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22 15:09:32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教师政治学习

2017年教师政治学习笔记内容

活动时间:2017.3.10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内容:学习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

二、以更强烈的责任、更积极的态度、更过硬的作风,确保各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一要在“学”上下功夫。二要在“谋”上动脑筋。三要在“实”上出真招。四要在“争”上求主动。五要在“稳”上作文章。

活动时间:2017.3.31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内容:学习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牢牢坚持“六个根本”,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新局面

1、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坚持以共享发展为根本目标,扩大教育公平受益面。

3、坚持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根本标准,确保改革改有所进改有所成。

4、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根本导向,加快优化教育结构。

5、坚持以完善体制机制为根本保障,狠抓教育质量提高。

6、坚持以落实主体责任为根本要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活动时间:2017.4.7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内容:

学习《人民教育》文章《准确把握今年教育工作基本原则》

1、稳中求进是重要原则:稳中求进符合教育规律。稳中求进是方法论。

2、内涵发展,首先是发展观更新的问题:内涵发展,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键抓手。内涵发展,质量监控和保障机制是基础性工作。

活动时间:2017.4.28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内容:

学习《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

1、全面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2、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3、加快优化结构,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4、始终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5、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切实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

6、全面提升教育保障水平,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活动时间:2017.5.2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内容:学习李克强总理《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主要做的工作:

一是继续创新和加强宏观调控,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二是着力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供给结构有所改善。

三是大力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四是强化创新引领,新动能快速成长。

五是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加快形成。

六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

七是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

八是推进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活动时间:2017.5.26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内容:学习李克强总理《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政府工,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

二是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三是适度扩大总需求并提高有效性。

四是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

五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

活动时间:2017.6.2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内容:学习中国教育报《新时期师德建设的着力点》

当前我国教育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改善环境、优化结构为主要发展特征的新阶段,在这样的形势下,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教师的作用尤为关键,对教师素质和教书育人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师德建设所解决的问题

1、扎紧制度篱笆,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2、健全教育机制,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理想。

3、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师德氛围。

4、强化监督考核,促进师德建设落到实处。

5、突出专项治理,破解热点、难点问题。

活动时间:2017.6.29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内容:学习中国教育报《新时期师德建设的着力点》

师德建设任务依然艰巨

1、一些影响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不正之风仍然存在。

2、极少数教师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

3、社会发展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活动时间:20179.4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内容:学习中国教育报《新时期师德建设的着力点》

推进师德建设的政策方法

1、加强党的领导,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2、创新思路举措,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3、开展专项治理,坚决查处不正之风。

4、保障教师权益,激发教师崇德修身自觉性

5、倡导志愿服务,引导支持教师服务社会。

活动时间:2017.9.28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内容:学习《守护教育的良心》

教育良心具体地说,是教育者对教育事业的那份忠诚,对教育原则的那份坚守,对教育对象的那份关爱,对教育责任的那份担当,对教育质量的那份承诺,对教育效率的那份追求。

活动时间:2017.10.9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内容:学习《守护教育的良心》

有教育良心,就会真正重视育人工作,不会把分数当作自己的唯一追求;

有教育良心,就会虔诚地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有教育良心,就会明白,做教师就要严于律己,勇于自责自纠,善于自省自励。

活动时间:2017.10.27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内容:学习《守护教育的良心》

好的学校就应当这样:走在校园里的都是有良心的人,而从校园里走出去的人,都是能够坚守良心的人。

教育者好了,教育才会好起来;教育好了,孩子们才会好起来;孩子好了,世界才会好起来。

活动时间:2017.11.1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内容:更新观念,终身学习

学习是提高修养的必要前提。对于教师来说,学习,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提高政治素养的重要形式,是提高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决策水平、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在政治理论学习活动中,结合共青团工作和单位工作实际,坚持以整顿工作作风、树立共青团形象为重点,做到“人人都是一面旗帜,个个都是共青团形象”,明确加强学习、改进作风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思想素质。要深刻领会上级党委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深刻把握重要思想和精神实质,深刻理解各种理论品质,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

活动时间:2017.11.8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内容:更新观念,终身学习

学习是自己的责任,是思想和工作的动力源泉,是一项重要任务。因为,我们所担负的工作,不但要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人民的事业负责。作为一名教师,其素质的高低,工作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一方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是与学习的深浅,与理论功底直接相关的。实践证明,要不断提高自己,不断改造自己,就必须不断学习。不学习就会落伍,就会迷失政治方向,有的甚至会把能力用到歪门邪道上去,最终将被社会、被人民群众所冷落、所淘汰,得不到党和人民的信任。如果学习不好就不能正确把握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不能更好地运用新理论解决新问题,就必然造成工作质量低下或者失误。工作不好就是对自己不负责的表现,也是对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不负责任的表现。

推荐第2篇:教师政治学习

2018年教师政治学习

活动时间:2018.1.26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内容: 1.学习《求是》社论:新年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2.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

一、新年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

2.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必须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创新时代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新境界。

3.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4.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二、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

(一)深刻阐释“教育优先发展”这一战略性问题

(二)深刻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

1.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三)深刻回答“办什么样的教育”和“怎样办教育”这一方向性问题

1.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2.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教育有人生出彩的机会。3.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4.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四)深刻回答“培养什么样的教师”和“怎样培养教师”这一关键性问题

1.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2.教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3.要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

活动时间:2018.2.27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内容: 1.李方平同志在全区教育系统校级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

历史贡献

一、聚焦人民期盼 聚力内涵发展——努力打造公平而有质量的高品质教育

(一)2017年工作回顾

1.聚焦改革,教育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2.潜心育人,学生素养全面提高。 3.强基固本,队伍建设持续深化。 4.规范管理,教育保障日渐加强。

(二)2018年主要工作

1.坚持一个核心不动摇,打好教育现代化攻坚战。2.抓实四项行动不走样,打好全面育人攻坚战。 3.聚焦三场“硬仗”不后退,打好深化改革攻坚战。 4.突出三个重点不放松,打好队伍建设攻坚战。 5.严守三条“底线”不逾越,打好规范管理攻坚战。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历史贡献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 1.鲜明的时代性

洞察新变化,把握新期待,作出科学判断。 2.伟大的实践性

彰显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品格。 3.独特的创造性

创新的广度,创新的深度。 4.严密的科学性

系统完备、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5.崇高的人民性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品质 1.坚定的理想信念 2.强烈的责任担当 3.深厚的家国情怀 4.深邃的历史眼光 5.严谨的求实作风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贡献 1.焕发了科学社会主义旺盛生命力。 2.绘就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蓝图。 3.预示了人类文明发展新方向。

活动时间:2018.3.9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内容:1.传达全省基础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上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同志的讲话精神 2.两会知识指南

一、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同志讲话

(一)对2017年工作的回顾

1.学前教育薄弱环节有改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突破 普通高中特色品质有提升、特殊教育发展迈向高台阶。 2.聚焦社会热点、回应民众关切

择校、减负、无证幼儿园、考试评价、师德师风

3.深化改革创新,提高育人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建设、体工艺、国防教育

(二)对当前教育形势的分析研判 1.党的事业发展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2.教育基本矛盾的转变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3.教育现代化内涵的变化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三)2018年重点工作部署

1.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积极建设高品质普通高中 3.建立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4.着力推动基础教育全面发展 5.持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四)依法规范,建设江苏教育良好生态

二、2018年全国两会知识指南

1、政坛“新内容”: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

2、机构“新改革”:审议批准国家机构的改革。

3、发展“新目标”:为今后五年,尤其是2018年经济发展设定目标。

4、宪法“新修订”: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

5、反腐“新机构”: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

活动时间:2018.3.23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内容:1.2018无锡教育工作重点

2.学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相关问题的讲话。

一、2018无锡教育工作重点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增强教育发展活力 1.完善改革政策体系

2.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3.大力推进依法治教

4.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5.继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三)坚持立德树人,深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提高教学质量效率 3.严格规范学校管理

4.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四)立足公平质量,提升基础教育发展水平1.加快优化基础教育资源布局 2.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

(五)提升内涵质量增强教育服务发展能力

(六)优化基础保障,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1.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3.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4.全面加强学校安全稳定

二、陈宝生: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1.谈及“大班额”时,陈宝生指出,必须坚决予以解决克服。消除,不是简单的一个教室里放多少凳子、桌子的问题 2.为从学校教学、校外、考试评价,老师教学、家长和社会等五个方面减负。

3.教和育,“教” 主要涉及知识体系,“育” 主要涉及价值标准,所以“德” 对学生的成长,对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活动时间:2018.4.13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内容:

1.李 正 茂: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努力写好新时代梁溪教育“奋进之笔”

——在2018年梁溪区教育系统作风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一、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二、坚持问题导向,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三、坚持弛而不息改进作风,用新作为写好新时代梁溪教育“奋进之笔”

四、聚焦作风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五、聚焦师德师风,坚决筑牢师德防线。

2、李方平:坚持问题导向 聚力人民满意 全面加强作风建设

——在2018年梁溪区教育系统作风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一、勇于担当拼搏,提振“精气神”

二、勇于改革创新,实干“解难题”

三、突出依法治教,增强“公信力”。

四、抓住关键环节,提升“满意度”。

活动时间:2018.4.27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内容:1.学习《习近平: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2.奋进新时代,再创新辉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最重要成果和最重大历史贡献

一、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

1.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2.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们的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积极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

4.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责任。

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最重要成果和最重大历史贡献 1.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有力宪法保障 2.习近平总书记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体现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人“三位一体”领导体制的制度安排,为实现党的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筑牢坚实的政治根基、组织根基。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人大各项工作中得到贯彻落实。

活动时间:2018.5.4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内容:1.习近平的这些金句掷地有声!

2.《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原则》

一、习近平金句掷地有声!

1.世界上没有是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 2.人民有信心,国家才有未来,国家才有力量。

3.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4.中国共产党要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5.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二、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原则

(一)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

1.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

2.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3.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宪法修改的总体要求

1.宪法修改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宪法修改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三)宪法修改的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

2.坚持严格依法按程序进行。

3.坚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

4.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治国先圭臬,安邦靠准绳。圭表,比喻准则和法度。

活动时间:2018.5.18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内容: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2.努力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良师。

一、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三项基础性工作

1.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

2.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3.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二)对广大青年的几点希望

1.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2.要立志,立鸿鹄之志,做奋斗者。

3.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4.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

二、努力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良师

(一)坚持以新时代发展为根本要求,把握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时代使命

认清总体任务 找准主攻方向,

把握阶段目标

(二)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确保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政治方向

党委(党组)要重视

党员队伍要建强

优秀人才要凝聚

(三)坚持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根本初心,强化新时代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

(四)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优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治理生态。

活动时间:2018.6.5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内容:

1、学习《锡教工委〔2018〕20 号》文件 2.学习《中小学在职教师拒绝有偿补课承诺书》

一、提高治理有偿补课的思想认识

二、完善治理有偿补课的责任体系

三、构建治理有偿补课的教育管理机制

四、健全有偿补课问题查办惩处机制

对经查实认定从事有偿补课的教师,一律依据相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实行“零容忍”。

五、确保治理有偿补课各项任务落实

中小学在职教师拒绝有偿补课承诺书

为规范个人从教行为,切实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坚决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社会形象,本人现向学校和社会郑重承诺:

一、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决抵制各种形式的有偿补课行为。

二、不在校内、本人住房或租借房屋以及学生家中等场所给学生补课 (包括为学生提供食宿)并从中获取报酬。

三、不参与任何校外培训机构的举办、管理、教学行为。

四、不组织、推荐、动员、诱导、暗示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

五、不为校外培训机构或其他教师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

六、严格遵守教学计划,认真组织课堂教学,全面完成教学任务。我将自觉履行以上承诺,请家长和社会监督。如有违反,自愿接受组织处理。

活动时间:2018.6.22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内容:1.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

2、刘延东: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全面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一)当代中国最现实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二)对新时代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创造性回答

(三)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改造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强调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把教育摆在优先 发展的地位。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建设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切实增强新时代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责任感紧迫感。

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教育战线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能力。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迫切需要教育事业进一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四)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谱写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新篇章

坚持强教必先强师,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切实提高教育保障水平,营造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推荐第3篇:教师政治学习

2017年教师政治学习

活动时间:2017.2.17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内容:学习《守护教育的良心》

一、教育良心具体地说,是教育者对教育事业的那份忠诚,对教育原则的那份坚守,对教育对象的那份关爱,对教育责任的那份担当,对教育质量的那份承诺,对教育效率的那份追求。

二、有教育良心,就会真正重视育人工作,不会把分数当作自己的唯一追求;

有教育良心,就会虔诚地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有教育良心,就会明白,做教师就要严于律己,勇于自责自纠,善于自省自励。

三、好的学校就应当这样:走在校园里的都是有良心的人,而从校园里走出去的人,都是能够坚守良心的人。

教育者好了,教育才会好起来;教育好了,孩子们才会好起来;孩子好了,世界才会好起来。

活动时间:2017.3.10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内容:学习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

二、牢牢坚持“六个根本”,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新局面

1、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坚持以共享发展为根本目标,扩大教育公平受益面。

3、坚持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根本标准,确保改革改有所进改有所成。

4、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根本导向,加快优化教育结构。

5、坚持以完善体制机制为根本保障,狠抓教育质量提高。

6、坚持以落实主体责任为根本要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三、以更强烈的责任、更积极的态度、更过硬的作风,确保各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一要在“学”上下功夫。二要在“谋”上动脑筋。三要在“实”上出真招。四要在“争”上求主动。五要在“稳”上作文章。

活动时间:2017.3.31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内容:

一、学习《人民教育》文章《准确把握今年教育工作基本原则》

1、稳中求进是重要原则:稳中求进符合教育规律。稳中求进是方法论。

2、内涵发展,首先是发展观更新的问题:内涵发展,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键抓手。内涵发展,质量监控和保障机制是基础性工作。

二、学习《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

1、全面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2、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3、加快优化结构,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4、始终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5、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切实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

6、全面提升教育保障水平,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活动时间:2017.4.7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内容:学习李克强总理《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主要做的工作:

一是继续创新和加强宏观调控,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二是着力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供给结构有所改善。

三是大力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四是强化创新引领,新动能快速成长。

五是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加快形成。 六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

七是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

八是推进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2017年政府工,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

二是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三是适度扩大总需求并提高有效性。

四是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

五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

活动时间:2017.4.28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内容:学习中国教育报《新时期师德建设的着力点》

当前我国教育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改善环境、优化结构为主要发展特征的新阶段,在这样的形势下,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教师的作用尤为关键,对教师素质和教书育人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一、师德建设所解决的问题

1、扎紧制度篱笆,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2、健全教育机制,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理想。

3、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师德氛围。

4、强化监督考核,促进师德建设落到实处。

5、突出专项治理,破解热点、难点问题。

二、师德建设任务依然艰巨

1、一些影响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不正之风仍然存在。

2、极少数教师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

3、社会发展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推进师德建设的政策方法

1、加强党的领导,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2、创新思路举措,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3、开展专项治理,坚决查处不正之风。

4、保障教师权益,激发教师崇德修身自觉性

5、倡导志愿服务,引导支持教师服务社会。

推荐第4篇:教师政治学习总结

教师政治学习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教师理论学习与思想政治建设,努力在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工作上取得新的成效。我校党支部精心组织教师的政治学习,坚守思想阵地,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觉悟。现将教师政治学习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切实可行计划

根据教体局要求,我校认真制订了政治学习计划,并组织落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局党委、镇党委的各项工作布署。紧密结合学校思想和工作实际,紧紧围绕“教育工作者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一要求,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形势任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人文素养教育、主人翁意识教育等,不断提高广大教师政治素质、人文素养。紧密结合学校改革建设实际,切实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推进学校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科学安排学习内容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校在丰富学习内容上下功夫,组织开展了理论学习活动。

1、加强时政法规教育,提高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水平

一是坚持进行各类法规学习。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意外事故处理办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法律意识,使之树立“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思想,自觉维护教职工自身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二是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重点学习胡锦涛同志所做的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区教育系统十七大精神学习内容。帮助教职工学习好、理解好、把握好十七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充分认识党的十七大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深刻领会十七大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维、重大工作部署和新的要求。 三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重点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要求,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不断推进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建设,学习《科学发展观读本》。四是开展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实践活动。全面回顾和总结建国六十周年来我国发展和建设所取得的辉煌业绩,深刻理解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意义。

2、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师师德师能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组织广大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切实担负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二是大力开展“展师德风采,创优秀群体,树教育新风”的主题教育,举办“为人•为师•为学”系列师德讲座、师德论坛、师德小故事演讲等,大力宣传我校师德师风的事例,树立我校教师良好形象,进一步推进师德创优活动,使高尚的师德风范可亲、可近、可学。三是继续学习区教育局颁布的《师德建设“五不准”实施细则》及我校颁发的《师德建设“八不准”实施办法》,对违规者从严追究、处理,规范依法治教、以德治教的教育行为。

3、大力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全面提升教师人文素养 一是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教师观看相关的健康知识方面的专题录像和文章,增强教师对心理疾病的防御能力,了解有关健康方面的知识,以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从事教育工作。二是开展读书学习活动。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载体,党政工联手组织开展“四二三”书香校园工程。引领全体教师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好书天天读的习惯,努力践行“阅读生活化、学习终身化”的理念,激发读书激情,营造书香氛围,打造书香校园。

三、精心组织,提高学习效率

1、支部按照总体要求,认真安排,切实做到学习制度、学习计划、领导责任“三落实”。要根据学习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多形式地组织实施,确保时间、内容、人员、效果的落实。要把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作为理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联系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紧密联系如何更好地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要求来进行学习,认识和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强思想上的坚定性、行动上的自觉性和工作上的创造性。

2、教职员工学习安排在每周一下午,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采取专题辅导讲座、研讨交流、支部活动、观看电教片、理论测试等形式,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年的政治业务学习使我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修养以及个人人文素养得到了提高,强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提高了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政治理论基础,同时对于我校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兴安学校

2011年7月

推荐第5篇: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泰来农场学校

管玉梅

2012年3月12日

学习内容: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是什么?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进程加快和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精神;提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明确要求;提出“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是实现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行列、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教育部部长、国家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副组长兼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袁贵仁今天介绍称,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今天开始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28日(星期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情况。

这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袁贵仁在发布会上介绍说,确定工作方针是《规划纲要》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它是今后十年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思路和重大任务,也是教育系统今后十年工作的共同遵循和指南。工作方针一共是五句话,20个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育人为本。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系统内的根本要求,它强调(转载自中国教师站文摘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的是学校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要为全面发展服务,通过为全面发展服务来激励为社会发展服务。要求学校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部分,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围绕育人为本这一核心的两大工作重点,教育公平应当说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它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应当说这么多年来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还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这应当说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另外一个重点是提高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事业,才有一流的国家。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始终抓住教育质量这个关键,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明确教育质量标准,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把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这两个工作重点,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泰来农场学校

王秀中

2012年3月12日

学习内容: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是什么?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进程加快和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精神;提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明确要求;提出“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是实现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行列、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教育部部长、国家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副组长兼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袁贵仁今天介绍称,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今天开始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28日(星期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情况。

