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寺庙对联(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3-09 21:09:25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各地寺庙对联

各地寺庙对联大全

各地寺庙对联大全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整理的佛教寺庙对联,欢迎参考。

山门:

上联: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下联: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乐山凌云寺。

上联:尔来礼拜乎?须摩着心头,干过多少罪行,向此处鞠躬叩首。

下联:谁是讲经者?必破出情面,说些警赫话语,好叫人入耳悚神。

宁夏同心清真大寺。

上联:念念不离心,要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始算得打成一片。

下联:佛佛原同道,知佛亦非佛,非佛亦佛,即此是坐断十方。

应县净土寺。

上联: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

下联: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

枣庄龙泉寺。

上联: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

下联:其中如无*,何用这样庄严。

张大千题绍兴戒珠寺。

上联: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

下联: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

张掖大佛寺。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杭州灵隐寺。 大雄宝殿:

上联: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

下联: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

台湾台中慈善寺。 观音阁:

上联:音可观乎?

下联:士何大焉。

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

下联:恨众生不肯回头。

此联为日照天后祠联。祠中观音面北,人称\'倒坐观音’。

上联: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

下联: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

潮州开元寺观音阁联。 弥勒殿:

上联: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下联:开颜便笑时间可笑之人。

北京潭柘寺。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

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

济南千佛寺。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肚皮终不合时宜。

陈宝琛撰大同华严寺观音阁。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杭州灵隐寺。

上联: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下联: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凤阳龙兴寺、台中宝觉寺。

上联: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空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将何物供奉。

下联: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

广东南华寺。 天王殿:

上联: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下联: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此联分别将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嵌入联中。

上联: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

下联: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

上联:问你平生所干何事?图人财,害人命,奸淫人妇女,败坏人伦常,摸摸心头惊不惊?想从前千百诡计奸谋,那一条孰非自作。

下联:来我这里有冤必报!减尔算,荡尔产,殄灭尔子孙,降罚尔祸灾,睁睁眼睛怕不怕?看今日多少凶锋恶焰,有几个到此能逃!

台南城隍庙。

上联:站着!你背地做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

下联:想下!俺这里轻饶哪个?快回头莫去害人。

贵阳城隍庙。

上联:只是骂个道打个僧,这这般这般,若毁圣谤贤,那还了得。

下联:不过吃口肉喝口酒,便如此如此,倘坏心毒胆,怎么样儿。.

安徽宿松城隍庙。 土地庙:

上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下联: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上联: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

下联:名场利场无非戏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

神仙庙:

上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下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

上联:中国有圣人,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

下联: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元元北镇南来。

湖南长沙真武庙。

上联:五转汞、七转铅、九转丹,万象皆清,洪炉中有真人诀。

下联:一分屋、二分竹、三分水,纤尘不染,蜀国南来小洞天。

四川叙永灶神庙。 斋堂联:

上联:一粒米中藏世界。

下联:半边锅内煮乾坤。

兰州白塔山卧佛寺:

沉睡千年非假睡;

苏醒一时是真醒。

大雄宝殿

现身净饭国中九有四生同尊慈父

说法灵山会上十方三世共仰能仁

一真法界或玄或妙不足以文字求

大光明藏难思难议岂得以语言说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如露如电如梦幻泡影应如是观

无我无人无众生寿者皆无为法

世道大凌夷拜佛诵经正好安心韬智慧

界限慕分别有教无类愿随多士证菩提

青莲妙像琉璃光印于林端

碧树幽栖钟磬声闻于岭外

放大光明敢向无生说妙法

得真解脱须从华里认如来

中天调御越十地以居独尊

慧日法王超九界而证妙果

佛法似沧海纳众流而不溢

经典如尺镜含万象而有余

念处正勤三十七品为其行

慈悲喜捨四无量心运其心

缁门风范即万法而无欠无缺

圆通道场弥三际而不增不减

退一步看利海名场奔走出许多魑魅

在这里听晨钟暮鼓打破了无限烦恼

自性清净法身众生同具

离垢妙相庄严诸佛独证

昭昭于心目之间相不可睹

晃晃于色尘之内理实难分

处生死流骊珠独耀于沧海

居涅槃岸桂轮孤朗于中天

从真界腾应质凡圣大慈父

三德圆万德具天人调御师

大乘小乘随根机而演教

半科满科逐权实以相晓

法流东土灵文始于汉帝

佛生西域祥光现于周朝

无生无灭历万劫而不古

若隐若显远百福而常今

朗万法之幽邃万德圆明

觉大夜之重昏纤尘净尽

开权显实随机应化

通玄达妙离幻即真

慈悲喜捨度樊笼出迷津

信解行证入华藏之玄门

净法界身本无出没

大悲愿力示现受生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世出世间最大法王

大雄大悟大圣主

无垢无染无所着

佛日高悬光明界

法轮大转利寰宇

客堂

从何处来博览古迹而朝圣境

且这里住踏遍名山为礼尊颜

挑起一担通身白汉阿谁识

放下两头遍体清凉只自知

山色青翠随僧入院

松声静雅与客谈玄

寻僧有意来莲社

送客无心过虎溪

有僧皆佛印

无客不东坡

佛门常会龙门客

禅林时集翰林人

客来莫嫌茶饭淡

僧家不比世情浓

文殊殿

娑婆界内辅法王达本菩提场

圆顿教中振玄纲妙义彻底彰

我此道场一万菩萨常围绕

愿尔来哲五台圣境秉至诚

绝百非绝穿凿计校拈不二乘

离四句离分别思量说第一法

触石沾云悉植菩提之种

染烟臭气咸资般若之光

过去龙种已怀狮子之德

现在曼殊常现象王之身

包性德劫前证龙种

依智海云外吼金狮

铸象锻龙常居狮座

谈经论道大畅牛乘

冥真于万化之域

显德于重玄之门

般若智光破生死昏衢之暗

金刚宝剑截结使缠缚之忧

韦驮

菩萨心金刚像三洲感应

将军身童子貌万国威灵

浩大功勋护法安僧常守戒

聪明正直受持结愿本无私

示勇健於天伦摧邪扶正

受遗嘱于大觉护法安僧

直对慈容钦崇法化

横挥宝杵丕振宗风

万劫巍巍独立人

三洲感应显威神

现在韦驮身

未来楼至佛

化群萌独被三洲

挥宝杵拥护十方

匝地普天皆承恩力

三洲四海志禀威灵

伽蓝

青灯观青史着眼看春秋一书

赤面表赤心满腔存汉鼎三分

威武难屈受遗教守护伽蓝

神功叵测现雄勇摧邪扶正

英雄三国无双士

正气千秋第一人

赤面赤心扶日月

青龙青史镇乾坤

具三不志大丈夫

归一乘教无上人

毗卢

毗卢宫殿如炉冶销熔顽金铸良器

般若禅坛配化工转变纯根为上贤

五周四分之经文澜翻于口海

六相十玄之妙旨星灿于义天

入纤芥之微尘非名言之可说

混太虚而为量岂算数之能穷

遮那妙体偏法界以为身

华藏庄严等太虚而为量

于一毛端现宝王刹

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五周四分依真如演旨

七处九会以法界标宗

振圆音于普光明殿

现神变于菩提场中

三百六十骨节一一现无边妙身

八万四千毛端头头彰宝王刹海

不生不灭真丈夫

无形无相大毘卢

遍七处而恒演

历九会以同宣

敷万行之因华

严一乘之道果

观音

月印千江示有感必应之旨

日照万国吐无微不触之光

一身不分而光照尘刹

万机感应以月印千江

现在为菩萨常示卅二应身

过去是如来具足无边功德

利物利人少病少恼

救苦救难大慈大悲

不动本际妙音无方

遍示法界本性湛然

问大士因何倒坐

恨凡夫不肯回头

地藏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悲行坚地狱未空不成佛

愿力深众生度尽证菩提

手中金锡振开地狱门

掌内明珠光摄大千界

念佛堂

教主广长舌开示群萌出娑婆

慈尊垂宝手接引众生归极乐

低头合掌碧玉阶前光辉丽

歌咏赞扬紫金容霆震雷轰

香象渡河一举洪名超二死

迦陵出殻千称佛号压群音

华开九品慈悲接引生极乐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称弥陀

六根反本变苦海以作莲池

一念迥光化爱河而成净土

一举洪名兼众德而具备

千称佛号统百行以无遗

随忙随闲不离弥陀圣号

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

以法藏之法轮摄取众生

仗净土之净缘圆满佛果

释迦慈父确指净域之门

弥陀尊师广开香严之肆

举其名兮兼众德而具备

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遗

行愿导归极乐九界全收

华严顿演圆宗独被上根

性水澄清由分别而混动

识波奔涌凭念佛以停凝

清珠投於浊水浊水不得不清

佛号投於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众生品类万别千差

弥陀愿力平等无二

尘尘刹刹虽清净

独有弥陀愿力深

生即决定生

去则实不去

生本无生生西方

见犹离见见弥陀

天宫福报犹有死

神栖佛国永无生

五观堂

有弥勒肚皮千金易化

无维摩手段滴水难消

粥去饭来莫把光影遮面目

钟鸣板响常将生死挂心头

初尝柑榄宁知味

细嚼盐虀始见香

三餐不忘农夫苦

一粒常思佛祖恩

试问世间人有几回知道饭是米煮

请看座上佛亦不过认得田自心来

斋堂花光丛法宝

十方饭粒惜珍珠

三心未了滴水难消

五观若存寸金易化

拈匙放箸口口不离

举足动身步步踏着

库房

一米一粒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常念物力唯艰

寸薪不是等闲来

粒米皆由辛苦得

杨岐明灯照千古

宝寿生姜辣万年

爱惜三宝物

如护眼睛珠

山门

觉路满大千众生共赴超尘界

法门唯不二奕世同游选佛场

奕yì音意,累,重迭

为滕蘭演教之所群标鹰舍

惟大圣栖真之处高揭狮床

相相离相亲证实相之妙相

门门普门直入无门之法门

鹫灵玄门方广周于百忆

龙宫法镜圆照匝于三千

开人天觉路

阐解脱法门

十方婆伽梵

一路涅槃门

务广四摄之路

思崇八正之门

光明普照大千界

圣谛都归不二门

我人顿息何有去来之路

空色圆融本无生灭之门

见闻随喜吉祥殊胜地

究竟常乐解脱涅槃门

龙藏远承恩传经觉院

鸡园常说法派衍宗门

一字法门不隔尘而入

千层楼阁即掸指而登

有福方登三宝地

无缘难入大乘门

入三门咸资般若光

登宝地悉植菩提种

接三根机说上乘法

容无量众开不二门

云起慈门大畅宗风

波腾愿海广度群迷

祖堂

三世诸佛同证

六代祖师共传

万代禅宗由祖证

千秋佛法见根源

妄尘净尽心地廊而性地圆净

慧炬荧煌迷天开而弥天独朗

熏金粟妙香拈花微笑

浸紫霞佳气万派朝宗

佛佛授手唯授此心

祖祖相传唯传此妙

东土西天相传得鼻

南能北秀奉祀馨香

西天四七

东震二三

圆音非扣而常演

果海离念以心传

杂联 宿舍

演教弘宗愿力深

高山流水有知音

麝因香重身先死

蚕为丝多命早亡

强中自有强中手

能人背后有能人

正剑挥来藤落地

迷云散尽日流天

云中高树绿扶塔

雨后嘉山青到门

竹影扫尘尘不动

月轮穿海海无痕

龙归法座听经偈

鹤伴松影养道心

痴人前不可说梦

达人前不可言命

发挥八圣固先圣之丕业

绍隆三宝安大宝之鸿基

云点太清任情风而人我

沤生巨海逐识波以高低

众生妄分别有佛有世界

了达实性者无佛无世界

宅中宝藏乃是本有家珍

衣里明珠当下不求自得

不经一番寒彻骨

乍得梅花扑鼻香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青山不墨千秋画

绿水无弦万古琴

临崖勒马收僵晚

船到江心补漏迟

一月千江波波具含净月

万灯一室光光各显全灯

事理交彻若圆镜之互照

性相圆融犹明珠之相合

失其旨也徒修因於万劫

得其门也等诸佛之一朝

朗爱河之昏波同臻彼岸

湿火宅之乾焰共拔迷途

一池荷叶衣无尽

数树松籽食有余

性定伏魔朝朝乐

妄念不起处处安

断烦恼以获三昧

圆福慧而修六度

口餐法喜真肴膳

心得明门妙总持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青青翠竹总是真如

入道要门起信为首

修行急务立愿居先

十方三际纵横无碍

一心万法舒卷自由

自性虚空华光三昧

水月道场清净圣地

法音远达众生喜

道德圆明四海传

泉声妙听广长舌

山色常留清净身

花飞罗什谈经席

香散生公说法台

烟霞清净尘无迹

水月空虚性自明

入佛法海信为根本

渡生死河戒是船筏

药无贵贱愈病者良

法无优劣契机即妙

培器未烧经雨即化

烦恼未断转生即迷

法法头头皆归实相

根根尘尘悉证圆通

滞相迷真头头是障

背尘合觉法法圆通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灵鹫圣境捷足先登

人天路上作福为先

生死海中念佛第一

全波即水全水即波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松风入座千华秀

明月来筵万象融

珠林玉树千山合

宝刹楼台八面通

静里禅机翻贝叶

闲中妙偈涌莲华

学林探路贵涉远

无人迹处有奇观

荆山之玉务须剖释

衣里明珠总赖指示

沧海纳百川而不溢

尺镜含万象而有余

有生有灭特地乖张

无去无来转见漏逗

智照洞然本无迷暗

灵机廓尔岂有阶梯

妙性海中为雨露

菩提场里起清风

室内千灯相照耀

天边宝月更清圆

三事纳衣青嶂外

一炉沉水白云中

龙得水时添意气

虎逢山势长威狞

只知事逐眼前过

不觉老从头上来

天空廓落无边际

杲日当空宇宙明

人身难得而易失

良时易往而难追

春日才看杨柳绿

秋风又见菊花黄

人间私语天闻若雷

暗室亏心神目如电

卉木虽有大小春光原无偏僻

形像虽有殊异明镜岂有二照

嚼定菜根亦是儒林第一义

禁犯肉食请看楞伽四卷经

合五部四教云集海会

愿十方三世障尽业空

爱欲为出世之障

识心乃生死之根

四大非有

五蕴本空

云开月露

水到渠成

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

瑞现清凉山自然自在

云飞舍利塔如见如来

天下同归何忧何虑

空山无侣独去独来

免生死轮回之幻苦

住涅槃永恒之真乐

玩水观山徒劳万里

埋头吃饭空过一生

动深广之智海

摇融金之德山

桌锡谈经春秋不老

慈灯慧镜日月常明

依庙吃庙吃庙护庙

靠山吃山吃山养山

合抱之树发于毫芒

千里之行始于初步

即有之空一法不立

即空之有万法全彰

天池一滴味具百川

帝释千珠光含万象

微妙法门即心是佛

无上觉道主善为师

开权显实随机应化

通玄达要离幻即真

合觉百八烦恼灭

背尘万亿妙行兴

溪自石上流来冷

风从花里过来香

绿水青山皆妙体

黄莺紫燕总玄音

事能知足心常乐

人到无求品自高

众生迷时非失似失

诸佛证时无得为得

峻阁重楼天人聚会

琼浆玉液气味香严

溪路上宜防失足

迷途中急早回头

真解脱一尘不染

妙庄严万法皆空

墨水池滴昙花雨

清磬声传贝叶香

洞彻灵明无挂碍

狂心歇处幻身融

心止念足真富贵

私欲断尽大福田

尘消古镜光逾远

风定寒潭水自平

海内蓝天池内柳

水中明月镜中花

尊胜宝幢垂瑞彩

无垢佛塔放光明

蜗牛角上争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身

纵遇锋刃常坦坦

假饶毒药也闲闲

寺镇摩尼青色宝

山飞舍利紫祥光

荣华总是三更梦

宝贵如同九月霜

初学因言而会道

无学合理而忘言

福报天宫犹有死

神栖佛国永无生

精金百炼方成器

利剑重磨始见功

清净法堂云作伴

幽雅精舍月为邻

心如朗月连天净

性似寒潭彻底清

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家鸡有食汤锅近

野鹤无粮天地广

一轮秋月向空悬

万丈寒潭澈底清

三毒水泡虚出没

五蕴浮云空去来

心融妙理虚空小

道契真如法界广

端借慈航证觉岸

应从苦海识菩提

法王座下知音少

长者园中木耳多

泯念即相相离相

达真即心心印心

云开白月毫光满

雨过青山髻色深

既得人身不修道

如入宝山空回手

安心先问将心句

佛法休抛世法求

和平养无限天机

忠厚留有余地步

鉴物变以悟真常

睹形迁而入正道

尘尘刹刹虽清净

独有弥陀愿力深

极清闲地是兰若

观自在处紫竹林

柳影入池鱼上树

梅花照道马登枝

行步事万象灿明

圆融理波海一味

忍片刻风平浪静

推荐第2篇:中国寺庙对联

中国寺庙对联大全

杭州城隍庙:

上联:夫妇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 下联:儿女原宿债,讨债还债,有债方来。 乐山凌云寺:

上联: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下联: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应县净土寺:

上联:念念不离心,要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始算得打成一片。 下联:佛佛原同道,知佛亦非佛,非佛亦佛,即此是坐断十方。 枣庄龙泉寺:

上联: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 下联: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 张大千题绍兴戒珠寺:

上联: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 下联:其中如无*,何用这样庄严。 张掖大佛寺:

上联: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 下联: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 济南千佛寺: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 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 杭州灵隐寺: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大雄宝殿、台湾台中慈善寺:

上联: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 下联: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 观音阁:

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 下联:恨众生不肯回头。

此联为日照天后祠联。祠中观音面北,人称“倒坐”。 潮州开元寺观音阁:

上联: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 下联: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 北京潭柘寺弥勒殿

上联: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下联:开颜便笑世间可笑之人。 凤阳龙兴寺、台中宝觉寺:

上联: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下联: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广东南华寺:

上联: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空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将何物供奉。 下联: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 天王殿

上联: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下联: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此联分别将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嵌入联中。 城隍庙

上联: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 下联: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 贵阳城隍庙:

上联:站着!你背地做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 下联:想下!俺这里轻饶哪个?快回头莫去害人! 土地庙

上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下联: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神仙庙

上联: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 下联:名场利场无非战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 财神庙

上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下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 斋堂联:

上联:一粒米中藏世界。 下联:半边锅内煮乾坤。 河南少林寺面壁洞

上联:一苇渡江,达源溯六祖。 下联:九年面壁,妙理悟三乘。 安徽九华山华严洞: 上联:清华真佛地 下联:庄严古洞天

福建安溪龙门镇金沙岩: 金山挂月窥禅径 沙鸟听经恋法门 台湾彰化修水岩: 修德种因法身圆妙 水清月现玉盖尊严 河北承德水月庵: 山静尘清,水参如是观 天高云浮,月喻本来心 台湾台中龙泉岩: 龙井茂青松,群沾法雨 泉岩生翠竹,普荫慈云 台湾台中紫云岩:

紫气东来,海上犹传天乐近云霞西涌,人间长见法轮新 台湾云林湖山岩:

湖畔显灵,大士婆心,济拔三途苦 山前圣景,莲瓣九品,广渡诸有情 天王殿:

大大肚能容万物 微微笑看破群生 甘肃天水罗汉堂: 处处无非菩提海 山山尽是普陀崖

湖北房县凤凰山观音洞: 见见见,非见非见,见非见 闻闻闻,不闻不闻,闻不闻 福州西禅寺:

翠翠殷殷,处处花花果果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河南少林寺西坊:

双双玉井,碧澄冷浸千秋月 六六玄峰,翠耸光连万壑云 安徽定远城隍庙

泪酸血咸,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 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 湖北利州天成观龙王殿 河汉汪洋,江湖滔滔波浪涌 雲霄雷電,霹雳震震霈雨霖 河南永城普宁寺

芸芸众生,善善恶恶一杯土 茫茫大地,真真假假总成空 杭州花神庙: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扬州土地庙:

公公十分公道 婆婆一片婆心 连云港天启庙:

是是非非地 明明白白天

推荐第3篇:全国著名寺庙对联

上联:你眉头着什么焦,但能安分守贫,便将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口笑; 下联:我肚皮有这般大,总不愁穿虑吃,只讲了包罗万物,自然百事放宽心。 (——四川成都宝光寺) 上联:花即是禅,鸟即是禅,山耶云耶亦即是禅,钟磬声中随你自寻禅意去; 下联:男可成佛,女可成佛,老者少者都可成佛,松杉影里何人不抱佛心来。 (——甘肃兰州五泉山浚源寺) 上联: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空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将何物供奉; 下联: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 (——广东南华寺天王殿) 上联:乾坤容我静; 下联:名利任人忙。 (——普陀普济寺) 上联:净地何须扫; 下联:空门不用关。 (——福州涌泉寺) 上联:清华真佛地; 下联:庄严古洞天。

(——安徽九华山华严洞) 上联:退一步天高地阔; 下联:让三分心平气和。 (——河南登封法王寺) 上联:剪一片白云补衲;

下联:邀半轮明月看经。

(——甘肃兰州白塔寺联)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 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

(——济南千佛寺) 上联:庙内无僧风扫地; 下联:寺中少灯月照明。

(——安徽凤阳龙兴寺) 上联:千古英雄浪淘尽; 下联:天下名山僧占多。

(——镇江金山寺) 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 下联:恨众生不肯回头。

(——日照天后祠联,祠中观音面北,人称倒坐观音)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肚皮终不合时宜。

(——陈宝琛撰大同华严寺观音阁) 上联:大护法不见僧过; 下联:善知识能调物情。

(——鄞县天童寺) 上联:自在自观观自在,

下联:如来如见见如来。

(——普陀寺) 上联:问一声汝今何处去? 下联:望三思何日君再来! (——佛光山头山门) 上联: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下联: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天镇慈云寺) 上联:山静尘清,水参如是观; 下联:天高云浮,月喻本来心。

(——河北承德水月庵) 上联:龙井茂青松,群沾法雨; 下联:泉岩生翠竹,普荫慈云。

(——台湾台中龙泉岩) 上联:一苇渡江,达源溯六祖; 下联:九年面壁,妙理悟三乘。

(——河南少林寺面壁洞) 上联: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下联:开颜便笑世间可笑之人。

(——北京潭柘寺) 上联: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 下联: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

(——潮州开元寺观音阁联弥勒殿)

上联:圣教名言,独乐何如同乐; 下联:佛家宗旨,杀生不如放生。

(——苏州戒幢寺) 上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 下联: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

(——普陀普济寺) 上联:紫气东来,海上犹传天乐近

下联:云霞西涌,人间长见法轮新

(——台湾台中紫云岩) 上联: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 下联:行些善事,天知地晓鉴鬼神。

(——登封法王寺) 上联:粥去饭来,莫把光阴遮面目; 下联:钟鸣板响,常将生死挂心头。

(——福州林阳寺) 上联: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 下联: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

(——台湾台中慈善寺观音阁) 上联: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 下联: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

(——枣庄龙泉寺) 上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下联:开口就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芜湖广济寺) 上联:睡佛长睡,睡千年长睡不醒; 下联:问者永问,问百世永问难明。

(——张掖大佛寺山门联) 上联: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下联: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凤阳龙兴寺、台中宝觉寺) 上联:佛度众生,万类有情成正觉; 下联:光周法界,一超直入见如来。

(——佛光山寺不二门外) 上联: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 下联:其中如无*,何用这样庄严。

(——张大千题绍兴戒珠寺) 上联: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 下联: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

(——张掖大佛寺大殿联) 上联:有意烧香礼佛,何须远游胜地; 下联:真心皈依释门,此地便是名山。

(——山东龙口南山禅寺)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 上联: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 下联: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杭州韬光寺) 上联: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下联: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四川新都宝光寺) 上联:十方来,十方去,十方共成十方事; 下联:万人施,万人舍,万人同结万人缘。

(——浙江七塔报恩禅寺) 上联:门称不二,二不二俱是自家真面目; 下联:山为灵山,山非山无非我人清净身。

(——佛光山寺不二门内) 上联:山中鸟语花香,活泼天机,好参妙谛; 下联:湖上风清月白,真空景象,即是如来。

(——杭州上天竺寺) 上联:四八愿,普被群机,决定万修万人去; 下联:廿五有,同生正信,合当一念一如来。

(——开封开宝寺) 上联:现自在身,愿众生共渡慈航,早超苦海; 下联:救将来劫,望我佛宏施法雨,力挽狂澜。

(——厦门南普陀寺)

上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已了如来真实义; 下联: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是为波罗蜜多心。

(——开封开宝寺) 上联:法幢现慈云,观秋月春花,尽是三空妙谛; 下联:智灯悬宝座,听晨钟暮鼓,无非一点禅机。

(——杭州下天竺寺之法镜寺) 上联:如来说般若波罗蜜,经典所在,则为是塔; 下联:众生发无上菩提心,善法增益,乃报佛恩。

(——浙江七塔报恩禅寺) 上联:眼前都是有缘人,相近相亲,怎不满腔欢喜? 下联:世上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镇江定慧寺) 上联:果有因,因有果,有果有因,种甚因结甚果; 下联: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

(——赵城广胜寺) 上联:我门中缔结福缘,岂惟在一柱清香几声佛号; 下联:你心里能全善果,自然的秋生桂实春茁兰芽。

(——杭州中天竺法真寺) 上联:世路崎岖,看迷人捷足登山,争利悬崖无退路; 下联:佛天悲悯,愿众生回头是岸,早离苦海渡慈航。

(——杭州上天竺寺之法喜寺) 上联:念念不离心,要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始算得打成一片。

下联:佛佛原同道,知佛亦非佛,非佛亦佛,即此是坐断十方。

(——应县净土寺) 上联:尔来礼拜乎?须摩着心头,干过多少罪行,向此处鞠躬叩首; 下联:谁是讲经者?必破出情面,说些警赫话语,好叫人入耳悚神。

(——宁夏同心清真大寺) 上联: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下联: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四川乐山凌云寺) 上联:你眉头着什么焦,但能安分守贫,便将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口笑; 下联:我肚皮有这般大,总不愁穿虑吃,只讲了包罗万物,自然百事放宽心。

(——四川成都宝光寺) 上联:花即是禅,鸟即是禅,山耶云耶亦即是禅,钟磬声中随你自寻禅意去; 下联:男可成佛,女可成佛,老者少者都可成佛,松杉影里何人不抱佛心来。

(——甘肃兰州五泉山浚源寺) 上联: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空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将何物供奉; 下联: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

推荐第4篇:中国各大寺庙对联

中国各大寺庙对联

山门:

上联: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下联: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乐山凌云寺。

上联:尔来礼拜乎?须摩着心头,干过多少罪行,向此处鞠躬叩首。

下联:谁是讲经者?必破出情面,说些警赫话语,好叫人入耳悚神。

宁夏同心清真大寺。

上联:念念不离心,要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始算得打成一片。

下联:佛佛原同道,知佛亦非佛,非佛亦佛,即此是坐断十方。

应县净土寺。

上联: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

下联: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

枣庄龙泉寺。

上联: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

下联:其中如无*,何用这样庄严。

张大千题绍兴戒珠寺。

上联: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

下联: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

张掖大佛寺。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

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

济南千佛寺。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杭州灵隐寺。

大雄宝殿:

上联: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

下联: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

台湾台中慈善寺。

观音阁:

上联:音可观乎?

下联:士何大焉。

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

下联:恨众生不肯回头。

此联为日照天后祠联。祠中观音面北,人称„倒坐观音‟。

上联: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

下联: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

潮州开元寺观音阁联。

弥勒殿:

上联: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下联: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北京潭柘寺。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

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

济南千佛寺。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肚皮终不合时宜。

陈宝琛撰大同华严寺观音阁。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杭州灵隐寺。

上联: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下联: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凤阳龙兴寺、台中宝觉寺。

上联: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空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将何物供奉。下联: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此联为广东南华寺。

天王殿:

上联: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下联: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此联分别将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嵌入联中。

上联: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

下联: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

城隍庙:

上联:问你平生所干何事?图人财,害人命,奸淫人妇女,败坏人伦常,摸摸心头惊不惊?想从前千百诡计奸谋,那一条孰非自作。

下联:来我这里有冤必报!减尔算,荡尔产,殄灭尔子孙,降罚尔祸灾,睁睁眼睛怕不怕?看今日多少凶锋恶焰,有几个到此能逃!

此联为台南城隍庙。

上联:站着!你背地做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

下联:想下!俺这里轻饶哪个?快回头莫去害人。

此联为贵阳城隍庙。

上联:只是骂个道打个僧,这这般这般,若毁圣谤贤,那还了得。

下联:不过吃口肉喝口酒,便如此如此,倘坏心毒胆,怎么样儿。. 此联为安徽宿松城隍庙。.

土地庙:

上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下联: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上联: 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

下联: 名场利场无非戏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

神仙庙:

上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下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

此联为财神庙。

上联:中国有圣人,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

下联: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元元北镇南来。

郭天民题湖南长沙真武庙。

上联:五转汞、七转铅、九转丹,万象皆清,洪炉中有真人诀。

下联:一分屋、二分竹、三分水,纤尘不染,蜀国南来小洞天。

李汇川题四川叙永灶神庙。

斋堂联:

上联:一粒米中藏世界。

下联:半边锅内煮乾坤。

名联欣赏(1)——寺庙楹联赏析(上)[原]

楹联,是中国传统而特有的文学形式,它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书院门庭、楼室堂馆、寺庙道观、山水胜景,无处不见它的影迹;婚丧嫁娶、宴乐喜庆、春秋更替、书画艺术,到处都有它的风采;春联、节日联、门联、职业联、婚联、寿联、挽联、堂联、名胜联、书画联、文艺联、寺庙联,五花八门;写景联、抒情联、励志联、庆贺联、交际联、赠答联、宣传联、奇巧联,无奇不有。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形成和积淀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 3

联,清心剑栩搜烁遴选,分类整理,并略作赏析,一供自娱,二飧楹联爱好者。

名联欣赏(1)——寺庙楹联赏析(上)

清心剑栩身处张掖,故选联自家乡寺庙始

张掖大佛寺:

山门联: 睡佛长睡睡千年长睡不醒;

问者永问问百世永问难明。

大殿联:

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

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 甘肃张掖大佛寺是西北内陆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又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素称“塞上名刹,佛国胜境”,始建于西夏时期,距今已有近1000年历史。寺中安放有佛祖释迦牟尼的涅磐像,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2米,一根手指就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八个 人并排而坐,是亚洲最大的室内卧佛。

张掖大佛寺的山门联和大殿联,都从睡佛着笔立意。前者以顶针格成对,含义丰富,可作多重理解,其一是说睡佛已睡千年百世,可指大佛寺历史久远;其二可指佛祖已涅槃长逝,佛禅深义、世事哲理,后人已难明白;其三有讽喻之义,委婉告诫世人,睡佛不过是泥胎塑像,求神拜佛,只会“永问难明”,求神不如靠自己。后者上下联互文,表义是说佛祖涅磐后安睡在西天净土,一睡千年,梦中世界大、日月长,暗含佛祖梦中的世界,或许就是凡俗尘世经历的日月,悠悠千年,沧桑变幻,世事大观,讲经拜佛,悟禅修道,尽在其中。

与此联相近的,还有兰州五泉山卧佛殿联:“还不起来么?此等功夫,怕是懒人都藉口;何妨睡着了,这般时代,倘成好梦亦欢心。”说卧佛长睡不起,仿佛懒人慵居,睡就睡吧,红尘滚滚、人世纷扰,如果长梦不醒,未尝不是好事。借佛事说人意,颇具匠心。

张掖肃南马蹄寺:

爱国守法佛法不离世法;

广度有情热情即是真情。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马蹄寺位于甘肃张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名胜区。石窟始建于北凉,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及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马蹄寺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落有马蹄印而得名,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千佛洞现存大雄宝殿、站佛殿、观音殿、药师殿等殿堂,有500多个摩崖佛塔窟龛,悬立于百丈悬崖之上,险峻巍峨,规模宠大;胜果寺内藏有相传为康熙龙袍及乾隆马鞍等文物,最重要者则是文殊菩萨宝剑,为北魏时代之物;普光寺的三十三天洞,上下五层二十一窟,宝塔形排列,内有佛殿,外有回廊,共开内外窟龛达49孔之多,造型奇特;金塔寺中的大型肉雕飞天古朴稚雅,为国内仅有。马蹄寺环境秀丽,山青、水秀、峰奇、洞异堪称四绝。

这里所选马蹄寺两联,虽非上乘,但有一定认知意义。前一联说无论信佛信教、讲经论道,爱国守法是最基本的“世法”,什么“法”都应当遵守世人所普遍奉行的法则;无论是佛陀的救苦救难、普度众生,还是世人的互助互济,慈心热肠就是最可贵的真情。后一联对句虽然牵强,但向我们传达了这样的处世行事信息:人生在世,有些事总是无法了断,只能学会放弃或不了了之;一些规矩原则也不是固定不变,要学会灵活变通。

宁夏同心清真大寺:

尔来礼拜乎?须摩着心头,干过多少罪行,向此处鞠躬叩首;

谁是讲经者?必破出情面,说些警赫话语,好叫人入耳悚神。

宁夏吴忠市同心县的同心清真大寺位于,始建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坐落在7米之高的青砖台面上,高耸挺拔、气势雄伟、古朴典雅,具有中国古代传统木结构的建 5

筑与伊斯兰文化融合的独特艺术风格,是中国现存的十大古老清真寺之一。

此联上下句分别从劝诫礼拜者和讲经者立意,如大声疾呼,如当头棒喝:礼拜莫如修行,叩首须先自问是否愧心;讲经须讲真经,警世之言方能发人深省。

乐山凌云寺: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凌云寺位于四川乐山县城乐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凌云山的栖鸾峰上。乐山有“凌云九峰”,唐代时已成为佛教圣地。寺之得名,主要是临江崖上凿成的一尊弥勒佛坐像,它就是名扬中外的乐山大佛,又称凌云大佛,自古就有“上朝峨嵋,下朝凌云”之说。

此联表面从弥勒佛着笔,实际是讽喻世人要正确认识自我、看待他人,不要总是高高在上、傲视一切。上下联以“笑”和“观”连绵成句,前繁后简,以繁衬简,对应工整,有趣有味。

峨嵋山灵官庙司命殿联:

你求名利,他卜吉凶,可怜我全无心肝,怎出得什么注意?

殿遏烟云,堂列钟鼎,堪笑人供以泥木,空费了多少钱财!

大凡步入寺庙的香客,都是毕恭毕敬,虔诚礼拜,而此联却嬉戏讥讽、尽笑人痴:泥塑木胎无心无肝有何灵性?可笑世人香火供奉空费钱财!

