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甲骨文作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27 15:09:09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甲骨文(200字)作文

精选作文:甲骨文(200字)作文

有一种文字,它曲线优美;有一种文字,它生动形象;有一种文字,它如画一样美丽。这就是,中国人的骄傲,甲骨文。

我们的祖先,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经创造了文字。这种最初的文字甲骨文,也是最象形的字体。

看看竞争的竞这个字的甲骨文,两个人手中有着一样的东西,要分出高下,这一个简单易懂的文字,却生动的体现出了比赛的情景;而龟这个字,却恰似一幅可爱的图画,两只小脚从?壳里伸出来,这么的形象。而这些,只有甲骨文能办到。

啊,中国的古人啊,谢谢你们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多形象的甲骨文,我们会将它永远的流传下去。

我爱你,甲骨文!五年级:董瑞琪

篇1:四川高考甲骨文作文

四川高考甲骨文作文

高考作文原文:

作文翻译:

作为内容:熟悉

大雁因为熟悉了学飞过程中失败的艰难和飞入天空时的成功的喜悦,因此它不畏困难而直追成功,它看惯成与败;美丽的花儿因为了解种子破土而出时的困难和花开时的绚丽,因此它有不畏艰难永不放弃的心态,追逐成功,只因它熟悉成败;河流因为熟悉集成江海丰厚自己的过程中可能面对的困难和流入大海时的博大,因此它有生命不止追逐不止的心态,追逐成功,只因它熟悉成与败。

熟悉成与败能使大家对生命更加尊重,对生活更有希望,对自己更有信心。看惯成败,能使大家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知。面对失败,不放弃自己;面对成功,能使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我们应当以一种熟悉而平常的心态,来追求美好未来。

以失败为常,更能深知自己的人生重要与意义。一个人在生命大道上不可能一路通畅,没有失败与困难。面对失败,十分多的人丧了面对它的勇气,从而对生命丧失希望,对自己丧去信心,对自己的人生意义生出不自信的心态。在此时,如果一个人能熟悉失败,看惯失败,便决不会因此而悲观厌世,他会寻求出自己失败的原因。因为年看惯成功和失败,他会相信自己的人生重量,会在自己失败的位置上抓起成功的尘土。熟悉的人会将失败当作取得成功的基石,自己的人生更是在一次次失败中不断丰厚起来的。以失败为常的人,对自己追梦的过程中出现的失败能以最乐观的心态面对。

熟悉成功的人更能认知自己的位置,熟悉成功是任何一个人都想努力达到的一种状态,因此,自己要想成功,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追逐,不断更新自己。看惯成功的人,不会因一时的成功而忘了自己,反而会有更加深入的求知欲,熟悉自己的位置。当今社会竞争惨烈,能真正取得成功并长期成功的人,都能熟悉自己所处的位置,对社会潮流有熟悉的认知,熟悉成功,明白成功者是处于潮流之端的。 作为个人是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该如此。中华民族因熟悉过去的失败,才能以永不放弃的强大的民族自信心,不断走向民族复兴之路;中华民族更因为熟悉了改革成功,才能不断地认知自己进而取得振兴。

熟悉成与败,能使个人成功,更能使一个民族永远立于世。(普老师按小黄摹写版本释读而成,文中错误未作修改)

作文作者已找到:

谁是今年高考中的古文字作文的作者?经过连续4天的不懈努力,昨晚本报终于找到了就读于省内一全国重点中学的作者小黄和他的语文老师普老师,并取得了小黄高考后摹写的古文字作文。普老师称,该考生用古文字写作文并非为了搞怪,而是兴趣所致,一时灵感。

古文字专家:

崭露头角不该在高考场上

本报讯(成都商报记者王冕)“应该给零分!”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彭裕商教授说。他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徐中舒的弟子。对于传说那篇用古文字写成的高考作文《熟悉》是由他释读的说法,彭裕商断然否认。

彭裕商说,他还没看到过这篇作文,只是隐约听到周围人的议论。他表示:“如果这名考生考我的研究生,我也不会因为他用甲骨文来作答就另眼相看。因为,甲骨文、金文都是被淘汰了的死文字。可以把古文字当成是了解历史的工具,练书法也可以写。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得用简体字。你写篇作文,别人认都认不到,写出来又有什么意义?现代文字是一个非常成熟的系统,其成熟的标志便是高度的规范化。不管这篇作文的内容如何,单从这一点就和现代文字系统冲突。”

彭裕商认为,学生要是真有古文字功底,或是真心喜欢古文字,可以去考硕士、博士,也可以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现在有很多的途径可以崭露头角,但绝不是在高考场上。”

到底用了哪些古体字?

当时写不出“熟悉”的古体字

为何用古文字作文?

怕作文不出彩 冒险选择

普老师是最早得知小黄用古文字写了今年高考作文的人。“这孩子平时很乖的,从来不是一个搞怪、出位的人。”普老师回忆,考完后,小黄很高兴地告诉他这个消息,“当时他还挺得意的,觉得自己的作文还写得不错。”普老师听后,脸立即就沉了下来。“你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说了好多次,高考应该注意些什么,就是不听。”有多年高中语文教学经验的他深知,小黄的做法在阅卷老师那里未必被认可。 小黄当时顿了一会儿,才忙着解释道:“我不是怕作文不出彩吗?高考阅卷那么残酷,一分钟就可能判生死。”为此,他选了一个冒险的做法。“或许老师们会专门研究一下我的作文,也好发现我这方面的才华。”

一番争论后,小黄才开始后怕起来。后来,师生俩一直悬着一颗心,非常关注媒体的报道。 作者是什么人?

去年曾高考 有古文字天赋

事实上,这是小黄

作文只有8分,小黄今年的高考总分估计在480分左右,上重点高校又没戏了。普老师说,高考分数一旦打出来,就成了定局,没办法再修改了。但从小黄事后摹写的高考作文来看,他认为不算偏题。他写的是“深入了解成与败”。

据一位参与今年高考阅卷的老师介绍,在作文阅卷前,指导委员确定了思路,认为“深入了解”、“了解深入”这类的词都可以用来理解“熟悉”,考生往这方面理解并不算偏题。

有的老师认为,这篇作文没有偏题,因为“整个还是在谈人应该深入地去了解和看待成与败,熟悉成与败的关系”。虽然需要一些转换才能理解,但基本还是有理有据的。

反对的老师则表示,文章更多地去谈了成与败,离熟悉这个题目太远。

一位知情人介绍,小黄的这篇古文字作文最终只得了8分。语文阅卷组的指导委员们找古文字专家释读后,经过了很长时间的会商,才最终打出了这个分数。 “有指导委员坚持认为应该给零分。”这位知情人说,该指导委员认为,虽然高考作文规则中没有规定必须使用简体字写作,但是国家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在公开场合、出版物、教育都应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即简体字。“法律当然高于高考规定。”因此,应该判定这篇作文为零分。

但也有指导委员认为,判定零分不是很合理。“毕竟用古文字还是很新颖的。”偏题也不至于得零分。因此,最终还是给了他一个不高的分数。

篇2:高考惊现甲骨文作文

高考惊现甲骨文作文

2009年四川省的语文高考题作文为《熟悉》,有一位考生却用大多数人都极不熟悉的古汉字写了一篇作文。近日,某网站上出现四川惊现甲骨文作文一贴,令网友惊叹不已。发帖爆猛料 据《成都晚报》报导,日前,大陆论坛网站上出现一篇名为《高考阅卷花絮:四川惊现甲骨文作文》的帖子,发帖者名为dzjimagine,好似一位在现场阅卷的老师,发帖称当日在语文组发现了阅卷以来的最劲爆花絮--一篇用古文字书写的作文《熟悉》。 dzjimagine说,发现该作文的是语文一组的作文阅卷老师,他随后茫然地向阅卷组组长报告;由于高考没有规定不准用古文字书写,所以阅卷组组长仍然只有茫然地向语文监察组报告;而质检组的

这篇作文几乎是写满了作文区域,大约有800字,写得很公正,

一个小框内装了一个字。

不过,四川大学历史系的多位研究古文字的专家教授,均表示没有听说此事,我也没有被邀请。川大文学与新闻学院的一些

专家教授,也被同样告知不知此事。

专家:考生真有才 可破格录取

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古文字专家何山青说,我很想看看这份卷子都写了些什么。如果真有学生用古文字写出了800字的文章,是了不起的。古文字不如现代汉字多,很有限,我只见过古人用甲骨文写的文言文,最多400字;一般来说,用古文字写 800 字的文章至少都需要一个月时间。

何山青认为,如果该考生用古文字真能写出顺畅的文章,一些高校倒是可以破格录取,让考生在喜欢的领域继续发展,即便是

他其他科目成绩不好,都是可以弥补的。

篇3:新材料作文“甲骨文达人名不副实” 导写与佳作(整理精校版) 新材料作文“甲骨文达人名不副实” 导写与佳作 作文辅导

0228 2135

新材料作文“甲骨文达人名不副实” 导写与佳作 材料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因在高考时写了一篇布满古文字的作文,四川考生黄蛉被称为“甲骨文达人”。他的幸运并未止步于高考录取,还在两年内实现了三本到一本的“两级跳”,从川大锦城学院转入川大本部学习。但是,川大专门安排来给他“开小灶”的返聘教授何蜻却认为这名学生缺乏做学问的定性,“有些浮夸”,而且也没有表现出真正的文字学功底和天分。于是这位教授拒绝继续指导黄蛉。(2015年11月5日《成都》)

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⑤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指导

教授对于黄蛉的评价很让人意外,毕竟,黄蛉当年之所以能引起那么大的社会关注,就是因为高考作文中的“古文字功底”。被社会冠以“偏才”“怪才”称号的他,得以让学校以“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名义予以特招。然而,社会大众都忽略了一点:黄蛉当年的高考作文卷其实只是一篇类似于火星文的编造文章。事实上,甲骨文可识别的不到千字。一个普通高中生,只要肯花时间,就可以把它们描摹熟练,凑成一篇谁也看不懂的天书。如果将其中的古文字翻译成现代文字,其实与作文本身毫无关系。

这几年来,高考作文中的所谓偏才怪才纷纷冒头。除了甲骨文“天才”之外,还有什么古文、古诗天才等等,不一而足。他们都不出意料地得到优待,高考作文成了一群“奇人异士”狂欢之地。其实,从奇才们(包括黄蛉)的语文总分并不高就可以看出,他们的中文基础其实并不算好。

每有奇文出现,社会各界都纷纷交口赞誉,仿佛如果不给优待,就是扼杀人才。这种对异才的渴求,反映了社会对高考制度、教育制度选拔人才的千人一面的不满。于是,敢于剑走偏锋的人,也就成了“人才”,人们似乎都在以“不拘一格”为乐。另一方面,公众,乃至于评卷者,却没有对考生是否真正人才的判断力。高校为了吸引眼球,不问究竟,对奇人异士广开方便之门,也形同火上添油。这就正是在这种对人才的幻想之中,高考制度本身的公平公正性被破坏了。要祛除此种乱象,当为高考作文祛魅,让它回归到最基本的写作能力中去。

佳作选登一:底蕴

铜梁一中 高2015级1班 黄怡然

大浪淘沙,留下真金。沙子之浮,没有根性,自然只有随波逐流;金子之沉,固守本真,自然稳稳站住了脚跟。这是底蕴不同使然。

腊梅冰雕玉琢,暗香萦绕,她何来这份超越群葩的高洁?是因为她“俏也不争春”,她耐得住春去秋来的寂寞,抗得住夏至冬临的严酷,于是,在“悬崖百丈冰”时,她终于沉淀出超凡脱俗的惊世美丽。

花如此,人亦然。

如果缺少文学底蕴,世界文学画廊中的大家们如何能写出流芳千载的佳作?如果没有哲学底蕴,柏拉图如何构建心目中的亚特兰蒂斯?所以,没有文字学功底的黄蛉即使一时风光,成为所谓的“甲骨文达人”,但在学术领域,没有定性的他又怎可能继续前行?事实证明,漂浮于学问表面的他,终究会被“雨打风吹去”。

人如此,文化亦然。

《阿凡达》堪称世界电影之最,其票房之高,震撼之大,可谓前无古人。它是怎么诞生的?其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执导《泰坦尼克号》取得空前成功之后,凭空“消失”了十年,然后,浸润着全新理念和崭新科技的影片《阿凡达》横空出世。这是厚积薄发的结果啊。再看看一些国产影片,其孕育过程往往是“春华而秋实”,结果呢,影片也是昙花一现。更有甚者,影视翻拍成风,从《红楼梦》到《西游记》,对经典名著随意解读,以“明星”“大牌”,甚至暴力色情等元素吸引眼球,这与硬记几个甲骨文字来拼凑高考作文何其类似!一句话,缺乏底蕴,太过浮躁。

文化如此,一个国家亦然。

想我华夏神州,泱泱大国,五千年的历史奠定了丰厚的底蕴。面对外敌入侵,我们奋力抗争,即使武器装备相差甚远,我们也战而胜之;面对金融风暴,我们有条不紊,国家的力量瞬间发挥,强大的宏观调控稳住了经济局势。而此时,美国的失业问题,欧洲的债务危机,让各国头痛不已。在这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其根源正是我们这个国度的历史底蕴,悠久的文化生成了智慧而坚韧的民族性格。

