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界的成语(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01 09:03:19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老山界

课题:老山界 学习目标:

1、学习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赏析精彩的语段。

3、学习和掌握按时间顺序、地点转移记叙事情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1、重点:学习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记叙事件、安排层次的方法。

2、难点:理解生动描写对表达中心的意思的作用。

学习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学习课时:2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导入:

(一)关于作者。

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解放日报》总编辑、宣传部部长、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1996年5月9日在北京逝世。

(二)关于背景。

1934年10月初,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国工农红军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五次“围剿”,北上抗日,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粉碎了反动派的围追堵截,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抗日根据地——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又叫越城岭。

(三)根据要求独立完成以下课前作业。

1、给加点字注音:

惊惶( ) 欺侮( ) 搀( ) 酣( )然入梦 蜷( ) .....矗立( ) 咀嚼( ) 呜咽( ) 澎湃( ) ......骨碌( ) 缀( ) 捉摸( ) .....

2、《老山界》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故事,它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按时间顺序记叙的,请你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第一天下午—傍晚—天黑—夜里—半夜—第二天黎明以后—下午

二、探究学习:

(一)导入

(二)课堂学习

1、老山界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难”体现在哪几方面?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回答。

走路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2、面对困难,红军战士以什么态度面对,是如何克服的,体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可用文中语句回答) 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3、作者在文中细致的描写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可是在最后一段,作者又说“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突出长征路途的艰难,也更能突出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只要有这种豪迈的精神,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4、本文把红军战士的顽强意志和乐观精神刻画得具体形象,靠的是生动的描写。(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

(2)揣摩语言描写:细读文中的语言描写,表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如“别掉队、做乌龟、顶着天、哈哈笑”等,表现了相互鼓励,豪迈乐观。 (3)揣摩场面描写:找出最典型的场面描写并分析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一奇观的?这样描写表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

“之”字奇观 。着重于观察的立足点和角度的理解,想象场面的雄奇壮观。 烘托出红军英勇豪迈的英雄气魄。

“见”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以什么为序?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段景物描写对表现中心意思有何作用?

星星、山峰、山谷;自上而下;比喻、排比 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颤,而红军战士却能平心静气地欣赏眼前景、细听耳边声,可见红军战士的镇定与豪迈。这是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形象刻画。 鼓着勇气、继续前进。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行动、语言、场面、景物

(4)揣摩景物描写:半夜醒来观赏夜景(所见所闻)。

(三)小结: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推荐第2篇:跨界

跨界·2018栗子公会共享营销大咖汇暨三周年庆典

静场音乐 【主持人开场】

(L)尊敬的公会领导,各位来宾

(S)亲爱的栗子公会所有的小伙伴们 (合)大家下午好!

(L)很高兴今天跟大家共度美好的时光,我是主持人梁立中 (S)我是宋玮玮,朋友们,大家好

(L)下面请允许我跟大家介绍一下莅临本次活动的各位嘉宾,他们分别是:

宁哲网络合伙人,区域互联网生态运营商

卜学强卜总 (S)欢迎您的到来

(L)专注于新媒体营销,目前运行全国3000多万粉丝的南京小资生活总经理

陈涛陈总 (S)欢迎您的到来

(L)行业内第一个获得原创标识的母婴大号,拥有粉丝一百万的亲子派创始人戴虎 (S)欢迎您的到来

(L)爱掼蛋创始人冯元君冯总 (S)欢迎您的到来

(L)………………………………

(S)让我们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换衣以上嘉宾的到来,欢迎你们。

(L)再次还要特别感谢埃斯特拉啤酒、迷鹿啤酒、杏璞庄园、先丰纳米的大力支持,以及直播金陵的直播支持,拍立享的现场照片支持。 (S)谢谢你们。

(L)奋斗的2017已经落下帷幕,在过去的一年里,栗子公会用汗水铸就了荣耀,用青春编织着梦想。

(S)2018年,公会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创新引领我们不断前行。 (L)下面体现我们专业的时刻到了,大家注意:跨界·2018栗子公会共享营销大咖汇 (合)现在开始!

(S)今天我们活动的关键词就是“跨界” (L)怎么讲

(S)首先我们的嘉宾跨界。他们有来自企业创始人,有上市公司的高管,有广告界的创意人,有社群界的大佬,有自媒体界的大咖,有业务合作的活动,当然还有许许多多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但是今天药特别感谢的是一只陪伴和支持我们的栗子公会的会员们,感谢你们。

(L)没错,不仅如此,今天我们还是内容的跨界。别人的年会是吃吃喝喝,栗子公会的活动,必须有干货,必须有分享,必须有惊喜。分享什么内容呢,请大家敬请期待。

(S)栗子公会的老朋友都知道。栗子公会是于2015年成立的,至今组织了80场沙龙,20场线上分享,邀请了百余名分享嘉宾,做了4场大型活动,2016年首届自媒体大咖汇,8月网红高峰论坛,年末紫金大咖汇,2017年更举办了一场轰动南京的内容生态峰会,邀请了全国20多位知名业内大咖莅临南京分享互联网最新趋势。

(L)那接下来我们就要请出我们栗子公会的创始人,老韩头为本次年会致辞。大家掌声有请。

【引出下一个话题,介绍赞助商】

当然这次活动我们还要感谢埃斯特拉啤酒、迷鹿啤酒、杏璞庄园、先丰纳米的大力支持,以及直播金陵的直播支持,拍立享的现场照片支持。

【栗子公会回顾,引出老韩头】 关键点要提到:2015年4月老韩头和单妹子创办,至今近80场线下小型沙龙,4场大型活动(2016年首届自媒体大咖汇,8月网红高峰论坛,年末紫金大咖汇,2017年内容生态峰会),20多场线上分享,邀请了百余名分享嘉宾。

除了沙龙活动,2017年新媒体培训项目已经开展到第三期,年后还有四期,主持人也是一期学员。

(可适当吹捧,拔高,引出老韩头)

下面有请栗子公会创始人,老韩头为本次年会致辞。(10分钟)

谢谢老韩头,(承上启下)下面开始我们的嘉宾分享环节,首先有请XXX

2:30 嘉宾分享环节

第1轮分享 5位嘉宾 严嘉 李世涛 郑梅香 戴康盛 麦子

严嘉

以前经常听人说有个讲师叫百度知道,那么这位大仙我今天终于知道他的名字了——姓严名嘉,有请南京微博蓝V联盟发起人、苏宁易购全国社交矩阵导师严嘉

李世涛

硬腿子创始人。“硬腿子”是南京最大视频自媒体,2015-2017年中国微信500强;目前硬腿子账号矩阵平台粉丝达500多万,有请恩腿子 李世涛李总。

郑梅香

南京大学MBA,通泽市场总监,曾任蓝色光标江苏负责人、联想移动华东区市场经理、百家湖文化投资集团市场总监。由请郑梅香郑总

戴康盛

互联网老人,第一代程序员,网页设计师,互联网销售老兵,电商运营大咖,知名网络公司销售技术总监,非知名公司电商顾问,现任杏璞庄园副总。

麦子

听完了戴总的接受,我看到场上的很多的小伙伴也在想要怎么创业,我在这推荐你个号,可以加一下——南京头条,下面由请南京头条联合创始人、总经理,南京自媒体联盟发起人之一的麦子为大家带来精彩演讲

请麦子先生留步,为我们带来第1轮抽奖 微信抽奖,最后一位分享嘉宾喊停。奖品:苏宁小狮子10个,沐浴露10箱

第2轮分享 5位嘉宾 李青玲 许坤 任路逍 樊国民 刘浩

李青玲

2017年上市的华扬联众江苏负责人,李青玲女士。

许坤

下面这位,有点子的人很多,但是能把点子变成爱好的不多,能把爱好发展成社区的就更不多了,下面有请口渴了市场总监,南京企划人联盟创始人,也是我的好友许坤先生为大家讲述。

任路逍

芝麻科技咨询顾问,原大唐灵狮品牌总监,从事市场营销与战略管理多年。有请任总

樊国民

江苏英泰力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诺法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专注于快消品以及TMT领域投资和运营。南京大学创业导师,南京大学MBA兼职导师,丰富的履历说明思想的高度,有请。

刘浩

著名母婴品牌“孩子王”企业公共关系负责人,前CEO助理

第2轮抽奖 奖品:苏宁小狮子10个,沐浴露10箱

第3轮分享5位嘉宾 姚培俊 魏春亮 吴杰 花贵侃 闵涓清

姚培俊

介绍下面这位之前,我们先说说每年都有很多人吃南京鸭子,写南京鸭子,但是把南京鸭子写成微信还能流芳百世,成为一种集体记忆的就不一般了,有请南京那些事负责人姚培俊

魏春亮

人的优秀是一种习惯,下面这位,上学的时候就得了新概念大赛一等奖,让我们欢迎“南京全接触”南京两百万级综合大号总编、前《南都娱乐周刊》记者、知名自媒体人魏春亮

吴杰

“南京有个号”这个号,我喜欢,每当我它见证了我的热恋和失恋,(为什么)很简单啊,这两件事都少不了逛吃逛吃,好有请南京有个号负责人,2005—2016任现代快报记者、编辑、新媒体负责人,前博客周刊(后改名贰周刊)主编吴杰。

花贵侃(拟邀)

宏图三胞大家都熟悉,有请买买买的宏图三胞副总裁花贵侃

闵涓清

亮亮和绿色的帽子之间,有一个什么距离?我告诉你,只有一个闵总的距离,由请危机公关专家,议园品牌营销机构创始人,前苏宁品牌副总经理闵涓清

请闵总留步第3轮抽奖 奖品:苏宁小狮子10个,小群效应10本

第4轮分享 5位嘉宾 周晶 赵世杰 朱春龙 赵桂君 吴峰

周晶

我们的第一位嘉宾是南京楼市联合创始人周晶

赵世杰

江苏有个国家品牌——洋河,有请洋河互联网业务研究部部长,洋河大学互联网学院院长,宴会通项目部负责人,苏酒生态实验室创办人。

朱春龙

下面这位能帮着汪峰上头条,另外我以前看到他的号摇滚客的时候,都发现作者滚君是一个会抽烟的骷髅,今天我们有机会见见本尊了,有请百万大号摇滚客联合创始人,果酱音乐联合创始人朱春龙。顺便说一句:在2015年12月与百度工程师出声的合伙人,共同成立果酱音乐,负责内容。公司于2017年5月,获得由汪峰领投的第三轮投资,估值上亿。

赵桂珺(拟邀)

接下来这位嘉宾她来给我们分享一下,我们该如何驾驭财富,畅享生活,由请中国金融O2O领先者苏宁金融品牌管理中心总经理、PP财经内容合作官赵桂珺女士

吴峰

沪宁A轮会创始人&高沣资本江苏合伙人

请吴总留步第4轮抽奖 奖品:价值1320元一件的先丰纳米石墨烯保暖衣5件,杏璞庄园湿疹霜。

该环节先丰纳米工作人员会上台介绍产品,大屏播放视频广告,现场有展台。

主持人请所有人到场外合影,内场进行餐桌布置摆放,半小时候晚宴开始。

5:00 场外合影 休息 准备晚宴 5:30 张自创分享

张自创

设计师、资深创业者,南京么么文化总经理,虎嗅专栏作者

5:30 晚宴开始 自由交流

最后一轮抽奖 奖品:红酒2瓶

老韩头和联合发起人抽取

参会嘉宾名单:

卜学强

宁哲网络合伙人,区域互联网生态运营商。

陈涛

南京小资生活总经理。专注于新媒体营销,目前运行全国3000多万粉丝。

戴虎

亲子派创始人。亲子派2015年中国微信500强第140名,行业内第一个获得原创标识的母婴大号,粉丝一百万,用户至上,为母婴用户、行业创作有价值的资源。亲子派在文字、漫画、视频各领域多元化发展。

冯元君

爱掼蛋创始人

勾勾

93年的勾勾,运营微信公众号2年时间,在一个80万人口城市,把公众号从7000运营至30万粉,APP半年10万安装量。负责公司新媒体、产品研发、网站运营。创业做本地新媒体,新账号首篇阅读20000+,第一篇广告商家排队一个月。

耿慧芳

南京资深创业圈大咖、创业大学校长

顾蕾

江苏三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顾照华

中国证券经纪人协作网创始人

韩珂

洋河自有电商平台以及内容运营负责人

景绍渊

30万+南京微信大号“吃货金小妹”联合创始人

纪文翰

苏州翰云科灵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自2011年运营微博大V,2014年公司化运营,成立新媒体品牌“科灵”,建立城市新媒体联盟,其中“最苏州”多次苏州新媒体排行榜第一名,合作客户400多家,覆盖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百家等50多个app平台,月均阅读2000多万,并建立了自己的视频公司与线下活动公司。

仇舒

南京全接触运营总监

秦毅

头牌网红运营推手,成功打造年入百万、千万网红主播多人,签约李凉凉。资深产品经理和营销大神的杂交矛盾体,在互联网行业,数字营销行业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刀

主播三刀之前从事汽车销售10年,目前主播《百车全说》点击量累计近8000万,月收入几十万,其换位思考且随性的主持风格为广大网友所接受。

施剑

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江苏省企业信息化协会特聘专家、南京大学创客学堂顾问、江苏省软件行业协会软件服务人才分会副理事长。长期专注于数字新媒体、移动互联网以及企业信息化领域的应用研究。

唐雷

孩子王新媒体运营负责人,曾供职于途牛、西祠从事产品、运营工作,资深互联网工作者。

唐铄

城品首席编辑

万德伦

污贼君账号运营创始人之一,南京本地传播量300万《夜归人》编剧。

王坤

70后,广告从业二十年,平面设计师,插画师,产品设计师,AOW资深潜水员。MDA思行集联合创始人,KUN-Design主理人。ICAD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A级会员,站酷网推荐设计师、南京平面设计师联盟秘书长,《舌尖上中国2》海报设计大赛南京策展人。

王玲

36Kr | 氪空间南京社区负责人

万佩

原途牛APP推广负责人,带领途牛APP从0到1亿的装机量,位列各大市场榜单前列。姑婆那些事创始人。

王玉

365淘房二手房主编,从业近6年 。现管理维护两个号:365南京二手房和365南京学区房。

吴旭冰

南京HR公会主席,联合发起人

俞凡

OUT慢公众号创始人、主编,金陵晚报直播平台主编。原为金陵晚报编辑团队负责人、报社总发稿人。2014年底在报社内部转型做新媒体,只用几个月就做出南京排名前十的大号OUT慢。2016年又负责金陵晚报直播平台,多轮直播创下南京手机直播史纪录。

有格

南京头条合伙人&运营总监。曾带领团队创造数百篇10W+爆文。

永峥

互联网医疗行业人,曾任职东软集团、焦点科技等互联网企业,现在正在孵化中西医名医特需医疗服务平台。曾为幕后操盘手,一手打造了20

14、5年南京互联网行业的标杆事件:永峥肉夹馍。

许敏

议园创意媒介总监 张乐

原亿欧副主编,华东区负责人。现任8天在线联合创始人兼江苏8天青年云商总经理。

赵鑫

微之鼎网络副总经理。北京大学硕士,曾任普华永道咨询公司高级顾问。

张玉

良言录读书会联合创始人,北京恒昌汇财二部大区三高级品牌主管,穿透力文化品牌战略讲师。

曾志民

集赞思维合伙人、南林大教师,南京广告人,江湖人称曾胡子。

推荐第3篇:《老山界》 教案

《老山界》 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

2、体会本文朴实优美语言里行间流露着真挚而强烈的感情。

3、学习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

1、本文语言朴实而优美,字里行间流露着真挚而强烈的感情

2、学习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1.毛主席的诗《七律 长征》中,讲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山,这里面有一座山岭叫越城岭,这座山高三十里,悬崖峭壁,十分险峻,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也是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它也被称为老山界,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座 “难”翻的山的呢?今天就一起听听亲身经历过这次翻山战斗的一位老红军的讲述吧。 2.作者介绍:

陆定一,生于1906年,江苏无锡市人。曾任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工作。

二、请同学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并能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1、排除字词障碍

字:惊惶

篱笆

骨碌

咀嚼

澎湃

多音字:呜咽

落得很远

词:攀谈

苛捐杂税

奇观

绝壁

骨碌

酣然入梦

呜咽

澎湃

身手

2、我们概括事件内容时,一定要抓住事件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读完课文,请你先找出本文的记叙六要素。

时间:从第一天的下午到次日的下午

地点:长征路上老山界的山脚下和老山界的整个山路中 人物:红军某部的干部和战士 起因:红军总部决定翻越老山界(1) 经过:红军战士历经艰险翻山(2-33) 结果:红军取得了翻山的胜利(33) 下面,请同学把这六要素用最简洁的一句话概括出来。

(明确: 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

小结:本文是采取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这样写,什么时

间,什么地点,什么事情,一层一层说下去,十分顺畅,文章脉络十分清晰,这种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写法,值得我们写记叙文时借鉴。

三、课文分析

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同时我们也了解了老山界是一座难翻的山,其“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明确: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

2、对于这些困难,课文是怎样描述的?(要求学生跳读、勾划、概括)。明确:走路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 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3、面对这般重重困难,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

明确: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酣然入梦、观赏夜景;鼓着勇气、继续前进; 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四、揣摩生动描写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红军战士的? 明确:行动、语言、场面、景物

2、分析生动的场面、景物描写 分析:第23节,思考: 1) 这里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描写顺序是什么? 明确:主要描写了星星,山峰,四围的山,是按自上而下,由远及近的顺序写的。 2) 作者描写星星,山峰,四围的山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了许多比喻,比如:“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把“星星”比作“宝石”,形象而美丽;“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把“山峰”比喻成“巨人”,写出山的气势;“四周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把“山谷”比喻成“井”,写出红军当时所处环境的特点。

这些比喻不仅形象生动的描绘了自然景物,而且表现了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高尚情趣。

3)作者在这节中除了从视觉方面写所见到的景物,还从听觉方面写了所听到的各种声响,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所听到的声响? 明确: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这段声响的描写尤其精彩,连续比喻(博喻)把各种不可捉摸,难以言状的声响写得活灵活现。又用一个排比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声音的变化。比喻声音轻小的时候,用“春蚕咀嚼桑叶”,“山泉在呜咽”;比喻声音大时,用“野马在平原上奔驰”,“波涛在澎湃”。 4)这些声响突出了夜的什么特点?

明确:寂静

5)可作者描写的却是各种“声响”,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明确:这段文字采用以声写静的手法,写一个极度疲劳的人冻醒后又欲入睡,在恍惚迷离中听到的难以名状的声音。用“远――近、洪大――细切”两组反义词,以四个比喻句,显示出声响的起伏变幻。“春蚕、野马、山泉、波涛”四种形象,想像新奇,使听觉效果转化为一幅幅的视觉画面,既写出了夜半深山的静谧、红军夜宿的艰苦,又不失乐观的情趣。

6)这段景物描写对表现中心意思有何作用?

明确: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颤,而红军战士却能平心静气地欣赏眼前景、细听耳边声,可见红军战士的镇定与豪迈。这是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形象刻画。

五、思考讨论:

1、找出登山过程中的三处景物描写部分

明确:夜晚翻山的部分。(“满天都是星光”一段,“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的上去”一段。)

半夜露宿山上的部分。(从“半夜里忽然醒来”到“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下山部分。(从“我们一口气跑下去”到“清得透底”。)

2、怎样理解第一段描写中的“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与星光连接起来,是一种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奇观”在句中突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之”字形说明山路曲折,迂回;火把与星光连接,写山势之高;表现了老山界的险峻,而“许多”一词,既说明山路的曲折和陡峭,又说明有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在攀登。人、夜色、高山交织在一起,组成了瑰丽、壮观的景象。“奇观”一词表现出这一景象的奇特罕见,表现红军队伍的宏伟气势并颂扬了红军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3、12段描写了红军夜晚爬山的“奇观”,18段为什么还要继续描写红军爬山的景象?删去这段描写行不行?

明确:不能删。这段描写是前段夜景的补充,它通过作者的动作和感受(“一步一步的上去” “向上看„„向下看”)进一步写出了山势的险峻陡峭,写活了红军夜晚攀登老山界这一壮丽、宏伟的奇观,反映了红军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4、在“半夜露宿”这一部分,作者交代说战士们是“横着心躺下去”,但又说“一会儿就酣然入睡了”,这两者是否矛盾?

明确:“横着心”说明战士们不怕困难,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又说明红军严明的组织纪律性 。“一会儿就酣然入睡了”既说明战士们太疲劳了,又写出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从容镇定、坦然的襟怀。

5、半夜露宿的情景写得非常生动感人,作者是怎样写夜景和感受的?找出关键词语来讨论体会。

明确: “颤”和“蜷”使我们仿佛看见战士们全身因寒冷而发抖、哆嗦的形象,生动的表现了寒气刺骨的情景。但是,战士们没有被吓倒,他们冻醒了就围着火堆小声谈话。写出了他们的乐观和从容镇定。

6、怎样理解“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这句话。

明确:作者用“叹息”一词,拟人化地讽刺了围追红军的反动军队,又用了反问的手法想象出敌军士兵无可奈何、厌恶内战的情绪,进一步衬托出红军北上抗战,不怕远征难的革命豪情。

7、最后一次描写的景物是下山途中所见,景物的特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景色明朗、清新。表达了克服困难后的愉快,表现战士们欢畅、轻松的心情,集中展现了一种前景光明的意境。

8、作者在文中细致的描写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可是在最后一段,作者又说“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突出长征路途的艰难,也更能突出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只要有这种豪迈的精神,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六、总结全文

1、中心思想: 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写作特点:

1)采取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

2)以生动的描写具体而形象地表达中心。

3)语言朴实优美,凝炼细腻,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而强烈的感情。 板书设计:

老 山 界 陆 定 一

表现登山艰苦和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

山顶所思 到达山顶

继续登山 攀登雷公

山脚访瑶家

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

推荐第4篇:中界中学

中界中学2013年“3.12”植树节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3.12是每年植树节活动日,在这大地回春,世界万物呈现勃勃生机之际,校团委、学生以植树节契机,开展以宣传和实践相结合的活动,从而令同学们在活动中体验绿色和谐校园的良好氛围,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明确植树既是责任又是义务的意义,以达到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二、活动口号:行动起来,为地球增添一点绿色

三、活动时间:2013年3月12日中午1点左右

四、活动过程

1、植树区域的划分。

2、植树实践活动集会

3、各班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到学校划分的区域挖坑、植树。

4、活动人员应遵守秩序,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安全有序进行植树。

5、各班同学与小树合影留念。

五、活动地点:校园花坛

六、参加人员:党员、班主任、全体学生。

中界中学

2013年3月11日

推荐第5篇:当世界末日来临

当世界末日来临

——影片《神秘代码》观后感近日,随着吵得沸沸扬扬的玛雅人预言20012年将是世界末日的全球新闻,我抱着好奇心去电影院看了影片《神秘代码》。影片讲述的是:1959年,一所新成立小学的奠基仪式,一群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封藏在时间仓内并深埋地下。其中,一名叫玛瑟娜的女孩似乎听到了耳边的各种私语声,她将整张纸填写了数排无规则的数字,时间流逝到了50年后的现在,一批学生从地下挖出并开启时间仓,玛瑟娜留下的神秘数字信息被一位小男孩拿到。他的父亲,教授john(尼古拉斯凯奇饰)发现这些编码信息竟然毫厘不差地预言了过去50年里每个重大灾难所发生的日期,死亡人数和其他匹配数字。john更进一步地发现这之中还预示了未来的3件重大要事,最后一件暗示了一场全球规模的大毁灭„„

凯奇,这部电影让我再一次看到了你的颓废,你的脆弱,于是不由得流下泪。你的那句:“我信世事无常”反复出现在我的脑海,你明知悲剧即将上演,却无能为力,这是怎样的痛苦与挣扎?看着唯一的儿子被召唤走,你选择了放手,独自伫立在森林,任雨水冲醒梦一般的经历,我看到了你——一个高大的父亲形象,你和儿子凯勒的那句“我们永远在一起”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是的,这不是世界末日,“他安全了”,你——一个父亲的责任也尽到了。于是,在疯狂的人群里,在被惊慌失措的人群拥挤着的街道,你大开着音乐,从容地在人群中穿梭,仿佛一切都与你无关。在地区毁灭的那一刻,人类几亿年来沉淀下的文明与科技在宇宙面前显得那么渺小无力,转眼间就被爆炸与洪水吞噬,化作滚滚浓烟,一切,化为乌有。但这,不是世界末日,死亡之日也是复苏之时!在一片金黄的麦浪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开心地奔向生命树。从此意味着人类拥有不朽的生命。一切,都从头来过!

