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用对比手法写一个人(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4-06 06:07:13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用对比手法写一段话

用对比手法写一段话

1、月亮的光芒是柔和的,她不似太阳那般耀眼夺目,热情四射,但她的宁静之美却深深地吸依着我。她总是在寂静的夜晚默默地为大地添上一抹光亮,让在外的人们能够看清回家的路,她也总会给人们的心头添上一抹温馨之感。

2、一本好书胜过珍宝,一本坏书比一个强盗更坏。’因此,开卷是否有益,得先看开什么卷。药吃了对身体有益,但也有副做用。读书是有益的,但也有糟粕。有位哲人曾说过,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时,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见书就读的人,而是会读书的人。

3、我喜欢乘公交,因为我不想再给地球加一分重担——积少是会成多的。但我更喜欢骑单车,不管沿路的风景是否美丽魅人,最起码这是我亲眼看到的,路途的抉择也是我亲自选的,行走的速度、距离„„都是我的决定!!就好像人生一般,如果乘公交,可以让爱我的人们放心,我愿意;但我更喜欢骑单车。

4、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们现在就是一棵等着吸收营养的小苗,只有读书,丰富课外知识,才能吸收营养,长成参天大树。当然,读书可以使人增长知识,但开卷只是在有益的条件下,而不是随便什么书都可以。汉代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书既然是药,就备有两种功能:一是良药,药到病除;一是毒药,可以置人于死地。这不是开卷未必有益吗?

5、少年闰土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我”第一次和他见面,闰土“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二十年后,“我”回到故乡,再见闰土时,他“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他头上是一顶旧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那手也不是我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6、普通的老师在教学生的时候,都力求踏踏实实地把知识传递下去,采用明白易懂的语言,甚至反复讲解,直至学生用勉强的表情说“我懂了”。可是我们看古时候老子是怎样教学生的?孔子向老子请教,老子什么都没说,只是伸伸舌头,孔子就能领悟,得出以柔克刚的道理,这玄之又玄的教学方法在今天看来非常不可思议,可为什么教学效果这样好呢?恐怕还是名师高徒的关系。

7、旧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是通过廉价劳动力,而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创新发展。

8、近日新闻报道了美国少年泰勒·威尔森的事迹,14岁建核聚变反应堆,19岁登上科技、娱乐、设计大会,即TED大会的演讲台。可见,孩子的创造力是从小培养的,我们的国家若能及早转变教育模式,也是能够培养出同样杰出的少年科学家的。

9、和蜂鸟相比,啄木鸟的个头就大多了,啄木鸟不但在体型上比蜂鸟占据优势,在养儿育女方面也比蜂鸟得到的益处多蜂鸟每天不辞辛苦,四处采蜜,也最多只能喂抱2只雏鸟,而啄木鸟只需要在自己的鸟窝前用它那斧锯般的嘴在树木之间桌来桌去,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食物了。

10、不知什么时候,草钻出了土地,花,也含苞欲放了,花园的空气一下变的十分清新。远处,一只大雁从天空飞过,仿佛在给人们报春。近处,一朵嫩黄的迎春花慢慢的绽开,飘出淡雅的清香,闻起来沁人心脾,香飘十里,仿佛是一个春天的礼物。

推荐第2篇:教案 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

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教学设计

授课人:万琼知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 审核(签字):

一、教材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一些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性格形象,我们近一步学习“对比手法刻画人物”。

二、学情分析

1、新课改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2、八年级的学生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仍局限在单一个体的描摹上,对采用一些与之相对、相异或与之差别很大的人物作对比的描写方法还较为陌生,没有概念上的认识,更是很少运用于写作中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对比手法”的 概念;

2、掌握“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的方法;

3、感受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的魅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在赏析、探究和尝试中逐步感受对比手法的特点及优势。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生活中发现对比,在对比刻画人物形象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

感受对比刻画人物手法的魅力,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对比”的重要性。

五、教学难点

通过生活及文学作品实例分析探究,从而有效地掌握这一刻画人物的手法。

六、教学过程、导入

(播放电影《人在囧途—泰囧》片段,2分钟)

刚才的电影片段大家笑过之后,一定对王宝强饰演的“王宝”角色印象深刻吧。那么,如果我让大家写作文刻画这一人物形象,你会从哪些方面来写呢?

(一方面集中学生注意力,一方面复习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

今天呢,老师再来教大家一招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让你们笔下的人物更为生动,个性鲜明,更有感染力。 图组一:曾志伟和姚明的身高对比 图组二:骑行西藏的帅小伙之前和之后对比 大家发现了什么呢?(引出对比概念。)

、整体感知

对比手法,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人,或情,前后相叙,加以比照,来使人有所感有所悟,更加强烈清晰地传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旨,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更鲜明强烈地表达某种意旨。

、精细讲解

第一种: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 例一:

《班有奇葩,不少怪咖》

呈现两种不同写法,让同学们分析哪种写法更好。(两个人物动作、语言上对比描写,表现出不同个性,从而塑造出个性鲜明的“天鹅兄”形象。)

结论:通过与周围其他人对比,在对比中突出所要表现的人物形象的鲜明个性。

例二:《我敬佩的一个人》

我敬佩的人是谁呢?为什么敬佩她?运用了什么手法呀?(通过与戴帽子阿姨的对比,表现对书店卖书的阿姨的赞扬,她很有耐心。) 结论:通过与周围其他人对比,在对比中包含作者对所要表现的人物形象的态度、褒贬。

小试身手:请大家写一个人与人之间对比的片段刻画一个人物。(老师给一定提示,写完后点评一两个学生。)

第二种:人物自身的对比

1、横向对比 下面我们看两个例子 例一:《两个婷婷》

如果只写家里的婷婷,或者只写学校里的婷婷你觉得好吗?(把自己在家里的表现一览无余的表达出来了,与小作者在学校里的表现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显现出婷婷的不同的两面,更为真实可爱的一个形象。) 例二:

①妈妈每次去看奶奶都会带很多营养品。

②妈妈每次去看奶奶都会带很多营养品,但是却很少随意为自己添置一件衣服。 哪一种写法好呢?为什么?(更加体现出一个生活节俭的妈妈对奶奶的孝顺) 结论:通过对同一人物不同方面的对比,更加丰富形象,或者更加突出表现人物形象的某一品质。

2、纵向对比

例一:小伙骑行西藏前后对比照引爆笑

小伙子自爆骑行西藏前后对比照,引来网友嘲笑,同时呀,大家也纷纷为他点赞,为什么?(正是通过一个“高富帅”形象到“穷屌丝”形象变化的对比,形象鲜明地表现出小伙子骑行西藏精神的可贵。) 例二: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对比

这篇文章要表达的是对中年闰土生活困苦、麻木的同情,为什么还要写少年时的闰土呢?

结论:通过对同一人物前后变化的的对比刻画,形成巨大反差,突出表现人物性格思想特征,以及包含作者对人物形象改变前或者改变后的思考和态度。 小试身手:请同学们写一个人物自身的对比片段。(老师给一定提示,写完后点评一两个学生。)

第三种:环境与人的对比 《卖火柴的小女孩》

结论:通过环境描写与人物处境形成巨大反差,鲜明对比,突出人物处境的优越或者不幸。

小试身手:请同学们试着写一个环境与人处境形成对比的片段。(老师给一定提示,写完后点评一两个学生。)

、归纳总结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感受到对比手法有什么好处呢?

概括地说:我们单一的描写一个人物,常常感到单薄和无力,如果采用一些与之相对、相异或与之差别很大的人物作对比的描写和阐述,人物形象的特征就凸现出来了,表达的感情倾向也更强化了。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通过互相对比,互相映照,互相衬托,从而使人物形象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

2、运用对比描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a) 运用对比描写,不应该是勉强凑合,要看运用的材料适不适合采用对比的写法或者需不需要采用对比。即:明确运用对比手法的目的。 b) 两个人对比时,不能割裂开来先写一个人,后写一个人,互不相干,而是要围绕中心事件来叙述,刻画两个人不同的思想性格。

c) 对比手法往往是和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结合起来使用的。

七、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下去写一篇小作文刻画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字数在500字以内。要求运用我们今天讲到的对比手法的其中一种或者多种,能体现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优势。

推荐第3篇:用白描手法写一段话

用白描手法写一段话

1、忽马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

2、雪纷纷扬扬,下得很大。起初,下的是雪粒,就像半空中有人抓着雪白的砂糖,一把一把地往下撒。不一会儿,雪就越下越大,雪粒变成了雪片,像鹅毛似的,轻飘飘慢悠悠地往下落,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像天女撒下的玉叶、银花。那样晶莹,那样美丽。路边那些又细又高的柳枝,不时地晃动着身躯,把身上的雪晃落到底墒,可是它刚刚抖掉一些,马上又落下许多,渐渐地,大雪给它穿上了一件洁白无暇的外衣。夜2里,万籁俱寂,只听得见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茫茫的大雪之中。

3、看看我,一张白净的脸和一头乌黑发亮的短发是多么的搭配啊!一双问号似的耳朵,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显得炯炯有神,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一天到晚说个不停。

4、我的好爸爸今年37岁,圆圆的脸上两条又黑又浓的剑眉使爸爸显得很英俊潇洒,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闪着慈祥的光芒。1米73高而魁梧的身材是我和妈妈的档风墙,爸爸的模样使我们感到幸福和快乐。

5、在十字路口的中央,站着一位穿着警服的警察叔叔,他大约20多岁。他的额头稍微突出,水汪汪的大眼睛,黑溜溜的眼珠在眼眶里转来转去,无论转到眼眶里的任何部位都显得那样炯炯有神,可帅气了!

6、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7、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8、她长得不算高,看样子顶多也不过十五六岁。圆的脸,大眼睛,害羞起来脸庞绯红绯红的,额头发际有一块小小的青痣,看样子那是他妈妈留给她的标志。

9、我的班主任姓吴,名叫明珠。她教我们数学,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吴老师”。吴老师长着短发,嘴边总是带着微笑,显得很和蔼。

10、他有一颗冬瓜头,生气的时候脸一下子拉得很长,非常像马。他单独面对你的时候总是摆出一副善解人意的慈爱样子,同时不停地摇晃脑袋,远看像漂浮着的一个大灯笼。他的眼睛,你知道吗?大大的,灰黑色,很深邃,长在那张马脸上显得非常病态,他说话时喜欢对所有人乱飞媚眼,小心别让它撞到你,那会使你魂飞魄散的。他的胳膊啊腿啊细得像竹竿,衣服酷似床单披挂在身上,飘忽飘忽的,特别有神秘气质,这决定了我们在表演一切恐怖剧的时候都由他戴上假发来演女鬼。

11、有一位老者,他的脸是属于放在人群中并不起眼,虽然不起眼,但我认为他是最美的人。

12、那时一个伙计跨过船来,拿着摊开的歌折,就近塞向我的手里,说,‘点几出吧!’……我真窘了!我也装出大方的样子,向歌妓们瞥了一眼,但究竟是不成的!我勉强将那歌折翻了一翻,却不曾看清几个字,便赶紧递还那伙计,一面不好意思地说,‘不要,我们……不要。’他便塞给平伯。平伯掉转头去,摇手说,‘不要!’那人还腻着不走。平伯又回过脸来,摇着头不要,‘不要’,于是那人重到我处。我窘着再拒绝了他。他这才有所不屑似的走了。

13、听,那是黄莺在歌唱,它像一位熟练的女高音,唱出婉转柔和的曲子,令人不能不拍手叫好。那雄壮的声音是谁哼唱的?哦,原来是一只老鹰,它的声音使人充满了力量。“知了!”一听这句话,就知道它是谁了,它是蝉,可是,难道它只会唱这首歌吗?许多虫、鸟的声音在我耳朵里汇成了一手独具特色的交响曲,它是多么另人陶醉、着迷!

14、劳老师大约有四十五岁,中等个子,肤色不太白,虽然她有些发胖,但走起路来非常稳健。她那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既严肃又慈祥;她穿着朴实,性格开朗,不喜欢张扬,同平常人没什么两样,但她在我脑海中印象最深,是我最喜欢、最感激的老师。

15、灵妹的脸蛋圆圆的,有一头紫色的头发,脑门中间有一小撮刘海。她有两条棕色的浓眉,大大的绿眼睛上长着长长的睫毛。尖尖的小鼻子下面长着粉色的小嘴,可爱的小脸上每个地方都透着灵气。

推荐第4篇:对比手法的运用(用《匆匆》教学)

1101020228吴丽

对比手法的运用 —————用《匆匆》教学

导入语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对《匆匆》这篇课文有了初步的学习。我们已经对里面的生字词和课文的大致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朱自清先生用生动的语言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珍惜时间,这节课我们将来进一步学习这篇课文,去领略散文的语言艺术。

一、回味课文

听录音,回味上节课讲的内容。

二、具体讲解对比的运用和作用。

首先大家再读一下第一自然段,感觉一下作者是怎样写出时间的匆匆呢?【ppt】: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我们今天讲对比手法的运用。首先大家看一下什么叫对比手法(ppt: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看到了吗,首先他的前提是什么?生答:“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对,前提首先要把双方来进行比较对不对?生答对。那么 这个双方有什么特点呢?生答“具有明显差异,和矛盾”嗯,十分不错,那我们再来具体分析这个句子首先对立的双方有哪些?生答燕子,柳树,桃花。另一面呢,生答:我们的日子。好的,那么他们对立的东西是什么呢?生:燕子,柳树,桃花都可再生,二我们的日子却一去不复返。(ppt桃花,燕子,杨柳【可再回】——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那么大家思考一下,这样的对比有什么作用呢,课文明明想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复返,那为什么前面却说这么多其他的东西呢?如果我们把它去掉,你们觉得怎么样,你更喜欢哪一句?(ppt: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2、时间匆匆,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参考答案:

1、第一句用燕子,柳树,桃花可再来,和时间的一去不复返,更加突出了时间的珍贵,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

2、我觉得第二句好,因为他直接就告诉我们时间很重要。

3、用对比手法好,更加突出了日子的特点,而且使文章也读起来更美。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以前学的课文里的对比手法的运用吧。(ppt:

1、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2、鲸是特别大的动物。)从这个句子中你可以看到对比的作用呢?

嗯,从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中老师总结了两点对比的作用(ppt:

1、使相反或相对事物的特征或本质突现出来,更为鲜明、突出。

2、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三、趁热打铁,加强训练。

刚刚我们已经了解了对比手法的作用,下面我们来试试运用一下,练一练吧 【训练设计一】:运用对比的手法来造一个简单的句子,要求突出对比双方的特征。 老师给出例子。

【Ppt】:

1、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晴天能使人心情开朗,阴天能使人心情压抑

【训练设计二】:我们刚才都知道要表现一个人的特点最好用对比,而且对比也有两种方法,相反的方面和相同的方面。下面就请同学们选取一种来用对比来写一下吧。记住,要突出你要描写的特点。(Ppt:用相反和相同两种方法来写一个人的特征。Eg:这个人真高,比姚明还高。(相同的方面)这个人真高,在有些人眼里,他就是珠穆朗玛峰。(相反的方面) 【作业】:运用对比手法写出冬天和夏天的不同,选取一种特征。如温度,景色。

结束语: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一种特殊的写作手法那就是对比,要想突出一个事物的特征,就用对比试试看,希望大家运用到以后的写作中,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推荐第5篇:对比的写作手法

蚂蚁与蚱蜢

我小的时候,大人总是让我背诵拉封丹写的一些寓言,每一篇寓言的寓意他们都仔细地给我讲解。在我背过的寓言中有一篇叫做《蚂蚁与蚱蜢》。这篇故事的写作目的是让青年人懂得,在我们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上,勤勉总是得到奖赏,而游手好闲才受到惩罚——这诚然是个有益的教训。这篇绝妙的寓言(我很抱歉,我现在要讲的,客气一点说,是尽人皆知的,但实际情况却不尽然),讲的是蚂蚁在夏季终日繁忙为冬天储备食物,而蚱蜢却坐在草叶上,朝着太阳悠然歌唱。冬天来到了,蚂蚁舒舒服服,囤流仓满,而蚱蜢却没吃没喝,腹内空空。它来到蚂蚁身边,乞讨一点食物。蚂蚁给予的回答就是那句经典性的话:

“你夏天干什么去了?”

“实在抱歉,我唱歌了。我白天晚上都唱过去了。”

“你唱歌啦,好哇,那么你去跳舞吧。”这样的教训,我从来不大信服。倒不是因为我性格偏颇,而是因为童年时代逻辑推理能力很差,是非观念模糊。我同情蚱蜢,有一段时间,只要见到蚂蚁就把它一脚踩死。我这种任性的举动目的在于表示我对谨小慎微和人情常理的不满。后来我发现这种举动倒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有一天我见到乔治·拉姆齐独自一人在饭馆吃饭。这时我不禁又想起那篇寓言来。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哪个人像乔治那样满面愁容、闷闷不乐呢。他的眼睛直呆呆地望着远处,仿佛全世界的重担都落在他一人肩上。我真为他难过。我立刻猜到又是他那倒霉的弟弟给他找麻烦了。我走到他面前,伸出手。

“你好!”我说。

“有点不痛快。”他回答说。

“又是汤姆闹的?”