现实的法则就是,只有当你积淀了一定的底蕴,然后才能向更高层次冲刺。如果悬浮于表面,其结果只能是出局,以失败而告终。 得分:60分

佳作选登二:宁拙毋巧

铜梁一中高2015级1班 李修阳

俗话说“半杯水响叮当,满杯水摇不响”,如果我们怀着一种取巧的心态学习知识,而不是通过脚踏实地的积淀,我们所学的将很肤浅,最多只能哗众取宠而已,因此,不取巧,宁愿笨拙一点也不以粗俗浅陋的粉饰迷惑自己,我们才能获得成功。

宁拙毋巧,积淀方是正道。都说“板凳要坐十年冷”,而现在的青年学生,很多都想通过短暂的学习达到飞跃,但结果常常事与愿违。我们为什么不静下心来想想从平凡到伟大必经的过程呢?曹雪芹呕心沥血了十年才写就《红楼梦》,李时珍跋山涉水三十余年才完成《本草纲目》,这些都告诉我们,只有经历大量的积累,才能变得伟大。罗马不是一天能建成的,鲲鹏迁徙南海不是也首先需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吗?对比今天的电视剧《红楼梦》之浮华、荒诞,人们越发怀念二十余年前那部作品的厚重。那种底蕴是怎么打造出来的呀?那是演员模拟人物生活几年,再拍摄几年,深厚的积淀必然孕育艺术的精品。

取巧、虚浮只会让我们变得肤浅。面对快节奏的现实生活,多少有志者渴望一步登天。于是书店里摆满了《成功应试100招》《金融管理300计》之类,各种宣扬一蹴而就收获成功的书籍比比皆是。可我们是否想过,当我们在工作生活中硬套几个术语,生搬几个“绝招”时,自己的浅陋也暴露得淋漓尽致了!就象那个在高考场上以几个甲骨文字作秀、取巧跨过高校门槛的学子一样。宁拙毋巧,要想取得成功,靠的是真才实学而不是所谓知识的装点。曾经有一位应聘者,他最初刚获得工作时,拿出的是学士证书;工作有了一定成绩、即将升迁时,拿出了他的硕士证书;而业绩突出,将被提拔到重要岗位时,人们才知道他是博士毕业。可见,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并非文凭之类的身份标志,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前行。

宁拙毋巧。积淀吧,多一分坚实,少一分浮华。

得分:56分

篇4:甲骨文的故事真有趣

甲骨文的故事真有趣

寒假中,我在课外阅读语文报时,看到一些奇异的符号,它们的形状,有点像儿童简笔画,又有点像一年级语文课本里的甲骨文,真是神秘莫测啊!我便好奇地问爸爸和妈妈。他们琢磨了半天也不认识,就让我到国学书法班去问屈老师。

屈老师先夸我爱动脑筋和聪明的联想。接着,他告诉我这些甲骨文的年龄最小也有四五千岁,有的甚至八千多岁了。看到我惊讶地伸了伸舌头,他就慢慢地对我讲起了甲骨文的故事:“人”字的起源是象形,“”表示成年人侧立的样子。“”是会意,字形表示一个人跟从另一位人行动,所以字音读“从”,而“”的含义则是两人并肩行路,读作“比”,古人有“比肩”的说法。“”是两人背靠背,表示方向“北”;“”是成年人正面站立在地上形象的。“保”的甲骨文含义是遇到危险时,成年人把孩子保护到身后,最先的写法是“”,它体现出我们祖先对下一代的大爱??屈老师一边讲解说着,一边写画着甲骨文,渐渐地我入了迷。

突然,屈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个“”,让我猜。根据前面老师的讲解,我很快猜出左边的偏旁是“人”,右边的偏旁象小树,灵机一动,我跳起来喊道:“休息的‘休’字!”老师对我竖起了拇指。我心里浓浓的兴趣又多了一份蜜甜。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晚霞好像对甲骨文也产生了兴趣,从窗口悄悄地探进头来偷听。这时妈妈喊我回家吃晚饭,但是,我满脑子都是甲骨文,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我们的祖先真聪明,发明创作了那么多宝贵财富留给后代,我们应该怎样呢?

安徽省阜阳市清河

推荐第2篇:四川高考甲骨文作文

四川高考甲骨文作文

高考作文原文:

1

作文翻译: 作为内容:熟悉

大雁因为熟悉了学飞过程中失败的艰难和飞入天空时的成功的喜悦,因此它不畏困难而直追成功,它看惯成与败;美丽的花儿因为了解种子破土而出时的困难和花开时的绚丽,因此它有不畏艰难永不放弃的心态,追逐成功,只因它熟悉成败;河流因为熟悉集成江海丰厚自己的过程中可能面对的困难和流入大海时的博大,因此它有生命不止追逐不止的心态,追逐成功,只因它熟悉成与败。

熟悉成与败能使大家对生命更加尊重,对生活更有希望,对自己更有信心。看惯成败,能使大家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知。面对失败,不放弃自己;面对成功,能使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我们应当以一种熟悉而平常的心态,来追求美好未来。

以失败为常,更能深知自己的人生重要与意义。一个人在生命大道上不可能一路通畅,没有失败与困难。面对失败,十分多的人丧了面对它的勇气,从而对生命丧失希望,对自己丧去信心,对自己的人生意义生出不自信的心态。在此时,如果一个人能熟悉失败,看惯失败,便决不会因此而悲观厌世,他会寻求出自己失败的原因。因为年看惯成功和失败,他会相信自己的人生重量,会在自己失败的位置上抓起成功的尘土。熟悉的人会将失败当作取得成功的基石,自己的人生更是在一次次失败中不断丰厚起来的。以失败为常的人,对自己追梦的过程中出现的失败能以最乐观的心态面对。

熟悉成功的人更能认知自己的位置,熟悉成功是任何一个人都想努力达到的一种状态,因此,自己要想成功,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追逐,不断更新自己。看惯成功的人,不会因一时的成功而忘了自己,反而会有更加深入的求知欲,熟悉自己的位置。当今社会竞争惨烈,能真正取得成功并长期成功的人,都能熟悉自己所处的位置,对社会潮流有熟悉的认知,熟悉成功,明白成功者是处于潮流之端的。

作为个人是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该如此。中华民族因熟悉过去的失败,才能以永不放弃的强大的民族自信心,不断走向民族复兴之路;中华民族更因为熟悉了改革成功,才能不断地认知自己进而取得振兴。

熟悉成与败,能使个人成功,更能使一个民族永远立于世。(普老师按小黄摹写版本释读而成,文中错误未作修改)

2

作文作者已找到:

谁是今年高考中的古文字作文的作者?经过连续4天的不懈努力,昨晚本报终于找到了就读于省内一全国重点中学的作者小黄和他的语文老师普老师,并取得了小黄高考后摹写的古文字作文。普老师称,该考生用古文字写作文并非为了搞怪,而是兴趣所致,一时灵感。

古文字专家:

崭露头角不该在高考场上

本报讯(成都商报记者王冕)“应该给零分!”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彭裕商教授说。他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徐中舒的弟子。对于传说那篇用古文字写成的高考作文《熟悉》是由他释读的说法,彭裕商断然否认。

彭裕商说,他还没看到过这篇作文,只是隐约听到周围人的议论。他表示:“如果这名考生考我的研究生,我也不会因为他用甲骨文来作答就另眼相看。因为,甲骨文、金文都是被淘汰了的死文字。可以把古文字当成是了解历史的工具,练书法也可以写。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得用简体字。你写篇作文,别人认都认不到,写出来又有什么意义?现代文字是一个非常成熟的系统,其成熟的标志便是高度的规范化。不管这篇作文的内容如何,单从这一点就和现代文字系统冲突。”

彭裕商认为,学生要是真有古文字功底,或是真心喜欢古文字,可以去考硕士、博士,也可以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现在有很多的途径可以崭露头角,但绝不是在高考场上。”

到底用了哪些古体字?

当时写不出“熟悉”的古体字

第一眼看到这篇小黄高考后摹写的古文字作文时,记者对满纸工整的古体字非常吃惊。几位学过古文字的语文老师仔细查看后才发现,其中有甲骨文、金文、篆字等古体字。看过普老师释读后的文本,一些语文老师表示,虽然有些语句不通,甚至有些牵强,但基本意思还是能读懂。

普老师认为,平时小黄的作文写得更好一些,可能是因为用古体字影响了思维。他是照小黄考试后摹写的原文释读的。事实上考试时小黄恰恰不熟悉“熟悉”两个字的古体字,在考试作文里,他替换为“深入了解”这4个字。摹写时,小黄已经知道了“熟悉”该怎么写,于是就直接用了“熟悉”二字的古体字来写。

为何用古文字作文?

怕作文不出彩 冒险选择

普老师是最早得知小黄用古文字写了今年高考作文的人。“这孩子平时很乖的,从来不是一个搞怪、出位的人。”普老师回忆,考完后,小黄很高兴地告诉他这个消息,“当时他还挺得意的,觉得自己的作文还写得不错。”普老师听后,脸立即就沉了下来。“你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说了好多次,高考应该注意些什么,就是不听。”有多年高中语文教学经验的他深知,小黄的做法在阅卷老师那里未必被认可。

小黄当时顿了一会儿,才忙着解释道:“我不是怕作文不出彩吗?高考阅卷那么残酷,一分钟就可能判生死。”为此,他选了一个冒险的做法。“或许老师们会专门研究一下我的作文,也好发现我这方面的才华。”

一番争论后,小黄才开始后怕起来。后来,师生俩一直悬着一颗心,非常关注媒体的报道。

作者是什么人?

去年曾高考 有古文字天赋

事实上,这是小黄第二次参加高考了。去年高考,他没上一本线,最终选择了留在原校复读。“他学习很认真,在班上还担任了学生干部,做起事来也头头是道。” 进入复习班,小黄的成绩进步不少,“一直在A优线上。”普老师说,这个线在他们学校意味着“重点线”,上了这条线的学生,一般考重点大学问题都不大。

一、

二、三诊考试,小黄的语文都考了110分左右,“虽然作文不算写得非常好,但基本都在50分以上。”普老师说,小黄的意愿一直是想考一所上海的大学,最喜欢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有个叫刘钊的教授,之前破格录取了一名三轮车夫当研究生,只因为三轮车夫在研究甲骨文。

普老师是从小黄复读时才开始认识他的。但两人“很快就要好了起来”,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爱好——古文字。“一次,他拿着一个字来问我,古代的字应该怎么写。我一说,他马上就领会了,还把它的几个变体写了出来。”后来,小黄还向普老师借了他大学时文字学的课堂笔记、《汉字形体演化字典》等资料。“这个娃娃在古文字方面确实很有研究,很有天赋。经常一点他就通了。”

作文如何判分?

阅卷组指导委员会商判定

前两天看了本报关于阅卷老师认为小黄作文偏题了,分数不高的报道后,小黄和普老师都很郁闷。“看了报纸,他给我打了电话,声音一听就蔫了。”假如他的 4 作文只有8分,小黄今年的高考总分估计在480分左右,上重点高校又没戏了。普老师说,高考分数一旦打出来,就成了定局,没办法再修改了。但从小黄事后摹写的高考作文来看,他认为不算偏题。他写的是“深入了解成与败”。

据一位参与今年高考阅卷的老师介绍,在作文阅卷前,指导委员确定了思路,认为“深入了解”、“了解深入”这类的词都可以用来理解“熟悉”,考生往这方面理解并不算偏题。

有的老师认为,这篇作文没有偏题,因为“整个还是在谈人应该深入地去了解和看待成与败,熟悉成与败的关系”。虽然需要一些转换才能理解,但基本还是有理有据的。

反对的老师则表示,文章更多地去谈了成与败,离熟悉这个题目太远。

一位知情人介绍,小黄的这篇古文字作文最终只得了8分。语文阅卷组的指导委员们找古文字专家释读后,经过了很长时间的会商,才最终打出了这个分数。

“有指导委员坚持认为应该给零分。”这位知情人说,该指导委员认为,虽然高考作文规则中没有规定必须使用简体字写作,但是国家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在公开场合、出版物、教育都应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即简体字。“法律当然高于高考规定。”因此,应该判定这篇作文为零分。

但也有指导委员认为,判定零分不是很合理。“毕竟用古文字还是很新颖的。”偏题也不至于得零分。因此,最终还是给了他一个不高的分数。

推荐第3篇:高考猜题作文甲骨文

2018年高考作文预测:“甲骨文”与“时尚”

整理:何丽霞

2018-04-08 【导读: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头戏,在高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上周,2018年广州市高三语文一测(俗称“一模”)结束,作文题成为关注点。本次作文题依然是材料作文,但是命题老师在材料当中加入了甲骨文。与以往相比,今年在材料中寻找突破口的难度增加。那么怎样才能从表层的信息中悟出深刻的道理,写出立意层次较高的优秀作文呢?】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18年广州市高三语文一测作文题目) 日前,南粤中学高三年级的宣传栏上出现了这样一组标语:

这组标语运用了网络流行语甲骨文表情包,引起全校轰动。有同学很快搜索出,这些甲骨文表情包原来是由美术学院设计系陈教授和他的团队推出的。陈教授受“艺术与科学”学术运动的启发,借助电脑技术重新解读中国古老的象形文字,设计出具有几何审美效果的甲骨文字体。

2017年,中国甲骨文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正在成为大众和媒体关注的热点,某报“时尚”专栏展开专题讨论,向社会征稿。

请写一篇文章向该专栏投稿,表达你的感触与思考。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优秀作文选】

让传统再一次成为时尚

在我的印象中,甲骨文、书信、诗词这些词语,都与时尚毫不上钩,它们的身上只会散发出浓浓的学究气息,环绕着“生人勿近”的气场;表情包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使用,亲切动人的东西。那如果,他们来个融合呢?

