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教育扶贫检查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7:24:57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教育扶贫工作汇报

市教体局教育扶贫工作汇报

2017年,我局学生资助、“大数据比对”、精准扶贫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全面推进了资助育人和精准资助工作,建立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职教育等学段的资助体系,全面贯彻、有效落实了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各项资助政策,为我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安心上学、完成学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学生资助工作。

2017年全市共落实各学段资助资金1128.4835万元,其中:中央、省级资金793.685万元,市级财政配套资金334.7985万元,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4489人。

1.发放学前教育政府资助资金25.2万元,受助幼儿504人,每人每期500元(因2016年12月份已发受助幼儿每人1000元,故2017年春季就没有发放);

2.发放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261.575万元,受助

学生共4503人次;

3.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324.975万元,受助学生共3235人次;普通高中免学费60.3435万元,受助学生共708人次;

4.发放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23.5万元,受助学生共235人;

5.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资金240.74万元,免学费学生共2237人;

6.为164名贫困大学生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总金额133.552万元;

7.回收大学生生源地信用贷款本息54万元;

8.完成了地方政府对精准扶贫家庭2015-2017年学龄人口共3067名学生资助扩大覆盖面的扶贫资助,经学校核实确认,发放了资助资金192.15万元(补发2015-2017春季建档立卡136.8375万元、2017秋季民办园及义务教育段非寄宿制学生55.3125万元);

9.完成“泛海助学行动”贫困大学新生每生5000元资助,资助人数127人,资助资金63.5万元;

10.完成“农商行助学行动” 贫困大学新生每生2000元--3000资助,资助人数20人,资助资金5万元;

11.按照《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滋蕙计划管理和实施暂行办法》文件规定,完成“滋蕙计划”

奖励品学兼优学生152人,资金30.4万元。

(二)“大数据比对”工作。

1.完成2015春季至2017春季各学段学生资助数据的录入,向市大数据办提供教体系统各学段学生资助录入信息28267人次、涉及金额1913.7835万元。其中:学前教育 1355人次(135.5万元)、义务教育12721人次(728.9125万元)、普通高中13625人次(992.771万元)、职业教育566人次(56.6万元)。

2.教体局问题线索有8272条,录入问题56条,共计8328条。其中:查实1252条(义务教育段困难寄宿生264条、学前教育200条、高中助学金788条),查实问题中涉及重点对象的有94条。占总问题线索的

14、94%。

(三)精准扶贫工作。

组织局机关及电大、招办、电教馆、实验幼儿园进行了一次集中结对帮扶活动,发精准扶贫简报11期。开展全市教体系统“精准扶贫〃你我同行”“扶贫日” 主题活动,组织各校进行广泛宣传,让全市每一名师生知晓,让全体党员干部率先垂范,让每一名教师积极参与。开展“一日捐”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募捐20多万元。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开展结对帮扶送温暖活动。10月12日上午8时,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以及二级单位党员干部共70余人克服封

渡困难、冒雨绕道弯行奔赴大垸镇大公湖村和三叉港村开展了以“送温暖送物资”为主题的精准扶贫结对帮扶调查走访慰问活动。走访慰问前,教体系统党员干部与大院镇大公湖村、三叉港村的党员干部开展了联合党日活动,一起重温了入党誓词,学习了党章,还观看了中组部与央视联合录制的教育片《榜样》,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决心,争做共产党员。本次活动共慰问困难贫困户131户,送大米3930斤,油1310斤,给两村帮扶资金12万元,给突如其来的寒冷天气带来了一丝丝温暖。

(二)开展“扶贫一日捐”活动。“扶贫日”期间,组织全市教体系统党员干部、教师和学生开展“扶贫一日捐”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系统共募捐20多万元,已全部存入石首市慈善总会账户。我们建议市政府可否将全市此次“扶贫一日捐”筹集资金主要用于资助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孤儿、残疾儿童、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和教体系统的特殊困难教师,用于驻点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项目建设。

(三)摸清建档立卡数据信息。对于2015-2017春季建档立卡未享受资助和2017秋季学期民营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非寄宿制学生资助资金,以市扶贫办提供的“石首贫困人口数据(即40000多条或30093人信息)”为学生资助信息库,我们迅速摸清了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籍就读学生数据信息,按市政府文件解决此类学生政府资助补助资金问题。

已在2017秋季学期落实此项地方政府扩大资助覆盖面政策。

(四)有序推进问题线索整改。对于大数据办交办的1252多条问题线索,进行了全面整改。一是对照政策、掌握标准、分类统计。已经落实问题线索所涉及的学生894人。符合领取条件的学生811人,不符合领取条件的83人,全额退还了领取的资助款,并按要求存入了石首市廉政账户。二是走村入户,复核排查。坚持属地管理原则,我们安排了专班人员对问题线索进行入户走访、复核排查工作。三是积极配合,耐心解释。我们先后印制了《石首市教育体育局扶贫学生资助政策解读》《石首市教育扶贫实施细则》等宣传资料,积极回应社会质疑,耐心细致的做好各种解释工作。

(五)完成七大类学生资助工作。2017年上半年,完成了包括学前教育贫困幼儿资助、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中等职业教育资助、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等资助工作。

(六)严把资格审核关口。在对受助学生的确认上,我们通过资助管理信息系统采取逐级审核方式(即学生申请--学校—审查认定—教体局审核—财政局确认把关),确定最终受助学生名单。

(七)完善资助资金发放手续。为了规范资助流程,确保资助资金安全,我们进一步完善了资助资金发放手续:一

是资助资金通过财政拨付学校零余额账户,各地各校直达受助学生银行账卡。实行“一人一卡、集中申领,本人激活”,今年我市全学段所有资助项目资金,全部采用银行直达受助学生账户方式按时、足额、准确发放。二是严格履行资金到账签字确认手续。即受助学生或监护人确认资助资金已到受助学生银行账户后,必须到学校办理签字确认手续。

(八)力破生源地贷款回收难题。为了破解生源地贷款回收难题,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开展诚信教育。我们印制了“致大学毕业生的告知信”,对其开展诚信教育,将本息偿还和逾期后果等事宜告知学生;制作诚信宣传展板,开展诚信教育专题活动,培养贷款学生和共同借款人的主动还款意识。二是搭建沟通桥梁。我们建立了大学生生源地贷款QQ群,积极通过网络、电话、上门等多种手段千方百计联络到贷款学生和其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并鼓励学生提前还款。三是拓宽还款渠道。我们本着“学生如何方便就采取何种还款方式”的原则,积极联系贷款学生,丰富拓宽还款渠道,通过POS机、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行转账、现金等多种渠道为贷款学生办理还款手续,得到了贷款学生的高度称赞。

推荐第2篇:教育扶贫工作汇报

中和镇2018年教育扶贫

工作汇报

2018年,我镇教育扶贫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全力支持下,在上级教育部门和关爱教育工作者的帮扶下,我镇教育扶贫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中和镇属于贫困乡镇,土地面积321.45平方公里,全镇总户数18466户,总人口为77529人,少数民族人口75978人,占总人口的98%,辖4个社区,20个行政村,现有初级中学4所,完全小学4所,小学教学点19个,公办中心幼儿园4所。全镇在校学生共有12990人,建档立卡学生为8044人,其中学前教育幼儿2309名,建档立卡幼儿1061人。小学在校学生7667人,建档立卡小学生为2782人,初中在校学生为3014人,建档立卡中学生为1579人。我镇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1%以下,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8%以下。中和镇共有424名教师,其中:在岗在编教师中,中学老师196名;小学老师228名。

二、教育精准扶贫受助情况

我镇政府为有效推进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工作,多次开展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令召开会议,配合到镇扶贫工作站的学生办理相关手续,按时完成学生信息录入错误修改工作,确保每位建档立卡学生都能正常的享受到相关资助。 据统计,2017年至2018年春季,我镇教育精准扶贫受助学达1293人(高中及以上),实施扶贫专项助学金、免(补)学费、免(补)教科书费、免(补)住宿费等资助金额达302.6770万元,惠及约1000户贫困户。实施专项补助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学生1032人87.6250万元。另外,经过与县资助管理中心、县扶贫局、团县委等部门对接联系,为160名贫困大学生争到雨露计划、泛海、国酒茅台等三个项目共80万元的资助,惠及123户贫困家庭。2018年,我镇为112名贫困大学生争到雨露计划每人4000元,共计448000元。

为让中和镇录取本科普通高等院校农村贫困户子女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帮助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解决子女入学经费的困难。2018年,广州翔龙集团有限公司与我镇携手共进成立广州翔龙教育扶助基金。由广州翔龙集团有限公司自愿捐赠50万元用于中和镇贫困大学生教育资助,助推教育扶贫,资助我镇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目前该项工作有有序进行中。

三、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辍学情况

中和镇以“该上学的一个都不能少”的工作原则,将不按时报到入学,有辍学倾向的适龄儿童统计汇总,将动员任务分配到全镇各干部、各教职工及村组干手中,实行 “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动员工作机制,利用周末,课余或业余时间开展家访350余户,了解辍学生家庭情况及思想意愿,第一时间掌握辍学原因,及时给予思想指导或物质帮助,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义务教育。据统计,2017至2018年春季,我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人数为58人,其中,初中51人,小学7人。大部分学生因厌学而导致辍学,经镇分管教育领导、各相关学校教师、包保帮扶责任人以及各村村干多次走访动员,均未能将其劝返。

四、主要措施与成效

(一)建立教育扶贫工作机制。成立镇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政府主要领导为教育扶贫工作第一责任人,配有教育扶贫工作专干1名,并下设教育扶贫室在镇宣教办。

(二)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不断满足贫困家庭适龄幼儿入园需求,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资源及其他安全、优质的可利用资源,在贫困村新改建幼儿园。

(三)全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科学布局学校,优先办好贫困村教学点,保障农村儿童就近入学。

(四)建立完善建档立卡学生数据库。建立8044名在校建档立卡学生数据库,为提高贫困学生就学保障提供基础。开展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建档立卡工作,督促、指导各学校完成建档立卡学生家庭走访活动,为建立学生信息档案和实施教育精准帮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积极争取多方支持。积极联系对接县资助管理中心、县扶贫局、团县委等部门,为高中以上贫困学生争取资助项目。同时督促各学校按时足额发放幼儿园补助和小学、初中寄宿生补助。

(六)多措并举加大宣传力度。一是利用春节、端午、国庆、端节、赶场天等节假日活动向群众发放1.2万本教育扶贫政策宣传手册,张贴教育扶贫相关宣传横幅60张。二是将各类资助政策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校教师在开展贫困学生家庭走访活动时,积极宣讲相关政策。

五、存在的问题

1、“控辍保学”工作面广,难度大,成效不明显,部分辍学生在思想意愿上未能改变。

2、镇政府教育经费有限,难以全面的支持学校各方面的需求。

3、“脱贫攻坚夜校”工作面广,任务大,难以满足农村文盲、半文盲群众的知识需求。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资助政策。精准、全面地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宣传各学段学生对应享有的教育资助政策,保障百姓享有政策的知晓权,让党和政府的惠民扶助教育政策深入人心。

2、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和社会的支持,加大对建档立卡学生的资助力度,确保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3、保障百姓享有生存发展的继续教育权,提高他们科技致富、智力致富水平。

4、加大建档立卡学生信息识别率,精准掌握学生基本信息,联合各学校对学生实施精准帮扶。

5、把“控辍保学”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继续组织人员突击开展工作,努力把“控辍保学”工作做好。

6、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奖学奖教力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镇紧紧围绕打造“教育强镇”的目标要求,坚定不移地落实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另外,为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利用每年教师节的契机,镇政府继续安排一定的经费对优秀教师、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优秀学生等进行表彰奖励,全面调动教师学生的工作学习积极性。

7、全力支持校园在教育设施上的建设,特别加大学校在改扩建方面土地协调征用的支持力度。此外,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及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师生有一个安全稳定的教育环境,促进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进。

8、加大农村文盲、半文盲群体的文化全面提升,始终相信“父母是每个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的工作原则,全面提高夜校工作力度,促使每位家长以身作则,监督、监管孩子们的学习态度,确保我镇教育工作得到更好的实施。

中和镇人民政府

2018年8月13日

推荐第3篇:教育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2019年教育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为了贯彻落实上级教育扶贫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教育扶贫管理工作,根据县委、县扶贫局文件精神,按照统一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的目标,我校在2019年教育扶贫脱贫攻坚工作中积极推动各项帮扶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持力度,着力做好教育扶贫工作。现将我校2019年教育扶贫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官亭镇中心学校地处民和县最南端,始建于1934年,原校址位于官亭镇官中村,占地面积9737平方米,建筑面积2472平方米。由于官亭镇城镇规划与喇家国家遗址公园的建设,喇家小学、官亭小学、原中心学校合并,于2015年11月25日搬迁至现校址,现校址位于鲍家村一社,占地面积53946㎡,建筑面积17684㎡。

2017年秋季学期在校学生1272名(女生598人),其中小学生611人(女生262人),初中生661人(女336人),共有24个教学班;寄宿生659人;其中小学285人;初中374人。专任教师85名,女47人。

官亭镇中心学校下辖13个行政村,我校教师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涉及县内县外在校学生100多人,居住分散,教育扶贫涉及人口多,难度大,政策性强。为了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失学辍学,确保教育扶贫精、准、实,官亭镇中心学校克服重重困难,做好教育扶贫工作。

二、保障机制和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组织机构。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成立了白山小学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和督办扶贫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确保扶贫工作的顺利实施。

官亭镇中心学校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仁青

副组长:祁海成马全文

成员:王晓梅李成海范增花赵丰瑛李国伟

张学武鄂福强吕西成吕根成吴正全

郭积福何克义魁文明桑占明马国成

办公室设在中心办,由赵丰瑛负责日常材料管理工作。

(二)整合资源,形成推动合力。

1、整合资源,利用相关政策资源,争取国家、省、县及社会爱心人士的资金和物资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

2、实施县级地方政府主导,积极协调乡级部门,加大对帮扶点发展的指导,形成整体推动合力。

(三)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教育扶贫工作有序开展

1、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信息台账,

2、按政策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和特困学生,

3、深入贫困家庭,了解群众所需、所求,找准扶贫帮扶点,力争将教育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四)推动和谐稳定。在开展教育扶贫工作时,坚持发展帮扶与和谐稳定相统一,将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在和谐中促扶贫,在扶贫中保和谐。

三、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一)定期开展“认亲结对大帮扶、扶贫政策大宣讲”主题活动,深入农户宣传扶贫政策。

(1)根据民扶组办28号文及民和县干部“结对认亲”大帮扶工作制度,结合县教育局的安排和要求,根据官亭镇中心学校认亲结对帮扶计划,我校定期开展“认亲结对大帮扶、扶贫政策大宣讲”主题活动,要求责任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帮扶任务,并开展好“认亲结对大帮扶、扶贫政策大宣讲”主题活动。

(2)学校对主题活动高度重视在活动开始前,组织全体教师召开会议,解读建档立卡贫困户必知必会“十二条”、干部进村入户“十问法”、“二十必看法”等,通过学习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帮扶责任教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的思想保障。

(3)我校全体帮扶责任人利用不同的时间,进村入户,到赵木川、先锋、别洛、河沿等村进行结对认亲,宣讲中央和省、市、县确定的一系列扶贫政策,特别把我县产业扶持、易地扶贫搬迁、医疗和养老保险、教育扶贫等方面的政策进行宣讲。通过宣讲,引导建档立卡户摒弃“等靠要”的思想,树立“苦等苦熬无出路、苦干实干能致富”的意识,激励每一位扶贫户深刻认识到我们党的关怀。在宣讲政策的同时,帮扶教师力所能及为贫困户带去现金、米、食用油、鸡蛋等慰问品进行慰问,与结对贫困户拉家常、谋脱贫,了解结对户的思想动态、家庭状况、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再次详细了解各自负责的精准扶贫户的基本情况和帮扶愿望。

主题活动使我们的帮扶教师和群众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让群众更加了解我们的干部职工,让结对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知晓和享受好党的惠民政策。

(4)我校结对帮扶责任教师总共85名,每位教师都能按上级部门的要求定期开展帮扶工作,切实将政府脱贫攻坚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二)深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核实与采集学生就读信息

在官亭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全镇村组干部大力支持下,官亭镇中心学校教师全面深入各村各队,下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宣讲教育扶贫政策,统计核实初中、小学、幼儿园县内外学生就读情况,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切实做到扶贫好政策深入人心,让每一位贫困学生享受到国家补贴补助,不让一个适龄儿童辍学休学,经核实官亭镇在县内县外就读义务教育的建档立卡贫困小学生106人,初中生46人,学前46人,总计198人;城镇低保学前1人,小学10人,初中4人,总计15人;农村低保小学8人,初中10人,总计18人。官亭镇总计贫困学生231人,其中女93人,寄宿生162人

(三)按政策做好贫困学生资助工作。

1、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教科书费、作业本费。

2、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每生500元。

3、学前三年每生每学期资助600元

4、积极协调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学校教育扶贫工作:一是2017年10月份无锡市帮扶贫困生8名,每名学生资助500元,总计4000元;二是2019年7月民和县基准扶贫办下发2019年脱贫攻坚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特困生补助资金,其中我校建档立卡特困生6名,补助资金每生500元,计3000元,总计下发补助资金4500元,已全部发放到位。

(四)狠抓“控辍保学”,按政策做好贫困辍学生返校复读学生资助工作,巩固提高普九成果。

我校成立了“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和班主任、任课教师签订目标责任书,主动和镇政府联系,形成政府、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控辍保学”体系,上学年初中辍学4人,辍学率为0.57%。2017年12月和2019年7月民和县基准扶贫办下发脱贫攻坚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劝返复读生补助资金,其中我校2017年12月控辍保学劝返复读建档立卡贫困学生4名,每名学生下发补助资金840元,计3360元;2019年7月控辍保学劝返复读建档立卡贫困学生3名,每名学生下发补助资金500元,计1500元。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扶贫工作,真正扶出实效,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加强对教育扶贫工作的领导,全面强化帮扶责任。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根据市、县扶贫办的精神,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努力提高全校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进一步落实帮扶措施,及时督促帮扶人努力完成各自的帮扶任务,实行问责制。

