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边塞诗词(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4-11 15:01:49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边塞诗词四首

教材分析:

《凉州词》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二首》中的一首诗,古诗前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后两句写的是戍卒的离愁。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王之涣这首诗表现了戍边士兵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戍边将士不得还乡的同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写景雄奇壮阔,抒情含蓄深永,短短的28字,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成为千古绝唱。

新课程标准指出:第四学段(七八年级)的阶段目标是“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本课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古诗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感悟,体现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知文本,通过朗读与想象解读文本,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在教学中以“情”为突破口,以“读”为依托,根据学生的读诗感受,由古诗的意象入手,采用“四步读诗法”,即“字正腔圆——有板有眼——读出感觉——读出意境”,引导学生以读悟情,以读入境,加深体验,培养语感。深入挖掘文本,扎扎实实进行听说读写训练。适当进行课外拓展,丰富文本,深化古诗内涵,提升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有板有眼、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

2、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4、引导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培养语感,加深体验,提升审美情趣。教学重点: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读出古诗蕴含的情感。 教学方法:

引导法、情境教学法、点拨讨论法 学习方法:自读感悟、讨论探究、诵读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古代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们,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优秀诗篇,使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古诗的魅力,咱们来个赛诗会,看谁记的古诗多。

▲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琶琵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出示唐代地图,介绍边塞地理位置及历史背景,引出边塞诗。

3、了解诗人及“凉州词”这种曲调名。

(1)简介王之涣。

(2)“凉州词”不是诗题,是凉州歌的唱词,它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多读几遍,读到字正腔圆为止。

2、指名读。

3、指导“仞”的读音和“羌”的书写。

4、读诗不仅要读的字正腔圆,还要读的有板有眼,读出节奏。谁来试试?

5、师生合作读古诗。

6、齐读古诗。

7、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学生自由汇报,并将词语板书到黑板上)

8、请大家静静地默读《凉州词》,想一想,诗的哪些地方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层次、按步骤进行练读,每个环节注重落实,做到读有层次,读有要求,读有指导,读有评价。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自读自悟,读出感觉,读出情绪,然后引导学生在古诗词句中捕捉“感受”的来源,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理念。】

三、抓诗象,入诗境,悟诗情。

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引导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预设一:学生对“孤”的感悟

1、诗象:孤城、万仞山

(1)这座孤单单的城。指的是哪座城?引导学生从注释中获取玉门关相关知识,师补充介绍玉门关。(出示图片 )

(2)为什么作者称之为“孤城”?

引导感受:a看荒漠图景,感受玉门关的荒凉与寂寞 。玉门关在茫茫戈壁滩上,四周荒无人烟,显得那么——荒凉、孤寂、冷清――这就是诗句中所说的――“孤城”。

b这样的一座城,不远处就是万仞高山,在万仞高山的衬托下,显得那么——(渺小、孤单)——这就是诗句中说的“孤城”。 (3)了解“片”的用意。

师抛疑:"片"在这可以换成什么词?诗人这里为什么不用“座”而用“片”?(“一片”是唐诗习惯用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孤城在万仞高山的衬托下,像一片落叶,显得单薄。) (4)指导朗读本句,可以把“一片孤城 ”和“万仞高山”对比读,读出戍边城堡的“孤”。 引导:孤城周围除了高山,还有什么?

2、诗象:黄河

(1)读读这句诗,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2)回顾“黄河入海流”的观察角度,了解本句诗的视角:逆着黄河流向,自下而上远眺黄河。

(3)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从白云中流出来的黄河像

(想象练说,引导学生用比喻句表达)

(4)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条黄河?

(5)指导朗读:让我们读出黄河的源远流长,读出黄河奔腾万里的气势。

3、深化“孤城”的意境。

巍巍高山、滚滚黄河,荒凉的地理环境,更加衬托了这座戍边城堡的“孤”!仅仅是城孤孤单单吗?(守城将士的心更是孤独的)与其说城孤,不如说人孤、心孤、情孤啊!

4、带着我们的感觉,自由读两句,读出古诗的意境。预设二:学生对“怨”的感悟。

1、感悟“杨柳”的双关。(1)理解“怨”,思考:埋怨杨柳什么?(不发芽)为什么杨柳不发芽呢?――“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吹不到,杨柳自然不会发芽。战士们是多么盼望见到春风轻拂,杨柳吐绿啊?但在这茫茫高原,那只是奢望。埋怨杨柳有用吗?所以作者说——读后两句

(2)杨柳在这里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指的是战士吹奏的是《折杨柳》曲子。介绍古人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3)在古诗中,有许多诗句都提到了折柳风俗。(课件出示:出示跟杨柳有关的一些诗句,让学生和老师轻声诵读。)

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管别离。――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隋代——无名氏《送别》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当戍边将士听到羌笛吹奏的悲凉的折杨曲时,会是怎样的心情?理解后两句的意思。 (5)指导读后两句。

2、感悟“春风” 的深意。

春风,表面指的是自然界的风。它另一种意思即是朝廷的恩惠和关心。戍边将士们盼望着朝廷早点让他们回家,可是,“春风不度玉门关”,朝廷似乎忘记了他们的存在,根本不顾他们的死活。很多将士魂归关外。

3、拓展:有关描写战争的诗句。轻声地跟老师一起读。(配哀伤的乐曲)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唐·李颀《古从军行》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晚唐·曹松《已亥岁二首》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4、激qing创境,配乐齐读古诗。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初读感悟,以“情”为突破口,以“孤城”为主要意象,引导学生体会边塞的荒凉地理环境,感悟戍卒的离愁别恨。以“读”为依托,引导学生品读感悟,进入古诗的情境,感悟诗人的情感。大量的课外拓展,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古诗,同时深化了古诗的内涵,让学生在陶冶情操的同时也积淀了古诗的文化底蕴】

四、情感渲染,拓展运用

1、写话练习:羌笛发出的悲切之音,让将士黯然泪下。如果他家有年迈的父母,如果他已经有了妻儿,他会对父母妻儿说些什么?请你任选一种角色,写一写戍边将士的心里话。(写好后交流)

2、亲人们能听到他的诉说吗?将士们只好把滔滔的思念寄托在幽幽的羌笛声里,含泪回忆那依依惜别的情景!有感情背诵《凉州词》。

2、结课升华:连年的战争,长年的戍边,毁掉了原本幸福的家庭。战争带给人们多少苦难啊!让我们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让天下所有的家庭幸福安宁!

4、课外拓展:自学王翰的《凉州词》。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文本内涵,引导学生写一写戍边将士的心里话,学生情之所至,定会言之有物,读写结合,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深化古诗内涵,将立意提升至”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赋予了古诗新意。】 《敕勒歌》教案 设计说明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强调的是朗读在学古诗中的重要性。初读古诗时,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做到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正确,读通顺。利用课件播放大草原的风景,引导学生在图中了解诗句的意思,让学生的耳、脑、口、眼协调活动,从中感受到诗中所描写大草原的美丽和辽阔无边以及牧民富足的生活,从而渐入古诗意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乐府;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与价值观: 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朗读诗歌;

2、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难点: “天似穹庐”的比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预习作业:

1、解决生字,熟读课文。

2、根据你对这首诗歌的理解,画出你心目中的草原。

案例描述:

一、歌曲导入:

播放腾格尔《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

师: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

(课件中出示标题)

二、作家作品常识: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三、朗读指导:

1、播放示范朗读动画(听一遍)

2、指导朗读:朗读时应注意什么?(课件出示问题,生答,然后归纳,利用课件出示答案)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师生共同朗读一遍。

3、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两分钟)

4、跟读: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两遍,体会诗歌的韵律。

5、汇报朗读:找3人单独朗读,及时指导评价。

四、重点分析:

1、请快速把诗朗读一遍,然后讨论一下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在哪里看到的?从诗中看到了什么?(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等)

师:我们看见了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苍苍

及时板书)

师:还能看到草地,又是什么样子的啊?(生:茫茫

及时板书)

师: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怎么样?

生:很大、望不到边等

顺势总结板书: 辽阔无边 还能看到什么?

牛羊

风吹过来草低下头看见了许多牛羊

草怎么样?

茂盛

牛羊怎么样?

肥壮

板书:茂盛肥壮

回头再看一看,天空、草地是什么状态的景物描写?

静态描写

草低、见牛羊呢?

动态描写

动静结合的写法

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使诗显得有生气,今后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多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样我们的作文会写得更好。

板书设计:

敕勒歌

苍苍

茫茫

(辽阔无边)

草低

见牛羊

(茂盛肥壮)

2、“敕勒川,阴山下”一句有何作用?

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3、“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天高地阔

辽阔无边

热爱家乡的情感

诗中将天空大地,用与牧民们日日相伴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表现出草原牧民们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

4、诗中为什么不写人?是否无人?

并非无人,“见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

不写人,是为了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

5、在浩瀚苍茫的自然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机感、喜悦感、怡然自在感

五、当堂背诵

诗歌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背诵诗歌,同时请用心去感受诗中优美的景色。学生自行背诵三分钟,然后分男、女生检查两遍

六、作业:

将《敕勒歌》改写为一段写景抒情的文字

(基于原诗、合理想象、注意抒情)

歌曲欣赏中结束本课

课后反思:

“古诗诵读”是教材中的一种新课型,既然是诵读,课堂上就应该有琅琅的读书声。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读,如:个别读、分男女生读、齐读、找朋友读等,学生能在这种不断变换的读中读诗的乐趣,从而领悟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另外还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听别人读书的习惯。

在次课的教学中,我还重视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从插图入手,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这样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感知诗文,体会诗人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黄果树瀑布》案例

于坚

【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现代文教学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分析文章的内容和写作方法,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分析教材】:

《黄果树瀑布》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临水骋怀”的第二篇文章,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主要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这一景观的壮美和气势的宏伟,充分表现出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全文一共有八个自然段,按照游踪先后为序,分别描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壮观景色,本文的写作特色十分鲜明:一是采取了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字词,理解词意,并会用词语造句。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法、勾画批注法、联系课文内容,感受瀑、布形态、声音的特点,感受瀑布的壮美;体会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性情的陶冶;

2、合作探究法、启发讨论法,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并由此理清文章脉络。

情感与价值: 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受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品味文句,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案例描述】

一、导入:出示黄果树瀑布的音频文件。

二、初读全文,明确字词的读法。

三、朗读欣赏文字之美。

1、请同学朗读文章一部分(1-2)。指导朗读法。然后集体齐读。

2、请同学朗读文章二部分(3-4)。方法同上。

3、请同学朗读文章三部分(5-8)。方法同上。

四、分析讨论文章与以往所见游记有什么不同?

明确:本文与大多数游记文章都表现了自然之美。

但本文一反游记以对视觉感受的描绘为主的传统,着力从听觉和触觉的角度展现大自然的美。

五、以上面的结论为基础,试将文章分为两部分。提示:

1-2为第一部分,写自己对于概念化的旅游有一种无聊之感。

3-8为第二部分,写自己亲身游历黄果树瀑布,感受到一种新鲜、生动、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愉悦和震撼。

(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前后两部分之间强烈的对比,并体会这种“欲擒故纵”的手法。)

六、集体朗读全文,体会大自然之美。

七、课堂小结:文章以优美的笔调写出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特殊的感受,表达了作者亲近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在文章的整篇经营上,作者使用“欲擒故纵”的手法,从阅读效果来讲,引起了读者的期待。从内容上讲,前后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情趣和感受。

八、布置作业:“阅读练习-探究”第一题。

第二课时

知识与能力:

1、体会并使用用多种感官描写景物的方法。

2、学习作者观察景物的独特角度。 过程与方法:赏析、讨论

情感与价值:用心去观察体验,贴近自己的内心。写常人所未能发现或者表现过的,能真正引起自己内心激动的独特体验。

步骤与内容:

一、朗读全文。

二、请同学找出表现听觉和触觉的描写。

三、赏析全文:

1、请同学们注意这句话:“这风景没有空间。。。。。概念的所知。”视分析:什么叫“概念”?什么叫“没有空间、质量、空气和细节”?

提示:是指概念化的、公共的、僵化的、没有独特体验的。

2、在第二部分开始的段落里,照应上面那句话的句子是什么?

提示:“这声音即刻改变了我对黄果树瀑布的成见”。

3、作者用相当中的笔墨来形容改变了我对黄果树瀑布成见的“声音”,请找出相关的句子,作一赏析。

例:“它放射的声波。。。。。。最后是震耳欲聋”。

赏析:这里强调的是不管多么伟大的观念,都比不上直接听到的声音。听觉的直观和震撼使任何伟大观念显得“干瘪”。

4、改变我对黄果树瀑布成见的还有什么?

明确:是触觉。

试赏析:“与此同时。。。。。。湿透”。

提示:直接接触成为从宏伟的瀑布获得的痛快之感。这种痛快淋漓之感,激发出一种对于大瀑布的亲近感。

5、当然对于这种感觉,作者的描绘写得更细腻,更有层次,更强烈。试赏析:“我感受着我的生命在巨大的水声中的惊恐、疼痛;在潮湿中的寒冷”。

提示:这种描写使因为与大自然的亲近而产生的激动和欢乐更加有强度。

6、作者笔下的外部刺激不但有强度,而且有深度。试赏析:“我看见。。。。。。在我的生命里复活了。”

提示:作者在这里想揭示的是——对于同一个事物的体验,由于感官的参与,而成为一次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自觉到情感观念的震撼。这是一种充满了发现和体验的喜悦和美。(作者的这个认识在后面剩余的部分继续得到更直观的阐释)

四、写作特点归纳:

1、另辟蹊径,一反传统的游记文章的写法,以对触觉和听觉的描绘代替通常的视觉描写。

2、语言充满诗意,肃清更强烈,更有深度。

五、课堂小结:创新,使一切好文章活的灵魂。作者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击碎以往不少文章不断重复关于“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一总的概念,应该说是一种对思维惯性的挑战和突破。

六、布置作业:

阅读练习-探究二。

词句品味-积累。

《黄生借书说》

袁枚

【教学依据】:2011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我设计了本课的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并识记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过程与方法: 诵读课文,掌握全文的内容及结构;理解文中语言表达的特点以及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过去文人不良的借书风气和扭曲的读书风气,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思想修养。

教学方法 阅读法、讨论法 教具 课文音频资料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内容。

教学难点 朗读,散读,理解品位文章主旨。。

教学过程

1、导入

书海茫茫,读书要借书,这是常有的事。当你借到一本你所需要的书时,你在激动兴奋之后,便会埋头攻读,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但对自己已有的书,虽然也是需要学习的,却缺乏那种兴奋感和迫切阅读的激情。在这方面大概大家都有所体会,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黄生借书说》就议论了这个问题,看看课文作者提出了什么看法,你和他的认识是否一致?

2、解题

课文标题中的“说”,是古文体中的一种,这种体裁的文章往往就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提出作者的看法,观点是“发人之所未发”的,一般以议论为主,也兼有记叙和抒情的成分。在写法上讲究波澜起伏,使人感到变化莫测。篇幅一般不长,要做到言简意赅。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策士们的游说,到唐代便扩大成为一种通用的文体。我们以前学习过的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都属这类文章。

一、自主探究:

1、简介作者

袁枚还有号简斋,他生活在号称封建盛世的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中过进士,做过江宁等地的知县。33岁辞官,定居南京,在小仓山筑园林,因是金陵织造园林旧址,故改其名“随园”,又因此自号“随园老人”,晚年还自号“仓山居士”,过着论文赋诗的悠闲生活。他一生喜爱山水田园,思想比较自由解放,论诗主张抒写性情,创性灵说,反对模仿古诗文的格调。

(二)、诵读文章,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读准字音。

强(qiáng)假 惴(zhuì)惴 庋(guǐ)藏 俟(sì) 素 蟫(yín)

2、学生自读,在自读中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决疑难字词,根据自己的理解断句。

3、个别点读:及时发现朗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朗读指导,纠正停顿不当的地方。

4、自读课文,识记积累文言实词

三、合作探究:

1、再读课文,疏通文意。(古文翻译要求:“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1)、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 疏通文意。

(2)、在翻译课文中,勾画出疑难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3)、老师巡查学情时,发现收集问题并及时给以点拨。 (4)、组内选出学生代表在班内展示译句,其他学生纠正、补充。 (5)、老师及时给以鼓励性评价。 2、诵读课文,体会文章写作思路:

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 ( 第1 - 2段 ) 就黄生借书一事,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接着用摆事实、作类比等方法,列举藏书不读书的情形进行论证。首句是统领句,指明以下的话是对黄生说的。

第二部分 ( 第3段 ) 写自己年幼时和做官以后的切身体会,再次说明“书非借不能读”,这是用谈体会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

第三部分 ( 第4段 ) 拿黄生与自己相对比,向黄生提出希望,勉励黄生珍惜有利条件,勤奋读书。

第四部分 ( 第5段 ) 照应开头“授以书而告之”,结束全文,进一步表示对黄生的期望。

四、布置作业:将文中加点词的练习做在练习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就课文内容质疑。体会文章中心。

2、理解文章观点,背诵课文,并能够领会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一、读课文,品味语词。

①、第二段中两个反问句语气和作用,如将它们改为陈述句,效果有何区别 ?

②、“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 ”与“天下物皆然”中的“然”词义相同否 ? 是否都应重读。

③、“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一句中去掉“惴惴焉”如何 ? “摩玩”一词表达什么感情 ?

④、“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句中“叹”与“惜”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 为什么而“叹” ? 为什么而“惜” ? 这句话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

⑤、“然则予因不幸而遇张乎,生因幸而遇予乎 ? ”中“然则”一词删去有什么不好 ?

⑥、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从哪三个方面作了对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2 .读课文,感受语情。

重在体会作者运用多种句式来加强语气,表达情感的作用以及形象化语言的感染力,与作

者情感达到共鸣。

因课时有限,背诵可放在课外。因议论文的背诵较记叙文背诵难度更大,教师应作必要的指导。可采用线索记忆法或分层消化法进行记诵。

二、质疑讨论。理解中心。

1、找出课文中形象表现借书读书专心、困难的句子,以及有书读时懒散的情况的句子,并

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A“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故有所览辄省记” 写了年轻时候借书困难,用心之专。

B“素蝇灰丝时蒙卷轴” 与前句对比,写出了不求进取的懒散状态。

2、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书非借不能读也”。

3、“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的意义?作用? 过渡句,由书及物,说明“书非借不能读”

这一论断有普遍意义。

4、从写作方法方面分析,作者是怎样论证“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个中心论点的 ?

提示之一:课文第二段从几个角度论证“书非借不能读”这个论点 ?

从两个角度论证:藏书多者,“读书者有几” ? 无书而借书读者,“非夫人之物而强假要,必

虑人副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5、“幸”“不幸”“专”怎样理解?

幸:指学习条件好;不幸:指学习条件不好;专:指勤奋学习。学习条件不好,也要创造条

件,勤奋学习。

8、“叹”“惜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色彩?

感叹;珍惜。表达作者感叹光阴可贵,劝勉青少年应该及时努力的思想感情

6、两个角度一正一反地对中心进行论证,这是什么论证方法 ?

对比论证。

文中的对比论证还有几处 ? 这几处的对比意在分析哪几方面的问题 ? 作用是什么 ?

归纳: ( 1 ) 天子、富贵家藏书之多与“余”幼时和黄生无书作对比; ( 2 ) 一些人家“祖父”藏书与“子孙”弃书作对比; ( 3 ) 藏书者有书不读与“余”和黄生无书可读作对比; ( 4 ) 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 5 ) 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心理作对比。 ( 6 ) “余”幼时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 7 ) “余”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的对比; ( 8 ) “余”幼时之“不幸”与黄生之“幸”的对比。这些对比集中起来说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藏书者往往不读书;二是唯借书方能读书。作者正是在这两方面事实的基础上作出“书非借不能读”这一论断的。对比论证的作用是可以使观点更为鲜明,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三、归纳 写作特色

1 .全文构思严密,紧扣中心。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书非借不能读”,结尾照应开头,点明写本文的缘由。中间三段是重点。首先,举历史上的例证,天子、富贵之家和一般藏书家都是以书为装饰品,实际上并不读书。然后,用读自家所有的书和读借自别人家书的两种不同心理作对比,来证明“书非借不能读”。接着,以自己幼年时和当官后的经历和体会加以印证。最后,以自己当年的贫寒境遇和黄生相对照,使黄生能感到借得到书读的幸运,

以激励他下苦功读书。

2 .文章夹叙夹议,议论层层深入,含蓄有力的表达了主旨。第二段,在举了三个事例之后,慨叹“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作者对那些束之高阁、沾满灰尘的丰富图书不能尽其用而表示愤慨,并为家贫好读书的青年鸣不平。第三段,在叙述了自己的经历和体会后又叹息“借者之用心专”,但是由于书难借“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这里进一步表达了对来借书的青年的深切同情。第四段,在谈了黄生与自己当年相类似之后,委婉的说到黄生机遇好,

应该用功读书。

3 .运用对比手法。以藏书者“高束焉,庋藏焉”的做法、“姑俟异日观”的心理,向借书者“惴惴焉摩玩之不已”的做法、“今日来,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的心理作对比。以“落落大满,素灰丝时蒙卷轴”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作对比。上述两个对比,都有力证明了“书非借不能读”这一论点。第四段,以“张氏之吝书”同“予之公书”作对比,由此引出黄生之“幸”和作者之“不幸”的对比,蕴含着对黄生的厚望。

五、作业布置 写一篇作文,论述逆境对人的影响。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

柏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并识记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过程与方法: 诵读课文,掌握全文的内容及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过去文人不良的借书风气和扭曲的读书风气,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教学方法 阅读法、讨论法 教具 课文音频资料

教学重点 体会文中自我调侃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导入 当社会上存在着不良的读书风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借书不还,天打雷劈》

2、简介作者

柏杨,原名郭立邦,后改名郭衣洞。笔名柏杨。1920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幼丧母,先后就读于兰州大学、东北大学。柏杨主要写小说、杂文,后者成就更高,曾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作家之一,他的杂文集主要有《玉雕集》、《倚梦闲话》等。代表作《丑陋的中国人》

3、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边加点字的读音:

书香世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物极必反:极:顶点;反:向反面转化。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花雕:一种上等的绍兴黄酒。绍兴旧俗,用彩色酒坛贮美酒作陪嫁礼物,故名。亦省称“花雕”。

雀跃:像雀跳跃一样。形容十分欣喜的样子:欢呼雀跃。

诅咒zǔ zhòu:原指祈求鬼神降祸于所恨之人,后泛指咒骂。

干没ɡānmò:①投机图利。 ②指侥幸之利。③冒险侥幸。④贪求;贪得。 ⑤侵吞公家或别人的财物。

一笔勾销:把账一笔抹掉。比喻把一切全部取消。

潸然泪下shān:潸然:流泪的样子。形容眼泪流下来。

摇尾乞怜:狗摇着尾巴向主人乞求爱怜。比喻装出一副可怜相向人讨好。

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歃血shà xuè:古代几方相会结盟时的一种仪式。口中含牲血表示忠诚。一说手指蘸血涂在口四周:歃血定盟。

三、诵读课文。学生分组讨论课文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四、明确文章主旨

文章的主旨是批判借书不还的恶习,对受损者极表同情,但是,全文正面批判借书者甚少,相反,倒是花了大部分篇幅细写被借者的狼狈和倒霉,甚至写其“恶劣”的讨书行为,“恶毒”的开骂。但是,这种“恶劣”、“恶毒”大都是反讽,导致“恶劣”的大都不是正常的道理,是一种歪理。我国相声艺术有言,“理而不歪,笑话不来”。正是因为歪理成串,歪理歪推,文章才充满了幽默的谐谑之趣。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分析识记了本文的重点字词,感知了文本的内容,理清文章思路。这一节课我们做入的分析。

二、解读文意 ,合作探究:(组内朗读课文,勾画文中起关键作用词句,合作探究文本,互相交流自己的感悟、理解、体会。其他生作补充,老师及时点拨。)

1、作者在本文中表达了什么主张?

