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五下科学作业本答案人教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02 06:02:48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五下第一单元作业本答案

1草原

一、给句子中加点词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1、空气是那么清鲜( 清新 清爽 ),天空是那么明朗。

2、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潇洒 自由 自在 随意 ),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3、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 害羞 ),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二、照样子,写词语,并造句。

1、忽(飞)忽(落) 忽(上)忽(下) 忽(强)忽(弱) 忽(高)忽(低) 忽(明)忽(暗)

2、一(碧)千(里) 一(诺)千(金) 一(字)千(金) 一(发)千(钧) 一(掷)千(金)

1、2两组中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一诺千金 —— 小明一诺千金,从不食言。

三、默读课文,填空。

老舍在《草原》一文中,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喜迎远客、主客联欢。读后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奇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四、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 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 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 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五、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草原 辽阔、碧绿 的特点。其中“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让我觉得整个草原好像一幅的巨大的中国画。

2、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老舍真不愧为语言大师。这个句子将蒙古族人民迎接汉族客人的队伍比作一条彩虹,非常贴切巧妙,因为这道彩虹不仅是颜色、形状的准确描摹,也是蒙汉情深的恰当比拟。 优美的句子: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六、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用“﹏﹏”画出段落中表现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语句。

2、仔细阅读这段话,我体会到草原一开始给人的感觉是非常 静寂 ,后来变得 热闹 。所以朗读时,一开始声音可以( √轻柔 低沉 高昂 )些,速度( √慢 快 )一些;当读到“忽然„„”时,语气就要变化,声音逐渐( 轻柔 低沉 √高昂 ),语速也要( 减慢 √加快 )些。

3、“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这句话改成“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河,像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好吗?为什么?

答:不好。。因为这不是真正的河。原句先写喻体“带子”,再写本体“河”,能给人一种兴奋激昂的感觉,更能突出河的幽深迂回。而改后的句子平淡,没有激动,没有欣喜。

3 白 杨

1、读拼音,写词语。

jie xian hun huang yi ti gao da ting xiu ( 界 限 ) ( 浑 黄 一 体) ( 高 达 挺 秀 ) xian ru fu mo jie shao xin jiang ( 陷 入) ( 抚 摸 ) ( 介 绍 ) ( 新 疆 )

2、从课文中找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1)清晰 (2)坚强 (3)诉说(表白)

3、默读课文,填空。

《白杨》按事情发展顺序,围绕白杨,先从列车窗外的白杨引出两个孩子 争论 ,然后写爸爸 借白杨表明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 ,最后写爸爸看到 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在成长 。爸爸的神情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出神→微笑→ 严肃 → 沉思 → 微笑 。

4、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从爸爸的介绍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树具有高达挺秀、笔直、坚强不屈、顽强执着等特点。爸爸介绍白杨树的同时,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希望孩子们也能像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

(3)联系上下文,我读懂了:作者笔下的白杨树实际上就是爸爸及边疆建设者 。文中还有用这种方法写的句子,如文章结尾处这一句:“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那几棵小树就是孩子们 ,小树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也就是爸爸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

5、小练笔。

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这位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也可以夸夸自己的老师或熟悉的人,并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

服从祖国、服务人民、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是祖国建设者的高贵品质。哪儿需要他们,他们就到哪儿去。不管自然环境多么恶劣,不管生活条件多么艰难,他们总是坚强地工作,顽强地战斗。不逃避、不妥协,直至奉献出全部的青春和热血。

回顾·拓展一

1.读拼音,写词语。 lǜ tǎn xuàn rǎn mǎ tí lǐ mào shuāi ji ( 绿 毯 ) ( 渲 染 ) ( 马 蹄 ) ( 礼 貌 ) ( 摔 跤 )

jīn piāo dài wǔ yī bì qiān lǐ cuì sè yù liú ( 襟 飘 带 舞 ) (一 碧 千 里 ) ( 翠 色 欲 流 )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将序号写在括号里。(1)奇丽(①) .奇:①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②出人意料的;令人难以预测的;③惊异。

(2)翠色欲流(④) .欲:①欲望。②想要,希望。③需要。④将要。 (3)回味(④)

味:①味道,滋味,舌头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②气味,鼻子闻东西所得到的感觉。③意味,情趣。④体会,研究。⑤指某类菜肴、食品。

3.从“词语盘点”的“读读写写”中找出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高歌( 低吟 ) 拘束( 洒脱 ) 跃出( 陷入 ) 大方( 羞涩 ) 4.古诗填空。

(1)“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前两句写出了黄河 奔腾万里 的特点,后两句作者联系神话传说 牛郎织女 的故事,要沿着黄河到天上去做客,想象真是奇特。 (2)“趣味语文”中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一诗是这样写的:“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描写了我国古代西北边疆的风光,表达了守卫边疆士兵 思乡怀亲 的感情。

5.连一连,将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符号。下过大雪,整个村庄( 银装素裹 )。 检阅时,同学们个个( 精神饱满 )。 面对来犯的敌人,战士们( 严阵以待 )。 展览馆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真是( 美轮美奂 )。 为了建设好青藏铁路,多少人( 废寝忘食 )。 事情竟会变成这样,让人们( 始料不及 )。

治病需要几十万元医药费,手头这点钱简直就是( 杯水车薪 )。 6.默读短文,完成练习。

高原红柳

红柳是高原上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植物。

在气候恶劣的青藏高原,大风暴的确太可怕了!狂风肆虐,石走沙飞,直刮得zhe tian bi ri( 遮天蔽日 ),天昏地暗。枯草吹走了,牛羊刮散了,帐篷撕裂了,风魔和沙怪露出狰狞的面孔,发出一阵阵狂笑。沙丘下的红柳,却没有被风暴吓倒。她们把根扎得更深,把触须伸得更长,最深、最长的可达三十多米,以汲取水分。她们把被流沙掩埋的枝干变成根须,再从沙层的表面冒出来,伸出一丛丛细枝,去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她们顽强地开出淡红色的小花,向着太阳微笑。大风暴一次又一次地袭击,红柳的根却越扎越深,花儿也开得一次比一次更鲜艳、美丽!

高寒的自然气候,使高原人很容易患风湿病,红柳春天的嫩枝和绿叶是治疗这种顽症的良药,使多少人摆脱了病痛的折磨,让他们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因此,藏族老百姓亲切地称她为“观音柳”和“菩萨树”。

孔繁森同志喜爱红柳。记得是藏历雪顿节的一天,天空zhan lan ru xi( 湛蓝如洗 ),这是高原最美好的节日。孔繁森同志领我们来到拉萨河畔的红柳树下。柳林里不时传出人们的欢歌笑语,随处可闻到青稞酒和酥油茶的芳香。孔繁森同志站起身来,从柳枝上采下几朵浅红色的红柳花,放入杯内的青稞酒中,对我们几个援藏的同志说:“人的一生,不一定非要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不可,只要能像高原上的红柳一样,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就会得到社会的尊重,生命就会变得充实而有意义。”他喝了一口青稞酒,笑着对大家说:“你看那红柳,论资格可谓是老西藏了,恐怕是和文成公主一同来西藏札根的。可她从不炫耀,从不骄傲,柳梢总是低垂着,多么谦虚啊!”接着他又满怀信心地对大家讲:“我们援藏干部要和藏汉群众一道,像红柳那样,发扬老西藏精神,团结起来,战胜一切jian nan xian zu( 艰难险阻 ),建设一个美丽富饶的新西藏!” 在纪念孔繁森的日子里,我们这些和他同期援藏的战友们,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他的yin rong xiao mao ( 音容笑貌 ),想起了那历经风霜雨雪却永远挺立的高原红柳。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上词语。

(2)划横线的句子中,孔繁森所说的红柳“甘于吃苦”的精神主要体现在短文第2自然段,“勇于奉献”的精神只要体现在第3自然段。 (3)这篇短文在写法上很有特点,和我们学过的哪一篇课文相似? 答:这篇短文在写法上,和我们学过的《白杨》相似,都是运用看借物喻人的手法。 7.交流平台。

学习了本组课文,我了解到祖国西部独特的自然风光,有 一碧千里 的草原,也有 浑黄一体 的戈壁,还有 气势磅礴 的黄河;知道了西部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促进亚欧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 ,更有脍炙人口、流传千年的古代边塞诗歌;看到了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尽职奉献的老一辈建设者们,也看到了新一代建设者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开发着西部,在世界屋脊上成功修筑了天路——“青藏铁路” 。祖国的西部一定会更加辉煌! 其他收获:

1、学会了“借物喻人”这种写作手法。

2、了解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5 古诗词三首

1、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读音,正确的打“√”。

蓑衣(shuai suō√) 停棹(zhuo zhào√) 清平乐(le yuè√) ...翁媪(yun ǎo√) 亡赖(wú√ wang) 剥莲蓬(bo bāo√) ...

2、把古诗词补充完整。

(1)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

(2)茅檐低小,溪上 青青草 。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 锄豆溪东 ,中儿 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 亡赖 ,溪头 卧剥莲蓬 。

3、写出下面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 弄:逗弄。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 怪生:怪不得。 (3)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 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以上诗句中,我最喜欢第 3句,因为 这句话中的“卧”字非常形象地写出了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特点。

4、默写《牧童》。

牧 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5、小练笔。

牧 童

春雷隆隆,春雨沙沙,广阔的原野上,绿草如茵。

随风飘来几声俏皮的笛声,时断时续……是谁呢?原来是一个牧童正骑在牛背上,边吹笛子边回家呢。

黄昏之后,牧童回家吃饱了饭。闲来无事,他走出了家门。 原野上,暖风习习,青草柔柔,牧童陶醉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草地上,直到月亮升起。

推荐第2篇:五下语文《杨氏之子》作业本答案

10.杨氏之子

1.给下面的子加偏旁成新字,再组词。乃:仍(仍然)扔(扔球)奶(奶奶) 离:篱(篱笆)璃(玻璃)漓(漓江) 旨:指(手指)脂(脂肪)诣(造诣) 2.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读音。 应划去的读音是:wéi

yīng 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甚:很。

诣:拜见。

乃:就,于是。 示:给„„看。 4.品读课文,完成练习。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扬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判段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③(√)

(2)文中的“为设果”是说谁为谁摆放水果?

答:文中的“为设果”是杨氏之子为孔君平摆放水果。 (3)你会用下面这些成语夸一夸杨氏之子吗?请把它们补充完整。

能说会道

出口成章

对答如流

伶牙俐齿

表示善于言辞的成语还有口若悬河

滔滔不绝

能言善辩

振振有词

头头是道

满舌生花

能言善辩 5.读一读下面这篇短文,说一说故事的大意。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①?”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故事大意是:徐家有个孩子,年方九岁,曾有一次在月亮地里玩耍。有人对他说:“若是月亮里什么也没有,他是不是应该更加明亮呀?”这个姓徐的孩子说:“不对。比方说人眼中都有瞳仁,没有瞳仁就看不见光明了。” 【译文】

徐孺子九岁时,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更加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好比人的睛睛里有瞳仁,如果没有这个,一定看不见。”

推荐第3篇:八下科学作业本答案

八下科学作业本答案的资料,你找到了吗?那么,关于八下科学作业本答案分享给大家,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八下科学作业本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第1页

一、D

二、(1)晚会主持人充满歉意地说:“结果太出乎选手的预料了,以至于连麦克风都掉在地上”

(2)一个小朋友不解得问妈妈:“妈妈,你生气的时候会把我摔倒地上吗?”

(3)一位歌手对歌手这种表情失望地说:“唉,现在的评奖都有黑幕,摔麦又能改变什么呢?”

(4)一位知名的老歌唱家气愤地说:“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我这么大岁数,什么没见过?就是没见过你这样的!”

趣味语文: 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第2页

1.直角,相等,平分

2.10

3.3、4、

5、20、2

44.120° .60°

5.4

6.D

7.B

8.D

9.C

10.D

第3页

Ⅰ.1-5 CDDBB Ⅱ.1.come 2.are having 3.helping 4.do 5.earlier

第5页

一 C

二、1.城春草木深

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3.夜阑卧听风吹雨

4.人生自古谁无死

趣味语文 屈原 李白 高适 陆游 杨万里 李清照 白居易

第6页

7..(1) (2,3) (2)图形略.(0,-6) (-7,3)或(-5,-3)或(3,3)

第7页

Ⅰ 1-5 CADBC Ⅱ 1.How old 2.What 3.How 4.How often 5.How far

第8页

A

B

3.得体 ; 不能打扰他人; 羞愧; 自卑; 难受; 不能侮辱他人人格; 高兴; 不能骄傲;能得到他人赞美; 高兴

4.(1)第二个。他懂得为别人着想 有责任感 (2) 敬业奉献 你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司机,不会为车上的乘客着想

第 9页

1.我 荒谬 疲劳 等

2.凡事只要你肯做就会,如果你不尝试做,又怎么能会呢?

我如果想等到明天才来做今天的事,那么,今天就算是在虚度。

3.我认为本文主要表达了今日事今日毕的观点,批驳了今日事,明日也可做的观点。

4.这首《明日歌》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第10页

1.(1) 20+8X=Y 时间 水温

(2)36 6

(3)3

(4)1--10 28--100

2.D

推荐第4篇:人教五下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积累,相信大家又有了不少的收获。现在,就是展示大家的时候了。请大家一定要认真审题,认真答题,端正书写,你一定能从中得到快乐。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看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jiǒng kuàngdǒu sǒujǔ juãtǐng ãr zǒu xiǎn

()()() ()()

二、慧眼识真(选择正确的读音)。

炽热( zhìchì )迸裂( bângpâng )灼痛(sháozhuï )

慰藉 ( jíjiâ)赐予( cìtì )含情脉脉(mî mài)

三、词语填充卡(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熟视无()负()请罪应接不()

心急如()故()重演花团锦()

四、各就各位(选词填空)。

不是„„而是„„因为„„所以„„宁可„„也不„„

虽然„„但是„„尽管„„还是„„只有„„才„„

1、()草原里的河水十分清澈,()从远处看就像一条明如玻璃的带子。

2、在洪水到来之际,老汉()牺牲自己,()让一个老百姓受到伤害。

3、我童年时的发现()没有科学根据,()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严峻严格严厉严肃

4、老师()地对同学们说,我们一定要()要求自己。

5、饥饿威胁着我们。在这样()的形势下,我浪费粮食的行为受到了老班长()的批评。

五、日积月累展示台。

1、_____________________, 吾将上下而求索。

2、良药_________利于病,_________逆耳_________。

3、楼外青山,()外白云,()飞天外

池边绿树,()边红雨,()落溪边

4、()赴会——单刀直入

六、句子变换室。

1、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着这嘹亮的国歌声,我热血沸腾。(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敬爱的周总理聚精会神的听代表们的回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考考你。

1、《冬阳•童年•骆驼队》作者是(),我们曾学过她关于读书方面的文章(),她的代表作是()。

2、《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

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的精神。 3、《三国演义》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之一,作者()主要讲了(、、)三国的故事。它有许多故事如()。

4、《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代词人(),其中(),()这两句诗写出了小儿子的调皮与可爱。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

八、阅读冲浪:

阅读《草船借箭》回答下列问题。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请写出下列人物特点。(2分)

周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才干——()妒忌——()

推却——()惩罚——()

3、周瑜给诸葛亮造箭的时间是“十天”,为什么诸葛亮只要“三天”?(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瑜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但为什么周瑜还要摆设酒席招待他呢?(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的敬重。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利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光:“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微微一笑说:“其实,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说完,郑重宣布(大徒弟、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锁匠”的“锁”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部。

3、在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语上打“√”,师傅这样做的理由是(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4、开好锁后,老锁匠问两个徒弟时,他们各是怎样的表情:大徒弟

可见他;二徒弟,可见他。

5、老锁匠说:“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这“不能打开的锁”指的是

6、如果我是大徒弟,从此我会:,

如果我是二徒弟,从此我将会:。

7、阅读本篇短文,我的体会是:

第三部分:小作家习作

感动

温馨提示:在我们的生活中,感动你的可能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可能是书中的一个小故事、可能是电视上的一个小镜头„„请你拿起手中的笔,把让你感动的一点写下来吧!

要求:

1、内容要真实,把活动的过程写具体。

2、语句要通顺,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主题突出,准确使用标点符号。

4、不少于400字。

答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每题1分,共5分)

咆哮窘况抖擞咀嚼铤而走险

二、(每题0.5分,共3分)

chìbângzhuïjícìmî

三、(每空0.5分,共3分)

睹荆暇焚伎簇

四、(每题1分,共5分)

1、因为„„所以„„

2、宁可„„也不„„

3、虽然„„但是„„

4、严肃严格

5、严峻严厉

五、(每空1分,共9分)

1、路曼曼其修远兮

2、苦口忠言利于行

3、山云树雨

4、关公

六、(每题1分,共3分,)

1、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

2、听着这嘹亮的国歌声,我怎能不热血沸腾呢?

3、周总理听汇报。

七、(每空1分,共15分)

1、林海音《窃读记》《城南旧事》

2、《史记》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知错就改

3、罗贯中魏蜀吴大意失荆州(答案不固定)

4、宋辛弃疾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

一、课内:(共10分)

1、周瑜:妒才忌能气量狭小。诸葛亮:神机妙算料事如神(2分)

2、才能讨厌推辞处罚(4分)

3、因为诸葛亮知道“三天”后必有大雾,并深知曹操是个多疑的人。(2分)

4、因为周瑜找到了置诸葛亮于死地的计谋,现在计谋得逞,因而高兴。(2分)

二、课外:(共17分)

1、接班人(1分)

2、s钅(2分)

3、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2分)

4、眼中放光被钱财所吸引支吾了半天根本就没注意到保险柜里有什么。(4分)(意思对即可)

5、钱财的诱惑(2分)(意思对即可)

6、铭记师傅的话,做一名不受钱财诱惑的好锁匠,

铭记师傅的话,掌握一手好本领.(4分)(意思对即可)

7、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2分)(意思对即可)

推荐第5篇:五下语文《回顾·拓展三》作业本答案

回顾·拓展三

1.读拼音,写词语。

家禽

侮辱

威风

矮小 出息

囚犯

盗贼

柑橘 2.给多音字组词。 大方

待着

为难 大夫

等待

受难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实话实说 (2)安居乐业 (3)面不改色

4.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1)地满红花红满地

天连碧水碧连天 (回文联)

(2)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数字联)

(3)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

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顶针联) 5.抄写三句课外积累的歇后语或谚语。

歇后语:

1、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2、冰糖煮黄莲——同甘共苦

3、小葱拌豆腐-------- 一清二白

4、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5、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

6、赶鸭子上架--------吃力不讨好

7、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8、飞机上点灯——高明

9、虎落平阳--------被犬欺

10、木匠带枷——自作自受

11、半夜三更放大炮—— 一鸣惊人

12、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13、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4、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谚语:

1、有福同享,有难同当。2.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4.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5.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6.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 7.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8.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9.时间像生命,一刻值千金。

10.花儿凋谢不再开,光阴一去不再来。 11.今朝有事今朝做,莫将忙事待明天。 1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3.追赶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宠爱他;放弃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冷落他。 6.照样子,把下面的提示语写得富有情趣一些。 (1)心灵的沟通不需要太多的言语。

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把你的喧哗带走。 (2)请不要在此腾云驾雾。

别抽,听见了吗,你的肺在哭泣。 7.默读短文,完成练习。

在记者招待会上

1953年7月27日,周恩来总理 在北京举行了一次外国记者招待会。招待会上,几个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刁难周总理。

先是一个大胡子记者发起突然袭击:“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走马路呢?马路是人走的吗?总理阁下。”只见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笑着说道:“我们中国人就是喜欢走马路,就是喜欢走马克思主义和道路嘛!”看,妙的联想,巧的对答,给大胡子记者当头一棒。

另一个美国记者不甘心失败,立即接着问:“中国人走路为什么总是弯着腰,低着头呢?你看,我们美国人走路总是挺着胸,昂着头的。”周总理(脱口而出):“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嘛,能不弯着腰埋着头使劲吗?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能不挺着胸,昂着头显得轻松吗?”周总理有意给“显得轻松”四个字加重了音,犹如给刁难者击去第二棒。

这时,一个记者发现周总理的上衣口袋里插着一支美国造的派克金笔,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急急忙忙抢过话筒,得意洋洋地说:“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连自来水也不会生产吗?你作为中国总理,怎么竟插一支我们美国造的派克金笔呢?”周总理看了看了那个美国记者:“记者先生,这个问题不便回答,今天可以不回答吗?”“不,请总理阁下当众回答。”几个美国记者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异口同声)地喊。然而,周总理依然不慌不忙。他微笑着面向全体记者说:“看来,这几位美国记者先生真心要我当众回答这个问题。本来今天我是不愿意谈这个问题的。”周总理有意稍稍停顿了一下,会场鸦雀无声。只听周总理接着说:“我们中国当然能生产自来水笔,这是诸位记者先生都知道的。可是我衣袋里为什么还插支美国造的派克金笔呢?这支笔来自朝鲜战场。中国一个志愿军战士击毙了美军一个师长,缴获了这支钢笔。当时,该战士的团首长把这支笔作为战利品,奖给了那位战士。后来,作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纪念品,那位志愿军战斗英雄又把这支笔郑重地送给了我。请问,我能辜负英雄的好意吗?我能不把它庄重地插在衣袋里吗?”

周总理一席回答,如同绵里藏针,使几个美国记者尴尬万分,(哑口无言)。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哑口无言

异口同声

脱口而出 (2)照样子,改写句子。

我们中国人难道不喜欢走马克思主义道路吗?

(3)在记者招待会上,美国记者有几次不怀好意地刁难周总理?周总理的“一席回答,如同绵里藏针”。写出你对“绵里藏针”这个词语意思的理解。

答:在记者招待会上,美国记者有3次不怀好意地刁难周总理。“绵里藏针”在这里说,周总理的话听上去彬彬有礼,说得平缓有礼貌,事实上,是话中有话,给了对方强有力的反击,使几个美国记者尴尬万分,哑口无言。 (4)按要求写出带有“笑”字的词语。

愉快的笑:眉开眼笑,笑逐颜开,喜笑颜开,哈哈大笑

开怀大笑

阴险的笑:笑里藏刀 皮笑肉不笑

奸笑

冷笑

推荐第6篇:五下语文《回顾·拓展七》作业本答案

回顾·拓展七

1.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读音,打上“√”。

转悲为喜敛声屏气放诞无礼

手疾眼快膀大腰粗精神抖擞

2.按要求给下列成语分类,再写几个。

形容人物外貌的:文质彬彬仪表堂堂虎背熊腰身强力壮

形容任务神态的:神采奕奕满面春风垂头丧气目瞪口呆

描写任务行动的:健步如飞活蹦乱跳大摇大摆点头哈腰

描写人物说话情态的:低声细语巧舌如簧娓娓动听语重心长

3.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完成练习。

①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恰象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②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③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1)用“”画出作者描写事物的现实部分。

(2)用“

(3)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任选一个加点的词语,写一个句子。【略】

4.照样子找出本组课文中使用的描写方法,并各摘录一句。

动作描写: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语言描写:“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外貌描写: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5.默读短文,完成练习。

捅马蜂窝冯骥才

“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不行,要蜇(zhē)死人的!”爷爷说。

“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道。

“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给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声,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切而拼死的气势使

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到屋里。

(1)根据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

①用“”画出表现“我”细致周密地做准备工作的语句。

②用“

③用“”画出表现“我”的狼狈相的语句。

(2)仔细读下面的两句话,注意加点的词语,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

答:我感受到了捅马蜂窝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还感受到作者的好奇心很强。

(3)文中为什么要写爷爷奶奶的对话?

答:是因为作者从爷爷奶奶的话中知道捅马蜂窝并不危险,作者捅马蜂窝的强烈欲望也是从爷爷奶奶的对话中开始的,没有爷爷奶奶的对话,作者也不会无缘无故地冒出这么一个念头来。且文中的奶奶支持摘下马蜂窝,更让作者无后顾之忧,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所以必须要写爷爷奶奶的对话。

(4)找出文中描写“我”捅马蜂窝动作的词语,抄写下来。

动词:触顶住摇撼扔跑

6.小练笔。

班上的每个同学都很有特点。请选择期中一位,抓住特点写一写,然后请同学猜一猜你写的是谁。如果同学猜中了,那你的习作就成功了。

这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她梳着长长的辫子,脸上泛着红晕,跑步虽不快但学习很好,所以是个智慧型的女孩,她人缘很好,人也很大方,不算是最爱看书,但也经常看书,她爱笑,笑个不停,最后一条是她有点胖胖的,猜猜她是谁吧!一定很好猜!

推荐第7篇:五下语文《威尼斯的小艇》作业本答案

26.威尼斯的小艇

1.照样子,给下面的字换上不同的偏旁,再组成词语。

2.根据句子的意思写成语。

(1)操纵自如

(2)目不暇接

3.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课文写得很美,我还要抄写一个喜欢的句子。

①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②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

③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4.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夹了圣经,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阅读短文,填写下面表格。想象还有哪些人也要坐小艇,选择一种人,写一写他们去干什么?

