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26 12:08:0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新《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原文]: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解读]:●“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1.学法守法。认真学习、自觉遵守《教育法》、《教师法》等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得有影响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的言行。坚决抵制法轮功等邪教组织。

2.学习宣传。积极参加政治学习活动,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3.保持一致。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推行素质教育。

[原文]: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解读]:●“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把本职工作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1.敬业乐教。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恪尽职守,乐教敬业,无私奉献,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

2.尽职尽力。服从组织分配,乐意接受工作安排,安心从教,踏实工作;爱校如家,关心学校的发展;尽职尽责,出色完成本岗位上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工作。坚持做到教学常规“六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考核。也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3.遵规守纪。遵守校规校纪,无违规违纪行为。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中途擅离工作岗位;不在上课时间使用手机;随时随地给学生以良好影响,不随意发牢骚、说怪话;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错误思想。

[原文]: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解读]:●“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教师不仅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对教育、教学工作热爱,也要对每一个学生充满爱心。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大批教师为保护学生生命安全做出重大贡献,甚至付出巨大牺牲,这正是崇高师德和人性光辉的体现。而针对“范跑跑事件”,教育部有关

2发言人说,你可以不崇高,但不可以无耻。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1.以生为本。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坚持客观、公正地对待和评价每个学生;不得歧视后进生和残疾、弱智学生,不得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教师要做到四多四少。即对孩子多一点关爱,少一点苛刻;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责备;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鼓励,少一点冷淡。

2.师生和谐。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善于接受和听取学生的意见;不讽刺、谩骂、驱赶学生;敢于同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现象和行为作斗争。

3.宽严有度。严格要求学生,不偏爱、溺爱、放纵学生,严而有度、严而有方;善于引导、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爱学生不只停留在表面,孩子生病送医院,天气冷了,救助衣服,这还不够。应从生活,学习,身体各方面全面关心。从学生生理,心理重视关心。学生遇到困难困惑时,教师主动帮助,主动疏导。

[原文]: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解读]:●“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新规范首次加入了“教书育人”这一条,非常必要,非常有意义。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实际上明确了“育人”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强调了教师“育人”的职责。有利于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达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的全面育人的目标。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建树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到教学活动中,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中出现的不良行为和思想倾向。

2.言论向上。不发表有损国家利益、民族团结和易引起政治误导的言论,不传播封建迷信、资产阶级自由化等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原文]: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解读]●“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1、遵守公德。遵守社会公德,做到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文明礼貌;坚持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2、文明执教。文明执教,举止端庄,服饰整洁得体、朴素大方,注重职业形象。语言规范、健康、准确、纯洁;日常行为举止文明、高雅。

3、作风优良。思想作风实事求是,表里如一;工作作风认真严谨,讲求效率;待人处事光明正大,诚实守信;生活作风端庄,稳重大方。坚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健康的社会公益活动和文体娱乐活动,不参与黄、赌、毒、邪教等违法活动。

总而言之,教师自身应做践行道德行为的楷模。

[原文]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解读]●“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教师不能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需是终身学习学者。规范的修订对教师职业本身也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1.要树立学习的理念。

2.要坚持每天读书。

3.要坚持写读书心得。

4.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进修、培训。

城 固 一 中

二0一0年八月二十二日

推荐第2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七、热爱尊重学生。

教师法明确规定:“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尊重,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手段,做为一名教师若想使学生对自己热爱尊重。首先自己要尊重自己的人格,中国有这样的格言:“人必自敬,然后人敬之”。一名合格的老师一定要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要时刻把自己的工作与集体的声誉连在一起,一堂课的好坏,—件事的成效,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无足轻重的,但对学生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一件错事不仅影响到个人,还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与教师的形象,影响到学生心目中老师的地位,甚至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创伤。教师对学生的爱,有助于把教师提出的要求,灌输的思想转化为学生本身的要求和思想,因为实现这种转化,需要有情感的过滤和催化,也就是说,一种要求和意见如果被学生认作是出于老师的关怀和爱护,就会产生肯定的倾向而被接受。相反,同样的要求和意见。总之,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在金钱、地位、名利面前不动心,这需要我们做教师

的有坚定的信念,始终如一的追求,要牢记:“理智是人生的灯塔”。每一位教师要尽职尽责,鞠躯尽瘁,对得起人民赋予教师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上海教师资格笔试群:371175465微信号:shjsksw

上海中公教育(http://sh.offcn.com/)制作

推荐第3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规范》的核心内容

新《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

推荐第4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定安县实验中学陈奕运

又一次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温故而知新”,我又再次获得了心灵上的慰藉和行动上的追求。

当老师是辛苦的,当优秀老师更是辛苦。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才能忠于教育,献身于教育。从毕业到现在已过了9个年头,我一直坚持以做最好的老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为人民教育事业尽心尽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第二则:爱岗敬业。梁启超先生写过一篇文章《敬业与乐业》,告诉我们怎样做到敬业与乐业。确实,只有我们对自己的职业带有崇敬,才有敬业的可能,才有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机会。第二则要求我们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国家的发展,教育大计是根本,而为师者更是教育大计得以持续的实施者。只有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不计个人的得失,不受到其他思想的影响。我们为师者要以德高为范引领自己,对自己的工作要高度负责,要按照学校的要求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重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更加认识到为师者的责任重大,坚定自己在岗位上要做到尽职尽责。当然,

教师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很多老一辈的教师对教育事业可谓兢兢业业,不计地位,不计报酬,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长年累月默默辛勤耕耘,为培养下一代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把自己的青春毫无保留地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这种热爱教育事业,以献身教育为乐、甘为人梯的精神,正是高尚师德情感的表现。

关爱学生,更要做到教书育人。教师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尊严,对待我们的学生,不因为成绩、家庭背景、性格而有所偏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了教师的行为规范、思想范畴。以往,老师处罚学生不得当,伤害到学生的自尊,严重的引发刑事案件。重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再一次对照反思自己对待学生的行为,对自己的表现还是满意的,但我还是不满意,每当看到后进学生在自己的关爱下,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心里有些愧疚;还有些时候,自己忍不住要骂学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三则规则,为师者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教育学生,重在教育学生在品德方面的修养,让他们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因此,关爱学生,更要做到教育育人。

虽然,这次教师师德师风整顿时间不长,但我不会因为这样而繁衍了事,我要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

推荐第5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七、热爱尊重学生。

教师法明确规定:“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尊重,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手段,做为一名教师若想使学生对自己热爱尊重。首先自己要尊重自己的人格,中国有这样的格言:“人必自敬,然后人敬之”。一名合格的老师一定要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要时刻把自己的工作与集体的声誉连在一起,一堂课的好坏,—件事的成效,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无足轻重的,但对学生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一件错事不仅影响到个人,还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与教师的形象,影响到学生心目中老师的地位,甚至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创伤。

推荐第6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屏山县新市中学校

2009年暑期政治学习讲稿

(三)

学习内容:

全国、省、市

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主讲人:陈光辉

学习时间:2009年8月26日

关于《四川省公开招聘2009年“特岗教师”

简章》中规定的笔试内容的解释意见

《四川省公开招聘2009年“特岗教师”简章》中规定了特岗教师招聘笔试内容为“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公共知识《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请服务工作岗位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其中“申请服务工作岗位应具备的相关知识”的具体解释如下:

申请服务工作岗位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包括教育学和职业道德,占20%的分值。参考资料如下:

1、《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2005年1月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2、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四川省教育厅

二○○九年五月十五日

教育部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

关于重新修订和印发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

教师[2008]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教科文卫体(教育)工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教育工会,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8.31”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现予印发,并就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对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教师队伍中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在今年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震区广大教师奋不顾身地保护学生,表现了崇高的师德精神。在新形势下修订并重新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于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向全国教育系统的模范教师,特别是抗震救灾英模教师学习,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自觉规范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全面准确地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基本内容 《规范》的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

2 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指导作用,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规范》不是对教师的全部道德行为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不能取代学校的其他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的许多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相关条文的具体化,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学习贯彻时应注意和教育法规的学习结合进行。

三、认真做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系统工会和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好《规范》的学习宣传。要通过开展主题学习、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多样和扎实有效的教育活动,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和贯彻《规范》,帮助广大教师全面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统一思想认识,规范职业行为,全面提高师德素养,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学校领导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系统工会和学校要把贯彻实施《规范》列入师德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实施办法和工作计划。要将学习《规范》的内容和要求列入教师的继续教育计划,把教师贯彻落实《规范》的情况列为教师岗位责任制的要求,定期考核检查。

各地学习贯彻《规范》的情况请及时报送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附件: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八年九月一日

附件: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2008年9月1日发布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全文如下: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指出,要全面准确地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基本内容。《规范》的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指导作用,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规范》不是对教师的全部道德行为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不能取代学校的其他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的许多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相关条文的具体化,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学习贯彻时应注意和教育法规的学习结合进行。

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教基[2000]28号 (2000年8月15日)

为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建设一支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自觉性,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性,现就加强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学校,下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战略决策。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中小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广大教师忠于职守,辛勤耕耘,为人师表,无私奉献,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信赖。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任务,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必须看到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教师的行为损害了人民教师形象,给教育事业带来不良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新的历史时期,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已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地位,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

4 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谈话精神,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为依据,主动适应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主动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使广大教师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广大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力军作用。

在进一步贯彻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通过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努力使广大教师做到:

要拥护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有违背四项基本原则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行。

要宣传普及科学知识;不宣扬封建迷信和歪理邪说,不参与邪教活动。

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要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不强制学生购买教学辅助材料,不向学生推销商品,不向学生和家长索要财物,不利用职务谋取私利。

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语言规范健康,行为举止文明礼貌;不赌博,不酗酒,言行不违反社会公德。

要努力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正确评价学生;不公开排列学生的考试名次,不单纯以学习成绩评价学生。

要密切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坚持进行家访;不指责、训斥学生家长。 要关心集体,尊重同事;不做有损集体荣誉和不利同志团结的事。