他叹了口气说:

“对了,又是他。”

“你怎么还不跟他一刀两断?你为他费尽了心机,现在你该知道他已经没救了。”

我想家家有一部难念的经。二十年来汤姆正是他们家的这部经。他刚开始步人生活时还满不错的——做了买卖,结了婚,有了两个孩子。拉姆齐一家名望很高,人们满以为汤姆·拉姆齐会做出一番有益而体面的事业。可是,一天汤姆突如其来宣布他不喜欢工作,也不适于结婚。他愿意独自一人逍遥自在。他不听任何人的规劝,离开了自己的妻子,离开了办公室。他有一点钱,就在欧洲各国的首都度过了两年愉快的生活。他的所作所为不断传到亲戚的耳中,他们都大为震惊。汤姆当然玩得很高兴。可是大家不禁摇摇头说,看他把钱花光了怎么办。答案很快就揭晓了——借债。他很有魔力,而且什么都不在乎。我从来没有见过有谁比他更容易借到钱。他从朋友那里得到源源不断的收入,并且很容易交到朋友。他常说花钱买柴米油盐没什么意思,要想花钱找痛快那就得购买奢侈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依靠哥哥乔治。在他哥哥身上,他用不着施展什么手段。乔治很正经,不吃他花言巧语那一套。乔治是个正人君子。有一两次他轻信了汤姆要改邪归正的诺言,给了他一大笔钱,希望他能悔过自新。汤姆用这些钱买了一辆汽车和一些非常精致的珠宝。后来实际情况叫乔治看出,他弟弟再也不会回到正路上来,他就同他一刀两断了。没想到从此以后汤姆居然恬不知耻地讹诈起他的哥哥来。一位有身分地位的律师发现自己的弟弟在自己常去的饭店里站在酒吧柜台后面给客人配鸡,尾酒,或者在自己的俱乐部外面坐在出租汽车司机位置上等候顾客,总觉得十分不光彩,汤姆说在酒吧间里伺候人或开出租汽车完全是高尚的职业,但是如果乔治肯借给他几百英镑,为了全家的名誉,他也未尝不可以放弃这种职业。乔治只好照借无误。

一次,汤姆险些进了监狱。乔治心里非常不安。他去了解这件丑事的详情。汤姆确实做得太过分了一些。他狂妄、轻率、自私,但这是他第一次干不正当的事情。要是他被检举,肯定会被判刑的。然而怎能让自己惟一的弟弟坐牢呢?受汤姆诈骗的人名叫克朗肖,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他一定要把此事提交法庭。他说汤姆是个恶棍,应该受到惩罚。乔治费了很大事,破费了五百英镑才算把事情平息下来。谁料汤姆和克朗肖一道把支票兑现,立即同去赌城蒙特卡罗痛痛快快玩了一个月。事后乔治听说这件事,气得要死。我从来没见过他生过这样大的气。

二十年来,汤姆赛马赌博,参加舞会,同漂亮的女人鬼混,在最豪华的饭馆吃吃喝喝。他总是穿戴华丽,风度翩翩。他已经四十六岁了,但人们总以为他最多不过三十五岁。他为人极有风趣’。虽然谁都知道他的人品并不好,可是同他交往却是一种乐趣。他兴致勃勃,精神饱满,魔力惊人。为了生存的需要,他定期向我借钱,我从来不惜做出贡献。每次我借钱给他五十英镑,总感到我是欠了他的人情。汤姆·拉姆齐认识所有的人,所有的人也都认识汤姆·拉姆齐。谁也不赞成他,但又都禁不住喜欢他。

可怜的乔治比他这位游手好闲的弟弟仅大一岁,看样子却像个六十岁的老头子。二十五年来,他每年的假期从来不超过两个星期。他每天早晨九点半就来到办公室,下午六点以前从不离开。他正直、勤奋、品格端正。他有个好妻子,他对她很忠实,连思想上也从来没有过非分的念头。他有四个女儿。对她们他可称得上是最好的父亲。他下决心积蓄三分之一的收入,计划五十五岁退休,搬到乡村小住宅去。在那里他打算栽种花草,打一打高尔夫球。他的一生白璧无瑕。他很高兴自己上了年纪,因为汤姆同样也上了年纪。他搓着手说:“汤姆年轻漂亮的时候,一切都好办。可是他比我只小一岁。再过四年他就五十岁了。到那时候他日子就不好过啦。而我到五十岁时就存下三万英镑了。二十五年来,我总说汤姆最后非要倒霉不可。我们倒要看看他到时怎么办。我们要看看到底是勤劳还是懒惰能得到善报。”

可怜的乔治,我同情他。现在我坐在他身旁,很想知道汤姆干了什么败坏名声的事情。乔治显然受到很大震惊。

“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他问我。

我估计也许发生了最糟糕的事情。说不定汤姆最终还是落到了警察手中。乔治几乎连话也不会说了。

“你不会否认我一生是勤劳、正派、可敬、正直的吧?我一辈子勤勉节俭,期望退休后从储蓄的一点金边股票中得到微薄收入。我始终在上帝为我安排的生活环境中履行自己的职责。”

“确实。”

“你也不能否认汤姆是个懒惰、平庸、放荡无耻的家伙吧?如果还有一点正义存在,他就该进贫民收容所。”

“的确。”

乔治的脸涨得通红。

“几个星期前,他同一个年龄够得上做他母亲的女人订了婚。现在这个女人死了,把所有的一切都留给了汤姆。——五十万英镑,一艘快艇,一所房子在伦敦,另外一所在乡下。”

乔治·拉姆齐握紧拳头敲打着桌子。

“真不公平,我跟你说,真不公平,他妈的,真不公平。”

我看了看乔治愤怒的面孔,忍不住放声大笑。我坐在椅子里摇来摇去,几乎跌在地板上。乔治永远也没有宽恕我。可是汤姆却经常请我到他坐落在“五月市”的豪华住宅去享用 美餐。如果他偶尔找我借上几个钱,那仅是出于习惯势力,最多也不过二十先令。

蟹爪兰和仙人掌

窗台上,一盆蟹爪兰开花了。

几十朵红色的花,翘着花瓣吐着金蕊,垂挂在翠绿的顶端,看上去就像一柄小花伞。 它时常获得主人的夸奖:“看。咱们的蟹爪兰开得多迷人,多漂亮!”

蟹爪兰听到夸奖,得意洋洋。当它看见支撑着自己的是一株仙人掌时,立刻变得十分沮丧。

“多丑陋的仙人掌啊!”它说,“平平扁扁的,就像个鞋底子!表皮也老化了,变黄了。还长了一身黑色的刺。主人为什么把我嫁接在仙人掌的身上呢?这可真像人们常说的,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仙人掌听到了蟹爪兰的埋怨,便说:“美丽的蟹爪兰啊。自从主人把你嫁接到我身上,我就时时刻刻向你输送水分和养料,你才能生长开花——这如同婴儿吸吮母亲的乳汁啊!难道婴儿长大了,就可以忘记母亲的恩惠吗?”

“可是,”蟹爪兰嚷着,说,“你也太丑了!丑得我都替你害羞……” 仙人掌说:请看看你身边的仙人掌,它丑吗?

“窗台上,放着另一盆仙人掌,它没有嫁接蟹爪兰,自己享用着从土壤里吸收的养料和水分,因此,茎片肥厚、碧绿,还绽开着一朵朵花儿,那花儿根部是粉红色的,面上渐渐变成金黄色,犹如绚丽的朝霞。“啊!”蟹爪兰又惊奇又羡慕,“原来仙人掌也能开出这么美丽的花儿!”

仙人掌说:“可我因为养有着你、支撑着你,永远不会开花了。但我心甘情愿——哪个做母亲的不愿把自己的美丽。全部献给孩子呢?”

《史记》:刘邦:大丈夫生当如此。

项羽:有朝一日,必当取而代之!

浙江杭州西湖岳坟

青山有幸埋忠骨 正邪自古同冰炭 白铁无辜铸佞臣 毁誉于今判伪真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便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句一:写遍身罗绮者,意在 与自己身为养蚕人的粗布做对比,写出了劳动人民的辛苦生活,与有钱人的不劳而获,奢侈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实际是社会贫富悬殊的揭露!!

推荐第6篇:用一组排比句写一个人胖

用一组排比句,写一个人胖,要求不能出现“胖”字。

示例:

进门的时候,他总是习惯性地侧着身子; 剧院的座椅总是塞不下他的身躯;

走路的时候,他浑身上下就会有节奏地颤微微地抖动。

六班优秀作业:

舅舅的脸又圆又大,一笑起来两个眼睛就被挤成了一条直线,脸上的肉堆成一团,看起来像个弥勒佛;脸上的肉太多了,自然下垂,这样看起来脖子就又粗又短;肚子上的肉也不少,拍起来弹性十足,还带着“啪啪啪”响亮的的声音。

——覃东勤

那个阿姨脸形圆嘟嘟的,走起路来两颊都一颤一颤的;腰是典型的水桶腰,乍一看多半会让人误认为是一个快当妈妈的人;双臂像两根圆滚滚的白橡木,腿就更不用说了,堪比大象腿。远远地望着她走过来,你一定会以为就是一个大大的“肉丸子”缓缓地滚动着。

——谢雨婷

他每走过一个地方,都会让人感觉发生了轻微的地震;再宽松的衣服,只要穿到他的身上,都变成了紧身衣,让人担心如果布料不结实会不会被绷裂;裸露出来的脸庞、手臂等部位,也都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充满气的气球、轮胎等。

——鲁传银

她身上似乎有一个永远也脱不下来的游泳圈。

——郑力梓

他的眼睛被脸颊的肉挤得只有小扣子那么大。

——郭小莉

对面,一个男孩慢腾腾地走过来。每走一步,那圆鼓鼓的肚皮都要上下颠簸两下;走几步,他又停下来,就像一个塞满了邮件的皮质伸缩邮箱,在饥饿的人的眼里可能是一堆已经发酵好的面团;后来,他又慢慢地跑起来了,像一个弹跳很吃力的大皮球。

——王耀彩

用一组排比句,写一个人胖,要求不能出现“胖”字。

示例:

进门的时候,他总是习惯性地侧着身子; 剧院的座椅总是塞不下他的身躯;

走路的时候,他浑身上下就会有节奏地颤微微地抖动。

七班优秀作业:

大码的衣服,穿到了他的身上,也都变成了紧身衣;他微微一吸气,我们就担心他的衣服扣子会不会被绷掉;他微微一低头,我们就能清清楚楚地数出他下巴的层数;

——刘艺兰

他轻轻地一跺脚,我就感觉到地面轻轻地颤抖;打个嗝,我感觉墙壁都在哭泣;这尊“弥勒佛”开怀大笑的时候,那“海纳百川”的大肚完全挡住了他看往脚尖的视线。

——卢小贝

他想系一下鞋带,可惜努力了半天,也弯不下腰去。

——高诗荟

他对着我微微笑,眼睛就看不见了;嘴角轻轻上扬,腮帮子上的两砣肉就格外地突起;然后转身离去,就像一个重心不稳不的大皮球,摇摇晃晃地一路滚动前进。

——李美莹

他从操场跑过来,挪动着两条粗壮的腿,腆着一个圆滚滚的肚子,怎么也跑不起来;到了食堂,张口就开始狼吞虎咽,那个圆鼓鼓的肚子,就像一个怎么也装不满的“无底洞”;回到寝室,小小的铁床被压得一阵吱吱呀呀的呻吟,圆滚滚的肚子怎么放也不是,被挤得变了形。

——张前成

推荐第7篇:对比写作手法训练[推荐]

对比写作手法”题型训练

阳光的疤痕

①有乡村生活经历的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阳光。这阳光是那么真切,离开乡村多年,只要一想起,背上仍残留着一种阳光暴晒留下的辣痛。夏历六七月间是收割稻子的时候,天气特别炎热。天未亮,蝉就在房前屋后喊起热来,不到上午九点,树叶就耷拉下来,叶子皱巴巴的,像被什么揉皱了,如果树会出声,大概会毫不顾忌地喊出痛来。土埕上的石凳已经被太阳捂得发烫,树荫下狗伸出舌头淌汗,湿湿的,仿佛苍苔上拧出的那种。

②从5点多起床干到这时,我早就腰酸腿软,晒了几个钟头的太阳,我的背部仿佛被什么动物的利爪挠过一般,热辣辣地疼。回家吃早饭,我扒拉几口就再也吃不下,只一杯接一杯地灌冷开水,直到肚子发胀,还觉得口干舌燥。我想对父亲讲让自己歇一会儿,但看着他黝黑脸上如小泉潺潺的汗水,我把冒出来的话连同唾沫都咽进肚里,提着镰刀跟在父亲的背后又上田去了。

③九点的阳光将父亲的身影拉得很长,我与父亲的距离只有两三步路,有好几次,我的影子与父亲并肩而行了。但当我回过头,发现父亲的身影黑黝黝的,仿佛一个看不见底的深井,有好几次我的步伐动摇了,我想:也许我再向前几步,我就会重复父亲的命运,踩在父亲的影子上。说实在的,我当时感觉一种深陷的、无法摆脱的恐慌和悲哀。

④父亲没有回头,也许他的眼中只有那波浪起伏的稻谷。他背上的汗水和那个少年的我的脸上的汗水淋漓的流在我多年之后的记忆中。

⑤刚才还是明晃晃的太阳,此时变成一个大得可怕的白炽灯,我再也不敢抬头与之对视。走进稻田,刚弯腰,炎热的阳光早已透过沾在背上的衣服扎进肌肤。起初尖细如麦芒,后来如荆棘上的尖刺,临近中午,阳光如一些细小的针尖,密密麻麻地扎进每一寸呈给太阳的肌肤。背部的温度由热、炎热到灼热渐次升高,直到觉得自己快要燃烧一般。汗水淋漓地流出,后来就没有了,被太阳“蒸”干了,抬头看父亲的背影,背上的衣服泛出一层淡淡的盐渍。多年以后,远离乡村阳光的我很煽情地把自己弯腰俯向庄稼的身影比做一柄“新镰”,把炎热的阳光比做铸炼钢铁的熔炉,把汗水比做淬火的水。其实自从我开始写矫情的诗歌始,乡土和阳光早已变成我手上的一捧展览品。远离乡村的我,没有什么可炫耀的,就炫耀自己经历过的痛苦。我们的乡村当时长的最多的是苦楝树,诗歌在庄稼中是完全没有生长空间的。土生土长的农人。土生土长的庄稼。但没有土生土长的诗歌。

⑥我的腰弯得更低了,这样做的目的,只为减少太阳照射身上的面积,至于这样做会更累的感觉早已麻木了。酸软的手臂和腰肢变得僵硬,特别是臂部的肌肉有点肿胀起来的感觉。但我不敢停下来,怕一停下动作,自己就会被炎热的太阳“压倒”。热原来也有“重量”,久处炎热阳光下的人才会真切体会到。

⑦嘴里已经没有一点唾沫,舌头像板硬的石板,我无力将它推动。 ⑧水分被蒸发干了,只剩下干涸的眼神,望向远处密密麻麻的庄稼。 ⑨我的手机械地动着。

⑩没有一丝风,听得到空气在谷穗上热烘烘地作响„„

⑾多年以后,我重读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总有异样的体会。农人爱惜米粒,那是爱惜自己的生命。 ⑿那一天夜里,我从噩梦中惊醒,背部仿佛失火一般,又热又痛,只好趴在床上,任冷汗从额上、背上淋漓流出。也许是我睡梦中的呻吟声吵醒了母亲,她来到我房间,看情形一下子就明白了,去厨房拿回一点花生油,用手细细地抹在我通红的背上。

⒀几天后,背部结出一大块黑色的疤痕。父亲知道这件事,淡淡地说,这小子,娇嫩了些。我看着父亲黝黑如铁的肤色,觉得有些羞愧,想着有一天自己也如父亲一样变成一块铁,再毒的阳光就不会再伤害到我了。

⒁这段少年时的经历,我记忆甚深。阳光在我身上、心上打下的烙印,会深刻地影响我的一生。阳光制造的疤痕好了,留下的不是伤痛。

1 给加点字注音(2分)

①黝黑( )②潺潺()③盐渍( )④干涸() ....