二是按政策做好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做好“三免一补”及营养餐工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

推荐第4篇:教育装备检查工作汇报

浈江区长乐中心小学 教育装备工作汇报

根据《韶关市中小学校教育装备使用效益与管理工作考核实施方案》(韶市教[2013]96号),对照《韶关市中小学校教育装备工作绩效考核表》的要求,我校加强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切实提高本校的教育装备管理工作实效。

一、思想重视、领会精神。

思想上重视,认真领会文件精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学校的教育装备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切实提高本校的教育装备管理工作实效。

二、健全组织,明确职责。

我校成立了以张雪锋校长为组长、邱小关副校长为副组长,分管主任马远洲、罗韶明组成的电教装备领导小组,把各处室的基础设施的目标责任迅速分解到相关成员,让每位责任人明确在实施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中自己的职责。做到标准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到人。从而营造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建设的浓烈氛围。

三、改善硬件设施,优化教学环境。

一年来,为优化教学环境,促进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加速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步伐,在区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我校加大经费投入,2013年3月投入经费12920元新购2台电脑,4台打印机;2013年10月,投入经费4020元新购3台打印机;并于2013年9月接受了一批体育器材用品捐赠(价值1230元);我校现在有1间多媒体网络电教室(含56台学生机,1台教师机),电教平台7间,科学实验室1间及配套设施一批;监控系统两套;

校园广播系统一套;打印机10台,复印机、速印机各1台,扫描仪1台,录音机10台,电视机1台。我们在加强图书室管理使用的同时,并把图书室搬到教室,定期更换图书,做到图书室常年向学生开放。认真做好各功能室的管理,坐到专人管理,做好相关记录。现有图书40200册,生均图书约40册,计算机生机比14:1。并且,教师们在课前积极利用网络及电脑改进教学设计、查阅相关资料,课堂上用多媒体、全力促进课堂实效;同时让信息教育、图书阅读教育深入学生当中,成为孩子们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的有效途径。这些硬件设施的完备,使教学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有效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也让我们的农村孩子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资源。

四、利用好现有设备,重视远程教育工作

学校领导把“远程教育”纳入学校信息化建设整体发展规划,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类网络教育教学培训班,做到计划,有组织、有考核、有总结。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充分而良好的应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教研。

五、积极进取,争创工作新成绩。

1、我校领导干部积极带头学习、使用信息技术,并通过了相应的等级考试。合格率100%,在日常工作当中,均能较好地运用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目前我校教师电化教学的运用率较高,能达到总课时的30%。

3、我校重视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所有教师已经通过了计算机等级证书考试。

4、我校近60%的教师都能制作简单的课件并运用到课堂中,极大地提高

了课堂效益。

5、我校近70%的教师都能上网查资料,丰富了教学素材,使用相应的课件,使网络良好地服务于教学之中。

6、通过对教育技术装备的重视和不断运用,我校产生了一定的效益: (1)学校能按教学大纲开足实验课。 (2)教师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开出率100%。 (3)教育技术装备利用率高,教师操作规范。

(4)把图书室搬到教室,定期更换图书,做到图书室常年向学生开放。

六、努力方向:

1、科学规划,加大资金投入,按标准有计划的配备教学仪器。

2、科学管理,提高教育装备在学校教学中的使用效益。

浈江区长乐中心小学

2013-10-10

推荐第5篇:某年教育扶贫脱贫工作汇报

XX年教育扶贫脱贫工作汇报

一年来,我局按照中央、省、市、县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资助惠民的作用,创新扶贫工作新机制,优化扶贫脱贫资源,奋力推进脱贫攻坚,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我县教育扶贫脱贫各项工作汇报如下:

一、XX年教育扶贫脱贫工作总结

教育资助政策宣传落实情况。1.召开推进会、班主任会、家长会,全面排查建档立卡学生受助是否落实,是否有遗漏,是否了解资助政策,是否领取学生补助金,对学校资助工作是否满意等。印发各种资助政策明白卡、宣传册20万册,张贴标语条幅800条,实现资助政策宣传全覆盖。2.出动资助政策宣传车73辆,成立政策宣讲组140余组,深入全县每个贫困村,不间断进行资助政策宣讲,形成了扶贫路上不停步,政策宣传不漏户的宣讲模式。3.指定专人分村进户送达学生资助情况温馨告知书,并与被告知人员一起合影拍照保存,另一份送交驻村第一书记留存,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惠民政策的知晓率、满意度。4.通过微信、校信通、短信等网络平台及时通知家长资助资金具体发放情况并要求家长回复,学校保留回复信息存档,做实做细去有影,发有据,案可查的宣传痕迹管理台账。

教育资助资金落实情况。XX年我县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共资助47696人次,共发放资助资金3059.66万元,目前已全部发放到位。 同时教体局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助学。一年来,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共捐助159.9万元用于扶贫助学,赢得了学生满意、群众认可的良好口碑。

“全面改薄”项目工程推进落实情况。XX年学前教育投入资金169万元,完成6所幼儿园改造任务,工程已全部完工,,支付率100%。义务教育投入340万元为65所学校配备图书、教学仪器设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器材,投入校舍维修改造资金1985.6万元,完成贫困地区农村7所中小学共1.6万平方米和抗震加固任务,投入全面改薄校舍类资金2032万元,新增校舍面积17808平方米,目前资金支付率100%。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情况。为进一步加大乡村教师补充力度,XX年我县新招高中教师42名,特岗教师260名,全科教师培养专科18名,本科9名。接受省市选派24名下乡支教教师,选派2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到偏远乡村薄弱学校支教,形成帮扶结对教师44对。基本实现每个乡村孩子都能上好学的教育诉求。另外,我县xx二中教师xxx因在新疆淖毛湖农场支教期间表现优秀,今年应农场领导要求继续支教。

教育扶贫脱贫培训落实情况。我局依托职业教育中心, 制定扶贫脱贫技能培训方案,大力宣传技能富民政策,认真开展各项技能培训,XX年计划培训100人,实际培训超过310人,培训资金30万元,已全部支付。

六、贫困村健身器材安装情况。XX年投资243万元为81个贫困村安装健身器材,现已全部安装完成,243万元已全部支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扶贫信息库数据存在一定误差,在进行大数据比对时无法得到准确数据,造成部分人员无法精准上报。

由于扶贫办数据进行动态管理,每月都进行相应的人员增减,与资助政策每学年认定一次有所冲突,依据文件新增加人员当学期不能享受资助,顺延到下学期开始享受相关资助政策。

随着脱贫人口增加,目前教育资助面积过大,存在不稳定隐患,建议提高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标准,精准识别一般贫困学生,减少资助人数。

建议降低学生资助资金县级配套比例,提高中央资金配套比例。

我县经济条件较差,财政紧张,校舍改造资金缺口大。建议增加我县薄弱学校、乡村学校、学前教育改造资金。

建议增加全科教师培养计划,注重教师男女比例平衡,持续提高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切实形成“越往基层,待遇越 高”的激励机制。

制定技能培训政策要结合一线工作实际,对培训资金要制定详细的标准,便于操作,便于检查,切实提高资金实效性。

继续加大国家优惠政策倾斜农村教育发展力度,着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增强乡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和幸福感。

项目工程建议能出台相关措施、文件、制度等,规范项目建设手续办理程序及要求资料清单,具体到经办人员,便于操作,从而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切实为扶贫工作服务。

建议学籍管理部门及时更新数据,新生及时建立学籍,外转人员做到籍随人走,确保学生和学籍一致,毕业学生及时做毕业处理,否则会直接影响资助工作评定的准确性和资金发放的及时性。

三、2018年教育脱贫攻坚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专项工作计划,扛牢扛实教育脱贫攻坚红旗,充分发挥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显著优势,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步伐,为实现我县脱贫摘帽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按照定点、定向的原则,对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 中教育的薄弱学校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积极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构建到校、到户、到人的教育精准扶贫体系,落实多元扶持与资助政策相结合模式,坚持扶贫和扶智相结合,实现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确保贫困家庭学生都能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三、重点任务

持续提高脱贫攻坚政治站位,继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继续加强资助政策宣传期间的指导和监督,要求各单位提高扶贫脱贫工作思想站位,做到宣传有安排、实施有方案、工作有痕迹、活动有总结,将政策宣传成效纳入教体局考核内容;抓好扶贫常规动作,推进宣传自选动作,通过推进会、公开栏、宣传车等手段及时传达国家强农惠民各项政策,力促惠民政策落地生根,提升教育惠农政策普及率、理解率和群众的满意度。

实施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确保不让学生因贫失学。

认真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学生资助制度,完善各类教育资助方式,确保每一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对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逐一全面进行登记造册,建立详细档案,为教育精准扶贫提供可靠依据。对扶贫对象享受资助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确保其获得有效资助,完成学业。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动态管理,对已实现脱贫致富 的农村家庭要及时调整其上学子女的相关扶持政策;资助档案实行一学期一核对。

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

2018年计划争取上级资金1亿元,用于教育专项扶贫项目建设,大力改造我县教育基础设施,争取在2018年底使全县学校消除危房、危墙、危厕,全部达到省20条办学条件底线要求,为2019年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省级验收奠定坚实基础。

进一步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打造农村一线教育精兵。

我局以促进城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贯彻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为突破口,实现每个乡村孩子都能上好学的教育诉求,加大教师补充力度,积极向省市争取农村义务教育招聘特岗教师每年不少于200人,继续出资100万元为全县教师免费进行体检,努力打造一支引得来、留得住、能出彩的乡村教育精兵,进一步调动我县广大乡村教师不忘初心、扎根农村基层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城乡教育公平。

进一步加大技能精准培训,确保小康路上无掉队。

2018年教育脱贫技能培训计划培训300人,以胡辣汤熬制、电焊、家政服务等社会热门专业培训为主,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优势,认准胡辣汤熬制的培训方向,突出西华品牌, 力争培训熟练工100人以上,继续加大种植、养殖专业培训,带动科技人员深入帮扶乡村培训点,把技术培训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实现全覆盖,确保小康路上无掉队。

夯实教育脱贫攻坚责任,扎紧扶贫资助资金流向笼子。

认真学习研究国家的教育扶贫政策,多种渠道争取教育脱贫资金,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加强资金的管理力度,压实管理责任,实行教育资助资金专户存储、专项审批管理,杜绝资金挪用,保证每笔资金都用在实处,保障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稳步实施。对虚报、挤占、挪用教育资助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依纪依规严肃查处。

推荐第6篇:教育扶贫专项工作汇报材料

教育扶贫专项工作汇报材料

教科局 朱德贵

教育扶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统一安排部署下,我局精心组织,将工作落实、落地、落细,快速有效的推进。现将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教育扶贫专项项目推进情况

(一)学前教育\"一村一幼\"全面完成

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县已建成村级幼教点214个,招聘幼教点辅导员688名,开设幼教班344个,在园幼儿达到10664人,全面实现我县学前教育\"一村一幼\"全覆盖计划。

(二)\"一乡一所\"工作情况

按照州委、州政府的安排和部署,今年将完成10个乡镇的10所幼儿园的建设任务,目前已完成10所幼儿园的选址、建设工程规划、建设用地审批等前期工作,落实了土地、摸清了 \"三通一平\"基本情况,地勘、地灾评估等已启动,待州国投公司进场后,启动\"一乡一所\"项目建设。

(三)\"控辍保学\"工作初见成效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县控辍保学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建立完善\"六长、双线\"控辍保学工作体系,县政府、县教育局与各乡镇、各学校分层签订《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责任书》,把控辍保学任务及时分解到乡镇、到学校,全面落实控辍保学责任。

二是组织督查组赴全县28个乡镇开展控辍保学工作专项督导检查,督促各乡镇认真落实控辍工作职责。

三是把控辍保学目标任务纳入各包村干部考核内容,各乡镇和各包片单位及时组织召开村组干部会和群众大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把送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与各种补助和优惠政策挂钩起来,严格考核和责任追究。

四是按照省领导蹲点督导调研反馈意见,及时召开整改工作会,重点安排部署了\"控辍保学\"工作,细化了2016年\"控辍保学\"方案,将\"控辍保学\"工作落实到每名教师、每个职工。建立辍学学生跟踪调查和登记造册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制,确保控辍保学工作取得实效。

五是学校建立不定期家访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动向,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确保贫困建卡户的子女入学率达到100%.通过以上行之有效的措施,我县小学入学率保持在99.18%以上、初中入学率保持在97.14%以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到75.18%以上,全部超过了省、州下达的目标任务。

(四)学校基本建设顺利推进

2016年中央、省、州下达了我县薄改、教师周转房、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振兴计划、校舍维修改造和行动计划项目共23个,总建筑面积16520㎡,计划投入资金3682万元。通过前期可研、地灾评估、立项、地勘、设计、审图、预算、财评、招标等程序,截止目前,开工建设的项目13个,完成前期投资1026万元,推进情况处于全州17县(市)的第9位。还未开工的10个项目,力争在10月中旬全部开工。

(五)综合高中顺利启动

成立了创建综合高中工作领导小组,拟定了《甘洛县创建综合高中的实施方案》,明确各相关单位职责和目标责任,排出了工作时间表。

州局下达的综合高中招生任务250人,实际到综合高中就读的学生达到695人,超额完成了州教育局下达的招生任务。

(六)十五年免费教育和助学贷款工作

2016年春季全县在园幼儿6265名,\"一村一幼\"在园幼儿园9112名,全部纳入享受了减免保教费政策,上半年共计发放减免保教费454.79万元。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一村一幼\"减免保教费标准将提高到每人每年700元的标准。

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35600人,全部享受国家\"三免一补\"政策和学生营养午餐(其中:生均公用经费小学每生每年600元,县级配套20元,初中每生每年800元,县级配套40元;免费提供教科书,小学每生每年140元,初中每生每年280元;免除作业本费,小学每生每年30元,初中每生每年40元,寄宿制生活补助每生每年1700元,营养午餐每生每年800元)。实现了全覆盖,享受补助的人数达到100%.普高学生全部享受免学费每生每年450元,并免费提供350元的教科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享受每生每年2000元的生活补助。

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2000元,减免学费每生每年2000元。

按照党和政府\"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宗旨和国家开发银行\"应贷尽贷\"的原则,2016年为647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贷款金额达到465.45万元。

按照省教育厅安排,9月1日启动了建档立卡家庭大学新生和中职新生资助工作,现正在组织学生在\"四川学生资助网\"上申报,此项工作预计在10月中旬结束。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一村一幼\"辅导员的文化和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管理工作未同步跟进,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是\"一乡一园\"前期准备工作还需加快,以便国投公司顺利进场施工。

三是进一步强化\"控辍保学\"工作,做好辍学学生劝返工作的任务很艰巨。

四是教育基础工程建设进度还处于全州的中间水平,需要采取措施,加快进度,确保年内基本完成建设任务。

三、下一步的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对\"一村一幼\"的管理,按照州政府出台的管理办法,教科局主要督促所在村、组制定出\"一村一幼\"的管理制度,对\"一村一幼\"进行规范管理,教科局在业务上给予指导。

二是强化\"控辍保学\"工作,落实\"六长\"责任制,进一步提高对控辍保学的思想认识,把控辍保学工作落到实处。特别是要安排专人做好辍学学生劝返工作,确保贫困建卡户子女全部入学接收义务教育。学校无条件接受劝返儿童,要安排教师定期不定期开展家访工作,与学生家长沟通,确保所有学龄儿童全部入学。

三是加快\"一乡一所\"前期准备工作,将建设用地落实、落细,完成地勘工作和\"三通一平\"等前期工作,为施工企业顺利进场做好所有准备工作。与州国投公司做好衔接工作,确保在州委、州政府完成招投标后,国投公司第一时间进场施工。

四是加快学校建设步伐,缩短前期准备时间,力争在10月中旬全部开工建设,对已开工的项目,要协同监理、设计和县质监站加强督促检查,与施工企业签倒排工期合同,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五是完成综合高中设备配备工作,做好课程设置、班级设置。努力把职业技术学校建成一所环境优美、教师优秀、管理先进、质量优异的一所综合高中。

六是在全面落实十五年免费教育政策的基础上,向省、州争取专项经费,切实保障贫困建卡户子女上学不花一分钱。

七是做好贫困大学新生资助工作,特别是贫困建卡户子女的资助工作,做到\"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推荐第7篇:扶贫工作汇报

上翁热提村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我村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2016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陈全国书记在2017年4月1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情况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严格执行自治区、地区、县委各项指示,按照实现贫困户“一高于,两不愁,三保障”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现将我村扶贫开发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上翁热提村村,距离乡镇府7公里,共有5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235户,共1365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5户315人,其中2014年脱贫25户98人;2017年拟脱贫70户110人。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道路建设共4公里,其中2公里正在实施中;修建富民安居房300户,其中4户正在实施中;棚圈建设120户;天然气入户120户。

水利设施建设方面:本村范围内共修建6.5公里的防渗渠,3口机电井,棉花地滴灌面积达到10000亩。

贫困人口劳动力培训情况:共35人自愿申请参加劳动就业技能培训,31人到石油职业高中参加培训,2人到米朗厂参加培训。

1 不等“两免贴息”小额信贷,2017年3户正在办理中。

贫困户医疗保障情况:本村贫困户全部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二、主要措施:

1、认真摸排,确保精准。积极响应上级指示精神,根据本村实际情况,第一书记统筹,村干部、工作队及帮扶干部,全面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复核工作。共摸排出“五类户”8人,其中:村干部0人,工商法人0人,财政供养人员0人,拥有大中型农机具7人;拥有低速交通车辆1人。“五类人员”19人。其中:无户籍新落户0人;特殊人员0人;档外遗漏9人;返贫0人;自然增加7人;自然减少3人。

2、争取资金,项目扶持。以项目扶持提升贫困人口内在发展动力,推动贫困人口产业发展,提升经济收入。我村落实上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督跟着资金走”的原则。目前各项惠民项目正在严格按照项目实施程序进行实施。在项目实施的同时加强扶贫资金使用和政策执行的监管,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对贪污腐败现象实行“零容忍”。

