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7:00:37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关于开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大调研活动工作方案

关于开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大调研活

动工作方案

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开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大调研活动的通知》要求,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国资国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调研具体内容

1、关于省属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和战略性重组研究。按照主业归核、资产归集、产业归位的要求,就如何推动省属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和战略性重组,打造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基础设施投资运营集团、实体产业集团公司,促进国有资本向战略性关键性领域优势产业集聚,培育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开展调研。

责任领导:张剑飞、彭冬福、陈国辉

责任单位:改革改组处、产权管理处、监事会一办事处、湘投控股集团、兴湘集团(排名第一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2、关于推动省属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研究。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就省属国有企业如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企业运营质效;如何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加快创新发展和“走出去”步伐;如何聚焦主业发展振兴实体经济,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等开展调研。

责任领导:丛培模、傅筝

责任单位:政策研究室、规划发展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处、监事会六办事处、华菱集团、建工集团

3、关于推进省属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研究。更好发挥上市公司平台作用,就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效益,增强上市公司融资功能,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在优化资源配置和企业重组整合中的平台和支撑作用;如何加快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推动IPO上市和新三板上市,不断提升资产证券化率水平等开展调研。

责任领导:樊建军、张雪

责任单位:产权管理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处、监事会七办事处、现代投资、长丰集团

4、关于以管资本为主转变国资监管职能研究。认真研究国资委作为政府特设机构的职责定位和功能作用,就如何转变监管职能,创新监管方式,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重点管好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等开展调研。

责任领导:杨平、刘站

责任单位:法规处、人事处、监事会八办事处、兴湘集团、国资公司

5、关于构建大国资监督体系研究。认真研究整合监督力量、提高监督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就如何健全出资人监督、监事会监督、审计稽查、纪检监察、巡视巡察“五位一体”的大国资监督体系,探索纪检监察与监事会监督相结合的改革试点等开展调研。

责任领导:朱映红、邹福明

责任单位:法规处、监事会工作处、驻委纪检组、审计稽查处、监事会五办事处、湘投控股集团、交水建集团

6、关于加强国资国企文化建设研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国资国企文化建设,就如何培育形成既相互联系、又各具特色的国有企业文化和国资委机关文化,营造充满活力、团结和谐的干事创业环境开展调研。

责任领导:张美诚、李湘波

责任单位:宣传与群众工作处、直属机关党委、监事会三办事处、中联重科、水运投集团

7、关于新时代加强省属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就如何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发挥省属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有机融合、加强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有机融合,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不断提高省属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质量开展调研。

责任领导:杨晓喻、曾寿彬

责任单位:党建工作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处、规划发展处、监事会四办事处、湘煤集团、高速公路公司

8、关于完善省属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研究。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就如何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和职业经理人制度,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真正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经营机制开展调研。

责任领导:卢光祖、谢军

责任单位:业绩考核与分配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处、改革改组处、监事会二办事处、黄金集团、轻盐集团

二、调研时间安排

调研活动从3月份开始,6月份结束,逐步形成常态长效机制。

第一阶段,调研实施阶段(3月份)。按照委里统一部署,紧扣“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这一主题和调研重点,深入企业、深入群众、深入一线,集中开展调查研究。

第二阶段,问题梳理阶段(4月中旬以前)。集中对调研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列出问题清单,明确责任,将工作落实到岗到人。对列出的问题清单认真剖析,找准症结和关键。

第三阶段,破解难题阶段(4月下旬至5月份)。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出有效的破解措施,以钉钉子精神解决好每一个问题。集中专家、学者的智慧,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等智库单位参与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破解难题科学性。

第四阶段,总结完善阶段(6月份)。及时总结调研实施过程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完善大兴调研之风的长效机制。注重拓宽调研成果转化应用渠道和途径,及时将调研成果体现到决策部署中去,转化为推动工作的举措办法。

三、调研相关要求

1、坚持改进作风。要深入调查研究,弘扬求真务实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在调查研究中走马观花、以偏概全,草率地下结论、做判断。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紧扣重大问题、难点问题、现实问题、突出问题,以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作为调研的出发点。调研过程中,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实施办法,切实做到轻车简从,不搞层层陪同、不搞迎来送往,不干扰企业工作、不增加企业负担。

2、坚持科学方法。要注重点面结合,采用走访蹲点、交流座谈、比较分析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把传统的调研方式与现代调研方法结合起来,采用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网络调查等方法,运用好信息化、大数据手段加强对调研信息的分析。坚持实事求是,有一是

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成绩和经验可以总结推介;困难和问题,要实施“望闻问切”“解剖麻雀”,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坚持讲求实效。依托调研形成问题清单,对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找准症结、分析原因、汇总情况,确保不遗漏、不走样。对症下药形成措施清单,针对共性、普遍性问题的破解,要转化为政策措施,推进相关工作顺利开展;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破解,要转为预防措施,对相关工作及时纠偏;对典型性、代表性问题的破解,要转化为工作措施,指导相关工作加快推进。分类施策形成解决清单,对在调研中发现的、应该解决且能够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要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对需要上级部门统筹协调的,要及时梳理上报。

四、调研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省国资委成立调研工作领导小组,省委常委、省国资委党委书记张剑飞任组长,省国资委主任、党委副书记丛培模任副组长,省国资委党委委员樊建军、杨平、朱映红、张美诚、杨晓喻、卢光祖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策研究室,各参与处室主要负责人为办公室成员,高先祥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调度督促协调服务工作。

2、注重协调推进。开展大调研活动,要与省国资委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协调推进。委领导要带头做好调研工作,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听取意见和建议。各调研小组负责处室主要负责人、参与企业领导为本调研小组直接责任人,要抓好调研活动的具体推进和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调研活动的调度督办,半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以调度督办促进工作落实。

3、落实经费保障。省国资委从课题调研专项经费中解决每个调研小组调研经费3万元,费用开支要符合有关财务管理规定。参与调研企业可按规定列支相关调研费用。

推荐第2篇:加强重点领域补短板

加强重点领域“补短板”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补齐经济发展短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化解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补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短板,不能按照传统宏观调控模式,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提升有效供给,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一、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

尽管我国经过多年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完善,但是部分领域仍然存在瓶颈。我国城际铁路总里程增长较快,但是人均铁路里程远低于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水平;城市化快速扩容,城市轨道交通运载能力与城市扩张速度不匹配,目前难以满足城市化过程中日益增长的运力需求,交通拥堵现象在大城市屡现不绝;农村“断头路”问题尚未消除,乡镇之间公路难以完全实现贯通,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部分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地下管线老旧、落后,电力、通信、排水、燃气等市政管线一旦出现问题不得不反复开挖路面,影响城市居民生活;新一代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时代发展,不能适应智慧城市、网络中国战略;教育、医疗、文化设施等新一代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难以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

(二)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

按照打造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升级版的总体要求和发展方向,增加有效供给,实施有效投资,提升基础设施供给水平。一是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中心城区地下管网老旧、水电气暖及环卫设施不配套等问题,优化城市路网体系,推进绿色交通、智能交通、智慧交通、平安交通体系建设,重视城际路网、轨道交通综合建设,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二是推进城市综合管廊建设,重点改造现有城市原有的分割式电信、燃气、电力等管线铺设系统,推动新建城市综合管廊系统建设。三是推进基础通信网络建设。完善通信基站布局,实现城镇“通信无盲点”,农村“通信大提升”。抓紧推动城市实施“全域光网”和宽带提速,实现光纤入户,有线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建设无线城市,重点区域公共WIFI全覆盖;加强农村通信网络铺设,选择重点乡村实施“基站建设”、“无线覆盖”工程。四是推进公共设施建设,加强资源回收利用与废弃物处理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一批给水、排水、污水以及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增加废水、废弃物、余热的循环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五是配合“一带一路”战略落实,构建与沿路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发挥“亚投行”影响力,推进各国之间基础设施规划和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区域以及亚非欧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

二、补齐人力资本不足的短板

(一)人力资本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连续多年下降,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0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接近15%。由于人口红利消退导致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下降。从生产要素角度而言,我国正在从“劳动力推动经济增长阶段”向“人力资本推动经济增长阶段”转变。但是,当前我国人力资本水平较低,不能适应经济转型升级要求。根据相关研究,2012年,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美国的4.38%、日本的4.37%和德国的5.56%,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也存在很大差距。根据国际经验,制造业企业职工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劳动生产率大概会上升17%。但是,当前我国大约2.5亿农民工,大部分为小学文化,产业工人整体素质仍然不高;适合新一轮产业革命、科技革命的高端技术研发、流程设计、企业管理人才十分稀缺;熟练掌握国际商业规则和法律的综合型国际化人才以及具备跨国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端人才不足,难以适应新时期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美国大都会集团调研报告显示,我国47%的企业存在人才短缺问题,大多数企业(71%)表示很难留住现有人才。人力资本总体素质不高,高端专业化人才不足,专业化技术工人缺乏成为“新常态”下不利于劳动生产率提升的短板。

(二)重视适应市场发展的人力资本培育

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关键在于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核心作用。一是深入挖掘现有人力资本潜力。我国目前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00多万,这是经济转型升级坚实的人才基础。建议按照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方向,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将高等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鼓励高校教学与社会应用、企业研发、制造业转型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增加教学实践,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实践和适应能力。二是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培养大批高水平技术工人。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对专业技术工人进行分级定岗与职称评定,根据级别落实相应工资、奖金等薪酬待遇。企业担任“主角”,负责员工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结合实际业务与产业发展等情况实施培训。三是对于高端劳动者,通过改进人事管理体制,以更加开放的视角消除制度壁垒,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汇聚人才。

三、补齐“三农”发展瓶颈的短板

(一)“三农”问题的矛盾与挑战长期存在

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连年增产,但支持农业生产的资源要素已经处于紧平衡状态,在高起点上继续保持农业发展的势头面临诸多挑战。农业环境问题突出,生态系统退化明显,全国耕地土壤污染物超标率达19.4%,化肥利用率、农药利用率仅为33%和35%,水土流失面积295万平方公里,农业生产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与比较效益下降矛盾更加凸显,农民收益面临下滑压力,截至2015年三季度,国内大米、玉米、大豆、棉花价格分别比主要港口到岸税后价每吨高34.2%、58.1%、35.9%、16.9%,国内农产品价格难以进一步提升,实现农民收入稳定、持续提高的任务艰巨;农村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农田水利完备程度、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方面都存在差距,阻碍农村可持续发展。

(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农业发展质量效益

大力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不同乡村特色资源、良好环境、差异化优势,打造生态、旅游、加工、物流等产业,培育当地品牌,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县域自我发展能力,搞好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二是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实施天然气、太阳能等分布式供能工程,加大农村安全饮水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大电网向缺电地区延伸,加强农村配电网建设,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三是在重视农田水利建设的同时,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强化农业先进装备和技术支撑,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

四、补齐扶贫攻坚的短板

(一)扶贫攻坚任务不容忽视

消除贫困、共享发展是世界各国长期追求的共同目标,也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战略的重要使命。自1990年以来,我国贫困人口数下降了三亿多,但是贫困问题仍然是社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一是贫困人口规模较大。截至2014年末,根据农村扶贫标准(人均收入2300元人民币,2010年不变价),我国仍然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其中河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6个省份的贫困人口都超过500万人。而按照世界银行每天生活费约2美元的标准计算,目前我国仍有超过2亿贫困人口。二是贫困区域分布较广。全国有14个连片特困地区,除直辖市外,其余省级行政区都存在相当数量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群众。三是贫困程度较深。据统计,全国还有数千万农村家庭喝不上“干净水”,7.7万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不通客运班车,83.5万个自然村中,不通沥青(水泥)路的自然村数33万个,占39.6%。贫困人口中因疾病导致贫困的比重超过40%。我国消除贫困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尤其是扶贫标准提高后,贫困人口数量增加,治理范围扩大,治理难度提高,这对政策及制度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0年实现消灭贫困人口的目标,“十三五”时期每年平均需减贫1115万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有所加大,贫困问题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弱项”。