这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袁贵仁在发布会上介绍说,确定工作方针是《规划纲要》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它是今后十年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思路和重大任务,也是教育系统今后十年工作的共同遵循和指南。工作方针一共是五句话,20个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育人为本。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系统内的根本要求,它强调(转载自中国教师站文摘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的是学校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要为全面发展服务,通过为全面发展服务来激励为社会发展服务。要求学校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部分,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围绕育人为本这一核心的两大工作重点,教育公平应当说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它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应当说这么多年来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还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这应当说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另外一个重点是提高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事业,才有一流的国家。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始终抓住教育质量这个关键,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明确教育质量标准,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把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这两个工作重点,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泰来农场学校

闫丽丹

2012年3月12日

学习内容: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是什么?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进程加快和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精神;提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明确要求;提出“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是实现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行列、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教育部部长、国家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副组长兼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袁贵仁今天介绍称,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今天开始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28日(星期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情况。

这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袁贵仁在发布会上介绍说,确定工作方针是《规划纲要》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它是今后十年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思路和重大任务,也是教育系统今后十年工作的共同遵循和指南。工作方针一共是五句话,20个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育人为本。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系统内的根本要求,它强调(转载自中国教师站文摘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的是学校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要为全面发展服务,通过为全面发展服务来激励为社会发展服务。要求学校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部分,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围绕育人为本这一核心的两大工作重点,教育公平应当说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它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应当说这么多年来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还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这应当说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另外一个重点是提高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事业,才有一流的国家。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始终抓住教育质量这个关键,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明确教育质量标准,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把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这两个工作重点,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泰来农场学校

吴晓明

2012年3月12日

学习内容: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是什么?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进程加快和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精神;提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明确要求;提出“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是实现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行列、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教育部部长、国家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副组长兼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袁贵仁今天介绍称,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今天开始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28日(星期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情况。

这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袁贵仁在发布会上介绍说,确定工作方针是《规划纲要》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它是今后十年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思路和重大任务,也是教育系统今后十年工作的共同遵循和指南。工作方针一共是五句话,20个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育人为本。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系统内的根本要求,它强调(转载自中国教师站文摘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的是学校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要为全面发展服务,通过为全面发展服务来激励为社会发展服务。要求学校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部分,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围绕育人为本这一核心的两大工作重点,教育公平应当说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它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应当说这么多年来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还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这应当说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另外一个重点是提高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事业,才有一流的国家。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始终抓住教育质量这个关键,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明确教育质量标准,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把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这两个工作重点,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泰来农场学校

王旭

2012年3月12日

学习内容: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是什么?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进程加快和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精神;提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明确要求;提出“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是实现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行列、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教育部部长、国家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副组长兼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袁贵仁今天介绍称,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今天开始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28日(星期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情况。

这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袁贵仁在发布会上介绍说,确定工作方针是《规划纲要》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它是今后十年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思路和重大任务,也是教育系统今后十年工作的共同遵循和指南。工作方针一共是五句话,20个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育人为本。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系统内的根本要求,它强调(转载自中国教师站文摘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的是学校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要为全面发展服务,通过为全面发展服务来激励为社会发展服务。要求学校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部分,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围绕育人为本这一核心的两大工作重点,教育公平应当说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它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应当说这么多年来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还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这应当说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另外一个重点是提高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事业,才有一流的国家。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始终抓住教育质量这个关键,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明确教育质量标准,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把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这两个工作重点,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泰来农场学校

金晓磊

2012年3月12日

学习内容: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是什么?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进程加快和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精神;提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明确要求;提出“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是实现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行列、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教育部部长、国家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副组长兼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袁贵仁今天介绍称,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今天开始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28日(星期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情况。

这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袁贵仁在发布会上介绍说,确定工作方针是《规划纲要》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它是今后十年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思路和重大任务,也是教育系统今后十年工作的共同遵循和指南。工作方针一共是五句话,20个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育人为本。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系统内的根本要求,它强调(转载自中国教师站文摘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的是学校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要为全面发展服务,通过为全面发展服务来激励为社会发展服务。要求学校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部分,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围绕育人为本这一核心的两大工作重点,教育公平应当说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它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应当说这么多年来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还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这应当说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另外一个重点是提高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事业,才有一流的国家。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始终抓住教育质量这个关键,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明确教育质量标准,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把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这两个工作重点,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泰来农场学校

韩淑兰

2012年3月12日

学习内容: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是什么?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进程加快和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精神;提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明确要求;提出“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是实现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行列、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教育部部长、国家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副组长兼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袁贵仁今天介绍称,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今天开始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28日(星期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情况。

这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袁贵仁在发布会上介绍说,确定工作方针是《规划纲要》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它是今后十年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思路和重大任务,也是教育系统今后十年工作的共同遵循和指南。工作方针一共是五句话,20个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育人为本。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系统内的根本要求,它强调(转载自中国教师站文摘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的是学校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要为全面发展服务,通过为全面发展服务来激励为社会发展服务。要求学校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部分,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围绕育人为本这一核心的两大工作重点,教育公平应当说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它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应当说这么多年来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还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这应当说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另外一个重点是提高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事业,才有一流的国家。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始终抓住教育质量这个关键,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明确教育质量标准,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把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这两个工作重点,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泰来农场学校

梁洪林

2012年3月12日

学习内容: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是什么?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进程加快和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精神;提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明确要求;提出“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是实现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行列、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教育部部长、国家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副组长兼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袁贵仁今天介绍称,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今天开始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28日(星期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情况。

这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袁贵仁在发布会上介绍说,确定工作方针是《规划纲要》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它是今后十年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思路和重大任务,也是教育系统今后十年工作的共同遵循和指南。工作方针一共是五句话,20个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育人为本。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系统内的根本要求,它强调(转载自中国教师站文摘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的是学校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要为全面发展服务,通过为全面发展服务来激励为社会发展服务。要求学校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部分,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围绕育人为本这一核心的两大工作重点,教育公平应当说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它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应当说这么多年来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还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这应当说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另外一个重点是提高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事业,才有一流的国家。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始终抓住教育质量这个关键,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明确教育质量标准,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把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这两个工作重点,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泰来农场学校

白玲

2012年3月12日

学习内容: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是什么?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进程加快和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精神;提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明确要求;提出“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是实现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行列、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教育部部长、国家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副组长兼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袁贵仁今天介绍称,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今天开始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28日(星期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情况。

这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袁贵仁在发布会上介绍说,确定工作方针是《规划纲要》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它是今后十年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思路和重大任务,也是教育系统今后十年工作的共同遵循和指南。工作方针一共是五句话,20个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育人为本。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系统内的根本要求,它强调(转载自中国教师站文摘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的是学校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要为全面发展服务,通过为全面发展服务来激励为社会发展服务。要求学校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部分,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围绕育人为本这一核心的两大工作重点,教育公平应当说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它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应当说这么多年来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还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这应当说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另外一个重点是提高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事业,才有一流的国家。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始终抓住教育质量这个关键,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明确教育质量标准,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把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这两个工作重点,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泰来农场学校

张明月

2012年3月12日

学习内容: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是什么?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进程加快和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精神;提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明确要求;提出“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是实现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行列、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教育部部长、国家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副组长兼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袁贵仁今天介绍称,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今天开始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28日(星期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情况。

这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袁贵仁在发布会上介绍说,确定工作方针是《规划纲要》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它是今后十年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思路和重大任务,也是教育系统今后十年工作的共同遵循和指南。工作方针一共是五句话,20个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育人为本。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系统内的根本要求,它强调(转载自中国教师站文摘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的是学校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要为全面发展服务,通过为全面发展服务来激励为社会发展服务。要求学校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部分,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围绕育人为本这一核心的两大工作重点,教育公平应当说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它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应当说这么多年来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还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这应当说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另外一个重点是提高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事业,才有一流的国家。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始终抓住教育质量这个关键,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明确教育质量标准,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把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这两个工作重点,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泰来农场学校

卢伟光

2012年3月12日

学习内容: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是什么?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进程加快和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精神;提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明确要求;提出“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是实现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行列、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教育部部长、国家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副组长兼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袁贵仁今天介绍称,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今天开始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28日(星期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情况。

这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袁贵仁在发布会上介绍说,确定工作方针是《规划纲要》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它是今后十年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思路和重大任务,也是教育系统今后十年工作的共同遵循和指南。工作方针一共是五句话,20个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育人为本。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系统内的根本要求,它强调(转载自中国教师站文摘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的是学校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要为全面发展服务,通过为全面发展服务来激励为社会发展服务。要求学校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部分,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围绕育人为本这一核心的两大工作重点,教育公平应当说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它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应当说这么多年来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还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这应当说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另外一个重点是提高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事业,才有一流的国家。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始终抓住教育质量这个关键,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明确教育质量标准,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把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这两个工作重点,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泰来农场学校

张思琪

2012年3月12日

学习内容: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是什么?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进程加快和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精神;提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明确要求;提出“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是实现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行列、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教育部部长、国家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副组长兼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袁贵仁今天介绍称,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今天开始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28日(星期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情况。

这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袁贵仁在发布会上介绍说,确定工作方针是《规划纲要》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它是今后十年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思路和重大任务,也是教育系统今后十年工作的共同遵循和指南。工作方针一共是五句话,20个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育人为本。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系统内的根本要求,它强调(转载自中国教师站文摘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的是学校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要为全面发展服务,通过为全面发展服务来激励为社会发展服务。要求学校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部分,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围绕育人为本这一核心的两大工作重点,教育公平应当说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它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应当说这么多年来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还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这应当说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另外一个重点是提高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事业,才有一流的国家。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始终抓住教育质量这个关键,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明确教育质量标准,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把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这两个工作重点,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泰来农场学校

王德都

2012年3月12日

学习内容: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是什么?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进程加快和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精神;提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明确要求;提出“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是实现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行列、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教育部部长、国家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副组长兼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袁贵仁今天介绍称,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今天开始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28日(星期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情况。

这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袁贵仁在发布会上介绍说,确定工作方针是《规划纲要》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它是今后十年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思路和重大任务,也是教育系统今后十年工作的共同遵循和指南。工作方针一共是五句话,20个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育人为本。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系统内的根本要求,它强调(转载自中国教师站文摘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的是学校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要为全面发展服务,通过为全面发展服务来激励为社会发展服务。要求学校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部分,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围绕育人为本这一核心的两大工作重点,教育公平应当说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它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应当说这么多年来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还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这应当说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另外一个重点是提高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事业,才有一流的国家。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始终抓住教育质量这个关键,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明确教育质量标准,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把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这两个工作重点,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泰来农场学校

王兆军

2012年3月12日

学习内容: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是什么?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进程加快和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精神;提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明确要求;提出“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是实现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行列、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教育部部长、国家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副组长兼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袁贵仁今天介绍称,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今天开始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28日(星期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情况。

这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袁贵仁在发布会上介绍说,确定工作方针是《规划纲要》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它是今后十年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思路和重大任务,也是教育系统今后十年工作的共同遵循和指南。工作方针一共是五句话,20个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育人为本。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系统内的根本要求,它强调(转载自中国教师站文摘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的是学校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要为全面发展服务,通过为全面发展服务来激励为社会发展服务。要求学校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部分,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围绕育人为本这一核心的两大工作重点,教育公平应当说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它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应当说这么多年来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还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这应当说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另外一个重点是提高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事业,才有一流的国家。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始终抓住教育质量这个关键,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明确教育质量标准,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把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这两个工作重点,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泰来农场学校

王志敏

2012年3月12日

学习内容: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是什么?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进程加快和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精神;提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明确要求;提出“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是实现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行列、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教育部部长、国家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副组长兼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袁贵仁今天介绍称,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今天开始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28日(星期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情况。

这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袁贵仁在发布会上介绍说,确定工作方针是《规划纲要》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它是今后十年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思路和重大任务,也是教育系统今后十年工作的共同遵循和指南。工作方针一共是五句话,20个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育人为本。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系统内的根本要求,它强调(转载自中国教师站文摘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的是学校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要为全面发展服务,通过为全面发展服务来激励为社会发展服务。要求学校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部分,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围绕育人为本这一核心的两大工作重点,教育公平应当说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它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应当说这么多年来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还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这应当说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另外一个重点是提高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事业,才有一流的国家。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始终抓住教育质量这个关键,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明确教育质量标准,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把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这两个工作重点,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泰来农场学校

于丽静

2012年3月12日

学习内容: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是什么?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进程加快和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精神;提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明确要求;提出“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是实现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行列、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教育部部长、国家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副组长兼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袁贵仁今天介绍称,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今天开始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28日(星期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情况。

这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袁贵仁在发布会上介绍说,确定工作方针是《规划纲要》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它是今后十年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思路和重大任务,也是教育系统今后十年工作的共同遵循和指南。工作方针一共是五句话,20个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育人为本。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系统内的根本要求,它强调(转载自中国教师站文摘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的是学校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要为全面发展服务,通过为全面发展服务来激励为社会发展服务。要求学校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部分,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围绕育人为本这一核心的两大工作重点,教育公平应当说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它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应当说这么多年来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还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这应当说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另外一个重点是提高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事业,才有一流的国家。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始终抓住教育质量这个关键,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明确教育质量标准,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把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这两个工作重点,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泰来农场学校

王艳娟

2012年3月12日

学习内容: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是什么?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进程加快和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精神;提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明确要求;提出“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是实现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行列、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教育部部长、国家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副组长兼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袁贵仁今天介绍称,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今天开始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28日(星期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情况。

这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袁贵仁在发布会上介绍说,确定工作方针是《规划纲要》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它是今后十年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思路和重大任务,也是教育系统今后十年工作的共同遵循和指南。工作方针一共是五句话,20个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育人为本。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系统内的根本要求,它强调(转载自中国教师站文摘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的是学校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要为全面发展服务,通过为全面发展服务来激励为社会发展服务。要求学校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部分,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围绕育人为本这一核心的两大工作重点,教育公平应当说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它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应当说这么多年来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还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这应当说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另外一个重点是提高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事业,才有一流的国家。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始终抓住教育质量这个关键,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明确教育质量标准,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把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这两个工作重点,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泰来农场学校

林清明

2012年3月12日

学习内容: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是什么?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进程加快和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精神;提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明确要求;提出“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是实现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行列、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教育部部长、国家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副组长兼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袁贵仁今天介绍称,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今天开始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28日(星期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情况。

这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袁贵仁在发布会上介绍说,确定工作方针是《规划纲要》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它是今后十年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思路和重大任务,也是教育系统今后十年工作的共同遵循和指南。工作方针一共是五句话,20个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育人为本。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系统内的根本要求,它强调(转载自中国教师站文摘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的是学校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要为全面发展服务,通过为全面发展服务来激励为社会发展服务。要求学校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部分,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围绕育人为本这一核心的两大工作重点,教育公平应当说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它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应当说这么多年来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还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这应当说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另外一个重点是提高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事业,才有一流的国家。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始终抓住教育质量这个关键,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明确教育质量标准,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把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这两个工作重点,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推荐第6篇:教师政治学习总结

2016教师政治学习总结

第1篇:教师政治学习总结

我校本年度政治业务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积极推进和谐社会校园建设,以校本培训为载体,开展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政治理论素养,开创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现就本年度政治业务学习活动作小结如下:

一、政治业务学习形成了校本化、制度化

根据局、镇关于政治业务学习工作要求,学校制定了年度学习计划、政治业务学习制度,考勤、考核制度,强化了教师职业道德,加强了教职工队伍建设,起到了政治保障作用。

一年来,我校教职工不论是在参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还是在平时的工作之余,都不忘理论学习。以\"师德、人文、科学\"\"教学有效性\"\"师德、心理\"\"作业有效性\"校本课程为载体,通过集中学习与自学、报告导读与讨论、读原文与谈体会相结合等形式开展学习。全体教职工进一步强化了政治意识,增强了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从而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了\"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上来,提高了教职员工的师德修养、科学人文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开展教育活动,提升队伍形象

全体教职工在学校支部的安排下重点学习了以下内容:

1、学习了党的xx大精神。重点学习党的xx届四中全会决议。我们集中时间、集中精神,认真把握xx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了通读报告原文,收听、收看音像辅导讲座,分章节学习、讨论等,同时开展了其它相关文件的学习。

2、开展和谐校园等知识的学习,听了付国栋主任\"教师应内外兼修\"等报告,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提升对\"生命教育\"办学思想认识的深化,进一步开展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断推进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建设。

3、根据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结合业务学习,开展了孔子、老子教育思想等科学人文学习和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组织教师听了刘林校长的报告,开展了教学有效性和作业有效性的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业务水平和驾驭、管理教育教学的能力。

4、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局各项文件等和教育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解读各项政策,请了特级校长吴小仲、上师大教授沈永强等作报告,强化师德,增长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努力做到依法治校,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先进教师事迹,完善我校师德规范,使我校的教师职业素养进一步提高,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道德高尚的人民教师,同时对教师开展心理辅导讲座,关怀教师,让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5、开展了读书活动,每位教师读\"品读师说教育智慧\",并写了读后感,在校园网上交流。

三、队伍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今年,我校在进行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进一步加强了与教职工的思想交流,打造\"凝聚力\"工程。

1、关注教职工思想动态。定期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召开座谈会,广泛

听取教职工意见,努力创设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民主氛围。

2、开展文明班组创建活动。认真解决教职工在工作中的难题,着力改善工作条件,创造安全、整洁、优美的教学环境。积极开展趣味运动会、拔河比赛等文体活动,培养科学文明的工作生活方式,促进教职工的身心健康。

3、通过一年的围绕国内外形势和学校活动开展主题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学习,每个教职工完成了学习笔记,写出了多篇学习心得,广大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第2篇:教师暑假政治学习总结

德师风教育活动不但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进一步提高了加强行风建设的自觉性。

现将从教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在政治思想方面,本人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

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在交往中不收礼、不吃请、不叫家长办事,不进行有偿家教,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许。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个人以为,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其中在业务素质上,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老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师德师风应注入新内涵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注入新的内涵:一是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孩子的现在,要像总设计师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第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第三,在教育过程中,要开发孩子多方面的智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把教学具体化。

从我们的民族传统上讲,当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诚信、守礼,这也是人的品德的形成。受教育者要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品德。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他的性格、品德包括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我觉得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该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我们对班主任的选择标准是: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但不能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教育学生。我觉得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都应该是一样的,

但现在存在的区别在于:师生关系的变化。以前的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但现在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也应尊重,这是个进步。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在关爱和严格要求学生上要提出新的标准。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说过,人者,德为先。未学文而先学文德,未学武而先重武德,学好文武,不光是光宗耀祖,最主要的是报效国民。但是,自从改革开放后,国人片面地以为西方之所以发达,就是因为能以自我为主,于是\"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话一直被歪曲到现在,结果贪污腐化案件层出不穷,而且级别越来越大。这种不良风气已严重影响到了还在校求学的青少年。说起倒台的贪官时,一些学生不仅不以为然,还自以为是地说那是\"他们不会做,如果是我,保证不露马脚\"。这不能不令人担忧。一个人的品德好坏往往能决定他行事结果的正与负,一个邪恶的天才所造成的灾难,总要好几代人才能扭转过来。如今法治和文明是全球的大趋势,而我们的制度又还不很健全,我们不能再满不在乎于品德素质的培养。自由发展不等于要忽视个性素质。什么是个性素质?就是良好的个性。良好个性体现何在?那就是,合理地进取,合理地忍让,适当时敢于竞争,关键时能顾全大局。其实成功人士们都有很好的个性,他们那很不错的人缘就是最起码的证明。但如今的学生们已越来越不会接受批评,受了点委屈后就要死要活或喊打喊杀,不能不引起大人们的注意。

