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对鲁迅的评价(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4-27 09:08:28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对鲁迅一生及事迹的评价

对鲁迅一生及事迹的评价

摘要: 鲁迅作为中国一位著名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了解、研究鲁迅也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鲁迅 生平事迹 新文化运动 文学作品

 生平介绍:

童年时期:

1881年八月初三(公历9月25日),鲁迅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府城内东昌坊口(今属绍兴市越城区)的一个书香门第,名为周樟寿,他的祖父周福清是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进士,在北京任官员,父亲周伯宜是一名秀才,母亲名叫鲁瑞,值得一提的是,鲁迅与周恩来同宗,祖先是北宋理学始祖周敦颐。

1892年,11岁的鲁迅就读于家乡绍兴的寿镜吾开设的私塾三味书屋。 1893年(光绪十九年),也就是鲁迅13岁那年,他的祖父周福清因为科举舞弊案而被革职下狱,于是,鲁迅兄弟则被安插到离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难,此案子最终以周福清被判“斩监候”,入狱8年为结果,所以周家每年必须花费大笔礼金,使周福清得以活命,于是家道开始衰落,同时其父亲周伯宜也重病在床,1896年病故。 求学时期:

1898年,17岁的鲁迅离开家乡的三味书屋,进入金陵的新式学堂江南水师学堂,并改名为周树人。

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铁路学堂,与陈衡恪结交,1901年毕业,颇受进化论思想影响,爱读新思想的书,尤其是翻译的小说。 留学日本:

1902年2月,21岁的鲁迅赴日本,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2年后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1912年改制东北大学医学部)学习现代医学,他不仅是东北大学的第一位外国留学生,而且是当时仙台唯一的中国留学生,其中,在仙台学医过程中,给鲁迅影响最大的是解剖学老师藤野严九郎。

弃医从文:

在日本求学期间,鲁迅尝到了作为中国人而处处被歧视的滋味,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鲁迅在看一场电影中,对于那些 “体格强壮,神情麻木”的中国人,在淡然地围观被当作俄国侦探处死的同胞,鲁迅受到极大的打击,这时他已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

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

1907年曾拟创办杂志《新生》,因经费问题未能如愿。

1908年师从章太炎,加入光复会,并和二弟周作人一起翻译了一些东欧和俄国的短篇小说,就是著名的《域外小说集》,不过销量只有数十册。 回国任职:

1 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

1912年,31岁的鲁迅受蔡元培之邀,到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工作,但鲁迅沉迷于收集研究拓本之中,校编谢承《后汉书》、《嵇康集》,后受钱玄同影响,重新投身新文化运动,并兼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和北京大学讲师。

1918年,37岁的周树人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短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1921年12月,他还生动地塑造了阿Q形象,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 1924年,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人创办同人周刊《语丝》。 晚年时期:

1926年8月,鲁迅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抗议三·一八惨案,被北洋政府通缉。

于是南下厦门大学任文科教授,数月后,46岁的鲁迅离开厦门,18日抵达广州,19日晨在孙伏园、许广平的陪伴下,任中山大学的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并与自己29岁的学生许广平同居。

1927年10月,鲁迅辞去中山大学职务到达上海,10年之久,他一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北区的越界筑路区域(所谓“半租界”,是指今天虹口区北部鲁迅公园一带),那里有特殊的政治环境保护他写作免遭迫害,以及他不少的日本朋友。

1930年起先后加入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但鲁迅与左联领导有很多思想上的冲突,因而有人认为他是自由作家。

1927年到1936年间,鲁迅创作了很多回忆性的散文与大量思想性的杂文,翻译、介绍外国的进步文学作品。

自1931年起,鲁迅还大力倡导木刻版画,由此开始了中国创作版画的历史。 1936年10月19日清晨五点二十五分,鲁迅在上海因肺结核病去世,享年55岁,在上海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悼念活动并葬于上海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墓迁移重建于上海虹口公园。

 重要的事迹: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另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其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反对封建专制和伦理道德,要求平等自由,个性解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提倡科学,反对尊孔复古思想和偶像崇拜,反对迷信鬼神,要求以理性与科学判断一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和文言文,开展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

而鲁迅在这场运动中,虽说在大多数人的观点中,他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之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正如鲁迅自己所说的“我的写作是奉前驱者的命令写的”,而显然鲁迅不是那个前驱者,那么鲁迅的地位不过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而已,确切说是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作者,给这场运动提供了他自己的独立的思想,提供了特定价值的思想,因此我们可以说,鲁迅只是新文化传统中的一个特别有

2 价值的部分。

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最主要的贡献是发表了一些批判专制的白话文小说,而在其他的方面表现的并不多,而是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人无论在学术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有作为,他们才是这场运动的主角,鲁迅顶多是个重要的配角。

但是,鲁迅有他的特别的价值,这点绝不能否定,因为新文化运动三个最主要的观念,一个是启蒙主义,一个是民主主义,一个是科学,鲁迅的启蒙主义的态度很清楚,他说“我的写作基本上是启蒙主义”,那么也就是说,鲁迅对启蒙主义持充分的肯定的一个态度,但是在此同时,大家可能会注意到,当年钱玄同请鲁迅参加五四新青年写作的时候,鲁迅提了两个问题,他说“你们办新青年,目的是要打破那个传统的铁屋子”,但鲁迅也提出怀疑,“这铁屋子是能够打破的,或者能够靠你们的文字笔墨所能够打破的吗?”还问了第二个问题,他说“你们搞启蒙主义,是要唤醒沉睡中的青年,青年被你们唤醒以后你们又不能给他们指出出路,这不是害了青年吗?”这两个问题其实就是对启蒙主义的作用提出了怀疑,他担心搞不好启蒙主义还有副作用,使觉醒的青年为了革命流血甚至牺牲,因此,鲁迅非常自责,他本来可以糊里糊涂过日子,但我把他唤醒了,把神经搞灵敏了,他就更加感受到痛苦,而我却不能给他指出一条出路,我不是做了帮凶吗?由此,可以看出他既支持启蒙主义,肯定启蒙主义的作用,但同时他又对启蒙主义实际有什么作用表示怀疑,虽然他不赞成夸大启蒙主义的作用,但最后他所能做的也还是启蒙主义,这是充满了矛盾的。

鲁迅对科学的态度,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初,鲁迅在日本的一系列著作里就已经谈到他对科学的复杂态度。一方面,他充分地肯定了科学,他当时有个预言,这个科学思潮传播到中国,传播到东方,将会使中国和东方的世界发生巨大的变化并且他特别强调科学精神的作用,但是于此同时,他又提出来,如果把科学,包括科学理性推到极端成为一种科学崇拜,那就会产生很大的问题,会有很大的弊病,而对于物质的发展,鲁迅充分肯定,但同时也提出来,如果物质发展到极端,以富裕为文明的标准,鲁迅认为也会产生非常巨大的问题,所以他对科学,对物质这个东西也是既坚持又质疑的。

对民主也一样,鲁迅一方面充分地肯定了民主的作用,特别是法国大革命所带来的这样一个民主,他认为这样一种民主传统反对专制主义是极为重要的,但同时他说这个民主是讲少数服从多数,但如果把民主绝对化,它就可能会形成多数对少数的压迫,所以他强调仅仅有民主还不行,必须有自由,而且特别要强调个体的精神自由,如果民主不和自由相结合的话,他可能会形成多数人的暴政。

由此,我们看出鲁迅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他不是简单地二元对立,而是完全跳出了二元对立的简单模式,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把科学、非科学,理性、非理性,物质、精神,多数、少数,民主、自由这样一系列对立的概念在同时一起进行考察,在两者之间不断地进行质疑,在质疑的过程中思想逐渐升华,而在质疑的过程中,他的思想充满了矛盾和这种矛盾所带来的巨大的痛苦。

所以,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不是一个主将,但他却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作用,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为这场运动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 主要文学作品:

鲁迅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灵活,风格鲜明独特。在他55年的人生中创作的作品,体裁涉及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有《鲁迅全集》二十卷1000余万字传世,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

3 对新中国的语言和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小说:

鲁迅以小说创作起家,1918年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影响深远,其后,鲁迅连续发表多篇短篇小说,后来编入《呐喊》、《彷徨》两个短篇小说集,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出版。

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鲁迅逐渐放弃了计划中的长篇小说创作,转向杂文写作,但并未放弃小说的创作,也写了一些小说,有名的有鲁迅后期小说结集本《故事新编》。

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意义重大,名篇迭出,他前期的小说往往没有离奇曲折的剧情,而是以清末民初的底层百姓生活为主,注重细节描写,能在点滴间以白描手法鲜明刻画人物,并挖掘微妙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出底层人民思想的麻木愚昧和生活的艰辛,正如鲁迅说的“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后期作品则以借历史典故映射现实生活,风格从容充裕、幽默洒脱,与前期有明显的区别,代表作有《阿Q正传》、《祝福》、《孔乙己》、《故乡》等,其中小说的主人公阿Q、祥林嫂、孔乙己、闰土等在大陆妇孺皆知,说明创作还是比较的成功的。 杂文:

鲁迅首创了以论理为主,形式灵活的新文体——“杂文”,并将之发扬光大,他的杂文数量极多,题材广泛,形象鲜明,论辩犀利,文风多变,毛泽东誉之为“匕首”和“投枪”,深入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他的代表作有《二心集》、《华盖集》等。 散文:

鲁迅散文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主要作品结集有《朝花夕拾》和《野草》,前者以追忆儿时往事为主,平易晓畅,风趣生动,其中有名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野草》则以尼采式的散文诗形式,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批判反思,反映了作者当时虚无主义的悲观心境,语言色彩艳丽而冷峻峭拔,意象独特而富有暗示性,意境晦暗幽深,对日后中国白话散文诗的发展有着一定影响。 诗歌:

鲁迅并不看重自己的诗歌创作,只是偶尔为之。其诗作传世无多,主要以旧体诗为主,多有佳句,早期诗歌深受古诗影响,多吟咏离情感伤,如留学日本时作的《自题小像》中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真切动人,境界大开。《四一二事变》一诗,写出乱世友人遭逢政治迫害情景,令人为之动容;1922年创作《彷徨·题辞》:“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描述文学创作路上呕心沥血孤行,也是著名代表作之一,而且相较同时代的其他诗人,鲁迅的诗歌在当代被引用的频率很高,如“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題三义塔》),是常被中共官员引用来表示对台和解的名句,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则常被引用以自况。 译作:

鲁迅也以译作著名,在鲁迅留下的1000多万字作品中,有一半是翻译文字,前期他主要翻译欧美文学及日本文学作品,如尼采、凡尔纳等,后期则主要翻译东欧文学及苏联文学的革命文学作品。他的翻译特点强调忠实原文,有时甚至连原句的结构也不加改动,以“硬译”风格闻名,据统计,鲁迅总共翻译过14个国家近百位作家200多种作品。 其它:

4 鲁迅在学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著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此外还有《鲁迅书信集》、《鲁迅日记》等存世。

 评价:

对于鲁迅的评价以正面为主,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及海外的普遍率都很高。 正面评价:

在中国,鲁迅是一位地位独特的作家,而且大多数人承认他是最重要的现代作家之一。

大多数人认为他文笔犀利、思想深刻,是“新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一个具有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他的小说使用富有创造力的形式对中国人的国民性、中国社会的弊端予以深刻的阐释;散文诗集《野草》被认为是当时少有的展现现代主义特质的作品;其杂文,由于特殊的发表环境,在嬉笑怒骂的文字背后蕴含着坚定的政治立场,这一政治立场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是鲁迅思想中最为复杂的地方之一。

中国共产党是典型因政治需要而高度赞扬鲁迅的,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将鲁迅评价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并且将中共在延安创办的文学院取名为鲁迅文学院,后改为鲁迅艺术文学院,共产党掌权后,鲁迅的文学地位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肯定,而且他的众多文章被选为大陆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现今仍然存在官方的鲁迅研究机构和专门的鲁迅研究杂志。 负面评价:

也有不少人认为他是个浅薄的激进主义者,主要是认为他睚眦必报,喜好争论。

批评尤为激烈是苏雪林,鲁迅去世时,苏雪林写信阻止蔡元培担任鲁迅治丧委员会成员,称之为“玷辱士林之衣冠败类,廿四史文学传所无之奸恶小人”,“盘踞上海文坛时,密布爪牙,巧设网罗”,“文网之密,胜于周来之狱,诛锄之酷,不啻瓜蔓之抄”,引发与左派作家之间的笔战。

1979年钱钟书在美国表示:“鲁迅的短篇小说写得非常好,但是他只适宜写 ‘短气’(Short-winded)的篇章,不适宜写‘长气’(Long-winded)的,像是阿Q便显得太长了,应当加以修剪(Curtailed)才好。”

李敖认为鲁迅在中国大陆被过分高估:“鲁迅像写《阿Q正传》和《中国小说史略》,都是非常好的书,但是魯迅写的杂文其实不好。第一个,他的杂文是受日本语法影响,显得不夠成熟;第二个,他杂文里面情绪表达太多,真正的资料部分并不多,显得苍白无力。

结束语:

总之,鲁迅作为中国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仍然对中国的文学、文化发展都作出了自己不可磨没的贡献,虽然也有人对其有负面的评价,但功大于过,我们都应该保持一份理性的评判。

推荐第2篇:对鲁迅的评价怎样才客观

对鲁迅的评价怎样才客观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个人作品小说集《呐喊》1923年8月,北京新潮社出版《彷徨》1926年8月,北京北新书局《故事新编》1936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杂文集鲁迅生前所创作的未结集出版的杂文作品死后由蔡元培、许广平等整理出版纳入第一版鲁迅全集中,然而时间仓促,难免遗珠,1948年、1952年唐弢又整理出版了《鲁迅全集补遗》、《鲁迅全集补遗续编》,这些文章后以不同分类方式纳入各种版本的鲁迅全集之中,在这些全集中对这些文章总集所取名目颇多,以下皆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鲁迅全集》所取名为准。小说特色鲁迅的小说选材独特,在题材的选择上,鲁迅对古典文学中只选取“勇将策士,侠盗赃害,妖怪神仙,才子佳人,后来则有妓女嫖客,无赖奴才之流”的模式做出了改革,以“为人生”的启蒙主义式的创作目的,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他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鲁迅在处理这些题材时又具有极其独特的眼光。在观察和表现自己的主人公时,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即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精神“病苦”。因此,在《故乡》中,最震动人心的不是闰土后来的贫苦,而是他一声“老爷”所显示的心灵的麻木。对知识分子题材的开掘,又着眼于他们的精神创伤和危机,如《在酒楼上》老辣的眼光看到了辛亥革命中独战多数的英雄摆脱不了孤独的命运,在强大的封建传统压力下又回到原点,在颓唐中消耗着自己的生命。鲁迅的这些改革在《呐喊》和《彷徨》中就演化为“看/与被看”与“归乡”两大小说情节、结构模式。小说《示众》中所有人的动作只有“看”,关系也只有“看”与“被看”,由此形成了“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这种对立在《狂人日记》、《孔乙己》、《祝福》等小说中都有展现。而在“归乡”模式中鲁迅不仅讲述他人的故事也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影响,构成一个复调,如在《祝福》中,讲“我”、“祥林嫂”与“鲁镇”的三重关系,这个关系中既包含“我”与“鲁镇”的故事,又包含祥林嫂与鲁镇的故事,然而读者往往忽视前者,前者讲一个“永远漂泊者”的故事,后者讲一个封建社会吃人的故事。两个故事相串联,以祥林嫂的问题拷问“我”的灵魂,从而揭示“我”与鲁镇传统精神的内在联系。类似这种模式的小说还有《故乡》、《孤独者》和《在酒楼上》。除此之外,一方面,鲁迅一直在探索主体渗入小说的形式。《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中,小说的叙述者“我”与小说人物是“自我”的两个不同侧面或内心矛盾的两个侧面的外化,于是全篇便具有了自我灵魂的对话与相互驳难的性质。另一方面,鲁迅也在追求表达的含蓄、节制、以及简约、凝练的语言风格。他曾说“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求能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肯什么陪衬也没有。”对此他在介绍写小说经验时也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新年卖给孩子看的花纸上,只有主要的几个人(但现在的花纸却多有背景了),我深信对于我的目的,这方法是适宜的,”这也说明鲁迅在描写人物时着重人物的精神风貌,在描写中非常注重农民的艺术趣味。鲁迅研究了农民喜欢的旧戏和年画的艺术特点,并运用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使他的小说显示了浓重的民族特色。而他又广泛借鉴了诗歌、散文、音乐、美术,以至戏剧的艺术经验从事小说创作,并且试图融为一炉,于是出现了“诗化小说”(《伤逝》、《社戏》等)、散文体小说(《兔和猫》、《鸭的喜剧》等),以至“戏剧体小说”(《起死》等),等等。30年代的鲁迅的创作精力主要放在杂文上,然而他并未忘记小说的创作,并贡献了他最后的创新之作《故事新编》。这部小说集依旧展现了鲁迅不羁的想象力与强大的创造力:对在《呐喊》和《彷徨》中创建的中国现代小说的创作规范进行新的冲击,寻找新的突破。在《故事新编》中,鲁迅有意识的打破了时空界限,采取“古今杂糅”的手法:小说中除主要人物大都有历史记载外,还创造了一些次要的戏剧性的穿插人物,在他们的言行中加入大量的现代语言,情节和细节。用现代语言自由发挥,以“油滑”的姿态对对现实进行嘲讽和揭露。同时在许多篇什中都存在着“庄严”和“荒诞”两种色彩与语调旋律,相互补充,渗透于消解。例如《补天》中,女娲造人时的宏大与瑰丽令人向往,而结尾,后人打着“造人、补天”的旗帜在死尸的肚皮上安营扎寨又显得极其荒诞,这种荒诞将前文的伟大感消失殆尽,并转化为一种历史的悲凉。人物评价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金良守(韩国文学评论家):“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法捷耶夫(Alexander Alexandrovich Fadeyev,苏联作家):“鲁迅是真正的中国作家,正因为如此,他才给全世界文学贡献了很多民族形式的,不可模仿的作品。他的语言是民间形式的。他的讽刺和幽默虽然具有人类共同的性格,但也带有不可模仿的民族特点。”他又评价鲁迅为“中国的高尔基。”郭沫若(诗人、学者):“鲁迅是革命的思想家,是划时代的文艺作家,是实事求是的历史学家,是以身作则的教育家,是渴望人类解放的国际主义者。”竹内好(Takeuchi Yoshimi,日本文学评论家):“鲁迅是现代中国国民文化之母。”