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道德教育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当前,要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时事政策的学习,增强教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学习,促进教师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抵制唯心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封建迷信及各种伪科学的自觉性;加强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育,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加强素质教育思想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教师依法从教水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活动,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在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放在突出地位,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必修课程,2002年以前要完成新一轮教育培训任务。建立职业道德教育制度,每年寒暑假期间学校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时,要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要大力宣传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的先进事迹和经验,组织报告会和巡回演讲,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师范院校要设立专门课程对在校学生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并在相关课程中渗透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和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等教师培训机构要积极承担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任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要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克服形式主义。

四、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保障机制

加强领导和管理,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工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职业道德建设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统一部署,统一规划,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内容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领导和中小学校长要亲自抓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并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情况要作为考核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学校校长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小学校的党组织和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带领和引导广大教师切实提高职业道德素质。要充分发挥教育工会、共青团、教职工代表大会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支持他们根据各自的职能开展群众性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活动。努力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奖惩机制。要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把职业道德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建立定期表彰奖励制度,大力表彰宣传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和职业道德建设成绩卓著的单位。要依法管理教师队伍,切实把好教师入口关,保证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对违反职业道德的教师要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依据有关法规解聘相应的教师职务,调离教师岗位,坚决取消“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者的教师资格。

建立有效的教师职业道德监督机制。教育督导部门要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教育督导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检查评估工作。积极鼓励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状况进行监督和评议,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改进工作。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中小学教师

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川教[2006]187号

各市、州教育局:

现将《四川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印发你们,请各地根据全国和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结合本地区教育发展的“十一五”目标和社会经济发展及巩固“两基”的要求,制定本地区“十一五”期间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将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以推动我省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附件:四川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

四川省教育厅

二00六年六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中小学 教师 队伍建设 规划 通知

抄送:教育部人事司、师范司,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

省级有关部门,省内各高等学校

四川省教育厅办公室 2006年6月29日印发

------------------ 附件:

四川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是我省实施科教兴川、人才强省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与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三个转变”,促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为了全面实施《四川省教育事业十年发展思路(2001年──2010年)》和《四川省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现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就“十一五”期间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问题规划如下:

一、“十五”期间,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1、“十五”期间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十五”期间,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在我省基础教育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我省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队伍的总量基本保证了“十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需要。2005年,我省共有中小学专任教师 72.71 万人,承担着1400万在校生的教育教学任务。随着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教师队伍的活力进一步增强,促进了教育人才资源的有效利用,教师队伍总体上趋于稳定,基本满足了我省基础教育特别是“普九”的基本需求。

——教师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全省具有高级职务的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比例分别由2000年0.03%、1.68%、19.6%提高到2005年的0.23%、4.26%、22.2%,分别提高了0.2、2.

58、3.04个百分点;全省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由2000年的96.48%、84.46%、61.86 %提高到2005年的98.26%、93.96%、78.02%,分别提高了1.7

8、9.5、16.16个百分点;小学教师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初中教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由2000年的14.57%、10.02%提高到2005年的55.91%、30.14%,分别提高了41.

35、20.12个百分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取得明显成效,队伍结构逐步趋向合理,中青年教师成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力量,在高级教师中45岁以下的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比例从2000年0.02%、0.59%、9.45%提高到2005年的0.14%、2.21%、13.65%,分别提高了0.

12、1.6

2、4.2个百分点。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师德建设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全面启动,初步建立起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转变,业务水平明显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大幅提高,为我省基础教育事业和社会经济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为人师表的优秀教师。“十五”期间,我省教师受教育部、人事部表彰的全国模范教师有110多名、全国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220多名,我省评选表彰了四川省优秀青年教师标兵100名、四川省师德标兵100名、四川省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1000多名、四川省优秀班主任100名,优秀校长200名。

——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研究制定了《四川省中小学校长聘任管理办

7 法(试行)》,中小学校长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和校长聘任制全面推行,初步建立起符合中小学特点的中小学校长管理制度。中小学校长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新任校长普遍接受了任职资格培训,持证上岗率保持在95%以上,校长培训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教师地位和待遇有较大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改善教师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基本稳定,待遇逐步提高,全省城镇教师家庭人均住房面积超过城镇居民平均水平,教师住房紧张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全社会尊师重教风气基本形成,教师职业正在逐步成为受人尊敬和羡慕的职业。

——教师队伍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取得新的进展。根据国家颁布的《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我省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工作已全面展开,全省中小学教师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专业化的轨道,依法治教的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依法保护教师合法权益的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2、“十一五”期间,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当前,我省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新的形势对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实现我省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尽快提高我省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必须尽快提高教育水平,发展和建设高质量教育。

——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科教兴川战略、人才强省得到全面实施,尊师重教风气基本形成;素质教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社会各界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局面初步形成;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推动教师培训与教育手段实现跨越式进步;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成功的经验,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矛盾:教师的整体素质与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以及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漠,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教师继续教育的机制还不够健全,知识更新缺乏机制保证,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学段分布与学科结构不合理,区域性分布失衡,教师资源配置亟待优化;教师补充渠道单一,适应教育改革要求的新的学校用人机制尚未真正形成,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紧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中小学教师待遇偏低的状况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尤其是农村教师收入水平偏低的现象较为突出;教师在住房、医疗方面还存在较大困难;教师队伍管理的法制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侵犯教师合法权益事件时有发生;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用人制度改革、教师队伍结构调整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等等。面对巩固和扩大“两基”成果,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等新情况,在社会对教育多方面需求日益增长的条件下,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十一五”期间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3、“十一五”期间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8 “十一五”期间,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学科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转变教育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探索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特点的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新机制,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良好、数量适中、分布均衡、结构优化、富有活力,适应我省基础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十一五”期间,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坚持师德为首的原则,全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坚持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的原则,依法管理和建设教师队伍。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

——坚持满足需求与提高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关系。

——坚持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4、“十一五”期间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

——继续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制度建设。结合我省实际,继续完善包括资格认定、培养培训、考核奖惩等在内的教师队伍管理体系,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依法管理和建设教师队伍。

——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师德教育要坚持经常化、制度化,开展新一轮师德师风、职业道德、学术道德的教育和培训,在教师队伍中形成遵纪守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团结协作、勇于奉献的良好风尚,使广大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走在社会各行业的前列。

——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高人员使用效益。结合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按照国家颁布的《全日制中小学编制管理规程》的规定,根据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人数动态变化情况,以及城市、县镇、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不同特点,保持合理的生师比,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高人员的使用效益。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和知识更新机制,大幅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学历层次。到2010年,全省小学教师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80%以上,新补充的小学教师全部达到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达到10%左右,有条件的地区达到20%以上;初中教师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达到70%以上;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85%以上,新补充的高中教师必须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有条件的地区高中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的达到10%左右。

——教师队伍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明显改善。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职务结构比例。到2010年,全省中小学教师中具有中、高级职务的比例应分别达到50 %和10%以上;其中,小学教师中具有中级和高级职务的比例应分别达到50%和2%以上;初中教师中具有中级和高级职务的比例应分别达到50%和15%以上;高中教师中具有中级和高级职务的比例应分别达到50%和30%左右;

——学科带头人和骨干队伍建设取得新的进展。进一步完善特级教师评选和管理制

9 度,加大对特级教师后备人选的培养,力争到2010年特级教师人数达到中小学教师总数的2.5%0左右;全面实施“骨干教师成长计划”,培养一批具有师德师风好、发展潜力大、创新能力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骨干教师群体,培养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型”名师或教育教学专家。

——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全面推行中小学校长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和聘任制,完善校长任期目标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优化校长队伍结构,加大校长交流力度,鼓励优秀校长到薄弱学校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受聘。坚持中小学校长定期培训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加大任职后培训,争取到2010年接受提高培训和高级研修培训的校长达到85%以上,全面提高中小学校长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全面推行中小学教师聘用(任)制,依法理顺教师管理体制,做到用人与治事相结合,努力形成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的中小学教师管理新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校任教,促进教师队伍城乡交流和结构调整,保证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对教师的合理需求,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十一五”期间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

5、坚持依法管理,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行为

——进一步完善教师管理体制。落实和完善《教师法》规定的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地的教师工作,学校和其它教育机构根据国家规定自主进行教师管理的体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切实担负起教师管理和队伍建设的责任。市(州)、县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履行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档案管理和考核奖惩等职能。

——进一步完善教师人事争议调解制度、申诉制度和法律援助体系,形成有效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教师权益保护机制,依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使教师管理工作真正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加强法制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采取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广泛宣传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各级政府部门公务员、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的法律意识,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为依法治教创造良好环境。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要自觉依法执教、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

6、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师德水平

——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师德建设为首,以创建校风示范学校为重点,深入开展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大力倡导“敬业爱生、明礼诚信、平等合作、勤学乐教、廉洁奉献”的教师道德规范。大力宣传敬业乐教、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使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营造促进教师道德成长的文化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构建现代学校文化,以良好的学校文化环境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关心教师心理健康,实施“人本管理”。积极开展创文明单位、文明学校、当文明教师等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创设和谐的人际环境和“争优创先”的工作氛围。

10 ——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列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统一部署,统一规划。强化政策导向,加强师德考核,把教师的职业道德表现纳入教师工作业绩考核、职务评聘、奖惩的重要内容,严肃查处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和人员。

7、进一步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教师聘(用)任制

——严格编制管理。按照“总量控制、微观放权、规范合理、精简高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编制管理。按照国家制定的中小学编制标准,结合我省实际,根据教育层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学生数量和教职工工作量等情况,合理核定和适时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在定编定员的基础上逐步实行中小学工资总额包干,提高人员使用效益。