答:

借书必还。

2、作者主要针对什么人进行了批评,同时还对哪些人进行了批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作者主要针对借书不还的人进行了批评,同时还对盲目崇洋用酒柜代替书橱的人和用书装点门面的人也进行了批评。在批评中表达了极大的愤慨并进行了无情的嘲讽。

3、作者用谴责的态度分析了借书不还的原因,说说主要有哪四点?

答:(1)、在朋友家发现一本好书,不愿归还。(2)、有的是绝版珍本,宁愿举家潜逃,坚决不还。 (3)、借书不还也不会吃官司。(4)、认为书主只是摆放着并不读不会发挥书的作用。

4、作者分析了借书人之所以得逞的原因,说说主要有哪两点? 答:书主碍于情面,不好不借;不管书主是否同意,强行索取。

5、作者主要分析了书主不愿外借的哪三点愿因,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

书主不愿外借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因为书是自己省吃俭用买来的,二是因为借与不借都会伤感情,三是因为书外借后大多收回不了。在分析中作者表达了充分的理解和深深的同情。

6、有的书主采取了哪些阻借和乞还的措施,结果如何?

答:

有的书主在书后题字,阻此子孙外借,作者称之为“磨刀阻吓法”,结果是恶客压顶不能阻此书籍外借;有的书主在书上印文,婉转陈词,恳求借者主动归还,结果是都不能求情的话也不能打动借者不还的铁石心肠。

7、作者描绘赵朋友借书的言行有何作用?

答:一是展示借书人的伎俩讽刺其的丑态,揭示其丑恶的内心;二是表现书主迫于情面不得不借的无奈;三是为下文提出自己的主张作铺垫。

8、作者为什么要建议成立“借书必还大联盟”?

答:

作者提出这个建议,一是讽刺和谴责借书不还的社会现象,二是倡导借书必还的主张。

三、达标测评:做课后练习题 第一题 :(夸张词语见下文第二段。体会如题干文字;或故作夸张,痛快淋漓,引人发笑深思)

实际通篇的基调都是似乎夸张失实、不合常理,却引人会心一笑的。文章真正要讲的就是一件事,即倒数第二段说的,书被人借去不还,到自己要用时却只能干着急,心情窝火。这对读书人而言其实是有点要紧的,是值得认真一说的。因为天下读书人向来容忍了这一坏习惯,认为是很正常的一件无可奈何的事;也同时宽容自己这方面的坏习惯,未设身处地替书主人想一想。作者采取另一种幽默风趣的写法,不仅同样给人深刻的印象,而且在开怀大笑的轻松阅读中可能更易让读者接受;同时,一些在严肃正经的文字中不便表达的愤激之词借此说出,借此引起读者的“严重”关注。因此,类似倒数第二段的似乎夸张失实却引人会心一笑的词语在文中多处都是,例如大家努力崇洋、中华民族还有蓬勃的生机、恶客、暗起杀机、悲剧、伟大的景观、举家潜逃、救国救民等。

第二题: ( 谐趣、新异、洒脱自如、率性而为的表达效果,有关例子见下文)

时而穿插使用庄重的文言,时而又使用通俗的口语,本文中这种有意为之的新颖怪异的表达,产生的是一种谐趣的和陌生新鲜的感觉。首先是谐趣,这是幽默手法中常用的不伦不类法。其次是陌生新鲜感。读者习惯了现代书面语,突然夹杂了许多不常人文的文言词语和口语,特别是一连串的文言虚词,其新异的表达使读者耳目一新。所用文言、口语词汇不仅是妥帖的,许多处还显得更为精粹传神,比如第七段的“是为……法”,第五段的“一场悲剧于焉上场”、“至于借而不还,理就比天都大(这是口语)”等等。以及谚语等通俗口语,读来像脱口而出,有韵有味,因此这还表现了文章语言的丰富和作者驾驭语言的纯熟能力。全文中,文言词语、句式比较多,如盖……也者、于是乎,也等。口语如“哎呀,老哥,给俺瞧瞧”、“还不如捅我一刀”等等。

第三题: (表面自我贬低,实显对方无理、可气,读之既有趣又有顿悟之乐;例句见下文)

自我调侃,自我嘲笑,自我贬低,是幽默的一大重要手法。具体表现有三类:

1.把自己说得很无奈,似乎很不占理,把对方说得似乎很占理,实际上则显示了对方的无理。典型的句段就是“雅贼”那段,扩展一点包括“恐怕同情的不是书主,而是恶客”那几句话,即词句品味•积累的第二句段。类似的还有第六段中“八十年交情从此一笔勾销”那几句。

2.故意暴露自己的缺点,贬低自我形象。典型的句段如倒数第四段里书主夺回书的经过,包括恐吓、哀求,宣称内急等,让读者在这令人发笑的假骂中体味真情。

3.夸大其词地把自己的处境写得很狼狈,很可怜,如痛彻心肺,潸然泪下等。这同样是故作可怜,人们在会心一笑中理解了其示弱于人,以退为进的策略。

静默草原 鲍尔吉·原野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掌握本课字词。

2、体会作者文字下的草原之美,感受作者对草原的深切情感。

3、体味本文表达对草原感受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朗读中感受作者对草原的情感。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读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文的学习,领略散文优美的文字魅力,积累对散文这一文体的审美体验。

2、鼓励学生亲近大自然,体悟自然景物的美感,丰富情感体验,净化心灵世界。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蕴含深义的语句,理解作者对草原的深情,掌握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独特体验与感受及人生哲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设想:

1、教具:多媒体课件

2、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作者简介

学生课前预习,简单介绍有关作者的一些信息。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测学生预习生字词情况。

鲍(bào) 前瞻(zhān) 簇(cù)立 迥(jiǒng)然不同 摩挲(suō) 面颊(jiá) 鬃(zōng) 翡(fěi)翠 衣襟(jīn) 咆哮(páo xiào) 冥(míng)想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词、节奏、情感的抒发等。

3、点名让学生读课文,师生评议,指导朗读。

4、学生读课文,画出描写草原特点和人(包括牧人、城里人)对草原感受的句子。

5、学生交流描写草原特点及文章所表达的对草原的感受

三、合作探究 解析疑点

学生通过合作探讨以下问题来理解草原的特点和作者的感受:

1、“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单一”与“丰富”分别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是否矛盾?

2、“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这是否矛盾?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3、如何理解作者将自己比为“母牛”、“烈马”?

4、本文题目是“静默的草原”,为什么说草原是“静默”的?

四、精读课文,品味赏析

1、本文语言清新自然,朴素平实,而且富有哲理性的感悟。请同学们认真朗读课文,画出你认为精美的语言,细细品味。

点拨:可从运用的修辞手法、句式、所蕴含的道理、重点词语、作者的情感、体验等方面进行赏析。

2、学生在自主品味的基础上,前后位(或小组内)进行交流、评议,教师主动参与学生的交流。

3、集体交流。重点品析一下语句:

可以按照:“我发现 这个句子或段落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 ”句式说话。

五、课堂练习:

1.每组有一个读音不正确,你能找到吗?

(1)穹庐(qióng) 局促(cù) 瞭望(liáo) ( )

(2)前瞻(zhān) 面颊(xiá) 渺小(miǎo) ( )

(3)簇立(chù) 迥然(jiǒng) 翡翠(fěi) ( )

2.根据课文补充完整下列词语。

景随( )移 ( )然不同 ( )不足道 宽厚( )慈 起伏无( ) 凝立( )想

3.草原与大海一样在单一中呈现丰富,那草原与大海又有什么区别呢? (提示:从第10段中找)

4.本文多次使用对比的手法,共用了四种景物和草原对比,这四中景物是什么?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 (2)描写一处自己喜欢的景物,要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课外荐读:可从网上搜索鲍尔吉•原野的散文并进行拓展阅读,来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以及他对草原的情怀。

附:板书设计

1、特点:辽远 苍茫

2、感受:自由又不自由

母牛——品尝清水——温柔的爱

3、情感

烈马——摩挲草尖——热烈的爱

善忘——豁达 坦然

4、态度

静默——沉稳 不张扬

执教人:四中 许春玲

《孔孟论学习》 【教学依据】:2011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我设计了本课的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诵读课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理解:习、说、罔、殆、知、愤、悱、居、资、暴等关键词语

3、了解孔子、孟子、及《论语》、《孟子》。

过程与方法目标:比较学习"孔子九则"与"孟子九则"议论方式的特点、优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诵读孔孟读书妙语中,受到启发、教育,思考自己的读书方法。 案例描述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二、自主探究:

(一)、作者作品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孟子(公元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儒家学派中思(子思)孟(孟轲)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是孟子的弟子们整理的孟子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

(二)、诵读文章,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读准字音。

论 lún 说yuè 罔wǎnɡ

殆dài

悱fěi 隅yú 奕yì

辟(pì) 杵chǔ

2、学生自读,在自读中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决疑难字词,根据自己的理解断句。

3、个别点读:及时发现朗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朗读指导,纠正停顿不当的地方。

4、自读课文,识记积累文言实词

三、合作探究:

1、再读课文,疏通文意。(古文翻译要求:“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2、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 疏通文意。

3、在翻译课文中,勾画出疑难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4、老师巡查学情时,发现收集问题并及时给以点拨。

5、组内选出学生代表在班内展示译句,其他学生纠正、补充。

6、老师及时给以鼓励性评价。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生:学过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

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生:“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与三隅反,则不复教也。

三、达标测评:

1、试背全文。

2、整理积累出自本文的成语。

温故知新

举一反三

不耻下问

左右逢源 第二课时:

一、导语:上一课时我们已经学习了孔子论学的十则经典语录,这堂课我们来读一读亚圣孟子论学的三则语录。孟子是思想家,也是教育家,他不仅自己善于学习,对学习态度和方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善于教导学生领悟和运用。今天,我们就来做孟子的学生,聆听先生的谆谆教诲吧!

二、合作探究:

(二)、初读孟子论学第一则,读通读顺。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给生字注音,并出声通读课文。

2、学生齐读,教师正音,板书:

一日暴之

二人弈

鸿鹄

弓缴

3、学生再齐读两至三遍,直到读准字音。

4、学生自己出声朗读2分钟,目标:读准、读通、读流利。

5、鼓励学生主动示范朗读。多人示范朗读后,全班齐读。

(三)、理解孟子论学第一则的字义句意。

1、学生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不会翻译的做好记号,准备质疑。

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3、请几位学生合作串讲大意,教师点拨,在译句的准确性和通顺度上给予指导。

4、由学生上台,自选搭档,任选一则,一人朗读,一人用现代汉语说其句意。

5、全班朗读,教师在停顿、节奏、轻重等方面稍加点拨。

(四)、深入理解孟子论学第一则所蕴含的“为学之道”。

1、师生轻松对话。

师:这一则,似乎内容比较复杂,但你有没有注意到,这里包含了我们耳熟目睹的成语和句子。 生:(可以自由接话)一暴十寒、专心致志、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师:你们知道它们的含义吗? 生:(可以互相补充)一暴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恒心;专心致志——专心、思想集中;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不专心,开小差,心有旁骛。

师: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而一暴十寒、心有旁骛的学习当然是不会有成果的。当时,有人认为是因为孟子辅导不力,才使得齐王昏庸不明,孟子便说了这样一段话阐明了自己的看法。你发现孟子增强议论说服力的“秘笈”了吗? 生:比喻(对比)。

师:谁来给大家具体讲解一下?(鼓励学生担当小老师)

生:本则篇幅最长,难度较大,师生问答的形式,有助于教师引领学生循序深入。以学生熟悉的成语、句子为切入点,一可引起兴趣,二可以旧带新,快速切入核心内容。 以下讲解内容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学生发言情况加以点拨:

1、先以植物生长作比喻,指出如果“一暴十寒”,再容易生长的植物都不可能生长,那么人也是这样,孟子教导齐王的时间少,而小人影响齐王的时间多,齐王当然昏庸不明了。可见教育、学习要长期进行,持之以恒。

2、再以学下棋作比喻,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这里孟子又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二人的表现加以对比,加强了表达效果。学棋如此,其他方面的学习当然也是如此,专心致志是必不可少的。

2、朗读2-3分钟,散读与齐读相结合。

3、填空式朗读,关注关键语句: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也,小数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

,思援弓缴而射之,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

。” (五)、理解孟子论学第二则的字义句意。

1、学生借助注释注音,朗读。教师正音。板书。 chǔ 血之流杵

2、学生借助注释试着出声串讲,发现疑难。

3、质疑、释疑并串讲大意。

4、在师生对话中理解本则中孟子所提倡的读书应有的质疑精神。

师:“质疑”这个词我们已经不陌生了,我们在语文课上,尤其是文言文学习中就经常以质疑的手段帮助我们学习。这里的“质疑”主要指的是对我们不懂的知识提出疑问。孟子在读《尚书》这本古籍的时候也提出了质疑,这种质疑与我们刚才所说的有没有区别呢?

生:有区别。他是对书中的内容产生怀疑,提出了不同看法。

师:《尚书》中是怎么记载周武王伐纣的情形的?

生:血流飘杵(血之流杵)。

师:孟子认为这不是事实。他的理由是什么? 生: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可请学生用现代汉语再讲一遍。)

师:尽管孟子的推断未必与史实相符合,但这种大胆怀疑,不盲从书本的精神是值得推崇的,因为这表明,他是用心在读书,他是个有思想、会思考的人。从此,孟子也给我们留下了经典名句

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师:后来,人们把这个道理推广到了读一切书籍、文章,这个句子就成了“尽信书,不如无书”。

5、齐读孟子论学第二则。

总结:孔子孟子论学的经典言论虽然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但直到今天还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世世代代的读书人从中获益匪浅。

三、达标测评:

1、背诵《孔孟论学》。

2、反思一下我们自己的学习,是否有需要改正或调整、改进的地方呢?请你任选课文中的一则写一段话,谈谈自己的体会,要求在文中适当引用这一则中的关键语句。

雷雨前

学习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涵

2、探究文中出现的事物的象征意义

3、通过探究,培养同学们的剖析问题的能力,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练习,感知课文的思想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合作探究,领会文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感受作者的战斗精神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

2、培养同学们的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

3、教育同学们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涵,探究文中出现的事物的象征意义 学习难点:探究文中出现的事物的象征意义 学习课时:1课时

教学设想:本课教学采用逆推的办法。先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主旨或结论,然后围绕主旨或结论逆推到课文的开头,再顺势而下,把握全文。课的起始就启发提问:文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主旨?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再进一步启发:作者希望“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那么,雷雨前究竟是怎样一个世界呢?请同学们就“干净清凉”这个词寻找两个反义词。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就顺势而下,要求学生阅读,找准描绘雷雨前肮脏闷热世界的几幅画面,拎出它以时间推移为线索的纵式结构特点。最后再来品析文章主旨的深刻思想、扎实基础和丰富感情。这样按结尾——全文——结尾,主旨——“逼”出主旨的一幅幅画面——主旨的教学流程来进行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作者和背景 介绍作者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人。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会”创始人之一,“五四”新文学运动先驱之一 。“茅盾”是1926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幻灭》时用的笔名。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林家铺子》、《腐蚀》等;散文集有《茅盾散文集》、《话匣子》、《野蔷薇》、《见闻杂记》等。现有《茅盾全集》行世 。

时代背景:本文写于1934年,那个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进行军事“围剿”,对白区进行文化“围剿”,全国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中国革命已经从大革命失败时的低潮转入30年代前半期,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浪潮不断掀起、不断深入。作品反映了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黑暗统治,表达了革命者奋力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昂扬斗志,对革命充满胜利的信心。《雷雨前》是茅盾散文写作第二阶段的代表作。他在大革命失败后,怀着极其苦闷的心情,远走日本两年。这两年是他散文创作的第一阶段,以《雾》为代表作。1930年4月回国后加入“左联”,与鲁迅先生并肩战斗,开始了他散文创作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国民党曾经对他下了逮捕令,逼迫他过着极端秘密的地下生活,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邀请他,他也未能前往参加。处境虽然险恶,但他已结束了思想上的苦闷期。他已能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来观察和分析社会现实生活了,他已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了

三、走进课文

(一)、自主学习粗读课文 浏览全文启发思考:

文中哪一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明确:“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 第二单元:合作学习品读课文 【教师】品读全文思考

作者希望“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那么,雷雨前究竟是怎样一个世界呢?请同学们就“干净清凉”这个词寻找两个反义词。 【学生】(明确:“雷雨前是个肮脏闷热、龌龊窒息的罪恶世界。”)

【教师】既然“雷雨前是个肮脏闷热、龌龊窒息的罪恶世界。” 那么作者是如何描绘这一画面的? 【教师】(提示:文章是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来描绘的,,找出文中表示时间推移的词语,并分析在这一时间段内作者所描绘的景物及其特征。)如写“清早”的氛围:闷热、无风,露宿的人、灰白的幔,河干、土硬还像在“吐”“热气”。这都是从视觉、触觉得来的实际感受。写“这一天上午”的氛围:幔外也许有风而幔纹丝不动所造成的“热辣辣的一股闷”,汗腻胶着皮肤像结成了一层壳,真实地再现了随时间推移,热闷增强、压抑郁闷的气氛也随之增浓的真切情景。“午后三点钟光景”,到“人像快要干死的鱼”时,“天空那灰色的幔”才“裂了一条缝”!但这“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转瞬即逝,那幔和密云不雨的情势也极其顽固:“空气比以前加倍闷!那幔比以前加倍厚!天加倍黑!”把郁闷腻热的氛围渲染到极点。即从第一至第三个意段,写清早还在发热的石桥、被云遮住的太阳、龟裂的泥土,写午后三点钟对降温无济于事的电闪、雷鸣,这一幅幅关于天气景象的图画,表现了郁闷窒息、密云不雨的天气景象,因此作者渴望“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

【教师】思考:“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这句话如何理解,表达里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明确:表达了人们要求推翻旧世界、创建新世界的信念。对大雷雨的渴望,对大雷雨来临的喜悦,充满了对光明前途的向往,是乐观主义精神的体现。) 【教师】思考:由此可见这篇文章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学生】(明确:象征,教师讲解象征的写法。见课件) 第三单元:合作探究 研读课文

【教师】请各小组合作探究下列事物的象征意义: 【学生】灰色的幔:国民党统治和一切反革命力量 【学生】苍蝇、蚊子、蝉儿:反动官僚、帮闲文人 【学生】风雷闪电:一切革命力量 【学生】执刀巨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学生】大雷雨:革命高潮,推翻反革命统治的的大决战

四、考考你:(见课件)

五、小结全文

【教师】请大家谈一谈,本节课你都学到了些什么? (请学生畅所欲言,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略

绿 朱自清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领略朱自清笔下的梅雨潭充满生命力、洋溢着勃勃生机的自然美,感受作者真挚充沛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勾画批注法、合作探究法、学习作者是如何选用恰当的动词来点染感情的波澜,从而达到情随景生,移情于景的。

3、情感教育:感受绿色之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绿色,珍惜环境的美好情怀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学会以段落阅读训练带动全文的阅读鉴赏的阅读方法。

2、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的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教师导读、学生讨论

教学过程: 案例描述:

一、感知课文

1、导入新课:在临水骋怀单元我们感知了小石潭水的清澈见底,领略了黃果树瀑布巨大的声响和惊心动魄的气势,今天我们一同来欣赏朱先生对水的全新演绎。课件显示课题

2、熟悉课文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标段序。

课件显示问题:

1、建立“我” 的字词库和同学交流。

2、请从课文中找出能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

3、请找出两个能概括梅雨谭绿的特征的词语

二、研读课文

1、课件显示问题

课文中有一个从写梅雨瀑过渡到写梅雨潭的句子,请找出来。并分析这一句在行文中有什么作用?

2、解决问题

“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早已没有瀑布了” (1)从写开始“追捉”过渡到写步步“追捉”;

(2)明确关键句是点明上段写梅雨瀑的目的,在于衬托美的令人“惊诧”的梅雨潭的绿。

3、能力训练

1、学习作者是如何选用恰当的动词来点染感情的波澜,从而达到情随景生,移情于景的。

课件显示文中几个重要动词分析解决问题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吸引)着我们;

——“招引”紧扣“闪闪的绿”,似乎它本身用闪闪的绿光在主动招呼诱引游人,动态感强。这正是“惊诧”的原因之一。反衬了“我”急于赏绿的迫切心情。“吸引”则显得一般。

我们开始追捉(追逐)她那离合的神光了。

——“追捉”含有欲捕捉那“闪闪的绿”的意思,点点闪光如星星萤火虫,似伸手可捉。“追逐”则没有这层含义。

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弯)下去,……

——“探身”与“小心”相呼应,准确的描写了向下走时脚试探性的朝下伸的样子。

例词还有镶、踞、展、浮、送、钻、扯、揪、攀、裁、挹、拍、抚摩、掬、吻……

2、问:对梅雨潭的绿,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出了绿的哪些特点?

明确:

比喻: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厚积着的绿;

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

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

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样嫩;

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

拟人:“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

写出了绿的迷人可爱。

对比:“绿杨太淡了,绿壁太浓了,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太暗了”。写绿的明暗适度、浓淡相宜。

想象和联想:裁你为带,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

挹你为眼,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能明眸善睐

3、课文结构

(1)第二段为第三段铺垫和蓄势,强有力地衬托出“绿”的令人

“惊诧”的美。

(2)开头与结尾首尾呼应,强化了感情的力量

三、主题升华

1、通过课件“小组交流”单元使学生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学习如何以情驭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全文以热情的笔调对梅雨潭的景色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抒发了对绿的由衷喜爱,那么,作者为什么如此热情的讴歌绿色呢?

