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01 21:04:39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马克思曾经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09经院8班姚敏婷2009020456

马克思曾经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中包含科学的论断,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1953年,毛泽东就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等重要论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其丰富的内涵,择其要者:第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必须注重发展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第二,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在经济学中,经济增长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靠资源量增加,如劳动力、土地等自然资源;另外一种途径就是依靠技术进步从而使资源的使用效率上升。

我们假定劳动(N)和资本(K)是仅有的重要投入。下面方程显示产出(Y)取决于投入和技术水平(A)。

Y=AF(K,N)

经过一系列的换算,我们可以得出投入的增长和技术提高对产出增长的贡献。

△Y/Y=[(1-θ)×△N/N]+(θ×△K/K)+△A/A

产出增长=(劳动份额×劳动增长)+(资本份额×资本增长)+技术进步

θ为资本份额,美国约为0.25,(1-θ)为劳动份额,一般为0.75。由此我们可以从公式中看出,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为1,即技术的进步直接带动产出的增长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品的科技含量每隔10年增长10倍。在19世纪,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的间隔期一般在65年到30年之间,到20世纪这种时间间隔大大缩短,其中集成电路只用了2年,激光器仅用了1年。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率20世纪初只有5%-20%,20世纪中叶上升到50%,当代一般为60%-80%,明显超过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率。

据统计,我国现阶段高明科技产业的人均产值,是传统工业人均产值的5~10倍,是手工业的50~100倍。其次,当代产品中的科技含量高度密集,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商业价值。资料表明,如果以产品的单位重量价格比来计算,钢材为1,小轿车为5,彩电为30,计算机则为1000。美国微软公司1972年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投资总额为2.7亿美元,而第一年就回收了14亿美元。

推荐第2篇:人际关系是生产力

人际关系是生产力

09生态学 林明仙

学号:04021200901

5生产力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它表示的是生产中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人际关系是可以和生产力相等同的。 在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难免要建立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即人际关系。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人际关系的变化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人在社会中不是孤立的,人的存在是各种关系发生作用的结果,人正是通过和别人发生作用而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在实现生产力的过程中,人际关系是必不可少的。

人际关系在人的生产生活当中是极其重要的。其重要性主要分为以下四种:

一、人际关系是人之基本社会需求。一个人从降临到这个世界,在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人际关系伴随着自己。亲人、朋友、爱人、同事、领导„„没有这些人际关系的支持,一个人不可能完整。人在社会中不是孤立的,人的存在是各种关系发生作用的结果,人正是通过和别人发生作用而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人际关系可助人自我了解。有一句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怎样的思想品德修养,有怎样的性格,几乎可以确定有怎样的人际关系。反过来说,人际关系就可以从侧面帮助我们自我评价。

三、人际关系可达到自我实践与肯定。幸福感研究表明,结婚的人或有朋友的人,他们生活得更幸福些,原因可能是他们所获得的人际关系发生了作用。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的许多需要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得到满足的。如果人际关系不顺利,就意味着心理需要被剥夺,或满足需要的愿望受挫折,因而会产生孤立无援或被社会抛弃的感觉;反之则会因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四、人际关系可用于自我鉴定社会心理是否健康。心理健康心理上的疾病往往由紧张所引起。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减少或防止心理紧张所造成的心理伤害。有些设计精巧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联系是由于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发生了作用。在绝大多数场合下,社会支持和高度的自我尊重可以保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世界。

在实现生产力的过程中,人际关系处处体现着她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是生产力三要素。“生产力”是社会科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十分抽象的概念,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某种社会属性。生产力是从事于生产活动的人们所构成的社会机体或系统进行社会物质变换、维持社会自身的一种能力或功能。生

产力与劳动力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社会的机体的功能或能力,后者是人的机体的能力或功能。生产力从来都是指社会的生产力。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于各个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它是与各个个人同时存在的特殊世界,其原因是,个人(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对立的,而这些力量从自己方面来说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力量。”。也就是说明,只有人际关系起了作用,生产力才有可能实现,才有可能成为生产的力量。生产力,作为一种能力或力量,对应着确定的实体或载体。生产力的主体或实体既不是劳动者,不是劳动资料或劳动对象,也不是以上生产三要素的结合体,而是具有一定生产关系的人们构成的社会机构,是“一个以人为肢体的生产机构”。

综合以上所述,人际关系就是生产力是可以成立的。在实现生产力的过程中,人们,即劳动者,总是有意无意的利用着各种人际关系。而同样,人际关系成为了生产力的代名词。特别是当今这个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正在无限的渗透在各个角落,人不可能孤立于这个世界,而是通过这种人际网构成。总而言之,人就是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和。

推荐第3篇:什么是科学技术

什么是科学技术

钱伟长

科学技术总的来说有两类:一类是了解、认识、解决社会问题的,这是社会科学和社会技术;一类是了解、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这是自然科学技术。

了解、认识社会有很多方法,最最基本的是调查研究。认识以后,作出许多结论,这是社会科学中的理论部分,如政治学等等。管理社会、改造社会,这是社会技术,比如法律学,我认为就属于社会技术,管理社会总得有个规格,这等于自然科学里的规范一样。全部管理科学应该属于社会技术。

自然科学技术实际上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数学,是计算数量和分辨空间位置的许多概念的基础和它的理论,是一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运用的衡量工具;第二部分是自然科学,是人们观察自然现象总结出来的许多共同规律;还有一部分是技术、工程。

工程与技术不同。技术是人们制造工具和进行生产的方法,有的是根据已知的原理创造出来的,有的可能还并不了解它的原理,比如中国人发明指南针的时候,并不知道它的原理,可我们已经用上了。人们在改进技术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它的规律,把它的原理弄清楚了,这就成为科学了。工程是综合了许多技术为一个总的任务服务的,比如建筑工程是盖房子的,其中需要很多技术,如采光、取暖、供水、结构的设计等等。所以工程师一定要有组织能力。一个人不可能样样精通,但至少有关各方面都知道一点,其中有一门是精通的,他要组织精通各种技术的人跟他合作,来完成一个总的任务。

在社会科学里,政府的管理工作实际上也是属于工程的,它要综合所有的社会技术,还要借助于自然科学技术管理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所以我想,管理科学应该叫工程。

现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很多是交叉的。许多社会方面的问题,要靠自然科学技术来帮助更清楚地进行分析研究,比如经济问题的研究,既有社会方面的问题,也有技术方面的问题,跟数学方面关系尤为密切。至于像计算机的运用,更难说它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了,在教育问题上,一个好的教师要循循善诱,这就需要懂得心理学,而心理学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所以,现在我们要大力发展交叉学科。讲科学发展的趋势,这也是一个大趋势。国家的进步,包括生产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搞自然科学技术的人要懂得一点社会、社会的科学技术,搞社会科学的人也要懂得一点自然科学,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最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

推荐第4篇:浅谈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_哲学论文

科学技术传播(The Transm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以下简称科技传播)是指科技信息的交流、沟通与分享的过程或行为。它是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哲学家培根早就指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它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广度与深度。科学技术是否被传播,传播的结果怎样,不仅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而且影响着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本文拟就科学技术传播的社会价值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和讨论,以此就教于学界同仁。

科技传播的社会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技术的一种文化形式。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既是人类认识客观存在的智慧结晶,又是人类认识客观存在的武器。从价值论的角度看,科学技术是“对于事物存在价值的确认。„„事实上不可能找到一种科学知识,它不是对事物存在价值的断定。因为那样的知识没有反映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和客观性,没有揭示宇宙联系和规定的丰富性,没有揭示事物所遵循的规律,因而也没有任何指导人的社会实践的能力。”科学技术正是由于其本身的价值所在,才有了传播的可能与必要,才有了其社会价值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由于自然科学被资本家用作致富手段,从而科学本身也成了那些发展科学的人的致富手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而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今天,发达国家工业生产的增长大约有三分之二来自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国家的强弱及其国家在世界舞台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及有效地利用科技成果的能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对社会进步起决定性影响的思想深入人心。近20年来,许多国家和政府纷纷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如美国的“星球大战”,欧洲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技术立国”等,即是科学技术所具备的社会价值的表现。科学技术的传播过程,无论这种传播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只有经过传播过程或传播活动,科学技术才能内化为生产者的技能,进而作用于劳动对象,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社会各领域的变化。重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作用,就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播。换句话说,科技传播是使科学技术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必要环节,其社会价值意义即在于此。

一、社会成员科技意识的提高及整个社会科技氛围的形成

日本森谷正规认为,一个国家的技术向来是该国文化的产物。日本之所以能在二战后获得飞速发展,就在于它使来至欧美的技术,适应了日本的环境,即取决于日本“技术性格”与“技术风土”的相适应。我国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崇尚道德人伦,轻视工艺技巧的社会民众心理不能不说是近代以来,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我国历史上不乏将西洋先进科学技术传播给国人的贤仁志士,但终因没有适宜的社会文化环境而未能产生较大的社会效果。我国发展的历史及科学技术发展史都表明,社会及其所属成员对科技的认识、态度和评价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因素能转化为制约或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观精神和客观社会条件。科技意识就是以这些认识、态度和评价为基本内容的。较高的社会科技意识,会使全社会自觉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巨大社会价值,增强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形成尊重科学技术劳动和科技劳动者,支持科技事业的社会环境,影响、吸引更多优秀的社会成员投身科技。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通过科学技术传播工作,将科学技术普及,进而提高社会成员的科技意识,形成全社会理想的科技氛围,如在英国的许多会议厅、甚至餐厅墙上悬挂的更多的是科学家的画像;我国特别行政区——香港仅科技传播的专门机构就有10几个;我国长春市图书馆也建立了国内第一个“院士厅”,厅内挂有许多院士的画像及生平介绍。各国政府都在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将科技意识、科技思想、科技态度传递给每一个社会成员,从而影响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影响他们对科技的理解、重视、支持及内化为科技劳动的积极性。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只有依靠人的自觉的有意识活动才能实现,这种意识就是科技意识。科技意识的能动性是和它的超前性(相对于某一具体实践而言)、科学性不可分的。在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大的当今世界,对科技的传播会使科技社会一体化发展,这样,科技才能适应社会环境,取得社会的认可,为社会及社会成员所容纳,才能被劳动者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变成生产工具和从事实践活动的武器。

社会成员的科技意识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社会民众心理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一定时期社会民众对科技价值的基本判断和基本态度。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社会民众心理的产生是特定文化传统和现实文化状况共同作用的结果,正如著名社会心理学家David G.Myers 所说:“社会心理的变迁更多地是基于文化而不是过程。不同文化中的人可能形成不同的主张,并具有相同的形成方式”。在Myers看来, 人的社会心理主要表现为人的社会态度,包括人的信念、意愿、好恶、目的、相信等等,这些社会态度作为一种价值判断会深深地影响甚至决定人的社会行为,于是,在人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之间形成一种内在的关联效应。如果人的社会态度以一种普遍的社会共识被民众所拥有,就会在人的社会行为中形成一种内聚力,表现为较为一致的社会行动;相反,社会态度的混乱或多样,也必然引致混乱的社会行为或多样化的社会行动,社会就失去了其整合力。Myers认为, 人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态度之间的关联性用右图表示。 附图

从这一图示可以看出,态度与行为的关联性具有内在的双向导引途径,态度可以决定行为,行为也可以决定态度。行为和态度的内在关联构造又存在于一个更大的社会背景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可以说,行为态度的相互作用是在作为整体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下进行,而通常我们对于态度的认识则主要是通过被表达出来的态度实现的。 Myers认为,态度和行为的这种关联性具有非常普遍的意义, 它真实地反映了各种文化传统中的基本状况,是一种普遍的结构模式。

