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计划

农村卫生工作计划(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9:42:49 来源:工作计划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农村卫生创建工作计划

城东村共有2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269户,总人口2741人,其中农业人口292人,非农业人口2449人,男性1328人,女性1413人,劳动力约占总人口的50%。全村现有五个小区:张家桥小区、城东小区、三家村小区、陈家浜小区、安东桥小区。新嘉善人分别分布在五个居住小区内。为了创建市级卫生村,切实抓好我村环境卫

生工作,控制霍乱和其它疾病的发生,提高村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改善村容村貌,巩固我村的卫生成果,确保卫生保洁工作的长效开展。按照县、镇两级下达的卫生工作要求,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特制订创建市级卫生村工作计划。

一、卫生工作落实:

1、彻底取缔露天粪缸,管理好现有的公共厕所。

2、健全卫生网络队伍,实施长效保洁制度。

3、加强检查,督促管理,取缔废品收购乱堆放。

4、认真落实卫生保洁检查评比制度,促进卫生工作长效保洁的开展。

5、清扫保洁区域负责到人,确保无卫生死角。

二、设备及劳务投入:

1、在保持设立320只垃圾桶点的基础上,适当适时增加布点。

2、确保垃圾收集车一辆正常运作,配备工作人员2名,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3、配备公厕冲洗的工作人员2名,确保公厕卫生达标。

4、保洁人员在去年的基础上调整到22名,并签好保洁工作协议。

三、改水改厕工作:

1、确保100%的村民饮用自来水,严格对土井水定期药物消毒,控制病从口入关。

2、全面完成好全村的排污工程的扫尾工作并进入大地污水处理站。

四、除“四害”工作:

1、加强宣传力度,定期发放宣传资料,做到家喻户晓,提高村民“除四害”意识。

2、建立除“四害”领导小组,每年开展春、秋两季的群众性除“四害”活动,以控制蚊子、苍蝇、蟑螂、老鼠的孳生地。

五、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1、认真落实做好医疗健康体检工作,检查率争取达到95%以上。

2、认真做好防疫、防病宣传工作,争取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100%。 城东村环境卫生管理领导小组2008年5月4日

http://www.daodoc.com

推荐第2篇:农村卫生

内容提要

建设新农村现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点之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和谐社会的一条必经途径。我村现有环境卫生状况如何?如何搞好我村的卫生?如何保障村民的身体健康?如何将我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怎样实现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的具体化要求?这些问题在实现我村卫生和保障村民健康上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环境 卫生 健康 医疗 新农村

目录

1、我村的卫生状况及村民身体的现状··3 1.1我村卫生现状··3 2.2村民身体现状··4

2、我村卫生长期滞后的原因··4 2.1、自然,历史原因··4 2.

2、政策,体制的不完善··4

3、卫生落后带来的不利影响··5 3.1、不利于我村的健康发展··5 3.

2、降低村民身体素质,削弱我村劳动力··5 3.3、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6

4、针对我村卫生和村民身体存在状况的建议及改善方法··6 4.1提高我村卫生事业管理··6 4.2改善我村医疗卫生条件 提高村民身体素质··7 4.3加强我村环境卫生工作··7

5、提高我村卫生 保障村民身体健康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8

6、参考文献··9

7、致谢··9

搞好农村卫生 保障村民身体健康

前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点之一,它涉及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该项工作千头万绪艰巨纷繁,如何入手很值得斟酌。除了按照总体规划主次兼顾、分步推进之外,最先应该关注的是我村现有环境卫生状况的改进,而且这样也是落实中央下达的关于新农村建设“乡村文明、村容整洁”要求的具体化。而如何搞好我村卫生,保障村民的身体健康尤为重要。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我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直观的体现。在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如何改善我村环境卫生状况,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保障村民的身体健康,就成为摆在我们村委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我村的卫生状况及村民身体的现状

1.1我村卫生现状

我村共有七个自然弯,11个村名小组,1437人。据调查发现,前几年我村的环境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可以概括为“臭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面貌还没有根本性转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走访我村的卫生状况一直存在以下问题:

一、村民卫生意识普遍不强。部分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较差,居住人员缺少卫生知识教育,缺乏良好卫生习惯,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卫生工作开展的难度。

二、我村卫生设施还不太到位。大部分村级公共厕所、垃圾箱配备还不到位,垃圾处理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保洁员使用的保洁工具还比较落后,绝大部分地方的卫生设施不全。

三、资金投入相对不足。村级财政投入不足,各组的情况也因自身经济实力而不尽相同,用于村环境卫生工作的资金来源,主要靠村里自己想办法筹集。个别由于资金缺乏,无力进行长效管理,再度出现了脏、乱、差现象。

四、缺乏长效管理手段。我村环境卫生共作尚未形成合力,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责任交叉、各自为政的情况,垃圾从公路扫到绿化带、河里捞起的漂浮物扔在岸上的现象屡见不鲜,收集、处理垃圾的责任没有落实到位。

五、规划不全,执行不力。与城镇规划相比,我村规划脱幅较大。在现有的村级规划中缺少公共设施配置方面的标准、要求。

由于未形成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加之长期生活在同样环境里的习惯,我们的卫生条件仍旧是远远落后于城镇环境,一言以蔽之:环境卫生很差,因此也造成村民身体素质整体从根本上下降,并且没有谁想到应该去改变一下农村脏、乱、差的局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下去,环境卫生更差,由此下去也更加剧了我村的闭塞落后与村民身体健康状况的令人担忧。

针对以上问题,近两年在政府与村委的共同扶持下,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解决应对措施:我们在每个自然弯内平均摆放有4-5个垃圾桶,每隔400-500米都设有一个垃圾点,并且实行责任分工制,刘晓斌为总负责人,每村分工设有村民小组,小组组长为主要负责人,并专门聘有保洁员,隔三差五进行打扫,政府对此每人每月补助200元,村委每人每月补助500元,并且对村民进行环境卫生教育,提高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彼此监督管理,以此达到提高村里卫生的目的。

1.2村民身体现状

据统计调查,近些年我村进行实行新农村战略后,我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人均年收入为10000元。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

但由于受社会结构的影响和现实政策不完善的制约,村民看不起病的问题一直显露,成为关注我村村民的“焦点”问题。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4年》记载,2003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622.2元,农村居民的平均住院费用2236元,在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尚包括实物收入的情况下,可以说,农村居民如果得了大病,农民一年的现金收入尚不能支付住一次院的费用。因此,疾病是中国农村居民致贫或返贫的主要原因。从我村与全国大范围的比较就可以看出来:卫生和健康始终是影响农村发展的一个阻碍性因素,而且由于村里环境卫生不好,容易传播疾病。所以更要从源头引导我们村民改善身边的卫生注重个人卫生,要勤打扫卫生,保持室内外清洁。尽量不要在经济已经好转的情况下让“一病回到解放前”的状况在我们村民的身上发生。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我村进一步完善医疗设施,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保障能力和参合农民受益水平,并且确保村里每一个都在政策保护的范围之内,村里实行大病救助的政策,并且由村委免费为村民办理,以此来保障村民的身体健康。

2、我村卫生长期滞后的原因

我村共1437人,从发展之初到现在,卫生问题始终是一个制约全村稳步发展的负面因素,我村卫生条件落后的原因由各方面客观和主观原因造成的。由卫生落下的差距导致了我村落后的面貌始终没有根本的改变,成为制约我村发展稳定的根本性问题,发展越缓慢,差距就会越大,伴随而来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就会越来越多。

2.1自然、历史原因

改革开放以后,根据邓小平“让一部分先发展起来,并由此带动全国发展”的大思路,国家实施了优先发展东部、向西依次推进的非均衡发展政策。国家在财政、税收、人才等方面对东部沿海地区及经济特区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国家的这些优惠政策及自身的地理区位优势,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造成了

东、中、西部地区贫富差距扩大的事实。近几年,国家推出了西部大开发政策,但实施力度远没有当初开发沿海大,由此造成东中西各方面发展的滞后,尤其是农村,更是长期深陷于贫困落后的漩涡,由此带来了农村一系列的落后。

从我村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看,要使我村发展,农民富裕,卫生提高上去,就必须从根本上认识我村落后的根本原因,树立新的发展观,确定新的农村发展思路,确定新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改善我村落后的现状,积极为村民创造一个稳定平等的宽松环境,积极引导我村由劣势环境像优势转移,使我村能够全面,健康,快速,和谐的发展,而我村卫生及医疗条件落后更是显而易见,造成我村卫生条件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与村民长期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条件养成了他们适应此种环境的心态有关,更有历史和自然原因,以及政策体制的不完善这些条件。

2.2政策、体制的不完善

作为保障村民的卫生医疗站,承担着农村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工作,是直接为广大农民提供服务的基层卫生机构。但从我村的情况来看,目前这个阵地发展甚不完善,由于结构不合理,如今已不能适应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疗和村民群众的医疗要求。

我们在采访时发现,我们卫生院的房屋及医疗设备不完备,有的已不能使用。以此情况来看,我们就需要在政策、体制上不断完善医疗卫生设施,打好一个发展的基础,才能促进实质性飞跃。庆幸的是,近年来,加大对医疗设备的投入大多,对与保障村民的基本健康,应该从老三件“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向新五件“B超、心电图、X光机、显微镜、尿分仪”方向发展。在财政上拨付医疗人员的工资,支持购置大型医疗器械,对不少村民而言,破旧不堪的乡镇卫生院是“小病没人去,大病看不了”。由此引发的问题也是我们村委干部不可忽视的一个细节性问题。

我村村民主要从事劳动生产率低的第一产业,这种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必然导致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而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了一整套城乡差别十分明显的制度和政策,使农民和市民在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我们干部应该深入贯彻十四大制定的兼顾效率与兼顾公平的政策原则,和十五大的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思想,由“两者兼顾”转变为“效率优先”。由此来带动我们村的积极发展。而经过我们的不断调查和研究也发现,一个村子要发展好,首先政府领导班子从自身带头做起,从自身改变,给广大群众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村民从心理上深刻的认识到保持村子整洁的重要性,从而由量变达到质变。

3.卫生落后带来的不利影响

3.1不利于我村的健康发展

卫生的落后和村民的健康问题是制约我村发展的一个迫切性的问题,只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对我村发展的不利,提高干部对关键问题上的警觉意识,才能提高我们进一步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已经意识到发展应当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而不应当是以物或以经济为本的发展。发展应当是以绝大多数人为本的发展,而不应当是以少数人为本的发展。发展应当是以无数个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人为本的发展。

想要达到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村里卫生经济,保障村民的健康,村委干部领导班子就必须紧紧依靠村民群众,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团结带领大家共同奋斗。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村委领导班子就必须进一步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

平时的全部工作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我们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我们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领导层面干部必须联系群众,依靠群众,保持和村民的血肉联系,为民所想,急民所需,事事为百姓考虑,以人为本,才能推进农村基层的各项建设,才能消除不利条件带来的影响。才能实现我们村委的既定目标与想法。

3.2降低村民身体素质 削弱我村劳动力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现在我村空气不太新鲜,垃圾问题还未得到实质性解决,有的水源污染得不到治理,极大影响村民的身心健康,我们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经过深入农村实际调查,规划管理,综合治理,让老百姓身心健康、安居乐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共医疗卫生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福人民的事业,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的利益,国家及各级政府及我们的村委干部都应重视农村卫生事业,建立健全农村卫生体制,解决乡镇卫生医院各项待遇。近二十年来,大多乡镇卫生院已构成困难群体,同样的技术卫生人员工资待遇,城乡反差极大,与其他机关相比工资反差已达到3---5倍。医疗资金投入不到位,村卫生院职工工资无保障,村卫生条件的落后,这样从根本上不能保证人民的身体素质,在农村这样的一个大的劳动团体里,随着人民身体素质的降低,同时也削弱了劳动力高质量的运输。

而在我村在实行了新农合以后,全部村民免费加入新农合,并且村里实行大病救助的政策,帮助每个村民在需要的时候渡过难关,这样就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

3.3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社会建设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社会建设,要以解决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深刻阐述了加强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极端重要性,我们要贯彻落实这一精神,把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而我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候,要遵循党的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村委班子的领导下全村共同建设。

从我村的实际出发,也从我们学到的党章党建里:和谐文化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文化形态,体现在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形式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基于对这一文化形态的构想,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精髓的同时,汲取当代人类文明成果,建立一个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文化形态。构建和谐文化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完成国家理念的文化建构,并使之成为国家灵魂和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最核心部分。

我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村民就业比较充分,覆盖村民的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村创造活力显著增强,村委的管理体系更加完善,村里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村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村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

局面。

这些是我们提高我村卫生与村民健康的先决条件和指导思想,我们以此为既定目标,由此来提高我们的建设卫生的决定性。

4、针对我村卫生和村民身体健康的建议和方法

4.1提高我村卫生事业管理

当前,我村卫生工作在村委领导下已经有了建设性的改变,建立责任分工制,包产到组,包干到人。改善我村居住地的环境卫生首先是要更加大投入。譬如打扫卫生用的铁锹、扫帚、手推车等,再穷的村子也有这些基本工具。而我村表面环境卫生存在的诸多问题,靠铁锹、扫帚、手推车、垃圾桶等就足以使之得到基本改观。但是这需要有人来组织和发动村民,人人动手拿起工具清扫户内外环境中的各种粪便垃圾,将之集中到指定地方或用于堆肥,有条件的或用于生产沼气,化污为利。尔后再引导村民逐步养成爱环境讲卫生的文明习俗,辅以定期的巡查督促来保持环境的洁净,不愁“脏乱”的环境不能改变。

其次,抓环境卫生状态的提升简单易行见效快。就总体而言,建设新农村决非朝夕之事。然而改变我村卫生落后,形成干净整洁清爽的居住环境,的确也就是旦夕之间的事情。通常情况下不存在“高精尖”的难题和需要大的投入,只要人勤快一点儿问题就解决了。在很短时间里使我村环境脏乱状况得到改变,这本身就是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也为其他建设项目的陆续展开奠定基础。良好内外环境卫生显现出来的新气象,能够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从而调动村民更大的热情与积极性。

