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县烟草业转型升级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7:35:33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

国际金融危机后,一场争夺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赛”悄然涌动:美国将研发投入提高到GDP的3%,创下历史最高水平;英国着眼发展低碳经济、数字经济,“构建英国未来”;欧盟宣布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

此时此刻,中国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关系到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否拥有新的引擎,也关系到在未来竞争中能否获得新的优势,在现代化路途上能否取得新的成就。

在中国经济发展前沿的浙江,一场巨大的变革正在酝酿,在这场变革中,浙江的民营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高与低:做精高新产业,提升传统产业

未来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和传统产业一起,成为引领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两大驱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现在已到了关键时刻,传统企业需要全面转型,而转型就是要通过创新技术、管理和体制来实现。”

浙江的民营企业众多,但大部分处于“低、小、散”的状态,经不起大风大浪冲击。

所以,转型升级,不能为转型而转型,应该根据省情,根据我省中小企业的特点。

中小民营企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把传统制造业转成先进制造业,主要是打造两条微笑曲线:第一条是企业微笑,提升研发能力和营销能力,两端一翘,企业微笑;第二条是产品微笑,提升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两端一翘,产品微笑。打造两条微笑曲线的重点是上新设备新工艺新品种,开拓新市场,彻底改变传统制造业几十年一贯制的老设备老工艺老品种老市场。第二步有了两条微笑的产业就是先进制造业,要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双轮驱动双翼齐飞。与消费者同时同在同享。转型升级后的企业与产业应该分不清制造业还是服务业,总是把制造、服务、信息都能融在一块儿了。

第一个途径就是提升制造水平,国际一流的制造装备,快速响应市场的制造模式,工艺流程的改进

第二个途径就是提升研发水平,这是我们浙江企业的软肋。很多企业装备上来以后,但是研发一直跟不上,产品还是难以做到高端,所以号称是一流设备、二流产品、三流价格, 第三个途径就是提升营销水平,核心是品牌的打造,这是最难的环节,也是附加值最高的环节。

“传统产业升级需要‘龙头效应’,需要在品牌、研发、科技、管理、营销等方面不断创新模式,实现自主品牌的跨越式发展。”长期在纺织服装行业摸爬滚打的全国人大代表、富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说,“随着产业调整进程加快,中国纺织业必将迎来吐故纳新、大浪淘沙的5年。我们将坚持以价值为核心的品牌建设,不断挖掘、提升传统产业新价值。”

赵林中代表坚定地说。

政府应该引导企业整合,加快由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化,让中小企业之间形成合力。在行业里,龙头企业以其品牌、资本、销售渠道、整合中小企业,组成“小巨人”企业或是企业集团。对于各个企业来说,也是优势互补。

通过整合,可以实现分工合作,充分利用资源。同时,大量的中小企业走向联合,主动“”,成为企业集团的组成部分,甘做大企业的配套,也能使资本、产能充分发挥。事实上,民营企业的整合,在我省已经有了自发整合的先例。在民营企业整合上,正泰集团是最好的一个例子。乐清是低压电器企业集中的地区,正泰和30多家低压电器企业进行整合,开始是松散的加盟形式,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后来进行资产评估,30多家企业入股正泰,实现产权整合,从一个传统的家族式企业成为现代化的企业集团。

民企整合,就像原来大家都各开一辆小汽车,而联合起来,就成了大家一起努力开好一列火车,汽车开得再快,也比不上高铁的速度。

所以,走向联合,是民营企业转型路上,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步。企业已经遵循市场规律自发做了,现在,政府更要在未来的经济产业规划中,要顺应这种时势,引导中小企业去进行整合。

“从国家到地方,未来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举足轻重。”全国政协委员、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说,各地投资热情高涨,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扶持政策,引导各种资源向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聚。

胡成中委员认为,在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要警惕投资一拥而上所带来的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同时,明确各产业的发展方向、不同阶段要实现的发展目标以及所采取的策略,做好整体规划,重点突出,分类扶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的作用,及时制止无序扩张,为部分盲目发展的产业、行业“退烧”。

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攻方向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作为资源小省浙江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吕祖善认为要从根本上破解这一矛盾,关键是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构建符合浙江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服务业,对浙江这样一个经济大省同时又是资源小省来说,尤为重要也尤为迫切。

浙江目前已经把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去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占GDP的比重达到43.2%,浙江省提出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8%左右。

要实现这一目标,吕祖善认为,

必须把经济结构调整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结合起来,把消费结构升级与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结合起来,走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型服务业联动发展的路子,突出发展一批服务业重点行业和企业。

鼓励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优先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科技、商务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鼓励发展研发设计、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等新兴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着力构筑一批服务业发展重要平台。大力建设物流园区、总部基地、科创园区等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重点建设一批跨区联动、资源共享、层次较高的生产性服务业公共平台;突出发展一批服务业发展重点区域,引导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等中心城市和地级市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率先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大与小:建设四大平台,扶持中小企业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持续不断的发展动力与发展空间从何而来?在浙江,一张可持续发展“路线图”已清晰勾勒出来:要建设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四大平台”,实现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又好又快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政府秘书长王仁洲认为,要大力搞好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形成浙江经济新的增长极和支撑点,还要继续发挥众多民营中小企业力量,推动中小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这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基本力量。

“在四大平台建设上,建议加大对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的投入,集中资源和技术,加大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全国政协委员、省人大财经委主任丁耀民建议,在政府层面,要精细规划,整合资源,注重将已研发的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同时,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出台相应政策措施给予扶持,还要清除各种不必要的门槛,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引导企业优化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呵护他们茁壮成长。

陆与海:做强陆域经济,发展海洋经济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

此前,国务院已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舟山来说,是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国人大代表、舟山市委书记梁黎明认为,要借鉴学习世界先进沿海、海岛城市的发展经验,做好规划布局,重视产业培育,特别是港口物流等海洋新兴产业的培育,依托港口岸线等资源优势,大力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引导船舶企业做大做强海洋工程产业等,使舟山成为我国科学管理、开发和保护海岛海洋、促进海岛地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

全国政协委员、利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立新认为,发展海洋经济不仅会给沿海地区带来经济繁荣,还会拉动陆域经济发展。“希望我省进一步做深、做强海洋经济,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推动沿海产业带建设和沿海地区加快发展,鼓励支持山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等特色经济,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依靠民营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先发优势,经济总量逐年攀升,2010年仅次于广东、江苏和山东,排在第四位,但资源和陆域小省的约束使传统产业上升空间有限,制约了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

跳出有限的陆域空间,向海洋要空间、要资源、要财富,是浙江的必然选择。

“我国海岸线总长居世界第四,海域面积辽阔,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国,但海洋经济在我国处于成长阶段,发展现代海洋产业的空间很大。山东、广东、浙江是国内经济发达省份,海洋经济的延伸将对我国经济起到支撑作用。”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和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浙江早在1993年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大省,此次《规划》将浙江经济发展的新目标定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建成我国大宗商品国际物流中心、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海洋海岛开发开放改革示范区、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区、海陆统筹协调发展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及清洁能源示范区。

在传统海洋经济方面,浙江落后于广东和山东,需要通过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走上

一条大开大合的转型升级之路。浙江计划到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7200亿元,占全国海洋经济比重提高到15%;最终发展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区域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高地。

“浙江拥有丰富的海洋、渔业、油气、港口、海水养殖等资源,舟山群岛正在发展渔业和旅游业,有很多岛屿可以开发利用。我们发展海洋经济的经验还不成熟,需要全盘规划。”肖金成对记者说。

浙江目前完成以“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为空间布局的海洋经济总体发展规划,一核,即以宁波—舟山港海域及其依托腹地为核心,打造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地。

宁波—舟山港是全国货物吞吐量最大的组合港,依托深水岸线资源和港口优势,浙江将规划建设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储运加工贸易基地、国际集装箱物流基地,同时配套发展新型临港工业、海洋新能源产业等,加强在原油、矿石、煤炭、粮食等重要物资储运中的战略保障作用。

在产业布局上,浙江“两翼齐飞”,以环杭州湾产业带及近岸海域为北翼,成为引领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以温台沿海产业带及近带海域为南翼,与福建海西经济区接轨。“三圈”即杭州、宁波、温州三大沿海都市圈,通过增强现代都市服务功能和科技支撑功能,为产业升级服务。同时形成九个沿海产业集聚区,推进舟山、温州、台州等地诸多岛屿的开发和保护。

与此同时,浙江将扶持培育一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整体产业层次。目前正在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包括石化成套设备、潮汐能设备、海水淡化设备、核电设备、港口机械等,并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水利用和海洋勘探开发领域形成规模,逐渐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规划》提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要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科教支撑能力,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海陆联动发展,建设综合实力较强、核心竞争力突出、空间配置合理、生态环境良好、体制机制灵活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形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据悉,浙江将鼓励民营经济参与海洋开发,在温州、台州进行改革试点,清理不利于民营资本进入海洋开发的政策性障碍,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之前一直被国有企业垄断的港口物流、战略物资储运、石化工业以及海岸线、滩涂、小岛、海域等海洋空间资源的集中连片开发。

内与外:扩大国内需求,转变外贸方式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指出,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大宗原材料价格飞涨,国际上贸易壁垒也在不断增加,海外市场需求疲软,企业出口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多。”全国人大代表、纳爱斯集团董事长庄启传说,只有将经济增长建立在国内需求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并降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

代表、委员们表示,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外需不足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企业必须痛下决心,实现经济转型,使过多依靠出口拉动经济转变为内需拉动经济。

“我国内需市场庞大,但日益高昂的物价让越来越多的国人到境外购物。”全国政协委员、天正集团董事长高天乐建议,对一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用品,降低关税,加大进口,将境外购买力转化为国内消费,让百姓购物更方便、更实惠。

,就是实现以出口导向战略为主向出口导向战略与进口替代战略并举的转化,进而使出口

导向产业和进口替代产业互相补充、互相支持。所谓进口替代战略,是指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进而带动其他经济部门发展,促进本国工业化的战略。

政府和企业是推进转型升级的两种不同的力量。从根本上说,企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离开了这一微观基础,产业转型升级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现产业转型又离不开政府作用的发挥。政府主要是创造、提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条件或环境。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变化的条件。只有两种力量结合,双方互动,才能更加有效地实现经济转型。就浙江的情况而言,应对当前的挑战,确保浙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关键还是激发企业加快产业升级的动力。

推荐第2篇:乐清市工业转型升级工作汇报材料

乐清市工业转型升级工作汇报材料(内部参考)

二00九年四月

近年来,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急剧变化,一些难以预料的突发情况不断发生,经济发展极其困难的形势下,我们采取“腾笼换鸟”、“培育新鸟”和“造林养鸟”的方式,支持企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引导企业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集约型转变,促进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一、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取得成绩

(一)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新是振兴中华民族的灵魂,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一是鼓励和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市政府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电科所、中科院上海分院、浙江工业大学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科研院校、国内外500强企业进行技术合作,不断开发新产品,拓展国内外两个市场。“十一五”以来,我市培育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7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家;实施国家863计划2项,火炬计划33项、新产品15项、星火计划26项,省级新产品608项;授权(公告)专利总数为4623件,成为全国首批科技进步示范市和省首批科技强市。二是鼓励和引导企业制度创新。在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中推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是鼓励和引导企业模式创新。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成长型中小企业为主体,相关产品集中生产,专业

1 化协作配套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现已形成工业电器、电子元器件、休闲服装、船舶修造、精密模具、建工钻头(工具)、煤矿机械、头盔、节日灯具等九大产业集群,呈现“规模化、科技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加强“中国电器之都”、“国家火炬计划智能电器产业基地”、“中华全国钻头(建工)产业基地”、“中国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中国精密模具生产基地”、“中国断路器产业基地”“中国防爆电器生产基地”、“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等八大基地建设,全面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另外还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

(二)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提升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着力推广“工业新五十条”,通过装备制造业首台认定和重大关键技术攻坚,改造三大产业的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企业整合重组,实行优惠税率政策,简化整合重组的有关手续,加速整合重组企业固定资产折旧。重点增加投入改进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一方面抓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益。近三年来,我市累计有355个项目进行了技术改造,总投资为164.26亿元,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直接增长产值和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引导企业不断创新,加大新产品的开发,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近三年来,我市积极倡导技术创新“双百工程”,落实省政府提出的“双千工程”,创造条件鼓励企业实施“958”龙头企业技术赶超计划。三年来,新产品立项项目达167个项目。三是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2 乐清市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依托乐清科技孵化创业服务基地,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投资750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102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的科技孵化创业服务基地。该中心是集科研开发、技术服务、信息、培训和管理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开放式及公共资源共享的特色园区。发挥经济开发区、虹桥科技园等园区振兴工业主战场作用,促进产业功能集聚。抓重点项目,促经济发展。采取“以民引外,民外合璧”的方法,大力引进内资。在2006年上报的111个50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中挑选17个项目,列入浙江省推进结构调整重大项目赴北京签约,全省共签约89个项目,其中温州市44个项目,我市有17个项目,总投资达27.7亿元,并争取省工业用地指标达2000多亩。2008年我们通过开展“四个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推出33个温州市级以上重点工业项目和160个储备项目,为工业性投入储蓄后劲。

(三)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着力推行中小企业“388上网工程,即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促使我市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实施上网工程。具体安排为:第一年,试点基础年。通过政府引导,在各工业区(省级经济开发区)和柳市、白象2个试点乡镇中实施上网工程,达到200家企业上网的目标。第二年,推广应用年。积极创造条件,扩大覆盖范围,累计达到650家中小企业上网的目标。第三年,落实展示年。总结经验,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上网工程,达到全市800多

3 家的中小企业实施上网工程的目标。2008年,我们分别和电信乐清分公司、中国联通乐清分公司合作,为50家中小企业建立网络,助推企业网络化管理。

(四)不断创新服务,大力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制度不断创新。出台了《重大工业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工业企业建设工程联合竣工验收暂行规定》、《联合审批实施办法》等3个扶工新政策,大大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2008年在通领集团率先实行的联合竣工验收机制,将原本需要两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压缩到两个工作日内完成,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二是服务手段不断创新。各涉工部门、各乡镇制订了一系列服务工业企业的新举措。组织部门结合“两创”活动开展送政策下基层的活动;工商、房管、国土等单位和金融机构积极为企业融资出谋划策,创新了一批抵押标的物;柳市镇通过“优环境、鼓实劲”活动提升企业家信心指数。三是用足用活扶持政策。对环保、节能项目所得税采取“三免三减半”优惠,深化“两个减负”,推出服务“两创”50条措施。去年共为企业“减免、减轻、减少”负担达1.56亿元,其中,国产设备抵免税8242万元,下调养老保险缴费率2个百分点,减少企业负担4614万元。针对外贸出口面临的新形势,我们及时出台应急性扶持政策,扶持资金比上年增加1000万左右。

(五)强化要素支撑,着力缓解瓶颈制约。一是资金方面。出台了《乐清市市级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业绩考评奖励办法》,

4 鼓励银行向上级行争取更大的信贷额度,加大对本地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进一步盘活民间资本,以正泰集团为发起人成立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推广股权出质登记工作,开展银企对接活动,11个商业银行参加对接活动,签订了3.22亿元的授信贷款。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帮助拟上市企业解决在改制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二是土地方面。大力推进围垦工程。乐清湾港区一期南区围(海)涂工程三个围区均已实现合龙。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鼓励向天空要资源。在符合规划、不改变土地用途的情况下,鼓励企业提高容积率,并免收土地价款和城市建设基础设施配套费。加快标准厂房建设,三年来建成标准厂房**万平方米,入驻中小企业**家,有效地解决企业用地难问题。三是电力方面。连续开展四轮电网攻坚,建成塔基**个,布线回路**公里,重点改造大中型变电所**座。

(六)节能减排工作稳步推进。对产业和产品结构的强制性调整,从外部形成了“倒逼机制”,在产业发展内在规律和市场外在要求的共同作用下,将有利于缩短我市转型发展的进程。一是实行项目节能专项评估和审查制度。对年能耗1000吨以上的工业投资项目,必须委托节能评估机构对项目进行节能评估。二是加大对重点用能单位的监管。研究制订各行业能耗标准,对超过能耗标准的企业强制采用节能改造措施。三是加大重点节能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快推进锅炉设备改造技术,大力推广变频技术等节能技术在电力拖动系统改造中的应用,广泛采取高、低压变频

5 调速、功率补偿节能技术、采用节电控制技术和产品,改善电能质量,优化电机系统的运行和控制,降低电耗。鼓励商业企业实施空调系统节能改造。四是加大能效标识和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力度。对家用电器等使用面广、耗能量大的用能产品的能效标识要加强管理,禁止销售应当标注而未标注能效标识的产品,组织有关部门对市场开展监督检查和抽查。五是广泛推广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六是建立节能降耗工作预警机制。重点制定针对高耗能行业、企业、项目,以限产、轮产、停产、停建为主要措施的节能降耗应急预案,对节能降耗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有难度的,不降反升的重点用能企业,启动应急措施。七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抓节能减排工作,必须强化公众节能和环保意识。特别是对居民生活用电、办公用能、车辆用能等方面目前主要依靠宣传教育,提高自觉性。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普及节能知识和方法,提高全民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使节能减排成为每个企业、每个单位、每个社区、每个家庭、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二、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相当部分企业压力大,生产经营困难。根据年初分别组织了两项调查:一项是由各乡镇进行调查,一项是直接对206家规上企业进行调查。

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生产状况:正常的有128家(占62.1%)、限产10%以内的有29家(占14%)、限产10-50%的有

6 37家(占18%)、限产50%以上的有4家(占2%)、完全停产的有6家(2.9%);工业企业总体上虽然产值有了较大的回落,但是还算是比较平稳,特别是电气行业,相对较为平稳,其增长率一直位居榜首,直接拉动我市经济。从订单看受影响最大的是出口企业。

影响我市工业经济全面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市场不稳定。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使企业生产无法适从。二是企业成本全面上升,利润下降,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小企业难以生存。如劳动用工成本的上升、企业出口换汇成本的上升和退税率的下调、企业融资成本的上升和土地使用成本的上升等,特别是通货膨胀显现,进一步形成迭加效应,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三是国际环境趋于严峻,出口企业生存困难。不仅订单减少,而且关键是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部分企业不得不停止出口。四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二) 工业性投资明显不足。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去年工业性投资预期任务没有完成。一是工业项目“四率”偏低。全市38个今年计划供地的项目,目前已供地5个,供地率只有13.2%;249个往年已供地未开工的项目,目前完成填方127个,进场率只有51%,开工51个,开工建设率只有20%;84个续建项目已竣工投产15个,竣工投产率只有17.9%;竣工未验收的34个。二是重点项目进展不快。33个“四个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目前,6个“创新强工”项目,有1个完成“招拍挂”,有2个完

7 成农转用报批手续并制定了土地出让方案,1个项目完成选址,其他2个还处于选址阶段;15个拟开工项目有3个已经开工建设,3个已完成填方, 2个正在办理施工手续,其余7个还处在政策处理阶段。三是标准厂房建设缓慢。去年建成标准厂房6400平方米,距离温州市下达的8万平方米任务还有很大差距。建筑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经济开发区二期(翁垟片)市级示范标准厂房项目去年年底才刚刚开工。

(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的迹象。在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际贸易摩擦不断,不少国家运用检疫标准、保障措施、反倾销等手段对进口货物设置障碍,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带来明显的消极影响,这将对我市的出口企业带来更大的打击,也必将直接影响我市的经济发展。

(四)节能降耗仍有差距。去年单位GDP能耗下降4.4%,与我市的GDP能耗年度目标任务还有差距。另外由于加上浙能电厂投产后,今年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4.5%的难度较大。

三、下一步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打算

省委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乐清市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省、温州市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进一步深化企业服务年活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主要从以下

8 四个方面努力:

(一)依托沿海产业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沿海产业带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是实现产业、环境、城市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乐清将依托温台沿海产业带规划,科学布置,合理规划,全面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远期以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和温州滨海大道为轴心,充分保护乐清湾“港、渔、景、涂”海洋资源,依托大荆、虹桥、乐成、柳象四大城镇集聚片,重点开发北部山海旅游区、乐清湾港区、乐清城市中心区、乐清经济开发区,构筑“一轴一湾四片四区”的规划格局。建设临港产业基地,提升整合柳市、北白象片的电工电气产业功能区,打造国际电器城,立足虹桥科技园区为核心,发展电子元器件以及通讯、广播插件等特色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山海旅游中心和生产服务中心两个现代服务中心的建设,形成“一基地二集群二中心”的新型产业体系。近期乐清湾港区重点开发船舶基地、港口码头、临港产业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经济开发区重点建设电子电器产业化项目和外商投资区。中心区加快文化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实施总部经济园、体育中心、商贸中心、大型超市等项目。北部山海旅游区围绕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的目标建设雁荡体育公园。

(二)加快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乐清市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总纲,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科技孵化器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科技孵化创业中心的服务功能,在虹桥镇再建一个科技孵化创业中心,孵化

9 出更多有成长前景的企业。加快国家工业电器质检中心的建设,打造国家级产品质量公共检测平台,着力在检测平台装备、检测人才配备、检测工作机制、检测指标论证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加快标准厂房的建设,优先解决科技成长型企业和孵化成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厂房需求,形成前后衔接、租售结合、流程规范、确保效益的标准厂房使用新模式。加大共性科技难题的攻克力度,筛选一批难题,安排专项资金给予补助,加强联合攻关,推进科技成果的孵化转化和产业化。总结我市国家火炬计划智能电器产业基地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再筹建一个高新科技园区。

(三)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强企业。加快培育主业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鼓励企业进行整合重组,建立推进企业整合重组优惠机制,对行业龙头企业整合兼并中小企业实行鼓励政策。在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的同时,鼓励中小企业做精做专,提高配套能力和配套水平,成为“小型巨人”或“配件明星”,在产业内部,形成大中小型企业兼备的金字塔状的分工协作体系。实施企业上市工程。对上市企业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遵循“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的原则给予妥善处理。加大对被温州市列入第一批拟上市名单的3家企业和首批创业板重点培养对象的3家企业的服务力度,积极推动列入上市后备企业资料库的24家企业的股份改组,培育后备资源,力争在今年实现1家企业上市,到2010年实现上市企业7家以上。进一步推

10 进民营企业和外资的对接工作。认真做好以民引外文章,以德力西等大型合资项目为示范,鼓励和引导企业与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进行对接。

(四)利用节能降耗倒逼机制,促进转型升级。一是严格行业准入。推行工业投资项目建设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实行项目节能专项评估和审查。年能耗3000吨标准煤以上或年用电300万千瓦时以上的工业投资项目,必须委托节能评估机构对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凡未经“能评”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一律不予立项。二是对现有产业进行节能改造。加强对我市饮料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塑料制品、橡胶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八大重点用能行业的节能改造。突出抓好年耗能5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监管工作。三是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安排切块资金用于鼓励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调动企业节能科技投入的积极性。对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的给予奖励。

推荐第3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产业结构不合理,亟待转型升级

“十一五”期间,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下,本地经济取得了年均12%的增长速度,其中投资对本地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然而因产业结构僵化,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不合理,主导产业中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居多等问题突出,尤其是在低碳增长方式下,经济缺乏持续增长动力,因此,转型升级成为必然选择。

从本地经济结构看,转型升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丰富和完善产业结构,培育本地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积极使用好国家级、省级、市级开发区给予的优惠条件,鼓励配套企业和有关研发企业聚集,拉长产业链条,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培育先进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突出“先进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三大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的成功培育,可使本地产业结构趋于更加科学合理,减少传统产业独自承担经济增长的压力。二是当前重要产业,如纺织服装业、建材业、金属制造业等,快速增长的潜力逐渐消退。同时,在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人心所向的大背景下,由于这些产业本身具有高投入、高耗能、低产出、环境污染严重等属性,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升级迫在眉睫。因此,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重视品牌建设等多种手段来做强做大原有产业。

本地经济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并崛起于杭宁之间,必须利用后发优势进行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推荐第4篇:经济转型升级

经济转型升级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也是决定江苏经济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规划引导,推动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实现更大突破;下更大力气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坚持不懈抓好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充分利用沿海开发开放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有利条件,统筹推进苏北振兴、苏南提升和苏中崛起,在更大范围内优化生产力布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向创新型经济转型是江苏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的发展正在经历第三次经济转型。第一次转型以发展乡镇企业为标志,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历史转变。第二次转型以扩大对外开放为动力,实现了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型。现在正处于第三次转型的阶段,核心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向创新型经济升级,着力建设“三个高地”:就是建设产业高地、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加快实现“三个提升”:就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围绕这一目标,发展理念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路径要进一步转轨,产业发展要进一步转型。

首先要关注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了解全球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立足自身优势和现实基础,重点培育和发展六大新兴产业。

一是新能源产业。围绕再生能源利用、新能源设备制造和智能电网三大重点,加快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使新能源产业成为江苏的战略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二是新材料产业。依托骨干企业,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研发能力,加快新材料产业化进程。

三是新医药产业。以生物制药、现代中药为重点,积极开展重大技术项目攻关及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着力引进一批技术领先的知名企业和重大项目,加快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特色优势明显的医药产业群。

四是环保产业。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发展环保新技术,开发环保新产品,加强环保基地建设,促进环保产业扩大规模、提升水平。

五是软件和服务外包。积极开拓市场,加快软件园和苏南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带建设,实现从中低端向高端、从一般外包向品牌外包转变,着力提升软件和服务外包发展水平。六是新传感网产业。努力突破核心技术,加快建立产业基地。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要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两端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幅度提高服务业占GDP比重、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其次,要着力推进自主创新。

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科技服务“四大平台”,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使更多的“江苏制造”变为“江苏创造”。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为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做大做强一批科技型企业,建设一批功能完善、高水平的创新载体。最后,要突出抓好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在大规模培训人才、提高人才素质的同时,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大幅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到突出位置,实行优先投入,实施更加优惠的政策,特别要重视引进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深化改革,锐意创新,为发展创新型经济输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另外,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基础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也有差异,发展模式的多元化,既是江苏的重要特点,也为我们转型升级拓展了广阔的空间。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处理好产业转移和产业转型的关系,发展新兴产业与发展传统产业的关系,立足当前保增长与着眼长远促转型的关系,企业主动、市场驱动与政府推动的关系,推动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发展。

推荐第5篇:转型升级文书

附件1 广饶县企业拟转型升级设立登记

证 明 书

原个体私营业户名称: ,注册号: ,性质: ,拟转型升级设立□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已向我局申请转型升级设立名称预先核 准。经我局核准,拟转型升级设立登记名称预先核准为 ,类型为 ,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文号 ,请有关单位依法办理相关的审批手续。

(企业登记机关盖章)

年 月 日

注:该证明仅供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转型升级设立企业办理有关审批手续使用,不作为企业经营凭证。 附件2 关于同意拟转型升级企业使用

字号名称的声明

工商行政管理局:

本人经营的□个体工商户 □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字号名称为: ,注册号: ,经营场所: ,登记机关: 。

现因经营需要拟转型升级设立为:□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合伙企业 □个人独资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经全体经营者一致同意,拟转型升级企业将使用原名称中“ ” 字号作为新登记名称中的字号使用,原□个体工商户 □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经营期间的债权债务依法由原经营者承担。

特此声明,请予办理。

经营者(投资人或全体合伙人)签名或盖章:

(公章) 年 月 日

附件3 广饶县企业转型升级设立登记

证 明

广工商 注升字[2012]第 号

企业名称: 注 册 号:

以上企业于2012年 月 日经我局核准设立登记。 该企业由原□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名称(注册号: )转型升级设立,原(□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于2012年 月 日核准注销登记。

特此证明。

附件:原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合伙企业《准予注销登记通知书》

年 月 日

(企业登记机关盖章)

注:该证明供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转型升级设立新企业后办理相关手续使用,不作为企业经营凭证。 附件4 “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行政指导

提示书

(一)

NO:

你单位成立于 年 月 日,目前你单位的经营情况良好,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为更有利于帮助你单位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实现向产权清晰、责任明确、具有法人资格的现代企业组织形态转换发展、平稳过渡,保证其经营活动的延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竞争能力,特提示你单位可到 办理□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转型升级,设立登记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

广饶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年 月 日

“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行政指导

提示书

(二)

NO:

你单位已进入□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转型升级设立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程序,请你单位携带下列材料,到 办理□个体工商户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注销登记手续。

□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合伙企业《注销登记申请书》 □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合伙企业经营者身份证复印件 □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 □营业执照正、副本

□拟转型升级设立登记《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广饶县企业拟转型升级设立登记证明书

广饶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年 月 日

“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行政指导

提示书

(三)

NO:

____________ :

你单位已进入转型升级设立为□个人独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程序,请你单位携带下列材料,到____________________登记窗口办理拟转型升级企业设立登记手续。

转型升级为个人独资企业登记材料:

□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登记申请书;□个人独资企业委托代理人的委托书;□投资人身份证复印件;□投资人照片;□住所使用证明;□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广饶县个体工商户拟升转型级设立企业证明书;其他:________________ 转型升级为有限(责任)公司登记材料:

□公司设立登记申请书;□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及其身份证复印件;□公司章程;□股东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证复印件;□住所使用证明;□验资证明;□股东首次出资是非货币财产的,提交财产权转移手续的证明;□董事、监事和经理的任职文件及身份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及身份证复印件;□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前置审批文件;□广饶县企业拟转型升级设立登记证明书;□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准予注销登记通知书》;其他:________________ 转型升级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材料:

□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登记申请书□全体设立人签名、盖章的设立大会纪要□全体设立人签名、盖章的章程□法定代表人、理事的任职文件和身份证明□全体出资成员签名、盖章的出资清单□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成员名册和身份证明复印件□住所使用证明□指定代表或者委托代理人的证明□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经名称预先核准的须提交)□登记前置许可文件 (业务范围涉及前置许可的须提交)其他:________________

广饶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年 月 日

推荐第6篇:转型升级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晚上好!