根据Myers的结构模式,人们不难作出如下分析, 即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其社会成员在信念、意愿、好恶、目的、相信等社会态度方面对科学技术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具有良好的判断,具有发展、推进、大力利用和规范科学技术的良好社会共识,即具有良好的科技意识或关于科学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心理态度,那么,人们在行为上就会做出发展、推进和大力利用科学技术的活动,并通过这种活动,形成更好的有利于科技进步的社会氛围。如上分析结果表明,科技态度或科技意识在推进科技进步和发展中确实具有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全民科技意识的提高必然要得力于科学技术的传播,这是不言而喻的。

从传播的角度看,并非所有科技成果都能得到社会的承认,都能内化为人们的社会态度,都能存在于人们的科技意识之中。事实上,只有被社会所承认的科技,才能引起其成员对它的重视、理解,才能真正变成民族的科技,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中指出:“只有能够理解科学的好处的全部意义并加以接受的社会,才能得到科学的好处。”科技意识是理解科技的基础,科技意识的获得靠科技的传播。

二、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科技知识的现实生产力转化

科学技术总是最先被少数的科技工作者所拥有、掌握,而科技的发展要靠全社会的力量,科技对社会的作用也必须借助于社会的力量。这就要求科学技术必须变少数人掌握为多数人掌握。而要达到这一转变,必须通过科技传播。通过科技传播,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三要素相结合,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科学技术与劳动者这一生产力中最活跃要素的结合。通过科技的传播,劳动者掌握了科学技术,从而提高了智力,提高了支配自然的有效性。科学技术与生产工具相结合,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通过生产工具“物化”出来,创造了新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与劳动对象的结合,使得新的劳动对象不断被开拓出来。运用科学技术的力量能够创造出自然界原先没有的劳动对象。新的生产工具、劳动对象无一不是科技的“凝聚物”。马克思关于“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著名论断,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本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今天,人才、科技、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本。计算机与自动控制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普遍应用,使生产工具中增加了信息化、智慧化、网络化的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引起了社会产业结构的巨大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及管理国家的方式。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一方面使得科技信息的传播、交流与共享速度、容量成倍地增加,人们能够很便捷的获得最新的科技、经贸信息,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人们能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进行有效的合作,尤如一个单位。这样,科学技术在传播的过程中又促进了它自身的发展和其它学术的传播。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传播,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才能引起欧洲技术的变革、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人们思想与行为选择的变化。哥伦布的航海之行不能不说是指南针传播的结果之一。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和科学的应用》中评价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时曾提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在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的时代,由于各种仪器的标准化、微型化和商品化,知识的获取、整理、支配、利用等操作在今天已发生了变化,我们有理由认为,信息机器的增多正在影响并将继续影响知识的传播,就象早先人类交通方式(运输)的发展和后来音像流通方式(传媒)的发展曾经做的一样,今天的科学技术传播对于知识这一重要生产要素的拥有及拥有质量来讲起着“瓶颈”的作用。正如后现代哲学家利奥塔尔所提出的那样,知识只有被转译为信息量才能进入新的渠道,成为可操作的。因此,我们可以预科,一切构成知识的东西,如果不能这样转译,就会遭到遗弃;新的研究方向将服从潜在成果变为机器语言所需的可译性条件。不论现在还是将来,知识的“生产者”和使用者都必须具备把他们试图发明或试图学习的东西转译到这些语言中去的手段。这也就是说,在科技高速发展及物化的时代,无论是科学技术的创造者还是科学技术的接受者,都必须掌握科学技术传播的知识或工具。

三、科学技术传播有助于塑造正确的社会价值体系

科学技术是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的重要保证,它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扩大和深化的结晶。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广泛深刻地引起社会各领域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甚至从根本上影响到社会价值体系的重塑。由于科学技术在其本性上具有深刻影响社会价值体系的功能,所以,科技传播必须在有效的和正确的社会控制之下进行。新科技传播对人类社会价值体系的影响来说,可作如下概括: 首先, 科技传播会深深地改变我们的文化观念。 正如美国哲学家Lowrance所说,“科学已经消除了大量的文化神秘,清除了许多谜信,使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魔法的世界上,它把物质转化成毒气、体液、香味、惩具和生命力,重铸了身体和心灵、自然和教养以及古典的技术和手艺,展现了人类的那个大写的手。科学揭示了死亡、遗传和健康的原因、回答了人类的起源,指明了人类的趋向,使我们有能力理解我们所见所说的意义。科学不仅描述了特殊的文化,而且帮助我们精心制作不断变化的文化和社会观念。”

其次,科技传播能够创造全新的公众认识,形成新的社会透视热点。在科技传播过程中,当利用大众传媒手段对最新科技成果宣传报道和分析时,往往会在公众中造成强烈的震撼,创造出全新的大众认识,从而形成全社会对某些科技成果的关注,形成新的社会透视热点,从而动摇、修正或重铸出新的道德的、伦理的、审美的、行为的或实践的、甚至宗教的规则,这些规则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的变迁,对于科技自身的发展和人类整体的演进,都会产生推进或阻碍的作用。

第三,技术的社会传播能够强有力地改变竞争社会选择的注意力,改造人们的价值观念。例如,在Lowrance看来,太阳能的广泛应用和储存方法的不断跃进,意味着大范围内对太阳能电池的梦幻般的进步,不是基于更有效的制造业,而是基于科学的发现。太阳能的技术应用所具有的这种促进人们价值观念的状况,并不是人为的,而是技术传播的结果。 第四,科学的社会传播能够澄清和帮助分析人们的社会选择,帮助提高公众的注意力。科学描述因果现象,人们的社会行为和态度是基于知识而改变的。因此,基于科学的认识和知识,有助于改变人们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对此,前文已作了较深入讨论。 第五,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传播同样具有改变人的现实价值体系的功能。

从如上几点讨论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的社会传播对于改变人的现实社会存在,尤其是对于改变人的现实社会存在的观念或社会价值体系,是影响甚大的,之所以会如此,是由科学技术的基本的社会功能决定的。

我们知道,科学技术知识是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的先导,科学技术对人的智力、思维方式都有重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科技的综合渗透,科技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科技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事务的必要成份,贯穿于社会及社会事务管理始终。科学技术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物质与变化条件。任何一种科技的发明与传播都会不同程度的引起人们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例如,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现,不仅丰富、发展了物理学理论,而且导致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发生了深刻的革命,改变了人们考虑问题的角度。资产阶级用科技这一物质手段,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反对宗教神学的封建的世俗权威。“在技术方面,蒸汽机的产生及其广泛使用,极大地刺激了整个社会生产领域,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交通动力业、冶金和化学工业等生产部门的迅速壮大,一个席卷欧洲大陆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普遍展开,导致了世界性的工业革命,这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狂飙时代。”可见,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及其广泛传播,才有了人的较为全面、较为彻底的解放和自由,从而使人充分发挥其潜能,摆脱自然的束缚,使人的认识及其实践逐渐从宏观领域走向微观领域又走向宇观领域。科技价值观、科技思想和科技方法逐渐深入人心并成为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理性工具。每一次科技革命及其科技传播都在科技普及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解放了社会成员的脑力,提高了社会成员的智力,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正如亨利·哈里斯所说:“在二十世纪里接受教育的人——不管他知道不知道,不管他喜欢不喜欢——没有一个能够不受哈维、牛顿、达尔文、以至普朗克的学说所影响”。

四、科技传播有助于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

任何一种科学及其物化形式——技术都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科学技术是为解决某个或某些方面的问题产生的,所以科学技术只有变成现实的武器,才能实现它的社会目的。由于社会的系统性,某一问题的解决,仅靠一门科学或一种技术的运用是不可能的。它一方面要依靠其它科学技术知识,另一方面需要所有参与人对科学技术的掌握运用。如果离开科学技术的传播这一客观行为,科学技术知识就不能成为社会的力量。所以,就科学技术产生的直接目的的解决来讲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传播,而每一次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结果都是以后科学技术产生与发展的前提或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著名科学家牛顿讲,我之所以站得高,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由于科学技术知识的可传播性及其被传播,人类知识、人类文化才能得以继承和完善。事实上,任何一种科学技术的发展、完善本身都是继承的结果。拿内燃机的设计原理来说,它是从汽缸内部产生热汽,这明显地区别于从汽缸外输入蒸汽的蒸汽机原理。但是,它同蒸汽机一样,都是靠热汽推动活寒在汽缸内运动而产生动力的,这是它对蒸汽机原理的继承和改进。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一个由传播到吸收、继承,再到发展完善,然后再传播的过程,科学技术本身也正是在这样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中,得到补充和修正从而获得发展。

根据如上讨论可知,科学技术对人类及人类社会所引起的积极社会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科学技术的传播也带来了一定范围的反功能、负价值。马克思讲:“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象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渡的疲劳。新……的财富的源泉……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和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革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毋庸争辩的事实。”事实上,科学技术每将人类带向文明一步,人类都要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现代科学技术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却增加了高科技犯罪;能源为人类提供了动力,但带来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原子核裂变在为人类开辟了一种新的能源——核能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毁灭性的危机,1945年8月6日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就是铁的例证;电视使人们信息灵通,生活丰富;但却浪费时间,影响工作、学习及儿童的社会教育。克隆技术的发明、运用,克隆人的出现既能避免减少人类工作的负荷、损伤,却也可能带来更多的混乱、犯罪。科学技术越发展,科技传播越迅速,科技消极的社会功能暴露得就越明显。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科学技术传播亦是如此。我们应在积极推进科技传播的同时,有意识地将科技传播的负面效益限制在最小范围,并利用其它科技知识加以彻底解决。只有科学技术才能最终解决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问题。对此恩格斯早就指出:“在科学的猛攻下,一个又一个部队放下了武器,一个又一个城堡投降了,直到最后,自然界无限的领域都被科学所征服,而且没有给造物主留下一点立足之地。”

总之,科技传播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快速交通工具的出现,增加了人类活动的半径;电视机的普及,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成为可能;航天技术的发展,开始了人类“太空旅游”的年代;电子计算机使人类信息共享。科技传播以其巨大的力量无孔不入地进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今天随着知识越来越成为新型的生产要素,科技传播的功能及其价值必将日益明显。科技传播的速度与质量将成为一个民族知识拥有与操作的基础环节。所以,加大科技传播力度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荐第5篇:幸福是一种“生产力”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幸福是一种“生产力”

作者:陈平安东

来源:《江苏教育》2013年第10期

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前,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幸福”一词一时成为媒体十分关注的热门词汇,也成为国人深度思考的一个问题。生活中越是稀缺的东西,人们就越会关注,“幸福”正是这样一种东西。

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受到全社会广泛的关注。政府与社会给了教师很多荣誉与称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阳光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但现实生活中教师们的幸福感并不高。2011年人民网教育频道与《现代教育报》联合推出“教师的幸福指数”调查,调查的结论是:“教师幸福指数令人担忧,幸福人不足两成”,有67%的教师一天工作结束时感到“疲惫不堪”,有25%的人“厌倦”教师这个职业。

幸福是什么?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词典上的定义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状态”、“心情”这样的表达似乎说明幸福真的是不能描写而只能体会。但“满足”“愉快”也是幸福的题中应有之义。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更给出了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人类追求个人效力最大化的过程更是追求个人幸福最大化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幸福不仅促进自身发展,更演变成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感受到幸福的人们无疑工作效率会更高。

教师是最需要幸福起来的人。教师不幸福,学生就不可能幸福;学生不幸福,我们的未来就不可能美好。不幸福还是一种“瘟疫”,它会在同一群体中传染扩散,可能削弱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甚至会瓦解整个组织。从这个角度说,幸福确实是一种“生产力”。

让教师幸福起来,成为了目前教师发展与教师管理中一个迫切的问题。在政府重视、全社会高度关注、教师地位得到很大提高、绩效工资得到推行的今天,为什么很多教师还会觉得“不幸福”?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很值得我们深思。本期组织几位专家及老师对教师幸福进行专题讨论。

推荐第6篇:企业文化是一种生产力

企业文化是一种生产力

主持人:我们谈了很多关于企业文化的话题,企业文化到底对企业来说有什么作用?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因为有良好的企业文化而使企业持续发展的例子?

