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佛经经典名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4-06 12:03:50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佛经经典名句

佛经经典名句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佛曰

一、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二、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三、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四、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五、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六、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七、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八、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九、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十、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一、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二、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十三、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十四、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十五、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十六、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七、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十八、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九、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十、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一、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二、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三、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四、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五、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六、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 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二

七、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八、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二

九、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十、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一、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三

二、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三

三、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四、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五、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六、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七、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八、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九、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十、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一、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二、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四

三、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四、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五、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六、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七、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四

八、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九、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十、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一、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五

二、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三、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四、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五、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六、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一样是你的。

七、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八、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九、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十、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一、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二、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三、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六十

四、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五、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六、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七、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八、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九、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十、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一、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二、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三、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四、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五、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六、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七、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八、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九、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十、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一、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二、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三、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四、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五、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六、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八

七、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八、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九、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十、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九

一、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二、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三、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四、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五、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六、沉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七、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八、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九、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一零零、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应作如是观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造塔功德经》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第262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增一阿含经》卷50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楞严经》卷6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 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杂阿含经卷二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阿弥陀经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

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大宝积经第91卷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楞严经》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佛曰:为何不必? 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问曰:“为何人有善恶之分?”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问曰:“如何能静?如何能常?” 佛曰:“寻找自我。” 问曰:“世间为何多苦恼?” 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问曰:“人为何而活?” 佛曰:“寻根。” 问曰:“何谓之根?” 佛曰:“不可说。”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

三、口

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推荐第2篇:佛经经典爱情名句

岁月黯淡了青春的容颜,阅历书写着人生的答卷,时间沉淀了淡泊的心田,我们与过去丝丝相连……最近很喜欢看佛学方面的书籍,简单的语句里,总是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一个人幸福与否,不是因为他得到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佛经里还有许多经典名句,都被喜欢文字的人贴上了爱情的标签.其实个人有个人的理解,个人有个人的评判.爱情永远是我们亘古不变的话题,是昨日黄花?还是今宵心碎的缠绵?走过了相爱的季节,谁都无法漠视缤纷的落红.寂寞的转身,挥挥手,不说离愁,只想把一切都带走.可生活里不断重复的画面,却总是定格着美丽的瞬间,遗忘有时真的很难.喜欢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诠释,文字简单,道理肤浅,却流露着真情实感.再回首,梦已远,我们是否懂得了淡定从容……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一直以为擦肩而过是种无法弥补的遗憾,没想到竟然是前生五百次凝眸换来的.偶然的相遇,注定的别离,目光交会的刹那,却是前世太多甜蜜与痛苦的纠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伊人已远走,灯火阑珊处,遗恨空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动人的诗句里,谁为你吟唱着擦肩而过的痛……大悲无泪,大笑无声:一见倾心,再见倾情,爱情未必都是轰轰烈烈的海誓山盟.即使没有任何承诺,心依旧被抓得紧紧的.生命里,总会有份感情让你欲语还休;生命里,总会有些人让你感叹天凉好个秋.夕阳西下,互相搀扶的老夫妻,虽然没有一句情语,可他们却用行动演绎着\"执子之手,与子谐老\"的童话.情到深处无怨尤,悲无泪,笑无声,此情有谁懂……

一切皆为虚幻:旖旎而动人的爱情故事,因为结局凄美,才格外牵动着我们的心弦.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生死相随,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忠贞不二.是故事,是传说,却寄托了人们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其实虚幻的爱情往往都是绚丽的,因为距离遥远而无法触及.心底的痛在蔓延,情感在蔓延,期待长相厮守的愿望也在蔓延,无法拥有却成就了永久的思念……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如果你爱一个人,没有道理可讲,只是前生的缘分幻化成今世的牵绊,平静的生活被扰乱,无法用理智束缚情感.不断地挣扎,却又不断地沉沦.千帆尽过才终于懂得,其实爱情真的不可说,放在心里的东西永远都是最美的.砰然的心动,掩藏的寂寞,悄悄地一个人诉说……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家所说的\"色\"和大家平常所 想的是两个概念,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大概就是指物质的表象.拥有美丽的容颜,总是会获得众多的青睐,可是即使再漂亮的女人,也经不起岁月的洗礼.找一个真爱你的人,一起优雅地变老,无论何时何地,你永远都是他手心里的宝.一起拥抱着朝阳,一起欣赏着落日,一起沐浴着风风雨雨……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或许喧嚣过后,所有的东西归于平静,包括爱情.一份心灵的守望,不计较得失,不期待拥有,如清风,似明月,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又何许强求.生命里的美,需要用心去解读.曾经偶遇的路口,一抹淡淡的微笑,追忆着年华似水的镜头.风儿轻轻地吹,云儿悠悠地走,往事如烟,是谁为谁而停留……

1.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因为有了爱,所以有了牵挂,所以就有了忧虑和恐慌。心中没有爱时,便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就没有忧虑和恐慌了。 看看金庸大BOSS的 雪山飞狐 2.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妙色王求法偈》

3.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么通俗,不用解释了。 3.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简单的说色是指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而这些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空,上面说到是产生现象的多种因素和缘由,是事物的本质。

4.一切皆为虚幻。

5.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7.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8.佛曰: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 怨憎恨,爱别离,求不得

9.爱本是恨的来处。胡汉不归路,一个输,一个哭,宁愿你恨的糊涂,中了爱的迷毒,一面满足一面残酷

10.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

11.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推荐第3篇:佛经经典名句300句

佛经经典名句300句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4.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5.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6.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7.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8.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9.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10.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11.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12.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一句弥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总持总念诸佛、诸菩萨、诸经咒、诸行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亦谓「赅罗八教,圆摄五宗。」既得临终往生净土,亦获现世身心安乐。

13.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最少。”

14.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5.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1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17.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18.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19.知见立知,即无名本。20.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21.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22.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23.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24.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25.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26.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27.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28.迦叶佛偈 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29.尸弃佛偈 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30.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31.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32.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33.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34.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35.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36.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37.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38.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39.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40.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41.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42.文殊当知,愚痴众生,不觉不知,寿命短薄,如石火光,如水上泡,如电光出,云何於中不惊不惧,云何於中广贪财利,云何於中耽淫嗜酒,云何於中生嫉妒心。如此生死,流浪大海,唯有诸佛菩萨能到彼岸,凡夫众生定当沦没。无常杀鬼来无时节,纵有无量无边金银财宝,情求赎命,无有是处。众生当知,须观此身而生念言,是身如四毒蛇,常为无量诸虫之所唼食,是身臭秽,贪欲狱缚,是身可恶,犹如死狗,是身不净,九孔常流,是身如城,罗刹处内,是身不久,当为乌鹊饿狗之所食噉,须舍秽身,求菩提心。当观此身,舍命之时,白汗流出,两手横空,楚痛难忍,命根尽时,一日二日至於五日,膨胀青瘀,脓汗流出,父母妻子而不喜见,乃至身骨散在於地,脚骨异处,膞骨胫骨、腰骨肋骨、脊骨顶骨髑髅各各异处,身肉肠胃、肝肾肺脏为诸虫薮,云何於中横生有我,生存之时,金银财宝,钱财库藏,何关我事?

43.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边福德之利。

44.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45.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46.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47.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48.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少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49.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50.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51.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52.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53.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54.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55.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56.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57.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58.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59.一切惜身命,人畜等无殊。若欲食众生,先试割身肉。

死是极大苦,谁能不畏之。但当自观身,云何食他肉。

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得杀业,死堕叫唤狱。

60.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头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 61.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问长安。 62.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来时还得快。室中自有代还人,汝欲赖时她不赖。 63.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64.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65.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66.人人爱此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刻刻贪图快乐,不知乐是苦因。 67.罗衣偏罩脓血囊,锦被悉遮屎尿桶。

68.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69.大可笑,大可笑!好汉多迷屎尿窍!

70.或毁他节行。而妻女酬偿。或污彼声名。而子孙受报。绝嗣之坟墓,无非轻薄狂生;妓女之祖宗,尽是贪花浪子。当富则玉楼削籍。应贵则金榜除名。笞杖徒流大辟。生遭五等之诛。地狱饿鬼畜生。没受三途之罪。从前恩爱。到此成空。

71.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不过蒙衣漏厕。 72.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73.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74.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75.当发菩提心 广济诸群生 是则供正觉

三十二明相

设满恒沙刹

珍妙庄严具

奉献诸如来

及欢喜顶戴

不如以慈心

回向于菩提 是福为最胜

无量无有边

余供无过者

超踰不可计

如是菩提心

必成等正觉

76.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77.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 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78.四种往生正念往生、狂乱往生、无记往生、意念往生。正念往生是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而得往生;狂乱往生是人在生时作恶多端,临终时见到地狱之猛火一时俱来苦逼,于狂乱中,忽然遇到善知识教他作一声或十声之念佛,即得往生;无记往生是人于平日发心皈命于佛,到临终时,虽然心神衰弱而成为无记(非善非恶),不能念佛,但是乘著他以前念佛的功德而得往生;意念往生是人临命终时,虽然不能出声念佛,但中意念阿弥陀佛,一样可以往生。

79.一切法门,明心为要;一切行门,净心为要。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80.念佛无难事,所难在一心。一心亦无难,难在断爱根。 81.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82.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83.念佛当发志诚心,深信心,回向发愿心。(谓以己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悉皆往生西方。)若有此心,功德无量。若只为己一人念,则心量狭小,功德亦狭小矣。譬如一灯,只一灯之明。若肯转燃,则百千万亿无量无数灯,其明盖不可喻矣。而本灯固无所损也。世人不知此义,故止知自私自利,不愿人得其益。

84.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85.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86.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 87.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88.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89.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90.见色起淫心,报之在妻女。 91.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92.淫人妻女笑呵呵 妻女人淫意若何 不欲人淫妻女报急将淫念立消磨。 93.淫人妻女毁人节 万恶罪名集其身 天理循环有报应我淫人妇妇淫人。 94.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95.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96.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97.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98.建水月道场作梦中佛事。 99.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著,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100.过去心不可得 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101.且破心头一点痴,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102.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

103.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104.钟离祖师戒淫歌

谁家少艾颜如玉,钟情故意迎人目。多少贤豪善检束,到此关头便失足。 可怜失足欺幽独,妄谓罪微犹可赎。岂知天将淫恶录,载在薄中罚甚酷。 折却祖宗遗下福,削尔前生修下禄。损尔悠悠好寿数,斩尔绵绵广嗣续。 罚之不已令变畜,甚至永使堕水族。看此惨报我亦哭,叹人何苦迷粉髑。 今恳世人听忠告,好色来前避欲速。他女原非尔花烛,他妻原非尔眷属。 他女勾尔入他室,尔莫从他暗相逐。他妻诱尔同他宿,尔莫与他私相熟。 尔若魂销无把握,但想一误入地狱。尔若欲火难降伏,但想一犯遭冥戮。 想到此间身觳觫,自觉心灰如槁木。心如槁木纯无欲,鬼神闻之皆敬服。

105.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造者是。 106.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107.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108.紫柏大师龙蛇戒淫歌 君不见,龙与蛇,本无常!

龙若有欲即为蛇,蛇能无欲鳞虫王! 世人所欲固虽多,饮食男女为大屙! 若以饮食较男女,男女又为欲之戈! 汉高祖之大度,楚霸王之强悍。 一火咸阳心不悲,虞姬别时情何软? 淮阴功高尚忍诛,戚姬临决苦踌躇。 能将欲海轻掀倒,自古人间几丈夫? 西施不知是何物,倾城倾国无多力。 当时若使留於越,越霸诸侯亦未必! 又不见!

五百仙人善驭云,去来空际尽超群, 才听宫女一声曲,神力俱遭欲火焚! 苏子卿,持汉节,吞毡啖雪命欲绝, 死生朝夕不可保,胡妇生儿犹所悦! 欲之难断有若是,难断能断须男子! 男子断欲尚多难,妇人失节何足耻? 言虽反,意甚切,字字分明心吐血, 是男是女能断欲,诚为世上真豪杰! 扶人伦,整世道,苟非豪杰宁堪造? 饶有周公伊尹才,未能断欲终颠倒! 大可笑,大可笑,好汉多迷屎尿窍, 臭皮袋上巧庄严,相看莫不称为妙? 殊不知,四大合成身,四蕴攒为心, 若以四四观身心,何处寻? 烦恼海岂有边,龙蛇出没足云烟, 人欲关头雷雨深,等闲换骨阿谁先!

109.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110.于父母所,少作供养,获福无量;少作不顺,获罪无量。

111.阿弥陀佛最方便,不费功夫不费钱。若能一念不间断,何愁不到法王前。

112.尘沙劫又尘沙劫,数尽尘沙劫未休。当念只为情未撇,无边生死自羁留。

113.哀哉三界,爱欲为根。根株不拔,莫望生西!莲花国土,永离尘情,此缘能断,彼质斯成。

114.光中极尊,佛中之王。115.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116.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117.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118.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疾病以减食为药汤。119.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120.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121.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122.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123.往生西方阿弥陀佛世界,这是很重要的,今生我们不往生,后面就是百千万劫的沉沦。那么往生究竟有多难呢?

需不需要我们念佛念得很有功夫——不需要。 需不需要我们修行得道 ——不需要。 到底需要什么呢?

不管男女老少,善人恶人,君子小人,十恶不赦,没念过佛的人,不管念得好不好,临终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必定往生。没有什么念得好与不好,念得好与不好都能往生。 124.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125.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语者。

126.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27.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128.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

129.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纵使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

130.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131.口称弥陀,即弥陀佛再来。

132.世间人业障、罪障很重,所有一切经法、忏法都消除不掉的,业障重到这个程度,都没有办法消除的,最后还有这一句阿弥陀佛,能够消除得掉。

133.是故十方世界,一切有情,闻信其名号功德,即时入正定位,生清净安乐佛国。是故有情之类,纵令在人中,以宿报故:或聋盲喑哑,愚痴狂恶,以其佛光明名号因缘,皆得解脱。或在三途勤苦之中,受苦无间。以其佛光明名号因缘,皆蒙解脱。闻其光明名号,若信受、若称名,即时除无量无数劫生死之罪。-

134.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135.戒杀念佛兼放生,决到西方上品会。 136.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

137.大乘经典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的注脚,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所有的东西全部包括进去。

138.印光大师说念佛的人应该“死尽偷心”,什么叫死尽偷心?“哎呀,光念佛怕不够吧?是不是还要搞搞别的?是不是还要读读经、参参禅?”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大宝给你,你还嫌不够,这儿偷一点,那儿偷一点,这不是偷心吗?让这个偷心彻底死掉,完全仰靠阿弥陀佛,这样才能老实念佛。

139.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成佛的?念阿弥陀佛成佛的,这个诸位要知道。不仅释迦牟尼佛,一切诸佛都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这个道理就很深很深。「阿弥陀佛」的意思,「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你想想,一切诸佛是不是都是无量觉,他要不叫无量觉,他怎么成佛?所以,阿弥陀佛是一切诸佛共同的名号,他要不成无量觉,他就不能成佛。所以他要念他自性阿弥陀,念他自性无量觉,证得自性无量觉,他就圆满成佛了。所以才晓得,诸佛是念阿弥陀佛而成佛的。 140.回头好,回头好,世事将来一笔扫。红尘堆里任他忙,我心清净无烦恼。

141.世间事无非是幻,世上人何必认真。

142.妄认四大假合以为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143.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

144.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处实堪悲。世出世间思维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145.是心作佛,是心是佛。146.才入信门,便登祖位。

147.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148.释迦所以兴出世,惟说弥陀本愿海。 149.一切法从心想生。

150.具足信愿行,这个人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151.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152.离一切诸相,即一切诸佛。

153.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154.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信愿念佛求生净土 155.千悟万悟悟不到,原来一句佛名号。

156.蕅益大师便很肯定的说:“欲决定得生极乐世界,莫如以信为前导,愿为后鞭。信得决,愿得切,虽散心念佛,亦必往生;信不真,愿不猛,虽一心不乱,亦不得生。”

157.永明延寿大师《禅净四料简》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158.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159.净空法语:放下 自私自利 名闻利养 五欲六尘贪嗔痴慢 160.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 161.劝修行

明明白白一条路 千千万万不肯修 急急忙忙苦苦求寒寒暖暖度春秋 朝朝暮暮营家计 昧昧昏昏白了颜 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162.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163.好了歌作者:跛足道人 (曹雪芹)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164.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常使不绝。 165.于诸众生,视若自己。拯济负荷,皆度彼岸。

166.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167.观法如化,三昧常寂。

168.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

169.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乃至十念,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阿弥陀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170.复次阿难: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171.

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胜于日月之明,千亿万倍。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是故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亦号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等光佛;亦号智慧光、常照光、清净光、欢喜光、解脱光、安隐光、超日月光、不思议光。如是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其有众生,遇斯光者,垢灭善生,身意柔软。若在三途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终皆得解脱。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

172.无边殊胜刹 其佛本愿力

闻名欲往生 自致不退转

173.不欣世语,乐在正论。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烦恼,二余俱尽。 174.累念积虑,为心走使。

175.虽一世精进勤苦,须臾间耳。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永拔生死之本,无复苦恼之患。寿千万劫,自在随意。宜各精进,求心所愿。

176.虽不即时暴应,善恶会当归之。

177.无极之胜道,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违,自然所牵随捐志若虚空,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何为著世事,譊譊忧无常。 178.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谁能知者,独佛知耳。教语开示,信行者少。生死不休,恶道不绝。如是世人,难可具尽。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辗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

179.若曹作善,云何第一?当自端心,当自端身。耳目口鼻,皆当自端。身心净洁,与善相应。勿随嗜欲,不犯诸恶。言色当和,身行当专。动作瞻视,安定徐为。做事仓卒,败悔在后。为之不谛,亡其功夫。

180.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181.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闻阿弥陀佛名号,能生一念喜爱之心,归依瞻礼,如说修行,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当获如上所说功德。心无下劣,亦不贡高。成就善根,悉皆增上。当知此人非是小乘。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

182.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众生于此经典,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于须臾顷为他演说,劝令听闻,不生忧恼,乃至昼夜思惟彼刹及佛功德,于无上道,终不退转。彼人临终,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亦能超过,生彼国土。是人已曾值过去佛,受菩提记,一切如来同所称赞。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

183.若不往昔修福慧 于此正法不能闻已曾供养诸如来 则能欢喜信此事 184.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185.弥勒菩萨的《劝孝偈》

堂上有佛二尊,恼恨世人不识,不用金彩装成,非是栴檀雕刻, 即今现在双亲,就是释迦弥陀;若能诚敬事他,何须别求功德, 不因父母所生,且导你身何得,何必灵山烧甚香,只须堂上敬爹娘, 晨昏菽水随时奉,足保儿孙世代芳。

186.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我今为汝宣说少分。假使有人为福德故。恭敬供养一百净行大婆罗门。一百五通诸大神仙。一百善友。安置七宝上妙堂内。以百千种上妙珍膳。垂诸璎珞众宝衣服。栴檀沉香立诸房舍。百宝庄严床卧敷具。疗治众病百种汤药。一心供养满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顺心。以微少物色养悲母。随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万分不可校量。世间悲母念子无比。恩及未形。始自受胎终于十月。行住坐卧受诸苦恼非口所宣。虽得欲乐饮食衣服而不生爱。忧念之心恒无休息。但自思惟将欲生产。渐受诸苦昼夜愁恼。若产难时如百千刃竞来屠割。或致无常。若无苦恼诸亲眷属喜乐无尽。犹如贫女得如意珠。其子发声如闻音乐。以母胸臆而为寝处。左右膝上常为游履。于胸臆中出甘露泉。长养之恩弥于普天。怜愍之德广大无比。世间所高莫过山岳。悲母之恩逾于须弥。世间之重大地为先。悲母之恩亦过于彼。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征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悲母教承顺无违。诸天护念福乐无尽。如是男女即名尊贵天人种类。或是菩萨为度众生。现为男女饶益父母。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报母恩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所以者何。一切男女处于胎中。口吮乳根饮啖母血。及出胎已幼稚之前。所饮母乳百八十斛。母得上味先与其子。珍妙衣服亦复如是。愚痴鄙陋情爱无二。昔有女人远游佗国。抱所生子渡殑伽河。其水暴涨力不能前。爱念不舍母子俱没。以是慈心善根力故。即得上生色究竟天作大梵王。以是因缘母有十德。一名大地。于母胎中为所依故。二名能生。经历众苦而能生故。三名能正。恒以母手理五根故。四名养育。随四时宜能长养故。五名智者。能以方便生智慧故。六名庄严。以妙璎珞而严饰故。七名安隐。以母怀抱为止息故。八名教授。善巧方便导引子故。九名教诫。以善言辞离众恶故。十名与业。能以家业付嘱子故。善男子。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悲母在时名为月明。悲母亡时名为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

187.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

188.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189.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190.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191.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192.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193.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194.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

195.佛云: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人,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所怜悯。是名知足。

196.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97.佛告阿难。汝见有人驱放群牛不。唯然见之。佛告阿难。此屠家群牛。本有千头。屠儿日日遣人出城。求好水草养令肥长。择取肥者日牵杀之。杀之死者过半而余者不觉。方相抵粗跳腾鸣吼。伤其无智故说偈耳。佛语阿难。何但此牛。世人亦尔。计于吾我不知非常。饕餮五欲养育其身。快心极意更相残贼。无常宿对卒至无期。曚曚不觉何异于此也。

198.嗡玛尼贝美吽。善男子,譬如说大海深一十亿十六百万由旬、宽广如铁围山不可量之大海,我能以一毛端滴水尽数无馀。设若有人唸诵此一遍六字真言所获福聚功德不可胜数。 嗡玛尼贝美吽。善男子,譬如说一大尸利沙树林,我能尽数每一叶数,有人唸诵此六字真言一遍所获功德,我无法尽数。

嗡玛尼贝美吽。善男子,譬如说满四大洲所有男人女人童男童女,如是皆得到七地菩萨的果位,彼所积聚功德可以计量,而唸诵此六字真言一遍所获功德,我无法计量。

嗡玛尼贝美吽。善男子,譬如说于一年有十二个月或润年有十三个月,不分昼夜雨滴滴落,我能一一尽数其滴数,而唸诵此六字真言一遍所获功德,我无法尽数。

199.许多念佛同修问我:‘什么叫功夫成片?’这就叫功夫成片,真的成片了。‘财色名食睡’摆在面前,确实不动心,不被它所转,不受它影响,功夫才叫得力。功夫得力,就肯定能往生,你往生就有把握。这个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功夫,是念佛人起码的功夫,最低的功夫。

200.我若真至心相信、愿意去(很爱去)的话,正念分明念佛,固然可以往生,假设我睡著,他也有办法叫醒我,带我往生,就算我昏迷不醒,他也有办法抱著我往生,即使我不能动,佛也有办法扛著我往生,反正他都有办法!只看我信不信他有办法。我们看父母亲带著孩子去旅行,万一在火车上,小孩睡著了,难道父母亲会把小孩子丢在车上、丢在外面就自己回家了吗?孩子睡著了,父母亲一定会设法把他抱回去的。

201.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最少。出处:《念佛镜》

202.鲜血淋漓味足珍一样苦痛冤难伸

设身处地替他想谁肯将刀割自身 203.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似海恨难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204.假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205.《楞伽经言》:切众生从本已来,展转因缘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

206.一切众生皆是前世之六亲眷属。昔日寒山大士游化人间,见一户民宅娶亲,锣鼓喧天,席开百桌,即以天眼观之,不禁流泪叹道:“六道轮回苦,孙子娶祖母,牛羊为上座,六亲锅内煮。”一语道出无始劫来,一切轮回六道之众生,皆是吾人累劫之亲眷,只因众生无明覆心,未能了见。

207.白香山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208.慈受禅师

世上多杀生,遂有刀兵劫。负命杀汝身,欠财焚汝宅。离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报应各相当,洗耳听佛说。

209.吕纯阳

戒杀诗

物要死时汝救他,汝要死时天救汝。延生种子别无方,戒杀放生而已矣。 210.寿光禅师

放生续命事虽庸,无限阴功在此中。一岁积成千种福,十年培养万重功。已赴网罗遭困厄,将投汤火近惊冲。临刑遇赦恩无量,彼寿隆兮尔寿隆。

211.人在牢狱 终日愁欷 是以物命 而为儿戏 聆此哀音凄入心脾 鸟在樊笼 终日悲啼

212.水边垂钓 闲情逸致 是以物命 而为儿戏 刺骨穿肠于心何忍 愿发仁慈 常起悲愍

213.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214.买肉须要肥,买鱼须要活。买衣须要美,买田须要阔。若教买命放,一毛不肯拔。黄迫途路险,失脚恐难脱。

215.戒杀诗明·陶周望

一指纳沸汤,浑身惊却裂。一针刺己肉,遍体如刀割。鱼死向人哀,鸡死临刀泣。哀泣各分明,听者自不识。

216.莲公净语果报相寻事可哀,谁从因地识轮回,漫天劫火炎炎里,都自杀生一念来。

217.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以是因缘,经千百劫,常在生死。218.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吾心,吾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219.汝欲延生听我语,凡事惺惺须求己。如欲延生须放生,此是循环真道理。

220.弥勒菩萨戒杀诗 劝君勤放生,终久自长寿。若发菩提心,大难天须救。

221.庆寿戒杀 黄彼岸

人寿遥期到百年,到来鸡犬亦欢然。忍心满座称觞客,饮血茹毛不一怜。

222.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223.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依报随着正报转 224.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25.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226.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 忏悔此生多业障 不见如来金色身

227.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底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228.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善似青松恶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 有朝一日遭霜打 只见青松不见花

面上无嗔是供养口里无嗔出妙香 心中无嗔无价宝 不断不灭是真常

229.三十三天天外天 九霄云外有神仙 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230.阿弥陀佛是法界一切诸佛本名!一切诸佛的名号是他的别号,阿弥陀佛是他的本名,所以叫法界藏身。

231.一切诸佛菩萨的名号、一切咒语,都是阿弥陀佛的一部分。阿弥陀佛是全体。所以「阿弥陀佛」是「大神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我过去讲《心经》,讲到后面,我就知道什麼是大神咒,什麼是无上咒,什麼是无等等咒。「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232.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十方诸佛自然护念。护念即是守护忆念,令其安稳,无诸障难。故知:念阿弥陀佛,即是念十方诸佛;生极乐净土,即是生十方净土;能以此利,即能普利一切。不必改口另外称念十方诸佛名号。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观音势至,自然相随;并有其他大菩萨不请自来,二六时中,欢喜拥护,令念佛人,离诸恼乱,常得安稳。故知:但念弥陀,即已通念诸大菩萨,观音势至,自在其中,不必改口另外称念其他菩萨。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获得大利,具足无上功德,当然超胜任何咒语;何况一句弥陀是佛中之王,光中之尊。故念佛之外,不必改口另外称念其他咒语。

233.若人以四天下七宝,供养佛及菩萨、缘觉、声闻,得福甚多;不如劝人,念佛一声,其福胜彼。 234.《大智度论》云:譬如有人初生堕地,即能一日行千里,足一千年,满中七宝,奉施于佛,不如有人,于后恶世,一声称念阿弥陀佛,其福胜彼。

235.念佛即是无上大利功德,则一切咒语即诸行门,皆是有上小利功德。故有智之人,当舍有上小利之余行,而专念无上大利之六字洪名。

236.若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

237.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当以持戒之钩,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无惭人也。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常当惭愧,无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238.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嗔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智慧人也。所以者何,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嗔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239.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直尔少欲,尚宜修习,何况少欲,能生诸功德。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

240.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当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是名知足。

241.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

242.世实危脆、无坚牢者,我今得灭,如除恶病。此是应舍之身,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没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灭之,如杀怨贼,而不欢喜

243.见性是功,平等是德。244.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245.一切法得成于忍。

246.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247.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248.万事无如退步人,摩头至踵自观身。只因吹灭心头火,不见从前肚里嗔。

249.五念无虑福无边,私心杂念是罪愆 250.莫道地狱无人见,人间便是大地狱。

251.信愿念佛即是无上菩提心,大悲大智大愿即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即菩提心。

252.六度万行,法门无量,专持名号,摄无不尽。253.所谓发菩提心者正是发愿作佛之心

254.所谓的发菩提心者,正是发愿作佛之心;发愿作佛之心者,则是救度一切众生之心。而度众生的心者,则是摄受一切众生,往生于诸佛国土之心也。

255.今时净业人,终日念佛忏罪,发愿而西方,尚遥往生。弗保者无他,爱桩未拔,情缆犹牢故也。若能将娑婆恩爱,视同嚼蜡,不管忙闲动静,苦乐忧喜,靠著一句佛号,如须弥山相似,一切境缘,无能摇动,或时自觉疲懈,惑习现前。便奋起一念,如倚天长剑。使烦恼魔军逃窜无地,亦如红炉猛火,使无始情识。销铄无余。此人虽现处五浊之乡,已浑身坐在莲华国里,又何待弥陀授手观音劝 驾,而始信其往生哉?