另外,改善环境卫生同脱贫致富并不矛盾。那种“先致富后讲环境卫生”的认识是片面的。事实上,富裕并不能必然地带来“讲究卫生和文明”。有些地方人虽富了,却是道德感退化公德意识淡漠,结果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其脏乱程度还远甚于未富之前。例如:《生活日报》在一篇题为《口袋鼓了房子靓了环境脏了》的文章中写到:江苏一些农村环境污染状况令人担忧,村民唐国贞说,现在口袋鼓了,吃穿不愁,就是村里的环境没人管。更何况抓环境卫生改善根本就不会影响人们致富,甚至仅仅利用一些业余和闲暇时间即可。能够有一个干净整洁清新的生活环境,会使人感到舒畅愉悦、心旷神怡,奔小康和建设新农村的成效会更明显,信念将更坚定。

4.2改善我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人民身体素质

卫生工作是我村工作的重点,也是发展我村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维护广大村民身体健康,关系到保护村里生产力、振兴村村民经济、维护我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具有重大意义。我村的医疗卫生在村委的支持下,全村村民都加入新农合,保障了村民在看病上的问题,这些都是促进卫生良好发展的先决条件,虽然卫生服务在保障村民健康需求的问题仍相当突出,我们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是按照新的思路发展下去,我们还是会收到不错的成效。

从目前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险,大体上有合作医疗、医疗保险、统筹解决住院费及预防保健合同等多种形式,其中合作医疗是最普遍的形式。全国农村居民中得到某种程度医疗保障的人口只有12.56%,其中合作医疗的比重仅为6.5%。这比80年代末的5%有一定的提高,但与70年代90%以上的合作医疗覆盖率相比,有很大差距。其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资金来源不足,我国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占全国人口70%的农村人口却只占有30%的卫生资源。

2.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不稳定,有关政策之间相互冲突矛盾

3.农村卫生体制难以适应收入水平差距极大的农民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要求。4.现有的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极不合理,难以充分发挥效益。

有些问题是历史形成的,有些是现阶段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限制而难以避免的,也有些是由于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工作不力,政策措施不到位造成的。这些问题影响了农民群众的利益,影响了社会和谐,必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齐心协力,逐步加以解决。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存在的问题,推进我村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而从我们村在发展的同时,也要取长补短,能正确认识到我们村在各方面的长处和不足,从我村目前的医疗卫生发展条件来看,只有从根本上一步步的完善农村医疗系统,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学习其他发展的好的村子,借鉴他们的发展思想和遇到问题时的解决之道,再根据我们的实际来完善和改变,这样村民的身体健康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4.3加强我村的环境卫生工作

一、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增强环境卫生意识

我们各级领导要树立“规划覆盖到组,管理延伸到户,财力倾斜到人”的新观念,运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我村环境建设的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强烈的舆论氛围,使广大村民增强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健康意识、文明意识,增强参与环境建设的责任心,努力形成全村关心、支持我村环境卫生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管理机制,加大我村创建工作力度

一要理顺工作关系,明确责任主体,形成以块为主的管理机制。由村政府明确牵头部门,将相关保洁职责、经费集中落实到各组,实行属地管理,各村应对所辖范围内的公路、村庄卫生保洁实行统一管理。二要积极借鉴城市卫生管理的经验,推广“城乡一体化”和市场化管理的做法,做到“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确保垃圾日产日清。三要制定并实施好镇对村、村对保洁员的层层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经济效益挂钩。四要建立一支农村环境卫生日常保洁专业队伍,各村按比例配备卫生保洁员。

三、注重硬件建设,努力提高基础设施水平

一是加快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步伐,制定完成此项工作的时间表。二是居住较为集中的行政村,要建有更多的垃圾收集站,配备垃圾箱、转运车等环卫设施。各村要建好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并及时对卫生设施进行维修,确保其完好。三是采取“堵”、“疏”相结合的方法,规划、建造统一的具备基础卫生设施,还可以鼓励用工单位自建外来工居住房,以缓解我村环境卫生工作的压力。四是继续做好我村河道疏竣整治,加快推进建桥工作,解决农村河道自净力不足的矛盾。

四、加大财政投入,努力扩大资金筹措力度

村、组两级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通过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形式,重点用于支持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有关部门用于农村环境卫生建设的款项由镇村统一扎口管理使用;有条件的组集体资金挤出一点,并发动广大村民积极出资,用于环境卫生建设投入。坚持建设工程公开招投标的做法以节约资金投入。建议建立“我村卫生保洁基金”,通过各种渠道筹措经费,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专款专用,充分发挥其效益。

五、完善镇村规划,大力推进我村的集中建设

调整完善镇、村规划,及早明确我村规划中公共卫生设施配置的标准和要求。制定推进建设的实施计划,搞好试点工作,以典型引路,大力推进集中建设。在我村建设过程中,充分注意人居环境,逐步改善我村环境质量,保障村民身体健康,促进我村经济发展,推动村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村容整洁”的文明发展之路。

5、提高我村卫生 保障村民身体健康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想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1、提高农村卫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如果我们忽视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经济社会发展就会长期滞后,我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落实。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2、提高农村卫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长期落后,致使整个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3、提高农村卫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4、提高农村卫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5、提高农村卫生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能够有一个干净整洁清新的生活环境,会使人感到舒畅愉悦心旷神怡,奔小康和建设新农村的成效会更明显,信念将更坚定。尽快改变我村落后的环境卫生现状,应当是我们村委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当务之首。看似具体的一村一庄的环境卫生,却实实在在地关系着千千万万户农村居住者的生活条件。我村的环境卫生若从此能够变得整洁宜人,不仅有着战略意义,更是我村村民生活环境多年来的一个革命性转变,其意义之大难以估量。

6、参考文献

奚洁人主编:《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10月 宋世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常识与政策》,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1月

7、致谢

推荐第3篇:农村卫生工作总结

**市**镇中心卫生院

2010年度农村卫生工作总结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现在我代表**卫生院做2010年度农村卫生工作总结报告。 2010年,我们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和正确指导下,团结协作、奋力拼搏,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纲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新医改政策,认真落实全市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圆满地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为我们**镇群众提供了安全、有效、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初步实现了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现将全年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总结汇报如下:

一、完善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继续实施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

1、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农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是今年的工作重点,我们一是组织培训,认真学习《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聘请有关人员实地指导;院领导带队下乡进行了检查督导;组织医院骨干技术力量,携带B超、心电图机、血糖仪、血压计等仪器下乡义诊体检;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5000份,建档率50%。

2、健康教育工程: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以慢性病自我保健、传染病防治和健康行为干预为主题,印制各种宣传资料15000余份,版面宣传200余次,固定性版面20余块,健康教育讲座12次,集会宣传6次。

3、免疫规划:对0-6岁适龄儿童完成全程免疫规划,覆盖率达98%,麻疹强化率97.8%,15岁以下儿童补种乙肝79人次;集居儿童,中小学生体检3500 余例,矿工体检1500余人次。

4、传染病防治:传染病实行网络直报,年内无甲类传染病发生,乙类

1

传染病6例,丙类5例,传染源疫点处理11处;配合市疾控管理监测结核病人20例,艾滋病1例。

5、儿童保健:全镇7岁以下儿童3032人,5岁以下儿童2432人,3岁以下儿童1650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9%;低出生体重15人,新生儿疾病筛查63人,新生儿访视率100%;5岁以下儿童死亡1人,婴儿死亡1人,新生儿死亡3人,出生缺陷1例,出生缺陷率0.2%。

6、孕产妇保健:全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9%,产妇443人,活产449人,产前检查率及住院分娩率均为100%,产后访视99%,孕妇建卡率100%;高危孕妇管理46人,管理率100%;加强出生缺陷监测,筛查胎儿畸形2例。

7、老年人保健: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健康管理服务,今年免费体检2300人次,保健管理率达65%以上。

8、慢性病管理:高血压患者筛查登记1120人,建档率100%,每季度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随访1次,每年4次,管理率达45%以上;糖尿病患者筛查登记192人,建档率100%,每季度对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检测指血1次,进行健康评估、行为干预、用药指导等,管理率达30%。

9、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开展乡医重性精神病专业知识培训并进行患者的摸底调查,登记确诊人数23人,每季度随访1次,督导服药,评估病情等,管理率达60%。

10、宫颈癌筛查、增补叶酸、住院分娩补助工作:为35—59岁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知晓率100%、检查率达60%,全镇共筛查2468例,其中筛查出早期宫颈癌1例;加强妇女孕前期和孕早期免费服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宣传工作和发放力度,共服叶酸320人,发药1200瓶,依从率70%、知晓率90%;同时按规定对住院分娩孕产妇进行补助,共计135人,39800元。

2

二、医改任务完成情况

1、新农合管理: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坚持四条基本服务原则:严格身份审核、当日出院当日补偿、告知义务、公示制度,严格控制自费药品,严查挂床住院,规范诊疗和收费行为,堵绝套取和骗取合作医疗基金的现象发生。根据五月份群众提出的我院补偿不及时的意见,医院进行了整改,调整了相关管理人员,完善了病历书写等制度,强化责任到人头。经整顿后,参合患者住院当日直接补偿率达到96%以上。一年来共收治参合患者750例,医疗总费用近130万元,补偿金额达83万余元,平均补偿率为65%,门诊家庭账户补偿**人次,慢性病补偿124人次。

2、建立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同时做好药品集中采购配送工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惠及民生的大事,我院予以了高度重视,组织临床医生和乡村医生认真学习《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按照目录管理办法的规定,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使用307种基本药物;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提供给患者,促进合理用药,以达到真正为患者减轻“看病难、看病贵”的负担。

同时我们制定了药品配送制度和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组;建立了中心药库,设置专帐,指定专人负责;运行以来效果良好。

3、健全三级卫生网络建设:为达到“村覆盖、乡达标、县提高”的目标,让最基层、最偏远的农民享受到最基本的医疗保障,我院立足实际、加速发展,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总所周知,2009年我镇村卫生所就已经完成了全覆盖任务,规划数30个,且全部验收达标。今年我们建立了乡村医生补助考核发放制度,一村一室每月补助***元。在座的各位村卫生室人员,你们是农村卫生服务三级网的网底,承担着医疗保健、公共卫生服务、免疫接种、卫生监督等任务,2010年你们就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落实和农民就医提 3

供了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

三、村卫生室“五化”创建工作

自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实施以来,我镇村卫生室的设施日趋完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农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卫生室“五化”创建情况如下:

1、建设标准化:全镇1000人口以上的村卫生室业务用房达标准化建设,做到了四室分开;1000人口以内的村卫生室达三室分开。各室均配有药柜、诊查床、候诊椅、观察床、治疗桌、高压消毒锅、紫外线消毒器及必要的检查诊断设备: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冷藏包、出诊箱等。

2、资质合法化:我镇所有村卫生室均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书,所有村医都取得了《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注册或《执业助理医师证书》,无非专业人员或未经培训人员从业。在我院的统一组织指导下,乡村医生开展儿童计划免疫、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的监测防控和报告,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孕产妇系统保健和管理,育龄妇女管理以及生殖保健服务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开展本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医药费用的垫付直报等社会卫生服务工作;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治、巡诊转诊等工作事项。

3、管理一体化:我们正在建立健全对村卫生室实行行政、业务、财务、药械、档案“五统一管理”的工作体制。三月份,我们统一制定了卫生室综合目标、乡医聘任制、乡医工资发放制度,要求卫生室每季度上报卫生院业务收入,建立账目,其所需药品、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全部由我们卫生院统一采购、调拨、零差价配送。

4、考核制度化:为了提高乡村医生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我院每年对卫生室业务工作进行考核,并组织乡村 4

医生进行各项卫生法规及医技实践操作规范培训;依据其考核结果聘用并发放补助;做到了考核有依据、有内容、有记录、有成绩。

5、服务规范化:用药目录、诊疗流程、操作规范等上墙,内容要完整规范。门诊输液、临时观察、传染病有记录,医疗文书书写规范,档案资料完整,处方合格率达90%以上。各卫生室医疗服务基本做到了“看病有登记、配药有处方、转诊有记录”,并将逐步实行统一收费票据。

四、积极开展医学继续教育

坚持每月2日乡医例会制度,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培训所从事工作的规范、流程和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常规和诊断,以及常用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掌握危、急、重症病人急救技术等,鼓励乡医通过自学、函授等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每季度组织对乡医进行一次业务知识考试,引导全体乡医牢固树立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练就过硬的技术功底,以适应农村卫生工作的需要。四月份按上级要求完成了乡医好医生课件培训,聘请市人民医院专家和本院临床骨干医师授课,做到了有培训教案、课程表、签到簿、考试卷。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目标

公共卫生服务任务艰巨、要求较高,对工作者素质的要求尤为重要。农村卫生室既需要一批能真抓实干的朴实劳动者,更需要有理论知识、有良好技术的卫生人才,我们的卫生室建设虽然日趋完善,但是大家半医半农、年龄老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制约着农村卫生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其次,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不够健全、能力不强,有些急性传染病病例不能及时发现、报告等。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上下团结、振奋 5

精神,一是继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完成健康档案剩余50%的建档工作,并不断完善更新已经建立的档案;二是加强乡村医生的培训指导,努力提高我们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三是积极做好疾病预防控制,确保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为**镇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卫生服务!

谢谢大家!