2“天未亮,蝉就在房前屋后喊起热来,不到上午九点,树叶就耷拉下来,叶子皱巴巴的,像被什么揉皱了,如果树会出声,大概会毫不顾忌地喊出痛来。土埕上的石凳已经被太阳捂得发烫,树荫下狗伸出舌头淌汗,湿湿的,仿佛苍苔上拧出的那种。”此段文字属于哪种描写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3在耕种中,文中作者多处使用了哪种写作手法?,他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4分)

4怎样理解“我想:也许我再向前几步,我就会重复父亲的命运,踩在父亲的影子上。说实在的,我当时感觉一种深陷的、无法摆脱的恐慌和悲哀。”一段的含义。 (4分)

5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炎热的阳光早已透过沾在背上的衣服扎进肌肤。起初尖细如麦芒,后来如荆棘上的尖刺,临近中午,阳光如一些细小的针尖,密密麻麻地扎进每一寸呈给太阳的肌肤。背部的温度由热、炎热到灼热渐次升高,直到觉得自己快要燃烧一般。”(4分)

6“我看着父亲黝黑如铁的肤色,觉得有些羞愧,想着有一天自己也如父亲一样变成一块铁,再毒的阳光就不会再伤害到我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7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通读全文,说说“阳光的疤痕”对“我”有着怎样的深刻影响。(4分)

答案:1 yǒu chán zì hé

2围绕“景物描写。选取夏日典型的景物细致描写,烘托出早晨阳光的威力,为后文写我与父亲在烈日下劳作进行环境渲染。”回答,意思对即可。 3对比。围绕“通过对比,突出了父亲吃苦耐劳坚强的品质,也表现了我在经受锻炼前脆弱,怕吃苦的一面。”回答,意思对即可。 4围绕“作者当时并不适应这种地地道道的农民的生活方式,不愿追随父亲的脚步,去做一个每天在土地里辛勤劳作的农民,他想摆脱这种艰辛的生活,唯恐自己的命运会和父亲一样。因此感到恐慌和悲哀。”回答,意思对即可。 5围绕“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一天中不同时段的阳光热度和烙在皮肤上的感觉,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劳动的艰辛。”回答,意思对即可。

6围绕“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脆弱娇嫩的反省、羞愧 ,表达了要向父亲学习,像他那样磨练自己,学会坚强的心迹。”回答,意思对即可。

7围绕“炎热的阳光像铸炼钢铁的熔炉,汗水是淬火的水,当初艰辛的生活,让我学会热爱劳动,懂得了珍惜劳动成果,懂得了在苦难中磨练自己,才会使自己变得坚强,最终成才。”回答,意思对即可。

推荐第8篇:仿写作文练习对比手法

仿写练习:(学用对比,先抑后扬写法,细心观察生活中的小事)

风,无声,吹绿了大地;爱,无言,滋润了心田。、曾经认为,父亲是个感情迟钝的人。

小时候放风筝,陪我的是我的母亲,捡风筝的是我的父亲。

学习骑自行车,扶起摔倒的我的是母亲,站在一旁喊着让我爬起来继续的是父亲

小时候闯了祸,打我的是我的父亲,给我上药的是我的母亲。

举办生日聚会,陪我吹蜡烛的,是我的母亲。替我吹气球的,是我的父亲,

手指感染,上医院摘除坏指甲时微微颤抖地攥着我且反复告诉我别害怕的,是母亲,被我紧紧攥着且一声不吭的,是我的父亲。莫非是父亲不会表达感情,还是……我开始用心去寻找答案。每次,我的自行车出了小毛病,第二天,它却被修好了,并且被擦得锃亮,事后,才知道是父亲做的。每次考试前一天早上,我的写字台上都会摆好削好的铅笔,事后,才知道,是父亲做的。每次当我为突然的跳闸而气愤时,电视屏幕总会刷地一亮,我知道,是父亲做的。每次我放学回家,几乎都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我知道,是父亲做的。

写字台上整理好的卷子,是父亲摆的。 床头上那心爱的闹表,是父亲修好的。 小屋墙上的印记,是父亲抹没的。 猛地,我察觉到:不是父亲“迟钝”,而是我的愚笨,是我没有体会到那沉默背后迸发出来的温暖啊!光无声,照亮了大地;爱无言,温暖了心田。

父爱,无言。

作业:仿写上文,要求600字。

推荐第9篇:用象征手法写100字表达出一个中心意思

请你找一个象征物,用象征的手法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表达出一个中心意思。

夜晚,隐约觉得四周的黑暗,欲把我吞噬,它张牙舞爪,肆无忌惮地向我展示它的威力,我瑟瑟发抖,一阵凉风向我袭来,我无奈一笑,继续沉沦在黑夜的怀抱中。(徐雨非)

夜幕下,一切都是黑暗的,惟有那灯仍在绽放它的光,释放它的热。此时,任何黑夜中的事物在它的面前都要谦逊地低下头来,在它的光辉下,默默地吸收着热量,以求更多的温暖。灯的力量微小,仅能照亮它周围的一寸土,然而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它却显得耀目,但又温暖。(杨莉)

一阵风吹过,风筝在我手中挣扎了几下,我叹息着,将它放开。它乘着风飘摇直上,为获得了自由而在风中“猎猎”欢呼,却忘了身上还捆绑着一根细细地却又坚固异常的绳子。我拉紧细绳,风筝被迫停止前行。它愤怒地在空中摇晃,发出不满的响声。风渐渐地止了,风筝无力地落回地面,我过去捡起它。它的身上已不知何时多了几件不易看见的伤痕。它静静地躺在我手中,不再动弹了。 (倪莹宙)

推荐第10篇:对比写人

对比写人

对比描写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面进行比较。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各异,即使是同一个人在面对不同的对象或处于不同的环境时也会发生变化。写人时为了突出人物个性的差异,可以通过对比来加以突破。

例文:多变的脸

我特别佩服舞台上或银幕中那些演员的表演天才,喜怒哀乐在他们的脸上表现得那么形象,那么逼真,爸爸说那是艺术。有时,我对着穿衣镜也想显示一下我的“艺术才能”,反惹得别人笑破肚皮。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不是演员嘛!但奇怪的是,最近我看到一位售货员阿姨,她虽然也不是演员,可脸色的变化就像滑稽演员的脸一样——一会儿一变,而且给人的感觉特别不舒服。你如果不信,那就听听我的亲眼所见吧。

有一天,我和妈妈去食品店买东西,两位售货员正在兴高采烈地聊天儿。只见他们满面春风,眉飞色舞,嘴里还不时笑出声来。这时一位农民打扮的伯伯走到柜台前,要买两个蛋糕。喊了几声,售货员阿姨象没听见似的,依旧谈笑风声。这位伯伯往前凑了凑,又喊了几声。突然,售货员阿姨的脸“有阴转晴”,双眉一皱,眼睛一瞪,脸顿时拉的三尺多长,说话像来了一阵狂风暴雨:“你嚷什么!看不见我这儿有事吗?真是的!买什么?快说!”伯伯说:“我买两个蛋糕。”售货员阿姨连眼皮也没撩,称了两个蛋糕,往柜台上“啪”的一扔。“给你!”把手一伸,“拿钱来,四块二!”说完,眼一斜,嘴一撇,下巴一仰。呵,表情可真够“丰富”的。伯伯付了钱,拿了蛋糕,嘴里不满地嘟囔着:“哼,真是花钱买气受。”摇了摇头,无可奈何地走了。

这时,恰恰又来了一个洋里洋气的叔叔,他往柜台上一趴说:“小李,你要的东西,我给你带来了。瞧!18吋彩电票一张,怎么样?够意思吧!”售货员阿姨结果彩电票,脸色“由阴转晴”了,两眼眯成一条缝说:“真够意思!你看,这是什么?”说着从柜台下掏出两条名烟和两瓶名酒递上去。那位叔叔带着得意的神情说了声“谢谢”,哼着小曲儿扭头走了。

我真糊涂了。如果见一个人就变一张脸,那位阿姨的脸色变化之快,真可以和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相媲美了。看着售货员那多变的脸,我的心情怎么也平静不下来。我想,世界是美好的,我们需要的是温

1 暖、友谊和信任。但愿我所接触的所有人的脸色都像我姥姥那样慈祥,像王老师那样和蔼。但愿售货员阿姨那如同六月天气一样多变的脸,永远从我们的印象中消失,使我们走到哪里,都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觉得温暖无处不在,那该多好啊!

思考:

1、本文为了更形象地表现售货员阿姨的服务态度,成功地运用了( )的方法。

2、作者把什么和什么对比?有事怎样对比的?

3、这样对比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小结: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正反对比突出。在对比描写中,作者善于抓住符合人物身份的极富个性化得语言和动作展开具体描摹,这样使得笔下的人物有血有肉,形神毕现。对比的方式很多,有正对,也有反对,可以把同一人物对待不同事情的变化进行对比,从而突出所要表现的人物形象。

例文:我的表弟

我的表弟小伟,是小姑妈的独生子。他经常戴一顶小圆帽,下巴尖尖的,脸蛋上有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那乌黑的眼珠就像两只小蝌蚪似的溜来溜去。淡红的嘴唇,一笑起来,嘴角就露出两个小酒窝,显得很秀气,也很顽皮。

姑妈十分溺爱小表弟,对他可说是百依百顺。小表弟也真娇气,一不如意,便大声哭叫,甚至还要躺在地上打滚,不达到目的,哭声绝不会降到“低八度”。在家中谁都不敢惹他,真是个“小老子”。记得有一次,她在院子里和大姑妈的女儿小红姐姐吵架,骂小红姐是个“胖猪”。小红姐姐气的板起面孔,扬起巴掌装作要打他的样子,可手根本没有碰到他,它却“噎”地一声大哭起来。小姑妈听到哭声,便急匆匆地跑出来,把表弟抱在怀里,一边心肝宝贝地叫着,一边问是怎么回事。表弟拖着哭腔,说小红姐姐打他。小姑妈听了,也不问个青红皂白,就数落起人来:“小红,你比小伟大,应该让着他点嘛。你不让他也行,可不应该打他呀!”小红姐姐气得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转,表弟却在一边得意地朝他做怪相。唉!这样下去,小表弟会成个什么样的人呢?

可是,前些日子我去姑妈家,小伟却变得很懂事了。这真是个奇迹?

那是一个星期天,我和爸爸到小姑妈家里去。爸爸还特意给表弟带去一盒水彩笔。不久前,表弟到我家来,看见我有一盒水彩笔,小

2 表弟吵着要,我可说什么也不肯给他。倒不是我小气,实在是上图画课要用。爸爸见此情景,就对标的说等下次去他家,一定买一盒送他。小表弟这才很不情愿地松了手,没想到水彩笔这么快就给他送去了。

到了姑妈家,我刚把水彩笔从提包里拿出来,表弟就咧着嘴笑了。他拿起笔就画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举着一张纸兴冲冲地跑来对我说:“姐姐,这是我画的猪八戒,像不像?”我把纸接过来看了看,正想说不太像,可又一想,他毕竟是个五岁的孩子!于是说:“呵,画的不错,有点像。”表弟听了,高兴极了,伸手就过来抢纸,嘴里还说:“我再给它涂上颜色,保证……”他的话还没说完,只听见“嘶啦”一声,糟啦!猪八戒被撕破了,我吃了一惊,这回他一定又会大哭大闹,说不定还要躺在地上打滚呢。但是,出乎我的意料,小表弟看见我那慌张的神色,反而安慰我:“姐姐,不要紧,我再画一张,保证画得更好。”说完,又专心致志地画了起来。事情发生的这样突然,又结束得这样自然,我禁不住抬起头,用惊疑的目光望着坐在一旁的小姑妈,小姑妈像看透了我的心思,笑眯眯地说:“你还不知道吧?小伟已经上幼儿园了……”啊,原来是这么回事!这真得谢谢那些在幼儿园辛勤工作的老师们!

思考:

1、本文采用了( )的手法,描述了表弟( )刻画了( )形象。

2、表弟过去( ),现在( )。

3、把表弟的过去和现在对比有何作用?

小结:作者把小表弟上学前后进行对比,两件事一正一反,刻画出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形象,这也正是这篇文章的独到之处。采用对比的手法,可以把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对比,有利于突出人物形象,深化文章主题。像《××变了》或《××进步了》这一类作文题都可以采用这一种方法进行描写。

例文:小芳和小刚

期中考试成绩要公布了,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到了同学们的耳朵里。上课铃一响,班主任就拿着一叠卷子走进来,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开始宣布份数了,还是按以往的习惯,从高分依次往下念:“小刚100分。”同学们都向小刚投去了钦佩的目光,小刚便得意起来了。老师接着宣布:“小明97分,小丽95分……”可始终没有听到小芳的名字,她的心砰砰乱跳。终于念到她的名字,却只有50分,她伤心地哭了起来。

3 放学后,小刚背起足球飞也是地跑出了教室。大声喊:“走啊,玩球去!”他和几个同学蹦蹦跳跳地跑远了。而小芳呢,闷声不响地回到家里,坐在椅子上发呆。妈妈知道内情后,抚摸着小芳的肩膀说:“小芳,不要灰心,失败乃成功之母,要更刻苦学习,取得优良成绩,妈妈相信你!”小芳按着妈妈的话去做了,上课,她认真听讲;回家,她坐在灯下专心复习。

小刚呢,自从得了100分后,他上课也不注意听讲,回家也懒得做作业,妈妈劝他,可他说:“没关系,学习太容易了,下回一样考100分,”就这样,期末考试到了,考场上小芳顺利地答着,小刚则抓耳挠腮。

后来,期末考试成绩公布了,虚心的小芳得了100分,骄傲的小刚只得了45分。老师表扬了小芳,小刚惭愧地低下了头。

思考:

1、本文采用了( )手法,把( )和(

)对比,表扬了虚心好学的(

),批评了骄傲落后的(

),致使小刚和小芳的性格变化跃然纸上。

2、小芳第一次没考及格,她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小刚第一次考了100分,他又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小结:本文把两个人进行对比描写,以显示小芳和小刚的差别和特点。运用对比的手法,把两个人为进行对比,从而突出主要人物的形象。如我和××或××和××这类作文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作业: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要求:采用对比的手法来描写你所写的人。

1.一场球赛从14:45开始,到16:18结束。这场球赛进行了多长时间?

2.同学们去划船。男同学去了27人,女同学去了29人,每4人坐一条船。一共需要租多少条船?

3.王大伯家养了15只鹅,养鸭的只数是鹅的4倍,养的鸡比鸭多38只。王大伯家养鸭多少只?养鸡多少只?

4.一幅画,长50厘米,宽30厘米。用一根长150厘米的木条做它的边框,够不够?

第11篇:多角度写一个人

多角度写一个人。

【经典例文】

有这样一个人

有这样一个人,他有一米八四的高个子,肌肉发达,身强力壮,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为他增色不少,这,便是我的哥哥——何XX。

哥哥的某些举动在我心里是出了名的.就拿学习来说吧.一次,哥哥陪同他的亲人一块儿来我们这儿玩,我和哥哥尽兴地玩了一上午,一到下午哥哥便摆出了他那博士样儿,拿出一本厚厚的英语书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半个小时过去了,我从打游戏中回过味儿来,然后奔向卧室,本来以为他该在休息了,可出呼我的意料之外,哥哥竟然还在全神贯注地读着,又过了一会儿,哥哥还无动于衷,我想:怎么外面打麻将的声音都对他来说“不堪一击”?那就让我也来一招!说做就做,我拿出了我的法宝“万海魔天笛”然后开始“进攻”。我最先吹了首“天魔曲”打乱影响他的心神,我又吹了首“万海潮声曲”,扰得他耳朵鸡犬不宁,再使出绝技吹出“擎天万魔曲”对他人身进行直接攻击,又……我看到了哥哥仍然稳坐钓鱼台,对我的一举一动不屑一顾,真像一个“活石猴”。最后我节节败退,吹得筋疲力尽,口干舌燥,没法子,只好放弃,没想到哥哥专心到这种程度。我只好心悦诚服地放下“武器”,灰溜溜地跑到游戏室,本想应该“凯旋而归”,结果却成了想法的翻版——“狼狈而归”。

哥哥就是这样一个人。我被哥哥的专心所折服,哥哥,小弟甘拜下风。

我的哥哥不但学习专心致志,一丝不苟,他那种尊老爱幼的高尚品德也是我所缺少的。 那是国庆节时,我哥哥又到我这来玩。正好那天中午我们要去我外公家吃饭,我的妹妹也在那里,所以顺便也带了我哥哥去吃午饭。到了外公家,我两眼放光:嘿!这外公家的水果还真不少,香蕉、苹果、香梨、桂圆儿、橘子……我迫不及待地奔向“水果乐园”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我看见哥哥并不急于吃,而是有礼貌地叫拉我的外公外婆一声,再走到我这儿来。我想:这回就让我们一起狮子大开口吧!但哥哥却是剥出一个水果笑眯眯地并且有礼貌地递给了我外公,一看到我妹妹,又挑了小的来吃,还叮嘱我少吃点,别吃坏了肚子。当时我就暗自发气:有什么了不起,学什么雷锋,当什么好人,假猩猩的,我就要吃,关你什么事儿!哼!开始几天,我没理过哥哥,后来越想越觉得自己不对,便鼓起全身勇气向哥哥承认了错误,没想到哥哥反而问我:“为什么向我道歉?”我说了后,他恍然大悟,满不在乎地说:“噢,那事儿呀,没事儿,道什么歉嘛!”原来哥哥早已把这事儿忘的干干净净了。当时我就想哭,可又哭不出来,滋味儿难受极了,直到现在我回忆起这事儿都感到非常惭愧。

瞧,有这样一个人,他,便是我很感到自豪的哥哥,一个爱学习的哥哥,一个尊老爱幼的哥哥。

班有“大师”

我们班有一个外号叫“大师”的人。大师之所以叫大师,因为他多才多艺,精通多种知识。在文学、电脑、天文、地理,甚至养生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故而有“大师”的美名了。

电脑大师

大师的电脑技术堪称一流,在我们班及至全校都是数一数二的。

“大师,咱班的电脑又坏了。“大师走过来,看看这里,又动动那里,略加沉思一会儿说:“小毛病,一会儿搞定。”结果真如其言,不足五分钟,电脑“复活”了。

电脑大师,名副其实!

爱心大师

大师还是一个乐于助人的热心人。一次我家电脑罢工了,我对大师说:“大师能不能抽空帮我整整电脑啊?”

大师一听,二话没说就答应了。那天放学后就到了我家,看到被我拆得七零八落的电脑毫不犹豫,熟练地安装起来。经过他一阵忙活,我家电脑很快得以“康复”。看着满脸汗水的大师,我从心底涌起两个字——好人!

爱心大师,乐于助人!

博学大师

大师自幼喜爱读书,所以懂得知识非常多,知识面很广。一次学校组织辩论会,我班大师可是主辩手。大师可真不亏为大师,充分发挥其博学之才,加之其雄辨之能,出口成章,口若悬河,言必成理,理必服人,一举击败各路高手,使我班获得冠军。

博学大师,威名远扬!

养生大生

大师总是显得与众不同。一日大师闭目养神,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有人问他:“大师您在干什么?”大师说:“调养生息。”不知是谁说了句:“大师是在养生!”从此,大师又有了“养生大师”之别号。

养生大师万寿无疆!

电脑大师,爱心大师,,博学大师,养生大师,总之有了这个“大师”的陪伴,我们的学校生活充满了阳光与色彩,愿我们的大师永远与我们同行。

我们班的名人

“咦!——”

那个体型像大熊猫,耳朵如猴耳,黝黑的皮肤上眼睛睁得滴溜圆的男孩不正是令我们班“佩服”得“无体投地”的大名人吗?