通过这次集中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进一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总设计师理论以及第三代领导人同志\"三个代表\"的理论精神,及时掌握党的工作重点方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

神,不要遇难而退,要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

第3篇:教师政治学习总结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配合教委的集中教育活动实施,我校在活动期间深入学习文件,全面领会精神实质,开展了一系列的集中统一学习。特做总结

一、深入领会全会精神及思想,在思想上统一。

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深入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文件,全面领会全会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全会提出的新观点,新思路,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同教育事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认真研究解决教育教学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好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观点明确,坚持科学发展观教育。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体现了新时期我们党的科学执政理念。在学习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亦应以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切实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由以外延发展为主向一内涵发展为主转变。自觉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统一对教育持续快速发展的认识,以创新的精神培植教育发展新优势,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增强加快发展和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全校形成想发展、谋发展、快发展的浓厚氛围。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人格,张扬学生

个性,关注学生情感需要,因材施教,为每一个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积极推动学校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加强党的执政建设,提高建设社会主义能力的重要内容。在学习中,我们认识到应大力弘扬\"学高为师,行为示范\"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认真贯彻是教体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意见》,探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诚信莱阳\"建设活动,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列为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开展丰富多采的教育活动,营造教育活动的浓厚氛围。

四、树立\"为民、务实、清廉\"教育

在学习中,我们认识到应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努力做到风正、气顺、心齐、想干、会干、能干、实干、干好,用心把握,用心工作,用心落实。

五、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中,我们充分认识到要坚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结合学校教学实际,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明确自身肩负的\"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不断增强\"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的职业情感,做到淡泊名利,甘当人梯,扎根教育,无私奉献。

六、适应新课改的需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新的教学技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做。

在学习中,我们坚持正面教育,通过专题讲座研讨、座谈讨论、典型交流、知识竞赛等形式,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同时保证广大师生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身学透,深刻理解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性、全面性作用,结合学校和工作的特点,积极投身到教育改革的洪流中去,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探索新的教育规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总之,在本次教育活动中,我们受益匪浅,今后将按学习的精神进一步实施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树教育的典范。

第4篇:小学教师政治学习总结

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明确了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我们当教师的一定要用教师职业道德准则来规范教书育人,做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为人师表的教师。在新世纪的当代中国教育中,我们需要具备怎样素质的教师队伍?我认为第一,必须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第二,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第三,必须改革旧有的教学模式;第四,必须改变封闭的教学方法;第五,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对照自己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结合教育生涯,我的体会是:

首先、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对教师的职业要热爱,忠于教育事业,爱岗敬业,通过长期教育工作,我们对教育工作产生了感情,通过自己的劳动使一批又一批的青少年学生有了较多的知识,看着自己劳动产生了巨大的价值,内心也是非常的愉快,感到工作是很有意义的。天天与孩子们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同学们的纯真,即使是最顽皮的学生,他们的可塑性仍是非常大的,只要多关心,从爱护他们的角度去教育他们,他们都会变成很有出息的人材。问题是我们作为教师对他们关心帮助太少了。我们自己的素质还是不高。中国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教师来承担我国的教育事业,所以人们说教师的职业是阳光下最伟大的事业是很有道理的。有人说如果有来生我再选择教师的职业,以表示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但人并没有来生,所以我不想作假设,我只想说我选择了教育工作,我没有错。

其次、刻苦研究业务,精通教学业务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正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教师必须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倘若学生给你提出的问题你总是不能很快准确地回答,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也就完全丧失了。学生对你没有信心,极有可能对这门课也没有了信心,你这门课还怎么教。我们许多老师对课程内容已经反复教了许多年,教学内容基本熟了,但随着课程内容的改革,有许多知识点,钻研得还不深透,在现代社会,每个社会个体都有不同于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学生在某方面超越教师的可能性甚大,所以,教师完全没有资格在学生面前高居支配地位,而应该对学生的人格、思想、情感、意志给予充分的尊重。我认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仍是自己要努力的方向。

再次、通过学习结合自己教学经历的体会,针对当前教学的现状我认为师德师风教育是极有必要的。有些学生听不懂老师讲的课;课堂纪律差;考试成绩不理想,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老师上课的情绪,出现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现象。至此,如果我们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必然导致恶性循环。当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使教师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振,积极地做好工作,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采取改革教学方法、教学计划、教材等一系列措施,做到因材施教。结合当前情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必定能走出厌教厌学的恶性循环,改变现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实用性人材。教师除了要学习一般的职业道德外,还要学习与我们教师这个职业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有关书籍。中央领导同志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在新的世纪,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治国方略,是马克思主义政权学说与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推荐第7篇:教师政治学习资料

学习时间:2017年1月26日上午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伊杰

学习内容:反分裂、反渗透学习材料

1、党的民族政策

党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八个方面:民族平等政策;社会改革政策;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事业的政策;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2、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3、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华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维护促进民族团结;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

4、三个离不开

三个离不开就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5、三爱

三爱教育就是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

6、六好

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祖国大家庭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人民解放军好。

7、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8、马克思主义“五观”

马克思主义“五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9、五个认同

五个认同就是对祖国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

10、三股势力

三股势力是指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

11、宗教极端势力

宗教极端势力是一股在宗教名义掩盖下,传播极端主义思想主张、从事恐怖活动或分裂活动的社会政治势力。如乌兹别克斯坦的伊斯兰运动组织。

12、民族分裂势力

民族分裂势力产生于20世纪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是指从事对主权国家构成的世界政治框架的一种分裂或分离活动的团体或组织。民族分裂势力是反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政治力量。如俄罗斯车臣非法武装组织。

13、暴力恐怖势力

暴力恐怖势力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是指通过使用暴力或其他毁灭性手段,制造恐怖,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或组织。暴力恐怖势力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活动日益猖獗。如本·拉登就是臭名昭著的恐怖主义组织头目。

推荐第8篇:教师政治学习记录

2011年教师政治学习记录

(一)桥口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六条禁令” 时间:2011年9月2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祁蕊红

一、严禁聚众或参与赌博。

二、严禁在工作时间饮酒和酒后进入课堂。

三、严禁向学生家长索要财物或吃请。

五、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搞有偿家教或参与社会上的各类补习班。

六、严禁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四、严禁擅自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和商品。

(二)关于规范办学行为、加强行风建设的公告 时间:2011年9月16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祁蕊红

1、严禁干部和职员工在工作时间、公共场所打扑克抹麻将或参与其它带彩娱乐活动;

2、除经教育局审批的教育培训机构外,严禁义务教育学校利用节假日举办补习班、竞赛班、特长班,在职教职员工不得组织或参与有偿办班补课及培训活动,学校不得向违规办班者提供条件;

3、切实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招生行为,严禁干部职工参与买卖招生;

4、教育系统内部的工作接待,不派烟,不喝酒,不派发红包、有价证券或纪念品;

5、严禁公款旅游,任何单位和个人外出学习考察必须报教育局批准后方能参加;

(三) “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时间:2011年9月30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祁蕊红

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

“八荣八耻”树起道德建设标杆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

(四) 一堂好课的八个\"点\" 时间:2011年10月14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祁蕊红

一、激发兴奋点——“课堂不是教堂,教师不是牧师”一堂好课必须要从上课伊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兴奋点。

二、抓住中心点--要始终围绕主题创设情境,最终要回归课堂,进行知识整合。

三、突破疑难点——这是对老师最基本的要求。好的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设疑启思,“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学的目的,也是教师的天职。

四、找准切入点——把握好知识结构的衔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要多举学生身边的例子,让学生有感而发,最贴近学生的事例才会让学生感到亲切,而不感到神秘。身边的才是最接近、最亲密的。

五、理清知识点——知识是教学成功的载体。抛开知识空谈素质,是空中楼阁。

六、培植发散点——要注意相近知识的链接类比,相反知识的比较鉴别。注意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明确得分点——课改也不能抛开考试,应试能力也是一种素质,一堂好课应该知识严谨。要注意帮学生理清知识点到得分点到采分点的链接。规范学生的答题。

(五)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强调几个问题 时间:2011年10月28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祁蕊红

第一,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第二,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第三,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 第四,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促进教育公平。 第五,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重视教育质量。

(六)《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时间:2011年11月4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祁蕊红

※ 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 善于鼓舞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 ※ 保持和培养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取决于教师如何看待学生的个人学习成绩。 ※ 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 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 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是要周密地考虑,他所讲授的知识将在学生的头脑里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点来挑选教学方法。 ※ 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而还是要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 ※ 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七) 世上最伟大的四大教育原则 时间:2011年11月18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祁蕊红

教育需要策略,教育需要智慧,教育需要理论。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原则,是流传千年的教子智慧,是受益终生的教育圣经,或许给我们在教育工作中以帮助和启迪。

1、鱼缸法则

养在鱼缸中的热带金鱼,三寸来长,不管养多长时间,始终不见金鱼生长。然而将这种金鱼放到水池中,两个月的时间,原本三寸的金鱼可以长到一尺。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而父母的保护就像鱼缸一样,孩子在父母的鱼缸中永远难以长成大鱼。要想孩子健康强壮的成长,一定要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而不让他们拘泥于一个小小的父母提供的“鱼缸”。随着社会进步,知识的日益增加,父母应该克制自己的想法和冲动,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2、狼性法则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强的动物,他们不会讲任何事物当成理所当然,而倾向于亲身研究和体验,大自然的神迷,新

奇永远令狼惊异。狼总是会有对周围的环境的兴趣,因而它们能不断在环境中发现食物,了解危险,从而有力的生存下来。因此要培养孩子超强的学习能力,一定要培养孩子对于世界的好奇心,让他仔细观察生活,用兴趣来作为他学习的老师。这样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做个明亮之星,不断对工作有新创见和新灵感。

3、南风效应

北风与南风打赌,看谁的力量更强大,他们决定比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无论怎样猛烈,行人只是将衣服越裹越紧;而南风只是轻轻拂动,人们就热得敞开大衣。南风效应告诉人们宽容是一种强于惩戒的力量。教育孩子同样如此,那些一味批评自己孩子的父母,最终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听不进他们的话。每个孩子都是可能犯错误,父母要容忍孩子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体谅孩子的同时,从自身入手做好自己的修养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加好地教育孩子。

4、罗森塔尔效应

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文是一个技艺超群的雕塑家。有一天他完成了一个少女的雕像,雕像如此完美以致国王本人也深深地爱上了这个雕像。国王的爱情感动了爱神阿弗狄罗芯,爱神给雕像注入了生命。皮格马利文的幻想成为现实,从此遂有了塞浦路斯人。罗森塔尔是美国心理学家,1966年他做了一项关于学生对成绩期望的试验。他在一个班上进行测验结束后将一份“最有前途者”名单交给了校长。校长将这份名单交给了这个班的班主任。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再次来到这个班上时,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度大幅度提高。同学成绩提高的秘诀很简单,因为老师更多的关注了他们。

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天才,但这种可能的实现,取决于父母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那样的去爱戴,期望,珍惜这些孩子。孩子的成长方向取决于父母和老师的期望,简单的说,你期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就可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八)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 时间:2011年12月2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祁蕊红

第三章 学校保护

第十二条 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教学计划,不得额外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保证学生必要的休息和文娱、体育活动的时间。

第十三条 学校和教师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责令未成年学生停止上课。

学校不得随意勒令未成年学生退学、休学或者开除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

第十四条 学校和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观看、收听、阅读有益的音像制品和读物;对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应当适时进行青春期教育。

第十五条 学校、幼儿园(所)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对教职员工加强教育,禁止体罚、变相体罚以及其他侵害未成年人人身权利的行为,对不适宜做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的教职员工,应及时予以调整。

第十六条 学校、幼儿园(所)应当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进行安全常识教育。保障未成年人在校在园期间的安全,不得使未成年人在危及人身安全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学校、幼儿园(所)和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成年学生和儿童进入火灾、水灾、震灾等灾害现场,避免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第十七条 学校、幼儿园(所)应当按照人民政府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收取费用,禁止滥收费用和实物、摊销辅助性图书或其他商品,不得以罚款手段惩处违反校规、园规的未成年学生和儿童。

第十八条 学校、幼儿园(所)和教师对孤儿、离婚家庭子女、残疾学生和儿童应当采取保护性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生活和文体活动中的困难。

推荐第9篇:教师政治学习计划

教师政治学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为宗旨,以上级规定的理论学习资料、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从事教育工作必备的专业知识为主要内容,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和学精管用的原则,爱岗敬业、廉洁从教,做人民满意教师。

二、学习内容和要求:

1、根据中学生身心特点,把思想道德建设落实到实处,在学习中提升教师的道德标准,深入贯彻《纲要》精神,引导教师模范履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不断提高教师的全面道德修养。

2、继续学习报刊上有关的评论员文章及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的事迹,以加深教师对人生观的进一步理解。

3、学习报刊上有关国内外形势教育的文章。通过学习,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和关注当前国内外形势及我国各项改革的进展情况。明确任务、增强信心、鼓舞斗志、同心同

德、努力奋斗、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4、继续认真学习有关的教育法律法规,着重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通过学习统一思想,使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义务和法律责任,不断提高对自己肩负特殊使命的认识。

三、学习方法

1、隔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做到内容时间有保证。学习时及时做好笔记。

2、联系实际适时讨论,写好心得体会。

3、形式上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

推荐第10篇:教师政治学习计划

教师政治学习计划

(2013至2014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以“创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为宗旨,打造“幸福教育、平安教育”,以新课程的改革探索,各种法律法规及时事政治为主要内容。在力求务实上下功夫,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学校事业和个人教育事业上。

二、学习目标和内容

1、2013年9月学习关于教师十条禁令;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未成年保护法。

2、2013年10月学习教师八不准、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教育法》、《教师法》。

3、2013年11月学习教师心理健康知识、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师岗位奖励制度、交流学习体会。

4、2013年12月学习《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检查教师学习笔记、《应用心理学》系列丛书。

5、2014年1月学习《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部分文章、举行教职工“我的闪光点”交流活动、撰写学习总结进行考核。

三、学习方法:

1、认真做好每周的政治学习,做到内容时间有保证。学习时及时做好笔记。

2、利用学校网络平台和报刊杂志以及书籍等自主或集体学习。

3、联系实际。写好心得体会。

教师: 程本娥

2013/8/31

第11篇:教师政治学习工作总结

教师政治学习工作总结

白果树小学王加平

通过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活动和自学,我收获颇多,现将学习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入领会全会精神及思想,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我能够持续深入学习十七大会议精神,全面领会会议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全会提出的观点、思路,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同教育事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认真研究解决教育教学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好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观点明确,坚持科学发展观教育

通过平时学习,我知道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体现了新时期我们党的科学执政理念。在学习中我深刻熟悉到教育亦应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切实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由以外延发展为主向内涵发展为主转变。自觉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统一对教育持续快速发展的认识,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我能够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人格,张扬学生个性,关注学生情感需要,因材施教,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在学习中,我熟悉到应大力弘扬“学高为师,行为示范”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认真贯彻是教体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

实施意见》,探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努力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加强党的执政建设,提高建设社会主义能力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诚信莱阳”建设活动,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列为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开展丰富多采的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教学活动氛围。

四、维护学生利益,两袖清风

在学习中,我认识到应该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生的利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决不搞有偿家教,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做到想干、会干、能干、实干、干好,专心把握,专心工作,专心落实。

五、利用政治学习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中,我充分认识到要坚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结合学生实际,解决教学中碰到的种种问题,明确自身肩负的“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不断增强“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的职业情感,做到淡泊名利,甘当人梯,扎根教育,无私奉献。

六、适应新课改的需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更新知识结构,把握新的教学技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做

在学习中,我坚持正面教育,通过多种形式,深入进行政治学习。我尽量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学透,深刻理解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性、全

面性作用,结合我自身的工作学习实际,积极投身教育改革中去,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探索新的教育规律,全面提高学生各项素养。

总之,在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活动和自身学习中,我受益很多。今后我会按照学习的政治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进一步努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做一名优秀的人们教师。

2011-6-29

第12篇: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2012年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学习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学习内容:《江苏省文明单位测评标准》

一、业务工作实绩显著(17分) 1.依法履行国家规定的有关职责和义务,改革进取,科学管理,工作实绩显著。 2.注重诚信建设,履行服务承诺,社会形象良好。 3—1.生产经营单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居于本省或本省辖市同行业或同类型单位前列。 3—2.党政机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依法行政,廉洁高效,办事公道,决策民主,关注民生,群众满意率高。 3—3.教学科研单位校风、教风、学风良好,成果优异。

二、思想道德风尚良好(22分)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和培育“创业创新创优”的新江苏精神。 2.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扎实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3.干部职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整体素质良好。 4.坚持开展文明科室、文明职工、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积极参与“城乡结对、文明共建”等活动,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组织志愿服务。扎实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各项工作达标。

三、文化建设扎实有效(15分) 1.创建学习型单位,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和培训,组织读书学习、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技能培训等活动,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科学文化素质。 2.文化建设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氛围浓厚,凝聚力强,典型影响广泛且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3.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环保的生活方式,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

四、民主管理科学规范15分 1.工会、职代会等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落实,职工以及其他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2.关心职工工作、学习、生活,干部职工之间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和谐人际关系。 3.单位安全生产制度健全、措施落实,治安状况良好,无黄、赌、毒和xx活动等丑恶现象。

五、内外环境整洁优美15分 1.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严格执行卫生管理制度,卫生防疫和群众保健工作成绩显著。 2.单位环境整洁有序,绿化工作达标,职工工作生活环境良好。 3.注重生态环境建设,环保工作制度健全,措施落实,环境质量指标、环境污染控制指标达到国家环保标准。

六、领导班子坚强有力(16分) 1.认真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2.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把创建活动列入单位发展总体规划,计划周密、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落实。 3.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团结协作,勤政廉政,关心职工,作风民主,在群众中威信高,在各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读书笔记的格式

读书笔记主要有三大类:1.摘要式笔记摘要式笔记是一种在阅读中把同自己的学习、工作或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的笔记形式。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

摘要式笔记又可分为:

(1)索引索引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

(2)抄录原文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

(3)摘要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按照原文的顺序,扼要的地把书中的观点、结论摘抄下来。

2.评注式笔记这是一种在阅读中写出自己对读物内容的看法的笔记形式。

评注式笔记又可分为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1)书头批注这是一种最简易的笔记作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和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

(2)提纲就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挈领地叙述出来。

(3)提要提纲和提要不同。提纲是逐段写出来的要点,提要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写出读物的内容。

(4)评注就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解。

(5)补充原文就是在读完原文或文章之后,对感到有不满足的地方进行补充。

3.心得式笔记心得式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

心得式笔记可以分为:

(1)札记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称札记。

(2)心得也叫读后感。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

(3)综合综合笔记是读了几本或几篇论述同一问题的书文后,抓住中心评论它们的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的笔记。

怎样写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

(一)提纲式。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编写内容提纲,明确主要和次要的内容。

(二)摘录式。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句子。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

(三)仿写式。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

(四)评论式。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

(五)心得式。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教育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即随感。

