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北京国际关系学院(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3-26 12:00:4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历年试题

国际政治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1990年试题 第一部分 国际政治概论

一、简答、简述题

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2、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及其作用

3、裁军与发展的关系

4、人类面临的主要威胁

5、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的三权分立

6、苏美首脑马耳他会晤

二、论述题:

1、争取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

2、战争的根源与性质

第二部分 国际关系史

1、试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

2、试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和会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3、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被分裂的原因,经过及其统一的前景。

第三部分 中国外交

一、简答题:

1、“亚罗“号事件

2、契约华工在古巴

3、中印边界问题

4、中日关系正常化三原则

5、中美“上海公报“

二、问答题: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及其意义。

2、分析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政策的调整及其特点。

91 国际政治概论

一、简答题:

1、国家利益

2、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

3、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要素

4、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5、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形成的标志和特征

二、论述题:

1、怎样认识当今世界所处的时代?

2、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角度论述当今世界美、苏、中、西欧、日本间相互关系的实 质。

国际关系史

一、简答题

1、七年战争

2、地中海协定

3、三国干涉还辽

4、蒙特勒海峡公约

5、中东“六〃五”战争

6、纳尔逊〃曼德拉

二、论述题

1、试述本世纪三十年代欧洲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2、试述杜鲁门主义及其实质。

中国外交

一、简答题:

1、新中国建立前夕中央关于外交的“三大决策”

2、建交前的中美大史级会谈

3、中国解决边界问题的基本原则

4、中法建交

5、中国对外援助的基本原则

二、论述题:

1、试述新中国成立后四十年间的中苏两国关系

2、试述周恩来与万隆会议

国际政治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1992年试题

国际政治概论

一、简答题

1、国家主权

2、世界政治经济体系演变的三个时期

3、东西关系的实质

4、世界政治与世界经济的相互关系

5、OPEC

二、论述题

1、试析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

2、试论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国际关系史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2、1841年《伦敦海峡公约》

3、第二次鸦片战争

4、意土战争(1911)

5、欧洲共同体

6、西方七国首脑会议

二、论述题

1、试述1941年日美谈判和太平洋战争爆发

2、试述布什的人权外交及其实质

中国外交

一、简要回答下列个题:

1、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和南北通商大臣职务的设立

2、马嘉理事件简况

3、所谓“麦克马洪线”的由来

4、“西原借款”的主要内容

5、国民党政府“修改”不平等条约运动及其实质

6、比较《中苏不侵犯条约》、《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的历史背景

7、关于台湾省沦为殖民地和回归祖国的简要经过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哪三大基本方

针?周恩来对其内容是怎么阐述的?

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怎样提出来的?请完整准确的写出其内容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各国建交原则和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二、试评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的经过和“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及香港问题的解决

三、试述我国的旅顺、大连(简称“旅大”)自十九世纪末以来是怎样被外国掠夺以及新

中国完全收回其主权的曲折过程

国际政治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1993年试题

国际政治概论 一简答题

1、强权政治

2、雅尔塔体制的确立

3、新技术革命

4、东西关系中冷战的产生

5、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二论述题

1、试论解决南北关系问题的根本途径

2、评析“人权高于主权论”的实质

国际关系史

一、简答题

1、北方战争

2、四国同盟(1815)

3、柏林会议(1878)

4、第二次摩洛哥危机(1911)

5、杜鲁门的第四点计划

6、日本北方四岛问题

二、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从中立国反对德国法西斯方向的演变

三、试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的意义及其批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中国外交

一、回答下列各题

1、叙述中国关税大权落入外国人之手的简要经过

2、《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从关余问题和商团事件的解决简要评析孙中山的外交主张

4、简要叙述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同苏联的断交与复交经过

5、简要回答“迪克西使团”赴延安这件事,为什么称作“迪克西使团”

6、新中国同世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基本方针是什么,特点怎样,从政治上和国际法上 作出解释

7、按地理顺序写出同我国接壤的周边国家的名字,指出哪些国家已经与我国解决了边界

问题,哪些国家正在同我国进行边界问题的谈判

8、中美签订的三个公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年来美国在哪些问题的做法上公然违反上 述公报的精神?

二、试述前苏联(包括苏俄)在中东铁路,长春铁路的特权的几次重大变化以致最后全部 放弃的过程

三、试析八十年代初全面调整后的我国外交政策中的经济因素。

国际政治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1994年试题

国际政治概论

1、国际政治行为体与主要角色的区别与联系

2、如何认识国际政治的整体性,当今国际政治发展有何特点

3、从国际政治演变角度论述联合国作用及改革

4、试评“主权原则过时论”

国际关系史

一、名词解释

1、七年会议

2、1878年柏林会议

3、国联

4、新东方政策

5、三国干涉还辽

二、论述

1、一战后英国的均势政策

2、艾森豪维尔主义与卡特主义的异同

中国外交

一、名词解释

1、西林教案

2、伊犁条约

3、东南互保

4、西姆拉条约

5、APEC 二论述

1、论述《雅尔塔协定》后的中苏谈判及《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2、试述中美建交后中国围绕三个公告与美国的斗争及江泽民主席出席西雅图会议的意义

1999年试题 科目一:国政概论 一填空

当代美国国际政治学界最著名的\"新现实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是_______,其 代表作是

《国际政治理论》。

\"发展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劳尔.普尔维什在论述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时,把发达 国家和发

展中国家关系定义为_______的关系。

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是\"现实主义\"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其代表 作是___ _____。

美国哈佛教授塞缪尔.亨廷顿1993年发表论文\"文明的冲突\"断言,_____国家 对抗____ _国家将成为世界的主要冲突。

在全球化趋势日益突出的今天,人们必须寻求全球措施,以解决全球性问题 。于____ 年在_____举行的首届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是解决全球问题的重大实践活动。

西欧和北美有传统联系,北美和东亚因为有了APEC也建立了联系,而欧亚之 间长期缺

乏联系,直到1993年在______举行了_______会议,,才使西欧和东亚开始建立直接联 系 。

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变化,开始从______世界走向______世界。

随着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当政治大国的要求也越加强烈,________年,前首 相______ __首先提出了政治大国的目标。

近年来,美国舆论界极力鼓吹\"中国威胁论\",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伯恩斯坦和 芒罗合著 的________。

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内因,但著名国际金融商________的投 机活动是

引发危机的导火索。

关于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领土争端,邓小平主张________。 12

70年代以来,东亚产业结构呈现梯次的垂直国际分工,日本处于这一结构的 顶端,这

种结构被称为______模式。

针对日本在东亚经济中影响力上升,美国为扩大在亚太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力 ,曾提出

_____模式的构想。

东盟国家在实践中倡导了一种与集体安全概念不同的新地

区安全概念,即___ _____。

西方七国集团包括美、英、德、法、意、加和______。 16

为了维护欧洲安全,于70年代欧洲国家成立了第一个安全机构,即________ 。

联合国关于人权问题的第一个重要文件是1948年通过的________。

1989年4月,在智利圣地亚哥举行了第二届___________会议。

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由一个大政党长期执政,而其他政党与执政党力量悬殊 ,无法参

与竞争,这种制度叫做_______。 二 简答

主权平等原则是一切国际准则的基础。 2

战后国家实力内涵的更新。

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4

两极格局终结的主要原因。 5

国际政治行为体类型。 三 论述

试论当今时代主题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试用所学知识,评析下述观点:由于国家间相互依存关系加强,国家主权观 念已经过 时。

科目二:国际关系史 一 填空

欧洲列强在1756--1763年发生的战争又叫________。 2

北美独立战争时期,俄国宣布执行_________政策。 3

克里米亚战争后,交战双方缔结________和约,其中对俄国打击最严重的条 款是____ ___.。

德意志国家的统一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次战争完成的 。

再保险条约是_______、____________于_________年签定的。

白里安.凯洛格公约又称____________公约,是由______国和______国外交官 发起的。

1928--1935年发生的格兰查科战争又称_________战争,交战双方是______和 ______。

二战后初期,战胜国和_______签定和约_______。 9

二战后初期,日本民主改革包括____________。 10

卡特任期内较为流行的\"三边主义\"的三边是_______。 二 简答

伦敦海峡条约(1841)。 2

广田三原则。 3

柏林危机

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 5

戈氏外交\"新战略\"。 三 论述

综述二战中国际反法西斯战线形成的背景、过程、内容及影响。

综合分析影响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发展的若干因素。 科目三:外交史 一 简答

马葛尔尼使华。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苦撑待变\"外交。 3

19世纪60年代西方列强对华\"合作政策\"。

马歇尔使华。 5

间岛问题。

中国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立场。 7

周恩来的人民外交思想。 8

中美两国关于南亚问题的声明。 二 论述

从1896年《中俄密约》到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同沙俄及苏联围绕中东铁路进 行了怎样 的斗争。

试析毛泽东与邓小平在独立自主外交思想上的主要异同。 3

试分析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及中国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 2000年试题 科目一:国政概论 一 填空 (共20分)

1 肯尼斯.沃尔兹是国际关系理论中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 2 为了对付日本提出的雁行模式,美国提出了______。 3 日本提出的雁行模式的根本内容是_______。

4 日本著名的右翼分子,刚当选为东京都知事的是_____。 5 亨廷顿对9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国家的民主化进程的描述是_____。

6 中国威胁论提出的根据是______。

7 拉美国家经济在经历了70年代的迅速发展后,进入80年代处于停滞状态,这一时期 被

称为______。

8 研究第三世界发展的经济学派是________。

9 英国首相布莱尔针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合流的趋势提出了_____。

10 依附理论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______。 11 联合国关于人权问题的第一个文件是_______。 二 简答 (大约有6题,这里只列了1题) 1 国际新秩序的原则。 三 论述 (共2题)

1 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对主权国家地位的冲击。

从国际政治角度看国际格局的演变与国际秩序的关系。 科目二:国际关系史 一 填空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后,____根据____条约继承了西班牙王位。

英法协约具体分为三个小条约,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

第一次地中海协定是_____年_____月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国协

定的。

德国的新东方政策提出了一个_______,两个_______。 5

马约的正式名称是_________,包括两个具体的条约_______和_______,它的 生效时间 是________。

欧共体国家与第三世界签定的第一个南北合作的协定是________。 二 简答

门罗宣言 2

1878年柏林会议 3

新欧洲巴黎宪章 4

PKO法案 5

第二次魁北克会议 6

哈尔斯坦主义 三 论述

论述30年代德国扩军备战的过程,以及为什么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遏制。

论述北约战略新概念的内容、性质和影响。 科目三:外交史 一 简答

蒲安臣、魏德迈、魏金斯基、史迪威、赫尔利、司徒雷登何

时在华做什么工 作。

银河号事件。

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提出的外交思想。 4

广田三原则。 5

搁臵主权、共同开发。 6

《中美建交公报》 7

《望厦条约》 二 简答

1 加入WTO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2 论述澳门问题的由来,以及澳门回归的意义。

2001年 国际政治概论

一、填空

1.“依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__________。2.巴以冲突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冷战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年底___________。 4.《新宗教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作者是_____国______。

5.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分析发展中国家经济成分中有先进的成分,也有落后的因素, 创立了___________理论。

6.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通过的最重要的文件是_________________。7.联合国秘书长的前任是_____国_________。

8.东盟国家1994年倡导创立的地区安全论坛正式名称_______英文缩写_______。

9.东盟国家推行的对外战略_____________。10.朝鲜南

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问答

1.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的动因作用 2.国家间相互依存 3.国际冲突与国际协调 4.跨国公司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5.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三、论述

1.结合冷战后国际形势分析当前世界主题仍是和平与发展。2.联系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论述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本原则。 国际关系史

一、填空

1.战后签定的五国和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五国。

2.1963年签定的部分核实验条约在________签定,全称_________。3.南斯拉夫解体后分裂为__________________五国。 4.巴尔干同盟是_______________四国。

5.第二次地中海协定是_____________三国签定,针对_____________。

6.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________年,由苏联_________同德国__________签定。

7.70年代西欧国家对苏联的两个轮子是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

8.尼克松主义的三大支柱是_______________,核心是_____________。

9.西班牙王位战争结束签定的和约是___________。

10.1941年通过的租借法,又称________,正式名称_____________。

二、名词 1.“东方问题” 2.英法协定 3.朝鲜战争 4.上海五国机制 5.多边核力量计划 6.远东共和国

三、问答

1.结合二战结束前夕召开的三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分析对反法西斯战争和战后国际关系 的影响。

2.结合中美三个公报及美国现在对台政策的有关内容,综合分析台湾

这一影响中美关系 的关键性因素。 中国外交史

一、简答 1.西拉姆会议 2.九国公约

3.道光皇帝在禁烟运动中的态度 4.中越自卫反击站

5.写出10个1840-1901年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定的不平等条约 6.中美大使级会谈

7.站后初期蒋介石对日本的政策和措施 8.中国政府处理双重国籍的政策

二、论述

1、清政府处理主要藩属国的政策及后果。

2、评抗美援朝战争的得失。

2002年试题

2002国关史

填空

1,七年战争从______到______年,战争主要内容是______

2,提尔西特合约是______国和______国在______年______月签订的。 3,克里米亚战争签订了______条约,对俄国损害最大的一条是______ 4,第二次地中海协定是______国在______年______月签订的,针对______国

5,对日本的民主化改革内容有______ 6,1943年美英法三国政府首脑和参谋长在华盛顿召开了______会议,

制定了1944年在法国北部登陆的______计划。 7,中日关系四原则______ 8,英国的三环外交是______,其基础是______ 9,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___ _______ ________,分别是哪年 10,记不清了。 名词解释

1.伦敦海军会议

2.柏林会议(1878)3.大西洋联盟体制 4.尼克松主义

5.上海合作组织

还缺一个 大题

1,一战后,欧洲安全保障体系瓦解的过程,以及与二战爆发的联系。 2,911事件的特点,及对美国内外政策的影响。简述中国的反恐立场。

外交史 --.名词解释

1,总理衙门

2,中英平等新约

3,德国强租胶州湾 4,中国阿富汗从1949至今外交关系,5,不干涉内政原则 6,中日政治三原则

7,门户开放 8,中国加入联合国\"双重代表权问题\" 论述题

1,论述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外交特点

2,从1945,1950,2001年中苏条约看中苏关系变化,原因。

国政概论

一、概念题

1.种姓

2.逆裁军

3.哈马斯

4.罗马俱乐部 5.二元经济结构

6.绿党

7.Fundamentalism 8.寻租 9.集体安全

10.\"失去的10年\"

二、简答题

1.国际组织的行为体地位 2.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

3.科技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主要作用 4.建立和维持国际秩序的主要条件 5.两极格局终结的主要原因

三、论述题

1.试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坚持主权平等原则的重要性

2.结合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论述维护国际安全的基本要求

一、概念题

1.种姓

2.逆裁军

3.哈马斯

4.罗马俱乐部 5.二元经济结构

6.绿党

7.Fundamentalism

8.寻租

9.集体安全

10.“失去的10年”

二、简答题

1.国际组织的行为体地位 2.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

3.科技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主要作用 4.建立和维持国际秩序的主要条件 5.两极格局终结的主要原因

三、论述题

1.试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坚持主权平等原则的重要性

2.结合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论述维护国际安全的基本要求

名词解释 1,总理衙门 2,中英平等新约 3,德国强租胶州湾

4,中国阿富汗从1949至今外交关系, 5,不干涉内政原则

6,中日政治三原则 7,门户开放

8,中国加入联合国“双重代表权问题” 论述题

1,论述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外交特点

2,从1945,1950,2001年中苏条约看中苏关系变化,原因。

填空

1,七年战争从()到()年,战争主要内容是() 2,提尔西特合约是()国和()国在()年()月签订的。 3,克里米亚战争签订了()条约,对俄国损害最大的一条是() 4,第二次地中海协定是()国在()年()月签订的,针对()国 5,对日本的民主化改革内容有()

6,1943年美英法三国政府首脑和参谋长在华盛顿召开了()会议,制定了1944年在法国北部 登陆的()计划。 7,中日关系四原则()

8,英国的三环外交是(),其基础是() 9,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分别是哪年 10,记不清了。 名词解释 伦敦海军会议

柏林会议(1878) 大西洋联盟体制 尼克松主义 上海合作组织 还缺一个 大题

1,一战后,欧洲安全保障体系瓦解的过程,以及与二战爆发的联系。 2,911事件的特点,及对美国内外政策的影响。简述中国的反恐立场。

2004年国关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5*10 贝尔福宣言

热那亚会议 远东共和国

巴勒斯坦问题 三八线

马歇尔计划

德洛尔计划

与台湾关系法

二、简答4*10 1,维也纳体系的主要内容

2,日美共同安全与合作条约的背景和后果 3,马斯特理赫特条约的主要内容 4,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原因和影响 三,论述30*2 1,分析二战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结合十六大报告,分析我国“与邻为伴,与邻为善“的外交政策及我国的新安全 观。

过完年忘了两个名词解释,下次记得再补,反正另两个也是很普通的。对比其它学校的试

题,北大的题目是最“土”的,但答好也不容易。以上发的试题,可能在个别表达上与原 题不符,但意思应不会错的。 2004年国政

今年参加了考试,不知中举否,但北大国关是只考一次,不会再考了。去年一月份在

这里守着考研者能否给点什么信息,对外地考生来讲只能如此。那时候看到那些朋友发的

03年题目,帮助蛮大,可惜自已懒查字典,最后还是白白丢了十分重复考题,比较郁闪。

现在发发今年考的国政试题,希望下届的不要大意了。 名词解释

8*5 依附论

二元经济结构 雁行模式 南北对话 亨延顿

ARF 里根主义

简答

4*10

1, 国际贸易使军事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下降了吗,为什么? 2, 民族主义与国际战争的关系

3, 什么是国际机制论,它对国际政治研究有什么意义? 4, 单极格局有利于和平吗,为什么? 问答

1,结合冷战后国际形势,论述当代国际安全环境的特点及中国的新安全

(30 分 )

2 试论国际组织的作用及其与主权国家的关系(40)

2005年国际政治概论

名词解释 5*8 集体安全

发展主义

霸权稳定论

京都议定书 不结盟运动

东亚金融危机 欧盟东扩

非洲联盟

简答 10*4 1.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际政治的主要理论观点.2.中小国家能否影响国际秩序的建立?为什么? 3.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必然是政治联盟吗?为什么? 4.简述少数民族人权与国际保护之间的关系.

论述 35*2 1.试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必须坚持主权平等原则

2.结合大国关系的发展变化,分析冷战后国际格局转换的主要特征

-- 无论是真爱还是悲痛

都会紧抱这段时光不让它们消失 即使消失了

我也会一直铭记在心

在我的心灵深处

不知何时回荡起 比夜露的水滴声还微弱的私语 虽然如此

却能传到星星照不到的地方

我将会把这份无声的祈祷 送到相隔遥远的你的蓝天之上

发信人: sisfoolboy (塞北独狼~~~~独行天下), 信区: SIS 标

题: 2005年战后国关史与新中国外交考研题目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5年01月23日18:50:45 星期天) , 站内信件

littlestar提供:

一、名词解释:8*5=40分

西欧联盟

灵活反应战略

人道主义干涉

中国对外援助八原则 中法建交

中俄建设性伙伴关系

ARF

另起炉灶

二、简答4*10=40分

1、中国解决边界问题的基本主张;

2、两个中间地带思想;

3、尼克松主义的背景、内容、影响;

4、中东和平进程难以实现的原因;

三、论述2*35=70分

1、冷战不可避免吗?为什么?

2、毛泽东、邓小平关于战争、和平与发展思想的比较(可能稍有出入)

-- 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

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

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

发信人: oceanhai (干嘛不停地问 自己想想), 信区: SIS

题: 200年近现代中国外交史考题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5年01月23日22:31:52 星期天) , 站内信件

2005年近现代外交史

名词解释

10个

每个

6分 1. 2. 3. 4. 5. 6. 7. 8. 9. 简析李鸿章的以夷制夷政策 五口通商 中法战争 李顿调查团

善后大借款

……忘了

中国对外援助的八项原则

中国解决边境问题的基本主张

中国在中法建交上的灵活性

10. 冷战后中俄建设性伙伴关系

论述题

3个

每个30分 1.

分析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西方列强对华政策特点。

2.

3.

分析二十世纪三十到四十年代中美关系的特点。

比较毛泽东、邓小平的战争、和平、发展思想。

想要三道大题解题线索的联系我邮箱。

发信人: yangang (烟缸), 信区: SIS 标

题: 2005年国际关系史考研题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5年01月24日14:56:52 星期一) , 站内信件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40分)

1、乌得勒支和约

2、蒙巴顿方案

3、灵活反应战略

4、人道主义干涉

二、简答(每题20分,共40分)

1、30年代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2、新大西洋主义的背景、核心内容和目的。

三、论述(每题35分,共70分)

1、二战后欧洲为什么以及怎样从民族国家并立、对立到联合、融合发展的?

2、冷战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吗?为什么?