256.七笔勾》词曰: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 嗏,出事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贤孙,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笔勾。凤侣鸾俦,恩爱牵缠何日休,活鬼乔相守,缘尽还分手, 嗏,为你两绸缪,披枷带杻,觑破冤家,各自寻门走,因此把鱼水夫妻一笔勾。身似疮疣,莫为儿孙作远忧,忆昔燕山窦,今日还存否, 嗏,毕竟有时休,总归无后,谁识当人,万古常如旧,因此把贵子兰 孙一笔勾。独占鳌头,谩说男儿得意秋,金印悬如斗,声势非常久,嗏,多少枉驰求,童颜皓首,梦觉黄梁,一笑无何有,因此把富贵功 名一笔勾。富比王候,你道欢时我道愁,求者多生受,得者忧倾覆, 嗏,淡饭胜珍馐,衲衣如绣,天地吾庐,大厦何须构,因此把家舍田园一笔勾。学海长流,文阵光芒射斗牛,百艺丛中走,斗酒诗千首, 嗏,锦绣满胸头,何须夸口,生死跟前,半时难相救,因此把盖世文 章一笔勾。夏赏春游,歌舞场中乐事绸,烟雨迷花柳,棋酒娱亲友,嗏,眼底逞风流,苦归身后,可惜光阴,懡罗空回首,因此把风月情怀一笔勾。

257.十方诸刹土 众生菩萨中 所有法报佛 化身及变化皆从无量寿 极乐界中出

258.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为无量,无量为一。

259.也就是,这个人啊,这一生成佛的机缘到了,佛才告诉他这个法门。如果他成佛的机缘还没到,佛告诉他这个法门也没有用,因为他不是成佛的材料。 260.念佛法门,乃如来一代法门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上根如文殊、普贤、之大菩萨,不能超出其外。下下根如五逆、十恶、之大罪人,亦可预入其中。但具真信、切愿,皆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若或已得三昧,及已断烦恼者,则一得往生,即入大菩萨位。一切法门,皆从此法门流出,一切法门,悉皆还归此法门。(谓往生西方,以期圆满佛果也。)似浅而深不可测,似小而大无不包。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无不资此以为成始成终之道。

261.吾常曰.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者。此之谓也。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见贤思齐.当仁不让。岂肯因循怠忽.以致一错而成永错乎哉。有血性汉子.断断不肯生作行肉走尸.死与草木同腐矣。勉旃勉旃。又念佛固贵专一。然居士上有父母.下有妻室。分外营谋.妄希富乐.实所不应。至于分内所当为者.亦须勉力为之。非必屏弃一切.方为修行也。若屏弃一切.能不缺父母妻室之养则可.否则便与孝道相背。虽曰修行.实违佛教.是又不可不知也。又须以净土法门利益劝父母.令其念佛求生西方。若能信受奉行.临命终时.定得往生。一得往生.直下超凡入圣.了生脱死.高预海会.亲炙弥陀.直至成佛而后已。世间之孝.孰能与此等者。又若能以此普告同人.令彼各各父母.皆得往生。则化功归己.而亲与自己之莲品.更当高增位次矣。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欲孝其亲者.宜深思而力行之。 262.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263.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264.大王!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养恭敬一切众生,不如有人,一念念佛,所得功德十六分一。大王。假使锻金为人车马载宝。其数各百,以用布施。不如有人发心向佛,举足一步。大王。假使复以象车百乘,载大秦国种种珍宝。及其女人身佩璎珞。数亦满百持用布施。犹故不如发心向佛举足一步。复置是事。若以四事供养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犹亦不如发心向佛举足一步。复置是事。若使大王供养、恭敬恒河沙等无量众生。不如一往娑罗双树到如来所诚心听法。”

265.若转轮王,十万岁中满四天下七宝,布施十方诸佛,不如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一弹指顷座禅,以平等心怜悯一切众生,念阿弥陀佛功德。

266.说尽大藏非有字,道通三世本无文。一句圣号老实念,密中之密禅上禅。

267.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268.《观经四帖疏》言: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269.《往生礼赞》云: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270.十方如来邻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271.持名念佛是《观无量寿佛经》里头第十六观。度什么众生?五逆十恶,临命终时一念十念都能够往生,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圆证三不退。这还有什么话说?圆证三不退就是成佛。要不是成佛,三不退怎么能圆证?我们在前面说过,小乘初果开始证「位不退」;这大乘,就是四果罗汉回小向大,如果拿圆教来讲,七信位的菩萨证「行不退」,第二种不退;明心见性,就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个才能证得「念不退」,但是刚刚证得,没有圆满。圆满的三不退是谁?是圆教的等觉菩萨,像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弥勒之流的,他们才是圆证三不退。所以这功德就不可思议,为什么?你看看他不要修三大阿僧只劫,他不要经历那么多阶级,那么多的位次,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再到等觉,他不用经历,他从凡夫一下就跳到那么高,又是一刹那之间十念一念就得到了,这不可思议。真的,菩萨都想不通,这是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在净土三经里头细讲,给我们讲这个道理。所以这个是不可思议功德。所以十方诸佛没有不赞叹的,没有不弘扬的,诸位要知道。

272.疾则一日。迟则七日。念阿弥陀佛往生净土。即是八地菩萨。何以故。为乘阿弥陀佛本愿力故。阿弥陀经中。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既是阿鞞跋致。即是八地菩萨。 273.这地方的因果就不是普通因果,而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样的因果,确实连法身大士不知道的都很多。如果法身大士都知道的话,华严会上又何必要劳动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个因果的确很多菩萨不知道,如果菩萨知道了,他不会走很多冤枉路,他一生就成佛了,决定成佛。菩萨还要修其他的法门,就是对于这个因果还不知道,还不相信,不能接受,所以他这一生还是成不了佛,还是不能到西方去。

274.西方极乐世界法藏菩萨成佛了,这在极乐世界,就是现在的阿弥陀佛,他发心帮助我们。给我们说只要具足信,真信、切愿,真信切愿就是“菩提心”,再加上“一向专念”,就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专念阿弥陀佛,这个忙就帮上了。

275.极乐世界好!好在什么地方?第一个好处,无量寿!有无量的寿命,那你一生当中当然能成就,能证得佛的境界! 第二个好处,一往生极乐世界,就圆证菩提,经上讲的圆证三不退。 “三不退” 是指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位不退,是指初果须陀洹,见惑断尽了,位才不退,绝对不堕三恶道。行不退是指证到阿罗汉果,思惑也断尽了。念不退,必须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品法身。虽然证得了三种不退,但没有圆呀!圆证三不退是谁?是等觉菩萨!等觉菩萨已经证得正等正觉,差一个“无上”就成为无上正等正觉!一到西方世界,那种受用,那种生活方式就如同等觉菩萨一样,谁相信?所以说,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可是,这个是事实,佛决不会妄语,所以一定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276.《阿弥陀经》就是一切诸佛教化众生,成就众生最殊胜的第一法门。因为有些人不肯相信,这才教给他别的法门,说来说去到最后,还是要归到这个法门,才能成就。真正有大福报,肯相信的,那直截了当,一生就成就了!学佛人在一生当中能够遇到这个法门,能够相信,能够依照修行,那你的福报真不晓得是哪一辈子修来的?你一生绝对成就!

277.华严奥藏,法华秘髓,就是在念佛,这个法门为「一切诸佛之心要」。心要,就是最重要的、主要的宗旨之所在,也就是一切诸佛的目的,就是弘扬念佛、劝导念佛。「菩萨万行之司南」,就是说菩萨广行六度万行的目标,就是成佛,而念佛就可达到菩萨六度万行、自利利人的目的。

278.一句弥陀无别念,不劳弹指到西方。

279.随缘开妙法,教众得真情。圣道多辛苦,西方一路平。 280.念佛愈能熟,处事愈精详。

281.如果我们信受弥陀的救度,我们已经不是娑婆世界轮回的苦恼众生,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了。

282.发上等愿,享下等福。

283.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284.若要人不死,先做活死人。

285.地狱众生单单听到这句名号就到极乐世界去了。286.六字洪名更能破地狱。 287.击人得击,行怨得怨,骂人得骂,施怒得怒。

288.不责人之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不仅可以养德,还可以远害。

289.人若开口便刻薄尖酸,好批评人者,不惟无福且无寿。

290.《礼记》头一句话,就是「曲礼曰,毋不敬」,所以世出世间的学问,从哪里做起?从恭敬做起,你没有恭敬心,你什么都不能成就。所以我们常讲对人要恭敬,对事要恭敬,对物也要恭敬,这是对事物。人要把恭敬心疏忽了,不但道业没有指望,世间事业也一事无成。你们看看凡是有成就的人,不要说在佛法里头修行人,就是世法里面,他们的事业有成就的人,都懂得恭敬,他们都敬人,人会为他尽忠,会为他负责办事。如果常常摆上一副居上位的那个架子,对底下总是命令呵斥,这个人的福报决定不久。为什么?在你有权势的时候,大家畏惧你、怕你,不能不服从,为了讨生活。你的权势一衰的时候,不会再有人理你了。尤其是现代的社会,道义没有了,所以这是自取失败。

291.真正修道人不见一切众生的过失,心才真正清净,才不染著。众生有没有过失?决定没有,造极恶业的众生也没有过失。我们看他的本性,他的本性是善的,我们尊重、赞叹、恭敬他的本性,我们自己才能成为纯善纯净。最傻、最笨的人,才把众生的染污放到自己心里面去,把自己的心变染污了,自己的心坏掉了。我们心里装一切众生的善,众生的不善我一丝毫都不装进去,所以,好快乐、好自在、好欢喜,见到任何人都恭恭敬敬。这方法要学。 292.什么是清净心?一心念佛,一心是清净心。什么叫一心,二六时中,一天到晚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忆佛念佛,心里真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每个众生,蚊虫蚂蚁、妖魔鬼怪、花草树木,都是阿弥陀佛。其他佛都改名阿弥陀佛,一心称念,一向专念,心就觉悟了。

293.不要以为自己修行功德很少,到哪一天才能成就?如果我们得一心了,你的功德就无量无边了。一切诸佛如来是一心,你也一心,你心跟一切诸佛心是一个心,决定没有分别、界限,一切诸佛无量劫来所修的功德都变成自己的功德。如果你迷,你一迷到底,迷人的心跟我的心是一个心,所有一切迷人的心变成我的心,所有迷人所造的罪业都变成我的罪业。

294.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295.清净心现前,所有一切善恶业都变成功德,都变成大圆满。凭善业你到三善道度众生,凭恶业你到三恶道度众生,在六道九法界得大自在,广度一切众生。

心清净了,无量劫来的罪业都没有了,若得一心,罪业都消除了,起心动念,罪业又现行了。

296.病从哪里来的?心想生。念头不清净是疾病的根源,胡思乱想,生理组织排列发生了障碍。心要清净,一个妄念都没有,我们现在这个身体就是金刚不坏身,为什么?里面组织排列一切正常,一丝毫障碍都没有,他怎么会生病呢?

297.我们修的是净业,修行的重点是清净心。怎样清净呢?念佛是唯一的好方法,一切时一切处,心里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用这一句佛号打掉一切妄想执著。另一个方法是修助缘,起心动念不想自己,一切作为,为大众。用我们的心力、一切能力,帮助一切众生,帮助他们离苦得乐,一切不为自己,心就清净了,为自己心就不清净。

298.如何修清净心?在行中修,行是生活、工作、应酬,在这里面学不著相。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放下执著、放下分别、放下妄想,心就清净了。不把拉拉杂杂的事情放在心上,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只有极乐世界,只有经典上的教诲。我们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要尽心尽力,认真努力去做,做了之后,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凡夫做了好事,总觉得自己功德很大,居功,念念不忘,著了相,所以心就不清净。心地清净、空寂,什么都不想,做再多的好事,都不放在心上,统统放下,清净心里生欢喜、生智慧。这个欢喜不是从外面来的,是从内心里生出来的,是真欢喜。世间不管什么事,听到也好,见到也好,统统不要放在心上,见如不见,闻如无闻,时时刻刻保持清净心。

299.所以要改一切命,根源就在这个“轻贱众生”要治这个轻贱病,就要恭敬孝顺众生——如果我连父母师长都轻贱,我还有哪一个众生不轻贱?如果我连父母师长都不恭敬孝顺,我可能孝顺哪一个众生?

300.他永远没有恭敬众生的心,永远轻贱众生,所以永远得不到尊得不到贵,永远被人辱,被事辱。他永远没有柔顺众生的心,所以他永远没有顺的果报,命运不会顺他,众生不会顺他,工作不会顺他,一切生活琐事不会顺他。

301.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

302.被恨的人,是没有痛苦的,去恨的人,却是伤痕累累。303.心里放不过自己是没有智慧,心里放不过别人是没有慈悲。 304.欲平大地,先平心地;心地若平,大地自平。 305.竹密不妨流水过,青山岂碍白云飞

306.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307.成功不是偶然的,失败必有原因。 308.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309.算了吧、不要紧、会过去的

310.若有不能自知佛性者,我说是等名为女人,若能自知有佛性者,我说是人是大丈夫,若有女人能知自身定有佛性,当知是等,即是男子。

311.诸法悉如幻,但从分别生,于第一义中,无有男女相。312.人人爱此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刻刻贪图快乐,不知乐是苦因。 313.罗衣偏罩脓血囊,锦被悉遮屎尿桶 314.慧剑歌

柳为营兮花作寨,绝世佳人称主帅。

酒兵日夜苦相争,又有笙歌增气概。

杀人妙算是风流,斩将奇谋有恩爱。

任他举鼎拔山雄,但与交锋无不败。

力战筵前气血衰,洞房叠媾神精惫。

连年累月不解兵,管教性命从兹坏。

劝君修德立城池,不淫不纵守关隘。

一朝修得慧剑成,诛尽酒魔与粉黛。

315.女色多迷人,人惑总不见,龙麝暗薰衣,脂粉厚涂面。人呼为牡丹,佛说是花箭,射人入骨髓,死而不知怨。

316.尿屎渠、脓血聚,算来有甚风流趣?世人恣情耽色,动曰因缘,非也。业境相随,互为流转,夙生魔障未消,还来亏损其德尔。

317.日轮渐渐短,光阴一何促。身如水上沫,命似当风烛。常须慎四蛇,持心舍三毒。相见论修道,更莫著淫欲。淫欲暂时情,长劫入地狱。纵令得出来,异形人不识。或时成四足,或是总无足。可惜好人身,变作丑头畜。今日预报告,行行须努力。

318.休夸年少趁风流,强走轮回贩骨头。不信试临明镜看,面皮底下是骷髅。

319.我曾为牛马,见草豆欢喜。又曾为女人,欢喜见男子。我若真是我,只合长如此。若好恶不定,应知为物使。堂堂大丈夫,莫认物为己。

320.心净土净,心平地平,心底平等,则大地平正。321.三点如星布,弯勾似月牙,披毛从此起,作佛也由它。 322.一切法无来,是故无有生,以生无有故,灭亦不可得。一切法无生,亦复无有灭,若能如是解,斯人见如来。诸法无生故,自性无所有,如是分别知,此人达深义。”

323.观察于诸法,自性无所有,如其生灭相,但是假名说。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

324.诸法无所有,如是有,如是无所有,是事不知,名为无明。325.诸佛大事者,所为救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 326.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327.缘起性空,真空妙有。

328.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则不成 329.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

330.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佛与众生性不异,凡夫见异圣无差。

331.是菩萨摩诃萨实无所得。若使菩萨有所得着,则非菩萨,是名凡夫。 332.以何因缘名为无相?善男子。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善男子。夫着相者则能生痴。痴故生爱。爱故系缚。系缚故受生。受生故有死。死故无常。不着相者则不生痴。不生痴故则无有爱。无有爱故则无系缚。无系缚故则不受生。不受生故则无有死。无有死故则名为常。以是义故涅盘名常。

333.凡夫迷实之心,起诸法相,执相施名, 依名取相,所取不实,故曰妄想。 本文集未注明出处,若欲知出处,自行上网搜索可知。 愿以此功德 普及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南摩阿弥陀佛!

愿生西方净土中上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推荐第4篇:佛经经典爱情名句

佛经经典爱情名句

岁月黯淡了青春的容颜,阅历书写着人生的答卷,时间沉淀了淡泊的心田,我们与过去丝丝相连……最近很喜欢看佛学方面的书籍,简单的语句里,总是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一个人幸福与否,不是因为他得到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佛经里还有许多经典名句,都被喜欢文字的人贴上了爱情的标签.其实个人有个人的理解,个人有个人的评判.爱情永远是我们亘古不变的话题,是昨日黄花?还是今宵心碎的缠绵?走过了相爱的季节,谁都无法漠视缤纷的落红.寂寞的转身,挥挥手,不说离愁,只想把一切都带走.可生活里不断重复的画面,却总是定格着美丽的瞬间,遗忘有时真的很难.喜欢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诠释,文字简单,道理肤浅,却流露着真情实感.再回首,梦已远,我们是否懂得了淡定从容……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一直以为擦肩而过是种无法弥补的遗憾,没想到竟然是前生五百次凝眸换来的.偶然的相遇,注定的别离,目光交会的刹那,却是前世太多甜蜜与痛苦的纠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伊人已远走,灯火阑珊处,遗恨空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动人的诗句里,谁为你吟唱着擦肩而过的痛……大悲无泪,大笑无声:一见倾心,再见倾情,爱情未必都是轰轰烈烈的海誓山盟.即使没有任何承诺,心依旧被抓得紧紧的.生命里,总会有份感情让你欲语还休;生命里,总会有些人让你感叹天凉好个秋.夕阳西下,互相搀扶的老夫妻,虽然没有一句情语,可他们却用行动演绎着\"执子之手,与子谐老\"的童话.情到深处无怨尤,悲无泪,笑无声,此情有谁懂……

一切皆为虚幻:旖旎而动人的爱情故事,因为结局凄美,才格外牵动着我们的心弦.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生死相随,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忠贞不二.是故事,是传说,却寄托了人们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其实虚幻的爱情往往都是绚丽的,因为距离遥远而无法触及.心底的痛在蔓延,情感在蔓延,期待长相厮守的愿望也在蔓延,无法拥有却成就了永久的思念……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如果你爱一个人,没有道理可讲,只是前生的缘分幻化成今世的牵绊,平静的生活被扰乱,无法用理智束缚情感.不断地挣扎,却又不断地沉沦.千帆尽过才终于懂得,其实爱情真的不可说,放在心里的东西永远都是最美的.砰然的心动,掩藏的寂寞,悄悄地一个人诉说……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家所说的\"色\"和大家平常所 想的是两个概念,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大概就是指物质的表象.拥有美丽的容颜,总是会获得众多的青睐,可是即使再漂亮的女人,也经不起岁月的洗礼.找一个真爱你的人,一起优雅地变老,无论何时何地,你永远都是他手心里的宝.一起拥抱着朝阳,一起欣赏着落日,一起沐浴着风风雨雨……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或许喧嚣过后,所有的东西归于平静,包括爱情.一份心灵的守望,不计较得失,不期待拥有,如清风,似明月,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又何许强求.生命里的美,需要用心去解读.曾经偶遇的路口,一抹淡淡的微笑,追忆着年华似水的镜头.风儿轻轻地吹,云儿悠悠地走,往事如烟,是谁为谁而停留……

1.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因为有了爱,所以有了牵挂,所以就有了忧虑和恐慌。心中没有爱时,便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就没有忧虑和恐慌了。 看看金庸大BOSS的 雪山飞狐

2.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妙色王求法偈》

3.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么通俗,不用解释了。 3.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简单的说色是指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而这些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空,上面说到是产生现象的多种因素和缘由,是事物的本质。 4.一切皆为虚幻。

5.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7.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8.佛曰: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 怨憎恨,爱别离,求不得

9.爱本是恨的来处。胡汉不归路,一个输,一个哭,宁愿你恨的糊涂,中了爱的迷毒,一面满足一面残酷

10.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 11.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推荐第5篇:佛经

《佛经大全》

《心经》原文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金刚经》原文

大乘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善现启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妙行无住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正信希有分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依法出生分第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一相无相分第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燃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一合相理分第三十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金刚经咒语(般若无尽藏真言)

那摩把嘎瓦帝,(八喇)(佳那)八喇密答耶,唵那答帝答,依礼悉,依礼悉,米礼悉,米礼悉,彼那阳,彼那阳。那摩把嘎瓦帝,(八喇)(达地阳)(八喇)帝,依哩帝,依哩帝,密哩帝,密哩帝,舒哩帝,舒哩帝,乌舒哩乌舒哩,部育耶,部育耶莎哈。

《三世因果经》

(2005年释常心大修版)

善男信女听言因,听念三世因果经。丰衣足食为何因?前世解囊济贫民。

父母安康为何因?前世敬重鳏寡人。子女孝顺为何因,父母前世慈悲心。

健康长寿为何因?大慈大悲菩萨心。多病折寿为何因?作恶造孽狠毒心。

坐牢受罪为何因?为非作歹贪嗔心。善人时时收善果,只缘处处种善因。

恶人今生食恶果,只缘前世种恶因。万般自作还自受,地狱受苦怨何人?

奉劝世人向善行,莫生邪念起恶心。放下屠刀即成佛,强盗悔过得禅心。 参禅成佛有何因?安神养气兼修心。前世修心今觉悟,今生即心便成佛。

今生起念爱众生。后世倍增智慧心。智慧出自有耐心,幸福源于广胸襟。

莫道因果无人见,远在儿孙近在身。如果今生遭恶报,幡然悔悟值千金!

修心觉悟得福报,执迷不悟祸必临。三世因果非小可,佛言禅语道理真!

今生究竟有多长?心平气和听佛音:昧者妄说生死间,释尊笑称呼吸间。

过去呼吸为前世,未来呼吸为后世。今生果系前世因,后世果报源于今。

一旦悟通因果经,处处受益值千金。纵观中外与古今,三世因果明于心。

珍修今生呼吸间,后世永远有福音。宇宙万物同一源,众生平等共一心。

个个今生参禅心,人人后世一家亲。世界大同是理想,全球众生齐修心!

※ ※ ※

关于《三世因果经》2005年释常心大修版

虽然于2004年11月1日星期一1时24分结束修订的《三世因果经》2004年释常心修订版对旧版《三世因果经》作了一些改动,但仍感到存在许多不足,早就有要进行大修的愿望,直到2005年2月12日星期六 12时31分才因缘成熟,灵感如泉涌,即开始大修。因天资不足,《三世因果经》2005年释常心大修版难免仍有错漏,敬请诸位尊者多多指正,在下不胜感激!

合十!

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唐西天竺沙门伽梵达摩译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净口业真言

唵.修唎修唎.摩诃修唎.修修唎.萨婆诃.

净身业真言

唵.修哆唎.修哆唎.修摩唎.修摩唎.娑婆诃.

净意业真言

唵.缚日啰怛.诃架斛.

安土地真言

南无三满哆.母驮喃.唵.度噜度噜地尾.娑婆诃. 普供养真言

唵.誐誐曩.三婆缚.袜日啰斛.

奉请八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弥勒菩萨摩诃萨

南无虚空藏菩萨摩诃萨

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

南无金刚手菩萨摩诃萨

南无妙吉祥菩萨摩诃萨

南无除盖障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如是我闻,一时释迦牟尼佛在补陀落迦山,观世音宫殿宝庄严道场中,坐宝狮子座。其座纯以无量杂摩尼宝而用庄严。百宝幢幡,周匝悬列。尔时如来,于彼座上,将欲演说总持陀罗尼故,与无央数菩萨摩诃萨俱,其名曰:总持王菩萨、宝王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华严菩萨、大庄严菩萨、宝藏菩萨、德藏菩萨、金刚藏菩萨、虚空藏菩萨、弥勒菩萨、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皆是灌顶大法王子。又与无量无数大声闻僧,皆行阿罗汉十地,摩诃迦叶而为上首。又与无量梵摩罗天,善吒梵摩而为上首。又与无量欲界诸天子俱,瞿婆伽天子而为上首。又与无量护世四王俱,提头赖吒而为上首。又与无量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俱,天德大龙王而为上首。又与无量欲界诸天女俱,童目天女而为上首。又与无量虚空神、江海神、泉源神、河沼神、药草神、树林神、舍宅神、水神、火神、地神、风神、土神、山神、石神、宫殿等神,皆来集会。

时观世音菩萨,于大会中,密放神通光明,照曜十方刹土,及此三千大千世界,皆作金色。天宫、龙宫、诸尊神宫,皆悉震动。江河、大海、铁围山、须弥山、土山、黑山,亦皆大动。日、月、珠、火、星宿之光,皆悉不现。

于是总持王菩萨,见此希有之相,怪未曾有,即从座起,叉手合掌,以偈问佛,如此神通之相是谁所放?以偈问曰:

‚谁于今日成正觉,普放如是大光明,

十方刹土皆金色,三千世界亦复然?