(六)存疑式。主要是记录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边读边记,以后再分别进行询问请教,达到弄懂的目的。

(七)简缩式。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可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 以上各种形式,可由浅入深逐步掌握。 2012年教师政治学习笔记之外的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 作文网校 › 读书笔记大全

第13篇:教师政治学习工作总结

教师政治学习工作总结

我校本学期政治业务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和谐社会校园建设,以校本培训为载体,开展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开创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现就本学期政治学习活动作小结:

一、政治学习形成了校本化、制度化

根据县教育局、学区关于教师政治业务学习工作要求,学校制定了本学期政治学习计划、考勤、考核制度,强化了教师职业道德,加强了教职工队伍建设,起到了政治保障作用。一年来,我校教师不论是在参加“两学一做”的活动中,还是在平时的工作之余,都不忘理论学习。以师德、人文、科学教学有效性师德、心理作业有效性校本课程为载体,通过集中学习与自学、报告导读与讨论、读原文与谈体会相结合等形式开展学习。全体教师进一步强化了政治意识,增强了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从而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了 一定的高度上来,提高了教师的师德修养、科学人文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开展教育活动,提升队伍形象

全体教职工在学校支部的安排下重点学习了以下内容 1.学习了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决议。我们集中时间、集中精神,认真把握十八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实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了通读报告原文,收听、收看音像辅导讲座,分章节学习、讨论等,同时开展了其它相关文件的学习。

2.根据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结合业务学习,开展了孔子、老子教育思想等科学人文学习和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组织 教师听了校长的报告,开展了教学有效性和作业有效性的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业务水平和驾驭、管理教育教学的能力。

3.展师德师风建设,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局各项文件等和教育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解读各项政策。强化师德,增长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努力做到依法治校,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先进教师事迹,完善我校师德规范,使我校的教师职业素养进一步提高,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道德高尚的人民教师,同时对教师开展心理辅导讲座,关怀教师,让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4.开展了读书活动,每位教师读品读师说教育智慧 ,并写了读后感,在校园上交流。队伍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今年,我校在进行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进一步加强了与教职工的思想交流,打造凝聚力。

通过一学期的围绕国内外形势和学校活动开展主题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学习,每个师完成了学习笔记,写出 了多篇学习心得,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第14篇: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2011年9月---2012年1月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地点:会议室主持人:李卫东

学习内容: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是什么?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进程加快和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精神;提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明确要求;提出“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是实现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行列、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袁贵仁: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将成今后工作重点

地点:会议室形式:集中 主持人:杨晓娟

学习内容:党支部号召党员和全体教师学习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的事迹 霍懋征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全国首批特级教师,是“爱的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是我国高学历人才从事小学教育的先行者。从教60多年来,她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她以爱执教、文道统一的教育思想,孜孜不倦、勇于进取的创新精神,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终生学习。学校号召全体教职工向霍懋征老师学习,继承以霍老师为代表的老一辈教师崇高的从教精神,立足岗位,将爱升华,肩负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努力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霍懋征老师事迹

霍懋征老师是一位普通的小学老师,更是全国著名的教育家,她自称是一个平凡的人,周恩来总理却称她为中国的“国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霍老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座右铭。她说:一个老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教好他们。在她的眼中,“没有不可教育或教育不好的”学生。她爱每一个孩子,“相信人人都可以成才”。60多年的从教生涯,她创造出没有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奇迹。没有体罚过一个学生,没有向一个学生动过气„„她的教育理念在当今的时代,依然是教育工作者解决德育问题的“良方”

教育格言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理论:霍老师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和尊重学生、信任学

1生连在一起的。这件事证明,教育的前提是尊重。人皆有自尊心,处在成长期的学生的自尊心更是敏感与脆弱,更需要老师的悉心呵护。在此前提下,学生才会在一种健康、自由、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自觉学习。

教育格言二:对学生的八字方针 激励、赏识、参与、期待

教育理论:霍老师对这八字方针的理解是这样的:激励每个学生求进;赏识每个学生的才能;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来自教师的期待是学生积极进步的动力。真诚的爱、热情的鼓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老师要激励学生们增强(自信,勤于努力;要为每一个学生取得的进步而鼓劲加油,使他们感受到由于各自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而带来的喜悦。

教育格言三:育德于教、文道统一

教育理论:霍老师“育德于教、文道统一”的教育目标是从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方面提出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育人为本,语文课应在训练学生语言能力的过程中,塑造学生的灵魂,坚持“一课一得”的原则。语文德育功能的充分运用,应该是教师自觉地把德育意识和德育内容渗透于语言训练之中的。霍老师在教学中关注的不仅是语言文字本身,更是通过语言文字能作用于人的文中之“道”。

教育格言四: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

教育理论:霍老师的一个学生说,霍老师教我们做人,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霍老师觉得孩子的眼睛就像摄像机,耳朵就像录音机,他们会把老师的一言一行记录下来。老师在学生眼里是一个榜样,是他们学习的楷模,所以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

教育格言五: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教育理论:霍老师认为,因为教师的精力有限,他们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对问题学生进行细致的教育和引导。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对教师的考验,而这正是教师的天职。每一个老师心里都很想把学生教好,但如果对学生缺乏爱心,单是“恨铁不成钢”,铁就难以成钢。作为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鼓励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学习内容: 和谐先进级部评选细则

主持人 杨晓娟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规范管理,促进教师师德水平不断提高,增强教师的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争创文明安全校园,特制定本细则如下:

1、严格遵守《教师道德行为规范“十不准”》和《呼兰八中教师违规处理决定》,教师个人扣分累计到级部评比中。

2、办公室要保持地面、桌面整洁,物品摆放整齐,无垃圾,无污水,如不达标扣1分。

3、学校布置的任务不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的扣1分,对临时性工作安排不接受的扣1分。

4、教师中午值班不按时上岗、学生纪律差、出现吃饭浪费等现象各扣1分。

5、集体集会(包括课间操、外出活动),班主任不跟队的扣1分,级部组织纪律不好的扣1分。

6、因各种原因学生扣了分,班主任和政教发生冲突的扣1分。

7、上班时间迟到、早退、外出不请假,集会或集体活动(含早操)迟到者各扣

1分,旷工的扣3分。

8、上岗执勤迟到扣1分,缺勤扣2分。

9、班级及卫生区卫生清扫不及时、中午留学生写作业每班扣1分。

10、每组按规定向校报及其他报刊投稿,完不成任务的扣1—2分。发表一篇加2—4分。(按篇幅大小、报刊级别)

11、教师上课时电话铃响扣1分,迟到、擅自离岗、未经教导处自行调课、接听电话的每人每次扣2分。(此项学校采用问卷调查形式累计情况)

12、放学后教师不锁门扣1分,造成物品保管不善丢失的扣2分。

13、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聊天、看电影的,校内玩扑克、麻将每人每次扣1分。

14、教师教研通课不及时的,每人次扣1分。政治学习、集体活动迟到扣1分,手机响的每人次扣1分。参会人员不齐,少一人扣1分。

15、眼操、课间操做得不及时、无故缺员的扣1—2分。

16、外出参加上级有关集会违反上级有关规定的,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的扣1—2分。

17、无特殊情况坐着讲课、作业批改不及时、无备课上课,每人次扣1分。

18、级部不团结协作、出现不团结现象扣1 分。

19、有以下情况之一的适当加分:

(1)在学校组织的活动,学生参与率较高的级部加1分。

(2)在学校突击性任务中,有突出贡献的班级或教师每次加1分。

(3)收到家长或社会表扬教师或班级的表扬信,每次加1分。

(4)校级以上优质课获奖每人次加1分。区级一等加2分,市级一等加3分,省级一等加5分。

20、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实行当月一票否决:

(1)本级部教师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的家长投诉落实属实或学校检查发现的。

(2)本级部教师有违规或违法行为,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的。

(3)本级部学生有不安全事故发生。

(4)本级部教师、学生或家长有上访、信访调查属实的。

(5)本级部发生教师闹不团结出现矛盾冲突,造成一定影响的。

评比方式:每月累计分数,取得最高分数的级部为当月先进级部,颁发流动红旗和奖金。

说明:本细则自2011年10月起执行。

学习内容:《区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十不准”》

主持人 杨晓娟

1.不准参加邪教组织和封建迷信活动;不传播有悖于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论;

2.不准坐着上课,不准带手机、寻呼机进课堂,严禁酒后上课,不在教室内吸烟,严格按课程表上课,不误课拖堂、擅自停课;

3.不准穿奇装异服、戴奇特饰品、浓妆艳抹、留怪发型;

4.不准说脏话、粗话;

5.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以及讽刺、挖苦、羞辱学生;

6.不准歧视残疾、弱智和后进学生,不劝迫学生辍学转学;

7.不准私自向学生收费或摊派学习资料及学习用品;

8.不准接受学生和家长的礼品;

9.不准训斥、羞辱、指责学生家长;

10.不准利用职务之便吃请及让学生家长办私事。

学习内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新型教育模式

一、咬定一个目标:打造幸福人生,引领教育发展。

二、坚持两条原则: 求实——实际、实在、实效。

求新——立新意、出新招、谋新利。

三、主攻三大任务:

(一)铸师德

重点:

1.明确三种观念。⑴积极主动人生观;⑵开明阳光教育观;⑶为和谐发展服务管理观。

2.强化7 种意识。⑴立德为先,全面关心的育人意识;⑵以生为本,催人奋进的服务意识;⑶守土一方,尽心尽力的责任意识;⑷着眼整体,精诚合作的大局意识;⑸群雄逐鹿,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⑹“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意识;⑺“把简单的事做精彩,把平凡的事做经典”的精品意识。

3.弘扬7种精神。⑴“未雨稠缪,自主发展”的主动精神;⑵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⑶淡泊名利,好善乐施的奉献精神;⑷着眼双赢,着力沟通的合作精神;⑸敢破阵规,勇立潮头的创新精神;⑹脚踏实地,埋头工作的实干精神;⑺实事求是,不唯权威的科学精神。

措施:1.深化人事改革;(用人制度,分配制度。)

2.优化过程管理;(集团化管理模式,多元化监管机制。)

3.强化终端评价;(严控照顾项目,严把照顾门槛,严肃责任追究;发挥正面舆论激励引导作用,发挥绩效工资经济杠杆作用,发挥行政奖惩调节制约作用。)

(二)强师能

重点:增强教育力、沟通力、学习力、创新力。

措施:1.紧紧把握培训重点开展培训活动;

2.精心设计培训课题;(着眼问题破解和教育方向引领及研究方法的总结与提炼)

3.丰富培训形式,注重三结合;(⑴空间上,上联下挂,横向交流,虚实结合;⑵时间上,集中培训与分散自学相结合;⑶功能上,吸收、消化、展示相结合。)

4.完善培训机制。(自主学习机制,定期交流机制,团队研修机制,考核评比机制。)

(三)奠根基

重点:健康、文明、好学、创意、活力

措施:1.加强课程建设;(基础性课程建设,拓展性课程建设,隐性课程建设。)

2.深化教育改革;(凸现学科核心价值,渗透多元文化;倡导分层教学;丰富学习形式:接受收、发现式、体验式、建构式了。)

3.完善激励机制;(星级改革、小干部任用改革、网上表扬等。)

4.构建学生自主管理机制。(自修管理、就餐管理、社团管理等。)

科学发展观在教学上的体现及作用

作为教师,要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着力转变不适应和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创建充满活力、富有激情、学习气氛浓烈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环境;就是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发挥示范和导向作用,真正当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排头兵,最大限度凝聚智慧和力量,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学习科学发展观,就要深入研究我们要怎样办教育、办什么样的教育,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有着重大的影响。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使它在教学工作岗位上体现出来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和新的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三、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

四、教育发展,德育先行

五、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总之,作为教师,通过学习,要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明确努力学习提高的方向,感受到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要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这一难得机遇,在更高层次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开拓思路,努力推动科

做一名有专业感的教师

从实践操作层面和教师教学的技术和能力来讲,当前教师的专业性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教材的解读能力”。画家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美术老师,作家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语文老师,数学家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数学老师,原因就在于他们还不具备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一个教师,其专业能力的最根本之处在于,他阅读教材的时候能自觉地从学生学的角度、教师教的角度以及训练价值的角度、人文熏陶的角度、难度把握的角度、坡度设置的角度,去审视教材,从而筛选出最具科学性、艺术性和有价值的教学要素来。这种能力必须成为教师的基本功,它是教师区别于其他人的重要标志。

2、“与学生的交往能力”。成年人一般都和成年人打交道,由于年龄相仿,就较容易设身处地地沟通和共鸣。教师却不同,是与比自己小很多的孩子打交道,成人的价值观和孩子的价值观有很大区别,这种价值取向上的差别,会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目前师生间的感情隔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师生无法享受教育幸福的重要原因。可以说,良好的与学生的交往能力的缺失,正直接影响着师生的生活质量。因此,把教师与学生交往的能力纳入教师的基本功,是十分迫切的,每一个青年教师都要注意和学生多交往,在交往中掌握交往的技术、获得交往的能力。

3、“课堂组织管理能力”。课堂的组织管理需要一定的管理艺术和能力,这种艺术的本质是要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比如某个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提醒了,又分神了,那可能是他在课外或课间,遇到了烦心事,你意识到这些,就能正确地处理,有效地组织了。

4、“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学生间或师生间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教师要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就像一个军队首长要有处理突发战机变化的能力一样。战争,事关人的生命;教育,事关人的灵魂。之所以提出这个能力,是因为我们经常能看到,众多教师经常简单乃至粗暴地处理各种课堂上和课堂外的突发事件,一些研讨课上,我们还能看到青年教师面对突发事件,手足无措,不了了之,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堂生活质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

5、“试卷编制能力”。毋庸讳言,在素质教育旗帜下的学校依然存在着严重或比较严重的应试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无法回避升学,回避考试,考试已成为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无可抵挡的要事。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成为试卷的大本营,“一体机”已成为生产试卷的专用机。很多老师不看试题质量,拿来就用,导致学生“花时多、收益小”。在这一背景下,教师编制试卷的能力已不容忽视。让教师具备编制试卷的能力,不是要让教师从此没日没夜地去出试卷考学生,恰恰相反,由此,我们至少可以做到,没有意义的试题不给学生做,从而让学生省出精力去做更有益的事。

第15篇:教师政治学习内容

xx小学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

教师政治学习资料

学习主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纪实

(一) 学习时间:2016.03.07 让十三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纪实 2016年02月29日07:1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3年9月25日,纽约,联合国总部,一个声音向世界传送,深沉而有力:‚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视频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这是属于每个中国人美好生活的起点。信心,源自日渐强大的国家力量。这更是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对执政诺言的信守。2012年11月,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集体亮相,习近平总书记以‚十个更好‛回应人民关切,‚更好的教育‛,排在首位。

什么是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人人享有,人生出彩,为文明传承,为创造服务,为民族铸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走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之路,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战略重点,以优先发展、改革创新为重要保障,总揽全局,直面问题,统筹安排,有序出击,教育改革发展向着民生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发力,一幅学有所教、人人出彩的‚教育画卷‛灿然展开。教育奠基中国。十三亿用知识与信念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正为托举复兴梦想积蓄力量,为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笃学躬行。

(一)‚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

改革,向着‚深水区‛全力推进强国必先强教。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教育标注下崭新坐标——这里有体察历史的‚经度‛:‚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通过教育来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也有环顾世界的‚纬度‛:‚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高瞻远瞩,掷地有声。这背后,是勇于担当的大国胸怀。今天的中国,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今天的中国,正向着‚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发力。时代的拷问接二连三——一个始终为人民担当的政党,如何在教育的现代化历程里,彰显‚人‛的基本价值?一个占世界1/5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跨越,激发‚人‛的无限潜力?一种与西方社会制度不同的发展模式,如何在对国民的教育塑造中,诠释‚人‛的精神气魄?矛盾的叠加挑战重重——教育规模扩大后,质量和水平的呼声愈发急切;教育投入增多后,公平和效益的权衡考验智慧;接受高等教育人数不断增长,教育结构调整刻不容缓。城镇化加速推进,教育人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迁移流动;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化,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日益紧迫;信息化飞速发展,对教育理念和方式带来多方位冲击…… 立竿见影的单项改革早已完成,剩下的,全是‚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中国教育到了‚啃硬骨头‛的关口。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发令枪‛清脆扣动;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依法治教‛的新征程豁然开启;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冲锋号‛嘹亮吹响。

三年来,从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全面创新育人模式,到以促进公平为关键、多方位缩小教育差距,再到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龙头、优化教育结构体系,在最广泛地统一思想、最大程度地凝聚共识之后,教育改革向着‚深水区‛全力奋进,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逐渐‚破冰‛,人民群众关切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开始‚破解‛,重要领域的创新举措渐次‚破土‛,中国教育,正写就一份精彩答卷——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2014年,我国小学净入学率、初中毛入学率,以及高中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职业教育每年为各行各业输送近1000万技术技能人才,开展各类培训达到上亿人次;普通本科高校5年累计输送近2000万专业人才,为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近年来,在国家科技三大奖通用项目中,高校获奖数占全国总数70%以上,产出社科重大成果比例占全国80%以上,专利申请数年均增长20%左右。

教育国际影响力稳步增强。2月18日,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教师教学国际调查‛项目报告赞叹,‚上海教师年轻化、专业化水平远超国际平均值,教育个性化和多样化超出普遍想象‛;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PISA)中,上海初中生两次获得全球第一;来华留学生数量与国别稳步增长;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首届世界语言大会、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在我国成功举办,中国教育在国际舞台上初绽光芒,渐受关注。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三年来,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总体布局中,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更加突显,人才资源的战略作用愈受重视。

学习主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纪实

(二) 学习时间:2016.3.28

(二)‚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公平,隔绝文明与蒙昧的原动力

公开资料显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15次以回信的方式与人民大众交流,这其中有青少年学生,有基层党支部,有边防战士,而收信最多的当属教育界,共有6封之多,其间,‚老少边穷岛‛等教育最薄弱地区,又占了3封。在给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学生的回信里,习近平勉励学生‚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希望学校继承光荣传统,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在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的回信里,‚在西部生活过‛的总书记‚深知那里的孩子渴求知识,那里的发展需要人才‛;在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全体参训教师的回信里,总书记希望他们‚不忘初衷,扎根西部‛,‚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字里行间,饱含着总书记对公平教育的无限深情;朴素言辞,寄托着党中央对教育公平的殷殷期待。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关头,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教育扶贫‛‚教育公平‛的重要性: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我们必须补上这个短板。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目前,教育短板在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老少边穷岛地区,尤其要加大扶持力度。少年强则中国强,中西部强则中国强。‛

三年来,党中央打出一系列‚组合拳‛,补齐教育发展的突出‚短板‛,编织教育公平的保障网——中央财政投入资金1100多亿元,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和中小学校舍安全状况;累计安排资金43亿元,对在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累计资助各教育阶段学生4亿人次左右,为3200多万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改善营养膳食;实施城乡统一‚两免一补‛标准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钱随人走‛惠及近1300万农民工随迁子女……还有更多人的命运,在一项又一项政策落地之时,与国家、民族紧紧相连。