推荐第3篇:对鲁迅作品

对鲁迅作品《故乡》《社戏》中童年故乡的认识

淮安市涟水县陈师中学薛雪

初中三年里,我们学习了鲁迅的数篇作品,可以说篇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其中的《故乡》和《社戏》。《故乡》和《社戏》中的童年故乡显得美丽、宁静、祥和、神异,充满了梦幻的色彩。

《故乡》和《社戏》两篇小说都写到了童年的故乡,而对童年故乡的回忆都源自现实生活的触发。《故乡》中,“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丝活气。”这既是现实故乡的直接呈现,也是成年人荒凉心境的折射。《社戏》中,“我”所处城市环境的拥挤、促狭、嘈杂、压抑、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都使我觉得“不适于生存”,使我毛骨悚然。两篇小说,一篇是现实乡村触发“我”对童年生活的诗性联想,一篇是现实城市生活触发“我”对童年乡村生活的诗性联想。《故乡》中,荒凉乡村诱发我对记忆中故乡的联想,然而现实乡村人的麻木、迷信、恣睢,人与人之间“看不见的高墙”使我记忆中闪电般出现的诗意故乡跌入现实的无情生活中,所以“我”选择了“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表现出与现实故乡的决绝。从农村宗法文化的罗网中挣脱出来奔向现代都市的“我”并未找到理想的精神家园,很快就落入现代都市文化的困扰和夹击中。在《社戏》中“我”两次看戏都慨叹“不适于生存”,表现出生存的困惑、焦虑、无奈感。这种现实生活的“被抛状态”使“我”受本性中的恋土、归乡的情结的影响做起了“怀乡”的梦。

鲁迅曾写到:“我有一时,曾经屡次记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思乡的蛊惑”、“旧来的意味”就是缠绕鲁迅的故乡情结。当现实生活带给鲁迅精神的困惑、存在的焦虑时,“故乡”成了他放飞心灵的乐土。与“故乡”紧密相连的童年生活也就具有了诗性的色彩。如果说《故乡》中的美丽的诗性的“故乡”从儿时的记忆中闪电般出现又陷入现实的灰暗背景里,那么《社戏》中的故乡则是在现实的灰暗背景里,记忆中的故乡被诗化了。

当鲁迅在现实中深感生存的不适时,童年的火种在他心中复萌了。当现实之苦折磨着鲁迅时,为寻找精神的支撑点,作为一个补偿,“故乡”便成了心灵栖居之所。鲁迅要把他构筑的儿童乡村生活参与到与城市生活各现实乡村生活的比照中的,所以诗性的色彩浓烈。它是鲁迅童年的梦想和童年梦想的诗化的有机结合。所以在《故乡》中,当我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时,内心万分凄凉,在情感上无法接受眼前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这是因为“我”所记得的故乡是诗化了的童年的梦,所以“故乡”才那么的神异: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英武的少年,景是诗化的景,人是神化的人,这是想象与记忆的复合。所以无论是“我”和少年闰土,还是“我”和双喜、阿发等小伙伴的生活都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

鲁迅在一篇名《五猖会》的回忆散文中写到过看戏,他写父亲规定他必须背完鉴略才能去看戏,他不得不为这一规定而受煎熬,他借背鉴略抨击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活泼天性的压抑和摧残,现实童年生活的受压抑使他在幻梦中必然出现一个诗性的童年,这一诗性童年留存于他的记忆中,是所有不自由的孩子都可能

幻想到的自由生活,所以小说里平桥村的人是不受礼法约束的,“我”也可免念“秩秩斯斯幽幽南山”,打了太公也没人想到“犯上”,可以掘蚯蚓、钓虾、放牛、看戏,偷豆却不被责罚。回忆与想象的结合才使童年的生活充满光芒,故乡才显得那么明丽而迷人,那豆麦和水草的清香、朦胧的月色、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歌吹和渔火都给入迷离飘忽之感,那回望中飘渺的如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照着的戏台更显瑰丽,给人以梦幻般的色彩,这是经过沉思的梦想的童年。

鲁迅相信青年胜于老年,孩子胜于青年。他把希望寄托于将来的孩子,认为“孩子是可以敬服的”,“惟其幼小,所以希望就正在这一面”。 鲁迅要寄希望于那些没有受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所以他赋予少年闰土能干、青春英气的鲜明个性,并希望水生、洪儿能过“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在《社戏》中,作家同样把希望寄托在像阿发、双喜那样的未受封建文化毒害的孩子身上。这群孩子具有为鲁迅希望的鲜明的个性特色。第一,平等意识,他们无上下尊卑观念。“打了太公”也不会有人用封建等级观念去衡量这一行为,从而想到“犯上”。这与中年闰土和中年的我的关系是多么的不同。中年闰十那一声使我心寒的“老爷”成为人与人之间的“可悲的厚障壁”。第二,他们待人热情、聪明能干、无私心、有组织性。在人家为船的问题而苦闷时,双喜及时提醒人家八叔的大船回来了。在揣摩到外祖母不放心全是小孩时,聪明的双喜立刻抛出说服外祖母的三条理由:船大,迅哥儿规矩,大家识水性。他们很能干,驾起船来“飞一般”,“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窜”。他们表现的有组织性,行船时双喜拨前篙,阿发拨后篙,年幼的陪我坐在船中,较大的陪我坐在船尾。第三,他们心细、率真、无私心又不乏狡黠。这在“偷豆”、煮豆、收拾残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鲁迅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群鲜活亮丽率真的生命,或许鲁迅在这群天真、淳朴、聪明、能干的孩子身上看见了并寄托了全部的希望。

鲁迅把自己对故乡的情感和他的追求人格的平等的思想灌注于笔下的诗性故乡中,从诗性的童年故乡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以对抗生存的痛苦感、焦虑感。

推荐第4篇:关于鲁迅文学作品的评价

鲁迅小说讽刺艺术的具体特征表现为含泪的微笑、悲喜剧性格的矛盾统

一、讽刺的真实性和诸如对比法、滑稽法、夸张法等独特的表现手法。

在中国文学史上,鲁迅是一个划时代的作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在他的文学战线上表现的非常突出。特别是他的小说。鲁迅自己曾经说过,他写小说的目的,是‚ ‘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他的取材,‚采自病态社会中的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在艺术手法上可谓是多姿多彩,其中非常引人注目的就是他的小说,而他的小说最大特征就在于讽刺性,本文试就他小说中的讽刺艺术特征作些阐述。

1含泪的微笑

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有一点超群之处,是在朴素精练的真实描写中,把眼泪同微笑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寓庄于谐,亦庄亦谐,不仅讽刺情调富有变化,而且在笑声里还隐含着深沉的忧郁和哀伤。鲁迅小说中的讽刺,是出于对人民麻木状态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所以,他的幽默绝不是轻松愉快的玩笑,更不是“将屠户的凶残,使大家化为一笑”的解嘲的麻醉剂,而是掩饰在表面的平静和滑稽之下的沉郁和严肃。鲁迅很反对那种轻松的幽默感,他认为,在中国还不适宜于这种幽默的存在。所以,他那沉郁的幽默总是“倾向于对社会的讽刺”,阿Q的喜剧性格和悲剧命运的交融是最典型的一例。可以说,阿Q的每一个喜剧性行动中都隐含着深刻的悲剧因素,而阿Q的悲剧命运又完全是通过喜剧性格的发展构成的。阿Q是引人发笑的,但他引出的正是一种含泪的笑,从“君子动嘴不动手”到“和尚动得我动不得?”从阿Q 真能做“到钱府门前的龙虎斗”„„甚至直到阿Q走向革命时,也还是阿Q式的白盔白甲、元宝、女人等等的幻想;而在临死之前,他还羞愧于判决书上画押画的不圆呢„„《阿Q正传》的形式和风格,是并不单一的。是喜剧艺术,还是悲剧艺术,这就值得研究。作品采用何种形式和风格,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作品所要表现的生活内容和作家对生活的态度,以及艺术修养、艺术特长等。《阿Q正传》是要暴露社会的病态和国民精神的畸形,这就决定了作品的主要方面,具有讽刺喜剧的特色。

“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讥讽又不过是喜剧的变简的一支流。”生活中有些东西本来是丑恶的,荒谬的,却偏想装成或说成为美好的东西,有的甚至是真诚地自以为光荣的。作家把这种现象和实质的矛盾,暴露出来,就使人感到可笑。笑,正是讽刺作家特有的武器。阿Q本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他的丑,不在头上的癞疮疤。更不在贫穷、屈辱、失败,而在于他用种种的瞒与骗的手段,使自己永远得意,永远自以为胜利。总之,他的主观精神状态与实际生活地位,是那么不调和,因此,阿Q这个人物就主要不是使人觉得可怜而是令人可笑了。

一般地说,悲剧使人落泪,喜剧使人发笑。阿Q的结局的艺术效果与这两者都不同。作者以沉重而非轻松的心情,用讽刺又带幽默的手法写出,因而读者不会流泪,而是欲笑又笑不出声。这就是因为阿Q的可悲的结局,是以喜剧艺术形式演出的结果。

2悲喜剧性格的矛盾统一 讽刺艺术运用于悲剧人物性格的塑造上,使人物的性格具有了悲喜剧的双重组合。这是鲁迅在塑造悲喜剧性格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塑造悲喜剧性格的范本。在鲁迅的《呐喊》、《彷徨》中,人物的性格的双重组合,主要是悲喜因素的组合。阿Q、孔乙己、闰土、祥林嫂、子君、涓生、魏连殳都是悲喜交织的性格。他笔下的阿Q和孔乙己,就是悲剧性格和喜剧性格的双重组合的范本。鲁迅在给乔南的信中谈到《阿Q正传》时说:“我之作此篇,实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鲁迅的目的,虽不在于滑稽或哀怜,而在于描摹国民的灵魂,以拯救垂危的中国的“死魂灵”,但他的艺术手段却是通过滑稽哀怜的组合来实现的。 我们以《孔乙己》为例,《孔乙己》并不是一部纯粹的悲剧,而是一个喜剧性的社会悲剧,可悲欲可笑在小说主人公身上融为一体,泪和笑在作品中同时存在,笑使泪更加浓烈,喜剧因素强化了悲剧深度。孔乙己本身就是一个喜剧性的悲剧人物。他本身是矛盾的,是唯一穿着长衫而站这喝酒的人。他已经被社会遗弃,变成了读书人的异已物,甚至是普通人的异已物,但自己却未能认识到这种异化,仍以一个读书人自居,强撑着知识分子的架子。这就是说,孔乙己的性格,是一个悲剧与喜剧的矛盾交织物,是最可悲与最可笑的两种不可调和的因素的有机统一体。而联系可悲可哀与滑稽可笑这两极的中介,就是他的“无知”,他的“不自知。孔乙己他明明是最可悲的,却不知道自己的悲惨,还自以为比别人多懂一些“之乎者也,”多一件长衫。他自己认识的“自己”和实际的“自己”相去很远。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孔乙己的性格正是如此。在别人看来,他是非人,他是贱人,他是完全多余的人,不合社会的人,而他自己身临其境,却完全不知道这一切,不知道自己正处在这种悲剧世界里甚至还要炫耀那些把他引入这悲惨世界的东西。这才更加可悲。“喜剧是把毫无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但并不是说,在孔乙己身上毫无价值可言,他们的性格所以带有悲剧因素,正是他生来就具有一种最基本的价值,这就是人的价值,但他这种本是非常神圣的价值,被不合理的社会力量撕毁了,然而他仍然是善良的,诚实的,正直的。当人们谴责他偷盗的时候,他抗议并以“窃书不算偷”为理由进行辩白,这种辩白恰恰在实际上承认自己的偷窃,这又透露了他灵魂深处的真实。孔乙己正是保留着一些善的品质,滑稽的性格才带上深刻的悲剧性,这也正是鲁迅运用讽刺艺术塑造任务性格形象所达到的高度。

3讽刺艺术的真实性

鲁迅的小说的讽刺,正是作者正视现实,毫不容情地把生活中的丑恶事物真实地加以描绘与揭露的结果,作者以深邃的眼力观察现实,于是他随时发现出那些被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的虚伪性。

比如在《祝福》里,我们看到鲁四老爷这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却时常要发怒,骂人,而且动不动就皱眉心„„这些事,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是太普遍套平常了,甚至人们都已经习惯,不以为奇了,但经过鲁迅锋利的笔锋淡淡地一勾勒,虽然未加片言只语的贬责,而丑态却暴露素、无疑了,而且格外地动人了。《高老夫子》中那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彼此在弯腰拱手,连连客套,连对方“大作”的题目也弄不清,还说什么“百读不厌”,“座右铭”;一个讲“事理通达心平气和”的道学先生,却皱着眉头,甚至于发怒骂人。这是多么地虚伪、矛盾和丑陋!鲁迅小说中的讽刺,完全立足于现实生活,锋芒所向,无一不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丑陋和痼疾的。《阿Q正传》里赵太爷、假洋鬼子的狐假虎威、称霸一方,“咸与维新”所谓“革命政府”对劳动人民的镇压,阿Q 的自我麻醉的胜利精神;《肥皂》、《高老夫子》里四铭和高尔础之流的顽固守旧和男盗女娼,《在酒楼上》、《孤独者》里吕纬甫、魏连殳在黑暗势力的重压下由勇敢叛逆到颓废、沉沦以至毁灭;《孔已己》、《白光》里主人公迷恋仕途的悲惨结局;《**》里小土场上的惶恐不安,这都是那个病态社会的病态人物和病态思想,鲁迅都一一给予了讽刺。鲁迅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比吴敬梓更加自觉地把讽刺看作是“喜剧的变简的一支流”为讽刺美的本质就是通过对丑的否定来达到对美的肯定,所以,他的讽刺,比《儒林外史》显得更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和思想倾向,是爱是憎,鲜明,强烈。想想《阿Q正传》里阿Q飞飘过赵府门前时,鲁迅写赵太爷之流的卑劣、怯懦、虚伪和无耻,渗透着那样强烈的愤懑和蔑视,我们就可以体会到,这种讽刺是多么严肃、慎重而又痛快淋漓了。 鲁迅所用的讽刺笔墨是很精练的。这种精练,除了文字的简练之外民主要表现为作者从生活中选择、提炼最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或细节。作品中赵秀才与假洋鬼子到静修庵“革命”的描述,不过二百多字,含义却十分深刻,把人物丑陋卑劣的灵魂揭露得淋漓尽致,真是妙绝。这两个反动人物的“革命”行动是这样荒谬不经,但又完全符合他们的身份、处境和思想性格的逻辑发展,令人可信,既是夸张的,又是真实的,高度典型化的。还应该指出,这个生动真实的情节之所以含义格外深远,还由于它具有象征意义,反映了武昌起义后的社会本质,一方面是赶跑了清朝皇帝,一方面是各种反动势力纷纷乘机篡夺革命果实,照旧骑在人民头上。在未庄,“革命”就表现为打碎了静修庵里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老尼姑被当作清政府,挨了赵秀才们“不少的棍子和栗凿”,庵里又不见了一个宣德炉,这是多么辛辣而又意味深长的讽刺。