2、通过课件“我的收获”单元接收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馈。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

四、拓展延伸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再次感受绿色之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绿色,珍惜环境的美好情怀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

五、布置作业 摘抄文中所有比喻句,并写出比喻句的作用,背诵课文第三自然

蚂蚁 南帆

【教学依据】: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所发出的感慨。

2.欣赏并学习文中对蚂蚁传神生动的细致描写。

过程与方法:启发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掌握文中由蚂蚁引发思考的感悟式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借助文章,加深对生存、生命的感悟。 【案例描述】

一、激情导入

播放儿歌《蚂蚁搬豆》,让学生回味儿时童趣,有什么感触?会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自由联想、想象,充分调动积极性。)教师随机解说:假如你面前出现一只蚂蚁,为一粒饼干屑而奔忙,你会想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随南帆走近蚂蚁,去认识它,思考它。(板书课题与作者,让学生谈谈对南帆的了解)

二、自主探究:

1.通过朗读,概括本文主要内容,体会简洁美。

2.再次朗读课文,勾画出有关蚂蚁描写的句子,感受作者如何能把蚂蚁写的如此传神,生动形象的。

3.反复诵读课文并结合自己生活体验,谈谈对作者独特的内心感受的理解,感悟生之机趣,培养学生的爱心。

活动一:感知蚂蚁形象美 师:请同学们大声用两分钟时间朗读课文,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过课文内容。(提示:可按照“本文通过对

的生动细致的描写,引发

”的句式来概括。)(此题意在让学生感知文章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再次体会简洁美) 生:思考后回答。本文通过一只小蚂蚁发现桌面上的饼干屑并在我的面前扛着饼干屑离开的故事,由此引发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悟。

师:想一想这是怎样的一只蚂蚁?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生2:(独立思考后,与同组同学交流讨论)胆小而又自足的蚂蚁。语句“一只蚂蚁畏畏缩缩地爬上了我的书桌,如同一个成功的偷渡者”“ 这只孤独的蚂蚁有一点胆怯。它谨慎地左顾右盼,慢慢地朝一个方向迈出了几步,随后又不放心地退了回来,往另一个方向试探”等。 活动二、感受描写细致美

点名学生朗读课文前五段,其他同学听读,并思考下面问题:

师:为什么作者能把蚂蚁写的如此传神?请选择你认为最生动传神的语句,说说你的感受。(温馨提示:从修辞的运用、词语的表达效果、作者的情感等角度去体会。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知道作者怎样写的同时,了解体会掌握文章的表达技巧。)

生3:(学生交流)因为作者采用拟人化手法,生动刻画了蚂蚁的动作、神态、心理。 请选择你认为最传神生动的词句,说说你的感受(词句品味)。(可结合课后“词句品味与积累”,交流展示。

师:文中运用了一系列拟人化的词语来写蚂蚁是为了赞扬蚂蚁吗?目的是什么?

4生:不是为了赞扬蚂蚁。在文中作者只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目的是为了传神生动地描写蚂蚁,同时有一定的幽默感(如:义无反顾、重大判断等)。

师总结:作者采用“放大”的方法,大词小用,大胆的“想象”,刻画了它们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方面。使内容更加细致,突出了细致之美。那么作者怎样选择切合点,展现他的机趣美?

活动

三、感悟作者机趣美

学生齐读6-9段,然后合作探究下面内容: 师:虽然蚂蚁在人类的眼中是个十分渺小的事物,然而我发现此时我们与蚂蚁却有着惊人的相似,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生:蚂蚁往往自足于眼前的幸福,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从整个生物界来说,我们与蚂蚁一样只是生物链中的一个因素,我们何尝不也是一只渺小的蚂蚁!

师:在文中找出作者独特的内心感受的句子,结合自己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 生:“它的幸福是货真价实的”。

生:站在蚂蚁的角度,这当然是真的,因为蚂蚁并不知迈步的幸福顷刻间就可能被比它强大得多的人类毁灭。

生:站在人的角度,前文已述,蚂蚁的幸福是渺小的,甚至是虚无的。所以不能简单地对这个问题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生:重要的是,这句话使我们感到蚂蚁沉浸在自己认为的货真价实的幸福中,而毫不知道随时可能降临到它头上的危险。正是作者关注到了这种情况,就引出了文中更重要的一句话:“我实在不忍心伸手戳破它的快乐。”这表现了作者的悲悯情怀。

师小结:从《蚂蚁》一文可知,感悟式写法必须借助联想,同时联想还得有恰当的契合点。本文就以“自足于眼前幸福,无法主宰命运”为契合点。感悟还要有特殊性,不要落入俗套。作者南帆就是这样。我们要像作者一样,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你笔下的动物就可能写得生动形象、活灵活现。但这必须建立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 活动四:领略自我观察美

作业:根据平时的观察,选择你熟悉的一种动物,写一篇文章,展现你的机趣美。 要点:细心观察,对象人格化(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 教学反思:

1、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学生较容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把握作品形象,但对于后文作者的感悟学生理解起来有一些难度,我通过让学生从修辞的运用、词语的表达效果、作者的情感等角度去体会,来引导学生知道作者怎样写的同时,了解体会掌握文章的表达技巧。从而降低难度,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读与写是语文学习的两大手段,而提高读写能力又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作业布置就结合本文及“表达交流”,突出读写结合的特点。但在文本讲解过程中体现还不足。

3、学生对于感悟式写法借助联想,寻找恰当的契合点还难免落入俗套,不能别出心裁,这需要在增加学生观察能力的基础上注意体验生活。

《日出》

刘白羽 一课时

【教学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现代文教学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分析文章的内容和写作方法,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刘白羽的《日出》选取了一个十分独特的角度——描绘作者从国外出访归来,在万仞高空的飞机上目睹的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并出神入化地将“光彩夺目的黎明”与“新中国瑰丽的景象”相比拟,以一幅气势磅礴、雄奇壮阔的日出图,讴歌新生的、光明的社会主义祖国。《日出》运用层层烘托、步步蓄势的手法来突出高空日出奇景。文中有关日出的五幅图画,前四幅全是铺垫,在作了一次又一次的渲染之后,作者终于推出了雄伟无比的高空日出奇景,并对此进行充分的、细致的、油画般的描绘——它的色彩,它的形态,它的气势,它给人的思索与遐想,笔墨不多却令读者无法忘怀。 【学情分析】: 日出现象对八年级的学生已经非常的熟悉了,但学生可能从未对这种现象进行过认真的思索,特别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因此学生对日出的象征义的理解可能是个难点,需要做引导点拨和分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的有关知识。

2、积累识记“绯红、无羁、拂拂”等词语音义。

3、会模仿本文的写日出的色彩光线写法,写一段本地的日出景象。

4、理解日出象征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法、勾画批注法,明确作者共具体描绘了三幅日出图,但重点是高空日出图。

2、合作探究法、启发讨论法,学习作者用层层衬托的手法来突出重点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对新生祖国的由衷礼赞之情。2.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

【教学重点】: 体会并学习文中对“日出”景象的生动细致的描绘是重点。 【教学教学】:领会“日出”的含义是难点。 【教学资源】: 视频、课件、板书、图片

案例描述

一、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自己课下搜集的有关描写“日出”的古诗句后,出示课件(课题和作者),利用课本上的“日出彩图”调动学生生活积累的画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自由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日出景象,并说说为什么。

3、试分析一下这些古诗句中的日出景象属于什么地域的、什么季节的日出景象(课件出示古诗句,引导回答后订正)。

4、教师提示学习本课的相关要求(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字词检测:(课件略)

2、朗读课文,熟悉文本。(学生自己读,小组读,班内读。)

3、勾画出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培养学生在文中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师:文中“我”为什么爱登高看日出?

生:日出富有魅力,日落虽妙,不免有萧瑟之感

生:看日出——看火、热、生命、光明的诞生

师:作者无缘看日出,就怎么办?

生:只好读日出

师:试用简洁的话语概括:

生:海涅:

冬季云雾缭绕中的日出。

生:屠格涅夫:秋季柔和明丽中的日出。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那么作者为什么特意到其他两个地方去看日出?有没有看到?

生:作者在黄山狮子林

由于下雨,只得作罢

生:作者在印度的科摩林海角

由于云雾遮住了东方,没看成

三、合作探究: (1)、播放录音课件,学生自读,小组读,班内读。 (2)、生依序勾画文中有关描绘了日出图的词句及日出前后色彩变化的词语。 (3)、根据提示概括作者描绘的日出图。(温馨提示:某人何时、何地、做某事。) (4)、根据提示完成日出形态变化的表格(温馨提示:包括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三个阶段)。 (5)、组内交流讨论,互相补充。 (6)、师巡查学请,收集疑难,及时点拨。 (7)、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师:文中共描绘了几幅日出图?分别是什么?前四幅图画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呢? 生:五幅图

生:海涅高峰之上看日出。

生:屠格涅夫原野看日出。

生:作者在印度的科摩林海角看日出。 生:作者在黄山狮子林看日出。

生:作者在飞机飞临祖国万仞高空上看日出。 生:前四幅全是辅垫。

师:小结前四幅全是辅垫,作者描写高空日出前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以上内容,为写日出,先写日落,为写高空看日出,先读日出,失去看日出机会,欲扬先抑,层层对比烘托,步步蓄势,目的是突出高空看雄伟无比日出的其奇景。 师:那么作者的宿愿实现了吗?在什么地方看到的?

生:实现了作者终于“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在飞机飞临祖国的万仞高空上。

师:作者对这次的日出是怎样描写的?( 学习“高空看日出”部分)

生:分三层抓住色彩、形状的变化进行景物描写的

生: 日出前——上空游动微明,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了一片清冷的淡蓝色的晨曦。

生: 日出时——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岸了。(突出了景物的动态变化)色彩也由“暗红”变成“发亮”,“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红得透亮”,“闪着金光”,作者连用两个比喻:“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 生: 日出后——“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它照亮了一切,照红了一切。 师、从段中找出“日出”的象征义句,并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1958年。(突破难点) 生:“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 师:“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有着怎样深刻的含义?结尾段中“黑夜、晨光、黎明、太阳”等有着怎样深刻的象征意义呢? 生:作者由高空观日出,激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以此盛赞新生事物强大的生命力与无限光明的前景,激励自己和所有的人们奋发图强,与时俱进。

生:结尾段中出现的“黑夜、晨光、黎明、太阳„„”正象征着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奋斗历程,以此讴歌新生的、光明的社会主义祖国,表达无产阶级战士的豪情壮志。

师小结:作者描写高空日出图时,按照时空顺序,抓住了色彩、形态的变化,突出了其动态的美;又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细致的描绘;最后展开联想,表露自己的豪情,读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达标测评:

结合本文的学习,试描绘一下最近几天的某一天日出景象,要求注意色彩、光线的变化。 板书设计:

日出

刘白羽

书本上读日出 :

1、海涅高峰看日出

向往

2、屠格涅夫平原看日出

错过看日出的经历:

1、作者印度的科摩林海角看日出

2.、作者黄山的狮子林看日出

惋惜

归国飞机上看日出:

惊异

主题:讴歌祖国书豪情

主要写法:层层衬托突出重点;抓色彩光线描重点;多方设喻展开联想 【教学反思】:

1、本课教学我以提问、激趣、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节课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教学,课堂气氛活儿有序。

3、读与写是语文学习的两大手段,而提高读写能力又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作业布置就结合本文及“表达交流”,突出读写结合的特点。

4、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在体会日出的象征意义上,学生各种形式的读还有些欠缺。学习方法指导还不足。语文课堂就应该伴随着朗朗的读书声。

使至塞上 王维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重点难点】

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通过朗读,把握其节奏韵律,感受古典诗歌的声韵美。通过反复吟诵,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要求眼到、口到、心到,把自己融入诗歌中去,用自己的声音传达诗人的心声。

2.联想法。古典诗歌语言精练,内涵丰富,教学时宜让学生充分张开联想的翅膀,想像作品的画面,充分体会诗歌的意境。

3.点拨法。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带面,以利学生对作品的整体理解。 4.讨论法。学生互动,交流读诗的感受以及对诗歌的认识。

一、导入: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影响了后来的文人墨客,特别是唐朝的几位诗人,王维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学习王维的一首边塞诗。齐读题目《使至塞上》

二、自主探究:

1、简介作者: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

2、解题:使:出使;(王维)出使到边塞。

3、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王维《使至塞上》,开元二十五年即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诗是出塞途中所作。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

4、诗体: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共8句,分为四联,大家回忆一下,是哪四联呢?(首、颔、颈、尾)

三、合作探究,赏析课文

1、让一学生朗读,小组讨论

2.“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师: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

生:我只身轻车简从出使到边疆,途中经过属国居延。

师:“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师:“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 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生:“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师:说说这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师:请同学们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生: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沙漠上,那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既显得孤单,又格外醒目, “直”字,使景物一下变得挺拔坚韧,刚直有力。

师: 这里“在燕然”是不是说都护真的在燕然山呢?

生:这是引用典故,汉朝的窦宪在燕然山打仗胜利后在石碑上刻上自己的名字。 师:谈谈本文的情感变化(本环节由学生自由发挥,点拨:“抑郁到慷慨”)

师:

五、六两句写景,境界阔大,气象雄浑。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师:作者到达边塞看到怎么样的景象?叙述了边塞将士怎样的生活?

生: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理候骑,都护在燕然”意思是,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生:奇丽壮阔、紧张的战斗生活。

师:诗了到达目的地以后,从兵士那里得知都护正在边防前线准备战事,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边关将士的敬慕之情。

小结主题: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外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颂了河西军队的声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四、作业布置:背诵默写本诗。

泰山日出 徐志摩

【教学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现代文教学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分析文章的内容和写作方法,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材分析】:徐志摩以“泰山日出”来隐喻泰戈尔的文学创作和来华访问,表达中国诗人对泰戈尔的敬仰的感情,真是一个卓越的比喻。这是何等倾心的盼望、何等热烈的迎候,何等辉煌的莅临!诗人以他才华横溢的想象和语言,描绘了一幅令人难忘的迎日图。热情的赞颂了他对东方文明的热爱之情。抒发了作者对光明的渴望之情。 【学情分析】: 日出现象对八年级的学生已经非常的熟悉了,但学生可能从未对这种现象进行过认真的思索,特别文中多次写到“光明”那么学生对“光明”的含义的理解可能是个难点,需要做引导点拨和分析。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整体感知课文。

过程与方法:精研课文,比较阅读法、合作探究法,体会作者在文章中的情感的奔放,想象的奇幻,词采的华灿以及作者诗化灵动的文辞。

情感态度与价值: 理解、体验作者于字里行间浸透的一种给人以新的、生机的神秘的美的享受。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的精彩词句,比较刘白羽的《泰山日出》。

【教学难点】:文章所浸透的诗化的灵动的美。

【案例描述】: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随着刘白羽先生在飞机上看了一次雄伟瑰丽的日出景象,今天,我们在随着徐志摩去泰山顶上看日出。

二、自主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指导学生阅读《目标与检测》上的作者介绍,了解作者。

2、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课下注解,了解掌握文中重点字音、词义。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勾画描写泰山日出的具体语句,并有感情的朗读,熟读。(培养学生在文中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4、播放泰山日出的多媒体画面,要求学生边看边用课文中的语句加以解说,感知作者诗话般的语言,完成本文的教学重点。

1、作者简介:

徐志摩 (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诗哲等。浙江海宁人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 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

2、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

饱饫(yù)

无餍(yàn )

醒豁(huò)

厚毳(cuì)

雾霭(ǎi)

溟濛(míng)

飒飒(sà)

祈祷(qídǎo)

层累(lěi)

蜿蜒(wānyán)

驰骋(chíchěng) 涛澜(lán)四隅(yú)

浮礁(jiāo)

海句力士(gōu)

无垠(yín)横亘(gèn)

消翳(yì)

三、合作探究: (1)、学生自读,小组读,班内读。 (2)、生依序勾画文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具体语句。 (3)、组内交流讨论,互相补充。 (4)、师巡查学请,收集疑难,及时点拨。 (5)、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师:同样是描写日出,试比较刘白羽与徐志摩所描写旭日初升那一刻的句子,指出两人所描写的最生动之处。

生1:刘白羽:见课本第4页。有感情的朗读

生2好处是太阳本来是有固定形状的,刘却以液态(沸腾)来形容,显得特别新颖,刘白羽式的创造。

生3:刘白羽选择了一系列富于动感和力度的动词来表现日出的强大力量(矗起、闪、抛溅、上冲、迸射、冲破、飞跃等)动感力度较强的词表现日出一刹那的巨大气势和力量,极其雄壮、瑰丽、真的是气象万千。

生4:“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这里夹杂了作者独特的感受,晨光与黑夜的交替是即将过去的世界与即将到来的世界的交替,这里作者联想到的是新中国的瑰丽景象,同时双关。

生1:徐志摩:见课本第10页。有感情的朗读

生:2:传神地刻画了对日出的企盼、渴望,对初升之时跳动状的精微感受,似乎感受到作 者在呼唤,在催促,在目不转睛地注视,在协助太阳完成这一伟大的诞生。

师:认真品读全文我们会发现本文并没有完全写日出的景象,它其实是表现作者对光明的渴望,你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哪些描写表现了这种渴望?

生1:见课本第9第10页 ①②③④⑤⑥ 有感情的朗读

生2:在文中“光明”指日出的光明 生3:在文中“光明”指社会的光明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对。在文中“光明”是双关语,既指日出的光明,也指社会的光明。光明(即东方)在文中反复出现,特别是字里行间洋溢的热烈情感,使人感到这一不仅仅是自然意义的光明。作者面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并不消极颓废,而是积极地呼唤迎接光明的到来。文章中如“光明”“复活”“海句力士”等等都是在表现“五四”精神。作者夸张的欢乐就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欢呼和礼赞。文章中的悲喜交互,也表明光明来之不易,它经历了漫长黑夜的沉睡(痛苦、屈辱的等待)冲破了重重的障碍,也得以觉醒,这艰难的获得让作者悲喜交互。

师:这篇文章是一篇抒情散文,除了以情动人外,文章华丽的词藻,优美的语言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仔细品味文中节奏感强,意蕴丰富的句子。(明确:见课后题“词语品味积累”。)

生1: 文章语言:新颖的搭配(生动、传神)

生2:根据字义临时造词(新鲜、典雅)

师:比较刘白羽和徐志摩写法的异同. 师:刘白羽运用层层烘托、步步蓄势,在一次又一次的渲染之后,终于推出了雄伟无比的高空奇景) 徐志摩:很善于调动读者情绪和作者同步发展,循序渐进。徐是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情绪来得很快,很突然,引起读者的惊异,以戏剧性的悬念,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刚开始漫不经心,懒洋洋,笔锋一转“果然”读者的情绪还没跟上“我不由得打声狂叫”引起读者的惊异的作者激动的景色,倒不一定一下子很惊人,很令人震撼,写景抒情文章常用的手法,以作者的情感为主导。

刘白羽:1)描写角度新。2)立意深远。3)表现手法巧妙。

徐志摩:词藻华丽、立意新奇、色调绚烂、富有音乐性。

师:小结文章通过诗话的语言,神奇的想象,将个人的内心灵思和对风景的体验幻作祝祷的巨人,热情的赞颂了他对东方文明的热爱之情。

三、达标测评:背诵文中精彩段 【教学反思】:

1、本课教学我以提问、激趣、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节课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教学,课堂气氛活儿有序。

3、读与写是语文学习的两大手段,而提高读写能力又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作业布置就结合本文及“表达交流”,突出读写结合的特点。

4、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在体会“光明”的含义上,学生各种形式的读还有些欠缺。学习方法指导还不足。语文课堂就应该伴随着朗朗的读书声。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并熟练背诵。

2、体会诗中自然的联想、丰富的想像。过程与方法:

1、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

2、发挥想象与联想,仿写句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朗读训练,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2、品味诗歌语言,理解意象,把握情感。教学难点:

1、通过想像和联想去品味诗歌的意境和蕴含。教学方法:朗读法、想象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有谁能讲出这个古老的爱情悲剧呢?故事中有情人被阻隔在天河两岸,难以团圆,历代文人墨客都对此发出了太多感慨和遐想。然而在郭沫若的诗中,我们将读到关于这段传说的别样故事。

二、整体感知

1、走近作者

郭沫若(1892——1979),我国近代著名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一生的主要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戏剧《屈原》、《棠棣之花》。

2、时代背景

20年代初期,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窒息着。诗人在苦闷中彷徨。他不满现实,热烈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浪漫气息浓郁的诗,这些诗收录在《星空》里。 【案例描述】

三、研读《天上的街市》

1、听录音朗读,注意停顿

2、生自读课文,读出感情

3、思考以下问题

师: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想象的?

生:第一节写实的,二~四节是想象。

师:诗人由远远的街灯和天上的明星依次想到什么?