很荣幸能站在这光辉灿烂的舞台上为大家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转型升级,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何谓转型升级,也许有的人就会说,转型升级不就是转变自己的型式提升自己的级别吗?

我认为,转型是一次蜕变,一次飞跃;可能是一次机遇,一种挑战,也可能是一种毁灭!

转型是石,碰出点点星火; 转型是火,点燃冉冉灯光; 转型是灯,照亮深夜黑暗;

转型是路,引你走向光明天堂!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电力行业也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然而,作为运行值班员的我们,如果不努力学习,提升自我,就将会被无情的社会发展潮流所吞噬。那么,面对公司蒸蒸日上的水电新气象,我们应该怎样实现自我的转型升级呢?

转型升级是集团一万多人的转型升级,而作为这万分之一的我,在凝心聚力谋发展、千方百计促转型的大计中,如何发挥小我作用,为公司转型升级做出贡献,那就要求我们结合实际工作岗位,在伟星水电事业的发展征途中,做好力所能及的小事。作为倮马水电站的一名普通员工,个人的能力与整个集体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而如何把个人能力与集体力量凝聚在一起就是关键所在。我要像那倮马河里的水一样,一滴水的力量也许是平凡而渺小的,然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之台,起于垒土。正是这一滴又一滴水珠,才构成了我们美丽可爱的倮马河,为我们的发电创收提功了可靠保障。

近水楼台先得月,春江水暖鸭先知,在转型升级之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将自己置身其中,实现自我的转型与公司转型步调一致,紧跟公司发展步伐,使自身业务水平能满足公司日益发展的人才需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坚持两个基本点——学习、转变。

古人曾有云:学习是内修身、外立业的法宝,学以致用,用有所成。过去的三年里,我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包括公司组织的每一次学习培训,并且善于学习,在“真学、真懂、真用”上下功夫,努力从科学理论中找方法,从实践工作中找经验,使转型升级的思路更宽,提升自我的方法更广,攻坚克难的能力更强。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克服小胜即满,小成即止的思想。以赶先进,快超越的斗志挑战自我,把困难举在头上,就是一块压顶石;把困难踩在脚下,就是一块垫脚石。面对转型升级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我们要迎难而上、奋力突破。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我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团结协作,伟星定会迎来转型升级的大提升、大突破、大发展,实现“三百伟星”之理想将指日可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要牢记集团公司领导讲话精神,从头狠抓落实不懈怠,勤劳实干不争论,大力增强求真务实、拼搏创新的新思路,从细节入手,注意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多一些行动,少一些借口,努力将本职工作中的每个细节做到尽善尽美。要相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海者获蛟龙。”在集团转型升级大潮中,我们应当立足岗位,放眼未来,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全面提高自觉性、主动性,化要我工作为我要工作,形成凡事先人一步、快人一拍的优良作风,自我加压,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为公司转型升级尽忠尽力。

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黄金岁月;青春,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激情岁月,飞扬的青春带给我们奋进的勇气,带给我们创造的激情。回首往昔,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多少中华儿女勇立时代的风口浪尖,前仆后继,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创造了流芳百世的丰功伟绩。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有志之士,不忍看我央央中华毁于腐朽顽固的清政府手中,奋力斗争,身先士卒,最终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的先驱,为改变我中华内忧外患的面貌奋勇抗争,最终,实现了社会主义的伟大理想目标。而今天,我们伟星水电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似锦前程,我们应继续发扬伟星老一辈人的艰苦创业精神,带着使命与梦想,再次扬帆起航,去拥抱明天、迎接新挑战、让伟星宏伟大业发展更快、更高、更远!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推荐第7篇: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建宁小学开展“抓转型、促发展,争当港城崛起跨越排头兵”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市抓转型、促发展学习讨论会精神,坚定执行校委关于探明全校发展定位,找准发展路径,强力推动全校转型升级步伐的决策,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实现建宁小学在新的起点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根据校教育局《开展“抓转型、促发展,争当港城崛起跨越排头兵”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市抓转型、促发展学习讨论会精神,准确把握我校教育事业在转型发展中所处的位置,切实找准发展路径,大力提升领导干部素质与能力,进一步推动我校在新的起点上跨越发展、崛起腾飞,全面完成我校“十二五”规划目标,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争当排头兵。

二、主要目标与内容

开展此次大讨论活动,要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十二五”规划为目标,以理清发展思路为重点,以破解发展难题为抓手,紧密结合实际,着力处理好“三种关系”,牢固树立“四种意识”,积极推动“五个转型升级”。

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处理好依据现状常规推动与围绕目标跨越发展的关系,关键是抬高发展起点。二是处理好寻求又好又快发展与强化基础支撑的关系,关键是把发展基础打牢。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全面实现规范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三是处理好争取上级支持与依靠自身努力的关系,关键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要在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切实增强内生动力,通过自身的努力把学校的事情办好。

牢固树立“四种意识”。一是担当意识。广大教师尤其领导干部要有敢于担当的意识,倡导敢于担当的作风,要有胸怀,有气度,有大局意识和长远眼光,在转型升级上多挑担子、多担责任,真抓真转、敢抓敢转。二是学习意识。要加强学习,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不断完善自身素养,提升思维能力、决策能力和操作能力、动手能力,打开转型升级局面,取得实效。三是创新意识。转型升级要把理念创新、方式方法创新、管理创新等一整套创新付诸于实际行动,把创新的要求贯穿到学校的全过程。四是务实意识。要增强抓落实的责任意识,把转型升级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说了干,定了办,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积极推动“五个转型升级”。一是推动管理模式转型升级,积极推动规范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二是推动人才建设转型升级,打造一支德才兼备、师德唯先的师资队伍。三是推动价值取向转型升级,改变对教育的功利价值的过渡追求,转向对人的价值追求。四是推动培养模式转型升级,转变高度统一的标准化培养模式,转向多样化、个性化的培养模式。五是推动教师发展方向转型升级,由以前单纯强调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转向教师的专业境界和专业能力提升。

三、方法步骤

此次大讨论从12月初开始,到12月底告一段落,分三个阶段进行。主要方法是:坚持在学习与交流中开展大讨论,坚持在“走出去”与其他地校、其他人员的比较中开展大讨论,坚持在触及问题中开展大讨论,坚持在广泛征求意见中开展大讨论,坚持在深入实践中开展大讨论。具体步骤是:

(一)全员发动,深入学习阶段(12月1日-12月8日)学校召开动员大会,制定实施方案,广泛动员。采取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重点深入学习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市委李书记在全市学习讨论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最前沿的转型升级理论,认真学习区委尹书记在全校“抓转型、促发展,争当港城崛起跨越排头兵”的大讨论活动动员会上的重要讲话。增强教师对开展“抓转型、促发展,争当港城崛起跨越排头兵”大讨论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大讨论活动的主要任务和方式。要通过举办研讨会、报告会、演讲比赛等形式,将学习活动推向深入。

(二)分析检查,广泛讨论阶段(12月9日-12月25日)。对照转型升级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学习讨论,认真查摆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围绕如何转型升级,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这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善于学习思考,对如何转型升级研究不深不透,缺乏前瞻性,满足于一知半解,分不清重点,理不清主次,谋划不了全局。二是围绕实现争先进位,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这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工作作风松懈,标准不高,满足于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自我陶醉,固步自封,自我感觉良好。三是围绕打破墨守成规思维,进一步开拓创新。这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意识不强,谋划工作突破不了思维定势,不善于打破一些框框调调;办事按老套路,惟书惟上,不敢越雷池半步,领导没说的不敢办,文件没规定的不敢做,别人没做过的不敢试。四是围绕克服畏难情绪,进一步增强工作闯劲。这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感到束手无策,工作中求稳怕乱,畏首畏尾,畏难不前,怕出乱子,怕担责任;缺乏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勇气,缺少开拓奋进、顽强拼搏的锐气,缺乏敢做敢为、勇于担当的精神。五是围绕增强大局意识,进一步强化执行力。这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办事效率低下,服务意识差,不能按时按质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对查摆出的问题要逐一剖析原因,深入思考和研究解决办法。

(三)整改提高,形成发展思路阶段(2011年12月26日-12月31日)。各学校要针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理清思路,制定措施,明确重点,落实责任,认真进行整改,力求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并按照转型升级的要求,深入谋划2012年的工作,形成明年的工作思路,上报局党委。

四、工作要求和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在党支部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成立全校“抓转型、促发展”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校党支部书记王保国为组长,副书记吕恒莱为副组长,文萍、陈春、陈莹琛、朱清、滕步红、李明朵、惠永丽、张善喜、孟祥斌、贺剑为组员。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并按照局党委的统一部署,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设计活动载体,扎实有效地开展大讨论活动。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建宁小学校园网”开设“抓转型、促发展”大讨论活动专栏、专题,把好舆论导向,及时发布学校的活动信息。学校要利用电子屏、宣传栏、黑板报、学习园地等阵地,做好大讨论的宣传推广,通过学生向家长宣传大讨论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对开展大讨论活动中的进展情况,要及时向局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信息,加大宣传力度。

(三)统筹兼顾,注重实效。学校要正确处理开展大讨论活动与做好教育教学及其他工作的关系,要紧密联系实际,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对查摆出的问题要认真分析研究,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同时,要注意做到学习讨论和日常工作两手抓、两促进,把转型升级的理念落实到推动各项实际工作中去,落实到认真解决各种具体问题上来,确保大讨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五、具体安排

(一) 12月5日-12月8日 1.制定活动方案 2.成立大讨论领导小组 3.制定活动方案

(二)12月9日-12月25日

1.组织学习省、市、区党代会文件、市委李书记讲话。2.教师围绕争先进位进行分组讨论。 3.组织教师演讲比赛 4.营造氛围,加强宣传报道

(三)12月26日-12月31日

1.针对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2.完成大讨论总结 3.制定2012年工作思路 建宁小学 2011-12-7

推荐第8篇:转型升级工作总结

江苏科成有色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

转型升级工作总结

江苏科成有色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简称“科成公司”)位于医药高新区寺巷街道,是由江苏科创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全额出资的法人独资企业,成立于2007年、起步于锌材料加工的传统企业。10多年来,在中央和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公司围绕“拓展精品产业链,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发展思路,积极实施科技创新、品牌战略和循环经济,成果斐然,走出了一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道路。而今,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专业从事锌粉系列产品生产加工,以及锌粉产品国际国内贸易和科研开发于一身的产业化基地,并连续5年位列全国锌粉制造业 江苏科成有色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

术企业”等。公司凭借自身在行业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主动担当起组织和引领中国锌粉产业创新发展的重任,参与发起设立了由国内锌粉领域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重点骨干企业组建的国家锌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担任行业理事。这些科技创新平台吸引和聚集了一批国内锌粉行业顶级专家、教授和技术权威,研究开发了一批锌粉领域的科研成果,也为公司自身培养了一批优秀科研人才和技术骨干,确保公司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攻关终始走在国内同行业前列,并成为中国锌粉行业科技创新的领跑者。

积极实施科技项目,积极组织新品研发,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公司实施了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循环经济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市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和省市科技攻关项目,部分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多项科研成果通过省级以上鉴定验收,并认定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公司多次荣获江苏省和国家锌粉行业的科技进步奖。许多产品由于采用了新原料、新技术、新工艺,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研制开发的系列锌粉,功能优异,质量超群,荣获“江苏省名牌产品”称号,并获国家科技金奖;研制开发的超微细锌粉、鳞片状锌粉和超薄超细锌铝合金粉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公司在锌资料的综合开发利用,功能性高品低铅锌粉被研制开发及产品产业化等领域,取得了在国际领先和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企业内部积极鼓励和实施科研攻关、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掌握行业话语权。公司营造了全员创新的良好氛围,并在公司内部员工中培养了一批国内行业中知名的技术和管理专家。“十二五”期间,公司员工发表论文23 篇,获得国家专

江苏科成有色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

利5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获省以上科技进步奖1项。公司员工绩效考核和管理系统在国内行业中被大面积推广。

作为全国首批、国内锌粉行业首家超微细锌粉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近年来,公司还通过在业内首创的“公司+工厂+基地+高校科研院所”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成功地复制到浙江、湖南等地,让最新科技成果最大程度上应用到国家重点工程中。“十二五”期间,我公司围绕“做大主业,延伸产业链,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发展思路,深入推进转型发展主题。2010年,为实施国家淘汰落后产能计划,我公司分批投资2500万元对现有蒸发式的窑炉装置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年节约标煤10878tce;2011年,我公司投资1100万元进行“煤改气”技术及配套设施改造,成为了国内锌粉行业中 江苏科成有色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

行国际标准化生产。由于集团上下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抓质量管理,追求产品生产和服务的完美与零缺陷,由此打造出了一条精品产业链,“科创”牌超微细锌粉、鳞片状锌粉被均以行业 江苏科成有色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

吨,每年可减少标煤9000吨,年可减排CO2 3960t、SO2162t、烟气135t、固体废渣2340t(根据相关环保部门测算,节约1吨标煤可减少排放CO2440kg、S0218kg、烟气15kg、灰渣 260kg。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均已实现了水循环利用,并通过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起到了显著的节水作用。

公司进行锌粉制备设备窑炉改造等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是锌行业的重大突破,有效减少了锌粉制备环节的污染排放,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方面,公司更是有许多可圈可点的成果,令人赞叹。废旧物资回收再利用,无不与生态、环保、健康紧密相联,既保护和改善了环境,也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延伸了锌的产业链,丰富了锌粉产品结构,满足了市场消费需求,企业的转型升级有了更多的载体,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正当许多企业受到金融风暴影响而步履维艰之际,我公司能一张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单”:2012年完成销售收入22805万元;2013年完成销售25723万元;2014年实现销售35095万元,2015年实现销售43793.54万元,始终保持锌粉行业中第一的桂冠。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我公司以“保增长”为着力点,转变发展模式,优化产业布局,科学发展推进转型升级,保证了企业在调整和稳定中实现了发展和新跨越。“十三五”期间,公司将围绕“打造十亿元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目标,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再续行业传奇,谱写科创新的辉煌篇章。

2016年01月20日

推荐第9篇:煤炭行业转型升级

实施创新驱动,助推转型升级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生产和消费“四个革命”的精神,全面落实全省煤炭产业向“六型”转变的要求,我局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安全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为支撑,坚持煤炭与煤层气并重,内转与外转并重,延伸与配套并重,优化产业结构,拓展煤炭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努力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新体系。采取的主要举措如下:

一、以战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科学制定行业战略规划。准确研判煤炭行业“四期”并存的新形势,结合地方实际,创新发展战略,修编“十二五”规划战略目标,完善“十三五”规划战略目标,提出调结构促转型谋发展的新战略规划,即围绕“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依托晋东煤炭基地、晋东南煤电基地、沁水煤层气基地,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延伸煤、转化煤、跳出煤、超越煤,拓展煤炭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形成煤炭、电力、物流、化工、装备制造、文件旅游等多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格局。

1 二是科学制定企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煤炭主体企业,围绕新能源、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科学谋划布局产业、项目、投资,规划一批好项目、大项目、标杆项目,形成多元支撑的产业格局。鼓励煤炭企业通过收购、出让、参股、兼并等方式实现办矿主体进一步集中。鼓励主体企业对所属煤矿资源进行再整合,特别是对下组煤进行再整合,减少煤矿数量,推进集约发展。

二、以科技创新支撑行业低碳发展

大力实施“科技兴煤、科技兴安”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行业转型跨越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快行业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贡献率,实现高碳产业低碳清洁发展。一是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按照“安全、科学、经济、绿色”的理念,积极支持企业按照安全绿色开发矿区标准规划、设计、建设和改造煤矿,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提升煤矿技术装备水平,实现产业技术升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因地制宜推广使用“充填开采”和“煤与瓦斯共采”等绿色开采技术。二是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围绕煤炭工业发展规划部署,以省、市重大科技计划为载体,加快煤基科技攻关步伐,积极开发集约智能化、

2 自动化、高端煤化工、煤层气抽采利用等核心技术,重点推进煤矿安全绿色开采、矿区循环经济、煤层气开发及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矸石和粉煤灰综合利用、矿山机械再制造等技术研发、示范及应用,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及产品,为低碳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建立研发机构,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行业工程技术中心,鼓励煤炭企业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进行合作研究开发,形成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各(县)市煤炭主体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也在积极筹备和建设中。

三、以体制创新助推行业转型发展

一是深化煤炭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煤炭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积极与省厅对接,有序推进各项改革任务,确定煤炭改革路径图和时间表,确保2017年基本实现煤炭管理体制和管理能力现代化。二是加快信息监管平台建设。依托省政府决定建设的集煤炭安全生产、运输销售、煤炭库存、价格成本、市场运营、供需预测等为一体的煤炭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做好衔接、配套、配合等工作,将相关信息、监管、服务等纳入大系统、大平台,发挥数据

3 信息、政府监管、决策服务三大功能,实行全行业的信息化管理。三是深化煤炭行政审批管理改革。严格落实“两个责任”,着力推进“六权治本”,坚持简政放权与加强监管同步,有序完成权力和责任清单的编制,优化权力运行流程,实行阳光运作。已清理保留权力事项54项,其中:行政处罚事项40项,行政检查事项5项,其他行政权力事项9项。调整权力事项28项,其中:取消权力事项12项,承接省厅下放事项6项和改为属地管理事项3项,自行下放管理事项2项,简化办事程序5项。涉煤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和企业事务性负担均减少1/3,审批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四是促进主体企业做大做实做强。制定出台全市加强地方煤炭主体企业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理顺主体企业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引导企业按照“集团化建设、资本化运营、精细化管理、规模化发展”的思路,遵循产权清晰、职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依法建立起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组织架构、决策机制、约束机制和运营机制。五是建立健全创新机制。营造宽松政策环境,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效益。鼓励企业承接国家和省、市重大专项、科技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产业化项目,加快培育引进创新人才、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培育创

4 新文化,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创新潜力,营造全员创新的良好氛围。2011至2014年,共承担省级及以上重大科技项目6项,

四、以模式创新助推行业多元发展

创新煤炭商业模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现由传统的提供煤炭产品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由煤炭价格链的低端向高端转变,提高发展质量,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形成煤炭、电力、煤层气、煤化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元支撑的产业体系。一是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根据环境承载能力,推进煤炭资源就地转化,依托大型煤、电、化项目,加强煤矿瓦斯抽采利用和煤矸石、粉煤灰再生利用工作,提升综合利用水平,实现煤炭、煤层气价值最大化,积极建设煤炭煤层气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二是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依托我市区位资源优势,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造立足城市、服务全国、辐射国际的煤炭物流中心,建成具有全球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的煤炭产业信息中心、交易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无烟煤价格形成中心,实现煤炭洗选配煤、在线交易、在线结算、在线融资和“坑口”到“炉口”的全程物流配送,形成完整的煤炭产业生态圈,降低煤炭流通成本,提升协同供应效率,推动

5 区域产业转型。三是发展煤炭煤层气装备制造业。发挥我省煤炭装备制造优势,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发展煤炭开采设备、洗选、煤化工成套装备、煤层气勘探装备、抽采装备、压缩装备、安全防护装备等设备制造,大力建设煤炭煤层气装备制造业基地。四是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充分发挥历史文化优势,发挥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在转型跨越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继续加大文化、旅游项目的投资,加快旅游资源产业化、旅游产业市场化、旅游发展品牌化步伐,把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五、以政策创新构筑产业循环发展体系

紧抓循环经济试点省的建设机遇,坚持将循环经济建设作为新上煤炭开采项目的准入条件,引导已建项目理性选择符合企业实际的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从资金、政策等方面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一是煤炭产业链延伸取得新突破。聚焦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晋东现代煤化工基地建设,推广煤炭、煤化工等典型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鼓励煤炭企业延伸拓展、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延长煤-电-铝、煤-焦-化、煤-气-化、煤-电-材等资源循环产业链,加强优势资源就地转化,提升加工利用技术水平。二是资源循环利用取得新突破。以

6 “多联产、全循环、高端化”为基本模式,加快形成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煤矸石综合利用新材料、粉煤灰资源化开发利用、脱硫石膏综合利用四大产业体系,构建循环经济发展促进机制、资源产业与环保产业协同发展机制。积极与发改部门对接,选优筛选适合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好项目大项目,进一步提高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创出工业固废高效利用新模式。三是行业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突破。采取“煤参电”、“电参煤”、“煤电互参”、“煤控电”、“组建新公司”等多样化的煤电合作模式,加快煤电一体化园区建设,有序推进煤炭、冶金、焦化、电力、建材等上下游关联产业的联合兼并重组整合,促进资源型企业跨行业、一体化发展。

六、以理念创新打造煤层气战略新兴产业 一是打造瓦斯抽采利用基地。根据全省煤层气开发总体规划,依托沁水煤层气基地,实施瓦斯抽采全覆盖工程,建设城市矿区瓦斯抽采利用基地,到2017年全面建立完善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重点建成一批高标准瓦斯抽采示范工程,引领和促进全市煤矿瓦斯井上、井下抽采协调发展,煤矿瓦斯防治能力显著提升。二是拓展煤层气项目。围绕煤层气基地建设,统筹推进煤层气开采项目、煤层气地面集输项目建设。重点建设一批

7 瓦斯抽采、瓦斯利用、科技攻关等高标准瓦斯抽采示范工程,形成包括煤层气勘探、抽采、输送、压缩、液化、研发、综合利用、煤层气装备等上下游相互衔接配套的完整产业链,全力把煤层气产业打造成产业转型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强化瓦斯综合利用。坚持瓦斯抽采利用与安全发展、清洁发展、绿色发展相统筹,加快建设瓦斯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拓展瓦斯利用范围,大力倡导全社会开展煤层气等清洁能源利用。地面抽采瓦斯以管道输送为主,就近利用,余气外输;煤矿井下抽采的瓦斯,以就地发电和民用为主,推广瓦斯提纯压缩(CNG)及液化(LNG),推进节能减排,为“气化城市”转型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推荐第10篇: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应定义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即向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进步,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并加以研究、改进和创新,建立属于自己的技术体系。第三,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依赖于政府行政法规的指导以及资金、政策支持,需要把产业转型升级与职工培训、再就业结合起来。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经济持续跨越

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增量型、吸纳式开放拉动,沿江开发强“极”带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和城乡一体化、统筹推动之路,突出产业转型升级,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一是经济总量大幅攀升。2009年全市GDP达到356亿元,“十一五”以来年均递增25.11%;实现财政总收入51.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1.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十一五”以来年均递增53.19%。二是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十一五”以来装备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提高30个百分点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10.3个百分点。三是城乡一体进程加快。“十一五”以来城市化率提高10.7个百分点;城乡住房、就业、医疗、养老等各类保障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四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十一五”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递增16.58%和14.9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内。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由长期以来“苏中的苏北”迅速跻身苏中第一方阵。