其实,地球在造就人类这个生命物种时的初始阶段,便标志了一个新时代即将开始。同时也预示了这个新时代的终结。因为生与死是一个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生即是死,死即是生。”也就是说,地球终究都逃不过最终毁灭的宿命。而人类的生存是依托于地球这个载体的。未来地球的毁灭伴随着人类的同一灭亡。这预示着人类诞生那一天起至今在经过长年累月,辛辛苦苦,拼死拼活,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等等之后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科学,文明及其辉煌的历史,都将在某一时刻瞬间灰飞烟灭,整个人类所经历的无数坎

坷和痛苦,从无到创造了现在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最终竟落得一个全部毁灭的下场,其意义何在呢?我迷茫了,我绝望了,既然毁灭无法逃避,那为何又要诞生呢?仅仅是到世上走一遭,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吗?影片中玛瑟娜写下的一串数字来自上帝对人类的“启示录”,听来带有一些宗教背景和迷信谬论,但事实是:该来的总会来,相对于宇宙苍穹的无限大,人类赖以生存的细如微尘的地球,终有完结的一天,而这一天的到来只是时间问题。

影片的主线是神对人类的末世有一个不可逆转的计划,大部分人完全无法探知和了解这个计划而盲目的生活着,而极少部分知道了这个计划的人,也无法通过自己的能力去改变一切计划或者他人的思想,他们可以做的只有接受事实。John就是这个群体的代表,他从最先的迷惑恐慌到后来为阻止灾难付出心血努力,到最后的认命和放手,是人类在面对此种情形下所能做的最积极正面的反应,无奈无为皆在情理之中,舍得牺牲乃是深谋远虑。“If it’s the time ,it’s the time ,we won’t go anywhere.”这不是消极的接受,而是积极的面对。

不知不觉,我早已沉侵在电影中无法自拔,那渐渐冰冷的手心,那抿在嘴唇中的眼泪,那撕心裂肺般的啜泣,那沉重而急促的喘息„„其实,这些就是《神秘代码》带给我的最真实的感动与最深的震撼!待沉重的片尾曲想起,人们一一离开,只剩下我独自回味,待泪水风干,呼吸逐渐平缓,身子不在发抖,我才带着眷恋与陶醉走出电影院。

我想,世界尽头是一片汪洋大海,那薄雾扬起的平静海面,就是我们抵达的终点„„我无法预见未来,更无法阻止世界末日的来临。当人类走向终点,我们究竟是应垂死挣扎?还是听天由命?但,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还在这个发达美丽的星球上繁衍,所以,我们是幸运的!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为理想奋斗,实现个人价值,同时也要爱护地球,为让子孙后代能幸福生活,这样,当世界走向尽头,人类剩下的,将不会是一声叹息!

化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2012级生工一班

谭嘉歆Tel:18959298568

推荐第6篇:期货界奇才

期货界奇才——程晓峰

林日葵

程晓峰先生是中国期货界的一个奇才,他创造了传奇式的故事。1992年底我刚到浙江新华国际商品期货公司任职时,许多年青人都看到了这个新行业的前景,把自己的眼光转向期货市场,有的人还辞去了自己很好的工作,投靠到“新华期货公司“来,成为这个行业中的第一批员工或经纪人。从浙江省绍兴来的程晓峰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当时只有二十出头,既没有多少社会经验,也没有多少社会关系,外表就像个“书生”。但他靠的是自己的勤奋和智慧,从这里开始步入他的期货生涯和财富人生。据说,他当经纪人第一个月的时候,就拿到了5000多元的工资,当时社会上“万元户”让很多人羡慕,一个小青年一个月就赚到了大钱,可见他的本事。他回到家把消息告诉爸爸妈妈。本来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可没想到他爸爸听完之后,却用怀疑的眼光质问他,这钱是“合法”的吗?他说,是合法的工资收入,并把工作收入和提成告诉爸爸,这样爸爸才放心。当时在机关工作的每月工资只有二三百元左右,好的企业也只有几百元。在这种情况下,父亲的质疑也是可以理解的。也可以见出,他父母对儿子的要求是很严格的。说起来,程晓峰对期货市场的敏感、和客户的沟通、对同事的协助,还可能与“遗传基因”有关系。他爷爷在旧社会的时候也经营过金融业务,他爸爸也创办过自己的公司,他外公也是那时的“资本家”。他从期货经纪人开始,到主管、经理助理、经理、分公司负责人、职业经理人,一直到总经理、董事长。给我印象最深的

有两件事情:一是购买了一家期货公司的股权,成为真正的“老板”。2005年,当时“中天期货”公司因资本金近乎耗尽,股东破产而被拍卖。他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通过拍卖收购了这家期货公司,然后进行重组,并更名为盛达期货有限公司,成为这家公司的董事长。我想,像他这样的经历,从期货经纪人到期货职业经理人,再到自己个人购买一家期货公司,在整个中国期货界也是极少见的,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二是对期货理论的研究,出版了《期货生态学》一书。他从事期货经营近20年,对中国期货市场的一些问题,特别是生态问题能够认真思考。他在期货发展史上第一个提出了期货生态的概念,分析了期货生态发展的规律,构建了期货生态的理论体系。或者说,他把自己从事期货经营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期货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扩大了自己在全国期货界的知名度。同时,随着事业的发展,他也认识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做了许多公益事业,而且低调不宣扬。比如说,2012年他为母校黑龙江工程学院设立了“盛达大学生创业基金”,成为校友的楷模。根据他的发展思路、性格和品格、智慧和才能、人缘和人脉关系,盛达期货公司一定会有更好的明天。

——摘录林日葵《我人生经历的那些事》一书(2014年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推荐第7篇:普洱茶界名人

普洱茶界名人资料

大滇说茶1001夜之58 七剑下天山(上)

今天大滇说茶,七剑下天山,来谈下一些对普洱茶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人物,这个是大滇的个人看法,不代表有关部分,也不代表权威机构,只代表他们做的事,让我觉得对普洱茶这个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呵呵,七剑中的很多人物,相信大家都很陌生,这个并不是大滇故意要显摆,而是透过岁月的痕迹,我们看见了很多幕后的英雄,不是现在市面上很光鲜那种,我在了解普洱茶的发展过程中,看到了这些人的贡献,至关重要的贡献。同时,这些人的存在,对于辨别普洱茶的年代,分辨老茶的真伪起到了活生生的人证。

大滇在刚结束的训练营上说,对于老茶,不一定要喝的,看包装,看年代,你会秒杀90%的假老茶,因为根据年代推测,那个年代是不可能用上手机的,也不能上网,所以当然也不会产生某些包装纸,以及用上海德堡印刷机。呵呵,闲话少说,猜猜大滇第一个要说的是谁?

其实,谁都猜不到的,因为这是两个人,一对夫妇,张木兰和肖时英夫妇。如果一个人尊重事实,那么,排在第一位,就算是我后面提到的那些老前辈,也不敢有意见。我不清楚有多少了解这两个名字,我也不清楚细节,我只知道,他们是很多普洱茶种的培育人,大叶种茶树的无性繁殖技术的主要发明人,这使得云南省增加了数百万亩茶园。

一个湖南人,一个湖北人,在1953年,从武汉大学(这个时候的武汉大学,可以膜拜,)茶学系毕业。来到了美丽的西双版纳,自愿申请来的。当年,从内地来到云南的茶学专业大学生,就这两人,从昆明,经历了11天的长途跋涉,来到了勐海茶科所,这一来,就是永远。他们,改变的是整个茶树树种的繁殖方式。从用茶果繁殖到扦插繁殖,基本等于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的跨越。生产方式的变迁,才使得云南现在有这么多老茶园。群里,有湖南、湖北的朋友,为你们的老乡赞一个,我冒昧代表云南人民,感谢你们,云南大叶种大规模繁殖的奠基者!云南人民已经建起了铜像,在2006年8月8日。不能忘记,大滇七剑下天山之前两位,张木兰,肖时英。呵呵,喝口水。。。

继续,我们把第三位给到一位湖北人,张顺高先生,1960年,大学毕业来到云南,茶学专业。在昆明,我有幸见过几面,现在应该有78岁了,张老曾经给我们销售的中茶2001年布朗生熟砖 签名,茶魂。张老的贡献,我只说一点,扦插密植,扦插密植,即构成了现代台地茶的基础,这一贡献,在产量方面提升巨大,影响了整个产业以及数百万茶农家庭,当然,还有我不知道的其他贡献,但人一生,做这一点事,就足够了。这也让我觉得,真正的专家、教授,国务院津贴专家,这个不是虚名。张老名副其实。

第一第二位,发明了大叶种扦插的方法,并开发出许多茶树的新品种,第三位 ,则 实现了密植高产。那么,我们回头再来分析很多新茶园。时间的断代就很清楚了,我想,50年代-60年代,那个时候应该是没有密植的大叶种茶园,我所了解的比较靠谱的是在1970年后,才有了现代密植的台地茶,1978-1982,许多台地茶是这个阶段的茶,由此,那么,采摘期来算,起码也是要在3年后,即1980年后了,我们保守推断,那么,1960年代之前的普洱茶产品,就算不是百分之百的大树茶,起码也是小树茶,独立的乔木形态的茶树,而不是目前灌木形态的茶树。所以,再回到1940年代,之前的普洱茶,基本都是乔木茶,继续推测历史上的号级茶,印级茶,用料显然不会是台地茶,因为,很简单,那时没有台地茶,所以,研究普洱茶人物,以及历史,会明晰,古代的,近代的普洱茶,收藏级的普洱茶,用料绝非我们现在大规模生产,随便一饼都能越陈越香。

第四位,无数人都熟悉,咱老吴家的人,表面看起来跟我又千丝万缕的关系,都在中茶呆过,又同姓,吴启英,但其实,真没啥关系。普洱茶熟茶渥堆技术的改进者,或者说组织改进的人,在中茶的历史上,关于1973年,去广东学习渥堆发酵的人中,唯一只有吴老,是提名了,吴启英,其他都属于闲杂人等,没有提名,吴启英和公司的一些同事而已。许多人,误会了一个事实,当时吴老还不是厂长,只是一个普通的技术人员,我来简单理清一些事,大家可以自行判断:

1973年去广东学习,1975年规模化熟茶产品上市,1978年,升任昆明茶厂审检股股长,股级干部,咱们组织部的人应该可以鉴定是什么职位,云南中茶公司的老大是处级干部,昆明茶厂,勐海茶厂 下关茶厂的老大是科级干部,然后,。。。。很多80后 90年后的同学不了解,那么咱说俗气一点,云南中茶的老大跟县长平级,昆明茶厂厂长是 乡长级别,股长是? 我不懂,村长级别?

1978年后,经过5年的时间,1983年,吴老升任昆明茶厂厂长,1988年被评为高级工程师。2005年8月去世。所以,我们现在不要神化,在当时的省公司里,无数的科级干部副处级干部,无数的高级工程师,无数的教授级高工,工厂的地位在公司里,并不高。

现在关于,吴老是普洱熟茶的发明者,熟茶之母什么的,我想,吴老泉下有知,一定是不满意的。大滇说茶,我们承认事实,但绝不虚夸,绝不抬高以及贬低。以上所有内容,只属于大滇个人印象里的事情,也许他们的主要事迹,我反而没有注意。因为我关注对普洱茶这个产业的推动。

感谢大家,今晚大滇说茶,结束,明晚继续,后面还有几位人物。over! 大滇说茶1001夜之59 七剑下天山(下)

大滇说茶1001夜,有同行茶商说我胡扯,是的,我就是胡扯,全是个人看法。既然倪萍可以被评为共和国脊梁,那么我把这几个人封为“普洱茶之七剑”,也无不可。至少,无人否认他们对普洱茶的基础性贡献。做基础研究的人,往往是最寂寞的,成名的,往往不是他们,但总会有一些人记得他们。比如大滇。

我当然不会看到什么世界普洱茶协会某会长之类,在香港或者台湾成立个这样的组织太容易了,但我的老家,云南的茶树并不是他们种出来的,这些,由七剑中的前几位育种并科学繁殖,然后再发明密植高产技术,使得云南的大叶种茶园达到了数百万亩,在这里,大滇得道歉,因为大滇说茶,是很随意的网聊,很多精确的数据大滇并没有去查证,只是凭大概印象,所以,招致了很多茶商在各个论坛的攻击,对于这些,有错就改,并无问题,但某些茶商不顾事实,鸡蛋里要挑骨头,大滇也无意搭理。大滇努力在做一些普及普洱知识的工作,而经常被什么也不做的人攻击,这就是中国的现状,不是我特意在意,是因为有茶友给我留言,我已经很久不上各论坛了,这个大家都知道的,苍蝇太多,把自己的事做好是最重要的。毕竟,最好要以茶说话。

今天,我们要说的第五个人物是唐庆阳,这些人物都是足以让我膜拜的,提到这个名字,可能给我的印象是最丰富的,好多历史性的事跟唐庆阳有关。勐海茶厂厂长,这个是最为人所熟知的,但再说一个年代,1951年-1986年,任勐海茶厂副厂长、厂长。江苏的茶油,今晚我要致敬,向江苏致敬,唐庆阳,是江苏南京人,出生于1919年,1938年在云南某茶厂任职技术员,云南普洱茶,就是在昨晚给大家所讲的湖北、湖南、云南、江苏这些英豪的巨大贡献下形成的历史财富。并非全部由云南人贡献。

唐老所做的事太多,我只记得一件事,就是把传统手工压茶的工艺继承下来,传统手工石磨压制。这个技术之所以没有断代,主要是由于唐庆阳的贡献。后来易武正山普洱茶的压制工艺,是易武乡长张毅等请教唐庆阳而学习来的,足够了,足够了,对普洱茶的贡献有这么一点,足以名列大滇七剑下天山之五!

请记住,这个也是未来判断普洱茶年份的依据!不要给我拿出一饼茶,石磨压制,说是1980年代的茶。1951-1986年任职勐海茶厂主要的职务,让人谈起很多老茶,不能不问唐庆阳,1994年,唐老去世。

七剑下天山之六——张毅,现代易武茶的发起者,大滇给出这样的定位,足以说明张毅的历史地位。

在易武,说起张毅,那也是无人可以质疑的。张毅,易武本地人,长期担任易武乡长,这个并不令人敬佩,刚才已经提到了,张毅的历史贡献在于发掘出了现代易武茶的压制方法,张毅多方请教前辈,并自行实践,成功地用石磨压制出易武元宝茶(饼茶)。在90年代中期推向台湾,然后引来了易武茶风暴,台商云集易武,开始完善易武茶的制作,并推动到台湾香港大马,最终带动了整个普洱茶产业,迎来了普洱茶在2006-2007年的大爆发,使得普洱茶在全国实现了大面积的推广普及。始作俑者,张毅。

谈及张毅的顺时兴号,必须谈到两点,第一是石磨压制得歪歪斜斜,并不工整,这个是早期实践过程中不完整所致;第二是用料,采用了老茶园的料,即目前所称的老树茶,古树茶,一炮而红。红的原因之一,是在官方机构检测里,农残指标遥遥领先,达到国际领先,远超国内标准。之二,是口感优良,超越了当时市面上的茶。这也使得易武正山大树茶(野生茶)驰名四海。

张毅最令人敬佩的是,他把这套东西传给了乡亲,使得在2000年后,易武压制普洱茶成为一个普遍大家熟知的技术。如果要是申请专利或者用其他方法保密,那显然,石磨压制的成熟技术,就不会普及那么快!张毅,无愧七剑下天山之六!

最后一位,七剑之七,可能会令人吃惊,也比较出人意表,我把这个名分给予邹家驹先生。

两个贡献,第一,来自邹先生的书,指证了所谓普洱茶的圣经的许多错误,普洱茶辨伪 一书,把某些权威打下了讲台,而我在反复推敲邹先生的书时,找不到漏洞,因此,我给出了一个结论,邹先生是说真话的人。这本书没有假话,这本书,把某些老茶的年份至少降低了30年,让某些港台的错误知识在明确的证据面前无可避免现出原形,这对我影响很深。

第二点,来源于邹先生所监制的茶,虽然现在已经不再生产,但我试过的茶,让我能够肯定说,没有坏茶。也许对某些人来说,这个评价不算高,但这已经是我能给出的最高评价了。作为制茶人,难的不是偶尔做出一个好茶,而是始终没做出坏茶。

我不评论众多人物的私生活或者其他,邹先生,用翔实的证据,纠正了普洱茶方面许多错误的说法,使得普洱茶知识,能够有个正确的导向。所以,我给出了这个排名。而忽略掉了很多很多,听起来更有名的人物。

七剑下天山,在普洱茶发展的各个时期,都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作为后辈,大滇在此致敬!大滇,作为一个自信的人,对于很多东西都有信心超越,但对前辈们的贡献,始终铭记于心。站在这些前辈的基础上,我们必须有使命感,做出更好的普洱茶,做出能够在未来有人记得起的普洱茶。

未来普洱茶的历史,我希望,有人会记起,2008年,普洱茶的新时代,OVER!

56位知名普洱茶人的介绍

0

1、张宏达

张宏达年轻的时候,他用生物学方法论证,茶的故乡在中国,把阿萨姆茶种改名为普洱茶种;他踏遍国土,发现了两个新的茶种——可可茶和苦茶。如今,虽已跨入94岁高龄,但他体魄康健,精神矍铄,思路敏捷,以耄耋之年继续关心着茶事业的发展和建设——他就是茶学泰斗张宏达教授,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植物志》的编研”课题组的10位主要完成人之一。在他60多年学术生涯中为我国的植物分类研究和科教事业作出卓越的贡献。

张宏达教授在山茶属分类上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发现了众多的新种,而且在于他奠定和构建了山茶属的系统分类基础,其影响遍及世界范围。他以蜚声国际的科学成就被教研界尊称为“大师”。他毕生在植物系统分类学上耕耘,编著了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全面提出山茶属的分类系统,调整和修改外国人的山茶属系统,并以充分的事实和根据把阿萨姆种改为普洱茶种,作为世界茶树原种,由此在现代科学视角上奠定了中国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地位。

0

2、邱辉

邱辉,原名邱维藩,字辉,男,云南昆明人,1929年 5月生。1947年考入云南大学农学院森林系。1949年5月参加革命,中共党员。自参加工作以来,历任滇桂黔边纵第九支队政工队员、边纵四期干校政干班学员、武工队长、指导员、原普洱专署(今思茅市)建设科农林股长。1952年,先后任中茶普洱支公司股长、思茅行署外贸局茶叶科科长,行署茶叶领导小组副组长、行署茶办主要负责人。1995年12月离休,离休后至今继续在云南茶界发挥余热。

50年代中期,邱辉与同仁一道,组建茶区基层收购站(组),积极开展收购运销,深入茶山宣传,组织茶农垦复茶园,促进茶叶生产迅速恢复。他参与组织研制了第一台手摇、畜力和水力揉茶机,后推广应用传动、电机揉茶机,建立第一座节能土烘房和使用烘干机,促进从手工艺揉制到机械加工的转变。

撰写发表大量论文和其它相关文章:《论思茅地区茶叶生产区划》、《关于加速发展普洱茶生产若干问题的意见》、《茶叶技术培训教材》(主编)、《思茅地区茶树品种资源普查试点总结》、《茶叶(思茅茶叶篇)》、《关于在滇南江城县开发茶叶资源建立出口红茶基地的评估论证报告》、《漫话普洱茶》、《从邦崴古茶树的发现看茶树的起源与演化》、《论千家寨原始野生茶树植物群落在茶树起源进化中的地位》等。

0

3、张顺高

张顺高,湖北五峰人,1933年生,土家族,1960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茶叶专业,自愿赴边到云南茶叶科学研究所工作,1961年考察发现勐海巴达野生大茶树,1963年在湖南《茶叶通讯》发表考察报告。主编过《西双版纳文史资料茶叶专辑》。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第二任所长,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副研究员,中华茶人联谊会荣誉理事、云南省茶叶学会(1981~1997)副理事长、云南省茶业协会荣誉理事,西双版纳州茶业协会顾问,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

1992年10月,他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思茅地区澜沧邦崴大茶树考察论证会。1993年4月,他出席在思茅举行的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任组委会委员,会上交流了他与梁凤铭副研究员合写的论文《古生态学与茶树起源传播驯化的系统猜测》,被收入《中国普洱茶文化研究》一书。1996年11月中旬,他作为专家组副组长,参与了“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云南省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考察论证会”,提出了“净光合值法”类推测算出了千家寨古茶树树龄。

0

4、张毅

张毅,男,1941年生人,彝族,云南易武区区长,易武乡乡乡长,主任科员,于1996年退休。亲自组织指导发展新式茶园5000多亩;继承普洱茶传统制作工艺,并无偿传授给易武、象明、景洪、勐连、广西、南宁、韩国(李连喜)等地区喜欢制作普洱茶的人员,使古六大茶山以传统工艺制作普洱茶的大小厂家发展到100余家,使普洱茶的古老制法得到传承、延续,也使我们领略到了民间传统手工制茶的流风遗韵。大大增加了茶农及地方财政的收入,带动了群众种茶的积极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主要著作有:《易武乡茶叶发展概况》、《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易武人物谱》、《隶书字贴唐宋绝》。其中《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的过去和现在》被收录入《国饮时代•普洱茶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普洱茶•经典文选》。

0

5、卢国龄

卢国龄所演绎的人生,在别人眼里不管怎样富于传奇色彩,但她自己总是把这些往事和现实,都付与淡定而亲切的笑意——眼睛里依然清澈的光芒,透露着那种卢国龄特有的正直仁爱、自信坚定,构成一种超越了时空的、令人感动和尊敬的美丽:一幅幅历史画面依然生动,充满了卢国龄昂扬向上的生命力已离休10余年,但她的目光依然凝望远方,她的脚步依然坚实:和老厂长邹炳良一道,带着勐海精神,创办了海湾茶厂,海湾茶厂的产品又创造了太多太多的荣誉。这些荣誉意味着,天下有好多好多的爱茶者能喝到质量卓越的好普洱茶。吉人天相,茶人茶寿。

0

6、邹炳良

邹炳良,男,汉族,生于1939年,云南省祥云县人,中国采用渥堆方法生产普洱茶最早探索、研究、重要的实践者之一。1957年到勐海茶厂,1984年至1996年任勐海茶厂厂长、总工程师,大益品牌创始人之一。勐海县第七届、第八届、西双版纳州第七届、第八届,云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邹炳良中学毕业后于1957年来到茶乡勐海,从此他在勐海茶厂一直工作至1996年。40多年间,他先后当过工人、一般干部、股所长,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成长, 1984年当选为勐海茶厂厂长至1996年退休,是勐海茶厂历届厂长中任职时间最长者之一。任职期间,勐海茶厂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工业产值、利润、上交利税、职工收入连续11年同步增长,成为勐海县的纳税大户。

邹炳良先生和卢国龄女士在1984年至1996年勐海茶厂工作期间配制出来的优良普洱茶产品有7542七子饼、7572七子饼、7532 七子饼、8582七子饼、7262七子饼等,都是普洱茶爱好者捧追茶品。

0

7、邹家驹

邹家驹,1953年生,中共党员,籍贯四川合理。曾任两任云南省茶叶协会会长,现任云南省茶叶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是蜚声国际内外普洱茶专家。