梁永强:中国企业往往爆发力很强,但是耐力不够,主要是没有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的长期发展一定要有企业宗旨、使命、共同愿景以及具体实施的措施。我个人看来,良好的企业文化其实是一种生产力。

在业内我很欣赏两个企业:一个是国外的默克公司,一个是国内的同仁堂。前者强调的“做药并不是为了利润,而是为了人类健康”。所以当大的流行疾病到来的时候,默克公司就能够把自己的专利产品无偿奉献出来,让所有的药厂进行生产,用于治病救人。这样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色彩的企业,不仅会获得良好的社会形象,而且员工会以在这样的企业工作为骄傲。这种企业文化可以说是默克公司强大的后盾。而后者历时300多年,不管“当家的”到底是谁,一直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和“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使同仁堂金字招牌长盛不衰。说到“开心人”,它毕竟只有三年历史,企业文化的建设目前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但我们已经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也希望逐步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

王春雷:在“贵州一树”,我们的店面都挂着这样一个牌子“一树百获”。这句话是来自管子的“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这里强调的是对人的尊重。在“贵州一树”,我们希望给员工带来的不仅有较好的收入,而且能够使他们在工作中获得乐趣。因为对企业家来说,你怎么对待你的员工,你的员工就怎样对待你的顾客。对中国药品零售企业来说,因为长期以来都是国有企业下属公司,管理者人员更迭比较频繁,企业很难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文化。但事实上,企业文化直接和企业的管理水平相联系。

张美华:产品可以仿制,模式可以克隆,但是企业文化是别人学不去的。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将无法凝聚人心,就没有战斗力。

华杉:企业文化是超越制度的,它可以渗透到制度所无法渗透的地方,发挥制度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去影响人的判断和行为。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企业的“认识论”和价值判断标准,深入到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角色。迪斯尼对售票员的认识———“你不是在卖票,你是在代表迪斯尼与顾客进行第一次沟通”,这个认识的提出比一百条所谓的“行为规范”,更能影响售票员的行为,并激发他的创造力。上海波特曼酒店被评为“亚洲最佳雇主”,他的企业文化是“视员工为绅士淑女”,因为“我们服务于绅士淑女”。这种对员工的要求,显然和那些悬挂着“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干!干!干!”标语的企业,就有很大的区别。

推荐第7篇:大数据是重要生产力

大数据是重要生产力

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力。信息经济阶段将迎来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收集、挖掘、连接、分析和运用,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新标志。

5月26日在贵阳开幕的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把已经火了很久的大数据及其产业推向一个新高潮,成为继“互联网+”之后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李克强总理专门为大会发去贺信,提出“数据是基础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强调中国“发展大数据产业空间无限”。那么,为什么数据会成为重要生产力?大数据到底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其未来在哪里? 数据是基础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力

数据是基础性资源。伴随着多媒体、社会媒体以及物联网的发展,大数据规模及其存储容量正在呈指数级增长。“大数据”包括以公众互联网、社交媒体、政府数据库、地理空间数据、电子商务等方式形成的商业数据库、电子文献、各类调查以及其他富有洞察力和具有即时性的数据源。据国际数据资讯公司统计,2013年全球产生的数据达到3.5ZB,到2020年产生的数量将增至44ZB,超出存储空间6ZB(1ZB相当于343.6亿部32GB智能手机的存储容量)。

数据已经成为可以与土地、资金、物质资产和人力资本相提并论的重要基础性资源,可以提高企业和公共部门的生产率和竞争力,并大幅提高消费者福利。2011年麦肯锡的研究显示,充分利用大数据的零售商能够将营业利润率提高60%以上;如果欧洲发达国家政府行政管理利用大数据,将节省至少1000亿欧元的成本,而利用个人位置数据提供的服务,将可以创造6000亿美元的消费者经济剩余。 数据是战略性资源。人类文明经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将进入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态——互联网经济。当前,“互联网+”就是依托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网络技术的渗透和扩散,以信息互联互通和信息能源的开发利用为核心,促进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优化重组设计、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创新生产方式和企业组织形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数据是“互联网+”时代的金矿,将成为企业、社会和国家层面重要的战略资源。数据像设备、厂房、原材料一样,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筹码。2013年3月,IBM执行总裁罗睿兰预言,数据将是未来竞争优势的基础和“下一项重要的自然资源”;亚马逊前任首席科学家安德雷斯·韦思岸直白地指出,“数据是新的石油”。在本次贵阳会议上,马云预测,数据将取代石油,成为未来制造业最大的能源。随着大数据在农业、工业、金融、地理信息、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应用落地,数据就像是石油和稀有金属一样的战略资源。 数据是重要生产力。大数据的演进与生产力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不断渗透和扩散,各产业部门界限被打破,连接信息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扩大,实现人、设备、服务、场景的连接。未来最大的能源是大数据,收集、拥有和汇总数据,掌握数据挖掘、分析和利用的技术,就是掌握了“互联网+”时代的先进生产力,

数据可以让你得出真实的结论,会告诉你商机在哪里,甚至可以“利用数据历史减少犯罪”。比如,阿里巴巴通过对平台上商户最近100天的数据分析,得出该企业的经营情况,然后精准地同潜在的贷款对象进行沟通。IBM与孟菲斯警察局合作,利用软件分析,发现强奸案和户外付费电话之间存在关联。据此,警方决定将付费电话转移至室内,这使得强奸案的发案率降低了30%。社会各界通过这些鲜活的事例认识了大数据。当前,70%的大企业和56%的中小企业开始研究、部署和实施大数据应用或项目。

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88年9月,邓小平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力。 大数据深刻改变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

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相结合,正日益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在(移动)互联网上的一切活动都形成数据,人们既是数据的消费者,也是数据的生产者。大数据是人类社会或者是人的社会行为数据的总和。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渗透和扩散,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网络经济(“+互联网”)阶段、信息经济(“互联网+”)阶段、互联网经济阶段。目前,大部分国家处于网络经济阶段,我国等部分国家进入信息经济阶段,由“+互联网”向“互联网+”转变,少数发达国家则已开始进入互联网经济阶段。2014年7月,麦肯锡《中国的数字化转型》的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占GDP比重升至4.4%,已经达到全球领先国家的水平。

互联网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元素”,正在重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调查显示,我国53.1%的网民认为自身依赖互联网。开放、平等、协同、分享、创新的互联网思维,正在冲击传统的思维模式,重塑开放、多元、个性、共生、互动的价值观,彻底改变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

除了传统的即时通信、消费、娱乐以外,互联网对民生、医疗、教育、交通、金融等领域渗透程度进一步增加,推动人们生活深度“互联网化”。2014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3.61亿,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升至55.7%;2014年网上支付比例从42.1%提升至46.9%。各行各业探索数据的价值、挖掘大数据时代的商业模式,如大数据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小微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商业领域的数据跨界结合,既能为商业决策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还能产生新业态。对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才是大数据价值应用的核心。 “互联网+”提升我国产业乃至国家综合竞争力

信息经济阶段将迎来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收集、挖掘、连接、分析和运用,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新标志。大数据将传统产业与数字产业、企业生产与用户消费、制造业与服务业、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深度融合,形成数字与实体无缝对接的新世界,将信息经济推向新的高度。麦肯锡预计,2013年至2025年,互联网将帮助中国提升GDP增长率0.3至1.0个百分点,带动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7%至22%。 “互联网+”可以使本土工业企业与跨国巨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特别是深化大数据应用提升中国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提出,运用大数据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充分把握大数据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改造生产流程、变革运营模式、创新商业模式,我国有望冲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制造业形成“双向挤压竞争”的重围,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三个转变”。 “互联网+”将使我国传统的农业、农村、农民迎来互联网的变革与转型。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市场发育缓慢,农业信息化体系尚不健全。5月7日颁发的《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提出,“加强互联网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引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等现代管理理念和方式”,“推动信息进村入户,利用‘万村千乡’市场网络改善农村地区电子商务服务环境”。随着三网融合+物联网的推进,农村流通网络信息化改造、农业生产资料平台、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电商平台四大方面将获得长足发展,农产品将进入一个精准生产、流通和营销的新阶段。

“互联网+”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为抓手,我国有望在第三次流通产业革命中占据先机。近二十年来,随着电子商务这一新型交易方式的快速发展,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消费者都被带入了一个网络经济、数字化生存的新天地,流通和生产方式也随之产生深远变革。阿里巴巴菜鸟网络对全国各大物流公司进行“中转站——线路——网点”整个包裹流转链路的运输预测和运输预警,已经建立了覆盖全球五大洲的海外仓储网络和航空干线资源能力;具备国际资源整合能力的供应链服务企业风起云涌,正在加速促进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度整合。

《2015年中国大数据交易白皮书》显示,中国大数据交易行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其潜在的大数据资源非常丰富,预计到2020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8228.81亿元。因此,要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让大数据成为“互联网+”的发动机。未来几年,大数据将在能源、交通、医疗、教育、农业、制造以及金融等领域得到应用实践,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推荐第8篇: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

生产力的概念

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它由人的因素即劳动者和物的因素即生产资料构成。其中劳动者是决定性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管理、信息等对生产力的作用与日俱增;但它们不是独立的实体,只有通过人和物才能对生产力发挥影响。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是人们生产物质产品的能力,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是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生产关系是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它集中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这个矛盾统一体中的对立双方。它们之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建立起来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它的性质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与生产力相比较,生产关系则更具有相对稳定性,一种生产关系一经产生,就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形式。但是,生产关系也不是凝固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在相对稳定中也会发生部分的、某些方面的重要变化。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的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下它的发展时,就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使旧的生产关系为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的反作用, 它会起着束缚或解放生产力的作用,起着阻碍或发展生 产力的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会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合时,它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有时会十分突出。例如,当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时,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发展,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不过,即使在这种状况下,生产关系仍然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因为生产关系之所以要变革,归根到底还是由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的。不论在何种情况下,生产关系反作用的发挥,都是以适应一定的生产力状况为前提的,都是建立在生产力决定作用的基础之上的。

生产工具标志生产力水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一定社会的基础是该社会的经济关系的体系,即生产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分配关系等三个方面,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首要的、决定的部分。