——全面实行教职工聘任(用)制度。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全面实行教师聘用(任)制度,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教师任用新机制,并按有关规定严格规范聘任程序、聘任期限、聘任合同的内容、续聘、辞聘与解聘,确保聘任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进一步完善教师职务评审制度。合理确定中小学教师高、中、初级职务结构,适当提高中、高级教师职务比例。学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核定的教师职务结构比例内,科学、合理设置教师职务岗位,强化职务聘任,加强聘后管理和考核,推动教师职务评聘工作法制化、科学化。

——完善教师考核制度。根据素质教育和课程教材体系改革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和考评指标体系,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强化政策导向,把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晋升、奖惩、福利待遇的重要依据,促进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深化学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根据“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以岗定薪、岗易薪易”的分配原则,制定以岗位工资为主体、向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倾斜的分配政策。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逐步建立起适应中小学教师职业性质、岗位特点,与社会经济发展、与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聘任制相适应的中小学教师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福利待遇。

8、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

——根据《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进一步完善我省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配套政策,通过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严格把好教师队伍“入口关”。

——全面实施教师持证上岗制度,凡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层次的教师资格,加强执法检查力度,严禁聘用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担任专任教师。

——把教师聘任制和教师资格制度结合起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教师聘任制的实施,将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调整出教师队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吸纳具有教师资格的优秀人才从教,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从根本上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9、认真抓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努力促进城乡教师队伍均衡、协调发展

——建立教师交流制度,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教育厅关于

11 加快推进中小学教师城乡交流的意见》,正确处理好城市教师队伍建设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均衡发展的关系,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建立并逐步完善大中城市城区和县城城区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学校服务期制度和县域内教师定期交流轮换制度,认真解决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稳定和短缺问题,促进中小学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

——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培养工作,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举办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大力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教育,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掌握现代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提高广大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开展创新教育的自觉性和能力,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

——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认真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烛光计划”,鼓励和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稳步提高农村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教学水平。

10、加强师范院、校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师范毕业生

——积极推进师范教育改革和结构调整,探索和完善“联合、合作、合并、共建”等办学模式,完善以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性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发挥师范院校在教师培养工作中的示范作用,鼓励综合性大学和其他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创办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或开设师范教育专业参与师资培养工作。加快教师教育信息化和网络联盟建设的步伐,不断探索教师培养培训的新模式。

——深化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各级师范院校要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要求,调整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专业设置,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强化实践环节,提高教师专业化培养水平,增强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师范院校要牢固树立为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紧密结合专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以及献身教育事业的职业理想;要主动适应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

11、以能力建设为核心, 加强教师继续教育

——教师继续教育要以培养教师专业素养、专业能力和知识更新为导向,突出重点,提高质量。要进一步加强四川省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建设,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开展岗前培训和全员继续教育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学习,要将参加培训学习的质量和效果与教师的考核、晋升、奖惩相结合,形成激励机制。广大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提高适应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的能力和水平。

——实施“教师教育学历学位提升计划”,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广播电视大学、自学考试等多种渠道进行学历学位提高培训,对成人高校师范类招生采取特殊的政策,以满足中小学教师学历进修的需求,鼓励具备合格学历的教师参加提升学历学位的培训。

——实施“骨干教师成长计划”、“特级教师培训计划”。通过国家和省财政拨款等多种渠道筹集设立专项资金,采取项目方式,对优秀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和特级教师进行培

12 养培训和重点支持,培养一大批在教学工作中起骨干和示范作用的教师,培养和造就若干在教育界有重大影响的特级教师和教育名师,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实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计划”,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要以提高农村教师专业水平为核心,以农村教师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新课程全面推进为契机,以农村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大力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的培训和师德教育,培养和造就一支教育教学能力较强、具有示范性和专业引领作用的农村骨干教师队伍。

12、完善中小学校长选拔聘(任)用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中小学管理队伍

——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长选拔聘任制度,全面推行中小学校长聘任制。坚持“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健全中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强化校长履行岗位职责及任期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任用、奖惩和待遇的重要依据。

——全面推行中小学校长任期制,加强中小学校长任职交流。中小学校长每届任期3年,在同一学校受聘相同职务一般不超过三届。校长的交流应坚持有利于实现教育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利于校长长远发展的原则,合理、有序地进行。鼓励优秀校长到薄弱学校、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受聘。

——坚持和完善校长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社会和教育发展需要,按照校长职务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有计划地对校长进行培训,全面提高中小学校长的素质和管理水平。要建立健全校长培训机构资格认定制度,认真组织好“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研修培训”和“高级研修培训”,深化培训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13、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

——表彰优秀教师,宣传先进典型,大力倡导和弘扬尊师重教、关心教师的良好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完善教职工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主人翁作用。加大《教师法》的执法检查力度,依法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巩固和完善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保障机制。各地要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在管理体制、经费预算与拨付等方面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保障机制,坚决杜绝拖欠工资现象的发生。各地要从实际出发,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改善教师的工资待遇,使教师工资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

——重视离退休教师的管理工作。要健全和完善离退休教师的管理机制,使广大离退休教师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四、领导与组织

14、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实施“科教兴川”的战略高度充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当地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规划、采取措施、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狠抓落实。

15、各地要根据我省教育发展的“十一五”目标,结合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实现“两基”的需要,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并实施本地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十一五”规划,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推荐第7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依法执教

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

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3、热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4、严谨治学

树立优良作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5、团结协作

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6、尊重家长

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7、廉洁从教

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8、为人师表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教育部十条禁令

1、严禁传播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方针和对学生有不良影响的言论;

2、严禁擅自办班或在工作日参与有偿补课和外出代课;

3、严禁收受学生或家长财物、谋取个人私利;

4、严禁向学生乱收费、乱发资料和推销商品;

5、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有对待学生不平等、不公正和讥讽、歧视和侮辱学生或者其他有辱人格尊严的言行;

6、严禁张榜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

7、严禁随意停课和无计划、无教案上课;

8、严禁以任何手段抄袭、剽窃和侵占他人劳动成果,在招生、考试、职称评审答辩等工作中,不得有弄虚作假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9、严禁工作时间玩电子游戏、炒股,不得在课堂接、打手机和接待客人;

10、严禁指责和训斥家长。

推荐第8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8.31”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于二○○八年九月一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实施。共计六条。新颁布的《规范》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1-2]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推荐第9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09年版)》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的正式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6月征求意见稿)

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敬业奉献。

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对工作敷衍塞责。

三、热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平等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

推荐第10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09年版)

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敬业奉献。

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对工作敷衍塞责。

三、热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

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平等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

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

贯彻《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要求

(一)新时期教育部出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意义

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基础教育步入了由全面普及转向更加重视提高质量、由规模发展转向更加注重内涵发展的新时期。《规定》的出台,可谓应运而生。

一是素质教育的时代呼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在制订的《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也将确定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首要的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中小学班主任作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规定》的发布,正是国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是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发挥班主任独特的

教育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广大中小学班主任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做了大量教育和管理工作,为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必须看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学生成长的新情况新特点,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制订更加有效的政策,保障和鼓励中小学教师愿意做班主任,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迫切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保障和鼓励班主任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情况,以真挚的爱心和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成长进步。《规定》的出台,正是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是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学校教育是以班集体为单位来进行的,学校教育的各项工作,都跟班主任有关系,班主任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又要进行有效的班集体管理,保证学校各项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要组织学生开展班会、团队会以及各种主题教育和文体活动;更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心理和思想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做每一位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对班主任教师而

言,做班主任工作和授课一样,都是主业;对学校而言,班主任队伍建设与任课教师队伍建设一样重要。《规定》的出台,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在实处,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特点

新出台的《规定》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是明确了班主任工作量,使班主任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做班主任工作。一直以来,班主任教师既要承担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的教学任务,还要负责繁重的班主任工作,使得班主任教师工作负担过重。《规定》要求:“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各地要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确保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明确了班主任教师应当把授课和做班主任工作都作为主业,要拿出一半的时间来做班主任工作,来关心每个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身心健康状况及其他各方面的发展状况。

二是提高了班主任经济待遇,使班主任有更多的热情来做班主任工作。长期以来,广大中小学班主任教师辛勤工作在育人第一线,而享受的班主任津贴一直是按照1979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颁布的《关于普通中学和小学班主任津贴试行办法》(教计字„1979‟489号)

规定的标准,即:“中学每班学生人数在35人以下发5元,36人至50人发6元,51人以上发7元,小学每班学生人数在35人以下发4元,36人至50人发5元,51人以上发6元。”1988年人事部、国家教委、财政部下发了《关于提高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标准和建立中小学教师超课时酬金制度的实施办法》(人薪发[1988]23号),文件规定:“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标准提高的幅度和教师超课时酬金的具体数额,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据了解,除一些地方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本地班主任津贴标准外,各地基本上按1979年的国家标准增加了一倍。即不同班额分别为中学10元、12元、14元,小学8元、10元、12元。津贴标准低,已经远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自2009年起,国家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这次出台的《规定》第十五条要求将“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 对此,希望各地落实和体现。

三是保证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权利,使班主任有更多的空间来做班主任工作。在我们强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

权利的今天,一些地方和学校也出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新出台的《规定》第十六条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保证和维护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合法权利,使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在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同时,不再缩手缩脚,可以适当采取批评等方式教育和管理学生。

四是强调了班主任在学校中的重要地位,使班主任有更多的信心来做班主任工作。《规定》从班主任的职业发展、职务晋升、参与学校管理、待遇保障、表彰奖励等多个方面强调了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充分体现了对班主任工作的尊重和认可,对广大班主任教师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激励。强调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对于稳定班主任队伍、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鼓励广大班主任能长期、深入、细致地开展班主任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贯彻落实《规定》应做好的工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要依据《规定》,把加强班主任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结合当地实际认真抓好抓实。

一是要将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教育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岗前和岗位培训,定期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组织班主任进行社会考察,提高班主任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工作及研究能力。教师教育机构要承担班主任的培训任务,班主任培训所需经费在教师培训专项经费中列支。教育硕士学位教育中应设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培养方向,并优先招收在职优秀班主任。