这样的描写,在作品中并非仅见。革命风声传到末庄时,赵太爷与阿Q对话的描写,多为人们所称道。一向不把阿Q当人看待的赵太爷,居然怯怯地迎着阿Q低声叫“老 Q”了。几句对话,把啊Q 飘飘然的狂态和赵太爷的惶恐狡猾,都神情毕肖地表现出来了。还有,《不准革命》一章中,假洋鬼子“白着眼镜”对几个闲人胡乱吹牛,同样是让人物通过言语动作,“将自己的魂灵枭首通衢”,丑态毕露。这些都显示了鲁迅的深刻洞察力,高超的捕捉形象的本质和杰出的讽刺才能。

4 独特的表现手法

正因为鲁迅特有的讽刺笔法,使得鲁迅小说所反映的社会内容比同时代任何人的都要真实,所揭露的国民性格弱点比同时代任何人的都要深刻。鲁迅将封建愚民政治框架下国民性格的异化作为艺术聚集的焦点,力图通过揭露国民人格的麻木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在这过程中,讽刺犹如一把犀利的刀,无情地剜下人性溃疡的腐朽之肉,将国民劣弧根性的种种卑劣状态公然推到了历史的祭坛! 4.1.对比法。

鲁迅善于利用讽刺艺术的特点,紧紧地抓住讽刺对象的要害。将其放大,在强烈的对比之下。 让其丑态毕露。例如《幸福的家庭》中的“作家”,他脱离了现实的斗争,为生活而挣扎,但在穷困的生活中,却幻想着富裕的生活,并企图将这种生活描写出来,以投绅士淑女们所好,可以“捞取稿费”。于是,鲁迅处处以混乱而穷困的现实生活与虚伪而肉麻的空想对比,形成强烈的讽刺:“作家”要写“幸福的家庭”,可是战乱四起,盗贼遍地的中国连安置这个家庭的地方也没有;“作家”幻想着作品里主妇的丰姿——“前头的头发始终烫得蓬蓬松松像一个麻雀窠,牙齿是始终雪白的露着”,可是他一回过头去,靠左肩,便立着自己家里的主妇——“两只阴凄凄的眼睛恰恰钉住他的脸。“作家”想象着作品主人公们 “高尚优美”的生活,可是自己的生活却充满了白菜堆、劈柴、女儿的啼哭声和阴凄凄的眼睛„„。现实的生活给予空想家以多么辛辣的嘲讽啊。作者无须多加评论,他利用巧妙的构思,以形象的画面,就把讽刺对象的丑陋本质全盘揭露出来了。 4.2.滑稽法。

滑稽是讽刺艺术采用的主要形式之一。我国文学理论家刘复把滑稽分为肯定性滑稽和否定性滑稽两种。他认为“肯定性滑稽,是内在真的、善的、美的内容,却通过丑陋的、异常的,渺小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滑稽,„„而否定性滑稽则是假的、恶的、丑的内容,硬要通过美的、庄严的、神圣的形式来炫耀。”鲁迅小说中的许多人物形象是采用了滑稽法的。如阿Q,孔已己等。尤其是在《故事新编》中,人物形象大多是肯定性滑稽与崇高组合在一起塑造的。如《奔月》中的羿,《理水》中的大禹,《非攻》中的墨子等,尽管这些人物崇高性格显主导,但由于采用了肯定性滑稽法,使人物性格更显丰富,人物形象更为崇高。 至于以否定性滑稽法来塑造人物的。如《补天》中所描绘的那个站在女娲两腿之间,顶着长方板,指责女娲“裸裎淫佚,失德蔑礼败度,禽兽行”的假道学家,他们本来是女娲用泥土捏成的,在女娲面前,他们是非常渺小。丑恶和微不足道的,但是,他们却“不安其位”,硬要爬到女娲的大腿之间去装成美的、神圣的正人君子,从而显得非常滑稽可笑。这是一种否定性的滑稽,它是在美与庄严形式掩盖下的内在的丑、真正的丑,深刻揭露了那些高唱礼仪道德的古今统治者的真面目,他们的德行是那样的虚伪。 4.3.夸张法。

夸张是讽刺艺术的另一种手法,它是滑稽的极端化和尖锐化。鲁迅是用极精练的带者夸张的笔墨来写阿Q 的,寥寥几笔,人物的精神就特别突出地呈露在读者面前。鲁迅认为夸张也可以叫“廓大”,也就是把一个人和一件事的特点放大,但“廓大了并非特点之处却更容易显出效果”。所谓“并非特点之处”,也就是平时不易为人注意或察觉的东西,如果把它放大出来,使人大吃一惊:原来如此!这就起了洞幽烛隐的效果。古今中外,多少人身上有阿Q精神,但是觉察其丑其害的人很少。鲁迅把阿Q克服怨敌的如是等等“妙法”,一个接一个描写出来,而且一回比一回严重,直到临死还想“孙子才画得很圆”,这已经是精神胜利法的极致,也是阿Q悲剧的顶点了。经过这样夸张的表现,这种精神的全部荒谬、可耻,就清楚地展示出来了。不过,鲁迅在这里非常注意不使其失真。他深知,“讽刺小说是贵在旨微而语婉的,假如过甚其辞,就失了文艺上底价值”。也就是说,讽刺的意义不宜过于浅露,夸张不能过分以至失真。《阿Q正传》往往把夸张和含蓄结合在一起。鲁迅批评《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常常张大其词,又不能穿入隐微”,近于谩骂。《阿Q正传》虽也有夸张,但没有这种弊病,做到“穿入隐微”,含有深意。如小说写捉阿Q时,竟出动了一队兵,一队团丁,一队警察,五个侦探,趁黑围住土谷祠,正对面架好机关枪,还临时悬了二十千的赏,如此兴师动众地来对付一个手无寸铁的阿Q。更有讽刺意义的是,阿Q还在里面昏睡,直到捉出门外,才有些清醒。通过这一夸张的情节,有力地暴露了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虚伪。这样描写是否太远于事理呢?鲁迅后来在谴责段祺瑞政府用机关枪对付请愿学生时,借题发挥说:“那时的事,我以为即使在《阿Q正传》中再给添上一混成旅和八尊过山炮,也不至于‘言过其实’的罢。”所以这种描写,虽属夸张,但没有违背生活的真实,并且是反映了本质的真实,使讽刺力量发挥得更强烈。当然,既是艺术,既有夸张,也就不应用实际生活的人和事来和作品一一对照,要求丝毫不差。我们不应忘记,“‘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

如鲁迅塑造的宴之敖和眉间尺这两个英雄形象,采用了夸张的、超现实的手法。特别是宴之敖紧紧咬住国王的头不放,直到制敌于死命这种夸张的场面叙述,使宴之敖的性格既具有崇高性又有怪诞性,从而突出人物性格的独特性。但表现的却是对强暴的敌人以嘲弄和蔑视,寄托了作者的情操。鲁迅小说中的讽刺手法除了上述三种以外,还有矛盾法和他的出神入化的语言表达,如白描、讽喻等,这大大的丰富了讽刺的艺术手法。

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还特别注意把含蓄性和丰富性统一起来,把小说里的讽刺写得含而不露,意味隽永,而且象生活本身那样丰富复杂。这在《长明灯》、《肥皂》等篇里都有生动的表现。

鲁迅小说中对人物冷峻的解剖,冷嘲热讽和夸张手法的运用,把他对祖国的一腔热血表现得淋漓尽致。鲁迅先生的文章有深度、有内函,又不乏黑色幽默是众说周知的。他的讽刺是因为他的这个社会的不合理而有衷的愤怒。他会怒,越怒,文字越好。文字容易摹仿,怒火可是不易借来。他的怒火使他对一切不合理的现象都要来讽刺几句。至于爱管闲事,的确使鲁迅先生得罪不少的人。他的不留情的讽刺讥骂,实在使长者们难堪。使小人们惊颤。假如他活到今日,我想他必不会老老实实的住在上海,而必定用他的笔时时刺着那些不会怒,不肯牺牲的人们的心。在长者们,也许暗中说句:“幸而那个家伙死了。”可是,我们上哪里去找另一个鲁迅呢?我们自惭:自惭假若没有多少用处,让我们在纪念鲁迅先生的时候,挺起我们的胸来吧!

推荐第5篇: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扬弃

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以《故事新编》为例,开题报告

一、研究现状分析

《故事新编》作为鲁迅创作生涯中的最后一个小说文本,从诞生之日起,就有着与《呐喊》《彷徨》不同的命运:研究者的态度,从开始的惊异、不解和观望,到后来的贬低、排斥与回避,直至今日的认同、褒奖与青睐,经历了这样一个研究态势由冷到热,评价定位由低到高的过程,而近十年以来,《故事新编》逐渐成为鲁迅研究界的热点研究对象。与之相伴,对《故事新编》的体裁类别、修辞方式、生命哲学和创作流派等问题的阐释和论争也愈演愈烈。

《故事新编》是鲁迅有意打造和集中阐释传统文化的作品集,对《故事新编》文本—文化向度的阐释可能。这一角度的研究文章还有钱振纲《对儒、道、墨三家‘显学’的扬弃—从文化角度解读鲁迅后期五篇历史小说》、韩云波《论鲁迅与中国侠文化的改造一一兼谈

二、立论依据

传统文化视角研究《故事新编》起步较晚,大体起步于八十年代,而且集中于以下两方面:一是对《故事新编》的文化寓意进行具体注释,二是以鲁迅杂文中的文化观念注解《故事新编》中的作品。前者往往忽略作品内在统一的整体性特点,后者则忽略鲁迅不同作品中文化批判与建设的不同态度。本文认为,《故事新编》是鲁迅有意打造和集中阐释传统文化的作品集,对《故事新编》的研究应兼顾其整体性和独异性,立足于文本细读,梳理鲁迅通过《故事新编》的创作回到本土文化之根寻找文化再生资源的创作。

三、研究意义

中国有着深厚的重写传统。中国古典小说以《三国演义》为代表,在明清即呈现出历史题材的繁荣之象。余邵鱼编写的《列国志传》等列国系列小说,《唐书志传通俗演义》等隋唐系列小说及明末历史演义小说等。然而处在古典小说创作阶段的写作主体往往在利用了这种文化心理积淀的同时自身也深陷其中,从而使作者对读者的引领滑向了正统的教化之渊,这时的作者主体意识实际是叙事意义上的主体意识,而思想观念上则缺乏主体的独立性。

大多数论者己经注意到了《故事新编》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并在其文化寓指与现实体验的遥遥呼应中各有心得,但《故事新编》毕竟与《呐喊》、《仿徨》不同,其游离时代主流的历史题材与洋溢其中的浪漫气质都明示了它是一个独异的个体:服从于现实斗争需要的对历史人物、事件的独特选择,对原有历史素材的现实性处理,别具一格的构思,以及能够同时反映双重社会生活(现代和古代)内容的古今交融独创手法的确立。

四、研究基础

(1)通过阅读传记和《鲁迅全集》,对鲁迅生平及创作有了一定了解。 (2)通过阅读相关研究专著和论文,对《故事新编》有了总体上的把握,并选修过张霞老师的《鲁迅研究》更加深了对鲁迅及其研究的认识。

(3)尚待解决的问题:《故事新编》创作过程的时间跨度较大,蕴含的内容丰富而深刻,依然需要更加细致的考察,避免以偏概全。

五、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1-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2)高远东《故事新编》与中国传统思想和价值批判研究系列论文。 (3)钱理群:《心灵的探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4)冯雪峰:《一九二八至一九三六年的鲁迅:冯雪峰回忆鲁迅全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

(5)许广平:《鲁迅回忆录》,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

(6)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7)王富仁:《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 (8)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9)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0)赵卓:《鲁迅小说叙述艺术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1)夏志清著,刘绍铭等译《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倪玉联:《对古老文化思想的深刻反思──本体意义新探》,《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3期。

(13)张雪莲:《反讽的意义——的现代再评价》,《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7期。 (14)郑家建:《传统的影响:在误读与契合之间——从文学史角度重识鲁迅与庄子之关系》。

推荐第6篇:39鲁迅智对理发师

《名文赏读》――背景乐:巷口

鲁迅智对理发师

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很多人说他是一个天才。

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候,鲁迅便义无反顾地把辫子剪了,这在当时就像男人穿裙子一样不可思议。但他面对嘲笑、讥讽、辱骂,依然我行我素,从来不理论而是保持沉默。后来他甚至留平头,他的发质坚硬,头发迎风竖立,铁刷一般,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帅呆了。

他懒得理发,而且往往一忙起来好几个月不理。朋友们开他玩笑:‚豫才,你的‘地球’怎么还不削一削?多难看!‛鲁迅一本正经地说:‚噢!我掏腰包,你们好看!‛后来实在看不过去了,才勉强去理一回。

有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店理发。理发师看见他穿得很随便,而且看起来很肮脏,像个乞丐,很不把他当一回事儿,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几下就说好了。

鲁迅看到自己的头发还是乱乱的,比刚来的时候好不了多少,也并不生气。整了整衣服,一句话也没说,就从口袋里胡乱地抓了一把钱给了理发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好多钱,便乐开了花。

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了。理发师一眼就认出他就是上回多给了钱的顾客,因此对他十分客气。理发师很小心地给鲁迅理发,还不停地问他的意见,这样行不行那样可能更好,直到鲁迅感到满意为止,理发师一直笑脸相待。

《名文赏读》――背景乐:巷口

一切都满意了,鲁迅问了理发师多少钱,然后很认真地把钱数了又数,一个铜板也不多给。

理发师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鲁迅笑着说:‚先生,上回你胡乱地给我剪头发,我就胡乱地付钱给你。这次你很认真地给我剪,所以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

一句话说得理发师满面通红,惭愧极了,连忙给鲁迅道歉。 古人说过:沉默是金。可古人又说了:一语惊人。是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真是天才的智慧呀!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翻译过来就是多一言不如少一语,言多语必有失,说话应当实话实说,不能花言巧语。这句话是说沉默是金,花言巧语不好。

推荐第7篇:对预备党员评价

XXX同志在学习与工作上,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踏实进取,认真谨慎,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能及时发现学习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努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努力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在每一项学生工作中,很好地完成了班级的各项活动任务,我愿介绍XXX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

XXX同志在政治思想上自觉地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注意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对党的认识正确,入党动机端正。平时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克服缺点,在工作中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思想品德端正,团结同志,对党忠诚,为人正派,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决心。用党章规定的标准全面衡量XXX同志,我认为她已具备了共产党员的条件,我愿介绍XXX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

XXX同志对党有正确认识,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并决心为之奋斗终身。她平时能够自觉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能正确处理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在前一时期的工作调动中表现出了较高的思想觉悟。本职工作和组织上交给的其它任务都完成得较为出色。总的说来,我认为XXX同志已具备了共产党员的条件,我愿介绍XXX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

XXX同志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改革开放,发扬艰苦创业、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认真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身体力行地践行“科学发展观”并将其溶合于实际工作与学习当中,我愿介绍XXX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

推荐第8篇:鲁迅先生,我想对您说

鲁迅先生,我想对您说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朗朗的读书声中,老师带领着我们一步步走近您这位历史伟人——鲁迅。

这是我第一次接近鲁迅。以前虽多多少少听说过,然从未关注。聆听老师讲您的生平,满是喜悦和好奇,只记住了几句“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诸如此类的话,并没有其他的想法。

然此事经年,回想起来,百感交集,确乎是另外一番风味。随着年龄的增长,陆续读了您的好多作品,方才知晓您是中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一个令敌人闻风丧胆而又倍感敬佩的战士,您用笔做武器,创造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军队,向旧社会一次又一次地发起攻击,招招命中人性的弱点;您是黑夜中的明灯,您告诉青年们光明的所在,您告诫我们要“走自己的路”;面对世事,您总是义无返顾,奔走呐喊。您斗过刽子手,斗过帮凶,斗过伪君子,斗过御用文人,最终因思想斗争而贡献出了您的生命。

您呐喊:拯救国民在于拯救其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文化落后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民的愚昧麻木。在那黑暗的时代,当整天说着“我先前比你们阔多了”的阿Q惨死刀下时;当愚昧无知的华老栓拿着蘸满先烈鲜血的馒头为儿子救命时;当“救救孩子”的呼喊从狂人口中发出时;当风雪中的祥林嫂倒在新年的一片祝福声中时,我的灵魂颤抖了,愚昧已然蔓延,“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是您,为我在黑暗中把前行之路照亮。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建立起高高的精神殿堂,才能堂堂而生,磊磊而立!

