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晚期血吸虫病救治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7:07:51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肝癌晚期怎么救治

肝癌晚期怎么救治

肝癌晚期治疗更有赖于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中药与化疗。化疗对肝癌晚期较为直接的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肿瘤,减轻症状,中医中药,硒维康进行全身性的保守治疗,短期作用没化疗显著,无副作用,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有明显的作用。在治疗顺利进展的情况下,患者的积极配合和医护人员的密切关注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医护人员的细心护理,和对晚期肝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 常见症状

肝癌的典型症状和体征一般表现在中、晚期,晚期肝癌尤为明显,病情发展变化迅速。晚期肝癌患者一般全身情况极差,肝脏明显肿大,并有“黄疽”“腹水”等症状,此时病情进展极快,生存期短,护理上要高度重视,密切观察,此期患者的生存期一般为1~2个月,有的甚至更短,大多数患者主要死于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癌破裂出血等并发症。因此,临床护理要求要熟练掌握各种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现分述如下:

1 肝癌破裂出血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是肝癌患者的一种严重而致命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5.46%-19.8%,也是肝癌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占肝癌死因的9%-10%,在肝癌死亡原因中占第4位。本病发病突然、急剧,且常伴休克。故其治疗困难,预后较差,如不积极救治,多数病人迅速死亡。

因此护理人员如发现病人突然腹痛剧烈,伴有腹膜刺激征阳性,这提示已经有肝脏破裂,应及时报告医生,对临床诊断和及时抢救具有重要意义。

2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或肝脑综合征,是肝癌晚期的常见并发症。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和代谢紊乱为特点,主要临床现以智力减退、意识障碍、神经系统体征及肝脏损害,也是肝癌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医护人员发现患者突然出现情绪改变,嗜睡,言语不清或烦躁不安,无意识循衣摸床、扑翼、震颤等症状时提示出现肝昏迷。应立即报告医生,准备一条静脉通道,备好并熟悉相关药物的应用,禁食蛋白。用生理盐水加食醋灌肠或重要灌肠,以便排除毒素,减少氨的形成。服用硒维康增加硒元素的摄入,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瞳孔及意识的变化,以便掌握病情进展,如出现昏迷,应按昏迷常规护理,并密切配合医生抢救。

3 上消化道出血

常见呕血或呕吐物加存血块,便血或大便呈柏油样变,并有面色苍白,汗多肢冷,心悸,头晕,脉微细等症状,对呕吐物或大便中无肉眼可见血液,但又凝有生血者,亦要及时报告医生,并及时收集大便标本,送检做隐血试验,以便准确把握病情。我们观察到有的病人即使尚未出现呕血或便血,但突然感到心慌,心中不适,胃脘有灼热感,面色苍白,出冷汗,脉微细等临床症状时,当视为出血倾向,应立即报告医生,积极准备,随时抢救,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以及用药后的反应。

总结

总之,对肝癌患者,医务人员既要给予其身体上的密切关注和积极的治疗,同时也要辅助心理帮助,使病人的身体拥有最好的物质呵护,精神上有真确的态度。这样才能取得最大化的抗癌效果,达到医者救死扶伤的真正价值和职业道德。

推荐第2篇:“晚期血明虫病”救治工作总结

钟祥市2004年晚期血明虫病人救治工作总结

晚期血吸虫病是因为反复感染血吸虫而引起的门脉高压、严惩生长发育障碍,结肠增厚的一组复杂的系统损伤性疾病。积极救治晚期血吸虫病人是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措施。由于长期的疾病困扰大部分病人的家庭生活都到了崩溃的边缘,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对其积极救治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心的切实体现。

2004年我们钟祥市共免费救治晚期血吸虫病人56例。绝大部分晚血病人经救治后,症状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在救治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严格执行政策,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了每一位病人的手中。

一、成立工作专班,认真核实晚血病人

一是成立了工作专班,查清晚期血吸虫病人。今年以来,我们按照《湖北省晚期血吸虫病人救治方案》的要求,成立了晚血救治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组,分别由办公室主要领导和医院各科技术领头人组成,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和严格的技术操作规程,确保治疗不出事故,病人出院无纠纷。二是开展了晚血病人的排查工作。从3月1日至4月30日,我们在电视和报纸上进行宣传,到疫区村组发《晚血鉴定程序》,在全市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排查活动。共排查100多个疑似病例,确诊晚期血吸虫病人56人。三是积极启动了新晚血病人鉴定工作。对今年的新疑似晚血病人,按照程序经所在乡镇血防站拿出初诊意见后,持本人申请、村委会证明和个人身份证复印件到市血防 1 医院由专家组确诊。最后报送省确诊。对于今年新查出的晚血病人,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全部收治,其治疗费用由市财政先行支付。

二、制订救治方案,积极开展免费救治工作

一是成立了救治专班。集中全院优秀的业务骨干组成反应迅速的争救小组,以应对突发性和意外事件。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内、外科医生相互配合齐心协力认真对待每一例疑难病症。

二是搞好服务。6月初,市血防医院开辟了晚血病人专区,并投资1万余元做仿瓷、更新被服、床铺和医护人员服装,为晚血病人创造优美的住院环境。

三是完善辅助检查。晚期血吸虫病人大都有病程长、体质弱,并且病情隐匿,来势凶猛,必须全面了解其潜在的病情。早查血型,早查大便潜血,便于早发现消化道大出血,并及时输血处理,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四是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改善肝功能。我们聘请市内名老中医参加晚血病人救治专家组,坚持中西结合治疗晚期血吸虫病。中医方面主要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射和益气健脾补养肝血“四物汤、四君子汤”等为主,活血化淤,辨证施治。西医治疗主要是提升体内白蛋白,促进白蛋白合成。同时严防上消化道大出血和肝昏迷等并发证的发生。磷矿镇的肖大志治疗前高度腹水,卧床不起,自己在家用兽医针头放腹水,长期患病,无人照顾,欲行短见。经救治后,症状明显改善,现在可以下地干活。文集镇的张家银因患晚血,长期卧床,治疗后,身体精神状况明显改善,现在可以上街做生意。绝大部分晚血 2 病人经救治后转危为安,愈后良好。市晚血救治组得到了病人的一致好评,共接受晚血病人赠送的锦旗5面。

五是抓好资料整理。在治疗过程中,对病历资料、治疗费用开支情况实行专人负责和微机管理,做到一人一档,坚持对治疗费用每日清单,由病人或家属签字。治疗费用最高7000元,最低2700元。病人和家属对我们的救治工作十分满意,没有出现纠纷等情况。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晚期血吸虫病病人的求治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范。无医疗纠纷,无差错,无身故发生。在病人的心中树立了良好的道德风范。在救治过程中我们临床医护人员在医技上都有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并总结了一套完整的救治方案。我们还通过生活问询,到家走访对治病人进行了一次回访,医疗效果很好,许多病人都能参加一定的家庭劳作。

由于经费和技术人员能够及时到位,救治工作开展的很顺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关于免费问题。数额不定,工作中不好操作;二是新病人难防等等。晚期血吸虫病的救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1、加强宣传。让全社会都来关注晚期血吸虫人,关爱自己也关爱他人。

2、积极治疗慢血病人。减少和控制晚血病人的发生。

3、不断探索,开发中医,中医药博大精深。辨证明施治找到最佳的改善肝功能的组方。

推荐第3篇:血吸虫病

血 防 知 识

我国血防工作机制、方针及原则

党和政府对消灭血吸虫病工作非常重视,已逐步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机制。坚持综合治理、科学防治的方针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走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治病与治穷、治愚相结合。逐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法制管理。经过长期的努力,在我国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即使血吸虫病不再成为重要的卫生问题是完全可能的。

什么季节最容易感染血吸虫病?

感染血吸虫病主要是3~11月,而以7~9月发生感染的机会最多。这一时期气温高,雨水多,钉螺(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最活跃,逸放出来的尾蚴多、活动力强,此阶段人畜因生产、生活接触疫水的机会也多,容易感染。

血吸虫病是怎样传播的?

血吸虫寄生在人或哺乳动物体内的肠系膜静脉和肝脏附近的门静脉血管内。成虫产出的虫卵一部分随血流进肝脏、造成肝损害,另一部分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出毛蚴,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尾蚴从钉螺体内逸至水中,遇到人畜仅需10秒钟即可经皮肤钻入人体内发育为成虫。如此循环,即造成血吸虫病的传播与流行。

血吸虫病有哪些危害?

人得了血吸虫病,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造成劳动力下降,影响生产;急性或慢性病人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血吸虫在人体内不断产卵,放出毒素,使肝脏、脾脏受到损害,发展到晚期可危急生命;妇女得了此病,严重的会影响生育,造成家庭不幸;儿童患了这种病,影响生长发育,严重的成为矮小人\"侏儒症\"。

耕牛患了血吸虫病,表现为消瘦,役力下降,严重的粪便带血、带粘液,粪稀如水,最后衰弱虚脱而死亡。

得了血吸虫病怎么办?

得了血吸虫病可防可治不可怕。得了血吸虫病就应尽快到当地血防所、站确诊,并及时采用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毗隆酮口服治疗。急性血吸虫病要及时到当地血防所、站住院治疗。这是一种病原治疗又叫杀血吸虫治疗,既能治好病人,保护身体健康,又能清除传染源,阻断血吸虫病传播。

怎样知道自己得了血吸虫病?

凡到过血吸虫病疫区的人,只要接触过疫水,并出现皮疹、发热、腹泻、腹痛,肝脏或脾脏肿大,身体消瘦、四肢无力等症状时,都应到当地血防所、站作全面检查,如在粪便中发现血吸虫卵、或粪便孵化发现尾蚴,即可诊断为血吸虫病。有些轻度感染的人从粪便中难以查到虫卵,可采用血清疫免学方法,作为辅助诊断。

湖北省血吸虫病防治条例

(2008年9月26日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6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加强血吸虫病防治(以下简称血防)工作,保障人体健康、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血防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综合治理、整体推进和人畜同步防治的原则,以控制传染源为重点,实行政府领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三条 省人民政府和血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研究制定本行政区域血防工作的方针政策,将血防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组织实施,制定血防规划,部署防治工作任务,完善协调领导机制,解决血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监督、考核本行政区域内的血防工作。

血防工作实行政府目标管理和责任追究制。

第四条 血防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含血防,下同)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血防综合监督管理和指导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拟订本地区血防工作的具体政策、措施和防治规划;

(二)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开展对血吸虫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三)督促指导本地区血吸虫病的综合治理和科学防治工作;

(四)监督检查本地区血吸虫病的预防、治疗、监测、控制和疫情管理;

(五)组织查螺和高危易感地带药物灭螺工作;

(六)指导血防技术,普及和宣传血防知识;

(七)其他血防综合监督管理工作。

农业(含畜牧兽医、农机、能源、水产,下同)、水利、国土资源、林业、交通、发展改革、财政、民政等其他主管部门共同配合,负责职责范围内的血防工作,并实施监督管理。

凡与血防工作有关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有关规定将承担的血防工作任务列入工作计划,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血防工作。

血防地区的中央、省属单位以及驻鄂部队,应当根据属地管理原则,按照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血防工作总体规划的要求,服从血防工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同步开展防治工作。

第五条 血防地区按规定设立的负责血吸虫病预防控制的机构(以下简称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辖区血防业务技术工作。

血防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县(市)、乡(镇)、村血防网络和队伍建设,血防重点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确保乡镇有必需的血防预防人员从事血防工作。

第六条 血防地区的村(居)民委员会应当依法组织村(居)民积极参加当地人民政府开展的血防活动,落实综合防控措施。

鼓励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参与血防活动和捐赠资助血防工作;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团体和志愿者积极参与血防工作。

第七条 血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血防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血防意识。

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等各类新闻媒体应当开展公益性血防宣传教育。血防重点地区的新闻媒体应当在血吸虫病易感季节、学校暑假期间和较大洪涝灾害时,集中开展公益性血防宣传教育。

血防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将血防健康教育工作纳入中小学校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并进行督促和检查;中小学校应当将血防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配合血防专业机构开展师生血吸虫病查治工作。

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经济组织以及村(居)民委员会应当组织本单位、本辖区内人员和村(居)民学习、普及血防知识,增强科学防护意识。

第八条 省人民政府和血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采取以控制血吸虫病传染源,阻断血吸虫病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强联防联控,做好血吸虫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标准,将血防地区划分为重点防治地区和一般防治地区,实行分类防治。在重点防治地区的血防工作和项目建设上,应当整合资源、综合防治,实施区(流)域治理,整体推进。在一般防治地区应当做好疫情巩固和监测工作,进一步控制和阻断血吸虫病传播。

省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制订血防技术规范,指导血防地区和有关部门血防项目的实施。

第九条 省人民政府和血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发展改革、财政、农业、卫生等主管部门,应当优先安排和实施农村建沼气池、改厕、改厨、改圈和建无害化卫生厕所等项目,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有效控制血吸虫病传染源。

血防地区的单位和居民应当修建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和沼气池;有钉螺地带的港口、码头、渡口和渔(船)民集散地应当修建使用无害化公共厕所;在有钉螺的水道两岸已建厕所和牲畜圈栏未达到无害化标准的,应当予以拆除或者设臵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卫生、农业等主管部门应当对单位和居民修建使用无害化厕所和沼气池予以指导和监督。

禁止向水体排放或者施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畜粪便。 第十条 血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引导和扶持血防地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有钉螺的水田应当逐步改种旱作物或者水旱轮作,不宜改种旱作物的,应当采取其他有效灭螺措施。

血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并落实耕牛查病、病牛淘汰及其资金补贴等措施,有计划地逐年减少和淘汰血防地区耕牛存栏数,分层推进农业机械代替耕牛作业,有效阻断血吸虫病传染源。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对以机代牛农机用户的免费培训,并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血吸虫病重点防治地区的农业主管部门应当推进牛、羊、猪等家畜的舍饲圈养,实行圈养家畜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引导养殖户调整养殖模式,发展以禽代畜。

第十一条 农业、水利等主管部门在血防地区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开挖鱼池、建设排灌渠道涵闸等项目时,必须落实防止钉螺扩散的措施。

水利主管部门在血防地区应当按照疫区优先治水、治水优先灭螺的原则,优先安排安全饮用水建设项目。实施江河湖泊治理工程、灌区改造和小流域治理等水利工程项目时,应当同步配套建设防螺、阻螺设施。