(二)重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政策落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资金、政策等投入力度,真抓实干,提高扶贫质量”,下一步工作重点在于细化政策,将扶贫攻坚措施落到实处。一是落实好各地区贫困对象识别、措施到户、项目安排、资金管理等措施,在全国范围内选择试点尽快推出一批特色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兜底性保障扶贫、健康扶贫等“五个一批”重点工程,实现贫困户住房有安全、就业有门路、收入有提

高、养老有保障。二是完善层级扶贫管理体制,实施一把手担纲负责、基层组织抓好落实的工作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构建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三是抓好财政、金融扶贫工作,保证在经济下行过程中扶贫资金落实到位。坚持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导作用,整合涉农资金,积极做好支农信贷产品的实施保障,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构建金融便民服务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到乡镇和新型社区设立分支机构,保障贫困群众劳动收益。四是促进大众创业就业,落实税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社保补贴等创业扶持政策,建设针对“草根”创业的综合服务体系,激发底层劳动者的创业热情。五是重视贫困地区人口就地就业技能专项培训,整合培训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就业培训。

推荐第3篇:补短板

推进医学重点学科建设 努力补齐学科发展短板

通过学习西安市委十三届全会精神—“补短板,追赶超越”,结合我院学科建设发展现状和重点学科申报中所暴露的问题,科教科组织召开了学科建设研讨会,各临床医技科室认真寻找差距,分析原因,制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制定了补短板的具体措施和任务完成时限。

一、科研教学短板

1、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学科建设制度不完善、不精细且落实不到位,

管理层面监管不严,考核监管手段简单,督导落实不扎实。学科带头人自身上进精神不强,专业知识老化,不能很好带动科室的科研工作。医务人员,忙于临床工作,疏于学习研究,未形成科研的浓厚氛围。医院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梯队不合理,未形成竞争机制。缺乏高精尖人才,制约科研发展。 以上原因导致我院科研能力总体水平偏低,科研课题、论文数量少且质量不高,目前没有国家级科研课题。

2、建立目标及改进措施措施

短期目标:转变思想观念,确定学科发展方向,从实际出发,从基础做 起。科教科组织召开了学科建设研讨会,按照市级重点学科(优势专科)申报标准,要求各科室制定本学科发展目标,学科带头人要加强学习,带领团队,不断创新。各科室成立了科研小组,坚持每周科内业务学习,定期召开小组讨论会,并上传科室学习图片和视频,分阶段和层次推进目标进展。科教科实行动态监管和督导,定期进行检查通报。科研上从基础做起,今年恢复院内课题申报制度,要求各科室申报2018年度科研课题,邀请院内外专家集中评审,分级别申报,提高课题申报中标率。科组织各学人员参加院内外学术交流会议,不断掌握学科新发展动态,新知识,新技术,多与教学医院联系,请专家进行指导。对学科带头人实行考核制度,中期和期末期进行考核,真正做到学科带头人优者上,劣者汰。临床医技科室科研任务完成情况实行动态监管,每半年通报检查通报一次。

中长期目标:按照医院学科建设细分标准,制定和完善学科带头人选 拔制度和管理办法,做强现有的重点学科和优势专科,持续发展新型优势专科。首先设立院级优势专科,成熟后申报院级重点学科,最终打造市级、省级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重点学科,树立胸科医院品牌,提高医院知名度。加快人才培养与引进的力度,鼓励中青年骨干申读博士研究生,年轻学术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参加重大国际学术会议,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鼓励其快速成长为学科建设发展的顶尖人才。

二、科教科管理工作短板

1、图书馆管理存在问题:图书室布局不规范,图书资料老旧,电脑网络利用不充分。

改进措施:进行院外调研,了解图书室藏书数量、图书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系统等,调研后制定管理方案,目前正在进行调研,12月底整改到位。

科教科

2017.9.12

推荐第4篇:补短板

扶贫短板

扶贫问题无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滞后几乎是所有贫困地区的共同特征,也是制约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拦路虎”

措施:持续改善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解析:

1、补短板就是扩大有效供给。这些短板早晚要补,早补早见效。现在钢筋、水泥等建材价格较低,补短板成本低,而且能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2、扶贫开发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也能有效促进消费。

3、加大扶贫开发补上短板后,贫困地区能有效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绿色农产品等产业,增加有效供给;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承接无污染的、劳动密集型等产业转移,贫困地区有条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农问题

案例用:把资金和政策重点用在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农产品质量、效益上。短期来看,我国三农问题面临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民持续增收两大挑战;长期来看,抓好农业生产面临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两大挑战。

措施:

1、把资金和政策重点用在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农产品质量、效益上

2、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3、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解析:

1、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要在确保口粮安全等“量”的基础上向提高“质”的方向逐步转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需求水平。

2、要更加重视构建市场动力,把重点放在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完善检测体系、打造质量可追溯的全产业链等方面

补上技术设备、人才等短板

案例用:新常态下,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企业技术设备落后、高素质人才不足、软硬基础设施落后等,成为强化经济增长新动能的短板。

信息软件、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虽增势强劲,但尚不足以抵消传统产业的放缓,新老产业增长“青黄不接”是当前工业增速整体放缓的重要原因。

措施:

1、支持企业提高技术改造和科研创新能力,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2、加大宽带、网络等硬件设施,高素质人才,特别是核心技术的研养 解析:

1、当前消费需求高端化趋势明显,比如智能化产品需求旺盛,但供给侧特别是高精尖产品的供应还跟不上

2、顺应新技术革命潮流,推动中国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同时加大这些方面的投资,既是有效投资,又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推荐第5篇:补短板方案

河南豫达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3号院5#、6#、8#及地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下车库住宅楼

补 短 板 方 案

河南豫达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月日

1

河南豫达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节、编制依据-3 第二节、工程概况-3 第三节、分析短板及处理方法---------------------------4

1、实测实量----4 1)顶板极差---4 2)楼板厚度---5

2、质量风险------5

3、安全文明------6 1)大门管理---6 2)安全用电---7 3)大型机械---7 4)材料堆放---7 5)外架-------7

2

河南豫达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设计技术交底。

2、本工程的质量目标、安全目标。

3、相关质量问题处理案例。

4、国家法律法规、相关规范、标准: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4-2002(2011年版)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老街坊人和花园3号院5#、6#、8#住宅楼及地下车库 建设单位:郑州博雅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河南新恒丰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本工程为老街坊人和花园3号院,场地位于河南省中牟县解放路东侧,北临荟萃路,南至惠民路。有高层住宅、商业用房、幼儿园、地下车库等组成。本工程主楼地下三层,地上三十三层(局部两层商业用房),其中地下一层夹层,地下一层为非机动车库,地下二层为设备用房,地上1-2层局部为商业网点、社区综合用房及物业用房,其余为住宅。老街坊人和花园3号院5#住宅楼:建筑面积32806.85㎡。剪力墙结构,地上33层,地下3层2416.89㎡;本工程为住宅现浇剪力墙结构,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处理地基,筏板基础。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6#住宅楼:建筑面积10524.68㎡。剪

河南豫达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力墙结构,地上24层,地下3层1816.77㎡;本工程为住宅现浇剪力墙结构,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处理地基,筏板基础。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8#住宅楼:建筑面积32732.17㎡。剪力墙结构,地上33层,地下3层建筑面积1883.03㎡;本工程为住宅现浇剪力墙结构,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处理地基,筏板基础。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支撑体系说明:本工程内支撑体系采用插槽式快速拆装脚手架(以下简称快拆架)和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快拆架是一种新型产品,目前尚无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支撑钢管均采用48×3.5,其力学性能符合现行国标《碳素结构钢》GB700-2006中Q235A钢的规定,表面光滑、顺直,无裂纹,两端面应平整,严禁打孔。

立杆最大间距1200×1200mm,立杆顶部用可调节顶托调节标高。主梁梁底找平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连接扣件必须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规定,各活动部位灵活,无裂纹、气孔、毛刺等。

梁底加设一排以上承重立杆,横向居梁中,纵向同立杆间距。快拆架立杆接头为承插式,其接头位置不受碗扣式、扣件式脚手架规范相关限制。

三、分析短板及处理方法 、实测实量: 1)顶板极差:

在检查主体施工中,发现部分墙体在加固模板过程中都能达到100%,但是在浇筑混凝土后检查时候数据就降低。就此我们分析原因,问题出现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现在浇筑混凝土时候安排项目管理人员一

河南豫达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人,劳务管理人员两名,木工两人,在浇筑混凝土时候实测实量。顶板混凝土浇筑上面以后,下面管理人员开始实测顶板极差,发现那里有下垂现象即使安排木工维修,敲打顶部螺旋顶丝。这样就能充分保证浇筑混凝土前的测量与浇筑混凝土的测量一致。 2)楼板厚度

顶板标高确定,确定好顶板平整度,在浇筑混凝土时候,每一个房间插入检查仪器,实测每一块楼板厚度,如果厚度不够重新收面增加混凝土。如厚度浇筑高了面层混凝土清除一部分重新收面。这样就能够保证楼板厚度。

2、质量风险: 地下室渗水:

经过分析地下室裂缝产生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砼的收缩易产生裂缝:由于现浇砼多为商品砼,商品砼坍落度较大,在浇筑完成后在初凝和终凝之间如果是水分太快,将会出现表面龟裂缝。无论在施工中如何压实、搓平、压光等工序最后还会出现龟裂。

(2)、由于过早对砼扰动产生的裂缝:现在施工工序跟得过紧,现浇楼板刚过终凝未达到一定的强度时,在楼板上上人放线,同时进行下一工序钢筋上料等,而且上料还是集中堆放对现浇砼震动将产生较长的纵向或横向、斜向裂缝,产生的这种裂缝较长,有些能贯通楼板。 (3)、由于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施工缝留置部位一般在楼板的1/3处,由于此部位施工缝处理不当时,由于温度应力作用将产生通长裂

河南豫达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缝,而且有的裂缝宽度较宽。

(4)、板筋位置不当引起的裂缝:在浇筑砼过程中,由于踩踏等将板筋移位引起的裂缝。

(5)、楼板裂缝几种处理方法:

对于非贯穿裂缝,对结构承载力及持久强度无有害影响,采用以下处理办法;

现在来分析各类裂缝的处理方法:

1)首先把楼面清理干净,必须保证楼面干燥无水。 2)将防水材料(固化剂)与水按比例调配好。

3)仔细排查楼层内裂缝(宽度大于0.2mm)先用防水涂料涂一遍。 4)裂缝(宽度大于0.2mm)处理完20分钟以后开始把整个楼层涂第一遍,第一遍涂完便面开始初凝时候再涂第二遍。

第二遍涂完24小时内禁止上人,这样固化剂就能完全渗入裂缝内,裂缝位置再遇见水以后就会膨胀,能够完全把裂缝封堵。

主体观感:现场发现只要存在有夹渣、漏筋、蜂窝麻面等问题。在后期浇筑混凝土时,泵手振捣应到位,采取快插慢拔方法。墙柱根部砂浆封堵必须严密,这样能避免蜂窝麻面问题。

砌体施工节点:控制好门窗洞口界面尺寸,过梁压顶混凝土预制构件厚度以及伸入砖内长度。

3、安全文明:

