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农村低保扶贫衔接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6:09:00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农村低保工作汇报

农村低保工作汇报

,我镇农村低保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民政局的业务指导下,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和有关低保工作的各项规定,严格政策,加强管理,规范操作,为维护困难家庭基本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县东北部。镇域面积68平方公里,辖13个村委会,139个自然村,247个村民组

,总人口56793人,低保对象1038户(ab类673户、c类365户),共2575人(ab类1753人、c类822人)。

二、工作成效

我镇农村低保全年审批金额为元,

实际发放元。在低保年审工作中,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和张榜公示,退出74户共239人死亡及不符合条件人员,新增了182户共361名低保户,实现了应保尽保。

三、主要做法

(一)领导高度重视。镇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将低保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作为全镇稳定大事来抓。镇分管领导亲自抓,并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解决低保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民政办人员按照职责分工具体抓,帮助各村理顺思路,完善管理,为我镇低保工作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狠抓政策宣传。我镇始终把政策宣传作为低保工作的主线来抓。在认真组织学习市、县有关低保文件的基础上,还经常利用镇村公开栏进行宣传。结合“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等,积极开展就业技能知识培训,提供就业信息,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三)狠抓政策执行。严格执行政

策,控制增长因素,确保低保金不出现大的反弹。进一步加大低保审核力度,对未提供有效证明材料,虚报或隐瞒家庭收入和财产情况以及家庭生活条件明显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坚决取消。但对家庭生活确实有困难者又不能纳入低保的,及时关心救助。由于我们采取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灵活救助政策,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全镇稳定。

(四)狠抓制度执行。我镇制定落实了《××镇低保工作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重点抓住材料审核、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环节。在执行制度上做到“有章必行,违规必究”。由于我们加大了低保制度管理,全年农村低保停止户,停止金额为元。

(五)狠抓信访处理。我镇特别重视低保方面的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并明确有专人负责信访处理工作,建立有专门的信件登记和调查处理记载,对调查处理结果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避免反复举报。对上级部门转下来的信访材料,做到来信必查,查必落实。

(六)狠抓责任考核。年初,镇与各村及有关单位签订了《农村低保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工作任务分解到村(单位),责任落实到人。坚持日常检查与定期考核相结合,不仅调动了镇村干部抓好低保工作的积极性,也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镇的农村低保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新的一年,我们将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正确理解和处理好执行政策与社会稳定的相互关系,对丧失劳动能力的伤、残、病人员,作出切合实际的处理,维护社会稳定。加大低保工作的审查力度,确保“应保尽保,不该保坚决不保”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做好民政队伍政策业务培训,全面提高我镇低保工作管理水平。

推荐第2篇:农村低保工作汇报

,我镇农村低保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民政局的业务指导下,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和有关低保工作的各项规定,严格政策,加强管理,规范操作,为维护困难家庭基本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县东北部。镇域面积68平方公里,辖13个村委会,139个自然村,247个村民组

,总人口56793人,低保对象1038户(ab类673户、c类365户),共2575人(ab类1753人、c类822人)。

二、工作成效

我镇农村低保全年审批金额为130.92元,实际发放130.92元。在低保年审工作中,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和张榜公示,退出74户共239人死亡及不符合条件人员,新增了182户共361名低保户,实现了应保尽保。

三、主要做法

(一)领导高度重视。镇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将低保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作为全镇稳定大事来抓。镇分管领导亲自抓,并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解决低保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民政办人员按照职责分工具体抓,帮助各村理顺思路,完善管理,为我镇低保工作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狠抓政策宣传。我镇始终把政策宣传作为低保工作的主线来抓。在认真组织学习市、县有关低保文件的基础上,还经常利用镇村公开栏进行宣传。结合“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等,积极开展就业技能知识培训,提供就业信息,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三)狠抓政策执行。严格执行政策,控制增长因素,确保低保金不出现大的反弹。进一步加大低保审核力度,对未提供有效证明材料,虚报或隐瞒家庭收入和财产情况以及家庭生活条件明显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坚决取消。但对家庭生活确实有困难者又不能纳入低保的,及时关心救助。由于我们采取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来源:好范文 http://www.daodoc.com/)”的灵活救助政策,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全镇稳定。

(四)狠抓制度执行。我镇制定落实了《××镇低保工作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重点抓住材料审核、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环节。在执行制度上做到“有章必行,违规必究”。由于我们加大了低保制度管理,全年农村低保停止户,停止金额为元。

(五)狠抓信访处理。我镇特别重视低保方面的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并明确有专人负责信访处理工作,建立有专门的信件登记和调查处理记载,对调查处理结果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避免反复举报。对上级部门转下来的信访材料,做到来信必查,查必落实。

(六)狠抓责任考核。年初,镇与各村及有关单位签订了《农村低保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工作任务分解到村(单位),责任落实到人。坚持日常检查与定期考核相结合,不仅调动了镇村干部抓好低保工作的积极性,也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镇的农村低保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新的一年,我们将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正确理解和处理好执行政策与社会稳定的相互关系,对丧失劳动能力的伤、残、病人员,作出切合实际的处理,维护社会稳定。加大低保工作的审查力度,确保“应保尽保,不该保坚决不保”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做好民政队伍政策业务培训,全面提高我镇低保工作管理水平。

推荐第3篇:农村低保工作汇报

一一一市农村低保工作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一一一是城乡一体的城市,全市辖6个县市区,国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19万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站在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和谐的高度,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推行建立农村低保制度,让农村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06年8月,市政府做出了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决策,10月份,在h区试点,同年,g市、g区等地开展了试点工作,2007年1月,全市全面建立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今年3月,在全省民政工作暨灾后恢复重建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省政府《咨询与决策》刊发了典型经验。截至2008年7月,全市有6.04万人享受农村低保,月发放低保金308万多元,月人均补助水平51元,其中一类对象5409人,月保障标准77元,二类对象31622人,月保障标准52元,三类对象23397人,月保障标准42元。农村低保制度的全面建立,对于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三最”问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深得民心,被誉为点亮困难群众生活希望的一盏“心灯”。

—1—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基础,建立农村低保运行机制

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是稳定、持续、有效地保障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重大制度安排,是从临时救助到制度保障的重大转变。在农村低保制度实施过程中,我市着力构建保障有力、运行高效的网络组织体系,形成农村低保制度健康发展的长效运行机制。

1、完善政策措施。2006年初,市政府抽调民政、财政等部门组成调研组,对建立农村低保制度进行广泛调查摸底和研究论证,在此基础上,2006年8月,市政府下发了《一一一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和《一一一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方案》,对农村低保制度的建制目标、组织领导、申报程序、资金来源、监督、管理等各个环节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县、市、区按照市里要求,出台了相应的制度和办法,全市形成了统

一、协调、完善的农村低保工作政策体系。

2、健全组织机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低保机构建设,要求各级政府在机构改革中,低保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市委、市政府顺应社会管理和服务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在全省率先将市低保处更名为市社会救助管理局,负责全市城乡低保的组织管理和指导工作,机构规格为副县级,工作人员10人,其中财政全额拨款编制7人,招聘3人。按照市政府的要求,

—2— 各级成立了农村低保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工作机构,增强了工作力量。f区在其他部门减员的情况下,区编委为其配备了16名低保专管员,其中派驻乡镇9人,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由财政全额负担。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设臵合理、上下贯通、网络健全的低保管理组织服务网络,农村低保专职工作人员达到63人。

3、积极筹措资金。在管好、用好中、省农村低保资金的基础上,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建立稳定的农村低保资金筹措机制,保障了农村低保资金的持续、稳定、足额投入。一是落实配套资金。将市县两级配套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做到分级负责,分级筹集,分级管理。市级财政按每人每年20元落实定补,县市区财政全额兜底。2008年,全市共落实农村低保配套资金400万元,其中:市财政已连续两年按农村低保总人数每人每年20元的标准下拨农村低保补助资金共计184万元。二是落实工作经费。为保证有钱办事、有人理事,以文件的形式对农村低保工作经费做出了硬性规定,明确要求市、县财政按不低于低保资金支出总额3%的比例落实农村低保工作经费。两年来,全市共落实农村低保工作经费84万元。

4、建立1+Ⅹ救助平台。为解决农村贫困对象的实际困难,根据《一一一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按照社会救助体系建设16个成员单位的职能特点,建立了社会救助体系1+X救助平台,市社会救助体系成

—3— 员单位共同为农村低保对象提供帮助和服务,农村低保对象通过救助平台可以享受一系列的配套救助。民政部门资助农村低保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医疗救助,实施危房改造,仅今年上半年就资助55366人参加了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劳动部门免费对农村低保户开展技能培训;卫生部门对农村低保户到公立医院就诊,免收挂号费,住院床位费、检查费减免20%;工商、税务、金融部门对农村低保户兴办的生产经营性项目,在贷款、税收、工商管理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教育部门落实农村低保家庭子女就学“两免一补”等。 2007年至今,全市为农村低保对象优惠减免费用和辅助救助资金达1000多万元,为农村低保户撑起了生活的一片蓝天。

(二)加强督办,建立农村低保工作监督机制

为保证农村低保的公开、公平、公正,强化了政府督查、部门检查、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四位一体的督办机制,强力推进农村低保工作。

1、强化政府督查。200

6、2007年,市政府连续两年将农村低保工作列为全市十件实事之一,公开向全市人民承诺。年底,市政府督查室和市政府目标办进行专项督查,并将考核结果在全市进行通报,表彰先进,督促后进。市政府组织工作组多次对农村低保工作进行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在每年的人大议案和建议、政协提案承办期间,邀请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视察,实地监督指导低保工作,

—4— 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低保工作的开展。

2、加强部门督办。民政部门将农村低保作为落实民生的重要工作来抓,年初以文件的形式把工作任务量化到县市区,落实承办单位、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4次召开督办会议,1次现场会议,组织了3个督查专班,定期深入各地调查了解农村低保情况,现场检查指导、现场解决问题。我局与市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和市政府督查室等部门组成联合督办组,对县市区农村低保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确保农村低保资金据实列支,足额拨付,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社会化发放。

3、深化舆论监督。市内各新闻媒体开辟了农村低保工作专栏节目,介绍农村低保制度框架、保障标准和保障对象,增加农村低保工作的透明度。一一一电视台开通了农村低保政策短信互动平台,一一一电台政风行风热线直播节目,定期安排民政、低保部门负责人现场接听听众的咨询、投诉。

4、接受群众监督。专门设立了低保群众信访接待办公室,安排专人接待群众来信、来电和来访,及时调查处理举报问题,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去年以来,全市共接待农村有关低保的上访对象85人次,调查处理群众举报12件,取消了7人的农村低保资格。

(三)规范程序,建立农村低保工作长效管理机制 农村低保是一项长期性、制度性的工作安排,必须从申报、

—5— 审批、公示、发放等环节搞好制度设计,实行规范化管理。为此,我们结合农村低保工作的实际,进一步完善申报程序,规范管理,成效明显。

1、完善申报审批程序。在坚持“个人申请、村委会申报、乡镇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审批”的基础上,形成了两级评议、两轮公示、入户调查的低保申报审批制度。一是建立了村、镇两级农村低保民主评议制度。村评议委员会成员由居住地湾长代表、群众代表、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村干部代表组成;镇一级成立了由民政办主任、包村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为成员的评议小组,拟保对象是否享受低保,须经评审委员会评议,到会人员签字并公示,无异议的,与低保审批表一并上报县民政局审批,县将村、镇两级评议意见作为审批的必备条件;二是实行两轮公示制度。即拟保前由村、镇两级在村务公开栏和镇农村低保公示专栏公示一个星期,县级民政部门批准后再返回村、镇长期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在审批的过程中,坚持做到“谁入户、谁调查、谁签字、谁负责”,实行“三个不批”,即申请和民主评议情况不一致的不批,申请材料不全或不真实的不批,政策有争议没明确之前的不批,从入口上杜绝只凭申报、凭关系、凭印象吃低保的现象。

2、建立公开公示制度。为准确核定农村低保对象,做到不错保、不漏保,我们狠抓村、镇两级农村低保公示阵地建设,以基层公示阵地为平台,加强公开公示力度。目前,全市57

—6— 个乡镇(街办)建立了农村低保公示专栏,村级普遍利用村务公开栏这一阵地,将农村低保政策、拟保人员名单、家庭情况、拟补助金额、服务承诺、举报电话向社会公开,并公布了各级低保热线电话,热情接待群众咨询和举报。f县将农村低保对象名单在县编制网上向全社会公开。g区筹集资金4.5万元在全区9个乡镇设立了农村低保公示专栏,并统一规格、统一宣传内容。全市低保机构热线被农民群众亲切的称谓“低保110”。

3、建立动态管理制度。全市所有低保对象有效保障期限为一年,各地在每半年核查的基础上,每年对所有低保对象的家庭收入、人口状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了解,并收回低保证,符合条件的办理续保手续,颁发新低保证,不符合条件的,取消低保资格。2008年上半年,全市在动态管理中共清退373人,调整了22890人补差标准,新增1.1万人。通过分类施保、重点救助,既公正合理,符合群众意愿,又提高了救助实效,群众十分满意。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问题。