一、坚持科学发展,在更高定位上坚定产业转型升级自觉性。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上海“两大中心”建设等多重叠加机遇,加快发展港口现代物流、软件开发等产业,加快建设熔盛、神马等目标千百亿能级企业,不断增强项目承载能力,持续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努力在快转型、快见效上狠下功夫,勇当新时期“渡江突击队”。

二、凸显产业特色,在更高平台上构建产业转型升级新格局。积极打造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大力引进和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九鼎风电、赛福特物联网等百亿级企业。积极打造现代服务业的配套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特色文化、生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推进如皋港船货港一体化;打造集科研、培训、信息服务、餐饮物流的全国最大花木城;依托五大旅游开发公司,提升发展长江生态、长寿文化、古城人文等特色旅游业;依托演艺传媒、教育培训两大集团,大力建设文化产业基地。积极打造高效农业的规模优势,以“高效农业三年倍增”计划为抓手,打造花卉盆景、外向果蔬等六大十亿元高效农业板块。改造提升液压机械、长寿食品等传统产业,积极打造传统产业的品牌优势。

三、注重集聚集约,在更高水平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再加快。始终把招商选资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强引擎,放大一类口岸优势富集效应,大力招引大项目、好项目。始终把“三化”互动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以“万顷良田”工程、农保区拆迁整理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地走“三化”互动并进之路;加快中心城区和如港新城CBD、RBD建设,强势推进小城镇能级提升。始终把特色园区建设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主抓手,打造以熔盛千亿级企业为龙头的高端船舶及海工专业配套园,加快建设石油、日用、医用绿色化工材料产业园和新型电力装备材料产业园等2个千亿级特色园区、8个100-500亿级特色园区,不断提升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水平。始终把创新型经济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主动力,推动销售亿元以上企业和3000万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全部建立创新平台,大力推进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县(市)建设。

产业转型升级须警惕五大误区

改革开放以来,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代表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依靠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的梯度转移,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在工业经济起步阶段,这种承接无疑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但是,处于产业链中游的加工制造业,除了利润率不高外(更多的是以量取胜),还对各种实体资源存在较大的依赖,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一旦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不论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都需要及时做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为此,在10年前的“十五”计划中,已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提法。2003年11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但10年过去了,转型升级未有实质性突破。因此,10年之后,“十二五”仍要补“十五”落下的课。但在补课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厘清一些认识和行动误区。

一窝蜂的跟风唱高调

转型升级已成为各地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但基于保增长的压力,我们要防止个别地方口号上的转型升级调门较高,实际行动却比较迟缓或找不着北。

一厢情愿的靠外资促转型

一说到产业转型升级,许多人想到的就是引进外资,引进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和行业。实际情况是,我们引进了大量的国外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产业似乎更“科技”了,但我们自己还是处于产业链的最末端。跨国公司出于自身转型升级的需要,也会在华布局一些研发机构,进行一些产品升级,但产品的升级换代不能全部替代产业升级,无论生产服装玩具还是笔记本电脑,如果只停留在价值链最低端的加工装配环节,掀起高科技的“盖头”,其效益增长方式都是用人口红利换取低廉的加工费。外商看中的就是我们相对低廉的要素成本和简单加工装配能力,我们不能将宏观的区域整体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寄希望于跨国公司微观的企业升级。汽车行业“以市场换技术”和稀土行业“以资源换技术”的前车之鉴都表明——技术是换不来的。

一哄而上的追逐新兴产业

有些人认为,转型升级就是要淘汰传统产业等夕阳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从目前许多地方已经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初稿看,作为调结构的抓手,发展新兴产业中的动漫产业园、风能发电、物联网等都被放在了重要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各地产业布局重复现象严重,内向性竞争态势明显。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或夕阳思维。同样是制作服装,欧洲一些企业能够抓住行业本质,减少前导时间达到快速反应,盈利能力甚至强于火爆的“苹果”。相反,风光一时的光伏产业已经给现实敲了一记警钟,产业技术看似升级了,但日益膨胀的产能转瞬间就成为不良资产。所以说传统产业改变技术和管理制度,仍可以变成现代产业。而如果没有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以及很好的科研成果商业化链条和服务,新兴产业拿到的可能还是利润的“边角料”。

一刀切的三产超二产

三产超二产不是转型升级的唯一标准。在以第三产业衡量国家发达程度的时候,在最传统的工业和农业领域,美国也都是世界第一。这也是美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而不至于像先前的西班牙和英国那样衰落的原因。美国制造业在最疲软的时候也贡献了13%的GDP,超过零售业、金融业等,而中国制造业对经济的贡献也为13%。国家如此,城市同样如此。比如在长三角,第三产业的中心,从战略安排和选择上,就是上海。上海第三产业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分担了长三角其他城市的服务业功能。如果认为长三角的每个城市第三产业没有超过第二产业就不合理,那反而不合理了。长三角城市如果一味地只考虑以服务业占比衡量自己的转型升级程度,就是对上海的漠视。

政绩驱动的快速转型升级

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来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非朝夕之功。研究表明,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持续时间最长,占了发展期间的60%以上。美国自1814-1980年约为17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110年,占64.7%;日本1868-1986年约为12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80年,占75%;台湾1950-1990年为4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25年,占62.5%;韩国1960-1990年为3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20年,占66.7%。如果说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行工业化进程,从现在开始转型升级,那么我们完成结构调整的时间大约需要10年,虽然随着技术创新和管理进步,转型升级的过程将有所缩短,但绝不会是一年半载之功,那种政绩驱动的快速转型升级是不现实的。

面对上述误区,到底怎样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呢?

笔者认为,产业结构转型的核心是转变经济效益增长来源的“类型”,而不是单纯的“转行”。转行与转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转了行未必转型,转了型未必转行,只有效益类型改变的转行才是转型。产业升级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产业之间的升级。即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从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的发展。包括: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

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二是产业内的升级。即某一产业内部的加工和再加工程度逐步纵深化发展,实现高加工度化与技术集约化。产业结构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是相互促进的,产业结构转型的方向是产业结构升级。

第11篇:个体户转型升级

新密市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私营企业

工作中的一点思考

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就是个体工商户由原来的组织形式转型升级为各种企业类型,包括公司制、合伙制等形式。2010年3月,国家工商总局在出台的《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促进其向规范的企业和公司方向发展”。不难发现,“个升企”在绝大数的城市推进过程中并不顺利,大部分个体工商户不愿转型登记,甚至有企业转回个体工商户的情况,而发生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服务行业,尤其以餐饮、娱乐行业表现最为突出。新密市现有登记在册个体户户,近年中升级为企业的只有多户,造成阻碍“升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经营模式阻碍“升级”。据了解,部分较大规模的个体户认为,其店铺是家庭经营,不是大企业雇员上千,现持有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既合法经营,又能有较大盈利,这是理想的经营方式。调查发现,我局登记在册的个体户中,注册资金在50万元以上的只有户,可事实上,一些个体大户仅固定资产就达几百万元,这种传统经营思想,给“个升企”带来困难。

(二)“个升企”办理过程中问题多。一是办理前置审批手续繁,按有关规定,升级企业继续经营原个体工商户已取得前置审批许可项目的,申请人持企业登记机关核发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个体工商户拟升级设立企业的证明书》和原前置审批许可文件及审批机关要求提交的有关申请材料等,到相关审批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变更审批许可文件。对于个体户来说,要把所有前置审批许可项目一次性进行“升企”变更,存在较大的实际困难。二是经营场地问题。申请企业,场地证明要求严格,要求提交规范的房产证及租赁合同,而部份个体工商户申请执照时,场地证明比较简单,有部份是居委会出具的证明,这些都不符合申请企业的场地审批要求。三是营业执照年检手续复杂。个体工商户每年验照手续简单,一般可以即时即办。而企业办理年检相对程序较为复杂。四是原字号名称难保留。在名称核准实际操作中,原个体商户的字号名称往往已被企业使用或者是驰名商标,导致无法保留其原来字号名称,这样造成原来已具有一定基础、知名度大的商户不愿意升级为企业。

(三)经营成本大大增加。个体工商户的税务政策是以自行申报为主,每年缴纳的税费较低。而升级企业后营业税、所得税、增值税等都必须缴纳,这些费用增加了经营成本造成有些个体户升为企业后,为降低成本又注销办理为个体户。

鉴于上述,引导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的登记条件:已在各级登记机关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无被工商部门立案查处情形的,升级后企业的投资者包含至少一个原个体工商户经营者,个体工商户经营场所和拟设升级企业住所在同一县(市、区)行政区域内。

(二)摸清底数,确定重点对象。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依托经济户口管理,对辖区内一定规模的个体户认真调查摸底,清楚掌握数量、规模、经营状况。在此基础上把经营规模较大或发展前景较好的个体户作为转型升级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工作。

(三)名称核准方面,一是在不影响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和其他企业名称权的情况下,个体工商户转型登记为个人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的,允许继续使用原字号名称,登记为有限公司的,允许其沿用原字号名称加“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

(四)放宽出资方式限制。原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可以在其拥有的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商标权、股权作价出资,非货币出资最高可达注册资本的70%,升级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可以实行注册资本分期到位。

(五)可以使用原地址证明。经营地址不变的,租赁合同在有效期内的原地址证明,可以作为“个升企”的场地证明;经营地址发生变化的,按新企业登记对住所规定来执行;无法提交经营场所产权证明的,申请人可以持市场主办单位、开发区(含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管委会、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同意在该场所从事经营活动的相关证明,办理变更登记。

(六)降低对前置审批文件要求。对经营范围不变的个体工商户,由相关审批部门在签署意见上给予“同意转型升级”意见,工商部门即可凭原审批文件和审批部门出具的意见为其办理转型升级,升级后一年时间内办理前置许可证件的变更手续。

(七)原个体户在升级转型办理证照期间保留原营业执照,用作解决原个体户债权债务及相关业务。

(八)转型前个体工商户获得驰著名商标、“守重”企业等各种荣誉称号的,在转型后仍可延用。鼓励升级企业注册商标,着眼企业长远发展,深入企业宣传商标知识和法规,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

(九)加强宣传,积极引导。一是要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全面宣传。工商部门要充分利用各

种宣传媒介,尤其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传输快、范围广、更新方便的有利条件进行积极、有效的宣传,确保公众对“转型升级”工作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二是利用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平台进行转型宣传,在会员中广泛开展“诚实守信、创业发展”的活动,激励广大个体工商户扩大经营规模,规范自身管理,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在监管中进行直面宣传。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户进行不定期的走访或约谈,宣传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的有利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为管理对象提供人性化服务。

第12篇:转型升级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晚上好!

很荣幸能站在这光辉灿烂的舞台上为大家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转型升级,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何谓转型升级,也许有的人就会说,转型升级不就是转变自己的型式提升自己的级别吗?

我认为,转型是一次蜕变,一次飞跃;可能是一次机遇,一种挑战,也可能是一种毁灭!

转型是石,碰出点点星火;

转型是火,点燃冉冉灯光;

转型是灯,照亮深夜黑暗;

转型是路,引你走向光明天堂!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电力行业也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然而,作为运行值班员的我们,如果不努力学习,提升自我,就将会被无情的社会发展潮流所吞噬。那么,面对公司蒸蒸日上的水电新气象,我们应该怎样实现自我的转型升级呢?

转型升级是集团一万多人的转型升级,而作为这万分之一的我,在凝心聚力谋发展、千方百计促转型的大计中,如何发挥小我作用,为公司转型升级做出贡献,那就要求我们结合实际工作岗位,在伟星水电事业的发展征途中,做好力所能及的小事。作为倮马水电站的一名普通员工,个人的能力与整个集体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而如何把个人能力与集体力量凝聚在一起就是关键所在。我要像那倮马河里的水一样,一滴水的力量也许是平凡而渺小的,然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之台,起于垒土。正是这一滴又一滴水珠,才构成了我们美丽可爱的倮马河,为我们的发电创收提功了可靠保障。

近水楼台先得月,春江水暖鸭先知,在转型升级之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将自己置身其中,实现自我的转型与公司转型步调一致,紧跟公司发展步伐,使自身业务水平能满足公司日益发展的人才需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坚持两个基本点——学习、转变。

古人曾有云:学习是内修身、外立业的法宝,学以致用,用有所成。过去的三年里,我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包括公司组织的每一次学习培训,并且善于学习,在“真学、真懂、真用”上下功夫,努力从科学理论中找方法,从实践工作中找经验,使转型升级的思路更宽,提升自我的方法更广,攻坚克难的能力更强。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克服小胜即满,小成即止的思想。以赶先进,快超越的斗志挑战自我,把困难举在头上,就是一块压顶石;把困难踩在脚下,就是一块垫脚石。面对转型升级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我们要迎难而上、奋力突破。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我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团结协作,伟星定会迎来转型升级的大提升、大突破、大发展,实现“三百伟星”之理想将指日可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要牢记集团公司领导讲话精神,从头狠抓落实不懈怠,勤劳实干不争论,大力增强求真务实、拼搏创新的新思路,从细节入手,注意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多一些行动,少一些借口,努力将本职

工作中的每个细节做到尽善尽美。要相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海者获蛟龙。”在集团转型升级大潮中,我们应当立足岗位,放眼未来,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全面提高自觉性、主动性,化要我工作为我要工作,形成凡事先人一步、快人一拍的优良作风,自我加压,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为公司转型升级尽忠尽力。

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黄金岁月;青春,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激情岁月,飞扬的青春带给我们奋进的勇气,带给我们创造的激情。回首往昔,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多少中华儿女勇立时代的风口浪尖,前仆后继,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创造了流芳百世的丰功伟绩。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有志之士,不忍看我央央中华毁于腐朽顽固的清政府手中,奋力斗争,身先士卒,最终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的先驱,为改变我中华内忧外患的面貌奋勇抗争,最终,实现了社会主义的伟大理想目标。而今天,我们伟星水电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似锦前程,我们应继续发扬伟星老一辈人的艰苦创业精神,带着使命与梦想,再次扬帆起航,去拥抱明天、迎接新挑战、让伟星宏伟大业发展更快、更高、更远!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13篇:园区转型升级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国际金融危机在给各地经济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促使各地政府下大力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当地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重庆市地处西南首要位置,经济外向度在全国排列前茅,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初步实现了“漂亮的转身”,其有益探索和做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

作为全国直辖市之

一、外贸大市和制造业大市的重庆,几年以来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经受了极其严峻的考验,备受国内外关注。为深入了解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产业转型升级的情况,重庆学习了各省市有关基层一线和部分企业的情况。通过调研,我们深深感到,重庆遵循市场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律,未雨绸缪,积极应对,科学决策,紧紧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倒逼压力带来的发展契机,通过积极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工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化危机为企业和产业转型升级之机遇,既有效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国际金融危机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重庆的影响。

重庆经济的外向度在国内省市中比较高,去年的外贸依存度仍有上升,国际金融危机对重庆的影响因此也更为直接和严重。第一,进出口增幅逐月回落。受金融危机冲击,2008年下半年外贸增幅逐月回落,到11月转为负增长,全年外贸增速比上年回落12.4个百分点,工贸易出口增长大幅回落,进口转为负增长。全年加工贸易出口增长6.1%,增速比上年大幅回落12个百分点。第二,实际利用外资大幅下滑。第三季度开始逐月下降,环比月均下降超过20%,12月实际吸收外资仅5.53亿美元,为2005年以来单月吸收外资最少。第三,经济增长速度呈逐级下降态势。2008年重庆GDP增长10.1%。与上年同期相比回落

4.6个百分点,远大于全国的下降幅度。第四,工业企业所受冲击最大。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比上年回落8.8个百分点,工业利润比上年下降15%。在外需急剧萎缩的情况下,西南地区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去年共关停及搬迁加工贸易型企业4900多家。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

国际产业发展规律表明,人均GDP达到五千到一万美元这个阶段,是产业结构快速变化的重要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主要矛盾由过去部门之间的不协调转向研发设计、品牌培育、营销体系、供应链管理、专门化分工等关键环节的滞后。可以说,工业化过程既是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过程,更是经济结构持续调整转型升级的过程。西南地区的企业大多成长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多数处于国际产业链的末端,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较弱,经济发展中的结构问题逐渐显现。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信息进一步表明,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已发挥到了极致,需要一次全新的产业革命,以赢得新一轮发展的先机。

在当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也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应对各种经济风险的根本之策,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所在。从历史角度看。任何一次经济危机都是全球产业布局的“洗牌”过程:落后产能被淘汰。新型产业脱颖而出,成为引领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引擎”。因此,主动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

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做法与成效

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科学发展,重庆市政府适时调整经济工作部署,制定了“三促进一保持”(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初步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

(一)未雨绸缪,科学决策,增强应对危机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之际,重庆的决策者们就开始研究改革发展新阶段的新任务、新课题,谋划世界可能变局的应对之策。在对危机的认识和判断上,特别是在“危”与“机”的把握上,重庆的决策者们始终保持理性的清醒和坚定,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提出,金融危机是落后生产力之“危”,是先进生产力之“机”;是传统发展模式之“危”,是科学发展模式之“机”。为此,重庆市委市政府在2008年下半年进一步制定了“三促进一保持”的工作思路,加大力度推动重庆产业转型升级。到2009年进一步提出了应对危机必须把握和处理好“五个重大关系”(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关系;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的关系;就地转型与异地转移的关系;“拿来主义”与自主创新的关系;扩大投资与促进消费的关系)。正是由于始终坚持了这些科学判断和强有力的举措,才增强了重庆应对危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主动性,才没有被危机所冲倒;相反,危机带来的冲击正逐步被有效的应对工作所克服。

(二)政府政策与市场机制“双轮驱动”,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从决策到实践都始终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针,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和市场机制的“双轮驱动”作用。政府制定产业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分类指导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制定激励性和限制性产业政策,在宏观上引导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搭建公共平台,帮助地方和企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市政府先后出台了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办法,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关于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关于科技园区建设、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关于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构建了产业转移升级的一揽子政策。市场主体根据政府政策的激励或限制性质,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通过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向现代产业积聚。政策的引导作用和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有机结合,进而推动了重庆工业园区的产业转型升级。

(三)将体制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内生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建桥工业园十分注意通过体制优势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使企业真正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微观主体。早在08年初金融危机尚未显现之时,市政府就制定了旨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关政策。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集中财力物力和政策资源,决定用五年时间拿出资金鼓

励和扶持产业转型升级,包括扶持欠发达地区完善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以竞争形式扶持产业转移园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产业工人免费技能培训,落后产能淘汰的财政补偿,自主研发和品牌建设资金扶持等;通过组织实施“十大创新工程”和重大科技专项,加快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公共服务等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和企业研发税前扣除等政策;加强产学研合作,实施“百校千人万企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创新工程”,选派科技人员入驻企业,辐射带动一万家以上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各地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措施从体制机制上激励企业转型升级。

市场的“倒逼”压力,政策有效的引导,体制机制的激励约束,逐渐转化为企业的内生动力。企业转型升级的成功,进一步坚定应对危机的信心和决心,反过来又激发企业重视创新,重视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和经营模式转型,从而建立更为内生的企业竞争优势。

(四)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结合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庆制定了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实施方案,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行就地转型升级和异地转移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制定实施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行动方案,加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实施“千百十”名牌培育工程,着力发展一批名牌拳头产品、大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在实践中,重庆工业园坚持以高端产业转入促进低端产业转出,以增量引入带动存量调整。通过提高企业准入门槛和产业用地、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五)调整产品市场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国际金融危机对重庆尤其是园区企业的冲击,主要源自外需不足,因为这些地区的企业对外依存度很高。因此,将外源型增长方式逐步转型为内外源共同推动的经济增长,一直以来都是重庆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但以前基层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都不足。金融危机使重庆的企业充分认识到,市场结构的调整与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同等重要,有了主动调整的积极性。政府因势利导,把调整企业产品的市场结构,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了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拓市场”的政策,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目前。建桥园区通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应对金融危机的战略已初见成效。第一,产业转型升级已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干部和企业家都一致认为,要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已经尝到了甜头。第二,通过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更足。调研中,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业负责人,无论是省市领导还是基层社区管理者,都认为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找到了应对危机的办法,对企业甚至是难得的机遇。第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已初见成效。高新技术产业增速高于传统产业。重庆市1~3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增长16.1%,高出工业增加值增长8.3个百分点。第四,实体经济快速复苏,增长势头超过年初预期。统计显示,重庆整体经济已度过最困难期,转入稳健回升通道。前三季度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418.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6%;外贸降幅逐月收窄,从一月份下降31.1%收窄至九月份的8.3%;前三季度,进出口贸易总值为4269.7亿美元,同比下降17.7%,低于全国20.9%的下降幅度:实际利用外资从2月份开始持续实现正增长;工业企业效益逐月上升。1~8月全省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09.3万人,约占全国的1/6,6月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9%,低于全国1.6个百分点。

三、启示与建议

重庆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初步实现了“漂亮的转身”,既令人鼓舞,也极具昭示性。

(一)应对危机的正确决策根植于对经济规律的理性认识和对自身经济发展的准确定位。只有“未雨绸缪”,科学决策,才能化“危”为“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庆建桥工业园的产业结构一直处于“微调”之中,但这种微调是自发的、渐进的。而政府从政策层面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开始于2005年。旨在通过在欠发达地区建立产业转移园的形式,既促进珠三角传统产业的转移,也促进欠发达地区工业的发展。遗憾的是,当时的市场“太好”,转出地区缺乏产业转移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转入地区也缺乏足够的基础设施和平台支撑,更没有形成政府坚持不懈的战略,因此,效果并不明显。但这些工作为这轮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到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市政府加大了推进的力度,适时创新体制机制,增加激励性和竞争性资源配置。并把这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和建桥工业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到金融危机实际爆发时,他们顶住各种压力,适时制定了“三促进一保持”的工作方针,加大推进力度,从而使建桥工业园的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形成体系,在实际工作中贯穿始终。

(二)经济结构调整是工业化过程中的长期任务,而非应对危机的临时之策。从根本上说。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周期波动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是经济系统各种矛盾长期积聚发生质变的终极体现。因此,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但长期以来,我们之所以在转变发展模式、调整经济结构等重大问题上收效甚微,根本原因是没有很好地遵循经济(产业)成长规律。经济繁荣时不用调整也不愿意调整,经济萧条时没有能力调整,或无法支付调整的成本,甚至仍用计划经济的思维和手段去保护那些本应为市场所淘汰的落后发展方式和生产能力,结果到下一次经济危机到来,问题更加积重难返。为此,必须顺应经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和产业成长规律。既要利用市场出现的倒逼机制,在危机来临时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也要在经济形势比较好的时候,主动进行调整。

事实上,即便是在重庆,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年底提出大力推动这一战略时便面临巨大压力和各种质疑。因为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并承担无法预估的(政治和经济)风险。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背后虽然是市场的力量在起作用,应该是企业主体的内生行为。但往往需要政府的外生力量的推动和制度设计的激励约束。否则,自发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要么可能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要么会成为高成本的市场无序选择。

(三)在应对危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重庆是我国实行市场经济较早的省份之一。长期以 来,重庆建桥工业园遵循市场化改革的路径,有效地构建了政府、市场、企业的“权力”边界,三者比较充分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为”的经济“博弈”模式,在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产业结构调整中显现了效率。

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应该包括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型。

这就需要企业外部制度环境和经营环境的改善,以激励那些“软”创新的企业不被“错杀”。重庆的经验表明,那些着眼于企业内部生产线整合、改善内部经营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加强设计创新等“软”升级行为,都是旨在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转型升级,都属于政策激励的范畴,应该大力扶持。

(四)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宏观层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和相关政策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虽然是经济动态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微观主体的理性选择并不都能达到预期效果、能自然而然地实现宏观层面的最优均衡,因此,极其需要相关体制机制和宏观政策相适应,而现有相关政策调整和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已成为当务之急。首先,结构调整是个“风险投资”,本质上“厌恶风险”的政府决策者和企业经理人不会自动“入局”,而现行考核评价机制大多重视总量指标(如GDP增长、财政税收规模等),忽视结构指标。因此,干部(包括企业经理人)考核评价机制必须改变。要从体制机制上解决“谁先调整结构谁先吃亏。不调结构也许还得益”的状况,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为经济动态发展过程中可持续的自觉行为。园区过去两年的实践表明,把结构指标纳入地方政府考核体系以后,各地在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面的积极性高涨。其次,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以资源配置模式相应的改革作支撑。目前的金融政策、财政分配和投入政策、资本市场规则等,还不适应经济结构动态调整的需求。必须进一步改革资源配置体制,使财政、金融和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向优势产业倾斜,鼓励创新,鼓励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结构升级。要建立地方主导产业与资本市场创新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和创新诱导作用。再次。要强化产业规划、区域规划和产业政策的约束力,以保证产业转型升级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

(五)产业园建设必须与节能减排节地相结合。同时,应在省域范围内加强指导,统筹规划,防止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造成各类“园区”过剩,地区间无序竞争,浪费资源。

工业园区建设,有利于产业集聚,增强规模经济效益。目前各地的招商引资积极性很高,为了引进资金项目人才,投入巨资建立园区或产业转移园,这一行为确实改善了投资环境,有助于招商引资,但如果缺乏合理规划和相关政策约束,就可能在异地重复落后产业。广东的实践表明,产业转移园建设的关键是要形成园区主导产业,强化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坚持科学而严格的规划和硬约束的产业政策。园区建设必须与节能减排节地相结合,保护环境,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在实施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加快原有工业区的整合改造,把园区周边的零散工业用地整合起来,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六)产业转型升级必须遵循特定产业的演进规律。因地制宜,因“产”制宜,因“企”制宜,强调效益。切忌一刀切和一哄而上。

园区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特别注意处理好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的关系、就地转型与异地转移的关系,“拿来主义”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国内市场导向与国际市场导向的关系,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分类规划、分类指导、分批推进,采取了“退”(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夕阳产业必须就地退出)、“转”(有市场、可以通过技术改造节能降耗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引”(引进新的技术、新的项目、新的产业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育”(培育新兴产业、培育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等一系列措施,使产业转型升级既做“加法”(引进、升级)也做“减法”(退出和转移),从而保证产业转型升级的科学性和产业竞争力。

国际金融危机必然会重构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后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格局