(1)大门有专人管理,人员以及车辆出入必须凭证出入。严格按照门卫管理制度执行。

河南豫达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安全用电:

现场一级配电盘二级配电盘三级配电盘落锁,每天专人巡检检查线路,严格控制一闸一控。不允许工人私自接线,电箱留电工联系方式,保持电话二十四小时畅通。 (3)大型机械:

现场塔吊、施工电梯等大型机械必须每月定期检查。线路以及限位安装到位,凭证操作不允许无证人员操作。 (4)材料堆放:

现场已经分好材料堆放区域,钢管、方木、扣件等材料必须堆放整齐,长短一头齐,方木模板堆放成方。 (5)外架:

外架每层硬防护安装到位,每层连墙杆不大于5米一个,爬架底部硬防护安装必须严密,不允许堆放材料,保持外侧整洁无污染现象。

推荐第6篇:补短板 奔小康

补短板 奔小康

近年来,湘乡市以建设“实力湘乡、美丽湘乡、文化湘乡、幸福湘乡”为总目标,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抓手,坚定实施“工业强市、开放兴市、产业立市”发展战略,各项事业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14年湘乡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实现程度为85.1%,较之2013年的75.3%提升了9.8个百分点,全省排名从第27名上升到了第15名,成功跻身全省县域经济考评“经济十强县”。

补短板,破难题,是湘乡市2014年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湘乡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找准小康推进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明确短板指标的责任领导、责任单位,由领导带头抓重点,谋良策。同时,进行分类考核,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鞭策各单位认真抓落实,谋突破。团结一心补齐短板,破解难题,力争各指标均衡发展,特别是实现程度在60%以下的短板指标挖潜力、提速度,成效显著。与2013年相比,实现程度在70%以下的指标由17项减少到4项,特别是生态文明实现程度大幅提升了19.5个百分点,有城镇化率等8项指标提升幅度位居二类县市区前4位,总体态势由“一强两平两弱”优化为“两强两平一弱”。

着力稳增长,调结构,补齐经济发展短板

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这一指标是湘乡实现全面小康的短板,更是重点、难点。为提高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湘乡市大力加强财源建设,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深入推进税负公开,整顿规范财税征管秩序,同时全力开展财税专项清查。经过一年的努力,湘乡市税收收入从2013年的9.5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1亿元,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61.7%增加到了62.5%。

2013年湘乡市城镇化率监测数值为34%,实现程度为43.7%,在47个二类县市区中排名第43名。湘乡通过启动经开区调区扩区工作,扩充了城镇人口2万人。小城镇建设项目完善了基础设施、拉通了道路骨架,农贸市场与商住楼开发、垃圾场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农林水电建设等也日趋完善。东山新城区的发展,也加快了湘乡城镇化的步伐。2014年,湘乡市城镇化率为36.4%,实现程度为60.6%,提升幅度排到了全省二类县市区第3名。

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也是2014年湘乡提升幅度较大的短板指标。湘乡经开区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引进与重点产业相关的外资企业、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并成功申报了依微迪和金龟金刚石两家企业,新增了规上企业10家。去年,湘乡市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4.2%,实现程度为77.5%,比前年提高了33.8个百分点。

大力办实事,惠民生,补齐社会发展短板 2013年,湘乡每千人拥有床位数仅3.09张,离目标值还有一定的差距。湘乡市通过市人民医院旧住院大楼改扩建工程、市中医院医技综合楼改扩建项目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三个市重点项目,增加了床位数。同时,按照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服务能力、服务人口和辐射范围,重新核定了床位编制,并根据市直医疗机构发展的情况,向湘潭市卫生局递交了增加床位编制的申请。仅一年的时间,全市每千人拥有床位数提升到了4.4张,比上年提高22.7个百分点,提前实现了2017年的目标值。

去年,湘乡市图书馆荣获了“国家一级图书馆”的称号,人民广场和火车站广场项目成功建成并投入使用。共建成了8个乡镇文化广场,完成了100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和67个农民建设工程点的建设,下发了价值140多万元的体育健身器材,为丰富群众文体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2014年,全市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为1.9平方米,考评实现程度为94.6%,比上年提高34.1个百分点。

全力治污染,护生态,补齐生态文明短板

湘乡市不断加大节能资金投入,积极实施湘碱、五矿湖铁、燕京啤酒、湖南韶峰水泥厂等高耗能企业节能项目改造,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农业和农村节能等各行业节能降耗。2014年,湘乡单位GDP能耗为0.966吨标准煤/万元(2010年不变价),实现程度为64.2%,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

湘乡市城镇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建设于2013年6月动工,投资5970万元,按计划完成出水水质提标及污泥深度处理任务,去年年初完成并投入运营,配套截污主干管网已全面铺开。加强对污水处理厂运营的监管,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营,目前出水水质均达到了国家一级A标。2014年,城镇污水处理率为76.9%,实现程度均为100%,比上年提高22.1个百分点。

通过强化对重点污染源的治理、开展“黑烟囱”专项整治、严格落实部门联防联治机制等措施,湘乡市空气质量状况明显好转。2014年,湘乡空气质量达标率为87.5%,实现程度为92.1%,比2013年提高了11.2个百分点。

关于农村垃圾的处理,湘乡市制定了城乡同治工作考核细则和奖惩制度,强化检查评比,要求镇、村将垃圾分类减量集中处理,同时,加大投入完善设施。2014年,湘乡市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为95.2%,实现程度为100%,比上年提高66.1个百分点。

距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长株潭片区2017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这个节点已经不远,“吃得苦、霸得蛮”的湘乡人民将持续发力,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和湘潭市委指示精神,全力稳增长、抓项目、调结构、补短板,实现竞争力倍增、美誉度倍增、自信心倍增、幸福感倍增,建设“实力湘乡、美丽湘乡、文化湘乡、幸福湘乡”,确保201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推荐第7篇:防微杜渐补短板

防微杜渐补短板

祁永山

6月14号,我校阶梯教室内人才济济,异常热闹。湟中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李积雄、湟源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梁伟等嘉宾在前排就座,后面刚察泉吉小学的领导和老师以及一小联盟校的部分教师纷纷就座。正前方的大屏幕上,“一小子课题诊断研究”几个大字赫然入目。今天,经我校周密安排,五年级的胡瑾老师、二年级的官确卓玛老师及三年级的张迎霞老师,特结合本年级组的课题研究进行课例示范。再由这几位老师对自己所执教的课进行反思,相应的年级组长介绍了本年级组实施课题研究的情况,下午进行了评课活动。最后,诚邀各位嘉宾会诊支招,为今后我校校本研究指明了方向。

我窃以为,本次活动有三处值得人叫好的地方。

一、我们应该为我校领导高瞻远瞩,不避短、不护短的大眼光、大胸怀叫好。因为,你一看“诊断研究”就足以令人叫好了:请人把脉会诊,查找病因,对症下药。这有利于我校的长远发展。我们的领导敢于揭开遮羞布,而不是像蔡桓公一样“讳疾忌医”,最终命丧黄泉。这是一种智慧和勇气。这不能不说,是我校之福,是民众之福啊!

二、我们应该为我校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叫好。在课例示范中,年轻教师们语言亲切自然,教学流程环环相扣,她们紧紧结合本年级组的子课题施教。孩子们从开始的羞涩、拘谨,到后来的跃跃欲试,争相发言……胡瑾的思维敏捷、取舍得当;张迎霞的层层推进、深入浅出……都令人刮目相看。最终也得到了与会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三、我们应该为老当益壮、思路清晰的李积雄主任叫好。他虽然已年过花甲,但是头不昏,眼不花,无论是对以上三位老师的课例,还是对我校校本教研今后的发展方向,都予以中肯的评价和建议。并且,他的建议,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对我校的长远发展更具有指导意义。

总之,我校的领导以博大的胸怀、为民为校担当的精神,组织实施这次活动,确实意义重大,值得我们学习。我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向我校的优秀教师看齐,学习优秀教育工作者的高风亮节,学习领导们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风范,尽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推荐第8篇:盯住弱项抓部队建设工作

弱项是部队建设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是引发矛盾和问题的胚胎和“温床”,是一种“亚问题”状态。弱项治理得好,部队建设整体推进;弱项治理不好,部队建设就会失衡发展,甚至发生事故,造成损失。盯住弱项抓工作,就是把“关口”前移,在矛盾运动中推动部队建设协调发展,保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和走向。

一、辩证审视,正确认识弱项

。一是认清弱项存在的普遍性。弱项不仅差的单位有,好的单位同样有。必须正视弱项的客观存在,把治理弱项作为工作重点,不仅单位建设处于低潮时要重视,在发展势头好的时候更要注意查找和治理弱项,做到治理一个弱项,整体推进一步,质量提升一步,部队前进一步。二是认清不治弱项的危害性。弱项是问题的边缘和“临界点”,事故案件与忽视治理弱项有着必然的联系,弱项得不到及时整治,就会积弱成疾,事故和麻烦就会从最薄弱的地方暴露和发生。三是认清补弱与固强的关联性。固强与补弱是统一的。片面地抓强项,容易一俊遮百丑;忽视抓弱项,会给部队建设埋下隐患和祸根。只有把两者统一起来,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全面建、整体上。在一定意义上,补弱是最好的固强。四是认清治理弱项的复杂性。有些弱项往往是不引人注意的细小部位和环节,易被忽视和放松;有些弱项造成的原因比较复杂,治理难度大,需要一段时间或一个过程;有些弱项产生于人的思想和观念、层次深,解决起来十分困难。要求我们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艰苦细致、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五是认清治理弱项的艰巨性。弱项是动态的,是多种因素的“集合体”,不同时期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程度;产生的负面影响和危害也不同,治理弱项不能一概而论,一劳永逸,旧的弱项治理了,还会产生新的弱项,一时治理了,还可能出现反弹;主要弱项治理了,其它的也不可懈怠,要下苦功,使实劲,反复抓,抓反复,长期抓,抓长期。

二、把握规律,全面分析弱项。一是在部队建设的整体把握上,硬件建设比较稳定,容易治理;软件建设波动较大,出问题的概率高。就硬件而言,执勤设施建设难度大,勤务差异大,适应形势变化快,薄弱环节相对较多从软件看,干部素质是制约部队质量建设的关键环节,是需要着力治理的弱项和“瓶颈”。二是在具体单位的把握上,小散远直单位存在整体建设水平弱,按纲建队标准低,争先创优劲头小,教育管理漏洞多等“灯下黑”问题。三是在人员层次的把握上,基层单位党管干部能力弱,勤杂人员管理容易挂空档,重点部位人员及“个别人”管理难度大,转化难度大,发生问题的危害大。四是在时间阶段的把握上,“八小时以外”时段的管控是弱点,夏季预防季节性事故是重点,年终岁未复退开始把握思想波动做好稳定工作是难点。五是在工作内容和过程的把握上,内部关系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是诱发事故和案件的根本原因,制度不落实.管理不严格是发生事故和案件的重要原因,干部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到位是发生事故和案件的基本原因。有的存在工作重布置轻检查、重形式轻内容、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抓工作的终端效果不够,前瞻事物的发展变化不好,在动态中把握部队不力。