邹家驹1976年云南大学外语系毕业后分配至云南省外贸局业务处工作,1978年至1999年先后任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外销员、副科长、副总经理、总经理。1999年任云南茶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家驹出版有《漫话普洱茶•普洱茶辨伪》、《漫话普洱茶•金戈铁马大叶种》,另有多种上乘作品刊于海内外各种刊物。有人将他称为捍卫普洱茶的卫道士,在众生狂热的普洱潮中幸有他这样一个只身孤影的理性斗士。 0

8、张宝三

张宝三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现任省关工委执行主任,省茶叶协会会长,省茶马古道研究会会长、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云南省普洱茶协会会长。他在担任云南思茅地委书记期间积极倡导“三结合一体化”,致力于推动普洱茶产业的发展。云南省委把思茅的经验以省委1993年1号文件下发,在全省推广。他到省里工作以后,仍然一如既往研究、宣传普洱茶文化。2006年4月,在他的成功牵头组织下,云南全省性的普洱茶行业协会云南省普洱茶协会宣告成立。同年11月,协会建立起了完善的组织机构,涵盖学术、技术质量、茶道茶艺、市场、咨询等专业委员会。普洱茶的证明商标也由以前的3个州(市)21个县(区)扩大到了11个州(市)55个县(区)。在协会的努力下,普洱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2006年12月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批准,并将于2007年7月1日正式启用。

0

9、苏芳华

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高级工程师、云南省茶叶商会副会长、云南省茶马古道研究会副会长;云南省茶业协会秘书长。从1965起分配到云南省农业厅经济作物处从事茶叶技术推广工作。1976年,转到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工作,直到2002年退休,历任科长、办公室主任等职。1981年起,开始担任云南省茶叶学会副秘书长。1986年,荣获云南省人民政府“低产茶园改造、提高单产技术推广项目”科技进步三等奖。多次被评为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先进工作者,1988年被云南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授予云南省对外经济贸易业务能手称号;1986年和1988年被省农学会评为先进工作者。1990年,他率领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组建的“云茶苑”民族茶艺表演队一行17人到北京老舍茶馆为亚运会义演,在一个月中,共演出35场,先后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客人观看了演出,开创了茶艺表演的先河,推动了全国茶文化活动的开展。1991年,他荣获首届云南省科协先进工作者称号。1997年,云南省茶叶学会更名为云南省茶业协会,他任秘书长。2000年,在他积极奔波参与下,云南茶叶批发市场正式建成,结束了产茶大省的省会昆明没有茶叶批发市场的历史。2001年,他提议在云南茶叶批发市场举办“中国云南首届春茶交易会”,取得圆满成功。他先后主持举办了三届“云茶杯”名优茶评比,推动了名优茶的生产。由于他的卓越贡献,2001年6月,经省科协推荐,当选为中国科协“六大”代表,光荣出席了“中国科协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为全国茶界仅有的三名代表之一,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参编或主编的著作有《中国茶经》、《中国名优茶选集》、《世界茶叶100年》、《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经营史录》、《茶树原产地——云南》、《中国茶叶五千年》、《中国茶叶大辞典》等,是《中国名茶志》(云南卷)主编。主编《茶文化学》、《茶的故乡——云南》、《茶叶生产技术》教材、《云南茶叶发展论坛》、《2002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0、张勤民

云南省省茶业协会副会长、国家高级评茶技师。

11、王星银

云南省茶叶协会副秘书长、国家一级评茶技师。普洱茶国家标准GB/T 14456起草人之一。

12、李文华

李文华,普洱茶国家标准GB/T 22111起草人之一。2004年11月-2008年12月任大益集团勐海茶厂常务副厂长、主拼配师。大益茶多款经典茶品之发明人。2009年-2010年潜心研习国学,习悟茶之道。2011年3月返回普洱茶界。

1973年,普洱茶熟茶的快速发酵工艺创始,经过三十多个春秋的磨砺与海内外市场的反复检验,现在的普洱茶熟茶产品,其用料、工艺、产品线已经日趋成熟和丰富。在这30多年间,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在毛茶茶菁等级使用,发酵成熟度,以及拼配配方等方面,云南普洱茶界有过许多实践,才铸就了目前丰富多彩的普洱茶熟茶产品线。

就勐海茶厂产品而言,普洱散茶与普洱紧压茶,发酵成熟度是略有不同的。普洱散茶产品:历史上大宗的普洱茶产品(唛号7907

2、7908

2、7909

2、79102等),发酵是全熟的(发酵成熟度十成,100%),主要是满足市场“及时品饮的需要”。当然,前面也说过,即使发酵全熟,这种普洱熟茶的收藏变化也是有的。普洱紧压茶产品:发酵并非是全熟的,这就为收藏中的后发酵留有不少变化的空间,为老熟茶的品味风格走向“润滑,砂化”奠定基础。总结说,和普洱茶生茶产品一样,普洱熟茶的紧压茶也是独具收藏价值的,特别是偏轻发酵的普洱熟茶产品。

13、木霁弘

木霁弘,男,纳西族,1963年出生。云南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系教授、云南茶马古道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古汉语、民俗学及民族文化的研究。著有《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茶马古道上的民族文化》、《普洱茶》等三十余部作品。同田壮壮一道拍摄了《茶马古道系列——德拉姆》。另有文学作品若干。

10余年的考察研究之后,木霁弘最早提出了“茶马古道”这一名称。今年,云南省茶马古道研究会成立,木霁弘担任该研究会副会长。1987年,木霁弘和同学徐涌涛得知金沙江边有一条通往西藏的古道,人称“南方丝绸之路”。通过研究,他们想出一个称呼——“茶马之道”,最后定名“茶马古道”。1999,中国第五代著名导演田壮壮与木霁弘相识,此后他们与著名作家阿城一道多次前往茶马古道考察采访。2004年,田壮壮导演的中国首部高清纪录片《茶马古道系列之德拉姆》在全球公映。由此,茶马古道文化成为了国内一大文化热点。

14、高照

云南大学退休教授,现年66岁。1962年,从云南大学植物遗传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农垦局河口热带作物研究所工作。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云南大学从事植物、微生物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至今。1999年,在爱好普洱茶的台湾亲戚的影响下,高照收集了云南各茶区80多个厂家、近200个品种的普洱茶。在具备了研究普洱茶的丰富样品之后,他开始了普洱茶生命奥秘的研究。

15、胡明方

胡明方出身寒门,饿过肚子,却大笔如椽、出手不凡,组织援建了十几所“希望小学“;他为人谦和,说话礼貌,却“喜新厌旧”、一举出位,颠覆了中国茶界的传统外宣模式。

他就是云南省青年联合会常委、首届“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普洱茶文化北京行组委会执行主席兼秘书长胡明方。有人说,在交通高度发达的今天,用马这样的“交通工具”驮茶进京,是场代价高昂的“文化秀”。对此,胡明方非但不气恼,还“呵呵”地笑了:云南这支由120匹骡马、6位马锅头、37位赶马人组成的独特的大马帮,在跨过长江、黄河,翻越哀牢山、乌蒙、秦岭、太行山,穿越6个省市,用脚丈量祖国的名山大川的同时,不仅掀起了此起彼伏的“云南热”、“普洱茶热”,使茶马文化、云南影响从南到北淋漓尽致地传播到首都北京。

16、邓时海

邓时海(1941年11月15日-),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台湾“中国普洱茶学会”创会会长,著名学者,被业内誉称为中国“普洱茶第一人”。台湾是大茶艺社创社,杨式太极武艺第六代传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紫砂壶炒作泡沫爆破,在穷途末路之际,邓时海转行卖茶。1992年,邓时海在香港向陈姓茶商买了一批号级普洱茶回台湾,开始时无人问津,更有人指他的茶乃假茶,有害健康,生意就搁着了。他去香港跟陈某交涉,并要求退货,但货主说钱早已用完且手头甚紧,让他把茶运回香港寄卖,清货后才换钱给他。假茶市场的人三教九流,邓时海怎会把货交给他人寄卖。回台湾后突然灵机一动,倒不如写一本书说茶。其时,邓时海很早就接触到了普洱茶,而且一开始就是宋聘同兴,一生惟茶是命。1995年,当普洱茶对海峡两岸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来说还仅仅是水中月雾中花的时候,邓时海出版了他那本后来被公认为普洱茶圣经的巨著——《普洱茶》,被研究、销售普洱茶的人视为必读之书。《普洱茶》的出版,让许多台湾茶人和有钱有闲的人转向品饮、收藏普洱茶,进而带动了韩国、泰国的普洱茶市场。此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吹起了普洱茶流行风,并逐渐影响到长江三角洲地区。

17、陳智同

台灣陳廣和堂主事,陳智同長期收藏紫砂及陳年普洱茶經歷,並對於陳年普洱的鑑識及收藏觀念上向有獨到的見解,在業界多年,發表許多陳年普洱形制的資訊及市場發展觀點。為國際印級普洱品茶會主講人、《茶藝.普洱壺藝》雜誌社長期專欄作家、顧問、《深邃的七子世界》作者,現為陳廣和堂主事。

18、呂禮臻 臻味號主人,呂禮臻資深的茶文化工作者,在八○年代初與茶藝館業者共同成立中華茶藝事業聯誼會且曾任台灣中華茶聯總會長,為台灣茶文化起了火車頭的作用,除了舉辦形形色色的茶藝活動、培養茶藝人才、提升社會飲茶風氣,也帶動了茶產業。

19、黃傳芳

弗茶居主人,黃傳芳從事茶藝工作已25年,自稱「抱拙」、「弗茶居主人」,研究內部聚熱加熱法將茶的雜質穢氣驅逐,此「弗茶式烘焙法」已研究十八年經過不斷修正,找到烘焙茶的週期性及規律性建立起烘焙茶的理論性及科學性,發願奉獻茶藝當個終生志工。 20、白水清

白水清,1955年出生,香港普洱茶王、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香港安溪同乡会副会长。在香港普洱茶陈货市场占有60%以上的份额。由于他在普洱茶界的突出贡献,曾当选第一届“全球十大普洱茶杰出人物”,并于2003年6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银质奖章”。

2007年8月5日,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在美丽的羊城——广州,召开了成立五周年暨第三届董事会就职典礼。也是在这天,香港著名茶专家白水清先生,荣膺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一职,可谓众望所归。众所周知,白先生对普洱茶的定论、仓储和品鉴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观点,特别在老茶的领域,他的造诣至今很少有人能超越。及至1993年年,他差不多集齐了所有年份的普洱,单是超过100年的古董普洱就有10种之多,在香港普洱茶陈货市场,他占有大多份额。

21、陳淦邦

香港浮雲集團副總裁,陳淦邦私人收藏家,任職香港法律服務行業,嗜好研究陳年普洱茶。1993年開始藏茶,應《茶藝.普洱壺藝》雜誌社邀請陸續於各專題上撰稿發表。並於2006年出版《The First Step to Chinese uerh Tea》。

22、何景成

香港惜壺茶舍負責人,何景成1996年在香港與友人合資設立惜壺茶舍,現為香港惜壺茶舍有限公司負責人,2002年應《茶藝.普洱壺藝》雜誌社邀請撰稿至今。2003年,致力生產了一套下關茶廠從1951年至2003年曾經生產過的沱茶花色品種。

23、林镇浩

林镇浩先生继承了其先父创立于1960年的香港岭南茶业公司,把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和祖国各地的名茶销至港九地区、台、东南亚、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地。较好的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茶的魅力,为港九地区普洱茶品饮与文化推广做出较大的贡献。

24、李达朝

香港同安茶行主事,李达朝同安茶行是由李協(字:玉庭)先生於一九四二年在香港創辦的。之前,李先生在九龍已開辦有寶蘭生茶荘,為躲避在戰亂時期被洗刧,保護家產及實力,務求日後東山再起,李先生特意在港島的核心商業區—皇后大道中開設了同安店,當時中國正被日本軍侵佔,香港也已淪陷,時局很不穩定,大多親朋好友都返回老家逃避戰爭的蹂躪,李先生特以”同安”為號,祈求香港早日天下太平,共同安康。日本投降後,同安在李先生的努力下得到迅猛的發展,以做批發業務為主,兼營店面零售,盛行時雇有三十多位員工,也是全香港火柴的獨家經銷商。在雲南茶出口緊缺時期,同安在香港的新界建立了大型倉庫,一方面貯藏暢銷貨品,另一方面進口曬青毛茶加工發酵,並掌握了發酵貯存的方法,建有保濕保溫的地窖,產品還遠銷東南亞、臺灣、韓國、日本、美国市場,是深受消費者的好評。同安茶行歷經了三代人的苦心經營,一直秉承著賣老茶,存新茶的宗旨,為廣大市民提供優質的茶品。發展至今,同安已具有一定的規模,產品品質穩定,品種豐富,風格各異,甚具品茗價值,吸引了不少普洱愛好者的青睞。同安茶行仝人將繼續發揚光大,積極推動普洱茶市場的發展,挑選加工出最好的茶品,同時希望廣大普洱茶愛好者繼續支持同安,給同安的工作多提寶貴意見,共同推動普洱茶市場的發展,讓中國茶文化更加豐富,茶葉事業更加輝煌。

25、谭松发

香港港九茶业商会副会长谭松发汇源茶行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注册成立,为中国茶叶出口及经销,至今历经超过半个多世纪。七十年代谭松发从事超级市场零售工作十多年之久,对海外、内地及香港市场的零售情况十分熟悉,因此影响了他日后在茶叶市场的销售模式。八十年代初,谭松发代表汇源茶行出任港九茶业商会理事之职,由于当时年纪轻且个子稍胖,人称“小胖子”。是国内与港九地区茶业界有“未见其人,先闻其名”的茶人名家。八十年代中期,他致力于茶文化研究,考查六大茶类之文化与历史,略有收获和认识,在商会中历任福利主任及副理事长之职,与商会一起成长。见证香港茶业的演变与盛衰,可说是香港茶业近代史上的一本活字典。谭先生为人健谈、风趣、乐于助人及爱好爬山,有空必约同十数知己一起出游。对茶文化方面之推广更是不遗余力,常应各大公司及社团邀请出任茶业顾问,讲授及培训员工。06年更为香港荣华食品公司,在昂坪大佛建立全港第一间现代化及电脑化资讯的荣华昂坪茶馆,并以中、英、日三国文字及图片介绍茶知识。使来自世界各地的之中外游人都能领略到中国茶文化的真谛。

香港永利茶庄主事钟汉荣钟汉荣先生从1962年8月开始经营茶叶并研究普洱茶至今,在多年的茶叶经销生涯中,钟先生不惧千辛万苦,多次往返云南各处茶山和普洱茶原料基地考察与研究,对普洱茶的各大茶区、茶山、原料的情况了解甚透。为了把普洱茶更好的推广,他结合港人饮茶习惯,研究出适合香港地区与广东等地品饮与仓储的茶品。钟汉荣先生于1964年创办永利茶庄注册的普洱茶商标是《双象牌》,由于长期来受到消费者与市场的欢迎和赞誉。钟汉荣先生于2007年在国内注册了《金象献瑞》商标,为国内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普洱茶品和分享香港的饮茶文化。钟汉荣先生是海内外普洱茶界里有着较大影响的一个名家,他多年来对普洱茶的研究与茶文化传播丰富了人们对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6、陈德

香港茗香茶庄公司主事,茗香茶庄成立于1963年春,初期以经销广东潮洲工夫茶大出名堂,产品深受南洋、泰国、及越南等地侨胞欢迎,影响日增。七十年代产品行销台湾,“香港茶”撑起了台胞思乡之情。因台湾当局限制入口,市场上反而供不应求。一九九九开始茗香茶庄进入国内,为普洱茶的行销、加工和品饮推广、文化传播作出贡献。

27、郭宏隆

香港高山茶业公司主事郭宏隆先生出生于民国30年,一九七五年加入香港东荣茶业有限公司并于不久后任公司经理。一九八七后历任港九茶业商会副理事长、理事长等职。为香港地区普洱茶的行销、加工和品饮推广、行业发展作出贡献。

28、林君贤林

香港林奇苑主人,君贤先生祖籍广东潮洲,于17岁时到香港,进入茶行当学徒。他做人诚实勤奋,得到老师傅传授一手制茶手艺。林先生于1995年创立了《林奇苑茶行》经营福建乌龙茶(铁观音)为主,并专营国产各类茶类,供销香港各大茶楼酒家。普洱茶一直为港人所喜爱,因普洱茶久存不坏、越陈越香、醇滑甘甜、汤浓耐泡、暖胃消脂。故获得港人收藏兴趣。林先生于80年代初期取得宜兴紫砂壶经销权,又打开了台湾经销市场。80年后期,台湾人热切转向对普洱茶的兴趣,林先生为了台湾普洱茶爱好者的需求,便率先为茶界收集古董饼茶及印级饼茶,作为两地交流桥梁,并将产品扩销到韩国、与东南亚地区。现年75岁的林先生开拓普洱茶市场,已是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茶人,对普洱茶之产地、质量、拼配工序等均有资深研究。他誠信且專業的經營手法廣受茶人喜愛,亦於二○○一年於溫哥華成立分店。

29、钟汉荣

香港永利茶庄主事,钟汉荣先生从1962年8月开始经营茶叶并研究普洱茶至今,在多年的茶叶经销生涯中,钟先生不惧千辛万苦,多次往返云南各处茶山和普洱茶原料基地考察与研究,对普洱茶的各大茶区、茶山、原料的情况了解甚透。为了把普洱茶更好的推广,他结合港人饮茶习惯,研究出适合香港地区与广东等地品饮与仓储的茶品。钟汉荣先生于1964年创办永利茶庄注册的普洱茶商标是《双象牌》,由于长期来受到消费者与市场的欢迎和赞誉。钟汉荣先生于2007年在国内注册了《金象献瑞》商标,为国内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普洱茶品和分享香港的饮茶文化。钟汉荣先生是海内外普洱茶界里有着较大影响的一个名家,他多年来对普洱茶的研究与茶文化传播丰富了人们对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0、曾志揮

澳門茶商工會永遠榮譽會長,曾志揮1936年出生於南海九江,現任中華總商會榮譽理事,澳門茶藝協會永遠會長,澳門人稱其為「普洱茶王」。

31、林平祥

馬來西亞資深茶人,林平祥馬來西亞茶文化推廣先驅,時常代表馬來西亞主持茶藝之演講。現任馬來西亞主要茶藝中心及茶坊顧問。曾兩次受邀到英國,先後為VA Museum及Lipton茶公司主持茶藝講座及研習班教學。

32、林聖泰

日本中國茶講師協會理事長,林聖泰現任中國茶講師協會理事長,並於日本東京涉谷開設「華泰茶莊」,除了經營茶葉、茶器外,尚規劃有中國風味濃厚的中國茶藝館「華泰茶館」,其致力於將源遠流長的茶文化推廣至日本人的生活中。

33、周渝

紫藤廬主人,1981年改建老家經營紫藤廬,目前是紫藤廬負責人。潛修老莊思想的周渝,心目中有個「茶文化三部曲」的巧思,所謂「茶文化三部曲」包括茶藝,屬於「術」的層次之外,希望更進一步弘揚漢文化的傳統茶道。

34、姜育

韓國中國普洱茶研究所所長,姜育發從事普洱茶研究二十餘年,現任韓國韓瑞大學校茶學系主任教授、韓國中國普洱茶研究所所長。

35、黄刚

在北京的普洱茶界,有一个叫“京茶东邪”的人物,他就是黄刚。他说他从喝到第一杯普洱茶开始,自己的一生都无法抵御普洱茶的诱惑,他的“邪”都是普洱茶惹的祸。从一名军龄20年,具有中校军衔的转业军官,到一个对普洱茶如痴如醉的茶人,黄刚常会做出一些让人觉得邪乎的事情:他会因为得到一片好茶而大哭一场;他会拿价值不菲的老茶来培训自己茶馆的员工;他会在普洱茶最低迷的时候提着自己的行头奔走于全国各地开办普洱茶讲习班——“黄普茶校”;连邮件附件都不会发的他却能把自己的博客经营得风生水起,几乎日日更新,日日有看点,点击率超过50万。

36、史军超

史军超,男,1946年生于云南省红河县,哈尼族,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特聘“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专家组”成员。从事民族文化研究工作三十年,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学术论文百余篇。两次获得中国图书奖。是“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遗产的提出、论证人及专家组组长,是“思茅、西双版纳、临沧世界茶树原产地及普洱茶”申报世界遗产的提出人及课题组组长。

他认为,普洱茶申报“双遗产”,其内涵不仅包含了世界茶树原产地所依据的古地质、古生物、古气候,茶树对土壤、气候的物理、化学条件所需要的自然系统,以及普洱茶文化所包含的诸要素,如民族、历史、文化、工艺、商贸等,及所体现的地球史、茶属史的自然演化过程和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而且必将极大地提升普洱茶的经济价值,同时也将保护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发源于云南的大叶种茶树。

37、戎加升

戎加升是个个体老板,先后从事过农业种植、建设工程、茶叶生产、经营活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加上自己对茶叶事业的酷爱,1993年在勐库镇创办初、精制加工的“勐库茶叶配制厂”,赚到第一桶金。当年的双江茶厂厂区,空地上杂草丛生,车间内蜘蛛网重重,令人心酸,但他没有气馁。他安排员工把厂区厂房打扫干净,自己率队到省内外考察,了解各地茶叶行情,暗访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考察结束后,他得出一个结论:临沧地区,特别是双江,历史上是普洱茶的原产地,就目前国内外市场而言,下关、勐海等茶厂生产的普洱茶牌子硬、产品畅销不说,价格还挺高。可是,下关茶厂的原料,可以说大多数是从临沧地区各县购买的。从另一个角度上看,普洱茶是云南独有的品牌,外省的小叶种茶做不出来,而云南只承认临沧、思茅、西双版纳三地茶区生产的普洱茶。这样好的资源优势不利用,还端着“金饭碗”到处讨饭吃,这是何苦呢!于是,他痛下决心搞普洱茶。什么块型、饼型、南瓜型、塔型、沱型他都尝试,用纸包、篾盒装、笋叶包都有,第一次拿到昆交会展示,就引起了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客商的关注,订单逐年增加,产品越销越远。他直接与茶农购买鲜叶加工,提高了普洱茶的质量。随后,他注册成立了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打造了勐库“陈香牌”普洱茶系列产品。

38、朱卫东

“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到双江喝茶不喝双江沙河精制茶厂的“东半山”系列朱氏普洱茶,你等于没有喝到好茶,更没有品尝到双江的味道,就像到了北京你不去长城等于没到北京一样。双江,秘境临沧里一个太阳转身的地方,一个汉子,怀着对普洱茶的一颗赤诚之心,从一个种茶人,一路走来,一蓑烟雨,八千里路云和月,终成境界。

1987年,朱卫东在澜沧供销社走上了种茶之路,四年的种茶路让他了解了普洱茶,爱上了普洱茶,并在心中暗暗许下此生定与普洱茶结缘,一定要在普洱茶树上结出自己的事业之果。四年的种茶中,一个学习的机会让他不仅会种茶,更让他学到了制茶的技术。到精制普洱茶历史最老的勐海茶厂学习,让他初步掌握了制茶技术。“老朱”以驰名中外的勐库大叶种茶为原料,采用传统的普洱茶工艺,经过层层质量把关,生产出了远近闻名的东半山系列品种。2006年,朱卫东的双江沙河乡精制茶厂顺利通过国家食品生产许可证核查,并取得QS市场准入资格,为普洱茶的研究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茶文化传播机构的王美津博士,在参观访问茶厂时结识了这位“嗜茶无度”饱经风霜的制茶汉子,在品尝了老朱亲手泡就的普洱茶后饶有兴味地在他的居室的墙壁上留下了“吃茶无度”的题字,并附题“双江朱卫东制茶一流”的赞誉。