那甲骨文首先站出来,加入了这场“改造”。最近风靡网络的表情包中,甲骨文表情包占了重要的一席之地。美术设计学院的陈教授借助电脑技术重新解读了中国古老的象形文字,与当今流行的网络用语融合,开发出一套“甲骨文表情包”。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甲骨文脱下了身上厚重的褥袍,轻快地跳进了我们的视野中,焕发出它新的活力。

跟在打头阵的甲骨文后面的兄弟姐妹还不少呢。(点评:这一句是转折拓展,突破所谓任务驱动型的束缚,展示了视野的宽度。)不信?你看——汉服在每年的西塘与它久未见面的兄弟姐妹们亲切问候;书信在《朗读者》节目播出后飘满了大街小巷来到人们的手中;《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中华传统诗词又成为了“爆款”……这样的现象在说明我们对传统的热情被激发了,传统的文化又一次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时尚品。其实,传统的东西在很久以前不也是当时的时尚么?曾经的人们会为了一首诗歌而疯狂,在大街小巷里传唱,这像不像我们现在的流行歌曲?曾经的人们也会为了求得一张纸而豪掷千金,这像不像我们购买新款手机时的疯狂?

(点评:后两段对传统与时尚进行思辨,打破任务驱动型对写作的僵化思考,不局限于甲骨文本身。这在考场上受任务驱动型毒害的作文,几乎每段必谈甲骨文,这让栏目编辑何以堪?让读者何以堪?)其实被我们称为“传统”的东西曾经也是轻快的,是灵动的,只是经历的时间的洗礼,它的身上附着了一层时光的沧桑,但他们完全可以重新跳跃起来,变得令人轻松愉悦。传统不应该是高居于庙堂之上俯视众生,它也应该在保持它原有底蕴的基础

1 上,换上轻盈的新装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新的时尚,让我们为之疯狂。

让传统再一次成为时尚,其实我们也可以用最历史悠久的方式——利用当今最流行的东西。一部佳作让洛阳纸贵?那爱互动爱“微博”的现代人一定不会拒绝在微博上发起一个“与生活中的传统互动”的活动。一位名人让羽扇纶巾流行?那爱追星的现代人一定不会拒绝有影响力的人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宣传的传统。人们爱轻阅读,那我就把文绉绉的大部头用简短明了的方式来传颂。人们热爱微信,爱“斗图”,那就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用表情包的方式耳濡目染。

让曾经年少轻快的传统脱下厚重的褥袍,让传统换上时尚的新衣,再一次受到人们的追捧,再一次让万众瞩目。

【点评】

本文围绕“让传统再一次成为时尚”展开论述,立意准确,中心突出。文章开头扣住材料,巧妙地通过一个问句导入正文,接着从甲骨文表情包到汉服到朗读者到《中国诗词大会》,作者视野开阔,逐层推进,思维深刻,内容丰富,表现了对传统文化与时尚的独到思考;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论证严谨,论据典型,反映出作者有着良好的结构意识和丰富的素材积累;语言灵活,排比、反问频现,句式变化多样,表达轻快,只是有些地方稍欠准确。

甲骨文与电脑技术相遇 ——别样的时尚

近日,一组奇特的表情包占据了大众的视野,它不同于往常的“厉害了我的国”的时代精神表情包,它是我们平时极少触碰的,但是对中华文化又是不可或缺的经典符号——甲骨文的演绎。甲骨文与电脑技术相遇,于是出现了甲骨文表情包,这一古今结合的艺术品——别样的时尚,激起了我对时尚的深思。(点评:对比中引出议题。)

甲骨文是中华文化古老而稳定的源泉,是中华文字文明的开端。她通过象形的方法,简单又形象地刻画出了物体的形态。随着文字书写的发展,甲骨文也开始由繁至简顺应着历史潮流的涌动而变化:精美工整的楷书,敦厚踏实的隶书,潇洒飘逸的草书,都是甲骨文的叶。甲骨文便像一棵大树,根深深地扎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不断开枝散叶,丰富了中华文化,使中华文化有了绚烂的色彩。(点评:甲骨文的文化意义。)

但是在现在这种“提笔忘字”的时代里,人们都追求效率。所以用机器印刷,连字都忘了怎么写,又怎会记起遥远又生硬的甲骨文呢?好在甲骨文表情包缓解了这一尴尬:通过运用现代的电脑技术,将古老的文化融入时代用语中,使濒临于人类记忆边缘的甲骨文再次唤发了生机。(点评:甲骨文与时代的结合。)

时尚在我心中一直有两种意思:一便是时髦的,人人值得喜爱的;二便是经典,正如俗语所说,经典永不过时。但现在看来,时尚似乎又多了一重含义:融合古今。甲骨文表情包不正是如此吗?通过将经典的与现代的相结合,使得经典的文化再一次获得新生。歌手谭维维也是如此:作为现代歌手的她,挖掘了关中老腔的独特之处,并使老腔与现代流行歌曲相结合,获得了出人意料的结果与观众的喜爱,最后还登上了春晚的大舞台,与观众共享这一视听盛宴。(点评:对传统与时尚进行思辨。)

著名女作家张爱玲曾说:“终将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将成为

2 过去。”现在看来,倒也不见得如此。如果将古典的与现代的文化相碰撞,那么中化文明便有会长久地散发着其独特的光芒,成为永远的、不可抵挡的时尚。(点评:进一步深化议论。)

若一味地追求流行,所得的“时尚”就如浮萍般脆弱,经不起时代的考验;若一味固守传统,所得到“时尚”终将会被时代抛弃;但若将两者结合,那便就会得到真正的时尚。(点评:强化论点。)

【点评】

本文围绕“(甲骨文表情包)别样的时尚”展开论述,立意准确,中心突出,内容丰富。文章开头从甲骨文表情包引出自己对时尚的思考,形象地阐释了甲骨文的传统文化意味,进而提出我们今天“怎会记起遥远又生硬的甲骨文呢”的问题,接着用“甲骨文表情包”的出现,得出经典与现代的结合能产生别样的时尚的结论,而后是进一步举例论证,逐步推进,思维严谨,内容丰富,思考独到;文章结构巧妙,逐层深入,运用了喻证、例证和引用论证,反映出作者议论文写作功底;语言流畅,句式多变,表达准确,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文化界的时尚盛宴

一组高三的励志宣传标语引起学生对甲骨文的兴趣,当古老的中国象形文字从古代“穿越”到现代,又会与现代文明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当古代文化融入现代的生活,这是文化的“时尚”!

中国的甲骨文世界闻名,它象征的是中国文化的开端,更是研究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工具。但人人都知甲骨文,却不懂甲骨文,而陈教授及其团队的“有心”之举让甲骨文成功“穿越”,在现代“时尚”了一把。何为时尚?时尚,时代的风尚。一个时代所流行的风气、文化是一时代之时尚。甲骨文曾是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的时尚,不仅是文字的交流,还刻到了器皿上,这便是古老的中国最原始的装饰元素。而随着时代发展、文明进步,甲骨文逐渐被其他文字所取代,退出历史舞台。现代科技让甲骨文重返我们的生活,不仅是传承,也是创新精神之体现。时尚,绝不拘泥于一时代之中,若可以继承之前的时代的精华,并加以创新,才应是文化界所追求的时尚。

将古代元素运用至现代之中,创新的是形式,不变的是情怀,时尚的是经历了岁月所积淀的浓厚的情感。甲骨文的流行,不仅体现了现代文明科技的强大,更让我们与古人对话,直接感受古人之美。而乡村教师把古代诗词改编成歌曲,让大山中的孩子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对生活、对未来不灭的执着的追求,一曲《苔》唱出了远久古人心中的情,唱出了孩子们心中的梦,唱出了乡村教师育人不倦的精神。这也是时尚,是诗歌的时尚,是文化的时尚,更是心灵的时尚。传承的是诗歌,是情感,传递着人间最淳朴的真、善、美。(点评:引用古典变时尚的《苔》的典例。)

当周杰伦的《青花瓷》传唱大江南北;当范冰冰以一袭“龙袍”礼服亮相红毯;当《贵妃醉酒》遇上流行歌手;当花木兰遇上好莱坞……(点评:视野开阔,古典变时尚的四个素材,很多同学难以想到,或转换到这个试题中来。)我们看到了现代文明的美,也看到了古代文化的美;我们看到了现代科技的发达,也看到了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当古人的诗词在现代响起,当古人的文字在现代展示,这是时代风尚的碰撞,是文化最高境界之时尚。

时尚,时代的风尚。当我们在现代遇到古代,请细细观赏,眼前的文化之时尚盛宴。

3 【点评】

本文属一类卷。审题准确,立意恰当。作者充分肯定了古文化经创新后成为时尚,传承了文明,收获了真善美。特别突出的是作者通过运用其较强的思维能力——由此及彼(类比思维),由点到面(概括抽象),揭示了这一现象的普遍意义。

你的时尚,我知道

或许在梵高的《向日葵》中你能感受到西方油画色彩冲击的时尚,或许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你能感受到笔走龙蛇的时尚。但是在我眼中,我看到了属于你——甲骨文所特有的时尚。

你的历史沉积,让你成为历史中的时尚。在2017年,你成功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你被创造,被改进,被淹埋,被重新挖出,被重新欣赏。你的沉稳让你成为了历史中的时尚,你是中华民族文字的先祖,你所经过的悠长历史,你所特有的历史价值,无人能及。

你的形态之美,让你成为汉字中的时尚。古人根据事物所特有的形态和特征,形成一个个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文字。不管是隶书、行书、草书还是现在通用的简笔汉字,都是根据你优美的形态逐步加工、简化。你是汉字形态之先河,你的审美效果让你成为形态之中的时尚,像灵动的舞者,灵动多变,不同的形态给人不同的新颖视角。

你的正能量,让你成为时代潮流的时尚。一组甲骨文表情包由美术学院设计系陈教授和他的团队推出,他们借助电脑技术设计出具有几何审美效果的表情包,而这组表情包成为了南粤中学高三的标语。你将自己变成正能量传播到高三学子甚至是社会大众当中。甲骨文系列的表情包不仅传达了古代汉学的时尚,更加传播了当代社会所需求的正能量。在2017年一部关于慰安妇的记录片播出后,有的人截取其中图片做成表情包发布于网上。类似于这类不尊重历史,恶搞他人的表情包还大量存在。与甲骨文表情包相比,将甲骨文做成表情包更符合时代需求。正是因为你的正能量,让社会越来越和谐,给予人们更多的正能量与动力。

甲骨文的时尚,不单单是刻在龟板上,不仅仅是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中,更应该是深入我们心中。当你学会欣赏甲骨文的时尚时,你学会欣赏的是甲骨文的历史之美,形态之美,还有其在社会的价值。

甲骨文,你的时尚,我知道。 【点评】

在任务驱动型的严重约束之下,这位同学还能采用散文化的中心句来进行议论,非常难得。因为许多同学的作文,在所谓任务驱动下,已经变成问答题了。这说明写作优秀的同学,无论老师怎样把它关起来,但才华是关不住的。

本文中心明确。开头与众不同,不是直接引用材料,而是采用类比的方式,由梵高的《向日葵》、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引出甲骨文,并归结到“时尚”这一主题。开篇干净利落。文章论述部分层次清晰,从甲骨文的“历史沉积”、“形态之美”、传播“正能量”三个角度来论述甲骨文何以能成为时尚。第五段不仅仅是对上文的简单总结,更是进一步明确甲骨文应成为现在的时尚这一中心。另外,文章用第二人称“你”来表述,在议论文中,给人以清新、亲切之感,并表达出本文作者对甲骨文的喜爱与尊重。

4

推荐第4篇:高考惊现甲骨文作文

高考惊现甲骨文作文

2009年四川省的语文高考题作文为《熟悉》,有一位考生却用大多数人都极不熟悉的古汉字写了一篇作文。近日,某网站上出现\"四川惊现甲骨文作文\"一贴,令网友惊叹不已。发帖爆猛料据《成都晚报》报导,日前,大陆论坛网站上出现一篇名为《高考阅卷花絮:四川惊现甲骨文作文》的帖子,发帖者名为\"dzjimagine\",好似一位在现场阅卷的老师,发帖称当日在语文组发现了\"阅卷以来的最劲爆花絮\"--一篇用古文字书写的作文《熟悉》。\"dzjimagine\"说,发现该作文的是语文一组的作文阅卷老师,他随后茫然地向阅卷组组长报告;由于高考没有规定不准用古文字书写,所以阅卷组组长仍然只有茫然地向语文监察组报告;而质检组的

第一反应仍是茫然。

\"经过粗略察看,这篇作文主要用了甲骨文、青铜铭文、大篆等古文字字体,书写十分工整,字体非常标准。\"该网友还说,这件事立即在语文阅卷组引起不小的震动,当晚6点左右当天的阅卷工作结束后,有老师向语文质检组打听这篇作文的评分情况,质检组的回答是,他们已经给四川大学的某古文字专家联系过了,请这个专家尽快将这篇作文的文字翻译成简体字,然后再评