三、方法到位,对症治理弱项。一是落实责任,确保治弱工作有人抓。各级要牢固树立盯住弱项抓工作,解决矛盾求发展的思想,强化责任意识,关于在平衡中找到不平衡,在稳定中看到不稳定,勇于揭露潜在的矛盾和问题:要落实治弱工作责任制,各级主官负主责,分管领导分工抓,职能部门对口治,治弱与单位和个人政绩、奖惩挂钩,保证治弱工作目标、要求、责任落实;要引导大家安排工作重弱项,检查考核查弱项,蹲点指导帮弱项,始终把发现和解决弱项作为工作重点,坚持倾向性问题集中治,阶段性问题突击治,个别性问题重点治。二是强化治本,提高干部的治弱能力。提高干部素质是治弱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方法。要围绕基本知识、基本职责、基本方法、基本要求等内容,强化学习培训,提高各级干部把握大局、把握全局、把握时局和处理具体问题、重点问题、棘手问题的综合素质。三是正反激励,努力营造治弱氛围。对勇于揭露问题、正视自身弱项的单位和个人要大力宣扬;对报喜藏忧、掩盖矛盾的要给予纠正和批评,努力营造揭短亮丑、拾遗补阙、见贤思齐的氛围,调动各级揭露矛盾、治理弱项的积极性。四是当断则断,突击整治“危险弱项”。“危险弱项”是事故和案件的“导火索”,具有现实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当断则断,突击整治“危险弱项”是治理弱项的关键和底线。对“危险弱项”要确实弄清,准确把握,稳妥处理,必要时严加防范,确保安全。对积以时日的顽固性弱项,要集中专项治理,抓几个回合,抓几个反复,抓几个深入,真正铲除祸根,消除隐患。五是注重长远,在动态中治理弱项。弱项是不断变化的。治理弱项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要勇于追逐时代潮流,预测发展趋势,坚持固根强基思路,对弱项在动态中跟进整治,在长期抓中见成效,在提高层次中求发展。

推荐第9篇:瓶颈短板补强措施计划13年002

水电四局第三分局海东高铁新区项目部质量部 “强三基、全面提升管理”活动及部门短板补强实施计划

一、质量部“强三基、全面提升管理”活动计划

根据项目部管理提升办公室统一安排,质量将全面开展“强三基”活动。

活动针对的只要表现为:基层工作、基础工作和管理人员基本功不能完全满足项目管理要求。一些架子队内部管理水平偏低,配备的安全、质量、技术、材料等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不能满足基层管理要求,自主管理的能力较差。项目部一些部门管理人员在管理策划、风险识别和方案编制等方面的基本功满足不了精细化管理要求。

提升计划:通过架子队考核,并开展“强三基、全面提升管理”活动,确保架子队配备的质量管理人员业务能力满足架子队管理要求,提升架子队的自主管理能力;通过对架子队质量业务知识培训夯实各级质检人员现场质控管理的基本功。

提升目标:通过开展“强化基础管理、基层管理和管理人员基本功训练,促进管理全面提升”活动,解决基础管理薄弱、基层管理意识淡薄和管理人员基本功差等瓶颈问题,夯实质量管理基础。

责任科室:E-

4、C-

2、路网质控小组 配合单位:各架子队 各施工队 负责人:张伟 王磊 吴智强

二、短板补强实施计划

质量部管理短板主要表现:质量管理中未将工序卡控重点卡片化。由于一些架子队配臵的一检、二检人员业务素质偏低,对工序质量卡控重点掌握不到位,往往导致很多质量问题为及时发现并解决,把压力和责任集中到三检人员身上,不但过多的占用了三检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也造成了一些无谓的返工,影响生产进度。

提升计划:2013年3月15日前将工序质量控制要点印制成卡片,发放给每一一检、二检和质量员,强化现场工人和一检、二检人员的质量培训教育,提高标准化作业水平和意识。质检员巡视各施工现场,加强质量指导服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采用“传帮带”的方法、业余培训、自学等方式,不断提高质检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提升目标:增强一检、二检人员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工序验收一次合格率。

计划节点:2013年3月1日前,完成工序质量卡控重点印制成卡片。通过管理实践,不断改进、完善管理方法,2013年7月31日完成短板消缺,并形成总结报告。

验收标准:将工序质量卡控重点卡片化后,工序验收一次合格率达80%以上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继续整改,直至合格。2013年7月31日前必须整改完成,并编制短板消缺报告报管理提升办公室。

保障条件:质量部在每周的生产例会上,全面总结现场质量卡控的具体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制定进一步的改进措施。2013年8月5日前,由总工程师牵头,对质量部管理短板整改情况进行验收。 责任科室:E-

4、C-

2、路网质控小组 配合单位:各架子队 各施工队 负责人:张伟 王磊 吴智强

质量部

二〇一三年三月十四日

推荐第10篇:浅议组织优化补强房地产企业短板

弱化“木桶效应”

——浅议组织优化补强房地产企业短板

新街公司是国内知名的商业地产公司,凭借清晰的发展战略,丰富的人脉资源和雄厚的资金基础,逐步成长为国内商业地产的新贵,公司董事长李明也提出2013年上市的战略目标。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在建和运营项目不断增多,公司现有管控模式和组织架构以及人员构成逐渐难以适应未来公司发展的需要,企业亟待变革。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新街公司逐步确立了清晰的发展战略——专注于地下商业开发和运营,并且形成“只做地下、不做一寸地上”的商业运营理念。同时在多年发展过程中,新街公司形成了强大的土地拓展能力和营销能力,产品标准不断升级,在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明晰的背景下,土地储备量保持增长,项目数量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大。

然而,随着项目越来越多,公司管控半径不断加大,现有组织架构、管控模式和人员素质日渐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重要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职能能力建设

职能能力建设方面主要存在总部和项目公司职能建设“上强下弱”,部分核心职能缺失或较弱以及总部组织职能切分较细,加大组织协调难度三个问题。

总部和项目公司职能建设呈现“上强下弱”状态,董事长李明在招聘公司各中心负责人时,提供很有吸引力的待遇和职位招聘到大量设计、工程、商业运营方面的高级管理人才,这些人都在40岁以上,年富力强,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职业经理人的引入极大提升了总部各部门的专业能力,建立了从拓展、设计到销售和商业运营全价值链的专业部门和财务、审计等职能支持部门;然而,与公司总部人员配置不断强化,部门逐渐健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建项目的项目公司普遍存在部门设置残缺,职能发育不足的问题,大部分项目公司并未建立起与项目开发建设相匹配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不少项目公司缺少专门设计管理人员,一般是由总部设计中心直接派驻,这样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这些派驻人员只在项目上支持一个特定时期,一旦设计人员离开,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存在的大量设计变更的问题就无法有效解决,导致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受到影响。另外一个例子是许多项目公司没有专职的采购员,项目公司的采购权限完全收归总部采购中心,在增加总部工作量的同时,极大影响项目公司运作的效率,采购中心负责人曾经讲过一个笑谈“项目公司买包烟都要找我采购中心”。

出现“上强下弱”状态的原因主要体现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一般项目以

二、三线城市为主,这样的城市房地产从业人员水平有限,专业从事商业地产的人员更少,而且作业商业地产分支的地下商业在设计、工程管理和招商、营销等方面存在与普通商业地产在思路、理念上有很大不同的导致更加难以招聘到理想人才;二是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项目公司提供的薪资待遇低于所在地市场水平,难以在当地吸引优秀的人才;三是新街公司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变革期,组织架构和管控模式都未形成相对稳定的模式,客观上造成一些远端项目公司难以得到总部足够的重视。这样一种“上强下弱”的管理模式并非一般房地产企业常用的“强总部、弱公司”的管控模式,前者是新街公司的无奈之举,企业处于变革期导致从人员到专业能力都未形成有效沉淀;而后者则更多的是出于一种主动选择,通过做强总部逐步孵化出制度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的工作小组和专业能力强的项目管理人员,为日后将利润中心下移

至项目公司奠定基础。

职能缺失主要体现在缺乏计划管理体系,首先是由于缺少专门的计划管理部门,公司总部无法对项目开发全过程进行时间节点的把控,缺少全公司层面的统筹和资源配置。项目进度和质量只由项目公司总经理控制,董事长李明对项目进展的了解通过项目公司总经理定期的电话汇报形式完成。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项目公司总经理直接向董事长汇报导致总部工程中心难以对项目质量和进度实施有效监控,不少项目出现拖延甚至停工的现象,严重影响后期销售和开业。由于缺乏制度和机制保障项目推进,加上项目公司总经理和董事长的精力有限,项目开发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问题,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某项目公司购买的一台大型设备由于质量原因退货董事长一个月后才知道。而且,由于缺少项目开发计划,无法有效编制项目建造成本和相应的营销、管理费用等实际资金使用的预算和计划,导致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经常出现无法控制成本的局面,而与此同时却通过规定员工出差到项目所在地只能坐火车而不能坐飞机来控制成本,这样本末倒置,“捡芝麻、丢西瓜”的情况不仅不会有效控制成本,而且很容易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

职能缺失的另一个主要表现是没有建立成本管理体系,目前新街公司控制成本主要通过结算管理实现部分成本控制职能,而预算和目标成本、动态成本管理等职能并未形成。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支付工程进度款或材料款时,由于缺少项目开发预算,以及缺少相应的合约规划,预决算部门为保证进度款或材料款支付的准确性只能对前期签订合同与实际工程量等进行核对和审查,增加了合同款支付审批时间,拖延了工程进度,不仅影响整个项目的开发节奏,而且由此造成与各项目公司的关系紧张。

总部组织职能切分较细,加大组织协调界面和难度,同时也不利于职能的成长发育。新街公司将一般公司合并的招标采购部门拆分成招投标中心和采购中心,招投标中心主要负责工程、材料设备类招标工作组织,采购中心则定位为监控中心,产生费用的地方采购中心全部都要过问实施监控,不仅公司日常运营费用都要管理,甚至工程、材料设备这些一般公司需要由招投标部门和成本部门负责的的工作都要插手进行核价,但由于自身能力限制,许多专业性较强的材料设备采购中心无法实施核价,却需要在审批流程提出审核意见,从而导致增加流程时间,影响项目开发进度,同时还会出现没有提供实际意义的意见却要承担责任的风险。而且由于所有采购相关内容几乎都要经过采购中心,采购部门工作量非常大,在人手有限的情况下并未建立起有效的登记建档管理制度,导致出现一些归口管理部门都不清楚采购了多少物资,什么时候采购的问题,难以达到董事长李明实施监控、控制成本的目的。

围绕项目开发的横向协调机制较弱,分管领导管理范围过大,变动频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横向协调效果以及职能之间磨合发育。项目组进驻新街公司的不到两个月时间内,先后有一位常务副总裁到任,两位副总裁辞职,如此频繁的高层变动固然与企业处于变革转型期有关,但带来的却是对项目运作的方向性影响,毕竟不同的人对项目定位、管理的理解不同,对所负责部门在项目开发进程中扮演角色和定位也不同,短时间内的人员变动特别是高层人员变动会极大影响项目运作的连续性。而且高层管理人员招聘难度较高,难以短时间内补充合适的人员,领导离职的部门尽管可以代管,但限于专业能力差异和精力所限仍然会对部门工作的开展产生较大影响,同时对于这些代管领导而言,管理幅度和范围降低了管理效率和质量,进而影响整个公司的运作效率。

管理机制优化

从少项目到多项目运作,总部各中心的横向协调机制尚未建立起来,中心间围绕项目开发的行动步调不一,对效率影响较大。商管中心在项目定位与规划上并未与设计中心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无法在各个设计阶段提供有效的商业设计建议。这源于商管中心负责人耿强和