二是要根据《规定》要求合理安排班主任教师的课时工作量,保障班主任教师有时间和精力来开展班主任工作。要在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分配中,把教师是否担任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开展得如何作为重要衡量指标。对于班主任教师超课时工作量,要发放超课时补贴。

三是要完善班主任的奖励制度,将优秀班主任的表彰奖励纳入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表彰奖励体系之中,定期表彰优秀班主任。应积极发展优秀班主任加入党组织,优秀班主任应列入学校党政后备干部培养范围。要树立一批班主任先进典型和重视班主任工作学校的先进典型,鼓励广大中小学校普遍重视和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使班主任成为广大教师踊跃担当的光荣而重要的岗位。

四是要把班主任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来抓。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强班主任工作,认真做好班主任

的选聘工作,应从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较高,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中选聘班主任。要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规范管理,鼓励支持班主任开展工作。学校应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定期考核班主任工作,考核结果作为班主任教师聘任、奖励、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对不能履行班主任职责的,应调离班主任岗位。

(四)《规定》对班主任工作的新要求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需要付出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对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的工作,要求班主任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身心健康、富有人格魅力,善于做思想教育工作。要适应新时期教育工作中出现的变化,及时改进班主任工作,在学校育人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是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目标导向。要把学校教育目标落实到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切实把德育放在首位,注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养和形成,培养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生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二是要注重公平,面向班集体每一个学生。班主任要关心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根据每个学生的

特点,精心设计相应的教育方案,引导、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要特别注意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思想道德、身体、心理、人格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四是要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平等对待学生,建立和谐的、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注重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方式,做学生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

五是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成才的强烈愿望,帮助每一个学生建立不断提高进步的目标;善于发现和激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让学生始终在成功的喜悦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六是要建立完善班级管理制度。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班级日常管理规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从小事、细微处着手,积极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增进学生民主意识,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七是要积极进行班集体文化建设。指导班集体通过开展班会、团队会、各种主题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班风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八是要指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开发社区、学校和班级的各种教育资源,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发展和道德养成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道德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

九是要充分发挥纽带作用。积极主动地与其他课程任课教师、少先队、团委、政教处沟通,步调一致,形成合力,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积极建立与家长沟通和交流的有效渠道,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与社会、社区的联系,善于利用各种资源让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也让全社会都来了解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营造良好社会育人环境。

十是要大胆创新工作方式。认真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动态管理模式和综合考评制度,建立并填好学生成长档案和记录袋。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创新班级管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班主任

工作规定》的通知

2009年08月24日 09:30 来源:教育部

]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

定》的通知

教基一[2009]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发挥班主任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保障班主任的合法权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制定《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二〇〇九年八月十二日

附件: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

第三条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重要体现。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应为班主任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保障其享有的待遇与权利。

第二章配备与选聘

第四条中小学每个班级应当配备一名班主任。

第五条班主任由学校从班级任课教师中选聘。聘期由学校确定,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间一般应连续1学年以上。

第六条教师初次担任班主任应接受岗前培训,符合选聘条件后学校方可聘用。

第七条选聘班主任应当在教师任职条件的基础上突出考查以下条件:

(一)作风正派,心理健康,为人师表;

(二)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

(三)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教育引导和组织管理能力。

第三章职责与任务

第八条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九条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

第十条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第十一条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

第十二条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第四章待遇与权利

第十三条学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骨干作用,注重听取班主任意见。

第十四条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各地要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确保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

第十六条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第五章培养与培训

第十七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制订班主任培养培训规划,有组织地开展班主任岗位培训。

第十八条教师教育机构应承担班主任培训任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应设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培养方向。

第六章考核与奖惩

第十九条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对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或在班主任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定期予以表彰奖励。选拔学校管理干部应优先考虑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优秀班主任。

第二十条学校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定期组织对班主任的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奖励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对不能履行班主任职责的,应调离班主任岗位。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各地可根据本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

第二十二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责任编辑:

理和建设的有效模式。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

(2009.6.11.)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指导意见》,制定本规范。

一、规范招生行为

1.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划片免试就近入学,不得违规提前招生和举行任何形式的选拔性考试。及时根据生源变化情况调整学校招生范围,每年向社会公布行政区域内划片招生范围、时间、计划及有关要求。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学区范围内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化解择校现象。择校生不得突破省规定的比例。

2.普通高中招生实行属地管理,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各校不得擅自组织任何具有招生性质的面试、测试等活动;禁止普通高中擅自提前招生和发放录取通知书。普通高中招生严格执行“三限”政策,严格执行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招生计划,择校生比例不得超过当年本校招生计划总数的30%。任何学校不得以借读名义接受计划外的“择校生”,不准安排计划外的插班生。省级示范高中招生指标按不低于省规定的比例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

学校,其中,初中阶段非本校学籍且学习时间未满二年的学生,不得享受本校示范高中分配指标。普通高中招生坚持全面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并逐步加大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招生录取中的权重。

3.中小学招生实行“六公开”原则,即:公开招生政策、公开招生计划、公开招生范围、公开招生程序、公开录取方式,公开录取结果。所有要求公开的内容必须在当地的主流媒体、教育网站、学校公示栏等公布,自觉接受社会和学生的监督。

4.加强招生宣传管理。招生宣传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和实施。招生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公布或宣传本校中考、高考成绩;禁止排列中考、高考名次;禁止利用新闻媒体、宣传车、悬挂横幅等各种形式宣传炒作高考升学率、中、高考状元;禁止以任何形式向学生、社会发布其他各种虚假宣传资料和信息。

5.强化中小学学籍管理。严格执行安徽省中小学学籍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学生转学、休学、复学等各项管理制度,积极推行学籍信息化管理,配备专(兼)职学籍管理人员,建立纸质和电子学籍档案。凡弄虚作假,乱开休学、转学、毕(结)业证明,涂改学籍档案者,教育主管部门将对直接责任人视情节给予相应的处分。

二、规范办校办班行为

6.控制班额和班级数。小学每班不超过46人;初中不超过50人;普通高中不超过56人。办学规模适度。

7.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均衡配备教师,均衡编班教学,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利。

8.严禁公办学校校内设臵民办校或民办班。普通高中在招生计划未完成的情况下,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招收复读生。示范高中严禁在校内办复读班和招 收复读插班生。毕业年级教师不得担任复读班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禁止中小学为社会上各类补习班提供教学设施或场地。

9.幼儿园举办特色班、兴趣班、实验班,须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由相应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10.对外联合办学必须遵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履行审批手续。依法加强对中外联合办学机构的监管,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三、规范教学行为

11.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课程方案,落实课程标准,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臵开展教学活动,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严禁随意提前结束新课。高度重视信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

综合实践活动课等项课程的开设,并纳入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评价之中。

12.确保节假日师生的法定休息时间。严禁中小学校以任何名目(包括家长委员会、培训中心)利用寒暑假、双休日组织学生有偿补课。高三毕业班因大型活动耽误课时完不成教学计划,确需补课,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学校可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补习,但补习的时间不得超过因大型活动耽误的课时。

13.科学安排作息时间。走读生每天在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小学不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7小时,普通高中不超过8小时。晚间、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不上课。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睡眠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不少于8小时。寄宿制学校学生晚自习结束时间,初中不晚于21点,高中不晚于22点;早上统一起床时间,初中不早于7:00,高中不早于6:30。保证学校开展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时间。

14.严格规范日常考试。不组织、不参加未经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各种统考、联考或其他竞赛、考级等活动。全面推行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考试内容不超出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不出偏题、怪题。

严禁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给班级、学生排列名次。不得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和安排座位、考场。

15.未经省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学校不得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更不得“以赛促销”、“以赛代销”。各类竞赛、考级活动要坚持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不得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得增加学生的学业和经济负担。各种学科竞赛、特长评级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但不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录取相挂钩。

16.学校统筹各学科教师作业布臵,控制作业数量,教师要精选作业内容,提高作业质量。小学

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家庭作业控制在每天1小时以内;初中家庭作业控制在每天1个半小时之内。高中布臵作业要涵盖所有学习领域且总量不超过2小时。提倡布臵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

17.幼儿园不得参加任何收取参赛费、展示费等费用的竞赛、比赛、展演、展示等活动。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不得接受任何团体、组织及个人在幼儿园开展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实验。研究和实验活动不得收取费用和推销产品。严禁幼儿园以联合、加盟、连锁等形式参加教育行政部门以外的其他社会机构、集团及个人的实验、培训等活动。

四、规范收费行为

18.贯彻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各项政策,按照国家规定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等所需的合理支出从公用经费中开支,不得自行以各种形式向学生和家长收费。普通高中、幼儿园严格按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收费。中小学、幼儿园不得举办以收费为目的提高班、特长班、竞赛班、双语班、蒙氏班等。

19.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做到收支两条线。按规定代收费的,及时结帐,结余费用及时退还给学生。杜绝学校设立小金库和账外账,严禁挤占、挪用教育收费资金和学校资源。

五、规范教师行为

20.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21.加强管理,严禁教师对学生实行有偿家教、有偿补课,不私自在校外兼课、兼职,不组织学生统一征订教辅材料。教师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关心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提倡教师利用课外时间免费为学生补缺补差,其教学时间可计入教师的工作量,作为工作考核内容之一。

22.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师德表现、

工作态度、专业发展、工作量、工作难度和工作实绩等方面因素,科学评价教师工作。

六、规范教材管理

23.严格教学用书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在省教育厅公布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按照规定的程序选用教学用书,不得选用目录之外的教学用书。

24.严格教学辅助资料选用。进入学校使用的学生印制作业必须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学生印制作业选用在市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本着公开、公正的原则,由相应的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进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在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范围内投票确定推荐版本,在公示后由学生自愿购买,不得强行组织学生集体征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印制作业每生、每学期、每学科不超过1套,普通高中学生印制作业根据实际情况每生、每学期、每学科可以选用1-2套。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采取招标等公开公正形式确定选用学生印制作业。