-- 我来自太平洋西岸 隔海相望的是桃花岛 那一年阳光很好 偶来到遥远的北方

2006年试题

政治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政党

代议民主

联邦制

国际格局

综合国力 二:简答, 行为主义革命的诉求

比例选举制和多数选举制对政党格局的影响 违宪审查及其意义

和平崛起的重要内容 三:论述

经济发展、社会公正及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不同的政治制度和不同的社会基础

战后国际关系史和新中国外交史 一:名词解释

舒曼计划

卡特主义

朝鲜停战协议

代顿协议

乒乓外交

中东和平路线图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 二:简答

中日三个政治文件及中日政治关系四原则 万隆精神及在今天的意义 上海合作组织

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作用和原因 三:论述

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演变及原因 分析及建交后和冷战后中美关系的异同 国际关系史的题目是

一、名词解释

梅特涅

日俄战争 不结盟运动

二、简答题

非传统安

1.简述一战后德国赔款对欧洲格局的影响 2.比较19世纪英国的霸权与当今美国的霸权

三、论述题

1.两次“朝核危机”的原因及影响 2.联合国在国际关系史中的作用及影响

推荐第2篇:国际关系学院本科论文格式

本科生毕业论文

中文标题:基于人工智能的

快论文排版系统研究 外文标题:Research on Kuai65

Typesetting System Based on

ArtificialIntelligence

届别: 2017届 院系:

信息学院

专业与方向: 计算机专业人工智能 姓名: 快论文 学号:

20135091612 指导教师: ***教授

完成时间: 2017 年6 月 毕业论文诚信声明书(样本)

本人声明:我所提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论文中所引用他人的无论以何种方式发布的文字、研究成果,均在论文中加以说明;有关教师、同学和其他人员对本文的写作、修订提出过并为我在论文中加以采纳的意见、建议,均已在我的致谢辞中加以说明并深致谢意。

论文作者_(签字)时间: 20 年月日

指导教师已阅(签字)时间: 20年月日

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样本)

本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校期间所完成学业的组成部分,是在国际关系学院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因此,本人特授权国际关系学院可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书籍、数据库保存,可采用复制、印刷、网页制作等方式将论文文本和经过编辑、批注等处理的论文文本提供给读者查阅、参考,可向有关学术部门和国家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呈送复印件和电子文档。本毕业论文无论做何种处理,必须尊重本人的著作权,署明本人姓名。

论文作者:(签字)时间: 20年月日

指导教师已阅(签字)时间: 20年月日

致谢

能够加入到"快论文"项目的开发中, 成为开发小组中的一员,我感到非常幸运。本设计的完成是在我们的导师潘峰老师的细心指导下进行的。在每次设计遇到问题时老师不辞辛苦的讲解才使得我的设计顺利的进行。从设计的选题到资料的搜集直至最后设计的修改的整个过程中,花费了潘老师很多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在此向导师表示衷心地感谢!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开拓进取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都将使我受益终生。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一边是老师的悉心指导, 一边是与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与理解, 几个月下来大大提高了自己业务和技术两方面的技能, 已经能够比较熟练的掌握基本的工作方法和一些技巧, 而且能够独立完成一些模块的开发。通过实践, 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实际的开发工作中也遇到了很多的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新技术, 面对技术难题我总是直接面对, 没有逃避, 也因此自学了好多新的技术, 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 也加深了对自己工作要负责的信念。

在这个温馨的开发团队中, 我加强了自己的团结精神和集体感,通过这个项目不仅学习到了很多技术,也了解了整个项目的大体流程, 从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详细设计、代码编写、测试、项目维护等方面, 使自己不仅从一个代码编写人员的角度还从一个整体的角度来看整个项目开发, 加深了软件开发概念的理解。

在这里,我还要感谢和我同一设计小组的几位同学,是你们在我平时设计中和我一起探讨问题,并指出我设计上的误区,使我能及时的发现问题把设计顺利的进行下去,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不可能这样顺利地结稿,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I

基于人工智能的快论文排版系统研究

计算机系131班 快论文

【摘要】快论文(www.daodoc.com)是一款专业的毕业论文在线排版系统,上传论文草稿,选定学校模板,点击一键排版,只需几分钟就可完成论文排版,免费下载预览,满意后付款。快论文平台现已汇集了全国617所高校权威毕业论文模板,均源自各校官方最新发布的毕业论文撰写规范,基本涵盖了各类高校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据统计,毕业论文排版涉及的几十项格式设置中,80%的操作都属于不常用操作,因此绝大多数同学以前没用过,以后用到的概率也很低,但为了达到排版的规范,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解读论文撰写规范和学习这些不常用的word操作。面对复杂的格式规范,大多数同学熬夜反复调整修改却还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基于人工智能的快论文排版系统,剔除了人们手动排版时不可避免的误操作,和由于视觉疲劳导致的错漏等,较之传统的人工排版方式,质量更可靠,价格更优惠,速度更快捷。快论文平台秉持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在充分研究分析人们的操作习惯的基础上,针对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充分考虑其个性需求,设计并开发完成了一个界面简洁、功能强大、操作便捷的毕业论文排版和编辑系统,帮助大学生提高毕业论文写作效率和提升毕业论文质量。

快论文根据各个高校官方的论文写作规范要求,分别构建了属于各高校自己的定制模板,更准确,更便捷,是国内最大的毕业论文排版平台。

【Abstract】www.daodoc.com is a profeional online system for paper typesetting.Uploading your draft, choose the template of your school, then click the instant typesetting button.It only takes a few minutes to complete paper typesetting, You can download the previews for free.If you are satisfied,then pay for it.Our platform has collected thesis templates of 617 universities of the county,which full fill the latest official specification and cover all kind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Kuai65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It avoid the wrong operations which happenned when people manual typesetting or the mistakes due to visual fatigue.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way of artificial typesetting,www.daodoc.com has more reliable quality and faster speed with lower price.To achieve the concept of humanized desigh and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hesis writing ,we did reserch on the habits of people’s operation habit, and then made this system powerful,easy to operate,also with simple interface to full fill the requirement of the indivisual graduations.

II Kuai65 is the nation's largest thesis typesettting platform, custom more accurate, more convenient template according to all the official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关键词】快论文;专业排版;质量可靠;价格优惠;值得信赖

【Key words】Kuai65 ; Profeional typesetting; Reliable quality; Price conceions; Trustworthy

III

目录

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绪论...........................................................................................................................1

1.1 快论文的选题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2 1.4 本章小结 .................................................................................................................3 第2章快论文一键排版的基本原理 ...................................................................................4 2.1 快论文一键排版概述 .............................................................................................4 2.2 智能排版的准确性分析 .........................................................................................4 2.3 快论文排版的快速性分析 .....................................................................................4 2.4 本章小结 .................................................................................................................4 第3章基于人工智能的快论文排版系统设计 ...................................................................6

3.1 快论文排版系统的设计方案 .................................................................................6 3.2 快论文平台的功能介绍 .........................................................................................6 3.4 本章小结 .................................................................................................................8 第4章快论文平台的人性化设计 .......................................................................................9

4.1 模板选择界面的设计 .............................................................................................9 4.2 论文编辑界面的设计 .............................................................................................9 4.3 本章小结 ...............................................................................................................10 第5章系统应用实例 .........................................................................................................11

5.1 快论文系统的使用方法 .......................................................................................11

5.1.1 注册 .............................................................................................................11 5.1.2 创建论文 .....................................................................................................11 5.1.3 导入论文 .....................................................................................................12 5.1.4 生成论文下载 .............................................................................................13 5.2 本章小结 ...............................................................................................................1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I

IV 第1章绪论.1.1 快论文的选题背景

大学生毕业设计工作每年在各个高校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每年有近95%的毕业生论文在排版布局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诸如封面格式,摘要格式,页眉页码,标题格式,参考文献等方面不符合所在高校的规范,论文排版已然成为了大学生最大的难题。在毕业设计中,很大一部分毕业生都是第一次自己写学术论文,他们对于WORD等排版软件使用并不熟练,更不具备几千甚至几万字论文的排版能力。据统计,毕业论文排版涉及的几十项格式设置中,80%的操作都属于不常用操作,因此绝大多数同学以前没用过,以后用到的概率也很低,但为了达到排版的规范,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解读论文撰写规范和学习这些不常用的word操作。面对捉摸不透的论文撰写规范,大多数同学苦于论文排版的各种格式要求,排了一遍又一遍,还是在排版格式方面错误多多。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今有两大类论文编辑工具比较常用,一类是类似于Microsoft word的所见即所得的文本类编辑器;另一类是类似于LaTex的标记性文本编辑器。在国外,论文的格式也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论文格式。也有相关的排版工具被广泛使用。

LaTeX由美国计算机学家莱斯利·兰伯特(Leslie Lamport)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发,利用这种格式,即使使用者没有排版和程序设计的知识也可以充分发挥由TeX所提供的强大功能,能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内生成很多具有书籍质量的印刷品。GNU texmac是集编辑、排版、结构化处理于一体的文档综合处理平台。最初由法国数学工作者 Joris van der Hoeven 设计开发,它拥有便捷的文本编辑界面和 TeX 一样美观的最终排版效果,几乎是真正的所见即所得,编辑时可见排版后的文本,对用户极为友好。

虽然这几款国外的排版工具为论文排版、公式编辑等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由于语言、文字兼容等方面的原因,对于国内普通的用户来说想要熟练使用,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已经有一定相关基础而想要进一步提升的用户来说也并非易事。

以LaTex为例,LaTeX自从八十年代初问世以来,也在不断的发展。最初的正式版本为2.09,在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许多新的功能,机制被引入到LaTeX中。在

- 11.4 本章小结

毕业论文排版涉及几十项格式设置操作,对于不熟悉规范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快论文排版系统在对排版涉及的格式做充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把一些复杂的格式编辑整合简化为一键操作,达到快速完成论文排版的目的。

- 3

表2-1 各种排版方式的比较

排版方式 准确性平均所需时间平均花费

学生自己排版

低 7天 0

找专业人士排版

中 2天 100元

快论文排版 高 10分钟 35元

- 5摘要应该包含的内容,如图2所示。对该部分的写作要求详尽而实用,仿佛一个贴心的导师,适时地给予指导。

一键排版是快论文平台最显著的功能。用户只需专注内容的撰写,不用关心格式问题。在内容撰写完成后,点击工具栏的一键排版按钮,平台会按照选定学校模板的要求,自动完成字体、字号、段落、行间距、页眉、页脚、页码、图、表、公式、参考文献等的标准格式设置,如图3-1所示。瞬间完成通常需要用户花费数天时间,也未必能完全正确的排版工作,大大减轻了论文撰写的压力,同时也节省了反复修改格式导致的打印费。

图3-1 一键排版后的论文

对于之前未能在快论文平台写作论文的用户,也可以将已有的论文草稿,成品或半成品均可,直接导入到平台。花几分钟时间对论文内容进行确认和调整后,快速实现论文结构的规范化和格式的标准化。

一般论文通常都会要求有英文题目和英文摘要,快论文平台在常用工具里也提供了权威的在线翻译软件。用户可以将需要翻译的内容复制粘贴进翻译软件里,完成在

- 7第4章快论文平台的人性化设计

模板设置与论文正文部分是系统设计中最关键也是最复杂的部分,由于纯文本中章、节、条、款的层次并不直观,所以在页面中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这个问题,不然用户在输入大量文字时,容易造成文章结构混乱。本系统通过章节标题和正文内容分开的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标题和内容的分离不仅让用户感觉更加的直观,系统也更加清楚用户输入的是论文的哪个章节,以此来实现论文的层次结构。 4.1 模板选择界面的设计

面对全国数百所不同大学的不同模板,如图所示,我们细心地为用户按省份以及学位类型分类,免去了传统论文排版中用户自己盲目查找与设置的过程,极大地节约了时间,方便用户的查找与使用,更充分体现了我们的“用户至上”人性化设计原则。

图4-1 模板选择界面

4.2 论文编辑界面的设计

论文编辑界面默认显示的是论文首页即论文封面,封面和目录是不可编辑的,系统会自动生成目录与学校官方要求准确对应的封面。论文编辑界面的上面是工具栏,列出了论文编辑会用到的功能选项;左边是导航栏,可点击进入对应章节进行编辑,所见即所得。

- 9第5章系统应用实例

5.1 快论文系统的使用方法

5.1.1 注册

从浏览器地址栏直接输入网址:www.daodoc.com;或者在百度搜索:快论文,点击排名第一的“快论文-专业的论文排版神器”进入快论文平台,如图5-1所示。

图5-1 快论文首页

点击首页右上角的免费注册,进入注册页面,可以用手机号完成注册;也可以用第三方账号,QQ或微博账号登录,如果电脑已经登录了QQ或微博,可以选择快速登录,点击“授权并登录”即可进入系统,也可以点击账号密码登陆,手动输入已有的QQ或微博账号密码登录进入系统。

5.1.2 创建论文

登录后,进入系统的个人中心,里面会显示您所编辑过的论文。点击空白页面的“+”进入创建论文页面,选择对应学校模板,填写论文的基本信息,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导师等相关信息,填写完成后,点击下一步,如图5-2所示。

- 11点击上传论文后,将进入论文上传状态的界面,如果上传论文失败,可选择重新导入,或与管理员在线联系。如果上传成功,可以点击生成论文,完成排版,直接导出排好版的论文;如果内容还需编辑,则点击编辑论文进入论文编辑界面,默认显示的是论文首页即论文封面,系统会自动生成准确的目录和封面。论文编辑界面的上面是工具栏,列出了论文编辑会用到的功能选项;左边是导航栏,可点击进入对应章节进行编辑。

5.1.4 生成论文下载

在对论文内容进行检查确认后,点击工具栏上的【生成论文】按钮,可立即完成论文排版,生成标准格式的论文文档,如图5-4所示,可先下载免费预览的pdf,确认无误后再根据电脑系统里的word版本选择相应的文档下载。

图5-4 排版后的论文下载界面

5.2 本章小结

本章详细说明了快论文自动排版系统的使用方法,在内容撰写完成后,点击工具栏的一键排版按钮,平台会按照选定学校模板的要求,自动完成字体、字号、段落、行间距、页眉、页脚、页码、图、表、公式、参考文献等的标准格式设置。整个系统的使用流程不仅符合一般人排版论文的习惯,而且可以引导初次使用本系统的用户进行操作,根据向导一步一步的提示转变来带领用户全面的完成论文模板的使用。

- 13【参考文献】

[1] 任唤麟,张辉.毕业论文格式规范解读及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11:102-104.[2] 张印.基于VSTO的高校毕业论文格式化处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2.[3] 郑根创.论文自动排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2.[4] 任林涛.PDF格式中文科技论文的有效信息提取方法及分类研究[D].吉林大学,2011.[5] 陈瑜,丘文辉.浅议我国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J].中国研究生,2015,07:48-51.[6] 骆正茂.高职院校毕业论文格式排版系统开发[J].硅谷,2010,18:84-85.[7] 戴德宝.Word环境下论文格式模板制作[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07:1703-1704.[8] 刘兴兵,余功茂.英语论文APA格式评介[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2:75-82.[9] 冯晓云,朱平盛.科技论文的构成与编写格式[J].山东气象,2005,03:12-15.[10] 季金奎.浅谈学生毕业论文格式排版的问题与对策[J].福建电脑,2016,08:155+159.

- 15 -

推荐第3篇: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考研心得(材料)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2018年考研心得

距离拟录取名单公布也快一周了,我收拾收拾心情,决定将自己这半年的奋斗过程写出来,也给明年要考的小朋友们一个参考,毕竟有关国关院的考试信息太少了。

第一:学校。

首先你需要用一周左右的时间系统的了解各方面的信息以后,慎重的做出决定,如果你决定考国关院了,就不要动摇。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这个学校的理由,所以我就不进行赘述,不过你要确定的是,一旦定下学校,剩下的就是为之努力,不要再反复思量浪费时间。

第二:初试线

国际关系学院从11年到18年的分数线分别是330 358 361 358 309 347 320 334。可以看出分数线的波动还是很大的,所以你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把最低年份的分数线定为你心理的预期分数线。我在复习的时候一直要求自己最低360分,英语+政治达到130。国际关系史120,国际关系综合110。所以这样无论分数线如何波动,你才能做到临厉害之际不失故常。

第三:初试

作为一个三跨考生,我初试370+,这个成绩还算差强人意。初试一共是英语,政治,国际关系史和国关理论综合四门科目。

1、英语。因为我本身的英语底子还算不错,所以我英语并没有花费大量的时间。复习的时候基本上每天给英语两个小时。正所谓得阅读者得天下。英语阅读是得分的重点,只要阅读不失太多的分数,英语最后的分数都不会太差的。所以复习的时候多做阅读,尤其是真题,多揣摩出题老师的考察意图,做到心中有数。写作部分我当初是背了20个模板,10个小作文10个大作文。因为这几年基本上小作文都是信件,大作文是漫画。所以我背了几个模板之后,基本上什么TOPIC都可以活学活用了。不过,无论是哪部分,单词永远是最重要的,否则你有再多的技巧,看不懂意思也没用,所以背单词,背单词,背单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2、政治。我政治是一个失败的复习例子,只考了60分。因为仗着自己高中是文科上,所以政治基本上没有怎么复习,只是做了肖秀荣的1000题和最后8套卷和押题4套卷。不得不说,老肖还是老肖,大题的答题思路和解体方法非常受益。不过由于我连政治大纲都没有完整的看过一遍,所以选择题答得很不好,尤其是多选。因为政治的选择还是很考查基础知识的,所以一定要研读大纲,不要向我学习。考完当天微博上就有答案出来,我对了一下,多选只对了5个。说实话,我都不知道我专业课是以什么心情考的。所以在这里我也跟大家说,千万不要对答案,真的影响心态。

3国际关系史,国关院的国际关系史主要考察的是从一战后到今天的内容。复试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大纲复习,整个国际关系史一战和二战是重点。总的来说在学习国际关系史的时候你一定要形成自己的体系,因为所有的事件都是有因果关系和联系的。你要把每一个名词解释都联系起来。一战时同盟国协约国。二战后冷战对峙格局。要根据事件脉络或者事情发展的脉络,把他们联系起来,形成体系。这一点非常重要!

4国关综合

理论部分,要把主要的几个理论派系理解透彻,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过程,以及三次论战,到今天的几个主流理论。只有理论打好了基础,你在分析时事的时候才能找到依据,做到有理有据。

时事部分,这一部分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从你决定考这个专业开始,你的积累就开始了,关注一些推送时事消息的公众号,看大纲里推荐的杂志,摘抄一些经典的评述行语句。只有这样你在最后写大论文的时候,才能让老师看到你的文采和想法。 第四:复试

国际关系学院的进面比是1:1.2。淘汰率不是很高,但是能进面试,大家的实力都很强,所以千万不要掉以轻心。整个面试的过程很快,一共有三个老师,老师都很亲切,也很和蔼,面试主要考察的还是811的内容。所以不要紧张,放轻松,认真准备,相信明年的你们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如果有什么详细的问题可以咨询。我自己的复习资料也可以提供,不过不是免费的了。

愿明年我们颐和园畔见~

推荐第4篇:国际关系学院届毕业论文题目

国际关系学院2014届英语(商务)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文化差异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 2.国际商务谈判的技巧与策略分析 3.商务交流意义初探 4.商务活动中的商务礼仪 5.涉外商务的沟通技巧 6.商务英语的语言特色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Busine English 7.商务谈判的成功要素

Main Succeful Factors of Busine Negotiations 8.商务英语谈判的文化差异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the Busine English Negotiations 9.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The Translation Techniques of Busine English 10.商标名称的翻译与策略

The Translations and Strategies of Trademark Names

国际关系学院2014届英语(师范)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浅谈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2.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3.英语教学“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4.英语情境教学应用研究 5.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

6.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1.Enhancing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through an Analysis of Individual Factors 2.The Creation of Context in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3.The Cultivation of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Reading Teaching of Middle School 4.Enhancing the Effect of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Trough Cultural Infiltration 5.Exploring How to Foste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by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Strategies 6.The effect of Background Knowledge in Improvi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国际关系学院2014届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竞争压力及对策 2.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探索

3.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与应对策略研究 4.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及我国的应对措施研究 5.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研究

6.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及其对策研究

7.纺织品全球配额取消后,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的形势变化及今后的发展战略

8.WTO框架下发展中国家幼稚产业保护研究

9.入世后我国出口产品遭遇新型非关税壁垒及其对策研究 10.中小企业如何利用电子商务开拓市场 11.中国出口信用机构的现状及发展 12.商标翻译的方法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3.浅议经贸英语翻译中语境因素的作用 14.英汉品牌名的文化差异

15.经贸文体翻译之生命——准确性 16.论商务谈判的语言策略

国际关系学院2014届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中国の食文化は日本の食文化への影響

中国的食品文化对日本食品文化的影响

2.現代社会ではいい環境はなければ、未来はない

现代社会如果没有好的环境就没有未来 3.収入の増加はレジャーへの影響

收入的增加将影响到休闲

4.中国の5000年の文明から今現在のマナーを見る

从中国5000年的文明看现在的礼节 5.環境を保護するのは何よりも重要

保护环境比什么都重要 6.中国文化と日本文化の比較

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比较

国际关系学院2014届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浅析提高企业品牌忠诚度的途径 2多元化经营利弊辩析

3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营销模式的创新方向 4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对策 5企业库存控制的难点及对策探讨 6我国民营企业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7欧亚经济论坛对西安经济外向度的影响 8论现代管理制度的创新 9企业高效团队的开发与管理 10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与认知 11“假日经济”营销问题探讨 12 浅谈城镇化和“城市病” 13论网络反腐 14浅谈创新驱动发展

国际关系学院2014届旅游管理专业论文题目

1.导游服务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2.(西安)景区门票价格合理化调整的思考 3.西安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4.试论西安民俗文化与各地区旅游开发的关系 5.提高旅游企业员工素质的基本途径

6.浅析游客行为对景区的影响 7.酒店“绿色服务”观念的思考 8.浅析导游人员的基本素质

国际关系学院2014届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文化差异对物流治理的影响 2.企业物流成本控制途径分析

3.在中国实施零售商共享库存面临的挑战 4.物流配送关系的研究 5.物流企业的绿色战略分析

6.现代物流下公路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7.物流中不合理运输分析及相关措施 8.电子商务下的库存管理改革的研究 9.中国物流的现状及发展前途 10.xx快递公司物流管理模式分析 11.xx商业零售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研究

12.快递业的物流优化策略研究---以xx企业为例 13.xx企业食品配送系统建设的姨姨与对策 14.配送模式研究—以xx企业为例 15.xx公司运输管理策略研究

16.绿色物流发展的瓶颈---以xx企业为例 17.精益物流在xx企业中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8.xx企业物流外包装管理研究

19.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模式研究—以某企业为例 20.电子商务环境下xx物流公司的发展研究。