3、认真落实“五个一批”,促进增收。根据本村实际,因地制宜,针对有有富裕劳动力及耕地面积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引导其转变思想,学习技能,实现就地就业,促进增收;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积极学习并推进特色林果业、种植业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实现脱贫增收;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子女上学的,都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了相应

2 补助。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丧失劳动力的保证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4、认真落实“两个全覆盖”工程。坚持以“两个全覆盖工程”为主要抓手,明确帮扶责任,各帮扶单位、帮扶干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帮扶措施。本村帮扶单位3个,帮扶干部24人。开展民族团结活动数场,让结对帮扶真正落地。积极教育引导帮扶贫困户从思想上转变。结合每户实际情况,细化精准帮扶措施,有效解决“怎么扶”的问题。

5、征求意愿,易地搬迁。积极争取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为了能够为我乡建档立卡贫困户从根本上谋取福利,在前期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大力宣传和充分征求贫困户意愿,虽然因为客观原因,本村没有贫困户异地搬迁,但宣传到位,对扶贫工作有所推进。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建档立卡工作不够扎实。贫困识别不够细致,扶贫对象信息数据不够准确,脱贫信息不够真实、建档立卡工作档案资料不够完整,动态管理落实不及时,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纸质档案(台账)和信息系统的数据不一致。《全国扶贫开发系统》运行问题导致出现前期数据混乱的现象。

二是扶贫措施不够精准。未能做到一户一策,缺少“量体裁衣”的脱贫计划和措施。

三是贫困群众主动脱贫内生动力不足。贫困群众接受新

3 科技、新思想的能力差,跟不上形势发展,存在着“等、靠、要”思想,缺乏自力更生和自我发展的劲头。

四是个别帮扶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没有深刻认识到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大局意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在开展帮扶过程中存在消极态度,导致工作推进缓慢,帮扶措施成效不明显。

五、脱贫成果基础不牢。脱贫户虽然已经吃穿不愁,生活得到改善,收入超越了贫困线,但转移性收入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例相当高,没有持续跟进的扶持措施,还处于低水平、不稳定的脱贫状态。

四、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完善信息档案。根据本次交叉检查的问题清单,及时纠正和完善系统信息数据,保证建档立卡信息准确无误。同时,规范贫困户“一户一档”档案资料,认真核实信息数据,确保贫困退出资料完整、真实。

2、进一步提升发展能力。在确保使贫困户受益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地委2017年

1、2号文件规定,坚决防止包办代替现象,充分尊重贫困户知情权、选择权,完善脱贫攻坚规划,结合贫困户实际,因户施策、积极推进特色林果业,特色种植业发展,着力在标准化、规模化、使贫困群众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增收产业和致富门路。

3、进一步组织好就业大培训。不断加强贫困人口思想教育,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积极开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教育,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引导贫困群众学文化、学 4 科学,不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激发脱贫致富热情。优秀学员推荐就业。

4、进一步落实帮扶机制。每月组织各帮扶单位召开一次“两个全覆盖工程”工作会议,结合本村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工作总结,点出具体问题,同时安排下月工作计划,根据每月对贫困户生产生活所求情况,制定符合贫困户实际情况、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

5、进一步做好巩固提升。结合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支持到内地企业务工创收。从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入手,健全完善脱贫巩固措施,筑牢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疆扶贫、区内协作扶贫“五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切实做到脱贫攻坚与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两促进、两不误,产业扶持上保持力度不减、政策不变,巩固脱贫退出成果,提高贫困退出水平。

6、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进一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各个方面。深入开展“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入查摆问题,明确具体措施,狠抓工作落实,防治政策措施棚架,切实改进党员干部作风。

推荐第8篇:扶贫工作汇报

扶贫工作汇报

县老区办

2007年,我县的扶贫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在市扶贫办的精心指导下,在兄弟县、市、区和市级机关结对帮扶单位的有力相助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欠发达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努力下,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2007]31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县辖14个镇乡,4个街道,398个行政村,58.3万人。被列入市级欠发达地区的共6个镇乡,2个片,130个行政村,58093户,172157人。2007年,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45.9亿元,比上年增长8%,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880元,比上年增长5%。

一、2007年扶贫工作情况

2007年的扶贫工作,紧紧围绕调研这一主题,扎实做好宁海县欠发达地区“十一五”期间扶贫规划的编制与全面扶贫帮困工作。

(一)、深入调研,认真编制扶贫规划

1、抓好扶贫新一轮政策出台的调研。2007年3月上旬,市扶贫办范文英主任带领工作组对我县6个欠发达镇乡和双峰、水车2个片的扶贫工作进行了全面调研,为时一个星期,走访30多个村,座谈干部群众近200余人,为市政府出台新一轮扶贫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2、编制县“十一五”期间扶贫规划。为了搞好欠发达地区“十一五”规划,县老区办设计了十来种表格,下发到各镇乡进行调查摸 1

底,内容涉及到交通道路建设、饮用水建设、新农村建设、教育卫生、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安居工程、下山移民、生态保护等十几方面的村情。通过摸底,全面掌握了各类数据,规划已于2007年3月份编制完毕,并上报市扶贫办。

(二)、着眼民生,狠抓扶贫项目落实

1、扎实推进下山移民工作。2003年以来,我们已完成三批下山移民,今年第4批下山移民计划600户,涉及9个镇乡,20个行政村中的33个自然村,实际搬迁743户,比原计划增加143户,2286人,已于2007年11月底前全部完成,并通过市里验收。共拆除房屋1586间,其中平房904间、楼房345间、其它用房337间,拆除面积55495平方米。据统计迁往中心村698户,镇乡所在地19户,县城16户,县外9户。补助资金共743万元,市、县按1:1比例全数到位。

2、认真做好低收入农户建档立卡。根据市4月29日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我县在6个欠发达镇乡和2个片开展低收入农户建档立卡工作。专门召开了6个欠发达镇乡2个片分管扶贫领导和农办主任工作会议,部署了低收入农户的建档立卡工作。我县低收入农户共5420户,致贫原因分别为缺生产资料1671户、自然灾害60户、就学931户、因病2685户、缺劳动力956户、其他642户。今年实施帮扶安居户600户,生产型107户,学生入学补助627人,帮扶资金达911万元。

3、努力促进村户经济发展。针对农业产业化推进难,传统经营

模式变革难,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我们按照“自愿、依法、有偿、规范”的原则,大力引导农民按照市场机制进行土地与山地使用权流转,加快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产业特色化,走发展现代农业之路。2007年欠发达地区实现土地流转近3758余亩,流转后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如茶院乡龙尾巴村、深圳镇柘坑张等村引种弘阳猕猴桃700余亩;跃龙街道山陈、前童镇下杨等村种植油茶400余亩;桑州、深圳、前童、双峰等镇乡(片)开发茶叶基地近1000亩;岔路镇王爱山岗片种植了1000亩锦绣黄桃。土地的流转,经济特产林的开发,为提高村、户的经济收入打下了基础。

4、认真抓好安居工程建设。帮助农村贫困群众解决住房困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做到三到位:一是组织到位。由县老区办具体组织实施,各镇乡街道专门成立工作小组,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检查,完工有验收。二是程序到位。安居对象必须由村两委会或村民代表会议推荐,农户本人提出申请,镇乡街道逐户审查后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对每个无房户登记造册,拍摄新老房屋照片,建立档案。三是资金到位。今年安居房建设600户,按照每户补助10000元的标准,市、县按6:4的比例,共计600万元,其中市补资金360万元,县里配套240万元, 12月底前全部完成并资金补助到户。

5、重点扶持项目效益显著。根据市扶贫办百村攻坚规划的要求,采取集中资金、集中扶持、突出重点的办法,帮助重点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今年确定了胡陈乡西翁等13个村为市级重点扶持村。采用兴建综合楼、标准厂房、街面房等出租;深圳镇溪滨村建

造民工宿舍用于出租等。总投资达917.07万元,市级补助252万元,为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创造了条件。

6、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县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我们采取多方筹资,全民动手的办法,不断完善村级基础设施。一是资源型机耕路建设。欠发达地区大都地处偏僻,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使一些地区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今年,在市里的大力支持下,总结以往资源型机耕路建设的经验,会同县交通局认真组织实地考察,投资建成资源型机耕路26条,51公里,总投资386万元,争取市级补助189万元。这些机耕路的建成,有力地促进了山区资源开发,大大提高了种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重视欠发达村的环境整治,把部分扶贫资金用于村内道路建设。今年投入村内道路建设的有8个镇乡中的20个村,修建面积达68860平方米,总投资达383.5万元,补助资金101万元,其中市级补助63万元,县里配套38万元。

7、协同抓好饮水工程。吃水问题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我县有的欠发达地区的村庄迄今为止尚未全部解决吃水问题,有的村庄过去接通过自来水,由于年久失修需要二次改水。今年帮助6个村接通了自来水,二次改水8个村,共投资40余万元。

(三)、和谐共进,全力做好对口帮扶

1、积极开展“甬黔携手,图书传递”活动。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甬黔携手,图书传递”活动。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发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本次活动共收到捐赠图书102588册(其

中小学类图书42093册、初中类图书19334册、高中类图书12591册、大学、农业科技图书28570册);捐赠文具873094件,500余箱,约计人民币近50余万元;捐赠校服543件、书包101只,超额完成了原定9万册图书的任务。并于5月21日由县老区办统一运送到宁波火车北站。

2、再次开展“和谐宁波·万人助学”活动。根据市委宣传部与市扶贫办的统一部署, 我们做到领导重视、宣传广泛、精心组织、全民参与。由于宣传发动到位,在县老区办预约结对就达664名。8月18日,在潘天寿广场247名现场结对学生从上午7点20分开始,不到一个半小时均已认助结对,共结对学生911名。为了满足没有结对到学生市民的愿望,又预约登记80余名。

3、认真做好对口帮扶工作。2007年,我县先后三次组织人员去贵州省晴隆县落实对口帮扶项目,安排实施项目10个,捐赠帮扶资金75万元。还联系企业(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捐资50万元,新建晴隆县白果冲小学。项目的帮扶有力地推进了对口帮扶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2008年工作打算

2008年我县扶贫工作思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甬政发[2007]31号文件的要求,以新农村建设和增加村级集体经济与贫困群众收入为重点,扎实推进下山移民、安居工程建设、资源型机耕路建设、重点村扶持项目建设、低收入农户帮扶、对口帮扶等重大工作。

(一)深入实施下山移民和安居工程。根据甬党办[2006]38号文件“整体规划、分年实施”的精神,继续做好下山移民和地质灾害移民工作。会同有关镇乡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在政策到位、程序到位、资金到位的基础上,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计划明年完成下山移民600户,安居工程500户。

(二)进一步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我县欠发达地区在基本实现了路、水、电、广播和电视、通讯的“五通”后,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但尚需不断完善,需继续加强资源型机耕路建设,欠发达地区镇乡所在地的给排水工程、环境整治、村内道路硬化等建设。

(三)切实抓好开发性项目的扶持。加强毛竹、茶叶、水蜜桃、杨梅、猕猴桃、油茶等特色生产性开发项目的帮扶,做到开发一个项目带动一片,提高经济效益,努力使村级集体经济与农户增加收入。

(四)强化市级重点村帮扶。要按照甬政发[2007]31号文件精神,制订本县帮扶政策;在列入市级6个欠发达镇乡和2个片中确定好重点村帮扶项目,推进扶贫示范村建设,努力做到以点带面的作用;继续搞好调查摸底,按照市政府的要求,调整好市级挂钩结对单位。

(五)继续做好对口帮扶工作。加强同晴隆县的联系,争取更多的帮扶资金、信息和技术,为贵州省睛隆县新农村示范村、人畜饮水工程、牛羊养殖、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更大的服务。

2008年1月10日

推荐第9篇:扶贫工作汇报

本文作者:李运志 好范文原创投稿

克难攻坚 努力开创扶贫工作新局面

—记湖北省随州市吴山镇河西村整村推进工作

河西村位于湖北省插花贫困乡镇——吴山镇北部15公里处,地处桐柏山西南余脉,是村级改革后原联勇、联工、联乡三村合一的全镇最大的行政村,现有八个村民小组,24个自然塆,860户,3360人,

现有八个党小组,党员78人,总耕地面积3934亩,其中水田2233亩。全村版图面积38万平方公里,山场面积25万平方公里,花岗岩资源十分丰富,现有随州合力、随州刘氏、群翔大理石三家矿业有限公司在我村投资开采石材,兴办石材产业;这里历史悠久,境内的栲栳寺、株栳寺在明清时期曾是随北著名的道教圣地,与号称“小武当”的鸡鸣山遥相呼应,僧侣达400余众,现仍有众多古迹尚存;这里还是一片红色的土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随北著名游击区,全国民兵战斗英雄金安国带领战友们,转战周边地区,斗顽军、打土豪、分田地,为随北地区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过去,因为河西村地理位置偏僻,山多田少,水土流失严重,大部分河田只能种一季水稻,而且靠提水灌溉,生产成本高,种旱作物产量也不高,收入低,老百姓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落后。随着党的惠民政策的不断深入,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响应上级加快贫困地区建设的号召,我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保民生、完善各种基层基础设施,送温暖、救助弱势群体入手,有序开发当地资源,实行村企联动、部门帮扶、行业推进等举措,使得这一贫困落后面貌得到很大改观,具体做法是做到“四个结合 ”。

一、长远规划与立足当前相结合。经过广泛了解、深入调查,该村村两委在去年就制定了《十二五》发展规划:科学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发展石材产业,促进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清淤堰塘15口,维修河坝700米,架通提水灌溉线路1000米,扩大灌溉面积500亩,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量;改善交通条件,实施通组通塆工程2.2公里,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及出行;实行封山育林,山当田种,树当粮管,达到山上是银行,上下变粮仓;努力开展“洁美河西”活动,唐三路河西段实施“五化”工程(植被绿化、道路硬化、村庄美化、民居亮化、环境净化)。并结合我村实际,每年做好一到两件看得见、摸得着、群众得实惠的实事,如去年投资10万元,完成安全饮水工程,使250户农民从此告别饮用不安全水的历史,今年修通2.3公里的通组公路。

二、有序开发与封山育林相结合。开发该村村丰富的石材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即可安排农村多余闲散劳动力,使农民就近就业,又可变废为宝,增加个人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因此在为企业营造良好环境的同时,也十分注意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对石材开采点加强监管,防止造成环境污染,防止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发生,督促搞好植被恢复,对大面积的山场做好封山育林,定人、定岗、定责,以保持资源有序开发,可持续利用。

三、造血与输血相结合。河西村是随县20个农业生产测评样本点之一,他们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每年邀请农业专家对广大农户进行两次科技培训 ,普及科技知识,进行智力扶贫,提高种田水平,并对全村科技示范户发放补贴,鼓励他们带头致富、带动大家致富。还广泛开展村企联动、帮扶救助活动,今年面对百年一遇旱灾,我们主动联系驻村三个矿产公司淘凼31个,满足村民提水抗旱,送来抗旱资金15万元,包村单位送来2000元,解决了抗旱的燃眉之急。

四、全面建设与重点整治相结合。河西村河西片曾因水稻产量高,在六十年代有“水稻王”之称。但因年久失修,虽有大小堰塘120余口,近一大半干枯,有一半被泥沙於满不能蓄水,有一部分因水土流失,河床下降,水田不能自流灌溉,近年来,村两委硬化河堤600余米,借“三万”活动整修堰塘30口,支付村民提水抗旱电费45000元。还争取国家资金550万元,对上游的夜壶庄水库、鸻鹕岩水库进行了加固除险,可扩大全村灌溉面积480亩,提高单产250斤,增加农民收入67万元。同时,以唐三路沿线为重点,规范了村庄建设,整治路边脏、乱、差,禁止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停乱靠现象发生。

推荐第10篇:扶贫工作汇报

财政局扶贫工作队开展 “一对一”捐助贫困学生活动

x年x月x日,x县财政局扶贫工作队利用节假日,再一次来到革命老区狼牙山脚下,组织对x县x乡村的困难学生进行义捐活动。

x年初,xx同志被容城县县政府委派到该村进行为期一年的扶贫工作。入住后,对村民进行了逐户走访,与村支两委成员及群众代表进行了深入座谈,摸清底码,有针对性的制定了帮扶计划,在圆满完成扶贫任务的情况下,与部分贫困户结下了穷亲,与6名贫困学生结对子,组织协调保定市和容城县的爱心之士,与贫困学生建立了长期的一对一帮扶关系。

今年是第三次组织这样的活动,目前已有两名贫困学生考入大学,对余下的四名贫困学生进行了500-1000元的义捐,受到了村支两委及广大群众的赞许,体现了社会大家庭的和谐美好,激发了贫困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11篇:扶贫工作汇报

2016年扶贫工作汇报

2016年来,我局认真落实各项扶贫工作部署,在党工委、管委会动员和带领下,全体职工迅速、认真地开展“精准扶贫”,努力推动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是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将“精准扶贫”工作作为全年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工作来抓,强化扶贫工作领导责任制,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在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抽出专门人员,挤出时间,组织开展扶贫工作,制定扶贫工作任务,形成“领导干部带头,全员积极参与”的扶贫工作格局。

二是进村入户,摸底核查。全局工作人员在领导干部的带领下,深入基层,在街道实地走访调研,与贫困户面对面交流,掌握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详细了解他们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通过下基层检查、开展执法等活动,搜集各类贫困户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扶贫工作筑牢坚实基础。

三是理清思路,结对帮扶。局工作人员在对村贫困户进行入户核实后,根据核查情况,实现结对帮扶,并制定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表,详细记录与贫困户的结对情况及贫困户基本情况、致贫原因、联系方式,使结对双方对象明确、联系及时,有效开展帮扶工作。落实街道干部联户工作,干部职工共联系帮扶群众56户,其中领导干部每人5户,普通人员每人3户。在节日期间积极走访,保证困难群众事情有人问,问题有人管。 四是突出重点,灵活扶贫。局根据工作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服务职能,灵活开展扶贫工作。

一是在工商注册中,开辟困难群众绿色通道,设立专门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落实各项便民政策,指导帮助困难群众办理各项业务,在工商注册、餐饮许可证办理等方面给予全程指导。