而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复杂庞大的体系,由该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个部分组成。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文学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政治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机构和政党、社会集团等,其中国家政权是核心。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上层建筑为政治上层建筑提供思想理论根据,政治上层建筑为观念上层建筑的传播和实施提供重要的保证。政治上层建筑作为思想的\"物质附属物\"是通过人们意识自觉建立的,它一经形成又强烈影响观念上层建筑,要求一定的观念上层建筑与它相适应。恩格斯指出:国家政权等是\"第一个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力量\",\"国家一旦成了对社会的独立力量,马上就产生了新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上层建筑具有阶级性。同一社会形态存在着不同阶级的政治组织和意识形态,它反映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复杂性和经济关系的对立性。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统治阶级的思想则是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在无阶级社会,经济关系不具有对立性,上层建筑也不存在阶级性。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根源,是第一性的;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表现,是第二性的、派生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观念的、政治的上层建筑都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原始氏族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平等合作、共同消费的关系为基础,社会秩序由氏族成员按历来习俗进行调整,因而没有专门的武装集团和暴力机构这样的政治上层建筑。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产生了以私有观念为核心的观念上层建筑。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镇压被剥削阶级的反抗,相应地形成了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具有强制手段的政治上层建筑。每一社会形态的上层建筑都是适应自己经济基础的需要而建立的。上层建筑一经产生便具有相对独立性,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一定的历史继承性。政治上层建筑表面上表现为一种凌驾于社会之上、脱离社会的独立力量。观念上层建筑,特别是哲学等意识形态距离经济基础比较远,往往以曲折的形式反映经济基础的要求。但它们归根结柢都是由经济基础所产生。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上层建筑的性质不直接决定于生产力而决定于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便会产生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取决于它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在封建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封建主专政的国家和以地主阶级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以资产阶级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则决定了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是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和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化,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上层建筑或慢或快也要发生变革。同一社会形态内经济基础的量变和部分质变,决定了上层建筑要发生相应的量变和部分质变。一种性质的经济基础为另一种性质的经济基础所代替的根本质变,决定着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上层建筑各个组成部分变化的过程不尽相同。直接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政治上层建筑的变革一般较快,而观念上层建筑的变革则一般较慢。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主要表现在积极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一经产生,便成为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力量,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时向阻碍、威胁自己经济基础发展的其他经济关系、政治势力和意识形态进行斗争。政治上层建筑运用强制手段,把人们的行为控制在一定秩序的范围内。观念上层建筑则利用舆论工具,论证自己经济、政治制度的合理性,规范和控制人们的思想与行动。统治阶级凭借整个上层建筑维护和巩固本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交互作用中,从根源和派生的关系上看,经济基础是原因,上层建筑是结果。但从具体历史过程的复杂因果链条看,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而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互相作用。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要求上层建筑同自己相适合,以利于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必须符合经济基础及其发展的需要,否则就不能长期存在下去。这就是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唯物史观既反对否定经济基础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又反对否定上层建筑反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这两种观点都是违背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它们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贯穿了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要经历一段逐步完善的过程;直接受生产力所推动的经济基础相对于上层建筑来说是易变的,上层建筑相对于经济基础是比较稳定的,往往落后于经济基础的变更。结果就形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既相适合又不相适合的矛盾运动。在两者基本适合中出现的局部性矛盾,可以在同一社会制度的范围内加以调整。当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已经变成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要求根本变革的客观趋势之间就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与冲突。在阶级社会,这个矛盾表现为代表先进生产关系、反映经济基础变革要求的进步阶级和代表腐朽生产关系并运用上层建筑的力量阻碍变革的反动阶级之间的激烈的阶级斗争。这一矛盾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推翻旧政权,根本改变旧上层建筑才能获得解决。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又依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同样适合于社会主义社会。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产生、它们之间矛盾的性质和解决的途径都具有特殊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先于自己的经济基础而产生,并成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政治前提。这是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特殊表现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一般表现为人民内部的非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力量进行调整和克服,而不像在私有制社会那样要根本改变社会制度才能解决。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前提下,对自己的经济基础具有不同于以往社会的巨大反作用。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互作用,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能够促进它的经济基础的迅速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并向共产主义过渡。

中国学术界对经济基础概念的内容和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存在着不同理解:①关于经济基础概念,一种意见认为应包括生产力,只有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才能使上层建筑的各种现象得到完整的说明;另一种意见认为经济基础只是指生产关系的总和,只有把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两个概念区别开来才有利于分析社会结构的不同层次及其相互关系。②关于\"生产关系总和\"概念,一种意见认为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这样理解才能区分不同的社会形态;另一种意见认为是指一定社会阶段存在的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这样理解才能全面分析社会形态的矛盾和变革。③关于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一种意见认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另一种意见认为上层建筑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再大也不能对经济基础起决定作用。

上层建筑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适合这些观点的政治、法律等制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建筑反映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是指精神层面的东西。说白了就是,没有物质作为基础,就没有资格谈精神。当一个国家的人民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谈教育、艺术……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经济基础稳固了,上层建筑才能发展。所以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推荐第9篇: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一点也不假,看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再看看第二次工业革命,乃至第三次工业革命,相信每个大学生都学过这一段历史,也深刻地相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至少现在这几十年这不能改变,人民生活也跟其他的发达国家也有比较明显的差距,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必要的,而首要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不仅为了国家强盛,更多地是提高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而科学技术在这场科技革命中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就像市场具有蛮目性,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发展乃至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同样存在或多或少的蛮目性。我国的自然资源本身就十分有限,而且环境污染也颇为严重,不用举什么文绉绉的例子,只要到任何一个工业发展红红火火的地方随便走走就可以看见黑黝黝的河水,这已经在中国大地上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不需要用媒体惊讶的言语来形容这些本身就存在却屡屡被忽略的事实。

经济要发展,科学技术就得领航,环境保护也得必要地考虑其中,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 几十年,神州大地创造了一个中国发展的速度,令世界惊叹,却可惜环境保护不够争气。其实没有什么好可惜的,环境保护也可以令到经济发展,只是屡屡被众人所不屑,举一个例子吧:增城三大主题功能区的实施,全市实施公园化战略,因地制宜谋发展,不仅南部经济发展迅猛,而且北部山区也摆脱了贫困,甚至1992年连百强县都进不了,2009年已经排行百强县第九位。中国有个成语:因地制宜,不能够全部都当做工业来发展,错位发展,同时科学技术要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不单只要实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还得将环境保护以及现有污染的治理纳入研究范围,要从现实生活中实践,千万不能停留在所谓的理论,若是如此那就是浪费国建钱财,辜负人民的期望,争取理论实践相结合,努力构建真真实实的和谐社会。

科学何为科学,就是有一定得道理的东西;技术何为技术,那就是达到科学的一种有效的手段。经济发展是无可厚非的,环境保护是必不可少的,这才是科学。那么要达到就得要有一定得条件和技术,那么国家的研究机构,各大院校等就该发挥其科学技术的作为,要回馈人民,同时作为一个科学技术研究者得要有道德,毕竟技术不一定是科学,要科学就得研 究者有一定得道德修养,不然分分钟出现危害国家的不良分子,甚至牺牲环境来换取一时的发展,这样做跟谋杀百姓有什么大的区别?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光讲是没用的,光做是蛮目的,我们必须要有一定得宗旨,将理论实践联系在一起,将人民的生活及他们的权益联系在一起,也该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或许这些本身就是一个大大的矛盾,就是这么一个矛盾才需要动用科学技术来有效地解决,达到共同利益最大化。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用向外的一面达到经济发展的目的,用向内的一面警惕自己,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本来就是两兄弟,一个都不能少,请向往未来的我们将他们一并带上吧!

推荐第10篇:电子商务是否是先进的生产力

学号:100534126姓名:彭露露

电子商务是否是先进的生产力

我认为电子商务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

从生产力角度看,生产力由三种要素构成: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劳动力的直接承担者,劳动工具是劳动时所借助的器械,体现一个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劳动对象是劳动者所需改变、创造以提供给人类使用的实物或非实物雷服务。

从电子商务的角度看,电子商务是指运用电子工具在网络上进行产品或服务的生产、交易以及相关行政作业的一种商业模式。基于EDI的电子商务是现代信息技术和商务活动相结合的一个成功例子,它以信息传播和沟通为基础,而信息作为最重要的生产力软要素,从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三方面使电子商务必然成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

第一, 电子商务使作为劳动力的“人”的劳动方式发生了变化,消费者从找厂商、跑商

场、讨价还价、自己运货回家等“腰酸背痛”的购物方式向点击鼠标,自动等货上门的轻松的消费方式转变;企业营销人员从在商场进行定点或流动的宣传、广告、推销等涉及面有限且所需费用大的营销活动向在互联网上做网上广告,无需进行面对面交流,且客户消费特征在网上直接被记录,并通过软件系统统计分析,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服务等方式转变。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不对称和不完全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如逆向选择问题(事前信息不完全),道德风险和激励问题(事后信息不完全),以及搜寻问题(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引起)等。基于电子商务信息逐步完善发展起来的第三方再保险公司、延长交易期等方式可以很好地缓解这一问题。

第二, 电子商务中的劳动工具虚拟企业和以往的传统企业相比,其管理和运作方式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也有很多传统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传统的“厂家—批发—零售—消费者”的方式正在被打破,“厂家—消费者”方式正在形成,中间流通环节逐渐减少,流通费用大大减少,企业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也受电子商务的深刻影响,自动化操作减少了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专一化使企业商品更趋于规范化和标准化,企业效率大大提高。电子商务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全球性的特点,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贸易机会,使得中小企业有可能拥有和大企业一样的信息资源,提高了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

第三, 生产力三要素中的劳动对象在电子商务中表现为非实物商品信息化,在此之前,

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还有两种劳动对象:简单实物商品—复杂实物商品,电子商务使商品的表现形式趋于形象化如消费者进行网上购物时,看到的只是商品的图片、文字介绍而非实实在在的可以接触到的商品本身;消费者也可以在网上进行在线学习、订票、旅游、餐饮、借贷,投资等日常和工作行为,网络信息的完备和迅速大大节省了人们的时间,沟通成本下降,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为各种社会经济要素的重新组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这将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布局和结构。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从各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使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人类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我不敢说电子商务必将代替传统的交易方式,但是电子商务将来会应用越来越广是必然的,而且实践证明也是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的,它代表了一种先进的生产力。

第11篇:论社会科学是生产力之母[材料]

论社会科学是生产力之母

摘要:社会科学对社会现代化的深刻影响不容否认,但由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成果的独特性。其重要性往往被忽视。社会科学影响社会的前提条件是作为独立的知识场域进行活动,为保证这种独立性,就要坚持研究选题与方法的学术化标准,同时,研究机构的非行政化也是其必要条件。咨询与启蒙是社会科学直接与间接影响现代社会的两种方式,与前者相比,后者虽然在影响效果方面不够迅捷,但很可能更为持久深入。社会科学家身兼专家与知识分子双重角色。

关键词:社会科学 生产力 社会科学家生产力也称社会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影响、改造和保护自然,获得物质资料的现实力量,是整个社会所拥有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生产力由多种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这些要素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独立的实体性基本要素,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另一类是体现并作用于生产力基本要素非独立、非实体性、渗透性的要素,如科学技术、教育、信息、管理等。

由于生产力总是处在新旧更替的发展变化中,因而无论是从全世界还是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角度看,生产力都是先进与落后并存的多层次复合体。所以,必须从社会全局上、从发展趋势上来把握它。生产力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物质性。生产力是在人们的劳动中形成的、人能够直接掌握的物质力量。(2)系统性。生产力不是生产诸要素的机械叠加,而是这些要素按一定结构有机组合起来的复杂系统。在构成要素大致相同而结构不同的情况下,形成的现实生产力会有很大的差异。(3)客观性。一方面,生产力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既得力量。它既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又是人们当前生产实践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生产力是由客观的物质的要素构成的,而且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力量,因而是人类社会进步可衡量的客观标志。(4)发展性。生产力是在人们的需要向劳动的转化中形成的。由于人的需要在与劳动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增长和扩大,生产力必然随着人的需要的变化和劳动的发展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具有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趋势,是社会发展中最主动、最活跃的因素。(5)决定性。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生产力不仅决定着社会的总体面貌,也决定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和方向。(6)革命性。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必然带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随之发展变化,以致带动整个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成为社会生产关系变革和进步的源泉和内在依据。

