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写马的诗(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3-29 06:08:19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马诗教案

马诗教案

教学目的:

1、会认“漠、燕、钩、何、脑、踏”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一幅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

教学重点:

1、会认“漠、燕、钩、何、脑、踏”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一幅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启发谈话:

《马诗》是一组以马诗为题材的组诗,共有二十三首,名为咏马,实则咏人。这首诗为组诗中的第五首,诗人借咏马来抒写自己的情怀。

2、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兴趣。

自己试读课文。

对照格里的生字画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读生字。

三、细读课文,读懂诗句。

你一定想把这首诗读给同学们听吧,那你可得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诗句)

指名学生读诗句。

(请读的好的学生配上音乐再读一读)

你可以看着图也可以看着诗,你想到了什么?

(诗中

一、二句展现出边疆战场的景色: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构成了一幅立体的图画,这是一 幅任凭千里马奔驰飞腾的“画卷”。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

三、四句借马以抒情:何时战马才能配上金络脑,快步驰骋在清秋的大地 上?)

男、女生进行比赛,看谁读的好。

四、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指名学生背诵。

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集体背诵古诗。

五、课外延伸,注重积累。

你还收集了哪些和马有关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听吧!

板书设计: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推荐第2篇:写一首诗

写一首诗》教学设计

⊙总体构思

诗,首先献给母亲,因为对母亲的爱体会最深。本单元所选的几首现代诗歌内容丰富、手法多样、语言精练、意境深邃,其中最能让学生体会深刻并产生共鸣的是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因此本教学设计从献给母亲这个角度出发,通过感性的认识和教育达到培养学生写诗的兴趣。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主要通过“写作引导”“初步品读”“拓展阅读”“试一试”等几个环节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阅读和创作。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题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冰心

二、写作引导

1、

“母亲”,人间最美好的词语,最甜蜜的呼唤!她蕴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就像种子隐藏在地心里。当我们极度孤苦无助的时候,在我们无比幸福欢乐的时刻,不经意地,她会从我们嘴里蹦出,就像芳香在晴空里或细雨蒙蒙时从玫瑰花蕊中散发那般自然。

“母亲”,人间最庄严、最圣洁的称呼!她意味着哺育的责任和爱的义务。譬如太阳是大地的母亲,她用自己的热量哺育大地,用自己的光芒照彻大地,用海浪和溪水的音乐温柔大地的梦乡。

“母亲”,人间爱的使者,美的化身!她饱含着希望、爱戴以及人类心灵中所能包容的一切温柔、甘美和甜蜜。她是怜悯、慈悲、同情、宽容的源泉。她爱并被爱,她奉献爱的同时也传播爱的美德。世界因此而美丽。

2、心头。母爱是如此美丽和高贵,我们怎样才能回报其万一呢?(学生谈回报母爱的种种方式)

明确:——爱,只有用爱来回报。把心里爱的情怀抒写出来,让母亲看到一个懂事的、智慧的你,这该是多么令人兴奋!

3、来写诗吧!愿激情洋溢的诗歌载去我们对母亲的爱和祝福,载去我们对母爱的景仰和赞美。在母亲生日或者母亲节的时候,把自己的诗献给母亲。

4、能写出最精彩的诗歌来。

5、今天我们主要是体会诗歌的情感、想像。

三、初步品读

幻灯演示: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美丽的红色康乃馨,

孩子一声轻轻的祝福, 母亲一行灼灼的热泪。

母亲一行灼灼的热泪,

流进孩子未垦的心田,

孩子未垦的心田,

萌动了爱的新芽。

(选自《新语文写作》)

简评:母亲节、康乃馨、祝福语、懂事的孩子、感动的母亲,而母爱则隐藏在幕后。诗歌开头用时间短语婉转地表示母亲节,不仅避免了语言直白的粗陋,而且阳光五月本身也给人佳节的温馨感觉;献给母亲的花,渲染了一片温馨的抒情氛围;诗末两行,仿佛能听到爱在滋长,比生命的乐曲更美妙。

四、拓展阅读(幻灯演示下面几首诗)

阅读要求:

1、

2、?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3、

母亲之歌

(俄)拉苏尔·加姆扎托夫母亲和母亲彼此相像,

如山脉之间的重重海洋,

高山与高山彼此相仿,

我从碧空中向群山凝望。

层峦叠嶂依傍着雷雨,

越接近山巅岩壁越陡峭,

世上的山峰纵有万千,

没有一座比得上母亲崇高!

无论我欣喜或是悲伤,

你都是我可靠的山峰。

夜晚的星斗黎明的霞光,

妈妈,全都被你纳入心胸。

如今,我凝视四面八方,

到处都呈现你的形象。

你在百花盛开的大地,

你在波光万顷的海洋!

大地难包容你的慈祥,

天空容不下你的高尚,

妈妈,我真觉得奇怪,

你怎么能,怎么能走进,

那低矮狭小的木板房?!

(选自《中外抒情诗歌欣赏》)

呵,母亲 舒婷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褪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带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选自《舒婷诗集》)

五、试一试(任选一题)

你是否也可以试着写写诗,因为你自己就是一首诗。

1、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那么,父亲节是哪一天,你知道吗?与温柔、甜蜜、慈祥的母爱相比,父爱具有怎样的特点?让人联想到哪些物与景?

——山?海?

——严厉?深沉?磅礴大气?

请回想父亲在日常生活中为你做的点滴小事,感受其中爱的内涵,写一首歌咏父爱的小诗,用漂亮的字体,精美的装帧,作为礼物祝贺父亲的生日或节日。

2、

【教学探讨】

初中生写诗可以培养发散思维,培养联想、想像等能力,而且可以展示优美的语言,提高文学修养。在充分阅读示范诗歌的前提下从感性的角度去领悟诗歌的一些基本特点而不做太多的理论灌输,这样才更符合初中生的特点,也更能激发其阅读和写作诗歌的兴趣。

⊙设计亮点 用诗一般的语言充满真情地导入,在课的开始就营造一种诗的氛围,能让整个课堂和所有的语言都打上诗的烙印。这本身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用风格和深度不一的范文引导学生阅读,能符合更多学生的审美习惯。作业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更多探索的空间和方式。

⊙专家点评

对初中生进行诗歌创作的指导,这在中学的作文教学中不多见,而且也无定法。本设计没有把诗歌创作的一些基本理论灌输给学生,主要是一种纯感性的认识和教育。可以想像学生在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约束的情形下文字的表达将是畅快淋漓的。教师语言也相当诗化,使学生在浓郁的氛围中学习诗歌创作。

推荐第3篇:写一首诗

《写一首诗》教案

毛华健

教学目标:

一、写一首诗,抒发真情实感,唤醒学生心灵深处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感悟人生。

二、学习运用一些简单的诗歌写作技法,如排比、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象征等表现手法的运用等;

三、注意诗歌节奏韵律的掌握,体现诗歌形式上的特点。教学重点:

一、明确写诗的实质:运用语言,借助意象,抒发情感。

二、捕捉生活瞬间,必须要有真情实感。

三、恰当运用修辞,追求语言的诗意。教学难点:

精心选择意象,追求诗歌语言的凝炼优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范作引入。

同学们,这个春天给人的感觉真好啊!草长莺飞,处处触动人的情思。读诗的感觉也真好啊!两个星期以来,我们徜徉在现代诗歌的世界里,诵读、感悟、沉醉。诗歌魅力无限,老师我中毒太深,忍不住诗兴大发,赋诗一首,现在我要把它送给在座的你们——我亲爱的学生们。(师配乐朗诵范诗)

幻灯片1 写诗吧,孩子们

毛华建

写诗吧,孩子们!

你们是天生的诗人。

你的第一声啼哭,

就是写给世界最美的诗。

让春天的芬芳在你的诗中飘逸,

让真情的花朵在你的诗中怒放,

让青春的激流在你的诗中奔涌,

让理想的光芒在你的诗中闪耀

写诗吧,孩子们!

我们不是要成为诗人而写诗。

我们写诗,

只因为我们

热爱生活!

2016.4.12 热爱生活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创作园地。

一、出示第二单元作文题。幻灯片2

写一首诗

当你心中有一种激情涌动,当亲人的关爱拨动你的情思,当生活的波澜触发你的感慨,当大自然的春华秋实、风霜雨雪引发你的思考,把你的所感、所思写下来,就是一首诗。

幻灯片3 要求:1.情感要真切,像《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样,就表达了作者内心对亲人的真挚感情。

2、注意恰当地运用排比、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如《致空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樵夫,别砍那棵树》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3、最好要押韵,要有一定的节奏,写完后多朗读几遍,看看是否朗朗上口

三、讨论写诗技巧。

(一)师: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本单元的诗歌欣赏中,老师零零碎碎讲了一些关于诗歌创作的技巧,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幻灯片4 请填空:

1、(

)、(

)、(

)是诗歌的三要素。换句话说,写诗,就是运用(

),借助(

),宣泄(

)。

☆关于情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唯真情可以打动人。

☆关于意象:世间万物,皆可为象,关键在于选择。

☆我们能传授和学习的的:只有语言的运用技巧。

(二)欣赏诗歌名作,体会诗歌语言特点。(指名学生和着音乐朗诵)

幻灯片5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悄悄的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再别康桥》 幻灯片6

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材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的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幻灯片7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梦里的挥手离别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席慕容《乡愁》 幻灯片8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仓央嘉措(藏)《那一天》

(三 师小结诗歌语言:(灯片9) 诗歌的语言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最富有感情的语言。她凝练,生动,形象,含蓄,耐人寻味,音韵和谐,具有节奏感,能配乐演唱。

(三)教师用顺口溜谈创作体会: 幻灯片10 诗歌创作体会

写好新诗非难事,

抓住意象表情意。

大胆想象巧修饰,

押韵更能添神韵。

四、小试牛刀之写诗一年级 (幻灯片11)

练习:以《致妈妈》或《写给妈妈的诗》为题写一首小诗,内容不限。

要求:

1、情感要真切,出自于肺腑。

2、分行写,符合诗歌的格式。欣赏学生的作品后,师出示自己的作品 (幻灯片12)

母亲的心

——致所有母亲的孩子 某年,某月,某日 你来到了我的身边 你是上帝 送给妈妈的 最好的礼物

我没有骄人的容颜啊 我没有华丽的装饰啊 我有的

只是一颗

爱你的

母亲的

五、小试牛刀之写诗二年级 (幻灯片13)

练习1:以《我希望》为题,写一首抒情小诗。 要求:运用排比或反复的修辞手法。(并列分句不得少于5句)。

六、牛刀小试之写诗三年级 (幻灯片14)

练习:以《春天》为题,写一首抒情小诗。 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并用排比段来构思全诗(不得少于三个诗节)。可以参考老师的第一诗节,也可以自己另写。

春天

春天是一幅美丽的画

绿色的草地是的它的画框

那含羞的花儿

在里面笑呢

欣赏学生的作品后,师出示自己的作品: (幻灯片15)

春天

春天是一幅美丽的画 绿色的小草是它的画框 那含苞的花儿 在里面笑呢

春天是一曲婉转的歌 潺潺的小溪是它的音符 那活泼的鱼儿 在里面跃呢

春天是一首深情的诗 苏醒的田野是它的韵脚

那勤劳的人儿 在里面忙呢

七、小试牛刀之写诗四年级 (幻灯片16)

练习:自由地创作一首诗,可像《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样满怀深情地写一个人,可像《长城谣》《一片槐树叶》那样寄情于物,在某个物上寄托你的感情,可像《致空气》那样尝试运用象征手法,言此却让读者联想到别的深意,可像《樵夫,别砍那棵树》那样饱含深情的倾诉……

温馨提示:情感是诗歌的生命,一定要抒发真切的感情;大胆想象,找到合适的意象,将你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巧用修辞,让自己诗歌语言美起来,让你的诗歌处处透露出诗意。祝你成功!