国际关系学院2014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移动电子商务在餐饮业的应用 2.浅析电子商务的“物流瓶颈”问题 3.浅议计算机软件网络侵权行为 4.电子商务中的安全问题研究

5.E时尚批发代销网站电子商务网上支付分析 6.BtoC电子商务下第三方物流系统模型的构建 7.中国电子商务税收问题探索

8.论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竞争优势的影响及对策 9.基于电子商务的现代物流管理探讨 10.关于电子商务立法的探讨 11.企业电子商务化的市场战略选择 12.电子商务在中国农村的发展 13.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 14.电子商务的电子合同及其法律思考 15.西安市商业银行开展网上支付的现状与分析 16.电子商务对会计师业务的影响 17.无忧电子商务实施策略

18.中国电子商务的当前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与分析 19.大学生心中的电子商务 20.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21.B TO C 与传统零售业的比较分析 22.电子商务企业的顾客发展策略 23.谈销售人员精神品质的培养 24.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 25.西部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的途径 26.校园网实施方案设计 27..如何确定推销对象

28.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模式分析研究 29.电子商务中的计算机犯罪及防范对策 30.校园二手网运营研究

31.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设计策略 32.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中的职能角色 33.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个性激励策略

34.分析\"麦当劳\",\"肯德基\"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 35.房地产公司的营销设计方案 36.中国品牌现状及发展策略 37.谈\"绿色\"经营与企业发展 38.华润万家超市的战略管理设计方案 39.个性化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以XXX为中心 40.某企业的供应链管理(SCM)改进设计 41.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比较

42.CRM客户关系管理如何实现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 43.城市物流配送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配送技术应用等 44.以ebay为案例分析拍卖站点的营利模式 45.电子商务与企业竞争力

46.招商银行网络银行模式及其启示 47.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一对一营销模式研究 48.网上信用卡结算系统与安全电子交易问题 49.铁路物流的电子商务策略及其应用系统 50.客户关系管理及其在服务运营中的应用分析

51.电子商务环境下基于呼叫中心的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52.第四方物流探讨 53.我国汽车物流发展探讨 54.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问题研究

55.基于Internet个性化信息检索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国际关系学院2014届新闻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我看“说新闻”

2.浅谈少儿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 3.时评发展专题研究

4.新媒体研究(播客、微博等为例) 5.方言播报的利弊 6.FLASH与电视新闻 7.中国新闻教育的缺失

8.士人传统与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走向 9.从都市报对日常生活的参与看报纸的角色变迁 10.消息与评论的语言对比研究 11.隐性采访的思考

12.论新闻采访与新闻失实问题 13.新闻议题设置研究 14.新闻叙事策略 15.手机报的发展 16.电视“闯关”节目研究

17.论新闻失实的原因和新闻失实的防范。18.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成功因素探析。 19.浅谈新闻策划的利与弊。

20.党报及都市报对同一事件报道的新闻标题研究(以某一报业集团党报及其子报为例)

21.论新闻工作者的能力与培养——梁燕 22.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困境与出路——梁燕 23.民生新闻之我见——梁燕 24.突发事件报道研究——王纹

25.新闻的娱乐性和娱乐新闻——庄杰 26.受众心理与媒介引导的关心——庄杰 27.突发事件报道与社会舆论平衡——庄杰 28.报纸新闻标题与网络新闻标题比较研究——骆欣

29.以熟悉的一份报纸为研究对象,剖析其版面的特点——骆欣 30.媒介技术与大众传播的关系分析

国际关系学院2014届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毕业设计任务书

适用专业:11级室内设计专业

指导教师: 姓 名: 班 级:

一、毕业设计概述

毕业设计是室内设计专业在大学教育过程所设立的最后一个综合学习阶段,是对所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概念掌握程度的综合反映,是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独立工作能力,设计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同时也是学生个人才、智、艺等综合素质的集中展示。

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是拟定一项课题(具体设计项目),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设计语言(图形、色彩、符号、绘画、造型、材质、制图、计算机等),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个人的努力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毕业生要充分认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刻苦钻研,勤奋努力,善于思考,努力创新,以高质量的毕业设计完成自己的学业。

二、目的和要求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毕业设计和施工组织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调查研究、联系实际的分析能力,以及查阅资料、图纸、手册和编写设计文件的能力;

3、培养学生踏实、认真、严谨的科学作风;

4、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研究、搜集资料、方案比较,独立完成课题的全部设计内容,正确绘制建筑设计图,室内设计施工图和透视图。

三、毕业设计选题范围

根据国家教委的基本要求,结合室内设计(大专)专业特色和办学思路及所设专业的特点,毕业设计可在老师给出的课题中选择,进而进行毕业设计。

四、课题选择题目:(选其一)

1、茶馆 室内设计

2、LOFT空间设计

3、艺术展厅空间设计

4、住宅小区地块景观设计

5、西安翻译学院校史馆设计

6、居室空间设计

7、主题性的家居空间设计

五、课题要求:(附后)

六、进度安排:

(毕业设计交稿 包括A3精装册子、展板、光盘三样)

注意:

1、要求学生严格按进度安排完成毕业设计。对逾期不交毕业

设计的,一切后果自负。

2、指导教师要严格根据进度安排表来指导学生。

3、每个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不得多于10人。

4、指导教师应严格审查学生最后上交的毕业设计,对严重抄袭、从网络上下载的作品如查出严格处理,缓发其毕业证。作品成果:册子(A3精装)、展板(900×1200竖版)、光盘(册子、展板的图片格式及软件格式)

展板样式

西安翻译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毕业设计指导小组

课题一: 茶馆室内设计

一、题目背景:

现代茶馆功能多为休闲娱乐,但除了朋友间的休闲娱乐外,有些茶馆也具有商务谈判的功能,其素雅的环境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品位。该茶馆处于繁华地带,周边多为写字楼,为公司职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提供了一个休息身心的去处。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根据所给平面图进行设计。 功能构成提示如下: 1. 公共空间:营业室 2. 辅助空间:卫生间

3. 服务:空间件操作间,管理室,储藏室 4. 交通空间:走廊,门厅,走道

5、各室内面积大小自定 其他要求: 1.总建筑面积: 392平方米,层高4.2米。

2.功能分配合理.使用方便.造型新颖.结构简单.3.设计风格统一,特点突出。

三、图纸内容及要求提示如下: A.平面布置图、地面铺装图及吊顶平面图 B.室内各主要空间立面图(至少十个)

C.透视图(表现手法不限)包括 :室内效果图(至少六张) D.必要的说明与分析

课题二:LOFT空间设计

一、毕业设计依据材料

1.根据所提供的建筑平面图(附图1)进行平面设计及装饰设计。

2.将一座旧厂房的局部改造成“我”和我朋友们的家和工作室。

3.条件:该厂房为平顶厂房,建筑净层高为6600mm,梁高为600mm,一层窗台高900mm,窗高1500mm,二层窗台高3900mm,窗高1500mm。

二、设计要求

1.设计需符合loft设计特点,体现家和工作室的特点。家庭成员人数及职业根据设计自拟。

2.需设计以下主要功能空间:入口(可以根据平面布局需要自行决定入口位置)、客厅、卧室、工作室、厨房、卫生间等。

3.其他功能空间:庭院、车库、家庭视听室、客房、洗衣房、其他功能空间可根据设计需要自拟。

4.装修用材设计时应考虑耐磨损、宜清洁、环保、消防等因素,力求以较低的造价获得最好的设计效果。

5.厨房不需设计。

三、设计主要内容

1.平面图(含地面铺装、设施、陈设设计建筑设备系统概念设计等)(出图比例1:100或1:150)。

2.顶面图(含顶面装修、照明设计、建筑设备系统概念设计等)(出图比例1:100或1:150)。

3.基本功能空间的立面图:入口、客厅、卧室、工作室、厨房、卫生间(每空间至少2个立面,须表示空间界面装修、设施和相应的陈设设计等);其他功能空间(自拟)的立面图数量自定(出图比例1:100或1:150)。

4.要求绘制客厅、卧室、各工作室、卫生间、厨房的相应效果图(效果图不少于10张)。

5.剖面图:选择任一立面完成剖面图一幅(除立面要求外还要绘制出建筑墙体、楼地面、隔层结构和所剖切到的室内、装饰结构)。

6.设计说明。

四、图纸要求

可采用多种工具和表达方式相结合,如手绘、计算机、制做模型等。学生自行装订成A3图册,并打印出图,将作品全部文件编排在1200mm×900mm的展板版心幅面范围内(统一采用竖式构图,展板不得少于2张,并交展板电子文档,文档分辨率不小于300dpi),与图册一并上交。

附图1

附图2

课题三:艺术展厅空间设计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功能构成提示如下:

1、公共空间

2、辅助空间

3、接待空间

4、交通空间

5、室外空间

二、设计要求:

1.总建筑面积:总面积不可少于200平方米,各部分的面积分配可依据具体情况适度调配.。

2.功能分区:综合运用装饰语言对不同区域进行功能分区,要求分区合理,达到开敞与闭合、动与静的有机结合。

3.宽敞的交通路线:由于公共空间人流量较大,必须留出足够的人流面疏散面积,具体尺度按标准进行灵活划分。

4.导识系统设计:必须在入口处设置明显的展区分布示意图,也可以通过地面材质的变化对参观者进行引导。

5.照明设计:根据室内不同区域的不同照度、不同色温要求布置灯具。注明灯具位置。

6.尺寸标注;详细标注各部分尺寸。

三、图纸内容: A.目录

B.设计说明 C.平面图

D.顶部灯光布局图、功能布局图、人流动线图 E.立面图1:100 F.剖面图1:100 G.展厅效果图(表现手法不限、绘图不少于10张)

四、图纸要求:

①将所有作品进行编排,并加以相应的文字说明。学生自行装订成A3图册,并打印出图.②将作品全部文件编排在600mm×900mm的展板内(必须采用竖向构图,展板不得少于3张,并交展板电子文档,文档分辨率不小于300dpi),与图册一并上交。

课题四:住宅小区地块景观设计

一、概述

居住区的景观环境愈来愈受房地产发展商和居民的重视,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逐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人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花费在住区中,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已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在人们活动的步行道、广场、休息观景的空间中,创造性地设计能赋予空间一定的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项目详细地址见(附图2)

二、任务要求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空间组织立意。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同时,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

2、体现地方特征。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

3、使用现代材料。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

4、点线面相结合。环境景观中的点,是整个环境设计中的精彩所在。 5、环境景观的艺术性、共享性、均好性。

三、设计成果

1、总平面图 1:1000 2、功能分析图:包括景观分析、流线分析、功能景观分析、公共服务设施分析等。

3、效果图 (不少于6张),景观小品设计效果图(不少于3张)

4、用地平衡表:居住建筑用地-ha-%、道路广场用地-ha-%、集中绿化用地-ha-%、公共建筑用地-ha-%、其他用地-ha-%、总用地-ha-%等。

5、立面图(不少于2张)

6、剖面图(景观小品剖面 1:100)

7、意向图 园路铺装设计,植物配置意向设计

8、规划设计说明

四、规划设计依据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示范小区规范设计导则》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4.1) 《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2003年

课题五:西安翻译学院校史馆设计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校史馆的概念及意义

1.是学校的编年史,是以陈列学校发展历史、展示学校办学过程和不同时代学校面貌的场馆;

2.是学校传统与校园文化的集中表现的舞台,即以一定的平台和形式,将学校的优良传统与校园文化精粹充分展示的场所;

3.是学校博物馆,能把学校的文博全景陈列;

4.是学校的荣誉室,是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荣誉展览室;

5.是学生德育教育基地,即通过校史馆的陈列与展示,成为学生德育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基地。

校史馆的意义:是学校发展历史的陈列室。它是学校办学思想不断发展的源泉,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校史馆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学校传承和发扬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有利于学校不断积淀校园文化、创新校园文化和形成办学特色。

重点展示区域提示如下: 1.校史馆建筑外观设计 2.序厅 3.展区空间 设计要求:

1.总面积不可少于300m2,各部分的面积分配可依据具体情况适度调配。2.整体给人以系统完整的印象,有庄严、严谨、时序与逻辑层次感。 3.要善于分析参观者的心理,并运用空间来影响人的行动和心理。要以合理的空间规划、展区分布和参观流线,使观众在流动中,有效地接受特定信息,方便地介入展示活动。

二、图纸内容

A.目录 B.设计说明 C.平面图

D.功能布局图、人流动线图

E.立面图(不少于5个),剖面图(1个)

F.效果图:全景鸟瞰图一张,建筑外观效果图一张,序厅效果图,区域效

果图不少于6张(手绘、电脑制图不限)

三、图纸要求

1.将所有作品进行编排,并加以相应的文字说明,学生自行装订成A3图册,并打印出图。

2.将作品全部文件编排在600mm*600mm的展板内(必须采用竖向构图,展板不得少于3张,并交展板电子文档,文档分辨率不小于300dpi),与图册一并上交。

课题六:居室空间设计

一、结构类型:砖混(局部框架)结构。(附图三)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1、满足基本的住宅需求、空间划分合理;

2、整体设计风格统

一、协调;

3、功能分配合理、造型新颖。

三、图纸内容及要求:

1、每层平面图(比例1:100);

2、顶面布置图及地面铺装图(比例1:100);

3、各个单独空间中的立面图(各个室内空间至少两张,比例1:50);

4、详图不少于两张;

5、效果图若干张(表现手法不限),手绘效果图不少于3张,电

脑绘制不少于4张;

6、设计说明。

附图三

课题七:主题性的家居空间设计

一、建筑结构类型:框架结构(附图四)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1、主题性的家居空间设计(风格不限)

2、常住人口为三口人,自己可拟定相关的附加条件(业主的生活习惯,业余爱好,职业等)

3、空间划分合理,能满足基本的住宅需求

三、图纸内容及要求:

1、平面图(出图比例1:100或1:150)。

2、顶面布置图及地面铺装图(出图比例1:100或1:150)。

3、各个单独空间中的立面图(各个室内空间至少两个)

4、详图不少于两个

5、效果图若干张(表现手法不限),手绘效果图不少于3张;电

脑绘制不少于4张。

6、设计说明

附图四

推荐第5篇:国际关系学院 十大歌手大赛总结

“乐活人声”第二十二届国际关系学院校园十大歌手

大赛总结

上周三晚上由我们文艺部承办的十大歌手决赛成功的举办了,这是我们文艺部承办的又一次大规模的晚会,校园十大歌手从海选到决赛历时近一个月,而决赛的准备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但是决赛的效果不同凡响,这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对我们文艺部每一个成员工作能力的一种肯定。

作为一名文艺部干事,同时也是十大歌手的参赛选手,我在决赛的准备环节也许没有很多的参与其中,但是我可以以一个参赛选手的角度来看咱们整个比赛准备的效果,从而总结经验,反思不足,也可以说是有所感悟吧。

先从海选和初赛说起,海选可能由于预先没有想到的情况:参赛选手没有按顺序来,导致了在打分的这个环节出现了一些混乱,这是个问题,但更是个宝贵的经验,因为我能确信这个问题出现了之后,以后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除了这个小小的瑕疵外,整个海选和初赛的工作秩序都十分井然,不仅体现了安排的到位也体现了我们各位干事很强的执行力,这两者都是缺一不可的,这能充分体现我们文艺部每一个人之间都有着充分的信任。

接下来是十五进十的复赛网上投票,也许是时间的原因,这个投票的机制还是不是十分的合理,投票不仅仅考验的是人气,更重要的是实力,所以投票开始和音频资料的上传的先后问题有待商榷。还有一个刷票的现象其实也是一个问题。

最后是决赛。作为文艺部的一员我也参与了嵩哥负责设计的舞美现场施工,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争分夺秒,在时间、材料还有张阿姨的三重压力下近乎完美的完成了舞台的布置,这使我们很开心。接下来作为一名参赛选手,王启涵师哥设计的决赛开场我相信会让每一位观众耳目一新,从心里佩服他的这种才气和组织能力。

在决赛的现场我所能看到的大概只有后台了,其实我想说的是后台组还是有些缺人手,以至于有些像麦架话筒之类的有些杂乱,当时在后台的时候就觉得工作人员特少,所以导致歌手有时会不知去向或者闲杂人等跑到后台的现象。

不过那天的决赛办的却是高水平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决赛完了之后,许多师哥师姐都说我们大一的干事们很辛苦要感谢我们,但是我觉得我们得到的比我们付出的要的多。像嵩哥的超赞舞台效果的创意,涵哥创新的开场排练,骁潇师哥的技术流还有谢晨曦师姐的大局观都是我们很难得的财富和经验,像我们所干的那些活就当做学到这些东西和经验的学费吧~

都说通过一次活动能够增进集体间的了解和团结,确实是这样因为像这样的大型活动大家都能为着同一个目标而做各项工作,有一些错误都能谅解,有成果大家都能一起分享,嗯,这就是我在这次十大中感受到的,也是我在文艺部这个大家庭中学到的。

推荐第6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历年试题——更新至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历年考研试题

(更新至2014) 政治学概论(1990年~2014年)

2015年北京大学政治学概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6*5分 1.密尔的《论自由》 2.麦卡锡主义 3.英国圈地运动 4.国际体系 5.非国家主体 6.原教旨主义

二、简答题4*15分

1.民族国家的历史、形成与局限 2.论公共道德的形成与崩坏的原因

3.摩根索关于权力均衡的两种模式(题目字数比这个多,大致这个意思) 4.列宁的民族殖民地理论

三、论述题2*30分

1.试结合中西方历史、分析政治与宗教的联系(大致这个意思)

2.试用肯尼斯·沃尔兹的三层次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题目字数比这个多,大致这个意思)

2014年北京大学政治学概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常平仓”制度 2.大宪章

3.严译《天演论》 4.恐怖主义 5.相互依存 6.保护的责任

二、简答题

1.普选制内容、形式、意义

2.简述我国人民公社制度的历史

3.约瑟夫奈认为,现实主义者、世界主义者、国家道义主义者对干涉有不同认识,请简述其中一种认识的主要内容。

4.集体安全概念与均势概念有什么区别

三、论述题

1.论述自由和平等的关系

2.“经济上需要中国,安全上倒向美国”这一说法,反映了东亚地区怎样的国际现实?试从相关理论概念及当前局势发展来分析

2013年北京大学政治学概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单一制与联邦制 2.乌托邦 3.政教分立 4.南南合作 5.均势

6.国际政治格局

二、简答:

1.韦伯关于三种合法性的划分

2.欧洲封建制与中国秦以后政体的异同 3.进攻性现实主义如何描述大国的行为 4.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观点

三、论述:

1.民本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异同

2.文化因素对当今国际政治的作用和影响

2012年北京大学政治学概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政党分赃制

2.半总统制

3.“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4.集体安全

5.跨国公司

6.文明冲突论

二、简答题

1.简述宪政的概念 2.简述“多数决”的优缺点

3.分析肯尼思·沃尔兹在书中对冲突起源的三种区分 4.“三个世界”战略思想和国际影响

三、论述题

1.从比较历史的角度,讨论中国传统的“无为而治”和西方的“小政府”理论

2.胡锦涛在《中国的和平发展》讲话中把国家主权放在六大核心利益首位,怎么理解

2011年北京大学政治学概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5分*6=30) 1.公民社会

2.九品中正制

3.影子内阁

4.全球治理

5.民主和平论

6.国家对外战略

二、简答题(15分*4=60) 1.简要分析利维坦的政治意义

2.以美国政府的结构为例,说明制约与平衡的理论 3.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政治学科的影响 4.简述汉斯摩根索政治现实主义六原则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30分*2=60)

1.如何从政治学角度分析全球化

2.试论胡锦涛时代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当代国际政治的意义

2010年北京大学政治学概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6*5=30) 1.政治社会化

2.时代主题

3.托克维尔

4.《里斯本条约》

5.依附论

6.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

二、简答(4*15=60)

1.简述战后亚非国家民族分离运动产生的原因 2.简述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对现代民主制的贡献 3.简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4.简述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

三、论述(2*30=60)

1.试论述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对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本主张 2.主张主权学说认为说明了主权的统一性,分权制衡理论则强调权力的分割与平衡,说明二者间的关系

2009年北京大学政治学概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利维坦

2.立宪政体

3.中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国家利益

5.国际格局

6.软实力

二、简答

1.简要分析人民主权思想的内容及其发展 2.简述政治权力的本质

3.文明冲突论的基本内容和提出背景 4.简述非传统安全

三、论述

1.结合政治理论与实践,分析政治中人与制度的作用 2.试析冷战后世界政治的发展特点

2008年北京大学政治学概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5*6) 1.民主集中制

2.司法审查

3.乌托邦

4.民族主义

5.NGO

6.危机处理

二、简答(10*4) 1.美国新保守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形成背景 2.总统制与议会内阁制的区别 3.国家对外战略与外交政策的关系 4.试析时代论对国际政治研究的意义

三、论述(30*2)

1.试论对权力限制的意义,并试举不同时代不同国家限制政治权力的政治实践和制度 2.结合大国关系分析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特点

2007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试题

一、名词解释(5*6=30) 1.政治 2.宪法政府

3.现代西方国家的地方分权(decentralization) 4.文官制 5.计划经济 6.政治伊斯兰

二、简答(15*4=60)

1.试述西欧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异同 2.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3.习惯法的价值何在?

4.简述势力均衡和集体安全的异同。

三、讨论下列各题(30*2=60)

1.试从比较的角度出发,讨论中国传统政府制度和政治文化中的正面因素

2.试分析西欧北美国家福利制度的得与失,并讨论其进行市场化改革的阻碍因素。

2006年北京大学政治学概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5*6=30 1.政党

2.代议制民主

3.联邦制 4.分权与制衡 5.国际格局 6.综合国力

二、简答 15*4=60 1.行为主义革命的主要诉求。

2.比例代表与多选制(多数胜出的选举)对政党格局的影响。3.违宪审查及其意义。 4.中国和平崛起的内容。

三、论述 30*2=60 1.试分析社会公正、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2.试论述不同政治制度产生的社会基础。

2005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概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5*8 1.集体安全

2.发展主义

3.霸权稳定论

4.京都议定书

5.不结盟运动

6.东亚金融危机

7.欧盟东扩

8.非洲联盟

二、简答 10*4 1.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际政治的主要理论观点 2.中小国家能否影响国际秩序的建立?为什么?