生:诗人想到了天上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物品、牛郎织女在天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街灯、明星—天上的美丽街市—街市上陈列的珍奇物品—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4、合作探讨: 师:课文中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生: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被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而在诗歌中,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很富足;“闲游”表现了牛郎织女生活地自在、舒适、幸福;“浅浅的”说明了牛郎织女可以自由地往来,已经不是神话中七夕才能相会一次了;“那朵流星”中,“朵”字常用于花,花是美好的象征,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的生活像花朵一样美好。 师: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想象,要对传说中的故事做这么大的改动?这种想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20世纪初,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黑暗之中,五四运动呼唤人们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但运动结束后中国依然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自由、美好、幸福的生活仍然没有到来,许多人因此而绝望无助,但是诗人没有放弃希望。他改写了神话,想象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他对理想的向往和执著的追求。 师:悲剧变喜剧,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师: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 生:诗中的“定然”“定”表现的明明是想象的内容,却用断定的语气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使读者受到感染和鼓舞。

5、小结:

诗人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用优美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

五、全文小结

天上的街市:对光明、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想象和联想训练

1、仿照示例,发挥你的想象,续写句子。

示例: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牵牛花开放了,•••••• 笼中的小鹦鹉,•••••• 月光照在地上,••••••

2、仿照示例,经过四至五步联想,使两个意义相距很远的词联系起来。

示例:木头-树林-田野-足球场-足球

(1)雪花——茶

(2)钢笔——月亮

(3)夏夜——钢铁

(4)沙滩——车轮 【课后反思】

我在这一节课教学设计上,力求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重视学生诵读,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语感,通过朗读加深体验与领悟,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意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沟通,让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但对话并不是让学生自发的讨论,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情感去钻研诗歌,进而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由于内出班的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本来就没有很好的基础作平台,所以我就参与其中,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能做到感情融汇感情,思想碰撞思想,同时,我的感情和思想也应该参与到学生的感情和思想之中,分享学生的收获。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环节来体现我的教学思想:。一是通过诵读、品味、感悟三环节,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诗歌,独立阅读诗歌。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体验,让学生在交流中,作出自己的判断。提倡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二是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诗歌要求学生多诵读,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让学生多诵读,让学生在反复、比较的诵读实践中增加语感,加深领悟。三是重视让学生联系背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通过朗读作出自己的评价。四是由于此次上课的班级为内出班的学生,他们对语言理解的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所以在上课时我多注意对他们的引导启发,先给他们教方法再进行实践练习。

此外,利用多媒体,能人为创设情境,从视觉、听觉等角度多方位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积极思维,使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去探讨文本世界,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真正领悟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利用多媒体能尽可能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广泛的想象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在教学过程的课外延伸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在朗读诗歌时注意节奏、重音、情感表达的运用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朗读诗歌。当然在这节课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诗歌的创作背景与学生所处的时代有较大的差异,使得真正能领悟诗歌内涵并和作者有相同感受的学生为数不多。学生的积累不多,知识面不广,以后应多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拓宽视野,加强朗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多领会诗的情感,真正做到“读出情感”。

下雨天,真好 学习目标:

1、抓住文眼,梳理文章结构

2、理解雨天情趣的内涵,体悟主旨

3、体味作者怀旧抒怀中蕴涵的对真善美的讴歌

4、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雨天情趣的内涵

2、体味作者怀旧抒怀中蕴涵的对真善美的讴歌.教学难点:

1、掌握文章结构特点

2、体味作者怀旧抒怀中蕴涵的对真善美的讴歌 教学设想:

教师通过课前播放童声歌曲《小雨点》创设情境,进而营造氛围,然后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感知内容要点,在与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对话合作中领悟文章主旨,最后请学生积累有关怀旧思乡的诗句或名言,拓展文学视野。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

教学用具:PPT

音乐音频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童声歌曲《小雨点》,一曲“小雨点”把我们带到了“下雨”的世界。小雨点是多情的,它总是敲打着我们的窗户,奏出婉转的旋律,小雨点像一泓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走进琦君的《下雨天,真好》,和作者一起感受下雨天的那份美好与温馨。

二、展示学习目标

1、抓住文眼,梳理文章结构

2、理解雨天情趣的内涵,体悟主旨

3、体味作者怀旧抒怀中蕴涵的对真善美的讴歌

4、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三、检测预习

我会读

湿漉漉(

) 魂牵梦萦(

) 熹微(

) 黏溻溻( ) 紫檀木(

) 静谧(

)

摇曳(

四、众人拾柴火焰高(研读赏析,合作探究)

(一)与文本对话(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感悟作者说的“好像雨天总把我带到另一个处所,离这纷纷扰扰的世界很远很远,在那儿,我又可以重享欢乐的童年,会到了亲人和朋友,游遍了魂牵梦萦的好地方。悠游、自在,那些有趣的好时光啊,我要用雨珠的链子把它串起来,绕在手腕上。” 提问:作者用雨珠的链子串起了哪些“好时光”?哪些有趣的事情?

(学生结合预习完成自主评估作业,然后各抒己见,教师归纳总结 )

(二)与同学对话(深入学习,合作探究) 1.、“我”和母亲对下雨天的感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把这些小孩子的“坏心思”(例如多次逃课、希望霉变的谷子越多越好)津津乐道写进文章呢?

2、从文中所记述的哪些事情,可以看出作者的母亲性情慈善?

3、作者对下雨天的感觉是不是始终不变呢?她为什么会说“如果我一直不长大,就可以永远沉浸在雨的欢乐中”?从中可以看出雨天还给作者带来了什么?

(三)梳理文章结构 下雨天,真好 形 下 雨

乡 情

事 神

(四)与生活对话

请说说你自己关于雨天的趣事。

(五)情感激发:教师激情朗诵雨天感悟

我喜欢下雨天!下雨的夜晚,独自撑一把伞,走在无人的旷野,任凭雨水冲刷自己,把自己多天来染上的习俗之气完全冲散,两旁的大树似乎成了我的伙伴,在雨中尽情的享受着这天赐的甘露,听着雨珠落在地上发出“啪嗒、啪嗒”的声音,四周寂静,喧嚣的尘世中,只有这声音是属于我的,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真正的属于我自己。扔掉伞,让自己在雨中尽情的放纵,感谢这大自然的恩赐!

我喜欢下雨,喜欢在这朦胧的雨季中享受着那份恬淡。 下雨天,真好。

五、跨越时空——与古人对话(作业)

请将你平时积累的有关“思乡”的古诗名句或文学作品拿来与同学们分享一下。

《小石潭记》教学案例 柳宗元 背景说明:

《小石潭记》是初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由五篇山水游记组成,意在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自然的壮美,接受自然的陶冶。《小石潭记》是一篇文质兼美、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文章按游览顺序移步换景,条理十分清楚。

二、过程描述: 【教学设想】: (1)、引导学生借助网络等手段自己查找有关资料。 (2)、在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移步换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寄情于山水的。 (3)、本文描写简洁、明快,教学中多用朗读,增强语感,体会语言的表现力。

(4)、做好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文章抓住景物特征、移步换景写景的方法,体会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自朗读中感受理解作者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 教学重点:重要的文言实词的学习及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以及寄托山水间的情感 【案例描述】: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美丽的大自然带给我们身心的愉悦与奇妙的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往往会使我们放松心情,派遣掉心中的愉悦,流连其中,乐而不返。林语堂有云: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文章是纸上的山水。老师就带大家踏着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足迹。浏览小石潭赏美景,品柳宗元在山水间寄寓着怎样的情感。

二、自主探究:

(一)、走进作者: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在政治上,因遭宦官和官僚势力的反对,被贬为永州司马。心情抑郁的他。以游山玩水。行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写成了《永州八记》今天我们学习的《小石潭记》就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二)、诵读文章,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读准字音。

篁竹(

)清洌(

)为坻(

)为屿(

)为嵁(

)佁然(

) 俶尔(

)翕忽(

)差互(

)寂寥(

)悄怆(

)幽邃(

2、学生自读,在自读中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决疑难字词,根据自己的理解断句。

3、个别点读:及时发现朗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朗读指导,纠正停顿不当的地方。

4、自读课文,识记积累文言实词 (1)、一词多义: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清:清澈而寒冷

以其境过清

清:冷清。

参差披拂

差:形容词长短不一

其岸势犬牙差互

差:动词交错 (2)、词类活用:

斗:本义为“北斗星”此处意为“像北斗星那样”名词作形容词。 蛇:动物名,这里意为“像蛇那样”

犬牙:本义“狗的牙齿”此处意为“像狗的牙齿那样”。 (3)、古今异义:去 : 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到某处

怡然:

古义:静止不动的样子

今义:怡然痴呆或深思的样子或愉快的样子

三、合作探究:

1、再读课文 , 疏通文意。

(1)、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 疏通文意。

(2)、在翻译课文中,勾画出疑难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3)、老师巡查学情时,发现收集问题并及时给以点拨。 (4)、组内选出学生代表在班内展示译句,其他学生纠正、补充。 (5)、老师及时给以鼓励性评价。

生:我们组的疑难句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生: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接,长短不齐,随风飘荡。

生:青青的树木,翠绿的藤蔓,时而覆盖缠绕 ,时而摇动连接 ,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师:同学们翻译的很好,古文翻译讲究“信、达、雅”。“信”就是忠实于原文,不能在翻译过程中改变原句意思;“达”就是翻译的语句通顺流利,“雅”就是翻译的语句不仅要通顺,而且要语言优美。

2、诵读文章,感知作者的写作思路

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小石潭,请按段落概括这个石潭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

第二段: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

第三段:写作者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

第四段:写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 第五段: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教师板书:

3、跟读课文,感受文章

如果让你用一个字形容小石潭你会用用哪个字?(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写出你对小石潭的印象。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点评。)清

四、背诵课文,识记积累文中的重点语句并默写。

第二课时

一、回忆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感受了小石潭的美,坐在幽静的小石潭边,我们都会感到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而柳宗元在小石潭边又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感受?让我们继续走进小石潭,走进柳宗元。

二、合作探究,赏析课文。

师:文章第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生:

篁竹——水声——小潭——青树——翠蔓

生:

隔——闻——伐——取——见(动词准确) 师:文章怎么写的景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一种“移步换景”的写法,先闻其声,后见其形。作者不是停留在一点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景影片。 师: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 生:描写了潭水、游鱼两种。

生:潭水,清澈透明。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

师:好,同学们回答的很正确。不过你知道这种写法是什么吗?有什么作用? 生:侧面描写

师:我们班的胡新元同学能说出这种写法,我们给他掌声鼓励好吗? 生: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侧面烘托了潭水的清澈。 师:那么游鱼又有什么特点?作者如何写的呢? 生:游鱼,活波快乐。

生: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 生:作者采用拟人修辞

师: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先写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怡然”就是呆呆的样子。潭底石头上印着清晰的鱼影儿,这是静止的画面;忽然,一些鱼飞快地窜往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这些鱼儿,又好像跟游人同样的快乐,这是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

师: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抓住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

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溪,就溪身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师: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这是难点,应引导学生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来思考。) 生: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生:作者的心情孤寂忧伤。

师:当时柳宗元参与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职,心中愤懑难平,试图借助山水来排解自己的抑郁之情。美丽的自然景物曾使他暂时忘记愁苦,但这种快乐终究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

总结:课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游记里各种描绘景物的手法,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写法,精练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借鉴。

三、达标测评:你已学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并选择一两则加以赏析。

教后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疏通字句后,合作探究、寻找、发现、品味小石潭优美的景致。围绕一个“石”字,从各个角度品味,扣紧某一个“美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3、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思考,讨论、交流,自由发表看法,教师适度点拨。

4、我平时在让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做得不够,在他们回答不来问题的时候,自己总急于说出答案。在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我注意避免这一缺点,提前布置学生借助网络等手段查找资料,了解了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因而在授课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如何生动清晰地描写景物以及作者如何寄情山水。

5、学习之后,我们对课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掌握积累文中的重要文言词语,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推荐第2篇:古诗词欣赏之边塞诗词

古诗词欣赏

6(5)班 姓名:张润中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赏析】

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

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这两句,蘅塘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清代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

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赏析】

开元二十五年(737),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此诗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即记述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首二句交待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纪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

三、四两句包含多重意蕴。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如曹植的《杂诗》(其二)所谓‚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就是著名的例子。本诗中的‚出汉塞‛

恰与诗人此行相映照;而且,这三个字异国他乡的情味甚为浓厚,这就加深了飘零之感。去国离乡,感情总是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象本诗中听写乃是因为负有使命。大约诗人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汉司马相如初得武帝青睐,出使西南夷那样的威风、气派。诗人的失意情绪或者同朝廷政治斗争有关。一向器重诗人的宰相张九龄即于本年四月贬为荆州长史。

诗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征蓬‛于诗人,是正比,而‚归雁‛于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象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

五、六两句写景,境界阔大,气象雄浑。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臵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那是烽烟,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烟是边塞的典型景物,‚孤烟直‛,突出了边塞气氛。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自是点睛之笔。《坤雅》:‚古之烟火,用狼烟,取其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清人赵殿成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这又是从用字上说。

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山头上,俯瞰婉蜒的河道。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诗人只标举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由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

最后两句以事作结:询知都护此时所在,诗人的使命也即将完成。诗的收束,顺其自然。

这首诗虽是纪行,但或抒感慨,或叙异域风光,一路写来,自然天成。‚长河‛,‚落日‛一联极其出色,历来被传诵为写景的名句。

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欣赏】

这首边塞小诗,写一位将军猎虎的故事,取材于西汉只学家司马迁记载当时名将李广事迹的《李将军列传》。原文是:“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诗的前两句写事件的发生:深夜,山林里一片昏暗,突然狂风大作,草丛被乔得刷啦啦起伏抖动;蛙人起落处津津乐道恍恍惚惚有一头白虎扑来。这时,将军正从林边驰马而过,他眼急手快,

拉满弓一箭射出… …

后两句写事件的结果是:第二天清晨,将军记起昨晚林间的事,顺原路来到现场,他不禁大吃一惊:明亮的晨光中,分明看见被他射中的原来不是老虎,而是一座巨石。恐惧感默然蹲在那里,那枝白羽箭竟深深钻进石棱里去了!请注意箭射入的部位,不是石孔,不是石缝,也不是石面,而是窄细的尖突的石棱――这 要多大的臂力,多 高的武艺啊!

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析】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隔江与虎牙山对峙,战国时属于楚国。

李白在蜀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二十五岁;他开始远游长江,黄河中下游各地。这首诗即是他出蜀远游时所写。诗题为《渡荆门送别》,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看来此论未免欠妥。送别,并非写诗人送别同舟人。从本诗最后两句可知,原来“送别”所指,是指“故乡水”送别诗人。近人俞陛云亦说:“末二句叙别意,言客踪所至,工

水与之俱远,送行者心亦随之矣。”(《诗境浅说》) 这首诗是借景抒情之作。构思巧妙。脉络井井有条,结构波澜起伏,颇有层次。

开头两句是总叙,陈述诗人离开家乡,千里迢迢,乘船渡过荆门。来到古代楚国属地漫游。“渡远”,是“远渡”的倒写。“来从”,是来作之意。看来这两句并不是什么惊人之笔,但它与以下诗句都密切关合,丝丝相扣,具有穿针引线、贯串全诗的重要作用。

“山随平野尽”以下四句,是倒叙。“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是写诗人坐在船上,举目所见地面上的景色变化。这两句所写,容量很大。有阔大的空间的立体感和漫长时间的行进感。它写诗人从四川乘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穿过蜿蜒起伏,千姿百态、高耸入云的三峡。来到辽阔的湖北平原,高山峻岭逐渐消失,随着山势的变化,滚滚奔腾而来的长江,也渐渐平静下来,在广阔的原野上,缓缓东流。它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极其概括地写出了诗人整个行程的地理变化。这两句,与杜甫的“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两句诗,同为佳句,却各尽其妙。所不同的是,李白的两句诗描写的是白天的景致,杜甫的两句诗描写的是夜晚的景色,李诗是“行舟暂视”,杜诗是“停舟细观”(王琦《李太白文集》辑注),并无优劣可分。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俩句,是描绘太空的夜景,诗人坐

在船上,抬头遥看万里长空,只见一轮明月,犹如天上飞下的明镜,皎洁澄澈,普照大地,那飘荡在碧空的朵朵彩云,忽而连结在一起,由于折光的作用,便构成了非常壮观的海市蜃楼的幻影。这两句都是用鲜明的形象作比,描绘太空的迷人景致,表现出诗人的丰富想象力。对于“月下飞天镜”一句,有人解释说:月亮映入江水,好象从空中飞下的明镜。这种训释,似乎失于确当。“月下飞天镜”,诗意异常明显。即月亮从太空运转而下,就好象从天上飞下的明镜。这里并无“月亮映入江水”之意。辛弃疾词写道:“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太常引》)他把月亮比作从天上飞下的明镜,与李白诗意完全相同。俞陛云说:“五六句写江中所见,以天镜喻月之光明。以海楼喻云之奇特,惟江天高旷,故所见如此。若在院宇中观云月,无此状也。”(同上)见解非同凡响,不失为的评。

最后“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俩句,紧扣“送别”的诗题,与开头两句写诗人离蜀远游的诗意遥相呼应。李白五岁后至二十五岁之前,都是在蜀度过的。他酷爱故乡的山山水水,对故土产生了浓厚的感情。诗人突然别离家乡到异地远游,自然会产生惜别之情,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离情别绪”吧。这两句诗的妙处在于,明明是诗人有离乡惜别的情思,而又不直说,反而采用拟人化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从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即“万里送行舟”。采用这种拟人化的手法。比直抒胸臆,陈述离乡之情,显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诗味

和情趣。

总之,这首诗在艺术上是比较成功的,写得曲折含蓄、波澜起伏,忽而写地面上的山光水色,忽而写太空的奇异景象;忽而写白天对山峦起伏、江流奔腾的大自然的欣赏,忽而又写夜晚对太空景象变幻的享受。最后才用拟人化手法,曲折含蓄地表现诗人离乡惜别的情思。我们透过诗人对大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和欣赏,就能体会到青年诗人刚刚走向社会的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及其兴致勃勃的无穷活力。尤其“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逼真地描写出诗人乘船穿过三峡,崇山峻岭,逐渐消失在广阔的原野上;汹涌澎湃的万里长江,随着山势的消失,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缓缓东流……诗人就使用这种白描的笔触,淡淡的色彩,描绘出一幅非常真实的山水画卷,给后代人们留下了领略不尽的审美感受。

推荐第3篇:初中语文《边塞诗词》鉴赏准备

初中语文《边塞诗词》鉴赏教学准备

一、明确概念。

所谓边塞征战诗,是指那些以边塞风光和军民生活为题材的诗歌。这种诗歌在《诗经》时代即已有之,此后经过历代创作尝试,至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形成了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

二、边塞诗的代表人物。

唐代写过边塞诗的诗人很多,著名诗人如李益、卢纶、高适、岑参、李白、王维、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王翰、崔颢等,都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边塞诗作品。这其中,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一批诗人,被称作边塞诗派,他们与王维、孟浩然的山水诗派一起,成为唐代最为主要的诗歌流派之一。

三、边塞诗特点——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①初唐之诗风: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 (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

②盛唐之诗风: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③中晚唐诗风: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④宋代之诗风: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四、常见主题。

①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②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③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④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⑤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⑥描绘戍守战斗的场面,揭露将领的腐败和官兵之间的矛盾,表达反战主题。

总体归纳如下: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家乡——思乡念亲,将士——艰苦生活、报国豪情,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当然,很多边塞诗的内容往往不是单一的,有些诗歌是兼有以上思想内容。

五、艺术风格。

有的豪迈旷达——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六、表现手法:

(1)直抒胸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2)对比——“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3)烘托——“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4)融情入景——“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5)虚实结合——“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6)用典——“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比喻、夸张、借代等也是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七、常用意象及特点。

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铠甲、铩等。 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等。 从景物看:大漠、狼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羌笛。

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

浅谈初中语文《边塞诗》群文阅读的整合教学

边塞诗,是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诗人为代表的,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它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兴盛于隋代,在唐朝真正进入黄金时代。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是唐代诗歌史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对边塞诗进行整合教学,不仅符合目前大力推行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也能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把握这一诗歌中的瑰宝,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对边塞诗进行整合教学,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让学生了解把握边塞诗中常见的自然意象。

边塞诗中常见的自然景物有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等;常见的战事意象有金鼔,旌旗,烽火,戈矛剑戟,雁飞鹰扬,箭飞马走;常见的地名有天山,阴山,玉门关,凉州,楼兰等;而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等则是边塞诗中最常见的乐器。

二、从思想感情上对边塞诗进行分类。

大致可分为五类:

1.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王国维赞之为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千古名句。再有,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以春花喻冬雪,不仅给寒冷的冬天抹上一层暖暖春意,更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经典名句。

2.描写艰苦恶劣的戍边生活。

如王昌龄《从军行》中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都把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

3.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岑参《逢入京使》中的“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都表现了诗人有家不能回的悲苦郁闷和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4.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如王昌龄《从军行》中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杨炯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5.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及对边关将士的同情。

如王昌龄《出塞》中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了诗人希望早日平定边关战事,让人民过上安定生活。

三、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边塞诗最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引用典故,对比,虚实结合,夸张手法,极力渲染,融情于景,以景衬情等等。我们重点让学生掌握融情于景,以景衬情这一手法。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以奇异壮阔的景来抒发豪装昂扬的情;如“长烟落日孤城闭”“羌管悠悠霜满地”则是以凄凉单调的景来抒发思乡幽怨的情。

四、从时代特征和个人际遇来赏析。

边塞诗的主题丰富多彩,风格异彩纷呈,或豪放旷达,或雄壮悲慨,除了时代使然,便是诗人自身际遇的不同。如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大多豪迈,勇敢,爽朗明快,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壮丽牺牲也死而无悔。如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雪夜风吼,飞沙走石,这些边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恶劣气候环境,在诗人印象中却成了衬托英雄气慨的壮观景色,是一种值得欣赏的奇伟美景。

推荐第4篇:边塞题材类诗词的阅读鉴赏

边塞题材类诗词的阅读鉴赏

古典诗词鉴赏中,边塞诗作为一个大类别是高考的常考点,也是一个难点。结合高考对诗歌鉴赏的要求,现对边塞诗的一些特征及规律作较为详细的归纳概括。

唐代,有一批诗人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后来,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然大观,于是边塞诗成为唐代这一诗歌王国的一朵奇葩。

边塞题材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边塞诗是唐诗中思想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创作。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是前所未有。边塞诗的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初盛唐边塞诗多为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他的边塞诗不仅题材开阔,内容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大多领域,而且格调高亢,此后还有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边塞诗创作一时蔚为成风。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诗作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例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战城南》《北风行》等,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后出塞》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有《出塞》《从军行》,王之涣有《出塞》,王翰有《凉州词》。盛唐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

一、初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

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二、边塞类题材诗词的特征

1.意象宏阔。

常用的意象有边关、玉门关、羌笛、羌管、胡人、胡马、胡儿、长城、明月、阴山、关山、楼兰、沙场、大漠、烽火等。

2.题材广阔。

诗歌的内容异彩纷呈:有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和民风民俗;有表现戍边生活的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而表达征人愁怨;有的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奋勇杀敌誓死卫国的豪情;有的状写戍边战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有的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诗中流露的情感则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三、理解鉴赏边塞类诗词应注意的问题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

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和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例如,辛弃疾曾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压,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

2.把握时代特征,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因而,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大有帮助。例如,唐代国力强盛,特别是盛唐,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他们的诗虽然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比如,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昌龄的“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杨炯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是勇敢、豪迈、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无比壮丽;即使是出征还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憾。到了中晚唐,国势逐渐走向衰微,虽然诗人还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着多少悲壮、多少婉伤。例如,李益的“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陈陶的“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到了宋代,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题材类诗作中流露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了报国无门的愤懑(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更多地体现了归家无望的哀痛(范仲淹“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的诗作比较,不免更多一些凄凉,更多一些惆怅。