八、结语

九、(幻灯片17) 送给大家的话: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祝大家

拥有诗意的人生。

推荐第4篇:写夏诗

描写夏天景色的诗句

作者:佚名 日期:2010年11月18日 来源:不详 -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6.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8.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绝句漫兴》) 9.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10.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11.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2.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1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1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15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6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宋·陆游《初夏绝句》

推荐第5篇:赞马诗 单口相声

赞马诗 单口相声

说说我们街坊的一档子事,逢这特别的事都出在我们街坊那儿。那位说:“你哪儿住哇?”这您不要管,我就这么说,你就那么听,别问我在哪儿住。

我小时候,我们街坊这家财主,是大地主,这老头儿哇跟前仨姑娘,全是门当户对聘出去的。老头儿哇做过两任外任官,老头儿是进士底子。大姑爷是干什么的?念书的呀——文举,门当户对吧?二姑爷哪?是拔贡,跟举人身份一般高。三姑爷呀,家里是财主,三姑爷差点儿事,怎么哪?缺心眼儿,傻拉咕卿,傻子!那位说:“不对呀,他为什么把姑娘给傻子哪?那么大的财主。”这就是父母之命,小时候定的亲哪,娃娃亲哪,瞧着小孩挺好,家里都趁钱,把姑娘给啦。当中间听一发生变故,小孩儿有病,吃凉药吃多啦!老年间还不能退婚,这三姑爷呀,顶到三十多岁才完的婚哪,因为什么?也不愿意给,不给不行啊,迟婚退不了哇。整天浑吃闷睡,胖,这么老奘,你瞧我们团里头拉弦子的王殿玉了没有?比王殿玉还胖!一上秤约哇四百八十多斤!这还不要紧哪!他三十多啦扎着大围嘴儿,流哈拉子!哈拉子哗哗的!鼻涕下来呀他不会擤,他往里“呲儿”呀!呲儿会儿不回去拿袖子一抹就得啦!颟里颟顸!就数这三姑娘长得美丽,就是她呀这个丈夫这么缺德!您瞧这不是害人吗!没有法子,已经做了亲!这叫什么哪?旧社会都讲究“命”,什么都认命。

这天老头儿七十岁生日,三位姑奶奶头好几天都来啦,三位姑爷到正日子得来到寿堂拜寿。底下人到里边一回报,说:“大姑爷到啦。”旧社会,姑老爷来啦得禀报,老泰山得迎接出来。老泰山就是老丈人,这老泰山呀迎在大门的外头,嗬,那个讲究多啦,在门口翁婿这么一行礼,往里边这么一走,老头儿跟大姑爷一边走道一边说话,走到大门里头二门的外头,靠墙种这么一片竹子。茂盛!这老头儿无心中说出这么句话来:“姑爷,你看这竹子,头年还不大哪,今年都过了房啦!哈哈!怎么这么高哇!”大姑爷说:“这种东西听它的心空啊,故此长得高哇!”老头儿一听有理呀,竹子是空心呀。一进二门哪,过来一个鹅,这么高,雪白,脑袋上有个包,这么一叫唤。老头儿说:“这东西爱叫,怎么这么大嗓子?”大姑爷说:“这种东西脖长啊,脖长声音高。”“嗯,对嘛!哎,大姑爷,这鹅跟鸭子它怎么在水里漂着?”“它有分水掌、利水毛哇,故此漂摇着。”“有理。”一拜寿,老婆儿在旁边伺候着,这老婆儿呀害眼,眼都红啦,拿手巾直擦眼哪。老头儿一问:“你岳母的眼睛不知是怎么啦?”大姑爷说:“不要紧,心火上升,赶紧买牛黄清心丸,吃了就好。”这儿说着话,二姑爷来啦,二姑爷是拔贡啊,老头也迎接他呀,到门口哇行完礼。往里让,走这一道儿,跟大姑爷说的话又问二姑爷,二姑爷回答的话呀跟大姑爷大同小异,差不了多少。

三姑爷来啦,老头儿也得去迎接,要是不迎接他呀,怕三姑娘回头挑眼。老头儿迎接出来一瞧,三姑爷下车啦,走道儿哇,呼哧呼哧,哈拉子流得一大串,老远就作揖:“好哇老头儿!老头儿老头儿玩火球儿!”它老头儿还得拉他,那俩姑爷都拉手进来的嘛,你不拉他怕回头三姑娘挑眼。“三姑爷来啦,走。”拉他胳膊,老头儿一皱眉。怎么?他手上净是鼻涕,回头洗去吧。进大门啦,走到竹子这儿问他;“三姑爷。”“干吗老头儿?”“我这竹子怎么这么高哇?”“它怎么这么高哇,问它,你问它!”老头儿说:“不像话,你俩姐夫说啦,„它是心空啊长得高‟。”“心空就高哇?杉篙哪?”“噢,你说得对!哎,这鹅怎么这么大嗓子?”“它要那么大嗓子!”“不像话!你俩姐夫说呀,它脖长就声高。”“脖子长声就高哇?火车头呢?没有脖子声音更大!”“那么它在水里怎么漂着?“它要漂着!”“这不对!它有分水掌、利水毛。”“分水掌、利水毛哇?蛤蟆没有毛,也在水皮漂摇着!”到了寿堂上,老头儿说:“你看你岳母眼睛怎么那么红?”“她要那么红!”“要那么红?你俩姐夫说,„心火上升就红啦‟。”“心火上升?猴屁股哪?它怎么老红着?”

吃完了饭啦,要听戏的听会儿戏,不爱听戏的陪老头儿这儿说话。老头儿忽然间想起一件事,自己也是高兴:“众位亲友,今天朋友送我一个玩意儿,众位看看,这很有意思!走。”大伙儿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跟着老头儿出来啦。嗬,一匹马,在门口儿一拴,头至尾呀够一丈,浑身上下一根杂毛没有,紫缎子一般,马头上有一个白光儿,名字叫玉顶紫花骝。老头儿说:“众位看看。”大伙儿都说好。“我骑趟马呀众位看看脚程。”这老头儿七十啦,一时高兴,长年岁人都爱卖卖老性子。打底下人手里拿过鞭子,门口一上马,俩脚一蹬马兜子,这马一塌腰,嗒嗒嗒,走了这么一趟。到门口刚要下来呀,大姑爷过来啦。大姑爷是文举,一牵马缰绳哪一抱拳:“岳父这马好!不但这马好,您骑得也好!千里马千里人!小婿在您跟前不能说这个,这叫班门弄斧,今日今辰情景俱佳呀,我有四句赞,赞您这个马,可实在是丢丑。”老头儿爱听啊,宝剑赠与壮士,红粉赠与佳人哪,他是念书人就爱听这诗、词、歌、赋。“哎,好,大姑爷有赞,赞完了哇我再走一趟,酬谢你这赞!”大姑爷说什么哪?说:“岳父上马身,水碗撂金针,马走八百里,金针还未沉。”这就是表示那马快。老头儿:“谢谢,谢谢!”又走了一趟。二趟啦,要下来,二站爷一想:“人家说完了,我要是不说,让人家笑话我!”过来啦,一揪这缰绳一抱拳:“老泰山,这马实在好,您骑得也好!大姐夫这赞也好!这么好的赞,小婿这叫狗尾续貂哇,我要不说几句哪心痒,说哪丢丑。”“错不了!错不了!完了哇我再走一趟。”二姑爷说了四句,说什么哪?说:“岳父上鞍桥,烈火燎鹅毛,马走八百里。鹅毛还未焦。”更快啦!老头儿又走了一趟。走完不就完了吗!他找别扭,勒住马一回头,一瞧傻姑爷在那儿啦:“三姑爷也能说几句吗?”别瞧他傻呀。他不是也得说嘛,过来啦:“说什么哪?溜口辙吧唻!”一揪这马缰,一皱眉,这眼睛越睁越大,哈拉子哗哗直往下流。大伙儿瞧这傻相儿!人家那二位呀,这手揪着缰绳哪,这手按着马毛,就把赞儿说上来了。他呀想不出词儿来,攥着拳头,给这马腮帮子来了一拳,咚!马一尥腿,差点把老头儿扔下来!老头儿说:“你怎么回事呀?你没有词儿你打它干吗呀?”亲友瞧着,谁也可乐,就是不敢乐,一乐那三姑奶奶挑眼,不乐就得憋!丈母娘在旁边儿看三姑爷这傻相儿,不乐不成,一乐一憋,坏啦,放了个屁!咚!屁响。三姑爷一回头,一瞧是丈母娘放的:“行啦,有词儿啦!”老头儿说:“有词儿你就说呀。”“岳父上坐骑,岳母放响屁,马走八百里,肛门还未闭。”这更快啦!

推荐第6篇:李贺马诗

李贺-马诗

篇1:论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创作中的荒原意识

学科分类号

750.24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名 学 号院 (系)

汉语言文学 年级 2010级

指导教师 刘海涛职 称 副教授

二○一四年五月

贵州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科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目录

要 .............................................................................................................................................1 ABSTRACT ....................................................................................................................................1 绪论 .................................................................................................................................................2

一、李贺《马诗》中荒原意识的成因 .........................................................................................3 (一)荒原意识的内涵 ....................................................................................................................3

(二)李贺《马诗》创作产生荒原意识的原因 .........................................................................3

二、荒原意识在《马诗》中的体现 .............................................................................................6

(一)对自我困境的消解 ...............................................................................................................6

(二)对传统君主的颠覆 .............................................................................................................9

(三)荒原中的希望之光 ...........................................................................................................14 结语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8

关于李贺《马诗》的研究,学术界主要关注的是诗中的悲剧意蕴、思想内涵以及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对马这一意象的探讨。在本文中主要论述李贺的生活状态,荒凉的朝代使他对社会、人生产生深深的失望,以致李贺的作品中呈现出荒原的迹象。对于李贺而言,无论是荒诞时代的压迫,还是梦想淹没的孤独和失落,还是社会环境的荒凉,对于一个觉醒的诗人所直面的人生始终是一种极端性的拷问和思索,这一切无疑都成为李贺的《马诗》创作意识中“荒原意识”生发的起点。因为洞悉了生命的意识和生存的观念,李贺于绝望中走进荒原,在这个过渡的区域里,始终不渝的找寻着走荒原中的出路。

关键词:李贺;《马诗》;荒原意识

Abstract Research on Li He "horse poem" twenty-three songs, the main concern of the academic circles of the poem is tragedy, the meaning of thinking and artistic features of poetry and the image of ma.This paper mainly discues Li He's life in the desolate dynasties, to the society, life, time of deep disappointment show wasteland consciousne Li's works.Whether it is absurd era of oppreion, or the dream of submerged lonely and lost, or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desolation as ."horse poem" twenty-three songs of consciousne "wasteland consciousne" germinal point.Knowing the life consciousne and the survival of the concept, Li He in despair went into the wilderne, in this transition region always persist firmly in search of wasteland way.

Keywords: Li He ;Horse poem;Wasteland consciousne 绪论

对于李贺《马诗》二十三首的研究,学术界主要关注的是诗中的悲剧意蕴、思想内涵及诗歌的艺术特色以及对马这一意象的具体探讨。

李海娟在《不幸人生的诗意书写——》一文中认为诗人对马情有独钟,马是诗人命运的化身和人格心灵的寄托。《马诗》中生动的表现诗人对世事的热情、却遭遇生活的凄惨和生命的痛苦体验。与前人写咏马佳作相比,《马诗》二十三首中以马比喻作者自身境况的意味更为鲜明,由于诗人人生遭遇了不幸,使得他的咏马诗中渗透了浓浓的悲剧意蕴。①胡淑娟在《马诗廿三首的整体思想意涵》一文中,突出了诗人“入世的心灵轨迹”,即借马的困境窘态,表现诗人不平遭遇;借企盼伯乐识马,一展雄风,表现出强烈的入世求仕施展才华立志报国的志向;借“肉马”受宠,鞭挞时世,道出“千里马”生不逢时的慨叹;借“千里马”的典故,讽喻君王不识人才的现实,进而抨击时弊。②樊矫在《论李贺二十三首的艺术特色》中强调“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是一组颇有特色的咏物诗 ,具有寓意精警、寄托遥深 ,构思奇巧、用典灵活 ,炼字炼意、深沉执着等艺术特色。” ③虽然学术界对《马诗》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笔者认为还可以对《马诗》的创作意识进行深入研究,从而能使人们对李贺马诗的创作进一步了解,能够完善对李贺马诗创作意识的研究,探究荒原意识在古代文人诗歌创作中的表现,能够横向、纵向以及整体把握好李贺诗歌《马诗》的研究。

① 李海娟.不幸人生的诗意书写——李贺《马诗》二十三首的悲剧意蕴[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9,(03):9. ② 胡淑娟.李贺马诗廿三首的整体思想意涵 [J].北方论丛 ,2008,(06):8.

③ 樊矫.论李贺马诗二十三首的艺术特色 [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1,(03):68. 篇2:马诗的阅读答案

篇1:马诗的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2题。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注释】①〔钩〕一种弯刀。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1.-七年级语文-魔方格【注释】①〔钩〕一种弯刀。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1.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意象中可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由大漠、燕山、钩、马等意象可看。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2题。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主要考查你对古诗词鉴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考点名称:古诗词鉴赏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在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古诗分类: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

方法指导:

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

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

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

4、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 静结合 对比映衬、虚实明暗、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田园: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陶渊明、王维、孟浩然)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陆游、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李白、王勃、)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马致远、崔颢、苏轼、)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志向、心愿,抒发愤慨、不满。(曹操、李白、韩愈、)写景: 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叙事: 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之情)。(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温庭筠、李商隐、李清照)怀古:对古人、物、事发出感慨,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不满,或对。。。寄予。。.的愿望。

古诗歌题材分类: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常见的题材如下: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这

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7、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

8、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9、咏怀诗: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10、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

古诗歌鉴赏常见考点及技巧:古诗词的鉴赏中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考察重点。古诗词的考察包括诗眼、炼字以及意象等。“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古诗词鉴赏技巧:

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问题,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因此,我们要全面提高鉴赏能力,不能有偏废。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1、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暖色—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 冷色—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欣的心情。

2、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开

拓诗境,传达情感。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诗中“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又突出显示了“春涧” 的幽静。

3、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我们在鉴赏时要优先考虑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意象。特殊意象:“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依依离别;岁寒三友(松、竹、梅)——傲骨;桃花——美人;鸟——自由。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景和情、物与 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a.借景抒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b.托物言志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c.感物伤怀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d.情景交融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1、熟记常用术语,如: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隽永、新奇、优美、绚丽、工丽、含蓄、质朴、自然、奔放等。

2、注意“诗眼”(“炼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用字新鲜,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