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也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结构的体系,不能只简单地归结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之间互动的基本规律。除了“两对矛盾”、“两个决定”、“两个反作用”的基本规律外,还有许多不容忽视的具体规律,比如,生产力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规律,生产力循序渐进的规律,生产力在某种条件下跳跃发展的规律,人的全面发展规律,科学技术进步规律等。因此,要代表或反映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着力于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抓住其发展趋向,为正确解决在不同历史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问题,从

政策、途径、手段、方式方法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

科学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它们的成果表现形式有着质的差别。后者的成果是物质的、有形的,而前者则是非物质的、无形的,需要经过转化才能成为有形的。自然科学、技术生产力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论文、著作、专利;社会科学生产力成果的表现形式则主要是著作、论文、研究(咨询)报告。对于物质生产力的评价国际上已经建立起一套通用的、公认的指标体系,可以进行直接评价。而对于科学生产力的评价,由于它的成果是非物质的、无形的,因此无法对它进行直接评价。目前,国际上的通用做法是对它的成果的转化表现形式进行量化评价,从而对科学生产力进行间接评价。

论文是科学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这里所说的社会科学生产力是指社会科学生产的能力。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加菲尔德(E.Garfield)主持的美国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研制了《科学引文索引》(SCI),以在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科学论文的数量和已发表论文被SCI录用论文的引用量作为衡量科学成果的量和质的主要指标。经过30多年的实践,目前SCI已被国际公认为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乃至学者个人科学成果(主要是基础研究)和学术影响的主要工具。自1988年开始,受国家科委的委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依据SCI每年发布我国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在SCI的发文量和被引量统计。这一重大举措导致了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纷纷采取各种激励措施,从而在总体上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学生产力的发展。

2001年我国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总量中经济学占30.41%,这是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在论文学科分布中的反映。占社科论文总量4%以上的其他8个学科依次是:教育学,政治学,新闻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文学,历史学,法学,哲学。 2001年发表的社会科学学术论文中北京占28.16%,列第1位,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这是由北京市集中了量多质高的高等院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政部门(含所属研究机构)所导致的。占社科论文总量4%以上的其他6个地区依次是:上海(9.04%),江苏(7.70%),湖北(6.82%),广东(6.45%),浙江(4.52%),四川(4.23%)。表1全面反映了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它还列出了社会科学各学科论文的地区分布,由此可反映出社会科学各学科生产力的地区分布。表2列出了各学科论文发文量按地区分布的前5名,反映了各学科社会科学生产力处于领先地位的省、市,比较突出的是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广东。

生产力与现代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代化包括三个方面,即物质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社会运行及其组织结构的现代化。物质现代化由自然科学(科学技术)来推进,人的现代化由人文学科(文化观念)来塑造,社会运行及组织现代化则由社会科学来建构。

现代化的三个方面分别由三种学科类型来推进,这是就主要动力而言,三种现代化的推动力之间也会相互渗透。如,人的现代化离不开观念的现代化,而现代观念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归功于现代传媒技术的发达与便捷,但电讯传媒毕竟是媒介、是载体,其传播的内容则是文化,文化则主要由人文学科来塑造。再如,物质现代化包括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现代化,这当然离不开各行各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每有新技术出现,便会极大地推动相应领域的飞跃。但不可否认,无论哪一行业、哪一物质领域的发展,其运行与管理同样影响效率的实现,行为与管理科学是促进物质生产领域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科学主要研究人的行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主要区别在于社会系统的复杂化,人们之间不再是单纯的个人关系,而是建立在各种组织化、结构化、系统化之上的关系。社会科学在建构、解释现代社会组织、社会结构与社会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些人认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较,自然科学的研究更严密、更科学,能够被证实或证伪,因此具有高度的可靠性;而社会科学所受局限更多,研究中主观色彩与学术争议较多,使得结论更模糊,从而降低了可信赖的程度。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这种差异是操作上的,而不是本质上的。从本质上讲,它们都是人类的认识活动,因此都必须遵循人

类认识活动的法则,二者的相同之处是都追求认识结果的真理性,作为认识活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仅仅是在对象及由对象特征决定的方法上的差异,而没有在认识论层次上的本质区别”。就基本的研究路径而言,自然科学是通过发现自然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明与创造;社会科学也是在发现社会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观念变革与行为改善。二者最明显的差异在于自然界不会因为人们发现了自己的秘密(规律)而有所掩饰、甚或加以改变或歪曲;但人以及由人组成的社会却有可能如此,这就增加了社会科学研究的难度。

社会科学既重构着自身的知识,又重构着作为该过程一个部分的社会生活领域。吉登斯还以现代性的反思性来解释现代社会的制度逻辑。“现代性条件下的反思性是指定期地把关于社会实践的新知识和新信息反过来应用于基于这些知识和信息而衍生的实践,从而在结构上不断改变社会实践的特征,并由此使得知识成为制度组成和转型中的一种建构要素。”这里所说的知识主要是社会科学的概念、理论与观点。可以说,现代社会在很大程度上由社会科学构造而成。

除了社会科学作为知识在塑造现代社会之外,社会传统、政治与经济作为不同的场域力量都在塑造着社会,或者说都在争夺对社会塑造的权力。其中,政治作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不仅通过政权的组织形式、意识形态的灌输等方式对社会造成持续的影响,而且也通过左右社会科学研究的主题、内容甚至结论,以达到影响社会的目的。社会科学成为为政治行为提供合法性与正当性的工具。随着社会现代性的增强,政治的影响将不断减弱。只有当政权更迭或政府部门的人事调整不再对普通人的生活造成重大影响时,社会才更接近现代化。同样,政治对社会科学的功利性利用也将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而降低。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区分了两类知识。一种是法理型知识,旨在捍卫现存的社会秩序,依据既定的社会价值标准,维系社会秩序并匡正与规范不相符合的社会现实,为现存秩序提供合法性。另一种知识,旨在把社会及法理型知识作为自身研究对象并保有对一切规范准则的合法性进行批判。只有后者才是名副其实的社会科学知识。只有当社会科学不受来自外界的影响,成为一个独立的场域,知识(学术)与政治、经济、文化并列、对等时,社会科学才能真正起到推进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作用。

社会科学家总是比自然科学家距离公众更近一些,这是由于社会科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为直接。人们所享受的各种高科技产品,经过市场环节的多重传递与转化,已经远离了自然科学本身;而社会科学所研究的问题、解释的现象往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社会科学家比自然科学家有更多机会出现在大众传媒与公众场合,向人们解释某种社会现象或表明一种观点、立场。那么,这时社会科学家应当以什么样的形象或角色出现,以便恰当地实现社会科学的影响力呢?社会科学家扮演着两种角色,一是专家,一是知识分子。

综上所述由于以上各方面:社会科学对现代社会的塑造,社会科学作为独立的知识场域影响现代社会,社会科学家的角色专家与知识分子 可以说社会科学是生产力之母。

第12篇:管理是最重要的生产力

管理是最重要的生产力

透彻地研究、正确地认识现代生产力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对于科学有效地领导经济工作,加快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且亦是一种客观事实;另一方面,根据多年对经济学的研究思考和对现实经济生活的体验考察,笔者认为,管理也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而且是一种最

重要的生产力。

一、管理也是生产力要素管理即管护料理。本文所言“管理”是狭义的。狭义的管理即作为生产力直接要素的管理,是指在社会物质生产领域“从共同的劳动过程的性质产生的管理职能”(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369页。)。包括微观经济中谋划、经营、组织、协调、指挥、监督、决策和反馈调节等总体控制活动。关于生产力包含哪些要素,由于研究目的所限,马克思在专门研究经济问题的不朽巨著《资本论》中曾作过一些阐述,但不够完整系统。他在分析劳动过程时指出:“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202页。)这即在我国政治经济学课程中讲了多年的传统的生产力三要素论的经典依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管理时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一旦从属于资本的劳动成为协作劳动,这种管理、监督和调节的职能就成为资本的职能。”(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367~368页。)可见,在一切有分工、协作劳动的场合下,管理都是劳动与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结合在一起形成现实生产力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它是协作劳动总体中执行不同职能的劳动之间协调动作以及活劳动与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之间按照一定数量关系实现配比的关键因子。没有它的介入,生产力的三个基础要素就不能结合成现实的整体生产力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如果说科学技术是在\"被并入生产过程“之后才成为生产力的话,那么,对于以分工和协作劳动为基础的现代经济而言,管理则

自始就作为基础生产要素的教合剂内在于生产过程之中。所以,既然科技是生产力的论断已成社会共识,管理作为生产力要素也应言之成理。

二、管理是一种最重要的生产力

在确认了管理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基本属性之后,还需要进一步讨论管理在现代生产力诸要素中的地位和作用。生产力各个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客观上是有差别的,而且每个要素的地位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不断变化的。科学技术在马克思时代是十分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到了邓小平所处的当今时代则上升为第一生产力。这已说明生产力各要素有地位之别且会发生变化。从这个角度考察,可以认为,活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生产力中自始自终起作用的基础要素,而分工、协作、科技、管理等则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相继产生的添加要素。尽管管理同分工、协作、科技等是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逐步添加的要素,并且似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就像其他领域通行“后来者居上”和“软件效能高于硬件”的原则一样,从效能角度衡量,在现代生产力中管理的地位和作用要远远强于一般劳动和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基础要素,甚至高于分工、协作、科技等其他软件要素,从而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

首先,管理是生产力三个基础要素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在现代经济中犹为如此。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随时可以买到并且选择余地很大,只要加上管理,很快就可以把各自分离的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至于生产成果到市场上能否实现以及实现多少价值,则与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流通过程的管理(包括营销艺术)密切相关。当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本(资金)作为购买手段对于实现劳动力与生资料的结合是必不可少的,但资金也可以通过市场设法筹措到,而筹措资金也需要管理。大量白手起家并使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事例,都生动有力地证明了管理作为黏合剂在将各自分散的潜在生产要素变为现实生产力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其次,管理是经济实体内分工、协作劳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而分工和协作使生产力产生质的飞跃。马克思指出:“由于分工,劳动生产力提高了”(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398页。);“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362页。)然而,任何一个经济实体内部的分工和协作都必须通过预先计划与总体协调的管理行为才能实现。不仅如此,分工和协作的效能大小,也直接依存于管理水平的高低。只有在科学管理之下,分工和协作的增效作用才能充分发挥;而如果计划不周或协调不当,分工、协作不但不会产生新的生产力,反而会因为窝工而减损原有的生产力。

第三、管理是决定科技被并入现实生产过程多少的关键因素,从而在根本上制约着科技作为巨大生产力的发挥程度。众所周知,科技只有被物化于劳动者、生产资料和体现于分工、协作之中,才能发挥出倍加的生产力属性。然而,在同样的社会科技水平背景下,科技被吸收于各种生产要素中的程度,则主要取决于管理质量。同时,在现代经济中,科技本身也同活劳动

和生产资料一起是管理的对象。在实行科学管理的条件下,不仅社会生产的科技能够被及时、充分地用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改造生产资料和工艺、改进产品设计,而且经济实体本身也会不断地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进行科技开发,从而不失时机地以高质量、低成本、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抢占市场,使企业始终以高效益为基础立于不败之地并且不断蓬勃发展。反之,如果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机制落后,经济实体在飞速发展的科技面前则会显得麻木、僵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势必或速或迟地被淘汰出局。可见,在决定经济实体命运的生产力诸要素中,管理比科技起着更能动、更关键的作用。因为,科技是客观可取的,而管理则是主观可控的因素。

第四、管理对生产力的所有要素起着综合运筹作用,其正确与否、水平高低,决定一个经济实体的兴衰成败乃至生死存亡。在现代经济中,活劳动、生产资料以及分工、协作、科技等生产力要素是依靠管理被融为一体发挥作用的。因为,活劳动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分工与协作的实现,科技在劳动者、生产资料、生产工艺及分工、协作上的应用,无一不依赖于管理。管理得好,有劳动力可以招雇来,有人才可以引进和培养,一般劳动者、技术人才和管理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分工可以科学合理,协作可以配合默契,科技可以借鉴、买进和开发、创新,生产资料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和技术更新,整个经济实体可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反之,管理落后或管理失误,经济巨人可以很快在市场竞争中落花流水。

第五、现代经济中宏观管理对微观生产力的反作用力,时常远远超过微观生产力本身的发展。在现代社会化的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概念已远远超出了微观范围。生产力的部门配置和宏观布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微观生产力的效能;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释放和发展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已被各国当作提高在世界市场上经济竞争力的战略产业,从而人们无不以积极姿态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井然有序的法律秩序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民主开明的政治制度和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会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然而,对微观生产力产生重大影响的所有外部因素,最终对生产力产生正的或负的影响,或者如何力求使正的作用最大化,归根到底取决于对这些外部因素的管理状况。

三、管理与科技在生产力要素中作用的关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已成共识,而本文又提出管理是最重要的生产力,那么,管理和科技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的地位孰高孰低,两者之间又是怎样的相互关系呢?