(3)读了这段话,你发现小艇的动静和什么密切相关?

答:小艇的动与静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5.小练笔。

用一段话写写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物,要写出特点来。

①家乡的院子可真美啊!那一朵朵盛开的花儿可是很特别。她们不用谁去照顾,哪像城市里的花朵那样,需要人去照顾它们。院子里的葡萄更让人喜爱。那一颗颗透明的紫色的像

没穿线的珠子那样,纵横交错像威尼斯的河道一般。我真想找上一双翅膀飞过去,再去享受院子的美。

②我家乡的风景可美啊!春天,家乡的柳树贴近水面开放,桃花仙子把自己圆圆地脸抹得粉红粉红的;夏天,一池荷花在池塘里翩翩起舞,飘出一股淡淡的清香,荷叶还可以当一把把伞,下雨天,摘下一片荷叶挡雨;秋天,菊花姑娘在秋雨里得到鲜艳的、五光十色的颜色,给秋天带来了凉爽,给秋天带来了快乐,菊花姑娘还能为秋色增添光彩;冬天,一朵朵雪花在空中飞舞,梅花仙女在傲霜里展开自己红艳艳的花瓣,让冬天变得十分艳丽。

③我至今还记得那条小溪,它终年永不停歇地潺潺着,欢唱着。透过它透明的身躯,那一块块大大小小各色的溪石,在阳光下炫耀着,灿烂着。它那笨重的身躯在流动的溪水中,似乎也在摆动着,展示着,衬着溪水,浴着阳光,也变得明净灵动起来了,就连纸屑大小的鱼也清晰可见。

当树上的蝉儿叫响了水中的欢笑与浪花,那就去浅水上走走吧。当冰凉的溪水冲刷走了你的炎热,也许你还会想去较深的地方游泳,溪水流过指尖的感觉是那么舒畅,如果你还会游泳的话,还可以和小鱼一起戏耍。

推荐第8篇:人教五下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学理念:

1、语文教育不能局限于字、词、句、章的学习,务必建立大语文观。语文教学设想要看重探求语文教育与现代社会以及儿童生活世界的诸多关联。

2、语文教育要面向全体,落实到每个学生,并全方位进步每个学生的语文修养。

3、注重过程,终结评价与组成评价相联合,扶植终身学习的愿瞧和科学探求的精神。

4、重视阅读指导,做到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72人。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从上个学期期末测试结果来瞧,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合格率100%,83.3%的学生分析测试达到优良程度。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和语文分析使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要领。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家长又疏于管理,还需老师加强领导。个别学生学习盲目,不能及时完成作业,还需老师好好指导教育。本班学生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两极分化严重,尤其是习作和课外阅读,很困惑,到底如何缩短两极差距。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位,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久的童年”,第三组“言语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全册共28篇课文,精读和略读各14篇。除了第六组综合性学习,其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需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材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材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

生字表(一)是要求熟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熟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

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二)教材特点

1、加强目标体系,全面、正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2、教材内容在富有人文内涵、拓宽题材文体方面,作出了勤奋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3、专题设置越发灵活,编排方式在继续中又有发展

4、导学和课后练习题的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5、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口语交际·习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改变

6、在“分析学习”中,指导学生大胆设想,开展语文学习活动,重视探究和钻研的过程,进一步提高语文分析使用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第一单元:一是指导学生经过学习课文和搜集材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指示学生学习掌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领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继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指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相对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要领,并试着将这些写法使用到本人的习作中。

第二单元:一是让学生经过学习课文,领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富有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二是经过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法;三是注重语言积累;四是描绘本人的童年生活。

第三单元:一是让学生经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经过对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文体文章表达方式;三是指导学生积累生动的语言。

第四单元:指导学生专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格;领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要领,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第五单元: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第六单元:指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通方式的改变,领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收集和处理信息,开始学会使用信息,写简略的钻研报告。

第七单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人物形象,领会作家描绘人物的要领,并在习作中学习使用。

第八单元:一是要捉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增长见识;二是要推测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作者的写作要领;三是要注重积累课文中的生动语言;四是要从实践起程,凭据各自条件,经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材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体验。

四、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200个,写字150个,把字写端正。在提高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继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阅读教学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要领。

3、掌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兴趣,体现双向互动。

2、继续提高学生的口语程度,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习作教学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本质。小学生作文的本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

2、培养观察、思想、表达三种能力。

五、教学措施: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安排识字200个,高年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教学要放手。教材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以外的其他部分,一概不再注音,学生在阅读中碰到不熟识的字,可以查字典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快速涉猎,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义,以便在手边没有字典、辞书的情况下,不防碍阅读。本册安排写字150个,都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指导学生写好写对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

(二)阅读教学

1、高年段的朗读要求,不但要做到正确、流利,并且要做到有感情。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情入境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要做到读有要求,读有条理,要经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悟情传情,培养语感。在读中体味、感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读的指导,要从全体入手,指导学生在掌握全文情感基调及其改变的基础上,凭个别的情感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高年级的默读,既要提高理解程度,又要提高默读速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为学生留有富裕的默读时间,并提出相应的要领,指导学生凭要求认真读书, 在默读之后要检查学习效果。

2、经过课后的训练题,指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要领。在课文中发现言语表达的特点。在“交换平台”中总结某些规律的东西。

3、要凭借课文的差别特点,设想和接纳灵便多样的教学过程与要领计谋。

(三)口语交际教学

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际的欲望。要创造特定的情境。创造情境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情境的创造要实在,体现学生实践交际的需求,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场地、针对不同的东西,使用不同的手法,接纳不同的表达方式。二是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情境的创造还要注重兴趣,要用脍炙人口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三是要创造多个情境,在逐步深入的互动中,体现交际的内容由相对简略,到交际得相对深入的熟练过程。要体现双向互动。

(四)习作教学

1、作文指示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正在鼓励。

作文指导,一定要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打开思路,使人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开端宜“放”,使学生感慨想写的内容很多,教师指导学生从中挑选最妥帖的内容来写。至于写怎样的标题,在打开思绪、挑选要写的内容的过程中浸透,在写作中、在交换底稿的过程中指导,指导的内容不过乎习作手法能否明确,内容能否具体,顺序能否明确,选词用语能否合适,能否表达了真情实感等几个方面。

习作讲评重正在鼓励。讲评的时候,要归纳综合全班这次作文的优点与成绩,使每个学生经过讲评看到成绩与进步,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更逼真地了解理怎样写,激起对下一次习作的渴望。

2、加强平常练笔的指导。

一方面,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经常写写感受、启示,仿写句、段,续写结尾……自然地体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另一方面,把练笔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凭借生活需求练笔。应帮助孩子认识到习作是学习、生活的需求,是倾吐、表达的需求。要鼓励学生表达本人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本人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办事生活的同时,提高读写能力。

(五)综合性学习

本册分析学习活动一“信息传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手法是使学生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改变,活动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充分利用阅读材料中的《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奇异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等文章,了解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和差别;另一方面经过本人搜集材料、察看访问、亲身做。

综合性学习活动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重点正在于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研究报告,因此活动的开展定位于解决学生在读写中可能(或应该)碰到的问题。教材提出的4项活动建议中,暗含了“怎样写研究报告”的要领:

第一步:确定话题;

第二步:获取材料;

第三步:分析材料,组成观点;

第四步:按照样本,撰写报告。

推荐第9篇:初一科学下册作业本答案

(五)

1.B 2.C 3.D

4.(1)细胞液;液泡 (2) 保护;营养 (3)输导 (4)器官

5.(1)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器官 (2)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3) 真皮 (4)真皮;神经 (5) 竖毛肌 (6)汗腺

6.B

7.食道;小肠;大肠;小肠;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胰腺

8.(1) 表皮;保护 (2) 输导;叶脉 (3)叶肉;营养

(六)

1.两极稍扁、赤道略鼓;6378千米

2. 140万;130万;33万;6000;1500万

3.B

4.C 5.D 6.C 7.D 8.B

9.(1)太阳黑子;耀斑 (2) A

10.(1) 下落高度 (2) 3;6;7 (3)越浅

(4) 可能与月球表面的地质软硬有关

(七)

1. (1) 北;东;西;南

(2)星图上的东西方位与地表上的方位相反

(3)大熊座;天鹅座;仙后座;小熊座

(4) 北极星;织女星 (5)春季

2.(1)峨眉月;新月;上弦月;满月

(2) BACD (3)应在十五晚上观测

3.(1) 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2) ⑤ (3) ⑤ (4)冥王星;水星 (5)金星;火星

4.A 5.C 6.B

7.B 8.B 9.B

(八)

1.D 2.D 3.C 4.(1) B (2) B 5.D 6.B

7.熔化;非晶体

8.(1) 乙;210℃;3 (2) AB、CD;BC;固体;固液共存;液体;AB、BC、CD

9.乙;甲

(1) 13 (2) 98℃

(九)

1.C 2.D 3.C 4.D 5.C 6.A 7.D 8.B

推荐第10篇:八年级作业本人教版科学答案

第1页

一、D

二、(1)晚会主持人充满歉意地说:“结果太出乎选手的预料了,以至于连麦克风都掉在地上”

(2)一个小朋友不解得问妈妈:“妈妈,你生气的时候会把我摔倒地上吗?”

(3)一位歌手对歌手这种表情失望地说:“唉,现在的评奖都有黑幕,摔麦又能改变什么呢?”

(4)一位知名的老歌唱家气愤地说:“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我这么大岁数,什么没见过?就是没见过你这样的!”

趣味语文: 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第2页

1.直角,相等,平分

2.10

3.3、4、

5、20、2

44.120° .60°

5.4

6.D

7.B

8.D

9.C

10.D

第3页

Ⅰ.1-5 CDDBB Ⅱ.1.come 2.are having 3.helping 4.do 5.earlier

第5页

一 C

二、1.城春草木深

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3.夜阑卧听风吹雨

4.人生自古谁无死

趣味语文 屈原 李白 高适 陆游 杨万里 李清照 白居易

第11篇:4年级下科学作业本答案

科学知识很重要,要从娃娃抓起。小编为大家整理的4年级下科学作业本答案,欢迎大家来查阅!

一、填空题:

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

2、骨骼具有(支持身体)(保护内脏器官)(重要组织)的作用。

3、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4、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5、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改变,我们把这另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6、运动的速度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7、一个摆,摆锤来回往返一次,我们算它摆动(1)次。

8、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风向)。

9、蚕的一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

10、刚孵出的小蚕叫(幼虫)。

11、蚕蛾的身体分为(3)部分,有(3)对足,它的触角是(羽状)形状的。

12、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

13、使用弹簧秤测力的大小前要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处。

14、当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还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

15、(地心引力)使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竖直向下的重力。

16、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7、历时40年的研究,能够预测黑猩猩行为的科学家是(珍妮8226;古道尔)。

18、科学的预测不是随意的猜想。而是有(根据)推论。

19、调查的常用形式有:(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资料调查)。

20、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

21、骨头中空的,里面的软物质叫(骨髓)。

2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为四部分(头)(躯干)(手臂)(腿脚)。

23、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24、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恢复)。

25、肌肉除了同骨骼一起完成运动以外还能保护(骨骼)和(身体)。

26、以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人为例,如果选汽车为参照物,则人(没动),如果选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则人(在动)。

27、最早的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

28、(伽利略)根据教堂的吊灯不停的摆动,发明了“脉搏计”。以后又出现了摆。

29、(牛顿)发现了地球引力,力的单位是(牛顿)。

二、判断题:

1、所有的调查都可以独立开展。(对)

2、所有的预测都是正确的。(错)

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

4、所有的调查都不能遗漏任何一个目标。(对)

5、世界上没有完全静止不动的物体。(对)

6、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以椅子为参照物,司机动了,方向盘也动

8、在斜坡上滑落的木块是直线运动,小朋友立定跳远时从脚的运动轨迹看属于曲线运动。(错)

9、骨骼就是指某一块骨头。(错)

10、骨骼又硬又结实,可以生长。(对)

11、肌肉占到身体重量的40%。(对)

12、人体静止不动时,身体内的肌肉也停止运动。(错)

13、多吃脂肪和蛋白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对)

14、我们感觉骨骼、关节、肌肉的主要办法是摸。(对)

1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对)

16、不同的运动项目锻炼的效果也不一样。(对)

17、骨骼是一个完整的骨架,一块或一群都不能称为骨骼。(对)

18、膝关节的活动方式只能是屈伸;上臂的活动方式只能是旋转;肩关节即可以屈伸也可以旋转。(对)

19、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对)

20、蚕丝是高级的纺织原料,被称为“纤维皇后”“第二肌肤”的美称。(对)

21、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对)

22、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不会产生摩擦力。(错)

23、球、轮胎、泳衣、弹簧等物体都具有弹性,当我们对物体施加了力使其发生形变时,它们才有了弹力。(对)

三、问答题:

1、你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

答:大米7克、面粉9克、黄豆36克、绿豆24克、豆腐7.4克、白菜2克、茄子2.3克、苹果0.4克、花生27克、猪肉9.5克、牛肉20克、人乳1.5克、牛乳3.3克、鸡蛋15克、鲤鱼17克、对虾21克。虽然人乳、牛乳、鸡蛋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但它们所含的必需氨基酸量基本上与人体相符,所以营养价值较高,是膳食中最好的食品。

2、经常运动有哪些好处?

答:运动能提高大脑的指挥能力,运动能延缓运动器官老化,运功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运动能增强呼吸功能,运动能增强消化和吸收功能,运动可以预防高血压。

3、怎样预防运动受伤?

答:

一、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二、做好放松和整理活动。

三、大重量训练要适可而止,用大重量训练,如果没有把握,最好请人保护。

四、加强医务监督和训练场地安全检查。

五、注意身体的警号。

六、认真总结预防伤害的经验。

4、请举出生活中包含两种以上复合运动的物体有哪些?

答:在圆形操场上跑步,直升飞机起飞、易拉罐滚动

5、生活中哪些东西也是摆或是摆动?

答:钟表,秋千、节拍器

6、生活中对物体施加力以后物体形状发生变化的例子!

答:气球、橡皮泥、面粉

7、举例说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是如何利用物体的弹性的?

答:打篮球,跳水,乒乓球

8、力是无形的,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感受力的存在?

答:看力所施加的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改变和形状改变。

四、牢记:

肩关节——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膝关节——屈伸

桡尺关节——屈伸

指关节——屈伸

肘关节——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颌关节——屈伸

髋关节——屈伸

自行车链条中加润滑油(减小摩擦力)

汽车轮胎上的纹路(增大摩擦力)

轴承中的小钢珠(减小摩擦力)

车轮上的防滑链条(增大摩擦力)

流线型的船体(减小摩擦力)

鞋底的花纹(增大摩擦力)

用毛巾包着瓶盖拧盖(增大摩擦力)

第12篇:八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八上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第1章 生活中的水 第1节 水在哪里 1.(1)海洋水

冰川与永久积雪

地下水

(2)海洋水

地下水

(3)冰川与永久积雪

地下水

(4)不正确。我们日常使用的水主要是河流淡水,而地球水体中淡水储量很小。

2.C 3.水

4.(1)C (2)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污染会通过水循环转移到其他水体中。

5.(1)①降水

②蒸发

③水汽输送

④植物蒸腾

(2)水循环

6.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在缺水环境中,某些生物能通过自动调节,适应缺水的环境。 第2节 水的组成

1.固

凝华

熔化

液化

2.右

氧气

淡蓝

氢气

氢和氧

水 氢气+氧气

3.0℃

0℃

0℃

4.物理

化学

5.D 6.B 7.能,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 第3节 水的密度

(一) 1.(1)1.5 1.5 (2)2 2 (3)略

(4)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5)正比

2.一定

不同

密度

ρ

3.体积为1米3的铜的质量为8.9×103千克

8.9 4.C 5.A

6.C 7.B

8.C 9.(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之比是一个常数

(2)1与4(或2与5,3与6) (3)同种液体,质量与体积比值相同,不同液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二) 1.小

2.质量

体积

密度

3.4743

4.B 5.C 6.C 7.汽油

8.(1)解:

答:石油的密度是0.82×103千克/米3

(2)解:

答:所装石油的质量是2.46×104千克

9.V=9米×6米×3.5米=189米3

答:教室里的空气的质量约为243.8千克

10.(1)10克

(2)11.25克

(3)选用钛合金质量相对较小

31.25克

(三) 1.质量

体积

2.能够

3.77.4克

30厘米3 2.58×103千克/米3 4.C 5.0.7×103

6.(1)BACD (2)18 8 2.5

7.(1)200 (2)1200千克

8.不符合要求,应加水

9.(1)75.6 (2)铁 第4节 水的压强 (一) 1.垂直

表面

200

2.压力大小

受力面积

压强

单位面积

压力

压力

受力面积

压强

3.牛

米2 帕斯卡

Pa 4.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压力

5.压力

6.C 7.C 8.(1)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就越大

(2)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就越大

(3)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

9.1.96×104帕

不能

10.有两处错误:一是受力面积S;二是压力F。更正如下:S=0.1米×2米×2=0.4米2 F=620牛

p=1.55×103帕

11.3×105帕

12.4.7×10-6帕 (二) 1.(1)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

(2)增大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

(3)增大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

2.C

3.A

4.B

5.A

6.C

7.A

8.4.6×105帕

9.0.82米2

10.(1)600牛

(2)0.2米2 (3)3.2×104帕

11.(1)600克

(2)1.7×103帕

(3)倒出适量的水

12.减小受力面积的同时增大压力 (三) 1.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

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高度差

液体对放入其中的物体会产生压强

越大

受到的压强也越大

不变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越大

3.

B 4.甲

5.上凸,水平,下凸,上凸

6.(1)A、B、C (2)E、F 大

(3)B、D、E(或C、D、E或A、D、E)

7.

3、

4、5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5、6

8.等于

金属盒浸入液体中的深度

金属盒浸入液体中的深度较小 第5节 水的浮力 (一) 1.D

2.水的浮力

3.重

平衡力

4.3.8 2.3 竖直向上

5.(1)6.75 2.5 (2)有关

无关

(3)C (二)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2.相同

相同

相同

3.(1)③⑥

(2)液体密度

(3)①⑤⑥

4.9.8 5.C 6.B 7.(1)1.5 0.4

1 0.9

0.5

0.5 (2)石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

8.(1)B (2)700牛

(3)70千克

9.1.26千克/米3 10.约0.5N (三) 1.小

小于

2.B

3.变大

不变

4.大于

等于

5.D

6.(1)0.5 (2)1 1.5 排出水

重力

(3)遵从

7.L1>L0,L2≈L0。橡皮筋受水的拉力作用而伸长到L1,由于塑料袋重力可忽略,塑料袋浸入水中后,几乎不受水的浮力作用,橡皮筋又恢复到原来的长度L0。

8.判断依据是物体的浮沉条件

9.0.2025千克

10.(1)0.6 零

(2)0.04千克

第6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1.溶质

溶剂

55 5 50 2.B 3.①②⑤

④⑥

③⑦

4.D 5.A

6.c 7.A

8.D 9.不能

汽油

酒精

丙酮

10.量筒

天平

玻璃棒

136 36 100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解某种溶质的量是有限的

11.四

一与三(或二与四) 一与二(或三与四) 温度

12.对人体主要表现在皮肤及眼睛等的刺激作用;对环境主要表现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及破坏水体生态系统。 第7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一) 1.B

2.不饱和

3.浓溶液

稀溶液

4.36克

5.202 6.饱和

稀溶液

不一定

7.C

8.D

9.A

10.A

11.D

12.可以多冲入一些水;尽可能用热水冲药;喝完第一剂后再冲水等。

13.C

14.(1)溶解快慢与颗粒大小有关

(2)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

(3)加热可提高食盐的溶解度,但幅度不大 (二) 1.溶质与溶剂的性质和温度

2.增大

减小

3.(1)20 t1℃时20克A物质溶

解于100克水中恰好饱和

(2)B (3)A

C A

增大

减小

4.80克

5.32 100

6.C

7.A

8.20克

9.压强

温度

10.(1)②

(2)0.024 (三) 1.5

2.20%

3.0.5

4.5

4.2.5 50毫升

47.5

5.C

6.C

7.A

8.9克

9.(1)1克

(2)5800克

0.017%

10.26.4%

第8节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1.规则

熔点

2.蒸发溶剂

冷却热饱和溶液

3.20.39

4.蒸发溶剂

糖水温度降低,溶解度减小

5.C 6.A

7.B 8.人体的汗液中溶有食盐等物质,汗沾在衣服上后,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等溶质结晶会形成白色的花纹。

9.B 10.(1)纯碱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而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明显减小

(2)夏天

蒸发溶剂 第9节 水的利用和保护 (一) 1.B

2.D

3.时间

空间

江河径流量

西

4.(1)17升

(2)节水与接水谐音,意为节约每一滴用水

(3)略

(二) 1.A

2.D

3.C

4.沉淀

过滤

蒸馏

蒸馏

蒸馏水

5.过滤

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滤纸

滤纸破了或滤液高于滤纸边缘

(1)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2)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缘

(3)漏斗末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6.(1)B (2)D (3)过滤

(4)不是

7.(1)结晶

(2)过滤

8.D 9.B

10.汽化

液化

复习题

1.A

2.D

3.A

4.C

5.D

6.C

7.A

8.B

9.B

1O.D

11.C

12.A

13.D

14.C

15.C

16.(1)海洋水

陆地淡水

冰川水

地下淡水

(2)海洋水

冰川水

17.氧气

氢气

氢和氧

18.增大

相等

密度

19.向上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0.增大

不变

21.2.5×104 22.(1)不饱和

(2)升高温度或加水

23.(1)溶质

溶剂

(2)物质溶解能力与温度的关系

24.盐水密度增大,马铃薯会上浮而不会下沉,与现象不符合

错误

大于

25.(1)常温下苯甲酸的溶解度很小

(2)温度高时苯甲酸溶解得多

(3)缓慢冷却到室温

26.(1)增大

减小

(2)等于

(3)210.5

27.0.9×103千克/米3 28.59.3毫升960.8克

29.(1)p=833千帕

因p>p0,所以,该车对路面的压强超过规定值

(2)过大的压强损坏路面,且质量过大(车的惯性大),不好操纵,易出交通事故。

30.(1)水面离“0牛”刻度线的距离h与物重G成正比

(2)7 (3)10牛

第2章 地球的“外衣”——大气

第1节 大气层

1.1000

2.(1)①对流层

②平流层

③中间层

④暖层

⑤外层

(2)①③

②④

(3)大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4)②

3.A

4.A

5.D

6.B

7.D

8.(1)略

(2)3.6 (3)-8 9.乙杯中的空气会对流 第2节 天气和气温

1.温度

湿度

2.气温

冷热

3.温度计

摄氏度(℃)

4.普通

最高

最低

一天中的气温是在不断变化的

5.(1)午后2时

日出前后

(2)天气

6.D 7.C

8.A

9.(7+15+13+5)÷4=10 第3节 大气的压强

1.大气压

2.10.1牛

3.流速

流速

4.C

5.A

6.B

7.A

8.B

9.C

10.C 11.9×104帕

12.略 第4节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1.大气压

大气压

2.大于

高于

3.零

降低

4.增大

正在沸腾的水停止沸腾

减小

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

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5.D 6.C 7.C 8.B 9.A

10.A

11.减小

大气压

增大

12.②

⑤ 第5节 风

1.(1)×

(2)×

(3)√

2.吹来

3.A-西北风

B-北风

C-东北风

D-东风

E-东南风

F-南风

G-西南风

H-西风

4.空气流动

风级

5.B

6.A

7.D 8.A

9.A

10.略

第6节 为什么会降水

1.(1)×

(2)×

(3)√

(4)√

2.(1)干湿差:A-2 B-5 C-1 D-3 E-4 F-5 (2)相对湿度:A-71 B-44 C-90 D-74 E-68 F-6l (3)C>D>A>E>F>B

3.D 4.C 5.A

6.B 7.(1)家鸡性喜干燥,雨前鸡笼里特别湿闷,所以它不愿意早进笼去。

(2)水汽多了,蚂蚁巢里特别潮湿,需要迁往他处安居。 第7节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1)大于15毫米

(2)5~15毫米

(3)小于5毫米

2.气象信息

3.(1)上升

下降

(2)降温

阴雨

4.C 5.B 6.B 7.(1)①1035 ②1005 ③1010 ④1015 (2)A高压

B低压

C低压

D冷锋

E暖锋

(3)受到气压系统D控制的地区出现降雨、大风和降温天气。受到气压系统E控制的地区出现降雨天气,气温升高。

(4)高压

长江流域(上、中) 8.(1)绿色部分表示陆地,蓝色部分表示海洋,白色部分表示云团。

(2)云团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为阴雨区。 第8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一) 1.平均状况