3、注意 “炼句”。由于诗歌篇幅、韵脚的约束或修辞的需要,诗人往往会对诗句进行特殊的处理,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古诗词的语法知识,才能读懂诗歌,进而鉴赏诗歌。a.词类活用:如: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使??欢快;空,使??空明。b.互文见义: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烟月笼罩着寒水,烟月笼罩着沙。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花径不曾缘客扫而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而今始为君开。c.倒装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杜甫《秋兴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杜甫在这里主要写京城长安的风物之美,强调那里的稻米和梧桐的非同寻常。d.省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寓理于事: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说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2、修辞手法: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要发现修辞,直接说明作用。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巧用典故:前人诗句——精炼含蓄;扩展内容;富有文采。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修辞中有一点尤其要引起注意,即反衬。专用术语“以静衬动”,“以响衬静”。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正衬(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对比——(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与最后 一句)通感——感觉器官的沟通。(李白“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此时的雪花仿佛是春风中盛开的梨花,香飘万里。视觉与嗅觉沟通,诗人的情意饱含其中。)

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四、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是鉴赏的最后一步:由对诗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概括。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就是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分析评价要实事求是、要中肯,既不贬低也不拔高。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从字面上看,此诗似在指责酒家卖唱女的无知和无心。但商女所唱得由听者来点,可见这不过是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该是座中的豪绅、贵族、上层官僚。他们才是作者实际抨击的对象。) 古诗词鉴赏其他必备的知识和能力:

1、诗词流派——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词有豪放派、婉约派。

2、诗歌的个人风格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陶渊明—朴素自然、李白—豪迈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杜牧—清健俊爽、王维—诗画一体、王昌龄—雄健高昂、李商隐—朦胧隐晦、苏轼—旷达豪放、柳永—柔美婉丽、陆游—悲壮爱国。

3、鉴赏诗歌应懂得“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最早由孟子提出,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

4、鉴赏诗歌应善于联想、想象表面上,读者阅读诗歌时似乎跟着诗的形象走,处于被动地位。事实上,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审美习惯和美学理想等,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给诗的形象和诗人意到而笔未到的艺术空白加以补充和丰富。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不仅使读者看到杏花盛开的情状,而且还可想象出花丛中鸟儿的嬉闹,鸟语花香,有声有色,把春的意境写活了。 以上内容为魔方格学习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与“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2题。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考查相似的试题有:篇2:马诗的阅读答案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写( )的景象,后两句写诗人所( )。-“此马非凡马,房星是本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1.本诗把“此马”比作( );“瘦骨”写出“此马”( )。2.这首诗写出了作者____(恃才傲物、怀才不遇、妒才忌能、庸才当道)的忧郁。(选词填空)谢谢~!我有更好的答案-“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写(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 )的景象,后两句写诗人所(热切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 )。-“此马非凡马,房星是本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1.本诗把“此马”比作(天上的星宿 );“瘦骨”写出“此马”(马的处境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忧郁。篇3:马诗的阅读答案

篇4:马诗的阅读答案

马诗 李贺阅读答案时间:2015-02-02 来源:谜语大全|脑筋急转弯 作者:诗句大全 点击:马诗 李贺阅读答案,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这首诗写马,表达了诗人意图立功疆场的强烈感情,是马诗二十三中最著名的一首,下面是此诗的原文以及翻译赏析、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品读~!【原文】:马诗作者:李贺此马非凡马,房星是本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马诗注音:cǐ mǎ fēi f n mǎ ,f ng xīng sh běn xīng 。xi ng qi n qiāo sh u gǔ ,y u z d i t ng shēng 。马诗阅读答案:(1)请你用三个词语概括诗中马的形象特征。(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马的形象特征:①出身高贵或非同寻常(非凡马房星)②怀才不遇或境遇不好(瘦骨)③素质一流(铜声)。(2)①托物言志。借素质一流却境遇不好的马的形象来抒发自己才华超群却不被重用的怨愤之情。(托物言志答成婉曲象征借物抒情拟物之中的一个,如有合理解释,也可以得分。)②虚实结合。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化虚为实,将内在的东西外现为可闻、可见、可感、可知的物象,形象描绘出诗人恰似这匹瘦马般虽才情卓绝却景况凄凉的现状。③夸张。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一句中,马虽瘦骨却带铜声,用夸张的手法着力表现马的剽悍无比, 素质超群。这匹马也是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的诗人的写照。马诗翻译:广阔的沙漠在月的映照下如铺上了一层霜雪,燕山之上悬挂着一轮如银钩(兵器)的弯月。何时能配上金饰的络头,在清爽的秋季里奔驰在沙场上。马诗字词解释:①李贺,祖先为唐皇室后裔,后家道衰落。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科考。②房星:天马之星,是天上的星宿。马诗背景:李贺的二十三首咏马诗,全都写马,以短小的篇幅,勾勒了马的形象。例如其二 ,写马在腊月雪天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表现马的吃苦精神,其三写项羽自杀后他的乌锥马对英雄的思念: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其四 千里马在遭遇很坏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其美好的素质: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 其二十三则嘲讽封建统治者弃置好马,而只养一些无用的肉马。这些马诗,其实都是托物咏志,写物抒怀之作,通过对马的吟咏,或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或讽刺封建统治阶级不爱惜人才,或寄寓自己希望得遇明主的情思。马诗赏析: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如同运用赋的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是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燕山月似钩与晓月当帘挂玉弓(《南园寻章摘句老雕虫》)匠心正同,钩是一种弯刀,与玉弓均属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之意。作者所处的贞元(785年-805年)、元和(806年-820年)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这两句写景,实际上是开启后两句的抒情,又具有兴起的意义。

三、四句,诗人借马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马诗龙脊贴连钱》里说:龙背铁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襜,谁为铸金鞭?其中无人织锦襜二句的慨叹与何当金络脑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金络脑、锦襜、金鞭统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受重用。这是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这首诗与《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都是写同一种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但《南园十三首》是直抒胸臆,此诗则属寓言体或比体。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而用比体,则显得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而诗的

一、二句中,以雪比喻沙,以钩比喻月,也是比;从一个富有特征性的景色写起以引出抒情,又是兴。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见兴,兴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从句法上看,后二句一气呵成,以何当领起作设问,强烈传出无限企盼之意,而且富有唱叹的意味;而踏清秋三字,声调铿锵,词语搭配新奇,清秋的时候草黄马肥,正好驰驱,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恰是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所以字句的锻炼,也是此诗艺术表现上不可忽略的成功因素。李贺人物轶事:李贺的小布袋究能装得下多少好诗。明代著名思想家李卓吾在评论《水浒传》时曾指出:非世上先有是事,即令文人面壁九年,呕血十石,亦何能至此哉!①这里所说呕血一事,跟晋代大名士阮籍因他母亲丧逝而喝酒二斗后,便大哭起来并因吐血之事大为不同。②李卓吾所用的典故,正是唐人李商隐所写《李长吉传》里的李贺少年写诗故事。李贺天才早熟,他在七岁时便写得一手好诗文,而且当即就名动京城。其时担任吏部员外郎的大文豪韩愈及侍郎皇甫湜听说有这种奇事后,开始还不大相信,说:要是古人,那还罢了;而今天居然有这样的奇人,那我们怎么能失之交臂呢?说罢,二人便联袂着要去探访个究竟了。见到李贺还是个小不点儿的孩子时,两位大人当即遂出题让他写作,以便验证李贺到底有无真才实学。这李贺却也并不惊慌,向两位大人深施一礼,然后便援笔写了一首在文学史足以流传的名作《高轩过》,这首古诗说的是: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韩愈他们见李贺诗中所展现出来的那种自信和渊博,谦虚和恭敬,是他们很久都没有见到过的,当即便惊喜万 篇3:《马诗》教学设计 《马诗》教学设计 张颖 课前: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好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导入:

1.师:今天张老师和同学们共同上一节语文课,高兴吗?看到大家这么精神,老师决定给大家画一幅画,想知道是什么吗?(师画马)认真看黑板,对了是马。没等老师画完,就看出来了,好眼力。喜欢马吗?你们对马有哪些了解?谁来说说?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

2师:马是六畜之首。是吉祥、幸福、成功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古代战马的唐诗,板书《马诗》让我们有气势地读一遍题目。

二、初读古诗,感悟大意

1.师:诗人李贺被称作“诗鬼”,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却遭小人迫害,只当过九品小官。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63页,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并标出节奏。(生自由读)师板书全诗。

2.师:因为这是一首五言诗,所以节奏应为二三停顿,谁愿意来读一读. 3.想听听老师读吗?端好书:范读。

4.谁还愿意读一读?让我们有气势的读一遍吧!

三、理解诗句,体会情感

(一)前两句诗

1.师:我们先来看古诗的第前两句,(幻灯)谁愿意来读一读。

2.出示幻灯,师:知道感悟故事的几种方法吗?(借助注释、插图、查找资料。反复诵读)

3.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一种你们喜欢的方法理解一下这两句诗的大意?(生汇报)

4.师:同学们在汇报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加强,能基本弄懂古诗的诗面含义,但还需更深的挖掘课本,理解诗意。

5.幻灯

师:(幻灯片)是啊,这默默旷野,沙石像雪一样的晶莹洁白,燕山顶托着一弯金钩似的新月。

6.师画 7.:“沙如雪”“月似钩”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边画)比喻的修辞手法,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8.出示图

师:“大漠”“燕山”是古时候边塞之地,那里曾有过无数的战争,也曾有过无数征人的生命与鲜血在这里挥洒。所以这行诗给人一种清冷而且悲凉的感觉,你能通过朗读读出这种感觉吗?(找六名学生)指导朗读

(二)后两句诗

1.师:如果有一匹矫健的骏马能在这样秋高气爽的疆场上,纵横腾跃,那该多么威武豪迈。可是却恰恰相反。我们来读一读古诗的后两句。

2.幻灯诗

3.下面同学们细细品读着两句诗,采用你喜欢感悟古诗的方法和同桌之间讨论这两句诗的含义?

4.生汇报

师:(幻灯片)骏马啊什么时候,才能戴上镶金的笼头,在秋高气爽的辽阔原野上,任意驰骋。

5.师:这是一匹怎样的马?通过那个词看出来的?金络脑“快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师:这匹马真的受到重用了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何当“这是作者的希望,你从那个词体会到的?(,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感慨,期盼希望这样的骏马早日驰骋沙场,同时想到自己,希望施展自身的才华,不仅只当九品小官,建功立业。

所以他才发出感叹:谁来读读这两句?

四、李贺生平升华全诗结构

1师:现在大家理解这首诗的含义了(点击幻灯)让我们带着对古诗的感悟,齐读古诗

2.学到这,老师不禁要问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真的是在写马吗?马能发出这样的呼唤吗?

实际上,这首诗是在借马自喻(板书托物言志),那作者是要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呢?(怀才不遇,渴望有所作为)

2.师:李贺在唐代是非常重要的诗人,年少时便极富才名,他为何会发出如此感叹呢?在这里,老师一定要向大家介绍李贺的一生。(看幻灯)

3.师:作者在这漠漠狂野中,想到自己的才华不能得以施展,怎能不焦急?因此他感叹:师指黑板上的古诗:“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作者想到昏庸腐败的朝廷,怎能不忧虑,因此他感叹:“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作者想到之被小人迫害,英雄无用武之地他怎能不愤慨,因此他感叹:“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四、总结结构. 1.师:让我们再次回顾全诗,上下两部分,两两相对,前两句是在写什么?后两句又是在写什么呢?上两句写景,下两句抒情(板书)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写景有什么作用呢?

师:写景是为后面抒发感概做铺垫。尤其是这些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如果说哪些汉唐战争史历史的正剧,那么这景色就是其舞台背景。唐代的边塞使人们,正是连同这背景一齐摄入笔下,写出了许多豪壮的诗章。例如求不久我们学过的《出塞》《凉州词》前两行都是情景描写,可谓传神之笔。

5.师:其实《马诗》是一首组诗,共有23首组成,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⑤,老师这里也搜集到了其他的二十二首,感兴趣的同学下课可以到我这进行摘抄。

五、诵读全诗。

最后让我们再次怀着对李贺才华的钦佩,对其命运的哀叹,齐读这首诗。

推荐第7篇:马诗阅读答案

篇1:马诗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2题。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注释】①〔钩〕一种弯刀。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1.-七年级语文-魔方格【注释】①〔钩〕一种弯刀。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1.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意象中可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由大漠、燕山、钩、马等意象可看。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2题。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主要考查你对古诗词鉴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考点名称:古诗词鉴赏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在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古诗分类: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

方法指导:

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

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

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

4、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 静结合 对比映衬、虚实明暗、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田园: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陶渊明、王维、孟浩然)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陆游、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李白、王勃、)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马致远、崔颢、苏轼、)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志向、心愿,抒发愤慨、不满。(曹操、李白、韩愈、)写景: 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叙事: 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之情)。(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温庭筠、李商隐、李清照)怀古:对古人、物、事发出感慨,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不满,或对。。。寄予。。.的愿望。

古诗歌题材分类: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常见的题材如下: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7、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

8、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9、咏怀诗: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10、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

古诗歌鉴赏常见考点及技巧:古诗词的鉴赏中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考察重点。古诗词的考察包括诗眼、炼字以及意象等。“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古诗词鉴赏技巧:

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问题,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因此,我们要全面提高鉴赏能力,不能有偏废。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1、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暖色—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 冷色—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欣的心情。

2、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开拓诗境,传达情感。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诗中“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又突出显示了“春涧” 的幽静。