1、低保覆盖面窄。我市农村低于国家公布的693元贫困线的贫困人口8.2万人,目前纳入农村低保6.04万人,覆盖率74%,还有2.16万人符合低保条件未能纳入农村低保。目前,农村低保以指标定保障面,今年省分配我市农村低保指标1.1万人,各县市区将省分配的指标再下达到各乡镇、村。此外,

—7— 由于我市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村低保边缘人群规模不断扩大。例如7月份以来,我市主要以暴雨雷电大风为主,受灾人口15.565万人次。这部分受灾或处于贫困边缘的人群,由于未能纳入农村低保,只能通过临时救助解决眼前的困难,僧多粥少的现象比较突出。

2、低保补助水平偏低。目前,我市农村低保人月均补助水平51元,与省人均补助水平持平。尽管今年两次对农村低保对象补助水平进行提高,依然远远低于农村居民3327元的平均消费水平。从7月份国家公布的农村生产和生活资料6%上涨幅度来看,低保补助增长幅度远不敌物价上涨的速度,给低保对象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低保工作力量薄弱。目前全市各县市区虽然设立了专门低保局(中心),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但大多数是身兼数职,工作只能被动应付。乡镇(街道)一级仅设民政助理1人负责,而且是兼职。全市城乡低保对象多达15万人,服务比例1∶2632。近年来,新增加了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大病救助以及其他配套社会救助等主要救助工作,常年救助对象达到35万多人,两者的服务比例1∶6100。政策性强、对象多、覆盖范围广的社会救助全面实施以后,镇、村两级的社会救助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空前加大,并呈继续加大之势,原有力量远远不能适应现有工作需要,严重制约了社会救助工作的进一步规范管理和长远发展。全市县级以上机构担负着社会救助体系九大制度中五项制度的行政管理职能,但未

—8— 能纳入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范围,社会救助工作职能大大削弱。

(二)建议。

1、坚持“两手抓”,应对物价上涨。建议省政府一方面加大对物价上涨势头的抑制,从根本上平抑物价,从源头上缓解农村低保对象和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压力。另一方面要坚持做到“水涨船高”,只要物价涨,低保标准就必须紧跟着提高,保障面就必须适当扩大,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切实缓解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确保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不因价格上涨而明显降低。

2、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实现应保尽保。我市低于国家693元贫困线的农村贫困人口8.2万人,纳入农村低保的6.04万人,还有2.16万人未能纳入。如果按照现行每人每月50元标准测算,8.2万人全年需资金4920万元。今年上半年,中央、省及地方配套资金3000万元,其中中央省补助资金2564万元,实现全民低保资金缺口1920万元。只要中央、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地方进一步加大配套资金和政策落实力度,在我市农村完全能够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和城市低保一样,开弓没有回头箭,实现应保尽保是最终目的,只有实现应保尽保,才能避免将一部分符合条件的困难人群挡在低保的大门之外,才能真正体现农村低保制度的普惠性,才能避免出现新的不稳定因素。

—9—

3、加强机构建设,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国务院新近批准的民政部“三定”方案,将原低保司改为社会救助管理司,主要职能是牵头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建议省政府尽快将省民政厅低保管理办公室改为社会救助管理局,并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以便上下统一,归口管理。今年,市编委将原市低保处、现社会救助管理局上报省编委将其批准为参公管理单位,由于省民政厅低保管理办公室不属于参公管理单位,故省编委不予批准,而我市同时上报的市移民局、市老龄办等40多个单位,均被批准为参公管理单位。无论从目前的工作职能、性质、任务上讲,还是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社会救助管理机构都是政府开展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机构,若不纳入参公管理,不仅影响现有职能的发挥,而且影响纵向横向协调作用的发挥,特别是不利于履行社会救助的牵头职能,长此下去,不利于调动现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相关救助工作执行力的提高、提速,最终受到损失的是广大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省和市州的社会救助机构能够参公管理,对于县市区、尤其对于乡镇社会救助机构的建设,工作装备的配臵,工作人员的配备,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激发和调动,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一一市社会救助管理局 邢烨)

—10—

推荐第4篇:农村低保工作汇报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情况汇报

我市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直接指导下,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相关政策,较好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基本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一、基本情况

我市共有人口47.1万,其中农业户口38.9万,城市户口8.2万人。目前,农村低保保障对象9393户17678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4.5%,月发放保障金183万元,人均补差103元,截止第三季度,共发放低保金1795万元,根据***市刚刚下发的文件要求,农村低保从4月1日起,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180元提高到230元,人均月补差将达到112元以上。我们正在积极与财政局结合,尽快将低保金补发到位。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低保动态管理,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城乡低保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定期审核制度,将困难家庭及时纳入保障范围,条件好转的及时退出,确保城乡低保对象进得去,出得来,动态管理、应保尽保。我们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搞好专项治理。

1、严格审批程序,把好“入口”。严格按照本人申请,乡镇(办事处)审核,民政局审批的程序进行,确保对象认定的准确性。一是乡镇认真受理群众申请。今年来各乡镇(办事处)共受理群众申请4100户,组织了入户调查、群众评议,对乡镇审核通过的及时进行公示上报。二是民政局加大抽查力度。上级文件要求县一级入户抽查率30%,为使得认定更准确,我们力争入户达到100%。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范围,对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不予纳入,确保低保资金用到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人身上。今年局低保科从2月21日(农历正月廿一日)开始对全市范围内的新申报对象进行了逐户审查,每周五天至少有四天在走村入户调查,面对面与群众沟通,听取群众意见,群众反映较好。三是利用现有的信息进行家庭经济状况比对。与财政、公安、税务、住建、人社局和***公积金中心等有关单位结合,建立信息比对平台,及时核对财政开支人员、公积金缴纳、企业退休、地税、国税、住房、残疾等信息,提高了低保对象认定的准确性。

2、认真复查,敞开“出口”。一是认真进行复查。每年4月到6月份,开展全市城乡低保普查工作,由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市城乡低保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市的所有低保户进行重新入户复查认定,要求乡镇100%入户调查,对审查不过关的家庭要求乡镇及时上报取消低保资格。目前这项工作结合当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进行。二是对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村(居)进行重点排查。低保科在完成对新增对象入户调查的同时,根据平时对群众的接访,对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村(居)进行集中治理,重点排查。目前共对紫陵镇西紫陵村、王召乡尚香村、覃怀办事处东关村和太行办事处东***村等8个乡镇(办事处)15个行政村进行了全村逐户排查,取消城乡低保户90余户。三是利用信息比对系统平台,核对出低保家庭是否有财政开支、经商、领取退休金、多套住房等信息。在确认该家庭条件好转后及时停保。

3、坚持公开,接受监督。一是在全市所有行政村(街)设臵了固定公示栏,对享受城乡低保待遇的家庭进行长期公示,公示栏有政策宣传、低保家庭情况、举报电话(市、县和乡)、接受群众的监督。二是建立举报查处制度。公布举报电话,公开接受群众举报,局统一印制了《困难群众来访登记本》和《群众举报登记本》,印发到各乡(镇)办事处民政所,对群众来访事项、来访人情况等及时进行登记,做到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建立工作台账,跟踪调查,通过进村入户了解情况后限时办结,妥善解决。

(二)严格低保资金管理。一是及时足额发放。城市低保金实行按月发放,农村低保金实行按季度发放,及时将低保金及时划拨到市信用联社,足额发放到低保对象手中。二是实行社会化发放。全市低保金由财政转入农村信用社后,由银行直接将资金打入低保对象存折,全部社会化发发放。三是定期检查监督资金使用情况。每年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分别深入低保金代发金融机构及低保户家中,检查了解低保金发放情况。通过严格的检查监督,保证保障资金及时拨付、专款专用。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一)当前农村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低保对象界定缺乏统一的可操作性规范。如何界定村民收入,在实际操作中也是一个难题。随着 “应保尽保”的落实,保障面的进一步扩大,除了带有共性的银行存款无法查实、务工收入及隐性就业、弹性就业收入难于核实外,低保对象的饲养收入、农作物收入的估算也很难做到绝对准确,从外表看也很难分辨贫富差距,因病返贫、子女求学返贫的情况也很难精确统计。另外在家庭财产的界定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些现象的存在,造成了在确定低保对象时对收入缺乏有效的审核手段,导致了在实际执行时尺度把握无法统一的问题。

二是少数单位和村(居)对城乡低保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如在入户调查方面,认为钱是国家的钱,发给群众的,我又不装自己腰包,搞不搞入户调查都行,不管条件好坏只管向上报,所以不入户或不能做到100%入户。在民主评议方面,个别乡镇不能认真组织,有的仅仅流于形式;在民政所长的任用上,有的所长身兼多职;村(居)干部对条件好转的家庭不及时上报,认为上报了得罪人,工作人员经常听到的一话就是,要取你们取,花公家的钱,我们不得罪人。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加大对低保的排查力度。

三是存在政策“搭车”现象,将低保作为信访稳定、拆迁安置等的激励手段。目前涉军的有****部队等,拆迁安臵有**镇的***、***等,这些对象按照有关要求和政府文件规定统一办理了低保,这些群体当中有的家庭生活确实困难,但有的生活条件好并不符合低保条件,在群众中造成不好的影响,以致于群众在上访、拆迁、纠纷等时候仿效,要求享受低保待遇。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农村低保金从52元,提高到100多元,另外低保的附价值太高,可享受大病救助、教育救助、水电费补贴等,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向各级提好建议,把好入口,将确实生活困难的群众及时纳入保障范围。

四是现有的民政所人员编制与目前的民政工作量不太适。近年来,各级对民生工作都非常重视,投入较大,民政工作业务量逐年增大、工作任务繁重,基层民政所长负责包村任务,还承担乡镇中心工作,影响低保政策贯彻执行力度。新的政策要求入户调查和民主评议由乡镇组织,村多的乡镇如**、**、**,只有一个民政所长在跳“独角舞”,信访、农忙和计生及包村等乡镇中心工作还必须参加。建议为基层配备充实必需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确保人员落实,有人做事,有钱办事。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大举报查处力度。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对群众举报情况的查处力度,做到举报必查,查必有果。

二是建立完善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下一步根据出台的《***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方案》,实现各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低保信息查询平台,完善低保进入退出机制。

三是进一步加强基层民政队伍建设和工作经费投入。基层工作人员少,已影响了工作的开展。目前全市共有城乡低保对象23950人,近年来,随着社会救助体系的不断完善,民政工作头绪越来越多,但每个乡镇(办事处)民政所只有2个人,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同时,除担负现有的低保、救灾、五保、优抚、基层政权和老龄等民政工作外,还承担着乡镇其它工作,人员队伍与日渐加大的工作量严重不相协调。在经费的投入上,希望对加大低保工作经费投入,更好地保障低保工作日常运转,使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

推荐第5篇: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扶贫工作汇报

五强溪镇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扶贫

工作的汇报

为顺利完成好我县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确保国家、省扶贫办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贫困农户中去,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自2010年10月份召开全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会后,我镇高度重视,成立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冯镇长负总责,下设办公室和一名扶贫专干,并召开了党员干部、村支部书记参加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动员大会,会后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大力宣传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政策。我镇十分重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宣传工作,采取张贴标语、公布扶贫对象识别注意事项,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正常开展作好了充分准备。

二、严格程序,公开、公正、公平评定对象。按上级要求,把贫困户指标、实施方案、各种表册逐级下发到19个村居,以组为单位,严格坚持村民自行申请、村民小组民主评议,村里对各组上报的扶贫对象名单进行造册登记,再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全村的对象进行审核,并报镇审核,最后将结果公示出来。在识别对象过程中,我镇严格按照“三必须、五优先、四不准、六坚持、七个不进”的原则,确保评定对象公平、公正、公开。

三、信息录入。

对每个村居申报对象核对结束后,将各村居基本情况、贫困状况、识别汇总表、照片四项内容统一填写到扶贫对象档案表,此档案表镇里留一份,上交县扶贫办一份,经过县扶贫办审核后,将此信息如实填写到国务院扶贫办下发的行政村表和户表,最后录入电子档,上报到县扶贫办。根据县扶贫办的要求,要每个扶贫对象开立两项制度扶贫资金专用账户,同时督促各村严格落实下去。并将扶贫账号,按家庭人数多少将扶贫资金汇总表上报至县扶贫办。

四、正确引导,将扶贫工作落实到实处。

我镇发动广大党员,镇干部、驻村领导、致富带头人等来联户,一人联系一户进行对接帮扶,帮他们找项目,结合贫困对象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从事适合自己的种养项目,并为他们做好技术服务,通过村远教站给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在网上咨询专家,请技术员到田地山头进行技术指导等。

总之,截至7月25号,我镇2011两项制度衔接工作全面完成,目前正在等待县扶贫办打卡到户。通过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实施,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让不同困难群体得到了大力扶持。

推荐第6篇: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扶贫工作汇报

上坪乡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扶贫

工作的汇报

为顺利完成好我县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以下简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确保国家、省扶贫办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贫困农户中去,我乡做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全面完成了县里交给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全面安排部署。

自2010年1月份召开全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会后,我乡高度重视,成立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领导小组,由乡长杨宏任组长,分管副乡长龚小建任副组长,党政办、经管站、统计站、财政所、民政办、广播站等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和一名扶贫专干。制定并下发了上坪乡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召开了党员干部、村支部书记参加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动员大会。