林业主管部门在血防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野生动物植物保护、湿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林业工程项目时,应当开展血吸虫病综合防治。对禁牧的洲(江、河、湖)滩,及时营造抑螺防螺林。

交通主管部门在血防地区实施道路建设、航道清淤、新建或者改建航道船闸、修建码头等项目时,应当落实血防措施。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优先在血防地区实施土地整理等项目,并落实血防设施。

科技主管部门应当将血防科研项目列入重点科研计划,组织、鼓励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社会各界开展血防研究,积极推广和引进血防新技术、新成果。

因工程项目需要从有钉螺地带向非疫区供土、供水时,必须落实防止钉螺扩散的措施,并告知供土、供水地和工程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应当予以监督。

第十二条 血防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农业、水利、林业主管部门,根据血吸虫病监测等流行病学资料,划定、变更有钉螺地带,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公告并标明有钉螺地带。

第十三条 禁止在有钉螺的洲滩等地带放养牛、羊、猪等家畜。禁止引种在有钉螺地带培育的芦苇等植物和农作物的种苗等。禁止在血吸虫病易感地带游泳以及未采取防护措施从事接触疫水的活动。

血防地区的县(市)、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禁牧的具体管理办法,明确禁牧监督责任、监管人员、资金安排等事项,并组织实施。农业、卫生等主管部门负责落实禁牧措施,对靠近村庄和人畜活动频繁的有钉螺的洲滩等地带设立禁牧铁丝网等必要的隔离设施,或者安排专人看管,并将禁牧情况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人民政府报告。

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对设有警示标志的有钉螺的洲滩等地带和血吸虫病易感地带,应当协助做好保护警示标志和执行禁令的工作,劝阻违反禁令的行为。

因生产、生活需要进入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的人员,应当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止感染血吸虫病。

第十四条 血防地区交通、卫生、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水上流动人员的防治工作,组织有关单位开展血吸虫病检查、治疗和健康咨询,实施粪便无害化处理。

第十五条 同一流域的血防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开展血吸虫病联防联控,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同步实施血防措施,整体推进血防工作。

血防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的血吸虫病联防联控方案,组织乡(镇)人民政府同步实施。不同行政区域间的联防联控工作,由其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制定联防联控方案,并组织同步实施。

省人民政府根据全省血防工作的需要,确定省级重点联防联控区域,制定联防联控方案,并督促实施。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因行政隶属关系不同等原因妨碍血防工作、推诿血防责任。

第十六条 建设单位在血防地区兴建水利、交通、旅游、能源等大型建设项目,必须事先提请省级以上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施工环境进行血防卫生学评价。建设单位必须根据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意见,采取必要的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措施。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应当设专人负责工程的血防工作,并接受当地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工程竣工后,应当告知当地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机构,由其对工程地区的血吸虫病进行监测。

第十七条 血防地区的村(居)民有参加查灭钉螺等义务。村(居)民委员会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组织辖区内村(居)民积极参加血防义务劳动。

农场、林场、养殖场、监狱、劳教场所、驻鄂部队所属单位的查灭钉螺工作以及航运、铁道、公路等用地范围内的查灭钉螺工作,根据属地管理原则,按照所在地卫生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由其经营管理者承担完成,上述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应当督促其经营管理者认真履行血防义务。 第十八条 发现血吸虫病患者应当及早治疗,具备收治血吸虫病病人条件的医疗单位负责血吸虫病病人的检查、治疗,不得拒绝接收和治疗血吸虫病病人,因患有其他严重并发症需要转院治疗或者邀请其他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会诊的,应当按规定及时处臵。

第十九条 血防地区有关单位对因生产、工作必须接触疫水的人员应当按照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要求采取防护措施,并定期组织进行血吸虫病专项体检。

血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对因防汛、抗洪抢险必须接触疫水的人员(含部队人员),应当按照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要求采取防护措施,并在防汛、抗洪抢险人员脱离现场后一个月内组织对其进行血吸虫病专项体检、治疗和定期追踪监测。

第二十条 实行血吸虫病疫情报告制度。疫情报告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不得隐瞒、谎报、缓报血吸虫病疫情。

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依法收集、分析、调查、核实血吸虫病疫情信息,由专门人员负责血吸虫病疫情信息管理工作。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依法收集、核实家畜血吸虫病疫情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及时互相通报血吸虫病疫情信息。

单位和个人发现血吸虫病疫情,应当向当地卫生主管部门或者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机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血防地区的村医务室承担本辖区疫情信息管理任务,协助做好血吸虫病检查、治疗等工作,县级以上财政应当给予经费补助。

第二十一条 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标准的地区,必须定期开展监测工作,巩固防治成果。

血防地区发生新的疫情或者已达到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标准的地区重新出现血吸虫病疫情的,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或者消灭疫情。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以媒体、警示牌、通告等形式告知当地居民,增强防范意识。

第二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和血防地区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血防规划、计划,将实施规划、计划所必需的血防经费和其他相关经费优先全额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血防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

省人民政府和血防地区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血防项目规划,安排项目建设投资。

省人民政府根据血防工作需要,对重点防治地区和经济困难的县(区)开展血防工作给予补助。

第二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主管部门在编制或者审批血防地区的卫生、农业、水利、林业、国土资源、交通等项目规划时,应当会同卫生等主管部门将血防设施纳入项目建设中统筹安排。血防设施应当与项目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

第二十四条 血防预防人员(含畜牧血防预防人员)经费按照定编人数全额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经批准设立的血防专科医院的人员经费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

第二十五条 对城乡居民免费提供抗血吸虫基本预防药物,对经济困难居民的血吸虫病治疗费用予以减免。对晚期血吸虫病病人按规定实行免费救治。

已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血吸虫病病人,其治疗血吸虫病的费用应当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范围。

因工作原因感染血吸虫病的人员,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待遇。因防汛、抗洪抢险感染血吸虫病的人员,未参加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的,由当地血防医疗机构免费进行检查和治疗,所需费用由同级财政负担。

第二十六条 建立血防监督员制度。血防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聘请血防监督员,由合格的血防专业人员兼任。血防监督员履行卫生主管部门赋予的血防监督职责,并接受同级卫生主管部门的管理。

第二十七条 血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对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一)血防地区县级或者乡级行政区达到血防预期目标的;

(二)血防工作成效显著的;

(三)对血防工作有突出贡献的;

(四)在血防科研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

第二十八条 从有钉螺地带向非疫区供土、供水时不落实防止钉螺扩散措施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违法单位或者个人停止违法行为并予以整改,对单位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整改的,由有关主管部门采取相关措施防止钉螺扩散,所需费用由违法单位或者个人承担。

第二十九条 在有钉螺地带放养牛、羊、猪等家畜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对放养的家畜可予以暂扣并进行强制检疫,经检疫已感染血吸虫病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督促家畜所有人及时淘汰处臵。

第三十条 血防地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机构,未依法履行血吸虫病疫情通报、报告、公布职责,隐瞒、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血吸虫病疫情,以及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疫情扩散致使公众身体健康遭受危害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倒卖、挪用国家免费供应的防治血吸虫病药品、灭螺药品或者物资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没收倒卖、挪用的药品及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五至十倍的罚款;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的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单位或者个人向水体排放或者施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畜粪便的,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拒不整改的,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整改,所需费用由单位或者个人承担。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有关法律和国务院《血吸虫病防治条例》等行政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自2008年12月1日起施行。1991年5月30日湖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的《湖北省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同时废止。

推荐第4篇:民生工程晚期血吸虫病人医疗救治相关政策

民生工程晚期血吸虫病人医疗救治相关政策

一、晚期血吸虫病人医疗救治目标

通过对晚期血吸虫病人实施内科医疗救治,明显改善病人症状和体征,基本恢复或部分恢复劳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二、晚期血吸虫病人医疗救治原则 1.坚持适当减免、分级负担的原则。 2.坚持注重实效、避免重复的原则。 3.坚持医疗安全、保证救治质量的原则。

三、晚期血吸虫病医疗救治标准

晚期血吸虫病人内科救治标准为平均每人5000元。凡符合晚期血吸虫病人救治条件的患者每年可享受1次医疗救治。病人视临床治疗需要产生的医疗救治费用不等,有的突破标准有的低于标准,可在总项目经费内调控,但不得突破晚血医疗救治专项经费总和。

四、桐城市晚期血吸虫病人医疗救治定点医院 市人民医院和市血防医院为晚期血吸虫病人医疗救治

推荐第5篇:血吸虫病防治效果

血吸虫病防治效果

转载自中国科技信息网

西昌市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发现疫情以来,通过50余年的综合防治,经历了以消灭钉螺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到以化疗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再到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的过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钉螺面积大幅下降,人畜感染率显著降低,实现了传播控制的目标,从而减轻了血吸虫病对疫区人民群众的危害,促进了疫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1基本情况

西昌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州中部,地处横断山脉南端,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北纬27°32′~28°10′,东经101°47′~102°23′,总面积2 655km2,以山地为主,平坝占总面积的16.4%。群山环抱。地势北高南低,海拔1 500m以上。境内主要河流为安宁河,属长江水系,自北向南流经市内,过境长度82km,年平均流量1 300m3/s,枯水季节流量为12.8m3/s。市区东南5km,有一天然淡水湖泊—邛海,水面积约26.5km2,蓄水量约3亿m3,西北端有海河与安宁河贯通,与安宁河形成对安宁河谷和邛海湖周边的自流灌溉网,控灌面积占耕地的78%以上。

西昌市辖37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万人,耕地面积26 667hm2,农作物多为一年两熟,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蚕豆,经济作物有水果、蔬菜和花卉等。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均温度17.2℃,由于地势高低悬殊,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河谷地区气候适宜,冬暖夏凉,山区雪厚霜多,气候寒冷。雨季旱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均降水1 013mm,雨季(5~9月)降雨量占93%。冬春多南风,平均风速7.1m/s,此间晴天多,降水少,蒸发大,形成规律性的干旱季节。日照320d,河谷无霜期273d。 2流行概况

西昌属大山区血吸虫病重流行区,全市有32个乡镇、175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

病,历史有螺面积2 260.36万m

2、历史患者10.05万人、历史病牛5 928头。钉 螺面积超过100万m2的乡镇有11个,血吸虫感染率在30%以上的乡镇有8个,个别村组人群感染率高达80%。

解放前当地群众将血吸虫病称为“箐箕胀”和“鼓胀病”。该病给当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西昌川兴镇的雷家村,以雷姓聚居而得名,据当地人回忆,明朝时80%姓雷,20%姓魏,因“箐箕胀”流行,村民死的死,逃的逃,造成雷家村如今没有一户姓雷的悲剧。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民谣:“瘟疫流行雷家村,年年死人数不清,十病九个箐箕胀,多少人家断子孙”。

1950-03西昌解放后,部队卫生所在西昌的西郊乡新村查出了3例血吸虫病患者。1953年卫生部门对血吸虫病的分布和检查治疗进行了专题报告,省卫生厅也书面报告卫生部,同年10月卫生部以卫防(53)字第1696号文函复:“对你省发现血吸虫病的处理意见”,并发放血吸虫病防治参考资料。1955年西昌成立血吸虫病防治组,并在市区以东5km的高枧乡陈所村找到了钉螺,经压片镜检,查出血吸虫尾蚴,从而进一步证实西昌是血吸虫病流行区。通过全面的调查,确定了西昌血吸虫病流行的范围和程度。流行区主要分布于安宁河两岸的河谷地带和二半山区,安宁河以东的邛海湖北岸,为该市重流行区,四周山区也有片状流行。流行类型属山丘型,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分为深丘、浅丘和高原平坝三类。钉螺分布起于山谷泉水源头,凭借自然地貌汇成溪流,并逐渐分支,与烂泡、浸水壁、池塘相通行至下游河谷平坝,分支增多,流速减慢,交错纵横,形成扇形灌溉网。出现上游钉螺多,下游患者多的流行特点。

3防治过程

3.1 防治机构的建立1955年成立血吸虫病防治组作为专业防治机构,1957年改建为血吸虫病防治中队,1962年组成除害灭病大队,1963年成立血吸虫病防治站,1965年建成血防站住院部,常年收治血吸虫病患者,主要是急、慢性患者和乡下治疗过程中,严重反应的患者以及有加杂症患者。各乡镇卫生院固定1至2名医务人员负责本地血防工作,乡村医生、保健员、血防员、卫生员等组成不脱产的农村血防网。

3.2以消灭钉螺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1955-1980年)西昌市自1955年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主要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把消灭钉螺列为主攻方向。首先是开展钉螺调查,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定量调查主要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调查,用于科研重点调查和灭螺效果的考核。定性调查主要采取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调查,确定有螺环境和钉螺的分布情况。同时,还采取发动群众报螺、再由血防专业技术人员核实的方法调查钉螺。

灭螺主要采取物理和化学的方法,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物理方法,以“三面光”、“开新填旧” 等土埋灭螺为主。同时,还采用火烧和植物灭螺,开展大规模的群众灭螺运动。1961年起使用化学药物五氯酚钠、石灰氮灭螺,提高了灭螺效果,节约了劳动力。60-70年代主要以大规模群众运动,结合化学药剂消灭钉螺。同时,进行血吸虫病普查,查出的患者进行集中治疗。1955-1964年主要采用锑剂治疗;1965-1977年主要采用锑剂和六氯对二甲笨(血防846)混合治疗;1978-1980年主要使用硝硫氯胺(7505)治疗。在此期间该市累计查出钉螺面积2 246.5万m2,消灭钉螺面积1 517.8万m2,占67.56 %;钉螺面积下降到728.7万 m2;查出患者90 059人,治疗患者78 560人,人群感染率为21.8%;查出病牛3 577头,治疗病牛999头,耕牛感染率为18.75%。

3.3以化疗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1981-2003年)1981年以后,实行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难以实施大规模群众运动消灭钉螺,加之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吡喹酮的推广应用,从而调整了血吸虫病防治对策。主要以人畜同步化疗为主,结合生产、生活区和易感环境灭螺等综合防治措施,1992年实施世界银行贷款血吸虫病控制项目以后,进一步加大了化疗力度。降低了人畜感染率,减少了急性、晚期血吸虫病的发生,从而减轻了危害。在此期间该市治疗和扩大化疗432 108人次,人群感染率下降到5.28%;治疗病牛和扩大化疗62 370头,耕牛感染率下降到1.26%;钉螺面积下降到370.4万m2;达到了血吸虫病疫情控制的标准。