学校选用的专题教育读本,必须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作为学校图书馆用书,所需费用列入学校公用经费预算开支,不得强制学生个人购买,也不得代为统一订购。

25.幼儿园幼儿不得使用教材、课本以及以操作材料

等名义出版的变相教材、课本;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不得参加涉及幼儿教材、课本等幼儿用书宣传、推销、推介等的研讨、培训、考察、交流等活动。幼儿园教师教学用书需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

民办学校除国家法律法规有规定要求外,均按以上相关要求执行。 [1]

中学生交通安全(法规篇)

一、道路、交通

道路包括:公路、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镇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问的道路(即国道、竹市级道、县级道)。

道路还包括:城市街道及及胡同,是城市区域的道路。

道路又包括:公共广场,供人集会、休憩、散步,是交通集散场地。公共停车场,专供车辆停放的场地。

什么是“交通”呢? “交通”的含义就是人们利用各

种交通工具在道路上的活动。

二、交通安全

有了便利的交通, 相伴随的重要问题就是交通安全。自从世界上有了第一辆机动车辆以来,全世界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已达3000多万人。这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现在全世界每年死于车祸的人数大约25万人,受伤人数人约1000多万人。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啊!为了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又要使交通快捷、便利,我们就必须遵守交通法规,保障交通安全。

三、交通法规

道路交通管理法规是国家法律中的一项单项法规。法规人人都要遵守,谁也不能违反,它是交通安全的保障。对违反的人要处罚、严重的还要绳之以法。

道路交通法规能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只有安全、有序才能使交通便捷、快速、畅通。交通法规也是束缚和限制那些只图自己—时“方便”、不顾他人利益行为的法规。我们青少年都要养成遵守交通泫规的良好习惯,做到知法守法,自觉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

交通法规规定的内容与我们日常出行密不可分。比如:人走人行道、车走车行道等,各行其道谁也不能违反。总之,只要我们按规定行车、走路就能保障安全。

交通违法行为与处罚:

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我们通常称为交通违法行为。这种行为就是不遵守交通法规,我行我素。如骑车不遵守交通管理条例,想怎么骑就怎么骑;走路时想怎么走就怎么走等等。违反交通管理条例就要接受交通民警的处罚。根据交通违法行为的轻重、是否造成严重后果等,处罚的轻重也不同。造成人员伤亡等重大交通事故的责任者,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关处罚的一些规定:

1、

骑自行车时:

禁止在人行道、人行过街通道上或横过人行横道时骑行。

非机动车须停放在存车处或指定的地点,不准妨碍交通安全与畅通。

不准在道路上学骑自行车。

不准在车行道上滞留。

不准在城镇道路和郊区公路上骑车带人。

违反本规定的处予警告或10元以上50元以下的罚款。

2、

骑自行车行经交叉路口时:

遇有停止信号不准通过,不准沿路口绕行。

不准进入非机动车禁驶区。

左转弯时,沿路口中心右侧的转弯。

左转弯时,让直行或左转弯的机动车和直行的非机动

车先行。

违反本规定的处予警告或10元以上50元以下的罚款。

3、

乘车时:

不准在机动车道上等候车辆。

在车行道上不得从机动车左侧上下车;开关门时,不准防碍其它车辆和行人通过。

明知驾驶机动车的人员无驾驶证或饮酒的,不准乘坐。

不准妨碍驾驶员驾驶或向车外抛掷物品,妨碍交通安全。

乘坐二轮摩托车时要戴安全头盔,只准在驾驶员后乘坐。

机动车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在车行道停车时,除紧急救险外,乘客必须迅速离开车辆和车行道。

自行车、人力货运三轮车、安装机械动力装臵的残疾人专用车,除其本人外,其他人员不得乘坐。

违反本规定的处予警告或10元以上30元以下的罚款。

四、道路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

交通标志是用文字和符号表示的标志牌,对车辆、行人进行指示、指路、警告等等。标牌虽小,但作用可大了。它告诉你道路的方向、路名,给予导向;告诉你前方是叉路、弯路、山路,给予警告;告诉你哪条路禁止通行,哪条路禁止左转弯;告诉你哪儿可以停车,哪儿可以横过马路等等。有了这些标志牌,行车、走路一目了然,真是太方便了。也保证了你行车、走路的安全。

交通标志在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如“里程碑”,那就是最早的交通标志了。还有“了望楼”、“牌楼”等交通设施,这些令外国人为之赞叹。

交通指挥信号,是现代交通必不可少的。道路上车来

车往,该谁走,谁能走,这要看交通民警指挥信号和交通估号灯的指示。有的同学是不是认为太麻烦了,想怎么走就怎么走不行吗?不行。必须按照指挥信号行与停。否则,道路上就会乱成—团,不仅谁也走不了,还会造成交通事故。

那么,我们先认识一下交通民警指挥手势和交通信号灯。交通民警站在交通岗台上,指挥车辆安全行驶。他们夏天挥汗如雨,冬天在寒风中坚持指挥,疏导着交通。哪里出现交通堵塞或发生事故、民警就会立即赶赴现场、疏通车辆.救死扶伤,处理交通事故。遇到外地人,他们充当“活地图”指点迷津,答复群众问事问路,扶老携幼做好事。他们在交通管理岗位上维护着首都的交通安全,无愧为马路上的“保护神”。

说到交叉路口为什么要使用红、黄、绿信号灯呢?路口是交通的咽喉,四面八方的车辆都要汇集到这里,车辆经过分流再各奔东西。

人流、车流既要安全通过又要快捷方便,交通信灯就起了大作用。“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作缓冲”。这就

是说,红灯亮了,车辆应停在停车线以外,不能越线、不能闯红灯,闯红灯就要出危险。红火表示血色和火焰,是危险信号,所以停止信号用红色;绿灯亮了,车辆放行。绿色是宁静安全的象征;黄灯亮了,未越过停止线的车辆不能再走,黄灯是缓冲,是告诫的意思。

红黄绿三色灯不仅有这么大的作用,它还有不少学问呢。红灯的红色光谱光波最长,穿透黑暗、雨、雾的能力最强, 一眼就可以看到它、绿色的光波次于红色光波,并且绿色与红色光对比特别明显,好确认。黄色光波接近红色光波、穿透力强,是明亮的颜色。三种颜色非常好区分,所以红绿黄三色三色灯的使用是有科学依据的。

人行横道灯,只有红绿两色。红色灯亮时,玻璃罩上有一站立的人形,表示不能过马路。绿色灯亮时,玻璃罩上有一行走的人形,表示可以通过马路了。行人横过马路时要按信号灯指示横过马路,这样就能保证行人的安全。同学们,上学放学还是外出都要按信号灯信号指示通过人行横道,这样才安全。

第11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09年版)【School teachers occupational ethics standard (09 year version) ;Teachers Profeional Ethics (2009 version)】。《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09年版)》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的正式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6月征求意见稿)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敬业奉献。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对工作敷衍塞责。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平等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第12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依法执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平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五、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六、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七、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八、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八条

1、要拥护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有违背四项基本原则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行。 2、要宣传普及科学知识;不宣扬封建迷信和歪理邪说,不参与邪教活动。

3、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要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不强制学生购买教学辅助材料,不向学生推销商品,不向学生和家长索要财物,不利用职务谋取私利。

5、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语言规范健康,行为举止文明礼貌;不赌博,不酗酒,言行不违反社会公德。 6、要努力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正确评价学生;不公开排列学生的考试名次,不单纯以学习成绩评价学生。

7、要密切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坚持进行家访;不指责、训斥学生家长。

8、要关心集体,尊重同事;不做有损集体荣誉和不利同志团结的事。

第13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全文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敬业奉献。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对工作敷衍塞责。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平等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997年8月7日修订)

一、依法执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五、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六、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七、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八、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第14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提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点要求,这表明了党和国家对教师的高度重视,社会对教师的高度关注。

“终身学习”在师德规范中也比较惹眼。因为现在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的确需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在读书学习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所以教师就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知识满足学生的需求。

“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也是第一次写入师德规范当中,它是克服教育浮躁现象的教育观念, 为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不断反思。严格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有高涨的工作师热情,教要有积极情绪、主动心态、身心健康的一种内驱力,促使我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用教师的良好心态影响学生,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最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

二:要养成宽容公正的爱心,这是教师对待学生的核心原则。教师必须学会宽容,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三:无私奉献,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四: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是教师走向终身发展的基本原则。教师更应活到老学到老,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把学习看作一种乐趣,使自己变得更为睿智。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终身发展、不断进取的开拓之路。

第15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新《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第16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共江苏省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奋力开创江苏科学发展新局面的意见

(2012年11月24日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节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组织动员江苏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江苏实践的新境界

1.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反映了全党意志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愿,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了可靠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全省各级党组织要坚定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确保中央政令畅通。要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部署,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热潮,精心组织、创新方式、力求实效,确保学习教育活动覆盖全体党员和干部群众,把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

2.全面准确把握十八大的精神实质。全省上下要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和江苏“两个率先”生动实践,深入学习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和党章,在领会精神、把握实质上下功夫。要深刻领会十八大的鲜明主题,为实现十八大确立的目标任务而奋斗;深刻领会十六大以来我国发展的巨大成就,倍加珍惜全面小康建设的宝贵经验;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深刻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把中央精神和江苏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工作;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大部署,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深刻领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十八大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

3.坚定不移向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目标迈进。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趋势,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五个方面的新要求。要把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作为江苏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根本任务,把实施“八项工程”作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主抓手,根据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与时俱进丰富“两个率先”的目标内涵,确立更高工作追求。

二、打好深化改革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战,加快向经济强省迈进

4.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5.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坚持走以应用开发为主的自主创新道路,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切实推动经济发展转入创新驱动的轨道,2015年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

6.扎实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转型升级工程,更大力度调整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7.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互动发展共同繁荣。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局工作重中之重,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提升大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