定作文的水平。

发帖后短短一个小时就有不少网友跟帖,这些跟帖普遍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这考生\"太牛

了,人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该考生应该在艺术考场发挥才能\"。

一阅卷老师:此事千真万确

关于这篇以甲骨文写的作文,有几位阅卷老师表示,有听大家在议论此事,但没有见过那份试卷。但一位语文组阅卷老师透露,此事千真万确,因为他有一位朋友就在发现\"古汉字作文\"的那一组阅卷,该朋友亲眼见到这篇作文。朋友告诉这位阅卷老师,

这篇作文几乎是写满了作文区域,大约有800字,写得很公正,

一个小框内装了一个字。

不过,四川大学历史系的多位研究古文字的专家教授,均表示\"没有听说此事,我也没有被邀请\"。川大文学与新闻学院的一些

专家教授,也被同样告知不知此事。

专家:考生真有才 可破格录取

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古文字专家何山青说,我很想看看这份卷子都写了些什么。如果真有学生用古文字写出了800字的文章,是了不起的。古文字不如现代汉字多,很有限,我只见过古人用甲骨文写的文言文,最多400字;一般来说,用古文字写 800

字的文章至少都需要一个月时间。\"

何山青认为,如果该考生用古文字真能写出顺畅的文章,一些高校倒是可以破格录取,让考生在喜欢的领域继续发展,\"即便是

他其他科目成绩不好,都是可以弥补的\"。

推荐第5篇:甲骨文读书笔记

一、简介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二、随感

商遗文字三千年,占卜记录为问天。

贞人青铜刻龟甲,书法史上第一页。

推荐第6篇:甲骨文第一季度财务报告

甲骨文2012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 北京时间2012年3月21日凌晨消息,甲骨文今天发布了2012财年第三财季财报。报告显示,甲骨文第三财季总营收为90.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87.6亿美元增长3%;净利润为2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1.2亿美元增长18%。

在截至2月29日的这一财季,甲骨文的净利润为2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1.2亿美元增长18%;每股收益49美分,比去年同期的41美分增长20%。甲骨文第三财季营收为90.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87.6亿美元增长3%。甲骨文第三财季运营利润为33.1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9.87亿美元增长11%。甲骨文第三财季运营利润率为37%。

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甲骨文第三财季营收比去年同期增长4%,软件营收比去年同期增长9%。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甲骨文第三财季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19%。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甲骨文第三财季运营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11%。

2011财年第三财季,不计入一次性项目,甲骨文每股收益为62美分,比去年同期的54美分增长15%,超过了分析师的预期。市场研究公司FactSet Research调查显示,分析师此前预计甲骨文第三财季每股收益为56美分,营收90亿美元。

2011财年第三财季,甲骨文软件营收为64.2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9.54亿美元增长8%。甲骨文第三财季新软件授权营收为

23.74亿美元,同比增长7%,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26%。去年同期,甲骨文新软件授权营收为22.14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25%。

甲骨文软件授权更新和产品支持营收为40.51亿美元,同比增长8%,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45%。去年同期,甲骨文授权更新和产品支持营收为37.40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43%。甲骨文第三财季服务营收为11.4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3%;去年同期,甲骨文服务营收为11.46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3%。

甲骨文第三财季硬件系统营收为14.73亿美元,同比下滑11%,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6%。去年同期,甲骨文硬件系统营收为16.64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9%。甲骨文第三财季硬件系统产品营收为8.69亿美元,同比下滑16%,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0%;去年同期,甲骨文硬件系统产品营收为10.35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2%。甲骨文第三财季硬件系统支持营收为6.04亿美元,同比下滑4%,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6%;去年同期,甲骨文硬件系统支持营收为6.29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7%。

按照地域划分,甲骨文第三财季来自美洲的营收为47.07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45.09亿美元;来自欧洲、中东和非洲的营收为27.87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28.15亿美元;来自亚太地区的营收为15.45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4.40亿美元。

甲骨文今天宣布,公司董事会计划按每股6美分的价格向普通股股东支付季度现金股息,将在2012年5月2日向截至2012年4月11日收盘为止的在册股东发放。

甲骨文总裁兼CFO萨弗拉·卡兹(Safra Catz)称:“甲骨文今年的运营利润率很可能会创下历史最高水平。作为一家硬件和软件一体化的公司,甲骨文将可实现创纪录运营利润率的原因在于,我们正把重点放在高利润率的、软硬件可协同合作的系统上。”

当日,甲骨文股价在纳斯达克常规交易中上涨0.34美元,报收于30.10美元,涨幅为1.14%。在随后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6:19(北京时间21日4:19)为止的盘后交易中,甲骨文再度上涨0.92美元,涨至31.02美元,涨幅为3.06%。过去52周,甲骨文最高价为36.50美元,最低价为24.72美元。

推荐第7篇:甲骨文第二季度财务报告

甲骨文2013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 北京时间2013年6月21日凌晨消息,甲骨文今天发布了2013财年第四财季财报。报告显示,甲骨文第四财季总营收为109.4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09.16亿美元相比基本持平;净利润为38.0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4.51亿美元增长10%。甲骨文第四财季调整后每股收益符合华尔街分析师预期,但营收不及预期,推动其盘后股价重挫近9%。甲骨文同时宣布,将把其普通股转板至纽约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

在截至5月31日的这一财季,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的净利润为38.0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4.51亿美元增长10%;每股收益80美分,比去年同期的69美分增长17%。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第四财季总营收为109.4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09.16亿美元相比基本持平。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第四财季运营利润为50.0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5.96亿美元增长9%;运营利润率为46%,去年同期为42%。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过去12个月时间里甲骨文的运营现金流为142亿美元。不计入汇率变动所带来的影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第四财季总营收同比增长2%,净利润同比增长12%。

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第四季度净利润为41亿美元,同比下滑1%;每股收益87美分,同比增长5%,这一业绩符合分析师此前预期。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第四季度总营收为11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维持不变,这一业绩不及分析师此前预期。

财经信息供应商FactSet Research调查显示,分析师此前预计甲骨文第四季度每股收益为87美分,营收为111.2亿美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第四季度运营利润为56亿美元,同比增长1%;运营利润率为51%,高于去年同期的50%。不计入汇率变动所带来的影响(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第四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1%,每股收益增加约1美分。

在截至5月31日的2013财年,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的净利润为109亿美元,比上一财年的100亿美元增长9%;每股收益2.26美元,比上一财年的1.96美元增长15%。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2013财年总营收为371.80亿美元,与上一财年的371.21亿美元

相比基本持平。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2013财年运营利润为147亿美元,比上一财年的137亿美元增长7%;运营利润率为39%,高于上一财年的37%。不计入汇率变动所带来的影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2013财年总营收同比增长2%,净利润同比增长13%。

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2013财年净利润为130亿美元,比上一财年的125.21亿美元增长3%;每股收益2.68美元,比上一财年的2.46美元增长9%。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2013财年营收为373亿美元,与上一财年的372.21亿美元相比基本持平。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2013财年运营利润为176亿美元,比上一财年的172.13亿美元增长2%;运营利润率为47%,高于上一

财年的46%。不计入汇率变动所带来的影响(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2013财年总营收同比增长2%,净利润同比增长13%。2013财年第四季度,甲骨文软件营收(由新软件授权营收及软件授权更新和产品支持营收组成)为84.2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77%;去年同期,甲骨文软件营收为81.37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75%。甲骨文第四季度新软件授权营收 为40.26亿美元,同比增长1%,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37%;去年同期,甲骨文新软件授权营收为39.85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37%。甲骨文软件授权更新和产品支持营收为44.02亿美元,同比增长6%,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40%;去年同期,甲骨文授权更新和产品

支持营收为41.52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38%。甲骨文硬件系统业务(由硬件系统产品业务和硬件系统支持业务组成)营收为14.3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9%,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3%;去年同期,甲骨文硬件系统业务营收为15.77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4%。甲骨文硬件系统产品营收为8.4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13%,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8%;去年同期,甲骨文硬件系统产品营收为9.77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9%。甲骨文硬件系统支持营收为5.8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3%,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5%;去年同期,甲骨文硬件系统支持营收为6.00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5%。甲骨文第四季度服务营收为10.88亿美元,

同比下滑9%,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0%;去年同期,甲骨文服务营收为12.02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1%。

在整个2013财年,甲骨文软件营收为274.63亿美元,比上一财年增长5%,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74%;2012财年,甲骨文软件营收为261.16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70%。甲骨文2013财年新软件授权营收为103.21亿美元,比上一财年增长4%,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28%;2012财年,甲骨文新软件授权营收为99.06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27%。甲骨文2013财年软件授权更新和产品支持营收为171.42亿美元,比上一财年增长6%,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46%;2012财年,甲骨文授权更新和产品支持营收为162.10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43%。甲骨文2013财年硬件系统业务营收为53.4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15%,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4%;2012财年,甲骨文硬件系统业务营收为63.02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7%。甲骨文2013财年硬件系统产品营收为30.33亿美元,比上一财年下滑21%,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8%;2012财年,甲骨文硬件系统产品营收为38.27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0%。甲骨文2013财年硬件系统支持营收为23.13亿美元,比上一财季下滑7%,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6%;2012财年,甲骨文硬件系统支持营收为24.75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7%。甲骨文2013财年服务营收为43.71亿美元,比上一财年下滑7%,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2%;2012财年,甲骨文服务营收为47.03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3%。

甲骨文今天宣布,公司董事会计划按每股12美分的价格向普通股股东支付季度股息,与此前每股6美分的季度股息相比增长了100%。这一增长后的股息将在2013年8月2日向截至2013年7月12日收盘为止的在册股东发放。甲骨文还宣布,该公司董事会已经批准了一项股票回购计划,允许该公司额外回购价值最多120亿美元的普通股。甲骨文总裁兼CFO萨弗拉·卡兹(Safra Catz)称:“在第四财季中,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运营利润率达到了47%,创下历史最高水平,这使得我们得以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创造了140多亿美元的运营现金流。我们通过股息派发和股票回购计划将接近90%的现金都返还给了股东,同时还将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现金提高到了320亿美元。不断提高的利润率、现金流和现金余额允许我们将当前的季度股息提高了一倍。”

甲骨文今天还宣布,该公司已经提出申请,将把公司普通股从纳斯达克(4415.49, 19.29, 0.44%)转到纽约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交易代码仍为“ORCL”。在经过仔细考量后,甲骨文董事会认为将公司普通股转到纽约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将符合股东、客户和合作伙伴的最佳利益。这项申请需获得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批准。甲骨文预计,公司普通股将于2013年7月15日开始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在转板程序完成以前,甲骨文普通股将继续在纳斯达克进行交易,交易代码为“ORCL”。

当日,甲骨文股价在纳斯达克常规交易中下跌0.88美元,报收于33.21美元,跌幅为2.58%。在随后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7:00(北京

时间21日5:00)为止的盘后交易中,甲骨文股价再度下跌2.96美元,至30.25美元,跌幅为8.91%。过去52周,甲骨文最高价为36.43美元,最低价为27.24美元。

推荐第8篇:甲骨文第一季度财务报告

甲骨文2013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 北京时间2013年3月21日凌晨消息,甲骨文今天发布了2013财年第三财季财报。报告显示,甲骨文第三财季总营收为89.5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90.4亿美元下滑1%;净利润为2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甲骨文第三财季业绩不及华尔街分析师预期,推动其盘后股价大幅下跌近7%。

在截至2月28日的这一财季,甲骨文的净利润为25.0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4.98亿美元基本持平;每股收益52美分,比去年同期的49美分增长6%。营收为89.5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90.4亿美元下滑1%。运营利润为33.3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3.17亿美元增长1%。运营利润率为37%,与去年同期持平。

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甲骨文第三财季营收比去年同期增长1%,新软件授权和云软件订阅营收比去年同期增长2%。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甲骨文第三财季每股收益为53美分,比去年同期增长8%;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第三财季每股收益约提高1美分。

2013财年第三财季,不计入一次性项目(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每股收益为65美分,比去年同期的62美分增长5%,但不及分析师此前预期。财经信息供应商FactSet Research调查显示,分析师此前预计甲骨文第三财季每股收益66美分,营收93.7亿美元。2013财年第三财季,甲骨文软件营收为66.7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64.25亿美元增长4%,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增长5%。

甲骨文第三财季新软件授权和云软件订阅营收为23.3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3.74亿美元下滑2%,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持平,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26%。去年同期,甲骨文新软件授权营收为23.74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26%。甲骨文软件授权更新和产品支持营收为43.4亿美元,同比增长7%,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这种8%,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48%。去年同期,甲骨文授权更新和产品支持营收为40.51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45%。甲骨文第三财季服务营收为10.4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8%,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下滑7%,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2%;去年同期,甲骨文服务营收为11.41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3%。

甲骨文第三财季硬件系统营收为12.41亿美元,同比下滑16%,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下滑15%,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4%。去年同期,甲骨文硬件系统营收为14.73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6%。甲骨文第三财季硬件系统产品营收为6.71亿美元,同比下滑23%,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下滑22%,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8%;去年同期,甲骨文硬件系统产品营收为8.69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0%。甲骨文第三财季硬件系统支持营收为5.70亿美元,同比下滑6%,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下滑5%,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6%;去年同期,甲骨文硬件系统支持营收为6.04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6%。