3.4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2004-2008年)2003年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征求对(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制定了《西昌市血吸虫病综合治理规划》,为实施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作好充分准备。2004年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实施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该市对防治策略也进行了调整,主要以传染源控制为主攻方向。治疗患者、病畜,消灭钉螺,加强部门配合,开展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减少粪便污染水源。同时,采取以机代牛;调整产业结构;退耕还林;下湿田改造;硬化沟渠和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加大健康教育力度等措施。改变不良的生产生活行为习惯,减少人畜感染机会。在此期间西昌市消灭钉螺面积335.3万m2,查出患者3 180人,治疗患者3 180人次;查出病牛85头,治疗病牛85头;人畜感染率下降到1%以下;钉螺面积下降到35.05万m2;为历史面积的1.55%,控制了感染性钉螺的出现。完成了《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和《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规划纲要(2005-2008年)》提出的防治任务,实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的目标。

通过多年的防治,取得目前的防治成果,首先是加强领导、狠抓责任落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血防工作,把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工作列为民生工程,明确了工作任务、目标和措施。制定下发一系血防工作文件,明确了防治工作职责、目标和任务,并与目标管理综合考评挂钩,实行单项目标考核,严格逗硬奖惩;实行市级领导和部门包乡工作责任制,深入各自联系乡镇开展工作;建立督查工作机制,督导检查各乡镇防治措施、防治责任、防治经费投入

和投工投劳等工作落实情况;建立防治工作质量控制验收制度。重点对人群、耕牛查治病、螺情监测、灭螺质量、资料等工作进行质量控制检查验收;制定防治工作计划和措施,层层签订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乡包村、村包组、组包户”的“三包”责任制。二是明确职责、部门联动。市级各有关部门积极将相关项目向血吸虫病重疫区乡镇倾斜,加大查治病、查灭螺、健康教育、改水改厕、以机代牛、产业结构调整,水田改旱地、农业综合开发、兴林抑螺等综合治理力度。按照目标任务,结合本部门建设项目,制定工作计划和措施,分期分步实施。三是科学防治、综合治理。坚持科学防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积极引进项目开展血防科研和综合防治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改进农业生产模式,改变钉螺孳生条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农业综合开发模式,把综合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四是强化督导、保障经费投入。市四大班子领导和血防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血防工作加强检查督导,督导组按照工作责任追究制的要求,采取对各阶段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的方式,切实加大督查力度。市财政投入血防专项经费,各部门挤出工作经费支持疫区乡镇积极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各乡镇根据血防工作任务,调整支出结构,采取上级补助与村组组织发动村民义务投工投劳的方式,想方设法落实血防达标工作经费。

3.5对今后工作的建议虽然西昌市血吸虫病传播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但是,还面临许多问题,①钉螺控制问题。该市残存钉螺处数较多,而且环境较为复杂,如果不继续加以控制,很容易出现螺情回升反弹的现象;②传染源控制问题。作为该市主要传染源的血吸虫病患者和病牛仍然存在,而且分布范围较广,控制难度很大;③自然和社会因素影响问题。受地理条件影响和耕作模式限制,群众生产生活习惯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农户耕作在使用耕牛,同时该市与周边血吸虫病疫情县接壤,致使传染链条始终存在,疫情控制仍不容乐观,联防联控措施如不严密加以落实,就难以巩固和扩大该市血防成果;④经费和物资保障问题。该市血吸虫病防治成果是靠各级投入大量的防治经费和物资才得以实现,如果出现经费和物资短缺,势必对工作开展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出现疫情再次反弹回升,影响进一步达到传播阻断目标的实现;⑤专业队伍建设和设备落后问题。该市血防专业队伍人员结构老化,面临青黄不接的现象,急需不断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整体综合素质。职工普遍反映工作条件艰苦,福利待遇较低,存在人员不稳定现象。血防工作条件差,设施设备陈旧落后,不能适应新时期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需要;⑥部门配合问题。该市各乡镇、市级各部门长期以来对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高度重视、相互配合、积极参与,但是由于在2007年和2008年血防达标工作中任务重,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大,造成部分乡镇、村、组经费存在一定缺口,使今年部分部门、乡镇和村组对血防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

3.5.1加强领导,注重监管,巩固防治成果加大对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力度,建全完善严格的监督和质量控制机制。做好血吸虫病防治质量控制工作,加强对血防工作的督查指导,推进血防工作向纵深发展。

3.5.2保障防治经费投入,进一步控制血吸虫病疫情,避免疫情反弹,努力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目标。

3.5.3加强血防专业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对查治病、查灭螺工作的技术指导。

3.5.4认真学习贯彻《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加强有关部门的协作,落实目标责任制;积极开展人畜同步防治,控制和消灭传染源,切断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

3.5.5进一步加大血防健康教育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标语、警示牌、宣传资料、板报等多种形式,加大血防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血防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几十年的综合防治,西昌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传播控制的预期目标。但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距阻断传播还有很大差距,血吸虫病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

会因素依然存在。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科学防治”的工作机制,落实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形成巩固防治成果的长效机制,促进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推荐第6篇:血吸虫病实施方案

仁寿县北斗中心畜牧兽医站

2014年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工作

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辖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步伐,实现2014年达到国家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按照《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规划纲要(2009-2015年)》(卫疾控【2010】36号)、《四川省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规划(2010-2015年)》(川卫办发【2010】626号)、《眉山市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规划(2010-2015年)》(眉卫发【2011】74号和《仁寿县畜牧兽医局2012-2015年动物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实施方案》(仁牧医发【2012】14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辖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仁寿县委“主动作为创一流、为民服务当先锋”精神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群防群控”的工作方针;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防治、综合治理”的防治原则;实行“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群众运动与专业防治相结合”的工作机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实施传染源控制和阻断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确保我辖区2014年达国家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2014年达到国家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GB15976—2006);

(二)具体目标:一是加强血吸虫病知识宣传力度,确保疫区对血吸虫病防控知识家喻户晓;二是进一步降低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坚持对北斗镇、城堰乡每年两次存栏耕牛血吸虫病查治率达100%,确保当地无血吸虫感染病例;三是加强综合治理,改善自然环境,逐步压缩血吸虫流行范围;四是加大畜禽传播途径管理力度,确保2013年前畜禽圈养普及率达100%。

三、实施范围

北斗镇、城堰乡共计18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家畜传染源和家禽传播途径管理:

1、家畜禽圈养:血吸虫病疫区,加大推进畜禽圈养,通过改造畜禽圈舍、改进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工艺和种草养畜禽等措施,减少家畜感染率和家禽携带血吸虫卵率,减轻家畜禽对有螺环境的污染;

2、家畜查治:坚持每年两次家畜血吸虫病监测及选择性治疗,控制家畜感染,减少环境污染;

3、加大畜禽养殖结构调整,发展非易感染动物养殖,减少易感染动物的饲养量。

(二)加强机构建设

中心站成立动物血防达标工作领导小组、动物血防达标督察小组、动物血防达标工作技术指导小组以及动物血防达标工作应急预备队。(名单见附件)

五、工作要求

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辖区2014年血吸虫病达国家传播阻断标准工作,是仁寿县畜牧兽医局下达给我站的一项指令性任务,是一项难度大、任务重、涉及面广、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系统工程。各有关乡镇畜牧兽医站要把认识、思想、行动统一到达标工作任务上来,正确分析当前血防工作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防治工作方针,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建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工作小组,落实分解好具体工作任务,强化监管,加强领导,严格遵照达标工作任务,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确保2014年实现辖区达到国家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

2、广泛宣传,积极动员

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要尽快召开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工作小组以及兽医、村级动物防疫员等参加的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工作动员会,安排落实本乡镇达标工作。要建立一支能适应本乡镇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需要的不脱产的血吸虫病防控专业队(人员名单请于5月15日前报中心站达标办)。充分组织动员干部群众开展大规模群众性运动和专业队伍相结合的动物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实行中心站职工包乡、乡镇站职工包村的办法,层层落实责任。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要通过会议、宣传栏等途径加大对2014年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工作的宣传力度,大造社会舆论,使辖区群众家喻户晓,在醒目位置书写1—2条血防宣传标语,将血吸虫病防治宣传资料发至农户,提高群众防病

自我保护意识。

3、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责任追究

中心站已将动物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工作列入今后几年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中心站血防达标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全辖区达标工作。中心站上还成立了血防达标工作督查小组,由中心站会计任组长,负责全镇血防达标工作的督查。达标工作实行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要层层落实达标工作责任。

2014年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工作任务艰巨,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切实将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确保2014年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目标顺利实现。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七日

仁寿县北斗中心畜牧兽医站

2014年动物血防达标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碧文

副组长:杨德清

办公室主任:李桂芳

成员:

钟丽张学超王东

陈建文李茂云李久河

李晓燕

注:钟丽、李茂云、李久河、李晓燕负责城堰乡血防督查工作;张学超、王东、陈建文负责北斗镇血防督查工作

仁寿县北斗中心畜牧兽医站

2014年动物血防达标督查小组

组长:钟丽

成员:

王东李久河李晓燕

仁寿县北斗中心畜牧兽医

2014年动物血防达标工作技术指导小组

组长:张学超

成员:

钟丽李久河李晓燕

仁寿县北斗中心畜牧兽医站

2014年动物血防达标工作应急预备队

队长:陈建文

队员:

李建中张应权郭俊超

张泽君刘水河刘永光

杨春芳汪菊仙李金平

郭雪英

推荐第7篇:重性精神疾病救治管理工作汇报

重性精神疾病救治管理工作汇报

近年来随着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维护全民心身健康,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加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救治管理工作,已作为政府社会管理综合救治考评工作内容,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卫生局的精心指导下,充分整合医疗和社会资源,严格按照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救治管理工作要求,攻坚克难,扎实工作,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救治管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

我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重性精神疾病救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县疾控中心,指定专人负责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同时成立由县精神病院院长任组长的重性精神疾病救治专业技术指导小组。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充实完善组织机构,整合全县医疗卫生资源。

二、纳入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积极开展服务

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免费为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提供一年4次随访,一次体检等服务。

三、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能力

为了不断提高基层精防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进一步做好重性精神病人管理治疗工作,今年3月份召开全县2016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会议,会上通报2015年度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并提出2016年工作

计划;5月份召开XX县2016年第一季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例会,会上针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体检难点进行讨论,并提出利用购买服务,由县精神病院协助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体检工作。

实行每月通报制度,及时跟踪全县工作进度,每季度召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例会。会上县精神院汇报当月工作进度,存在问题,同时根据工作需要要求县内工作排名后三名的基层卫生单位会上进行表态,逐步推进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

四、全面落实工作措施

1、加强患者规范管理工作。2016年全县共建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档案2504份,检出率3.75‰,规范管理2350人,规范管理率93.84%。

2、积极开展信息收集传递工作。2016年县疾控中心督促基层卫生单位接收跟踪上级精神机构出院患者50人。

3、落实每季度督导工作。我局每季度组织对全县各基层卫生单位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性精神病管理进行督导,检查内容参照福建省《2015年乡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指标》要求,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考察、电话核实等方式进行,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今年4月份已开展第一季度督导工作,并作出通报,要求各单位及时整改。

五、新农合优惠政策

2016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530元,其中政府补

助标准不低于410元,个人参合缴费不低于120元。XX县精疗院普通住院补偿报销标准由县级医院调整为按乡镇医院标准报销,享受住院报销起付线100元,住院费用101-600元以内,报销比例80%,住院费用601元以上,报销比例95%,2016年封顶线12万元;同时将重性精神疾病纳入门诊特殊病种,享受门诊报销起付线100元,报销比例80%,2016年封顶线5000元。

六、存在的问题

1、基层人员配置不足,绝大部分基层精防工作均是兼职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认识不足,对患者的基础管理工作难以开展,工作质量难以保证。多数基层卫生人员大部分乡镇能开展每年四次的规范随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随访记录欠完整,服药情况不明确,对患者的危险评估分级管理不准确,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完成率低,随访记录未同时及时录入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及国家重性精神疾病收集分析系统、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监护人配合度低,患者体检困难等。

2、相当一部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属未成年人或者未婚未育患者,多数家属顾虑患者婚育情况,对基层医务人员的随访管理和健康体检排斥较大,家属的配合性太差,且基层医生在管理患者的过程中自身安全存在较大的危险性,导致管理工作开展难度较大。

推荐第8篇: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救治管理工作汇报

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 肇事肇祸专项治理工作汇报

XX县卫计局 2016.06.02

近年来随着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维护全民心身健康,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加强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专项治理工作工作,已成为社会综治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整合医疗和社会资源,严格按照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专项治理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

我局成立了由副局长任组长的重性精神疾病救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县疾控中心,指定专人负责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同时成立由县疗养院副院长任组长的重性精神疾病救治专业技术指导小组。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充实完善组织机构,整合全县医疗卫生资源。

二、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能力

为了不断提高基层精防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进一步做好重性精神病人管理治疗工作,今年3月份召开全县工作会议,会上通报2015年度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并提出2016年工作计划;5月份召开第一季度工作例会,会上针对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体检难点进行讨论,并提出利用购买服务,由县疗养院协助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体检工作;5月30

日召开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救治工作协调会,推进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体检工作购买服务,同时组织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与疗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当天下午对全县医疗单位分管领导、相关业务人员传达了市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会议精神,提出加强“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使用和管理的工作要求,同时进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管理工作技术流程培训,提升基层医务人员服务能力。

三、全面落实工作措施

1、加强患者随访监测工作。2016年全县严重精神障碍肇事肇祸患者省综治办下达33名,我县主动发现1名,共34名,由基层医疗机构将患者健康档案及用药、随访、评估等情况进行建档登记,对患者开展一年8次随访工作,同时对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管理,及时排查发现易肇事肇祸患者。

2、积极开展残疾人证的精神病人比对工作,对符合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对象的已全部登记建档,并开展定期随访工作。

3、落实每季度督导工作。我局每季度组织疗养院专业人员对全县基层卫生单位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进行督导,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今年4月份已开展第一季度督导工作,并作出通报,要求各单位及时整改。

四、新农合优惠政策

2016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530元,其中政府补助

标准不低于410元,个人参合缴费不低于120元。XX县精疗院普通住院补偿报销标准由县级医院调整为按乡镇医院标准报销,享受住院报销起付线100元,住院费用101-600元以内,报销比例80%,住院费用601元以上,报销比例95%,2016年封顶线12万元;同时将重性精神疾病纳入门诊特殊病种,享受门诊报销起付线100元,报销比例80%,2016年封顶线5000元。