8.更大力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拓宽持续发展新空间。把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省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紧密结合,深入实施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战略规划,推动苏南基本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尽快进入国家层面战略定位,支持各地在国家战略框架下抓住用好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竞相发展、互动发展新格局。

9.坚定不移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主动顺应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转变,加快形成以国际化企业为主体、国际化城市为基础、国际化人才为支撑的对外开放新局面。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10.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地方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11.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把政治协商列入党委政府决策程序,进一步健全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广泛协商,广集民智,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

12.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健全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和内容,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13.深入推进法治江苏建设。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快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着力构建法治建设先导区。

14.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加快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15.发展壮大爱国统一战线。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坚持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积极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加大党外代表人士培养力度,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

四、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6.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工程,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人民,大力弘扬“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进一步巩固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 17.不断提升文化事业发展水平,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快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普遍实行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鼓励高校、企事业单位文化资源向社会开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延伸。

18.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切实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文化产业集群建设,扶持一批带动性强、成长性好的文化龙头企业,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和上市融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19.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充分激发文化发展活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公益性文化单位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大力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推动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创作生产出更多精品力作,培育形成一批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和文化团队。

五、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创新,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20.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把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作为实施民生幸福工程的核心任务,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帮扶等增收渠道,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21.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围绕构建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养老服务“六大体系”,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既尽力而为,加快推进,又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2.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以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为载体,把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共同治理、依法治理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着力健全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23.建设群众更加满意的平安江苏。以构建和谐稳定示范区为目标,深化平安江苏建设,确保公众安全感持续全国领先。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定期开展突出信访问题、有风险预警项目、安全事故隐患、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环节等排查化解工作。按照防得住、控得严、打得狠的要求,强化现代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更大力度建设生态文明,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4.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努力建设美好江苏。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目标,积极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推动各类园区加快构建绿色产业链和资源循环利用链,省级以上开发区全面开展生态工业园建设。

25.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把节能减排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着力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重点抓好高耗能行业和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用能单位节能工作,统筹推进建筑、交通、商业、民用领域节能。实施严于国家要求的环境准入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落后产能淘汰计划,建立完善重污染企业的市场退出机制。

26.加大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饮用水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全面推进碧水蓝天宜居行动,明显改善环境质量。

27.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七、深入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28.加强理论武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党性教育为核心、道德建设为基础,推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29.坚持群众路线,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和实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健全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

30.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各级党组织创造活力。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落实和完善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

31.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三宽四有”干部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使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有信念有本领有担当有正气成为新时期江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鲜明特质。

32.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构筑江苏长远发展的人才优势。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以推进人才国际化为引领,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模式,加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优势,打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良好环境,2015年进入人才强省行列。

3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根基。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突出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领域党建工作,深化村级“四有一责”和社区“三强一化”建设,积极探索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等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

34.严明党的纪律,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严肃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省委关于惩防体系建设5个文件,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切实管好自己,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不谋私利,不搞任何形式的特权,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

省委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凝心聚力,不懈拼搏,奋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为建设江苏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第17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双辽市教师进修学校 杨喜坤

二、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一、坚持“以人为本”。

二、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三、坚持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

四、倡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

五、他律与自律相结合。“两种含义”――爱国和守法 “两个角色”――公民和教师 “两层要求”――广泛性与禁止性

1、爱岗敬业应有的精神境界。

2、爱岗敬业涉及的工作内容。

3、爱岗敬业必备的工作态度。修炼自己的声音,让它引人入胜; 修炼自己的语言,让它妙趣横生; 修炼自己的眼睛,让它传神丰富; 修炼自己的表情,让它神采飞扬; 修炼自己的行为,让它规范专业; 修炼自己的学识,让它有如涌泉; 修炼自己的脾气,让它逗人喜爱; 修炼自己的个性,让它鲜明唯美; 修炼自己的心灵,让它平和美丽; 修炼自己的气质;让它超凡脱俗; 修炼自己的灵魂,让它崇高圣洁; 修炼自己的人生,让它阳光幸福。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忌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你的孩子生活在什么之中呢 ―― 多萝茜??洛??诺尔特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一、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

二、解放学生的双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干,善干,敢于动手,善于动手;

三、解放学生的眼睛,就是鼓励学生敢于观察,善于观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四、解放学生的嘴巴,就是鼓励学生敢说,善说,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五、解放学生的空间,就是要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不把他们局限在狭小的课堂里、不局限在学校中;

六、解放学生的时间,就是要保证学生有时间去独立学习,活动和创造,不要把课程排得满满的,也不要让课外作业多得做不完.

(一)内铸师魂――严谨,自律

(二)外塑师表――得体,文明

(三)同伴交往――关心,尊重

(四)社会责任――正直,廉洁 以教书育人为荣,以误人子弟为耻; 以爱生如子为荣;以伤害学生为耻; 以赏识学生为荣,以唯我独尊为耻; 以因材施教为荣,以歧视学生为耻; 以教艺精湛为荣,以不务正业为耻; 以学习同行为荣;以文人相轻为耻; 以遵守教规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师者风范为荣,以失之儒雅为耻。 终身学习的基本特征:

3、教师的事业境界――人师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教育是什么?教育需要浪漫的理想主义情怀,教育需要激情;但是教育更需要冷静的现实主义精神,因为教育是科学。世界上可能永远没有理想主义教育,但我们不能因此

name=baidusnap1>放弃教育的理想,通向理想的路一直在延伸,而我们一直在路上。 * *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原因、意义、基本原则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规范内容: 条文解读: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规范内容: 条文解读: 规范内容: 条文解读:

(一)两项原则――尊重与平等;

(二)角色定位――良师益友;

(三)基本责任――维护学生安全、健康和权益;

(四)行为禁忌――体罚和变相体罚。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基本前提――遵循、实施。 对教育者的明确要求――“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学生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培养、激发、促进。 在评价学生方面――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 规范内容: 条文解读: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规范内容: 条文解读: 关心――悄然无息的情感积累,当你有难时,亦会“厚积薄发”。平视――平视是一种自信,平视是一种尊重,平视才有公平,平视才会真实。 合作――真诚沟通的最好途径,有了合作就有了了解,理解,信任。 反思――反思是换位的体验,是理解的桥梁,是修养的提升。 控制――请记住“当你想把别人弄脏的时候,往往你把自己弄得比别人还脏”。 忍让――“忍一时风平浪静”怎能不忍,“退一步海阔天空”为何不退。 发泄――“积劳成疾,积怨成祸”,时常想起“朋友,有空去坐坐”。 忘记――“忘记别人的不好是善待自己的最好方式”。 规范内容: 条文解读: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终身学习含义: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地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 连续性;开放性;多样性和灵活性;个性化;整体性。

1、教师的职业境界――经师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教师的专业境界――能师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18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权威解读: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经过两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历经11年再次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在教师节前正式公布。这是教育界的一件大事,为帮助大家了解有关情况,日前记者采访了教育部师范司负责同志。 为何重新修订《规范》

《规范》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背景下修订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于198

5、199

1、1997年先后三次颁布和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性转变。在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群众不仅要求“有学上、有书读”,而且进一步要求“上好学、读好书”。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对教师队伍师德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水平也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不满意的一个重要标尺,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 《规范》修订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

二、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三、坚持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

四、倡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

五、他律与自律相结合。如何倡导全面准确的理解《规范》

《规范》的基本内容是继承优秀师德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教师职业特定的职责与义务做出的,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最基本要求。《规范》对教育的职业道德起指导作用,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规范》的许多内容是《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相关条文的具体化。但《规范》不是强制性的法律,而是教师行业性的纪律,是倡导性的要求,但同时具有广泛性、针对性和现实性。如新《规范》中写入“保护学生安全”,这是由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自我保护能力弱的儿童和少年。对于未成年人群体,教师应当负有保护的必要责任。

《规范》中的“禁行规定”是针对当前教师职业行为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也是社会反应比较强烈的问题而提出的,如“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等,但“禁行规定”也并非包括了教师职业行为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一个阶段提出一个阶段性的、可操作的、具体化的要求,能够使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明确要求,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不断提高促进师德水平。 贯彻落实《规范》需要强调什么问题

一、与教师队伍整体建设相结合。在把师德摆在首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的同时,需要从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创新教师补充机制、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教师培养模式创新、加大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表彰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二、多方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师德建设史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贯彻落实《规范》也需要多方整体参与,形成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齐抓共管,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社会有效监督的良好工作局面。

三、在“实”字上下功夫。要制定实实在在的实施办法,形成制度、完善机制。

四、强调自律。核心内容

新《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第19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用爱滋润,用心浇灌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没有春雨的滋润,哪来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没有阳光的眷顾,哪来大树参天,绿树成荫?我愿将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化作蒙蒙春雨、化作缕缕阳光,去滋润和温暖这各具特色的“小苗”,为他们撑起一片片“心空”。

——题记

有人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有人说教师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更是学生幸福的领路人。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目中,教师是最亲切,最有智慧、最伟大的人,我们也曾说,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谋求人生的幸福。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我们每天都进行着大量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么,是什么支撑着我们教师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耕耘呢?又是什么使教师乐于奉献、勤勤恳恳、充当人梯的呢?“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是师德最好的体现。

一、满腔热忱,用爱心去温暖学生

如果学生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教师的职责就是让他们在生活这片温暖的阳光里绚丽绽放。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必须是普遍而广泛的,不应该因社会原因、家庭背景及平时表现而有所偏爱,应该一视同仁。特别是后进生,更应给予特别的爱。因为在后进生的内心深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我们教师的职责就是在于唤醒天使,战胜魔鬼。

