两名副主任、一名市民政局副局长任副组长,市扶贫办、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农村调查总队、市残联等部门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各试点区县及乡镇也及时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市上还从各相关部门及2009年试点的区县抽调了11名工作人员,组建了综合秘书、软件开发、督查考评3个工作小组,具体负责业务检查指导、信息收集、软件开发等日常事务工作。各试点区县和乡镇也设立了专门办公室,落实了具体的工作人员。四是建立衔接机制。采取部门联席办公方式,建立了由政府统筹,扶贫部门牵头,民政、财政、统计、残联等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的衔接机制。市政府办公厅和各试点区县政府分别印发了试点工作意见、实施方案及相关文件,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建立了市、区县、乡镇、村四级联动的工作运行机制。全市统一制定了23项工作制度,细化和明确了试点工作要求、目标和原则,统一规范了操作流程和方法步骤。

二、统一方法步骤,规范操作流程

探索创立了“八步四公示”识别程序和“排队打分”方法,准确识别出了新的对象。一是村民申请。二是民主推荐。三是入户调查。四是民主评议。五是村级初审。六是乡镇复核。七是县级确认。八是市级复查。通过以上程序,准确识别并录入低收入人口对象1030197户2314401人,分别占全市农业总人

— 45 —

口的15.1%和11.1%。其中:五保户140590户159000人,占低收入人口对象总数的13.6%和6.9%;低保户421374户702575人,占低收入人口对象总数的40.9%和30.4%;扶贫低保户165026户467225人,占低收入人口对象总数的16.1%和20.2%;扶贫户303207户985601人,占低收入人口对象总数的29.4%和42.5%。在468233户1452826人的扶贫对象中,国家扶贫标准有229218户686321人,占扶贫对象总数的49.0%和47.2%;省级扶贫标准(收入在1196—1400元之间)有207408户667676人,占扶贫对象总数的44.3%和46.0%;县级扶贫标准(收入在1400元以上,区县扶贫标准以下)有31607户98829人,占扶贫对象总数的6.7%和6.8%。

三、摆脱陈规束缚,大胆开拓创新

第一、采用相对标准,完善对象识别体系。改绝对标准为相对标准,对国务院扶贫办下发的识别指标体系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并以区域发展状况、农户经济收入状况、家庭劳动力及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等作为对象识别确认的指标依据,建立完善了对象识别指标体系,使对象识别更加公平、公正和公开透明,增强了可操作性。

第二、优化信息系统,搭建网络管理平台。自主设计开发了扶贫对象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增设和优化了系统管理功能,并与民政部门的低保管理系统进行了融汇整合,为建立“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长效动态管理机制和实现市、区县、乡镇的联网管理搭建了良好平台。

46 —

第三、创新考核方式,推动试点工作开展。一是层层制定严格的考核奖惩办法,市对区县、区县对乡镇、乡镇对村分别建立考核明细台账,实行严格的量化考核,同时还将考核结果与工作经费划拨、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挂钩。二是落实专门机构和人员,采取按周报进度、适时抽查、按阶段考核和定期通报成绩排位的方式严格督查考核。在每个实施阶段,都要组建若干督查指导小组深入各乡村农户,采取调查走访、随机抽查、座谈讨论等形式,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和推广经验。三是加大群众和社会监督力度,建立农民义务监督员制度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定期督查制度,对试点工作过程进行全面的跟踪监督。

第四、突出信访处臵。按照辖区负责制原则,层层制定信访处臵预案,建立信访首问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公开举报投诉电话,落实接访工作人员。对试点工作中出现的群众来信来访,由相关部门组建工作小组进行调查核实,并及时向来访群众反馈调查处理结果。

四、启动六大工程,落实帮扶到户

对象识别和信息录入工作结束后,各区县都积极探索建立了一些到户帮扶方式方法,市扶贫办拟制了《重庆市农村扶贫对象到户扶持办法(草案)》,按照每个扶贫对象户落实2000元到户资金标准,全面启动实施产业扶持、社会保障、金融服务、培训助学、社会帮扶、基础设施、移民扶贫、文化扶贫、科技扶贫、自主创业十大到户扶持政策。目前,该《办法(草案)》

— 47 —

正在向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力争尽快完善出台。尽管《办法》尚未出台,但是,结合两项制度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市委、市政府已经强力启动实施了落实到户六大扶贫工程。