五、存在的问题

1、基层人员配置不足,绝大部分基层精防工作均是兼职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水平不高,例如患者用药、随访、评估等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2、相当一部分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属未成年人或者未婚未育患者,多数家属顾虑患者婚育情况,对基层医务人员的随访管理和健康体检排斥较大,家属的配合性太差,且基层医生在管理患者的过程中自身安全存在较大的危险性,导致管理工作开展难度较大。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培训,提高基层卫生人员业务水平。定期组织召开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专项培训,由县疗养院专业人员组织安排授课,提高基层卫生人员服务能力及业务水平。

2.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日常的发现登记和发病报告,开展定期筛查和随访,力争随访率达100%。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确保患者管理衔接、随访监测、救治保障、责任落实四个到位。

- 3 -

推荐第9篇:三界镇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工作汇报1

彭州市三界镇人民政府

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

首先,欢迎各位领导、专家、教授来三界镇检查评审,同时也非常感谢各位领导、专家长期以来对三界镇血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镇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三界镇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切实保护了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了我镇经济的发展;卫生、教育、畜牧、农业、水利等部门紧密配合,共同行动,分工合作,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经过各部门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全镇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有效地控制了血吸虫病在我镇的发生和传播,现将我镇血吸虫病阻断达标工作汇报如下。

一、三界镇基本情况

三界镇位于彭州市东北边陲,地势平坦,距天彭镇17.5公里,东与什邡、广汉两市毗邻,南邻濛阳镇,西靠九尺镇、军乐镇、升平镇,北与敖平镇隔河相望。全镇幅员面积42.3平方公里,有两个社区,14个行政村,总人口3.4万人,。

三界镇历史有螺村(社区)15个,全镇历史有螺面积418983平方米,有历史耕牛血吸虫病牛843头,现无耕牛血吸虫病,流行村人口数33019人,占总人口97%。

二、血防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领导重视,开创血防工作新局面

三界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血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血防工作方针,结合本镇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以综合治理为主要防控措施,强化健康教育,巩固防治成果,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

成立了血防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担任组长,财政所、卫生院、学校、畜牧等多部门为成员单位,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制定达标工作规划,下发达标实施方案,研讨血防工作。并且成立了血防督导小组,重点督查血防工作的进度和质量等。

历届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数次深入到灭螺现场,让群众和血防工作人员真切的感受到了政府的关怀。领导高度的重视,确保了血防工作有序的开展,为顺利实现传播阻断达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多重保障,推动达标工作进度

党委政府在目标管理、经费落实、检查督促、专业技术等方面予以保障,确保了血防工作以及达标工作进度。将血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下达专项目标任务,每年与各村(社区)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分解目标责任,配套专项资金,组织动员干部群众积极行动,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每年划拨专项血防经费,有力地保障了辖区血防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年开展血防阻断达标工作镇政府投入专项资金38万元。

整个达标工作严格按照市血防站提供的技术方案操作执行,具体业务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由镇公立卫生院负责,确保血防专业工作人员技术过硬、业务熟练、掌握查治病、查灭螺等技术要领。镇公立卫

生院每年多次进行健康教育血防知识培训。

(三)、部门协调,综合治理出成效

消灭血吸虫病的中间宿主、钉螺,是消灭血吸虫病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环节,要达到国家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就必须消灭钉螺。镇政府按照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科学防治的策略,精心策划,全民动手以综合治理为主,加以药物灭螺的综合防治策略。一是负责三界辖区的水务部门落实专人负责复杂有螺沟渠的环境改造和硬化。并结合水利建设灾后重建项目认真搞好沟渠、塘堰、河滩、鱼塘等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在疫区硬化渠塘堰面积10650平方米。

二是农发办落实了专人负责,完成水务部门管理以外的疫区毛渠环境改造,结合灾后重建项目整治疫区农田、沟渠30445.4平方米。

完成全镇沼气池的建设任务,加强无害化厕所和沼气化建设的督导。彻底消除钉螺孳生环境,完成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综合治理工作。三是镇村两级医务工作者大力开展血防健康教育工作,镇公立卫生院和各村卫生室均设立了血防健康教育宣传栏,每季度更换一次健康教育宣传内容。

四是开展畜牧血防综合治理工作,畜牧站有专人负责完成全镇耕牛查病、治病任务,6年来共检查耕牛1155头,对疫区耕牛扩大化疗250头。

严禁群众在有血吸虫地带放牧牲畜。五是搞好毗邻镇、村的血防灭螺联防工作,联防灭螺应优先安排,提前5天通知下游单位。六是村镇建设办积极配合市农机部门搞好土地整理,搞好修建集中居民

点,加强全镇农机化进程,尽量实现以机代牛耕作,减少耕牛传染源,配合各村完成血吸虫综合治理工作。通过政府统一指挥,部门协调,科学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彻底改造钉螺孳生环境157962.2平方米。

三界镇位于三市交汇点,境内交通便利,场镇距彭州市区18公里,105省道贯穿场镇,建设中的成(都)德(阳)快速通道紧邻我镇东侧,正在筹建的成(都)绵(阳)高 速公路复线路经马牧河北岸穿越红家、凌泉两村,村级水泥路里程达85公里。三界镇正在向上级交通部门积极争取,拟建设一条105省道(东平村段)经丰碑村、高寿村延伸至至濛阳镇天王村连接成德快速通道的道路,从而在镇域内形成“三纵两横”的交通干线网络,使三界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的台阶,为我镇血吸虫病阻断达标后的成果巩固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预防为主,健康教育为先行

血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民生工程、健康工程,需要广大群众踊跃参与。多年来我们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强宣传,营造气氛,通过举办培训会,发放进村入户资料,将血防知识送到每位群众手中。

学生是血吸虫病传播的重点人群,抓好学校血防健康教育工作,是预防血吸虫病感染,巩固血防成果非常重要的措施之一。为提高三界中小学生防病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每年按照《三界镇健康教育实施方案》要求开展血防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大力开展“五个一”活动,即上一堂血防知识课、写一篇血防作文、一次血防课外活动、一

次问卷调查(成绩要求在90分以上)、每所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做一次血防板报。使中小学生血防知识的知晓率达100%、正确行为养成率达95%。

(五)大力做好人畜查治病工作

三界镇全面开展人畜血吸虫病查治病工作,为保证全面阻断疫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至今普查44988人,查出阳性感染者1719人,扩大化疗1719人,检查耕牛1155头,扩大化疗250头,连续6年无本地感染血吸虫病病人和病畜。

(六)大力开展查灭螺工作,确保阻断工作如期完成

历年来在三界开展了大规模的查灭螺工作,实行了春秋二季查螺、夏秋二季灭螺。加强易感地带扩大查螺力度,坚持开展药物灭螺工作,药物喷洒、泥糊、地膜灭螺等多种方式结合,从而保证了全面阻断疫情的工作要求,仅2006年至今累计查螺面积2827410平方米,反复灭螺面积 945100平方米,送检钉螺4921只,未发现阳性钉螺,自2009年起以连续三年表土无钉螺。

(七)突出重点,强化急血防控

为防治血吸虫病疫情,特别是急性血吸虫病疫情的发生,制定病下发了《三界镇血吸虫病重大疫情处理预案》,实行层层上报。以长期不明原因发热(一周以上)的门诊病人、到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务工、经商等回乡的门诊病人、中小学生等为重点开展了血吸虫病监测工作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了社区居民的防控意识。我镇已连续三十

年多年无急血病人。

三、防治效果及成绩

(一)疫情的有效控制

全面控制了疫情,把血吸虫病的流行区域及程度缩小到了一定的范围内。我镇长期对人群、耕牛查出的感染对象均采取了扩大化疗措施,现有慢早血病人、病牛均为0。从而全面消除了传染源的存在,阻止了血吸虫卵流入钉螺水域,从而造成重复感染。

(二)政治效益

1、使我们的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了党和国家的关怀和帮助,感受到国家根治血吸虫病的信心和决心,真正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提高了血防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普及了防病、治病知识。

2、使我们广大的党员、干部、职工在此次达标过程中充分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国家的血防政策,加强了卫生工作的观念和信心。同时,增强了镇、乡、村各级间的相互联系,使我们上下一心,团结一致,保持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极大决心。

(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减少了人民群众因治疗血吸虫病的开支,降低了农民在治病问题上的负担。优化了血防工作环境,改变了血防工作开展难,群众基础较差的局面;全面提高了人们的防病、治病意识,普及了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加强了人们的卫生观念,提高了人们的正确防病行为率,降低了人们对血吸虫病的惧怕心理;加强了我镇卫生资源建设,在设备、

人力资源、政策措施上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优化了社会环境,为我镇招商引资、建设综合强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三界镇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主题,狠抓了以莴笋为主的蔬菜基地和以成都志成公司为主的养殖基地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三界镇是一个以种植蔬菜和养殖小家禽而闻名的农业大镇全镇,尤以莴笋种植规模大、品质优而畅销省内外,2001年被有关部门授为“四川省莴笋特产之乡”,2003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命名为“四川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全镇蔬菜面积3.3万亩,含复种面积,产量近1亿公斤,收入近4500多万元,人平实现销售收入1500余元,形成了以莴笋、白菜、茄子、黄瓜、豇豆和西芹为特色的蔬菜产业,莴笋和早春芽享誉蓉城,远销兰州、西安。

四、今后的打算

总体说来,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和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我镇的血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连续多年无血吸虫病病人,自2009年起已连续三年实现表土无钉螺,无历史病牛,经自查,我们认为,已达到国家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血防工作的长期性、经常性和生物规律性,做到认识更提高,组织更严密,经费更充足,进一步加强对螺情和病情的监测,杜绝松懈麻痹思想,为本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新贡献。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日

推荐第10篇:防治血吸虫病常识

防治血吸虫病常识》教案

执教者:朱德珍

目标要求:

1、掌握一些简单必要的防治血吸虫病的常识。

2、懂得自我保护,如何防治血吸虫病的常识。

教时:两教时

教程:第一教时

一、引言: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生活在中支河、汉北河两周围, 天天与水亲密接触,

水里面却繁衍着一种对我们健康十分不利的

血吸虫,今天我们要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知识。

板书:防治血吸虫病常识

二、具体学习血防小常识

1、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是在人本血管内,

每天要产生很多虫卵子和排出很多

毒素,因而引起人体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导致疾病的发生,人们 就把这种病叫做血吸虫病。

2、血吸虫病是怎样传播的?

血吸虫分雌虫和雄虫,

寄生在人或牲畜等动物体内,

交配后

产生大量的虫卵。这些虫卵,一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如 遇到适合的温度再孵化出毛蚴,毛蚴碰上钉螺就钻入钉螺体内, 经过一段时间发育系列成尾蚴,

钉螺在有水环境中,

释放出成千

上万条尾蚴到水表面,这种水叫疫水。

三、小结:

这节课,

我们了解了血吸虫病的有关知识,

同学们可以在课

后的时间里,互相提问,互相讨论,看看掌握得怎样,下节课, 我们将学习有关血吸虫病防治的有关知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新授

1、晚期血吸虫病是怎样形成的?临床分为几型?

2、血吸虫病的危害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什么是防治血吸虫病的综合措施?哪些是重点措施?综合措施:治病、灭螺、粪管、水管和个人防护。

其中重点是治病和灭螺。

三、自由说一说:

为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远离血吸虫病,

我们小学生应该怎

样做?

四、小结:

同学样都谈得很好,

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真正做到远

离疫朋,无离血吸虫,向不懂的人多宣传血防知识。

第11篇:血吸虫病健康教育

血吸虫病健康教育

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的概念

血吸虫感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的不当行为所引起,也就是说血吸虫病是一种行为学疾病。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简称血防健教)是指 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促使疫区居民自愿的采用血吸虫病防治行为,降低血吸虫感染和控制患病的一种措施和对策。

信息传播

信息传播是指我们将所掌握的血吸虫病防治知识通过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两种形式进行宣传,让目标人员得到相关的血防信息。

1.1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指两个人之间或多个人之间面对面的语言或非语言的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人际传播也称人际交流

1.2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是将信息通过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等传播媒介和特点的传播技术手段向范围广泛、人数众多的社会人群传递信息的过程。

特点:大众传播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泛影响面大、真实可信。

二.血防健教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的运用与成就

1.血防健教在防治工作中的运用

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血吸虫流行区曾经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治工作,血防健教在流行区同步实施。

2.血防健教在防治工作中的成就

2.1目标人群血防知识水平普遍提高,血防知识及格率提高到77.2%-98.7%。其中学生血防知识及格率增加的幅度最大。

2.2多数项目省的目标人群接触疫水的频率下降到5.%-23.7%。显著降低了目标人群接触疫水的频率。

三.血防健教的作用与意义

目前,健康教育已被全社会公认为是低投入、高产出的事业,成为增强全民防病意识,提高健康水平的根本措施。在血吸虫病预防的诸多措施中,健康教育始终立为一级预防,即避免或减少接触疫水。同时,健康教育还可唤起全社会关注血防事业,动员社会各界和人民大众积极参与和配合血防工作。

1.降低接触疫水频率,避免或减少血吸虫感染,特别是可有效控制娱乐性接触疫水人群(学生)血吸虫感染,尤其是急性感染,从而使全国急性血吸虫病感染人数下降约60%。同时减少疫区25%以上人群慢性血吸虫感染。

2.提高血吸虫病检查和化疗的依从性,主动及时检查和治疗、防治病情发展

四.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目标人群的分类和健教方法

根据血吸虫病流行学目标人群接触疫水方式和感染特点,血防健教将其分为下列5类目标人群。

1.低年龄组人群

是指5-15岁儿童、青少年,他们是血吸虫感染和急性感染的重点易感人群。他们主要属娱乐性接触疫水(游泳、戏水等)的群体,他们绝大多数是学生或学龄儿童,那么健教场所就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因为疫区学校组织管理严密,教育场所集中,有老师和血防知识课本作为健康教育的平台。同时,中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是重点的保护对象。历年急性爆发或散发者中学生占60%左右,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其具体措施有:

1.1上血防课.每年易感季节之前,一定要上好血防课。上血防课时做到“四有”,即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考试。

