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明朝于谦简介(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12 06:09:1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于谦诗话

以诗明志 清廉自守

——于谦诗话赏析

崇廉敬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从古至今社会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是为官者都应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为官清廉而名垂青史者,如春秋西门豹清正廉明,造福百姓;西汉赵广汉不畏强权,捍卫正气;唐朝狄仁杰体恤百姓,拯救无辜;宋代包拯铁面无私,不持一砚归……这些清官廉史给后人树立了榜样,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里,我想写写他们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于谦,品品他的诗作,说说他的人生。

今天我们大部分人知道于谦,多赖《石灰吟》中“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一句,诗如其人,于公一生也可用“清白”二字形容。如何“清白”,我们从于公诗词作品便可观之一二。

清风两袖朝天去

于谦生活在明朝日趋衰落之时,朝廷政治腐败,社会上贪污、贿赂成风,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那时,地方官僚进京朝见皇帝时,大都要从老百姓身上搜刮大量诸如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品献给皇帝和朝中权贵。而于谦在从山西巡抚调任京城时,却什么礼品也没有带。有人奇怪地询问他为什么不带礼品时,于谦朗声笑着举起两袖道:“我带有‘两袖清风’已足矣”。随后又以一首七律《入京》诗作为回答:“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诗里行间的蘑菇、绢帕和线香是供人们使用的,如果都被当官的拿去讨好了上司,就会给人民生活所需带来困难,不要让老百姓指戳脊背。从此“两袖清风朝天去”挂上他的门楣,以示不为利禄所动。“两袖清风”还被引申为“品德正直清廉官员”的代名词,沿用至今。

清风一枕南窗卧

于公40岁生日之际即兴一首抒怀诗,诗文的内容是这样的“碌碌庸庸四十余,因逢初度转踌躇。腰黄久负金为带,头白惊看雪满梳。剩喜门庭无贺客,绝胜厨传有悬鱼。清风一枕南窗卧,闲阅床头几卷书”。首句是自谦之词,次句是作者形象的真实写照。“剩喜门庭无贺客,绝胜厨传有悬鱼”是典型的清官形象,“清风一枕南窗卧,闲阅床头几卷书”进一步点出作者清风一枕、南窗卧读的业余生活。全诗告诉我们一位称职的官员应该思考些什么、追求些什么,那就是要勤政爱民,清廉自守。

苟图身富贵,朘剥民脂膏 国法纵未及,公论安所逃 这是于谦一生的追求。在他看来,历史不仅存在于浩瀚的史书之中,更存在于天下芸芸众生的良知和公正的评判之中。几百年过去了,于公充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和淳朴健康的为官之道仍让我们感慨万千,他的诗今天读来仍具有警示自策、振聋发聩的作用和教育借鉴的现实意义。

推荐第2篇:明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明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明朝,中国历史上一个风云诡谲的王朝。从太祖朱元璋立国的那天起,明朝注定就不会安生,因农民起义而生,也因农民起义而灭,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而太祖朱元璋又是一个充满传奇的人物,下面就给大家带来一篇明朝历代皇帝列表,来细数一下明朝的诸位皇帝们。

一、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南京。在位31年,死于1398年,时年71岁。在位期间,废除行省制,打击贪官。朱元璋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

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

二、明惠帝朱允炆

明惠帝朱允炆(1377-1402),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是明朝第二位皇帝,1398年即位,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年号建文,称建文帝。在位5年,年号“建文”。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在靖难之变后下落不明,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清朝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后世有人以其年号而称建文帝。

三、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年6月1日—1424年8月12日),安徽凤阳人,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燕王。 朱元璋去世后,继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实行削藩,朱棣遂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发动靖难之役,四年六月攻入南京,杀方孝孺等人,夺取了皇位。次年改元永乐(1403~1424年)。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他统治期间社会安定、国家富强,由于成祖年号为“永乐”,后世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死于1424年,时年65岁。在位23年。

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 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四、明仁宗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1378-1425),为明成祖朱棣长子。在位仅十月,终年47岁。在位期间,立皇后皇后张氏。共有子十人,女七人。洪熙元年(1425)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炽猝死于宫内钦安殿。死后葬于北京昌平天寿山献陵。在位期间发展生产、与民休息,为仁宣之治的繁荣打下基础。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五、明宣宗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汉族,建文元年年(1399年)二月初九[1]生于燕王府。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永乐九年(1411年)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成祖征讨。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年号宣德,成为明朝第五位皇帝。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听从阁臣杨士奇、杨荣等建议,停止对交阯用兵,与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 宣德十年(1435)正月初三日,逝于乾清宫,享年38岁。

谥“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六月二十一日葬于明十三陵之景陵。

六、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明宣宗长子。9岁即位。初大事权归皇太后张氏,以累朝元老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政务 ,继续推行仁宣朝的各项政策,社会经济也有所发展。张氏死后,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振遂广植朋党,启明代宦官专权之端。十四年,瓦剌入犯,听从王振之言亲征,抵土木堡兵败被俘。成王朱祁钰被拥立为帝,改元景泰。元年(1451年),英宗被释回京,被尊为太上皇,软禁于南宫。八年,武清侯石亨等乘景帝病重发动兵变,迎英宗复位,改元天顺。

庙号英宗,谥曰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裕陵

七、明景帝朱祁钰

明景帝朱祁钰(1428-1457),宣宗次子,英宗被俘后被拥立为帝(1449年),年号“景泰”,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喇对北京的进攻,迫使瓦喇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后,景帝将其软禁,直到1457年,景帝病危时,英宗才又被拥为帝。景帝死于1457年,在位9年时,年30岁。他是明代迁都北京之后,唯一一位没有葬于明十三陵的皇帝。

庙号代宗,谥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

八、明宪宗朱见深

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明英宗长子,明朝第八代皇帝。初名朱见浚。土木之变,英宗被瓦剌掳去。景泰三年(1452)明代宗即位后,被废为沂王,天顺元年(1457)英宗复辟,又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朱见深。初年为于谦平冤昭雪,恢复景帝帝号,又能体谅民情,励精图治。在位末年,好方术,终日沉溺于后宫与比他大19岁的宫女万贵妃享乐,并宠信宦官汪直、梁芳等人,以至奸佞当权,西厂横恣,朝纲败坏。

庙号宪宗,谥曰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葬於明十三陵之茂陵。

九、明孝宗朱佑樘

明孝宗朱祐樘(1470-1505),年号“弘治”,宪宗皇帝第三子。1487年即位,在位期间,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开”,勤于政事,励精图治,驱除宫内奸臣,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贤臣,使英宗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明朝再度中兴盛世。史称“弘治中兴”, 被誉为“中兴之令主”。死于1505年,在位19年,享年36岁。

庙号孝宗,谥号“建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葬泰陵

十、明武宗朱厚照

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公元1521年),年号“正德”,父亲明孝宗朱祐樘,母亲张皇后,公元1505年—公元1521年在位,明武宗是历史上很有争议的一位皇帝。以往很多人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然而通过近些年来历史学界的研究,人们对武宗的认识有所改变,有人认为他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为人却又平易近人,心地善良,是极具个性色彩的一个人。

庙号“武宗”,死后葬于北京十三陵之康陵,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十一、明世宗朱厚璁

明世宗朱厚璁(1507-1566) ,宪宗孙,父兴献王。1521年即位,年号“嘉靖”,世宗前期颇有一些作为,诛杀宦官,节用宽民,但后期荒淫无度,政治腐败,多次爆发农民起义世宗因服丹药中毒死,在位46年,时年60岁。

庙号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葬于北京明十三陵之永陵。

十二、明穆宗朱载垕

明穆宗朱载垕(1537-1572),世宗第三子,1566年即位,年号“隆庆”。在位7年,死于1572年,时年36岁。

庙号穆宗,后被谥为庄皇帝,葬于北京昌平昭陵。

三、明神宗朱翊钧

明神宗朱翊钧(1563-1620),穆宗第三子。1572年即位,即位时才10岁,年号“万历”,由皇太后陈氏及李贵妃主持政务。神宗亲政后,深居宫中,荒淫享乐,政治腐败,神宗时,北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窥视中原。神宗在位48年,死于1620年,时年58岁,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庙号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

十四、明光宗朱常洛

明光宗朱常洛(1582-1620),汉族,年号泰昌,明代第14位皇帝,1620年即位,在位一个月。明神宗万历帝长子,母王恭妃。朱常洛是明代传奇色彩最浓的一位皇帝,明宫三大疑案都与他有关,万历皇帝并不喜爱这位太子,他的位置曾一度岌岌可危,苦熬了三十九年之后,他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但是光宗是一个贪财好色的皇帝,由于淫欲过度,即位当天就病倒了,后因服用丹砂过度,就在他即位的第三十天清晨,这位刚要展翅高飞的皇帝就莫名其妙地去世了,时年39岁。死后谥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葬于庆陵。《谥法》云:“能绍前业曰光”。

庙号光宗,谥号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庆陵。

十五、明熹宗朱由校

明熹宗朱由校(公元1605-1627年),明末皇帝,光宗长子,年号“天启”。1620年阴历九月—1627年阴历八月在位,年号天启(1621—1627年),故又称天启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父亲光宗在位仅29天便因“红丸案”而暴毙,朱由校经过“移宫案”的**,为群臣拥立继位。在位7年,因嬉乐过度成病(一说曾落水,留下病根),于1627年服用“仙药”而死,终年23岁,谥熹宗,葬于德陵(今北京市十三陵),是明朝营建的最后一座皇陵。在位时任用宦官魏忠贤,致使政治腐败。努尔哈赤乘机攻占沈阳。天启帝有三男二女,无一长成。终无子,遗诏立五弟信王朱由检为皇帝,即后来的明思宗(崇祯帝)。

熹宗好木工,即位之后不理朝政,魏忠贤等人擅权,朝政日益败坏。天启七年(1627年),落水生病的熹宗服用“仙药”身亡,享年二十三。葬于明十三陵之德陵。又称木工皇帝。

十六、明思宗朱由检

思宗朱由检(1610-1644),光宗第五子,1627年即位,年号“崇祯”。即位后,诛杀魏忠贤,颇为勤政,勉力振作,无奈积重难反,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又崇祯性多疑,刚愎自用。终于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景山自缢身亡。时年35岁。死前于兰色袍服上大书“勿伤百姓一人”。

朱由检死后庙号怀宗,后改思宗、毅宗。清朝上谥号守道敬俭宽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葬于十三陵思陵。

推荐第3篇:两袖清风的于谦演讲稿

老师、同学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廉政小故事是“两袖清风的于谦”。

于谦是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又是一代清官,人称“于龙图”、“于青天”。

于谦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天资聪慧、勤奋好学,14岁就能赋诗、15岁成了秀才,被称为“神童”。于谦仰慕诸葛亮、文天祥等杰出人物,写诗赞颂他们报效国家、廉洁公正的操守,以他们为自己的楷模。正是在这些先贤精神的激励下,少年于谦立下“以天下安危为己任”的宏志,17岁时他写下一首流芳百世的佳作《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就是于谦一生的写照。

于谦为官以“廉洁公正”闻名。“两袖清风”的故事就发生在他身上。一次,他要进京办事,一些同僚劝他:“你不向上司献金玉,带上土特产,也是送个人情啊!”于谦听后,哈哈大笑,举起双袖风趣地说:“谁说我什么也没带?我带有两袖清风。”并作《入京》诗一首以明志:“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天朝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于是“两袖清风”便作为为官清廉的成语而千古流传。

“土木堡之变”后,于谦任兵部尚书,成为“救时宰相”,在国家危乱时力挽狂澜,可谓位高权重,但他仍过着衣无锦绣、食不兼味的简朴生活。他常言“钱多自古坏名节”、“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他外出时摈弃前呼后拥、耀武扬威的官场恶习,既无锣鼓旗仗、又无卫兵开道,深受百姓爱戴。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英宗皇帝以“莫须有”罪名,将年届六

十、清白一世的国之栋梁于谦杀害,重演了当年岳飞的悲剧。京城百姓无不失声痛哭、诅咒奸党。抄于谦家时,人们发现,这位一品大臣竟然“家无余赀,萧然仅书籍耳”! 一位功业盖世的国之重臣竟清贫到这种地步,其德行操守不由令人肃然起敬!

于谦死后被安葬在杭州。西子湖头,三台山麓,筑起了一座新坟,这座坟墓犹如一座壮丽的纪念碑,和岳飞墓遥相对应,为妩媚如画的西子湖平添了几分悲壮豪迈的英雄气魄。西湖有甲天下之美,有一首诗是这样赞美它的:“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诗中的“岳于”指的是岳飞和于谦,说因为在西湖埋葬了这两位英雄,西湖才显得如此美。可见人的美名是可以与美景永存的。

纵贯于谦一生,他毕生的心力、年华都化作了熊熊炭火,散发着光和热,骨气、灵魂经受了烈火的考验,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铮铮诺言。他那刚直不阿的精神,廉洁公正的高尚品质,一直受到后人们的怀念、崇敬、爱戴和拥护。

推荐第4篇:郭德纲于谦

2012郭德纲于谦屌丝青年台词

郭:谢谢,谢谢,谢谢,受累了啊,好多女孩都冲这喊:哟,有重口味的哈,喊:爱于老师,于老师,你给人客气吗?

于:谢谢大家,我也爱你们。

郭:今天是个好日子,大家来还送东西。

于:是的。

郭:送花,问口好几个卖花的都供着我的相片。

于:哈,都师爷了

郭:来就来嘛,还花钱,都怪不好意思的,其实吧,大家都是捧的,这位。

于:没有没有,大家都是爱听相声。

郭:我也爱看您。

于:啊?

郭:著名相声演员“驴鞭”。在这个行业里。。。

于:等会等会,哪个行业啊,我的名字著名这么补肾啊

郭:(蒙了一下脸)于。。。鱼鞭。

于:说清楚了怎么回事!

郭:于,于,于谦,行么,您这算是著名的相声演员了吧?

于:不敢这麽说。

郭:事业有成,让人羡慕,人人都愿意自己出类拔萃。

于:是。

郭:但是不见得梦想都能实现。

于:没错。

郭:是不是,有时候闲起来,我可爱回头想一想这么多年发生的很多事情,其实也是可歌可泣。

于:是吗?

郭:我印象特别深,就是我20来岁那会吧,20岁上下,是吗叫事业。。。不敢想。

于:哦

郭:穷的都不行了。

于:没钱?

郭:我记得20岁过生日那天。

于:哦

郭:20的生日啊!

于:20岁怎么了?

郭:多么重要啊,我就有半块蛋糕,插了10根儿蜡烛。

于:半块蛋糕,10根儿蜡烛,怎么过20岁生日?

郭:摆在镜子前面。

于:唉(笑)脑子还不错。

郭:恩。您说人家那会,是吗大富商,企业家的孩子,20岁,弄好几个亿。

于:那是

郭:再弄好几十个亿,我就500万。

于:哟,那也不少啦。

郭:像素。

于:嗨,就蹭一手机。

郭:挺没辙的,你说那会儿干嘛去啊,我也想过去上班。

于:好啊

郭:有什么公司去面试去,我都忘了。

于:哦,去了

郭:面试官坐前面撇个大嘴。

于:哦,他在挑人。

郭:咱做在那规规矩矩的,那面试官说了:“给你个机会,让我在最短的时间记住你。 于:好。”

郭:这个我会,我把手抡圆了。。。啪。。。。

于:给他一嘴巴!

郭:扭头我就走。

于:是得走。

郭:我刚到家,录取通知书就来了。

于:要你了?

郭:“请你务必,马上来一趟”

于:您,听他的去了吗?

郭:我想了三天。。。没敢去!

于:那是,那就不应该去。

郭:好在,实在没辙,我就跟朋友聊聊天。

于:那也好啊。

郭:大伙出出主意。

于:发泄一下?

郭:我有个朋友,于谦的弟弟。

于:哦,我的兄弟。

郭:于老二

于:(咳)这什么名字这是?

郭:于老二俩口子和我都是好朋友,

于:哦,都那么好。

郭:他弟弟于老二,这于老二的媳妇儿,铁锤。

于:啊,我弟妹名儿叫铁锤?

郭:小名叫铁锤。

于:大名呢?

郭:王钢带。

于:哇,挺着总是那么别扭。

郭:他们俩都跟我,好交情!

于:是麽?

郭:他弟弟老劝我,老跟我说:“你,没问题”

于:哦,说你行。

郭:“你就咬着牙坚持就行了,记住了二点,一部怕死,二比怕死的很寒颤”

于:哟,好嘛,没活路了这就。

郭:咬着牙坚持,弟妹也劝我,铁锤也劝我

于:怎么劝的。

郭:“德纲,你要努力,你要平胸而论” 于:等等,那你论不过她。平心而论,知道吗? 郭:(摸着胸口)我记得人家说过平胸而论嘛。 于:往里想。

郭:哦,难怪你是念书人呢? 于:平心而论

郭:就是,平心而论哈,“你行,你要充实一下自己” 于:那是对的。

郭:回来我以琢磨,俩口子说的太对了 于:对吧

郭:就这对狗男女.于:什么话啊,这叫什么话啊 郭:啊,哦 这对狗意思的男女。 于:这叫够意思。

郭:哦,够意思,我一想,充实自己,在哪充实?想了又想,想出一主意来,看光盘。

于:您这是怎么想的这是?看光盘充电这是? 郭:因为很多东西是你不容易看到的。 于:那倒是。

郭:不是,别,您别瞎讲。 于:我哪里瞎讲?

郭:我说的那场景很简单。 于:呵呵呵,对 郭:不是,姓于的,你。 于:你这废话。 郭:就是不换场景。 于:你得换光盘吧?

郭:您不能这样啊.(对观众说)“你们少看那俩三个人就演完的电影啊” 于:哦哦

郭:我说的那是场景不换,人特别的少。 于:这也没出圈啊,这个 郭:有一个男的 于:对

郭:就一个男的。 于:啊,就一个男的?

郭:你看看,就一个男的,那个光盘。 于:那有什么意思? 郭:我跟你聊不到一块去。 于:不是,你看它?

郭:不是,就讲课的那个,有时候啥大分头,大背头,老讲怎么励志,怎么创业的那个。

于:哦,讲课的,教学的光盘。 郭:对对对,你以为呢? 于:我以为得有一示范呢。

郭:好吧,那好吧,就是老有个人讲,我们该如何如何。 于:那东西哪有啊。

郭:听人说,得到机场,那个卖书的,书店旁边都有那个电视,在专门演这个。 于:噢,我这个有印象,确实老放这个。

郭:确实有道理,那就去吧。出发,打家出来做3站地铁,再坐385倒64路,再坐27路。 于:哎哟

郭:然后上机场辅路。 于:辅路?

郭:我有个同学在那卖西瓜,借他那自行车,往机场蹬。 于:好家伙,废这个劲。

郭:到了机场,往里走,找到一保安,先得问人家“哪儿卖站台票?” 于:你去过机场没有啊? 郭:没有

于:那多新鲜啊。

郭:他没理我,我心里就想“好,你小瞧人,等我以后学会了拼音,我非上网骂你不可”

于:那你得啥时候才骂得了啊

郭:书店门口有个大电视,里面真有一位,疏个大中分,喊着“我们要为什么不努力,我们一定要努力”说的太好了,我转身就走。 于:就听一句啊。 郭:多了我也听不懂。 于:那哪成啊。 郭:出来,骑自行车,奔机场辅路,还车,还抱走一西瓜,倒3趟公共汽车,再坐3趟地铁,到家。 于:这多费劲啊。

郭:打今天开始,我头脑非常充实,我要干正事。 于:您要干什么呢? 郭:睡觉。

于:切,怎么睡觉啦 郭:嘿,这都半夜了。 于:弄了一天。

郭:躺下就着。要不说心里有事睡不踏实吧,躺下就做梦。 于:是么?

郭:这个梦我特别的开心。一片光,一片云,光里走出来一个人,手里拿着一“王冠”,你王冠见过吗就是外国那国王戴的。黄金的,那中间一个红宝石。 于:嘿

郭:他走到我这,轻轻的戴在我的头上,对我说:“恭喜你,从现在起,您就是”

于:高贵的国王。 郭:“新浪会员了” 于:哈哈,那管什么啊

郭:我想了好长时间,早上起来我就琢磨,这什么意思。 于:哦,还没有上过新浪。

郭:得了,洗脸,漱口,吃早饭,吃点西瓜。 于:打同学那弄来的。

郭:吃饭一想,得找人帮我圆圆梦吧。 于:哦,还解释解释。 郭:找于老二。 于:哦,又找我兄弟。

郭:一进门,二口子,正矫情着呢。 于:哦,吵起来了。

郭:不,打起来了,瞧见我进来了,高兴了。“你来了正好” 于:怎么了?

郭:“铁锤说我不干活” 于:别提这名字了好不? 郭:“我怎么就不干活啦” 于:真不干活? 郭:“我怎么不干活了” 于:干什么活了?