3.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必然是政治联盟吗?为什么? 4.简述少数民族人权与国际保护之间的关系

三、论述 35*2 1.试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必须坚持主权平等原则

2.结合大国关系的发展变化,分析冷战后国际格局转换的主要特征

2004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概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8*5 1.依附论

2.二元经济结构

3.雁行模式

4.南北对话

5.亨延顿

6.ARF 7.里根主义

二、简答 4*10 1.国际贸易使军事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下降了吗?为什么? 2.民族主义与国际战争的关系

3.什么是国际机制论?它对国际政治研究有什么意义? 4.单极格局有利于和平吗?为什么?

三、问答

1.结合冷战后国际形势,论述当代国际安全环境的特点及中国的新安全2.试论国际组织的作用及其与主权国家的关系(40)

2003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概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9个,3分一个,27分 1.法塔赫

2.单边主义

3.超越遏制

4.综合安全保障战略

5.亚欧会议

6.IMF

7.汉斯。摩根索

8.建构主义

9.文明冲突论

二、简答6个,每个8分,48分 1.非政府组织对国际政治发展的作用 2.核战争仍然是政治的继续吗?为什么? 3.跨国公司的经济渗透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4.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5.国家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的区别联系 6.相互依存理论的现实基础

三、论述

1.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主题(40分) 2.论述全球化与世界多样性(35分)

2002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概论试题

一、概念题

30 分) ( 1.种姓 2.逆裁军

3.哈马斯

4.罗马俱乐部

5.二元经济结构

6.绿党

7.Fundamentalism

8.寻租

9.集体安全

10.“失去的10年”

二、简答题

1.国际组织的行为体地位 2.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

3.科技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主要作用 4.建立和维持国际秩序的主要条件 5.两极格局终结的主要原因

三、论述题

1.试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坚持主权平等原则的重要性

2.结合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论述维护国际安全的基本要求

2001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概论试题

一、填空

1.“依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__________。2.巴以冲突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冷战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年底___________。

4.《新宗教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作者是_____国______。

5.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分析发展中国家经济成分中有先进的成分,也有落后的因素, 创立了___________理论。

6.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通过的最重要的文件是_________________。7.联合国秘书长的前任是_____国_________。

8.东盟国家1994年倡导创立的地区安全论坛正式名称_______英文缩写_______。9.东盟国家推行的对外战略_____________。

10.朝鲜南北首脑会晤达成的共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问答

1.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的动因作用 2.国家间相互依存 3.国际冲突与国际协调

4.跨国公司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5.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三、论述

1.结合冷战后国际形势分析当前世界主题仍是和平与发展。

2.联系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论述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本原则。

2000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概论试题

一、填空 (共20分)

1.肯尼斯.沃尔兹是国际关系理论中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2.为了对付日本提出的雁行模式,美国提出了______。 3.日本提出的雁行模式的根本内容是_______。

4.日本著名的右翼分子,刚当选为东京都知事的是_____。

5.亨廷顿对9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国家的民主化进程的描述是_____。6.中国威胁论提出的根据是______。

7.拉美国家经济在经历了70年代的迅速发展后,进入80年代处于停滞状态,这一时期被称为______。

8.研究第三世界发展的经济学派是________。

9.英国首相布莱尔针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合流的趋势提出了_____。10.依附理论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______。 11.联合国关于人权问题的第一个文件是_______。

二、简答 (大约有6题,这里只列了1题) 1.国际新秩序的原则。

三、论述 (共2题)

1.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对主权国家地位的冲击。

2.从国际政治角度看国际格局的演变与国际秩序的关系。

1999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概论试题

一、填空

1.当代美国国际政治学界最著名的"新现实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是_______,其代表作是《国际政治理论》。

2.“发展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劳尔.普尔维什在论述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时,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系定义为_______的关系。

3.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是"现实主义"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________。

4.美国哈佛教授塞缪尔.亨廷顿1993年发表论文"文明的冲突"断言,_____国家对抗_____国家将成为世界的主要冲突。5.在全球化趋势日益突出的今天,人们必须寻求全球措施,以解决全球性问题。于____年在_____举行的首届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是解决全球问题的重大实践活动。

6.西欧和北美有传统联系,北美和东亚因为有了APEC也建立了联系,而欧亚之间长期缺乏联系,直到1993年在______举行了_______会议,,才使西欧和东亚开始建立直接联系。7.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变化,开始从______世界走向______世界。

8.随着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当政治大国的要求也越加强烈,________年,前首相________首先提出了政治大国的目标。

9.近年来,美国舆论界极力鼓吹"中国威胁论",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伯恩斯坦和芒罗合著的________。

10.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内因,但著名国际金融商________的投机活动是引发危机的导火索。

11.关于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领土争端,邓小平主张________。

12.70年代以来,东亚产业结构呈现梯次的垂直国际分工,日本处于这一结构的顶端,这种结构被称为______模式。

13.针对日本在东亚经济中影响力上升,美国为扩大在亚太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力,曾提出_____模式的构想。

14.东盟国家在实践中倡导了一种与集体安全概念不同的新地区安全概念,即________。15.西方七国集团包括美、英、德、法、意、加和______。

16.为了维护欧洲安全,于70年代欧洲国家成立了第一个安全机构,即________。17.联合国关于人权问题的第一个重要文件是1948年通过的________。 18.1989年4月,在智利圣地亚哥举行了第二届___________会议。

19.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由一个大政党长期执政,而其他政党与执政党力量悬殊,无法参与竞争,这种制度叫做_______。

二、简答

1.主权平等原则是一切国际准则的基础。2.战后国家实力内涵的更新。

3.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4.两极格局终结的主要原因。 5.国际政治行为体类型。

三、论述

1.试论当今时代主题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2.试用所学知识,评析下述观点:由于国家间相互依存关系加强,国家主权观念已经过时。

1998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概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国家实力内涵更新

2.侵略战争

3.国际冲突

4.两极格局的终结 5.发展对国际安全的意义

6.国际经济旧秩序

7.国际秩序与国际格局的关系

8.战后霸权主义的主要特征

二、论述

1.试分析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及中国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2.试利用所学的知识评述以下观点:当今世界和平的维持是以每个国家出让一部分主权为条件的。

1997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概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国家权益

2.国家三重性

3.国际政治中的主角

4.新科技革命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5.战后局部战争的特点

6.什么是国际协调

7.军事演变新时代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二、论述

1.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2.谈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

1996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概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和简答

1.国政中最重要的行为体

2.国政体系的基本特征

3.国际安全与当代世界主体的关系

4.国政格局中的主角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5.国际协调

6.战后的新科技革命对国政的重大影响

7.主权平等

8.战后的霸权主义

9.南北问题的根源

10.后战争问题新特点

二、论述 1.试析战后国政格局演变的基本特征

2.试论建立冷战后国际新秩序应遵循的共同目标、法律依据和利益基础。

1995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概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和简答 1.国际利益

2.国际政治旧秩序的实质与特征

3.战后世界经济中心的演变

4.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冷战关系”

5.新科技革命对国政的影响

二、论述

1.试论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与当今时代的特征

2.试评述“霸权稳定论”

1994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概论试题

1.国际政治行为体与主要角色的区别与联系

2.如何认识国际政治的整体性,当今国际政治发展有何特点 3.从国际政治演变角度论述联合国作用及改革 4.试评“主权原则过时论”

1993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概论试题

一、简答题 1.强权政治

2.雅尔塔体制的确立 3.新技术革命

4.东西关系中冷战的产生 5.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二、论述题

1.试论解决南北关系问题的根本途径 2.评析“人权高于主权论”的实质

1992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概论试题

一、简答题 1.国家主权

2.世界政治经济体系演变的三个时期 3.东西关系的实质

4.世界政治与世界经济的相互关系 5.OPEC

二、论述题

1.试析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 2.试论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1991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概论试题

一、简答题: 1.国家利益

2.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 3.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要素 4.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5.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形成的标志和特征

二、论述题:

1.怎样认识当今世界所处的时代?

2.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角度论述当今世界美、苏、中、西欧、日本间相互关系的实质。

1990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概论试题

一、简答、简述题:

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2.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及其作用 3.裁军与发展的关系 4.人类面临的主要威胁

5.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的三权分立 6.苏美首脑马耳他会晤

二、论述题:

1.争取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 2.战争的根源与性质

国际关系史(1990年~2015年)

2015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5*7分 1.“英国治下的和平” 2.古斯塔夫·斯特莱斯曼 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4.第二次柏林危机 5.TPP

二、简答题3*15分 1.民族国家的形成原因 2.二战前日苏关系的演变

3.伊朗伊斯兰革命对各国关系的影响(不是很确定这个,伊朗伊斯兰革命是确定的,后面这个具体词汇忘了)

三、论述题2*35分

1.试论述俄奥矛盾的根源、1871~1914年俄奥关系的演变历史以及俄奥矛盾对于德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大致这个意思)

2.试论述20世纪孤立主义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2014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光辉孤立(splendid Isolation) 2.泰奥菲勒•德尔卡塞 3.租借法案

4.《苏日中立条约》 5.达尔富尔问题

二、简答题

1.简述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争取安全的外交努力 3.简述冷战后核不扩散体制所面临的的挑战

三、论述题

1.试述从拿破仑战争之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俄矛盾的演变及其原因 2.请分析冷战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

2013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赫尔辛基进程 2.克里米亚战争 3.英德海军协定 4.旧金山和约

二、简答题

1.简述“9•11”事件以后美国主导下的反恐历程。2.法德和解的意义。

三、论述题

1.阿富汗被称为“帝国的坟墓”,请从历史和地缘政治的角度评析。2.论述冷战结束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什么能够继续存在?

2012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G20

2.克什米尔问题

3.哈布斯堡帝国

4.切•格瓦拉

二、简答

1.1960年《日美安保条约》修订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2.试评论这样一个观点,即在1938年,绥靖是一个有意义的概念,只不过用错了时间和地点

三、论述

1.论述冷战结束的原因

2.论述19世纪中期至一战前“东方问题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

2011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7分×5=35分

1.《比利牛斯和约》

2.撒丁王国

3.李顿报告书

4.多米诺骨牌理论

5.“保护的责任”

二、简答 15分×3=45分

1.文艺复兴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

2.越战失败对美国外交的影响

3.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内容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三、论述 35分×2=70分

1.试论18世纪-20世纪欧洲—海外双重因素对英国外交行为的影响

2.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对发展中国家地位和作用的影响

2010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七年战争 2.XYZ事件 3.二二六兵变 4.柏林墙 5.美印核协议

二、简答题

1.简述拿破仑战争及影响

2.简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中国主权的影响 3.简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苏关系

三、论述题

1.19-20世纪德国崛起历史进程与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鸦片战争以来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2009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圣斯特法诺和约 2.麦克马洪线 3.IAEA 4.厨房辩论 5.京都议定书

二、简答题 1.简述"欧洲协调"的成立与破裂

2.简述1929--1933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3.从日美角度简述太平洋战争爆发原因

三、论述题

1.冷战的结束是否是必然的,为什么?

2.试述美国霸权确立的历史进程,并分析其未来走向

2008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10*4) 1.枫丹白露敕令 2.贝尔福宣言

3.联合国海牙国际法院 4.1985广场协议

二、简答(20*2)

1.试析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原因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关系走向对抗的原因

三、论述(35*2)

1.通过比较分析说明为什么1815年维也纳和会维持了近百年的大体和平而1919年的巴黎和会只是“20年的休战”?

2.普京执政期间俄罗斯转型外交的背景、表现及对未来国际政治的影响

2007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10*4=40) 1.日内瓦议定书(1924) 2.天羽声明 3.NPT 4.颜色革命

二、简答(20*2=40)

1.什么是国际关系的“20年危机”?引发了什么结果? 2.试述二战后殖民体系崩溃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三、论述(35*2=70)

1.试述俾斯麦同盟体系的建立和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2.试比较G•W•布什与克林顿的外交政策并阐明原因。

2006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0*3=30 1.梅特涅 2.日俄战争 3.不结盟运动

二、简答题

20*2=40 1.简述一战后德国赔款问题对欧洲安全形势的影响。 2.试述两次“朝核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三、论述

40*2=80 1.试比较分析19世纪英国霸权和当今的美国的霸权。 2.试分析联合国在国际关系中地位和作用的历史演变。

2005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40分)

1.乌得勒支和约

2.蒙巴顿方案

3.灵活反应战略

4.人道主义干涉

二、简答(每题20分,共40分)

1.30年代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2.新大西洋主义的背景、核心内容和目的。

三、论述(每题35分,共70分)

1.二战后欧洲为什么以及怎样从民族国家并立、对立到联合、融合发展的?

2.冷战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吗?为什么?

2004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5*10 1.贝尔福宣言

2.热那亚会议

3.远东共和国 4.巴勒斯坦问题

5.三八线

6.马歇尔计划

7.德洛尔计划

8.与台湾关系法

二、简答4*10

1.维也纳体系的主要内容

2.日美共同安全与合作条约的背景和后果

3.马斯特理赫特条约的主要内容

4.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原因和影响

三、论述30*2

1.分析二战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结合十六大报告,分析我国“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外交政策及我国的新安全观。

2003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普法战争

2.中俄联合公报(1992)

3.特里亚农条约(1920)

二、简答

评布什的先发制人战略

2002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填空

1.七年战争从______到______年,战争主要内容是______

2,提尔西特合约是______国和______国在______年______月签订的。

3,克里米亚战争签订了______条约,对俄国损害最大的一条是______

4,第二次地中海协定是______国在______年______月签订的,针对______国

5,对日本的民主化改革内容有______

6,1943年美英法三国政府首脑和参谋长在华盛顿召开了______会议,

制定了1944年在法国北部登陆的______计划。

7,中日关系四原则______

8.英国的三环外交是______,其基础是______

9.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___ _______ ________,分别是哪年

10.记不清了。

二、名词解释

1.伦敦海军会议

2.柏林会议(1878) 3.大西洋联盟体制

4.尼克松主义

5.上海合作组织

三、论述

1.一战后,欧洲安全保障体系瓦解的过程,以及与二战爆发的联系。

2.“9•11”事件的特点,及对美国内外政策的影响。简述中国的反恐立场。

2001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填空

1.战后签定的五国和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五国。

2.1963年签定的部分核实验条约在________签定,全称_________。

3.南斯拉夫解体后分裂为__________________五国。

4.巴尔干同盟是_______________四国。

5.第二次地中海协定是_____________三国签定,针对_____________。

6.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________年,由苏联_________同德国__________签定。

7.70年代西欧国家对苏联的两个轮子是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

8.尼克松主义的三大支柱是_______________,核心是_____________。

9.西班牙王位战争结束签定的和约是___________。

10.1941年通过的租借法,又称________,正式名称_____________。

二、名词

1.“东方问题”

2.英法协定

3.朝鲜战争

4.上海五国机制

5.多边核力量计划

6.远东共和国

三、问答

1.结合二战结束前夕召开的三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分析对反法西斯战争和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2.结合中美三个公报及美国现在对台政策的有关内容,综合分析台湾这一影响中美关系的关键性因素。

2000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填空

1.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后,____根据____条约继承了西班牙王位。

2.英法协约具体分为三个小条约,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

3.第一次地中海协定是_____年_____月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国协定的。

4.德国的新东方政策提出了一个_______,两个_______。

5.马约的正式名称是_________,包括两个具体的条约_______和_______,它的生效时间是________。

6.欧共体国家与第三世界签定的第一个南北合作的协定是________。

二、简答

1.门罗宣言

2.1878年柏林会议

3.新欧洲巴黎宪章

4.PKO法案

5.第二次魁北克会议

6.哈尔斯坦主义

三、论述

1.论述30年代德国扩军备战的过程,以及为什么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遏制。

2.论述北约战略新概念的内容、性质和影响。

1999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填空

1.欧洲列强在1756--1763年发生的战争又叫________。

2.北美独立战争时期,俄国宣布执行_________政策。

3.克里米亚战争后,交战双方缔结________和约,其中对俄国打击最严重的条款是_______.。

4.德意志国家的统一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次战争完成的。

5.再保险条约是_______、____________于_________年签定的。

6.白里安.凯洛格公约又称____________公约,是由______国和______国外交官发起的。

7.1928--1935年发生的格兰查科战争又称_________战争,交战双方是______和______。

8.二战后初期,战胜国和_______签定和约_______。

9.二战后初期,日本民主改革包括____________。

10.卡特任期内较为流行的“三边主义”的三边是_______。

二、简答

1.伦敦海峡条约(1841)

2.广田三原则

3.柏林危机

4.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

5.戈氏外交“新战略”

三、论述

1.综述二战中国际反法西斯战线形成的背景、过程、内容及影响。

2.综合分析影响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发展的若干因素。

1998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西姆拉会议 2.三边委员会

3.欧盟阿姆斯特丹会议 4.三十年战争

5.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6.克里米亚战争 7.古巴导弹危机 8.布雷顿森林体系

9.白里安 --- 凯洛洛公约

10.日美防卫合作指针( 1978 )

二、论述

1.评述一战后凡尔赛体系形成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性质 2.评述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原因和作用

1997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1.战后日美同盟的实质与发展

2.30 年代到二战英国的绥靖政策产生及影响

1996 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1.太平洋战争的起源、性质、影响

2.北约东扩和美俄关系

1995 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1.维也纳会议(1814) 2.地中海协定

3.东盟

4.波斯尼亚危机

5.中美上海公报

6.克林顿的“扩展战略”

1.试述联合国的成立及其在战后国际关系中的影响 2.试述波黑内战的起因、发展及影响

1994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七年会议

2.1878年柏林会议

3.国联

4.新东方政策

5.三国干涉还辽

二、论述

1.一战后英国的均势政策

2.艾森豪维尔主义与卡特主义的异同

1993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简答题

1.北方战争 2.四国同盟(1815) 3.柏林会议(1878)

4.第二次摩洛哥危机(1911) 5.杜鲁门的第四点计划

6.日本北方四岛问题

二、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从中立国反对德国法西斯方向的演变

三、试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的意义及其批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1992 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2.1841年《伦敦海峡公约》

3.第二次鸦片战争 4.意土战争(1911)

5.欧洲共同体 6.西方七国首脑会议

二、论述题

1.试述1941年日美谈判和太平洋战争爆发

2.试述布什的人权外交及其实质

1991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简答题

1.七年战争 2.地中海协定 3.三国干涉还辽 4.蒙特勒海峡公约

5.中东“六•五”战争 6.纳尔逊•曼德拉

二、论述题

1.试述本世纪三十年代欧洲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2.试述杜鲁门主义及其实质。

1990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1.试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

2.试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和会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3.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被分裂的原因、经过、及其统一的前景。

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1999~2013)

1999年北京大学外交史

一 简答

1 马葛尔尼使华。

2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苦撑待变"外交。 3 19世纪60年代西方列强对华"合作政策"。 4 马歇尔使华。 5 间岛问题。

6 中国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立场。 7 周恩来的人民外交思想。

8 中美两国关于南亚问题的声明。 二 论述

1 从1896年《中俄密约》到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同沙俄及苏联围绕中东铁路进行了怎样的斗争。

2 试析毛泽东与邓小平在独立自主外交思想上的主要异同。 3 试分析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及中国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

2000年北京大学外交史

一 简答

1 蒲安臣、魏德迈、魏金斯基、史迪威、赫尔利、司徒雷登何时在华做什么工 作。

2 银河号事件。

3 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提出的外交思想。 4 广田三原则。

5 搁置主权、共同开发。 6 《中美建交公报》 7 《望厦条约》 二 简答

1 加入WTO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2 论述澳门问题的由来,以及澳门回归的意义。

2001年北京大学中国外交史

一、简答 1.西拉姆会议 2.九国公约

3.道光皇帝在禁烟运动中的态度 4.中越自卫反击站

5.写出10个1840-1901年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定的不平等条约 6.中美大使级会谈

7.站后初期蒋介石对日本的政策和措施 8.中国政府处理双重国籍的政策

二、论述

1、清政府处理主要藩属国的政策及后果。

2、评抗美援朝战争的得失。

2002年北京大学《外交史》

一.1.2.3.4.5.6.7.8.二.1.2.简答题 总理衙门

德国强租胶州湾 门户开放政策 中英平等新约

中国和阿富汗从49年至今的外交关系 不干涉内政原则 中日政治三原则

中国加入联合国的双重代表权问题 论述题

论述民国北京政府的对外政策

试比较至今为止中苏、中俄签订的三个条约,以及其背景、原因和影响。

2003年北京大学《外交史》

一.名词解释共10个,2个10分的,其余5分一个,共60分,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内部海防塞防之争(10) 蒲安臣使团的影响

中苏关系正常化的3个条件 新中国三大外交政策 南海各方文件宣言的内容 马关条约内容 曾纪泽。 顾维均。 宋子文的外交简史 1946年中美商约

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内容 还有1个10分的忘了 论述3题,30分一道 评析请政府以夷制夷政策

90年代以来中日关系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911后中美关系

2004年北京大学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

一名词解释 每题5分 1.多瑙河会议1948 2.戴维营会谈

3.日本的综合安全保障政策 4.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新思维 5.中印边界冲突 6.上海合作组织

7.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8.中美8.17公报 二.简答 每题10分

1.美国“超越遏制战略”的形成与影响 2.第四次中东战争的起因与后果

3.20世纪80年代中苏关系改善的过程与原因

4.中国与东盟2002-2003年度签署的主要文件及意义 三.论述 每题35分

1.结合十六大对中国外交政策宗旨进行分析,综合评述“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外交思想

2.新中国建立至今对朝鲜半岛的主要政策

2005年北京大学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

一、名词解释:8*5=40分 西欧联盟

灵活反应战略

人道主义干涉

中国对外援助八原则 中法建交

中俄建设性伙伴关系

ARF 另起炉灶

二、简答4*10=40分

1、中国解决边界问题的基本主张;

2、两个中间地带思想;

3、尼克松主义的背景、内容、影响;

4、中东和平进程难以实现的原因;

三、论述2*35=70分

1、冷战不可避免吗?为什么?