3、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我们在鉴赏时要优先考虑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意象。特殊意象:“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依依离别;岁寒三友(松、竹、梅)——傲骨;桃花——美人;鸟——自由。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景和情、物与 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a.借景抒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b.托物言志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c.感物伤怀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d.情景交融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1、熟记常用术语,如: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隽永、新奇、优美、绚丽、工丽、含蓄、质朴、自然、奔放等。

2、注意“诗眼”(“炼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用字新鲜,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

3、注意 “炼句”。由于诗歌篇幅、韵脚的约束或修辞的需要,诗人往往会对诗句进行特殊的处理,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古诗词的语法知识,才能读懂诗歌,进而鉴赏诗歌。a.词类活用:如: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使„„欢快;空,使„„空明。b.互文见义: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烟月笼罩着寒水,烟月笼罩着沙。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花径不曾缘客扫而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而今始为君开。c.倒装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杜甫《秋兴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杜甫在这里主要写京城长安的风物之美,强调那里的稻米和梧桐的非同寻常。d.省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寓理于事: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说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2、修辞手法: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要发现修辞,直接说明作用。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巧用典故:前人诗句——精炼含蓄;扩展内容;富有文采。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修辞中有一点尤其要引起注意,即反衬。专用术语“以静衬动”,“以响衬静”。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正衬(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对比——(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与最后一句)通感——感觉器官的沟通。(李白“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此时的雪花仿佛是春风中盛开的梨花,香飘万里。视觉与嗅觉沟通,诗人的情意饱含其中。)

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四、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是鉴赏的最后一步:由对诗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概括。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就是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分析评价要实事求是、要中肯,既不贬低也不拔高。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从字面上看,此诗似在指责酒家卖唱女的无知和无心。但商女所唱得由听者来点,可见这不过是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该是座中的豪绅、贵族、上层官僚。他们才是作者实际抨击的对象。) 古诗词鉴赏其他必备的知识和能力:

1、诗词流派——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词有豪放派、婉约派。

2、诗歌的个人风格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陶渊明—朴素自然、李白—豪迈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杜牧—清健俊爽、王维—诗画一体、王昌龄—雄健高昂、李商隐—朦胧隐晦、苏轼—旷达豪放、柳永—柔美婉丽、陆游—悲壮爱国。

3、鉴赏诗歌应懂得“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最早由孟子提出,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

4、鉴赏诗歌应善于联想、想象表面上,读者阅读诗歌时似乎跟着诗的形象走,处于被动地位。事实上,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审美习惯和美学理想等,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给诗的形象和诗人意到而笔未到的艺术空白加以补充和丰富。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不仅使读者看到杏花盛开的情状,而且还可想象出花丛中鸟儿的嬉闹,鸟语花香,有声有色,把春的意境写活了。 以上内容为魔方格学习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与“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2题。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考查相似的试题有:篇2:马诗阅读答案 马诗 李贺 [ 唐 ] ① 此马非凡马,房星 ② 是本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注】 ① 李贺,祖先为唐皇室后裔,后家道衰落。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科考。 ② 房星:天马之星,是 马诗 李贺 [唐]①

此马非凡马,房星②是本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注】①李贺,祖先为唐皇室后裔,后家道衰落。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科考。②房星:天马之星,是天上的星宿。

(1)请你用三个词语概括诗中马的形象特征。(3分)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0.(7分) (1) 马 的形象特征:①出身高贵或非同寻常( 非凡马 房星 )②怀才不遇或境遇不好( 瘦骨 )③素质一流( 铜声 )。

( 评分要点:一个要点得1分。) (2)①托物言志。(2分)借素质一流却境遇不好的 马 的形象来抒发自己才华超群却不被重用的怨愤之情。(2分)( 托物言志 答成 婉曲 象征 借物抒情 拟物 之中的一个,如有合理解释,也可以得分。) ②虚实结合。(2分) 瘦骨 写形,表现马的处境, 铜声 写质,反映马的素质;化虚为实,将内在的东西外现为可闻、可见、可感、可知的物象,形象描绘出诗人恰似这匹瘦马般虽才情卓绝却景况凄凉的现状。(2分)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阅读练习及答案李贺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注】①钩:一种弯刀,属于武器。②金络脑:属贵重的鞍具,象征马受重用。(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整首诗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

一、二句描绘出一片悲凉肃杀的边疆战场景色: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2)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写出了一匹骏马渴望驰骋疆场,表达了建功立业的热切愿望和不被重用的感慨。(回答运用了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也可斟酌得分)篇4:马诗阅读答案

急!李贺的马诗阅读答案,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那首!详细解答,好的话还会加分1 这首诗中的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 诗人通过咏马表达什么样的情感_百度作业帮 急!李贺的马诗阅读答案,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那首!详细解答,好的话还会加分1 这首诗中的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 诗人通过咏马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语文3453467062014-10-10

1、李贺的《马》诗中,马的形象是:披着威武的鞍具(金络脑),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2、诗人通过咏马,表达了自己热望建功立业却又不被赏识的愤懑之情.在李贺的《马》诗中,通过“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描写了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表现了英雄希望有用武之地,“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表达了自己有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因此,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渴望有英雄用武之地,能实现自己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但是却因不遇于时、不被赏识而愤懑。篇5:马诗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7分)马诗李??贺??[唐]①此马非凡马,房星②是本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注】①李贺,祖先为唐皇室后裔,后家道衰落。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科考-高三语文-魔方格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7分)马诗李??贺??[唐]①此马非凡马,房星②是本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注】①李贺,祖先为唐皇室后裔,后家道衰落。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科考。②房星:天马之星,是天上的星宿。小题1:请你用三个词语概括诗中马的形象特征。(3分)小题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1:“马”的形象特征:①出身高贵或非同寻常(“非凡马”“房星”)②怀才不遇或境遇不好(“瘦骨”)③素质一流(“铜声”)。( 评分要点:一个要点得1分。)小题2:①托物言志。(2分)借素质一流却境遇不好的“马”的形象来抒发自己才华超群却不被重用的怨愤之情。(2分)(“托物言志”答成“婉曲”“象征”“借物抒情”“拟物”之中的一个,如有合理解释,也可以得分。)②虚实结合。(2分)“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化虚为实,将内在的东西外现为可闻、可见、可感、可知的物象,形象描绘出诗人恰似这匹瘦马般虽才情卓绝却景况凄凉的现状。(2分)③夸张。(2分)“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一句中,马虽“瘦骨”却“带铜声”,用夸张的手法着力表现马的剽悍无比,素质超群。这匹马也是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的诗人的写照。(2分)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中意象的特征。本诗中“马”开篇说:非凡马,房星是本星。这里是说马出身高贵,不同一般。“瘦骨”是说“马”的境遇不好,“带铜声”是说马能力不同一般,素质较高。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中的表达技巧。本诗写“马”为表,实是写人。写诗人自己,“马”不得遇伯乐,诗人不得重用。所以此诗使用了托物言志的表达技巧。另外诗歌的前两句是虚写,后两句实写,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后两句的描写中还带有夸张成分,应视为夸张的修辞手法。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7分)马诗李??贺??[唐]①此马非凡马,..”主要考查你对古诗词阅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考点名称:古诗词阅读古诗词阅读: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1)诗眼:“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 (2)炼字:炼字,修辞方法之一,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 (3)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4)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烘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等。 古诗文阅读原则:

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三、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诗歌鉴赏五步法:

【第一步】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做到五必看: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

【第五步】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写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这样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诗歌鉴赏六读:

一、读诗题。古诗词,除一部分词、曲只有词牌、曲牌外,多数是有标题的,它们或标明写作对象,写作重点,或表现感情基调。如《春夜洛城闻笛》就交代了时间、地点及引发情感的事件。《听邻家吹笙》“凤吹声如隔彩霞”,扣“吹笙”;“不知墙外是谁家”,扣“邻家”;“疑是碧桃千树花”,仍是扣题,即笙声产生的幻觉(注意“疑”字),并非描写“庭院美景”。

二、读“明示”。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情感往往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含而不露的。但也有些诗词中个别词句明示着思想情感倾向,阅读时对这些可贵的信息应圈点出来,结合全诗加以体会。如赵嘏《江楼旧感》“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起句“独上”,表现了诗人孤单的身影,孤独的情感,第三句“同来”与之呼应。“思渺然”,直接表露出茫然怅惘的情思。这种情思产生的原因就在

三、四句。再如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伤心”、“愁”触景伤怀,孤独生愁;表现全词感情基调;“空”表现苦等无果;“归程”明确表达思归之情。高考所选诗歌,大都是绝句律诗。绝句一般是“卒章显志”。第四句明示主旨,如《峨眉山月歌》“思君不见下渝州”,《春夜洛城闻笛》“何人不起故园情”等。律诗一般是一二联写景叙事,三四联议论抒情,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登岳阳楼》等。

三、读形象。诗歌形象包括物象(意象)和人物形象。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往往有比较稳定的含义,如杨柳、春草、残荷、禾黍、菊、梅、竹、杜鹃(子规)、沙鸥等等。但又不能机械地理解,如“杨柳”一般用来抒写离情别绪,但在“杨柳青青江水平”“月上柳梢头”“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句中的“柳”则不谐音“留”,与离情别绪无联系。意象应联系起来看,多个意象组合起来,形成意境。如有的学生看到“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就将“无人见”、“傍母眠”片面地理解为杜甫的孤独寂寞。联系其它意象如“糁径杨花”、“点溪荷叶”等看,诗人描写的是暮春之景的生机和意趣,表现的是喜爱之情,并无孤独寂寞之感。人物形象,有的是描写客体的形象,如“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更多的是抒情主公(诗人)的形象,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现的是抒情主人公(诗人)玉洁冰清的情怀。

五、读“有无”。无中见有,有中见无。古诗词言简意赅,是浓缩的作品,有很多空间需要读者去合理填补。如:“西出阳关无故人”,无中见有:再见不到故人,只见到黄沙、西风、夕阳残照,只有绵绵无尽的思念之情„„“唯见长江天际流”,有中见无:只见流向天际的长江水,而极目远眺也望不到友人的船帆,友人随舟远逝,思念逐水而来。“山围故国周遭在”,“周遭在”,而城已空,往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类似的还有“国破山河在”,“空有姑苏台上月”等句。

六、读类型。读诗时,根据题材了解所属类型,有助于对诗的理解。如:写景诗、咏物诗、送别诗、边塞诗、咏史诗、游子思归诗、思妇怀人诗等等。

以上内容为魔方格学习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与“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推荐第8篇:马诗教学设计

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这个单元的主题是《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首提到了马的古诗。自由读读,结合你的理解,想想诗中写的各是什么环境下的马? 出示: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乱花渐入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哪首诗中的马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马诗》中的一样呢?你们猜猜。看你们的眼神应该是自己心里都了答案。想知道真正的答案么?就让我们学习《马诗》。老师来检查一下? 指导正音:燕

关于字读音有没什么问题?一般人都认为燕山与燕国有关系,传说是因为周代的诸侯国有一个国家叫燕国。其实不是这样的,历史上的燕山后有燕国。燕山处在河北省的北部,这座连海拔400到1000米,北面是山南面是平原,地势落差大,一条大河滦河穿山而过,形成了一条狭长的孔道,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字音的问题解决了,老师也想读一读。一边听,一边试着画画节奏。按着自己画的节奏,再读读,看看能不能读出点味道来。找七八个同学读文。留下两个读的节奏快慢比较明显不同。你们喜欢哪种朗读?说说原因。

1.明确是环境描写,起到烘托映衬的作用。

推荐第9篇:马诗,李贺

篇1:马诗

五 年级 语文 《马诗》导学案设计 五 年级 语文 《马诗》导学案设计 篇2:《马诗》教学设计 《马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会认“漠、燕、钩、何、脑、踏”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一幅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教学重点:

1、会认“漠、燕、钩、何、脑、踏”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一幅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启发谈话:

《马诗》是一组以马诗为题材的组诗,共有二十三首,名为咏马,实则咏人。这首诗为组诗中的第五首,诗人借咏马来抒写自己的情怀。

2、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兴趣。 自己试读课文。

对照格里的生字画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读生字。

三、细读课文,读懂诗句。

你一定想把这首诗读给同学们听吧,那你可得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诗句) 指名学生读诗句。 (请读的好的学生配上音乐再读一读)

你可以看着图也可以看着诗,你想到了什么?

(诗中

一、二句展现出边疆战场的景色: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构成了一幅立体的图画,这是一幅任凭千里马奔驰飞腾的“画卷”。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

三、四句借马以抒情:何时战马才能配上金络脑,快步驰骋在清秋的大地上?) 男、女生进行比赛,看谁读的好。

四、朗读背诵,体会感情。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指名学生背诵。

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集体背诵古诗。

五、课外延伸,注重积累。

你还收集了哪些和马有关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听吧! 板书设计: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推荐第10篇:马诗教学设计方案

《马诗》教学设计

司徒小学 裴娟娟

马 诗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2、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理解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意思,背诵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李贺的资料。

2、搜集有关马的诗句。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一)成语导入

激发兴趣

一(

)当先

)到成功

老(千军万(

万(

)奔腾

快(

(二)理解意象

出示古诗

)识途

)加鞭 通过一组图片初步认识马的形象。

二、学习新课

(一)回忆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一般是什么?