郭:“我不干活,马桶里那屎谁给尿没的” 于:啊,这得喝多少水啊,这。 郭:这都你弟弟干的事。 于:确实不怎么样。

郭:别打架了,有事情要求你。给我找一个圆梦解梦的有没有啊。“这我不行,单我能带你去,后面有一个看手相的大师” 于:看手相的也行啊 郭:走,拐个弯去,有一个不大的小门脸儿。 于:哦

郭:一进去,这是一个摊煎饼的,这是一个卖那个冲手机卡的,旁边是一个卖墩布的,这是卖铁锹,这有拔牙的,这有办证的,这有个柜台,卖那个护手霜,搽脸油,柜台前面做一手相大师。 于:这什么大师啊,做这地方。

郭:一问,“怎么,看手相?伸手”“这手很干啊,先来一瓶护手霜吧” 于:嗨,这不带这么做买卖的好吗?

郭:我问,您真的是手相大师吗?“哈哈,你随便问,关于手相的事,随便问” 于:那你就问他一个。

郭:“英国首相,卡梅伦”哎呀,真是手相大师啊。 于:你神经病吧,还是怎么着。 郭:真是太神奇了,得,佩服你了。 于:这就服了

郭:我求你帮我看下我的前途“你现在准备干嘛”我打算回家“撤离” 于:什么乱七八糟的 郭:我就打算回家 于:这就被打回去啦? 郭:回家,睡觉。 于:怎么又睡觉啦。

郭:这不,弄了一天,就准备睡觉,这一闭上眼,可了不得 于:怎么了 郭:飞起来了 于:又做梦了?

郭:这可不,老做梦,都是很神奇的梦啊,飞起来了,还有翅膀。我变成一大喜鹊

于:这不错啊。

郭:喜鹊的头上还戴一王冠。 于:切,这喜鹊也是新浪的 郭:、、你有点嘴浪了。 于:不是,这不一王冠嘛。 郭:这叫鹊王 于:哦,他们头

郭:我带着几万的喜鹊,这天是七夕节,我们要在天上搭鹊桥,我带着大伙搭鹊桥,这边是牛郎走过来,那边是织女走过来。 于:鹊桥会? 郭:我们干好事 于:这不错啊

郭:这会儿,给我累坏了 于:怎么累坏了? 郭:桥振

于:我头一回听说这词。 郭:不是,人一走,这桥就震动 于:那是躺桥上了,不是走上边儿了 郭:你明白啥啊,当时有你啊 于:没我啊

郭:那不结了吗?你在事发现场吗? 于:你在? 郭:我也不在 于:还是的

郭:没敢多睡,我起床,我想,不能老在屋里做梦玩了,我得出去,充实我的头脑

于:这怎么充实呢? 郭:我想到一个地方 于:哪里? 郭:看车展去。 于:怎么,看车展? 郭:充实一下 于:那行吗?

郭:那当然了,一进车展把我乐坏了 于:怎么了? 郭:这些个娘们哦 于:你就奔这去的不是

郭:一个车站好几个,母性十足的,那状态 于:什么乱七八糟的 郭:看了一上午 于:哦,喜欢

郭:看完车展,买车奶喝 于:又勾起食欲来了,您这

郭:我就跟你聊不到一块,知道吗? 于:太饿了是不

郭:额戳。我上那是充实我的头脑,出来以后发生一件事,对我打击很大,前面一个超市,出来一老太太,80多岁,还拿着东西,走着走着,掉了,她还伸手勾去,弄不着。 于:老年人嘛

郭:就打这会儿,于老二俩口子过来了,前面是铁锤,她心眼最好,对老二说,“你就这么看着啊”老二就过去了,袖子一扁,老太太不是往下在勾东西吗,他使劲往老太太脖子上一摁“下去” 于:摁下去啦

郭:啪,就摔那儿了,好多人围过来,打呀。 于:那不打他 郭:往死里踢啊 于:死了都不多

郭:我站那儿都傻了,不敢说话,然后铁锤看见我了“你帮个忙吧”我说,不用了吧,都六七个打的了 于:这,你帮谁帮啦?

郭:这货该打“打死了出人命”我说,好了好了,哥几个,看我了,我可是红白俩道 于:啥,红白俩道,黑白俩道吧 郭:我是红白俩道 于:为什么啊

郭:我还认识一干婚庆的呢 于:哎,那不管用

郭:人都走了,给他扶起来,“怎么样啊”他说“没事没事,你在这呢,你一定要努力,你要充实自己”俩口子走了,我想,我还充实什么呀我,我怎么才能充实呢 于:想呢?

郭:我想了又想,一个活太适合我了,我去砸日本车去吧 于:您这是要砸日本车去 郭:有点意思吧 于:那您去了?

郭:给我3000城管,我能收复日本 于:真是精英啊

郭:那错不了,这要有一天吧,我们要打进东京去,我们想看啥电影,就看啥电影

于:您就惦记这这个呢?

郭:我还想这那米饭上有那啥玩意那叫啥来着 于:那叫寿司

郭:寿司的骆驼比马大 于:什么啊,不挨着 郭:还有,那个那个,就以女人躺好了,身上搁好些个菜那个 于:女体城 郭:哦,你吃过。 于:没有

郭:没吃过你也看过 于:网上看过 郭:眼神都出卖了你 于:什么叫出卖我了

郭:那天有这个机会,咱们也可以,找一妇女,躺那,好吃的都搁身上,焦圈,豆丝,油饼,杂酱面 于:弄一身油

郭:手拿开了,还有一火锅呢 于:啊,你这是自焚,咋是。

郭:多快乐,等着吧,来了一辆车,拦住了,说:先生您好,麻烦您,让我砸一下。

于:先跟人商量?

郭:开车人挺痛快,“死去” 于:是挺痛快的

郭:一句话,让我死去,我能死去吗 于:还是的

郭:文官死为的是忠,武将死为的是烈,儿子死为的是孝,女人死为的是洁,说相声死士为的卖的出票去 于:嗨,什么乱七八糟的 郭:但是,我凭什么死 于:那就不死

郭:我一回头,那边车里冲我乐 于:乐啥

郭:我冲着车子,我去,踢了一脚,转头就跑,车在后面追我,差一步就追上了,万幸,他那轮椅爆胎了

于:我说,他开车能追你半天呢,轮椅,人家是,你也就欺负欺负残疾人 郭:一下子就美了,觉得我这个人升华了 于:是啊

郭:大事小事我都得管,因为我以后是个了不起的人,逛会公园,看见狗拉屎我都管,叫那人,捡起来,狗主冲我乐“谁的狗,自己捡” 于:啊,你也牵着狗呢 郭:恩,我也牵着狗呢 于:那是得你自己捡

郭:以前,我可讨厌狗了,我家邻居,养的狗,横的,半夜叫唤,我把他嘴堵上,被打得,邻居要是知道是我偷的狗就麻烦了 于:啊,你给人狗给偷了 郭:那是个哑巴

于:那你也不能欺负别人啊

郭:天天子啊屋里愁,什么时候能成功啊,直到你弟弟找我来 于:他找你干嘛 郭:于老二进来了“哟,你这里怎么这么臭啊”我说“有狗”“怎么,你狗不洗澡啊”“洗啊,3天一次” 于:那怎么还臭啊 郭:死一个多月了 于:那给他扔出去啊

郭:怪麻烦的,坐着吧,一聊天才知道,老二出事了 于:出什么事了 郭:出轨了

于:他还能干这事?

郭:于老二跟斧子开房被知道了

于:怎么,我兄弟是木匠还是,怎么老是斧子锤子的啊

郭:那铁锤就不干了,他就上这躲着来了,这能躲啥时候啊,“我送你回去吧”进门就跟人道歉,铁锤挺生气的,像话吗?开房竟然还有私房钱 于:怎么,开放这事就过去了?

郭:主要藏钱是不该的,铁锤就对老二说“记得当初我们耍对象那会吗?花言巧语都被你说了说的多好啊,你记得那会儿下着雨出去遛弯去,雨中静景的感觉吗,我感冒了都很开心,虽然说你不会感冒” 于:他怎么就不会感冒呢?

郭:穿着雨衣呢,铁锤也是个傻丫头,就这么个人,都跟了这么些年,也对,老话说得好,日久了生情 于:真往实话说,怎么着 郭:成语嘛。 于:哪有这成语啊日久生情 郭:。。。我说的? 于:这可咬不到一块哈

郭:那你回家看光盘去吧,我在给他们劝架呢 于:怎么说

郭:怎么说都不行,铁锤说“你,搬走,这房子我买的”那怎么办,走我哪里去呗。然后于老二就到我哪里住去了,但是他每天都要回去,到问口那坐着。 于:还是重感情的

郭:什么啊,他为了用那Wlan 于:这都什么人啊,这都,上门口捡那Wlan用去 郭:我很受感动,这货都这样了还不忘学习呢 于:哎,什么学习啊

郭:我也得努力啊,我一定能成功呢,早晚我得让韩国人认为我是韩国人才行 于:您这话什么意思?

郭:韩国人认为全世界都是韩国人,但是只有朝鲜人认为自己是韩国人,小事很难成功,但是大事嘛。我回家就开始研究了,我家有傻瓜照相机,还有烧烤架子,,我把这俩绑一块,搞个无人机。 于:你怎么想的,无人侦查机 郭:你羡慕啊

于:我羡慕什么呢,那东西得飞起来 郭:只要那腿一使劲就能飞起来 于:你那叫扔起来的 郭:你少来这套,飞机不得先起来?这一飞,不得了,到邻居院儿里了 于:就飞人家哑巴院子里了

郭:得,找去吧,邻居在门口正站着呢,我说“门口站着呢” 他“刚吃晚饭没啥事”

于:别,他不是哑巴吗? 郭:是哑巴,说话是为了伪装

于:您这科研成果也成功了,好像,这什么乱七八糟的,这是 郭:这么多年我都是这么认为 于:哦,伪装

郭:对,这是伪装。。。忽然传来一个消息:你弟弟成功了 于:成功啥了?

郭:超过了伯尔特,100米用了3秒 于:跑步啊,太快了 郭:可惜,肇事车辆跑了 于:啊,撞出去的这是

郭:怎么着,上医院去吧,到那一瞧,裹得粽子似的,大夫说,这得交钱,我交不了钱啊,给铁锤打电话吧,铁锤来了,我说:铁锤,你交钱。铁锤说“我不是不交钱,夫妻一场,我得管他,这样,你能说出一个优点来,我就交钱。”那我走吧

于:你就走啦

郭:也对,人命关天,我不能走,我想,我会想起来的,从早8点,想到晚上12点,这个人有优点吗?想到最后我乐了,真有一个优点。 于:什么优点啊

郭:他哥哥比他还不是人

推荐第5篇:百家讲坛爱国人物——于谦

语文学案 序号 25 高二年级____班 教师 李 乔 学生______

作文素材积累(1)

于谦——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导学目标】

1、通过阅读名人故事,积累写作素材。

2、概括名人的性格特点或其突出的精神品质。

3、思考该名人的事迹可用于哪些话题的写作中。【导学重点】

积累素材,为作文写作打基础。 【导学过程】

一、事迹阅读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世称于少保,是明代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明史》称他“英迈过人,历事三朝”。他的命运与明朝两次重大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次“土木之变”使他成为救时英雄,举国拥戴;然而“夺门之变”又使他以“谋逆之罪”命丧刑场,可谓是悲喜两重天。

于谦的一生是戏剧性的,既是千古英雄,也是悲剧人物。那么在“土木之变”这场明朝的北京保卫战中,只是一介书生的于谦到底是如何力挽狂澜的?而他本人一身正气,“夺门之变”中的同僚又为何要倒戈相向呢?

少年立志 文天祥是偶像

于谦生于书香世家,曾祖父和祖父都在官场上颇有政绩。父亲于仁虽未出仕,但“性好经史,取古人之嘉言善行以为法。”因此,于谦自小便被寄予厚望,他也不负众人期望,自幼聪颖,“少读书,手不释卷,过目辄成诵”。

有一次于谦随家中大人去清明扫墓,路过凤凰台时,他叔父出了个对子要他对,上联是“今朝同上凤凰台”;六岁的于谦马上对曰:“他年独占麒麟阁”。大人们听了,都说于谦志向远大,赞叹不已,他的叔父还说:“此小儿,乃是我们家的千里驹啊!”

两年后,于谦成为县学生员。当时,有一巡按到他家乡的一座寺院游玩。随从官员中,有一人指着殿中佛像作了上联:“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一行人面面相觑,竟无人对出。当时于谦也在场,便随口应道:“一介书生,攀凤、攀龙、攀桂子”。对仗工整,众人无不拍手称妙。

于谦天资聪慧不说,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刻苦勤奋。除了学习传统的四书五经外,他还经常研读兵法史籍。诸葛亮、岳飞、文天祥都是于谦的偶像,他尤其崇拜文天祥,不仅在书斋墙上挂了一幅文天祥的画像,还在上面题词,称赞文天祥“徇国忘身,舍生取义;宁正而毙,弗苟而全”。可见于谦少年时便将文天祥作为榜样,而他也用余生践行了自己的志向。

“土木之变”力挽狂澜

据说于谦七岁时,曾有一个僧人断言他是将来的“救时宰相”,日后必有大的作为,不论这个传说是否属实,但于谦的确在后来的明朝北京保卫战中成就一世英名。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蒙古族瓦剌部首领也先率铁骑大举南下,年轻气盛的明英宗,在王振的唆使下亲征,明军精锐在土木堡几乎被全歼,英宗也被瓦剌俘获。这场形如儿戏的御驾亲征和突如其来的变故,被后来的历史学家称为“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把明王朝推向生死存亡的边缘。也先大军磨刀霍霍向北京而来,而明朝一方,英宗亲征时就已将京畿大军悉数带出,导致京城防备空虚,再加上人心大乱,许多人携带家眷,纷纷南逃,国家俨然到了最危难的时刻。在逃跑言论甚嚣尘上之时,只是一介文弱书生的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北京。

国难当头,首要问题是安定人心。朝臣把土木堡惨败的原因归结到宦官王振身上,王振党羽马顺当朝呵斥官员,激起百官不满,两派大打出手,一片混乱。于谦一面阻止官员群殴,一面拦住监国王,让他宣布马顺等人死罪,赦免参与殴斗的官员,惩治祸国殃民的宦官,王一一照做,混乱才得以平息。 也先企图以英宗为筹码要挟明廷。但当时太子年幼,监国王又不愿收拾烂摊子。于谦就自告奋勇找到王,力劝其担起重任。在于谦的劝说下,王最终同意登基称帝,年号景泰,史称代宗。明王朝新的政治核心重新建立起来。

在新皇帝的支持下,于谦集结了20余万大军。他将大军兵分九路,镇守于九大城门之外,主动迎接也先挑战。也先原以为明军不堪一击,但眼见明军旌旗猎猎,严阵以待,便已经心虚。双方激战五天,也先没有讨到任何好处。当得知勤王兵马正陆续赶往北京时,他担心腹背受敌,就决定连夜撤退。

至此,于谦领导的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更为难得的是,战后对于谦论功行赏,于谦却说:“让敌人打到京城,是做臣子的耻辱,怎敢以此邀功!”

“夺门之变”含冤而死

景泰八年(1457年),代宗突然染病,卧床不起。徐有贞、石亨和曹吉祥三人趁机发动政变,把英宗接到奉天殿,上朝听政,又把于谦和大学士王文逮捕入狱。但是想要杀掉于谦这样一位有功于社稷、为官清廉的大臣并不容易,因此,英宗在徐有贞等人的策划下,用历史上惯用的“莫须有”手法,以“谋逆”的罪名将于谦处以极刑。本来英宗对于杀于谦还有些犹豫,说:“于谦是有功劳的。”但徐有贞进言说:“不杀于谦,夺门就没有正当的名义。”英宗这才下定决心。

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就在这座他曾拼死保卫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后的结局——斩决。史载:天下冤之!千户白琦还请求把于谦的“罪名”刻板印刷在全国公布。于谦被杀之后,抄家的官员到于谦家时都惊呆了,原来,于谦一直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家里家里除了代宗赐予的宝剑和生活用品外,别无余物。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南宋时,爱国英雄岳飞力主抗金,却被奸佞小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三百年后,抗击蒙元入侵的于谦同样以“意欲”谋反罪被处死。巧的是,两人死后都被安葬在杭州美丽如画的西子湖畔,清代文人袁枚对两人有高度的评价:“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两袖清风一生清白更胜石灰

于谦一生为官清廉,不贪不敛,上不攀附权贵,下不卖官鬻爵,既不请客送礼,更不贪污受贿。他未仕前的一首《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脍炙人口,是他对自身廉洁奉公的期许。

据说,后来的于谦当\"兵部侍郎\"时,中宦官王振专权,骄横跋扈,贪赃纳贿。有一次巡抚河南,地方官进京或京官奉差外出回京,都须向他献纳金银珠宝等贡品礼物,如若不然,就会遭到种种非难、打击和排挤。于谦对王振的不法妄为,早已十分厌恶。这次回京之时,有人私下劝他带些绢帕、蘑茹、线香之类的送给权贵们作个人情。于谦听了哈哈一笑,当即展纸挥毫,赋诗一首:

绢帕茹蘑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搜刮的危害,清廉的必要,舆论的反应,劝谏的苦心,尽在诗中。

果然,最后于谦不带一物,两袖清风地上路了。由此,\"清风两袖\" (或曰\"两袖清风\" )便常 常被用来形容正直、清廉的品行。

二、问题思考

1、请摘录文章中表现于谦性格品质的诗句或名言并记忆背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于谦身上都有哪些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这一素材可以运用到哪些话题的写作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第6篇:赞扬于谦的诗

0602班 谭滢

于谦颂

铁国忠心,一代骁将。

奸党佞朋,不畏保国之志。 两袖清风,性如石灰。

实乃万丈青松,大国之鲜有哉。

黄河水患少且稀,而今谁赞是于谦!

推荐第7篇:明朝园林

独具特色的——古猗园明代建筑

在上海现存的江南园林中,古猗园内的明代建筑保存得最为完整,也最具特色。今年,是建园480余年的古猗园开园50周年,许多明朝古建筑重新得到修缮。仔细品赏这些独具特色的明代建筑,不能不对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发出由衷的赞叹。

古猗园的明朝亭台楼阁多临水而建,与水景配合,体现了“亭台到处皆临水,屋宇虽多不碍山”的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以曲折长廊花墙分隔,形成大小不等的自由变化的自然空间,使观者常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古猗园的主要建筑逸野堂、梅花厅、春藻堂、翠霭楼、柳带轩等水榭曲廊,造型秀美精致,这些建筑既是风景点缀,又是观赏风景和遮风避雨休息之处。园内厅堂、亭廊连片相接,布局上曲折多变,借以花色漏窗,透视窗外景色,景物深幽,富有诗意,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妙处。

古猗园的亭台楼阁,建筑平面形式多种多样,立体造型变化多端,体现出江南明代园林建筑精巧自由活泼的特点。屋面小瓦筒瓦,屋脊花色镂空,各种斗拱、飞檐翘角、门窗式样、雕刻装饰、油漆粉刷简朴素雅,具有典型的明代园林建筑艺术风格。

明代园林建筑注重题名立意。古猗园内的逸野堂,清代沈元禄《猗园》记:“奠一园之体势者,莫如堂”,堂曰逸野,堂前栽盘槐一对,右立奇峰异石,左为假山水池,堂后植桂,中秋赏月,庭中桂香,疑身在广寒宫中。堂内悬挂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所题“华岩墨海”匾额,表明建筑其堂是反映当时一些士大夫和和文人墨客寄情于山水,沉溺于悠闲雅逸,欣赏风花雪月,以隐逸为高的思想情趣。古猗园的戏鹅池岸边的“不系舟”,建于明代,曾有明代书法家祝枝山题额,此舟无缆可系,故名“不系舟”。建舟也是有其情意所托。唐白居易诗:“岂无平生志,拘牵不自由,一朝归渭上,泛如不系舟”。李白诗曰:“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不满,消极避世的思想情绪。

古猗园还有少数现代园林建筑,也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文化氛围,在明代建筑“包围”之中,倒也显出别一番风情。如古猗园竹枝山上有一方亭,名为缺角亭,故意残缺东北一角,以示东北沦陷,其余三角均塑高举拳头,表示反抗侵略和收复失地的决心,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抗日革命意志。此外,还有些建筑物具有地方历史性的纪念象征,古猗园戏鹅池西堤上的白鹤亭,顶端白鹤停立,展翅欲往南飞,是根据古代“白鹤南翔”传说而建此亭,南翔地名亦由此而来。

推荐第8篇:明朝天文学

明朝天文学

明皇朝建立以后,不仅仿效前代禁止民间学习和传授天文,更将其禁令扩展到整个天文学领域,尤其是禁止私习历法。研制新历,改革旧历,历来是推动中国古代天文学向前发展的一个动力,而全面禁学天文的做法,则断绝了天文人才的广大来源,毁弃了天文学发展的群众基础,从而导致中国天文学发展出现低谷。禁令发布以后,天文工作集中到司天监,但无研制历法任务,其日常工作就是按章编算每年的民用历书,监视天空有无入占的天象。这是一种维持性的常规工作,人们不敢冒着生命危险图求进取,所以官方天文工作也墨守陈规,毫无生气。