极端状况

2.②⑤⑥

①③④

3.1℃

比热容

4.(1)较低

越大

纬度位置

(2)高温

较小

(3)青藏高原

5.B 6.B 7.C 8.D 9.温度升高

加热时间长短

10.(1)1和3 (2)物体的质量、物质种类、温度的升高数值

(二) 1.差异

2.相反

近于相反

3.(1)西北

东南

季风

(2)大陆内部

寒冷干燥

海洋

高温多雨

4.(1)A

(2)A

(3)暖湿空气在前进途中,遇到地形阻挡,被迫沿迎风坡爬升,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就会在迎风坡形成降水。在山的背风坡,因气流下沉,温度不断增高,空气难以达到过饱和,所以降水较少。

5.1520米-720米=800米

800×0.006℃=4.8℃

28.8℃-4.8℃=24℃

6.D 7.B 8.C

9.(1)白天陆地增温快,海面上气温相对较低;夜晚陆地降温快,海面上气温相对较高。

(2)白天逆时针,夜晚顺时针。

(3)白天使海滨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地区的气温低,起到降温作用。

第9节 中国东部的季风和西部的干旱气候 (一) 1.(1)①温带季风气候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热带季风气候

④温带大陆性气候

⑤高原高山气候

(2)略

2.盛行风:⑦⑧

盛行风源地:③②

气候特点:④⑥

①⑤

3.(1)略

(2)东南

西北

(3)由东南部沿海向西北部内陆地区递减

(4)东南部地区距海较近,又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而西北部地区深居内陆,夏季风又无法到达,因此降水量较少。

4.D 5.B 6.B 7.C

8.(1)B C A B B A

(2)A温带大陆性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高原高山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E亚热带季风气候

(3)AC 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

(二) 1.寒潮

台风

洪水

2.冷空气

高气压

3.持续性暴雨

台风

4.(1)数百

(2)台风眼

风平浪静,云量很少

下沉

(3)狂风暴雨

(4)会引起大风、暴雨、风暴潮等,损坏树木、房屋等建筑物等。

5.A-⑤

B-①

C-②

D-④

E-③

6.C 7.C 8.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大量砍伐森林。

9.(1)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汽车等交通工具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释放出大量的热,因而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使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

(2)空气在城市上升,到郊区下沉,下沉气流又从郊区近地面流向城市中心。

(3)略 复习题

1.A

2.D

3.C

4.D

5.C

6.C

7.B

8.D

9.C

10.B

11.D

12.C

13.C

14.C

15.C

16.小

17.瓶外的大气压强大于瓶内的气体压强

18.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19.吹来

风级

20.陆地

陆地

21.减小压强

压强减小

压强增大

22.太阳辐射

23.气泡应从小到大

24.4000 25.(1)高压

天气晴朗

低压

阴雨

(2)C 冷锋

阴天、下雨、刮风、降温

(3)西北风

26.b

27.(1)2000米

A

(2)B 迎风坡

背风坡

28.(1)山势较高

(2)纬度差异

(3)沿海和内陆差异

29.略

30.106牛

31.从开始烧水到水沸腾,用高压锅所花时间更长,“快速”的原因是锅内气压大,使水的沸点提高,从而缩短了从水开始沸腾到饭熟这段时间。

32.略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1.节律性

2.(1)天气(湿度、气压) (2)光

(3)温度(季节)

3.(1)水

(2)化

(3)触

4.D

5.左

向化

对照

6.D

7.C 第2节 神奇的激素 (一) 1.(1)既生长又弯曲

既不生长又不弯曲

(2)生长和弯曲与胚芽顶端有关

顶端

基部

(3)只生长不弯曲

既生长又弯曲

(4)弯曲生长与胚芽顶端是否与受单侧光照射有关

2.(1)胚芽尖端是否存在某些促进植物生长弯曲的物质

(2)便于对比实验

(3)有

3.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4.血糖

90毫克/100毫升

5.D

6.B

D

7.C

8.过量的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得过低

葡萄糖

9.(1)胰岛素

(2)降血糖 (二) 1.导管

激素

循环系统

2.A

3.B

4.B

5.B

6.略

7.说明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蝌蚪的发育。

8.(1)略

(2)性激素一类。由人体的性腺分泌。 第3节 神经调节

(一) 1.神经系统

2.神经元

感光细胞

嗅觉细胞

味觉细胞

3.(1)细胞体

突起

树突

轴突

(2)A树突

B细胞核

C轴突

D轴突的分枝

4.(1)A

大脑

B 小脑

C 脑干

大脑

(2)大脑皮层

神经元

视觉中枢

听觉中枢

(3)小脑

(4)脑干

5.A

6.A

7.C 8.B 9.A

10.D 11.A

12.人体的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生命中枢集中在

脑干,而脑干又位于后脑的位置,所以后脑着地比前额着地的危险性更大。

(二) 1.反射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C

3.B 4.(1)A效应器

B传出神经

C脊髓

D传入神经

E感受器

(2)感受器

效应器

(3)E D C B A (4)A

(5)脊髓的反射活动受大脑控制

(6)反射传导或把信息传递给大脑

5.听觉

位听神经(或传入神经) 听觉

传出神经

效应

6.C

7.B

8.C

9.(1)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

(2)略

(3)略

第4节 动物的行为

1.神经系统

激素

2.先天性

本能

大脑皮层

后天学习行为

大脑皮层

3.语言和文字

语言和文字

4.D

5.D

6.A

7.A

8.D

9.D

10.B

11.(1)神经系统

(2)神经

感觉

运动 第5节 体温的控制

1.骨骼肌

内脏

内脏

骨骼肌

2.皮肤

直接散热

汗液蒸发

3.产热

散热

4.A

5.D 6.D

7.C

8.C

9.产热

散热

升高

10.(1)A

高于

(2)舒张

增多

(3)汗液蒸发

C

11.D

12.D

13.C 复习题

1.A

2.D

3.B

4.D

5.B

6.B

7.C

8.D

9.A

10.D

11.胚芽的尖端

植物的生长

果实的发育

防止落花落果

抑制植物的生长

12.血液

糖类90毫克/100毫升

13.内分泌腺

激素

血管

血液循环

14.反射

反射弧

15.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神经系统

16.增加

增多

17.(1)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C A、G (3)C 脊髓

骨骼肌

18.显示种子萌发时,根所在的部位不同,以此来证明根是否有向地生长的特点

19.地球引力

向地单侧的光线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茎的背光侧生长更快

20.B 21.(1)结论:视觉对蝙蝠避开障碍物并不重要。理由:被蒙住双眼的蝙蝠成功避开障碍物的比例与未被蒙住眼的蝙蝠基本相同。

(2)结论:听觉对蝙蝠避开障碍物很重要。理由:成功避开障碍物的比例只有未被蒙住耳的蝙蝠的一半。

(3)结论:两只耳对蝙蝠避开障碍物很重要。理由:一只耳被蒙住,虽然另一只耳能听,但成功避开障碍物的比例与蒙住双耳的蝙蝠基本相同。

(4)结论:发出超声波对蝙蝠避开障碍物很重要。理由:不能发出超声波时,被蒙住嘴的蝙蝠成功避开障碍物的比例与被蒙住双耳的蝙蝠一样。

(5)蝙蝠更多的是依靠听觉来避开障碍物,这对它是有利的,因为蝙蝠是夜间出来活动的,光线较暗,视觉的作用就降低了。

22.(1)内脏

骨骼肌

(2)如运动、吃火锅等较热的食物或水等

23.(1)A蜘蛛生来就会织网的行为是天生就具有的

(2)B 铃声与进食本来没有直接的关系,通过长期训练,狗才能将它们建立一定的联系

24.乙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

第4章 电路探秘 第1节 电路图

1.电源

用电器

开关

导线

2.甲

3.串联

并联

4.并联

L1和L2 L2

5.C

6.A

7.D

8.并联

图略

9.图略

10.D 第2节 电流的测量

1.正

负电的电子

电子的移动方向

安培

A

毫安

微安

2.A

3.0.1 0.2

4.串联

正接线柱

负接线柱

5.3 2 0~3安

1安

0.1安

0.5安

0.52安

0~0.6安

6.灯L1的电流

灯L1支路的电流

干路电流

7.C

8.A

9.B

10.B

11.A

12.略 第3节 物质的导电性

1.导体

绝缘体

2.如钢尺、金属圆规等

如橡皮、塑料尺等

3.导体

导体

绝缘体

4.导体

5.

自由运动的电子

6.

电流的阻碍

R 欧姆

Ω

千欧

兆欧

7.

1.963 0.001963

8.C

9.A

10.D

11.导电

金属片

图略

12.(1)银和铜

铜更适宜。因为导电性能好,价格比银低得多。

(2)导电性能好的金属导热性能也好。

第4节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1.长度

横截面积

材料

增大

减小

超导

2.0.0175欧

忽略

3.

铜丝

铜丝电阻小

4.不同的

不同的

5.B

6.C

7.(1)AC (2)CD (3)BC

8.(1)1与4(2与5;3与6) (2)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线越长电阻越大

(3)材料和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9.略 第5节 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

电阻线的长度

电流

2.A

B B B端

变小

3.AP 变长

变大

变暗

BP 变短

变小

变大

变亮

4.c

5.B 6.A

7.略

8.(1)AB两个接线柱

(2)①串联

②AC或BC接线柱。

③阻值最大的位置

④图略

(3)略

(4)阻值最大的位置

第6节 电压的测量

1.电压

电源

伏特

V 千伏

毫伏

2.1.5伏

3伏

220伏

3.10-4 106 4.暗

5.(1)电压表

3 2 0~3伏

0~15伏

(2)2伏

12.5伏

0.6伏

6.0~3伏

0~15伏

不能

7.D 8.B 9.B 10.B 11.略

12.2000~5333个 第7节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一) 1.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

这段导体的电阻

实验

2.电压

电阻

电压

电阻两端的电压

电流

电阻

3.(1)略

(2)电压成正比

阻碍作用

成反比

4.0.32安

25欧

25欧

5.4.5安

6.6伏

7.10欧

8.通过电流表的电流达75安,远远超出其量程,将损坏电流表。

9.85.7安

428倍

10.C (二) 1.A

2.(1)

电压表

电流表

伏安法

(2)电源

电压表

电流表

改变电流的大小

(3)略

(4)最大

最小

(5)增大

变亮

(6)0.5

4 8欧

(7)8.3 7.7 6.8 5.6 图略

(8)随电压而变化。

3.(1)CDEBFA

(2)略 第8节 电路的连接

(一) 1.B

2.并联

串联

3.水流

通过A、B、C三处电流可能相等

4.A、B、C

A、B、C 串

不同的小灯泡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5.(1)AB BC AC (2)略

(3)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两端电压之和

(4)2伏

6.一样大

7.(1)略

(2)1.5伏

(3)①②

(4)灯L

1、L2的电阻应不同

8.第二次测量中BC间电压读错了,应为1.6伏。 (二) 1.D

2.A

3.D

4.(1)略

(2)Ia=Ib=Ic (3)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4)0.2A

1A

5.O.22 0.25

6.能同时使用

7.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有什么特点

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换另外两只不同的灯泡,重复实验,再做几次

4.5伏

4.5伏

复习题

1.D

2.D

3.C

4.A

5.D

6.C

7.A

8.D

9.C

10.D

11.绝缘

导体

并联

不会

串联

12.控制变量

电阻

电压

13.减小

温度升

高,灯丝电阻增大

14.串联

AP 增大

减小

变暗

15.铜

镍铬合金

16.变大

变大

17.左

10 3 18.略

19.(1)伏安

(2)略

(3)变大

20.(1)略

(2)不成正比

(3)逐渐减小

21.该实验方案存在三个不足:①电源的电压超出了灯泡的电压;②只选择了一组规格相同的灯泡;③只根据一次测量数据得出结论的实验方法不恰当。改进措施:①选用2节干电池串联做电源或者增加一个滑动变阻器;②应选用多组不同的灯泡做实验;③应分析多次测量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22.(1)电阻最大处

(2)B (3)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滑片,分别读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表的读数和相应电流表的读数,比较每次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怎样变化的

(4)控制变量

23.电阻为3Ω,电源的电压为3V 24.(1)小

(2)略

(3)110Ω

(4)0.024A

72℃

第13篇:五下语文《冬阳·童年·骆驼队》作业本答案

6.冬阳·童年·骆驼队

1.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读音。

(1)划去的读音是:juéjiáo

(2)划去的读音是:xìháizhòng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将序号写在括号里。沉:(1)③(2)②

临:(1)①(2)②

3.默读课文,填空。

四个场景和画面:看骆驼咀嚼的样子;谈关于铃铛的事;想为骆驼剪驼毛;问骆驼夏天去哪了。

4.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一)

(1)那样丑那样长那样安静交错冒着热气白沫子

(2)读着这个片段,我眼前仿佛也出现了一群正在安静地咀嚼的骆驼,还看到了一个充满好奇的“我”。

(二)

(1)我觉得不啰唆。这样写是为了表达对童年的眷念,对时光流逝和物是人非的叹息。

(2)我从这两个自然段中体会到了作者思念童年、思念骆驼队、想念北京城南的景色和人物的感情。

5.收藏屋。

参考句: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后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就很难看。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第14篇:科学苏教版初二上册作业本答案

第1节 机械运动

(一)1.位置 机械运动2.C 3.D 4.C 5.A 6.1 3 白云7.乙

(二)1.前面 短2.运动的快慢 路程 时间 米/秒 米每秒 单位时间 路程 3.A 路程相同,比较所用的时间E 相同的时间,比较通过的路程 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4.(1)10(2)1800 5.0.3h(或180min)6.B 7.B 8.B 9.褐海燕 猎豹 10.3×101500 11.80km/h 40km 0.5 12.骑车的人在15s内运动了200m。跑步的人在25s内运动了200m,骑车的人比跑步的人速度大13.8.33m 14.5.5 8

第2节 力

(一)1.物体 物体 物体2.(1)压路机 路(2)起重机 重物(3)手 门(4)手 铅球3.B 4.测力计5.牛顿 牛 N 6.弹簧测力计 零刻度线 7.B 8.C 10.(1)5 5 0.2 (2)1 1 相反 11.4.4 12.(1)材料、长度、形状、直径等(2)取材料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两个弹簧,用同样大小的力拉弹簧,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伸长长度,加以比较13.球 反作用力 互相的 15.略

(二)1.形变 运动状态 2.运动的速度大小 运动方向 形变 形变 运动状态 3.B 4.B 5.D 6.B 7.D

(三)1.大小 方向 作用点 带箭头的线段 力的图标 力的作用点 力的方向 力的大小 2.A B 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就不同 3.推(Push)拉(Pull)方向 里拉4.40 15 5.D 6.略 7.方向

(一)1.重力 地球2.地球 重力3.正比 G=mg 质量 重力 9.7N/kg 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4.490 5.B 6.弹簧测力计 4.9 7.重心 几何 中心8.曲线 重力 竖直向下 重心 重 运动状态9.竖直 中垂线 竖直 水平10.C 11.略12.悬挂 略13.D 14.1470N 2g 15.B 16.略

(二)1.互相接触 相对运动 滑动 静 滚动2.B 3.摩擦力 摩擦力 4.C 5.减小 摩擦力

6.②③⑤⑥⑧ ①④⑦ 7.C 8.B 8.B 10.C 11.弹性形变 恢复原状 12.弹弹 略 13.当接触面材料一定时,压力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大 略 14.(1)压力 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将f3与f1比较

第15篇:五下科学工作总结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马 晓 兰

《科学》以培养小学生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这学期兼带了五年级三个班的科学。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科学的方法和实践能力,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尽量从以下做起:

1、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学生学习。

2、注意培养学生从部分到整体 ,由现象到本质的探究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情况,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5、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6、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一学期结束了,我尽自己的能力做好每一件事,但肯定存在一些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改进,更加努力的学习好的方法。

第16篇:教科版五下科学教师用书

科学教师教学用书 五年级下册

目录

使用说明

教科书整体结构表

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主要材料清单

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沉和浮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第2课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第3课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第4课 造一艘小船

第5课 浮力

第6课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第7课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第8课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 热起来了

第2课 给冷水加热

第3课 液体的热胀冷缩

第4课 空气的热胀冷缩

第5课 金属热胀冷缩吗

第6课 热是怎样传递的

第7课 传热比赛

第8课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时间的测量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 时间在流逝

第2课 太阳钟

第3课 用水侧量时间

第4课 我的水钟

第5课 机械摆钟

第6课 摆的研究

第7课 做一个钟摆

第8课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地球的运动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 第1课 昼夜交替现象

第2课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第3课 证明地球在自转

第4课 谁先迎来黎明

第5课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第6课 地球在公转吗

第7课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第8课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使用说明

与教科版科学教科书配套的《科学教师教学用书》是为切合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编写的,三至六年级共8册。为了能清晰而简明地表达课程设计的意图,同时方便教师备课,我们设计了一些栏目并提供了相应的资源。

下面是与使用有关的几点说明。

一、教师用书的体例和作用

——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列出本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和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方面希望达成的目标。为教师了解全学期的教学任务提供完整的框架和概貌。 ——主要材料清单

列出本学期探究活动涉及的主要实验和需要的器材与材料,供教师作计划和提前准备时使用。 ——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用文字形式介绍本单元的主要教学活动和活动间的结构,说明本单元的教学在整个教科书框架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 ——单元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从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列出本单元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为教师把握单元教学提供方向。 ——背景和目标

这是分课时说明教学内容选择的知识背景和学生的认识背景,方便教师理解教学活动的设计意图。所列的教学目标是直接针对该节课的。 ——教科书说明

用图文对照的形式详细说明正文、照片、图片、图表、对话框所包含的意义,对教科书正文中提出的问题给出必要的答案或说明。 ——教学建议

有针对性地为教学提供参考性策略,对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给予提示。 ——评价建议

立足单元教学指出评价的主要方向、可使用的依据,以及可采用的评价方法。

二、课时安排建议

修订后的教科书每册均安排了4个教学单元。

3、4年级每个单元包含7个教学活动,

5、6年级为8个教学活动。原则上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为1课时,这是根据目前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小学科学课中、高年级均为每周2课时的现状安排的。在设计时,我们也考虑到个别省份科学课的开设已经实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保持了弹性。针对这样的地区,我们建议在课时安排上可以采取下面的办法来解决: (一)对典型的科学探究活动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例如“比较水的多少”“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等;

(二)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开展单元性的评价活动; (三)实现教科书中已设计的拓展性活动,或资料库中的拓展性活动。这些活动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如“小杆秤的制造”“设计制作一个强磁力电磁铁”等。为此每个单元安排3节左右的机动课时是适宜的,也是可操作的。

三、教学目标的表述

在这套教师用书中,我们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的科学教育研究成果,将教学目标分别从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科学概念的陈述是用一句完整的话来完成的,它比一个简单的词有了更丰富的内涵,表达的是一个科学的观点或思想。科学概念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例如核心概念和具体概念。每一个核心概念是由不同的具体概念组成的,而具体概念是从科学事实中归纳出来的。以科学概念作为教学目标,将促进学生对事实的理解,有助于他们形成重要的科学观念和思想,体现了科学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四、概念图和图表的使用

修订后的教科书引入了多种形式的概念图和图表,因为它们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用工具。运用这些工具,学生可以记录和加工整理信息,同时用来描述概念。教师也可以借此了解学生的初始想法,为教学确定起点。

维恩图是一种选择、分类和比较信息的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两个圆可以呈现不同的信息,比如只属于陆生植物的特征和只属于水生植物的特征应分别记在一个圆里,而它们的共同特征则应记入两个圆的交叉部分。

网状图是概念图中的一种,它的作用是用图解的形式记录与中心词有关的观点和内容,呈现中心词和与之相关内容之间的关系。

使用网状图可以帮助学生围绕中心词作尽可能多的联想,由此教师可以了解到哪些知识是学生已经知道的。

气泡图是一种简单的网状图,它可以帮助学生对中心词(主题)做出联想,记录下他们已经观察和了解到的内容。

柱状图(条形图)是在坐标图上用填充的方式完成的数据表达,表现为条形图,一般由两组数据组成,例如时间和影长、时间和温度等。柱状图可以直观地表现数据之间的差异。

记录不仅仅可以用文字,科学图画也是适合小学生记录观察和与人分享信息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它比普通的图画倾注更多的精力在细节上。为了真实地记录,学生必须仔细地观察,记下每个小的特点和线条。使用这种记录方法可以提高每个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也可以从中评价他们的观察、表达和理解的能力。

教科书整体结构表

修订后的教科书共32个单元,更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标准所规定的相关内容。教科书以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两大主线并行发展的方式建立了自己的整体结构。

书中每个单元后设置了资料库,是为了便于学生深入理解该单元的科学概念、丰富他们的已有经验和发展他们探究科学的兴趣,是科学课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仅供学生阅读。

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五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是由“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

在“沉和浮”单元里,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在“热”单元里,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在“时间的测量”单元里,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在“地球的运动”单元里,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册教科书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主要材料清单

“沉和浮”单元

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

“热”单元

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

“时间的测量”单元

钟表、小木杆、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木条。

“地球的运动”单元

乒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用时区图、陀螺。

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第一单元 沉和浮

一、单元概述

石块放入水中,沉下去了;木块放入水中,浮起来了。沉和浮是学生见过的十分熟悉的现象。一方面,学生对于“沉和浮”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对于“沉和浮”他们也有着许多似懂非懂的问题,例如“在水中,钢铁会沉下去,用钢铁制造的轮船却为什么能浮呢?”“潜水艇为什么既能潜入水下,又能浮出水面呢?”