3.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

大量边塞诗体现出的艺术风格也很不一样:有的豪迈旷达,如前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可能准确领会到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和不同生活遭遇,反映在边塞诗这个大主题下呈现出的异彩纷呈的不同的艺术风格。

推荐第5篇:边塞诗歌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起来看看边塞诗歌,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塞下曲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秦筑长城城已摧,汉武北上单于台。

古来征战虏不尽,今日还复天兵来。

黄河东流流九折,沙场埋恨何时绝。

蔡琰没去造胡笳,苏武归来持汉节。

为报如今都护雄,匈奴且莫下云中。

请书塞北阴山石,愿比燕然车骑功。

塞下曲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塞上曲二首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横吹曲辞·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馀里,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馀,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塞上曲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

遥见胡地猎,鞴马宿严霜。

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

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出塞二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一作塞上闻笛)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和张仆射塞下曲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

特点

⑴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⑵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

⑶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

⑷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

就边塞诗的体裁来看,包括歌行在内的古体诗创作已经成熟,蔚为大观,代表作品有:李颀《古从军行》,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另一个方面,近体边塞诗也走向成熟。代表作品有:王昌龄《出塞》、《从军行》,王之涣《出塞》,王翰《凉州词》。

美学风格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概括出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它包含了: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等各个方面。

盛唐边塞诗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在边塞诗中,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沙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但另一方面,边塞诗作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家卫国的豪情,还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名的壮志。如“不破楼兰终不还”;“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这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所产生的张力使诗句具有永不泯灭的魅力,诗句中洋溢着的崇高感,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千载悠悠。

推荐第6篇:边塞诗人

盛唐边塞诗

【摘要】边塞诗是盛唐诗歌的一个重要的流派,盛唐边塞诗歌在当时繁华强盛的国家背景下,出现了大量的优秀边塞诗人与诗歌,其在抒情内容、风格、艺术特点上都有着不同于其他朝代的创新立意。盛唐边塞诗歌是盛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盛唐现象的一个重要表现。

引言

唐朝开元、天宝年间,是唐朝最繁华的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的时期。在此期间,经济空前的繁荣昌盛,国力空前的强大,政治空前的稳定。文化迅速,对外交流频繁且范围一直在扩大,是唐朝的全盛时期。而所谓的“盛唐气象”是从盛唐时期的诗歌给人的总体印象来说的,这个时期的诗歌风格雄浑壮阔,意境深远,充满活力,诗歌创造有了新的发张,融入了更多的新元素。这个时期诗人大胆创造,发挥想象力,结合无限优美广阔的意境,创造出了一首首至今还为人吟唱的诗歌,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其他时期的诗歌风格,具有了属于“盛唐”的气势以及特点,这是其他时期的诗歌无法匹敌的。

由于这个时期国力的强盛,政治的开明和文化的交融等原因,在这个时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例如李白,杜甫,王维等;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极大的诗歌流派,而边塞诗就是其中有影响力的一个派别。

盛唐的边塞诗是在此期间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这种诗歌流派长于七言,主要是描写边塞的美丽别致的风光的边塞的战争生活。这个时期边塞诗歌的思想表现了征人的无限思家之情的、思妇的闺怨之意,大多数具有爱国的思想感情和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显示了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悲壮雄厚,慷慨激昂,激情洋溢。在这个时期,许多诗人在用自己的语言抒情方式记录下了属于这个时期的独有的边塞诗歌的魅力,他们用不同风格上的诗歌表现了边塞的情与景。其中著名的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等。

一、抒情内容与方式的创新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歌写景抒情的方式,无论是平中见奇,还是悲中见壮,始终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努力争取前进的精神,很好的诠释了“盛唐气象”。以往的朝代,边塞诗一直是以一个“悲惨凄凉”的形象出现在诗人们的诗歌作品中,其中主要描写的是战争的残酷以及对人民百姓、国家的危害,造成国家的萧条冷落,在诗中,我们往往可以看见诗人对战争的厌恶痛恨之情。这个时候,战争时,是诗人忧国忧民的寄托,是痛恨战事情绪的发泄之地。但是在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却是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描写战争的残酷以及社会的动荡不再是这个时期唯一的主题。

在盛唐的边塞诗歌创造当中,其中的情调可表现为积极进取、建功立业、追求功名利禄的思想,例如,杨炯《从军行》这首诗歌刻画了一介书生投笔从戎、赴边参战的全过程,表现出诗人慷慨出塞、安定边防、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在诗中诗人直舒怀抱,直接表露自己的理想壮志,点出百无一用是书生,何不仗剑边塞行,杀敌报国、将功立业,充分体现了积极向上,追求军功的精神风貌;而高适的《塞下曲》:“万里不惜死,一朝得功名。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更是直接的表达为建功立业、扬名立万而不惜牺牲的精神。

盛唐的边塞诗也有细腻描写思妇的闺怨之情,如王昌龄《闺怨》中“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思妇乍见“杨柳”便触发对远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萌生出了教后悔自己的夫君“觅封侯“的念头,可见这思妇的哀怨和思念该是如何的强烈。

尽情的表现歌颂边塞的风光美景,也是盛唐边塞诗歌的主要内容之一。著名诗人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接形象的表现出夕阳西下,边塞大漠旷阔无垠,孤烟与落日相陪衬的边塞壮阔的景象;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更是写出了边塞的奇异风光:白雪纷飞,散落枝头,似乎是满树的梨花灿烂,在这边塞寒冷的冬季却似乎能看到春季一般的美景,真的算是边塞风景的一大景观了。

当然,盛唐的边塞诗也有荒凉的一面,也有抒写战事的残忍的一面。杜甫在《兵车行》中曾经写道“武皇开边意未已,边亭流血成海水”,这首诗歌生动而朴实的表现出战争带来的危害。但是,盛唐描写战事的边塞诗,虽然悲凉凄惨,但却依旧不乏豪迈奔放,自然洒脱的风格。盛唐边塞诗人的这种坦然笑对死亡、洒脱不羁,这种对壮阔而荒凉的边塞的另类的不同寻常的赞美与欣赏,这种寄予在边塞诗中的豪情壮志,只有在盛唐时期才会有所爆发。在国力强盛,国富民安,民族意识高涨,民族信心强大的情况下才会有如此高涨的、特别的、不同于其他时期边塞诗歌的情感倾向。

二、与众不同的原因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如此的与众不同,空前繁华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原因的,最主要的便有以下几点:第一个原因便是盛唐时期国力的强盛。强盛的唐帝国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唐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各民族进一步融合,各民族间的交流到达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顺畅程度,对外空前开放,对外交流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大,促使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之间的生活文化交流达到顶峰,为边塞诗歌注入新的元素;思想高度活跃,整个社会生活呈现出一种流动的、朝气蓬勃的向上发展的趋势,给人以富有生机的感受。这样的时代氛围,有助于当时诗人们的眼界,充实人的生活体验,激荡起感情和想象活动的波澜,从而为艺术文化的创造开拓丰富的源泉。盛唐边塞诗正是在唐帝国所开创的空前强盛的政治经济文化这一肥沃土壤里迅速成长繁荣的。

第二个原因便是:盛唐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积极的创作心态。在盛唐时期,国富民安,促使那个时代的文人雅士具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在那个时代他们渴望建功立业,寻求属于自己的一片官场之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在那个时代,许多诗人们保家卫国,壮志满怀;“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在那个时代,许多诗人们以洒脱豪放的心态看待战争,以淡定自如的方式对待死亡。

第三个原因便是在边塞军旅中有一种类似于建安诗人的写作环境。将帅们能文能武,文武齐全,他们招揽诗人入幕,使得诗人得以接触边塞生活和战争场面。于是,边塞的壮观的风景与战争的悲壮场面促发了诗人们的创作意识,产生了新的写作意识,因此诗人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创造出了属于盛唐时期的边塞诗。

边塞诗历史渊源悠久也是边塞诗繁盛的原因之一。先秦的《诗经》、《楚辞》,秦汉时期的汉乐府中均有描写战争的篇章;魏晋南北朝时期,边塞诗渐多;隋和初唐,边塞诗更趋繁荣和成熟。这些都为盛唐边塞诗的繁荣开了风气,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

三、艺术特点 写作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积极建立军功的豪情壮志,边塞地区生活的艰辛困苦,边塞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思妇的哀怨愁情;另一方面包括边塞的无限秀丽壮美风光,边疆地区的地理,各个民族的风情和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意象宏阔:于大处落笔,把情感寄寓在绮丽的壮景之中,写景抒情,寓情于景,从而达到很好的情景交融的境界,使作者的情感在诗歌欣赏中得到很好的凸显。

基调昂扬:诗歌气势流畅,语言优美华丽,富有崇高感,字、词、句之间相互配合映衬,感情基调得到很好的提升。

体裁兼善:无论是诗歌行文还是律诗诗绝句都有流传千古的典型范文,题材多样而且得到很好的完善。、

四、结语

盛唐边塞诗描绘自然风光,描述战争战事,表达诗人的爱国思想,陈述诗人的豪情壮志,更有表现思妇细腻的哀怨思念之气,可以说是细腻绵长与热情奔放共存,把诗人的情感表现提升到了极高的境界。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可以说是反映当时现实的一面镜子,真实,热切。它用真实真切的情感,肯定了生活的意义,唤醒了人们对生活的感情,给以人们积极乐观向上的动力。它丰富的内容以及题材范围更是盛唐繁华社会的最好体现,此时的边塞诗因为盛唐的强盛繁荣而发展创新壮大,而盛唐的繁华景象也在此时的边塞诗中得到很好的诠释。

推荐第7篇:边塞诗歌四首

边塞诗歌四首

课前预习:

熟读诗歌,了解作者以及诗歌的写作背景,体会诗歌中的作者表达的情感 相关课程标准:

诵读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在通读诗歌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评价任务:

1、进行朗读,注意体会诗歌的语言,

2、再次朗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学目标 :

1、了解边塞诗歌的特点

2、整体感知诗歌,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思想,律诗的一些常识;

3、通过反复读诗,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品味诗歌语言;

4、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情感。教学重点:熟读成诵,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所蕴涵的内涵,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开元年间,诗人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齐名。一天,他们三人到酒店喝酒,遇到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伶人演唱各人所作 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人中最美德女子所唱的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的故事。这个故事未必真有,但王之涣的诗歌确实是当时广为传唱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和其他三位有名的边塞诗人的作品。

二、简介作者: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善作边塞诗,与高适、王昌龄等唱和,名动一时。《全唐诗》存绝句六首,皆历代传诵名篇。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早年曾漫游四方,到过塞上。王昌龄自岭南北归,几年后,王昌龄又被贬至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之乱发生,王昌龄北还,路过亳州郡时,为刺史所杀。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他也有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其中写景佳句广为历代传诵不衰,如极富代表性的《使至塞上》就是其中之一。人们常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论诗人兼画家王维的作品。这两句出自苏轼的名言,的确抓住了王维的艺术特色,可算是不易之论。

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其诗风格雄浑,意想新奇,色彩瑰丽,尤以边塞诗名世,与高适同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有《岑嘉州集》,《全唐诗》存诗四卷。

三、学习诗歌:

1、朗读诗歌,注意字音、停顿与节奏 羌笛 qiānɡ 侯骑jì 燕然yān 岑参 cén shēn 散入sàn 狐裘qiú 风掣红旗 chè

2、解题

《凉州词》选自《全唐诗》。凉州词,唐乐府《凉州词》的唱词。

《从军行》选自《王昌龄诗注》 《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内容叙述军旅战争之事。

《使至塞上》选自《王维集校注》,唐开元二十五年,作者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凉州。这首诗是他在出塞途中写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选自《高适岑参诗选》。唐天宝十三年,作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这是他送人回京都长安的诗。

3、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凉州词》前两句写了关外之景,后两句抒战士的乡愁之情。

《从军行》前两句写景,渲染背景,后两句抒发将士们乐观坚定的豪迈之情。 《使至塞上》首联写奉命出使,征途遥远,颔联写出塞的行程,颈联写塞外奇观,尾联运用典故表明唐军声威远震塞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前十句描绘边塞风雪的奇异风光和奇寒景象,后八句写饯别、送行的情景。

4、再读诗歌,讨论诗歌主旨

《凉州词》侧重以悲壮苍凉的笔调抒发战士无限的乡愁之情。 《从军行》侧重表现将士们乐观坚定的豪迈之情。

《使至塞上》抒发诗人不辞长途奔波,奉命出使边塞的豪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用描绘边塞风雪严寒中的奇丽风光衬托深厚的离别之情。

四、鉴赏诗歌佳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解析:“怨杨柳”不是怨那些杨柳,应理解为用杨柳曲的调子表怨。在“一片孤城万仞山”的凉州,响起苍凉哀怨的笛声,吹的是思乡的杨柳曲。厌烦,生自高度的怨恨。怨到什么程度?怨到要说“何须怨”的程度:根据长期以来的经验,无论怎样怨都无济于事,绝望了!现在作出个判断:玉门关外的凉州没有春风。你吹什么折杨柳?这里连春风都来不到,哪里有杨柳让你去折啊?但更要紧的是:没有春风的关外,一切生命都只好在摧残中挣扎。人,也一样!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解析:这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解析:这段话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下面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他的劲拔和坚毅之美。另外,落日本来给人的是一种凄楚苍凉的印象,而在此处诗人却把它写“圆”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诗人不仅实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还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正如王国维所评价的那样,这是“千古壮观”的名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解析: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五、写作特点 王之涣的《凉州词》时间和空间都有大跨度,掌握这跨度就不难体会作品的情思。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然而后两句的情,已孕育于前两句的景。“一片孤城”,已有萧索感、荒凉感。而背景的辽阔,更反衬出它的萧索;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孤城”中人的感受,尤其如此。

《从军行(其四)》首句写边疆地理位置和环境。一个“暗”字,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次句写形势的险恶,他们征戍在边疆前沿,回望祖国只见玉门关一座孤城。第三句写战斗的紧张激烈,语言概括而形象鲜明如见。末句代战士们立誓,正面地讴歌他们的忠勇。有了前三句的铺垫,战士们的誓词分量才显得更重。 《使至塞上》中“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里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充满奇情妙思,是此诗主要的特色。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塞奇观,有大笔挥洒(如“瀚海”二句),有细节勾勒(如“风掣红旗冻不翻”),有真实生动的摹写,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如“忽如”二句)。全诗融合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诗情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诗的语言明朗优美,又利用换韵与场景画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

六、课后练习解答

第二题:如认为是逼真写实的名句。理由是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第三题:1.如认为是豪迈之语。理由是“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2.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3.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

4.写友人离去以后的情景:山回路转,友人的身影已经看不到了,此时诗人仍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离去的路,只见雪地上留下一行长长的马蹄印。联想诗歌最后两句,诗人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以及他的思乡之情,都通过“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句诗表达出来了。

5.从“白雪歌”歌咏的主题而言,这主要是通过人和人的感受,通过种种在南方人视为反常的事情写天气的奇寒,写白雪的威力。这真是一支白雪的赞歌呢。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又具体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此诗开篇就奇突。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全是飞雪之精神。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白草”,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然经霜草脆,故能断折(如为春草则随风俯仰不可“折”)。“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维妙维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

七、布置作业:背诵四首诗

八、练习: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

2.诗歌是从哪里开始着重写送别的?

3.赏析诗句。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作者写雪,写雪中的景象,写胡天的雪的特点,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写的?

5.诗人在句子中并未写到“情义”“不舍”等字眼,那么这种情义是怎样传达出来的?你知道具有相同意境的诗句吗?

九、教后记:

对于诗歌的学习,应重在朗读,从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读让学生对课文内容逐步掌握,从而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能力。

推荐第8篇:边塞诗歌(定稿)

边塞诗歌四首

(一)课堂教学要求: 【教材分析】

本课编选了四首描写边塞风情的唐诗。

《凉州词》中,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描写边塞的酷寒,体现出戍守边防的征人难回故乡的哀怨,但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悲壮苍凉。

《从军行》既表现了戍边战士的愁苦,也抒写出戍边将士决心为国戍边、杀敌立功的豪情壮志。

《使至塞上》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表达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心情和对戍边将士报效朝廷的慰问之意,也抒发了诗人对边塞壮丽风光的赞叹。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了西北边塞风雪的壮丽和奇寒,表现了戍边将士生活的艰苦,抒发了雪中送别时对友人的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教学目标】

1.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结合阅读“译文”弄清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歌的意境,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多诵读,体味诗的意蕴,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丰富语文积累。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2.诵读与积累。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凉州词(第1课时) 【教学建议】 1.简介《凉州词》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2.分析这首诗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杨柳”是双关语,既是音乐的曲调,又是现实的杨柳。“怨”和“杨柳”联系在一起,既是《折杨柳》的曲子中有哀怨(本来是离别的哀怨,引申为思乡的哀怨),又是埋怨杨柳不发青。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是对大自然的无可奈何,又是对自己征戍命运的无可奈何。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最后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显然不是客观的事实,玉门关外,也有春夏秋冬,但是在戍边的战士感觉中,这个荒寒的地方是没有春天的。

3.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活动设计

①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理解。 ②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③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2)学生活动设计

①自己查找资料,自学古诗,并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②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从军行(第2课时)

【教学建议】

1.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王昌龄的《从军行》一共有七首。均是表现戍边战士的愁苦。诗歌显得悲中有壮,而且是相当悲壮,相当雄浑,为何我们单单挑第四首呢?请大家仔细揣摩。

2.细细咀嚼,体味意境。

第一、二句写出了形势的危急。“青海”地区,是唐代经常与吐蕃作战的地方;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战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一方面,背景是昏暗的。长云,指横在天际的云,把雪山都遮蔽,因而天色就比较昏暗了。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战士所在的地方,又是孤城,又是被围困的,不但远离中原,而且远离玉门关,可见其形势是如何凶险了。

第三、四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纵观全诗,

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

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两句形成鲜明对照。第三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觉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本诗在抒写戍边战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使得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这首诗歌最突出之处。

3.反复诵读,背诵这首诗歌。

使至塞上(第3课时)

【教学建议】

1.整体感知,仔细品味。

(1)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扫除文字、词语障碍。

单车,一辆车,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属国,这里指吐蕃的军队;征蓬,飘飞的蓬草,这里指唐朝出征的军队;长河,黄河;候骑,骑马的侦察兵;子规,杜鹃鸟,又称布谷鸟;抵,值,相当;浑,简直;簪,古人用来别发连冠的首饰。

(2)教师出示辅助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 王维《使至塞上》,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本诗是出塞途中所作。

2.理解诗的意境、内容。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关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用一个“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抓住了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描写。“直”和“圆”构造出的画面,有一种无限开阔的空间,一种苍凉宏大的视野。

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意思是,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3.小结。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写景上。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第4课时)

【教学建议】 1.简介作者、作品。

(1)作者:岑参(715~770),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他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岑参早年的诗以风华绮丽见长。由于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为之大变。其诗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思想。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的代表作之一,他用歌行体写出了西北风雪的奇寒,抒发了雪中送客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2.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全诗。 3.边读边分析。

诗起首四句写野外雪景。“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写边塞风狂雪早。“卷”“折”从正面、侧面描写狂风怒号,遍地肃杀的景象。“即”写出惊奇之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此为千古传诵的咏雪佳句。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颖,想象奇丽,描写别致,形象优美。用“梨花开”喻雪,传神地表现了雪的皎洁、鲜润、明丽和飞动。形象鲜明,极富动态感和立体感。着以“千树万树”四字,更使风雪奇寒呈现出无边的春意。读之眼前立刻浮现一幅春风送暖,梨花盛开的美景。

接下来四句写室内苦寒。“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由帐外转入帐内,点点雪花飘落进来,浸湿罗幕;穿着狐裘盖着锦衾也不觉暖,奇寒难忍。而将军都护这样的勇猛边将,也是“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手冻僵了连弓也拉不开,铁甲也冷得穿不上。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转写野外雪景。放眼雪原,冰雪覆盖,纵横交错,抬望天空,阴云密布。“愁”“惨”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以上描绘了“瀚海雪景图”,热爱边塞风光,颂扬将士意志的感情融于其中。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描写饯别的情景。此句扣题,连举三种乐器,运用借代方式,写出送别宴上的热闹情景。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酒宴散,送客出辕门。茫茫雪原中一杆红旗,奇异而美丽的画面。天气奇寒,劲吹的北风翻不动坠有厚重冰凌的红旗,更显出一个“寒”字来。

最后四句写分手的情景。“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依依不舍。路遥远,风雪猛,难行走,惜别、担忧之意交织于胸。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望不见远去的朋友,仍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足迹。结尾两句,寓情于景,言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诗的后半部分描绘的是“风雪送客图”。

4.小结。

这首咏雪送别诗,前十句从不同侧面写雪,后八句写送别。雪景衬托送别,送别中又描写雪景。诗从描绘边塞风雪严寒中的奇丽风光着笔,通过独特的环境描写衬托出深厚的离别之情。雪是贯穿全诗的线索。写送别既表现出真挚的情谊,又显得豪放磊落,毫无悲愁惨淡之感。

(二)教学课件(积件)要求: 1.草原、大漠、古烽火台等图片。

课件使用目的:感知课文所写地域的风光,激发学习兴趣。 2.古诗朗读声像材料。

课件使用目的:以声像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资料要求 1.边塞诗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高之《燕歌行》、岑之《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等,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有《出塞》《从军行》,王之涣有《出塞》,王翰有《凉州词》。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

2.作者简介及相关资料

(1)王之涣(688—742),字季陵。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迁居为绛郡(今山西新绛)人。少时击剑任侠,后折节读书。开元初,曾官衡水县主簿。因被人诬陷去官,过了十五年的漫游生活。后为文安县尉。他是盛唐时代重要诗人之一。靳能在他的《墓志铭》中说他“歌从军,咏出塞”,“传乎乐章,布在人口”,可见诗名之盛。其诗情致雅畅,意境壮阔。可惜多已散佚,《全唐诗》仅录其诗六首。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2)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补秘书省校书郎。二十二年(734)登博学宏词科,授汜水尉。二十八年(740)任江宁丞。后贬龙标尉。安史之乱时,于流离途中为刺史闾丘晓杀害。后世称为王江宁或王龙标。其在开元、天宝时诗名籍甚,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其诗多边塞、送别、闺怨、宫怨之作,“绪密而思清”。七绝最为擅长,被后人誉为“神品”。《全唐诗》录其诗四卷。

楼兰:又叫鄯善国。汉武帝时,遣使通大宛,楼兰阻挡道路,遮杀汉使臣。昭帝元凤四年(前77)大将军霍光遣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斩其王。这里借指侵扰西北地区的敌人。