二、宣传动员,切实搞好培训。

我乡十分重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宣传工作,采取召开村组动员会、张贴标语、公布扶贫对象识别注意事项,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正常开展作好了充分准备。乡政府对乡村干部进行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集中培训,使他们明白了目标任务,

掌握了操作程序,工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为扎实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严格程序,公开、公正、公平评定对象。按上级要求,把贫困户指标、实施方案、各种表册逐级下发到12个村,以组为单位,严格坚持村民自行申请、村民小组民主评议,村里对各组上报的扶贫对象名单进行造册登记,再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全村的对象进行审核,并报乡审核,最后将结果公示出来。在识别对象过程中,我乡严格按照“三必须、五优先、四不准、六坚持、七个不进”的原则,确保评定对象公平、公正、公开。

四、信息录入。

对每个村申报对象核对结束后,将各村基本情况、贫困状况、识别汇总表、照片四项内容统一填写到扶贫对象档案表,此档案表乡里留一份,上交县扶贫办一份,经过县扶贫办审核后,将此信息如实填写到国务院扶贫办下发的行政村表和户表,最后录入电子档,上报到县扶贫办。根据县扶贫办的要求,要每个扶贫对象开立两项制度扶贫资金专用账户,同时督促各村严格落实下去。并将扶贫账号,按家庭人数多少将扶贫资金汇总表上报至县扶贫办。

五、探索创新,落实帮扶措施。

我乡发动广大党员,乡干部、驻村领导、致富带头人等来联户,一人联系一户进行对接帮扶,帮他们找项目,

结合贫困对象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从事适合自己的种养项目,并为他们做好技术服务,通过村远教站给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咨询专家,在网上查询相关行情和市场价位,请技术员到田地山头进行技术指导等。

六、规范操作,加强督查指导。

乡两项制度有效衔接领导小组定期对全乡各村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规范操作程序,严格按乡里下发的工作方案实施,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对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及处理,保证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正常开展。

截至2010年11月底,我乡2010年两项制度衔接工作全面完成,核定两项制度扶贫对象224户,745人,扶贫资金已全部由县扶贫办打卡到户。

七、对照目标管理,全面清理识别登记对象 根据芷办【2011】55号文件精神的要求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要求,从为民办实事的高度出发,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组织力量对去年识别登记的扶贫对象进行全面清理,凡不符合扶持条件的一律清退出扶贫对象范围,对符合扶持对象的贫困农户,按照识别登记程序纳入2011年扶贫对象。截至今年9月15日,我乡2011年两项制度衔接工作全面清理工作已完成,核定两项制度扶贫对象145户,514人,核减不符合扶持条件的79户,共231人,在清理过程中做到了公平公正公示,以便老百姓监督,并在公示无异议的基础上,及时更新调整了档卡,上报县扶贫

办,为了收到更好的扶持效果,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对于扶贫对象,除县里给予的相关扶持外,还根据乡里统筹,村级具体抓原则,乡政府安排了专项帮扶小组,深入各村协助村里对扶贫对象进行实地对口扶持,特别是帮助妥善解决项目规划、项目实施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项目实施效果。

通过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全面清理工作的实施,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让不同困难群体得到了大力扶持。

推荐第7篇:农村扶贫与低保的关系

农村扶贫与低保的关系

1.含义:

(1)扶贫开发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引导贫困地区群众在国家必要的帮助和扶持下,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经济结构,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改善生产条件,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通过发展生产力,提高贫困农户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授人以渔”

(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对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给予救助的制度,是在农村特困群众定期定量生活救济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授人以鱼”

2.区别:

(1)工作对象及范围不同:

①开发式扶贫:所针对的是农村低收入人口,强调的是低收入人口的发展权,除了支持贫困家庭以外,还支持贫困村、重点县的发展;

②低保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方面,所针对是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即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全部贫困人口,强调的是贫困人口的生存权。

(2)政策设计及作用机制不同:

①扶贫开发:着力点在于发展贫困地区经济、增加贫困人口人力资源投资,是通过发展的办法间接解决贫困问题,其目标涵盖了所有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采取的是“特惠制”;

②低保制度:是通过政府的救济功能,采取发放现金的办法,直接将最困难人口的人均收入提高到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上,其目标仅限于贫困线以下人口,采取的是“普惠制”。 (3)目的不同:

①扶贫开发:目的是提高贫困地区,重点是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②低保制度:目的是维持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水平。 (4)工作手段、性质不同: ①扶贫开发:是一种扶持生产的开发形式,其手段是创造生产条件,提供生产发展机会,是造血式扶贫。

②低保制度:是一种社会救济制度,其手段则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给予贫困人口现金或实物的生活补助。是输血式的扶贫。。 (5)实施主体和工作机制不同:

①扶贫工作:是由扶贫部门主管,项目多方实施管理,扶贫工作机制是项目实施机制。

②低保工作:是以民政部门为主体,其工作机制是识别低保对象,逐层进行资金和物质传递。

(6)反贫困的作用不同:

①扶贫开发:对反贫困的作用是间接的;

②低保制度:对反贫困的作用比较直接,对其绩效的评估比较简单。

3.联系:

扶贫开发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间不是相互排斥、互相替代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扶贫开发是缓解低保压力、稳定脱贫的有效手段;低保制度是对扶贫开发的有效补充。

4.结合:

(1)在继续推进以“造血式”扶贫为主的方针下,针对特困人口,适当采取“输血式”扶贫办法。既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工作方针,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力度,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又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农村低保制度,使农村特困群体真正享受到国家最低生活保障的阳光雨露。 (2)当前农村贫困群体的多元化特点决定了政府扶助政策体系须多样化。对不同类型和区域的各种贫困对象,政府的扶助政策和措施应区别对待。

推荐第8篇:农村低保政策的协同与衔接

农村低保政策的协同与衔接

李海金 贺青梅

200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提出,农村低保制度“要与扶贫开发、促进就业以及其他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生活性补助措施相衔接”。鉴于此,我们要关注农村低保制度与其他社会政策的协同问题,以提高其运转绩效,提升农村社会政策的系统性与协调性。从农村低保制度的政策文本和实际运行来看,它主要与扶贫开发政策、农村五保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教育制度存在较强的制度关联。根据笔者的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由于这些政策和制度的出台时间、目标群体、实施范围、执行力度、功能定位各不相同,它们在实际运行中显现出诸多协同难题。

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农村低保制度和农村扶贫开发政策是当前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两项重要政策。两项政策在人群定位和功能定位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农村低保维持基本生活,重点针对没有劳动力或者主要劳动力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家庭;扶贫开发促进发展,重点针对有劳动能力、能够接受市场扶持并通过自己劳动脱贫致富的家庭。前者指向绝对贫困,后者指向相对贫困;前者带有明显的救助特性,后者则关注能力提升。在理论状态上,两者应该可以达致较好的有机衔接与良性互动状态。

不过,这需要一个很重要的中介机制和联结条件,就是绝对贫困人口在通过农村低保制度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并初步获得发展能力之时,开发式扶贫政策能否及时跟进,以及农村低保制度无法解决的贫困人口能否进入开发式扶贫政策体系之中。具体而言,虽然农村低保可以使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但那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也不应当满足于长期享受低保。国家有责任通过开发式扶贫帮助他们发展经济能力、增加收入,过上更好的生活;由于当前农村低保

标准低、覆盖面窄,在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之外还有大量刚刚越过温饱线、基础很不牢固的低收入人口,他们无法被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开发式扶贫必须弥补这一制度空缺。

同时,当前农村贫困人口日益显现出分布分散化、致贫原因多样化、绝对贫困人口边缘化等新特征,开发式扶贫也面临着战略和方式上的调整,其基本导向是从以区域为主转向以人员为主,并进一步细化到对生存性贫困人口与发展性贫困人口实行不同的政策。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这两类群体分别提出“重点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和“对没有劳动力或劳动能力丧失的贫困人口实行社会救助”的差异性政策。在农村低保制度在全国范围全面展开的新背景下,对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作出适当划分并实现有效衔接势在必行。

低保对象甄别要注意新致贫因素

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中,贯彻执行期最长的就是农村五保制度。该制度建立于1950年代,后来逐步规范化,1994年国务院出台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对保障范围和要求作出了详细规定。然而,该项制度保障对象过于狭窄,只限定为“鳏寡孤独”。农村低保制度建立后,农村社会保障范围和对象大大扩充,不过又出现了两项制度之间的衔接问题。按照农村低保制度的对象识别机制,农村五保户是最主要的生活困难群体,应该被纳入其中。但在不少地方,由于五保待遇高于农村低保待遇,五保户都没有被列入农村低保对象。从长远角度考虑,随着经济发展和农村低保标准的提高,两种制度分开运行的实际意义不大,而且这也会分散农村救助资源、增加管理成本,降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综合运行绩效和整合能力。因此,在农村低保户识别中对五保户进行关照是农村低保制度执行中的应有之义。

在当前的农村贫困领域,有两个现象应高度重视:一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二是因学致贫、因学返贫。根据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因疾病

导致贫困的比重在所有致贫原因中上升幅度最大,从1998年的21.6%上升到2003年的33.4%,5年中上升了11.8%。尽管2009年2月公布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表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有一定程度缓解,但从总体上看,疾病仍然是困扰农民基本生活的主要因素。另外,由于近年农民子女入学年限不断拉长、层次不断提升以及教育收费标准的提高,农民家庭教育费用的支出日渐高涨,因子女教育费用支出而陷入贫困或返贫的现象日益突出。而且,教育不仅是农民当前致贫和返贫的风险,更是贫困代际传递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在目前农村低保制度的对象甄别和标准确定中,家庭收入很难将医疗和教育因素纳入其中,其目标定位也主要在于解决基本生活问题。现有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很大程度上还难以从根本上满足农民的医疗需求,教育体系上的救助措施也比较有限。因此,如何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新农合、教育制度之间的衔接就成为一大难题。

总而言之,由于各项农村社会政策的目标与绩效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差异性,它们之间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甚至相互抵牾的状况,这就导致政策难以发挥应有的效应;抑或由于某项政策在设计之初没有充分考虑与其他政策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从而不利于激发各项政策的最大绩效。在农村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应兼顾战略考量与策略选择,注重社会政策体系的衔接与联动,着力构建一套包容性强、具备可持续性的农村社会政策体系,这既可有效地避免政策之间的重合问题,又能提高政策运行的效率和效度。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贫困农民的代际更替与脱贫机制研究”(10JJDZONGHE02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管理学院

推荐第9篇:安徽实现农村低保与扶贫标准

安徽2017年实现农村低保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

2016-12-17 20:41:07 来源: 新华社新媒体专线 有0人参与

新华社合肥12月17日新媒体专电(记者鲍晓菁)记者从安徽省民政厅获悉,日前安徽省政府转发安徽省民政厅、扶贫办等六部门发布做好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施方案,对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的政策、对象、标准和管理衔接作出具体部署,要求2016年农村低保标准低于扶贫标准的地区,须适度加大农村低保标准增长幅度,确保到2017年实现“两线合一”。

据介绍,安徽省民政厅、省扶贫办、省委农工办、省财政厅、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省残联等六部门制订的实施方案要求,在“两线合一”的同时,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机制,完善农村低保家庭贫困状况评估指标体系,精准识别农村贫困人口,确保符合条件的群众获得相应救助帮扶。

根据方案,农村低保线和贫困线在“两线合一”基础上科学调整。农村低保标准已达到国家扶贫标准的地方,按动态调整机制科学调整,完善农村低保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确保困难群众不因物价上涨影响基本生活。

方案还要求,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政策,给贫困户更多实惠,2017年贫困户将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按年度住院合规医疗总费用(含特殊慢性病门诊)的10%给予医疗救助。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基本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2017年起由财政全额补贴。对于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临时救助。对农村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对二级以上、需长期照护的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

安徽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第一季度,亳州市谯城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低保、扶贫标准“两线合一”,自2016年4月份开始,将城市低保标准由月人均432元调整到月人均480元,较上年提高11%;农村低保标准由年人均2400元调整到年人均3150元,较上年提高31%。

(原标题:安徽2017年实现农村低保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

本文来源:新华社新媒体专线

推荐第10篇:农村低保

办理条件

具有本市农业户口的居民,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收入低于本市农村低保标准的,可申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办理程序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一般按照个人申请,村(居)委会评估、审核、公示,镇(处、区)街道复核,市民政局审批的程序进行。

申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以书面形式提出,并提供家庭成员户口、收入证明等必需材料;

村(居)委会对申请农村低保的家庭进行调查、评估、公示,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上报镇(处、区);

镇(处、区)对上报农村低保材料进行复核,符合条件的上报市民政局。

市民政局对上报农村低保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进行审批。

提交材料

1、青岛市农村人口最低生活保障金申请表;

2、申请农村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情况评估表;

3、申请农村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情况公示表;

4、户主申请书;

5、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6、单亲家庭需提供抚(扶)养费证明,独居老人需提供子女赡养费及收入情况;

7、优抚对象需提供能够确认其身份的证明材料;

8、残疾人需提供残疾证;

9、五保对象需提供五保证;

10、独生女户、独生子女死亡未再生育且未收养子女的,家庭需提供户口所在地镇(处、区)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证明;

11、家庭成员中有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应提供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证明;