人们对浮沉现象的关注已经有几千年了。表面上看是一些物体在液体中上浮而另一些物体下沉,实际上涉及了许多变量。这些变量包括物体的体积、重量和液体的密度,归根结底,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量有关(阿基米德定律)。有许多人试图去寻找一个简单的规则来解释这个现象,如他们通常说:“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这些不精确的概念同样存在于学生的认识中。

本单元将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有关沉和浮的许多问题。学生将探究不同物体的浮沉,形成他们关于对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现象的解释,而且能够明白物体与被放液体间的相互关系。当学生开始理解了他们所观察的结果之后,他们将鉴别出导致物体上浮或下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描述的语言可能和科学家精确的定义不很相同,但通过这些探究可以修正或完善他们的想法,使他们在理解上得以提高。这个探究过程会使学生认识到他们也可以弄明白事物的规律。

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有关物质的密度,它是物质固有的特性之一。密度是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它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本单元还有一些很重要的具体概念:当把物体放人一种液体,相同体积下物体与液体重量的不同将决定作用在物体上的浮力的大小。相同体积下,比液体重的物体会下沉,液体轻的物体会上浮。

本单元的编写思路是: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继而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体积大小、重量、液体的密度),最后形成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有关沉浮现象的本质解释。

本单元设计的对物体沉浮的解释有两条途径,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二是用密度的概念解释沉浮现象。因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也有密切关系,因此,将物体的沉浮原因定位在物体的密度上。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密度概念要求过高,因此,教科书没有直接出现密度概念,而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用同体积的重量作比较,帮助学生建立密度的前科学概念。

第1课从学生常见的现象开始。首先涉及到的是哪些物体在水中下沉,哪些物体在水中上浮,在观察现象的过程中,整理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体积、重量没有关系,只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在这里埋下一个伏笔。

第2~3课研究沉浮与物体的轻重和体积大小的关系。相同体积下,重的物体容易沉;相同重量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第4课是沉浮的应用,体现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第5~6课,从另一个角度,即浮力和重力之间的关系,解释物体沉浮的原因。

第7~8课,探索液体密度对物体的沉浮影响,最终揭示本单元的核心概念:物体的密度不同,影响它们的沉浮。

资料库中的资料,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同时渗透了物体密度的概念。在相同的体积下,一些物体比水重,一些物体比水轻,它们的沉浮与之相关。

当然,本单元只是研究了与沉浮现象有关的因素,并不能穷尽沉浮的规律。关于沉浮的进一步探索、浮力的计算等内容,将在初中的科学课中最终完成。

本单元的教学活动多是以矛盾冲突及产生的问题来引导和驱动的。如“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同一个马铃薯为什么在第一个杯子里是沉的,而在另一个杯子里却变浮了呢,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了问题再进一步观察、分析,“可能两种液体不一样吧”——提出了推测;让我们来观察比较这两种液体有什么不一样,“可能是水中的白乎乎的东西引起的变化吧”——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就这样使孩子们进人到像科学家那样探究科学的活动过程中。 在“造一艘小船”的活动中,也是通过“用这几种材料能制作什么样的船”“什么样的船能装更多的货”,以及探究过程中不断产生的“用什么方法保持船的平稳”“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我们的船装得更多”等一系列问题来指引学生们设计和制作小船,并不断改进小船的制作的。

学生们因为有这些不断产生的问题,才会持续进行观察研究活动。也正是因为他们能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继而又产生新的问题,才会使他们变得越来越聪明。

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简单的推测、实验设计和验证活动获得结果。

●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一发现一推测一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按一定要求进行简单的设计和制作。

●学习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索物体沉浮的原因。 ●学会用弹簧秤测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利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用画示意图的方法,表示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经历观察方法的设计、改进,通过实验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据的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对观察研究结果进行简单的整理、分析和概括,形成科学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认识到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认识到阅读、收集更多的相关信息资料,能丰富自己的认识,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 ●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 ●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懂得方法的改进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

●学习利用数据分析解释现象,懂得数据的重要性。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

第1课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一)背景和目标

生活中哪些物体在水中下沉,哪些物体在水中上浮,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经验;物体为什么会上浮和下沉,学生也有他们自己的解释。

表面上看是一些物体上浮而另一些物体下沉,实际上是一些变量决定了物体的浮沉。这些变量包括物体的体积、重量和被放液体的密度。人们通常说:“重的物体下沉而轻的物体上浮”“所有的木材都会上浮”,这些表述都过于简化,生活中不难找到与这些说法相悖的例子。

如何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这是本单元面临的问题,也是本节课开始探索的任务。从纠正学生的错误概念开始,通过一步一步地探索,让学生逐步明白现象背后的原因,认识到事物的规律。 猜想一个物体在水中是上浮还是下沉,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学生将想出许多原因。有些猜想基于物体材料本身,有的基于对熟悉物体先前的认识,有的会关注物体的体积大小、形状、重量或其他的一些特性。

学生很容易把沉浮的原因归结为物体的轻重和大小。鉴于此,教科书特地安排了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重量和体积大小,沉浮状况不变的内容,从而纠正学生一些错误的前概念。 科学概念

●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对物体的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二)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水槽、教科书上要求的一七种物体、一把小刀、to枚回形针、3块相同大小的小木块、记录表。

(三)教科书说明

本课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观察物体的沉浮”“观察更多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观察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第一部分:观察物体的沉浮

教科书第2页的两幅图,是让学生进行一项简单的观察活动——观察砖块、木块在水中的沉浮,确定判断物体沉浮的标准。同时,规定了操作的方法:把物体轻轻从水面放入水里,而不是把物体扔进水中,也不是放在水面上。接下来要判断塑料块在水里的沉浮情况,由于学生对砖块、木块的沉浮经验十分丰富,一般不会出现判断错误,而对塑料块的沉浮经验普遍不足。所以,应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然后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状况。这里既是复习沉浮的标准,又为下一步的观察活动作了铺垫。

需要指出的是,若放人高密度聚乙烯(HDPE)塑料块,塑料块的大部分是浸入水中的,有些学生会把这种现象表述为“塑料块沉入水中了”,而不是表述为“塑料块是浮的”。因此,此项活动,也是进一步界定“(浮在水中的物体)只要物体的一部分露出水面,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从而避免出现悬浮的概念。

第二部分:观察更多的物体是沉还是浮

明确了观察沉浮的方法和标准,下面再来观察更多物体的沉浮情况。教科书安排了七种材料让学生进行观察。这七种材料是有结构的,有学生极易做出沉浮判断的材料,如石头、泡沫塑料等,也有他们较难判断沉浮的材料,如萝卜、蜡烛头等。

因此,在这部分观察活动开始前,教科书对观察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进一步的要求。即“先预测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说说预测的理由,再把它们放在水中观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测,预想在观察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一这种观察前的推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进行初始的假想或推论,更是调动思维的必要条件。

学生的预测,展示的是他们对沉浮判断的初始概念,当实验结果与学生的初始概念产生冲突时,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发现并提出问题。所以,活动之后要求学生区分哪些预测是正确的哪些预测是错误的,结合自己的预测理由,进一步思考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有哪些是十分必要的。

在学生的经验中,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变量)有以下几个: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这些因素有些是相互关联的,如大小、形状和是否空心。接下来的学习,将围绕这些变量,进行沉浮原因的探索。

第三部分:观察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这部分内容研究的是材料对沉浮的影响,实际上指向物质的密度概念,但在此处不出现密度概念。 教科书用橡皮和萝卜作为研究材料,进行实验研究。在不少学生的初始概念中,物体越小,重量越轻,就越容易浮起来。因此,学生会认为把橡皮切得很小的时候,会浮起来。实验结果与学生的推测相反,这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发展都有好处。

切分橡皮和萝卜的方法,不限于教科书提供的方法,只要能够大致切分成差不多大小就可以。实验中使用小刀的时候,应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橡皮和萝卜不能无限制地切小,切分得太小,会出现浮在水面上的情况,这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的原因,出现这种情况将会对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会改变探索的方向。

如果找不到能浮在水面的萝卜,可以用苹果等代替。

通过橡皮和萝卜的实验,学生会初步明白,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状况是不变的。

同样,做回形针和木块的实验是对前一部分的逆向思考。通过实验学生会明白,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增大,它们的沉浮状况也不会改变。

把这两个实验连起来观察,学生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改变的。可见,这部分内容隐含着材料本身的质地(物质的密度)与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关系的道理。 (四)教学建议

1.观察物体的沉浮。

一开始,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曾经看到过的物体沉浮情况,了解学生的经验。

然后出示砖块,演示把砖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出示木块,演示把木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板书:浮。这里确定了沉和浮的参照标准。

接着,出示塑料块,让学生猜测塑料块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猜测后,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塑料块的沉浮状况,并指出像塑料块这样,只要物体有一小部分接近或者露出水面,都属于浮的情况。

2.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把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和橡皮放在桌上,让学生预测,哪些物体会沉,哪些物体会浮,并把预测结果和预测的理由填入表格;然后给学生发水槽,进行实验观察验证,并把实验结果填入表格中。这里的顺序不要调换,如果一开始把水槽和物品全部放在桌上,学生有可能直接进行实验,而跳过了预测和思考沉浮理由的过程。

比较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有没有出现预测错误,思考这是为什么?同时全班讨论,我们在预测时,判断物体沉浮的依据是什么?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有哪些?把这些因素全部罗列在黑板上,以备在后面的活动中进行研究。

3.观察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1)提问:这块橡皮在水中是沉的,萝卜是浮的,把它们切成一半大小,它的重量和体积减小了多少?它在水中的沉浮会发生变化吗?如果切成四分之一大小、八分之一大小,又会怎样呢? (2)让学生把预测结果填写在表格里,并写上预测理由。

(3)演示切分橡皮的方法,提醒学生使用小刀要注意安全。为了保护桌面不受到小刀的划伤,可以在桌面垫上硬纸板或者木板。

(4)学生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5)提问:我们对橡皮和萝卜进行了切分,得到了沉浮的一些规律;如果反向思考,把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进行叠加,沉浮会发生变化吗?

(6)教师给每小组提供一些回形针和小木块,让学生按照教科书第4页的方法进行操作,并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上。

(7 )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有什么特点。

第2课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一)背景和目标 本课延续上一课的研究内容,继续探索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自身的重量和体积,在水中沉浮的情况不变。但是根据经验和预测,学生们仍然会认为物体的沉浮会与它们的重量和体积有关。这里面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怎样帮助学生梳理清楚其中的关系?

教科书从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入,继续探索影响沉浮的其他原因。对学生来说,物体的重量和体积是最直观、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因此本课的探索就从物体的重量和体积切入。

如果学生能意识到重量和体积正在同时影响着沉浮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变量控制的实验来探索其中的秘密。教科书中提供了可控的材料:相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和相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意图通过特定的材料,探究出影响沉浮的因素,得到有关物体沉浮的规律。

同时,教科书还设计了利用小瓶子继续研究相同体积下重量是怎样影响物体沉浮的实验,也为探索潜水艇沉浮的原理作了很好的铺垫。潜水艇的设计很好地体现了科学原理和科学技术之间的有机结合。

科学概念

●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过程与方法

●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索物体沉浮的原因。

●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

●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 (二)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水槽、教科书上要求的一七种物体、一套相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相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 (三)教科书说明

教科书从前一节课的内容引入,提出了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它们的沉浮与轻重、体积大小有关吗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分析前一节课的材料和实验结果。

第一部分: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这里所说的物体指的是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有关?在前一节课已引出了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学生的讨论结果可能会是这样的:物体的沉浮与物体是不是空心的有关;与它的轻重有关;与它的大小有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大小是怎样的关系呢?轻的浮、重的沉;大的浮、小的沉;或者是大的沉、小的浮。

是这样的吗?教科书引导学生们先来进行两项前期观察结果的整理活动。

1.把几种物体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在实验桌上,再标出它是沉的还是浮的。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2.把几种物体按轻重顺序排列在实验桌上,再标出它是沉的还是浮的。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这里的活动隐含着如何做观察记录和整理信息的教学意义。经过排列整理,学生们很快就会“发现”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并无他们所想象的那种关系。

当预想的结果与实际观察的事实产生矛盾时,我们怎么想呢?这有两种可能:或许是我们的观察有误;或许是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体积大小、轻重是没有关系的(即我们的推测有误)。学生们对于“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轻重是无关的”这样的结论,大多表示半信半疑。事实上,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轻重都是有关的,其中本质的原因是物体的密度,但是这里还不适合出现密度这个概念,因此就用重量和体积这两个变量进行描述,这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正因为是这两方面的因素同时影响着物体的沉浮,在不考虑体积大小的情况下,就很难看出物体的沉浮与轻重的关系;同样,在不考虑轻重的情况下,也很难看出物体的沉浮与体积大小的关系。所以,要探究物体的沉浮是否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就要对可能影响它沉浮的“体积大小”因素加以控制;同理,探究物体的沉浮是否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时,就要对可能影响它沉浮的“轻重”因素加以控制,这就是科学上的变量控制的思想,也是这节课要求学生学习的变量控制实验的方法。

第二部分: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

教科书提出了一个问题“当我们对这些物体进行比较时,为什么看不出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之间的关系”,希望引导学生讨论猜测:可能是重量和体积在同时影响物体的沉浮,从而顺利地引出控制一个因素(变量),研究另一个因素(变量)作用的活动。同时,教科书以介绍科学家常用的方法,出示变量控制的研究方法。教科书这部分的后两项观察活动就是按这样的思路设计的。 1.把一组大小相同的球体按轻重顺序排列在桌上,推测它们的沉浮,再放进水里观察。

2.把一组轻重相同的立方体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在桌上,推测它们的沉浮,再放进水里观察。

结果怎样?物体的沉浮和物体的轻重有关系吗?物体的沉浮和物体体积的大小有关系吗?是什么关系呢?

原来,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这就是学生所能理解的重量与体积对沉浮的影响。到此为止,学生对物体重量、体积与沉浮的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向科学概念迈进了一步。如果再进一步,希望学生感受到“体积大、重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重量大的物体很容易沉。”这样,学生科学概念的发展更加深入。

教科书第5页最下面一行的问题“当我们用这两组材料进行研究时,为什么能够看出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对沉浮的影响呢?”意在提醒学生反思我们的研究过程,认识到变量控制实验的意义和作用,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在该课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对物体沉浮的有关认识经历了“发现——否定——再否定——再发现”这样一个不断冲突、不断修正的过程。

第三部分:用小瓶子研究沉浮

这个活动是前面活动的延续。空的小瓶子是浮的,小瓶子的好处是可以控制体积不变,往瓶子里加水的过程中,逐步改变瓶子的重量,在不断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重量是怎样影响沉浮的,从而加深对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这个概念的理解。

教科书第6页中间,一个小瓶子悬浮在水中,这种现象,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是很难做到的,因此这里不要求学生做出悬浮的小瓶子,只要求学生观察到,瓶子中的水超过某一个限度,小瓶子就会下沉,这其中也隐含着密度的概念,这里的密度是小瓶子的平均密度。当平均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小瓶子就下沉。

到这里为止,教科书提出要求,希望学生能够整理所学内容,得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作进一步强化。

第四部分:潜水艇的原理

有了小瓶子活动的铺垫,学生对潜水艇的原理能够比较容易理解。不过,小潜水艇是学生十分喜欢的玩具,尽管学生理解了原理,还是要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甚至亲自制作简易潜水艇,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建议

1.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这个活动展开,要利用上一节课的材料和实验记录单,把七种物体放在桌上,进行观察,你能看出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吗?怎样说明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体积大小有没有关系?

(1)把泡沫塑料块、萝卜、空瓶子、小石块、回形针、橡皮、蜡烛等物体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在实验桌上,再用小卡片标出它是沉的还是浮的。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们的大小有关系吗? (2)把泡沫塑料块、萝卜、空瓶子、小石块、回形针、橡皮、蜡烛等物体按轻重顺序排列在实验桌上,再用小卡片标出它是沉的还是浮的。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们的轻重有关系吗? (3)为什么看不出它们与沉浮之间的关系? 2.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

首先要让学生讨论得出可能是物体重量和体积在同时影响着它们的沉浮,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希望学生能够应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思考出控制其中一个因素进行研究的方法。如果学生想不出来,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科学家遇到这种情况时所采用的方法,顺势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教育。

(1)把一组大小相同的球体按轻重顺序排列在桌上,推测它们的沉浮,再放进水里观察。结果怎样?

(2)把一组轻重相同的立方体按大小顺序排列在桌上,推测它们的沉浮,再放进水里观察。结果又怎样?

(3)思考:从这两组材料的实验中,我们得到什么结论?

(4)为什么用上一节课的物体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的大小对沉浮的影响?用这两组材料,能够观察到物体的轻重、体积与沉浮之间的关系? 3.用小瓶子继续研究沉浮规律。

这项活动,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要提出任务即可。选择的空瓶子要能够浮在水面上,然后给学生提供滴管,让学生找到加多少水,小瓶子就开始下沉的临界线,标注记号。最后让学生讨论: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明白了什么。从而强化物体的体积不变,重量增加,沉浮会发生改变的结论。

再跟前面的实验结合起来,整理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4.潜水艇的秘密。

关于潜水艇的原理,可以让学生观察教科书上的插图进行讨论,也可以提供多媒体资料,向学生介绍。当学生理解了潜水艇的原理之后,接下来的活动还是相当重要的,一是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小潜水艇,体验潜水艇的沉浮现象;二是要提供自制简易潜水艇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在课外自己制作潜水艇,提高他们的兴趣,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跟“造一艘小船”一课结合起来,举办自制小船的展览会。

第3课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一)背景和目标

前面已经研究了物体沉浮的规律,学生也知道了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重量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本课将用学生熟悉的橡皮泥作为研究材料,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并探索其中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学生对橡皮泥是比较熟悉的,一些学生或许在生活中已经有了类似的经验,能够把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浮在水面上。但是,一般的学生都不会去考虑其中的原因,本课将带领学生用实验数据揭开其中的秘密。

实心的橡皮泥沉入水底,船形橡皮泥却能浮在水面上,原因是船形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了。这里引入了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的活动,通过比较各种形状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揭示沉浮变化的基本原因。 科学概念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

●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把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水槽、若干橡皮泥、一只刻度杯、记录表。 (三)教科书说明

本课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第二部分是“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第三部分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探索橡皮泥上浮的原因”。 第一部分: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

教科书第7页,展示了一块橡皮泥的四种形状,把它们放入水中都会沉入水底。不同形状的橡皮泥,重量没有改变,学生很容易理解。因为橡皮泥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形状不影响重量。这是一个铺垫性的活动。

把一块橡皮泥改变成不同形状,它的体积发生变化了吗?这对于学生来说没有经验,怎么办?得想办法测出不同形状的橡皮泥的体积是多少。怎样测出橡皮泥的体积呢?把橡皮泥放入盛水的刻度杯中,就能测出它的体积。比较几种不同形状的实心橡皮泥,会发现体积没有变化。

所以,改变橡皮泥的形状,重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它的沉浮状况不会发生变化。

这个测量橡皮泥体积的活动,为后面测量排开的水量做好了铺垫。

第二部分: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怎样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学生是有经验的。教科书第7页提供了一种形状,实际上学生会创造出很多不同的形状,它们都有共同之处:空心的或者是船形。教科书要求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出能浮在水面的橡皮泥,这里有技术上的要求。当学生做出一些能浮在水面上的橡皮泥后,就会思考了,是什么原因使橡皮泥浮起来的?橡皮泥的重量没有改变,改变的因素可能就是浸人水中的体积了。

第三部分: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怎样测量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呢?教科书第8页提出了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的方法。称作“排开的水量”是为了与“排水量”相区别,“排开的水量” 指的是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而“排水量”通常指的是物体排开的水的重量。

教科书第8页出示的是用烧杯测量排开的水量,烧杯的刻度还不够精确。测量排开的水量的工作必须细致,观察刻度时视线应与水面持平。排开的水量的计算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数减去原来的水量等于物体排开的水量。

教科书第8页的表格中,要测量五种形状橡皮泥的排开的水量。其中“实心团”和“沉的形状”两者排开的水量是相同的,其他三种形状排开的水量也相同。比较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与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可以发现: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大。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的重量不变,而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

知道了这个道理,学生也就能够理解钢铁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了。这里要求学生能够以自己的语言,来解释轮船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四)教学建议

1.观察橡皮泥的沉浮。

这项活动只能用一块橡皮泥做实验。市面上有各种品牌的橡皮泥,教师要多加挑选,选择放在水中不会化掉的橡皮泥做实验,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影响精确度。

对于不同形状的橡皮泥,重量是否改变,学生一般不会有异议。但是体积是否发生变化,学生肯定会有不同意见,此时教师要抓住机会,让学生思考如何比较不同形状的橡皮泥的体积,从而引出采用盛水的刻度杯来测量橡皮泥的体积的实验。

这里可以把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的活动提前,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记录,这项活动为后面的测量船形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打下了基础。

经过测量后,要求学生总结:橡皮泥的形状改变之后,重量不变,体积也不变,因此沉浮状况保持不变。

2.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此活动要求学生继续探索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让它浮在水面上。教学时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探索。例如采用竞赛的形式,提供学生多块橡皮泥,让学生做出尽可能多的

形状。然后观察各种能浮的形状有什么特点,不能浮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初步感受它们 与沉浮之间的关系。

思考:同一块橡皮泥,在改变其形状后,有的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呢? 3.测量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1)思考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沉浮情况发生变化,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2)把橡皮泥船放人刻度杯使之浮在水面上,观察水面指示的刻度。把船形橡皮泥排开的水量记录在表格中。

(3)将实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数据,与船形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数据进行比较。 (4)分析是什么原因使船形橡皮泥能够浮在水面上。 (5)解释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第4课

造一艘小船

(一)背景和目标

船的发明是人类的伟大创造,自从有了船,人类的活动范围大大扩大,人类的物资运输和交流也大大增加。可以说,船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大部分学生对船比较熟悉,许多学生有乘船的经验,有折纸船的经验。学生知道船的作用,因此也很乐意来设计制造一艘自己的小船。

前面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白了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的原因,也知道了船排开的水量越大,越容易浮在水面上,装载的货物也就越多。

本课引导学生通过制造一艘橡皮泥小船,研究相同重量下,怎样增加船排开的水量,从而达到更大的装载量。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怎样保持船身的

稳定和平衡,如何装载更多的货物。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有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断地 调试才能达成,因此对学生技能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本课还引导学生用其他的材料造船,设计出更多的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设计的计划进行有日的的活动,进一步加强科学和技术的联系。最后举办船的展览会和回忆船的发展史是活动的延续,希望学生保持对科学、技术的兴趣。通过回忆船的发展历史,了解人类的发明创造过程,激发心中的创造欲望。

科学概念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过程与方法

●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人水中的体积。

●按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二)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水槽、若干橡皮泥、若干垫片、玻璃弹子、船的发展史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三)教科书说明

本课有五个部分,分别是“用橡皮泥造船”“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设计制造其他 的船”“办个船的模型展览会”和“船的发展史”。

第一部分:用橡皮泥造船

用橡皮泥造一艘小船,对学生来说已经不是难事,如果重复这样的活动,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多大的意义。因此,教科书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样造出一艘装载量比较大的小船呢?这就需要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每组的橡皮泥数量相等,重量相等,不能在重量上做文章,只有在增大浸入水中的体积这一点上动脑筋,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装载量就越大。橡皮泥是很容易改变形状的,这就为学生的动手留下了很大的空间。这个活动,不仅仅要让学生造出一艘船,更要引导学生怎样利用限定的材料造出一艘大船,把动手和动脑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部分: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

船造好了,究竟哪艘船装载量大,需要检验,这也是一个验证的过程。教科书第9页,提供了用垫圈作为货物进行验证的方法。垫圈有大有小,垫圈的选择要与橡皮泥船的装载量相匹配,一般一艘橡皮泥船,最多能够装载20个垫圈,这样大小的垫圈比较理想,在课堂教学中容易比较装载量。

如果采用玻璃弹子作为装载的货物,就会遇到玻璃球滚来滚去的问题。这会使船不能很平稳地浮在水面上,而发生倾斜,也就影响了装载量。怎样保持船的平稳呢?教科书提示学生“把船分隔成几个船舱试试”。这也使我们的学习活动与生活实际联系了起来。

“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我们的船装载得更多?”这是一个更为开放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思考的角度更加开阔,为改变液体会改变沉浮埋下伏笔。

第三部分:设计制造其他的船

通过观察研究,学生们已经明白了一些物体沉浮的道理。现在,他们要用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经验来造一艘其他的小船。

要造一艘什么样的小船呢?造这艘小船需要什么材料?可以先拟订一份造船的计划。教科书在这部分通过图片和文字向学生们介绍了造船的计划和实施步骤,引导学生们在课前完成一艘小船的制作。课堂上,主要来演示介绍自己的小船,并交流一下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造小船是在课前进行的,因此,上一课结束时要让学生们课外先自学这部分内容,在本节课前完成一艘小船的制作。

当然,这部分的学习内容也可以在课内进行。如果是这样,那么本课就需安排两课时来完成教学。

第四部分:船的展览会

第五部分:船的发展史

这两个活动可以结合起来进行。这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的好机会,也是“造一艘小船”教学成果的展示活动,又是沉和浮单元教学的后续课外活动。

让学生们课外去收集各种船只的图片、模型及有关的文字资料,加上自己设计制作的小船,就可以办一个船的展览会了。参观自己办的展览会,交流收集的各种资料,了解更多的船的作用和特点以及船的发明发展史,这将是十分有趣也是很有意义的活动。它将促进学生对技术的理解,对技术发展与人们生活关系的理解。这项活动,可以作为考核学生的依据之一。

教科书第11页,船的图片(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分别是:木筏、独木舟、明轮、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轮、现代客轮、航空母舰。 (四)教学建议

1.用橡皮泥造船。

这项活动,可以采用比赛的形式进行。要让学生明白,制造一艘橡皮泥小船容易,不容易的是利用相同数量的材料,制造出装载货物较多的小船,让学生感觉到有一定的难度,会激发学生的挑战意识。

在学生动手制作之前,可以讨论,运用所学知识,怎样才能制造出装载量比较大的小船。教师要挑选比较理想的橡皮泥,即浸在水中不会化掉的橡皮泥,提供给各组的橡皮泥数量和重量要相等,让学生在公平的情况下竞争。 2.哪艘船装载多。

(1)等各组完成制造小船之后,组织讨论怎样比较每一只船的装载量。 (2)建议用适当大小的垫圈作为货物,来检验小船的装载量。 (3)放人垫圈的时候,动作要轻,分布要均匀。

(4)边放垫圈边记录数量,可以重复几次检验,取放得最多的一次的数值。 (5)把各组的最大装载量写在黑板上,比较其中的差别。 (6)让装载量最大的小组介绍经验。 3.设计制造其他的船。

这项活动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完成,也可以在课堂中完成计划的制订和小船的设计,然后交流学生的设计,相互补充、完善。

如果事先布置学生自制小船,课堂上可以展示自制的小船,进行试航,讨论小船的优点和缺点,提出改进的意见。 如果事先没有布置学生自制小船,就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画出小船的设计图,列出所需的材料,写出制作的步骤,再全班交流。制作的任务在课外完成,学生最好能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请父母或者亲戚朋友帮助。等适当时候,举办船的展览会。 4.办个船的模型展览会,船的发展史。

(1)把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船的图片、资料在小组内交流。

(2)选择学生收集的图片,按照船的发展史,把图片排列在黑板上。 (3)观看船的发展史的图片或录像,谈谈自己的体会。 (4)另外,可以把学生制作好的小船和收集到的有关船的图片、资料在实验室作长期展出交流。

第5课 浮力

(一)背景和目标

第1课到第4课,学生通过探究了解了构成物体的材料、重量、体积大小对沉浮的影响,实际上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已经感受到了浮力的存在。本课开始,学生将把注意力放在浮力上,来研究物体沉浮的秘密。

当一个物体放入水中时,它就受到了水对它向上的推力,即浮力。不管物体是下沉还是漂浮,它们都受到水的浮力。如果向上的浮力大于向下的重力,物体将上浮;如果向上的浮力小于向下的重力,则物体下沉。

当学生将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与受到的重力进行比较时,他们会发现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寻找到物体为什么在水中上浮的原因。

学生通过测量比较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还会发现,不同大小的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他们就此也会明白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

科学概念

●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弹簧秤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方法的改进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

●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弹簧秤、三块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一个底部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细线、记录表。