1.2每年易感季节应用黑板报、图片、宣传单和电视等媒介传播血防知识。

1.3每年组织学生参加一次血防知识竞赛,接受一次血吸虫病人现身说法教育,写一篇血防作文等,如有条件的可搞一次预防血吸虫感染的夏令营活动。

1.4可进行行为公示.在血吸虫易感季节,每月公布一次接触疫水学生的姓名,并责令其公开检查。

1.5奖励制度.每年放寒假前由各血防站组织对疫区学校进行一次评选活动。评选血防先进班级和先进学生,并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如先进者佩带“血防小红花”,奖励笔和本子等学习用品,

以示鼓励。

2.家庭妇女

妇女是每个家庭中的核心人物,她们掌握家庭经济的权利,注重于儿女的管教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对家庭成员生产、生活性接触疫水、参加血吸虫病查病、治疗具有绝对的监督作用,做好她们的健康教育工作十分重要。因此,针对这类人群应该采取综合传播为主的方法。就是采取走访、劝告和广播等方式将血吸虫的危害向她们做宣传,特别注重感染血吸虫后发展到晚期对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倡导健康家庭的传播工作。

3.男性劳动力

这类人群主要是生产、生活性接触疫水的对象,是季节性防治的重点人群。主要通过宣传画、告示、广播、电视提醒或提供季节性预防血吸虫感染的信息和方法,以提高他们自我的防护能力。比如重点传播早检查、早治疗的好处,以及吡喹酮化疗的优点等方面的信息,解除其思想顾虑,从而降低感染率和保护劳动力。

4.水上作业人员

是指从事水上作业的居民,他们生产、生活长期接触疫水,属于特种作业人群。主要通过向他们讲解防护药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穿长筒水裤、戴长筒手套、尽量不接触疫水的防护知识,可帮助他们提高自我防护的能力。

5.非疫区的流动人员

主要是非疫区的打工、旅游人群。由于他们来自非疫区,十分缺

乏血防知识,同时,对血吸虫的感染抵抗力普遍很低,对这些人群加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五.其他健教方法

乡村医生可结合常规农村卫生医疗工作向居民传播血吸虫病预防知识和实物标本教育,如钉螺、尾蚴等。并可结合学校预防接种和卫生课时间组织学生现场查螺,并由学生向家庭或社区放大传播血防知识和技能。

在血吸虫病流行季节开展血防宣传月活动,如在医院门诊、街道开展血防咨询等。同时,结合血吸虫病查病、化疗开展血防知识传播和在易感地带设置哨卡阻止人、畜进入洲滩活动等都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急性血吸虫病暴发疫情处置措施

急性血吸虫病暴发流行是指出现符合卫生部《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中突发疫情判断标准:

在疫情未控制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2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10例以上(含10例)或者同一感染地点1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5例以上(含5例)称为暴发流行。

在传播控制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2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5例以上(含5例)或者同一感染地点1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3例以上(含3例)称为暴发流行。

当出现暴发流行,必须采取紧急措施迅速有效的控制疫情,防止疫情蔓延。其具体措施:

一.由卫生、血防部门迅速组织医疗机构,组建救治技术指导组,抽调医疗技术人员设立救治站点开展救治工作。

二.组织血防、畜牧相关部门的技术骨干调查接触疫水的人和家畜,登记造册,并实施预防性服药,控制人和家畜发病。

三.组织血防、乡镇政府、疫区村场按照血吸虫病防治技术规范要求,对感染环境和相关有螺地带实施药物灭螺,处理周边疫水,消除疫源,防治疫情扩大。

四.协助乡镇政府在感染环境和相关有螺地带设置警示标志,设立劝阻站哨,禁止人、畜继续接触疫水,防治疫情进一步发展。

第12篇: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推荐]

2010年血吸虫病综合治理

实 施 方 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严格按照《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和《湖北省血吸虫病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3年)》要求,以控制传染源,减少人畜感染为重点,以整区推进、综合治理为手段,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责任,整合项目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切实减轻血吸虫病危害,确保年度血吸虫病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防治目标与任务

(一)防治目标

2010年,我区血吸虫病防治目标:以大队为单位,居民和家畜血吸虫感染率控制在2.1%以下,新发晚血病人较上年减少,在册晚血病人救治率达到100%,急感病人控制在0以内。

(二)防治任务

全年开展钉螺调查249万㎡,实施药物灭螺40万㎡,人群查病1130人次,其中血检1072人次,粪检58人次,治病及扩大化疗171人,晚血病人救治3人。办流动宣传栏1个,刷写墙体标语2条,按照上级要求抓好疫区防治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2010年,是我区疫情控制达标后的第二年,也是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到2013年要达到疫区传播控制标准,各单位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将血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江陵的具体要求,不断增强血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提高疫区干部群众的血防意识,充分调动疫区群众参与血防的积极性、主动性。落实领导责任制、部门述职制,强化政府行为,真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明确工作职责,部门密切配合

管理区血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加强对血防工作的督导检查,制定详细的绩效考核考评方案,开展定期、不定期的自查、抽查,确保年度血防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县血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及时制定、落实各部门年度血防工作目标和任务。管理区血防办公室要认真履行“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的职责,确保各项防治工作措施到位。

(三)加强科学防治,确保工作质量

1、落实技术措施。管理区要成立血防综合治理技术指导专班,负责项目的咨询、论证、技术指导、督导检查,考核评估等工作,对项目实施情况实行全程跟踪与督导检查,兴建三格式无公害厕所要统筹规划,合理配套,严格标准,确保质量;以机代牛项目要做到淘汰病牛与购置农机同步;土地整理、道路建设等项目要安排在有螺重疫区内。同时,要兴办1-2个综合治理试点,以点代面。

2、有效控制传染源。对人群感染率在3%以上的生产队及流动人口,对耕牛感染率在3%以上的流行队,均要加大查治病和扩大化疗力度。对“非流行队”因地制宜开展人畜病情和螺情监测,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3、控制易感地带钉螺面积和密度。重点查清人畜常到的易感有螺的环境。春季查螺1次,查出的阳性螺点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药灭。

4、加强疫情监测。严格操作程序,及时准确收集整理、分析和上报血防疫情信息。

5、加强阶段考核。对有急性血吸虫病感染的队和三类流行的队,要将阳性钉螺调查结果和灭螺情况,列入阶段性和年终工作质量考核评分范围。

6、提高晚血救治效果。加强晚血病人救治资金管理,加强晚血病人治疗中的跟踪管理和治疗后的跟踪服务,准确把握治疗规律,不断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四)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救治晚血

按照省市县的有关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免费救治晚血病人。坚持因人制宜,先急后缓,对危重的晚血病人,应尽早实施免费救治,加强治疗前后的追踪调查和随访,准确把握治疗效果和病情治疗规律,不断改善和提高晚血病人的生命质量。认真开展救治效果的评价,充分运用评价结果,促进晚血病人救治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五)发动疫区群众,开展群防群控

坚持依靠群众和发动群众,形成群防群控的血防工作局面。通过业务培训与考核,建立一支相对稳定、高效率的血防查灭螺专业队,培养一批群众血防骨干,适应新形势下血防工作的需求。同时各单位要组织血防公益活动和血防义务劳动,动员职工群众改造居住周围环境,查螺灭螺,在疫区营造良好的群众性血防氛围。以全区“淘汰耕牛,以机代牛”工作为契机,彻底消灭耕牛,减少血吸虫病传播源。按照血吸虫病地理分布特点,开展血吸虫病联防联控,不断总结完善新形势下的血防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六)加强血防健教,严格督导检查

通过新闻媒介,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等多种形式,加强血防健康教育,增强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尤其注重抓好学校学生的血防知识教育,降低学生感染率。认真宣传贯彻国家《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做到依法防治。加强血防工作的督导检查考核,结合血防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制定详细的监督检查考核方案,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自查、抽查活动,对工作任务和效绩进行综合考核评估,保证各项防治工作任务落实,确保管理区血防工作及时按期达标。

(七)强化信息管理,科学分析疫情 建立健全全区血吸虫病疫情信息网络,及时、准确、科学上报血吸虫病疫情、统计数据、相关信息,客观真实反映辖区内的疫情,并对收集的疫情报告信息科学分析,有效利用,强化疫情信息报告数据真实性、逻辑性的考核评估,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八)优化专业队伍,加强机构建设

根据管理区实际情况,进一步稳定血防机构和队伍,重视、关心和支持血防专业人员的工作,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建立健全适应血防工作的管理体系、预防体系和诊疗体系,提高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效率。突出血防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加大专业技术培训力度,逐步建立一支能胜任防治技术指导职责和及时有效处理重大疫情的专业队伍。按照中省市对血防专业机构建设的要求,切实加强区血防组的软、硬件装备设施建设。

四、工作安排

(一)第一季度

1、以管理区为单位,组建查、灭螺专业队。

2、制定《2010年度血防工作要点》、《2010年血防重点项目实施方案》。

3、以会代训,组织春季查灭螺专业培训。

4、认真开展查灭螺工作,及时灭易灭阳灭蚴。

(二)第二季度

1、举办管理区各单位分管领导血防知识培训班。

2、以分场为单位建立阳性易感地带监督防护岗哨,抓好疫区农忙季节本地群众及外来务工人员的疫情接触登记,开展急感预防与控制,严防血吸虫病突发疫情。

3、开展春查、春灭等阶段性工作,考核验收查螺药物灭易灭阳工作。

4、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急感防护,严防血吸虫病突发疫情。

5、举办人群查治病工作培训,召开人群查治病工作动员会。

(三)第三季度

1、作好血防统计半年报表及半年工作总结。

2、组织实施人群查病工作。

3、考核查治病、健康教育、急感防护等阶段性工作。

(四)第四季度

1、认真做好年度血防统计信息工作。

2、开展血防工作年度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及分场疫情考核验收。

3、做好血防统计年报汇总审核。

4、做好年终工作总结及部门述职。

第13篇:癌症晚期恶心

癌症,已成为全球人类共同的敌人之一。调查表明,中国每6分钟就有一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每七到八人中就有一人死于癌症。因此及时治疗是关键。在临床上,很多癌症患者在发现的时候都是晚期,晚期并发症比较多,如出现恶心、呕吐等,这都是晚期患者常会出现的症状,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那么怎么才能缓解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癌症发展到了晚期,癌细胞多已经除了转移,并发症比较多,常会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癌症晚期出现恶心呕吐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造成的,一方面主要是随着病情的恶化,癌细胞不断扩散和转移,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导致消化系统紊乱,患者会出现呕吐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食欲,导致患者病情加重。还有一方面也可能是治疗引起的呕吐,临床上癌症晚期的患者常用放化疗治疗,放化疗虽然能杀灭癌细胞,控制病情,但是敌我不分,会带来很大的副作用,引起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症状,所以对于晚期患者一定要及时解决患者出现的症状,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改善症状。

1、饮食调理

癌症晚期恶心、呕吐可试用糖或柠檬以增强甜味和酸味,选用香菇、洋葱等味道独特的食物。尽量不用或少用苦瓜、芥菜等苦味重的食物,并根据病人对咸淡的感觉调节食盐的用量。采用凉拌菜并加以适量的调味品对味觉改变较大的癌症患者有吸引力。这样的食物搭配虽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但往往可改善癌症患者的胃口,在其口味“怪异”的不利情况下,为他们开启一道摄食的门。

可在安静的环境中舒服地休息,听听轻音乐、看喜爱的电视节目或与家人朋友谈话以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每次饭后至少安静地休息一小时,感到恶心时自己要放松并慢慢作深呼吸,注意口腔卫生。

癌症晚期患者往往身体体质较差,因此应注重营养,应强调少量多餐,每日进餐次数不限,鼓励病人进食,想吃时就吃,并尽量多吃。若在进餐过程中感觉疲倦或不适,可休息片刻后再进食。尽量满足病人对食物及烹调方法的要求并不断变换花样,特别注意色、香、味、形的搭配。注意软硬搭配、干稀搭配。可试用适量的开胃品(如山楂等)等以增进食欲。适量增加盐分的摄入对有的癌症患者提高食欲有一定效果。进餐前后应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过甜或油腻的食物会进一步降低食欲,应注意避免。

2、中医药的调理

临床上,对于这种情况,除了饮食,中医药调理也是比较好的,中医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软坚散结的功效,能有效缓解患者出现的呕吐、疼痛等症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改善临床症状。

临床上,三联平衡疗法具有不错的患者口碑,治疗效果不仅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更是誉享国际,得到了国内外诸多知名肿瘤专家的称赞。该疗法是由出身于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拥有三十余载临床抗癌实战经验的袁希福教授,创立的中医药疗法。

中医三联平衡疗法治疗癌症的真实案例:

袁子堂,男,74岁,胰腺癌。7年前,一位74岁的老人被确诊为胰腺癌。当地的医生后来告知他的家人是,肿瘤已经侵及十二指肠,伴十二指肠周边淋巴结肿大。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不适合手术,他看到别的患者在化疗中头发不断脱落,恶心反胃,吃不下饭,实在是痛苦不堪,最后还是活不了多久。如果自己接受化疗的话,身体肯定受不了。于是袁子堂老人决定出院回家休息一段,在这期间又和家人商量寻找中医治疗。看到报纸的各种宣传,袁子堂说寻求中医也不能盲目地去找,要找一个能治病能见效的。偶然的机会,他的一个战友给了他希福医院的宣传册,看到医院的各种详细资料,觉得可信,于是决定来希福医院进行治疗。当时袁院长和他详细沟通了病情,并告诉他有信心有信心治好他,让他坚持服用中药,于是他就带着决心坚持服药,一直坚持了三年,免疫力,身体抵抗力一直都在加强。如今六个年头过去了,早已经被告知可以停药的他,已经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袁子堂老人说,自己用实践证明中医治疗这条道路是正确的。

通过上述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癌症晚期出现恶心呕吐患者一定不要放弃治疗,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有康复的希望。临床上中医治疗癌症晚期能帮助患者减少患者的痛苦,缓解恶心呕吐症状,控制病情的发展,延长患者的生命,使晚期患者过上无痛苦生活。

第14篇:直肠癌晚期症状

直肠癌晚期症状

直肠癌晚期症状有哪些咧?济南癌症网的专家介绍,大肠癌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总称。是在诸多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导致大肠粘膜上皮发生的恶性病变。据临床证明大肠癌的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大肠癌也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大肠癌的一个分类,现在直肠癌的发病率在不断的上升。直肠癌晚期症状有哪些咧?