2、毛泽东、邓小平关于战争、和平与发展思想的比较(可能稍有出入)

2006年北京大学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

一:名词解释 舒曼计划

卡特主义

朝鲜停战协议

代顿协议

乒乓外交

中东和平路线图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非传统安全 二:简答

中日三个政治文件及中日政治关系四原则

万隆精神及在今天的意义 上海合作组织

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作用和原因

三:论述

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演变及原因

分析及建交后和冷战后中美关系的异同

2007年北京大学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

一.1.2.3.4.5.6.7.二.1.2.3.4.三.1.2.名词解释(5*8=40) 大西洋关系宣言

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新思维 雁行模式 经济安全 新保守主义 京都议定书

非政治间组织(NGO) 简答题

东亚首脑峰会机制产生的背景与中国的有关立场 日本的“非核三原则” 简述中非合作的成就与意义 布雷顿森林体系 论述题(35*2=70)

为什么欧盟的一体化进程比其他区域性合作组织快? 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分析冷战后的中日关系。

2008年北京大学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

一.名词解释(5*8) 集体安全 拉哈尔宣言

东南亚友好条约

泛突厥主义

铁列克提事件 二.简答(5*4) 结合北爱尔兰情况分析宗教与民族关系 东南亚联盟共同体的内容和意义, 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内容和意义, 美在中东推行西方民主制的制约因素 三.论述(35*2) 1朝核问题与东北亚安全机制的关系 2上海合作组织与中国和平崛起关系

2009年北京大学战后国际关系史与新中国外交

一、名解(10选8) 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 中日友好条约 里根主义

1978戴维营协议 布雷迪计划 银河号事件 巴厘岛路线图 新大西洋主义

二、简答

简述在打击东突反动势力时,开展国际合作的必要性(王联选修课思考题) 为什么伊朗伊斯兰革命没有在中东掀起扩散效应(王联选修课思考题) 简述中国当前的睦邻外交及其意义

简要分析当今中国的软实力(王联国政概论课作业)

三、论述

分析中日“战略互惠”及其对未来中日关系的意义

国联存在20余年就夭亡,而联合国60余年长盛不衰,试析其原因

2010年北京大学战后国际关系史与新中国外交

一、名词解释(8*5=40)

1、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

2、布雷顿森林体系

3、第一次石油危机

4、东盟宪章

5、《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6、中非(合作)论坛

7、孔塔多拉集团

8、华盛顿共识

二、简答题(4*10=40)

1、简述帝国主义在中东民族问题中所扮演的角色

2、简要评鉴奥巴马政府的新阿富汗、巴基斯坦政策

3、简述战后美国对东南亚政策的演变

4、简述亚欧合作及其意义

三、论述题(2*30=60)

1、试论述日本新政府为建立东亚共同体的建议和行动。

2、试论述全球治理下非政府国际组织的作用与不足。

2011年北京大学战后国际关系史与新中国外交

一、名词解释(5分*8=40)

1、多边安全机制

2、区域主义

3、《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

4、第三次台海危机

5、种族隔离制度

6、洛美协定

7、巴黎统筹委员会

8、茂物宣言

二、简答题(10分*4=40)

1、简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由来及其意义

2、简述日俄北方领土争端的历史及现状

3、就民族问题而言,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政治现实

4、二十世纪世俗主义因素在中东政治发展中为何能坚持下来?

三、论述题(35分*2=70)

1、试述气候变化问题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2、从国际体系层次分析二十国集团机制的起源与中国应该采取的战略

2012年北京大学战后国际关系史与新中国外交

一、名词解释

软实力

IMF 欧元区

8.19事件

穆斯林兄弟会

环境外交

里根主义 略 思想

二、简答

1、“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思想产生的背景和影响

2、亨廷顿为什么要提出“我们是谁”

3、国际条约、国际公约、国际协定的区别

4、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三、论述

1.TPP与东亚经济合作的关系 2.新中国多边外交的演变及原因

2013年北京大学战后国际关系史与新中国外交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40 分) 1.原教旨主义 2.能源安全

战 “韬光养晦”3.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 4.欧亚经济共同体 5.猪湾事件

6.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 7.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8.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

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40 分) 1.简述所谓(中日)“1972 体制” 。 2.南海“九段线”的形成、争论和意义。

3.缘起于2010 年底突尼斯的一场政治变革为何会在阿拉伯国家引发连锁反应。 4.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由来及废止。

三、论述题(每题 35 分,共70 分)

1.分析我国近年来我国同周边一些国家出现领土争端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2.在2010 年底开始的北非西亚巨变进程中,中国为什么再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利 比亚的问题表决中投了弃权票,而在有关叙利亚问题的表决中投的是否决票。

2014年北京大学战后国际关系史和新中国外交

一、名词解释(5分*8题=40分) 1.囚徒困境 2.民族自决权 3.联合国维和行动 4.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5.贝尔法斯特协议 6.环境外交

7.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新思维 8.中英关于香港的联合声明

二、简答题(10分*4题=40分)

1.防空识别区的概念、法律地位及国际处置原则 2.简评美国的亚洲再平衡战略 3.什么是“欧洲的穆斯林问题”?

4.以阿盟为例,评述冷战后地区性国际组织在处理本地区冲突时的作用和影响

三、论述题(35分*2题=70分) 1.论述中国周边外交对日本的定位

2.中共十八大强调,中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变。党和ZF为何要强调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

推荐第7篇: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国际关系学院

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国际关系学院—精品课程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校内精品课 >国际关系史 >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

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第一章:美苏从合作走向对峙 第一节:美苏的崛起及其对外战略(3学时)

1、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及其全球战略

2、苏联的崛起及其战后初期对外政策

第二节:以欧洲为重点的美苏对峙(3学时)

1、遏制理论与富尔敦演说

2、杜鲁门主义与美苏冷战的爆发

3、第一次柏林危机与德国的分裂 思考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2、试析战后初期苏联对外政策。

3、“遏制”理论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影响。

4、杜鲁门主义的出笼与美苏冷战的爆发。第二章 两大对立阵营的形成

第一节 美国对西欧的控制与大西洋联盟的形成(3学时)

1、战后西欧的困境及其对策

2、美国大西洋联盟政策

3、马歇尔计划的提出与实施

4、北约的建立与大西洋联盟的形成

第二节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与苏东关系(3学时)

1、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苏东关系的加强与社会主义阵营的诞生 思考题:

1、美国大西洋联盟政策

2、马歇尔计划的提出与实施

3、北约的成立及其战略演变

4、战后初期苏东政治、经济、军事关系的发展

5、社会主义阵营诞生的深运影响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战后初期的民族解放运动

第一节 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形势(3学时)

1、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2、殖民主义国家的对策

第二节 战后初期亚洲国际关系(3学时)

1、美国单独占领日本与旧金山和约

2、美国对亚洲的政策

3、印巴独立与克什米尔问题

4、巴勒斯坦问题与第一次中东战争 思考题:

1、战后初期民族解放运动的有利条件及其特点。

2、旧金山和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3、印巴分治的原因与克什米尔问题的由来。

4、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第四章 美苏关系的演变(50-60年代)

第一节 美苏对外政策的调整(3学时)

1、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2、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外交政策

第二节 美苏关系的缓和与危机(3学时)

1、美苏戴维营会谈

2、肯尼迪和平战略与维也纳会谈

3、第二次柏林危机

4、古巴导弹危机 思考题:

1、美国大规模报复战略。

2、肯尼迪和平战略与灵活反应战略。

3、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外交政策调整。

4、第二次柏林危机与“柏林墙”的建立。

5、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第五章 第三世界的兴起

第一节 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3学时)

1、第三世界的基本特征、地位与作用

2、万隆会议的召开

3、不结盟运动和“77国集团”

第二节 世界人民反帝反殖斗争的高涨(3学时)

1、非洲独立运动概况、原因、特点

2、苏伊士运河事件

3、印支人民抗美救国战争 思考题:

1、第三世界崛起的原因、地位与作用

2、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成果及其历史意义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4、非洲独立运动的原因、特点及发展阶段

5、苏伊士运河事件及其对中东地区战略格局的影响 第六章 两大对立阵营的分化

第一节 社会主义阵营的动荡(3学时)

1、苏东关系:从波匈事件到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2、中苏关系:从同盟关系到全面对抗

第二节 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3学时)

1、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2、欧共体的建立及其发展 思考题:

1、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及其影响。

2、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实施。

3、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发展及与美国的关系。

第七章 美苏在缓和中的争夺与多极化的发展(七十年代)

第一节 美苏对外战略的调整(3学时)

1、美国国际地位的下降与尼克松主义的出笼

2、苏联实力的增强及其全球攻势战略

第二节 东西方缓和与苏联在缓和下的扩张(3学时)

1、东西方缓和

2、70年代后半期苏联的对外扩张

3、卡特政府的人权外交与“卡特主义”

第三节 国际关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3学时)

1、第三世界反帝反殖反霸斗争

2、欧洲共同体联合趋势的发展

3、日本国际地位的变化与对外政策的调整 思考题:

1、尼克松主义提出的背景、内容及其实施

2、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战略

3、东西方缓和的背景、进程及影响

4、卡特政府的人权外交及其运用

5、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与南北关系

6、70年代日本的“多边自主外交”

第八章 美苏争夺的新态势与两极格局的瓦解(80年代)

第一节 美苏对外政策的调整(3学时)

1、里根时期的美国对外政策

2、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

3、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及其实施

第二节 西欧、日本的发展(3学时)

1、西欧联合步伐的加快

2、日本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

第三节 两极格局的瓦解与冷战的结束(3学时)

1、东欧剧变

2、德国的统一

3、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 思考题:

1、里根时期美国对外政策。

2、布什“超越遏制”战略。

3、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产生的背景,实施及影响。

4、20世纪80年代欧洲一体化进程。

5、日本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

6、德国统一的背景、进程及影响。

7、苏联解体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教训。上一篇:战后国际关系史指定教材与参考文献

下一篇:战后国际关系史课程简介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国际关系学院-精品课程 设计制作:国际关系学院教育技术中心

推荐第8篇: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基础考研大纲

国际关系学院2018年政治学基础考研大纲

国际关系学院公布了2018年政治学基础考研大纲,考试科目代码:722,考试科目名称:政治学基础。准备报考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基础专业的同学,有了备考方向。

一、考核目标

(一) 考查考生对政治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 考查考生运用政治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试卷结构

(一) 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二) 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3、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三、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四、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政治学原理】

(一)政治与政治学

1.政治的含义

2.政治学方法论

(二)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权力与权利

2.法治与民主

(三)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

1.政治文化

2.政治社会化

(四)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的含义与特征

2.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

3.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

(五)国家

1.国家起源与目的

2.现代国家建设

3.国家类型和国家形态

(六)政府

1.政府体制理论

2.中央政府及其行政机关

3.国家元首、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

4.国家内政府间关系

(七)政党

1.政党理论

2.政党制度

(八)政治社会

1.利益集团

2.新兴社会组织

3.新闻媒体

(九)政治人

1.政治人与公民

2.政治家

(十)政治统治

1.政治统治理论

2.政治统治的过程和方式

3.政治统治的类型与规律

(十一)公共治理

1.公共治理的概念与原则

2.公共治理的模式

3.共治理的实践

(十二)政治参与

1.政治参与的含义

2.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

3.政治参与的作用

(十三)政治现代化

1.政治现代化理论

2.政治革命

3.政治改革

(十四)政治民主

1.政治民主理论

2.政治民主的制度化类型

(十五)人权

1.人权的含义

2.人权的基本内容

【第二部分

中外政治思想史】

(一)先秦时期政治思想

1.儒家政治思想

(1)儒家学派的若干特点

(2)孔子的政治思想

(3)孟子的政治思想

(4)荀子的政治思想

2.道家的政治思想

(1)老子的政治思想

(2)庄子的政治思想

3.墨子的政治思想

(1)兼爱主张

(2)尚贤主张

(3)尚同主张

(4)非攻主张

(5)节用主张

4.法家的政治思想

(1)法家思想的若干特点

(2)慎到的势治理论

(3)申不害的术治理论

(4)商鞅的法治思想

(5)韩飞的政治思想

(二)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

1.李斯的政治思想

(1)废分封、置郡县的政治主张

(2)“别黑白而定一尊”的文化专制主张

(3)尊君抑臣的督责之术

2.董仲舒的政治思想

(1)“以大一统”为核心的专制主义理论

(2)以“天人合一”论证天子受命于天

(3)历史循环论

(4)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学说

(5)重教化、正法度的德治主张

(6)限民名田、裁抑兼并的经济主张

(三)宋元时期的政治思想

1.二程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2.“仁为王道之本”的仁政思想

3.“以顺民心为本”的民本思想

4.“以立志为本的君道观”

5.“以择人贤俊为本”的人才观

6.“以仁义未尝不利”的义利统一观

(四)古代希腊政治思想

1.西方政治思想的产生

(1)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

(2)希腊政治思想的萌芽

(3)早期立法家的政治思想

(4)早期自然哲学家的政治思想

2.城邦制度和政治思想的特点

(1)城邦和城邦制度

(2)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

3.智者和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

(1)城邦民主制的繁荣和思想界的变化

(2)智者的政治思想

(3)苏格拉底的活动和贡献

4.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国家的理念和正义的国家

(3)哲学家治国思想

(4)政体思想

(5)第二等好的理想国

5.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3)城邦的起源、本质和目的

(4)政体分类及其变革

(5)对理想城邦的设计

(6)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贡献

(五)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

1.希腊化和罗马帝国时期政治思想的特点

(1)城邦制度的解体和政治思想的演变

(2)种族和文化的融合及世界主义思潮

2.斯多葛派的政治思想

(1)斯多葛派的产生和流传

(2)自然法思想

(3)人的精神自由思想

(4)人人平等思想

3.波利比阿和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1)政治学由希腊向罗马的转移

(2)波利比阿的政治思想

(3)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4.罗马法学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1)罗马法和罗马法学

(2)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对政治哲学的影响

5.罗马基督教政治思想

(1)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

(2)奥古斯丁的双城论

(六)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1.5-10世纪西欧的政治状况和政治观念

(1)5-10世纪西欧社会政治状况

(2)罗马传统和日尔曼传统的结合

(3)5-10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特点

2.教权和王权斗争中的政治思想

(1)中世纪西欧的政教关系

(2)教权和王权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

3.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信仰和理性

(3)教会和国家

(4)国家的起源和目的

(5)政体理论

(6)法的性质和分类

4.城市的兴起和反对教会统治的政治思想

(1)城市的兴起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2)但丁的世界帝国论

(3)马西略的政治思想

(4)市民和农民异端的政治思

(七)16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1.16世纪西欧的社会状况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1)民族国家的兴起

(2)文艺复兴运动

(3)宗教改革运动

(4)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

2.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权力政治观

(3)共和理想和君主专制

(4)君主的统治方法

3.路德和加尔文的政治思想

(1)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

(2)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

4.布丹的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国家理论

(3)主权理论

(4)政体理论

(八)17世纪欧洲大陆政治思想

1.17世纪欧洲大陆的社会和思想状况

(1)各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

(2)科学和哲学的发展

(3)政治思想的世俗化

2.格老秀斯的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自然法学说

(3)国家和主权学说

(4)国际法的原则

(九)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

1.17世纪英国革命和政治思想概况

(1)英国的宪政传统

(2)17世纪英国社会状况和革命的特点

(3)政治思想的特点

(4)革命时期各派政治思想

2.霍布斯的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国家的起源和本质

(3)主权学说和政体理论

(4)人民的自由和主权者的义务

3.弥尔顿和哈灵顿的政治思想

(1)弥尔顿的政治思想

(2)哈灵顿的政治思想

4.洛克的政冶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对政治思想的清理和总结

(3)自然权利理论

(4)政府的起源和目的

(5)法治和分权

(十)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

1.18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和启蒙运动

(1)18世纪法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

(2)启蒙运动的兴起和政治思想的特点

(3)启蒙时期各派的政治思想

2.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法的精神

(3)政体和政治自由理论

(4)分权学说

3.卢梭的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平等理论

(3)社会契约论

(4)人民主权学说

(5)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4.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

(1)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

(2)《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3)革命时期各派的政治主张

(十一)18世纪美国政治思想

1.杰斐逊的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自然权利理论

(3)民主自治思想

2.汉弥尔顿的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性恶论和精英论

(3)分权和制衡思想

(十二)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政治思想

1.康德的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伦理学说

(3)国家学说

(4)永久和平思想

2.黑格尔的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体系和方法

(3)市民社会和国家

(4)君主立宪制主张

(5)民族主义思想

(十三)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

1.19世纪法国社会和政治思想的特点

(1)法国大革命后的社会状况

(2)政治思想的特点

2.托克维尔的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3)民主和平等

(4)自由和平等

(5)专制和革命

(十四)19世纪英国政治思想

1.柏克的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保守主义的社会政治观

(3)代议制思想

2.密尔的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对边沁功利思想的发展

(3)自由思想

(4)代议制政府理论和主张

五、主要参考书目

(一)杨光斌主编:《政治学导论》(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二)曹徳本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三)许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第4次印刷。

推荐第9篇:习主席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稿

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

(2013年3月23日,莫斯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

尊敬的托尔库诺夫院长,

尊敬的戈洛杰茨副总理,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有机会来到美丽的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同各位老师、同学见面,感到十分高兴。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是享誉世界的知名学府,名师荟萃,英才辈出,我对贵院在各领域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

俄罗斯是中国的友好邻邦。这次访问俄罗斯,是我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第一次出访,是这次出访的第一站,也是时隔3年再次来到你们美丽富饶的国家。昨天,我同普京总统举行了富有成果的会谈,并共同出席了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

早春3月,意味着一个新的万物复苏季节的到来,意味着一个新的播种的时刻的到来。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中俄双方把握这美好的早春时节,为两国关系和世界和平与发展辛勤耕耘,必将收获新的成果,造福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

老师们、同学们!

国际关系学院是专门从事国际问题研究和教学的高等学府,相信你们对国际形势更加关注,更能感受到过去几十年国际社会沧海桑田般的巨大变化。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面对的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

——这个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旧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冷战时期的集团对抗不复存在,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

——这个世界,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十几亿、几十亿人口正在加速走向现代化,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发展。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个世界,人类依然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明显升温,地区热点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军备竞争、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我们希望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知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写到:“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无论会遇到什么样的曲折,历史都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

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尊严。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维护国际公平正义。“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每个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促进其他各国共同发展。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只有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发展。那种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损人利己的做法既不道德,也难以持久。

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安全保障。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共同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威胁,单打独斗不行,迷信武力更不行,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选择。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而合作共赢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途径。

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只能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去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这是处理国际事务的民主原则,国际社会应该共同遵守。

老师们、同学们!

去年1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的发展蓝图,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在发展道路上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依然会很大、很严峻,要实现已确定的奋斗目标必须付出持续的艰辛努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蒙受了外国侵略和内部战乱的百年苦难,深知和平的宝贵,最需要在和平环境中进行国家建设,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促进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同时呼吁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始终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中国发展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

我们高兴地看到,中俄两国互为最大邻国,在国家发展蓝图上有很多契合之处。俄罗斯提出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现在正在强国富民的

道路上加快前进。我们衷心祝愿俄罗斯早日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一个繁荣强大的俄罗斯,符合中国利益,也有利于亚太与世界和平稳定。

中俄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更是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一个高水平、强有力的中俄关系,不仅符合中俄双方利益,也是维护国际战略平衡和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保障。经过双方20多年不懈努力,中俄建立起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种关系充分照顾对方利益和关切,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我们两国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中俄关系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中俄都处在民族复兴的重要时期,两国关系已进入互相提供重要发展机遇、互为主要优先合作伙伴的新阶段。对发展新形势下的中俄关系,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第一,坚定不移发展面向未来的关系。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是两国人民共同心愿。我们双方要登高望远,统筹谋划两国关系发展。普京总统讲过:“俄罗斯需要一个繁荣稳定的中国,中国也需要一个强大成功的俄罗斯。”我完全同意他的看法。我们两国共同发展,将给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将为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提供正能量。我们两国要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以实际行动坚定支持对方维护本国核心利益,坚定支持对方发展复兴,坚定支持对方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定支持对方办好自己的事情。

第二,坚定不移发展合作共赢的关系。中俄国情不同、条件各异,彼此密切合作、取长补短可以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去年,中俄贸易额达到882亿美元,人员交流达到330万人次,这些数字充分反映出中俄关系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不断深化。继17世纪的“万里茶道”之后,中俄油气管道成为联通两国新的“世纪动脉”。当前,我们两国正积极推动各自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不断创造出更多利益契合点和合作增长点。我们要推动两国合作从能源资源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高技术、金融等领域拓展,从商品进出口向联合研发、联合生产转变,不断提高两国务实合作层次和水平。第三,坚定不移发展两国人民友好关系。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人民的深厚友谊是国家关系发展的力量源泉。这里,我想讲几个两国人民相互支持和帮助的事例。抗日战争时期,苏联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来华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他动情地说:“我像体验我的祖国的灾难一样,体验着中国劳动人民正在遭受的灾难。”他英勇牺牲在中国大地上。中国人民没有忘

记这位英雄,一对普通的中**子已为他守陵半个多世纪。2004年俄罗斯发生别斯兰人质事件后,中国邀请部分受伤儿童赴华接受康复治疗,这些孩子在中国受到精心照料,俄方带队医生阿兰表示:“你们的医生给孩子们这么大的帮助,我们的孩子会永远记住你们的。”2008年中国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俄罗斯在第一时间向中国伸出援手,并邀请灾区孩子到俄罗斯远东等地疗养。3年前,我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亲眼目睹了俄罗斯老师给予中国儿童的悉心照料和温馨关怀。中国孩子亲身体会到了俄罗斯人民的友爱和善良,这应验了大爱无疆这句中国人常说的话。这样的感人事迹还有很多,滋润着两国人民友谊之树枝繁叶茂。

中俄两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人文交流对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孔子、老子等中国古代思想家为俄罗斯人民所熟悉。中国老一辈革命家深受俄罗斯文化影响,我们这一代人也读了很多俄罗斯文学的经典作品。我年轻时就读过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等文学巨匠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俄罗斯文学的魅力。中俄两国文化交流有着深厚基础。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世界的未来,也是中俄友好事业的未来。这次访俄期间,我和普京总统共同宣布,两国将于2014年和2015年互办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中方还将邀请包括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在内的俄罗斯大学生代表团访华。在座各位同学是俄罗斯青年一代的精英。我期待着越来越多的中俄青年接过中俄友谊的接力棒,积极投身两国人民友好事业。老师们、同学们!