首先,科技和管理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一方面,现代科技成果在多数情况下都是经由科技工作者协作劳动产生的,因而离不开管理的介入,并且科研管理水平高低对科技成果生产的效率起着关键作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科技管理包括科技体制、科技政策,同样对该国家或地区科技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起着关键作用。仅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无疑是比科技更重要的生产力。但另一方面,管理也依赖于科技,而且管理本身就是科学研究的对象,从而有管理科学。这是因为,虽然一切现代经济都离不开管理,甚至一旦离开管理,生产力要素就不能组合成现实生产力发挥作用,但管理也并不是在任何状态下都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生产力发展。准确地讲,只有科学管理才会数倍地增进生产力,管理的科技程度越高,其对生产力的倍数扩张作用才越大。相反,错误的、混乱的管理,还会破坏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对作为生产力要素的管理作用发挥又起着关键作用。

其次,尽管科技和管理相对于一般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都更为重要并且两者相互渗透,但管理与科技相比更重要。原因在于,作为生产力的科技反映的是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与运用,而管理则是人作为整个社会的主体对包括科技在内各种对象的自觉的实践活动,因而比科技具有更强的能动性。不仅科技被用于一般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程度取决于管理,而且科技被吸纳于管理的程度也取决于管理者自身。应当说现存的管理科学、管理技术对当代每一个大大小小的管理者都是平等的,但由于各个管理者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同,在实践中对现代管理科学、管理技术的运用程度却相差悬殊,从而在同样的科技和基础生产力要素背景下经营效益有着天壤之别。

第13篇:科学技术是天使还是魔鬼

科学技术是天使还是魔鬼

“科学”——这个人类智慧结晶的分门别类的学问,遇上了根据自然科学原理生产实践而存在的“技术”,便产生了无时无刻不在抒写人类历史新篇章的“科学技术”。正如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的‘每一次技术浪潮都淹没了早先的文明和文化,都以前人不能想象的生活方式代替原生活方式。’那么,科学技术在更改社会新面貌时扮演的是“天使”还是“魔鬼”呢?

1、科学技术是天使

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革命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来推动社会发展。

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物质资源丰富,精神文明发达,毫无疑问,这些都离不开科学技术,是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科学技术让我们的视野遍布宏观与微观世界,使人类能够进入太空,让人类能够看到细胞、分子、原子等,进而使我们的认识更加广泛,为疑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类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社会的科学化技术化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也不断扩大。

是科学技术,使人类能够有可能远离艰苦和危险的行业,把冒险的工作给了科技的成果——机器人;是科学技术,使人类的距离变近,我们的交流在互联网之中变得是如此的便捷与顺畅:是科学技术,是人类进入机器化的时代,尤其是自动化,让我们远离了手工等落后的操作方式。

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能在科学技术上不断进取,就有可能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事实表明,我国制定并实施“科教新国”战略,鼓励自主创新,推进国家创新体制建设,促进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是正确的战略决策。

2、科学技术是魔鬼

马克思哲学告诉我们,应该辨证的看待事物,也就是要清楚的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即便是科学技术也不例外。科学是一把双韧剑,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我们不希望看到的负面效应。

物理理论的发展是的人类掌握了核能技术但是也带来了广岛和长琦的核灾难,带来了人类五十年的“恐怖的和平”,人类第一次具有了自己毁灭自己的能力。我们的化学合成技术是的我们造出了自然界本不存在的东西,可现在我们也被白色垃圾所困扰,被化学污染所毒害,为什么我们国家现在有那么多的小孩罹患白血病,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装修中使用的化学粘结剂,还有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是的人类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我们已经能够以超过音速的速度飞行了,可是这也带来了太多的战争太多的纷扰,也使得地球开始感冒发烧。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具备了以前由上帝垄断的创造生命的权力,可是在这也带来了伦理的紊乱。 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利”。世界上的霸权主义者利用现在科学技术发展武器,入侵他国,造成大量生命财产的损失,这也是一个例证。

3、正确认识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利益和好处是有目共睹的,是不可否定的,我们不能因为科学技术存在弊端,而认为科学技术是个噩梦。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这是因为对于科技理性而全面的思考才能够使得科技始终在人类的掌握之下不会反过来祸害人类。在发展科学技术的时候,应该以给世界带来和平,让全世界的人们生活的幸福,促进人类的发展,维护生态的平衡为目的,用责任和道德来监督,进而使科学技术能尽可能的为人类谋福造利,减小甚至避免科学技术带来的弊端。

第14篇:科学技术是福还是祸?

科学技术是福还是祸?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为我们社会的进步灌注了强大的动力。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发达,许多的社会负面效应也随之而来。对于科学技术,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怎样应用,这就需要我们做到使用自然辩证法来使科学技术为人类所用,而又使自然处于一种良性循环。唯有本着公平正义之心,不违背自然规律之道,才是科技发展正途。

关键词:科学技术;科技进步;科技伦理;自然辩证法

Abstra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the first productive forces, them infused with a strong driving force for the progre of our society.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y developed many of the negative social effects.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 should how to treat, how to apply, which requires us to apply the dialectics of nature to mak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human use, and making natural in a virtuous circle.Only according to the spirit of fairne and justice of the heart, and don’t violating the laws of nature, it’s the right path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Key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 Eth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alectics of nature

一 前言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进人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我国90年代乃至跨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驱动力。

人类的发展是在同自然的斗争中由劣势走向强势,当人类在自然面前感到束手无策而只能求助于超验的神的力量之时,是科学使人类获得对自然的自由。然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却使人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由,人在对自然取得相对主动地位的同时,其自由也受到了技术依赖的制约,成为技术的奴隶。

一、科学技术为人来带来的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活动是推动当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伟大革命力量。发展科学技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历史性任务。”[1]邓小平通知也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在目前科技如此发达的时期,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显示了其巨大的力量。

它的存在,使得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得到发展。生活中的吃穿住行等等一切都因为科学技术而得到提高与改善。它不仅仅是在物资方面使得人类得到发展,它在人类的精神生活上也绘出了绚丽的色彩。例如生活中从人类最原始的钻木取火的生活到目前的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天然气的使用;例如过去的交通工具只能是马,而现在因为飞机等高科技交通工具的出现,使得地球在人们心中成为地球村,人类的相互交流,认识都得到了最大的进步;例如其在医学方面,科技使得我们可以在更多的危险情况下生存下来。使得人们能够正视绝大部分的病魔,让生活不再因为疾病而终止,让有意义的生活能够得到美好的展望;例如现代科技的信息化,也使得我们能够认识到事物的本质,看清一切的根源,明确科技技术的存在,使得它不再是少数人的研究,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的存在[2]。

科学技术带来的好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切身感受到的,它不论大小,不论高低,它的存在使得人类的面貌全速改变,也使得人类的进步全速的发展,更使得人类的观念得到极大的改变。这一切都是科学技术为我们带来的好处。这也是科学技术如此告诉发展的原因: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能够促进发展。

三 科学技术为人类带来的祸

所谓“物极必反”,任何美好的事物,用之过度,走向极端,便会出现“双刃剑”效应。科学也是如此,在发挥进步功能的同时也表现出负面性。特别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产生了许多威胁人类生存与尊严的重大问题,如原子核技术产生的巨大核力量足以摧毁地球几十次,基因技术存在破坏人类自然进化规律的可能,抗生素快速研发与滥用破坏了人的抵抗力,加速了病毒的变异,产生了如“非典”、“禽流感”的高危传染病[4]。

科学技术负面效应对人类的影响不单单存在于社会物质生活领域,实际上科学技术的负面性还作用于人类社会的精神生活领域,科技伦理问题就是其中之

一。“唯科学主义者”忽视了自然赋予我们最完整最宝贵的基本规律,妄图用科学去打破既有的格局,实现一些突破常规,“惊天动地”的“科学壮举”,而将基本的伦理道德,社会价值抛之脑后。

首先,目前科学技术已经使得各个国家关系紧密,也使得每一位公民相互联系。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首先为我们带来的就是地球的负担加大。这也是科学为人类带来的最大的祸患。其主要表现为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物种加速了灭绝的速度,地球上空的保护层逐渐薄化,人类的生存面临巨大的挑战。特别是近几年的地质灾难已经逐渐的加剧,也使得人类在科技的飞跃时不得不考虑到

对地球环境的影响[5]。

然后就是在科技带来信息化时代中,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变得不再大众化了。人与人的交流也不再是见面聊天,而是在虚拟的世界里天方夜谭。人们已经不能再同以前一样走出家门融入社会,而是如同动物园的动物一样,每个人住在一个小盒子里就可以满足一切的需要了。

最后就是科学技术对人类的道德伦理进行了强大的冲击。试管婴儿,代孕妈妈,甚至克隆等高科技产物都使得人类反思现在的道德、法律的存在[6]。

四 用自然辩证法正确的反思科学技术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联,不可分割的自然辩证法不但把科学看作是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探讨其在一定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而且也把与科学紧密相关的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来研究[3]。自然辩证法关于技术论的研究,就是从总体上探讨技术的性质和特点、技术发展的条件和规律以及技术和其他各种社会现象的关系等等。这一研究和自然科学论的研究共同为科学技术政策的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其重要性日益显得突出起来。

因此,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必须采用自然辩证法来反思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福益,但是科学技术也为我们乃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了种种的困难与挑战。面对这个科学技术时代下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在科技发展的同时,做到一切遵循自然规律,做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做到健全的认识科学技术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才可以正确的知道我们充分的用好科学技术。因此,在面对科学技术飞跃之时,我们应该具有的科技价值观是:

(1)充分认识到科技是一柄“双刃剑”,益处和弊端是相辅相存的,只有尽可能地在遵循自然规律下多发挥科技的正面效应——创造价值。

(2)科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要正确认识它与社会其它因素的关系。

(3)科技并不是单向地决定着社会,它同样也受社会的影响,要解决它的负面效应,就要正确认识科技同社会的关系,要使科技和社会同时进步。

(4)科技是人的主观活动的产物,所以应该从根本处做起,即从人自身做起——科技革命和人自身的革命。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

篇尾语: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了高科技的时代,科技发展有利有弊,科技改变了历史,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而科技却并不能完全独立地发展,人类的智慧必须时刻关注这把“双刃剑”,才能开辟一条通往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其中关键就是要把握好这个尺度,让有利的方面更加的突出并且把其弊端降到最低,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进,为我们将来更加美好的生活不断添砖加瓦。唯有本着公平正义之心,不违背自然规律之道,才是科技发展正途,也正是科技和谐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总书记给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的贺信.光明日报,1990-01-29

[2]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见: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邓小平文选(1975-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84.