**镇中心卫生院

2011.2.15 6

推荐第4篇:农村卫生工作总结

2011年市卫生局农卫科工作总结

2011年,农卫科工作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卫生厅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及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现就农卫科全年卫生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面推进五项医改任务落实

(一)认真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全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乡镇卫生院、部分嘎查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均已实行零差价销售,全市已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和新农合报销范围,报销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5%。

(二)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2010年初确定的4所县级医院(兴和县综合医院、卓资县综合医院、化德县综合医院)和1所中医院(商都县中医院)、7个乡镇中心卫生院(化德县1所、卓资县1所、兴和县1所、凉城县1所、察右前旗1所、察右中旗1所、丰镇市1所)、50所嘎查村卫生室(商都县20所、化德县10所、丰镇市20所)的建设任务,上述项目均已开工建设,乡镇卫生院和嘎查村卫生室已全部投入使用。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建立旗县以上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农村牧区卫生机构服务一年以上的制度。继续实施医疗卫生机构分级对口帮扶制度,年内完成了11所县级医院、71所中心卫生院、114所一般卫生院和900所村卫生室的对口帮扶任务。开展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岗位培训。完成150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543名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和889名乡村医生培训任务。

(三)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方面,截止2011年10月底,城镇居民建档率为71.52%,其中规范建档57.92万人,规范化电子建档率为62.38%。农村牧区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为30.27%。

高血压方面,城镇社区高血压人群建档率为50%,农村牧区高血压人群建档率为20%。糖尿病方面,城镇社区糖尿病人群建档管理率为38.6%,农村牧区糖尿病人群建档率管理为21%。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工作情况

按照自治区要求,我市紧抓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目前,我市城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档管理1364人。同时,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我市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多次治疗随访和心理康复指导。

二、其他工作

推荐第5篇:农村卫生管理制度

禹会区农村卫生管理制度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为实现我区乡镇各村乡风文明建设和村容整洁的目标,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精神,结合我区乡镇农村实际,特制定如下卫生管理制度:

一、各农户要加大对生活设施的投入,积极推进“一池五改”: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水、改灶、改圈。

二、村民要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室内做到:“三无”(无尘埃、无污垢、无蜘蛛网);“三亮”(桌椅亮、玻璃亮、灶台亮);“四干净”(保持院坝干净、厕所干净、厨房干净、居室干净);“四间房分设”(柴草房、农具房、畜禽房、粮食房);衣物清洗干净入柜,被子叠放整齐,鞋子定点摆放,家俱、物品摆放整齐美观,厨具、餐具勤消毒,小家禽畜入圈、牛羊及犬拴养。室外做到:无杂物乱堆乱放,房前屋后水沟畅通。家庭成员个人卫生做到“五勤”(勤理发、勤洗澡、勤换衣、勤刷牙、勤剪指甲)和衣着整洁。

三、农户每天清扫门前场地,必须将生活垃圾投放到垃圾池里,并保持垃圾池四周环境的整洁,不得乱堆、乱放、乱扔。

四、搞好环境卫生人人有责、家家户户有责任搞好自家的室内外的环境卫生,门前实行三包〔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不占用公共场所。如有违反,村委会有权责令各户自行清除,并实行教育。

五、各村要按照“一事一议”的办法,组织村民投工投劳整治村、队环境卫生,每个村民都有义务管护好公用排水渠系并定期清淤排险,房前屋后、道路两旁等要按统一规划进行绿化,从而全面提高全村的环境卫生水平。

六、要爱护环境卫生,不乱吐乱扔,不随地便溺,不乱排乱倒;要遵守公共秩序,不乱停乱行,不乱贴乱画,不乱搭乱摆; 要养成文明言行,不讲污言秽语,不损害他人权益,不破坏公共设施。

七、各村要组织各农户以治脏、治乱、治污为重点,清除卫生死角、清除影响环境美观和交通不畅的路障。严禁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摆乱占及放养犬只,违者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及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村规民约》的有关条款进行处理。

推荐第6篇:农村卫生工作汇报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围绕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并积极组织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我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现将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之后贯彻落实情况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情况等汇报如下:

一、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卫生工

作会议情况

8月30日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以后,**市政府把贯彻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卫生工作列入了近期的政府重要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会议的精神,按照让农民尽量少生病、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的要求,对照我市的农村卫生工作现状,***副市长与卫生、发改和财政等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形成了初步的贯彻实施意见,现正准备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议,并拟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卫生工作的若干意见》。我们的主要措施有以下三方面:

(一)全面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让广大农民尽量少生病

1、扎实做好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省《实施意见》)要求,建立农民健康体检专项资金,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人数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由县(市)、区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其中市财政补助每人每年2元(我市该项政策已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前落实)。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由乡镇卫生院设立常年体检门诊点,让参保农民免费享受每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建立农户家庭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

2、切实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重大疾病防治专项经费,列入市、县两级每年经常性财政预算支出,有效落实肺结核、艾滋病和血吸虫病免费查治等政策。进一步健全农村,尤其是乡镇、村两级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监控、报告和管理体系,健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防治机制。建立流动人口中儿童和孕产妇居住地管理制度,加强流动人口计划免疫和妇幼保健工作。

3、建立健全基层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根据省《实施意见》要求,由县级政府安排农村卫生监督网络建设经费,坚持“划片设置、垂直管理”的原则,按照“监督全面,执法有效”的要求,到2007年底基本完成县级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的设置工作,原则上每2—4个乡镇或6—12万人口设置一个派出机构。加强农村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企业职工卫生防护、学校卫生等的指导和管理,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农村卫生安全保障水平。

4、大力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健全各级爱国卫生组织,保证爱卫工作经费,充分发挥爱卫组织的组织、协调职能,广泛开展农民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加大改水改厕和除四害力度,协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健康水平。

(二)大力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让广大农民有地方看病

1、切实理顺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根据省《实施意见》精神,明确以县为主,县、乡、村分级负责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县级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承担全面责任,成立由政府领导负责,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农村卫生工作领导协调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督查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明确乡镇政府的公共卫生管理和领导职能,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确定一位领导分管卫生工作,设立乡镇公共卫生管理员,负责落实辖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村级自治组织建立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制度,协调做好本村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2、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以县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为指导,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同)为枢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下同)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村卫生室是农村卫生服务的网底,根据省《实施意见》有关“村卫生室由村民委员会举办,可采取乡镇卫生院派出服务、乡村联办或其他多种形式承办,实行乡村一体化化管理”的规定,结合宁波实际,抓紧探索研究村卫生室的举办主体、承办形式和管理体制等。明确乡镇、村级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建立和推广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按照“责任分区、团队协作、综合服务”的原则,组建农村片区责任医生组,明确职责任务,使每个农村家庭都有自己的农村社区责任医生,每个农民都能享受到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农村社区卫生服务。

3、全面实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根据省《实施意见》中“以县(市)、区为单位设立每年每人15元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的要求,我市已明确的每年每服务人口8元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经费纳入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并新增7元,市财政根据不同经济类型地区给予适当补助。按照省里的“十二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宁波实际,确定我市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直接面向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改革补助方式,由市

政府制定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指导意见,县(市)、区制订考核办法,对乡镇、村卫生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实施项目管理和目标考核,根据考核结果,量化拨付每年每服务人口15元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

(三)巩固完善农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让农民看得起病(略)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情况

我市自2003年开

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止今年6月底,全市10个县(市)、区及大榭开发区已全面推开,并陆续进入第二或第三个统筹年度。全市参保人数达348.6万人,占应参保人口的91.7。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1、加强领导、精心实施、规范管理,初步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良性运行机制。首先,合理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两年来,我市“住院统筹、大病救助、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三位一体的制度总体框架得到初步建立,“保障、救助、服务”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服务机制逐步形成,新型合作医疗的保障范围和能力进一步增强。二是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市、县两级政府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调管理组织和经办机构,配置事业编制人员28人,编外人员27人,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组织,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三是因地制宜探索了不同的管理模式。除卫生管理为主外,鄞州区积极探索了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运作的模式,宁海县和北仑区尝试了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的管理运作模式等。这些地方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体制方面的有益探索,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四是较好地保持了制度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从两个统筹年度来看,农民筹资水平和政府资助基本保持不变或略有提高,农民的补偿水平有所提高,信任度逐步增强,参保积极性得到维护,筹资难度一定程度下降,参保率从去年的76.6提高到今年的91.7。五是切实加强了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广大基层组织和干部承担了组织发动、经费收缴等大量基础性工作,各级财政按时足额拨付政府资助资金,确保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到位。截止今年6月底,累计统筹基金4.05亿,人均年度筹资约80元。其中各级财政2.41亿,人均资助约50元。个人(包括集体扶持)1.64亿,人均筹资约30元。各级经办机构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严格医药费用审核,杜绝不合理支出。人均医药费用从去年的6920元降到今年的6703元,有效费用控制在85左右。各地制定了基金财务管理办法,设立了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审计等部门加强了基金的绩效评估和专项审计。到目前为止,已有7个县(市)、区开展了专项的基金审计工作,未发现财务违纪违法事件,确保了基金的安全,让广大农民放心。

2、住院统筹、医疗救助、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一定程度缓解了农民的因病致贫问题。我市“住院统筹、医疗救助、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初见成效,广大农民普遍得益,受益率从单纯的住院统筹3-4提高到20左右。一是住院统筹,对参保人员住院医疗费用实施补偿,截止今年6月底,累计全市住院结报142082人次,补偿金额25214.5万元,人均补偿1775元,平均补偿水平为25左右。二是医疗救助,对农村五保、低保等困难对象实施医疗救助,截止今年6月底,医疗救助6020人次,救助金额1220.1万元,人均救助2027元。三是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各地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有机结合,建立了多种小病受惠机制。如宁海的乡镇卫生院门诊受惠模式,**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三免一减”做法,**、**推行的联村责任医生制等。截止今年6月份,全市小病门诊受惠43.3万人次,受惠金额818.2万元,人均受惠约18.9元。特殊疾病门诊补偿1363人次,补偿金额116.8万元,人均补偿约857元。全市2004年享受健康体检50.7万人次。这些地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小病受惠机制的建立,使农民普遍享受到门诊优惠、健康体检、家庭保健、慢病随访管理等服务,扩大了制度的受益面,增强了制度的普惠性,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

3、农民欢迎、干部拥护、社会支持,较好地营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氛围。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全面推开和实施,广大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普遍给予了认同和欢迎。从我们跟宁波大学医学院开展地实地进村入户调查来看,概括起来有这么几种代表性呼声。一是要求制度持续办下去的呼声。有75.6的农民对制度表示满意,有93.7的农民认为有必要实行合作医疗,有89.5的农民连续两年参加了合作医疗,有86.9的农民表示以后愿意继续参加。拿一位农民的话说,这是记忆中最深的、继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党和政府又为农民办的一件大好事,希望能够持续的办下去。二是要求制度逐步完善的呼声。集中在三个方面:有47.8的农民认为目前补偿水平偏低,有63.2的农民希望个人缴费适度增加,政府资助稳步提高,保障能力相应提高;有72.3的农民希望门诊得到一定补偿,增加受益面;有91.2的农民希望结报手续进一步简化,医疗费用得到进一步控制。三是认为制度没有吸引力的负面声音。对去年参加而今年未参加的原因调查中,60.0的农民认为合作医疗费用补偿比例太低,对未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原因调查中,32.4的农民认为医药费用补偿比例太低,52.9的农民认为合作医疗保障范围太窄,说明部分农民不愿意参加的主要原因是现有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程度比较低,从全市来看,这一人群占了10—20左右。同时,在我们走访过程中,广大基层干部也普遍反映,第二年的筹资难度有较明显下降,他们说,在目前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较为突出的情况下,党和政府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建立和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深受广大农民拥护,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了政府形象。各级人大、政协及残联、慈善、老龄委等社会团体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充分的肯定,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充分说明建立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主要困难问题

我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已经初步建立,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的表现在:

1、制度层面。一是个别县(市)、区和乡镇两级财政压力较大,个人缴费相对偏低,一定程度存在由村集体和企业为农民部分垫资缴费现象。二是基金运行不够平稳,由于制度刚刚起步,基金测算缺乏现成的经验等原因,资金沉淀或超支过多。三是医疗补偿流向不尽合理,由于补偿比例设置随着医药费用的增加而提高,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群体医药费用相对较高,而家庭困难的病人由于自负部分难以承受,医药费用相对较低,造成基金实际补偿过多地流向经济相对较好的群体,使可能因病致贫的农民受益的份额相对较小,一定程度影响了制度的公平性。四是保障能力较弱,受基金总量限制,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主要限于住院补偿,平均补偿水平仅在25左右,住院统筹平均受益率仅为3-4,尚无法有效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

2、管理层面:一是筹资机制相对落后,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出资收缴工作,基本依靠乡镇、村(社区)干部分片包干上门收缴,尚缺乏好的机制,牵制了基层政府和村(社区)组织大量的时间、人力等。二是经办机构力量薄弱,目前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口近350万,专职管理人员不到30人,经办机构管理力量明显薄弱,有三个地方尚未落实人员编制。三是基金管理尚需加强,信息化建设程度不一,大量工作无偿依托医疗机构和基层乡镇的干部职工兼职完成,无法专业操作,存在基金审核、补偿和监管的薄弱环节,影响制度的正常运行和规范发展。四是医疗服务有待规范,尤其是大型医疗机构在参保病人的费用控制、结报资料提供等方面尚存在缺陷,与县级经办机构协调不够,给参保病人结报等带来不便。

3、农民层面:一是互助共济意识不够,疾病风险意识欠缺,更多地认同和习惯于政府和集体的救助,有投入、必回报,低投入、高回报期望与现有的制度保障能力形成了矛盾。二是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识不足,对“定点医疗、转诊治疗、分段补偿”等制度规定适应性较差。三是医疗消费观念存在偏差,不管小病大病都往大医院跑,从目前的医疗消费流向来看,乡镇卫生院的住院人次、医疗费用和补偿费用分别为14.1、6.

1、6.2,而宁波市级以上医院却占了27.9、46.