12、在外务工人员应提供相关收入证明。如提供不出相关收入证明的,按本村劳动力上年度人均收入的平均值计算。

即墨市标准是:1500元/年/人。

参考文件:

《关于建立农村人口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的意见》(青发[1996]41号)

《青岛市农村人口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的实施细则》(青民救[1997]12号)

《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青民救[XX]223号)

青岛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暨审批表你可以在网上下载。

第11篇:农村低保

按照国务院部署,今年起,农村低保制度将由试点地区扩大到全国农村。农村低保成为一种制度性安排。农村“低保新政”犹如温暖的阳光照耀到贫困农民身上,为广大农村贫困人群拉起一道最低生活保障“安全网”。目前,人们最为关注的是农村低保资金哪里来?低保对象如何确定?低保制度如何做到规范管理运作?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记者在基层采访发现,农村低保制度确实保障了贫困农民的吃饭问题,但他们仍然面临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困难。基层县乡由于财力所限,也呼吁资金来源更加多元化,多管齐下提高救助水平。

据调查,目前农村低保工作进展很大,但是实际运作中也遇到一些新的制约因素,归纳起来大致为以下几个方面。

保障对象多与补助资金少的矛盾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不少农民抱怨当地的低保政策不公平,很多困难户享受不到低保救助,实际上就是因为基层财政没有能力对低保资金进行配套,严重限制了农村低保的覆盖面。

吉林省德惠市边岗乡民政助理车万峰说,去年普查,特困人口3200多人,占乡总人口8%。在实施低保过程中,指标只有1518人,有接近一半的贫困人口享受不到低保。“都是贫困户,都符合低保标准,有人能得到救助,有人就得不到,引发了很多矛盾。”他说:“每年一到快要发低保金的时候,那些困难户整天到处追我,我也没办法,资金是有限的,指标只有那么多。”

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贫困人口越多,需要投入的低保资金就越多。吉林作为粮食大省,很多产粮大县多年来财政一直困难,没有能力对低保资金进行配套,资金短缺限制了农村低保的覆盖面,难以实现应保尽保。

吉林省民政厅的统计数字显示,吉林这个农业大省,有57%以上的人生活在农村,农村特困人口达120万,占农村人口总量的7.7%。由于筹措落实低保金极其有限,目前吉林省仅将42万户共80万人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内,还有近40万农村贫困人口未纳入农村低保、农村五保等保障制度内。

吉林农村的低保户,不少是因病所致,他们丧失了劳动能力,没有任何收入渠道,每月的低保金对于他们来说只能买点药,日常生活还是非常艰难。

梅河口市海龙镇大榆树村有20多个低保户,村主任廉诚金说,低保户多是有病的,岁数大的,子女不在身边的,低保金对于他们来说确实很重要,但是不够用。村民刘玉琴今年66岁,一个儿子在车祸后变成了植物人,两个女儿一个嫁走了,另一个在外打工,她自己脑血栓、腰椎间盘突出,因为没有劳动能力,土地早已交回村里,基本没有收入来源。在刘玉琴家里,记者发现屋内几乎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垃圾散落在地上没人清理,屋内摆设杂乱不堪。见到记者,她捧着一个小药篮,里面堆满了各种廉价的药品,最贵的药也就十几元钱。

刘玉琴说:“国家给的低保金确实帮了不少忙,但也没解决根本问题,有时候一天打吊

瓶就得花掉30多元,一年的低保金只能买一点药。”

吃饭财政与配套资金的矛盾

德惠市民政局低保中心副主任尹伟说,上面给的低保金其实不少,主要是地方财政没能力进行配套,只能“有多大锅下多少米”。据他介绍,去年上级财政给德惠市共拨付低保金500万元,要求地方按照低保户年人均不低于240元标准进行差额配套,按照1.6万人计算,大约需要配套380万元左右,地方实在没有能力,只配套了70万元。

吉林省民政厅低保处负责人谷艳芬说,近两年省政府每年拿出6900万元,地方财政列支配套资金,去年全省农村低保补差标准达到每人每年240元,今年准备提升到360元。谷艳芬表示,这个救助标准明显偏低,即使达到了年平均360元,仍然无法与城市低保的平均补差相比,维持低保对象的物质需要和基本生活仍有困难。

吉林省民政部门认为,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农村地区,国家应适当加大对农村困难群众的扶持力度,在低保资金上给予更多倾斜。

山东虽然是经济大省,但农业人口基数大。省内东西部发展不平衡,西部困难地区需要保障的人数多,实现应保尽保的压力仍然很大。

济南市历城区仲宫镇民政办主任陈汝峰说,仲宫镇年财政收入大约2000万元,有教师700多名,事业编制的干部200多名,公务员50名,离退休干部100多人,不算临时工就有1000多人要吃饭,以人均月工资2000元计算,一年就要2400万元。农村低保资金镇里承担20%,区财政承担80%,这样,乡镇每季度匹配5万元,一年20万元。按说这笔钱不算多,但全镇职工至今仍被拖欠工资人均6000元,财力有限。

对于地方财政配套问题,吉林省桦甸市民政局局长郑维忠认为,目前县级财政的状况已经到了极限,桦甸市的财政状况算好的,也只能维持吃饭,去年全市财政收入只有4.2亿元,还不如南方发达省份一个乡镇。“以目前吉林省县一级的财政实力,连开工资都勉强,根本没有能力去匹配低保资金。”他说:“建议国家在财政体制仍未理顺的情况下,不要再要求地方进行配套,一个是基层没有这个实力,结果只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最终农村困难群众仍然得不到更多帮助。”

吉林省民政厅干部提出,低保资金是开展农村低保工作的关键,首先,在农村低保资金的筹集上,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增加省级农村低保资金财政预算,建立农村低保资金的增长机制,将农村低保和城市低保统一研究,加大保障力度,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其次,开设专门账户,建立统一的发放渠道。农村低保资金应列入各级财政的预、决算,各级政府建立农村低保的专门账户,由民政部门管理,统一调节分配。实现全省农村低保工作的“上统筹、下整合”,从而实现经办机构、服务网络和工作程序便民化、规范化和集约化,形成统一的网络体系,使救助对象不被遗漏,享受待遇公平。

工作任务重与工作人员少的矛盾

安徽省望江县政府干部严定芳反映,城乡低保实行动态管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但

基层没有编制,没有专职人员,目前的农村低保工作主要由各级民政部门和基层村委会、社区承担。如安徽省望江县低保局只有两名工作人员,还兼顾城市居民低保、城乡医疗救助工作;乡镇民政干部一般只有1~2名;村撤并后村委会也只有5~7人,管理对象有四五千人。基层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工作难以应付。

华山镇政府民政办办事员刘萍说,镇民政办只有她一人负责低保工作,还要兼管残联、慈善、包村、招商引资等任务。她说,农民收入主要由种植、养殖、打工构成,核算核定收入情况难,应该经常走村串户走访调查,但是精力根本不允许。为此,区里掌握的标准是,宁松勿紧,宁可让困难户沾光,不让困难户吃亏。

对此,有的干部提出,为保证农村低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将农村低保工作经费和低保金社会化发放手续费列入财政预算给予保障,并配足乡镇、街道农村低保管理工作人员。为各地配备微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准确、动态地汇集农村各类困难群众的基本信息,提高办事效率。

呼唤低保立法,避免工作随意性

有基层干部反映,目前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只是依据上级的办法、意见等来执行,没有一部统一的法律,实际工作中存在随意性。一些农村干部说,从过去的“临时化”救济变为制度化低保是历史性的进步,我们更希望能够由现在的制度化走向“法制化”,通过立法确保低保的法律地位,有利于全面深入地推进农村低保工作。

农村低保的目的是保障那些遇到困难的人群,不是“养懒汉”的,这点要注意区别。基层干部分析,农村贫困家庭分很多种情况,主要由四部分构成:一是生理和智力有问题,家里缺乏劳动力的家庭;二是因病返贫或家里有子女上学负担重的家庭;三是因为各种自然灾害导致减产减收造成的贫困;四是农村的鳏寡孤独和已经丧失劳动能力而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此外也有少数宁可受穷也不愿干活的懒汉。

不少基层干部建议,为了提高农村低保对象的社会救助效果,应该制定并完善与农村低保制度相配套的优惠政策,对农村低保对象在就医、就学等方面给予优惠或照顾,并对有劳动能力的救助对象给予就业扶持,鼓励其通过生产劳动脱贫自救。

第12篇:农村低保

一、xx村农村低保工作基本情况

全村4个村民组,534户人,1450人,有耕地面积1085人,农业人口1288人,占绝大多数。2009风景区农村低保对象85户,138人,其中一类对象5户、5人;二类对象29户、45人;三类对象19户、32人;四类对象16户、26人;五类对象16户、30人。低保户占全村总户数的15.9%,参保人数占全村总人数的9.5%。按目前的发放标准计算,全年可发放低保金74780元,平均每人的年保障标准为541

三)低保对象确定难。

在与镇社会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和村委负责人交谈过程中,不难发现确定低保对象上低保工作中比较困难的步骤。确定低保对象困难大表现在:一是核算有劳动能力的保障对象的隐形收入难;二是困难农户外出务工人员收入或临时性收入计算难;三是确定农户具有法定赡养、抚养关系并且在一起共同生活的全体人员收入难;还有因建房、婚嫁甚至赌博导致生活困难的人员是否列入保障对象操作难,因计划生育子女多或被罚款而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人是否列入保障范围等,无法操作,这些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影响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健康发展。

(四)申请评议问题多。

2、实际保障范围与保障政策不一致。就风景区开展低保工作情况来看,主要保障对象是农村绝对贫困的人口,低保的覆盖面不够广,2008年9月扩面提标后,xx村的低保人数为138人,但还是没有做到应保尽保,全面摸底年均收入低于820元低保线的有200多人,有近百人在低保线以下未能参保。但“僧多粥少”,低保资金和低保指标有限,只能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先解决最特困类弱势群体。

3、保障标准不能满足现行基本生活的需要。多数基层干部认为,现在农村基本生活资料涨价不少,最低保障线相对较低;救助对象得到的补差也不高,xx村最高也只能领到235元/季度,低的才95元/季度,人季度平均只有135.47元,难以有效保障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需要。我们以一类对象为例:大多数都是五保户和孤儿孤幼,无任何其它收入,按政策理论,假如他们的年收入为200元,其月收入约为17元,再加上每月应得的低保金78.3元,总计月收入为95.3元,按目前的物价只能买30斤大米和3.4斤猪肉,就连买盐巴的钱都没有了。

4、农村低保对象界定存在困难。界定标准的困难说到底是收入难以确定。和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收人有其自身特点,使得在收入界定上存在一定困难:第一,收入难以货币化。由于农村居民收入中粮食等实物收入占相当比重,在价值转化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第二,收入的不稳定性。除农作物收成的季节性及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等因素外,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也增大了收入的不稳定性。第三,老年人口赡养费收入无法确定。家庭赡养费问题极为复杂。如何计算赡养费,如何确认是否给付,给付多少?没有标准,也就无法统计。第四,农村家庭收入具体计算办法不科学。比如,农村家庭种、养殖业设定的收入是假定一个正常劳动力劳作后所获得的收入,一个弱劳动能力者通常难以达到。一亩

地定纯收入400元,实际上很难达到这个水平,养一头猪定纯收入200元,不是专业户,家养的最多其实也就是100元左右。

工作不够规范另外,由于乡村工作事务杂,时间紧,低保对象的“三公榜”有流于形式现象,不能够充分保证村民的知情权,监督权,无法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7、低保工作缺乏基本条件。突出表现在:一是缺少工作人员。村、乡两级普遍反映,人手比较紧张,工作难以落实。

第13篇:入农村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入农村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李政委、及各位领导:

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来我村指导精准扶贫工作,今年以来,在县检察院、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县扶贫办的关心指导下,天华村按照省、市、县扶贫开发工作的相关文件要求,以加快推进贫困村精准扶贫工作,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启动实施我村XX—XX年精准扶贫工作,现将我村基本情况、三年贫困村脱贫规划以及贫困户脱贫工作计划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我村位于长沙县青山铺镇,毗邻影珠山脉,辖24个村民小组869户共3011人,全村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964亩,人均耕地面积为亩。水面1500亩;森林覆盖率为66%;有通村公路2条,人口自然增长率7%,镇广福中学坐落本村联华组,现有学生470人。农村电网入户改造、通讯网络、户户通电视网络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率100%,农村低保覆盖人数71户,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

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外出务工为主;其中种植业以水稻经济作物为主,常年种植蔬菜110余亩,其中莲藕120亩。养殖业以生猪、蛋鸡、黑山羊为主,生猪存栏2200头、出栏3200头,XX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00元。

近年来,我村严格按照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通过扎实推进党小组规范化建设,大力推行党员“三务”积分制管理,认真落实党建责任,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党员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为扶贫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天华村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我们认真查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集中群众智慧、凝聚发展共识,确立“生态立村、农业稳村、产业强村、旅游兴村”的发展思路,支村两委团结一致,抢抓机遇,确保三年脱贫的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对不同类型、年龄层次、生理状况、文化结构及民族状况的贫困人口实行一户一策、一人一计。切实关心贫困弱势群体,摸清贫困程度,对贫困人口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落实保障线。