俄罗斯有句谚语:“大船必能远航。”中国有句古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相信,在两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下,中俄关系一定能够继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更好造福两国人民,更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谢谢大家!

推荐第10篇:国际关系

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名词解释问答题精编,笔记,教案!★★

大家好!我们是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的在读研究生或者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出于筹集学习费用、生活费用的考虑,集体搜集、编制了一些学习资料,以飨学弟学妹。这些资料含金量都是很高的。教案是老师的授课精华,核心知识点的详细解释,提纲挈领.问答题和名词解释精编是经过研究生答题并得到导师的修改,考试的时候可以直接作答。以上资料字迹清晰、条目分明、内容全面,可以省掉你泛泛无目的地看书的大量时间,使考研复习更有效、更有针对性。材料全部用16开纸张装订而成,数量有限。对于跨专业学生尤其有帮助!如果哪位有志于考研或者对国际关系感兴趣并需要上述资料的话,请与我们联系(wenkekaoyan@163.com),价格低廉。顺便说一句,敢走上考研这条路上说明我们智力上没多大差别,而最终能否考上关键是你资料收集是否全的,那样是事半而功倍!

战前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107题

战后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101题

国际关系史专题讲座教案(包括国际格局、国际组织、中国外交史、热点问题,和平崛起,睦邻外交等6部分)

战前国际关系史论述题47题

战后国际关系史论述题40题

战后国际关系史笔记(方连庆)

国际关系史笔记(王绳祖、何春超)

战前国际关系史重点归纳

战后国际关系史重点归纳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精华

※国际政治学(关系学)概论:

1国际政治学名词解释100题

2国际政治学笔记(宋新宁、陈岳)

3 政治学导论笔记(杨光斌)

4《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笔记

※外交学:

1当代中国外交概论教案

2近代中国外交史教案

3 《外交学概论》笔记(鲁毅等)

4《中国当代外交史》笔记(谢益显等)

5外交学概论名词解释(打印版)

说明: 样本见文科考研网wenkekaoyan.blog.com.cn

考生在初看专业书的时候,可能理不清头绪,但是根据本资料来复习,很容易在心里“有个谱”。特别是对于大学本科阶段没有学过本门课程的考生来说,几本参考书完全陌生,看前几遍的时候几乎摸不清头绪。我们的资料正好是总结了各本参考书的精华或重点,结合本精粹开展复习,就可以抓住重点、搞清出题的大致方向。等到复习后期,对参考书差不多烂熟于心的时候,可以把本资料作为大纲,将每一个知识点丰富、扩大。本资料最大的特点是完全从书本出发、从考试题出发,把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当作考试题来讲解,而不是停留在抽象的复习讲解上,所以应该是很详细、很具体的。编者对于专业课复习的体会就是一定要把一些很基础的概念和原理弄明白,所以重点放在理清思路和重难点讲解上,希望对大家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第11篇:北京电子商务学院

(北京)电子商务学院官方公告

(北京)电子商务学院原校址大兴校区(北京市大兴区清源北路圣和巷7号)因施工改造,(北京)电子商务学院已于2014年3月迁回海淀校区(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98号 北京化工大学西校区);原大兴校区已无(北京)电子商务学院任何办学工作,不再进行与招生、教学等有关的活动。

(北京)电子商务学院2014年所有招生、教学、就业等相关活动均在海淀校区(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98号 北京化工大学西校区)正常开展。

原(北京)电子商务学院教职员工潘明英、赵春玲、李静,已于2014年3月从我学院离职,不得代表(北京)电子商务学院继续从事任何招生、教学、就业方面的活动。

特此公告!

(北京)电子商务学院

2014年6月12日

第12篇:人大国际关系学院考研难不难解析

人大国际关系学院考研难不难

本文首先是人大国际关系学院考研难度的大小的介绍 人大国际关系学院考研难不难,跨专业的学生多不多? 最近几年人大国际关系学院考研很火,特别是人大这样的名校。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各专业共录取56人,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人大国际关系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较为容易,考研难度不大。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考试科目里,政治学原理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政治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此外,本文还系统介绍人大国际关系学院就业,人大国际关系学院学费,人大国际关系学院考研辅导,人大国际关系学院考研参考书等几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人大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人大考研机构!

一、人大国际关系学院硕士毕业生就业怎么样? 作为名牌院校的中国人民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人脉资源也不错,出国机会也不少,硕士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7.86%。

人大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分别为:政府机关,新闻出版,公司,高校任教,读博,出国。

二、人大国际关系学院学费介绍

人大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型硕士学费总额2.4万元,学制3年。

三、人大国际关系学院招生专业如下:

030201- 政治学理论 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 0302Z1- 中国政治

四、人大国际关系学院各专业初试科目是一样的,具体如下: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625-政治学原理 808-政治学综合

政治学综合含中外政治制度、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

五、复试科目介绍,具体如下: 中国政府与政治,外语 030206- 国际政治 030207- 国际关系 030208- 外交学

0302Z2- 国际政治经济学

以上专业初试科目是一样的,具体如下: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625-政治学原理

810-国际类综合

国际类综合含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当代中国外交 复试科目: 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理论与实践,外语 020105- 世界经济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303-数学三 802-经济学综合

经济学综合含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复试科目: 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外语

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625-政治学原理 809-科社类综合

科社综合含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复试科目: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外语

六、人大考研辅导班有哪些? 对于人大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人大考研,您直接问一句,人大国际关系学院考研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人大考研,更谈不上有人大的考研辅导资料、考上人大的学生了。

在业内,凯程的人大考研辅导非常权威,基本是考人大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尤其是业内赫赫有名的五道口金融学院,50%以上的学员都来自凯程教育的辅导。凯程有系统的辅导讲义和应试题库与解析,也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人大人大深入的理解,在人大有深厚的人脉,及时的考研信息。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

七、人大国际关系学院各专业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中国人民大学没有指定国际关系考研参考书目,凯程老师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及学员反馈,推荐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参考教材如下: 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中国政治专业参考书: 《政治学导论》杨光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彭明、程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西方政治思想史》徐大同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 《中国政治制度史》张鸣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唐晓著世界知识出版社

《民主政制比较研究》宋玉波著法律出版社社

可同时参考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政治学》等期刊 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参考书: 《政治学导论》杨光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国际政治学概论》宋新宁、陈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国际关系史》(17世纪中叶――1945年 王绳祖主编法律出版社,1986年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李景治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当代中国外交概论》李宝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可同时参考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政治》、《中国外交》等期刊 世界经济专业参考书: 《政治经济学教程》宋涛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政治经济学》逢锦聚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世界经济学》杜厚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国际金融学》陈彪如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参考书: 《政治学导论》杨光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高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郑建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简史》叶宗奎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概论》杜康传、李景治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可同时参考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期刊 以上参考书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八、人大国际关系学院各专业复试分数线是多少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国际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复试分数线为: 政治50 外语50 专一90 专二90 总分340 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专业复试分数线为: 政治50 外语50 专一90 专二90 总分360 各专业复试笔试科目:世界经济: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外语 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中国政治:中国政府与政治,外语 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外语 国际政治经济学: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理论与实践,外语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外语

考研复试面试不用担心,凯程考研有系统的专业课内容培训,日常问题培训,还要进行三次以上的模拟面试,还有对应的复试面试题库,你提前准备好里面的问题答案,确保你能够在面试上游刃有余,很多老师问题都是我们在模拟面试准备过的。

九、人大国际关系学院考研625政治学原理复习建议

很多同学对于625政治学原理不清楚怎么复习,在这里凯程老师系统介绍一下如何高效率复习政治学原理,供同学们参考。

首先通读全书,心中对《政治学导论》整本书的框架和脉络有个底,然后根据自己制定个复习进度。接着凯程老师会带领大家研究人大625政治学原理历年的真题,做题的过程中建议大家将每年考过的知识点做上标记,标出哪一年考的、以什么样的题型出现。根据凯程老师对人大十年来真题的研究,建议考生重点关注第

一、

二、

四、

五、

六、

八、

十、十

三、十四章的内容:第一章各个方法论的流派,第二章权力类型和法治,第四章八种意识形态的分类、第五章国家的分类、尤其是本书特提出的国家形态学说,第六章几种政府类型和两种政府间关系,第八章利益集团和媒体的作用,第十章统治类型的分类,第十三章政治现代化的定义、改革与革命,第十四章各种民主理论。第三章、第十一章和第十五章很少考到;第十

二、十

三、十四章的理论和结论可用作论述题的分析工具。看书时要区分概念的级别,比如政治学方法论这一小节包含三个一级概念:行为主义、理性选择主义和新制度主义主义,理想选择主义下包含三个二级概念:社会选择理论、集体行动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主义下包含三个二级概念: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凯程老师提醒同学们答题时切忌张冠李戴,凯程老师会着重培养同学们的答题技巧,每个概念都会包含含义、要素、特点、评价等内容,看书时要按照这些条目稍加整理,考试时按点答题。

剩下的两道论述题分值有50—60分,是高分与否的关键,主要考察时政与理论的结合分析。备考时凯程老师会提供给学生杨老师的历年论文,让同学们了解杨老师最近研究的方向,在答题时尽量用杨老师的论文观点作答,并适当引用教材上的政治学大家(如亨廷顿、斯考切波的观点,要做到条理清晰、分一二三点作答,如此便可得一个不错的分数。根据凯程老师的研究,杨老师这几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家理论、民主理论与国家建设,且尤其要留心总结杨老师自己提出的理论,比如当代民主的分类、国家形态、国家自主性。做完这些工作后,凯程老师要求同学们每天花两个多小时背诵,每次背诵三四个知识点,细水长流、步步为营,从九月初到十月底,除了

一些极其枯燥的内容外,大致背完一遍。这之后就每天一章或两章不断复习,复习时会和研友互相抽背,凯程老师根据近几年同学们的反馈感觉抽背很有效果,值得推荐。

十、人大国际关系学院考研复习方法解读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

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统一的参考书书店可以买到,但是笔记是独一无二的,笔记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心血所得,一定要好好保管。

最后,无论以何种方法复习,考生都要全身心投入,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相信广大考生对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都有自己的理解,也希望以上内容能够给考生带来帮助。凯程考研祝大家考研顺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第13篇: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

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

(全文)

2013年03月24日01:11 新华网 我有话说(581人参与)

新华网莫斯科3月23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2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演讲全文如下:

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

(2013年3月23日,莫斯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

尊敬的托尔库诺夫院长,

尊敬的戈洛杰茨副总理,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有机会来到美丽的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同各位老师、同学见面,感到十分高兴。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是享誉世界的知名学府,名师荟萃,英才辈出,我对贵院在各领域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

俄罗斯是中国的友好邻邦。这次访问俄罗斯,是我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第一次出访,是这次出访的第一站,也是时隔3年再次来到你们美丽富饶的国家。昨天,我同普京总统举行了富有成果的会谈,并共同出席了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

早春3月,意味着一个新的万物复苏季节的到来,意味着一个新的播种的时刻的到来。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中俄双方把握这美好的早春时节,为两国关系和世界和平与发展辛勤耕耘,必将收获新的成果,造福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

老师们、同学们!

国际关系学院是专门从事国际问题研究和教学的高等学府,相信你们对国际形势更加关注,更能感受到过去几十年国际社会沧海桑田般的巨大变化。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面对的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

——这个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旧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冷战时期的集团对抗不复存在,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

——这个世界,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十几亿、几十亿人口正在加速走向现代化,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发展。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这个世界,人类依然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明显升温,地区热点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军备竞争、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我们希望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知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写到:“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无论会遇到什么样的曲折,历史都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

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尊严。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维护国际公平正义。“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每个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促进其他各国共同发展。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只有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发展。那种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损人利己的做法既不道德,也难以持久。

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安全保障。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共同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威胁,单打独斗不行,迷信武力更不行,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选择。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而合作共赢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途径。

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只能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去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这是处理国际事务的民主原则,国际社会应该共同遵守。

老师们、同学们!

去年1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的发展蓝图,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在发展道路上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依然会很大、很严峻,要实现已确定的奋斗目标必须付出持续的艰辛努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蒙受了外国侵略和内部战乱的百年苦难,深知和平的宝贵,最需要在和平环境中进行国家建设,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促进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同时呼吁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始终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中国发展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

我们高兴地看到,中俄两国互为最大邻国,在国家发展蓝图上有很多契合之处。俄罗斯提出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现在正在强国富民的道路上加快前进。我们衷心祝愿俄罗斯早日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一个繁荣强大的俄罗斯,符合中国利益,也有利于亚太与世界和平稳定。

中俄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更是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一个高水平、强有力的中俄关系,不仅符合中俄双方利益,也是维护国际战略平衡和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保障。经过双方20多年不懈努力,中俄建立起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种关系充分照顾对方利益和关切,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我们两国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中俄关系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中俄都处在民族复兴的重要时期,两国关系已进入互相提供重要发展机遇、互为主要优先合作伙伴的新阶段。对发展新形势下的中俄关系,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第一,坚定不移发展面向未来的关系。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是两国人民共同心愿。我们双方要登高望远,统筹谋划两国关系发展。普京总统讲过:“俄罗斯需要一个繁荣稳定的中国,中国也需要一个强大成功的俄罗斯。”我完全同意他的看法。我们两国共同发展,将给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将为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提供正能量。我们两国要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以实际行动坚定支持对方维护本国核心利益,坚定支持对方发展复兴,坚定支持对方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定支持对方办好自己的事情。

第二,坚定不移发展合作共赢的关系。中俄国情不同、条件各异,彼此密切合作、取长补短可以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去年,中俄贸易额达到882亿美元,人员交流达到330万人次,这些数字充分反映出中俄关系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不断深化。继17世纪的“万里茶道”之后,中俄油气管道成为联通两国新的“世纪动脉”。当前,我们两国正积极推动各自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不断创造出更多利益契合点和合作增长点。我们要推动两国合作从能源资源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高技术、金融等领域拓展,从商品进出口向联合研发、联合生产转变,不断提高两国务实合作层次和水平。

第三,坚定不移发展两国人民友好关系。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人民的深厚友谊是国家关系发展的力量源泉。这里,我想讲几个两国人民相互支持和帮助的事例。抗日战争时期,苏联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来华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他动情地说:“我像体验我的祖国的灾难一样,体验着中国劳动人民正在遭受的灾难。”他英勇牺牲在中国大地上。中国人民没有忘记这位英雄,一对普通的中**子已为他守陵半个多世纪。2004年俄罗斯发生别斯兰人质事件后,中国邀请部分受伤儿童赴华接受康复治疗,这些孩子在中国受到精心照料,俄方带队医生阿兰表示:“你们的医生给孩子们这么大的帮助,我们的孩子会永远记住你们的。”2008年中国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俄罗斯在第一时间向中国伸出援手,并邀请灾区孩子到俄罗斯远东等地疗养。3年前,我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亲眼目睹了俄罗斯老师给予中国儿童的悉心照料和温馨关怀。中国孩子亲身体会到了俄罗斯人民的友爱和善良,这应验了大爱无疆这句中国人常说的话。这样的感人事迹还有很多,滋润着两国人民友谊之树枝繁叶茂。

中俄两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人文交流对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孔子、老子等中国古代思想家为俄罗斯人民所熟悉。中国老一辈革命家深受俄罗斯文化影响,我们这一代人也读了很多俄罗斯文学的经典作品。我年轻时就读过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等文学巨匠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俄罗斯文学的魅力。中俄两国文化交流有着深厚基础。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世界的未来,也是中俄友好事业的未来。这次访俄期间,我和普京总统共同宣布,两国将于2014年和2015年互办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中方还将邀请包括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在内的俄罗斯大学生代表团访华。在座各位同学是俄罗斯青年一代的精英。我期待着越来越多的中俄青年接过中俄友谊的接力棒,积极投身两国人民友好事业。

老师们、同学们!

俄罗斯有句谚语:“大船必能远航。”中国有句古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相信,在两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下,中俄关系一定能够继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更好造福两国人民,更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谢谢大家。

(原标题: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全文))

第14篇:国际关系学院本科生业务实习工作暂行规定

国际关系学院本科生业务实习工作暂行规定

根据《厦门大学社会实践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社会实践作为必修课纳入专业教学计划。每一个本科生在学期间需参加业务实习、军事训练、社会调查、咨询服务和生产劳动等。根据我院本科教学计划安排,业务实习作为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我院每一位本科生在学期间需进行一次业务实习,并撰写实习报告。业务实习的目的是巩固和扩展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保证本科生业务实习工作顺利进行,特对各阶段工作和实习报告作出以下要求:

一、本科生业务实习,可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开展,也可以参与教师主持的课题调研,相关的志愿者活动和暑期实践活动可纳入实习内容。实习时间为2周。实习单位以学院安排和学生自行联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导师也应尽力提供帮助。

二、本科生业务实习,原则上要求在三年级短学期或暑期完成,每年6月20日之前,学生应确定实习方向,到院学生通知下载专区下载填写《国际关系学院本科生业务实习审批鉴定表》,待主管副系主任审核签字并加盖院公章后,实习正式启动。

三、实习前,应对安全和保险等相关事宜进行部署和落实。

四、实习工作结束后,于每年10月1日之前,完成实习报告的写作。由学习委员收齐后提交教学秘书备案。

五、实习报告要求反映实习内容,探讨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论述学生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看法。重点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社会、职业的认识。实习报告要有具体材料和事例,篇幅在3000字左右。实习报告须写明:实习单位、实习时间、实习过程、实习感受等。另附实习单位签署并加盖公章的实习鉴定。

六、实习工作结束后,学院将根据实习单位鉴定和实习报告进行考核,成绩评定采用四级记分制(优、良、及格、不及格),考核及格的学生将取得8学分。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开始实行。

国际关系学院2010年5月12日

第15篇: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

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3月2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演讲全文如下:

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

(2013年3月23日,莫斯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

尊敬的托尔库诺夫院长,

尊敬的戈洛杰茨副总理,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有机会来到美丽的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同各位老师、同学见面,感到十分高兴。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是享誉世界的知名学府,名师荟萃,英才辈出,我对贵院在各领域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

俄罗斯是中国的友好邻邦。这次访问俄罗斯,是我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第一次出访,是这次出访的第一站,也是时隔3年再次来到你们美丽富饶的国家。昨天,我同普京总统举行了富有成果的会谈,并共同出席了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

早春3月,意味着一个新的万物复苏季节的到来,意味着一个新的播种的时刻的到来。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中俄双方把握这美好的早春时节,为两国关系和世界和平与发展辛勤耕耘,必将收获新的成果,造福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

老师们、同学们!

国际关系学院是专门从事国际问题研究和教学的高等学府,相信你们对国际形势更加关注,更能感受到过去几十年国际社会沧海桑田般的巨大变化。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面对的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

——这个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旧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冷战时期的集团对抗不复存在,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

——这个世界,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十几亿、几十亿人口正在加速走向现代化,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发展。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这个世界,人类依然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明显升温,地区热点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军备竞争、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我们希望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知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写到:“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无论会遇到什么样的曲折,历史都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

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尊严。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维护国际公平正义。“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每个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促进其他各国共同发展。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只有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发展。那种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损人利己的做法既不道德,也难以持久。

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安全保障。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共同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威胁,单打独斗不行,迷信武力更不行,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选择。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而合作共赢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途径。

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只能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去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这是处理国际事务的民主原则,国际社会应该共同遵守。

老师们、同学们!