二是大力宣传各项惠民政策,鼓励和帮助贫困户找准脱贫项目,努力脱贫致富。引导和支持贫困户开展民俗旅游,从事个体经营等方式,帮助贫困户从根本上解决困难和问题,增加村民收入,加快脱贫步伐。同时,上门帮助困难群众及时做好工商年报,帮助困难群众规范化经营,积极申请“清洁厨房”等专项扶持资金。积极向群众介绍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对部分困难群众,减免部分注册费用。

三是加强物资补助。春节期间,向村24户年老、残疾等困难群众、2户困难群众实行精准扶贫,每户发放扶贫金500元,发放面粉50公斤,共计发放扶贫款1.3万元,面粉1300公斤。

五是积极开展各类慈善公益活动。在“学雷锋”纪念日活动期间,积极响应管委的号召,安排5名工作人员,在两城敬老院开展义务劳动。同时,走访各村困难群众,向群众捐款捐物。今年在“慈心一日捐”活动中,共募集捐款2700余元。

六、下一步打算: 一是积极响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各项决策,主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关注“空巢老人”、“扶贫帮扶”献爱心活动;

二是根据全区扶贫工作规划,制定精准扶贫计划,做好包联村、户的对接工作。

第12篇:扶贫工作汇报

扶贫工作总结

支队政治处:

2009年8月31日,按照支队的安排,我正式从高同志手中接过支队驻村扶贫工作的接力棒,担任陈仓区胡店镇马家湾村支部副书记,继续支队对该村的帮扶工作。

一、扶贫工作取得的成绩

截止今年4月近两年的时间里,在支队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扶贫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多次受到西山建委和胡店镇的表扬和肯定。2010年3月24日,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第五批西山驻村扶贫干部动员大队上,我作为全市优秀驻村扶贫干部,代表支队作了表态发言。2010年11月24日省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受支队委托,我代表支队做了扶贫工作先进事迹报告。支队不断加强扶贫帮困工作力度和发挥职能优势做好扶贫工作的做法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200

9、2010年连续两年,支队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扶贫先进集体、实施“突破西山”战略先进单位。

二、扶贫所做的具体工作

2009年我支队捐款八万余元,并由支队领导出面争取国家政策项目,为通往村上五组修了3.1公里的水泥路,并在10月17日和11月2日通过了区上和省上合格验收。 2010年6月全国掀起涉牌涉证专项治理活动,马家湾村 1

距市区72公里,由于交通不便,村民的机动车挂牌办证不易,光来回的路费就得几十元,而且需要往返多次,所以村里的摩托车很少有挂牌的,大部分人无证驾驶。看到这种情况,我向支队领导作了汇报,背上牌子,现场培训,为全村33人办理了驾驶证,为30辆摩托车和农用车挂上了牌证。此消息一出,附近村组需要办证村民纷纷前来办理牌证,极大地提高了我交警支队在西山地区为民、亲民、爱民的影响力。我也被评为金台交警大队“涉牌涉证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活动”先进个人。

2010年气候异常,灾害性天气频发,继“4.14”雪灾影响之后,7月23日、8月1日我市西山地区普降暴雨,西山八镇遭受暴雨灾害袭击,渭河上的支流河水暴涨,山体塌方,道路被毁,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破坏。马家湾村在此次暴雨袭击中受灾严重,全村1000人受灾,全村七个小组其中六个小组断水,通往五组、六组、七组的道路冲毁,与外界失去联系。我将这些情况向支队汇报以后,全市交警心系灾区,奉献爱心,纷纷捐款。8月24日,当支队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代表交警支队将16000余元捐款送到村上并为受灾较为严重的八户村民送来米面油的时候,胡店镇镇长表示了衷心的感谢,村支书和村主任对这雪中送炭的救济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按照2010年扶贫工作计划,宝鸡市交警支队出资3万

元,为村上规划建设百亩核桃示范园一处。支队从元月份开始组织马家湾村村名代表及村干部讨论、考察,依据村上实际情况做好规划,并于2010年3月12日组织五十多名年轻干警帮助村民亲手栽种下3500余棵致富树,此活动得到了西山建委及镇上高度赞扬。

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普遍存在。虽有合作医疗保险,但部分村民观念陈旧,思想落伍,不敢出山就医。马家湾村七组有位17岁的姑娘,因患先天性心脏病,生命危在旦夕。支队领导得知后,积极联系医院,筹措资金,并安排车辆接送病人就医。在今年2月12日,也就是大年三十的早上,当支队车辆送这位经过手术治疗完全康复的小姑娘回村时,村民自发的在道路两旁放起了鞭炮,欢迎这个花季少女重获新生,庆贺这个困难家庭得到了希望,更是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2011年春节来临之前,支队政治处及宣传科组织支队书法家来村上慰问,为村民义务书写春联三百余副,并为村领导及驻村干部送来了慰问金。当我联系到西安启望集团的捐助宝鸡西山地区的慰问大米和食用油,并一一发送到困难群众家里,村干部说这些比镇上发的还多、、、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及西山建委要求的“节能减柴”工程,我组织村上干部及技术人员,远赴咸阳旬邑县,参观移民新村的节能炕、节能灶建造技术,并在马家湾迅速掀起了旧灶

老炕改造热潮。

劳务输出在当前还是山区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交警支队领导看到2009年为马家湾村减免学费7万多元培训的40名机动车驾驶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后,在2010年11月继续培训一批机动车驾驶员,这将使马家湾村成为胡店镇运输行业从业最多,效益最好的村。

为了解决农村文化娱乐及政策法规宣传问题,支队为马家湾村捐赠了四千余元的广播器材一套,使得每个组都装上了大喇叭,每天有了固定的娱乐节目和政策宣传播放时间。

三、驻村扶贫工作感受

两年的时间和快就过去了,看到乡亲们的家搬到了平坦的地方,住进了宽敞的新房,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看到通过手术治疗恢复健康,并在我的努力下进到村小学享受两免一补政策无忧无虑学习的王芳芳;看到2010年植树节我和同事们帮乡亲们栽下的核桃树上已经开了花;看到拿上了驾驶证购买了机动车忙碌的跑运输的年轻人、、、、、、我除了有无比的自豪和幸福,还有更多的留恋。

近两年来我坚持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在帮助基层解难题、促发展的过程中,主动接受锻炼,勇挑担子,不断创新,保证使自己的一言一行对上级负责,对单位负责,对帮扶村负责,对自己负责。下得来、蹲得住、干实事、出实效。自觉接受各级党组织的管理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严格要求不放

松,埋头苦干不浮躁,廉洁自律不违规,充分展示了交警支队驻村挂职扶贫干部的良好形象。我用我坚定的信心和饱满的热情,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在新的岗位上洒下辛勤的汗水,留下进取的身影,刻下奋斗的印迹,与马家湾村1200多名村民一道为村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〇一一年四月

第13篇:扶贫工作汇报

康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扶贫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行动指南,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1236”扶贫攻坚行动意见,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契机,紧盯贫困乡村,瞄准贫困人口,以扶贫工作统揽农村工作全局,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突破口,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坚持整村推进、整乡推进、贫困连片开发同步进行,全面推进,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难与问题,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1991年被确定为省列贫困县,1992年进入“两西”扶持县,1994年被确定为国列贫困县,2001年被列为国家扶贫重点县,2011年被纳入秦巴山连片特困片区县。全县共21个乡镇、350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238个,占行政村总数的68%,特困村72个,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6万人,耕地31万亩,人均耕地1.76亩。2013年全县人均有粮780斤,人均纯收入3278元,大口径财政收入2.3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亿元。2013年有贫

1 困户1.6万户,贫困人口6.46万人,贫困发生率37.5%。自2000年以来,全县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9亿元,实施扶贫整村推进项目130个,实施整片整流域推进项目6个。

二、2013年及今年扶贫部门所做的工作

2013年,县扶贫主管部门按照省市及县委、政府的安排,全力实施扶贫项目,狠抓扶贫各项措施落实,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完成了老虎垭流域扶贫开发项目、城关镇整村推进项目、8个整村推进项目和面上项目的实施。完成村内道路硬化23.6公里,新修沙化路31.2公里,新修便民桥6座,实施危房改造723户,新修护村护地河堤2300米,实施“三改”项目155户。实施核桃项目4070亩、茶叶1350 亩、栽植樱桃165亩、种植魔芋400亩,实施互助金项目11个,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员3600人,技能培训700人。二是千方百计动员,全面完成了973名“两后生”培训任务。三是两上北京积极争取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帮扶资金299万元,解决办公楼维修和铜线乡低垭扶贫旅游节点建设资金无处着落的问题。四是抓了扶贫宣传工作。2013年,我县釆取多形式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和途径开展扶贫宣传,在《甘肃扶贫信息网》报送康县扶贫信息398条,采用136条,居全省之首;在《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日报》、《光明日报》、《陇南报》发表康县扶贫开发文章13篇;在公路主干道沿线制作安装大幅扶贫开发宣传牌12个,尤其在省委、省

2 政府《关于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出台后,《康县报》、《康县新闻》等多家主流媒体对康县扶贫攻坚工作进行了轮番报到,声势强大,成效明显,为顺利推进扶贫攻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五是抓了建档立卡工作。省市有关会议结束后,县扶贫办及时汇报县委、县政府,并在10月中旬召开了由21个乡镇乡镇长、乡镇扶贫专干、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扶贫系统全体职工参加的全县2012年度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及信息动态管理工作安排部署会,专题安排了此项工作并对乡镇扶贫专干进行了培训。县扶贫办按照县上《关于认真开展2012年度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及信息动态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给每个乡镇下派了建档立卡指导员,并从监察、扶贫部门抽调科级干部组成四个督查组,对全县21个乡镇的建档立卡工作进行巡回督查。目前,全县2012年度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及信息动态管理工作已顺利通过省、市审查,全面完成工作任务。六是全力抓了财政扶贫资金审计存在问题的整改工作。进一步加大资金监督检查力度,制定下发了《康县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检查抽查方案》、《关于认真开展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专项检查的紧急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财政扶贫资金自查自纠的通知》。县上从组织、纪检、审计、财政、扶贫、发改等部门抽调业务骨干,分三组对近几年涉及财政扶贫资金的21乡镇、15个县直部门、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7个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对审计检查中发现的八个

3 问题现已全面进行了整改。七是抓了规划编制工作。按时编制完成了《康县五年基本消除贫困实施规划》、《康县阳坝贫困片区扶贫攻坚规划》、《康县店子贫困片区扶贫攻坚规划》和《康县豆坪贫困片区扶贫攻坚规划》。规划覆盖全县14个乡镇、128个村,其中,特困村52个,项目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开发、劳务移民、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

2014年,我们着力抓了六件具体工作:一是筹备召开了2014年全县扶贫攻坚大会。二是筛选申报了2014年第二批财政扶贫项目。三是抓紧实施了尾欠项目和2013年第二批项目。四是抓了竣工项目的验收报帐工作。五是配合抓了财政扶贫资金的审计及整改工作,做到即知即改,边审计边整改。六是启动了今年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如王坝乡何家庄村,豆坪乡成沟村、西沟村,豆坝乡味石村,阳坝镇二坪村、阴坝村等。

三、主要做法与成效

近年来,在扶贫开发上,我县坚持群众参与与国家支持相结合、“造血”与“输血”相结合、改变落后面貌与增加群众收入相结合、扶贫与扶智相结合,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全县扶贫攻坚工作。具体做法上: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重新调整县扶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坚持每月听取一次

4 扶贫工作汇报,每季度研究一次扶贫攻坚工作,每半年召开一次扶贫攻坚工作现场观摩会,分析研究问题,总结推广经验;建立县级领导包抓、部门帮扶和干部包户的工作责任制,县上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包抓重点流域,严格落实副县级领导干部每人包抓一个贫困乡镇和一个特困村,县直每个部门包抓一个贫困村,每个科级干部包抓8户贫困户,每个一般干部包抓6户贫困户的包抓机制,确保了扶贫开发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坚持扶贫整村整乡整流域推进。多年来,我县将整村整乡整流域推进扶贫开发作为解决区域贫困与个体贫困并存问题、增加贫困群众经济收入的最有效途径,瞄准最贫困的乡村和流域,在政策、资金、物资等诸多方面给予倾斜扶持,抓重点、攻难点,啃硬骨头,坚持不零敲碎打,不撒胡椒面,努力做到扶持一片,脱贫一片,见效一片,努力打造精品。近年来,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9亿元,在130个村实施了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项目,项目覆盖率达54.6%,占重点村总数的一半以上,先后完成连片开发、整乡整流域推进试点项目6个。通过项目建设,初步解决了项目村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等突出问题;每个项目户形成了一项以上能够稳定增加收入的主导产业;家庭主要劳动力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一至两项种养业适用致富技术,并强化了集科技培训、农家书屋、计划生育、基层组织等为主的村级文化活动阵地建设,村级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项目村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可持续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扶贫效益。三是坚持扶贫整村推进与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深

5 度结合。全县上下按照“生态为基,发展为需,民生为本”的扶贫开发理念,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脱贫致富和改变农村面貌的一个强有力抓手,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列到哪里,新农村就建到那里。每年整合发改、交通、水务、住建、农发、国土、文化等部门的项目资金,集中攻坚,坚持扶贫整村推进打基础,新农村建设提层次,打造精品,示范带动,剜掉穷根,使财政扶贫资金成为“引子”,整合部门资金,吸引民间资金,发挥了政府投入“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通过项目整合,集中使用,把一个个贫困村建成美丽漂亮、宜居宜游的新农村、旅游村,赢得了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在我县的召开。全县目前已建和正建的新农村达到211个,占总村数的60%,仅2013年全县整合各类资金1.975亿元,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68个。四是坚持把劳务经济作为扶贫的主要措施常抓不懈。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和扶贫部门始终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紧紧围绕培育劳务输出大产业的目标,大力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培训输转模式,由短期常识培训向中长期技能培训转变,由粗放的劳动力培训向精细的技术培训转变,由松散的输出就业培训向稳定的基地就业培训转变的“三个转变”思路,着力提升贫困劳动力培训输转层次。全县上下通过“五抓”即抓宣传、抓引导、抓培训、抓服务、抓维权等措施,依托甘肃东方学院、秦陇技工学校、汉中机电学校、陇南卫校、陇南农校、陇南驾校、康县党校及职业中专等职业教育基地,加大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的专业

6 技能培训和组织输转。2013年全县共输转劳动力6.5万人,户均达到1.4人以上,创劳务收入8.39亿元,新增贫困家庭“两后生”1534名,有1500多个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了良好的职业技能教育并稳定就业,实现了培训输转一人,脱贫致富一家的目标。五是坚持扶贫“造血”狠抓产业不动摇。历届县委、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实施“整县核桃、南茶北桑”战略,大力发展核桃、茶叶、蚕桑三大主导产业和花椒、油橄榄、蔬菜、养殖、中药材、食用菌等区域优势产业。2013年,进一步增加投入,狠抓以核桃产业为主的经济林综合管理,多方筹资1376万元,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89万亩经济林提质增效任务,其中,核桃54万亩,花椒24.5万亩,茶叶5万亩,蚕桑4万亩,油橄榄1.5万亩。核桃产量达1760万公斤,实现产值2.6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仅此一项就达1523元。同时,积极培育新产业,扶持发展了50个有规模、有效益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和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增收基础进一步夯实。六是坚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开展定点帮扶工作。2013年,我县始终把定点帮扶作为扶贫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坚持“双联”行动和定点扶贫有机结合,聚八方之财,举全社会之力,有资出资,有智出智,有项目出项目,定点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央、省、市、县帮扶单位达到114个,帮扶干部2037名,帮扶贫困户12198户,累计投入物资资金1153.8万元,在基础设施、产业开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扶持,取得了良好的帮扶效果。七是坚持狠抓

7 项目实施进度和质量,强化资金监管,确保财政扶贫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为了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提高项目建设质量,确保扶贫资金真正发挥效益,多次组织召开监理单位及施工企业负责人参加的扶贫项目建设调度会,专题安排部署项目建设任务,通报问题,评比名次,提出要求;分年度清理了往年未开工项目和“半拉子”工程,制定了措施办法,加快竣工验收进度。2013年,县委、政府先后七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县财政扶贫资金监管工作,制定下发了《康县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检查抽查方案》、《关于认真开展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专项检查的紧急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财政扶贫资金自查自纠的通知》,并从组织、纪检、审计、财政、扶贫、发改等部门抽调业务骨干,分三组对近年来涉及财政扶贫资金的21个乡镇、15个县直部门、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7个企业进行了全面自查和整改,使财政扶贫资金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和效益。2013年度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核顺利通过。

通过以上重点措施落实,全县大扶贫及以扶贫统揽农村各项工作的格局已经形成,全县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抓扶贫的热情高涨,2017年全县整体脱贫的意识越来越浓厚,扶贫成效凸显,全县贫困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贫困人口大幅下降,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提高,贫困人口由1991年的14.25 万人下降到2013年的6.46 万人,贫困面由1991年的80%下降到2013年的37.5%,在贫困标准提高近三倍的情况下,贫困发生率下降了42.5个百分点。经济收入明显增长,农民人

8 均纯收入由1991年的296元增加到2013年的3278元,增长达11倍,近8万贫困群众解决了温饱,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子。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社会各项事业和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县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全县贫困落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改变,但受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生产条件落后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仍然呈现出“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比重大”的贫困特征,扶贫攻坚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县350个行政村、1640个自然村中,有22个行政村、580个自然村不通公路,涉及人口14609人;6万多亩耕地、600多个村庄,需修建河堤577公里;19.81万亩耕地需灌溉设施配套;7万多人的饮水还不够安全。特别是生活在南部深山、林缘地带的贫困群体,生存环境极为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欠缺,人居环境恶化,发展再生产的要素资源匮乏,人口素质普遍低下,经济收入门路狭窄,其中许多人只有通过移民搬迁才能解决温饱,扶贫攻坚难度大、成本高。二是致贫因素复杂,农村温饱不稳定问题突出。目前,除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性投入不足、人口素质偏低等长期性因素外,致贫致困的突发性因素依然很