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特别是晚期症状比较明显,多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直肠癌晚期症状除了一般常见的食欲不振,还有一些具体的症状表现。以下内容是来自于济南癌症网的直肠癌晚期症状:

1、由于直肠癌晚期癌肿增大导致肠腔狭窄,出现肠梗阻现象,当肠腔完全阻塞后,则出现便秘、腹胀、腹痛等肠梗阻症状。

2、直肠癌晚期癌肿进一步扩大时会侵犯周围组织器官,使患者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等。直肠癌晚期侵及骶前神经丛,会出现骶尾和腰部疼痛症状直肠癌晚期转移至肝脏时,引起肝肿大,腹水黄疸,甚至恶液质等症状。

3、肛门指检时可触及肿块,直肠癌晚期患者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便意频繁、里急后重等癌肿局部刺激症状。

4、肠道分泌物增加是另一个典型的直肠癌晚期症状,这是肠道粘膜受刺激引起的。有少量的黏液分泌物会随大便排出,大便表面有条状黏液。当肿瘤继续发展,对直肠粘膜刺激更大,病人感到直肠内有轻度不适,或经常有一种虚无的便意感。直肠癌晚期癌瘤表面溃烂时,大便则更加稀薄,可如水样而混有粘液和血液。

晚期的患者,主要是缓解患者的症状为主,很多已经是不能再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可以采取放化疗,最主要的还是中药的治疗,可以缓解直肠癌患者的很多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抑制肠癌细胞的增殖,诱导肠癌细胞的凋亡与分化,减少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

另外直肠癌晚期还会出现转移和扩散现象,所以直肠癌晚期症状还存在因癌细胞浸润、转移所引起的并发症状。下面是济南癌症网罗列的几种情况:

1、浸润直肠癌沿肠管纵轴上下浸润的速度较慢,浸润距离小,很少超过癌肿边缘2-3公分。而沿横向浸润则比纵向快,约半年可浸润肠管的1/4周,浸润一周约需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与其它消化道肿瘤相比其浸润速度是比较慢的。直肠肿瘤向深部浸润达到全层之后也可以向邻近组织及器官蔓延,也可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

2、淋巴转移为便于描述,我们将直肠齿状线以上的淋巴引流分上、中、下三组方向。向上沿直肠后淋巴结或骶前淋巴结经髂总血管旁淋巴结或系膜根部淋巴结达腹主动脉淋巴结。中组,向两侧延盆膈肌内侧,经侧韧带内淋巴结扩散至髂内淋巴结而后上行。下组穿过盆膈肌经坐骨直肠窝内淋巴结向上达骼内淋巴结,向下穿越括约肌、肛门皮肤至腹股沟淋巴结。一般距肛缘8公分以上的直肠淋巴引流大部向上、中方向行走,但淋巴管被癌细胞梗塞时也可向下引流。距肛缘8公分以下的直肠淋巴引流则大部分向下,故该段直

肠的癌肿的切除应连同肛门及其周围脂肪一并清除。直肠癌的淋巴转移机会较结肠癌多,且越向下端机率越高。

直肠癌晚期症状发生扩散是其常见的情况,扩散到不同的部位其治疗方案不同。了解和掌握直肠癌扩散的特征可以帮助我们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合理的预防其复发和转移,降低直肠癌的死亡率,提高其长期生存率,并避免后续治疗给患者造成新的创伤。

济南癌症网还分析了直肠癌晚期症状中的大便的变化。直肠癌后大便会有一定的变化,其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

1、排便习惯发生改变。主要是由于直肠癌癌肿的刺激,病人会在短期内出血无明显原因的大便次数增多或者是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有排便不尽的感觉。随着病程的发展、病灶增大,癌肿甚至可以阻塞直肠出口,引起便秘、大便变细或变形、腹胀等。

2、大便的性状发生改变。随癌肿的发展,直肠癌或者会出现大便变稀、大便带血和粘液等性状上的改变。

便血的概率较高,80%-90%的患者会有该症状,血液呈鲜红或暗红色,常混有黏液或脓液,有时甚至还可在粪便中见到脱落的肿瘤组织,不过这时往往已不是早期了。所以在治疗时不要只想到西医,需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才能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否则最好才想到中西医结合,其治疗效果会大大折扣的。以上是摘自济南癌症网的直肠癌晚期症状内容。直肠癌确诊后需要患者及时的进行治疗,大肠癌在早期发现并能及时进行治疗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治愈率也是非常高的。所以如在早期即确诊直肠癌,就需要及时的就医治疗。一般早期肠癌主要是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前后可以配合中药治疗,效果更好,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实施辨证施治,既考虑了局部的治疗,又采取扶正培本的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更多直肠癌晚期症状的内容尽在济南癌症网。

第15篇: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工作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实施《血吸虫病防治条例》,根据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XX-2015)和上级血防会议精神,认真抓好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治理工作,保护血防区群众身体健康,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结合我区血吸虫病流行特点,确保我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目标顺利实现——2015年达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血吸虫病防治条例》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血防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工作方针,坚持防治血吸虫病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以控制传染源为重点,落实综合治理、科学防治的策略,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责任,加强健康教育,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加强与农业、水利、林业工程结合,改善自然环境,切实压缩钉螺面积;加强人畜查病治病和粪便管理,切实控制传染源;加强群众性血防工作,切实建立群防群控工作机制;加强区域性防治工作,切实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加大防治投入力度,切实减轻血吸虫病危害,有效控制血吸虫病流行。

二、防治目标

1、降低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到2015年底,全区所有疫区村的人畜血吸虫病阳性率降至1%以下,无急性病例发生。力争达到传播控制标准。

2、普及农村自来水和无害化厕所。到2015年底,全区所有疫区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农村沼气式或三格式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90%。

3、提高防治知识普及率,增强防病意识。到2015年底,全区中小学生和家庭主妇血防知识知晓率和正确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

4、加大人畜传染源管理力度。对人畜感染率1%以上的疫区村人畜进行查治病和扩大化疗、建安全牧场,实施以机代牛、封洲禁牧、家畜圈养、扩禽压畜等血防项目工程。到2015年底,全区所有疫区村的家畜圈养普及率力争达到100%。

三、实施范围

实施范围为河市镇、黄金乡、凤凰乡、琴棋乡、营田镇和天问街道办事处6个疫区乡镇,共涉及70个行政村(社区)。

四、工作任务及分工

1、人畜血吸虫病查治。

工作任务:计划人群血检查病37828人次、粪检查病3307人次、治疗及化疗43490人次;牛畜查病26424头次,治疗及化疗28668头次。

责任单位:疫区乡镇政府、区血防办、畜牧局。

工作要求:根据国家血吸虫病查治病技术规范,市血防、畜牧部门要同步实施人畜查治病及化疗工作,对查出的病人、病畜建档建卡,健全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要及时调整疫区村类型,加大对人畜查治病及化疗力度,使人畜感染率明显下降。

工作指标:每年以村为单位人畜查病覆盖率达100%;目标人畜查病覆盖率达90%以上,目标人畜化疗覆盖率达95%以上。

2010-2015年人、畜查治病规划进度表

年度 人群查病(人次) 人群化疗 (人次) 家畜查病 (头次) 家畜化疗 (头次)

血检 粪检

合计 37828 3307 43490 26424 28668

2010 6200 550 7000 4404 4778

2011 6741 420 7161 4404 4778

2012 6343 698 7456 4404 4778

2013 6310 523 7387 4404 4778

2014 6127 526 7456 4404 4778

2015 6107 590 7030 4404 4778

2、安全牧场

工作任务: 建安全牧场4个,总面积3150千平方米,安全放牧牛2200头。责任单位:疫区乡镇政府、区血防办、畜牧局。

工作要求:在垸内垸外无螺草洲地带建造安全牧场。每个牧场每年都进行查螺,同时开展螺情、病情监测。每个牧场安排管理人员2-4人,由政府补助工资。4个安全牧场计划于2012年底全部完成。

2010-2015年安全牧场建设规划进度表

年度 地点 长度(米) 宽度(米) 面积 (千平方米) 放牧头数(头)

合计3150 2200

2011 河市镇荻湖村安全牧场 XX 600 1200 800

2011 河市镇三合村安全牧场 1500 700 1050 700

2012 琴棋乡大湾村安全牧场 1000 500 500 400

2012 营田镇宝塔村安全牧场 1000 400 400 300

3、以机代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认真组织实施“以机代牛”项目,以机耕代替牛耕,逐步取消耕牛。鼓励、引导、扶持血防区肉牛等家畜养殖户弃养,转向家禽养殖,实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

工作任务:购置机械1220台(套),淘汰三类村耕牛1520头。

责任单位:疫区乡镇政府、区农机局、畜牧局、区血防办。

工作要求:

(1)摸清底数,建档建卡。由畜牧部门组织专班,认真开展疫区耕牛普查工作,查清数量,并逐一建档建卡,实行动态管理。

(2)淘汰耕牛。由区农机局对以机代牛的数量逐户登记、验收,并按规定专题申报;血防部门会同农机、畜牧、财政部门逐户严格验收合格后,落实经费补贴。

(3)大力推广农机,保证耕作需要。由区农机部门搞好管理,落实目标责任,确保耕牛淘汰不反弹。

2010-2015年以机代牛规划进度表

年度 购置机械(台、套) 淘汰牛(头)

合计 1220 1520

2010 220 260

2011 220 260

2012 200 250

2013 200 250

2014 200 250

2015 200 250

4、有螺地带禁牧。

工作任务:在垸外有螺地带植树造林,禁牧围栏48000米,建监督岗亭30个,竖警示牌90块,聘请洲滩禁牧员60个。

责任单位:疫区乡镇政府、区畜牧局、农林业局、血防办。

工作要求:区委、区管委对实施有螺地带禁牧管理工作负总责;疫区乡镇政府是主要责任人,应切实加强管理和监督;畜牧部门是洲滩禁牧第一责任人。血防部门认真开展钉螺调查,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通报有螺地带,划定禁牧范围,并会同乡镇人民政府设立警示标志。结合兴林抑螺工程,在有螺洲滩全部植树,对有螺洲滩每3公里设置一所监督岗亭,有螺洲滩所涉及行政村每村聘请一名禁牧员,禁牧监督人员工资列入财政预算。

工作指标:全区现有钉螺环境禁牧执行率达100%,阻止乃至杜绝牛等家畜进入有螺地带放牧。

2010-2015年洲滩禁牧规划进度表

年度 禁牧员(个) 禁牧警示牌(块) 监督岗亭(个) 禁牧围栏(米)

合计 60 9030 48000

2010 10 15 5 8000

2011 10 155 8000

2012 10 155 8000

2013 10 155 8000

2014 10 155 8000

2015 10 155 8000

5、推行家畜圈养、扩禽压畜。

工作任务:完成家畜圈养1200头、扩禽12万羽、压畜600头。

责任单位:疫区乡镇政府、区畜牧局、血防办。

工作要求:积极引导农民对牛、羊、猪等家畜实行圈养,促进有螺地带禁牧工作的实施。在疫区以家畜为主要传源的流行村中,进一步强化家畜圈养管理。河市镇、凤凰乡等乡镇的垸内流行村家畜实行圈养,在重点流行村推广水产和发展养禽养殖,引导农民规模经营。全面禁止家畜在有螺洲滩敞放。

工作指标:任务完成率100%。

2010-2015年洲滩禁牧、扩禽压畜规划进度表

年度 家畜圈养(头) 扩禽压畜

养禽(万羽) 减少家畜(头)

合计 1200 12 600

2010 200 2 100

2011 200 2 100

2012 200 2 100

2013 200 2 100

2014 200 2 100

2015 200 2 100

6、强化人畜粪便管理。继续推进农村改厕、建沼气池工作,强化无害化厕所的管理和使用,切实改变农村卫生环境,有效控制血吸虫病和其他肠道传染病的传播。

工作任务:全区

三、四类村中,建三格式无害化厕所9000户,建沼气6000户。

责任单位:疫区乡镇政府、区爱卫办、能源局、血防办。

工作要求:逐户核实、登记,落实目标任务。爱卫办、血防部门配合,逐村逐户建档建卡,分期分步实施,到2015年完成建设任务。

工作指标:全区

三、四类村以村为单位建三格式无害化厕所覆盖率达到100%,质量合格率100%。除改厕户外,其余未改厕户全部实施沼气建设,质量合格率100%。

2010-2015年三格式无害化厕所建设规划进度表

年度 改厕(座)

合计 9000

2010 1500

2011 1500

2012 1500

2013 1500

2014 1500

2015 1500

2010-2015年沼气建设规划进度表

年度 建沼气(座)

合计 6000

2010 1000

2011 1000

2012 1000

2013 1000

2014 1000

2015 1000

7、大力开展血防健康教育。

工作任务:每年建血防流动宣传栏6个,制作传播材料15000本,血防知识电视公益广告150,次墙体标语300条,对65000人开展健教活动。

责任单位:疫区乡镇政府、区卫生局、教育局、广电局。

工作要求:以《血吸虫病防治条例》、防治知识、安全用水、使用无害化厕所和沼气池等为主要内容;以“改观念、改设施、改环境、改行为”为主要目标,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血防健康教育宣传,全面普及血防知识,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促进卫生行为的形成。

工作指标:疫区村目标人群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血防知识晓率达90%以上,卫生行为形成率达80%以上。

2010-2015年血防健康教育规划进度表

年度 血防流动宣传栏(个) 传播材料(本) 血防知识电视公益广告(次) 墙体标语(条) 健教人数

合计 36 90000 900 1800 390000

2010 6 15000 150 300 65000

2011 6 15000 150 300 65000

2012 6 15000 150 300 65000

2013 6 15000 150 300 65000

2014 6 15000 150 300 65000

2015 6 15000 150 300 65000

8、晚血救治

工作任务:六年共救治晚血病人702人次。

责任单位:疫区乡镇政府、区血防办。

工作要求:坚持统筹规划,因人制宜,先急后缓,科学救治,跟踪管理。加强治疗中的跟踪管理和治疗后的跟踪服务,准确把握治疗效果和病情特点及治疗规律,不断改善和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工作指标:晚血病人救治率达到100%。

2010-2015年晚血救治规划进度表

年度 救治晚血人数(例)

合计 702

2010 117

2011 117

2012 117

2013 117

2014 117

2015 117

五、经费预算

1.经费预算:2010-2015年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工作的总经费预算为7210.1270万元。

2.经费来源:总经费7210.1270万元主要来源中央2884.0508万元;省2163.0381万元;区2163.0381万元。

3.经费管理:各级财政和发展改革(计划)部门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和各的职责,分别安排落实本规划的有关项目和资金。审计、纪检监察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计划)、财政和有关主管部门定期监督、检查、稽核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对于未按有关要求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缴、没收被挤占、挪用的资金,并对有关责任人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查处。