2015年夏,接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出台的通知,江西高安的‚最美乡村教师‛陈腊英笑了。5年为期,从提高生活待遇到城乡教师流动,从职称评聘倾斜到建立荣誉制度,扶持力度层层加码,乡村教师走进国家的改革议程。 从校长手中接过毕业证书,清华学子黎崎均笑了。2011年,因为一项针对寒门学子的‚自强计划‛,跨越巴山蜀水,他踏进了梦想中的清华园。2012至2015年,全国共有5万多名‚贫寒学子‛通过‚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及各种以‚梦想‛命名的招生计划改变命运。

学习主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纪实

(三) 学习时间:2016.4.12

(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质量,驱动创造与梦想的主引擎

2014年9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各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环顾新一轮蓄势待发的科技和产业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寄望全国教师:‚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

这是深植现实的沉思。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只有向教育要质量,才能优化劳动力结构,厚植创新驱动根基,如期打赢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战;只有实现更高质量的教育,培育更多管用实用的高技能人才、创新人才、拔尖人才,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好关键支撑作用。教育的起点是公平,而生命线,是质量。站在‚由大向强‛的飞跃关口,党中央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抓手,全面夯实中国梦的人才之基——一方面,登高望远,教育决策的层级不断上移。从《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到‚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再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一连三个上下贯通、关涉全局的改革方案,陆续由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由国务院和相关部委具体实施。顶层设计力度之大,为历来教育改革所未有。另一方面,雷霆万钧,提升教育质量的举措深入推进。

2016年新学期,全国2000余所高校的课表上,多了一门共同的课程——创新创业;近千所地方本科有了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从‚我像谁‛到‚我是谁‛,向应用型转型;‚两个一流‛的出台,助推中国顶尖大学以更坚实的脚步向人类最高智慧聚集地发起总攻。更为关键的是,质量提升,不再是一校一地的‚独角戏‛,而是整体能力提升与拔尖能力培育相结合的宏大体系构筑。从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启动到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三年来,一系列教育标准和引导措施陆续出台,内容覆盖各级各类教育,包括教师、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学生素质评价等方方面面。几个‚硬数字‛,足以窥见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决心和胆气:教育投入,2012年首次实现4%目标,2014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达2.64万亿元,比2010年翻了近一番。一笔人才账,可以看出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和价值:从2010年起,中国进入人口红利下降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从74.5%下降至2014年的73.4%。与此同时,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8.75%提高至11.01%;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13.72%提高至16.35%——人力资源红利将大大抵消人口红利下降的影响。

2015年10月,继中国教师在英国进行‚中式教学‛引起关注之后,一支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州的12人教师访问团专门组队赴杭州‚取经‛,用一周时间学习‚中国式教学‛。中国基础教育,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世界目光。

2014年10月,3名‚90后‛高职生精心打造的‚鲁班锁‛,成为李克强总理送给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国礼。中国职业教育培养的创新型人才,正带着‚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三年来,从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到剪接体三维结构,一个又一个世界级难题在中国科学家的实验室里被破解。中国高等教育迸发的蓬勃力量,正向世界科学技术前沿奋力冲刺。习近平总书记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面向广阔无垠的创新蓝海,中国巨轮已起航出发。

学习主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纪实

(四) 学习时间:2016.4.18

(四)‚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信仰,凝聚富民与强国的最大公约数,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社会的文明气象,要靠教育的点滴培育。

在我们这个深具尊师重教传统的国度,从‚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的‚三不朽‛,到‚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个清晰的教育理念贯穿始终:立德,方能树人。 ‚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播美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三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立德树人,理想信念是根本——‚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这三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大力推进,以‚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节约一粒粮食、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为内容的‚三爱‛‚三节‛等主题教育蔚然成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加快研制,学生诚信表现被写进成长记录……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逐渐形成。立德树人,优秀传统文化是源泉——‚抛掉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这三年,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建设中华经典资源库,开启‚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编写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本、分学段有序推进……从广袤的传统文化原野中寻找价值,广大师生对中华文明的敬与爱厚植于心。

立德树人,思想政治建设是保障——‚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三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引中国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全国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精神专题研讨班‛为高校掌舵人指引方向;‚四有教师‛要求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制定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改进,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入脑入心,令大学生信仰之基愈加坚实……以制度的力量凝魂聚气,广大师生对中国梦的实现热忱满腔。

2015年5月,已连续滚动调查了24年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显示,在近3万名调查对象中,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表示乐观的学生占比分别为84.7%、84.5%和81.9%;93.9%的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表示乐观;对‚大学生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和践行者‛‚诚信是做人之本‛等理念的认同度均在90%以上。

为人生赋值,为社会定型,为国家和民族立心铸魂——这是教育的本真,更是‚更好的教育‛的终极诉求。历史的脚步永不停歇。习近平总书记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以创新发展激发教育活力,以协调发展优化教育结构,以绿色发展引领教育风尚,以开放发展拓展教育资源,以共享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中国教育的每一步前行,都将带给人民对美好生活更为真切的信心;倚仗教育的力量,中国,将走得更加坚实有力,更加行稳致远。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学习主题:2016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教育全文解读 学习时间:2016.5.12

2016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教育全文解读

修改一:‚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改为‚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 解读:普惠性幼儿园是学前教育薄弱的环节,我们要发展普惠性幼儿园,‚鼓励‛和‚支持‛两个词都可以用,但是‚鼓励‛是倡导性的,而‚支持‛是非常确定的,所以,由倡导性的‚鼓励‛到确定性的‚支持‛,表达了中央目前对发展普惠性幼儿园的态度、力度和立场,也是给地方一个明确信号。因为发展普惠性幼儿园,不仅仅是教育部的工作安排,也需要地方落实。这个信号要发出去,要明确强烈。中央有政策安排有资金支持,最后要落脚到地方,这样表述使得中央的意图更加清晰,是推动相关工作的强烈信号和明确要求。

修改二:‚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改为‚加快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解读:这个改变的核心在于‚体系‛。表述改了两个方面:一个是从‚大力发展‛到‚加快健全‛,另一个是从‚现代职业教育‛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但是重点在于后者。以前我们对于职业教育的理解,往往局限于教育层次上,而不是一个体系。职业教育不仅可以有3年制,也可以有4年制,3年制里办得有特色的学校可以允许其办本科,本科办得好的学校可以进行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不是以理论研究见长的学术型人才,而是创新型的技术人才。也就是说,要让职业教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可以与普通教育形成成才立交桥式的体系。之所以要提加快体系的建设,是因为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职业教育是有自己结构的教育体系,这个体系有自己的规律,不仅有教育的普遍规律,更有职业教育独有的规律,经济发展的规律也会在其中起一定作用。这个改变说明,我们不仅要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类型建设,而且对职业教育的属性、特征、办学规律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用‚加快‛的提法来彰显中央对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工作的力度更大。

修改三:新增‚教育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各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解读:我在今年两会时,注意到有不少全国人大代表提到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我想,这是对教育目的、立德树人宗旨的全面回应。从教育工作层面上说,我们强调立德树人,但是树什么样的人呢?‚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对立德树人内涵更加明确的表述,说明立德树人没有虚化、空泛化、抽象化,而是把它具体化——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一点本身也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报告还增加了一句‚注重培养各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在审议报告时也有很多代表、委员提到‚创新人才‛,之前我们比较多地认为创新人才培养是在高中之后,但是创新人才不应是特定教育阶段之后才有的,也不只是高中、大学开设创新课程就可以培养出来的。整个教育的链条和环节都要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且在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等各个环节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好奇心,没有这种意识并注意熏陶,孩子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就没办法形成。从纵向来看,各个教育环节都要有培养创新人才的意识;从横向来看,除了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同样能够培养创新人才。

学习主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 学习时间:2016.5.23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

新华社受权于今天全文播发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批准了这个报告。

报告指出,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人民的期盼。公共教育投入要加大向中西部和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力度。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办好特殊教育。加快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率先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落实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政策。加快推进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落实和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当地就学和升学考试政策。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教育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各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从家庭到学校、从政府到社会,都要为孩子们的安全健康、成长成才担起责任,共同托起明天的希望。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关注教育公平

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做了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以下为报告中涉及到教育部分的整理。报告中就教育公平问题做了详尽的说明。

李克强在报告中表示,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人民的期盼。公共教育投入要加大向中西部和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力度。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办好特殊教育。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率先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落实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政策。加快推进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落实和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当地就学和升学考试政策。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从家庭到学校、从政府到社会,都要为孩子们的安全健康、成长成才担起责任,共同托起明天的希望

学习主题:2016年全国两会八大看点主要内容精神热点解读

(一) 学习时间:2016.6.8 ◆‚十三五‛规划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我国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如何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如何确保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如何细化落实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通过此次两会,我们将得到圆满回答。

◆脱贫攻坚战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今,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各地各部门正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众志成城努力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特别是近日《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的印发,进一步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担负起应有责任。下一步,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让我们一起通过两会去找寻答案。

◆供给侧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将这项改革形容为‚十三五‛时期的一个发展战略重点,直到总书记在江西考察之际再次围绕这一概念提出要 ‚加法、减法一起做‛……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线图‛日渐清晰,各级党委政府认识亟须到位,适应必须主动,引领更要有为,而如何做到‚到位‛‚主动‛ ‚有为‛,在即将召开的两会上,代表委员将发表真知灼见。

学习主题:2016年全国两会八大看点主要内容精神热点解读

(二) 学习时间:2016.6.17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今年首访中东期间,习近平主席在当地媒体发表署名文章说。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习近平主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应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契合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的重大倡议和构想。自该发展战略构想提出以来,沿线60多个国家响应参与,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理念引起广泛共鸣。如何乘势而上、相向而行,使‚一带一路‛的足迹更长、影响更深远?两会将是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重要平台。

◆慈善法修改

2015年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慈善法草案的议案。在此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慈善法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一些重要修改内容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本次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法律还会作出哪些重要修改,并将如何进一步引领、保障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各界拭目以待。与此同时,透过慈善法修改,我们还应关注近年来立法体制机制的重要改革、显著变化,还可以观察、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立法质量‛‚如何确保改革于法有据‛等重大问题。

◆司法体制改革

近年来,各级司法机关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下一步,各级司法机关如何把防范风险、服务发展和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摆在更加突出位臵,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水平?特别是2016年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部署的司法改革任务大部分要在今明两年完成,各级司法机关又该如何精心动员,认真组织,如期完成改革任务,让人民群众尽早享有改革‚获得感‛?对此,‚两高‛报告值得期待。

◆绿色发展

如今,一边是严峻突出的雾霾、污水等环境污染问题,一边是群众对‚apec蓝‛‚阅兵蓝‛常态化满怀期待。对此,从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到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再到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专章部署‚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党中央始终强调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已成为社会共识。那么,在2016年的这个春天,会内会外能否看到更多的青枝绿叶呢?如果可以,我们希望通过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推动各行各业始终‚绿意盎然‛。

◆制度反腐

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任务的坚强政治保证。2016 年,我们将如何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将如何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指出,‚着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透过两会会风、领导干部作风,我们或许可以近距离感受、检验‚绿水青山‛是否环绕国家治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16篇:教师政治学习总结

第六周的政治学习如期在思远楼702举行,这次是第五组进行策划,助班劳振佳,谢秋林也参与了学习。本周的学习主题包括:关注“两会”。学习中国十大感动人物。

整个过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进行传话接力游戏,主要将“两会”的核心内容进行压缩,摘用其中的热点内容分成七个小部分,每部分大概是20~30个字,每个小组派一名组员到主持人处抽取小纸条,纸条的内容不能被相关的组员看见,每组组员拉开一米左右的距离。从第一个组员传到最后一个,每次同时进行三个小组,限时两分钟传达完毕,最后的组员在黑板上将所记的内容进行核对。整个过程进行的非常顺利,同学们都享受于这种独特的学习方式。

通过这个活动有助于同学们对“两会”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增强同学们的记忆力,调动全班同学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也可以调节同学们对政治学习的情绪,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在玩的时候更能学习到一些知识。

第二部分是进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典礼现场模拟,第五小组成员将“十大人物”的事例编号让个小组进行抽签,每个小组派一名组员抽取具体事例,各小组有五分钟的讨论时间,每组一次派四名同学来表演,以生动,形象,普通话的标准与否和时间长短为评比准则。每小组都积极参加,并能完整地模拟整个过程。

活动虽然简单,但通过具体的活动,使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领悟他们的精神,为我们以后的人生树立榜样,对同学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影响。

通过两个部分的评比,第四小组表现的一般受到了惩罚。这次策划的惩罚环节也相当的有意思,将我们的新助班插在已站成一列的第四组成员中,以记名字从第一位到后累计叠加。此环节不单可以加深同学们相互间的了解更能让我们的新助班对我们班上的同学有更多的认识,更能促进新助班与同学之间的友谊,拉近了大家的距离,有利于助班顺利地开展工作。

第17篇:教师政治学习总结

教师政治学习总结

我校本年度政治业务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推进和谐社会校园建设,以校本培训为载体,开展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政治理论素养,开创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现就本年度政治业务学习活动作小结如下:

一、政治业务学习形成了校本化、制度化

根据局、镇关于政治业务学习工作要求,学校制定了年度学习计划、政治业务学习制度,考勤、考核制度,强化了教师职业道德,加强了教职工队伍建设,起到了政治保障作用。

一年来,我校教职工不论是在参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还是在平时的工作之余,都不忘理论学习。以“师德、人文、科学”“教学有效性”“师德、心理”“作业有效性”校本课程为载体,通过集中学习与自学、报告导读与讨论、读原文与谈体会相结合等形式开展学习。全体教职工进一步强化了政治意识,增强了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从而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了“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上来,提高了教职员工的师德修养、科学人文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开展教育活动,提升队伍形象

全体教职工在学校支部的安排下重点学习了以下内容:

1、学习了党的十七大精神。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议。我们集中时间、集中精神,认真把握十七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了通读报告原文,收听、收看音像辅导讲座,分章节学习、讨论等,同时开展了其它相关文件的学习。

2、开展和-谐校园等知识的学习,听了付国栋主任“教师应内外兼修”等报告,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提升对“生命教育”办学思想认识的深化,进一步开展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断推进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建设。

3、根据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结合业务学习,开展了孔子、老子教育思想等科学人文学习和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组织教师听了刘林校长的报告,开展了教学有效性和作业有效性的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业务水平和驾驭、管理教育教学的能力。

4、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局各项文件等和教育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解读各项政策,请了特级校长吴小仲、上师大教授沈永强等作报告,强化师德,增长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努力做到依法治校,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先进教师事迹,完善我校师德规范,使我校的教师职业素养进一步提高,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道德高尚的人民教师,同时对教师开展心理辅导讲座,关怀教师,让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5、开展了读书活动,每位教师读“品读师说教育智慧”,并写了读后感,在校园网上交流。

三、队伍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今年,我校在进行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进一步加强了与教职工的思想交流,打造“凝聚力”工程。

1、关注教职工思想动态。定期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努力创设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民-主氛围。

2、开展文明班组创建活动。认真解决教职工在工作中的难题,着力改善工作条件,创造安全、整洁、优美的教学环境。积极开展趣味运动会、拔河比赛等文体活动,培养科学文明的工作生活方式,促进教职工的身心健康。

第18篇:教师政治学习总结

政治学习总结

本学期根据学校政治学习计划的要求,在学校的精心组织下我认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就是社会主义发展观》、新的《义务教育法》、胡总书记的《八荣八耻》、全国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和各级领导的重要讲话等内容,通过一学期的思想政治的洗礼,我有如下体会:

一、深入领会全会精神及思想。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能够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认真领会胡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全会提出的新观点,新思路,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同教育事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认真研究解决教育教学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资源。

二、观点明确,坚持科学发展观教育。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体现了新时期我们党的科学执政理念。在学习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亦应以党的各项精神要求为指导,切实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由以外延发展为主向一内涵发展为主转变。自觉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统一对教育持续快速发展的认识,以创新的精神培植教育发展新优势,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增强加快发展和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全校形成想发展、谋发展、快发展的浓厚氛围。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人格,张扬学生个性,关注学生情感需要,因材施教,为每一个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积极推动学校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三、我还认真学习了全国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深入领会了学习这些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的精神实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加强党的执政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的关键。在学习中,我们认识到应大力弘扬“学高为师,行为示范”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探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努力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列为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营造教育活动的浓厚氛围。

四、树立“为民、务实、清廉”教育 在学习中,我认识到应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努力做到风正、气顺、心齐、想干、会干、能干、实干、干好,用心把握,用心工作,用心落实。

五、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中,我充分认识到要坚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结合学校教学实际,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明确自身肩负的“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不断增强“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的职业情感,做到淡泊名利,甘当人梯,扎根教育,无私奉献。

六、适应新课改的需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新的教学技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投身到教育改革的洪流中去,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探索新的教育规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总之,在本学期的政治学习中,我感到受益匪浅,今后将按学习到的精神进一步实施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树教育教学典范。

第19篇:教师政治学习总结

教师政治学习总结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配合教委的集中教育活动实施,我校在活动期间深入学习文件,全面领会精神实质,开展了一系列的集中统一学习。特做总结如下:

一、深入领会全会精神及思想,在思想上统一。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深入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文件,全面领会全会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全会提出的新观点,新思路,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同教育事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认真研究解决教育教学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干

事创业,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好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观点明确,坚持科学发展观教育。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体现了新时期我们党的科学执政理念。在学习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亦应以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切实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由以外延发展为主向一内涵发展为主转变。自觉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统一对教育持续快速发展的认识,以创新的精神培植教育发展新优势,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增强加快发展和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全校形成想发展、谋发展、快发展的浓厚氛围。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人格,张扬学生个性,关注学生情感需要,因材施教,为每一个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

定基础。积极推动学校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加强党的执政建设,提高建设社会主义能力的重要内容。在学习中,我们认识到应大力弘扬“学高为师,行为示范”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认真贯彻是教体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意见》,探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努力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诚信莱阳”建设活动,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列为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

主渠道作用,开展丰富多采的教育活 动,营造教育活动的浓厚氛围。

四、树立“为民、务实、清廉”教育 在学习中,我们认识到应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努力做到风正、气顺、心齐、想干、会干、能干、实干、干好,用心把握,用心工作,用心落实。

五、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中,我们充分认识到要坚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结合学校教学实际,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明确自身肩负的“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不断增强“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的职业情感,做到淡泊名利,甘当人梯,扎根教育,无私奉献。

六、适应新课改的需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新的教学技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做。在学习中,我们坚持正面教育,通过专题讲座研讨、座谈讨论、典型交流、知识竞赛等形式,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同时保证广大师生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身学透,深刻理解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性、全面性作用,结合学校和工作的特点,积极投身到教育改革的洪流中去,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探索新的教育规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总之,在本次教育活动中,我们受益匪浅,今后将按学习的精神进一步实施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树教育的典范。

第20篇: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之一

加强师德修养 自觉规范教育行为

作为教师,要教好书,要育好人,要规范好教育行为,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都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也就是“师德”。

一、加强师德修养,自觉规范教育行为,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1.各行各业,都有职业道德的要求,做老师就要讲“师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站稳三尺讲台,耕好半亩方田,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作贡献。

2、古今中外,教师的师德最受人关注

3、今天的社会现实,也需要重视教师师德的提升

4、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而努力

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党和政府历来对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非常重视,《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都对教师的师德修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且还专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我们有必要加强学习,时刻对照,时刻检查。 1997年8月。原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八条,主要是32个字,¡°依法执教, 爱岗敬业, 热爱学生, 严谨治学, 团结协作, 尊重家长, 廉洁从教, 为人师表。