设计部门之间在工作模式上的差异,耿强来自香港某知名房地产公司,具有丰富的商业地产操盘经验,同时定居国外多年的经历也让他了解世界前沿的商业地产思想和运营模式。但香港和国外房地产公司商管部门与设计中心的合作模式以设计部门先提出初步成果,然后商管中心在此成果之上提出建议为主;而国内商业地产公司的合作模式则是商管中心提出商业条件和业态规划报告,设计部门进行设计为主。观念和模式上的差异不仅导致耿强工作开展受阴,而且商管中心逐步被边缘化,部门人数减少,并最终以耿强辞职、商业定位职能剥离至设计中心收场。由于董事长李明重视价值链后端的销售,营销中心成为公司各部门中最有话语权的部门,而且营销中心由李明直接管理,许多情况下营销中心工作会绕开其他中心而独立开展,最终影响项目整体运作效率和公司品牌形象。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过于侧重销售,不少项目都是根据营销中心并非设计中心制作的销售图即展开商铺的销售,到项目交房时出现大量商铺实际面积、位置与合同不符的情况出现,形成大量租户退房的现象,严重影响公司品牌形象。

员工管理

业务规模的成长和大量职业经理人的引入,造成新街公司处于新旧文化的磨合更替期,在系统的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和有效实施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职责、权限不清的问题,影响员工效能发挥。新街公司在近一年时间引入大量职业经理人,特别是各中心的负责人,这些人有些来自香港房地产公司,有些来自具有国企性质的知名设计院,有些来自国内某著名房地产公司,有些来自外资企业,并且这些人在原公司都担任重要职务,早已形成自己的工作习惯、管理方法和项目开发操作模式。与此同时,新街公司一些部门负责人、核心员工和项目公司大量充斥着追随董事长李明多年的“披荆斩棘”的老员工,这些人在管理水平和商业地产项目开发经验上都与职业经理人存在较大差距,但却有着让老板更加信任的背景和资历。可以想见这样两种势力带来的新旧文化的冲突。事实上,正如许多“开国皇帝”一样,李明出于信任,将这些老员工放到了各项目公司总经理的位置,但由于这些人缺乏项目运作经验,本应是项目公司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设计、工程等技术问题常常需要总部各中心提供帮助,增加总部各中心工作量的同时,降低项目开发效率。然而,项目进展等情况这些项目公司总经理却常常绕开总部各中心而直接与李明汇报,极大影响职业经理人工作热情;并且当经理人与老员工意见相佐时,李明更倾向于听取老员工的意见,甚至有些项目公司总经理做出利用职务之便公报私囊,严重影响公司整体利益的事情,董事长李明也出于既往交情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极大挫伤职业经理人工作的积极性。

优化

针对新街公司快速发展期存在的这些问题,董事长李明并非不清楚,不仅请咨询公司全面介入组织管控优化和制度流程梳理,从外部第三方角度提出改革建议;而且针对自身房地产开发经验不足的短板,专门请来商业地产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昊宇加盟做总裁,期望从高层入手,结合行业先进经验解决企业运作的实际问题:

首先,昊宇加盟新街公司后,被任命为常务副总裁,而李明给予昊宇充分信任和授权,统管从拿地、招商到销售的项目开发全过程,并准备在昊宇逐渐熟悉公司情况后提升为总裁,介时将全面负责整个公司的运营,而李明进行全面放权主抓审计和财务部门。

其次,针对新街公司在组织管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项目组从职能能力建设、管理机制和员工管理三个方向提出优化方案:

第一、职能能力建设方面主要采取成立专门的营运中心,全面负责项目计划管理体系的

搭建和维护,并通过在营运中心中成立若干项目小组对各个项目进行管理,每个小组由一名项目运营总监负责,项目运营总监负责编制项目开发总体计划,督促项目按计划节点推进,并协助项目公司总经理处理与总部各中心沟通的任务。通过成立项目小组和运营总监为未来项目公司总经理进行人才储备和培养。随着运作项目数量逐渐增多,这些小组的成员可以成长为新项目公司的核心管理人员,不仅增加提升项目公司管理能力,为职能健全奠定基础,而且从根本上解决总部和项目公司职能建设“上强下弱”的问题。另外,将预结算中心和招投标中心合并为成本控制中心,通过组织手册和权限表将采购与招投标职能界定清楚,由同一领导管理降低部门间协调难度,而且将采购中心职能定位梳理清晰,减少工作内容,将主要精力放在未来项目的甲供材采购管理上,改变原先所有采购事项都要过问这种表面看来监督采购全过程,实则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

第二、管理机制的完善主要通过权限表的形式将项目开发过程中所有关键权限进行规划,按照重要性和风险控制对项目开发全过程中的重要事项进行了梳理,确定哪些关键事项需要上升到董事长,哪些由总裁或相关负责人可以直接决定;哪些事项由总部完成,哪些事项由项目公司负责完成,通过权限表改变现在李明事事过问,精力难以保证导致的运营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放权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

第三、针对目前职业经理人与老员工在新旧文化之间磨合的问题,首先董事长李明面对项目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腐败”现象,意识到公司规模要做大并且未来上市,职业经理人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是基础,确立未来职业经理人为管理核心的理念,希望借助咨询公司和昊宇解决部分新旧文化的矛盾问题。其次项目组在职能建设方面引入计划管理和绩效管理两个职能,强化计划管理的理念,通过项目开发计划和年度经营计划将项目公司和总部各中心串联起来,以按时间节点完成计划为目标,并且设置与开发节点相关联的绩效指标将项目完成情况纳入员工绩效考核当中与薪酬挂钩,建立围绕项目开发计划为主线的工作机制,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通过建立相应的项目运营会议制度,将重要决策和项目运营信息都以会议形式而非电话汇报的形式达成,通过制度设计降低决策的主观性,提高项目运营效率。

国内类似新街公司这样资源丰富但管理水平有限的房地产公司不在少数,这类公司在发展初期以其资源性往往极具潜力,但由于管理水平有限经过市场筛选后逐渐淘汰或规模难以持续扩大,在资源为王的“地产黄金十年”当中尚且如此,未来房地产行业步入精细化管理的时代,更需要通过组织优化和变革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新街公司,任重而道远!

第11篇:补短板需要大智慧

“补短板”需要大智慧

柴俊勇

《 人民日报 》( 2016年11月01日

05 版)

补短板,和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一起,构成了今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而“补短板”这个说法,由于其广阔的外延和丰富的内涵,常被应用在各个领域。短板一词源于木桶效应理论,是指木桶能储多少水,不取决于最长,而取决于最短那块木板。从这个角度讲,中央站在全局角度要求“补短板”,寓意深刻。

然而,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戴上短板这顶“帽子”。补短板,不是不加区分,更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只有那些事关全局性、长期性、基础性、根本性,以往又做得不够的工作,才能归入“补短板”的范畴。因此,补短板需要抓主要矛盾、看主要方面。比如,面对经济新常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短板,因此要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是短板,因此要加强精准扶贫;面对平安中国建设,网络安全存在短板,因此要提高安全意识、开展专项整治。

对待短板,还应坚持辩证的眼光。一方面,短板尽管不能包罗万象,却又无处不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都存在短板,不同地区也各有其短板,经济发达地区亦无法避免。比如“北上广深”正经历大城市病,暴露出的短板不在少数。另一方面,尽管短板意味着“落后”“不足”,但又常常积蓄着“后发优势”。只要抓住主要矛盾,精准发力,也可弯道超车。比如20世纪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一度落后,但通过培育创新理念,并以航空等重大领域的技术突破为支点,科技领域的超越似乎已在眼前。

正确认识短板,是为了补齐短板。首先,要用科学的态度定标和对标。这个标准既要接天线,又要接地气,更要从各地实际出发,讲究高质量、均衡性。高质量包括经济结构高质量、社会治理高质量、自然环境高质量、政治生态高质量。而均衡性,则指更加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协调、可持续。同时,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查补工作中的短板,更要增强补短板意识,主动查找问题,积极提供方案,避免新官不理旧账,杜绝将问题抛给过去。

除此之外,在补短板的过程中,还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要有一切从大局出发的意识,有服务全局的责任担当,敢于攻坚克难,齐心协力。同时,必须要有闯劲,敢啃硬骨头,敢涉深水区;要有韧劲,一抓到底,持之以恒。

“补短板”是一项工作任务,也是一套治国理政的哲学,更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智慧。我们既不能把补短板看作涵盖一切的口号,也不能忽视短板背后潜在的机遇,更不能无视查补短板的科学方法和规律。只有抓住主要矛盾、运用辩证思维、坚持统筹兼顾,方能补齐短板,牢牢抓住未来。

(作者为上海市政协学习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

第12篇:追赶超越补短板

追赶超越补短板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提升空间

为全面贯彻市委第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追赶超越”要求,对标杭州、成都、武汉等城市先进管理经验,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调动监控护士工作积极性,对标成都的先进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13年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了“亚太手卫生卓越奖”,他们对于感控模式的探索和创新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单从每一项感控措施的落实的执行力来看,我们医院可以提升的空间非常大。华西的理念在于充分发挥临床科室监控护士的积极性,监控护士工作包括环境卫生学监测、监管督导、教育培训和干预,监管督导包括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保洁人员清洁消毒、科室医疗废物分类进行自查和交叉互查,通过监管和督导对感控措施真正落实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我院已初步开展了临床科室手卫生督导员的自查和交叉互查工作,从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同时依旧存在需要解决的难点。对照华西医院的监控护士监管工作,每周可以保证固定的时间来完成院感相关工作,同时医院在科室原有绩效基础上增发个人绩效以调动工作积极性,我院感控工作也可以参考这种管理模式,需要院领导、临床科主任、护士长的理解和支持,院感工作质量的提升,最终是为医疗安全保驾护航。

2、医生主导的感控模式,对标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管理先进经验,其“医生主导、精准感控、预防为先”的工作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齐鲁医院推行以临床医生为主导的院感防控理念,科主任是病区感控的第一责任人,在各临床科室设置院感监控医生,负责病区院感管理监测的各项工作,修订完善各专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总结归纳各专业的感控风险,制定针对性的诊疗、防控措施,从医生的角度观察院感防控工作薄弱环节,真正实现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精准化和切实有效。齐鲁医院采取灵活的院感知识培训模式,增加便捷记忆法,将院感知识化零为整、便于记忆,同时印制为口袋书形式,易于携带和学习,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借鉴和改进的地方。我院目前各临床科室院感管理小组均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职责,与重点科室监控医生共同制定相应感控措施,为医务人员印发院感知识口袋书等都有效促进了感控工作,在临床医生对医院感染病例诊断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需要与临床科室、医务部门、科教部门共同协作,加强医生培训和业务查房,以临床医生为主导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微生物思维与精准感控,借鉴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胡必杰教授在2016年全国感控年会的报告,医院感染防控的范畴不论消毒隔离、手卫生、环境卫生监测、职业安全防护、医疗废物处置、安全注射这些不同的内容,其核心都是“人与微生物的斗争”,如果没有针对病原体特性制定对应的预防措施,将会导致防控过度(资源浪费)或防控不足(感染风险),需要针对特定医院感染病原体和传播途径制定科学的感控措施,这也是近年各项医院感染新规范和标准制定的依据。我院目前对重点科室、重点部位、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制度和流程进行修订,各内科、外科临床科室也根据自己科室医院感染病原体特点按照感控流程去落实各项措施。存在的问题在于各临床科室需加强规范送检,提高采样标本质量,特别是提高血培养这种最有诊断价值检测项目送检率,这需要我们的临床医生加强学习,积极转变观念。