福州涌泉寺弥勒像侧联与此联异曲同工:“手上只一金元,你也求,他也求,未知给谁

是好;心中无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究竟为何理由?”联句诙谐幽默,以神的困惑和疑问,讥笑世人痴迷不悟。

湖南湘乡县一庙宇联也与上两联立意相近:“我若真灵,也不致脚手渐渐残、皮肉点点落;汝当顿悟,须知道勤俭般般有、懒惰件件无。”所不同的是从正面告诫,劝说世人要勤俭持家,不要寄希望于虚无的“佛佑神赐”,语言恳切,对仗工整。

峨嵋山千佛禅院弥勒佛堂联:

处己何妨真面目;

对人总要大肚皮。

峨眉山千佛禅院,位於四川省峨眉山天池峰下,此地多洪椿树,地名“洪椿坪”。寺内殿宇三重,依山势层层升高,有观音殿、锡杖泉、千佛楼、大雄宝殿、普贤殿等。洪椿坪后枕高山,前绕溪流,森林茂密,古木参天,景色绝佳,气候宜人,是僧人静修、游客观光避暑的佳境,“洪椿晓雨”为“峨眉十景”之一。

此联以弥勒佛面相入手,劝诫世人面对自身不妨坦诚实在、真情真性,对待他人要心胸宽旷、理解包容。

青城山天师洞联:

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

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青城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其道教宫观以天师洞为核心,包括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圆明宫、老君阁、玉清宫、朝阳洞等,至今保存完好。天师洞又称常道观,是青城山最主要的道观,附近景色幽丽,东有三岛石,巨石矗立,石旁泉水环流、浓荫蔽天,景色奇幽。

此联劝人不要听天由命,事在人为,自己的命运自己把握;环境和心情由心态决定,遇事应宽容忍让,退一步海阔天空。

四川忠县土地庙联:

我自有神头神脑;

你休耍鬼心鬼肠。

此联以土地神口吻警诫世人:头顶三尺有神明,人可欺,天不可欺,做人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要鬼肚心肠。

山西朔州应县净土寺:

念念不离心,要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始算得打成一片;

佛佛原同道,知佛亦非佛,非佛亦佛,即此是坐断十方。

应县净土寺为金代建筑,寺内大殿金碧辉煌,龙凤飞舞,楼阁错落有致,与壁画浑为一体。主殿大雄宝殿内的天花藻井称为八门九星之天宫楼阁,全为木质雕刻,雕工精细,色泽花丽,是少见的金代珍品。

此联看似绕口,好像在做文字游戏,其实表达了“无为有时有为无”的参禅悟道境界,与佛宗六祖惠能的参禅碣是同一意境。相传佛宗五祖的弟子中以神秀最为出色,平时讲经论道侃侃而谈,而惠能只是个打杂的小沙弥。五祖为找接班人,要求弟子每人写一个碣,谈一谈对佛的理解,其中神秀写的最好:“身为菩提树,心为明镜台,常常勤拂拭,未使落尘埃。”惠能挑水回来看到后,在墙上也写一碣 :“菩提本无树,明净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落尘埃。” 8

结果五祖认为惠能悟佛境界最高,把真传衣钵给了他。其实惠能这个碣只要与神秀的相比较,意思就很明白,是说禅宗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无私,无为,无欲,什么都没有,就是什么都有,空灵的世界,自然的世界,才是世界的本色,人要达到万般皆自然,就会万物皆有佛,就能得道成佛了。 佛经载南师和海明的对话,也说的是同样的意思——海明问南师如何打坐修行,说了许多想法和方式,南师都予以否定,海明急了:“说是也不行,说不是也不行,不说是不是还不行,这样也不对,那样也不对,不对的更不对,那我该怎么办啊?”南师却说:“哎,对了!是也不管,不是也不管,是不是都不管,这就是坐断十方,壁立千仞。”也就是说面壁打坐,无我无他,才能达到通明境界。这幅对联也强调的是,念经参佛,在有意无意之间,达到忘我、忘物甚至忘佛境界,才能修成“正果”。

山西蒲县东岳庙地狱洞口联:

此处衙门难行贿;

下边官府不容情。

山西蒲县城东二公里处的柏山之巅有东岳庙,因山上柏树繁茂,四季郁郁葱葱,俗称“柏山庙”,道教庙宇,规模宏大,布局完整,由山门、凌霄殿、乐楼、东岳行宫大殿、后士祠、圣母祠、清虚阁等六十余座建筑组成。庙内后方地平以下由十五孔窑洞组成十八层地狱,每层之中皆塑有像,十八层之内共塑有五岳大帝、十殿阎君、六曹判官、小鬼等像一百二十余躯,为明代泥塑彩绘神像之稀有佳作。

此联反意讥讽人间世象:行贿受贿、徇私枉法之事,在阴间地狱、阎王殿难以行通,却在人间官府常常发生。同时,也告诫违法乱纪、胡作非为之徒:阳世或许可以逃脱因私舞弊之罪责,但到阴间难逃地狱之苦罚。出联机智幽默,俏皮辛辣。(待续)

名联欣赏(1)——寺庙楹联赏析(中)[原]

楹联,是中国传统而特有的文学形式,它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书院门庭、楼室堂馆、寺庙道观、山水胜景,无处不见它的影迹;婚丧嫁娶、宴乐喜庆、春秋更替、书画艺术,到处都有它的风采;春联、节日联、门联、职业联、婚联、寿联、挽联、堂联、名胜联、书画联、文艺联、寺庙联,五花八门;写景联、抒情联、励志联、庆贺联、交际联、赠答联、宣传联、奇巧联,无奇不有。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形成和积淀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联,清心剑栩搜烁遴选,分类整理,并略作赏析,一供自娱,二飧楹联爱者。

名联欣赏(1)——寺庙楹联赏析(中)

山东枣庄龙泉寺:

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

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

枣庄龙泉寺在滕州城东郊、荆河西岸,建筑规模宏丽,风雅古朴。寺中有一座巍巍古塔叫龙泉塔,据考建于唐代,距今约有1200余年历史,每当斜阳西照,霞光万道,波水涟漪与塔影远山相映生辉,极为奇丽壮观,被古人命名为“塔影高标”(又称“浮屠峙玉”),为古滕八景之一。

此联虽是劝人皈依佛门,但含蓄有致。上联说弥勒佛所以开口大笑,是因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执迷不悟,不入佛眼;下联是说佛门才是普度众生独一无二的途径,就像济公一样,貌似疯颠,破鞋垢衣,嗜好酒肉,却成为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是世人心目中救苦救难的“*”。

济南千佛寺:

笑到几时方合口;

坐来无日不开怀。

济南千佛寺座落在济南南郊的千佛山半山腰,始建于隋,后经历代开发,分为东、西两院,西院称千佛寺,南面崖壁下方凿有十个石窟,刻有造像百余尊,即闻名遐迩的千佛崖,崖下有龙泉洞、极乐洞、黔娄洞等三个较大的自然石洞,出千佛洞即进入东院,称历山园,有文昌阁、鲁班祠、舜祠等背山建筑。 千佛寺南靠悬崖,北望泉城,是赴会览胜、登高望远的胜地。

此联含义丰富,意味深长,不同的人可有不同的理解。礼佛信佛者,可认为是弥勒佛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看透了红尘世事,修炼到最高境界,所以笑口常开,日日开怀。对于不信 10

教不论佛的人来说,一尊泥塑木胎像,大肚空肠,却总是欢天喜地,笑到何时方休?不见人间疾苦哀愁,整天嘻嘻哈哈,有何欢喜缘何笑?如此一问,让“信徒”们不由深思反省。台湾台南开元寺对联“大肚皮千人共见,何所有,何所不有;开口笑几时休息,无一言,无一可言”,与此联有异曲同工之妙。

杭州灵隐寺:

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灵隐寺是中国佛教著名寺院,又名云林禅寺,江南著名古刹之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面灵隐山麓飞来峰旁,一般归属于西湖景区。始建于东晋时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此,以为这里山峰奇秀,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后来济公在此出家,由此名闻遐迩。灵隐寺的殿宇、亭阁、经幢、石塔、佛像等建筑和雕塑艺术高超,是珍贵文物。寺内假山时耸、古木参天、清溪流水、小桥飞跨、曲径通幽,景色宜人。

此联从天王殿佛像着笔,说坐佛整天静候山门,莫不是等着再有仙山奇峰从天外飞来?又一个春天来临,四周草木一身新绿,寺前泉水渐渐变暖,佛陀笑意盈盈,大概是满面春风喜迎春色?联中嵌入飞来峰传说及前人“池塘生春草”、“春江水暖鸭先知”等诗句意境,构思奇巧,情景相谐。

广东南华寺天王殿两联: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空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将何物供奉;

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

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广东南华寺座落于韶关市东南的曹溪之畔,始建于南朝时期,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庙宇依山而建,前后七进,殿宇辉煌,绿树婆娑,六祖慧能在这里创立了禅宗。寺中有大量珍贵文物,其中有国内现存唯一的宋代木雕五百罗汉群像,罕见的唐代传世刺绣千佛袈裟,大雄宝殿后的藏经阁中佛经多为历代皇帝所赐,十分珍贵。

第一联以天王殿正中弥勒佛的化身——布袋和尚着笔,说他天天背着个空布袋,无米无钱,大肚空肠,让众施主(檀越)拿什么来供奉?年年冷清清坐在山门,仿佛迎来送往,而总见他满面笑容、欢天喜地,不知道在得意什么? 上下句对仗工整,对应有趣,描摩嘲讽淋漓尽致,让人心领神会。

第二联题写天王殿两侧象征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即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联句把四大天王的称谓嵌入其中,巧妙成句,立意高远:多闻广见,才能目光远大;积善成德,方可持家治国。

湖南长沙真武庙、四川叙永灶神庙:

五转汞、七转铅、九转丹,万象皆清,洪炉中有真人诀;

一分屋、二分竹、三分水,纤尘不染,蜀国南来小洞天。

这幅对联,上句以道家炼丹炉及炼丹工序、成分用数字巧妙连缀,下句从灶神庙所处的环境着笔,形象地描绘出道观神庙远离尘世、气象清新、一尘不染、自成洞天的世外仙苑景致,数目对应成趣,别有情致。

安徽凤阳龙兴寺:

庙内无僧风扫地;

寺中少灯月照明。

安徽凤阳城北凤凰山的龙兴寺,是明朝皇家寺庙,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发祥之地,国内名刹之一。原寺后山腰钟亭内悬挂大钟一口,每当红日西坠或旭日东升,凤岭鸣钟,钟声响彻云霄,因此古人把“龙兴晚钟”称为凤阳八景之一。 寺内原藏有朱元璋画像、铁像及铜佛等,御书亭内有明太祖朱元璋“第一山”手书石碑,明清两代名人诗词题刻琳琅满目,明万历诗碑等文物至今完好。

此联可谓寺庙联中的上乘之作,风扫地、月照明,一下子把庙宇的清幽寂静、空灵自然描摹了出来,同时不显山、不露水,含蓄地表达出其中的真意:修行打坐也要顺其自然、无欲无为,才能达到无尘无物、空明澄彻的境界。联句信手拈来,浑然天成,情境相谐,立意悠远。

台湾台中宝觉寺:

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台中宝觉寺为1928年福建济宗僧人所建,为鼓楼式建筑,殿宇气势雄伟,金碧辉煌。正殿供奉三尊释迦牟尼佛像和一尊古铜解梦观音像。殿右有一座高23米的圆锥型七层宝塔,每层都供有一尊七宝如来佛像。寺中还有一座高27米的巨型弥勒佛塑像,成为该寺的一大特征。

此联也以弥勒佛着笔,劝人处世待人要大度包容、乐观开朗,只有如此,才能拿得起、放得下,人世间的许多繁杂事、烦心事才能了结,许多解不开的愁、化不开的怨才能消解。南京多宝寺“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己何所不容;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一联,与此联立意相近,但“与己何所不容”既含对自身事要放得下之意,又有放任自我之嫌,而凡事一笑了之则更流于消极,实不可取。 台湾台南城隍庙:

问你平生所干何事?图人财,害人命,奸淫人妇女,败坏人伦常,摸摸心头惊不惊?想从前千百诡计奸谋,那一条孰非自作;

来我这里有冤必报!减尔算,荡尔产,殄灭尔子孙,降罚尔祸灾,睁睁眼睛怕不怕?看今日多少凶锋恶焰,有几个到此能逃! 台南城隍庙是台湾最早兴建的城隍庙,始建于明永历年间,清朝乾隆时期为台湾七寺八庙之一,现被列为台湾二级古迹。庙内供奉城隍老爷,配祀二十四司,有一匾额上书“尔来了”三大字,与台南天坛的“一字匾”、竹溪寺的“了然世界匾”合称“台南三大名匾”。

这一长联,以阴界监察官——城隍神的口吻,拷问由阳世转入冥间的鬼魂:在人间是否图财害命、奸淫掳掠、丧失伦理、败坏道德、耍尽阴谋、作恶多端?如果如此,到了阴间我的管辖范围,一定跟你清算总帐,让你倾家荡产、断子绝孙、灾祸满门、在劫难逃!联句爱憎分 13

明,疾恶如仇,一气呵成,如连珠炮发,再加上“尔来了”三个大字匾额,令作恶亏心者胆战心惊、不寒而栗!与此联立意和风格相近的,还有贵阳城隍庙联“站着!你背地做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想下!俺这里轻饶哪个?快回头莫去害人”、河南玉田净觉寺“贪心盗心淫心诈心欺负心,种种这等心肠,我看是何结局;兵劫瘟劫水劫火劫霹雳劫,苍苍许多劫数,你从哪里逃生”等。

广西桂林城隍庙联:

地狱即在眼前,莫到犯了罪方才省悟;

业镜虽悬台上,只要过得去也肯慈悲。

此联也是劝人积德行善,不要违法犯罪,不然到了阴间,阎罗殿上悬挂的业镜,会将生前所做的好事、坏事尽现无遗,到那时进地狱将后悔莫及。只要不为非作歹,为人处世还能说得过去,就不会被打入恶界受苦受难。此类联还有辽宁锦州城隍庙“善来此地心无愧;恶过吾门胆自寒”、上海豫园城隍庙“做个好人,心定身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以及许多城隍庙通用联“阳世三间,积善作恶皆由你;古往今来,阴曹地府放过谁”、“但得回头便是岸;何须到此悟前非”等。

山东日照天后祠联:

问观音为何倒坐?

恨众生不肯回头。

日照天后祠中的观音面北,人称倒坐观音,该联由此灵机一动,上问下答:观音所以倒坐,是恨众生执迷不悟,不懂得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联句简洁明了、机智幽默,读之令人会心颔首。

与此格调相近的,还有四川什邡土地庙联:“望望世态摇摇手;看看人心点点头。”该联上下句互文,从土地爷摇手、土地婆点头的塑像神态着笔,说面对不良世态和人心,土地公婆都摇头;面对善行善心,土地公婆也满意。联句通俗中含深义,风趣中蕴真情。

河南南阳土地庙

噫,天下事,天下事;

咳,世间人,世间人!

该联出句简单,含义丰富,上、下句都写土地神的慨叹,至于慨叹什么,读者尽可以想象和联想——是叹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什么事都发生?还是叹人世间什么人都有、什么事都做?是叹世态炎凉、人心不古?还是叹芸芸众生看不透世道、痴迷不悟?因此,该联看似简单,但平中蕴奇,妙不可言,称得上联中上品。 (待续)

名联欣赏(1)——寺庙楹联赏析(下)[原] 楹联,是中国传统而特有的文学形式,它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书院门庭、楼室堂馆、寺庙道观、山水胜景,无处不见它的影迹;婚丧嫁娶、宴乐喜庆、春秋更替、书画艺术,到处都有它的风采;春联、节日联、门联、职业联、婚联、寿联、挽联、堂联、名胜联、书画联、文艺联、寺庙联,五花八门;写景联、抒情联、励志联、庆贺联、交际联、赠答联、宣传联、奇巧联,无奇不有。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形成和积淀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联,清心剑栩搜烁遴选,分类整理,并略作赏析,一供自娱,二飧楹联爱好者。

名联欣赏(1)——寺庙楹联赏析(下)

甘肃兰州白塔寺联:

剪一片白云补衲;

邀半轮明月看经。

白塔寺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的白塔山上,因有一座元代白塔而得名,现存白塔系明代重建,后经清代扩建又名慈恩寺。白塔高约17米,七级八面,各面雕有佛像,塔外通涂白浆,如白玉砌成。山上原有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镇山三宝”,建筑群依山而筑,分为三台,参差有致。山下黄河东西贯流,黄河铁桥南北横跨,与白塔寺浑然一体,凭栏远眺,放眼黄河,雄伟壮观,气象万千,是兰州必游胜地。

此联很富诗意,剪一片天上的白云来补一补僧衣,邀半轮空中的明月来一起诵读佛经,一下子把白塔寺白日的天朗气清、夜晚的寂静清明以及寺僧的心静神闲、无欲无为、读经修炼的情景显现了出来,使人联想到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经典诗句和诗人们的闲情雅致,想象丰富,很富浪漫气息。

甘肃兰州五泉山浚源寺联:

花即是禅,鸟即是禅,山耶云耶亦即是禅,钟磬声中随你自寻禅意去;

男可成佛,女可成佛,老者少者都可成佛,松杉影里何人不抱佛心来。

五泉山位于兰州市区南侧的皋兰山北麓,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园内丘壑起伏,林木葱郁,环境清幽,除五眼名泉外,从山门沿中间通道直上,有蝴蝶亭、金刚殿、大雄宝殿、万源阁、文昌宫、地藏寺、千佛阁等古庙宇,依山就势而建,廊阁相连,错落有致,为西北名园之一。

此联实际上是对佛理禅性的通俗释义。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说白了,禅心即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自然修道,参透佛理,则花草山云都有佛性,男女老少都可成佛,万法自如,处处成佛,时时成道。四川峨眉山报国寺联“翠竹黄花皆佛性,白云流水是禅心”,表达的也是这一层意思,且更简洁而富有诗意。

北京潭柘寺弥勒殿联:

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颜便笑世间可笑之人。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周围有九座山峰呈马蹄形环护,宛如九条巨龙拥立。寺内古树参天,佛塔林立,殿宇巍峨整座寺院建筑依地势而巧妙布局,假山叠翠,曲水流觞,相映成趣。寺外有上下塔院、东西观音洞、安乐延寿堂、龙潭等众多的建筑和景点,宛如众星捧月,散布其间,情趣各异。早在清代,“潭柘十景”就名扬京华。

此联是题写弥勒佛的经典之作,成为很多寺庙的通用联。联句把大肚、笑面的佛像与人间世象进行巧妙链接,说弥勒佛肚皮大,是因为胸怀广、气量大,能容得下天下种种难容之事;开口常笑,是因为人世间有许多堪笑之事、可笑之人。由此劝诫世人处事要大度,行事要得体,不要做恶事、丑事、可笑事,也不要痴心妄想、执迷不悟。“遍观世事面作一笑,通识人生腹能多容”一联,与此联立意相近。

成都宝光寺对联:

你眉头着什么焦,但能安分守贫,便将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口笑;

我肚皮有这般大,总不愁穿虑吃,只讲了包罗万物,自然百事放宽心。

宝光寺位于成都北郊新都区,是我国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结构完整、环境清幽的佛教寺院之一。相传建于东汉,最迟建于隋代,寺中有一座30米高的方形砖佛塔,唐代已称宝光塔,塔身微向西斜,素有“东方斜塔”之称。寺内文物众多,有南朝千佛碑、唐代施衣功德碑、元代金银粉书《华严经》、明代尊胜陀罗尼石幢、清代《大藏经》、玉佛和石刻舍利塔等,还有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泥塑罗汉堂,500罗汉每尊高约2米,造型优美,彩绘贴金,千姿百态,妙趣横生。

此联应是由“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开颜便笑世间可笑之人”一联引申而来,所不同的是,它直接以弥勒佛的口吻来劝告世人:不要总是愁眉苦脸、多思多虑,要安贫乐道、知足常乐、心平气和、大度包容,遇事待人便会处变不惊、自然从容。江苏扬州兴教寺联与此联相近:“笑呵呵坐山门外,觑着去的去,来的来,皱眼愁眉,都是他自寻烦恼;坦荡荡载布袋中,休论空不空,有不有,含哺鼓腹,与斯世同庆升平。”但其下联所题布袋和尚(弥勒佛在中国江南的化身)口含食物、鼓起肚皮“与斯世同庆升平”,则流于平庸俗气,且与上联缺乏关联和呼应,没有前一联那样自然熨帖。

天津旧城隍庙戏台联:

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

名场利场无非戏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

该联虽是从佛教因果报应说立意,但因与人生、戏场的感悟联结成句,应时应景,对应成趣。佛经讲因缘果报,善恶有报,因果循环,而且报应有三种方式,一是今生报,二是来世报,三是眼前速报,作恶之人,终有报应,有时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因此劝人行善积德以求福报——上联由此成句 ;人生在世,有些人总是追名逐利,在名利场中周旋角逐,而到头来都是过眼云烟、竹篮水空,这就像一个戏场,你上场他下场,到最后都是人去台空——下联由此立意。时下有一则流行信息:“出生一张纸,开始一辈子;毕业一张纸,奋斗一辈子;婚姻一张纸,折腾一辈子;做官一张纸,斗争一 辈子;金钱一张纸,辛苦一辈子;荣誉一张纸,虚名一辈子;看病一张纸,痛苦一辈子;悼词一张纸,了结一辈子;淡化这些纸,明白一辈子;忘了这些纸,快乐一辈子。”这可算作是对下联最好的诠释。当然,忘了这些纸是否就能快乐暂且不论,但如果真正淡化了这些纸,肯定能活得比较清明自在。

广东揭阳城隍庙联 :

处事奸邪任你焚香无益;

为人正直见我不拜何妨。

揭阳城隍庙始建于宋,明代重修,现存建筑融合了明清建筑风格和潮汕地方传统工艺特色,主体建筑为木石承载结构,庙顶为悬山顶,七架梁与金柱之间用三升斗拱架,大殿四壁只起防护作用,不承受屋顶压力,结构独特,防震性很强。栋梁间的木雕装饰,刀法明快,雄浑遒劲,兼有明代建筑风格和地方传统艺术特色。

此联以城隍神的口吻告诫世人:作奸作恶,就算在神庙里焚香叩首,也是枉然;刚正处事,即使是不拜佛不求神,又有何妨。联句简洁明快,出言铮铮,正气浩然。辽宁锦州城隍庙联“善来此地心无愧,恶过吾门胆自寒”与此联相近。

湖北广济梅川城隍庙联:

德之不修,死到临头,吾岂不为汝羞也 ;

恶而不改,报应眼前,汝应愧来见吾乎 。

此联也以城隍神口吻质问作恶为非者:一生不修德不行善,如今死到临头,连我阴间司法官都为你感到羞耻;犯奸作恶而不知悔改,现在跨进我的地界,让你眼前立刻遭受报应,打入地狱恶界——你来见我,难道不感到害怕、惭愧和后悔?对仗虽欠工整,但立意鲜明,爱憎突出。

山东龙口南山禅寺联:

有意烧香礼佛何须远游胜地;

真心皈依释门此地便是名山。

南山宗教文化区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以南山大佛为主线,有南山禅寺、香水庵、灵源观、南山道院、文峰塔等;西部以药师大玉佛为主线,有历史文化园、石窟、热带雨林植物园、观音洞等,两个景区隔山不相望。南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锡青铜坐佛,像高38.66米,重 20

380吨。南山药师玉佛是国内最大的室内玉佛,像高13.66米,重660吨。南山禅寺前身是龙口市著名的石泉寺,创建于唐代,中轴线有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圆通殿、藏经阁五重殿阁,佛像全部为金身。两侧有伽蓝殿、祖师殿、文殊殿、普贤殿等10多个配殿,塑像为彩绘点金,整个寺院规模庞大,气势宏伟。

此联既富禅意,又在为南山景区作广告。它上、下联互文见义,合起来强调一个意思:如果想真心烧香拜佛、皈依佛门,就不必到远处寻游探访,此地的南山便是名山胜地。一方面说“翠竹黄花皆佛性,白云流水是禅心”,处处可修心,时时能成道;另一方面为南山树了一块巨幅广告牌——佛教胜地,禅宗名山!不过,广东南山也确实不虚此名。

杭州中天竺法真寺联:

我门中缔结福缘,岂惟在一柱清香几声佛号;

你心里能全善果,自然的秋生桂实春茁兰芽。

在杭州西湖西面、灵隐寺和天竺山之间,有三座天竺寺。从灵隐到天门山,周围数十里,统称为天竺山。自灵隐寺山门沿天竺溪向南而上,依次为下天竺、中天竺、上天竺。三天竺寺皆以供奉观世音菩萨为本。中天竺寺位于天竺山的稽留峰下,四周群山环抱,景色幽美。

此联是说,与佛门结缘,不一定表现在烧几柱高香、念几声佛号,只要心中有佛、一心向善,自然会参透佛理、修成正果,就像兰桂春天开花生长、秋天结出果实一样。古人常把兰桂芬芳与美德懿行联系,所以句中的桂实、兰芽又喻佛性禅心。该联实际也强调的是心无尘物、顺其自然,便会达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的修炼境界。

21

甘肃敦煌鸣沙山鸣山寺两联:

景是仙鸾描出画;

形为天马负来图。

沙自几时鸣,惊雷但有蛰龙起;

池犹亘古在,出水还期天马来。

鸣山寺所在的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与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成为国内外游人向往的旅游胜地。鸣沙山,连绵起伏如虬龙蜿蜒,蔚为壮观,沙有红、黄、绿、白、黑五色,晶莹细腻,不沾一尘,如遇流动,则因摩擦、静电、共鸣而发声,由此而得名。山下有一弯泉水,远看酷似月牙,所以取名月牙泉,千百年来沙山环泉而不被掩埋,地处干旱沙漠而泉水不浊不涸,神奇罕见。

这两联都是写景联,特点是把眼前景色与历史传说自然融合,描摹出鸣沙山、月牙泉“山以灵鸣,水以神秀”的独特景观。前一联说此地的景色,是仙鸟描出的画、天马背来的图。后一联说鸣沙山历史悠久,蜿蜒起伏,仿佛惊雷中飞驰的虬龙;月牙泉从古至今,不干不涸,清澈晶莹,天马由此诞生的传说仿佛是真的一样,人们希望它出现在眼前。《汉书》记载,渥洼水(即月牙泉)中曾出生天马,被汉武帝得到,还写了一首天马诗。两联都把这一传说融入其中,因景生情,赞美鸣沙山、月牙泉的神奇美妙。

福建莆田兴化府城隍庙联:

22

百尺高梧,称得起一轮明月;

数椽矮屋,锁不住五夜书声。

福建莆田市兴化府城隍庙,始建于明代,历代有修,现存仪门、大殿、后殿及明清碑刻10多方。

兴化有郑板桥故居,此联便是郑板桥所题。大家出手,自是不同凡响,格调清新,意境幽闲: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挂梧桐树顶,仿佛是被树枝撑起;寂静的小院,低矮的茅屋,深夜五更仍传来朗朗书声……这哪里是在题写城隍庙,分明是在描写自己的小居!从中充分表现出主人神闲气定、性静情逸、淡泊名利、从容处世的心态和气度。 也正因为如此,清心剑栩特以该联作为寺庙名联欣赏的押尾联,提醒自己在当今这个纷繁喧嚣的世界里,少一点浮躁,多一份沉静,并以此与投缘的朋友们共勉。

寺院对联撷萃

寺联语

一、镇江金山寺

千古英雄浪淘尽;

天下名山僧占多。

.金山寺,又称江天寺,与高旻寺、天宁寺合称临济三大丛林,位于江苏镇江金山。相传为东晋时创建,梁武帝曾在此寺启建水陆忏法,宋真宗尝颁赐大藏经。历代高僧如:佛印了元、高丽义天、杨岐圜悟克勤及天台宗山家派的南屏梵臻等尝住于此。寺中楞伽台、妙高台曾为苏东坡写经吟诗之处,今仍留有苏东坡的玉带。清代康熙、乾隆两帝也曾至此参访,并御书赐联,小说中白蛇水没金山寺及金山*的神迹异事,使金山寺声闻遐迩。

二、镇江定慧寺

眼前都是有缘人,相近相亲,怎不满腔欢喜?

世上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23

.定慧寺,位于浙江镇江的焦山,原称普济寺,为唐代古刹。宋代重建,称焦山寺,圜悟克勤、佛印了元、枯木成法等禅师曾住此寺,郑板桥也曾于此寺读书。清朝康熙皇帝颁赐匾额,赐名定慧寺,成为著名道场。

三、芜湖广济寺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就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广济寺,位于安徽芜湖的赭山西南麓。寺初创建于唐昭宗乾宁年间(八九四-八九七),名永清寺,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一○○八-一○一六)改为今名。清乾隆、嘉庆、光绪年间均曾修葺。现存殿宇三重,世传寺内藏有价值连城的金印。殿后有赭塔、滴翠轩;赭塔规模宏大,“赭塔晴岚”为芜湖八景之一;滴翠轩,传为昔时黄庭坚读书处。

四、苏州戒幢寺

圣教名言,独乐何如同乐;

佛家宗旨,杀生不如放生。

.戒幢寺,位于江苏吴县的苏州。初名归元寺,明代茂林和尚住持该寺弘扬律宗,更名为戒幢律寺,成为江南名刹之一。大雄宝殿西边的罗汉堂,屋宇深广,有四十八间,呈田字形,以佛教四大名山塑座为中心,雕有罗汉五百尊,栩栩如生,高如真人。

五、鄞县天童寺

大护法不见僧过;

善知识能调物情。

.天童寺,位于浙江太白山一峰天童山。西晋僧人义兴草创,历唐、宋数帝,先后重建并赐号为“天童玲珑寺”、“天寿寺”、“景德禅寺”等,成为十方丛林的重心,宋时为五山大寺(太白山天童寺、杭州径山万寿寺、宁波阿育王山广利寺、杭州南山慈恩光孝寺)之一。宏智正觉等高僧驻锡于此。另有日僧明庵荣西、希玄道元等人至寺参学,将曹洞禅传回日本,此寺成为日本曹洞宗的祖庭。

六、杭州下天竺寺(法镜寺)

法幢现慈云,观秋月春花,尽是三空妙谛;

智灯悬宝座,听晨钟暮鼓,无非一点禅机。

.在浙江杭州有三座天竺寺。在白云峰北者,称上天竺寺;在稽留峰北者,称中天竺寺;在飞来峰之麓,称下天竺寺。三天竺寺皆以供奉观世音菩萨为本,每年阳春有百万仕女群集进香。下天竺寺创建最早,东晋时西天竺僧慧理草建。曾显种种奇瑞,蒙赐“后天竺灵山寺”额;吴越王钱镠重建,赐名“五百罗汉院”。宋时,天台宗山家派慈云遵式入寺,大张天台教纲,世称天竺忏主。寺原为天台宗道场,后改属临济宗,清朝乾隆皇帝赐名法镜寺。寺旁有翻经台,为谢灵运等重治《北本涅槃经》为南本之处,另有纪念唐朝僧圆泽与李缘相约来世相见的“三生石”。

24

七、杭州上天竺寺(法喜寺)

世路崎岖,看迷人捷足登山,争利悬崖无退路;

佛天悲悯,愿众生回头是岸,早离苦海渡慈航。

八、杭州上天竺寺

山中鸟语花香,活泼天机,好参妙谛;

湖上风清月白,真空景象,即是如来。

.上天竺寺,位于浙江杭州西湖天竺山,是吴越王钱俶夜梦观音求治其居所建,原称“天竺看经院”。宋时诸帝,寺运大兴,曾颁大藏经五三三○卷、“天竺灵感观音院”之额,并赐“白云堂”之印,以统领天下禅、教、律诸宗。清乾隆先后赐金扩建,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御题“法喜寺”,故世称法喜寺。民国初年石莲法师再度扩建,规模宏伟,香火鼎盛,不下南普陀寺。

九、杭州韬光寺

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韬光寺,位于浙江杭县灵隐山与北高峰之间,原名广严院。唐穆宗时,有高僧结茅于巢枸坞,自称韬光,与当时杭州刺史白乐天(居易)邀诗唱和,自此称为韬光寺。

十、厦门南普陀寺

现自在身,愿众生共渡慈航,早超苦海;

救将来劫,望我佛宏施法雨,力挽狂澜。

.南普陀寺,位于福建厦门五老峰下。因位于浙江省普陀山之南,故称南普陀。始建于唐代,清康熙年间重建,改名南普陀,与浙江定海的普陀山同为我国东南地区的名胜。大悲殿为南普陀的著名建筑,为八角三层飞檐蹿角式,每角雕龙尾,龙头则于宝顶之上。殿顶结构奇特,为寺宇建筑中所少见者。一九二五年,会泉法师任住持,创建闽南佛学院。

十一、普陀寺

自在自观观自在,

如来如见见如来。

十二、普陀普济寺

乾坤容我静;

名利任人忙。

十三、普陀普济寺

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

.普济寺,位于浙江定海县东南的普陀山。普陀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为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普济寺是普陀山三大寺(普济寺、慧济寺、法雨寺)之一,香火鼎盛,信徒游客 25

络绎不绝。

十四、浙江七塔报恩禅寺

如来说般若波罗蜜,经典所在,则为是塔;

众生发无上菩提心,善法增益,乃报佛恩。

十五、浙江七塔报恩禅寺

十方来,十方去,十方共成十方事;

万人施,万人舍,万人同结万人缘。

.七塔报恩禅寺,位于浙江鄞县,与阿育王寺、天童寺、延庆寺三寺并峙,号四明名蓝。始建于唐大中十二年(八五八),明朝洪武年间,因普陀山前寺徙建于本寺余地,改称为补陀寺,故当地亦有“南海普陀”之说,世称“小补陀”。清康熙年间重加修葺,建七浮图,而有“七塔寺”之名。民国以来,传戒讲经,设藏经楼,立佛学院,大振临济宗风。

十六、开封开宝寺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已了如来真实义;

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是为波罗蜜多心。

十七、开封开宝寺

四八愿,普被群机,决定万修万人去;

廿五有,同生正信,合当一念一如来。

.四八愿,指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菩萨时所发的四十八大愿。廿五有,指生死轮回三界的二十五种有情,即欲界十四种,色界七种,无色界四种。

十八、登封法王寺

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

行些善事,天知地晓鉴鬼神。

.法王寺,位于河南登封嵩山的太室山南麓,嵩岳寺的东北。相传建于汉明帝永平十四年(七一)。历代屡更寺名,至宋仁宗庆历年间增置殿宇、僧寮,重造佛像,改称“嵩山大法王寺”。寺据嵩山之胜,为天下名刹之一。

十九、登封法王寺

退一步天高地阔;

让三分心平气和。

十、天镇慈云寺

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慈云寺,位于山西天镇县。建于唐代,原名法华寺。明代重修,改称今名。全寺规模宏敞,被誉为“关北巨刹”。山门二侧的钟楼、鼓楼建于元代,形制颇为罕见。明清之际, 26

启建大戒坛,僧众多来此求戒。

一、赵城广胜寺

果有因,因有果,有果有因,种甚因结甚果;

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

.广胜寺,位于山西赵城县霍山之南。寺内藏有金代刊刻的大藏经,是极为珍贵的资料,另有元太宗时的弘法寺补刻版,及明清所补充者及藏外的章疏类。

二、福州涌泉寺

净地何须扫;

空门不用关。

.涌泉寺,位于福州鼓山。唐末,州人拆墓庐时,有泉涌出。唐建中四年(七八三),灵峤诵《华严经》逐潭中毒龙,遂建寺宇,称华严寺。后梁闽王王审知重建,改称涌泉寺。雪峰义存禅师的法嗣神晏禅师住持,渐成丛林。寺有千余年历史,为东南第一禅刹。寺以藏经、藏版著称,计二四○○片,为我国佛典古版收藏的宝库。

三、福州林阳寺

粥去饭来,莫把光阴遮面目;

钟鸣板响,常将生死挂心头。

四、佛光山头山门

问一声汝今何处去?

望三思何日君再来!

五、佛光山寺中央上人纪念堂

是真血性男子,乃实践佛陀救世誓愿;

企我青年志士,共效法上人爱国精神。

六、佛光山寺不二门(外)

佛度众生,万类有情成正觉;

光周法界,一超直入见如来。

七、佛光山寺不二门(内)

门称不二,二不二俱是自家真面目;

山为灵山,山非山无非我人清净身。

八、佛光山寺大雄宝殿

兜率娑婆去来不动金刚座;

琉璃安养左右同尊大法王。

九、佛光山寺大悲殿

遍娑婆世界,千手千眼,化身无量数;

27

游十方国土,大慈大悲,度众亿恒沙。

十、佛光山寺大智殿

是古佛先师,自号法王子;

为如来胁侍,人称妙吉祥。

一、佛光山寺万寿堂

法轮常转超苦海;

乘愿再来度众生。

二、佛光山寺万寿堂

永念亲恩,今日有缘今日度;

本无地狱,此心能造此心消。

三、佛光山檀信楼斋堂

吃现成饭,当思来处不易;

说事后话,唯恐当局者迷。

四、美国西来寺山门

东方佛光普照三千界;

西来法水长流五大洲。

五、美国西来寺五圣殿

五圣同心开净土;

七众协力护道场。

.五圣:西来寺的五圣殿供奉五尊菩萨圣像,即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大行普贤王菩萨、大慈弥勒菩萨,代表著大乘悲、智、愿、行、慈悲喜舍的精神。

六、美国西来寺韦驮殿

将军三洲施感应;

宝杵六道降魔军。

七、美国西来寺伽蓝殿

东西伽蓝同时护;

古今威德到处灵。

八、美国西来寺藏经楼

佛日增辉天华放异彩;

法轮常转贝叶说经文。

九、美国西来寺禅堂

星辰影里那伽定;

28

云水光中自在身。

十、美国西来寺怀恩堂

我佛如来度一切苦厄;

善男信女登九品莲台。

一、佛光山福山寺山门

福地同登,万修万人去;

山门直上,一念一如来。

二、佛光山福山寺大雄宝殿

福慧双修广结善缘;

山林并秀普度众生。

三、佛光山圆福寺华严宝殿

藏经贝叶宣说文殊普贤心;

华雨香云供养毗卢能仁佛。

四、佛光山福国寺大雄宝殿

大梦谁先觉,趁早回头,相信西方为实有;

雄风我久仰,及时放手,好从当体悟真空。

五、贵阳宏福寺五观楼

五观若明金易化;

三心未了水难消。

六、长乐龙泉寺

是大医王,善疗众生一切烦恼;

作妙法炬,顿破六道无始痴蒙。

七、汉阳归元寺

古今来宗教几何?自由平等,无如我佛;

东西国文明进化,言论高尚,独让法王。

.归元寺,位于湖北汉阳之西,为汉阳第一古刹。于清顺治帝时所建,寺内的门壁有曹洞宗第三十一世所刻的碑,与太平兴国寺、观音泉寺并称三大寺。太平天国之乱时被焚,一九一二年重建,黎元洪亲赐“归元禅寺”匾额。今藏经楼有宋版与明版、清版的大藏经。另有敕赐的五百罗汉堂、石刻观音像及清道光帝所颁“敕赐归元禅寺曹洞宗第三十一世白光主峰禅师之印”。

八、重庆缙云寺

你可知此身不能久住,何必急急忙忙干些歹事;

我却晓前身皆已注定,只得清清白白作个好人。

29

.缙云寺,位于四川重庆缙云山。建于南朝刘宋,初名相思寺,明代始改称缙云寺。太虚大师在抗战时期,在此创“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受学者甚多。寺旁有破空和尚塔,远近朝拜者甚多。寺中大雄宝殿的横额为于右任先生所题。

九、乐山乌尤寺

事到无心皆可乐;

人非有品不能闲。

.乌尤寺,位于四川乐山县乌尤山。原名正觉寺,创建于唐,北宋改今名。山门题有“垒抵”(乌尤的别名是离垒)二字。另有许多著名塑像,以**禅师与济公禅师像最著名。寺中有尔雅台,相传系汉犍为郡郭舍人注释《尔雅》之处。

十、峨嵋千佛禅院

一粒米中藏世界;

半边锅里煮乾坤。

一、昆明圆通寺

佛光普照大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定真理;

法轮常转人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岸头有神明。

.昆明圆通寺,位于云南昆明。创建于唐,原名补陀罗寺,元成宗时修建,改称圆通寺,其圆通宝殿为古代建筑的杰作,并为云南最具代表性的名刹。

二、遵义湘山寺观音殿

一色一香供养十方如来,华藏庄严无尽愿;

千手千眼救度众生苦厄,娑婆遍满大悲心。

三、扶风法门寺山门

入此门,万缘放下,人人获大福利;

登佛地,随意瞻仰,个个性净清逸。

.法门寺,位于陕西扶风崇正镇,创立年代不详。初称阿育王寺,北周武法难遭破坏,隋大业末年又遭兵火,全部化为灰烬。唐贞观五年(六三一)重建,于魏周所建之处挖得古碑二座及佛舍利,日有数万人集此礼拜,遂成当代的名刹。帝屡迎佛骨至宫中供养瞻礼,翰林学士张仲素奉敕为该寺撰“佛骨碑”。

四、兰州白塔寺

翦一片白云补衲;

邀半轮明月看经。

五、潭柘寺流杯亭

石上水流动皆静;

云间山出幻而实。

30

.潭柘寺,位于北京近郊,创于晋朝,初称嘉福寺,又称龙泉寺、大万寿寺、岫云寺,名称屡改,但潭柘之号久传不衰。历代出高僧,以唐朝华严和尚最著。寺内的金天德四年碑极为珍贵,每年三月一日法会极盛。

六、广德寺大雄宝殿

教演三乘,广摄万类登觉路;

法传千古,普渡群生证菩提。

.广德寺,位于四川遂宁县城西,唐代宗时初建,原名石佛寺。曾获帝敕封十一次。明代极盛,僧众千余人,主领川、滇、黔三省三百余山,榜为“西来第一禅林”。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破坏,今已逐渐恢复旧观。

七、东城区雍和宫

合大地成形,无非有为法;

与众生同体,应作如是观。

.雍和宫,位于北京市。为我国内地最大的西藏佛教寺庙。原系清雍正帝为皇子时的府邸,后改名为“雍和宫”。乾隆九年(一七四四),迎请高僧居于雍和宫,而以*喇嘛派遣的堪布掌教。因其原为亲王府,故建筑与其他的喇嘛庙不同。寺有乾隆所撰,以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合刻的“喇嘛说”石碑一座。民国以后,开放参观。诸建筑与佛像充满奇异色彩。每年举行驱鬼舞蹈,俗称雍和宫打鬼。

八、鸡足山金顶寺文殊院

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

九、泰州光孝寺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切莫放年华虚度;

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可晓得脚步留神。

.泰州光孝寺,位于江苏泰州县。曾办佛学院,近代幻生、妙然法师等,皆曾参学于此。

十、泉州开元寺

佛乃众生慈父;

戒是汝等大师。

.唐玄宗时敕令各郡建立开元寺,作为官方寺院,主要负责国家的祝典法仪。泉州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寺内藏经阁收藏的经典有二万余卷,以宋刻《大云轮请雨经》、明刻《大方广佛华严经》最著名。

31

从对联谈观音信仰(2)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1304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40

香阁峙中峰,静观自在;

慈灯航彼岸,耿若常明。

这是台湾台南县白河镇碧云寺联。

观音的香阁峙立在中峰,好像在静静地向内观照清净本在的自性;观音的慈灯航向彼岸,耿耿之光,好像是常明的灯火,永不熄灭。

碧云寺又名火山岩,建于明永历年间。

寺中又有观音联曰:

“碧里观空,寺拱西天悬皓月;云中听世,门朝南海接慈航。”

“碧树茜巷,悟到时幻成贝叶;云烟缥缈,覆被处尽属悬花。”

“碧水映诸天,色即空,空即色;云龛崇宝地,来如见,见如来。”

41

是色是空,莲海慈航游六度;

不生不灭,香台慧镜启三明。

这是北京雍和宫大街喇嘛庙联。

是色相也是空相,观音在莲海中,借慈力航游,以六波罗蜜,将人们从生死苦海,度脱到涅槃的彼岸;观音香台慧镜的圣德,与空相应,不生不灭,所以有无量的愿力,帮助人们袪除无始以来的贪欲、嗔恚、愚痴三毒,启开清净光明的真心本性。

“六度”,即六波罗蜜。指六种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的方法或途径。为大乘佛教修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布施(檀那)、持戒(尸罗)、忍辱(檀提)、精进(毗梨耶)、禅定(禅那)、智慧(般若)。

菩萨修六度法门,一方面仍是自度,另一方面同时度他。只要能修行六度圆满,即能福慧双具,达到修行的最终目的。

本庙建于康熙年间,原为清胤祯雍王府,继位后,改建为喇嘛庙。庙中又有咏观音对联:

钱陈群题:“定光澄月相;慧海涌潮音。”

佚名题:“般若慈源,觉海原无异派水;菩提无路,德山相见别峰云。”

42

音亦可观,方信聪明无二用;

佛何称士?须知儒释有同源。

这是江苏省南京燕子矶观音阁联。

音声也是可以观照得到的,这才相信一般所说的耳聪目明,没有二种作用的分别;佛何以称为士?须知道儒家和释家,有同样的渊源。

就“观音”二字的字义而言:

《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说“观”言:“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

当代显明法师〈观音菩萨与观世音菩萨法门〉中解释说:“真观就是诸法性空。清净观呢?是度生不住相。广大智慧是中道。悲观及慈观是以上面三观来拔苦与乐。也可以说,真观是空,清净观是假,广大智慧观中,合起来是“空、假、中”三观。

32

《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说“音”言:“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

当代显明法师〈观音菩萨与观世音菩萨法门〉中解释说:“能观的智,所观的境,境智一如,所做的事情也好,所发的声音也好,都妙,就是妙音。观世音呢?就是不变随缘,寻声救苦。梵音是真空清净无染的声音。海潮音有起有落,定时不差。胜彼世间音则指空有不二,互摄互入,为中道境。”

43

音可能观,观遍黄山开慧眼;

士可以大,大如沧海显婆心。

这是汪尚东题安徽黄山观音寺联。

音声是可能观照得到的,只要观遍黄山的景致,便能打开慧眼观想得到;士也是可以变化长大的,甚至大到有如沧海一般,便能显现大慈大悲的婆心。

有关观音的性别究竟为何呢?