明代末期出现了天文学研究复兴之势,可惜积弊时久,难以振兴。就在这个时候,西方耶稣会传教士进入中国,给渴望天文新知识的中国天文工作者带来了欧洲天文学知识,开始了中国天文学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汉化西方天文学时期,即在传统天文学框架内,搭入欧洲天文知识构件。

第一节厉禁和抗禁

按照中国历代传统,改朝换代要改换新历。一部新的历法往往与一个新的政权有关,皇帝要通过天文家沟通天人相通之途,天文家则靠解释天象向皇帝传达“天意”。明初,朱元璋不希望民间还有人懂天文,因为他们可能成为敌对政治势力所需的人才。于是,对朱氏政权千秋万代不会改换的愿望,变成了对学习天文的厉禁。据明人沈德符《野获编》记载:“国初学天文有厉禁,习历者遣戍,造历者殊死。”甚至规定,钦天监人员终生不得再从事它职,其子孙也不得学与钦天监无关的知识,以接替世袭,否则也要遣戍。厉禁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特别是天文人才的匮乏。十五世纪末,历法常常与天象不合,禁令不得不稍有松动。当时官方希望征用通历法的人以备改历之用,然而竟无人应征。《野获编》说:“至孝宗,弛其禁,且命征山林隐逸能通历者以备其选,而卒无应者。”

朱元璋的做法压制了数学与天文学,但毕竟还有抗禁的呼声和行动,这一方面表现为呼吁改历,另一方面表现为努力保存天文资料,以免其湮灭。现存常熟的一幅石刻天文图就是明代的作品,原刻于弘治九年至十二年(1496—1499)。现存的常熟石刻星图碑刻于正德元年(1506),是前后两任县令杨子器和计宗道刻制的。这幅星图翻刻的是苏州石刻星图,杨子器有如下跋文:“此图宋人刻于苏州府学,年久磨灭,其中星位亦多缺乱,乃考甘石巫氏经而订正之,翻刻于此,以示后来庶几欲求其故者得观夫大概。”这段话表现出他担心天文失传的急迫心情,并希望为改变这种状况做些实事。

比常熟石刻星图更为精巧的是隆福寺藻井星图。隆福寺初建于明景泰四年(1453),其中万善正党殿为明代当时的建筑,此殿上方藻井的装饰,是一幅绘制有据的科学星图。从此殿建成到1977 年拆除,隆福寺星图一直鲜为人知。这幅星图直径一米九八,绘有二百七十三个星官共一千四百三十二颗星。为什么在禁学天文如此严厉的情况下,竟有人敢在离皇宫不远的地方保存如此好的一幅星图?就保存资料而言,也许这样做更安全,另一方面星图也确实掩饰得很好。如深蓝色背景上的贴金星点在光亮处很显眼,但放在光线不强又正悬头顶较远的地方就很不容易看到了。由此可见,当时人们为了给后人留下天文测量的成果真是费尽心机,而其重见天日竟然经过了五百多年。

此外,万历二十三年(1595),郑王世子朱载堉自己编撰了一部新的历法,以《圣寿万年历》为名进献给皇帝。他因此而受到奖谕,得到“留心历学,博通今古”的赞语。这实际上等于宣布解除了禁习历法的禁令。但二百年的时间过去了,而明初开始实行的禁令对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已经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第二节历法

1364 年朱元璋称吴王,吴元年(1367)十一月冬至,太史院使刘基等向吴王进献《大统历》。洪武元年(1368),改太史院为司天监,洪武三年又改司天监为钦天监,由钦天监编 1 算每年使用的《大统历》。洪武十七年(1384),漏刻博士元统上书,说明《大统历》其实就是元代《授时历》,且“年远数盈,渐差天度,合修改”,“以成一代之制”①。但明太祖无意编制新历,只是擢元统为钦天监监令。元统仍以《授时历》为基础,略加修订,整理成《大统历法通轨》四卷,并将历元由元至元十八年(1281)改到洪武十七年。此后,尽管多人多次上书请求改历都未获准,终明一代使用的都是《大统历》。

① 《明史》卷三一《历志一》。

第三节天文台

明初未建天文台,直到洪武十八年(1385),考虑到历代都有建天文台的传统,才在南京鸡鸣山上建造了观星台,并将前一年由元大都运抵南京的郭守敬制造的天文仪器放置在天文台上。

由于南京与北京的地理纬度不同,所以元大都的仪器不适合在南京使用,于是又对其中一些仪器做了调整,并新制了一台浑仪,以便进行观测。关于南京天文台,利玛窦曾有一段较为翔实的记述:“南京也设有钦天监观星台,此台以建筑宏伟著称。..城之一隅有小山岗,然仍处于城墙之内。上有平台,宽阔宏敞,颇适于观测之用。四周屋宇壮丽,乃昔年所建。司天者夜夜鹄立于此,以察天象,无论星陨、彗孛,皆详记奏闻。所陈仪器皆铸以青铜,制作精美,装饰华丽,其宏伟雅致非欧洲所能匹敌。且诸器屹立于此垂二百五十年,几经风霜雨雪,迄无所损。”①在二百五十年以后尚如此宏伟,可见该天文台之规模。据利玛窦记载,该台最大的天文仪器有四件,即浑象,浑仪,高表和简仪。

永乐十九年(1421),明成祖迁都北京,二十二年,曾在宫城内建一小型的内观象台。但当时随行的钦天监人员却只能在齐化门(朝阳门)迤南的城墙上进行观测,且无大型天文仪器。正统二年(1437),明英宗决定修建北京观象台,并派人按照南京观象台上的仪器制成木样,然后运回北京铸制铜仪。正统七年(1442),北京观象台建成。从正统四年到正统七年间又先后制成简仪、浑仪、浑象、八尺圭表等大型天文仪器,安装在观象台上。正统十一年,又修造晷影堂。至此,北京观象台已粗具规模。其遗址就是今北京建国门附近的古观象台。此外,景泰六年(1455),明代宗还曾在内观象台造简仪和漏壶。但关于内观象台的具体情况和观测记录,则缺乏更多的史料记载。

正统年间铸造的天文仪器十分精美,现在部分陈列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上。但这些精美的仪器,在当时却安装得相当粗糙,如简仪极轴倾角与极高不合,浑仪二分二至与黄道实际位置不合,高表的尺寸不一等等,直到嘉靖七年(1528)才调整合适。明代的一些大型天文仪器,从制成到能正常使用,竟花费了近九十年的时间,可见当时钦天监工作的混乱和落后。

① 见China in the Sixtieth Century:the Journal of Mathew Ricci(1583—1610), Random, Homse New York,1953.(《利玛窦中国札记》第四卷第五章)

第四节回回天文学

元初来自西域的札马鲁丁等天文学家都有较高水平,他们世代执掌回回司天监,为中国天文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可是到了后来他们的后人逐渐成为应付差事的官员,回回天文学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局面。明洪武元年(1368)置回回司天监,一如元制。又诏征元太史院张佑、回回司天监黑的儿等十四人,原上都回回司天台的郑阿里等十一人去南京讨论历法。这些人虽然可以编算每年行用的回回历书,但对西域天文学已不甚精通。而原藏秘书监的天文书籍又多为波斯文或阿拉伯文,“言殊字异,无能知者”。于是,朱元璋决定派遣使臣去西域再聘专家,与原回回司天监的天文学家合作翻译阿拉伯天文学著作。他说:“尔来西域阴阳家,推测天象至为精密,有验其纬度之法,又中国书之所未备,此其有关于天人甚大,宜译其书。”①《聚真堂马氏宗谱》简要记述了明初礼聘天文学家马德鲁丁的情况②:“洪武元年,为创立政府,成立钦天监,派钦使到阿拉伯满觊(麦加)政府聘请精于历学专家,乃聘到准带地方古来氏族学者,即我来华始祖德鲁丁公字彦明者,于洪武二年来至江苏省江宁县。 2 明朝之南京成立钦天监,授钦天监监正,带来随员甚多,皆分任钦天监职务。”当时刘基为司天监监正,马德鲁丁担任的是回回司天监监正。洪武三年改称钦天监和回回钦天监,洪武三十一年(1398)罢回回钦天监,改设回回历科。马德鲁丁因其测天之学而被称为大测先生,留下了“大测堂马”的誉称。他曾以其学推测天象,预报结果优于《大统历》,因而备受尊崇。《马氏宗谱》载:“明太祖尊我祖如师,晋封回回太师。因国事初定,关于建设多所顾问,而言听计从,大为刘基所忌。”

马德鲁丁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翻译阿拉伯天文书籍,但他于洪武七年逝世,所以译书的任务落到了他的儿子身上。长子马沙亦黑,字仲德,接任回回钦天监监正之职;次子马哈麻,字仲良,洪武三年起任回回钦天监监副、文林郎。马沙亦黑主要负责回回历法。《明史·历志》记载:“命翰林李翀、吴伯宗同回回大师马沙亦黑等译其书”,但汉人不懂西域文字,只能作文字加工和修饰润色,以使其符合汉语习惯,因此,主要工作是马沙亦黑做的。经过几年的研究,马沙亦黑对大统历的长处及缺陷有了较深的了解,也明白这一译事对皇帝的重要性,纯粹翻译并不适合在中国使用,所以他实际上做的是编译工作。马沙亦黑编译完成了《回回历法》三卷。

马哈麻主要负责回回天文星占著作的翻译,于洪武十六年(1383)译成了《明译天文书》(亦称《天文宝书》)四卷。此书原为阿拉伯天文学家阔识牙耳(971—1029)所著星占书,原名《占星术及原则导引》,译名还有《天文书》、《乾方秘书》、《天文象宗西占》等。朱元璋对此书给以很高的评价,他说:“今数月所译之理,知上下、察幽微,其测天之道甚是精详于我。”①《回回历法》的编译和《明译天文书》的译成,是明代天文学发展的大事,对当时和后世学习和研究回回天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例如有一位名叫刘信的汉族学者,曾担任过明英宗正统年间的钦天监夏官正。他所撰写的《历法通径》四卷,讲的就是回回历法。此后贝琳根据回回历法的基本理论和编算历书经验,系统整理成《七政推步》一书,这是明代研究回回天文学的重要成果。

① 《明译天文书》吴伯宗序。

② 《聚真堂马氏宗谱》,现藏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

① 见马哈麻译《乾方秘书》,北京图书馆藏抄本。

第五节航海天文学

明代远洋航行成就突出。在明永乐至宣德年间(1403—1435),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航行期间,曾采用天文定向和天文定位。明末茅元仪所著《武备志》收有郑和航海图,在其中四幅过洋牵星图上标有天体出水平线高度等沿途所见的天空景象和有关数据,如“北辰星一指平水”、“灯笼骨星正,十四指半平水”、“南门双星六指平水”等等。据今人研究,一指约在1°34′—1°36′之间,也有人认为一指相当于1.9°。此外,他们还用南北星高度及方位确定所在地大约的地理位置,并用四方星相对位置定航向。这些都是了解古代航海天文知识的宝贵资料,从中也反映了明代航海天文知识的进步。

第六节西方天文学的传入

1583 年,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来华传教。他与李之藻合写的《浑盖通宪图说》是早期传入中国的欧洲天文知识。此书分两卷。第一卷主要是讲星盘的构造、原理及其中坐标网的绘制方法,第二卷主要讲星盘的使用方法,另有一篇介绍浑象的专文。在这本书中有不少对中国天文学家来说是新鲜的内容,如第一次传入完整的黄道坐标系,即没有考虑黄极的黄道坐标;明确晨昏蒙影的严格意义,但将晨昏蒙影的原因归之于日大地小则是不正确的;讲述了中国古代极少论及的五星远近问题,并给出了数量结果;传入西方星等划分的概念,但将星的亮度差别仅归之于星大小不同是不全面的,此外还讨论了地理经度的测量等。

利玛窦和李之藻合写的《经天该》一书,是以西方星图为依据、《步天歌》为体裁的认 3 星七言款词,其中包含了中西星名的对照工作。《经天该》的歌词颇为上口,例如关于猎户座的歌词为:“参宿七星明烛宵,两肩两足三为腰。参伐下垂三四点,玉井四星右足交。玉井下方曰军井,屏星二点井南标。四颗厕星屏左立,屎星一点厕下抛。丈人子孙各连二,老人最巨南望遥。”

利玛窦在十七世纪初还与徐光启合作将《几何原本》前六卷译成汉文。

这是传教士进入中国后翻译的第一部科学著作,译自利玛窦的老师德国数学家克拉维斯对欧几里得原书的注释本。西方早期天文学关于行星运动的讨论多以几何为工具,《几何原本》的传入对学习了解西方天文学是十分重要的。另一位耶稣会士熊三拔依据星盘原理,制成专门测量太阳经纬度的简平仪,徐光启的译著《简平仪说》就讲述了这种仪器及其使用方法。例如根据测得的太阳赤经与赤纬,怎样定时间与地理纬度等。书中论述大地为球形的内容也是新鲜的知识。阳玛诺编写的《天问略》,则对各种各样的天文问题逐条作了回答。在这本问答体裁的书中介绍了托勒密的地心体系,太阳在黄道上的运动,月相成因,交食及交食深浅的原因,伽利略发明的望远镜及其新发现等等。虽然这本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但许多天文学内容为中国过去完全不知道的。

德国传教士汤若望与中国钦天监官员李祖白合译的《远镜说》,在介绍伽利略及其发现方面比《天问略》更详细。这些在欧洲也属于崭新的天文学知识传入中国并不算晚,只是传播范围很小,影响还很有限。但当时一些接触到这些新天文学知识的人,已经开始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消化。如万历四十年(1612)左右,王英明著《历体略》三卷,其中既有中国传统天文学知识,也介绍了西方天文学知识,尤为可贵的是他对外来知识并不生吞活剥,如不承认有上帝居住的第十二重天,也不承认有两重岁差天,融进了自己的见解。天启年间(1621—1627),陆仲玉著《日月星晷式》,是最早利用欧几里得几何作图法解决天球坐标在不同平面上投影的一本著作。

传教士进入中国之际,正是中国天文科学的饥渴时期。当时接触到西方天文知识的中国知识分子,希望通过介绍新天文知识弥补明代“大伤元气”的天文学,以便为中国天文学的继续发展开辟出一条新路。这一愿望在明末改历工作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

第七节《崇祯历书》 明初以来,据《大统历》推算所作的天象预报,就已多次不准。崇祯二年五月乙酉朔(1629 年6 月21 日)日食,钦天监的预报又发生显著错误,而礼部侍郎徐光启依据欧洲天文学方法所作的预报却符合天象,因而崇祯帝对钦天监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此后,管辖钦天监的礼部奏请开局改历,并得到朱由检的批准,从明初就一直未断的改历呼吁总算成为现实。同年七月,礼部决定在北京宣武门内首善书院开设历局,命徐光启督修历法。

徐光启深知,西方天文学的许多内容是中国“古所未闻”的,“惟西历有之。而舍此数法,则交食凌犯,终无密合之理”①,所以改历“宜取其法,参互考订,使与大统法会同归一”②。于是,他制定了一个以西法为基础的改历方案。在他领导下,历局从翻译西方天文学资料起步,力图系统地和全面地引进西方天文学的成就,当时还聘用了意大利龙华民、罗雅各,瑞士邓玉函,德国汤若望等人,与历局的中国天文学家一道译书,编译或节译哥白尼、第谷、伽利略、开普勒等欧洲著名天文学家的著作。这是历局的中心工作。其结果是从崇祯二年到崇祯七年(1629—1634)历经六年,完成了卷帙浩繁的《崇祯历书》。徐光启于崇祯六年去世,经他定稿的有105 卷,其余32卷最后审定人为李天经。此外,历局人员在制造观测仪器,天象推算和实际观测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

《崇祯历书》是较全面介绍欧洲古典天文学的重要著作。全书共46 种,137 卷,分节次六目和基本五目。节次六目分别为日躔、恒星、月离、日月交合、五纬星和五星凌犯;基本五目分别为法原、法数、法算、法器和会通。其中以讲述天文学基础理论法原所占篇幅最大,有40 卷之多,法数为天文用表,法算为天文学计算必备的数学知识,如三角学、几何 4 学等,法器为天文仪器及其使用方法,会通为中西度量单位换算表。

《崇祯历书》采用的是丹麦天文学家第谷所创立的宇宙体系和几何学的计算方法。其中引入了明确的地球概念和地理经纬度概念,引入了球面天文学,以及视差、蒙气差等重要天文概念和相应的计算方法。它还采用了西方较精确的天文数据和通行的一些度量单位,如一周天分为360°,度以下用60 进位制等。这部书也有不少错误和缺点,如第谷体系是对托勒密地心说和哥白尼日心说的折衷体系,在当时欧洲并不先进,其维护地静观,否认天体自转,以及对岁差现象的解释等,也都是错误的。

《崇祯历书》贯彻了徐光启以西法为基础的设想,基本上纳入了“熔彼方之材质,入大统之型模”①的规范。尽管此书大量内容为西方体系,但最后仍落实到编历问题上,并未突破《大统历》的框架。实际上,所谓“入大统之型模”,就是以历法服务于皇家,将天文学研究仅仅局限于编修历法这项具体应用上,而难以使之真正成为探索天体运动、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总的来说,《崇祯历书》是汉化西方天文学的产物。其中虽然有很多新天文学知识,但由于传授者的保留和扭曲,以及接受者的被动和因循,这些新知识在中国并没有产生像在西方那样的革命力量。但无论如何,《崇祯历书》的编成仍然是明代天文学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① 《明史》卷三一《历志一》。

② 《明史》卷三一《历志一》。

① 《徐光启集》卷八《历书总目表》,中华书局1963 年版。

此外,《崇祯历书》内容的重大变化,也引起了保守派的攻击。他们以其“未入大统之型模”为借口,以不符合祖制为大棒,力阻《崇祯历书》的颁行,使得优柔寡断的崇祯皇帝始终拿不定主意。崇祯十六年(1643)八月,他终于下定颁发新历的决心,但这时明朝政权已面临崩溃边缘,再也无力顾及历法的事情了。入清后,汤若望将《崇祯历书》改订为100 余卷,改称《西洋新法历书》,得以刊行。

推荐第9篇:明朝内阁制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因为胡惟庸事件而废去有千多年历史的宰相制度,由皇帝亲自处理全国政策。不过,由于国事繁重,凭皇帝一人之力,根本不可以完全妥善处理,故此有大学士的出现,帮助皇帝理政。后来更发展内阁组织,为皇帝的私人秘书,独立于已有的行政架构以外。内阁制度随着后来的皇帝的重用而不断发展,然而同时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现将内阁的发展概况及其影响分述如下:

首先是明内阁的发展。

在太祖时期(1382年后),皇帝侍从,以备顾问,秩不过五品。到成祖时(1403-1424年),「内阁」之名正式确立,与皇帝议国家大事,章疏常直达御前,渐受重用。至宣宗(1426-1435年),为内阁制的第一阶段。宣宗时以三孤、尚书等官兼任大学士,地位日隆,内阁大学士掌「条旨」(票拟),俨然汉唐宰辅。英宗(1436-1449年)时,为内阁制的第二阶段。英宗开「首辅」专权之始,阁权已超过六部。后来,世宗至神宗初期,为内阁的鼎盛期。威权已超六部,无宰相之名,却有「相权之实」,不过此时阁臣互相争夺首辅之位,间接形成党争,造成政治的不稳定。最后,到神宗后期(约1570年后),内阁权力渐衰。皇帝一面仍以内阁首辅票拟,但同时一面假手宦官居间传递奏章,令宦官渐专权。自此以后,内阁权力渐被宦官所夺,就算内阁的首辅,也要和宦官合作,才可以较为顺利地处理政策。如神宗时的张居正便勾结宦官冯保。之后,皇帝多信用宦官,内阁根本发挥到应有的作用。

明代的内阁乃前朝所未有的组织,它只不过是皇帝的秘书,并非正式的行政机构,与一般的中央政府组织有别。正因这样,故明代的内阁有以下的特点:

首先,是变动性。明代内阁组织虽有四殿二阁,但并不同时设置,缺此少彼成为常事,须视皇帝好恶而定,而大学土员额亦多寡不等。至于内阁权力亦随皇帝宠信的程度而转变,若皇帝或信阁臣,或信宦官,或信奸臣,则内阁权力,便会因而增大或缩小。

其次,是附属性。明代是中国历史上君主独裁时代,内阁权力常因皇帝委任与否而有轻重之别,且内阁职权出自皇帝授予,不得独立行使,向各部及地方政下达命令时,必须透过皇帝谕旨,可见内阁实属皇帝的附属机构。

再者,是个别性。内阁大学士虽由皇帝任免,但大学士间彼此没有隶属关系,责任亦不连带,各自独立以己见辅助君主。

还有,是欠缺法定性。内阁能否产生作用,皇帝之影响至大。如英宗正统初年,事无大小,悉下阁臣参议决定,内阁因而便可发挥高度价值;反之则不然,如思宗因为不信任内阁,而使内阁失去作用。为人所攻讦,影响内阁官员的工作。