①对身体健康,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农民实行劳动再就业技能培训,实施农业产业发展就地就业和努力转移农村劳动力。

②对身体健康,有一定文化的中老年农民,加强农业适用技术培训,提高科技种养水平,增加经济收入。同时提供部分环保员、护林员等岗位解决就业。

③对身体残疾、弱智的群体,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留守在家照顾残疾亲人的群众帮扶他们发展小型种养殖业,采取大户一对一包干种养、销售,让他们既可以照顾家庭,又可以有固定收入。

加强对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的关心和帮扶,让其正常就学和生活。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房屋全部纳入安居工程建设,对贫困学生实施减免学杂费政策,考取大学的安排专项资金给予资助奖励,帮助其完成学业;解决好因病致贫的贫困户生活中的具体困难。

以上是我村精准扶贫工作的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我们一定按照本次会议精神,特别是等下李政委还将做重要指示,我们都扎实落实到每项具体工作当中。

第14篇: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如何有效衔接

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如何有效衔接

—以福建省武平县为例

2013-11-21 14:37 来源: 人民论坛 作者: 郭玉辉 字号: 【摘要】武平县是实施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全国20个试点县之

一、福建省唯一试点县。自试点以来,武平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在调研武平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现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完善“两项制度”衔接的政策建议。

武平县位于“闽粤赣”三省结合部,隶属福建省龙岩市,是革命老区县、原中央苏区县,县域面积2638平方公里,总人口368744人,其中农村人口348079人。截至2012年年底,武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67亿元。①武平县是福建省2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

武平县农村反贫困治理

武平县农村扶贫开发及其成效。21世纪以来,武平县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实施了《2001~20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不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创新扶贫机制,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自1994年开始实施以扶贫搬迁为主要内容的“造福工程”,有效改善了边远山区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一大批边远偏僻村落的群众脱离了贫困,截至2011年全县共完成“造福工程”搬迁3630户,18300人;二是自2002年起开始实施三年一个周期的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先后有220个村被列为省、市、县三级扶贫开发重点村,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26亿元;三是通过扶贫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扶持4500贫困农户获得4500万元小额扶贫贷款和2900万元中央扶贫贴息贷款,有效解决了贫困户生产资金短缺的问题;四是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扶贫开发,成立各类慈善救助基金、扶贫助残基金,形成了多层次、多行业参与扶贫开发的新格局。

武平县农村低保制度实施情况。武平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04年的人均家庭收入1000元(即每人每月83元)经过多次调整提高到2013年的1900元。截至2013年1月武平县享受农村低保对象共有15197人,占全部贫困人口的34%,累计支出低保资金441.5万元②,预计一年投入到农村低保的财政资金达5000万元以上。目前,武平县农村低保制度已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经过多年努力,武平县已基本消灭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农村贫困面貌显著改善。福建省于2011年将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福建省新的扶贫标准。根据这个标准,武平县截至2011年仍有贫困人口4.3万人,贫困率为12.6%,属于福建省贫困程度较深的革命老区县。

武平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的基本现状

农村扶贫开发和低保是农村反贫困治理的两翼,实现这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消除绝对贫困的基本保障,更是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减少相对贫困的重要手段。

武平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政策的出台。武平县是我国东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县,其贫困程度在福建省和东部地区都比较深,扶贫开发难度较大,在东部地区具有代表性。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和福建省扶贫办的安排,武平县被确定为全国20个实施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县之一,也是福建省唯一试点县。国家和省市扶贫部门希望通过武平县的试点,建立科学规范的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为实施分类扶持和实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打下基础,并为在东部地区实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提供经验参考。

武平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开展的基本情况。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并制定完善的实施方案。在武平县被确定为国家实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县后,福建省、市扶贫部门的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到武平县进行试点指导。武平县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扶贫办等10多个部门组成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带领相关部门分组深入乡、村、农户,通过入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贫困户的实际需求和面临的实际困难,听取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对创新扶贫开发机制的意见,在借鉴吸收农村低保正确思路、举措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和民政部《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制定《武平县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方案》,明确试点工作的目标要求、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

二是规范扶贫对象识别。③扶贫对象识别涉及识别的标准、范围和程序。在试点的2009年,武平县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800元作为扶贫对象识别标准。根据这个标准,武平县的扶贫对象占农村人口的8.5%。武平县在根据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将各乡镇扶贫对象识别标准分为好、中、差三种类型,分别按照农村人口的8%、8.5%和9%执行。这种分类执行较好地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贫困扶贫开发结合起来,更能够照顾到次发达地区贫困群众的利益。2011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后,武平县根据福建省新的农村扶贫标准,重新确定了扶贫对象。扶贫识别范围也是扶贫对象识别的重要内容之一。武平县明确规定扶贫对象的识别范围包括两类群体:一类是列入最低生活保障且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口,一类是未列入低保且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

规范的扶贫对象识别程序是“两项制度”衔接能够有效运作的重要保障。武平县在扶贫对象识别程序上实行 “四不准”(不准暗箱操作、不准优厚亲友、不准平均分配、不准敷衍了事)、“三不纳入”(家庭居住条件较好的、具有隐性收入的不纳入;没有经过村集体评议的、张榜公布的不纳入;具有自救能力但好逸恶劳的不纳入)和“三调查”(对扶贫对象有疑点的进行调查,对扶贫对象有分歧的进行调查,对扶贫对象有举报的进行调查)。④此外,武平县各乡镇在结合本地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识别办法。

三是优化扶贫对象信息的采集登记。为了做好扶贫对象信息的采集,武平县统一印制《农村低收入户登记表》,通过深入调查的方式,全面实地采集贫困户的各种信息,同时做好扶贫对象信息的建档工作。为了做好信息建档工作,武平县专门派两人次赴国务院扶贫办参加业务培训,县统计局制作专门的软件用于信息录入。在国务院扶贫办应用统一的软件后,又组织人员及时将扶贫对象信息完整的输入到数据库加以保存。

四是落实帮扶政策。实施“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扶贫对象的识别只是基础,帮扶政策是否落实到实处则是关键。武平县通过采取若干措施来保证帮扶政策落实到位:一是实施帮扶挂钩制度,县、乡、村三个层级的干部与扶贫对象“结对子”,帮助扶贫对象选好发展项目,协调解决生产生活遇到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尽早脱贫;二是实施劳动力培训扶持,为扶贫对象提供科技知识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通过整合劳动力培训体系来充分满足扶贫对象的各种培训需求;三是实施产业扶持,鼓励龙头企业和各种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安排扶贫对象就业、创业等形式帮助扶贫对象增加收入;四是实施村级发展互助金扶持,安排五个村进行试点,每村安排互助金15万元,积极鼓励和动员贫困农户参加互助社,扩大互助金的规模,为贫困农户提供了资金来源,解决他们生产资金短缺问题。

武平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扶贫对象识别仍存在失范的现象。尽管武平县实行严格的扶贫对象识别程序,但在试点初期仍有部分乡镇没有把上级下达的扶贫对象指标全部分配到村级,而是将一部分指标预留起来作为机动指标,以便给予以后有困难的农户;一些乡、村在扶贫对象安排上,没有以户为单位,而是为了所谓的平衡,搞平均分配;还有部分乡镇只是把扶贫对象户数、人数简单地分配到各村,村委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来确定扶贫对象,只是由村干部或村民小组长讨论决定,没有对扶贫对象进行公示,有些村甚至采取抽签的形式来确定扶贫对象。虽然这些失范现象在当地只是个别现象,但是广大群众反响强烈。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动态管理的缺失。实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重要目的在于实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既能够借助扶贫开发帮助贫困群体摆脱贫困,也能够借助低保体系为困难群众的生活起到一个兜底的作用,更能够帮助那些新产生的贫困群体。但是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实施的过程中,武平存在着动态管理缺失的现象,其中既有扶贫部门有关农村贫困信息采集滞后性的因素,更主要是跟原有的贫困户不愿意退出国家扶贫和低保体系密切相关。

扶贫资金缺口大,各部门在扶贫上缺乏有效合作机制。根据福建省新的扶贫标准,武平县共有扶贫对象近3万人。如果对这些扶贫对象实施帮扶,必须投入大量资金。而武平县是福建省经济欠发达县,财政较为困难,扶贫面临着较大的资金缺口。此外,武平县各部门在扶贫上缺乏有效的配合,致使扶贫无法形成合力。表现之一就是金融部门考虑到自身的金融风险,不愿意贷款给贫困户,使得贫困很难从金融部门获得生产贷款;劳动部门的培训机构较少,培训形式和内容单一,不能满足贫困户对劳动技能培训的需求。

福建省没有在全省推广“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福建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本省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先后出台一系列有关农村扶贫开发的政策文件,但是对于“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本身则缺乏持续性的支持。国务院扶贫办和民政部在2009年全国20个县试点后,于2010年在中西部贫困地区扩大“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试点,一些西部省份(包括山西、贵州等地)已在全省实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然而,福建省还未在全省推广“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这使得武平县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所获得的经验无法在福建省其他地方加以推广。

完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政策建议

继续实施严格的扶贫对象识别程序。村一级的扶贫对象识别是最容易产生失范的环节,因此,在村一级扶贫对象识别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农户申请,村委会评议的环节来进行。在村级评议时,要组织群众进行民主评议,防止村干部少数人把持扶贫对象识别。要坚持公平公开的原则,做到符合扶贫政策原则的扶贫对象实现“应扶尽扶”,不符合扶贫政策的“关系户”、“人情户”一律排除在扶贫体系之外;严格按章办事,乡镇不得截留扶贫名额,不搞平均分配。

强化“两项制度”衔接的动态管理。按照开发能力现状,可以将贫困群体分为完全可开发的扶贫群体、不完全可开发的扶贫群体、完全可开发低保群体、不完全开发低保群体和完全不可开发低保群体等五种类型。⑤“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动态管理的重点之一就是这二者的交叉对象,即不完全可开发的扶贫群体、完全可开发低保群体、不完全开发低保群体。针对这三部分群体,民政部门和扶贫部门要实施联合管理:对于不完全可开发的扶贫群体,将其有劳动能力家庭成员列为扶贫对象,享受国家相关扶持政策,没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则列为低保对象;对于完全可开发低保群体,在其享受低保的同时,积极帮助其摆脱贫困;对于不完全开发的低保群体,则与不完全可开发的扶贫群体类似,扶助其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使其摆脱贫困,没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则继续享受农村低保。另外,不完全可开发的扶贫户和不完全开发低保户中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在享受国家扶贫优惠政策后,使家庭摆脱贫困的,其家庭成员中没有劳动能力的成员可以继续享受低保政策,这样可以提高这部分群体摆脱贫困的积极性。在“两项制度”衔接的动态管理中,还要特别注意新产生的贫困人口,尤其是那些因病、因灾等突发事故而新产生的农村贫困人口,要及时地将他们纳入到扶贫和低保体系中来。为了能够及时监测农村新产生的贫困人口,扶贫和民政部门可以和医疗部门(或医保部门)、救灾部门合作,建立起农村因病、因灾而陷入贫困的预警机制,这样就能够将这部分群体及时纳入到扶贫和低保体系中来。

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并加强各部门在扶贫开发上的协调与合作。武平县贫困发生率较高,扶贫对象较多,当地财政资金较为紧张,笔者建议,为确保武平“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能够持续的开展下去,国家和福建省应适度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给予支持。扶贫开发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其他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民政部门要与扶贫部门联合管理交叉对象,相互间及时提供扶助对象的信息,使得低保对象和扶贫对象实现有序流动;金融部门要勇于进行金融创新,开发出适合农村贫困群体的金融产品,满足他们对生产资金的渴求;劳动部门要适时的扩充劳动培训机构,并提供与市场和农民需求相一致的培训项目;残联要与扶贫部门合作,帮助那些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欲望的残疾人实现再就业,或通过创业摆脱贫困。

推广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机制。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是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为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实现农村贫困群体“应保尽保、应扶尽扶”而实施的制度创新举措。虽然中央并没有要求每一个省份都建立起“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机制,但从全国试点地区和中西部已全面实施“两项制度”相互衔接的省区来看,这是一项惠民的好政策。福建省应在及时总结武平县有效运作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其他省区市操作模式,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广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为福建省农村扶贫开发注入新动力。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文系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新的国家扶贫标准下福建省农村相对贫困人口的变化与扶贫对策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2013C101)

第15篇:农业农村低保年审扶贫大会讲话稿(材料)

刚才,会议对2013年度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栽果建园和林业、水利、扶贫开发等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以及“好村官”进行了通报表彰,再次向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祝贺。今天会议将对低保年审、扶贫攻坚、农业农村、春季绿化、环境保护、“双创双迎”和国卫复审七个方面的工作进行安排。会上周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贯

彻落实。关于这几个方面的工作,县上已经下发了相关文件,请大家下去以后认真学习。我就这七个方面的重点环节作以强调:

一、关于低保年审工作

这项工作,县政府已经作了专题安排,也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这里我再强调四点:

一要精准确定低保对象。这项工作由民政局牵头,指导各镇严格按照“宣传动员、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示审核、调查审批、验收整改”的程序进行,认真做好低保对象的确认工作。特别是宣传动员环节要把低保政策原原本本交给群众,入户调查环节要对在册的和新申请的城乡低保户100%进行核查,民主评议环节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各镇包片领导及包村干部要共同组织会议,选公道正派、影响好的群众参加评议,公示审核必须要做到公示内容全、时间足、范围广,调查审批环节民政部门的入户调查率要在30%以上,力争达到60%,一个环节都不能少,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要坚决防止敷衍了事、走过场,坚决防止将赌博、吸毒等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相关规定中明确不能纳入的人员家庭纳入低保范围,确保低保工作在阳光下进行,做到该保必保。

二要落实各个环节责任。各镇政府是低保审核的责任主体,县民政局是低保审批的责任主体。低保对象确认中,从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到公示审核、资料上报的各个环节,都要由具体承办人和负责人进行签字,层层夯实工作责任。

三要加强协作配合。各镇、各村和各相关部门要把低保对象确认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具体工作,认真抓好落实。特别是公安、人社、住建、税务、金融、工商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各镇和民政部门,及时对低保申请家庭的户籍、车辆、住房、社会保险、养老金、存款、证券、个体经营、住房公积金等收入和财产进行信息核对,不得拖延推诿,真实反映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

四要严格进行责任追究。县上成立的4个督导组要对各镇低保年审各个工作环节全程进行监督检查。县纪委、监察局要会同民政局严格按照《xxxx县关于违规确定贫困户、城乡低保户责任追究办法》相关规定,对在城乡低保对象确认工作中存在违规行为的单位和人员,要从严追究责任人责任。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低保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对违纪违规的单位和个人要依规依法严肃处理,不得包庇纵容,触犯刑律的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二、关于扶贫攻坚工作

一要客观公正确定扶贫对象。我县是贫困县,但不是每个家庭都是贫困户,每个人都是贫困人口。因此,扶贫办要严格按照贫困户的认定标准和程序,指导各镇做好贫困户的摸排和复审工作,运用好低保复审成果,建立贫困户信息系统。

二要实施好“百千万”扶贫攻坚行动。“百”就是扶持一百户贫困户年内率先脱贫并做出示范,此项县农业局牵头,扶贫办配合,立即组织实施,5月底前县政府将进行专题检查;“千”就是组织千名干部包抓贫困户。今天会上已下发了《xxxx县“千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进一步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包联制度实施方案》,由一个部门或单位组成一个帮扶工作组,部门或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工作组组长,单位工作人员轮流驻村开展工作,特别是在每年春节、“七一”、学生开学和“三夏”、“三秋”等时点要进行集中慰问和帮扶。要深入农户,帮助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措施、找准增收项目。“万”就是对一万名贫困人口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并帮助他们实现就业,由人社局牵头,农业局、教体局、妇联、团县委等部门配合,根据产业发展和贫困群众技能需求,开展果树作务、种养殖、餐饮服务、就业培训等,并帮助实现就业。“百千万”扶贫攻坚行动各项工作要在3月底前全部启动,县上将成立督导组,每季度通报一次进展情况、半年进行重点督查、年终开展考核。

三要整合项目资金,实施集中扶贫。按照市上要求,今年县上确定了23个扶贫重点村,扶贫、发改、财政、交通、住建、农业、水利等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整合行业部门资金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落实项目资金,项目已安排的抓紧施工,没有落实项目的要抓紧对接,所有的工作要向扶贫集中,这是对扶贫工作的态度问题,一定要上升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高度,从对困难群众的感情出发,一定要有所作为。同时,要认真实施好已确定的移民搬迁、农业综合开发、就业促进、广播电视“户户通”等项目,不断改善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在全面推进的同时,要重点抓好2—3个片区、10个左右扶贫重点村的脱贫工作,为全县作出示范样板。

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开展社会扶贫。县扶贫办要做好与省市的沟通衔接,充分发挥省级“两联一包”、市级“企村结对”定点扶贫在社会扶贫中的引领作用。各镇要积极动员县内企业、xxxx在外成功人士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这项工作年底要纳入考核。

五要认真落实各项救助政策,编织一张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各镇、各相关部门要高度

关注贫困人口和城乡低保人口的救助工作,要认真学习和贯彻中省市扶贫开发、社会救助相关政策规定,不折不扣地执行最低生活保障、免费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高龄老人生活补贴、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特殊困难临时救助等制度,把这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做好。

三、关于农业农村工作

一要狠抓粮食生产。要坚守我县57.2万亩耕地、53.38万亩基本农田的红线,谁也不能碰。国土局要加大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管护力度,对违法占用基本农田等行为,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各镇和各相关部门要加快整镇推进现代粮食基地、土地整理、小麦玉米高产创建工程等项目建设进度,做好良种统供、精量播种、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的综合应用,不断提高单产。要支持良种基地建设,年内新建小麦良种基地5万亩、优质粮基地30万亩,力争粮食生产再获丰收。要认真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进一步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

二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种植业方面,由农业局负责,在关中环线沿线新建高标准苹果2万亩,春季要引进矮砧集约高效苹果试点示范,改造提升苹果园1.5万亩,新发展优质苗木1000亩;绛帐镇负责,在西宝客专沿线、连霍高速以南再打造新的万亩猕猴桃示范园,春季至少要完成2000亩。要对沿线间隔的空地继续做好群众工作,确保连片形成规模,打造好产业示范带;由林业局负责,在乔山一带新建核桃经济林7000亩;农业局要不断扩大日光温室和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年内新发展设施蔬菜1200亩。养殖业方面,要鼓励发展生猪、蛋鸡肉鸡、奶牛养殖产业,加快阳晨生猪扩繁场、新源奶牛养殖场等项目建设,年内新建标准化规模养猪场80个,生猪出栏力争突破70万头。要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保障体系,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畜禽安全。

三要抓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鼓励农民土地经营权流转。县上将尽快成立土地流转中心,加强土地流转的管理和服务。据市上通报,全市土地流转率在8%左右,全省在13%左右,全国在16%左右,我县为9.3%,高于全市但低于全省、全国。今年每个镇至少要流转土地2000亩,全县力争达到1.8万亩。

四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今年县上要重点抓好千亩猕猴桃示范园、豆村农场改制等工作,各镇年内要新建家庭农场5个以上,发展专业大户6户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以上,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户。全县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园区3个,不断提高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五要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局要在加快渭河综合治理的同时,要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等项目进度。国土局、扶贫办要抓好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各镇要抓好农村道路、村部及休闲文化广场建设,发改局和各镇要抓好新增粮食产能、以工代赈等项目,城关镇要启动实施牛家村城中村改造项目,电力局要实施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不断改善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六要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农业局要尽快出台剧毒农药管理办法,食品药监局、质监局要尽快出台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一定要下猛药、出重拳,严厉查办各类违法案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七要继续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县委农工部要以新农村建设晋星创建为抓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围绕3个晋升五星村和9个晋升四星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统筹步伐。

四、关于春季绿化工作

一要实施好林业重点工程。林业局要重点抓好千里绿色长廊、县城新老区绿化提升、渭河北坡森林屏障建设、渭河堤岸绿化和经济林产业发展等绿色xxxx建设,特别是要抓好西宝客专、连霍高速xxxx段和西宝北线东段沿线等主干道路的景观林带建设,做好绛法高速沿线绿化补植提升,在两侧可视范围内栽植花草,确保在5月底完成栽植任务。各镇要以镇区绿化景观林带建设为重点,不断增加镇区公共绿地。每个镇要再完成一条不少于5公里的高标准道路绿化,建成“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示范村2个。

二要加快七星河湿地公园建设。七星河国家湿地公园筹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认真做好规划内土地的征用和租用,确保3月底前完成开工前准备工作,4月份开工建设。

三要加强护林防火工作。前几天法门镇刘家村发生的山火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今天同部分镇签订了森林防火责任书,各镇要切实负起责任,落实防范措施,确保森林安全。公安局、林业派出所和各镇要加大林木管护力度,对毁林行为从严打击,形成爱林、护林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关于环境保护工作

一要强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环保局和各镇、各村要认真实施好35个省市确定的连片整治项目村和15个县上确定的重点村的整治,务必于4月底前完成垃圾处理、墙体涂白和违章建筑拆除三项任务,6月底前全面完成任务。要全面落实“有固定的‘三堆’堆放点、有垃圾污水处理系统并正常运行、有固定的环卫人员、有钱办事、有人管事”的五有机制,确保整治成果不反复、不反弹。

二要着力抓好主干道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市上要求,由环保局牵头,绛帐镇、段家镇、城关镇、法门镇负责,对西宝客专两侧各2公里、连霍高速和绛法高速两侧各1公里内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并务必于5月底前完成。环保局牵头负责,林业、农业、民政部门和绛帐镇要做好道路沿线两侧绿化补植、万亩猕猴桃示范园的建设和墓地绿化工作。县工业基地办负责督促沿线企业做好厂区内外的美化绿化工作。县供销联社负责督促废品收购站,做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并做好周边环境整治。

三要扎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由环保局牵头,工信局配合,督促法门寺水泥和周原水泥两户企业进行关停,由环保局负责,加快祥云热力公司和今麦郎食品公司的锅炉废气污染物治理,四户企业都要在10月底前完成任务。由环保局负责,住建局配合,6月底前完成对25台燃煤锅炉的拆除和6台锅炉的清洁能源改造任务。同时,住建、交通、国土等部门要抓好道路、建筑工地、渣土车、拆迁、野外施工场地、矿山开采等扬尘治理。环保、农业、公安和各镇、各村要加大宣传力度,抓好秸秆禁烧工作。

六、关于“双创双迎”工作

2月底,市上召开了“双创双迎”工作动员会。“双创”是指宝鸡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双迎”是指宝鸡市迎接省十五运会和“世佛联”大会。我县当前的任务重点是抓好环境整治,迎接“世佛联”大会。

一要抓好景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由住建局负责,交通局配合,尽快启动对法门镇老镇区有关道路铺设、绿化和亮化工作。由法门镇负责,对景区周边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整治,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卫生整洁。

二要抓好沿途环境整治。由住建局负责,抓好县城区环境卫生日常管理和清扫保洁,各相关单位配合,加快二期亮化提升工程进度;由林业局负责,做好县城区绿化补植、绿化带增植花卉等工作;由法门镇、城关镇负责,对佛光路等道路两侧的环境进行整治。

三要抓好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由文物旅游局牵头,公安、工商、食品药监、物价和法门镇等单位配合,持续开展景区旅游环境集中整治,做到队伍不散、人员不变、力度不减,彻底杜绝拉卦算命、围追兜售、拦车叫客、“黑社”“野导”等问题,加强农家乐食品安全、服务质量、价格的监管,为5A级景区创建和第27届“世佛联”大会召开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七、关于国卫复审工作

一要明确国卫复审关键时间节点。在去年的国卫省级复审检查中,我县因蚊蝇蟑螂密度超标、仍有旱厕存在、集贸市场和小餐馆卫生状况差、卫生死角较多等问题,导致省级复审未能通过。今年3月10日至4月30日,省爱卫办暗访检查组将再次来我县进行暗访检查。6月1日至20日,省级病媒生物防制专家组将来我县复查病媒生物防制工作。6月底前,如果省级复审合格,下半年国家爱卫办将进行暗访验收。时间紧、任务重、形势严峻,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感,打一场声势浩大的保牌攻坚战。

二要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会议印发的《迎接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工作专项推进实施方案》的要求,必须不打折扣,不讲条件,认真抓好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特别是要抓好旱厕和病媒生物两个一票否决项目的整治。厕所整治方面,3月底前,由县住建局负责,完成县城新老区的3所不达标公厕和建筑工地内的旱厕改造;城关镇和法门镇负责,完成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的旱厕改造;各单位内的旱厕由各单位负责改造到位。所有厕所都要开放并正常使用。病媒生物防制方面,由县卫生局牵头,食品药监局、工商局配合,立即组织对公共部位的蚊、蝇、鼠、蟑螂进行集中消杀,各经营单位自行开展消杀活动,进行孳生地治理和设施完善,确保“四害”密度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由住建局负责,加强公共区域垃圾清扫清运,做到清运及时,路面整洁。由住建局会同城关镇,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全天保洁。

三要加强督促检查。各单位要对《迎接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工作专项推进实施方案》认真进行学习,搞清楚自身承担的任务,做到心中有数,并按时间要求抓好落实。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谁丢分、谁负责”的原则,哪个部门出了问题,就追究哪个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并在年终考核当中扣分。县国卫复审领导小组、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办室、县爱卫办要定期不定期对各镇、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督办。各有关包抓县级领导要加强督查督促,确保国卫复审迎检工作顺利进行。

同志们,当前的工作头绪多、任务繁重,各镇、各部门、各单位必须按照这次会议的要求,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确保各项任务完成。

第16篇:新铺乡农村低保工作汇报材料

新铺乡农村低保工作汇报

我乡2010年农村低保工作从县培训会结束后开始启动,经参会人员讨论拟定乡领导小组、实施方案、督察小组、投诉查处工作小组、评议工作小组,讨论结束后拟定好报乡党委会研究同意乡,现将低保工作开展以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为了农村低保工作顺利实施,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领导和各挂村领导为副组长、各所办站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低保工作领导小组。