去年1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的发展蓝图,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在发展道路上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依然会很大、很严峻,要实现已确定的奋斗目标必须付出持续的艰辛努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蒙受了外国侵略和内部战乱的百年苦难,深知和平的宝贵,最需要在和平环境中进行国家建设,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促进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同时呼吁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始终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中国发展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

我们高兴地看到,中俄两国互为最大邻国,在国家发展蓝图上有很多契合之处。俄罗斯提出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现在正在强国富民的道路上加快前进。我们衷心祝愿俄罗斯早日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一个繁荣强大的俄罗斯,符合中国利益,也有利于亚太与世界和平稳定。

中俄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更是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一个高水平、强有力的中俄关系,不仅符合中俄双方利益,也是维护国际战略平衡和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保障。经过双方20多年不懈努力,中俄建立起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种关系充分照顾对方利益和关切,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我们两国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中俄关系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中俄都处在民族复兴的重要时期,两国关系已进入互相提供重要发展机遇、互为主要优先合作伙伴的新阶段。对发展新形势下的中俄关系,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第一,坚定不移发展面向未来的关系。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是两国人民共同心愿。我们双方要登高望远,统筹谋划两国关系发展。普京总统讲过:“俄罗斯需要一个繁荣稳定的中国,中国也需要一个强大成功的俄罗斯。”我完全同意他的看法。我们两国共同发展,将给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将为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提供正能量。我们两国要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以实际行动坚定支持对方维护本国核心利益,坚定支持对方发展复兴,坚定支持对方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定支持对方办好自己的事情。

第二,坚定不移发展合作共赢的关系。中俄国情不同、条件各异,彼此密切合作、取长补短可以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去年,中俄贸易额达到882亿美元,人员交流达到330万人次,这些数字充分反映出中俄关系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不断深化。继17世纪的“万里茶道”之后,中俄油气管道成为联通两国新的“世纪动脉”。当前,我们两国正积极推动各自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不断创造出更多利益契合点和合作增长点。我们要推动两国合作从能源资源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高技术、金融等领域拓展,从商品进出口向联合研发、联合生产转变,不断提高两国务实合作层次和水平。

第三,坚定不移发展两国人民友好关系。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人民的深厚友谊是国家关系发展的力量源泉。这里,我想讲几个两国人民相互支持和帮助的事例。抗日战争时期,苏联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来华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他动情地说:“我像体验我的祖国的灾难一样,体验着中国劳动人民正在遭受的灾难。”他英勇牺牲在中国大地上。中国人民没有忘记这位英雄,一对普通的中**子已为他守陵半个多世纪。2004年俄罗斯发生别斯兰人质事件后,中国邀请部分受伤儿童赴华接受康复治疗,这些孩子在中国受到精心照料,俄方带队医生阿兰表示:“你们的医生给孩子们这么大的帮助,我们的孩子会永远记住你们的。”2008年中国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俄罗斯在第一时间向中国伸出援手,并邀请灾区孩子到俄罗斯远东等地疗养。3年前,我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亲眼目睹了俄罗斯老师给予中国儿童的悉心照料和温馨关怀。中国孩子亲身体会到了俄罗斯人民的友爱和善良,这应验了大爱无疆这句中国人常说的话。这样的感人事迹还有很多,滋润着两国人民友谊之树枝繁叶茂。

中俄两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人文交流对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孔子、老子等中国古代思想家为俄罗斯人民所熟悉。中国老一辈革命家深受俄罗斯文化影响,我们这一代人也读了很多俄罗斯文学的经典作品。我年轻时就读过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等文学巨匠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俄罗斯文学的魅力。中俄两国文化交流有着深厚基础。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世界的未来,也是中俄友好事业的未来。这次访俄期间,我和普京总统共同宣布,两国将于2014年和2015年互办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中方还将邀请包括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在内的俄罗斯大学生代表团访华。在座各位同学是俄罗斯青年一代的精英。我期待着越来越多的中俄青年接过中俄友谊的接力棒,积极投身两国人民友好事业。

老师们、同学们!

俄罗斯有句谚语:“大船必能远航。”中国有句古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相信,在两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下,中俄关系一定能够继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更好造福两国人民,更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谢谢大家。

3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出席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上致辞。致辞全文如下:

在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

(2013年3月22日,莫斯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

尊敬的普京总统,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早春3月的美好时节,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我们大家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期盼,就是希望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活动能够像春天一样百花齐放、姹紫嫣红。

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友好的俄罗斯政府和人民,向支持和协助举办中国旅游年的俄罗斯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俄两国山水相连,是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我和普京总统一致决定,把扩大各领域务实合作作为今后两国关系发展的重点,为提高两国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供重要推动力。

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出国旅游更为广大民众所向往。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是修身养性之道,中华民族自古就把旅游和读书结合在一起,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俄罗斯是旅游大国。古老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快速发展的现代风貌吸引着世人眼球,伏尔加河、乌拉尔山、贝加尔湖的美丽风光享誉世界,莫斯科、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索契等城市的独特魅力备受青睐。我记得,中方去年拍摄了《你好,俄罗斯》百集电视专题片,展现出俄罗斯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各民族的多彩风情。去年,中国俄罗斯旅游年成功举办,中国赴俄罗斯旅游人数增加46%,两国双向往来330万人次。中国成为俄罗斯第二大旅游客源国,俄罗斯则是中国第三大旅游客源国。

中国是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又是充满发展活力的东方大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就有40多处。中华书画、京剧、中医等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雄伟壮丽的三山五岳、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独一无二的兵马俑、享誉世界的少林寺、阳光明媚的热带海滩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异彩纷呈。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出境旅游消费国。希望双方以举办旅游年为契机,把旅游合作培育成中俄战略合作的新亮点。

旅游是增强人们亲近感的最好方式。我听说,2012年7月19日,到俄罗斯参加“你好,俄罗斯”旅游交流活动的1100名中国游客,齐聚莫斯科宇宙酒店音乐厅,俄罗斯艺术家为中国游客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当《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全场中俄观众共同引吭高歌,勾起了大家心中最美好的回忆。同年9月底至10月初,应北京市政府之邀,50个俄罗斯家庭到北京参加民宿交流活动,住在北京普通市民家中,中方接待家庭对能在自己家里接待俄罗斯家庭表现出了强烈的愿望,很多家庭由于没有得到接待机会而深感遗憾。这些中俄家庭就像亲人一样一起生活,结下了深厚友谊,分别时都依依不舍。我相信,他们都会把这一段美好的经历永远珍藏在心中。

女士们、先生们!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建设美丽中国。今晚开幕式文艺演出的主题就是“美丽中国”。我代表热情好客的中国人民,盛情邀请俄罗斯朋友们来中国旅游,欢迎你们到中国做客,观赏自然风光,体验中华文明,增进人民友谊。

谢谢大家!

第16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专业课完全攻略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专业课完全攻略

(适用于人大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

一、报考院校专业介绍

1、专业情况介绍:

(1)专业情况介绍:外交学专业是研究主权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外交行为的实施及其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对象是国家对外行使主权的外交行为和国家实施对外政策的外交实践经验。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强烈的爱国心,对国际事务和中国外交有系统全面的了解,有交际和谈判的能力,在政治、业务、作风、纪律和语言方面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在外交和其他外事部门从事实际工作、国际问题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外交学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与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专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也有明显的区别。外交学专业侧重于研究国家对外交往的实践活动,具有强烈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外交学专业的研究领域包括一般外交学理论与实践和具体国家外交政策两个方面。在理论方面,研究外交的本质、目标和类型,不同外交理论与和范式的比较,一般对外决策理论和模式等;在实践方面,主要研究外交史、外交手段和技巧、外交礼仪和规范、具体国家的外交政策外交行为分析等。

(2)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外语、外交学和国际政治、法律、经济知识,接受有关理论、发展历史和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

(3)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

2.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独立从事工作;

3.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以及与本专业有关的国际法、国际经济和国际政治等学科的知识;

4.有较强的汉语基本功和写作能力,以及交际和谈判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调研能力,以及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初步能力。

(4)主要研究方向分为:现代外交学专题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当代中国外交研究、外交思想史研究、外交决策研究、亚太国际关系研究、中国对外关系研究、美国外交与中美关系、科研方法论、欧洲一体化政治与经济研究、发展中国家对外研究、外交学理论与实践、中国对外关系与对外政策、主要国家对外关系与外交决策研究、多边外交、公众外交、经济外交和谈判学等等。

(5)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参观访问外交部、国新办、中联部和社会调查和实习等。

(6)修业年限:二年;授予学位:法学硕士学位;相近专业:国际政治 国际关系 国际政治经济学

(7)师资介绍:外交学学科点目前有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均有国外留学或讲学的经历。其中博士生导师有金灿荣教授、李宝俊教授、金正昆教授和黄大慧教授。

2、考试科目

(1)初试:政治学原理

综合考试(国际关系理论、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当代中国外交)

(2)复试: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笔试和面试)

3、参考书目介绍

书 名 主 编 出 版 社 年 版

1.《政治学导论》 杨光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政治学原理》 景跃进、张小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

3.《国际关系系史》 王绳祖 法律出版社 1986年

17世纪中叶-1945年

4.《国际政治学概论》 陈 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

5.《当代中国外交概论》 李宝俊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

6.《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李景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7.《国际政治经济专业英语》刘文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

8.《外交学》 金正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

9.《中国外交》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近年

《国际政治》

4、深造或就业情况介绍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宽的知识面、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

主要培养各级党政部门从事外交、外事和外宣工作的专业干部;跨国企业从事对外交往和国际公共关系的高级人才;高等学校和科研机关从事外交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人才。因为现在就业都属于双向选择,因此,并没有固定的就业方向;主要在各级党政机关、外事部门、新闻单位和教学科研机构从事外事外交、政策研究、对外宣传、国际新闻采编、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工作。具体的方向是:

1,可以选择继续深造,包括本校,外校,出国。

2,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特点,进入外交部、中共中央外联、国家安全部等国家部委。

3,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语言优势进入新闻媒体、涉外部门、电台、报社、杂志社等复杂国际事务的报道编辑工作。可以从事与专业知识有关的国际公共关系等工作。

4,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个人素质和能力,进入银行、证券、外资企业等。

前两年毕业生签约率达98%左右。人大的金字招牌,优秀的生源素质,踏实的学风是就业的保证。

二、专业课复习指导

1、复习资料使用说明:

(1)、参考书目使用说明:

由于人大考试分为政治学原理和综合考试,所以在所列的参考书目中,也是有所侧重点的:

A:政治学原理主要考杨光斌的《政治学导论》和景跃进、张小

劲的《政治学原理》;但主要还是考杨光斌的《政治学导论》,这是因为杨老师这本书脉络清晰,条理分明,比较适合于考研族,同时《政治学原理》也需要适当的把握,两者的出题比例大概是十分之七和十分之三左右。

B:综合考试集中了(国际关系理论、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当代中国外交),所以复习起来,大家略感力不从心。综合考试主要是考陈岳的《国际政治学概论》,尤其是新版基础之上的新增知识点,这个150分占70分;王绳祖的《国际关系系史》要占30分,另外李宝俊的《当代中国外交概论》和李景治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及一些时事要占40分。 刘文秀的《国际政治经济专业英语》和金正昆的《外交学》复试时候大家再看看,初试没有必要看。《中国外交》和《国际政治》这两本杂志,日常时候可以看看,了解下国内外的新信息和学者对理论和时事的评价。也就是说人大的考研主要集中在以上5本书,把它们搞定就肯定没问题了。

(2)、真题使用说明:

在使用真题时候,我们应该首先要了解考试分两块,政治学原理和综合考试。其次我们对历年真题进行归类,特别是在综合考试中,把考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当代中国外交部分归类分开。再次,我们要了解试题的特点,人大的试题一般分三个部分,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最后,我们要有答题的技巧,每道题大概从什么角度答题,有多少字数的限制,用什么样的理论等等,这点我们放到后面真题解析时候进行集中讲解。

2、阶段性复习方法指导:

如果你是一位跨专业考研的学生,你一定会为这么多参考书目而发愁,特别是你准备时间仓促的情况下,又会使你感到无从下手。其实每个人都这样,我当年准备考研的时候,也不是本专业的学生,一方面感到信息不畅,另一方面,感到这么多的参考书无从下手。所以,我个人觉得备考时间应该一年为好,太长了,人的心理和生理都会疲惫;太短了,时间和复习的进度都跟不上。总之,专业课复习一定要有计划。既然你准备考这个专业,那么你必须每天保证要学习一些新的专业方面的东西,大致分为四轮:

第一轮、要通读教材。对教材进行全面的扫盲和初步的了解,从而在宏观上要对教材有所把握,每天要看几十页的专业课教材。

第二轮、主要是做笔记。要从找出书中的精华和考试的重点。假设一本书是一盆鲜花,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直接摘出鲜花,剔除绿叶和杂物。另外,要理出一个头绪,找出一个脉络,最好是时间发展的过程。其实,政治学院原理和国际关系史根据时间顺序或者逻辑顺序都是有章可循的。

第三轮、应抓住重点。对重点的部分要加强记忆,我们知道记忆是文科答题一个很重要方面,所以我们应该提前做好这方面准备,另外,我们应该组织如何答题。

第四轮、应该“抛弃书本”。在第四轮复习中,我们要能够做到离开书本之后,也能够知道书的大致框架和主要知识点,真正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另外要查漏补缺,不能留下任何死角,把看过

的东西归纳下,深化下,总结一些心得来。

这四轮复习一定要保证,时间上根据人的生活习惯和具体情况自己决定。这四轮复习也不是相互独立的,在第一轮复习中,也并不就是仅仅是看书,不需要做任何笔记,以上几轮交替复习效果亦佳。

3、导师介绍与近期发表论文:

1.金灿荣教授。当代中国国际关系领域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获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外交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全约研究员、中国和平国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特与发展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改革开放论坛常务理事、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理事、上海未来亚洲学会常务理事、研究员。主要学术研究领域:美国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美国外交、中美关系及大国关系、中国对外政策。主要讲授课程:外交决策研究、美国外交与中美关系、中国外交的理论与实践等。主要著作:《多边主义与东亚合作》、《中国学者看大国战略》等;已发表论文和评论数百篇。

近期的论文主要有《2008年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中美之间的关系关键在美国》、《大国关系变化的新趋向及其特点》、《奥运之后中国地位没有变》等等。

2、金正昆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共研究中心主任。人大的“四大名嘴”之一,国内外最著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与公共关系学研究。目前在国内居于前沿位置,现兼任国内多家国家机关及企事业的礼仪顾问,并多次参与国内外重大公关、礼仪或活动的运作。

目前金正昆在人民大学为研究生、本科生及函授生开设《外交学理论与实务》、《国际礼仪》、《涉外工作实务》、《社交礼仪》、《现代商务礼仪》、《文官礼仪》及《谈判学》等多门专业课、基础课。在国内高校中,首先开设礼仪课程。已公开发表近百篇文章、论文,个人正式出版专著、教材12部,发表文章近百篇,共580多万字。代表作为《现代外交学概论》、《现代商务礼仪教程》、《国家公务员礼仪教程》、《社交礼仪教程》、《涉外礼仪教程》、《服务礼仪教程》、《大学生礼仪》等。

曾多次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知名媒体的礼仪节目中担任主持人或嘉宾 。

目前在中国人民大学为研究生、本科生及函授生开设《外交学理论与实务》、《外交思想史》、《国际礼仪》、《涉外工作实务》等多门专业课、基础课。在国内高校中,首先开设外交学课程,招收外交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3、李宝俊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外交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市

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会长。曾赴美国、欧洲等国家进行学术访问,多次赴台湾、香港等地区进行学术交流。近年来,获得过宝钢优秀教师奖、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优秀成果奖。主要学术研究领域:当代中国外交、国际关系。主要讲授课程:当代中国外交概论、当代中国对外关系专题研究等。主要著作:《当代中国外交概论》;已发表国际关系、中国外交专业论文数十篇。

近期的论文主要有《全球治理中联合国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和谐世界观与霸权稳定论》、《论日本****外交》等。

4、黄大慧教授。1999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毕业,获法学(国际政治学)博士学位。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中日关系史学会理事。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副主任、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日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外交》杂志学术顾问。

主要从事东亚国际关系、日本问题、中国外交等的研究。

1997年和1998年在日本国立政策研究院留学(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博士论文执笔者),从事“日本对华政策与国内舆论”课题研究;2002年任日本立教大学国际中心奖励研究员,从事“新安全观与东亚”课题研究;2004-2005年任日本立教大学法学部客座研究员(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高级访问学者),从事“中日关系中大众传媒的作用”课题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有《日本对华政策与国内政治》、《日本社会解读》、

《国际关系史》等著作,以及《日本的公众舆论与中日关系》、《中日关系新格局与日本对华战略》、《中国的崛起与中日关系》、《天皇访华决策过程分析》、《日本经济界与中日邦交正常化》、《日美安保体制的昨与今》、《日本新国家主义思潮研究》、《宪法第九条与战后日本政治》、《论日本的无核化政策》、《对待中日关系也应与时俱进》、《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政策的演变》、《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深层原因》等论文多篇。另有《日本通商产业政策史》、《国家公务员制度》、《日本政治》等译著多部。

主要讲授课程有“当代中日关系研究”、“日本政治经济概论”、“亚太政治经济概论”、“中国现代外交导论”、“公众外交”等。

近期的论文主要有《冷战后日本的联合国外交》、《中日关系发展30年》、《日本公明党与中日邦交正常化》等。冷战后日本的《价值观外交与中国》等等。

国际关系学院共有教职工74人。其中教授26人(博士生导师24人),副教授26人,讲师17人,行政人员10人。

一、学院领导

长:陈

常务副院长:陈

副院长:金灿荣

李宝俊

记:陈

岳(兼)

副书记:冯青淑

蔡立庆

二、国际政治系(主任:刘青建

副主任:保建云

野)

授:时殷弘

宋新宁

刘青建

庞中英

保建云

裘援平(蒹)

副教授:林

罗天虹

房乐宪

刘丽云

韩彩珍

成晓河

方长平

朱文晖

吴征宇

翟东升

师:李

三、外交学系(主任:黄大慧

副主任:李庆四)

授:李宝俊

金灿荣

金正昆

黄大慧

李庆四

副教授:刘文秀

刘东国

陈小沁

师:王星宇

徐正源

崔守军

四、政治学系(主任:杨光斌

副主任:王续添

张广生)

授:程虎歗

杨光斌

王乐理

任剑涛

黄嘉树

周淑真

王续添

闫润鱼

俞可平(蒹)

副教授:程

周大计

王英津

张广生

谈火生

师:孙

唐海华

韩冬临

欧树军

五、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蒲国良

副所长:郭春生)

授:李景治

张惟英

蒲国良

放(返聘) 王学东

(蒹)

副教授:冯青淑

向文华

郭春生

六、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陈新明

副所长:许勤华)

授:陈新明

副教授:徐之明

许勤华

师:李

曹玉霞

七、教辅单位

行政办公室:姚平娟

李佳伟

教务科:

朱凤余

鲁金安

团委办公室:冯永光

学生科:

八、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

任:时殷弘教授

副主任:黄嘉树教授

岳教授

员:宋新宁教授

金灿荣教授

李宝俊教授

杨光斌教授

鸣教授

蒲国良教授

陈新明教授

凡 史小宁 潘海燕

任剑涛教授

第17篇:国际关系学院第七期院党校结业考试

国际关系学院第七期院党校结业考试

4、坚持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___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____之本,坚持_____________,是我们的强国之路。(6分)

5、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7、要求入党的同志,必须个人自愿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提出______申请。(1分)

8、中国共产党员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先锋战士。(1分) [ a]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_三个方面的内容。

A.经济、政治、文化

B.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C.政治、思想、组织

D.革命、建设、改革开放

[a ]

2、党的十六大提出,必须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___。A.第一要务

B.基本方针

C.重要目标

D.行动指南 [b ]

3、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__。

A.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D.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 [ ]

4、党的__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A.思想

B.政治

C.组织

D.群众 [ ]

5、党员的党龄,从__之日算起。

A.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

B.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

C.上级党组织找他谈话

D.举行入党宣誓仪式 [ ]

6、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__。

A.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B.党的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 C.党的中央书记处

D.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 [ ]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____。

A.与时俱进、发展创新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D.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 ]

8、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_______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A.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 B.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 C.世界反法西斯革命斗争同中国反日本帝国主义革命斗争 D.中国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同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

[ ]

9、根据中组部统计数据,截至2005年年底,中国共产党员人数已达__万人。A.6800

B.6900

C.7080

D.8100 [ ]

10、“中共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属于___:

A.党的基层委员会B.党的地方委员会C.党的地方委员会的派出机构D.基层组织的党组织 [ ]

11、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___。

A.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 ]

12、“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属于党的__。A.思想路线

B.政治路线

C.组织路线

D.群众路线 [ ]

13、下列经典著作中,__是马克思的著作。

A.《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C.《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D.《<共产党人>发刊词》

[ ]

14、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__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A.中国革命和建设

B.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 C.中国民主革命

D.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 ]

15、我校发展党员采取__培训体制。A.二级

B.三级

C.学校

D.学院

[ ]

16、十六大报告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___。

A.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B.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灵活性 C.把握规律性,坚持原则性,富于灵活性

D.体现时代性,坚持原则性,富于创造性 [ ]

17、邓小平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__。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 ]

18、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__结合起来。A.政治、经济、文化建设

B.人民代表大会制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党的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 D.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 [ ]

19、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__。

A.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B.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C.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

D.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 ]20、在党的___上,第一次明确区分了中国革命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 A.一大

B.二大

C.三大

D.七大

三、多项选择题(把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号前的[]内。每题2分,共计30分)

[ ]

1、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四项基本要求是__。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B.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坚持民主集中制

E.坚持党的基本经验 [ ]

2、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__。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C.增强综合国力

D.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E.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 ]

3、下列提法出现在入党誓词中的有__。A.服从党的领导

B.按期交纳党费

C.对党忠诚

D.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E.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 ]

4、邓小平理论____ A.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B.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C.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D.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E.是邓小平同志智慧的结晶 [ ]

5、关于“三个代表”,下列提法正确是__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D.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E.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

6、十六大提出的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方针是:党的建设必须__ A.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

B.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

C.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

D.坚持党的基本理论不动摇

E.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 ]

7、下列名言,出自《共产党宣言》的有:

A、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B、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C、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D、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E、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 ]

8、下列属于“八荣八耻”内容的是_______:

A.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B.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C.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D.以勤劳致富为荣、以不劳而获为耻 E.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 ]

9、关于预备党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

B.预备党员享有同正式党员一样的义务 C.预备党员享有同正式党员一样的权利

D.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上级党组织批准其入党之日算起

E.预备党员也要按期交纳学费

[ ]

10、下列内容,__属于55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

A.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的实践。 B.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C.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D.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 E.必须坚持抓好改革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改革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 ]

11、下列各项,__属于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的具体内容。A.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B.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C.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D.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E.正确行使表决权和选举权。 [ ]

12、下列提法,__属于“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具体内容。A.坚持党的领导,反对软弱涣散

B.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

C.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

D.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

E.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 ]

13、关于党的指导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A.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B.党的八大首次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

C.党的十四大又正式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指导思想

D.党的十六大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

E.党的指导思想就是党的思想路线

[ ]

14、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__

A.基本理论 B.指导思想 C.行动指南 D.思想路线

E.方针政策

[ ]

15、胡锦涛同志2002年12月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重温了毛泽东同声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两个务必”的内容是___。 A、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B、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 C、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种拼命精神 D、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对拿枪的敌人和各种糖衣炮弹的警惕 E、务必使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四、回答题(共计30分)

1、十六大党章规定的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9分)

2、简述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5分)

3、结合孟登科同学的讲座,谈一下个人的体会。(16分)

第18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优秀)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金融、贸易与公共治理方向、国际经营与跨国公司管理方向)研究生课程

进修班招生简章

◆课程设置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提高在职人员业务素质,经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备案同意,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办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金融、贸易与公共治理方向、国际经营与跨国公司管理方向)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课程设置

1、公共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方法课:

博弈论与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关系的制度分析方法

3、专业课:

能源与环境政治经济学研究、发展政治经济学、货币与金融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贸易与投资的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一体化专题研究、国际经济关系专题研究、国际与比较政治经济学研究、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4、方向课:

国际非政府组织研究、国际贸易体制研究、国际商务交往与国际品牌管理、市场营销、国际投资与国际竞争战略、低碳经济与国际能源战略、跨国企业融资与环境评价、社交礼仪与国际商务谈判

◆教学方法

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努力通过课堂讲授、案例探讨、讲座论坛、专题讨论等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潜能,让学生在获取丰富知识的同时,收获一种更新颖、更有价值的思维方式。进修期间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每门必修课撰写一篇课程论文或两篇读书心得。

◆报名条件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优秀业务骨

干,身体健康,并能坚持在职学习者。

2、获得学士学位及本科学历证书后,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做出成绩,有一定的科研成果。

3、不具备上述两款条件,旨在提高本人业务素质,报名条件可放宽到从事本专业工作三年以上的大专以上学历者,但本种进修生不能申请硕士学位,也不能参加校学位办公室统一组织的研究生课程考试。

◆报名办法

1、报名时间:2012年9月开课,即日起开始报名!