“法无定相”,如《金刚经》中所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菩萨并无男女之分,应以何身得度,就现何身而为说法,观音亦然。

在印度佛教中观音的本身,原为相好圆满的大丈夫。传入中国后,唐宋以前,观音菩萨像都是男身老比丘相。大约在唐代开始,观音在信徒们的口中,被描绘为女性;元代的法师在画观音像时,才有画成女身的,并流传至今。

其实观音菩萨为倒驾慈航而度生,随顺众生,相机摄度。是男相或女相,都是随顺众生的要求所示现的方便法门。

将观音作成女相,站在茫茫苦海中救人利物的原因,是因为女性具有无比崇高的母性慈爱的悲心;同时在古代社会中,女性所遭遇的痛苦与苦难,也比男性更多、更大,所以观世音菩萨的圣像,经常以女性的化身,除了以女人之身而深入妇女群众,广度多苦多难的妇女;又因示现美艳的妇女之身,尚可广度男人,示现老妇人身可更接近广大的民众。

黄璟题甘肃省兰州市五泉山白衣寺观音阁联:“指普天之青云,两只佛手;视众生如赤子,一片婆心。”

可见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观音以慈悲为祂的大行大愿,在大千世界中里,芸芸众生中,以无边的婆心,积极从事于拯救世界,利益群生的工作,为人们所信靠。

44

若不回头,谁替汝救苦救难;

倘能转意,何须我大慈大悲。

这是台湾云林县古坑乡慈光寺联。

若不及时回头,谁能替你救苦救难呢!倘若能回心转意,便可自救,何必须要我发大慈大悲心来救你呢!

六祖惠能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又说:“一念悟时,众生是佛。”太虚大师更说:“人圆即佛成。”这副观音联具有他度不如自度的禅机。

寺中,又有张剑芳题联:“晨钟八百,叩醒苦海蜉蝣梦;暮鼓三千,擂动灵山修道心。”

45

祥云霭霭来南海;

甘露湛湛润炎方。

这是台湾澎湖马公镇观音亭联。

驾著霭霭祥云,来自南海,以广大的慈力,庇荫群生;以湛湛甘露,滋润三界火宅中,被火烧焦的众生,使他们得到清凉。

46 33

问大士缘何倒坐?

恨凡夫不肯回头。

这是广东南海县大士庙联。

请问观音大士,本是正法明如来,是何缘由,隐实扬权而倒驾慈航,现菩萨相,重回娑婆世界中?只恨一般凡夫俗子不肯及时回头,所以以各种应化身游行于各道众生之中,使他们离苦得乐。

47

家家阿弥陀;

户户观世音。

这是唐代韩愈之语。

家家都在诵念阿弥陀佛;户户都供奉著观世音菩萨。

因为当时朝廷和民间普遍信佛,韩愈为复兴儒学,言及民间普遍信佛的状况。

此联又作“户户弥陀佛;家家观世音。”又被简化作“家家弥陀;户户观音。”或作“家家观音;户户弥陀。”

自古老实念佛的净土信仰和观音信仰,便普及民间。

净土信仰的念佛法门号称三根普被。上根利智大乘菩萨,以及中根声闻缘觉,和下根一般凡夫俗子等,统统接引。

观音信仰与弥陀信仰同是净土信仰,但二种信仰的思想,在功德上是有点差异的。观音信仰是为了现世的救度,而弥陀信仰则重在死后的接引。

48

瓶中杨柳绿;

座下莲花香。

这是台湾台南清水寺联。

净瓶中的杨柳永远青绿;座下的莲花散逸馨香。

寺中,又有观音联:“清水莲花香万里;水天月色照千家。”

杨枝净水是观音图像的持物,也是观音法力的代表。《请观音经》中说,毗舍离国人因染重疾而求助于释迦佛,佛要他们礼求西方三圣解危,毗舍离国人便具备杨枝净水,敬祈与观世音菩萨,菩萨于是教念三宝,专心摄息,以杨枝净水为人们除障袪病,毗舍离国人因离重疾。”

观世音菩萨的形像,显教与密教不同。显教的观音像,多是立像,手持杨柳枝及净瓶,作施洒甘露法雨之状;而密教则多采坐姿,手持莲华及各种契印宝物。

一般民间供奉以白衣观音为多,观音图像造型,手印和持物比较单纯。手印以施无畏印及与愿印为主;持物则是杨柳枝、莲花和净瓶。

礼拜观音,除了祈福禳灾外,依教奉行更是重要。

佛家称净土叫“莲”,佛的真知灼见叫“妙莲华”,西方极乐世界的别称为“莲邦”。诸佛图像,都安坐在莲花座上,所以佛座叫“莲座”。

49

泉声妙听广长舌;

山色常留清净身。

这是张东墅题湖南观音阁联。

在日夜潺湲的泉声中,妙听佛陀以广长舌说法:那澄洁如洗的山色,恒常留驻佛陀的清净法身。

大概观音的悲愿因音声而起,所以本联从泉声发挥,借佛智称颂观音。

本联因宋代苏轼〈庐山东林寺偈〉前二句而改写。

34

广长舌,佛陀三十二相中的一相。《大智度论?卷八十八》:“二十七:广长舌相。舌广而长,柔软细薄,展之则覆面而至于发际者。”《法华经?如来神力品》:“出广长舌,放无量光。”《阿弥陀经》载:释迦佛宣说阿弥陀佛和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后,四方上下“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清净身,指清净不染、光明普照的佛身。语出《华严经》。

苏轼四十九岁时,游江西庐山,夜宿东林寺,听东林常聪禅师(一0二五──一0九一)讲“无情说法”的公案,不太了解。

第二天清晨醒来,苏轼听见了溪流的声音,看见了清净的山色,赋一偈说: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大自然森罗万象都是佛性的显现,都在作“无情说法”。苏轼悟道有得,洋溢著急于告人的欣喜之情,便书写这首诗偈赠给常聪禅师。

苏轼的诗把玄妙的佛理和大自然的美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由于意象生动,引起后来许多回响。

云堂的行和尚读了苏轼的诗后,认为“溪声”、“山色”、“夜来”、“他日”是葛藤,把它去掉,变成“便是广长舌,岂非清净身;八万四千偈,如何举似人?”

有一位正受老人看了,觉得“广长舌”、“清净身”太露相,改成了对联:“溪声八万四千偈;山色如何举似人?”

庵籼和尚看了,摇头说:“‘溪声’、‘山色’也都不要,若是老僧,只要‘嗯’一声足够。”

《五灯会元?卷六》中记载:证悟禅师举苏轼诗说:“若不到此田,如何有这个消息!”庵元禅师说:“是门外汉耳!”

证悟禅师闻次日晨钟声,领悟说:“东坡居士太饶舌,声色关中欲透身;溪若是声山是色,无山无水好愁人?”

北京广安门内报国寺(又名大慈仁寺)大殿联说:

“广长舌在无言表;清净身参非色间。”

从这副对联的意旨,可见禅师对苏轼这首诗的普遍反映。

50

真实不虚大慈悲,度一切苦厄;

意识无界空色相,现五色光明。

这是张莽航题福建观音阁联。台北市汀州路圣灵寺亦见此联。

观音发出真实不虚大慈悲的宏愿,使众生度脱一切苦厄而得安乐;意识无界空色相的三昧真境,身放五色光明,照现出十方世界的奇瑞景象,使人得见清净佛土,兴起上求佛道之心。

下联“色”或作“蕴”。“五蕴”即色、受、想、行、识。

福建观音阁另有张南山题观音联:“菩提会菩提,具大神通,忽现千般千眼;自在观自在,是真佛力,总有慈念慈悲。”

51

倘飞来南海慈云,当为听泉响空山,不回南海;

这便是西天福地,何必为雷音古刹,又访西天。

这是刘尔炘题兰州五泉山嘛尼寺联。嘛尼寺重修于清代同治七年(一八六八)。

倘若真的飞来南海观世音菩萨的慈云,应当是为了聆听泉声响彻空山,才不飞回南海吧;这里便是西天福地,何必为了雷音古刹,又去访求西天佛土的极乐世界。

52

清心碧莲侵月色;

35

岩山紫竹引风声。

这是杨贵森题彰化社头乡清水岩联。

清心的碧莲花,仍侵浸于当空的月色之中;岩山观音的紫竹,仍自然地引来风声。

53

清净为心皆补怛;

慈悲济物即观音。

这是近代太虚大师的话。

只要修持佛法,领悟自性清净的本心,那么到处都是补怛道场;以求观音菩萨的恳切心情来要求自己,学习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普遍济助万物的胸怀,那么就是观音菩萨了。

“补怛”,即普陀,是观音说法的道场。

《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世音受记经》中说,观音是为西方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常住于极乐世界,以阿弥陀佛为师,与右胁侍大势至菩萨,一同辅弼弥陀的教化。

《观无量寿经》中说,观音菩萨于宝冠中,戴阿弥陀。若有众生愿生极乐,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及观音菩萨等诸圣众,来现此界,手持莲台,接引往生。

但是,《华严经》中说,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过程中,第二十八位大善知识,便是参访观世音菩萨,经中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是在娑婆世界的印度南方海滨小岛上的补怛洛迦山(梵文potalaka的音译,又作补陀落、补陀落迦;意译为光明山)。此山于世尊在世当时,已成为民心净化圣洁的灵地。

密宗莲花部的部主也是观音,可以没有观音便没有西藏的佛教。马首明王、二十一尊度母、准提佛母、圣观音、四臂观音、千手千眼大悲观世音等各种应化身,都是观音二而一,一而二的分身现象。

在密宗的经典中,已把观世音菩萨与阿弥陀佛合而为一,认为观音是弥陀的因相,弥陀是观音的果德。所以修持弥陀净土法门的人,念观音菩萨圣号,与念阿弥陀佛圣号的功德是一样的。

西藏的佛教徒传说他们的民族是由观音的化现所生,他们相信世界如一朵莲花,西藏的拉萨为莲花的中心,为观音的净土,所以将*喇嘛所居,命名为布达拉宫;布达拉宫的得名,是从梵文补怛洛迦而来,也是观音菩萨的应化道场。而佛教的“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哞”,是元朝时随著蒙古人的崇信喇嘛密教,由西藏传遍中国内地,这就是西藏民间家喻户晓的观世音菩萨六字陀罗尼。

中国人则认为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是在浙江定海县舟山群岛的普陀山。南海普陀山之得名,也是受到梵文补怛洛迦的影响。

种种记载可知,就是极乐世界,也只是观音方便的权现,而非祂的根本道场。正如佛陀以全法界──横遍十方,竖穷三际为理体,观音的根本道场究竟在那里呢?只要修观世音菩萨法门,不存功利观念,以清净的求福之心,念观音圣号,就会在冥冥中,获得观音的庇护。

观音的种种应化身,其实只是祂大慈悲、大智慧的象征,只要能有观菩萨音的愿行,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了。

54

开是二是一之慧门,南海普陀,北淡摆接;

登累万累千于觉岸,东垂法雨,西接慈云。

这是台北县板桥市接云寺联。

开悟是二其实也是一的智慧之门,南海的普陀山,便是北部淡水厅的摆接;累积万千无量功德,登上正觉的彼岸,向东垂布法雨,向西接引慈云。

摆接,板桥清代时古名。

36

接云寺另有一联:“南海威波通摆接;东瀛胜迹在慈云。”

55

眼不宜多,眼多则偏,观那人世间困苦颠连,徒增难过;

手尤要少,手少则专,抱我自家的精神念虑,免得乱抓。

这是刘尔炘题甘肃省兰州市五泉山北岸大悲殿联。

眼睛不宜多,眼睛多就会偏颇,观看那人世间困苦颠沛连连,徒然增添难过的心情;手尤其要少,手少就能专一,抱持著自己专一的精神念头思虑,免得临需要的时候,到处乱抓。

这副对联不在赞观音的千手千眼的大愿,而作反向思考,出诸白话口吻,借题发挥,点化众生需要心意专诚。

千手千眼来历,据密宗《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说,有一次,观世音菩萨曾经随千光王静住如来行住时,静住如来特地教祂受持大悲咒之后,观音便发了一个大愿,说:“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这个大愿发后,果真身生千手千眼。

千,意味著无量无边广大的数量,具体显示誓愿弘深的观世音绝大的大悲力用。千手表示遍护众生,千眼则表示遍观世间。千手千眼,只不过是一个概数的形容词,是一种大愿力大智慧的象征。这表示观世音菩萨广大慈悲,没有这么多眼,无法观无边众生之苦而无漏;没有这么多手,无以施救无边众生之苦而无碍。

千手千眼观音又名千眼千臂观音,简称千手观音、大悲观音。

56

普门示现;

寻声救苦。

这是在说观音大悲愿行的对联。

普遍一切的法门,应化显示现身;寻著称念和痛苦的声音,救脱众生于苦海中。

观音菩萨能无门而不入,普摄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此门平等,每一个众生都可进入其门,而来者不拒。《普门品》的偈中所颂:“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观音救世法门,家喻户晓,不论信不信佛,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观音菩萨的,也可见观音悲心宏愿度众之深切,自然令人礼敬而心生向往之情。

57

普发菩提心,众善奉行,法性修真登觉岸;

济施甘露水,大悲观念,度生证智拔迷津。

这是台北市华阴街普济寺联。

普遍发出菩提心,众善都要奉行,只有法性修真,才能登上正觉彼岸;济助施布甘露水,凭著大悲的观念,度脱群生,圆证佛智,振拔出迷津之中。

菩提,梵语,义译为觉。觉有三义:本觉、始觉、究竟觉。

本觉即众生本有之佛性。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迷而不觉,将本觉佛性,埋没于五阴烦恼之中。今始觉悟,虽迷不失,依此始觉智,发心勤求究竟觉之佛道,便是普发无上菩提心。

菩提心为心中之王,若不发菩提心,一切万行,无从建立。

普济寺观世音菩萨奉自大陆,业经一百二十多年。

58

报使苍生离苦海;

恩施赤子渡西天。

这是台南市报恩堂联。报恩堂主祀观音。

大愿福报回向众生,使天下苍生都得以脱离苦海;恩惠普遍施予众生,使天下赤子都得以渡化到西天极乐佛土。

37

报恩堂是斋教先天派在台湾最早建立的“菜堂”。

斋教属佛教临济宗一派。明嘉靖时在大陆盛行,明亡后传入台湾。教义、戒律和茹素与僧尼相同,只是信徒不出家,不穿僧衣,不剃头发,并与俗人经营生业,自称“食菜人”。信徒聚会之处称“菜堂”,信徒互称“某友”。

台南市德化堂为斋教龙华派的菜堂,主祀观音,联曰:

“天地恩难酬难报;父母训宜重宜尊。”

“百宝光中垂圣相;千花台上露金容。”

“德星照福门,春长南海;化雨沾仁里,荫溥东瀛。”

“云亦好闲,却向亭前栖树;鱼能知趣,频来水面听琴。”

59

紫竹林中观自在;

白莲台上见如来。

这是林口竹林山观音寺窗联。横披:“顿开佛慧”。此联亦见他处,横披作:“大慈大悲”。

紫竹林中趺坐著观自在菩萨;白莲台上看见如来佛。

“观自在”,在此以观音的道行称名,可以观看所有,无不自在。

竹林山观音寺又有窗联作:“圣容藏紫竹;灵迹遍珞珈。”横披:“云散空澄”。

台南县大仙寺有咏观音联曰:

“大道悟三乘,紫竹林中观自在;仙岩开八景,菩提树下见如来。”

“作比丘相以参禅,只要群生明佛性;现女人身而说法,愿祈大众发婆心。”

60

紫钵种金莲,莲开九品,一花一世界;

云山生宝树,树荫十方,三藐三菩提。

这是佚名题台湾彰化大村乡慈云寺联。

紫钵中种著金色的莲花,莲花开出九品,一朵花里就有一世界的愿景;云山里生出宝树,宝树树荫遮蔽十方世界,证成无上正等正觉。

一花一世界,出自唐蜗寄题庐山东林寺三笑亭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小桥横跨在虎溪上,慧远大师送别儒士陶潜、道士陆修静,各自代表三种宗派,三种宗派各有它的思想源流,但三人却能相谈甚欢,笑语连连,不觉走过了虎溪;清净的莲花开放在庐山东林寺中,一朵花里就有一世界的愿景,一片叶子就有一如来的智慧,需要仔细推求。

“虎溪”,在江西省九江县南庐山东林寺前。溪上建一小桥,名虎溪桥。东晋时,慧远大师在这里结白莲社以论道,送客绝不过虎溪,过了虎溪,老虎就会号鸣。有天,他送别儒士陶潜、道士陆修静,三人相谈甚欢,不觉走过虎溪,直到听到老虎的叫声,才大笑而别。后建“三笑亭”纪念此事。

上联记“虎溪三笑”的故事。三人虽然思想不同,却能欢喜论道,欣然忘我,相较之下,世人常党同伐异,甚且同室操戈,未免鄙陋。

下联侧重描绘东林寺的宗法,将佛家以莲花为净土的意象,作生动活泼的表现。

三藐三菩提,梵语,义译是“无上正等正觉”。

《金刚经》说:“诸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61

涌现光明,百代群生同受祉;

莲开世界,千方万国悉来朝。

这是台北县芦洲得胜街涌莲寺正门联。

38

涌现光明的本体,百代群生一同蒙受福祉;莲开大千世界,千方万国都来朝礼拜。

涌莲寺源起于中国浙江南海普陀山秀隐寺,清同治元年(一八六二),有二僧人大机及咸林,携带南海圆通教主观音佛祖尊像渡海抵台,于同治十年(一八七二),于芦洲肇建本寺奉祀。是台湾北部主祀观音佛祖之百年古寺,为全乡精神信仰中心。

涌莲寺右门门联:“观照十方,慈心救世频添惠;音传万里,大愿匡时渡有缘。”“芦中慧日昭今古;洲上慈云布迩遐。”

左门门联:“观止芦洲,一尘不染红莲座;音传南海,万法尽归紫竹林。”

柱联:“观看慈云成法雨;音传梵磬醒迷津。”“芦花白似观音像;洲水清如菩萨心。”

“普陀岩”佛龛联:“观看绿章高僧宣佛法;音听暮鼓大德结禅缘。”

古联石柱具置于寺外左边围墙,寻觅许久,由寺中所请保全人员指引,方始发现。联旨造境佳美,题刻书法亦见毫光灿烂,令人流连。谨抄录如下:

同治癸酉年孟秋生员李树华题联:“莲宇接天,一叶一花须菩眼;芦洲泛月,是色是空悟前身。”

同年落款题生员蔡广荫敬谢,有一联:“芦渚护竹林,座中佳士居然大士;芝山屏莲刹,西方美人原是圣人。”

大正己未年仲春重修兴真堡林楷吟题联:“分关渡之潮,潮去潮来,不生不灭;泛芦洲之月,月圆月缺,是色是空。”

兴真堡中兴庄蔡灯灿题联:“涌水澄心,拔尽诸般苦恼;莲花托体,结成百宝圆光。”

洛江蔡宗其题联:“涌月射长江,一道灵光开觉路;莲花生极浦,半篙宝筏渡迷津。”

大正八年己未仲春尚有多联存世,举人张书绅题联:“涌出八功,澄清六宇;莲开九品,参彻三乘。”

未注撰者有:

“涌水有源,头头是道;莲花满座,色色皆空。”

“涌出玉瓶,咸沾甘露;莲开宝座,普荫慈云。”

“涌水澄鲜,映彻佛门清净;莲花隐逸,不染人世污泥。”

“涌雪台前,六根清净;莲花座上,九品异香。”

62

湖水本无愁,狂客未须浇竹叶;

美人渺何许,化身犹自现莲花。

这是江苏省南京市莫愁湖观音龛联。

湖水本来就没有忧愁,狂客不须要浇灌竹叶,吟弄风月;美人是何等飘渺,但祂的应化身,仍然自莲花中显现。

寺中又有观音联:“湖山旧是女儿家,稽首慈云,愿佳丽尽生西土;图画今留元老相,翻身苦海,叹功名都付东流。”

63

涵滋万类,奖导群生,微妙阐真宗,满座缤纷沾法雨;

敬彼毗城,建兹精舍,庄严起轮相,十方明耀涌金光。

这是题缅甸密支那观音寺联。

涵养滋润所有的物类,奖励引导所有的生灵,微妙地阐发真实的宗法,满座信众都沾被著缤纷的法雨;礼敬那毗城,建造这精舍,庄严地塑起菩萨的轮体身相,十方无量世界顿时明亮光耀,涌现金光。

十方,指东南西北的四方,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为四维,再加下方、上方,总名十方。

本寺建寺以来,即为当地缅甸人及移住该地居住的印度人、云南人等的精神支拄。主持 39

为圣通法师,道行高深,素为信众景仰。

又有某观音寺联曰:“慈悲心切,虽救苦以寻声,常住楞严大定;与拔情殷,纵逗机而说法,圆彰寂灭真宗。”

64

琳宫梵宇照江天,看劫余金碧交辉,重见光明世界;

紫竹白莲传色相,求厥后芝兰竞秀,常光樍善人家。

这是题江苏省镇江市金山观音阁联。

琳宫梵宇映照在江天中,看历劫后仍然金碧交辉,重新看见光明的世界;紫竹白莲传布色相,祈求以后芝草兰草竞相开花,常常光照樍善的人家。

芝兰比喻佳子弟。芝兰竞秀,指祈求菩萨庇佑,使子弟都有杰出的表现。

阁中有有赵佑宸题联:“福慧双修,瓶花欢喜;楼台七宝,壁月庄严。”

佚名题联者有:

“潮音普遍华严海;慈竹常霏妙鬘云。”

“喜有清音相问答;绝世无意与周旋。”

“烟霞表里因心静;云水空澄触目新。”

65

杨柳外晓风残月;

净瓶中白日青天。

这是清乾隆皇帝题天津蓟县盘山妙祥寺联。

观音杨枝外,虽然有著清晨凄风,天边残月;但洒落净瓶中济世功深的法水,顿时转为朗朗白日,万里青天。

上联集自宋代柳永〈雨霖铃?秋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而更易“岸”为“外”一字。

柳永词作本写清晨残月时候的河边风情,柔美温婉凄清。

此联写杨柳观音之法相,易离别之情为济世之情,意象优美。

66

慈悲是观音,

喜舍是势至。

这是某观音寺联。

如果你心中真的大慈大悲,那你就是观音菩萨。如果你经常充满喜悦,时时不吝布施,那你就是大势至菩萨。

《六祖坛经?疑问品第三》曰:“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

自性颠倒就是迷妄的众生,自性觉醒就是开悟了的佛。往往迷的人不知自己的迷妄不觉,开悟的人也从不去想自己已然是觉。觉悟的人要学佛的慈悲善舍。

慈是给他人以快乐。修行人有三种慈,就是:广大慈、极远慈、无量慈。修这三种慈,能使人离欲净妙,深切起心,饶益一切有情。

悲是拔苦,修行人见到六道众生受著无量的痛苦煎熬,自己起了救护的想法,总想取拯救、拔除他们的痛苦。

有了慈悲的意念,就好像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闻声救苦的精神,所以说“慈悲即是观音”。

喜舍是指对一切众生都能平等的欢喜布施。世人多是悭贪,即使偶而布施,也是执著布施,要人知道他的慈善。

大势至菩萨运用祂的大智慧,无论到什么地方施法度众生,对于布施有著欢喜的心情, 40

可以舍弃一切,但为利乐有情,因此说“喜舍名为势至”。

观音与势至同为教主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以阿弥陀佛为师,一同辅弼弥陀的教化。同称“西方三圣”,又称“阿弥陀三尊”。

观音菩萨的宝冠上加了一个仿照如来形相的小“化佛”,大势至菩萨头上则加一个宝瓶。

救济众生的观音、阿弥陀佛的胁侍观音,又与“变化观音”不同,即前者作普通人体的姿态,为了区别,而有圣(正)观音的名称。

67

慈云无住庄严相;

法雨常飞清净身。

这是清代乾隆皇帝题徐州市龙云山大士岩殿联。

观音菩萨的慈云显现无所住的庄严宝相;观音菩萨的法雨恒常飘飞著清净的法身。

大士岩在龙云山西麓,原为乱石纵横的荒坡,清代姜焯任徐州知州,重修放鹤亭时,发现了一块八丈多长的巨石,后雕成观音像。

“慈云”,佛家称佛以慈悲为怀,如大云之覆盖世界。

“法雨”,佛家称佛法普及众生,如雨之润泽万物。

68

慈帆宏渡,抱婆心以济世,无遗大小;

云雨沾施,昭慧眼而护民,普遍乡村。

这是佚名题台湾彰化大村乡慈云寺联。

慈帆宏大远渡,抱著慈悲婆心来济助世界,不会遗漏大小地方;云雨沾被布施,昭明慧眼来庇护万民,普遍恩及所有乡村。

69

慈航渡人,杨柳瓶中垂甘露,丹凤得福;

悲心济世,莲花座上起慧风,俎豆重光。

这是佚名题台湾台北县新庄市慈悲寺联。

观音的慈航普渡世人,杨柳瓶中垂布甘露水,丹凤得到福庇;观音的悲心济助世界,莲花座上兴起慧风,俎豆重显光明。

慈悲寺又有联:“慈幼养老无碍心,青莲托舍利;悲天悯人有为法,丹凤起迦蓝。”

70

慈意本充周,南海云遥,莲叶浮来皆宝筏;

天心同恻隐,东瀛虽僻,恩波到处尽安澜。

这是彭裕谦题台湾新竹县北埔乡慈天宫柱联。

慈意本就充满周遍,南海虽说遥远,但莲叶飘浮来的,都是观音的宝筏;天心一同怀抱恻隐,东瀛虽然偏僻,但妈祖恩波所到之处,都是平安的波澜。

慈天宫建于清代道光二十六年(1846)。主祀观世音菩萨、妈祖。

慈天宫柱联:“慈心、悲心,心念慈悲成佛法;天德、圣德,德同天圣颂母仪。”“慈悲在人,间诸心,心即是佛;天一生水,徯我后,后来其苏。”

观音佛祖佛龛联:“慈航普渡,众生得登彼岸;天道广施,福祉获庇吾人。”宫中有光绪八年横匾题辞:“福庇群生”。

71

发妙明心,共拔迷途臻彼岸;

云真实相,常瞻贝阙净凡尘。

这是秦维岳题甘肃省兰州市后五泉福泉寺联。

41

以妙明的真心发愿,共同出拔迷途,臻抵般若彼岸;以佛的真实相说法,恒常瞻仰观音贝阙,清净凡间俗尘。

福泉寺建于明代。

福泉寺又有观音联:“婆心荫山后龙泉,群生被泽;妙相现云中鹫岭,大地如春。”

张墩题联:“庙貌傍灵岩,喜四境桑麻同沾法雨;祥光凝宝座,愿万家兰桂普荫慈云。”

72

发大悲心,放无量光,遍照娑婆世界;

现千妙手,拔一切苦,常临浩瀚汪洋。

这是台湾基隆大佛禅院观音巨像福慧门联。横披:“光照寰宇”。

发起大悲心,放出无量光明,遍照这娑婆世界;现出千妙手,拔除一切苦厄,常驾临这浩瀚汪洋。

73

碧水澄清窥色相;

山云缥缈见慈悲。

这是台湾南投县碧山岩联。

碧水澄清,窥到色相;山云缥缈,见出慈悲。

74

碧海荡静波,一片慈航远渡;

云山多雨露,十方法界皆春。

这是台湾彰化碧云寺联。

碧清的海洋荡漾著平静的波澜,是观音一片慈航远渡来台;云涌的山岳多兴雨露,使得十方法界都是春天。

75

彰往察来开慧眼;

化人度世现婆心。

这是台湾彰化开化寺联。

彰明过去,观察来兹,打开慧眼;化教当代,度脱世人,显现婆心。

开化寺又名观音亭。清雍正二年,由彰化知县谈经正筹建,祀观音。

开化寺又有古联曰:

“原高渊深照大德;化裁通变著元功。”

“开遍莲花,香闻大地;化城成楫,恩渡众生。”

“开来继往,皆以修身为本;化渡慈航,总须念佛至诚。”

76

双眼观来早,空色相澄莲座;

慈航渡处长,息**奠海邦。

这是高雄县双慈亭联。双慈亭祀观音和妈祖。

双眼观照以来,十分古早,一空色相,可见观音澄明的莲座;慈航所渡之处,非常长远,止息**,安奠台湾这个海邦。

77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举念时须修善果;

说法非法,说相非相,会心处才是上乘。

这是慕少棠题甘肃省兰州市五泉山白衣寺观音阁联。

俗谚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所以一举念的时候,便须修行善果;《金刚经》说:“说法非法,说相非相。”在这个地方有所会心,才是上乘智慧。

42

佛教对于修行,通常是遵循著教、理、行、果四个阶段而行。研读佛典,判明义理,对于“空”、“有”二种中心思想,须善加体会;明白义理后,必须修持实行,而得到善果。

《楞严经》中说,如果能明理修行,而得到信果、戒果、定果,必能启发正智,明了“生空”、“法空”,而能入于涅槃,达成正等正觉。

78

满湖水月空中相;

半夜霜钟悟后禅。

这是清代周绍斌题江苏省南京市莫愁湖观音龛联。

看到满湖水中的月色,正见真空中的实相;听到半夜霜天的钟声,领会顿悟后的禅境。

观音龛咏颂观音慈德的对联佳者尚有:

佚名题壁:

“湖山旧属女儿家,稽首慈云,愿佳丽尽生西土;图画今留元老像,翻身苦海,叹功名都付东流。”

“湖水本无愁,狂客未须浇竹叶;美人渺何许,化身独自现莲花。”

79

莲花护祥云,名刹宏开登净域;

檀林施法雨,慈航普渡指迷津。

这是赵文恪题北京潭柘寺联。

莲花庇护祥云,著名的古刹宏大开建,登上清净佛域;檀林布施法雨,观音的慈航普渡众生,指点世人迷津。

潭柘寺建于晋代,因寺后有龙潭,山前有柘树而得名。初名岫云寺。

寺中有清代乾隆皇帝所题三副对联:

“绕户竹风翻妙偈;当空水月涤尘襟。”

“竹秀石奇参妙道;水流云在示真藏。”

“鹫岭云闲,空界自呈清净色;龙堂月皎,圆光长现妙明心。”

80

随处现身,芙蓉面上春风拂;

寻声觅苦,杨柳枝头甘露流。

这是长龄题甘肃兰州白塔寺联。

随处现出各种不同的应化身,在观音美如芙蓉的脸上,有春风拂过;寻著呼救的音声,觅得深陷苦海的人们,在观音杨柳枝头上,甘露水流布。

81

斋室起慈云,细草长松欣普荫;

明堂垂法雨,黄蘤翠竹乐均沾。

这是台湾桃园县大溪镇斋明寺龙门联。主祀观音。寺中有横匾题辞:“慈云远被”。

斋室内升起观音佛祖的慈云,连细小的绿草,高大的松树,都欣欣然普受佛祖慈云的庇荫;明堂里垂布法雨,连黄色的菊花,青翠的竹子,都乐于均受佛祖法雨的沾被。

“蘤”,音ㄨㄟˇ,古花字。

斋明寺中观音佛祖佛龛有二联:

“南海起慈云,远垂桃涧;西天施法雨,遍洒份城。”

“斋地绝尘缘,超彼众生登彼岸;明灯无昼夜,引他觉路渡迷津。”

门板题三联:

“达本;会源。”“清风;明月。”“大慈大悲;不生不灭。”

左侧门联:“斋戒持经浑忘尘世色香界;明心见性,同入菩提解脱门。”

43

正门联有二副:

“斋室通灵,佛光普照三千界;明灯永耀,觉路宏开亿万春。”

“斋门长奉佛,口念弥陀之句;明灯可通神,心存般若之天。”

寺外有同治十二年立柱联:“斋庄中正,法力千秋不朽;明净专精,神灵万古如斯。”

斋明寺创建于清代道光末年(1840),原名“福份宫”,开山法师释性悦,师承南海法派。同治十二年(1873)改名“斋明堂”,为斋教龙华法脉,民国二十七年(1937)与日本曹洞宗连络,改今名。

82

学如来到无挂无碍,便超万劫轮回,真个能超方脱俗;

闻菩萨发大慈大悲,要度众生苦厄,而今不度待何时?

这是刘尔炘题甘肃省兰州市五泉山观音殿联。

修学如来的智慧到无挂无碍的境地,便可超脱于万劫轮回之中,这才真个能超越方界、脱去俗尘;听闻观音菩萨发出以大慈大悲的心,要度脱众生于痛苦困厄之中的大愿,在当今不受度化,要等待到什么时候呢?

83

禅门无住始为禅,但十方国土庄严,何处非祇园精舍;

渡世有缘皆可渡,果一念人心回向,此间即慧海慈航。

这是吴镇题天津大悲院联。

禅门中领会“法无所住”,才是禅悟,只要是十方世界庄严佛国,何处不是佛陀的祇园精舍;渡化世人,与佛有缘的人都可渡化,果真每一念众生心识都能清净无染,回返不生不灭的佛性,那么这世间就是观音的慧海慈航。

无住,无所住。《金刚经》说:“一切万法,皆从心生,心无所生,法无所住。”又说:“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法(everything),是一切事物,包括行为、精神、物象种种活动。万有一切都不是呆滞不动的,除去妄心,离去迷情,这颗清净的心才不致浮嚣躁动,这样就能还我真实的面目,也可以像佛成正等正觉;若不知在自己内心上自证自见,而外求佛法,著有著空,终无是处。

祇园,是佛所在的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84

观音自在;

世间普闻。

这是言观音愿行的话。

观音具有大慈大悲的济世精神,向内心可观想到十方圆明的自在境界;向外可普遍听闻到世间一切众生求救的声音,而前往垂救。

从久远劫来,尽虚空,遍法界,观音以千百亿化身广度众生,利乐有情,具有大慈大悲的济世精神。

85

观空有色西江月;

听潮无声南海音。

这是一般家庭观世音佛龛应用联。横披为“大慈大悲”。

观照诸法体性本空,有色相契入佛地的是西江的皓月;倾听潮水妙演圆音,使人悟道的无声之声是南海的佛音。

“南海音”,南海的海潮音。传说观音在普陀山听海潮音而悟道。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因地处东南海滨,所以中国人又称观世音菩萨为“南海观世音”、“南海佛祖”。

44

海潮音完全因无所念而起,不拣择对象;海潮音随潮汐的规律而起,千亿万年没有变动过;观世音菩萨一发音,所有众生都能听到,所以喻为“海潮音”。

《妙法莲华经?观音菩萨普门品》依据观音菩萨的度他精神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观音随机应化,使凡夫众生在现实生活及实际苦难中得以救济。《悲华经》中也说:“《宝藏佛授记》云:‘汝观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众生住安乐故,今当字汝,为观世音。’”

《佛地经记?卷七》中说,观音为救度世间众生,随三界六道的不同需求而显化身相。

眼见耳闻,都是缘起性空,因为缘起的有,自性的空,所以法无定法,实相无相。尽管无声无相,仍需“善观”、“善听”,以苦难做为逆增上缘,一切观自在,空中觉妙谛。

近代明度禅师说:“真正会听的人,要听无声之声;真正会看的人,要看心内的世界。”体证观音的智慧,洞悉世事,时时反求诸己,不要让心在五欲六尘的外境上流转,就不会起惑造业,频生无明烦恼。(参见星云大师《心甘情愿?不见不闻的世界》)

86

观音山,观音坑,抱观音寺,顽石头头,而观音点首;

和尚洲,和尚港,对和尚门,争波面面,为和尚洗心。

这是清代陈维英题台北县观音山西云岩寺联。

观音山,观音坑,环抱著观音寺,处处见到头头顽石,但观音都为他们点头渡化;和尚洲,和尚港,面对著和尚门,争先涌动面面波浪,为和尚们洗净自性本心。

87

绕户竹风翻妙偈;

当空水月涤尘襟。

这是清代乾隆皇帝题潭柘寺观音殿联。

环绕寺户的竹林清风,翻唱著神妙的观音偈颂;当空的水月,涤荡为俗尘羁绊的心襟。

88

宝筏渡迷津,共登彼岸;

藏经开觉路,并悟诸天。

这是台北市中正区水源里宝藏岩联。

藉著观世音菩萨开示的佛法,济度迷妄的众生脱离苦海,一同登上涅槃境界的彼岸;以研读佛经开启成佛正觉的道路,一同了悟三界二十八天光明、自然、清净、自在、殊胜的奥义。

89

龛护白云,是大士双趺坐处;

楼观沧海,惟达摩一苇航之。

这是保召棠题江苏南通白衣庵联。

佛龛庇护的白云,是观音大士双膝趺坐之处;楼上观看的沧海,只有达摩祖师的那一枝苇草,才能航度。

这副对联除了称颂观音,也赞扬达摩所传的禅理。

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相传菩提达摩从南印度来到北魏,提出一种新的禅定方法,开创出全心的禅学派别。自称“南天竺二乘宗”,以四卷本《楞伽经》传授弟子,主张“理入”和“行入”并重。

一苇航之,民间广为流传达摩“一苇渡江”故事。

达摩于梁武帝普通年间(五二0─五二六)航海东来,抵达南海(今广州)。当时南海刺使萧昂上表梁武帝,梁武帝派人专程迎达摩至金陵(今南京)。

45

梁武帝在位时致力于建寺、写经、度僧、造像,对佛理无法真正了悟,达摩与他在对话后,见解不相契合,决定离金陵北上。

达摩离开宫廷后,梁武帝把他与达摩的问答告知了他的师父志公禅师,志公禅师认为达摩的开示很好,并对梁武帝说,他便是观音菩萨乘愿再来传佛心印。梁武帝听了,深感懊悔,当下派人追赶达摩。

当时达摩正走到江边,回头忽见一队人马赶来,于是随手折一枝芦苇,掷于江中,脚踏芦苇,悠然度江北去,进入北魏境内。

90

龙肝凤髓,富豪家谁识草根香味远;

云影天光,清净地由来莲界白衣尊。

这是台北市延平北路龙云寺门联。

平日吃的是像龙肝凤髓一样的珍味,像这样的富豪人家,有谁识得草根香味的悠远;飘游的云影和天上的风光都映照出来,像这样清净的心地,是由于来自莲界的白衣大士。

龙云寺建于清光绪十三年(一八八七),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落成。

云影天光,出自宋代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原诗是在写读书有悟的心境。

“半亩方塘”喻心。人心像镜子打开奁匣一样明澈,得以朗映一切,是因为时时充实新知,各种思想兼容并蓄,让生命的活水进来,才能开启蒙昧,拥有活泼流动,从容自得的心灵。

结语

圣印法师《普门户户有观音─观音救世法门》中说,龙树菩萨《大智度论》中,已有观音菩萨名号的出现,史家推断龙树菩萨的出生,约在西元一五0至二五0年之间,因此观音信仰的年代,应推溯到佛历纪元后的

四、五百年和西历纪元之前的那个时代。这思想起源于南印度,然后传入中印度、北印度,再由北部传入中国。在西元

四、五百年时,已经普及印度全国了。

圣印法师又说,中国的观音信仰,到南北朝时代,已到了极盛的时代。并综合各朝代的观音信仰,分成法华系、华严系、净土系、密宗系四个系统。到了后来,每一位佛弟子,没有不信仰观音菩萨的;甚至普及民间,也备受崇敬,所以有“户户观世音”这句话。

当代南怀瑾〈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中说,观音信仰,在中国已有一五00年的历史。在一三00年前,中国唐代初期,观世音菩萨的精神与教化,同时随著中国佛教文化而传播到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各地,至今已达千余年之久,所以祂又是东方文化精神的座标。

当代于君方〈中国的观音信仰〉中说:“所有南亚、东南亚、东亚的佛教国家,都熟知并礼敬观音菩萨,在中国、日本、韩国与越南,观音是特别照顾妇女的慈悲女神;但在斯里兰卡、东南亚和西藏,观音都以统治者或宇宙主宰的模样出现。