(3)王维(701—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山西太原),其父任汾州司马时徙居蒲州(治所在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721)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丞,也称王右丞。王维所作大部分是描绘山水田园风光的作品,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他又是杰出的画家,而且精通音乐,对自然美有敏锐的感受,常融禅理、画意、音乐之理于诗。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正指出其诗诗情画意相结合的特点。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4)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先世居南阳(今属河南)。天宝三载(744)进士,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曾两度出塞,充安西节度使府掌书记及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入朝为右补阙,出为虢州长史,官至嘉州刺史,后世称岑嘉州。他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岑参的边塞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调,描绘边疆奇异风光的作品成就更为突出。殷璠评其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河岳英灵集》),《唐才子传》说他这类作品“超拔孤秀,度越常情”。七言歌行最为脍炙人口。有《岑嘉州集》。

天宝十三年(754),岑参再度出塞,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这是他任判官期间写的一首咏雪兼送别之作。诗从描绘边塞风雪严寒中的奇丽风光着笔,通过独特的环境描写衬托出深厚的离别之情。雪是贯穿全诗的线索。写送别既表现出真挚的情谊,又显得豪放磊落,毫无悲愁惨淡之感。 3.参考评析资料 (1)《从军行》:

有些评论家认为,这首诗当“作归期无日看”,主要表现守边将士的悲慨和“怨愤”。如,明唐汝询《唐诗解》云:“哥舒翰尝筑城青海,其地与雪山相接,戍者思归,故登城而望玉关,求生入也。因言冒风沙而苦战久矣,然不破楼兰终无还期,悲何如耶?”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云:“作豪语看亦可,然作归期无日看,倍有意味。”清黄叔灿《唐诗笺注》云:“玉关在望,生入无由,青海雪山,黄沙百战,悲从军之多苦,冀克敌以何年。‘不破楼兰终不还\',愤激之词也。”今人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亦云:“写思归之情而曰‘不破楼兰终不还\',用一‘终\'字,而使人读之凄然。盖‘终不还\'者,终不得还也,连上句金甲着穿观之,久戍之苦益明,如以为思破敌立功而归,则非诗人本意矣。”

(2)《使至塞上》:

这首边塞诗描写诗人出使凉州途中的情景。诗借汉喻唐,歌颂唐帝国的幅员广大、国力强盛,抒发诗人不辞长途奔波,奉命出使边塞的豪情。首联说奉命出使,征途遥远。“单车”,有独当重任之意。暗用汉武帝降服匈奴置属国事,明说路途之遥,隐含对国土辽阔、国力强大的自豪。次联承上写出塞的行程。上句以“征蓬”自喻,下句写仰望所见,“出汉塞”、“入胡天”,叙写简洁,气象阔大。三联写塞外奇观,是千古名句。“大”字突出了沙漠的浩瀚无边,烟之“孤”显出景色的单调,烟之“直”打破了大漠的平面构图,把视线引向苍天黄云而有了立体感,“直”还表现出劲拔之美和初至塞外的诗人的惊奇。“长河”横亘画面之中,增添了画面的活泼感。“落日圆”又把视线引向远方,而且给人以温暖、苍茫的感觉。有限的字句创造了无限寥廓的境界,堪称“诗中有画”。尾联照应首联,仍用汉代典故,表明唐军声威已远震塞外。

推荐第9篇:边塞诗二首教案

边塞诗二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凉州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每位作者及作品的基本情况。

2、理解每首诗歌的内容,特别是其中的重点字词。

3、积累诗词名句,体会其含义,汲取语言营养。。 能力目标

1、体味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情怀,获得艺术享受。

2、培养诵读能力,欣赏能力,想象能力。

3、理解作者精巧的构思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4、比较探究边塞诗的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熟读成诵。

2、仔细品味,展开丰富想象与联想,结合背景及诗人的创作风格,深入理解。

3、对名句进行鉴赏分析。

4、比较探究边诗的的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味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

2、学习朋友间的真挚友谊和戍边将土的爱国之情。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学习了解诗歌所描绘的特有景色,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培养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难点:比较探究边塞诗的的特点,理解作者精巧的构思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方法:诵读,教师点播,师生共同分析欣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说唐诗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那么边塞诗可谓是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我们在以前学过高适的《别董大》(集体诵读)。这首诗既是边塞诗,又是送别诗。边塞诗人中能与高适齐名的是岑参。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岑参代表作之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解题:(出示课题及作者)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 754 ),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同任判官的武某归京, 岑参便写下了这首咏雪送别之作。“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一首雪中送别诗。作者岑参(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为“高岑”。曾作过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作品有《岑嘉州诗集》。

三、朗读、整体感知:

1、出示幻灯片,放录音(整体感知诗歌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朗读指导:

读法指导:读诗要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这首七言古体诗,每句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节拍,或两句一转韵,或四句一转韵,转韵时场景必须更新:这首诗的 第

1、2句陡促,重读“卷”、“八月”、“即”,突出风狂雪早;

3、4句轻柔舒缓,重读“春风”、“千树万树”,表现“春暖花开”的美景所带给人的春天般的温暖;然后低沉滞涩,寒气仿佛侵入骨髓。“中军置酒饮归客”及以下三句应读得热烈急促,一气呵成,营造出一种喜庆的气氛;“轮台”四句渐渐舒缓,渐渐低下去,使声音恰如那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营造出低回不已余音袅袅的意境。同时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

裘 衾 掣 着 翰 阑 羌

3、齐读。

四、分步解读,品味诗意:

1、课文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写“白雪歌”,一部分是写“送武判官归京” 请同学们将由写景过渡到送别的句子用“——”标示出来。 (明确:在“愁云惨淡万里凝”处标示。)

2、请同学们在诗中找出诗句中含有“雪” 的词语

(板书:飞雪

暮雪

雪满

雪上)

通过这四个词语我.们可以看出,时间在变,场景在变,“雪”字贯穿课文始终,可见“雪”就是本诗的线索。

3、作者的送别饱含了深情,下面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这首诗,重点品味“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四句所表达的作者的真挚情感。

(1)饯别前: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这句子中哪一个词能够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愁云)为什么用愁云,是云愁还是人愁?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要分别。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离愁、担忧)

(2)饯别中: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古人有为朋友摆宴饯行的习俗 ,那么作者在中军帐置酒宴饮归客,弹起胡琴琵琶吹起羌笛,烘托了热闹的气氛,体现了作者的一片盛情。

(3)临别时: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作者送朋友送了这么远,想起回京之路这么艰难,体现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和依恋。

(4)离别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作者不愿意离去也充分表现作者的依恋之情,但此时是不是只有依恋呢?体现了作者无穷无尽的回味。友人上路之后,诗人还久久地站在那儿深情地望着越走越远的朋友。这结尾两句,言已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迹,诗人在想些什么?是为“别时容易见时难”而感叹?还是为“长路关山何时尽”而愁虑?是为朋友归京而羡慕,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还是思念自己的家乡?笔端饱含悠悠不尽的情思,而苍茫天山雪原的雄浑背景,又给送别画面笼罩上一层旷达豪迈的气氛。

归纳:全诗用了四个“雪”表现不同的场景,以雪来衬托送别,送别时又写景,通过独特的环境描写,衬托出深厚的离别之情,抒发了作者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这就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五、细细咀嚼,佳句赏析:

1、请学生找出自己喜爱的句子,并谈谈喜爱的理由。(理解句意是最低要求,抓关键字,理解用字魅力,结合诗歌景色和写作背景,揣摩作者思想感情,体会诗歌写作手法运用。)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未及白雪先传风声,妙在由风见雪,南方八月秋高,而此时北方已满天飞雪。“即”,表现诗人少见多怪惊喜之情。“飞”,表现风之大,风之猛,雪之大。卷 折 从 正侧面写出风的大。

B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颖,想象奇特,描写别致,形象优美,“忽如”一词更妙,不仅写出胡天变化无常,也表现我惊喜之情。那雪花仿佛一团一团,一簇一簇,压枝欲低,繁荣壮丽,真可谓妙手回春。

C“散入珠帘湿罗幕”雪飞入户,沾幕帏消融,表现作者体物入微。 D“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夸张手法勾画出瑰奇壮丽雪景,大笔挥撒。

E“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尽管风很猛,红旗却因冰封雪冻结而不动,突出天气奇寒。白雪映红,反衬环境更洁白寒冷,象征将士们不畏艰险的气概。

F“雪上空留马行处”友人上路之后,诗人还久久地站在那儿深情地望着越走越远的朋友。这结尾两句,言已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迹,诗人在想些什么?是为“别时容易见时难”而感叹?还是为“长路关山何时尽”而愁虑?是为朋友归京而羡慕,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还是思念自己的家乡?笔端饱含悠悠不尽的情思,而苍茫天山雪原的雄浑背景,又给送别画面笼罩上一层旷达豪迈的气氛。 总结:这首边塞诗描绘了唐代边地特有的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下面我们学习另一首王之涣的边塞诗——《凉州词》

六、比较阅读,认真体会:

1、学生读这首诗

2、学生参看注释,疏通通文章大意

3、诗文解读(出示幻灯片)

4、中心:描写边塞特有景色,抒发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七、比较探究

开拓思维

1、请同学们分别指出这两首诗所描绘的边塞景物及特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草

胡琴

琵琶

羌笛 瀚海

《凉州词》:孤城

万仞山

羌笛

通过这两首诗,我们可以看出边塞诗描写景物的共同点是:描写边塞风光,场面壮阔,气势豪放

2、这两首诗表达的感情有什么异同? 共同:思乡

爱国

不同点:第一首诗是惜别,第二首诗是思乡。

边塞诗的特点:描写边塞风光, 场面壮阔,将士生活,气势豪放,爱国思乡。

下去之后,请同学们再找出一些边塞诗,去比较,去探究,对边塞诗将会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八、作业:背诵这两首诗 附: 板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凉州词》

雪(景)

别(情)

写边塞特有景色 飞 雪

欲别的离愁

戍边将士的怀乡情 暮 雪

饯别的盛情  雪 满

临别的依恋 

雪 上

别后的回味

边塞诗的特点: 描写边塞风光, 场面壮阔,将士生活,气势豪放,爱国思乡。

推荐第10篇:唐诗宋词 边塞军旅

高二语文 编制:王爱军 2016-11-16

边塞征战诗鉴赏

一、边塞诗简述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的诗作。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诗人。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盛世唐朝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是其主调;而中晚唐时期,则表现出战争的残酷以及诗人对战争的批判。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范仲淹)。

二、不同时代的边塞诗特点

1、盛 唐: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 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 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王昌龄)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2、中晚唐: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 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 陶)

——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3、宋 代: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 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

——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三、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

1、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

2、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3、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胡 羌 羯 夷 碛西 轮台 龟兹 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

4、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5、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

6、边塞诗中常见的典故:李广的典故、燕然的典故、玉门关的典故、楼兰的典故

7、边塞诗常见的艺术风格:豪迈旷达、雄奇壮美、慷慨悲凉

8、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

1 高二语文 编制:王爱军 2016-11-16 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富丽堂皇 ,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等。

四、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1)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南园》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 军 行》)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 白《塞下曲》) (3)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 卢 纶)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4)表达征人久戍边关的思乡念亲之愁。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 益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王昌龄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

(5)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曹 松《己亥岁》)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

五、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

2.对比: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

2 高二语文 编制:王爱军 2016-11-16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3.虚实结合: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 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 4.用典故: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

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李颀)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六、经典例题分析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七、跟踪训练

、阅读下面这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

(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3 高二语文 编制:王爱军 2016-11-16

2、阅读下面这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 (唐)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①?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①梅花何处落:是将曲调《梅花落》拆用。 (1)诗歌

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答:

(2)诗的

三、四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3、阅读下面这诗,然后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试加以分析。

4 高二语文 编制:王爱军 2016-11-16

1蝶恋花 出塞

1.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

【解析】“今古河山无定据”指古往今来,大好河山并没有一定属于谁的准则。首句破空而来,对苍茫大地之变化无常作了诗哲式思考,奠定了全诗的深沉雄浑的格调。诗歌以议论开篇,其作用在结构上是引领全文;在内容上是奠定了全词的格调,或揭示主旨。

2.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设问);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诗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2塞上听吹笛

小题1: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傍晚战士们牧马归来,皎洁的月光下,悠扬的羌笛声回荡在戍楼之间。(意思相近即可)

小题2:虚写(虚实结合也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 3使至塞上

(1)比喻,颔联用“征蓬、归雁”比喻诗人自己(或“负有朝廷使命的人”)表达了诗人孤独、思乡的感情

(2)“直”字,表现了打磨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意思对即可)

1、阅读下面这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

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情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

2、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①“冲”字形象生动的写出将士顶风冒雪奔赴战场的情形,表现出戍边将士一往无前,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

“缺”字运用使动用法,形象生动地写战士宝刀砍到缺了刃口,极言拼杀之惨烈,战斗时 5 高二语文 编制:王爱军 2016-11-16 间之长久,表现出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②作者塑造了戍边将士信心百倍、斗志昂扬、机智勇敢、英勇无畏的形象。

第11篇:边塞战争类

边塞战争类诗歌鉴赏

一、什么是边塞战争诗

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又称为“高岑诗派”。)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读边塞诗应注意的几点:赏析边塞诗,他们从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等景物中反映出他们的精神风貌,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体味每首诗的整体风格,领会作者熔铸其中的感情,以及把握好所反映的时代风貌。

二、边塞战争诗的特点:

1.反映主题:

(1)抒发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2)揭露将领的腐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3)作战艰苦——“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轮台九牛二虎之力月风夜吼,一川啐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4)反映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2.表现手法:

(1)直抒胸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2)对比——“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3)烘托——“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三、边塞战争诗特点——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1.初唐诗风: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 (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

2.盛唐之诗风: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3.中晚唐诗风: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4.宋代之诗风: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四、边塞战争诗常见思想主题

1.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借孤寂艰苦悲壮的战争生活的描写表现戍边将土的壮志豪情。李益的《塞下曲》“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借边塞人欢马叫的壮丽景象,赞美将士们慷慨激昂,为国献身的精神和必胜信念。

2.表现与亲人的离情别绪,表现思乡思亲的主题。

如岑参的《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在无处投宿的沙漠里行走,更激起作者的思乡之情。《题苜蓿峰寄家人》“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闺中只是空思想,不见沙场愁杀人。”以家人的思念来反衬征人思乡的愁苦。

3.描绘戍守战斗的场面,揭露官兵之间的矛盾,表达反战主题。

卢纶的《逢病军人》“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色入金疮。”借—个饥、寒、疲、病、伤的退伍军人形象控诉了扩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体现了诗人对良将的期待,对无能边将的嘲讽。王维的《老将行》、《陇头行》贝反映了将军有功不赏的不平。

4.描绘边塞的奇异风光与边陲人民的生活状况。

边塞诗人抒发感情和描写人物是常用粗犷的笔触、厚重的色彩描绘出苍茫雄浑的边塞风光作为背景。高适的《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皮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描写了营州少年习惯原野生活环境,表现边地少数民族的骑射生活。《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描写了边塞和平宁静开朗壮阔的景象。

总的来说是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写塞外征战的艰苦和连年征战的残酷,对帝王黩武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的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塞外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总体归纳如下:

边塞风光——奇丽壮阔 统治者——穷兵黩武 家乡——思乡念亲

将士——艰苦私生活、报国豪情 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

当然,很多边塞诗的内容往往不是单一的,有些诗歌是兼有以上思想内容。

五、艺术风格

有的豪迈旷达——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有的雄奇壮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有的豪壮悲慨——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有的委婉清丽——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六、常用手法

比喻、夸张、用典、渲染、虚实结合等

七、常用意象

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

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

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

感情特点: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精神

解题技巧方法

边塞诗的鉴赏,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把握时代特征,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因而,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诗评家常称赞“盛唐之音”,边塞诗正是构成“盛唐之音”内容的一个基本方面。“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式微,虽然诗人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着多少悲壮,多少婉伤:“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在报国无门的愤懑(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范仲淹“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凉,更多一些惆怅。时代不同,边塞诗的题材、主题基本类似,风格也差别不大,却都分明展示了各自不同时代特征。

2.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边塞诗题材的兴起,是与诗人们的生活范围有所扩展紧密关联的。从边塞诗中,我们看到诗人的眼界开阔了,诗歌的意境拓展了,诗歌的内容更显得异彩纷呈。有对建工立业的渴望:“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有报效国家的激情:“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不少诗人在塞外军营生活多年,如高适、岑参、李益等,他们的边塞诗中的内容几乎涉及到了边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起衅的怨恨;有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我们在阅读这些诗歌时,要能够区别每首诗作思想内容上的细微差别。比如岑参的边塞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他也写过一些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为后人传诵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事情虽小,情意深厚。同时,我们还要体会到,跃动于边塞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3.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

在大量边塞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也很不一样,有的豪迈旷达,如前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可能准确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以及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遇,反映在边塞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

【综合训练】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下列小题。平蔡州三首(其二) 刘禹锡

汝南晨鸡喔喔鸣,城头鼓角音和平。 路傍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 老人收泣前致辞,官军入城人不知。 忽惊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承平时。

【注】①蔡州,唐天宝时为汝南郡,安史之乱后,沦为叛军巢穴。②元和十二年,唐王朝在宰相裴度的主持下,由李愬率军雪夜袭破蔡州,活捉了割据抗命的淮西藩帅吴元济。③天宝:唐玄宗年号,被称为天平盛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用“汝南”而不用“蔡州”,看似平淡无奇,实则隐含官兵克复蔡州、百姓重见天日之意。

B.“城头鼓角”四字未正面描写战事,而是从侧面来写,与首句共同渲染出蔡州静寂紧张的气氛。

C.诗歌颔联说“路傍”而不说“路中”,暗示“路中”正有大队官兵在行进,表现百姓渴望军队撤出蔡州的急切心情。

D.“忆旧事”暗含对比,从“忆旧事”到“皆涕零”,深刻地揭示了百姓对于国家统一的强烈向往。

E.诗歌语言平白流畅而又言近旨远,用笔虽看似平易,却于浅易的诗意中融入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和评价。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B项,“渲染出蔡州静寂紧张的气氛”说法不恰当,应是“渲染出蔡州和平安宁的气氛。C项,“表现百姓渴望军队撤出蔡州的急切心情”说法错误,应是“表现百姓对蔡州平定的欣慰”。故选BC。

2.诗歌后四句蕴含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①对李愬卓越的指挥才能和军队破城后号令严明的赞美。“官军入城人不知”既点明李愬军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兵不血刃,平定了蔡州,也点明平定蔡州后军队的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满蕴赞美之情。②对蔡州平定的无比欣慰和对国家中兴的殷切希望。“忽惊”“重见”等词的运用以及“十二载”的具体释义,体现了百姓对蔡州平定的无比欣喜以及对国家重新走向繁荣的期望。 【解析】

题干是“诗歌后四句蕴含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是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能力。赏析诗歌表达了哪些情感,可以根据对诗歌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得出。本题,要求分析诗歌后四句蕴含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仔细阅读后四句,再结合注释②③进行分析本诗的后四句,即可得出答案。本诗的后四句“老人收泣前致辞,官军入城人不知。忽惊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承平时”是叙老人语,“官军入城人不知”一句与开头两句相关合,盛赞李愬用兵如神。最后两句为喜极之语。从天宝末到元和十二载,已有六十多年之久,历史即将翻过这黑暗的一页,老人于迟暮之年而出乎意料地睹此快事,顿觉无比欣慰、满眼光明,对国家的中兴充满着希望。至此,全诗主旨顺势托出,一笔作颂,一笔作收,流吐毫不费力,而不尽之意,仍在篇外。诗中特别标明“元和十二载”,是出于诗人精心安排,他要用史笔将这一重大事件著之竹帛,流传千古。所以本诗的后四句蕴含的作者思想感情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李愬卓越的指挥才能和军队破城后号令严明的赞美;一是对蔡州平定的无比欣慰和对国家中兴的殷切希望。答题时,先指出表达了什么情感,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名师点睛】

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本题,结合诗歌下注释对诗歌后四句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关山月 卢照邻

塞垣①通碣石②,虏障抵祁连。 相思在万里,明月正孤悬。 影移金岫③北,光断玉门前。 寄言闺中妇,时看鸿雁天。

【注】①塞垣:指边塞。后也指长城、边关城墙。②竭石:在今河北昌黎之北。③金岫:指金山。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空间上写边疆战线漫长、战事紧张,交代了戍边将士们不能回归故乡的原因。 B.颈联写将士渴望与明月一道探访亲人却不能,有张若虚名句“愿逐月华流照君”之意。 C.尾联直抒胸臆,希望家中的妻子不时看看天上南归的鸿雁,它们会捎去自己的思念。 D.这首诗的整体意境清冷孤寂,表现了将士们戍守边疆的决心和对家中亲人的惦念。 【答案】C 【解析】

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项,“尾联直抒胸臆”错误,从尾联来看,“寄言闺中妇,时看鸿雁天”,征夫、闺妇,一在边关,一在内地,天各一方,相思尤深,只能托付明月,寄语闺妇,希望能时时思念,情思遥深,托物传情,可见抒情很委婉,不属于直抒胸臆。 4.有的版本把尾联中的“寄言闺中妇”改为“寄书谢中妇”(谢:道歉)。有人认为“寄书谢中妇”更好,结合作品分析为什么?