2、报名手续:(1)填写在职人员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报名登记表;(2)本人最后学历证书的原件和复印件;(3)本人学位证书的原件和复印件;(4)有论著(包括著作、论文、调查报告)者交复印件。

◆资格审查

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进行资格审查,初审通过后,发给进修通知书。

◆颁发证书

1、由人大颁发结业证书(钢印、红章),注明达到研究生课程同等学力水平。

2、凡符合报名条件

1、2项要求,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国家组织的外国语水平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及本校组织的全部课程考试,在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后,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硕士学位。(钢印、红章、全国统一编号)。 ◆授课时间:2012年9月-2014年6月

◆联系方式

报名电话:010-62511295姚老师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办公地点:人民大学明德国际楼816

学院主页: http://sis.ruc.edu.cn/

◆收费标准

学费每人18000元人民币。进修班正式上课后,学员因故不能坚持进修者,视为自动放弃学习,不退进修费。申请硕士学位和参加论文答辩按中国人民大学有关收费标准交纳。

注:有关申请硕士学位问题严格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8]54号文件的规定办理。申请硕士学位的步骤:

1、凡符合报名条件

1、2项要求申请学位者可按54号文件有关规定,经我校

学位办公室资格审核同意,办理《考试资格卡》。

2、在获得《考试资格卡》后四年内,通过本校组织的全部课程的考试(必修课有4门实行试题库考试,2门实行教师随堂考试;选修课为课堂考核)和国家组织的水平考试(外国语水平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

3、通过全部课程考试后一年内,提出硕士学位论文,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4、在提出论文后,通过论文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硕士学位。

◆缴费方式

周一至周五上班时间可刷卡或交纳现金;

第19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历年真题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历年国际政治专业考研试题

(2000年~2012年)

2010年初试真题 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5*8=40) 旧制度主义 莫斯卡

《人权宣言》 混合政体 囚徒困境 民族国家 亨廷顿 政治冷漠

二、简述题(4*15=60)

权力分立理论的思想来源与依据 国家自主性与国家能力的关系

英国主权思想与法国主权思想的异同

多党制(含两党制)与一党制起源的制度背景

三、论述(2*25=50)

运用议程设置理论,结合案例说明中国政治决策过程的变化。

结合中国或其他国家的政治实践说明多中心治理与国家主导型治理的关系。

科目:学科综合(国际关系史、西方政治思想史、国际关系理论)

一、简述(10*10=100)

摩根索政治现实主义原则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马汉的地缘政治思想的内涵

新现实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关于国际体系理论的不同点 国家利益的作用于特性

19世纪70年代德意志统一的影响 古巴导弹危机及其影响

中国提出的新安全观的主要内容

亚里士多德关于“人是政治的动物,应该学会统治与被统治”的思想内涵 霍布斯国家学说的人性论基础

柏拉图关于政体类型及其演变的规律

二、论述题(三选二,2*25=50) 结合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演变,简述二战后西方国家政治学者对国家实力构成要素的理解的发展变化,并说明其现实意义 “十四点计划”的背景、内容及实质

有一种观点认为“高贵是高贵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所以正义的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必然是不幸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正义的人又聪明又好,不义的人又笨又坏”,所以

1

正义的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可以是幸福的。请援引相关重要思想家的学说从古今之争的高度论述:好人应该如何面对社会政治生活 2009年初试真题

业务课一 政治学原理 一 名次解释

1政治现代化 2 利益表达 3政治评价/利益评价 4 参与型政治文化 5 寡头统治铁律 6 非正规性利益集团 7 联邦主义 8交易型政治家 二 简答

1 历史制度主义的基本特征 2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特征

3 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和主张 4德国式现代化道路改革的要素与特点 三 论述

1 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2 论述我国政府大部制改革的政治意义

西方政治思想史 一 名词解释

1 希腊四主德 2 代议制民主 3 多党制 4 总统制 5 国家元首 二 简答

1 霍布斯论国家主权的性质

2 洛克对保护人权是怎样设计的 3 亚里士多德论公民的含义 4 政体的含义及其分类

国际政治理论

1 新自由主义关于国家合作的观点

2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的内涵及其在国际关系中的意义 3沃尔兹的两极稳定论 4复合相互依赖理论 论述

用国际政治理论论述当今发达国家对外援助的新特点

国际关系史

1 四国同盟和神圣同盟关于维持欧洲和平的比较 2九一八后美国对日政策及其评价 论述经济危机对国家关系的影响

(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外交专业)

2008 年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外交专业(初试)真题 业务课一:政治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 分)

1.宪政主义、2.技术专家型政治家、3.协商民主、4.社群主义、5.归口管理、6.内阁制、7.公民权利、8.政治系统理论

二、简述:(每题15 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 2.简述政治博弈规则的基本内容 3.简述媒体在民主政治中的作用

2

4.简述民粹主义在政治中发展的原因

三、论述:(每题25 分)

1.运用政治参与理论分析我国的“群体性事件”现象

2.试论述新世纪以来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制度革新

业务课二:综合考试(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中国外交)

一、简述题:(每题10 分)

1.简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IPE(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2.简述主流建构主义关于体系结构的观点 3.简述传统现实主义的研究方法 4.简述权力转移理论

5.简述华盛顿会议后美日之间权势的变化 6.简述俄国宣布武装中立的背景及影响

7.简述《共同纲领》对新中国外交政策是如何规定的 8.简述《中日联合声明》的基本内容

二、论述题

1.用相关国际关系理论分析国际气候谈判。(30 分)

2.凡尔赛体系内英法德三国的主要矛盾及各自的对策(20 分) 3.冷战结束初期,邓小平提出指导中国外交的28 字方针的内容?试论述其对当前中国外交的指导意义。(20 分)

西方政治思想史 一名词解释

1 柏拉图论哲学王 2 阿奎那的教会国家 3 洛克论政府权力的性质 4 汉密尔顿论议会两院制 5 密尔论选举复票制 6卢梭论财产分配 二简述

1 亚里士多德研究城邦政制的主要方法 2 霍布斯的主权者义务 3 孟德斯鸠的政体原则 4美法革命的异同 5 西塞罗的政体思想 6杰弗逊的人民参政权利

2008 年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外交专业(复试笔试)真题 1.比较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关于国际体系及其结构的基本观点(35 分) 2.比较国联和联合国运行机制的特点(35 分) 3.用外语阐述当前中国周边外交现状(30 分)

2007 年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外交专业(初试)真题 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共和制2官僚自主性3操纵性权利4司法独立5议会主权6民族国家

二、简答题(5 道选做四道)

1 简述政治参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 简述利益集团的基本功能 3 简述内阁制政府的基本特征

4 简述政治统治合法性有哪些获得方式

三、论述题(选做两题) 1论述代议制民主的优缺点

2运用政治学原理,试析建设和谐社会的方式

3结合国内政治或国际政治,说明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化 西方政治思想史

3

一 名词解释

1修昔底德 2 《论李维》 3 功利主义 4 积极的自由与消极自由 二简答

1如何理解霍布斯与西方近代自由主义的关联 2简述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及其当代影响

3 在美国的联邦制度中一项法案成立须经哪些程序 4 为什么说美国总统选举是间接选举 5 英国光荣革命的制度意义是什么

综合考试

(一)国际关系理论

一、简答题

1、简述霸权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

2、简述结构现实主义关于国际体系分析的基本观点

3、简述跨国政治与国际政治的区别和联系

4、简述霍布斯“自然状态”概念的含义及其理论意义

二、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国际关系中的多边外交

(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一、简答题

1、简述《乌得勒支和约》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简述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与标志

二、分析克里米亚战争中相关大国的矛盾、意图及政策

(三) 当代中国外交

一、简答题

1、简述新中国外交政策由“一边倒”变为“两个拳头打人”的主要原因

2、简述上海合作组织在地区安全合作中的作用

二、结合“战略竞争者”与“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分析美国的对华政策。2007 年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外交专业(复试笔试)真题 1.比较冷战前后跨大西洋地区国际关系特点及影响 2.什么是“安全共同体”并举例 3.用英语论述美国对中东的政策

2006 年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外交专业(初试)真题 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 强制性权力2 非零和博弈3 压力集团4 国家能力5 政治合法性

二、简述题

1 简述合法性与权威的关系。

2 简述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关系。

3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的制度特征。 4 简述国际政治中的人权观分歧。

三、论述题

1 结合国家对外政策的国内过程,论述利益集团的作用。 2 用权力基本类型理论分析美国当前的对伊政策。 综合考试(国际关系理论、国关史、当代中国外交)

一、简述题

1 简述海权论的内容。

2 简述列宁关于垄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特点。 3 简述英国学派的特点。

4 简述科学行为主义的方法论特点。 5 简述俾斯麦外交的目标和具体政策。 6 简述三国干涉还辽的背景和影响。

4

7 简述70 年代中国外交政策及其特点。 8 简述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上的立场和观点。

二、论述题

1 用有关国际关系理论分析“全球治理”。

2 试论国际联盟的产生背景、主要作用和缺陷。 3 当今中国和东盟国家关系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注:0

8、0

7、06 三年的试题考试科目相同,皆为“政治学原理”和“综合试题(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当

代中国外交)”,所以这三年的题要足够重视。 2005 年 政治学原理 一 名词解释 1 历史制度主义

2 使命政党与掮客政党 3 议会委员会制度 4精英民主理论 5 寡头统治铁律 二 简述

1简述分权学说

2 简述归口管理体制 3简述公共选择理论

4 简述政党与利益集团的区别 5 简述共和制的要素和意义 三 论述

1 结合政治发展理论分析加强中国***的执政 能力建设问题 2 试论社会转型时期国家职能与社会公正的关系

西方政治思想史 一 简述题

1简述美国大选中的赢者通吃原则 2 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分类 3 简述西塞罗自然法的定义

4简述霍布斯自然权利说的核心内容 5简述“二元君主制” 二 论述

1 试论法国大革命对西方现代制度形成的影响 2试析美国政治中压力集团的作用 3 简要归纳苏格拉底的政治理论思想

4 试析JS密尔之于19世纪英国议会改革的主导思想

综合考试

一、简答题

1 简述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2 简述强制性权力与功利性权力的区别。 3 简述英国议会主权理论。 4 简述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

5 简述亚非会议的主要成就和历史意义。 6“古巴导弹危机”是怎样发生的?

7 简述欧洲一体化发展中超国家性质的主要体现。 8 简述美国“人权外交”提出的国际背景。 9 简述莱茵联盟建立的目的与意义。

10 简述19 世纪40 年代《海峡公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11《开罗宣言》对中国的相关问题是如何阐述的?其意义何在?

5

12 简述美国20 世纪30 年代的“睦邻政策”。

二、简论题

1 试论国家权力的经济资源与政治基础。 2 试论国际政治对国内政治的影响。

3 试论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作用。 4 试论日俄北方领土问题的形成及当前有关争端。 5 如何评价英国克伦威尔时期的对外政策。

6 试析苏联20 世纪30 年代对外政策发生的两次转变。 国际关系理论

一、名词解释

1 汉斯•摩根索2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3“低级政治”4 进攻型现实主义 5 卡尔•多伊奇的“沟通理论”

二、简答题

1 简述跨国公司参与国际政治的主要行为特点。 2 简述理想主义学派的基本主张及影响。

3 简述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主要分歧。

三、论述题

1 试论国际政治中的非传统安全。

2 结合相关国际关系理论分析文化因素对国家间关系的影响。 2004 年 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 制度主义 2 行为主义 3 议行合一 4 自由主义 5 兼容性政党 6 福利国家 二简述题

1 简述政治家与官僚的关系 2 简述治理概念

3 简述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4 试比较洛克和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 5 简述政治合法性概念 三 论述

1 试论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影响 2 试论民主与自由的关系 西方政治思想史 一 简述

1简述阿奎那教会的国家与国家关系思想 2 简述布丹的主权理论

3 简述法国启蒙运动的政治思想特征 4 简述文官的政治中立原则

5美国式总统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二论述

1 试评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 2 试评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

3 试述民主国家选举制度的意义

综合考试

一、简答题

1 多党制的特点是什么? 2 什么是比例代表制?

3 政党与利益集团的区别是什么?

4 人权的民族权利主要包括什么内容?

6

5 七年战争中欧洲国际关系的大改组主要包括什么内容? 6 法俄同盟的成立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7 为什么说“拉巴洛条约”是苏联和平外交政策的重大胜利? 8《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9 何谓“舒曼计划”?

10 在第26 届联合国大会上,美国和日本提出了两项关于中国的提案,请分别说出其名称及主要内容。

11《日本国宪法》为何又被称作“和平宪法”?

12 中国***十六大政治报告提出的“主要战略机遇期”指的是什么?

二、简论题

1 试析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的关系。 2 试析“国家”和“政府”概念的关系。

3 试析近代国际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标志。

4 试论1929 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5 试论新保守主义对当前美国外交的影响。

6 结合中国外交的现实,谈谈你对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中“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两句话的理解。

国际关系理论

一、名词解释

1 跨国政治2“心脏地带说”3 建构主义4“软权力”5“民主和平论”

二、简答题

1 简述马恩关于殖民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发展影响的基本观点。 2 简述国家利益的主观性体现。 3 简述主权平等的基本含义。

三、论述题

1 试论冷战后联合国在维护和平与安全方面的地位与作用。 2 运用国际关系理论分析冷战后的欧美关系。 2003 年 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文化 2 多元主义 3 政治制度 4 意识形态 5 压力集团 6 合法性 二简答

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 2 简述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3 简述中国***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4 简述人权的基本内容 5简述精英统治论 三 论述

1 论述西方国家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样式 2 政治发展理论评述

西方政治思想史 一 简答

1 总理衙门是什么机构

2 英国议会两党制的特点有哪些

3 与法国第四共和国相比第五共和国的政体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4立法机关用两院制的理由有哪些 5国家的结构形式有哪些

6 选举中的赢者通吃指的是什么 7 选举制度的分类主要有哪些

8 当代各国国家元首的形式主要有哪些

7

二 简述题

1 简述孟德斯鸠分权学说的内容 2 简述英国光荣革命的意义 3 简述日本明治维新的意义 4 简述美国弹劾总统的程序

综合考试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大陆封锁政策?

2 什么是英国的“光辉孤立”政策?

3 简析20 世纪20 年代上半期围绕德国赔偿问题而展开的大国斗争。 4 什么是《大西洋宪章》?

5 简答二战后发展中国家采取的主要经济发展战略及特点。

6.2002 年中国在防止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7 导致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召开的主要历史因素有哪些? 8 英国、美国、法国、日本在政体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9 伯拉图理想国中的政体主张是什么? 10 布丹政体分类的理论特点是什么?

11 霍布斯采用哪种方法建立他的政治思想体系? 12 卢梭是如何称呼社会契约基础上的政治体的?

二、简述题

1 试析促使维也纳体系瓦解的主要原因。 2 试评价华盛顿体系的国际影响?

3 简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想及重大意义。 4 冷战后北约的发展出现哪些重大变化? 5 试析亚里士多德法治观的基本含义。 6 试述近代西方分权学说的演化线索。 国际政治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

1“中心—外围”说2“边缘地带”说3 尼克松主义4 政治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 5 亚太经合组织(APEC)

二、简答题

1 简述列宁时代学说的主要内容。 2 简述国家利益的基本内容。

3 简述莫顿•卡普兰的国际系统模型。

三、论述题

1 如何认识国际关系的相互依存及发展趋势。

2 试析非国家行为主体在当代国际政治中的作用和影响

2002年 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国家能力 2 政治体系 3 人权 4 法理型统治

二简答

1 简述官僚的作用

2 简述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三论述

1 试用政党理论分心江**的三个代表思想 2 试析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8

西方政治思想史 一 简答

1 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的一般含义是什么 2 阿奎那对四个种类的法律排序是什么 3 霍布斯规定自然法的原则主要有哪些 4 卢梭划分了哪几种法律

5杰弗逊用哪几种自然权利取代洛克的财产权 二 简述

1柏拉图讲的城邦中的等级及其品质对应于人灵魂中的哪些要素 2 试归纳洛克关于政府解体的原因 3 简述孟德斯鸠的政治自由的含义

2001年 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政治参与 2 结构功能主义 3 功利性权力 4 内阁制 二简答

1 简述国家能力

2 简述威权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 三 论述

1 试析新马克思主义的统治理论

2 运用政治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我国现阶段的政治腐败问题

2000年 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 卡里斯马权威 2 国家元首 3 政治冷漠 4 政治沟通 二简答

1简述政治统治的合法化 2简述制衡原则 三论述

1 试析西方国家利益集团的基本活动方式

2 试论健全与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与途径

【2011年人大国关专业考研】--- 【政治学试题】

名词解释:熊彼特

托克维尔

民主集中制 共和主义

绝对君主制 工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民族主义 寡头政治铁律

简答题:

1公民与群众的关系

2权力,权利,权威的关系 3民主巩固的基本特征

4韦伯和马克思关于阶级概念的区别 论述题:

1从比较政治的经验论述民主与民粹主义政治的关系

2从当代中国的发展经历看,论述科学技术与政治变迁的关系

人大年国关专业考研--国际类综合试题 一,简答

9

1、新现实主义与传统现实主义的不同点

2、重商主义的内容与影响

3、

4。国际法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5、

6、核不扩散条约的内容与影响

7、

8、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

二、论述题

1、用国际关系相关理论分析欧洲和东亚在形成不同区域合作模式的成因

2、浅析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3、浅析冷战后中国的“伙伴关系”外交

人民大学2012《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

1操纵性权利

2议会君主制 3政党团结性

4多中心治理

5阿尔蒙德

6集体行动理论

简述题

1.社会资本的内涵、特征与要素 2.官僚自主性的涵义和成因

3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4发展权利与民族权利的关系.

论述

1结合相关国家的政治发展,试析“俘获型国家”成因及危害性。 2运用政治系统理论,结合案例,分析中国政策制定过程。

2012年政治学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50)

1、王夫之

2、《群己权界论》

3、戴季陶主义

4、柏拉图的《政治学》

5、《联邦党人文集》

6、社群主义

7、九品中正制

8、改土归流

9、二次革命

10、国民参政会

二、简述题(100)

1、试析西汉初年黄老学说的思想特征

2、简述古、今文经学的异同,并分析其在历史上的不同地位和影响

3、试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史意义

4、述评中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中间路线”的思想主张

5、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学说

6、简述洛克的财产学说

7、简述黑格尔的伦理国家学说

8、试比较英美两国两党制的异同

10

9、述评1927-1949年国民党的一党训政

10、简述中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2012人民大学《国际类综合》真题

一、简述题

1、简述罗伯特•基欧汉关于国际制度内涵的基本解释。

2、简述列宁关于金融资本和垄断资本国际政治经济含义的主要观点

3、简述建构主义的国家利益观

4、简述20世纪上半期地缘政治研究当中的陆权理论的发展演变及核心观点。

5、简述俄国在1848年革命中的作用

6、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构成及影响

7、简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8、简述中美《八一七公报》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二、论述

1、运用国际关系理论分析当前亚太地区形势及大国关系的主要特点。

2、简述德国“世界政策”的意图和措施,并分析其原因和后果。

3、试论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整体布局中的地位。

11

第20篇:国际关系学院法律系法制宣传周系列活动

国际关系学院法律系法制宣传周系列活动之普法进社区活动方案

为了认真配合法律系法制宣传周系列活动,落实一年一度的“12.4”普法宣传日活动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增强法律实践经验。

通过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进社区活动,为推进法律法规的普及,增强公民维权意识尽一份力量。

普法进社区活动策划小组名单:刘泽洲,宋媛,李马梦露,宋伟健,孟天一,孟令凯

参加人员:黄文龙,刘厶萁,胡正宵等(待定)

活动时间:2010年12月4日(全国普法日)

活动地点:青龙桥社区或骚子营社区(待定)

宣传内容及方式:1, 制作宣传条幅(条幅长度需现场勘测,标语)2,宣传展板及海报

3,发放传单和宣传册资料

4,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5,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

工作内容:1,联系社区主管单位提供场地及桌椅板凳2,联系法制办提供宣传资料

3,联系感兴趣的同学积极参加活动提供法律咨询服务4,进行拍照以备活动存档

5,进社区活动总结文书分别送往系办与网站工作任务分配:开会商讨。

北京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国际关系学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