这八条,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内容。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必须信奉之,遵循之,笃行之,并在信奉、遵循、笃行的基础上升华之。力求达到爱岗敬业精神高尚,教书育人水平高超,为人师表品行高洁的“三高”境界。 大家应该从以下方面共同努力:

1、大兴学习之风,共同建设学习型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要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做到“学而不厌”,每个人都做到多读书,读好书。使我们的理论水平、师德修养和专业知识同步拓展。

2、无论哪项工作,大家始终坚持¡°四项标准¡±:

做一个学生欢迎的老师——这是作为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是第一底线。学生不能亲其师,哪能信其道?我们应该平等坦诚地对待第一个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做一个家长满意的老师——这是对教师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的要求,要力求做好,我们要以自己高尚的师德、出色的业绩去赢得家长满意,这也是我们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的。

做一个同行佩服的老师¡ª—这是对教师的高要求,不仅是教学水平、科研能力问题,更是人品和师德问题,同行都说你好,你才真正的好;同行都说你行,你才真正的行。

做一个领导放心的老师——如果教学质量较高,能满足上述三个条件,领导肯定放心。

3、大家时刻要牢记三句话:

师德为先——对学生有爱心,对岗位有责任心,对集体有荣誉感,对个人有成就感。 教学为本——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一个教师追求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反思提升——教师可以不经常写论文,但不能不经常反思。

4、中青年教师还要注意三点:

第一,要努力珍惜岗位。

第二,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第三,要有个人永恒的追求,展现亮点。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之二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范围内具有教师职业特点的行为规范和职业要求。教师道德主要是以行为原则和规范的形成表现出来的。由于教师长期从事教学活动,有着共同的劳动方式,经受着共同职业训练,因而有着共同的职业习惯和传统的职业心理。教师既要传授知识,又要为人师表,从而产生了特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⑴献身教育,甘为人梯

献身教育,甘为人梯,是人民教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的高尚道德境界的具体的表现。它是履行师德要求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这是说,只有首先具备这一道德感情的信念,才能做到自觉履行其他师德规范,为人民教育事业尽责尽力。

⑵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率先垂范是为人师表的重要表现。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人民教师应该表里如一,言传身教。如果教师言行不一,说得漂亮,做得很差,这样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没有威信的,而且会对他们心灵产生极坏的影响。每个优秀的人民教师应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在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方面都应成为学生的楷模。率先垂范,这是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要求。

⑶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调整教师与学生相互关系的师道规范。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的天职。热爱学生,是教师在一种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对学生发自内心的诚挚的亲密感情,它也是一种社会的感情。这种感情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对未来所表示的关注和寄托。 热爱学生并不是对学生溺爱、迁就和放纵,而是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热爱与严格要求是并行不悖的。

⑷精通业务,学而不厌

严谨治学、精益求精是处理教师与教学劳动关系中的教师道德规范。勤奋学习,精通业务,掌握教学规律,是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关键。“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不能解,则非师也”。

⑸互相学习,团结协作

提倡在教师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学习的良好道德风气,同一学科的教师,可能毕业于不同的学校,教学时间有长有短,教学方法各有不同;他们的思想觉悟、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也有高有低,有强有弱,这是正常现象。同事之间有实际差别,这是客观存在。特别是同一学科的教师,要从教好学生这一共同目标出发,不要拆台,互不服气,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共同提高。同事之间真诚相待。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之三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1、要有学习思想

所谓有“学习思想”,就是说要持续不断地学习。 “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丰富渊博的知识是一个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海无涯,教无止境。要善于学习,勤于学习。为此,平时要学会向教育名著学习、向报刊杂志学习、向名家学习、向同行学习、向网络学习、向书本学习,特别要注重向学生学习,在学习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

2、要有反思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第14条指出:应“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可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经常从这几个方面反思追问:⑴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⑵我的教学有效吗?⑶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教学?⑷哪些教学环节还需加以改进?

反思应当贯彻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反思的方式多种多样,完善课前教案、撰写教育日记、听后思等不失为好方法。

3、要有合作思想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又是协同合作的世纪。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培养学会合作的学生。在教会学生合作的同时,教师首先要学会合作。教师之间的合作应成为一种工作必需.教师之间的合作,可以使教师之间相互借鉴、相互探讨、相互支持、相互启迪,共享智慧、共同成长。新课程实施下的教师,“合作思想”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一定要学会合作,这样才能实现“双赢”。

4、要有创新思想“

有思想的教师,也一定是具有创新思想的教师。因为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体系。

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就必须要有一种科学的探索、创新精神,只有不断进取创新的教师,才能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焕发自身的生命活力,也才能使自己与时俱进。

5、要有写作思想

所谓具有写作思想,就是说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所作所为”记录下来,便于自己进一步反思,以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

写作最有效、便捷、灵活的方式是写教育随笔 ,具有写作思想是成为一个有思想教师的重要条件。只要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不断的总结,经常地反思,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体系。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之四

勤奋劳动 诚实劳动 创新劳动

——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

光荣属于伟大的劳动者。今天,我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迎来了自己的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们向全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各条战线上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平凡孕育伟大,劳动创造世界。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波澜壮阔的90年历程中,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是我们党始终依靠的中坚力量。90年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紧紧跟随党的前进步伐,以彻底的革命精神和蓬勃的创造力量,积极投身革命、建设、改革的时代洪流,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是推动我国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胜利之本。

当前,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无论经济社会面貌如何改变,无论科技进步和知识更新达到何种程度,劳动依然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如果说过去是劳动者用自己的双手,推动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赢得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那么在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奉献与奋斗,依然关系到国家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关系到亿万中国人民的光荣与梦想。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可以大有作为,也必须奋发有为。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以高度的历史主动性,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发展新阶段,以勤奋劳动成为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和主力军;在价值追求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转型期,以诚实劳动引领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在我国内外环境、增长机制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以创新劳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时代赋予中国工人阶级的崇高使命,具有光荣传统的中国工人阶级一定能够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更好地发挥改革主力、发展动力、稳定基石的作用。

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广大劳动者的创造力量;党的全部执政活动,离不开强有力的群众工作。紧紧依靠和切实关心广大劳动者,是党的群众路线最重要最根本的体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和改进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把更多的资源和手段赋予工会组织,始终站在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立场上,切实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继续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生活的美好,社会的进步,源于平凡艰辛的劳动。回首过去,“中国奇迹”的创造、“中国震撼”的交响,无不凝聚着广大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在历史的新起点上,以更大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必将书写更加灿烂辉煌的篇章。(人民日报社论)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之五:优秀教师行为守则25条

1、记住学生姓名。

2、注意参考以往学校对学生的评语,但不持偏见.

3、锻炼处理问题的能力,充满信心,热爱学生,真诚相待,富于幽默感,办事公道。

4、合理备课,别让教学计划束缚你的手脚。

5、合理安排课程教学,讲课时力求思路清晰,明了,突出教学重点。强调学生理解教学意图,布置作业切勿想当然,且应抄在黑板上。

6、熟悉讲课内容,切勿要求学生掌握你所传授的全部内容,并善于研究如何根据学生需要和水平进行课堂教学。

7、教室内应有良好的教学气氛,教师应衣着整洁,上课前应在门口迎候学生,制止他们喧哗嬉闹。

8、课前应充分准备,以防不测。

9、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让学生知道学校规章,张贴在教室内,并解释说明。

10、步调一致。对同一错误行为,采取今天从严,明天应付的态度会导致学生无所适从,厌恶反感。

11、勿使用不能实施的威胁语言,否则将会言而无效。

12、不能因少数学生不轨而责怪全班。

13、不要发火。在忍耐有住时可让学生离开教室,待到心平气和时再让他们进来上课。教师应掌握一些基本原则,不能在家长面前说的话也决不能在学生面前讲。

14、在大庭广众下让学生丢脸,并不是成功的教育形式。

15、有规律地为班上做些好事。协助布置教室,充分利用公告栏来传达信息。注意听取学生不同反映,但应有主见,不随大流。

16、要求学生尊敬教师,教师也需以礼相待。

17、切勿使学习成为精神负担。

18、大胆使用电话,这是对付调皮学生和奖励优秀学生的有效手段。欢迎学生家长与教师保持联系。

19、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如有偏差,应敢于承认错误。你将得到的是尊敬,而不是其他。 20、避免与学生公开争论,应个别交换意见。

21、与学生广泛接触,互相交谈。

22、避免过问或了解学生的每个细节。

23、应保持精神抖擞,教师任何举止都会影响学生的行为。

24、多动脑筋,少用武力。

25、处理学生问题时,应与行政部门保持联系,当你遇到困难时,会得到他们的帮助。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之六:

教师如何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只有教师心理健康,才能培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作为教师,如何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1.多看名人传记。名人成功之路就是名人的奋斗之路,看了名人的经历激发自己也要去奋斗,去追求,自然就有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

2.多听令人振奋的,催人奋进的歌曲。悲伤的,低迷的歌曲只能让心情难过,而令人的振奋的歌曲,如《明天更美好》,《真心英雄》,《只不过是重头再来》等听了都让人心潮澎湃,一扫心中的晦气,心理状态自然就变好啦!

3.自己书写奋斗格言,挂在家中激励自己,鞭策自己。我的格言是“积小步,不停步,每天有进步”,让它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努奋斗力。同时在自己的工作笔记本扉页上写下类似的格言警句。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生活中多于积极向上的人交往。让他们来影响自己的,鼓励自己。和消极的人相处只能带来不快,换来难过,不会对自己有任何帮助的。 5.给自己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我是最棒的,我能行,我在这个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6.对往事中的伤心难过的,不要耿耿于怀,要学会一切向前看,把生活往美好的方面去想。

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一帆风顺,这就需要释放自己的工作压力,保持一颗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释放压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抛弃不合理的想法,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来承认你,喜欢你,只要做到,做好问心无愧就行。

2.合理发泄内心的苦恼,可以找个无人的地方痛哭一场,或者找朋友诉说等,只要不伤害到别人什么都可以。

3.终身学习,不断充电提高自己的修养。能力提高了,压力也就变小,心态也就健康了。 4.对生活中的有些事看不慣,要学会换位思考,不给自己造成无端压力与烦恼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之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节选)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二)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第二章 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

(三)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第四章 义务教育

(八)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薄弱学科教师,开足规定课程。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

增强学生体质。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提倡合理膳食,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水平。

(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考级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第十七章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五十一)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保障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五十二)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克服学术浮躁,查处学术不端行为。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之八

做智慧型教师

如果你愿意奋斗,愿意做第三类教师,那么从此刻起你不妨这样积极地做教育:不做机械重复的事,做出灵气来。有位青年教师教两个班级,教下来发现,一个班学得快乐却扎实,

一个班学得热闹却浮躁,原因在哪里呢?原来前一个班,班风比较沉稳,内敛,这位青年教师的教风比较活泼,于是学生激活了,学得开心有效。另一个班的班风比较活跃,再加老师又很开朗,整个课上热闹成一团,学生忘了自己是学生,必要的尊重老师,尊重课堂,尊重纪律,全丢了,热闹成浮躁,学习怎么可能扎实?教师应该是善变的,不同的班级有着不同的班风,不同的班级有着不同的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性格,总之,教师面对的第一天的生活,每一个学生都是新的,都处在发展变化中,因此,教师要想“以不变应万变”,教师要想“以一当十当百”,不仅不可能,而且会使自己陷入机械重复的困境,陷入没有灵气的平庸里。

不做不动脑子的事,做出思想来。比如备课,照着别人的抄一抄;比如上课,从来是一个模子,一个路子,没过上三招,学生都知道下一个环节是什么;比如教育学生,从来是采取最直接的、不经大脑思考的法子,至于这样做有没有成效,有怎样的成效,又会有怎样的负面效应,是从来不去思考的;比如这段时间教学下来,优点在哪里,缺点在哪里,是否需要回顾总结一下,是没有的。要命的是,他们以为这样做教育很安全,得心应手,却不知正是这样的安全感,扼杀着他们的聪明才智,扼杀着他们的教育创新,一生过着教书匠的平庸与昏聩的日子。如此做教师,怎么会有“思想”?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时常听到“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的时代呼唤。而在这个时代之声的呼唤的背后,我相信,一定蕴藏着一场风雨,每一个教师,都应该为这呼唤后面的暴风雨做好积极的准备。

不做人云亦云的事,做出个性来。要让学生有个性,教师必须有个性。我认为,教师的个性首先体现在他的教育教学上,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不是一般的交往,而是存在着教育教学的意义,这种意义可以是显性的(比如课堂交往),也可以是隐性的(比如日常交往)。在我看来,教师存在的特征,首先是教育性,这种教育性无处不在,只不过是“显”与“隐”之分,有效与无效之分,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之分,但它确实存在,不管你是否承认它,注意它。一个教师要做出属于自己的风格与特色来,不做人云亦云的事,每一个教育教学的活动,都尽可能地策划出自己的个性的影子,让学生感觉新鲜,感觉这个老师身上有许多的意想不到的,许多的出乎意料而又合乎情理。这种教育个性是充满活力的,是张扬着一种智慧的,一个老师,就应该朝着这样的方向去努力。

不做应付检查的事,做出实效来。不做应付检查的事,首要的意义当然是拒绝做这些事。如果觉得真的没必要做,那就勇敢地拒绝,而不是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无用的、无效的工作中去。但是,另外我也相信,绝大多数的行政资料检查,如果真照此去做,也一定有点成效,最大的矛盾在于,上级强调的资料检查,到实践者手里,全简化成资料,把教育过程给简化掉了,也把学生活生生的“人”给简化掉了。从我的经验来看,“不做应付检查的事”的底线是,不要让学生成为一起做假资料的人,成为做假资料的帮凶。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亲笔为该校题写了“不做假账”几个字。可见总理对造假问题的高度重视。每个孩子的心灵就像荷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年轻的你要尽一切可能,想办法呵护她、保护她,把一些原以为是检查的、应付的事,做出教育的味道来,这样做一不伤害学生,二使行政领导满意。起初这样做或许比较累,但正是这累,使你与众不同,使你积累越来越多的教育经验和智慧。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之九 做一名有学力感的教师

美国有一个规定,凡是“师”字级的工作,例如医师、会计师、律师、教师等职业,每年都必须再进修一定时间的课程。如果没有进修,该年执照就会暂时被冻结,修完课程才能再开始执业。这是很有道理的。今天的中国,教师也有进修课时的要求,遗憾的是,大都是走

个过场。教师职业进修与培训没搞扎实,很多教师教了十年二十年的书,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技能还停留在当年的那个层次和水平,用当年的技术和思想做现在的要求与质量,难怪很多教师总是抱怨教育忙、教育累。

有个伐木工人在一家木材厂找到份工作,报酬不错,工作条件也好,他很珍惜,下决心好好干。第一天,老板给他一把利斧,并给他划定了伐木范围。这一天,工人砍了18棵树。老板说:“不错,就这么干!”工人很受鼓舞,第二天他干得更加起劲,但是他只砍了15棵树;第三天,他加倍努力,可是只砍了10棵。工人觉得很惭愧,跑到老板那儿道歉,说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了,好像力气越来越小了。老板问他:“你上一次磨斧子是什么时候?”“磨斧了?”工人诧异地说:“我天天忙着砍树,哪里有工夫磨斧子!”那个工人感觉砍树吃力的时候,该想到去磨斧子,同样,当我们做教育觉得吃力时,就该想到要充电,而不是一味抱怨教育要求高。教师充电、磨刀,读书是最好方式。

教育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都认为自己不缺理念,他们知道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知道平等民主与尊重,知道个性化解读,他们以为知道这些就是有了先进理念,至于课堂上为何走老路,至于处理各种事务为何依然如故,说是缺操作方法。果真如此吗?让我们举例来看一看,一个教师产生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流程。

以一个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老师为例。他首先要把二年级的语文书和相关课程标准明白,但这对一个语文老师来说是不够的,这样教学,他既不了解学生一年级语文教学所达到的要求,又不了解今后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况,因此,一个真正的语文老师,他至少要把小学12册语文书——之所以说是“至少”,是因为最好能对中学的教材也略知一二——通读一遍。这个读,不是知道教材大概讲了什么,而是了解每一册教材的相关内容,及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这种读,是作为一名教师的专业的读。读过之后,想过之后,心中就有了底,知道二年级语文教学该做什么了。但是还不能到此为止,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还需要去了解相关学科的情况,以求在教学中加以整合。二年级语文教师,需要了解二年级学生音乐、数学、科学等学科的教学内容。知道学生的这些知识背景,再去组织语文教学,那就更进了一层。在这一系列的阅读过程中,教师都只是囿于本位知识,他还需要开阔眼界,把眼光伸向理论学习,阅读相关的方法论、教学论著作,读着读着,就会一种豁然开朗的、醍醐灌顶的感觉,眼前仿佛出现一条属于自己的教育教学的光明大道。这个时候,我们就可能说,这个二年级语文教师是一个真正拥有自己理念的教师了。

因此,如果你抱怨自己缺少把理念化为行动的方法,那么你就必须问自己,是否像以上的那位二年级语文老师那样系统地阅读过?如果是“否”,那么就应该抓紧时间,系统地读书。你拥有的所谓的理念,其实是别人外加给你的,是别人灌输给你的,并不是你从心底深处长出来的。就像换了器官的人,一生都要服药,因为换到体内的器官不是自己身体上长出来的,就必然产生冲突,这个冲突需要靠服药来解决。如果你的理念是别人给你的,你的行为就不会被那个外加的理念自然指挥,你的教育教学行为是被那个外加的理念给约束着,别扭着。这就是为什么你们怀疑“观念指导行动”、“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的由来。凭良心说,这两话是正确的,问题出在你的观念和理念是别人给的。

作为一名有学力感的教师,还要多读文学作品,特别是要读一些当代的有关儿童、青少年的文学作品。你读肖复兴的《早恋》,张之路的《第三军团》,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等等,你就能通过作家特有的、细腻的心灵感触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入当代青少年的心灵世界。这对一个教师来说,有着重要的帮助。《早恋》中的钟老师之所以受同学欢迎,容老师之所以被同学们炒鱿鱼,不就是因为钟老师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吗?严格地说,一个教师应该始终保持着丰富细腻的情感。但是,人的感情就像皮肤,随着年龄的增长,付出的多了,用得多了,也就逐渐地起了老茧,不敏锐了。而学生们呢,刚好是睁大情感的眼睛的时候,他们是敏感的、丰富的、细腻的,一个教师,用长了老茧的情感之手去握孩子细嫩的情感之手,往往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是帮助我们保持心灵敏感不长老茧的最为重要和有效的方式。语文教师更要多看文学作品。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在文学作品中找到阅读感,找到语言灵性的注解,找到语言特质的诠释,清晰把握阅读与人性、与表达之间隐蔽的通道。

除了文学作品,也要读杂书。读杂书就像吃杂粮,使人强健。魏书生坚持订阅科技类报刊,并且读给学生听。农业上优良的品种大都是杂交而成,这个现象有着普遍性,适合于各个行业。当年李斯特创立消毒外科学,是受一本生物学杂志的启迪。那本杂志上有法国科学

家巴斯德的探讨生命起源的论文,巴斯德通过大量实验证明:生命不是无中生有,是空气中的生命孢子进入的结果,有机物的腐败和发酵也是微生物进入的结果。这篇表面看起来和手术没有直接关系的文章,却使李斯特想到,病人术后伤口感染化脓,不也是一种有机物的腐败现象吗?根据这个思想,李斯特于术前严格洗手,将手术器械严格煮沸,伤口也用煮沸的纱布包扎。后来又寻找到一种杀灭细菌的药剂。一本不太相关的杂志,却诞生了一门科学,造福了人类。

总之,一个教师如果不读书,就不可能和学生有更深的交流。《和教师的谈话》中有一位女教师这么说:“我以前对那些科普杂志是连看也不看的,而现在却要经常阅读,否则就无法回答孩子们的问题。我甚至开始研究天文学,因为我的学生们对观察星空很感兴趣。”如果你的一群男学生特别喜欢篮球,那么你就必须读一些篮球方面的书,了解篮球界的一些人和事,你才能走进他们的身边,走进他们的心灵。

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人的身体的发育有年龄限制,人的精神发育却是一辈子的事,没有到哪个年龄,精神就停止成长的事。教师应该走了一辈子精神发育的路,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未来的学生抛在后面,才不会被未来的学生称为“老古董”。读书,是精神一辈子修炼的需要;读书,是教师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

年轻的时候看过不少武侠小说,我知道真正的武林高手随手而来的就是致命的绝招,因为他的内功已修炼到了最高境界。没练好内功,一心想出绝招,出来的,都是花拳绣腿。对一个教师来说,读书就是练内功,这个功不是靠给的,是靠自己修炼出来的。只有修炼出属于自己的、从自己心灵深处滋生出来的、与自己浑然一体的理念,那么,你的所有的教育教学行为,都将是别人羡慕得想模仿和借鉴的方式方法。

一个教师怎样去修炼这项内功?那就是读书,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

这样修炼,怎能不成为“教林高手”?