时至今日,捧着您的《呐喊》,热泪盈眶,我想对您说:“您为国民呐喊了一辈子,今天,您的呐喊‘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已被大家所熟知,可谓是家喻户晓,您在人们的心中越发伟岸,虽然您已在历史的那头悄然隐去,但我们会永远记住您。”

推荐第9篇:浅谈对鲁迅作品的体会

浅谈对鲁迅作品的体会

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坛中,在文学的思想高度上没有人能到达或者超过鲁迅,它的作品更是具有革命性和战斗性。可以说,鲁迅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是不可动摇的!鲁迅是中国文化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为什么对于鲁迅作品有如此高的评价?我认为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鲁迅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威胁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国民看不到希望,当时的政府也没有能力改变现状。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已经成为当时广大劳动人民最真实的写照,也成为他们的一种精神寄托。

例如:在《孔乙己》一文中,从孔乙己这一面看,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从民众这一面看,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在《阿Q正传》中,别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他以一种欺骗自己的强迫性的方式去接受这个社会,体现出一种劣根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没有同情,没有帮助,没有丝毫的人情味……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这同样也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

综合上述,鲁迅的作品以当时的劳苦大众为原型,通过写他们的悲惨生活,精神上的无知和麻木,以个人的表现展示社会的缩影。表现了社会的悲凉和残酷。作品富有思想性、战斗性、启发性和政治性,希望国人能够从作品中领略深刻的思想觉悟,能够自立、自主、自强,拥有做人和爱国的原则。

推荐第10篇:对鲁迅作品的教学体会

对鲁迅作品的教学体会

教育2009-08-07 16:35阅读6评论0

字号: 大中小

今天听了两位老师主讲的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我也想以自己教学《孔乙己》时的感受为例说一下

自己对鲁迅作品的教学体会。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是一个有着深刻思想的惯用三只眼看社会的大文人,大凡读过鲁迅先生作品的人们都了解鲁迅先生杂文思想的深刻性。其实鲁迅先生的作品大都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因为鲁迅先生本身就

是一个具有深刻思想的人,鲁迅先生的小说与杂文一样也是深刻的、精彩的。

记得自己在讲授《孔乙己》时,自以为是地想发挥学说大主体地位,于是留了一些题目让学生自己先预习新课。我自信满满地在教室里巡视着学生的预习情况,却看到一个学生在教材的彩页上写着什么,于是悄悄走到其身后一看,这位老兄正在鲁迅先生的画像上写着“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气氛之余严

加追问,学生十分委屈地道出了自己的“苦衷”。根据学生的困惑,我总结如下:

一、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先要了解鲁迅先生本人。鲁迅先生不仅仅是一个“自然人”,更是那个时代

的“社会人”,鲁迅先生由于其独特的性格与思想,因而长于对那个社会的透视与解剖。

二、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更要知道写作背景。以《孔乙己》为例,《孔乙己》写于“五四”运动前夜,当时一方面国内年年军阀混战,政治黑暗,劳动人民遭受着深重的灾难。在文化领域,虽然在1906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很猖獗,封建教育仍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教育部1916年下令恢复中小学“读经科目”。另一方面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风暴即将来临。作者清楚地看到,这是一场关系到中国的文化教育走什么道路的大问题,是一场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青少年的大问题。为了拯救青年一代,不让他们再受封建制度的毒害,作者先后写下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小说,对黑暗的封建制度、吃人的科举制度展开了猛烈的批判,《孔乙己》是继《狂人日记》后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是一篇反封建和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知道了这些,学生才能理解文章乃至细微

之处所体现的鲁迅先生的思想。

三、鼓励学生在“尊重文本”前提下的“个性阅读”。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鲁迅先生的文章,是产生在特定时代的战斗檄文,所以还要考虑作者思想、时代背景和文学创作。如《孔乙己》文中出现的“十九文钱”,“表现掌柜的唯利是图冷酷无情”这一阅读是尊重文本的。但也会有学生读出“掌柜的对孔乙己的念念难忘,他还是有同情心的”,这样个性化的阅读,老师就应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加以引导。总之,鲁迅先生的思想是深刻的,先生文章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句话,都是值得好好品味,好好

揣摩的。

第11篇:鲁迅精神对当代的意义

鲁迅精神对当代的意义

鲁迅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对中国现代文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近年来,有关鲁迅的作品是否过时的争议不绝于耳,一部分人认为鲁迅的文章读起来过于刺耳,已经与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背道而驰,必定会被现代社会所淘汰。也正因为此,鲁迅的文章正在悄悄的淡出我们的教科书,似乎鲁迅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应该被彻底清除。我认为,如果真正理解了鲁迅,理解了鲁迅精神,那么我们一定会坚信,鲁迅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强烈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我认为,鲁迅精神对当代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警醒民族的责任感

鲁迅出生在十九世纪后期,那时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封建意识形态统治民众二千多年, 长期淤积下来的毒素禁锢着人们的思想, 形成一种历史的惰力和社会改革发展的阻力。鲁迅曾经说过 “凡是愚弱的国民, 无论身体怎样的强壮, 都只是示众的材料和无聊的看客。” 正因如此, 鲁迅放弃了在日本学医的愿望, 改学文学, 认为对于 “愚弱的国民我们的第一要着, 是改变他们的精神, 而善于改变精神的, 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 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由此看出,鲁迅是怀着深厚的对祖国的爱和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来从事文学创作的。

从他的众多小说中,我们也可以看见他对当时中国人身上存在的种种劣根性的详实的刻画,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进行最犀利的嘲讽。例如《阿Q正传》里的阿Q, 既有农民式的质朴、愚念, 又有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在主子面前是奴才, 在奴才面前是暴君, 挨别人打, 说成“终于被儿子打了”; 失掉了土地, 却还常常夸耀 “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什么东西”,既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通过这样一个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 深刻揭示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国人一种比较普遍的精神特征, 烙上了鲜明的民族耻辱的烙印。

如今,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长,国际地位有了显著提升,可是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必须得到保留并发扬。中国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我们的人民身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好的性格。比如,在我们的身边,总会有一些同学,生活颓废,其表现形式基本是胡吃海喝、上网游戏、凌晨睡觉,上课补觉等。他们浪费了自己宝贵的青春,辜负了父母,老师,社会对他的期望,更辜负了自己。我们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来到大学,学习文化知识,更要明确做人的根本。我们做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路,这些问题的答案都由我们的理想给出。想当年周恩来的那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多少热血青年的人生追求,而现在,一个没有理想、没有目标的大学生何以扛得起建设祖国的大任呢?我们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脊梁。没有中国少年,就没有少年中国,如果想要中国像少年一样蓬勃发展下去,我们的年轻人就必须朝气四溢,蓬勃向上。我们必须学习并发扬鲁迅先生身上那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将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树立远大的目标与理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鲁迅精神的一部分,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二. 不惧强权的批判精神

鲁迅说过,他所写的文字遵奉的是革命前驱者的将令,而不是权势和金钱的指挥刀。在我看来,鲁迅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作家,身上这种不畏权势,不受政治浪潮的影响,保持独立的思考,勇于揭发当时社会的黑暗现象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下面谈一谈鲁迅不畏强权的精神以及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启示。中国共产党对鲁迅一直有着高度评价,鲁迅的文学地位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肯定。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将鲁迅评价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并将中共在延安创办的文学院取名鲁迅文学院,后改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种种这些事实给我们一种误解,认为鲁迅是拥护共产党的,是一个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创作的战士。其实,事实并非如此。鲁迅不是共产党员,从他的作品里也没有一点歌颂共产党的文字,他只是单纯的在批判当时军阀和国民政府统治下的社会,而与他的政治立场毫无关系。据2001年出版的周海婴著《鲁迅与我七十年》记载,1957年毛泽东在回答罗稷南的问题时表示,如果鲁迅仍然活着,“以我估计,鲁迅要么是关在牢里还是要写,要么他识大体不作声”。1950年曾有读者向《人民日报》提问:“如果鲁迅活着,党会如何看待他?”当时任国务院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的郭沫若亲自回信答复“鲁迅和大家一样,要接受思想改造,根据改造的实际情况分配适当工作。”这些事例表明,鲁迅并不是共产党的写手,事实上,鲁迅从不支持或否定某个政党,或者说某个流派,无论是新文化运动, 还是左翼文学、文化运动, 他都是既支持、参加, 又投以怀疑的眼光。可以说,鲁迅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坏公民”,因为他总是在不断的怀疑,不停的给当权者找麻烦,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从一定程度上说,对鲁迅这类文人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这个政府的繁荣程度,因为只有繁荣的社会,自信的政府才能容忍鲁迅们的存在。批判对于落后封闭的政府的打击是致命的。

反观当今社会,敢于批判社会黑暗面的作家越来越少,或者说,这些反对声音被主流的媒体,主流的价值观所埋没,使我们普通民众听不到这些批判的声音,可以说,这个社会越来越容不下持有反对意见的人,只有歌颂和赞扬才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声音统一的背后,是声音被压制的愤怒,我们需要一个敢说真话,敢于批判的领袖,带领我们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只有批判,只有争论,才能帮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走向繁荣,走向辉煌。

三.求真务实的现实主义

深切关注现实, 求真务实, 客观全面反映现实问题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是贯穿鲁迅作品以及鲁迅一生的又一精神特征。鲁迅在一篇文章里说到, “为什么做小说吧, 我认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在鲁迅的作品里, 无论是鞭挞还是鼓励, 是唾弃还是赞扬, 他的笔墨始终没有离开社会现实。他一贯主张“ 写出实情”,“因为真实, 所以有力” 。他所捕捉和描写的生活细节总是真实的、常见的、客观的。比如《故乡》里少年闰土的纯朴、健康, 老年闰土的木呐、守旧“豆腐西施”贪小便宜拿了东西“ 飞也似跑了”的可笑;孔乙己落魄后仍舍不得脱下长袍, 及拿出茴香豆请小孩吃的迂腐善良等等。鲁迅一生都在用他那深切敏锐的眼光来关注现实生活, 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不平凡的深刻的时代主题。可能正是因为他写的作品太犀利,太真实,有不少人认为他是个浅薄的激进主义者,是一个只会破坏不会建设的人,对任何现实永远不会满意,是一个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反对者。而我认为,这是鲁迅能正视一切, 无所畏惧, 慷慨大义的体现, 他不愿陶醉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中不思进取,而是直面现实,发现问题。这种敢于批判自己的勇气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总的来说,鲁迅作品是深刻的、哲理的、思辨的, 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即使是在最简短的文章里,最平凡的问题里, 也可见到他活生生的精辟无比的见解, 表现了明确、肯定、无可反驳的逻辑力量和高深透彻的理论造诣, 使人产生一种回肠荡气、回味无穷的美感。鲁迅是伟大的,鲁迅的作品以及鲁迅的精神到今天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在如今这个“另类文学”,“网络文学”大行其道的社会,细细品读鲁迅的作品,使我们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凝聚力:这是民族团结的力量,是爱国的力量,是关注现实,认真为文的力量,是不畏强权,敢于批判的力量。当今社会,最缺乏的就是这种精神力量,我们需要一大批真正为人生、为社会、为人民从事文艺创作的文学工作者, 需要深入生活实际, 认真去观察描写那些中国的脊梁, 同时, 不惧邪恶, 勇于揭露生活中的腐败现象和丑恶现象,用诙谐幽默的文字去武装人们的思想, 振奋国人的精神,实现民族的复兴!

第12篇:鲁迅对早恋的精辟回答

问:父母应该怎样看待早恋问题?

答: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问:您怎样看待早恋现象在校园里的蔓延呢?玖

答: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问:您对已经被老师家长发现了的早恋学生有何建议呢?

答: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问:你怎样评价那些排斥早恋的学生呢?

答:无情未必真豪杰。

问:您对早恋中的男女有何劝告呢?

答:不能只为了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忽略了。

问:您对早恋本身的看法是?

答:他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人们也便这么过。

问:请您将国内外同龄人的早恋问题做一个比较?

答: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问:您对教师干涉学生早恋抱什么态度?

答:我将深味这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他们快意于我

的痛苦。

问:您对教师不干涉学生早恋又抱什么态度?

答:则普天下之人民其欣喜为何如。

问:您对早恋者的评价是什么?

答: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问:您对学生某某因早恋事发被其父殴打有何看法?

答: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问:您认为早恋的学生应具有什么样的气质?

答:横眉冷对千夫指。

问:胆量呢?

答:我以我血荐轩辕。

问:您觉得早恋者该怎样面对师长呢?

答: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问:您自己有过早恋的经历吗?当然您可以不回答。

答:我在年轻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

问:父母应该怎样看待早恋问题?

答: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问:您怎 样看待早恋现象在校园里的蔓延呢?

答: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问:您对已经被老师家长发现了的早恋学生有何建议呢?

答: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问:你怎样评价那些排斥早恋的学生呢?

答:无情未必真豪杰。

问:您对早恋中的男女有何劝告呢?

答:不能只为了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忽略了。

问:您对早恋本身的看法是?

答:他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人们也便这么过。

问:请您将国内外同龄人的早恋问题做一个比较?

答: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问:您对教师干涉学生早恋抱什么态度?

答:我将深味这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他们快意于我

的痛苦。

问:您对教师不干涉学生早恋又抱什么态度?

答:则普天下之人民其欣喜为何如。

问:您对早恋者的评价是什么?

答: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问:您对学生某某因早恋事发被其父殴打有何看法?

答: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问:您认为早恋的学生应具有什么样的气质答:横眉冷对千夫指。

问:胆量呢?

答:我以我血荐轩辕。

问:您觉得早恋者该怎样面对师长呢?

答: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问:您自己有过早恋的经历吗?当然您可以不回答。

答:我在年轻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

www.daodoc.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13篇:对鲁迅作品《呐喊》的文学评论

我一直都非常喜欢茨维塔耶娃的这句话:“我生活中的一切我都喜爱,并且是以永别而不是相会,是以决裂而不是结合来爱的。”后来在读《树上的男爵》的时候,看到结尾处,在男爵的墓碑上有这样一句话:“终身住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逗趣之余也能感受到那种又恨又爱最终还是爱但是又以告别和决裂来表现的爱。

在重读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之时,我忽然觉得,小说很多时候也表现了这种矛盾的爱。为什么会有这样矛盾的决裂的爱?我想这和其基于个人经验之上的孤独感有关。

一、个人经验的孤独。

鲁迅一生当中,有很多经历使他感觉到寒冷,让他觉得与环境格格不入。我们从小说当中能够看到,对鲁迅影响至巨的个人经历至少有两处,《〈呐喊〉自序》里是这样说的:“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这处经历使少年鲁迅体会到人情冷暖,并且在逐渐成长的鲁迅心头放大生根,使得他在所处环境中总是遽然转身,瞪着怀疑的眼睛审视周围一切,感到遍体生凉,格格不入。这点我们在《狂人日记》中当能体会到。《狂人日记》的开头:“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想起来,我从顶上直冷到脚跟”,从怀疑赵家的狗到怀疑赵贵翁一直到辨认出吃人的还有自己的大哥,可不是要从头直冷到脚跟?在《明天》里,单四嫂子的宝儿夭折之后,邻居王九妈帮做丧事,作者这样写着:“王九妈便发命令,烧了一串纸钱;又将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单四嫂子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王九妈又帮她煮了饭,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事主家里都已经家徒四壁,却仍然要顾及人情请帮忙办丧事的人吃饭,这种人情可不是冷酷?所以作者不无讥讽地说:“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一个小小的孩子夭折下葬到底需要多少帮手呢,然而人们自会借一个机会来给无聊的生活添点色彩,想到这里我不由得也是背脊冷嗖嗖起来。

还有一处对鲁迅影响至巨的经历在《〈呐喊〉自序》里是这样表述的:“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示出麻木的神情。