9 多,一遇天灾病患、婚丧嫁娶就暖而变寒、饱而变饥,已脱贫的人口也将重新变为贫困人口,这部分人口长期处于脱贫和返贫的交替之中。三是低水平温饱掩盖了农村扶贫对象规模。由于低水平的温饱掩盖了绝对贫困的实际状况,导致农村低保覆盖面一直比较小。2013年底,全县农村低保面为20.4%,仅占农村贫困人口的55.6%,还远未实现应保尽保,大部分困难群众仍难以享受到国家救助政策。四是扶贫项目投资规模小,建设标准低,10万元以上基础设施要求招投标不符合实际,项目勘察费、设计费、招投标代理费、监理费、审计费等中间费用没有来源,无法支付,给扶贫项目的实施增添了很大的难度。现有的投资规模对于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差、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扶贫攻坚重点村,只是杯水车薪,给贫困村解决不了多少问题,扶贫项目实施后效果不明显,与群众的愿望差距较大。五是部分项目安排不尽合理。如近几年整村推进项目中安排的扶贫贷款贴息,一方面因贫困农户承贷能力差,贷不出来款,贷款贴息就无法落实,另一方面扶贫贷款贴息不是全额贴息,而“双联”惠农贷款、妇女小额贷款实行贷款利息全贴,农户对申请扶贫贷款贴息积极性不高,致使部分资金闲置,项目无法实施,每年造成扶贫资金滞留。而一些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交通、水利等急需建设的基础设施却因资金短缺得不到根本改善,造成部分扶贫项目与实际脱节,与群众愿望不一致。“两后生”

10 培训任务过重,许多“两后生”不愿意再培训,热衷于打工挣钱。“两后生”培训补助打入“一折通”后,虽然解决了国家补助不能直接到“两后生”家庭的问题,但不利于调动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导致工作不好开展。

五、意见及建议

(一)建议提高扶贫项目投资标准和额度,整村推进每村投资最低不少于300万元,整乡推进项目投资最低不少于1000万元。将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投资提高到与住建部门一个标准;将新修沙化路、拓宽改造村组道路和硬化村组道路投资提高到与交通部门一个标准。本着“扶持一片、见效一片,扶持一村、变化一村”的理念,将财政扶贫资金集中投向实施片区开发、整乡推进、整村推进的重点贫困村。

(二)建议将贷款贴息计划额度予以压缩,增加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对贫困户种养业贷款利息实行全贴,确保项目落到实处,发挥资金最大效益。

(三) 建议加大项目管理费投资力度,解决基础设施项目待摊费用没人管,无处着落的问题。

(四) 建议将基础设施项目的招标规模提高到5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不再招投标。

(五) 建议将基础设施项目审计标准提高到5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不再进行工程审计,以减少审计工作量和解决扶贫项目资金滞留问题。

11 (六) 建议从省级层面协调解决乡镇扶贫专干编制配备问题,以解决乡镇无人员编制和专干不专的问题。

六、今后工作打算

(一)抓好贫困片区扶贫攻坚工作,继续实施整村推进、整乡推进、贫困连片扶贫项目,进一步提升扶贫开发层次和水平。整村推进是扶贫开发的新路子,坚持以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为载体,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全力实施以阳坝、店子、豆坪等三个片区扶贫攻坚项目;继续实施整村推进、整乡推进项目,重点解决贫困村不通路、不通电、饮水、住房不安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农村学校、村级卫生室和文化阵地配套设施,以更高的质量、标准和品位,大力推进村容村貌改善、建设与管理,真正使贫困村社变成宜居、宜游、宜商、宜投资的生态文明新农村。

(二)以增加贫困家庭收入为目的,加大富民产业培育力度,进一步增强扶贫开发后劲。坚持把富民产业培育作为由救助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的重要措施,顺应天时,趋利避害,强力扶持。按照“整县核桃、南茶北桑”战略,继续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四大区域产业和四大地方产品,大力发展核桃、蚕桑、茶叶、中药材,扶持养猪、养羊、养鸡、养蜂、特种水产养殖大户,着力发展种植、养殖、加工营销专业合作社。紧紧围绕富民产业,大力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加工企业,按市场需求发展产

12 业,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加速富民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和工业化发展,切实走出一条以富民产业发展带动脱贫致富的产业化扶贫之路。

(三)进一步加大劳务技能培训力度,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大力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培训输转模式,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切实增强扶贫开发实效。一是着眼于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二是对留守劳动力开展以核桃树综合管理、食用菌栽培、养殖等为主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三是抓好以贫困家庭“两后生”输转为主的职业培训;四是积极争取实施 “雨露计划”项目。

(四)继续抓好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为主体的社会帮扶工作。按照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的要求,加大社会帮扶力度,创新帮扶工作方式,优化发展环境,不断提高社会帮扶成效。一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家、省级帮扶单位和中国建筑总公司等央企的联系,积极汇报衔接项目,争取更多的扶贫项目资金;二是要根据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把行业部门扶贫纳入发展规划,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对相关部门的项目资金进行整合,优先向贫困乡村倾斜,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各部门帮扶工作目标责任制,强化年度考核和工

13 作评价,确保行业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三是要不断开拓社会帮扶新领域,研究论征一批新项目,搭建社会帮扶平台,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民营企业和个人到贫困乡村开发资源,兴办龙头企业,带动当地贫困农户就业和发展增收产业;四是创新扶贫机制,拓宽工作视野,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慈善扶贫、文化扶贫、智力扶贫、信息扶贫等新途径,组织开展扶贫志愿者行动,积极推行“组团式”、“结对子”帮扶,丰富扶贫内容。

(五)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监管,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上,要认真总结历年来的工作经验,继续创新实施“两严”、“三专”、“四个确保”资金管理机制。两严:即严格拨款流程,严禁改变资金计划;三专:即扶贫资金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四个确保:即确保资金封闭运行,确保资金直接到项目,确保核算直接到项目,确保资金紧跟项目走。在具体工作上,要严格实行预拨报帐制,明确报帐主体,规范报账资料,县扶贫办、财政局要根据各类项目特点制定严格的报账程序,明确和规范报账所需资料。要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的监督与检查,坚持监督检查工作常态化,坚持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一抓到底,确保财政扶贫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六)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学习,狠抓扶贫队伍自身建设。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始终

14 把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作为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教育实践活动与深入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有机结合起来,一切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使群众关心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和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规章制度,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的制度体系;用整改落实促进扶贫工作落实,用扶贫工作成效检验整改落实成果。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努力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不断增强全局观念、奉献意识和力争上游的信心;加强业务学习,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实现高效优质服务;加强机关建设,严明组织纪律,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打造出一支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扶贫干部队伍,为全县扶贫开发跨越式发展和扶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提供人力支撑。

康县扶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

二0一四年五月六日

15

第14篇:扶贫扶贫工作汇报

xxx驻村扶贫工作汇报

驻村工作队长 xxx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xxx2014年帮扶xx镇xx村。按照“精准识别、精确施策、精细管理”总要求,着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格局。坚持从实际出发,牢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条主线,以坚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提高村民素质为重点,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加大帮扶工作力度,落实帮扶举措,真正做到了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指导到位,扶贫工作稳步推进。现将近期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夯实责任

我办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硬任务,把做好扶贫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紧紧围绕扶贫开发工作要求,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抓紧抓牢,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7月18日全县扶贫工作会议结束后,xxx立即主持召开了干部驻村联户扶贫专题会议,号召全体人员积极学习会议精神,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基础上,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以xxx为队长,xxx、xx为成员的xx驻村联户扶贫工作队,切实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 12

实际,工作队及时联系水利局租用小型水泵,解决燃眉之急。 4.大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8月20日,工作队根据办公室领导安排,征得村委领导同意后,从266户贫困户中选取90户作为办公室全体人员帮扶对象,每人帮扶两户,并要求所有干部逐次逐批和自己帮扶对象见面,详细了解其当前生活状况和家庭实际困难,同时积极为他们讲解惠民政策,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鼓励他们树立信心,积极克服困难。

5.深入开展汛期排查活动。7月入汛以来,工作队多次深入到后xxx现场进行隐患排查,对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险处置,切实做到安全工作无漏洞,全力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薄弱,新农村建设任务重。一是道路交通基础较薄弱。xx村全村依然有xx公里主道路已经基本拓宽,由于资金原因尚未硬化,极大地影响了村民生产和出行。二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人畜饮水困难,农田灌溉不足,有的组仍是靠天吃饭。三是电力设施亟待完善。xx四个组因住户分散、电线老化陈旧,电量弱,电压不稳,特别给烤烟种植户增加了生产成本,制约了烤烟面积的发展,

(二)经济落后,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一是农业结构单一。xx村普遍以养种为主,自给自足的经济状况,存在农业结构不合理、单一的现象。近几年,xx政府虽然积极帮助和引导农民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但由于不少农户无技术、无资

金、无经验,不能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村中稍有文化素质、有一技之长的青年男女,纷纷外出,不愿从事劳动强度大的种植业,而留在农村的老年劳动力和妇女劳动力,因缺文化,对新技术、新生事物接受慢,只能发展传统低效益的种植业。三是大部分农民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市场意识不强,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不能正确分析当地的资源优势,只是盲目跟从,忽视长远效益,没有致富的目标。

五、下步工作打算

1.严格执行《xxx县级机关驻村联户扶贫工作队管理制度》(x组通字„2014‟7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严明驻村工作纪律,加强走访摸底活动,在10月底前把所有贫困户全部走完。

2.向xx村示范户、富裕户取经,号召他们向贫困户传授致富经验、技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配合镇、村,结合实际制定村级三年规划。

3.积极协调在建、要建项目,争取项目早建成早投用。4.积极完成镇、村交办的其他任务。

- 5 -

第15篇:教育管理督导检查工作汇报

教育管理督导检查工作汇报

为深入贯彻落实我院开展的《关于进行教学督导检查的通知》精神,我系上下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制定出各种措施加强我系的教学管理工作,强化遵章守纪意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此我系落实责任到人,从团总支、辅导员到学生会干部努力配合、积极协作,坚决落实院领导的工作指示要求。

在此期间我系团总支、辅导员以及学生会干部领导的学生会各部门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严格执行上级要求,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检查督导工作:

、我系纪保部本着给同学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校园氛围的宗旨对学生的上下课纪律和请假、旷课、迟到等现象进行更为严格的检查监督。经过这几天的严格管理,目前我系学生课堂秩序良好,学生都在认真听课,积极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得到了任课老师的普遍好评,新闻课、晚自习纪律良好,坐姿端正,无打闹说话现象,学生自觉学习观念比较强。关于学生的请假、旷课、迟到等违纪问题纪保部更是严抓不放,经查实目前我系同学请假手续都准确无误,没有发现违规旷课现象。与此同时纪保部还和体育部合作共同管理学生的早操纪律,经过这几天的严查严防,现在学生早操纪律良好,集合迅速、步伐整齐、口号响亮。秉承了我系的良好传统。

、与此同时公寓部更是狠抓落实,积极贯彻实施系部下达的工作要求,本着为同学服务,为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的宗旨,继续严格检查公寓卫生和公寓纪律。同时我系都十分重视学生公寓的规范化管理,积极督促公寓部的工作:周一到周五每天早晨重点检查被子、地面和物品的摆放情况,并且每周

二、周四下午进行两次大检查,对学生公寓进行全方位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详细记录,奖惩分明。在这周,我系在公寓方面做的比较出色,学生宿舍干净整洁,未出现违规违纪现象。

为加强管理,我系公寓部、纪保部联合行动,积极配合,在课余时间不定期对学生宿舍进行突击检查,防止出现公寓内乱接乱扯电线、用大功率用电器、抽烟喝酒、彻夜上网、夜不归宿等违规违纪现象,经过几次的突击检查并未发现上述现象。

这次督导检查工作恰逢我系的“文明卫生突击月”活动,为了进一步响应院领导的工作指示,特举办了“文明卫生突击月颁奖典礼”,对在公寓、纪保、劳卫三方面起到先进带头作用的先进个人和班集体给与不同程度的奖励和表扬,奖惩分明的管理理念促使我系各班级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气氛,使我系在这几方面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在这次督导检查工作中,我系辅导员和学生会干部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及时准确的把院领导的工作要求传达给学生同时把学生的实际情况反映给辅导员,加深了师生的相互了解,更利于工作的开展实施。

我系一定会做好本次督导检查的各方面,积极配合,坚决落实工作要求。提高我系师生的思想认识,使这次督导检查工作的精神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内心。出现问题积极认真解决,确保学生的安全稳定,保证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动力工程系 2009年12月11

第16篇:##村扶贫工作汇报

##村扶贫工作汇报

##村位于青龙县东北部,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252户,912口人,共有耕地1492亩,其中90%为坡耕地;山场面积12400亩,其中有林地8500亩,国家公益林面积2500亩。两委班子由3人组成,交叉任职,有党员35名,其中女党员4名,培养积极分子5名。

三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关心支持下,尤其是在#部长的热情帮助下,我村扶贫开发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文明生态村创建为主线,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富民强村为目标,积极寻找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最佳结合点,立足本村实际,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积极争取资金,巩固提高传统产业,培育发展特色经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明显成效。村内水泥硬化道路在4公里的基础上新增了7.7公里,覆盖了全村三条大沟个6个居民小组,720口人的出行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村内劳务输出人数由原来的132人增加到 265人,务工人员也由原来的力工型向技术型转化,工资收入大大提高;对全村15名五保和41户80人的低保对象应保尽保,新农合参合率和新农保参保率分别为96%、91%;三年来先后考入大学、中等以上专业学校42人,村民素质有

了较大提高,实现有线电视、程控电话入村,移动、联通信号覆盖全村;人均收入由2007年底的1090元增加到3000多元,圆满地完成了脱贫任务。

一、巩固提高传统产业,培育发展特色经济

在发展经济,促使农民增收上,我们在巩固种植、养殖业等传统产业发展同时,大力扶持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发展多种经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培育新的果园基地。实施果树改劣换优级工程230亩,新栽植优质苹果200亩共18000株,板栗310亩共600株,核桃、大扁杏等210亩共400株。二是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通过引导、扶持、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兔、羊等专业户逐步增加,新建10000只肉鸡周转棚一栋,6000只肉鸡规模的两栋,扶贫周转猪51头,周转兔100组,放养柞蚕种180斤,农民增加收入60万元;三是平整荒滩100亩,完成造林180亩,充分发挥自然生态优势,推动生态型经济的发展。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三年来,新硬化6个居民小组水泥道路7.7公里,加上原来硬化的4公里,覆盖了全村三条大沟个8个居民小组,720口人的出行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新修

1、6组路基3公里,建混合式管路漫水桥4处总长280米,涵桥两座。修护田大坝600延米,河套清淤15000立方米。另外新修2米宽乡村游登山路3500米,在醒目位置设立旅游宣传标志牌,

发展农家庄园4户,建停车场一处,为窟窿山旅游开发奠定了基础。

三、以文明生态村创建为载体,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2009年,我村被列为第五批文明生态创建村;2011年,我村又被列入二次创建村。在市委和县委宣传部的正确指导下,在包村部门的大力帮扶下,尤其是包村领导时部长亲自到村考察、指导创建工作,帮助制定创建规划、谋划发展思路,使我村的创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新建村部及卫生室8间190平方米,硬化文化广场3320平方米,安装路灯10盏,新增加健身器材20组,体育器材3组,硬化公路及村内街道5.7公里,修文化墙300米,老墙改造400米,建公厕3处,垃圾池4个,铁艺护栏35延米,公开栏25延米,村碑及标志牌2个,修缮学校10间,新增设70平方米的农家书屋拥有书刊2万册,另外有未成年人活动中心、少生之家、宣传栏、村务公开栏、十星级文明农户公示栏等各种基础设施。

通过创建活动,村民的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每天晚上都有很多的群众在广场扭起大秧歌、跳起健身舞,农闲时,很多群众到图书室阅读科普知识图书,群众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很大提高。在年底验收时,我村以绝对优势被评为市级示范村。

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我村在乡组织部的具体指导下,深入组织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一是乡党委创先争优动员大会结束后,我村召开了由党员、村民代表、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的动员大会,对整个活动进行了部署,结合本村工作实际,并把“大力发展旅游业,点燃全民创业激情”作为创争活动的主题。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全身心投入到创先争优活动之中。要始终站在郝杖子科学发展的角度参与创先争优活动,与当前正在进行窟窿山旅游开发工作相结合,与全民创业活动相融合,与经济发展相衔接。二是利用黑板、标语、宣传栏、横幅等宣传手段对创争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初步做到了创争主体、创争标准、创争步骤三个明确。三是及时召开有老党员、村民代表、村级后备干部参加的肯谈会, 采纳有利于村内经济发展的合理意见8条,如加大窟窿山旅游开发力度,发展农家游等。

五、2012年工作打算

一是立足自身,大力开发原生态乡村游建设,修筑蓄水塘坝3处,为旅游景色添姿添彩,真正做到有山有水,打造出原滋原味的自然景观,以此来带动我村经济发展。

二是进一步完善村容村貌建设,以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要目标。继续强化“三化建设”和“五乱治理”,继续完善绿化工程,保持创建成果,进一步挖掘死角,做到更加彻底、更加整洁,并长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村民业余生活,陶冶情操。

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使老百姓真正富裕起来。大力发展种植业,以栽种果树和蔬菜为主发展经济;建立扬水站2处,解决果蔬灌溉问题;打饮水井4眼,重点解决

1、

2、

4、7村民小组饮水问题;修全长6公里的公路,解决

1、

3、6组三条沟的群众出行难问题。

六、存在困难与不足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是村民居住很分散,道路长、角落分散,组级路建设任务艰巨。二是资源贫乏,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村集体经济薄弱。三是发展意识不够强,安于现状的小农思想依然存在,农民增收缓慢,部分群众生活仍较困难,所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采取一切积极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总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相关单位大力帮扶下,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彻底改变##村的落后面貌,尽快实现脱贫致富,确立稳定的农民增收项目,使我村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以优异的业绩向上级领导和全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17篇:社会扶贫工作汇报