5、42.0,不合理的就医结构对基金支出造成很大压力。

(三)下步工作重点

1、全面建立小病受惠机制。实践证明,建立小病受惠机制是扩大农民受益面,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解决筹资难问题,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我们将在总结各地小病受惠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重点研究制定既有利于扩大参保农民受益面,又能促进基层医疗资源有效利用的科学的门诊受惠办法,全面建立小病受惠机制。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广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对重点慢病患者、60岁以上老人等特殊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

2、逐步增强制度保障能力。建立各级财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投入的动态增长机制,从2006年起,各级财政每年补助提高比例不低于10。在保持制度稳定性和充分考虑农民对制度的认同及参与程度的基础上,间隔一定年限对个人筹资标准作适当调整,来逐步增强基金实力,提高保障能力。

3、积极探索长效筹资机制。随着制度的深入实施,在依靠基层干部分片包干上门收缴个人出资的同时,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开展试点,探索依托乡镇社会保障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或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个人筹资收缴点,或在农民自愿前提下,委托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水电费等收取单位代收,科学引导农民群众自愿缴费,逐步建立合理有效的农民个人筹资机制,减轻镇村干部上门收缴工作压力。

4、特别重视基金监管。严格执行基金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设立基金财政专户,保证财政补助资金的足额及时到位,确保基金“钱帐分离、封闭运行”。采取措施通过稳妥调整,使统筹年度与财政预算年度一致。各级财政、审计和卫生等部门按各自职责切实承担基金监管责任,定期开展基金专项检查和审计工作。县级经办机构必须配备专职财会人员,成立基金稽查组织,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审核结报监管。各行政村定期在村务公开栏中公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情况。统筹年度末各地基金使用情况在媒体上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5、科学规范管理运行机制。逐步实现现有多种管理模式的相对统一,合理归并为1-2种,现阶段坚持卫生部门管理运作为主,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向劳动社会保障部门过渡。同时针对当前各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同的制度和方案设计,积极引导和规范,逐步实现相对统一和有效融合。在管理模式、制度设计和实践相对成熟时,建议酝酿制订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实施依法管理。

6、切实加强经办机构建设。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级经办机构、人员和经费到位,同时加强乡镇相关组织建设,建立村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联络员制度,形成三级组织网络,确保工作需要。加强各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统一使用省版软件,实现网络互联,实时审核、当场结报,更加有效地实施基金监管和数据的分析决策,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市统一的信息交互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三、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市全面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确定建设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健全社区基层网络,巩固公共卫生体系网底,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一)全面加强疾病控制和应急反应能力。全面启动实施公共卫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04年全市各地共投入资金6649万元用于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和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监督执法和报告预警五大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全面实施,乡镇以上医疗机构疫情网络直报达100%。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免疫规划工作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五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各类传染病的发病率继续控制在历史最低水平。实验室能力和现场快速检测毒物分析能力明显增强,我市成为WHO流感监测点。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有了极大提高,2004年62起、2005年38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得到快速有效的处置。

(二)建立健全农村卫生监督体系。针对我市农村基层卫生监督工作相对薄弱,管理体制不顺等现象,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在乡镇划片设立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分支机构,形成市、县(市)、区和乡镇三级卫生监督执法网络。2004年,我市镇海、江北、江东等地率先建立了垂直管理、规范化运转的农村基层卫生监督分所。目前,全市144个乡镇街道共设立卫生监督分所24个,占全市计划设置数的40%以上。全市新增卫生监督人员名额202名,其中正式编制161名,合同聘用41名。

(三)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面实施,市财政每年划拨1000万,县(市)、区2:1配套,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在防保、妇保、儿保等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方面的建设,扎实推进乡镇卫生院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型,2005年以乡镇为单位,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85以上。积极推进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如**、**市充分整合乡镇卫生资源,深入社区、家庭开展健康教育、上门体检和慢病随访等服务。**市每年投入1000万,全面建设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对象提供优惠服务。**区设立每人4元的巡回医疗基金,对边远山区、海岛群众开展巡回医疗服务。同时建立城市卫生人才支农机制,开展全科医学培训工作,提高农村社区医务人员的素质,目前已设立16个全科医学社区实践培训基地,累计完成全科医师护士转型培训1000余人次,乡村医生全科医学培训1500人次左右。

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的召开,给我市农村卫生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经济先发地区,下一步将切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督查组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加大投入,创新发展机制,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卫生事业,确保广大农民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做好预防少生病,努力实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推荐第7篇:农村卫生工作汇报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围绕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并积极组织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我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现将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之后贯彻落实情况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情况等汇报如下:

一、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情况

8月30日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以后,**市政府把贯彻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卫生工作列入了近期的政府重要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会议的精神,按照让农民尽量少生病、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的要求,对照我市的农村卫生工作现状,***副市长与卫生、发改和财政等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形成了初步的贯彻实施意见,现正准备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议,并拟研究制定《 关于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卫生工作的若干意见》。我们的主要措施有以下三方面:

(一)全面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让广大农民尽量少生病

1、扎实做好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省《实施意见》)要求,建立农民健康体检专项资金,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人数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由县(市)、区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其中市财政补助每人每年2元(我市该项政策已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前落实)。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由乡镇卫生院设立常年体检门诊点,让参保农民免费享受每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建立农户家庭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

2、切实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重大疾病防治专项经费,列入市、县两级每年经常性财政预算支出,有效落实肺结核、艾滋病和血吸虫病免费查治等政策。进一步健全农村,尤其是乡镇、村两级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监控、报告和管理体系,健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防治机制。建立流动人口中儿童和孕产妇居住地管理制度,加强流动人口计划免疫和妇幼保健工作。

3、建立健全基层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根据省《实施意见》要求,由县级政府安排农村卫生监督网络建设经费,坚持“划片设置、垂直管理”的原则,按照“监督全面,执法有效”的要求,到2007年底基本完成县级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的设置工作,原则上每2—4个乡镇或6—12万人口设置一个派出机构。加强农村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企业职工卫生防护、学校卫生等的指导和管理,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农村卫生安全保障水平。

4、大力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健全各级爱国卫生组织,保证爱卫工作经费,充分发挥爱卫组织的组织、协调职能,广泛开展农民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加大改水改厕和除四害力度,协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健康水平。

(二)大力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让广大农民有地方看病

1、切实理顺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根据省《实施意见》精神,明确以县为主,县、乡、村分级负责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县级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承担全面责任,成立由政府领导负责,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农村卫生工作领导协调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督查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明确乡镇政府的公共卫生管理和领导职能,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确定一位领导分管卫生工作,设立乡镇公共卫生管理员,负责落实辖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村级自治组织建立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制度,协调做好本村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2、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以县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为指导,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同)为枢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下同)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村卫生室是农村卫生服务的网底,根据省《实施意见》有关“村卫生室由村民委员会举办,可采取乡镇卫生院派出服务、乡村联办或其他多种形式承办,实行乡村一体化化管理”的规定,结合宁波实际,抓紧探索研究村卫生室的举办主体、承办形式和管理体制等。明确乡镇、村级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建立和推广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按照“责任分区、团队协作、综合服务”的原则,组建农村片区责任医生组,明确职责任务,使每个农村家庭都有自己的农村社区责任医生,每个农民都能享受到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农村社区卫生服务。

3、全面实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根据省《实施意见》中“以县(市)、区为单位设立每年每人15元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的要求,我市已明确的每年每服务人口8元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经费纳入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并新增7元,市财政根据不同经济类型地区给予适当补助。按照省里的“十二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宁波实际,确定我市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直接面向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改革补助方式,由市政府制定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指导意见,县(市)、区制订考核办法,对乡镇、村卫生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实施项目管理和目标考核,根据考核结果,量化拨付每年每服务人口15元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

的关注和充分的肯定,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充分说明建立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主要困难问题

我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已经初步建立,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的表现在:

1、制度层面。一是个别县(市)、区和乡镇两级财政压力较大,个人缴费相对偏低,一定程度存在由村集体和企业为农民部分垫资缴费现象。二是基金运行不够平稳,由于制度刚刚起步,基金测算缺乏现成的经验等原因,资金沉淀或超支过多。三是医疗补偿流向不尽合理,由于补偿比例设置随着医药费用的增加而提高,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群体医药费用相对较高,而家庭困难的病人由于自负部分难以承受,医药费用相对较低,造成基金实际补偿过多地流向经济相对较好的群体,使可能因病致贫的农民受益的份额相对较小,一定程度影响了制度的公平性。四是保障能力较弱,受基金总量限制,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主要限于住院补偿,平均补偿水平仅在25%左右,住院统筹平均受益率仅为3%-4%,尚无法有效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

2、管理层面:一是筹资机制相对落后,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出资收缴工作,基本依靠乡镇、村(社区)干部分片包干上门收缴,尚缺乏好的机制,牵制了基层政府和村(社区)组织大量的时间、人力等。二是经办机构力量薄弱,目前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口近350万,专职管理人员不到30人,经办机构管理力量明显薄弱,有三个地方尚未落实人员编制。三是基金管理尚需加强,信息化建设程度不一,大量工作无偿依托医疗机构和基层乡镇的干部职工兼职完成,无法专业操作,存在基金审核、补偿和监管的薄弱环节,影响制度的正常运行和规范发展。四是医疗服务有待规范,尤其是大型医疗机构在参保病人的费用控制、结报资料提供等方面尚存在缺陷,与县级经办机构协调不够,给参保病人结报等带来不便。

3、农民层面:一是互助共济意识不够,疾病风险意识欠缺,更多地认同和习惯于政府和集体的救助,有投入、必回报,低投入、高回报期望与现有的制度保障能力形成了矛盾。二是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识不足,对“定点医疗、转诊治疗、分段补偿”等制度规定适应性较差。三是医疗消费观念存在偏差,不管小病大病都往大医院跑,从目前的医疗消费流向来看,乡镇卫生院的住院人次、医疗费用和补偿费用分别为14.1%、6.1%、6.2%,而宁波市级以上医院却占了27.9%、46.5%、42.0%,不合理的就医结构对基金支出造成很大压力。

(三)下步工作重点

1、全面建立小病受惠机制。实践证明,建立小病受惠机制是扩大农民受益面,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解决筹资难问题,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我们将在总结各地小病受惠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重点研究制定既有利于扩大参保农民受益面,又能促进基层医疗资源有效利用的科学的门诊受惠办法,全面建立小病受惠机制。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广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对重点慢病患者、60岁以上老人等特殊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

2、逐步增强制度保障能力。建立各级财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投入的动态增长机制,从2006年起,各级财政每年补助提高比例不低于10%。在保持制度稳定性和充分考虑农民对制度的认同及参与程度的基础上,间隔一定年限对个人筹资标准作适当调整,来逐步增强基金实力,提高保障能力。

3、积极探索长效筹资机制。随着制度的深入实施,在依靠基层干部分片包干上门收缴个人出资的同时,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开展试点,探索依托乡镇社会保障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或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个人筹资收缴点,或在农民自愿前提下,委托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水电费等收取单位代收,科学引导农民群众自愿缴费,逐步建立合理有效的农民个人筹资机制,减轻镇村干部上门收缴工作压力。

4、特别重视基金监管。严格执行基金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设立基金财政专户,保证财政补助资金的足额及时到位,确保基金“钱帐分离、封闭运行”。采取措施通过稳妥调整,使统筹年度与财政预算年度一致。各级财政、审计和卫生等部门按各自职责切实承担基金监管责任,定期开展基金专项检查和审计工作。县级经办机构必须配备专职财会人员,成立基金稽查组织,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审核结报监管。各行政村定期在村务公开栏中公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情况。统筹年度末各地基金使用情况在媒体上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5、科学规范管理运行机制。逐步实现现有多种管理模式的相对统一,合理归并为1-2种,现阶段坚持卫生部门管理运作为主,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向劳动社会保障部门过渡。同时针对当前各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同的制度和方案设计,积极引导和规范,逐步实现相对统一和有效融合。在管理模式、制度设计和实践相对成熟时,建议酝酿制订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实施依法管理。

6、切实加强经办机构建设。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级经办机构、人员和经费到位,同时加强乡镇相关组织建设,建立村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联络员

推荐第8篇:农村卫生工作总结

9月18日,全省农村卫生工作总结汇报会在我市召开。省卫生厅副厅长韩敬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李章宏主持会议。

今年以来,我市卫生局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农村卫生工作计划,以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便民惠民为原则推进新农合工作,认真扎实抓好乡村卫生机构达标建设,努力实现省、市政府下达的农村卫生工作目标,使我市的农村卫生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达标建设专项资金达1670万元,拟为36个未达标乡镇卫生院购置34种必备设备1025台,拟为280个规划达标卫生所购置设备500余台件,正在改造、修建房屋2万多平方米。从目前来看,年内有望累计完成116个卫生院和1835个卫生所的达标任务,达标率将达到76%以上。XX年全市参合农民达154.1759万人,参合率达94.58%,截至8月底,共为52016名住院农民补偿6012.4405万元,预计全年住院病人将达到7万人。总体来看,我市新农合制度正在逐步完善,新农合工作已步入健康运行轨道,呈现出政府树形象,群众得实惠,医疗机构得发展的可喜局面。

全省11个地(市、区)分别对今年以来各自的农村卫生工作进行汇报,并提出了相关问题和建议。

韩敬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农村卫生机构达标建设、定点医疗机构药品配送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强调。韩敬要求,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方面,各市一定要规范管理,完善制度,推动新农合健康稳定发展,要高度重视,把管理重点前移,做出更细致的、更多的规章制度,确保让农民满意;要加快新农合信息管理工作,各地市都要进行一次“回头看”,确保中央、省规定的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落实,要搞一次地市间交叉检查,加强交流,相互促进工作;要采取得力措施,提高管理经费水平和能力,把工作重点移到基层,具体制度管理和资金落实上去。在农村卫生机构达标建设方面,要把新农村建设和卫生机构达标建设结合起来,真正规划好、计划好、落实好,推动工作的开展。要统一思想,下定决心,推动定点医疗机构药品配送问题的进展,要保证药品质量,确保让农民真正受益。

农村卫生工作总结(2):

xx镇地处城乡结合部,下辖12个村、3个居委会,全镇共有32383人,其中农业人口13751人。一年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卫生局的直接指导下,我镇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为抓手,高度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计划免疫、地方病防治工作,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缓解和消除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现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办好、好实这项“民心工程”。