第14篇:关于对鲁迅的一点思考

关于对鲁迅的一点思考

2012121133 何雯

选取观点:茅盾1921年发表《评四五六月的创作》

罗良平《再论对鲁迅的评价问题》

梁实秋 《关于鲁迅》

我现在所处的是初中学段,在初中人教版的教材中几乎每本教材中都有鲁迅的文章,甚至一学期学两篇“鲁迅”的讲读课文。面对鲁迅的文章,老师教起来觉得费力,学生学起来觉得困难,为什么?我个人觉得是因为涉及面太广、内涵太深、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了解全面,如果要让学生能完全了解文章内涵,不仅需要老师有丰富的知识,还需要有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就我所教过并影响比较深的几篇文章来谈谈我鲁迅的认识和探讨一点关于学习鲁迅文章的方法。 针对梁实秋提出的“„„五四以来,新文艺的作者很多,而真有成就的并不多,像鲁迅这样的也还不多见。„„但是要作为一个文学家,单有一腹牢骚,一腔怨气是不够的,他必须要有一套积极的思想,对人对事都要有一套积极的看法,纵然不必即构成什么体系,至少也要有一个正面的主张。鲁迅不足以语此。他有的只是一个消极的态度,勉强归纳起来,即是一个‘不满于现状’的态度。这个态度并不算错。”我觉得其实不然,比如《雪》,作者就是给出赞赏北方的雪,赞美它的不怕牺牲的旋飞,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或者说是为战斗随时做好准备的心理;另外,《故乡》中结尾“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觉得可以理解为鲁迅想走一条“既不奴役别人也不受人奴役,内心舒适坦荡,行为光明磊落,无忧无畏,活在世上的‘真的人’”这样的一条路。《故乡》看似在写一次回乡的经过,信手拈来从杨二嫂、中年闰土的形象,自然就表现出了封建等级制度观念渗入中国大部分人骨髓里。有如,《藤野先生》既回忆了在日本读书的经历及与藤野先生美好的回忆,同时又表现了当时部分中国人的愚昧无知,才使得鲁迅意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本问题不在于身体而是思想。很多看法和观念都自然融入,几乎不着痕迹。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但鲁迅先生的文章中也存在没有给人指出明确的“出路”,比如《风筝》,全篇由回忆儿时虐杀弟弟爱玩天性的往事,由此想到虐杀者与被虐杀者的关系,但是到底该怎么做,貌似并没有很明确的方向。

在初中教学中,既然在教材的选择上,对鲁迅的文章有这如此的“偏爱”,说明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养成中,需要吸取这样的养分。在面临学生怕“鲁迅”的情况下,不防让学生自己多读、多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多引导,让学生有读鲁迅其他作品的兴趣,再慢慢让学生在今后的阅历中去感悟与收获。

第15篇:鲁迅精神对当代文学的意义

能源学院

1006102121

王国臻

鲁迅精神对当代文学的意义

鲁迅,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一直被人们所敬仰。他所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他浩繁的作品,而且还有他的伟大的人格力量和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和平年代的青年来说,学习鲁迅的爱国精神是尤为重要的。它能使我们记住那段屈辱的的历史,激励我们为祖国的强大而奋发学习。希望读过本文的人在重大抉择面前,能够想到曾经有这样一个人,他为了挽救自己的祖国而奋斗了一生 ,——横眉冷队前夫指,伏首甘为孺子牛——从而能够得到一些力量和启示。

鲁迅所处的时代,中国正处在一个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过渡、近代文明向现代文明过渡的转型时期。鲁迅的身上,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丰富的历史内涵;其作品所显现的人文情怀、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至今辉耀着文学史册。他的创作实践所凸现的强烈的政治意识,“立人”思想,文艺批评坚持的“求真”精神,对同样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当代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早在日本留学期间,青年鲁迅《自题小像》的诗作,就是一篇担忧国家命运、决心以血献身的宣言。他与在日本留学的一批反清志士关系甚密,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光复会。他的小说《狂人日记》直指“吃人的社会”,呼唤“救救孩子”;《药》颂扬革命先驱夏瑜,抨击没落社会的黑暗。大量评论时政的杂文,都是指向旧制度、旧文化的“匕首”和“投枪”。鲁迅在各类政治活动中都是一位积极的倡导者、参与者,他参加了浙江两级师范驱逐守旧校长夏震武的“木瓜之役”,参与了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在《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宣言》《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等许多进步宣言上签名。他支持左翼作家,成为“左联”的精神领袖,痛斥北洋政府屠杀爱国学生而作的《纪念刘和珍君》,痛悼左联五烈士而作的《为了忘却的纪念》,鲜明地表现了他反对暴政、鼓呼民主、争取人民权利的立场。

文学作为反映时代的镜子,脱离政治(政治为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不可能的,这恰如一个人想拔着自己头发离开地球那样荒谬。没有对丰富多变的社会生活的关注,没有对改造社会、推动历史前进的宏愿产生热情和冲动,哪怕是最有文学天赋的作家也是写不出好作品的。对此,鲁迅早就指出:“政治先行,文艺后变”,“文学与社会之关系,先是它敏感的描写社会,倘有力,便又一转而影响社会,使有变革。”为改革社会、改良国民素质拿起文学这武器,因而鲁迅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家的同时,也成了伟大的文学家。

鲁迅一生批判国民性的奴性和“奴隶道德”,自身以“追真”为人生态度。他思想敏锐,见解深刻,任何时候能坚持真理,分明是非,敢说真话,铸成了没有媚骨的刚正人格,没有俗颜的劲直文风。

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展现的是一个敢于直面人生、敢于革故立新的斗士形象。“五四”时期,针对当时的黑幕派、鸳鸯蝴蝶派小说,他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抨击。与“太阳社”、“创造社”论争,后来“两个口号”之争,他都旗帜鲜明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不畏人众势大。对某些人以“革命工头”、“奴隶总管”自居,以“扬鞭”为业,他表示不满并予以严厉的反击。鲁迅对梁实秋、章士钊、陈西滢、胡适等名人,都有过尖锐的批评,即使对“国粹”中医和“男人演女人”的京剧,他也坦率地批判过。这种勇气和率真,难能可贵。

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对研究鲁迅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鲁迅文学的发展道路是曲折、复杂的。鲁迅称杂文为“杂感”或“短评”,现代杂文的兴起、发展和繁荣,则是和鲁迅的名字分不开的。在鲁迅的笔下,杂文成为一种自由地摹写世相、描述见闻、评说人事、言志抒情,内容无所不包、思想启蒙和反抗现实的使命,从而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独特完美的艺术形式,攀上了中国文学的高峰,进入了“商尚的文学楼台”(《且介亭杂文二集·徐懋庸作〈打杂集〉序》)。杂文是一个未经规范化的文体,在意义上,它是一种无体之文。鲁迅说:“我的杂文,所写的是一眼、一嘴、一毛,但合起来,几乎是或是一形象的全体”, “„中国的大众的灵魂,‟现在是反映在我的杂文里了。” 杂文也被鲁迅称之为“杂感”或“短评”。鲁迅曾经“想到可以择历来极其特别,而其实代表这中国人性质之一种的人物,作为一部中国的„人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鲁迅的杂文不仅是现代中国社会、政治、历史、法律、宗教、哲学、道德、文学、艺术、乃至经济、军事…..的“百科全书”,而且以其对中国现代国民的

能源学院

1006102121

王国臻

文化心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以及民性、民情、民俗、民魂的真实、生动而深刻的描绘,成为一部活的现代中国人的“人史”。现在人们常说的,要想了解中国的特别国情,就要了解创造这特别国情的中国人;而要了解中国人,莫过于细心阅读鲁迅杂文这一文献:这是有道理的。

鲁迅杂文对自由创作具有重大意义。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说过:“我们试去查一通美国的„文学概论‟或中国什么大学的讲义,的确,总不能发现一种叫做杂文的东西”。他还说:“我知道中国的这几年的杂文作者,他们的作文,却没有一个想到„文学概论 ‟的规定 ,或者希图文学史上的位置的,他以为非这样写不可 ,他就这样写。” 这就是说,杂文是一个未经规范的文体,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种无体之文。“无体”固然会给它的学习、推广、再产生造成困难,却同时提供了特别大的自由创造的空问“以为非这样写不可,就这样写”,一切出于内心 自由欲念的驱动,最方便地表达 自由。可以说,正是因为杂文这种“无体的自由体式”才使得鲁迅天马行空的思想艺术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我们看到,鲁迅是那样自由地飞翔于杂文这块广阔的天地里,进行着既是现实的,又是超越性的思考,无忌地出入于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心理、民俗、人类学、政治学、文化学以至自然科学……等各门学科,无拘地表现自己的大愤怒、大憎恶、大轻蔑与大欢喜,将各种艺术形式——诗的、戏剧的、小说的、散文的、绘 的,以至音乐的… …熔为一炉。鲁迅正是利用杂文这一形式,发挥他不拘一格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进行他的文体实验。从这个意义上讲,“杂文”确实具有某种先锋性。这是鲁迅终于找到的最足以发挥他的创造天才的,也是最适合于他的文体。正如此,鲁迅的杂文,才具有了某种不可重复性。鲁迅杂文的“个人性”,体现了“文学的现代性”这一基本特征,利用它可以更直接地与现实对话,也更能满足读者的需要。

鲁迅已逝世半个多世纪,解析他的精神,重温他的文学观,对照现实文学创作的状态,的确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东西。在反思中清醒头脑,认清方向,汲取精神力量,这对推动和繁荣当代文学创作,无疑有积极的作用。

第16篇:鲁迅

姓名:

学号:

性别:

专业:

年级:

指导老师:

? 从古至今,多少关于文学的言论,甚至传说,准确的说:文学是一种语言性艺术,是运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去表情达意的艺术样式。然而,鲁迅所承受的是一个民族无路可走的悲哀,他无法顺利地在其间抽身,相反,他愈在其间探索愈是加深了悲哀,这种悲哀集合起来无处发泄,慢慢成了心内的黑暗及虚无感。这种鲁迅才能让人理解,因为他有痛,有伤,然而奋然前行!在人生道路上留下了辉煌的色彩。

一、鲁迅简介及其当时社会背景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代表作品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朝花夕拾》。也是新文化涌动的倡导者。

鲁迅生活在一个无言语自由、黑暗、有反动派的社会里。因此,他一生中就以写文章表达出自己强烈的感情和对民族灵魂的深切期望。当然,他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中,而且家教又严,这就造就了他的性格。小时候空闲的时间就读一些诗词,这也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起了最直接的引导作用。

二、鲁迅先生的深刻而且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

像鲁迅这样表达出来的极端深刻的思想,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甚或在几千年以来的整部世界文学史中间,无疑也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现象。他燃烧着自己的生命,集中全力地思索着中华民族的命运与前途,焦灼和无畏地呼吁着要改变长期以来专制王朝的统治方式,阐述和控诉着像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等级特权为基石的社会体制,只能造成民族精神的衰退和社会生活的停滞;他针对着这样的痼弊,提出了人性解放的主张,认为“根柢在人”,“首在立人”(《文化偏至论》);而“立人”的关键,又在于“尊个性而张精神”,要做到人人都具有独创个性和聪明才智,像这样的话自然也就“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觉近矣”(《破恶声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获得了健康与合理的发扬,那么整个社会群体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与升华,自然就是轻而易举和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第17篇:鲁迅

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1923年),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故乡》、《社戏》、《一件小事》、《**》等14篇作品;《彷徨》(1926年),包括《伤逝》、《祝福》等11篇作品;《故事新编》(1936年),包括《补天》、《奔月》、《理水》等8篇作品。 散文集《朝花夕拾》(1927年),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 散文诗集《野草》(1927年),包括《秋夜》、《过客》等24篇作品。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鲁迅生平简介:浙江绍兴人。七岁开始读书,十二岁从寿镜吾老先生就读于三味书屋。十三岁那年家里发生一场很大的变故,经济状况渐入困顿,接着父亲一病不起,使他饱尝了冷眼和侮蔑的滋味,“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1898年离开故乡考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1902年初毕业后被选派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1909年8月回国。

辛亥革命后应蔡元培之邀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供职,后又随部迁住到北平。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新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正式开始了辉煌的创作生涯,至1926年,又相继出版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等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其思想产生了飞跃,由此进化论思想为主导,转向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思想为主导。1930年3月“左联”成立时,被推荐为常委,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化运动的主将。 后十年的杂文,更加深刻、犀利,有如匕首、投枪,充满了唯物辨证的精神。这些作品收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毛泽东认为:鲁迅是 “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附: 自嘲

1932年: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 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 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 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 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 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 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 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 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 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 外集拾 支持了“未名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 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 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 重建的鲁迅墓题字。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 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 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第18篇:鲁迅

看字里行间的独行者

——《野草》读后感

散文,最能“暴露”和“揭发”作者的内心世界,即便是最晦涩的语言,也难掩奔突的情感岩浆。如果说《呐喊》、《彷徨》是鲁迅将国民麻木的皮肤撕开使之露出其中的烂肉,那么《野草》便是鲁迅的心底地火喷涌出来,结成鲁迅灰暗惨淡的心灵殷殷血迹。

“大欢喜”、“死亡”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词,究其原因,是鲁迅早已深味了人世的悲哀,也更深味了自己的悲哀,所以死亡的阴影填充了心灵,仿佛只有死才有解脱与“大欢喜”。恕我不才,我只能将野草的几篇文章进行一一的评析。

《秋夜》:开篇的文章,显示的是才气的鲁迅。文学家,终会有工愁善感的一面。瑟缩的野草花,枯直的的枣树,鬼魅的天空,还有青翠的小虫,构成了一幅清冷夏日居士图。

《影的告别》:阴沉绝望的鲁迅。影只能随形,其实无物,乃黑暗虚空。鲁迅却视其为真的“实有”,写出影的彷徨与绝望。这里浸渍着的是他的冷峻。

《求乞者》:心若死灰的鲁迅。秋寒穿透外衣四面都是灰土,麻木穿行其间的鲁迅至少得到虚无,随性委泥尘。

《我的失恋》:幽默明快的鲁迅。这篇文章有了鲁迅文章少有的轻松气息,诙谐的他一览无遗。

《复仇》:憎恨围观者、鉴赏家的鲁迅。文章开头示以激扬的溅血设想,实际上含有他快刀斩乱麻、速战速死的冲动。

《复仇(之二)》:鲁迅自况,自以为自己最后的下场。它比较完整的展示了鲁迅的世界观:“较永久地悲悯他们的前途,然而仇恨他们的现在。”,“四面都是敌意,可悲悯的,可咀咒的”。虽然鲁迅有“我以我血荐轩辕”、’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国为民献身的志向,却又憎恨国民的麻木,反过来怀疑自己的献身是否值得。于是他以痛快的死、沉酣的大悲悯和大欢喜以得到自残式的解脱与超越。他想他会重蹈耶稣的覆辙,但他又会想到那碎骨的大痛楚于他有可能是大解脱。

《希望》:宣扬希望之声,而自己却空虚绝望的鲁迅。“希望,希望,用这希望之盾,抗拒那空虚中暗夜的来临。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的暗夜。”他就是这个盾。末句“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既是质疑希望,也不相信绝望,勉强自打一支强心剂,表为励人,实为自励。

《雪》:柔和平静的鲁迅。此篇少了戕灭厮杀,鲁迅脱下斗士的战袍,以一般作家的身份做了一个小品文。

《风筝》:平凡人的亲情流露。“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与冷气。”此时回想过去,那幼年之事便有了可亲可味之处。

《好的故事》:憧憬浪漫的鲁迅。正如存在军人的目的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和平,存在鲁迅的目的不是黑暗,而是光明。鲁迅也是凡人,他希望能在“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的好的故事里歇歇脚,喘喘气,做和平年代的军人。

《过客》逃避的鲁迅,向往于死的鲁迅。“同我有关的活着,我倒不放心,死了,我就安心了。是的,和前妻朱安的麻木痛苦关系纠缠,同许广平的不明不白的去路,同弟弟周作人的翻脸,都是他自以为的诟病,闲人的话柄。背后里尚且要为这些飞长流短而厌躁,前面又得受所谓正人君子的文戕笔诛。不堪重负的他苦不堪言。于是他选择以”坟”为避难所和摆脱人世苦恨悲凉的归宿。

《死火》:进退维谷、生死不能的鲁迅。“我原先百遗弃在冰谷中”、遗弃的我早已灭亡、消尽了我也被冰冻冻得要死。倘若你不给我温热,使我重新烧起,我不久就须灭亡。“这使人想起呐喊序言中铁屋子里的人们:在沉睡中安静地死去。鲁迅很质疑自己对他们的唤醒。惯看辛亥革命者的下场,鲁迅终也自己若他们一般:“我终于碾死在车轮下”。“哈哈!你们再也遇不着死火了!”沉重的另类超脱态度。

《狗的驳诘》:势力的鲁迅。虽然没有明说,但狗的回答:“不敢,愧不如人呢!”以及主角的逃跑看出,狗是说对了。

《失掉的好地狱》:对反动统治的斥责与愤懑。“人类于是完全掌握了地狱的大威权,那威棱且在魔鬼之上”。这篇散文近似于小说,寓言化地描写出了军阀们专制独裁、高压统治,置人民于水深火热中的情景。