按照地域划分,甲骨文第三财季来自美洲的营收为46.98亿美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47.07亿美元;来自欧洲、中东和非洲的营收为27.45亿美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27.87亿美元;来自亚太地区的营收为15.15亿美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15.45亿美元。

甲骨文总裁兼CFO萨弗拉·卡兹(Safra Catz)表示:“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第三财季运营利润率上升至创纪录的47%,且我们预计整个2013财年将触及历史新高。第三财季中,运营现金流和自由现金流均创下纪录水平,过去12个月中的运营现金流达到了137亿美元。”

当日,甲骨文股价在纳斯达克常规交易中上涨0.04美元,报收于35.73美元,涨幅为0.11%。在随后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6:12(北京时间21日4:12)的盘后交易中,甲骨文股价下跌2.37美元,至33.36美元,跌幅为6.63%。过去52周,甲骨文最高价为36.43美元,最低价为25.33美元。

推荐第9篇:甲骨文第一季度财务报告

甲骨文2014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 北京时间2014年3月19日凌晨消息,甲骨文(ORCL)今天公布了第三财季财报。报告显示,甲骨文第三季度净利润为25.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5亿美元增长2%。

在截至2月28日的这一财季,甲骨文的净利润为25.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5亿美元增长2%;每股收益56美分,高于去年同期的52美分。不计入股权奖励支出、重组支出及其他一次性项目(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第三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68美分,高于去年 同期的65美分,但不及分析师此前预期。汤森路透调查显示,分析师平均预期甲骨文第三季度每股收益为70美分。

甲骨文第三季度营收为93.1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89.6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此前预期。汤森路透调查显示,分析师平均预期甲骨文第三季度营收为93.6亿美元。

推荐第10篇:甲骨文第四季度财务报告

甲骨文2013年第四季度财务报告 北京时间12月19日早间消息,甲骨文周三报告称,由于市场竞争导致成本上升速度超过了营收增速,第二财季净利润同比下降1.1%。甲骨文主要面向企业计算市场销售数据库和其他技术产品。不过近期,甲骨文已发现很难提升营收,因为其企业软件业务正面临更激烈的竞争,而企业计算中心对硬件的需求出现下降。

这些挑战已反映在甲骨文最新的第二财季财报中。备受华尔街关注的新软件和订购服务营收同比下降0.4%。不过,由于软件授权升级和产品支持业务的较高营收,总营收同比增长2%,至92.8亿美元。甲骨文此前警告称,新软件和订购服务销售去年同期曾同比增长17%,这意味着该公司上一财季很难再实现营收增长。在截至11月30日的这一季度中,甲骨文利润为25.5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25.8亿美元。不过由于流通股的减少,每股收益从去年同期的53美分上升至56美分。

不包括股票薪酬、重组费用和其他一次性项目,甲骨文上一财季调整后每股收益为69美分,高于去年同期的64美分。

根据汤森路透的统计,分析师平均预计,不包括股票薪酬和一次性项目在内,甲骨文每股收益为67美分。而营收同比维持持平,为92亿美元。

上一财季,甲骨文总运营费用同比增长4.3%。

第11篇: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

第七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

一、课标内容

①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培养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和从点到线发现历史规律的能力。

②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物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甲骨文、金文的字体,了解汉字的演变,培养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和从点到线发现历史规律的能力。

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物保护意识。

2、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具是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教学情境激趣的方法,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探究知识获取知识,享受成功获取知识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成就,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三、教育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汉字的演变,司母戊鼎。

2、教学难点:理解司母戊鼎“是商王权力的象征”的这一论断。

四、教育方法 (1)教法

1、图片欣赏法

2、问题探究法

3、情境体验法 (2)学法

1、观察分析法

2、自主探究法

3、合作交流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上课开始后喊上课,同学们起立后,喊坐下,然后示意同学们安静,然后给大家三分钟温习第六课西周的分封的内容,然后进行课堂听写。主要问二个问题:

一、西周建立时间,战役,都城?

二、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主要内容以及作用是什么?

然后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武王伐纣和分封诸侯,将最后一部分平王东迁讲完。

三、平王东迁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讨论:西周分封制建立了严密的统治网络,是不是就能保证王位的万世永固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提示:西周后期,统治者昏庸残暴是其走向灭亡的主观原因。从客观上来说,当时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各诸侯国在政治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散性,越是边远地区,表现得越明显,这就构成了某些战乱的因素、随着诸侯国实力的消长,诸侯、卿大夫地位的升降,外族的侵扰,战乱增加,经济遭到破坏,各种社会矛盾激化,最后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然后教师提示学生了解西周灭亡的时间及东周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及都城。 【小结学习】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商朝的灭亡和西周的建立,了解了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及西周的灭亡,了解一个朝代要长治久安,统治者必须亲近贤人,疏远小人,施行仁政等。

【导入新课】

老师讲: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替,大概了解了他们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我们知道如果要全面了解一个朝代的特点,我们主要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分析。前面的学习我们主要从政治方面分析了三个朝代的特点,今天呢,我们主要从文化和经济的角度再次共同学习三个朝代,也就是第七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探究学习】

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学习课本。现在请大家用三到五分钟快速浏览课本,并完成练习册的知识归纳部分。然后教师下去指导学生看书,归纳并维持纪律。然后逐步对题,并重点强调一些偏僻字,如司母戊鼎,钟鼎文等。

放映幻灯片到下一页,教师提示学生,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分别是甲骨文,金文以及青铜工艺。

一、甲骨文

主要以幻灯片的形式加课本,边问边总结,并提醒学生在课本上标记出来答案,方便复习。主要从甲骨文的含义,出土地址,如何被发现的(王懿荣,史海拾贝部分)以及其内容和作用。培养学生从课本寻找答案的习惯,锻炼学生概括总结知识的能力。

(1)教师陈述:下面我们一起共同学习甲骨文这一部分,看到这个标题我想大家一定感觉好生涩,好枯燥。其实大家不用担心,初中阶段,我们不用学习的那么深,只需要了解其基本知识点就好了。而且甲骨文和我们今天的汉字有很深的渊源,这会帮助我们理解甲骨文的。

(2)教师问:好了,说了这么多甲骨文了,我想请问大家什么是甲骨文呢?出土于哪里呢?(学生回答后)归纳总结甲骨文是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然后放映幻灯片,殷墟的图片。

(3)教师引入:那么甲骨文是如何被发现的呢?然后让一个同学读33页小字部分的史海拾贝部分,然后提问。王懿荣为什么能发现甲骨文?为什么不是其他同学呢?(提醒同学们找出关键字)然后归纳出答案(专业知识、观察生活)。

(4)为什么甲骨文这么受到重视,它记载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回答,然后归纳出来。然后从内容里的占卜进行详细讲解,为什么占卜,什么样的人能占卜?然后将十二生肖的甲骨文与金文对应出来,然后让同学们猜舟和车。

二、金文

(1)教师提问:以汉字的演变引出金文,然后让同学们将其记到课本上,并从瓜这个字为例,引导同学们发现汉字由复杂逐渐简化,便于书写。

(2)然后提问金文是什么?有何特点及其作用。引导同学们在课本上找出来并进行标记。

三、青铜工艺

(1)本节内容准备以合作讨论以及图片展示为主进行讲解以三个问题为主进行分组讨论。

1、青铜技术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2、青铜铸造业的特点是什么?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

3、青铜器的种类,特点是什么?

给同学们三分钟时间进行讨论,每组一个问题,然后请一位同学归纳答案,逐题进行解答。青铜器的种类内容以图片展示为主。提醒同学讲课本知识点勾画出来。

(2)以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毛公鼎为例重点讲述商周时期青铜工艺的精湛,劳动人民智慧的伟大。然后进行小测试:

1、最大的青铜器是?

2、商代青铜器的精品是?

3、出土于株洲的青铜器是?

4、不属于商朝的青铜器是?

5、已知金文字数最多的青铜器是?

(3)然后以图示法讲解商周青铜铸造过程,直观展示出:

1、青铜器反映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

2、青铜器的产生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

3、青铜器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青铜时代

(4)最后请同学们朗读最后幻灯片。培养同学们爱护,保护文物的习惯。文明出游,不乱涂乱画。

七、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甲骨文,金文和青铜器。了解了商周时期的经济和文化:

知道了甲骨文以及金文的含义,内容,特点及作用;

知道了青铜器及其铸造业的特点,了解了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名器。

八、板书设计

第七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一、甲骨文

(1)含义

(2)内容,特点,作用

二、金文

(1)含义

(2)内容,特点,作用

三、青铜器

(1)发展历程

(2)种类,特点

(3)精品

第12篇:学习甲骨文的感受

学习甲骨文的感受

大家好。以前跟着傅老师学习的,还有今天新的面孔跟着傅老师学习的,大家下午好。咱这个项目从去年2015年11月27号启动以来,到今天为止有五个月的时间了吧。我从学习甲骨文真符以来,不管是对生活,还是(其他方面),尤其最主要的是对古圣先贤古文的理解,感觉是最受益的。以前学习《黄帝内经》、《老子》还有《易经》这些,就像傅老师说的,时不时地就给概念化了,按照现代的理解去理解当时的真言。经过傅老师培训还有甲骨符的学习之后,在读古文的时候有一种感觉,虽然没有全部读懂,但是每个(字)的感觉已经突然发生变化了。真言是一字多义的,先秦时期的真言是一字多义。越往后,先秦到明清时期写的文言文,唐宋时期大文豪写的这些文言文,和上古的真言比起来,从自我的感觉上就发现文言是一字一词的,或者说一字一义的。而真言是一字多义,或者一字广义这样的,而文言是一字一词,一字一义的。然后到民国时期,到现在的时候,发现大家说话都成了几个字说了一个意思,就像白话似的,说了一大堆最后反映了一个意思,就是几字一义。然后到现在好多人写的书,好多书一写出来就这么厚,什么什么文集这些,很快就翻完了,但是发现讲的道理和古人的真言没法比的。并且自我感觉,像这么厚的文集,现代人写的这些白话的书,再过上一百年两百年,可能两百年的后人去看这个白话的东西的话,可能意思又变了,完全不是那个意境了。而真正的像甲骨文,还有当时的《易经》、《老子》这些真言的书,就是再过五千年,也应该是中华的瑰宝。

所以我们从学习甲骨文当中,结合到生活当中,我感觉最受益的有三点。第一个就是对古文字的理解,像古圣先贤所著的书的理解,对个人精神上的一种修养吧,还有自己以后读书、写字、自己写作方面是有极大的益处的。第二个就是用于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小到人在家庭当中的关系,会通过甲骨符的学习而深深感悟,使自己的家庭更加和睦。比如说夫妻更加和谐,然后孝顺父母,更加崇拜祖宗,有祭祀这样的活动,从而深入到家庭当中去。第三点,就是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使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能够修身养性、养生、长寿,从而身心受益,最终越活越好,不会像好多(人那样)各种竞争、学习科技,最后啥都得到了,(却)很烦恼,一身病。咱们学甲骨文,感觉最大的(受益)就是这三个方面,谢谢大家。

第13篇:在甲骨文培训付出总有回报

我是甲骨文sd1101的王帅,回想起来,时间过得可真快,正如孔子所说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呐。现在的我感觉很充实,总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有一种要往上冲的感觉,不过,我知道我资历还很浅,有待磨炼。但这确实是我现在的一种心理状态。

可能因为自己跨专业没有基础来学的(我以前学的是酒店管理),刚开始觉得挺吃力,根本跟不上,一天讲那么多的东西,根本消化不了。起初的时候也是抱怨,还好有甲骨文老师对我的开导,让我能够很好的渡过难关,一定要坚持,坚持的用心的学下去一定会成功的,到今天自己工作了,真正把知识融会贯通才发现原来老师以前讲的东西都是很有用的,只怪自己太笨了,当时没有学会而已啦。

我觉得来甲骨文培训首先就要摆正心态,原来自己也抱着一个想法,就是培训出来就是高手了,自己想想这也是不可能的,如果可以只通过学习不用在公司真正的磨练就能成高手的话,那IT也太好混了吧?到现在想想自己从甲骨文出来,实际的经验是不算有太多的,只能说自己已经入了IT的门而已,以后会怎么样只能靠在公司的努力。起码在公司里人家说用到哪种技术你能用最快的时间学会,因为你在甲骨文培训有了基础了,对这个知识有了比较深的了解,那再在工作当中学习它的时候就会觉得似曾相识,而且学起来也觉得很轻松。当时在我们班我学的算很差的吧,自己觉得自己不算聪明,可一直都学的很认真,老师布置的作业虽然我好像没做出来几次,可每次都有很认真去做,因为自己有电脑,晚上经常回去看老师的代码看到凌晨。从刚开始的一点不懂到后来做第一个小项目的时候,才觉得自己突然开窍了。项目做得很顺利,也才懂了一点什么叫面向对象。刚开始就是死活都不理解的(真是太笨了)。

同学们,可能你们对于所学的技术都是能够理解的,也能完成在甲骨文课程里的所有项目,可是只要你不会表达,不懂得怎么把自己掌握的技术以良好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话,那么你面对的面试官,只能很可惜地把你归入淘汰的队列.