在我们班,他可是“举世无双”的名人加“班宝”。他与生俱来多嘴细胞,一到课堂上他便会“大展鸿图”。

语文课:插嘴机

当老师在课堂上津津乐道时,讲台下总有一台“插嘴机”播话:“老师不对,我反对。不信咱俩打赌,不可耍赖哦。”顿时,怒火从老师心中泛起。老师压住心中的烈火,慢慢给他讲解。他压根没空理会老师的话,搞起了小动作。老师无奈地摇了摇头,继续讲课。

“老师,老师我有问题要提:“为什么??。”老师比了个手势,示意他坐下等一等。他还向老师撒娇:“不嘛老师,我这个问题十万火急。到底是为什么?你告诉我嘛。”老师瞪他一眼,发出警告。他还跟老师较劲,不肯休战。他的声音总跟在老师之后。老师讲了点知识后,他的毛病又发作了。一个劲的播话,在他声音之后,却又有一连串声音:“占宁别吵啦,好烦。”“喂,再吵我打爆你的头??”“安静??烦”。

数学课:答案机

老师疾步走进教室,急忙的说:“快点拿出练习册,这节课十分重要??”。很快老师就开始评讲。老师指着屏幕上的题问答案是多少,名人靠着他的多嘴细胞快人一步回答。

“180+6 x =330,x是多少?”

“27。”

“2.2-1=10,x是多少?”

“6”

“错了,是5。占宁你发言虽积极,但总是错的。”老师和颜悦色地说。

“为什么?我爸爸检查过的,绝对正确。”他信心十足地说。老师因在与时间赛跑,便没多说。 “15x†2=60,答案是多少?”

“9!”

“错了。你发言踊跃不错,可惜都是错的。你这„答案机‟是不是系统出问题了。”

这位名人可真是“名不虚传”,每天都会有人找他签名——因没交作业,被组长登名,黑板上也常常立有他的鼎鼎大名——纪律不好,被班长登名。

——他就是我们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名人占宁!

五彩的我

彩虹融汇了七种颜色,七彩相映,形成了那空中美丽的桥。这正如兼蓄五彩的我,五色相合,形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真实的我。

红色的我

红色的我热情如水,开朗活泼。当然这只出现在我心情极其开心的时刻。比如说我终于看到了盼了好久的《哈利·波特与火焰杯》这部电影时。那特技真叫一个棒!还有帅男靓女的组合,绝对给人以美的享受!看完电影的当天,我都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之中,逢人便说它的剧情。手舞足蹈、表情丰富与夸张,可以创一个吉尼斯记录!此时的我,热情如火,是红的!

粉色的我

如果说红色的我处于极度兴奋状态,那么粉色的我就处于极度害羞的窘境之中。那是一节音乐课,老师要求点名唱歌——而且不要任何伴奏!你说巧不巧,偏偏就叫到了这个五音不全的我!我想,横竖都是“上”,一咬牙,一闭眼,七里拐弯的声音就从我嘴里挪了出来。顿时招来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而我呢?从脸一直红到脚趾头,那叫一个羞呀!

绿色的我

乐开助人是我的优点之一。每当我“行侠仗义”之时,我就把自己称为绿色的侠女!帮助老师传达事情,帮助生病的同学打水,美术课上把我的工具借给忘记带的同学,外出郊游时自愿为大家看护衣物??这些都少不了本侠女的绿色信使般的身影。

白色的我

白色的我最稳重成熟。课堂上,我心静如水,全身心地投入到老师精彩的讲解上,;做作业时,我心无旁骛,潜心学习,专心至致,此时的我不染些许杂尘,不正如那圣洁的白色吗?但她只出于学习上,其他时候,其他色彩就会争先出场了。

紫色的我

紫色的我最矛盾,也就是出现于我伤心、生气的时候。这时候的我,虽然还有理智,但希望把周围的一切都感染成我的情绪。不过,好在这种色彩的我最少见,也不会让大家讨厌其他颜色的我。

五彩的我,拥有多彩的美丽。虽然有的色彩不尽人意,但希望大家能喜欢和包容这个五彩的我,我一定努力给大家带来美好与快乐!

第12篇:诗歌鉴赏之 对比手法教案

诗歌表现手法之对比手法

教学目标

1、能鉴赏古诗词中的对比手法。

2、通过例题理解古典诗词的对比手法的运用。

3、掌握高考诗歌鉴赏对比手法的答题方法。

重难点:掌握高考诗歌鉴赏对比手法的答题方法。 教学方法:梳理探究训练 教学过程

导入

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感情?请作简析。

《越中览古》一诗前面所写过去的繁华与后面所写现在的冷落,对照极为强烈,

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

一幅是越王大败吴国,凯旋而归,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宫女们个个打扮得花儿一般,在宫殿里恣情欢乐;

另一幅则是“只今惟有鹧鸪飞”———现在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昔日的胜利、热闹早已烟消云散。

诗篇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主题,发人深思。

一、知识结构梳理:(10分钟)

高考考纲

1、考纲要求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考点解释 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形成强烈反差,从而突出主题或思想的一种表现手法。

设题方式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4、赏析这首诗(词)对比的艺术特色。

1 方法探寻

典例精析1: 阅读此诗,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yè管弦。

采用对比的手法。 (步骤一)前两句写农民春旱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看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对比鲜明,反差强烈。(步骤二)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对朱门贵族的愤慨。(步骤三)

二、新知探究:(15分钟)

探究学习1: 请分析本诗的表现手法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答: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步骤一)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步骤二)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步骤三)

探究学习2:

这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吴融的这首《华清宫》以小显大,通过华清宫中的细枝末节来揭露荒淫无道的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奢侈生活所加于人民的苦难,独具一格。

首句“四郊飞雪暗云端 ”,侧重写华清宫外的大雪。令人领略到宫外刺骨的寒意,给人一种凛冽感。

次句“惟此宫中落旋干”,笔锋由宫外转入宫内,写出了雪落宫苑迅速溶化、消失的情景 ,含蓄地写出了宫中之暖,与首句成为对照。

第三句“绿树碧帘相掩映”,具体而形象地刻画了宫中的融融春意。 结句“无人知道外边寒 ”,写出了华清宫主人耽情声色,不以国事为重 ,不以民苦为忧的昏庸形象。

这首诗意境新颖,讽意含蓄,以宫内宫外冷暖的迥异形成鲜明对比 ,造成结构的错落、诗情的跌宕。

2

李约《过华清宫 》

首句就直斥玄宗皇帝:作为一国之君,玄宗皇帝耽于享乐,追求淫逸,反把国计民生的大事看得很轻。

第二句用“一曲霓裳”一笔带过唐玄宗、杨贵妃二人沉醉于歌舞的享受生活。“四海兵”三字,是唐玄宗、杨贵妃二人耽于享乐、追求淫逸所酿成的苦果: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使盛唐走向了衰微。这与杜牧的“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有异曲同工之妙。君王以“万机”为轻,却以享乐为重,酿成亡国之大祸必在情理之中,正所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三、四两句是诗人目睹华清宫的景象:帝妃早已升天作古,只有四季“长生”的树木,见证了华清宫的兴衰。

这首诗主要采用对比的手法: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答: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对照、映衬)手法。

第一首宫内宫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 第二首今昔(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而两首诗体现的都是对玄宗皇帝沉迷声色而误国的讽刺与鞭挞。

三、方法总结,综合提高 (5分钟)

点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

释运用(结合具体诗句,阐释诗句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

评效果(具有什么样的效果,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题思路: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几句写„ „ ,后几句写„ „。前后(或者两者)对比鲜明,反差强烈 ,深刻地揭示了(写出了)什么样的( 思想内容),表达了(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四、基础训练

(8分钟)

问:本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①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 的幌子。

答: 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五、练习作业:(2分钟)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效果如何?请简要分析。

读长恨辞

[宋]李觏gòu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倍沾襟”与“不动心”作对比,一代君王唐玄宗对于浴血奋战的将士之死并不动心,而对宠妃杨贵妃之死哀恸万分,两相对比,增加了对唐玄宗的批判与谴责的分量。

2、课外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题后问题。

登科后

唐 • 孟郊

昔日龌龊①不足夸,今朝放荡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释】

①龌龊wò chuò:指处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谨局促。 ②放荡:自由自在,无所拘束。

思考:请你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对诗歌作简要赏析。

【答案】①诗开头两句对比,将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与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对比,用“不足夸”“思无涯”直抒心情,表现了作者金榜题名后内心说不尽的畅快。

②“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则用夸张手法,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

第13篇:浅析李清照词的对比手法

浅析李清照词的对比手法

〔内容提要〕: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难得的女作家,女词人,尤其长于词。且她是一位在词作中较多地使用对比手法的词作家。对比是清照词创作的一大特色。有往昔的幸福生活与今之凄凉孤独生活的对比;有闲愁、相思之愁与颠沛流离的浓愁的对比;有婉约风格与豪放风格的对比等。利用这些对比手法使有限的篇幅蕴涵更广阔的生活画面,更能寄寓和寄托自己更丰富的更为复杂的内心感情波澜,表达一种“今不如昔”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李清照 词 对比手法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明水人(今属山东人),她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母亲王氏亦能文。她是我国南北宋之交的一位著名女词人,自宋至今,称誉者不计其数。自有文学史以来,李清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渐高: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李格非女清照„„„亦以倚声有名。”胡适《国语文学史》称:“李易安乃是宋代一个女文豪。”在灿若繁星的作家群中,李清照是一颗闪烁着奇异光彩的明星。她的词有很高的造诣,她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铺陈极其工巧、细腻的画面,婉约深细,而又意境深远,被称为宋词婉约之宗。尤其是她词中的对比手法,使有限的篇幅蕴涵更广阔的生活画面,寄寓自己更丰富更复杂的感情波澜,融入了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和叹国破家亡、感时伤世的愁苦,并以此表达一种“今不如昔”的情感。

对比是两种事物之间的相比较,是诗词中最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在古代的作品中并不少见,使用对比手法的也大有人在。但像李清照这样大量、密集地使用的却并不多,李清照将这种传统手法予以翻新,她将对比运用于全篇的艺术构思中。在李清照的作品中,对比手法使有限的篇幅蕴涵更广阔的生活内容和画面,寄寓内容,大半是她个人的生活情趣和身世感伤。她总是选择身边的人、事、景作为对比对象,用或空灵,或凝重的鲜活的笔触,由小见大,由外表见内心,由细节见一生。分析一下她的词作,不难发现,她的词作中多方面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一、前后期泾渭分明的生活,是清照词中对比手法的创作源泉与底蕴。李清照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散文家,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时任北宋后期礼部员外郎;母亲王氏,出身名门,亦能文。这样

的书香门第之家无疑会给李清照较早的文化熏陶和良好的家庭影响,为她的文学创作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她的家庭气氛也比较宽松开明,因而造就了她率真自然的性格和心灵,也奠定了她独立自由的文学创作风格。李清照自幼聪慧,少女时代就已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生涯,并初步崭露了过人的文学才华。这个时期由于社会安定,家庭生活富足,加之个人心情舒畅,因此她的词作内容和格调都是欢快无忧的,其词境也充满着乐趣。,以后又嫁得如意郎君赵明诚,伉俪相得,拥有一段甜蜜、温馨的夫妻恩爱生活。公元l127年,李清照44岁时发生了“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兵荒马乱之中,赵明诚与李清照先后南渡,而青州老家和大量未能带走的书籍文物,则在“青州兵变”中化为灰烬。平静、幸福安稳的闺房、书斋生活结束了,赵明诚也不幸病逝。国破、家亡、夫死、无子,再嫁又遇人不淑,打击接踵而至。对于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女子而言,在李清照的心目中,国破家亡之痛、思乡怀旧之情、感叹身世之悲、飘零转徙之苦,每一样都令他心碎,这一切成了她词中对比手法的创作源泉与底蕴,于是在她的词作中不断出现离乱后悲苦心情和之前幸福美满生活的对照。

二、年少及婚后词作觅闲愁、抒相思之愁苦与饱受颠沛流离生活后的浓愁的对比。

李清照年少时的生活是甜蜜的,幸福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对青春的留恋,有时也会无端生出许多闲愁,像《如梦令》“昨夜雨疏见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清照词》第3页)昨夜骤然袭来的风雨,无疑使女词人极其敏感、多情的心灵经受了一番折磨。她知道春天的脚步已经走远,最娇艳的花朵也要面临凋落的命运了。她惜春、伤春,为这些美好事物的消逝而感伤不已,只有借酒浇愁(实际是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是对青春的留恋和惋惜)。一觉醒来发问,正显示出心事:经受一夜风雨的摧残之后,海棠花的命运如何。有趣的是,卷帘人和女词人的对话,形成心理、性格上的绝妙对照。女词人的敏感、细腻、多情的心灵与卷帘侍女的憨实、淡漠、毫不在意也形成了对照。

李清照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婚后不久,赵明诚负笈远游,旋又出仕,年轻的李清照在离别期间,写下的很多抒发相思之情的优美词作。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红藕香残、西楼月满、花飘水流、雁群南飞,自然界这些无情

物无不牵动她的情肠,深挚极了,对丈夫的深厚爱情永远也无法磨灭(此情无计可消除),纵使愁眉稍展,也依然缭绕心头。她不言不语,只是凝眸沉思,任内心被情感啃噬。《醉花阴》中“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清照词》第14页)将消魂相思写朴素得朴素而深刻,完全显露出女性真实的情操来。

《临江仙》中“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客建安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清照词》第114页)整首词作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情感抒发的深沉,都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反映词人年老无依,在*岁月里,颠沛流离,作客异乡,当春归大地之时,触景生情,抒发感旧伤今的悲凄之情。 词作上片写春归大地,词人闭门幽居,思念亲人,自怜飘零。“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下片写对往昔生活的追怀、眷恋与如今飘零异地、悲凄伤感相对比,写出一位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形象。

李清照南渡后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纵观李清照这个时期的词作,一曲《声声慢》将词人迭遭丧乱,受尽磨难以后的生活景况及其内心深处的绝望哀愁,孤独无依表现得淋漓尽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清照词》第101页)这首词以非常沉郁、凄婉的笔调抒写了词人在一个秋日里,从清晨到黄昏一整天孤独寂寞,凄楚悲哀的心境,这实际也是作者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这首词曲折然而又典型地概括了词人南渡以后飘零的生活、凄苦的处境和充满悲哀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悲伤和忧郁。词中所表现的“愁”情,显然是个人不幸与国家沦亡交织在一起而迸发出的国愁家恨,这种“国愁家恨”与词人南渡前那种“离愁别恨”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包含着一定的时代色彩和社会内容,因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李清照南渡后正是在这种愁苦和悲愤中度过余生。

三、词作中往昔之快乐幸福生活与今之凄凉孤寂生活的对比

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清照词》第1页)描写了

作者回忆自己曾经游览溪亭时的情景,表现了她开朗乐观、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写得活泼秀丽,语新意隽。《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清照词》第14页)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读之令人凄怆欲绝。这首词在黄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再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清照词》第14页)被称为“幽细凄清,声情双绝”。此作写重阳佳节夫妻不得团聚的离愁别绪,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感情极其真挚。这一时期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靖康之变,既给她带来亡国灾难,又使她痛失丈夫。以一位孤独嫠妇的身份,飘泊在江南客地,怎会不使她倍增凄清孤寂的情怀?在她作于后期的词中,只消举出两句,就可概括其后半生的凄苦情怀,一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二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读了此等词句,其心情之痛楚,情怀之凄凉,完全力透纸背了。

最突出的对比表现在她的《永遇乐》中。“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清照词》第106页)该词由今写入,由今而昔,由昔而今,立足现实,多层次的反复对比,抒发词人深沉凄怆的家国身世之感。上阙几句都是正反对照:夕阳西下的美景与人在异乡的感慨;浓浓春意与春意几许的疑惑;融合天气与岂无风雨的忧虑;词人在正面描写美好的自然景色后,用反问的语气描写相反的情绪,显出词人黯淡的心情。下阙有过去插戴满头与今日“风鬟雾鬓”外貌的对比;昔日“偏重三五”与今日“怕见夜间出去”情绪的对比;昔日朋侣香车宝马欢度元宵的热闹于今日:“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寂寞的对比;上阕写元宵节的情景,开头连用两

个问句,将眼前的美好景色与词人隐秘的内心紧密相联。佳节来临,天上日丽云碧,地下柳浓梅艳,可词人心里却是许多的迷惘。这是屡遭厄运、饱经风霜的人特有的心,置身表面上热闹繁华的临安,恍惚又回到“中州盛日”。下阕遥想当年汴京繁盛的时代,自己不仅有闲暇游乐的时间,更有闲暇游乐的心情,“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出去让自己成为人们的视觉焦点,那是怎样的荣耀!怎样的风光!“来相召,香车宝马”,过去的玩伴依旧兴致不减,但词人变了,却是“谢他酒朋诗侣”,“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没有了游玩的愿望,历尽国破家倾、夫亡亲逝之痛,词人不但由簇带济楚的少女变为形容憔悴、蓬头霜鬓的老妇,而且心灵也衰老了。词人内心失落到了如此“事事休”的漠然境地。通过“盛日”和“如今”两种迥然不同的动作、心态将不同的时期词人不同的遭遇、内心感受表现出来。词作结尾却又再生波澜。“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借别人的欢笑,衬托作者的悲凉,以乐写衰,愈见其哀。与“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出一辙,心的向往刚刚升起,忽而又猛然跌落。其含蕴丰富,更耐人咀嚼。一篇词作之中,有今昔时代的对比,有今昔行为的对比,有今昔心情的对比,有自己与他人的对比,有自己身与心的对比,如此丰富复杂的内涵,通过词人娓娓道来,词面上看似平静其实蕴涵着翻腾的波澜!通篇对比,意象鲜明,不言哀而自哀,不言悲而自悲。词人只是如叙家常地娓娓道来,让读者从鲜明的意象对比中领略她那动荡不已的内心世界。

李清照一生的际遇就是一种强烈鲜明的对比,如《如梦令》中天真单纯的佳女(卷帘人)与“浓睡不消残酒”的主人形成对比,突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多愁善感和细腻多情;《永遇乐》通过良辰佳节个人处境和情绪前后截然相反的对比,传达出作者思慕昔日家园与忧愤目前时局的心情。她又将虚实融为一体,进行对比,使时空高度浓缩。如《南歌子、天上星河转》词人将“天气”、“衣”、“情怀”与往昔比较,目下为实,从前为虚,实虚参照,形成对比,完美地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情绪。

四、词作中柔美的婉约风格与豪放风格的对比

李清照被称为婉约词之宗,词作多表现出柔美、清新、自然的婉约风格,但其中也不乏有颇具阳刚之气的豪放风格的词作。《渔家傲· 记梦》正是这种风格

的表现。“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磋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首词想像奇特,意境雄阔,气质豪放,充盈着一种浪漫激情和理想光辉,与以往李清照词的精巧、玲珑意境、温婉、柔丽词风和含蓄、内向气质形成绝妙的对照,表现出李清照性格气质的另一重要侧面,即奔放、雄奇、超世脱俗的性格气质。这首词以整个宇宙为场景,展开一幅奋飞万里、奔向理想的人生进取图景。意象飞动(云涛、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动、九万里长风、大鹏飞腾),给人一种奔放不羁的快感和解脱感。李清照不仅具有女性的细腻柔丽,还具有一般女性所寡有的贞刚气质。她的词是温婉中有遒逸之气,旖旎中透出刚健、洒脱、俊爽之气。在这首词中,她像庄子笔下的大鹏那样想要超越一切,腾飞万里,直扑未来的理想境界。

浙江金华有南北朝时因沈约曾题《八咏诗》而得名的一座名楼,李清照避难于此,登楼遥望这残存的半壁江山,不禁临风感慨写出《题八咏楼》 “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我们单看这气势,这哪里像一个流浪中的女子所写啊,倒像一个亟待收复失地的将军或一个忧国伤时的臣子。李清照在金华避难期间,还写了一篇《打马赋》。“打马”本是当时的一种赌博游戏,李却借题发挥,在文中大量引用历史上名臣良将的典故,状写金戈铁马,挥师疆场的气势,谴责宋室的无能。文末直抒自己烈士暮年的壮志:“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 从这些诗文中可以看见,她真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何等地心忧天下,心忧国家啊。“但愿相将过淮水”,这使我们想起祖逖闻鸡起舞,想到北宋抗金名臣宗泽病危之时仍拥被而坐大喊:过河!这是一个女诗人,一个“闾阎嫠妇”发出的呼喊啊!与她早期的闲愁闲悲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这愁中又多了多少国家政治前途之忧、民族之痛啊!