(三)教科书说明

本课有四个部分,分别是“感受浮力”“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块的浮力”“测量不同大 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和“解释上浮的原因”。

第一部分:感受浮力

学生在平时的经验中,已经有了浮力的感受,当学生在游泳时能够感受到水对身体的浮力,当学生用救生圈游泳时,更能感受到水的浮力。这些对浮力的感受是无意识的。学生在前面内容的学习中,也不自觉地感受到了浮力。因此,浮力一词的出现,就从学生的平时感受出发。首先是回忆手指压小船的感觉,调动已有的学习经验;然后是把一 块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直接感受水的浮力。

当学生感受了浮力之后,教科书给出了浮力的描述性定义,这个定义是在学生感受浮力的基础上给出的,因此只要求学生能理解、会使用浮力一词,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关于浮力的精确定义。同时,教科书告诉学生:当泡沫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反。这个结论是直接告诉学生的,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接受。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教科书第12页提供了一幅示意图,用图示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图示上,浮力和重力的箭头都从物体的重心出发,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理解这张示意图的意思,是接下来学习的基础,因此必须让学生明白图示的意义。

第二部分: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了水的浮力,这个浮力有多大?这是学生很自然产生的问题。要知道重力有多大,可以用测力计测量,同样道理,浮力有多大,也可以用测力计测量,关键是怎样测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呢?这是一个测量中遇到的难题。教科书提出希望学生进行讨论,思考出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大小的方法。

寻找方法的思路是这样的:用弹簧秤测量浮力,弹簧秤只能测量拉力,泡沫塑料块浮在水面上,弹簧秤又不能测量压力,怎么办?能不能把弹簧秤放在水下拉呢?这种方法又不行!如果学生想不出方法,教科书在第13页提供了测量泡沫塑料块浮力的方法:在杯子底部装上一个小滑轮或者一个小钩子,再利用一根细线绕过钩子,一端系住泡沫塑料块,一端挂在弹簧秤的钩上,就可以测出它的浮力了。

这个测量方法的思考,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教师要适当地引导,或者让学生看教科书中的插图,按照插图安装测量装置。

教科书第13页的插图给出了测量的方法,也给出了测量浮力时的操作要求:拉线时,弹簧秤最好能接近垂直,如果歪斜的话,有可能出现较大的误差。图上的水槽最好能换成专门的杯子: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因为,这项活动不但要测量浮力,还要测量泡沫塑料块浸入水中后排开的水量,没有刻度的水槽是完不成这个任务的。

当学生读出弹簧秤上的拉力数值时,是不是等于知道了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不是!怎样转换成浮力的数值?教科书提供了示意图,标出了浮力、重力和拉力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浮力等于重力加上拉力。这幅示意图是给学生看的,为的是帮助学生理解三者的关系。图示中还可以把重力和拉力合起来,与浮力的箭头处在同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反。

学生掌握了测量方法之后,教科书提出了测量泡沫塑料块三种状况下的浮力大小: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和全部浸入水中。目的是找到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即体现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的规律。

第三部分:测量不同大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通过上一个活动,我们发现同一块泡沫塑料块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那么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吗?这个活动与前面的活动是一种有机的结构,体现了思维递进。测量的方法与前面相同,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自主操作,测量记录的数据填入表格,把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规律。到此为止,我们应该总结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与浸入水中的体积大小的关系。教科书中“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就是对本课活动的总结。

第四部分:解释上浮的原因

学生通过实验知道了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它本身的重量,因此一松手,泡沫塑料块就浮起来了。等到浮在水面上之后,泡沫塑料块为什么不再向上冒?因为此时它浸入水中的体积很小了,受到的浮力也很小。小到与它受到的重力相等,因此就不再上浮,也不下沉。

如果学生能够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泡沫塑料块的上浮原因和静止原因,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浮力、重力和物体沉浮的关系了。 (四)教学建议 1.感受浮力。

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浮力,是本课开始的基础。教师要提供一些能浮的物品,让学生感受,为继续探索沉浮的秘密打下基础。 (1)观察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浮在水面的情况,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船,有什么感觉?分别把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压入水中,有什么感觉? (2)出示关于浮力的描述性定义。

(3)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感受到水的浮力?

(4)出示教科书上浮力和重力的示意图,讲解示意图的含义。 2.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学生知道了泡沫塑料块要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把它压入水中,它所受到的浮力有多大?在这里,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讨论:怎样测出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1)讨论怎样测出泡沫塑料块的浮力,交流测量的方法。

(2)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演示规范的测量方法,讲解注意的地方。特别要讲清楚浮力的计算方法,可以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3页的示意图,理解浮力等于重力加拉力的道理。

(3)学生测量泡沫塑料块浸入水中的浮力,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测量三种状况,分别把测量结果(拉力大小和排开的水量)记录在表格中。

(4)分析拉力、浮力和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得出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3.测量不同大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教师要准备三块不同大小的泡沫塑料块或者三块不同大小的木块,让学生预测:如果把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或者木块,完全浸入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吗?

根据前一个活动所获得的结果,可以推断大小不同的物体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一样。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参照前一个活动的测量方法,独立自主完成测量,把测量结果填入记录表中,并分析浮力大小与体积大小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把前后两个测量活动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分析了排开的水量与浮力之间的关系之后,再让学生观察物体的自重与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进行比较,发现浮力大于重力,所以就能解释教科书最后提到的一个问题了。

总之,要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分析数据,从数据中得出有用的结论,完善学生的科学概念。

第6课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一)背景和目标

学生对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比较容易理解。对沉入水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没有把握。但是,学生会有一些生活经验,如游泳时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会被水托起来,在水井中打水时,会感觉到装满水的水桶在未离开水面时要比提出水面轻许多。这些经验提醒学生,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会受到水的浮力。

本课引导学生继续探索浮力与物体沉浮之间的关系。教科书提出了要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猜想的活动,在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要求上更进了一步。同时,通过测量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引导学生发现,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这与前一节课的内容联系起来,可以形成完整的概念: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与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 科学概念

●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过程与方法

●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了浮力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画示意图,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实验验证的重要意义。

●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弹簧秤、一个钩码、一个底部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三块大小不同的石块或砖块、细线、记录表。 (三)教科书说明

本课有三个部分,分别是“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测量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和“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

第一部分: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这是一个学习中很自然地产生的问题。当学生测量了上浮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时,很自然地提出了一个疑问: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教科书第15页提供了一个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情形:从井中提水时,在水中的水桶总是比离开水面的水桶要轻,这是什么原因?是否说明水桶在水中同样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

教科书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根据前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这样的实验验证,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完成任务。希望学生的设计,能够借鉴前一节课的成果,用示意图的方法展示自己的设计思路。如图:

然后通过实验验证,得到下沉的物体确实受到了浮力作用,受到的浮力大小可以这样计算:浮力=重力G物,但内容含义不同。悬浮的物体完全浸入液体里,这时物体所受的浮力是最大的浮力。漂浮情况,物体所受浮力,肯定不是最大的浮力。悬浮的物体,可在液体中的任何位置停留,例如鱼及潜水艇就可悬浮于水中。又如,浮沉子的重力等于浮力时,即可悬浮于水中。悬浮在液体中的物体或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它们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排水量

船的大小是用排水量来表示的。是指船装满货物后排开水的重量,也就是船满载后受到水的浮力。根据物体漂浮的条件,即可得出下列公式:排水量(浮力)=船自身的重量+满载时货物的重量。

吃水线

吃水线表示轮船浸入水中的深度,在船旁用油漆画上很多水平横线,用以表示不同载重时的吃水深度。最高吃水线表示最大的安全载重量。

潜水艇

潜水艇在水中可以自由浮沉,因此它是军事上的一种重要舰艇。它可以潜入水下航行,进行作战或侦察,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制造的。当它潜水和上浮时是靠改变它自身

的重力来实现的。潜水艇的侧面有水舱,当需要它下潜时,使水舱充水,于是艇身重力 增大,潜艇就逐渐下沉。当水舱中充入适量的水时,潜艇就能在水中任何位置上停留, 此时潜艇的重力等于浮力。当潜艇需要上浮时,可用压缩空气将水排出,当艇身的重力 减小到小于浮力时即浮出水面。

比重计

比重计是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和物体浮在液面上平衡的条件制成的,是测定液体密度的一种仪器。它用一根密闭的玻璃管,一端粗细均匀,内壁贴有刻度纸,另一头稍膨大呈泡状,泡里装有小铅粒或水银,使玻璃管能在被检测的液体中竖直的浸入到足够的深度,并能稳定地浮在液体中,也就是当它受到任何摇动时,能自动地恢复成垂直的静止位置。当比重计浮在液体中时,其本身的重量跟它排开的液体的重量相等。于是在不同的液体中浸入不同的深度,所受到的浮力相同,比重计就是利用这一关系刻度的。液体比重计的长管子上,常标有下列数字标度„0.7、0.

8、0.

9、1.0、1.1、1.

2、1.3„当液体比重计在液体中沉至0.9的标度时,便能立刻知道所量度的液体密度为0.9。这种仪器只会沉到被其所排出之液体的重量恰好等于它自身重量的那种深度为止。因此,液体比重计在比重较轻的液体里,比在较重的液体里要下沉得更深。例如,它在酒精里,就会比在掺水的酒精里下沉得更深;在纯牛奶里比在掺水的牛奶里较浅。将比重计依次插入比重渐减的各种液体里,如硫酸(1.8),水(1.0) ,醚( 0.717 )等,则其下沉的深度逐渐加深。因此较大的比重必位于标度的下部,较小的比重则位于其上部。标度本身当然先要经过校准,并且还要依照各种液体的比重来校准,或者直接依照所测定液体的特殊性质,如酒类的酒精成分,牛奶里的脂肪成分,硫酸里的纯酸成分等等来校准。常用的比重计有两种。一种用来测量密度大于1的液体的密度,称“重表”。它的下端装的铅丸或水银多一些。这种比重计的最小刻度线是气”,它在标度线的最高处,由上而下,顺次是1.1、1.

2、1.3„把这种比重计放在水里,它的大于1的标度线,全部在水面下。另一种用来测量密度小于1的液体的密度,称“轻表”。它的下部装的铅丸或水银少一些,这种比重计的最大标度线是“1”这个标度线是在最低处,由下而上顺次是0.9、0.

8、0.7„把这种比重计放在水里时,它小于1的标度线全部在水面上。使用时,应注意根据液体的密度大于1还是小于1来选用比重计。目前中学课本不再讲比重而是讲密度,但在测密度时仍使用比重计,所测数值无大差异。

气体的浮力

气体的浮力与液体同理,物体在空气中时,亦失去与物体相同体积的空气重量。故物体在空气中称得的重量,并非其真正的重量,但因其所差甚小可忽略不计。不仅在空气中如此,物体在任何气体中,均受到气体的浮力。

轮船的发展过程

古代的轮船像车一样,有两个车轮似的轮子,装在船的两侧或尾部,在轮子周围装有若干桨板,用人力转动轮子,桨板不断向后拨水使船前进。所以轮船也称“车船”或“明轮船”。

自从蒸汽机出现后,就有人设想用蒸汽机带动明轮,推动船只行驶。1802年,英国人薛明敦采用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建造了“夏洛蒂·邓达斯号”机动轮船,由于当时用的是马拉船只,机动船遭到马拉船业主的反对,只好搁置不用。这件事被在英国考察的美国科学家富尔顿知道了,他制造了类似的“克莱蒙特号”船,定期航行在纽约至奥尔巴尼之间,成了第一艘机动轮船。

机动轮船出现后,人们对瑞士科学家伯努利提出的螺旋推进器产生了极大兴趣。1836年,英国的“阿基米德号”使用了螺旋推进器,那是一个木制的长长的像螺丝钉的螺杆。开始试验时,它以每小时4海里的航速航行。突然,水中的障碍物碰断了螺杆,只剩了一小截。正当造船工程师史密斯急得不知所措时,这船却意外地加快了速度。这事启发了造船工程师们,他们把长螺杆变成短螺杆,又把短螺杆变成叶片状,于是在1845 年,制成了英国的“大不列颠号”——世界上第一艘螺旋桨推进船。

1845年,动力相当的“响尾蛇号”螺旋桨轮船和“爱里克托号”明轮船进行了竞赛。英国海军把两艘船的船尾用粗缆绳系起来,让它们各朝相反的方向驶去。“响尾蛇号”的螺旋桨飞快地旋转,“爱里克托号”的明轮猛烈地向后拨水。先是互不相让,但过了一会儿,“响尾蛇号”就把“爱里克托号”拖走了。从此,螺旋桨轮船就取代了明轮船。

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是最高大的军舰,舰体长度大的可达300多米,宽度从30多米到80米不等,舰体的高度从40多米到70多米。

航空母舰还以重出名,排水量小的有近2万吨,大的达9万吨。

因为舰上装有大功率的动力装置,所以跑得还挺快。一艘9万吨级的航空母舰,有30万匹马力的动力装置。一艘航空母舰等于一个庞大的武器库。有用于进攻的舰载歼击机、舰载攻击机、舰载反潜机;还有预警机、侦察机、加油机、救护机等。这些舰载飞机各有各的用途和特点,相互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去完成各种战斗任务。航空母舰上的电子设备有雷达、声呐、热力测向仪;有无线电台、通讯机、卫星通信系统,以及导航仪等。 航空母舰按排水量的大小分类:6万吨以上为大型,2万吨至6万吨为中型,2万吨以下为小型。航空母舰具有攻击威力大,航海性能好,抗沉性能强等优点,但也有目标大,容易遭袭击等弱点。

气垫船

气垫船主要有两种形式:全浮式和侧壁式。全浮式气垫船船底四周用柔性围裙围封,防止气垫里的空气大量外溢。全浮式气垫船一般采用空气螺旋桨推进,也有采用喷气推

进的。这种气垫船能完全离开水面行驶,也可以在陆地上、沼泽地行驶,具有良好的两 栖性能。侧壁式气垫船的两边有刚性侧壁伸入水中,首尾用柔性幕封闭,阻止气垫里的

空气溢出。这种气垫船同全浮式的相比,逐出的空气少,消耗的动力也小。一般采用水动力螺旋桨或喷气推进。但不能在陆地上行驶。

气垫船的航速很快,全浮式的可达每小时200千米,侧壁式的也可达每小时150千米。

气垫船也有缺点,如在高速航行时气垫压力不均匀,容易发生事故。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难以保持完全气垫状态航行。特别是全浮式气垫船,容易受风的影响等。

第二单元 热

一、单元概述

人们对热现象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19世纪以前,人们认为物体的温度变化是由一种没有质量、无色、无味,可以流入或流出物体的特殊物质——“热质”引起的,物体中的“热质”越多,温度就越高,反之,温度就越低。但是,人们在用这种理论来解释一些热现象,特别是摩擦生热现象时,却遇到了困难。例如,不论在哪种情况下(包括在0℃以下的环境中)将两块冰相互摩擦,最后两块冰都会完全融化,对于这一现象,“热质说”就无法解释,因为它不能回答摩擦使冰融化的过程中热从何而来的问题„„到19世纪中叶,人们通过大量实验证明:“热质”是不存在的;热是与能紧密联系的。其他形式的能可以转变为热量,热能也能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现在我们认为,热的本质是大量粒子(分子、原子等)的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越剧烈,由这些粒子所组成的物体或系统就越热。

热是一种能量形式。然而,在小学阶段,让小学生探究“热”,更主要的还是观察和思考一些与物体冷热程度有关的现象一热现象。例如气体、固体和液体三态的转化及与温度的关系、物体的热胀冷缩、摩擦生热及热传递等。

关于热现象,学生们已经有了不少的经验,尤其是在三年级下册“温度和水的变化”单元,学生们观察探究了温度和水的形态变化的关系,他们已经观察到了物质由于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显著变化——物体状态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是从渐变到突变的。在这一个单元,我们将继续观察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主要是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

“热”单元共设计安排了8个活动。

第1课,从关注身边的热源开始,了解人类获得热能的一般途径,了解一些影响热的产生的因素。其中通过“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的研究,让学生对热源和热传递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第2课,学生开始关注热量的变化对物体的影响了。冷水在逐渐变热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哪些方面产生了变化?通过“水受热上浮原因”的研究,引出“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研究活动。

第3课、第4课和第5课,连续观察一些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从液体的热胀冷缩到气体、固体的热胀冷缩,学生会体验并感受到身边的很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以及各种热胀冷缩现象的实际应用。

第6课和第7课,开始关注引起物体温度变化的热传递现象。观察中学生会发现,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并发现这种传递是有方向的。在传热比赛中,学生还会发现不同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

第8课,设计保温杯的活动,一方面是对本单元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另一方面也希望学生意识到科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活,服务于生活。比如,选择合适材料控制热传递的速度,使得保温杯符合我们生活的需要。

本单元的8个课题活动之间是有着很强的联系的。每课的探究内容或是对前一课提出的问题的解答,或是对前一活动内容的继续深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引导,促使学生们在每个探究活动即将结束时,能为下一个的探究提出新的问题,或清理出进一步探究的方向。

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递,不同物质传递热的本领是不同的。 ●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大多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具有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并通过观察、实验,搜寻证据以解决问题。 ●改进实验方法,以获得更多、更明显的观察现象。 ●根据已有知识,运用推理对现象做出解释。

●尝试自主设计实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

●对观察结果选择合适的方法(文字或图示)进行描述和交流。 ●尝试用模型解释微观现象。

●学习正确使用酒精灯、温度计等仪器开展观察实验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热现象的兴趣。

●相信自己的感受,但更愿接受客观事实。 ●意识到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这种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被人们所认识的。

●初步意识到事物遵循普遍规律,但也有特殊性。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

第1课

热起来了

(一)背景和目标

我们生活在季节交替、气候变换的自然界中,冷热现象是人们最早观察和认识的自然现象之一。小学生对冷热现象的关注和探索也是经常和普遍的。比如根据天气的冷热增减衣服;把压瘪了的乒乓球,浸人开水里烫一下,让乒乓球重新鼓起来;喝太烫的开水时会加入一些凉水,等等。这个单元的起始课就从“怎样给身体增加热量”的话题开始,让学生讨论,我们的身体从周围获得热量的途径和方法。

怎么让自己感觉热起来,学生有很多的体验:运动、晒太阳、用电暖器取暖„„也包括加穿衣服。对于小学生来说,增减衣服是习以为常的方法。但如果反问一句:“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学生们或许会不置可否。这是一个学生不曾思考过的问题,但也是可以去探究的问题。这个单元的第一课就让学生重点展开对“衣服是否能给身体增加热量”的自主探究活动,并由此引发学生探究热及热现象的兴趣。 科学概念

●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过程与方法 ●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热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尊重客观事实。 (二)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毛线衣物、棉织衣物;一瓶可加盖密封的热水;温度计。 为全班准备:各类热源图片或演示课件1套。 (三)教科书说明

内容共两页,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怎样给身体增加热量

教科书从我们的生活经验引入。当我们觉得手冷时,两只手用力互相搓一搓,就会感觉热起来,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两只手互相摩擦产生了热,也就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热能了。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呢?答案是多样的,如运动、吃食物、取暖器取暖、晒太阳、烤火、加穿衣服„„提取了学生的这些已有经验后,教科书通过“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这一问题促使学生深入地进行思考。可能学生会这样回答:吃入的食物能给我们提供能量;阳光、火、暖气为我们带来了热量。运动后感觉热起来的原因学生可能说不清,教师可作简单的说明。

加穿衣服让我们感觉热起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一问题看似简单,但学生们未必思考过。当提出这样的问题后,可能有少数的学生会认为衣服可以给我们增加热量,即衣服能生热,但有一些聪明的学生会认为衣服本身是不会产生热量的,它所能起到的是保温的作用,既可以阻止身体的热量散发出去,又阻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到底衣服能不能生热呢?怎样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活动便自然而然地引入到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

当学生对于“加穿衣服让我们热起来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后,怎样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呢?这一部分教科书是通过两个层面的活动来指导学生对“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这样的问题进行验证。第一项活动是让学生通过已有生活经验进行思维论证一假设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是正确的,推测出与事实不相符合的结论,从而推翻假设。假设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那衣橱里挂满了衣服,衣橱的温度会不断上升,上升到一定的温度后,衣橱里的衣服就会燃烧起来了。事实上是这样吗?衣橱里挂满了衣服,但没有自燃的现象,这与假设的结果是不一致的,也就是说假设是不成立的。教科书中的思考“晚上,我们钻进被窝,感觉被子是凉的还是热的?早上醒来,被窝里又是什么感觉?晚上再去睡觉的时候,被窝还热吗?这说明了什么?”目的就是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思维论证。

有了前面的思考,教科书通过提出问题“衣服到底能不能给身体带来热?我们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进行观测吗?”进入到第二项活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怎样设计实验呢?讨论讨论吧。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主地商讨并开展实验。教科书中的照片表现的是用温度计测量折叠的毛衣的温度,测量书本在空气中的温度和包在衣服内一段时间后的温度。这是最直接的实验观察方法。在这幅图的启发下,学生可能还会这样设计实验方案:先用温度计测量一瓶温水,记录水温,再让瓶子穿上毛衣,过几分钟后再测量瓶内的水温,若水温上升了,则说明衣服能生热,反之则不会生热。实验结果恰恰相反,瓶内的水温下降了,说明什么?这说明衣服是不会给我们增加热量的。

通过思维论证,又通过实验验证,学生深切体会到衣服是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新的问题又相继产生了:衣服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我们的身体怎么会感觉热起来呢?被子离开我们身体是不会变热的,那为什么盖上被子,我们的身体会觉得热起来呢?我们感觉到的热是来自哪里呢?他们在弄明白一个问题的同时,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新的问题能促进他们主动地思考,主动地探究,这正是我们科学课所追求的目标。

这一课的教学活动内容不多,难度也不大,却让学生经历了“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产生新的问题„„”这样一个探究过程,这对学生学会如何从正反两方面对问题和现象进行探究、验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四)教学建议

1.过程安排建议。

(1)引入。

●我们的手很冷,怎样用简单的方法让我们的手变暖和?并说说其中的道理。

●冬天我们觉得很冷时,你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呢?

(2)讨论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原因。

●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

运动——血液循环加快

空调、取暖机、太阳、温泉——外界物质给予热量

盖被子、穿衣服——?

(3)研究衣服能否生热的问题。

●学生提出推测。

加穿衣服使我们热起来的原因——衣服能生热

加穿衣服使我们热起来的原因——衣服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

●思考:早上起床及晚上躺人被窝时,你的被子是凉还是热的呢?这说明什么?

●衣服到底能不能生热呢?我们怎么研究这个问题?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加穿衣服是否会给身体增加热量。

●交流研究方法。

●实验操作:将衣服叠好里面放人一支温度计,一段时间后看温度计上的读数是不是上升了,等等。

(4)交流新发现。

●通过实验,有什么新发现?你现在是怎么认为的?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有什么新发现吗?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有什么新的想法吗?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有什么新的问题吗?