我们学习技术,可是切记不要沉迷技术.普遍的程序员都是比较内向的,沉迷于寂静的编程世界里.可是,这样的状态已经不能很好地符合现今软件行业里一名优秀的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了.以自己为例,自觉自己在班中并不是学得最好的,可是在求职的过程中,自信自己是最优秀的,只因我可以将学习到的知识贴切实际并良好的表达给面试官.

只要我们能够很好的去沟通,会表达意思,成功就离你不远了,起码我是这么经历的。最后,再次感谢北京海淀甲骨文老师们的辛勤工作,付出的努力,为我们提供了如此多的,优秀的就业环境,也希望各位正在求职道路上的同学们,珍惜老师们的工作成果,珍惜他们提供的每次工作机会,从自身出发,做好每次面试,笔试的充分准备,早日走上理想如意的工作岗位!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找到理想的工作!

第14篇:在甲骨文学习坚持就是胜利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间已经过去四个月的时间了,每当想起这段紧张而又充实的日子,我心里总有许许多多的话要说,毕竟在这四个月中自己的变化是明显的,感触是深刻的。回想起当初刚刚来北京甲骨文(盈佳科技)学习中心的时候,每天都心情复杂,有许多的怀疑、困惑和担心,但通过在甲骨文系统和全面的学习后,我心里的困惑、怀疑和担心便随着自己专业知识增加而慢慢消退……

我觉得学习贵在坚持,不能说这几天激情高涨,过了些日子就平淡了。在甲骨文培训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听讲,不能是老师讲的东西没听懂,自己在课上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老师讲的下面的知识就跳过去了,有问题可以课下在研究,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想最重要的还是要多加练习,巩固知识,老师在课上讲的代码在课下多敲几次,使自己熟练的掌握新知识。

在甲骨文(盈佳科技)学习中心我不仅学会了知识,也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班主任和甲骨文的让我从心底里佩服的授课考试们。感谢你们,让我学会了知识和其他很多东西。

最后预祝在甲骨文(盈佳科技)的全体学员在毕业的时候都能学有所成,将来能够找到一份自己称心如意的工作。

第15篇:殷墟甲骨文与中国文化

殷墟甲骨文与中国文化

课程:考古发现与中国文化主讲老师:傅玥院系:化学学院专业:应用化学学号:2010214131姓名:张伟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2012年6月

殷墟甲骨文与中国文化

摘要:

殷墟甲骨文在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后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作为一种最古老的文字记载,它涉及了很多我们古代生活起居,文化历史,祭祀活动等方面的记载,本文篇幅有限,无法涉及甲骨文特定的具体内容,仅仅是对甲骨文做了简要的认识与了解,并且总结了甲骨文的发现在我们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并希望我们再接再厉,将甲骨文的研究,殷墟遗址的发掘与当今流行的旅游经济相联系,更好的发展我们河南的经济与影响力。

关键词:殷墟 甲骨文 意义 旅游业

前言

殷墟,一片充满魅力而又无比神奇的土地,被誉为“20 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发现”之首。古文字是中华民族的奇葩,浓缩了华夏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凝聚着先人们生活的踪迹。认识古文字,对于帮助我们了解古人的生产生活,具有十分主要的价值。殷墟甲骨文与敦煌文书,新疆、甘肃、内蒙等地的汉晋木简,内阁大库元明以来书籍档册,被学术界视为

19、20世纪之际中国学术史上的四大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儿深远的影响。如今的甲骨学不仅是中国古文字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而且已经交叉渗透到考古学、语言学、历史学、文献学、民族学及思想史、文化史、科技史等相关学科之间,成为探讨华夏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渊源的前沿窗口。

一、甲骨的用途考究

甲骨文的物质载体比较特殊, 既非竹木,也非绢帛而是龟甲和兽骨。龟甲包括龟腹甲和背甲, 兽骨主要指牛骨, 此外还有少量的鹿骨、虎骨和人骨。甲骨本身是古代占卜的遗物,甲骨文除去极少数例外,都是占卜过程的记录。因此,如果没有对甲骨占卜产生变化的历史及其操作方法的理解,便不能真正认识甲骨文。冯天瑜等在《华文化史》中提到,殷人迷信成风,事无巨细都要占卜,他们把占卜的行为和言辞都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即我们所说的甲骨文,又称为殷墟卜辞。裘锡圭先生在《古文字概要》中提到,我们今天能看到大批商代后期遗留下来的文字资料,在已发现的各种商代后期文字资料里,数量最多的是甲骨文,即占卜用的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商代管理占卜事务的人员,往往把占卜事由,卜兆吉凶以及后来应验与否的情况,刻记在卜甲卜骨上,这些文字是甲骨文,也称甲骨卜辞。商代人有时也在卜甲卜骨或一般兽骨上刻记一些跟占卜无关的事情,这类文字通常也称为甲骨文,所以严格的说,甲骨文的范围大于甲骨卜辞。甲骨文是这一时期商代统治者的占卜记录,其中大部分是商王的占卜记录,小部分是跟商王有密切关系的大贵族的占卜记录。从甲骨文的内容可以隐略了解商朝人的生活情形,也可以得知商朝历史发展的状况。

二、甲骨文发现的意义

如果说钻木取火标志着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岁月,那么文字的出现就意味着人类走出了结绳记事的洪荒年代。甲骨文的发现,是照亮中华文明的一盏明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广德说,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

符号、文化的标志,它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在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承续至今,书写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殷墟甲骨文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它以象形为基础,发展出超过4500个单字。殷墟共出土甲骨15万片,单字约4500个,其中约有1500个单字已被释读。3000多年以来,甲骨文虽然经过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至今,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甲骨文发现的重要意义之一,是证实了中国早期国家——商王国的存在。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以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知道历史上有商王国,而且文献无一是成于商代的。最系统讲商史的是西汉司马迁所撰的《史记殷本史》;即使连公认为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在西周时期被改造过的文章。由于文献奇缺,更缺乏同时代的文字史料,以至在本世纪20年代,著名学者胡适仍主张“现在先把古史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做起”。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将将大量的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谢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室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同时,他根据城缀合的两片卜辞(《殷墟卜辞后编》上《戬寿堂所藏殷墟文字》),发现上甲以后几位先公之次序应是报乙、报丙、报丁,《史记》以报丁、报乙、报丙为序,是后世抄传致讹,这篇著名的论文,无可辩驳的证明《殷本纪》所载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这不仅是中国历史研究的一件大事,而且鉴于殷商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这一发现也是世界历史研究中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

2.甲骨文发现的重要意义之二,在于王国维用甲骨文证实了《殷本纪》的史料价值,使《史记》之类历史文献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其意义不仅局限于商史。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者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杨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也恐非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3.殷墟甲骨文发现的重要意义之三,是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到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起了催生作用。1927年秋,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为了继续在此地寻找甲骨。当李济主持第二次发掘时,已开始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认识到“凡是经过人工的、埋在地下的资料,不管它是否有文字,都可以作研究人类历史的资料”,并从而取得以后14次发掘的重大收获,所以可以说,正是甲骨文的发现揭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序幕。

4.殷墟甲骨文发现的重要意义之四,是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文字学的改造。

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以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自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在乾嘉学风的影响下,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收到了较大的冲击。光绪九年(1883年)刊行的吴大《说文古箍补》以金文资料充实、修订《说文》,为中国文字学向近现代蚊子血发展大起了一座桥梁。甲骨文的发现更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原的理论与其整个文字系统皆难以维持,从而使“许学最后的壁垒也被冲破了”,从此“中国文字学就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三、殷墟甲骨文古遗迹与当今旅游

殷商文明是我们中华文明的源头,殷商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发展,特别是殷墟作为我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及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时代清楚、名称确凿遗迹丰富,具有很高的科研、历史、文化和旅游价值。大力发展安阳旅游业,把安阳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使殷墟成为人们了解殷商文化的窗口;以文化吸引游人,是安阳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世界遗产既有精神文化效益,又有经济效益,还有环境效益等,世界遗产得到世界承认后,知名度上升,吸引众多游客旅游观光只是表层的活动,更深层次的是去了解、研究、宣传其文化”,而不是肆无忌惮地、过度地开发世界遗产旅游。文化只有与时代相适应,才是有生命力、有创造力的文化。殷墟“申遗”成功迅速吸引大量游人,作为地方政府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进行对接是有利于地方旅游、地方经济发展的好事,但尊重殷墟、保护殷墟、宣传殷墟才是重点。利用殷墟发展旅游业,是安阳的必然选择,但殷墟只能是安阳旅游业发展的象征,而非地方经济发展的“摇钱树”。过度开发旅游必将透支地方经济未来发展的潜力,是短视行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的对接也将失去现实意义。 结语:

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祖先的伟大创造, 国家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 也是世界优秀文化遗产之一。百年之中,甲骨文已成为世界各地学者研究的对象。对甲骨文的研究,实已跨越国界,成为国际显学之一。进人21世纪之后,甲骨文也必将进一步走向世界,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文字源流的最佳实物,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视点。

参考文献

[1]郭颖甫.一片甲骨惊天下 六年申遗闻于世.中国档案报,2010 年4月19日第 004 版

[2]袁琳 郭旭东.论甲骨文在中国图书史上的地位.武陵学刊,1997年 第4期

[3]陈炜湛.近20年来甲骨文研究的主要成就.学术研究,1000- 7326( 1999) 11- 0076- 06

[4]范毓周.甲骨文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展望.史学月刊,一九九九年第 一 期

[5]杨宝顺.安阳殷墟考古与前瞻.

[6]陈炜湛.二十一世纪甲骨文研究之展望.汕头大学学报,1001-4225(2001)02-0011-06

[7]毕 剑.历史与现代的对接.河南理工大学学报,1673-2928(2009)01-0051-04

[8]杜久明.商文明的考古学解读.中国文物报,2007-3-23第 008 版

第16篇:Oracle公司为什么翻译成甲骨文公司

Oracle公司为什么翻译成甲骨文公司

1977年6月,Larry Ellison与Bob Miner和Ed Oates在硅谷共同创办了一家名为软件开发实验室(Software Development Laboratories,SDL)的计算机公司(ORACLE公司的前身)。那个时候,32岁的Larry Ellison,这个读了三家大学都没能毕业的辍学生,还只是一个普通的软件工程师。公司创立之初,Miner是总裁,Oates为副总裁,而Ellison,因为一个合同的事情,还在另一家公司上班。没多久,第一位员工Bruce Scott(用过ORACLE数据库软件的人都知道有个Scott用户的吧?没错,就是这个Scott,至于Scott用户的密码Tiger,那是Scott养的猫的名字)加盟进来,在Miner和Oates有些厌倦了那种合同式的开发工作后,他们决定开发通用软件,不过们还不知道自己能开发出来什么样的产品。Oates最先看到了埃德加·考特的那篇著名的论文连同其他几篇相关的文章并推荐Ellison和Miner也阅读一下。Ellison和Miner预见到数据库软件的巨大潜力(跟着IBM走,没错),于是,SDL开始策划构建可商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

很快他们就弄出来一个不太像样的产品,或者具体的说,更像一个Demo。根据Ellison和Miner他们在前一家公司从事的一个由中央情报局投资的项目代码,他们把这个产品命名为ORACLE。因为他们相信,ORACLE(字典里的解释有“神谕, 预言”之意)是一切智慧的源泉。1979年,SDL更名为关系软件有限公司(Relational Software,Inc.,RSI),毕竟“软件开发实验室”不太像一个大公司的名字。1983年,为了突出公司的核心产品,RSI再次更名为ORACLE。

2002年04月26日Oracle宣布,正式启用“甲骨文”作为公司的中文注册商标,进一步完善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企业识别系统,全面诠释Oracle对日新月异的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

“甲骨文”既是“Oracle”的中文译名,同时也能够表达了Oracle的业务特点:“甲骨文”字面意思是数据和信息的记录。这一涵义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商朝(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龟甲和牛骨(通常是肩胛骨)当时用来占卜吉凶、记录‘神谕’,这些符号被

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书面文字。而成立于1977年的Oracle公司,重新诠释了“甲骨文”这个古老的概念,Oracle创建的信息储存、记录和存取解决方案,作为信息载体为世界各地的企业包括中国企业广泛应用。

第17篇:甲骨文和青铜器教案示例

教案示例 甲骨文与青铜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甲骨文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文字,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

2.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二、能力目标

1.教师指导学生思考“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发现怎样体现了商朝的社会经济的繁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了解三星堆青铜文化,想象古蜀国的社会生活状况,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想象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文化是古代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从而增强民族认同感与民族平等观念。

教学重点:甲骨文、青铜器。

教学难点:对一些专门的科学知识如甲骨文较难讲述清楚;

教学方法:采用综合教学法,包括讲述法、讨论法、直观法等。

课型设计:新授课、活动课

课前准备:教师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一个小组主要负责搜集和整理有关甲骨文的资料,一个小组主要负责有关商朝、西周青铜器的资料,另一个小组则负责有关三星堆为代表的蜀文化的资料。各小组将这些资料制作成课件,以备课堂展示使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创造出来许多灿烂辉煌的文化,在我们学习过的先秦时代,文化空前繁荣,成就突出,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