[3] 杨博文,谭祖雪.自然辩证法[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

[4] 科技发展—是福还是祸.陈佳玉

[5] 科学技术是福还是祸.陈林燕

[6]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段勇琴

第15篇:12345是一种生产力(市民服务热线)

12345是一种生产力

10月10日,年仅4岁的12345热线通过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评估验收,成为全国服务标准化的示范点,其经验做法作为全国标准向全国推广。

10月14日,“综合标准化提升标准化整体质量效益”全国经验交流会在京举行,应国家标准委邀请,济南市政府副秘书长、督查室(热线办)主任张鲁军代表济南市出席,并作典型发言。

济南市政府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已然开创全国城市社会管理创新先河,12345“济南模式”正式走向全国。

在民众与政府的“双向互通”中,胡锦涛总书记所要求的“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得以体现,“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得以统一,“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得以统一„„“家和万事兴”,12345热线营造出的协调与和谐,必然是一种生产力。

根植大众的12345服务理念

12345热线广泛受理市民的诉求。目前12345热线有近200名工作人员,每天60个人工坐席同时在线,市民可通过电话、短信和网络三种途径反映问题,工作人员受理后,第一时间把问题以工单形式转到政府相关部门予以处理。

热线作为总平台集中受理群众诉求,对受理事项实行分类处置、归口办理:简单问题前台或三方连线部门直接解答;需要办理的问题形成工单,转交职能单位处理;情况复杂涉及多个部门的,呈报市领导批示后,召开现场会、协调会研究解决。办理结果及时回复当事人,并根据情况逐一回访,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

除了解决市民难题,12345热线还是社会动态的监测仪。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引发碘盐抢购恐慌,当天2万多群众拨打电话反映,12345热线及时将情况报告市领导,并根据市长的批示要求,迅速协调市商务局、物价局、工商局、盐务局等相关部门研究应对措施,劝告市民不要听信谣言,正面引导消除恐慌情绪,使事件得以平息。

热线开通至今,共受理市民来电、市长信箱和短信475万件,其中接听电话465万个、市长信箱5.3万件、短信4.7万条。此外拨打回访电话195万个,热线系统知识库录入各类内容1.5余万条、近700万字,办结率97%、回复率100%、群众满意率98%,充分发挥了“民生直通车、发展助推器、行风监测仪、决策信息源、形象代言人”五大作用。

12345热线是全面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有力抓手。热线定期邀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现场接听热线电话、召开座谈会,通报群众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征求办理工作意见。坚持聘请市民义务监督员制度,定期邀请市民代表到热线接听电话,组织市民评议办理工作,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

监察部门通过热线反馈,落实热线办理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将“12345”热线作为行政效能监督的重要渠道,及时依法依纪处理群众举报、投诉的问题。继续坚持专人进驻市政府热线办现场办公制度,定期开展行政效能专项监察,严肃查处热线办理工作中的不作为及违规违纪行为。

贯穿始终的标准化工作理念

2012年10月10日,济南市政府12345全民参与社会管理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通过评估验收,标志着济南市政府以 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为平台的城市社会管理新模式将在全国推广。

12345热线自开通以来,始终高度重视标准化建设工作,建立了规范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2010年,12345热线被山东省质监局列入全民参与社会管理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2011年10月,又被国家标准委批准为“全民参与社会管理服务标准化试点”。试点以来,济南市政府成立了标准化领导小组,构建了热线标准化五级办理体系并加强队伍建设,为标准化的贯彻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济南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试点建设工作。成立了由市政府秘书长任组长,市政府办公厅、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和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组成的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济南市12345热线服务标准化委员会,组建了标准化管理办公室,制定了标准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配备了专(兼)职标准化管理人员,构建起了上下贯通、互联互动的市领导、市、县(市)区、街道办(乡、镇)、村(居)五级办理体系,形成了无缝隙、全覆盖的热线标准化工作网络,将标准化作为建设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和服务政府的有效手段,实现了用标准服务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总体目标。

第二,立足自身工作实际,系统归纳标准化程序。热线将全市分散在各部门的38条热线进行统一整合,明确了“一号受理、各级联动、分类处置、归口办理、限时办结”的工作流程,精心制定服务标准1090项,搭建起了包含服务基础标准、服务保障标准和服务提供标准三大子体系的服务标准体系,覆盖了热线受理、转办办理、督办、回访以及服务质量控制等全过程。标准体系覆盖全面,标准内容简洁适用并得到了有效实施,提高了整个济南市公共服务行业标准化水平。

第三,动态完善,持续实现12345热线服务创新。12345市民服务热线标准化试点建设,并不是“为标准而标准、为试点而标准”。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热线建立的标准综合体具有动态适应性,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作出调整,试点验收通过后,持续发挥标准化对热线业务的重要作用。

12345热线依托标准化工作,用先进的技术平台在社会管理主体间架起一个沟通、协调的桥梁,改变了过去各部门单兵作战,单纯以红头文件、行政命令方式的模式,建立起以热线标准化工单形式明确各部门具体办理标准并进行有效监督的新模式,将许多关系到民生的问题协调多个部门联合解决,从而拉近了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增加了群众对政府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探索出一个社会管理创新的“12345济南模式”。 多种开创性做法架构“济南模式”

济南12345市民服务热线开通两年后,渐受社会各界关注,被国务院办公室称为全国城市服务热线的“济南模式”。其工作业绩、成效、运行机制以及发展经验等已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基本实现了市政府提出的将12345热线打造成“济南特色,全国知名的政府公共服务品牌”。国务院研究室、新华社、省委政研室、省政府研究室都曾专题调研济南12345。央视《新闻联播》、央广《中国之声》、新华社等也多次对济南12345进行过报道,“12345济南模式”已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

那么,究竟何为“济南模式”?“济南模式”何以引得全国关注?

12345热线具有“顶层权威”

与有些城市把12345设在信访局或某一部门不同,“济南12345市民服务热线”是一个直属市政府的办公厅内设机构,其行政级别虽然只是一个局级单位,但政府却明确赋予“热线”以顶层权威。从某种意义上说,济南12345既是政府的另一种存在形态,也是市委书记或市长权威的具体延伸。12345是“24小时不下班的政府”,60位热线受理员就是60位书记、市长。

国务院研究室社会事业司在2010年的一份调研报告中指出:“个别城市热线在开通之初热闹红火了一阵子,后来逐渐流于形式,形同虚设,甚至销声匿迹。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城市的热线功能定位不明确,运行机制不健全,工作缺乏权威性,有的挂靠在有关业务部门,技术上满足不了24小时不间断服务的要求,加上涉及部门、行业利益,常常造成推诿扯皮,群众诉求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和满意答复。济南12345热线之所以有生命力,关键在于热线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体现了综合性和权威性,在一定意义上代表党委政府受理处理群众诉求。”

便捷高效的“一号受理”

济南市12345整合开通之前,市长公开电话与各政务部门的38条便民服务热线并存,热线多而乱,市民有事不知打哪个部门的电话,知道部门又记不住号码,查到号码又可能打不通,这样一个复杂过程已足以耗尽通话者的耐心。这种状况在目前某些城市的服务热线中仍然存在。

济南12345则以“一号受理”的高度便捷性破解了上述难题。市民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拨这一个号码,热线受理员会把市民的诉求以工单形式即时转到相关部门。在对市民的随机采访中,所有拨打过12345的市民都认为这是济南市最好打的电话。这种高度的便捷性是以目前最先进的硬件设备和高度智能化的热线运行系统为技术支撑的。负责济南12345技术开发的中国联通公司济南分公司有关负责人称:“先进的技术条件,是济南12345充分服务市民的最大保障。”

而且,这种政企合作是一种深度的良性互动:政府12345的服务质量越好,拨打12345的电话就会越多,企业的形象就会更好,获得的话费收益就越大;企业收益越大,用于支撑12345的技术建设等投入就越大,政府12345的服务质量就越高。这种良性互动,是“济南模式”最坚实基础,也为破解目前政府行政服务成本畸高、改革成本过大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借鉴。

十环相扣的“限时办结”

济南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热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承办单位限时办结和及时反馈、跟踪督办等制度,通过10个必须的环节,确保了热线工作的执行力。

这10个环节是:直办、转办、协办、督办、反馈、回访、发布、分析、呈报、归档。上述10个环节,环环相扣。“直办、转办、协办”,是热线运行的基本流程;“督办、反馈、回访”,是热线“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的制度保障;“发布、分析、呈报”,是为政府决策服务的流程,是热线运行机制的升华;而“归档”则是热线资料库的建设。这四者之间相辅相成,形成科学的热线执行机制。

市政府把热线执行、办结的状况纳入政绩考核和行风计分,市监察局制定了《市民服务热线责任追究办法》,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及时认真办理、相互扯皮不负责任等六方面情况,追究责任,通报批评;对压制批评、打击报复的恶劣行为,给予直接责任人、分管负责人纪律处分。

需要强调的是,政绩考核、行风计分、责任追究,都是以热线办“十个环节”的标准化要求判定分数的,是“硬碰硬”的刚性标准和刚性判分,规避了由于弹性标准所造成的“执行力衰减”。 12345是和谐社会生产力

近30年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民情、民意的强烈诉求成为一个巨大的客观存在,如何为这一巨大的客观存在创建一个坚实的、符合时代特征的、行之有效的交流平台,成为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大课题。在此方面,12345热线营造的社会管理新模式,显示出“以人为本”的重大社会价值和引领意义。

■市民与政府直接对话

“12345济南模式”创造了一个党委、政府与群众紧密联系的对话平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这种格局的基础,就是“公众”与“党委、政府”的紧密联系。济南12345的运行,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实现了市委书记、市长与市民的直接对话,实现了县(市)区委书记、区(县)长与市民的直接对话,实现了职能部门官员与市民的直接对话。

在热线这一平台上,往往是“市民讲,领导听”,“群众提问,领导汇报”,这种交流方式正是现代社会管理中市民“社会主体地位”的体现,是“以民为本”的具象化。更重要的是,12345作为汇集民情民意的固定渠道,可以使各级党委、政府了解到市民“最真实”、“最迫切”的诉求。市民欣向泉在12345开通4周年之际,向12345写信称,12345热线是“市民的朋友、百姓的知音、群众的知己、大众的伙伴”。 ■“破题”意义影响深远

“12345济南模式”创造了一个“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的有效机制”。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指出,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是如何“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这一科学论述对我们社会管理创新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

在中国近30年社会转型中,原来完全依赖单位解决的问题,大都推向了社会,许多关系到民生的问题不再是由一个单位或部门统管,而是需要许多部门协调解决,“济南12345”正是在这一点上,体现了“破解难题”的导向意义。