谁于今日得自在,演放希有大神力,

无边佛国皆震动,龙神宫殿悉不安? 今此大众咸有疑,不测因缘是谁力,

为佛菩萨大声闻,为梵魔天诸释等?

唯愿世尊大慈悲,说此神通所由以。‛

佛告总持王菩萨言:‚善男子,汝等当知,今此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曰观世音自在。从无量劫来,成就大慈大悲,善能修习无量陀罗尼门。为欲安乐诸众生故,密放如是大神通力。‛

佛说是语已,尔时观世音菩萨从座而起,整理衣服,向佛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有《大悲心陀罗尼咒》,今当欲说。为诸众生得安乐故,除一切病故,得寿命故,得富饶故,灭除一切恶业重罪故,离障难故,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故,成就一切诸善根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速能满足一切诸希求故。唯愿世尊,慈哀听许。‛

佛言:‚善男子,汝大慈悲,安乐众生,欲说神咒。今正是时,宜应速说。如来随喜,诸佛亦然。‛

观世音菩萨重白佛言:‚世尊,我念过去无量亿劫,有佛出世,名曰千光王静住如来。彼佛世尊,怜念我故,及为一切诸众生故,说此《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以金色手摩我顶上,作如是言:‘善男子,汝当持此心咒,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我于是时,始住初地,一闻此咒故,超第八地。我时心欢喜故,即发誓言:‘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发是愿已,应时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十方大地,六种震动。十方千佛,悉放光明,照触我身,及照十方无边世界。从是已后,复于无量佛所,无量会中,重更得闻,亲承受持是陀罗尼,复生欢喜,踊跃无量,便得超越无数亿劫微细生死。从是已来,常所诵持,未曾废忘。由持此咒故,所生之处,恒在佛前,莲华化生,不受胎藏之身。

‚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男、童女,欲诵持者。于诸众生,起慈悲心。先当从我发如是愿: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知一切法。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智慧眼。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度一切众。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善方便。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乘般若船。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越苦海。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得戒定道。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登涅槃山。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会无为舍。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

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消灭。 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枯竭。

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

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

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

‚发是愿已,至心称念我之名字,亦应专念我本师阿弥陀如来。然后即当诵此陀罗尼神咒。一宿诵满五遍,除灭身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

观世音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诸人天,诵持大悲章句者,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欲生何等佛土,随愿皆得往生。‛

复白佛言:‚世尊,若诸众生诵持大悲神咒,堕三恶道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者,若不生诸佛国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者,若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者,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唯除不善,除不至诚。若诸女人,厌贱女身,欲成男子身,诵持大悲陀罗尼章句,若不转女身成男子身者,我誓不成正觉。生少疑心者,必不果遂也。若诸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纵忏亦不除灭。今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谢,然始除灭。今诵大悲陀罗尼时,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一切十恶、五逆、谤人、谤法、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祇物、污净梵行,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悉皆灭尽。唯除一事,于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得灭,何况重罪?虽不即灭重罪,犹能远作菩提之因。‛

复白佛言:‚世尊,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得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也。其恶死者:一者不令其饥饿困苦死;二者不为枷禁杖楚死;三者不为怨家仇对死;四者不为军阵相杀死;五者不为虎狼恶兽残害死;六者不为毒蛇蚖蝎所中死;七者不为水火焚漂死;八者不为毒药所中死;九者不为蛊毒害死;十者不为狂乱失念死;十一者不为山树崖岸坠落死;十二者不为恶人厌魅死;十三者不为邪神恶鬼得便死;十四者不为恶病缠身死;十五者不为非分自害死。诵持大悲神咒者,不被如是十五种恶死也。得十五种善生者:一者所生之处常逢善王;二者常生善国;三者常值好时;四者常逢善友;五者身根常得具足;六者道心纯熟;七者不犯禁戒;八者所有眷属恩义和顺;九者资具财食常得丰足;十者恒得他人恭敬扶接;十一者所有财宝无他劫夺;十二者意欲所求皆悉称遂;十三者龙天善神恒常拥卫;十四者所生之处见佛闻法;十五者所闻正法悟甚深义。若有诵持大悲心陀罗尼者,得如是等十五种善生也。一切天人,应常诵持,勿生懈怠。‛

观世音菩萨说是语已,于众会前,合掌正住。于诸众生,起大悲心,开颜含笑,即说如是《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神妙章句》。陀罗尼曰: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无阿唎耶 婆卢羯帝烁钵啰耶 菩提萨跢婆耶 摩诃萨跢婆耶 摩诃迦卢尼迦耶 唵 萨皤啰罚曳 数怛那怛写 南无悉吉利埵伊蒙阿唎耶 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 南无那啰谨墀 醯唎摩诃皤哆沙咩 萨婆阿他豆输朋 阿逝孕 萨婆萨哆那摩婆萨跢 那摩婆伽 摩罚特豆 怛侄他 唵阿婆卢醯 卢迦帝 迦罗帝 夷醯唎 摩诃菩提萨埵 萨婆萨婆 摩罗摩罗 摩醯摩醯唎驮孕 俱卢俱卢羯懞 度卢度卢罚阇耶帝 摩诃罚阇耶帝 陀罗陀罗 地利尼 室佛啰耶 遮罗遮罗 摩摩罚摩啰 穆帝丽 伊醯移醯 室那室那 阿啰嘇佛啰舍利 罚沙罚嘇 佛罗舍耶 呼嚧呼嚧摩啰 呼嚧呼嚧醯利 娑啰娑啰 悉利悉利 苏嚧苏嚧 菩提夜菩提夜 菩驮夜菩驮夜 弥帝利夜 那啰谨墀 地唎瑟尼那 波夜摩那 娑婆诃 悉陀夜 娑婆诃 摩诃悉陀夜 娑婆诃 悉陀喻艺 室皤啰耶 娑婆诃 那啰谨墀 娑婆诃 摩啰那啰 娑婆诃 悉啰僧阿穆佉耶 娑婆诃 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 者吉啰阿悉陀夜 娑婆诃 波陀摩羯悉哆夜 娑婆诃 那啰谨墀皤伽啰耶 娑婆诃 摩婆利胜羯啰夜 娑婆诃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无阿唎耶 婆嚧吉帝 烁皤啰夜 娑婆诃唵悉殿都 曼哆啰 钵驮耶 娑婆诃

观世音菩萨说此咒已,大地六变震动。天雨宝华,缤纷而下。十方诸佛,悉皆欢喜。天魔外道,恐怖毛竖。一切众会,皆获果证。或得须陀洹果,或得斯陀含果,或得阿那含果,或得阿罗汉果者。或得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乃至十地者。无量众生,发菩提心。

尔时大梵天王,从座而起,整理衣服,合掌恭敬,白观世音菩萨言:‚善哉大士!我从昔来,经无量佛会,闻种种法、种种陀罗尼,未曾闻说如此《无碍大悲心大悲陀罗尼神妙章句》。唯愿大士,为我说此陀罗尼形貌状相。我等大众,愿乐欲闻。‛

观世音菩萨告梵王言:‚汝为方便利益一切众生故,作如是问。汝今善听,吾为汝等略说少耳。‛

观世音菩萨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着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汝当依此而修行之。‛

大梵王言:‚我等大众,今始识此陀罗尼相貌。从今受持,不敢忘失。‛

观世音言:‚若善男子、善女人,诵持此神咒者。发广大菩提心,誓度一切众生。身持斋戒。于诸众生,起平等心。常诵此咒,莫令断绝。住于净室,澡浴清净,着净衣服。悬幡燃灯,香、华、百味饮食,以用供养。制心一处,更莫异缘,如法诵持。是时当有日光菩萨、月光菩萨,与无量神仙,来为作证,益其效验。我时当以千眼照见,千手护持。从是以往,所是世间经书,悉能受持。一切外道法术、韦陀典籍,亦能通达。诵持此神咒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无不瘥者。亦能使令一切鬼神,降诸天魔,制诸外道。若在山野诵经、坐禅,有诸山精杂魅、魍魉鬼神,横相恼乱,心不安定者,诵此咒一遍,是诸鬼神,悉皆被缚也。若能如法诵持,于诸众生起慈悲心者,我时当敕一切善神、龙王、金刚密迹,常随卫护,不离其侧,如护眼睛,如护己命。‛说偈敕曰:

我遣密迹金刚士,乌刍君荼鸯俱尸,八部力士赏迦罗,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摩醯那罗延,金毗罗陀迦毗罗,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婆馺娑楼罗,满善车钵真陀罗,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萨遮摩和罗,鸠阑单吒半祇罗,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毕婆伽罗王,应德毗多萨和罗,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梵摩三钵罗,五部净居炎摩罗,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释王三十三,大辩功德婆怛那,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提头赖吒王,神母女等大力众,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毗楼勒叉王,毗楼博叉毗沙门,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金色孔雀王,二十八部大仙众,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摩尼跋陀罗,散支大将弗罗婆,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难陀跋难陀,婆伽罗龙伊钵罗,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修罗乾闼婆,迦楼紧那摩睺罗,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水火雷电神,鸠槃荼王毗舍阇,常当拥护受持者。

‚是诸善神,及神龙王、神母女等,各有五百眷属大力夜叉,常随拥护诵持大悲神咒者。其人若在空山旷野,独宿孤眠;是诸善神,番代宿卫,辟除灾障。若在深山,迷失道路;诵此咒故,善神、龙王化作善人,示其正道。若在山林旷野,乏少水火;龙王护故,化出水火。‛

观世音菩萨,复为诵持者,说消除灾祸清凉之偈:

‚若行旷野山泽中,逢值虎狼诸恶兽,

蛇蚖精魅魍魉鬼,闻诵此咒莫能害。

若行江湖沧海间,毒龙蛟龙摩竭兽,

夜叉罗刹鱼鼋鳖,闻诵此咒自藏隐。

若逢军阵贼围绕,或被恶人夺财宝,

至诚称诵大悲咒,彼起慈心复道归。

若为王官收录身,囹圄禁闭杻枷锁,

至诚称诵大悲咒,官自开恩释放还。 若入野道蛊毒家,饮食有药欲相害,

至诚称诵大悲咒,毒药变成甘露浆。

女人临难生产时,邪魔遮障苦难忍,

至心称诵大悲咒,鬼神退散安乐生。

恶龙疫鬼行毒气,热病侵陵命欲终,

至心称诵大悲咒,疫病消除寿命长。

龙鬼流行诸毒肿,痈疮脓血痛叵堪,

至心称诵大悲咒,三唾毒肿随口消。

众生浊恶起不善,厌魅咒诅结怨仇,

至心称诵大悲咒,厌魅还着于本人。

恶生浊乱法灭时,淫欲火盛心迷倒,

弃背妻婿外贪染,昼夜邪思无暂停,

若能称诵大悲咒,淫欲火灭邪心除。

我若广赞咒功力,一劫称扬无尽期。‛

尔时观世音菩萨告梵天言:‚诵此咒五遍,取五色线作索,咒二十一遍,结作二十一结,系项。此陀罗尼,是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说。彼等诸佛,为诸行人修行六度未满足者,速令满足故;未发菩提心者,速令发心故;若声闻人未证果者,速令证故;若三千大千世界内诸神仙人,未发无上菩提心者,令速发心故。

‚若诸众生,未得大乘信根者,以此陀罗尼威神力故,令其大乘种子法芽增长。以我方便慈悲力故,令其所须,皆得成办。又三千大千世界幽隐暗处三途众生,闻我此咒,皆得离苦。有诸菩萨,未阶初住者,速令得故。乃至令得十住地故,又令得到佛地故,自然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若声闻人,闻此陀罗尼一经耳者,修行书写此陀罗尼者,以质直心如法而住者,四沙门果,不求自得。若三千大千世界内,山、河、石壁、四大海水,能令涌沸。须弥山及铁围山,能令摇动,又令碎如微尘。其中众生,悉令发无上菩提心。若诸众生现世求愿者,于三七日,净持斋戒,诵此陀罗尼,必果所愿。从生死际,至生死际,一切恶业,并皆灭尽。三千大千世界内,一切诸佛、菩萨、梵、释、四天王、神仙、龙王,悉皆证知。

‚若诸人天,诵持此陀罗尼者,其人若在江河、大海中沐浴。其中众生,得此人浴身之水,沾着其身,一切恶业重罪,悉皆消灭;即得转生他方净土,莲华化生,不受胎身,湿、卵之身。何况受持读诵者?若诵持者,行于道路,大风时来,吹此人身毛发、衣服。余风下过诸类众生,得其人飘身风吹着身者,一切重障恶业,并皆灭尽,更不受三恶道报,常生佛前。当知受持者,福德果报,不可思议。

‚诵持此陀罗尼者,口中所出言音,若善若恶,一切天魔外道、天龙鬼神闻者,皆是清净法音。皆于其人,起恭敬心,尊重如佛。诵持此陀罗尼者,当知其人即是佛身藏,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爱惜故。当知其人即是光明藏,一切如来光明照故。当知其人是慈悲藏,恒以陀罗尼救众生故。当知其人是妙法藏,普舏一切诸陀罗尼门故。当知其人是禅定藏,百千三昧常现前故。当知其人是虚空藏,常以空慧观众生故。当知其人是无畏藏,龙天善神常护持故。当知其人是妙语藏,口中陀罗尼音无断绝故。当知其人是常住藏,三灾恶劫不能坏故。当知其人是解脱藏,天魔外道不能稽留故。当知其人是药王藏,常以陀罗尼疗众生病故。当知其人是神通藏,游诸佛国得自在故。其人功德,赞不可尽。

‚善男子,若复有人厌世间苦,求长生乐者。在闲净处,清净结界。咒衣着。若水、若食、若香、若药,皆咒一百八遍服,必得长命。若能如法结界,依法受持,一切成就。其结界法者,取刀咒二十一遍,划地为界;或取净水咒二十一遍,散着四方为界;或取白芥子咒二十一遍,掷着四方为界;或以想到处为界;或取净灰咒二十一遍为界;或咒五色线二十一遍,围绕四边为界,皆得。若能如法受持,自然克果。

‚若闻此陀罗尼名字者,尚灭无量劫生死重罪,何况诵持者?若得此神咒诵者,当知其人已曾供养无量诸佛,广种善根。若能为诸众生拔其苦难,如法诵持者,当知其人即是具大悲者,成佛不久。所见众生,皆悉为诵,令彼耳闻,与作菩提因。是人功德无量无边,赞不可尽。若能精诚用心,身持斋戒,为一切众生忏悔先业之罪,亦自忏谢无量劫来种种恶业,口中馺馺诵此陀罗尼,声声不绝者,四沙门果,此生即证。其利根有慧观方便者,十地果位,克获不难。何况世间小小福报,所有求愿,无不果遂者也。若欲使鬼者,取野髑髅净洗,于千眼像前设坛场,以种种香华、饮食祭之,日日如是。七日必来现身,随人使令。若欲使四天王者,咒檀香烧之。由此菩萨大悲愿力深重故,亦为此陀罗尼威神广大故。‛

佛告阿难:‚若有国土,灾难起时。是土国王,若以正法治国,宽纵人物,不枉众生,舎诸有过。七日七夜,身心精进,诵持如是《大悲心陀罗尼神咒》。令彼国土,一切灾难,悉皆除灭。五谷丰登,万姓安乐。又若为于他国怨敌数来侵扰,百姓不安,大臣谋叛,疫气流行,水旱不调,日月失度,如是种种灾难起时。当造千眼大悲心像,面向西方,以种种香华、幢幡、宝盖,或百味饮食,至心供养。其王又能七日七夜身心精进,诵持如是陀罗尼神妙章句。外国怨敌,即自降伏,各还政治,不相扰恼。国土通同,慈心相向。王子、百官,皆行忠赤。妃后、婇女,孝敬向王。诸龙鬼神,拥护其国。雨泽顺时,果实丰饶,人民欢乐。又若家内遇大恶病,百怪竞起;鬼神、邪魔,耗乱其家;恶人横造口舌,以相谋害;室家大小,内外不和者。当向千眼大悲像前,设其坛场,至心念观世音菩萨,诵此陀罗尼,满其千遍。如上恶事,悉皆消灭,永得安隐。‛ 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咒名何?云何受持?‛

佛告阿难:‚如是神咒,有种种名。一名广大圆满,一名无碍大悲,一名救苦陀罗尼,一名延寿陀罗尼,一名灭恶趣陀罗尼,一名破恶业障陀罗尼,一名满愿陀罗尼,一名随心自在陀罗尼,一名速超上地陀罗尼。如是受持。‛

阿难白佛言:‚世尊,此菩萨摩诃萨,名字何等,善能宣说如是陀罗尼?‛

佛言:‚此菩萨名观世音自在,亦名捻索,亦名千光眼。善男子,此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众生故,现作菩萨。汝等大众、诸菩萨摩诃萨、梵、释、龙、神,皆应恭敬,莫生轻慢。一切人天,常须供养,专称名号,得无量福,灭无量罪,命终往生阿弥陀佛国。‛

佛告阿难:‚此观世音菩萨所说神咒,真实不虚。若欲请此菩萨来,咒拙具罗香三七遍烧,菩萨即来。(拙具罗香,安息香也。)

‚若有猫儿所着者,取弭哩吒那(死猫儿头骨也),烧作灰,和净土泥,捻作猫儿形。于千眼像前,咒镔铁刀子一百八遍。段段割之,亦一百八段。遍遍一咒,一称彼名。即永瘥不着。

‚若为蛊毒所害者,取药劫布罗(龙脑香也),和拙具罗香,各等分。以井花水一升和,煎取一升。于千眼像前咒一百八遍服,即瘥。

‚若为恶蛇蝎所螫者,取干姜末,咒一七遍,着疮中,立即除瘥。

‚若为恶怨横相谋害者,取净土,或面,或蜡,捻作本形。于千眼像前,咒镔铁刀一百八遍。一咒一截,一称彼名。烧尽一百八段。彼即欢喜,终身厚重相爱敬。

‚若有患眼睛坏者,若青盲眼暗者,若白晕赤膜无光明者。取诃梨勒果、庵摩勒果、鞞醯勒果三种各一颗,捣破细研。当研时,唯须护净,莫使新产妇人及猪、狗见。口中念佛,以白蜜若人乳汁和,封眼中着。其人乳要须男孩子母乳,女母乳不成。其药和竟,还须千眼像前咒一千八遍,着眼中满七日。在深室慎风,眼睛还生。青盲、白晕者,光奇盛也。

‚若患疟病著者,取虎、豹、豺、狼皮,咒三七遍,披着身上,即瘥。狮子皮最上。

‚若被蛇螫,取被螫人结聍,咒三七遍,着疮中,即瘥。

‚若患恶疟入心,闷绝欲死者,取桃胶一颗,大小亦如桃颗。清水一升和,煎取半升。咒七遍,顿服尽,即瘥。其药莫使妇人煎。

‚若患传尸鬼气伏尸连病者,取拙具罗香,咒三七遍,烧熏鼻孔中。又取七丸如兔粪,咒三七遍吞,即瘥。慎酒、肉、五辛及恶骂。若取摩那屎罗(雄黄是也),和白芥子、印成盐,咒三七遍,于病儿床下烧。其作病儿,即魔掣迸走,不敢住也。

‚若患耳聋者,咒胡麻油着耳中,即瘥。

‚若患一边偏风,耳鼻不通、手脚不随者,取胡麻油,煎青木香,咒三七遍,摩拭身上,永得除瘥。又方取纯牛酥,咒三七遍摩,亦瘥。

‚若患难产者,取胡麻油,咒三七遍,摩产妇脐中,及玉门中,即易生。

‚若妇人怀妊,子死腹中,取阿波末利伽草(牛膝草也)一大两,清水二升和,煎取一升,咒三七遍服,即出,一无苦痛。胎衣不出者,亦服此药,即瘥。

‚若卒患心痛不可忍者,名遁尸疰。取君柱鲁香(熏陆香),乳头成者一颗。咒三七遍,口中嚼咽,不限多少,令变吐,即瘥。慎五辛、酒、肉。

‚若被火烧疮,取热瞿摩夷(乌牛屎也),咒三七遍,涂疮上,即瘥。

‚若患蛔虫咬心,取骨鲁末遮(白马尿也)半升,咒三七遍服,即瘥。重者一升,虫如綟索出来。

‚若患丁疮者,取凌销叶,捣取汁,咒三七遍,沥着疮上,即拔根出,立瘥。

‚若患蝇螫眼中,骨鲁怛佉(新驴屎也)滤取汁,咒三七遍,夜卧着眼中,即瘥。 ‚若患腹中痛,和井花水和印成盐三七颗,咒三七遍,服半升,即瘥。

‚若患赤眼者,及眼中有努肉,及有翳者,取奢奢弥叶(苟杞叶也),捣滤取汁。咒三七遍,浸青钱一宿。更咒七遍,着眼中,即瘥。

‚若患畏夜、不安恐怖、出入惊怕者,取白线作索,咒三七遍,作二十一结系项,恐怖即除。非但除怖,亦得灭罪。

‚若家内横起灾难者,取石榴枝,寸截一千八段,两头涂酥酪蜜。一咒一烧,尽千八遍,一切灾难悉皆除灭。要在佛前作之。

‚若取白菖蒲,咒三七遍,系着右臂上。一切斗处、论义处,皆得胜他。

‚若取奢奢弥叶枝柯寸截,两头涂真牛酥、白蜜牛酥。一咒一烧,尽一千八段。日别三时,时别一千八遍。满七日,咒师自悟通智也。

‚若欲降伏大力鬼神者,取阿唎瑟迦柴(木患子也),咒七七遍,火中烧,还须涂酥酪蜜。要须于大悲心像前作之。

‚若取胡嚧遮那(牛黄是也)一大两,着琉璃瓶中,置大悲心像前,咒一百八遍,涂身点额。一切天龙鬼神、人及非人,皆悉欢喜也。

‚若有身被枷锁者,取白鸽粪,咒一百八遍,涂于手上。用摩枷锁,枷锁自脱也。 ‚若有夫妇不和,状如水火者,取鸳鸯尾,于大悲心像前,咒一千八遍带,彼即终身欢喜相爱敬。

‚若有被虫食田苗,及五果子者,取净灰、净沙或净水,咒三七遍,散田苗四边,虫即退散也。果树兼咒水洒着树上,虫不敢食果也。‛

佛告阿难:‚若为富饶种种珍宝资具者,当于如意珠手。若为种种不安求安隐者,当于羂索手。若为腹中诸病者,当于宝钵手。若为降伏一切魍魉鬼神者,当于宝剑手。若为降伏一切天魔神者,当于跋折罗手。若为摧伏一切怨敌者,当于金刚杵手。若为一切处怖畏不安者,当于施无畏手。若为眼暗无光明者,当于日精摩尼手。若为热毒病求清凉者,当于月精摩尼手。若为荣官益职者,当于宝弓手。若为诸善朋友早相逢者,当于宝箭手。若为身上种种病者,当于杨枝手。若为除身上恶障难者,当于白拂手。若为一切善和眷属者,当于胡瓶手。若为辟除一切虎狼豺豹诸恶兽者,当于旁牌手。若为一切时处好离官难者,当于斧钺手。若为男女仆使者,当于玉环手。若为种种功德者,当于白莲华手。若为欲得往生十方净土者,当于青莲华手。若为大智慧者,当于宝镜手。若为面见十方一切诸佛者,当于紫莲华手。若为地中伏藏者,当于宝箧手。若为仙道者,当于五色云手。若为生梵天者,当于军迟手。若为往生诸天宫者,当于红莲华手。若为辟除他方逆贼者,当于宝戟手。若为召呼一切诸天善神者,当于宝螺手。若为使令一切鬼神者,当于髑髅杖手。若为十方诸佛速来授手者,当于数珠手。若为成就一切上妙梵音声者,当于宝铎手。若为口业辞辩巧妙者,当于宝印手。若为善神龙王常来拥护者,当于俱尸铁钩手。若为慈悲覆护一切众生者,当于锡杖手。若为一切众生常相恭敬爱念者,当于合掌手。若为生生之处不离诸佛边者,当于化佛手。若为生生世世常在佛宫殿中,不处胎藏中受身者,当于化宫殿手。若为多闻广学者,当于宝经手。若为从今身至佛身,菩提心常不退转者,当于不退金轮手。若为十方诸佛速来摩顶授记者,当于顶上化佛手。若为果蓏诸谷稼者,当于蒲萄手。如是可求之法,有其千条,今粗略说少耳。‛

日光菩萨,为受持大悲心陀罗尼者,说大神咒而拥护之:

‚南无勃陀瞿那迷 南无达摩莫诃低 南无僧伽多夜泥 底哩部毕萨咄檐纳摩

‚诵此咒灭一切罪,亦能辟魔,及除天灾。若诵一遍,礼佛一拜,如是日别三时,诵咒礼佛。未来之世,所受身处,当得一一相貌端正可喜果报。‛

月光菩萨,亦复为诸行人,说陀罗尼咒而拥护之:

‚深低帝屠苏吒 阿若蜜帝乌都吒 深耆吒 波赖帝 耶弥若吒乌都吒 拘罗帝吒耆摩吒 沙婆诃

‚诵此咒五遍,取五色线作咒索,痛处系。此咒乃是过去四十恒河沙诸佛所说。我今亦说,为诸行人作拥护故,除一切障难故,除一切恶病痛故,成就一切诸善法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

佛告阿难:‚汝当深心清净,受持此陀罗尼,广宣流布于阎浮提,莫令断绝。此陀罗尼能大利益三界众生。一切患苦萦身者,以此陀罗尼治之,无有不瘥者。此大神咒,咒干枯树,尚得生枝柯华果。何况有情有识众生,身有病患,治之不瘥者,必无是处。善男子,此陀罗尼威神之力,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叹莫能尽。若不过去久远已来广种善根,乃至名字不可得闻,何况得见?汝等大众、天、人、龙、神,闻我赞叹,皆应随喜。若有谤此咒者,即为谤彼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若于此陀罗尼生疑不信者,当知其人,永失大利。百千万劫,常沦恶趣,无有出期。常不见佛,不闻法,不睹僧。‛

一切众会菩萨摩诃萨、金刚密迹、梵、释、四天、龙、鬼、神,闻佛如来赞叹此陀罗尼,皆悉欢喜,奉教修行。

补缺真言

南无喝啰怛那。多啰夜耶。佉啰佉啰。俱住俱住。 摩啰摩啰。虎啰。吽。贺贺。苏怛那。吽。 泼抹拏。娑婆诃(三遍)

观音赞——观世大士,悉号圆通,十二大愿誓弘深,苦海渡迷津,救世主苦寻声,无刹不现身,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三称),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

回向偈

诵经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有情 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二千五百人,菩萨摩诃萨三万八千人俱。

尔时,世尊引领大众,直往南行,忽见路边聚骨一堆。尔时,如来向彼枯骨,五体投地,恭敬礼拜。

阿难合掌白言:‚世尊!如来是三界大师,四生慈父,众人归敬,以何因缘,礼拜枯骨?‛

佛告阿难:‚汝等虽是吾上首弟子,出家日久,知事未广。此一堆枯骨,或是我前世祖先,多生父母。以是因缘,我今礼拜。‛

佛告阿难:‚汝今将此一堆枯骨分做二分,若是男骨,色白且重;若是女骨,色黑且轻。‛

阿难白言:‚世尊,男人在世,衫带鞋帽,装束严好,一望知为男子之身。女人在世,多涂脂粉,或薰兰麝,如是装饰,即得知是女流之身。而今死后,白骨一般,教弟子等,如何认得。‛

佛告阿难:‚若是男子,在世之时,入于伽蓝,听讲经律,礼拜三宝,念佛名号;所以其骨,色白且重。世间女人,短于智力,易溺于情,生男育女,认为天职;每生一孩,赖乳养命,乳由血变,每孩饮母八斛四斗甚多白乳,所以憔悴,骨现黑色,其量亦轻。‛

阿难闻语,痛割于心,垂泪悲泣,白言:‚世尊!母之恩德,云何报答?‛

佛告阿难:‚汝今谛听,我当为汝,分别解说:母胎怀子,凡经十月,甚为辛苦。在母胎时,第一月中,如草上珠,朝不保暮,晨聚将来,午消散去。母怀胎时,第二月中,恰如凝酥。母怀胎时,第三月中,犹如凝血。母怀胎时,第四月中,稍作人形。母怀胎时,第五月中,儿在母腹,生有五胞。何者为五?头为一胞,两肘两膝,各为一胞,共成五胞。母怀胎时,第六月中,儿在母腹,六精齐开,何者为六?眼为一精,耳为二精,鼻为三精,口为四精,舌为五精,意为六精。母怀胎时,第七月中,儿在母腹,生成骨节,三百六十,及生毛乳,八万四千。母怀胎时,第八月中,生出意智,以

推荐第6篇:佛经

《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佛母准提神咒》 稽首皈依苏悉帝

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

惟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

三藐三菩陀

俱胝喃 怛侄他

唵 折戾主戾

准提娑婆诃

.................