内阁制度,对明代的政治造成很多不良的影响:

首先,是助长君主专制。太祖废除丞相以巩固其统治权,内阁制度随着君权的高度强化而建立。内阁首辅虽俨如汉、唐之宰相,但并无节制君权的作用,事无大小都要秉乘皇帝的旨意行事,内阁只是皇帝加强专制独裁的工具而已,是明统治者用以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的有力措施。明朝皇帝以内阁佐理政务,而一切施政皆由皇帝专权独断,大学士仅为皇帝的私人秘书,内阁实属皇帝的附属机构,皇帝往往借内阁以遂其私心,使明代之君主专制比历代为甚。

其次,是助长君主荒政。内阁大学士的职责是对奏章作出票拟,再呈皇帝批红,原意在于使大学士能对政事作出「提议」,但若皇帝无心理政,可以不加细阅,便作批决,阁臣亦无可奈何。因此,内阁的「意见」遂演变成为「决策」,无疑助长助了君主荒政。明代皇帝多荒废朝政,与此不无关系。

再者,是形成宦官弄权。明代内阁因为欠缺法定的地位和权力,往往难有作为,随着明中叶以后,君主的日益腐朽,更弊端百出。明代皇帝日渐颓废,往往深居内殿,不亲政事,不与大臣相接,而往往把宦官视作心腹,委以重任。明之司礼监的地位职掌在宦官中最崇重,又常亲近皇帝,乃有干预朝政之机。皇帝既不见大臣,一切奏章皆靠宦官居间传达,甚至「批红」之重责亦假手司礼监,使司礼监的权力凌驾内阁之上,阁臣的权力仅止于「票拟」。无论皇帝亲自掌权或是假手司礼监代批奏章,内阁大学士只能承旨办事,由是司礼监便能承机窃柄专权乱政。明之阁臣即使有理想,有主张者,也必须先勾结宦官不可,否则一切政事都受到宦官阻梗,不能上达皇帝,如张居正为有明一代能臣,其任首辅时亦要密结司礼太监冯保,才能策动当时的政事。至于阁臣之不肖者,更争相谄媚逄迎宦官,助阉为虐,狼狈为奸,助长宦官的气焰。综观明代宦官为祸之烈,实与废相后,内阁无实权,加上君主过于宠信宦官,使宦官得以居中用事所使然。

还有,是演成朋党倾轧。明之内阁上受君主箝制,内受宦官操纵,阁臣之欲握权柄者,皆不免以不光明之手段得之:一方面要交结内监;另一方面则又须倾轧同列之大学士,遂演成朋党之祸。即在明代内阁权任处于最高峰时,阁臣间为争夺「首辅」地位,往往互相倾轧,愈演愈烈,

甚至不惜朋党台谏,依傍宦官,世宗时之严嵩任首辅,威权不可一世,但却为阁僚徐阶所倾到。张居正在万历元年出任首辅,也是因为内结司礼监冯保,逐高拱得来的。阁臣倾轧之剧烈皆因明代内阁没有正式的权力,没有合法的地位而引生的流弊。

最后,是导致政风因循。明代阁臣绝大多数是由进士而翰林,而拜命入阁,他们大都是十年窗下,久在翰林苑,舞文弄墨之士,并无实际的政治经验,一旦入阁,大都昏庸而无识见,阁臣为保官秩,大都庸庸碌碌,而很少勇于任事,敢作敢为。由于明代内阁受所处的地位和职权的限制,权力由皇帝授予,而宦官又居中窃柄,阁臣于是只能对皇帝唯唯诺诺,对宦官俯首听命而不敢有违,一辈阁臣都碌碌无能,遂使政风因循腐化。再至张居正之循名责实,积极有为,却不免被目为越权专政,非议四起,死后更落得削爵抄家的下场。继之为政者,惩居正之败,多随俗浮沉以求免祸,唯取媚皇帝以巩固权力,于政事则无所主张,政治遂因循积弊,日甚一日。

总结而言,有谓明代无善政,是始于太祖废相。在某程度上是有其道理的。如上述所言,因为没有宰相,令皇权失却制衡;加上内阁无合法性,故无实权,事事听命于皇帝,造成君主独裁。如遇上昏庸之主,又会导致宦官为祸。而且内阁首辅为求争取权力,往往依附宦官,排挤异己,更助长了宦官的气焰。由此可见,明内阁的出现与其政局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影响深远。

推荐第10篇:《明朝》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感觉现在的我还没能力一口气写完这个读后感吧,没有一个系统的想法,只能慢慢回想自己的感受,以及对书的看法,从中的收获。以前对看书没什么想法,对你们一再给我说看书的重要性不怎么在乎,但是慢慢的,也懂得了看书,能打开我的眼界;而看关于历史的书,可以从中收获很多为人处事,做人的道理。从中所看到的许多简单得道理,在现在来说都显得很实在,虽说是简单,但是要做到,也需要很多的努力。

总体上讲,这是我第一次完整的阅读一个朝代的历史。以前读过三国,读过春秋战国,但是这些时期所经历的要么就是短命王朝,要么就是多国混战,认真看完一个完整的朝代的感受会随着他的兴衰起落而变化。

明朝处在整个封建制度历史的晚期,那时候的西方已经开始文艺复兴,思想解放;而明朝统治者所奉行的则是儒家学派朱熹的程朱理学,思想更加僵化(这一点比较赞同柏杨对于明朝统治统治者强烈的批判),历经276年,十六位皇帝。每当翻开书本,思绪就沉浸在当年明月所描绘的明王朝中去了,明朝开国,我会感受到这个新王朝的朝气蓬勃;而靖难之役也会让我感受到权力会使大多数的亲人相互争夺厮杀。好歹这个大战瓶颈期将明朝带到了新的高度。土木之变与夺门之变见证了皇帝朱祁镇的传奇经历,但也让身为读者的我为明朝的未来增添一分担忧,即使知道结局,但书中的文字总是强有力的吸引我读下去。

以此书来看,最让我喜欢的两位皇帝是朱佑樘和朱厚照,一对父子,前者将明朝带入中兴时期,后者则让读到此段的我感到许多快乐。朱佑樘的幼年经历是奇迹,那么朱厚照、朱寿大将军的塞外讨伐又何尝不是奇迹呢?再次,我认为朱厚照的后人及清统治者刻意贬低了朱厚照即正德皇帝的功绩,率数十万大军与蒙古小王子部激战一天双方竟然只伤亡几十人,是不是我看错了?当然,一位的赞扬朱寿大将军也是不对的,毕竟他重用宦官不顾朝政。我又想到了我最喜欢的两位大臣,一位正德年间王守仁,一位嘉靖年间徐阶,徐阶就下文再讲,当年明月对王守仁的描述让我从这位伟人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第一是执着,他所立的志向让包括他父亲在内的所有人都看扁他,但他最后做到了,成为了圣人;第二,做事应该灵活多变,对待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人,就应该用相应的方式方法,而不是单一的形式准则、方式;第三是他所提出的“知行合一”,应该将自己所掌握的只是与实践相结合,更深层的意义,将口头上所讲的到的与我们的行动所结合起来。他确实是做到了,同时也让儒家有了一支新派别,这只力量也维护了明朝的统治,即使明朝进入了嘉靖万历等不上朝皇帝的统治时期,王守仁的弟子们仍维护着政府的运作。其中一位便是徐阶了,从她的身上,我独到的最多的是忍辱负重,甚至到了阴险狡诈的地步,但他让我佩服的是他不像严嵩等贪官,徐阶心中的理想抱负,为祖国所付出的这一点始终不为外界干扰所变。另外,他并不是圣人,我从他身上仍看出他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也会满足自己私欲的人;这对于我们百姓来说何尝不是呢?可以为祖国做贡献,同时又有所满足自己

的利益。另外,他是我想去看另一本书《厚黑学》,算是丰富一下知识。嘉靖后期至万历前二十年,这段时间的明朝,各位名垂青史的大臣为当时的朝政做出了可观的贡献,但也为明朝的覆灭埋下种子,所以对每个人的评价都应分两面看,文臣张居正改革,保证了当时的国力,但他作为内阁首辅,没有让万历皇帝成为明君,使得万里后期开始朝政混乱;而武官李成梁虽平定东北,但惟独留下了努尔哈赤所在的建州女真部,为以后培养了一支吃掉自己的老虎。只能说,时间见证了这一切,见证了明朝后期的衰弱,纵使后期有关宁铁骑保护东北,但朝政内部的腐化使自己变得不堪一击。真正强大的力量是个人拥有坚强的意志,集体保持强大的信念,开国朱元璋及他的百官证明了这一点,而明末混乱的政府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历史总是残酷无情的使一切都变味过去,看完此书的我不时地产生着警觉。如果不在有生之年做出一番有意义的事,我也将被时间无情的抹去。

整个三月份,有这本书的陪伴,感触也颇多,心情随着明朝的建立、发展、毁灭起伏着;但是,最大的改变,也是这本书告诉我的,其一是不会单纯的去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每个人都有他的两面性,有成功,也会有自己的失败;其二就是应该有自己对于历史,对于当世的看法,应该从书中,从自己所了解得知识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想法,就如崇祯帝与袁崇焕,读书之前的我,以为袁崇焕就是和前朝所有的英雄一样,所向披靡,但是他却被皇帝杀掉,这能说明崇祯帝的昏庸吗?如果是以前的我,我会这样认为,认为崇祯帝和宋高宗一样,置国家大局不顾,而偏信小人。但是,这是建立在袁崇焕是救世英雄前

提下,他真的是这样的人吗?他犯过错吗?肯定犯过,而且不是小错,所以崇祯帝才会杀他。那为什么会有之前的看法呢?这是明朝后世的人强加给我们的想法。又如朱由校,喜爱木工,昏庸这些词,在他身旁打转,但是是他自己生来成这样的么?爷爷万历帝不立长子为太子,爸爸泰昌帝天天心惊胆颤的过日子,怎么来教导他呢?所以明朝的命运,也不是崇祯帝一个人能够扭转的。其三,从明朝的开始到结束,有盛世也有乱世,当看到盛世的时候,不会因为他是盛世就不继续看下去了,而看到乱世的时候,也不会因为他是乱世,就选择性的不看了。时间给予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平等的,有人拿着时间创造奇迹,如于谦;也有人拿着时间堕落的同时还使国家深陷灾难,如严嵩。

此时的我后悔曾经不听话,不多看点书,所以只有现在来弥补,看书让我有了充实的感觉,同样也让我产生以史为鉴的噶手。看书让我思考,思考人生,思考我的不足,总结我的条件。伺候我更应将书中所感、所学应用在行动中,让这本使我感受颇深,又带给我快了的书,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第11篇:明朝海瑞

明朝海瑞

海瑞(1514—1587),字汝贤,又字国开,号刚峰,世称刚峰先生。广东琼州琼山(今属海南)人。经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这时,明朝已处处露出衰败象,政治污浊,风气大坏。海瑞居官则能严于律己,恪守朝廷法令与封建道德规范,不畏权势,敢于为民请命,积极革弊兴利;生活俭朴,不爱钱财。他的言行赢得了百姓的尊敬,人称“海青天”,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人物。

第一节聪敏好学,立志用世

海瑞生于正德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514 年1 月22 日),出身于“海南望族”①。祖父历官知县。从伯父做过监察御史。父瀚,为廪生,读书能明大义,安贫乐道。母谢氏粗识书史,持家有方,律身以正义。海瑞四岁时父亲去世,依靠母亲励节自守,抚养成人。海瑞自幼有用世之志。十三岁入琼山县海口镇私塾。二十七岁在琼山郡学,经常与二三志同道合者一起研究学问,纵谈古今,作《严师教戒》、《客位告辞》、《训诸子说》等文,抒发了自己的非凡抱负。在这些文章中,他一再告诫自己生于天地之间,不能虚度岁月,应当有所作为。他说:为人在世,惟务识真,要学圣贤,不做乡愿;不追求富贵利达,以宫室妻妾动心;不羡慕财帛世界,要做中流砥柱;要谦虚谨慎,不要讳疾忌医。否则,“不如速死”①。这些发自腑肺之言,说明海瑞一生反对奢侈、主张节俭的高贵品德和立志为民、刚正不阿的思想性格,在他青年时代已经形成,并在后来的生活中一一付诸实践。海瑞的同乡、门生梁云龙评论说:“第以公之微而家食燕私,显而莅官立朝,质诸其所著《严师教戒》,一一契券,无毫厘假,孔子所谓强哉矫,而孟子所谓大丈夫乎!古今一真男子也。”②嘉靖二十八年(1549),海瑞三十六岁时中举人,似乎有点大器晚成。

然而就在这一年,他以琼州为黎族聚居之区,地处海疆,位置重要,而地方不治,乃上《治黎策》,显示出他的政治才能。他认为治理琼州的上策是:开道置县,以靖乡土。“自此之外,虽议之之尽其方,处之之尽其术,皆下策也。”③嘉靖二十九年二月,海瑞进京参加会试,结果是榜上无名。伏阙上《平黎疏》及《上兵部图说》,再次陈述他关于经略琼州的方针大政和具体措施。说:区处琼州之要务,莫过于“招民、置军、设里、建学、迁创县所、屯田、巡司、驿传诸事宜”。并以琼州去京师万里,当事请裁,或致迟误,请嘉靖皇帝“明敕群臣中知识事机、力可大任、不贪富贵、志在立功者,以之充兵备副使,以专治黎之任”。同时向朝廷表明:他虽是一个“濡染翰墨之人”,“未尝手操矢刃”,但对于“地方变故区处事宜,则习闻知矣。倘得专任其事,驰驱兵革之间,俾黎土尽为治地,黎岐动变尽为良民,臣亦能之。事故不效,请甘服上刑,以谢欺罔虚费兵粮之罪”①。奏疏呈上,识者壮之。而下兵部议核,卒不施行。

嘉靖三十二年二月,海瑞第二次公车北上,待到榜发,还是名落孙山。

那时候,许多知识分子都以中进士为得志,从地方到朝廷各级的重要官员,绝大多数也由中进士者所担任。海瑞则不同凡俗。连续两次会试不第的遭遇,使他逐渐看清了科举取士的种种弊病;某些进士出身者的低能,也使他认识到一个人能否有作为,决不是非走此路不可。他说:“文不过如画师之写神者耳。穷一生读书作文,而于国家身心毫无补益,何异宋人所谓‘可惜一生心,用在五字上’者乎”②;“士君子由科目奋迹,皆得行志,奚必制科”③。遂毅然不再参加科举考试,听从吏部谒选派官。

① 王国宪:《海忠介公年谱》,《海瑞集》下册,中华书局1962 年版,第578 页。① 《严师教戒》,《海瑞集》上册,第2 页。

② 梁云龙:《海忠介公行状》,《海瑞集》下册,第544 页。

③ 《治黎策》,《海瑞集》上册,第5 页。

① 见《海瑞集》上册,第8 页。

② 梁云龙:《海忠介公行状》,《海瑞集》下册,第535 页。

③ 王国宪:《海忠介公年谱》,《海瑞集》下册,第580 页。

第二节以礼为教,不畏强权

嘉靖三十二年闰三月,海瑞被授为福建延平府南平县教谕。十二月二十日到任。教谕,为一校之长。为使“诸生立有成就”,他立《教约》,作《规士文》,上《申朱提学道教条》,重申县学的教育方针、内容、方法以及各种规章制度,整顿纪律,严肃校风。强调教官为人师表,要做遵守封建礼仪的模范,尽心教好学生;学吏职在供写文案,若“索取生员一钱,并为生员改洗文卷,决无轻贷”;学生学问之道,应遵循朱熹倡导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作为为学之序,还要懂得修身、处事、接物之要。又立二簿,分别稽考学生之德、学。海瑞认为:学生只要“率此而行”,“异日为国家建伟业无难矣”。在具体执行封建礼仪方面,他明确宣布:今后教官和学生于县学明伦堂见官,要遵从《会典》诸书所订立之礼节,“不许行跪,学前迎接亦然”①。在校风方面,严禁互相造谣中伤,播弄是非,“此等士风,最坏心术”。尤其反对借斯文之名,倡义气之说,以为“结党”一事,“尤干法纪”。这些教育主张,既反映了海瑞维护封建礼教的立场,也与他“以礼为教”的思想相吻合。海瑞长校,还颇有些民主作风,他说:“本职初至学中,某善可兴,某敝可革,尚未尽识,容与诸生会议,并参酌提学道教条别为更定。”②所有这一切,对于当时日益败坏的士风,无疑起到了一定的整饬作用。

海瑞是言行一致的。到校的当年,延平府督学官莅校视察,在明伦堂召见教官,诸教官一见,皆左右跪拜。唯特海瑞一人,以学校为养士之重地,师长应受到尊敬,如笔架挺立在中间,拒不跪拜,仅长揖而已。由是得了个“笔架博士”的雅号。督学官为此嫉妒他,百般刁难。海瑞志在行道,谓:“此阙陷世界,何能有济”,遂愤然乞休。后经福建按察司提学副使朱衡再三慰留,始复教谕之职。

海瑞在训士之余,依然十分关心地方政事。在南平县学任上,他又著文重申他在《治黎策》和《平黎疏》中所提出的思想和建议。当他得知福建驿递困苦,即作《驿传申文》与《驿传议》,上报有关衙门。略曰:驿递之疲,千疮百孔。为今之计,只有恢复国初之法,厘清积弊,凡利者兴之,才是上策。否则,就是中策、下策乃至无策。

时至嘉靖三十七年(1558)春,海瑞长校已四年有余。以实事求是、治学有方、成绩显著,巡抚监司交章论荐,授为浙江严州府淳安县知县。由此步入政界。

① 以上见《教约》,《海瑞集》上册,第13—18 页。

② 以上见《规士文》,《海瑞集》上册,第21 页。

第三节丈田均赋,革弊兴利

“知县知一县之事。一民不安其生,一事不得其理,皆知县之责。”不惩贪暴,害怕别人诽谤自己;凡事不认真,害怕生怨取祸,不顾朝廷利益,做个乡愿,“浮沉取名,窃取官爵,非知县也”①。从这一思想出发,抱着革弊兴利的决心,海瑞于嘉靖三十七年五月初到达淳安任上。

淳安,地瘠民贫,所产只有茶、竹、杉、柏。田亩悉归豪右,穷者卒岁不粒食,百姓“疾苦万状”,“民之逃亡者过半”②。海瑞下民间,访其故。盖由于赋役不均,浮粮数多,大户转嫁。“富豪享三四百亩之产,而户无分厘之税。贫者产无一粒之收,虚出百十亩税差。不均之事,莫甚于此。赔貱则困苦,困苦不堪,相继逃亡,皆虚税所压为之,不可不加意也”③。又淳安位于新安江下流,诸官舫日五六次,夫役迎往,费不可支。于是定《兴革条例》三十六项,悉心规划,认真清丈土地,度田定税,均平赋役。同时雷厉风行清查积弊,严行革除一切陋规,裁冗费,革冗役,息词讼,惩贪官,肃吏治,民困渐苏。

海瑞从政克尽职守,为事不惧强权。是年,浙直总督胡宗宪之子过淳安,依仗权势,盛装以行,竟以不备供应,吊打驿吏。海瑞得讯,当即下令拘禁之,并将其所带数千银子如数没入充库。然后去信报告胡宗宪,说此人胡作非为,还冒充总督公子,真不敢相信。气得胡有口难开,只好作罢。嘉靖三十九年三月,严嵩党羽、总理盐政都御史鄢懋卿奉命巡查盐务,欲取道淳安县境。鄢招权纳贿,贪酷成性。若依之,势必扰民。海瑞以“邑小不足奉迎,愿取他道往”,去信挡之。鄢不得不怀恨绕道而去。此两事“更为人所不敢为者”,百姓为之拍手称快,一时传为佳话。

海瑞一心为民除弊兴利,而他自己却清苦自持,衣服破旧单薄;为母亲做寿,只买肉二斤,别无他物。淳安百姓颂之曰:“爱民如子,视钱如仇。”海瑞去县之日,人人放声痛哭,“如丧父母”。

嘉靖四十一年(1562)五月初,朝廷以海瑞在淳安政绩卓著,擢浙江嘉兴府通判。由于他在淳安得罪过鄢懋卿,这时鄢便嗾使其党羽袁淳上疏弹劾他,海瑞遂被取消任命。不久,严嵩败落,鄢、袁相继去官,海瑞乃调任江西赣州府兴国县知县。