一、商朝的甲骨文

教师首先做商朝占卜的模拟试验,并告诉学生,人们根据龟甲或兽骨上炸裂的纹理,判断是凶是吉。然后提问学生:古人对占卜的结果相信吗?重视吗?结果会被记录下来吗?学生肯定会回答:相信,重视,一定会记录下来。教师继续提问:那么,古人会用什么方法记录结果呢?又记录在哪里呢?教师指导学生看教材,阅读有关甲骨文的内容并出示甲骨文的图片给学生以增强感性上的认识。然后请第一小组展示有关甲骨文的资料:

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要去打仗,能胜与否?今年小麦,丰收与否?老天下雨吗?有人进攻吗?王后什么时候生孩子?是男呢还是女呢,等等,全都要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个,已识2000余字,公认千余字。甲骨文字被人们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公元前十四世纪,商王盘庚迁都于殷,就是今天的安阳小屯一带,史称殷墟。商灭亡后,殷都成为废墟。甲骨文也被埋入地下三千多年,约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被河南小屯村民发现,搜挖甲骨为“龙骨”卖给药店。一八九九年,王懿荣偶然发现甲骨上的文字,遂进行收集。王懿荣是光绪六年进士、翰林,他对我国古代文物有精深的研究。当一八八九年他在北京发现甲骨后,确定为“殷商故物”购得数千片,是为我国研究殷墟甲骨文字开创之始。自此以后,殷墟甲骨文才从 “龙骨”变成了珍贵的古代文化研究资料,避免了我国这一古代文物继续大量人为地毁灭。

通过文字的阅读和图片的展示,使学生从中捕捉到有效信息,了解到甲骨文的发现、名称来源和它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所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占卜的内容总结出,甲骨文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堪称是现存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二、闻名于世的青铜器

1、商和西周的青铜器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夏商西周时期,我国的主要生产工具是用什么制造的?学生回答:青铜。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青铜是怎样冶炼的呢?它有什么特点呢?我国都有哪些著名的青铜器呢?下面就请第二小组给我们介绍商潮和西周的青铜器。

学生演示自制课件,介绍包括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毛公鼎等在内的几件有代表性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1、我国青铜艺术的鼎盛时期是什么时期?

2、代表作是什么?

3、商周的青铜艺术的特点是什么?估计学生可以毫无问题地回答出商朝和四羊方尊,但是特点恐怕概括不全。教师应在学生答案的基础上加以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青铜器的制造技术,请本组同学加以介绍。

2、古蜀国青铜文明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商朝的统治区域,然后提问:商朝时期四川地区是不是商朝的一部分?学生回答:不是。那么,这里的先民创造的文化又有什么特点呢?现在,我们请第三小组给我们介绍神秘的古蜀国文化。

学生演示自制课件,介绍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国青铜文化。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古蜀国青铜器与商朝青铜器有何不同?并引导学生讨论这种独特的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古蜀国人的相貌特征、社会生活特点。

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还了解了商朝和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特别是古蜀国的青铜文化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奴隶社会繁荣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我们的祖国不愧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为自己的祖先感到骄傲,要努力学习创造更加辉煌的现代文明,这样才能成文一个合格的华夏子孙。

教案点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丰富的活动项目,安排学生课前准备相关材料,通过主题发言、虚拟课堂等形式,使学生充分了解和体会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具体内容及其重大历史意义。教师还通过引导学生根据出土文物想象古蜀国文化的基本情况,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想象力,提高了历史研究

典型例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至今约有( )。

A.3100年

B.3600年

C.2500年

D.1100年

分析:本题是一道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时代的了解,对甲骨文的历史意义的理解能力,以及推算时间的能力。回答本题的关键就是要弄清楚,由于甲骨文的出现,我国的历史才成文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即信史。而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商朝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因此可以推出其距今大约是3600年。

答案:B

选题角度:

本题是一道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时代的了解,对甲骨文的历史意义的理解能力,以及推算时间的能力。

习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尧舜禹时代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2.下列几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甲骨文已经相当成熟

B.金文比甲骨文更规范

C.竹帛书出现于春秋时

D.大篆出现于西周晚期

二、双项选择题 1.商周的文字是(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金文 2.南朝是我国青铜艺术的鼎盛时期,那时的青铜器的代表是( )

A.司母戊鼎

B.妇好墓出土的象牙杯

C.四羊方尊

D.湖北随州出土的编钟

三、识图题

观察下图,请回答:

①此器皿的名称是什么?它是哪个朝代的青铜艺术?

②为什么说它是青铜器中名闻中外的精品?

答案:

一、1.C 2.C

二、1.CD 2. AC

三、①它是商朝的四羊方尊。②因其造型雄奇,工艺高超,是享誉中外的青铜艺术精品。

第18篇:北师大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

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课程标准〗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了解汉字的演变。

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明白甲骨文、金文的含义,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学习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通过对司母戊鼎等青铜器的铸造过程或用途的想像培养自己的历史想像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甲骨文――汉字,汉字――甲骨文”的正反两方面的推理论证活动,增强对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的认识。

积极开展收集青铜器相关图片及有关资料的活动,通过展览、讲解、想像,加强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 通过对司母戊铜方鼎铸造过程的模拟想像,能分析总结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协同合作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形状奇伟,花纹瑰丽”的商朝青铜器是“上古文明世界技术方面最突出的成就之一”(著名考古学家夏鼐语)。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江泽民语),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 要求知道甲骨文和金文等字体的区别,了解汉字的演变;知道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难点 如何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怎样认识商朝青铜铸造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1.搜集相关的甲骨文资料,并掌握它与今天汉字的渊源关系。

2.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

(1)音乐资料,F4演唱的《流星雨》;

(2)影像资料,包括甲骨文、青铜器的图片,“中国入世、申奥成功、中国足球队出线”的剪辑录像资料;

(3)游戏活动中需要的猜谜字牌。

学生准备

1.搜集甲骨文、青铜器的相关资料并掌握相关知识。

2.搜集日常生活中由铜、锡、铅制成的物品。

3.课前学会书写较为简单的甲骨文。

〖教学方法〗

1.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较少、形式较为单一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设计了相关的游戏内容,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此设计力图体现“人本思想”,将人的喜悦,人的感受放到第一位,使学生体味学习的乐趣、发现的乐趣。

2.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在具体操作中,教师注意“启”的适度性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以此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

3.多媒体、多信息渠道教学方法的应用:

(1)从影、音、像多角度切入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2)多种教学方式的穿插使用,包括猜字游戏、解答数学题、判断正误、模拟空间、评选最佳工程总监等环节。

〖板书设计〗

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设计说明 采用沙塔洛夫纲要信号图示法,以文字、图表的形式将教学内容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地展现出来,在设计上重在把握知识的线索。本课板书设计在设计时把握住三条线索:①“文字”线索,从线索上可以明确甲骨文与汉字的渊源关系,及我国文字的发展趋势;②以“文字刻在什么地方”为线索;③闻名于世的青铜器――司母戊铜方鼎。

1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设计一

通过一则游戏导入新课,游戏的名称为“简单任务的传递”。

具体操作过程:老师将一项简单任务(譬如原地跳、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告诉学生甲,要求同学甲在不说话、不使用肢体语言的情况下,将任务内容告诉学生乙,并最终由学生乙完成此任务。

破解方式:学生甲只要将任务的具体内容写在纸上,就能顺利完成任务。

教师在此基础上设疑: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那时的文字记载了什么内容?由此导入新课。

设计说明:采用趣味游戏的形式导入,旨在建立一种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充分体现“快乐教学”的理念。在游戏的实施中,需要通过师生间互动式的交流,共同配合完成,通过学生间的配合,培养他们协作精神和团结合作意识。

导入新课设计二

通过游戏导入,游戏名称为“比比划划”。

游戏规则:教师准备部分汉字的图片,由两名同学组成一组,竞猜者通过表演者的肢体语言猜出图片上的汉字。

注意事项:表演者不能发出声音,时间是2分钟。在规定时间内猜出数目最多的一组将成为本轮游戏的获胜者。教师在此基础上同样进一步设疑,由此导入新课。

设计说明:相比“导入新课设计一”,本设计除了培养学生一种团结协作的意识,更在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并且通过猜字游戏,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象形含义的理解。

此上两种导入形式都将切入点放到了“文字――甲骨文”上,游戏的形式将“甲骨文”这个相对学生来讲陈旧、遥远、古板的事物,通过趣味游戏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产生急切找寻答案,细读一番的心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游戏的形式导入充分体现“寓教于学”的教学原则,形象的展现了“文字”这种特殊的传递符号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讲授新课

按照教科书的框架结构,本课共分为两部分,第一框题“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第二框题“闻名于世的青铜器”。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需要讲清“甲骨文的含义”“甲骨文的意义”“甲骨文的出土地点”三个知识点, 具体操作建议:

1.播放F4的《流星雨》:在此基础上教师提问“流星雨是怎样形成的”,这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需要学生运用地理课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设计说明:①检验学生自然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这种并不局限狭隘学科知识的教学设计,适应了综合学科体系的理念;②F4的《流星雨》在全国非常流行,学生对此比较熟悉,《流星雨》的播放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及学习兴趣。音乐的穿插舒缓了学生的情绪,营造出温馨的教学氛围。

2.设疑:在人类文明不发达的远古,人们遇到例如流星雨这些他们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时,会怎样做呢?由此导入“甲骨文的含义”。

甲骨文的含义

1.“模拟案情分析――侦缉档案”。教师设计五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要求学生以刑警的身份进行模拟、想像,获胜者将赢得“神探福尔摩斯”的称号。此教学环节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①什么是占卜?

②在商代能够进行占卜的都是哪些人?

③他们都向谁占卜?

④王室贵族通常遇到什么事情,才会去占卜?

⑤占卜人是如何进行占卜的?

2.小循环反馈。多媒体展台展示《商朝龟甲》,引导学生观察龟甲或兽骨上的裂纹呈什么形状,由①~⑤分析得出占卜的含义,并进一步推出“甲骨文”的含义。此教学环节的设计相互呼应,这种紧密问题的设计在于培养学生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初步掌握收集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教师联系时事,分析鬼神迷信思想的产生根源,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甲骨文的意义

本环节设计了由“甲骨文――汉字,汉字――甲骨文”的推理论证活动,通过双向的推理论证,锻炼学生的想像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手脑协调能力。

1.甲骨文――汉字。

(1)通过甲骨文十二生肖单字寻找自己属相。此设计使甲骨文以近距离的形式与学生每一个人联系在一起,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讨论“通过甲骨文――汉字的推论,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由此分析得出“我们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转化而来的”。这种设计在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能力。

(3)教师归纳总结:与甲骨文同时存在的人类的古老文字包括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和玛雅人图形文字,这三种古文字早已灭绝,唯有甲骨文演变成了今天的汉字,并对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中,汉字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总结实际上是对甲骨文世界意义的阐述。 2.汉字――甲骨文。

(1)造字游戏:要求学生由“日”“月”“水”等简单的汉字想像甲骨文的书写,此环节的设计是培养学生的横向思考能力及丰富的想像力。

(2)设计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

我国在破释甲骨文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学者是谁?

他一共破译出多少个甲骨文单字?

在已经出土的甲骨文中已经破译的甲骨文单字有多少?

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要求学生学习郭沫若的刻苦钻研精神,并向全体学生提出要求,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完全破译甲骨文,让辉煌灿烂的商周文明有朝一日在我们手中重见光明。

(3)设疑:“为什么说甲骨文对研究商朝历史有重要价值?” 这种教学设计有“承上”“启下”两方面的作用,“承上”在于从另一个角度阐述“甲骨文意义”,“启下”的功能在于导入下一框题“甲骨文的出土地点”,这种设计使得整个教学内容在结构上趋于紧密性,更显教学设计的严谨性。

3.小循环反馈。

(1)讨论:从甲骨文――汉字,汉字――甲骨文的推理论证活动,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由此导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结论。

(2)游戏――“挑刺先生”。游戏规则:教师说出一句话,由学生找出错误,进行分析。找出“我国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这句话的错误。

设计说明:两个活动的设计,前者是在于结论式的小结,重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后者是在于检测式的小节,以检验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并以这种特殊的小节形式加深学生对“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由商朝开始”的理解。

甲骨文的出土地点

由上一框题导出甲骨文是在河南安阳出土的。

1.设疑:为什么在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就一定是反映了商朝的历史呢?此设计需要学生联系新旧知识回答,学生提高把握历史脉络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培养归纳、综合的能力。

2.进一步设疑:“千里马虽好,也要有伯乐来识”,发现甲骨文这匹“千里马”的“伯乐”是谁,他是怎样发现甲骨文的?由此导出“王懿荣与甲骨文”。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实际上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设计一个教学失误,教师似无意间将讲台上的课本碰到地上,借此提出六个层层递进的问题:“书本为什么要落到地上,而不是往上面掉呢?”“牛顿是怎样发现地心引力的?”“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曾经坐在苹果树下,又有多少人曾经被苹果砸到,为什么只有牛顿发现了地心引力?同样在王懿荣之前又有多少人也见到过‘龙骨’,为什么也只有王懿荣发现了‘龙骨’的奥秘呢?”这个似乎有些“歪打误撞”的教学环节的设计,实际上恰恰是以一种非正式的、轻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习惯。

4.多媒体展示《金文》:①要求学生能够区分甲骨文与金文,通过对比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甲骨文的认识,并初步把握我国文字演变的发展趋势,起到承上的作用;②通过学生对“刻在青铜器上文字――金文”的简单了解,导入下一框题“闻名于世的青铜器”,起到启下的作用。这种设计在于巧妙的将教学内容呵成一体,使得学生能够较为清晰地把握住历史线索。

闻名于世的青铜器

首先从框题上分析本目需要讲清三方面内容:“青铜”“商朝青铜器铸造业的高度发展”“闻名于世的青铜器――司母戊鼎”。这三个问题的设置遵循了层层递进、逐层深入的原则,把握住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青铜

1.观察:教师要求学生取出事先准备好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铜制品,观察铜的特性。考虑到学生要了解青铜,首先要了解铜,而且铜制品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因此此环节设计实际上是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这种生活式的教学设计,也容易与学生形成近距离的交流。

2.设疑:金属铜有哪些缺点?