对联之成为中国建筑美学的一环,明清最盛。而庙宇兴建,颂赞佛德,不管撰联者是僧侣、乡绅、士人,都借著结合地景、庙宇名称,称颂佛菩萨大愿大行,勉励信众发心追随。

从对联中也印证观音信仰大抵可区分为显教和密教二种系统。

显教说,观世音菩萨现在是在极乐国土内,为阿弥陀佛的胁士,帮助阿弥陀佛接引往生净土的众生,并同时为众生说法。祂在极乐世界的地位是一位补处菩萨,将来要接替阿弥陀佛成为极乐世界的教主,在极乐世界成就佛道,掌理教席。

密教的说法,则认为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而观世音菩萨的本体,原是“正法明如来”,为了济度众生而现菩萨身,但以阿弥陀佛为本体。

46

观世音菩萨法门很多,从对联中也可知有来自《楞严经》的耳根圆通法门、《般若心经》的照见五蕴皆空法门、《法华经》〈普门品〉的持名法门等。撰联者虽大多佚名,但都可见道行高深,多从一般信佛、学佛求现世利益及现前幸福中超转,而强调种下善根,提高层次,证悟清净妙明的真心。

观音菩萨代表智慧、慈悲、无畏的三大德学。 人们不仅把观音菩萨视为在生时的守护神,也将观音视为临命终了往生净土的舟航。观音信仰既普及民间,观音对联更多妙品,可惜地方寺庙多历年所后,往往翻修扩建,因此散佚的对联也不少。

早期由大陆迁移台湾的先民,所到之处,普建观音寺,由于渡海风浪凶险的缘故,人们心中将原自南海普陀,作为海洋守护神的观音与道教的天后妈祖,并称“双慈”。

台湾的斋教或一贯道,具祀观音。道教且把观音菩萨改称为“观音娘娘”,在道观中与道教的主神一同供奉。禅寺对联也每多以观自在和禅悟的心境相提。

台湾的观音古寺在翻修扩建时,因不同信众的需求,增祀道教神明,咏叹观音救苦救难之大愿大行的古联,仍在香火缭绕中清晰可见。

观世音菩萨是以慈悲为祂的大行大愿的菩萨,法身本无定相,但因为祂悲心无尽,慈愿莫穷,慈愿慧力随感而应,所以民间匿称观音为“观音妈”、“观音老母”。又称为“南海佛祖”、“观音大士”、“大士爷”、“慈航尊者”等。不论是男相、女相,都不影响祂寻声救苦、接引往生净土的行愿。

因为台海两岸观音寺题联多明清二代,所咏观音应化身以女相为主,且以杨柳观音、白衣观音、千手千眼观音为多。

在对联中,与观音一同称颂圣德者有如来佛、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达摩祖师及道教的天后妈祖。

从对联中可知观音信仰深植人心,观音与人民最为亲近;而观音的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圣德,在长远的时间下,无形中成为民间善良风俗的一部分。

二十年来,因为编著《中华对联鉴赏辞典》,从许多旨意佳妙的寺庙对联中,有幸接触佛理,使身心得到涤洗。

最近两年,为了代生病的母亲祈寿祈福,也希望对台湾民间信仰有更深入的了解。利用寒、暑假,感谢外子开车带领,到台湾各地佛寺庙宇,搜集抄录对联,浸润其中,感受到先民敬天礼人、感恩惜福的美好性情。谨撰本文,尽己棉薄之力,使文化的香火,薪燃不息。对佛学修习浅薄,阐说谬误之处,尚祈有道大德不吝指正。

重要参考书目

1、圣印法师(一九八0):《六祖坛经今译》,台北市,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民国六十九年八月一日初版。

2、南怀瑾等(一九八五):《观音菩萨与观世音菩萨法门》,台北市,老古

文化事业公司,****年六月台湾六版。

3、裴国昌(一九九一):《中国楹联大辞典》,江苏省,江苏科学技

术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一月第一版,一九九二年一月第二次印

刷。

4、圣印法师(一九九二):《普门户户有观音》,新店市,圆明出版

社,民国八十一年四月第一版第一刷。

5、顾平旦、常江、曾保泉(一九九二)主编:《中国对联大辞典》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一九九二年二月第一版,一九九

二年十二月北京第二次印刷。

6、蓝吉富(一九九五):《观世音菩萨圣德新编─四大菩萨圣德丛

(一)》,新店市,伽陵出版社,一九九五年五月初版。

47

7、释悟因(一九九九)总编辑:《多面观音─中国的观音信仰(上)》

(《香光庄严季刊》59),嘉义县,香光庄严杂志社,民国八

十八年九月三十日出版。

8、释悟因(一九九九)总编辑:《大悲观音─中国的观音信仰(中)》

(《香光庄严季刊》60),嘉义县,香光庄严杂志社,民国八

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出版。

9、释悟因(二000)总编辑:《女性观音─中国的观音信仰(下)》

(《香光庄严季刊》61),嘉义县,香光庄严杂志社,民国八

十九年三月二十日出版。

10、张子敬居士夫妇讲述,大千编辑部编辑(二000):《十大佛菩萨经传?上册》),汐止市,大千出版社,民国八十九年七月出版。

11、严法师(二000):《观音菩萨》,台北市,法鼓山佛教基金会,二000年十月修正版二刷。

12、释宽谦(二00一):《觉风季刊》31,新竹市,觉风佛教艺术文化基金会,民国九十年三月二十日出版。

12、释超凡(二00一):《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解释》,美国纽约环

球佛教会佛德寺,二00一年九月初版。

13、邱素云(二00一):《中华对联鉴赏辞典》,台中市,村尚文

化有限公司,民国九十年九月出版。

12,比户可封,伏神威而保万姓;聚炉相望,藉福泽以惠四方。(土地庙)观空有色西江月;听世无声南海潮。(观音殿)

42,海潮音吼普宣妙法醒迷梦,云图香熏共沐慈恩出苦轮 。 苍南海云寺大殿 ,

43,天上锡麟儿此是世尊亲抱送,山中闻梵呗原从灵鹫早飞来。

查声山题杭州法镜寺白衣殿

47,万法总传灯南海慈航普渡众生登彼岸,一心唯向善东瓯胜迹永留圣阁证禅机 。

48

陈光复题永嘉田垄寺,位于桥头镇,始建年

48,名溯大悲狮峰咫尺开净土,源本台宗宝刹千年印禅心。

陈寒川题永康广慈寺,原名大悲寺,始建于

54,心善布慈悲六合无魔阻觉海,途穷坚信念四维有佛指迷津。

65,净地爱西湖映日荷花红别样,慈云履东土接天莲叶碧无穷。

戴盟题杭州净慈寺戴涧邻题温州江心寺

67,幸遇明时遍息尘氛杨柳枝头飞法雨 闲游佛阁顿消俗念莲花座畔悟真言

68,佛从南海飞来本法双举白毫光里出莫测风云现三十二应寻声救苦

法播东土弥扬权实俱存无生盖中显大千世界发十二宏愿散礼度人

淡台宽量题杭州法喜寺圆通宝殿

99,观自在到最高峰何处觅音声看慧日照临一片西湖皆净土 大慈悲度无量劫来游诸士女果迷津识破千寻南海不扬尘

顾竹轩题杭州法喜寺圆通宝殿

49

100,救百千万劫具大慈悲湖山无恙,现三十二身说妙功德物我同春 冠九山题杭州法喜寺

台湾台中慈善寺观音阁对联:

上联:音可观乎?

下联:士何大焉.

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

下联:恨众生不肯回头.

上联: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

下联: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台湾台北龙山寺观音龛

上联:佛法无边超苦海;

下联:众生有愿渡慈航。 横批:普度众生

50

推荐第5篇:各大寺庙的对联

各大寺庙的对联

上联: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下联: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乐山凌云寺。

上联:尔来礼拜乎?须摩着心头,干过多少罪行,向此处鞠躬叩首。 下联:谁是讲经者?必破出情面,说些警赫话语,好叫人入耳悚神。

宁夏同心清真大寺。

上联:念念不离心,要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始算得打成一片。 下联:佛佛原同道,知佛亦非佛,非佛亦佛,即此是坐断十方。

应县净土寺。

上联: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 下联: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

枣庄龙泉寺。

上联: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 下联:其中如无*,何用这样庄严。

张大千题绍兴戒珠寺。

上联: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 下联: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

张掖大佛寺。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 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

济南千佛寺。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杭州灵隐寺。

大雄宝殿:

上联: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 下联: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

台湾台中慈善寺。

观音阁: 上联:音可观乎? 下联:士何大焉。 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

下联:恨众生不肯回头。 此联为日照天后祠联。 祠中观音面北,人称倒坐观音

上联: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 下联: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

潮州开元寺观音阁联。

弥勒殿:

上联: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下联:开颜便笑世间可笑之人。

北京潭柘寺。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 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

济南千佛寺。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肚皮终不合时宜。 大同华严寺观音阁。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杭州灵隐寺。

上联: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下联: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凤阳龙兴寺、台中宝觉寺。

上联: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空肠,

不知众檀越,信心时将何物供奉。

下联: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

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

此联为广东南华寺 。

天王殿:

上联: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下联: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此联分别将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

王嵌入联中。

上联: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 下联: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

城隍庙: 上联:问你平生所干何事?图人财,害人命,奸淫人妇女,败坏人伦常,

摸摸心头惊不惊?想从前千百诡计奸谋,那一条孰非自作。 下联:来我这里有冤必报!减尔算,荡尔产,殄灭尔子孙,降罚尔祸灾,

睁睁眼睛怕不怕?看今日多少凶锋恶焰,有几个到此能逃!

此联为台南城隍庙。

上联:站着!你背地做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 下联:想下!俺这里轻饶哪个?快回头莫去害人。

此联为贵阳城隍庙。

上联:只是骂个道打个僧,这这般这般,若毁圣谤贤,那还了得。 下联:不过吃口肉喝口酒,便如此如此,倘坏心毒胆,怎么样儿。

此联为安徽宿松城隍庙。

土地庙

上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下联: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上联: 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 下联: 名场利场无非戏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

神仙庙:

上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下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

此联为财神庙。

上联:中国有圣人,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 下联: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元元北镇南来。

湖南长沙真武庙。

上联:五转汞、七转铅、九转丹,万象皆清,洪炉中有真人诀。 下联:一分屋、二分竹、三分水,纤尘不染,蜀国南来小洞天。

四川叙永灶神庙。

斋堂联:

上联:一粒米中藏世界。 下联:半边锅内煮乾坤。

分享 已被分享6次 分享来自:彦春的日志 下一篇:微小说大赛经典--喜欢的就转转 大

推荐第6篇:中国各个地方寺庙对联

中国各大寺庙对联

乐山凌云寺:

上联: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下联: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宁夏同心清真大寺:

上联:尔来礼拜乎?须摩着心头,干过多少罪行,向

此处鞠躬叩首。

下联:谁是讲经者?必破出情面,说些警赫话语,好

叫人入耳悚神。

应县净土寺: 上联:念念不离心,要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始算得打成一片。

下联:佛佛原同道,知佛亦非佛,非佛亦佛,即此是坐断十方。 枣庄龙泉寺:

上联: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 下联: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 张大千题绍兴戒珠寺:

上联: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 下联:其中如无*,何用这样庄严。 张掖大佛寺:

上联: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 下联: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 济南千佛寺: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 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 杭州灵隐寺: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大雄宝殿:台湾台中慈善寺:

上联: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 下联: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

观音阁:

上联:音可观乎? 下联:士何大焉。

日照天后祠联:

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 下联:恨众生不肯回头。

(祠中观音面北,人称倒坐观音) 潮州开元寺观音阁:

上联: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 下联: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 弥勒殿:

上联: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下联:开颜便笑世间可笑之人。 北京潭柘寺: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 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 济南千佛寺: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肚皮终不合时宜。 陈宝琛撰大同华严寺观音阁: 上联: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下联: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凤阳龙兴寺、台中宝觉寺:

上联: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空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将何物供奉。

下联: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

(此联为广东南华寺 。)

天王殿:

上联: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下联: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此联分别将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嵌入联中。) 城隍庙:

上联: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 下联: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 台南城隍庙:

上联:问你平生所干何事?图人财,害人命,奸淫人妇女,败坏人伦常,摸摸心头惊不惊?想从前千百诡计奸谋,

那一条孰非自作。

下联:来我这里有冤必报!减尔算,荡尔产,殄灭尔子孙,降罚尔祸灾,睁睁眼睛怕不怕?看今日多少凶锋恶焰,

有几个到此能逃!

贵阳城隍庙:

上联:站着!你背地做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 下联:想下!俺这里轻饶哪个?快回头莫去害人。 安徽宿松城隍庙:

上联:只是骂个道打个僧,这这般这般,若毁圣谤贤,

那还了得。

下联:不过吃口肉喝口酒,便如此如此,倘坏心毒胆,

怎么样儿。 土地庙:

上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下联: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神仙庙:

上联: 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 下联: 名场利场无非戏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 财神庙:

上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下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 郭天民题湖南长沙真武庙:

上联:中国有圣人,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 下联: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元元北镇南来。 李汇川题四川叙永灶神庙:

上联:五转汞、七转铅、九转丹,万象皆清,洪炉中有真

人诀。

下联:一分屋、二分竹、三分水,纤尘不染,蜀国南来小

洞天。

斋堂联:

上联:一粒米中藏世界。 下联:半边锅内煮乾坤。 河南南阳土地庙:

上联:噫,天下事,天下事; 下联:咳,世间人,世间人!

甘肃兰州白塔寺联:

上联:剪一片白云补衲; 下联:邀半轮明月看经。

甘肃兰州五泉山浚源寺联:

上联:花即是禅,鸟即是禅,山耶云耶亦即是禅,钟磬声中随你自寻禅意去;

下联:男可成佛,女可成佛,老者少者都可成佛,松杉影里何人不抱佛心来。 成都宝光寺对联:

上联:你眉头着什么焦,但能安分守贫,便将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口笑;

下联:我肚皮有这般大,总不愁穿虑吃,只讲了包罗万物,自然百事放宽心。 天津旧城隍庙戏台联:

上联: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 下联:名场利场无非戏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 广东揭阳城隍庙联:

上联:处事奸邪任你焚香无益; 下联:为人正直见我不拜何妨。 湖北广济梅川城隍庙联:

上联:德之不修,死到临头,吾岂不为汝羞也; 下联:恶而不改,报应眼前,汝应愧来见吾乎。 山东龙口南山禅寺联:

上联:有意烧香礼佛何须远游胜地; 下联:真心皈依释门此地便是名山。 杭州中天竺法真寺联:

上联:我门中缔结福缘,岂惟在一柱清香几声佛号; 下联:你心里能全善果,自然的秋生桂实春茁兰芽。 甘肃敦煌鸣沙山鸣山寺两联:

1、上联:景是仙鸾描出画;

下联:形为天马负来图。

2、上联:沙自几时鸣,惊雷但有蛰龙起;

下联:池犹亘古在,出水还期天马来。 福建莆田兴化府城隍庙联:

上联:百尺高梧,称得起一轮明月;

下联:数椽矮屋,锁不住五夜书声。 镇江金山寺:

上联:千古英雄浪淘尽;

下联: 天下名山僧占多。 镇江定慧寺:

上联:眼前都是有缘人,相近相亲,怎不满腔欢喜?

下联:世上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苏州戒幢寺:

上联:圣教名言,独乐何如同乐;

下联:佛家宗旨,杀生不如放生。 鄞县天童寺:

上联:大护法不见僧过;

下联:善知识能调物情。 杭州下天竺寺(法镜寺):

上联:法幢现慈云,观秋月春花,尽是三空妙谛;

下联:智灯悬宝座,听晨钟暮鼓,无非一点禅机。 杭州上天竺寺(法喜寺):

上联:世路崎岖,看迷人捷足登山,争利悬崖无退路;

下联:佛天悲悯,愿众生回头是岸,早离苦海渡慈航。 杭州上天竺寺:

上联:山中鸟语花香,活泼天机,好参妙谛;

下联:湖上风清月白,真空景象,即是如来。 杭州韬光寺:

上联: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

下联: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厦门南普陀寺:

上联:现自在身,愿众生共渡慈航,早超苦海;

下联:救将来劫,望我佛宏施法雨,力挽狂澜。 普陀寺:

上联:自在自观观自在,

下联:如来如见见如来。 普陀普济寺:

上联:乾坤容我静;

下联:名利任人忙。 普陀普济寺:

上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

下联: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 浙江七塔报恩禅寺:

上联:十方来,十方去,十方共成十方事;

下联:万人施,万人舍,万人同结万人缘。 开封开宝寺:

上联:四八愿,普被群机,决定万修万人去;

下联:廿五有,同生正信,合当一念一如来。 登封法王寺:

上联:退一步天高地阔;

下联:让三分心平气和。 赵城广胜寺:

上联:果有因,因有果,有果有因,种甚因结甚果;

下联: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 昆明圆通寺:

上联:佛光普照大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定真理;

下联:法轮常转人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岸头有神明。 鸡足山金顶寺文殊院:

上联: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下联: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

泰州光孝寺:

上联: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切莫放年华虚度;

下联: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可晓得脚步留神。

推荐第7篇:寺庙的经典对联

庙宇通常是指供神佛或历史上名人的处所。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寺庙的经典对联,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人世大难开口笑;

红尘苦海言语闲。

红尘苦海起笔闲。

红尘苦海落笔闲。

红尘苦海出头闲。

问观音为何倒坐;

知明月是自可放。

知明月是几回眠。

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

其中如无*,何用这样庄严。

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

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

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颜便笑世间可笑之人。

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

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

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

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

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

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

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肚皮终不合时宜。

问观音为何倒坐?

恨众生不肯回头。

笑到几时方合口;

坐来无日不开怀。

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

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

一粒米中藏世界;

半边锅内煮乾坤。

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

中国有圣人,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

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元元北镇南来。

终日解其颐,笑世事纷纭,曾无了局;

终年坦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

我有什么灵,连自己断肢脱皮,都难治好;

汝又何必敬,请医生开方用药,倒是正经。

座上菩萨,全是朽木污泥,有何灵验;

堂中信士,不必焚香化钱,空费精神。

一屋一橼,一粥一饭,檀樾膏脂,行人血汗。尔戒不持,尔事不办,可惧可忧可嗟可叹;

一时一日,一月一年,流光易渡,幻影非坚。凡心未尽,圣虹未圆,可惊可怕可悲可怜。

红尘苦海言语愁。

生涯秋风落笔香。

红尘苦海出头行。

推荐第8篇:中国各大寺庙对联欣赏

中国各大寺庙对联欣赏

上联: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

来无知无识。

下联: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上联:尔来礼拜乎?须摩着心头,干过多少罪行,向此处鞠下联:谁是讲经者?必破出情面,说些警赫话语,好叫人入上联:念念不离心,要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始算得打成一下联:佛佛原同道,知佛亦非佛,非佛亦佛,即此是坐断十

是有高有低。 乐山凌云寺。

躬叩首。

耳悚神。

宁夏同心清真大寺。

片。

方。

应县净土寺。

上联: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 下联: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

枣庄龙泉寺。

上联: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 下联:其中如无*,何用这样庄严。

张大千题绍兴戒珠寺。

上联: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

下联: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

张掖大佛寺。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

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

济南千佛寺。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杭州灵隐寺。 大雄宝殿:

上联: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

下联: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

台湾台中慈善寺。

观音阁:

上联:音可观乎? 下联:士何大焉。 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

下联:恨众生不肯回头。

此联为日照天后祠联。 祠中观音面北,人称倒坐观音 上联: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

下联: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

潮州开元寺观音阁联。

弥勒殿:

上联: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下联:开颜便笑世间可笑之人。

北京潭柘寺。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

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

济南千佛寺。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肚皮终不合时宜。

陈宝琛撰大同华严寺观音阁。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杭州灵隐寺。

上联: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下联: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凤阳龙兴寺、台中宝觉寺。 上联: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空肠,不知众

檀越,信心时将何物供奉。

下联: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试问这

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

此联为广东南华寺 。

天王殿:

上联: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下联: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此联分别将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

北方多闻天王嵌入联中。 上联: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

下联: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

城隍庙:

上联:问你平生所干何事?图人财,害人命,奸淫人妇女,败坏人伦常,摸摸心头惊不惊?想从前千百诡计奸谋,那一

条孰非自作。

下联:来我这里有冤必报!减尔算,荡尔产,殄灭尔子孙,降罚尔祸灾,睁睁眼睛怕不怕?看今日多少凶锋恶焰,有几

个到此能逃!

此联为台南城隍庙。

上联:站着!你背地做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

下联:想下!俺这里轻饶哪个?快回头莫去害人。

此联为贵阳城隍庙。

上联:只是骂个道打个僧,这这般这般,若毁圣谤贤,那还

了得。

下联:不过吃口肉喝口酒,便如此如此,倘坏心毒胆,怎么

样儿。

此联为安徽宿松城隍庙。

土地庙

上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下联: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上联: 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

下联: 名场利场无非戏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

神仙庙:

上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下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

此联为财神庙。

上联:中国有圣人,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

下联: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元元北镇南来。

郭天民题湖南长沙真武庙。 上联:五转汞、七转铅、九转丹,万象皆清,洪炉中有真人

诀。

下联:一分屋、二分竹、三分水,纤尘不染,蜀国南来小洞

天。

李汇川题四川叙永灶神庙。

斋堂联:

上联:一粒米中藏世界。

下联:半边锅内煮乾坤。

推荐第9篇:中国寺庙精妙对联欣赏

中国寺庙精妙对联欣赏

标签: 中国寺庙 对联欣赏

上联: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下联: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乐山凌云寺。

上联:尔来礼拜乎?须摩着心头,干过多少罪行,向此处鞠躬叩首。

下联:谁是讲经者?必破出情面,说些警赫话语,好叫人入耳悚神。

宁夏同心清真大寺。

上联:念念不离心,要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始算得打成一片。

下联:佛佛原同道,知佛亦非佛,非佛亦佛,即此是坐断十方。

应县净土寺。

上联: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

下联: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

枣庄龙泉寺。

上联: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

下联:其中如无*,何用这样庄严。

张大千题绍兴戒珠寺。

上联: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

下联: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

张掖大佛寺。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

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

济南千佛寺。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杭州灵隐寺。

大雄宝殿:

上联: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

下联: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

台湾台中慈善寺。

观音阁:

上联:音可观乎?

下联:士何大焉。

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

下联:恨众生不肯回头。

此联为日照天后祠联。祠中观音面北,人称倒坐观音

上联: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

下联: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

潮州开元寺观音阁联。

弥勒殿:

上联: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下联:开颜便笑时间可笑之人。

北京潭柘寺: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

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

济南千佛寺: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肚皮终不合时宜。

陈宝琛撰大同华严寺观音阁: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杭州灵隐寺:

上联: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下联: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凤阳龙兴寺、台中宝觉寺:

上联: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空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将何物供奉。

下联: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

此联为广东南华寺天王殿:

上联: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下联: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此联分别将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嵌入联中。

上联: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

下联: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

此联为台南城隍庙联。

上联:问你平生所干何事?图人财,害人命,奸淫人妇女,败坏人伦常,摸摸心头惊不惊?想从前千百诡计奸谋,那一条孰非自作

下联:来我这里有冤必报!减尔算,荡尔产,殄灭尔子孙,降罚尔祸灾,睁睁眼睛怕不怕?看今日多少凶锋恶焰,有几个到此能逃

此联为贵阳为城隍庙联。

上联:站着!你背地做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

下联:想下!俺这里轻饶哪个?快回头莫去害人。

此联为安徽宿城隍庙联。

上联:只是骂个道打个僧,这这般这般,若毁圣谤贤,那还了得。

下联:不过吃口肉喝口酒,便如此如此,倘坏心毒胆,怎么样儿。

土地庙联:

上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下联: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神仙庙: 上联: 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

下联: 名场利场无非戏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

财神庙: 上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下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

推荐第10篇:各大知名寺庙的对联欣赏

各大知名寺庙的对联欣赏

各大寺庙的对联欣赏【精】

上联: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下联: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乐山凌云寺。

上联:尔来礼拜乎?须摩着心头,干过多少罪行,向此处鞠躬叩首。 下联:谁是讲经者?必破出情面,说些警赫话语,好叫人入耳悚神。 宁夏同心清真大寺。

上联:念念不离心,要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始算得打成一片。 下联:佛佛原同道,知佛亦非佛,非佛亦佛,即此是坐断十方。 应县净土寺。

上联: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 下联: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 枣庄龙泉寺。

上联: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 下联:其中如无*,何用这样庄严。 张大千题绍兴戒珠寺。

上联: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 下联: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 张掖大佛寺。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 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 济南千佛寺。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杭州灵隐寺。

大雄宝殿:

上联: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 下联: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 台湾台中慈善寺。

观音阁:

上联:音可观乎? 下联:士何大焉。

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 下联:恨众生不肯回头。 此联为日照天后祠联。 祠中观音面北,人称倒坐观

上联: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 下联: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 潮州开元寺观音阁联。

弥勒殿:

上联: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下联:开颜便笑世间可笑之人。 北京潭柘寺。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 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 济南千佛寺。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肚皮终不合时宜。 陈宝琛撰大同华严寺观音阁。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杭州灵隐寺。

上联: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下联: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凤阳龙兴寺、台中宝觉寺。

上联: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空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将何物供奉。

下联: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

此联为广东南华寺 。

天王殿:

上联: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下联: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此联分别将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嵌入联中。

上联: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 下联: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

城隍庙:

上联:问你平生所干何事?图人财,害人命,奸淫人妇女,败坏人伦常,摸摸心头惊不惊?想从前千百诡计奸谋,那一条孰非自作。

下联:来我这里有冤必报!减尔算,荡尔产,殄灭尔子孙,降罚尔祸灾,睁睁眼睛怕不怕?看今日多少凶锋恶焰,有几个到此能逃! 此联为台南城隍庙。

上联:站着!你背地做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 下联:想下!俺这里轻饶哪个?快回头莫去害人。 此联为贵阳城隍庙。

上联:只是骂个道打个僧,这这般这般,若毁圣谤贤,那还了得。 下联:不过吃口肉喝口酒,便如此如此,倘坏心毒胆,怎么样儿。 此联为安徽宿松城隍庙。

土地庙

上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下联: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上联: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 下联: 名场利场无非戏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

神仙庙:

上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下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 此联为财神庙。

上联:中国有圣人,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 下联: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元元北镇南来。 郭天民题湖南长沙真武庙。

上联:五转汞、七转铅、九转丹,万象皆清,洪炉中有真人诀。 下联:一分屋、二分竹、三分水,纤尘不染,蜀国南来小洞天。 李汇川题四川叙永灶神庙。

斋堂联:

上联:一粒米中藏世界。 下联:半边锅内煮乾坤。

关于纪晓岚的几副对联

纪晓岚熟读诗书,记忆力很强,其师曾以杜甫《兵车行》中一句\'新鬼烦冤旧鬼哭\'出联考他,他巧妙地运用李商隐《马嵬》中句\'他生未卜此生休\'作对,天衣无缝,工整贴切,令其师不得不佩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一知县早闻知纪晓岚才华横溢,极善对句,想亲自试之。某日恰遇纪晓岚随驾巡视至此县,他便出了个刁钻的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思虑片刻,一时难以为对,环视四周,见有一鹦鹉,便从容对道:\'鹦有雌雄都叫哥。\'该知县对纪晓岚的才华暗暗称奇。

清代才子纪晓岚,乾隆年间进士,从编修、侍读学士累迁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编纂官十多年,晚年著有《阅微草堂笔记》24卷。他才华横溢,极善对句,天地万物、古今诗赋无不可入对者,信手拈来,出口成趣。关于纪晓岚对联的故事,笔记、野史中多有记载,在民间也流传颇广。

乾隆帝爱文墨,崇尚才子,纪昀少年登弟,很是得宠,常与乾隆相伴。一次,乾隆与晓岚对句为戏。

乾隆说:两碟豆,

晓岚答:一瓯油。

乾隆改口说:我念的是: 林中两蝶斗,

晓岚道:我念的是: 水上一鸥游。

有一年冬天,纪晓岚跟随乾隆南巡至白龙寺,适逢寺僧鸣钟。庄严古刹,钟声悠然,乾隆诗兴大发,挥笔写下\'白龙寺内撞金钟\'七个大字。纪晓岚见之,知是乾隆有意考他,便从容挥笔对上下联:\'黄鹤楼中吹玉笛\'。乾隆当即拍手称赞:\'佳对!\'。

乾隆在带领君臣巡视江南途中见一池塘的茶花正含苞待放,犹如握着红拳,忽有所感,于是出一上联让纪晓岚对:

池中莲苞攥红拳,打谁?

纪晓岚抬头见池边剑麻绿叶挺拔,甚是可爱,遂对道:

岸上麻叶伸绿掌,要啥?

同样以问句相对,天衣无缝。

清代北京人个叫“天然居”的酒楼。一次乾隆路过这家酒楼,称赞楼名的高雅,遂以楼名为题作对联,上联是: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但下联却苦索不得。因为下联必须符合这样的条件:后五字是前五字的颠倒,既要语意完整,又要平仄协调,还要意境美好,的确困难,他便指令群臣属对。正当大家大伤脑筋之时,纪晓岚已经对出下联: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此联对丈工整,意境完美,博得随得群臣的称赞。据说后人对此也有一副对联是: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乾隆皇帝率群臣登泰山祭祀岱庙。当时庙前正有野台梆子戏上演《西厢记》,乾隆灵机一动,对纪晓岚说,朕有一联,卿试对如何?乾隆的上联说道:

东岳庙,演西厢,南腔北调,

晓岚略加思索对道:

春和坊,卖夏布,秋收冬藏。

联以春夏秋冬四季,对东西南北四方,信手掂来,贴切非常。

群臣游至“观音阁”,乾隆又出一联请晓岚属对: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云:明日扬帆离古寺,

晓岚确实不含糊,应声对道:

两木成林,林下示禁,禁曰:斧斤以时入山林。

这一联对的可以说是在衣无缝,最后一句用《孟子》现成的语句,贴切自然,甚为难得。

乾隆五十年(1785年),于乾清官开千叟宴,赴宴者三千九百人。内有一叟一百四十一岁,乾隆皇以此为题,与晓岚对句。乾隆作上联云: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六十岁为花甲,两个花甲共一百二十岁,三七岁月,即二十一岁,相加恰好一百四十一岁。

晓岚相加思索,就对出了下联: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七十岁为古稀,双庆古稀是一百四十岁,再加一度春秋,便是一百四十一岁,可谓妙对。 纪晓岚首先引起乾隆注意的,是他出的一副灯谜。一年元宵,乾隆命大小臣工上进灯谜,以供紫禁城悬挂。纪晓岚所献灯谜为一副谜联,注明上下联各猜一字: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猜不出答案,查知系纪晓岚出题,便召其回复,结果得知其答案为字的偏旁谜,即“猜谜”二字,大加赞赏。纪晓岚的座师刘统勋等人,也乘机对乾隆夸奖纪晓岚。此后,纪晓岚名声更著。

钦定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书盒乾隆二十五年(1760),乾隆五十寿辰,文武百官纷纷撰联赋诗,无非万寿无疆之类。而纪晓岚所写之联别出心裁: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五十年圣寿,自前兹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上联指清朝统一全国后,西起葱岭,东濒大海,北至外兴安岭,南至南海,纵横均为四万里,版图之大,为历史上所未有;下联指五十圣寿再加九千九百五十岁,正好合为万岁,

敬祝乾隆万寿无疆。见到此联后,乾隆大喜,当即传旨,将纪晓岚擢为京察一等,以道府记名。

传说在行舟途中,纪晓岚遇到一位老者,亦乘大船南下,还给他送来一张纸条:“我看阁下必是一位文士,现有一联,如阁下能对出,敝船必当退避三舍,如对不出,则只好委屈阁下殿后。”老者的上联是: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这是一副语意双关联。“橹速”谐指三国著名文臣鲁肃,“帆快”暗指西汉著名勇士樊哙,一文一武,正巧构成双重含义,表面上是说橹不如帆,暗含的意思是说文不如武。纪晓 岚深知此联难对,不禁冥思苦想,结果让老者扬帆远去。他到福州后,主持院试,乐声轰鸣。纪晓岚触景生情,想出下联: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

“笛清”暗指北宋名将狄青,“萧和”暗指西汉宰相萧何,也是一语双关,一文一武,文胜于武,对得天衣无缝。

乾隆八十大寿时正好登基满五十五年, 纪晓岚作对: 上联: 八千为春 八千为秋

八方向化八风和 庆圣寿 八旬逢八月 下联: 五数合天 五数合地

五世同登五福备 正昌期 五十有五年

这是一副对中对, 暗含: 春秋和寿月, 天地备期年

第11篇:千古绝对欣赏中国各大寺庙对联(优秀)

千古绝对欣赏!中国各大寺庙对联大全

千古绝对欣赏!中国各大寺庙对联大全

楹联,是中国传统而特有的文学形式,它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书院门庭、楼室堂馆、寺庙道观、山水胜景,无处不见它的影迹;婚丧嫁娶、宴乐喜庆、春秋更替、书画艺术,到处都有它的风采;春联、节日联、门联、职业联、婚联、寿联、挽联、堂联、名胜联、书画联、文艺联、寺庙联,五花八门;写景联、抒情联、励志联、庆贺联、交际联、赠答联、宣传联、奇巧联,无奇不有。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形成和积淀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联,特辑录如下,供博友欣赏。 上联: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下联: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乐山凌云寺)上联:尔来礼拜乎?须摩着心头,干过多少罪行,向此处鞠躬叩首。下联:谁是讲经者?必破出情面,说些警赫话语,好叫人入耳悚神。(——宁夏同心清真大寺)上联:念念不离心,要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始算得打成一片。下联:佛佛原同道,知佛亦非佛,非佛亦佛,即此是坐断十方。(——应县净土寺)上联: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下联: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枣庄龙泉寺)上联: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下联:其中如无*,何用这样庄严。(——张大千题绍兴戒珠寺)上联: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下联: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张掖大佛寺)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济南千佛寺)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上联: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下联: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台湾台中慈善寺观音阁)上联:音可观乎?下联:士何大焉。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下联:恨众生不肯回头。(——日照天后祠联.祠中观音面北,人称倒坐观音)上联: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下联: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潮州开元寺观音阁联弥勒殿)上联: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下联:开颜便笑世间可笑之人。(——北京潭柘寺)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济南千佛寺)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下联:肚皮终不合时宜。(——陈宝琛撰大同华严寺观音阁)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杭州灵隐寺)上联: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下联: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凤阳龙兴寺、台中宝觉寺)上联: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空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将何物供奉。下联: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广东南华寺天王殿)上联:多闻正法,以广目光。下联:增长善根,而持国土。上联: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下联: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城隍庙)上联:问你平生所干何事?图人财,害人命,奸淫人妇女,败坏人伦常,摸摸心头惊不惊?想从前千百诡计奸谋,那一条孰非自作。下联:来我这里有冤必报!减尔算,荡尔产,殄灭尔子孙,降罚尔祸灾,睁睁眼睛怕不怕?看今日多少凶锋恶焰,有几个到此能逃!(——台南城隍庙)上联:站着!你背地做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下联:想下!俺这里轻饶哪个?快回头莫去害人。(——贵阳城隍庙)上联:只是骂个道打个僧,这这般这般,若毁圣谤贤,那还了得。下联:不过吃口肉喝口酒,便如此如此,倘坏心毒胆,怎么样儿。(——安徽宿松城隍庙土地庙)上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下联: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联: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下联:名场利场无非戏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神仙庙)上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下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财神庙)上联:中国有圣人,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下联: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元元北镇南来。(——郭天民题湖南长沙真武庙)上联:五转汞、七转铅、九转丹,万象皆清,洪炉中有真人诀。下联:一分屋、二分竹、三分水,纤尘不染,蜀国南来小洞天。(——李汇川题四川叙永灶神庙)上联:一粒米中藏世界。下联:半边锅内煮乾坤。(——斋堂联)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张掖大佛寺:

山门联:

睡佛长睡睡千年长睡不醒;

问者永问问百世永问难明。

大殿联:

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

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

爱国守法佛法不离世法;

广度有情热情即是真情。宁夏同心清真大寺:

尔来礼拜乎?须摩着心头,干过多少罪行,向此处鞠躬叩首;

谁是讲经者?必破出情面,说些警赫话语,好叫人入耳悚神。

峨嵋山灵官庙司命殿联:

你求名利,他卜吉凶,可怜我全无心肝,怎出得什么注意?

殿遏烟云,堂列钟鼎,堪笑人供以泥木,空费了多少钱财!峨嵋山千佛禅院弥勒佛堂联:

处己何妨真面目;

对人总要大肚皮。

青城山天师洞联:

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

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四川忠县土地庙联:

我自有神头神脑;

你休耍鬼心鬼肠。

山西朔州应县净土寺:

念念不离心,要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始算得打成一片;

佛佛原同道,知佛亦非佛,非佛亦佛,即此是坐断十方。

山西蒲县东岳庙地狱洞口联:

此处衙门难行贿;

下边官府不容情。

山东枣庄龙泉寺:

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

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

济南千佛寺:

笑到几时方合口;

坐来无日不开怀。杭州灵隐寺:

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广东南华寺天王殿两联: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空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将何物供奉;

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

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增长善根,而持国土。湖南长沙真武庙、四川叙永灶神庙:

五转汞、七转铅、九转丹,万象皆清,洪炉中有真人诀;

一分屋、二分竹、三分水,纤尘不染,蜀国南来小洞天。安徽凤阳龙兴寺:

庙内无僧风扫地;

寺中少灯月照明。台湾台中宝觉寺:

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台湾台南城隍庙:

问你平生所干何事?图人财,害人命,奸淫人妇女,败坏人伦常,摸摸心头惊不惊?想从前千百诡计奸谋,那一条孰非自作;

来我这里有冤必报!减尔算,荡尔产,殄灭尔子孙,降罚尔祸灾,睁睁眼睛怕不怕?看今日多少凶锋恶焰,有几个到此能逃!

广西桂林城隍庙联:

地狱即在眼前,莫到犯了罪方才省悟;

业镜虽悬台上,只要过得去也肯慈悲。 山东日照天后祠联:

问观音为何倒坐?

恨众生不肯回头。

河南南阳土地庙:

噫,天下事,天下事;

咳,世间人,世间人!

甘肃兰州白塔寺联:

剪一片白云补衲;

邀半轮明月看经。甘肃兰州五泉山浚源寺联:

花即是禅,鸟即是禅,山耶云耶亦即是禅,钟磬声中随你自寻禅意去;

男可成佛,女可成佛,老者少者都可成佛,松杉影里何人不抱佛心来。

北京潭柘寺弥勒殿联:

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颜便笑世间可笑之人。

成都宝光寺对联:

你眉头着什么焦,但能安分守贫,便将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口笑;

我肚皮有这般大,总不愁穿虑吃,只讲了包罗万物,自然百事放宽心。

天津旧城隍庙戏台联:

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

名场利场无非戏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

广东揭阳城隍庙联:

处事奸邪任你焚香无益;

为人正直见我不拜何妨。

湖北广济梅川城隍庙联:

德之不修,死到临头,吾岂不为汝羞也;

恶而不改,报应眼前,汝应愧来见吾乎。

山东龙口南山禅寺联:

有意烧香礼佛何须远游胜地;

真心皈依释门此地便是名山。

杭州中天竺法真寺联:

我门中缔结福缘,岂惟在一柱清香几声佛号;

你心里能全善果,自然的秋生桂实春茁兰芽。

甘肃敦煌鸣沙山鸣山寺两联:

景是仙鸾描出画;

形为天马负来图。

沙自几时鸣,惊雷但有蛰龙起;

池犹亘古在,出水还期天马来。

福建莆田兴化府城隍庙联:

百尺高梧,称得起一轮明月;

数椽矮屋,锁不住五夜书声。

镇江金山寺:

千古英雄浪淘尽;

天下名山僧占多。镇江定慧寺:

眼前都是有缘人,相近相亲,怎不满腔欢喜?