四十二年(1563)春到任。兴国地薄民穷,时弊亦在浮粮,“岁征不满什之伍”。“虚粮不能貱,重役不能供”,以故“逃绝户极多”。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海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兴国八议》,厘清宿弊,发展生产。“八议”之要者有五:一曰屯田,恢复明初拨军下屯、军民各有定分之法,清退军队由侵吞民田而来之“余田”,“以补民田之虚貱”,使“下之小民无军人之扰,上之屯粮无亏欠之累”。二曰地利,招民开垦“无主山地荒田”,使地尽其利,而民无游食之人。三曰均赋役,此为“八议”之急务,重点是清丈土地,稽查丁粮虚实、人户富贫,按实征发。四曰招抚逃民,蠲除虚粮重役,招民复业,“三年后实有收成,依例报税,收成稀少则听之”。五曰革冗员,凡军政各衙门一切人浮于事者,皆裁革之①。“八议”上南赣巡抚吴百朋,次第施行,官吏“畏法听令”,“民间用度十分中减去三四”②。任兴国知县一年有余,因功被荐,应召入京。母谢氏畏北国严寒,留居兴国。

① 《兴革条例》,《海瑞集》上册,第49 页。

② 《淳安县政事序》,《海瑞集》上册,第37 页。

③ 《兴革条例》,《海瑞集》上册,第73 页。

① 以上见《兴国八议》,《海瑞集》上册,第202—209 页。

② 《申军门吴尧山便宜五事文》,《海瑞集》上册,第210—211 页。

第四节冒死上疏,抨击皇帝

嘉靖四十三年(1564)十月,海瑞升为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嘉靖皇帝自中年以后,崇信道教,一意修仙,侈兴土木,劳民伤财;刚愎自用,喜欢阿谀奉迎,拒绝廷臣劝谏,以致国事日非,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四十四年十月,海瑞愤时政阙失,为维护封建皇朝的久安长治,列举事实,犯颜直谏。上疏严厉抨击嘉靖皇帝,名曰《治安疏》。因该疏主旨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故又称为《直言天下第一疏》。这就是当时震惊朝野、后人所说的“海瑞骂皇帝”。海瑞一生在政治上影响较大的有两件事,此为其一。该疏谓: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凡民生利瘼一有所不闻,将一有所不得知而行,其任为不称。是故养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尽言焉。京工尽言而君道斯称矣。..陛下则锐精未久,妄念牵之而去矣,反刚明而错用之,谓遥兴可得而一意玄修。富有四海,不曰民之膏脂在斯也,而侈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纲纪弛矣。数行推广事例,名爵滥矣。二王不相见,人以为薄于父子;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以为薄于君臣;乐西苑而不返宫,人以为薄于夫妇。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炽,自陛下登极初年,亦有之而未甚也。今赋役增常,万方则效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悬磬,十余年来极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亿之曰:“嘉靖者,言 3 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一意玄修,是陛下心之惑也,过于苛断,是陛下情之偏也。..君道不正,臣职不明,此天下第一事也。于此不言,更复何言!大臣持禄而外为谀,小臣畏罪而面为顺,陛下诚有不得知而改之行之者,臣每恨焉。是以昧死竭惓惓为陛下一言之。①此疏一出,海瑞“直声震天下。上自九天,下及薄海内外,无不知有海主事也”②。海瑞自度此疏呈上,必触怒皇帝,获罪而死。因此买好棺材,告别妻子,遣散僮仆,托人料理后事,毫无惧色,从容赴朝,席櫜待罪,“真是铮铮一汉子”。果然不出海瑞所料,皇帝大为震怒,将该疏掷之于地,命令左右:赶快把海瑞抓起来,不要让他逃跑了。宦官黄锦说:海瑞素有痴名,听说上疏时自知必死,已安排好后事,在朝听候处置。皇帝默然。少顷,复取疏览之,若有所动,遂将其留在宫中者数月。至次年二月,皇帝余怒未消,还是以“骂主毁君,悖道不臣”之罪,下旨逮捕海瑞,杖六十,抛入锦衣卫狱,后转刑部狱。户部司务何以尚疏请释放海瑞,皇帝命锦衣卫杖之百,亦锢之诏狱,昼夜榜讯①。

同年十二月,世宗病逝,第三子朱载垕继位,是为穆宗。次年改元隆庆,颁布遗诏,大赦天下,海瑞、何以尚同时获释。海瑞复官户部主事。不久,改为兵部武库司主事。隆庆元年(1567)二月,升为尚宝司丞。海瑞上疏请求归家养母,不予允准。四月,擢大理寺右侍丞。时内阁首辅徐阶与高拱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高拱欲夺徐阶之权,指使门生、广东道试监察御史齐康奏劾徐阶。海瑞上疏支持徐阶,说:徐阶为首相,“天下骎骎然有向治之渐”,而且“不招权,不纳贿”;高拱为人“狡且凶”,才不足任;齐康捏架无影虚词,“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请罢斥高拱,重治齐康②。结果九卿科道合疏挽留徐阶,齐康被谪远出,高拱落职回家闲住。为此,高拱心里痛恨海瑞。是年冬,海瑞改调为南京通政司右通政,次年二月初至南京任上。七月,徐阶致仕还乡,次辅李春芳为内阁首辅。隆庆三年春,海瑞迁通政司右通政。六月二十四日,晋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粮储、提督军务,巡抚应天十府③,遂离开京师,启程南下,出任江南巡抚。这是海瑞一生在政治上影响较大的另一件事。

① 《治安疏》,《海瑞集》上册,第217—221 页。

② 王国宪:《海忠介公年谱》,《海瑞集》下册,第588 页。

① 《明史》卷二二六《海瑞传》。

② 《乞治党邪言官疏》,《海瑞集》上册,第226—227 页。

③ 时应天巡抚驻苏州,辖地包括应天、苏州、松江、镇江、常州、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安庆等府和广德州,兼理杭州、嘉兴、湖州三府税粮。

第五节巡抚江南,挫抑豪强

应天十府是明代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方,是明皇朝经济重心之所在,但又是历来素号“繁剧难治”之区。为了巩固明皇朝在江南的统治地位,海瑞遵照朝廷的法令与条例,根据江南的具体特点,并参照他在南平、淳安、兴国的施政经验,慨然以澄清天下自任,竭尽心力,一意挫豪强,抚穷弱,做了不少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的事情。择其大要,有三:一曰整饬吏治。自明初以来,江南地区不法官吏往往与当地豪绅大户串通一气,贪赃枉法,敲榨勒索,谋财害命,成为地方百姓的一大祸害。据此,海瑞先后颁布《督抚条约》、《续行条约册式》、《考语册式》等,斥黜贪墨,搏击豪强,矫革浮淫,厘正宿弊。具体有:禁迎送、禁请托、禁请客送礼、禁苛派银粮包揽侵欺、禁假公济私、禁苛派差役、禁官吏敷衍塞责、禁私役民壮、禁滥取民财民物、禁差遣人役骚扰乡里、禁官吏奸利侵吞、禁贿赂书吏、正军法、革募兵、定抚按出使车马,等等。严令各府、州、县大小官吏“一体遵奉施行,俱毋违错”。令既下,“郡邑吏凛凛竞饬,若非往日人。赇者则望风解印绶去,权豪势宦,敛手屏息,至移他省避之”①。

二曰勒令退田。应天十府州强宗巨室数多,土地高度集中,是造成当地阶级矛盾尖锐的重要原因。嘉靖以来,兼并之风更为盛行,各地乡官豪绅无不采取各种卑劣手段大肆掠夺田 4 产。其中比较普通的一种形式是通过“投献”侵占农民的土地。由于该地赋繁役重,“每一役出,辄破数大家。以故富者辄籍其产于士大夫,宁以身为佣而输之租,用避大役,名曰投献”①。至于其他小民之田产,为奸民籍而献诸势要归其所有者,更是“不知凡几矣”②。松江府华亭县,“乡官田宅之多,奴仆之众,小民詈怨而恨,二京十二省无有也”③。其余府县亦大都如此。江南乡官的代表人物徐阶家所拥有的二十多万亩(一说四十万亩)土地,有相当一部分就是通过所谓“投献”夺来的。在海瑞巡视各地之时,控告缙绅豪强侵渔白夺小民田产者不计其数,仅松江一地即有“告乡官夺产者几万人”④。对此,海瑞十分气愤,为了缓和阶级矛盾,适当调整土地关系,使乡官豪绅“百年后得安静”,维护地主阶级的长远利益,他坚决勒令受献者必须如数退还白夺之田,或者允许被献者赎回。对势力最大的徐阶也不例外。此令一下,四方震动。贫苦农民热烈拥护;而豪强缙绅则恨之入骨,谤议纷起,伺机报复。由于官绅势力的反抗和抵制,遂使这项改革半途而废。

三曰兴修水利。江南河流众多,湖泊交错。境内吴淞江水道,尤为“国计所关”,纵贯苏、松两府,穿越吴县、吴江、昆山、青浦、嘉定五县。由于长期失修,淤积不通。屡议疏浚,迄无成效。民有谣曰:“惟是海龙王始得开耳。”河道涸塞为陆,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海瑞巡抚江南时,恰遇暴雨不断,吴淞江泛滥成灾,广大农民衣食无着,纷纷背井离乡。海瑞通过民间私访和实地勘量河道,提出用“以工代赈”(即按工给银、救济饥民)的办法,一面赈济救灾,一面修复水利。

① 梁云龙:《海忠介公行状》,《海瑞集》下册,第540 页。

① 黄秉石:《海忠介公传》,《海瑞集》下册,第560 页。

②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二《明乡官虐民之害》。

③ 《被论自陈不职疏》,《海瑞集》上册,第237 页。

④ 《被论自陈不职疏》,《海瑞集》上册,第237 页。

隆庆四年正月初三日,召集饥民正式动工修吴淞江,至二月二十日告成,全长八十余里。又以三吴入海之道,南止吴淞江,北止白茆河,“若止开吴淞而不开挑白茆,诚为缺事,难免水患”①,于二月初九日集众兴工开挑白茆河,至三月底完工。总计救济饥民数十万人,而用银不过

五、六万两。且所用钱粮,皆为历年导河夫银、巡抚衙门赃罚银以及部分义捐的“赈济谷”。“不取之民,不捐之官”。官“借饥民之力而故道可通,民借银米之需而荒歉有济,一举两利”②。海瑞还劝民在吴淞江旁垦田四十万亩。两河开通,不仅太湖之水直入于海,滨海诸渠皆得以引流灌溉,而且旱涝有备,水患可除。“吴民永赖,乐利无穷。公之开河之功,创三吴所未有也”③。就是当地竭力反对海瑞的官绅们也不得不承认他的功劳。说:“隆庆四年、五年皆有大水,不至病农,即开吴淞江之力也。非海公肯担当,安得了此一大事哉。”又云:开河费用之省,皆由“海公清白、不妄用,又用法严也”④。根除水患,是海瑞在应天巡抚位上最有成效的政绩。

此外,针对江南官户多、优免户多,转嫁赋役十分严重的现象,海瑞在推行“一条鞭法”时,尤其注意均平赋役,制定《钱粮册式》、《均徭册式》,减轻农民负担。同时,认真严治刁讼,平反冤狱。时人评曰:海瑞抚江南九阅月,“而天下财赋之原,肃然一清”①。

海瑞巡抚期间实行的虽然只是局部的改革,但已经触犯了江南官绅的利益,因此遭到他们大肆攻击和极力反对,纷纷指责他“第一不知体”、“不识时务”、“不近人情”、“管闲事”,甚至投匿名信,进行威胁。不仅如此,他们还和朝廷内部的一些人上下勾结,“共思逐公自便”②,千方百计要把海瑞赶走,以便改变他所实行的政策。

隆庆四年(1570)正月,正当海瑞领导大批饥民破土修浚吴淞江,江南“小民始忻忻有更生之望”③的时候,刑科给事中舒化首先发难,上疏指责海瑞在巡抚任上“迂滞不谙事体”,所立条例“非人情”、“出寻常之外”、“创新奇之法”,提出只宜与两京清秩处之,而不可重用。穆宗没有同意,仍“留抚地方如故”④。接着吏科给事中、嘉兴人戴凤翔受徐阶指使, 5 劾论海瑞“不谙吏事”,“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不可一日居地方”⑤。海瑞向来以刚为主,挺立于世,对于戴凤翔之流的无耻攻击,他针锋相对上疏辩明,用大量的事实予以驳斥。指出戴凤翔疏中所言,“无一字是臣本心,无一事是臣所行事迹”,纯属“诬妄”,“逞己邪思,点污善类,不为“报国”,而以“行私”⑥。

① 《开白茆河疏》,《海瑞集》上册,第233 页。

② 《开吴淞江疏》,《海瑞集》上册,第232 页。

③ 王国宪:《海忠介公年谱》,《海瑞集》下册,第591 页。

④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十四。

① 黄秉石:《海忠介公传》,《海瑞集》下册,第567 页。

② 黄秉石:《海忠介公传》,《海瑞集》下册,第565 页。

③ 李贽:《太子少保海忠介公传》,《海瑞集》下册,第547 页。

④ 《明穆宗实录》卷四一,隆庆四年正月壬午条。

⑤ 参王国宪:《海忠介公年谱》,《海瑞集》下册,第592 页;《明穆宗实录》卷四二,隆庆四年二月癸亥条。

此时,与海瑞有夙怨的高拱东山再起,以吏部尚书入阁柄政,从而给海瑞的前途蒙上了一层重重的阴影。吏部见到戴凤翔的奏疏以后,以海瑞“志大才疏”为由,罢其应天巡抚的职务①。消息传出,江南小民“号泣载道,家绘像祀之”②。隆庆四年二月十五日,改为以原官总督南京粮储。当海瑞将赴南京粮储之际,高拱又从中作梗。三月二十五日,穆宗诏令裁革南京粮储都御史,以其事归南京户部侍郎兼管。海瑞被迫上《告养病疏》,明确表示坚持自己的主张,并提出希望,曰:“臣二经论劾,众口呶呶,臣尚执己为是,臣实见得是也”;“臣叨任巡抚,凡所施为,竭尽心力,一皆采访民言,考求成法,民利与兴,民害与除,不可易也。伏愿皇上所敕新任抚臣,勿以臣受谤而轻改臣事”。同时,恳乞“赐臣回籍,永终田里”③。上允其请。四月,海瑞离开南京回琼山老家。他自四十岁跨入仕途,至此十有七年。俸禄所余,仅置居第一区,值一百二十金;租田十亩,其他皆无所增益。其清苦如此,在当时的官僚中是罕见的。

⑥ 以上见《被论自陈不职疏》,《海瑞集》下册,第237—240 页。

① 黄秉石:《海忠介公传》,《海瑞集》下册,第567 页。

② 《明史》卷二二六《海瑞传》。

③ 见《海瑞集》上册,第241—242 页。

第六节退居林下,关心国事

海瑞罢归山林,但并没有消沉下去,心里依然关心国事。在田里闲居的十多年间,尤以吏治为急。经常为地方府县官员指点政令得失,痛斥贪官污吏,每一次都是“侃侃条陈,毫无忌讳,耻为面谀,罔及其私”④。他向琼州分巡道提出清丈土地、平均赋役的方针办法,亲自草拟条例,绘制图样。有一个书吏出于敬慕之心少计海瑞家一亩八分地,他发现后立即予以纠正。上书两广军门,严斥官军无能,以致倭寇猖獗,地方遭残,提出御倭剿倭的策略。隆庆五年,史际升任浙江布政司参政,他先后两次去信详陈地方安危和自己在淳安的施政经验。

隆庆六年五月,穆宗卒。六月,年仅十岁的皇太子朱翊钧继位,是为神宗,次年改元万历。同月,宦官冯保以两宫懿旨将高拱逐出都门,张居正与冯保相结,出任内阁首辅。居正当国,“惮公(即海瑞)刚直”。万历元年(1573)正月十一日,吏科都给事中雒遵上疏推荐海瑞,吏部谓:“海瑞秉忠亮之心,抱骨鲠之节,天下信之。然考其政,多未通方。只宜坐镇雅俗,不当重烦民事”①,拒绝起用。

万历元年二月,为京师会试之期。张居正以子托会试总裁、大学士吕调阳,一时物议沸腾。海瑞闻之,立即上书吕调阳,曰:“今年春公当会试天下士,谅公以公道自持,必不以私徇太岳(按:即张居正),太岳亦以公道自守,必不以私干公也。惟公谅之。”②时,神宗登极伊始,一再欲起用海瑞。海瑞则因这事得罪了张居正而不得出山。万历五年,张居正以父忧起复,朝廷内外更加议论纷纷,江南宁国人吴仕期出于义愤,暗中用海瑞的名义,拟疏指责张居正父死“夺情”,不遵制回籍守孝,是贪图禄位、不行孝道、不忠不义,并私拟罢张居正、召海瑞为相的圣旨。尔后,吴中好事者又进一步将吴仕期所拟的“奏疏”和“圣旨”合刻刊行,广为传布。江南人见之,信以为真,举手相庆,谓“朝廷以安车征海公相矣”①。此事本与海瑞毫无关系,张居正闻之则大为震怒,不但兴大狱,株连无辜,而且特地派御史渡海到琼山探察海瑞的行迹。海瑞居于京城万里之外的深山老林,消息不通,对张居正父死夺情、吴仕期伪造奏疏之事,确实一无所知,他不卑不亢,以实相告。御史没有抓到任何把柄,空手而回。可是,张居正并没有因为无隙可寻,就此罢休,而是凭借手中的权力,百般阻挠,拒不起用海瑞。

④ 王国宪:《海忠介公年谱》,《海瑞集》下册,第594 页。

① 《明神宗实录》卷九,万历元年正月戊戌条。

② 王国宪:《海忠介公年谱》,《海瑞集》下册,第593 页。

① 黄秉石:《海忠介公传》,《海瑞集》下册,第570 页。

第七节任劳任怨,一生清贫

万历十年(1582)六月,张居正逝世,张四维、申时行相继为内阁首辅。万历十三年正月十日,七十二高龄的海瑞,因众望所归,被起复为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二月十一日,诏改南京吏部右侍郎,由正四品升为正三品。这时海瑞已经过了七十致仕之年。闻其复起,众人多举手加额,亦有劝其辞退者。海瑞思虑再三,最后在“主上有特达之知,臣子不可无特达之报”②的“忠君报国”思想的驱使下,于二月二十八日“欣然离家”,渡海北上,结束了整整十六年的闲居生活。

五月十二日,赶到南京吏部右侍郎任上,因吏部尚书丘橓未曾赴任,由他主持部事。海瑞留心吏治,至老不倦。一上任就以当年的作风,洞察时弊,首先抓住五城兵马司扰民问题,颁布《禁革积弊告示》,严禁侵用里甲,摊派物品,勒索钱银。指出:“以五城之人,当千百官大小用度之害,侵用里甲,朝廷历历明禁。..今后如有部议之外,仍前票扰者,虽小费一分一文不及先日万分之一,亦不姑恕”①。万历十四年二月,晋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以“民困火甲,所从来远”,旋禁旋废,令而不行,特制定《夫差册》,均徭役,苏民困。是册,“上考法度,下酌人情”,应存应革,一一明文规定。“有册外取一物一夫者,先执其将票之人,参奏候旨。兵马司暗地奉行,地方总甲私为科派,一同处治”。部院科道官亦要互相监督纠正,不得官官相护②。同月,恳乞致仕。又上《一日治安要机疏》,谓:“今日贪墨为奸,毫不可纵。欲使百姓安乐,其于守令务极选,欲督守令先司道,督司道先抚按,而致望部阁大臣,乃归本于君身”③。并主张恢复明太祖“枉法八十贯绞之”律令和“剥皮法”等重刑,严惩贪官污吏。

《一日治安要机疏》一出,同样遭到反对派的责难。三月六日,山东道监察御史梅鹍祚上疏曰:海瑞言“今日刑轻,而侈谈高皇帝剥皮囊草之法者。以清平之世,创闻此不祥之语,岂引君当道志于仁者哉”④。四月,向以“凌士纳贿”、“贪污狼籍”闻名的南直隶提学御史房寰,采取“以攻为守”、“先发制人”的伎俩,也操着梅鹍祚的腔调,疏劾海瑞“莅官无善状”,主张恢复国初重典是“妄引剥皮囊草之刑,启皇上好杀之心”。七月二十二日,吏部办事进士江南人顾允成、诸寿贤和湖北人彭遵古联名上疏,为海瑞辩诬,认为他是“当朝伟人”,房寰是“不识廉耻二字”的伪君子,并揭露房寰欺君罔上的六大罪行①。神宗降旨,一方面 7 责斥房寰所论“不当”,另一方面又严责顾允成等三进士尚未授官便出位言事,“是何事体?好生轻肆!姑各革去冠带,退回原籍。且令各衙门堂上官约束办事进士,不许妄言渎扰”②。海瑞见正义不得伸张,奸贪之徒姑纵不治,振风肃纪毫无希望,遂连续上疏,乞归田里。谓“年七十有四非做官时节,况天下事只如此而已,不去何为”③。至万历十五年(1587)九月,疏凡七上,皆不允归。入秋,病情渐重,又不服药。万历十五年十月十六日(1587 年11 月15 日),卒于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任上。享年七十四岁,无子。赠太子少保,谥忠介。