39、王霞

王霞,女,1960年生,评茶师、茶艺师,思茅市茶叶协会副会长。普洱江湖,王霞无疑是茶坛大姐大。王霞18岁就进入了勐海茶厂,她的青春岁月仿佛注定了与普洱茶息息相关,是茶成就了她的事业和人生。在勐海茶厂,王霞靠自己的努力,从一个普通的工人成长为一位主管普洱茶生产加工的技术人员。她到杭州学习,成为当时云南少有的质检员,能分辨出放在她面前的每种茶的茶性,人们都说她很神,每一个细微的味道变化都逃不过她的味觉,凭着这份“内功”,王霞成为了现行的普洱茶鉴定标准起草人、产品质量标准起草修订人、名优产品技术审定人、标准参考样品的制定人之一。 1999年至2004年,王霞任思茅古普洱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在古普洱茶业公司,她既是总经理,又是生产工艺技术、产品质量标准、工艺操作规程的制定人。她精于选料,熟于制茶。2004年冬她辞去原职,独资组建“云南思茅王霞普洱茶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在众多的普洱茶生产企业中,王霞是以自己姓名命名公司的第一家。 40、詹英佩

詹英佩,一个貌似柔弱的昆明女子,1986年毕业于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系,现为云南政协报《观察周刊》记者,云南省茶业协会、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会员。凭着自己对故土的热爱,对普洱茶和古茶山人民的热爱,自200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云南普洱茶历史、古茶山历史和茶马古道的研究和考察。 古六大茶山在历史上曾是普洱茶的主产区和贡茶的采办地,书写过普洱茶最为辉煌的历史,因抗战爆发辉煌了几百年的六大茶山茶业衰退,许多重要的史料和史实被掩藏在深山中。为了收集、整理、发掘古六大茶山的历史、文化,寻找明、清时期的古茶园、古村落、古茶庄。詹英佩五年来先后11次走访古茶山,在高山密林中只身徒步行程千余公里,寻访过50多个村寨、100多位老人,拍摄了2000多张六大茶山古茶庄,古茶园、茶马古道、文物古迹留存情况和知情人的照片。为了寻找古茶庄后裔,还赴石屏、元江、江川、思茅、勐海、勐腊等地寻访他们的后人。 这样一个弱女子,对普洱茶古茶山文化的研究发掘是如此的深入细微,不仅自费考察、收集史料,绘制古茶山地图,捐出百幅珍贵照片,还最终完成了订正普洱茶古茶山、古茶庄史实长篇纪实文学《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一书。

41、杨崇仁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药学博士,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药资源与化学研究组负责人,承担国家科技部中药现代化研究等重点项目。美国“科学进步协会”、“纽约科学院”会员,法国国家天然产物化学研究所客座教授。作为一名植物化学家,多年来,他一直关注着云南茶尤其普洱茶的学术研究状况以及茶叶产业化的发展,并为普洱茶科学知识的普及和茶文化的提升、传播,尽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42、劭宛芳

邵宛芳,女,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南省茶业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民盟省委委员、民盟云南农业大学委员会主任、云南省科协六届委员会委员。 在20余年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承担过“茶叶生物化学”、“茶叶审评与检验”、“茶文化学”、“高级茶叶生物化学” 及“茶叶品质鉴评”等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硕士生课程及全校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工作。主编云南农业大学校公共选修课专用教材《茶文化学》,参编《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园艺百科全书》、参编全国统编教材《茶叶生物化学》、参编云南省农业函授大学教材《茶叶生产知识》等书籍多部。

43、格达娜

格达娜——大型纪录片《最后的马帮》中的女主角,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藏族女性。她20多岁的时候就闯入了男性世界——马帮,以她的果敢、坚毅挑起了家庭的重任,并在长期的马帮生活中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担任了马帮的马锅头。 2005年举办的“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普洱茶文化北京行启程伊始,云南省相关领导就亲自将“马帮大旗”授予了47岁的她。她的一家:丈夫(巴德)、两个儿子、一个侄儿都加入了马帮队伍。他们说,虽然行程很远,但能把家乡的茶叶带到北京,他们是非常高兴的,而且这次的远行,对他们来意义的。

44、杨加龙

杨加龙,男,白族,1960年生人。2004年以个体加工户身份注册双江双龙古茶园茶厂;2005年双江双龙古茶园茶厂成功收购双江县供销社茶厂,年产量达到250吨,成为双江县规模较大的个人独资茶叶精制加工企业。茶厂位于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茶厂占地面积4380平方米,已经通过ISO2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现有自主品牌“庄硚”和“勐康”。 庄硚古茶系列产品是选用临沧双江大叶种茶为原料,紧精心加工制作而成。产品主要有普洱七子饼茶、各型沱茶、砖茶等,深受广大茶友和消费者的青睐。茶厂生产的庄硚牌普洱七子饼茶荣获2005年云南省消费者喜爱商品称号。

45、罗乃炘

罗乃炘,1951年生于剑川。1971年,进入下关茶厂。广阔的舞台,为罗乃炘展示其才华提供了自由的空间。由于较高的悟性,不到一年,罗乃炘就被提为车间质量检验员。长期的工作实践,练就了他对茶叶优劣准确而快速的识别能力,被人们誉为“探测器”。同样,在长达10多年的副厂长岗位上,使他精于对原料市场和销售市场的分析和把握。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就提出了“市场是企业生存的根本”的观点。比温州人的市场意识还早2年多。下关茶厂的产品市场也因之而不断拓展,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先后被评为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云南仅玉溪卷烟厂、下关茶厂两家)和“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先进企业(云南仅有三家)。

1994年8月,下关茶厂顺应市场发展的规律,改制为国有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规范为云南下关茶厂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8月,罗乃炘担当起改制后的企业董事长。这时,全国茶叶流通领域正处于改革的浪潮中。两头在外的企业,首先就是把握住两个市场。一个原料市场,一个是产品销售市场。二者缺一不可。

当年,市场疲软,原料价格却一升再升。许多厂商顶不住了。云南其他两个较大的制茶企业也陷入了困境。罗乃炘却对原料大胆提价,对产品进行全面调整,千方百计开拓市场;采取“三定”(定人、定市场、定销售指标)的市场销售办法;经过艰苦努力,取得了进出口经营权,获得国际市场准入权;利用网络技术,建起了“下关沱茶茶文化网站”,同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建立起了业务关系;通过了原产地标记注册。这在云南省茶叶流通领域中为首家;今年9月,公司又荣登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金榜,也是云南省的惟一。

46、周红杰

周红杰出生于1962年,云南鹤庆人。1984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系茶学专业,一直从事茶学教育及科研工作。1999年,世博会在昆明召开,他参加了世博会茶园工程建设,作为项目的主要骨干,负责茶园中茶文化项目,同时积极开展了普洱茶、有机茶、保健茶、茶叶功能食品以及饮料的研究和探索,主攻普洱茶研究。

在云南农大,他主要讲授《茶叶贸易学》和《茶叶综合利用》等专业课。著有教材《茶叶贸易学》、主编教材《茶文化学》,发表研究论文三十余篇,绝大部分论文被大型丛书收录并获奖。。“普洱茶的特点及健身作用”等三篇论文先后被收入《当代管理艺术》,并获二等奖。论文“保健止咳茶研究”被收录入《中国实用科技大辞典》。其业绩先后被收录入《中国农林牧专家辞典》、《中国特色名医大辞典》、《中国英才》、《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华风流人物志》、《中国当代医药界精英录》,并获中国国际名人协会学术委员会、中国养生工程研究院等授予的“全国医药界精英奖”。他目前正在做三个课题:《云南普洱茶化学成分及品质标准研究》(省级自然科学重点基金),《普洱茶品质形成机理与保健成分变化的研究》(省教育厅课题),《普洱茶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农大发展基金)。

47、朱志安

1965年在思茅地委农业办公室,1980年调入思茅市政策研究室担任主任从事农林茶业调研工作的朱志安,注定与茶结下不解之缘。早在政策研究室工作的时候,朱志安就开始了万亩茶园的跟踪调研活动,总结了厂农、商农、乡农、农垦、科农相结合的五条兴农发展之路,并无数次到江城展开调研,写下了《牛洛河之路》的调研文章。

思茅是世界茶叶发祥地,是普洱茶的故乡,但却一直没有自己的茶业协会,爱茶的朱志安坐不住了。2004年初,在思茅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朱志安与同仁们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于2004年8月18日,成立了思茅市茶业协会,茶城终于有了自己的家。“茶企业之间不能说长道短,而是要取长补短。”朱志安说,我们需要的是叫得响的品牌,是能弘扬民族文化并将民族文化融于企业文化、融于产品的特色品牌。

48、冯炎培

冯炎培,经济师,男,大理白族,生于1939年4月,中共党员。原任云南下关茶厂厂长、党委书记、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冯炎培1952年进入下关茶厂工作,先后担任过物资采购、茶园负责人、车队负责人、车间主任等职务,从事茶叶工作近50年。1982年1月,在全省茶叶生产不景气的时侯,他受命担任厂长。冯炎培同志担任下关茶厂厂长的近20年间,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科学管理、从严治厂。 他以丰富的制茶经验和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潜心研究探索云南沱茶的最佳原料配比,提出了恢复传统的加工工艺,使“云南沱茶”的外形内质更加完美,产品质量达到和超过国家标准,得到了国家质量部门的认可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他十分注重新产品开发,与其他领导同志一起先后联合研制了“沱茶•珍珠草(护肝)袋泡茶”、联合开发了“云南三宝”;他努力发掘传统茶饮,闻名遐迩的白族三道茶是采用下关茶厂生产的三种名茶,即:云南沱茶、感通茶、苍山雪绿茶,而这三种名茶均扬名中外。

49、曾云荣

曾云荣,男,拉祜族,生于1942年9月29日,高级农艺师、云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曾云荣1961年从云南大理农校茶叶专业班毕业分配到勐海工作至今,一直都在与茶叶打交道。可以说,为古老茶乡勐海茶业发展献计出力是他今生最大的心愿和无悔的选择。

早在20世纪60年代,他就对勐海茶业的历史、现状作过调研。他根据勐海茶区茶株稀少,老茶树多,树势差,产量低,而茶叶又是当地居民尤其是山区少数民族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一实际,把改造老茶园、建立新茶园作为振兴勐海茶叶生产的主要战略任务来开展。20世纪70年代初,他曾在勐遮乡景真村蹲点达8年之久,先后建立试验示范茶园521亩,公社茶山6个、大队茶山74个,茶园面积计32000亩。

20世纪80年代在勐阿乡南朗河村进行低产茶园改造,其中一亩茶叶产量达260.65千克,而改造前每亩平均单产只有21.1千克,以后,勐海县政府根据这一成果实施改造老茶园10万亩,单产目标100斤的“101”基本茶园建设工程,到2000年时实际已完成100634亩改造任务。他还组织实施建立茶叶技术辅导站、茶叶技术推广站、茶叶生产示范站、茶树良种繁育场,还设计组织实施“茶樟间作”、“茶树丰产栽培”、“茶园综合技术栽培试验示范”、“无性系良种茶园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等科研课题,并获得成功。曾云荣在实践工作中通过传帮带培养乡土人才36名,其中农艺师5名。此外,与县职中联合创办茶叶高中职业班3个、学生147名,培养茶叶技勐海县茶叶生产、加工、科研的中坚力量。

50、何仕华

何仕华,男,四川通江人,1942年生。原思茅地区外经贸局副局长,普洱茶研究会副会长,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云南茶马古道研究会副秘书长。何仕华从事茶业和对外贸易经济工作40余年,对行业管理、茶叶技术推广、茶树栽培管理、初精制茶加工、名优茶开发等有较深入的研究。他深入边远茶区解决茶叶生产、加工技术疑难问题,举办茶叶商品基地建设、茶树栽培等短期培训班。先后在惠民、黄草坝、朗勒、景迈等地蹬点,组织指导新茶园建设,主持和参加 25个茶叶项目基地论证、实施项目、组织发展密植速生高产生态有机茶园20万亩。孟连县朗勒茶树栽培试验示范项目,获科技进步奖。 何仕华说,他这辈子最爱的事就是研究保护古茶树。自1984年至2005年的二十年间,他多次跋山涉水、深入原始森林腹地和边远山区,并对小景谷、老乌山、景星、邦奈、佛殿山等古茶树资源进行调查,对澜沧景迈万亩古茶园进行调研,对镇沅和平乡千家寨野生古茶树植物群落进行考察。

何仕华还带领思茅普洱茶艺表演队,到泰国表演由哈尼族、彝族、拉祜族、佤族饮茶习俗组合而成的民族茶艺,以“清、敬、和、爱”的茶艺精髓,展示地方民族茶饮文化,进一步宣传和弘扬云南的普洱茶文化。

51、林超民

林超民,男,汉族,1945年8月生于云南省保山市。1995年3月担任云南大学副校长。同时兼任中国历史学会理事、云南历史学会会长、中华民族学会副会长、中华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汉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影视人类学会副会长、云南民族学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历史学、民族学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云南大学林超民教授提出,云南茶业界应致力于为把普洱茶从农副产品提升到文化产品的定位而努力。与普洱茶结缘,源于大学毕业后在勐海茶厂当工人。那时,他对普洱茶的种植、生产、加工、运输、贸易等各方面有了直接的接触和认识,又站在自己所学专业的角度上,把普洱茶文化和历史学、民族民俗学结合,先后发表了《普洱茶史话》、《普洱茶与少数民族》、《普洱茶散论》等论著。他认为:普洱茶不仅是少数民族生活中的必需品,更是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纽带和象征。 在普洱茶宣传上,林超民教授认为,普洱茶暂时是有茶类无品牌,产品定位更是只在农副产品,普洱茶的宣传与推广,一定要与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结合起来,并且一定要注意到其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紧密联系,少一点商业附会,多一些文化附加值。

52、艾田

艾田爱茶,几十年如一日地爱,堪称当今云南茶界一大神人。凭着自己悉心研究多年得出的对普洱茶茶色、茶形、茶味、茶气、茶性、茶理、茶义、茶境、茶情的准确理解,于1994年开设“百茶堂”。由他制作的“陈香”普洱茶荣获中国茶叶学会“中华杯”全国名优茶一等奖。艾田懂茶识茶,艾老师之名,当之无愧,他的普洱“茶经”曾令台湾“普洱茶王”邓时海教授为之惊叹,并由此结下深厚友谊;他的茶艺引来了无数中外爱茶人前来拜师学艺,门中数十弟子个个是品普洱的高手;他的百茶堂令无数鉴茶、品茶、购茶学茶者神往不已。

静、直、和、清、敬,是茶友总结艾田做人之德。在创出品牌后,甘于静守一堂,把售茶的所有利润统统买成自己喜欢的各种普洱好茶收集,或取出给来品茶的朋友分享。好茶润出了艾老师的淡泊个性,也滋养了茶人的才情才艺,艾老师不仅是个茶专家,还写得一手好文章,百茶堂中那一枚枚盖在茶堂出品的茶包上的各式押印均出自艾老师之手。

53、王树文

为人处事质朴谦和的王树文,很难让人把他与什么“创意”、“奇思妙想”等词连在一起,但普洱茶文化却永远不能忽略王树文,不能忽略他几项非常重要的创意和奇思妙想。

这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他的内秀,爱读书,喜艺术,培养了他被人由于质朴谦虚而忽略的内秀;第二个原因更重要,发自他事茶爱茶的心性之真;

1989年初夏,发起云南11位书法家书写不同风格的“茶”字108个,寓意茶寿,深得社会欢迎,甚至到了现在,这“百八滇茶万里香”更成了茶文化的象征符号之一; 组建了“云茶苑”民族茶艺表演队,亚运会期间领队在首都表演,轰动京城茶界;随后到全国各地、世界各地表演,让更多的人注意到形式美丽和内涵丰富的云南民族茶文化;

巴达山大茶树不幸遭到雷劈,劈断十多米,王树文费尽心力从当地运回一段树干,使之免遭柴薪之用。这段古茶木,王树文请剑川木雕高手雕成神农之像。以古茶树为奉祀茶祖之用,茶心茶想,令人感念;

最早有意识地系统性收集整理云南民族饮茶习俗,并且对很多茶俗作了命名:如基诺族的凉拌茶、傣族的竹筒茶、纳西族的龙虎斗等,开研究的另一领域。

54、何健玲

何健玲爱茶、喜欢与茶有关的-切事情。她热爱茶文化,和张顺高、周红杰、艾田等人共同发起、组织、成立了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并任常务理事。她还积极参加各类茶文化活动,诸如2000年在广州举行的第六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2001在思茅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年在四川雅安举行的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等。

她开的“庆茗园”目前是“云南茶业协会团体会员单位”、“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理事单位”、云南省首批29家普洱茶文化精品店之一,2005年被认定为“四星级茶馆”,同年入选“全国百家品茗佳处”,此外,“庆茗园”还取得了培训、认证“茶艺师”的资格,而何健玲早于2004年便获得了高级茶艺师的资格并在当年的首届“世博杯”茶艺、花艺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了茶艺个人赛银奖。 茶是怡情养性的灵物。何健玲说,茶是有灵性的东西,喝茶讲究的是茶缘,人与茶的缘,也是人与人的缘。她还有一句经常说的话:“人品即茶品,品茶即品人”,

55、段国成

段国成,生于1955年,云县涌宝镇人。1979年至1986年在云县茶厂成品车间工作,历任车间副主任、主任,半成品组组长,精通茶叶筛制和审评。1990年至1997年任茶厂副厂长、厂长,熟悉茶厂综合管理和营销。1997年至2002年任临沧双银茶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研制出CTC绿碎茶,已申报专利。2003年任云南临沧交通运输集团云县天龙公司总经理。2004至今任云县嘉木茶业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任董事长。

2002年3月,他提出了在茶房乡境内创办“嘉木茶业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的项目论证,并毛遂自荐担任法人代表,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功夫不负有心人,段国成宏观上的远见卓识,微观上的慎密思考,项目论证获得一致通过。2002年5月奠基开工,2003年4月投产。

茶厂建好了,选择什么样的设备的问题又摆在了段国成面前。于是,他给股东们出了这一个考题:“选什么样的设备为宜?”股东们面面相觑,最后请他拿主意。段国成提出3点建议:“

一、嘉木必须选购国际上目前最先进的CTC红碎茶生产线一条,保证24小时加工生产14万斤鲜叶。

二、必须配备有传统制茶工艺和现代制茶工艺相配套的机械3套。

三、必须在临沧地区首家采用蒸气杀青和烘干工艺相结合的设备。”嘉木公司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创新经营思路,采取“利益共享和利益的二次分配”的办法,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公司给予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各部门合力攻坚,实行定单收购,分户管理,做得越好公司越扶持等措施,推动云县近10万亩茶园低改高或高优生态茶园建设,今年又在野鸭塘茶园发展了1000余亩高优生态茶园。

56、周德光

周德光,1946年出生在普洱,12岁被招工到普洱集团从事文艺工作,1984年调到普洱群众艺术馆做文艺辅导,1987年又调到新成立的地区旅游局,1998年退休。作为一个民间茶人,周德光呈现给人们的,并不仅仅是他那颇有几分霸气的品茗心得,也不仅仅是他侃起茶所表现出的狂傲不拘的个性和言辞间闪烁着的口若悬河的机智。说得一腔好“普洱”,做得一手好“乌龙”,更是让人称之为“怪”。性情豪放的周德光则索性自号“茶怪”,面对着人们的不解与质疑,努力在中国茶城、普洱茶都,辟一席之地,成就着他“世界茶源、乌龙归宗”的梦想。周德光说:“我要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为思茅是世界茶树起源地一说寻找更为全面的佐证。”

推荐第8篇:《老山界》教案

《老山界》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

2.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 教法:

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围绕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路,本文第一课时重在解决目标1和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从对课文的熟读过程中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完成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同时又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学习一种常见的写作方法;而第二课时则重在引导学生研读和赏析精彩片段,学习生动形象的语言,理解其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性,给以方法,让学生来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按时间和地点变化转移材料的特点

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红军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一、导入新课

毛主席的诗《七律 长征》中,讲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山,这里面有一座山岭叫越城岭, 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它也被称为老山界,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样一座被称为长征途中最“难”翻越的一座山的呢?

板书:老山界 难

二、自主学习

1、放录音,听朗读带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A、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记叙了什么事?记叙文有哪些要素? 记叙这件事用了哪种顺序?以什么为线索?

回忆录;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时间变化,地点转移;以翻山为索 (决定翻山、翻山经过、翻山之后)

B、划出表示时间和地点转移的词(自主完成表格) 思考:这样有什么作用?

时间 地点 所做的事情 第一天 下午 山脚 傍晚

天黑

翻越老山界,从第一天下午动身到第 上半夜 山顶 二天下午午两点以后才下山,整整一天的 , 半夜里 从中我们看到老山界的险峻难走,特别是红 黎明的时候 军战士顽强不屈的精神和艰苦乐观的生活。

下午两点多钟 下山

2、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同时我们也了解了老山界是一座难翻的山。其“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同桌讨论:翻越老山界过程中,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 ㈠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全面思考。 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

㈡对于这些困难,课文是怎样描述的?(要求学生跳读、勾划、概括)。 走路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 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1 ㈢面对这般重重困难,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鼓着勇气、继续前进。 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㈣这些描述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性格? 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

“鼓”字含有战胜自身某种弱点(文中指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从而克服艰难险阻的意思,表现了红军的坚毅,顽强和无畏精神。如改为“凭”,就缺乏这种表现力。 ㈤首尾两段的作用。

1、文章主要记叙翻山的艰难,首尾两段说了这个意思没有呢?

2、研读首段:

⑴首段交代了些什么?

高度(三十里高) 名称(土名叫老山界) ⑵交代高度起什么作用? 说明山难翻(暗示中心意思)。

⑶文题为何用土名“老山界”?(联系与瑶民攀谈一段) 通俗亲切:暗示红军是人民的军队。

3、研读尾段。抓住“第一座”、“小得很”细加体会。

三、自主精读,赏析语言

(一)赏析重要语句

1、提问:在读过课文以后,你觉得哪些语句能表现老山界的“难”?哪些语句能表现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

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课前所划出的文中语句,交流心得

3、师引导,点名学生作分析

4、小结:生速读课文,归纳中心,明确文章主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

2.赏析精彩的片段,学习生动的语言描写,体会生动的语言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重点:赏析精彩的段落,学习生动的语言描写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找出文中自己觉得描写精彩的句子,多读。 教学过程:

继续学习课文,揣摩生动描写

1、本文把红军战士的顽强意志和乐观刻画得具体形象,靠的是什么? 生动的描写。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 行动、语言、场面、景物

3、揣摩行动描写

行动描写贯穿全篇,只要求学生抓住几个典型细节加以领会。

抢,这里有“抢先、争先”的意思,并没有互相争夺之意,是为了说明吃饭的迅速。因为“山路很难走”“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机关枪声很密„„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因而不可能性有充裕的时间吃饭。。

抢字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为了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

4、揣摩语言描写

细读文中的语言描写,表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如“别掉队、做乌龟、顶着天、哈哈笑”等,表现了相互鼓励,豪迈乐观。

描写了红军战士豪壮的语言、畅快的心情,渲染了他们顽强不的斗志和艰苦乐观的情绪从而表现了他们的精神面貌。

5、揣摩场面描写

⑴找出最典型的场面描写。 “之”字奇观 ⑵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一奇观的?

着重于观察的立足点和角度的理解,想象场面的雄奇壮观。 ⑶这样描写表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 烘托出红军英勇豪迈的英雄气魄。

6、揣摩景物描写

⑴找出最精彩的一段。

半夜醒来观赏夜景(所见所闻)

⑵“见”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以什么为序?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星星、山峰、山谷;自上而下;比喻、排比

⑶所“见”景象给人什么感受?“闻”突出了什么特点? 庄严、奇伟。 寂静

星星——宝石 上

所见 山峰——巨人 奇伟 镇定

山谷——井 下 豪迈 醒来奇观 野马 乐观

远大 波涛 声

所闻 寂静

春蚕 静

近切 山泉

3 ⑷可作者描写的却是各种“声响”,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不矛盾。以动写静,角度巧,效果好。(进一步要求学生谈谈自身感受) ⑸这些声音有何特点?采用什么方法写出? 远、近、大、细; 比喻、拟人(山泉呜咽) ⑹这段景物描写对表现中心意思有何作用?