篇1:关于社会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社会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扶贫办在云南召开的全国社会扶贫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社会扶贫工作,推动我市社会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我办于10月13日至19日,由办公室分管领导带队,组织相关县(市、区)扶贫办人员共9人,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到阆中、南部、西充、仪陇、营山和嘉陵等7个县(市、区)对社会扶贫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南充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辖顺庆、高坪、嘉陵三个区,南部、西充、仪陇、营山、蓬安五个县,代管阆中市,幅员面积1.2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42.11万,其中农业人口591.05万,非农业人口151.06万。南充是典型的革命老区、丘陵旱区、贫困大区。9县(市、区)中有4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1138个重点贫困村,2007年底全市重点贫困村中还有年收入785元以下的特困人口5万多人,786-1067元的低收入贫困人口近20万人。 南充的社会扶贫工作基本上与政府在农村开展开发式扶贫同步进行,随着扶贫开发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目标任务,社会扶贫又有着不同的工作方法、任务要求和参与主体,社会扶贫成为了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益补充。我市始终坚持把社会扶贫作为扶贫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20多年间,先后有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部、商务部等中央国家机关到我市农村开展定点扶贫,先后有近20个省级部门、120多个市级部门和9县(市、区)的近1000个党政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开展结对帮扶,有浙江省的17个省级部门及杭州、湖州、温州、金华4个市对我市6个县(市、区)开展的对口帮扶,先后有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和慈善组织在我市开展的秦巴世行项目、cdd外资扶贫等多形式、全方位的社会扶贫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农村从1995年以来,先后接受社会扶贫捐赠的资金就达47181万元,其中,中央、国家机关定点扶贫资金12854万元,省级部门定点扶贫资金12950万元,1997年以来接受浙江省对口帮扶资金21377万元;共实施帮扶项目1672个,其中,建人饮工程21595处,希望工程199所、24.8万平方米,建村卫生站76所、6.4万平方米,建乡村公路1487公里,建扶贫新村299个,实施产业扶贫发展种植业10.6万亩、发展养殖业项目83个,实施安身工程2624间、21940平方米、受益特困户2184户。社会扶贫成为了我市扶贫攻坚的重要力量,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做法及成效

(一)明确思路,把社会扶贫作为解决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上个世纪90年代,我市仍有270万贫困人口处于温饱线以下,贫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500元。人口密集的资源性贫困、十年九旱的灾害性贫困、人文素质差的观念性贫困、产业不优的结构性贫困、政策难配套的机制性贫困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村。南充当时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市,财政穷市,是贫困人口比较集中,贫困程度比较深,贫困问题比较多,脱贫难度比较大的革命老区、腹心旱区。饮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增收难、发展难与全市几百万贫困农民如影随形。为了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党中央、国务院在安排中央国家机关定点扶持我市重点贫困县的基础上,于1996年又安排浙江省对口帮扶南充,对于南充这样一个自然条件差,观念落后,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贫困地区来说,能得到各级党政机关的定点帮扶,特别是能与浙江联姻,能够得到浙江的扶持,那真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将为我们的扶贫攻坚,决战贫困增添巨大的精神和物质动力。当时,市委、市政府响亮地提出要带领全市人民“承帮扶而奋起,树志气而图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力争到20世纪末基本解决全市27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改变贫困面貌。为迅速对接浙江的对口帮扶工作,市委、市政府及各相关县(市、区)及时组建了常设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落实了工作经费,制定了工作职责,出台了一系列扶贫开发和对口帮扶的配套政策。提出了“政府引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工作方针和“综合开发,重点投入,稳步推进”的基本原则。为正常有序地开展工作,与浙江共同协商确定了“领导重视、政府组织、企业参与、市场导向、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谋发展”的对口帮扶原则。多年来双方一直遵从这一原则开展工作,并取得了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双赢效果。 1997年以来,随着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社会扶贫越来越广泛,帮扶力度越来越大,帮扶双方及时调整和完善了对口帮扶工作思路。为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务扶贫“一体两翼”战略和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试点建设,根据党对农村的方针政策和我市广大农村的客观实际,我市提出了“一水二路三产业四人居环境五社会事业六民主法制”的扶贫工作思路。浙江省提出了“输血”与“造血”结合,帮扶与合作并举的帮扶思路,社会扶贫工作围绕这一重点和思路逐步朝着多层次、宽领域发展,为我市构建和谐南充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突出重点,把解决群众“六难”作为社会扶贫的重要内容。1997年以来,我市按照中央、省委的要求,大力实施扶贫攻坚,全市扶贫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解决了部分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贫困乡村的落后面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但是,由于我市地处干旱走廊,又是革命老区,农业比重大,特别是缺乏产业支撑,导致政府实力不强,农民增收困难,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一些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2001年初,全市9个县(市、区)中还有4个扶贫工作重点县、1138个重点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还有57万人,有168个场镇1586个旱山村135万人饮用水困难、近1500个贫困村不通公路。一些重点贫困村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增收难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部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极其困难,因灾、因病返贫率较高。针对这些现状,我们利用浙江捐赠的对口帮扶资金及其它社会扶贫资金与各类扶贫资金配套使用,实施了以下5大社会扶贫工程,并取得了非常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扶贫效益。 一是实施基础扶贫,解决群众饮水难和行路难。利用帮扶资金5368万元,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先后修建卫生井、集中供水站、蓄水池、塘、堰等人畜饮水工程21595处。人畜饮水工程的实施,使6个县(市、区)的102万多人直接受益。

利用帮扶资金6203万元,修建乡村公路1487公里,受益村达629个,改善了这些贫困乡村的运输难和群众行路难的问题。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是实施产业扶贫,解决群众增收难。利用帮扶资金3681多万元,在一些贫困乡村集中成片地实施了大棚蔬菜、银杏、薄荷、梨枣、冰糖柚、雷竹、水蜜桃、优质葡萄等种植业项目104个,10.6万亩,实施水产、良种兔、山羊、生猪养殖等养殖业项目83个。西充县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利用社会扶贫资金和帮扶项目先后建成了五村连片的产业基地,基地大量吸纳当地农民务工,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增收难,增强了发展后劲。 三是实施新村扶贫,解决贫困村发展难。利用帮扶资金4435万元建扶贫新村299个,实施“三建五改”受益农户达13.4万人。特别是新阶段以来,为实施整村推进扶贫战略,浙江加大了新村扶贫力度。在浙江帮助援建的扶贫新村中,我们按照“一水二路三产业四人居环境五社会事业六民主法制”的思路实施整村推进。利用帮扶资金在扶贫新村中完成“三建五改”(建家、建园、建沼气池,改路、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扶贫工程3.8万户,改善了帮扶村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营山县清水乡顶子村地处幸福水库淹没区,贫困问题相当突出。过去老百姓上访现象非常严重,曾发生过村上几十人到县委静坐,要求解决吃饭问题。该村在浙江省东阳市和四川省委办公厅的多年帮扶下,集中各类扶贫资金实施整村推进,村里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村里重点发展了蚕桑、水产,人均收入从1997年的400多元增加到去年底的3700多元。全村1100多人,380多户,基本上实现了社社通石板路,90%以上的农户用上了沼气,98%的农户新修了楼房,电话普及率达70%以上。产业发展了,收入增加了,人居环境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宽裕了,社会扶贫帮助他们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仪陇县在对口帮扶工作中,全面推进帮扶新村建设的基础上,与城乡一体化试点联动,进一步提升了帮扶工作内涵。新政镇龙神垭村在国家工商联的帮扶下,投资近700万元,打造成以中心城镇为轴心,按照集镇社区标准拓展集镇规模,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

四是实施教育扶贫,解决群众上学难。利用帮扶资金6050万元, 为6个县(市、区)新建、改建希望小学199所、248120平方米,救助贫困学生115595人。特别是2006年6月,正当我市遭遇百年难遇的特大旱灾肆虐的时候,中国银行浙江分行的领导冒着酷暑炎热,不顾几千里的长途奔波,一下车就马不停蹄地带着纯净水、方便面翻山越岭到距公路10多公里外的营山县贫困山区凉风乡古佛村规划和捐资25万元建设村小学。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求实的工作作风感动得当地干部群众热泪盈眶。浙江省协作办主任姚少平与仪陇县马鞍镇特困学生邓友平结成帮扶对子,帮助解决其学习期间一切学习费用。温州在南部挂职的干部陈进达、周晓东集资救助近50名辍学儿童。有的县还用帮扶资金设立了贫困学生助学、奖学基金,帮助了1000多名贫困学生重返校园。2006年,浙江省对口办、钱江晚报、农夫山泉公司等单位联合开展了浙江省朝阳“1+1”助学活动,有298名贫困学生得到了结对帮扶。

五是实施卫生扶贫,解决群众就医难。利用帮扶资金2370万元,新建、改建乡村卫生院共76所、总建筑面积达63610平方米,受益人口达584185人。浙江省政府援建的西充多扶之江中心卫生院、仪陇马鞍之江卫生院和浙江省民宗委援建的阆中博树卫生院,金华市援建的营山县清源乡、清水乡、大庙乡、太蓬乡、盐井乡等卫生院,大大改善和提高了当地干部群众就医条件,基本解决了群众就医难的问题。商务部帮助仪陇县改造县人民医院及4所乡镇、村卫生院,捐赠显微镜、心电监护仪、脑电图仪等先进医疗器械,使仪陇30万困难群众摆脱了就医难,为提高仪陇整体医疗水平,保护老区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了贡献。

(三)干部交流,把互派干部挂职锻炼作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有效措施。对口帮扶不仅仅是捐钱捐物,更重要的是把浙江人的先进理念和改革开放的先进经验引进来,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对口帮扶的相识相知,党政干部的双向交流,通过互访、考察,浙江人那种城市建设大手笔、工业园区大规模、交通建设大网络、农村经济大繁荣、结构调整大市场、发展思路大手笔、软硬环境大优化,小商品大市场,以及思想冲破牢笼,不争论求发展;资金不论多少,人人争当老板;商品不在大小,务求做精做强;产权形式多样,重视管理创新等先进经验都在南充的干部群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促进了南充干部群众思想观念明显转变。杭州、金华等市帮扶代表团数十次来访,温州、湖州等市也派出23名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到我市挂职指导产业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思想观念、全新的经济理念和执着的创业精神。还派出3名专业技术人才到仪陇县指导养殖业、派出教师2名到嘉陵区支教。为我市推进改革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智力支持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浙江湖州市派出的干部吴建华在仪陇县任县长助理的两年期间,主抓产业发展,面对仪陇的现状,他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他白天上山下乡,走村入户,扑下身子搞调研,晚上整理资料,梳理思路,埋头挑灯夜战。在吴建华的建议下,仪陇县委、县政府决定把长毛兔产业作为县域农业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并由他亲自负责主抓该项工作。吴建华利用自己掌握的湖州市发展长毛兔产业的先进经营模式、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组建了仪陇县兔业发展协会,率先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将“产、供、销”有机地结合起来,迅速把长毛兔产业带入了良性发展轨道。长毛兔产业已成为仪陇的支柱产业,为群众增收脱贫作出了突出贡献。南部县从2001年以来,我省定点扶贫的四川大学、省农行、省农办先后派出5名干部到该县任科技副县长。

我市也先后选派中青年干部267名到浙江挂职学习、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增长才干,不少同志学习归来后,在新的岗位挑起了重担,成为我市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对口帮扶为我市干部的培养、人才的造就、观念的转变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劳务输出,把转移培训农民工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劳务输出是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形式,对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统筹城乡发展,加速贫困地区脱贫进程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年的对口帮扶实践,帮扶形式逐步由“救济式”向“开发式”转变,“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由给钱给物向智力扶持转变。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浙江加大了对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扶持力度,我们先后利用300多万元帮扶资金,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95期27130人次,有组织转移输出11341人。特别是浙江省金华市2003年6月帮助我市营山县一次性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达100人以上。营山县从贫困乡镇动员农村剩余劳动力送到浙江省金华市,由金华市对口办联系培训学校进行了为期两个月培训,金华市委、市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领导亲自参加培训班开学典礼,培训结束由培训学校及金华市对口办负责联系了用工企业。2006年杭州市为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援建了培训用教室,为我市农民工到杭州企业务工做了许多牵线搭桥的工作。

为了顺利推进扶贫新村建设和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提高贫困人口素质,2006年以来,每年都要利用帮扶资金组织全市9县(市、区)对当年启动的扶贫新村和新农村示范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进行业务培训。全市举办各类培训班130期,培训人数近3万人次。

(五)搭建平台,促进双方经贸合作与交流。为改变南充产业支撑弱、工业发展缓慢、经济缺乏活力的现状,我们始终坚持帮扶与合作并举,以南充的资源优势大力引进浙江企业家来南充投资兴业,谋求发展。为了支持浙江企业在南充发展,南充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土地、税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市委书记刘宏建指出,“在支持企业发展上,要大力推进‘简政放权’,精减审批事项,规范审批程序,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形成有规则、懂规则、守规则的政务环境。”浙江省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坚持在帮扶中加强合作、在合作中深化帮扶,多次组织浙江企业代表到南充实地考察,为南充产业发展牵线搭桥;一些浙江企业把南充作为抢滩西部的“桥头堡”,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资金、管理和品牌等优势,广泛开展经济合作,取得了“双赢”效果。十年来,已有150多家浙江企业落户南充,投资总额35亿多元,到位资金18.5亿元,纳税累计9800多万元,提供就业岗位近7300余个。德力西集团、人本集团和李子园牛奶有限公司、浙江华立集团、浙江中裕纺织、温州金泰纺织、浙江物产集团、义乌小商品城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在南充生根开花,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如嘉陵区引进浙江德力西集团投资兴建光彩大市场,发挥了商业排头兵的作用。通过经贸合作,促进了

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活跃了城乡经济,解决了就业问题,推动了我市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给南充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六)创新机制,实现帮扶资源的有效整合。把社会扶贫工作与整村推进结合起来,把帮扶项目、帮扶资金与各类扶贫和农业项目、资金做到整体规划、整合使用,提高了帮扶资金的使用效益,大大提升了帮扶力度。一是整合项目资金。各县(市、区)充分发挥扶贫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凡是在扶贫新村实施浙江对口帮扶项目,必须把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和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整合起来,统筹安排,集中资金办大事,力求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帮扶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项目实施上,一律采取“先办事、后给钱,验收合格再结算”的管理办法,确保帮扶项目规范管理,运行有序,见到实效。二是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群众力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资源,我们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帮扶项目的规划、实施、监督全过程中,发挥了群众在对口帮扶中的主体作用。

(七)强化管理,注重提高社会扶贫实效。一是加强项目管理,严格项目审查,严把立项关。把一些切合实际,群众急需,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经扶贫部门筛选考察后,再推荐给浙江帮扶市和定点扶贫的单位选择立项,确保帮扶项目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行性。二是加强工程监督,严把质量关。各县(市、区)经常组织人员对实施的帮扶项目实行全方位协调和全过程跟踪,严禁随意缩小投资规模,严禁擅自修改项目计划,随时跟踪检查项目实施进度、工程建设质量、发现问题限期整改,遇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确保工程质量可靠、按期完成。三是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对帮扶项目工程进行竣工验收,严格把关,确保建成优良工程、形象工程和效益工程。四是加强资金管理。明确了帮扶资金和物资的管理原则、使用范围。要求各项目实施单位必须严格财务制度,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挪用帮扶资金,并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准向项目单位摊派资金,搭配物资。严格实行帮扶项目根据资金、根据工程进度分期分批拨付制度。每次拨款都必须由项目实施单位提出书面申请,扶贫办根据检查情况审定后拨付。同时,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督。确保匹配的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对每一个项目工程都实行工程预决算管理,要求每个项目实施单位必须根据工程需要,及时筹足匹配资金,保证按时到位。

三、主要经验

(一)必须领导重视,思路明确,认识到位。浙江对口帮扶南充的工作之所以持续十年长盛不衰,其工作越来越实、帮扶领域越来越宽、帮扶效果越来越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领导重视,思路明确,认识到位。从1996年到现在,浙江的三任省委书记都亲临南充视察,并对帮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04年5月,浙江省委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南充视察,并就对口帮扶工作作出三点指示:“一是思想认识要进一步统一。要把做好对口帮扶工作始终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摆在党委、政府重要的工作位置上,抓紧抓好;二是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每年两省都要组织相关市、县和部门,到对方衔接,具体商议和落实帮扶项目,要推动对口帮扶工作不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帮扶渠道要进一步拓宽。总的方针要坚持‘党委重视、政府组织、企业运作、市场导向、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坚持帮扶与协作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对口帮扶的思路要更宽,渠道要更多”。在对口帮扶工作搞了8年之后,总书记对南充的视察和讲话把这项工作又再次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南充市委、市政府把浙江对口帮扶我市的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每年把对口帮扶工作与扶贫工作、招商引资工作及市委、市政府其他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历届领导都把浙江的帮扶当成加快南充发展的历史机遇,当成党中央、国务院和浙江省人民对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一种极大关怀和支持。南充市委领导对浙江省对口帮扶工作表示“我们将倍加珍惜浙江对口帮扶南充的大好机遇,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全市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辜负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以优异的成绩向真情帮助、热情支持南充发展的浙江各级领导和浙江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篇2:社会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社会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单位工作总结查阅次数:365次发布人:范文网编辑 推荐阅读: 以下关于社会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由查字典范文大全整理,希望对您有帮助。 二oxx年,我县社会扶贫工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 以下关于社会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由查字典范文大全整理,希望对您有帮助。

二oxx年,我县社会扶贫工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积极因素,认真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县级机关单位定点帮扶贫困村,党员领导干部实行“1+