1、学生齐读: 一看诗题明对象, 二看作者知背景, 三看诗文解大意, 四看资料(注释)悟诗情, 反复诵读入诗境。(四看诵读法)

2、明确这首诗,诗人描写的对象是什么?(马)

3、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这首古诗,现在,谁来汇报一下,你收集的有关作者李贺的资料?

(二)简介作者

酝酿情感。

1、学生汇报。

2、(出示幻灯片)教师补充作者资料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他是唐朝宗室郑王后裔,但家族已经没落。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民奉献,但因为他的父亲叫李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讳父亲的名讳不举进士,使得他终不得登第。李贺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7岁时在郁闷悲苦中去逝。他生不逢时,又不愿媚俗取宠,因而饱受世事的嘲弄。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进了诗作使他的诗平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彩,因而人们称他为“诗鬼”。

写作背景:

2 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而“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本诗正是当时所写。

(三)初读诗文,初步感知。

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注意节奏

2、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与同桌讨论后还不认识的,提问。交流展示: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四)分步解读,理解句意

1、自学要求:

朗读之后同桌相互说一说你明白了些什么?你不明白什么,在这之中你最想知道什么,想好组织好语言快速提问,其它同学认真听。

小组讨论:品读句子,联系注释理解词语以及诗文意思。

2、交流展示:

3、理解诗句意思

(五)体察诗蕴

品悟诗情

1、自读第

一、二句,思考

(1)这两句诗中,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还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

(2)写了些什么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这是一段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4)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大漠”“燕山”这些地方?这对表现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师生共议。

拓展练习:看图片,仿写诗句。

2、品读

三、四句。

3 (1)题目是《马诗》不见一个马字,是否离题了?为什么?

(2)“金络脑”是指什么?为什么不是铁,木,竹呢?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3)“何当”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4)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情境,体会作者想要实现理想的迫切心情。

(六)整体参读

总结写法

李贺就是在写马吗?《马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从马身上表现的都是人的情绪思想,这种描写的方法叫托物言志。

《马诗》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诗人通过咏马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

三、当堂检测。

1、补充古诗

大漠_______,燕山_______。

何当_______,快走_______。

2、《马诗》的作者是__朝诗人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盼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四、诗词拓展。

复习托物言志的诗《青松》。

五、作业布置。

1.搜集有关马的诗歌作品。

2.并且按“四看诵读法”学习所搜集到的诗歌。

六、小结: 板书设计:

写景

抒情

施展才华

为国立功

第11篇:马诗,李贺

篇1:马诗

五 年级 语文 《马诗》导学案设计 五 年级 语文 《马诗》导学案设计 篇2:《马诗》教学设计 《马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会认“漠、燕、钩、何、脑、踏”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一幅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教学重点:

1、会认“漠、燕、钩、何、脑、踏”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一幅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启发谈话:

《马诗》是一组以马诗为题材的组诗,共有二十三首,名为咏马,实则咏人。这首诗为组诗中的第五首,诗人借咏马来抒写自己的情怀。

2、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兴趣。 自己试读课文。

对照格里的生字画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读生字。

三、细读课文,读懂诗句。

你一定想把这首诗读给同学们听吧,那你可得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诗句) 指名学生读诗句。 (请读的好的学生配上音乐再读一读)

你可以看着图也可以看着诗,你想到了什么?

(诗中

一、二句展现出边疆战场的景色: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构成了一幅立体的图画,这是一幅任凭千里马奔驰飞腾的“画卷”。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

三、四句借马以抒情:何时战马才能配上金络脑,快步驰骋在清秋的大地上?) 男、女生进行比赛,看谁读的好。

四、朗读背诵,体会感情。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指名学生背诵。

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集体背诵古诗。

五、课外延伸,注重积累。

你还收集了哪些和马有关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听吧! 板书设计: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第12篇:《马诗》教学设计

《马诗》教学设计 张颖 课前: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好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导入:

1.师:今天张老师和同学们共同上一节语文课,高兴吗?看到大家这么精神,老师决定给大家画一幅画,想知道是什么吗?(师画马)认真看黑板,对了是马。没等老师画完,就看出来了,好眼力。喜欢马吗?你们对马有哪些了解?谁来说说?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

2师:马是六畜之首。是吉祥、幸福、成功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古代战马的唐诗,板书《马诗》让我们有气势地读一遍题目。

二、初读古诗,感悟大意

1.师:诗人李贺被称作“诗鬼”,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却遭小人迫害,只当过九品小官。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63页,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并标出节奏。(生自由读)师板书全诗。

2.师:因为这是一首五言诗,所以节奏应为二三停顿,谁愿意来读一读.3.想听听老师读吗?端好书:范读。

4.谁还愿意读一读?让我们有气势的读一遍吧!

三、理解诗句,体会情感

(一)前两句诗

1.师:我们先来看古诗的第前两句,(幻灯)谁愿意来读一读。

2.出示幻灯,师:知道感悟故事的几种方法吗?(借助注释、插图、查找资料。反复诵读)

3.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一种你们喜欢的方法理解一下这两句诗的大意?(生汇报)

4.师:同学们在汇报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加强,能基本弄懂古诗的诗面含义,但还需更深的挖掘课本,理解诗意。

5.幻灯

师:(幻灯片)是啊,这默默旷野,沙石像雪一样的晶莹洁白,燕山顶托着一弯金钩似的新月。

6.师画

1 7.:“沙如雪”“月似钩”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边画)比喻的修辞手法,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8.出示图

师:“大漠”“燕山”是古时候边塞之地,那里曾有过无数的战争,也曾有过无数征人的生命与鲜血在这里挥洒。所以这行诗给人一种清冷而且悲凉的感觉,你能通过朗读读出这种感觉吗?(找六名学生)指导朗读

(二)后两句诗

1.师:如果有一匹矫健的骏马能在这样秋高气爽的疆场上,纵横腾跃,那该多么威武豪迈。可是却恰恰相反。我们来读一读古诗的后两句。

2.幻灯诗

3.下面同学们细细品读着两句诗,采用你喜欢感悟古诗的方法和同桌之间讨论这两句诗的含义?

4.生汇报

师:(幻灯片)骏马啊什么时候,才能戴上镶金的笼头,在秋高气爽的辽阔原野上,任意驰骋。

5.师:这是一匹怎样的马?通过那个词看出来的?金络脑“快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师:这匹马真的受到重用了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何当“这是作者的希望,你从那个词体会到的?(,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感慨,期盼希望这样的骏马早日驰骋沙场,同时想到自己,希望施展自身的才华,不仅只当九品小官,建功立业。

所以他才发出感叹:谁来读读这两句?

四、李贺生平升华全诗结构

1师:现在大家理解这首诗的含义了(点击幻灯)让我们带着对古诗的感悟,齐读古诗

2.学到这,老师不禁要问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真的是在写马吗?马能发出这样的呼唤吗?

实际上,这首诗是在借马自喻(板书托物言志),那作者是要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呢?(怀才不遇,渴望有所作为)

2

2.师:李贺在唐代是非常重要的诗人,年少时便极富才名,他为何会发出如此感叹呢?在这里,老师一定要向大家介绍李贺的一生。(看幻灯)

3.师:作者在这漠漠狂野中,想到自己的才华不能得以施展,怎能不焦急?因此他感叹:师指黑板上的古诗:“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作者想到昏庸腐败的朝廷,怎能不忧虑,因此他感叹:“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作者想到之被小人迫害,英雄无用武之地他怎能不愤慨,因此他感叹:“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四、总结结构.1.师:让我们再次回顾全诗,上下两部分,两两相对,前两句是在写什么?后两句又是在写什么呢?上两句写景,下两句抒情(板书)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写景有什么作用呢?

师:写景是为后面抒发感概做铺垫。尤其是这些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如果说哪些汉唐战争史历史的正剧,那么这景色就是其舞台背景。唐代的边塞使人们,正是连同这背景一齐摄入笔下,写出了许多豪壮的诗章。例如求不久我们学过的《出塞》《凉州词》前两行都是情景描写,可谓传神之笔。

5.师:其实《马诗》是一首组诗,共有23首组成,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⑤,老师这里也搜集到了其他的二十二首,感兴趣的同学下课可以到我这进行摘抄。

五、诵读全诗。

最后让我们再次怀着对李贺才华的钦佩,对其命运的哀叹,齐读这首诗。

第13篇:《马诗》教学设计

《马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4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诗句,并背诵古诗。

3、情感与价值观吧:了解古诗大意,体会马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意思,背诵积累古诗。体会诗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意思,背诵积累古诗。体会诗中的情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关于马的古诗,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过不少的古诗,谁能背诵一首和“马”有关的古诗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和马有关的古诗。齐读课题。

2、同学们见过马吗?在古代战场上,两军交战时,大将军都是骑着战马,威武得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马诗》就是写古代战马的。诗的作者是唐朝的李贺,他可是很了不起,7岁就成了全国有名的诗人,是个神童。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词

1、我们先自己读一读这首诗,会认字就读字,不会认的字先读读音节。要把古诗多读几遍。

2、在小组内读一读。同学互相纠错

3、指名读字词:(重点指导“燕”“钩”“踏”的读音。

三、再读古诗,了解诗句大意

1、指名大声读古诗。其他同学认真听,互相评价。

2、读了古诗,你能想象到什么样的画面?

3、那么谁能说说古诗中“大漠沙如雪,燕山越似钩”的意思。

总结:是啊,读了这首古诗,我们好像看见了连绵起伏的燕山上空挂着一轮弯弯的月亮,就像打仗的铁钩。月光下,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沙漠就像铺了一层薄薄的白雪。多么安静的夜晚啊。我们再来读读这两行,争取读得很好。

四、再读古诗,深入理解感受

1、“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句古诗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骏马啊,什么时候能戴上昂贵的络脑,在战场上奔驰杀敌,为国家立下功劳?)

2、再读古诗,体会作者感受。

3、同学们读得很好,尤其是“何当”这两个字,让老师一听就感觉到心里很想早一点上战场,很急切。

4、“快走踏清秋”怎样读,能读出战马奔驰的脚步急切的声音。

5、再读读看。

6、多种形式读古诗。理解古诗内容。

7、评一评哪个小组讲得最好。

五、读古诗复述内容

指名让学生复述诗的大体意思,教师进行整理。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学生充分发言,体会诗人由一开始扫兴到兴奋的感情变化。

六、作业 背诵全诗。

第14篇:马诗教学设计方案

《马诗》教学设计

司徒小学 裴娟娟

马 诗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2、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理解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意思,背诵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李贺的资料。

2、搜集有关马的诗句。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一)成语导入

激发兴趣

一(

)当先

)到成功

老(千军万(

万(

)奔腾

快(

(二)理解意象

出示古诗

)识途

)加鞭 通过一组图片初步认识马的形象。

二、学习新课

(一)回忆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一般是什么?

1、学生齐读: 一看诗题明对象, 二看作者知背景, 三看诗文解大意, 四看资料(注释)悟诗情, 反复诵读入诗境。(四看诵读法)

2、明确这首诗,诗人描写的对象是什么?(马)

3、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这首古诗,现在,谁来汇报一下,你收集的有关作者李贺的资料?

(二)简介作者

酝酿情感。

1、学生汇报。

2、(出示幻灯片)教师补充作者资料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他是唐朝宗室郑王后裔,但家族已经没落。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民奉献,但因为他的父亲叫李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讳父亲的名讳不举进士,使得他终不得登第。李贺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7岁时在郁闷悲苦中去逝。他生不逢时,又不愿媚俗取宠,因而饱受世事的嘲弄。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进了诗作使他的诗平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彩,因而人们称他为“诗鬼”。

写作背景:

2 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而“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本诗正是当时所写。

(三)初读诗文,初步感知。

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注意节奏

2、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与同桌讨论后还不认识的,提问。交流展示: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四)分步解读,理解句意

1、自学要求:

朗读之后同桌相互说一说你明白了些什么?你不明白什么,在这之中你最想知道什么,想好组织好语言快速提问,其它同学认真听。

小组讨论:品读句子,联系注释理解词语以及诗文意思。

2、交流展示:

3、理解诗句意思

(五)体察诗蕴

品悟诗情

1、自读第

一、二句,思考

(1)这两句诗中,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还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

(2)写了些什么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这是一段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4)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大漠”“燕山”这些地方?这对表现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师生共议。

拓展练习:看图片,仿写诗句。

2、品读

三、四句。

3 (1)题目是《马诗》不见一个马字,是否离题了?为什么?