《墓碣文》:墓主人应为鲁迅的自我形象,他死于自我毁灭,尸体胸腹具破,中无心肝。表面上看是他滅心自食,毁了心肝,实际上也暗含着鲁迅的自责。

总而言之,《野草》是一个窥探鲁迅内心的书,一本体现鲁迅真实自我的书,它是鲁迅意志、情感、心智、道德和思想力的不朽结晶。《野草》是鲁迅个人生活和经验的产物,凸显了他个人的诚挚和真实。

第19篇:鲁迅

鲁迅: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著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有《朝花夕拾》等,杂文集有《南腔北调集》等。

郭沫若: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代表诗作《女神》,历史剧《屈原》、《蔡文姬》,他是鲁迅之后的中国文坛领袖。

茅盾:著名作家,同鲁迅、郭沫若一起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定了基础,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林家铺子》、《春蚕》。还有“蚀”三部曲,“农村”三部曲,剧本等大量作品,《白杨礼赞》是散文名篇。

巴金:著名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与茅盾、老舍的客观性、真实性的中长篇小说一起构成现代文学中长篇小说的艺术高峰。

老舍:著名作家,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名篇有《在烈日和暴雨下》。

叶圣陶: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

田汉:现代戏剧的奠基人、诗人、剧作家,代表作《名优之死》,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等歌词,还有文学剧本《月光曲》等,戏曲剧本《白蛇传》等。

朱自清:现代作家学者,著作共26种,约200万字诗文、散文,学术著作,散文成就最高,代表作《荷塘月色》、《背影》、《春》、《绿》等。

夏衍:著名剧作家、翻译家,主要著作话剧剧本《上海屋檐下》《秋瑾传》、《赛金花》等,报告文学《包身工》,译著长篇小说《母亲》等。

林语堂:著名作家、学者,代表作长篇小说《京华风云》。

周作人:现代散文作家,著有《自己的园地》、《过去的生命》等,其诗《小河》被誉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

许地山:现代作家,代表作小说《缀网劳蛛》,散文名篇《落花生》、《春桃》等。

邹韬奋:现代作家,新闻记者,主要著作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经历》等。

张恨水:现代小说家,代表作长篇章回小说《金粉世家》、《啼笑姻缘》等。

郁达夫:现代作家,代表作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

郑振铎:现代作家、文学史家、文学研究著作有《文学大纲》、《中国俗文学史》等。

翦伯赞:著名历史学家,代表作有游记体散文《内蒙访古》。

邓拓:著名新闻工作者、杂文家、历史学家,代表作《燕山夜话》。

吴晗:著名历史学家、杂文作家,代表作《朱元璋传》,京剧剧本《海瑞罢官》等,著作颇多,是著名的明史研究专家。

闻一多: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集《红烛》、《死水》等,1946年7月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后当天下午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方志敏:著名革命家,现代文学家,代表作有散文《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记实》。

瞿秋白:著名革命家、散文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代表作《俄乡纪程》、《赤都心史》,是我国最早的报告文学作品,译文集有《海上述林》(两卷)等。

冰心:著名散文家、诗人、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散文《笑》、《寄小读者》、《樱花赞》、《小桔灯》、《再寄小读者》等。

蒋光慈:现代诗人、小说家,代表作有诗集《新梦》、《哀中国》,中篇小说《少年飘泊者》等,长篇小说《田野的风》。

沈从文:著名作家,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西散记》等。

胡风:著名诗人、评论家,著有长诗《时间开始了》为当代歌项性的诗歌创作开了先河,另著有评论集《逆流的日子》等,散文及杂文集《棘源草》、《人环二记》等。

冯雪峰:现代作家、诗人、文艺理论家,主要作品有诗集《湖畔》等,杂文《乡风与市风》等。

丁玲:现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斯大林文学奖。

沙汀: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淘金记》、《困兽记》等,散文集《记贺龙》。

艾芜: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百炼成钢》、《故乡》等。

戴望舒:我国“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我的记忆》、《雨巷》等。

臧克家:现代诗人,诗坛泰斗之一,著有新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等,旧体诗集《臧克家旧体诗稿》。

冯至:现代诗人,散文家,代表作有《无花果》、《冯至诗文集》等,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赵树理:现代作家,是“山药蛋派”代表作家,代表作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等,其中《小二黑结婚》尤为知名。

吴伯箫:现代著名散文家,著有散文集《羽书》、《黑红点》、《出发集》等。

张天翼:现代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讽刺短篇小说《华威先生》、《包氏父子》,儿童文学作品有《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等。

周立波:现代作家,长篇小说《暴风骤雨》获斯大林文学奖,《铁水奔流》、《山乡巨变》。

傅雷:现代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有专著《傅雷家书》等,译著《托尔斯泰传》等。

曹禺:现代戏剧家,尤其话剧艺术最有成就,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等。

艾青:现代著名诗人,是继郭沫若之后最有成就的诗人,代表诗集为《黎明的通知》。

钱钟书:现代著名学者、小说家,被誉为“中国文化昆仑”,著有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等,学术著作有《谈艺录》等。

王国维:近现代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著有《曲录》、《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语》,尤其《人间词语》影响最大。从1913年起,专攻经、史,旁及古文字学、音韵学,以精研甲骨文、金文闻名中外,他的学术思想及史学思想对中国近代哲学、历史学和文学发展都有较大的影响。

姚雪垠:现代作家,代表作《李自成》共5卷,获茅盾文学奖。

何其芳: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代表作《生活是多么广阔》、《我为少男少女唱歌》等。

杨朔:现代作家,代表作有《三千里江山》,其成就主要表现在散文创作上,散文以抒情而著称。

杨沫:现代女作家,代表作《青春之歌》。

周而复:现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等。

徐迟:现代诗人,著名报告文学家,代表作是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

梁斌:现代作家,代表作为长篇小说《红旗谱》。

严文井:现代作家、儿童文学家,成就最高的是寓言和童话,主要著作有《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

田间:现代诗人,代表诗作有《给战斗者》、《假使我们不去打仗》等。

柳青:现代著名小说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地雷》等,长篇小说《铜墙铁壁》、《创业史》等。

刘白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散文集《万炮震金门》等。

秦牧:现代作家,当代中国散文的代表作家之一,成就最大的是文艺随笔集《艺海拾贝》。 郭小川:现代诗人,先后出版《投入火热的斗争》等十余本诗集。

魏巍:当代作家,《谁是最可爱的人》等名篇曾传诵一时,主要诗作收入《魏巍诗选》,长篇小说《东方》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杜鹏程:当代作家,代表作《保卫延安》。

李季:现代诗人,代表作以陕北民歌“信天游”为形式的长诗《王贵与李香香》。

峻青:现代著名作家,著有长篇小说《黎明的河边》等,中篇小说《夜渡》等。长篇小说《海啸》,还有散文集。

马烽:现代作家,与西戎合著的长篇章回小说《台梁英雄传》是建国前夕在工农群众中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曲波:当代作家,代表作《林海雪源》。

贺敬之:现代诗人,和丁毅等集体创作大型歌剧《白毛女》,还著有《回延安》等知名诗作。

金庸:当代武侠小说家,是新派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主要武侠作品有《书剑恩仇录》、《雪山飞狐》、《倚天屠龙记》、《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

梁羽生:当代作家,港台新派武侠小说的代表性作家之一,著有《龙虎斗京华》等武侠小说30余部。

王愿坚:当代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集《普通劳动者》、《党费》等,还曾与陆桂国合作将小说《闪闪的红星》改编为电影剧本并拍成影片。

王蒙:当代作家,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组织新来的年轻人》等,王蒙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他也由初期的热情、纯真趋于后来的清醒、冷浚,而且乐观向上,激情充沛,并在创作中进行不倦的探索和创新,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坛的常青树”。

冯德英:当代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合称“三花”。 李敖:当代作家,1949年全家迁居台湾,著有《历史与人像》、《为中国思想趋向求答案》等大量作品。

刘绍棠:当代作家,成名作是短篇小说《青枝绿叶》,还有《蒲柳人家》等许多作品。

琼瑶:台湾当代女作家,1963—1985年共创作长篇小说《幸运草》、《几度夕阳红》等四十余部。

刘心武:当代作家,主要著作有《班主任》等小说,还有大量散文集,理论集,儿童文学等作品。

三毛:台湾女作家,著有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等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她人生的真实记录,虽缺乏对社会现实开阔深入的关照,但她独特的生活经历率真任性,洒脱自如的文字,取得生动感人的效果,1991年1月4日因病住院期间自杀。

余秋雨:当代著名学者、文化名人,历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在国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知名作品有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过多项奖励,还有《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行者无疆》均获奖,是著名的剧戏理论家。

张爱玲:现代女作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还有多部小说,其代表作《金锁记》曾被傅雪誉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典型的悲剧人物有很多,例如:

鲁迅《阿Q正传》、《祝福》中的阿Q、祥林嫂

张恨水《金粉世家》、《啼笑姻缘》中的金燕西、沈凤喜

巴金《家》中的鸣凤、梅、瑞珏

曹禺《雷雨》、《日出》中的周萍、周冲、四凤、陈白露

老舍《骆驼祥子》中的祥子

叶圣陶《倪焕之》中的倪焕之

萧红《呼兰河传》中的小团圆媳妇

郭沫若《屈原》、《南冠草》中的婵娟、夏元敦

张爱玲《金锁记》中的曹七巧

茅盾《子夜》、《春蚕》中的吴荪甫、老通宝

王统照《山雨》中的奚二叔

叶紫《丰收》、《杨七公公过年》中的云普叔,杨七公公

吴祖缃《官官的补品》中的奶婆

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中的丁宁

路翎《王家老太婆和她底小猪》、《财主底儿女们》中的王家老太婆、蒋捷

三、蒋慰祖、蒋少祖、蒋纯祖

丘东平《友军的连长》中的友军连长

夏衍《包身工》中的包身工芦柴棒

郁达夫《沉沦》中的留学生

以上是现代文学部分的。

陆文夫《小巷深处》中的改造后却受到要挟的窑女

谌容《人到中年》中的陆文婷

刘心武《如意》中的金绮纹、葛大爷

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中的南珊

戴厚英《人啊,人》中的孙悦、许恒忠、孙憾

梁晓声《今夜有暴风雪》中的献身知青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中的葛翎、高欣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的许秀云

姚雪垠《李自成》中的崇祯皇帝

凌力《倾城倾国》、《少年天子》中的孙元化、顺治皇帝、董鄂妃

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郝红梅、贺凤莲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中的韩子奇、新月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中的白洁

巴金《怀念萧珊》中的萧珊

方之《内奸》中的严赤

陈忠实《白鹿原》中的鹿子霖

徐兴业《金瓯缺》中的马扩、高世宣、耶律大石

刘斯奋《白门柳》中的柳如是、董小宛

王安忆《长恨歌》中的王绮瑶

熊召政《张居正》中的张居正

以上是当代文学部分的。

第20篇:鲁迅

鲁迅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鲁迅像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中年以后的鲁迅先生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 中文名: 周树人

原名树人,又名樟寿,后职业: 文学家,思想家,评论家

别名:

改名豫才 毕业院校:南京路矿学堂,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国籍: 中国 主要成就:领导新文化运动

民族: 汉族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

代表作品:

出生地: 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 《朝花夕拾》 出生日身高: 161厘米

1881年9月25日

期: 重要事

新文化运动

逝世日件 :

1936年10月19日

期:

鲁迅作品集

论文和讲▪ 坟

▪ 中国小说史略 ▪ 汉文学史纲要

▪ 华盖集

▪ 二心集

▪ 花边文学

▪ 集外集拾遗

▪ 华盖集续编

▪ 南腔北调集

▪ 且介亭杂文

▪ 而已集

▪ 伪自由书

▪ 且介亭杂文二集

▪ 热风

▪ 三闲集

杂文集 ▪ 准风月谈

▪ 且介亭杂文末编

诗文集 ▪ 集外集

▪ 集外集拾遗补篇

小说集 ▪ 呐喊

▪ 彷徨

▪ 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 ▪ 野草

回忆录 ▪ 朝花夕拾

▪ 鲁迅自然科学论其他作品 著

▪ 古籍序跋集

目录

人物概述

生平经历

求学时期

弃医从文

小说创作

杂文创作

发起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

病逝上海 文学作品

作品简介

小说集

散文集

文学论著

散文诗集

论文集

杂文集 大事年表

名言语录

诗句

言论

家庭资料

出生情况

家庭背景

家庭成员 人物评价

社会荣誉

鲁迅故居

人物纪念

同名电影(2005)

▪ 译文序跋集

▪ 两地书

主创人员

主要演员

剧情简介 在线观看

人物概述 生平经历

求学时期

弃医从文

小说创作

杂文创作

发起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

病逝上海 文学作品

作品简介

小说集

散文集

文学论著

散文诗集

论文集

杂文集 大事年表 名言语录

诗句

言论

家庭资料

出生情况

家庭背景

家庭成员 人物评价 社会荣誉 鲁迅故居 人物纪念

同名电影(2005)

主创人员

主要演员

剧情简介 在线观看

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概述

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1881年9月25日出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考取留日官费生,赴日本进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广州图书馆前的鲁迅与许广平雕像

辛亥革命后,鲁迅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

鲁迅

。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坟》、《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场面非常壮观。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编辑本段生平经历 求学时期

早年鲁迅出生在中国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府城内东昌坊口(今属绍兴市越城区)的一个书香门第,名为周樟寿。祖父周福清是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进士,在北京任官员。父亲周伯宜是一名秀才,母亲鲁瑞。鲁迅与周恩来同宗,祖先是北宋理学始祖周敦颐。

1892年,11岁的鲁迅就读于家乡绍兴的寿镜吾开设的私塾三味书屋。1893年(光绪十九年),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因为科举舞弊案而被革职下狱,鲁迅兄弟则被安插到离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难。周福清被判“斩监候”,入狱8年,因此周家每年必须花费大笔礼金,使周福清得以活命,于是家道开始衰落,同时其父亲周伯宜也重病在床,1896年病故。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童年的生活场景,百草园、咸亨酒店、外婆家一带的农村等地,成为后来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散文集《朝花夕拾》的重要素材来源。

1898年,17岁的鲁迅离开家乡的三味书屋,进入金陵的新式学堂江南水师学堂,并改名为周树人。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铁路学堂,与陈衡恪结交,1901年毕业,颇受进化论思想影响,爱读新思想的书,尤其是翻译的小说。 鲁迅与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等著名作家都为留学日本派。1902年2月,21岁的鲁迅赴日本,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2年后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1912年改制东北大学医学部)学习现代医学。鲁迅选择学习现代医学,是因为父亲的病故造成他对中医产生了严重的怀疑。他是东北大学的第一位外国留学生,也是当时仙台唯一的中国留学生。在仙台给鲁迅影响最大的是解剖学老师藤野严九郎。在周作人所著的《鲁迅的青年时代》和许寿裳所著的《亡友鲁迅印象记》两部书中,两人都曾引用过鲁迅的医专同班同学医学博士小林茂雄公布的鲁迅学年成绩:

解剖学59.3分

组织学73.7分

生理学63.3分

伦理学83分

德语60分

物理60分

化学60分

平均65.5分,全班第68名(班上同学142人)

可见鲁迅考得最好的是属于社会科学的伦理学。自然科学和医学专业科

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笔记

目成绩较普通,只有藤野担任的解剖学一科没有考及格。总成绩正如鲁迅在《藤野先生》文中的自述:“同学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对此班上部份同学认为是“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1994年,渡边襄发现成绩算错:生理学上学期60分,下学期75分,单科学年平均65分,不是63.3分,学年总平均65.8分,学年平均83分的伦理学等第登录成丙等。

鲁迅后来作有《藤野先生》,对这篇作品也非常重视,1935年日本岩波书店要出《鲁迅选集》日本语译,他要求执行选集编译工作的自己的学生增田涉:“我看要放进去的,一篇也没有了。只有《藤野先生》一文,请译出补进去。”鲁迅身后,藤野也发表《谨忆周树人君》一文回忆鲁迅留学生活。

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作官的道路 。当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幕友”(俗称“师爷”),倘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借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都是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其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期间,鲁迅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开拓了视野。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论》,更给予鲁迅以深刻的影响。 《天演论》是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一部著作,这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欺凌。

鲁迅先生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他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

弃医从文

鲁迅先生画像

鲁迅先生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3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一场电影中,鲁迅看到众多的“体格强壮,神情麻木”的中国人,在淡然地围观被当作俄国侦探处死的同胞。鲁迅受到极大的打击,这时他已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

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先生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的思想不但为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社会的混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五四运动之后,他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在那时,他已经在教育部任职,并且随教育部一同迁居北京。 19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来访紫禁城,北京方面安排鲁迅与泰戈尔会见且合照。当时中国文坛对于泰戈尔访华的评价趋于两极化,鲁迅将其访华评价为“做了一瓶香水”。