2.几点说明。

(1)本单元是以“热现象”的观察、发现、解释和假说为主线展开的,所以,在课的引入部分,要以现象的发现和体验为主要途径。课堂上不妨让学生动动身体,体验热起来的感觉。这样可以让学生打开思路,然后开始回忆平时让身体热起来的其他方法。让学生充分地自由地在小组内交流是一个不错的方式,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发言参与的机会,调动学生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储备,这对后续的活动都是很有帮助的。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看一些图片或录像,让学生更多地感知身边的“热现象”。

(2)研究“衣服能否给身体增加热量”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趣的事情。首先,我们在天气变冷的时候,很自然地就想到增加衣服,以便御寒。那么穿衣服是不是像“烤火”一样,使身体得到了更多的热量呢?当学生有不同意见时,教师可顺势提出各种疑问,对学生思维的矛盾进行推波助澜。

衣服是否能给我们人体带来热量?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建议让学生先提出实验方案,并进行猜测——可能会发生怎样的结果,不同的结果又能说明什么。这里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前的假设是开展好活动的重要前提。

(3)用我们得到的实验结果来进行解释,这个活动也是很有意义的。既然实验结果证明了衣服本身是不能提供热量的,那么为什么我们多穿衣服还是感觉更热了呢?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先去思考,留着到后面的课堂学习时再解决。

第2课

给冷水加热

(一)背景和目标

上一节课学生们探讨了如何给身体增加热量的问题。这节课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一次给冷水加热的观察活动。这项活动中,关注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是重点,因为这之前,学生们只关注到冷水的温度会升高,而其他的变化被习惯性地忽略了。

这项观察活动设计得有趣并且容易操作,能自然地引向热膨胀现象的观察。

首先让学生在密封的小塑料袋中装一些冷水,浸没在热水里,静静地观察冷水袋有什么变化。学生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呢?密封水袋会慢慢地从热水底部浮到水面。这个现象将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什么原因让冷水袋浮到了水面上呢?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物体沉浮的角度去思考,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进一步的探究活动。一般学生会认为这袋水在受热过程中变轻了,所以会浮起来,教师可以直接用天平

指导学生进行测量。学生还会考虑到体积的变化上来,教科书设计了一个实验,引导他 们从覆盖在灌满水的试管上的气球皮的变化来观察。

如果学生一开始就提出水在变热的过程中体积发生了变化,教师也应和学生一起分析水的重量是否发生了变化,因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受物体的重量和体积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科学概念

●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过程与方法

●从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受热后产生的变化。 ●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发现新的问题,愿意积极探索。 (二)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可封口的小塑料袋,水槽;热水,冷水;天平,试管;气球皮,剪刀,橡皮筋。 (三)教科书说明

内容有两页,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

这个活动既是前一课的延伸,又是新研究的开始。

教师不要忽视第一个问题: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有哪些方法?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用几分钟时间去自主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可以看看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学生会有很多方法,在他们已有的经验中可以很方便地解决这个问题。而教科书设计的方法:把冷水装在密封塑料袋里浸入热水中加热,也是一个简单易操作的方法,同时又是一个可以引出进一步探究活动的方法。它是引发本单元后续一系列活动的“导火索”。

所以,在实际的加热活动中,不仅要观察冷水是否变热了,更要关注冷水除了温度升高了,还有其他变化吗?很显然,过一段时间,水袋会慢慢浮到水面上来。同时,教科书还进一步让学生再观察:“把这一小袋加热了的水放在冷水里,它是沉的还是浮的?”这是引发探究问题的重要现象。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解释(或推测)——设计实验研究是接下来的关键。教科书在这部分通过提示框:1.水在变热的过程中,如果重量发生了变化,它的沉浮也可能发生变化;2.水在变热的过程中,如果体积大小发生了变化,它的沉浮也可能发生变化。启发学生从影响物体沉浮的主要因素:重量和体积大小方面去思考促使水袋上浮的可能原因。这部分,教师可充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面对问题会怎样进行思考;另一方面可让学生对他们自己提

出的解释(或推测)有一个辨析的过程。最后把问题聚焦到在水的重量不变的情况下,体积的变化引起了水袋的沉浮,而水的体积变化是由于水的温度变化决定的。

第二部分: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

通过上部分的交流和讨论,明确了需要探究的问题,接下来是怎样实施探究。教科书通过图示呈现了学生可以采用的实验观察方法。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设计出他们自己的研究方法。

在用教科书设计的方法观察体积是否发生变化时,一定要在试管装满水。比较好的方法是把整支试管完全浸没在水中,然后在水中用气球皮把试管口蒙住扎紧。如果试管里没有装满水,残留有空气,那么当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时,里面的空气也受热了。蒙在试管口上的气球皮面向上凸起,是水受热体积增大引起的,还是空气受热体积增大引起的,我们就无法做出判断了。

有些老师可能会说,试管里留些空气,这样实验效果明显。如果要故意借助空气的受热膨胀而使气球皮明显向上凸起,来说明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确实增大了,这是“伪科学”,千万做不得!其实,这部分的活动,学生们不能明显地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受热后体积到底有没有增大,它所产生的教学意义和价值反而更大:一是让学生意识到事物的有些变化是十分微小的,需要仔细的观察才能观察到;二是可以引发进一步的探究活动——“水受热后体积到底会不会增大?我们怎样能比较明显地观察到体积的变化?”这也正是下一节课要重点开展的活动。所以,这一项活动与第3课的“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活动是有联系的,是形成良好结构的两项活动。

(四)教学建议

1.过程安排建议。

(1)引入。

●提出问题: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有哪些方法?

●师生交流。

(2)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

●在密封的小塑料袋里装满冷水,然后浸入热水盆里。

●仔细观察冷水袋的变化。

●根据看到的现象尝试做出解释。

●小组讨论,谁的解释更有说服力。

●全班交流。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关?

●冷水由沉变浮能不能用物体沉浮的几个因素来进行解释?

●再次对冷水袋上浮的原因做出自己的推测。

(3)研究热水上浮的原因。

●我们怎么去证明我们的推测(或假设)?

●设计方案。

●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

●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

(4)分析整理。

水在变热过程中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疑问?

2.几点说明。

(1)让冷水变成热水,是学生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并已经试着去解决过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的提出,学生们会有很多想法,甚至是一些奇思妙想。而我们的关注重点不在这里,我们希望学生通过给水加热,观察水在变热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所以,怎样给水加热只是一个引人活动,不宜花太多的时间。

(2)给密封在小塑料袋中的冷水加热,是一个会引起学生惊奇的实验。因为大多数学生都不曾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学生的“意外发现”,会成为探究的热点。这个短时间的观察活动很重要,建议教师一定要准备充足的材料,尽可能地让学生近距离去经历这个观察过程,并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讨论。教科书的提示框可以引导学生找到解释现象的关键。

(3)这节课有好几项活动,如何合理安排活动,是我们设计者要精心考虑的,不能让太多活动分割课堂的时间,我们要保证活动的整体性,也不能把活动都抛给学生,使学生活动的效率得不到保证。

第3课

液体的热胀冷缩

(一)背景和目标

前一节课学生已经发现,冷水在加热过程中体积增大了,本课我们将和学生一起进一步研究“水在受热或受冷后的体积变化”问题。这一活动,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水具有热胀冷缩性质这样的认识,而且要他们通过观察水的热胀冷缩现象,体验到不断改进实验和观察方法的重要性。

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其他的液体也有这种性质吗?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急于做出回答。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开展相应的观察实验予以证实。当学生对其他液体进行研究之后,是否就可以肯定所有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了呢?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我们还不能得出这个结论,因为我们只研究了几种液体,只能说明我们研究的这部

分液体有这样的性质。教科书设计的“其他液体是否有热胀冷缩现象”的活动,把学生 们的探究活动向着更广阔的方向拓展,也是对严谨科学态度的培养。 科学概念

●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过程与方法

●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

●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 (二)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冷水,热水,温度计。 为全班准备:多种瓶装和盒装的液体。 (三)教科书说明

内容有3页,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

活动延续了前一节课的话题,研究直接指向水受热或受冷后的体积变化。学生在前一节课中观察到:水在受热后,试管口的气球皮似乎鼓起来了。那么如果水更热了以后会怎么样呢?教科书中两个孩子的对话,表明了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和观察中遇到的困难——“这两杯水,哪一杯更热?”“唉,看不出来了,气球皮鼓得差不多。”这个时候学生发现由于实验现象不明显,通过观察气球皮鼓起的状态,不能很准确地判断两杯水的冷热情况,于是学生开始有了寻找其他实验方法或改进当前实验方法的需求。在组织这部分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已经有的认识和困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放在杯中的水变热后的体积变化最明显的现象是什么?”学生们会猜测:水面会上升。要能清楚地观察“水”这种特殊的物质受热后的体积变化,我们该怎么办?

教科书引入的是一个平底烧瓶和红水的新装置,让学生针对新的实验装置进行讨论。学生可能会提出:玻璃管内的水不能漏出来、贴标签、画记号、用放大镜,等等。教师可顺势引导并采纳一些可行的建议。在明确了各项实验改进措施之后,教师再请学生猜测:水受热之后可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实验时建议教师可给学生们相对长一点的时间,同时要求他们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记录细管中水面的高度变化。在之后的观察实验中,学生们会发现:开始水面慢慢上升,然后快速上升,再慢慢上升,后来停止上升,最后慢慢下降。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发现。教学的重点可以放在对所发现现象的描述并尝试着做出解释上。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膨胀”和“收缩”两个词加以解释,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有较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这个实验,不仅仅是观察水受热以后体积的变化,还要观察水受冷以后的体积变化,引导学生认识水热胀冷缩的现象。教科书提供的这个实验简单易操作,建议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亲历实验。在此基础上,教科书又安排了一个让学生“依据水的体积变化,推测水的冷热变化”的活动。这项活动将前面的学习成果再次提升,从实验的现象引导学生关注身边温度计的原理。这个设计是水到渠成的一个环节,不仅可以让学生新的认识得到巩固,而且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度。

第二部分:其他液体也热胀冷缩吗

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生活中其他的液体也会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这样的想法是学生在实验基础上自然生成的。也许学生不一定会提出来,但已经是学生现实基础上的一种成熟的需求。那么怎么引导学生去进行探究呢?教师在这个部分可能需要根据可以提供的材料,有选择性地进行设计:1.对于身边易得、价格低廉的液体,让学生再次经历与“水”一样的探究过程,观察体验其他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2.进行思维探究活动。即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为什么诸如啤酒瓶或饮料瓶里面的啤酒、饮料都不会装满”等问题,认识到这些液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建议教师多准备一些液体供他们选择,如酒精、醋、食油、豆奶和饮料等,在实验之前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猜测,之后用较多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地讨论。这样就可以把学生们的探究活动向着更广阔的方向拓展。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严谨科学态度的培养。 (四)教学建议

1.过程安排建议。(1)引入。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水在受热或受冷后,体积究竟有没有发生变化,怎样变化? (2)水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研究。 ●讨论观察实验的方法。 ●怎么让现象更明显呢? ●师生交流。 ●确定方法。

●小组实验:观察水受热后体积发生的变化;观察水受冷后体积发生的变化。 ●观察温度计液柱的变化和水温的关系。 ●小组交流、讨论。

(3)讨论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

●提问:其他液体有热胀冷缩性质吗?

●生活中为了防止液体热胀冷缩引起危害,有些什么措施呢?

(4)整理、小结。

●哪些液体会热胀冷缩?

●温度计是根据什么原理设计的?

●还有什么新的问题?

2.几点说明。

(1)怎样能更清楚地观察到水受热后体积的变化,讨论改进实验装置和方法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活动。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是什么?学生能够想到的是什么样的装置?把设计的实验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上,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教科书中的几句引导语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更有效的实验方法。

(2)“温度计雏形”的引人是个有意思的活动,建议教师准备一支温度计,在实验的时候将温度计也放入热水或冷水中,学生会发现,液柱在发生变化,受热上升,遇冷下降。这个过程可让学生意识科学课程的学习是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常见的水银温

度计、红水温度计是利用水银或酒精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特性来测量温度的。如果有条件,可以让学生做一个“简易温度计”。

(3)其他各种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建议教师多准备一些材料。让不同的小组用不同的液体进行这个观察活动,然后交流,可以拓宽观察面,或许也更能吸引学生的探究热情。

第4课

空气的热胀冷缩

(一)背景和目标

研究了液体的热胀冷缩之后,这节课让学生开始关注并研究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由于空气是肉眼看不见的,怎样借助其他物体的变化而间接地“观察”到空气体积的变化,是观察方法设计的难点。不过,有了前面液体体积变化观察的经验,学生们在设计

观察方法时会从前面的经验中得到启发并进行迁移。因而,教科书很注重让学生自主思 考、设计观察方法。当然,教科书还是通过观察实验器材及用文字作了提示。观察空气 是否热胀冷缩的方法很多,除了教科书提示的利用气球来观察的方法之外,也可以用L型玻璃管中液柱移动现象来观察空气体积的变化„„只要学生们设计的观察方法有利于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都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去实践。

观察了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还希望学生能对空气和水的热胀冷缩现象作一比较,进而尝试着对空气和水的热胀冷缩现象做出解释。怎样解释?教科书先让学生们做一个游戏:模拟空气“微粒”的运动,这是个非常值得尝试的活动。这项活动,相信对学生建构“热能”“热运动”“热膨胀”等科学概念会有帮助。因为从物质结构的角度看,膨胀是由于物质中相邻分子(或原子)之间的平均距离增大所造成的。那么怎么让学生去想象物质的这种“微粒运动”呢?通过角色扮演的模拟活动,把一种抽象的运动用直观的“模型”表达出来,学生们或许真能建立起他们自己的关于“热运动”“热膨胀”的认识呢! 科学概念

●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热膨胀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过程与方法

●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 ●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烧瓶、I.型玻璃管;热水、常温水、冰水;锥形瓶、气球。 (三)教科书说明

内容共3页,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延续前一课的活动,我们的研究内容从液体转移到了气体——空气是否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了液体的研究经验,学生会对空气的热胀冷缩有比较正确的推测。怎么用具体的、可见的实验来验证推测呢?或许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开展研究(教科书通过实验装置图进行了研究的提示指导),给学生一个知识和技能迁移的实践机会。

如何从充满周围空间的空气中取出一部分进行研究呢?学生们会提出用一个容器装。有了前面研究水的装置,他们会想到容器的密闭性问题。用于密封的材料可以选用胶带纸、橡皮泥、黄泥球、橡皮塞等。由于空气是看不见的,如何将这一现象变成可观察的?怎样才能观察到容器内的空气膨胀了?可以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大胆设想。常用的几种方法有:A.通过容器的鼓凹来发现。空气总是充满容器的空间,当容器凹时,说明空气体积变小;当容器鼓时,说明空气体积变大。这种方法适用于软塑料瓶、软包装饮料盒及易拉罐。B.借助其他能鼓凹的物体来发现,例如教科书第

33、34页插图的提示,可以在烧瓶口上套小气球。C.用红墨水封口的液体热胀冷缩装置,观察烧瓶受热或受冷时红墨水的移动情况。无论学生们想出怎样的方法,只要有条件办到,都不妨让他们去实践一番,以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直观经验和成功带来的喜悦。

在之后的交流中,除了明确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还可以指导学生将空气的这一性质与水相比,讨论两者的热胀冷缩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鼓励学生通过比较有新的发现。例如:空气变化得更快、体积变化也比水明显。对学生们的这类发现应给予肯定,给他们充分的机会交流、探讨,这个活动不可忽视。

第二部分:怎样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学生在之前的活动中,已经对空气体积的变化有了感性的认识。那么怎么解释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这部分,教科书设计了一个班级游戏活动:将“微观世界”放大,让学生们扮演一个个的空气分子,模拟空气分子的热运动。把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实际存在的现象用一种模拟的方法展示在我们眼前,这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有价值的活动。模拟空气“微粒”运动的游戏,是对热胀冷缩现象解释的直观模型,这是一种值得学生学习和运用的解释手段。这个“模型”游戏直观地解释了自然界热胀冷缩的现象,同时也为后续研究固体热胀冷缩现象奠定了基础,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活动。

(四)教学建议

1.过程安排建议。

(1)引入。

●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空气有这样的性质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空气在受热或受冷后,体积会怎样变化?

(2)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研究。

●讨论观察实验的方法:怎么能清楚地观察到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师生交流,确定方法。

●小组活动:观察空气受热后体积发生的变化;观察空气受冷后体积发生的变化。

●小组交流、讨论。

(3)怎么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温度变了,怎么会引起物体的体积发生变化呢?

●模拟空气“微粒”运动的游戏。

●一起建立我们自己的假说。

2.几点说明。

(1)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观察空气热胀冷缩的实验装置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我们要看到原本看不到的空气的体积变化,是需要借助于其他物体的。教科书提示框的内容是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的一个平台:如果瓶内的空气体积膨胀,瓶内的空气就会往外挤。只要想办法观察到瓶内的空气在往外跑,我们就知道瓶里的空气在膨胀了。教师可以用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设计各种可能想到的实验方法。气球、液柱、泡沫塑料球„„都是可以一试的材料。

(2)教科书设计观察空气在热水、常温水和冰水中的体积变化,是对热胀冷缩现象的一个重要体验。因为空气的热胀冷缩非常明显,当学生看到气球在热水中鼓起来,而在冷水中迅速回缩,甚至有可能被吸入瓶子内,这个体验将很深刻地留在学生的脑海中。同时也能比较出液体和气体热胀冷缩的区别来。可以准备一些冰块来进行观察实验活动。

(3)模拟“微粒”运动的游戏,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教室内自由组合,也可以到走廊或者操场上进行。这个活动体验有着多方面的教学意义,指向了对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本质解释。学生们只有去实践、体验过了,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所在。组织学生尝试一下吧,会有许多收获的。

第5课

金属热胀冷缩吗

(一)背景和目标

学生认识了水、空气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此时会很自然地想到另一个问题:固体会不会也热胀冷缩呢?教科书选择金属固体物让学生开展这方面的观察研究活动。

第一项活动是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铜球是个球体,加热后,各个方向上都会产生相同程度的膨胀变化。用铜环可以方便地检测到加热后铜球各个方向上的胀大变化,这有利于让学生认识到物体的膨胀是立体的膨胀。当然生活中有许多物体是条状的或平板状的,它们的热膨胀只是更明显地反映在长度的变化或面积的变化上。

有了铜球立体膨胀现象的认识及观察方法的学习,学生们就可以试着去设计观察其他形状的金属物体热胀冷缩现象的实验了。受铜球观察活动的影响,学生们可能会想到找一个圆形的金属薄片(垫片或游戏币等)来观察研究它是否会热胀冷缩:在一块木板上水平并排钉两颗小钉子,两钉间的距离接近等于金属圆片的直径,让金属圆片平贴着木板下滑,正好能通过两钉间的空隙,然后把金属圆片加热,观察加热后的圆片是否还能同样通过两钉间的空隙。如果不能通过,说明金属圆片加热后膨胀了。当然学生也会比较容易想到教科书第37页设计的活动:找一根金属条,观察加热后长度是否发生变化。

观察过两三种金属的热胀冷缩现象后,可以向学生提出“金属都热胀冷缩吗?”的问题。学生们在第3课“液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曾做过类似问题的思考和讨论,相信他们此时不会简单地做出结论。这里再次提出相似问题的思考,一方面是强化学生的意识,仅仅靠一两个事实就下全称定义是不严谨、不科学的;另一方面,这项活动更大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其他更多金属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包括对其他非金属物体的关注。从而认识到“任何现实的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个性和共性的有机统一。”比如,金属锑和秘是热缩冷胀的,还有水在4℃以下也是热缩冷胀的。 科学概念

●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 过程与方法

●设计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活动,有效地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正确使用酒精灯给物体快速加热。

●对生活中的现象尝试用模拟实验加以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探究各种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表现出更浓的兴趣。

●初步意识到事物遵循普遍的变化发展规律,但也有特殊性。 (二)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酒精灯;铜球热胀冷缩演示器;钢丝条、刻度尺、作支架用的木块等图片、资料。 (三)教科书说明

内容共3页,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

这一课的活动是根据学生在前两课学习的基础上自然产生的探究需求设计的。固体(金属)的热胀冷缩现象相比水和空气,较难以观察。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自主开展观察研究活动,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课的第一部分“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是直接以图文的方式呈现观察的方法和具体步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直接出示铜球热胀冷缩的实验材料,通过分析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研究的方法与过程。而且在这个活动中,还要特别强调使用酒精灯和不可直接触摸加热后的铜球等安全问题,以防止烫伤。这个活动,可以考虑由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如果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也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实验,例如给学生准备棉质的手套、大量冷水,等等。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铜球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第二部分: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

有了前面观察铜球热胀冷缩方法的讨论和实践,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去观察其他金属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了。比如生活中常见的铁片、钢丝等,它们会热胀冷缩吗?这部分教学时,可给每个小组提供圆形的金属垫片或钢丝条等,让学生们根据观察材料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法。教师只要稍作提示:怎样观察金属片的面积是增大了或是缩小了,怎样观察金属条的长度是增长了或是缩短了?相信学生们能想出各种有效的观察方法来。教科书这部分安排的活动是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主要是考虑到,第一,这一观察实验活动让学生自主开展相对容易些。第二,加热后钢条长度是否发生变化,是借助一根大头针,通过观察大头针的倾斜程度,把钢条的细微变化“放大”,让学生能直接看到加热的钢条的“膨胀”,这可以使学生对热胀冷缩现象的认识变得更深入更具体。另外,像这一类膨胀效应在实际生活中比较多见。比如学生可能都在生活中观察到铁桥、火车行驶的钢轨等连接处留有一些间隙。通过金属条受热膨胀现象的观察认识,容易让他们把新的认识和生活中的现象建立联系,促进他们对这种设计和做法意义的理解,使科学学习与生活应用联系起来。

第三部分:金属热胀冷缩吗

铜球会热胀冷缩,钢条也能热胀冷缩,那么是不是可以说金属都能热胀冷缩呢?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对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检测。相信学生们会认识到需要对更多的金属物体进行观察研究,才可做出概括。当然学生也马上会意识到对所有金属物体进行观察是不可能、不现实的。比较有效的解决办法是,了解前人已经获得的研究成果,这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

教科书提到了热缩冷胀的两种金属锑和秘,还有单元后资料库介绍的“热胀冷缩和冷胀热缩”的内容,都可以让学生去阅读。通过阅读,他们了解到自然界确实存在物体的热缩冷胀现象,这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不可根据一两个事实而做出整体性概括的意识。

那么,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前几项活动的经历,虽然我们还不能说金属都有热胀冷 缩的性质,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是,我们还是有必要让学生对之前所观 察到的一个个单个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认识做个提升。也就是需要组织学生回顾一系

列观察实验的现象,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将学生已有的关于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铜球和钢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认识,提升为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性质的认识。同时需要引导学生思考教科书最后一段文字中的“„„”所蕴涵的意义。这一研讨活动有两层含义:一是强调科学探究中严谨的科学态度,仅仅靠一两个事实就进行完全概括是不严谨的;二是为学生的课后探究留出了空间,省略号所涵盖的探究活动会接连不断地出现,这也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四)教学建议

1.过程安排建议。

(1)引入。

●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

●让我们找几种金属材料来观察研究它们是否会热胀冷缩。

(2)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

●讨论观察实验的方法:怎样检测铜球被加热后体积有没有增大?

●师生交流。

●确定方法。

●小组观察实验:观察铜球受热后体积发生的变化;观察铜球受冷后体积发生的变 化。

●小组交流、讨论。

(3)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

●设计一个实验装置,观察钢条的变化。

●小组实验。

●交流现象和结论。

(4)金属热胀冷缩吗。

●铜球和钢条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会热胀冷缩呢?

●资料学习。

2.几点说明。

(1)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是在学生已有“水、大多数液体、空气都有热胀冷缩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活动,在活动之前,学生基本都会认定铜球是有热胀冷缩性质的,让学生亲眼看到铜球在受热、受冷过程中的变化,在于培养一种科学的求证态度。小组实验和演示实验都可以进行,前提是注意安全。

(2)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实验,意义有多方面:①让学生借助其他物体的变化来判定物体的热胀冷缩。②钢条在温度改变的情况下长度发生的变化,可以更形象地让学生联系到生活中的一些应用,比如铁轨、铁桥等。

(3)金属热胀冷缩的讨论,是延续前面有关液体热胀冷缩的讨论。让学生意识到,从个别到一般的概括是需要大量事实依据的,并要看到事物的特殊性。教科书也列举了锑和秘两种特殊的金属,让学生认识热缩冷胀现象的存在,而且这种特殊性质也被运用到了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了。建议教师组织学生课外查询资料,更全面地了解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第6课

热是怎样传递的

(一)背景和目标

在前五课的学习中,学生们不断地在经历着给物体加热的活动。特别是第5课,用酒精灯给金属物体加热,他们已感觉到了在加热过程中,金属物体会快速地热起来——铜球、钢条很快就变得烫手,不可触摸。对于铜球、金属条会变热,相信学生们也能做出解释:因为酒精灯火焰的热传给了它们。那么,钢条在酒精灯上加热时,只是一端或其中一小部分与火焰直接接触,钢条的其他部位会热起来吗?如果也会热起来,热是怎样传过去的?“热是怎样传递的”研究话题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下被提出来了。

在金属条的一端加热,另一端是否会热起来,学生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如果将不锈钢勺的勺部浸在热水中,勺柄露在外面,过一会儿,勺柄也会热起来。尤其是在吃火锅、喝热汤时,如果把金属勺子勺部浸在汤锅中,一会儿勺柄就无法用手直接拿。这其中的原因就是热汤的能量传递到了勺子的勺部,然后又从勺部传到了勺柄。这里的热传递方式主要是靠传导。热传递的方式除了传导还有对流和辐射(请参阅本单元“参考资料”)。这个单元,学生主要观察和探究与“传导”相关的问题。这一课,学生将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观察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过程和方向。继而让学生尝试着自主设计实验,观察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过程和方向。然后综合观察结果,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形成粗浅的关于热是怎样传导的认识。

科学概念

●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

●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过程与方法

●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导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所获得的成功喜悦。

(二)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铁架台;铁丝(铜条)、热水;火柴、金属圆片、酒精灯、蜡烛油等。

(三)教科书说明

内容共两页,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

学生经历了液体、气体、固体热胀冷缩现象的实验后,知道热是可以传递的。特别是学生们在上一节课观察铜球、钢条的热胀冷缩时,更是明显地感受到了热的快速传递。同时,他们也可能相应地产生了一些疑问:钢条在酒精灯上加热时,只是一端或其中一小部分与火焰直接接触,钢条的其他部位怎么也会热起来?热是怎样传过去的?关于热传导的话题就这样被提出来了。

“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观察活动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的活动是用手(触觉)感受金属条中的热传递:把金属条的一端浸在很烫的热水中,用手触摸露出水面的那部分金属条,感觉露出部分的金属条哪里先热,哪里后热?每个地方的冷热程度是否一样?通过手的感觉,判断热传递的过程和方向。第二个层面的活动是设计直观的实验,观察金属条中的热传递: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或黄油)粘上一根火柴棒,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火柴棒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观察哪端的火柴棒先掉下来,火柴棒掉下的顺序是怎样的。然后对同样的装置,在铁丝的中间加热,推测并观察火柴棒掉下的顺序是怎样的。通过这两项活动,学生们能观察到,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逐步传递到较冷的一端的。用蜡(或黄油)粘在铁丝上的间隔相同距离的火柴棒,掉下来的时间间隔是不相同的,就说明了这一点。

第二部分: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第一部分的活动,让学生“触摸”到了和“看到”了热的传递(准确地说是热传导)现象。这一教学环节希望学生能更深入地观察热传导现象。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学生们往往会认为热传导是一个线型的过程,经过上面的实验观察活动,似乎更强化了他们的这种认识。热传导真是这样的吗?教科书的这部分让学生观察:在涂有一层薄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或边缘的一个点上加热,通过观察蜡的熔化情况,推测热在金属片上的传递方向和过程。这项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探究思路,也会使学生对热传导产生新的认识。一些学生或许还会想到一个金属球中的热传递。通过深入的观察和思考,学生们会认识到热传递是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扩散的过程。这样,学生在这部分的探究过程中,他们对热传递,确切地说是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就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建议

1.过程安排建议。

(1)引入。

●用酒精灯给金属条加热,一会儿金属条就会变得很热、很烫。我们能解释这种变化吗?热是怎样传递的呢?