也将发生重要变化,过去那种年均20%左右的进出口贸易增长的情形也可能难以再现。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方式,对国际经济新格局下我国的对外依存度问题和国内需求转型升级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此外,如何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地区和创新型企业,需要哪些体制机制的创新,需要哪些系统配套的政策支持等问题,也将是未来政策研究中必须关注的。

第14篇: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

二十三、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操作指引

发布时间:

2011-09-28

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必须持有工商部门核发的《个体工商户升级设立为企业的证明》或注明“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字样《营业执照》,按照以下指引到机构所在地地方税务部门办理相关税务事项,主要包括对原个体工商户办理注销以及对新开企业办理税务登记,具体指引分别如下:

一、注销原个体工商户税务登记证

1、所需资料

a) 税务登记证(正副本);

b) 《注销税务登记申请审批表》(一式二份);

c) 上级主管部门批文或股东会决议及其它有关证明文件原件及复印件; d) 《发票领购簿》;

e) 《发票缴销登记表》(一式二份);

f) 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许可证注销证明原件及复印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提供); g) 国税注销税务登记通知书(国税双定户注销时提供); h) 中介机构出具的清算报告或企业自行清算报告(双定户除外)。

2、办理流程

纳税人提出申请→办税服务厅受理→相关部门办理→办税服务厅领取结果

(在注销登记时,必须结清应纳税款、多退(免)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缴销发票)

3、办理时限

(1)一般业户注销30个工作日;

(2)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注销20个工作日;

(3)双定户注销1个工作日;

4、特殊规定

若存在国税采用先按手续办理新企业的税务登记,半年内完成对个体税务登记证进行注销的情况,则待注销国税登记后,再带齐相关资料到各主管地税部门办理注销地税登记;

二、新开企业办理税务登记

1、所需资料:

(1)《税务登记表》一式二份;

(2)按办理单位纳税人税务登记资料清单提供与设立登记相关的资料和证件,包括: a) 工商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b) 《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c)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业主)的身份证明文件(如身份证、户口簿、护照等)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d) 经营、业务场所证明(如房产证、租赁合同或售房合同、宅基地使用证、产权人证明等)原件及复印件一份;若其经营场所不变的,对有效期内的租赁合同、房产证明可以继续使用,在办理税务登记时无需重新签订租赁合同和办理新房屋产权证明,转型升级企业可在成立后1年内重新签订租赁合同、完善房屋产权证明,并向地税部门提交该部分资料;

e) 验资报告或评估报告原件及其复印件; f) 有关章程、合同、协议书复印件一份;

g) 总机构的国、地税《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各一份(分支机构纳税人提供);二级分支机构提供由总机构出具的二级分支机构的有效证明(支持证明的材料包括总机构拨款证明、总分机构协议或合同、公司章程、管理制度等); h) 关联企业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复印件一份(有关联企业的纳税人提供);

i) 外经贸批文、批准证书复印件一份(外资企业提供);

2、办理流程 纳税人提出申请→办税服务厅受理→办税服务厅打印、发放税务登记证

3、办理时限

即日办理。

中山市地方税务局

来源:中山地税征管科

第15篇: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高桥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所谓“转型”就是指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全面的转型升级应该包括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核心的经济转型,以空间和产业布局优化为核心的城市转型,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转型和以克服经济、城市、社会转型的体制性障碍为核心的体制转型。在四位一体的全面转型当中,经济转型升级处于一个非常基础的地位,而在经济转型升级中,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又处在一个非常核心的地位。

一.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一)经济总量方面

高桥镇位于桐乡市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在历代高桥人的辛勤建设下,全镇综合实力迅速壮大,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工业经济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农产品、初级产品简单加工到形成了以包装、皮革、建筑、轻纺产业为主体的工业结构。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1亿元,同比增长22%;镇财政可支配收入9075万元,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54.8万元,比上年增长30.3%。完成工业增加值9.9亿元,同比增长13%。全年新增规模企业8家,总数达到82家。规模企业全年实现产值55亿元,

同比增长42.8%。6个千万元以上重大生产性项目进展顺利,全镇工业投资总额达到3.7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2.4∶72∶15.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亿元,比上年增长9.3%。

农业经济发展方面,高桥201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6亿元,同比增长5%。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组建特色农业基地3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示范性专业合作社1家,全年签订订单农业2.6万亩;组建特色农业基地3个,新增土地流转面积600亩。

2006-2010年 高桥地区工农业产值

(二)项目建设方面

全镇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集中精力抓项目、集中力量上项目。重点引进具有高经济带动效应的项目,着力发展清洁工业、生物电子等新兴产业。全年新增规模企业8家,总数达到82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11家,规模企业全年实现产值55亿元,同比增长42.8%。6个千万元以上重大生产性项目进展顺利,全镇工业投资总额达到3.7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05.7%。中肯生物并购项目顺利实施,帝斯曼-中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我镇第一家联姻“世界500强”的合资企业。推进科技创新,新增科技型企业3家,组建企业技术中心3个,引进各类专业人才161人;启动专利示范镇创建,申请专利65项,授权55项。去年累计引进各类项目10个,引进合同外资1535万美元,实到外资1696万美元,引进市外内资2.9亿元。在谈项目达到25个,其中服务类项目7个,新兴产业类项目16个,投资超亿元项目占到总数的50%以上,项目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三)城乡建设方面

按照“人口集聚、土地集中、资源集约”的总体要求,编制了“1+6”村镇布局规划。其中“1”特指新市镇(南日新社区),主要包括迎丰、越丰、范桥、高桥4个集聚点;“6”特指农村型新社区,包括落晚、楼下谷、亭桥、骑塘、漕泾、骑力6个集聚点。2010年累计征收新市镇、新社区土地1018

亩,南日社区、落晚社区2个示范性城乡一体新社区成效初显,亭桥、漕泾、骑力等农村型新社区加快推进,农户集聚任务圆满完成。村庄整治工作深入实施,3个整治提升村、2个省级待整治村顺利通过验收,全面小康农村新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共修筑村镇道路18公里,新建改建桥梁9座,城乡发展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二、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生态资源与环境因素的制约

尽管“十五”期间全镇节能减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所成效,但是传统的高污染与高耗能行业的存在仍然会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制约全镇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加之大批新项目陆续上马,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另外土地这一稀缺资源也是制约我镇今后如何转型的因素。怎样合理流转当前有限的土地资源,并且把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是迫切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全镇工业总体上仍然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工业模式,发展方式并没有实现根本的转变。从科技创新能力来看,在全镇工业企业中,研发投入不足,研发能力弱,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拥有自我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不多,关键零部件制造等核心技术掌握的少,综合竞争力不强。

(三)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一是产业整体上层次偏低,产业集中度低,传统产业比重大,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产业配套能力较弱,产业合作关联度不高,资源利用深度不够,高附加值、深加工的中高端企业少;有不少是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甚至是效益低、污染重的企业。二是以资源型、粗放型加工、劳动密集型为主,劳动力占用多,技术层次低,适应市场能力弱,效益不高,缺乏发展后劲,技术操作要求低的如农副产品加工业。多数产品消耗能源、原材料高,生产工艺距环境保护的要求差距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产业结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档次产品等新兴产业和反映现代工业水平产业所占份额很小。这些现状将对于今后的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增加地区综合竞争力产生负面效应

(四)第三产层次普遍不高

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把工业的发展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使我区经济的增长,过于依赖工业的推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大大超过了第三产业。加之由于各种客观因素造成了我镇第三产发展相对滞后,影响我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综合发展能力。而且目前全镇的三产大多数是传统的餐饮、批发零售业等,主要是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而较高层次的为生产服务的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技术、风险投资、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还不够发达,比重偏低。这不仅影响第三产业的做大做强和优化升级,而且更重要的是

一、二产业缺乏完善的配套服务支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现有企业生产发展需要,也制约投资环境的明显改善。

第16篇:工业转型升级规划(—)

【发布单位】国务院

【发布文号】国发〔2011〕47号 【发布日期】2011-12-30 【生效日期】2011-12-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政府网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

国发〔2011〕4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编制和实施《规划》,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根本要求,也是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我国工业由大到强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时期推动工业转型升级,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我国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切实按照《规划》要求做好各项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发展环境和市场机制,加强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引导和约束,促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实际制定落实方案,切实抓好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尽快制定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和支持。工业和信息化部要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中期评估结果和总体实施情况要向国务院报告。

国务院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十一五”工业发展回顾和“十二五”形势分析

第一节 “十一五”工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第二节 “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形势 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第二节 主要目标

第三章 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

第一节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节 加强企业技术改造

第三节 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

第四节 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第五节 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

第六节 推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

第七节 优化工业空间布局

第八节 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第四章 重点领域发展导向

第一节 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第二节 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

第三节 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

第四节 增强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五节 提高国防科技工业现代化水平

第六节 加快发展面向工业生产的相关服务业 第五章 保障措施及实施机制

第一节 完善保障措施

第二节 健全实施机制

前 言

“十一五”期间,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和风险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今后五年,我国工业发展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粗放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已进入到必须以转型升级促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转型就是要通过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升级就是要通过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提升。工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是指导今后五年我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行动纲领,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具体部署,是工业领域其他规划的重要编制依据。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国资委及国防科工局、烟草局等部门和单位联合编制。

第一章 “十一五”工业发展回顾和“十二五”形势分析 第一节 “十一五”工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发展经历了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中央果断实施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我国工业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工业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在全面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及时制定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和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3%,全国城镇工业企业投资总额年均增速达26.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年均增速达30.2%。2010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6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2%,全国城镇工业企业完成投资9.9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2万亿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组织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技术改造项目8955项,带动社会投资1万亿元。“十一五”期间重点领域淘汰落后产能取得积极进展,其中淘汰炼铁产能1.2亿吨、水泥产能3.5亿吨、造纸产能1070万吨。2010年全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全部商品出口的31.2%,较2005年提高3.1个百分点。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钢铁、汽车、船舶、水泥等行业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东部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5.8个百分点。

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到2010年,依托工业企业设立了12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29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553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已占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总数的53%。机械工业主要产品中约有40%的产品质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新支线飞机、大型液化天然气船(LNG)、高速轨道交通、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通信(TD-SCDMA)、高性能计算机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

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取得积极成效。“十一五”期间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6%,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6.7%,工业化学需氧量及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7%和1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69%,大宗固体废物等综合利用取得明显进展。工业企业本质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工矿商贸事故死亡人数和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较2005年分别下降33%和45%。

中小企业发展和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国各类中小企业达4400万户(含个体工商户),完成了全国50%的税收,创造了60%的国内生产总值,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各类产业集聚区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东部地区工业园区实现工业产值已占本地区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中西部地区涌现出一批特色产业园区,128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信息技术深化应用和军民融合式发展稳步推进。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国家级“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和重点行业信息化工作取得初步成效。2010年,我国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3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4.5万亿元,分别为2005年的3.3倍和3倍。民口单位获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已占全部许可证的2/3,国防科技工业完成民品产值占国防科技工业产值的74.5%。 对外开放和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目前,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已占全球制成品贸易的1/7,较2005年提高5个百分点。2010年,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FDI)为496亿美元,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的46.9%;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遍布129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90亿美元,比2005年增加3.8倍。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已超过1400家,较“十五”末增长近一倍。国有工业大型企业布局调整步伐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不断完善。工业行业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

经过五年的努力,我国工业整体素质明显改善,总体实力跃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业发展方式仍较为粗放,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主要依赖进口;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强度大,部分“两高一资”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规模经济行业产业集中度偏低,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中小企业发展活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空间布局与资源分布不协调;一般加工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这些矛盾和问题已严重制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尽快加以研究解决。 第二节 “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工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既有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深刻影响,也有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的紧迫要求,只有加快转型升级才能实现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国际环境呈现新趋势。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更趋复杂,既面临着难得机遇,也伴随着严峻挑战,给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带来深刻影响。

——世界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发生新变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入发展,为我国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能力,拓展外部发展空间提供了新机遇。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围绕市场、资源等方面的竞争更趋激烈,能源资源、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对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压力。

——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孕育新突破。信息网络、生物、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正在酝酿新的突破,全球范围内新兴产业发展进入加速成长期。我国在新兴产业领域已取得了一定突破,把握好全球经济分工调整的新机遇,加强战略部署和统筹规划,就有可能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同时,发达国家纷纷推行“制造业再造”,加紧在新兴科技领域前瞻布局,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如果应对不当、贻误时机,我国在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拉大。

——全球化生产方式变革不断加快。随着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柔性制造、虚拟制造等日益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新格局,客观上为我国利用全球要素资源,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创造了条件。同时,跨国公司充分利用全球化的生产和组织模式,以核心技术和专业服务牢牢掌控着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我国工业企业提升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国内环境呈现新特征。今后五年,我国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但传统发展模式面临诸多挑战,工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城镇化进程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空间。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巨大的消费潜力将转化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50%,内需主导、消费驱动、惠及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将进一步引导居民消费预期,推动居民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为我国工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劳动力、土地、燃料动力等价格持续上升,生产要素成本压力加大,转型升级的约束相应增多。 ——信息化、市场化与国际化持续深入发展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契机。信息化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近年来,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各类要素市场逐步健全,市场配置资源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日益扩大,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完善,经济体制活力显著增强。同时,我国信息化和国际化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处于完善过程中,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还不足,健全与科学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尚需较长过程。

——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更趋强化对工业转型升级提出了紧迫要求。随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将进一步完善,为工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创造良好环境,也将促进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同时,由于长期粗放式发展,我国工业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占全社会能源消耗、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70%以上,钢铁、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单位产品能耗较国际先进水平高出10%-20%;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原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等重要能源资源进口依存度超过50%。随着能源资源刚性需求持续上升,生态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对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形成了“倒逼机制”。

总体上看,“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转型升级如能加快推进,就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如果行动迟缓,不仅资源环境难以承载,而且会错失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必须积极创造有利条件,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转变。 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本质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建设工业强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工业转型升级涉及理念的转变、模式的转型和路径的创新,是一个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变革过程,必须坚持在发展中求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基本要求是:

——坚持把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作为转型升级的中心任务。正确处理好工业增长与结构、质量、效益、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重大关系,以提高工业附加值水平为突破口,全面优化要素投入结构和供给结构,改善和提升工业整体素质,强化工业企业安全保障,加快推动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坚持把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努力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完善产业链条,促进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

——坚持把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推广应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强化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加快推动资源利用方式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

——坚持把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信息化在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和牵引作用,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加快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

——坚持把提高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发展水平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完善公共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改造提升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优化产业空间结构,加快推动工业布局向集约高效、协调优化转变。

——坚持把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作为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稳定外需、扩大内需,实现内需外需均衡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推动宏观调控手段向更多依靠市场力量转变。 第二节 主要目标

根据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十二五”时期要力争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工业增加值率较“十一五”末提高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10%,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重点骨干企业达到3%以上,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加一倍,攻克和掌握一批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产业核心技术,重点领域和新兴产业的关键装备、技术标准取得突破。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实现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15%左右;面向工业生产的相关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规模经济行业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中小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比进一步提高。

——信息化和军民融合水平显著提高。重点骨干企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行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达到70%,大中型企业资源计划(ERP)普及率达到80%以上。军民资源开放共享程度明显提高,军民结合产业规模显著扩大。

——质量品牌建设迈上新台阶。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明显增强,主要工业品质量标准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食品、药品、纺织服装等民生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业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水平显著提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十一五”末降低21%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1%以上;工业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0%,工业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5%;主要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专栏1:“十二五”时期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指标

类别

指 标 2010年 2015年

累计变化

经济运行 工业增加值增速(%) [8]①

工业增加值率提高(百分点)

2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 [10]①

技术创新 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1.0

拥有科技机构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比重(%) >3

5产业结构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7 15 8

产业集中度(%)② 钢铁行业前10家 48.6 60 11.

4汽车行业前10家 82.2 >90 7.8

船舶行业前10家 48.9 >70 21.

1“两化”融合 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 61.7 85.0 23.

3主要行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 52.1 70.0 17.9

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ERP普及率(%) 80.0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 21

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 >21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 30

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 10

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 1

5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69 72

3注:①[ ]内数值为年均增速;

②是按产品产量计算的产业集中度。

到“十二五”末,努力使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业的创新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工业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第三章 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强化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促进“两化”深度融合,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一节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紧紧抓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个中心环节,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支持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支持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健全由企业牵头实施应用性重大科技项目的机制,重点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进一步研究落实财政、投资、金融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鼓励骨干企业建立海外研发基地,收购兼并海外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面向企业开放和共享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重要试验设备等科技资源。支持骨干企业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提升协同创新能力。鼓励中小企业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进行合作研发。

健全产业创新体系,攻克共性及关键核心技术。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面向主要工业行业,依托大型转制院所和骨干企业,整合相关资源,健全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发体制机制,支持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开发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推动建立一批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支持创新战略联盟承担重大研发任务,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以核心装备、系统软件、关键材料、基础零部件等关键领域为重点,结合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等,推进重点产业技术创新,突破和掌握先进制造、节能减排、国防科技等领域的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制一批重大装备和关键产品。支持和促进重大技术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加强军民科技资源集成融合,加快提升制造业领域知识、技术扩散和规模化生产能力。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加强重点产业专利布局,建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评议机制、预警机制和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知识产权转移交易体系,大力培育知识产权服务业,提升工业领域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深入开展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完善工业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技术标准,健全电子电气、关键零部件等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可靠性、环保和能效标准,完善食品、化妆品、玩具等日用消费品的安全标准。支持基于自有知识产权的标准研发、评估和试验验证,促进更多的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增强我国在国际标准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专栏2:实施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工程 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依托“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与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新药创制”、“大型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加强知识产权布局和技术标准制定,在重点领域形成自主开发能力。

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制定国家产业技术发展指南,每年组织实施一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等重大科技成果项目的工程化和产业化。推广一批能带动形成新的市场需求、改善民生的科技成果。

建设重点行业技术创新平台。整合现有研发资源,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工业重点领域实验室建设。建设重点行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健全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加强重点企业和重点产业基地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建立标准化管理和信息服务平台。

发展产业联盟。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TD-SCDMA及长期演进趋势(LTE)、支线及通用飞机、重大节能环保装备、物联网、云计算、应用电子和工业软件、数字内容等若干新兴产业领域,推动一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重点产业联盟发展。制定支持产业联盟发展的政策措施。

加强创新型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在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的组织实施,培养大批面向生产一线的实用工程人才、卓越工程师和技能人才,造就一批产业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评价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加强中西部地区产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支持建立校企结合的人才综合培训和实践基地。 第二节 加强企业技术改造

技术改造是促进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技术改造投资省、周期短、效益好、污染少、消耗低的优势,通过增量投入带动存量调整,优化工业投资结构,推动工业整体素质跃上新台阶。

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紧紧围绕传统产业提升、智能及清洁安全发展等重点,通过不断采用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对现有企业生产设施、装备、生产工艺条件进行改造,提高先进产能比重。大力推广重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支持企业改造提升研发设计、试验验证、检验检测等基础设施及条件,支持工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升级改造。注重把企业技术改造同兼并重组、淘汰落后、流程再造、组织结构调整、品牌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建设能力,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新兴科技与传统产业的有机融合,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的发展。围绕发展潜力大、带动性强的若干新兴领域,立足现有企业和产业基础,实施产业链升级工程,着力突破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完善产业链条,加快形成一批先进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强化企业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技术创新的结合,切实提高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产品和技术升级换代。

优化工业投资结构。加强工业投资监测分析,研究制定工业投资指南,建立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库,编制发布年度导向目录,引导社会资金等要素投向。完善和落实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财政、金融、土地等政策,创新资金投入模式,支持一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支持中小企业加强技术改造,逐步提高技术改造投资在工业投资中的比重。加强准入管理和产能预警,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固定资产投入,抑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强化技术改造基础工作,加强统计监测分析,完善技术改造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健全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长效机制。

专栏3:“十二五”技术改造专项工程

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围绕品种质量、节能降耗、安全生产、“两化”融合、军民结合等重点领域,创新研发设计,改造工艺流程,改善产品检验检测手段,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创建知名品牌,提高传统产业先进产能比重。

智能及清洁安全示范。深化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流通、经营管理等各环节的应用。推进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普及应用,推动生产装备的数字化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支持重点节能、节水、节材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支持重点行业污染治理设施设备升级改造。支持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建立环境和污染源监控信息系统。加大化工、有色、民爆等行业安全生产改造力度。

产业链升级。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实施重点领域产业链改造升级,完善产业链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技术进步,促进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支持工艺专业化企业发展,健全协作配套体系,提高中小企业聚集度,发展产业集群。

公共服务平台升级。支持重点工业园区研发设计、质量认证、试验检测、节能与污染治理、信息网络服务等平台升级改造;围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对现有重点产业基础技术研发平台、行业共性检测试验平台、共性服务平台进行升级改造。

第三节 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

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工业转型升级中的牵引作用,完善信息化推进机制,推动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不断提高工业信息化的层次和水平。

加快发展支撑信息化发展的产品和技术。加快应用电子等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着力提升汽车、飞机、船舶、机械、家电等行业的产品智能化水平。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瓶颈,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及工程分析软件、制造执行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大型管理软件等应用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逐步形成工业软件研发、生产和服务体系,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供有力支撑。组织开展重点行业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研究开发危险自动识别和故障实时诊断共性关键技术,加快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SCADA)等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防护建设。

专栏4:发展信息化相关支撑技术及产品

工业控制。加强分布式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驱动执行机构、触摸屏、文本显示器等软硬件产品的研制,提升工业控制的集成化、智能化水平。

嵌入式系统。重点支持开发核心芯片、嵌入式操作系统、集成开发环境和嵌入式应用软件产品,加强嵌入式系统与网络技术的融合,推进嵌入式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

工业软件。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制造执行系统(MES)、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产品数据管理(PDM)、过程控制系统(PC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工业软件,加快重点领域推广应用。

应用电子。突破数控系统现场总线、通信协议、高速伺服驱动等技术。加快发展车载网络、动力电池及管理控制系统、动力总成控制系统和车用芯片。突破数字化医学影像诊断、医用传感器、治疗微系统等的自主研制。促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等新型器件开发和应用。发展航空机载电子设备及其相关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应用系统。研发综合船桥技术、船载全球定位系统(GPS)产品系统集成技术、船舶自动识别技术。

全面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深化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应用,推进从单项业务应用向多业务综合集成转变,从企业信息应用向业务流程优化再造转变,从单一企业应用向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应用转变。推进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普及应用,优化研发设计流程,加快构建网络化、协同化的工业研发设计体系。推动生产装备数字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加快集散控制、制造执行等技术在原材料企业的集成应用;加快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等在装备制造企业的普及推广;加大数字化、自动化技术改造提升消费品企业信息化水平力度。全面普及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客户关系等管理信息系统,以集成应用促进业务流程优化,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加强企业信息化队伍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首席信息主管(CIO)制度。

创新信息化推进机制。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化推进服务体系,以服务能力建设为中心,实施行业信息化服务工程,推动信息技术研发与行业应用紧密结合,发展一批面向工业行业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国家级信息化促进中心,建设一批面向重点行业的国家级工程数据中心,树立一批信息化示范企业。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健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提升智能化发展水平。建立工业企业信息化评估体系和行业评估规范,规范发展第三方评价机构。 第四节 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推进设计开发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为目标,立足节约、清洁、低碳、安全发展,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围绕工业生产源头、过程和产品三个重点,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计划,推动重点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鼓励工业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完善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和产品能效标准,严格能耗、物耗等准入门槛。深入开展重点用能企业对标达标、能源审计和能源清洁度检测活动。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健全高耗水行业用水限定指标和新建企业(项目)用水准入条件;组织实施重点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加快节水技术和产品的推广使用,推进污废水再生利用,提高工业用水效率。推广节材技术工艺,发展木基复合材料、生物材料、再生循环和节材型包装。加强政策引导,促进金属材料、石油等原材料的节约代用。

促进工业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以污染物排放强度高的行业为重点,加强清洁生产审核,组织编制清洁生产推行方案、实施方案和评价指标体系,推动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提高新建项目清洁生产水平。研究建立生态设计产品标识制度,发布工业企业生态评价设计实施指南。加强造纸、印染、制革、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的水污染治理,削减化学需氧量及氨氮排放量。推进钢铁、石油化工、有色、建材等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减排,逐步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切实加强有色金属矿产采选、有色金属冶炼、铅蓄电池、基础化工等行业的铅、汞、镉、铬等重金属和类金属砷污染防治,推动工业行业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稳步推进电子电气产品污染控制合格评定体系的建立,控制和减少废弃电子电气产品对环境的污染。

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制造产业。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以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等为重点,通过上下游产业优化整合,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构筑链接循环的工业产业体系。加强废旧金属、废塑料、废纸、废旧纺织品、废旧铅酸电池及锂离子电池、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废旧合成材料等回收利用,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推广,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规模化增值利用。以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为重点,组织实施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开展再制造产品认定,培育一批示范企业,有序促进再制造产业规模化发展。

专栏5:工业节能降耗减排专项

工业节能。组织开展工业企业能效对标达标活动和企业能效“领跑者”行动,加强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重点用能行业节能改造,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实施百项重点节能技术、节能产品(设备)推广应用工程,吨钢能耗、吨铝综合交流电耗、吨乙烯平均能耗、吨水泥综合能耗分别由2010年的615公斤标准煤、14250千瓦时、910公斤标准煤、100千瓦时下降到2015年的590公斤标准煤、13800千瓦时、880公斤标准煤、92千瓦时。

工业节水。对高用水行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实施干法除尘、工业废水处理回用、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等节水工程。组织工业废水处理回用成套装置攻关,加强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工业节材。组织开展机电产品包装节材代木试点,推动节材代木包装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扩大应用,开展包装物周转使用示范。组织开展贵重金属节材试点。

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在重点行业开展共性、关键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示范,推动实施一批重大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实施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钢铁烧结机脱硫、水泥厂脱硝、石化行业催化裂化烟气脱硫、造纸及印染行业废水深度治理、二口恶英减排等工作方案。加快推行电子电气产品污染控制自愿性认证。

资源综合利用及循环经济。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规模化高值利用。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组织开展有色金属再生利用示范工程,建设废旧汽车、家电、电子产品拆解加工利用示范基地及机电产品再制造示范基地。