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颤,而红军战士却能平心静气地欣赏眼前景、细听耳边声,可见红军战士的镇定与豪迈。这是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形象刻画。

四、小结

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半夜里„„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一)《老山界》(节选)(18分)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①。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大家听了,哈哈地笑了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7.选文两次提到了“火把”,说说它们在文中各自的作用是什么?(4分)

第一次:

第二次:

8.在艰难的爬山过程中不断传出红军的喊声笑声,从中可以看出什么?(3分)

9.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山陡山高,试举例说明。(3分)

10.选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很传神,试举例分析心理活动的作用。(3分)

11.对战士们翻山时的喊声、笑声的理解,下边的说法哪一项符合文章的原意( )(2分)

A、表明红军战士虽然浑身紧张,但因为后有敌人追兵,没有退路,故呼喊着壮胆爬山。 B、表现了红军战士看到星光与火把相接的奇观后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有了前进的动力。 C、表现了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D.表现了红军战士困境中爱开玩笑的心态。 12.上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从多个角度描写“半夜”,从 觉角度突出夜之 ,从 觉角度暗示山之 ,从 觉角度反衬夜之 。(每处填一字)(3分)

4 13“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波涛在澎湃“这四人比喻用来形容怎样的声音(用文中原句回答)这样写好不好?说说你的看法。

14下边的诗句哪一项与文中写法一样( )

A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7.第一次写火把是为了说明它的“之”字形形状,火把跟星光相接,暗示路陡山高。第二次写火把,展示了“奇观”的细节,描写细致、生动。

8.喊声笑声传出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9.如: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10.如“横着心躺下去”,这里的心理描写写出了不怕困难的态度,衬托了红军战士不怕苦的精神。

11.C

12.感、寒、视、高、听、静

13、这四个比喻用来形容“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级细切的”。这样写形象地表现了声响的起伏错落,变化无穷。

推荐第9篇:厨师界精华

 厨师界精华!不转你后悔!

若要皮肤好,粥里放红枣。 若要不失眠,粥里添白莲。 腰酸肾气虚,煮粥放板栗。 心虚气不足,粥加桂圆肉。 头昏多汗症,粥里加薏仁。 润肺又止咳,粥里加百合。 消暑解热毒,常饮绿豆粥。 乌发又补肾,粥加核桃仁。 若要降血压,煮粥加荷叶。 滋阴润肺好,煮粥加银耳。 春季防流脑,荠菜煮粥好。 健脾助消化,煮粥添山楂。 梦多又健忘,粥里加蛋黄。

利尿消肿治脚气,赤豆粥里胜补剂。 消热生津又和胃,甘蔗做粥来补胃。 伤风感冒又腹痛,生姜上场来做粥。 滋肾补肝又明目,枸杞加上粥里香。 果蔬疗效: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 黄瓜减肥有成效, 抑制癌症猕猴桃。 番茄补血助容颜, 莲藕除烦解酒妙。 橘子理气好化痰, 韭菜补肾暖膝腰。 萝卜消食除胀气, 芹菜能治血压高。 白菜利尿排毒素, 菜花常吃癌症少。 冬瓜消肿有利尿, 绿豆解毒疗效高。 木耳搞癌散血淤, 山药益肾浮肿消。 海带含碘散淤结, 蘑菇抑制癌细胞。 胡椒驱寒兼除湿, 葱辣姜汤治感冒。 鱼虾猪蹄补乳汁, 猪肝羊肝明目好。 益肾强腰吃核桃, 健肾补脾吃红枣。 骨头汤

材料: 新鲜腔骨、生姜、七指毛桃根、腔骨洗净,放入滚开水中氽烫,然后洗去血污。 姜切片(

三、五片即可),七指毛桃根清洗干净,用干净的细线捆扎好。做法: 1.将以上准备好的材料同放一锅中,加清水(清水多放些,一次加够)。

2.置火上大火烧开,然后转微火炖约2个小时,加少许盐调味,再炖约10分钟关火即可。养生骨头汤菜谱

冬瓜排骨汤

原料:排骨半斤,冬瓜1斤,盐、香菜。

制法:

1、冬瓜切成寸块。

2、排骨烫去血水。

3、用水将排骨煮至七成熟,加入冬瓜及盐,至熟,撒上香菜。

特点:此汤味道清淡,利于清热。

莲藕排骨汤

材料:猪小排、莲藕各500克、姜1块 调味料:盐、米酒少量

制法:

1、莲藕先用刀平拍,让藕肉松散,再切滚刀,然后用盐腌一下,待用;

2、把洗净斩段的排骨直接入锅加冷水烧开,用勺撇去血泡,加拍过的生姜一块,再开锅

3、根据自己口味,调一下咸淡,炖出来的藕汤,有莲藕的甜香味。

苦瓜排骨汤

苦瓜500克,排骨400克,葱段、姜片、绍酒、盐、味精适量。

1、将苦瓜去瓜蒂、去瓤,切成块;排骨洗净切小块。

2、锅中加清水适量,烧开,放入排骨煮去血沫,捞出洗净。

3、锅上火,放入排骨、清水,用大火烧开,撇去浮沫後放入葱段、姜片、绍酒,改用小火烧至约10分钟,加盐、味精调味即可。

微波炉做法:放入排骨、清水,先用高火6分钟将汤烧开,撇去浮沫後放入葱段、姜片、绍酒烧熟,放入苦瓜后,先用高火3分钟,再用中小火10分钟即可。

待排骨熟烂后再放入苦瓜,否则瓜易散碎;用鸡粉代替味精,味道更好;此汤具有消暑解热作是夏令佳品。

芋头排骨汤

材料: 排骨、芋头、姜片、葱段、葱末、盐、味精、料酒。

做法:

1.芋头去皮切块;排骨入开水中烫过捞起。

2.锅中注入五碗水,先加排骨、姜片、葱段煮开后以小火焖煮约十五分钟,捞起姜片、葱段不钟,淋下料酒,加盐、味精调味,洒上葱花即可。

萝卜排骨汤

材料:白萝卜一大根、小排骨

做法:

1、萝卜横切,每片约三厘米厚,不必太薄。再对切,成月亮形。

2、排骨飞水,即放入沸水中略煮,而后用冷水冲干净,以便去油去血水。

3、汤锅装水,将排骨冷水下锅,加姜片,八角,葱,料酒少许,用高压锅煮20分钟

4、20分后,倒入汤锅,把浮沫除去,放萝卜。

5、再20分后,放盐。

6、尝尝好喝么,好了,就即可了。

注意:

1,褒汤,材料基本都是冷水下锅,有利于蛋白质充分地溶解到汤,同时不要过早放盐,盐也会的鲜味。

2,放些醋,有利于钙析出,最好放白醋,不会破坏汤的颜色。

海带排骨汤

原料:

猪排骨400克,海带150克,葱段、姜片、精盐、黄酒、香油各适量。

制法:

1、将海带浸泡后,放笼屉内蒸约半小时,取出再用清水浸泡4小时,彻底泡发后,洗净控水刀顺骨切开,横剁成约4厘米的段,入沸水锅中煮一下,捞出用温水泡洗干净。

2、净锅内加入1000克清水,放入排骨、葱段、姜片、黄酒,用旺火烧沸,撇去浮沫,再开用带块,再用旺火烧沸10分钟,拣去姜片、葱段,加精盐调味,淋入香油即成。

特点:此汤菜肉烂脱骨,海带滑烂。整菜味美,汤鲜。

功效:《本经逢源》说,猪肉具有“精者补肝益血”的功效。

《随息居饮食谱》说海带有“外面瘦瘤、瘰疡、痈疽、瘘痔,并能治之作用”。

所以,排骨配以海带炖食,可为患全身性或以四肢为主的局部性皮肤瘙痒患者解除痛苦。

蕃茄排骨汤

【材料】番茄2个、排骨600克,圆白菜1/4个、香菜2棵

【调味料】番茄酱4大匙、盐1茶匙、芡汁4大匙。

【做法】

1、小排骨洗净,氽烫过去除血水后冲净,另将水10杯烧开,放入排骨先煮烂。

2、圆白菜洗净,切小块,放入排骨中同煮,最后放入切块的番茄及番茄酱、盐调味。

3、煮至所有材料熟软微烂时,加入芡汁勾芡,汤汁黏稠时即关火盛出,撒入香菜末即成。

胡萝卜排骨汤

胡萝卜除含维生素A外,还含有一定糖、蛋白质等营养素,可促进血红蛋白的生成,故有补血作此汤有润燥滋阴,养筋强骨之功效。

原料:胡萝卜、猪排骨各250~300克,生姜2片,料酒、盐、葱、味精各适量。

制作:将胡萝卜、猪排骨洗净,切成块,加水适量。将锅置中火上,炖约2小时,将出锅时,煮20分钟,加入味精即成。可因人喜好添加其他作料,如能加入米醋,使其汤中钙质更易被吸收

特点:猪骨肉香,胡萝卜烂,吃肉喝汤均很鲜香适口。

胡萝卜玉米排骨汤

[用料:]胡萝卜、玉米、猪棒骨、盐、香油、胡椒粉

[制法:]

1、将猪棒骨洗净敲断,胡萝卜、土豆洗净去皮,切成块;

2、坐高压锅点火,放清汤、棒骨烧开,煮沸数分钟后放入胡萝卜、土豆,大火开锅后改用小

3、出锅时将骨头、胡萝卜、土豆沥出,放盐、香油、胡椒粉即成。

[特点:] 味浓厚清香

铁观音粟子排骨汤

主材料:铁观音茶叶3克 小排300克

配 料:新鲜粟子120克

调味料:盐1茶匙

作法:

(1)铁观音茶叶以热开水500克泡1分钟后滤去茶叶,取茶汤备用。 (2)小排切成小段(宽2厘米),用开水氽烫后洗净。

(3)把全部材料装入圆锅炖1个半小时。上桌前另盐调味即可。

参耆玉米排骨汤

材料:党参、黄耆各3钱,玉米两支,小排骨半斤 调味料:盐2小匙

做法:

①玉米洗净,剁成小块,排骨以热水川烫。

②将所有材料和药材,放入锅内以大火煮开后,再以小火炖煮40分钟,起锅前加入盐调味。

推荐第10篇:中界中学

中界中学2013年“3.12”植树节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3.12是每年植树节活动日,在这大地回春,世界万物呈现勃勃生机之际,校团委、学生以植树节契机,开展以宣传和实践相结合的活动,从而令同学们在活动中体验绿色和谐校园的良好氛围,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明确植树既是责任又是义务的意义,以达到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二、活动口号:行动起来,为地球增添一点绿色

三、活动时间:2013年3月12日中午1点左右

四、活动过程

1、植树区域的划分。

2、植树实践活动集会

3、各班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到学校划分的区域挖坑、植树。

4、活动人员应遵守秩序,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安全有序进行植树。

5、各班同学与小树合影留念。

五、活动地点:校园花坛

六、参加人员:党员、班主任、全体学生。

中界中学

2013年3月11日

第11篇:指界委托书

指 界 委 托 书

市、县(区)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

今委托同志(性别:年龄:职务:)全权代表本人出席区路(街)号土地权属界线现场指界。

委 托 人(盖章)

单位(盖章) 委托代理人(盖章)

委托日期:年月日

附注:

受委托人办公地点:

地籍调查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

同志,在我单位任职务,

系我单位法人代表,特此证明。

单位全称(盖章)年月日

附注:

①该代表人办公地点:联系电话

②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

第12篇:《跨界》学习体会

跨界:开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新趋势(全彩精装)

编辑推荐

互联网带来的跨界浪潮正以前所未有之势颠覆传统行业

互联网作为一个产业将会消失,因为所有产业都将会互联网化

从2014年开始的十年里,“互联网行业”作为一个行业将慢慢消失,因为大部分企业会互联网化。企业之间、行业之间的疆界将被完全打破了,门口的野蛮人“跨界”而来,这是一个超过万亿美元的巨大商机,也是一次产业格局大洗牌的机会。你准备好了吗?

为了让广大读者了解正在爆发的跨界浪潮全貌,腾讯科技频道耗时大半年调研和创作,推出图书《跨界:开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新趋势 》。此时此刻,对跨界核心趋势前线情报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谁能早日拨开迷雾,谁能早走一步,少错一点,谁就能在未来的商业格局中占据优势。

内容推荐

移动互联网是当前的时代趋势,已经势不可挡,物联网更是未来10年的产业趋势。互联网时代的黎明已经到来,世界将告别我们刚刚熟悉的信息时代。工业革命、第四次科技革命带来的世界产业格局的剧烈变化正在席卷全球。这种变化让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身临其境,同时也身处迷雾。互联网对传统企业的改造在碰撞和融合中悄然发生,企业间、产业间跨界合作将会无远弗届。

在中国以BAT为首的巨头已经开始一系列应对跨界趋势的并购,其中甚至包括我们熟悉的文化产业。阿里巴巴已经开始众筹电影了,你能想象今后的电影是大家喜欢什么,就能演什么吗?这只是变化的冰山一角。互联网金融迎来春天,智能硬件成为创富新动力,在线教育发芽,吃喝玩乐都在拥抱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潮正以前所未有之势席卷传统行业。在融合与碰撞之间,行业的横向整合和纵向重塑正在进行。《跨界》这本书为你解读当下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格局和变化趋势,助你拨云见日,把握发展机会。

作者简介

腾讯网是中国最大的中文门户网站(www.daodoc.com),集新闻信息、社会化媒体资讯和产品以及区域垂直生活服务为一体。腾讯科技频道是腾讯网旗下专注报道TMT的频道,是目前最有影响力的中文科技类媒体。其聚拢了LinkedIn创始人Reid Hoffman、Facebook COO Sheryll Sandberg、前《连线》主编Chris Anderson、苹果联合创始人Stephen Wozniak等一批国际顶尖科技行业人士,在第一时间关注一线创业者的产品和商业模式。腾讯科技依靠坚实权威的采编团队,致力于以大财经视野解读IT产业资讯,并成为国内首批进入“解释性报道”领域的新闻媒体。腾讯科技倾力打造的《TMT解码》、《科技不怕问》、《战略档案》及《企鹅智酷》等原创栏目,无缝作用于用户决策的各个阶段,充分满足用户需求。通过腾讯网、腾讯新闻客户端、腾讯视频、官方微信和微博矩阵、RSS订阅等渠道,腾讯科技频道7×24小时面向数千万用户提供最新鲜的科技资讯,在互联网、IT、通信及科学探索行业新闻领域中占尽先机。 目录 序言 跨界势不可挡

前言 跨界,互联网行业的消失 第一章 跨界爆发的条件 第一节 人与设备是基石

第二节 中国互联网的商业发展是动力 第三节 移动互联网是引爆点 第二章 跨界带来的整合与重塑 第一节 Offline的逆袭 第二节 O2O之初

第三节 起步的在线教育业 第四节 发端于支付的互联网金融 第五节 世纪之赌

第六节 即将迎来风口的在线旅游 第七节 视频:播与制 第八节 三大运营商?不止吧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序言 ◆

跨界势不可挡

移动互联网的大潮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而来。浪潮涌上传统行业的边界,或迅疾如风,或激烈如火,或柔韧如水,跨界融合,正跨出全新的商业世界。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滴滴打车,通过一个简单的App,直接对接乘客和出租车司机,短短几个月时间,便捕获上亿用户的心,让原有电话召车平台彻底沦为摆设。这是迅疾如风。

YY教育,斥资10亿元进军在线教育平台,目标直指传统教育机构。执行业牛耳长达10年之久的新东方随后大声疾呼,自己再不改变商业模式就会落后。线上与线下教育的舆论大战随之而起。这是激烈如火。

餐饮O2O,跨越线上与线下的边界。从10年前的大众点评,到崛起两三年的团购网站,再到刚刚兴起的外卖配送App,一步一步,不疾不徐,最终塑造人们全新的就餐习惯。这是柔韧如水。

„„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速度。相同的却是双向的渗透和改变。无论是租车打车、培训教育,还是餐饮服务,都已深深地打上移动互联网的烙印。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的企业家们来到界线两边,焦急而谨慎地伸出脚去试探。

焦急,是因为谁都明白,在这个移动互联网跨界的时代,原有的商业逻辑或将不再有效,全新的商业规则正在形成。

谨慎,是因为谁都不知道,在这个相互融合与渗透的时代,前面的道路究竟是机会还是陷阱,后方的阵地是否还足够安稳。

此时此刻,对跨界核心趋势前线情报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谁能早日拨开迷雾,谁能早走一步,少错一点,谁就能在未来的商业格局中占据优势。

腾讯科技频道愿做跨界情报研究的排头兵。耗时大半年的“跨界”报告和图书,亦是希望能为企业的成功铺路,为产业的进步加瓦。

龙兵华

腾讯网科技频道主编

◆ 前言 ◆

跨界,互联网行业的消失

1990年,当三次荣获财经新闻界最高荣誉杰洛德罗布奖的畅销书作家布赖恩伯勒出版《门口的野蛮人》的时候,估计他从来没有想到这个短语会在20多年后如此风靡,并且,用意已经扩大到更广阔的范围。这本书讲的是美国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被收购的前因后果,试图全面展示企业管理者如何获得和掌握公司的股权。“门口的野蛮人”这六个字是用来形容不怀好意的收购者的。现在我们常把行业壁垒以外的人称为“门口的野蛮人”。

在这个时代最勇猛的“野蛮人”正举着互联网的大旗杀来,行业壁垒已被打得粉碎,站在门口的那帮“野蛮人”貌似并不懂得门内的所谓专业规则,却对门内的市场垂涎三尺。

但“门口的野蛮人”冲进门内的同时,门内也并非毫无触动。他们也在提升自己。于是,融合诞生了,门内门外彼此渗透。

这就是跨界。

跨界的途径就是:互联网。

1994年4月20日,NCFC(北京“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实施示范网络”)通过美国Sprint公司的64K专线,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这标志着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中的第77个成员。

在过去的20年里,企业对互联网的使用,主要聚焦于外部营销,从一系列的互联网服务嫁接营销二字就可以看出来:搜索营销、BBS营销、博客营销、社会化营销(包括社区微博、微信),等等,早期门户是没有门户营销四个字的,但门户对企业的作用也就是营销一脉:广告、公关。另外,企业的营销应用还体现在电子商务上,就是企业将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售出去以实现变现。

推广和销售,对企业来说的确很重要,但显然,企业并不是只有这两个维度。有些企业有优良的仓储物流,有些企业有过硬的研发技术,当然,所有的企业都有行政、人事、财务这些职能。它们在过去的20年里,大量地电脑化、数字化,但互联网化程度还不够。

以招聘为例。大部分中国企业进行招聘的时候,互联网化程度还是较低的。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国linkedin(领英)能够兴起,而在中国,类似的服务做了近10年都没有太大起色的原因。在下一个10年,可能会有比较大的改变。

在中国企业内部,互联网化的工具主要是IM和电子邮件。这的确给企业内部沟通带来了效率上的大幅提高,但无论是IM还是电子邮件,都是比较轻型的服务,起到的更多作用是:互通消息、传输文件。它很难承载类似团队协作这类深度需求。OA作为一种软件,在过去一度曾大行其道,但在具体应用中—但凡用过的人,都会觉着非常笨重和不方便,尤其是OA在移动端的表现非常差,一点也不符合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大趋势。

类似的企业内社交平台开始冒头,国外的YAMMER是其中一例,可以用“互联网化、社会化的OA”来称呼它,这个服务后来被微软以12亿美元之巨购入帐下。按照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贯作风,国内当然也有类似的服务出现。

以上只是两个非常粗浅的例子,在下一个10年,更多的中国企业将被互联网所渗透,有可能就在这10年中,互联网行业作为一个行业慢慢消失,因为大部分企业都已经完全互联网化了。

这被称为跨界的融合,当然,也有碰撞。

书摘与插画

第13篇:老山界.2

《老山界》教学设计

已有580人查看过本文标签:老山界 教学设计86%好评10人参与打分0人评论

【课前准备】

1.学习本课前,先让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查阅有关红军长征的资料,对中国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本课理解难度不大,先让学生课前阅读,通过查字典、词典等方法,解决课文中的字词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体会领悟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通过反复阅读,弄清各种叙述方法的特点,体会本文运用顺叙方法和插叙方法的好处。

3.通过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清楚本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整体感知本文的思想内容。

2.通过研讨,掌握本文主要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怎样理解在非常艰苦、恶劣的环境中,描写优美景物的心境和作用。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首先朗读诗歌《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同志这首描写红军长征的著名诗歌中,写到:险峻的五岭绵延起伏,可在红军眼中只像水面吹起的细小波浪。这是何等的气势!这五岭就是: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其中的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今天,就让我们一同看看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第一座难走的山的。

二、阅读课文,理清脉络

学生阅读课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重点是落实课后“积累”一题中所列的字词读音和意义。然后研讨问题。【《老山界》教学设计】《老山界》教学设计。教师提出问题或者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通过同桌讨论、分组讨论,或师生共同讨论方式,解决下面问题。

1.红军为什么要进行万里长征?长征有什么意义?

明确:红军长征,是在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情况下发生的,也是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危机的情况下发生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但国民党蒋介石仍顽固坚持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调动100万大军“围剿”红军和各苏区,其中以50万兵力直逼中央苏区。在“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下,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最终失败,红军从而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具有更深远意义的是,形成了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

2.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哪些词语可以表明这些顺序?

明确: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属于时间顺序。

表明时间顺序的词语:“下午”“天黑了”“半夜里”“黎明”“下午两点多钟”等。

3.按照这样的顺序,文章的结构层次可以怎样分析?

明确: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段)交代决定翻越老山界。

第二部分:(2——33段)记述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一层(2——11段)翻山前在山脚下访瑶民。

第二层(12——32段)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

第三部分(33段)写作者翻山后的感受。

4.这篇课文属于哪种叙述方式?这样的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明确:顺叙,还有补叙。好处:层次清晰,叙事描写合情合理,前后照应,扣人心弦,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整体感知,理解主旨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采用提问、讨论等方法,探讨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1.读了这篇课文,老山界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从课文中哪里表现出来的?

明确:难。表现在:走路难(悬崖峭壁,山路险峻);睡觉难(夜宿峭壁,寒气逼人);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老山界》教学设计】文章《老山界》教学设计出自http://www.daodoc.com/,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2.红军面对种种艰难险阻,是凭着怎样的态度和精神翻越过老山界的?

明确:面对走路难,“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没有丝毫的胆怯;面对睡觉难,“横着心躺下去”,毫无怨言;面对吃饭难,“鼓着勇气前进”,忍饥爬山; 面对处境难,“慰问和帮助伤员病员”,讥笑敌人飞机的无能。

3.作者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为了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记叙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的经过,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这样表现红军呢?

明确:陆定一(1906年~1996年),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建国后,是中共第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十三届中顾委常委。历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文化部长等职,是中国共产党宣传战线的卓越领导人,被誉为中国共产党内的大秀才。陆定一长期在宣传思想战线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倾注了全部精力,为党的理论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亲历长征的红军战士,作者对自己的队伍充满着无限热爱的感情,对红军的精神极为敬佩和赞扬,作者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就是对红军精神的热情讴歌。

作业:

在课文中画出所有景物描写的句段,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下节课我们将具体探究赏析。

第二课时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我们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层次,知道了全文是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也明确了文章的主旨。那么,我们今天再看看作者是如何围绕主旨选材组材的。

四、研讨选材组材

围绕结构层次和文章主旨,讨论哪些内容不是直接写翻山的,这些内容和主旨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探究分析。

1.全文重点围绕红军翻越老山界来写的,这当然是直接表现文章主题的。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内容不是直接写红军翻山的?

明确:与瑶民母女攀谈,医务队的女同志,敌人的飞机声和枪声。

2.翻山之前,写与瑶民母女攀谈,这与表现主旨有关系?