世上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芜湖广济寺: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就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苏州戒幢寺:

圣教名言,独乐何如同乐;

佛家宗旨,杀生不如放生。

鄞县天童寺:

大护法不见僧过;

善知识能调物情。

杭州下天竺寺(法镜寺):

法幢现慈云,观秋月春花,尽是三空妙谛;

智灯悬宝座,听晨钟暮鼓,无非一点禅机。

杭州上天竺寺(法喜寺):

世路崎岖,看迷人捷足登山,争利悬崖无退路;

佛天悲悯,愿众生回头是岸,早离苦海渡慈航。

杭州上天竺寺:

山中鸟语花香,活泼天机,好参妙谛;

湖上风清月白,真空景象,即是如来。

杭州韬光寺:

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厦门南普陀寺:

现自在身,愿众生共渡慈航,早超苦海;

救将来劫,望我佛宏施法雨,力挽狂澜。

普陀寺:

自在自观观自在,

如来如见见如来。

普陀普济寺:

乾坤容我静;

名利任人忙。

普陀普济寺:

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

浙江七塔报恩禅寺:

如来说般若波罗蜜,经典所在,则为是塔;

众生发无上菩提心,善法增益,乃报佛恩。

浙江七塔报恩禅寺:

十方来,十方去,十方共成十方事;

万人施,万人舍,万人同结万人缘。开封开宝寺: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已了如来真实义;

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是为波罗蜜多心。

开封开宝寺:

四八愿,普被群机,决定万修万人去;

廿五有,同生正信,合当一念一如来。

登封法王寺:

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

行些善事,天知地晓鉴鬼神。

登封法王寺:

退一步天高地阔;

让三分心平气和。

天镇慈云寺:

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赵城广胜寺:

果有因,因有果,有果有因,种甚因结甚果;

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

福州涌泉寺:

净地何须扫;

空门不用关。

福州林阳寺:

粥去饭来,莫把光阴遮面目;

钟鸣板响,常将生死挂心头。

佛光山头山门:

问一声汝今何处去?

望三思何日君再来!

佛光山寺中央上人纪念堂:

是真血性男子,乃实践佛陀救世誓愿;

企我青年志士,共效法上人爱国精神。

佛光山寺不二门(外):

佛度众生,万类有情成正觉;

光周法界,一超直入见如来。

佛光山寺不二门(内):

门称不二,二不二俱是自家真面目;

山为灵山,山非山无非我人清净身。

佛光山寺大雄宝殿:

兜率娑婆去来不动金刚座;

琉璃安养左右同尊大法王。

佛光山寺大悲殿:

遍娑婆世界,千手千眼,化身无量数;

游十方国土,大慈大悲,度众亿恒沙。

佛光山寺大智殿:

是古佛先师,自号法王子;

为如来胁侍,人称妙吉祥。

佛光山寺万寿堂:

法轮常转超苦海;

乘愿再来度众生。

佛光山寺万寿堂:

永念亲恩,今日有缘今日度;

本无地狱,此心能造此心消。

佛光山檀信楼斋堂:

吃现成饭,当思来处不易;

说事后话,唯恐当局者迷。

美国西来寺山门:

东方佛光普照三千界;

西来法水长流五大洲。

美国西来寺五圣殿:

五圣同心开净土;

七众协力护道场。

美国西来寺韦驮殿:

将军三洲施感应;

宝杵六道降魔军。

美国西来寺伽蓝殿:

东西伽蓝同时护;

古今威德到处灵。

美国西来寺藏经楼:

佛日增辉天华放异彩;

法轮常转贝叶说经文。

美国西来寺禅堂:

星辰影里那伽定;

云水光中自在身。

美国西来寺怀恩堂:

我佛如来度一切苦厄;

善男信女登九品莲台。

佛光山福山寺山门:

福地同登,万修万人去;

山门直上,一念一如来。

佛光山福山寺大雄宝殿:

福慧双修广结善缘;

山林并秀普度众生。

佛光山圆福寺华严宝殿:

藏经贝叶宣说文殊普贤心;

华雨香云供养毗卢能仁佛。

佛光山福国寺大雄宝殿:

大梦谁先觉,趁早回头,相信西方为实有;

雄风我久仰,及时放手,好从当体悟真空。

贵阳宏福寺五观楼:

五观若明金易化;

三心未了水难消。

长乐龙泉寺:

是大医王,善疗众生一切烦恼;

作妙法炬,顿破六道无始痴蒙。

汉阳归元寺:

古今来宗教几何?自由平等,无如我佛;

东西国文明进化,言论高尚,独让法王。

重庆缙云寺:

你可知此身不能久住,何必急急忙忙干些歹事;

我却晓前身皆已注定,只得清清白白作个好人。

乐山乌尤寺:

事到无心皆可乐;

人非有品不能闲。

昆明圆通寺:

佛光普照大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定真理;

法轮常转人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岸头有神明。

遵义湘山寺观音殿:

一色一香供养十方如来,华藏庄严无尽愿;

千手千眼救度众生苦厄,娑婆遍满大悲心。

扶风法门寺山门:

入此门,万缘放下,人人获大福利;

登佛地,随意瞻仰,个个性净清逸。

兰州白塔寺:

翦一片白云补衲;

邀半轮明月看经。

潭柘寺流杯亭:

石上水流动皆静;

云间山出幻而实。

广德寺大雄宝殿:

教演三乘,广摄万类登觉路;

法传千古,普渡群生证菩提。

东城区雍和宫:

合大地成形,无非有为法;

与众生同体,应作如是观。

鸡足山金顶寺文殊院:

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

泰州光孝寺: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切莫放年华虚度;

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可晓得脚步留神。

泉州开元寺:

佛乃众生慈父;

戒是汝等大师。

第12篇:寺庙

浅谈佛教的发展

目录

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与道教 佛教与儒学 佛教与王法 禅与诗 禅与书画

佛教与小说及其他文学 佛法与经济

摘要

佛教虽说是一种外来宗教,但自从传入中国之后,受中国古代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影响,逐步走上中国化的道路。同时,当佛教广泛传播之后,又反过来影响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产生巨大和深刻的影响。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佛教、发展、中国化、经济

叙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既广泛且深远入,这一点随着佛教研究的不断深入,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一方面,佛教自传入中国之日起,就逐渐走上本土化的道路,至唐宋时期的禅宗,则完全变成一种中国化的佛教。导致这种结果的则是古代中国制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文化背景。那么,佛教与古代中国的制度、政治、思想及禅诗画等传统学术文化之间,究竟是如何互动的?这种互动究竟又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呢?

正文:佛教在两汉之际开始传入中国,其后,搜中国古代经济、政治和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步走上中国化的道路。隋唐之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向融合,进一步演化成中国化佛教。 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当时的中国人用传统的宗教观念和神仙方术的思想去理解和接受佛教,结果把佛教变成神仙方术的一种。东汉时,人们多把释迦摩尼和作为道教创始人的黄帝、老子相提并论,视为同类神,并列为祭祀崇拜的对象。汉光武帝的儿子楚王刘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信奉佛教的贵族,史称他“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词”。“浮屠”即佛,这种相混的结果是把佛教当成神。本来佛教是从反对神教中发展而来的,但由于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佛本身变成了神;作为佛教“三法印”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坛寂静”本里啊与中国的“灵魂不死”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的,但佛教刚传入中国的相当一段时间内,“神捕灭”成为佛法的根本义。

东汉末年,随着佛教的进一步传入和流布,佛经翻译日渐增多,逐渐形成安译和支译两大系统。所谓“安译”,即安世高系,是小乘佛教,重修炼精神的禅法,比较接近神仙家言;支译即支娄迦系,是大乘佛教,主要宣传性空般若学。 这种情况绝不是中国佛教发展中的特有现象,而是一定程度的

第13篇:寺庙3

神岭千峰景区(现在的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有火焰山,丘处机师徒编写了唐僧师徒过火焰山的故事。

神岭千峰景区(现在的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多荆棘怪树,启发丘处机师徒联想编写了唐僧师徒过荆棘岭,遇十八公(松)、孤直公(柏)、凌空子(桧)、拂云叟(竹)、赤身鬼(枫)、老杏、腊梅、丹桂等树精野怪的故事。

神岭千峰景区(现在的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有“美人出浴”景,有暖泉,启发丘处机师徒联想编写了唐僧师徒过盘丝岭盘丝洞斗濯垢泉(天生热水)蜘蛛精的故事。

神岭千峰景区(现在的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有大云寺、小云寺、石云寺、宝云寺、车云寺,丘处机师徒一一游遍,编写了乌鸡国王宝林寺的故事;还有金平府慈云寺的故事。

神岭千峰景区(现在的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周围乃至北京地区有积雪、乱石、沙河、小西天、灵山、鹫峰等,在丘处机师徒的书中皆可看到。再说《西游记》的众多情景,无论连云港、崂山等处都没有当年燕京神岭千峰景区(现在的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那样多,尤其是“唐僧诵经”和猪八戒头象和猴、马形相连,惟妙惟肖,是激发丘处机师徒作者们创作唐僧师徒形象思维的催化剂!丘处机师徒走遍燕京昌平、齐鲁大地、东海沿岸、华山秦岭、天山南北、江河大漠,上述推测的所谓作者,没有哪一位有此丰富经历!

因此,可以说,神岭千峰景区(现在的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是丘处机师徒写作《西游释厄传》的发源之地。人们可以在此领略《西游记》的风光。换句话说,神岭千峰景区(现在的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是世界名著《西游记》初创的真正摇篮之一!

石云寺正南为水晶山,以周边遍地长有水晶、石英著称。水晶山完全是大自然的产物,它生于地下,个别石英水晶的形成过程需要上亿年的时间,它的天然壮态呈多棱形,通常是六棱形,长到最佳点就逐渐变细。正午时分,水晶石反射太阳光泽,明亮耀眼、清澈如冰梢,月初之时,水晶山色莹白璧,令人眼花缭乱、乐而忘返。

照宝山

相传在北京后花园景区内古代埋有大量的金、银和铜,数量是九缸十八窖,

1 也就是宝藏共有十八处窖藏,每一处都有九缸之多,但由于所埋藏的地点无人知晓,所以至今没有人找到。那么这些宝藏是怎么来的呢?又是谁埋下的呢?其中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忽必烈建元大都初期屯兵二十多万于白虎涧,并将随军携带金银铜币等埋藏在西山神岭千峰脚下。另一说是五代十国乱世之际,刘守光拥兵占守燕城(今北京),他自称皇帝后,用粘土作钱币,过火再烧硬,用以回收社会上流行的金银珠宝、散银和铜钱,然后集中收藏在山洞之中,因北京后花园的山形地貌隐蔽,所以成为了藏宝地点。然而没过多久,刘守光就兵败被杀,宝藏也便无人知晓了。也因此在石云寺的山崖后人刻上了“照宝山”以暗示此地为刘守光的藏宝之地,历代帝王、文人墨客以及寻宝者曾多次到此寻宝,至今还是个未解之谜。

寺庙遗址内有古井一口,今保存完好,井大而深。千百年来,水井从不干涸。井水清凉甘甜,传说此井乃白龙之眼,故名千年龙井。自2009年5月起,这口井出现一个绮丽的景象, 井底的石头竟然全都变成了艳丽的红色,水质清澈,可以一眼看到井底的红石。呈现一片祥瑞景观,后经多名专家前来考察探究,但一直未解出其中奥妙。

修复后的石云寺定以它昔日的盛况展现在人们面前,供香客参禅拜佛。

三、车云寺遗址

车云寺在樱桃沟故宫石北方,这里以前叫做“灰土房”,当地人叫时间长了也叫做“回子房”。

车云寺坐落在两山之间的峡谷中,所以当地人又叫车云寺为车沟寺。

车云寺中有保存完好的碾盘数副。寺南有小路可通山下,乃为石块铺垫而成,至今保存比较完整。寺东有路可通石云寺,寺西有路可通驻跸山,上方寺。寺东、西、南各有房屋遗址数处。

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香火鼎盛的车云寺已经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为了更好保存古迹,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旅游区利用本区内丰富的佛教文化遗存,拟重建车云寺,重现当年古寺钟声。我们将竭尽所能来完成遗址恢复工作。

四、千峰观

2 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超凡脱俗的“仙境”。认为“人若成了仙,就可以到仙境生活,做到超脱生死,清虚宁静,自由自在,不被物累”。这个仙境并非仅仅指渺茫的“天国”,也包括人间的一些境地。而风光秀丽的名山胜地常常被道教认为是神仙所居之处和修道成仙的理想场所。因此道教有了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之说,几乎天下所有的名山大川都纳入了道教的洞天福地之中。

千峰故事: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的山峰统称为千峰山,著名的燕平八景之一“神岭千峰”就源于此。千峰山奇石特别之处在于几块巨大之石落在一起,由如鬼斧神功一般,宛如一石鹰头,为景区一大景观。石鹰头后边为千峰山脉,悠悠千峰云雾之中。公元1224年,丘处机师徒返归燕京,以成吉思汗赠给虎符,玺书,掌管天下道教,免道院及道众一切赋税差役,于是道侣云集。玄教日兴。从此,丘处机师徒定居在燕京。

丘处机师徒在神岭千峰(驻跸山)(现在的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一带流连往返,现在的石云寺遗址就是他们当年入静悟道的地方,他们能文善诗,海阔天空、神游八极,结合自己的西游经历,共编悟道证道故事,他们当年悟道的地方,因为在千峰山,故也称“千峰观”,《西游记》的最初版本也是在此完成。

清朝刘锣锅用天,地,神卦爻出这里要出八位能人,如真出世天下必将大乱。特明查暗访来到此地,发现有七座巨石分别座落在千峰之中,他命人挖去石心刻上佛像压住此位,而第八石没有找到。清末民出这里真的出了一位能人,[千峰老人赵避尘]道教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又亲创[千峰先天派]成为道教一代泰斗。而他与道结缘之地就是千峰山桃园观,又名[旮旯庵]。

千峰派:千峰派由清末千峰老人赵避尘所创,为道教内丹流派。尘,道号顺一子,北京昌平阳坊镇(本景区所在地)人,晚年号千峰老人。生于清咸丰十年 (1860年),光绪初年时得便血之病,遂随母入千峰山桃园观,拜刘明瑞道长为师,尽得南派丹法真传。后又于光绪二十一年三月(1895年4月)到金山寺拜了然、了空禅师,学得柳华阳丹法真诀,到民国九年(1920)时开始收徒,传授丹法。其中弟子薛自元,字壬东,道号玄极子,奉天锦县人。自幼好玄术,二十一岁得赵避尘秘授师传。弟子赵潜虚,自幼好玄学,遍访名师数十年,此中研究过物质材料学、唯物哲学、唯心哲学、佛学、宋明理学、汉学、训诂学,最后转攻性命学,潜心研究老庄之学,颇多会心,认为这是“安身立命之学,终身受用之哉”见赵避尘《性命法诀明旨·序》。由此形成了千峰派,全称千峰先天派。

千峰派丹法为北宗清静功法,主讲性命之学,并吸收了佛教禅宗功夫,入手时要求先观两眉之间的祖窍,并看鼻准,方法简单,易于入手。此派丹法属龙门正宗,师传清晰,加之今天尚有传人,为当代学习道教内丹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 千锋老人把道教龙门派秘外密传的性命双修养生功法四大手,

一、下手炼精化气;

二、转手炼气化神;

三、了手炼神还虚;

四、撒手炼虚化无,的传统功法编撰成书,书名《性命法诀明指》流传至今。从此道家秘传的性命双修得以流传于世。作为广大养生爱好者的学习经典书籍,为龙门派的性命双修养生功法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他奉师命传人用白话教人为目的,亲创千峰先天派广收弟子2000余众,千峰老人为了弘扬龙门派的道教性命双修养生功法,打破了以往的三口不说六耳不传的规矩,把秦始皇、汉武帝想得也没得到的功夫公布于众,面向社会广招弟子,本着不论富贵贫穷,来者不拒、去者不留。自道教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祖师之后的又一次高峰,现流传于东南亚地区及欧洲等国家都有千峰老人留下的性命法诀明指一书。但由于当时战争年代乱世之时,没能为千峰老人建碑立传,很多道教龙门派和千峰先天派的后人都向往着这个愿望,能为千峰老人建碑立传感到自豪。

在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内千峰老人的故居修复千峰观,为的是能发展和弘扬龙门派和千峰先天派的性命双修养生功法的交流,届时海内外千峰先天派的门人和热爱千峰先天派的朋友都可以来此交流和发展。同时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五、龙王庙•黑龙潭•白龙潭

龙是中华民族崇拜的图腾,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传说:龙,能大能小,能隐能升,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专司雨水及江河湖海。

以前生活在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及周围方圆百里的百姓,经常来白龙潭祈雨。过去常常连年干旱无雨,农田颗粒不收。当地百姓知道白龙潭求雨灵验,于是村长组织村里男女老少组成了浩大的求雨队伍来此求雨。当时由村里的壮汉抬着龙王爷、娘娘架、猪头三牲、瓜果供品,抱着黄裱,裱上写有祭文。人人拿着52香,打着赤脚,头戴柳条帽来到这里求雨。常常是还没有走到后白虎涧时就见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非常的神奇灵验。

黑龙潭前有座龙王庙,庙里供奉着龙王神龛。常年香火不断,据传在这里祈雨每求必灵。山后漆园村的百姓看到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风景优美,香火旺盛。人们便经常到龙王庙及龙王庙附近的黑龙潭祈雨,祈祷龙王菩萨保佑周边的百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清乾隆年间,又遇大旱天气,乾隆皇帝于是特赐龙鼓、龙幡于周边的百姓,并亲率众臣及百姓前来黑龙潭•龙王庙祈雨,十分灵验。自乾隆来此祈雨以后,山前的百姓也纷纷到黑龙潭•龙王庙祈雨。当年的龙王庙供奉着龙王菩萨,香火不断,特别是在龙王菩萨春分登天,秋分潜渊之时,祈祷者更多,香火更旺。

4 如今的龙王庙还留有当年的大条石,殿堂基座等,当年乾隆御赐的龙鼓至今还完整保留在山后的漆园村,龙鼓前身叫锅子鼓,是昌平流村镇漆园村独有的一门民间艺术,产生于当地村民祈求消灾除祸、保佑平安的期盼和愿望,是村民请“娘娘”时所奏的乐曲,后来又在祭祀和庙会等活动中演奏。距今至少有400年的历史。乾隆八年曾颁旨御赐宫中龙鼓八面,并亲率众臣及百姓前往龙王庙祈雨。现在龙鼓已经获批成为北京市非物资文化遗产项目,《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

第一节 申报程序及管理

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成立寺庙、道观遗址文化修复筹备处,由筹备处 向市佛教协会、道教协会提出申请。市佛教协会、道教协会昌平区民宗办提出筹备设立申请,并提出拟筹备设立领导组备案。

批准筹备寺庙、道观遗址文化修复重建后,必须在筹备设立期限内完成筹备工作,筹备组应及时将筹备情况向区民宗办报告,在登记前筹备组负责在民主协商基础上选出寺庙管理组织。

第三章 修建地点及规模

第一节寺庙修复地点及规模

宝云寺、车云寺遗址文化原则上在原来的遗址地区进行修复重建,为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资源,可适当稍作移动,基本上不脱离原有遗址区域。

宝云寺遗址文化500余亩,恢复当年盛况。重建宝云经变的主题大殿,附属修建观音大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弥勒殿、钟楼、鼓楼、祖师殿、罗汉长廊、莲花塔、药师殿、接引殿、地藏殿、念佛堂等。同时修建藏经阁、山底至山上修建九十九块青石板阶梯及两旁绿化带。山坡,修筑一条盘山公路,用于方便游客朝拜至庙宇。

宝云寺遗址文化的配套设施:建放生池、建斋堂(寺中设有斋堂,建一座2000平方米的斋堂,供游客、香客用膳)、建多座供游人、香客品茶,休息、观光的风格各异的茶亭、建香客住房(寺中没有香客住房,建一座400套建筑的香客房,供香客长住和暂住)、其他配套附设用房若干。

车云寺遗址文化修复重建到当年三重殿堂的规模。殿堂、居士室、管理房的格局,统一设计,分步实施。

其他配套设施: 建一所佛学院(建具有世界水平的佛学院,宏扬中国佛教文化,增强世界佛学交流)。建一坐大型停车场、建职工宿舍若干。

第二节 千峰观、龙王庙修复重建地点及规模

5 道观的名称有宫、观、庙、道院等。千峰观遗址文化的修复重建地点选择在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火焰山东山口的北面,此处坐北朝南,背靠大山,视野开阔。

千峰观遗址文化占地300余亩,主要殿堂为千峰殿,主要为千峰老人建碑立传。其他殿堂有:山门殿,一般供奏青龙神和白虎神,相当于佛教的哼哈二将;灵官殿,相当于佛教的天王殿,供奉王灵官;三清殿,相当于佛教的大雄宝殿,供奉道教最高神三清。玉皇殿,供玉皇大帝或供奉四御。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

千峰观遗址文化的建筑与道教追求“自然美”的境界相一致。在依山傍水的山峦之中,楼台亭榭、山石林苑与自然环境融合为一,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审美情趣。即使建在城内、城郊的,也用人工园林“师法自然”,体现对自然的崇尚。道观主体建筑“根据乾南坤北,天南地北的方位,以子午线为中轴,坐北朝南”布局,月东日西对称。观前置影壁,以避邪,“聚气迎神”。山门示三界(无极界、太极界、现实界)。依“阳卦奇,阴卦偶”之说,九为阳极,数目上常取九的倍数。道观以道教特色为主,同时与佛教,儒家结伴杂处,形成佛道合居,甚至三教合居风格的寺庙。

龙王庙遗址文化修复重建地点选择在原来的遗址上,位于十八潭中黑龙潭的旁边,黑龙潭也就是当年的乾隆祈雨潭。龙王庙的建筑为一个大殿,附带两侧各一个侧殿。主殿供奉龙王大佛像,左右各一尊“千里眼”和“顺风耳”佛像。另在两侧还有一间供奉着观世音菩萨,整座庙宇座落在十八潭途中的山道上,同时把当年乾隆祈雨的场景做为一种民俗风情再现,使这里不仅风景秀丽,而且为前来游玩的游客增加新的旅游内容。

第四章 寺庙建成后旅游及社会效益

第一节 旅游形式的多样性

一、增加寺庙历史文化参观游:游客直接到庙宇参观朝拜,为普通游客提供了解宗教文化的机会。

二、佛教、道教文化学习体验旅游:针对特殊目的的学习者而举办的旅游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信众,或为了加强对特定信众群体的培养,结合度假、观光等人们喜闻乐见的旅游方式,组织短期宗教体验学习旅游。可以举办禅寺生活禅夏令营活动。

三、佛教、道教圣地修心养性度假旅游:宗教通常都有慰藉心灵、平复情绪的作用。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家庭、感情各种矛盾把许多人压得难以喘息,“身累、心更累”。很多人愿意挑选到宗教圣地进行度假。如在佛

6 教胜地坐禅听钟、吃斋念经,在道教胜地沐浴神光、修丹练气,既恢复体力,又恢复心力,达到彻底放松,彻底恢复的度假目的。

第二节 社会效益及影响

现代社会人类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还带来了两个副产品:一是自然资源的大量开发使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越来越严厉,甚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二是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日复一日紧张压抑的生活使人们产生强烈的逃脱现实的欲望。短期的回归自然,过一段恬淡舒适生活也就成了人们可望可及的目标。

许多宗教所倡导的思想和生活境界与此不谋而合。佛教认为万物皆有灵,遵循因果报应,要求戒杀、放生、相互关心、和平共处,反对无度占有和浪费。佛教推崇简朴的消费观,这种“惜福”的思想与当代环保运动所推崇的“绿色消费”有异曲同工之妙。佛教徒要素食、结夏,植树种花、清除污染,要到林木葱郁、环境清幽的地方参禅修道。所以自古有“天下名山僧占多”之说。道教要求“守静去躁”以养心。“养心就是养气,养气即是养生”。追求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精神境界和生活环境,从喧嚣的尘世中脱离出来,心远意静,淡泊自得。

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宝云寺、石云寺、车云寺、龙王庙、千峰观建成后,活跃当地市场。同时由于当地居民参与经济活动,提高他们的收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旅游活动的进行,各地居民在旅游接待地之间的交流互动,可以开阔旅游接待地居民的视野,丰富旅游接待地居民的知识,促进旅游接待地居民解放思想、陶冶情操,激发旅游接待地居民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通过北京后花园•白虎涧旅游风景度假区的开发和建设,推动阳坊镇区域环境的全面改善和提高,增加农民经济收益、打造荒山整洁环境,促进昌平区、阳坊镇旅游发展、从而推动昌平区镇整体经济水平、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实现社会和谐的快速进行。

由此可见,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寺庙、道观的恢复重建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宗教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增加昌平区参与北京市宗教文化体验游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实施本项目是十分必要的、是可行的。

北京后花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2008年7月8日

7 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古寺庙、道观遗址文化修复申请

昌平区宗教管理局:

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内拥有众多的古迹庙宇、道观,史上著名的“五云捧上方”指的就是大云寺,小云寺、车云寺、石云寺、宝云寺捧上方寺。其中的宝云寺,车云寺,石云寺就位于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内。寺庙遗迹中宝云寺规模最大,据遗址内遗留的明成化年间御赐龙碑记载,宝云寺为1400多年前武则天下令修建;石云寺有遗留的条石、殿基、大口井,残塔……此外,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内还有当年丘处机打下道教文化氛围,后得以传承发扬的道观遗址文化;乾隆亲率众臣前来祈雨的黑龙潭•龙王庙遗址文化。

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宗教旅游、参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推动昌平区阳坊镇经济的多样化发展,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致力于和平、环保、社会公益和修身养性等事业。所以愿意自筹资金,申请修复重建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内的古寺庙、道观遗址文化。响应政府号召,促进社会和谐。

请予以批复为盼!

北京后花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2009年7月8日

第14篇:寺庙分布

府城县

开元寺(唐)

大中禹迹寺(两晋) 延庆院(唐) 崇报院(唐) 大中祥符寺(唐) 圆通妙智寺(宋) 永福院(五代后晋) 隆教院(宋) 景德院(唐) 明教院(宋)

旌教院(五代后周)现为杏花寺 长庆院(宋)

善法院(五代后晋) 寿昌院(五代后周) 广福院(宋) 法济院(宋) 悟本院(唐) 福果院(无考证) 大善寺(南朝) 报恩光孝禅寺(宋) 大能仁禅寺(魏晋) 戒珠寺(魏晋) 光相寺(五代后汉) 能仁院(宋) 广教院(唐) 妙明院(宋) 观音教院(宋) 会稽县

泰宁寺(五代后周) 淳化寺(东晋) 雍熙院(宋)

显圣院(五代后周) 广福院(五代后晋) 大禹寺(南朝)545 天华院(五代后周) 东山寿宁院(宋) 宝山证慈院(宋) 大中招福院(唐) 妙峰寺(唐) 福庆寺(魏晋) 隆庆院(南朝) 资寿院(五代后晋) 护圣院(五代后周) 广爱院(五代后汉) 崇仁院(唐)

资圣院(五代后汉) 普济院(五代后唐) 福圣院(五代后周) 庆恩院(五代后晋) 灵峰院(唐) 普济院(北宋) 净胜院(唐)

渚修院(五代后周) 妙智院(五代后晋) 净住院(南朝) 广教寺(五代后晋) 澄心院(唐) 华严院(唐) 鹫峰院(唐) 延安院(北宋) 崇胜院(五代后晋) 九莲院(北宋) 佛果院(宋)

清修院(五代后晋) 宝林院(宋)

化城院(五代后周) 石佛妙相寺(唐) 称心资徳寺(南朝) 明觉寺(唐) 隆德崇善寺(宋) 崇福寺(无从考证) 兴福寺(五代后晋) 山阴县

天章寺(宋) 天衣寺(南朝)

法云寺(无从考证,五代十国) 本觉寺(五代后唐) 智度寺(五代后唐) 云秘寺(南朝) 宝寿院(唐)

宝岩院(五代后晋) 奉圣院(唐)

延福院(五代后晋) 宝寿院(唐)

长寿院(五代后晋) 广济院(五代后晋) 报恩院(宋) 广利院(宋) 慈恩院(后唐) 延寿院(后唐) 等慈院(五代后晋) 资教院(五代后晋) 庆寿元(宋) 集善院(宋)

上方院(五代后晋) 香林院(五代后汉) 青莲院(唐) 报恩院(唐) 华藏院(唐)

安康院(五代后唐) 福安院(五代后唐) 保安院(五代后唐) 安隐院(隋) 崇教院(南朝) 普香教院(北宋) 鹫台院(五代后晋) 资寿院(五代后晋) 明因院(五代后晋) 寿星院(五代后唐) 永兴院(五代后晋) 崇福院(宋)

兴教院(五代后晋) 兴教院(五代后晋) 惠悟院(五代后周) 显慈资庆禅院(宋) 广福院(宋) 灵秘院(宋) 龙兴寺(宋) 大庆尼寺(西晋) 嵊县

惠安寺(东晋) 宣妙寺(南朝) 安福寺(南朝) 上鹿苑寺(南朝) 下鹿苑寺(南朝) 明觉寺(南朝)

禅惠寺(北魏,公元500年) 福感寺(五代后晋) 实性寺(唐)

宝积寺(五代后唐) 龙藏寺(南朝503) 普惠寺(后晋) 普安院(南朝) 戒德院(后晋) 定林院(南朝) 圆超院(五代后晋) 真如院(五代后周) 尊胜院(南朝) 天竺院(五代后晋) 灵岩院(唐) 法祥院(南朝) 超化院(五代后晋) 瑞像院(唐) 法华院(唐) 南岩廨院(唐) 清隐院(唐)

大明院(五代后晋) 证道院(五代后晋) 华藏院(五代后晋) 黄觉院(五代后汉) 显净院(南朝) 报恩院(唐)

资福院(五代后晋) 空相院(宋)

悟空院(五代后周) 安国院(五代后晋) 明心院(宋) 诸暨县

大雄寺(东晋) 咸通保寿寺(唐) 永寿寺(南朝) 化城寺(五代后晋) 青莲寺(五代后晋) 三学禅院(唐) 宝乘院(五代后唐) 永庆院(唐) 法海院(唐)

慈氏院(五代后晋) 彰圣院(唐) 香社院(隋) 云峰院(唐) 安隐院(唐)

灵峰院(五代后唐) 净观寺(唐)

修惠院(五代后唐) 三德院(唐) 智度院(唐) 保福院(唐) 崇寿元(宋) 崇胜院(唐) 延庆院(唐) 法善院(唐) 道林院(唐) 钟山院(南朝) 法藏院(五代后周) 延祥院(五代后晋)

咸通西岳院(南北朝时期) 药师院(唐) 荐福院(宋)

上普润院(五代后晋) 下普润院(宋) 明教院(五代后晋) 净土院(唐)

永庆院(五代后周) 法云院(五代后晋) 化城院(南朝) 慈光院(南北朝) 崇法院(宋)

显教院(五代后晋) 离相院(五代后晋) 永福院(南北朝) 净住院(唐) 崇教院(唐)

清凉院(五代后汉) 荐严院(唐)

明觉院(五代后周) 栖岩院(唐)

净隐院(五代后晋) 正觉院(五代后晋) 归寄院(唐) 宣妙院(唐)

香林院(五代后汉) 云就院(五代后晋) 梵蕙院(宋)

广福院(五代后周) 资圣院(唐) 普济院(宋) 天曹院(宋)

宝林院(五代后晋) 云居院(唐) 解空院(宋)

四果院(五代后晋) 大历广福院(宋1130) 嘉福院(宋) 萧山县

祗园寺(东晋)

觉苑寺(南北朝480) 广化寺(南北朝) 觉海寺(唐) 慈云寺(南北朝) 惠济院(五代后晋) 净土院(唐)

正觉院(五代后唐) 广慈禅寺(南北朝) 真济院(唐) 和庆院(唐)

明化院(五代后唐) 开善院(五代后晋) 净蕙院(五代后晋) 广法院(五代后唐) 广福院(五代后唐) 资教院(五代后晋) 兴法院(南北朝) 净土院(南北朝) 资福院(五代后周) 重兴院(东晋) 显教院(宋) 兴教院(唐) 普惠院(唐) 圣果院(唐) 资利院(宋)

栖真院(五代后汉) 兴善院(五代后晋) 灵峰院(五代后周) 法印院(五代后周) 六和院(五代后汉) 崇因院(五代后汉) 隆兴寺(宋) 余姚县

龙泉寺(东晋)

九功寺(南北朝480) 圆智寺(南北朝) 建初寺 (唐) 普满寺 广安寺 长庆院 罗汉院

应天镇国禅院 悟法院 普济院 隆庆院 如意院 宝积院 广教院 西福昌院 普明院 东福昌院 建福院 普圆院 法性院 静凝教忠寺 清果院 禅慧院 明真院 双林院 正觉院 极乐院 超果院 普安院 慈圣院 嘉福院 报先院 胜果院 地藏尼院 上虞县 等慈寺 长庆寺 兴教禅院 戒德院 上乘院 智果院 国庆禅院 明教院 重明院 普净院 法果院 栖禅院 咸通宝泉院 智度院 诸林院 胜因院 澄照院 东资圣院 法界院 栖仁院 太岳院 乾符报恩院 明因院 瑞像院 西资圣院 海惠院 化度院 广教院 奉国报恩院 广明宝盖禅院 净众院 福祈禅院 福仙院 涌泉院 新昌县 宝相寺 云居寺 大明寺 七宝寺 福圣院 宝严院 慧云院 兴善院 祖印院 广福院 沃州真觉院 列翠院 鹫峰院 天宫院 华藏院 昌法院 保福院 香林院 普润院 普门院 方广院

第15篇:寺庙2

第五节

人和优势:

自2005年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度假)区就为媒体所关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晚报、京华时报、北京青年报、新浪网、搜狐网等一百多家媒体先后进行六百余次专题报道。

2005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升值潜力旅游地产发展区》 2006年为《旅游者最佳京郊旅游理想之地》 2007年获得《中国优秀创意金奖》 2008年荣获《生态旅游建设示范基地》 2008年获得《中国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

第二章 古寺庙、道观恢复重建背景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多年来“二十四孝、弟子规、教儿经、三字经”等传统文化一直影响着中国民众,尤其是宗教文化,像佛教、道教等文化在我国流传已久,其教义中扬善抑恶、平等宽容、普渡众生、扶贫济困的思想不仅能有效化解众多的社会矛盾,而且能为信众提供精神寄托,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许多佛教、道教寺庙,已经发展成为了当地的风景旅游区,为当地群众休闲旅游提供了良好去处。由于中国古老的传统,寺庙宗教文化很受中国民众欢迎,并非是迷信。在今天,它是作为一种心灵的寄托而存在。

展望新世纪,随着北京加快跨入世界大都市的进程,千年古都寺庙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价值,将与日俱增。如何珍重中华民族的这份历史遗产,使其和谐地融入现代化的大都市,是人们孜孜求索的难题之一。修缮古都寺庙,发掘其历史文化资源,一直是京城文物旅游事业关注的重点。当代京城庙会文化的重新兴盛,开创出现代都市大众群体活动的新模式。显著的社会文化效益,为北京寺庙注入新的活力,有力地推动着修复古寺的文物保护工作。源远流长的京城庙会民俗文化,随着现代化的时代潮流,推陈出新,可以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人文资源。

北京是一座古今重叠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首都北京应高度重视城市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其历史文化内涵。保护修复古都具有珍贵价值的寺庙建筑,赋予其具有时代文化特点的内涵,将会提高古都北京的历史文化含金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实现保护性的开发,保护好古迹、弘扬我国古佛教文化精华;同时创立新篇章,为我们的后人留点我们时代的文化遗产。

第一节

古寺庙、道观遗址文化恢复重建条件

山不在高有佛则灵:五云捧上方

盛况终会全 寺庙不仅是佛教的一个重要的传播基地也是佛教思想的重要载体,而且还是众生心中的圣地。寺庙早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祈福和旅游静心的目的地,修庙弘法普度众生不仅是被历代社会称道赞扬的善举,还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旅游模式。

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内拥有众多的古迹庙宇,史上有著名的“五云捧上方”之说。指的是大云寺,小云寺、车云寺、石云寺、宝云寺捧上方寺。宝云寺,车云寺,石云寺位于景区西偏北方向。大云寺、小云寺在景区东面,上方寺则在景区南面与凤凰岭公园交界之处。在众多的寺庙遗迹中宝云寺是规模最大的一个,据遗址内遗留的明成化年间御赐五爪龙碑记载:宝云寺为1400多年前武则天下令修建;石云寺遗址内还有遗留的条石、殿基、大口井,残塔„„据传说当年丘处机受成吉思汗相邀西游之时,曾经在此驻扎很久。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内,还有一个龙王庙遗址,是当年乾隆皇帝到此祈雨的地方,乾隆御赐的龙鼓至今还保存在山后的漆园村,龙鼓申报北京市非物资遗产文化,已经获批。

对于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旅游区,精深的佛教、道教文化,丰厚的历史遗产,多样的景观资源,已成为北京后花园发展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利用园区内丰富的文化遗存,以弘扬宗教文化为己任,筹划修复“车云寺”、“石云寺”、“宝云寺”、“龙王庙”、“千峰观”宗教遗址文化。待宗教遗址文化修复完毕后,千年古寺将重放异彩,到时游客就可上山到寺庙参禅拜佛,体验佛家、道家生活方式。同时为了呼吁世界和平,倡导和谐,把和平塔林景区(据载塔林曾与少林寺塔林为兄弟塔林,后*时被毁坏。)建成为宣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景区,并在原和平塔林(又名和谐塔)遗址处拟建108米的世界和平和谐塔,此处将继续担当发源、关注、倡导世界和谐的伟大思想。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开发建设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旅游区,正是为了更好的保存古迹、重现当年人文雄风的好事,是体现民族古文化的重大举措。修复后的古寺庙将成为都市人来此清心、静心、养心的圣地。正所谓:

千年古寺今重建,再塑金身佛光现, 出家实习参禅地,唯我北京后花园。

一、宝云寺遗址

宝云寺千年香火,盛况空前 后花园恢复古迹,就在当前

宝云寺自唐代奉持香火以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曾经是方圆数十里内最大的庙宇之一,重建于明代成化年间,雄伟壮观。晨钟暮鼓,香烟缭绕,诵经之声不绝,信男善女川流如织。如今千年古刹,唯从石垒瓦砾的遗址中还可看出昔日“名山圣地”的风骨。

宝云寺是根据敦煌莫高窟321窟南壁壁画中“宝云经变”演变而得名的,宝云寺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六座寺庙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在敦煌莫高窟321窟南壁有一幅“宝雨经变”壁画,天空中有天妙莲花、杂花妙果、天花、香末、香袈裟、珠盖、幢幡等凌空而降,形似彩云。故称“宝云经变”。画中还有从大海伸出一双巨手,一手擎日、一手擎月,这就是日月光天的现象,空中日月即是武后名字武曌(照)。

今存敦煌残卷《大云经神皇授记义疏》解释《大云经》说:“今神皇(武则天)王南阎浮提一天下也”,“当今大臣及百姓等,尽忠赤者,即得子孙昌炽,……皆悉安乐。”“如有背叛作逆者,纵使国家不诛,上天降罚并自灭。”长寿二年(693年),印度僧人菩提流志在洛阳译出《宝雨经》。卷1说:“尔时东方有一天子,名曰月光,乘五色云,来诣佛所。”佛对他说:“汝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摩诃支那国(中国),实是菩萨,故现女身,为自在主,经于多岁,正法教化,养育众生,犹如赤子。”武则天也就顺应天意进而登基。武后释奉自己为九五至尊,九又是阳数,故她选择在初元年九月九日重阳节举行登基大典,体现了自己前世的男性身份,龙飞九五当然是天经地义的了。武后称自己为合日月阴阳于一体。因而自称“武曌”,后改“武则天”。武则天正是依据宝雨经变才称帝,《宝雨经》亦名《宝云经》,所以诏天下广修宝云寺。据《康熙昌平州志》记载:“宝云寺在驻跸山”。其遗址坐北朝南,左右背靠大山。寺南边有一水井,至今已有千年,水井保持完好,井深数十丈。相传有白虎在此守护而得名,故名千年虎井。

从残留的地基可以看出,宝云寺占地范围很大。庙宇的正南是梯田状的庙址。寺址的西侧有一条小路通往石云寺,南侧有一条石块搭积的小路通往山下,是寺里僧人下山化缘必经之道,也是香客上山的一条主路,至今还有一部分保存完好。遗址留存有大开条砖,小开条砖,筒瓦、加厚的大碾盘与碾轮子等。