② 梁云龙:《海忠介公行状》,《海瑞集》下册,第542 页。

① 见《海瑞集》上册,第288 页。

② 《海瑞集》上册,第291 页。

③ 黄秉石:《海忠介公传》,《海瑞集》下册,第571 页。

④ 《明神宗实录》卷一七二,万历十四年三月辛丑条。

① 详《三进士申救疏》,《海瑞集》下册,第625—630 页。

② 《明神宗实录》卷一七六,万历十四年条七月乙卯条。

海瑞极力把“忠君”与“爱民”调和、统一起来,由此形成他的矛盾性格,并招致统治阶级中腐败势力的攻击和迫害。他为了“利民”、“裕民”,而“一意约己”、任劳任怨,一生清贫。至死仍“无一语及身后事”④。他身为都察院都御史,官秩正二品,可称得上是个有名的大官。然而,作古之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室中惟有葛帏敝籝,俸金十余两(另说一百五十两),旧袍数件,其清贫苦境,为寒士所不堪。王用汲见状,不禁泣下,率同列捐金治棺。百姓闻之,奔走相告,扶服悲号,罢市数日,哭声震天动地。及“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哭而奠者百里不绝,家家绘像祭之”①。史家的描写,虽有溢美之词,但大体上是符合实际的。

海瑞的著作,均已辑录在《海瑞集》。

③ 梁云龙:《海忠介公行状》,《海瑞集》下册,第543 页。

④ 梁云龙:《海忠介公行状》,《海瑞集》下册,第543 页。

① 王国宪:《海忠介公年谱》,《海瑞集》下册,第600 页。

第12篇:大明朝

大明朝

篇1:大明王朝是这样败亡的

大明王朝是这样败亡的? 腾讯文化 2015-05-07 [ 摘要]大明王朝没按朱元璋的设想走,他的诸多理想与制度设计转眼就成了明日黄花。

朱永嘉

作者:走刀口

朱永嘉生于1931年,早年师从谭其骧、周予同等文史名家,据他自述,“*”前不久,吴晗曾打算收他当弟子,但没多久,他便进入上海市委写作组,作为姚文元的明史顾问,炮制出《评新编历史剧》一文。

“*”十年,朱永嘉担任上海市委写作组组长,这个写作组取名“罗思鼎”,谐音“螺丝钉”。朱永嘉堪称姚文元、张春桥的御用笔杆子,朱维铮评价说:“评《海瑞罢官》如果没有朱永嘉的出力,姚(文元)再有水平,也不可能写出来。”可见其对姚文元的重要性。 1983年,因为“*”时期的作为与经历,朱永嘉以“反革命罪”被判入狱14年,1988年,57岁的朱永嘉保外就医,出狱后开始写作著书,著有《晚年毛泽东重读古文内幕》、《论曹操》等书,并不断发表关于当年的回忆录。2015年4月,朱永嘉新书《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出版。 在这本书的序言中,朱永嘉提出“从根本上讲,制度是人类长期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自身演化而成的,很难靠某个圣人设计而成型并流传不绝”。全书也以此为基调展开论述。 以朱永嘉的视角看,明太祖朱元璋起于草莽,创业维艰,明朝的典章制度继承于汉唐传统,虽修修补补但所存不多。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制度时,期望为子孙后代打下万世永固的江山,所以从国家层面建法立制,从家族层面制定祖训,并反反复复劝诫子孙要遵从自己的告诫,然而大明王朝最终还是没按他的设想走,他的诸多理想与制度设计转眼就成了明日黄花。

接班人逐渐“废物化” 朱元璋当皇帝之前,就十分重视培养接班人,刚称吴王时,便为世子朱标延请浙江宿儒宋濂,为其传经讲课,随后还让朱标回老家扫墓,用心良苦,在世子出发前,朱元璋不忘劝诫说:儿子啊,你生在富贵之家,习惯了“买买买”,现在我派你下乡,去感受乡村小路到底有多难走,升斗小民为吃饭穿衣要多艰辛,到了咱祖宗住的地方,千万记得问问乡亲们,讲讲你爹当年起兵之初,创业是有多么的不容易啊。 除了嘴上的教导,朱元璋还给朱标请了大明朝最豪华的老师群体,比那个什么“第一小学”不知高哪里去了:“总理”李善长兼任太子少师,“国防部长”徐达兼任太子少傅,“国防副部长”常遇春兼任太子少保。朱元璋作为白手起家典范,自然知道光说不练假把式,于是他常常让太子参与政事,从小就进行社会实践。

按朱元璋的设想,太子经过这番磨练,自然就能当好接班人,但他忽略了“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儿子朱标没活过自己,早早去世,二十年的重点培养全部付之东流。无奈之下,朱元璋只得立朱标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不过朱元璋却没

时间来培养孙子怎么当皇帝了,这个生长在帝王之家的皇太孙,性格懦弱仁慈缺少锻炼,皇帝没当多久就被叔叔朱棣赶下了台,看起来他不是一个好的接班人,朱元璋努力建设的接班人制度也以失败告终。 朱棣当了皇帝,虽然接班的来路不正,但好歹也是个精明强干的接班人,大明王朝也在其治理下蒸蒸日上,自然,朱棣当了皇帝,也要考虑接班人的问题,朱棣有三个儿子为徐皇后(徐达之女)所生,朱棣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结果没多久他的儿子们便为了接班人地位发生矛盾,汉王朱高煦因有战功且身强体壮,想取朱高炽而代之。朱棣当了二十三年皇帝,朱高炽当了二十二年太子,其间朱棣多次有换接班人的打算,朱高炽不得不战战兢兢生活,“忍”了二十多年,结果当皇帝没多久就去世了,皇位传给了皇太孙朱瞻基,“靖难之役”差点再次上演。 总结明初皇位的更迭,可以看到,有实力者都觊觎皇位,甚至夺权成功,太子想要顺利继承皇位需要经历颇多风浪,对于明朝处理权力争斗的种种争夺,朱永嘉认为,这皆源于国家权力无法分割,“遗产尚能在诸子中均分,而皇权是惟一的,无法均分,故藩王拥兵就必然引起皇权的争夺”。 明宣宗以后,明朝皇帝的接班人年龄越来越小,明英宗即位时九岁,明宪宗即位时十八岁,明武宗即位时十三岁,按今天的标准,他们全是未成年人或刚刚成年,完全不熟悉社会的运行规则,自己尚且是个孩子,根本谈不上怎么治理国家,而这个时候国家要保证不乱,就需要另外一批接班人,这就是大臣群体。 老朱当上皇帝后,疯狂诛杀功臣,导致“靖难之役”时建文帝无人可用,朱棣当了皇帝,对老臣还算好(对前朝大臣则是另一码事),所以他死之后,给后人留下了不少贤臣良将,如著名的三杨杨士奇、杨荣、杨薄,他们在皇位交接的过程中,起到了稳定大局的作用,然而他们生前并未注意要培养接班人,等到年老时想到了要培养接班人时,已经为时晚矣。杨士奇杨荣三人是四朝老臣,又有太后支持,因此王振也要忌惮几分,等到他们去世,接替者曹鼐等人就完全制衡不了王振,于是土木堡之变无可避免地发生了。

因此,对于大明王朝来说,接班人不但指皇帝,还指大臣们,随着明王朝的发展,不但接班的皇帝逐渐沦为“废物”,大臣中也难得出现名臣,明王朝的接班体系走向了崩溃。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企图由皇帝独揽大权,以保证朱家天下能长久存在,但在他有生之年,庞大的国家运行都使他感到力不从心,到了他的儿子朱棣时,就不得不借助内阁大臣一起办事。在制度设计上,朱元璋了为了避免前朝父子相残的局面,规定东宫不允许有自己的班子,结果使得太子长在深宫,长于妇人和宦官之手,脱离了具体的社会实践,逐渐成了一群“废物”。 作为大明朝重要支柱的大臣群体,也没有做好新老交接,接班的大臣一个比一个差,没有好的臣下辅助,皇帝和内廷没了制衡,结果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荒唐事。

军队难免“战五渣” 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深知武人的厉害,建国之初便诛杀功臣,并制定相应制度,防止武人势力坐大,威胁朱家江山。在制度设计上,明初皇帝从京军、卫所、军事管理系统三方面入手,围绕一个目标:既要保持一支有战斗力的军事力量,又要防止武人干政,以免方镇林立的局面出现。 在京军方面,建立皇帝亲自统帅的亲军,前后设立亲军二十六卫,其中以锦衣卫最为出名,锦衣卫作为皇帝最贴身的侍卫,常伴君王左右,权力非常大,人数多达一万七千余人,大臣都处于锦衣卫的监视之下,以至于朱元璋想抓捕谁,就如同老鹰抓小鸡一样,大臣毫无招架之力。 在地方军队上,朱永嘉认为明朝卫所制是继承了唐代的府兵制,具体就是从户籍上划出一部分人口,作为兵籍,免除其他方面的赋税徭役,世世代代服兵役,明代军户地位低下,远不如农户,逃亡非常普遍,明初一个士兵想要脱离军籍,都得朱元璋亲自干涉。

明朝中后期以后,卫所制度进一步衰落,军队士兵不但要服兵役,还成了徭役的对象,地位更是一落千丈。嘉靖时期,俺答入侵,禁军只能征召四五万人,还都是老弱病残,还没见到蒙古军队就吓得流泪哭泣,这样的军队怎么上阵冲锋呢? 万历之后,明朝的卫所制度名存实亡,军队连“战五渣”都不是了,政府打仗只能靠募兵,可募兵要钱,那只能从农民身上搜刮,结果不断加派练饷、辽饷,逼得农民四处逃亡,最终压垮了明王朝。 有明一代,军队地位低贱,所有人都看不上军官,军队的将帅连个步兵都不如,谁还愿意领兵打仗,最终军事力量瓦解,明朝也就失去了支柱。朱永嘉的结论是,“明王朝的崩溃与卫所制度的败亡相始终。”

国法家规最终成了“废纸” 相比于那些自称“和尚打伞,无法无天”的人,朱元璋还是十分重视法律制度建设的,刚称吴王时就命令李善长等人制定律令,称帝之初即洪武元年正月,《大明律》便颁行,在国法家规的建设上,朱元璋主要从两个层面入手。 其一是颁布国家法律,如《大明律》,此律在洪武年间经过数次修改,至洪武三十年正式刊布,有明一代,《大明律》都历代相承,后人也不敢修改。《大明律》之外,朱元璋还颁布了《大明令》,与《大明律》相辅相成。

除了成文法外,朱元璋还将自己当政时期处理的大案要案以汇总的方式公布全国,取名《御制大诰》,朱元璋还以大诰为读本,在全国进行普法教育。除了这些法律条例外,明朝还有许多条例榜文,例如《充军条例》、《真犯、杂犯、死罪条例》等。 其二是制定家规《皇明祖训》,对于子孙后代在宫廷生活、处理政务、政治安保、后宫开支等方面做出严格规定,并且要求子孙后代务必遵守,不要自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 篇2:《大明王朝》读后感1 白塔倒了,爷爷走了,翠翠孤独了。――《边城》

严党倒了,嘉靖走了,海瑞沉思了。――《大明王朝》

乡村田园的清新,边城农民的淳朴,在大雨过后成为历史;挖肉补疮的惊心,民不聊生的惨状,在血腥争锋后归于沉寂。不同的故事,气象的殊异,给人以淡淡的,咸咸的滋味。

故事翻阅了两遍,第一遍是无滋无味,因为只是当做故事。第二遍,也是当做故事,不过多了一些回味。其实,这本来就是一个故事。就像官场本是故事,柴米油盐也是故事。

无为而治,是老子的为人之道,被后辈参作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通行之道。都言知识就是力量,殊不知能运用知识才是力量,毛泽东的见解极为深刻。一把刀,切菜便是正途,杀人即是逆行。知识多少,道理深浅,其实并不重要,而在于使用的人。百姓的力量用好了便成就新中国,放弃了就只能躲在台湾岛。你说是命之使然,我说是不知用道。

嘉靖帝自诩汉文帝第二,来个无为而治。整天修仙成道,拜像坐蒲,一帘隔绝世外,双耳聆听四方,无为得坦坦荡荡。不知是故事的有意渲染,还是打坐静心的神效,多少事情,几许道理他却洞若明镜。严党兴风作浪,吕芳仁慈忠心,裕王战战兢兢,自己故弄玄虚,他都知道,只是不愿说。因为皇帝,没有人敢揭他的短,只有与日月同辉,宇宙共寿的青词赫然于黄纸,印入眼帘、轻击心弦。

二十多年不上朝。伫立精舍,隔着帘子,听着珠响,他习惯于内阁与司礼监的交涉的氛围,木然于内阁成员之间的唇枪舌剑,欣然于大把大把银子的来龙去脉。有人说,嘉靖是身兼皇帝与户不尚书两职,对于经济,他的敏感,与对算盘珠响的欣然都塑造着这位皇帝对他所主持的朝局的关注形象。毕竟,他想治国,却还想无为。他知道经济是国家的一大根本,这点上,他从不糊涂。 他为国主,亦为人父。他亦有情感的抒发,而不仅仅是冷冰冰的主宰能力。裕王诞下的皇孙,即后来的万历皇帝,每一次见到,都以老人慈爱的神态待之,还戏谑地让孙子猜出“皇帝抱孙不抱子”的俗语。因为这个孩子,龙颜大悦,裕王的位置更加稳固。呵呵,命运使然,如今的孙子,多年之后的皇帝竟学着爷爷的模样,二十七年不上朝,是无为而治的魅力,还是受了爷爷的影响?

对于疼痛,惯用的方法便是止痛。疼痛难忍,哪怕止痛之后死去,也愿意。在癌症晚期,疼得死去活来,都愿意用镇定剂麻醉和缓解,毕竟安然地离去比忍痛折磨更舒心。生理上的病痛既会产生肉体的折磨,更会连带心理的不安。因此,一有病痛,便想着法子去排除病痛,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毕竟,疼痛向来令人胆寒。

千疮百孔的大明朝,到处流着发出恶臭的脓水。庸医,清理了一下伤口,开了点药,便完事。好了,皆大欢喜,还落得个“妙手回春”的誉号,治不好,便是累疾难愈,回天无力。习惯了,便是无可奈何。谁都不愿追根溯源,毕竟大动作岂止是伤筋动骨,更是遍体鳞伤,况且谁有如此的大能耐,一针见血,药到病除。也许,还没整治,就一命呜呼了。悲哀,不过如此。神医妙手太少,就算有,也不愿或不敢坦诚待医。顽疾久已!就让脓水尽情的流,实在不行,上点药。大明朝如此,你我何尝不是?

严党有如蛀虫,慢慢吸噬着苟延残喘的国家,结党营私,中饱私囊,于国于家不管。还借着皇帝的名号招摇撞骗,喜滋滋地在家里数钱、欢笑。皇帝有知,却也无可奈何,即是对无为而治的考验,又是一种投鼠忌器的无奈。他知道,毕竟还有一股清流在奋力抵抗。劳心劳力,不如自生自灭。他有着他的神仙梦,一旦得道,便是月明花开,所向披靡。小小的大明朝又能如何?于是,无奈着,也放纵着。

历史知道,兴衰交替,朝局变化,势在必然。不紧不慢,不哭不笑,任由柴米油盐浸染生活,全凭尔虞我诈充斥官场,随意欢笑骂语四处蔓延。

他,是历史的必然,还是时代的巧合,站在了历史舞台的前沿。小小的教渝,被拖拽着进入浑浊的泥潭。他不欢笑,也不惊惧,准备轰轰烈烈地干上一场。无论从事什么,都有风险,何况朝夕两重天的明朝,还有只手遮天的严党。几次将家人托付,为国尽忠,势必淡了尽孝。但既然张居正所言,如为国捐躯,公之母亦国之母。舍身成仁,不过头点地,而且忠孝两全,古之大丈夫夫复何求?他欣然。

当最后一份“贺表”全呈于嘉靖面前时,他心花怒放了。气韵的祥和陪衬着嘉靖的“登仙”,文武百官喜气洋洋得叩在殿外,等着吉时一到,便俯首朝拜,满心称颂。有意无意地翻开他的贺表,顿时急火攻心,怒发冲冠,借着修道的定力看完了所谓的“贺词”,再也忍不住怒火的迸发,声嘶力竭地喊着捉拿。群臣立刻惊呆,从未见过如此龙颜大怒。大事不妙!他显然触怒天威,什么结果不言而喻。

“靖孚言,正人心。”他斩钉截铁。哪怕在皇帝面前。他算是重重揭开了大明朝的伤疤,撕开了嘉靖的脸颊。他要让脓水流尽,他要寻找病根,他要天翻地覆。在皇帝即将“成仙”之际,肺腑坦言,激怒天颜。多少人说不该,我觉得亦不该。有事不急在那神圣的一刻。可他,却硬往枪头上撞,哪怕头破血流。他的白皮棺材,为他备好了归宿。那让嘉靖情何以堪?让百官如何应承?让故事如何收场?不过一死,在他看来,如此的简单;在嘉靖看来,如何的心伤?在群臣看来,如此的难堪。 糜烂的大明朝,已经被血淋淋的伤疤照的无地自容,因为那个他。而嘉靖,更是尴尬的一无是处。也许除了信奉长生的信念,他内心却有着一丝疑虑,究竟人能长生吗?他没死谏之前,一切都是如此的风调雨顺,百官已经默认了神仙般的皇帝,自己的正果也即将修成,位列

仙班是志在必得。尽管有多少的自欺欺人。可谎话说了一千遍,便成了箴言。于是飘飘然地做着神仙梦。可,梦还没完,便被深深地吵醒了,且还被告知,这就是一个梦,只是一个梦。

他,不顾生死地劝说暗讽,本心是为了江山,为了社稷,为了黎民,为了百姓。可在嘉靖眼里,他并不是剖心示忠的比干,因为自己不是纣王。为何闹到如此地步,嘉靖的几乎晕厥、吐血像是大明朝的预言,命不久矣。他为何还要如此地对待一个真正将死之人。嘉靖也不过是个老人,一个犯了糊涂的老人。何必在这个节骨眼上犯众怒?惹得人伤心碎?他一个人,也改变不了大局揭开了伤疤,谁来治愈?李时珍不行,他医的是身病,国疾他束手无策。嘉靖也救不了,已经病入膏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句话对他来说,已经不适用了。那么,何必要折磨这一个老人,就算他真的“成仙”,他的阳寿已然不多,过了也就过了。既然严党已倒,说明嘉靖已悔过,而且大蛀虫已拔掉。对一个老人何必如此残酷?

嘉靖毕竟还是个仁慈的皇帝,他并没有直接斩杀谏臣。他经不起折腾了。他本来就不想折腾。这一闹,伤了他的心,他是明白是非的。可最后的安详还是被搅扰了。他的悔过,本来可以在修仙退位以后,可如今什么都没了。他算是看透了,也清醒了。自己执着了一辈子,还是输了。他的过错,也就无法自在偿还了。

他叫海瑞。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刚正不阿,造福万民。敢于和恶势力斗争,敢于为民请命。更敢于备着棺材义无反顾。百姓叫他“海清天”,他自称“刚峰”,刚毅的山峰。无欲无求,便是刚。有人称他“海笔架”,刚直地面对权贵,恶吏。一封封书信,一条条谏言,只要是触怒上级与天威的,他从不牵连他人,就像他的贺词,是他个人所为,无人敢指使,也无人能够指使。连私交甚好的王用汲也不曾料想。他要落得个真干净。他一心为民,也一心为国,得罪谁也不在乎。用他的话讲, 他并不得罪谁,而是对方得罪了百姓,得罪了《大明律》。他的刚毅令人叹服,他的智谋令人折服,他的赤心令人自叹不如。他,我行我素,毫不在乎。这样一个人,贪官污吏,恨之入骨;百姓,戴之如神;嘉靖,愤怒又叹服;裕王,无奈又佩服。

他终究没有死。故事中因为嘉靖的仁慈,因为黄锦的瘸腿,过了午时三刻,他得到解放。可他没有喜笑颜开,没有欢心奔跳,因为他知道,任何人都有随时被杀的可能,何况一个犯了众怒,触怒龙颜的罪臣。可他,也不惧。如此一个人,真是令人既爱又恨。

皇帝没有刻意地责罚,也许有着上天的惩罚在先。活蹦乱跳的女儿溺水身亡,妻子因此而流产,盼望已久的儿子便付之东流。好不容易保住了妻子的性命,却落下了一身病。神医的相助,又使海家有了继承香火的希望。三代单传,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阴差阳错地,厄运再一次地降临到海家,这一次,连妻子都悄然离去。是不是太残忍了?究竟是谁的错?难道是一命抵两命?是不是海瑞的侥幸换得了老母的无依,妻子的离去?这个故事,略显凄惨。我们都盼望着海瑞不死,玩笑却开在了他的家里。试想,如果他不死谏,成全了嘉靖的成仙梦,嘉靖也不会生气吐血,也不会招陪伴在海妻身边的李时珍,那么难产的母子也会平安无事?唉,因果相随,海瑞成全了自己,却也送葬了家人。他的刚直赤心令人佩服,但他实不该犯天颜,破家人。他可以毫不在乎,可让我们如此的揪心与无助。

肉体凡跆的嘉靖终究躲不过牛头马面的勾锁,龙驭殡天了。也许,在另一个世界,他就是太上真君,慧眼看着波澜起伏的人间,看着水深火热的民间,自在安详。神通再大,也救不了世间大众,就像曾经的嘉靖,成不了仙一般。凡事讲因缘。

这段故事,在两百多年的大明朝,只是一小段;在茫茫历史中,很是微不足道;却着每一个朝代的心酸,贪官、清流,有缠绵悱恻的爱情

篇3:大明王朝的历史地位——是伟大、平常、还是窝囊?