“顶层权威”的设置,体现了党和政府的“主导力量”;“五级联动”制度,使“济南12345”成为协调各部门联动的有力枢纽。“一号受理——— 热线转办———件件回访”的运行机制,保障了信息的畅通;督促得力,使没有明确归口的问题,有了协助办理的平台,使不知由哪一个部门处理的问题在统筹协调中得到解决,使群众的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都得到了具体的承接。虽然,济南12345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但它所展示的这种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的有效机制,在当前社会管理创新中具有“破题”意义。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2345济南模式”拓宽了党委、政府与市民“双向互通”的渠道。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敏在12345调研时指出,“热线的开通,更直接地把政府和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搭建了一座双向互通的桥梁。人民群众通过热线可以更直接观察感受政府如何工作,更直接地观察政府怎样履行职责”。2012年元旦,济南市委副书记杨鲁豫来到12345市民服务热线慰问坚守在一线的工作人员。

这种“双向互通”正是济南12345三年来努力打造的模式,不但拓宽了民众利益诉求的渠道,也拓宽了群众参政、议政、督政的渠道,更在民众与政府的“双向互通”中,形成了胡锦涛总书记所要求的“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进而把“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

就直接意义而言,12345对市民诉求的积极回应和真心解决,正是对民心、民意的最大顺从,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促成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2012年9月14日,市民闫恩慈向12345热线反映家门口马路坑洼不平,第二天便有工作人员前去修整马路。10月15日,闫女士亲手做了几十瓶辣椒酱送到12345热线表示感谢。

一个健康社会的生产力不单单是通过GDP的发展体现出来,而是必须考察这个社会整体结构和功能的协调发展。十分明显,一个社会各方面的诉求得到认真对待和妥善协调的社会,一个内部纠纷和种种矛盾可以迅速得到化解的社会,一个民众参政意识得到“具体尊重”(而不是泛泛的尊重)的社会,必然包蕴着巨大的发展动力和活力。从这一意义上说,如同“家和万事兴”一样,济南12345所营造出的协调与和谐必然是一种生产力。

第16篇: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上述要求指明了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方向,全面系统完整地概括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所决定的。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演进的根本力量。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削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仅是当前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过程中的长期任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别是解决“三农”问题任务相当艰巨。

在诸多矛盾中,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是严重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矛盾。从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比为1∶2.57。到XX年,这一差距比扩大到1∶3.22。到XX年底,全国农村尚有年收入不足668元的绝对贫困人口2610万人,年人均收入在669元~924元之间的低收入人口4977万人,两者合计7587万人。

从社会事业发展状况看,城乡之间教育、卫生、文化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农村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居民的差距明显。从公共基础设施和建设面貌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在相当部分农村地区还存在行路、用电、饮水、居住等困难问题。城乡建设面貌反差较大,农村人居环境较差的问题十分突出。同时需要看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对于有效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一方面,没有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就不能很好地解决广大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问题;没有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就难以根本改善,农村健康文明和谐的新风尚就难以持久,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须采取扎实有效措施,使农村的生产力获得长足发展与进步。

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农产品竞争力。现代农业建设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向,对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具有重要作用。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加快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发展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建设连锁化“农家店”。

必须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农村繁荣和农民就业增收创造条件。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县城和小城镇是农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区域性中心,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具有重要作用。要着眼兴县富民,培育产业支撑,大力发展

二、三产业和建设小城镇,引导企业和要素聚集,改善金融、工商、信息等服务,增强县域管理能力和经济活力。

必须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可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要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良好的环境。要继续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强农民转岗就业的能力;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平就业制度,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完善务工农民劳动合同制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加强务工农民的职业安全卫生保护;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探索符合农民工特点的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

第17篇: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大标题就是论点)

(引:开头引用政策法律材料)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过渡)上述要求指明了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方向,全面概括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过渡句)改革开放20多年来,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存在着许多困难和矛盾。

(引用数据信息说明问题)从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比为1∶2.57。到2005年,这一差距比扩大到1∶3.22。到2005年底,全国农村尚有年收入不足668元的绝对贫困人口2 610万人,年人均收入在669~924元之间的低收入人口4 977万人,两者合计7 587万人。

(引用事实材料说明问题)从社会事业发展状况看,城乡之间教育、卫生、文化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农村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居

民的差距明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在相当部分农村地区还存在行路、用电、饮水、居住等困难问题,特别是农村人居环境较差的问题十分突出。

(议:分析问题原因)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才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果没有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不可能很好地解决广大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问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就难以根本改善;同时,农村健康文明和谐的新风尚

(过渡:联系论点,过渡到提出对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必须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

(策:提出对策

1国农业发展的方向。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连锁化“农家店”,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策:提出对策

2是农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区域性中心,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具有重要作用。要着眼兴县富民,培育产业支撑,大力发展

二、三产业和建设小城镇,为农村繁荣和农民就业增收创造条件。

(策:提出对策3

村劳动力,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而且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要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良好的环境。要继续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强农民转岗就业的能力;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平就业制度,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还要完善务工农民劳动合同制度,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第18篇: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上述要求指明了解决我国

”三农”问题的方向,全面系统完整地概括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所决定的。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演进的根本力量。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削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仅是当前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过程中的长期任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别是解决“三农”问题任务相当艰巨。

从社会事业发展状况看,城乡之间教育、卫生、文化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农村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居民的差距明显。从公共基础设施和建设面貌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在相当部分农村地区还存在行路、用电、饮水、居住等困难问题。城乡建设面貌反差较大,农村人居环境较差的问题十分突出。同时需要看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对于有效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一方面,没有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就不能很好地解决广大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问题;没有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就难以根本改善,农村健康文明和谐的新风尚就难以持久,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须采取扎实有效措施,使农村的生产力获得长足发展与进步。

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农产品竞争力。现代农业建设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向,对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具有重要作用。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加快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发展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建设连锁化“农家店”。

必须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农村繁荣和农民就业增收创造条件。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县城和小城镇是农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区域性中心,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具有重要作用。要着眼兴县富民,培育产业支撑,大力发展

二、三产业和建设小城镇,引导企业和要素聚集,改善金融、工商、信息等服务,增强县域管理能力和经济活力。

必须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可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要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良好的环境。要继续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强农民转岗就业的能力;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平就业制度,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完善务工农民劳动合同制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加强务工农民的职业安全卫生保护;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探索符合农民工特点的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

第19篇: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上述要求指明了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方向,全面系统完整地概括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所决定的。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推动人尖社会演进的根本力量。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削灭剥削,削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干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仅是当前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过程中的长期任务。

第20篇:信息技术是最具潜力的新生产力

信息技术是最具潜力的新生产力

工程管理102

2010212039

杨柳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以来,人们日益普遍的使用计算机来生产、处理、交换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如书籍、商业文件、报刊、唱片、电影、电视节目、语音、图形、影像等)。在企业、学校和其它组织中,信息技术体系结构是一个为达成战略目标而采用和发展信息技术的综合结构。它包括管理和技术的成分。其管理成分包括使命、职能与信息需求、系统配置、和信息流程;技术成分包括用于实现管理体系结构的信息技术标准、规则等。由于计算机是信息管理的中心,计算机部门通常被称为“信息技术部门”。有些公司称这个部门为“信息服务”(IS)或“管理信息服务”(MIS)。另一些企业选择外包信息技术部门,以获得更好的效益。

了解了信息技术的全方位定义后,我们可以简洁的将信息技术概括为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向着更高速、更快捷、更优质的方向发展的一种技术,所以我们必须接受,在当今这个要求高速高质量的时代,只有充分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给生活带来更多便利,给生产创造更多的价值,但是目前,我们并未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给我们人类带来最大化的效益,所以,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最具潜力的生产力,我们又理由充分发掘信息技术的价值,让它更好的为人类造福。

首先,信息技术进入教学领域改革了这个教学模式,我们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有最传统最古老的老师用粉笔在黑板板书,学生在讲桌下仔细聆听,整个课堂教授的内容都只能用黑白色来呈现,宝贵的四十五分钟在费力的板书中度过,教师感到疲惫,学生也觉得枯燥无味,效率低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教学领域最早出现的是投影仪和幻灯片,课堂上终于出现了彩色,老师一定可以感受到,在放幻灯片期间,学生的注意力一定是最集中的。紧接着,电脑出现在课堂上了,很多抽象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视频展示,随着网络的普及,其他优秀的教学资源也被引进。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初中每天的读报时间看黄冈优秀教师的授课视频。这就是信息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足不出户就可以接受到最优秀的资源。现代的课堂信息技术的含量可谓更高,贯彻的程度也更为彻底,之前是全体学生盯着一个屏幕看,和机器的互动并不多,学生只能跟着屏幕播放的速度学习,但是学生的能力是良莠不齐的,并不是所有人的接受能力都一样,如果选择照顾接受能力比较弱的同学,就浪费了更为优秀的学生的时间,反之亦然。并不能做到

因材施教,所以现在很多的课堂,给每个学生配备了计算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有利自己学习的进度,但是对于学生的自控能力要求更高。

信息技术在商业领域的作用尤为突出,我国商业部门应用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从80年代初开始的。\"七五\"期间,商业领域计算机的应用已具一定规模,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已广泛应用到商业购、销、调、存各业务环节,以及商办工业中的加工、生产过程控制和检测、监控各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商业部门约有各种计算机1万多台,各种收款机、收购机2万多台,从事计算机开发应用的专业人员约有5000多人,初步形成了一支应用计算机的技术骨干队伍。各地研究开发的应用项目有1000多项,大部分投入实际运行使用,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应用的水平逐年提高,应用的效果越来越明显。商业企业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在技术和应用水平上日趋成熟,效果明显,在大连、广州、北京、上海、山东、辽宁、兰州等地,一批应用项目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对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家属商品和资金周转,减少资金占用,促进库存商品结构合理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技术上也有一些新的提高和图片,有过去的单机运行,单项食物出力,进入计算机网络和建立小型机、多用户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阶段。近两年在北京、上海等地先后购置了18台小型机,在大型企业中建立信息管理系统,随着网络化和小型机的出现,开发项目的投资强度也在增加一出现投资400万到600万的大小木多个。但开发周期的缩短,说明技术掌握上日趋成熟。同时,国际上70年代流行的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开始进入我国商业领域,在大连第二百货大楼开始建立适合我国零售业经营决策的数学模型,上海粮食储运公司也在建立粮食仓储调运决策模型,这标志着我国商业企业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以商业部信息中心为主,辐射全国各省市的商业经济信息网络已初步建成。有的省市已经眼神到地(市)县级网络,信息网络支持全国商情信息网、果蔬市场信息网等子系统,全国商情信息网已运行五年多,对促进市场发育、活跃商品调转等,发挥了积极作用,行成了一个全国性的不占场地的“空中交易场”,促进了商品购销。通过“空中今夕交易市场,成交额达百亿元。同时为各级主管部门今夕商情分析、市场预测、计划管理与调控等活动,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支撑。

信息技术在生活、医疗、军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信息技术当之无愧是最具潜力的新生产力。

心得

这次讨论课从表面上看来,我们班做的略好,因为演讲者严达石哈引入的案例是她身边切实存在的案例,所以她能游刃有余,讲得生动形象,博得大家一致好评,重点是,对方班级在听过这样的演讲后能比较容易的提出针对性比较强的问题,也方便我们回答。所以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有所感悟,才有可跟大家分享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信息技术本身了解就不多的我,要写一篇所谓的“论文”,真的是很恼火,我都不好意思将这篇东拼西凑,原创加拷贝,毫无感情、毫无水平的东西称之为论文。如果可以叫做《谈谈信息技术给你带来的便利》,我想我应该更有话可说,而不是做作的、故作高深地“‘写’论文”!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