明确:与瑶民攀谈是翻越老山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瑶民那里了解到了瑶民们的悲苦生活,宣传了红军的主张,把自己本身就很缺乏的粮食送给瑶民,贴标语保护瑶民的篱笆等,这些说明了红军是一支关心百姓、爱护百姓、为天下穷苦人谋利益的好队伍,说明了红军的走到哪里就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哪里的好作风,这也是红军能够取得人民大众支持、最终夺取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样,虽然看似与翻山关系不大,实际上是从一个侧面表现红军长征的经过及意义,更加丰富了文章的主题。

3.快到山顶时,作者又写了医务队的女同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医务队也是整个队伍的一个部分,是长征队伍里必不可少的后援支持。翻越老山界中普通士兵表现出了极大的坚强和勇敢,那么带着伤员翻山的医务队呢?他们则更需要有着更大的勇气和毅力,表现出更大的坚强和勇敢,何况他们中很多人是女性。这种坚强和勇敢就更让战士们钦佩,她们也是红军长征队伍中的一个特色和写照。

4.补写敌人的飞机声和枪声,目的是什么?

明确:补写敌人的机枪声和飞机声,就更突出了红军所面临的艰难困苦,他们不单是要翻越一座高山,而是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翻越高山,其艰难的情境可以想见。在敌人飞机的“叹息”声中,我们看到的是红军的战无不胜的高大形象。

小结:在直接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时,还写了这么多内容,不但没有冲淡主题,而且从不同的侧面丰富了主题,使文章更加充实、丰满。

五、赏析景物描写

请同学朗读自己画出的景物描写的句段,每个同学读一处。【《老山界》教学设计】默认分类http://www.daodoc.com/article/。读完后,讨论以下问题。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感悟景物描写的作用。

1.两处“之”字形火把的描写,具体有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两次“之”字形火把的描写,描绘出了一个星夜行军图,火光与星光相接,暗示了山势陡峭。而此时战士还有说有笑,互相鼓励,更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险、坚强勇敢的豪迈气概。

2.夜宿半山腰时很险要也很艰苦,但作者描写的夜景却很美,这样写景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段景物描写,写夜色的美好,突出山势的险峻,特别是写静夜的声音,通过四个形象的比喻写出声响的起伏变换,形象地写出了人在困倦之时,耳边的声音似有非有,朦胧变化的情景。红军战士虽然处境艰苦,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他们前进的动力。这些景物描写,也正是表现了他们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3.下山路上的景物描写,意在表现什么?

明确:景色明朗清新,表达了克服困难后的愉快,表现战士们欢畅、轻松的心情,集中展现了一种前景光明的意境。

小结:描写景物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写景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为表现人物心情和精神,丰富文章的主题思想。

作业:

1.课后继续查阅有关红军长征的资料,全面了解长征的过程及意义,进一步加深对红军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2.背诵半夜醒来景物描写的一段,学习这种景物描写的方法,并在自己的写作中能够加以运用。

附:板书设计

交代决定翻越老山界

老 不怕困难

翻越 翻山前在山脚下访瑶民 艰苦奋斗

山 坚强意志

经过 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

作者翻山后的感受

乐观精神

第14篇:《老山界》教案

老山界

【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掌握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能力目标:学习本课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的写法;能通过品评文章中的关键词语,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学会用不同写法交代记叙文的要素。

3.情感目标:通过阅读和理解,感悟红军长征的艰苦和乐观的精神,培养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学习方法导航】

1.讨论与点拨方法相结合:老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和材料的组织安排,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组讨论交流,师生达成共识。

2.研讨探究法:对于文章中的内容和重要语段,让学生互动、想像,通过积累材料了解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艰难。

【聚集重点难点】

1.体会文章按照时间的变化、地点转移的写作方法。

2.对于文章关于翻越老山界困难的重点词语、语段的分析理解。 【教与学师生互动】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前边我们学习了两篇关于长征方面的诗歌,了解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只有中国工农红军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才能完成的伟大壮举。同学们,想一想,前边毛主席在诗词中把红军翻越险峻的大山比作的是什么呢?(可以让学生说)比作的是走泥丸、腾细浪。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老山界》这篇课文,来了解红军又是怎样克服翻越老山界的困难的。

2.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介绍老山界的地点、地形。(可让学生把预习的情况在全班交流)

(二)初步认读,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听前老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翻越老山界用了多长时间?你能说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吗?

2.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可启发学生,在文章里找到表示时间的语言标志。 3.用简洁、概括性的词语谈谈你读后,老山界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表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学生各抒己见发表个人看法) 〔小结〕明确:红军翻越老山界用了一天半的时间。

明确:老山界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陡峭、险峻、高大、或有的学生会说老山界陡、窄、险等都可以。

(三)交流合作 ,解读探究

1.学生朗读课文,思考老师设置的问题(投影出示) ①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找出时间变化地点转移的词语。

②红军翻越老山界遇到了哪些困难?红军战士又是怎样克服、战胜这些困难的? ③文章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作者是怎样安排、组织这些材料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

2.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发言,教师适当点拨,最后得出答案。 〔提示〕① 应找到表示时间、地点的词,提示:在第二段里找。

② 从吃饭、走路、睡觉、处境难上来思考。 ③ 引导学生划分段落理解段落之间的关系。

〔小结〕①全文除首尾两段外,中间一大部分就是按照翻越老山界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时间变化:“下午才动身”---“天色晚了”---“天色黑了才到山脚”---“满天都是星光”---“半夜里”---“黎明的时候”---“已经是下午2点多钟”---“一直到宿营地”。地点转移:上山(从山脚到山顶)---下山。翻越老山界,从第一天下午动身,到第二天下午2点以后才下山,整整一天时间。

②红军翻越老山界遇到的困难:一是,走路难(“向上看„„就在脚底下。”“陡峭极了„„只有一尺多宽。”山路陡峭,悬崖峭壁。);二是,睡觉难(“路只有一尺来宽„„不就骨碌下去了么”,“寒气逼人„„浑身打着颤”,宿营峭壁,半夜冻醒。);三是,吃饭难(“肚子很饿,力气不够”,粮食奇缺,肚子饥饿。);四是,处境难(“伤员病员都下了担架走,旁边需要有人搀扶着”,“机关枪声很密”,伤病员多,敌人追击。) 从中看到老山界的险峻难走,但是红军战士以顽强不屈、乐观的精神,战胜了这些困难,翻越了老山界。

③课文采用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层次。这样写的好处,一是材料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来安排,十分顺当,文章脉络十分清晰。二是逐层写明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使叙事和描写都合情合理。三是有些事情起初不明,后来才明白,按时间顺序写,先设悬念,后面解释,就能产生扣人心弦的效果。课文写得有条不紊,环环相扣,仿佛带领读者重温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战斗历程。 3.放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形成应用 巩固提高

〔应用〕

1、文章当中写到睡觉难,在一尺宽的地方,路又不平,红军战士横着心躺下。结合我们现在的生活,想像一下红军战士睡觉的情景是怎样的艰难。

〔注意〕此题让学生体会红军战胜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领悟红军不怕难的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应用〕

2、红军过瑶民,瑶民“照着惯例”,给红军“一点米”,红军给瑶民“一袋米” 2 等的修饰,在这里起何作用?举一些现时生活中,能充分体现军爱民、民拥军的典型事例。

〔注意〕本题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分别查找资料,分组讨论,把自己所掌握的材料在小组交流。提示:可以从98年的抗洪救灾说起,也可以从平日里拥军爱民的事例说起。学生广泛发言,体现军民鱼水情的主题。

〔讨论〕

3、同学们展开想像的翅膀,想像一下,红军翻越老山界下山的愉快心情,说说当时的场面会是怎样?

〔注意〕此题锻炼学生的想像能力。

(五)课后小结 拓展延伸

〔课后小结〕:毛主席说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不错的,红军为了取得长征的胜利,不怕艰难险阻,用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克服了爬越老山界的困难。作者采用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地点转移来安排层次,使文章顺当,脉络清晰,叙事和描写相结合。 〔拓展延伸〕:

1、〔应用〕老山界一文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按照时间变化、地点转移的方法组织安排材料。虚写和实写相结合,衬笔陪笔相结合,伏笔和补笔相结合,淡笔和浓笔相结合,这也是老山界一文中的巧妙之处 。请仿照这种写法写一篇“游记” 。

2、〔实践〕同学们课后搜集红军长征中的故事,可到图书馆、网上查找资料“以长征为主题” 开一次故事会,体会长征的伟大壮举。

3、〔积累〕把文章中描写的句子,景物描写的语段摘抄在本子上。把课文中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归类摘抄在本子上。

第二课时

(一)课前热身,导入新课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老山界的第一课时,同学们了解了翻越老山界的困难重重,可是这些困难在毛主席领导下的红军战士眼里是怎样看待的? 谁能用毛主席的诗词中的一句诗 来概括出来呢?(学生发言)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老山界》一文,看红军战士是怎样用乐观的精神克服困难的。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并找出自己认为景物描写最精彩的语段。 2.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老师设疑,同桌互相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最后得出结论。 3.思考探究以下问题:(投影出示)

①课文写了上山、宿营、下山的场景,请找到描写景物的句子。 ②请说说课文中景物描写, 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

3 ③红军的乐观表现在哪些地方?哪些词语运用的最恰当? 〔讨论〕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注意〕应抓住上山、宿营、下山的景物描写和表达的心情上来思考。 4.汇报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拨,得出答案。

〔小结〕明确上面问题的答案:①上山:“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宿营:“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的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围得像一口井。”

下山:“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 ②作者以生动的景物描写,有声有色的把红军战士高昂的斗志,豪言的壮语,畅快的心情表现出来,渲染他们顽强不屈的斗志和艰苦乐观的情绪,从而表现了他们的精神面貌。 ③“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等

5、引导学生背诵重要语段,要求学生背诵“半夜里突然醒来„„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背诵完同桌交流。

(三)形成应用 巩固提高:

〔讨论〕

1、“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这一段话中的“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是否矛盾?谈谈你是否有过这种感觉。

〔提示〕对课文中的这段话可这样理解:在深山里,在极静的时候,在半醒半睡之中,确实使人有这种感觉。有的声音,分明来自远处,分明很细切,可是由于静,听起来仿佛近在咫尺,而且响亮洪大;有的声音,分明来自近处,分明很洪亮,可是由于山峰重叠,反响回荡,愈传愈远,愈变愈细。而且风声、水声林木呼啸声等等,混杂一起,变化万端,引起人们的种种联想。谈自己感受的时候要谈的真实,运用比喻要合情合理,语句要流畅。

〔讨论〕

2、“像春蚕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呜咽”在这里怎样理解?这句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注意〕“像山泉在呜咽”一句有不少人认为“呜咽”的原意是低声哭泣,文中是修饰形容凄切的流水声。这种解释与通篇洋溢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相悖。应解释成流水声若断若续,好像山泉时而流时而止。这样使整个乐观主义的基调不至于失去一致。 明确:这里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作者形象贴切的比喻,生动具体地将自己的 4 感受细腻入微地表现出来,增加了语言的美感和气势。

〔讨论〕

3、“抢了一碗饭就吃”,如何理解“抢”字,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抢”字是一个中性词,这里有抢先争先的意思,用在红军身上是为了说明吃饭的迅速,“抢”字形象的表现了红军战士为了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你是怎样看的,开展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课后小结 拓展延伸:

〔课后小结〕:老山界,是红军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但是在红军的眼里,他们认为:“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 这充分表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 课文通过生动的描写具体形象地表达了中心思想,特别是通过景物描写来渲染红军战士的乐观精神。 〔拓展延伸〕:

1、〔模仿天地〕

仿照“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请你发挥想像能力,按照上面的例句做一组排比句式。 〔注意〕想像要合理,比喻要贴切,语势要一致。 像 ,像 , 像 ,像 。

2、〔比较阅读〕阅读短文,讨论问题。

①再往前走,天山越来越显得优美。②在那白皑皑的群峰的雪线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间,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③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岩石上漫流的水的声音,更增添了密林的幽静。④在这林海深处,连鸟雀也很少飞来,只偶尔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⑤当你下马坐在一块岩石上吸烟休息时,虽然林外是阳光灿烂,而在这遮住了天日的密林中却闪着烟头的红火光。⑥从偶尔发现的一棵两棵烧焦的枯树看来,这里也许来过辛勤的猎人,在午夜生火宿过营,烤过猎获的野味。⑦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

①如果说进到天山这里还像是秋天,那么再往里走就像是春天了。②山色逐渐变得轻柔,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胭似的感觉。③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④这密密层层成丈高的野花,花儿赛过八寸的玛瑙盘。⑤马走在花海中,显得的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⑥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 5 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的你最心爱的大鲜花。

〔 思考与解答〕比较阅读阅读后,思考: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和老山界里的“四个像” 的修辞手法,有何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

〔 点评〕要从文章的景物描写入手,分析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明确:文章都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的景物生动、形象。 3.〔写作训练〕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留心进行观察,抓住景物的特征,记录你自己所见所闻,模仿上文的写作手法,写一 篇描写景物的抒情短文。

〔注意〕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通过联想和想像,把观察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具体形象、细腻生动地描写出来。

【语文资料采撷】 1.作者简介

陆定一(1906—199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苏无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27年起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建国后,是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部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

二、十三届中顾委常委。

2.明白晓畅 引人入胜----《老山界》的叙事特色

作为一篇记叙文,《老山界》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这六个记叙要素交代得非常明确,堪称典范。它不仅内容完整,眉目清晰,而且在叙事方面有许多特色,概括起来就是:明白晓畅,引人入胜。作者就像一位讲故事的老手,采用我国传统的叙事方式,把红军长征路上翻越老山界的经过,讲述得有头有尾,波澜迭起,绘声绘色,妙趣横生。《老山界》的叙事特色之所以如此显著,是因为作者行文时做到了以下三点:

一是善于安排结构。

在记叙文中,要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叙述清楚,就必须善于安排结构。《老山界》是侧重于写事的记叙文,它要写的翻山经过,头绪比较单纯,并且故事情节的发展与时间地点的推移是一致的。因此作者把“事”作为记叙的线索,顺着时间、地点的变化来安排结构。显然这种最基本最常用的“顺叙法”,既适合这篇文章的内容,也符合我国叙事的传统,作者易于掌握,读者也喜闻乐见。

二是善于激起波澜。

用顺序的方法叙事,最忌平淡呆板。《老山界》的叙事,做到了有抑有扬,忽虚忽实,又张又弛,且开且合,因而全文波澜迭起,妙趣横生,令人越读越有兴味。

三是善于进行表达。

第15篇:平凡的界

平凡的界

1.吃不起乙等菜的人是(郝红梅)。2.学校食堂乙等菜(一角五分钱)。 3.满银被抓为什么?(老鼠药) 4.吹笛子女子:(金波)。 5.满银是少安的:(姐夫)。 6挤公交车省委书记是:(乔伯年)。 7.金波喜欢(藏)族姑娘。 8.少安开了个(砖)厂。 9.少平回家后作了(老师)。

10.郝红梅守寡后谁资助?(田润生) 11.少安裤子开了谁缝的?(田润叶) 12.润叶最喜欢的人?(孙少安) 13.(李向前)托人娶了润叶。 14.苗凯(高血压)去了省医院。 15.(郝红梅)偷手帕被抓。 16.少平救了(侯玉英)。

17.少平在润生家借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18.少平和晓霞约定(两年后)见面。 19.偷水时淹死了(金俊斌)。

20.丈夫带女人回家谁想和老鼠药自杀。(兰花) 21.少安他老婆叫啥?( 贺秀莲) 22.《平凡的世界》作者 ?( 路遥) 23.(田晓霞)被洪水淹死了。

24.孙少平的第一个女朋友是(郝红梅)。25.李向前(断了腿)截了肢。 26.报社编辑(贾冰)。

27.少平班里谁是残疾(侯玉英)。28.少平在(铜城)挖煤。

29.谁做了诗人,有了外遇,家庭破裂(莉莉)。30.李向前的职业(司机)。

31.平凡的世界共几部?( 3部) 32.孙少安的儿子( 虎子)。 33.孙少安结婚是(春节)时。 34.兰香的对象叫(吴忠平)。 35.李向前的儿子( 乐乐)。

36.李向前的儿子出生后李向前打算 ( 修鞋)。 37.明明的小狗叫 ( 小黑)。

38.少安年青时去米家镇给队里的牛看病,在(铁匠铺)住了一宿。39金波当兵时唱的一首歌《在那遥远的地方》。 40.少安在他老婆家那买了头(骡子)。 41.田润生最后跟(郝红梅)结婚。 42.少平他师傅(王世才)。

43.兰花喜欢哪种颜色?(绿色)。

44.少平在班上偷偷看《红岩》被发现。

45.少安的父亲为其办婚事,借了(200)元。46.少平的姐姐是(罐子)村。

47.少平去煤矿体检,检验血压时,医生建议他喝点儿(醋)。48.少平和晓霞约好在( 古塔山 )见面。 49《黄原文艺》的主编是(贾冰)。 50.少平在(铜城)挖煤。 52..金波梦想(当司机)。 53.少安他师傅(王贵才)。 54.少安结婚是在(春节)时。

55.孙少平每天(12点)准时下矿工作。

56.吹笛子好,歌唱不好。当了文艺兵的是(金波)。 57.《平凡的世界》中周恩来(11月8日)逝世。 58.(杜丽丽)当了诗人。

59.(金波)因为笛子吹的好而被征入军队。60.和孙少平一样那墨子粮的女生叫(郝红梅)。 61.(杜丽丽)喜欢上一位诗人而家庭不和。 62.双水村的妇联主任是(贺凤英)。 63.双水村每年的八月十五是(打枣节).64.孙

少安建(4)次砖厂,(烧砖).65..正月十五是(扭秧歌) 66.高中时吃不起菜支持黑窝头的是(孙少安)。 67.孙少安喜欢的女孩是(田晓霞)。 68.高中发洪水,孙扫安救了(侯玉英)。 69.《荒原文艺》是(杜莉莉)写的。 70.孙少安的裤子破了(田润叶)给补的。 72少平的妹妹是(兰香)。

73.金波因(郝红梅)跟顾养民打架。74.孙少平高中时的班长是(顾养民)。 75.苗凯因高血压送医院。

76.学校时,孙少安参加(乒乓球赛)获冠军。77.(李向前)让润叶的二妈做媒人。 78.孙少安最好娶了(秀莲)。 79.徐国强的猫叫(老黑猫)。 80.润叶的女儿叫燕子 81.(金秀)暗恋孙绍平.83.明明和她妈最后由孙绍平照顾。 84.绍平与小霞相约在哪个地方相见 85.绍安为了干活,去外地买了一匹什么?

第16篇:界委84号

界委〔2009〕84号

关于成立中共泉港区界山镇委员会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活动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党支部(总支):

根据中央和省、市、区委部署精神和实际工作需要,为切实加强对我镇开展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领导,经研究,决定成立中共泉港区界山镇委员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现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通知如下:

组长:陈玉顺(镇党委书记)

第一副组长:王文远(镇党委副书记、镇政府镇长) 副组长:施惠虹(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庄俏忠(镇党委综治副书记)

林巍(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1 -

肖德兴(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

陈宝喜(镇党委委员、秘书、镇政府副镇长)

连阿富(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钟六根(镇党委委员、狮东边防所所长)

连子萍(镇政府副镇长)

林宗文(镇政府副镇长)

郭勇诚(镇政府副镇长)

梁少金(镇副科级干部)

王建华(镇政府科技副镇长)

成员:蔡江平(镇政府镇长助理)

蔡栋兴(镇党委组织干事、工会副主席)

庄乙平(镇纪委副书记)

林锃锭(镇党政办副主任)

庄星星(镇党委宣传干事)

庄君河(镇计生办主任)

潘彬阳(镇财政所所长)

刘少伟(镇党委统战干事、文化站站长)

林锦建(镇企业管理站站长)

李忠(镇土地所所长)

连国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刘清金(镇人武部副部长)

陈贇(镇综治办副主任)

林宝川(镇安办副主任)

骆锦清(镇团委副书记)

邱惠英(镇妇联副主席)

林辉阳(镇爱卫办副主任)

郑杏民(镇老龄办主任)

陈明章(镇计生协会秘书长)

林开宝(潘南盐场党支部副书记)

出小平(界山村党支部书记)

陈义清 (鸠林村党支部书记)

潘建山 (河阳村党支部书记)

陈宝喜 (鹅头村党支部书记)

陈凤财 (东张村党支部书记)

吴庆平(狮东村党支部书记)

陈荣祖 (大前村党支部书记)

林善才 (槐山村党支部书记)

沈荣泉 (下朱村党支部书记)

陈泉和 (东凉村党支部书记)

林文聪 (岭头村党总支书记)

林宗澄 (玉山村党支部书记)

陈昌顺 (玉湖村党支部书记)

柯玉忠 (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

陈志华 (大前中学党支部书记)

陈庆鸿 (鸠林中学党支部书记)

潘坤玉 (界山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

林福添 (明成华党支部书记)

陈惠财 (大前石安工贸党支部书记)

柯炳良 (天线宝宝公司党支部书记)

余伟东 (德慈柏木艺公司党支部书记)

陈晓皇 (亿丰鞋业公司党支部书记)

陈荣品 (合源农业开发公司党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实践办),挂靠镇党委组织部门,办公室主任由肖德兴同志担任,副主任由陈宝喜、连阿富、梁少金等三位同志担任,成员由蔡江平、蔡栋兴、庄乙平、庄君河、林锃锭、庄星星、李 忠、刘少伟、骆锦清、邱惠英、出小平、黄宏波、林开辉、谢兵、陈林黎、陈伟强等同志组成。

中共泉港区界山镇委员会

2009年9月22日

主题词:组织 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 领导小组 通知 抄送:区委,区委组织部,区委实践办,区委指导检查组,

镇副科级以上干部

第17篇:指界通知书

指 界 通 知 书

市农业局单位(或个人)

济宁市国土资源局决定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在城区范围内开展变更地籍调查工作,特定于2007年7月15日8时到民主街56号 (现场或指定地点)进行变更地籍调查。请你单位(或个人)届时携带有关权属材料证明,派代表到现场共同指界。

济宁市国土资源局( 盖章 )2007年7月13 日附:

单位应携带以下材料(提供原件,提交复印件):

1.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

2.土地证;

3.土地批文、批复及附图;

4.地上建筑物及其他附着物合法产权证明。

个人应携带以下材料(提供原件,提交复印件):

1、户主身份证;

2、户口本;

3、土地证;

4、地上建筑物及其他附着物合法产权证明;

5、有关土地权属证明。

第18篇:界委84号

界委〔2009〕84号

关于成立中共泉港区界山镇委员会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活动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党支部(总支):

根据中央和省、市、区委部署精神和实际工作需要,为切实加强对我镇开展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领导,经研究,决定成立中共泉港区界山镇委员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现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通知如下:

组长:陈玉顺(镇党委书记)

第一副组长:王文远(镇党委副书记、镇政府镇长) 副组长:施惠虹(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庄俏忠(镇党委综治副书记)

林巍(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1 -

肖德兴(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

陈宝喜(镇党委委员、秘书、镇政府副镇长)

连阿富(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钟六根(镇党委委员、狮东边防所所长)

连子萍(镇政府副镇长)

林宗文(镇政府副镇长)

郭勇诚(镇政府副镇长)

梁少金(镇副科级干部)

王建华(镇政府科技副镇长)

成员:蔡江平(镇政府镇长助理)

蔡栋兴(镇党委组织干事、工会副主席)

庄乙平(镇纪委副书记)

林锃锭(镇党政办副主任)

庄星星(镇党委宣传干事)

庄君河(镇计生办主任)

潘彬阳(镇财政所所长)

刘少伟(镇党委统战干事、文化站站长)

林锦建(镇企业管理站站长)

李忠(镇土地所所长)

连国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刘清金(镇人武部副部长)

陈贇(镇综治办副主任)