【答案】①“寄言闺中妇”是说将士们寄语家中的妻子,不时看看天上南归的鸿雁,它们会捎去思念。②“寄书谢中妇”是说将士寄信向家中的妻子道歉,害得妻子见大雁南归而发忧思。③“寄书谢中妇”既照应了颔联的“孤”,又关涉了颈联“断(因战事紧张造成了家中妻子的孤单,也使自己随月光探访亲人的愿望都不能实现。这样写,表现了阳刚之气和阴柔之爱的交织,使戍边将士的形象更为丰满。 【解析】

题干问的是“有的版本把尾联中的‘寄言闺中妇’改为‘寄书谢中妇’(谢:道歉)。有人认为‘寄书谢中妇’更好,结合作品分析为什么”,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观点,即认可题干中的哪一种,然后结合诗歌内容、表达的情感、塑造的形象、使用的技巧等角度陈述理由。“寄言闺中妇”,这是说将士们告诉“闺中妇”,要“时看鸿雁天”,即常常看看天上南归的鸿雁,因为鸿雁会捎去双方的思念,古有鸿雁传书之说;“寄书谢中妇”,“书”指信件,“谢”意思是“道歉”,这是说将士们借助信件来表达自己对“闺中妇”的歉疚之意,而这种歉疚在上面也交代了原因,如颔联“相思在万里,明月正孤悬”,二人远隔千里,倍显孤独,如颈联“影移金岫北,光断玉门前”,这说明边关战事的紧张,这也是造成二人难以见面的原因,由此可知,如果使用“寄书谢中妇”,好像与诗歌的前面几联的关联更密切。考生也可以选取“寄言闺中妇”来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塞下曲六首(其三) 李白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①。 阵解星芒②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③。

【注】①“天骄”,匈奴曾自称“天之骄子”。②古人认为客星呈现白色的光芒,就是战争的征兆。③膦阁:即麒麟阁。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绘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霍嫖姚,即霍去病。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骏马如疾风奔驰,写骏马实际上是突出驾驭骏马的健儿们威武雄壮。 B.“渭桥”代指长安,“鸣”突出了快马加鞭,渲染了军务紧迫和士气旺盛。 C.“弯弓”“插羽”指开弓射箭,两个动作就描绘出从出发到克敌制胜的场面。 D.在作战的过程中,汉军的阵型被冲散了,军营成空,反映出战争的惨烈。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结合诗歌中的重要诗句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描绘的核心内容进行思考,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D项,“阵型被冲散,军营成空”错,是说战争结束。

【名师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诗歌分析。

【答案】①对将士们勇敢杀敌,保家卫国的赞美之情。战士们辞家赴边,冲锋陷阵,摧枯拉朽,大败敌人。②心中不平之情。能上“麒麟阁”的“只有”霍嫖姚这样的上将,而更多的士卒只能默默无闻。③对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的礼赞。战士们明知血战凯旋后“只能有上将”一人图形麟阁,但战士们仍因能报效国家。功业不朽不一定必须画像麟阁.这更能体现健儿们的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 【解析】

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首句写战马飞奔,有如风驰电掣。写“骏马”实际上是写驾驭骏马的健儿们,马壮是为了借喻兵强。“出渭桥”而“鸣鞭”,正所谓快马加鞭,进一步烘托出健儿们的急切心情,也渲染了军事任务的紧迫和唐军士气的旺盛。

五、六句描写“破天骄”后的战场景象。这两句确实或有讽刺之意,心中不平之情。能上“麒麟阁”的“只有”霍嫖姚这样的上将,而更多的士卒只能默默无闻。同时也是以士卒口吻表示:明知血战凯旋后只能有“上将”一人图形麟阁,但战士们仍因能报效国家、民族而感到自豪和满足。功业不朽不一定必须画像麟阁。这更能体现健儿们的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使此诗具有更能震撼人心的悲壮色彩。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①,岂能愁见轮台②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①祁连城: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②轮台:唐代庭州有轮台县,这里指汉置古轮台,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南,李副使赴碛西经过此地。 7.下列对这首诗的贫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没写行时的歌舞盛宴与分手时的难舍离情,但字里行间洋溢着激情。 B.首联写塞外酷热难耐、人迹罕至的环境,表现了李副使不畏艰苦的豪迈气概。 C.颔联写李副使不平凡的经历,“岂能”暗示出他长期驰骋疆场,时常惹起乡愁。 D.这首诗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其口语化的语言,具有亲切洒脱的效果。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语言特色的能力。主要集中对诗意、思想主旨、语言、等内容的考查,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将各个选项带入原诗句中进行分析即可。“时常惹起乡愁”错。“岂能愁见轮台月”是反问句,表明将军早已将思念置之脑后,是盛唐积极进取的反映。

【名师点睛】古诗词阅读的考查涉及鉴赏形象、语言、技巧、感情四个基本点,其中思想内容是核心,而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技巧是诗歌的外在形式、是鉴赏诗歌切入的目标和对象。所以这类题,应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去作答。 8.诗的尾联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诗末两句直抒胸臆,气贯长虹;向戎马沙场上求取功名,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丈夫。(2)诗人勉励李副使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3)表达了作者洞渴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评价。对诗歌语句意蕴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表情词语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本诗尾联很明显是直抒胸臆,作答时,一定要注意规范,应考虑术语、诗句分析和情感三个层面组织答案。

(五)阅读下面的这首明诗,完成小题。平凉 李攀龙

春色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 惟余青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弟子家? 宛马如云开汉苑,秦兵二月走胡沙。 欲投万里封侯笔,愧我谈经鬓有华。

【注】平凉在汉唐盛世时并不属于边塞地界,明王朝时嘉峪关以外大片土地尽失,平凉渐渐成了边塞。“汉苑”原指汉朝马苑,这里借写明代平凉府的大牧马场。 9.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冷落、寂寥的平凉春色,荒芜的边城蒙上了一抹灰暗、冷峻的色调,寄情于景,景中有情。

B.颔联不露雕琢痕迹,貌似平淡无奇,实则在特定图景中,包含着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深沉回顾和感叹。 C.颈联抚今追昔,借助想象,用精炼的语言描绘出军队在边关塞外沙漠中驰骋作战的图景。 D.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从上到下,思绪随之起伏、推移,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叠之中闪耀出新的境界。 【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AD项考核手法,BC项考核考核内容,其中D项,“由近及远”错误,应为“由远及近”。

10.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欲投万里封侯笔”,引用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表达出作者愿意效法班超,在保卫祖国的征战中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愧我谈经鬓有华”,诗人感到惭愧的是,大半生只空谈治国济民的经术,如今已两鬓斑白,表达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壮志难酬的遗憾。

【解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要求分析尾联的情感,答题时先解释诗句,然后分析情感,尾联“欲投万里封侯笔”,引用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表达出作者愿意效法班超,在保卫祖国的征战中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愧我谈经鬓有华”,诗人感到惭愧的是,大半生只空谈治国济民的经术,如今已两鬓斑白,表达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壮志难酬的遗憾。 【名师点睛】

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第12篇:边塞征战诗

边塞征战诗

一、概念

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盛唐时期,发展成为一个诗歌流派。这类诗多以

1、边塞风光;

2、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

3、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4、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为题材。

代表诗人:

杨炯、陈子昂、杜审言、陆游等人也创作边塞诗。边塞诗创作一时蔚为风气。边塞诗代表人物是:王昌龄, 岑参 ,李贺,高适,李益,李白,卢纶,常建。

二、常见意象

1、是浓郁的汉代情结。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不仅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马援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

2、是鲜明的边地风貌。

自然景观多是黄(风)沙、白(长)云、冰川、雪山、大漠、黄河、秋月、孤城、边关; 常用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战马 ;

常见的地名:胡、羌、羯、夷、碛西、轮台、龟兹、夜郎;塞外、雁门、漠北、玉关、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黄河;

常见乐器是:羌笛、胡笳、琵琶、芦管、角、鼓;乐曲多是与边塞军旅生活有关的《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行路难》等。人物多是戍卒、将帅、胡人; 用典多是投笔、长城(南朝宋的大臣檀道济)、楼兰。

草(离别、荒凉、思乡怀人) 黄叶、枫叶、落叶(凋零,时光飞逝,漂泊) 鸿雁(理想,追求,思乡怀归、思亲、音信,消息) 鹧鸪(离愁别绪,思乡怀归) 马(漂泊思乡,奔腾,追求 ) 燕子(离别思念亲友、时光飞逝、羁旅情愁) 雨(希望、生机、残酷的环境) 秋、西风、秋风(惆怅、游子思归、衰败、落寞) 云(游子飘泊、自由自在)

月亮(思乡盼归、思亲怀人、故国之悲) 夕阳(思乡怀归、时光易逝人生的短暂) 大漠(浩瀚无边)

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海风、瀚海、楼兰

烽火、狼烟、马、宝剑、铠甲、孤城、羌笛、雁、鹰。 旌旗、鼓、干、戈, 号角、战车、辕门、烽火

楼兰、阴山、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 单于、吐谷浑 羌笛、胡笳、琵琶 《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

三、边塞诗的思想感情

1.从戍边战士的角度,或写战争的惨烈,或写报国的豪情。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以戍边战士的视角,既让我们想见战争的残酷激烈、战事的频繁不断,又让我们看到了战士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以及最后必胜的坚定信念。

2.从闺中主妇的角度,批判战争破坏了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长年戍边的亲人还健康地活着吗?每天吃得饱吗?身上的棉衣能否御寒?这一切,都让思妇担心、牵挂,而这些担心、牵挂无法得到排解,这种无理而有情的动作正揭示了战争破坏了人民安宁的生活,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3.从旁观者的角度,控诉战争的罪恶。

《兵车行》 杜甫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战争使得无数的家庭背井离乡、使得无数的战士变成累累白骨!

《燕歌行》 高适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一方面是前线的战士浴血奋战,随时都有战死的可能;一方面却是将领们纵情声色、歌舞升平。

4.从将士的角度,写因长期戍边而产生的精神上的痛苦。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里的“边愁”有对于现实的忧愁、建功立业的渴盼,更有离乡背井抛妇别雏的痛楚、无限的乡愁。

四、边塞诗的语言特点

1、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还有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2、含蓄隽永。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还有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3、清新雅致。其特点是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小池》);孟浩然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这是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清新、自然。清新之风常见于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陶潜的诗特点主要在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

4、形象生动。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5、绚丽飘逸。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李商隐的诗歌不但绚丽,而且朦胧晦涩,李贺的诗也比较绚丽乃至于奇丽。如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全诗显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6、简洁明快。其特点是:语言简练利落、洗炼(练)、浅显、明白如话、不加修饰。如贾岛的诗、马致远的散曲,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7、雄浑壮丽。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如曹操的《观沧海》显得胸襟豁达,豪情横溢。最具代表的是盛唐诗歌中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在他们的笔下,有狼山,有大漠,有绝域,有孤城,有奇寒,有酷热,有同仇敌忾的愤慨,有誓死戍边的决心。

8、粗犷豪放。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是李白豪放诗风的特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千里;“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古风》)描绘光阴流逝之快,人事变迁之速,一气呵成,天衣无缝。宋词中的豪放派,以苏、辛为最杰出代表。

9、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沉则不浮,郁则不薄。”杜甫之诗,为浓郁之极至。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沉郁的力作。

10、悲壮慷慨。大凡诗人,慨叹风云变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击人民灾难之重,身受命运坎坷之苦,郁积壮志未酬之愤,而忧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目之。可见,悲慨是时代的心声,诗人的呼喊,诗人面对*的现实,出于严肃的责任感,遂作悲慨。陈子昂的诗,就以悲慨而驰誉诗坛。《登幽州台歌》是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

11、缠绵哀怨。诗作婉曲,感情细腻。如柳永、李清照、姜夔的词。

孟浩然:语淡恬静

杜 甫:沉郁顿挫

李 贺:奇诡雄浑

李商隐:清丽俊逸

范仲淹:苍凉悲壮

秦 观:情真意切

辛弃疾:气势雄壮

王 维:恬淡生动 高 岑:雄浑奇拔 元 稹:艳丽浅近杜 牧:含蓄绰约 王安石:雄健高峻 李清照:婉约凄切 姜 夔:清妙秀远

王昌龄:雄健浑厚

韦应物:清新典雅

白居易:平白清新

李 煜:伤感细腻

苏 轼:旷达豪迈

杨万里:新鲜活泼

李 白:清新飘逸 贾 岛:萧瑟悲愁 刘禹锡:明朗隽永 欧阳修:清丽明媚 柳 永:缠绵悱恻 陆 游:雄浑奔放

五、边塞诗常用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 1)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最后两句即为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

①借塑造人物抒情。仍以李白的《塞下曲》为例

②借写景抒情。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征人思乡的情感借景(如雪之沙、如霜之月)得到了抒发。

③借议论抒情。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后两句借议论表达了对朝廷所派将领昏聩无能的不满。

④借物抒情(也叫托物言志)

《房兵曹胡马》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此诗通过写骏马的神清骨峻,凌厉奔驰突出其雄健,又写其具有的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以及它的忠贞。是马而非马,作者这里正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这匹马,表达盛唐时期一种蓬勃向上、渴望建功立业、封侯千里的精神。,既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写照。

六、解题方法

1、关注诗歌的作者,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边塞征战诗最能体现国运的兴衰,它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比如盛唐时期,国力强大,其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如“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而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或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或为归家无望的哀痛,如“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但是不管什么时期的边塞诗都回旋着爱国的主旋律。

2、关注诗歌的意象,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

3、抓住直接抒情议论的句子。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李益)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4、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能准确地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遇,反映在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

第13篇:边塞征战诗

边塞征战诗鉴赏

一、明确边塞诗与边塞诗派

边塞诗派是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边境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盛唐边塞诗风格雄壮豪迈,充分反映了激昂壮阔的时代风貌,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边塞诗标题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军”等字词,如柳中庸的《征人怨》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二)》等。 【边塞诗和边塞诗派】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边塞诗一方面题材开阔,内容包括:边塞风光;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伤;统治者穷兵黩武,对战争的不满和控诉;将士艰苦生活;思乡念亲或征人思妇的愁苦思情;友人惜别感伤或壮别感奋等。而且风格雄浑豪放、慷慨悲凉。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代表的诗篇有高适《燕

1 歌行》、岑参《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有《出塞》、《从军行》,王之涣有《出塞》,王翰有《凉州词》。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

二、了解边塞诗的时代特征

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既有写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写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但更多的是写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格调高亢,情绪激昂。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等。到了中晚唐时期,诗人们虽然仍保持昂扬向上的基调,但其中已不免几许悲壮,几许感伤了。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

2 行》),“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张乔《河湟旧卒》)等。到了宋代,国力衰退,面对北方少数民族的强势入侵,统治者却纸醉金迷,不思进取,所以这时期的边塞诗多表现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豪迈之气少了很多。

三、抓住边塞诗的意象

抓住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可以帮助我们体察诗中的景物特点和诗人的情感特点。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有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金鼓、旌旗、长云、秋月、黄草、雪山、孤城、飞雁、扬鹰、走马等。诗人往往借助“大漠”“长河”“落日”等描绘塞外景象的雄奇壮美,借助“金鼓”“旌旗”“烽烟”等展现边关战事的壮怀激烈,借助“大雪”“秋月”“黄草”等抒写戍守将士的悲凉愁苦等。 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箫笛等

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

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

四、品味边塞诗的思想情感

塞诗表达的思想情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描摹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景喻冬景,描写了塞外玉树琼花的雪景。

2.抒发保卫疆土、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之三:“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刻画了将士们在国家危难之时的慷慨赴敌不顾生死,一往无前。

3.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控诉战争的残酷。如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百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怒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将疆域恶劣的天气形象的展示出来,其生活之苦也就可想而知了。

4.表达征人久戍边关的思乡念亲之愁及家中亲人(妻子)的离恨。如李益的《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出征的士兵在月光下行进,忽闻笛声,一齐回首,浓浓的思亲之情涌上心头。

5.反映连年征战对广大人民生活的干扰和破坏,反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拓土开边。如陈陶的《陇西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

4 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中无定河边悲哀凄凉的丈夫枯骨,一边是妻子梦境中年轻英俊的战士,表达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对统治者发动战争的痛恨。

感情特点: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精神 主旨:1.抒发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2.赞颂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奉献精神;3.状写将士的乡愁、家中亲人(妻子)的离恨;

4.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控诉战争的残酷,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

5.描摹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

6.注意矛盾心情:慷慨从戎与久戎思乡、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痛恨庸将与献身精神等的矛盾。

五、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

5 幽怨的情,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的情;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 2.对比: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3.虚实结合: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

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

4.用典故: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

6 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李颀)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表达效果:

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五、边塞诗的风格

或奇丽峻峭,雄浑挺拔;或清新幽雅,缠绵悱恻;或慷慨高歌,响遏云天,或低徊浅唱,感慨万端;或令人热血沸腾,欲跃马横戈,或使人愁肠寸断,想折戟断刀„„

六、边塞诗鉴赏技巧

1.关注诗歌的作者,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2.关注诗歌的意象,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 3.抓住直接抒情议论的句子。

如: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李益)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鉴赏流程:

提出观点——内容分析(景物特点)——诗人情感(诗歌主题)—

7 —艺术手法(表现手法)。

边塞诗常用的表达技巧有比喻、夸张、对比、烘托、用典、虚实结合等,如2007年高考山东卷考查了徐兰的《出关》:“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马后桃花马前雪”运用了对比和借代(象征)手法,“马后桃花”意谓关内正当春天,温暖美好;“马前雪”是说关外犹是冬日,严寒可怖。“桃花”与“雪”分别指代(象征)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将关内桃花烂漫的春景与关外白雪茫茫的冬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抒写出远征士卒怀土恋乡的情感。

第14篇:边塞文学读书笔记

1.唐代边塞诗中会引用到汉代开发河西、经营西域的史实,此处可作一论文。有关的诗有: 李昂的《从军行》(汉家未得焉支山)

2.汉代文学与唐代文学的关系(唐诗中的汉代情节):

建安风骨与唐诗的风骨

建安文人的慷慨激昂对唐代文人的影响

建安文人建功立业对唐代文人的影响

汉代边塞诗对唐代边塞诗的影响

汉代开发河西在唐代边塞诗中的影响

3.河西地名与唐边塞诗:

如:玉门关与边塞荒凉、艰苦,不能活着回来有关。陇山与漂泊之苦和陇山的难于翻越有关。可参看任文京《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137页。

对于唐代边塞诗中的地名研究,似可以做一些文章。可参《学林漫录》(五集)p178

4.《从边塞地域看几首边塞诗的注释》可以补充一下例证:

月黑雁飞高

瀚海阑干百丈冰

王昌龄孤城遥望玉门关

杜牧《初冬夜饮》“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也把梨花写作雪。

苏轼诗《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也是把梨花写作雪,且是从杜牧诗化出(参张鸣《宋诗选》200页)

5.卢照龄《战城南》:“将军出紫塞,莫顿在乌贪。”“紫塞”可与李贺《雁门太守行》“塞上燕脂凝夜紫”参看。

6.从空间划分边塞诗

边塞诗虽然主要面对的空间是广袤神秘的大西北,但从诗歌实际创作来看,又有几个点,根据这几个点又可以把这个空间分割为几个部分:一是以陇头、陇坂为点向东的空间,这是诗人进入边塞的门槛,也是第一个严酷的考验,以这一个点为中心的诗多写陇头的严寒和对故乡的思念。二是以凉州为中心,包括整个河西走廊,以这一个点为中心的诗多写边塞的荒凉、苦寒,出现比较多的词语是大漠、孤烟等。第三个是西域,即今天的新疆地区,当然这个地方因为广阔,又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可以再细分,这一部分比较突出异域风情。那么这样区分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一是可以对边塞诗进一步细分。二是可以统计这三个点诗歌的数量,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7.唐代诗人对岑参诗歌最看重的是什么?是不是就是今天我们认为的昂扬奋发的盛唐精神?

8.是不是可以以模式来研究边塞诗,因为看岑参边塞诗是岑参两次入幕而作,其创作的心路历程是:踏上从军之路,初到陇头,诗人感受到的是离乡的思念,对从军边塞的茫然畏惧,就算是到西域,诗人描写所谓的从军豪情也很少,也就是说岑参的诗不是为表达理想,借写边塞豪情来写人生豪迈的理想,他是诗人在从军的旅程中自然地表达,这种模式与李白的边塞诗不同,李白的边塞诗基本是想象式的,主题是闺怨加人生理想。王维的又是一另种模式,前期同于李白,后来他也到边塞,但与岑参不同,他是到边塞慰问,这种心态与岑参不同。等等,这里实际上有重重的不同。

9.岑参边塞诗的创作对其后来的诗有没有影响?有没有印记?