在我们班有个叫金浩栋的小男孩,母亲忙于工作,父亲整天不在家,他们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他开始变得自暴自弃,经常违反纪律,是班级的“捣蛋鬼”。教过他的老师谈到他时都直摇头,可我却执着地认为:每个人的心里都开着一朵花。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心也会消融。可当我满怀信心,给他写信,对他悉心呵护,试图用爱去温暖他时才知道,原来事情并不像自己所想像的那样简单。他照样不完成作业,照样在课堂上自顾自玩,照样三天两头和同学小打小闹。我不禁自问:难道这个孩子真的无药可救了吗?难道我的付出真的对他毫无作用吗?那些日子我觉得自己就像是战败的将士,感到灰心丧气„„可是教师的责任使我不能因此而放弃,因为我坚信爱的力量是伟大的。于是我一如既往地在生活上给予他帮助,嘘寒问暖,细心观察平时表现,抓住点滴进步去燃起他奋进的火花。在这无尽爱的感召下,他变了,变得乖巧,变得懂事了,而且成绩也在突飞猛进。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搭起师生之间感情的桥梁,使学生乐意接近教师,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所以,作为一个教师,最大的过错莫过于对学生没有爱;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失去学生对自己的爱。

二、循循善诱,用耐心去感化学生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道德认识迅猛发展时期。他们向往未来,要求上进、亟待扩大自己的知识与视野,对社会生活有所认识。但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和识别是非、善恶的能力,看问题容易简单片面,出现一些过失也是难免的。他们在课余生活中,唱唱跳跳、奔跑喊叫,积极参加自己喜爱的活动。这是学生身体健康的表现,是很自然的事,不可要求他们安安静静、循规蹈矩,像小大人一样。重要的问题在于,善于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志趣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例如有的学生在课余常打弹弓、玩纸牌、追打„„搞一些有害无益的活动;有的则爱打球、下棋、跳绳„„,这些活动玩得过多,产生了迷恋,也会严重形象学生的学习和学校的纪律。所以,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把他们的积极性导向正确的方向。

我班有位叫李晨炜的学生,上课思想开小差,下课调皮又贪玩,时不常的给班级整出点动静,学习成绩日趋下降。对于这样的学生,我给了他特别的关注,用心地寻找和捕捉他身上的闪光点。我发现他关心集体、劳动积极,于是就选他当劳动委员,以作班干部来树立他对自己的信心。他担任劳动委员后劲头可大了,工作认真负责,每天的清洁扫除,都主动留下来管理,并帮助别人打扫。每当班级的财务遗失或损失时,他总会自己及时主动地去总务处领取,帮我解除了一些后顾之忧。而且班级的矿泉水也都是他和另外一个小男生一起抗着的,他没有觉得很累,也没有任何的抱怨声,他喜欢为班级做事,喜欢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在他的劳动下,班级卫生基本上都是满分。我常利用课余时间给他开小灶,耐心地辅导,鼓励他在学习上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

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品德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而是要通过反复的训练与实践才能成功。问题生的进步犹如蜗牛行走缓慢之极,往往是今天变好了,明天又差了,反反复复,难以巩固。教师绝不能有“朽木不可雕”的思想,需要坚持正面教育,用循循善诱的方法,经常性作耐心细致的思想转换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问题生尤其渴望能够得到别人赞赏和承认,当他们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时,会获得精神上的愉快,从而促进自信心的建立。教师要善于使用“放大镜”寻找问题生身上的每一个哪怕十分微小的闪光点。当他们有了点滴进步,就及时予以肯定表扬,让其产生“成就感”,培养自信心。

三、推心置腹,用真心去打动学生 由于受传统教育那种师道尊严的影响,学生对老师总会或多或少存有畏惧心理,师生之间有着一道无形的鸿沟。如果教师处处总是以教导者和监督者的身份居高临下地出现在学生面前,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特别是对于已具有一定独立意识的学生,这一点尤其需要注意。教师既应是学生的严师,又应该是他们的挚友,在人格上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以诚相见。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用自己的真心去温暖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真诚去填平师生间的鸿沟。真心诚意是打动人的最有效的手段,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只有真心对待学生,才能引起学生内心的强烈共鸣,达到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学生才会把教师当作知心朋友,敞开心扉,倾诉他们的心里话。老师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有的放矢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健康成长。

记得刚走上讲台的那一刻,我的心中踌躇满志。可是,几天之后,孩子们的表现却让我的心凉了半截:作业本上,一个个歪歪扭扭的字,一个个鲜红的叉;课堂上,做小动作,小声讲话„„其中一个叫莫涛的男孩更是让我伤透脑筋,上课神游太空,一到做作业就趴在桌上,以睡眠的姿势、蜗牛的速度、跳动着的字体在本子上涂鸦。考试时,其他同学的考卷已经交了一个多小时,他才勉强做好,批改时,考卷上布满了红叉叉。是让他带着这份“满面通红”的卷子见他那帮不上忙的父母,还是让他自生自灭随波逐流?„„不!教师的责任提醒我,绝不能轻易放弃?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习,针对他的作业有始无终、前好后差的实际情况,对他适当减少作业量,降低一些作业要求,暂时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作业时,只用“对”,不用“错”,错误的留着让他自己去发现,并鼓励他自己解决。作业写得潦草,不当面批评他,只指着他写得像样的地方说“教师欣赏这样的作业”。让他自己去领悟,去改正。此后,我不再为“为他好”逼着他补课做作业,而是让他参加各种活动,训练手眼协调,培养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慢慢的他的学习成绩明显有了提高。 是啊,“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教师载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仅仅是投向学生的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彰,映出美丽的图像„„”因此,为人师的我们对学生绝不能掉以轻心,无论他成绩有多糟,都不要轻言放弃,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是教师的责任。

四、以身作则,用垂范去引导学生

韩愈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传道、授业、解惑,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来进行的。所以,“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再加上青少年学生具有一种很强的模仿意识,无论是在知识、智力,还是在心理品质、思想道德等方面,他们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恋的情感,他们的学习往往是通过对老师的模仿来进行的。在天真的孩子眼里,教师一般都具有某种权威性,甚至以为“老师说的”都是对的最重要的一个学习方式。孔子也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前半句我们说并不尽然,后半句却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学生有着天然的向师性,特别是小学生,把教师的言行奉为准则和标准,据好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开口就是“这是我们老师说的”,闭口就是“这是老师叫我们做的”。在孩子眼中,我们老师是真理的化身,我们的一言一行就成了孩子效仿的对象。

记得有一次,看到我班中的一个小朋友在学跳绳,只见他弯曲着双腿,很夸张地把腿抬得高高的,左蹦一下,右跳一下,却又一个也跳不过去,当时,我就乐了,不禁脱口而出:“韩聪,你跳绳怎么像蛤蟆一样呀?”过了几天,一个课间休息时间,我在批改作业,韩聪连蹦带跳地来到我身边,得意洋洋地说:“朱老师,我会跳绳了,现在一分钟能跳130多个。”我连忙表扬了他,可没想到他接下来的一句话让我大吃一惊:“朱老师,李帆还不会跳,跳起来像蛤蟆一样!”说着,就咯咯咯地笑了起来。我的心着实咯噔了一下,没想到我无意中的这么一句话语却在孩子心中留下那么深的阴影,而且现学现卖,马上用来形容别的小朋友,这真的让我始料未及。看来,教师的言行尽管只出现微小的偏离,但在眼睛像“录像机”、耳朵像“录音机”、脑子像“电子计算机”的孩子面前,就会成倍地放大,并加以迅速地模仿。看来,我们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这样才能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认识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后,我常参与到学生中去,用比赛的方法去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买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要求学生每天背一首古诗或一段宋词,并记录在笔记本上。开始,我把诗、词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背,第二天去检查,结果只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去做了。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积累背诵古诗、词的行列之中,我便来了一招,自己亲自参与到学生中去,与学生进行比赛看谁背得又多又快又好。我在每天的语文课前准备时间里,首先作好示范背给同学们听,这样同学们见老师都在虚心学习,也跟着背。就这样,我天天如此,全班同学也天天如此,跟着我积累了很多著名诗、词,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写作水平。虽然这样花费了我的大量业余时间,但我觉得非常值得,因为在我的影响下,我教的班书香气息特别浓,同学们都比着学,赛着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

由此看来,我们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形象做好学生的表率,在潜移默化中用自己的榜样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质的提高,用实际行动从情感上取得学生的认可,让学生心服口服。

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爱心去温暖学生、用耐心去感化学生、用真心去打动学生,从而打开孩子的心门,温暖孩子的心房,走进孩子的心灵,谱写一曲最美的师爱之歌。让我们每一个教师用涓涓细流的爱心,汇聚成滔滔江河般的大爱,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一切的学生”,我愿做春雨,愿做阳光,奉献我的所有。如果把我未来的教师生涯比作一条潺潺的小溪,那么我每天的工作该喻作小溪中较欢跃的浪花。师途漫漫,但愿这淙淙溪流带着我一如既往的师爱,飞溅出更美的浪花。

第20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附件:【以身立教】

(一)师德是高于一般社会公众道德水准的职业道德

在意识水准上,师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高的要求,这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从根本上说,教师作为一个职业,与其他的职业有相似之处,都是一个工作岗位、一个饭碗。但是教师职业与其他工作又不一样,他的服务对象是人,他们的劳动在于培养、塑造一代新人,其一切行为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教师的地位、作用和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所以,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要求比一般的职业更特殊一些。纵观人类道德史,师德总是处在当时社会道德的最高水准上。孔子曾用“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来描述他理想中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并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师的道德含义,被后世奉为“万世师表”,他所开创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为历代不断继承和丰富。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8月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更进一步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这些论述充分揭示了教师职业道德“以身立教”的共同特点。当前,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成长的引路人。他们不但要用丰富学识教人,更要用高尚品格育人;不但要通过语言传授知识,更要用自己的高尚品格去提升学生的品格,影响学生的心灵,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守秩序的一代新人。正是基于这一特点,社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要比其他任何行业都高一些,以至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往往成为社会公德的标杆,成为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明灯和风向标。