1、1+2”定点帮户制度。对纳入规划的所有重点贫困村都落实县级领导包村联户,县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都定点帮扶一个贫困村,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每个副科级以上实职干部结对帮助2户贫困户、其它干部职工每人帮助1户贫困户。同时加强对单位、个人帮扶责任的监督检查和考核,明确目标、措施,坚持一包到底,不脱贫不脱钩。截止11月底,省、市定点帮扶单位、县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向我县捐赠物资和现金187.5万元,无偿提供技术服务3500余项次。我办对一年来的社会扶贫工作情况进行了自查,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八大民生工程”的要求,以及县委、县政府落实“八大民生工程”的部署,认真抓好“八大民生工程”的落实,将此项工作纳入了2008年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县。委办、县政府办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县级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明确了责任,制定了措施,分阶段进行督查。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具体承办此项工作的职能股室和专职人员,并将此项工作进行细化、量化分解,明确了目标和责任。目前,各乡镇、县级各部门任务落实到位,效果良好,普遍受到贫困群众的欢迎。达县粮食局联系虎让乡玉皇村扶贫解困出实招,成立了定点扶贫领导小组;落实了具体责任人;落实帮扶措施;使村有支柱产业,户有致富项目,居住环境整洁,庭院经济有特色,村级政务公开,公共道德规范。为了改善玉皇村的落后面貌,多次派人到村调研,倾听民苦,为村上修路捐助现金2万元;帮助培育农村科技明白人30人,努力帮助贫困农民增加收入;达县科技局走进困难党员,慰问贫困学生,7月17日,县科技局为大风乡东风村20名困难党员每人赠送价值800元的三元良种仔猪一头,为5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每人资助现金500元;达县人口计生委对定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做到“早安排、早规划、早落实”,年初,他们就组织党员、干部在申家乡塔光村开展春季“助耕”活动。

二、加强与省、市有关单位的联系。我们加强沟通,积极协调省级2个部门和24个市级部门,对我县定点帮扶单位积极深入我县贫困村开展定点帮扶工作。今年,省、市有关单位共向我县捐款捐物价值54.8万元。8月5日,市烟草公司领导在市、县扶贫办等相关人员的陪同下,赴该公司定点帮扶单位――达县双庙乡茶园村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当看到茶园村因村道公路建设滞后,导致老百姓出行非常不便,严重制约该村经济发展这一情况后。市烟草公司领导现场捐款5万元,支持茶园村硬化村道公路建设。他们还将对该村的贫困户、贫困学生进行结对帮扶;6月26日,市广电局机关全体党员赴达县龙会乡花石岩村过组织生活。他们在农户院坝举行了新党员入党宣誓和老党员重温誓词活动。活动中,市广电局机关全体党员还现场捐款7000余元,结对帮扶了60余名困难群众。同时,市广电局还决定为该村免费安装高频广播、光纤干线、光纤入户线,免费配备村级活动场所办公设施,帮助花石岩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成都体育学院制定了对达县米城乡尖山庙村对口帮扶的实施方案,出资10万元,帮助该村解决道路硬化、学校教学设施添置和校舍的维修。并要求我办督促乡、村搞好施工,年底,该院还将到尖山庙村做进一步调研和慰问特困户;华西证券公司对口帮扶达县贯子乡峰顶山村、大堰乡金黄村共捐赠5万元资金。帮助该村解决道路硬化、学校教学设施添置、校舍的维修和慰问特困户;市委办对口帮扶达县阳岭村投入资金达30多万元,解决村道硬化和400多人的饮水问题。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各部门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解决联系的贫困村、贫困户的生产生活问题。

三、严格考核奖惩,明确帮扶任务。

年初,县委以达委办[2008]104号文件明确县级各部门和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定点帮扶的任务。县委、县政府目标办下发了达目督[2008]9号文件,将县级部门定点扶贫工作纳入了年终目标考核。实行包乡(镇)、包村、包户,切实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全县42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和97个县级部门共联系169个贫困村5963户贫困户,乡、镇和村社干部联系贫困户11258户。全年向联系乡、村、社和贫困户捐款、捐物价值132.7万元,提供致富信息3500条次,办实事2690件,调整产业结构85300亩。解决了贫困农户的出行难、致富无门的具体问题。联系贫困户全年人均增收280元。

四、加强社会扶贫宣传力度。

我们坚持了扶贫开发内、外宣传“两手抓”,指定了专人负责,建立了相关的激励机制,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积极向国家、省、市有关单位报送我县开展社会扶贫工作的材料,全年共撰写社会扶贫工作简报19期,社会扶贫调研文章和经验介绍文章2篇,在省、市、县报刊和电视台刊登和播放社会扶贫专题节目和新闻报道共8篇,播放影像宣传6次。《达州日报》2008年1月25日报道“十四万株梨苗扮靓岩门村”。《达州日报》2008年2月16日报道“废墟上展现好生活”;《达州日报》2008年5月1日报道“达县农村资金“互助社”治穷”;《达州日报》2008年10月18日报道“市委办情倾贫困村”。我县老区促进建设促进会率先在全省建立了互联网络信息平台,同时我办也开通了互联网络信息平台。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大宣传、大发动、大培训,使新世纪国家扶贫政策深入千家万户,增强了贫困村、贫困户投身扶贫开发主战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早日脱贫致富。篇3:县市社会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县市社会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单位工作总结查阅次数:49次发布人:范文网编辑 推荐阅读: 以下关于社会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由查字典范文大全整理,希望对您有帮助。 关于报送20xx年社会扶贫工作总结和相关统计数据的通知 各... 以下关于社会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由查字典范文大全整理,希望对您有帮助。 关于报送20xx年社会扶贫工作总结和相关统计数据的通知 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各部门:

20xx年,我县的社会扶贫工作,在各级各部门及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紧紧围绕全县扶贫工作重点,积极争取并协调上级对口单位、东西扶贫协作、县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帮扶支持、项目资金投入,有效地促进了全县“整村脱贫、产业发展、农户万元增收”等工程的顺利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了全面总结2011年社会扶贫工作,客观、真实反映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的帮扶支持和扶贫成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结上报社会扶贫工作情况

20xx年社会扶贫工作情况总结,县级各部门主要反映:定点帮扶镇乡、街道及整村脱贫村的帮扶工作,发展建设项目及投入帮扶资金,帮助贫困农户增收和办实事等情况。镇乡、街道主要反映:社会扶贫工作措施和工作重点,上级各单位、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帮扶和投入情况,取得的工作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意见建议及2012年工作计划等。

二、准确填报社会扶贫工作数据

根据重庆市扶贫办关于报送社会扶贫工作情况及相关统计数据要求,各级各部门开展定点扶贫工作情况及数据统计要分别报送相关部门,作为各级部门年度考核的依据,为此,对帮扶我县的国家水利部、重庆市委组织部扶贫集团,以及县级帮扶集团和县级帮乡扶贫工作、社会各界帮扶工作进行全面数据统计,准确反映帮扶单位的社会扶贫工作成绩。(相关统计数据表见附件)

三、工作要求及材料报送时间

1、各镇乡、街道和县级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落实专人尽快收集各方面情况,对所涉及到各镇乡、街道和相关部门的数据统计要认真核实,请及时准确上报各级各部门帮扶情况,县里汇总后进行情况通报。

2、请各地自行下载并按照表格项目进行统计,确保内容齐全,数据准确。20xx年社会扶贫工作总结材料和有关数据统计报表,请单位领导认真审核后发电子邮件,有关数据统计报表加盖印章后发传真,请务必于2011年11月22日前报送县扶贫办社会扶贫科。 特此通知

二○xx年xx月xx日

第18篇:就业扶贫工作汇报

澄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就业扶贫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人社局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紧紧围绕“每一个有就业创业愿望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至少享受一项就业扶贫政策,每个贫困家庭至少一人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总目标,拿出70%的精力和50%的资金,切实按照“精准、细致,下沉、主动,高效、服务”的原则,深入实施转移就业拓展、自主创业扶持、技工教育赋能、职业培训提升、人才智力支撑、公共服务优化等六项就业扶贫工程。全面落实免费就业创业培训、公益性岗位补贴、职介补贴、劳动力转移交通补贴、创业贷款帮扶等优惠政策,打出一套“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就业援助、创业帮扶”就业扶贫组合拳,有力推动贫困家庭劳动力通过就业创业实现脱贫。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开展深度宣传,就业扶贫政策知晓率大幅提升。全力推进就业扶贫政策宣传,在茨沟大桥、交通要道、主城区,镇办人口聚集区设立醒目宣传牌20余块;紧抓逢集赶会有利时机,在镇(街道)设立就业扶贫政策宣传点,为群众现场解读政策;积极开展“就业扶贫政策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主题周”宣传活动,共悬挂横幅8条、摆放展板13块、出动宣传车5辆,接听群众咨询电话60余听,接待咨询群众27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13000余份,登记咨询信息

- 1区域分包镇(街道)办法,采取分段、夜校等灵活培训形式,大力开展中短期和短平快就业扶贫技能培训。先后开设了家政服务、果树管理、设施农业、养老护理等多种专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共计培训贫困劳动力1969人,全面提升了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创业能力。

五、增强扶持力度,贫困劳动力创业就业逐步提升。有力推进“创业贷款发放要切实服务就业创业和脱贫攻坚”的工作目标,强化服务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全年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69笔7250万元,其中为14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762万元。以强有力的资金全力支持全县创建创业示范基地 个,创业促就业示范村 个,创业示范企业 个,带动就业 人,充分发挥了创业担保贷款有力扶持创业就业的积极作用。

六、凝聚多方合力,公益专岗设臵工作稳步推进。努力确保“专岗专用”,促进“公益专岗促脱贫”,切实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以两办的名义及时下发了《关于设臵就业扶贫公益专岗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镇(街道)、各部门(单位)要将新增或退出补充的服务性、辅助性岗位全部纳入公益专岗,全力推动公益专岗安臵贫困劳动力就业工作稳步实施。截止目前,全县已有53家单位按照要求设臵公益专岗170个。我局会同县扶贫办于9月10日通过县电视台、政府网站、“澄城人社”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发布了招聘公告,力争在9月25日前使170名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

- 3就业,为企业搭建服务社会的平台,为贫困劳动力搭建就业、创业、脱贫致富的平台,不断拓宽我县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助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

通过一揽子有效措施的积极推广和稳步实施,截止目前,全县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964人,成功实现创业144人,参加技能培训1155人,市县下达的就业脱贫各项目标任务均已趋于完成或者超额完成,切实发挥了人社部门作为脱贫攻坚“八个一批”部门的职责和担当,为打赢我县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承担全县就业扶贫工作以来,我们坚持高站位科学谋划,强措施精准施策,但距离脱贫攻坚要求和贫困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是项目资金投入力度还不能满足脱贫攻坚的需要;二是由于贫困劳动力的需求处于动态,针对贫困劳动力的就业脱贫措施还不够完全精准;三是就业扶贫优惠政策的社会知晓率还没有做到全覆盖。

在今后的工作中,主要从以下五项发力:一是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创新形式,多措并举,全面系统宣传就业扶贫优惠政策,将宣传工作放在就业扶贫工作的重要位臵,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不断激发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的内生动力,坚定脱贫摘帽的信心和决心。二是进一步落实就业帮扶政策。在现有50%资金规模的基础上再提高,重点落实好就业培训、创业贷款、职介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等各类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三是进一步精准就业帮扶措施。在现有“一库五册”的基础上,动员人社系统力量,

- 5

第19篇: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扶贫工作汇报范文(1)

根据中央《关于做好新一轮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和《教育部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工作总体方案》要求,xx大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推进定点帮扶xx省xxx自治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以满足当地实际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加强规划领导

2012年教育部组织xx大学等16所直属高校到xx国家级贫困县定点扶贫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专门成立对口帮扶领导小组,将定点帮扶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来重点推进。一是实地调研,“俯身”接地气。校领导亲自率调研组专程赴xx县开展对口帮扶对接调研活动。经过实地考察、座谈,深入了解当地实际需求,与xx县在继续教育与培训、医疗咨询与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学生社会实践等方面形成初步意向。二是顶层设计,“抬头”谋全局。根据当地实际需求,学校统筹自身各方面优势,整体考虑制定工作方案。与xx县签署对口帮扶协议,在科技合作、人才培养与交流、医疗等方面加强对口帮扶工作,共同努力促进当地发展。

三、以打造可持续发展力为重要发力点,改善教育民生

xx大学注重以人为本,着力提升当地干部、教师、医生等队伍素质,带动改善民生,从而实现当地内生式、跨越式发展。一是助力提升干部执政能力。邀请xx省政协原副主席xxx到xx县作报告,开展3期领导干部远程培训,开设xx县县域经济发展高级研修班、组织县委县政府部分领导来校学习,努力提升领导干部素质。有500余名当地领导干部参加学习培训,听取了相关报告或课程,认为是最富有成效的“充电”“补脑”过程。二是助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先后为当地中小学教师开办5期班主任德育、教学教法培训,共123人次参与学习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新课程历史教学方法、青少年道德发展与关怀教育、中国梦背景下的教育改革等专题知识。xx大学附属小学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的17名教师专赴xx县开展以“xx附小‘1+x课程’育人模式下的学习方式的变革”为主题的支教交流活动,通过示范课、专业点评、经验交流等方式,与当地教师共同探讨教育新理念和教学新模式。三是助力增强医疗服务水平。第一附属医院为当地医护人员带去先进的医疗理念和技术疗法,促进当地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医务人才的培养,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本质性转变。xxx院长一行亲临xxx医院心脏外科进行查房会诊和病例讨论,并与该院医务人员就心脏病诊治进行深入交流。

扶贫工作汇报范文(2)

20**年,我乡扶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扶贫办的具体指导、关心支持下,按照县委、县政府总体工作部署规划,着力抓好xxx乡村整组推进、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贴息、农村危旧房改造、村组道路建设等工作,开发农村重点产业建设,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有力的推动了全乡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现将一年来的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如下:

一、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着

一是扶贫资金投入创新高,今年以来共争取整合各类扶贫资金xxx万元。二是移民群众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通过渠道、道路、畜牧、重点产业、扶贫安居房等项目的整组推进,农户的发展意识得到了增强,初步形成了因地制宜、合理开发、优势互补的特色支柱产业,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形成了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枸杞、设施养殖等种养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xxx项目区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通过扶贫项目的实施,村组道路、渠道、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一)xxx移民乡村整组推进项目(总投资xx万元)。20**年,xxx村被列为整村推进项目,计划实施项目为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xx万元,修建抗震安居住房xx户;扶持xx户贫困户修建集中连片暖棚圈舍xx座。目前,已完成项目投资xx万元,占计划任务数xx%。其中:完成投资xx4万元,抗震安居房xx户,占计划任务数xx%;完成投资xx万元,修建集中连片暖棚圈舍xx座,占计划任务数xx%。

(二)、移民乡村生产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xx万元)。

移民乡村生产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xx万元,计划实施项目为:衬砌渠道xx公里;种植枸杞xx亩;新修村组道路xx公里。

目前,已完成项目投资xx万元,占计划任务数xx%。其中:完成投资xx万元,衬砌渠道xx公里,占计划任务数xx%;完成投资xx万元,铺筑村组道路xx公里,占计划任务数xx%;完成投资xx万元,种植枸杞xx亩,占计划任务数xx%。

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使项目村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夯实,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增强,2000余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移民群众的科技水平得到提高,农村经济基础得以培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了稳步解决温饱的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信贷扶贫在扶贫开中探索。积极争取小额贴息到户贷款指标xx万元。资金惠及全乡x村,xx户。按照因地制宜、“一村一品”的特色,以亮点村为典范,种植业扶持重点为枸杞、甘草、红花、番茄种植;养殖业扶持重点为肉牛、肉羊育肥养殖。通过小额信贷示范项目扶持,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农户收入显着提高,农户对扶贫贴息到户贷款的服务反映比较好,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信贷意识不断增强。

(四)科技培训及劳务输出。紧紧围绕“培训是基础,输出是关键,服务是保障,致富是目的”的工作思路,以“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重点,采取政策激励、引导培训、协会组织、能人带动等办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外输转。全乡累计完成甘草、枸杞、番茄、沼气、农机、养殖等农业专业技术培训6期,xx人次。新增劳务输转基地1个,截至目前全乡共输出劳动力xxxx人次以上,其中团体输出务工人员xxx人次以上,创劳务收入xxx万元。

三、扶贫开发措施及经验

(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到位。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专门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财税、农业、林业、水利、各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各相关部门按照工作职责跟踪督促项目的实施,定期不定期召集成员单位对项目实施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争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同时,具体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并将任务层层分解,纳入干部年度重点工作目标承诺,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发挥群众积极性,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建立以政府为引导,农民是主体的扶贫开发局面,使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到扶贫开发项目中来。在工作开展中,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落实群众对扶贫工程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促其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二是把尊重农民的意愿和科学引导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把争取上级扶持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相结合。三是处理好“扶贫”与“扶志”的关系,把市、县的支持、社会的帮扶,转化为内在动力,增强和提高“两西”及“xxx”项目移民群众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四)坚持优先扶持“一村一品”产业。今年我乡充分利用好小额信贷贴息资金,积极做好“xxx”设施养殖、枸杞、甘草、红花、番茄产业实施,极大的满足了村民发展产业的资金需求,重点推行整村x—x年扶持发展,尽量做到扶持一个村、富裕一个村,在树立典型示范产业村的同时,带动了临近村组经济的发展,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五)加强扶贫项目及资金管理。我乡严格遵守财政扶贫资金财政专户管理和报账制管理,加强项目审计监督和督促检查工作,管理逐步规范,资金到位率和使用效率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了项目资金的扶贫作用。扶贫项目竣工时,需各项目村提交管理制度备案,把管理制度列为验收条件之一。

四、存的困难和问题

我乡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不容忽视,扶贫开发工作任重而道远。扶贫开发工作存在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贫困面仍然较大。随着国家扶贫标准的不断提高,我乡绝对贫困和低收入贫困人口还会更多,扶贫任务更加艰巨。二是扶贫难度越来越大。我乡贫困人口主要集聚在两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交通、水利、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致贫因素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

20**年,我乡扶贫开发工作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和开发式扶贫方针,按照我县产业开发、助农增收、发展特色产业的长远规划,积极争取项目配合实施,牢固树立“大扶贫”、“提高扶贫水平”理念,紧紧瞄准贫困群体,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连片开发,以整村推进、产业开发、小额信贷和社会帮扶为重点,加大对贫困村特别是少数民族贫困村的扶持力度,不断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全乡经济、社会、生态扶贫开发进程。

农村扶贫工作汇报范文(3)