“两型”企业创建。推进电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试点,培育一批示范企业。

积极推广低碳技术。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推动重大低碳技术的示范应用,积极开发轻质材料、节能家电等低碳产品,控制工业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建立企业、园区、行业等不同层次低碳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低碳工业园区试点,探索低碳产业发展模式。研究编制重点行业低碳技术推广应用目录,研究建立低碳产品评价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探索基于行业碳排放的经济政策和碳交易措施。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形成有利于落后产能退出的市场环境和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环保、能耗、质量、土地等指标约束作用,完善落后产能界定标准,严格市场准入条件,防止新增落后产能。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实施差别电价等政策,促进落后产能加快淘汰;采取综合性调控措施,抑制高消耗、高排放产品的市场需求。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能源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安全生产、产品质量、职业健康等方面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依法淘汰落后产能。 专栏6:主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重点*

钢铁。重点淘汰90平方米以下烧结机、8平方米以下球团竖炉、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30吨及以下电炉、转炉。

焦炭。重点淘汰炭化室4.3米(捣固焦炉3.8米)以下常规机焦炉、未达到焦化行业准入条件要求的热回收焦炉等产能。 铁合金。重点淘汰6300KVA及以下普通铁合金矿热炉等产能。

有色金属。铜冶炼重点淘汰密闭鼓风炉、电炉、反射炉等落后产能。电解铝重点淘汰100千安及以下小预焙槽等产能。铅冶炼重点淘汰采用烧结机、烧结锅、烧结盘、简易高炉等工艺设备。淘汰落后的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生产工艺及设备。

电石。重点淘汰开放式电石炉,单台炉变压器容量小于12500千伏安的电石炉等落后设备。逐步淘汰高汞触媒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工艺。

水泥。重点淘汰3.0米以下水泥机械化立窑,小型水泥回转窑,水泥粉磨站直径3.0米以下的球磨机等产能,淘汰落后生产能力2.5亿吨。

平板玻璃。全部淘汰平拉(含格法)普通玻璃生产线。

造纸。重点淘汰单条年生产能力3.4万吨以下的非木浆生产线,年生产能力5.1万吨以下的化学木浆生产线,年生产能力1万吨以下的废纸制浆生产线等产能。

制革。重点淘汰年加工生皮能力5万标张牛皮以下的生产线,年加工蓝湿皮能力3万标张牛皮以下的生产线等产能。

印染。重点淘汰74型染整设备、浴比大于1∶10的棉及化纤间歇式染色设备等落后设备。化纤。重点淘汰湿法氨纶生产工艺,硝酸法腈纶常规纤维生产工艺,年产2万吨以下常规粘胶短纤维生产线等产能。

注:*落后产能淘汰重点将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规定进行动态调整。

提高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水平。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预防机制。加强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政策、规划、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提升安全生产准入条件,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实施强制性淘汰。实施高风险化工产品、工艺和装备的替代和改造,推进高安全风险、高环境风险和安全防护距离不足的化工企业搬迁调整,规范建设安全、环保、风险可控的化工园区。研发和推广安全专用设备,加快安全生产关键技术装备升级换代,实现危险作业场所的人机隔离、遥控操作、远程监控或减少在线操作人员,增强事故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节 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

以开发品种、提升质量、创建品牌、改善服务、提高效益为重点,大力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引领和创造市场需求,不断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提升工业产品质量。健全技术标准,优化产品设计,改造技术装备、推进精益制造,加强过程控制,完善检验检测,为提升产品质量提供基础保障。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结合行业特点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推动企业建立全员、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开展关键原材料和基础零部件的工艺技术、质量与可靠性攻关。加强重大装备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研究,提高产品内在质量和使用寿命。加快重点行业质量和检测标准的制修订,深入推进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对标和达标工作。结合食品、化妆品、家电等行业的产品质量与安全性能的强制性认证和现行法律制度及管理措施,加强质量基础能力建设,提高产品质量检测能力。

加强自主品牌培育。鼓励企业制定品牌发展战略,支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形成具有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价值。引导企业推进品牌的多元化、系列化、差异化,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品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收购海外品牌,支持国内品牌在境外的商标注册,促进品牌国际化。发展专业品牌运营机构,在信息咨询、产品开发、市场推广、质量检测等方面为企业品牌建设提供公共服务。建立品牌评价机制,指导重点行业定期发布品牌报告,加强自有品牌培育过程的动态监测。 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以食品、药品、化妆品等为重点,完善企业产品质量追溯和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健全产品安全法规和标准体系。引导企业开展“质量安全承诺”活动,有序推进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和评价工作,逐步建立企业质量安全诚信档案,引导企业创建诚信文化。规范企业质量自我声明,建立工业产品质量监测预警制度。加强行业自律,建立企业质量诚信管理体系和评价机制。强化质量安全基础工作,加快建设废弃工业产品的环境影响数据库、产品伤害监测数据库、重点产品缺陷数据库、有害物质限量安全数据库。支持企业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供应链的质量控制。支持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质量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工业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系建设,建立重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

专栏7:工业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

工业产品质量提升。支持建设500个权威的工业产品质量技术评价实验室和800个用于产品质量改进的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实施关键基础产品质量攻关计划,提升关键原材料、基础元器件性能的稳定性;组织实施重大装备可靠性增长计划,支持开展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提升重大装备可靠性、一致性水平。

工业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以组织机构代码实名制为基础,健全工业企业质量诚信信息征集和披露、评价体系,完善政府、协会、企业联动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企业质量安全诚信档案,完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完善工业产品技术和质量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奖惩并举、疏堵结合、多部门联动的工业产品质量信誉社会评价机制。组织完善自律规范。健全和规范“质量承诺”、“产品召回”等制度。

自主品牌培育。指导工业企业通过强化意识、增强能力、创新开发、评估改进和树立信誉等工作,积极培育知名品牌。以消费品、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领域为重点,整合相关政策资源,重点培育100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及1000个国内著名品牌。

第六节 推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

在规模经济行业促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扶持发展大批具有“专精特新”特征的中小企业,加快形成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资源配置更富效率的产业组织结构。

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发展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以汽车、钢铁、水泥、船舶、机械、电子信息、电解铝、稀土、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引导兼并重组企业管理创新,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产业集中度。清理限制跨地区兼并重组的规定,理顺地区间利益分配关系,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和改组。鼓励通过壮大主业、资源整合、业务流程再造、资本运作等方式,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品牌经营、专业服务、系统集成、产业链整合等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壮大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大企业大集团。

促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着力营造环境、改善服务,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进一步优化结构和转型成长。增强创业创新活力和吸纳就业能力,鼓励和支持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和特色优势中小企业,鼓励中小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支持成长性中小企业做精做优,发展一批专业化企业,支持发展新模式、新业态。鼓励中小企业挖掘、保护、改造民间特色传统工艺,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形成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引导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开展合作,培育一批“配套专家”,提高协作配套水平。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提高中小企业集聚度,优化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

加强企业管理和企业家队伍建设。引导企业牢固树立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诚实守信意识,切实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权益,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积极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依法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制度。引导企业加强设备、工艺、操作、计量、原料、现场、财务、成本管理等基础管理工作,推动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大力开发人才资源,以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一支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库,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和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 第七节 优化工业空间布局

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快调整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调整优化工业生产力布局。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和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的要求,引导产业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综合考虑区域消费市场、运输半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等因素,合理调整和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主要依托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重大项目,优先在中西部资源富集地布局;主要利用进口资源的重大项目,优先在沿海沿江地区布局,减少资源、产品跨区域大规模调动。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规划,引导各地根据自身的基础和条件,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和布局重点。

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相结合、优势互补与互利共赢相结合、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引导地区间产业合作和有序转移。支持中西部地区以现有工业园区和各类产业基地为依托,加强配套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鼓励通过要素互换、合作兴办园区、企业联合协作,建设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鼓励东部沿海省市在区域内有序推进产业转移。促进海峡两岸产业融合对接。开展多种形式对口支援,加强对新疆、西藏和青海的产业援助。严格禁止落后生产能力异地转移,强化产业转移中的环境和安全监管。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原则,积极推动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聚的产业集群建设,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协作配套体系。加强对工业园区发展的规划引导,提升信息网络、污染集中治理、事故预防处置和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能力,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促进各类产业集聚区规范有序发展。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形成城乡分工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在国家审核公告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国家重点规划的产业集聚区内,创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品牌形象优、配套条件好、节能环保水平高、产业规模和影响居全国前列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地。支持以品牌共享为基础,大力培育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原产地注册、证明标志等集体品牌,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

专栏8:产业集聚区及工业园区提升改造

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在现有依法设立的工业园区(集聚区)中,开展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基本条件是:一是集约程度高,规模效益好。主导产业特色突出,规模和水平居国内同行业前列;单位土地平均投资强度和平均产出均在3000万元/公顷以上。二是资源消耗低,安全有保障。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及用水量处于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工业“三废”排放、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企业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率达到100%;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三是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原则上不低于2%;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国内同行业前列;骨干企业工艺技术和装备先进。四是产品质量好,品牌形象优。主导产业产品质量处于国际或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拥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五是信息化水平高。信息基础设施完备,企业在生产经营环节信息化应用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六是配套服务体系完善。技术开发、检验检测、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等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劳动关系和谐。

提升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发展水平。加强对省级开发区规划编制、产业升级、节能减排、“两化”融合等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健全省级开发区管理机制,逐步完善支持省级开发区规范发展的政策措施。

建设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在有条件的中西部省市探索要素互换、企业合作、产业链协作等合作对接新模式,建立3-5个东(中)西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

第八节 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

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更加注重引进产业升级亟需的先进技术设备,着力引进高端人才,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提高工业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提高工业领域利用外资水平。加强外资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鼓励外资投向先进制造、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领域,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合作。利用国内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和智力资本优势,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引进研发团队等智力资源,更好地利用全球科技成果,努力掌握一批核心技术。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采购中心、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等功能性机构,发展国内配套企业。鼓励国内企业深度参与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合作,鼓励港澳台企业到西部地区进行投资。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国内技术成熟、国际市场需求大的行业,向境外转移部分生产能力。加强统筹规划,推动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境外重化工园区。鼓励有实力企业开展境外油气、铁矿、铀矿、铜矿、铝土矿等重要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多元化、多渠道资源安全供应体系。鼓励国内企业在科技资源密集的国家(地区)设立研发中心,与境外研发机构和创新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合作。鼓励实力强、资本雄厚的大型企业开展成套工程项目承包、跨国并购、绿地投资和知识产权国际申请注册,建立境外营销网络和区域营销中心,在全球范围开展资源配置和价值链整合。

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和示范,延长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条,推动加工贸易从组装加工向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制造、物流等环节拓展;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和建设一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鼓励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完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和功能,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向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集中。 第四章 重点领域发展导向

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促进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与面向工业生产的相关服务业、民用工业和军事工业协调发展,为加快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夯实基础。 第一节 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抓住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着力提升关键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制造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加快机床、汽车、船舶、发电设备等装备产品的升级换代,积极培育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民用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促进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

关键基础零部件及基础制造装备。加强铸、锻、焊、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基础工艺研究,加强工艺装备及检测能力建设,提升关键零部件质量水平。推进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仪器仪表、关键零部件、精密工模具的创新发展,建设若干行业检测试验平台。继续推进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发展高精、高速、智能、复合、重型数控工作母机和特种加工机床、大型数控成形冲压、重型锻压、清洁高效铸造、新型焊接及热处理等基础制造装备,尽快提高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和重大技术装备的技术水平。

重大智能制造装备。围绕先进制造、交通、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发展需要,组织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和应用示范,集成创新一批以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设备、冶金及石油石化成套设备、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智能化造纸及印刷装备等为代表的流程制造装备和离散型制造装备,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加快发展焊接、搬运、装配等工业机器人,以及安防、深海作业、救援、医疗等专用机器人。到2015年,重大成套装备及生产线系统集成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坚持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举,进一步提高传统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和安全水平,加快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发展。组织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工程,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有关研发工作,掌握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轻量化材料等关键技术,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管理系统等核心技术,逐步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持续跟踪研究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替代燃料汽车。加快传统汽车升级换代,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稳步推进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加快充、换电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市场推广模式。完善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健全汽车节能管理制度。大力推动自主品牌发展,鼓励优势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形成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前10强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90%。到2015年,节能型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降至5.9升/百公里;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

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适应新的国际造船标准及规范,建立现代造船新模式,着力优化船舶产品结构,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散货船、油船(含化学品船)、集装箱船等主流船型升级换代。全面掌握液化天然气船(LNG)等高技术船舶的设计建造技术,加强基础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研究,完善船舶科技创新体系。提升船舶配套水平,巩固优势配套产品市场地位,提升配套产品技术水平,完善关键设备二轮配套体系。重点突破深水装备关键技术,大力发展海洋油气矿产资源开发装备,积极推进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以及海洋监测仪器设备产业化,打造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聚区。组织实施绿色精品船舶、船舶动力系统集成、深海资源探采装备、深海空间站等创新发展工程,全面提升绿色高效造船、信息化造船能力和本土配套能力。到2015年,主流船型本土化设备平均装船率达到80%,海洋工程装备世界市场份额提高到20%,船舶工业前10强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70%以上。

轨道交通装备。以满足客货运输需求和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为导向,以快速客运网络、大运量货运通道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具备节能、环保、安全优势的时速200公里等级客运机车、大轴重长编组重载货运列车、中低速磁悬浮车辆、新型城轨装备和新型服务保障装备。组织轨道交通装备关键系统攻关,加速提升关键系统和核心技术的综合能力。到2015年,轨道交通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民用飞机。坚持军民结合、科技先行、质量第一和改革创新的原则,加快研制干线飞机、支线飞机、大中型直升机、大型灭火和水上救援飞机、航空发动机、核心设备和系统。深入推进大型飞机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全面开展大型飞机及其配套的发动机、机载设备、关键材料和基础元器件研制,建立大型飞机研发标准和规范体系。实施支线飞机和通用航空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快新支线飞机研制和改进改型,推进支线飞机产业化和精品化,研制新型支线飞机;发展中高端喷气公务机,研制一批新型作业类通用飞机、多用途通用飞机、直升机、教练机、无人机及其他特种飞行器,积极发展通用航空服务。到2015年,航空工业销售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国产单通道大型客机实现首飞,国产支线飞机、直升机和通用飞机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

民用航天。完善我国现役运载火箭系列型谱,完成新一代运载火箭工程研制并实现首飞;实施先进上面级、多星上面级飞行演示验证;启动重型运载火箭和更大推力发动机关键技术攻关。实施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进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宇航产品型谱化与长寿命高可靠工程,发展新型对地观测、通信广播、新技术与科学实验卫星,不断完善应用卫星体系。进一步完善卫星地面系统建设,推进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由科研试验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加强航天军民两用技术发展,拓展航天产品与服务出口市场,稳步提高卫星发射服务的国际市场份额。

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装备。紧紧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需要,依托国家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和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工程,加快发展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装备。大力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和节能监测等节能装备。重点发展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垃圾和危险废弃物处理、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小城镇分散型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物资源化利用、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仪器仪表等环保设备,推进重大环保装备应用示范。加快发展生活垃圾分选、填埋、焚烧发电、生物处理和垃圾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围绕“城市矿产”工程,发展高效智能拆解和分拣装置及设备。推广应用表面工程、快速熔覆成形等再制造装备。发展先进、高效、可靠的检测监控、安全避险、安全保护、个人防护、灾害监控、特种安全设施及应急救援等安全装备,发展安全、便捷的应急净水等救灾设备。

能源装备。积极应用超临界、超超临界和循环流化床等先进发电技术,加大水电装备向高参数、大容量、巨型化转变。大力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先进输变电技术装备,推动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的研制。推进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掌握百万千瓦级核电装备的核心技术。突破大规模储能技术瓶颈,提升风电并网技术和主轴轴承等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着力发展适应我国风场特征的大功率陆地和海洋风电装备。依托国家有关示范工程,提高太阳能光电、光热转换效率,加快提升太阳能光伏电池、平板集热器及组件生产装备的制造能力。推动生物质能源装备和智能电网设备研发及产业化。掌握系统设计、压缩机、电机和变频控制系统的设计制造技术,实现油气物探、测井、钻井等重大装备及天然气液化关键设备的自主制造。

专栏9: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发展及示范应用工程

智能制造装备发展工程。围绕感知、决策、执行三个关键环节,研究开发新型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等感知、决策装置,以及高性能液压件与气动元件、高速精密轴承、高速精密齿轮和变频调速装置等执行部件;重点开发基于机器人的汽车焊接生产线、自动化仓储与分拣系统等自动化装备;推进数字制造技术、自动测控装置、智能重大基础制造装备在百万吨乙烯工程、百万千瓦级火电、数字化车间、煤炭综采等领域的示范应用。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点开展柴油机高压共轨技术等高效内燃机技术、先进变速器和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大幅提高小排量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和性能。支持开展普通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研发。重点突破动力电池核心技术,支持电机及驱动系统,以及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电动制动器等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开展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关键材料的核心技术研发。支持建设新能源汽车共性技术平台。

深海探采工程装备。紧密围绕“勘、探、钻、采、运”五个核心环节,重点研制高性能物探船、深水勘察船、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深水生产储卸装置、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大功率平台供应船、潜水作业支持船、深水半潜式起重铺管船等装备,以及核心设备和系统,到2015年掌握3000米以内深水资源开发所需装备的设计建造能力。

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系统。依托重点建设工程,健全研发、设计、制造、试验验证、标准体系和平台,突破永磁电传动、列车运行控制、安全信息传输等核心关键技术;研制配套轮轴轴承、传动齿轮箱、牵引变流器、大功率制动装置等关键零部件;开发牵引传动与控制、列车运行及网络控制等关键系统。

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加强航空基础研究,开展航空发动机、机载系统和设备等的研发。积极推进ARJ21支线飞机的批量交付和系列化发展,加快新舟系列支线飞机改进改型和市场推广,根据市场需求研制新型支线飞机;发展高端公务机,研制一批新型通用飞机及其他特种飞行器。选择若干地区和相关行业进行通用航空试点。

第二节 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

立足国内市场需求,严格控制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加快传统基础产业升级换代,构建资源再生和回收利用体系,加大资源的国际化保障力度,推动原材料工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钢铁工业。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和总量扩张,以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兼并重组、循环经济为重点提高行业整体素质。规范行业秩序,分批公布符合生产经营规范条件的钢铁企业名单。鼓励企业差异化开发品种,重点提升大宗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鼓励开发国内短缺的关键钢材品种。推广使用400MPa及以上钢筋等节能高效钢材,力争到2015年高强度钢筋使用比重超过60%。支持以优势企业为主体,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形成3-5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6-7家具有较强实力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前10位钢铁企业集团产量占全国钢铁总产量的60%左右。综合考虑资源、市场、环境和运输等条件,有序推进中心城市城区钢厂搬迁改造,调整优化钢铁工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钢铁渣、尘泥和尾矿的综合利用水平。加快废钢回收体系建设,鼓励废钢资源回收利用和废钢进口。加大国内铁矿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强境外资源合作开发,力争海外权益矿石进口量占铁矿石进口总量的30%以上,健全资源保障体系。鼓励企业在境外发展钢铁冶炼及深加工。

有色金属工业。以发展精深加工、提升品种质量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重点,大力发展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材料和市场短缺产品。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从严控制铝、铅、锌、钛、镁冶炼产能增长。积极利用低温低压电解、强化熔炼、生物冶金等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淘汰铜、铝、铅、锌等常用有色金属落后产能,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加强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气、二口恶英和汞、铅及其他重金属污染防治。鼓励低品位矿、共伴生矿、难选冶矿、尾矿和熔炼渣等资源开发利用,建设和完善再生利用体系。鼓励大型企业投资勘探开发铜、铝、铅锌、镍等国内短缺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进一步推进现有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加强稀土、钨、锡、锑等稀有金属行业管理,整顿和规范勘探、开采、加工、贸易等环节秩序,继续严格控制开采和冶炼产能,大力发展稀有金属深加工。支持煤电铝加工一体化,有序扩大直供电试点。积极推进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到2015年,铜、铝、铅、锌前10家企业产业集中度分别达到90%、90%、60%、60%。

石化及化学工业。按照一体化、集约化、基地化、多联产发展模式,从严控制项目新布点,加快推进炼化一体化新建扩建项目,统筹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千万吨级炼油和百万吨级乙烯炼化一体化基地。促进烯烃原料轻质化、多元化,全面提升炼化技术和大型装备国内保障能力。积极开发煤炭高效洁净转化和有机化工原料来源多样化技术,有序发展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现代煤化工;实施煤制合成氨等传统煤化工产业的技术改造,优化工艺流程,推动产业升级;鼓励煤基多联产,促进化工生产与能源转化有机结合。加强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控制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逐步淘汰工作,严格氯碱、纯碱、无机盐、轮胎、涂料、氟化工、染料等行业准入,加强化学品分类和标签管理。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高端石化产品、新型专用化学品、生物化工和节能环保等产业。优化氮肥生产原料路线和动力结构,鼓励发展专用肥料;支持中小化肥企业生产向肥料二次加工转移,促进基础肥料生产向资源地集中,完善磷、钾肥基地建设。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境友好型农药,淘汰高毒、高残留、高环境风险的农药品种。促进化工行业推广绿色化学技术,逐步替代和淘汰对环境危害严重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其化学品。

建材工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建筑构件、工程预制件等建材产品,以及具有保温隔热、隔音、防水、防火、抗震等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大力推广窑炉余热利用、水泥粉磨节电和浮法玻璃全氧燃烧等节能技术,加强工业粉尘、氮氧化物和大气汞的治理。按等量置换原则推广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到2015年基本淘汰落后水泥产能,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比重超过90%。重点支持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和工业废弃物生产线建设;加大非金属矿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推进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减量化工程,开发建筑陶瓷干法生产技术及装备;建立与电力、煤炭、钢铁、化工等产业相衔接的循环经济生产体系,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总量。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到2015年前10家水泥企业、平板玻璃企业产能占全国总产能比重分别达到35%、75%以上。 专栏10:原材料行业调整升级重点

钢铁。加大高强度、高抗腐蚀性、高专项性能等关键钢材品种的开发和应用,关键品种国内保障率达到95%以上。在减少或不增加产能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资源、市场、环境和运输等条件,加快建设湛江、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积极推进中心城市城区钢厂转型和搬迁改造。重点推动鞍钢与福建三钢等跨区域兼并重组,以及河北渤海钢铁集团、太钢等区域内兼并重组。研究支持海峡西岸和新疆等地区钢铁工业发展。

电解铝。原则上不再审批新增产能项目,鼓励东部能源紧张、环境容量有限地区的电解铝产能向中西部能源资源富集地区、特别是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转移。支持在具有水电优势、资源富集的广西、云南、四川、青海、陕西、贵州等西部地区合理有序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稀有金属。坚持保护性开采与合理利用相结合,严格勘察、开采、生产加工、进出口管理,大力推进稀有金属深加工和应用。到2015年,力争使稀有金属高技术产品销售比率达到40%以上,稀土、钨、锡、锑、钼等稀有金属工业前5家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

水泥和平板玻璃。在产能相对过剩的地区,严格执行淘汰落后产能的原则,严禁新上新增产能项目。在落后产能较多的地区,引导企业加大联合重组的力度,通过等量置换、上大压小等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煤化工。在传统煤化工领域,不再审批单纯扩能的焦炭、电石项目,结合淘汰落后产能,对合成氨和甲醇等通过上大压小、产能置换等方式提高竞争力。在现代煤化工领域,加强统筹规划,严格行业准入,在煤炭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的地区有序推进煤制烯烃产业化项目,鼓励产业链延伸,积极发展高端产品;支持具备条件地区适度发展煤制天然气项目,严格控制煤制油项目。

石化炼化一体化。立足现有企业,综合考虑原油来源、环境、市场等因素,统筹规划建设炼化一体化项目,进一步改造提升长三角、珠三角和渤海湾等传统产业区,适度发展以武汉、成都为核心的中西部内陆产业集中区,优化东北和西部地区资源配置,发展深加工产品。严格市场准入,新建炼油项目规模不得低于1000万吨/年,乙烯规模不得低于100万吨/年。

新材料产业。以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为目标,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硅氟材料、特种玻璃和功能陶瓷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新型合金材料、高品质特殊钢、工程塑料、特种橡胶等先进结构材料,提升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加强纳米、生物、超导、智能等前沿新材料研究。加快材料设计、制备加工、服役行为、高效利用及工程化的技术研发,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实现新材料产业与原材料工业融合发展,增强材料支撑保障能力。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产值占原材料工业比重达到6%。 专栏11:新材料产业化及应用

高性能金属材料。加快发展高端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等轻质高强度合金材料、高性能铜合金材料及非晶合金材料,组织开发具有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延寿等综合性能好的高品质特殊钢。

稀有金属和稀土功能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磁体、新型显示和半导体照明用稀土发光材料和高端硬质合金,加快推进新型储氢材料、催化材料、高纯金属及靶材、原子能级锆材和银铟镉控制棒等产业化,研究突破新一代高储能密度电池材料及技术。

先进高分子材料。加快发展工程塑料、特种橡胶、高性能硅氟材料、功能性膜材料和复合功能高分子材料,加强改性及加工应用技术开发,大力发展环保型高性能涂料,防水材料和胶黏剂等材料。

高性能纤维及高性能复合材料。加强高性能增强纤维工艺及技术装备攻关,发展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新型无机非金属纤维等高性能增强纤维。发展新型超大规格、特殊结构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等,积极开发陶瓷基复合材料,努力扩大产品应用范围。

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超薄基板玻璃、光伏太阳能电池用超白玻璃、导电氧化物镀膜(TCO)玻璃,鼓励发展应用低辐射(Low-E)镀膜玻璃、真空及中空玻璃等节能玻璃。组织推广高效阻燃安全保温隔热等新型建材。