控感科 2017年9月22日

第13篇:强基础、补短板、精准施策 ——唐爱华

强基础、补短板、精准施策

唐爱华

上岭桥镇东村既是党组织建设软弱涣散整顿村又是省级贫困村。全村7个村民小组170户583人,中共党员25人。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低于2800元有47户154人,村级集体经济空白,该村2015年纳入区委书记欧阳元初帮扶联系点,通过一年的建整帮扶,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脱贫攻坚打造一支坚强的党员干部队伍。针对该村党员队伍和村支“两委”班子中存在的不团结、搞内耗、战斗力弱等主要问题,工作队将提升党员干部素质、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凝聚力作为重要抓手着力推进。通过走访、座谈、恳谈等形式查问题、找症结、提要求,通过理论灌输、政策学习、业务培训等方式提升政治素养和服务能力,通过民主评议、结对帮扶等活动提升担当意识,通过一系列制度规章等机制建设强化自我约束。为抢时间完成3处水利工程、2.3km入户道路硬化、2.5km通组道路硬化、3组自来水工程,村支“两委”干部加班加点,带领群众协助施工队伍。为完成4户贫困户危房改建,村干部既帮助选址又帮助筹资还 1 帮助联系施工队伍,确保其中3户春节前搬居新房。通过一年的整顿,党员干部精神面貌、工作作风明显改善,服务群众能力水平大幅提升,2015年全村各项工作进入全镇前列。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脱贫攻坚打下坚实的基础。基础差、通行难、出入不便是制约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工作队将完善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推进。一是改善干部办公、群众议事场地。工作队积极汇报争取4家后盾单位支持12万元整修了村级活动室,并进行了美化绿化,让干部办公、群众议事有了干净、便利的场所。二是整修水利设施。争取区水利局投入近100万元,对1处小二型水库、2处骨干山塘进行除险防漏加固。三是硬化通组入户道路。争取区交通运输局投入近90万元硬化2.5km通组道路,筹集28万元硬化入户道路76户2.6km。四是改善饮水条件。争取专项扶贫资金6万元,支持3组建设自来水。

三、制定精准帮扶方案,为脱贫攻坚寻求有效途径。一是制定全村经济发展产业规划,增强脱贫致富的经济支撑后劲。工作队与区农办牵头的编制组多次走访、调研,初步拟定出东村经济发展产业规划。注重种植业、养殖业、服务的配套,采取租赁承包、合作经营、抵押入股的引资、融资、投资方式,兼顾村组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专业大户共同发展。村委会已申请注册成立东村基建工程服务队,计划办一个纯净天然的净 2 水厂,逐步实现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二是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已初步拟定规划,明确到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医疗卫生、环境整治等具体项目。三是编制了全村扶贫整体方案和年度帮扶办法,因户施策制定了个体帮扶方案并分步实施。全区14个单位到村进行了对接,受领了任务,47户扶贫对象明确了4个后盾单位37名班子成员结对帮扶,引导11个企业老板加入社会帮扶队伍,2015年全村实现减贫6户21人。

第14篇:“争先优、补短板、强问责”个人整改措施

“争先优、补短板、强问责”个人整改措施

近日单位组织了“争先优、补短板、强问责”创建首善机关主题实践活动,我深入学习了《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哈尔滨市直机关工作人员十不准》和党章及其他规章制度,不断进行自查自纠,在自身上找差距。经仔细检查,个人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一、自查中发现的问题

1、深入学习方面。自身虽然进行了思想政治和业务只是学习,但是学习的深度和系统性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有时紧时松的现象,致使自己对新知识、新思维掌握不多,了解不透。这说明自己在学习上还存在懒惰的现象,还缺乏钉子精神,缺乏深学苦读的恒心和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的自觉行动。

2、工作创新性方面。工作时有时仅仅满足于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仅满足于不出问题,使得创新意识淡薄,不能开拓新思路,拓展新视野,忽视了工作的创造性和创新意识。

3、自身建设方面。虽然注意了加强自身建设,注重在各种场合严格要求自己,但有时还存在随大流的思想,认为自己已有的工作作风和工作热忱,能够暂时应对目前的工作,没有一个完善的业务知识学习计划以及提高自己工作能力的有力措施。

二、整改措施

1、树立刻苦学习的精神,努力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判断是非的具体标准。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与发展,做到理论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的真正统一。

2、树立开拓创新的精神,永葆工作中的蓬勃生机和活力。我们的事业是在不断开拓创新的过程中发展和前进的,这是保证我们在思想和工作中永远保持蓬勃生机和活力的法宝。这要求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完善已有经验,提出新思想新方案,拿出新举措,才能开创工作新局面。

3、树立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党的事业第一,坚持人民的利益第一。要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甘愿奉献毕生精力,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

4、加强自我改造,提高综合素质。就自身而言,还需要加强业务学习,同时要加强文化艺术修养,使自己更全面地发展,提高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5、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以身作则。坚定廉洁信念,牢固确立人民授权为人民的观念,坚持做到清正廉洁,不以权、以岗谋私。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权力机关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15篇:补短板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补短板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作者:黄泰岩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27日 15版)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目的。为了达到共享的目的,中央提出“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这一重大战略是我们对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如何实现全面小康认识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补短板的经济性质

补短板,从理论上讲,通常直接想到的基本原理就是木桶定律或短板效应,即木桶盛水量的多少是由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按此原理,补短板改变的是水的数量,并不改变水的性质,以此来解释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补短板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的补短板不仅要增加经济总量,而且还要经济的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这就意味着补短板是我国经济从量到质的全面提升,是经济社会质的根本性变化:

第一,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来看,我国要实现的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小康,是共同走向富裕的小康,但2015年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仍高达0.46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73倍,东部人均GDP是中西部人均GDP的1.7~1.8倍,按我国现行标准,至2014年底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因此,补低收入群体的短板,补农民收入的短板,特别是补贫困人口脱贫的短板,确保到2020年全体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向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转型。

第二,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来看,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世界先后有101个经济体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但到2008年为止,只有13个经济体成功进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根据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典型经济体的发展经验,要实现成功跨越,必须使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从低端迈上中高端。补技术创新的短板,补农业现代化的短板,补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战略性产业的短板,补服务业的短板,将是我国从中高收入经济体向高收入经济体的根本转型。

第三,从全面深化改革来看,到2020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容易改的已经改完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因此,补短板应该是补重点领域改革的短板,补关键环节改革的短板。

综上,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补短板,表现出两大基本特征:

一是通过补短板推进经济转型和体制转型,实现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历史跨越,顺利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并为完成第二个百年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必须把补短板提高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

二是补短板是补经济转型和体制转型的短板。因此,对什么是我国经济要补的短板,必须置于国家宏观经济甚至全球经济的层面加以认识和认定。否则,从各省市各地区各自局部层面认定的短板,可能不是真正的短板;各省市各地区各补各的短板,就会出现新的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形成新的产能过剩。

二、补短板的理论逻辑

为什么要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补短板?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弄清补短板背后的政治经济学原理。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依据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组合会依据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公平与效率的制度安排上经历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提高效率→“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阶段性演进。

纵观公平与效率关系组合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主要是强调通过拉开收入差距来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二是进入新世纪后,开始转向逐步强调更加注重公平,要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近几年,随着我国强调更加注重公平,居民收入差距逐年缩小。然而基尼系数虽然到2015年下降到0.462,但仍是世界上偏高的国家。这不仅会阻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而且还不利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因此,今天我国强调补短板,就是要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下更加注重公平,重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组合。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将主要依靠增进公平激发全体人民的创新活力,形成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创新的主体是人民,这就需要增进机会公平与分配公平,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格局;二是发展根本上要靠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来自人民的支持和参与,这就需要增进公平,使 3 全体人民分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三是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向主要依靠消费拉动,而消费的增长来自于全体人民收入的增长,以及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和安全感的获得,这就需要增进公平,不断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和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因此,在新旧动力转换的经济发展新阶段,补短板的核心或关键是补公平的短板。

三、补短板的体制设计

体制设计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而言,就是必须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这一基本原则下,对具体领域的市场与政府组合关系,要依据具体领域的具体情况进行配置。

要设计补短板领域市场与政府的组合关系,首先需要弄清楚短板形成的原因。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传统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而改革的推进过程就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扩大和强化的过程,虽然目前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还需要继续深化改革以增强市场的作用,但就经济体制的整体而言,市场已经在对资源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了。经过30多年经济快速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短板,就其基本性质而言,应该属于市场做不了或市场做不好的领域。因此,补短板的体制设计就总体而言,需要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在补短板中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重点就是解决政府的缺位和不到位问题。解决政府作用的缺位,一是要补提供公共服务的位,不仅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的量,而且还要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二是要补提供社会保障的位,织密织牢社会安全网。

解决政府作用不到位,一是要强化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约束性,如在“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凡是约束性的指标都是需要补短板的指标,比如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和资源环境的各项指标;二是要强化政府政策的执行力度,如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扶贫脱贫任务,各级政府都立下了军令状,不惜用行政手段强化执行。

四、补短板的思路转换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为了提高经济效率,通常应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通过国际贸易分工或构建分工协作网络规避各自的比较劣势,推进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理应遵循比较优势原理扬长避短,但为什么不“避短”而要“补短”呢?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依据资源的流动性和可获取性,可以将短板分为两类:可置换的短板和不可置换的短板。对这两类不同的短板,补的途径和方式也不同。

可置换的短板,就是可以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通常情况下这类短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自动解决,无须专门强调补短板:一是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用别人的长板置换自己的短板,如通过收购世界矿山资源补我国的资源短板;通过进口粮食补土地和水资源短板等;二是通过合资合作形成强强联合,如组建中外合资公司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

不可置换的短板,就是不管采取什么方式都不可能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补这类短板,比较优势理论是失效的,只能依靠自力更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整合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弥补了经济发展面临的资金、管理、技术、资源、市场等一系列短板,实现了30多年近10%的快速增长,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但随着经济总量的

5 快速提升,一方面我国整合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进一步发展所要实现的全面小康、经济转型和体制转型必须依靠自己来解决。因此,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短板,主要是不可置换的短板,补短板的思路需要适时地从以往发挥比较优势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转向主要依靠自力更生补短板。

依据上述思路补短板,就需要:一是创新宏观调控体制机制,从大水漫灌转向定向调控、精准调控,切实补低收入群体的短板,特别是补贫困人口脱贫的短板,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二是创新技术进步的路径,一方面走以我为主,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整合全球资源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发挥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整合产官学研用等各方力量进行协同自主创新,提高技术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助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三是创新经济体制改革方式,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在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全面深化改革中,构建成熟定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

第16篇:认真找短板 扎实补短板

认真找短板 扎实补短板(声音)

《 人民日报 》( 2016年02月05日

06 版)

必须更加清醒、更加坚定、更加有作为,做好“上战场”的准备,保持“战斗者”的状态,始终鼓足那么一股子气和劲,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攻坚破难、披荆斩棘,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尽快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是关键。在“十三五”开局起步之年,我们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补短板的重要论述精神,既扬起风帆,继续发挥优势,又反弹琵琶,着力找短板、补短板。

从浙江来说,补短板是“八八战略”题中应有之义,两者在内涵上具有契合性、在逻辑上具有一致性、在实践上具有连贯性。“八八战略”一方面着眼于发挥优势,扬长而避短;另一方面也着眼于补齐短板,努力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拓宽发展空间,寻求发展后劲。这10多年来,“八八战略”已经对制约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瓶颈、大障碍等短板点了题,也破了题。现在,写好“八八战略”的续篇,就必须在继续发挥优势的同时,认认真真找短板、扎扎实实补短板,引领浙江走在前列再谋新篇。

补短板也是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力点。对于“十三五”发展,浙江提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决心按照“高质量、均衡性”的要求,实现“高水平”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弄明白“越是短板,越具有后发优势”的哲理,把握好“在短板上发力,能起到„四两拨千斤‟效果”的原理,正视短板、找准短板,把各方面的短板补齐。