六、预期效益评估

(一)血防效益分析。

本方案实施后,可大幅度减轻疫情,压缩流行区范围,极大地保护疫区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由于项目采取的是标本兼治的措施,因此不仅会产生显著的血防效益,而且效果巩固,并对今后血防工作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社会效益分析。

通过实施项目,减轻血吸虫病危害,解除疫区群众受血吸虫病威胁的痛苦,极大地改善疫区群众生产生活和投资环境,有利于保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劳动生产力,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协调发展。

(三)经济效益分析。

1.直接效益。

通过重点项目的实施,不仅减少了疫区群众的医疗费用支出,减少了实施药物灭螺的经费,而且实施农业、水利、林业工程本身也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2.间接效益。

首先,可以减少疫区居民因病返贫的机会,能有健康的身体创造财富。其次,可以改善环境加快疫区的经济发展。第三,随着洁净能源的广泛使用和湿地保护、退耕还林建设,将使水源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和防止污染等生态环境效益得到进一步的实现。

七、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管理和工作机制。

在区血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卫生、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密切配合,分别负责指导卫生、农业、水利、林业项目的实施。区血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协调、督促各项目的落实,确保综合治理项目的效果。并负责审核项目地区的选择,协调、督促各相关项目的执行。严格按照项目规划选定的疫区安排项目计划、落实项目经费。区委,区管委与各有关部门也要层层签订责任书,将项目工作开展情况和目标的实现情况纳入各有关部门任期目标责任制明确职责,实行奖惩。对不按规划要求安排项目,或擅自更改项目地点和项目执行不力的,要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追究主要领导和项目负责人的责任。

(二)建立健全控制措施

1、严格质控标准,加强督导评估。

各级有关部门要按行业质量管理标准,对本部门负责的项目进行督导、考核、评估。工程类项目要对立项、设计、施工和完工验收等全过程实施监督。工程完成后,由承建单位提交完工报告,根据工程的覆盖范围,由区主管工程的行政部门会同区血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血防、工程专家结合工程质量和防治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和验收。

2、严格质控标准,加强技术指导。

为了保证项目执行质量,区血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项目单位分别成立由有关部门专家组成的项目技术指导组,负责承担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指导、检查、评估和验收等工作。

(三)加强经费审查和监督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资金管理规定和财务制度,加强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滥用项目资金。接受财政、审计等相关主管部门定期监督、检查、稽查项目经费使用情况。

第16篇: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测试卷

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测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60分)

1、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疾病。

2、血吸虫病(俗称“”),人和家畜都能感染。

3、人和家畜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俗称),就可能患病。

4、血吸虫病主要感染季节是月。

5、因生产生活需要接触疫水时,要采取措施。

6、在我国流行的为血吸虫。

7、疫区每个和个人有义务积极配合当地血防部门组织开展的查螺、灭螺、人畜查病和治疗工作。

8、血吸虫生存繁殖离不开,它主要生长在潮湿草滩上和沟渠旁。

9、感染血吸虫的途径:人或哺乳动物接触疫水秒钟,血吸虫尾蚴即可侵入皮肤,就可能造成人或哺乳动物感染发病。

10、血吸虫病分为、慢性和晚期三种。

二、判断题(40分)

()

1、血吸虫病是一种只有人患的疾病。

()

2、人得了血吸虫病,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造成劳动力下降,影响生产、生活、

生长、生育与生命。

()

3、除人以外,还有40多种哺乳动物自然感染日本血吸虫。

()

4、接触疫水机会越多,暴露在疫水中的时间越长,感染的机会就越小。

()

5、血吸虫生活史:血吸虫虫卵从人或哺乳动物的粪便中排出,虫卵在水中孵出

毛蚴,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再从钉螺逸出进入水中;当人和哺乳动物接触疫水后,尾蚴很快钻入皮肤,在体内发育成成虫产卵。

()

6、儿童如果患了血吸虫病,会影响生长发育,严重的成为矮小人,即“侏儒症”。()

7、不在有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捕鱼虾、洗衣、洗菜等,可

以预防控制血吸虫病。

()

8、改水改厕,防止粪便污染水源、保证生活饮用水安全,改变不利于健康的生

产、生活习惯,是预防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第17篇:血吸虫病案例教学病案

血吸虫病案例教学病案

病案一

患者,男,20岁,辽宁某县人,北方某大学在校生。因发热、腹痛、粘液血便两个半月,伴头痛、呕吐半月,于2000年10月28日入院。

数月前,患者曾到其湖北姑妈家度暑假。度假期间,曾多次到湖中戏水消暑,后手足及身体其他部位皮肤出现红色丘疹、奇痒、灼痛,以为是“痱子”,未予处理。几天后,开始发热,咳嗽,疑为“感冒”,稍作处理,症状缓解。2个半月前回辽后,出现腹泻,每日3次~5次,粪便粘液居多,呈脓血状,逐渐出现上腹痛,纳差,消瘦,时有发热,校医院疑为“肠炎”,予“灭滴灵”等药物治疗,未见缓解。近半月,头痛剧烈,伴呕吐,呈喷射状,遂转入我院。幼时曾患“中毒性痢疾”,已愈。平素除偶罹患感冒外,余正常。

体检:T:38.2℃;P:80bpm;R:24bpm;Bp:120/70mmHg。发育尚可,表情痛苦,神清,心肺(—)。神经系统检查:颅神经(—),颈项强直,布氏征(+),克氏征(+)。四肢肌力尚可,病理反射(+)。实验室检查:WBC: 12×109/L;N:60%;E:25%;L:15%。尿无异常。粪软,呈稀糊状,镜检发现虫卵,特征为虫卵侧面具小刺状物。

1.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什么病,为什么?

2、如何早期发现和诊断急性血吸虫病?

3.患者所现头痛,呕吐等症状,应考虑为什么原因?

4、该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高达25%,对诊断有帮助吗?

5、患者感染日本血吸虫与其在湖边戏水消暑有关吗? 6.血吸虫病的重要流行环节是什么?

病案二

患者,王××,男,31岁,安徽合肥人。主诉:发热、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1周。现病史:2个月前患者因工作需要前去江南农村工作10天,由于天气炎热,多次在河边洗澡,其后手、足背等处皮肤出现红色丘疹,发痒、灼痛。1个多月后开始发烧,伴有粘液脓血便,每天2~4次,上腹部不适疼痛,食欲减退、消瘦,按痢疾服药治疗无效。 既往史:曾患过疟疾,经有效治疗,未再犯病。体验:体温39℃,发育尚可,消瘦病容,神志清楚,心、肺

(一),腹部稍膨胀,肝剑突下3cm,有压痛,脾可触及,四肢

(一)。化验:血常规WBC 19000,N 50%,L 35%,E 15%,尿常规正常。胸部拍片:正常。

1、患者出现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可能会患有哪些寄生虫病?

2、患者为什么会出现持续发热1周?

3.根据上述病史、体检及化验结果,你诊断患者是什么病?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4.你认为还应当进行哪些检查及化验以便确诊?

5、根据该患者的病史,谈谈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6.对病人应当如何正确处理?

第18篇: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现状

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现状

我国流行的血吸虫病为日本血吸虫病,这是世界上5种人体血吸虫病中对人体健康危害最严重的血吸虫病,也是防治难度最大的血吸虫病,曾流行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市)的部分地区,流行历史悠久、危害严重,不仅影响个人健康,而且影响整个血吸虫病流行区域的经济发展。国家已于2004年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处于同等重要的防治位置。

经过50多年的有效防治,我国的血吸虫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近来由于生物、自然、社会经济、人口流动、政策保障等因素变化较大,一些地方呈现出老疫区血吸虫病疫情扩散蔓延、已达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的地区疫情回升形势,引起了我国政府及各界专业人士的高度关注。

据建国初期统计,我国的血吸虫病分布在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12个省(市)的433个县(市、区)4078个乡(镇),共有钉螺面积148亿m2,累计感染者达1160万例,受威胁人口在1亿以上。 至2007年,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5省(市)自治区已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四川省以县为单位全部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目前疫情尚未控制的县(市、区)有90个,其中江苏省12个,安徽省19个,江西省11个,湖北省23个,湖南省22个,云南省3个。

总的来说,全国的血吸虫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部分地区呈现出血吸虫病疫情扩散蔓延,表现为老疫区血吸虫病患者增加、钉螺扩散明显、新钉螺区出现、感染性钉螺分布范围扩大,部分已达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的地区出现疫情回升,各地输入性血吸虫病病例增加,说明我国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还任重道远。

血吸虫病是一种与社会、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疾病。1984年前WHO提出防治血吸虫病的目标是达到阻断传播,防治重点建议放在消灭中间宿主钉螺上。50余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WHO防治策略的改变,我国的血防策略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以消灭钉螺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以人畜化疗为主的疾病控制策略转变到了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

目前我国血吸虫病防治中凸现的问题主要有血防投入不足,血防队伍削弱,难以开展有效的防治工作。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分配体制改革、世行贷款项目结束等因素,造成血防经费投入明显不足,难以适应防治工作的需要。特别是传播控制地区,剩下来的防治任务仍较重,其防治经费无法控制疫情回升,而传播阻断地区血防专业队伍的不稳定,青黄不接、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等因素使有效的血防工作难以持续。血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很多部门,如卫生、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教育、环保、爱卫、药物和化工等系统的多个部门。目前各个部门均设有相应的血吸虫病防治机构,但各部门各机构多各自为政,职责不明确,不能相互配合,组织协调和合作不足。

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人口流动急剧增加,全国非疫区的流动人口中,均有一定比例的人口来自血吸虫病流行区,但是每年接受管理的人数仅占极少部分,并且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大量的流动人口不但进工厂,而且承包田地,从事种植养殖,施用人粪肥,有的随地大便,新的传染源输入有不断增多趋势。而目前各传播阻断地区仍有不少钉螺面积,来自流行区人(畜)在有螺区作业,如缺乏有效管理,极易招致血吸虫病死灰复燃。

由于人口流动及自然环境等影响,近年城市血吸虫病人增多,包括由于洪涝灾害等原因造成钉螺向城市扩散、流动人口将传染源带到非流行区或疫情已控制地区的城市造成城市出现血吸虫病病例或血吸虫病流行。

血吸虫病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全社会的公共事业,强调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仅仅靠药物和卫生技术难以有效控制与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鉴于当前的疫情及防治难度,我国血吸虫病的传播尚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控制。

近年来,全国血吸虫病疫情在部分地区呈不稳定态势,提示现阶段的防治手段、技术水平尚不能满足当前血防工作发展的需要。有学者提出,考虑到目前的血吸虫病控制状况,建议优先研究那些能提高研究水平并能直接影响血防工作进步的领域。其中包括日本血吸虫的基础性研究、控制策略相关的应用性研究、可用于血吸虫病预防控制的新产品的开发,如控制传播的动物管理模式、钉螺孳生地监测技术、治疗效果评价技术、青蒿素类药物单用或与吡喹酮的联合使用方案的效能、新的对幼虫和成虫阶段都有作用的抗血吸虫药物的筛选、标准化的快速诊断方法、新颖杀螺剂及候选疫苗、共享平台建立等研究。

2009年是实现《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提出的第2个5年规划的第一年,高效的防治管理网络无疑是防治血吸虫病坚强有力的保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国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能够在政府的主导下达到防治活动规模化、防治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以加快我国血吸虫病的控制进程,提高我国民众的整体健康水平。

第19篇:糖尿病足救治中心

糖尿病足救治中心

糖尿病足救治中心概要

糖尿病足救治中心是济南糖尿病医院、济南糖尿病俱乐部联合成立的一个主要针对被诊断需要截肢的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救治的一个公益组织。糖尿病足救治中心成立于2012年3月截止目前为止已经为数百位糖尿病足患者保住了双脚,并且能重新站起来。

地址:在济南山大路11号。 救助热线:0531-88024557

救助范围:糖尿病足3级以上的患者

救助目的:让更多的糖尿病足患者免去截肢的痛苦,能重新面对生活,促进国内糖尿病足治疗的进展。 救助方法:医疗技术救助和治疗费用救助

不少糖尿病足患者看病看不好,一个是因为治疗方法不正确,其次是因考虑经济问题,虽然现在有医保和新农合,但是糖尿病足的治疗费用自己出的部分还是不小,没有及时治疗,延误了病情。在糖尿病足救治中心不仅能得到最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而且通过申请可以获得经济救助,减少家庭负担。

糖尿病足治疗现状

糖尿病足为何总是治不好?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改变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和理解。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引起的一种病变,而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所以糖尿病足也并非是一种单一的足部病变,其实准确的说是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的结合,整体病变在局部的一个体现,所以某种单一的治疗手段治疗效果肯定不会好。

糖尿病足患者在综合医院遇到什么样的尴尬?