ZT:大明王朝的历史地位——是伟大、平常、还是窝囊?

若论及中华帝国,每每必称强汉盛唐,是以中华主体民族自称为汉人,所以出国谋生者乐意被称为唐人。就连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王朝——清朝,仰仗着时间上的接近,依靠众多清宫戏的推广,与史上所谓康乾盛世的宣传,也使得大清朝曾经的辉煌深入民心。但若论及明朝,大多数对史实了解不多的民众,其印象往往停留在太祖皇帝朱元璋的和尚出身及其传奇的江湖经历,朱元璋谋士刘伯温堪比诸葛亮的神秘智谋和众多民间传说,接下去在永乐皇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史书上是大书了一把,而在民间却也无甚反响。郑和那个庞大的海上多国旅游团并没让老百姓觉得有多荣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然后呢?然后抗倭、援朝、张居正革新,这些算得上明朝的大事,在老百姓眼里,却始终不得和汉武帝征匈奴,唐太宗灭突厥相提并论,比不得文景之治,比不得开元盛世,远不及大宋朝的光景,甚至远不如后世的康乾盛世来的光辉灿烂。悲哉!眼看着大明朝日落西山,却留下一幕幕宦官乱政、贪官当朝,掌柜皇帝、木匠皇帝前赴后继,一直到满清叩关,李闯进京,煤山上生不逢时的崇祯皇帝仰天无助,命丧老槐树,大明朝始终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奇闻怪事演连连,就是与辉煌沾不上边。

可怜的大明王朝,窝囊的大明王朝,无所作为的大明王朝,令人啼笑皆非的大明王朝,一统中华近300年的大明王朝!驱走蒙元,光复汉室,那是何等的功劳?然而成功如斯失败亦如斯,得而复失,还政满清。大明政权得之于异族又失之于异族,作为最后的一个汉民族正统王朝,大明王朝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地位?

第一、复兴汉室之功。中国古代史自秦一统中国,至蒙元之前,几十上百个封建王朝,也仅有两汉、隋唐完成了称的上合格的国家统一。(我对合格的定义是:新王朝的国家行政区域基本覆盖或到达了历史上的中华王朝最大行政地域)两晋、两宋则只是统一了汉家地盘,其中的东晋、南宋更是汉室天下也只得半分割据。而大明王朝的统一中国,基本上是合格的统一,尤为难得的是,对照历史上的国家统一者,在明以前从来都是北强南弱,秦向东灭赵燕一统北方后,最后南征打败曾经国力远在秦国之上的齐楚两国而完成统一;刘邦封汉王据汉中,出陈仓小道奇取关中后,再向东向南击败不可一世的霸王项羽,逐一灭掉各个异姓割据王国而完成统一;隋皇杨坚本北周外戚,既夺取北周政权后,南征灭陈而完成统一;唐朝建国与隋朝颇有雷同,高祖李渊本是炀帝表兄弟,奉命留守太原,在隋末大起义的潮流中顺势而动,由北而南的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而明王朝的缔造者朱元璋,却以一个曾经和尚的身份,追随元末白莲教和红巾军起义的潮流,凭着自己的才干和某种程度的运势,从平头百姓到义军小头目;从攀上郭子兴这棵义军江淮首领的高枝,到羽翼渐丰最终团结领导起这支义军队伍;从收拢江南豪杰名士,到依靠和利用强大地主阶层的势力;从奸灭义军内部派系分支的陈友谅、张士诚到驱逐蒙古,完成统一。朱元璋的惊天伟业几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近三千年王朝历史上,他是平民*河蟹*登上帝位的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这样的人才领受并完成了*河蟹*异族统治,复兴汉室江山的功业,用王朝时代的历史观点看去,怎么不值得大加褒扬呢?

第二、融和西南之功,经略东北之劳。洪武十五年二月癸丑平云南,置云南都指挥使司。乙卯置云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同治云南府。领府五十八,州七十五,县五十五,蛮部六。后领府十九,御夷府二,州四十,御夷州三,县三十,宣慰司八,宣抚司四,安抚司五,长官司三十三,御夷长官司二。北至永宁,与四川界。东至福州(应该是贵州吧),与广西界。西至干崖,与西番界。南至木邦,与交址界。距南京七千二百里,京师一万六百四十五里。 洪武二十六年编户五万九千五百七十六,口二十五万九千二百七十。弘治四年,户一万五千九百五十,口一十二万五千九百五十五。万历六年,户一十三万五千五百六十,口一百四十七万六千六百九十二。这是清人张廷玉为主编修的《明史》上的一段,云南布政使司的设立,充分完全的对这个国之西南的重要地域实施了行政管辖。虽然不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因为秦汉时代甚至更早些的楚国时代就有了治理西南或者交往西南的记录,但是在明王朝以前,西南的相对独立毕竟有了近500年的时光。虽然前朝蒙古人已经把西南纳入国家领土版图,但在中原蒙古王朝被*河蟹*后,残存西南的蒙古势力实际上也已是苟延残喘。除了首战曲靖还是以蒙古统帅达里麻的十万军为对手,接下来平大理擒段世,战杨苴诸蛮直到洪武二十三年讨平思伦发领头的诸蛮夷屡次叛乱,明王朝的对手已经是当地世居民族。这就一改当初两宋时期保守柔弱的国防策略,把西南纳入行政管辖,消除了类似蒙古人从西南入侵中原的隐忧,短期来说造成西南兵祸伤害民生,长期来看,大大的促进了西南的民族融和和经济发展,是有利于中华大局同时有利于西南民族地方利益的。如今云南发展水平虽然全国来说不是前列,但比之外围的缅、老等地区,还不是大大的优越了?因此,明王朝融和西南之功,不应该被忘记。

至于东北,虽然我们说自古以来就是咱的领土,但确切的说,真正正儿八经把他用行政隶属管理起来,这历史还真的不是太长。当然这不是哪个古代王朝的错,毕竟那些年代里,东北是所谓的‘苦寒之地’,半年以上的冰天雪地,谁乐意去那儿活受罪呢?别跟我们说沙俄的‘战略眼光’,他们当初也就是荷尔蒙不正常,被蒙古人欺负了,翻过身来势必加倍的追讨补偿。结果歪打正着,那地下发现资源矿藏,让他们子孙拣到大便宜了。明王朝经略东北,出发点肯定不是莫须有的地下宝藏,不是为了那块可有可无的苦寒之地,而是出于防备残元蒙古及其他部族的侵扰,是安全需要。因此,王朝早期在东北一路设置卫所,最远到达黑龙江入海口的满泾卫(奴儿干都司驻所,如今俄国的尼古拉也夫斯克)。卫所有固定场所,也有临时或根据季节移动的非常驻所。但纵如此,这种耗费钱粮却无甚受益的卫所制度在东北也坚持没多久,历史教科书上的奴尔干都司,从名称上就区别于明朝正式行政区的布政使司,只是一种军事国防需要的辖区,在确定不能为安全增加多少保障,在王朝财政不想再负担这笔支出的时候,自然就成为裁撤的首选。因此,经略东北,明王朝只能说有劳,功倒是谈不上。

第三、科学发展,工商萌芽之利。中华之所以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数千年屹立不倒,没有象古印度、巴比伦和古埃及那样灰飞湮灭,除了一般认为的地理优势:东面大海,西面高山,不可否认的更重要因素当然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优秀传承和曾经一直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能力。我们也不完全否认地利在某些时候的重要作用,比如公元前

15、16世纪中国殷商时期发生于西亚、南亚的雅利安白人大入侵事件,据史学家研究正是导致古印度文明彻底消亡的罪魁祸首。而中国西、北部的高山荒漠阻隔,正好保护了尚处童年柔弱期的中华文明免遭覆灭之祸。也有研究认为当时中国版图虽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白人入侵,但零星的文明程度和技术能力得益于西方邻居而可能优于中原华夏先民的中亚原住民白种人实际上一直不断试图侵入中原,而世居青海、甘南、川北高原的古羌人正是依仗着河西走廊的有利地理把那些入侵者挡在中华文明的核心圈之外。这些不详细展开了,也都只能是史学界的研究罢了。但由此之后,中华文明兴起之后,春秋战国时期奠定了文明的深邃思想,奠定了文化的深层基因之后,中原王朝面临的外敌、强敌威胁并不少,匈奴、突厥、蒙古都曾经有灭中华而统天下的军事实力,但显然差距大的太多的思想、文化、技术能力正是中华在面对如此强敌时刚柔有度,最终反败为胜的决定性因素。追溯西方文明,往往不能弄清到哪一个国家是真正源头,但谁都不能否认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因为古希腊高度发达的思 想、文化、科学技术的能力是影响如此深远。而中华文明之有幸,让我们可以精神和实体合一,从古代中国到现代中国,我们就是我们,甲骨文是咱祖宗的创造,百家学说是咱先贤的创造,造纸、指南针、印刷术、火药这些教科书上明白的东西就是值得自豪的中华创造。正是这种继承前人、造福后人的发明创造和科学、思想,才是中华最值得自豪的民族生命力和发展推动力。而观乎明王朝,在发展科学、发展经济上,虽不能说出类拔萃空前绝后,但却是保持了中华一贯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明初郑和航海,对于航海天文和沿海水文、地理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是领先世界的;小学生课本上‘万户’火箭的研制,咱不说他什么成就,单就这种精神无疑是值得夸赞和敬佩的;旅游侠客江阴人徐霞客,走遍中国大江南北,对于南方溶洞、丹霞地貌和植物生长的研究描述和沿途风物的笔记,是珍贵的历史地理信息;大医药家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贡献是巨大的;明朝中后期随着西方小规模海上侵扰和传教士的交流,对于国内火炮铸造技术、数学研究、天文研究等等起到了不小的促进。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虽然确实说不上有太多新鲜的发明创造,但总结前人经验不也就是科学、技术传承的重要途径吗?

至于明朝工商业的萌芽、发展,确实我们不能乐观的拿他和资本主义迸发期西欧伴随现代科技发明的大工业发展相提并论,我们承认源于古希腊文明的西方世界在个体的冒险和探索精神上有着超乎寻常的动力,他们较少的受到中华根深蒂固的保守教条的束缚。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明朝中后期的炼铁开矿业,瓷器烧制和进出口贸易,从养蚕到纺织成布一条龙的农、工、商各个产业,是有了比前朝更发达的技术和更大规模的存在的。这种产业的发展能否促成技术的革新进步,继而形成更大规模和更高生产效率的近代工业?甚至能否形成足够力量促进社会的整体变革?我们无法为之推测一二,因为事实没有发生,而假设没有意义,去因为假设而争论辩驳更加没有意义。

明朝并不窝囊!写下众多武侠名作的金庸先生非常令人尊重,他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谈了他个人看法,对于明朝诸位帝王的看法,他认为虽然有个别优秀的,但平均来说那是相当大的‘负数’,也就是不但没有促进社会、国家进步,反而是拖累国家、社会进步的罪人。这个个人看法当然有他的道理,但一个王朝也不能只看他的帝王们吧?历史终归是由人民决定的,明王朝的历史,明王朝的人民是对的起他们那个时代的,是为中华作出了贡献的,至少我个人认为如此。

第13篇:于谦讥僧人中国历史故事

于谦,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他从小聪慧好学,机敏出众。七八岁时便能出口成对,挥笔成章,人称“神童”。

某年盛夏,酷暑天热。于谦要去学馆念书,他的母亲为他把头发梳成两只上翘的羊角辫。于谦提着书包,兴冲冲地去上学。刚走出家门不远,便碰上一位和尚。这和尚见于谦的两条辫子恰似一对小角,便和他开玩笑道:

牛头且喜生龙角;

和尚本来是出于对幼童的喜爱,并无恶意。谁知于谦听了,以为和尚在取笑他,立即对和尚翻了白眼,反唇相讥道:

狗嘴岂能吐象牙。

和尚讨了个没趣,满面羞愧,灰溜溜而去。

第二天,母亲又把于谦头上的辫子散开,梳成三角发结。于谦上学途中偏偏又碰上那个和尚。和尚一见小于谦头上改了发型,又念出一条上联来逗他,联曰:

三角如鼓架;

于谦见和尚又在取笑他,非常生气,他也不甘示弱地回敬道:

一秃似捣锤。

和尚连续两次挨骂,才知少年于谦的厉害。

第14篇:郭德纲于谦反腐相声

郭德纲于谦反腐相声的深刻内涵

春晚以及主流媒体的空话套话讽刺

公款出国旅游打着考察名义的讽刺

民营企业生存艰难的社会现象揭露。

对表哥们的讽刺。

对雷政富等众多淫官的讽刺。

对吃补药淫人妻等许三多式淫官的讽刺。

以高档奢侈品鱼翅消费的讽刺。

还包含夜总会妓女,黑车现象。

以及名人字画行贿,收藏品市场乱象,官员炒作房产。

过年以年会名义大吃大喝的讽刺。

以虚开假发票,套取公款的讽刺

在短短20多分钟里面,

集中国政府吏治乱象。

在央视春晚里一股道出?

除了郭德纲,没有任何一人做到。

第15篇: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 读后感

终于看完了《明朝那些事儿》,很想说点什么,但是估计我的文字里不会有作者那样血色的幽默,只有血色的沉默。刚开始读的时候,感觉他(作者)在大话历史,常常被逗得大笑,于是常常被室友说这家伙傻(我)了。直到最后,在惋惜中,明朝亡了!才明白,他不仅在说历史,还在表明自己的观点,以很隐晦的方式。最重要的不是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不是战争,不是改革,不是镇压叛乱。在那些文官,武将,宦官,言官以及各个皇帝之中,猛人辈出,但是他一直在默默地给一种人添墨,他们被尊称为:纯粹的人。至于什么是纯粹的人,不必再解释,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了这个信念他们可以丢官,也可以不择手段夺权;他们可以断头,也可以忍受酷刑卑微地活着。我们经常痛恨的科举考试培养出了他们,他们为百姓可以放弃几十年换来的功名,他们为正义可以蔑视权贵。而我们的高考和公务员考试又考出了什么?如果他写出了唐朝那些事儿、宋朝那些事儿、我觉得应该全部当作中学历史教材,绝对比现在的教课上要吸引学生…那些纯粹的人,是成功的,因为他们再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杨涟;还有一些人,他们也是成功的,虽然他们似乎并非纯粹的人,他们也要顺从潜规则,但是他们的目的不是从规则中获得私利,如张居正。伟大的人是经常被误解的,结果不小心就被杀头了,不要以为这很残酷,历史本来就是残酷的。一个人,不管他有多猛,不管他整死了多少人,终究是历史的一个玩偶,操控者永远是时间,不是内阁大臣,也不是皇上。所以当一个王朝即将灭亡的时候,可以惋惜但不要较真,

唯一的方法是让自己乐观起来,历史就是已经发生了的事,就是现实,拉到急救医院也不顶用。其实现实也很有趣,写日志之前是十二月二号,写日志之后是十二月三号,有趣,太有趣了…

第16篇:明朝那些事

《明朝那些事》之成功者所具有的特点

明朝那些事是讲的朱元璋从一个贫农到一代帝王的传奇故事,其实就我而言不是很感冒历史,总感到那些历史书籍太晦涩难懂,太难理解。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让我改变了这些看法,原来历史也可以这么有趣啊!伴随着当年明月的幽默风趣但又不失写实的文字叙述风格我了解了明朝恢宏的历史和对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的方方面面的了解!

自己的一些看法结合别人的说法自己希望从历史中学习一些自己现实有教育意义的一些东西,其中感悟最深的就是成功者身上所具有的品格,和什么性格造成了这种成功,成功人的事迹能否复制,和有什么借鉴意义。自己的性格缺陷是什么自己离成功所需要的还有什么,有什么不足。我们能成为一个较成功的人么?至今我还无法想象朱元璋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一股什么样的力量。他有常遇春徐达这样的大将为他打江山,有刘伯温这样的贤才异士为他出谋划策,更有一群忠于他的人为他卖命。看了明朝那些事我看到了像朱元璋这样的成功人士所有的特点,这可能对我们现实生活对我们有借鉴意义。

首先时势造英雄吧,朱元璋生世坎坷,家庭是贫农,为地主家放牛,小时候最大的梦想也就是娶一个邻村姑娘做老婆,生个儿子再为地主家放牛,可是就是这样的小小的梦想也得不到满足,当时元朝统治腐败贪官污吏横行,就这样在几个月内他的爸妈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相继饿死,而死后他去求地主帮他把爸爸妈妈安葬了,可是被无情地拒绝了就这样自己的梦想破灭了自己的父母辛勤了一辈子死后连个下葬的地方都没有,要知道经历了磨难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却更加坚毅把困难当做了一种对自己的考验。而朱元璋就是后者如果没有种种不幸就没有后来的朱元璋。于是我们看到了经过苦难洗礼后朱元璋满脸的坚毅。

再者这样的人肯定是天生具有领导的才能,因为接受能力好,学习快,反应敏捷,有一般人没有的见解,并且相信自己的判断,不会因为大家说就是对的,少数人说就肯定是错的。懂得判断。有句话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真理总是站在少数人身上。在书中作者不止一次的提到了这一点,不仅是面对一次次艰难选择还是后来和陈友谅的殊死搏斗,都彰显了朱元璋身上这种天生的敏锐。我想朱元璋他独到的见解与自信是成就他迈向成功的一步。

其次,应该是人格魅力。一看到此人就有一种王者风范即用现在的话说这个人有气场,能镇住他周边的人,让他周边的人不由自主的对他有种畏惧。无条件的听从他的决定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跟着他有肉吃。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价值,对刘伯温等人而言可以为天下苍生谋福,而对汤和这些没什么大志向的人来讲小了就是可以得到荣华富贵,一展身手。何乐而不为呢?朱元璋在当时就是一支势头强劲大盘绩优股。

最后也是自己感到很重要的一点,朱元璋在取得一点成绩是不是沾沾自喜,和身上的一种永不满足,在经历了难以忍受的苦难之后,他的梦想再也不是取个媳妇生个娃那么渺小了,既然小的梦想不能实现何不来取得天下,让所有的人在自己的脚下,即使梦想很大也有成绩了,但朱元璋还是奉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因为棒打出头鸟,就这样凭借自己的才能和自身的不懈努力,最后成就了一代帝王的传奇。

第17篇:明朝那些事儿

但人们往往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有用的坏人和无用的好人。

顽强的意志是可以战胜强大敌人,朱文正证明了这一点。

这个行为的错误之处在于,牛犊并非不怕虎,而是因为它不知道虎的可怕。

当他的生存基础——暴力,被人掀翻后,他也就没有任何底牌了,等待他的只有灭亡。

这就告诉我们,每一种主张的背后,都隐藏着某种势力或者利益的群体。

不是农民就是地主!别无选择!

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如果我当时能吃饱饭,能活下去,我还会走这条路吗?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

名将:军事理论→实战→冷酷→理智→判断→坚强 运气++

所以名将之路是一条艰苦的道路,非大智大勇,大吉大利之人不能为。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朱元璋也证明了他获得天下绝无半分侥幸。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叫作解元。这就是三元里的第一元。

会试考试的第一名叫会元,这是三元里的第二元。

殿试中的第一名叫状元,而状元就是三元中的第三元。 秀才举人贡生

仇恨往往比爱更有生命力,历史无数次地证明了这一点。

性格决定命运

皇帝死称崩、公侯贵戚死称薨、大臣死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死才能称死。

一个天才加上勤奋,世上还有什么事情是他做不成的呢?

真正创造支配历史的是稻田里辛勤劳作的老农,是官道上来往的商贾,是朝堂上进言的官员,是孤灯下苦读的学子。 于是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朱元璋命令撤销锦衣卫

朱元璋亲自下令:朝鲜为永不征讨之国

自古有云:善用刀剑者,死于刀剑下

人不怕穷,只怕比

简单的占有是小聪明,暂时的放弃才是大智慧。

其实演得好不好倒在其次,至少先混了个脸熟。

治世之臣,乱世之臣,救世之臣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不得不玩一场绝对不能输的游戏。

即使你的敌人无比强大,即使你没有好的应对方法,但只要你有敢于面对强敌的决心和勇气,你就会发现,奇迹是可以创造的。

谁言书生无用,笔下亦显英雄!