婉约与豪放,充分体现了李清照的个性特点。婉约的风格,使她能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感受,而豪放的风格增加了她诗词思想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表现出关心国家命运的高度爱国精神。

细读李清照之词作,有一种隽永的美,一种空灵文笔下的忆往昔、逸兴壮思、泛舟碧波的隽永的美,亦有凝重文笔下的国破家亡的离恨。几多甜蜜,几多凄苦,

李清照走完了她的人生。这位著名的女词人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她不朽的创作艺术,是北宋文学史乃至整个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枝奇葩,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清照词》(点校)古敏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10出版。

2、《唐宋词鉴赏词典·唐·五代·北宋》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出版。

3、李汉超主编,《李清照词赏析》,辽宁大学中文系,1982年4月版。

4、张晶 《心灵的歌吟——宋代词人的感情世界》,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5、《李清照研究论文集》,济南社科所编,中华书局 , 1984年5月第1版 。 参考论文:

1、张月琴《物是人非,欲语泪流--论李清照词作的对比艺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3(3))

2、周秀怡《典赡婉丽并擅场:李清照诗词艺术风格探微》(《佛山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3、韩慧玲《李清照词艺术特色再论》(《滨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3期)

4、陈在东、阎秀平《清新峻爽李易安:李清照词风新探》(《临沂师专学报》1997年第5期)

5、李建国《论易安词柔中寓刚的艺术表现》(《贵州 社会 科学 》1999年第1期)

第14篇:古典诗歌中的对比手法

浅析古典诗歌中的对比手法

山东省平原一中 刘新菊

内容提要:对比,就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在古典诗歌中有很多表现百姓苦难生活的伟大诗人往往是采取对比手法,这种手法更能突出事物的特点,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关键词:古典诗歌 对比手法

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将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在古典诗歌中有很多表现百姓苦难生活的伟大诗人往往是采取对比手法,这种手法能突出事物的特点,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稍作总结,现略举几例:

一、为谁辛苦为谁甜

辛苦吟

于濆 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投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国家肥。

前四句表现了下层人民的饥寒。亲自耕种、亲手织布的男儿妇女应该吃得饱、穿得暖,而实际却相反,情理与实际形成强烈的对比。后四句表现上层社会的靡费。“我”希望燕赵的美女都变成面目丑陋而德行贤惠的嫫母,那么她们的笑就不可能再那样值钱,也就再不至于有一笑千金的挥霍现象了。这样于家于国有利,都会好起来。前后对比深刻表现了封建社会衣食两方面的不合理现象。

而《橡媪叹》(皮日休):“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诗人用对比的手法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统治者。他没有把统治者同古圣先贤进行比较,而是同被人唾骂的田成子进行比较。连田成子都不如,意思更深了一层。

《伤田家》(聂夷中):“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其中“绮罗筵”和“逃亡屋”构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两极分化的尖锐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增强了诗歌的批判性。

《官仓鼠》(曹邺):“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也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官仓里的老鼠被养 得又肥又大,而前方守卫边疆的战士和后方终年辛劳的老百姓却依然在挨饿。诗人以强烈的对比一下子把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矛盾展现在读者面前,将矛头指向了最高统治者,主题十分鲜明。

二、为他人作嫁衣裳

陶者

宋·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一、二句描写贫者生活。陶者烧窑制造砖瓦,几乎烧尽了门前的陶土,可他们却只能住在土阶茅茨式的简陋小屋里,他们屋上并无片瓦。“陶尽土”道出了陶者付出的艰辛劳动,“无片瓦”写他们的艰辛付出并没有得到回报。

三、四句描写富者的生活,那些十指不沾泥的富家贵族,并不参加任何劳动,更不用说制瓦这样的苦活了,但住的却是高楼大厦,游玩的却是翠馆红亭,屋瓦象鱼鳞一样排列的整整齐齐。“不沾泥”说明他们不参加劳动,“居大厦”说明他们不劳而获。

全诗有三组对比。从全诗来看是贫者与富者的对比;从局部看一是贫者付出的劳动与毫无回报的对比,二是富者没有付出劳动和生活优裕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道出了劳动人民劳而无获的辛酸,辛辣地讽刺了不劳而获的剥削者。

和《陶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张俞的《蚕妇》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诗中的“蚕妇”是一个以养蚕为生,身居僻乡,不曾见过世面的劳动妇女。前两句写她入城市与归来。昨日,她到城里去了一次。很容易想象“入城”途中她该有多么激动、兴奋,但归来后却泪水涟涟,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差呢?后面两句道出了原委:原来她在城里看到了那些浑身穿绫罗着绸缎的富人们,他们竟没有一个是辛辛苦苦的养蚕人!她内心受到了强烈刺激,难怪会扑簌簌落下了眼泪。

全诗有两处对比,一是情绪的对比。这一强烈的情绪反差在一“入”一“归”中含蓄而巧妙地表现出来了,耐人寻味,发人深思。二是“蚕妇”与“罗绮者”的对比。可以想象“蚕妇”浑身的牛衣苎麻,暗淡无色,自惭形秽;“富人”浑身的绫罗绸缎,珠光宝气,趾高气昂。全诗立意既深,构思也巧,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

晚唐诗人杜牧《蚕妇》诗:“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取材同一角度,也用鲜明的对比表现主题,与张俞的诗堪称“姊妹篇”。

三、几家欢乐几家愁

观祈雨

(唐)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写的是观看祈雨时的感慨,通过大旱之年两种不同生活场面、不同思想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首句写旱情,这是祈雨的原因。“桑条无叶”是写春旱毁了养

2 蚕业,“生烟”则是写春旱对农业的严重影响。因为庄稼枯死,便只能看“土”;树上无叶,只能看“条”。所以这描写旱象的首句可谓形象、真切。第二句写祈雨场面,在箫管鸣奏声中,人们表演各种娱神节目,看上去煞是热闹,但是祈雨群众只是强颜欢笑,内心却是焦急的。诗的最后两句忽然撇开写另外一种场面:少数“几处”豪家同时也在品味管弦,欣赏歌舞,但却“恐天阴”,仅仅怕丝竹受潮。诗歌前后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一方面犹恐不雨,一方面却犹恐春阴;一方面是沉重生计的殷忧与不幸,另一方面却是无聊的荒嬉与闲愁。作者用对比手法,使讽刺意味更为曲折、委婉,耐人寻味。

与《观祈雨》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水浒》民歌:“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内心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只不过是民歌对比的形式更为直截了当,而《观祈雨》的对比手法比较委婉、含蓄罢了。

四、吹尽黄沙始到金

浪淘沙九首(其六)

刘禹锡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前两句写淘金妇女艰辛的劳动,后两句指出了权贵们所占用的黄金,正是劳动者经千辛万苦从沙中浪底淘漉而来。前后对比揭示了当时社会不合理的现状:劳动者创造了世间的一切财富,却难得温饱;不劳动者却可以无限地占有劳动者的果实,从而表现了诗人深切地同情劳动人民的主题。

在古典诗歌中,象这样把农民的贫困痛苦与剥削阶级的骄奢淫逸加以对比的有很多。但是把农民的穷苦与诗人自己的温饱作对比的却极少见,白居易就是这样为数不多的诗人中的一位。

如《观刈麦》,前十二句描写割麦者的辛勤劳碌;中间八句描写拾麦者痛苦的生活,最后六句写诗人自己深深的自责,将自己的舒适和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同样在《村居苦寒》中他也把自己与农民的痛苦作了对比,深深地感到惭愧和内疚,以致发出“自问是何人?”的感慨。作为封建士大夫,在那个时代却能主动地去和农民对比实在是难能可贵!

附: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无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第15篇:纵横对比,衬托形象——学习对比手法

纵横对比,衬托形象

——学习对比的手法

一、教学目标

1、教学要求

(1)积累学法。引导学生学习对比衬托的方法。

(2)实践运用。指导学生课堂练笔,运用对比衬托的方法。

2、教学重点

学习对比衬托的技法,让人物形象更鲜明,让作文的主旨更鲜明。

3、教学难点

学用对比衬托的手法表现人物,彰显主旨,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创意

本文的教学创意在于 :首先导入掲题,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明确对比衬托的定义。然后借鉴所学课文,让学生感知对比衬托手法的妙处。再让学生以《我的同学》进行写作训练。

三、教学过程

(一)讲述对比手法。1.举例:《范进中举》中的对比:

范进中举前,胡屠户训斥他,他只能“唯唯连声”,称“岳父见教的是”,辱骂得他“摸门不着”,也不敢吭声。二人表现为一恭一倨。范进中举后,胡屠户慷慨地送肉送钱,称范进“贤婿老爷”,当众夸他“才学又高,品貌又好”,“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处处小心,处处奉承。二人表现为一尊一卑。充分表现了胡屠户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庸俗不堪的势利市侩的丑恶嘴脸。

2.揭示对比手法的定义: 对比手法:是将对立的人物、事件、景物放在对照起来进行描写,以衬托出主要人、物的特点。

3.举例《故乡》中的对比:

少年闰土活泼可爱、思想自由、心地善良;成年闰土在传统道德的束缚下丧失了生命的活力,精神变得麻木了。“多子、饥荒、苛税”的折磨和“兵、匪、官、绅”的压榨,二十年后,他变了:

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穿一件极簿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们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作品运用对比的方法,从外貌、动作、语态、衣着等方面传神地刻画出中年闰土木偶式的形象。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比,生动表现了闰土在超负荷的重压下精神上的麻木和生活上的贫困。深刻地揭示了旧中国农民在经济和政治的压迫下喘不过气来,封建礼教和迷信更在他们的精神上套上了沉重的枷锁,使他们麻木,使他们默然地忍受。对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提出了控诉。

文中还刻画了杨二嫂这个小市民形象。二十多年前她是“擦着白粉”的“豆腐西施”。二十多年后,她变成了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从“豆腐西施”到“细脚伶仃的圆规”的对比,记录了杨二嫂生活的衰变和命运的不幸,杨二嫂前后生活的对比,反映了社会对她的冲击和折磨。

同时闰土与杨二嫂两个典型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闰土的崇敬与同情;杨二嫂的尖刻自私衬托了闰土的憨厚朴实。而且通过与闰土的对比和映衬,深化着作品的主题:一个如此精明、小气、爱占便宜的小市民落到了这种地步,那么像闰土这类善良、忠厚老实的贫苦农民,其生活的命运就更加不然了,这就更加有力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4.揭示对比手法的艺术效果:

对比手法的作用:使人物性格更为突出;可使人辨是非,明真伪,识好坏,促进人冷静的思考,作出正确的判断,使文章主旨更鲜明,从而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5.对比手法的种类:

(1)纵比:对同一个人在时间上作先后的对比。

①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穿一件极簿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们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②从“豆腐西施”到“细脚伶仃的圆规”的对比,记录了杨二嫂生活的衰变和命运的不幸,杨二嫂前后生活的对比,反映了社会对她的冲击和折磨。

(2)横比:对几个不同的人在空间上作不同的对比。

闰土与杨二嫂两个典型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闰土的崇敬与同情;杨二嫂的尖刻自私衬托了闰土的憨厚朴实。而且通过与闰土的对比和映衬,深化着作品的主题:一个如此精明、小气、爱占便宜的小市民落到了这种地步,那么像闰土这类善良、忠厚老实的贫苦农民,其生活的命运就更加不然了,这就更加有力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二)领悟对比手法的运用。

学生阅读优秀习作,领悟文中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的?

1.班级的差生

“刷、刷、刷”,像在战场上应战似的,同学们小心翼翼地低头在答卷。

考场中,一位是蓝兰,她那黝黑的脸子沁出了一层细细密密的汗,那握笔的手也微微地发抖。她发狠似的紧紧咬住嘴唇,似乎想咬出一个哪怕得分最小的答案来,但……

另一位是班里成绩最优异的杨君君同学,此刻,她早已经答完了试卷上所有的题目。这张试卷对于她来说,好像是太容易了一点。她瞥了一下手表,知道离收卷时间还有二十几分钟。于是,她便无聊地看看这个同学,望望那个同学。蓦地,杨君君得意洋洋的目光停落在蓝兰的身上,她欣赏似的打量着蓝兰,总觉得蓝兰是班级里的后进生,而且脑子又不聪明。这感觉,使君君想起了……

前几天,数学老师为了使同学们更有把握地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来,特地在黑板上抄了许多难题。

当老师疲惫地伸出沾满粉笔灰和挂满汗水的手要洗时,竟发现了那洗手盆里没有一点水,毛巾也被孤独地冷落在一边。老师不禁责问:

“今天谁值日?怎么不打水?”

值日?打水?噢!为了这复习,考试,再复习,考试的事儿,同学们已经无法腾出时间,也不愿来理这些“闲事”了。

但杨君君心中十分清楚。今天是自己值日,她望了望黑板上那密密麻麻的练习题,又瞟了一眼那个洗手盆,心中着实踌躇了一会:抄练习题,还是浪费时间去打水?

正在杨君君拿不定主意的时候,蓝兰已经放下笔,默默地走过去,双手捧着洗手盆,向门外迈去……

杨君君回过神来,又默默地望着这个差生——蓝兰时,心中猛地一动赶紧撕下一页白纸,迅速而仔细地抄下几个得分最多的题目,然后看准了监考老师转身之际,将白纸捏成一团,准确地扔向低着头,苦苦思考的蓝兰……

收卷时间终于到了,杨君君第一个交上了卷纸,将要迈出教室的时候她又一次有意无意地瞄了蓝兰一眼。恰巧,蓝兰这时也抬起头,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杨君君。她苦笑了一下,也匆匆地交上了卷子。

教室外,蓝兰看到的是一张张喜悦又轻松的脸蛋,听到的是一片“唧唧喳喳”的笑语。 “唉!”蓝兰无声地叹了一口气,默默地走出了这与自己无缘的地方。 “蓝兰,等一下!”杨君君跟上了她,说,“你怎么啦?天天愁眉苦脸的?” 蓝兰诚挚地、轻轻地说:“君君,我总觉得你缺少了点什么。” “缺少了什么?”君君奇怪地问。

蓝兰塞给君君一张纸,说:“也许你看了这个以后,你会明白的。”接着,便朝前走去了。 君君狐疑地打开纸一看,原来是自己在考试时扔给蓝兰的那张纸,只见背面写了几行工整又大的字:

“对不起,我不能做‘小偷’。我相信,我能补得上成绩。希望你做个名副其实的‘优生’!”

君君好像明白了什么,又好像什么也不明白,她决定追上蓝兰问个清楚。但她在跑的过程中,像喝醉的人迎面淋了冷水似的,她终于赶上蓝兰……

瞧!她们的眼眶中都含着晶莹的泪珠,两双手紧紧地相握在一起,似乎都想从对方寻找什么似的……

一个是品德优学习差的蓝兰,一个是学习优思想表现一般的君君,性格互补,这是人物的对比。由前面的“互不理解”到“两双手紧紧地相握在一起,似乎都想从对方寻找什么似的”,这是前后事件的对比。

2.生活告诉我坦诚

“收废纸!……”门外传来了一阵清脆的叫声。我透过窗,望了望堆积在后院墙角边的废纸,脑里便出现了一个念头:这些废纸放着也白占了地,倒不如卖了,还可以卖些钱来。

于是,我叫住了那收废纸的老妇人,打过招呼,我便到后院去取废纸。我抱起废纸刚要走,忽然发觉这些十分轻,卖不了几个钱。有什么办法在短时间内使纸加重呢?正在这时,一不留神,放在上面的一张废纸滑了下来,掉进了我身旁的一只水桶里,只见,这纸一碰到水,就像见了神仙,快速地吸着水。不到一会儿,纸就全湿了。捡起这废纸时,纸却比刚才沉了许多。对!书上不是明明白白地写着:纸能吸水,可以使纸的份量增加……我何不?