一个教师肯读书,善读书,再加上善于思考,思考教育现象,从教育表象看到教育的本质,他就能从教书匠的行列中走出来,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读书是底,书没有读进去,就思考不出什么名堂来,思考永远不会成为思想。一个没有思想的教师行走于教育路上,犹如迷失方向的路人行走于葳蕤森林。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或许也不会一帆风顺,磕磕碰碰的,跌倒了又爬起,但像行走于森林的人有了方向,只要坚持走下去,总会柳暗花明,总会到达心想的地方。

年轻的教师们,假如你没有教育主见,做起教育来会感觉像风中蒲公英,东飘西荡,无着无落,浑身不踏实。所以我认为,教师追求思想当如富翁追求金钱一般强烈,没有金钱,富翁就不能称之为富翁;没有思想,教师就不能称之为教师——只能称之为教书匠。教书匠是无法收获幸福的教育人生的,因为失去思想,也就失去了脊梁,没有脊梁一样的思想撑起我们的教育晴空,也就无法有湛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美丽我们的教育人生。  一个教师要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就必须投入地工作——实践是孕育思想之花的肥沃土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和高校教授做研究不一样:我们做研究要立足于教育一线——每一天那点点滴滴的实践,这是我们的研究优势,这是我们的研究土壤。我们的思想当如农民亲近土地、从泥土中刨出金子来一样。

 有了这个前提,我想说,实践必须和读书结合。闷头苦干、老黄牛精神已不适合时代的潮流。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要从苦干走向巧干。巧干,需要多方积累和借鉴。一些有经验有思想的班主任,班里出现不良行为和现象,能通过一些极富寓意的故事启迪学生,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这些故事从哪里来?从读书中来,从天长日久的积累中来。俗话说“谁也说不定哪片云朵会下雨”。不断读书就是不断积云,这些云布着,哪个地方要雨,哪片云就下,于是每滴雨都是及时雨。当读书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年轻的你便会发现,自己正从一个教书匠走向一个教育者,自己身上出现一种气质性的变化。

 教师当是人类中最具思考力的人群之一。教育的哀伤正在于,教育传播的主体——教师——严重缺失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索的精神,人云亦云,把教育沦为机械的类似于体力活

的工种。

 最早完成原子核裂变实验的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有天深夜走进实验室,发现实验室里有个学生俯身在工作台上。当卢瑟福了解到学生从早晨一直到深夜不间断地工作后,他沉吟片刻问道:“亲爱的,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在卢瑟福看来,动手实践之于科学研究固然重要,不静心思考也依然可怕。

 教育亦如此。不少青年教师抱怨工作忙,抱怨没时间,我承认;但我担心这样下去你只能越来越忙,只能越来越没时间。“一天的思考,胜过一周的徒劳”,只有思考能帮助我们从无效走向有效;只有思考能帮助我们从有效走向高效——谁不承认,一种高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就是一线教师的带有思想的技术或说技术的思想呢?

 我们不能忘记雨果“沉思就是劳动,思考就是行动”的良言,我们用思考的头脑把教育的每一天做得更有实效、更富创造性,每一天的劳动都为我们堆积起一块思想的砖石,堆上一辈子,你自己没怎么觉得,但别人却发现,你正站在教育人生的山巅之上指谈教育、笑看红尘„„

 思想起源于实践、形成于思考,而思考的最好方式就是写作。在我看来,写作是思想的磨刀石,写作是教师是否具备思考力的外显性标示。思考固然可以不动笔,但你必须承认,不动笔、不形成文字的思考往往是肤浅的、零碎的、断断续续的、浮光掠影的,写作的好处在于能强迫人静下心来把模糊变成清晰、破碎变得完整、零乱变得有条理,它促进人把观点表达得更科学更经得起推敲;写作是一趟深层的思考之旅。思考之马奔跑起来,起初还能控制,还知道方向和周围环境,随着渐行渐远,就必然顾了后边忘了前边、惦记前面又无法继续深入,这种时刻,只有拿起笔来,一路走下去,一路记下来,边走边记,等回过神来,纸上文字便是这趟思考之旅的见证和收获。真正的写作不能是信马由缰的记录,它必须条理清晰,充实严谨,写作的好处,在于梳理,在于促使人阅读更多的书籍、查证更多的资料,以求证自己的思索;这个过程成了一种吸收性极强的学习。

 写作是思想最外显的痕迹表露。所以有人说锤炼语言,就是锤炼思想,追求表达的独特与精致,也就是追求思想的独特与精致。你想证明你是个思想者而不是糊涂蛋,那么你就得拿起笔来,而不是和他人争个面红耳赤;你想证明你是个思考者,而不是一厢情愿的相思者,那么就请你用文字来证明你的儒雅、你的智慧。中国不是个重视演讲的国家,中国历史崇尚的君子是“讷于言而敏于行”,不要你巧舌如簧,而要你把事做出来。对于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来说,重要的行动之一,就是把你的思想写出来,外化成字、成文乃至成书,让人捧着,看得见摸得着,心服口服。

 一个人能在多大的场合发表自己的言论,证明这个人有多大的影响力。中国人的发言权向来不广,要么当官,要么做学问。作为教师,以学问去赢得发言权是最重要的一条通道,而写作无疑是这条通道上近乎惟一的列车。因此,写作的另一个好处在于,使你获得报刊上的发言权的同时,获得生活中的发言权。有发言权才有改变权,生活就是这样。 此外,按陈桂生教授的说法,“教师劳动所提供的,是劳务,不是产品,并且作为教育产品的学生,属于‘社会产品’,是在许多教师和不是教师的人们影响下自我努力的产物”。陈教授还认为,教师并非都是没有自己的想法和实践,而是“多数教师的个人辛勤劳动成效被湮被在‘社会产品’之中”。据我所知,教师和学生相处一两年时间,都有那么几个教学实践上的精彩点子,但大都遗憾地被“湮没”了。年轻的教师们,拿起笔来,记录下来,发到网络和报刊上,这既是对自己的肯定,也是努力使自己的劳动不被湮没的好方法。一个人如果习惯于被湮没,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只要你愿意,你手中的笔是谁也无法将它夺走的。而且,写作的幸福感将使你更加热爱思考,一个热爱思考的教师,注定是一个不断向着大师靠拢的人。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之十

爱在教师心中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

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我们所认为的教师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魂”。

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体现。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教学过程本身是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接触学生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良习惯或行为,应该及时加以制止并正确引导,指出其错误之处和危害;如果学生在生活方面有什么因难,也应该多加以关心和帮助。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坦诚对待学生,真心面对学生,是教师受学生欢迎的重要法宝之一。

教师师德的自觉性,是行风建设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重温天底下最灿烂的工作。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之十一

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一)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教育工作经验,分析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动员全党全社会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证和人力资源支撑。

一、充分认识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意义

长期以来,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勤勉工作,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党和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虽然我国教育事业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主要问题是: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但上好学的问题依然突出,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还不能得到很好满足;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我们要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二、全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强调几个问题:

第一,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第二,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第三,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 第四,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促进教育公平。 第五,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重视教育质量。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之十二

教师十句文明用语与十句忌语

十句文明用语是:

1、你真行,果然没有辜负老师对你的期望;

2、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

3、你真得很出色;

4、你一定能行;

5、你的回答很独到;

6、老师很愿意帮助你;

7、你别急,再想一想,你会回答得很好;

8、谁都可能会有错误,只要改正了,你仍然是好样的;

9、请相信自己,坚持就是胜利,老师看好你;

10、你很聪明,如果再认真一点就更好了。十句忌语是:

1、就你拉我们班的后腿;

2、你再这样,我就找家长惩罚你;

3、我教这么多年书,没见过你这样的;

4、你把这道题再给我写„„遍;

5、别人都懂了,怎么就你不懂;

6、你没有资格跟我说这话;

7、你就不能像„„那样;

8、你正让我失望;

9、你一辈子就这样了;

10、你们真是无药可救。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之十三

做事的风格

做事的风格

生活中,常见到有这些现象:

有人做事如小河流水哗啦啦:事不大,动静大;有人做事如大海流水静悄悄:事不小,动静小。

有人做事如夏天的知了:无论何时,都在高处喊;有人做事如地上的蚂蚁:无论何时,都是在低处行。

有人做事如下棋攻垒:无论何种攻法,都顺棋道,炮跳飞;有人做事如下楼赶会:无论上电梯,或是走楼梯,都是随着兴趣走,凭着感觉行,无章法,无定规。

现象不同,做法迥异,但都透出了做事的风格。

做事的风格,实是做人的表现。风格,简言之,就是“风度+格调”。一个人的风度,离不开其言谈、举止。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言谈,是其思想的外现;举止,是其品质的外显。而一个人的格调,离不开其仪态、姿态。仪态,往往透出人的内在修养;姿态,常常能显出人的内心修行。风格是“装”不出来的。即便能装,也是装一时、一事可以,要长久装、事事装,则不可能。毕竟,套上去的外衣总有脱下的时候,化妆后的脸庞总有卸妆的时刻。伪装,永远难以持久。

做事的风格,体现思想的追求。事,都是人做的。人,离不开思想的支配。人做什么事、怎么做事、把事做到什么程度,都有个选择问题。选择,是人的主动性所在。这个主动性,或是义为之,或是利为之,或是义、利兼而为之。义,是一种信仰;利,是一种利益。义与利,看似不搭界,实是一辆车。义,也是一种利。只不过,这种利的范围更大些、更深些,是“大我”中有“小我”,“小我”决不能游离于“大我”之外。有了这种义利观,或者说是价值观,做事,才不至于雷声大,雨点小;处事,才不至于过了今天,不讲明天;干事,才不至于掺杂使假,坑人害己。

做事的风格,带有时代的印记。尽管做事的风格总带有个人的追求,但个人的追求,不可能没有时代的印记。人在社会中,人是社会人。个人的行事风格,总是在时代与民族的行事风格前提下形成并发展。时代与民族的行事风格,也总是通过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个人行事风格体现出来。个人的追求,不可能不烙上时代的印记。时代的印记,也是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人用行为书写出来、雕刻上去的。不能只埋怨时代与社会的焦躁、急躁与浮躁,要扪心自问:我做得怎样?是飘在空中,还是扎在土中?毕竟,飘浮物是立不稳的,且很可能污染空气;只有扎根土壤的庄稼,才有可能奉献出养人的粮食。

做事的风格,人人有之。但人相近,岗不同。对于肩负一定责任的各级领导者来说,做事的风格更带有一定的导向性、示范性。古有言道:“主上好金莲,民女多裹脚”,“楚王好细腰,宫女多饿死”。无数事实证明,领导者的一个细微行动,胜过十堂生动说教。这是常识,也是文化。正因为如此,领导者如何做事,形成何样的做事风格,不能不细琢之、深思之、慎行之。

(资料来源:2011年9月2日《 人民日报 》)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之十四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启示汇编(之一)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启示汇编(之一)

一、为人民服务是永远的“生命工程”

“依靠谁,为了谁,我是谁”,这不仅是一句自我省思的哲学追问,更是一个先进政党必须时刻回答的重要命题。

细心的人发现,在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人民”一词出现多达136次。“紧紧依靠人民”、“拜人民为师”、“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如此充满感情的论述,既是对辉煌成就的科学总结,也提供着开启未来的“钥匙”。

回望中国共产党90年历史,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人民”,始终坚持着一种行动——“为人民服务”。只有理解了党与人民的关系,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守,才能破译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为什么能够从各种政治力量中脱颖而出,为什么历经挫折还能得到人民的信任支持,为什么能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民就像一块永恒的试金石,时刻考验着每一位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为人民服务是永远的“生命工程”,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根基、血脉和力量。

正如一位学者所言,任何政党都必须行动着,如果没有行动,政党必然从政治中出局。90年来,正是因为将革命、建设、改革的宏伟蓝图转化为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将为人民服务的纲领、路线和政策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中国共产党才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新的历史时期,重申“人民”的重要性,继续实践“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依然呼唤这种“行动的政治”。

今天,对肩负重要使命的中国共产党而言,无论是经受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这“四大考验”,还是抵御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这“四大危险”,仍然需要从人民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人民服务”仍是我们一切努力的方向。

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该认识到,“行胜于言”,人民群众不仅看你说了什么,更要看你做了什么;如果“为人民服务”只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那就只能成为消解信任的“空头支票”。每一位党员干部在开展工作的时候,都要仔细想一想:究竟是站在人民立场上,还是站在个人、少数人立场上说话办事?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还是代表某一个人、某一部分人的利益?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党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把握前进的航向,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建党90周年之际,在当年曾经见证“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的革命老区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谈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时,由衷地“向全省人民致以崇高敬意”,同时向全省党员干部提出了“站在人民立场”谋

划发展推动工作的要求。“上下同欲者胜”,我们深信,一个把人民利益书写于党章、宣示于誓词、贯穿于行动的政党,一个在各个层面都能与人民互动、为人民掌权用权、替人民谋求福利的政党,必将获得最为深厚的力量,保持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二、总把群众当亲人

党以民为本,党因民而兴。论及我们党与群众的血脉联系,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满怀深情地这样概括:“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党群亲情深似海,回望历史,我们会更深刻地体会这段话的丰富内涵。

孟良崮的枪声似在耳畔断续响起,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胆气久久回荡。“父亲死了,儿子上;丈夫死了,妻子上”,渊子崖村誓与敌人一搏到底的悲壮感天动地。

面对生命垂危的战士,沂蒙妇女明德英决然打碎封建思想枷锁,用乳汁将其救活;为了赢得宝贵的作战时间,李桂芳组织妇女干部跳进冰冷河水中,用瘦弱的肩膀搭起坚实的“火线桥”。王换于用全部“家底”呵护41个革命将士后代,致使三年中四个亲骨肉因营养不良相继夭折。

按下《沂蒙山小调》的播放键,眼前跃动的是八百里沂蒙一幕幕“党为民、民拥党”的大情大义。这铭刻着鱼水深情的革命老区,令人深深感动。正如陈毅元帅所说:“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党群同心斩棘的朴实教材又岂止“沂蒙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无不贯穿着党与群众的鱼水亲情,它们共同构成了代代传承的“精神集体”。

历史不会忘记,井冈山上走来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党的群众路线下了“定义”,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石;历史不会忘记,长征路上沿途群众救治伤员、刘伯承与彝族首领歃血盟誓结为兄弟的千古佳话;历史不会忘记,宝塔山下、延河水畔“为人民服务”的忠诚宣誓;历史不会忘记,土地改革的策源地西柏坡,群众迸发出“土地回家了”的欣喜。

回首以望,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立场始终不变,群众路线薪火相传。平型关划破寂静的枪声,**前庄严的宣告,南海边奏响高昂的“春天旋律”,汶川地震的温情呐喊与挺身,共产党人所迈出的每一个有力脚步,都会烙下一个“人民至上”的深深脚印。在改革攻坚的今天,坚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中国共产党愈发成熟与自信。

然而,也有少数党员干部摆不正群众位置,逐渐丢弃了群众观。有的将群众“摆得过远”,不愿与群众做亲人,生怕群众抓“小九九”、“揭伤疤”;有的将群众摆得过低,看不起群众,视群众为“土包子”,不屑向群众学习,不情愿为群众办实事。这些都会导致党员丧失群众基础,淡化党群深情,危害不浅。

倘若说,党是溪水,群众便是泉眼,泉涌才能长流;党是大树,群众便是土壤,土沃才能根深。党群同心,其利可断金,其力可移山。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淡了党同人民的血肉情谊,都应当同人民共患难、心连心。这是我们党90年历程给予每一位党员干部最深刻的启示。

三、把忧患作为一种执政心态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面对掌声是否头脑清醒,面对成绩能否看到问题,是一个政党先进与否、成熟与否的“检测仪”。

在建党90周年的辉煌时刻,在“给中国共产党打高分”的赞誉声中,胡锦涛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充满忧患意识地向全党敲响了警钟:世情、国情、党情正在深刻变化,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等“四种考验”复杂严峻,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四种危险”更加尖锐。

“中共以忧患意识迎接90华诞”,这是海内外诸多媒体当下的普遍印象。如果以“忧患”为关键词解读90年历史,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发展壮大于忧患的历程更为寓意深远。

党诞生于民族危亡的苦难岁月,唱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带领人民浴血奋斗,带着“两个务必”“进京赶考”,在“开除球籍的危险”下开始改革开放,在“居安思危”中迎来新的世纪,在“忧患在心、准备在先”中战胜疫病、地震、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风险挑战。勇于从挫折中奋起,善于在忧患中奋进,已经成为我们党最为重要的政治品质之一,也为如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未来提供了深刻启示。

忧患源于责任。“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不管是干革命、搞建设,还是促改革、谋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以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己任。“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党才会实事求是地看到问题与不足,才会深切反思自身能力素质存在的差距,才会极其重视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才会高度警惕贪污腐败对人心向背的影响。

忧患激发动力。多难兴邦,多难励党,从遵义会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战胜“九八洪水”到创造“汶川奇迹”,越是生死抉择,越是搏击风浪,党的政治本色就越是彰显,修正错误、自我完善的能力就越能大幅提升,中国社会历史的进程就越能加快。

今天的中国,发展的奇迹固然令人惊叹,但发展黄金期与矛盾凸显期交织,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难点问题交织,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环境、腐败等问题空前凸显,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看到问题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方见真章。如何保持奋发有为的状态,发扬开拓进取的精神,鼓起攻坚克难的勇气,不断探求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方法和途径,检验着共产党人的执政能力与水平。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四种考验”无所不在,“四种危险”警钟长鸣,对于今天的共产党人来说,忧患意识不是过去时,而是现在时、将来时。“形势逼人,不进则退”,迫切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把忧患作为一种“执政心态”,多些问题意识,防止积弊日深;少些“盛世心态”,理性看待成就;多些群众意识,促进干群融合;少些名利观念,杜绝以权谋私。唯有如此,才能不断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继续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

四、有“准备困难” 就有“事业成功”

“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这样告诫全党,同时再次强调“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令人警醒,催人自省。由此不禁想起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

60多年前的这次会议上,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中国革命面临新的重大转变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却专门讲“准备困难”。他说,我看光明多得很,但是我们更要准备困难。困难多得很,比如外国大骂,国内大骂,失去几大块根据地,被消灭若干万军队,爆发内战,党内出现悲观心理、疲劳情绪,经济困难,国际无产阶级长期不援助我们,以及其他意想不到的事„„他竟一口气列出了我们党可能面临的17条困难!