林宝川(镇安办副主任)

骆锦清(镇团委副书记)

邱惠英(镇妇联副主席)

林辉阳(镇爱卫办副主任)

郑杏民(镇老龄办主任)

陈明章(镇计生协会秘书长)

林开宝(潘南盐场党支部副书记)

出小平(界山村党支部书记)

陈义清 (鸠林村党支部书记)

潘建山 (河阳村党支部书记)

陈宝喜 (鹅头村党支部书记)

陈凤财 (东张村党支部书记)

吴庆平(狮东村党支部书记)

陈荣祖 (大前村党支部书记)

林善才 (槐山村党支部书记)

沈荣泉 (下朱村党支部书记)

陈泉和 (东凉村党支部书记)

林文聪 (岭头村党总支书记)

林宗澄 (玉山村党支部书记)

陈昌顺 (玉湖村党支部书记)

柯玉忠 (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

陈志华 (大前中学党支部书记)

陈庆鸿 (鸠林中学党支部书记)

潘坤玉 (界山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

林福添 (明成华党支部书记)

陈惠财 (大前石安工贸党支部书记)

柯炳良 (天线宝宝公司党支部书记)

余伟东 (德慈柏木艺公司党支部书记)

陈晓皇 (亿丰鞋业公司党支部书记)

陈荣品 (合源农业开发公司党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实践办),挂靠镇党委组织部门,办公室主任由肖德兴同志担任,副主任由陈宝喜、连阿富、梁少金等三位同志担任,成员由蔡江平、蔡栋兴、庄乙平、庄君河、林锃锭、庄星星、李 忠、刘少伟、骆锦清、邱惠英、出小平、黄宏波、林开辉、谢兵、陈林黎、陈伟强等同志组成。

中共泉港区界山镇委员会

2009年9月22日

主题词:组织 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 领导小组 通知 抄送:区委,区委组织部,区委实践办,区委指导检查组,

镇副科级以上干部

第19篇:概念界论

一.概念界论:清明文化内涵的解读

文化育人,回归文化,已经成为了当代教育的一种新的趋势,因此在教育界有人说,“前些年办教育比建设,比师资办教学比文化,比品牌”。本着以文化立校,打造台州市乃至浙江省文化名校的宗旨,该校确定了“清明文化”作为学校的主流文化。

营造浓厚的清明文化,取其“清廉、清平、明理、明德”之意,围绕学校的根本职能,以清明文化熏陶师生,培养全城赤城人形成正确的法制意识、道德观念、理想信念;以清明文化陶冶学生,使学生健康成长,成为“有思想、会学习、善生活、懂感恩”的赤城少年。扬赤城清风,创和谐校园,以清明文化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二、实践操作:清明文化构建的策略

该校于2008年12月成立了“赤城中学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大刀阔斧地进行学校清明文化建设,积极制定清明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制度和奖惩保障制度,并出台一些新的建设性方案:管理精细化,目标明确,职责到位,高标准严要求地推进清明文化建设活动。清明文化建设彰显天台山文化特色,在赤城中学的这片热土上,已经归根发芽,成为一种行为,一种习惯,一种赤城人的文明。“清明”文化构建的实践可归结为:

1.围绕一个主题

“一个主题”就是:“倡导清明文化,培育赤城少年”。用清明文化教育丰富党员领导干部,教职员工和赤城少年的精神世界,提升道德境界,规范其思想与行为。用清明、政治、思想、文艺、体育、科技、娱乐、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它是赤城中学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包括学校的传统、格调、校风、学风、班风)的历史沉淀,以学校为主要的空间范围,师生共同创造并享有的。学校的环境建设及各类活动紧紧围绕这一主题而展开,它顺应了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也是赤城中学特有的一种文化主题。

2.推进两个整合

① 学校文化与廉政文化的整合

学校“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竭力寻求学校文化与廉政文化的共通点,将廉政文化融入进学校各项活动与文化之中,注重营造廉政文化建设氛围,做到资源共享,形成合力,整体优化。

充分利用校园电子屏,校园局域网廉政教育专题网页,闭路电视等各类宣传载体,大力宣传廉教政育有关知识,为廉政教育提供更多的途径。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宣传标语有奖征集活动,悬挂宣传标语,宣传廉政文化;向各年级组发布廉政教育倡议书,响应书;制作图片卡片、教育漫话、温馨“小贴士”等,营造廉政文化氛围。 ② 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一体化整合

以家长学校为平台整合家长教育资源,以加强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队伍建设为支撑挖掘社会教育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清明文化的清明文化教育网络,做到学校文化与廉政文化,师德教育,德育工作,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社会实践,党纪教育,家庭教育等结合,使廉政文化进入平常百姓家,进社区,上公共场所,让整个社会形成浓郁的廉政氛围。廉政教育做到“六个入手”,即入规章、入头脑、入、课堂、入教材、入家庭、入网络。

小记者活动和零污染活动是赤城中学的廉政教育的特色平台。根据学校管理的具体情况,将“零污染”活动分为环境、行为和心灵污染三个内容,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个德育格局,逐步形成公德、诚信、法制三种意识,培养团队、进取和创新三种精神,不断充盈学校“清明文化”。“小手牵大手活动”让家长学生共同响应学校发出的“廉政教育倡导书”,共同做个诚信正直的好公民。

3.把握三个层面

“三个层面”即领导干部、教师和学生层面。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清明文化教育,达到“三个统一”。领导干部达到“权利与服务”的统一,教师达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学生达到“读书与做人”的统一。

① 领导层面

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从丰富清明文化教育的形式,完善清明文化教育制度,建设校园清明文化阵地,创新清明文化内涵等四个方面进行细致的归类。党政领导班子严以律己,以身作则,齐抓共管,及时分析形势,总结经验,研究部署学校清明文化教育工作。定期召开学校中层以上领导专题民主生活会、廉政专题学习、“反腐倡廉树立新形象”警示教育活动,强化守法意识,使他们深受教育,增强了领导班子廉洁自律意识。校级领导和中层行政人员,认真制定学校三年规划,将廉政文化纳入学校文化之中,以发展的眼光确定学校清明文化建设目标、内容、措施,实现清明文化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

② 教师层面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充分发挥主阵地的作用,对党员教师进行党性修养、先进性教育;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和廉洁教育师资培训;对教职员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强化廉洁自律意识、责任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教师自愿签订责任状、如期举行“班主任培训”、“青年教师培训”和“生态体验式的德育培训”,每学期组织国旗下的宣誓、行政人员励志演讲、教师道德风尚演讲,并将活动成果在清明文化建设专题网站上公布集思广益,使清明文化建设活动参与面更广,内容更丰富,效果更直接。每位教师奉行“和乐、奉献”赤城精神,时时处处能和谐相处,快乐工作,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所有教师践行诺言,言传身教,廉洁从教,为学生树立廉洁教育之楷模。

③ 学生层面

“清明文化教育进课堂”活动的工作重点是学生。根据孩子任职特点和不同年龄成长规律,努力在学生中营造“清廉、清平、明理、明德”的良好氛围,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创新清明文化建设,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以《人与社会》为基础,积极编写读本丛书,开发七年级“榜样与礼仪、八年级“自立与勤学”、九年级“感恩与超越等清明文化校本课程;开展廉洁教育课,每学期组织廉洁教育班会课,爱国主义读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学校一日常规教育、零污染德育活动、多种活动月工作、赤城少年论坛和“赤城清风”清明教育专题网站,形成清明文化教育体系,培养出一批批有思想、会学习、善生活、懂感恩的赤城少年。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有记录,有反思,有存档的各类教育活动之后,学校诞生了十佳少年君子,年级十佳中学生,赤城之最等各级各类优秀学生。

4.四个途径

为了丰盈“清明文化”,学校通过四种途径实现“勤俭教育、生命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尊师教育”等一系列清明文化教育活动。

① 学科中渗透

学校教师整合清明文化教育和学科教育的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班会课、活动课和实践课,积极开发清明文化校本课程,让清明文化走进课堂。清明文化教育是该校的一项有特色、见成效的文化建设活动,其具体操作方法:

(1) 组织召开以联系学校为主的“清明文化教育进课堂研讨会”,重点研究

清明文化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有效方法,系统梳理出不同学段、不同学

科内容较适合的结合点。

(2) 学校组织开展基于课例的教学研讨活动,进行清明文化教育校本化的

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3) 在学校教务处领导下开展对清明文化教育进课堂的评价研究,并以此

为向导,引导教师和学生自主地参与清明文化教育。

每年举行“校清明活动进课堂活动周”;充分利用该校与台州市兄弟学校的

联谊关系,加强校际交流,分享廉洁教育的经验;充分发挥该校是中片中学

教研区辅导中心中学的辐射指导作用,举行整合廉洁教育和学科教学展示交

流活动。利用期末考试大力倡导诚信迎考签名活动、营造作弊为耻、诚信为

荣的积极向上氛围;经学生自主申请,开设无人监考教室,自觉接受全校师生

检验。师生们经过一堂堂学科教学活动后,及时整录师生共同制作的清明廉

洁格言、清明廉洁作文、清明廉洁论文、课题,整合汇编成册,归类存档。

② 活动感知

以廉洁教育为导向,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营造良好的清明文化氛围。意识观看一部反腐倡廉电教片;二是开好一次清明文化主题班会三是办一期以清明文化为主题的黑板报;四是学唱一组廉政歌曲;五是举办一次以清明文化为主题的知识竞赛;六是开展一次清明文化课外实践活动;七是组织一次反映学校清明文化建设成果和师生精神风貌的文艺艺术节活动。

(1) 校园文化艺术节,是推进学校文化快速发展的具体体现,更是推进清

明文化进校园的重要平台。通过“红五月花展”,“生命教育人防演练”

“小记者辩论赛”,“团队课展示”“红歌大合唱”等活动,通过自主合

作,辩论交流和探究实践等方式,达到廉洁自律教育。

(2) 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清廉、清平、明理、明德”教育主题活动,做到

月月有活动,活动有主题。小记者采风活动,采取“大活动套小活动”

的形式,举行了各具班级特色的清明文化文艺表演活动、节假日社团

活动、“我为学校清死角”团员活动、“拒绝不良网站,健康文明上网

活动”、法制教育讲座、在押人员现身说法、看守所实地观察活动、“重

视食品安全,呵护生命”讲座、摄影作品抗震救灾义卖义拍、瞻仰先

烈、采访退休老教师和横店红色之旅、举行“尊廉崇洁”专题讲座,

开展“爱我赤中系列爱校教育活动,让学生和清明文化有了充分的“零

距离接触”。

(3) 举办各类竞赛。小记者爱国知识抢答案、“赤城清风伴我行”为主题的

师生摄影比赛、知荣明耻演讲比赛、漫画大赛、剪报板报比赛。

(4) 编写开发了《赤城中学廉洁文化读本》《以德律己》《让廉洁之花开满

校园》《小荷初露》《莲叶接天》《荷花映日》等清明文化校本课程。校

本清明文化读本告诉人们:懂得礼仪的人是高雅的人,享受奋斗的人

才能聆听到生命成长的声音,做一个感恩的人,坚守清明,保持完美

人格,传播真善美,使生命的每一刻都像莲花一样徐徐开启,向世界

播放清廉、清平、明理、明德的精神。

③ 阅读中领悟

该校语文教研组清明文化建设显成效。屡获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奖和先进单位,被评为台州市群体师德创优先进班组。近三年,辅导学生参加爱国主义等征文比赛获国家特等奖2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15人。阅读与征文,搭建了师生对话与交流的平台,旋起校园廉洁教育的新风,弥漫着一种清廉明德的真实情怀。读经典诗文,做少年君子,校吟诵队所朗诵的《满江红》,荣获市经

典美文诵读比赛一等奖。

④ 研究中升华

课题是实践引领,又是实践的提升。2010年该校正式批准为教育部“生态体验式德育的案例与问题研究”的课题研究,承担该课题两个子课题的研究。

杨建十校长负责的台州市课题《廉洁教育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裴清副校长负责的《对初中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和庞秋飞老师的省子课题《激活天台山和合文化,构建现代和谐教育》是该校清明文化的提升与升华。他们寻找清明文化教育着力点,探索中学廉洁教育发展的行动策略,现已取得了初步进展

5,。打造五个阵地

学校寻求清明文化与廉政文化的契合点,积极营造清明特色的廉政环境,实施“一二三四五”清明文化及廉政环境工程,即一社团:成立赤城中学社团发展中心,下辖学生会,赤城少年论坛、书法协会、摄影协会等:二场:体验场与展示场:三廊:清明文化摄影艺术长廊、榜样格言长廊、清明文化成果展示长廊:四石:清明文化石、学乐奉献石、赤子目标石、清明廉洁石:五室:阅览室、书画室、承诺室、警示室、校史陈列室。在打造五个阵地过程中创出了学校的特色与亮点。 ① 关于“清风承诺永相伴”的承诺室

以“契约管理论”为指导,承诺室取“一言九鼎,一诺千金”的寓意,以方鼎为中心,周边陈列党支部、校长室、各处室、党员教师争优创优承诺书、教师誓词、教师发展规划承诺书、廉洁从教签名条幅、赤城少年承诺书、赤城少年承诺档案等。

② 关于“清风警示永驻心”德警示室

“马行千里不失蹄,只因步步谨慎;人生一世少犯错误,就在、警钟常鸣”。一进入警示室以“关爱生命、警钟常鸣” 为寓意的一口大警钟就会扑入眼帘。警示室以展板、手抄报、格言、包拯形象图为主要展示形式,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内容包括交通安全、食品安全、贪官污吏忏悔书、青少年违法犯罪忏悔书等等。通过创设情境,警示室也是反思室。它清新大方,涵义深刻。

③ 关于“欲知大道,必先知史”的校史陈列室

回首往昔,一路艰辛勇开拓;放眼今朝,与时俱进谱新篇;极目未来,志存高远创辉煌。艰苦创业篇、变迁发展篇、办学特色篇、生态德育篇、廉政文化篇、硕果累累篇、四海桃李篇、未来展望篇是校史陈列室的重要组成。1994年学校创办,弹指一挥间,时间飞逝将近20载,一路走来一路歌。在清风徐徐中,历史让我们铭记赤城人的豪情,赤城人的乐学、赤城人的奉献、赤城人的感恩。

④ 关于“简约而不简单”的文化长廊

行政楼底楼开设了榜样、格言长廊,展示十佳赤城少年的奋斗历程、待人处事的高尚风格。“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作为,才有地位;有实力,才有魅力”。“教师享受事业的成功,家长享受学生的进步,社会享受学校的文明”。句句箴言牵动心房,他们追求把榜样的示范与理性的思索相结合,使高尚的变成一种理性的规范。

行政楼的二楼是“清风满乾坤,廉影贯天地”的摄影艺术长廊。摄影协会的师生们走出课堂、迈近社会、融入自然,用艺术的语言、形象的魅力、一颗真挚的心去寻美、创造美、发现廉洁。从内容到内涵、从拍摄技巧到创造力让我妈感受到自然的秀色、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人与社会的和谐。清风廉影伴我行,摄影长廊起到了春风化雨的功效。

⑤ 关于“赤城少年,辩才滔滔”的赤城少年论坛辩论赛

赤城少年论坛辩论赛有完善成熟的培训计划,明确的工作分工,严格的工作日程预设,灵活实用的辩题选择,国旗下的演讲,赤城少年论坛网站,每年红五月赤城中学艺术节期间又成为赤城论坛会员们的实践战场。

赤城少年论坛辩论赛通常以“清廉、清平、明理、明德”为主题采用现场对全校直播的形式,通过场上队员的辩论,场下亲友团提问、自由辩、评委老师的专业点评等模式展开,给全校师生普及和提升了一堂清明文化课。

⑥ 关于“营造体验场,心灵家园你我他”的班级文化建设

将班级建设成内涵丰富、个性鲜明的特色体验场,是他们的追求。班级文化包括班徽、班训、班规、心语心愿等,在崇尚爱国主义的基础上,班级的文化精神可以各具特色。充满朝气的班级文化氛围,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品位。多姿多彩的班级文化是清明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灿烂的奇葩。

三、反思提升: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则

我国正处在一个生活方式多变、多元文化交互撞击的时代。如何有效地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我们只有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升。

1.重视体验性,造成表层形式与深层内涵的统一

学校文化最核心的精神文化中的办学思想理念,其次是价值层面,再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最表层的是校园文化的多种表现方式。因此,进行多种热热闹闹的活动,进行多种花样迭出形象设计,并不是建设学校文化,至少不是有成效、有质量、有生命力的学校文化建设。在生态德育体验模式理论指导下赤城中学通过营造体验场、开展开放式对话和理论上的反思性表达与提升来构建清明文化。 校园环境建设与师生道德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是体验教育的重要场所。赤城中学非常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清明园”“感恩园”“理想园”“班级文化园”在感化着学生人格健全,墙上学生的书法作品,摄影作品展示了学生的才情,让成功的喜悦洋溢在学生的脸上„„

2.遵循发展性,做到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的统一

赤城中学有其文化传统,学校对自身学校文化底蕴进行深度挖掘,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清明文化在继承赤城精神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他们即关注赤城少年的持续成长,也关心赤城少年的未来,同时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各项活动均能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预设、有步骤、有总结、有记录,注意更新学校的阵地建设。在生态德育体验式理论指导下,他们已开始进行“大德育”理念的研究与探索,“德言”、“德行”、“德风”“德师”渐渐成为校园里的热词。清明文化建设在赤城中学里已经起步,有理由相信,他们会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3.创建人本性,促进文化个性与文化规范的统一

学校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受时代和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需要、法律规范和文化背景的限制。但学校文化不是将某种社会文化在学校实践上简单应用,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是学校在某一社会文化背景下,将学校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发展策略、学校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文化,所以学校文化没有标准统一的模式。因此学校在遵守社会规范、法律规范、服从目标需要的前提下,进行丰富的、深刻的、富有个性的文化建设,赤城中学提出“个个发展,人人满意”的办学理念,清明文化建设面对全体赤城人,认真把握对领导、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的要求,注重实际与实效,注重贴近生活、优化生活,加强对全体赤城人的安全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关注赤城人的生命样态,努力撬动赤城人的生命潜能,

激发和优化、组合一切生态因子,形成教育合力,促进文化个性与文化规范的统一。

4.营造开放性,构建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统一

文化的本质是开放的,其生命力来自于包容,认为地隔断学校与外界的交流,将它变成“象牙塔文化”的思想和做法,都是违背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的解放,校园文化呈现出更大的开放性和适应性。因此,建设高水平的学校文化必须使学校与社会充分接触,为师生的发展提供较大自由空间。但同时,学校是育人场所,学校文化不能等同于社会文化,必须保证学校文化的主流的正确性、先进性落实教育方针,完成培养合格劳动者和优秀人才的时代重任。清明文化即吸收全国各地的优秀的学校文化,也吸收各地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模式。江苏扬州翠岗中学园林式的精致美、上海尚德中学广场式的宏大美、宁波效实中学的依山傍水、因地制宜的美,都为赤城中学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体验场、展示场、校史陈列室、承诺室、警示室、文化长廊对全校师生全方位开放。他们建立了永久性阵地,清明文化也形成了长效机制,他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接待各地宾客。

第20篇:诗界革命

摘要:“诗界革命”是近代资产阶级文学革新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诗歌迈向近代化的开端。早在“诗界革命”这一口号未正式提出前,近代诗坛已呈现出变革的趋势。“诗界革命”的起点是“新学诗”,中间经过了“新派诗”、“潮音集”和“新体诗”几个阶段。“诗界革命”作为近代诗坛上的一次革新思潮,不能仅仅局限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范围内,也应包括“南社”中的部分诗人和资产阶级革命诗人秋瑾等。

中图分类号:1209.5

文献标识码:А

文章编号:0511-4721(2000)02-0005-08

“诗界革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史上一次诗歌革新思潮和资产阶级文学革新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界革命”是近代社会变革思潮、西学东渐的文化走向在近代诗歌领域的一种反映,也是近代诗歌求新求变的一种自然发展趋势。早在“诗界革命”这一口号未正式提出前,近代诗坛已呈现出变革的趋势。

(一)“诗界革命”的起点:“新学诗”

“诗界革命”的起点究竟起于何时呢?目前有三种意见:一是起点于“新学诗”(又称“新诗”,1895),最早持此看法的是朱自清[1];二是起点于“新派诗”,最早提出此看法的是胡适。他说,黄遵宪的《杂感》(1868)“可以算是诗界革命的一种宣言”[2](p136)。三是主张起于1899年梁启超正式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3](P335)。我的看法是:“诗界革命”的起点和界标应是“新学诗”,时间当在1895年。

诚然,以黄遵宪为代表的“新派诗”,如果溯源,要比“新学诗”更早些,但“新派诗”的正式出现应以1897年黄遵宪在《酬曾重伯编修》中正式提出这一名称为准。至于以1899年正式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为起点,那显然是割断了“诗界革命”的发展历程。因为1899年梁氏在《夏威夷游记》中提出“诗界革命”四字,是对前一阶段出现的诗界革新的理论概括,不能视为起点。

1895年秋冬之际,梁启超、夏曾佑、谭嗣同经常在北京讨论诗歌革新问题[4],后虽因梁氏去《时务报》工作而中断了对诗歌的探索,但由夏、谭所代表的“新学诗”却产生了。所谓“新学诗”,其特点,用梁启超的话来概括,就是“盖当时所谓‘新诗’,颇喜扯新名词以自表异”[5](P49)。当时的“新名词”,就是指佛、孔、耶三教经典中的词语,因为多用音译、象征,所以这些新名词很难懂。像谭嗣同《金陵听说法诗》中的“纲伦惨以喀私德,法会盛于巴力门”,夏曾佑《无题》中的“冰期世界太清凉,洪水茫茫下土方。巴别塔前分种教,人天从此感参商”。这里的“喀斯德”、“巴力门”、“冰期”、“巴别塔”之类,如不加注释,是“断无从索解”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新学诗”,也即是夏、谭、梁研讨“新学”的另一种文本的记录。故后来蒋智由在评论夏曾佑的这类诗时说:“亚欧捭国谋空壮,耶佛评论语更鲜”[6],发现了夏氏诗与“新学”的关系。

“新学诗”虽然极难懂,但在先进之士厌弃旧学、崇拜新学的当时,也表现了诗人自己的“宇宙观、人生观”,以及对思想解放的热烈追求,它的出现,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原因的。于此梁启超曾回忆云:“到我们在一块儿的时候,我们对于从前所学生极大的反动,不惟厌他,而且恨他。„„我们当时认为,中国自汉以后的学问全要不得的,外来的学问都是好的。既然汉以后要不得,所以专读各经的正文和周秦诸子;既然外国学问都好,却是不懂外国语,不能读外国书,只好拿几部教会的译书当宝贝。再加上些我们主观的理想——似宗教非宗教,似哲学非哲学,似科学非科学,似文学非文学的奇怪而幼稚的理想,我们所标榜的‘新学’就是这三种原素混合构成。”[4]由谈“新学”而写“新学诗”,就是出于上面的这种文化背景。自然,夏、梁、谭氏谈“新学”或写“新学诗”,虽然带有一种“宗教式的宣传”,但这之中仍可见出当时少数唾弃旧学、崇拜新学的先进青年的苦闷。数年之后,梁启超又在《饮冰室诗话》中说:

当时吾辈方沉醉于宗教,视数教主非与我辈同类者。崇拜迷信之极,乃至相约以作诗非经典语不用。所谓经典者,普指佛、孔、耶三教之经,故《新约》字面,络绎笔端焉。„„至今思之,诚可发笑。然亦彼时一段因缘也[5](P49)。

这就是当时“新学诗”中新名词的文化意蕴。“新学诗”作者队伍狭窄,甚至仅限于“吾党二三子”,或者说也就是夏、谭、梁三人,诗作也不多,但它却是“诗界革命”的一个起点。所以朱自清先生在《论