说干就干。我把一部分纸扔进水桶里,浸湿。为了避免收废纸的人怀疑,怕不要纸。我还从中耍了个小聪明,将废纸按两张干夹一张湿的顺序摆放好。这下,可真是棒极了!纸一下子重了好几倍,我抱也抱不动,结果还是拖着出去。

老妇人仍旧不慌不忙地帮我把废纸用绳捆好,用秤称。她似乎对我没有丝毫的怀疑。称完后,也就随手往车上一放,装置好。

嘿!三十斤,五元钱。我高兴地露出一种得意的笑。我拿了钱,便想进屋,心里正暗暗庆幸我这成功的杰作。

“小妹妹!等等……”真是做贼心虚,我愣了一下,不好,难道她知道我的阴谋吗? “小妹妹,这是你的钱吗?”她打断了我的思绪。幸亏老天爷开恩!我喘了一口气,回过头,望了望她,又望了望她手中的那张“工农兵”,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刚才我拖纸到这儿时,不留神把爸爸给我买书的钱掉了。

我接过钱,脸上火辣辣的。也不知哪来的勇气,向她说明的事情的原委,请求退钱。老妇人却笑了笑,说:“没关系,我回家晒晒。”说完,便又拉起了车。

“收废纸了!收废纸了!……”这熟悉的声音又响了。 文章中写“我”的“贪财”,将废纸浸水出售,而“老妇人”却不介意,说“回家晒晒”,以“我”的“劣”衬托“老妇人”的“优”,这是反衬法。

(三)作文训练题: 《我的同学》

要求:1.以班级同学通过艺术加工,运用对比手法来同学的美好品质。2.运用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人物。

3.情感真挚,反映自己对赞美、感激。4.字数达650。

(四)优秀习作:

我的同学

八(2)班 白淑娜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现在的我们都变了,没有小学的纯洁,没有小学的天真,也没有了小学的快乐;大家都变了,可是,就是有一个人,不愿承认大家和自己变了,她确实没变,你还是你,和小时候一样,白晶。

寝室里,我们懒散的坐着吃面,作业带回来却随意丢在桌子,大声的谈论着今天发生的趣事,而在这片“繁华喧闹”的世界中,却有一个宁静的角落。白晶坐在一个小板凳上,腿上摆着一本数学书,认真的看着,仿佛书就是他的全部。她的额头不宽,头发扎成马尾辫,显得很清纯,几缕发丝调皮的窜到她面前,挡住了她的视线,白晶又把它拔到脑后,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投下一片阴影。在白炽灯灯光照耀下,她仿佛坠入凡间的精灵。

她显得和我们是那样格格不入,一个像喧闹的街道,一个像是宁静的山村。她这是什么意思,数学是我们几个中是最行的,却还在看数学书。受嫉妒心理作怪,我跑去把她的书扯掉了。“在寝室不用装好学生,而且,你的数学是我们几个中最行的,你这是在告诉我们有多差,还是说你想告诉我们你有多行?”我想我那时的神情一定凶,很可怕。

“我……我没有什么意思。只是今天数学老师讲的课我有点不太懂而已,所以想拿回来看看,不是你想的那样。”她急忙站起身来解释。“以后我会合伙的。”

“不不不,你还是好好学习吧,不要和我们这种人走的太近比较好。”她还想再说什么,我却走了。最后是陈舒畅出来打的圆场,这个闹剧才结束。

第二天早上,我是超后悔昨天抽筋和白晶吵,想想自己和她吵的原因,不就是因为自己嫉妒她学习好吗?最重要的是,她和小时候一样,她没有变,而我和陈舒畅却变了。正当我想的出神时,一个手突然从我背后伸出来,拉住我的肩膀。

“早上好啊!”是白晶的声音。

“一大早的,突然蹦出来吓死我了。”我拍了拍胸口。见我这么夸张,她一脸好笑,我和她相视一笑。一笑泯恩仇。

“昨天对不起啊,看你学习那么好,又上进,自己不上进,就感觉……,唉。”我不由地耷拉下脑袋,等着她发落我。“额,昨天的事咱就不提了,我们成绩都不大好,以后一起努力吧!我们的青春错过了就永远补不回来了,要抓住现在的时光。”

真没有想到我的同学竟是这样的宽容人,这样的真诚待人。我感激地握住她的手,向前走去。

谢谢你的宽容,你的体谅,你的上进,这些都影响着我。人生的道路上,能遇见你这样好的同学,我很庆幸。

评语:

小作者在文中运用对比的手法衬托出同学的勤奋、纯洁、宽容。开头就把小时候的我们和现在的我们的性格变化和同学白晶的不变进行对比;接着写晚自习后我们组喧闹的环境中玩耍,而白晶在宁静中学习,突出白晶的勤奋;再写我们的嫉妒讽刺和白晶的忍让宽容进行对比;最后写白晶真诚劝说。这对比手法更突出同学的品质高尚,从而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我势利的同学

八(2)班 李乐

我的同学,有一双贼溜溜的小眼睛,一副眼镜挂在鼻梁上,典型的四眼仔,看到他这个样子就不是什么好人。他有一个特別匹配的名字一任四利,往往我们都会喊他四(势)利眼。我们这样喊他也是有原因的,他不敢去招惹那些坏的学生,別人说什么他就是什么,但他却去欺负那些老实憨厚的人。

五月的一天,上完体育课后,由于天气炎热的原因,大家都纷纷买冰镇饮料去喝,跑了几圈太累了不想下去,正好,我前面的任四利他没去上体育课又不累也要下去买,我便求他:“任四利,你也下去买的喝吗?顺便帮我带一瓶,我给钱……”话都没让我说完,就打断了我还朝我骂道:“你是脚有病呢?还是哪里残疾,有手有脚不会自己下去买。”说完还送了个白眼给我,我的气不打一处来,不买就不买,至于骂人吗?

“任四利,给我过来买几瓶饮料上来。”渣霸学生朝他喊道,只见任四利飞快地朝他们跑去,像一只乖乘乖的小狗等待主人的吩咐,那些人给他10元要他买5瓶饮料上来,可是钱并不够,我以为任四利会找他们要,没想到,他犹豫了片刻就飞快地跑去了,不够的钱任四利会自己贴吗?

这让我不禁回想起:“前几天,他们让任四利去买东西,不给钱,结果任四利找他们要钱,他们不给,反而把他推倒在地,可能是因为这个吧!可是我并为此感到一丝怜悯之情,也许有一半是因为他不跟我买,还有一半是因为他狗眼看人低,去跟他们买饮料。

“哐”一声响,打破了我的回忆,只见他笨拙的抱着几瓶饮料向后走去,一数,5瓶饮料是怎么买回来的,肯定是自己贴钱买的,他一瓶一瓶的放在桌上,弯着身子赔着笑地对着他们,迟迟不肯走开,直到他们要他走,他才慢慢离开,还不忘说:“有什么事再叫我。”

瞧!这就是我的“势利眼”同学,一个欺软怕硬的同学,一个没有骨气的同学。 评语:

文中先介绍人物后,就总写了任四利对同学的不同态度,再重点写任四利在一次体育课后,对我求他买水他不肯,反遭辱骂,而对渣霸同学倒贴钱还毕恭毕敬地卖力,鲜明地对比突出了他是一个没有骨气、欺软怕硬的势利眼。文中语言犀利,讽刺性强。

四、作文训练题:《差别》

以这次运动会的有关事,如,报名的积极与消极,参加的积极与消极,比赛时的拼搏与怕累,集体项目的逃避与积极担当。也可插叙这位同学平时学习和待人的行为。

差 距

九(4)班 徐欢

“放飞梦想,征战赛场……”,我校正在举办令人激动的一年一度运动会。我班的成员都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地走过主席台;而我却借个矮的优势,慢悠悠的无精打采的躲在队伍中间,也不喊口号,反而还拉着一旁的同学笑嘻嘻地讲话。

开幕式完毕后,运动员开始征战赛场,非运动员在赛场旁给运动健将们加油助威。而我,早就跑到一个僻静的角落躲起来玩。我看着一旁激烈的比赛情景,想到刚刚自己找他们去玩,竟然没有一个愿意的。说什么自己虽然不是运动员,不能为班级争光,但是可以做后援,可以为他们参赛的人买水呀,加油。哼,虚伪!

我不屑的摇摇头,嘴角裂开一抹嘲讽的笑,好不容易有一天的时间放松心情了,却不知道去休息一下,反而到处折腾自己,你又不是运动员,何必去凑这个热闹呢?我端了一个板凳坐在阴凉的位子,一边吃着零食,一边看着旁边的同学打游戏。原来也还有人和我一样会享受啦。

“徐欢,王……王好,要跳高了,我……我们去给他加油吧!她第一次参加比赛,肯定有些有些紧张的。”刚刚跑完400米的韩子怡气喘吁吁的跑过来,脸颊红扑扑的,两鬓的发丝也被汗水浸湿了,说话也断断续续的。

嗯,不想去,无聊。我摇摇头说。“走啦!王好肯定需要我们的鼓励的。毕竟我们是她最好的朋友呀。”她笑了笑,拉起我的手说:“走呀。”

我皱了皱眉,不情愿地站起来,“别人比赛,你去掺和,多无聊啊。”“怎么会,我们虽然不是运动员,但是我们在给他们加油时,她也会很高兴啊,毕竟我们是九(4)班的一份子啊。”我听她这么说,只好跟着她去赛场看王好比赛了。

“加油,加油,你们最棒……”苏晓,我在终点等你!”

我刚一到赛场,震耳欲聋的呐喊助威声顿时充斥着我的耳膜,我看着场外一个个歇斯底里喊加油的人,他们的表情像六月的天变化无常,一会儿高兴挥舞这双手 ,一会儿激动地跳起来击掌,一会儿一脸惋惜地叹气。哎,不懂 。

我站在韩子怡身边,看着她先给王好大大的拥抱,说:“不要紧张,我想你是最棒的哦!做最好的自己就行了,加油!”接着和她击了击掌,表示鼓励。我就站在一旁,象征性地说了一声加油后 ,就神游去了。

“王好,加油!”我被这一声惊呼打断了思绪,我抬起头,看着韩子怡正站着一动不动,屏息凝视看王好跳高,随后便一脸骄傲,自豪的跳起来:“哇,太棒了!”然后和王好来了个大大的拥抱,并竖起大拇指说,真棒!王好笑着说了声谢谢后,就去准备下一轮的比赛了。

“一场比赛,至于吗?”我不解地问道。

“这可是关于我们九(4)班的名誉,而且,王好是我的朋友,我当然为他助威啦。我们不能为班级拿多少分,但我们可以做好后勤工作,积极的奉献自己的力量,毕竟我们也是班里的成员啊。”韩子怡一脸严肃地开导,

太阳的余晖撒在他的身上,为她渡了一层金色。,她眼中透露出坚定,神圣地光芒。连周围的的小树似乎也被她认真的态度打动了,都挺起自己的腰杆,打气精神来,摇晃着自己的身子,给在赛场上挥洒汗水,奋力拼搏的运动员们加油。

我惭愧地低下头,是啊,我也是班里的一员,怎么可以对这一切熟视无睹呢?韩子怡不仅成绩比我好,而且思想也比我高尚。她身材也不高,并且偏胖,但仍参加了400米和800米的比赛,一跑完就来为同学加油,没想到和她的差距这么大。原来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仅是试卷上鲜红的分数,而且还在于人心灵的高尚程度与道德品质的好坏,我应该努力缩小这类差距。

我也开始为我班运动员加油,在呐喊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运动健将在比赛中的拼搏精神,体会到了在他们拿到名次的喜悦。原来,融入集体是一件如此令人快乐的事。

九(4)班 曾爽

那一天运动会,是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天,有一个个小,但很高大的身影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

下午的广播体操,跳绳,50米迎面接力。其中我最深刻的就是50米迎面接力中的两道身影——彭哲,夏小莉,让我理解了学生的差距不能光看成绩。

事情当时是这样的。

在50米接力快开始时,老师到运动场上清点人数,而夏小莉迟迟没到。夏小莉是一个个高腿长的女生,是一个短跑的猛将,这次比赛我们都寄予厚望,指望她能压住阵脚。关键是怎么掉线呢?王老师一脸焦急,气得直跺脚,额头上青筋突出,牛眼睁的老大,嘴里还絮絮叨叨的说:“当时报名的时候还说的好好的,参加50米接力的人到这里集合。正当要比赛了,全部人等她一个。还说什么上厕所,要人去找又没有。一定是去玩了。”我们都感到惊讶,夏小莉临阵脱逃,要误比赛大事,该当何罪!

要知道没有足够的人数是会被视为弃权的。如果真的弃权了别人班会怎么笑话我们班,会说我们班连比赛的勇气都没有。老师想要别的女生顶上,可跑的快的同学都参加了,跑的慢的又不行。

就在这个时候,彭哲好像看出了事态的严重性,从人群里走出来,犹豫一下说:“我虽是男生,但个小,可以顶替吗?”

听到这话,我们把目光注视彭哲,只见他是身材较为矮小的小男孩,浓浓的月牙眉,眼睛边有颗黑痣。王老师可能认为他个子偏小,腿也不长,所以跑不快,还是个男生,可又确实是人数不够,犹豫了一下说:“好,那你试试吧!”

比赛前,负责点人数的老师可能也是认为,他虽是个男生,可个小腿短跑不过女生,因此同意了。

就这样,我们以21个男生,9个女生阵容上阵了。

比赛开始了,前面九名女生比其他班跑的相差不大,我们最担心彭哲个小,会跑不过女生。可彭哲真正上场,让我们刮目相看,为之一振。只见他右手稳稳地接棒,身轻如燕的冲出队伍;高昂着头,双臂迅速摆动,如小蜜蜂扇动翅膀。双腿猛蹬,右脚还没着地,左脚就跨出,如猎豹突奔。很快超了其他班女生上十米。我们先是呐喊加油,后是欢呼叫好。

正是有了彭哲的迅跑,将其他班落下了一大截,才为我们的取胜奠定了基础。加上后面又有李乐、江鹏等猛将冲刺,我们终于获得了第一名。

彭哲的这次热心帮忙,不但解决了老师的燃眉之急,又使他成为了我们班的“大英雄”。而为了玩而不去参赛的夏小莉成了“罪人”。

回想平时。

彭哲他虽然学习成绩不太好,但品德好,朋友多,集体活动都有他,还不怕吃苦,不占别人的小便宜。

而夏小莉是一个和彭哲相反的同学。她学习成绩好,求上进。但集体活动或扫地等体力活时,都看不到她的人。

想到这些,彭哲似乎更符合“优秀学生”这个定义吧!

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是有差距的,但要努力改变自己,让自己走向“完美”,就像彭哲那样有关爱集体,敢于担当,勇于拼搏的美好品德。

第16篇:用英语描述一个人

用英语描述一个人

描述一个人当然应该突出一个人的特征,我们通常用英语描述一个人有以下方面:

面部:face 脸,eyes眼睛, nose鼻子, head头, mouth嘴, hair头发 ,chin下巴, cheeks脸颊,ears耳朵,forehead额头,teeth牙齿, lips 嘴唇, 还有男人的胡子 beard , moustache;身材:figure; 穿着:wearing ; 神情:look ; 四肢:arm 胳膊,leg 腿,hand 手,foot 脚 ;性格:character ; 皮肤:skin ;气质:disposition 个性:personality;年龄:age。此外还有muscle肌肉,waist 腰等。

对于不熟悉的人,描述时通常都是起长相或总体特征,问的时候用:What do/does sb.look like?对于熟悉的人才描述性格、气质、个性等内在的东西,问的时候用:What is/are sb.like?