我镇在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坚持推行由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个人、国家多方筹资,以住院和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把这项涉及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办好、办实,我镇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为组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抽调一名同志专门负责办公室的日常事务,制定了《xx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

(二)、加强宣传,引导农民转变观念,让要农民参加转变为我要参加。

1、通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形式每月定期对外公布全镇各村参加合作医疗费用补偿信息和合作医疗基金运行情况,实现阳光操作,让广大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及时了解全镇补偿情况,真正感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体会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优越性,从而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参加和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2、利用补偿实例,跟农民算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利民帐。我们利用召开村组干部会、村级群团组织会、群众大会的机会,用本镇、本村、身边的人的鲜活实例,算一算他们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的实惠帐,让群众感到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真好、真重要。

3、通过传媒宣传,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影响力。今年,我镇向每个农户发放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手册和知识卡片,扩大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知晓率。

(三)、强化管理,努力为参合农民提供优质服务。经办机构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始终把优质服务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打造一支“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队伍,实行有情操作,争取不让每位参合农民带着不满和疑惑离开。

(四)、严格财务管理,确保基金运转安全。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监管体系的保证下,我镇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做到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参合农民报销的医疗费用全部直接在现场报销,镇财政所绝不截留,到10月底前,我镇12个村已上解XX年合作医疗基金128690元,参合比例达96.6%,比XX年增长9.3个百分点,超额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我镇的参合指标数。截止今年8月底,我镇共补偿346人次,补偿金额达399774.9元。通过一年来的运转,可以说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已见成效。

二、夯实计免工作,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和质量

计划免疫工作,特别是儿童的计划免疫是有效控制传染病,保护人类生命健康的大事,经过我镇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特别是卫生系统工作人员的大量工作,我们一改过去冷链设备缺乏、免疫对象不清、资料管理混乱、预防接种无序的落后状况,实现了计划免疫工作的预期目标:

(一)加强管理,落实责任。我镇成立由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在年初和年中召开了全镇计划免疫工作的专题会议,将计划免疫工作纳入了乡村干部工作的管理和考核之中;

(二)严格检查,我镇每半年由分管领导带队,卫生部门主要参与,对全镇范围内的儿童免疫、学生免疫做一次全面检查,查出的问题及时改正,使辖区内达到上级业务部门规定的要求,无免疫空白。

三、加大地方病防治力度,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

年初,我们按照全县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对全镇地方病防治工作做了重点安排和部署,成立了领导小组,专门领导全镇地方病防治工作,按照“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经费保障”的原则和“本底清楚、网络健全、宣教到位、措施落实”的防治机制和防治模式,我镇抓了如下工作:

(一)夯实村级防控网络建设,目前,我镇12个村共有15个村卫生室,村级医生从业人员达15名,达到了每村一名村卫生员的要求,有些地方偏运,人口居住稀少的村还配备了两名村卫生员,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二)以“六改”为突破点,大力防治地方病。1是改房,做到房屋整洁,通过重点村建设,我们积极引导有建房需求的农民在规划区内拆旧建新;2是改栏,做到人畜分离。3是改水,逐步做到饮用安全卫生的自来水;4是改厕,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达到卫生、节能、环保;5是改路,做到道路硬化;6是改环境,做到林果成荫,环境优美,逐步告别脏、乱、差现象。

总之,一年来我镇在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中,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今后,我镇将继续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力度,着力解决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中的一些薄弱环境,力争把我镇农村公共卫生事业推上一个新台阶。

推荐第9篇:农村卫生工作汇报

农村卫生工作汇报

2013年,我区农村卫生工作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工作方针,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重点落实村医培训以及村医签约服务,进一步加快建设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扎实做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各项工作,稳步开展\"六统

一、两独立\"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现将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所辖一个乡即伍家乡,全乡总面积**平方公里,辖区常住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伍家乡共***个行政村,其中**村已经完全城市化,现有乡卫生院*所,建筑面积****平方米,设置病床***张,职工***人,专业技术人员**人,其中副主任医生*人,全科医生**人,全科护士***人;村卫生室***个,性质为村集体所有,现有乡村医生**人,占辖区人口*‰。平均年龄***岁,其中***岁以上**人,占***%;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人员**人,占**%;具备执业护士资格人员*人,占***%;中医*人,占24.0%。所有乡村医生均在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属于依法执业。

二、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稳步推进

****年全区应参合农民****人,实参合农民****人,参合率达99.83%。全年应筹集新农合基金7***万元,其中个人收缴基金***万元,各级财政补助资金****万元,2013年1-8月份共补偿基金***万元,总使用率***%。全区新农合基金共受****人次,其中,住院补偿***人次,住院分娩10人次,门诊统筹****人次,用于普通住院统筹补偿****万元,住院分娩补偿**元,门诊统筹补偿*万元,次均住院费用为***元,其中****补偿人次为***人,次均住院费用为***元,较去年下降**%,市级为**元,全区住院转诊率为**%。

(二)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逐步提高

一是建档任务基本完成。今年上半年新建健康档案****人,累计建档***人,建档率达***%。提前完成了**%的建档任务。

二是老年人管理率较高。估计**岁以上老年人数***人,实际纳入管理****人,管理率96%,超过了上级要求的50%的管理率。

三是慢病随访工作全面开展。从抽查的慢病健康档案看,基本上都完成了每季度1次的健康随访工作,并都有详细的记录。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基本保持一致。

四是传染病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各村卫生室门诊日志登记规范,基本上完成了结核病督导任务。未发现传染病漏报、迟报等现象。

(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

加大村卫生室房屋等硬件设施投入,大力提升村卫生室的综合服务能力。在区委区政府和卫生局的大力协助下,**村和**村分别投入**万元和**万元对村卫生室房屋进行改造完工并投入使用。**村投入*万元对村卫生室进行维修改造,目前改造工作基本完成。**村卫生室计划投入**万元对新建村卫生室进行装修,项目正在申报中。三年来共创建**个省示范村卫生室,**个村卫生室均达到标准化建设,在硬件和软件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大大提高了村卫生室的综合服务能力,很好的满足了我区农村卫生的需求,夯实了我区农村卫生室网底的硬件建设。

2013年1-6月乡卫生院实现业务总收入**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万元,增幅为**5%;医疗收入**万元,药品收入**万元,仅占总收入的**%……门诊诊疗(含建档健康咨询)***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住院病人**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人次,增长**%;手术台次**台,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成绩显着

乡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六统

一、两独立\"管理,即统一规划和建设、统一人员准入、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药械购销、统一财务管理、统一绩效考核,财务独立核算、责任独立承担。为村卫生室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业务技术规范,并装订成册发放到乡村医生手中,做到门诊有登记、发药有处方、转诊有记录、疫情有报告。将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有效结合,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每季度进行考核评比,补助发放与工作数量、工作质量挂钩。实施基本药物以来,门诊人次比同期增长10%,次均费用下降30%,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要,受到一致好评,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五)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乡村全面实施

我区2011年10月31日起,15个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零差率销售。根据《****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府办发[**]**号相关文件精神,按照每人每月**元的标准落实乡村医生的补助,每季度对乡村医生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发放。2013年1-8月共发放各项补助共计**万元。根据各村卫生室基本药物使用量合理分配基本药物补助资金**万元,目前,该补助已全部发放到村卫生室,大大增强了村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六)乡村医生培训学习项目圆满完成

根据《****2013年村卫生室人员培训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村卫生人员合理用药意识和能力,保障农民群众用药安全,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和华医网学习卡的发放数量,对我区11名村卫生人员采取华医网远程视频教学的方式进行培训,共计40学时,包括总论10.5学时,内科20学时,外科4学时、妇产科及儿科5.5学时,村卫生室人员均按要求完成学习的内容,并于7月10日对村卫生室人员合理用药培训进行考核,考试结果均为合格,达到了此次培训的要求。

通过这次培训,一方面使村卫生人员掌握了合理用药相关知识,深刻了解了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即安全性、有效性、适当性和经济性;掌握用药的适应症、禁忌症,正确选择药物;明确联合用药的目的,增强疗效,降低毒副反应,延缓耐药性的发生;充分考虑影响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掌握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及后果,规范了村卫生室临床用药;另一方面,通过网络视频教授的讲课,进一步增强了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了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农村居民。

今年以来卫生院共组织集中培训学习10次,共计培训161人次,分别学习了《医患沟通的技巧》、《传染病的防治与管理》、《结核病的管理》、《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健康考核的管理》《合理用药》、《执业医师法》等相关内容。

(七)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有序推进

根据《****卫生局关于****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根据签约服务的内容和要求,****成立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乡村医生集中学习文件精神,加大签约服务宣传力度,积极创新农村卫生机构服务模式。2013年选择**个省级示范村卫生室开展试点,即共联村卫生室、前坪村村卫生室和共强村卫生室,共计签约的责任乡村医生*名(**、**、**、**、**),2014年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要求全区60%村卫生室扩大试点;力争2015年全区所有的行政村卫生室全部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今年1-8月这三个村共签约家庭**户,包含人口**人,签约后共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份;发放健康教育材料983份;为65岁以上农村居民进行健康体检**人次;进行预防接种管理的0-6岁儿童**人;进行登记管理的孕产妇10人;管理高血压患者**人、糖尿病患者**人、重型精神病患者**人;提供健康干预服务***人次。有效发挥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的\"网底\"作用,为农村居民的健康服务建立稳定的契约型服务关系,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落实。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区农村卫生工作将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对未来的卫生工作提出的明确目标和任务,结合\"十二五\"规化的主要内容和我区卫生改革的具体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扎实开展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扎实开展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进一步规范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二)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乡村医生素质的提高是关键,继续加强乡村医生培训工作,坚持乡村医生月例会制度,有计划的安排乡村医生到乡卫生院或市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鼓励乡村医生参加考试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提高乡村医生业务素质。

(三)积极推进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充分发挥乡村医生的优势和特点,努力创新农村卫生机构服务模式,建立稳定的契约型服务关系。

(四)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切实解决好村医补助。继续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按照每人每月1800元的标准落实好乡村医生的补助,每季度对乡村医生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发放。

(五)稳步推进农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规范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录入。

(六)继续加强村卫生室阵地建设。根据《湖北省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和《省示范村卫生室评审标准》要求,村卫生室的业务用房面积要达到80平方米以上,独立设置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健教室和药房。继续加强与乡政府、村委会的联系,协调村委会按照规范要求完成村卫生室的阵地建设。对新建的村卫生室,加强对房屋布局、统一形象设计和标识标牌等方面的指导。

通过近几年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我们深知只有不断夯实乡村卫生的网底,才能更好的为广大农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从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推荐第10篇:农村卫生工作总结

一、农村基层医改巩固完善情况

(一)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情况

我区健全了绩效考核相关制度,制定了《雨山区医疗机构绩效考核标准》、《雨山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指导意见》和《雨山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评价细则》,为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区将安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性绩效工资比例与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调整为4:6,其余6家机构(佳山乡卫生院、向山镇卫生院、银塘镇卫生院、采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雨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性绩效工资与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调整为5:5,提高了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加大了绩效考核力度,已根据绩效考核结果率先在全市足额兑现了医务人员2011年第一季度奖励性绩效工资。第二季度绩效工资也将于6月底考核结束后及时兑现。

通过有效的绩效考核,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全区乡镇卫生院日均门诊人次提高了近30%。

(二)村卫生室财政补助考核发放情况

2010年12月乡镇卫生院对19家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及药品零差率销售进行了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及时兑现了村医补助。为提高村医工作积极性,确保村卫生药品零差率销售,我区按3元/人的标准,结合村卫生室服务人口预拨了2011年村医绩效考核补助。

- 1 -

(三)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进展。

各项目单位所建档案基本上都能够按要求专人管理,专柜存放,并分门别类归档管理。项目任务及建档数基本上都能达到阶段指标。本阶段全区共完成居民健康档案102719份,其中电子化建档率达到40%,并将在年底达到50%。考核中发现大部分单位都能够完整、真实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能够及时更新,但首次建档体检率相对不足,仍存在个别单位档案填写不完整、不规范、更新率低的现象。2010年度公共卫生经费已根据考核情况及时拨付。

(四)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实施情况

我局按照上级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采取集中分期轮训的方式已完成对全区38名农村卫生人员进行脱产培训。包括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2010年中央财补村卫生室人员培训。培训涵盖辖区所有村卫生室,出勤率100%,并于培训结束后对培训人员进行了考核,合格率达90%以上,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提高了农村卫生人员的工作能力。2011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目前正在积极实施中。

- 2 -

第11篇:农村卫生工作汇报

农村卫生工作汇报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围绕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并积极组织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我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现将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之后贯彻落实情况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情况等汇报如下:

一、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卫生工

作会议情况

8月30日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以后,**市政府把贯彻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卫生工作列入了近期的政府重要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会议的精神,按照让农民尽量少生病、有

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的要求,对照我市的农村卫生工作现状,***副市长与卫生、发改和财政等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形成了初步的贯彻实施意见,现正准备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议,并拟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卫生工作的若干意见》。我们的主要措施有以下三方面:

(一)全面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让广大农民尽量少生病

1、扎实做好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省《实施意见》)要求,建立农民健康体检专项资金,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人数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由县(市)、区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其中市财政补助每人每年2元(我市该项政策已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前落实)。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由乡镇卫生院设立常年体检门诊点,让参保农民免费享受每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建立农户家庭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和

跟踪服务。

2、切实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重大疾病防治专项经费,列入市、县两级每年经常性财政预算支出,有效落实肺结核、艾滋病和血吸虫病免费查治等政策。进一步健全农村,尤其是乡镇、村两级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监控、报告和管理体系,健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防治机制。建立流动人口中儿童和孕产妇居住地管理制度,加强流动人口计划免疫和妇幼保健工作。

3、建立健全基层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根据省《实施意见》要求,由县级政府安排农村卫生监督网络建设经费,坚持“划片设置、垂直管理”的原则,按照“监督全面,执法有效”的要求,到2007年底基本完成县级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的设置工作,原则上每2—4个乡镇或6—12万人口设置一个派出机构。加强农村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企业职工卫生防