●简单交流原有的认识和想法。

(2)观察研究热在金属条中是怎样传递的。

●把金属条的一端浸在很烫的热水中,用手触摸露出水面的那部分金属条。

●交流手的感觉。

●说说热在金属条中是怎样传递的。

●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棒,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火柴棒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观察哪端的火柴棒先掉下来,火柴棒掉下的顺序是怎样的。

●用同样的装置,在铁丝的中间加热,推测并观察火柴棒掉下的顺序是怎样的。

●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3)观察研究热在金属片中是怎样传递的。

●推测热在金属片中是怎么传递的?

●怎样让金属片上的热传递可以“看到”?小组设计实验方案。

●交流实验方案:哪些办法可以进行实验研究。

●按照教科书实验设计装置图小组开展实验观察活动。

●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4)整理、概述对热传递的认识。

2.几点说明。

(1)把金属条的一端浸在热水中,我们能感觉到金属条的另一端变热。这里有多个传热阶段:水——金属条;金属条热的一端——金属条冷的一端;金属条——手。当我们触摸露出水面的那部分金属条时,感觉金属条热了,热在金属条上传递的过程和方向是怎样的,怎样能让我们“看”到热的传递呢?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实验设计是一个挑战。单元中的很多活动都在进行着这样的一种能力培养,我们不妨再次给学生足够的讨论与思考的空间。

(2)在一段铁丝上用蜡和火柴演示热的传递,实验操作是适合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在这个实验中,教师可以把握两个发展方向:①观察记录火柴跌落的先后顺序,描述热的传递方向;②根据精确的时间记录和一定的间隔设计,观察火柴下落时间与间隔距离之间的关系,描述热在传递方向和速度上的特点。

(3)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对发展学生热传递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建议将此活动安排成小组活动,让学生尽可能亲身体验。应特别强调注意安全。

第7课

传热比赛

(一)背景和目标

通过前一课对热传导的深入观察研究,学生们已经认识到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向温度较低的部分。那么不同材料的物体放在相同的热源中,它们导热速度相同吗?哪个快,哪个慢?通过设计研究导热比赛的活动,学生将学习区分热的良导体与不良导体,进而理解,不同导热性能的物体有着不同的用途,生活中我们要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导热性能的材料。本课有两个活动:

第一,三种不同材料的勺子——塑料勺、木勺与钢勺,把它们放在同一杯热水中,观察它们导热的快慢。钢勺的导热性能较好,我们把这种材料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勺、木勺的导热性能较差,我们把这样的材料称为热的不良导体。生活中,人们在制造物品时需要根据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选择相应的材料。

第二,像钢这样的金属材料导热性能好,那么是否所有的金属材料导热性能都一样呢?通过实验研究铜、铝、钢三种不同的金属材料,认识它们的导热性能是有所差异的。

科学概念

●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过程与方法

●进行不同材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比较实验。

●分析热的良导体与热的不良导体在生活中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对探究的浓厚兴趣;

●意识到实验方法的选择和改进会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二)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塑料勺、木勺、钢勺;杯子、热水、蜡烛;钢条、铝条、铜条。

教师演示用:酒精灯;蜡烛油、火柴棒;铜、铁、铝金属导热性能演示器。 (三)教科书说明

内容共两页,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塑料勺、木勺、钢勺的导热比赛

前一课的研究活动突出的是纵向探究,而“哪个导热快”这一活动注重的是横向比较。塑料勺、木勺与钢勺相比,哪个导热快?具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五年级学生,他们会觉得这个问题实在太简单了,当然是钢勺导热快。木勺和塑料勺比较呢?这就难说了。怎么来比较它们的导热速度?请学生们自己思考设计研究方法。 如把三种勺子同时放入热水中,用手握住另一端或在柄上涂上易熔化物。对钢勺的导热性能强这一现象如何做出解释呢?可直接告诉学生像钢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质是热的良导体,像塑料这样导热性能较差的物质是热的不良导体。当学生们有了热的良导体与热的不良导体这一初步认识后,再让他们联系生活经验回忆还知道有哪些热的良导体与不良导体?在生活中是如何运用的?学生可能会举出很多事例,如锅用铁制成,而锅柄用塑料或木头制成;我们用的隔热垫一般都是用塑料或木头做的„„这样可使学生加深对两个新概念的认识。

第二部分:铜丝、钢丝、铝丝的导热比较

学生经历了不同材料勺子的导热性能比较实验后,可能会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如铜、铁、铝等都是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它们的导热性能相同吗?可以鼓动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做出推测,并设计实验方案。有些学生可能会照搬前面的实验方法,用易熔化物体使得肉眼看不到的热传导能看得到;有些学生也可能会选择用手触摸的方法来判断哪个热得快。这项活动,需要为学生准备粗细、长短一样的铜丝、钢丝与铝丝等实验材料,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因素,还需要强调如何做到安全地实验。对于这个导热比赛的实验观察活动,教师可给予学生较多时间,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材料后,让学生根据实际条件与效果选择实验方案,自主研究。如果学生选择用手触摸来判断,教科书第42页上的对话框提醒了学生实验中该注意的事项,如实验时逐个轮流动手做,要准备一盆冷水,要当心烫着手等细节。

学生们各自选择用不同的方法观察比较三种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后,要让他们充分地交流观察到(感觉到)的现象和做出的判断。学生们的观察结果可能会不同。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演示教科书第42页下部设计的实验,让他们再次观察比较这三种材料的导热性能。通过多次实验,学生们会意识到实验方法的选择和改进,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也是这一活动所期望达到的重要教学目标。 (四)教学建议

1.过程安排建议。

(1)引入。

●有时候我们希望物体传热的速度快一些,比如通过正在烧的锅底。但在另一种情况下,我们希望还是传热速度慢些较好,比如在锅柄上。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在导热方面有什么不同吗? (2)哪个导热快。

①塑料勺、木勺与钢勺的导热比赛。

●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传递热的速度是否相同呢?我们怎么研究这个问题?

●出示实验材料:大小相同的钢勺、木勺、塑料勺。

●学生商讨实验计划并进行实验。发记录纸。

●交流汇报实验现象。

●不同的物体传递热的速度不同。像钢勺这种导热比较快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像木头、塑料这种导热比较慢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请大家找找生活中,我们是如何使用热的良导体与热的不良导体的?

②铜条、铝条与钢条的导热比赛。

●如果都是金属,它们传递热的速度是否相同呢?

●提供材料,请学生根据书本中的提示,自主研究。

●学生实验活动。

●汇报交流:同样都是金属,但它们的导热速度也是不同的。

●实验中还有什么新的发现?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3)演示铜、铁、铝金属导热性能。

●教师演示教科书第42页下部设计的实验,让学生再次观察比较这三种材料的导热性能。

●说说观察到的现象和想法。

2.几点说明。

(1)认识了热在固体中的传递特点,来比较研究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的传热性能,是学生愿意也是可以完成的一个研究,教学中更需关注的是怎样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探究兴趣。

(2)比较三种金属丝的导热性能的活动,目的主要不在正确区分出哪个导热性最好,哪个最差,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各自选择用不同的方法观察比较三种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通过交流意识到实验方法的选择和改进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有着很大的影响。这对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重要的意义。

第8课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一)背景和目标

本课所设计的活动其实是对热的良导体与不良导体的解释和运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掌握哪些是热的良导体,哪些是热的不良导体。本课有三个活动:

第一,将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倒人大小相同、材料不同的杯中,观察哪一杯水凉得慢,让学生认识到热的良导体——金属吸热快,散热也快;而热的不良导体——塑料吸热慢,散热也慢。

第二,做一个保温杯,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及对各种材料保温效果的观察比较,明白制作保温杯该选用什么材料比较合适,是热的良导体还是热的不良导体。在热的不良导体中,哪种材料更好。

第三,按要求选择材料制作一个保温杯,并通过保藏冰块的比赛活动,检测研究制作的保温杯的效果。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也是这一单元的一个嵌入式的评价内容。它不仅要考查学生知识的运用和动手制作的能力,同时也要检验学生控制变量的能力,以及对实验数据整理分析的水平。 科学概念

●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过程与方法

●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 ●研究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较好。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设计研究保温杯的兴趣,能不断进行尝试和创新。 (二)教学准备

为每个小组准备: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热水、温度计;不同材料的杯子数个,相同材料的杯子五个,配套的盖子;泡沫塑料、毛巾、记录表。 (三)教科书说明

内容共两页,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哪个凉得慢些

这部分一开始就让学生做一项观察活动:把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倒入不同材料制成的杯中(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过几分钟后,这几杯水的温度还一样吗?哪杯最凉?学生根据已有认识和经验推测后,请他们用手触摸各种杯子的外壁,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不同材料的杯壁,热的程度不一样,不锈钢杯很烫,而塑料杯不怎么烫。这种现象能使学生联想到前一课的“哪个传热快”的活动,不锈钢的传热速度比塑料的传热速度快。通过用温度计实际测量,学生发现三杯水的温度不一样了,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表各自的想法。如果学生能用热的良导体及热的不良导体进行解释,并且明白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所以热水的温度下降得快,那是我们期望的。若学生有困难,教师可让他们阅读资料库中的有关资料。

第二部分:做一个保温杯

做一个保温杯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对热的不良导体的进一步运用。怎样使杯中的水凉得慢一些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面对不同的保温方法,我们怎么选择呢?那得试一试哪种方法保温的效果更好。

教科书为学生提供了一张简洁有效的记录表,对五种保温方法进行对比。让学生经历这一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应保证学生在活动中有充分的时间。实验前,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哪些变量必须保持相同,如倒入杯内的水量和温度;什么时候测水温;至少需要几个温度计;温度计的原始温度是否相同等相关因素。科学工具箱内已为大家准备好泡沫塑料及杯子,最难准备的实验材料已经得到解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较好地完成这个实验。在测量等待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能做些什么,过多长时间进行一次测量等。

通过实验和记录,学生获得了一些数据。这些数据是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载体,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想法?然后让学生思考,我们的保温杯能使热水始终保持原来的温度吗?这一问题能促进学生深入地理解“保温”的含义。保温杯只能起到尽量阻隔热量传递的作用,但事实上还是会发生热量的传递。当保温杯内水的温度高于外界的温度时,保温杯所起到的作用是减缓杯内水的温度下降的速度;当保温杯内水的温度低于外界的温度时,保温杯所起到的作用是减缓杯内水的温度升高的速度。“保温”只能减缓物体温度的变化,而不能保持原来的温度,除非不断地进行加热或制冷。

第三部分:保藏冰块比赛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白尽可能多地使用热的不良导体,是使保温杯的保温效果更好的一种方法。有了这样的基础,再让学生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要求杯外的包装厚度不得超过3厘米是有意义的。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也可以独自完成。最后通过保藏冰块比赛,来检测各组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这项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课 外进行。 (四)教学建议

1.过程安排建议。

(1)哪个杯中的水会凉得慢一些。

●今天老师带来这么多杯子,知道这些杯子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吗?

●如果在杯中倒入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你们觉得哪个杯子中的热水会凉得慢一些?

●学生做出推测,并说说理由。

●观察实验。

●交流汇报:用手捂在不同材料杯子的杯壁上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结: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所以水温降得快;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水温降得慢。

(2)讨论怎样使杯中的热水凉得慢。

●你们有什么办法让杯中的热水凉得慢一些?

●小组讨论:使热水凉得慢的办法。

●小组交流,老师板书。

●你们认为哪个保温办法效果较好?学生做出预测。

●学生实验。引导学生注意倒水的时间、水的量、水的温度等变量要保持一致。

●交流实验结果及新发现。

(3)做一个保温杯。

●利用提供的材料,小组讨论制作保温杯的方法。

●交流各组制作保温杯的方法,并讨论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学生分组实验。

●交流实验结果,汇报哪种保温方法最为有效。

●能让热水一直保持原来的温度吗?

(4)保藏冰块比赛。

●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保温杯,杯外的包装厚度不得超过3厘米。

●课外进行保藏冰块的比赛,看看哪组的保温杯效果最好。

2.几点说明。

(1)这是单元中的一个综合活动,让学生利用本单元学过的知识进行一次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教师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参与该活动,同时也要注意与第1课“多穿衣服是否能给身体增加热量”的教学活动产生联系。

(2)制作一个保温杯。这个活动最好事先让学生在家里设计和实践过,这样可以利用更多的材料,动员学生家庭成员的力量和智慧,产生更多新颖而有效的方法,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

(3)保藏冰块的比赛是比较有趣的,学生乐于参与的。日常生活中,一般指的保温是保持热的物体的温度,比如热水、热饭、热菜等,这一实验是保持冰块的温度,这在学生的认识领域中可完善他们对“保温”内涵意义的理解。

四、评价建议

1.本单元的教学评价与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是密切联系的,在本单元各个活动的探究过程中,学生一直在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寻求解释,提出假说等这样一些科学活动,教师应该在这些方面及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2.针对科学概念的评价,可以进行单元学习前后的相关对比调查,可以在单元学习前对学生进行关于“热”的知识检测,并在单元教学后再次进行调查,这样的调查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积极的意义。

3.针对科学技能目标,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及时的记录和评价,把学生在活动中的发展状况及时反馈给学生,对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予以积极的鼓励。

4.建议在进行本单元的过程性评价或终结性评价时,着重考虑以下方面:

(1)学生在课堂探究活动中,乐意参与各种关于热现象的实验,并在一系列的实验操作、观察、解释、交流活动中,积极获取新的认识。

(2)在小组活动中,愿意把自己发现的关于热的知识和大家及时交流,并能提出关于热的相关问题和设想。

(3)能在生活中分辨哪些物质是热的良导体,哪些物质是热的不良导体。

(4)将科学运用于生活,能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导热性能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5)能够利用热学方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比如铁轨每隔一定距离留有一定间隙,比如瓶装饮料一般不能装得很满,冬天手扶在木头上没有扶在铁块上觉得冷等。

(6)意识到事物遵循普遍的变化发展规律,但也有特殊性。

五、参考资料

热是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原子无规则的运动。热与能紧密相关。其他形式的能可 以转变为热能,热能也能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

历史上对热的认识,出现过两种对立的观点。18世纪出现过热质说,把热看成是一种不生不灭的流质,一个物体含有的热质多,就具有较高的温度。与此相对立的是把热看成物质的一种运动形式的观点,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就指出热是分子运动的表现。

针对热质说不能解释摩擦生热的困难,许多科学家进行了各种摩擦生热的实验,特别是朗福德的实验,他用钝钻头钻炮筒,因钻头与炮筒内壁摩擦,在几乎没产生碎屑的情况下使水沸腾;1840年以后,焦耳做了一系列的实验,证明热是同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相联系的。焦耳的实验以精确的数据证实了迈尔热功当量概念的正确性,使人们摒弃了热质说,并为能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实验基础。与此同时,热学的两类实验技术——测温术和量热术也得到了发展。

热学理论有两个方面,一是宏观理论,即热力学;一是微观理论,即统计物理学。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构成了热学的理论基础。

热运动

热运动是指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原子等所进行的不规则运动。证明液体、气体分子做杂乱无章运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1827年,布朗把藤黄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他奇怪地发现,藤黄的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而且每个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好像在跳一种乱七八糟的舞蹈。就是把藤黄粉的悬浮液密闭起来,不管白天黑夜,夏天冬天,随时都可以看到布朗运动,无论观察多长时间,这种运动也不会停止。

在空气中同样可以观察到布朗运动,悬浮在空气里的微粒(如尘埃),也在跳着一种杂乱 无章的舞蹈。发生布朗运动的原因是组成液体或者气体的分子本性好动。比如在常温常

压下,空气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是500米/秒,在1秒钟里,每个分子要和其他分子相撞500亿次。好动又毫无规律的分子从四面八方撞击着悬浮的小颗粒,综合起来,有时这个方向撞击力大些,有时那个方向撞击力大些,结果小颗粒就被迫做起忽前忽后、时左时右的无规则运动来了。

分子热运动的典型现象是分子扩散。气体扩散的现象是最明显的了:比如生活中香味的扩散,茉莉花一旦开了花,全家甚至邻居都可以闻到扑鼻香气;鱼、肉腐烂了,会弄得周围臭气熏天。组成液体的分子也很好动:比如,在一杯清水里滴入一滴墨水,墨水就会慢慢散开,和水完全混合。这表明一种液体的分子进入到另一种液体里去了,或者说液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固体分子,同样也不很安分守己:比如把表面非常光滑洁净的铅板紧紧压在金板上面,几个月以后就可以发现,铅分子跑到了金板里,金分子也跑到了铅板里,有些地方甚至进入1毫米深处。如果放置5年以上,金和铅就会连在一起,它们的分子互相进入大约1厘米。再比如长期存放煤的墙角和地面,有相当厚的一层都变成了黑色,就是煤分子进入的结果。

热量

热量是由于物体间或者物体各个部分存在温差而在它们之间转移的能量。温度较高的物体放出能量,温度较低的物体吸收能量。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者由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

热传递

热传递又称“传热”,是指热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的过程。热传递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实现。在实际的传递过程中,这三种方式往往是伴随着进行的。

热传导

热传导又称“传导”,是固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是指在没有物质迁移的情况下, 热量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给另一部分,或者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物体 温度较高部分的分子具有较大的平均动能,这些分子由于碰撞而把本身的一部分动能传 递给了温度较低部分的分子,使后者的平均动能增加而变热。

各种物体的导热性能不同。固体中金属导热性能最好,常用作传热的材料。羊毛、棉花、石棉、软木等物质不容易导热,常用作热绝缘材料。液体除了水银和熔化的金属外,导热性能很差。气体的热传导性能更差。

热对流

热对流是指依靠液体或者气体本身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烧水时,水壶底部的水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上部冷水密度大而下降,引起水的上下循环流动。大气因下层受热而引起气流上下循环流动。这些因温度不均匀引起密度或压强的差别而自然产生的对流,称为“自然对流”。依靠外力推动气体或者液体内作相对循环运动而产生的对流,称为“压强对流”。例如,在某些发动机中,冷却装置里的水就是水泵来强迫它作循环流动的。

热辐射

热辐射是指物体以电磁波形式向外发射能量的过程,热传递的方式之一。物体所辐射的电磁波波长随温度而变,温度较低时,主要是不可见的红外辐射;在500℃以上,则渐发射较强的可见光,直至紫外辐射。此外,物体温度越高辐射越强;表面越黑暗、粗糙,辐射也就越强。

由于热辐射既不是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也不是靠分子之间的碰撞,因此在真空中也可以进行。

热膨胀及其应用

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物体因温度升高而增加其体积的现象,称为热膨胀。

一般物体在受热时,温度升高、体积膨胀,遇冷时,温度降低,体积收缩,称之为热胀冷缩。

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被人们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乒乓球被踩瘪了,浸入开水里烫一下,球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压力变大,就会让乒乓球重新鼓起来;烧开水里,壶里的水不能装得太满,防止水受热膨胀溢出来;铺设铁轨时,铁轨之间留下一定

的空隙,使铁轨在夏天受热时有膨胀的余地;夏季安装高压输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 紧,让电线有伸缩的余地,否则天一冷电线收缩,就会绷断,造成事故。

在相同的温度变化下,固体、液体、气体的热胀冷缩程度是不同的,一般固体膨胀最小,液体较大,气体最大。

也有一些事物,它们的热膨胀有它的特殊性,比如水在4℃以上是热胀冷缩,但在0℃到4℃之间却是热缩冷胀,这是水的反常膨胀。这样,水在4℃时体积是最小的,密度是最大的。

水冷胀热缩的原理

物质的密度由物质内分子的平均间距决定。对水来说,由于水中存在大量单个水分子,也存在多个水分子组合在一起的缔合水分子,而水分子缔合后形成的缔合水分子的

分子平均间距变大,所以水的密度由水中缔合水分子的数量、缔合水分子中单个水分子 个数决定。

具体地说,水的密度由水分子的缔合作用、水分子的热运动两个因素决定。

当温度升高时,水分子的热运动加快、缔合作用减弱;当温度降低时,水分子的热运动减慢、缔合作用加强。综合考虑两个因素的影响,便可得知水密度的变化规律。

水凝固成冰、雪、霜时,水分子的排列比较“松散”,雪、冰的密度比较小。将冰融化成水,缔合水分子中的一些氢键断裂,冰的晶体消失。0℃的水与0℃的冰相比,缔合水分子中的单个水分子数目减少,分子的间距变小、空隙减少,所以0℃的水比0℃的冰密度大。

在水温由0℃升至4℃的过程中,由缔合水分子氢键断裂引起水密度增大的作用,比由分子热运动速度加快引起水密度减小的作用更大,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大,为反常膨胀。水温超过4℃时,由于水中缔合数大的缔合水分子数目比较小,氢键断裂所造成水密度增加的影响较小,水密度的变化主要受分子热运动速度加快的影响,所以在水温由4℃继续升高的过程中,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即呈现热胀冷缩现象。在4℃时,水中双分子缔合水分子的比例最大,水分子的间距最小,水的密度最大,水的体积最小。

膨胀衔接处

固体膨胀产生的力量很大。建筑物中的钢筋受热时,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让它们伸展,那么膨胀所产生的力量足以使墙壁裂开,甚至倒塌。因此,建筑物各个组成部分之

间应留有足够的空隙。这些空隙称为膨胀衔接处,可以让结合在一起的组件在温度变化 时,有自由伸缩的空间。

长度变化很小的钟摆

钟摆的长度和摆动周期有关,会影响时钟的快慢,要保持时钟的准确性,就必须克服钟摆因温度高低变化所造成的长度变化。

克服的办法,是利用膨胀系数很小的木材,或利用三根直向的细钢条及两根稍粗的锌条做钟摆中段的材料。当钢条受热使钟摆伸长时,锌条的膨胀却反向伸长而使钟摆缩短。

在英国,当瓦特蒸汽机掀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风暴以后,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对热机的研究达到了空前的狂热。但是,一般的热学家和力学家都比较重视应用技术的研究。加之像瓦特、戴维这样一些对热力学做过开拓工作的人大都是在自学道路上成长起来的,不太擅长于运用数学和物理学的数理抽象方法进行研究,因此,热力学的真正的理论基础建立者并不是他们,而是兼有理论科学才能与实验科学才能的法国工程师萨迪·卡诺。

卡诺于1796年6月1日出生在巴黎。他的父亲拉查雷·卡诺在数学、物理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卡诺自幼受父亲的熏陶,进步非常快。

当时,法国的蒸汽机已增加到65台。这个数字虽然并不大,但这使卡诺有可能对蒸汽机进行深入的研究。卡诺发现,从外国进口的蒸汽机尤其是英国制造的蒸汽机在性能方面远远超过法国产的蒸汽机。在研究瓦特蒸汽机的过程中,卡诺最关心的当然是蒸汽机的热效率问题,即热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他发现,蒸汽机在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中,除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这一主要过程之外,还有许多辅助过程。而正是这些辅助过程阻碍了人们对能量转化进行深入研究。于是,卡诺决定舍弃这些辅助过程,采用一种抽象的数理分析方法,着重探讨热能与机械能的转化。运用这种科学方法,卡诺提出了一种理想热机理论,并以这种理想热机理论为基础,设想出一种理想热机。

1824年,28岁的卡诺发表了《关于火的动力及产生这种动力的机器》一文,阐述了他的理想热机理论。文章一开始他就谈到了在地球上观察到的许多现象都与热有关。在这篇论文中,卡诺明确指出,热机只能在具有温差的两个热源之间工作。当热从高温热源像瀑布那样流向低温热源时,热机才能做功。热机的效率与工作介质无关而主要取决于两个热源之间的温差。