有些描述人的短语不只有表面理解的含义,更多时候用其引申含义,所以应用时候应该注意,例如这些短语:

long face 可以指人的脸很长,更多时候表示不高兴,拉长脸。

She has a long face all day long .她整天拉长着脸;

big mouth 可以只人的嘴很大,也形容人爱乱讲话.I don’t like her, because she always has a big mouth;

big nose 可以指人的鼻子很大,也形容人总爱打听别人的私事。 You have a big nose , Jim, this is private.你真爱打听,吉姆,这是隐私。

有些形容词用来描述人是不礼貌的,会让人不高兴,可以用其它含蓄委婉的词语来代替,应该注意,如:fat 胖,可以用heavy或plump; skinny 皮包骨头的,可以用slender ; ugly丑陋的,最好不用,应该多用赞美的词语,如说女人漂亮用:pretty, beautiful,说男人帅气可以用:handsome,男女都可用good-looking , charming等。

第17篇:浅析白居易讽喻诗中的对比手法

浅析白居易讽喻诗中的对比手法

吴灵灵

内容摘要:白居易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事、反映社会底层人民深苦痛疾的壮丽诗篇。也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位,有“诗王”之称。他一生留下近三千篇诗作,以讽喻诗最为著名。讽喻诗中大量运用对比手法绘物抒情,使作者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个人观点更为鲜明突出。主要可分为阶级对比,作者与他人的对比,自身前后阶段对比以及其他对比等。

关键词:白居易 讽喻诗 对比手法 劳动人民

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字乐天,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十一二岁时,因避战乱而迁居越中,后又往徐州、襄阳等地,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二十九岁中进士,三十岁登拔翠科。三十五岁应制举。历任周至尉。翰林学士,右拾遗,太子左赞善大夫。晚年官至太子少傅,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故又号“香山居士”。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十四日 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共有七十一卷。他的政治理想是贞观之治,在这一时期,他怀着极高的热情参政,“有阙必规,有违必谏”(《初授拾遗献书》),屡次上书,指陈时政,倡言蠲(juān)租税、绝进奉、放宫女、抑宦官,在皇帝面前折廷诤。与此同时,他还创作了《秦中吟》、《新乐府》等大量讽喻诗,锋芒所向,权豪贵近为之色变。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

1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在诗人流传下来的一百七十余首讽喻诗中,诗人大量采用对比的写作手法,通过对比导出题旨,于对比中体现爱憎的感情。我就诗人讽喻诗中的阶级对比、诗人与他人的对比、诗人前后阶段理想观念对比以及其他对比等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阶级对比

白居易在他的讽喻诗中往往先尽情描摹达官贵人们的糜烂生活,而在诗的末尾忽然出人意料地突起一个对立面。在《重赋》一诗中,诗人详尽的描写了被贪吏们破坏的两税法给农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悲喘与寒气,并入鼻中辛。”而贪吏们“随月献至尊”的羡余物却“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诗人借老农之口发出了“夺我身上衣,买尔眼前恩”的愤怒呼喊。《伤宅》所写富贵者的奢侈,恰与《重赋》形成鲜明的对照。“一堂费百万,郁郁起轻烟。洞房温且高,寒署不能干。„„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缭绫》中也以“丝细缲多女手疼,札札千声不盈尺”写出农妇的艰辛,而对照以富贵者的浪费:“汗沾粉污不再着,曳土蹋泥无惜心。” 《红地毯》写宣州太守为了取得皇帝的宠信,每年都要勒逼宣州人民编织大量的丝毯向朝廷进贡,诗人在结尾激愤地写道:“宣州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在《采地黄者》一诗中更反映了农民牛马不如的生活,他们没有“口食”,而地主的马却有“残粟”,就是余粮:“愿易马残粟,救此苦

2 饥肠!”愿意用马的食品,来换农民的口食。所以诗人曾得出结论说:“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苦辛!”对农民的深厚同情使诗人在《杜陵叟》中爆发出这样的怒吼:“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这是农民的反抗,也是诗人的鞭挞。这些诗作,客观上揭露了封建社会中阶级压迫与剥削的事实。诗人尖锐地指责那些在下层百姓的困苦之上还要加上一层困苦的贪吏、宦官,希望权势者能有所觉醒。

《轻肥》则将矛头指向宦官集团的那些内臣,大夫,将军。“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朱绂(fú)皆大夫,紫绶或将军。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樽罍(léi)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qú)州人食人!”这首诗是白居易《秦中吟》十首之一,题目取自《论语·雍也》中的“乘肥马,衣轻裘”,作者将其概括为“轻肥”二字,用以形容奢靡的生活。

全诗按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前八句为第一部分,写宦官走马赴宴。接下来六句为第二部分,写赴宴的场面。最后两句为第三部分,写江南的大旱。前两部分中,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宦官的骄横神气及其豪奢的生活。第一部分重在写人,“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骄横的意气能够充满道路,马鞍的光亮可以照耀灰尘,这自然会吸引路人的目光,并使人发出“借问何为者”的疑问,得到的答案“是内臣”。巧妙的一问一答点明了骑马人的身份。内臣亦即宦官,伺候皇 3 帝的奴才,怎么能够这样神气十足呢?原来这些人都佩戴着朱绂、紫绶,已经掌握了军政大权,所以才如此骄横。“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交代了内臣所去的地方,诗歌也自然地进入了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作者从神态、装束、身份等方面落笔,把人物外貌及其心里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二部分着重写物。作者客观地向我们展示了一场丰盛的酒宴:上好的美酒、各样的珍馐、鲜美的水果、稀有的海鲜。虽然没有对内臣们饮酒作乐的场面做正面描写,但是他们大吃大喝、大腹便便的丑态已经不言而喻。“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两句,又把他们酒足饭饱之后心满意足的神态描绘出来,与开篇“意气骄满路”一句交相呼应。

诗歌的前两部分用繁笔把内臣饮宴行乐的生活暴露得淋漓尽致,第三部分却只有两句:“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把天差地别的两种生活并列在一起,这是两个宛如天壤之别的阶层:一方脑满肠肥,花天酒地,另一方则天灾人祸竟至“人食人”,不发一句议论,却把受灾人民的悲惨遭遇表现得触目惊心,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种繁简结合、前后对比的手法,使整首诗结构富于变化,腾挪跌宕的气势分外强烈。

二、作者与他人的对比

《观刈麦》中“力尽不知热,但希夏日长”的辛勤农夫,“家田输税尽,拾些充饥肠”的贫妇人,《菜地黄者》中“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的百姓,都具体真实地表现了农民饥寒交迫,牛马不如的生活。《村居苦寒》写隆冬季节,作者和“布絮不蔽身”“愁坐夜待晨”

4 的无衣民的对比。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回观村闾见间,十室八九贫。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褐裘覆絁被,坐卧有余温。幸免饥冻苦,又无垅亩勤。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这首诗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从“八年十二月”至“农者尤苦辛”为第一部分。在这一部分中,诗人描写了北风凛冽、大雪纷飞的冬季,生活贫困的农民缺少御寒衣物、夜不能眠的痛苦。在第二部分中,诗人为自己不必种地劳动,却能紧闭家门、穿裘衣、盖绸被以躲避严寒而深感愧疚和不安,并产生了“自问是何人”的深刻思考。

在古典诗歌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很多,把农民的贫困痛苦与剥削阶级的骄奢淫逸加以对比的也不算太少。但是,像此诗中把农民的穷苦与诗人自己的温饱作对比的却极少见,尤其是这种出自肺腑的“自问”,在封建士大夫中更是难能可贵的。诗人深切同情不幸的农民,对自己的温饱有余深感惭愧,并由此产生了“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的可贵思想。

三、自身对比和其他对比

《卖炭翁》作者指责宫中黄衣使者盘剥掠夺百姓,不问青红皂白抢走卖炭翁辛辛苦苦烧的一车炭。这首诗借卖炭翁由“伐薪烧炭”到进城 “卖炭”再到炭被抢走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扰民害民,宦官强取豪夺的野蛮行径。其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

5 寒”两句尤为精譬。先用“可怜”二字倾注无限同情,继以一“忧”一“愿”来写卖炭老人的艰难处境和细微复杂的心理活动,再用卖炭翁身上需要“暖”,而内心却愿天“冷”这一冷暖的对比充分描写了劳动人民的贫困生活。

《宿紫阁山北村》这首诗,就是作者在《与元九书》中所说的使“握军要者切齿”的那一篇,写于元和五年(810),诗人当时正在长安担任左拾遗。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紫衣持刀斧,草草十余人。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本诗布局巧妙,前四句写游览名胜、主客欢饮的愉快场面,同后十六句所描写的强取豪夺的丑恶场面构成强烈对比。对受害者和害人者的描写也是层层深入:受害者先喜,后惧,终恨;害人者起先是没有交代身份的“暴卒”,而后亮出“采造家”、“神策军”的身份,最后,诗人指出他们的头领是“中尉”,“承恩”二字矛头更是直指皇帝。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极可注意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喻诗,兼济之

6 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 “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喻诗的创作而发的。元和十年夏,藩镇叛乱,力主讨伐藩镇的宰相武元衡遭暗杀。白居易义愤填膺,拍案而起,第一个上疏请求限期缉拿凶手,却被宰相韦贯之等诬以“越职言事”的罪名。与白居易素有嫌 隙之辈也趁机诽谤,说白居易的母亲本系看花是失足坠井而死,白居易却作《赏花》《新井》二诗,实在有违名教,这使得白居易当年就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后又被追贬为江州司马,这一沉重的打击,不仅是白居易政治生涯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他的理想彻底的从“志在兼济”转为了“独善其身”。可以说以江州司马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前是白居易政治上最得意的时期,“兼济天下”是他的主导思想。后期特别是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后,次年写下《琵琶行》。开始“吏隐”,在庐山建草堂,思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感伤的诗渐多。贬官江州给白居易以沉重打击,他说自己是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 ”。比起前期来,他消极多了,但他毕竟是一个曾经有所作为的、积极为民请命的诗人,此时的一些诗,仍然流露了他忧国忧民之心。他仍然勤于政事,作了不少好事, 如他曾经疏浚李泌所凿的六井,解决人民的饮水问题;他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长堤,蓄水灌田,并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钱塘湖石记》,刻在石上,

7 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认为只要“堤防如法,蓄泄及时”, 就不会受旱灾之苦,这就是有名的“白堤”。

唐代是我国诗歌取得最大成就的历史时期,李白和杜甫如日月丽,照耀着盛唐诗坛,他们与盛唐其他著名诗人形成了第一次高潮。安史之乱后,唐代由盛而衰,进入了中唐时期,张籍、王建、元稹、白居易、韩愈、孟郊、柳宗元、刘禹锡、李贺等诗人则如群星灿烂,形成了第二次高潮。这一时期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冲融浑浩、雄丽高华的盛唐之音消失了。诗人们无论从个人遭际抒发不平之鸣,或是注目社会,反映人民的苦难,大都正视自我,正视现实。其观察与体验更为深刻,题材内容更为广阔。如果没有中唐诗人的艰辛创造唐诗就不能成其大,成其广。而白居易无疑是中唐诗坛一颗璀灿的明星,他不仅仅表现在他流传下来诗篇的数量上,更因为他在艺术创作上显示了自己的特色,白居易以一个政治家的犀利眼光与一个诗人的敏锐感受,把当时的许多弊端都揭露出来,表现于诗歌。诗人有意识的观察现实,用诗反映社会问题,表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与人道主义精神,使有助于朝政的革新与世道的改正。 讽喻诗是白诗中的精华。代表作有《新乐府》50首,《秦中吟》10首。它们广泛反映了中唐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着重描写了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这些诗措辞激烈,毫无顾忌,突破了“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在古代批评时政的诗歌中十分突出。以上列举的这些作品只是白居易讽喻诗的一部分,但都运用了对比手法,鲜明的对比,凸显了社会的极端不公,凸显了矛盾的极端尖锐。正是因为这些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

8 使得白居易的讽喻诗独具特色。

参考文献: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袁行霈、罗宗强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朱东润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罗宗强、陈洪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白·杜甫·白居易名诗经典大全集》杨芳云编译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零一二年二月五日

第18篇:浅析白居易讽喻诗中的对比手法

浅析白居易讽喻诗中的对比手法

摘要:白居易讽喻诗大量采用对比,主要分为阶级对比,作者与他人的对比,其他对比。用对比绘物抒情,使得事物的特征更为鲜明突出。

关键词:白居易 讽喻诗 对比手法 劳动人民

诗歌发展到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成百上千的诗人在那一时期先后出现,他们以各有特色的诗篇,从多方面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在众多诗人之中,白居易便是杰出的代表之一。这不仅仅表现在他流传下来诗篇的数量上,更因为他在艺术创作上显示了自己的特色,在诗人流传下来的一百七十余首讽喻诗中,诗人大量采用对比的写作手法,通过对比导出题旨,于对比中体现爱憎的感情。我就诗人讽喻诗中的阶级对比、诗人与他人的对比、其他对比这是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阶级对比

白居易在他的讽喻诗中往往先尽情描摹达官贵人们的糜烂生活,而在诗的末尾忽然出人意料地突起一个对立面。

在《重赋》一诗中,诗人详尽的描写了被贪吏们破坏的两税法给农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悲喘与寒气,并入鼻中辛。”而贪吏们“随月献至尊”的羡余物却“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诗人借老农之口发出了“夺我身上衣,买尔眼前恩”的愤怒呼喊。《伤宅》所写富贵者的奢侈,恰与《重赋》形成鲜明的对

照。“一堂费百万,郁郁起轻烟。洞房温且高,寒署不能干。„„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缭绫》中也以“丝细缲多女手疼,札札千声不盈尺”写出农妇的艰辛,而对照以富贵者的浪费:“汗沾粉污不再着,曳土蹋泥无惜心。”这些诗作,客观上揭露了封建社会中阶级压迫与剥削的事实。作为一种解救,诗人希望权势者能有所节制,因而他尖锐地指责那些在下层百姓的困苦之上还要加上一层困苦的贪吏、宦官。《轻肥》则将矛头指向宦官集团的那些内臣,大夫,将军。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这首诗是白居易《秦中吟》十首之一,题目取自《论语·雍也》中的“乘肥马,衣轻裘”,作者将其概括为“轻肥”二字,用以形容奢靡的生活。

全诗按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前八句为第一部分,写宦官走马赴宴。接下来六句为第二部分,写赴宴的场面。最后两句为第三部分,写江南的大旱。

前两部分中,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宦官的骄横神气及其豪奢的生活。第一部分重在写人,“意气骄满路,俺妈光照尘”,骄横的意气能够充满道路,马鞍的光亮可以照耀灰尘,这自然会吸引路人的目光,并使人发出“借问何为者”的疑问,得到的答案“是内臣”。巧妙的一问一答点明了骑马人的身份。内臣亦即宦官,伺候皇帝的奴才,怎

么能够这样神气十足呢?原来这些人都佩戴着朱绂、紫绶,已经掌握了军政大权,所以才如此骄横。“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交代了内臣所去的地方,诗歌也自然地进入了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作者从神态、装束、身份等方面落笔,把人物外貌及其心里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部分着重写物。作者客观地向我们展示了一场丰盛的酒宴:上好的美酒、各样的珍馐、鲜美的水果、稀有的海鲜。虽然没有对内臣们饮酒作乐的场面做正面描写,但是他们大吃大喝、大腹便便的丑态已经不言而喻。“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两句,又把他们酒足饭饱之后心满意足的神态描绘出来,与开篇“意气骄满路”一句交相呼应。

诗歌的前两部分用繁笔把内臣饮宴行乐的生活暴露得淋漓尽致,第三部分却只有两句:“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把天差地别的两种生活并列在一起,这是两个宛如天壤之别的阶层:一方脑满肠肥,花天酒地,另一方则天灾人祸竟至“人食人”,不发一句议论,却把受灾人民的悲惨遭遇表现得触目惊心,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种繁简结合、前后对比的手法,使整首诗结构富于变化,腾挪跌宕的气势分外强烈。

二、作者与他人的对比

《观刈麦》中“力尽不知热,但希夏日长”的辛勤农夫,“家田输税尽,拾些充饥肠”的贫妇人,《菜地黄者》中“愿易写贱粟”救此苦饥肠‘的百姓,都具体真实地表现了农民饥寒交迫,牛马不如的

生活。《村居苦寒》写隆冬季节,作者和“布絮不蔽身”“愁坐夜待晨”的无衣民的对比。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回观村闾见间,十室八九贫。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褐裘覆絁被,坐卧有余温。幸免饥冻苦,又无垅亩勤。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这首诗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从“八年十二月”至“农者尤苦辛”为第一部分。在这一部分中,诗人描写了北风凛冽、大雪纷飞的冬季,生活贫困的农民缺少御寒衣物、夜不能眠的痛苦。在第二部分中,诗人为自己不必种地劳动,却能紧闭家门、穿裘衣、盖绸被以躲避严寒而深感愧疚和不安,并产生了“自问是何人”的深刻思考。

在古典诗歌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很多,把农民的贫困痛苦与剥削阶级的骄奢淫逸加以对比的也不算太少。但是,像此诗中把农民的穷苦与诗人自己的温饱作对比的却极少见,尤其是这种出自肺腑的“自问”,在封建士大夫中更是难能可贵的。诗人深切同情不幸的农民,对自己的温饱有余深感惭愧,并由此产生了“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的可贵思想。

三、其他对比

《宿紫阁山北村》这首诗,就是作者在《与元九书》中所说的使“握军要者切齿”的那一篇,写于元和五年(810),诗人当时正在长安担任左拾遗。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紫衣持刀斧,草草十余人。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本诗布局巧妙,前四句写游览名胜、主客欢饮的愉快场面,同后十六句所描写的强取豪夺的丑恶场面构成强烈对比。对受害者和害人者的描写也是层层深入:受害者先喜,后惧,终恨;害人者起先是没有交代身份的“暴卒”,而后亮出“采造家”、“神策军”的身份,最后,诗人指出他们的头领是“中尉”,“承恩”二字矛头更是直指皇帝。

讽谕诗是白诗中的精华。代表作有《新乐府》50首,《秦中吟》10首。它们广泛反映了中唐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着重描写了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这些诗措辞激烈,毫无顾忌,突破了“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在古代批评时政的诗歌中十分突出。这些作品只是白居易讽喻诗的一部分,但都运用了对比手法,鲜明的对比,凸显了社会的极端不公,凸显了矛盾的极端尖锐。正是因为这些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使得白居易的讽喻诗独具特色。

参考文献: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袁行霈、罗宗强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朱东润主编

上海古籍出

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罗宗强、陈洪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白·杜甫·白居易名诗经典大全集》杨芳云编译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9篇:浅析《台北人》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浅析《台北人》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文学1052蔡汝丹200512101201

摘要:“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台北人》一书开篇,白先勇先生就引录了刘禹锡的《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时逝境迁,今夕相异,怆然之感犹生。

由十四篇短篇小说构成的《台北人》,各篇写作技巧不同,篇幅长短也相异,每篇都能独立为一流的短篇小说。十四篇小说串联成一体,小说幅面变广,把社会的“众生相”呈现在读者面前。细读《台北人》,您会发现书中溢满了一种时逝境迁的感慨。书中多次运用对比的手法描述了多位台北人的生活状况。在《台北人》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民国成立以后的种种历史印记:辛亥革命(《梁父吟》),五四运动(《冬夜》),北伐(《岁除》、《梁父吟》),抗日(《岁除》、《秋思》),国共内战(《一把青》)。夏志清先生曾在《白先勇论》一文中说道:“《台北人》甚至可以说是部民国史,因为《梁父吟》中的主角在辛亥革命时就有一度显赫的历史。”《台北人》通过对比手法,在读者面前重现了那段历史给人们带来的种种难以磨灭的印记,伴随着这一历史的,是人们那时逝境迁的感慨。

关键词:时逝境迁对比民国史

《台北人》的主人公生活在台北、但大都不是土生土长的台北人。他们出生在中国大陆,国共战争国民党战败之后,正值青年或壮年时期的他们跟随国民政府撤退到台湾这一小岛上,他们都有一段难忘的“过去”,这一充满美好回忆的“过去”直接影响着他们现在的生活。书中通过对比的手法把他们这一“时逝境迁、今夕相异”的感慨表现得淋漓尽致,把民国时期的那一段历史呈现在读者面前。正如书中第一篇《永远的尹雪艳》中的主人公尹雪艳所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谁又能保得住一辈子享荣华,受富贵呢?”