护、学校卫生等的指导和管理,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农村卫生安全保障水平。

4、大力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健全各级爱国卫生组织,保证爱卫工作经费,充分发挥爱卫组织的组织、协调职能,广泛开展农民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加大改水改厕和除四害力度,协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健康水平。

(二)大力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让广大农民有地方看病

1、切实理顺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根据省《实施意见》精神,明确以县为主,县、乡、村分级负责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县级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承担全面责任,成立由政府领导负责,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农村卫生工作领导协调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督查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明确乡镇政府的公共卫生管理和领导职能,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确定一

位领导分管卫生工作,设立乡镇公共卫生管理员,负责落实辖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村级自治组织建立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制度,协调做好本村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2、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以县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为指导,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同)为枢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下同)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村卫生室是农村卫生服务的网底,根据省《实施意见》有关“村卫生室由村民委员会举办,可采取乡镇卫生院派出服务、乡村联办或其他多种形式承办,实行乡村一体化化管理”的规定,结合宁波实际,抓紧探索研究村卫生室的举办主体、承办形式和管理体制等。明确乡镇、村级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建立和推广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按照“责任分区、团队协作、综合服务”的原则,组建农村片区责任医生组,明确职责任务,使每个农村

家庭都有自己的农村社区责任医生,每个农民都能享受到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农村社区卫生服务。

3、全面实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根据省《实施意见》中“以县(市)、区为单位设立每年每人15元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的要求,我市已明确的每年每服务人口8元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经费纳入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并新增7元,市财政根据不同经济类型地区给予适当补助。按照省里的“十二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宁波实际,确定我市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直接面向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改革补助方式,由市12全文查看

第12篇:农村卫生工作总结

竹根滩镇二0一一年农村卫生工作总结

强基层 抓实效 奏响农村卫生工作新乐章

院 长:沈 先 波

同志们:

冬去春来,即将送走收获的卯年,迎来龙腾的辰年。在2012年即将来临之际,我代表卫生院向辛勤工作在农村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致以新春问侯和节日祝福。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在市卫生局、镇党委和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全镇认真贯彻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目标,顺利完成了2011年各项工作。为提高广大人民的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同时,2011年也是我院建院以来及为不平常的一年,在全院广大干群和村卫生室的同志们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忘我工作下,为我院顺利通过创建示范卫生院省厅验收合格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卫生院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在此,我代表院委会向大家表示真诚的谢意。下面以两个方面对2011年农村卫生工作进行总结,结合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提出2012年农村卫生工作的要求。

一、取得的成绩

(一)以抓建立居民档案工作为龙头,为公共卫生工作开展夯实基础

居民健康档案是开展基层医疗服务为基础的重要依据,是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重要平台。为了能顺利实施和落实公卫工作的各项任务和指标,我们狠抓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不放松,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全镇以参合农民为基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制定了用两年时间,即2010年、2011年高标准、高质量各完成建档工作的50%为目标,认真组织实施。为保证计划的落实,卫生院成立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和质量控制考核小组,并将此工作纳入两年全面工作考核重要的内容,至2011年7月底止,全镇农村人口62911人,居民健康纸质档案已建56109人,建档率89%,完整档案建立50910人,完整建档率81%。为了更好的促进健康档案的建档质量,全镇组织了二次建档质量的考核评分和随机抽样的复核,促进了建档工作开展,为顺利开展公卫工作夯实了基础。

(二)以创建省示范卫生机构为动力,大力推进公卫工作

今年,我镇卫生院、卫生室纳入了创建省示范卫生院、卫生室活动之内,为此,我们以创建工作的各项指标为动力,召开全镇乡村医生动员,誓师大会、鼓干劲、加措施、抓机遇,同时,我们将公卫工作的各项指标,任务按工作时限分解到村、细化到人、加强培训、加强督导、加强指导、促进工作实施到位,以工作结账评先进典型和先进单位等措施以促进工作平衡。为此,我们每月进行一次业务技术培训,每月召开一次乡村医生例会,以提高认识,加强认真落实各项公卫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推进了公卫工作的开展。

(三)上下同心协力、专班专人共抓、促进了各项工作认真落实 为了使各项工作能真正的落实到位,防止走过场,卫生院5月份开始组织了由一名副院长带队8人组成的巡回医疗组,常年在全镇33个村走村串户,为农村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和健康咨询活动,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对居民健康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核查和分析。以加强公卫工作的管理。做到了转变服务模式,树立了以群众医疗卫生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逐步将工作切实转向居民健康管理,从而也促进了公卫各项工作的扎实落实。

1、切实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一惠民政策实施以来,深受广大农民欢迎。但在2011年农合筹资工作中,由于自筹部分份额增加一倍,也面临许多难点。为打消农参合顾虑,做好解释、筹资工作,我们印制了《告广大参合农民政策说明书》发放到村组农民手中,出动宣传车到各村广泛宣传新农合政策,组织定点乡医积极配合村干部做好筹资工作,抽调公卫科人员下村督导,主动当好政府参谋。全镇参合人数为60665人,参合率达96.4%。筹资结束后立即进行参合信息的录入与整合,及时建立了2012年参合信息档案。

2、慢性病管理工作。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重型精神病等慢性病,根据《潜江市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项目工作方案》的要求,我院组织人员对33个村进行巡诊,共巡诊4482人,并要求对随访慢性病人进行管理,随访共14611人次,其中高血压13419人次,糖尿病628人次,精神病564人次,并录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3、健康教育工作。严格按照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认真贯彻市卫生局各项健康教育项目工作,采取了发放宣传材料、开展健康宣教、设置宣传栏等各种方式,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病和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全镇共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和健康咨询活动13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万多份,更换宣传栏内容4次。

4、妇幼保健工作。

孕产妇系统管理是妇女保健的重点,而高危妊娠管理是孕产妇系统管理的核心,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是减少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的主要措施。在抓好孕产妇系统管理,保证孕期监测质量的同时,严格抓好高危妊娠的筛查、随访、追踪、转诊和上报工作。全年全镇共有孕产妇558人,围产期保健手册发放558本,发放率100%.558人住院分娩,分娩率100%,无一例产妇死亡和新生儿破伤风。高危妊娠29人,高危妊娠住院分娩率100%.开展产前产后访视工作,对在我院住院分娩产妇进行产后访视,填写产妇及新生儿访视记录。

神经管缺陷是致使婴幼儿残疾或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我们组织开展了住院分娩补助,增补叶酸等项目,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口服叶酸知识,为全镇215名早孕或准备怀孕的妇女发放叶酸,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增补叶酸的知晓率。

5、传染病报告与处理及工作。

依据《传染病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以及传染病报告与处理规范要求,建立健全了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各村卫生室、各医疗点、卫生院有关科室、公卫科每天均按时间上报疫情。据统计全年上报各种传染病165例。

定期对本辖区人员进行了传染病知识、技能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结防工作:今年至12月底共确诊肺结核31例,并对确诊病人全部实行由镇、村兼管医生进行督导。

艾滋病传播迅速,病死率高,已成为世界公认的重大传染病。防艾工作已进入强化管理,使防艾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明确目标,遵守工作原则,明确职责分工,对全镇上报孕妇血液采样送检270例,同时对全镇各医疗点、卫生室一次性用品进行回收销毁,共回收571公斤。

6、计划免疫

一年来,我们采取全镇定点接种,每月督导各村对所辖儿童计免内制品按时到相关单位接种,并采取乡医上门核证填卡等方式,保证儿童计划免疫程序不耽误,以确保接种质量。我院今年共接种各种生物制品7115人次,其中冷链制品6861人,非冷链制品254人,各项制品的单项接种率均达到上级下达的质控指标。

7、卫生监督协管。

食品安全工作是面向社会和广大消费者的执法工作,工作难度大,涉及面广。为保证食品安全,我们配合市卫生监督机构对全镇食品经营单位、市场、学校等进行全面检查和监测,从业人员体检办证工作,共体检157人,办证41家,并做好各村卫生室的消毒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初市局下达的任务。

8、一体化管理。

按五统一的要求,为促进各村卫生组织的迈入规范化轨道,全镇对33个村全部配置了电脑,执行了信息化管理。乡医人员进行核编上岗。业务用房上达到了四室一房,不少于80m2,统一制定了卫生室标牌、卫生宣传栏等设施。为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镇实行了统一采购、统一零利润销售,使我镇广大患者得到实实在在的党的惠民政策。

二、存在的问题

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1、重治疗轻公卫工作,对公卫工作敷衍了事,欺上瞒下的单位和个人依然存在,少数单位人员表现尤为突出。

2、有些单位和个人对工作不负责任,不扎实、不认真,虚假现象严重,只求表面应付,不求质量,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部分村、部分同志工作较去年滑坡现象严重。个别村不服安排,不听调遣,我行我素相当严重。

3、合作医疗操作不规范,极少数单位个人暗箱操作,违纪违规现象严重,套取合医资金现象少数单位尤为突出。

三、2012年主要农村卫生工作

1、明确机构的职责和任务

促进基本公卫服务逐步均等化是深化卫生改革的重点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人民健康,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决议明确指出: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主体是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这是我们的职责。承担的基本卫生服务主要任务包括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等11项工作。随着卫生院、卫生室的工作职责的转轨和任务的实施,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转变思想、与时俱进、团结奋斗、真抓实干、开创卫生工作新局面。

2、继续推进乡村服务一体化管理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鄂政办发(2011)84号文件“湖北省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施“六统一两独立”的管理:即统一规划和建设、统一人员准入、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药械购销、统一财务管理、统一绩效考核、财务独立核算、责任独立承担。这些措施为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建设管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我们将严格实施,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3、规范实施各项公卫服务项目工作

2012年,我们要切实落实各项公卫工作,按规范的要求将各项工作分解到村,责任明确、标准统一。要把健康档案的建立,更新和使用融入到日常的服务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转变服务模式,将工作重心切实转向健康管理,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对老年人、三病、0—6岁儿童、孕产妇等管理和手册的使用要规范,规划和安排好。保证人力、物力、时间重点实施。

同志们,我镇的卫生事业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新的一年任务繁重而艰巨,责任光荣而重大,我们一定要在党委、政府和市卫生局的领导下,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令行禁止、为完成历史赋给我们的使命而努力奋斗。

最后,祝同志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二0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第13篇:农村卫生工作总结

2010年农村卫生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龙沙区卫生局的指导下,农村卫生工作克服了机构不理顺,人员配备不健全等诸多不利因素,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

一、龙沙区农村卫生工作区域现状

龙沙区农村辖六个行政村,占地面积154平方公里,辖区人口三万余人,齐富、齐昂、机场路和水师路等四个南出城口均坐落在龙沙区农村。龙沙区农村可谓“齐市南大门”。因此龙沙区农村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给人的印象直接体现和代表了齐齐哈尔市的第一形象。

二、农村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

1、春、秋两季爱国卫生月大会战。农委环卫队和各村共出动车辆三百多台次,人员1,000多人次,清理粪堆180个,清理柴草垛130处,清运垃圾2,050吨,清理道路边沟2,500延长米,清理路障8处。使龙沙区农村农村环境卫生有了整体改观。

2、主要道路保洁常态化。农委和各村环卫队共三十多人,清扫保洁路面517,400平方米。保持了日日清扫日日清。由于龙沙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每次各级环境卫生迎接检查必到龙沙区,农委今年2次代表齐齐哈尔市接受省里检查,6次代表龙沙区接受市里检查,并顺利通过。为齐齐哈尔争得

1 了荣誉,为龙沙区争得了荣誉。

3、配合市区重大活动开展环卫整治活动。全年共为迎接绿博会远道而来的客人和中央及省领导检查指导,为迎接汽贸城招商引资外阜客商等而开展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23次,投入人力680人次,出动车辆95台次,清运垃圾680吨。维护主要干道8条,清扫路面517,400平方米。给领导和远道而来的客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4、积极开展改水改厕改灶活动。到目前全区农村人畜饮水全部用上了城市自来水,确保了农村饮水安全。仅2010年改厕工作建造使用环保卫生厕所1,000个,今后利用五年时间全面实现环保厕所。农村改灶工作也已全面展开,与农村新能源相互配合,近一年来建起了500多个农村家庭沼气池,农村沼气逐渐代替柴草,整洁的灶房将不断增加。随着“三改”的不断深入进行,农村环境蒋大为改观。

5、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广大农民自觉主动维护好来之不易的卫生环境,管理好来之不易的卫生环境,营造好来之不易的卫生环境。全年共发放“五清”宣传单3,500份。还利用环境卫生大会战结束之际开展了环境卫生评比活动,对工作突出的单位给予了一定的奖励,从而促进了爱国卫生活动的进行。

2010年龙沙区农委获得黑龙江省环境卫生先进单位,五福玛村获得了黑龙江省环境卫生先进村。

三、2011年卫生工作安排

1、继续开展春季和秋季爱国卫生活动。

2、新建环保厕所1,200个。

3、继续改灶300个。

4、更新一台清运垃圾的铲车,增配人员壮大环卫队伍。

5、美化、绿化和亮化五条出城路口道路,即齐富、齐昂、机场、齐水和卜奎南大街五条道路。

龙沙区农委爱卫会 2011年2月28日

第14篇:农村卫生工作总结

农村卫生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卫生局的直接指导下,我镇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为抓手,高度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计划免疫、地方病防治工作,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缓解和消除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现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办好、好实这项“民心工程”。

我镇在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坚持推行由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个人、国家多方筹资,以住院和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把这项涉及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办好、办实,我镇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为组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抽调一名同志专门负责办公室的日常事务,制定了《xx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