预见到即将面临的困难,“准备想各种办法对付之”,这正是毛泽东那一代革命家留给我们的政治智慧,也是中国共产党90年光辉历程的启示。

事实上,从党成立的那天起,我们每前进一步都十分艰难,有时甚至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被人家拦腰一枪打在地上”,数以万计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血洒大地,革命形势几入绝境。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前有环境严酷的雪山草地,后有敌人的武装追击,内有张国焘分裂的危险,困难几乎达到无法想象的程度。但共产党人战胜了艰难困苦,在逆境中开辟了前进的道路。正如毛泽东所说:“你要是没有碰到那个坏事,你就学不到对付那个坏事的本领,所以艰难困苦能使我们的事业成功”。

党的90年历史反复证明,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困难预见得充分一些,把问题考虑得周全一些,我们才会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够越发积极地准备和应对,最终创造出令世人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同样经历了各种困难和挫折。比如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大跃进”的挫折,60年代初的严重经济困难,甚至“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错误,等等。但是,中国共产党人靠自己的力量渡过了难关,纠正了错误,从困难中奋起,进而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团结带领人民在神州大地上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改革创新实践,开辟了一条通向现代化的“中国道路”。

今天,作为已经拥有8000余万党员的执政党,面对更加繁重复杂的现代化建设任务,必然还会遇到更多想得到和想不到的困难,遭遇各种各样的风险。但是共产党人敢于正视和面对困难,有能力战胜风险和挑战。正如毛泽东在“七大”口头政治报告(注:毛泽东文集中确有“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一文)中曾告诫人们的那样:“麻烦还在后头,不要怕麻烦。要革命就会有麻烦,而且有时非常麻烦”,“世界上不会没有**„„我们党现在经常遇到**,有大**,中**,小**,我们不要怕**。现在我们的意志更加坚强了,不至于被**淹没。要在中国这个海里淹死我们党,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会的。”

历史可以告诉未来,前进道路上,有“准备困难”,就必定有“事业成功”。

五、“中国制度”撑起“中国传奇”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一二百年走过的路。中国的发展,不但给本国百姓带来了实惠利益,更让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国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如此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是如何创造的?在一些国际观察人士那里,这始终是一道颇难破解的“中国式难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揭示了中国成功的制度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之所以能始终快速发展,创造出追赶现代化的“中国速度”,除了“中国制度”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释放的巨大活力,还在于“中国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决策与执行的高效率、强大的动员力等独特优势,具有始终坚持在学习基础上改革创新、在实践基础上纠错求是等优秀品质。

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全新事业。我们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都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突破了西方世界既有的制度设计和价值理念,创造了与过去5000年全然不同的中国历史,把中国人民的自由幸

福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也正因如此,在有些人眼中,“中国制度”总显得有些“另类”,不符合其预设的价值标准。于是,各种“崩溃论”、“威胁论”接踵而来。质疑、批评、否定,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如影随形。

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成功,都必然有其相应的制度支撑。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没有一整套与发展相适应的制度,我们怎么可能实现数亿人口的脱贫、成功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怎么可能使经济总量跃至世界第二,实现人民生活的总体小康?怎么可能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为疲软的全球经济注入活力?怎么可能一次次战胜自然灾害挑战,从容面对社会转型风险,实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放下理论层面的争议,让我们看一个具体的例证。资本对制度极为敏感,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吸引投资的能力,是公认的观察一个国家制度优劣的晴雨表。中国能够成为吸引外资大国,稳定地引来外商直接投资,引来全球五百强企业投资设厂,一个隐含的前提就是对“中国制度”的认可。外国媒体评价,这表明全球用资本对“中国制度”投了赞成票。

经历了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的制度建设实现了在时代大势下既自觉扬弃自己又主动与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激荡交融的双重选择。神州大地上演绎的“中国传奇”,显示了“中国制度”所具有的独特包容力、整合力,展现了深厚的文化自信。在前进的道路上,只要我们既吸收他人长处,又不放弃自身优势,更不固步自封,“中国制度”必定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永不枯竭的活力源泉。

六、以信仰之旗凝聚青春力量

一个政党要赢得未来,就一定要赢得青年。

走过90年,中国共产党依然焕发青春的朝气。8000多万党员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到1/4。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中,也强调了这样的“青年特质”:“我们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这是我们党历经90年风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一个重要保证。”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抗日战争初期,诗人何其芳这样描述延安对青年磁石般的引力。全面抗战初期的两年,奔赴延安的青年多达4万余人。

“到农村放飞梦想,靠奋斗实现价值。把人民当作根本,以奉献锤炼品格。”2008年,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这样倡议同学们把青春奉献给广袤田野。到目前,农村已迎来20多万名大学生“村官”。

到延安去、到解放区去,支援边疆、志愿服务„„革命、建设和改革年代,一代代青年聚拢在共同的旗帜下。历史背景不同,人生经历各异,现实选择却如此一致,正因青年是时代的晴雨表,总能感受进步的脉动、向前的浪涌,总能向着未来的曙光、时代的潮头而去。

当代青年成长的背景,是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从城市化的“前锋”到信息化的“主力”,他们有更开阔的视野、更独立的思想、更自信的心态。马克思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青年的选择,同样能代表我们这个

时代的选择:教育部对140所高校2.5万余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近八成有入党意愿。这样的选择是因为他们坚信: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从来就是一个共同体。

正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每个人都会追问人生的终极价值,要“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就要把自己献给“最壮丽的事业”。跳出一时一事、一人一地的局限,用更大的尺度来考量生命的质量,用更广的视野来观照人生的价值,每个年轻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奋斗。而这,不正是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承担起的使命吗?

青年的选择,是对党的信任,也是对党的鞭策。当前,我们正行进在“历史的三峡”,面对世所罕见的复杂局面、前所未有的风险考验,只有勇敢革除自身弊病,防止“四大危险”的侵蚀,才能吸引更多青年投身我们的队伍。也只有超越既得利益,不失时机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才能激励更多青年创造共同的事业。

新中国成立之初,华罗庚向留学生发出回国的号召:“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真理、国家、民族、人民,激励了多少年轻人慨然前行。走过90年,唯有继续把这样的信仰放在肩上,我们才能永远与青春同行,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之十五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启示汇编(之二)

七、真思亡危方能存安

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亡则存。居安思危是执政者应有的基本素质,也是执政者应有的政治责任。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向全党警示了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四大危险”的存在,强调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这些告诫与论断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90年来,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防止因腐败而导致的“政治风险”,一直是我们党高度重视、积极破解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曾告诫全党:腐败现象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乱源,轻则引起群众的反对和不满,重则引起“第二次革命”,造成干部“霸王别姬”、党和国家改变颜色。邓小平同志教育全党:“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

从党的执政实践来看,在和平建设时期,如果说有什么东西能够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的话,腐败就是很突出的一个。从世界政治史来看,执政党只有坚决反对腐败、有效地预防腐败,才能保持执政地位,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近年来,党和政府立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谋划和推进反腐倡廉,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反腐方略不断完善,反腐斗争不断深入。面对各种新的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面对依然严峻的反腐败形势和繁重的反腐败任务,迫切需要认真研究产生“消极腐败的危险”的深层背景,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腐败的集中表现是权力的腐败,各种腐败现象的根源无不或深或浅隐藏在权力之中。而权力的腐败,又源于权力的异化。不管是吃拿卡要、贪污受贿,还是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无不背离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职责,造成公权私用、以权谋私,给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带来损害,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带来损失。

事实证明,腐败往往是主观和客观防线双双失效的结果,没有自律的权力,必然走向异化;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化。也正因为如此,各级领导干部首先应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决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只有筑牢精神防线,增强自身拒腐防变的免疫力,抵御消极腐败危险才会有底气。

另一方面,“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这种监督的力量,既来自于制度——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完善党内民主监督制度,保证干部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更来自于人民——推进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行使过程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群众雪亮的眼睛是遏制腐败现象的利器。只有织密监督网络,规范权力运行,抵御消极腐败危险才会有可靠保障。

危险的存在,既是警醒,更是鞭策。现实在考验,人民在期待,党员干部如何老实做人、干净做事,党和国家如何剔除腐恶、气正风清,说千道万,行动是最有力的回答,实效是最得人心的答案。

八、常思做人 为政 用权

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将会面临更多的诱惑和挑战。如何做人、如何为政、如何用权是最为直接和具体的考验,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始终是最为根本的问题。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各级干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这里面讲的不忘做人之本、不移公仆之心、不谋一己之私,值得深长思之。

为什么立身要不忘做人之本?在群众心目中,领导不仅是一种管理的权力,更是一种示范和榜样。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领导干部应以高尚的品德影响人,以模范的行动带动人。有德才有威,有威群众才信得过;有德才有为,有为才能凝聚人心和力量。对领导干部来说,如何立身,如何做人,不仅是个人的修养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风气的导向和引领。领导干部以德为先,其意义就在于,忘记做人之本不仅贻害自己,更会贻害党的事业。我们要记住,领导干部来自老百姓,但不能等同于普通老百姓,必须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为什么为政要不移公仆之心?邓小平同志说“领导就是服务”,道出了领导干部这个岗位的真谛。“吏者,人役也”,古代官吏尚且懂得为官是清苦之事,早起晚睡,夙夜为公,不敢有须臾懈怠。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应该比封建官吏有更高的精神境界,强调共产党员必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优秀领导干部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杨善洲等,他们经历不同、岗位不同、风格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以公仆之心对待人民,对待工作,始终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自己工作和事业的出发点与归宿。民谚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话虽朴实,道理却很深刻。

为什么用权要不谋一己之私?权力是天下公器,不是哪个人赋予的,也不是自己生来就有的。用权不为公众服务,这样的权力迟早会被剥夺。应该看到,权力具有两重性,为老百姓做事,就会造福一方;为一己之私谋利,就会为害一片。最近伏法的贪官许迈永、姜人杰,即是明证。贪腐不是天生的,所谓“温水煮青蛙”,一旦不能正确看待权力,不能正确处理私利,就会闻不到马屁的臭味,看不见诱饵的祸心,听不进良言的规劝。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为谁用权,如何用好权,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对领导干部来说,是个不可逾越的红线。

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经常想一想,参加革命为了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下什么。想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始终保持警醒,自觉把人生坐标定位于服务人民群众,把个人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九、拜人民为师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能否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善于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关系到一个政党的根基、血脉和生命。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一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这些发人深省的论述,既揭示了我们党永立不败之地的奥秘,也提供着开启全新未来的钥匙。

拜人民为师,植根于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毛泽东同志认为“群众就是孔明”,党的干部“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邓小平同志多次号召全党向群众学习,“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

回顾90年历程,从抗日战争中地雷战、地道战等独特战法,到安徽凤阳小岗村“大包干”的探索,从创办乡镇企业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我们党不断地将人民的创造连点成片、提炼升华,将一颗颗璀璨星辰铺陈开来,缀满了历史的天空,书写了改造中国、创造历史的辉煌篇章。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四种考验”复杂严峻,“四种危险”更加尖锐,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期待更为强烈。在此背景下,执政者更加需要“拜人民为师”,从人民那里获得应对风险考验、再创发展佳绩的智慧和力量。

为学莫重于尊师。拜人民为师,首先要对人民尊重和敬畏,从内心深处真正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各项政策、措施的标准。“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如果主仆错位而以“父母官”“官老爷”自居,为一己政绩而大搞形象工程,为一己私利而大肆贪污腐化,则会伤害干群关系、损害人民利益,最终也必将被人民所抛弃。

善学常成于好问。拜人民为师,就要“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及时发现、善于总结人民在实践中积累的新创造、新经验。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就难以汲取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出主意、作决策就难免南辕北辙。只有走出机关、走出书本,少在餐桌酒店搞觥筹交错,多到田间地头话家长里短,才能接上地气、看透情况、摸清底子,才能找准症结、发现短板、明确对策。事实证明,信息越是公开,决策越是开放,人民的参与越是深入,干事创业就越是对路子、有成效、得人心。

拜人民为师,既是历史的宝贵经验,也是现实的必然抉择。对于一个把人民利益铭刻于党旗上的执政党来说,向人民学习,就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加有力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共产党人最大的“学以致用”,也是我们党在未来发展中交出更精彩答卷的“学习秘诀”所在。

十、长治久安的“中国秘诀”

泱泱大国,悠悠万事,治国之要何在?“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中这些掷地有声的论断,既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也向今天的执政者提出了迫切的现实课题。

回顾90年来尤其是30多年来的历程,从战乱频仍到安定团结,从运动频繁到“不折腾”,从封闭僵化到改革开放,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中国发展的奇迹与挫折背后,不断积累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与认识。关键之关键,就在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只有以改革为动力、发展为目的、稳定为前提,实现三者有机统一,中国的持续发展、长治久安才有了坚实基础。

改革发展是兴国之要,社会稳定是兴国之基。正是因为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果,党才能带领人民战胜“九八洪水”、非典疫情、汶川特大地震、国际金融危机,临危不乱、化危为机;正是因为经历十年内乱的深创剧痛,“3²14”事件、“7²5”事件的血泪伤痛,党和人民才会深感“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珍视稳定、促进和谐。

把稳定“硬任务”与发展“硬道理”相提并论,在今日之中国,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进入现代化“后半程”的中国,是乘势而上、完成“三步走”,还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经历着空前广泛的变革,中国社会活力迸发,同时矛盾与问题日益凸显。转型期的中国,是奋力开创发展新纪元,还是迷航于“历史三峡”?

法国《20分钟报》这样评论,如何既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又保证社会稳定和谐,这是中共未来长期执政面临的挑战。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国面临的各种矛盾问题、风险挑战,最终只能通过发展来解决,通过深化改革来找到出路。另一方面,改革发展须臾离不开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改革发展的成效又决定了能否真正长治久安。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改革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动力,稳定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前提。

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三位一体”、相互交融的态势更加明显,要求执政者用更加科学、务实的眼光,重新理解三者的时代内涵,正确谋划三者之间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但不顾社会承受力、损害群众权利、影响社会稳定的“硬发展”就没有道理;稳定是硬任务,但稳定不是回避矛盾,更不是暂时“搞定摆平”,而是在正视和化解矛盾中实现和谐,在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中稳步前进。

小平同志说过:“最根本的因素,还是经济增长速度,而且要体现在人民的生活逐步地好起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应该以人民利益为基点,把人民幸福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十一、“制度能力”体现执政能力

对于一个现代政党来说,践行政党宗旨、实现执政目标,制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所指出:“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建设好、管理好一个有几千万党员的大党,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

90年来,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建设,一直贯穿于我们党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1927年,民主集中制这一制度建设的核心思想就已写入党章。从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到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到“党内监督条例”、“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文件出台,对制度的高度重视,使得我们党能以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在中国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引领时代变革,成为创造历史的领导力量。

过于集中的权力,往往缺少纠错能力,一旦出现决策失误,后果不可挽回。唯有依靠制度,才能将权力整合至一个统一的治理通道中,在保证政令畅通、执行坚决的同时,还能有力监督,避免权力高度集中导致“一言堂”等党内不正之风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能力的增强,也是一个政党与时俱进、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在制度方面,我们也曾有深刻的历史教训。“文化大革命”对法治和制度的破坏,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邓小平同志反思这段历史时,认为“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为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改革深水区、社会转型期。作为执政党,我们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需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制度来应对;既有制度的约束力、执行力也需要不断增加,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无论是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还是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都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制度能力”。

近些年来,少数地方出现腐败案件,从被称为“许三多”的杭州原副市长许迈永到

将20多个亲属调入本系统的“最牛烟草局长”,很多都与制度的弱化有关。只有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构建起“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才能永远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党的制度创新也无止境。无论是惩防体系的建设还是党务公开的要求,无论是党员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还是公推直选范围的扩大,诸多有益尝试,正在各地进行。这样的实践,肯定会有诸多的困难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但巨轮不可能只在风平浪静的时候才出航,唯有以更大的决心、智慧和勇气推进党的制度建设,才能不断增强执政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完成“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之十六

学习是一种责任

目前,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热潮蓬勃兴起,崇尚学习的空气日益浓厚。在这种新背景对照之下,一些学习上的“老问题”也更加突出。有人忙于事务和应酬“顾不上”学习,有人浅尝辄止搞“差不多”学习,有人总把“学习不够”当作托词,心里却并不认为是多大的毛病。种种“不愿学、不勤学、不真学、不深学、不善学”的现象存在,阻碍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步伐。

出现这些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从思想根源上分析,主要是轻视学习,无视学习的价值。在一些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价值天平上,“学习”是个微不足道的“砝码”,在他们工作和生活的日程表里,“学习”是个可有可无的选项。

然而,就是这个被一些人看轻的“学习”,在时代巨潮的激荡下,已经成为决定一个现代人、现代政党生存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知识爆炸,科技日新,有人说,在农耕时代,读几年的书,可以管用一辈子;到了工业经济时代,读十几年的书才能够用一辈子;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只有终身学习,才能够用一辈子。早在上个世纪末,“终生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等口号就已叫响。学习不仅是党员个人成长进步的基础,更是一个执政党沉甸甸的政治责任。

学习能力关系执政能力。学习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执政水平的高低。历史上,共产党人善于在枪林弹雨中学习战争,在铁水奔流中学习建设,在“摸着石头过河”中学习改革开放,表现了高超的学习能力和执政能力。今天,我们面临的挑战、问题和矛盾,繁杂尖锐,层出不穷,只有高举学习的旗帜,激发学习的热情,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进行知识、理念、思路、方法等方面积累与创新,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履行党的执政使命。反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果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

学习效果影响发展成果。学得好,才能干得好。真学、深学、苦学,才会学到真经,才能懂规律、正方向、明思路,作出科学决策,拿出有力举措,推动建设发展。反之,如果不学、假学、浅学,难免脱离实际,违背规律。近年来,种种决策失误造成的巨大损失,如同一张张糟糕的发展答卷,其背后往往有同样糟糕的学习答卷。

“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这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彰显了一个执政党的高度政治自觉。“学习问题关系到广大干部自身的进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我们全党全民族都必须有这个共识”。从这个意义上,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型政党,可谓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古语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时代的挑战,面对肩负的重任,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只有用学习的力量提升自我,用学习型党组织凝聚战斗力,才能乘风破浪,不断开拓事业和人生的新境界。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