各级干部特别是市县主要领导干部必须更加清醒、更加坚定、更加有作为,做好“上战场”的准备,保持“战斗者”的状态,始终鼓足那么一股子气和劲,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攻坚破难、披荆斩棘,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特别是要以当前重点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为突破口,毫不松劲地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改一拆”不能放缓放慢,要乘势而上、乘胜追击;“五水共治”不能歇气松劲,要持续发力、深处着力;特色小镇不能千镇一面,要凸显特色、增强活力;有效投资不能零敲碎打,要紧抓不放、虎口夺食;交通建设不能小家子气,要加快速度、加大力度;安全稳定不能麻痹大意,要筑牢防线、守住底线。

——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日前在全省第十一次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上说

(本报记者 江 南整理)

第17篇:03“岗位练兵”补短板

“岗位练兵”补短板

2014/10/13 1:35

“遇到异常低压报警时,应该对空压机的主要部件进行验漏,这个小的安全阀就是其中的可疑点之一„„”这是近日,在采气二厂作业二区“微课堂”现场,技能专家侯建鑫正耐心地为操作员工们进行培训。

今年初以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水平,提升综合素质,这个区拓展思路,立足“岗位练兵”,从专业技术知识授课到实践操作多个方面对员工进行培训,实现员工安全操作的目标。

这个区通过岗位实际操作考核、设备危险源辨识问答及职业技能竞赛中对员工安全技能的摸底情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学什么、考什么”的原则,合理制定现场培训计划,合理调整培训难度和重点,有计划、有针对地对岗位标准化操作、安全生产注意事项、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培训,着力提高员工岗位实战能力。

为充分发挥技术人员作用,取得培训实际效果,这个区通过现场讲解、现场提问、现场示范、现场操作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将岗位应知应会、标准化操作规程、岗位风险危害辨识、岗位规章制度等培训内容层层传输给每一位员工,引导员工全面深入提升安全意识,消除操作技能盲点,改变以往不良的操作习惯,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在参加完安全技能培训后,维护三组员工王永祥说:“现场培训很好地补上了短板,及时纠正了我操作不当的地方,现在工作起来顺畅多了。”

第18篇:“补短板”与“虑长远”

“补短板”与“虑长远”(人民论坛)

桂从路

《 人民日报 》( 2018年01月10日 04 版)

“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在十九大报告中,“补短板”被着重强调,内蕴殷忧之意。那么,如何补短板?从实践看,树立长远思维很紧要。

刚刚过去的一年,从“慧眼”卫星遨游太空到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从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到海水稻进行测产,从首艘国产航母下水到“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完成深海观测„„这些耀眼的科技创新成果令人振奋,却绝非一时之功,显然离不开国家一系列重大科技计划的长期布局,离不开科技工作者对基础科学的长期研究。没有长远思维、战略视野,我们很难办成一系列大事、解决一系列难事。

在发展的进程中,无论是教育、就业、收入等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还是脱贫攻坚中难啃的“硬骨头”,都堪称影响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短板;无论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还是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治理,都存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面对那些事关全局性、长期性、基础性、根本性的问题,我们既要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又要有“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钉钉子精神,把长远思维贯注到“补短板”工作中去。

长远思维,首先就意味着“不畏浮云遮望眼”的高站位。不被暂时的困难所吓倒,不被眼前利益所遮蔽,站得高才能望得远。2008年,贵州省提出高起点规划公路网,10年内实现县县通高速。有人质疑,贵州是穷省,花这么多钱修路值不值?选择算长远账的贵州,如今已成为西部第一个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省份,为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样位于西部的青海省,放弃走传统工业化的老路,选择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通过环境改善激活生态红利,让生态美成为跨越式发展的最大资本。实践表明,立足长远的投入,也许效应不会立竿见影,却能厚植发展的根基。

长远思维,也意味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宽视野。如果总是只紧盯一点、不顾其他,就容易陷入补了东墙短西墙的困境。有的地方搞精准扶贫,便将各种政策、资金、重点项目一股脑倾斜到贫困县、贫困村,而那些非贫困县、非贫困村的工作则被置之边缘,导致部分群众出现返贫现象,影响脱贫攻坚的整体进程。眼里只有某一领域的当下与长远,而没有从全局、整体去考虑,显然也是行不通的。从全局出发,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诉求、更好兼顾各方的利益,才能统筹兼顾各项事业的发展,真正将短板补齐补牢。

长远思维,还应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大胸襟。很多时候,补短板难以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葆有“时间的耐心”。一些地方在补短板过程中,并非看不清长远利益,而是贪一时之功、图一时之名,对容易从数字上反映出来的、能够吹糠见米的成绩十分用力,对打基础、管长远的项目不感兴趣。结果,眼下成绩好看了,对未来发展却毫无助益。提高觉悟、重视潜绩,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茬接着一茬干,才有利于从根本上补足短板。

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日益临近,补短板的任务愈发艰巨。摒弃急功近利的思维,砥砺埋头苦干的精气神,在“虑长远”中“补短板”,我们就不仅能走得稳,更能走得远。

第19篇:浅论补短板与促发展

浅论补短板与促发展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引领中国朝向全面小康目标冲刺,为补齐发展短板奋力攻坚

悄然间日历已翻过了新的一页,中国正式踏入了“十三五”历史新征程。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也是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最后一个五年“收官”规划。

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将引领中国向全面小康目标冲刺,为补齐发展短板奋力攻坚。

自2008年以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日益复杂,且面临许多新特征、新情况和新趋势,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回落、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之中。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性问题也日益突出,与中央所倡导的“五大发展理念”不相适应,与广大民众对未来发展的热切期待有较大差距。

这些难题复杂胶着,但却是未来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任务,更是“十三五”时期全国各地各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在“五大发展理念”视角下,重新审视、衡量自身存在的发展短板,才能明确未来五年的发展对策。

用“五大发展理念”重新

审视发展短板

从全国面上来看,首当其冲的发展短板,便是结构性长期失衡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这个问题,在全国很多省份都普遍存在,困扰着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动力转换。具体表现为六大失衡。

一是投资与消费结构失衡:最终消费率严重偏低,投资率偏高;最终消费支出中政府消费率偏高,居民消费率偏低,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较大。

二是内需与外需结构失衡:贸易依存度相对较高、贸易顺差持续大幅度增长,外汇储备规模不断累积。

三是产业结构失衡: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资源配置效率不断下降。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竞争力弱。第二产业大而不强,重化工倾向严重,缺乏核心技术和竞争力,且耗费大量资源、能源,对环境造成了大量损害,多个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对提高经济效率非常关键的第三产业比重长期偏低,发展缓慢。

四是要素结构失衡: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减少,占总人口比重明显下降;储蓄率下降导致资本要素供给下降。

五是城乡结构失衡:城乡一体化进展缓慢,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社会保障、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劳动力等要素还没有完全实现自由流动。

六是区域结构失衡:全国生产力布局的市场化程度有待提升,生产力布局与主体功能区规划之间有待衔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合作机制有待完善。

七是收入分配结构失衡:以市场为主导的初次分配体制不规范,劳动者报酬偏低;以政府为主导的再分配体系不完善,税收的调节力度有限,社会保障水平偏低。

结构性失衡之外,短板还有不少。

其一,体制性改革进展缓慢。在战略谋划特别是顶层设计方面,以及政府职能转变、收入分配、财税、金融、资源环境、社会保障、国有企业、对外开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存在大量深层次的或严重滞后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体制机制痼疾与上述结构性问题相互缠绕、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

其二,创新能力滞后引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下降。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自主创新体系存在重大缺陷,技术引进的“外溢效应”正在减弱,很多因素导致我无法继续在引进、模仿基础上进行创新,企业创新仍处于跟随模仿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缺失,科技创新能力难以满足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迫切要求。

其三,资源环境约束持续增强。土地的边际增量供给已消耗殆尽,能源资源的硬约束也在日益加剧,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雾霾、饮用水污染、土壤重金属超标等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对生产形成硬约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外部性”。

其四,民生需求还未得到充分满足。普通民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改善,远远落后于经济增长。人民群众所关心的教育、就业、住房、收入、社保、医疗、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及城市安全等重大民生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政府部门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在数量、质量以及公平性等方面,都应大幅提升。

供给侧改革是为“关窍”

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将有助于解决上述经济失衡,弥补发展短板。其核心和关键,是转换经济治理思路,打破需求管理路径依赖,着力从供给侧发力,进一步破除供给约束、释放增长潜力、探寻增长新动能。

近期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具体来看,以下五个方面应成为下一阶段推动供给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着力点。这对于各地理清改革思路,“对症下药”弥补短板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

第一,释放改革红利,充分发挥四大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改革对去杠杆、降成本、控风险、提效率以及经济增长的重大牵引作用。

抓实抓好国有企业改革,可以有效地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切实改变国有企业财政预算软约束现状,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能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同时,重视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民企进入垄断领域,落实负面清单制度,将极大地激发民间资本活力,提升资本回报率,通过制度变革促进自由竞争,提高社会资金形成和配置效率。

未来财税体制改革应以推动税制改革为突破口,逐渐降低间接税的比重,建立和完善以居民财产、行为为课税对象的直接税税制。

全面推进金融改革,需要尽快解除金融抑制,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解决我国金融市场长期存在的结构失衡、功能不全和“金融抑制”明显等突出问题,以便更好地发挥金融体系深度动员社会资本、提高储蓄率的作用,从根本上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

考虑到淘汰落后产能、压缩企业杠杆率、清理“僵尸企业”等结构调整的力度将不断加大,过程仍将漫长,有可能造成大批国企员工下岗失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与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其变动,不断提高工资和养老、失业、工伤、医疗、低保等保障标准及其政策受益面,竭尽全力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第二,给企业更大力度的减税减负让利,发挥税收政策作为需求侧政策和供给侧改革连接点的作用。

从经济转型需要和居民诉求来看,我国的宏观税负显然偏高,仍有下调空间。从学理上讲,在经济下行期,减税是重要的逆周期调节工具。对企业、居民和政府,都是利大于弊。

尽管目前实行全面减税似乎条件并不完全具备,但针对居民个人、小微企业、成长性企业和新兴企业更大力度的减免税,坚决杜绝违法征收“过头税”,真正帮助企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不合理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电力价格、物流成本等,则是切实可行和迫在眉睫的。此外,还需进一步合并相关税种,减少消费环节税负,真正为居民创业、为企业创新减税让利、松绑减负,以激发微观经济活力。

第三,更多运用市场化机制,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调整和完善产业政策,改善国内竞争环境。

在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中,核心和关键是去产能。产能过剩这一“毒瘤”一日不除,中国经济一日难以走上持续健康发展之路。从中长期供给侧角度考虑,去产能需强调行政力量与市场手段并举。

在更多运用市场化机制的同时,应将去产能与“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行业规划、政策、标准的引导和约束作用。进一步严格市场准入管理,加强产业政策的调控和引导,从源头上堵住落后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还离不开做大增量、培育新兴产业,应积极引导资源投向有发展前景的行业,推动增长方式向集约化转型。

从开放的角度看,可借助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扩大对外投资,拓展相关国际需求,深化国际产能合作,输出国内具有比较优势的产能。对政府而言,转变政府职能和政绩考核导向,也有利于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和不当干预。

此外,要做好鼓励产业升级的加法,将目前倾斜发展特定部门的产业政策,如对新兴产业实施的创新研究、环保节能的奖励措施,逐步完善成为长期、综合性和普适性的创新与竞争激励机制,避免未来一窝蜂投资而出现产能过剩。