第三节 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

以品牌建设、品种质量、优化布局、诚信发展为重点,增加有效供给,保障质量安全,引导消费升级,促进产业有序转移,塑造消费品工业竞争新优势。

轻工业。加强轻工产品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增强研发设计、经营管理和市场开拓能力。重点发展智能节能型家电、节能照明电器、高效节能缝制设备、新型动力电池、绿色日用化学品、高档皮革和陶瓷,加快造纸、塑料、皮革、日化等重点行业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推进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健全能效标准及标识管理。大力发展降解性好的包装新材料、新型绿色环保包装产品和先进包装装备。加强废旧包装、废纸、废塑料、废旧家电和电池等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废旧产品回收与综合利用。加快做强做大一批骨干企业,合理、有序引导产业转移,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纺织工业。加大高新技术改造力度,发展技术先进、引领时尚、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纺织工业体系。加强超仿真、功能性、差别化纤维、新型生物质纤维等的开发应用,力争使我国纤维材料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动废旧纤维制品循环利用,再生纤维利用占纤维加工总量比重提高到15%。组织实施产业用纺织品应用示范,加强产品标准和使用规范的对接,加快产业用纺织品开发及应用。发展高效纺纱、高速织造、短流程印染等成套装备及工艺,优化毛、麻、丝等独特资源的纺织染加工技术。提升纺织服装新产品设计和研发能力,加强营销创新和供应链管理,健全品牌价值体系,重点发展一批综合实力强的自主品牌企业。积极推进产业转移,引导企业在棉花、麻、蚕茧、羊毛等主产区发展精深加工,中西部地区纺织工业产值占全国比重提高到28%。

食品工业。加快发展现代食品工业,推广应用高效分离、节能干燥、食品生物工程、非热杀菌等先进技术,开发健康、营养、保健、方便食品。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提高食品加工副产物和废弃物增值综合利用水平。重点支持发酵、制糖、饮料、酿酒、调味品等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加强食品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改善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条件,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工业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专栏12:轻纺工业改造提升重点

智能节能家电。重点突破变频、空调制冷剂替代、太阳能混合动力、新材料和材料替代等应用技术,开发变频控制模块和芯片、高效环保压缩机和变频压缩机、直流电机、空气源热泵等关键零部件,发展环保、智能型家电产品。到2015年,主要家电产品能效水平平均提高10%,自有品牌家电出口比例达到30%。

高性能电池。大力发展锂电池、镍氢电池、新型结构铅蓄电池等动力电池;逐步降低电池行业铅、汞、镉的耗用量,淘汰普通开口式铅蓄电池,加快镍氢电池替代镉镍电池步伐。

制革。加大对清洁化制革、末端污染治理以及环保型皮革化学品的研发推广力度,推进节水降耗,减少制革污染排放,发展生态皮革。到2015年,皮革产品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有较大幅度提高。

日用玻璃和陶瓷。推广玻璃瓶罐轻量化制造技术、节能玻璃配方,发展自动化配料及均化系统、废(碎)玻璃自动化处理系统。优化窑炉结构设计,推广节能型干燥、球磨、成型设备,及高效燃烧控制、循环利用等先进技术。

化学纤维及产业用纺织品。通过分子结构改性、共混、异性、超细、复合等技术,发展仿棉涤纶和仿毛纤维;突破新型溶剂法等关键技术,实现生物质纤维产业化。发展百万吨级精对苯二甲酸(PTA)装置、大型粘胶装置、连续聚合氨纶等技术和装备。开发和提升非织造成型、织造成型、复合加工及功能性后整理技术,重点发展土工、医疗卫生、环保过滤、交通工具、安全防护等产业用纺织品。到2015年,产业用纺织品占纤维消费比重提高到25%。

食品。重点支持肉制品、乳制品等12个食品行业企业工艺技术装备的更新改造,完善原料检验、在线检测、成品质量等检测设施和手段,健全质量可追溯体系和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

医药工业。以提高重大疾病防治能力和提升居民健康水平为目标,加快实现基因工程药物、抗体药物、新型疫苗关键技术和重大新产品研制及产业化,支持利用基因工程、酶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制药工艺和流程。加强化学新药研发及产业化,抓住全球通用名药市场快速增长的机遇,培育国际市场新优势。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发展疗效确切、物质基础清楚、作用机理明确、质量稳定可控的现代中药。提高先进医疗装备和高端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水平,推进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促进基本药物生产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水平。推动药品质量标准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升级。建立军民结合的应急特需药品研发、生产体系,健全民族药研发及产业化机制,满足应急救治的药物需求。“十二五”期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 专栏13: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 重大疾病防治新药创制。以提高重大疾病防治能力为目标,支持现代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和现代中药领域的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到2015年,培育20个以上创新药物投放市场,培育20个以上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通用名药物新品种,培育50个以上现代中药品种。

先进医疗设备创制。部署核心部件与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突破主要依赖进口的数字医学设备、精密医疗器械等产品,支持中医诊疗设备发展。到2015年,培育50个以上掌握核心技术、形成较大市场规模的医疗设备产品。

质量升级示范。支持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率先实施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鼓励优势企业开展发达国家GMP认证。到2015年,50家以上制剂企业通过发达国家GMP认证。

国际化示范。鼓励国内企业在境外同步开展临床研究,鼓励企业在境外以直接投资或并购的方式设立研发机构或生产基地,加快开展产品国际注册。到2015年,20家以上的国内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或生产基地。

中药材(民族药)产业化。鼓励企业建立中药材原料基地,推广规模化种植,加强重要野生药材品种人工选育。运用生物技术进行优良种源的繁育,建立和完善种子种苗基地、栽培试验示范基地,推动野生药材的家种。加强中药材认证。到2015年,建成100个以上中药材(民族药)重点品种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

第四节 增强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创新引领、融合发展,攻克核心关键技术,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深化技术和产品应用,积极拓展国内需求,引导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基础电子。把握电子信息产品发展新趋势,突破关键电子元器件、材料和设备的核心技术和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形成结构优化、配套完整的基础电子产业体系。结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产业创新发展工程,着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业,持续提升先进和特色集成电路芯片生产技术和能力,发展先进封装工艺,进一步提高测试水平,攻克关键设备、仪器、材料和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技术工艺,实现重大产品、重大工艺和新兴领域的突破。到“十二五”末,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球15%以上。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重点支持高世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面板发展,提高等离子体显示器件(PDP)产业竞争力,加快大尺寸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OLED)、电子纸、三维(3D)显示、激光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上游原材料、元器件及专用装备等配套产业,完善新型显示产业体系,平板显示产业规模占全球比重提高到20%以上。支持高端微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绿色电池、功率器件、传感器件等产品及关键设备、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推动传统元器件向智能化、微型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专栏14:基础电子产业跃升工程

集成电路。突破高端通用芯片核心技术,开发面向网络通信、数字视听、计算机、信息安全、工业应用等领域的集成电路产品。加快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技术升级和建设,开发45纳米(nm)及以下先进工艺模块和特色工艺模块;提升先进封装工艺和测试水平;增强刻蚀机、离子注入机、互联镀铜设备、大尺寸硅片等8-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关键设备、仪器和材料的开发能力。加强对1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技术的储备性研发。加快国家级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关键电子元器件和材料。支持片式阻容感、机电组件、电声器件、智能传感器、绿色电池、印刷电路板等产品的技术升级及工艺设备研发。积极发展半导体材料、太阳能光伏材料、光电子材料、压电与声光材料等,以及用于装联和封装等使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

新型平板显示。重点支持6代以上TFT-LCD面板生产和玻璃基板等核心技术研发。围绕高光效技术(高能效、低成本)、高清晰度技术(3D、动态清晰度、超高清晰度)以及超薄技术进行研发,提高PDP产品性能,完善配套产业链。重点支持大尺寸OLED相关技术和工艺集成开发,攻克低温多晶硅(LTPS)技术,加强OLED关键原材料及设备本土化配套。支持电子纸及关键材料研发及产业化。

发光二极管(LED)。重点突破外延生长和芯片制造关键技术,提高外延片和高端芯片的国内保障水平。增强功率型LED器件封装能力,加大对封装结构设计、新型封装材料及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加快实现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淀积(MOCVD)设备的量产,推进衬底材料、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MO源)、高性能环氧树脂以及高效荧光粉等研发和产业化。加快检测平台建设,制定和完善LED相关标准。

计算机。提升产品研发和工业设计能力,完善和延伸产业链,增强自主品牌国际竞争力。统筹部署云计算等关键技术、产品的研发、产业化及应用,积极推动设计、产品、应用、服务融合创新和互动发展,加快移动互联网终端的研制,加强云计算平台建设,推进先导部署和应用示范。大力支持自主设计研发中央处理器(CPU)等芯片在整机中的应用,加快平板电脑、高性能计算机及服务器、网络产品、存储系统及打印输出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自主可信安全产品等重点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推进绿色智能数据中心及技术业务服务平台建设,拓展行业应用市场。加快新一代空管信息系统建设。

通信设备及终端。重点支持TD-SCDMA高端产品、TD-LTE等新一代移动通信设备和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完善TD-LTE移动终端基带和射频芯片、应用平台和测试仪器等配套产业。积极推进大容量、超高速、高智能的光传输、交换和接入技术,以及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发展传感网络关键传输设备及系统,统筹部署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培育自主可控的物联网感知产业和应用服务业。积极参与国际通信标准制定,推动我国标准更多地成为国际主流标准。大力发展智能手机及信息终端、卫星应用终端等新型终端产品。加强设备制造业与电信运营业的互动,推进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创新。

数字视听。加快完善平板电视产业链,重点支持网络化、智能化、节能环保、具有立体显示功能的新型彩电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促进彩电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研发适应三网融合业务要求的多种数字家庭智能终端和新型消费电子产品,支持高清投影机、高保真音响的研发与应用,大力推动数字家庭多业务应用示范,加强音视频编解码、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等技术标准的推广应用。支持数字家庭产业基地建设。支持电视整机企业与上游企业资源整合,加强与内容服务企业间的联合与合作。培育具有全产业链竞争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配套体系。

软件业。坚持以系统带动整机和软硬件应用、以应用带动产业发展,促进软件业做强做大。加强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软件等基础软件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发展新一代搜索引擎及浏览器、网络资源调度管理系统、智能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等网络化的关键软件。重点支持数字电视、智能终端、应用电子、数字医疗设备、下一代互联网等领域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关键软件的研发及产业化,提升工业装备和产品智能化水平。大力发展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和解决方案,推动工业生产业务流程再造和优化。加快发展信息安全技术、产品和服务,构建自主可控信息安全体系和架构,完善信息安全产品及服务认证制度,提高对国家安全和重大信息系统安全的支撑能力。支持数字内容处理技术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着力培育龙头企业,鼓励中小软件企业特色化发展,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推动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十二五”期间,软件业年均增速保持在22%以上,占信息产业比重提高到20%以上。

专栏15:物联网研发、产业化和应用示范

着力突破物联网的关键核心技术。围绕高端传感器、新型射频识别(RFID)、智能仪表、智能信息处理软件等瓶颈环节,突破核心技术,重点支持面向应用的数据挖掘和智能分析决策软件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加强高可靠、低成本传感器专用芯片、传感节点、微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和适于传感器节点使用的高效电源等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开发与新型网络架构相适应的虚拟化、低功耗技术及相应产品。

加快构建物联网标准化体系。从总体、感知、传输、应用等方面系统构建物联网标准体系。加快传感器网络组网、物品标识编码、信息传输、智能处理、安全等关键技术标准研究制定,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物联网标准化协作机制。

统筹重点领域的物联网先导应用。研究制定物联网应用行动计划,分步骤、分层次开展先导应用示范,加快形成市场化运作机制。推进物联网在先进制造、现代物流、食品安全、数字医疗、环保监测、安全生产、安全反恐(周界防护)、智慧城市以及在交通、水利、电网等基础设施中的应用。研究推进无锡国家物联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强物联网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第五节 提高国防科技工业现代化水平

按照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的要求,加快推进先进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确保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

提升武器装备研发制造水平。根据国防建设需要,调整优化能力布局,加强武器装备研发条件建设,提升总体设计、总装测试和系统集成等核心能力,提高武器装备研制体系化和信息化水平。开展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探索,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形成创新合力,突破一批基础技术、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提高集成创新水平。以产业关键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为重点,大力推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高技术武器装备自主式、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投资体制改革,深化军工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军工科研院所改革。

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进一步完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制度体系,形成管理科学、规范有序、政策协调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准入和退出机制。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形成面向全国、分类管理、有序竞争的开放式发展格局。加强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在规划、政策上的协调衔接,促进军、民科研机构的开放共享;加速军工和民用技术相互转化,促进国防领域和民用领域科技成果、人才、设施设备、信息等要素的交流融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发军民两用技术和产品,加快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军民结合产业和军工优势产业;建设军民结合产业基地,促进军工经济与区域经济融合。到“十二五”末,基本实现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工业的互通、互动、互补发展。

第六节 加快发展面向工业生产的相关服务业

按照“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面向工业生产的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服务型制造,不断提升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服务支撑能力。

工业设计及研发服务。围绕外观造型、功能创新、结构优化、包装展示以及节材节能、新材料使用等重点环节,创新设计理念,提升设计手段,壮大设计队伍,大力发展以功能设计、结构设计、形态及包装设计等为主要内容的工业设计产业。支持工业企业与设计企业开展多种形式合作,扩大工业设计服务市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及平台,培育发展一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专业化研发服务机构。扶持一批专业化的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企业,构建多领域、网络化的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支持发展面向生产过程的分析、测试、计量、检测等服务,鼓励发展检索、分析、咨询、数据加工等知识产权服务。 专栏16:工业设计及研发服务发展专项

培育高素质工业设计和研发人才。推动建立工业设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建立国家工业设计奖励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建工业设计实训基地。吸引海外优秀工业设计和研发服务人才回国创业。

培育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加大设计创新投入,鼓励加强设计研发服务能力建设,创新服务模式,重点培育一批工业设计和研发服务骨干企业。组织认定一批国家级企业设计中心,建立工业设计企业资质评价制度。

培育国家级示范区。面向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工业设计企业集聚发展,培育一批辐射能力强、带动效应显著的国家级工业设计及研发服务示范区。加强研发设计领域共性和基础性技术研发,依托产业基地建设一批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发展生物医药等专业研发服务外包。大力发展临床前研究、药物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及试验设计等领域的专业化第三方服务,支持发展医药研发外包(CRO)等专业服务。

制造业物流服务。引导工业企业加快物流业务整合、分离和外包,释放物流需求。推进重点行业电子商务平台与物流信息化集成发展。加强危险品流向跟踪、状态监控和来源追溯的信息化管理,提高食品、农产品等冷链物流信息管理水平。支持第三代移动通信(3G)、3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机器到机器(M2M)、射频识别(RFID)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制造业物流领域的创新与应用。加快信用、认证、标准、支付和物流平台建设,鼓励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企业间电子商务(B2B)发展的支撑环境。

信息服务及外包。大力发展网络化、全链条的信息传输、信息技术、信息内容等服务业。引导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向产业链前后端延伸,推动咨询设计、集成实施、运行维护、测试评估、数据处理与运营服务等业务向高端化发展。支持发展面向网络新应用的信息技术服务,加快发展软件即服务(SaaS)等新型业务模式。制定推广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加快信息技术服务支撑工具研发和服务产品化进程,促进重点软件企业面向金融、电信、医疗、能源交通等行业的知识库建设。鼓励发展信息技术外包服务(ITO)、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O)和知识流程外包服务(KPO),扩大服务对象和业务规模。提高信息服务及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和项目分包平台的服务能力,支持外包人才培训和实训基地建设。扶持一批由制造企业中剥离形成的专业化信息服务企业,提升外包业务承接能力。

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服务。加快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清洁生产审核、绿色产品(包括节能产品、环保装备)认证评估、环境投资及风险评估等服务。推动节能服务公司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等“一条龙”服务。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本行业其他用能单位提供节能服务。加大污染治理设施特许经营实施力度,引导民间投资节能环保服务产业。创新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积极推广市场化节能服务模式。积极培育企业安全生产服务市场,加快发展安全生产技术咨询、合同安全管理、工程建设、产品推广和安全风险评估、装备租赁、人才培训等专业服务。

制造服务化。鼓励制造企业积极发展精准化的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的运维和在线支持服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个性化设计、多元化的融资服务、便捷化的电子商务等服务形式。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从提供设备,向提供设计、承接项目、实施工程、项目控制、设施维护和管理运营等一体化服务转变,支持大型装备企业掌握系统集成能力,开展总集成总承包服务。鼓励制造企业围绕产品功能拓展,发展故障诊断、远程咨询、呼叫中心、专业维修、在线商店、位置服务等新型服务形态。推动制造企业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发展社会化专业服务,提高专业服务在产品价值中的比重。积极开发和保护工业旅游资源,推进工业旅游示范与服务标准化建设,大力开发工业专题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加快完善工业旅游市场体系。 第五章 保障措施及实施机制 第一节 完善保障措施

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健全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长效机制,为实现规划目标及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围绕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在产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质量安全、中小企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等重点领域,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民用飞机、软件、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船舶、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发展的法律保障。

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及功能。动态修订重点行业产业政策,加紧制定新兴领域产业政策,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贸易、政府采购、土地、环保、安全、知识产权、质量监督、标准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充分考虑资源状况、环境承载能力和区域发展阶段,研究实施针对特定地区的差异化产业政策。制定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逐步消除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企业在生产要素价格等方面的差异。贯彻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定产业转移指导目录,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产业有序转移和生产力合理布局。依法实施反垄断审查,建立产业安全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和联动机制。

强化工业标准规范及准入条件。完善重点行业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快健全能源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质量安全、生产安全、职业危害等方面的强制性标准,制定重点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严格实施重点行业准入条件,加强重点行业的准入与退出管理。进一步完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分年度制定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并分解到各地,建立淘汰落后产能核查公告制度。

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整合相关政策资源和资金渠道,加大对工业转型升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对重点行业转型升级示范工程、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业基础能力提升、服务型制造等方面的引导和支持。完善和落实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股权激励等税收政策。研究完善重大装备的首台套政策,鼓励和支持重大装备出口;完善进口促进政策,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稳步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发挥关闭小企业补助资金作用。制定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的具体办法,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社会负担。

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鼓励汽车、电子信息、家电等企业与金融机构密切合作,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开发完善各类消费信贷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应小型和微型企业、生产性服务企业需要的金融产品。完善信贷体系与保险、担保之间的联动机制,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创新。加快发展主板(含中小板)、创业板、场外市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积极推进债券市场建设,完善信用债券发行及风险控制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在主板(含中小板)、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鼓励符合条件的上市企业通过再融资和发行公司债券做大做强。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兼并重组,加强企业兼并重组中的风险监控,完善对重大企业兼并重组交易的管理。

健全节能减排约束与激励机制。完善节能减排、淘汰落后、质量安全、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绩效评价和责任制。建立工业产品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制度,制定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研究制定促进“两型”企业创建的政策措施。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建立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研究建立工业生态设计产品标志制度。制定鼓励安全产业发展和鼓励企业增加安全投入的政策措施,支持有效消除重大安全隐患的搬迁改造项目。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完善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

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以中小企业服务需求为导向,着力搭建服务平台,完善运行机制,壮大服务队伍,整合服务资源。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科研院所作用,支持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发展,重点支持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建设,构建体系完整、结构合理、资源共享、服务协同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鼓励社会投资广泛参与,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小企业创业基地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多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加强对小型微型企业培训力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深化工业重点行业和领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强化政府监管和市场监督,形成平等准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重要领域集中。完善投资体制机制,落实民间投资进入相关重点领域的政策,切实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落实企业境外投资自主权,支持国内优势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完善工业园区管理体制,促进工业企业和项目向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集中。 第二节 健全实施机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强化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加强协作,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建立部际协调机制。建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部际协调机制,加强政策协调,切实推动规划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制定重点行业和领域转型升级总体方案,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明确规划实施责任。规划提出的预期性指标和产业发展等任务,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完善规划实施环境和市场机制,加强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引导。对规划确定的约束性任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强宏观指导,做好跟踪监测和信息发布,定期公布各地区规划目标完成情况,切实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

加强和创新工业管理。进一步强化工业管理部门在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标准等方面的职责,创新工业管理方式和手段。完善行业工业经济监测网络和指标体系,强化行业信息统计和信息发布。加强工业生产要素衔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在加强行业管理、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强化规划监测评估。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提出规划实施年度进展情况报告,并适时开展中期评估,不断优化规划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促进规划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实现。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17篇:转型升级三大突破点

转型升级三大突破点

□杨宝明

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整个建筑业赢利水平低下是由来已久的问题,行业平均利润在2%~3%左右,比工业行业平均水平的6%~7%低很多,几家上市房建建企2008年平均赢利水平在2%左右,在上市企业行业排序中排位较低。

行业利润水平低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建筑业作为能耗、污染和原材料消耗大户,低利润水平制约了行业发展,技术改进、管理提升、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都会失去支撑,导致行业进步缓慢。

本轮百年一遇的全球经济危机和“合理低价中标”更大范围的推开,进一步压缩工程项目利润空间。虽然在大量货币发行和“四万亿”投资计划的支撑下,建筑业依然保持了增长,但业主方严控成本、收紧审价的意识大为增强,从而压缩了项目利润空间。

转型升级,经营突围已成为近一年建企最热的话题。如何转型?如何升级?从笔者研究来看,许多企业转型升级未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向房地产、多元化突围,这是相当危险的,有必要引起业界更高的重视。 转型升级三大突破点

笔者认为,当前建企赢利能力最有效的突破点应围绕主业,向外行业、多元化发展应叫转行,不叫转型;应该降级从头再来,而不是升级。围绕业主的转型升级,主要有三大突破点:一是专业化战略与品牌战略,二是企业文化建设,三是大幅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

专业化战略与品牌战略

建筑业的集约度在提升,但综合性总承包企业数量过多(最新数据:全国总承包特级资质约260家;一级承包资质约6000余家)是价格战惨烈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从中突围?品牌战略可起重要作用。

我国的建筑业生态还远未成熟,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资格的总承包企业数量太多,但竞争力强的专业公司并不算多,“大而不强,小而不专”是当前我国建筑业主要特点。中国建筑业规模巨大,专业化发展有很大空间,而现状却是大家为了做大,都往大而全发展,使大量企业之间没有明显的品牌差异。参与竞争的没有差异化的企业数量一多,价格战在所难免。

服装品牌可以数十倍溢价,苹果电脑可以数倍溢价,格力空调赢利能力远超同行,万科房价远高于同行,都是品牌战略的成果。现阶段建筑行业对品牌战略研究和应用还很少。国内建企的品牌战略要着眼于通过专业化建立差异化,朝着某一领域最佳、第一的目标去努力。

与同行的品牌差异化可以从专业、地域、技术专长、工程类别、管理特长等很多方面来入手。

工程领域专业众多,每个专业将会产生领域冠军,获得很好的品牌溢价。有的专业钢构公司已做得很大,效益远比综合性企业好。基础公司专注于地下工程,隧道股份、金蟑螂装饰、一些安装公司等都是专业化策略的好典型。

专业化战略与品牌战略的实施会使企业在规模上暂时有所牺牲,不过加强建设企业独特的竞争力,从长远来看可能做出更大的规模。更小的领域、更大的领域份额是一种优势战略;更宽的领域,每一领域的份额很小,竞争力将越来越弱。

战略是什么?战略就是放弃。放弃与品牌战略无关的业务。品牌要集中在一个词中,才会有更强的渗透力和赢利能力。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价值观决定了企业的内部效率和管控成本,最终决定企业能走多远。世界市场经济发展数百年来的统计规律已表明了这一点。中国30年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实践也足够证明这一点。

统计分析表明,诚信、客户价值原则须成为可持续发展企业的最基本的两条企业信仰。近几年,业内对建筑业企业文化建设讨论可谓不少,但现在的企业文化建设讨论与实施大多在浅层次上,远没有触及建企灵魂,诚信、客户价值才是最根本的两点。

当前金钱至上的思潮对建筑企业的文化建设冲击可谓巨大,对中国建企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严重的挑战,已经严重影响到内部管理。建企内部的业务流程管理中,不论是分包还是采购,甚至施工管理、质量管理过程中,进出的资金都很大,加上合作单位不断公关进攻,这些对管理人员都具有诱惑,把持好是十分困难的。如何对内部落实合适的价值观(诚信、客户价值),这是建企企业文化、价值观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

如果企业能成功建立一种诚信文化,让年轻基层管理人都认同、执行职业化理念和价值观,无疑将产生巨大的生产力,大幅提升赢利能力。

大幅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

好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建设存在巨大困难时,管理信息化无疑是一个最有效的救济措施。通过信息化提升企业的内部管控能力,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堵住很多管理漏洞,提升赢利能力。

要提升建筑业生产力水平和实现精细化管理,最终达到管控目的,出路就只能在信息化上努力。

信息化又从何入手?