遗址有明成化12年(1467年)御赐龙碑一座,内记载“诚千古克修之所”。意思是说这里是修行得道的最佳之地。还有“宝云至唐祖今岁千年!”即宝云寺

自唐代开始。据北京的宗教(佛教)一书记载,燕地开始普遍建寺,始于唐代。推测宝云寺始建于唐长寿二年(693年)左右,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明英宗(天顺实录)元年(1462年)十月,宝云寺又得以重修,其规模建筑布局非一般寺庙可比,有碑文记载“寺中窑、廊、庑、台榭规模宏远,非余刹可拟然”。由此可见,千年前宝云寺规模之大,香火之盛,人员之多,盛况一定空前。涌现出一副万人朝拜佛祖的动人画面。

在香火鼎盛的时期,宝云寺在当地甚至全国所产生的宗教影响之大,范围之广,也是可想而知的,同时也可证实阳坊地区历史民俗文化之底蕴是深厚的。为使昌平西南山脉,成为北京西北部的旅游胜地,重建宝云寺首当其冲、刻不容缓。

宝云寺庙遗址文化修复完毕后,可供香客参禅拜佛,出家净修,调养身心。弘扬佛法、净化社会、改善人心,远离世俗,淡泊名利是佛教立宗之本,也是佛教长期生存的必要条件和价值所在。

宝云寺—莫高窟321窟全图

51 第321窟 西壁龛顶南侧 飞天 初唐

52 第321窟

西壁龛顶南侧 供养天 初唐

51第321窟西壁龛顶南侧飞天

52第321窟西壁龛顶南侧供养天

第321窟主室覆斗藻井窟顶,井心宽大,居中团花外周由八朵带蒂的花朵与八朵小花瓣构成圆形,里层有八朵卷云纹形的大花瓣,最里面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八方均齐连续,组成一岔角处有花瓣组成蝴蝶形的不多,图案有联珠、卷草、有垂角、彩铃、幔帷装饰,式藻井有所不同。色彩以朱配以青绿纹样,对比鲜明,开一平顶敞口龛。龛内塑一弟子(清塑)、二菩萨(清塑

朵大团花。井心角花。边饰层次半团花纹样,没与通常的华盖砂、白褐为地,雍容大方。西壁佛(清修)、二料)、二力士(清修。)龛内背光两侧画天宫散花天人、迦陵频伽、飞天、菩提树。龛顶画赴会佛三铺、飞天、禽鸟、花卉等。龛上画七佛九菩萨。龛壁南侧栏墙下的迦陵频伽舞动双翅,飞在空中弹奏琵琶。这是佛国净土的伎乐灵鸟,鸟体人身,鸣声清雅,善奏乐器,又名美音鸟。这身灵鸟填补了龛内壁面的空白,加强了装饰效果。图51为西壁龛顶南侧的双飞天,长长的飘带随风舒卷,表现出潇洒轻盈的动态。渲染肉体的颜料虽已变色,但目眉轮廓及体态线条仍然可辨。唐代出现的双飞天向人们显示,莫高窟艺术的灿烂时期已经到来。此窟西壁龛顶的供养天,也称天宫散花天人,是很有特色的龛内装饰画。图版52即其南侧的六身散花天人(一般亦称作赴会菩萨),体太婀娜,在天宫楼台上俯身凭栏,像是观赏着下界的众生,逍遥闲适的神情毕现。天宫栏墙建筑,描绘十分精美,白鸽衔璎珞串珠展翅欲飞的装饰相当别致。

53 第321窟 南壁 宝云经变 初唐

53第321窟南壁宝云经变

南壁画经变一铺,原内容不明,据中部画面形象类似灵鹫山宝云会场面,有人推测为宝云法华经变。本书图版印制之后,在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上,史苇湘以《敦煌莫高窟的宝雨经变》为题的报告,公布了对这一铺壁画的考证研究,确定其为宝雨经变。《宝雨经》亦名《宝云经》,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重译。画面中央序品表现佛在伽耶山顶为大比丘众七万二千人说法时,漫天宝雨。序品

两侧所画细节,是十卷《宝雨经》的各种譬喻。

54 第321窟 北壁东侧 啊弥陀经变(部分) 初唐

54第321窟北壁东侧阿弥陀经变(部分) 北壁画阿弥陀经变一铺。经变中的建筑形象值得注意,图中显示的是经变的右上部分,水池中建有平台和一座楼阁。歇山顶的楼阁高二层,深阔都是三间。上下层之间不设腰檐,这种画法只在初唐壁画中才能见到。下层斗拱上挑出朱栏一周。上下层各柱之间不设门窗墙壁,只在由额上悬挂帘幕。平台地面以花砖铺地,与唐代习俗相同。平台四周绕以花板栏干,栏干各部件界画清晰。经文描写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是:……….“讲堂、精舍、楼观皆七宝庄严自然化成,内外左右有诸浴池………”净土变中出现精细界画,开始于初唐时期。

55 第321窟 东壁北侧 十一面观音 初唐

55第321窟东壁北侧十一面观音

东壁门上画说法图三铺,门北画十一面观音一铺观音十一面六臂,立于双树宝盖之下莲花之上,一手提净瓶,一手持杨枝,两旁边有二菩萨侍立。构图左右基本对称,图中的树、花等,有图案画的倾向与同时期的壁画相比十一面观音图显得很有特色。

因此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拟在宝云寺遗址处恢复宝云寺,并在宝云寺沿途再现“北京敦煌” 千佛洞文化,依据敦煌莫高窟321窟《宝云经变》重现莫高窟艺术,利用部分现有需要恢复的山体和神岭山山体资源,作为国内外敦煌文化研究者塑造现代绘画艺术的载体,造就时代版敦煌文化,承接中外艺术创造者的文化产业。使复古敦煌艺术与延续现代壁画艺术相结合,继而打造成世界级复古派与现代派相结合的“中国式卢浮宫”—暨世界敦煌莫高窟文化艺术殿堂。

二、石云寺遗址

石云寺在云峰脚下,寺址的北侧有一房屋遗址,今遗址存有条石殿基,柱顶石、大口井、残塔等,山崖有照宝山三个大字,还有珍贵的蒙文佛教六字真言刻石,也是其中寺庙较大的一个。寺庙的南侧有小径可通往山下。西侧有路可通往车云寺,东侧有路与宝云寺连接。在通往宝云寺的路上现有残塔遗址(当年塔林数十座),乃为当时方丈坐化后的和平塔,又名舍利塔。塔高数十米。

石云寺最早是当年全真派掌门人丘处机西行归来修炼悟道的地方。公元1188年,金世宗两次召丘处机到燕京,一是主持万春节醮;一是咨询长生之道。丘处机抽空领略神岭千峰(就是现在的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无限风光。公元1219年,当时南宋、后金、蒙元三股势力,都慕丘之名,各派使者前来宣调丘处机。丘审时度势、反复权衡,本着“欲罢干戈致太平”的思想,选择了军事力量最强大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丘处机在燕京地区停留近两月,走遍燕京郊区,才与宣使刘仲禄北行,经海淀、昌平神岭千峰(驻跸山),道出居庸关,夜遇群盗於其北,皆稽颡以退。且曰:无惊丘师。五月,丘师至德兴龙阳观度夏,以诗寄燕京士大夫云:登真何在泛灵槎,南北东西自有嘉。碧落云峰天景致,沧波海市雨生涯。神游八极空虽远,道合三清路不差。弱水纵过三十万,腾身顷刻到仙家。

丘处机非常仰慕唐僧玄装去印度取经的事,他在《磻溪集》中有诗赞玄装。弟子李志常效唐僧门徒辨机写《大唐西域记》按随行日记,写作《长春真人西游记》。其他弟子欲效唐僧门徒慧立、彦粽写《三藏法师传》来写丘处机。丘处机当时劝阻此事,建议要写就写《大丹直指》和《摄生消息论》的养生摄生思想通俗化,要写就写唐僧师徒,因为民间传说相当多。

中国宗教历史上有两次行程最远、影响最大的西游活动。一是唐僧玄装去印度取经;一是丘处机去阿富汗找成吉思汗的和平之旅。徒弟们更是起劲鼓动丘师写书,劝化世人。他同意了徒弟的建议,改写唐僧取经的故事,寓戒杀和平、炼丹养生的思想,教化世人。师傅点头,徒弟们马上行动起来。

丘处机师徒看到神岭千峰(现在的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中的猪头像(现在的遇佛顶又像是“唐僧诵经”,这里群峰叠起,挨肩而立,好似一个僧人在诵经,又像是猪和猴行者在说话,惟妙惟肖)。大家共议,塑造出宋本没有的猪八戒,作为唐僧的第二个门徒,并把唐僧的大门徒猴行者定为孙悟空、把探沙神定为唐僧的第三个门徒沙僧。山下有一形似大蟾蜍的金蟾石,便演义出“观音显圣化金蟾”的故事(唐僧原为金蟾长老)。

丘处机师徒游玩白虎涧(现在的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的白龙潭,又得到启示、联想,塑造出小白龙的故事,演化为唐僧的坐骑白龙马。

丘处机师徒游玩神岭千峰(现在的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中的“通天八十一洞”,演化为唐僧取经的八十一难。书名初稿暂定《西游释厄传》又称《西游记(平话)》,主旨思想是以丘处机的《大丹直指》为蓝本。所表现的情节、术语、人物、宇宙等,均要与全真道的金丹学相吻合。 丘处机师徒游玩神岭千峰景区(现在的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的白虎涧、骷髅石等景,编写了孙悟空在白虎岭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神岭千峰景区(现在的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有蝎子洞,丘处机师徒编写了唐僧师徒过毒敌山琵琶洞,斗蝎子精的故事。

第16篇:寺庙申请报告

寺庙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某某禅寺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名称:某某禅寺修复建设工程

项目单位: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

建设地址:某某县某某镇

项目批准:某某县某某镇人民政府

编制日期:二o一五年十二月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总论

第二章 开发条件分析 第三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战略

第四章 项目性质与形象定位

第五章 市场分析与营运

第六章 项目建设 第七章 安全系统规划

第八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九章 开发建设与效益分析 第十章 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第十一章 技术指标与投资效益

总 论

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的文明进步,城市的高速扩张,物质生活及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城市钢筋混凝土中激烈竞争生活的人们有了放松身心、静心休闲,亲近自然的需求,旅游观光、宗教信仰、

敬佛拜佛已成为人们一种高雅的消费方式。在新的潮流下,发展宗教、旅游及相关事业已成为一种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事业。

佛教文化在人类文化发展和进步中独具不容忽视的地位,弘扬佛教文化和发展佛教事业在一定范围内对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佛教事业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是大乘菩萨的行愿,也是佛教事业的宗旨精神。国家提出宗教事业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佛教事业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作用。 某某禅寺历史悠久,位于某某县某某镇童城村,该寺始建于刘宋,兴于明清,上世纪五十年代寺庙建筑被毁。修复某某禅寺,恢复其昔日荣光,既可充分体现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满足广大信众的需求,促进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和宗教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又能将特色旅游开发、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巨大。

一、有利资源及条件

某某禅寺地理位臵得天独厚,生态环境较好,环境清幽,气候宜人,是诚心敬佛净心,休养生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修复扩建某某禅寺将遵循顺应自然,合理布局,以绿色生态为根本,因地制宜的原则,把某某禅寺寺打造为“天人合

一、人天感应”的佛门圣地;成立景点建设、管理机构,采用先进的寺庙管理理念,使某某禅寺的有利资源得到最好的开发和利用。

二、实施方式

某某禅寺采用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方式。总体规划:某某禅寺宗教场所区,养生园,项目总占地约xx亩,控制面积xxx亩。土地来源及性质为划拨和流转二种形式。总规化建筑面积xxxx平方米。宗教场所区是本项目重点实施的前期工程,前期工程占地约xx亩,建筑总面积xxxx平方米,建设内容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金刚舍利塔、财神殿、真武殿、药师殿、西方三圣殿、祈福殿、僧寮、居士楼、观堂、西净、景区道路、绿化、景观、水电、广场、停车场、及配套辅助设施等。前期工程完成并开放使用后,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及市场需求进行后期开发,后期开发建设素食养生园,占地约xx亩,总建筑面积xxxx平方米。

某某禅寺修复扩建项目资金来源主要为慈善机构、慈善家、十方信众捐赠的善款。篇2:寺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专业编写

寺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十三五规划》 核心提示:寺庙项目投资环境分析,寺庙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寺庙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寺庙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寺庙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寺庙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寺庙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寺庙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寺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提供国家发改委(甲、乙、丙)级资质

中投信德——专业编写各类商务报告

【主要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批地、贷款融资、环评、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

【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 【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

【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

【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

【工 程 师】高建(先生)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报告说明】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 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 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 为企业项目立项、批地、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

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行业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 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 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为了结论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加上一些附件,如试验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以增强可行性报告的说服力。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 经济上的合理性, 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或法改委大纲进行调整)

为客户提供国家发委(甲乙丙)级资质

专业编写:

寺庙项目建议书

寺庙项目申请报告

寺庙项目环评报告

寺庙项目商业计划书

寺庙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寺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寺庙项目规划设计咨询

寺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寺庙项目总论 第一节 寺庙项目背景

一、寺庙项目名称

二、寺庙项目承办单位

三、寺庙项目主管部门

四、寺庙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五、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六、寺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七、寺庙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结论

一、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二、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三、选址

四、寺庙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五、环境保护

六、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七、寺庙项目建设进度

八、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九、寺庙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十、寺庙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第四节 存在问题及建议

第二章 寺庙项目投资环境分析

第一节 社会宏观环境分析

第二节 寺庙项目相关政策分析

一、国家政策

二、寺庙行业准入政策

三、寺庙行业技术政策

第三节 地方政策

第三章 寺庙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第一节 寺庙项目提出的背景

一、国家及寺庙行业发展规划

二、寺庙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第二节 寺庙项目发展概况

一、已进行的调查研究寺庙项目及其成果

二、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三、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四、寺庙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第三节 寺庙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现状与差距

二、发展趋势

三、寺庙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四、寺庙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第四节 投资的必要性

第四章 市场预测

第一节 寺庙产品市场供应预测

一、国内外寺庙市场供应现状

二、国内外寺庙市场供应预测

第二节 产品市场需求预测

一、国内外寺庙市场需求现状

二、国内外寺庙市场需求预测

第三节 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一、寺庙产品目标市场界定

二、市场占有份额分析

第四节 价格现状与预测

一、寺庙产品国内市场销售价格

二、寺庙产品国际市场销售价格

第五节 市场竞争力分析

一、主要竞争对手情况

二、产品市场竞争力优势、劣势

三、营销策略

第六节 市场风险

第五章 寺庙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国内生产企业现状

一、重点企业信息

二、企业地理分布

三、企业规模经济效应

四、企业从业人数

第二节 重点区域企业特点分析

一、华北区域

二、东北区域

三、西北区域

四、华东区域

五、华南区域

六、西南区域

七、华中区域

第三节 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产品竞争策略

二、价格竞争策略

三、渠道竞争策略

四、销售竞争策略

五、服务竞争策略

六、品牌竞争策略

第六章 寺庙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

第一节 寺庙行业产销状况分析

第二节 寺庙行业资产负债状况分析

第三节 寺庙行业资产运营状况分析

第四节 寺庙行业获利能力分析

第五节 寺庙行业成本费用分析

第七章 寺庙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第一节 市场调查

一、拟建寺庙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二、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三、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四、替代产品调查

五、产品价格调查

六、国外市场调查

第二节 寺庙行业市场预测

一、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二、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三、价格预测

第三节 寺庙行业市场推销战略

一、推销方式

二、推销措施

三、促销价格制度篇3:寺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寺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寺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总论

第二章 开发条件分析

第三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战略

第四章 项目性质与形象定位

第五章 市场分析与营运

第六章 项目建设

第七章 安全系统规划

第八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九章 开发建设与效益分析

第十章 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第十一章 技术指标与投资效益

附件

一、历史事件资料收集

附件

二、名人语录

总 论

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的文明进步,城市的高速扩张,物质生活及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城市钢筋混凝土中激烈竞争生活的人们有了放松身心、静心休闲,亲近自然的需求,旅游观光、宗教信仰、敬佛拜佛已成为人们一种高雅的消费方式。在新的潮流下,发展宗教、旅游及相关事业已成为一种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事业。

佛教文化在人类文化发展和进步中独具不容忽视的地位,弘扬佛教文化和发展佛教事业在一定范围内对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佛教事业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是大乘菩萨的行愿,也是佛教事业的宗旨精神。国家提出宗教事业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佛教事业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作用。 某某寺历史悠久,位于某某区某某镇某某村五社,该寺始建于明初,兴于明清,上世纪五十年代寺庙建筑被毁。修复某某寺,恢复其昔日荣光,既可充分体现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满足广大信众的需求,促进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和宗教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又能将特色旅游开发、地方经济发展

和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巨大。

一、有利资源及条件

某某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生态环境较好,极目远眺,某某全景尽收眼底,环境清幽,气候宜人,是诚心敬佛净心,休养生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修复扩建某某寺将遵循顺应自然,合理布局,以绿色生态为根本,因地制宜的原则,把某某寺打造为“天人合

一、人天感应”的佛门圣地;成立景点建设、管理机构,采用先进的寺庙管理理念,使某某寺的有利资源得到最好的开发和利用。

二、实施方式

某某寺采用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方式。总体规划:某某寺宗教场所区,养生园,项目总占地约60亩,控制面积300亩。土地来源及性质为划拨出让和流转二种形式。总规化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宗教场所区是本项目重点实施的前期工程,前期工程占地约20亩,建筑总面积25000平方米,建设内容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金刚舍利塔、财神殿、真武殿、药师殿、西方三圣殿、祈福殿、僧寮、居

士楼、观堂、西净、景区道路、绿化、景观、水电、广场、停车场、及配套辅助设施等。前期工程完成并开放使用后,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及市场需求进行后期开发,后期开发建设素食养生园,占地约40亩,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某某寺修复扩建项目资金来源主要为慈善机构、慈善家投入的善款。

三、环境保护、消防措施

环境保护:某某寺修复扩建项目对原生态环境破坏极

小,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我们将设置垃圾回收设施对垃圾进行回收,餐饮食品加工所产生的有害废气,将安装排气管,经过滤后再排放;对生活污水安装过滤回收装置,过滤回收后用于绿化灌溉;对西净(卫生间)修建化粪池进行处理。同时,我们还将大量培植人工森林,对景区内进行绿化,使景区内具备优良的环境。

消防措施:严格消防设施的建设,狠抓消防措施,注重 对消防人员的培训,消防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必须接受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及教育,增强消防意识,达到一级防火标准。

四、效益评价篇4:为恢复重建永茂谱荻寺的申请报告 为恢复重建永茂谱荻寺的申请报告

永茂镇人民政府:

我镇因地处张家界旅游城市接壤,在巍巍雄壁岩和四方岩的仙山之下,是一个开发旅游的好景区,它有一种神秘的传说。四方岩的山顶有一座古老的庙宇,很多远方的游客至今还在旅游和向往。如方石仙山、黄岩浴、观音堂、黄泥巴洞、白水洞、仙人洞、旗牌山、纸壁岩、渔民洞、二岩、张家岩屋、逃鸡岩屋、猪栏岩屋、黑狭、土地垭、三层、三姨妹、丢儿洞、凤凰岩,它们各自都有神奇的传说故事和由来。

永茂的谱荻寺历史悠久,它始建于光绪年间,长达二百多年,是一座古老的寺庙。解放后,这座寺庙变为学校,并为祖国的建设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人才,是永茂小学的发源地。该寺庙总占地面积约25亩,寺庙面积约1000平方米。由于文化革命期间被损坏,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和恢复。1966年该校校长陈齐全,把该庙的占地与崔家铺生产队调换了,把一栋五柱四齐的两层两箱的四合大院和后厅的两箱大厅木屋拆掉,将其迁至现在的老中学,开办了永茂农中,也就是现在的金钩塔老中学。从此,谱荻寺就此从人间消失。2003年当地20多位老同志自筹资金,重修了一座20平方米的小庙,虽然庙宇很小,但也有很多信仰佛教的宗教人士前来观佛。他们也给我们提出很多建议,当地的百姓也有强烈的要求,要我们把庙扩大一点。2015年,很多佛教中的教徒和宗教信仰人士,他们自筹部分资金,与村民协商,准备扩建庙宇,占地200平方米,现正在建设中。

我们修建庙宇的宗旨是:弘扬宗教服务于民间,服务于社会,服从党的的领导,把宗教服务于人民的精神发扬光大,为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为目标。了却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和广大宗教人士的心愿。至此,特申请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支持。 特此申请 年 月 日篇5:2011寺庙管理工作报告 ***寺庙管理工作报告 2011年4月23日,乡党委书记***持召开了***寺庙管理工作会议,全乡干部和3名寺管会主任参加会议。会上,***传达了《中共江达县委办公室关于召开统战民宗寺教工作会议的预通知》(江委室【2011】18号),组织集中学习了2010年来县委县府制发的一系列涉宗工作文件,总结了2010年来***的寺庙管理工作,对近段时期寺庙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下步寺庙管理工作打算。现将***2010年来寺庙管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下辖两座日追,一座寺庙,分别是位于岩比行政村岩比自然村的真空日追,宁玛教派,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定编数10人,实有僧人10人,寺管会主任次旦曲空;位于德巴行政村额龙自然村的乐噶日追,宁玛教派,占地57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定编数10人,实有僧人10人,寺管会主任次成罗布;位于格达行政村格达自然村的卓东寺,占地87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定编数19人,实有僧人19人,寺管会主任西加。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贯彻落实寺庙管理制度。***联系乡干部分片包村、包寺工作制度,按照领导干部包寺制度,

分别组成3个寺庙工作组开展工作,定点、定时赴各寺庙对寺庙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乡党委政府把寺庙的管理纳入全乡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将寺庙作为一级组织看待,加强对寺庙和僧尼管理,掌握好寺庙和僧人的动态。

(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严格寺庙管理措施落实。为不断加强寺庙管理工作,按照从属地管理原则出发,按照主体教育活动期间的要求和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并督促寺庙严格按照制度措施落实,各寺庙、日追必须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在政策和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宗教活动。为加强对寺庙、僧人的动态掌控,制定了周汇报制度、月联系制度,随时随地掌握寺庙和僧人的情况。

(三)狠抓教育,引导僧人懂法、守法。

立足于法制教育,着眼于防范,是建立健全寺庙惩治和预防机制的重要措施。我们把夯实法制宣传教育基础为切入点,将寺庙管控防范机制纳入乡维稳工作主要内容,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祖国统

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形成以稳定为荣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加强建章立制工作,不断规范寺庙僧人的行为,从源头上防止寺庙不稳定现象的发生。

(四)加强乡政府班子自身建设,促进寺庙管理工作

1、树立全员学习、全程学习、终身学习理念,深入学习贯 彻国家关于寺庙的法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不懈地用科学发展观物质头脑,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水平和素质。

2、加强作风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良好风气,为寺庙管理工作做好带头作用。密切联系寺管会,强化寺庙管理措施落实,推动寺管会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3、选派工作业务能力强、思想政治水平坚定的机关干部到寺管会蹲点,强化党在僧人中的威信。同时对选派干部做好工作台帐,掌握选派干部的工作情况。

4、充实和完善规章制度,健全责任措施落实机制,切实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以制度管僧人。

三、取得成绩

在乡党委、政府的严格管理和各寺管会的积极配合下,一年来,我乡三座寺庙均能严格落实乡党委、政府发热工作安排,能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能执行各项制度。没有发生一起因寺庙影响社会稳定的事故,没有组织过一次违反规定的宗教法事活动;通过平时的督导检查,平时的学习制度贯彻落实特别好,能按照一周两次组织僧人学习,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广大僧人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认识,更进一步的了解了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提升了爱国主义理念,加强了遵纪守法意识。

四、存在问题

当前,寺庙僧人在贯彻上级关于寺庙管理的重大决策,开展正常佛事活动上是比较好的。但在新形势的要求,我们又必须清醒地看到,寺庙管理的状况还远远不能令人乐观,

面临的形势仍然相当严峻。一些僧人法制观念淡薄、形象不佳、作风不正,听取片面之词等现象还依然存在。

五、下阶段工作打算和措施

(一)要加强教育,通过教育提高僧人认识。

1、运用主题教育成果,狠抓僧人宗旨观念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使僧人能明确行为规范,强化自律行为。

2、注意把握僧人教育的时机,突出教育的及时性、针对性,以身边的案例、活生生的事件为教材,解剖典型、深挖根源,使僧人接受教训,得到警示。

3、积极探索教育的寺庙僧人新载体,突出教育的创新性,因地制宜,采用僧人易于接受、乐于参加、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和载体开展教育活动。

(二)要健全寺庙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规范僧人。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寺庙管理规则,强化寺管会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重大决策和寺庙重大事项由寺管会会议讨论决定,防止由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进一步建立健全和执行寺管会会议事制度,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准确性。进一步完善寺管会工作公开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规范的操作流程图,并强化监督制约,使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形式、程序等形成制度,真正达到公开、透明、全面、真实。

(三)加强监督,通过监督制约寺管会责任。

1、加强自上而下的监督,定期督促检查各寺管会执行民主决策制度情况。

2、强化寺管会成员在乡月例会上承诺制度。

3、强化 寺管会和僧人民主监督,进一步落实各项监督制度,认真开好寺庙民主生活会和民族评议工作。

(四)强化责任追究,通过追究督促寺管会依法管理僧人。

1、坚持纠建并举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按照寺庙建设管理责任制和有关责任追究的规定,抓住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整治。

2、制订规范的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追究的具体实施办法,增强责任追究的威慑力。

3、及时认真处理群众的信访件、举报信,定期收集各种苗头性、倾向性信息,密切注意动向,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反映属实的问题,必须严肃查处。

(五)针对情况,领导班子要提出相关要求,其内容可以是:一是各寺庙、日追民管会必须严格按照《江达县宗教管理八严禁七不准五必须》的规定和县民宗局及乡党委政府的要求,加强寺庙及僧人管理。二是各寺庙、日追民管会在每月必须召集僧人进行集中学习,主要内容是党和国家宗教政策、民族区域政策、法律法规等。三是各寺庙、日追就所开展的宗教活动必须提出书面报告,由乡党委政府和县民宗部门批准后,才能组织和开展宗教活动。四是未经乡党委政府和县民宗部门批准的宗教活动,乡党委政府将坚决予以取缔。五是各寺庙、日追要严格僧人请销假制度,僧人外出必须写出书面报告,由民管会主任签字后,报乡党委政府和县民宗部门批准。

第17篇:!寺庙建筑

寺庙建筑

寺庙建筑寺庙是中国佛教建筑之一。起源于印度的寺庙建筑,从北魏开始在中国兴盛起来。这些建筑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中国古人在建筑格局上有很深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秩序、稳定的审美心理。因此中国佛寺融合了中国特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功能,仍然是平面方形、南北中轴线布局、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的建筑群体。此外,园林式建筑格局的佛寺在中国也较普遍。这两种艺术格局使中国寺院既有典雅庄重的庙堂气氛,又极富自然情趣,且意境深远。

中国古代寺庙的布局大多是正面中路为山门,山门内左右分别为钟楼、鼓楼,正面是天王殿,殿内有四大金刚塑像,后面依次为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僧房、斋堂则分列正中路左右两侧。大雄宝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建筑,“大雄”即为佛祖释加牟尼。隋唐以前的佛寺,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隋唐以后,佛殿普遍代替了佛塔,寺庙内大都另辟塔院。

洛阳白马寺始建于汉朝的河南洛阳白马寺,是中国官方最早营建的佛寺。寺院呈长方形,占地约4万平方米。白马寺的兴建,有力地促进了佛教在中国及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发展。因此,白马寺至今仍是许多国家佛教徒朝拜的圣地。

五台山佛教建筑山西省五台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山上保存的古代佛教建筑多达58处,其中较著名的寺庙建筑包括建于唐朝的南禅寺和佛光寺。

南禅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有一座木结构寺庙建筑;佛光寺在建筑上荟萃了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形式,寺内的建筑、塑像、壁画和墨迹被誉为“四绝”。

恒山悬空寺值得一提的还有山西省境内北岳恒山悬空寺,这是一座凌空架起的寺院,上靠危岩,下临深谷,造型独特,是极为罕见的建筑。悬空寺位于浑源县城南3.5公里处的金龙峡谷西侧绝壁的山腰上,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建于悬崖上的木构建筑。始建于北魏时期,唐、金、明、清历代均有修葺。整个建筑面对恒山,背依翠屏,壁岩无阶,高楼仰止,是北岳恒山第一奇观。

布达拉宫喇嘛教是中国佛教的一派,喇嘛教寺庙建筑的特点是佛殿大、经堂高,建筑多依山势而筑。位于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是典型的喇嘛教寺庙建筑。始建于唐代的布达拉宫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整个宫殿建筑依山势叠砌,辉煌壮观,其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内有殿堂20多个,正殿供奉着珍贵的释迦牟尼12岁时等身镀金铜像。布达拉宫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

1 也吸取了尼泊尔和印度的建筑艺术特色。

此外,承德“外八庙”及北京雍和宫,也都是著名的喇嘛教建筑。浅论中西建筑的差别古代世界建筑笼统得可分为七个体系,分别为欧洲建筑、中国建筑、古埃及建筑、伊斯兰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美洲建筑等。其中有的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成就和影响也就相对有限,如果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美洲建筑等。而其余的三个体系,数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相对影响较大。

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屹立于东亚大陆,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占世界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有超过3000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建筑就是中华文明之树中非常美丽的一支。中西建筑的不同

一、建筑材料的不同

1.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上以木材为主中国古代建筑很早就采用了木架结构的方式。现在保存下来的古建筑绝大部分也是木质结构,即使一些砖筑的佛塔和地下墓室,虽然用的是砖石结构,但他们的外表仍然模仿着木结构的形式,可见木结构在中国古建筑所占的统治地位。木架结构,即采用木柱与木梁构成房屋的骨架,屋顶的重量通过梁架传到立柱,再通过立柱传到地面。墙在房屋的架构中不承担主要重量,只是隔断作用。所以汉语中有“墙倒屋不塌”、“拆东墙补西墙”之说。从大量的木架构的古建筑中,可以看到他们的木构架具有三种基本方式,即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

1).抬梁式结构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主要形式。这种构架的特点是在柱顶或柱网上的水平铺作层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数层叠架的梁,梁逐层缩短,层间垫短柱或木块,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屋架。相邻屋架间,在各层梁的两端和最上层梁中间小柱上架檩,檩间架椽,构成双坡顶房屋的空间骨架。房屋的屋面重量通过椽、檩、梁、柱传到基础(有铺作时,通过它传到柱上)。抬梁式构架至迟在春秋时已经有了。目前所见最早的图像是四川成都出土东汉庭院画像砖。唐代它已发展成熟,并出现了以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和山西平顺天台庵正殿为代表的殿堂型和厅堂型两种类型。《营造法式》的大木作部分主要讲的是抬梁式构梁,明确提出较重要建筑的构架有殿堂型、厅堂型两个类型,并用图说明两者的差别。

2).穿斗式结构又称立贴式。穿斗式构架的特点是沿房屋的进深方向按檩数立一排柱,每柱上架一檩,檩上布椽,屋面荷载直接由檩传至柱,不用梁。每檩下有一柱落地,是它的初步形式。根据房屋的大小,可使用\"三檩三柱一穿

2 \"、\"五檩五柱三穿\"……\"十一檩十一柱五穿\"等不同构架。随柱子增多,穿的层数也增多。这种结构的优点是能用较小的料建较大的屋,而且由于柱与穿形成网状,结构牢固,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屋内柱、枋多,形不成较为开阔的内部空间。穿斗式构架以柱承檩的作法,可能和早期的纵架有一定渊源关系,已有悠久的历史。在汉代画像石中就可以看到汉代穿斗式构架房屋的形象。

3).井干式结构一种不用立柱和大梁的房屋结构。这种结构以圆木或矩形、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形如古代井上的木围栏,再在左右两侧壁上立矮柱承脊檩构成房屋。中国商代墓椁中已应用井干式结构,汉墓仍有应用。目前所见最早的井干式房屋的形象和文献都属汉代。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器中就有双坡顶的井干式房屋。《淮南子》中有\"延楼栈道,鸡栖井干\"的记载。井干式结构需用大量木材,在绝对尺度和开设门窗上都受很大限制,因此通用程度不如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中国目前只在东北林区、西南山区尚有个别使用这种结构建造的房屋。云南南华井干式结构民居是井干式结构房屋的实例。它有平房和二层楼,平面都是长方形,面阔两间,上覆悬山屋顶。屋顶做法是左右侧壁顶部正中立短柱承脊檩,椽子搭在脊檩和前后檐墙顶的井干木上,房屋进深只有二椽。

2.西方建筑石材为主作为西方古建筑代表的古希腊、罗马帝国,其建筑决大多以石材为主要材料,希腊早期的建筑,同中国一样,也是木构架的,易于腐朽和失火,到公元前7世纪之末,除了少数用木材之外,已经全用石材建造了。石造的大型庙宇的典型型制是围廊式,因此,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决定了庙宇的面貌。希腊建筑艺术的种种改进,也都集中在这些构件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组合上。公元前6世纪,它们已经相当稳定,有了成套的做法,这套做法以后被罗马人称为“柱式”,通常有以下几种柱式:

古希腊的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克林斯柱式、还有人像柱式;见图 古罗马的多里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塔司干柱式和组合柱式。

中国传统建筑特别注重“线形美”,讲究线条的婉转、流动和节奏韵律,擅长以线造型,以线传情。故中国画无论是绘画工具还是绘画语言,无不与线有关。中国传统建筑采取木质的梁、柱恰恰能适应这种“线”的艺术感染力。故中国传统建筑无论是单体建筑的外轮廓线,还是群体建筑的天际线,都与中国绘画重的勾、描有相同之处。即使在音乐艺术上,如中国传统音乐的京剧,似乎亦可感觉到一种线的流动。

西方建筑讲究“体积美”,在古希腊、古罗马自然科学高度发展的历史条件

3 下,人们对于数与几何图形有特别的认识,极其重视表现对象富于逻辑的几何可惜性。美的建筑就是有明确的几何形体与几何比例关系以及确定的数量关系构成的。所以他们往往借助数的组合和几何形来塑造建筑的形式美,而不规则的石块恰恰能满足这一需求。在绘画上,他们追求的是写实艺术,以塑造出物体的体积感、空间感为目的,他们先天有一种征服一切的欲望,好像画的越写实,就是征服了这个事物;在音乐方面,他们的传统音乐讲求声音浑厚,体现着一种“体积感”。此外,建筑材料的不同也可看出中西的审美情调的不同。木质轻盈、熟软给人以温暖、亲切、的审美情调感受,中国人比较感性,追求的是一种意境,求和睦,重感情的心理;石质阴冷坚硬,给人一冷峻,生硬的感觉,符合西方人的理性、客观求实际。

二、造型,布局

1.和谐之美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以“和谐”之美为基调。尽管我国先秦时期的建筑也曾有过高台榭、美宫室,气势磅礴、壮丽辉煌的阳刚之美,但随着儒家“中和”思想的影响,汉以后,中国传统建筑这种展现对抗力度的阳刚之美逐步走向“和谐”与含蓄之美。以内封闭的内部空间组合,纡余委曲的建筑序列层次,婉转、舒缓的建[WW1]筑节奏韵律和凝重、自然的建筑装饰设计,给人以亲切、温馨、安闲、舒适的审美心理感受。在中国传统建筑多数是向平面展开的组群布局,个体服从于整体,追求和谐。正如李泽后先生所言:“中国建筑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个别建筑物为目的,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的。它重视的是多个建筑之间的平面整体的有机安排。”

2.对抗之力西方古典建筑的艺术风格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对抗之美。石头、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质感生硬、冷峻,理性色彩浓,缺乏人情味。在建筑的形体结构方面,西方古典建筑以夸张的造型和撼人的尺度展示建筑的永恒与崇高,以体现人之伟力。那些精密的几何比例,那些充满张力的穹窿与尖拱,那些傲然屹立的神殿、庙坛,处处皆显示出一种与自然的对立和征服,从而引发人们惊异、亢奋、恐怖、等审美情绪。就连以山水自然之美为题材的园林建筑,亦一反中国式的“天人合一”,而表现天人对立,人定胜天为主题。在西方造园家眼里,自然景物不是模仿对象,而是改造的对象,因而西方古典园林的造景多以体现人工伟力的建筑为主,山水花木不过式建筑的陪衬。并且这里的山水花木亦并非保持自然的生长之态,而被修剪成各式规整的图案。见图6。园林的布局,亦按人的意志划分为规则的几何形,表现出古代西方人勇于征服自然的抗争精神。西方古建筑的空间序列采用向高空垂直发展,挺拔向上的形式。同时,

4 西方古典建筑突出建筑个体特性的张扬,横空出世的尖塔楼,孤傲独立的纪念柱处处可见。每一座单位建筑,都不遗余力的表现自己的风格魅力,绝少雷同。这反映了西方传统文化中重视主体意识,强调个体观念。

三、平稳缓慢的继承与快速多变的发展

1.中国建筑发展进程平稳而缓慢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进程平稳而缓慢,缺乏剧烈的变化。木质框架结构自产生起至明清,一直都是我国房屋建筑的基本模式。尽管各个时代的构件和材料上有所变革,但总体结构并无多大的变化。定型与汉代的几种屋顶式样,也一直成为各个时代沿用的屋顶式样。尤其是宋代以后,我国的传统建筑在技术、结构、外形部局等方面都日益程式化,其发展的进程就更加迟缓。

2.西方建筑发展进程快速多变西方古建筑的发展进程却表现为快速多变,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与地域性民族特色。希腊式建筑讲究比例匀称,造型简洁优雅,重视内外空间的自然过渡,开敞的柱廊,即构成建筑空间的虚实互映,又将自然的阳光、空气巧妙置于认为建筑空间之中,给人以明朗、开放的亲切之感。尤其是那些模拟人体比例形成的柱式,展现出古希腊艺术以表现人体美,塑造人体美为根本出发点的美学思想,同时也是古希腊民主精神和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罗马式建筑以圆顶、拱门、厚墙为其特色,造型浑厚雄壮,装饰华丽多彩。尤其是对内部空间的处理十分讲究,从地板到天花板,处处精雕细琢,浑然一体,充实而美观。显示出古罗马帝国奴隶制繁荣时期的武力与豪华。见图7,图8哥特建筑就是欧洲封建城市经济占主导地位时期的建筑。以高、直、尖为特色,高大的形体由于飞扶壁的作用显得薄而轻快,建筑风格完全脱离了古罗马的影响。一个个向上挺拔的尖拱打断了横向的构架,自下而上层层推进,仿佛卷起的浪潮,一层层向上推涌,直至尖顶,以震撼人心的力量将人们的精神引向上苍,寄托着教徒对天国的慕渴与向往。巴洛克建筑,17世纪意大利的建筑现象十分复杂,形式新异。不顾结构逻辑,采用非理性组合,打破建筑,雕刻与绘画的界限,使用贵重材料,充满了装饰。因为这时期的建筑突破了古典的、文艺复兴的“常规”,所以被称为“巴洛克”(Baroque)式建筑。原意是畸形的珍珠。

探源

一、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不同

1、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其自然地理环境尽管各不相同,但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皆以土、木为主。我国是以农耕为主的农业文明之国,这种以农为主的经济生活,早早催醒了中华民族对农业生产对象--土地

5 和植物的审美情感,,人们对于生于斯、养于斯的土地和植物是如此的眷念,这便使得我们的祖先在开始营造之日,很自然的将搜寻建筑材料的注意力,放在随处可见的土与木上,促使中国建筑已开始就朝土木结构的方向发展。大量的考古资料证明:处于我国雏形期的穴居、浅穴居、巢居等建筑,无一不是黄土与树木为基本材料。随着人类生产技术的进步,建筑材料也在不断进步,然而以黄土筑墙、台,已木梁、木柱为房屋骨架的传统却依然沿袭至明清,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最基本的特征。这一方面是由于黄河流域取之不竭的土材资源和长江流域丰富的森林植被资源,同时也与中国传统建筑自身的结构技术发展有关。夯土技术是中国传统技术建筑基本的技术,用夯土建成的台基,既保障了木构建筑的稳定,同时也有防地面潮湿,避免木柱基部受雨木浸泡腐蚀的功能。用夯土筑成的墙,亦具有较好的维护作用。但由于土墙承重能力差,故中国传统建筑长期采用梁柱支撑屋顶重量。同时为了防雨防湿,中国传统建筑采用了加大出檐的方法,并由此而创造了斗拱技术。长长伸出的屋檐在斗拱的支撑下,将于水排除在屋顶之外,从而使建筑的木构件避免因淋雨受潮而腐朽。正是由于这种土木混合的结构已基本上满足我国黄河流域地区干燥少雨的气候条件对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从而大大削弱了人们更新建筑材料的欲望。