3.模拟空间想像:“如果你是商朝的工匠,你该怎样做才能既解决铜软的特性,又降低铜的熔点?”这种设计从语言上较具亲和力,容易与学生形成沟通,假设情境的设计,使学生以一种参与者的身份融入特定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想像能力,使学生自己分析得出青铜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青铜器是怎样铸造的?”由此导入下一框题“商朝青铜器铸造业的高度发展”。这种设计的巧妙性在于教师在各个问题、活动环节的设计上注意相互的衔接性,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把握住线索,逐层推进。

商朝青铜铸造业的高度发展

本目的重点应放在两个词上,即“发展”与“高度”。

1.发展。学生根据搜集的材料,复述商朝铸造业的发展。通过这种设计锻炼学生通过相关的信息渠道搜集历史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这种过程的锻炼使学生能够自己较为清晰地把握住历史脉络。

2.高度发展。

设疑:设计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

(1)青铜艺术达到高峰是在什么时期?

(2)你们有什么证据呢?

设计说明:首先,两个问题的设计,前一个重在承上,以形成内容的上下连接性,后一个重在启下,以体现“高度”两个字,采用反问的形式加大强调的语气;其次,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学生搜集大量的关于商朝青铜器的资料,从种类、纹饰、造型等各个方面对商朝的青铜器进行阐述。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对学生搜集材料效果的检测,培养学生将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初步的分类、归纳、综合的能力,及系统化、条理性的表述能力。

(3)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设计说明:此问题设置是在总结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司母戊铜方鼎、四羊方尊的图片展示,即是对商朝青铜器高度发展的最形象的证明,也由此导入下一框题“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司母戊鼎”。

3.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司母戊鼎。

(1)评选活动――“最佳评论员”:引导学生观察司母戊鼎的造型并进行描述,并解释司母戊鼎名称的由来,根据学生的表现评选出“最佳评论员”。

设计说明:评选的形式使得教学内容增加了生动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学生的描述过程实际上是考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及流畅、生动的表达能力,此外在描述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2)现场实验:为了使学生形成对“世界上最大的”形象认识,设计一个现场实验环节,事先准备体重称,将学生的体重数逐一相加,计算司母戊鼎相当于多少名学生的体重之和。

(3)组织讨论:司母戊鼎的铸造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假如你是司母戊鼎铸造工程的总设计师,你会怎样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并由此评选出“最佳工程创意奖”。在学生活动中,教师应重在点拨,并给予适当的评价,并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归纳性总结,使学生明确了解司母戊鼎的复杂铸造工艺。

设计说明:问题情境的设置,培养学生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创造活动的能力。学生思考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培养了他们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驾驭、处理复杂事件的能力。鉴于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评选“最佳工程创意奖”的环节,培养学生的良性竞争意识与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具体操作:

①两道数学题的计算:提问形式参照《开心辞典》及主持人风格。

浇铸司母戊鼎需要800多千克的铜液,如果以每一坩埚一次熔铜12?保登Э思扑悖?至少需要多少个坩埚同时进行熔化?

每个坩埚需要三四个人,要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共需要多少人同时行动,共同协作?

通过学生自己的计算,能够较为形象的了解铸造司母戊鼎的复杂。

②铸造过程的六项工程难题:

为什么一定要70个坩埚同时进行熔化,同时进行浇铸?

怎样才能协调好250人同时行动?

怎样才能做到70个坩埚同时进行熔化?

怎样才能保证70个坩埚的铜液同时达到指定温度?

在没有任何起重机械辅助的情况下,怎样通过人力搬动滚烫的坩埚?

怎样才能做到70个坩埚同时进行浇铸?

设计说明:这六项工程难题设置的意图并不是在于真正要求学生能够找到解决方案,而是学生通过思考并试着解决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司母戊鼎铸造的复杂,由此对商朝的工匠们能够铸造出如此宏伟的青铜器感到钦佩,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根据六个“同时”的设计,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即司母戊鼎铸造的每一道工序都包含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聪明才智与协作劳动,同样对于今天的我们,无论是一个班级体,一所学校,还是我们国家的发展,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去打造。

4.欣赏青铜器――青铜立人像。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尊铜像有什么特点。此教学环节的设计首先是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细致的观察力;其次是通过对“青铜人的两只手握成圆圈,应该拿着什么”的想像,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发的对断臂维纳斯缺憾美的讨论,使学生树立初步的美学观念及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5.小循环反馈。

(1)通过一道判断题的形式进行此框题小循环反馈:即 “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技艺精湛、气势浑厚的青铜大鼎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此教学环节的设计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讨论“司母戊鼎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播放“中国入世”“申奥成功”和“中国足球队冲入世界杯”录像剪辑,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明确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是一定的社会现实的反映,由此加深学生对“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技艺精湛、气势浑厚的青铜大鼎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这句话的理解。

设计说明:两个环节的设计一个从“古”着手,立足课本,一个从“今”着手,立足现实,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拥有着高度繁荣的古代文明,同样也必将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今天与明天。

小结

要求学生以“每课一得”的形式进行小结,这种设计即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又是对学生归纳、综合能力的锻炼,体现了师生互动式教学原则。 〖教案设计说明〗

1.在教案设计中设计了许多“小包袱”,随着内容的进行,不断的甩出设计的包袱,即在教学过程中每一问题,每一环节的设计实际上都是暗藏玄机,起到层层铺垫的作用,从而使内容层层递进,使学生体味发现的乐趣,真正体现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

2.在具体操作中,设计了几个游戏,如猜字游戏、简单任务、造字游戏、侦缉档案等,这些游戏在设计上对教学内容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的作用在于在不经意间渗透教学思想,体现“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

3.联系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在教案设计中多处使用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譬如在第一框题“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的导入时,引用F4的《流星雨》;又如,在语言上力求与学生形成一种亲和力,从形式上借鉴了著名娱乐栏目《开心辞典》形式及主持人风格。 〖教案点评〗

这是一节在课程改革大潮中涌现出的比较有创意的新授课。教师独具匠心,巧妙构思,精心运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探求新知,谋求发展,初步形成一种可贵的“学习共同体”。教学形式生动活泼,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歌曲、谜语竞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积极、愉悦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19篇:《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5)

《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

【内容标准】

知道甲骨文、金文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

一、内化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甲骨文、金文的学习,明白它们的含义,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通过学习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通过想象司母戊鼎等青铜的铸造过程及用途,培养历史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收集甲骨文的文字及图片,指出他们与今天文字的渊源关系,以此加深对汉字与甲骨文渊源关系的认识。

收集有关青铜器的照片、实物和有关资料,并进行展览、讲解和想象,以加深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而商朝青铜器是上古文明世界技术方面最突出的成就之一。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潮流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从而自发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堂专门的文化史课,着重为我们介绍了商文化的典型代表甲骨文和青铜器。我们知道,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奴隶制大国,商朝的文化在古代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一席,是上古文化中绚丽的瑰宝。本课是学生了解甲骨文和青铜器、认识商文化的最重要的一课。只有认真学好本课,学生才能比较全面地认识商朝。同时,本课也是本教科书中第一堂专门的文化史课,学好本课,对于学好以后的文化史课会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知道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使学生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认识到商朝的青铜铸造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由此反映出的国力盛衰问题。

三、教学流程 入境生趣导入新课

1.播放十运会开幕式精彩片断,内容是青铜大鼎冉冉升起,将十运会推向了高潮。(直观生动,有很强的感染力。为上好本课建立良好的开端)

2.请学生根据影视片段谈谈开幕式这段场景象征着什么?(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3.提问:开幕式上的青铜大鼎是件仿制品,它的原型是什么?

(通过回答这个问题导入到新课的学习,进入司母戊鼎的教学环节) 青铜器

1.司母戊鼎被国家博物馆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但是最近去国家博物馆参观的人却发现司母戊鼎不见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国宝失窃了吗?

(设置悬念,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2.多媒体出示新闻“司母戊鼎回乡,为殷墟申遗助力”。同时创设出情景:请你做小导游,为来到安阳殷墟的游客解说司母戊鼎。

(学生自主学习司母戊鼎相关内容,为解说司母戊鼎做好准备。学生上台演讲时的表现可能尚显稚嫩,但教师应以鼓励为主)

3.学生上台解说后,由其他学生向小导游提问题,并解答。

(通过学生自主质疑和答疑,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和思辨能力,并引出难点)

4.关于司母戊鼎的制作方法,在学生充分想象和猜测之后,教师出示教具和图片,破解疑难点。

(通过学生的猜测培养历史想象力,教师通过直观的教具和图片解决本课的难点问题) 5.通过“称一称”和“算一算”两个小活动加深学生对司母戊鼎的认识。

(通过活动将枯燥的数字转换成感性的认识,充分体会到司母戊鼎的制作规模宏大,技艺精湛)

6.回到刚才出示的新闻,设问:为什么殷墟申遗要把司母戊鼎请回来呢? (经过前面的学习,到这一步不少学生应该能够讲到司母戊鼎的价值了) 7.通过“参观青铜器展”,让学生概括出商代青铜器的特点。

8.假如你是一位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件青铜器,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引导到金文,并引发思考“文字出现的意义”,过渡到甲骨文的教学) 甲骨文

1.设问如果没有文字,人们怎样传递信息,让学生探究文字出现的意义。

2.以谈话法解决: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出土的地点主要在哪里?甲骨文主要使用于哪个朝代?甲骨文记载了什么内容?甲骨文的出土和识读有什么意义?

(这几个问题书上都有答案,理解难度不大。最后一个问题,引出甲骨文和今天汉字的渊源关系) 3.以“车”为例演示汉字演变的过程,并让学生临摹“车”由甲骨文演变到简体汉字的各种字体。

4.“对号入座”小游戏,加深对汉字演变过程的认识。

(充分利用多媒体互动的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加深对汉字演变过程的认识) 5.小结本课内容,进入练习环节。 练习

多媒体展示四件国宝,每件文物对应一道题目。

1.“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猜测甲骨文。

2.“知识巩固”,完成紧密结合课标的三道填空题。

3.“家乡历史知多少?”说一说家乡有哪些名胜古迹,哪个最能代表家乡。

4.“课外延伸”,设计自己心目中的鼎为母校八十周年校庆献礼。最后,学生填写课堂教学自我评价表。

(让学生逐渐学会自我评价,并通过学生的反馈,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

师生双反思

1、本课实际上是一次专门的文化史课,因此,需要发挥文化的长处。透过甲骨文的内涵和青铜器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文化是经济生活的间接反映,是综合国力的折射,因此,要帮助学生建立、形成这样

的观念。

第20篇:甲骨文和青铜器.反思doc

甲骨文和青铜器》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体,了解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我以课标为宗旨,在教学过程中作了这样几点处理:

首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设计了许多“小包袱”也就是很多与本课有关的紧紧相连的问题,在预习环节就给学生预习。随着内容的进行,不断的甩出我事先设计好的这些问题,即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实际上都是暗藏玄机,起到层层铺垫的作用,从而使教学内容层层递进,使学生体味发现的乐趣,真正体现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

其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设计了几个游戏,如本课开头的猜字游戏,简单任务,造字游戏和侦缉档案等,这些游戏在设计上教学内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的作用在于不经意间渗透教学思想,体现”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

第三,联系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在教学设计中多处使用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譬如在第一框图”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的导入时,引用歌曲,又如,在语言上力求与学生形成一种亲和力,从形式上借鉴了著名娱乐栏目形式及主持人风格.本节课我力图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积极和愉悦的教学氛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在上完这节课后,自我感觉有这样几个亮点:第一,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反应强烈,有较浓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来我们这节课的内容说的是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学生知之甚少,比较枯燥,但是通过课前布置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第二,对于“甲骨文-汉字,汉字-甲骨文”的展示自我感觉是本课的一个设计亮点,让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甲骨文的意义;得出甲骨文与汉字有着渊源的关系,今天的汉字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第三,“青铜器”这一环节提问的方式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通过追问的方式使学生很轻易就能理解出”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而且能真切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从而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当然每一节课都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这课也是如此第一,本课导入设计欠佳,与本课衔接优点勉强;本意是想激发学生的兴趣,结果从课堂效果来看不是很理想.第二,关于青铜器的制作过程问题设计过多,以至于后面的内容被弱化了,时间不够;这一环节设计不好本意是想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可是问题过多了.第三,在最后的一个环节中,关于青铜器的意义应该有学生概括,因为在我们前面已经分析了那么多以后学生应该可以自己分析出来,而不需要教师来讲述.

甲骨文作文
《甲骨文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