笔者研究近年众多大型建企的信息化经验与教训,认为应从普及算量软件的应用开始入手。管理信息化首先要解决基础数据(量、价)来源的问题,而工程项目管理最大难题是海量基础数据获取困难,算量软件创建的BIM和客观软件推出的鲁班通价格信息解决方案,是唯一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现已逐步成熟。

然而,当前大型建企的信息化之路正在陷入误区,因建设部特级资质信息化标准的颁布,大家言必称ERP,而缺乏基础数据(量、价格、造价动态数据)的ERP只能是空中楼阁。手工在提供基础数据的ERP,往往无法解决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导致ERP应用失败。扎实用好算量软件,工程一开建就建好BIM,则全过程数据都可自动调用,尽量减少人为因素。

总之,建企赢利能力提升有诸多方面,本文论述到的仅为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几个突破点,肯定有不足之处,希望与业界同仁共同探讨与交流。

第18篇:解放思想 转型升级 征文

浅谈施工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

摘要:党建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国有企业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国有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如何做好做实施工项目中党的建设,在生产经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则成为施工企业的一个重要课题。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一切任务,最终都是通过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带领广大职工去落实,广大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同样需要基层组织去开展。因而,从事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首要任务就是从本单位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党建工作的新特点,明确新阶段党组织的工作职责,把基层组织建成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带领职工群众完成本单位任务的坚强战斗堡垒,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企业的长期和谐发展。

党建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国有企业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国有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内的工程项目党支部处在施工生产第一线,直接担负着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和员工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重要责任和使命。而基层党支部则如同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一方面他是思想上、政治上团结和凝聚广大群众的核心,另一方面他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我们处于工程施工一线的基层党务工作者必须严肃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施工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是党的整个执政能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落脚点,也是企业发展兴旺的核心。只有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健全而充满活力,整个党的组织才能坚强有力、朝气蓬勃,整个企业才会兴盛不衰。基层党组织的功能事实上体现了企业党政领导能力的基本内涵。企业项目党的基层组织虽不制定大政方针,但在实践中为施工生产的发展与前进提供动力和依据;虽不直接提出企业规章建议,但可以向决策机关提出建议;虽不直接推荐干部,但享有推荐这些干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基层党组织处在建设的第一线,是推动党组织能力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当前国有施工企业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是连接党员和上级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当前,多数党支部能够加强自身建设,注重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凝心聚力促和谐、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个别支部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说有的党组织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另外,不可否认,在我们的有些党员心中,存在严重的雇用思想:心想来项目更多的是为了赚钱的,从而缺乏了责任感。总体来说,当前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正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思想认识上滞后。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施工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在其利润日益缩小的形势下,要求广大员工从传统的知足、平均主义的价值评判标准中解脱出来,树立自主创业、勇于挑战、讲究效率、注重信誉等精神,自觉地适应和支持改革。但是,员工价值观念的转变却是一个相当复杂和长期的过程,在传统价值评判标准的影响还根深蒂固、新的企业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尚未为人们共识的情况下,将制约党组织作用发挥。有的基层党组织

“一把手”角色定位不准,党建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业务工作上,忽视了支部书记的责任,对支部建设和党员管理用心不够,存在党建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有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对党建业务不熟悉,找不到基层党建紧扣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有的尽管能够把基层党建同中心工作、业务建设结合起来,但在实际工作中开拓进取、迎难而进的劲头不足,成效不明显。

(二)党组织作用不够明显,质量不高。虽然党对国有企业党组织的职责和地位做出了明确定位和原则要求。但对于临时、分散的施工一线的项目部来说缺少具体地和可操作性的政策,现实情况中,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还存在很多局限。部分党组织在开展基层活动时大多只停留在组织学习文件上又或者是外出参观上,并没有全面发挥基层组织的真正作用,特别是一些职工人数相对较少、非重点项目的项目部。在很多情况下,为了提高项目职工的凝聚力,各级组织对基层党支部组织的一些文体活动往往是能够给予很大支持的,但在项目的重大问题决策方面,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仍然是局限的。基层党组织抓党建工作被动应付,传达学习上级指示敷衍塞责,至于怎么领会精神实质,怎样统一思想,如何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就没有下文;有的支部图省事,怕麻烦,研究党建工作时,常以项目部施工生产会代替支委会,甚至随意简化党务工作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支部集体领导的作用。

(三)党支部活动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党建建设中存在片面强调物质刺激的作用,从而导致企业人文精神缺失,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不均衡现状。这样的基层单位往往缺乏真正的团队精神与奉献意识,即使暂时把生产搞上去了,职工也不可能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职工的归属感很薄弱,企业文化建设也会因此失去生命力。一些项目部党支部没把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当作教育管理党员的有效途径,党员汇报思想或参加党内讨论大话、套话、空话多,实话、真话、心窝话少;在管理方面,对那些不自觉履行党员义务、不自觉参加党内生活、不主动交纳党费的党员缺乏严格有效的组织处理措施;民主评议党员,往往只是简单地划勾划叉,缺乏沟通和面对面评议;对一些有轻微违纪的党员,在处理上往往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导致一些问题长期存在,甚至扩大蔓延。

(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哪里?主要体现在思想上和工作上。有的党支部学习活动流于形式,造成党员思想素质不够高,学习意识不强;有的党支部在引导党员上教条化,造成部分党员对共产党员到底应该是“多干活,多拿钱”,还是应该讲奉献产生了“质疑”,工作不积极。

三、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对策分析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做好项目党的工作:

1、建立健全党群组织。这是做好基层党的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在项目部建立健全党群组织,并在项目上按党章、会章、团章规定成立党工委、党支部、纪检委、工会、团支部组织机构,使党群组织建立在项目部上,奠定基层党的工作的组织基础。

2、思想上要重视党组织建设。要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要求上来,坚决克服那种认为“可有可无”,甚至排斥挤压党组织活动的不良思想、行为。

3、制度上严格要求。基层党的组织要做好本职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定、决定、决议,使党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其权威性,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2)、抓住重心,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

项目的重心工作,就是搞好施工生产。党组织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重心进行。要动用宣传工作、企业文化建设、文明工地建设、创先争优活动等平台,来聚人心、降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做到服务项目、服务大局、服务企业的生产经营。创新必须创在实处,创出实效,围绕中心抓好创新,就是要破除“纯党建”思想,就是要找准切合点,这既是新形势、新情况的客观要求,更是创新工作中的方向。而探索党建工作与施工生产经营的结合点,是重中之重,更是关键所在。基层党支部要善于挖掘出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拿出符合实际、切实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并经常总结工作,不断修订和完善工作。同时,要防止一味求新,搞一些花架子工程,脱离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搞表面上轰轰烈烈没有效益的东西。要体现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要建立起相应的利益表达和利益维护机制,确保企业长期发展稳定。基层党建工作在围绕中心、发挥作用方面探索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积累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必须坚持下去并不断总结提高。只有在此基础上,积极改进和创新我们的工作,才能保证工作的连续性,改进创新才有坚实的基础,党建工作才能进一步增强。

(3)、营造良好的基层党建工作文化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要以科学文化提升思想,以经济、技术和管理工作的科学引领使各项工作遵循科学发展观的道路前进。以学习型文化建设应对发展着的形势,解答思想上的困惑,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以廉洁文化的工作规则和路径清廉思想,促进在工作中勤勉自律,强化党员和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和谐文化建设引导党员自觉履行党章义务,坚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修养,从而增强党性修养。在和谐建设中注重党员队伍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通过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剔除空洞说教,使党员端正思想、加强修养、树立高尚的情操。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载体,寓教于乐。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培育党员和职工群众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爱企、诚信守法、开拓进取的企业精神。

(4)、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工作机制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也是基层党组织三力的集中体现。创新就是生产力,创新就是发展,也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必须善于用新的视角观察事物,用新的思维指导工作,用新的办法解决问题,必须要有敢为人先的胆识,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敢地探索新路子;必须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始终抓住影响和制约建设和发展的突出矛盾,想方设法解决。作为基层党组织,既要勇于打破旧框架的束缚,又要端正工作的指导思想,认真研究和把握工作指导规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坚决杜绝讲大话、说空话、做表面文章等短期行为;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挖掘蕴涵在群众中的创新智慧,总结群众的创新经验,用科学的方法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在提高基层党组织三力上求突破、谋发展。围绕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开展创新实践,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看问题、找差距,坚持盯着问题做工作。

要始终把维护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定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研究解决他们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指导其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和各自的章程,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正确认识和处理员工满意与依靠员工的关系,培育满意的员工。工作中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意愿和自主要求,把职工的愿望作为推进工作的动力,带领、引导和依靠职工群众克服工作中的各种困难,从而调动起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企业多作贡献。

(5)、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提高党建队伍的整体素质

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就必须加大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力度,认真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通过一些简单易行的方式加强党员干部的业务学习,提高党员的市场应变能力。实际工作中要建立考核体系,通过明确的奖惩,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对一些综合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年轻同志要重点培养,以增加基层党组织的活力,还要引进一些优秀的大学文科毕业生,为党建工作长远发展注入新的血液,提升党建队伍的整体素质。

(6)、强化监督,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基层党组织要建立健全民主决策制度,不仅要实行党内民主,还要积极引导广大职工参加单位重大事务的民主决策。应建立建全监督机制,在确保施工企业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监督,以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基层党组织在监督企业运营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积极开展党外监督,让党组织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以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7)、以务实精神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

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通过细化任务分解、硬化责任分工,形成清晰明确的责任体系,并采取述职、民主测评和履职评价等手段,促使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在岗必须履职、履职必须尽责”。要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为主线,通过经常分析检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和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最后,要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工作和责任追究制度的激励、导向和监督保障作用。考核结果要作为党组织负责人业绩评定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对不认真履行职责,党建工作存在严重问题没有及时解决,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应按规定程序追究党组织负责人的责任。

总之,施工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工程,它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只有加强施工企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促进施工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19篇:加快转型升级[版]

2011年1月22日在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 黄华华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超强台风、特大暴雨洪涝、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和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省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扎扎实实惠民生,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在科学发展轨道上迈出新的可喜步伐。2010年和“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454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是2005年22557亿元的2倍,先后超过新加坡、香港和台湾。人均生产总值达46821元,折合近7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地区行列,在2007年提前三年实现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总收入达11842亿元,增长30.8%,是2005年4432亿元的2.7倍,年均增加148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516亿元,增长23.8%,是2005年1807亿元的2.5倍,年均增加542亿元。金融运行平稳,2010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82019亿元、51799亿元,均比“十五”期末增长1倍以上。

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加快实施“新十项工程”,大力推动“广货全国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完成58360亿元、年均增长17.6%,2010年完成投资16113亿元、比上年增长20.7%。省重点项目投资五年完成1302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15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年均增长17.1%,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000亿元,比上年增长36.5%,是2005年的3.4倍。强化煤电油气运和重要商品的综合协调,加强价格调控监管,价格总水平和价格秩序保持基本稳定。

进出口和利用外资平稳增长。发挥外经贸政策集成效应,联手港澳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着力拓市场、优结构、促平衡。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78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4%,五年年均增长12.9%。其中出口总额达45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3%,年均增长13.7%,占全国份额保持稳定。五年累计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906亿美元,新增外商投资企业3.5万户。

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10年农业增加值2287亿元,比上年增长4.4%,五年年均增长4.1%。粮食生产连续7年丰收,“菜篮子”产品持续增加。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21个、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20个、现代标准农田500万亩,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从48%提高到53%。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1.5万家,带动农户549万户,户均增收1985元。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在全国率先实施食用农产品标识管理,65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林业产业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全面提速,涉农保险扎实推进。

(二)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二,有效专利总量、发明专利授权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中国专利奖金奖数及获奖总数均居全国首位,成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2010年我省35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创历年之最。广晟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正式成为国家标准并纳入国际标准体系。省部省院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散裂中子源、超级计算中心、云计算平台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全国64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万多名专家在我省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1.5万多项,五年累计实现产值8131亿元、利税1223亿元。全国首个国家级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落户我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3万亿元,是2005年的2.5倍。国家级高新区新增3个,总数达9个,居全国第一。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由2005年的1.12%上升到1.8%,技术自给率由45.4%上升到65%。全面启动质量强省活动和省政府质量奖评审,38个国家级质检中心落户我省,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3860项。商标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新增一批以两院院士、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为代表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12个高水平创新科研团队和15名科技领军人才。率先开发工业设计师等260个新职业工种,成功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和工业设计大赛。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坚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以500强项目为引领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产业高级化趋势明显。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5.0∶50.4∶44.6。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47.2%,初步形成装备制造“海陆空”全面发展格局。汽车整车生产能力达140万辆/年,轿车产量居全国第二位。龙穴造船基地30万吨自主知识产权超大油轮出坞,首台国产百万千瓦级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在南沙下线,广东明阳大功率风电机组投产,广州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江门南车轨道交通修造基地开工建设,珠海中航通用飞机制造、阳江核电项目顺利推进。沿海石化产业带布局基本形成,炼油能力达4550万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在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高技术服务等领域建立12家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合作引进和自主建设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产业迅速发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已推行联盟标准168项,省级专业镇达309家,省市共建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基地7个,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51个。金融、商务会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总部经济等发展迅速,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56%。金融业增加值达2493亿元,保险业保费总收入近1600亿元,分别是“十五”期末的3.7倍和3.2倍。上市公司总数达312家,居全国首位。文化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增加值占全国1/5强。率先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旅游业总收入近4000亿元,旅游创汇120亿美元,居全国第一。

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有效。强化节能减排问责,积极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等约束性指标如期完成。五年共淘汰落后钢铁产能1275万吨、水泥产能5782万吨,关停小火电1221万千瓦。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清洁电源占省内电源装机总容量的34%,核电已建和在建装机容量均居全国第一。加强污染减排设施建设,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城乡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1739万吨,是2005年的2.8倍,占全国1/8;全省火电脱硫机组容量是2005年的8.5倍,12.5万千瓦以上燃煤火电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设施。

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建设成效显著。亿元生产总值增长消耗新增建设用地由2005年的129亩降到56.5亩,降幅达56%;单位建设用地

二、三产业增加值由1.22亿元/平方公里提高到2.37亿元/平方公里,升幅达94.3%。五年开发补充耕地150万亩,是之前10年的总和,连续1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可满足今后10年耕地占补平衡需要。“三旧”改造成效突出,近三年投入改造资金超过1900亿元,完成改造项目1800多个,涉及面积约9万亩,节地率达42%。

(三)努力推动珠三角一体化和东西北地区跨越发展,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珠三角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制定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的决定和五个一体化专项规划,出台推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导意见和“四年大发展”工作方案。以广佛同城化为示范,加快建设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推动各市交通对接、年票互认、环境联治、规划衔接。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实现部省合作、进展顺利,广佛、广珠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公交IC卡实现五市互联互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明显下降,区域整体实力增强。

东西北地区发展加快。粤东临海工业、特色经济发展提速,粤西临港工业、重化工业建设大步推进,粤北山区绿色崛起势头良好。东西北地区多数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提高到21.2%。

“双转移”成效显著。以竞争方式安排资金扶持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加大合作共建力度。预计34个省产业转移园协议入园项目达2000个,协议总投资约4500亿元;2010年实现产值1850亿元,比上年翻番。率先实施“一户一技能”等农村劳动力技能免费培训普惠制度,创新积分制入户等吸纳技能型农村劳动力新机制,五年培训312万人,转移就业558万人。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跨越。五年新增轨道营运里程777公里、高速公路1695公里、港口货物通过能力4.6亿吨,武广客运专线建成营运,厦深、贵广等铁路建设加快推进,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布点建设一批骨干电源电网项目,新增电力装机3080万千瓦、天然气供应量77亿立方米。基本完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加固达标江海堤围5151公里,除险加固病险水库4632座,乐昌峡水利枢纽等重点水利项目加快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基本建立,防灾减灾成效明显。

宜居城乡和生态环境建设卓有成效。21个地级以上市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标,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珠三角建成全国首个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大力推进绿道网建设、村镇整治等,珠三角2372公里省立绿道网全线贯通,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12.5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70%。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2.1万个村庄编制了规划,完成9.1万户贫困农户危房改造,解决1041万农村居民和18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农村改厕101万户。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连续6年下降。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扎实有效。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合理配置扶贫资源,强化扶贫责任,共落实帮扶资金37亿元,扶持发展集体经济项目1.1万个,被挂扶贫困户有42.2%共15.6万户、69.3万贫困群众达到脱贫标准。在全国首创“扶贫济困日”,筹集善款30亿元。

对口援建取得重要成果。圆满完成对口援建川甘两省“四县一区”任务,全省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156亿元,共完成援建项目867个。新一轮对口援藏援疆工作开局良好,对口支援广西、贵州、三峡库区工作扎实有效。

(四)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

经济特区再创发展新优势。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和谋划部署特区工作,进一步明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科学发展新路的思路和举措。深圳、珠海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汕头经济特区加快创新发展,掀开特区发展新篇章。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省级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深圳、阳江、顺德等地大部门制改革成效明显。完成省政府第

三、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1500多项,占总数一半以上。富县强镇和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展开。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并启动试点。省以下财政体制调整、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试点、生态激励型财政政策和竞争性分配改革取得新进展。省属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全面实行代建制,出台实施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启动建设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商业银行改革重组基本完成,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加快发展。水、电、气等资源能源价格进一步理顺,污水、垃圾处理收费等环境价格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教育、医药、交通等民生价格改革继续深入。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初步形成大文化行政管理格局。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华侨农场改革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和控制力、竞争力、影响力增强,预计2010年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5万亿元,省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6000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96%和62%,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超过100%。民营经济发展加速,预计增加值、税收、吸纳就业人数分别达19000亿元、2600亿元、2200万人,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涌现出粤电、交通、华为、美的、广汽等一批资产或销售收入超千亿的大型骨干企业集团。

外经贸战略转型步伐加快。外贸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出口占全省出口比重由2005年的22.4%上升到32.9%,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分别达69.7%、38.7%。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成效显著,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出口年均增长都超过20%。利用外资水平提升,世界500强新设企业项目206个,服务业吸收外资占比提高近19个百分点。“走出去”步伐加快,新增境外投资企业1364家、协议投资84.5亿美元。加工贸易加快转型升级,有2414家企业实现不停产转型,深加工结转总金额1050亿美元,带动国内配套产业产值5300亿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和口岸通关模式改革全面推进。

粤港澳台合作迈上新台阶。实施CEPA和服务业对港澳开放先行先试措施,签署实施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编制完成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与港澳联合编制完成共建优质生活圈专项规划。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深港西部通道建成通车,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速铁路等加快推进。横琴新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建设顺利。成功举办“台湾?广东周”活动,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创业园建设成效明显。泛珠合作继续深化。

国际交流合作更加紧密。圆满完成参与上海世博会任务,广交会、高交会、国际咨询会、中博会、留交会、外博会、中国(珠海)航展、侨博会等国际性大型活动创新发展。驻穗领事机构增至39个,国际友城突破100对。全面拓展与东盟、东北亚、欧盟、北美、中东等地区的战略合作,与新加坡等国建立合作或对话协调机制。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加快。

(五)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谐广东建设迈出新步伐。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率先编制实施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五年共投入改善民生、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财政资金9673亿元,年均增长22.3%,财政对民生投入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从40%增至57.2%。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23898元和7890元,比上年增长10.8%和14.2%,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3.15∶1缩小为3.03∶1。最低工资水平平均提高73.3%。汽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普及率大幅提高。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五年新增城镇就业9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企业人文关怀得到加强,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稳居全国首位,社保基金累计结余3553亿元,约占全国1/7。224.6万符合低保条件的城乡居民实现应保尽保。养老保险实现省级调剂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省级统筹,养老保险关系省内转移顺畅。在36个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广州、珠海、梅州等7市实现农保制度全覆盖。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快发展。实施住房保障近20万户,城镇“双特困”居民住房保障水平有新提高。

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建成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广场5000多个、农家书屋1.2万家、城乡社区文化室1.6万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有效推进,城市电影发行放映业在全国领先。省博物馆新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广东科学中心、广州大剧院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开放。涌现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精品力作,每年获国内外重要艺术奖项100余项。成功举办国际旅游文化节、文博会、国际漫画节、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等重大文化节庆活动。对外文化交流活跃。“开平碉楼与村落”、“中国丹霞”成功申报世界遗产,粤剧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创新性完成“南海I号”整体打捞工程。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梅州入选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大发展。

教育、卫生、体育、人口计生等事业繁荣发展。学前教育不断优化,三年入园率达82.5%。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均达到100%。提前一年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毛入学率达86.2%,五年提高28.7个百分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珠三角职业教育基地建设扎实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年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居全国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2%提高到28%。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基本解决,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稳步推进。卫生资源总量适度增长,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和卫生事业整体水平居全国前列,居民期望寿命达75.3岁。全面启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全民医保步伐加快,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达9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2%。实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民营医疗机构加快发展。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普遍建立。妇女、儿童工作进一步加强,妇幼安康工程顺利实施。中医药强省建设成效显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逐步健全,有效防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疫情。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明显进步,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人口控制计划,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低生育水平持续保持稳定。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我省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上分别获得7枚、41枚、20枚金牌,群众体育运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2008年奥科大会、第13届省运会和第6届省残运会。侨务、统计、人防、地质、气象、地震、档案、参事、文史、方志等事业取得新成绩。

民主法治和政府自身建设进程加快。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共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77件,全国政协提案85件;省人大代表建议2867件,省政协提案2995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61项,制定修改政府规章47项。建立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制度和政府规章清理制度,网络问政有序开展,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不断完善。加强行政执法督察和政府规制统一审查,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扎实有效。全面完成“五五普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健全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监察、审计工作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做好信访工作,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敌对势力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犯罪活动,广大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明显提高。打私、监狱、劳教工作得到加强。全面实施以居住证为载体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证通”制度。持续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等专项整治,市场秩序不断规范。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提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事故起数、伤亡人数持续下降。全面贯彻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扎实推进,城市民族工作和宗教界为社会服务成效明显。国防建设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得到加强,军民共建、双拥优抚安置深入推进,军政军民更加团结。

去年,我们成功举办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全面践行“激情盛会?和谐亚洲”和“欢聚、分享、共赢”理念,收获了“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和同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丰硕成果,实现了办一届具有“中国特色、广东风格、广州风采”亚运会、亚残运会的目标,展示了我国我省改革开放成就和良好国际形象,增进了与亚洲各国各地区的了解和友谊。

各位代表!“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通过五年的成功实践,我们加深了对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了推动科学发展的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法宝。广泛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有效激发全省人民先行先试、务实进取的积极性。深入推进改革攻坚,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扭住中心、促进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第一要务。坚决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危中求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奠定坚实基础。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调整结构、转变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紧紧把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倒逼压力和转型契机,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调整城乡区域和需求结构,努力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上水平的过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狠抓就业、社保、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集中力量办了一大批好事实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深入开展转变作风抓落实主题实践活动,坚持“干”字当先,加强分类指导,分片逐市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完善激励机制,狠抓督促检查,推动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各位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广东一直高度重视、亲切关怀,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广东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给全省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省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共同拼搏的结果,也离不开海内外各界的关心支持。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职工,向驻粤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人民警察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我省改革发展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总量大而人均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经过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凸显:内外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仍不协调;产业层次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缺乏;资源环境约束突出,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改善民生任务繁重,人口、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压力加大。同时,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机关作风建设有待加强。我们对此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观国内外形势,我省既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总体上仍处于推动科学发展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经济结构进入大调整阶段,新一轮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社会政治大局稳定;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雄厚经济实力、产业基础、市场优势和成功经验,这都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和环境。但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复苏曲折复杂,贸易保护主义继续升温;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宏观经济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内区域竞争合作呈现新格局,我省原有优势逐渐弱化。我们要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省政府组织编制了《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规划纲要(草案)》及其说明已印发大会。“十二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自主创新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战略、和谐共享战略,全面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推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朝着建设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的目标迈出重大步伐,真正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显著进展,社会软实力显著提升,民生福祉显著改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日益完善。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必须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先行先试,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区域协调,更加注重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更加注重民生优先、和谐共享。着力在“六个突出”上下功夫:

(一)突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外经贸战略转型,完善内外需协调拉动、消费投资相互促进的增长格局。坚持制造与创造相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强化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

(二)突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自主创新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并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着力攻克核心关键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深入开展质量强省活动,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风险投资、政府资助、税收减免等政策体系。加强引才引智和国内外人才交流,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三)突出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协调推进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现代农业强省建设,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统筹海陆开发,发展海洋经济。深入实施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战略,加快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双转移”。

(四)突出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共建共享和谐广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逐步健全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突出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优先发展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壮大和提升水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省。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广东人文精神,开创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强、文化形象好的文化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快法治广东建设。

(六)突出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着力推进市场机制、政府管理、财政金融等领域改革,完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施更积极、更主动的开放战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走出去”水平,深入推进区域和国际合作,增强国际竞争力。

各位代表!我省“十二五”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科学发展新的航程已经开启。全省人民万众一心、团结拼搏,一定能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2011年1月22日在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 黄华华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超强台风、特大暴雨洪涝、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和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省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扎扎实实惠民生,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在科学发展轨道上迈出新的可喜步伐。2010年和“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454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是2005年22557亿元的2倍,先后超过新加坡、香港和台湾。人均生产总值达46821元,折合近7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地区行列,在2007年提前三年实现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总收入达11842亿元,增长30.8%,是2005年4432亿元的2.7倍,年均增加148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516亿元,增长23.8%,是2005年1807亿元的2.5倍,年均增加542亿元。金融运行平稳,2010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82019亿元、51799亿元,均比“十五”期末增长1倍以上。

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加快实施“新十项工程”,大力推动“广货全国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完成58360亿元、年均增长17.6%,2010年完成投资16113亿元、比上年增长20.7%。省重点项目投资五年完成1302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15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年均增长17.1%,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000亿元,比上年增长36.5%,是2005年的3.4倍。强化煤电油气运和重要商品的综合协调,加强价格调控监管,价格总水平和价格秩序保持基本稳定。

进出口和利用外资平稳增长。发挥外经贸政策集成效应,联手港澳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着力拓市场、优结构、促平衡。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78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4%,五年年均增长12.9%。其中出口总额达45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3%,年均增长13.7%,占全国份额保持稳定。五年累计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906亿美元,新增外商投资企业3.5万户。

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10年农业增加值2287亿元,比上年增长4.4%,五年年均增长4.1%。粮食生产连续7年丰收,“菜篮子”产品持续增加。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21个、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20个、现代标准农田500万亩,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从48%提高到53%。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1.5万家,带动农户549万户,户均增收1985元。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在全国率先实施食用农产品标识管理,65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林业产业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全面提速,涉农保险扎实推进。

(二)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二,有效专利总量、发明专利授权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中国专利奖金奖数及获奖总数均居全国首位,成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2010年我省35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创历年之最。广晟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正式成为国家标准并纳入国际标准体系。省部省院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散裂中子源、超级计算中心、云计算平台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全国64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万多名专家在我省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1.5万多项,五年累计实现产值8131亿元、利税1223亿元。全国首个国家级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落户我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3万亿元,是2005年的2.5倍。国家级高新区新增3个,总数达9个,居全国第一。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由2005年的1.12%上升到1.8%,技术自给率由45.4%上升到65%。全面启动质量强省活动和省政府质量奖评审,38个国家级质检中心落户我省,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3860项。商标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新增一批以两院院士、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为代表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12个高水平创新科研团队和15名科技领军人才。率先开发工业设计师等260个新职业工种,成功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和工业设计大赛。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坚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以500强项目为引领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产业高级化趋势明显。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5.0∶50.4∶44.6。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47.2%,初步形成装备制造“海陆空”全面发展格局。汽车整车生产能力达140万辆/年,轿车产量居全国第二位。龙穴造船基地30万吨自主知识产权超大油轮出坞,首台国产百万千瓦级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在南沙下线,广东明阳大功率风电机组投产,广州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江门南车轨道交通修造基地开工建设,珠海中航通用飞机制造、阳江核电项目顺利推进。沿海石化产业带布局基本形成,炼油能力达4550万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在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高技术服务等领域建立12家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合作引进和自主建设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产业迅速发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已推行联盟标准168项,省级专业镇达309家,省市共建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基地7个,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51个。金融、商务会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总部经济等发展迅速,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56%。金融业增加值达2493亿元,保险业保费总收入近1600亿元,分别是“十五”期末的3.7倍和3.2倍。上市公司总数达312家,居全国首位。文化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增加值占全国1/5强。率先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旅游业总收入近4000亿元,旅游创汇120亿美元,居全国第一。