他说:“我们可以恰当地把热的动力和一个瀑布的动力相比,瀑布的动力依赖于它的高度和水量,热的动力则依赖于所用热素和我们可以称之为热素的下落速度,即交换热素的物体之间的温度差。”卡诺在1824年所论述的这些理论成果,实际上已包括了人们后来所总结出来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只能在从高温热源转向低温热源的过程中做功。只是由于卡诺当时还相信热质说,因此对他所发现的这一定律作了错误的理论解释。

在《关于热动力以及热动力机的看法》一书中,卡诺还指出,最好的热机工作物质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膨胀程度最大的物质。也就是说,作为热机工作物质,气体比固体和液体更有前途,具有更大的优点。他看到了气体作为热机工作物质的潜在优点,这就预示后来乃至今天普遍使用的内燃机的发展。

在初步提出热机理论之后,卡诺又继续进行了一些理论探索工作。此后,他逐渐放弃了热质说,而相信了热动说。这就使他对热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化有了新的认识。1830年,卡诺在一篇论文草稿中已明确地采用了热动说。此后,他还在热动说的基础上,根据他对热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化所作的研究,最先提出了热功当量的概念。与此同时,他还初步对热功当量进行了测定。虽然他所测得的热功当量的数据并不精确,但这是人们对热功当量的最早的测定。正是在1830年所写的这篇论文草稿中,卡诺明确指出:“热不是别的东西,而是动力(能量),或者可以说是改变了形态运动,它是一种运动。”又说:“动力(能量)是自然界的一个不变量。准确地说,它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灭。实际上它只改变它的形式,也就是说,它有时引起一种运动,有时则引起另一种运动,但决不消灭。”卡诺的这些论述说明,他已接近发现热力学第一定律,并在这以前实际上已发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并以这些发现为基础,提出了理想热机的热力循环理论以及一种高压缩型的自燃热机的设想,他正式奠定了热力学的理论基础。而他的热力学成就也就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直接铺平了理论道路。

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

一、单元概述

自人类具有“时间”这一概念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经年累月不断地寻求着准确测量时间的方法。古人经过长时间的观测和经验积累,发现太阳在天空规则地改变着位置,月亮在天空的移动也有一定的周期。拥有了这样的认识,古代人类将天文现象与自己的生活进行了密切的联系。根据天文现象固有的周期性,形成了历法和时间的概念——一年分为360天加5天,每天24小时,午前、午后各12小时,这就是我们能够追溯到的时间划分。那么,一天内的时间进程如何把握呢?古人想到了把竖直放置的表和水平放置的圭组合为圭表,根据表在圭上的投影来判断时间。他们还通过不断地研究制作出了计算时间的机械,这就是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的沙漏和水时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慢慢地人们感到精确计算时间是必要的。17世纪以后,钟表工艺史发生了划时代的进步。根据伽利略发现的单摆的等时性,惠更斯制造了第一个摆钟,使时钟的误差从每天15分钟减少到5分钟。后来他又第一个制造出了发条驱动的机械表,并由此导致了18世纪高精度航海钟的发现,解决了困扰人类近两个世纪的经度测定问题,大大推动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不仅如此,机械钟的出现还促进了当时整个机械工业的发展,使钟表和罗盘、枪炮、印刷术一起构成的技术革命成为产生近代科学的动力之一。回顾科学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时钟的改进历史是与整个人类文明史同步的。

本单元要让学生使用一些测量时间的重要设备做实验,从太阳钟、水钟到机械擒纵器„„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认识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内容大致是这样安排的。

第1课,“时间在流逝”,主要让学生对某一个时间段进行估计和感受。

第2~5课,“太阳钟”“用水测量时间”“我的水钟”和“机械摆钟”,分别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日晷、水钟和摆钟的构造和原理。

第6~8课,“摆的研究”“做一个钟摆”和“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则指导学生对摆钟的制造原理和设计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时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时间运动的轨迹,是根据其他物体的有规律运动的轨迹来记录的。所以,本单元学习“时间的测量”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事物有规律运动”的认识活动过程。

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 ●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记录有关太阳运动变化周期的信息。 ●学习辨别和控制实验中的可变因素。

●预测和测试怎样改变一个可变因素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解释结果及总结可变因素是如何改变、影响实验结果的。 ●学习用图表、表格等来记录、整理、交流信息。

●设计、制作和改进“太阳钟”“水钟”和“摆钟”等简易计时器。 ●阅读和研究科学资料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时间以及计时工具的兴趣。 ●认识重复实验证实结果的重要性。

●欣赏前人在测量时间和解释自然现象方面所作的贡献。

●初步意识到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初步体验到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

第1课

时间在流逝

(一)背景和目标

本课是单元的起始课,是学生们研究时间的测量的开始。对于学生来说“时间”是一个非常熟悉又不熟悉的事物。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时间的流逝中生活和学习,几点上课?几点下课?几点放学?学生们是太了解不过了。但是时间又看不见摸不着,怎么能够对“时间”进行研究呢?这个问题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挑战性的。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意识到时间是可以被感受、估计和计量的。学生将通过感受1分钟、10分钟来感知时间的长短,并且意识到我们的实际行为很容易使自己估计时间时发生偏差,因此需要准确地、客观地计量时间。 科学概念

●“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

过程与方法

●运用各种方法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根据估计一分钟时长的经验,比较合理地估计10分钟持续的时间。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只凭主观感受,有时是不正确的。

●我们要珍惜时间。 (二)教学准备

1.教室里挂一面时钟,以及一段片长1~5分钟的学生非常喜欢的动画片。 2.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秒表,一份估计时间的记录表。 (三)教科书说明 内容共两页,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现在几点了

“现在几点钟?”一听到这个问题,大家都会下意识地去看看自己的手表或挂在墙上的钟。可是,如果不看时钟或手表,我们能知道现在大约几点钟吗? 教科书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教科书中的插图是一群学生在操场上观察太阳的变化,提示学生可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对现在的时间进行估计。除了根据太阳可以估计时间,还可以根据什么估计时间?估计活动后再对照手表,我们根据自己的方法估计得是否正确。这为以后的活动作了一个铺垫,并产生了必要的联系。

第二部分:一分钟有多长

前面部分的活动是让学生对一天中某一个时间点(时刻)进行估计,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对某一个时间段(时间)进行估计和感受。教科书首先让学生感受的是“一分钟有多长”。一分钟有多长?一分钟等于60秒,那么,每秒又是多长呢?1963年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铯—133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辐射震荡9192631770周所持续的时间为1秒。根据这样的规定,1分钟就是铯—133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辐射震荡551557906200周所持续的时间。对于学生们来说,怎样去认识一分钟的时间间隔呢?可能只能告诉他们一分钟就是钟表里的秒针转动一圈所需要的时间。这一点或许三年级的学生也早已会说,但是,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学生可能没有真正地去注意过、感受过。教科书这部分要让学生去体验一分钟的长短,并引导他们用各种方法来估计一分钟的时长。如,教师可告诉学生我们每个人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大约是80次;如果按1秒钟打一下节拍的速度,即每1分钟就是60节拍„„提示学生可以这些方式来感受一分钟的长度。 学生会发现一分钟原来这么“长”,对一分钟有了直观的认识。紧接着让学生对“10分钟又有多长”“一小时有多长”进行描述。有了一分钟的感受,相信学生会运用更多的方法对“一个小时”进行描述。

第三部分:过去多长时间了

“过去多长时间了”是在前两个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上课多长时间了,离下课还有多少时间”进行合理的估计。估计往往是不太准确的,要么太长,要么太短。原因就是课堂上过于投入或者没有兴趣,影响了他们的估计。教师可在下个环节中提出这么两个问题:“什么时候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什么时候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这是对刚才的估计寻找归因。那这节课真的比原来长了(或者比原来短了)很多吗?于是引出了“时间有快慢吗”的讨论话题。这个问题就让学生自己去争辩,相信绝大多数的同学会认为时间流逝的速度是不变的。 (四)教学建议 1.估计时间。

教师在这个环节可以与学生开展趣味游戏,请学生把手插口袋里不准看手表。提问:现在几点了?让学生估计现在是几点了,充分调动原有经验来估计现在的时间。学生也许会看看太阳在天空的位置,也有很多学生会根据上学的时间或者每节课的时间进行推测。教师要鼓励学生去估计,发展学生估计与推测的能力。 2.体验一分钟时间有多长。

本课是学生研究时间的第一课,教师们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体验时间,让学生去体验一分钟时间的长短。比如请学生闭眼静静地度过一分钟,还可以组织学生估计自己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自己一分钟心跳、一分钟跳绳、一分钟写字的个数等。在估计一分钟有多长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推测10分钟有多长。如果课堂时间比较充裕可以组织学生去体验,如果时间不允许,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他们的推测理由或者想法。 3.该课的设计中要体现趣味性。

该课的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在第三环节教师可以突然提出:这节课过去多少时间了?回答这样的突如其来的问题,学生有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对过去的时间估计过短;二是对过去的时间估计过长;三是在建立前两个活动的基础上,不急于做回答。原因就是课堂上过于投入或者没有兴趣,影响了他们的推测。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时间的长短与人的感觉之间的关系,以及时间是否有的时候快,而有的时候慢。

第17篇:人教新课标五下《古诗词三首》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五下《古诗词三首》说课稿

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生活状态的向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人教新课标五下《古诗词三首》说课稿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1.教材分析:

《牧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第5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诗。本组教材以“多彩的童年生活”为专题展开,《牧童》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儿童晚归休憩图。全诗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的表达了牧童那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2.学情分析:

那么,五年级学生对这首诗是一个怎样的认知情况?这首诗对他们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是什么呢?他们又想以怎样的方式来学习这首诗呢?

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我在课前对学生做了这样的调查:

1.你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么?

2.你认为学习这首诗的时候需要进行单独的识字学习吗?

3.你会背这首诗么?

4.你能大概说出这首诗的意思吗?

5.你能从诗中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吗?

调查中我发现:80%的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95%的学生认为不需要进行单独的识字学习,70%的学生会背这首诗,能大概说出这首诗意思的占30%,能从诗中体会到诗人情感的只有极少数。

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熟读并背诵古诗,感知古诗大意。

2.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生活状态的向往。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悠闲自在、安然自乐生活状态的向往。 。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所以教学本首诗,我准备采用“诵读法”、“重点字词剖析法”、“情景教学法”、“设景想象教学法” 来展开教学。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境,体现“快乐读美文,轻松学古诗”的教学理念,并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具体教学过程从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欣赏音乐,走进《牧童》。

课前,我先播放一首欢快的《田园之歌》让学生欣赏,并这样引导:是呀,美妙的音乐能带给人愉快的心情。其实,能带给人快乐的事有很多,比如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我就感到很快乐,看到同学们端正的坐姿,甜美的微笑,我也很快乐。说说看,什么事使你感到快乐?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生情趣高涨时,我顺势导入: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快乐的心情走进唐代诗人吕岩的诗——《牧童》。并板书课题:牧童

这样,让教学在师生对话中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课堂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品读古诗,读出味道。

诗词的美妙在于诵读。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我分这样三个层次进行:

1.读正确。

首先,我让学生初读整首诗,重点认读:“铺”、“蓑”、“卧”并指导写法。

2.读出节奏。

初读后,我告诉学生诗句本身就含有很强的音乐感,这就要求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3.读出内涵。

在学生读出节奏的基础上,我这样引导:诗词言情,诗词言志,诗词很多时候是一首歌,是一幅画。我想知道,你从这首诗中读出了什么?

读出诗中所蕴含的画面。

学生可能会说:我读出了诗中所蕴含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草地、牧童、蓑衣、月光等,接着我引导学生想象景物的颜色和姿态,学生可能会说:

的草 的笛声 的牧童 地躺着 的草场 的月光

的晚风 的月夜

如此,学生从单个词语入手,经过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使诗中的景、人、物变得鲜明生动起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连词成句,说出整首诗的意思,体现了学习的梯级,为下面的古诗理解降低了难度。

读出诗人愉快的心情

为了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我追问,这是一个怎样的牧童?你能读出诗人什么心情?学生都能说出这是一个快乐,悠闲的小牧童。那么,你是怎么体会到作者愉快心情的呢?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牧童的快乐与悠闲呢?让学生品读诗句,从而发现景物描写最能反映作者的心情。原来,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时,我适时适度的引导学生高兴地诵读这首诗。

这个环节我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让学生边读边思考,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从而解决教学重点。

走进诗境,感悟诗情。

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我以“你从诗的什么地方看到了这样快乐悠闲的牧童?”一问,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引导。

预设一:抓住“铺”想象画面,品味“弄”感受情趣。

当学生说:从“笛弄晚风三四声”中看到了一个快乐的牧童时,我追问:是谁在吹笛子?在什么地方吹?此时,我适时播放音乐《牧笛笛子》,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真切地体会到了一个“弄”字所蕴含的情趣。

接着,我运用画面再现情境,让学生感受牧场的辽阔,并对学生进行语言概括能力的训练:同学们,此刻你的眼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诗中的哪一个词给了你这种平缓舒服的感觉?以此引领学生感受“铺”字用词的精妙。

“只有入境,才能悟情。”本环节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运用画面与音乐再现情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美的画面,美的音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体验,使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得到了发展。

预设二:想象“卧月明”,感悟诗中情。

有的学生可能会说:从“不脱蓑衣卧月明”中感悟到了牧童的快乐与悠闲。我先出示课件:《牧童休憩图》给学生以感官上的体验,再引领学生回到诗句中,让学生找一找哪个词更能体现牧童的无拘无束?

学生很快找到:“不脱、卧”这两个词。接着我引导学生体会:他为什么不脱蓑衣?他躺在一个怎样的地方?怎样躺?把“卧”换成“坐”或者“立”,行吗?这样,学生在交流中、反复品读中感悟到了牧童的无忧无虑与天真烂漫。

这样,抓住重点字词品读品味,避免了古诗教学逐字逐句的串讲串问,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妙,从而真正学有所获。

接着,我挖掘教材的留白处,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躺在柔柔的草地上,闻着青草的芳香,望着天上的明月,享受着晚风的抚摸。此时此刻,假如你是这位躺在草地上的牧童,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在美妙的遐想中,学生融入诗境,走进牧童的内心世界,由此抒发情怀,发表见解。此时,学生化牧童为自己,化自己为牧童,与诗中人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探作者心,窥别样情。

读诗,不仅要读出诗中画,还要读出诗中人。这对学生而言是学习古诗的一个很好的导向,是从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的深入。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一教学难点,我这样引导:同学们,快乐的心情是相通的。眼前的一切不仅令牧童陶醉,令我们大家陶醉,也令诗人吕岩陶醉。其实,吕岩喜欢牧童,还有另外的原因呢。此时我出示诗人吕岩的资料。

让学生了解到了诗人向往远离喧嚣、悠闲自乐生活的原因后,我创设意境,学生配乐吟诵古诗。与诗人展开心灵的对话。

这不仅是教学回归到古诗的本体,更是学生情感的回归与升华。进而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拓展延伸,背诵积累。

学习古诗,就是要让学生在欣赏古诗的同时爱上古诗,所以在学生“意犹未尽情犹未止”时,我出示了一组以“儿童生活”为体裁的诗句让学生赏析。

第18篇:北师大版初三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科学的学习,从小学就我们已经开始了。大家都有哪些收获的呢。北师大版初三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看下文。欢迎大家参考。

北师大版初三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第3节 探索碱的性质

(一) 1-5 C C D C C

6 乙 甲和丁 红

7 化学方程式略.碱能与酸反应 化学方程式略

8 酸性

9 略

10 略 产生的气体使瓶内压强增大而压出了蛋

11 D

12 (1)略

(2)氧离子 氢氧根离子

(二) 1-5 C C C B D

6 烧碱 NAOH 干燥 腐蚀

7 黄蓝色絮状沉淀 红褐色絮状沉淀 化学方程式略

8 略

9 白色浑浊 , 逐渐鼓起来

方程式略 白

10 (1)如果盐酸滴加过量, 滴加酚酞试液也不变色 (2)答案恰当均可

(三) 1-6 B C B C B B

7 (2)玻璃棒 标准比色卡 酸性 弱酸性

(3) 熟石灰

8 它会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

(1)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化学方程式略

(2) 如加入适量的石灰水火过滤 化学方程式略

9 (1) 4千克 (2)73.8元

第4节 几种重要的盐

(一) 1-6 D D A C D C

7 硝酸根溶液 稀硝酸 白色沉淀 氯化银沉淀 氯离子

8 硫酸钾 硫酸亚铁 硫酸铜 硝酸钡 硝酸铝 氯化钾 氯化铁 氯化铜

9 如用硝酸银溶液 ,测密度等

10 右 因为 易风化,而NAOH固体易潮解

11(1) 氯化钠的熔点和沸点比亚硝酸钠高

(2) 亚硝酸呈碱性,而食盐呈中性 亚硝酸钠能跟稀盐酸作用,而食盐却不能

(3)酚酞试液 红色 (其他答案均可)

12 略了..(二) 1-8 D A A C D B D B

9 (1)可溶

(2)如NACI , BACO

3(3)略

10 (1)不正确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2) ① 紫色石蕊试液 ② PH试纸

11 (1)钾 (2) 87%

(3) 不符合

第5节 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

(一) 1-3 D A C

4 延展 导热

5 导电性

6 导电性 延展性 导热性

7 如航空材料、化工医疗器材等

8 略吧..(二) 1-3 D C B

4 ...略 置换反应

...略 置换反应

...略 复分解反应

5 氧化铝 氧化 酸性或碱性

6 镁 锌 铁 铜 ....化学方程式略

7 (1) 银丝表面无现象,铁丝表面变红色 ...略

(2) 活动性 铁>铜>银

8 D

9 因为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从而降低药效 ...略

10 如稀盐酸...铁...

11 (1) 铜 铝 (2) 金属活动性的不同

第6节 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

1-3 D D B

4 碳元素 碳酸 碳酸盐 C H O N 挥发 燃烧 着火 或爆炸

5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6 有机物:B C D E 无机物 :A F G

7 沼气 ...略 纯度

8 由碳、氢、氯、氮、氧五种元素组成,它的相对分子量为425.

59 (1) 有机 (2)红 (3) CL (4) 化学

10 (1) 排水法 (2)A

11 (1) 物理 二氧化碳和水 二氧化硫

(2)如开发氢能源等.复习题 1-5 B C C C B

6-10 C D A B C

11-15 A B A A A

16-17 A B

18 蓝 ...略

19 烧碱、火碱、苛性钠 NAOH 潮解 ...略

20 ...略

21 (1) 碱 酸 (2)红色刚好消失 (3)...略

22(1) A (2) 不能

23 (1)② (2) ② ...略 复分解反应

24 (1) 乙丙甲丁

(2)表面积

25 (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与胃酸的作用

(2)氢氧化铝的含量为214毫克,没有达到标准。它的质量分数为42.8%

26 (1) 75% (2) 14.6%

第19篇:苏州园林作业本答案

《苏州园林》是小学一篇课文,在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我们应该做好课后练习。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苏州园林作业本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一、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重峦叠嶂(zh4ng zh1ng) ②丘壑(hu^ h8)

③雕镂(l( l^u) ④嶙峋(l0n l0ng)

⑤依傍(b4ng p2ng) ⑥即使(j9 j0)

⑦池沼(zh4o zh3o) ⑧拍摄(ni8 sh8)⑨轩榭(xu1n g4n)

二、选词填空

1.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________(完美、完整)的画面而存在,决不________(允许、容许)有欠美伤美的________(地方、败笔)。

2.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________(尽量、追求)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________ (简单、简朴)而别具匠心。

3.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________(虽然、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________ (但是、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4.谁________(如果、既然)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________(就、可)不该错过。

5.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________(美术、图案)画,不是________(美术、图案)画,而园林是________(美术、图案)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三、阅读文段

(一)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1.文中最能体现苏州园林异中之同的整体特征的一句话是________

2.苏州园林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

3.结合语段,以下对“败笔”一词的解释最符合作者原意的应该是________

[ ]

A.影响整个字的一笔

B.文中写得不好的句子

C.园林设计上的欠缺

D.园林绘画方面的不足

4.把文中划线 句子改成“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和近景远景的层次”好不好?为什么?______ __

________

四、阅读文段

(二)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________(h8),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①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②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③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 排桥梁。④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⑤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⑥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⑦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⑧游览者看“鱼戏莲 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在横线上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2.根据文意解释加粗短语“生平多阅历”的意思。

3.画出和本篇文章前面段落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句相照应的句子。

4.这段文字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 ]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D.分——总——分

5.为什么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

6.这段文字中标出序号的八个句子是说明池沼的。请用简明的话指出下列句子说明的侧重点是什么?

(1)①句写:

(2)②句写:

(3)③④句写:

(4)⑤⑥句写:

(5)⑦⑧句写:

五、阅读文段

(三)

(1)一条高低曲折的长廊,中间用同样一条高低曲折的花墙隔起来,就形成了内外两道长廊,这便是复廊。(2)沧浪亭整个园子,就环抱在这个长长的优美的复廊里。(3)复廊的外廊,紧贴园外的碧水河塘。你从外廊走,仿佛你并不在园里,而是在园外青葱翠色的田郊野外漫步。(4)但是,转过脸,你从花墙向里面看,却隐隐地看到园内树影婆娑,古亭傲立,绿竹红花,随风摇曳,另有一番风味。(5)如果从内廊走,你可以尽情欣赏园内那些亭台、假山、芭蕉掩映的小榭,飞檐凌空的厅屋等建筑艺术。(6)但转过脸,从花墙透窗外,园外的风光却又飞快地进入你的眼帘。(7)这复廊真有说不尽的奇妙处。

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

2.说明对象的特征是:________

3.用“‖”划分层次:(1)(2)(3)(4)(5)(6)(7),并指出结构形式

[ ]

A.总分

B .分总

C.总分总

D.并列

4.说明的顺序是

[ ]

A.由概括到具体

B.由整体到部分

C.由原因到结果

D.由特点到用途

E.由远到近

F.由 外到内

G.由春到秋

H.由早到晚

5.“园内树影婆娑,古亭傲立,绿竹红花,随风摇曳”“这复廊真有说不尽的奇妙处”各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 ]

A.叙述

B.描写

C.议论

D.抒情

【参考答案】

一、①zh4ng ②h8 ③l^u ④l0n ⑤b4ng ⑥j0 ⑦zh3o ⑧sh8 ⑨xu1n

二、

1.完美 容许 败笔

2.尽量 简朴

3.即使 也

4.如果 就

5.图案 美术 美术

三、

1.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文中所述的四个“讲究”上。

3.C

4.改句虽然与原句的意思基本一致,但缺少强调。连用四个“讲究”说明设计师与匠师的着力点之所在,从中可以想见他们的用 心良苦。

四、

1.壑

2.有生以来有丰富的见识和经历。

3.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4. A

5. 假山的堆叠,假山与竹子花木的配合,形成不同的山景,使人产生“身在山间”的真切感受。

6.(1)引用活水(2 )宽畅的池沼作为全国的中心(3)桥梁不雷同(4)池沼或河道边沿高低屈曲(5)“鱼戏莲叶间”的美景

五、

1.复廊

2.高低曲折,优美奇妙。

3.(1)(2)‖(3)(4)(5)(6)‖(7) C

4.B、F

5.B、D文章

第20篇:白杨作业本答案

白杨树是西北地区普通的一种树,但白杨树的生存能力极强,文中的白杨树被赋予了不平凡的意义。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白杨作业本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根据拼音写一写。

1.在救灾前线,救援人员在废墟中穿行,他们的身影永远是那么qīnɡ xī、有力……

2.万里碧空,太阳那柔和的光芒fǔ mō 着大地,空中的鸟儿自由地舞蹈,还唧唧喳喳叫个不停,

望着这鸟语花香的春天,我不禁xiàn rù chén sī 。

二、形近字组词

晰 浑 辩 戈 疆

淅 挥 辨 我 僵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戈壁 的界限 的身影

的白杨树 地抚摸 地闪过

浮起 想起 欢迎

四、按要求写句子

(1)旅客正望着白杨树出神。(改成拟人句)

(2)爸爸不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改成设问句)

(3)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缩句)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现在呢,孩子们听了爸爸的,多了一点;在通向的路上,有许许多多。

这儿它们,它们就在这儿了。而它们在哪里,总是,。

六、小练笔:写一段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

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

七、摘抄卡。这篇文章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请你把它工工整整地抄写下来好吗?

一、清晰 抚摸 陷入沉思

二、清晰 淅沥 浑身 挥发 辨别 分辩 戈壁 我们 新疆 僵硬

三、茫茫 清晰 高大挺秀 高大 慢慢 飞快 微笑 往事 客人

四、1.旅客正望着站得笔挺的白杨树出神。

2.难道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3.小树成长。

五、叙说 知识 新疆 白杨树 需要 生根 不管 那么直 那么高大

六、略

七、略

五下科学作业本答案人教版
《五下科学作业本答案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