稽首皈依苏悉帝

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

惟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

三藐三菩陀

俱胝喃 怛侄他

唵 折戾主戾

准提娑婆诃

.................

稽首皈依苏悉帝

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

惟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

三藐三菩陀

俱胝喃 怛侄他

准提娑婆诃

稽首皈依苏悉帝

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

惟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

三藐三菩陀 俱胝喃 怛侄他

唵 折戾主戾

准提娑婆诃

.................

稽首皈依苏悉帝

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

惟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

三藐三菩陀

俱胝喃 怛侄他

唵 折戾主戾

准提娑婆诃

.................

稽首皈依苏悉帝

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

惟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

三藐三菩陀

稽首皈依苏悉帝

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

惟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

三藐三菩陀

俱胝喃 怛侄他

唵 折戾主戾

准提娑婆诃

.................

稽首皈依苏悉帝

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

惟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

三藐三菩陀

俱胝喃 怛侄他

唵 折戾主戾

准提娑婆诃

.................

稽首皈依苏悉帝

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

惟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

三藐三菩陀

俱胝喃 怛侄他

唵 折戾主戾

准提娑婆诃

.................

稽首皈依苏悉帝

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

惟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

三藐三菩陀

俱胝喃 怛侄他

唵 折戾主戾

准提娑婆诃

die ya ta ong bei kan ze bei kan ze ma ha bei kan ze la za sa mu ga die so ha 喋雅他 嗡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喇杂萨目 嘎喋 梭哈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推荐第7篇:佛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安乐品

妙法莲华经,安乐与品经。珠佛心经失,百佛相章文。 人法为人生,上有是好梦。优木作国五,水若林经坐。 十上庙与下,行之无道长。在无离时下,落七四珠坐。 九大过七十,得之佛云之。沉无上大人,启南针发南。 为四终身法,斤千万一节。失母上妙法,度度量中深。 后打十月盘,徐安尽得灭。坐后一世终,失一第一法。 自照得大理,树上取功德。

财神经

阿弥陀佛唸唸财神经,财神菩萨开天门,手捧元宝黄金,脚踏元宝是白银,一盤金,一盤银,金银珠宝送上门,一年四季保太平。财神菩萨九月十七卯时生,有人唸我财神经,代代儿孫捧黄印,增福延寿保长生,南無佛阿弥陀佛。 一卷心经妙法开,云捧得佛见如来, 千年古木重生叶,佛种菩提自慧开, 昔日唐僧去取经,路远十万八千程, 受尽魔王多苦楚,取得一卷佛心经, 口念心经心不明,要见如来梦里寻, 心经本是心里出,劝人莫向外边行, 五十四句佛经典,二百七十字分明, 魔字起手河字止,涂灭二字在中心, 八个波罗通天道,七空六色安人身, 四揭上帝行方便,三步提内放光明, 是大神咒修行路,是大明咒见无生, 是无上咒安身去,是无等咒到家门, 心经虽小功成大,一卷心经婆婆行, 唐僧经往西天去,取得一卷佛心经。 日落西山一盏灯,早见路上唸佛人, 若要修行灵山路,紫竹林中拜观音, 白发公公说原因,路远十万八千程, 问师哪里去修行,方村里面去修行, 问师哪里安身处,银城宫是去安身, 问师哪里转家乡,目前大路往西行, 世间多少男和女,不肯往里去找寻, 佛说心经无边妙,妙在玄门又在心, 涉水登山多得经,移山倒海多苦心, 有人会唸全心经,便为西方大僧人。

推荐第8篇:佛经感想

岁月黯淡了青春的容颜,阅历书写着人生的答卷,时间沉淀了淡泊的心田,我们与 过去丝丝相连……一些简单的语句里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一个人幸福与否,不是因为他得到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对于爱情,个人有个人的理 解,个人有个人的评判.爱情永远是我们亘古不变的话题,是昨日黄花?还是今宵 心碎的缠绵?走过了相爱的季节,谁都无法漠视缤纷的落红.寂寞的转身,挥挥手, 不说离愁,只想把一切都带走.可生活里不断重复的画面,却总是定格着美丽的瞬 间,遗忘有时真的很难.喜欢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诠释,文字简单,道理肤浅,却流露 着真情实感.再回首,梦已远,我们是否懂得了淡定从容…… 前生 500 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一直以为擦肩而过是种无法弥补的 遗憾,没想到竟然是前生五百次凝眸换来的.偶然的相遇,注定的别离,目光交会 的刹那,却是前世太多甜蜜与痛苦的纠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伊人已远 走,灯火阑珊处,遗恨空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动人的诗句里,谁 为你吟唱着擦肩而过的痛……一见倾心,再见倾情,爱情未 大悲无泪, 大笑无声,必都是轰轰烈烈的海誓山盟.即使没有任何承诺,心依旧被抓得紧紧的.生命里, 总会有份感情让你欲语还休;生命里,总会有些人让你感叹天凉好个秋.夕阳西下, 互相搀扶的老夫妻,虽然没有一句情语,可他们却用行动演绎着\"执子之手,与子 谐老\"的童话.情到深处无怨尤,悲无泪,笑无声,此情有谁懂…… 一切皆为虚幻,旖旎而动人的爱情故事,因为结局凄美,才格外牵动着我们的心弦.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生死相随,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忠贞不二.是故事,是传说,却寄 托了人们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其实虚幻的爱情往往都是绚丽的,因为距离遥远而 无法触及.心底的痛在蔓延,情感在蔓延,期待长相厮守的愿望也在蔓延,无法拥 有却成就了永久的思念……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如果你爱一个人,没有道理可讲,只是前生的缘分幻 化成今世的牵绊,平静的生活被扰乱,无法用理智束缚情感.不断地挣扎,却又不 断地沉沦.千帆尽过才终于懂得,其实爱情真的不可说,放在心里的东西永远都是 最美的.砰然的心动,掩藏的寂寞,悄悄地一个人诉说……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家所说的\"色\"和大家平常所 想的是两个概念,是指眼睛 所看到的一切,大概就是指物质的表象.拥有美丽的容颜,总是会获得众多的青睐, 可是即使再漂亮的女人,也经不起岁月的洗礼.找一个真爱你的人,一起优雅地变 老,无论何时何地,你永远都是他手心里的宝.一起拥抱着朝阳,一起欣赏着落日, 一起沐浴着风风雨雨……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或许喧嚣过后,所有的东西归于平静,包括爱情.一份心灵的守望,不计较得失,不期 待拥有,如清风,似明月,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又何许强求.生命里的美, 需要用心去解读.曾经偶遇的路口,一抹淡淡的微笑,追忆着年华似水的镜头.风 儿轻轻地吹,云儿悠悠地走,往事如烟,是谁为谁而停留…… 1.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 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因为有了爱,所以有了牵挂,所以就有了忧虑和恐慌。心中没有爱时,便赤条条 来去无牵挂,就没有忧虑和恐慌了。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简单的说色是指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 而这些 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空,上面说到是产生现象的多种因素和缘由,是事 物的本质。 4.一切皆为虚幻。 5.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7.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8.佛曰: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 怨憎恨,爱别离,求不得 9.爱本是恨的来处。胡汉不归路,一个输,一个哭,宁愿你恨的糊涂,中了爱的 迷毒,一面满足一面残酷 10.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

11.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推荐第9篇:佛经目录

佛教歌曲目录

1、慧律法师—楞严咒

10、药师赞

19、观音菩萨发愿偈

2、药师心咒

3、六字大明咒

4、劝孝歌

5、小和尚

6、杨枝净水

7、大悲咒

8、阿弥陀佛在心间

9、是心做佛祖

11、清净法身佛

12、忏悔偈

13、思乡阿弥陀佛

14、学佛真是乐

15、警世歌

16、忏悔文

17、梵唱大悲咒

18、来去空空

20、观音灵感歌

21、六字断除六道苦难颂

22、梵音大悲咒

23、观音菩萨偈

24、劝人戒杀歌

25、木鱼声(10分钟敲2000下)

推荐第10篇:佛经次序

一、长阿含经

大楼炭经(宇宙学)

起世经(宇宙及世界生成学)

起世因本经(世界“地球”生命起源学)

七佛经(宇宙循环学)

毗婆尸佛经

大般泥洹经

人本欲生经(分析人性人欲)

梵网经(天体说及法界等)

阿含十报经(因果律、报应律等)

信佛功德经(善行有功德说)

人仙经、善生子经、大集法门经等大约22部经。

二、中阿含经

七知经

水喻经

一切流摄守因经(因果)

四谛经(生老病死四谛)

泥犁经(即天使经——宇宙太空各星球及各时空之循环,太空大灾祸。)

阎罗王五天使经(地狱阎罗等)

古来世时经

大生义经

苦阴经

伏婬经(戒婬行)

数经(数学、天文)

分别善恶业报经

分别布施经

息争因缘经

邪见经

箭喻经、意经、鹦鹉经、尊上经、斋经等合计62部经。

三、增一阿含经

缘起经

玉耶女经

阿含正行经

忠心经等35部经

四、杂阿含经

杂阿含经

五蕴皆空经

法印经

圣法印经

七处三观经

五阴譬喻经

不自守意经 转法轮经

八正道经

戒德香经

戒香经

月喻经

水沫所漂经

三转法轮经等22部经

五、本事经(佛陀的本生故事)

六、佛本行集经(佛陀的修行)

七、过去现在因果经(佛陀修行的经过)

八、中本起经

九、佛说初分说经

十、佛说五大布施经

一、佛说自爱经

二、坚意经

三、笃意经

三、治身经

四、佛医经

五、治意经

六、清净心经

七、身观经

八、禅行法想经

九、见正经

十、孝子经

二十一、父母恩难报经 二十

二、分别经 二十

三、除恐灾患经,合计约有170余部经。

读完修身筑基的小乘经,应该进一步研读大乘经典。

大乘经藏,主要分门如下:

一、华严门——以华严经为主经

1、方广佛华严经——(宇宙、天文、过去、未来、超自然、哲理、修身、济度„„无所不备。)有关此经的纂释及论,多达91部。

2、普贤行愿品——有关此品的释注约有12部。

3、大方广入如来不思议经

4、华严经修慈分

5、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

6、大方广普贤所说经

7、信力印法门经

8、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

9、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注疏20部之多

二、方等门

1、大宝集经——包括:

大方广三戒经

秘密大乘经

平等觉经

无量寿经

庄严经

大阿弥陀经

普门品经

净心经

大方广善巧方便经

大乘显识经

弥勒本愿经

胜鬘经 等,约67部经品。

2、入法界体性经

3、佛说阿弥陀经——释注约36部。

4、净土神咒

5、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6、后出阿弥陀佛偈

7、佛说观无量寿经(注疏15部)

8、观音菩萨授记经

9、观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

10、大方等大集经(13部)

11、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12、虚空藏菩萨经(4种)

13、观虚空藏菩萨经

14、念佛三昧经

15、首愣严经(53种注疏) 此外,尚有:占察善恶业报经、佛名经、神咒经、千佛经、药师经、文殊经、地藏经、愣伽经(约25种注疏)、首愣严三昧经、维摩诘所说经(18种注疏)、大乘密严经、龙女经、十力经等前后合计多达203部经。

三、般若门

1、大般若经——约有22种别译经本(包括金刚经在内——关于金刚经的注疏有多达一百多部)。

2、般若波罗密多经——异译约十种

3、了义般若波罗密多经

4、五十诵般若波罗密经

5、帝释般若波罗密经

6、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注疏约有62种)

7、自性般若波罗密多经

四、法华门——以妙法莲华经为主经

1、无量义经

2、妙法莲华经——约有注疏48至50部之多;另有约十种有关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注疏

3、法华三昧经

4、不退转经

5、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

6、金刚三昧经

7、大法鼓经

8、普贤菩萨行法经

五、涅盘门——以大般涅盘经为主经

1、大般涅盘经(有注疏约二十部)

2、南本大般涅盘经

3、佛说大般泥洹经

4、大般涅盘经后分

5、佛说方等般泥洹经

6、大悲经

7、大方广总持经

8、一切福德三昧经

9、摩诃耶经

10、大方等无想经(大云经)

11、菩萨处胎经

12、中阴经

13、莲华面经

第11篇:佛经重点

雷公经

雷公菩萨念个雷公经 雷公住在火星照光明

光明照出人人见。照出诸佛以无形。 住在庵中无形色。未见雷公来接引。 雷公本是天上将。降落地下收恶人。 凡人无灾回头去。免得雷公小寻人。 婆娘住在云中坐。照出为恶火雷神。 世上森森无三数。未见一个敬雷神。 敬天敬地敬五谷。火元来得发天神。 雷公本是六月廿四戌时生。

信女即念雷公经。保我一家老幼免灾星。无人敬你雷公经。急得不到祸便来。 前面此经不欠缺

你今切莫怪凡人,你今莫说凡人此经少。男男女女发善心。 我信女念得七卷雷公经 我永世不过地狱地门。

千两黄金有用处。念个雷公菩萨。 保我一家老幼清吉永太平阿弥陀佛

解结经

解结王善结王。救苦求难坐金钟 金钟解出龙华佛。解出万重山。

南无金钗生金钗。我信女今日佛前解冤家 三世冤家今日解。七世倩主佛烧

南元天罗神。地罗神。信女心中有灾有难 凶星恶煞化灰尘。强中强。结中结。 波罗会上好灵神。玉尺打尽冤家路。 金刀斩断万年冤。好似门前一溪水。 弯弯曲曲不回头。解冤解结大菩萨。 解冤解结摩河萨,解了前世冤免了 今世罪有罪罪解清。无罪佛前求福寿。 求寿元,求双全。

我信女求夫星透子星明。 求个根清净得光明。

救苦经

观音菩萨坐在南海山。新身观音坐在普陀岩。 脚踏莲花千张叶。手托杨柳一串珠 阿祖经。救苦难。救苦救难。 灵感观世音菩萨。百千万亿佛。

行荷十四佛。无量功德佛。佛救阿男人 此经大乘佛。佛救离苦难。南咒。玉咒。 佛咒断病。佛救百难苦。

得此经一千卷。 一身免灾难。

得此经一万卷。合家免灾难 南无佛利威。南无佛回护。此人无恶心

德人心不到回光菩萨。回善菩萨。 阿清大天王菩萨,正殿菩萨,阿休阿休。 争字得休。官字得在。十字庇佑。诸大菩萨 五百多罗汉。保我一本身。吃斋离苦难。 自然观世音,阴罗不出介解出金童玉女 陈读祖经千万卷。我信女有灾有难尽解脱 顺手奉行,即说即人也,金婆帝

银婆谛铜罗明帝。明罗伽谛。伽罗生揭谛 婆提清净坐婆河 吃斋求福寿心经保家门 诵经保平安

保我信女六根清净得光明 南无阿弥陀佛

保家门经

佛诵观音家门经,保我家门万事兴 保我家中大富贵,保我家中添人丁 今日诵经有七卷,神佛听了有感尼 前生有罪今日解,今日解罪罪解清 今日诵有千遍,靠神靠佛做靠山 一保男二保女,保我中得平安

拜神拜佛拜慈悲,求神求佛求平安 家中大小佛来保,家中有事佛符开 拜到炉内香又香,拜到灯光红又红 拜到家中大富贵,保我一家得平安 观音坐在普陀岩,我家中奉敬都一般 有人诵的观音经我家中有灾有难尽消除观音佛母在家中,早早晚晚来扶持 麻花佛祖来赐福,赐我家中福寿全 麻花佛祖麻花萨,麻花接佛保平安 保我家中合老幼清吉永太平

南无阿弥陀佛

往生经

南无阿弥多婆夜

多他伽多夜。多地夜他。 阿弥唎都婆吡。 阿弥唎多悉

婆吡。 阿弥唎多吡迦兰帝。 阿弥唎多吡迦兰多。 伽弥腻伽伽那 枳多迦唎娑婆诃

南无阿弥陀佛

元宝经

南无元宝经 南无元宝银 九万七藏经 一字值千金

罗汉八百里弥陀五百经

金罗汉金刚佛银罗汉银刚佛 天地将军一切大慈大悲观音佛

离婆帝

离婆离婆帝,求诃求诃帝 陀罗尼帝,尼诃罗帝 吡黎尼帝。摩诃伽帝 真陵乾帝,莎婆诃。

回子经

阿弥陀佛是真心 千两黄金万两银 我信女回家岁人丁

人丁岁起千万好给我九子十三孙长命夫长命子长命孙 我求得九子十三孙 子子孙孙万代兴万代富

南无阿弥陀佛

真武经

天灵灵地灵灵,北极玄天真武大帝 头带七星并北斗,脚踏火轮并龟蛇 身穿五色梅花甲 ,手提宝剑斩妖精 真武大帝手拿黑旗呼天下 降落凡间救良民 千拜万拜真武帝 再敬再拜真武星 真武大帝庇佑我 保我全家老小永太平南无阿弥陀佛

十求经

千山万水上金殿

我信女插善香 善香插在金炉内

香烟袅袅透天堂 我信女今日佛前求

补我后世入得富贵家 夫好夫双全

子好子团圆 六亲九眷都有靠

才高说话有亲邻 一求求得好爹娘,时时在堂前

二求兄弟姐妹家豪富长兄嫂都爱我 三求公公婆婆都爱我时时在厅堂 四求和气丈夫同到老贵子贵孙在身边 五求求得家中家富贵时时走出有金钱 六求六根清净得光明 七求颜容美貌都端正, 颜容美貌端是聪明人 八求口舌是非尽消除, 保我合家老幼清吉永太平九求出得好娘门,入得富贵家

我信女十求福禄寿喜富贵荣华得求到

4 八仙经

正月茶花开来早逢春 受拜南山老寿星 二月杏花开来随春风 一对牡丹爱凡人 三月桃花开来真福寿 八十三山张果老 四月前门开来看山景 铁拐李老仙分东西 五月石榴开来红似火 天上神仙都回家 六月荷花开来满堂红 福禄寿如姜太公

七月鸡冠花开来朵朵红 信女七篇文章用心做 八月桂花开来香千里 荣华富贵在家乡 九月菊花开来见重阳 造起福堂官府样 十月芙蓉开来小阳春 信女代代子孙来亲近十一月荔枝花开来雪花飞穿起朝衣好拜寿

十二月梅花开来隔年春

坐在龙庭保太平

天宫师傅在东京

福如东海有神仙弥陀佛 何仙姑 吕洞宾

吉度中心不度人弥陀佛 大年坦地曹国舅

东方老叔看仙桃弥陀佛 韩湘子仙来度人继 六国神仙汉钟离弥陀佛 接来贵子兰彩和

会齐西天拜弥陀弥陀佛 万里江山一条龙

信女早生贵子月中龙弥陀佛 状元及弟谢远功

信女连中状元谢皇恩弥陀佛 千年富贵万年粮

天赐洪福一时来弥陀佛 信女代代子孙造福堂 文武百官轿来往弥陀佛 四季百花都开尽

珠宝重带回家乡弥陀佛 信女代代子孙穿朝衣 朝中宰相人上人弥陀佛 万岁走进坐龙庭

保我合家老幼千年太平万年春南无阿弥陀佛

八字经

信女今日吃斋行敬心 千两黄金有用处 福

我求福字福盈门

莫道良善无报应 禄

我求禄字禄万重

库库财宝用不尽 寿

我求寿字寿命长

夫妻和气同行老 喜

我求喜字喜我家

我家选婚选得好媳妇 荣

我求荣字荣堂身

六亲九眷都有靠

我求华字华堂新

百般俱全皆有命 富

我求富字富我家

买来田庄多广置 贵

我求贵字贵人来

我家子孙读书登金榜

入门求个八字经 我求个八字安排在我身 有福双全得天恩 吉有余庆得子孙

丰衣足食落龙床

修善安排受王封 五官四肢都正常近看子孙聚满堂 求得五男二女有来因 一家安乐俱于金 荣宗耀祖是双亲 才高说话有亲邻 求个高楼阔室好安身

我信女聪明求个八字安排在我身金银财宝本无差 信女出门也威风 我家子孙读书有肚才 父子兄弟姐妹坐八台

太阳经

佛说太阳经

太阳明明珠光佛 四大神明照乾坤,

太阳日出满天红 日夜行来不停留 , 行得快来催人老 行得慢来不留情 , 天上无你无日夜 地下无你少收成 , 家家门前你经过 大小男女照晓明 , 人老之时归天去 误了黎民苦众生 , 天上神明有人敬 那个敬你太阳神 , 太阳三月十九辰时生 我信女乾心吃斋点佛灯,我信女即念太阳经

合家老幼免灾星。

无人传你太阳经,眼前灾难受苦身。 太阳明明珠光佛,传你善男信女听 我有好香念七卷,

我信女合家老幼永世不过地狱门 云中是时生贵子,我家中子女子孙跳跳星 我永代子孙富禄星,太阳菩萨本胜翁阿弥陀佛 传祖宗千年观世音,万年观音自从盘古到如今 天罗神地罗神,我信女合家老幼求的免灾免难清吉永太平

太阴经

太阴菩萨照东来,照出十重地狱九重开 照出十万八千诸尊菩萨,诸尊菩萨两边排 诸尊菩萨有人敬,那个敬你太阴经 有服无阳神不掌,太阴岂能度从生 头带珠会七宝塔,照出莲花满地开 月到十五光明照出娑娑世上尽分明 一层宝塔天地塔,二层宝塔父母恩 在堂父母增福寿,过辈父母去西天 我有好香念七卷,尽有神光保我身 人离难,难离身,天罗地罗神 保我合家老幼无灾神无难清吉永太平

1.

雷公经 2.

解结经 3.

救苦经 4.

保家门经5.

往生经 6.

元宝经 7.

离婆帝 8.

回子经 9.

真武经 10.十求经 11.八仙经 12.八字经 13.太阳经 14.太阴经

第12篇:佛经完整版

佛经大全完整版.doc 《心经》原文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金刚经》原文

大乘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善现启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妙行无住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正信希有分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依法出生分第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一相无相分第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燃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一合相理分第三十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金刚经咒语(般若无尽藏真言)

那摩把嘎瓦帝,(八喇)(佳那)八喇密答耶,唵那答帝答,依礼悉,依礼悉,米礼悉,米礼悉,彼那阳,彼那阳。那摩把嘎瓦帝,(八喇)(达地阳)(八喇)帝,依哩帝,依哩帝,密哩帝,密哩帝,舒哩帝,舒哩帝,乌舒哩乌舒哩,部育耶,部育耶莎哈。

《三世因果经》

(2005年释常心大修版)

善男信女听言因,听念三世因果经。丰衣足食为何因?前世解囊济贫民。

父母安康为何因?前世敬重鳏寡人。子女孝顺为何因,父母前世慈悲心。

健康长寿为何因?大慈大悲菩萨心。多病折寿为何因?作恶造孽狠毒心。

坐牢受罪为何因?为非作歹贪嗔心。善人时时收善果,只缘处处种善因。

恶人今生食恶果,只缘前世种恶因。万般自作还自受,地狱受苦怨何人?

奉劝世人向善行,莫生邪念起恶心。放下屠刀即成佛,强盗悔过得禅心。

参禅成佛有何因?安神养气兼修心。前世修心今觉悟,今生即心便成佛。

今生起念爱众生。后世倍增智慧心。智慧出自有耐心,幸福源于广胸襟。

莫道因果无人见,远在儿孙近在身。如果今生遭恶报,幡然悔悟值千金!

修心觉悟得福报,执迷不悟祸必临。三世因果非小可,佛言禅语道理真!