糖尿病足患者在挂号的时候如果不严重就挂内分泌科,如果是非常严重需要截肢就直接挂骨外科。我们做这样的讨论是针对那些还有治愈的希望,没有到截肢的地步的情况。 糖尿病足在临床上分为0-5级,0级是指没有出现溃烂和坏疽的,只要出现创面就进入一级,后面的就按创面的大小和严重程度来划分等级。但凡是糖尿病足患者,只要到了医院一般已经出现了溃烂、坏疽,至少在1级。在内分泌科糖尿病足会有一个怎样的治疗?首先会控制血糖,静脉滴注控制感染上行,最后对足部创面进行简单的处理然后包扎。这也是大多数糖尿病足患者疑惑不解的地方,为什么没有效果。其实这样的治疗只能是控制或者延缓病情的发展,有80%的患者会迅速发展,更加严重,因为出现溃烂就很容易造成感染,感染会加快溃烂的速度,形成恶性循环。

在治疗过程和方法有几点需要让大家明白,糖尿病足患者静脉滴注只能是控制足部的感染不要上行,但是只要足部的伤口一天不愈合就会有继续发展的可能,如何才能伤口愈合?这才是关键。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医生错误的认为这个时候控制血糖才是治疗的关键,在这里我们必须指出来,指导思想都是错的,怎么可能治愈。最后没有办法,实在控制不了,就是每个科室推来推去,为了保全性命只能到外科做截肢手术,现实是截肢后由于截肢手术创伤大,而且截肢后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造成糖尿病足病病人身心俱损,所以术后糖尿病足病患者死亡率很高:6个月内的死亡率为20%,而截肢三年后的死亡率甚至高达50%-70%。

糖尿病足治疗方法 糖尿病足 内科治疗:

包括控制血糖、调节血脂和控制血压;抗凝、扩血管、溶栓,通过改善微循环来改善患肢血液供应;使用活性维生素B

12、甲钴胺等进行营养神经治疗;抗感染治疗;高压氧治疗;对于病情较轻的糖尿病足患者来说,用些药物抗感染、局部清创就可以了。但是,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总体疗效不理想。

糖尿病足外科处理

切除溃疡及溃疡下骨性突出物,祛除死骨或感染部分;清除全部坏死组织、表面污物以及水肿组织,直至创面干净有新鲜血液渗出,定期换药。如感染严重,应在抗感染的同时,加强浓液引流,应用3 %的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敞开换药,分次清创。如合并跟骨骨髓炎则适当清除其炎症坏死骨质,直至创面干净。值得注意的是清创的操作手法和程度直接影响后期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程度。

糖尿病足截肢治疗:

对于很多医院都对糖尿病足束手无策,对一些糖尿病足3级以内的也采取截肢就太残忍了,这是受西医的思考方式所决定的,不过对于坏死的足趾行截趾是可行的。糖尿病足截肢治疗建议5级以上的患者,患肢感染较重并引流困难,且合并全身严重感染多脏器功能损伤的, 因病情进展急骤行急诊截肢。截肢后手术创伤大,而且截肢后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造成糖尿病足病病人身心俱损,所以术后糖尿病足病患者死亡率很高:6个月内的死亡率为20%,而截肢三年后的死亡率甚至高达50%-70%。

糖尿病足干细胞移植治疗:

干细胞移植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疗下肢血管病变和糖尿病足方法,国内外有多位学者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定进展,还没有发展到面向社会推广的时候。但由于某些医疗机构夸大宣传,滥采滥用,非法运作,误导患者,致使患者不能正确认识干细胞的好处。所以患者过分迷信干细胞移植和完全否认其疗效都是错误的。

关于干细胞更多的详细报道》》》济南时报6.28 调查版

糖尿病足微创介入治疗:

该疗法同样是目前国际上的一种新兴的高效治疗方法。介入疗法的目的是改变下肢血液循环的情况,糖尿病足之所以无法愈合,其中一部分原因 是因为血流不畅,不能给足部供给营养。所以做支架在某种程度上对糖尿病足的康复起到一定治疗作用。但是喝很多患者甚至是医生认为做了支架就万事大吉,回家等待康复,往往等来的结果是足部伤口死灰复燃。因为做了支架后没有进一步对局部创面和整体环境进行治疗,支架是改变了大血管的血流,还有绝大数的微循环是无法得到改变的。所以支架治疗后仍然需要大量的治疗。否则就是功亏一篑。

糖尿病足患者对截肢的看法

聊城张大爷:得了糖尿病已经10来年了,开始控制的还行,可是不管用什么药都是一段时间,到后面就效果不好了,血糖一个劲涨,医生说是用量小,我整天吃药跟吃饭似的,吃的胃酸,去年腿脚麻木疼痛,说是糖尿病足。在县医院说是要截肢,真是死的心都有啊,这么大年龄还要被截肢,死都不能留个全尸。当时想着只要不截肢怎么都行。

泰安吴女士:我今年54岁,糖尿病

7、8年,今年年初被诊断说是出现糖尿病足,在中心医院内分泌科说是只能控制好血糖慢慢恢复,没想到脚上出现伤口,越来越严重,到医院给消毒包扎了一下,过了几天不见好,外科医生说只能截肢了。当时就懵了,现在技术这么先进这么就治不好呢?真的接受不了,那截肢了我这一辈子还有什么意思。

第20篇:创伤救治概况

创伤救治概况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孙长怡

一、创伤的发生率

根据统计, WHO 向全世界公布,创伤已经成为青壮年人第一杀手。也就是说, 44 岁以下的人群中,最重要的死亡原因就是创伤。在城市居民死亡原因中,创伤占第四位,在农村人口中,创伤占第五位,原因可能是城市人口比较密集,发生车祸受伤的几率比较高。到目前为止,创伤尤其是多发的创伤在全球的发生率有增无减。从我国的统计来看,每年死于各类创伤的总人数要达 70 万人,国内多发伤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低于国外。

二、创伤发生的原因

(一)局部战争

创伤发生的原因,首先就是局部的战争,战争是各种创伤、火器伤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近十年来,战争没有世界性的大战,但是局部的战争几乎连续不断,创伤的发生也从未中断。

(二)恐怖事件

近些年来恐怖事件所造成的各种损伤也占有很大的比例,恐怖事件到今天为止仍然没有停止,相反愈演愈烈,所以创伤随着恐怖事件也是越来越多的在增加。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除了战争、恐怖事件的因素以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首当其冲的就是地震,近几年来,全球的地震发生率明显增加,对国家和社会无疑都是重大的冲击。其外,还有核泄漏、海啸、火灾、传染病的流行等等,我们把这些都统称为公共卫生事件,因这些事件而引起的创伤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四)交通事故

交通伤在现今的发生率很高,根据统计的结果看,平均每一分钟就发生一起车祸,平均每五分钟就有一人因车祸而丧生。

三、创伤救治内容

美国马里兰休克创伤中心主任指出:创伤的治疗应该是连续起来的一系列的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损伤的预防和控制,然后就是发生以后,在院前采取的各种急救,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也包括现场的心肺复苏等等。紧接着患者被送到医院就要进行急诊室的复苏和抢救,经过了急诊室抢救以后,病人具备了一定的治疗基础后,就应该被送到手术室,接受必要的手术。术后这些伤员不能直接回到普通病房,而是应该在重症监护病房给予一段时间的监护和治疗,待基本状况稳定,进行急诊的紧急处置后的观察和治疗,最后这个病人还要进行康复治疗,使得受伤的肢体恢复功能。整个的过程加载到一起就是创伤救治的过程。

四、创伤救治现状

(一)国内外创伤急救水平差距

1.缺乏完善创伤救治体系 2.缺乏专业化创伤医院 3.缺乏专业创伤医生培养机制 4.缺乏完善的创伤康复的理念和实践

(二)我国院前救治模式

1 :指挥中心型:只调度、不出诊(如广州的急救中心)。

2 :分散型:多个急救站,设在医院附近或医院内,本身不收病员(如上海的急救中心)。

3 :独立型:急救、急诊科、ICU 和部分专科。 4 :依托型:隶属于某个大型综合性医院(如重庆)。

(三)院前创伤救治中几个有争议的问题

1.国内院前急救已有多种模式,哪一种好?要不要统一?

2.现场先进行简易伤情分类和稳定伤情的救治,然后再送至医院,还是“快抢快送 ”,即“ scoop and go ”,哪一种更好?

3.EMS 转运好还是 non-EMS 转运好?

以上的这些问题都是各有利弊,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度的讨论。

(四)反应时间

(五)运输方式的选择

我们需不需要开展空中救护,还是说陆路救护为主,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如果选择了后者,应该如何结合?可是这也存在很多的问题,直升飞机飞到那里,在那里降落,有多少医院具备降落的条件?降落在一般的大楼的楼顶可不可以?城市建设中有大量的明线,比如电话线、电缆线等等,是不是允许直升飞机的降落。直升飞机的费用如何维持,普通的老百姓是不是支付起这样的费用。医疗保险系统能否进行报销等等,这些目前争论发展所探讨的问题。

(六)我国院内急救模式

1.独立型:医护人员固定,但以内科为主,多为非创伤专业;2.轮转型:急诊外科医师由各科医师轮转,缺乏系统的创伤医学知识;

3.创伤主导型:急诊科医师多半由创伤科医师轮转组成,遇到较重伤员通知创伤科医生共同会诊;4.创伤中心:上海市东方医院、三军大西南医院急救部、浙医大二附院等作出积极的尝试。

(七)目前国内大多数急诊科工作情况

1.不同专科医生会诊形式,急诊科仅起到“ 绿色通道”作用;

2.多系统,多脏器损伤时,专科会诊医生常强调本专科损伤非致命性,即推诿;3.忽视多发性损伤对伤员整体的打击,且无人承担病员的整体抢救工作; 4.无人重视多发伤员救治资料的记录收集和抢救水平提高的研究。

五、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在于转变急救模式

对现有院前急救方式和综合性医院急诊科进行改造:

(一)变现场迅速疏散伤员为现场实施必要的抢救

(二)变“急诊内科”为“急诊内外科”共同发展(事实证明在急救现场经常要求内科医生进行创伤急救,而要求外科医生处理心肺功能不全或衰竭的伤员)

(三)变“绿色通道”为确定性创伤抢救治疗中心

(四)创伤中心实行多学科交叉

六、举例

在美国,马里兰州的休克创伤中心占有重要的地位。该中心提出了很多创伤治疗的基本原则和观点,同时大量的创伤医生都是在这里培训的。尤其是美国军队的很多医生都是在这里实习培训,并得到了非常好的训练。

该中心 实行了个整个马里兰州的空中救护。在整个马里兰州每天有 12 架直升飞机值班,共有八个基地, 46 名空中急救员, 52 名驾驶员,每年要出诊 5700 多次,另外还有一些医院之间的转诊等等。他们可以做到所有的危重伤员在一个小时内到达中心而得到高等的救 治,这就我们所说的创伤救治黄金小时的理念。

(一)美国马里兰创伤中心模式

1.经过专业培训外科主治医师 24 小时在院

2.专用资源(复苏单元、手术室、ICU ) 24 小时可用 3.与其他专业共享麻醉师随时调用 4.专业创伤骨科医生在院内随时等候 5.专业创伤神经外科医生在院内随时等候 6.危重病医疗特许的内科医生 24 小时值班 7.综合性创伤研究项目 8.外科住院医生项目

(二)专用资源

1.该中心设有 10 个创伤治疗的中心,能够同时接受 20 个危重伤员。有 6 个手术室 , 9 张麻醉后的复苏床,备有 24 张床位的多发创伤救治 SU , 24 张床位的神经外科创伤的 SU ,还有全天提供给急症创伤伤员的 24 张床位。这些床位可以根据情况随时增减,高压氧仓里还设有 10 张床位。

2.创伤伤员的抢救床上,头上有呼吸机,如果需要开颅、开腹的话,上面有手术灯,如果需要拍 X 光片,可以直接把 X 光机拉过来照相。

快速低剂量的 X 光扫描仪,移动伤员时,可以将其直接卡在床上,横向推动就上了检查床了。

3.救治伤员时使用的担架,实用性非常强,这些担架叫做铲式担架,对于脊柱伤员来说非常好,几乎不用移动伤员,两边插合在一起就能把病人抬走。另外,遇到水灾或者需要在水中抬运伤员时,用袋子捆上可以把病人浮起来。进行 X 光检查的时候,基本上看不到担架的影子,这种担架是透 X 线的。

4.创伤中心 24 小时提供 CT 扫描服务。

5.急诊病例的撰写都是由计算机进行处理的,每个人在自己的电脑面前敲击,可以自动打印自动分发,这是非常方便的急救处理模式。

6.创伤中心可以进行体外循环的手术,比如心脏外伤、刀扎伤等。

7.创伤的护理站,护士监护病人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的,强调窗旁一比一护理,可以看到为了避免感染,病人是被隔离在玻璃里面的。很多的病人都是在外边完成输液的调节,药物的使用等。只是不得以进行穿刺操作的时候,医护人员才进去。 8.创伤治疗中心的高压氧仓,创伤伤员大多缺血,由于缺血造成了血压低血流量,各个脏器的氧供不够,或者是由于造成呼吸系统的损伤而导致氧供的不够,所以创伤伤员提早进行氧供是非常必要的。看到手术可以在仓内进行,对于伤情比较严重的伤员,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黄金时间

创伤后 1 小时是挽救生命,减少致残的 “ 黄金时间 ” 主要取决于急救系统反应速度和伤员的损伤程度。创伤救治中心的前任主席考利教授是伤后黄金小时的发明者和提出者,他强调伤后的一小时是绝对重要的,提出了黄金一小时的概念。

(四)损伤控制学说

斯科力尔医生提出损伤控制学说,意思是对收入的病患进行多台手术,这个病人反而死的更快。发现这个规律后,我们知道要先让患者稳定下来,待其生命特征稳定,能够承受手术以后再一个一个去做。在之前只做大出血的止血,脏器破碎的缝合这样的直接损害病人生命的手术。在这之后像骨折之类的可以造成二次出血或是打击的手术都放在病人生命体征稳定之后在进行,就是这个思维救活了很多的人。

闭合性的骨折会出现骨结膜史综合征,斯科力尔医生强调了所有的腔隙都是问题,比如这个病人是非常严重的病人,腹腔做了手术,这是一个腔隙,纵隔是一个腔隙。颅内是一个腔隙,即间隔又是腔隙,所有这些的腔隙都可能造成各种各样的损伤。他的突破性的思维在于,可以把重伤员立着放,利用地球的吸引力就可以让脑子里的水分更多的回流。

至于胸腔压力特别大,斯科力科教授展示了一个大口袋,这种口袋是我们做全静脉营养这种口袋。他把其剪开以后,把病人的呼吸用正压支持,然后将其的胸腔打开,打开后方面做引流,胸腔怎么闭合时,用这大口袋给病人缝上,暂时的是胸腔减压,心脏不受压,回流增加,有利于病人的恢复。

而对于腹腔压力比较大的,采取这种办法从剑突到耻骨联合上纵向切开腹部,然后也用这种方法两侧缝上,暂时封闭腹腔。同时伴有腹腔的闭式引流,胃肠道减压,还可以进行灌肠 ,限制液体等等各种各样的方式,腹腔的高压就能有效的减少,腹内压的减小,体内的脏器循环情况就会得到改善,尤其是肾脏,采取了这些方式后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在明显的下降。

(五)上海市东方医院急诊创伤中心

1.采用整体化院内急救模式,急救车进来以后在急诊室进行抢救,抢救后立刻发送到急诊手术室进行急诊手术,术后送到急诊 SU 进行监护,急诊 SU 的病人情况稳定后可以送回到急诊病房。所以在循环中可以使创伤的危重病人得到及时的救治和比较完善的监护治疗。

2.对于急诊创伤医师的培训模式东方医院也有自己的一套做法,这种模式对我们全科型的急诊外科医生、创伤医生是一个很好的培养模式。

晚期血吸虫病救治工作汇报
《晚期血吸虫病救治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