(二)、加强宣传,引导农民转变观念,让要农民参加转变为我要参加。

1、通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形式每月定期对外公布全镇各村参加合作医疗费用补偿信息和合作医疗基金运行情况,实现阳光操作,让广大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及时了解全镇补偿情况,真正感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体会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优越性,从而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参加和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2、利用补偿实例,跟农民算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利民帐。我们利用召开村组干部会、村级群团组织会、群众大会的机会,用本镇、本村、身边的人的鲜活实例,算一算他们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的实惠帐,让群众感到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真好、真重要。

3、通过传媒宣传,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影响力。今年,我镇向每个农户发放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手册和知识卡片,扩大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知晓率。

(三)、强化管理,努力为参合农民提供优质服务。经办机构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始终把优质服务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打造一支“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队伍,实行有情操作,争取不让每位参合农民带着不满和疑惑离开。

(四)、严格财务管理,确保基金运转安全。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监管体系的保证下,我镇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做到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参合农民报销的医疗费用全部直接在现场报销,镇财政所绝不截留,到10月底前,我镇12个村已上解2007年合作医疗基金128690元,参合比例达96.6%,比2006年增长9.3个百分点,超额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我镇的参合指标数。截止今年8月底,我镇共补偿346人次,补偿金额达399774.9元。通过一年来的运转,可以说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已见成效。

二、夯实计免工作,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和质量

计划免疫工作,特别是儿童的计划免疫是有效控制传染病,保护人类生命健康的大事,经过我镇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特别是卫生系统工作人员的大量工作,我们一改过去冷链设备缺乏、免疫对象不清、资料管理混乱、预防接种无序的落后状况,实现了计划免疫工作的预期目标:

(一)加强管理,落实责任。我镇成立由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在年初和年中召开了全镇计划免疫工作的专题会议,将计划免疫工作纳入了乡村干部工作的管理和考核之中;

(二)严格检查,我镇每半年由分管领导带队,卫生部门主要参与,对全镇范围内的儿童免疫、学生免疫做一次全面检查,查出的问题及时改正,使辖区内达到上级业务部门规定的要求,无免疫空白。

三、加大地方病防治力度,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

年初,我们按照全县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对全镇地方病防治工作做了重点安排和部署,成立了领导小组,专门领导全镇地方病防治工作,按照“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经费保障”的原则和“本底清楚、网络健全、宣教到位、措施落实”的防治机制和防治模式,我镇抓了如下工作:

(一)夯实村级防控网络建设,目前,我镇12个村共有15个村卫生室,村级医生从业人员达15名,达到了每村一名村卫生员的要求,有些地方偏运,人口居住稀少的村还配备了两名村卫生员,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二)以“六改”为突破点,大力防治地方病。1是改房,做到房屋整洁,通过重点村建设,我们积极引导有建房需求的农民在规划区内拆旧建新;2是改栏,做到人畜分离。3是改水,逐步做到饮用安全卫生的自来水;4是改厕,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达到卫生、节能、环保;5是改路,做到道路硬化;6是改环境,做到林果成荫,环境优美,逐步告别脏、乱、差现象。

总之,一年来我镇在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中,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今后,我镇将继续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力度,着力解决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中的一些薄弱环境,力争把我镇农村公共卫生事业推上一个新台阶。文 章

第15篇:“农村卫生创建计划”卫生工作计划(推荐)

为了创建市级卫生村,切实抓好我村环境卫生工作,控制霍乱和其它疾病的发生,提高村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改善村容村貌,巩固我村的卫生成果,确保卫生保洁工作的长效开展。按照县、镇两级下达的卫生工作要求,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特制订创建市级卫生村工作计划。

一、卫生工作落实:

1、彻底取缔露天粪缸,管理好现有的公共厕所。

2、健全卫生网络队伍,实施长效保洁制度。

3、加强检查,督促管理,取缔废品收购乱堆放。

4、认真落实卫生保洁检查评比制度,促进卫生工作长效保洁的开展。

5、清扫保洁区域负责到人,确保无卫生死角。

二、设备及劳务投入:

1、在保持设立320只垃圾桶点的基础上,适当适时增加布点。

2、确保垃圾收集车一辆正常运作,配备工作人员2名,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3、配备公厕冲洗的工作人员2名,确保公厕卫生达标。

4、保洁人员在去年的基础上调整到22名,并签好保洁工作协议。

三、改水改厕工作:

1、确保100%的村民饮用自来水,严格对土井水定期药物消毒,控制病从口入关。

2、全面完成好全村的排污工程的扫尾工作并进入大地污水处理站。

四、除“四害”工作:

1、加强宣传力度,定期发放宣传资料,做到家喻户晓,提高村民“除四害”意识。

2、建立除“四害”领导小组,每年开展春、秋两季的群众性除“四害”活动,以控制蚊子、苍蝇、蟑螂、老鼠的孳生地。

五、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1、认真落实做好医疗健康体检工作,检查率争取达到95%以上。

2、认真做好防疫、防病宣传工作,争取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100%。

城东村环境卫生管理领导小组

>>>>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daodoc.com】

第16篇:“农村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工作思路”医院工作计划

健康教育工作是村级卫生服务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相关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我村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在村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制定了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内容如下:

一、主要工作任务

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围绕甲型流感、艾滋病、结核病、肿瘤、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结合各种卫生日主题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积极开展“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预防接种日”、“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卫生主题日宣传活动。继续做好针对农民工、外出打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项目传播材料的播放工作.根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展群众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健康教育信息建设,促进健康教育信息规范化。加强健康教育档案规范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积极参加市、区、疾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计划,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计划年购置新的照相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印制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计划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

1、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每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12次。依据居民需求、季节多发病安排讲座内容,按照季节变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传染病的内容。选择临床经验相对丰富、表达能力较强的医生作为主讲人。每次讲座前认真组织、安排、通知,在讲座后接受咨询、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尽可能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居民。

2、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利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健康主题日和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根据主题发放宣传资料。

3、向居民播放健康教育光盘

每月定期播放健康教育光盘,光盘内容以居民的需要为原则,做好播放记录、播放小结等。

4、办好健康教育宣传栏

按季度定期对健康教育宣传栏更换内容。将季节多发病、常见病及居民感兴趣的健康常识列入其中,丰富多彩的宣传健康知识。

(四)、健康教育覆盖

计划于开展的健康教育讲座、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健康知识竞赛、播放健康教育光盘、发放健康教育材料等工作的受教育人数覆盖辖区人口的70%以上,争取让更多的居民学习到需要的健康知识,从根本上提高居民自身的健康知识水平和保健能力,促进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农村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工作思路责任编辑:陈老师 阅读:人次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17篇:农村卫生工作调查报告

农村卫生工作调查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市农村卫生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制约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及时总结经验,制定整改措施,加大推动农村卫生体制改革的力度,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于2000年7月下旬,市卫生局党委成员分三组分别带领机关有关处室同志,深入6个农村县(市)区通过听汇报、实地查看、座谈、讨论、征求意见、走访农户等形式对农村卫生工作进行了调查。现将调研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卫生资源状况

农村6个县(市)区有

个乡镇、

个行政村,

户,人口

万,其中:农业人口

万,以县为单位农民人均收入为

元。县、乡两级有医疗卫生机构

个,病床

张,卫生人员

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人;有村级卫生组织

个,聘任乡村医生

人,农村每千人口拥有病床

张,卫生技术人员

人,县级医院均达到了二级甲等医院水平,普遍拥有CT、彩色多普勒、全自动生化仪、呼吸麻醉机、心脏监护仪、大型X光机及增强系统等效先进的诊疗设备。章丘市医院还拥有核磁共振、螺旋CT、加速器等省内一流设备。自1996年以来,6个农业县(市)区各级共投入农村卫生建设资金

万元,其中:

- 1供了社区卫生服务启动经费,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配备了通信工具、印刷了各类表格和档案等,健康调查

万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万户,签订服务合同

万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硬件”建设得到软件管理,都较好地达到了“济南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标准”要求。长清县11个乡镇全部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受益人口

%,健康调查

万人,建立家庭健康档案

万户,历城区在15个乡镇中全部已推开,健康调查

万人,建档案

万余份,免费签订服务合同

万户。平阴县已完成四个乡镇和其他每个乡镇2个村的试点,县卫生局投资

万元,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统一配臵了档案资料橱,印制家庭健康档案,培训人员

人次。商河结合本县实际推行了“三义务两扶贫”工程(即义务查体、义务建档、义务转诊,乡镇卫生院设立

张床的扶贫病房,县直医院为特困户发放医疗扶贫卡),已在15个乡镇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健康档案

万户。签订了部分卫生服务合同,济阳县2000年上半年做了一些筹备工作,县卫生局统一印制了家庭健康档案、“三卡”及保健合同各

万份,为启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奠定了基础。

3、农民社会医疗保障

合作医疗是当前农村社会医疗保障的重要形式,入户调查显示,

%以上的群众拥护合作医疗保健制度,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社会医疗保健措施,对于解决农民过重的医疗负担有很大作用。2000年上半年有

个乡镇实行了合作医疗(其中:章丘市22个

- 3名乡村医生经过考试考核已择优聘用

人上岗、在“一制五统一”的基础上,近年来又推行了乡村医生续效工资制和养老保险制

%乡村医生实行了绩效工资制,为使乡村医生老有所养,解除乡村医生后顾之忧,已为半数以上的乡村医生办理了养老保险、章丘市、平阴县在“三制五统一”的基础上又推行了乡、村两级卫生技术人员统一调配使用制。章丘共有

名卫生院职工到村卫生组织工作。有

名确有专长的乡村医生到卫生院工作,平阴县有4O名卫生院职工到村卫生机构工作,2名技术水平较高的乡村医生到卫生院任职。各县(市)区普遍加大了卫生监督执法力度,近一年来共取缔非法行医和游医药贩

多起,有效地巩固了一体化工作成果。

5、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县(市)区在整体推进农村卫生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章丘市围绕改革主要做的工作;一是人事制度改革,市医院、中医院、绣惠中心卫生院和明水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已经完成,经过制定方案、宣传发动、定编设岗、考试考核、竞聘答辩、民主评议等环节,在

名专业技术人员中,聘任高中级专业人员

人、初级

人,低职高聘

人、高职低聘

人,转岗分流

人:二是开展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从源头上杜绝药品营销中的不正之风,至调查时己完成

次集中招标,采购

个品种价值

余万元。三是改革卫生院体制及内部运行机制,章丘市卫生局针对南部山区几个经济薄弱、自身发展困难卫生院的现状,筹划以章丘市直医疗单

- 5行医现象时有发生,威胁着一体化管理的巩固;八是健康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对策及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农民群体的健康水平事关全市大局,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保护农村生产力和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放在重要的战略位臵,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要以为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对农村卫生工作的领导,卫生行政部门要以实际行动担当起广大农民健康代言人的重任。通过多种宣传、培训形式,强化和提高基层领导对农村卫生工作的认识,增强参与、支持的自觉性,把卫生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各级政府要切实落实有关卫生政策,兑现对农村卫生事业政策性投入。

2、积极推进社区工生服务,建立起适应农村卫生实际的服务网络体系。引导乡镇卫生院向社区发展,以提供基本卫生服务为主导,依托村级一体化管理机构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全科医学知识的培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探索六位一体在农村的有效实现形式。

3、在卫生资源配臵上,继续重点加强中心卫生院建设。在基建投入、设备配臵、医药院校学生分配、人员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政策性倾斜和优惠,巩固和强化其在周边几个乡镇中医疗服务中心及技术指导中心的作用。强化一体化管理,科学合理的设臵村级卫生服务组织,为群众提供方便、及时、有效地卫生服务。

- 7提高卫生工作全行业管理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8、以市药械集中招标采购为主、各县(市)区配合,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机制,规范医疗机构购销行为,从源头上治理药械购销中的不正之风,严厉打击内外勾结销售假劣药品、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同时要积极探索利用电子商务,降低药品交易成本,保证药品质量,使群众享受到药品降价的好处,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对建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若干思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医疗保健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一种涉及人口最多、防范程度较好的农民健康保障制度,它的发展和完善问题应当引起理论界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必要性

(一)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代表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直接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观,农民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 9病、地方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仍严重地威胁着农民的母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些重点传染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有的甚至死灰复燃,在许多农村地区,结核病卷土重来。同时,地方性氟中毒、大骨节病等地方病的患病率仍然很高。因为缺乏健康保障,近年来农村人口尤其贫困人口缺乏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支付和利用能力,P重影响了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和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而“贫 ”与“病”的“硬”联系,也正在顽强地抵消着政府扶贫减贫的努力。

(二)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思想对于深化农村卫生改革,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农民的医疗健康水平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从可持续发展观来看,人的健康与经济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贫困恶化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健康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人体健康状况的恶化加重了贫困化程度,是消除贫困的羁绊,因此,投资以减少居民的健康风险,并对灾难性的医疗费用提供保险,是减轻贫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建立人人可以享受的健康保障体系,使所有成员获得生存发展的基本健康服务,是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和基本社会条件、从人力资本理论看,在缺乏基本健康保障制度的前提下,社会收入状况的差距,决定了卫生服务利用的差距,相应地决定了健康水平差距,并由

- 11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安全网。各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必须建立包括健康保障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来调节社会分配,维护社会公平,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人口占整个社会人口的大多数,农村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的大头,是全国范围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近年来,一些地方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低、医疗费用高,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有所增加。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仅能够保证广大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同时也会为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的现状分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以来,己取得了初步成效。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管理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为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累了经验;二是试点地区农民就医状况有所改善,医药费用负担有所减轻。参合农民就诊率和住院率明显升高,表明因病致贫、返贫有所缓解;三是农村医疗机构服务条件有所改善,医护人员队伍建设有所加强、与合作医疗制度建立相配套,各级政府普遍加大了卫生投入,提高了医疗机构的服务条件和服务质量;四是农民和基层干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信心增强、通过参合农民自身或周围群众受益,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起初的怀疑到逐步信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和基层干

- 13或检查项目的情况,既增加了农民的费用负担,也加大了合作医疗基金支出。同时,农村药品市场监管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目前,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方式、质量和效率等普遍不高,而且部分服务的合理性亦受到质疑。因此,如何促使农村医疗机构提高水平、保证质量、规范行为、控制费用就成了合作医疗制度有效运行的关键,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的高度重视。