一是启动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全市计划在三年内投入财政专项资金100亿元,引导各类资金1000亿元,专项贴息贷款1000亿元,在贫困农村突出发展“林果药桑菜、鸡牛羊兔蜂”十大扶贫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和创办微型企业,建立完善的生产经营体系,确保到2012年全市95%的扶贫对象户新增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仅2010年在“两翼”投入扶贫资金6.48亿元,信贷扶贫资金11.75亿元。十大产业规模效益大幅提升,其中养蜂业从无到有,已达50万桶;中药材首次突破100万亩,达到120多万亩、130余个种类。今年又在17个贫困区县95个贫困村实施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广辟贫困农民增收渠道。

二是启动实施整村脱贫连片开发工程。2008年底市委市政府为贫困村量身定制了“千村脱贫”的目标任务和实施方案,3年来共启动了1016个脱贫村。去年底第一批266个村全部脱贫达标,近1/3达到了新农村标准,村均投入1075万元。目前尚有750个贫困村正在奋力脱贫,2013年全市2000个贫困村计划全部摘帽。今年起又在两个乡镇试点实施整乡脱贫工程,扶贫和生态移民也在加速推进,促进了连片开发、连片脱贫。

三是启动了相对扶贫机制动态管理扶贫工程。率先在全国将“贫困人口”和“贫困村”的称谓改为“低收入人口”和“重—

48 —

第16篇:建档立卡贫困证明

附件3

建档立卡贫困证明(在线申请用)

兹证明

市(州)

县(市、区)

镇(乡)

村村民(户主):

(身份证号:

)家庭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其子(女):

(身份证号:

),目前为

学校的在校学生。

证明人签名:

证明人签名: 证明人职务:

证明人职务: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村委会公章

镇(乡)公章

第17篇:建档立卡档案资料整理

贫困村建档立卡档案整理

(一)搜集资料

各乡镇、贫困村搜集的资料主要包括四大类: 一是文件类,包括县乡两级出台的关于建档立卡工作的各类文件以及上报的文件,分村镇两级整理。(村级确认贫困户的报告、贫困村申请报告)。(这里要注意的是县乡两级在开展建档立卡工作开始时制定的乡镇、村贫困人口分配指导性数字文件资料不要放在里面了)。

二是表格类,包括贫困户申请书、贫困户初选名单、贫困户登记表、贫困村登记表等。

三是记录类,包括各类会议记录、评议情况和培训情况等,分村镇两级分别整理,(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贫困户会议记录、评议统计表,乡镇评议确定贫困村的会议记录等)。

四是公告公示类。包括贫困户初选名单公示,贫困户确定名单公示、贫困村拟定名单公示、贫困村确定名单公示情况等。分村镇两级整理。同时,乡镇要制作贫困村位置分布图和贫困村汇总表,贫困村要制作贫困户登记表。

(上面所讲的四类资料,原先发给各乡镇的建档立卡实施方案中都有)

(二)装订成册

乡镇和村级把各自所需要的资料搜集齐全后,必须进行分类、设计封面、列出目录并装订成册,具体规格和样式自定。

(三)规范管理

装订成册的档案要统一放置,各乡镇、村要明确专人管理。行政村制作贫困户登记表要装订三套,县、乡镇、村分别保管;乡镇制作的贫困村位置分布图、贫困村汇总表要装订两套,县、乡镇分别保管。不是贫困村的行政村,要参照贫困村的标准做好档案资料的归档、管理,因为现在的建档立卡工作实行动态管理,每一年都有脱贫的和返贫的人员信息变动,各行政村一定要保留好原始资料,等到年度调整时有资料可查,减少当年的建档立卡工作量,同时也是对这项工作的负责。

贫困户登记表A4版本的填写、装订工作。由于前期在开展贫困户登记表的入户登记、填写过程中,时间紧、任务重,出现登记表中的部分数据、家庭基本情况、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等错误,通过网络版在线系统的修改,与前期填写的A3版本贫困户登记表、贫困村登记表数据不一致,这次按照领导要求,全部改成A4版本的贫困村、贫困户登记表,按照网络版的数据重新填写后,统一交到县扶贫办进行装订,再交到乡镇、村保存归档。(各位贫困村的扶贫工作队队长按照我们提供的贫困人口管理在线网址,逐户查找抄写下来。) 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管理平台 http://124.65.124.98:7003/gjfpb/ 用户名:fpb341622 密码:fpb7625956