2、西方代表古希腊古罗马地中海沿岸半岛国家相反,作为西方古建筑代表的古希腊、古罗马帝国是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半岛国家,这里地势崎岖,河流短促,缺少开阔地和平原,土质稀松而石材丰富,分布着广泛的石灰岩和大理石。尽管古希腊早期的建筑也用木质,但由于这些地区的降雨丰富,空气湿润,木质易受潮腐朽,于是人们开始用石材代替木材建造房屋。

二、社会形态,文化氛围的不同

1、中国长期处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下统

一、稳定,处处显出皇权的威严中国长期处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之下,稳定的社会结构,“大一统”的行政管理使得建筑缺少变革的活力,因而因循守旧,拘于程式和规范。中国古代社会长期的君主专制政体,将皇权推向至高无上的地位。皇帝被称为“天子”,是世俗社会的主宰,亦是神在人间的代表。加之儒家“敬鬼神而远之”,宣扬“君权神授”、“忠君爱国”,从而为皇权蒙上了神圣的光环,“尊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反映在建筑上,首先是皇帝所居的宫殿建筑受到高度重视,其布局一定位于都城的核心。为了表现皇权的威严,统治者一方面通过严格规范建筑的等级别君臣之尊卑,一方面又通过宫殿的内部空间安排,环境设计、建筑装修来烘托皇家的至尊与高贵。因此可以说,宫殿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类型,代表着时代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

2、西方古代社会常常处于分裂割据各国对峙并立的状态,人们信神,崇敬神权的崇高西方古代社会常常处于分裂割据,各国对峙并立的状态,为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建筑在它能表现自我主体的地方得到不遗余力的发挥,使得各地区,各时代的建筑均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色,绝少雷同。西方古代社会是一个泛神论的社会,每个民族,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自己信仰的众神,在古代西方人看来,那些威力无比的众神,主宰着人的命运和人的进程。对神的崇拜,导致西方哲学精神中超现实、中彼岸的思想。于是,一座座单体建筑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将人们的观念引向上苍,以呼唤天国的幸福。徽州建筑的特色摘要:洁白的粉墙、黝黑的屋瓦、飞挑的檐角、鳞次栉比的兽脊斗拱以及高低错落、层层昂起的马头墙,绵亘着一幅宗族生息繁衍的历史长卷,穿行其间,思绪随着青石板巷步移景异,遥远的历史记忆渐渐复苏……关键词:古建筑作者:马恒作为极具个性特征的文化现象,徽州的老房子是在特定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中形成的。“胸中小五岳,足底大九州”的徽州人,他们服贾四方,或成巨富荣归故里,将域外更高层次的文化引入境内,穷极土木,广侈华丽以明得志,构筑起一幢幢精巧别致的民居建筑。故此,早在晚明时期,“入歙、休之境而遥望高墙白屋”就成为徽州村落的独特景观。与“五岳朝天”并称的“四水归堂”是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徽州老房子多是以天井采光、通风及与外界沟通。外墙很少开窗,因此老房子总给人一种幽暗凄迷的感觉。我真正领略徽派建筑是在西递村。这是一个被现代社会遗忘的旧梦。现代的阳光还没有照耀在它青灰的屋瓦上,在都市的喧哗这之外,它抱残守缺,在皖南的清澈中向我们呈现了一种朴素的民间生活。西递村在黟县,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徽派建筑群。从远处望去,西递村是一片线条简洁的黑瓦铺成的屋顶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错落有致。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成鲜明的对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徽派建筑的形成徽派建筑的形成过程,受到了徽州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这里原来是古越人的聚居地,其居住形式为适应山区生活的“干栏式”建筑。中原士族的大规模迁入,不仅改变了徽州的人口数量和结构,也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中原文明与古越文化的交流融合,直接体现在建筑形式上。早期徽派建筑中典型的“楼上厅”形式,楼上厅室特别轩敞,是人们日常活动休憩之处。这是因为山区潮湿,为了防止瘴疠之气,而保留了越人“干栏式”建筑的格局。同时,由于大量移民的涌人,人稠地狭,构建楼房也成为最佳选择,但多依山就势,局促一方,为解决通风光照问题,中原的“四合院”形式又演变成为适应险恶的山区环境,既封闭又

7 通畅的徽州“天井”。而山区木结构的房屋又易于遭受火灾,为了避免火势的蔓延,便又产生了马头墙。早期的徽派建筑形式,正是外来移民与原住民文化交融的产物。明朝中叶以后,徽商崛起,雄据中国商界。致富后的徽州商人,将大量资本返回家乡,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建筑的投入。他们修祠堂,建宅第,造园林,竖牌坊,架桥梁,盖路亭,给徽州乡村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由于“贾而好儒”的特点,具有很高文化素质的徽商们在建筑中注入了自己对住宅布局、结构、内部装饰、厅堂布置的看法,促使徽派建筑逐渐形成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使徽派建筑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蕴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徽派建筑的特色徽派建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村落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体中。其风格最为鲜明的是大量遗存的传统民居村落,从选址、设计、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徽州村落的选址大多严格遵循中国传统风水规则进行,山水环抱,山明水秀,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和山水意境,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受传统风水“水为财源”观念的影响,寄命于商的徽州人尤其重视村落的“水口”,建构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水口园林。徽式宅第结体多为多进院落式集合形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体现了徽州人“聚族而居”的特点。一般均坐北朝南,倚山面水,讲求风水价值。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厢房,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性家庭的生活空间。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泽典雅大方。装饰方面,清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体,使房屋精美如诗,堪为徽式宅第的一大特色。徽州的祠堂和牌坊也是徽派建筑中的重要建筑形式。村皆有祠,祠一般均规模宏大,富丽堂皇。而散缀各地的各式牌坊,则是古代徽州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统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一直保持着其融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徽派建筑工艺特征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间俗称为“冬瓜梁”,两端雕出扁圆形(明代)或圆形(清代)花纹,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立柱用料也颇粗大,上部稍细。明代立柱通常为梭形。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明代为丁头拱)、斜撑等大多雕刻花纹、线脚。梁架构件的巧妙组合和装修使工艺技术与艺术手法相交融,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妙境。梁架一般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显得格外古朴典雅。墙角、天井、栏杆、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红砂石或花岗岩裁割成石条、石板筑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纹理组合成图纹。墙体基本使用小青砖砌至马头墙。徽派建筑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

8 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砖雕大多镶嵌在门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块的青砖上雕刻着生动逼真的人物、虫鱼、花鸟及八宝、博古和几何图案,极富装饰效果。木雕在古民居雕刻装饰中占主要地位,表现在月梁头上的线刻纹样,平盘斗上的莲花墩,屏门隔扇、窗扇和窗下挂板、楼层拱杆栏板及天井四周的望柱头等。内容广泛,多人物、山水、花草、鸟兽及八宝、博古。题材众多,有传统戏曲、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渔、樵、耕、读、宴饮、品茗、出行、乐舞等生活场景。手法多样,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和镂空雕等。其表现内容和手法因不同的建筑部位而各异。这些木雕均不饰油漆,而是通过高品质的木材色泽和自然纹理,使雕刻的细部更显生动。石雕主要表现在祠堂、寺庙、牌坊、塔、桥及民居的庭院、门额、栏杆、水池、花台、漏窗、照壁、柱础、抱鼓石、石狮等上面。内容多为象征吉祥的龙风、仙鹤、猛虎、雄狮、大象、麒麟、祥云、八宝、博古和山水风景、人物故事等,主要采用浮雕、透雕、圆雕等手法,质朴高雅,浑厚潇洒。徽州古建“三绝”徽派建筑以祠堂、牌坊、民宅最具特色,号称“古建三绝”。祠堂有宗祠、支祠、家祠等不同类型,建筑方面有严格的区分,不能随心所欲。一般都富丽堂皇,气势恢宏。牌坊以石制为主,仿木结构,有四柱冲天式、八柱式、口字式等多种式样,造型雅致。根据功用可分为旌表坊和题名坊两类。旌表坊必须经朝廷颁旨才能兴建,只有官绩显赫、孝行义举突出的人以及贞女烈妇,才有资格享受。题名坊一般建在府邸、书院、祠堂、墓门道前,作为庄重、权威的标志。民宅的形式一般俗称为“三间屋”,有明三间、暗三间、回廊三间之别。徽州宅居基本格局的形成传统徽州宅居最基本的格局是三间式,一般为三开间、内天井,民间俗称为“一颗印”。平面布局对称,中间厅堂,两侧厢房,楼梯在厅堂前后或在左右两侧。入口处形成一内天井,作采光通风用。在此基础上建筑纵横发展、组合,可形成四合式、大厅式和穿堂式等格局。四合式大多为人口多的家庭居住,也可说是两组三间式相向组合而成,可分为大四合与小四合。大四合式前厅与后厅相向,中间是大天井。前厅是三间式,但地坪较高,为正厅堂;后厅亦为三间式,但进深可略浅,地坪面较前厅低。前后二厅以厢房相连,活动隔扇,楼梯间有设于厢房的,也有设在前厅背后的。内部木板分隔,外墙均为砖墙出山马头墙。天井则根据地形可大可小,也有的在前厅背后再设厢房、小天井。这种大四合式住宅前后均有楼层。小四合式前厅三间与大四合式同,后厅则为平房,也更小,进深浅,一般中间明堂不能构成后厅,而作为通道,两个房间供居住,天井也较小,楼梯均在前厅背后。大厅式住宅的大厅,主要是用于迎接贵宾、办理婚丧大礼和开展祭祀活动等,也作为日常起居场所,它往往是整座住宅的主

9 体部分。大厅多为明厅,三间敞开,两根圆柱显示着大厅的气派。也有用活动隔扇封闭的,以便于冬季使用。一般大厅设二廊,面对天井。大厅式住宅可从正中入口设屏门,平常从屏门两侧出入,遇有礼节性活动则由屏门中门出入。也有在侧面开边门出入,天井下方则设客房。还有由正门出入,门两侧设二厢房者。穿堂式又名回厅,穿堂的位置均在大厅背后,与大厅相连,为由大厅进入内室的过渡建筑。大部分为木地板,小三间与大厅背向,入口则由大厅正面隔屏的两侧门进入。穿堂部分有一明堂,两个小房间,可供客人居住,也可家中人居住。这种穿堂式建筑比正式三间式小,有天井采光。徽州人有聚族而居的习俗。有的大户人家宅屋成片相连,一百多个天井,但也只是上面几种基本格局的拼接组合而已。徽州是复杂的——它亦动亦静、亦俗亦雅。行商坐贾囊中银两的碰击声,交织着乡儒学究的吟哦;精工细作的木雕窗棂,映衬出自然的山水如画。徽州留给后人的有形与无形的文化遗产,实为一巨大宝藏。它有太多的智慧、启示、经验、鉴戒,值得我们去发掘、提炼、思考、总结。悬柱建筑柱子是各类建筑物的骨架,必须固定在坚实的地基之上。但我国却有一座柱子悬起于地面的建筑,这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的真武阁。真武阁位于容县县城东门外人民公园内,最初是一座建于唐乾元——大历年间(公元758~779年)的古经略台。用于操练军士、朝会习仪和游观风景用,后来台废,建有武当宫,是为真武阁的前身。经历代兴废,到明代万历元年(1573年),出于迷信,为奉祀真武帝以镇火灾,建成3层楼阁。坐北向南,而且对着奇峰参天的都峤山。当时阁楼周围还有廊舍、垣墙、钟磬、鼎炉等附属建筑和设施,现已无存,仅剩真武阁巍然屹立,已有400余年的历史。真武阁通高为13.2米,面宽13.8米,进深11.2米,外形呈塔状,是一座独具风格的木构建筑。全阁用近3000条大小不一的坚如石质的铁黎木(俗称格木)构件串联吻合,相互制约,彼此扶持,合理而协调地组成一个十分优美、稳固的一整体。全阁不用一件铁器,2层楼有4根支柱,承受着上层楼板、梁架、配柱和屋瓦、脊饰的沉重荷载,柱脚却悬空不落地,这是全阁结构中最奇特、最精巧的部分。它的方法是在悬空柱上,分上下2层用18根枋子(拱板)穿过檐柱(即底层内柱的上部),组成两组严密的“杠杆式”的斗拱,拱头托承外面宽阔的瓦檐,拱尾托起室内悬空柱本身,以檐柱为支点挑起来,这样2层楼上这4根内柱就悬空了。当初在设计和施工中为了使结构各部分均匀对称,受力平衡,需要有精湛的力学、数学、物理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超的工艺技巧,足见难度之大。真武阁这种独特的“杠杆结构”方法,在建筑史上是一个罕见的例子。这座雄伟壮丽的建筑,在漫长的400多年历史中,曾经受了多次风暴的袭击和地震的摇撼,始终巍然

10 屹立,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技艺上的卓越才能和智慧,是我国古建筑中优秀的杰作。陵墓建筑陵墓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人基于人死而灵魂不灭的观念,普遍重视丧葬,因此,无论任何阶层对陵墓皆精心构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陵墓建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举世罕见的、庞大的古代帝、后墓群;且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陵墓建筑逐步与绘画、书法、雕刻等诸艺术门派融为一体,成为反映多种艺术成就的综合体。陵墓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宏伟、最庞大的建筑群之一。这些陵墓建筑,一般都是利用自然地形,靠山而建;也有少数建造在平原上。中国陵园的布局大都是四周筑墙,四面开门,四角建造角楼。陵前建有甬道,甬道两侧有石人、石兽雕像,陵园内松柏苍翠、树木森森,给人肃穆、宁静之感。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骊山北麓的秦始皇陵是中国最著名的陵墓,建于2000多年前。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就是守卫这座陵墓的“部队”。秦始皇兵马俑气势恢弘、雕塑和制作工艺高超,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曾这样评价:那些环绕在秦始皇陵墓周围的著名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都是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陕西西安附近是中国帝王陵墓较为集中的地方,除了秦始皇陵外,还有西汉11个皇帝的陵墓,唐代18个皇帝的陵墓。其中汉武帝刘彻的茂陵是西汉皇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埋藏的宝物也最多;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陵园面积极大,园内还有17座功臣贵戚的陪葬墓,昭陵地上地下都是珍贵的文物,最负盛名的是唐代雕刻精品“六骏图”。明清皇陵明清两代皇陵是中国帝王的陵墓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朝皇帝的陵墓主要在北京的昌平,即十三陵,为明代定都北京后13位皇帝的陵墓群,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城北天寿山下一个三面环山、向南开口的小盆地内。小盆地内的山坡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这些帝王的陵墓,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陵区内共埋葬着13位帝王、23位皇后和众多的妃子、皇子、公主及丛葬的宫女等。明十三陵规模宏伟壮丽,景色苍秀,气势雄阔,是国内现存最集中、最完整的陵园建筑群。其中规模最宏伟的是长陵(明成祖朱棣)和定陵(明神宗朱翊钧)。经挖掘发现,定陵地宫的石拱结构坚实,四周排水设备良好,积水极少,石拱无一塌陷,这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人建造地下建筑的高超技术。中国现存陵墓建筑中规模最宏大、建筑体系最完整的皇家陵寝——清东陵占地78平方公里,其中埋葬着清朝5位皇帝,14位皇后,百余名嫔妃。清东陵内的主要陵墓建筑都精美壮观,极为考究。宫与殿的区别\"宫\"在中国,古已有之。《尔雅?释宫》指出:\"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可见古代的\"宫\"与\"室\"是相互通用的。秦以后,\"宫\"逐渐成为封建帝王居住和处理朝政

11 的专用建筑,而且建造的规模越来越大。据记载,秦代阿房宫,\"东西五里,南北千步\"。汉代未央宫,周围长约11公里,宫内台殿共43座,可见规模之宏大。中国现存的明、清皇宫--北京紫禁城,占地72万余平方米,宫内亭台楼阁,殿宇台池密布,共有9900多间,是世界上现存最宏伟的皇宫。历代的皇宫都建造得像独立的小城,故又称宫城。可见,这里的\"宫\"就是指的整个皇宫。外国人把颐和园译作\"夏宫\",这也是贴切的。此外,还有西安华清池、承德避暑山庄等都是封建帝王游乐之场所,又称\"行宫\"。为帝王祭祀所用的建筑群称作\"斋宫\"。北京天坛里就有一座著名的\"斋宫\"。宫中有\"宫\",指的是单一建筑,例如北京故宫里皇帝居住的地方叫\"乾清官\",皇后居住的称\"坤宁宫\",后妃居住的就是东西六宫。此外,帝王死后就被埋进地宫。可见,这种\"宫\"的含义便是指皇家寝处的宫室了。\"宫\"在宗教建筑里指的是规模宏大的寺庙,例如拉萨的布达拉宫、北京的雍和宫。道教的\"三清宫\"是供奉\"神仙\"的建筑。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宫\"几乎都被皇家和宗教所占有。现在人民当家作主了,古代遗留给后代众多的\"宫\",已成了广大群众参观游览的名胜,全国各地还命名或新建了一批宫式建筑,例如北京的太庙,解放后被命名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北京西长安街上新建了式样新颖的民族文化宫。全国各地还兴建了一批工人文化宫、青年宫、少年宫,作为中国工人、青少年学习文化和娱乐的场所。殿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一类单一建筑,一般称为\"大殿\",又因建造在建筑群中轴线上,故又名\"正殿\"。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宫殿的建筑规格都有严格的规定。\"大殿\"是建筑群中规格最高的,体现了封建帝王的最高权力北京故宫\"太和殿\"、山东曲阜孔庙中的\"大成殿\"和泰山岱庙里的\"天贶殿\"为中国现存最著名的三大殿。其中的太和殿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华丽的一殿,宽11间,进深5间,共55间,采用传统的重檐庑殿大屋顶,全用金黄色的琉璃瓦铺设。大屋顶前后,左右建成一定的坡度,正脊平直雄伟,四条垂脊成弧形,微微向四角翘起,构成了优美的空间造型。无论是正脊垂脊或是岔脊,均有一列整齐的\"吻兽\"装饰(详见\"吻兽\"一节),为大殿增添了神话色彩。大殿内金碧辉煌,殿中摆着金漆雕龙宝座,宝座四周有高大的蟠龙金拄。殿顶的天花板上绘龙戏珠色彩缤纷。殿顶正中置有金龙藻井倒垂着圆球轩辕镜。太和殿是明、清两朝皇帝举行大典、颁发重要诏书等活动的场所,可谓集中华民族建筑艺术之大成,是中国大殿建筑的杰出代表作。中国其他大殿则作为皇家祭祀之场所。例如泰山岱庙的天贶殿是帝王祭祀泰山之神的场所;北京天坛里的\"祈年殿\"造型奇特,是明、清皇帝祈祷五谷丰登之地;**东侧太庙里有一座大殿是帝王祭祀祖宗的家庙。可见,中国古代的\"大殿\"几乎都被皇家独占了。

12 宫廷建筑

(一)宫殿建筑概述宫廷建筑是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权的威严,满足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校巨大、气势雄伟的建筑物。几千年来,历代皇帝不惜人力、物力和财力,为自己建造宫廷。这些宫廷金玉交辉、巍峨壮观,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宫”在我国出现得较早,原是指“圣人”的屋宇。从秦始皇开始,“宫”成为皇帝及其皇族居住的地方,宫殿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我国宫廷建筑的规模越来越大。秦阿房宫、汉未央宫、建章宫、长乐宫,都是象小城一样的建筑,宫内有前殿、寝殿及其它殿宇台池。宫殿建筑最大的特征是硕大的斗拱、金黄色的琉璃瓦铺顶,绚丽的彩画、高大的盘龙金桂、雕镂细腻的天花藻井、汉白玉台基、栏板、梁柱,以及周围的建筑小品,以显示宫殿的豪华富贵,象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就是这洋一座豪华的古建筑物。汉朝长安城里的三级宫殿: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合称“汉三宫”。长乐宫是由四组宫殿(长信、长秋、永寿、永宁)组成。当时,刘邦就在这里处理政务。长乐宫周围大约有一万米。未央宫建筑在长乐宫以西半公里左右的地方,汉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由丞相萧何主持所筑的皇宫。当时未央宫建造极为豪华,它建在一个高台地上,由拥多个殿宇和台阁组成,周围约8900米。建章宫是由一组庞大的、密密层层的宫殿群组成的。殿宇台阁林立,号称千门万户”。它平地崛起,殿比未央它还高。东西有20多丈高的凤阈。由于建章宫建筑在建章门以西,所以整个建筑群同未央宫隔城相对。“汉三宫”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当时的建筑早已无踪影了,但是,我们从现存的遗址看,还可以想象出整个建筑的规模和布局。在西安城东南部,有一个兴庆宫公园,它的前身就是1270多年以前唐朝一处宫廷——兴庆宫的旧址。兴庆宫占地面积大约2106亩。它的最大特点是把宫廷与园林结合在一起。在唐朝的长安城里,有三大宫廷建筑: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富,而兴庆宫是规模最大、最豪华富丽的一处。兴庆宫东部偏南的地方是沉香亭,这是专供唐玄宗和他的贵妃杨玉环欣赏牡丹的处所。沉香亭的西南方向不远有一个椭圆形的大水池,面积18300平方米,名叫龙池。池水很深,池面碧波荡漾,池边树木葱郁,风景十分优美。可以看出当年的兴庆官就是这样一座殿宇和园林结合的大宫廷。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我国古代宫廷建筑保留最完整的一处。故宫是明、清两朝皇帝的宫廷。明朝先后曾有14个皇帝在这里居住,清朝先后10个皇帝在这里居住。故宫规模之大,风格之类。建筑之辉煌,陈设之豪华,是世界上宫殿所少见的。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有房屋9千多间。故宫周围是周米高的红围墙,周长3400多米,城外是护城河。

13 从整个建筑布局来看,故宫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部分称“外朝”,主要建筑有“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两侧是文华殿和武英殿。“外朝”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和发布命令的地方。“外朝”后面部分是“内廷”,也叫“后停”。这一部分的主要建筑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御花园。内廷的东西两侧是东大官和西六官,是皇帝处理政务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故宫是一处豪华壮丽的殿宇之海,这处宏伟的古代宫廷建筑群,充分显示了我国宫殿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沈阳故宫在沈阳老城,是清军人关以前的清室宫廷。清朝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和他的儿子皇太极,都在这里居住过。沈阳故宫占地面积6万为多平方米,有70多处建筑物,300多间房子。现在整个建筑群保存完好。

(二)宫殿建筑的布局与陈设 1,宫殿的布局

(1)严格的中轴对称为了表现君权受命于天和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低小简单。这种明显的反差,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中轴线纵长深远,更显示了帝王宫殿的尊严华贵。

(2)左祖右社,或称左庙有社中国的礼制思想,有一个重要内容,则是崇敬祖先、提倡孝道;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有土地才有粮食,“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喜气洋洋,手中无粮慌慌张张”、“有粮则安,无粮则乱”,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是人所共知的天经地义。左祖右社,则体现这些观念。所谓“左祖”,是在宫殿左前方设祖庙,祖庙是帝王祭把祖先的地方,因为是天子的祖庙,故称太庙;所谓“右社”,是在宫殿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土地,稷为粮食,社稷坛是帝王祭祀土地神、粮食神的地方。古代以左为上,所以左在前,右在后。

(3)前朝后寝这是宫室(或称宫殿)自身的布局。大体上有前后两部分,一墙之隔,“前堂后室”,即“前朝后寝”。所谓“前朝”,即为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所谓“后寝”,即帝王与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在“前朝”中央靠墙处,设有御座,这是帝王上朝坐的地方;在“后寝”,则没有床具,供休憩之用。

2,宫殿外陈设

(1)华表古代设在宫殿、城垣、桥梁、陵墓前作为标志和装饰用的大柱。设在陵墓前的又名墓表。一般为石制,柱身通常雕有蟠龙等纹饰,上为方板和蹲兽。华表高高耸立,既体现了皇家的尊严,又给人以美的享受。竖立于皇宫或帝王陵园之前,将其作为皇家建筑的特殊标志。华表起源于墓碑(木制),后来人们将木柱竖于交通要道,作为识别道路的标志,故称“华表木”或“恒表”。

14 不久,君主又让人们在上面刻写意见,称其为“诽谤木”(古代“诽谤”一词是中性词,指责过失的意思)。随着原始社会的瓦解,奴隶制度、封建制度社会相继建立,已经不允许人们在“诽谤木”上刻写“谏言”,而演变为刻上云龙纹的华表。

(2)石狮宫殿大门前都有一对石狮(或铜狮)。石狮(或铜狮),有辟邪的作用。又因为狮子是兽中之王,所以又有显示“尊贵”和“威严”的作用。按照中国文化的传统习俗成对石狮系左雄右雌。还可以从狮爪所踩之物来辨别雄雌。爪下为球,象征着统一环宇和无上权力,必为雄狮。爪下踩着幼狮,象征着子孙绵延,必定是雌狮。在中华大地还有北狮、南狮之分。北狮雄壮威严,南狮活泼有趣。还有所谓“三王狮”,那是因为狮子是兽中之王,而狮子所蹲之石刻着凤凰和牡丹,凤凰是鸟中之王,牡丹是花中之王,故称“三王狮”。

(3)日晷即日影,它利用太阳的投影和地球自转的原理,借指针所生阴影的位置来显示时间。

(4)嘉量我国古时的标准量器。全套量器从大到小依次为:斛、斗、升、合、龠。含有统一度量衡的意义,象征着国家统一和强盛。

(5)吉祥缸置于宫殿前盛满清水以防火灾的水缸,有的是铜铸的、古代称之为“门海”,以比喻缸中水似海可以扑灭火灾,故又被誉之为吉祥缸。如北京故宫中的吉祥缸,古时每年冬天在缸外套上棉套,覆上缸盖,下边石座内燃炭火,以防止冰冻,直到天气回暖时才撤火。

(6)鼎式香炉有盖为鼎,无盖为炉。是古代的一种礼器,举行大典时用来燃檀香和松枝。

(7)铜龟、铜鹤龟和鹤是中国文化中的神灵动物,用来象征长寿,庆贺享受天年。最有名的被称之为龙头龟、仙鹤。官式建筑讲究多官式等级北京地区的官式建筑具有金碧辉煌和等级森严的特点,这与连续五个朝代在此建都的历史分不开的。建筑物的等级表现在各个方面,如围墙、台阶、殿基、门窗、配庑等等。

1.殿顶:

宫殿、房舍的顶部,是整座建筑物暴露最多、最为醒目的地方,也是等级观念最强之处。清朝把《工程做法则例》中规定的27种房屋规格,纳入《大清会典》,作为法律等级制度固定下来。现择有典型意义的几种殿顶介绍:重檐庑殿顶:这种顶式是清代所有殿顶中最高等级。

庑殿顶又叫四阿顶,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殿。这种殿顶构成的殿宇平面呈矩形,面宽大于进深,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

15 四条垂脊,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共九脊。现存的古建筑物中,如太和殿、长陵譡恩殿即此种殿顶。

重檐歇山顶:歇山顶亦叫九脊殿。除正脊、垂脊外,还有四条戗脊。正脊的前后两坡是整坡,左右两坡是半坡。重檐歇山顶的第二檐与庑殿顶的第二檐基本相同。整座建筑物造型富丽堂皇。在等级上仅次于重檐庑殿顶。目前的古建筑中如**、太和门、保和殿、乾清宫等均为此种形式。单檐庑殿顶:其外形即重檐庑殿顶的上半部,是标准的五脊殿,四阿顶。故宫中配庑的主殿,如体仁阁,弘义阁等均是。

单檐歇山顶:其外形一如重檐歇山顶的上半部。配殿的大部分是这种顶式,如故宫中的东、西六宫的殿宇等。

悬山顶:悬山顶是两坡出水的殿顶,五脊二坡。两侧的山墙凹进殿顶,使顶上的檩端伸出墙外,钉以搏风板。此种殿顶,用处不少,如神橱、神库中的房屋等。

硬山顶:硬山顶亦是五脊二坡的殿顶,与悬山顶不同之处在于,两侧山墙从下到上把檩头全部封住,宫墙中两庑殿房以此顶为多。

宫式建筑殿顶攒尖顶:攒尖顶有多种形式,且易辨认。无论什么形式,顶部都有一个集中点,即宝顶。攒尖顶有四角、六角和圆形之分。角式攒尖顶有与其角数相同的垂脊,圆攒尖顶则由竹节瓦逐渐收小,故无垂脊。故宫中和殿、天坛祈年殿属攒尖顶。

卷棚顶:卷棚顶的最明显的标志是没有外露的主脊,两坡出水的瓦陇一脉相通。左右两山墙可有悬山和硬山的不同。此种建筑,园林中居多。宫殿建筑群中,太监、佣人等居住的边房,多为此顶。官式殿顶,多以上述形式为基础,然后派生或融合出其他形式。

2.吻兽殿宇屋顶的吻兽,是一种装饰性建筑构件,在封建社会中,构件的造型与安装位置,都被蒙上迷信色彩。《唐会要》中记载,汉代的柏梁殿上已有“鱼虬尾似鸱”一类的东西,其作用有“避火”之意。晋代之后的记载中,出现“鸱尾”一词。中唐之后,“尾”字变成“吻”字,故又称为鸱吻,官式建筑殿宇屋顶上的正脊和垂脊上,各有不同形状和名称的吻兽,以其形状之大小和数目之多少,代表殿宇等级之高低。

3.彩绘彩绘是我国古典建筑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建筑装饰艺术。

(1)檩枋部位名称枋心:檩枋中心,可随檩枋本身的长短而增减,但其长度

16 以不影响谐调感为宜。找头:是指檩端至枋心的中间部位,由找头本身、皮条线、盒子、箍头等部分组成。如檩枋较长,找头部分可延长,皮条线沿边用双线,加箍头、盒子等。箍头:是檩枋尽端处的彩绘线。盒子:是找头部分的一段小空间。皮条线:是五大线之一,亦是组成找头的一个部分。

(2)种类和等级

①和玺彩绘。和玺彩绘是彩绘等级中的最高级,用于宫殿、坛庙等大建筑物的主殿。梁枋上的各个部位是用“”线条分开。主要线条全部沥粉贴金。金线一侧衬白粉或加晕。用青、绿、红三种底色衬托金色,看起来非常华贵。和玺彩绘分为数级,重点有:金龙和玺:整组图案用各种姿态的龙为主要内容。枋心是二龙戏珠,找头中青地画升龙(龙头向上),绿地画降龙(头向下)。盒子中画坐龙。如果找头较长,可画双龙。除龙之外,再衬以云气、火焰等图案,具有强烈的神威气氛。龙凤和玺:其级别低于金龙和玺,枋心、找头、盒子等主要部位由龙凤二种图案组成。一般是青地画龙,绿地画凤。图案中亦有双龙或双凤。龙凤和玺中有“龙凤呈祥”、“双凤昭富”等名称。龙草和玺:其级别低于龙凤和玺,主要由龙和大草构图组成。绿地画龙,红地画草。大草图案配以“法轮”,又称“法轮吉祥草”,简称“轱辘草”。

②旋子彩绘。在等级上次于和玺彩绘,在构图上有明显区别,但也可以根据不同要求做得很华贵或很素雅。这种彩绘用途广,一般官衙、庙宇、牌楼和园林中都采用。旋花:是构成旋子彩绘的主要图案,在找头内用旋涡状的几何图形构成一组圆形的花纹图案。旋眼:旋花的中心。旋瓣:旋子花圈由三层组成,最外一层为一路瓣,依次是二路和三路瓣,一般找头内,由一个整圆的旋子图案和二个半圆旋子组成一个单元图案,俗称:“一整两破”。找头部位经常出现的图案:找头部位大于“一整两破”的面积时采用“一整两破加金道冠”和“一整两破加两道”等形式。找头部位小于“一整两破”单元图案时,采用“喜相逢”即整旋花与半旋花,公用一路瓣。“勾丝咬”,即只用一路瓣组成图案。“四分之一旋子”,即只用两个半旋花的一半。旋子彩绘中的等级:金琢墨石碾玉:这种是旋子彩绘中的最高级,各大线及各路瓣都沥粉贴金,相当华贵。烟琢墨石碾玉:是次一级旋子彩绘,图案中“五大线”贴金,各路瓣用墨线。旋子彩绘中的等级,基本上以用金量的多少为依据。其等级依次为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金线小点金,墨线小点金,雅伍墨,雄黄玉等。

③苏式彩绘。苏式彩绘是另一种风格的彩绘,多用于园林和住宅。最近修饰复古的琉璃厂街道的铺面,多用这种彩绘。苏式彩绘除了有生动活泼的图案外,“包袱”内还有人物、故事、山水等。颐和园中的长廊,可以说是苏式彩绘

17 的展览画廊。典型的苏式彩绘是将檩枋联在一起,画成半圆形的“包袱”,内层“烟云”,外层“托子”。金琢墨苏画:这是苏式彩绘中最华丽的一种,用金量大,包袱内的画面很精致。金线苏画:这是一种常用的苏式彩绘,主要线条用贴金法。其他还有海漫苏画等。这些苏画内均无大型包袱,花型、图案等也较简单。

④其他。古典建筑的形式多种多样,部位很多,凡外露部位的木结构,大都有彩绘装饰。于是形成了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彩绘,如斗拱、天花、角梁、金瓶、椽头等。楚国建筑的“天人合一”建筑观漫漫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造就了在世界的东方独树一帜的中国建筑。然而,作为华夏文明组成部分之一的楚文化却是一支瑰丽多彩而又独具风格的南国文化。它发源于长江中下游和江汉平原,为楚族楚国楚地人民所创造,在缔造和发展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曾起过不可估量的作用。

英国著名“史前”学者戈登?柴尔德(V.Gordonchilde,1892—1957)认为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步入文明的里程碑。对于人类文化的研究,莫不以城市(礼仪性)建筑的出现作为文明时代的具体标志而与文字、(金属)工具并列。而谈到建筑就不得不以其文化脉络为背景。中国古代文化是多元复合的,它的主体华夏文化是二元耦合的。所谓二元,就方位来说是北方与南方,就流域来说是黄河与长江,就象征性的灵物来说是龙与凤,就学术的主流来说是儒家与道家。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文化,北方以晋(韩、赵、魏)为表率,南方则由楚独领风骚。楚国哲学的中心问题是天人关系,楚人的哲学世界观是个体本位的天人合一。楚人认为:人的存在,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体,这个个体,就是他的“自”。人的个体,是自然存在,而有超自然的愿望。人的自然存在,无论在空间上、时间上,都很有限。人有超自然的愿望,要求在空间上、时间上,进入无限。人的血肉之躯,不可能进入无限。人的精神状态,则可能进入无限,就是自觉个体与宇宙合一,也就是自觉天人合一。宇宙无限,若个体自觉与宇宙合一,也就自觉同其无限。个体的精神状态,只能与血肉之躯同存,仍是有限的。但只要一息尚存,便能自觉天人合一,进入无限。一旦自觉这个合一,则这种天人合一之感,不仅比平常客观实在之感,更为实在,而且更为深刻,因为更为自觉。这种天人合一的精神状态,可以使人从一切局限(包括时空局限)解放出来,把个体全部能量释放出来。《庄子》中的“至人”、“神人”、“圣人”、“真人”,都自觉天人合一,而进入无限。因此,楚建筑文化的最大特点也是体现在它的“天人合一”建筑观上,它所展现的是“自然与精神的统一”,本文所探讨的“天人合一”建筑观,也正是基于这一基本涵义作为出发点。楚建筑属于建

18 筑范畴的“干阑文化”是古代中国南方建筑文化的主体,是南方干阑式建筑与源于北方穴居的高台式建筑融合时期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代表。它是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向来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尊重自然,体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艺术性格上特别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在选材上,木材给人以含蓄、深沉的天然之美,它集轻巧、坚韧、易于加工为一身,恰恰与楚国人的文化性格相切合,因此成为楚建筑的首选材料。加之,建筑始终是为人服务的,地处中原的楚国地大物博,木材资源丰富,而相反去花几百年的时间用石材去兴建宫室建筑是不可想象的。因此,选择木材也有其必然性。楚建筑在建筑类型上丰富多彩,主要包括:宫殿、宗庙、公府、馆榭、地下宫室、离宫、坛、祠、警鼓台、舞台、观景楼阁等。它们的种类和使用功能虽不相同,但始终流露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这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楚文化精神——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建筑镶嵌在自然中,仿佛是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楚国的建筑重视人与自然的融合相亲的文化精神。以其楚楼阁为例,楼阁相当开敞,楼内外空间流通渗透,追求与自然的亲近;造型上运用水平方向的层层屋檐,环绕各层的走廊栏杆,极力削弱体型上的竖高感觉,使之时时回顾大地,仿佛对大地有着无比的眷恋;屋面、屋脊、装饰局部的曲线运用避免了造型的僵硬冷峻,优美地镶嵌在大自然中,仿佛自己就是天地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崇敬之情。楚国的建筑注重与自然高度协同的观念,表现在城市、村镇、陵墓或住宅的选址和布局上,“风水”学说、院落组群分布就是集中体现。早在伍子胥设计建造吴都阖闾城(今苏州市城厢区)时,在《吴越春秋》中记载:“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陆八门,以象天八门;水八门,以法地八聪。筑小城,周十里。陵门三。不开东面者,欲以绝越明也。立阊门者,以象天门通阊阖风也。立蛇门者,以象地户也。”楚建筑普遍存在“天人感应之说”、“四神之说”、“阴阳之说”、“五行之说”等建筑意识,这些建筑意识形成了中国古老的风水理论的基础。风水理论,在景观方面,注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在环境方面,又格外重视人工环境与天然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其宗旨是勘察自然、顺应自然,又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选择和创造出适合与人的身心健康及其行为需求的最佳建筑环境,使其达到阴阳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的完美境界。楚建筑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再由“单体建筑”围合构成“院落”。而院落组群分布就是以“院落”为基本单位,依照一定的轴线关系、平衡分布原则和具体需要构成整个组群。主要方式是平面上的层层铺开,注重移步换景异和空间层次,体现时间进程中的空间意识,注重含蓄的美的表达和体验。建筑风格上,楚建

19 筑的屋顶、木构件、飞檐等人性化设计,机智而巧妙的组合所显示的结构美和装饰美本身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楚建筑的屋顶一般很大,并出现了屋坡的折线“反字”及以后的“举折”的做法。虽然曲度不大,屋角也没有翘起,刚健质朴的气势较浓,但也初步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人字型的屋顶造型,既扩大了室内的空间感,同时有利于排水。类似的还有楚独有的干阑式建筑风格等,这些做法相比同时期的欧洲的平屋顶和中国北方穴居,更具有“人性化”设计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古代楚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木构件主要指柱、梁之外的悬挑受力构件斗拱,古老的“斗拱”系与檐口平行。迄今所发现的楚建筑异型木构件中有十分精美的拱形构件。木构件的“制作”主要指构造结合的榫卯技术,其本身不用一钉一卯,完全插接构成。源出于南方古老的干阑式建筑中的榫卯构造,为楚建筑所承袭发展,不但系列完备,而且技术先进。在承重结构过渡为装饰构件的过程中,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从审美角度都将两种功能结合得天衣无缝。终于成为其独特的南国风格。建筑的装饰上,楚国的艺术家们既看重人与自然的统一,充分表达个性的自由,可是又积极入世,回归到人本的理性现实。以其雕塑为例,在发掘的楚系墓葬中发现如:比细高腿还长一倍的长脖子鸟的脑袋上忽然长出了枝杈繁生、尖端锐利的成对鹿角来;昂首引吭、展翅欲飞的长颈彩凤偏偏要站到斑斓猛虎的背上去,而自己的背上却生出一对繁枝的鹿角;人首蛇身的补天女;双手擎万均的编钟乐架武士,是力的表现;飞凤、鸣鸾、长蛇、奔鹿,还有鼓胀着肚子的具蛙在进行着一场只有现代人类才可能进行的水陆空交叉的立体大型混战,是人间善与恶的搏斗……这些作品,对于地下的死者,是欢送他们祝愿他们飞升上天上仙境,对于地上活着的人们,是鼓励他们面对自然、征服自然。多数的雕塑作品是实用器物,把器形制作成许多种动物的形象,施以彩绘,以至浅高浮雕、镂刻等等,莫不表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充满着浪漫情调,以供装饰陈设,赏心悦目。值得注意的是,楚建筑始终是“天人合一”与“礼法、宗法制度”的联合体现。“天人合一”追求自然,“礼法、宗法制度”注重等级制和规矩,看似矛盾,但反映在建筑上,两者并没有截然分开。如“台”、“坛”等建筑形制是礼制建筑,但它们在布局上追求的还是“天人合一”的理念,二者并不矛盾。