二、加强宣传教育,实施正确引导。11月30日,全乡组织7个行政村99名村组干部和乡机关干部召开低保工作培训会学习政策标准,使乡村组干部熟知农村低保工作政策,再通过乡村组干部入户宣传和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宣传手段,向群众宣传农村低保工作政策,使广大群众掌握政策,了解标准和申报程序,主动支持和配合民政部门做好低保工作。

三、是明确重点,强化责任。结合我乡开展的“民情日记”活动调查走访,以入户调查为重点。乡政府与各村签订了农村低保工作责任书,坚持“谁入户、谁调查、谁签字、谁负责”制度,完善责任追究机制,真正做到既为需要帮助的贫困群众“雪中送炭”,又防止“人情保、关系保”现象的发生。

四、设立固定的低保公示栏。要求各村委会设立固定的低保公示栏,公示栏设在本村委会或居民相对聚集、醒目的位置,每次公示后村委会必须留存公示式样备查。对未经公示而享受低保待遇的,要重新评议、重新公示,符合低保条件的继续享受,不符合低保条件的,立即取消资格。

五、完善监督机制。乡成立了以乡纪委书记为组长的农村低保投诉查处工作小组,负责农村低保工作各个审批环节的监督并在各村设立低保工作违规举报点,并公开乡低保工作投诉查处小组成员投诉电话,做到接到举报一起核实一起,发现一起违规现象,查处一起。

六、评困工作情况。全乡7个村原有低保732户,2001人,经7个村村组干部、群众代表、本人申请初步评困户数是1092户,3567人。

七、入户调查情况。2009年12月3日,全乡7个村组织指导组入村对初步评困户进行收入调查核实,截止12月11日,共调查核实了848户,其余的本周调查完,关召开村级评议工作会,进行第二榜公示。

八、经费投入情况。按县级补助每个村1000元外,经乡党委研究同意每个村再补助1000元。现已拨付第一期每村500元,第二期800元正在拨付。

存在的问题

一、调查面广。初步评困户数占了我乡总户数的三分之一,在调查过程中,不断还有农户提出,要求调查。

二、外出务工收入核不准。我乡外出人口较多,在调查过程中,大多数农户不知道家庭务工人员的收入,有的还说外出务工人员收入非常低还需要家庭的支助才能返回家,特别是未结婚的青年人大部分没有收入进入家庭。

三、收入超过低保标准,支出大于收入。在评困和调查中,有部分家庭因病、灾、学生上学等原因,特别是学生上高中以上的家庭,造成家庭困难,提出要列为低保对象。

2009年12月15日

第17篇: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汇报

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我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由衷的荣幸和热烈的欢迎。现在,我将***的基本情况和几点不成熟的做法向各位领导作简要介绍:

***地处**试验区东北部,辖16个行政村,总面积88平方公里,农业人口27281人,享受低保人口956人,占农业人口3.5%,我乡2011年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在区民政局精心指导下,按区管委的统一安排部署顺利开展。

首先,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张吉祥乡长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二级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低保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全体乡村干部动员大会,进行安排部署,会上,张乡长亲自做动员报告,乡党委书记陈书记专门进行强调。全乡农村低保工作共分四个工作片,班子成员分片包干,明确各村驻村乡干和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各村相应成立农村低保工作领导小组和三人以上的群众代表评议小组,村支两委成员包片负责,具体到村民组。

其次,广泛宣传强化队伍。我们通过向农户发放明白纸,张贴宣传标语,出动宣传车,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将农村低保办理流程、享受条件、低保补差标准等在乡、村政务公开栏内公示,对不认识字及行动不方便的特殊群体,包村干部上门宣传解释,尽量让群众了解农村低保政策。为了方便群众办理农村低保,不走冤枉路,不浪费口舌,我们在乡、村两级办公场所专门设立低保办理岗,悬挂低保操作流程,这样既提高了我们农村低保工作效率和又提升了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满意度。由于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涉及人员多,范围广,我们着重培养一支稳定的专业队伍来运作,我们要求各村明确一名民政低保员,由乡民政办专门对各村低保员进行业务培训,让他们熟悉农村低保政策,熟练掌握操作流程,规范填写表格,具体负责指导操作本村的农村低保业务工作。

第三,动态管理,分类施保。近年来,农村低保出现进来容易出去难,低保空挂人口(低保人员已经死亡或者迁出没有及时取消)等不良现象存在,乡党委政府下狠心加强对农村低保动态管理力度,做到应保尽保、应退进退,按户施保,对于生活条件已经得到改善,收入已超出保障线的低保对象我们要求各村及时进行清退,对于继续享受的低保对象全部重新申请认定,没有按户施保的,我们对不符合条件的该取消予以取消,符合条件的按户施保。根据贫困程度不同,我乡农村低保按三种类型施保,一类对象为大病、重残、无劳动能力的特困家庭,年人均补差为1200元,二类对象为病、残、基本无劳动能力的特困家庭,年人均补差750元,三类对象为病、残、缺少劳动能力的困难家庭,年人均补差300元。通过这次农村低保提标扩面重新评定我乡因脱贫和其他原因取消低保享受139户151人,新增享受131户242人,调增享受123户143人,调减享受8户8人

第四、注重核实严格把关。。在农村低保审核过程中,我们严把四个关口:

1、申请关,户主申请、户口本、病残证件、村委会证明等申报材料必须齐全。

2、核查关,对农村低保申请人员我们分别予以核实,一类低保人员民政工作人员逐户走访核查,

二、三类低保首先由各村在个人申请的基础上入户摸底调查,然后由评议小组对低保申请对象逐人进行评议,公示无异议后,再由民政办根据上报情况进行核查,核查率20%以上。

3、严把评议关,我们要求评议小组必须有村监委成员,群众代表不少于三人,村支两委在入户调查的基础上,专门召开农村低保评议会议,对农村低保申请人员逐人进行评议,乡驻村干部、村两委、评议小组全员参会,并在评议会议记录上签名,对评议结果负责。

4、严把公示关,

我们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榜公示制度,坚决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热心倾听群众的评论监督。在材料申报过程中我们做到“四不报”即:一不如实申报家庭收入者不上报,二不愿接受核查者不上报;三生活水平明显高于一般家庭者不上报;四不报群众反映强烈有异议者不上报。

第五、完善资料,规范软件。

我乡民政办公室是包括民政、社保、残联、老龄等多职能的综合性办公室,资料繁多而复杂,根据内容不同,我乡把各项资料分为农村低保资料、优抚资料、五保资料、敬老院资料、残疾人资料、重度残疾人救助资料、城乡医疗救助资料、城乡居民医保资料等八大类。

农村低保资料做到每户一档,每村一盒,户档案我们分村按三种施保类型进行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再按顺序在档案袋封面上填写保障类型和制做编码表,使农村低保档案的查找和管理更加便捷规范。户档案要求必须具备个人申请、核查表、收入证明、各项证件复印件、评议结果等资料,村档案资料也要完整,必须具备领导组文件、评议小组文件、逐人评议记录、公示记录、低保对象花名册等。从事农村低保工作的同志都知道,相关表格填写非常严谨,并且逻辑性很强,要细心、耐心填写,来不得半点马虎,由于各村的低保员平时都从事农村基层工作,随意性、散漫性很强,民政办工作人员对各村低保员手把手地教,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针对存在问题,还专门召开整改会议,存在问题较多的村我们进行现场指导。

第六、严明纪律,严格奖惩。

为了避免发生少数村干部利用农村低保优亲厚友做人情,利用农村低保权力做交易等不良现象,我乡专门设立了举报箱,公布投诉电话,把农村低保工作纳入村干部年终综合考评,并设定一定分值与绩效工资挂钩,各村凡出现以下任何情况之一:

1、不按规定程序操作,民政办提出意见仍不整改的;

2、不按实施方案要求进行三榜公示,暗箱操作的;

3、优亲厚友,群众有强烈反应的;

4、因农村低保工作不当引发群众上访事件的。

年终均不得评先评优。为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我乡专门设立“民生工程”专项奖,对于农村低保工作出色,群众评价良好,农村低保工作风气端正,经考评位于优秀等次的集体和个人乡党委、政府均按考评等次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

我乡通过严明纪律,严格奖惩约束乡村干部在开展农村低保工作中的不良思想和行为,确保了此项工作的风清气正。能够按《**试验区关于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按户施保,应保尽保、应退进退的原则顺利开展,全乡原低保享受555户,727人;现享受548户956人;全乡新增低保享受人员229人,但户数整体减少了7户。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得益于区民政局的大力支持,凝结着乡党委、政府及民政办工作人员的大量心血。当然,我乡农村低保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离上级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们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举措,确保我乡农村低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18篇:城乡低保工作汇报

织金县民政局

关于全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工作情况的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常委:

为加快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强力打造和谐织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切实将城乡低保工作这项“民心工程”做成人民群众的“满意工程”。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城乡低保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城市贫困居民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范围,按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的,均有被纳入保障范围的权利。

农村低保制度是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中的基本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实施农村低保制度,是党的基本宗旨的体现,是政府基本责任的体现,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于促进社会的稳定,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全县城乡低保基本情况

我县城市低保工作始于1998年,通过努力,各项制度建设已日趋完善,低保标准经过四次提标,已从1998年的70元提高到现在的150元,低保对象从1998年的213户273人增至2010年的4367户,8562人。2010年一月至3月发放低保金360.5万元。低保对象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合法权益得到维护,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织金的建设。

我县农村低保工作于2007年开始实施,几年来保障标准逐年提高,保障范围不断扩大,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资金管理逐步规范,法规和制度日趋健全,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管理体制初步确立,运行机制逐步完善,配套政策初步落实,救助体系逐步形成。为了建立健全农村低保制度,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强力打造“阳光低保”,充分发挥 “最后一道安全网”的兜底作用。我县2009年12月12日组织召开2010年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会议,全县农村低保工作全面铺开。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经物价、统计等部门测算并请示县政府,我县农低保标准暂定为1100元,既是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在1100元以下的农村困难群众,均可纳入保障范围。现在,农村低保对象由2009年的57234户118000人增加到现在的84399户174769人,2010年第一季

度已按照2009年保障人数发放农村低保金1711万元,第二季度将按照调整规范后重新录入的台帐实行差额补助发放低保金。

三、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县领导高度重视城乡低保工作,多次组织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城乡低保工作,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为切实加强农村低保工作力度,我县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成立了民政局下属副科级二级局社会救助局,全面负责城乡低保工作,并新增了7名工作人员,每个乡(镇)招聘2名低保专职工作人员,全县32个乡(镇)共招聘64人。为解决基层农村低保工作入户调查交通不便的困难,我县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为全县32个乡(镇)配备了低保专用摩托车,并办理了相关手续。为扎实开展农村低保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狠抓宣传工作、监督工作,确保实现“阳光低保”。为了切实保障民生,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低保,我县高度重视对农村低保工作的宣传和监督工作。2009年初,县民政局投入资金在县主要交通干道制作了2块大型低保宣传标语,全县各乡(镇)也制作了相应的宣传标语,同时县民政局还将低保政

策印制成低保知识宣传手册发放给群众。在刚刚结束的2010年农村低保调整规范工作中,全县各村通过召开群众会、印发宣传单、公开信等方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当前的低保政策。通过宣传,广大群众对党和政府低保政策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对申请低保的程序进一步了解,加强监督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到新政策家喻户晓。

(三)健全制度、强化培训、规范操作程序

制度健全是保证农村低保工作规范操作的重要前提,为规范操作,专门制订了《织金县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作实施方案》、《织金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织金县农村低保对象审核审批流程》等,规范了申请、调查、评议、公示、审核、审批等工作程序。为确保低保工作操作更加规范。继县开展试点工作组织培训抽调工作人员后,各乡(镇)再次组织试点工作中抽调的业务人员对本乡(镇)参加农村低保的乡(镇)干部、包村干部、村干部进行培训,提高了各乡(镇)干部、包村干部、村干部的业务知识水平。为低保工作规范有效运行奠定了基础。

(四)督促到位、确保公正

督促到位是保证农村低保工作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确保公正的首要条件,为此,县政府高度重视督查工作,专门成立了五个农村低保工作督查领导小组,对当前各乡(镇)

农村低保工作开展情况进行3次以上跟踪督查。通过督查将各乡(镇)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反馈并及时将督查结果上报县政府进行通报。对做得好的乡镇,推广其好方法和好经验,对做得不好的部分乡(镇),责令其进行整改并定期检查其整改情况。

(五)强化资金管理

我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严格按照审核审批确定的保障对象家庭贫困程度,以货币形式由乡(镇)财政、社会事务办公室按月(城低保)、按季度(农低保)组织实行社会化发放,通过信用社存折(卡)兑付。对部分老弱病残等无法自行领取低保金和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特殊低保对象,可经本人委托由他人代领,但必须由村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出具相关委托证明。城乡低保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迟拨、缓拨、截留、挤占和挪用。低保资金设置城乡低保资金支出专户,实行单独核算和管理。及时将已发放的低保资金向当地纪检、审计机关通报,积极配合他们对低保资金的拨付、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六)实行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

我县城乡低保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每年审核一次,对家庭情况发生变化的我们将视为特殊情况及时进行调查核实。