按照市委安排,xxx县xx镇xx村工作组在xx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工作组全体成员部署早、行动快、组织认真、工作到位,各阶段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取得了良好成绩。现简要汇报第三季度工作如下:

一、深入调查摸底,了解当地人民急切要解决的问题。

二、结合所驻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

为了改变长期以来村上经济滞后,群众致富信息不灵,致富信心不足的现状,工作组在强化班子、建章立制的同时,从为民办实事入手,有效、彻底的解决村上存在的问题。

1、积极支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搞好村级换届选举工作。今年以来,村级换届正直换届选举。我工作组成员积极帮助村委做好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是村级选集工作顺利开展,平稳换届。目前换届工作已结束。

2、协助村委办好宣传栏。为落实“阳光村务”工程,是村民进一步明确“阳光村务”的目的意义,提高党和政府在村民的威信,增加村务工作的透明度。当地村委决定建设“阳光村务”工作宣传专栏。我工作组会同村干部一起,从宣传栏的选址、内容、布局、规格大小、经济等方方面面给予帮助建好了该宣传栏。

3、投资古同村小学建设水泥篮球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提高xx小学办学水平。我驻村工作组投资人民币x万元帮助村小学兴建水泥篮球场,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为当地办了一件大好事,受到当地村民的欢迎。

4、帮助村委改善办公条件。古同村委办公条件较差,场所不足,影响村务工作。为此,我工作组会同村干部,村民一起,在村委原有办公场所上再加建一层,现已基本建设完工。

5、7月1日,我工作组成员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建党纪念日。当天,工作组成员到村中慰问了12名经济困难的老党员,给每名家庭困难的老党员送上慰问金xx元,关心他们的生活现状,赞扬老党员在过去的革命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鼓励他们发扬过去的艰苦奋斗、努力工作的崇高精神。

6、工作组成员积极参加村委举办的党员活动日,并资助活动经费xxx元,使全村党员过上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活动日。通过活动日,党员之间加强了沟通,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协调了和群众之间的关系。

7、9月份,工作组继续帮助村委改善办公条件。工作组出资人民币x万元,作为完善村委办公楼相关设备设施和建设费用,改善村委办公条件。

通过大半年时间的驻村工作,村委班子平稳换届,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增强。工作思路与规划得到明析。一些实际困难得以解决,办学、办公条件得到改善。经济发展得以确定。为当地干部谋发展、谋利益。今后我工作组还要按市委、市府和县委、县政府具体部署与要求,巩固有效成果,争取再上一个台阶。

第20篇:某县扶贫工作汇报

XX县扶贫工作汇报

一、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7月3日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后,我县组织召开了会议并传达了会议精神。经我县扶贫领导小组研究讨论,围绕周书记、张省长讲话指示初步制定出台了扶贫政策和措施。

本着做大做强扶贫产业的宗旨,要求扶贫开发新机制。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家庭手工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搞好扶贫连片开发、推行股份合作经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积极引入工商资本、完善金融服务机制等,确定在今后一个时期,要促进种养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市场运作,特别是在产前、产中、产后搞好全程服务。守住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这个脱贫致富的药方不放,计划在2017年扶贫产业初见成效。围绕推进“精准扶贫”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

第一,大力实施交通扶贫攻坚工程,加快通村路建设,开展农村客运“清零”行动,有计划、有步骤、有保障地推进贫困村交通设施建设。

第二,以解决人畜饮水安全、发展小型农田水利、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强贫困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1

第三,按照“政策引导、拓宽领域、服务保障”的思路,抓紧建立和完善引导工商资本投向贫困村的投资体制机制,重点引导工商资本进入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领域、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领域、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第四,大力推进教育扶贫工程,坚持教育强民,增加贫困儿童入学率,提高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和整体素质,坚持技能富民,增强贫困人口致富能力,坚持就业安民,提高贫困人口就业能力。

第五,按照“服务三农、扩大消费、搞活流通、带动致富”的思路,引导和支持大型流通企业进入农村,解决贫困村“卖难”问题。结合贫困村产业优势,加快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建设一个占地百亩的农产品市场,解决农产品“出售难”问题。

第六,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规模发展、集约经营”的思路,集中发展带动能力强、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产业一乡一品;努力打造一批蔬菜、杂粮、养殖等特色产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鼓励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户有效对接,让农户分享更多收益;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转让、托管等多种方式,推进土地向园区集中。

2

第七,按照“完善机制、创新服务、加大投放、支持发展”的思路,合理配臵金融资源,积极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将财政资金和金融资金有机结合,拓宽融资渠道。例如:协调与农业农村金融打交道的部门,三农“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银行”。

第八,按照“整体推进、基础先行,改善面貌、提升功能”的思路,加快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完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第九,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的本质要求。按照“保基本、全覆盖,稳提升、可持续”的思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向贫困人口覆盖。继续加大民生投入,优先建设贫困村农村养老机构和服务设施,逐步扩大贫困村医疗救助范围,提高乡镇公办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切实改善贫困村群众生活。

第十,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政策支持、分步推进”的原则,明确目标时限,落实扶持政策,加大推进力度,鼓励支持贫困村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尽快脱帽出列。

二、2014年全省减贫任务落实情况

(一)目标任务

按照省下达的任务,到2014年末全县实现1.6万人稳定脱贫。我们已全部分解到乡镇村,其中34个十二五重点村脱贫11000人, 100个重新建档立卡村,脱贫5000人。

3

(二)工作部署情况

紧紧围绕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和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两大核心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充分利用贫困村的自然资源特色优势,按照先易后难、突出重点、有序推进。

1、加快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紧密结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对十二五重点贫困村完成整村推进任务,其他贫困村有续推进水、电、路、讯、校、医及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到2014年末全县累计建设道路100000平方米,新建卫生室17间,全部实现联村供水、电网改造、通讯全覆盖。

2、加快贫困人口脱贫步伐。通过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入户增收项目建设,培育贫困村特色产业,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到2014年末,1.6万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

为确保实现以上目标,我们打算采取的措施是: ①建立精准扶贫机制。以乡镇为单位,按照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全面掌握每村每户的贫困程度,人均收入、生产生活状况、致贫症结、脱贫项目、发展思路、发展要求等。在此基础上,以县为单位建立扶贫信息平台,实行动态管理。制定并落实股份合作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手工业发展专项规划、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规划,加快脱贫发展步伐,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确保按时稳定脱贫。

4

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一是必须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文件要求,足额落实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的1%,专项用于扶贫开发,倾斜投入,重点支持产业增收项目。二是积极争取社会帮扶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投入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弥补财政资金缺口。三是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借助全县经济发展大政策,吸引各类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流动,引导贫困村以市场化的手段和机制进行筹资建设,配臵资源和管理,进一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四是整合交通、发改、电力、水利、通讯、教育、卫生等部门资金集中投放,支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③实施领导定点帮扶。在继续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和大中型企业“三帮一”定点帮扶贫困村的基础上,建立县、乡领导扶贫攻坚联系点制度。筛选扶贫任务较重的乡镇、村,建立县领导包乡镇,乡领导包村、包户的扶贫攻坚联系点制度。建立帮扶目标责任制和工作考评机制,一包到底,不脱贫不脱钩。把定点扶贫成效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实行同序列排队,同类型考核,奖优罚劣。

(三)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及投入、扶贫信贷投入、社会扶贫投入情况

1、严格落实省里的有关要求,把本级财政预算收入的1%专项用于扶贫开发。2014年安排财政资金330万元专门用于农业园区扶贫产业发展,支持水、电、路配套设施及市场建设。

5

2、今年以来,我县高度重视金融扶贫开展情况,为此,县政府多次出面协调信贷、保险机构加大对贫困农户的支持力量。2013年,全县支持贫困户信贷资金近3000余万元,保险投入近200万元。2014年上半年,两项投入分别达到1900 万元和80余万元。对贫困农户的增收项目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

3、社会扶贫投入情况,到目前为上,中央、省、市、县直帮扶单位投入我县帮持资金和物资折款达300余万元。

(四)上半年工作成效及存在问题

今年上半年我县工作成效主要是:

1、对全县产业扶贫进行了重新规划布局,明确了扶持重点,突出了县域特色,拓宽了增收渠道。

一是把宁武路和106国道之间的贫困村通过这次建档立卡纳入我县农业示范园区的设施蔬菜重点村,集中发展形成蔬菜产业片区。

二是对XX镇XXX十多个村纳入片林规划,重点扶持林下种、养项目。

三是对XX乡XX为中心的大枣种植村进行扶持,扩大XX大枣品牌效应。

四是对XX镇以XX村为中心的十几个村重点扶持手工布鞋加工业;对XX镇XXX为中心的几个村重点扶持硬木雕刻手工业。以此扩大我县手工业品牌效应。

五是在XX、XX镇重点扶持股份合作制经济增强合作社的龙头带动能力。

6

六是在040道路两侧重点扶持畜禽养殖,推动养殖片区规模发展。

按照以上架构,我县今后产业扶贫重点内容是:集中连片扶持设施蔬菜种植、畜禽养殖、特色品牌农产品及特色手工业和股份制经济。产业扶贫的重点区域集中完全融入全县大农业规划之内。

2、以项目建设促农民增收

扶持 22 个贫困村发展棚菜2000亩,扶持两个贫困村发展养鸡项目,为22个贫困村的蔬菜大棚加入财产保险;为贫困村打井15眼,安装变压器20台套,高压线3400米、安装水泵25台套、防渗4500米、项目区道路建设7600平米,项目区排水道 5000米。今年上半年贫困村项目户户均增收1.5万元。

存在的主要问题:

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村容村貌和公共设施改善缓慢。

下一步打算:

继续坚持以产业化扶贫为重点,促进农户增加收入。 一是集中精力在XX、XX两镇10个贫困村,推进彩票公益金项目的实施,突出做好蔬菜产业项目。发展设施蔬菜1500亩。二是对动手快,产业发展较好的村,优先安排资金,优先给予水、电、路设施配套。三是根据乡、村实际情况,增加肉鸡、蛋鸡等扶持项目,努力消灭产业发展空白村。四

7

是培育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家庭手工业典型,优先安排财政扶贫资金、社会帮扶资金给予重点支持。

三、冀办发[2014]10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

(一)建档立卡工作情况

按照中央、省、市建档立卡工作要求,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副书记为组长、以县委常委、农工委书记、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政府主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强化动员部署,加强协调,确保建档立卡工作顺利进行。

1、工作开展情况

省扶贫办分解到我县的贫困村规模212个,测算我县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扶贫标准以下贫困村人口委7.86万元,包括扶贫对象6.3万人,低保、五保1.57万人。

在重新识别贫困村上,我县立足县情,把握政策,既做到精准识别又兼顾我县扶贫主导产业、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等因素,尽量实现贫困村的相对集中,目的是有利于通过产业发展及龙头带动多种方式实现贫困户增收致富。

基本原则是把十二五规划当中已经脱贫的重点村退出扶贫规划,把十三五规划当中的贫困村纳入这次建档立卡。 到目前为止,我县212个建档立卡村1.75万贫困户已完成

8

公示、公告。

2、存在问题和困难

(1)在重新识别贫困村、贫困户工作中,因为我县涉及贫困村、户较多。任务量随之加大,为真正做到精准扶贫,我县集中人力、物力,全力以赴,但是,根据省办《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方案》安排的时间节点,还是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2)重新识别的建档立卡村、户未进行实际录入,省办随即下达了2014年减贫任务,我县的减贫人口为1.6万人。新建档立卡村、户已在县、乡、村公示、公告。未得到任何资金、政策扶持的前提下,年底要脱贫,对此项工作感到压力大。

3、完成时限

严格按照省办《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工作步骤,加快进度,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建档立卡工作。

一是7月底至8月初,完成结对帮扶、制定计划两项工作。

二是8月底前,完成《扶贫手册》填写、贫困户数据录入两项工作。

三是10月底前,完成联网运行工作。四是明年1月底前,完成数据更新工作。

9

(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情况

关于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目前、省委、省政府派出2个省直部门、2个大中型企业、2个大中专院校、1个经济强县共7个单位,帮扶我县14个贫困村。市委、市政府派出31个单位帮扶我县62个贫困村。

为实现212个贫困村帮扶工作全覆盖,我县拟派出136个单位,帮扶剩余的136个贫困村,同时结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本着“把握原则,灵活操作”的工作思路,根据我县实际情况,我们计划派驻有实力的单位,驻村帮扶我县农业园区规划内的贫困村。对于大部门大单位实行一单位包多村,各单位列出派出帮扶干部名单,上报县委、县政府,根据村情,实行一人包多户。该项工作正在同步有续进行。

(三)三个“扶贫品牌”有关情况

1、扶贫小额信贷工作

我县的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紧紧围绕贫困村“三农”工作,与金融部门沟通,充分利用各金融部门的惠农信贷政策,全力解决贫困户在发展产业项目时的资金难问题。目前,已发放小额贷款1900余万元、惠及62个贫困村的近千户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项目。

意见和建议:

10

①扶贫资金和金融部门的小额信贷资金捆绑使用,降低贫困户贷款门槛。凡经扶贫部门确认的具有发展生产项目的贫困户,在公务员、教师、个体工商户或村干部群体中找一个保证人,均可申请“惠民扶贫贴息小额担保贷款”。

②增加贴息小额贷款额度。一般贫困户可贷金额为5万元,种养殖大户最高可贷10万元。贷款期限为一年,贷款到期还本付息后,扶贫部门将按年息5%的标准向农户返还贴息。

2、雨露计划

我县扶贫办依托XX县职教中心、奋飞电脑两个培训基地,截止目前,通过扶贫办和两个基地的大力宣传(入村宣传、报纸广告宣传、电视宣传)等手段,共计培训213人,已有100余人通过劳动用工合同奔赴京、津、鲁等地进行工作,但是在招生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也显现出来了。

问题是:招生面小,按市办招生办法,不能全面的面对贫困人口导致有相当部分贫困人口不能享受国家扶贫补贴。

困难是:县扶贫办在后续管理中存在经费不足,难以全面的对招生对象进行全方面的跟踪管理。

下一步计划:

我们打算联合各培训基地通过对安排对外出就业的学员进行回访,以便保证就业学员的权益,并且我办加大对培训基地的监督。

11

建议和意见: 我们希望省、市领导能够组织各基地和扶贫办负责人深入深入用工企业进行查看,回访,希望自己为外出就业的学员打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

(四)“四项重点工作”谋划推进情况

今年上半年,我县已经完成了三个规划的编制,并按照规划有序推进。

1、农民股份合作制经济专项发展规划:发展种养合作社101个,规划特色种植产业面积50810亩,发展畜禽 322.1万只(头),带动农户11000个,户均年增收 1万元。

2、家庭手工业专项发展规划:鼓励成立合作社和协会,向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打造品牌。大力培育一批手工业专业村,创建家庭手工业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扶持发展服装加工、硬木雕刻等手工加工业专业村14个,抓好技能培训和指导。把发展家庭手工业的贫困户列入培训计划,给予技术指导。

3、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规划:以设施农业为主体,围绕区域主导产业,谋划规模较大、集中连片、功能完善的现代农业园区,园区面积在28600亩以上,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的承载平台和产业聚集区。规划投资41184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8795万元,集中建设28600亩,带动农户10000户,年户均增收1.5 万元。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农户发展资金欠缺,需加大财政到户资金帮扶投入,集体资金积累缺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不足,财政资金投入和整合资金任务艰巨。

(五)社会扶贫工作开展、“脱贫摘帽”工作谋划推进情况

1、中央党校已派驻两名工作队员长期驻县,已投入资金60万元,用于教育、农牧、扶贫等部门有关项目建设。

2、省直帮扶单位共计7 个,其中唐山丰南区投入40万元。其它单位也开展了物资捐赠、贫困户救济等活动。

3、市直帮扶单位共计15个,分别做出了帮扶计划。

4、我县已安排62个县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学校,分包62个十二五重点贫困村,共计协调资金66万元。

(六)“脱贫摘帽”工作谋划推进情况

关于我县提前“脱贫摘帽”工作,我们已经做出了承诺。到2017年,实现全部脱贫,提前奔小康,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加快实施项目强县战略,抓大项目,引大投资,上大企业,工业、农业、民生项目并举,强力推进武邑县域经济大发展,进一步改善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拉动全县快速向小康迈进。

2、大力实施农业提升战略,务求农业产业化新突破。用工业化理念、产业化的办法、规模化的路子,做大做强农

13

业经济,加快打造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强化其带头作用。打造农业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站稳农业市场。不断拓宽富民渠道。

3、大力争取财政扶贫资金,加快整村推进。逐步使重点贫困村的村容村貌实现较大改观,贫困农户都有稳定的增收致富项目。

4、整合行业扶贫、社会帮扶资金,结合基层建设年活动分解任务,细化措施,到2017年末,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亿元,彻底解决全县贫困村的“五难”问题。

5、进一步加强和巩固扶贫产业,继续扩大奶牛、生猪、肉鸭养殖业和设施蔬菜种植业规模,快速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进程,力争到2017年末,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

6、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大力度开展对贫困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使之有一技之长和致富本领,形成自我发展能力,彻底摆脱贫困,到2017年末,贫困劳动力培训率达到100%。

7、加快构建服务保障体系,最大限度有效预防返贫。

四、对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全省扶贫攻坚的十项措施》的意见和建议

经过认真研读〈关于加快全省扶贫攻坚步伐的十项措施〉,对于第二项“对农村贫困户实行一帮一帮扶,不脱贫

14

不脱钩”,我县建议:一帮一帮扶对象应该有的放矢,针对各村特困户以及因病、因灾致贫的贫困户,在资金、项目、政策、技术培训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一对一帮扶,更能集中力量,达到预期的脱贫目标。

对于第八项“支持扶贫对象因地制宜发展手工业、拓宽增收渠道”。我县建议:手工业发展不应只单纯扶持贫困户,应该根据手工业实际情况,因项目而宜,适宜扶持手工户的扶持手工户,适宜扶持手工业企业的扶持企业,这样既能鼓励手工业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增宽了贫困户致富渠道。在资金扶持上面,不应一刀切,也应该因项目而异。

教育扶贫检查工作汇报
《教育扶贫检查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