总的说来,“天人合一”建筑观是楚国古代建筑的中心思想,是楚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意识。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1,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

20 方式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檩斗接而成,故称作穿斗式。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叠而成的,因其所围成的空间似井而得名。这种结构比较原始简单,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

2,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此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面。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民居及风景园林则采用了“因天时,就地利”的灵活布局方式。

3,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等形式。庑殿项也好,歇山顶也好,都是大屋顶,显得稳重协调。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4,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包括彩绘和雕饰。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潮、防风化剥蚀,而且还可以防虫蚁。色彩的使用是有限制的,明清时期规定朱、黄为至尊至贵之色。彩画多出现于内外檐的梁枋、斗拱及室内天花、藻井和柱头上,构图与构件形状密切结合,绘制精巧,色彩丰富。明清的梁枋彩画最为瞩目。清代彩画可分为三类,即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雕饰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墙壁上的砖雕、台基石栏杆上的石雕、金银铜铁等建筑饰物。雕饰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有动植物花纹、人物形象、戏剧场面及历史传说故事等。北京故宫保和殿台基上的一块陛石,雕刻着精美的龙凤花纹,重达

21 200吨。在古建筑的室内外还有许多雕刻艺术品,包括寺庙内的佛像、陵墓前的石人、兽等。

5,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注意跟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建筑本身就是一个供人们居住、工作、娱乐、社交等活动的环境,因此不仅内部各组成部分要考虑配合与协调,而且要特别注意与周围大自然环境的协调。中国古代的设计师们在进行设计时都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都要认真调查研究,务使建筑布局、形式、色调等跟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从而构成为一个大的环境空间。中国古建筑的历史分期摘要:中国建筑自其源始至于今,未尝一时停止其活动,其蜕变为赓续的,故欲强为划分时期,本为一种不合理且不易为之事。然因历朝之更替,文化活动潮平之起落,以及现存资料之多寡,姑分为下列各时期。

关键词:古建筑

一、上古或原始时期(公元前200年以前),自上古以至秦。此期间文献与实物双方资料皆缺乏。殷周战国以来城廓宫室遗址虽已有多处确经认定,但尚有待于考古家之发掘。殷以前则尚无实物可考证。

二、两汉时期(公元前204年至公元220年),此四百余年间为中国建筑成年时期,建筑事业极为活跃,史籍中关于建筑之记载颇为丰富,建筑之结构形状则有遗物可考其大略。但现存真正之建筑遗物,则仅墓室、墓墓阙数处,他为间接之材料,如冥器汉刻之类。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至公元290年),虽在五胡扰攘之破碎河山下,宫殿与佛寺之建筑活动极为澎湃。而佛教之兴盛则为建筑活动之一大动力。实物之在工艺表现上吸收有“希腊佛教式”之种种圆和生动雕刻,饰纹、花草、鸟兽、人物之表现,乃脱汉时格调,创新作风。遗存至今者有石窟、佛塔、陵墓等。

四、隋唐时期(公元590年至906年),隋再一统中国,定都长安,大兴土木,为唐代之序幕。唐为中国工艺之全盛及成熟时期。因政治安定,佛道两教兴盛。宫殿寺观之建筑均为活跃。天宝乱后,及会昌后周两次灭法,建筑精华毁灭殆尽,现存实物除石窟寺及陵墓外,砖石佛塔最多。隋代一石桥,唐末一木构佛殿,则为此期间最可贵之遗物。唐之建筑风格,既以倔强粗壮取胜,其手法又以柔和精美见长,诚蔚然大观。

五、五代宋辽金时期(公元906年至1280年),五代赵宋以后,中国之艺术,开始华丽细致,至宋中叶以后乃趋纤靡文弱之势,宋辽金均注重于宫殿之营建,其宫殿虽已毁尽,其佛寺殿宇之现存者,尚遍布华北各省,至于塔幢,

22 为数尤伙,作风手法,特征显著,规则谨慎,循旧制之途径,增减嬗变不已,此期除遗留实物众多外,更有《营造法式》一书,为研究中国历代建筑变迁之重要资料。

六、元明清时代(公元1280年至1912年)。元明清三代,奠都北平,都市宫殿之规模,近代所未有,此期间建筑传统仍一如古制。至明清之交,始有西藏样式之输入外,更有耶稣会士,输入西洋样式。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之刊行,则为清官式建筑之准绳。最后至清末,因与欧美接触频繁,醒于新异,标准摇动,以西洋建筑之式样渗入都市,一时呈现不知所从之混乱状态于民居市井中,旧建筑之势力日弱。

七、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以后),民国初年,建筑活动颇为沉滞。始欧美建筑逐渐开拓其市场于中国各通商口岸,而留学欧美之中国建筑师亦起而抗衡,于是欧式建筑之风大盛。

近二十年来,建筑师始渐回顾及中国固有之建筑。遂有采其式样以营建近代新建筑者,自此而后,建筑师对于其设计样式均有其他地域或时代式样之自觉,不若以前之惟传统是遵。今后之中国建筑,亦将如今后世界各处之建筑,将减少其绝对之地方性。然因传统、背景民族气质等等原素之不同,亦将自成一家,但其型成,则尚有所待耳。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沿革及其特点转贴文章: 作者傅熹年(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建筑历史所研究员)

1、中国古代建筑活动至少有七八千年以上有实物可考的历史。数千年来,虽经历多次社会进化、朝代更替、政权分合、民族融汇以及不同程度的外域文化影响,但不同时代的建筑却都能在传统基础上各出新意,博采众长,持续发展,逐步形成鲜明而稳定的共同特征,数千年来一脉相承,从未中断,成为世界建筑中虽非历史最悠久,却是延续时间最长、独树一帜的建筑体系。从这点考虑,可以推想,在古代必有一整套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和建筑物设计的原则和具体的方法,随着时代不断演进、发展,日臻成熟完善。在其控制下,古代建筑才能在发展演进、推陈出新的同时,做到一脉相承,保持其建筑体系的长期延续和基本特征的稳定。探索这些古代规划、布局和设计的原则、方法,对于了解古代建筑传统得以形成和延续发展的种种因素、从更深的层次上认识和阐扬中国古代建筑的卓越成就和所达到的科学水平,总结历史经验,都有重要作用。若能持之以恒,群策群力,在更大的范围内开展工作,逐步把它全面地揭示出来,也将有可能对规划设计工作者深入了解传统,从中取得参考、启发和借鉴起一定作用。前此,我们已对古代城市规划、大型建筑群组布局进行

23 了初步探讨,发现了面积模数和模数网格的重要作用,下面将循着已发现的一些线索对建筑物的外观设计进行探索。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建筑为主体,木构架建筑在正面宽度上以间为单位,正面每二柱之间称为一间,间之宽度称“间广”,若干间并联组成一座横长矩形的单体建筑,再由若干座单体建筑围合成内向的院落。木构架建筑在进深上以屋架上的椽或檩数计,早期(宋式)称几架椽(指椽跨距),晚期(清式)称几架(指檩数),大型建筑在侧面(山面)上也分间,一般以二架椽为一间。平面矩形的单体建筑,屋顶形式有硬山、悬山(均两面坡屋顶)、歇山、庑殿(均四面坡)几种,后二种屋顶下可加下檐,构成重檐屋顶。在具体表示一座建筑物时,称面阔几间,进深几椽(或几架)几间,上覆某种屋顶。单座木构建筑受等级制度限制,屋顶大都为两坡的硬山或悬山,只有宫殿、王府和坛庙、寺观等才可用歇山或庑殿顶,故屋顶的可选择性较小,外观变化不够丰富,但较大型的建筑可用加前后廊、前后抱厦、左右耳房等附属建筑的手法,形成外形较复杂、变化较丰富的组合体。当主体为二三层楼阁时,若令附属建筑比主体建筑低一至二层,可做到主次分明、高低错落有致,形成颇为丰富壮丽的外观,其形象在宋代绘画和现存一些明清楼阁建筑上都可看到。

2、中国古代建筑虽以在平面上展开的院落式布局为最突出的特点,但院落中的单体建筑、特别是主体建筑形象的完美,附属建筑与主体建筑之间在外观和比例上的和谐统一也是建筑群组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从现存大量优美和谐的建筑物和院落群组看,古代在单体建筑的设计上也必定有较成熟的设计方法。在(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中,分别记载了用“材分”和“斗口”为模数设计单体建筑的方法。自梁思成、刘敦桢二位先生创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这一学科以来,数十年间,经过两三代学者的研究,对这两部书中所载模数制度已基本了解。但因这两部书是为工程验收而编著,详于构件断面尺寸,而对建筑物的面阔、间广、柱高等大的比例关系较少涉及。如在《营造法式》中只有“若副阶、廊舍,下檐柱虽长,不越间之广”一句,即柱高等于或小于间广;《工部工程做法》则记载一般建筑下檐柱高为0.8面阔,也是柱高小于间广。但二者都属于控制数宇,并未涉及更具体的比例关系。由于在古代典籍和建筑专著中迄今尚未发现有关记述,我们要探讨古代木构建筑在外观设计中大的比例关系问题,只能通过研究现存的实物来进行,这就需要对有精确实测图或实测数据的建筑物进行深人的分析,用综合、归纳寻找共同点的方法逐步把它们反推出来。从设计和施工角度考虑,“材分”、“斗口”的尺度太小,用来控制构件的断面固然准确,但若用它为平面、立面大轮廓的尺度单位,则

24 过于细碎,既不易掌握,实际上也难以达到这样高的精度。经过对大量建筑间广的分析,也发现若以“分”值折算,大多不是制度、法规所规定的数字(如1

25、250、375“分”),而折算成尺数时,却大多以尺或半尺为单位,这现象表明,在定间广时,先按规定确定其“分”值,再折合成尺数,然后随宜增减尾数,使其以尺或半尺为单位。这样做可以有利于施工时放线和验核,但它还并不是模数。考虑到宋式有柱高不越间广的记载和清式以“攒档”数表间广和进深的情况,当时很可能还使用了扩大模数。但其具体情况如何,也只能通过研究实物来解决。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受木材易朽、易燃的限制,难于长久保存,现存最早的是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的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大殿,属中唐时期,距今已有1218年。中唐以前的木构建筑在国内已无实物,难作具体的探讨,但自此至元代,大约每间隔数十年都能有建筑实物存在,可供我们研究其间继承和发展的脉络。明清时期的建筑保存更多,不仅官式建筑大量存在,不同风格的地方建筑也极为丰富,且自成系列,可据以作更深入细致的探索。不过限于条件,目前还只能先就有精测图或数据的建筑物进行研究。

3、陈明达先生在结合建筑实物研究《营造法式》时,发现进深四架椽房屋其檐柱之高(以H表之)等于铺作(斗栱组)高加举高(亦即深四椽房屋屋脊标高为ZH)。循此线索,我用大量实物加以核验,发现唐代建筑和宋代殿堂型建筑确是如此,并发现当其进深为四椽以上时,其中平椽(距檐椽二步架,相当于四椽屋之脊搏位置)至檐柱顶之距(以A表之)仍与檐柱之高H相等,即其标高仍为ZH,继续保持着这个比例。这现象表明,檐柱之高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建筑的构架之高,即与建筑的高度有关。进一步探索,又发现宋代厅堂型构架建筑和元明以后的殿堂、厅堂型构架建筑,当进深等于或大于六椽时,其上平模(距檐三步架,相当于六架椽房屋之脊榜位置)至檐柱顶之距A仍与檐柱高相等,即上平标高为ZH。这比唐式和宋式殿堂型构架增加了一步架之高,表明柱高相对增高,斗拱部分相对减低,但檐柱之高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建筑构架的现象却是一脉相承的。把这现象和在研究应县木塔、独乐寺观音阁和日本飞鸟、奈良时代古塔等多层建筑时发现的下檐柱高H为塔身总高之模数的情况(应县木塔为12H,独乐寺观音阁为4H,日本法隆寺五重塔为7H,法起寺三重塔为SH)和柱高不越间广的记载结合起来考虑,檐柱高和建筑外观立面间必有密切的关系,应进一步加以探讨(为简化行文,下文中除仍以H代表檐柱平柱之净高,以A代表中、上平至檐柱顶之距外,又以B代表建筑的通面阔)。中国古代建筑在外观上分台基、屋身、屋顶三大部分。台基一般较低矮,屋顶为斜坡顶,屋脊虽高,但要退人至中分线处,其高由进深和举高决定,且在近处会

25 因透视作用而看不到,是不固定因素,故影响建筑立面比例最大的因素应是屋身,即柱列和斗拱部分。但斗拱的出跳受建筑物之性质和等级限制,也是不定因素,实际影响立面的是柱列。在对一些古代建筑的实测图和实测数据进行分析时,果然发现了一些有关建筑立面设计的值得注意的现象:如在分析五台县南禅寺唐建正殿时,发现殿之通面阔B为1161厘米,划分为3间后,其明次间比例为2:3:2,但其檐柱高H为386厘米,与通面阔B又恰为1与3之比,即B=3H,也可以说通面阔B以下檐柱高H为模数。这表明在设计此殿立面时,先以檐柱高H为模数,以其三倍定通面阔,再按2:3:2的比例划定明、次间之间广。在对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的数据分析中,也发现其底层面阔5间,通面阔B为2020厘米,底层檐柱高H为406厘米,比值为4.98:1,实即5:1,即B=SH。南禅寺大殿和独乐寺观音阁是现存唐、辽二代建筑中时代最早的,它们表现出的共同现象说明,至迟自唐以来,在立面设计中可能已出现令通面阔B为檐柱高H的整倍数的比例关系,即其柱列部分可能由以柱高为边宽的若干个正方形组成,也就是说通面阔(B)有可能以檐柱高(H)为模数,下面我们就利用更多的不同时代的实例加以验证,看是否较广泛地存在着相同或近似的情况。

4、唐代另一座建筑五台县佛光寺大殿面阔7间,通面阔B为34U)厘米,檐柱高H为499厘米,构架之中平**标高为ZH。其通面阔B与檐柱高H间无整倍数关系,但其中央5间间广均为5O4厘米,与檐柱高H只差5厘米,可视为相等,即中央五间为5个以檐柱高H为边宽的正方形,也可以认为是中央5间以檐柱高H为模数。梢间为便于形成45度转角构架,不得不缩小到与山面梢间相等的440厘米,遂不能与中央5间同宽。在辽代建筑中,除独乐寺观音阁外,义县奉国寺大殿面阔9间,B为4784厘米,檐柱高H为595厘米,比值为8.04:1,即B=8H,也以檐柱高H为立面的模数。以上所述均以平柱高H为正立面模数,但唐、宋、辽、金、元各代建筑立面各柱均有“生起”,即自明间平柱起各柱高度递增,至角柱达最高点,使柱顶连线为一两端上翘的弧线。详检诸建筑实测数据,发现辽、宋、金、元各代建筑还有不以平柱高H而以角柱之高为立面模数之例(下文中以H1代表角柱之高)。在辽代诸建筑中,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面阔5间,B为2565厘米,角柱高H1为515厘米,比值为4.98:1,即B=5H1;大同华严寺海会殿亦面阔5间,B为2765厘米,H1为450厘米,比值为6.1:1,即B=6H1;大同善化寺大殿面阔7间,B为4054厘米,H1为668厘米,比值为6.07:1,亦即B=6H1。它们的正立面都以角柱高H1为模数,但其中平(相当六架椽之脊)标高却仍基本为2H。在宋代建筑中,太原晋祠圣母殿下檐面阔7间,B为2690厘米,下檐柱高H为386厘米,比值为6.97:1,

26 即B=7H;登封县初祖庵面阔3间,B为1O91厘米,H1为360厘米,比值为3.03:1,即B=3H1(B为柱头尺寸,与H1均自中国文物研究所实测图量出)。苏州玄妙观三清殿下檐面阔B为4387厘米,下檐柱高H为493厘米,比值为8.9:1,考虑到施工可能产生的误差,可视为9:1,即B=9H。在金代建筑中,五台县佛光寺文殊殿面阔7间,B为3156厘米,H1为448厘米,比值为7.04:1,即B=7H1;大同善化寺三圣殿面阔5间,B为3268厘米,H1为659厘米,比值为4.96:1,即B=SH1。朔县崇福寺弥陀殿面阔7间,B为4094厘米,H为593厘米,比值为6.9:1,可视为B=7H。元代建筑中,芮城永乐宫三殿中的三清殿面阔7间,B为2844厘米,H1为558厘米,比值为5.09:1,近于B=5H1;纯阳殿面阔5间,B为2016厘米,H1为508厘米,比值为3.97:1,即B=4H1;重阳殿亦面阔5间,B为1734厘米,H1为433.5厘米,比值为4:1,即B=4H1;浙江武义延福寺下檐面阔5间,B为1180厘米,下檐柱高H为292厘米,比值为4.04:1,即B=4H。从上举诸例可以看到,在辽、宋、金、元四朝中,都兼有用下檐平柱高H和角柱高H1为立面模数之例。

5、明清时期建筑实物保存下来的更多,不胜枚举,但这时建筑之角柱生起已大为减弱,平柱与角柱间高差已不明显,其中有精确图纸和实测数据的重要大型建筑物的立面设计一般均以平柱高H为模数,如昌平明长陵被因殿面阔9间,其B=10H;北京社稷坛前殿面阔5间,其B=6H;北京紫禁城午门正楼、太庙前殿下檐均面阔9间,其比例亦均为B=10H;保和殿面阔9间,其B=7H;西安鼓楼为二层重檐三滴水建筑,其楼身部分面阔7间,其B=1OH,楼高计至上层上檐柱顶为4H。这表明明清时期在建筑立面设计中仍保持着自唐以来以檐柱高H为模数的传统。在现存大量古建筑中,虽也有不尽符合此传统者,但唐至元代多数重要的大型建筑和明清官式建筑基本上是这样,可知以檐柱高为立面设计的扩大模数是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设计方法。从上举诸例和表一所示,还可以看到,自唐至元,正立面上所含之H方格数等于或少于其开间数,立面上一般是明间横长,两侧各间竖长;到明清时期,明间面阔加宽,有时可为次间的1.5倍,次间也往往为方形,遂出现正立面上所含H方格数超过其开间数的现象,这是不同时代在立面开间比例上的变化和差异。由于各建筑正立面面阔均为檐柱高H的整倍数,从所画分析图上就可看到一个共同现象,即各立面上均可画出若干个以H为边宽的并列的正方形,而这一列正方形实可视为模数网格,这一点在重檐建筑和城楼。楼阁等高大的建筑上表现得更为清楚。通过对重檐建筑的分析,可以看到,其立面设计也以下檐柱高H为模数。典型的例子是辽代的应县木塔和北宋的太原晋词圣母殿。应县木塔底层为重檐,下檐柱高

27 为420厘米,一层塔身柱高为868厘米,比值为2.07:1;圣母殿下檐柱高为386厘米,上檐柱高为783厘米,上下檐柱比值为2.O3:1,二例都是上檐柱高为下檐柱高的2倍,2H;而上檐柱顶至屋顶上平之距A仍与H相等,与单檐时相同,表明这是当时的通制。保持这个比例关系最晚之例在明代中期,到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时,重建的太庙前殿仍然如此。但自明初永乐时起,在沿用旧比例的同时,一些建筑已开始发生变化,建于永乐14年(141年)的明长陵棱恩殿的下檐柱已稍高于上檐柱高的一半,而**城楼、午门正楼、太和殿、保和殿则逐渐增高,先增为上檐檐口标高之半,随后又增至上檐正心行标高的一半。增高下檐柱是为了在建筑总高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建筑直接接近人的下檐部分的高度,使建筑显得更为轩敞,减少压抑感。增高了的下檐柱仍是立面上的模数。从上举诸例的立面图中,可以看到以檐柱高H为模数的网格控制建筑立面的情况。

6、在高大的城楼和楼阁的设计上,模数和模数网格的作用更为明显。北京的**、午门均是其例。**日楼面阔9间,通面阔B为5710厘米,按明中期尺长引.84厘米折算,合179尺;其明间特宽,为852厘米,合27尺,次。梢、尽间各四间,宽度相同,都在607厘米左右,均合19尺;在高度方面,下檐柱高H为604厘米,也合19尺,上檐檐口标高为12.26米,合38.5尺,基本为H的2倍。这样,在城楼立面图上,除明间外,左右各四间处分别可画出八个高宽均为H的方格网,分上下二列,下自柱础上皮,中至檐柱顶,上至l檐檐口。这表明除明间外,左右外侧各4间均以H为模数。门楼下有巨大的城门墩台,台顶东西宽为11757厘米,合370尺,扣除门楼通面阔5710厘米后,左右外侧各余3024厘米,合95尺,恰为门楼下檐柱高H(19尺)的5倍;门墩之净高为1213厘米,合38.1尺,也可视为38尺,即ZH。这就可以推知,门墩之宽如扣除门楼明间下的27尺外,左右侧各宽9H,高2H,也以H为模数。根据这现象,我们可以推想,在设计**时,先确定以下檐柱高H为扩大模数,据以画出上下四列宽为H的方格网,下二列控制墩台之高、宽,东西宽为19H,高2H;上H列控制门楼,东西宽为9H,高至上檐口为2H;然后再接明间较宽的惯例把明间间广由H(19尺)扩大到27尺,形成**的现状。**城楼是运用模数网格控制立面设计的很典型的例证,它的模数网格方19尺,中间加上一个宽27尺的明间可视为插入值。和**类似的还有紫禁城午门。午门平面为四字形,东西总宽12692厘米,按明初尺长31.73厘米折算,恰合400尺;其左右前伸的两肢各宽2555厘米,合80.5尺;墩台顶面高1297厘米,合40.8尺;考虑误差,肢宽和台高可分别推定为80尺和40尺。据此在立面图上

28 画分析线,可以看到它以40尺为模数,整个墩台为并列10个方40尺的模数网格所控制,两肢各占2格,为80尺,中间凹入部分占6格,为240尺。以上是在建筑立面设计中以下檐柱高H为模数的情况,在对大量建筑立面的分析中都可看到。

7、明清建筑有时还可用斗栱间距为计长度的单位,称“攒档”(为简化文字,以C代表之)。当一座建筑各间之攒档相等时,也可用为模数。但有些建筑各间的斗拱攒数相同而间广却不尽相同,导致攒档不等,遂不能用为模数。用攒档为模数的典型例子是紫禁城角楼。角楼平面为长短肢不等的十字形,各部分的攒档均相等,C=2.5尺。主体为面阔3间的方亭,其平身科明间用6攒,间广为7C,两次间各1攒,间广为2C,三间通面阔为11C。方亭四面各突出抱厦(短肢)和**屋即山面向前的抱厦(长肢),宽均与方亭明间同,为7C,深分别为2C和5C。这样,C遂成为平面上的扩大模数。角楼在高度上也以攒档C为模数,抱厦、**屋的下檐柱同高,标高H均为5C,上檐额枋上皮(相当上檐柱顶)标高为8C,主体上檐额枋上皮标高(相当于主体上檐柱高)为12C,主体上檐屋脊标高为17C,它们之间的差距也以C为单位。角楼是以攒档C为平面、立面、剖面设计模数的佳例。明清建筑中以攒档为平面、立面设计模数的实例,目前了解的较少,除此外还有山西万荣飞云楼一例,尚有待作更广泛的探索。

8、在塔的设计中,也以下檐柱高H为扩大模数,应县木塔是典型的例子。从其立面分析图中可以看到,自一层地面至塔顶博脊上皮,恰高12H。相似之例还有杭州闸口白塔,自一层地面至塔顶檐口,共高15H。通过对日本飞鸟、奈良时期(相当于南北朝末至盛唐)古塔的研究,我们知道这是盛唐以前的设计方法,而自中唐以后,又出现以中间一层塔宽为扩大模数的新的设计方法。这在上述二塔上也有表现。在应县木塔立面分析图上可以看到,塔平面八边形,共高五层,其第三层(中间一层)每面之宽A恰为3丈,而自一层地面起,依次至一层上檐柱顶。二至四层塔身檐柱顶、顶层檐口、塔顶仰莲恰各为3丈,累计为6A,即18丈,均以3丈为扩大模数。杭州闸口白塔平面也是八边形,高9层,也以其中间一层(第五层)一面之宽A为扩大模数,自一层地面至塔顶博脊共高15A。塔的设计除以一层柱高H为扩大模数外,又增加以中间层每边通面阔A为扩大模数是因为H只能控制塔高,而A与每面之宽有关,可以控制塔身之宽,即控制塔之细长比。这表明塔的设计更为精密了,这是楼阁型塔的设计情况。密檐塔是中国古代佛塔另一重要类型。因为它一般在外观上无柱或只底层有浮雕柱,故它与楼阁型塔兼用一层柱高和中间层面宽为模数的设计方法不同,只以中间一层的面宽为模数。如嵩岳寺塔塔身之高为第8层(15层塔的中间一层)每面

29 之宽A的12倍,大理崇圣寺千寻塔塔身之高为第8层(16层塔的中间一层)每面之宽A的6倍。各据塔之层数和平面形式(如方形、六边形、八边形、十二边形等)来确定A之倍数。塔之外轮廓据已知的有限材料,楼阁型塔各层塔檐连线为直线,密檐塔下半为直线,上半为弧线。其弧线可用卷杀方法求得,但与习用的栱头卷杀方法不同,不是把直角相邻两边等分为相同的段数后,将相应诸点用直线相连形成卷杀折线,而是先把直角两边欲卷杀的部分都中分为两段后,都舍去近角一段,把远角一段各等分为相同的分数,再将相应诸点依次相连,形成较平缓的卷杀折线。这是楼阁型与密檐塔在设计方法上的不同。从上举诸例如可以看到,在立面设计中心檐柱高H为模数,用它作模数网格从整体上控制立面设计,是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设计方法。由于下檐是建筑中最接近人的部位,故下的檐柱之高是决定建筑尺度和尺度感的最重要的构件,用它做模数网格,涵盖整个立面,可对建立正确的尺度感起很关键的作用。同时,它又是正方形网格,以它为基准适当加以调整,也易于保证各间的开间和上下各层之间有较和谐的比例关系。在立面设计中运用柱高为扩大模数风格,即可简化设计过程,又可控制其比例关系,达到统一谐调,是很有效的设计方法。限于资料和时间,对立面设计原则和方法的探讨所得很有限。从塔的设计兼用柱高和面宽控制的情况看,一般房屋设计恐也不可能只由柱高一个扩大模数来控制,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做工作,逐步把它们发掘整理出来。

30

第18篇:寺庙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项目背景: 场地概况

1、该项目位于海南省文昌市城区。

2、本项目总建筑积8528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为2188。

整体布局:

本项目体顺应基本本身的地块特点,即东西向为主要走向;沿大门为 轴线,依次布置前殿,大雄宝殿,后殿,观音殿,左右分别书本焕殿和伽蓝殿。

有关依据:

1、根据建设部颁发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在本装饰工程设计中主要采用阻燃性材料和难燃性材料

二、设计思路:

本项目是以现代寺庙定位,设计中采用了现代感比较强的阿富汗玉石,海南黑等石材,以雕刻莲花灯图案体现佛教文化思路,本焕殿采用砗磲雕刻本焕长老的生前事迹,墙面以雕刻的形式把本焕长老的血经表现出来,体现本焕生前为佛教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本项目是继承佛教建筑的诸多长处,突出时代特色,实现智能化、实用化、多功能化,建筑风貌达到与山与树和谐,实行房让树,保护树为原则,成为树包寺院的一大建筑特色。整个寺院在规划中注重环境绿化设计,力求使整个寺院花木葱绿,生机盎然,整洁安全、清净庄严、彰显人与众生和谐美景,为香客、游客提供了舒适、清静的活动环境。

古建设计,寺庙设计寺院建设的基本原则,大略有两条:一是继承传统,二是应机弘法。传统必先继承,名山祖庭,应基本依旧制修复,在建筑风格、园林规划、佛像塑画等方面,宜古香古色,保护佛寺的文物价值,造成一种古而常新、清净脱俗的梵刹气氛,现代化的建筑、商业性的设施,应尽量置于正院之外。旅游观光的寺院,须努力维持秩序,严禁男喧女闹、喝酒抽烟、播放靡靡之音,保持庄严清净。还须从应机弘法的需要出发,对传统寺院格局巧作取舍,增加必要的新设施。一所能适应新时代弘法需要的寺院,应具备四个中心的设施和功能。 。

第19篇:寺庙管理

经营管理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总寺的方丈大人得知情况后,就派来了一名主持和一名书记,共同负责解决这一问题。主持上任后,发现问题的关键是管理不到位,于是就招聘一些和尚成立了寺庙管理部来制定分工流程。为了更好地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寺庙选派唐僧等领导干部出国学习取经;此外,他们还专门花钱请了天主教堂、基督教会的神父传授MBA。外国的神父呆了不久留下几个屁就走了,一个屁叫BPR,一个屁叫ERP。

书记也没闲着,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才没有充分利用、寺庙文化没有建设好,于是就成立了人力资源部和寺庙工会等等,并认认真真地走起了竞聘上岗和定岗定编的过场。

几天后成效出来了,三个和尚开始拼命地挑水了,可问题是怎么挑也不够喝。不仅如此,小和尚都忙着挑水、寺庙里没人念经了,日子一长,来烧香的客人越来越少,香火钱也变得拮据起来。为了解决收入问题,寺庙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等连续召开了几天的会,最后决定,成立专门的挑水部负责后勤和专门的烧香部负责市场前台。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寺庙提拔了十几名和尚分别担任副主持、主持助理,并在每个部门任命了部门小主持、副小主持、小主持助理。

老问题终于得到缓解了,可新的问题跟着又来了。前台负责念经的和尚总抱怨口渴水不够喝,后台挑水的和尚也抱怨人手不足、水的需求量太大而且没个准儿,不好伺候。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矛盾,经开会研究决定,成立一个新的部门:喝水响应部,专门负责协调前后台矛盾。

为了便于沟通、协调,每个部门都设立了对口的联系和尚。协调虽然有了,但效果却不理想,仔细一研究,原来是由于水的需求量不准、水井数量不足等原因造成的。于是各部门又召开了几次会,决定加强前台念经和尚对饮用水的预测和念经和尚对挑水和尚满意度测评等,让前后台签署协议、相互打分,健全考核机制。为了便于打分考核,寺院特意购买了几个计算机系统,包括挑水统计系统、烧香统计系统、普通香客捐款分析系统、大香客捐款分析系统、挨上必死系统(简称IBS系统)、马上就死系统(简称MS系统)等,同时成立香火钱管理部、香火钱出账部、打井策略研究部、打井建设部、打井维护部等等。由于各个系统出来的数总不准确、都不一致,于是又成立了技术开发中心,负责各个系统的维护、二次开发。由于部门太多、办公场地不足,寺院专门成立了综合部来解决这一问题,最后决定把寺院整个变成办公区,香客烧香只许在山门外烧。

部门多、当官的多,文件和开会自然就多,为了减少文山会海,综合办牵头召开了N次关于减少开会的会,并下达了“关于减少文件的文件”。同时,为了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寺院还成立了精简机构办公室、机构改革研究部等部门。

一切似乎都合情合理,但香火钱和喝水的问题还是迟迟不能解决。问题在哪呢?有的和尚提出来每月应该开一次分析会,于是经营分析部就应运而生了。分析需要很多数据和报表,可系统总是做不到,于是每个部门都指派了一些和尚手工统计、填写报表、给系统打工。

寺院空前地热闹起来,有的和尚在拼命挑水、有的和尚在拼命念经、有的和尚在拼命协调、有的和尚在拼命分析„„忙来忙去,水还是不够喝、香火钱还是不够用。什么原因呢?这个和尚说流程不顺、那个和尚说任务分解不合理,这个和尚说部门界面不清、那个和尚说考核力度不够.......

又过了一年,寺院黄了,和尚们也都死了。人们在水井边发现了几具尸体,是累死的;在寺院里发现了几千具尸体,是渴死的。

第20篇:寺庙山门

寺 庙 山 门

石雕牌坊,也叫石雕牌楼、山门,汉族特色建筑文化之一。最早见于周朝,最初用于旌表节孝的纪念物,后来在园林、寺观、宫苑、陵墓和街道均有建造,北京是中国牌楼最多的城市。石雕牌坊用各种石料来进行塑造,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建筑装饰物,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意义。

石雕牌坊不仅建筑结构自成一格,别具风采,而且集雕刻、绘画、匾联文辞和书法等多种艺术于一身,熔古人的社会生活理念、封建礼教、封建传统道德观念、古代的民风民俗于一炉,具有瑰丽的艺术魅力、很高的审美价值和丰富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每一座石雕牌坊都是一件石雕工艺品。中国传统的石雕技法圆雕、透雕、高浮雕、浅浮雕、平浮雕、阴线刻等,在石牌牌坊的雕刻中都广为应用。

一、石雕牌坊简义

石雕牌坊即石头修建的牌坊,是一种装饰建筑物,也是雕刻艺术的一种。常见于古代陵园,如北京明代陵墓外面的大红门前,有石牌坊一座,整个牌坊为五间六柱十一楼,结构匀称和谐,造型美观大方。牌坊用纯一色的汉白玉雕制而成,柱石的上方刻有麒麟、狮子,夹柱石的浮雕有双狮戏彩珠,牌坊上还雕刻着其他怪兽云纹是我国建筑艺术的一大特色。此牌坊是全石仿木结构,亭阁式斗拱建筑,飞檐翅角,三门四柱。高6.80米,宽6.3米。明天启年间,因土王覃鼎征战有功,朝廷赐建牌坊一座,整座牌坊上刻有“荆南雄镇”,反面刻有“楚蜀屏翰”。整座牌坊上刻有“土王巡游”、“渔樵耕读”、“云吞雨雾”、“哪吒闹海”、“槐荫送子”等浮雕图案,正面两角有浮雕象鼻对峙,两侧基石柱各有撑鼓,石柱两侧配有石狮,其运用浮雕、透雕等手法。

二、石雕牌坊的分类

石雕牌坊种类多样,可大致可按形式、材料、建筑意图来分类。

1、从形式上分

只有两类——一类叫“冲天式”石雕牌坊,也叫“柱出头”式石雕牌坊。顾名思义,这类石雕牌坊的间柱是高出明楼楼顶的;另一类“不出头”式。这类牌楼的最高峰是明楼的正脊。如果分得再详细些,可以每座石雕牌坊的间楼和楼数多少为依据。无论柱出头石雕牌坊或不出头石雕牌坊,均有“一间二柱”、“三间四柱”、“五间六柱”等形式。石雕牌坊顶上的楼数,则有一楼、三楼、五楼、七楼、九楼等形式。在北京的石雕牌坊中,规模最大的是“五间六柱十一楼”。宫苑之内的石雕牌坊,则大都是不出头式石雕牌坊,而街道上的石雕牌坊则大都是冲天式石雕牌坊。

2、从材料上分

有花岗岩石雕牌坊、大理石石雕牌坊。花岗岩石雕牌坊常用青石石雕牌坊、芝麻白石雕牌坊、锈石石雕牌坊等。大理石石雕牌坊则常用汉白玉石雕牌坊。根据需要来选择材料制造石雕牌坊。石雕牌楼以景园、街道、陵墓前为多。石雕牌坊从结构上看繁简不一,有的石雕牌坊极

简单,只有一间二柱,无明楼;复杂的石雕牌坊有五间六柱十一楼者。石雕牌坊由于本身的结构特点,有的虽为三间四柱式,却只有花板而无明楼。石雕牌坊的明楼比较复杂,浮雕镂刻亦极有特色。如果石雕牌坊石料石质坚细,不仅浮雕生动,而且其精细的图案历经数百年也不泯没。

3、按建造意图上分

可分为四类:一是功德牌坊石雕牌坊,为某人记功记德。如山东省桓台县新城镇“四世宫保”牌坊石雕牌坊,是明朝万历皇帝为当时新城人兵部尚书王象乾所建。王象乾文韬武略,威震九边,加功晋爵太子太保,追赠曾祖、祖父、父亲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之衔,故额题“四世宫保”。

二、是贞节道德石雕牌坊,多表彰节妇烈女,在安徽歙县有许多这类石雕牌坊。三是标志科举成就的石雕牌坊,多为家族石雕牌坊,为光宗耀祖之用。四类为标志坊石雕牌坊,多立于村镇入口与街上,作为空间段落的分隔之用。

按张玉舰《中国牌坊的故事》一书,更具体地划分为六类:一是庙宇坊石雕牌坊,如曲阜孔庙石雕牌坊;二是功德石雕牌坊;三是百岁坊石雕牌坊(也称百寿坊石雕牌坊),和其它类型比较起来,这类数量要少得多,如山东青州市韩楼百寿坊、安徽泾县九峰村百岁石雕牌坊;四是节孝坊石雕牌坊;五是标志坊石雕牌坊;六是陵墓坊石雕牌坊,绍兴市大禹陵石雕牌坊和南通市唐骆宾王墓道石雕牌坊。

三、石雕牌坊的价值

石雕牌坊有其重要意义,如果石雕牌坊的存在不影响交通,不仅应该得以保留,而且还要千方百计地加以保护。每座石雕牌坊都有其保存的价值。

1、点缀风景,引人入胜。在风景区或古迹群内,尽管石雕牌坊是陪体建筑,但是它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点缀城市,古色古香。现今城市街道两旁高层建筑耸入云际,街上车水马龙自然是现代化大城市的一般景象。但是当人们步入石雕牌坊装饰的街道,古香古色。

3、可留作教材。每处古迹都有一定的意义,每座石雕牌坊往往又有它自己的特殊意义。而且石雕牌坊本身精雕细刻,飞金走彩,还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

4、石雕牌坊石历史的标本。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但在整个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不过是一排晶莹的浪花。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文物,都不能以金钱来估量。每座是牌坊都可以看作是当时历史事件的见证。

四、石雕牌坊图案的含义

龙凤:如果你看到哪个牌坊上刻有龙凤,那一定与皇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龙乃百兽之尊,是封建社会中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帝的象征;凤乃百鸟之首,封建社会中常用来作为

高贵的皇后的象征。

蝙蝠:因\"蝠\"字与\"福\"字谐音,因而成为好运气和幸福的象征,人们常常以五只蝙蝠组成图案雕绘在牌坊上,以象征长寿、健康、富裕、平安、人丁兴旺及子孙满堂等五种天赐之福。

鹿:与\"禄\"字谐音,常被用作牌坊雕绘的图案,以象征升官晋爵、高官厚禄。

鱼:与\"余\"谐音,常与水塘、荷莲一起组成图案被雕绘在牌坊上,以象征金玉(鱼)满堂或连(莲)年有余;同时,鲤鱼跳龙门又是读书人金榜题名、荣登仕途的代名词,因此,鲤鱼腾浪也常被用于雕绘牌坊的图案,以象征科举及第、金榜题名。 松、鹤、龟、麒麟、荷花、荷叶、牡丹、如意等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花卉和器物也常被刻绘在牌坊上,表达长寿、幸福、健康、吉祥、如意等丰富内涵。

石雕牌坊的类别,主要用于寺宅的廊柱、门墙、牌坊等处的装饰,属浮雕与圆雕艺术,享誉甚高。不受雕刻材料限制,佛像雕塑、校园雕塑,地产雕塑都能雕刻出来,至于人物故事与山水也较为多见。在雕刻风格上,浮雕以浅层透雕与平面雕为主,圆雕整合趋势明显,刀法融精致于古朴大方,也有清代石雕的细腻繁琐。

五、石雕牌坊主要产地和厂家

我国石雕牌坊主要产地是福建惠安,采用石料主要为青石、花岗岩等。

寺庙对联
《寺庙对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