鲁迅共做了14年的中华民国公务员,级别是荐任,机关是教育部,单位是社会教育司(司长是夏曾佑),历任第1科科长和佥事(辅助司长的高级幕僚)。主要的业绩有:担任国语统一会教育部代表,协调制定注音字母(与马裕藻、朱希祖、许寿裳、钱稻孙共同提议并执笔文案“统一读音,不过改良反切,故以合于双声叠韵的简笔汉字最为适用”);与钱稻孙、许寿裳2位科长合作中华民国国徽设计案,执笔《致国务院国徽拟图说明书》(说明书全文详见2005年版《鲁迅全集》);并设计了当时北京大学的校徽,系“北大”二字的美术字体;分管图书情报(图书资讯)业务:督导京师图书馆(后来的北京图书馆,现在的中国国家图书馆)等。直到被教育部时任署总长章士钊免职为止。为此鲁迅向中华民国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并胜诉,依法可以复职,但他选择离开政府体系。好友易培基接任教育总长后签署了让佥事周树人复职的命令,并以兼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身份发出新的教授聘书,1926年三·一八惨案爆发后,周树人易培基等都被中华民国临时执政段祺瑞通缉了

小说创作

1918年5月15日,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它奠定了新文化运动(1919),推进了现代文学的发展。这篇小说,大胆揭露了人吃人的封建理念,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鲁迅先生画像

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祥林嫂、爱心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在《孔乙己》里,有恶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顾客;在《阿Q正传》中,别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拥有做人的原则。

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先生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

鲁迅(9张) 前者出版于1928年,后者出版于1937年。如果说《呐喊》《彷徨》中的小说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怀念。幼时的保姆长妈妈,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中给予过他真诚的关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羁的老友范爱农,给过他无限乐趣的“百草园”,吸引着他的好奇心的民间戏剧和民间娱乐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这个险恶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们,滋养了鲁迅的生命。这些散文,把抒情、叙述、议论结合在一起,有时如平静的港湾,有时如波涛翻滚的大海,有时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时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态,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净细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诗则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鲁迅最内在的情绪体验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过这种奇特的艺术手段传达出来。鲁迅的艺术创造力是惊人的。

阿Q正传(12张) 鲁迅先生晚年还完成了一部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补天》可以被认为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创世纪”, 在鲁迅的观念中,真正体现中华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那些古圣先贤和帝王将相,而是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女娲,她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和象征;《奔月》写的是古代英雄的悲剧,羿射掉九日,拯救了人类,但那些自私狭隘的世人并不想继承、发扬他的英雄精神,只想利用他实现自己自私狭隘的目的,他被自己的学生所暗算,被他的妻子所抛弃;《铸剑》表现的是被压迫者向压迫者复仇的主题;《理水》《非攻》歌颂了中国古代那些身体力行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禹和墨翟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式的人物。孔子、老子、庄子、伯夷、叔齐这些历史人物也在鲁迅的笔下真成了有些可笑但仍不失其可爱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鲁迅的《故事新编》以荒诞的手法表现严肃的主题,创立了一种完全新型的历史小说的写法。

杂文创作

鲁迅画像

最充分体现鲁迅先生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还应该首推他的杂文。“杂文”古已有之,在外国散文中也能找到类似的例证,但只有到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到了鲁迅的手中,“杂文”“是匕首、是投枪”,这种文体才表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潜力。从五四起,鲁迅就开始用杂文的形式与反对新文化的各种不同的论调进行斗争,但那时他还是不自觉的,到了后来,有些人开始嘲笑他是一个“杂文家”,他才更明确地意识到“杂文”的力量,并且开始自觉地从事杂文的创作。鲁迅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它能够“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从而为新文化、新思想的发展在旧文化、旧思想的荆棘丛莽中开辟出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够存在,能够发展,能够壮大。鲁迅一生写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等16部杂文集。在这16部杂文集中,鲁迅把笔触伸向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各种不同阶层的各种不同的人物,其中有无情的揭露,有愤怒的控诉,有尖锐的批判,有辛辣的讽刺,有机智的幽默,有细致的分析,有果决的论断,有激情的抒发,有痛苦的呐喊,有亲切的鼓励,有热烈的赞颂,笔锋驰骋纵横,词采飞扬,形式多样,变化多端。它自由、大胆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鲁迅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鲁迅先生在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历史小说、杂文各种类型的创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创造。他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笔坚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在前期,他热情支持青年学生的正义斗争,揭露段祺瑞执政府镇压学生运动、制造“三·一八”惨案的罪恶行径,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章;在后期,他反对国民党政府对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的血腥镇压,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等一系列充满义勇正气的文章。“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是:

第一,善于抓取类型,画出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使议论和形象相结合。

第二,善于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展开逻辑严密的论证。

第三,善于运用联想,将不同时空发生的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底蕴和深邃内涵。

第四,篇章短小精悍,笔墨凝练犀利,锐利如匕首投枪。

发起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

鲁迅先生1931年在上海倡导发起了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新兴木刻从诞生那天起,便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血肉相连。他是中国革命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统区美术的主力军。当时的版画是以艺术家和革命者的双重身份出现,以艺术作为战斗武器,在思想教育战线上发挥了它的巨大作用。由于鲁迅的倡导,进步的艺术青年拿起了木刻刀,组织起木刻团体,1931年初春被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开除和退学的“一八艺社”社员张眺(耶林)、于海(于寄愚)、陈卓坤(陈广)、陈耀唐(陈铁耕)等联合上海的周熙(江丰)等人在上海成立一八艺社研究所。6月,在虹口每日新闻社楼上举行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展品180幅,其中有油画、雕塑、图案及木刻。这是新兴木刻版画首次在展览会上展出,并出版了画册,鲁迅为之作序。 从此在鲁迅的领导下,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新兴木刻版画代表人物有:胡一川、陈铁耕、陈烟桥、沃渣、马达,黄新波,李桦,杨可扬,江丰,王琦,黄永玉,郑野夫,朱宣咸,汪刃锋,王麦秆,邵克萍,钟步青,苗勃然,力扬等。 后来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似星星之火燎原了整个中国大地,以延安为代表的解放区新兴木刻版画也蓬勃发展了起来,代表人物有:古元,力群,马达,彦涵,石鲁,夏风,李少言等等。从20世纪30,40年代由中国革命文化主将鲁迅播下并精心培育起来的中国新兴木刻版画的种子,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和艺术实践,如今已经终于成为一片“茂林嘉卉”,并已组成鲁迅于生前所期望的“旌旗蔽空的大队”,正以矫健的步伐迎着新世纪的朝阳迈步前进。

病逝上海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因肺气肿病逝于 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生前,他立下遗言:

一、不能因为丧事收任何一文钱,但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殓、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

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如果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编辑本段文学作品 作品简介

鲁迅先生一生写作600万字,其中著作500万字,辑校和书信100万字;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收录于《呐喊》)。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鲁迅先生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选自《彷徨》)《阿Q正传》(收录于《呐喊》)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浙江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法等50多种文字。

小说集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皆收于《呐喊》中)

散文集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共收录10篇散文 回忆录)(含《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其中,《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已被纳入初中语文人教版课本)

文学论著

《中国小说史略》;

散文诗集

《野草》(含《风筝》、《雪》(收录在人教版语文七年级年级上6课)等作品

论文集

《门外文谈》

杂文集

《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9部和很多另外的杂文集。

编辑本段大事年表

自题小像

1881年 一岁

八月初三(公历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府城内东昌坊口。姓周,原名樟寿,字豫山、豫亭、豫才。

1886年 六岁

是年入塾,从叔祖周玉田先生初诵《鉴略》。

其五六岁时,宗党皆呼之曰“胡羊尾巴”。誉其小而灵活也。

1888年 八岁

十一月,以妹端生十月即逝世,当其病笃时,先生在屋隅暗泣,母太夫人询其何故,答曰:“为妹妹。”

是岁一日,本家长辈相聚推牌九,父伯宜亦与焉。先生在旁默视,从伯慰农先生因询之曰:“汝愿何人得赢?”先生立即对曰:“愿大家均赢。”

1892年 十二岁

正月,往三味书屋从寿镜吾先生怀鉴读。以比目鱼对寿先生的独角兽。

在塾中,喜乘闲描画,并搜集图画,而对于二十四孝图之“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独生反感。先生外家为安桥头鲁姓,聚族而居,幼时常随母太夫人前往,在乡村与大自然相接触,影响甚大。《社戏》中所描写者,皆安桥头一带之景色,时正十一二岁也。外家后迁皇甫庄、小皋步等处。

十二月三十日曾祖母戴太君卒,年七十九。

1893年 十三岁

三月祖父介孚公丁忧,自北京归。

秋,介孚公因事下狱,父伯宜公又抱重病,家产中落,出入于质铺及药店者累年。

1896年 十六岁

九月初六日父伯宜公卒,年三十七。父卒后,家境益艰。

1898年 十八岁

闰三月,往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改名为周树人。

1899年 十九岁

正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路矿学堂,对于功课并不温习,而每逢考试名列前茅。课余辄读译本新书,尤好小说,时或外出骑马。

1901年 二十一岁

十二月,路矿学堂毕业。

1902年 二十二岁

二月,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课余喜读哲学与文艺之书,尤注意于人性及国民性问题。

1903年 二十三岁

是年为《浙江潮》杂志撰文。秋,译《月界旅行》毕。

1904年 二十四岁

六月初一日,祖父介孚公卒,年六十八。

八月,往仙台入医学专门学校肄业。

1906年 二十六岁

六月回家,与朱安女士结婚。同月,复赴日本,在东京研究文艺,中止学医。

1907年 二十七岁

是年夏,拟创办文艺杂志,名曰《新生》,以费绌未印,后为《河南》杂志撰文。

1908年 二十八岁

是年从章太炎先生炳麟学,为“光复会”会员,并与二弟作人译域外小说。

1909年 二十九岁

是年辑印《域外小说集》二册。六月归国,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

1910年 三十岁

四月初五日祖母蒋太君卒,年六十九。

八月,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

1911年 三十一岁

九月绍兴光复,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

冬,写成第一篇试作小说《怀旧》,阅二年始发表于《小说月报》第四卷第一号。

1912年 三十二岁

一月一日,临时政府成立于南京,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招,任教育部部员。

五月,航海抵北京,住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绍兴会馆藤花馆,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

八月任命为教育部佥事。是月公余撰写谢承《后汉书》。

1913年 三十三岁

六月,请假由津浦路回家省亲,

八月由海道返京。

十月,公余校《嵇康集》。

1914年 三十四岁

研究佛经。

1915年 三十五岁

一月辑成《会稽郡故书杂集》一册,用二弟作人名印行。同月刻《百喻经》成。

喜搜集并研究金石拓本。

1916年 三十六岁

五月,移居会馆补树书屋。

十二月,请假由津浦路归省。

仍搜集研究造象及墓志拓本。

1917年 三十七岁

一月初,返北京。

七月初,因张勋复辟乱作,愤而离职,同月乱平即返部。

1918年 三十八岁

自四月开始创作以后,源源不绝,其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以鲁迅为笔名,载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掊击家族制度与礼教之弊害,实为文学革命思想之急先锋。

1919年 三十九岁

一月发表关于爱情之意见,题曰《随感录四十》,载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后收入杂感录《热风》。

八月,买公用库八道湾屋成。

十月发表关于改革家庭与解放子女之意见,题曰《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载《新青年》第六卷第六号,后收入论文集《坟》。

十一月修缮之事略备,与二弟作人俱移入。

十二月请假经津浦路归省,奉母偕三弟建人来京。

1920年 四十岁

一月,译成日本武者小路实笃著戏曲《一个青年的梦》。

十月,译成俄国阿尔志跋绥夫著小说《工人绥惠略夫》。

秋季起,兼任北京大学及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师。

1921年 四十一岁

二三月又校《嵇康集》。仍兼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师。

1922年 四十二岁

二月八月又校《嵇康集》。

五月译成俄国爱罗先珂著童话剧《桃色的云》。仍兼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师。

1923年 四十三岁

八月迁居砖塔胡同六十一号。

九月小说第一集《呐喊》印成。

十二月买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二十一号屋。同月,《中国小说史略》上卷印成。

是年秋起,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及世界语专门学校讲师。

1924年 四十四岁

五月,移居西三条胡同新屋。

六月,《中国小说史略》下卷印成。同月又校《嵇康集》,并撰校正《嵇康集》序。

七月住西安讲演。

八月返京。

十月译成日本厨川白村著论文《苦闷的象征》。

仍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及世界语专门学校讲师。

是年冬为《语丝》周刊撰文。

1925年 四十五岁

八月,因教育总长章士钊非法解散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鲁迅与多数教职员有校务维持会之组织,被章士钊违法免职。随后鲁迅向专管行政诉讼的平政院投递诉状,控告章士钊滥用职权。

十一月,杂感第一集《热风》印成。

十二月译成日本厨川白村著《出了象牙之塔》。

是年仍为《语丝》撰文,并编辑《国民新报》副刊及《莽原》杂志。

是年秋起,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中国大学讲师,黎明中学教员。

1926年 四十六岁

一月,新任教育总长易培基取消过去对鲁迅的免职处分,教育部佥事恢复,到部任事。

二月,平政院开会作出裁决,正式取消章士钊对鲁迅的处分,判定鲁迅诉胜。

三月,“三一八”惨案后,避难入山本医院,德国医院,法国医院等,至五月始回寓。

鲁迅(5张)

七月起,逐日往中央公园,与齐宗颐同译《小约翰》。

八月底,离北京向厦门,任厦门大学文科教授。

九月《彷徨》印成。

十二月因不满于学校,辞职。

1927年 四十七岁

一月至广州,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

二月往香港演说,题为:《无声的中国》,次日演题:《老调子已经唱完!》。

三月黄花节,往岭南大学讲演。同日移居白云楼。

四月至黄埔政治学校讲演。十五日,赴中山大学各主任紧急会议,营救被捕学生,无效,辞职。

七月演讲于知用中学,及市教育局主持之“学术讲演会”,题目为《读书杂谈》,《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八月开始编纂《唐宋传奇集》。同月《野草》印成。

八日,移寓景云里二十三号,与番禺许广平女士同居。

十月抵上海。沪上学界,闻先生至,纷纷请往讲演,如劳动大学,立达学园,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大夏大学,中华大学,光华大学等。

十二月应大学院院长蔡元培之聘,任特约著作员。同月《唐宋传奇集》上册出版。

1928年 四十八岁

二月《小约翰》印成。同月为《北新月刊》译《近代美术潮论》,及《语丝》编辑。《唐宋传奇集》下册印成。

五月往江湾实验中学讲演,题曰:《老而不死论》。

六月《思想·山水·人物》译本出。《奔流》创刊号出版。

十一月短评《而已集》印成。

1929年 四十九岁

一月与王方仁,崔真吾,柔石等合资印刷文艺书籍及木刻《艺苑朝花》,简称朝花社。

五月《壁下译丛》印成。同月十三,北上省亲。并应燕京大学,北京大学,第二师范学院,第一师范学院等校讲演。

六月五日回抵沪上。同月卢那卡尔斯基作《艺术论》译成出版。

九月二十七日晨,许广平生一男。

十月一日名孩子曰海婴(周海婴)。同月为柔石校订中篇小说《二月》。同月卢那卡尔斯基作《文艺与批评》译本印成。

十二月往暨南大学讲演。

1930年 五十岁

一月朝花社告终。同月与友人合编《萌芽》月刊出版。开始译《毁灭》。

二月“自由大同盟”开成立会。

三月二日参加“左翼作家连盟成立会”。此时浙江省党部呈请通缉“反动文人鲁迅”。“自由大同盟”被严压,先生离寓避难。同时牙齿肿痛,全行拨去,易以义齿。四月回寓。与神州光社订约编译《现代文艺丛书》。