一方面,着力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大规模技术改造投资,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进行深度融合,使更多中低端产业升级为中高端产业。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发展分享经济,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努力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助推实体经济尽快实现转型升级。

第四,释放创新红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技术进步,真正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转变。

实践证明,我国原有的发展动力已明显退化,再依靠简单扩大劳动力和其他要素投入来驱动发展的路子已经行不通,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过加强创新,提升要素投入的综合效率,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因此,未来应紧紧围绕营造公平宽松的竞争环境、强化金融支持、建立市场利益导向机制、提供资金便利和税费减免、激励创新成果转化、完善科研教育体系、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人才培养和流动、推动开放创新、加强统筹协调等多方面来转变发展思路,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第五,继续释放和创造人口新红利,着重培育人力资本红利。面对当前低生育率的弊端和潜在危害,亟需释放劳动力的双重红利,通过优化劳动力配置,弥补由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生产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的趋势。既注重提高劳动力参与率,改善劳动力结构;又强调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人力资本。

通过调整生育政策,从限制人口数量转向鼓励生育与提升人口素质并重,增加年轻人口的生育率、扭转持续低生育率局面,这是着眼长远又利在当下的刻不容缓的战略性举措。加快城镇化步伐,改革户籍制度,消除对劳动力合理流动的束缚,促进劳动力跨地域、跨部门流动。通过提升教育质量、加强培训等措施,加大对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特别是要更加重视对活劳动的投入,激励其开展创新。

培育新动能为“补短板”加力

“五大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现阶段宏观经济失衡、发展动力日益减弱的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诸多短板所提出的,是对“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的深刻表述,也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成功发展经验的高度概括,更是对“新常态”下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和我国发展规律的全新认识,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对此,全国各省区市都应站在更高层面加以理解,并将其贯彻在各地的“十三五”规划之中。

创新发展,意味着未来增长方式将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意味着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只有靠创新才能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未来创新将处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过加强创新,将有效提升要素投入的综合效率,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协调发展,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意味着经济发展将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强调协调,将有助于解决我国长期面临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通过弥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从中拓宽发展空间、寻求发展后劲,推动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与精神、经济与国防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实现中国全方位的均衡协调发展,从而真正推动中国向软硬实力兼具的大国迈进。

绿色发展,本质上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核心是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把生态环保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坚持绿色发展,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推动产业结构从过度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的中低端向更多依靠技术和服务的中高端提升。“十三五”时期,必须通过坚持绿色发展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来应对压力,缓解资源环境的约束。

开放发展,在新形势下有新的更为丰富的内涵。它意味着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既要巩固传统的货物贸易,还要拓展到投资、装备产能的国际合作等领域;意味着在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时,要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意味着未来的开放,要为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为国际组织提供必要的资金、人员、软件和硬件等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更加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共享发展,体现的是包容性,蕴含着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人本思想。它要求我们的发展,要涵盖全体人民,全力做好补齐民生及社会事业短板这篇大文章,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通过发展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坚持共享发展,还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并且可持续的长效发展机制和协调机制,以激发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共同享有的积极性,推动解决民生领域的相关问题。

“十三五”时期,全国各地各部门都应当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根本引领,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全新动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位弥补发展短板,确保中国经济顺利度过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和阵痛期,实现全面小康的郑重承诺。

第20篇:谋创新 补短板 促发展

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出现三个特点:一是市场企稳回升。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在连续23个月下滑后1-2月首次回升,1-3月回升加快,达到6.2%;房地产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同比分别增长33.1%和54.1%,为稳定经济增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各种分化严重。区域分化、城市分化之外,企业和产品也在分化。三是库存问题突出。一季度,我国房地产待售面积仍然高达7.35亿平方米,大部分省区都在供给侧改革的实施方案里将房地产去库存作为重点。同时,经过较长时间的矛盾积累,房地产业的短板也日益显现,集中反映在:住宅产品结构单一,有效供给不足,融资渠道不畅,投资效益下降,工程质量提升缓慢,住房配套服务有待提高,商品房交付仍以毛坯房为主,资源能源浪费严重,绿色建筑和住宅产业化还处在发育阶段。面对这些短板,如何去填补,是我们面临的最大课题。

一、推进设计创新、更新设计理念,健全设计体系

1.更新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城市规划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的有三点:一是超强度的开发建设,恶化了居住环境;二是城市交通道路严重不足,造成交通拥挤;三是居住区建设规模过大和封闭管理区域过大,阻碍了城市交通路网的加密,道路的通达性降低,居民的公共交往受限,成为居住小区规划的短板。上述现象引起了人们对现行规划的反思。居住区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直接影响到城市的聚集和扩散。因此,将城市“路网加密,住区划小,公区开放,组团封闭”成为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潮流。早在15年前,万科集团吸收国外规划经验,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上打破常规,追求创新,运用街坊式设计理念规划了深圳四季花城和武汉城市花园项目,建成后的小区尺度适宜、配套完善、安全便捷,受到居民的普遍欢迎,至今还保持着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物管服务。

我国住宅的建设数量之大,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随着住宅需求量的问题得到逐步解决,人们更加重视居住环境质量和物业管理质量;随着家庭结构和社区结构的变化,许多配套设施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再加上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邻里交往空间也产生明显变化,居住的私密性增加,而邻里交往减弱;随着智能化技术推广应用,产生了更先进的小区管理模式。这些变化,恰恰反映出我国的住宅需求已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发展,住宅规划设计不能固守在传统的思维观念上,必须进入到一个同步提升的阶段。人们居住形态的变化,赋予了规划设计诸多新的要素,这些要素成为住区规划新的价值取向和重要设计依据,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为人创造高品质的居住空间和居住环境。设计应该有效地发挥科技的价值,自然生态的价值、空间构成的价值、环境的再创造价值及人文价值,向市场提供多类型、多档次的商品住宅,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选择。

2.加强住宅精准化和精细化设计创新

分析三四线城市住宅库存增大的原因,首先是不按市场规律办事,要讲供求关系、价值关系、竞争关系;其次,设计产品的同质化也是原因之一。相当于开发企业在给广大消费者提供大量品质无大差别的“布鞋”,而很少提供高品质的“皮鞋”,客观上抑制了消费,形成大量的无效供给,导致大量资金沉淀,无法周转的短板。设计粗制滥造会酿成住宅建设出现先天性的短板,难以弥补。唯有提高住宅设计的有效性和精准性,提高住宅产品供给结构的适应性,提高住宅品质的优良化水平,才能到达扩大消费的目的。

设计师要集中精力、花大力气去研究中小套型的普通住宅,通过创新和优化设计使这类住宅向“紧凑、精细”型发展,紧凑――就是不要浪费有效的面积。尽可能提高使用率,尽可能设计出更多的功能空间。精细――就是在有限的功能空间里,精打细算地处理好居住者与家具、设备、设施间的关系,尽可能提高居住的舒适程度。

精心规划,精心设计,才能保证住宅建设的质量和提升居住的综合性能;才能使住宅达到绿色低碳的标准;才能实现住宅百年寿命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把抓设计质量,提高设计水平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对人民、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住宅设计的引导工作。

3.创新建筑与室内装修一体化设计体系

推行全装修住宅,必须打破首先完成土建设计,再完成装修设计的传统模式。因为两阶段的设计方式,使建筑设计达不到真正意义的精细设计,也容易造成土建和装修设计的脱节,是实施土建装修一体化过程中的短板。在许多发达国家,对于居住在公寓式住宅(集合式住宅)的消费者来说,“轻装修,重装饰,重功能”是他们的消费理念。因此,住宅的室内设计以简约适用为主,基本是统一的装修标准。所以,建筑设计兼顾了室内装修设计,两者合一,同步完成,有效地避免了因装修带来的土建设计变更或因士建设计不合理造成装修的改动。这种“一张图纸、一套标准、一套人马”的设计方式,更适用于工业化装修的住宅采用,这也是建筑工业化建造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4.创新装配式住宅预制构件设计体系

我国正在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而装配式建筑要分两个阶段开展设计,第一阶段完成建筑、结构设计(还包括给排水设计,采暖通风设计和强弱电设计等),第二阶段将建筑结构设计转化为构件设计,即分解成为能在工厂预制的结构构件或建筑构件。预制构件的设计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建筑结构受力的安全性和构件安装的可靠性,而且关系到建造的经济合理性。设计是控制成本的前提。装配式建筑的构件设计必须从方案阶段入手,但是目前许多装配式构件的设计往往从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才入手,有的则是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单独委托另一家设计单位进行预制构件的分解和加工图设计。这种做法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极其不利,不仅造成预制构件种类繁多,而且会大大提高建造成本。

在建筑工业化发达的国家,这项设计是由既懂结构受力计算和构件分解,又懂构件制造工艺和装配施工的专业团队完成的。专业设计团队一般隶属于建设施工总承包单位。如日本鹿岛建设株式会社和大和建筑株式会社都配备有相当多的设计人员,长期从事预制构件的设计工作。但在我国这项设计一般是由建筑结构设计单位或预制构件制作单位承担完成的,有的则委托无设计资质的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单位完成,再由正规建筑结构设计单位审核盖章。缺少专业的预制构件设计单位,是当前实施装配式建筑的又一块短板。我们应尽快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创新工业化建筑设计体系,抓紧培养相关设计人才,组建专业的预制构件设计团队,并结合bim技术,以全新设计方法来满足未来大规模装配式建筑的需求。

二、推进融合创新,激活产业发展新动力

随着技术革新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这是建立在科技发展并不断融合基础之上的新型产业革命,将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深刻变化。

1.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基础

2.融合创新利于企业取长补短,获得内生的动力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要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加强统筹协调,促进协同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形成推进创新的强大合力。当前我国产业融合现象不断涌现、趋势不断增强。融合创新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

融合创新使企业跨越现有的产业边界,与其他产业发生优势互补关系,产生不同以往的全新的生产方式,经营理念、运营模式。装配式建筑实际上是建筑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的典型实例,这种融合改变了建筑业的生产方式,提高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了建造成本、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使制造业拓宽了在房地产领域发展空间。两个行业的融合创新,不仅产生了完整的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而且也产生了从事建筑工业化的专门的企业和行业,这无疑会大大加速建筑业升级换代的步伐。随着劳动力成本和建筑质量的不断提升,建筑工业化逐步显现其后发优势,必将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建筑产业与it产业(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已经在各发达国家开展多年,其目的是以信息化为支撑,推动建筑业向高端发展。借助it技术在建筑环境污染、建筑能耗控制、建筑安全管理、防灾减灾系统和治理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同时拓展出制造精密施工的建筑机器人以及智能建筑设备新业态。再比如文化创意产业和设计服务产业,两者都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消耗、低污染等特征。依靠创新,促进这两个行业与房地产业的深度融合,催生了房产新业态一文旅地产。从而改善产品和服务品质、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带动就业、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融合使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优势。这对于补齐产业和企业的短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我国建筑围护结构中常用的保温材料的生产,主要分为生产有机材料和生产无机材料两个行业,属于同一产业不同行业。有机材料的特点是保温性能优异,但防火性能差;无机材料防火性能优异,但保温性能逊色。两种保温材料各存短板,长期不能解决!但随纳米技术和纳米微孔材料的出现,使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复合,做到优势互补,提高了材料的防火性能,改善了保温性能。生产有机材料和生产无机材料两个行业正在逐步融为一体,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产业融合是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企业要主动运用这一模式,把握时机,在多维度的层面开展融合创新,将产业融合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要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锐意改革,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道路,不断寻求新增长点和驱动力,争取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驱动、创新发展。“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工作汇报
《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