(2)“金络脑”是指什么?为什么不是铁,木,竹呢?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3)“何当”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4)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情境,体会作者想要实现理想的迫切心情。

(六)整体参读

总结写法

李贺就是在写马吗?《马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从马身上表现的都是人的情绪思想,这种描写的方法叫托物言志。

《马诗》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诗人通过咏马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

三、当堂检测。

1、补充古诗

大漠_______,燕山_______。

何当_______,快走_______。

2、《马诗》的作者是__朝诗人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盼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四、诗词拓展。

复习托物言志的诗《青松》。

五、作业布置。

1.搜集有关马的诗歌作品。

2.并且按“四看诵读法”学习所搜集到的诗歌。

六、小结: 板书设计:

写景

抒情

施展才华

为国立功

《马诗》教学反思

司徒小学 裴娟娟

李贺的《马诗》是对该单元“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表达方法的迁移和深化,诗歌通过描写清冷大气的场面,勾勒出静态中马的苍劲有力,通过“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慨叹,流露出了诗人想要报效国家及施展才华的渴望,但又不遇于时的感慨、愤懑、矛盾心理。

俗话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节课我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古诗方法的渗透。“四看诵读法”是我为学生总结的学古诗方法,教学过程中遵循“整体感知—知人识文—分析品味—理解共鸣”的古诗教学程序,通过一个个层层推进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紧紧扣在理解作者思想情感上来推进课堂,放手给学生思考、讨论,教学秩序井然,教学收效良好。

“一诗一画一情境”,整体感知诗意,不做逐字逐句的诗句对译,是学习古诗的策略之一。本课我也遵循了这一规律,以“读”贯穿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积极诵读,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用画的形式凸显整首诗的意境,同时通过一个简短的仿写练习,丰富了他们的语言积累,培养了良好的语感,提高了审美修养。

本课的教学在拓展性方面做得不够,因为《马诗》对该单元“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表达方法的迁移和深化,其实还可以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所搜集到的有关写马的诗篇,或者出示一些其他的托物言志的诗,在交流中开拓思维,增加积累。

《马诗》说课稿

一、说教材

《马诗》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练习6”中的一首咏物言志五言诗。是对该单元“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表达方法的迁移和深化,诗歌通过描写清冷大气的场面,勾勒出静态中马的苍劲有力,通过“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慨叹,流露出了诗人想要报效国家及施展

5 才华的渴望,但又不遇于时的感慨、愤懑、矛盾心理。李贺的《马诗》可以说是写马诗里的压卷之作。

二、说学情

六年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课读通古诗可以做到,但古诗语句简练,情感丰沛,现代小学生对马在古代人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没有认识,因此难于理解作者借物喻人的心理,同时文为心声,作者的人生经历幻化成的人生感悟超越了小学生的理解领悟能力,因此光是理解诗表达的文字意思不难,记住古诗也不难,但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作者想要报效国家及施展才华的渴望,但又不遇于时的感慨、愤懑、矛盾心理是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2、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理解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意思,背诵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不仅做到了成语的积累复习,而且让学生感受到马在古代人们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成语导入

激发兴趣

一(

)当先

)到成功

老(

)识途

千军万(

万(

)奔腾

快(

)加鞭

(二)理解意象

出示古诗 通过一组图片初步认识马的形象。

二、学习新课

(一)回忆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一般是什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先出示方法,然后进行方法的渗透)

1、学生齐读: 一看诗题明对象, 二看作者知背景, 三看诗文解大意,

四看资料(注释)悟诗情,

6 反复诵读入诗境。(四看诵读法)

2、明确这首诗,诗人描写的对象是什么?(马)(看诗题明对象)

3、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这首古诗,现在,谁来汇报一下,你收集的有关作者李贺的资料?

(二)简介作者

酝酿情感。(看作者知背景)

1、学生汇报。

2、(出示幻灯片)教师补充作者资料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他是唐朝宗室郑王后裔,但家族已经没落。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民奉献,但因为他的父亲叫李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讳父亲的名讳不举进士,使得他终不得登第。李贺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7岁时在郁闷悲苦中去逝。他生不逢时,又不愿媚俗取宠,因而饱受世事的嘲弄。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进了诗作使他的诗平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彩,因而人们称他为“诗鬼”。 写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而“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本诗正是当时所写。

(三)初读诗文,初步感知。(看诗文解大意)

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注意节奏

2、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与同桌讨论后还不认识的,提问。交流展示: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四)分步解读,理解句意(诗中有画,让学生通过图画理解诗词)

1、自学要求:

朗读之后同桌相互说一说你明白了些什么?你不明白什么,在这之中你最想知道什么,想好组织好语言快速提问,其它同学认真听。

小组讨论:品读句子,联系注释理解词语以及诗文意思。

2、交流展示:

3、理解诗句意思

(五)体察诗蕴

品悟诗情 (悟诗情,入诗境)

1、自读第

一、二句,思考

(1)这两句诗中,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还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 (2)写了些什么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这是一段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7 (4)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大漠”“燕山”这些地方?这对表现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师生共议。

拓展练习:看图片,仿写诗句。

2、品读

三、四句。

(1)题目是《马诗》不见一个马字,是否离题了?为什么?

(2)“金络脑”是指什么?为什么不是铁,木,竹呢?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3)“何当”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4)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情境,体会作者想要实现理想的迫切心情。

(六)整体参读

总结写法

李贺就是在写马吗?《马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从马身上表现的都是人的情绪思想,这种描写的方法叫托物言志。

《马诗》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诗人通过咏马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

三、当堂检测。(当堂练习,及时检测)

1、补充古诗

大漠_______,燕山_______。

何当_______,快走_______。

2、《马诗》的作者是__朝诗人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盼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四、诗词拓展。(主题阅读的渗透) 复习托物言志的诗《青松》《竹石》。

五、作业布置。

1.搜集有关马的诗歌作品。

2.并且按“四看诵读法”学习所搜集到的诗歌。

六、说板书设计

写景

抒情

施展才华

为国立功

板书力求简单明了,写景抒情,说明它是借物喻人,“施展才华,为国立功”这是诗人的志向,借由写马来表达。

七、说教学反思

李贺的《马诗》是对该单元“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表达方法的迁移和深化,诗歌通过描写清冷大气的场面,勾勒出静态中马的苍劲有力,通过“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慨叹,流露出了诗人想要报效国家及施展才华的渴望,但又不遇于时的感慨、愤懑、矛盾心理。

俗话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节课我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古诗方法的渗透。“四看诵读法”是我为学生总结的学古诗方法,教学过程中遵循“整体感知—知人识文—分析品味—理解共鸣”的古诗教学程序,通过一个个层层推进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紧紧扣在理解作者思想情感上来推进课堂,放手给学生思考、讨论,教学秩序井然,教学收效良好。

“一诗一画一情境”,整体感知诗意,不做逐字逐句的诗句对译,是学习古诗的策略之一。本课我也遵循了这一规律,以“读”贯穿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积极诵读,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用画的形式凸显整首诗的意境,同时通过一个简短的仿写练习,丰富了他们的语言积累,培养了良好的语感,提高了审美修养。

本课的教学在拓展性方面做得不够,因为《马诗》对该单元“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表达方法的迁移和深化,其实还可以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所搜集到的有关写马的诗篇,或者出示一些其他的托物言志的诗,在交流中开拓思维,增加积累。

第15篇:马诗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 《房兵曹胡马》、《马诗》》教学实录1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中所选区的两首古诗分别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房兵曹胡马》和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马诗》,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马,与本单元的主题“马”联系紧密,但是虽然两首诗都描写了马,却有所不同,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这方面入手,理解诗意。

教学目标

1.认识识字表生字,读准发音,记清字形。

2.学会写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

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

3.用多种方法熟读古诗,体会两首诗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4.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

写法。

教学重难点

古诗的诗句以学生诵读为主,朗读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自悟词句的大致意思,在自读体会的基础上合作学习,交流对语句的体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精彩两分钟:介绍有关马的古诗或诗人。

目的:

1.调动学生已有的古诗积累,拉近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

2.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知晓有关作者的资料,为理解古诗的意境提供依据。

一、谈话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同学们喜欢马吗?你最喜欢马的哪些方面?给大家说一说。通过这一阶段的阅读,马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留下了美好的形象,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位著名的诗人笔下的马,看看能为我们带来哪些新的感受。(板书课题:古诗二首)

二、讲授新课

1.交流预习情况。

(1)要注意的读音:

大宛(wǎn ) 锋棱(léng )

骁(xiāo)腾 堪 ( kān )

(2)易错字:(学生书空练习书写,加深印象。)

钩 络

(3)比一比,再组成词语:(做成投影片,让学生辨析组词)

婉( )骁( )堪( )漠( )俊( )

宛( )饶( )湛( )摸( )峻( )

yān( ) sì ( )

燕 似

yàn( ) shì ( )

(4)读课文:《古诗二首》

2.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提问:我们学习古诗有哪几步?

学生: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3.按步骤学习第一首古诗《房兵曹胡马》

(1)作者在什么时间和背景下写的这首诗?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作品作于开元二十八年(740)或二十九年,正值诗人漫游齐赵,飞鹰走狗,裘马清狂的一段时期。诗的风格超迈遒劲,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

取的精神。

(2)解释课题:从题目中你了解了什么?

兵曹:兵曹参军的省称,是唐代州府中掌官军防、驿传等事的小官。姓房的兵曹为何人

不详。

胡:当时指西域。

(3)学生学习和交流,理解诗词的意思:

a读了这首诗,哪些地方读懂了?

b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c谁能把全诗的意思给大家讲解一下?

(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补充,老师适时点拨。)

大宛名:著名的大宛马。

锋棱:锋利的棱角。形容马的神骏健悍之状。

竹批:形容马耳尖如竹尖。

峻:尖锐。这是良马的特征之一。

堪:可以,能够。

托死生:把自己的生死委托给马。指这种马值得信赖,能保障人的生命安全。

骁腾:健步奔驰。

诗分前、后两部分。前面四句正面写马,对马作了形象的刻画。是实写。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

作者笔下的马给你什么印象?(这是一匹上等的良马。)你们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生答)

它来自大宛(汉代西域的国名,素以产“汗血马”著称),自然非一般的马可比。杜甫写马的骨相: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勾勒出神峻的轮廓。接着写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锐利劲挺,这也是良马的一个特征。至此,骏马的昂藏不凡已跃然纸上了,我们似见其咴咴喷气、跃跃欲试的情状。下面顺势写其四蹄腾空、凌厉奔驰的雄姿就十分自然。“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从骑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象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

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

小结:诗人刻画细致,维妙逼真。颔联两句以“二二一”的节奏,突出每句的最后一字:“峻”写马的气概,“轻”写它的疾驰,都显示出诗人的匠心。这一部分写马的风骨,用的是大笔勾勒的方法,不必要的细节一概略去,只写其骨相、双耳和奔驰之态,因为这三者最能体现马的特色。乘上奔马而来,写它纵横驰骋,历城过都,有着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它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就足以使人信赖。这里看似写马,实是写人,这难道不是一个忠实的朋友、

勇敢的将士、侠义的豪杰的形象吗?

提问:

1、后四句写出马的什么?(品格)

2、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诗的前四句写马的外形动态,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用虚写手法,由咏物转入了抒情。

先用“骁腾有如此”总挽上文,对马作概括,最后宕开一句:“万里可横行”,包含着无尽的期望和抱负,将意境开拓得非常深远。这一联收得拢,也放得开,它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写照。

小结: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用骏马来表现确是最合适不过了。这和后期杜甫通过对病马的悲悯来表现忧国之情,真不可同日而语。

三、作业

1.自由朗读这首诗歌,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背诵古诗《房兵曹胡马》

一、同法学习第二首诗《马诗》

1.这首诗是哪位诗人所写?(唐代李贺)

《马诗》原列第五首,借写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而此诗在比兴手法运用上却特有意味。

2.自由朗读这首诗歌,理解词义、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燕山:这里指燕然山。我国西北是产马地区,“大漠”、“燕山”本是马的故乡。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络脑:指马辔头。(辔(pèi):驾驭牲口的缰绳。)

快走:迅速地跑火痛快地跑。

清秋:天气凉爽的秋天。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乍看是运用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燕山月似钩”与“晓月当帘挂玉弓”(《南园》其六)匠心正同,“钩”是一种弯刀,与“玉弓”均属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之意。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地方割据势力)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所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这两句写景实启后两句的抒情,又具兴义。

三、四句借马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马诗》其一云:“龙背铁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襜,谁为铸金鞭?”“无人织锦襜”二句的慨叹与“何当金络脑”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金络脑”、“锦襜”、“金鞭”统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受重用。显然,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从句法上看,后二句一气呵成,以“何当”领起作设问,强烈传出无限企盼意,且有唱叹味;而“踏清秋”三字,声调铿锵,词语搭配新奇,盖“清秋”时草黄马肥,正好驰驱,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3.大面积指名朗读,齐读,练习背诵。

二、总结

1.学习了课文,你感受到了这两首诗的相同与不同了吗?