扶贫手册的填写

扶贫手册已经由县扶贫办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统一制定的样式印刷好,并分发到各个乡镇,有的乡镇已经分发到行政村,有的乡镇还没有发放。按照省扶贫办的统一部署,现在开始进行扶贫手册的填写,现在我就如何填写扶贫手册讲解如下:

扶贫手册内共有五大项内容:一是家庭情况,此项内容不能空项,是贫困户的家庭基本情况;二是家庭成员基本信息;三是帮扶责任人,包括省、市、县、乡镇、村四级单位的帮扶责任人,也就是说一户贫困户可以由多个单位的不同帮扶人帮扶(有各级单位的扶贫工作队队员),根据具体上报的内容填写(上次要求各帮扶单位上报的扶贫工作队队员名单,要和村两委研究后确定帮扶哪一户,填写上去);四是帮扶措施,此项内容中的“项目内容”填写分为雨露计划、扶贫小额贷款、异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六大类,一定要填写具体项目实施内容;“帮扶单位”是指针对该扶贫项目实施帮扶的投资单位,一个项目可以有多个不同的单位投资(比如说修建一条路,需资金100万元,由几家单位共同投资,帮扶单位就要填写几家单位的名称)。五是帮扶成效,是指该扶贫项目实施后农户收到的实际效益和效果,由农户签字确认。这里重点强调一下,扶贫手册里的所有内容全部用手工填写,所有填写内容一定要与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信息系统(网络版)最后所确定的内容完全一致,各位贫困村的扶贫工作队队长按照我们提供的贫困人口管理在线网址,逐户查找抄写下来,具体如何登陆、查询,各位扶贫工作队队长都加入“蒙城县驻村帮扶交流群”(QQ号:383046710),由扶贫办在线统一指导登陆、查询。一式两份,村级保留一份,农户自己保留一份。

第18篇:建档立卡回头看承诺书

建档立卡回头看承诺书

本乡镇承担贫困村 个、贫困人口 户 人的建档立卡工作,在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中,我乡镇认真执行工作程序,严格按照贫困户识别标准“五比五看三优先、三评、八不评”的规定,对所有贫困户进行对照,共识别出不符合贫困户标准 户 人,新增加贫困人口 户 人。

(退出和新增人员名单附后)

乡镇党委书记(签字):

乡 (镇) 长(签字):

县 乡(镇)人民政府(盖章)

年 月 日

第19篇: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证明

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证明

学生姓名:

(身份证件号码:

,) 家庭住址:

, 其家庭户主姓名

,身份证件号码:

,系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国家或省级认定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脱贫属性为

(填写:未脱贫、已脱贫(享受政策)、返贫和已脱贫(不再享受政策)),识别标准为

(填写:国家标准或省定标准)。

特此证明。

证明人: 联系电话:

(镇级或县级扶贫办盖章)

说明:个别乡镇可能没有成立扶贫办的需要到县级扶贫办盖章。

第20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

贵州省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解读

来源:扶贫开发周刊 作者:杨小友 时间:2014-04-16 浏览

2145次

核心提示

4月10日,贵州召开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标志着贵州省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全面启动,为做好建档立卡工作,近日,贵州制订了工作方案。本报对贵州建档立卡工作方案进行了解析,让该工作更加脉络清晰。

国家建档立卡工作的相关规定 (一)贫困户识别标准及规模

1、识别标准: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识别标准,贫困户识别要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

2、识别规模:原则上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为基数。省级统计数大于国家发布数的,可在国家发布数基础上上浮10%左右;个别省级统计数与国家发布数差距较大的,上浮比例可适当提高;具体识别规模经省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后,由省扶贫办报国务院扶贫办核定。 (二)贫困村识别标准及规模

1、识别标准。贫困村识别原则上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进行。行政村贫困发生率比全省贫困发生率高一倍以上,行政村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0%,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

2、识别规模。东部9省(市)贫困村识别规模原则上控制在行政村总数的15%左右;中部10省原则上控制在20%左右;西部12省(区、市)原则上控制在30%左右。 (三)贫困户、贫困村的识别程序

《方案》要求贫困户、贫困村识别执行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制定计划、填写表册、数据录入、网络运行、数据更新等九个步骤。贫困户采取“两公示一公告”,贫困村采取“一公示一公告”,公示公告要以落实农户的知情权、参与权为目的。并对每个步骤提出了时间要求。 (四)贫困户识别的要求