10.试拟的论文题目:

王晶波有《陇右文化中的李白杜甫》,那我们可以拟《陇右文化中的高适、岑参》,《河西文化中的高适、岑参》,还有可以把“河西文化”与“陇右文化”作一比较辨析。

2013年6月25日星期二

第15篇:中国最具血性的边塞诗词排行榜前十名,第一名无争议

中国最具血性的边塞诗词排行榜前十名,第一名无争议

唐时有边塞诗派,宋时有边塞词派。历史上边塞诗词数量不少,既有消极悲观的,也有豪迈雄壮的;既有吟咏边塞风光的,也有描写边塞战斗的。我们这里要排名赏析的是其中最具战斗性、最具血性的诗词。TOP10渔家傲·秋思宋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注释】渔家傲:词牌名。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等。塞:边界要塞,此处指西北边陲。异:不同。衡阳雁去:相传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边声:只有边塞才有的声音:大风呼啸的声音、军营号角声、马的嘶鸣声等等。嶂:峻峭的山峰。燕然未勒: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这里用典故比喻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羌管:即羌笛,古时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赏析】这是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时写的一首边塞词,表现的是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和期待燕然勒功的英雄气概。背景开阔宏大,意境苍凉深邃,主体明确鲜活。上片把边塞的荒凉和悲壮写到极致,尤其“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有着旷古雄浑和悲怆。下片既写守边将士无怨无悔的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又客观地描述将士的思乡情绪心情,把家与国的思考反映到诗词中,非大手笔不能至此。范仲淹以此慷慨豪迈之词,一扫当时萎靡不振的词风,对后来苏轼、辛弃疾等豪放派词人有着深刻的影响。TOP9从军行七首·其四唐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注释】青海:此处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内。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长云:浓重的云层。雪山:祁连山,因山顶终年积雪得名。孤城:玉门关。汉置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与匈奴勾结,屡次杀害西汉出使西域之臣。诗中泛指西北地区屡屡犯边的少数民族。【赏析】第

一、二两句写景,青海湖上空,长云万里,云中横亘隐隐的雪山;边塞孤城和玉门要塞遥遥相望。这是边塞中常见的典型的地理环境,荒凉雄浑。

三、四句直接宣泄情感,“黄沙百战穿金甲”,可见边境战争频繁和激烈,尽管如此,将士报国的雄心壮志,不曾磨灭。“不破楼兰终不还”,此句掷地有声,震耳发聩,体现的是大无畏的的牺牲精神,发出誓斩敌顽的斗志和决心,读来热血沸腾。TOP8《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一宋 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注释】僵卧:僵,僵硬。形容自己苦于现实,无所作为。哀:哀伤。戍轮台:戍,守卫。轮台:在今新疆境内。诗中指防守边关。夜阑:夜深。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冰河:结冰上冻的河流。【赏析】开篇即采用对比手法,表明并强调自己的高远志向。虽僵卧而不自哀,还想着去为国戍边。三四句写自己梦中犹在驰骋沙场,体现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以及诗人枕戈达旦的英雄气概。值得一提的是,写此诗时,陆游已经68岁。TOP7凉州词二首·其一唐 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注释】凉州词:唐乐府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精美酒杯。沙场:指战场。【赏析】这首诗的意思是,美酒倒满了玉杯,正要畅饮的时候,马上琵琶就会不停地响起,催促我快点上前作战。我在沙场上醉倒,请你不要笑话啊,从古至今,战场厮杀中,能有几个人能平安归来。用现在的话来说,诗中的主人公在战场上不惜为国捐躯,视死如归,同时又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TOP6雁门太守行唐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注释】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雁门,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与北方突厥部族的边境。黑云:浓重的乌云,诗中比喻弥漫的战争烟尘。甲光:铠甲在太阳下闪光。金鳞:铠甲如同金色的鱼鳞闪闪发光。角:号角。燕脂:胭脂。易水:河名,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玉龙:代指宝剑。【赏析】意的大意是,敌兵蜂涌而来,如黑云蔽城,似是要推倒城墙;我军整束以待,铠甲在阳光下金光闪耀。军号震天动地,战斗之后战士的鲜血浸透黄土,在黑夜间凝成暗紫色。红旗半卷,易水之畔,夜寒霜重,鼓声沉闷。为了报答君王之恩,紧握宝剑,敢慷慨赴死。首联渲染兵临城下、两军对阵的紧张气氛,颔联描写战斗的残酷,颈联写军队夜晚作战,尾联借典故表达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全诗悲壮豪迈,给人以强烈的震撼。TOP5军行

唐 李白(或说王昌龄所作)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注释】行:古诗的一种体裁。骝马:一种骏马匣:刀鞘。【赏析】全诗通俗易懂,风格刚健,朗朗上口。描写刚刚结束的一场规模较大的战斗,塑造了一个顶天立地、骁勇善战的将军形象,讴歌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生动描绘地网一个胜利者的骄傲神态。TOP4《塞下曲六首》其一唐 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注释】天山:即祁连山。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金鼓:指锣与鼓,古时进军时击鼓,退军时鸣金。【赏析】李白写过不少边塞诗,都是用通俗的语言,描绘高大的形象,表达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这首诗也是如此。“五月天山雪”,起句就紧扣题目。前四句一气直下,豪放不拘,语言平淡而气势雄浑。尾联语气斩钉截铁,强烈表现出诗人甘愿征战沙场,直捣敌巢的远大志向。杀敌报国之情喷涌而出,夺人心魄。TOP3代出自蓟北门行南北朝 鲍照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注释】蓟,古代燕国京都,在今北京市西南。羽檄:紧急军事公文。广武:地名,今山西代县西。[朔方:汉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西北部及后套地区。虏阵:敌方阵容。旌:旗帜。国殇:为国牺牲的人。【赏析】本诗描写了一场边境紧急战事。通过战事和恶劣条件的渲染,突出表现了将士赴敌征战,勇于牺牲的忠良气节时,是南北朝时期边塞诗的名篇。该诗留下一句名言: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后来唐太宗有一首诗中写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TOP2燕歌行唐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注释】燕歌行:乐府旧题。张公:张守珪,开元二十三年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汉家:借指唐朝。摐金伐鼓:军中鸣金击鼓。瀚海:这里指大沙漠。凭陵:逼压。铁衣:指将士。刁斗:古代军中煮饭用的铜锅,可用来敲打巡逻。李将军:指飞将军李广。【赏析】本诗通过描写大军出师时旌旗如云,鼓角齐鸣,浩浩荡荡开赴战场,战时却因骄奢轻敌,惨遭失利,狼狈不堪,揭露主将临敌轻慢,不恤士卒,是致使失败的缘由。赞扬战士在生还无望的情况下,依然抱定必死的决心以身报国。全诗笔力刚健雄浑,气势悲伤壮烈,寓意深远。TOP1出塞唐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注释】龙城飞将:多认为是李广。不教:不叫,不让。胡马:指来犯边境的外族骑兵度:越过。【赏析】本诗慨叹边关战事不断,而国无良将。全诗以平实的语言,道出国家的安危、百姓和将士的期望,从小处着手却气势渐宏,一气呵成,令人感觉淋漓痛快,拍案叫绝。明人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此诗可入神品。明人李攀龙曾推它为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

第16篇:描写边塞的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佛”王维(唐)《使至塞上》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唐)《从军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唐)《凉州词》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赛》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曾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曾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就给你这些很经典的吧。其实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描写边塞风光的诗句广为流传,我就不一一例举了。我想你需要知道一下的还有几个非常著名的边塞诗人:王维,王昌龄,岑参,高适(并称“高岑”)王之涣

第17篇:边塞诗歌的豪情

边塞诗歌的豪情

作者:陈元德 来源:教发中心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8日 点击数:

164

边塞诗歌的豪情

星海实验中学 陈元德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最能表现大唐帝国的盛世气象、也最能体现唐代诗人豪情壮志的边塞诗。

一提起边塞诗歌我们会立即想到大漠孤烟、风雪漫天的奇异风光,铁马冰河、黄沙穿甲的军旅生活,边塞诗歌最能体现国运兴衰,“宁为百夫找,胜作一书生”(杨炯)表达了初唐诗人建功立业的渴望;“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表现的是盛唐时期将士们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而中晚唐时期“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诗人虽然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婉伤,甚至发出了“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终成万骨枯”的反战呼声。到了宋代,边塞诗歌的情感又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尽管诗人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

由于古代边陲各少数民族与汉族政权之间的斗争分分合合,战战停停,戍边生活早就成了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细细品味每一首边塞诗,根据边塞诗选材的角度和表达的情感内容上的不同,边塞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保卫疆土、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激励着侠肝义胆的不惜为国牺牲的英雄,他们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置生死于不顾,希望在伟大的戍边战争中实现自己一生建功立业的宏愿。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之三:“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将士们在国家危难之时,慷慨赴敌,不顾生死,其一往无前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人类精神世界中一盏最亮的灯,是极其高贵、圣洁的,正因为这种高贵,才会“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二、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

戍守边塞的生活是很苦的,这种苦不只表现在自然条件上。分析起来,大致有:

(一)揭露军中苦乐悬殊的事实,抨击将帅的腐败无能,不恤士卒。如高适的《燕歌行》中:“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里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国难当头,边烽吃紧,将士奉命出征。诗人用对比手法摆出事实,虽未下褒贬断语,但强烈的艺术效果已使人感到沉痛、悲愤,士兵在战斗中出生入死,而将军帐中却在歌舞升平,极尽声色之娱。两相对比,是多么不公平。因而全诗回荡着一股苍凉悲壮之气。还有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同样的表现了对将帅无能的不满。

(二)对战争的厌恶。“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黄城足今古,白骨乱蓬蒿”“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战士命如草芥,即使阵亡也只能暴尸荒野,其凄惨已到了字字是血声声是泪的程度,对统治者对战争的抨击与厌恶昭然于纸上了。

(三)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在北方,边塞天气恶劣,军中生活极为艰苦。战士们不仅要御敌,还要忍受大自然带来的苦难。如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就写了轮台秋冬的天气状况:“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怒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将士们走在这样的天气里,“风头如刀面如割”,而且,“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这正是戍边将士生活的写实,其艰苦程度非一般人可以想象的。

三、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别离之情。

将士们戍守边塞,久而不归,曾引起征人无限的乡愁和思妇苦苦的等待。如李益的《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出征的士兵,多达三十万,在月光下行进,忽闻笛声,一齐回首。同时被一种巨大的力量牵曳着,走进心灵里最脆弱的区域,这种情绪再慢慢散开,氤氲于整个身体之中,越来越浓。不知不觉之中已然泪流满面了。其实,思念不只是征人的痛苦,同时也是思妇的痛苦。可以这么说,自从有了战争,就有了思妇们痛苦的等待,战争有多长的历史,思念就有多长的煎熬。久戍不归,生死不明,但还心存希望,却又盼不到那人。如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长年戍边的亲人还健康地活着吗?每天吃得饱吗?身上的棉衣能否御寒?这一切,都让思妇担心、牵挂,而这些担心、牵挂无法得到排解,思念之极就不自觉地出现在白日梦中了。在梦中与思念的人儿相会,也是一种苦涩的幸福啊,难怪女主人要赶走可爱的黄莺鸟。这种无理而有情的动作正揭示了战争破坏了人民安宁的生活,看起来它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实则曲折有致,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四、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的风情。

由于边塞特殊的地理位置,是边塞诗中描绘了其特有的风光和风俗、风物,给读者带来新鲜而奇异的世界,一些诗写了边塞的风光,如北朝民歌《敕勒川》:“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描绘了北国草原壮阔的景色,雄浑的气象。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出了北国异域的奇瑰雪景。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北方壮阔的景象。还有高适的《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皮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写的是诗人北游燕蓟时极目所见的营州少年的尚武风貌。

边塞诗歌情感复杂,交织着慷慨从戎与久戍思乡、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痛恨庸将与献身精神等的矛盾,其意象也非常丰富,主要意象有烽火、狼烟、马、宝剑、铠甲、孤城、羌笛、胡雁、鹰、夕阳、大漠、长河、长城、画角、鸣镝、羽檄、金鼓、胡天、霜雪、碣石、瀚海、海(朔)风等,自然景观多是黄沙白云、冰川雪山,地理区域多是塞外、雁门、漠北、玉关、黄河,异域风物多是羌笛、胡笳、琵琶、战马,人物多是戍卒、将帅、胡人,用典多是投笔、长城(南朝宋的大臣檀道济)、楼兰,乐曲多是与边塞军旅生活有关的《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行路难》等,多用比喻、夸张、拟人、用典、对比、象征、烘托、白描、渲染、虚实结合等手法展现孤寂冷清、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生机勃勃、肃杀荒寒、阴沉肃穆、瑰丽雄奇、虚幻飘渺、凄寒萧条、清新自然等美学意境。

江苏高考中,最近5年都没有考查过。之前考过唐朝边塞诗人柳中庸的《征人怨》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 ? 结合诗句具体说明。(4分)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①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②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③怨气候酷寒④怨景色单调.

这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诗。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是典型的古代边疆之景,而马策与刀环很容易联想到征人的戍边战争生活。(PPT展示第一题答案)

答:诗中有金河,黄河,青冢,玉关,黑山等边塞名地,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 前两句就时记事,说的是:年复一年,东西奔波,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刀,征战不休。“金河”,即大黑河,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玉关”,即甘肃玉门关。金河在东而玉门关在西,相距很远,但都是边陲前线。“马策”,即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马策、刀环虽小而微,然而对于表现军中生活来说却有典型性,足以引起对征戍之事的一系列的联想。这两句“岁岁”、“朝朝”相对,“金河”、“玉关”,“马策”、“刀环”并举,又加以“复”字、“与””字,给人以单调困苦、不尽无穷之感,怨情自然透出。

前两句从“岁岁”说到“朝朝”,似乎已经把话说尽。然而对于满怀怨情的征人来说,这只是说着了一面。他不仅从那无休止的时间中感到怨苦之无时不在,而且还从即目所见的景象中感到怨苦之无处不有,于是又有

三、四句之作。

“青冢”是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境内,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传说塞外草白,惟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时届暮春,在苦寒的塞外却 “春色未曾看”,所见者唯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萧杀如此,怎不令人凄绝?末句写边塞的山川形势:滔滔黄河,绕过沉沉黑山,复又奔腾向前。黄河和黑山相隔甚远,这里不可坐实理解。上句说青冢,这里自然想起青冢附近的黑山,并用一个“绕”字牵合,寄寓绵绵怨情。这两句写景,似与诗题无关,其实都是征人常见之景,常履之地,因而从白雪青冢与黄河黑山这两幅图画里,我们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诗虽不直接发为怨语,而蕴蓄于其中的怨恨之情足以使人回肠荡气。

通篇不着一个“怨”字,却又处处弥漫着怨情。诗人抓住产生怨情的缘由,从时间与空间两方面落笔,让“岁岁”、“朝朝”的戎马生涯以及“三春白雪”与“黄河”、“黑山”的色彩单调的自然景象去现身说法,收到了“不着一字, 边塞诗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它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沙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但另一方面,边塞诗作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家卫国的豪情,还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名的壮志。如“不破楼兰终不还”;“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这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所产生的张力使诗句具有永不泯灭的魅力,诗句中洋溢着的崇高感,成为中华民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由是我们可以总结出几种“怨情”(PPT展示答案) 族的最强音,千载悠悠,需要我们用心去鉴赏去品味。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第18篇:描写边塞的句子

描写边塞的句子

1、在这个城市与沙漠相连的沙漠上,绿洲与黄沙相伴,飞鸟伴驼玲起舞,极高气温与正常温度仅一步之遥,十分独特,沙漠的沙丘轮廓清晰、层次分明,丘脊线平滑流畅,迎风面沙坡似水,背风面流沙如泻。在大漠深处的沙山之巅,可静观大漠日出的绚丽,目睹夕阳染沙的景色。

2、五月的戈壁,蔓草绿了。绿了的蔓草湿漉漉的。上午下过大雨,黄昏乍晴便起了地雾。一缕缕一缕缕地雾,天上的洁白的云朵似的,排着队在滩上轻轻飘动、轻轻飘动。如果稍微站远点,会以为整个滩似乎都在动,远处的山似乎也在动。

3、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戈壁滩犹如在炉上烤着,灼人的热浪席卷着每一寸土地,使人喘不过气来。

4、一个个沙浪向前涌动着,像-只无形的巨手,将沙漠揭去了-层,又揭去一层。沙漠上狂风袭来,沙粒飞扬,天昏地暗,这就是沙的世界,简直无你立足之地。茫茫的沙海中留下了一串串踏实而清晰的脚印,炙热的沙海将热气透过双脚沁人心脾,我和小画笔都醉倒在沙海中。

5、日近黄昏,他眼前的沙漠呈现一派金色,无数道沙石涌起的皱褶如凝固的浪涛,一直延伸到远方金色的地平线。

6、一眼望去,到处都是单调的黄色,连一棵树木都没有,沙漠的广阔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疲倦,似乎永远走不出去似的。时近中午,太阳升得老高老高,晒得沙漠直冒烟。我们下车休息,支起凉篷,但沙子热得烫人,叫我们站不是坐不是。我第一次感到沙漠的可怕。

7、站在沙山上,俯视下方,连绵不断、高低起伏的沙山下面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林中花团锦簇,点缀着这绿色的\"海洋\".8、第一次见到这样浩瀚无垠的戈壁滩,他粗犷豪放、雄浑壮阔的神韵让人震撼。了望茫茫戈壁满是粗砂、砾石与盐减,一种耐旱的沙枣树与杨树稀疏地生长着,孤独地守望着干涸的戈壁滩;偶尔有一簇簇一米多高的密密的已被秋风染成红黄色的芨芨草,似都市里时髦女郎的美发,在凛冽的秋风中飞舞。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顽强与活力。

9、在一望无际的的大漠之中,凄凉孤寂、漫天风沙终年弥漫在这片荒凉孤寂的被世人所遗忘的土地之上,天地间尽是黄沙,如大的大漠之中似乎只有那几棵枯树能为这片土地增添一点微不足道的生机,偶尔寂静的天宇中回荡起北归大雁的嘹亮叫声……

10、在从嘉峪关通往敦煌的路途中,远望祁连雪山,晶莹沁心,近瞻戈壁沙漠,伸展无垠。戈壁滩,意即寸草不生的地方。塞外雨少,全靠渠水灌田,每遇山洪暴发,裹石而下,沟渠四溢,碎石成滩,年久即成戈壁。这里杳无杨树,满地坚沙卵石自由地翻滚着,唱着孤独的歌。

11、苍茫戈壁虽有鸟飞绝,人踪灭的苍凉,也许这贫瘠而厚重的戈壁下面蕴含着丰富的宝藏,茫茫戈壁留给我的记忆胜过高山、大海。真正的感受到了什么叫空旷与辽阔。

12、沉重的时间压满大戈壁。戈壁滩太苍老了,苍老得难以寻觅一缕青丝,难以撷到一缕年轻的记忆,仿佛历史就蹲在这里不再走了,昨天,今天,还有明天都凝固在一起。

13、啊,看到你了,西北大漠,无边的黄沙蔓延在这片无边的土地上,凭你耗尽眼力寻啊,也看不到一丝绿意,没有潺潺流水,没有巍巍高山?

14、在这个远离繁荣、喧哗的边塞上,伫立着一座古老的城市,任凭风沙的吹打,那高大的古老城墙依旧像卫士一样守护着城中的生灵。他的身上充满了古朴的气息,岁月沧桑,饱受战火摧残的黝黑城墙依旧泛着渗人的凶光,如一头荒古巨兽,犹如一把尚无完全出鞘的剑令人望而止步。

15、沙漠处处热浪袭人,仿佛燃烧着熊熊火焰,游人会感到酷热,瞬间大汗淋漓,热气饶身,给人一种置身于桑拿室的感受。

16、这是纯种的戈壁,没有一点杂质,旷达的蓝天,缥缈的白云,一目荒旷的沉寂,一目宏阔的悲壮,粗莽零乱的线条,浮躁忧郁的色彩,构成浩瀚、壮美、沉郁、苍凉和富有野性的大写意,一种慑人心魄的大写意。成片成片灰褐色的砾石,面孔严肃,严肃得令人惊惶,令人悚然。这是大戈壁面靥上的痔瘤,还是层层叠叠的老年斑?

17、忽然,远处一片漫漫黄沙映入我的眼帘,更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丘,也是由清一色的黄沙堆砌而成,这里是黄沙的世界,黄沙的海洋,绵绵的黄沙与天际相接,根本想像不出哪里才是沙的尽头!

第19篇:王昌龄描写边塞诗句

中国从古至今也涌现出非常多的诗人,就比如王昌龄的诗读起来也是很有启示,这些人在中国的文学发展史上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下面是王昌龄描写边塞诗句,欢迎参考阅读!

1、《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2、《从军行·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3、《从军行·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4、《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从军行·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6、《从军行·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7、《从军行·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8、《塞下曲·其一》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9、《塞下曲·其二》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0、《塞下曲·其三》

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11、《塞下曲·其四》

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12、《出塞》

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1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附: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璠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

王昌龄生平

他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

开元二十八年(740 年)王昌龄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孟浩然由于吃些许海鲜而痈疽复发,竟因此而死,在这时期,王昌龄又结识大诗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诗,还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与孟浩然、李白这样当时第一流的诗人相见,对王昌龄来说,自是一大乐事,可惜与孟浩然一见,竟成永诀,与李白相见,又都在贬途。当时李白正流放夜郎。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冬,王昌龄离京赴江宁丞任,此时已与名诗人岑参相识,岑参有《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王昌龄也有诗留别。途经洛阳时,又与綦毋潜、李颀等诗人郊游,也都有诗。

王昌龄作为一代诗杰,流传下来的资料却很少。除上文所说贬岭南外,还曾遭过贬,具体时间和原因也不太清楚,有人认为在天宝六载秋。《詹才子传》说他“晚途不谨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河岳英灵集》说他“再历遐荒”,《旧唐书》本传也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被贬为龙标尉。

更为可悲可叹的是, 后来连龙标尉这样一小小的职务也没能保住,离任而去,迂回至亳州,竟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唐才子传》载:王昌龄“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后张镐按军河南,晓衍期,将戮之,辞以亲老,乞恕,镐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晓大渐沮。”一向同情诗人的张镐终替王昌龄报仇。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天子王昌龄”。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除上文谈到与李白、孟浩然的交游外,还同高适、綦毋潜、李颀、岑参、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谊。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甚至可能去过碎叶(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一带。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

世称为七绝圣手。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阎丘晓因忌才而杀害王昌龄,实在是对我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破坏,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王昌龄成就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向高峰,故人称“七绝圣手”。其诗歌体裁很大一部分是易于入乐的七言绝句。内容基本上选用乐府旧题来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他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想象力。其诗歌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意境深远,耐人寻味。他的许多描写边塞生活的七绝被推为边塞名作,《出塞》一诗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由于王昌龄的诗歌最专于七绝,并且取得很高的成就,后人称其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评价

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殷璠《河岳英灵集》把他举为体现“风骨”的代表,誉其诗为“中兴高作”,选入的数量也为全集之冠。这些都可见他在诗坛上的地位。王昌龄的诗以三类题材居多,即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 《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边塞诗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诗经》中的边塞诗作品就相当丰富(如《小雅出车》《六月》等)。唐朝的边塞诗发展到顶峰,仅就其数量就有近2000首,达到各代边塞诗数量的总和。以高适、岑参与王昌龄为主的边塞诗派,是浪漫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的边塞之作,表现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抒发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还描写西北边疆奇异壮丽的景色。同时也反映征夫思妇的幽怨和战士的艰苦,各民族之间、将军和士卒之间的矛盾。边塞诗反映这个时代中有关战争各方面的现实,产生许多优秀杰出的诗篇。

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诗人宽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情,情景交融。这本是边塞诗所最常用的结构,但是诗人运用最简练的技巧,于这情境之外又扩大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在最平实无华的主题之中凝练出贯穿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考;最具代表的是《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第20篇:边塞诗歌四首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体会诗歌主题;

2、进一步了解边塞诗,包括诗歌意象、主旨等;

3、运用所学知识解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边塞诗歌主旨,能运用所学知识鉴赏诗歌。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歌曲《出塞曲》导入

二、《从军行(其一)》鉴赏

(一)回顾所学边塞诗

(二)王昌龄简介

“七绝圣手”、“诗家夫子王江宁”

(三)学生朗读诗歌

评价学生朗读

(四)找感情基调

“愁”

(五)如何写“愁”

“黄昏”、“独”、“秋”、“羌笛”、“关山月”

(六)曲笔

作者表现征人思乡怀人的感情,不直接写出,而是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反映出来。作者用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融在一起,就全篇而言,这一句画龙点睛,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

(七)主旨

表现征人思乡怀人

三、总结边塞诗

1、意象:明确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通过典型意象的开拓,体察这些特定的景物描绘出的特定的地域特征和反映出的特定时代的精神风貌。

比如借“大漠”、“长河”、“落日”等描绘塞外景象的雄奇壮美,借“金鼓”、“旌旗”、“烽烟”等展现边关战事的壮怀激烈,借“大雪”、“秋月”、“黄草”等抒写戍守将士的悲凉愁苦。常见意象还有: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2、掌握边塞诗常表达的思想感情。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既表现出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也赞扬了他们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既表达了对良将及早出现的渴望,也表现出对边疆和平的向往;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描写边塞山川景物、生活艰苦的;

(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既表现出从军将士的洒脱,也抒发了他们心中的无奈;

(5)。“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既表现出戍边将士深深的乡思之情,也抒发了思妇无尽的思念与惆怅。

3、边塞诗歌意境

边塞诗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有的豪迈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深刻体味,才可能准确领会边塞诗异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

四、诗歌鉴赏

高考回放(04年江苏高考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①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边塞诗词
《边塞诗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