相同:(1)两首诗都是写马的诗。

(2)都有咏物言志的特点。

不同:(1)两首诗的内容不同。

(2)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

三、交流学习的感受。

四、作业。

1.阅读《同步阅读文库》相关篇目。

2.背诵课文并默写。

3.收集马的成语。

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

房兵曹胡马

马诗

唐朝 杜甫

唐朝 李贺

无空阔 托死生 何当金络脑

骁腾有如此 万里可横行 快走踏金秋

教学反思

1.引发学生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在课前预习、自学的基础上理解诗词的意思。

2.尊重学生自学的差异,课上质疑、解答、点拨相结合,理解诗词的字词之意和全诗

的意思。

3.通过对比理解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表达自己的情感。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拿起笔

“用我手写我心”。

相关帖子

 

   

  

五年级语文《七律.长征》ppt课件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窃读记》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精品阅读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西湖》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推荐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长江之歌》课堂实录推荐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及答案

《三角形的分类ppt课件》 《锐角与钝角ppt课件》优质课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题

第16篇:马诗教学设计方案

马诗

马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一、教材分析

《马》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练习6”中的一首咏物言志五言诗。是对该单元“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表达方法的迁移和深化,诗歌通过描写清冷大气的场面,勾勒出静态中马的苍劲有力,通过“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慨叹,流露出了诗人想要报效国家及施展才华的渴望,但又不遇于时的感慨、愤懑、矛盾心理。李贺的《马诗》可以说是写马诗里的压卷之作。

二、学情分析

乡镇中心校六年学生有了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课读通古诗可以做到,但古诗语句简练,情感丰沛,现代小学生对马在古代人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没有认识,因此难于理解作者借物喻人的心理,同时文为心声,作者的人生经历幻化成的人生感悟超越了小学生的理解领悟能力,因此光是理解诗表达的文字意思不难,记住古诗也不难,但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作者想要报效国家及施展才华的渴望,但又不遇于时

1 的感慨、愤懑、矛盾心理是难点。

二、教学目标:

1.感悟诗歌大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2.在学习过程中体会马的形象,感受马的精神。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

三、教学课时2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成语导入

激发兴趣

一()当先 ()到成功 老()识途

千军万()

万()奔腾 快()加鞭

(二)理解意象

出示古诗

马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日行千里是高效的象征,负重不言是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象征,温和人易接近是善良谦逊的象征, 早在远古时代,马就和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人喜欢以“千里马”喻良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马的诗,看一看唐朝时的李贺又赋予了马以怎样的形象。

(三)初读诗文,初步感知。自学要求,4 分钟

1、自由朗读,注意节奏

2、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与同桌讨论后还不认识的,提问。

3、朗读之后同桌相互说一说你明白了些什么?你不明白什么,在这之中你最想知道什么,想好组织好语言快速提问,其它同学认真听。

(四)简介作者

酝酿情感。

李贺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7岁时在郁闷悲苦中去逝。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民奉献,但不愿媚俗取宠,因而饱受世事的嘲弄。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进了诗作使他的诗平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彩,因而人们称他为“诗鬼”。 通过对李贺生平的阅读你有什么感受?他像一匹怎样的马?

(五)分步解读,理解句意 自读思考,4分钟

第一句:写了些什么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构成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说一说写一写看谁写得最精彩。

第二句:这是谁发出的慨叹?他想得到什么?做什么?连成一句通顺的话,看谁说得又通顺又流丽。

(六)背诵古诗

记忆句意 逐步背,逐步擦,背一句说诗句。

(七)作业

以《我是马》为题,充分发挥你的视、听、感、想,将古诗写成一段通顺的话。

第二课时

(一)体察诗蕴

品悟诗情

1、自读第一句,思考4分钟

(1)写了些什么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充分发挥你的视觉听觉感觉想象,闭上眼睛想一想,构成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景物、色彩、环境、气氛等)

(2)题目是《马诗》不见一个马字,是否离题了?为什么? (3)这是一段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4)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大漠”“燕山”这些地方?这对表现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赏析前两句的含义,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蕴,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

(5)师生共同在音乐中想象,感受“大漠、燕山”空阔寂寥、清冷大气的场面。师相机点拨:这悲凉、清冷的场面从侧面衬托了诗人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异常愤懑的心境。

2、自读第二句,思考4分钟

比较“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和“已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你从中读出了些什么不同?联系李贺的生平,你感受到李贺一种怎样的心境?

(1)“金络脑”是指什么?为什么不是铁,木,竹呢?

(2)为什么是“踏清秋”?不是“踏春风”?有什么情绪的差别呢? 踏之中你能读出些什么?用“踩”好不好?为什么? (3)“快走”之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4)自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表

4 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作者多么希望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投笔从戎,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献上自己的一点力量。可是昏庸腐败的朝廷不认同他的才华,英雄无用武之地,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

想到这些,诗人怎能不焦急?——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想到这些,诗人怎能不忧虑?——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想到这些,诗人怎能不愤慨?——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5)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情境,体会作者想要实现理想的迫切心情。

(二)整体参读

总结写法

李贺就是在写马吗?从马身上表现的都是人的情绪思想?这描写的方法叫托物言志。

《马诗》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诗人通过咏马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

(三)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学习《马诗》其四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五、板书设计

环境

沙如雪

月似钩——空旷冷峻

5 马{

}慨叹

——渴望、感慨、愤懑、矛盾

借物喻人

六、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遵循“整体感知—知人识文—分析品味—理解共鸣”的古诗教学程序,通过一个个层层推进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紧紧扣在理解作者思想情感上来推进课堂,放手给学生思考、讨论,教学秩序井然,教学收效良好。但学生真正能感悟到作者心境的还是不多,为什么?也许是读的力度还是够,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

第17篇:马诗教学设计

《马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

2、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意思,背诵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李贺的资料。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看!这是什么?(马)你们都知道哪些有关马的知识呢?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你们喜欢马吗?(喜欢)是呀,不但同学们喜欢马,古代人也很喜欢马,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歌咏马,赞美马。其中在众多歌咏马的名篇中,有一首诗独树一帜,千古流传,表达了许多人的共同愿望,你们想知道是哪首诗吗?(想)好,今天,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诗。

2、板书课题——马诗

3、齐读课题

:马诗

二、学习新课

(一) 回忆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

1、学生汇报:1看诗题明对象,2看作者知背景3看诗文解大意4看资料(注释)悟诗情5反复诵读入诗境。

2、师:好,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学习《马诗》。好,我们再次齐读诗题——《马诗》。同学们,通过看诗题,我们知道,这首诗,诗人描写的对象是什么?(马)

3、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那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指名(李贺)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这首古诗,现在,谁来汇报一下,你收集的有关李贺的资料?

4、学生汇报。(出示幻灯片)教师补充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师:我们已经明确了这首诗的描写对象,又知道了诗人的背景,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一起看看诗文写了什么。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古诗,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2、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边读边把本课的生字圈出来,加上拼音,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

3、圈好生字了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记这些生字,然后把你的识字方法和同桌说一说。

4、本课的生字你都认识了吗?老师把这些生字请到大屏幕上来,你们还能认识他们吗?(课件出示)(燕

漠)指名读,齐读。“燕”除了yan这个读音,还读什么?能组成哪些词?在这些字中,“燕”最容易写错。同学们请看,“燕”的部首是草字头吗?那是什么?对了,这个字nian,指二十,但廿不是燕的部首,谁知道,燕的部首是什么呢?好,我们一定要记住,燕的部首是四点底。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燕字各笔画在虚宫格中的位置,然后工工整整的写一个燕字,展示作业。这是***写的字,看他写的多好,我们要向他学习,把字也写得这样好。下面,谁能为这些生字组些词呢?同桌之间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组的词语多。

5、我们再把这些生字带到古诗中读一读好吗?课件出示,指名读。(1)名

6、五言古诗,朗读时怎样停顿比较好呢?学生汇报。好,谁能按照这样的停顿再读一读。(2~3)名。我们一起读一遍。

7、自读诗文,启迪质疑。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4、品读第

一、二句。

理解: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一说燕山。古代一直是边疆征战之地。

钩:战场上用的武器。

这两句诗中,哪些词语两两相对?这样写,看起来怎样?读起来呢?在这里,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还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漠漠旷野,沙石像雪一样晶莹洁白,燕山顶挂着一弯金钩似的新月。)

指导朗读。

赏析前两句的含义,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蕴,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

是呀,一弯冷月下,大漠闪现出如雪般的清辉,是那么清冷,悲凉,气氛是何其肃杀,此时此刻,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心里在想什么?你马上要做什么?

边关战事一触即发的形势下,本是良马驰骋关山的时刻,可是,情况却是如此吗?(不是)所以,诗人情不自禁的发出这样的呼喊:

学生(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5、品读

三、四句。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安得,希翼之意。

络脑:马络头。金络脑:说明这是一匹被人看重的骏马。走:跑。

清秋:金秋,取自秋高气爽之意。

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

走”,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什么时候才能够带上黄金的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战场上奔驰杀敌呢?)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内容?

是呀,一匹千里之驹,纵有广阔天地,但不能肆意纵横,驰骋关山;一个虽有一腔抱负之人,但不能施展宏才,为国立功,有所作为。这其中的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异常愤懑的心境又能与谁人说?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境遇,人、马何其相像!这真是,马,即是人,人,即是马,马和人早已浑然一体!好一首《马诗》,写的分明就是诗人自己呀!一个“何”字,包含了诗人多少渴望,让我们齐读这首诗;一个“何”字,包含了诗人多少企盼,让我们齐读这首诗;一个“何”字,包含了诗人多少愤懑,让我们再次齐读这首诗!

《马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三、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指名学生背诵。

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四、小结:李贺的这首诗,既是写马,也是写人。马,希望纵横大漠、快踏清秋,在广阔无边的天地里自由地奔驰;人,也希望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板书设计:

马诗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写景

何当金络脑,抒情

快走踏清秋。

施展才华为国立功

第18篇:写友谊的诗

伐木

出自诗经·小雅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 於粲洒扫,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民之失德,干糇以愆。 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

李 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别董大二首(其一)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送友人入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送别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韦城李少府 张九龄

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祖咏

田家复近臣,行乐不违亲。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 以文长会友,唯德自成邻。池照窗阴晚,杯香药味春。 檐前花覆地,竹外鸟窥人。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

赠范晔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醉蓬莱 赵鼎

破新正春到,五叶尧蓂,弄芳初秀。 翦彩然膏,灿华筵如昼。 家庆图中,老莱堂上,竟祝翁遐寿。 喜气欢容,光生玉斝,香霏金兽。 谁会高情,淡然声利,一笑尘寰,万缘何有。

解组归来,访渔樵朋友。 华发苍颜,任从老去,但此情依旧。 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

江城子 秦观

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秦楼月(送别)吴则月

怅离阕。淮南三度梅花发。梅花发。片帆西去,落英如雪。

新秦古塞人华发。一樽别酒君听说。君听说。胡笳征雁,陇云沙月。

满庭芳 赵长卿

竹颭斜梢,荷倾馀沥,晚风初到南池。 雨收池上,高柳乱蝉嘶。 冉冉莲香满院,夕阳映、红浸庭闱。 凉生到,碧瓜破玉,白酒酌玻璃。 思量,浮世事,枯荣辱宠,欢喜忧悲。

算劳心劳力,得甚便宜。 粗有田园笑傲,拣些个、朋友追随。

好时景,莫教挫过,撞著醉如泥。

行香子 沈瀛

野叟归欤。

朋友来无。 数无多、几个相於。 问谁姓字,在底中居。 云陶靖节,白居士,邵尧夫。

时时对语,一笑轩渠。 他行藏、是我规模。 朝朝暮暮,相唤相呼。 愿今生世,长相守,作门徒。

2 最高楼 辛弃疾

君听取,尺布尚堪缝。 斗粟也堪舂。 人间朋友犹能合,古来兄弟不相容。 棣华诗,悲二叔,吊周公。 长叹息、脊令原上急。 重叹息、豆萁煎正泣。 形则异,气应同。 周家五世将军后,前江千载义居风。 看明朝,丹凤诏,紫泥封。

鹧鸪天 辛弃疾

不向长安路上行。 却教山寺厌逢迎。 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岂其卿。 人间走遍却归耕。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沁园春 熊禾

自笑生身,历事以来,垂六十年。 今浮沈闾里,半非识面,交游朋友,各已华颠。 富贵不来,少年已去,空见悠悠岁月迁。 虽然是,壮心一点,犹自依然。 新阳又长天边。 人指似山间诗酒仙。 算胸次崔嵬,不胜百榼,笔端枯槁,难足千篇。 隐几杖藜,相耕听诵,聊看诸郎相后先。 馀何事,但读书煮茗,日晏高眠。

贺新郎 蒋捷

甚矣君狂矣。 想胸中、些儿磊磈,酒浇不去。 据我看来何所似,一似韩家五鬼。 又一似、杨家风子。 怪鸟啾啾鸣未了,被天公、捉住樊笼里。 这一错,铁难铸。 濯溪雨涨荆溪水。

送君归、斩蛟桥外,水光清处。 世上恨无楼百尺,装着许多俊气。 做弄得、栖栖如此。

临别赠言朋友事,有殷勤、六字君听取。 节饮食,慎言语。

潇湘忆故人慢 王安礼

薰风微动,方樱桃弄色,萱草成窠。 翠帏敞轻罗。 试冰簟初展,几尺湘波。 疏帘广厦,寄潇洒、一枕南柯。 引多少、梦中归绪,洞庭雨棹烟蓑。 惊回处,闲昼永,但时时,燕雏莺友相过。 正绿影婆娑。 况庭有幽花,池有新荷。 青梅煮酒,幸随分、赢得高歌。

功名事、到头终在,岁华忍负清和。

满庭芳 苏轼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 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第19篇:写夏天的诗

小池 宋代: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 一作:溪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天净沙·夏 元代:白朴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约客 宋代: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山亭夏日 唐代: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水晶帘 一作 水精帘)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宋代: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代: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得胜乐·夏 元代:白朴

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兰舟斜缆垂扬下,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

夏夜追凉 宋代: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晚晴 唐代:李商隐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江村 唐代: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代: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中宵 一作:终) 客中初夏 宋代: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子夜吴歌·夏歌 唐代: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上 一作:梁上)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喜晴 宋代:范成大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夏意 宋代: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席清 一作:夏簟清)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宋代:晏殊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堂夏(

(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宋代:苏轼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夏夜叹 唐代: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阮郎归·初夏 宋代: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水沈 一作 水沉)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纳凉 宋代: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贺新郎·夏景 宋代:苏轼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乐游原 唐代:李商隐

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

幽居初夏 宋代: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夏日杂诗 清代:陈文述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江楼夕望招客 唐代: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宋代: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唐代: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溪上遇雨二首 唐代:崔道融