今生究竟有多长?心平气和听佛音:昧者妄说生死间,释尊笑称呼吸间。

过去呼吸为前世,未来呼吸为后世。今生果系前世因,后世果报源于今。

一旦悟通因果经,处处受益值千金。纵观中外与古今,三世因果明于心。

珍修今生呼吸间,后世永远有福音。宇宙万物同一源,众生平等共一心。

个个今生参禅心,人人后世一家亲。世界大同是理想,全球众生齐修心!

※ ※ ※

关于《三世因果经》2005年释常心大修版

虽然于2004年11月1日星期一1时24分结束修订的《三世因果经》2004年释常心修订版对旧版《三世因果经》作了一些改动,但仍感到存在许多不足,早就有要进行大修的愿望,直到2005年2月12日星期六 12时31分才因缘成熟,灵感如泉涌,即开始大修。因天资不足,《三世因果经》2005年释常心大修版难免仍有错漏,敬请诸位尊者多多指正,在下不胜感激!

合十!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唐西天竺沙门伽梵达摩译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净口业真言

唵.修唎修唎.摩诃修唎.修修唎.萨婆诃.

净身业真言

唵.修哆唎.修哆唎.修摩唎.修摩唎.娑婆诃.

净意业真言

唵.缚日啰怛.诃架斛.

安土地真言

南无三满哆.母驮喃.唵.度噜度噜地尾.娑婆诃.

普供养真言

唵.誐誐曩.三婆缚.袜日啰斛.

奉请八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弥勒菩萨摩诃萨

南无虚空藏菩萨摩诃萨

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

南无金刚手菩萨摩诃萨

南无妙吉祥菩萨摩诃萨

南无除盖障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如是我闻,一时释迦牟尼佛在补陀落迦山,观世音宫殿宝庄严道场中,坐宝狮子座。其座纯以无量杂摩尼宝而用庄严。百宝幢幡,周匝悬列。尔时如来,于彼座上,将欲演说总持陀罗尼故,与无央数菩萨摩诃萨俱,其名曰:总持王菩萨、宝王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华严菩萨、大庄严菩萨、宝藏菩萨、德藏菩萨、金刚藏菩萨、虚空藏菩萨、弥勒菩萨、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皆是灌顶大法王子。又与无量无数大声闻僧,皆行阿罗汉十地,摩诃迦叶而为上首。又与无量梵摩罗天,善吒梵摩而为上首。又与无量欲界诸天子俱,瞿婆伽天子而为上首。又与无量护世四王俱,提头赖吒而为上首。又与无量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俱,天德大龙王而为上首。又与无量欲界诸天女俱,童目天女而为上首。又与无量虚空神、江海神、泉源神、河沼神、药草神、树林神、舍宅神、水神、火神、地神、风神、土神、山神、石神、宫殿等神,皆来集会。

时观世音菩萨,于大会中,密放神通光明,照曜十方刹土,及此三千大千世界,皆作金色。天宫、龙宫、诸尊神宫,皆悉震动。江河、大海、铁围山、须弥山、土山、黑山,亦皆大动。日、月、珠、火、星宿之光,皆悉不现。

于是总持王菩萨,见此希有之相,怪未曾有,即从座起,叉手合掌,以偈问佛,如此神通之相是谁所放?以偈问曰:

“谁于今日成正觉,普放如是大光明,

十方刹土皆金色,三千世界亦复然?

谁于今日得自在,演放希有大神力,

无边佛国皆震动,龙神宫殿悉不安?

今此大众咸有疑,不测因缘是谁力,

为佛菩萨大声闻,为梵魔天诸释等?

唯愿世尊大慈悲,说此神通所由以。”

佛告总持王菩萨言:“善男子,汝等当知,今此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曰观世音自在。从无量劫来,成就大慈大悲,善能修习无量陀罗尼门。为欲安乐诸众生故,密放如是大神通力。”

佛说是语已,尔时观世音菩萨从座而起,整理衣服,向佛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有《大悲心陀罗尼咒》,今当欲说。为诸众生得安乐故,除一切病故,得寿命故,得富饶故,灭除一切恶业重罪故,离障难故,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故,成就一切诸善根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速能满足一切诸希求故。唯愿世尊,慈哀听许。”

佛言:“善男子,汝大慈悲,安乐众生,欲说神咒。今正是时,宜应速说。如来随喜,诸佛亦然。”

观世音菩萨重白佛言:“世尊,我念过去无量亿劫,有佛出世,名曰千光王静住如来。彼佛世尊,怜念我故,及为一切诸众生故,说此《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以金色手摩我顶上,作如是言:‘善男子,汝当持此心咒,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我于是时,始住初地,一闻此咒故,超第八地。我时心欢喜故,即发誓言:‘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发是愿已,应时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十方大地,六种震动。十方千佛,悉放光明,照触我身,及照十方无边世界。从是已后,复于无量佛所,无量会中,重更得闻,亲承受持是陀罗尼,复生欢喜,踊跃无量,便得超越无数亿劫微细生死。从是已来,常所诵持,未曾废忘。由持此咒故,所生之处,恒在佛前,莲华化生,不受胎藏之身。

“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男、童女,欲诵持者。于诸众生,起慈悲心。先当从我发如是愿: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知一切法。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智慧眼。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度一切众。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善方便。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乘般若船。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越苦海。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得戒定道。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登涅槃山。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会无为舍。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 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消灭。

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枯竭。

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

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

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

“发是愿已,至心称念我之名字,亦应专念我本师阿弥陀如来。然后即当诵此陀罗尼神咒。一宿诵满五遍,除灭身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

观世音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诸人天,诵持大悲章句者,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欲生何等佛土,随愿皆得往生。”

复白佛言:“世尊,若诸众生诵持大悲神咒,堕三恶道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者,若不生诸佛国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者,若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者,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唯除不善,除不至诚。若诸女人,厌贱女身,欲成男子身,诵持大悲陀罗尼章句,若不转女身成男子身者,我誓不成正觉。生少疑心者,必不果遂也。若诸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纵忏亦不除灭。今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谢,然始除灭。今诵大悲陀罗尼时,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一切十恶、五逆、谤人、谤法、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祇物、污净梵行,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悉皆灭尽。唯除一事,于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得灭,何况重罪?虽不即灭重罪,犹能远作菩提之因。”

复白佛言:“世尊,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得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也。其恶死者:一者不令其饥饿困苦死;二者不为枷禁杖楚死;三者不为怨家仇对死;四者不为军阵相杀死;五者不为虎狼恶兽残害死;六者不为毒蛇蚖蝎所中死;七者不为水火焚漂死;八者不为毒药所中死;九者不为蛊毒害死;十者不为狂乱失念死;十一者不为山树崖岸坠落死;十二者不为恶人厌魅死;十三者不为邪神恶鬼得便死;十四者不为恶病缠身死;十五者不为非分自害死。诵持大悲神咒者,不被如是十五种恶死也。得十五种善生者:一者所生之处常逢善王;二者常生善国;三者常值好时;四者常逢善友;五者身根常得具足;六者道心纯熟;七者不犯禁戒;八者所有眷属恩义和顺;九者资具财食常得丰足;十者恒得他人恭敬扶接;十一者所有财宝无他劫夺;十二者意欲所求皆悉称遂;十三者龙天善神恒常拥卫;十四者所生之处见佛闻法;十五者所闻正法悟甚深义。若有诵持大悲心陀罗尼者,得如是等十五种善生也。一切天人,应常诵持,勿生懈怠。”

观世音菩萨说是语已,于众会前,合掌正住。于诸众生,起大悲心,开颜含笑,即说如是《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神妙章句》。陀罗尼曰: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无阿唎耶

婆卢羯帝烁钵啰耶

菩提萨跢婆耶

摩诃萨跢婆耶

摩诃迦卢尼迦耶

萨皤啰罚曳

数怛那怛写

南无悉吉利埵伊蒙阿唎耶

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

南无那啰谨墀

醯唎摩诃皤哆沙咩

萨婆阿他豆输朋

阿逝孕

萨婆萨哆那摩婆萨跢

那摩婆伽

摩罚特豆

怛侄他

唵阿婆卢醯

卢迦帝

迦罗帝

夷醯唎

摩诃菩提萨埵

萨婆萨婆

摩罗摩罗

摩醯摩醯唎驮孕

俱卢俱卢羯懞

度卢度卢罚阇耶帝

摩诃罚阇耶帝

陀罗陀罗

地利尼

室佛啰耶

遮罗遮罗

摩摩罚摩啰

穆帝丽

伊醯移醯

室那室那

阿啰嘇佛啰舍利

罚沙罚嘇

佛罗舍耶

呼嚧呼嚧摩啰

呼嚧呼嚧醯利

娑啰娑啰

悉利悉利

苏嚧苏嚧

菩提夜菩提夜

菩驮夜菩驮夜

弥帝利夜

那啰谨墀

地唎瑟尼那

波夜摩那

娑婆诃

悉陀夜

娑婆诃

摩诃悉陀夜

娑婆诃

悉陀喻艺 室皤啰耶

娑婆诃

那啰谨墀

娑婆诃

摩啰那啰

娑婆诃

悉啰僧阿穆佉耶

娑婆诃 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

者吉啰阿悉陀夜

娑婆诃

波陀摩羯悉哆夜

娑婆诃

那啰谨墀皤伽啰耶

娑婆诃 摩婆利胜羯啰夜

娑婆诃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无阿唎耶

婆嚧吉帝

烁皤啰夜

娑婆诃唵悉殿都

曼哆啰

钵驮耶

娑婆诃

观世音菩萨说此咒已,大地六变震动。天雨宝华,缤纷而下。十方诸佛,悉皆欢喜。天魔外道,恐怖毛竖。一切众会,皆获果证。或得须陀洹果,或得斯陀含果,或得阿那含果,或得阿罗汉果者。或得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乃至十地者。无量众生,发菩提心。

尔时大梵天王,从座而起,整理衣服,合掌恭敬,白观世音菩萨言:“善哉大士!我从昔来,经无量佛会,闻种种法、种种陀罗尼,未曾闻说如此《无碍大悲心大悲陀罗尼神妙章句》。唯愿大士,为我说此陀罗尼形貌状相。我等大众,愿乐欲闻。”

观世音菩萨告梵王言:“汝为方便利益一切众生故,作如是问。汝今善听,吾为汝等略说少耳。”

观世音菩萨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着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汝当依此而修行之。”

大梵王言:“我等大众,今始识此陀罗尼相貌。从今受持,不敢忘失。”

观世音言:“若善男子、善女人,诵持此神咒者。发广大菩提心,誓度一切众生。身持斋戒。于诸众生,起平等心。常诵此咒,莫令断绝。住于净室,澡浴清净,着净衣服。悬幡燃灯,香、华、百味饮食,以用供养。制心一处,更莫异缘,如法诵持。是时当有日光菩萨、月光菩萨,与无量神仙,来为作证,益其效验。我时当以千眼照见,千手护持。从是以往,所是世间经书,悉能受持。一切外道法术、韦陀典籍,亦能通达。诵持此神咒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无不瘥者。亦能使令一切鬼神,降诸天魔,制诸外道。若在山野诵经、坐禅,有诸山精杂魅、魍魉鬼神,横相恼乱,心不安定者,诵此咒一遍,是诸鬼神,悉皆被缚也。若能如法诵持,于诸众生起慈悲心者,我时当敕一切善神、龙王、金刚密迹,常随卫护,不离其侧,如护眼睛,如护己命。”说偈敕曰:

我遣密迹金刚士,乌刍君荼鸯俱尸,八部力士赏迦罗,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摩醯那罗延,金毗罗陀迦毗罗,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婆馺娑楼罗,满善车钵真陀罗,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萨遮摩和罗,鸠阑单吒半祇罗,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毕婆伽罗王,应德毗多萨和罗,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梵摩三钵罗,五部净居炎摩罗,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释王三十三,大辩功德婆怛那,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提头赖吒王,神母女等大力众,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毗楼勒叉王,毗楼博叉毗沙门,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金色孔雀王,二十八部大仙众,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摩尼跋陀罗,散支大将弗罗婆,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难陀跋难陀,婆伽罗龙伊钵罗,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修罗乾闼婆,迦楼紧那摩睺罗,常当拥护受持者。

我遣水火雷电神,鸠槃荼王毗舍阇,常当拥护受持者。

“是诸善神,及神龙王、神母女等,各有五百眷属大力夜叉,常随拥护诵持大悲神咒者。其人若在空山旷野,独宿孤眠;是诸善神,番代宿卫,辟除灾障。若在深山,迷失道路;诵此咒故,善神、龙王化作善人,示其正道。若在山林旷野,乏少水火;龙王护故,化出水火。” 观世音菩萨,复为诵持者,说消除灾祸清凉之偈:

“若行旷野山泽中,逢值虎狼诸恶兽,

蛇蚖精魅魍魉鬼,闻诵此咒莫能害。

若行江湖沧海间,毒龙蛟龙摩竭兽,

夜叉罗刹鱼鼋鳖,闻诵此咒自藏隐。

若逢军阵贼围绕,或被恶人夺财宝,

至诚称诵大悲咒,彼起慈心复道归。

若为王官收录身,囹圄禁闭杻枷锁,

至诚称诵大悲咒,官自开恩释放还。

若入野道蛊毒家,饮食有药欲相害,

至诚称诵大悲咒,毒药变成甘露浆。

女人临难生产时,邪魔遮障苦难忍,

至心称诵大悲咒,鬼神退散安乐生。

恶龙疫鬼行毒气,热病侵陵命欲终,

至心称诵大悲咒,疫病消除寿命长。

龙鬼流行诸毒肿,痈疮脓血痛叵堪,

至心称诵大悲咒,三唾毒肿随口消。

众生浊恶起不善,厌魅咒诅结怨仇,

至心称诵大悲咒,厌魅还着于本人。

恶生浊乱法灭时,淫欲火盛心迷倒,

弃背妻婿外贪染,昼夜邪思无暂停,

若能称诵大悲咒,淫欲火灭邪心除。

我若广赞咒功力,一劫称扬无尽期。”

尔时观世音菩萨告梵天言:“诵此咒五遍,取五色线作索,咒二十一遍,结作二十一结,系项。此陀罗尼,是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说。彼等诸佛,为诸行人修行六度未满足者,速令满足故;未发菩提心者,速令发心故;若声闻人未证果者,速令证故;若三千大千世界内诸神仙人,未发无上菩提心者,令速发心故。

“若诸众生,未得大乘信根者,以此陀罗尼威神力故,令其大乘种子法芽增长。以我方便慈悲力故,令其所须,皆得成办。又三千大千世界幽隐暗处三途众生,闻我此咒,皆得离苦。有诸菩萨,未阶初住者,速令得故。乃至令得十住地故,又令得到佛地故,自然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若声闻人,闻此陀罗尼一经耳者,修行书写此陀罗尼者,以质直心如法而住者,四沙门果,不求自得。若三千大千世界内,山、河、石壁、四大海水,能令涌沸。须弥山及铁围山,能令摇动,又令碎如微尘。其中众生,悉令发无上菩提心。若诸众生现世求愿者,于三七日,净持斋戒,诵此陀罗尼,必果所愿。从生死际,至生死际,一切恶业,并皆灭尽。三千大千世界内,一切诸佛、菩萨、梵、释、四天王、神仙、龙王,悉皆证知。

“若诸人天,诵持此陀罗尼者,其人若在江河、大海中沐浴。其中众生,得此人浴身之水,沾着其身,一切恶业重罪,悉皆消灭;即得转生他方净土,莲华化生,不受胎身,湿、卵之身。何况受持读诵者?若诵持者,行于道路,大风时来,吹此人身毛发、衣服。余风下过诸类众生,得其人飘身风吹着身者,一切重障恶业,并皆灭尽,更不受三恶道报,常生佛前。当知受持者,福德果报,不可思议。

“诵持此陀罗尼者,口中所出言音,若善若恶,一切天魔外道、天龙鬼神闻者,皆是清净法音。皆于其人,起恭敬心,尊重如佛。诵持此陀罗尼者,当知其人即是佛身藏,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爱惜故。当知其人即是光明藏,一切如来光明照故。当知其人是慈悲藏,恒以陀罗尼救众生故。当知其人是妙法藏,普摄一切诸陀罗尼门故。当知其人是禅定藏,百千三昧常现前故。当知其人是虚空藏,常以空慧观众生故。当知其人是无畏藏,龙天善神常护持故。当知其人是妙语藏,口中陀罗尼音无断绝故。当知其人是常住藏,三灾恶劫不能坏故。当知其人是解脱藏,天魔外道不能稽留故。当知其人是药王藏,常以陀罗尼疗众生病故。当知其人是神通藏,游诸佛国得自在故。其人功德,赞不可尽。

“善男子,若复有人厌世间苦,求长生乐者。在闲净处,清净结界。咒衣着。若水、若食、若香、若药,皆咒一百八遍服,必得长命。若能如法结界,依法受持,一切成就。其结界法者,取刀咒二十一遍,划地为界;或取净水咒二十一遍,散着四方为界;或取白芥子咒二十一遍,掷着四方为界;或以想到处为界;或取净灰咒二十一遍为界;或咒五色线二十一遍,围绕四边为界,皆得。若能如法受持,自然克果。

“若闻此陀罗尼名字者,尚灭无量劫生死重罪,何况诵持者?若得此神咒诵者,当知其人已曾供养无量诸佛,广种善根。若能为诸众生拔其苦难,如法诵持者,当知其人即是具大悲者,成佛不久。所见众生,皆悉为诵,令彼耳闻,与作菩提因。是人功德无量无边,赞不可尽。若能精诚用心,身持斋戒,为一切众生忏悔先业之罪,亦自忏谢无量劫来种种恶业,口中馺馺诵此陀罗尼,声声不绝者,四沙门果,此生即证。其利根有慧观方便者,十地果位,克获不难。何况世间小小福报,所有求愿,无不果遂者也。若欲使鬼者,取野髑髅净洗,于千眼像前设坛场,以种种香华、饮食祭之,日日如是。七日必来现身,随人使令。若欲使四天王者,咒檀香烧之。由此菩萨大悲愿力深重故,亦为此陀罗尼威神广大故。”

佛告阿难:“若有国土,灾难起时。是土国王,若以正法治国,宽纵人物,不枉众生,赦诸有过。七日七夜,身心精进,诵持如是《大悲心陀罗尼神咒》。令彼国土,一切灾难,悉皆除灭。五谷丰登,万姓安乐。又若为于他国怨敌数来侵扰,百姓不安,大臣谋叛,疫气流行,水旱不调,日月失度,如是种种灾难起时。当造千眼大悲心像,面向西方,以种种香华、幢幡、宝盖,或百味饮食,至心供养。其王又能七日七夜身心精进,诵持如是陀罗尼神妙章句。外国怨敌,即自降伏,各还政治,不相扰恼。国土通同,慈心相向。王子、百官,皆行忠赤。妃后、婇女,孝敬向王。诸龙鬼神,拥护其国。雨泽顺时,果实丰饶,人民欢乐。又若家内遇大恶病,百怪竞起;鬼神、邪魔,耗乱其家;恶人横造口舌,以相谋害;室家大小,内外不和者。当向千眼大悲像前,设其坛场,至心念观世音菩萨,诵此陀罗尼,满其千遍。如上恶事,悉皆消灭,永得安隐。”

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咒名何?云何受持?”

佛告阿难:“如是神咒,有种种名。一名广大圆满,一名无碍大悲,一名救苦陀罗尼,一名延寿陀罗尼,一名灭恶趣陀罗尼,一名破恶业障陀罗尼,一名满愿陀罗尼,一名随心自在陀罗尼,一名速超上地陀罗尼。如是受持。”

阿难白佛言:“世尊,此菩萨摩诃萨,名字何等,善能宣说如是陀罗尼?”

佛言:“此菩萨名观世音自在,亦名捻索,亦名千光眼。善男子,此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众生故,现作菩萨。汝等大众、诸菩萨摩诃萨、梵、释、龙、神,皆应恭敬,莫生轻慢。一切人天,常须供养,专称名号,得无量福,灭无量罪,命终往生阿弥陀佛国。”

佛告阿难:“此观世音菩萨所说神咒,真实不虚。若欲请此菩萨来,咒拙具罗香三七遍烧,菩萨即来。(拙具罗香,安息香也。)

“若有猫儿所着者,取弭哩吒那(死猫儿头骨也),烧作灰,和净土泥,捻作猫儿形。于千眼像前,咒镔铁刀子一百八遍。段段割之,亦一百八段。遍遍一咒,一称彼名。即永瘥不着。

“若为蛊毒所害者,取药劫布罗(龙脑香也),和拙具罗香,各等分。以井花水一升和,煎取一升。于千眼像前咒一百八遍服,即瘥。

“若为恶蛇蝎所螫者,取干姜末,咒一七遍,着疮中,立即除瘥。

“若为恶怨横相谋害者,取净土,或面,或蜡,捻作本形。于千眼像前,咒镔铁刀一百八遍。一咒一截,一称彼名。烧尽一百八段。彼即欢喜,终身厚重相爱敬。

“若有患眼睛坏者,若青盲眼暗者,若白晕赤膜无光明者。取诃梨勒果、庵摩勒果、鞞醯勒果三种各一颗,捣破细研。当研时,唯须护净,莫使新产妇人及猪、狗见。口中念佛,以白蜜若人乳汁和,封眼中着。其人乳要须男孩子母乳,女母乳不成。其药和竟,还须千眼像前咒一千八遍,着眼中满七日。在深室慎风,眼睛还生。青盲、白晕者,光奇盛也。

“若患疟病著者,取虎、豹、豺、狼皮,咒三七遍,披着身上,即瘥。狮子皮最上。

“若被蛇螫,取被螫人结聍,咒三七遍,着疮中,即瘥。

“若患恶疟入心,闷绝欲死者,取桃胶一颗,大小亦如桃颗。清水一升和,煎取半升。咒七遍,顿服尽,即瘥。其药莫使妇人煎。

“若患传尸鬼气伏尸连病者,取拙具罗香,咒三七遍,烧熏鼻孔中。又取七丸如兔粪,咒三七遍吞,即瘥。慎酒、肉、五辛及恶骂。若取摩那屎罗(雄黄是也),和白芥子、印成盐,咒三七遍,于病儿床下烧。其作病儿,即魔掣迸走,不敢住也。

“若患耳聋者,咒胡麻油着耳中,即瘥。

“若患一边偏风,耳鼻不通、手脚不随者,取胡麻油,煎青木香,咒三七遍,摩拭身上,永得除瘥。又方取纯牛酥,咒三七遍摩,亦瘥。

“若患难产者,取胡麻油,咒三七遍,摩产妇脐中,及玉门中,即易生。

“若妇人怀妊,子死腹中,取阿波末利伽草(牛膝草也)一大两,清水二升和,煎取一升,咒三七遍服,即出,一无苦痛。胎衣不出者,亦服此药,即瘥。

“若卒患心痛不可忍者,名遁尸疰。取君柱鲁香(熏陆香),乳头成者一颗。咒三七遍,口中嚼咽,不限多少,令变吐,即瘥。慎五辛、酒、肉。

“若被火烧疮,取热瞿摩夷(乌牛屎也),咒三七遍,涂疮上,即瘥。

“若患蛔虫咬心,取骨鲁末遮(白马尿也)半升,咒三七遍服,即瘥。重者一升,虫如綟索出来。

“若患丁疮者,取凌销叶,捣取汁,咒三七遍,沥着疮上,即拔根出,立瘥。

“若患蝇螫眼中,骨鲁怛佉(新驴屎也)滤取汁,咒三七遍,夜卧着眼中,即瘥。

“若患腹中痛,和井花水和印成盐三七颗,咒三七遍,服半升,即瘥。

“若患赤眼者,及眼中有努肉,及有翳者,取奢奢弥叶(苟杞叶也),捣滤取汁。咒三七遍,浸青钱一宿。更咒七遍,着眼中,即瘥。

“若患畏夜、不安恐怖、出入惊怕者,取白线作索,咒三七遍,作二十一结系项,恐怖即除。非但除怖,亦得灭罪。

“若家内横起灾难者,取石榴枝,寸截一千八段,两头涂酥酪蜜。一咒一烧,尽千八遍,一切灾难悉皆除灭。要在佛前作之。

“若取白菖蒲,咒三七遍,系着右臂上。一切斗处、论义处,皆得胜他。

“若取奢奢弥叶枝柯寸截,两头涂真牛酥、白蜜牛酥。一咒一烧,尽一千八段。日别三时,时别一千八遍。满七日,咒师自悟通智也。

“若欲降伏大力鬼神者,取阿唎瑟迦柴(木患子也),咒七七遍,火中烧,还须涂酥酪蜜。要须于大悲心像前作之。

“若取胡嚧遮那(牛黄是也)一大两,着琉璃瓶中,置大悲心像前,咒一百八遍,涂身点额。一切天龙鬼神、人及非人,皆悉欢喜也。

“若有身被枷锁者,取白鸽粪,咒一百八遍,涂于手上。用摩枷锁,枷锁自脱也。

“若有夫妇不和,状如水火者,取鸳鸯尾,于大悲心像前,咒一千八遍带,彼即终身欢喜相爱敬。

“若有被虫食田苗,及五果子者,取净灰、净沙或净水,咒三七遍,散田苗四边,虫即退散也。果树兼咒水洒着树上,虫不敢食果也。”

佛告阿难:“若为富饶种种珍宝资具者,当于如意珠手。若为种种不安求安隐者,当于羂索手。若为腹中诸病者,当于宝钵手。若为降伏一切魍魉鬼神者,当于宝剑手。若为降伏一切天魔神者,当于跋折罗手。若为摧伏一切怨敌者,当于金刚杵手。若为一切处怖畏不安者,当于施无畏手。若为眼暗无光明者,当于日精摩尼手。若为热毒病求清凉者,当于月精摩尼手。若为荣官益职者,当于宝弓手。若为诸善朋友早相逢者,当于宝箭手。若为身上种种病者,当于杨枝手。若为除身上恶障难者,当于白拂手。若为一切善和眷属者,当于胡瓶手。若为辟除一切虎狼豺豹诸恶兽者,当于旁牌手。若为一切时处好离官难者,当于斧钺手。若为男女仆使者,当于玉环手。若为种种功德者,当于白莲华手。若为欲得往生十方净土者,当于青莲华手。若为大智慧者,当于宝镜手。若为面见十方一切诸佛者,当于紫莲华手。若为地中伏藏者,当于宝箧手。若为仙道者,当于五色云手。若为生梵天者,当于军迟手。若为往生诸天宫者,当于红莲华手。若为辟除他方逆贼者,当于宝戟手。若为召呼一切诸天善神者,当于宝螺手。若为使令一切鬼神者,当于髑髅杖手。若为十方诸佛速来授手者,当于数珠手。若为成就一切上妙梵音声者,当于宝铎手。若为口业辞辩巧妙者,当于宝印手。若为善神龙王常来拥护者,当于俱尸铁钩手。若为慈悲覆护一切众生者,当于锡杖手。若为一切众生常相恭敬爱念者,当于合掌手。若为生生之处不离诸佛边者,当于化佛手。若为生生世世常在佛宫殿中,不处胎藏中受身者,当于化宫殿手。若为多闻广学者,当于宝经手。若为从今身至佛身,菩提心常不退转者,当于不退金轮手。若为十方诸佛速来摩顶授记者,当于顶上化佛手。若为果蓏诸谷稼者,当于蒲萄手。如是可求之法,有其千条,今粗略说少耳。”

日光菩萨,为受持大悲心陀罗尼者,说大神咒而拥护之:

“南无勃陀瞿那迷

南无达摩莫诃低

南无僧伽多夜泥

底哩部毕萨咄檐纳摩

“诵此咒灭一切罪,亦能辟魔,及除天灾。若诵一遍,礼佛一拜,如是日别三时,诵咒礼佛。未来之世,所受身处,当得一一相貌端正可喜果报。”

月光菩萨,亦复为诸行人,说陀罗尼咒而拥护之:

“深低帝屠苏吒

阿若蜜帝乌都吒

深耆吒

波赖帝

耶弥若吒乌都吒

拘罗帝吒耆摩吒

沙婆诃

“诵此咒五遍,取五色线作咒索,痛处系。此咒乃是过去四十恒河沙诸佛所说。我今亦说,为诸行人作拥护故,除一切障难故,除一切恶病痛故,成就一切诸善法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

佛告阿难:“汝当深心清净,受持此陀罗尼,广宣流布于阎浮提,莫令断绝。此陀罗尼能大利益三界众生。一切患苦萦身者,以此陀罗尼治之,无有不瘥者。此大神咒,咒干枯树,尚得生枝柯华果。何况有情有识众生,身有病患,治之不瘥者,必无是处。善男子,此陀罗尼威神之力,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叹莫能尽。若不过去久远已来广种善根,乃至名字不可得闻,何况得见?汝等大众、天、人、龙、神,闻我赞叹,皆应随喜。若有谤此咒者,即为谤彼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若于此陀罗尼生疑不信者,当知其人,永失大利。百千万劫,常沦恶趣,无有出期。常不见佛,不闻法,不睹僧。”

一切众会菩萨摩诃萨、金刚密迹、梵、释、四天、龙、鬼、神,闻佛如来赞叹此陀罗尼,皆悉欢喜,奉教修行。

补缺真言 南无喝啰怛那。多啰夜耶。佉啰佉啰。俱住俱住。 摩啰摩啰。虎啰。吽。贺贺。苏怛那。吽。 泼抹拏。娑婆诃(三遍)

观音赞——观世大士,悉号圆通,十二大愿誓弘深,苦海渡迷津,救世主苦寻声,无刹不现身,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三称),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

回向偈

诵经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有情 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二千五百人,菩萨摩诃萨三万八千人俱。

尔时,世尊引领大众,直往南行,忽见路边聚骨一堆。尔时,如来向彼枯骨,五体投地,恭敬礼拜。

阿难合掌白言:“世尊!如来是三界大师,四生慈父,众人归敬,以何因缘,礼拜枯骨?”