(二)师德规范是调节教师自身及与外界关系的行为准则

师德规范所表达的是教师所特有的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因此,它与一般职业道德一样,具有以下重要特征:师德是一种职业规范,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师德又是历史积淀的产物,是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师德没有固定的形式,通常体现为教育观念、生活习惯、理想信念等;师德通过内省和信念来强化,并通过教师的自律来实现;师德不具有刚性的约束力,主要通过内心反省和公众舆论加以约束;师德的主要内容是对教师义务的要求;师德标准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师德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等等。为使师德理念形成规范,一般都要采用制度、守则、公约、承诺、誓言、条例,以至标语口号之类的形式,将其公之于众,以便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所接受和实行,并进而形成一种职业的道德习惯。在我国,由于教师的自律组织和社会团体并不发达,因而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工会联合制定并颁布实施的。1984年,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制定并颁发了首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试行)》,并于1991年正式施行。1997年,针对教师队伍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原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第一次修订。2008年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教师职业特点和教师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更加强调职业精神,尊重道德属性。它既体现了教师职业神圣性的一面,也考虑到其作为一种社会职业的平凡性,并承认教师职业境界的层次性;它既有适度超前的目标性引导,又明确了不容许超越的行为底线,因而更加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特点与要求。

(三)颁行师德规范是以德治教的根本体现

人们常说,教师自身就是教育力量。从理论上来分析,一个教育者往往拥有三种权力:其一是职位权力,它代表国家或学校管理学生,并执行教育的强制标准;其二是专家权力,作为专业人士,他们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或建议;其三是参照权力,他们要把自己作为楷模和榜样来影响学生的发展。当然,任何滥用权力的行为都会走向目标的反面。因此,法律和道德是约束教师正确从教的两条准绳。为强化依法治教,我国颁布的《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义务教育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都对教师的品行要求做出了规定。但法律具有普遍性、强制性特点,决定了它所规范的行为不可能太多、太广,其所规范的只能是一些最基本的行为“底线”。而对教师提出较高的、较广泛的职业操守要求的,恰恰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规范指引着教师职业道德习惯的养成方向,并作为教师自律和外界他律的尺度,对教师的行为产生着广泛的影响。所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虽然不具有法律的强制力,但它作为一种行业的操守规范,对教师仍然具有约束力。一方面,当一个人选择从事教师职业的时候,他就自愿选择了接受这一规范的约束。他在教育教学中的一言一行,都要体现出规范所确定的精神和原则。尽管教师的个人能力有高下之分,但师德规范则成为每一个教师职业道德习惯的养成方向和终极目标。另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旦制定并颁布之后,就成了外界评价教师职业操守状况的“标尺”。学校对教师的师德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在教师评优工作中所考虑的师德因素,都是以教师对师德规范的践行情况作为依据的。如果教师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师德规范的要求,教师本人要受到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他们的失德失范行为往往会成为公众谴责的对象。从这些特点来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还是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的。只不过,其强制性的力量来源于行业内部的管理、评价行为,来源于公众的舆论,而不像法律那样来源于国家司法机关的威慑力。 【时代特征】

(一)修订师德规范是新时期师德建设的迫切要求

师德作为观念范畴,必然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近年来与师德有关的争议事件越来越多,而到2008年达到一个“井喷”式的高潮,以至于在一些人的脑海中产生了“师德滑坡”的强烈映像。另据2008年初《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表明,74.6%的公众认为当前师德有所下降。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遏制师德滑坡的重要举措。2008年版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倡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的原则,增强了可操作性;修订工作中采取专家与教师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方式进行,因而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新、旧两个版本相比,修订工作灵活采取了四种方式:一是“改用”。新规范第一条“爱国守法”是对旧规范“依法执教”的改用,第二条“敬业奉献”是对旧规范“爱岗敬业”改用,新规范第三条“关爱学生”是对旧规范第三条“热爱学生”的改用。二是“沿用”。新规范第五条“为人师表”沿用了旧规范第八条“为人师表”。三是“弃用”。新规范删去了旧规范中第四条“严谨治学”、第五条“团结协作”、第六条“尊重家长”、第七条“廉洁从教”等四个条目,并将其内容归并到了相关条款之中。四是“新用”。新规范新增了“教书育人”和“终身学习”两个条目,体现了新时期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修订后,新版规范条目由原来的8条减为6条,字数从572字压缩为553字,内容显得更加精炼,结构显得更为严谨,内容显得更加与时俱进。

(二)学生的安全问题受到了高度重视

新《规范》明确要求:“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把保护学生安全提高到师德范畴,这容易让人们联想到汶川大地震带来的空前灾难。地震发生后,既涌现出一批像谭千秋那样舍己救学生的老师,同时也让“范跑跑”这样的人出现在公众视野。这说明,保护学生安全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有着重要的道德价值,扶助弱者的意识正是教师职业的良知所在。教师的职责首先应当表现在维护每一个弱小生命,关注孩子们身边的危险,未雨绸缪地保护好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健康安全地成长。实际上,把“保护学生安全”作为师德内容不是因“范跑跑”事件而设,也不是中国的独创,而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如美国全国教育协会1975年颁布的《教育职业道德规范》就明确要求:“当学生的学习、健康及安全受到危害时,应为保护学生做出恰当努力。”这表明,中小学教师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实际上具有一定的公务性质,他们要代表国家实施保护未成年人的职责。青少年学生辨别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安全隐患不只存于灾难面前,而且广泛存在于日常学习、生活中。比如,体育课、实验课上的潜在危险,学生在课间所进行的危险游戏,集体外出活动时学生对安全规则的忽视、违反等。在这些情境下,都需要教师适时地加以管理和保护,以保障学生的安全。当然,在灾难面前,教师也应当及时疏导、救助学生,这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因而“范跑跑”们的失范行为和奇谈怪论应当受到公众的谴责。

(三)“教书育人”成为新时期师德规范的灵魂

新《规范》倡导“教书育人”,是在新形势下对教师的责任和作用所进行的新界定与新规范。与1997年颁布的师德规范中关于“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等对教师在专业素养方面的要求相比,新《规范》更强调了教师的育人职责,强调了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业特点和特殊责任。因为对于教育工作来说,重要的不在于能否“成才”,而在于能否“成人”。每个学生天赋不同,禀性各异,都是鲜活而不可复制的生命个体,自由幸福地发展是他们的需要,创造一种让他们的潜能得以开发,让他们的天赋特长自由发展的教育是对生命的关爱和尊重。所以中国古代对教师即有“经师”和“人师”的区分,新《规范》更是新增“教书育人”这一条目,明确提出中小学教师必须“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体现了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和新特点。同时,新《规范》明确规定“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是针对当前一些地方和学校单纯搞应试教育的现实而提出的要求,十分必要。对此,不仅需要学校、教师的自觉遵守,更有待于国家、各级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和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协同努力,共同建设更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 【职业道德建设】

(一)要以贯彻落实《规范》为契机,掀起师德建设的新高潮

师德规范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因而新《规范》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有一个重新认识、逐渐适应的过程,必须加大力度加以贯彻落实。一要认真学习。要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规范》,帮助广大教师全面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统一思想认识,规范职业行为,全面提高师德素养,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努力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贴近生活,增强广大教师对新《规范》的认同感,做到入耳、入脑、入心。二要大力宣传。要通过各种方式广泛深入宣传新《规范》的重大意义,宣传学习贯彻《规范》典型经验和做法,形成声势,努力为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规范》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三要贯彻落实。要把贯彻实施新《规范》列入师德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将学习贯彻《规范》与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相结合,把《规范》的基本内容作为教师岗位责任制的普遍要求,把师德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的必备条件和重要考察内容,让《规范》的精神落到实处。

(二)全面准确地把握《规范》的精神实质

新《规范》基本内容有六条,体现了教师的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其中“爱”和“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具体说,一是倡导“爱国守法”,就是要求教师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人民教师要牢记人民的嘱托,要遵循法律的规范,因而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二是倡导“爱岗敬业”,就是要求教师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每一位教师都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这是对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三是倡导“关爱学生”,就是要求教师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情感和爱心。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做到严慈相济,努力做学生良师益友,这是师德的灵魂。四是倡导“教书育人”,就是要求教师以育人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始终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教师的天职。五是倡导“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言传身教,以身立教,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同时,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这是也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六是倡导“终身学习”,就是要求教师做终身学习的表率。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加强自己的师德学习和业务学习,潜心钻研知识,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这样才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三)完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保障机制

为将师德规范落到实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领导和中小学校长要亲自抓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并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充分发挥教育工会、共青团、教职工代表大会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支持他们根据各自的职能开展群众性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活动。要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把职业道德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要建立定期表彰奖励制度,大力表彰宣传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和职业道德建设成绩卓著的单位。要依法管理教师队伍,切实把好教师入口关,保证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对违反职业道德的教师要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依据有关法规解聘相应的教师职务,调离教师岗位,坚决取消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者的教师资格。教育督导部门要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教育督导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检查评估工作。要积极鼓励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状况进行监督和评议,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改进工作,形成全方位落实师德规范的新局面。 教育部要求落实新版师德规范

教育部2008年9月1日的通知要求,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8.31”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现予印发,并就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认识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对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教师队伍中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在今年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震区广大教师奋不顾身地保护学生,表现了崇高的师德精神。在新形势下修订并重新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于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向全国教育系统的模范教师,特别是抗震救灾英模教师学习,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自觉规范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全面准确地理解的基本内容

《规范》的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指导作用,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规范》不是对教师的全部道德行为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不能取代学校的其他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的许多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相关条文的具体化,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学习贯彻时应注意和教育法规的学习结合进行。

三、认真做好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系统工会和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好《规范》的学习宣传。要通过开展主题学习、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多样和扎实有效的教育活动,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和贯彻《规范》,帮助广大教师全面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统一思想认识,规范职业行为,全面提高师德素养,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学校领导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系统工会和学校要把贯彻实施《规范》列入师德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实施办法和工作计划。要将学习《规范》的内容和要求列入教师的继续教育计划,把教师贯彻落实《规范》的情况列为教师岗位责任制的要求,定期考核检查。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