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沈鱼飞。 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初夏游张园 宋代:戴复古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池上早夏 唐代: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初夏 宋代: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夏词 明代:智生

炎威天气日偏长,汗湿轻罗倚画窗。 蜂蝶不知春已去,又衔花瓣到兰房。

夏日三首·其一 宋代: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 宋代:杨万里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暑旱苦热 宋代: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夏花明 唐代:韦应物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 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

夏日登车盖亭 宋代:蔡确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大德歌·夏 元代:关汉卿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戴石榴花。

齐安郡后池绝句 唐代:杜牧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 宋代:陆游

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馀天。

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

首夏山中行吟 明代:祝允明

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 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 酒泉子·谢却荼蘼 清代:纳兰性德

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

夏夜宿表兄话旧 唐代:窦叔向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阮郎归·立夏 未知:张大烈

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 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 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 燕雏似惜落花香,双衔归画梁。

念奴娇·西湖和人韵 宋代:辛弃疾

晚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璧。 谁把香奁收宝镜,云锦红涵湖碧。 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 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

遥想处士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

茅舍疏篱今在否,松竹已非畴昔。欲说当年,望湖楼下,水与云宽窄。醉中休问,断肠桃叶消息。

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 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唐代:孟浩然

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 。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画堂春·外湖莲子长参差 宋代:张先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 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 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 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

西湖杂咏·夏 元代:薛昂夫

晴云轻漾,熏风无浪,开樽避暑争相向。 映湖光,逞新妆。

笙歌鼎沸南湖荡,今夜且休回画舫。 风,满座凉;莲,入梦香。

约客 宋代: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清平乐·池上纳凉 清代:项鸿祚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夏昼偶作 唐代: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白田马上闻莺 唐代:李白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 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 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缫丝。 驱马又前去,扪心空自悲。

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 明代:文征明

庭下石榴花乱吐,满地绿阴亭午。午睡觉来时自语,悠扬魂梦,黯然情绪,蝴蝶过墙去。

骎骎娇眼开仍,悄无人至还凝伫。团扇不

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

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 宋代:毛滂

一亩清阴,半天潇洒松窗午。 床头秋色小屏山,碧帐垂烟缕。 枕畔风摇绿户。唤人醒、不教梦去。 可怜恰到,瘦石寒泉,冷云幽处。

鹤冲天·梅雨霁 宋代:周邦彦

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

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构法华寺西亭 唐代:柳宗元

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 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 西垂下斗绝,欲似窥人寰。 反如在幽谷,榛翳不可攀。 命童恣披翦,葺宇横断山。 割如判清浊,飘若升云间。 远岫攒众顶,澄江抱清湾。 夕照临轩堕,栖鸟当我还。 菡萏溢嘉色,筼筜遗清斑。 神舒屏羁锁,志适忘幽潺。 弃逐久枯槁,迨今始开颜。 赏心难久留,离念来相关。 北望间亲爱,南瞻杂夷蛮。 置之勿复道,且寄须臾闲。

夏夜苦热登西楼 唐代:柳宗元

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 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 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 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 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 莫辩亭毒意,仰诉璿与玑。 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

渭川田家 唐代: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菩萨蛮·夏景回文 宋代:苏轼

火云凝汗挥珠颗。颗珠挥汗凝云火。琼暖碧纱轻。轻纱碧暖琼。

晕腮嫌枕印。印枕嫌腮晕。闲照晚妆残。残妆晚照闲。

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 宋代:苏轼

五月二十四日,会无咎之随斋。 主人汲泉置大盆中,渍白芙蓉,坐客翛然,无复有病暑意。

回风落景。散乱东墙疏竹影。满坐清微。入袖寒泉不湿衣。

梦回酒醒。百尺飞澜鸣碧井。雪洒冰麾。散落佳人白玉肌。

第20篇:爸爸写的诗

念慈母

忆昔母亲健在日,

五子欢聚一堂时。

豆腐青椒权做菜,

沧州白酒胜茅台。 老母开怀道衷肠, 兄弟举杯共欢喜。 饮酒欢乐能几何? 频添往事梦中思。

开业欢 昨天新年笑开颜, 如今鞭炮响不断。 公司企业开门早, 蔬菜小吃香更甜。 工商能得几时闲, 军人巡逻不畏难。 全国上下齐努力, 庆祝一个小康年。

正月节

声声炮响霹雳鸣,

全国人民同欢庆 。

正月初一拜大年,

又庆元宵欢乐情。

十五大于春节时,

乐子车会舞狮腾。

却喜烟花晚间放,

更思节后早春迎。

二月二

二月二系龙抬头,

金银财宝往家流。

此宝跟随勤劳在,

与龙无干休忧愁。

龙入眠中潜鳞甲,

抬头之日震五洲。

十二生肖谁为先,

龙在天下为榜首。

两会开幕

两会开幕正进行,

总理讲话置地声。

改革开放三十载,

节能减排任务重。

十二五再绘蓝图,

推荐小康建设中。

积极稳妥向前进,

全国人民齐欢腾。

奕林记事

象棋对弈红方先,

两军对阵攻杀间。

领先当头炮压顶,

随后把马跳迎战。

跳马出车要进攻,

支士飞相忙防范。

匡胤自夸天下首,

身遇陈抟输华山。

钊国莲

市劳动局钊国莲,

群众利益记心间。

那天因病办退休,

书记热情将我见。

我把来意说一遍,

河西乡撤无档案。

书记让找小王庄,

联系新华劳动办。

后因医师查疾病,

书记和我又见面。

当初领钱仅五百,

如今拿到一千三。

富民政策千般好,

书记工作齐称赞。

清明节

清明时节又来到,

踏青烧纸放鞭炮。

青少年们去扫墓,

家庭成员上坟早。

谁见祖宗不叩头,

哪个不把纸钱烧。

自古没有如今好,

忠魂如知乐陶陶。

谷雨

谷雨已来临,市上海货满。 螃蟹满肚黄,皮皮虾仔鲜。 梭鱼黄花鱼,海虾牡蛎全。 我购一壶酒,海鲜都尝遍。 若比味道美,还夸渤海湾。

沧州好 人说沧州风光好, 此处景色如画美。 大运河水波浪涌, 津浦铁路车双轨。 来往大桥整七座, 立交桥头汽车奔。 外环东西南北跨, 四通八达公路顺。 楼群座座拔地起, 商场超市齐全备。 夜色锦绣看不够, 登机俯视慢些飞。

我与检察院 我于一九九四年, 入基金会十月间。 副主任由我担任, 正主任是刘振边。 十几天后农行言, 退休人员不准干。 书记拍板我来办, 从此主任担子肩。 九六年间八月份, 李镇长将我来免。 此后我忙做交接, 当年离开政府面。 公元一九九七年, 检察院里找到俺。 说基金会有问题, 要求跟俺谈一谈。 七月八号已天晚, 他们又来把我唤。 到了方知已立案, 把我拷在大树下。 只留裤衩身上穿,

转天看守所里见, 一待就是十几天。 检察院里将我放, 取保候审随时传。 检察院要三万, 随即法院要五千。 要了款去不开庭, 法院告知找检院。 检院只讲要了断。 几经周折风雨后, 一九九八年五月, 撤销案件终看见。 案件虽然已完毕, 取保候审钱不还。 为此寄信最高检, 证据材料都齐备, 最高检又传下边。 幸亏咱们总书记, 指路给咱增信念。 先去找回五千元, 市检催给钱三万。 至此案情已终结,

九年之中情可叹! 可喜现在一身轻, 说与世人仔细听。

钱学森 学森勇敢当先锋, 两弹一星留姓名。 忆新中国成立时, 美帝扣留盼归程。 主席总理齐努力, 学森三强回国中。 报效大家都奋力, 终爆原子弹云腾。 随即氢弹与卫星, 相继爆炸并升空。 中国人民翻了身, 热泪似水面前涌。 回想往事万种难, 不忘志士爱国情。

自豪

两弹一星放光芒,

凝聚科学家力量。

保卫和平乃己任, 打破垄断苏美慌。 中国人民有志气, 科技先行为保障。 国防建设突飞进, 载人飞船翘首望。

预祝大喜

菲菲结婚有数天,

准备工作未做完。

婚纱鞋袜都齐备,

烫头插花着新颜。

新郎接舅来迎娶,

红车鞭炮孟村县。

一对新人百年好,

父母养育恩情恋。

玉梅往事

我的贤妻郑玉梅,

二十六岁始结婚。

修河带队陈孟海,

三干渠上不怕累。

个头虽然不算高,

抬筐还要铁锹培。

后到公社修造厂,

铸造车间抬铁水。 又到电瓶车间去, 焊接充电全学会。 对待婆母千般好, 嘘寒问暖笑颜美。 经常给母做按摩, 直至母好才宽慰。 我读大专学律师, 孩子拉撒找玉梅。 如今我患脑血栓, 玉梅精心照顾微。 如今六十一岁人, 对老对少亲几辈。 现在大元暂落户, 生人又成一家亲。

有信搬家到万泰, 赛过亲人好几倍。

忆会兰

党委书记张会兰,

群众利益记心间。 两次任职到河西, 一心向党意志坚。 七六年修三干渠, 书记抬筐共争先。 八五年我加入党, 党委举办训练班。 领导成员鼓励我, 会兰推心置腹谈。 九八年告检察院, 区人大会兰升迁。 正好赶上人代会, 十名委员来支援。 会兰坚持按程序, 最终案件撤销完。 会兰同志二三事,

何日能见空挂念。 会兰离休度晚年, 老骥伏枥永向前。

学法律 八七年的七月间, 我是公社协助员。 群众议论农转非, 我想学习怎么办。 拿起沧州日报来, 法律十四门学完。 没有外语和数理, 要想精通需三年。 我找书记尹树红, 书记支持把头点。 先考刑诉与宪法, 婚姻民法都考遍。 最后只剩国际法, 因换教材考两遍。 前后公考十五场, 见了大专文凭面。

律师资格还要考, 读书用了整二年。 法律大专律师证, 五年之内考齐全。 谁知受过多少累? 哪想夜里几时眠? 几番用功成过去, 说与后辈仔细观。

跳绳 一根小绳不算长, 拿在同学手中央。 快快摆手跃双脚, 连蹦带跳志气昂。 跳绳运动很简单, 男女老少均同样。 一旦运动大普及, 全民健身体质强。

平型关大捷

一一五师首开战,

平型关下日寇寒。

林彪前去看地形,

战士埋伏山两边。

日寇小股前边走,

鬼子大队后面赶。

来到我军埋伏圈,

枪弹声声镇敌胆。

歼灭日寇四千人,

汽车枪炮堆成山。

鼓舞士气扬天下,

八路为名四海传。

辽沈战役

解放战争两年多,

决战时刻谱新篇。

东北我军百余万,

林彪长春将敌拦。

主席指示打锦州,

防止敌军退入关。

攻打锦州开始后,

敌人赶紧来驰援。

恰遇塔山阻击战,

敌进半步难上难。

范汉杰共十万军,

丢失锦州全完蛋。

随后敌军塔山下,

廖耀厢兵又全歼。

蒋氏介石慌手脚,

飞沈计欲延残喘。

哪知蒋氏飞走后,

东北敌军乱一团。

长春郑洞国起义,

沈阳之敌一锅端。

解放东北全境后,

歼敌共四十七万。

解放军早从质量,

数量上亦占优先。

解放东北意义大,

重工业都援前线。

中国人同仇敌忾,

誓将蒋帮消灭完。

欢庆七一

党的九十华诞到,

歌声唱遍中国好。

白山黑水到海南,

喜马拉雅至群岛。

想念革命老前辈,

欢歌笑声如潮涌。

多少往事心中记, 朝气蓬勃青春葆。

对比

人说古语不会变,

奉为圣旨赛过天。

麦子黄稍饿登脚,

岂知这话太过偏。

十届三中全会后,

人民生活大改观。

连续七年好收成,

喜看八载又丰年。

茄子青椒西红柿,

土豆甘蓝满地鲜。

观看此景当感叹,

古语应该今世篇。

斗鬼子

日本鬼子进北平,

药行会长没人当。

景琦不愿交秘方,

宪兵队礼镣铐抗。

后经王喳柜指路,

继续送药把日抗。

惩治汉奸王喜光,

秘方交在他手上。

喜光急忙往回赶,

忽听咔嚓一声响,

把他摔个仰八叉,

见秘方匣在车旁。

准备明天交鬼子,

日寇遇到假秘方。

将王带进宪兵队,

汉奸刀下一命亡。

民族资本白景琦,

美名七节天下扬。

地道战

民兵队长高全宝,

挖地道打持久战。

鬼子汉奸来进攻,

高墙地道神威显。

鬼哭狼嚎朝外逃,

龟缩据点不露面。

民兵地道挖墙下,

炸得鬼子全完蛋。

机械化

早已实现机械化,

农家坐在大树下。

数日农活一天完,

喝水抽烟笑哈哈。

联合收割顺垄跑,

机耕机播考拖拉。

农业机械威力大,

富民政策人人夸。

农家小院

农家小院特别美,

砖墙瓦顶烟囱炊。

夜间灯光明又亮,

白天拖拉机鸣脆。

孩子清晨上学去,

大门一开鸡鸭奔。

溪水清清鱼儿游,

妇女洗衣歌声美。

农家生活处处好,

东风吹得游人醉。

写马的诗
《写马的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