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有效。强化节能减排问责,积极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等约束性指标如期完成。五年共淘汰落后钢铁产能1275万吨、水泥产能5782万吨,关停小火电1221万千瓦。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清洁电源占省内电源装机总容量的34%,核电已建和在建装机容量均居全国第一。加强污染减排设施建设,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城乡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1739万吨,是2005年的2.8倍,占全国1/8;全省火电脱硫机组容量是2005年的8.5倍,12.5万千瓦以上燃煤火电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设施。

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建设成效显著。亿元生产总值增长消耗新增建设用地由2005年的129亩降到56.5亩,降幅达56%;单位建设用地

二、三产业增加值由1.22亿元/平方公里提高到2.37亿元/平方公里,升幅达94.3%。五年开发补充耕地150万亩,是之前10年的总和,连续1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可满足今后10年耕地占补平衡需要。“三旧”改造成效突出,近三年投入改造资金超过1900亿元,完成改造项目1800多个,涉及面积约9万亩,节地率达42%。

(三)努力推动珠三角一体化和东西北地区跨越发展,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珠三角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制定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的决定和五个一体化专项规划,出台推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导意见和“四年大发展”工作方案。以广佛同城化为示范,加快建设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推动各市交通对接、年票互认、环境联治、规划衔接。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实现部省合作、进展顺利,广佛、广珠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公交IC卡实现五市互联互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明显下降,区域整体实力增强。

东西北地区发展加快。粤东临海工业、特色经济发展提速,粤西临港工业、重化工业建设大步推进,粤北山区绿色崛起势头良好。东西北地区多数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提高到21.2%。

“双转移”成效显著。以竞争方式安排资金扶持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加大合作共建力度。预计34个省产业转移园协议入园项目达2000个,协议总投资约4500亿元;2010年实现产值1850亿元,比上年翻番。率先实施“一户一技能”等农村劳动力技能免费培训普惠制度,创新积分制入户等吸纳技能型农村劳动力新机制,五年培训312万人,转移就业558万人。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跨越。五年新增轨道营运里程777公里、高速公路1695公里、港口货物通过能力4.6亿吨,武广客运专线建成营运,厦深、贵广等铁路建设加快推进,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布点建设一批骨干电源电网项目,新增电力装机3080万千瓦、天然气供应量77亿立方米。基本完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加固达标江海堤围5151公里,除险加固病险水库4632座,乐昌峡水利枢纽等重点水利项目加快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基本建立,防灾减灾成效明显。

宜居城乡和生态环境建设卓有成效。21个地级以上市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标,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珠三角建成全国首个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大力推进绿道网建设、村镇整治等,珠三角2372公里省立绿道网全线贯通,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12.5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70%。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2.1万个村庄编制了规划,完成9.1万户贫困农户危房改造,解决1041万农村居民和18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农村改厕101万户。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连续6年下降。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扎实有效。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合理配置扶贫资源,强化扶贫责任,共落实帮扶资金37亿元,扶持发展集体经济项目1.1万个,被挂扶贫困户有42.2%共15.6万户、69.3万贫困群众达到脱贫标准。在全国首创“扶贫济困日”,筹集善款30亿元。

对口援建取得重要成果。圆满完成对口援建川甘两省“四县一区”任务,全省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156亿元,共完成援建项目867个。新一轮对口援藏援疆工作开局良好,对口支援广西、贵州、三峡库区工作扎实有效。

(四)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

经济特区再创发展新优势。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和谋划部署特区工作,进一步明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科学发展新路的思路和举措。深圳、珠海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汕头经济特区加快创新发展,掀开特区发展新篇章。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省级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深圳、阳江、顺德等地大部门制改革成效明显。完成省政府第

三、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1500多项,占总数一半以上。富县强镇和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展开。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并启动试点。省以下财政体制调整、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试点、生态激励型财政政策和竞争性分配改革取得新进展。省属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全面实行代建制,出台实施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启动建设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商业银行改革重组基本完成,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加快发展。水、电、气等资源能源价格进一步理顺,污水、垃圾处理收费等环境价格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教育、医药、交通等民生价格改革继续深入。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初步形成大文化行政管理格局。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华侨农场改革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和控制力、竞争力、影响力增强,预计2010年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5万亿元,省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6000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96%和62%,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超过100%。民营经济发展加速,预计增加值、税收、吸纳就业人数分别达19000亿元、2600亿元、2200万人,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涌现出粤电、交通、华为、美的、广汽等一批资产或销售收入超千亿的大型骨干企业集团。

外经贸战略转型步伐加快。外贸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出口占全省出口比重由2005年的22.4%上升到32.9%,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分别达69.7%、38.7%。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成效显著,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出口年均增长都超过20%。利用外资水平提升,世界500强新设企业项目206个,服务业吸收外资占比提高近19个百分点。“走出去”步伐加快,新增境外投资企业1364家、协议投资84.5亿美元。加工贸易加快转型升级,有2414家企业实现不停产转型,深加工结转总金额1050亿美元,带动国内配套产业产值5300亿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和口岸通关模式改革全面推进。

粤港澳台合作迈上新台阶。实施CEPA和服务业对港澳开放先行先试措施,签署实施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编制完成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与港澳联合编制完成共建优质生活圈专项规划。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深港西部通道建成通车,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速铁路等加快推进。横琴新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建设顺利。成功举办“台湾?广东周”活动,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创业园建设成效明显。泛珠合作继续深化。

国际交流合作更加紧密。圆满完成参与上海世博会任务,广交会、高交会、国际咨询会、中博会、留交会、外博会、中国(珠海)航展、侨博会等国际性大型活动创新发展。驻穗领事机构增至39个,国际友城突破100对。全面拓展与东盟、东北亚、欧盟、北美、中东等地区的战略合作,与新加坡等国建立合作或对话协调机制。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加快。

(五)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谐广东建设迈出新步伐。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率先编制实施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五年共投入改善民生、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财政资金9673亿元,年均增长22.3%,财政对民生投入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从40%增至57.2%。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23898元和7890元,比上年增长10.8%和14.2%,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3.15∶1缩小为3.03∶1。最低工资水平平均提高73.3%。汽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普及率大幅提高。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五年新增城镇就业9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企业人文关怀得到加强,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稳居全国首位,社保基金累计结余3553亿元,约占全国1/7。224.6万符合低保条件的城乡居民实现应保尽保。养老保险实现省级调剂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省级统筹,养老保险关系省内转移顺畅。在36个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广州、珠海、梅州等7市实现农保制度全覆盖。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快发展。实施住房保障近20万户,城镇“双特困”居民住房保障水平有新提高。

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建成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广场5000多个、农家书屋1.2万家、城乡社区文化室1.6万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有效推进,城市电影发行放映业在全国领先。省博物馆新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广东科学中心、广州大剧院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开放。涌现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精品力作,每年获国内外重要艺术奖项100余项。成功举办国际旅游文化节、文博会、国际漫画节、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等重大文化节庆活动。对外文化交流活跃。“开平碉楼与村落”、“中国丹霞”成功申报世界遗产,粤剧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创新性完成“南海I号”整体打捞工程。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梅州入选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大发展。

教育、卫生、体育、人口计生等事业繁荣发展。学前教育不断优化,三年入园率达82.5%。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均达到100%。提前一年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毛入学率达86.2%,五年提高28.7个百分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珠三角职业教育基地建设扎实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年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居全国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2%提高到28%。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基本解决,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稳步推进。卫生资源总量适度增长,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和卫生事业整体水平居全国前列,居民期望寿命达75.3岁。全面启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全民医保步伐加快,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达9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2%。实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民营医疗机构加快发展。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普遍建立。妇女、儿童工作进一步加强,妇幼安康工程顺利实施。中医药强省建设成效显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逐步健全,有效防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疫情。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明显进步,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人口控制计划,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低生育水平持续保持稳定。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我省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上分别获得7枚、41枚、20枚金牌,群众体育运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2008年奥科大会、第13届省运会和第6届省残运会。侨务、统计、人防、地质、气象、地震、档案、参事、文史、方志等事业取得新成绩。

民主法治和政府自身建设进程加快。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共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77件,全国政协提案85件;省人大代表建议2867件,省政协提案2995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61项,制定修改政府规章47项。建立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制度和政府规章清理制度,网络问政有序开展,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不断完善。加强行政执法督察和政府规制统一审查,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扎实有效。全面完成“五五普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健全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监察、审计工作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做好信访工作,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敌对势力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犯罪活动,广大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明显提高。打私、监狱、劳教工作得到加强。全面实施以居住证为载体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证通”制度。持续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等专项整治,市场秩序不断规范。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提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事故起数、伤亡人数持续下降。全面贯彻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扎实推进,城市民族工作和宗教界为社会服务成效明显。国防建设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得到加强,军民共建、双拥优抚安置深入推进,军政军民更加团结。

去年,我们成功举办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全面践行“激情盛会?和谐亚洲”和“欢聚、分享、共赢”理念,收获了“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和同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丰硕成果,实现了办一届具有“中国特色、广东风格、广州风采”亚运会、亚残运会的目标,展示了我国我省改革开放成就和良好国际形象,增进了与亚洲各国各地区的了解和友谊。

各位代表!“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通过五年的成功实践,我们加深了对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了推动科学发展的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法宝。广泛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有效激发全省人民先行先试、务实进取的积极性。深入推进改革攻坚,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扭住中心、促进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第一要务。坚决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危中求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奠定坚实基础。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调整结构、转变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紧紧把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倒逼压力和转型契机,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调整城乡区域和需求结构,努力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上水平的过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狠抓就业、社保、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集中力量办了一大批好事实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深入开展转变作风抓落实主题实践活动,坚持“干”字当先,加强分类指导,分片逐市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完善激励机制,狠抓督促检查,推动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各位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广东一直高度重视、亲切关怀,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广东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给全省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省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共同拼搏的结果,也离不开海内外各界的关心支持。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职工,向驻粤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人民警察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我省改革发展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总量大而人均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经过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凸显:内外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仍不协调;产业层次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缺乏;资源环境约束突出,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改善民生任务繁重,人口、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压力加大。同时,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机关作风建设有待加强。我们对此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观国内外形势,我省既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总体上仍处于推动科学发展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经济结构进入大调整阶段,新一轮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社会政治大局稳定;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雄厚经济实力、产业基础、市场优势和成功经验,这都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和环境。但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复苏曲折复杂,贸易保护主义继续升温;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宏观经济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内区域竞争合作呈现新格局,我省原有优势逐渐弱化。我们要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省政府组织编制了《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规划纲要(草案)》及其说明已印发大会。“十二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自主创新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战略、和谐共享战略,全面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推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朝着建设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的目标迈出重大步伐,真正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显著进展,社会软实力显著提升,民生福祉显著改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日益完善。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必须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先行先试,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区域协调,更加注重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更加注重民生优先、和谐共享。着力在“六个突出”上下功夫:

(一)突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外经贸战略转型,完善内外需协调拉动、消费投资相互促进的增长格局。坚持制造与创造相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强化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

(二)突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自主创新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并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着力攻克核心关键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深入开展质量强省活动,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风险投资、政府资助、税收减免等政策体系。加强引才引智和国内外人才交流,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三)突出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协调推进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现代农业强省建设,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统筹海陆开发,发展海洋经济。深入实施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战略,加快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双转移”。

(四)突出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共建共享和谐广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逐步健全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突出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优先发展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壮大和提升水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省。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广东人文精神,开创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强、文化形象好的文化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快法治广东建设。

(六)突出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着力推进市场机制、政府管理、财政金融等领域改革,完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施更积极、更主动的开放战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走出去”水平,深入推进区域和国际合作,增强国际竞争力。

各位代表!我省“十二五”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科学发展新的航程已经开启。全省人民万众一心、团结拼搏,一定能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来源南方日报)

第20篇:转型升级 创新发展

转型升级 创新发展

为加快推进国际旅游休闲中心而奋斗

——2013年杭州市旅游工作回顾与2014年旅游工作思路及举措

一、2013年旅游工作回顾

2013年是我市旅游业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从全国形势来看,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旅游法》、国务院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这对于杭州依法强旅、旅游强市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全市上下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旅游行业艰苦奋斗、奋发有为,鼓足精气神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也客观看到,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国内雾霾、禽流感疫情以及高温天气、政府三公消费控制等多重因素制约,旅游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一年来,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旅游业主要发展指标仍取得较好的业绩。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603亿元,同比增长15.19%;国内旅游人数9409万人次,同比增长14.23%;国内旅游收入1469亿元,同比增长17.29%;入境旅游人数316万人次,同比下降4.57%;旅游外汇收入21.6亿美元,同比下降1.87%。归纳2013年旅游工作,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旅游拉动消费成效显著。从2013年10月1日起,我市发行杭州通〃旅游消费卡成为全市涉及面最广、工作最为繁重、影响力最深远、也是举全市之力最重要的一项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创新举措。截至去年底共销售旅游卡10万张,实现充值18.9万次,充值金额1.39亿元,实际消费33.7万人次,

- 12旅”、“文化演艺之旅”、“运动休闲之旅”、“购物之旅”和“茶文化之旅”等旅游线路,千方百计抢占高铁游市场。

三是《旅游法》宣贯落实迅捷。我市及时制定《学习宣传贯彻实施方案》,启动《旅游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依据《旅游法》制订了《旅游合同》(范本),并印发行业广泛推广实施。对需要“立、改、废”的法规制度进行全面梳理,研究制定贯彻实施《旅游法》的政策措施、配套文件,制定印发《 旅游法自由裁量规则》,组织开展《旅游法》专项执法和“一日游”专项检查,全年共实施行政处罚5起,发出责令改正(限期责令改正)通知书25份,查处违规带团导游148名,IC卡扣分438分。全年受理旅游投诉1266起,办结率、反馈率、满意率98%以上。坚持不懈推进旅游目的地常态化联合执法,对重点区域欺客宰客行为保持高压整治态势,杭州连续三年保持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前8位。

四是旅游投资保持百亿规模。去年全市实际完成投资117亿元。按项目类别看,宾馆酒店22.96亿元,大型综合体44.05亿元,商贸购物14.25亿元,特色街区和自然景区分别达11亿元,旅游基础设施6.8亿元,历史古迹2.3亿元,温泉养生0.85亿元。按区、县(市)来分,萧山区34.39亿元,江干区14.48亿元,淳安县12.28亿元,桐庐县11.27亿元,上城区10.4亿元,下城区、滨江区也超过4.5亿元,西湖风景名胜区3.52亿元,其它区、县(市)均在2亿元左右。按项目实际投资额来看,超亿元的项目有26个,其中像湖滨国际旅游综合体、萧山湘湖景区建设工程、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桐庐县潇洒休闲运动公园旅游综合体等旅游项目投资力度大,前景十分看好。去年有10个旅游大项目已完成全部项目投资。我市还推进了一批示范性、创新性较强的新业态项目,有力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如尚城1157旅游综合体、武林路时尚女装街277皇后公园、杭州西山光明寺运动休闲公园、塘栖古镇保护与开发项目、深澳古村落旅游开发项目、河桥古镇慢生活街区、青芝坞休闲旅游慢生活特色街区、湖边邨精品酒店、“隐居西湖”民宿等,成为创新、融合及协同发展的典范。在今年1月12日由中国科学院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旅游投资竞争力研究报告》中,杭州获得观光旅游投资竞争力城市排名第三名,休闲旅游投资竞争力和综合旅游投资竞争力城市排名第一名。

五是“美丽杭州”建设初显成果。为全面贯彻落实城乡统筹战略,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美丽杭州”建设的战略部署,由我委牵头起草并由市政府印发实施《“美丽杭州”旅游休闲三年行动计划(2013年—2015年)》。《计划》围绕全市旅游休闲业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质、打响最美杭州品牌、丰富旅游休闲产品、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共推淳安先行先试六大方面共推出了31条工作举措。一年来,乡村旅游品质提升明显,淳安县成功创建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西湖区蒋村街道成功创建浙江省旅游强镇(乡、街道),玉泉社区(青芝坞特色村)成功创建浙江省特色旅游村;临安成功创建清凉峰省级旅游度假区,富阳市新沙岛景区成功创建4A景区,桐庐县江南古村落、余杭区良渚玉文化产业园成功创建3A景区,余杭塘栖、临安太湖源、河桥古镇、江干钱江新城创4A已通过省旅游局初审;全市新增“三江两岸”绿道119公里,建成驿站10处,建成旅游码头13个,主城区绿道北线贯通。

- 56少了收入反而增加了,那更是能耐。他还指出,旅游业要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消费群体、企业和政府都要从观念上做出一些改变。为贯彻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最近国务院正在起草“促进旅游消费意见”,这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旅游业的综合作用。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去年12月27日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作出《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决定》。《决定》作出“围绕推进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建设,形成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体制机制”重大决策,成为“十大举措”(简称“杭改十条”)之一。全会要求,加快推进旅游与时尚、休闲、会展、特色产业等融合共生,培育消费新增点,拉高消费贡献度。要求2014年要制定出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向旅游观光、休闲保健、文化体验、商务会展“四位一体”转型,着力提升旅游国际化水平。这些重大决策充分体现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杭州旅游业的远见和决心。

㈡拓展空间,探索当前旅游业发展出路。综观旅游业发展势头好的旅游目的地,一个共同的特征,旅游市场能适应旅游消费结构和消费特征的变化,尤其在少数人高端消费被遏制和公务活动锐减的消费时代,无论是政府管理者还是旅游经营者都要适应这一时代变化。谁在经营模式上调头快,谁就能抢占市场份额。具体表现在:一是旅游目的地将更加开放。随着散客化、自由行、自驾游、城市旅游和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游客越来越多的进入目的地公共场所,参与到老百姓的常态生活中,城市和乡村开始成为散客与本地居民共享的生活空间。二是旅游者品味要求将越来越高。散客化、自助化、智能化等趋势将会进一步增强,休闲游将会得到显著增长。三是旅游维权意识日益增强。游客对城市旅游综合环境也更为敏感,对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四是旅游新业态成为市场主角。高端宾馆饭店将持续受到影响,新型民宿业、主题酒店、特色餐馆、乡村旅游成为新宠;传统旅行社业也将因在线旅游业务的扩张而受到影响。旅游景区将凸现换代升级。五是旅游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政府将从政策指导、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综合协调等方面推进杭州市旅游全域化发展。

㈢找出差距,明确当前旅游业努力方向。旅游业是杭州的优势产业、龙头产业和战略性支柱产业,近十年来,杭州旅游业立足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旅游发展在许多方面成为全国标杆型城市,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正视自身的差距和面临的挑战。一是发展理念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往存在重游客人数轻人均花费、重项目投入轻产品升级、重营销投入轻绩效评估、重GDP增幅轻游客体验感受。二是产业融合的差距。体现在旅游与商贸、旅游与文化、旅游与会展的融合度还不高,产品融合的叠加效应不明显。三是项目投入的差距。随着政府旅游项目投入的减少,民营企业后续投资的乏力,我市在如何吸引企业家来杭旅游投资方面还缺乏紧迫感。四是产品结构的差距。来杭游客基本消费(交通、食宿)仍占据总花费的66%,拉动社零增长的非基本消费(购物、娱乐)比重处于旅游消费结构的国际最低警戒线,休闲度假产品的开发速度远远滞后于观光产品。五是环境容量的差距。杭州近郊、远郊的游客分担率严重不足,旅游旺季严重影响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美誉度,而周边素有江南文化底蕴的旅游吸引物没有很好的开发利用。

- 910体验、商务会展“四位一体”旅游产业发展体系。在行业管理层面,认真贯彻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和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将旅游部门原有的行政管理职能逐步放权于市场、放权于基层、放权于协会(中介组织),同时不断提高行业协会自身建设。在机关层面,优化机关内部机构设臵,改变行业指导方式,改进营销推广方式、改进旅游统计方式、改进调查研究方式、改进专项资金使用方式、改进办展办节方式等,建设服务型机关。在企业层面,推动国有旅游企业改组改制、兼并重组、上市融资,支持市商旅集团建立混合型旅游产业集团。扶持民营旅游企业发展,组织旅游行业民营企业参加各类经贸交流活动,为民营企业开拓市场提供服务。

㈡突出重点,突出旅游与休闲、文化、会展的融合。这既是杭州旅游产业融合的重点,也是杭州产业融合的特色与优势。从今年起到2017年,通过部门携手、市县联合,推出一批示范性强、附加值高、辐射力强的旅游产业融合扶持项目。一是推出7条休闲特色街区。重点打造建国南路中医街(上城)、新安江“双江”特色休闲街、临安锦北美食休闲特色街、中国御茶街(江干)、皋亭山休闲旅游特色街区、孩儿巷婴童特色街和运河塘栖特色街区群。二是大力培育会奖旅游市场。力争聘请杭州市会奖旅游大使50名,容纳1000人以上的会议场所10个;召开国际会议20个以上(ICCA组织统计标准)。三是做强旅游演艺市场。重点提升“宋城千古情”、“吴越千古情”、“印象西湖”、“西湖之夜”旅游演艺品牌,新创“良渚印象”、“径山禅茶”、“新安江之夜”大型旅游文艺节目;重点开发“杭州丝绸文化之旅”特色旅游产品,推动龙头文化休闲旅游企业上市,培育4-6个品牌市场演出团体。四是建设旅游产业融合基地。重点推进千岛湖啤酒休闲园、建德汽车越野运动基地、余杭运动休闲集聚区、萧山达利丝绸产业园、千岛湖游艇帆船俱乐部、富阳龙门山休闲综合体、浙江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富阳)、临安珠宝玉石特色产业基地。五是提升杭州特色节庆品牌。重点举办西湖龙井开茶节、咖啡西餐节、足浴文化节、天目源茶文化节、西子美丽节、亲子杭州休闲文化节、杭州骑游大会、西湖登山节、横渡钱塘江、开步节等十大特色节庆品牌。希望各相关区、县(市)和有关部门根据市里确定的重点项目,进一步提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行动计划。

㈢拉高标杆,推进“国际游客无障碍旅游区”建设。就杭州而言,没有旅游国际化就没有城市国际化。今年将围绕国际散客旅游无障碍建设标准,不断提升杭州旅游城市品质。一是开辟更多的国际航线。年内力争开通直达美国航线,争取杭州对持有第三国签证的外籍人士实行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二是扩大杭州旅游消费卡的使用覆盖面。为方便散客自由出行和小额支付,深度体验杭州,杭州旅游消费卡要扩大使用商家,包括更多的社会餐馆、民宿、超市、娱乐场所,同时向五县(市)延伸。三是优化旅游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和完善五县(市)旅游集散中心,实现杭州旅游集散中心与五县(市)旅游集散中心线路互通、客源互送、业务互联;完善火车东站城市旅游综合服务配套设施,提供游客汽车租赁、咨询等多功能服务;完善星级饭店汽车租赁服务体系。加快区域内公共交通设施建设,

- 1314立重要会议来源渠道的营销机制。四是放大国内投入。重点做大做强高铁旅游市场;积极启动2014“美丽中国游”和“中国旅游日”活动;继续打造推广“三江两岸”黄金旅游线;加强国内专题市场营销;实施好“中国智慧旅游年”相关主题活动。今年要充分借助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契机,主动牵头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建立旅游营销联盟,推出中国大运河旅游线路并争取纳入国家重点推广旅游线路。

全年市场营销将更加强化“一盘棋”理念。一是抓资源整合。近年来市县携手在央视投放大杭州广告取得不错的效果。今年要加强市本级与区、县(市)及旅游企业的三方合作,努力形成上下联动、合力促销的良好局面,发挥资金的最佳效应。二是抓活动的整合。旅游节庆在旅游市场宣传推广中一直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以往每年举办的旅游节庆活动达100多个,但也存在着内容同质、时间重叠、特色不明显、市场效果欠佳的问题。我们要借助规范和清理各类庆典活动的大好契机,保留并提升主题明确、特色明显、成效共享的旅游节庆项目,努力打响杭州旅游节庆品牌。三是抓平台的整合。要善于“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利用好文化、新闻、商务、外事、农业、体育等部门平台,强化旅游与历史、商品、工艺美术、新闻、体育、商务等元素的融合,放大旅游市场营销的综合效应。

㈥转变职能,推进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旅游部门要弱化“管理”职能,强化“服务”意识,要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旅游新业态引导和服务标准的制定与规范。这几年,杭州住宿业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旅游部门要不断创新理念与手段,关注连锁经济酒店、主题酒店、民宿、青年旅舍等社会酒店的成长,建立社会酒店联系制度,出台社会酒店服务规范。标准化建设是转变政府工作方式、竭诚服务企业的有效手段。市委《关于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决定》中,明确要求“探索现代旅游业发展标准化新机制,创新全要素旅游目的地标准化建设和管理模式”。全市将逐步成立政府层面的旅游标准化推进领导小组、专家层面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民间标准化培训辅导推进机构,指导和支撑杭州旅游标准化建设、机制及其管理模式的创新。今年将突出“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主题,以智慧旅游为载体,标准化建设为内涵,打造杭州旅游标准化建设网页,宣传智慧旅游与标准化工作。同时推广国家级千岛湖景区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省级西溪湿地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的成果;启动深澳古村落景区旅游服务业、旅行社服务网点标准化等试点工作,年内至少各培育一个国家级、省级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㈦主客共享,启动2014年杭州旅游进社区活动。以“乐游杭州〃和谐社区”为主题,以便民、惠民为目标,针对杭州、上海、南京市场,全面构建规模化、信息化,操作性和延展性强的社区旅游服务网络,全面提升旅游社区服务功能,实现旅游信息、产品、服务机构进社区。鼓励支持品牌旅行社走进社区服务市民,号召社区居民走出家门,参与到更多的文化旅游活动。主要包括政府支持引导,面向社区居民开展旅游活动;组织县市旅游进社区;引导旅行社与社区进行对接,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旅游服务;整合旅游、民政系统公共服务资源;派发各类旅游宣传手册;联手华数在条件成熟社区服务中心增设

- 1718 -

县烟草业转型升级工作汇报
《县烟草业转型升级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