一、自身对比看境迁

那一段战乱,改写了很多人的人生。很多人走上了偏离他们原本生活轨道的另一条道路。随着时间的流逝,过去,对他们来说已经是那么的遥远,如今他们只能从那回忆中去寻找往日的快乐。

《岁除》一篇的主人公赖鸣升民国二十七年在成都当骑兵连长,那时的他年轻、俊俏,魅力十足,连他们的营长姨太太都主动投怀送抱;正值壮年的他还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台儿庄战役,经历了死里逃生的险况。如今的他只是荣民医院厨房里的买办,满身载满战争的伤痕,“胸膛右边赫然印着一个碗口大,殷红发亮 1

的圆疤,整个乳房被剜掉了,塌下去成了一个坑塘”。岁月也在他身上刻满痕迹,他寸把长的短发“已经花到了顶盖”,“黝黑的皮面上,密密麻麻,尽是苍斑,笑起来时,一脸的皱纹水波似的一圈压着一圈”。为了娶了一位寡妇做妻子,他把自己原打算用来搞点小本生意的三万多块退役金全部奉送了出去,但是新妇过门三天就“逃得鬼影子不见半个”,并把他的东西拐得精光,连一床破棉被也不放过。战争与时间,把他带离到另一个生活的轨道。过去的意气风发,如今仿如隔世。

王雄(《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也是典型受战争所累的“台北人”。他本在湖南乡下种田,母亲从隔壁村庄给他买来一个十岁的小妹子做老婆。他十八岁时,有一天挑谷子上城卖,一出村子就被人截去打日军,国共内战国民党战败以后,正在国民党军队内服兵役的王雄随国民政府撤退到台湾,从此,他便与他的老母亲以及他的小未婚妻两地分离。他无法寻到当年的小妹子,于是他把他对小妹子的全部爱转移在与小妹子相似的他雇主的女儿丽儿身上,他成了小丽儿最好的玩伴。丽儿喜欢杜鹃花,王雄便在园子里亲手栽种了成百株杜鹃花,并认真打理;丽儿喜欢骑马,他愿意当马给丽儿骑;因为要接送丽儿上学,他经常把他那辆三轮车“擦得亮亮的,而且在车头上插满了一些五颜六色的绒球儿,花纸铰的凤凰儿,小风车轮子,装饰得像凤辇宫车一般”,而且每次出去接送丽儿时,他“总把自己收拾得头干脸净的,即使是大热天,也穿戴得体体面面”。当丽儿逐渐长大,接受俗世的价值观念,她慢慢地脱离王雄。她因王雄只是一个仆佣而变得看不起他,练习英文时指着王雄说“You are a dog”;又因他长相丑陋(“像一头大猩猩”),怕被人笑话而拒绝王雄的保护。丽儿的远去使王雄变得格外沉默,他追求“灵”的美好希望已经落空,最后,他在强奸了女佣喜妹后投海自杀。他总还希望,那一片海能带他回到他的故乡„„

时间的流逝,也使每一个人美好的过去一去不复返。吴经理(《永远的尹雪艳》)以前在上海当过银行的总经理,是百乐门的座上常客,意气风发;去到台北后,他却赋闲在家,在一家铁工厂挂个顾问的名义。时间也在他身上烙下痕迹,如今的他“头发全白了,而且患着严重的风湿,走起路来十分蹒跚,眼睛又害沙眼,眼毛倒插,常年淌着眼泪,眼圈已经开始溃烂,露出粉红的肉来”。金大班(《金大班》)年轻时貌美如花,众多男子为之着迷倾囊,但是女人终就敌不过岁月,她为了嫁作商人妇,拉面皮、扯眉毛,脸上没剩下一块肉没受过罪,每次和陈老头儿出去时“披枷带锁,上法场似的,勒肚子束腰,假屁股假奶,大七月里,绑得那一身的家私”。朴公(《梁父吟》)昔日是一位勇猛的将军,如今和人下棋时竟然“朦然睡去”;华夫人(《秋思》)如今每次梳头都会发现白发;教主(《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以前是红遍半边天的巨星,现在却是犯风化案的罪犯„„

时逝境迁,每一个人都敌不过时间。

二、身份相异处境似

无论您昔日身份地位有多高,金银财富有多少,在岁月面前,您还是要低头。无论您是军官还是士兵,无论您是贵妇还是歌女,在时间面前,每个人都一样。人会变老,境会变迁。时逝境迁,每一个人都阻止不了。

《冬夜》中的余钦磊和吴柱国教授,年轻时都是热血沸腾的爱国青年,他们领头打驻日公使,叠罗汉爬进卖国求荣的政府官员曹汝霖家里去。余教授是第一个爬进去的学生,把鞋子都挤掉了,“打着一双赤足,满院子乱跑,一边放火”;吴教授扛大旗领队游行,跟警察打架,把眼镜也打掉了。如今的他们,却不得不向生活低头。吴教授为了应付美国大学,为了保住饭碗,为了升级,隔两年挤出一本著作;余教授 一直想方设法出国以改变现在生活的窘况„„

默片时代,教主(《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是红遍半边天的巨星,他俊俏硬朗。但是,有声片子一出来,他便没落了,因为他是南方人,不会说国语。如今的他“一头花白的头发,蓬得一绺一绺的,在风里直打颤”,皱纹“好像是用一把尖刀使狠劲划出来的,三条,端端正正,深得发了黑,横在他那宽耸的额上”,“他的背项已经佝垂了,一径裹着他那件人字呢灰旧的秋褛,走起来,飘飘曳曳,透着无限衰飒的意味”,那双眼睛“如同古墓里的长明灯一般,一径焚着那不肯消灭的火焰”。他倾家荡产,捧红姜青,但姜青却为情自焚。他精神崩溃,在街上追缠一个长相标致的男学生,问他要不要当明星,把男学生搂到怀里,嘴里又是《洛阳桥》又是《白马公子》的咕哝着。最后被警察以风化罪逮捕入狱。今夕之处境令读者感慨不已。

昔日风光不再,时逝境迁,怅然之感怎能不生?贵妇(《秋思》的华夫人)也敌不过时间,白发无可掩饰;红歌女(《金大班》的金大班)终要为嫁做人妇而费尽心思;勇猛的将军(《国葬》的李浩然将军)纵然不肯服老(七十多岁还是要去爬山打猎)也要认老(去打野猪,爬山滑了一跤,摔断了腿)„„

三、身份相似境况异

面对变迁的现实,人们或者选择坦然面对,或者选择黯然放弃。选择的不同,决定着您人生的相异。

师娘(《一把青》)与朱青(《一把青》)都是空军太太,两个人都经历了丧夫之痛,但两人十几年后相遇时的生活状况完全相异。师娘虽然也让岁月“洒了一头霜”,但本质上,性格上却前后一致,她自始是一位好心肠而且富有人情味、同情心的平凡女人。她早就认清了空军太太必担的风险,并且学会打麻将、织毛衣等方式来“自卫”,她能够不受大伤地接受命运的打击。朱青的丈夫郭轸在国共内战中身亡后,朱青从纯洁朴素变得矫作世俗、麻木不仁。过去的朱青到师娘

家做客时“穿着一身半新旧直统子的蓝布长衫,襟上掖了一块白绸子手绢儿。头发也没有烫,抿得整整齐齐的垂在耳后。脚上穿了一双带绊的黑皮鞋,一双白色的短统袜子倒是干干净净的”;现在的朱青“衣着分外妖娆”,“穿了一身透明紫纱洒金片的旗袍„„一扭,全身的金锁片便闪闪发光起来”,她的头发“蓬得像只大鸟窝似的”,脚上“一双高跟鞋足有三寸高”。过去的朱青是“一个十八九岁颇为单瘦的黄花闺女”,她的眉眼间“蕴着一脉令人见之忘俗的水秀”,现在的朱青腰身“变得异常丰圆起来,皮色也细致多了,脸上画得十分入时,本来生就一双水盈盈的眼睛„„露着许多风情似的”。过去的朱青在感情中度日,敏感多愁,当她获知丈夫郭轸在徐州出事的消息时,她“抱了郭轸一套制服,往村外跑去,一边跑一边嚎哭,口口声声要去找郭轸。有人拦她,他便乱踢乱打,刚跑出村口,便一头撞在一根铁电线杆上,额头上碰了一个大洞”。师娘给她灌姜汤时,“她的一张脸像是划破了的鱼皮肚,一块白,一块红,血汗斑斑。她的眼睛睁得老大,目光却是散涣的。她没有哭泣,可是两片发青的嘴唇却一直开合着,喉头不断发出一阵阵尖细的声音,好像一只瞎耗子被人踩得发出吱吱的惨叫来一般”。之后她在床上病了许久,若非好心的师娘细心照顾,恐怕她也无法活在人间的了;现在的朱青麻木不仁,游戏人间,耽溺于声色之乐,情人小顾刚失事身亡,她却能照着日常习惯卷头发、涂蔻丹,还有心情炖糖醋蹄子,炒麻婆豆腐,并平淡无奇、像叙述一件日常琐事向师娘提了一下小顾身亡之事。

同是从国外留学归来的海龟派,《思旧赋》中的少爷适应不了国外的生活与价值观,变成了痴呆;《梁父吟》中的孟家骥却能完全适应国外的生活,并连中国人的人情礼俗都忘掉了。他们身份相似,但是境况完全相异,归根究底,是因为抉择的不同。

在《台北人》一书中,白先勇先生通过出神入化的对比手法,通过人物自身、身份相异的人及身份相似的人的处境的比较,展现了那一段忧患重重的时代的历史。时逝境迁,那一种感慨值得每一个人用心体会。

参考书目:白先勇《台北人》,花城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欧阳子《王谢堂前的燕子——〈台北人〉的研析与索隐》。

第20篇:写人叙事作文手法

谈写人记事作文写法

2011-11-7 7:52:37

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写作是小学和初中作文教学的重点,学生从小学

三、四年级开始练习写作文,到高中毕业,写的最多的恐怕要数记叙文了。一般来说,学生写写人记事的文章,不会有多大困难,如果说有什么困难的话,那就应该是文章写的慢,写的不好,其实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各式各样,纷繁复杂,不是无话可写,无话可说,而是不知道怎么去剪裁布局和快速完成,往往一写就拉得很长,洋洋洒洒上千言,拖拖拉拉两三个小时还写不完。写人记事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我就不做多的谈论,而只着重就如何能快速完成写作任务来谈谈自己的见解。

先谈谈如何快速写人的问题,描写人物的方法很多,比如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以及环境烘托等等,在快速写人的写作过程中,当然也会运用到这些方法,但是在运用这些方法时一切都要立足于快。我总结的写人文章的步骤和原则是:

1、品德定向

因为写人的文章,主要是要写出人的性格特征和品德。记正面人物,就要写出他的高尚品德,用以教育人和鼓舞人。记反面人物,就要写出他的卑劣品德,使之成为反面教员。因此,看到写人的作文题目,要立即进行品德定向,确定表现这个人物什么样的思想品德。譬如写《我的爸爸》这个作文题,你是要表现爸爸办事大公无

私、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高贵品质,还是表现他精明强干、持家有方、治家有道的才能,仰或表现他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的可贵精神,或是写爸爸对你的耐心教育和关心爱护。在作文中写爸爸的哪一个方面的品德,一接触题目就要确定描写方向,不能有丝毫犹豫。又如写《我的朋友》这个题目,首先就要确定表现我的朋友的什么品德,是写他的助人为乐、善良心地,还是写他的勤奋学习,遵纪遵师的高尚品德。给所写的人物进行品德定向,这是快速写人的第一步。

2、因德选材

把要描写的人物的品德定好描写方向后,第二步就按照要表现的品德选择一个或几个具体事例进行描写。所选的事例要足以表现人物的高尚品德,而且只能选表现人物定向品德的材料,不能表现定向品德的材料,即使再生动感人也不能选入。一个方面的品德选一个典型材料就已经足够,不要重复堆垒,如果全文只写一个典型材料,通过一个典型事例来写人,那么这个材料就要写详细一点,如果通过几个材料来突出人物的高尚品德和性格特征,那么各个材料不要写的太详细,每个材料都写的很细,势必会加长文章的篇幅,不但时间不够,而且会给人一种冗长的感觉。写人的文章和记事的文章不同,虽然都要写事,但是在写人的文章中的事例的完整性,没必要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等各个环节交代清楚,只要切取其中最能表现人物品德的片段就已经足够了,如果把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等来龙去脉写的完整无缺,不但不能突

出人物的性格和品德,而且达不到快速写人的要求,而这一点恰恰是中学生作文中常犯的毛病,必须予以克服。

3、视材布局

选好足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德的材料以后,第三步就是根据所选材料的情况进行布局安排,如果选了几个不同的材料,试图表现人物几个方面的高尚品德,那就采用分类条陈的办法谋篇布局,这样能快速把材料安排好,如果试图用一个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某一方面可贵精神,那么可采用顺时空法来安排材料,这样写起来得心应手,速度就快。

前面谈的是快速写人的文章的基本写法,下面再谈谈快速记事的文章的基本写法。一般说来,写人和记事的文章是很难截然分开的。事在人为,人因事显。写人要通过记事来表现人的思想品德,而记事则一定要有人的活动,但是严格说来,写人和记事的文章还是有区别的,不但二者选材重点不同,写作的目的也不相同,写人是为了表现人物的优秀品德,记事则是为了表现某一个特定的主题。写人的文章着眼于人物的思想和性格,而记事的文章则着眼于事件的完整性,因此以记事为主的文章,所记事件必须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事件的发生、发展、经过及结果写清楚。记事的文章中也会写到人物的活动,但人物的活动要服从于事件的发展,不要过分考虑人物形象的完整性。下面具体介绍快速记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1、迅速确定主题

碰到记事的作文题,第一步就是立即确定主题,学生的作文与文学家的创作不同,文学家创作的过程,一般要先有生活,有了题材,有了故事,再提炼主题,从生动丰富的素材中提炼出主题以后再进行写作,所以作家的创作一般是先有题材后有主题。学生的情况则不同,学生几乎全是命题作文,在考场上,考卷上事先已经命好了题目,学生只应命而写,不能有丝毫的改变,改变了原题的题旨,就算是走题,一但走了题,作文就会泡汤,甚至有可能得零分。这种严格的奉命作文,是没有素材做基础的。一切题材都靠临场发挥,临时来选。怎么个做法呢?当然只有根据主题的需要来选。因此,要想材料选的快,选的准,选的好,就必须先确定主题。确定了主题,就像射箭有了靶子,登山有了目标。有些学生写记事的文章,开始迟迟不能动笔,一下想写这件事,一下又想写那件事,根本的原因就是头脑中没有确定好主题,因而没有选材的标准。象一个行路人走到十字路口,心中没有了前进的目标,那就只能在十字路口徘徊,白白的耽误时光。所以说,快速记事的第一步,就是按题目的要求迅速确定好文章的主题。

2、根据主题选材

学生的应命作文一般是先有主题后有题材,用这个公式表示就是:题目—主题—题材—写作,当然,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也有可能是先有题材后有主题,但这种情况是不常见的。确定好主题以后,第二步便是迅速根据主题的需要选择记叙材料。

譬如写《难忘的一件事》这个题目,初中学生,在社会上已经生活了十几年,经历的事情不少了,可能有许许多多的事令自己终身难忘。现在该写哪一件事呢?只要根据自己要表现的主题来选择,很快就可以拿定主意。譬如你要歌颂好人好事(如08年的四川大地震),你就可以写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动人事迹;你要表现学生的进取心,你就可以写刻苦学习,迎难而上的事迹;当然,根据你所要表达的不同主题,你还可以写老师对自己的一次批评,写爸爸妈妈对自己的一次责罚等。到底写哪件事,只能由要表达的主题来决定。选材要由主题来决定,对所选定的材料进行剪裁仍然要由主题来决定。对一件事情中的情节,哪里要留,哪里要去,哪里要详写,哪里要略写,都要按照主题的要求来决定,总的原则是,能表现主题的就详细写,不能表现主题的就略写,或舍弃不写,主题在心中选择、剪裁就会快速。

3、应顺时空布局

文章谋篇布局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记事的文章,要做到快速行文,最好的办法就是按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来记叙。因为这样来布局,写起来有现成的线索可以遵循,思路顺畅,条理清晰,速度也就快了。

最后要强调一点,无论是写人还是记事,都要有细节描写,所谓细节就是足以表现主题的细微末节,很多学生写的写人记事的文章之所以不生动,就是因为缺少细节描写,情节是骨架,

细节则是血肉,迅速找到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进行描写,对于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作文中千万不能因为它是细微末节而轻视了它,在快速作文中,细节的描写尤其显得重要。一滴水可以反映整个太阳,作文中有了生动的细节描写,就可以省去很多复杂的叙述和枯燥的介绍,因而成文也就快,所以按照应顺时空的方法来布局,写起来得心应手,成文速度就快了。

用对比手法写一个人
《用对比手法写一个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