(四)缺乏既便捷又成本低的参合资金筹措机制。筹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目前的试点中 甘肃省和全国其他省、市、区一样,多数试点县(市)采用由乡村干部和乡村医生入户进行宣传井收缴合作医疗资金的办法,征收成本较高,难度也大。因此,探索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筹资方式,降低筹资成本是目前合作医疗体制设计与试点实践尚需继续探索和研究的重点,必须尽快加以解决。

(五)资金管理和监督体制尚不完善。管理监督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常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其监管的要点是资金安全和基金支付。因此,在体制的设计上如何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实现监管的有效性,确保资金不被挪用和流失,以及建立被农民认可和信任的包括有农民代表参加的基金监督管理机构,并确保这个机构有效运行,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不断加以完善。

此外,还存在门诊医药费用报销程序亟须简化,县、乡合作医疗经办机构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经办机构管理手段落后和管理

- 15合理地确定起付线、报销比例和封顶线。既要防止实际补偿比例过低,基金节余过多,影响参合农民的积极性,又要防止补偿比例过高,出现基金透支风险,同一试点地区的试点县(区、市)报销标准要相对统一,避免补偿比例的悬殊,造成相邻县参合群众对制度的误解和不满意。要确保新增财政补助资金的全部和农民个人缴费的一部分进入统筹基金账户,所产生的利息也要全部进入基金专门账户 全部用于参合农民的医疗补偿,最大限度地提高对参合农民的补偿标准、要积极借鉴和推广有关地区的经验,尝试每隔两年给未享受过合作医疗基金补偿的农民免费做一次体检,以进一步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面。此外,为方便参合农民报销医疗费用 各试点县应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由定点医疗机构先垫付报销的规章制度,严格审核审批程序,切实体现合作医疗基金使用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让参合农民真正看到、享受到合作医疗制度建立所带来的实惠和优越性。

(三)全面做好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应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探索合理、多样、简便的个人缴费方式。农民个人缴费应于前一年底前完成。县、市两级财政补助资金应于前一年底前、农民个人缴费之后到位,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在市、县资金和农民个人缴费到位后及时拨付,确保合作医疗运行周期与财政年度运行周期一致。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必须纳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各试点县(区、币)要严格按照财政、卫生等部门制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办法,加强对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新增试点县(区、

- 17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机制,指导各地建立有效的筹资、管理与监督机制,认真审定各试点具的实施方案,做好日常管理协调工作;推动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加大对各级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财政部门应督促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制定资金筹集监管政策措施,研究合作医疗风险基金管理办法及会计核算办法;加强基金使用的监管,严格财经制度,确保基金安全运行,促进合作医疗持续健康发展。民政部门应加快建立农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重点解决好农村五保户、军烈属、计划生育困难户和贫困家庭参加新农合的困难;督促试点市、县两级民政部门更好地将两项制度结合,相互促进,发挥救助资金的最大效益。发展与改革部门应加强试点地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在目前国债建设项目和“以工代赈”资金中,优先解决好新农合试点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完善基层药品监督、供应网络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医疗机构实行农村药品集中招标或跟标采购,引入竞争机制,鼓励信誉度较高的药品批发止业,对基层卫生机构集中配送药品,确保药品质量和农民用药安全。审计部门应将合作医疗纳入年度审计,并形成制度,加大合作医疗基金的监管力度。

- 19 -

第18篇:农村卫生保洁制度

田尾村卫生保洁制度

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确保村民身体健康,特制定农村保洁制度:

1、本村指定一名成员主管卫生工作,同时聘请两名卫生保洁员,专门负责卫生的全村打扫及垃圾的清理工作。

2、卫生保洁员每两天进行一次保洁打扫工作,将各垃圾箱内垃圾搬运到垃圾池进行处理,并对村民进行卫生宣传和监督管理。

3、村民自己房屋四周卫生包干区要经常打扫,保持清洁无污染物。

4、村民必须自觉把一切垃圾倒入垃圾箱内,不准把垃圾倒入溪中、溪两岸、池塘边、公路边及其他公共场所。

5、不准在村庄主干道及溪两岸、公路沿线堆放杂物。

6、严禁随意丢弃农药瓶子、残留农药,不准购买和使用国家名令禁用农药。

7、严禁将碎玻璃、建筑废弃物倒入垃圾箱内,建筑废弃物统一堆放,运到垃圾处理场处理。

村垃圾收集制度

1、我村统一设置垃圾箱,村民每天生活垃圾一律放进垃圾箱或垃圾池;

2、村民应遵守村规民约,落实各户门前包垃圾清扫、包垃圾放进垃圾箱,包无污水溢流的“三包”责任制;

3、各保洁员负责将所辖区内主要道路、河道、公共场所的日常环境卫生保洁及生活垃圾的收集;

4、原则上每天收集一次生活垃圾,利用早晨和下午傍晚时间进行收集清运;

5、垃圾日产日清,有多少清多少,按时将垃圾清运;

6、每周至少一次对垃圾箱进行清洗消毒。

村保洁员工作制度

1、每天按时清扫路面,清理各类生活垃圾;

2、禁止将清理出的生活垃圾等物堆放到路面上,影响村民出行;

3、日常工作要服从村委会的指导和管理,在工作中遇到自己无法处理的问题要及时报告村居委会;

4、工作要认真负责,保证工作质量;

5、有事暂停工作前,要先向村委会请假;

6、爱护配发的劳动用具;

田尾村村规民约

为了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树立良好的民风、村风,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积极构建和谐村委,促进经济发展,建设文明卫生新农村,经全体村民讨论通过,制定以下村规民约:

1、每个村民都要学法、知法、守法、自觉维护法律尊严,积极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2、村民之间应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不打架斗殴,不酗酒滋事,严禁侮辱、诽谤他人,严禁造谣惑众、拨弄是非。

3、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不扰乱公共秩序,不阻碍公务人员执行公务。

4、严禁偷盗、敲诈、哄抢国家、集体、个人财务,严禁赌博、严禁替罪犯藏匿赃物。

5、家庭用火做到人离火灭,严禁在将易燃易爆物品堆放户内村内,定期检查、排除各种火灾隐患。

6、对村内、户内电线要定期检查,损坏的要请电工及时修理、更新,严禁乱拉乱接电线。

7、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及其他不文明行为,树立良好的民风、村风。

8、红白喜事有红白事理会管理,喜事新办,丧事从检,破除陈规旧俗,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大操大办。

9、积极开展文明卫生村建设,搞好公共卫生,加强村容村貌整治,严禁随地乱倒乱堆垃圾、秽物,修房盖屋余下的垃圾碎片应及时清理,柴草、粪土应定点堆放。

10、建房应服从村庄建设规划,经村委和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统一安排,不得擅自动工,不得违反规划或损害四邻利益。

11、邻里纠纷,应本着团结友爱的原则平等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申请村调解委调解,也可通过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树立依法维权意识,不得以牙还牙,以暴制暴。

12、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提倡优生优育,严禁无计划生育或超生。

13、父母应尽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禁止歧视,虐待、遗弃女婴,破除生男才能传宗接代的陋习。子女应尽赡养老人的义务,不得歧视、虐待老人。

第19篇:爱卫会农村卫生工作汇报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为了发挥各级爱卫组织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市爱卫办于年初制定了2006年《农村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书》,把农村卫生工作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四月份第十八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中,提出开展以“整治环境卫生,建设温馨家园”为主题的春季爱国卫生运动;今年八月结合我市乙脑疫情防控工作,号召全市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进入冬季以来,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掀起高潮,召开了两次全市新农村建设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动员大会,市四大班子领导亲自参与,各镇(街道)、村均成立了领导小组,为村容村貌整治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会同农小办下乡督促检查环境卫生治理,每周检查一次,并进行打分排队,以促进落后村,鼓励先进村。在今年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全市各村共动用大型机械5000余台次,清理各种堆积物及生活垃圾数万吨,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一、“爱国卫生月”及春秋季爱国卫生活动

在第十八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期间,我们提出了把“村容整洁”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开展了以“整治环境卫生、建设温馨家园”为主题,以环境卫生整治、卫生除害防病,农贸市场、五小行业治理及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填埋式垃圾场建设为重点的爱国卫生月活动,制定了实施方案,为保证活动收到实效,特意把活动时间延长为两个月,5月上旬,我们组织有关人员重点对农村卫生治理情况进行了检查验收。

今年八月份,我市发现了乙脑疫情,为了极早控制疫情,预防其它秋季传染病的发生,我们又下发了开展秋季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积极进行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除害防病工作,为我市控制乙脑疫情扩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村容村貌整治

为了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我们在全市农村实施了以“四化”(硬化、亮化、绿化、净化)和四改(改水、改厨、改厕、改圈)为重点的农村环境治理工程,以硬化带动绿化、亮化、净化工程,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厨、改厕、改圈工程。目前全市262个农村的主巷道及进村公路硬化率已达100%,有174个村子在进村公路及巷道栽植了绿化带,160个村子在主巷道每隔50米安装一个路灯。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我们不断加大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整治力度,建立卫生长效机制,每村成立一支专业卫生清洁队伍,负责主巷道清扫保洁,对巷道三堆、生活垃圾进行全面清理,有效改善了全市农村环境卫生面貌。为强化农村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的落实,在我们的积极争取下,市政府决定明年拿出3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农村环卫队伍建设,现已纳入明年财政预算。

三、农村改厕、垃圾场建造

卫生厕所改造、垃圾场建设是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的前提,我们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改厕工作采用多种形式并举、多个渠道融资、村干部带头、以点带面的方式,使工作顺利开展。在高收入农户中发展沼气式厕所,在城乡结合部发展水冲式厕所,在偏远山区及贫困农户中推行双瓮斗式或通风改良式卫生厕所,或在原厕所的基础上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为了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我们还为改厕户免费发放沼气灶具和厕所漏斗。累计建成各类卫生厕所10696个,垃圾场建设在保证选址合理基础上,以“投入少、效果好”为出发点,全市262个村,有236个村建成了填埋式垃圾场,建成率达90%。并结合群众平时的垃圾倾倒习惯,在各村合理规划了若干个垃圾倾倒点,建成临时垃圾池,方便清运。

四、卫生村建设

为了突出典型,以点带面地开展卫生示范村创建工作,我们结合今年的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环境卫生先行”的口号,与新农村建设同步进行示范村创建工作。按照市委新农村建设分批三批进行的安排,我们也把卫生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分为三批进行,为了高标准进行农村环境整治,我们先后多次到夏县进行参观学习,有7个村自发组织村主干、居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到夏县双庙村进行参观学习,11月16日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组织各镇(街)主干、58个职能局、爱卫办、农小办的负责人及174个村的村长、书记300余人到夏县双庙、圪塔、西村参观学习其农村环境整治等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目前我市第一批33个村和第二批的141个村均已达到卫生示范村的标准,创建率达67%。

五、健康教育

为了使健康教育工作在全市农村全面铺开,年初我们就制定了《永济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施意见》,建立健全了健康教育网络,市防疫站成立了健康教育所,确立专人负责健康教育工作,每镇成立一个健康教育宣传队,每村设立一个健康教育宣传室,一个宣传员、一个宣传栏、大力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深入城乡宣讲健康教育知识,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在全市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保证做到“六有”,有课程安排、有教学计划、有教师、学生有作业、有考核、有总结、每学期开学第一日为健康教育、健康养成月,使学生掌握健康教育一般常 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并在村委会设置宣传栏,以村卫生室的医护人员为宣传员,长期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使健康教育知识家喻户晓。

农村卫生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既要有政策引导,又要有资金投入,还要做到管理到位,今年,我们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今后,我们将真抓实改,务求实效,使我市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得到彻底改善。

第20篇: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总结

广元市利州区大石镇卫生院 关于2012年村卫生室人员公共卫生

知识培训工作总结

根据广元市利州区2012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广利卫发〔2012〕30号)文件要求,我院认真贯彻落实2012年村卫生室人员公共卫生知识培训相关事项,结合我镇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情况,认真安排部署,在李广平院长的领导下,在各个村卫生室的共同努力下,我院于2012年9月13日—15日对辖区内19名乡村医生到卫生院进行集中培训,现将此次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训内容

此次采取纸质签到管理。培训内容为2011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相关知识及相关基本医疗技能、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置等方面的培训。

二、培训目的

通过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培训,以提高村卫生员的基本公共卫生知识及基本技能和用药安全意识,适应农村卫生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需要从而达到改善和促进服务对象健康的目的。逐步完善乡村医生终生学习制度,充分发挥乡村医生的作用,确保村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三、培训形式

1.院办负责培训项目开展的监督评估。公共卫生科负责制定辖区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村卫生室人员培训采取集中网上视频下载教学+临床科室面授+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

3、并请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有经验,资历深人员,对村卫生人员培训,内容包括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健康教育、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症精神疾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应急基本知识、电脑基本操作技能及四川省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等相关理论知识与实用技能。

四、培训效果

通过此次培训,学员们普遍反映学到了一定的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医疗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同时改变了服务理念,增强了责任心和服务意识,为以后的公共卫生服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五、存在问题

此次培训的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是、由于各种外力因素的影响,培训稍显匆忙;二是、此次培训的内容多、内容涉及范围广;乡村医生往往不能及时消化所学知识,短时间内不容易运用到基层各项工作中去,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归纳2 总结、在运用到临床上去的过程。

六、下一步措施

我们将在每月的乡村医生例会中,对他们进行系统更详尽的讲解,特别是对他们的难点给与逐一详解,以便今后对乡村医生工作中更加能熟练掌握各项基本技能,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一份力、发一点热。

大石镇卫生院

二零一二年九月十六日

3

本次培训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多媒体教学

对重点、难点给乡村医务人员与详细剖析

4

学员认真做好本章节的笔记

课堂上聚精会神听取相关人员的讲解

农村卫生工作计划
《农村卫生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