佛告阿难:“汝等虽是吾上首弟子,出家日久,知事未广。此一堆枯骨,或是我前世祖先,多生父母。以是因缘,我今礼拜。”

佛告阿难:“汝今将此一堆枯骨分做二分,若是男骨,色白且重;若是女骨,色黑且轻。”

阿难白言:“世尊,男人在世,衫带鞋帽,装束严好,一望知为男子之身。女人在世,多涂脂粉,或薰兰麝,如是装饰,即得知是女流之身。而今死后,白骨一般,教弟子等,如何认得。”

佛告阿难:“若是男子,在世之时,入于伽蓝,听讲经律,礼拜三宝,念佛名号;所以其骨,色白且重。世间女人,短于智力,易溺于情,生男育女,认为天职;每生一孩,赖乳养命,乳由血变,每孩饮母八斛四斗甚多白乳,所以憔悴,骨现黑色,其量亦轻。” 阿难闻语,痛割于心,垂泪悲泣,白言:“世尊!母之恩德,云何报答?”

佛告阿难:“汝今谛听,我当为汝,分别解说:母胎怀子,凡经十月,甚为辛苦。在母胎时,第一月中,如草上珠,朝不保暮,晨聚将来,午消散去。母怀胎时,第二月中,恰如凝酥。母怀胎时,第三月中,犹如凝血。母怀胎时,第四月中,稍作人形。母怀胎时,第五月中,儿在母腹,生有五胞。何者为五?头为一胞,两肘两膝,各为一胞,共成五胞。母怀胎时,第六月中,儿在母腹,六精齐开,何者为六?眼为一精,耳为二精,鼻为三精,口为四精,舌为五精,意为六精。母怀胎时,第七月中,儿在母腹,生成骨节,三百六十,及生毛乳,八万四千。母怀胎时,第八月中,生出意智,以及九窍。母怀胎时,第九月中,儿在母腹,吸收食物,所出各质,桃梨蒜果,五谷精华。其母身中,生脏向下,熟脏向上,喻如地面,有山耸出,山有三名,一号须弥,二号业山,三号血山。此设喻山,一度崩来,化为一条,母血凝成胎儿食料。母怀胎时,第十月中,孩儿全体一一完成,方乃降生。若是决为孝顺之子,擎拳合掌,安详出生,不损伤母,母无所苦。倘儿决为五逆之子,破损母胎,扯母心肝,踏母跨骨,如千刀搅,又仿佛似万刃攒心。如斯重苦,出生此儿,更分晰言,尚有十恩:

一、怀胎守护恩;第

二、临产受苦恩;第

三、生子忘忧恩;第

四、咽苦吐甘恩;第

五、回干就湿恩;第

六、哺乳养育恩;第

七、洗濯不净恩;第

八、远行忆念恩;第

九、深加体恤恩;第

十、究竟怜愍恩。

一、怀胎守护恩 颂曰

累劫因缘重,今来托母胎,月逾生五脏,七七六精开。

体重如山岳,动止劫风灾,罗衣都不挂,装镜惹尘埃。

二、临产受苦恩 颂曰

怀经十个月,难产将欲临,朝朝如重病,日日似昏沉。

难将惶怖述,愁泪满胸襟,含悲告亲族,惟惧死来侵。

三、生子忘忧恩 颂曰

慈母生儿日,五脏总张开,身心俱闷绝,血流似屠羊。

生已闻儿健,欢喜倍加常,喜定悲还至,痛苦彻心肠。

四、咽苦吐甘恩 颂曰

父母恩深重,顾怜没失时,吐甘无稍息,咽苦不颦眉。

爱重情难忍,恩深复倍悲,但令孩儿饱,慈母不辞饥。

第五、回干就湿恩 颂曰

母愿身投湿,将儿移就干,两乳充饥渴,罗袖掩风寒。 恩连恒废枕,宠弄才能欢,但令孩儿稳,慈母不求安。

第六、哺乳养育恩 颂曰

慈母像大地,严父配于天,覆载恩同等,父娘恩亦然。 不憎无怒目,不嫌手足挛,诞腹亲生子,终日惜兼怜。

第七、洗涤不净恩 颂曰

本是芙蓉质,精神健且丰,眉分新柳碧,脸色夺莲红。 恩深摧玉貌,洗濯损盘龙,只为怜男女,慈母改颜容。

第八、远行忆念恩 颂曰

死别诚难忍,生离实亦伤,子出关山外,母忆在他乡。 日夜心相随,流泪数千行,如猿泣爱子,寸寸断肝肠。

第九、深加体恤恩 颂曰

父母恩情重,恩深报实难,子苦愿代受,儿劳母不安。 闻道远行去,怜儿夜卧寒,男女暂辛苦,长使母心酸。

第十、究竟怜愍恩 颂曰

父母恩深重,恩怜无歇时,起坐心相逐,近遥意与随。 母年一百岁,长忧八十儿,欲知恩爱断,命尽始分离。”

佛告阿难:“我观众生,虽绍人品,心行愚蒙,不思爹娘,有大恩德,不生恭敬,忘恩背义,无有仁慈,不孝不顺。阿娘怀子,十月之中,起坐不安,如擎重担,饮食不下,如长病人。月满生时,受诸痛苦,须臾产出,恐已无常,如杀猪羊,血流遍地。受如是苦,生得儿身,咽苦吐甘,抱持养育,洗濯不净,不惮劬劳,忍寒忍热,不辞辛苦,干处儿卧,湿处母眠。三年之中,饮母白血,婴孩童子,乃至成年,教导礼义,婚嫁营谋,备求资业,携荷艰辛,勤苦百倍,不言恩惠。

男女有病,父母惊忧,忧极生病,视同常事。子若病除,母病方愈。如斯养育,愿早成人。及其长成,反为不孝。尊亲与言,不知顺从,应对无礼,恶眼相视。

欺凌伯叔,打骂兄弟,毁辱亲情,无有礼义。虽曾从学,不遵范训,父母教令,多不依从,兄弟共言,每相违戾。出入来往,不启尊堂,言行高傲,擅意为事。父母训罚,伯叔语非,童幼怜愍,尊人遮护,渐渐成长,狠戾不调,不伏亏违,反生嗔恨。弃诸亲友,朋附恶人,习久成性,认非为是。或被人诱,逃往他乡,违背爹娘,离家别眷。或因经纪,或为政行,荏苒因循,便为婚娶,由斯留碍,久不还家。或在他乡,不能谨慎,被人谋害,横事钩牵,枉被刑责,牢狱枷锁。或遭病患,厄难萦缠,囚苦饥羸,无人看待,被人嫌贱,委弃街衢。因此命终,无人救治,膨胀烂坏,日暴风吹,白骨飘零。寄他乡土,便与亲族,欢会长乖,违背慈恩,不知二老,永怀忧念,或因啼泣,眼暗目盲;或因悲哀,气咽成病;或缘忆子,衰变死亡,作鬼抱魂,不曾割舍。

或复闻子,不崇学业,朋逐异端,无赖粗顽,好习无益,斗打窃盗,触犯乡闾,饮酒樗蒲,奸非过失,带累兄弟,恼乱爹娘,晨去暮还,不问尊亲,动止寒温,晦朔朝暮,永乖扶侍,安床荐枕,并不知闻,参问起居,从此间断,父母年迈,形貌衰羸,羞耻见人,忍受欺抑。

或有父孤母寡,独守空堂,犹若客人,寄居他舍,寒冻饥渴,曾不知闻。昼夜常啼,自嗟自叹,应奉甘旨,供养尊亲。若辈妄人,了无是事,每作羞惭,畏人怪笑。

或持财食,供养妻儿,忘厥疲劳,无避羞耻;妻妾约束,每事依从,尊长嗔呵,全无畏惧。

或复是女,适配他人,未嫁之时,咸皆孝顺;婚嫁已讫,不孝遂增。父母微嗔,即生怨恨;夫婿打骂,忍受甘心,异姓他宗,情深眷重,自家骨肉,却以为疏。或随夫婿,外郡他乡,离别爹娘,无心恋慕,断绝消息,音信不通,遂使爹娘,悬肠挂肚,刻不能安,宛若倒悬,每思见面,如渴思浆,慈念后人,无有休息。

父母恩德,无量无边,不孝之愆,卒难陈报。”

尔时,大众闻佛所说父母重恩,举身投地,捶胸自扑,身毛孔中,悉皆流血,闷绝躄地,良久乃苏,高声唱言:“苦哉,苦哉!痛哉,痛哉!我等今者深是罪人,从来未觉,冥若夜游,今悟知非,心胆俱碎,惟愿世尊哀愍救援,云何报得父母深恩?”

尔时,如来即以八种深重梵音,告诸大众:“汝等当知,我今为汝分别解说: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绕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决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遭饥馑劫,为于爹娘,尽其己身,脔割碎坏,犹如微尘,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于爹娘,手执利刀,剜其眼睛,献于如来,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于爹娘,亦以利刀,割其心肝,血流遍地,不辞痛苦,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于爹娘,百千刀戟,一时刺身,于自身中,左右出入,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于爹娘,打骨出髓,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于爹娘,吞热铁丸,经百千劫,遍身焦烂,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尔时,大众闻佛所说父母恩德,垂泪悲泣,痛割于心,谛思无计,同发声言,深生惭愧,共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深是罪人,云何报得父母深恩?”

佛告弟子:“欲得报恩,为于父母书写此经,为于父母读诵此经,为于父母忏悔罪愆,,为于父母供养三宝,为于父母受持斋戒,为于父母布施修福,若能如是,则得名为孝顺之子;不做此行,是地狱人。”

佛告阿难:“不孝之人,身坏命终,堕于阿鼻无间地狱。此大地狱,纵广八万由旬,四面铁城,周围罗网。其地亦铁,盛火洞然,猛烈火烧,雷奔电烁。烊铜铁汁,浇灌罪人,铜狗铁蛇,恒吐烟火,焚烧煮炙,脂膏焦燃,苦痛哀哉,难堪难忍,钩竿枪槊,铁锵铁串,铁槌铁戟,剑树刀轮,如雨如云,空中而下,或斩或刺,苦罚罪人,历劫受殃,无时暂歇,又令更入余诸地狱,头戴火盆,铁车碾身,纵横驶过,肠肚分裂,骨肉焦烂,一日之中,千生万死。受如是苦,皆因前身五逆不孝,故获斯罪。”

尔时,大众闻佛所说父母恩德,垂泪悲泣,告于如来:“我等今者,云何报得父母深恩?”

佛告弟子:“欲得报恩,为于父母造此经典,是真报得父母恩也。能造一卷,得见一佛;能造十卷,得见十佛;能造百卷,得见百佛;能造千卷,得见千佛;能造万卷,得见万佛。是等善人,造经力故,是诸佛等,常来慈护,立使其人,生身父母,得生天上,受诸快乐,离地狱苦。”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天、龙、夜叉、乾闼婆、及诸小王,转轮圣王,是诸大众闻佛所言,身毛皆竖,悲泣哽咽,不能自裁,各发愿言:我等从今尽未来际,宁碎此身犹如微尘,经百千劫,誓不违于如来圣教;宁以铁钩拔出其舌,长有由旬,铁犁耕之,血流成河,经百千劫,誓不违于如来圣教;宁以百千刀轮,于自身中,自由出入,誓不违于如来圣教;宁以铁网周匝缠身,经百千劫,誓不违于如来圣教;宁以剉碓斩碎其身,百千万段,皮肉筋骨悉皆零落,经百千劫,终不违于如来圣教。”

尔时,阿难从于坐中安详而起,白佛言:“世尊,此经当何名之?云何奉持?”

佛告阿难:“此经名为父母恩重难报经,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尔时,大众、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作礼而退。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音树下。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三万六千,及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量大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

尔时、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从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白言:‘世尊!惟愿演说如是相类诸佛名号,及本大愿殊胜功德,令诸闻者业障销除,为欲利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

尔时、世尊赞曼殊室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曼殊室利!汝以大悲,劝请我说诸佛名号,本愿功德,为拔业障所缠有情,利益安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汝今谛听!极善思惟!当为汝说’。

曼殊室利言:‘唯然,愿说!我等乐闻!’

佛告曼殊师利:‘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薄伽梵。’

‘曼殊室利!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尽无边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苦行声闻独觉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

‘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喑、哑、挛躄、背偻、白癞、颠狂、种种病苦;闻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

‘第七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八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女人为女百恶之所逼恼,极生厌离,愿舍女身;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转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九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诸有情出魔罥网,解脱一切外道缠缚;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皆当引摄置于正见,渐令修习诸菩萨行,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第十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王法所加,缚录鞭挞,系闭牢狱,或当刑戮,及余无量灾难凌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闻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脱一切忧苦!’

‘第十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得闻我名,专念受持,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第十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贫无衣服,蚊虻寒热,昼夜逼恼;若闻我名,专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种种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宝庄严具,华鬘、涂香,鼓乐众伎,随心所玩,皆令满足’。

‘曼殊室利!是为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行菩萨道时,所发十二微妙上愿’。

‘复次、曼殊室利!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行菩萨道时,所发大愿,及彼佛土功德庄严,我若一劫、若一劫余,说不能尽。然彼佛土,一向清净,无有女人,亦无恶趣,及苦音声;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皆七宝成;亦如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等无差别。于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次补佛处,悉能持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正法宝藏。是故曼殊室利!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应当愿生彼佛世界’。

尔时、世尊,复告曼殊室刊童子言:‘曼殊室利!有诸众生,不识善恶,惟怀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报,愚痴无智,阙于信根,多聚财宝,勤加守护。见乞者来,其心不喜,设不获已而行施时,如割身肉,深生痛惜。复有无量坚贪有情,积集资财,于其自身尚不受用,何况能与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来乞者?彼诸有情,从此命终生饿鬼界,或傍生趣。由昔人间曾得暂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故,今在恶趣,暂得忆念彼如来名,即于念时从彼处没,还生人中;得宿命念,畏恶趣苦,不乐欲乐,好行惠施,赞叹施者,一切所有悉无贪惜,渐次尚能以头目手足血肉身分施来求者,况余财物?’

‘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虽于如来受诸学处,而破尸罗;有虽不破尸罗而破轨则;有于尸罗、轨则,虽则不坏,然毁正见;有虽不毁正见而弃多闻,于佛所说契经深义不能解了;有虽多闻而增上慢,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谤正法,为魔伴党。如是愚人,自行邪见,复令无量俱胝有情,堕大险坑。此诸有情,应于地狱、傍生、鬼趣流转无穷。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便舍恶行,修诸善法,不堕恶趣;设有不能舍诸恶行、修行善法,堕恶趣者,以彼如来本愿威力令其现前,暂闻名号,从彼命终还生人趣,得正见精进,善调意乐,便能舍家趣于非家,如来法中,受持学处无有毁犯,正见多闻,解甚深义,离增上慢,不谤正法,不为魔伴,渐次修行诸菩萨行,速得圆满’。

‘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无量千岁受诸剧苦!受剧苦已,从彼命终,来生人间,作牛、马、驼、驴,恒被鞭挞,饥渴逼恼,又常负重随路而行。或得为人,生居下贱,作人奴婢,受他驱役,恒不自在。若昔人中曾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由此善因,今复忆念,至心归依。以佛神力,众苦解脱,诸根聪利,智慧多闻,恒求胜法,常遇善友,永断魔罥,破无明壳,竭烦恼河,解脱一切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复次、曼殊利室!若诸有情好喜乖离,更相斗讼,恼乱自他,以身语意,造作增长种种恶业,展转常为不饶益事,互相谋害。告召山林树冢等神;杀诸众生,取其血肉祭祀药叉、罗刹婆等;书怨人名,作其形像,以恶咒术而咒诅之;厌魅蛊道,咒起尸鬼,令断彼命,及坏其身。是诸有情,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彼诸恶事悉不能害,一切展转皆起慈心,利益安乐,无损恼意及嫌恨心,各各欢悦,于自所受生于喜足,不相侵凌互为饶益’。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四众: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及余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有能受持八分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受持学处,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其名曰: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得大势菩萨,南无无尽意菩萨,南无宝檀华菩萨,南无药王菩萨,南无药上菩萨,南无弥勒菩萨。是八大菩萨乘空而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

‘或有因此,生于天上,虽生天上,而本善根,亦未穷尽,不复更生诸余恶趣。天上寿尽,还生人间,或为轮王,统摄四洲,威德自在,安立无量百千有情于十善道;或生刹帝利、婆罗门、居士大家,多饶财宝,仓库盈溢,形相端严,眷属具足,聪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若是女人,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于后不复更受女身’。

‘复次、曼殊室利!彼药师琉璃光如来得菩提时,由本愿力,观诸有情,遇众病苦瘦挛、干消、黄热等病;或被厌魅、蛊毒所中;或复短命,或时横死;欲是等病苦消除所求愿满’。

‘时彼世尊,入三摩地,名曰除灭一切众生苦恼。既入定已,于肉髻中出大光明,光中演说,大陀罗尼曰:“那谟薄伽筏帝,裨杀社窭噜,薛琉璃钵剌婆喝啰阇也,怛陀揭多耶,阿罗诃帝,三藐三勃陀耶。怛侄阤:唵,鞞杀逝,鞞杀逝,鞞杀社,三没揭帝娑诃”’。尔时、光中说此咒已,大地震动,放大光明,一切众生病苦皆除,受安隐乐。

‘曼殊室利!若见男子、女人有病苦者,应当一心,为彼病人,常清净澡漱,或食、或药、或无虫水、咒一百八遍,与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灭。若有所求,志心念诵,皆得如是无病延年;命终之后,生彼世界,得不退转,乃至菩提。是故曼殊室利!若有男子、女人,于彼药师琉璃光如来,至心殷重,恭敬供养者,常持此咒,勿令废忘’。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净信男子女人,得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所有名号,闻已诵持。晨嚼齿木,澡漱清净,以诸香花,烧香、涂香,作众伎乐,供养形象。于此经典,若自书,若教人书,一心受持,听闻其义。于彼法师,应修供养:一切所有资身之具,悉皆施与,勿令乏少。如是便蒙诸佛护念,所求愿满,乃至菩提’。

尔时、曼殊室利童子白佛言:‘世尊!我当誓于像法转时,以种种方便,令诸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乃至睡中亦以佛名觉悟其耳。世尊!若于此经受持读诵。或复为他演说开示;若自书、若教人书;恭敬尊重,以种种华香、涂香、末香、烧香、花鬘、璎珞、幡盖、伎乐,而为供养;以五色彩,作囊盛之;扫洒净处,敷设高座,而用安处。尔时、四大天王与其眷属,及余无量百千天众,皆诣其所,供养守护。世尊!若此经宝流行之处,有能受持,以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及闻名号,当知是处无复横死;亦复不为诸恶鬼神夺其精气,设已夺者,还得如故,身心安乐’。

佛告曼殊室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曼殊室利!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欲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者,应先造立彼佛形像,敷清净座而安处之。散种种花,烧种种香,以种种幢幡庄严其处。七日七夜,受八分斋戒,食清净食,澡浴香洁,著清净衣,应生无垢浊心,无怒害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鼓乐歌赞,右绕佛像。复应念彼如来本愿功德,读诵此经,思惟其义,演说开示。随所乐求,一切皆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

‘若复有人,忽得恶梦,见诸恶相;或怪鸟来集;或于住处百怪出现。此人若以众妙资具,恭敬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者,恶梦、恶相诸不吉祥,皆悉隐没,不能为患。或有水、火、刀、毒、悬险、恶象、师子、虎、狼、熊、罴、毒蛇、恶蝎、蜈蚣、蚰蜒、蚊、虻等布;若能至心忆念彼佛,恭敬供养,一切怖畏皆得解脱。若他国侵扰,盗贼反乱,忆念恭敬彼如来者,亦皆解脱’。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乃至尽形不事余天,唯当一心,归佛法僧,受持禁戒:若五戒、十戒,菩萨四百戒、苾刍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于所受中或有毁犯,怖堕恶趣,若能专念彼佛名号,恭敬供养者,必定不受三恶趣生。或有女人,临当产时,受于极苦;若能志心称名礼赞,恭敬供养彼如来者,众苦皆除。所生之子,身分具足,形色端正,见者欢喜,利根聪明,安隐少病,无有非人,夺其精气’。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如我称扬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所有功德,此是诸佛甚深行处,难可解了,汝为信不?’

阿难白言:‘大德世尊!我于如来所说契经不生疑惑,所以者何?一切如来身语意业无不清净。世尊!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

‘世尊!有诸众生,信根不具,闻说诸佛甚深行处,作是思惟:云何但念药师琉璃光如来一佛名号,便获尔所功德胜利?由此不信,返生诽谤。彼于长夜失大利乐,堕诸恶趣,流转无穷!’

佛告阿难:‘是诸有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不生疑惑,堕恶趣者无有是处’。

‘阿难!此是诸佛甚深所行,难可信解;汝今能受,当知皆是如来威力。阿难!一切声闻、独觉,及未登地诸菩萨等,皆悉不能如实信解,唯除一生所系菩萨。阿难!人身难得;于三宝中,信敬尊重,亦难可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复难于是’。

‘阿难!彼药师琉璃光如来,无量菩萨行,无量善巧方便,无量广大愿;我若一劫,若一劫余而广说者,劫可速尽,彼佛行愿,善巧方便无有尽也!’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曰救脱,即从座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曲躬合掌而白佛言:‘大德世尊!像法转时,有诸众生为种种患之所困厄,长病赢瘦,不能饮食,喉唇干燥,见诸方暗,死相现则,父母、亲属、朋友、知识啼泣围绕;然彼自身卧在本处,见琰魔使,引其神识至于琰魔法王之前。然诸有情,有俱生神,随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书之,尽持授与琰魔法王。尔时、彼王推问其人,计算所作,随其罪福而处断之。时彼病人,亲属、知识,若能为彼归依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请诸众僧,转读此经,然七层之灯,悬五色续命神旛,或有是处彼识得还,如在梦中明了自见。或经七日,或二十一日,或三十五日,或四十九日,彼识还时,如从梦觉,皆自忆知善不善业所得果报;由自证见业果报故,乃至命难,亦不造作诸恶之业。是故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皆应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随力所能,恭敬供养’。

尔时、阿难问救脱菩萨曰:‘善男子!应云何恭敬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续命旛灯复云何造’?救脱菩萨言:‘大德!若有病人,欲脱病苦,当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斋戒。应以饮食及余资具,随力所办,供养苾刍僧。昼夜六时,礼拜行道,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读诵此经四十九遍,然四十九灯;造彼如来形像七躯,一一像前各置七灯,一一灯量大如车轮,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绝。造五色彩旛,长四十九杰手,应放杂类众生至四十九,可得过度危厄之难,不为诸横恶鬼所持’。

‘复次、阿难!若刹帝利、灌顶王等,灾难起时,所谓:人众疾疫难,他国侵逼难,自界叛逆难,星宿变怪难,日月薄蚀难,非时风雨难,过时不雨难。彼刹帝利灌顶王等,尔时应于一切有情起慈悲心,赦诸系闭。依前所说供养之法,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由此善根及彼如来本愿力故,令其国界即得安隐,风雨顺时,谷稼成熟,一切有情无病欢乐。于其国中,无有暴恶药叉等神恼有情者,一切恶相皆即隐没;而刹帝利灌顶王等寿命色力,无病自在,皆得增益’。

‘阿难!若帝后、妃主,储君、王子,大臣、辅相,中宫、彩女,百官、黎庶,为病所苦,及余厄难;亦应造立五色神旛,然灯续明,放诸生命,散杂色花,烧众名香;病得除愈,众难解脱’。

尔时,阿难问救脱菩萨言:‘善男子!云何已尽之命而可增益’?救脱菩萨言:‘大德!汝岂不闻如来说有九横死耶?是故劝造续命旛灯,修诸福德,以修福故,尽其寿命不经苦患’。阿难问言:‘九横云何’?救脱菩萨言:‘若诸有情,得病虽轻,然无医药及看病者,设复遇医,授以非药,实不应死而便横死。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便生恐动,心不自正,卜问觅祸,杀种种众生,解奏神明,呼诸魍魉,请乞福祐,欲冀延年,终不能得。愚痴迷惑,信邪倒见,遂令横死入于地狱,无有出期,是名初横。二者、横被王法之所诛戮。三者、畋猎嬉戏,耽淫嗜酒,放逸无度,横为非人夺其精气。四者、横为火焚。五者、横为水溺。六者、横为种种恶兽所啖。七者、横堕山崖。八者、横为毒药、厌祷、咒诅、起尸鬼等之所中害。九者、饥渴所困,不得饮食而便横死。是为如来略说横死,有此九种,其余复有无量诸横,难可具说!