中国诗的出路》中说:“近代第一期意识到中国诗该有新的出路的人要算是梁任公、夏穗卿几位先生。他们提倡所谓‘诗界革命’;他们一面在诗里装进他们的政治哲学,一面在诗里引用西籍中的典故,创造新的风格。”[1]我以为此见解是很有道理的。

(二)“新派诗”的界定

大约这之后不久,又有了“新派诗”的名目。黄遵宪在1897年写的《酬曾重伯编修》中云:“费君一月官书力,读我连篇新派诗。”黄遵宪此时正式提出了“新派诗”的概念并承认自己写的诗是“新派诗”。诚然,黄遵宪的“新派特”写于1897年之前,如果以我们习惯称黄遵宪“新派诗”的代表作是《今别离》的话,那说明,黄遵宪早在1890年就写“新派诗”了。尽管如此,“新派诗”作为其整体概念却应当被视为是“新学诗”(1895)之后的产物。

“新派诗”作家群人数较多,其成员是具有维新思想的爱国志士,除黄遵宪外,还有康有为、蒋智由、丘逢甲、邱炜@①、麦孟华、狄葆贤等人。“新派诗”创作的主要年代是在甲午战争之后,他们在诗界革新的大潮中写了大批的新派诗。“新派诗”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古典诗歌的韵味和形式美,它却囿于传统的诗美观,未能在诗体革新上有所突破。

(三)“诗界革命”口号的正式提出

1899年12月25日(光绪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中正式提出了“诗界革命”的问题。他认为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19世纪末,“诗运殆将绝”,诗的境界已被“千百年来鹦鹉名士占尽”,诗歌要想发展,必须另辟新路,犹欧洲之“地力已尽”,须由哥伦布之再发现新大陆。梁启超又指出:诗界要革新,也应向西方学习。他说:“今欲易之,不可不求之于欧洲。欧洲之意境、语句,甚繁富而玮异,得之可以陵轹千古,涵盖一切,今尚未有其人也。”那末“诗界革命”的标准是什么呢,梁氏提出了三点:

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

根据这三条标准,梁启超检讨了“诗界革命”以来“新学诗”、“新派诗”在美学上的得失。

对“新学诗”梁氏作了明确的否定。他说:以夏曾佑、谭嗣同为代表的“新学诗”虽“皆善选新语句”,但“其语句则经子生涩语、佛典语、欧洲语杂用,颇错落可喜,然已不备诗家之资格”[7](P189)。在此时的梁启超看来,夏、谭的“新学诗”已无发展前途,因为它不“备诗家之资格”。我们不仿再看夏曾佑《赠梁任公》诗中的前四句:

滔滔孟夏逝如斯,附图文王鉴在兹。帝杀黑龙才士隐,书蜚赤鸟太平迟。

全诗杂用佛、孔、耶三教经典,如不详加注释,真是无从索解。谭嗣同的“新学诗”也类此。梁启超说:“复生本甚能诗者,然三十以后,鄙其前所作为旧学。晚年屡有所为,皆用此新体,甚自喜之。然已渐成七字句之语录,不甚肖诗矣。”[7](P190)后来梁氏在《饮冰室诗话》中更明确表示:“此类之诗,当时沾沾自喜,然必非诗之佳者,无俟言也。吾彼时不能为诗,时从诸君子后学步一二,然今既久厌之。穗卿近作殊罕见,所见一二,亦无复生此等窠臼矣。浏阳(谭嗣同)如在,亮亦同情。”[5](P50)

对于以黄遵宪为代表的“新派诗”,梁启超则是肯定的。他说:

时彦中能为诗人之诗而锐意欲造新国者,莫如黄公度。其集中有《今别离》四首,又《吴太夫人寿诗》(即《拜曾祖李太夫人墓》)等,皆纯以欧洲意境行之,然新语句尚少。盖由新语句与古风格,常相背驰。公度重风格者,故勉避之也[7](P189)。

梁氏肯定了“新派诗”的“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又指出了这类诗“新语句尚少”,同时梁启超也看到了“新语句”与“旧风格”的矛盾。但由于梁氏受传统审美观的制约,也由于古典诗歌形式规范所潜在的艺术魅力,他还是看中了“旧风格”,这是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诗界革命”派共同的局限。

(四)“诗界潮音集”的评价

在“诗界革命”问题上,梁启超并非没有看到形式变革的滞后,同时他也在寻求一种与“新意境”相和谐的新形式,这种努力就是他在《清议报》和《新民丛报》上开辟的两个专栏“诗文辞随录”和“诗界潮音集”(为叙述方便,下面我把这两部分诗通称之为“潮音集”)。“潮音集”是“诗界革命”继“新学

诗”、“新派诗”之后的一个新发展。

有的研究者指出:“‘新派诗’与‘新诗’的合流,已成为‘诗界潮音集’的基本趋势。”[6](P49)换言之,“潮音集”的基本趋势是“新派诗”与“新诗”(即“新学诗”)的合流。我以为这种提法是不确切的。如所周知,“新学诗”的主要特点是“扯新名词以自表异”,即是用儒、佛、耶三家经典中一些生僻的词语或西方名词的音译,不是当事人或不加注解则“断无从索解”;而“潮音集”体虽用新名词却无此缺点。其实运用新名词并不是“新学诗”的独特处,其独特处是在于它用谁也“无从索解”的新名词。以黄遵宪为代表的新派诗也以新名词入诗。“潮音集”诗歌也运用新名词,但没有“新学诗”那种生涩难解之病。所以我们无理由说“潮音集”是“新学诗”和“新派诗”的合流,而应当把“潮音集”视为“新派诗”的一个新发展。那末“潮音集”诗较之新派诗具有哪些特点呢?除去作者队伍更加广泛(有100余人)和利用近代传播方式(在报刊上发表,这比“新派诗”作者唱和传递或刻诗集传播更迅速)之外,在诗歌形式上还具有如下几点:

(1)使用新名词,但这些新名词已较“新学诗”中的新名词不同,它已经不再使用佛、孔、耶三教经典中谁也看不懂的词语,如“喀私德”、“巴力门”、“冰期”、“巴别塔”之类,而是运用当时社会上已较通用的新词语,如浪公的“冷月凄凉平等阁,阴风惨淡自由旗”,“通义千秋《民约》在,中原何日主权伸”(《挽@②@③子六律用星洲寓公原韵》)[8](P125),紫髯客的“何期百六间,女中见卢梭”(《赠吴孟班女士》)[8](P125),自由斋主人的“野蛮例应文明换,进化原从冒险来”(《伤时事》)[8](P131)。诗中的平等、自由、《民约》、主权、卢梭、文明、进化、冒险,均是当时较流行的新名词。

(2)在形式上虽没有突破传统诗体的束缚,但表现了更多的革新精神。如果说,“新学诗”和“新派诗”在形式上还主要是五七言古诗、律诗和绝句的话,那末“潮音集”的诗则出现了更多的杂言体长篇,有的还表现了明显的散文化倾向,这类诗歌为尔后黄遵宪“新体诗”(杂歌谣)的构想提供了启示和参照。在《清议报》和《新民丛报》中这种杂言体的诗歌屡见不鲜。比如因明子(蒋智由)的《终南谣》、《见恒河》、《闻蟋蟀有感》、@④浦寄渔的《奉题宿园先生五百石洞天选诗图》、突飞之少年的《可惜歌》、《励志歌十首》等。我这里以梁启超的诗歌为例略加说明。梁氏一生写诗不算太多,他自己说:“余向不能为诗,自戊戌东徂以来,始强学耳。”[5](P52)从梁氏的全部诗作看,我以为最有特色的是刊登于《清议报》和《新民丛报》上的诗作。如《二十世纪太平洋歌》、《赠别郑秋蕃兼谢惠画》、《志未酬》、《举国皆我敌》、《爱国歌四章》等,均是字数不等的杂言体,它们可以代表“潮音集”诗歌自由化、散文化的倾向。

(3)通俗化的走向更加突出。如果说,“新学诗”由于“扯新名词以自表异”,不加注释让人难以索解,“新派诗”由于强调“旧风格含新意境”而又相对忽视了语言的通俗化,那末,“潮音集”作者在诗歌语言通俗化上则向前跨出了新的一步。许多作者表现了这一特点,代表诗人有蒋智由、狄葆贤、突飞之少年、觉庵、自由斋主人等。请看突飞之少年《励志歌十首》之二:诸君听我歌,二歌狂起舞,大声疾呼竟何意,笑尔四座泪如雨。黑红两种衰可悲,白种日兴黄种危。合群保种争一刻,过此更无中兴期。噫吁嘻,过此更无中兴期[8](P132)。

这类通俗化的诗歌在“潮音集”中占有很大比重。

(4)有意向民歌学习。“潮音集”作者越到后期越注意吸收民歌形式和学习来源于古代民歌的歌行体。《新民丛报》上刊登的诗歌,有些直接注明“俚词”、“俗调”。它刊登过平等阁(狄葆贤)的《燕京庚子俚词》。“潮音集”作者还注意用歌行体创作。歌行体本是古代民歌中的一种体式。“歌”是曲的总名,上古时代就有《击壤歌》、《南风歌》。“行”是歌的一种。明人胡震亨说:“衍其事而歌之曰行”(《唐音癸签·体凡》),胡氏说颇能探其本义,观汉乐府民歌可知。在汉乐府中,凡带“行”字的诗,均带有叙事性质。这类诗歌在《清议报》中已见端倪,如突飞之少年的《励志歌十首》,梁启超的《赠别郑秋蕃兼谢惠画》、《举国皆我敌》、蒋智由的《见恒河》等篇,有的虽无“歌行”字样,亦属此类作品。到了《新民丛报》中歌行体的诗歌就更多了。如高旭的《唤国魂》、蒋观云的《醒狮歌》、杨@⑤子(度)的《湖南少年歌》、梁启超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我之所以关注“潮音集”在“诗界革命”中的地位,固然在于确认“潮音集”是“诗界革命”发展中

的重要阶段,此外还有两点重要意义:一是它的出现对后来黄遵宪“新体诗”(杂歌谣)构想的产生有一定的启示。二是直接开启了资产阶级革命派诗人(如秋瑾、高旭、黄人)大量采用“歌行体”的先声。

(五)“新体诗”:黄遵宪在诗体上的新探索

黄遵宪“新体诗”(杂歌谣)的提出,是“诗界革命”中诗体改革的新探索。

1902年,梁启超创刊了《新小说》,他在大力提倡“小说界革命”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诗界革命”。他继续在《新民丛报》中通过《饮冰室诗话》宣传“诗界革命”,并给了黄遵宪的诗以很高的评价:“近世诗人能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者,当推黄公度。”尽管如此,黄遵宪还是清醒地认识到“旧风格”与“新意境”是存在着矛盾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黄遵宪提出了诗体改革的主张:

报(指《新小说》)中有韵之文自不可少,然吾以为不必仿白香山之《新乐府》、尤西堂之《明史乐府》,当斟酌于弹词、粤讴之间,句或三或九,或七或五,或长或短,或壮如《陇上陈安》,或丽如《河中莫愁》,或浓如《焦仲卿妻》,或古如《成相篇》,或俳如俳伎辞,易乐府之名而曰“杂歌谣”,弃史籍而采近事。至于题目,如梁园客之得官,京兆尹之禁报,大宰相之求婚,奄人子之纳职,侯选道之贡物,皆绝好题目也。此固非仆之所能为,公试与能者商之。吾意海内名流,必有迭起而投稿者矣《壬寅八月二十二日与梁任公书》)[9](P1245-1246)。

这是黄遵宪经过长期思考而提出的诗体改革方案。他提出的这种“新体诗”,其形式介于弹词与粤讴之间。弹词这种形式,大家较熟悉,兹不赘述。关于粤讴,它是流行于广东民间的说唱曲艺。相传是清代嘉道年间粤人冯询、招子庸在木鱼、南音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曲艺形式。从招子庸编写的《粤讴》俗曲集看,其篇幅或长或短,没有定格,形式比较自由。唱词多为长短句,字数多少不等,平仄可不全叶,选韵较宽。黄遵宪是广东人,他对粤讴和广东民歌十分熟悉,而且他又是一位热爱民间文艺的诗人。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种“新体诗”,名曰“杂歌谣”,篇幅长短不一,句式、字数多少不等,艺术风格多种多样。在内容上,他要求“弃史籍而就近事”,也就是要反映现实生活,其批判重点,则指向清王朝上层官僚社会。在他的建议下,梁启超果然于他创办的《新小说》上特辟“杂歌谣”一栏,专门发表这种“新体诗”。如燕市酒徒、雪如、水月庵主等人的新乐府,剑公的《新少年歌》,外江佬、珠海梦余生的新粤讴等。

黄遵宪不仅从理论上提出了这种“新体诗”,而且他还亲自实践。他先后写了《军歌》24章、《幼稚园上学歌》10章、《小学校学生相和歌》19章,自称它们为“新体诗”,并希望梁启超能“拓充之,光大之”(《壬寅十一月与任公书》)[9](p1249)。梁启超不仅把黄遵宪的《出军歌》四章、《幼稚园上学歌》10章刊登在《新小说》上,而且他自己也模仿《出军歌》4章写了《爱国歌》4章,并给予这种“杂歌谣”的“新体诗”以很高的评价。他评黄遵宪的《军歌》曰:“其精神之雄壮活泼、沉浑深远不必论,即文藻亦二千年所未有也。诗界革命之能事,至斯而极矣。”[5](p43)

《新小说》相继刊出的“杂歌谣”,为“诗界革命”的诗体改革作了许多新探索、新尝试,尽管这种“新体诗”也未能完全冲破旧诗体的束缚,成为一种全新的形式,但在20世纪初,“新体诗”已达到了“诗界革命”在诗体改革方面的最高成就。

(六)“诗界革命”的范围

“诗界革命”是近代一次诗歌革新运动,它既是社会发展和思想文化变革在文学上的反映,也是西方文化撞击的结果。这次诗歌革新运动始于甲午战争前后,一直持续到辛亥革命之后。

近代文学研究界过去大多把“诗界革命”定位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诗歌运动,其理由是因为这次运动的倡导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代表人物梁启超,其主要成员也大多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人物,如黄遵宪、梁启超、谭嗣同、夏曾佑、康有为、蒋智由、丘逢甲、狄葆贤、丘炜@①等。近年来,随着近代文学研究的深入,已有学者认识到把“诗界革命”仅仅局限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诗界革新运动的范围内,是不恰当的。最早表露这种倾向的是钱仲联先生。钱先生明确指出:金天羽、黄人、高旭、柳亚子等人是“‘诗界革命’在江苏的一面大纛”[10](p239),他又在《近百年诗坛点将录》中称金天羽“亦曾主张‘诗界革命’”云云[10](p360)。吴泰昌也曾在《不以诗人自居的诗人》一文中把马君武、金天羽等南社诗人归入“诗界革命”的范围内。这说明已有一些研究者开始对“诗界革命”的定位提出了

怀疑[11]。

由于“诗界革命”产生的时代因素,即正值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改良主义运动)发展时期,在辛亥革命前(姑以1905年为界),其主要成员大多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人物,但也有些原先具有维新思想而后来成为革命派的南社诗人,如柳亚子、高旭、马君武、宁调元、于右任、黄人,乃至资产阶级革命诗人秋瑾,虽然并未声明参加过“诗界革命”,但从他们的诗歌主张和创作实践来看,显然是与“诗界革命”同一阵线的。马君武概括自己的诗歌创作为“鼓吹新学思潮,标榜爱国主义”[12],周实呼唤“变风变雅之音”[13],高旭认为“世界日新,文界、诗界当造出一新天地”[14],宁调元说:“诗坛请自今日始,大建革命军之旗。”[15]马君武更进而指出诗歌创新和改造旧形式的问题:“唐宋元明都不管,自成模范铸诗才。须从旧锦翻新样,勿以今魂托古胎。”[11](p426-427)这些主张无疑与“诗界革命”的精神和文学主张是一致的。“勿以今魂脱古胎”,尽管并未指出如何“脱古胎”(即创造新诗体),但至少在思想认识上已试图解决梁启超所提出的“新意境”(“今魂”)与“旧风格”(“古胎”)的矛盾。同时他们还创造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歌体诗,其代表作有高旭的《路亡国亡歌》、《爱祖国歌》、《海上大风潮起作歌》、《登富士山放歌》,马君武的《从军行》、《华族祖国歌》、于右任的《从军乐》,黄人的《元旦日蚀诗》、《和定庵西郊落花歌》、《过湖荡纪事》,金天翮的《招国魂》,秋瑾的《宝刀歌》、《勉女权歌》等。至于“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诗作,在南社诗人和资产阶级革命派诗人中那更是不胜枚举了。今举柳亚子、宁调元的两首五古和七律以见一斑。

„„我思欧人种,贤哲用斗量。私心窃景仰,二圣难颉颃。卢梭第一人,铜像巍天阊。《民约》创鸿著,大义君民昌。胚胎革命军,一扫秕与糠。百年来欧陆,幸福日恢张。继者斯宾塞,女界赖一匡。平权富想像,公理方翔翔[16](p3)。

十年前是一重囚,也逐欧风唱自由。复九世仇盟玉帛,提三尺剑奠金瓯。丈夫有志当如是,竖子诚难足与谋。愿播热潮高万丈,雨飞不住注神州[15](p138)。

柳亚子、宁调元这两首诗歌,与黄遵宪为代表的“新派诗”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我认为“诗界革命”作为近代诗坛上的一次革新思潮,实在是吸引了许多进步诗人参加的一次群众性的诗歌革新运动,它的最初发起人、倡导者和创作主体是具有维新思想的进步诗人,随着运动的深入,资产阶级革命派诗人也参与了“诗界革命”,并成为“诗界革命”队伍中一支生力军,他们与梁启超、黄遵宪、康有为、丘逢甲、蒋智由、狄平子等人共同开创了中国近代诗歌的新天地。这一基本评价我想会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其实,近代的评论家也并未把“诗界革命”仅仅限制在维新派诗人的范围内,比如柳亚子在1945年就说过这样一段话:“辛亥革命总算是成功了,但‘诗界革命’是失败的。梁任公、谭复生、黄公度、丘沧海、蒋观云、夏穗卿、林述庵、林秋叶、吴绶卿、赵伯先的新派诗,终于打不倒郑孝胥、陈三立的旧派诗,同光体依然成为诗坛的正统。”[17]这段话对“诗界革命”的评价是否正确我们姑且不论,但文中提到几位诗人,如林述庵、林秋叶(之夏)、吴绶卿(禄贞)、赵伯先(声)均是资产阶级革命派诗人,林之夏还是南社社员,可见把“诗界革命”仅仅视为资产阶级维新派内部的诗歌革新运动是不确切的。

(七)结语

由如上叙述可以看出,近代“诗界革命”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领导的有纲领、有队伍、有阵地、有理论、有创作实践的一次自觉的诗歌革新运动。以梁启超、黄遵宪、丘逢甲、蒋智由为代表的新派诗人,他们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敢于冲破几千年来自我封闭的诗歌旧传统,毅然于诗世界中手辟新洲,独创异境,为“诗界之哥伦布”,为“独立风雪中(之)清教徒”[9](p1249),这种精神是十分值得称道的。在内容层面上,“诗界革命”是从宣传新学、描写新事物(从异域风光到自然科学的新成就)、表现新思想、新理念开始的,继而又以描绘时代风云、反对封建专制、弘扬爱国主义、倡导尚武精神、礼赞民主革命为基本主题。在形式上它从“扯新名词”开始,逐渐过渡到“以旧风格(即旧形式)含新意境”,再到借鉴民歌形式,力求冲破旧格律、旧体制的束缚而提出了“新体诗”的尝试。尽管“诗界革命”最终并未完全解决旧形式的问题,但在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诗界革命”的先驱者们已作了大胆的尝试与努力。在价值取向上,他们自始至终都自觉地吸取西方文化,为“诗界革命”输入新血液,注入新生命。还在《夏威夷游记》中,梁启超就曾经指出,欲求诗歌革新,“不可不求之于欧洲,欧洲之意境、语句,甚繁富而玮异,

得之可以陵轹千古,涵盖一切,今尚未有其人也”[7](P189)。这还是就其思想层面而言,1902年他在《新中国未来记》第四回总批中说:“必取泰西文豪之意境、之风格,熔铸之以入我诗,然后可为此道开一新天地。”这已接触到“新风格”,为此他还在《新民丛报》第二号(1902年2月22日)上刊载了外国诗歌即德国格拿活的《日尔曼祖国歌》,日本中村正直的《题进步图》、志贺重昂的《日本少年歌》、内田周平译的《德国男儿歌》,以为中国诗歌革新之借鉴。这也可以看出,“诗界革命”是中国古典诗歌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尝试,它第一次明确提出诗歌向西方学习以及面向大众和通俗化的问题,表达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勇于进取、大胆探索的精神风貌和先进的美学理想,它的进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析而言之,“诗界革命”的意义至少有如下四点:

(1)“诗界革命”提倡“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即要求在诗歌中反映新内容、新思想、新理念,这对于扩大诗歌的审美范围,在诗歌中融入西方文化,进而更新近代诗歌的创作题材、丰富近代诗歌的思想意蕴,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2)在诗歌中运用新名词,既可更新诗歌的语言系统,而且新名词的出现,对于打破旧体诗格律的束缚和诗体的解放都有直接的影响。

(3)“诗界革命”要求以口语入诗,开启了近代诗语言的通俗化走向,缩短了诗歌语言中书面语与口语的距离,为诗歌的自由化、散文化培植了基因。

(4)“新体诗”的提出和具体设想,是对中国诗体改革的有益尝试,它的成就与不足,从正反两方面为尔后的诗体改革提供了参照物。

由以上四点可以引出结论:近代“诗界革命”为“五四”新诗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创作基础,成为“五四”诗歌革命的先声。

我们必须肯定“诗界革命”的这一历史贡献。但学术界至今仍有人认为“诗界革命”不算革命[18],或谓“诗界革命”失败了[19]。他们所持的理由归纳起来不外两点:第一,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诗界革新,不能称“革命”,而只能称“改良”;第二,资产阶级改良派倡导的“诗界革命”,正如同他们所领导的戊戌变法失败一样,它的结局必然是失败的。这种看法的偏颇是显而易见的:不仅缺乏历史主义的观点,而且仍是把文学现象等同于政治问题。

收稿日期:1999-06-26

参考文献:

[1]朱自清中国诗的出路[J]中国文学月刊,1933(1)

[2]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A]胡适文存二集[C]上海:亚东图书馆,1924

[3]陈建华晚清“诗界革命”发生时间及其提倡者考辨[A]中国古典文学丛考(第1辑)[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4]梁启超亡友夏穗卿先生[N]晨报副刊,1924—04—29

[5]梁启超饮冰室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6]夏曾佑旅居日本怀钱塘碎佛居士转引自张永芳晚清诗界革命论[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

[7]梁启超夏威夷游记[A]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7册(专集二十二)[C]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9

[8]梁启超清议报全编[C]横滨:新民社,1902

[9]转引自钱仲联人境庐诗草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0]钱仲联三百年来江苏的古典诗歌[A]钱仲联梦苕庵论集[C]北京:中华书局,1993

[11]王飙等中华文学通史:第5卷[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8

[12]马君武马君武诗稿自序[A]马君武集[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3]周实无尽庵诗话序[A]无尽庵遗集[C]上海:1912

[14]高旭愿无尽庐诗话[A]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卷[C]上海:上海书店,1994

[15]宁调元文渠„„即题〈纫秋兰集〉[A]宁调元集[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16]柳亚子放歌[A]柳亚子诗词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17]柳亚子佚文柳亚子的诗和字[J]人物,1980(1)

[18]陈邦炎诗界革命质疑[J]中国韵文学刊,(1)

[19]祝宽五四新诗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郭延礼:(1937- )男,山东汶上人,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文学。(山东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责任编辑】立华

【外 字】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艹下加爰

@②原字为氵右加并

@③原字为氵右加辟

@④原字为鱼右加它

@⑤原字为析下加日

界的成语
《界的成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