贫困户主要识别扶贫户和扶贫低保户两类贫困人口,这次建档立卡工作原则上不登记五保户,低保户家庭成员有在校学生的可以选择性的纳入贫困户登记,以利于“圆梦行动”等助学工程项目落实到户。(国务院扶贫办刘永富主任在贯彻落实25号文件情况汇报会暨建档立卡工作会议指出,这次建档立卡在贫困户的识别中主要识别扶贫户、扶贫低保户)。

农村低保对象,是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因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农村扶贫对象,是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农村扶贫标准、有劳动能力或劳动意愿的农村居民,包括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农村低保对象。按照标准和对象可以将贫困人口分为四类。

一是扶贫户,是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有劳动能力或劳动意愿的农户。

二是扶贫低保户,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低保户。

三是低保户,是指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户,主要是因病、因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户。

四是五保户,是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其中扶贫户、扶贫低保户是

扶贫部门工作对象;扶贫低保户、低保户、五保户是民政部门工作对象。扶贫、民政部门在扶贫低保户上有工作交叉。2013年,经省政府组织扶贫、民政、统计等部门专题讨论后,确定全省低保户、五保户人口总规模为223万人。 (五)调查数据的时点控制

国家要求建档立卡工作登记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是指登记截至2013年12月31日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基本情况、贫困状况、发展状况、基础设施情况、生产生活条件、公共服务等方面数据,并作为这次建档立卡的基期数据,为终期评估建立数据基础。同时,对2013年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帮扶措施落实情况也要登记。以上数据基础数据登记,2014年的数据登记纳入数据更新范围。 (六)督查考核

国务院扶贫办要求各地要建立督查考核制度,按照“省抽查、市监督、县核查”的方法,开展建档立卡专项督查,并将数据失真率与奖励资金分配挂钩。并以适当方式将建档利卡信息箱社会公开,接收群众监督。尤其是对宣传不到位、程序部规范、操作不透明等引发矛盾纠纷、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并作为国家和省考核工作的重要依据。

贵州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 (一)贫困户、贫困村识别标准及规模

1、贫困户的识别标准及规模。标准执行国家农村扶贫标准,即农户2013年人均纯收入要低于2736元。识别规模以国家发布我省2013年贫困人口规模745万人为基数,结合我省实际,上浮20%,全省共900万人左右。各地可以按照省扶贫、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发布的2012年底各县贫困人口规模923万人分解到乡镇、村。

2、贫困村的识别标准和规模。标准按照国家对贫困村“一高一低一无”的识别总体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按行政村贫困发生率高于27%(比西部12省贫困发生率平均水平高90%,西部 12省贫困发生率14.5%),行政村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4819元(低于西部12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6884元的70%),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执行。全省贫困村总规模控制在9000个左右(另行下文),占行政村总数的54%。其中:一类贫困村5000个左右,

二、三类贫困村各2000个左右。各县在识别贫困村时,要注意:原则上一类贫困村要向一类贫困乡(镇)集中,二类贫困村要向二类贫困乡(镇)集中,三类贫困村向三类贫困乡(镇)集中。同时,要将已纳入国家和省“十二五”整村推进贫困村名单的纳入贫困村识别范围。

3、贫困户、贫困村识别标准及规模调整的出发点。一是国务院扶贫办、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各省农村贫困人口数据是基于7.4万户农村居民家庭抽样数据的推算数,不能有效反映农村贫困户情况。二是鉴于国家实行以贫困人口、贫困村规模为主的扶贫资金分配机制和减贫结果为导向的扶贫工作考核机制,以及我省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全国扶贫攻坚主战场这一省情,结合我省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实际,争取国家扶贫资源加大对我省的政策倾斜。

贵州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的要求 (一)建档立卡的纸质档案管理

一是省、市(州)、县扶贫部门实行贫困户、贫困村电子档案的微机管理,县扶贫部门要制定贫困户、贫困村纸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纸质档案,贫困户档案内容包括:县基本概况、全县到户帮扶规划、全县贫困户帮扶情况、县扶贫办党组会议记录、《贫困县登记表》、各乡镇关于审核贫困户的报告、县贫困户名单公告、相关工作流程的照片资料等,贫困村档案内容参照执行。同时,县扶贫办要加强对乡镇、村贫困户、贫困村档案管理的监督、指导。