‘复次、阿难!彼琰魔王主领世间名籍之记,若诸有情,不孝五逆,破辱三宝,坏君臣法,毁于性戒,琰魔法王随罪轻重,考而罚之。是故我今劝诸有情,然灯造旛,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众难’。

尔时、众中有十二药叉大将,俱在会坐,所谓:宫毗罗大将,伐折罗大将,迷企罗大将,安底罗大将,頞你罗大将,珊底罗大将,因达罗大将,波夷罗大将,摩虎罗大将,真达罗大将,招杜罗大将,毗羯魔大将:此十二药叉大将,一一各有七千药叉,以为眷属。

同时举声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不复更有恶趣之怖。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尽形归佛法僧,誓当荷负一切有情,为作义利,饶益安乐。随于何等村城围邑,空闲林中,若有流布此经,或复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恭敬供养者,我等眷属卫护是人,皆使解脱一切苦难,诸有愿求悉令满足。或有疾厄求度脱者,亦应读诵此经,以五色缕,结我名字,得如愿已,然后解结’。

尔时、世尊赞诸药叉大将言:‘善哉!善哉!大药叉将!汝等念报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恩德者,常应如是利益安乐一切有情’。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法门?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阿难:此法门名说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亦名说十二神将饶益有情结愿神咒;亦名拔除一切业障;应如是持’!

时薄伽梵,说是语已,诸菩萨摩诃萨,及大声闻,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盂兰盆经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即以左手障钵,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

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

佛告目连:‘十方众生,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

时佛敕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初受食时,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众僧咒愿竟,便自受食。

时目连比丘及大菩萨众皆大欢喜,目连悲啼泣声释然除灭。

时目连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

目连复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宝功德之力,众僧威神力故。若未来世,一切佛弟子,亦应奉盂兰盆,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为尔否?’

佛言:‘大善快问!我正欲说,汝今复问。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恶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若一切佛弟子,应常奉持是法。’

时目连比丘、四辈弟子,欢喜奉行。

往生论

婆薮槃头菩萨 造

元魏菩提流支 译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

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

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

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

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 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

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

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

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

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

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

佛慧明净日,除世痴闇冥。

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

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

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

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

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

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

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

是故愿生彼,阿弥陀佛国。

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

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

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

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

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

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

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

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

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

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

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

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

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

我愿皆往生,示佛法如佛。

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

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无量寿修多罗章句,我以偈颂总说竟。

论曰:

此愿偈明何义?示现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国故。

云何观?云何生信心?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

何等五念门?一者礼拜门,二者赞叹门,三者作愿门,四者观察门,五者回向门。 云何礼拜?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为生彼国意故。

云何赞叹?口业赞叹。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云何作愿?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

云何观察?智慧观察。正念观彼,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彼观察有三种。何等三种?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庄严功德,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

云何回向?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作愿回向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云何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彼佛国土庄严功德者,成就不可思议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法故。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成就者,有十七种,应知。何等十七?一者庄严清净功德成就,二者庄严量功德成就,三者庄严性功德成就,四者庄严形相功德成就,五者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六者庄严妙色功德成就,七者庄严触功德成就,八者庄严三种功德成就,九者庄严雨功德成就,十者庄严光明功德成就,十一者庄严妙声功德成就,十二者庄严主功德成就,十三者庄严眷属功德成就,十四者庄严受用功德成就,十五者庄严无诸难功德成就,十六者庄严大义门功德成就,十七者庄严一切所求满足功德成就。

庄严清净功德成就者,偈言“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故。

庄严量功德成就者,偈言“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故。

庄严性功德成就者,偈言“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故。

庄严形相功德成就者,偈言“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故。

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者,偈言“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故。

庄严妙色功德成就者,偈言“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故。

庄严触功德成就者,偈言“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故。

庄严三种功德成就者,有三种事,应知。何等三种?一者水,二者地,三者虚空。庄严水功德成就者,偈言“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故。庄严地功德成就者,偈言“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故。庄严虚空功德成就者,偈言“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故。

庄严雨功德成就者,偈言“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故。

庄严光明功德成就者,偈言“佛慧明净日,除世痴闇冥”故。

庄严妙声功德成就者,偈言“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故。

庄严主功德成就者,偈言“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故。

庄严眷属功德成就者,偈言“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故。

庄严受用功德成就者,偈言“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故。

庄严无诸难功德成就者,偈言“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故。

庄严大义门功德成就者,偈言“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故。净土果报,离二种讥嫌过,应知。一者体,二者名。体有三种:一者二乘人,二者女人,三者诸根不具人。无此三过故,名离体讥嫌。名亦三种。非但无三体,乃至不闻二乘、女人、诸根不具三种名故,名离名讥嫌。“等”者,平等一相故。

庄严一切所求满足功德成就者,偈言“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故。

略说彼阿弥陀佛国土十七种庄严功德成就。示现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故。

彼无量寿佛国土庄严,第一义谛妙境界相,十六句及一句,次第说,应知。

云何观佛庄严功德成就?观佛庄严功德成就者,有八种相,应知。何等八种?一者庄严座功德成就,二者庄严身业功德成就,三者庄严口业功德成就,四者庄严心业功德成就,五者庄严大众功德成就,六者庄严上首功德成就,七者庄严主功德成就,八者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

何者庄严座功德成就?偈言“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故。 何者庄严身业功德成就?偈言“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故。

何者庄严口业功德成就?偈言“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故。

何者庄严心业功德成就?偈言“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故。“无分别”者,无分别心故。

何者庄严大众功德成就?偈言“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故。

何者庄严上首功德成就?偈言“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故。

何者庄严主功德成就?偈言“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故。

何者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偈言“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故。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

略说八句,示现如来自利利他功德庄严次第成就,应知。

云何观察菩萨庄严功德成就?观察菩萨庄严功德成就者,观彼菩萨有四种正修行功德成就,应知。

何者为四?一者于一佛土身不动摇,而遍十方种种应化,如实修行,常作佛事。偈言“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故。开诸众生淤泥华故。

二者彼应化身,一切时不前不后,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众生,种种方便,修行所作,灭除一切众生苦故。偈言“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故。

三者彼于一切世界,无余照诸佛会大众,无余广大无量供养、恭敬、赞叹诸佛如来功德。偈言“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故。

四者彼于十方一切世界无三宝处,住持庄严佛、法、僧宝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实修行。偈言“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我愿皆往生,示佛法如佛”故。

又向说观察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庄严佛功德成就、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略说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此清净有二种,应知。何等二种?一者器世间清净,二者众生世间清净。器世间清净者,如向说十七种庄严佛土功德成就,是名器世间清净。众生世间清净者,如向说八种庄严佛功德成就、四种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是名众生世间清净。如是一法句,摄二种清净义,应知。

如是菩萨,奢摩他、毗婆舍那广略修行,成就柔软心,如实知广略诸法,如是成就巧方便回向。何者菩萨巧方便回向?菩萨巧方便回向者,谓说礼拜等五种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是名菩萨巧方便回向成就。

菩萨如是善知回向成就,即能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何等三种?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故。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故。何等三种?一者无染清净心,以不为自身求诸乐故。二者安清净心,以拔一切众生苦故。三者乐清净心,以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是名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应知。

向说智慧、慈悲、方便三种门,摄取般若,般若摄取方便,应知。向说远离我心不贪著自身、远离无安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此三种法,远离障菩提心,应知。向说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此三种心,略一处成就妙乐胜真心,应知。

如是菩萨智慧心、方便心、无障心、胜真心,能生清净佛国土,应知。是名菩萨摩诃萨随顺五种法门,所作随意自在成就。如向所说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随顺法门故。

复有五种门,渐次成就五种功德,应知。何者五门?一者近门,二者大会众门,三者宅门,四者屋门,五者园林游戏地门。此五种门,初四种门,成就入功德;第五门,成就出功德。

入第一门者,以礼拜阿弥陀佛,为生彼国故,得生安乐世界。是名入第一门。

入第二门者,以赞叹阿弥陀佛,随顺名义称如来名,依如来光明智相修行故,得入大会众数。是名入第二门。

入第三门者,以一心专念作愿生彼,修奢摩他寂静三昧行故,得入莲华藏世界。是名入第三门。

入第四门者,以专念观察彼妙庄严,修毗婆舍那故,得到彼处,受用种种法味乐。是名入第四门。

出第五门者,以大慈悲,观察一切苦恼众生,示应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戏神通,至教化地,以本愿力回向故。是名出第五门。

菩萨入四种门,自利行成就,应知。菩萨出第五门,回向利益他行成就,应知。菩萨如是修五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无量寿修多罗优婆提舍愿生偈》略解义竟。

***************************************************

(全文完)

第13篇:佛经考试

《六祖坛经》疑问第三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禅修?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次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六祖坛经》忏悔第六

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 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 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 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 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 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 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 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 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 虔恭合掌至心求

《四十二章经》节选

后汉西域沙门迦叶摩腾共法兰译

佛言:恶人害贤者,如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佛言。夫人为道务博爱。博哀施德莫大施。守志奉道。其福甚大。睹人施道。助之欢喜。亦得福报。质曰。彼福不当减乎。佛言。犹若炬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取其火去。熟食除冥彼火如故。福亦如之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曰:善哉!子知道矣。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大方广如来藏经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复次善男子。譬如以蜡作模。或作马形象形男形女形。泥裹其上而用火炙。销炼真金铸于模内。候其冷已。是其工匠将归舍宅。其模外为黑泥覆弊。形状燋恶内有金像。或工匠及工匠弟子。知其模冷即坏其泥既净持已。于须臾顷是金宝像则便清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来以如来眠观见一切有情。如金像模外为烦恼泥所覆裹。于内虚冲满有佛法无漏知宝。善男子我今观见一切有情悉皆如是。在菩萨众而说妙法。若菩萨摩诃萨。若得寂静清凉。如来为彼有情。以金刚器仗净其法眼。除其烦恼及随烦恼。为净如来智宝藏故。善男子如来犹如持宝像者。善男子而破彼色及随烦恼。令得解脱是名如来。善男子如来应正等觉。见一切有情如来藏。为无边俱胝烦恼藏中之所沉没。为彼有情破烦恼藏。于佛智见安立无上正等菩提。尔时世尊说伽他曰

第14篇:佛经注音

《心经》生字或繁体字注音

原字,原句,标准注音,同音字,备注

般若,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bōrě,波惹,般不读“班”

蕴,五蕴皆空,yùn,运 厄,度一切苦厄,è,萼

異(异),色不异空,空不异色,yì 識(识),受想行识,亦复如是,shí,时滅(灭),不生不灭,miè 垢,不垢不净,gòu,够 埵,菩提萨埵,duǒ,朵

罣(挂)礙(碍),心无挂碍,故五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guàài 涅槃,究竟涅槃,nièpán,聂盘 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nòu 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miǎo,秒 揭谛,揭谛揭谛,jiédì

《佛说阿弥陀经》生字或繁体字注音

原字(简化字),出处,标准注音,同音字,备注祇,祇树给孤独园 ,qí,奇,不读“只”

给,给孤独园,jǐ,几,不读“gěi” 诃,摩诃,hē,荷(阴平) 犍,摩诃目犍连,jiān,肩 迦,摩诃迦叶,jiā,加

葉(叶),摩诃迦叶,shè,涉,不读“页” 旃,摩诃迦旃延,zhān,毡

絺,摩诃俱絺罗,chī,痴,不读“希” 槃,周利槃陀伽,pán,盘 伽,周利槃陀伽,qié,茄 睺,罗睺罗,hóu,喉

憍梵,憍梵波提,jiāofàn,骄饭,憍不读“桥” 颇罗堕,宾头卢颇罗堕,pōluóduò,坡罗舵 上“少”下“兔”,阿★楼驮,nóu,耨(阳平) 驮,阿□楼驮,tuó,驼 殊,文殊师利法王子,shū,书

乾,乾陀诃提菩萨,qián,钱,不读“干” 桓,释提桓因 ,huán,还,不读“恒” 楯,七重栏楯 ,shǔn,顺,不读“盾” 帀(匝),周帀围绕,zā,扎,不读“币” 瑠,金银瑠璃,liú,留 瓈(璃),玻瓈,lí ,梨 砗磲,砗磲赤珠,chēqú,车渠 裓,各以衣裓,gé ,革,不读“戒” 盛,盛众妙华,chéng,城,不读“胜”

華(华),盛众妙华,huā,花,佛经中“华”均读此音

食,饭食经行,sì,饲,不读“时” 悉,皆悉念佛,xī,息 譬,譬如百千种乐,pì,劈 鞞,皆是阿鞞跋致,pí ,皮 跋,皆是阿鞞跋致 ,bá,拔 閦,阿閦鞞佛,cuò,错

徧(遍),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biàn, 幢 ,无量幢佛,chuáng,床,不读“撞” 沮 ,难沮佛, jǔ,举 ,不读“阻” 宿,宿王佛, xiù,秀,此处不读“速” 娑,娑罗树王佛,suō,梭,不读“沙” 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nòu 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miǎo,秒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生字或繁体字注音 原字(简化字),出处,标准注音,同音字,备注 般若,金刚般若波罗密经,bōrě,波惹,般不读“班” 祇,祇树给孤独园,qí ,奇 給(给),祇树给孤独园,jǐ,几,不读gěi 著(着),著衣持钵,zhuó,灼,不读“住” 訖(讫),饭食讫,qì,气 敷,敷座而坐,fū,夫

偏,偏袒右肩,piān,片,不读“遍” 袒,偏袒右肩,tǎn,坦

膝,右膝著地,xī,息,不读“七” 囑(嘱),善付嘱諸菩萨,zhǔ,主 阿,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ā,啊 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nòu 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miǎo,秒 降,云何降伏其心,xiáng,祥,不读“酱”汝,汝今諦听,当为汝说,rǔ,乳 唯,唯然世尊, wěi,委 訶(诃),諸菩萨摩诃萨,hē 涅槃,无餘涅槃,nièpán,聂盘 不,可思量不,fǒu,否

不,不也,bù,布,也可读“弗” 不,不住色生心、不可思量,bù,布 頗(颇),颇有众生,pō,坡 悉,悉知悉见,xì,息

甯(宁、寧),宁为多不,nìng,宁

偈,四句偈等,jì,技 洹,须陀洹,huán ,还

那,阿那含 ,nuò,糯(阳平),不读“纳”(nà) 諍(诤),无诤三昧 ,zhèng ,政 昧,无諍三昧,mèi ,妹 樂(乐),乐阿兰那行,yào,要 行,樂阿兰那行,héng,恒 盡(尽),尽能受持,jìn, 況(况),何况有人,kuàng,矿 塵(尘),微尘,chén ,陈

涕淚(泪),涕泪悲泣,tìlèi,替类 怖,不怖不畏,bù,布 瞋(嗔),嗔恨,chēn,琛 誑(诳),不诳语者,kuáng,狂 異(异),不异语者,yì,艺

闇(暗),如人入暗,àn,按,不读“音”分,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fèn,奋 寫(写),书写受持读诵,xiě 擔(担),荷担,dān,丹 稱(称),不可称量,chēng,撑 樂(乐),若乐小法,yào,要 譬,譬喻所不能及,pì,劈

īn) (y亂(乱),狂乱狐疑不信,luàn 長(长),人身长大,cháng 夢(梦),如梦幻泡影,mèng 優(优),优婆塞、优婆夷,yōu 塞,優婆塞,sè,色

《地藏菩萨本愿经》生字或繁体字注音

原字(简化字),出处,标准注音,同音字,备注忉,忉利天,dāo,刀,不读“涛” 濁(浊),五浊恶世,zhuó ,灼 樂(乐),知苦乐法,yào,要 檀,檀波罗密,tán,谈 羼,羼提波罗密,chàn,忏 毗,毗离耶波罗密,pí,皮 娑,娑婆世界,suō,梭 燄(焰),须焰摩天,yàn,燕 兜,兜率陀天,dōu 梵,梵众天,fàn,饭 醯,摩醯首罗天,xī,西 晝(昼),昼神夜神,zhòu,咒 噉(啖),啖血鬼,dàn,旦 猶(犹),犹不尽数,yóu,由

礙(碍),证无碍智,ài,爱 懷(怀),必怀疑惑,huái,淮 興(兴),未免兴谤,xīng,星 叢(丛),草木丛林,cóng,从 塵(尘),山石微尘,chén,陈 瞻,或瞻礼,zhān,占 鏤(镂),彩画刻镂,lòu,漏 塑,塑漆形像,sù,素 奮(奋),师子奋迅,fèn,份 那,那由他,nuó,,不读“拿” 儻(傥、倘),倘来问佛,tǎng,倘 戀(恋),瞻恋如来,liàn,练

憂(忧)慮(虑),宽我忧虑,yōulǜ,优律擧(举),举身自扑,jǔ,矩 撲(扑),举身自扑,pū,铺 蘇(苏),良久方苏,sū,速 愍(悯),愿佛慈悯,mǐn,敏 沸,其水涌沸,fèi,肺 獸(兽),多诸恶兽,shòu,寿 攫,复自搏攫,jué,觉 懼(惧),无惧,jù,具

稽,稽首来迎,qǐ,起,不读“吉”

嗣,无人继嗣为作功德,sì,寺 據(据),各据本业所感地狱,jù,锯 譏(讥),讥毁三宝,jī,机 讫,俱同生讫,qì,气 尋(寻),寻如梦归,xún,旬

踴(踊)躍(跃),心怀踊跃,yǒngyuè,永月 钝,或有暗钝久化方归,dùn,盾 宰,或现宰辅身,zǎi,载 渧,一毛一渧,dī,低 麤(粗),我粗说之,cū,粗 玷,玷污,diàn,店,不读“詹” 恣,恣行淫欲,zì,子(去声) 僞(伪),伪作沙门,wěi,伟 诳,欺诳白衣,kuáng,狂

竊(窃),偷窃常住财物谷米,qiè,切 榖(谷),偷窃常住财物谷米,gǔ,古

帀(匝),周匝八万余里,zā,扎,不读“币bi” 徹(彻),上火彻下,chè,撤 拽,拖拽罪人,yè,叶

執(执),复有夜叉执大铁戟,zhí,职 鷹(鹰),复有铁鹰啖罪人目,yīng,英 啗(啖),复有铁鹰啖罪人目,dàn,旦 繳(绞),复有铁蛇绞罪人颈,jiǎo,角 剉,抽肠剉斩,cuò,错 烊,烊铜灌口,yáng,洋 纏(缠),热铁缠身,chán,禅 辗,他方坏时辗转相寄,zhǎn,展 碓,碓磨锯凿,duì,对,不读“锥zhui” 鑿(凿),碓磨锯凿,záo,亦可读“做” 剉斫镬,剉斫镬汤,cuòzhuóhuò,错浊或 網(网),铁网铁绳,wǎng,往 繩(绳),铁网铁绳,shéng 驢(驴),铁驴铁马,lǘ,榈 络,生革络首,luò,洛 澆(浇),热铁浇身,jiāo,教

羌,羌胡夷狄,qiāng,枪,不读“姜jiang” 狄,羌胡夷狄,dí,笛 賤(贱),老幼贵贱,jiàn,见 緜(绵),以此连绵,mián,棉 鄰(邻),与一邻国王为友,lín,林 饒(饶),饶益众生,ráo,绕(阳平) 鼈(鳖),唯好食啖鱼鳖之属,biē,憋 纔(才),才觉饥寒,cái,财 哽咽,哽咽悲啼,gěngyè,梗业 勸(劝),劝令一弹指间,quàn,券 彈(弹),劝令一弹指间,tán,谈 樂(乐),愿乐欲闻,yào,要 眷,说眷属斗诤报,juàn,劵

鬬(斗)諍(诤),说眷属斗诤报,dòuzhèng,豆政 瞋(嗔)恚,若遇瞋恚者,chēnhuì,称会 醜(丑)陋癃,说丑陋癃残报,chǒulòulóng,丑陋龙

慳(悭)悋(吝),若遇悭吝者,qiānlìn,千淋,悭不读“坚”

畋,若遇畋猎恣情者,tián,田

獵(猎),若遇畋猎恣情者,liè,列,不读“腊la” 悖,若遇悖逆父母者,bèi,贝,不读“脖bo” 撻(挞),说返生鞭挞现受报,tà,榻,不读“达da” 雛(雏),若遇网捕生雏者,chú,除,不读“邹zou” 瘖(喑),说盲聋喑哑报,yīn,阴 瘂(哑),说盲聋喑哑报,yǎ,雅 誣(诬),若遇污梵诬僧者,wū,污

遞(递),说轮回递偿报,dì,弟,不读“涕ti” 償(偿),说轮回递偿报,cháng,常,不读“赏shang” 斎(斋),若遇破戒犯斋者,zhāi,债(阴平),不读“齐qi” 闕(阙),说所求阙绝报,quē,缺 亂(乱),若遇两舌斗乱者,luàn,乱 邃,其山黑邃无日月光,suì,岁

鈇,复有地狱名曰铁鈇,fū,夫,不读“铁” 纖(纤),死后有报纤毫受之,xiān,先,不读“千” 歧,歧路各别,qí,其,不读“支” 縱(纵),纵然相逢,zòng,粽

钅疾(蒺)鑗(藜),或有地狱纯飞蒺藜,jílí,及梨

攢(攒),或有地狱多攒火枪,cuán,窜(阳平),不读“赞”

撞,或有地狱唯撞胸背,zhuáng,壮 駆(驱),或有地狱驱逐铁狗,qū,区 骡,或有地狱尽驾铁骡,luó,萝

《观无量寿佛经》生字或繁体字注音

原字(简化字),出处,标准注音,同音字,备注 耆阇崛,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qíshéjué,奇舌决

殊,文殊师利法王子,shū,书 爾(尓),爾时王舍大城,ěr,耳 娑,频婆娑罗、娑婆世界,suō,缩 酥,以酥蜜和麨,sū,苏 麨,以酥蜜和麨,chāo,超

璎珞,诸璎珞中盛葡萄浆,yīngluò,英洛 漱,求水漱口,shù,数 犍,大目犍连,jiān,肩

鹰隼,如鹰隼飞,yīng sǔn,英笋

邪,犹存在邪,yé,耶,发问用,不读“斜xié” 毗,毗陀论经说,pí,皮 旃,是旃陀罗,zhān,毡

驚(惊)怖惶惧,驚怖惶惧,jīngbùhuángjù,京布皇具

慎,慎莫害母,shèn,甚

懺(忏)悔,懺悔求救,chànhuǐ,颤毁 敕,敕语内官,chì,赤

憂(忧)憔悴,愁忧憔悴,yōuqiáocuì,优乔翠 泣,悲泣雨泪,qì,气

顷,未举头顷,qǐng,请,不读“项” 梵,释梵天,fán,饭 華(华),普雨天华,huā,花 眷属,共为眷属,juàn shǔ,卷属 恼,无忧恼处,nǎo,脑 阎,阎浮提,yán,严 臺(台),化为金臺,tái,抬 系,汝当系念,xì,细 谛,谛观彼国,dì,帝

不,汝今知不,fōu,否,此处不读“布” 羸劣,汝是凡夫,心想羸劣,léi liè,雷裂,“羸”不读“营”

幢,下有金刚七宝金幢,chuáng,床不读“童” 擎,擎琉璃地,qíng,情 楞,八楞具足,léng,棱 麤(粗),名为粗见极乐国地,cū 昧,若得三昧,mèi,妹不读“味” 砗磲,玛瑙色中出砗磲光,chē qú,车渠 珀,珊瑚琥珀,pò,迫

網(网),妙真珠网弥覆树上,wǎng 行,行行相当,叶叶相次,hang,杭,“行树”处也读此音

檀,作阎浮檀金色,tán,谈 宛,如旋火轮,宛转叶间,wǎn,碗 幡,化成幢幡,无量宝盖,fān,翻 伎,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jì,技 炽,光明炽盛,chì,赤,不读“只” 甄,八万金刚甄叔迦宝,zhēn,真 迦,八万金刚甄叔迦宝,jiā,加

校,妙真珠网,以为校饰,jiào,较,不读“孝” 幔,幢上宝幔如夜摩天宫,màn,慢 滅(灭),滅除五百亿劫生死重罪,miè 劫,灭除五百亿劫生死重罪,jié,结 伽,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qié,茄 诃,阿罗诃,hē,荷(阴平) 藐,三藐三佛陀,miǎo,秒 凫,凫雁鸳鸯皆说妙法,fú,扶 摄,摄取不舍,shè,设

髻,顶有肉髻,项有圆光,jì,计

邊(边),是故号此菩萨为无边光,biān,编 钵,顶上肉髻如钵头摩华,bō,拨 畟塞,畟塞空中,坐莲华座,cè sè,测色 跏趺,于莲花中,结跏趺坐,jiā fū,加夫 勸(劝),赞叹行者,劝进其心,quàn ,券 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nòu,(奴豆切) 敷,当华敷时,闻众音声,fū,夫 熏,戒香熏修,xūn,勋 洹,须陀洹,huán,还

堕,以恶业故,应堕地狱,duò,舵 遑,彼人苦逼,不遑念佛,huáng,皇 豁,豁然大悟,huò,或

逮,逮无生忍,dài,代,不读“帝”