为加强低保工作的动态管理,每年的调整工作坚持民主评议,各乡(镇)应采取无记名投票推荐低保对象的方式,将原保障对象或新增对象列上推荐票。组织全村(社区、居委会)群众召开评选大会,与会村民人手一张选票,根据与会居民的意愿评选出继续享受低保、取消低保的对象名单,从而达到民主公平、公正、公开,使城乡低保工作更加趋于合理,使“应保尽保、应退则退”的方针政策更完善,确保广大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力的保障。

四、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近年来,我县城乡低保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低保政策法规宣传、培训的广度与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少数基层领导和干部对低保工作重视和理解程度不够,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三是低保对象家庭收入计算难,难以查证。城乡困难群众相互间攀比心强,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四是信访维稳工作纳入低保范畴的越来越多,形成新的不稳定因素;五是低保工作经费缺乏。

城乡低保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凝聚力工程”,我县将继续恪守“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工作宗旨,在城乡低保工作方面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更优社会氛围;二是大力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做到点

上突破、面上拓展,单项突破、系统完善;三是要加大规范管理的力度,巩固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四是要加大低保资金投入,不断提高补助水平;五是要加强对低保对象择业观的教育,积极帮扶低保对象走出困境;六是要进一步提高干部依法服务水平,努力强化自身建设。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县城乡低保工作在全县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工作任务重,涉及面广,许多方面的工作仍需不断完善,还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创新经验,把城乡低保工作做得更好、更实,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织金”作出积极贡献。

第19篇:低保工作汇报 6

低保工作汇报

近年来,我镇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理念,把农村低保工作作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严把关口,规范运作,精心打造“阳光低保”,大力推进以农村低保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保障了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全镇的社会经济发展。

一、基本情况

二合镇辖8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108个村民小组,全镇81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

人。全镇共有贫困户8户64人,占全镇农业人口45.7%。其中,残疾4户6人占贫困人口8。近年来,在各级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群众生活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

2013年,全镇共有1户5人享受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共发放低保金6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农村低保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视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之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是改变过去临时救济阶段性生活安排,建立定期定量长效救助机制的社会保障工程。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以政府文件专门成立了我镇农村低保复核评审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于镇民政,社会事务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为进一步做好我镇农村低保各项工作,调整充实了我镇农村低保复核评审领导小组,由镇纪委书记任组长,扎扎实实地抓好农村低保工作,确保了全镇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创新工作机制,实行“阳光低保”。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在镇、村两级建立永久性公示栏,并将动态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公开,做到一季度一公开,及时接受群众的监督,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实现真正的阳光低保。二是建立月报、季报制度。镇、村两级按月将低保对象的动态情况进行一次调查摸底统计上报,以便及时掌握对象的动态情况,把好进出口关,更好地促进动态管理的准确性、及时性、科学性。三是建立相关部门责任追究制度。上级部门对低保实施的相关部门明确其相应的责任及追究制度,各相关部门切实履行其职责。四是实行挂牌管理增加透明度接受群众的监督。工作中严格实行“三公开、十步骤”、“三榜公布”制度,切实履行低保的审核、审批程序。

三、健全制度,动态管理,积极构筑农村低保救助体系。根据《二合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和政府文件《关于认真做好农村低保扩面工作的通知》中有关动态管理的规定,在低保审核过程中严格把关,做到户数有进有出,人员有增有减,标准有升有降,努力构建符合我镇镇情的农村居民低保救助体系。2013年,一类停发101人、二类停发410人、三类停发56人,一类新增101人、二类新增410人、三类新增324人;2013年,一类停发2人、二类停发245人、三类停发177人,一类新增231人、二类新增245人、三类新增177人。低保保障金以存折的方式由镇民政办和村两委及时发放到低保对象手中,无违规现象发生。

四、以人为本,分类施保,解决受保人员实际困难。按照农村低保工作突出重点的原则,我镇对五保户、残疾人、单亲家庭、重病人员、老年人、优抚对象、计生户、以及其它特困户八类人员,进行了分类施保。重点保障了五保户、残疾人家庭和重病人家庭三种类型。

五、完善工作制度,优化工作平台。我镇在开展农村低保工作中,注重创新,科学管理,不断完善和健全各项农村低保工作制度,优化低保工作方式、方法,促进农村低保工作水平不断提高。镇民政所从农村低保信息化网络入手,建立农村低保电子台帐,内容完善,数据真实准确,进一步优化了工作平台。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严格按照低保户申报评议公示制度、低保资金管理使用制度、监督制度、信访接待制度和民政部门优质服务承诺标准等执行,较好地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为接受群众监督,镇政府里专门设立了举报电话。2007年以来,共接到群众举报4件,我们及时进行了调查处理,取消了1户家庭的低保资格,该户户主王正发,经调查,该户经济收入远远高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均纯收入693元,不符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六、落实责任,严格追究,从严查处工作不力不到位。镇民政所工作人员及村干部在申报、审核保障对象时,对符合条件的家庭无故不报或拖延申报或者将不符合条件的家庭作为保障对象上报的,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确保低保工作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县民政局的精心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的农村低保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工作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操作程序欠规范,工作不够细致。一是基于农村家庭收入的测算相当困难,基本上还是

以评议为主,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二是公示操作无实效。低保公示基本上是结合村务公开在村委会进行,有的村民小组距离村委会较远,对公示并不知晓也在情理之中;三是一些村召开村两委会存在没有村民代表参加的现象;四是仍然有个别低保对象与低收入水平不相符。

(二)宣传工作不到位,主导思想需端正。部分低保户对低保的政策和标准不清楚、不了解,基层干部也有一些不够端正的意识,由于这些低保对象大多缺乏知识且有残疾,认为说也听不明白。

(三)档案管理不完善,基础工作欠扎实。突出表现为建档工作薄弱环节,镇、村两级的会议记录不够完整,公示缺少相应的图片资料。

(四)工作督查力度不到位。由于镇民政所、镇督查办工作繁多且人员不足,很难按时督查检查到位。

四、下步工作打算和建议

农村低保是国家对于低收入人群的一项惠民政策,不仅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此项民生工程的重要性,更要从制度上、从实际操作中保证政策的贯彻落实和资金的规范使用。

(一)要规范操作行为,注重低保工作的实际效果。一是要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增强困难群众的主动性和对自身权利的认识,尽可能地减少主观操作行为;二是要注重公示的实效,三榜公示的程序要完善,公示地点扩大到涉项村民小组;三是要使真正贫困而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员享受到低保,防止不符合条件的对象“非常进入”; 四是对低保的申请、入户核查、审批公示和审核工作,应经常化和制度化。

(二)要加大宣传的力度,以多种形式提高农村群众对于低保工作的知晓度。部分的困难群众对低保政策缺乏了解,为此,要广泛地开展多样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工作,宣传的方式尽可能地贴近农村实际,易于接受,通俗易懂,使广大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能够基本了解低保的办理程序和政策规定,使享受对象能够基本知晓低保的基本内容和标准。

(三)加强基础性工作,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低保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客观而言,也与镇村两级从事低保工作的人手不足分不开。要进一步加强低保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增强低保管理人员“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意识和“坚持原则、依法办事”的责任意识。面对社会的弱势群体,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相应的爱心和耐心。必须照顾到救济对象的尊严,在人格平等前提下进行救助,要避免施舍、恩赐等错误的想法及态度。

(四)加大督查接访的力度,把好监督环节关。加强监督检查工作是做好低保的一项重要手段,要建立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制度和全程跟踪监督制度,各相关部门应相互配合,加大查处的力度,同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广泛接受群众的监督,保证国家这项利民惠民制度良性运行。

(五)科学合理用好农村低保指标,确保农村低保指标落到实处。

(六)多方筹措,积极争取农村低保指标,进一步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真正实现应保尽保。

我镇农村低保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在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时时处处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贫困、弱势群众体为重,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为我镇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创造良好环境。

(七)加强基层低保工作网络建设。建议在镇、村两级设置专职的民政低保信息员,乡镇做到有机构、有专职低保人员。村级确定低保信息员,加强对农村低保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提高低保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加强农村低保网络建设,实现信息共享。

第20篇:扶贫工作汇报

上翁热提村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我村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2016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陈全国书记在2017年4月1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情况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严格执行自治区、地区、县委各项指示,按照实现贫困户“一高于,两不愁,三保障”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现将我村扶贫开发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上翁热提村村,距离乡镇府7公里,共有5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235户,共1365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5户315人,其中2014年脱贫25户98人;2017年拟脱贫70户110人。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道路建设共4公里,其中2公里正在实施中;修建富民安居房300户,其中4户正在实施中;棚圈建设120户;天然气入户120户。

水利设施建设方面:本村范围内共修建6.5公里的防渗渠,3口机电井,棉花地滴灌面积达到10000亩。

贫困人口劳动力培训情况:共35人自愿申请参加劳动就业技能培训,31人到石油职业高中参加培训,2人到米朗厂参加培训。

1 不等“两免贴息”小额信贷,2017年3户正在办理中。

贫困户医疗保障情况:本村贫困户全部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二、主要措施:

1、认真摸排,确保精准。积极响应上级指示精神,根据本村实际情况,第一书记统筹,村干部、工作队及帮扶干部,全面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复核工作。共摸排出“五类户”8人,其中:村干部0人,工商法人0人,财政供养人员0人,拥有大中型农机具7人;拥有低速交通车辆1人。“五类人员”19人。其中:无户籍新落户0人;特殊人员0人;档外遗漏9人;返贫0人;自然增加7人;自然减少3人。

2、争取资金,项目扶持。以项目扶持提升贫困人口内在发展动力,推动贫困人口产业发展,提升经济收入。我村落实上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督跟着资金走”的原则。目前各项惠民项目正在严格按照项目实施程序进行实施。在项目实施的同时加强扶贫资金使用和政策执行的监管,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对贪污腐败现象实行“零容忍”。

3、认真落实“五个一批”,促进增收。根据本村实际,因地制宜,针对有有富裕劳动力及耕地面积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引导其转变思想,学习技能,实现就地就业,促进增收;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积极学习并推进特色林果业、种植业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实现脱贫增收;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子女上学的,都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了相应

2 补助。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丧失劳动力的保证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4、认真落实“两个全覆盖”工程。坚持以“两个全覆盖工程”为主要抓手,明确帮扶责任,各帮扶单位、帮扶干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帮扶措施。本村帮扶单位3个,帮扶干部24人。开展民族团结活动数场,让结对帮扶真正落地。积极教育引导帮扶贫困户从思想上转变。结合每户实际情况,细化精准帮扶措施,有效解决“怎么扶”的问题。

5、征求意愿,易地搬迁。积极争取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为了能够为我乡建档立卡贫困户从根本上谋取福利,在前期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大力宣传和充分征求贫困户意愿,虽然因为客观原因,本村没有贫困户异地搬迁,但宣传到位,对扶贫工作有所推进。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建档立卡工作不够扎实。贫困识别不够细致,扶贫对象信息数据不够准确,脱贫信息不够真实、建档立卡工作档案资料不够完整,动态管理落实不及时,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纸质档案(台账)和信息系统的数据不一致。《全国扶贫开发系统》运行问题导致出现前期数据混乱的现象。

二是扶贫措施不够精准。未能做到一户一策,缺少“量体裁衣”的脱贫计划和措施。

三是贫困群众主动脱贫内生动力不足。贫困群众接受新

3 科技、新思想的能力差,跟不上形势发展,存在着“等、靠、要”思想,缺乏自力更生和自我发展的劲头。

四是个别帮扶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没有深刻认识到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大局意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在开展帮扶过程中存在消极态度,导致工作推进缓慢,帮扶措施成效不明显。

五、脱贫成果基础不牢。脱贫户虽然已经吃穿不愁,生活得到改善,收入超越了贫困线,但转移性收入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例相当高,没有持续跟进的扶持措施,还处于低水平、不稳定的脱贫状态。

四、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完善信息档案。根据本次交叉检查的问题清单,及时纠正和完善系统信息数据,保证建档立卡信息准确无误。同时,规范贫困户“一户一档”档案资料,认真核实信息数据,确保贫困退出资料完整、真实。

2、进一步提升发展能力。在确保使贫困户受益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地委2017年

1、2号文件规定,坚决防止包办代替现象,充分尊重贫困户知情权、选择权,完善脱贫攻坚规划,结合贫困户实际,因户施策、积极推进特色林果业,特色种植业发展,着力在标准化、规模化、使贫困群众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增收产业和致富门路。

3、进一步组织好就业大培训。不断加强贫困人口思想教育,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积极开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教育,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引导贫困群众学文化、学 4 科学,不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激发脱贫致富热情。优秀学员推荐就业。

4、进一步落实帮扶机制。每月组织各帮扶单位召开一次“两个全覆盖工程”工作会议,结合本村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工作总结,点出具体问题,同时安排下月工作计划,根据每月对贫困户生产生活所求情况,制定符合贫困户实际情况、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

5、进一步做好巩固提升。结合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支持到内地企业务工创收。从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入手,健全完善脱贫巩固措施,筑牢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疆扶贫、区内协作扶贫“五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切实做到脱贫攻坚与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两促进、两不误,产业扶持上保持力度不减、政策不变,巩固脱贫退出成果,提高贫困退出水平。

6、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进一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各个方面。深入开展“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入查摆问题,明确具体措施,狠抓工作落实,防治政策措施棚架,切实改进党员干部作风。

农村低保扶贫衔接工作汇报
《农村低保扶贫衔接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