二是乡镇要按照纸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贫困户、贫困村档案。贫困户档案内容包括乡镇基

本概况、乡镇贫困户帮扶规划、乡镇贫困户帮扶汇总情况、县审批文件、乡镇贫困户申报文件、贫困户申请书、《贫困户登记表》。乡镇贫困村档案包括乡镇基本概况、乡镇贫困村帮扶规划、乡镇贫困村帮扶汇总情况、县审批文件、乡镇贫困村申报文件、《乡镇汇总表》、贫困村申请书、《贫困村登记表》。

三是行政村档案不分村户,主要包括村基本概况、村帮扶规划、县审批文件、乡镇申报文件、乡镇审核文件、贫困村申请书、《贫困村登记表》(不是贫困村的可以没有)、贫困户申请书、《贫困户登记表》、贫困户帮扶本(一式两份,贫困户一份、村一份)。(二)责任分工

建档立卡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省负责贫困户、贫困村规模的分解到县,市县相关工作人员和省级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的培训及专项督查工作;市州要加强督促指导检查,做好贫困户、贫困村分解范围之外的跨县开发区、管委会规模分解协调工作,对县乡相关工作人员和市州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的培训;县级负责将贫困户、贫困村分解到乡镇、村,与原属地开发区、管委会做好规模分解协商,指导乡镇、村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开展乡镇、村相关人员和县级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的业务培训,审核确认贫困户、贫困村;乡镇政府负责组织村两委、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扶贫志愿者开展建档立卡数据收集和录入工作,建档立卡工作的质量主要在乡镇政府,是实现相关部门信息之间信息共享、实现数据交换、数据比对的关键。

(三)征求意见稿登记表

省办按照办领导的要求,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前期工作方案的指标体系为基础,结合我省干部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户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和基础设施建设“六个到村到户”、“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大行动计划的工作部署,拟定了《贫困户登记表》、《贫困村登记表》、《乡镇汇总表》三套登记表格。

1、《贫困户登记表》分为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帮扶项目、帮扶成效、脱贫评估等七个板块,共95个指标。

2、《贫困村登记表》、《乡镇汇总表》分为基本情况、贫困状况、发展状况、基础设施状况、生产生活条件、公共服务情况、帮扶信息、帮扶成效八个板块,共156个指标。

3、《贫困县登记表》暂未编制,贫困县登记数据量较大,但有与县数少,工作压力不大,《贫困县登记表》可以待国务院扶贫办下发后,再开展登记。

各表册书写要认真规范。一是本次建档立卡需要等待国办编制相应的录入软件,不能同步开展数据登记与录入工作。二是登记表将作为原始档案留存,并作为工作考核的依据。因此必须注意各表册的数据书写质量。 (四)数据录入

扶贫系统已经多次开展建档立卡工作,这次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这次建档立卡工作,各地要抓住这次契机,切实保障数据录入质量。数据集中录入是最容易出现数据错误的环节,造成数据错漏的原因有很多。因此,必须精心组织、加强审核,严把数据质量。

1、加强培训。国务院扶贫办下发建档立卡软件后,我办将适时开展全省应用软件培训,对市(州)、县相关业务人员开展专门培训,各市(州)、县要选派业务能力强、有工作责任心的同志作为县建档立卡工作种子教师,并做到人员相对固定。市(州)扶贫部门要抓好县乡业务培训。县扶贫部门要抓好县乡相关人员业务培训,指导乡镇开展录入工作。

2、多形式开展录入。各地可以积极尝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社会力量帮助完成录入工作。但要保证数据质量,做好贫困户、贫困村等相关隐私信息的保护工作。

3、规范录入。规范录入是确保数据质量的有效手段,贫困户、贫困村信息量大、定量指标、定性指标多,即有文本、又有数据,录入时要注意切换。比如:录入贫困户姓名,不要在姓名中加入空格;录入数据时不要用全角数据等。

4、加强审核。省对各市(州)数据开展抽查,主要从汇总数据层面开展分析,与客观实际存在较大差异的市(州),在扶贫开发工作考核中要严格扣分。市(州)要加强数据抽查力度,随机抽取一定量的贫困村、贫困户登记数据与登记表进行认真比对,比对结果作为对县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县扶贫部门负责对录入数据开展全面审核,县扶贫办一把手是数据质量第一责任人。省扶贫办工作督查组将适时督查。

高校建档立卡工作汇报
《高校建档立卡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