《妙法莲华经》生字或繁体字注音

原字(简化字),原句,标准注音,同音字,备注 華(华),妙法莲华经,huá,滑,佛经中的\"花\"常用\"华\"字

耆闍(阇)崛,如来于耆阇崛山中,qí shé jué,奇舌决

惱(恼),諸漏已盡無復煩惱,nǎo,脑 逮,逮得己利,dài,歹

憍,阿若憍陈如,jiāo,骄,憍不读“桥” 迦葉(叶),摩诃迦叶,jiā shè,加涉,不读“页” 優(优)樓(楼),優樓頻螺迦葉,yōu lóu,优楼 那,那提迦叶,nuò,糯(阳平),不读“纳”(nà) 犍,目犍连,jiān,间 旃,摩诃迦旃延,zhān,粘

上“少”下“兔”,阿□楼驮,nóu,耨(阳平) 驮,阿□楼驮,tuó,陀 賓(宾),劫賓那,bīn,宾 畢(毕),毕陵伽婆蹉,bì,毕 伽,毕陵伽婆蹉,qié,茄 蹉,毕陵伽婆蹉,cuō,错(平) 絺,摩诃拘絺罗,chī,痴,不读\"希\" 睺,罗睺罗,hóu,侯 眷,眷属,juàn,劵 诃,菩萨摩诃萨,hē

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nóu 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miǎo,秒,不读“貌” 稱(称)嘆(叹),常為諸佛之所稱嘆,chēng tàn 桓,释提桓因,huán,还,不读“恒” 娑,娑婆世界主,suō,梭,不读\"沙\" 屍(尸)棄(弃),屍棄大梵,shī qì

乾闼,乾闼婆王,qián tà,钱踏,乾不读“干” 樂(乐),乐乾闼婆王,yuè,月,不读“勒” 佉,佉罗骞驮阿修罗王,qià,恰,不读\"去\" 骞,佉罗骞驮阿修罗王,qiān ,千 毗,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pí,皮 跏趺,结跏趺坐,jiā fū,加夫 吒,阿迦尼吒天,zhā,渣 徧,靡不週徧,biàn,变

吒(咤),上至阿迦尼吒天,zhā,渣

般涅槃,诸佛般涅槃,niè pán,聂盘,般不读\"班\" 偈,以偈問曰,jì,技 栴,栴檀香风,zhān,粘 趨(趋),生死所趨,qū,区 醜(丑),受報好醜,chǒu 硨磲,硨磲瑪瑙,chē qú,车渠 車(车),奴婢車乘,chē,,不读\"居\" 寶(宝)飾輦輿,寶飾輦輿,bǎo shì niǎn yú,宝释拈鱼

駟(驷),駟馬寶車,sì,四

欄(栏)楯,栏楯华盖,lán shǔn,兰顺 詣,往詣佛所,yì,意

鬚(须)髮(发),剃除鬚髮,xū fà,须发 被,而被法服,pī,披,此处不读“背” 擊(击),而擊法鼓,jī,基

捶打,惡罵捶打,chuí dǐng,垂顶,此处不读\"打\" 癡(痴),及癡眷屬,chī 餚(肴),餚膳飲食,yáo,姚 詔,種種教詔,zhào,照 著(着),心無所著,zhuó,浊 旛,各千幢旛,fān,翻 幔,珠交露幔,màn,慢

惟忖,如我惟忖,wéi cǔn,围寸(3) 祇,阿僧祇劫,qí,奇,不读“只” 御,調御丈夫,yù,玉 雜(杂),純一無雜,zá,杂 應(应),說應四諦法,yīng,应 諦(谛),說應四諦法,dì,帝

頗(坡)羅(罗)墮(堕),姓頗羅墮,ò,坡罗舵

響(响),七名響意,xiǎng,想 懈,懈倦,xiè,谢

懮(忧),汝等勿懮怖,yōu,优

pō luó du

第15篇:佛经乐曲

佛教音乐歌曲名称

六字大明咒 金刚萨垛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净土陀罗尼(藏族民歌风格) 绿度母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白文殊咒 文殊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莲师心咒

大白伞盖佛母咒 大吉祥天女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大悲咒 大悲心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 长寿佛咒 观音心咒

大圆满中阴声闻解脱即成佛咒 释迦牟尼佛灭一切恶趣王咒 般若佛母心咒 般若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地藏菩萨陀罗尼 地藏王菩萨超度心咒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 药师琉璃光如来灌顶咒 药师佛心咒 药师咒

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楞严咒 加持咒

晋美鹏措法王如意宝心咒 莲师金刚七句祈请文 妙音天女心咒 黄财神心咒 黑财神心咒 黄财神心咒 黑财神心咒 红财神心咒 绿财神心咒 白财神心咒

财神心咒 象头王财神咒 财宝天王心咒 释迦牟尼佛心咒 梵文孔雀明王圣号 消灾吉祥神咒 虚空藏菩萨真言 普巴金刚心咒 不动明王 东方不动佛 白度母咒

密勒日巴尊者咒 伽蓝尊者咒 大准提神咒 准提咒 准提心咒 准提佛母心咒 大日如来 狮面空行母 断瘟咒

白衣观音灵感真言 光明真言 无量寿佛心咒 长寿佛咒

观音菩萨治病真言 观音灵感真言

观音菩萨灭业障真言 六道金刚咒 宗喀巴心咒 叶衣佛母心咒 时轮金刚心咒 孔雀明王

咕噜咕列佛母心咒 吉祥天母 缘悲藏

宝箧印全咒念诵 七佛灭罪真言

偈赞祈请

赞佛偈 弥陀赞 宝鼎赞 药师赞

炉香赞 五方佛礼赞 佛宝赞 杨枝净水赞 观音偈 伽蓝赞 吉祥偈 遍告十方 拜愿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戒定真香 礼佛大忏悔文 药师佛

万人广修戒定慧 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 三皈依 佛前忏悔偈 药师如来赞 阿弥陀佛颂 三稽首 祝愿偈 戒定真香赞 文殊颂 回向偈 普贤警众偈 金刚赞 吉祥胜利偈 开经偈 启经香赞 甘露谱 普门品 普门颂

凡歌泳法

水月禅心 专辑

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5.观世音菩萨赞(闽南语) 6.如意保安康

7.万物皆禅心 8.自在修行

9.大日如来真言

净土篇-专辑

1.净念相继忆念阿弥陀佛(曲:许俊华 唱:三宝弟子)

2.往生咒 (曲:许俊华 唱:柯佩磊) 3.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曲:许俊华 唱:柯佩磊) 4.智能之光大势至菩萨 (曲:许俊华 唱:许俊华) 憨山大师醒世歌专辑

1.憨山大师醒世歌

慧灯专辑

水云间-专辑

云水(填词:王晋 根据云水禅心改编) 和风东来(“重走唐僧西行路”主题歌)

净宗心灵音乐会(新加坡净宗学会出版) 1.憨山大师费闲歌

2.顺治王帝出家自叹诗 3.憨山大师费闲歌(音乐) 4.顺治王帝出家自叹诗(音乐) 米米专辑

法雨-灵山大佛 歌词

安心谣

西方莲 专辑

1.归去来兮(辞文旁白) 2.西方莲 3.观音灵感歌 4.观音赞 5.三宝颂 6.赞三宝

7.地藏菩萨礼赞 8.禅松 9.自性 10.镜湖 11.菩萨的心 12.弥陀七韵

清凉赞

善哉

水晶琴佛曲精选专辑 1.白雪(改编自寒山僧踪) 2.发现白水晶(改编自古曲大悲咒) 3.灵动(选自“灵动”)

4.冰舞(改编自东海佛光) 5.清风入林(选自“灵动”) 6.清心(改编自财神咒) 7.听雪(选自“灵动”)

8.无声之歌(改编自弘一大师的送别) 9.忘忧释怀(奕睆居士) 10.纾压解闷(奕睆居士) 11.归乡佛号-水晶清音 12.菩提

云水曲专辑

1.月光遍照(姚冬霞 唱) 2.隐 3.出游

4.泛舟韵(姚冬霞 唱) 5.满庭香 6.清园曲 7.无量的光明 8.大回向 9.法界颂

10.写给鱼儿的歌 11.导世良言 12.大悲在人间 13.听茗 14.云水颂 15.湖心赋 16.黄昏泛舟 17.随缘 18.隐居 19.槐花飘雪 20.闲居赋 普庵咒 佛上殿 忏悔 彻悟法语 拜愿 十方赞颂 六祖坛经 1.无相颂 3.菩提本无树 4.心平何劳持戒

了凡偈语

莲花生大师心咒

1.苏醒

2.心的感受

3.相应

4.祈请

古筝佛赞/佛曲古筝 茶禅一味 步步清风 片云无心 画水莲华 江山迎佛 十方一切刹 水清月现 照人清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礼五方 云水禅心 古刹夕照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忏悔偈 心经 念佛心曲

大雄宝殿

庄严我神州大地 一休和尚 莲花净土 本愿念佛 快皈投佛陀座下 慈母颂 妙哉菩提叶 弥陀赞 老实念佛人 黄昏菩提 山水菩提

留得清白在人间 众生 菩提吟 寒山钟声 净土思咏 寒山僧踪 札西秀 香巴拉

欢喜观音

颂佛功德

水晶清音系列专辑 1.弥陀圣号 2.菩提 3.空山 4.红莲

佛乐名曲钢琴演奏

柯佩磊

1.活在感恩的世界 2.多念一声佛 3.火灾的故事 4.慈悲

5.阿弥陀佛来接引 6.有一天梦会醒 7.结缘歌 8.心愿

9.世界是个大家庭 10.西方回向偈

观音菩萨在心中(著名的黑鸭子首唱 打造佛教首张发烧天碟) 1.观音菩萨在心中 2.有一份爱 3.心经 4.云水逸

泰国法身寺(发行) 1.十八身(纯音乐) 2.沙门的一生(国语演唱) 3.愿成为你的善知识(国语演唱) 4.因果之律(国语演唱 视频) 心中要有佛专辑(般若海合唱团) 1.心中要有佛 2.释念 3.极乐净土

4.大家来做阿弥陀佛 5.自如

极乐歌专辑一

1.念佛(柯佩磊) 2.弥陀天堂(净思居士) 3.佛光永远照着您(许俊华) 4.笑看人间(王荷芳) 5.和平钟声(柯佩磊) 6.极乐歌(柯佩磊) 7.愿

8.忆儿时(柯佩磊) 9.梦(柯佩磊) 10.感恩 11.回向偈

【释迦吉祥林】

1.我的心神向您飞去(金刚萨埵百字明绿度母心咒) 2.神秘力量 (白度母心咒) 3.另一面

4.莲花生大师心咒与其七支祈请文 5.我要飞 (般若心经) 6.灵之问候 7.灵量之路 8.生命的祝福

9.情感 (大黑天心咒) 11.神秘之眼 (众生大爱祷文) 12.女力 (绿度母心咒) 13.莲花余晖 (大悲咒) 琉璃海专辑 查看歌词 1.琉璃海(功德宝山神咒) 2.礼佛(释迦如来心咒) 3.我佛慈悲(阿弥陀如来心咒) 4.婆娑(七佛灭罪真言) 5.升华 6.雨过天青 7.朝圣 8.夜

9.云间琉璃 10.秀云 11.嫦娥 12.桃花源

光阴专辑

1.光阴

2.吉祥

3.赞叹

4.源(演奏曲) 5.仙迹

6.天降甘霖

7.禅定

8.招喜(演奏曲) 9.绿色大地

10.归乡(演奏曲) 11.慈爱(演奏曲) 12.平常心

心灵菩提专辑 1.水琉璃 2.静夜 3.天空

4.佛陀圆舞曲 5.丰收年华 6.乐土

7.清静法身佛

8.秋铃-水玲珑vs黄思婷 9.祈福

10.情缘(音乐版) 11.水琉璃(音乐版) 12.清静法身佛(音乐版) 风雪禅音(纯音乐) 佛陀的微笑(纯音乐) 一身佛号一身心(纯音乐) 香梵东海(纯音乐) 慈心(纯音乐) 大千世界(纯音乐) 精进(纯音乐) 莲花(纯音乐) 愿你快乐自在!

南无阿弥陀佛!

第16篇:佛经名言

佛经名言

1、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2、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3、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4、往生西方阿弥陀佛世界,这是很重要的,今生我们不往生,后面就是百千万劫的沉沦。

5、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6、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7、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

8、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9、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10、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11、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12、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13、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14、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15、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1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7、尘沙劫又尘沙劫,数尽尘沙劫未休。当念只为情未撇,无边生死自羁留。

18、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9、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20、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21、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22、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23、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24、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25、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26、阿弥陀佛最方便,不费功夫不费钱。若能一念不间断,何愁不到法王前。

27、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28、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29、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30、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31、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32、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33、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34、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35、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36、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37、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38、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39、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40、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41、哀哉三界,爱欲为根。根株不拔,莫望生西!莲花国土,永离尘情,此缘能断,彼质斯成。

42、那么往生究竟有多难呢?

43、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44、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45、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46、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47、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48、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49、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50、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51、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52、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53、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5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55、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56、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57、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58、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59、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语者。

60、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61、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62、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63、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64、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纵使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

65、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盘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66、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67、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少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68、于父母所,少作供养,获福无量;少作不顺,获罪无量。

69、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70、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71、称弥陀,即弥陀佛再来。

72、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疾病以减食为药汤。

73、佛经名言

1、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2、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3、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4、往生西方阿弥陀佛世界,这是很重要的,今生我们不往生,后面就是百千万劫的沉沦。

5、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6、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7、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

8、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9、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10、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11、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12、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13、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14、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15、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1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7、尘沙劫又尘沙劫,数尽尘沙劫未休。当念只为情未撇,无边生死自羁留。

18、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9、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20、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21、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22、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23、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24、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25、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26、阿弥陀佛最方便,不费功夫不费钱。若能一念不间断,何愁不到法王前。

27、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28、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29、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30、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31、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32、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33、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34、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35、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36、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37、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38、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39、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40、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41、哀哉三界,爱欲为根。根株不拔,莫望生西!莲花国土,永离尘情,此缘能断,彼质斯成。

42、那么往生究竟有多难呢?

43、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44、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45、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46、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47、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48、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49、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50、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51、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52、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53、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5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55、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56、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57、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58、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59、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语者。

60、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61、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62、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63、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64、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纵使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

65、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盘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66、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67、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少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68、于父母所,少作供养,获福无量;少作不顺,获罪无量。

69、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70、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71、称弥陀,即弥陀佛再来。

72、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疾病以减食为药汤。

73、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74、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75、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76、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77、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74、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75、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76、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77、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第17篇:佛经感想

为谁活着?

听完净空法师讲的前十集无量寿经,我和许多人一样,听不太懂,进入不到佛经里面,但是我很清楚的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你为谁而活?

只为欲望而活着的人,他不会珍惜自己的生命,更不会顾及别人的生命。他为了欲望可以去偷枪盗窃,杀人放火,故为可耻;

为自己而活着的人,有欲望,自己的生命和利益最重要,不会去干犯大法的事,却会为自己的狭隘自私去占小便宜,甚至坑蒙拐骗,伤害家人.同事或朋友,故为可怜;

为别人而活着的人,有合理的欲望,会珍惜生命,会关心个别人,但会因为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某人身上而弄得自己疲惫不堪,焦头烂额,甚至伤害到别人也不知道,故为可悲;

为家庭而活着的人,有符合常理的欲望,珍惜生命,会关心家人,也会有选择地关心周围的人,故为可喜;

为理想而活着的人,此时欲望变成了理想。此类人珍爱生命,有家庭责任感,有社会责任感,有进取心,能辨是非善恶,故为可喜;

为群体而活着的人,有理想,珍爱生命,少计较得失,把名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有一颗大众爱心。如慈善家,成功的企业家。只要他活着,他的企业正常运转着,他的资助对象就有经济保障,他的工人就能按月领到工资,家庭就能正常生活,就能平安和睦,故为可敬;

为国家而活着的人,思想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此类人几乎没有私利,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可以奉献自己的生命,甚至家庭。如印度的甘地,中国的诸葛亮.岳飞.包拯.孙中山,故为伟大;

为人类而活着的人是圣人,他的爱已超越了地区.国家和民族,他爱的是全人类。如孔子.耶稣.默罕默德.老子.孟子,故为博爱;

为大千世界而活着的人只有佛,佛爱人类,爱飞禽走兽,爱花鸟鱼虫,爱山川河流,爱一切众生,爱大千世界,爱宇宙万物,故为无限量!

第18篇:佛经莫生气

佛教认为人的一切痛苦来源就是——贪、嗔、痴,这三毒不除,永无安乐可言,生气,就是三毒里面的“嗔”。所以佛说:“莫生气”。

莫生气全文(一)

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来相聚。

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

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

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

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锁事由它去。

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莫生气全文(二)

人生就象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来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坏谁如意,而且伤神又费力出门在外少管事,早去早归少惦记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随他去娃娃降生皆欢喜,人到终年任他去吃苦是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男女老少多注意,莫生气啊莫生气老来难,老来难,少年莫把老人嫌。当初只嫌别人老,如今轮到我头前。千般苦,万样难,听我从头说一番。

耳聋难与人说话,插七插八惹人嫌。雀蒙眼,似鳔粘,鼻泪常流擦不干。人到面前看不准,常拿李四当张三。年轻人,笑话咱,说我糊涂又装憨。亲朋老幼人人恼,儿孙媳妇个个嫌。牙又掉,口流涎,硬物难嚼囫囵咽。一口不顺就噎着,卡在嗓喉噎半天。真难受,颜色变,眼前生死两可间。儿孙不给送茶水,反说老人嘴好馋。鼻子漏,如脓涎,常常流落胸膛前。茶盅饭碗人人恶,席前陪客个个嫌。头发少,顶门寒,凉风飕的脑袋酸。冷天睡觉常戴帽,拉被蒙头怕风钻。侧身睡,翻身难,浑身疼痛苦难言。盼明不明睡不着,一夜小便六七番。怕夜长,怕风钻,时常受风病来缠。老来肺虚常咳嗽,一口一口吐粘痰。儿女们,都恨咱,说我邋遢不像前。老得这样还不死,你要在世活千年。脚又麻,腿又酸,行动坐卧真艰难。扶杖难行二三里,上炕如同登泰山。无心记,糊涂缠,常拿初二当初三。提起前来忘了后,颠三倒四惹人烦。年老苦,说不完,仁人君子仔细参。

扩展阅读--佛说如何破解生气?

大般涅盘经讲述了破生气的观照法,现选其中关键一段,译成现代语言如下:

此身如此不净,依靠众因缘和合而成。而在何处生此贪欲?若被骂辱又在何处而生嗔恚?而我此身三十六种器官不净臭秽,是谁接受骂辱呢?若听到骂声产生思惟,是哪种音声知道是骂我呢?每种声音都不能知道骂。如果一个不能多个也不能,因此不应生嗔。如果他来打也应思惟。这个打又是从何而生?因为手、刀、杖这些东西碰到身体所以叫打。我为什么要嗔恨那人呢?是我的身体自招到此咎啊,因我受此五阴身的缘故。比如因为是箭靶才有箭射它。我的身体也一样因为有身所以有打。我如果不能忍受心就会散乱,心如果散乱就失去正念,如果失去正念则不能分辨善和不善。如果不能分辨善和不善义就会做恶。因为恶法因缘则堕地狱畜生饿鬼。菩萨这样观照后得到四念处。得到四念处后就住于堪忍地中。菩萨摩诃萨住此地后则能堪忍贪、恚、痴。也能忍受寒热、饥渴、蚊虻、蚤虱、暴风、恶触、种种疾疫。恶口、骂詈、挝打、楚挞。身心苦恼一切都能忍受。所以叫做住堪忍地。

整个观照法参可网搜大般涅槃经(白话译文)

第19篇:佛经经典句子

佛经经典句子

1、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2、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

3、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

4、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

5、心中无三毒者,是名国土清净。

6、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默若着相,默即是系缚。

7、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着心相。

8、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识心性非形象,湛然不动自真如。

9、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

10、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11、一心有滞,诸法不同。

12、清净心智,如世万金,般若法藏,并在身心。

13、净律净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

14、诸法不相到,当处解脱。

15、凡迷者,迷于悟;悟者,悟于迷。

16、心无去来,即入涅盘。是知涅盘,即是空心。

17、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18、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19、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20、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21、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22、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23、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24、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25、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26、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27、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28、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29、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盘。

30、但性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31、寂静不生,放旷纵横,所作无滞,去住皆平。

32、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33、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名自在人。

34、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

35、着力今生须了却,谁能累劫受余殃。

第20篇:佛经大悲咒全文

《大悲咒》出自“伽梵达摩”所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全名为《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佛经大悲咒全文,欢迎阅读参考~

大悲咒,出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共八十四句),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及济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诀。其中一字一句都包含着正等正觉的真实工夫,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伪。

《大悲咒》原文

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啰罚曳,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南无、那啰谨墀,醯利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怛侄他。唵,阿婆卢醯。卢迦帝。迦罗帝。夷醯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摩啰摩啰,摩醯摩醯、唎驮孕。俱卢俱卢、羯蒙。度卢度卢、罚阇耶帝。摩诃罚阇耶帝。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摩么罚摩啰。穆帝隶。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啰参、佛啰舍利。罚沙罚参。佛啰舍耶。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醯利。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苏嚧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弥帝唎夜。那啰谨墀。地利瑟尼那。婆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艺。室皤啰耶。娑婆诃。那啰谨墀。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诃。那啰谨墀、皤伽啰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啰夜。娑婆诃。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嚧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

《大悲咒》全文注音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1)

ná mó ·hé là dá nā ·duō là yà yē。

南无·阿唎耶。(2)

ná mó ·ā lì yē。

婆卢羯帝·烁钵啰耶。(3)

pó lú jié dì ·shuò bō là yē。

菩提萨埵婆耶。(4)

pú tí sà duǒ pó yē。

摩诃萨埵婆耶。(5)

mó hē sà duǒ pó yē。

摩诃迦卢尼迦耶。(6)

mó hē jiā lú ní jiā yē。

唵。(7)

ōng。

萨皤啰罚曳。(8)

sà pó là fá yì。

数怛那怛写。(9)

shù dá nā dá xià。

南无悉吉利埵·伊蒙阿唎耶。(10)

ná mó xī jí lì duǒ·yī méng ā lì yē。

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11)

pó lú jí dì·shì fó là léng tuó pó。

南无·那啰谨墀。(12)

ná mó·nā là jǐn chí。

醯唎摩诃皤哆沙咩。(13)

xī lì mó hē pó duō shā miē。

萨婆阿他·豆输朋。(14)

sà pó ā tuō·dòu shū péng。

阿逝孕。(15)

ā shì yùn。

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多·那摩婆伽。(16)

sà pó sà duō·ná mó pó sà duō·ná mó pó qié。

摩罚特豆。(17)

mó fá tè dòu。

怛侄他。(18)

dá zhí tuō。

唵·阿婆卢醯。(19)

ōng。·ā pó lú xī。

卢迦帝。(20)

lú jiā dì。

迦罗帝。(21)

jiā luó dì

夷醯唎。(22)

yí xī lì。

摩诃菩提萨埵。(23)

mó hē pú tí sà duǒ

萨婆萨婆。(24)

sà pó sà pó。

摩啰摩啰。(25)

mó là mó là。

摩醯摩醯·唎驮孕。(26)

mó xī mó xī·lì tuó yùn。

俱卢俱卢·羯蒙。(27)

jù lú jù lú·jié méng。

度卢度卢·罚阇耶帝。(28)

dù lú dù lú·fá shé yē dì。

摩诃罚阇耶帝。(29)

mó hē fá shé yē dì。

陀啰陀啰。(30)

tuó là tuó là。

地唎尼。(31)

dì lì ní。

室佛啰耶。(32)

shì fó là yē。

遮啰遮啰。(33)

zhē là zhē là。

么么·罚摩啰。(34)

mó mó·fá mó là。

穆帝隶。(35)

mù dì lì。

伊醯伊醯。(36)

yī xī yī xī。

室那室那。(37)

shì nā shì nā。

阿啰嘇·佛啰舍利。(38)

ā là shēn·fó là shě lì。

罚娑罚嘇。(39)

fá suō fá shēn。

佛啰舍耶。(40)

fó là shě yē。

呼卢呼卢摩啰。(41)

hū lú hū lú mó là。

呼卢呼卢醯利。(42)

hū lú hū lú xī lì。

娑啰娑啰。(43)

suō là suō là。

悉唎悉唎。(44)

xī lì xī lì。

苏嚧苏嚧。(45)

sū lú sū lú。

菩提夜·菩提夜。(46)

pú tí yè·pú tí yè。

菩驮夜·菩驮夜。(47)

pú tuó yè·pú tuó yè。

弥帝利夜。(48)

mí dì lì yè。

那啰谨墀。(49)

nā là jǐn chí。

地利瑟尼那。(50)

dì lì sè ní nā。

婆夜摩那。(51)

pó yè mó nā。

娑婆诃。(52)

sā pó hē。

悉陀夜。(53)

xī tuó yè。

娑婆诃。(54)

sā pó hē。

摩诃悉陀夜。(55)

mó hē xī tuó yè。

娑婆诃。(56)

sā pó hē。

悉陀喻艺。(57)

xī tuó yù yì。

室皤啰耶。(58)

shì pó là yē。

娑婆诃。(59)

sā pó hē。

那啰谨墀。(60)

nā là jǐn chí。

娑婆诃。(61)

sā pó hē。

摩啰那啰。(62)

mó là nā là。

娑婆诃。(63)

sā pó hē。

悉啰僧·阿穆佉耶。(64)

xī là sēng·ā mù qié yē。

娑婆诃。(65)

sā pó hē。

娑婆摩诃·阿悉陀夜。(66)

sā pó mó hē·ā xī tuó yè。

娑婆诃。(67)

sā pó hē。

者吉啰·阿悉陀夜。(68)

zhě jí là·ā xī tuó yè。

娑婆诃。(69)

sā pó hē。

波陀摩·羯悉陀夜。(70)

bō tuó mó·jié xī tuó yè。

娑婆诃。(71)

sā pó hē。

那啰谨墀·皤伽啰耶。(72)

nā là jǐn chí·pó qié là yē。

娑婆诃。(73)

sā pó hē。

摩婆利·胜羯啰夜。(74)

mó pó lì·shèng jié là yè。

娑婆诃。(75)

sā pó hē。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76)

ná mó hé là dá nā·duō là yè yē。

南无阿利耶。(77)

ná mó ā lì yē。

婆嚧吉帝。(78)

pó lú jí dì。

烁皤啰夜。(79)

shuò pó là yè。

娑婆诃。(80)

sā pó hē。

唵·悉殿都。(81)

ōng·xī diàn dū。

漫多啰。(82)

màn duō là

跋陀耶。(83)

bá tuó yě。

娑婆诃。(84)

sā pó hē。

佛经经典名句
《佛经经典名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