五月十二日迁入北四川路楼寓。

八月往“夏期文艺讲习会”讲演。同月译雅各武莱夫长篇小说《十月》讫。

九月为贺非校订《静静的顿河》毕,过劳发热。

同月十七日,在荷兰西菜室,赴数友发起之先生五十岁纪念会。

十月四五两日,与内山完造同开“版画展览会”于北四川路“购买组合”第一店楼上。同月译《药用植物》讫。

十一月修正《中国小说史略》。

1931年 五十一岁

一月二十日柔石被逮,先生离寓避难。

二月梅斐尔德《士敏土之图》印成。

同月二十八日回旧寓。

三月,先生主持“左联”机关杂志《前哨》出版。

四月往同文书院讲演,题为:《流氓与文学》。

六月往日人“妇女之友会”讲演。

七月为增田涉讲解《中国小说史略》全部毕。同月往“社会科学研究会”演讲《上海文艺之一瞥》。

八月十七日请内山嘉吉君教学生木刻术,先生亲自翻译,至二十二日毕。二十四日为一八艺社木刻部讲演。

十一月校《嵇康集》以涵芬楼景印宋本。同月《毁灭》制本成。

十二月与友人合编《十字街头》旬刊出版。

1932年 五十二岁

一月二十九日遇战事,在火线中。次日避居内山书店。

二月六日,由内山书店友护送至英租界内山支店暂避。

四月编一九二八及二九年短评,名曰:《三闲集》。编一九三〇年至三一年杂文,名曰:《二心集》。

五月自录译著书目。

九月编译新俄小说家二十人集上册讫,名曰:《竖琴》。编下册讫,名曰:《一天的工作》。

十月排印《两地书》。

十一月九日,因母病赴平。同月二十二日起,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师范大学,中国大学等校讲演。

1933年 五十三岁

一月四日蔡元培函邀加入“民权保障同盟会”,被举为执行委员。

二月十七日蔡元培函邀赴宋庆龄宅,欢迎萧伯纳。

三月《鲁迅自选集》出版于天马书店。同月二十七日移书籍于狄思威路,税屋存放。

四月十一日迁居大陆新村九号。

五月十三日至德国领事馆为“法西斯蒂”暴行递抗议书。

六月二十日杨铨被刺,往万国殡仪馆送殓。时有先生亦将不免之说,或阻其行,先生不顾,出不带门匙,以示决绝。

七月,《文学》月刊出版,先生为同人之一。

十月先生编序之《一个人的受难》木刻连环图印成。同月“木刻展览会”假千爱里开会。又短评集《伪自由书》印成。

1934年 五十四岁

一月《北平笺谱》出版。

三月校杂文《南腔北调》,同月印成。

五月,先生编序之木刻《引玉集》出版。

八月编《译文》创刊号。同月二十三日,因熟识者被逮,离寓避难。

十月《木刻纪程》印成。

十二月十四夜脊肉作痛,盗汗。病后大瘦,义齿与齿龈不合。同月短评集《准风月谈》出版。

1935年 五十五岁

一月译苏联班台莱夫童话《表》毕。

二月开始译果戈理《死魂灵》。

四月《十竹斋笺谱》第一册印成。

六月编选《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并作导言毕,印成。

九月高尔基作《俄罗斯的童话》译本印成。

十二月编瞿秋白遗著《海上述林》上卷。

十一月续写《故事新编》。

十二月整理《死魂灵百图》木刻本,并作序。

1936年 五十六岁

一月肩及肋均大痛。同月二十日与友协办之《海燕》半月刊出版。又校《故事新编》毕,即出书。

二月开始续译《死魂灵》第二部。

三月二日下午骤然气喘。

四月七日往良友公司,为之选定《苏联版画》。同月编《海上述林》下卷。

五月十五日再起病,医云胃疾,自后发热未愈,三十一日,史沫特莱女士引美国邓医生来诊断,病甚危。

六月,从委顿中渐愈,稍能坐立诵读。可略作数十字。同月,病中答访问者《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又《花边文学》印成。

七月,先生编印之《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出版。

八月,痰中见血,为《中流》创刊号作小文。

十月,体重八十八磅,较八月一日增约二磅。契诃夫作《坏孩子和别的奇闻》译本印成。能偶出看电影及访友小坐。

鲁迅先生葬礼

八日往青年会观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

十七日出访鹿地亘及内山完造。

十八日未明前疾作,气喘不止。修书一封,托内山完造请医,此为绝笔。

十九日上午五时二十五分逝世。

编辑本段名言语录 诗句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

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无题)

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无题)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

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题三义塔》)

8、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鲁迅·《悼杨铨》)

言论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鲁迅说,许广平载于《欣慰的纪念》)

4、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故乡》)

5、我哪里是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6、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7、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鲁迅老年

8、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9、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10、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1、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12、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13、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14、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15、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16、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17、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18、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19、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20、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21、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22、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23、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24、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25、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26、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27、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28、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29、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30、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记念刘和珍君)

31、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32、纠缠如毒蛇,执著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33、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34、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35、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36、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

37、凡事总需研究,才会明白。

38、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39、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40、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41、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42、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43、谦以待人,虚以接物。

44、自由固不是钱所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45、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46、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47、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48、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49、不满足是向上的齿轮。

50、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致颜黎民》)

编辑本段家庭资料 出生情况

出生日期(时间):清朝光绪七年辛巳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

出生地:生于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东昌坊口新台门周家,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豫才。至三十八岁,使用鲁迅为笔名。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合称为“周氏三兄弟”。

周晔是周建人的女儿,称鲁迅为伯父。

家庭背景

鲁迅全集

在绍兴,周家算得上一门望族,做官经商且都不说,单是人丁的繁衍,就相当可观,所以到鲁迅出世的时候,周家已经分居三处,彼此照应,俨然是大户了。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做过江西一个县的知县老爷,后来又到北京当上内阁中书,成为标准的京官。绍兴城并不大,像周介孚这样既是翰林,又做京官的人,自然能赢得一般市民的敬畏。周家门上那一钦点“翰林”的横匾,正明白无误地宣告了周家的特殊地位。鲁迅真是幸运,他的人生长途的起点,就设在这样一处似乎距乐园相当近便的地方。

中国是个讲究父权的国家,独钟那种粗暴专横,将子女认为私产的父母。你就是生在再富裕的家庭里,倘若遇上这样的父母,你的童年仍然会被糟蹋的。鲁迅的运气如何呢?周介孚虽然脾气暴躁,有时候要打骂孩子,但在教鲁迅读书这件事上,却显得相当开通。那时一般人家的孩子,开蒙总是直接就读四书五经,叫一个六岁的孩子天天去念\"学而时习之\",他会多么痛苦?周介孚却不这样,他让鲁迅先读历史,从《鉴略》开始,然后是《诗经》,再然后是《西游记》,都是选小孩子比较感兴趣的书。即使读唐诗,也是先选白居易那些比较浅直的诗,然后再读李白和杜甫,这就大大减轻了鲁迅开蒙的苦闷。祖母更是特别疼爱他,每每在夏天的夜晚,让鲁迅躺在大桂树下的小板桌上,摇着芭蕉扇,在习习的凉风中给他讲故事,什么猫是老虎的师父啦,什么许仙救白蛇啦,鲁迅直到晚年,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兴味和惬意。鲁迅的父亲周伯宜,神态一本正经,却比祖父更为温和。他家教虽严,却从不打小孩子。

家庭成员

祖父:周福清(1838~1904),原名周致福,字震生,又字介孚,清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西金溪县知县,曾在北京任内阁中书。

父亲:周伯宜(1861~1896),字伯宜,曾改名文郁,秀才,闲居在家。因肺结核而死。

母亲:鲁瑞(1858~1943)当地举人鲁希曾孙女,思想颇为开通,出身于绍兴平桥村一户官宦人家,没念过书,但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能力。

二弟:周作人(1885-1967),暮年译《希腊神话》。

三弟:周建人(1888-1984),曾任浙江省省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儿子:周海婴(1929—2011),周海婴是鲁迅和许广平仅有的儿子,出生在上海,他1952年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无线电专业。原国家广电总局副部级干部,无线电专家。曾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鲁迅研究会名誉会长,著有《鲁迅与我七十年》等书。2011年4月7日凌晨5时36分周海婴在北京医院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长孙:周令飞,周海婴长子,社会工作者、国际大型文化活动制作人,1953年生于北京,1969年北京景山学校毕业,1980年出国深造,赴日本富士电视台进修电子媒体。

次孙:周亦斐,在私营公司工作;

三孙:周令一,在日本广播学会北京办事机构担任摄像;

孙女:周宁,远嫁日本,有双胞胎女儿田中华莲和田中悠树。

曾孙女:周璟馨,1985年生。在台北长大,身高160厘米,体重43公斤,身材比较瘦小,给人的印象比较清新时尚。参加台湾综艺节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视频照片在各大网站流传。

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毛泽东:

鲁迅、许广平与幼年的周海婴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叶圣陶: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郑振铎:鲁迅先生的死,不仅使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使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

郭沫若:鲁迅先生无意做诗人,偶有所做,每臻绝唱。

老舍: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恰好赞同。

茅盾:要冒这一切伟大的永久纪念的必得办到,由一个先决条件:学习鲁迅!

鲁迅逝世时,郁达夫在《怀鲁迅》中写下这样的话: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怀鲁迅》郁达夫,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四日在上海,原载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一日《文学》。

周海婴:

或许是由于政治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父亲的形象都被塑造为“横眉冷对”,好像不横眉冷对就不是真正的鲁迅、社会需要的鲁迅。的确,鲁迅是爱憎分明的,但不等于说鲁迅没有普通人的情感,没有他温和、慈爱的那一面。我后来也问过叔叔周建人好多次:“你有没有看见过我爸爸发脾气的样子?”他说从来没有。在我眼里,母亲与父亲之间的感情包含着两种:一种是学生对老师的崇敬,还有一种是夫妻之间的爱护、帮助。我母亲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父亲做了很多事情,抄稿、寄信、包装等等。母亲喊父亲什么,我不记得了,记忆中也没有她老远喊父亲的印象,只是有事就走到父亲面前,询问他喝不喝水,或者告之该量体温了、该吃药了,是一种自然的平视的状态。

编辑本段社会荣誉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相关作品:

1、《心灵的探寻》《走进当代的鲁迅》《与鲁迅相遇》《闲话鲁迅》。

原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的几部关于鲁迅的作品,其中多有叩问心灵的呐喊。

2、《一个人的爱与死》 林贤治

激情的作家,然而又不缺乏理智;诗人的气质,语言源至内心;他的观点无论你赞成与否,你都得承认,在林贤治的心中,鲁迅确实如此!因为林贤治是用心去写这部著作的,他没有糊弄读者!

3、《鲁迅的最后十年》 林贤治

这是一部当代水平最高的鲁迅评传,有关于鲁迅与胡适的经典学理对比,有鲁迅与西方各哲人的心灵相通之处。深刻到学贯中西,浅显到中学生皆能阅。

4、《鲁迅评传》 曹聚仁

这是与鲁迅同时代人写的水平最高的评传。作者是有名的出版家,与鲁迅关系很近,但行文中立客观,又内容翔实,看后能真实的逼近鲁迅。

5、《被亵渎的鲁迅》孙郁

是最早一部收集鲁迅同时代骂鲁迅的文集,材料很全。也可以阅读陈漱俞的《围剿集》,题材相同,分类不同。

6、《鲁迅与周作人》孙郁

孙郁深入“人”内心,心性与性格,探究鲁迅与周作人的不同特质。本书读后,让我们不再轻信一些简单的论断和繁博的引证。不着边际、捕风捉影的流言更是灰飞烟灭。

7、《鲁迅与许广平》 倪墨炎

长篇传记连载。

8、《鲁迅与朱安》 叶卉

版画《俯首甘为孺子牛》

将鲁迅先生鲜为人知的一段经历剖白于人前,写得很沉实。

9、《周海婴访台归来话家常》 于立霄

10、《有的人》臧克家 小学六年级上册的第20课

11、《回忆鲁迅先生》萧红

12、《谨记周树人君》 藤野严九郎

13、《早》吴伯箫入选苏教国标版语文第十册(五年级下册)第4课

14、《故乡》(鲁迅原文)

15、版画《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幅版画表现的是先生拆除束缚人民的锁链(原画可清晰辨认出锁链)和固定锁链的栅栏。

16、《惜别》太宰治

17、《鲁迅自传》(现已入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5课)

18、《鲁迅诗编年笺证》(约63万字)正式出版发行;由青年学者、诗人阿袁所做的《鲁迅诗编年笺证》,由人民出版社在2011年1月出版,其中纠正了以往鲁诗研究中的大量讹误和《鲁迅全集》中一再被延续着的错误。

19、《鲁迅先生的心里话》由青年学者、诗人阿袁所纂辑并由人民出版社在2011年7月出版,其中纠正了以往鲁诗研究中的不少讹误,如把并非鲁迅先生的话甚乃论敌的话竟然也当作其“名言”或“箴言”的,等等。此外,此书是目前所见内容最详尽和考证最确凿的鲁迅“箴言”。

20.《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编辑本段鲁迅故居

鲁迅故居位于东昌坊口周家新台门西首。约建于十九世纪初叶。1881年9月25日鲁迅就出生在这里的西次间,一直生活到1899年18岁去南京求学,以后回故乡任教也基本上居住此地。新台门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这里原有的正中大门是六扇黑漆竹门,改建后已不复存在。新台门整座屋宇是江南特有的那种深宅大院,它是老台门八世祖周熊占 ( 1731年~1821年)在清朝嘉庆中年间购地兴建的,同时建造的还有过桥台门。 鲁迅曾高祖一房移居新台门,世系绵延,到了清朝光绪、宣统年间,整个周氏房族逐渐衰落。1918年,经族人共议将这群屋宇连同屋后的百草园卖给了东邻朱姓。房屋易主后,原屋大部分拆掉重建,但鲁迅家居住的地方主要部分幸得保存。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整修,已经恢复旧观,原来的家具也多数找回,并按原样陈列。鲁迅故居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本段人物纪念

2011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75周年;他用笔尖锐乃至刻薄,但在这尖刻的笔调背后,又含有对国民和国事的悲悯。先生的文章,让我们能常反躬自省,要榨出自己“皮毛下面的„小‟来”。近日佛山发生的一起18路人漠视小悦悦被2车撞到碾压事件,仿佛又让我们看到先生小说《药》里描摹的“看客”的形象:“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很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向上提着”。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生长在封建王朝统治的中国,清政府的腐败,官僚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人民大众的痛苦挣扎,他都看在眼里。但是使他最感痛心的是,当时的民众昏昏沉沉。

1902年4月,21岁的鲁迅怀着寻求真理、找一条救国救民道路的强烈愿望到日本留学。当时的日本,正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海外活动的中心地区。鲁迅到日本后受到资产阶级革命派深刻影响,于1903年初毅然剪掉了具有封建专制和民族压迫象征的辫子,以表示对清王朝的憎恶和与之彻底决裂的决心。鲁迅将剪掉辫子后照的照片送给好友许寿裳,并在照片后面写下了一首诗《自题小像》。这首诗是鲁迅向旧世界宣战的一篇宣言。他用无法逃脱爱神射箭的比喻,来形容自己和祖国不能不相爱,以反衬爱之深切,用献出鲜血和生命的决心来表达自己矢志于救国事业的宏愿。他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正像一条红线,贯穿了鲁迅的一生。

鲁迅开始到日本时是学医的,但是他很快意识到,解救人民最要紧的不是“医”,而是需要打开思想上的枷锁,唤起民众起来斗争。于是,他毅然决定弃医从文,用犀利的笔去挑开旧世界的黑幕,让人民群众看清统治者的丑恶面目,也看清自己的愚昧,赶快奋发起来,他的《狂人日记》揭开了中国新文学的第一页,以后他又陆续创作了《药》、《阿Q正传》、《祝福》、《伤逝》等一批极为成功的现代小说。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的寓所里逝世。巨星殒落的噩耗传来,全国人民以及世界进步人民和文化界十分痛惜,在宋庆龄主持的鲁迅葬礼中,人们用一面绣着“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旗覆盖在鲁迅棺木上。“民族魂”,这正是中国人民对鲁迅的最高褒奖! 编辑本段同名电影(2005) 主创人员

出品人

中国电影《鲁迅》海报 : 任仲伦张瑜

总顾问: 周海婴

总监制: 尹明华方俊

制片人: 王力平李民

导演:丁荫楠

编剧:刘志钊

摄影:于小群

美术:周欣人丁申阳

作曲:刘思军

制片:白声强 董云龙

主要演员

濮存昕....鲁迅 张瑜....许广平

夏志卿....瞿秋白 汤杰....海婴

赵胜胜....冯雪峰 傅亨....萧军

范智博....萧红 黄丽娅....杨之华

吴任远....杨杏佛 冯晖....周建人

剧情简介

中国电影《鲁迅》精彩剧照集锦(6张) 中国电影《鲁迅》由现实与梦境两部分虚实结合而成。

影片选取了鲁迅最后3年的生活,在这3年中,3场死亡成了一个内在结构:杨杏佛之死、瞿秋白之死与鲁迅之死,其中夹叙了与瞿秋白交往、参加杨杏佛追悼会、与萧红和萧军会面等事件,这是影片“实”的部分。在这部分中,鲁迅的生活情景以真实为前提,无论是服装、道具还是群众演员的发型,影片均自然再现了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真实情景。

对鲁迅的评价
《对鲁迅的评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