朱元璋(明太祖,年号:洪武)→朱允炆(明惠帝,年号:建文)→朱棣(明成祖,年号:永乐)→朱高炽(明仁宗,年号:洪熙)→朱瞻基(明宣宗,年号:宣德)

解缙:《永乐大典》、《太祖实录》

(朱棣)郑和下西洋(寻找建文帝),云南人,伊斯兰教徒

悲剧,还是荣耀,只取决于你,取决于你是否坚强。

伊斯兰教派有三大圣地,分别是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

第18篇:明朝温体仁

明朝温体仁

温体仁(1573—1639),字长卿,号圆峤,乌程(今湖州)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官礼部侍郎。朱由检即位初,迁尚书秩,协理詹事府事。崇祯元年(1628)冬,诏会推阁臣,东林党钱谦益指使门生给事中瞿式耜居间活动,迫使吏部把很有希望入阁的侍郎周延儒排斥在会推提名之外。温体仁素与东林没有往来,亦不得预名陪推之列。温体仁见会推不及周延儒,忖度皇帝必疑臣下结党排挤,于是发难攻击钱谦益,遂上《盖世神奸疏》讦钱谦益为浙江乡试考官时,“关节受贿,神奸结党,不当与阁臣之选”①。翌日,皇帝召集阁部科道诸臣在文华殿面询其事,命钱谦益、温体仁、周延儒等人俱至。钱谦益于枚卜阁臣之先,经过严密布置和活动,费了许多精力才将周延儒等排斥在外,却没有料到温体仁突出,以浙闱旧案劾己。文华殿面质之际,一时辞屈。崇祯帝问温体仁:“疏内称神奸结党欺君,奸党是谁?枚卜大典是谁人一手握定?”②温体仁从容奏称,“谦益之党甚多,臣还不敢称言”。接着将所知的情况一一陈奏,大略言吏部尚书屡疏乞休,杜门谢事,瞿式耜“受谦益指使,疏催冢臣王永光暂出完会推之事”③。温体仁指出,“谦益热中枚卜”,甚至“先令御史梁子璠上疏,欲令侍郎张凤翔代行会推,此从来未有之事”④。吏部都给事中章允儒出班为钱谦益辩解,引喻失当,被皇帝喝令锦衣卫卫士推出。温体仁又请命吏部尚书王永光陈述会推的实情,王永光不敢开罪钱谦益,回避其事,向皇帝奏称“皇上召问吏科、河南道(御史)与郎中耿志炜便知道了”。温体仁毫不放松,他步步进逼,言“永光是六卿之长,用贤退不肖,是他职掌,如何推到司官身上”,崇祯帝再三诘问会推实情,一时阁部六科等臣俱含糊其词,搪塞皇帝,为钱谦益开脱。在此关键时刻,礼部右侍郎周延儒站出来支持温体仁,周延儒指出,“皇上再三问,诸臣不敢奏者,一者惧于天威,二者牵于情面”,又说“大凡会议会推,皇上明旨,下九卿科道,以为极公。不知外廷,止沿故套,只是一二个人把持定了,诸臣都不敢开口,就开口也不行,徒言出祸随”。周延儒揭露了钱谦益等在会推中挟制群臣的实情。于是皇帝罢钱谦益官,令其回籍听勘,其门生给事中瞿式耜、御史房可壮等坐党,降谪有差。文华殿辩争之后不久,御史毛九华疏纠温体仁于杭州建逆祠时,作诗颂魏忠贤。御史任赞化亦纠温体仁娶娼、受金、夺人产诸不法事。温体仁再次与毛九华、任赞化等人抗辩良久。九华所谓的媚珰之诗显系栽赃诬陷,经温体仁当面诘问,毛九华词穷。而任赞化则毛举细故,排击不已。皇帝“怒其语亵,贬一秩调外”①。温体仁揭露说二人皆是钱谦益死党,皇帝亦颇以温体仁之言为是。皇帝召大学士韩爌论其事,韩爌虽心向东林,亦不得不称“体仁平日硁硁自守,亦有品望”,因枚卜一事“所以诸臣攻他”②。温体仁又向皇帝陈述,“臣通籍三十年,并无一字挂人弹章,只因参了钱谦益,攻者四起。凡可以杀臣者,无所不至。岂一人之身,贤奸顿异如此?”

① 《明史》卷三○八《温体仁传》。

② 文秉:《烈皇小识》卷二。

③ 《瞿式耜集》卷一《奉台回话疏》。

④ 文秉:《烈皇小识》卷二。

① 《明史》卷三○八《温体仁传》。

② 《烈皇小识》卷二。

温体仁在与钱谦益党的斗争中抗争不屈,其后,经浙江巡抚的调查,毛九华等所论体仁媚珰之诗“卒无左验”。于是皇帝对温体仁揭露诸臣结党之说深信不疑。皇帝曾召大学士韩爌,言“诸臣不忧国,惟挟私相攻”,表示要对结党者“重绳以法”①。其后,给事中祖重晔、南京给事中钱允鲸、南京御史沈希诏相继攻温体仁,孰知攻者愈力,而皇帝却愈加相信温体仁及其对人事所发的议论。崇祯二年十二月,周延儒以礼部尚书入阁。周延儒在阁,极力援引温体仁。三年六月,温体仁遂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他既仇东林,为扩大自己的势力,企图起用阉党逆案中情节较轻的王之臣和吕纯如。周延儒虽攻钱谦益,却与 1

另外一些东林士大夫有较密的政治关系,在起用阉党上,周延儒所持与温体仁有异,加上人为的挑拨,周延儒没有注意与温体仁协调其事。于是温体仁逐渐自异于周延儒,并忌周延儒位在己上,图谋取而代之。崇祯四年三月,吏部尚书王永光被劾罢职,温体仁用其乡人闵洪学代之。闵洪学与温体仁相结,在吏部奉行温体仁意旨,为之拉拢朝官。凡有过失,则归之于周延儒。周延儒因温体仁曾与自己一道攻钱谦益,又援其入阁,因之对温体仁和闵洪学的诸种做法未曾觉察。由是温体仁操纵了吏部的用人大权,在朝局中的实权逐渐超过周延儒。周延儒的追随者和东林一派人非常怨恨温体仁,吏部左侍郎张捷联络太仆少卿贺世寿等暗中布置,他们串通言路,图谋逐去闵洪学,断温体仁之左右臂,进而将其逐出内阁。于是给事中王绩灿、御史刘令誉等先后疏攻闵洪学,而兵部职方员外郎华允诚言之尤切。华允诚言称“今日之事有三大可惜,四大可忧”,指出“次辅体仁与冢臣洪学,同邑朋比,惟异己之驱除,阁臣兼操吏部之权,吏部惟阿阁臣之意,造门请命,夜以为常”①。皇帝也觉察到温体仁与闵洪学同里有私,于是罢去闵洪学吏部尚书之职,温体仁发展政治势力的动向受阻。周延儒为首辅,颇纵容家人奴客肆为奸利之事,京师舆论籍籍。周延儒旋与宦官交恶,温体仁向宦官泄露其阴事,使太监王坤攻及周延儒。温体仁复嗾给事中陈赞化劾周延儒昵武弁李元功为奸利及周延儒为悖逆之语。皇帝怒,穷治其事,周延儒大困,犹望温体仁为之解免,温体仁不应,且“阴黜与延儒善者”②,使周延儒不能获得任何帮助,被迫引疾辞职。周延儒既去,温体仁遂任首辅。

温体仁欲用逆案中人,使之转化为自己的基础力量,由于遭到东林士大夫的抵制,未获成功。此外,崇祯帝登位后,一直以翦除魏忠贤和钦定逆案自得,因之对逆案中人深恶痛绝,温体仁于是放弃了起用阉党的策略。温体仁与东林极端对立,又无法利用阉党发展势力,在政治上一筹莫展,惟与东林及不附从自己的朝臣为敌。居次辅时,曾以经筵讲章不当为词,罢去属于东林势力的礼部侍郎罗喻义,又以他事将东林闻人詹事姚希孟贬到南京。少詹事文震孟为《春秋》名家,声誉颇属,而温体仁忌之,阴阻其担任经筵讲官。既而文震孟进讲称旨。八年七月,文震孟以礼部左侍郎入阁,适温体仁以家事告假。温体仁销假后回到任上,即与吏部尚书谢升内外相结,与文震孟为难。温体仁首先借细事打击文震孟所欲擢用的都给事中许誉卿,许誉卿被斥为民,文震孟争之不得,慨叹“科道为民,是天下极荣事,赖公玉成之”③。

① 《明史》卷三○八《温体仁传》。

① 《明史》卷二五八《华允诚传》。

② 《明史》卷二五一《文震孟传》。

温体仁乘机向皇帝报告,帝怒,责文震孟徇私挠法,遂落职闲住。文震孟去官,温体仁憾犹未释,迁怒于曾与文震孟同建言相友善的庶吉士郑鄤。温体仁利用社会上的流言,“劾鄤假乩仙判词,逼父振先杖母”①。帝震怒,不俟佐证就将郑鄤磔死,于是演成著名的“郑鄤杖母案”之纷争。关于郑鄤杖母一案在统治集团内部引起极大的争论。明末重臣右谕德黄道周因事后为郑鄤营护而被贬职。另一名臣工部左侍郎刘宗周言政事并及郑鄤事,被斥为民。迄明亡后,黄宗羲犹撰文为郑鄤辩护。总之,该案加深了统治集团的政治分裂,其削弱皇朝的统治,加速皇朝灭亡的作用是无可怀疑的。

东林后劲庶吉士张溥与临川知县张采倡立复社,其后,本来是士子读书会文的文社,逐渐变成一个政治组织。由于张溥“倾身结纳,交游日广,声气通朝右,所品题甲乙,颇能为荣辱”②。由是附丽者益众,复社之中既有倜傥非常之士,也窜入不少逐臭慕膻之徒,使文社逐渐变成势利的场所。复社等立,万历中士人结党的故态复萌。温体仁非常痛恶这群“自矜‘吾以嗣东林也’”的士子,寻找机会摧毁复社。崇祯十年,苏州监生陆文生上疏,攻张溥倡复社乱天下。苏州推官周之夔亦上疏讦奏复社在地方恣横诸状。温体仁乃欲藉之兴大狱,将这些士人一网打尽。提学御史倪元珙、海道副使冯元飏不承温体仁风旨,皆被降谪。即使

站在温体仁一边的朝臣,鉴于当时皇朝的危机四伏,也不敢贸然响应,于是严旨察究之事暂搁下来,迄复社张溥助周延儒复出任内阁首辅,这件案子才宣布撤销。

复社之事未已,温体仁又借常熟民张汉儒告发钱谦益、瞿式耜居乡不法一事大做文章。明代官绅居乡不法原为常事,温体仁乃居中主持,严究其事,温体仁拟旨逮钱谦益、瞿式耜下诏狱严讯。钱谦益窘甚,求司礼太监曹化淳为之解免。曹化淳原为太监王安从阉,钱谦益曾因其请为王安撰碑文,曹化淳德之,故答应为之设法。钱谦益又以攻为守,行贿于抚宁侯朱国弼,使其参劾温体仁欺君误国。温体仁侦知钱谦益所为,秘密奏告皇帝,并请治曹化淳之罪。孰料皇帝颇为爱惜自己的鹰犬,把温体仁所奏转示曹化淳。曹化淳惧,请亲自审理张汉儒告讦之案。曹化淳主持下的东厂专找温体仁的差错,钱谦益的势力又多方配合,于是张汉儒被诬为奸民,案子完全翻过来。狱上,原告张汉儒被枷死,皇帝也不再信任温体仁了,使温体仁进退维谷。崇祯十年六月,温体仁引疾,藉以试探皇帝的态度,书奏方上,得旨放归乡里。温体仁用膳时得知这一消息,吃惊得掉下了手中的筷子。

温体仁为首辅八年,与朝士结怨甚深,本身又没有形成一股势力,故而不敢过分恣肆。史称其“用廉谨自结于上,苞苴不入门”①,这在士风极坏的明末时期已是非常难得的表现了。自万历以来,朝臣每以政见之异结党相攻,温体仁熟知崇祯帝刚愎自用、察察为明的特点,为固君宠,不逞己能。皇帝每访以兵食大计,温体仁“辄逊谢曰:臣夙以文章待罪禁林,上不知其驽下,擢至此位。盗贼日益众,诚万死不足塞责。顾臣愚无知,但票拟勿欺耳。兵食之事,惟圣明裁决”。温体仁经常遭到言官的弹劾,或诋其窥帝旨行事,温体仁则说自己驽下,“颂服将顺不暇,讵能窥上旨”。皇帝认为温体仁朴忠而孤立朝廷,对他愈加信赖。温体仁在位,无论于辽东的抗清兵的南下还是对付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未尝建一策。他向朝廷推荐的人也大多平庸之辈,苟以充位而已。温体仁则“专务刻核,迎合帝意”,故恩礼优渥,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进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阶左柱国,兼支尚书俸禄,时无与并者。温体仁归乡,崇祯十二年(1639)卒于家。事闻,赠官太傅,谥文忠。南明弘光时,以尚书顾锡畴议,削其赠谥。

③ 《明史》卷二五一《文震孟传》。

① 《明史》卷三○八《温体仁传》。

② 《明史》卷二八八《张溥传》。

① 《明史》卷三○八《温体仁传》。

第19篇: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

《明朝那些事儿》以生动、易懂的语言叙述了自大明武太祖皇帝朱元璋起,到明朝灭亡三百年的事。从1344年到1644年自大明武太祖皇帝朱元璋起,到明朝灭亡三百年的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

朱元璋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大概是唯一的一无所有的贫农,是通过造反才拥有了天下。他曾经乞讨过,他曾经当过和尚,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握,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最后,推翻了元朝,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宣布即皇帝位,定年号为洪武,国号为明。从此以后,天下百姓被元朝统治了68年后终于迎来了一个新的朝代。

公元1363年的夏天,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了一场大战,双方80万大军,几千艘战船混战36天,朱元璋以少胜多彻底打败了陈友谅,确定了他在南方的霸主地位,为他北伐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在鄱阳湖大战中朱元璋发现了敌军的漏洞后,果断地攻击敌人的软肋,他的冷静、坚持与果断是他指挥军队以弱胜强的关键。读完书中对鄱阳湖战役的叙述后,我得到了以下体会:做一件事,必须要学会冷静、坚持与果断。它们让你准确地判断局势;让你在失败后能重新勇敢地站起来,而不至于崩溃;让你从困境中发现机会。

然而,朱元璋在取得鄱阳湖大战得之不易的胜利后又组织起对张士诚的进攻。朱元璋若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夺取天下的有利局势就未必会偏向朱元璋了,甚至胜利果实也会落入他人之手。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在遭遇挫折时冷静下来,往往在有所成就时也要保持冷静。我相信拥有宁静平和的心态的人必将在诸多挑战前显示出过人的自信。

第20篇:明朝李东阳

明朝李东阳 在明朝,少年时代便显露才华而后成为大官僚的人不多,成为大官僚又成为文坛领袖的人就更少。李东阳却走过了一条神童—学士—首辅—文坛领袖的道路,这是其独特的人生之路。

从学士至首辅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西涯是北京海子的一个地名。李氏祖籍湖广茶陵(今属湖南),后迁居京师。①祖父李允兴在京师服兵役,后居于此。李东阳生于京师,以西涯为号,说明他对祖父的感情很深。

李东阳自幼即能写直径一尺的大字,因而名声大振,在四岁、六岁、八岁时三次被召入宫中,这多少得利于身处天子脚下。因其年幼矮小,过殿阁需要内侍搀扶。内侍嘲笑道:“神童脚短。”李东阳随声应道:“天子门高。”一次,他和另一位很有才华的童子程敏政同时被召见,皇帝出了一联:“螃蟹浑身甲胄”,程敏政对曰:“凤凰遍体文章”,李东阳对曰:“蜘蛛满腹经纶”,都很贴切工整,且有味道。有人说,后来程敏政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李东阳当了首辅,都兆于他们所对下联。①这种宿命的立论固然荒谬,但李东阳在官场上确实要自如得多。① 焦竑:《玉堂丛语》卷七《夙惠》。

在京师的庠学读了几年书,天顺八年(1464),十八岁的李东阳高中二甲传胪(二甲第一名),选为庶吉士。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成化十年(1474),升侍讲兼詹事府左庶子,十九年升侍讲学士。编修是正七品官,侍讲是正六品官,侍讲学士是从五品官,十九年中,品秩只升三级。地位显贵和初期升迁缓慢是明代翰林院官的两个特点。李东阳幸运的是,升侍讲学士后的第二年,被选为东宫讲官。受知于皇储和受知于皇帝一样,是进身的重要阶梯。成化二十二年(1486)底,李东阳的父亲李淳病故,他依制守孝。一年以后,即弘治元年(1488)闰正月,为修实录,吏部题,将在京住坐的纂修誊录官员移文行取。李东阳上一道奏疏声称右股及足为寒湿所侵,行步艰难,不便鞍马,需要在家暂行调理。是否真的有病,以及病情是否如此严重,暂且不说,上了这道奏疏,他终于争取到了三年守丧。这或许正是他的本来目的。弘治二年(1489),李东阳被起用,任左庶子兼侍讲学士。弘治四年(1491),因参与纂修《宪宗实录》,升太常寺少卿,仍兼前职,掌翰林院事。这时,他的官品和实际地位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弘治五年(1492)到六年,各地相继发生旱灾。大臣们应诏进言,其中,李东阳的《应诏陈言奏》颇有些新意。他摘录《孟子》中的十条语录,即“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诗》云:‘经始勿亟,庶民子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仁政必自经界始”,“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省刑罚”,“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一一加以解说。①这份奏疏中确有空泛之言,但也相当尖锐地提出不少实际问题。如关于成化朝时盛行、弘治朝以来欲革未革的斋醮:“若斋醮之事,诳诞尤多,累月经时,幸亏一中。偶获者有赏,而不效者无刑,徒费赀财,复伤政体。..请断自今日,凡事关祈祷,上涉于天,以经咒干赏赉者,并加斥绝,永不为太平圣治之累。”

关于农林渔业的萧条:“今天下民穷财尽,其势已极。始以三者言之:山东诸府,谷麦所宜,草根树皮掘食殆尽,继以人肉;荆沔诸府,鱼产极富,水竭鱼荒,河泊岁课,多所折纳;易州诸处,柴炭所需,林木已空,渐出关外一二百里。其他赋税大抵皆然。天下之地,无一处而不贫;万物之利,无一物而不尽。”

关于兼并问题:“臣窃见畿甸等处,奸民恶党,竞指空闲田地以投献为名。藩王世家,则行陈乞,每有赐予,动数百顷。得请之后,标立界至,包罗村落,发掘坟墓,诉讼之牒, 1 缠绵数月;冤号之声,震动远迩。往年固有聚众持刀殴杀内使者。民心既失,国体又亏,上下之间,两无所益。”

关于滥用刑罚:“在外诸司或倚法立威,笞杖之罪往往至死,补立卷案,旁引医证,纵令事觉,不过以公还职,于是棰人重者为能吏,杀人多者为好官,习俗相承,日以弥甚。夫梃之与刃,刃之与政,其杀皆同。以极轻之刑,置之不可更生之地,伤天地之和,坏国家之法,莫有大于此者。”

关于官僚之间挟私相攻:“乃有或经按问,或经考核,或经纠劾,或经参驳,肆诋毁之辞,为报复之计。此风既行,渐不可长。况其所奏,多涉诬罔,上烦圣听,下骇物情,非圣世所宜有也。”

在李东阳议政的文字中,这份奏疏是代表作之一,他的“满腹经纶”在此有了生动体现。孝宗对他的这一番言论十分称赏。恰首辅徐溥等说,起草诏敕繁剧,宜有专人领其事。李东阳自然是最佳人选。弘治七年(1494),李东阳升为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专典诰敕,虽还没有进入内阁,却已跻身于上层官僚的行列。自此以后,朝廷的重要文字,多出于他手。

次年,李东阳以本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当时已在内阁的有徐溥和刘健,与他一起拜为阁臣的有谢迁,都是一时名臣。几年之后,徐溥因眼病致仕,在内阁者刘、李、谢三人,李东阳为次辅。这是“三杨”之后,内阁威望再度提高的一个时期。三人各有特长,按当时的话来说:“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①弘治年间的著名部院大臣,如吏部尚书倪岳、礼部尚书傅瀚、兵部尚书刘大夏、刑部尚书闵珪、工部尚书曾鉴、左都御史戴珊等人,都是天顺八年进士。李东阳为人又较平和,他与朝中大臣的关系更为密切。

弘治十一年(1498),李东阳晋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他借清宁宫灾,对一些流行的言论进行批驳:“或以天道茫昧,变不足畏,此乃慢天之说;或以天下太平,患不足虑,此乃误国之言;或以斋醮祈祷为弭灾,此乃邪妄之术;或以纵囚释罪为修德,此乃姑息之谋。”②显然,他重视舆论,而且很敏感。

① 李东阳:《文前稿》卷十九《应诏陈言奏》。

① 《明史》卷一八一《谢迁传》。

② 李贽:《续藏书》卷十一《李文正公》。

弘治十二年为会试之年。大约四十年前的两位神童,李东阳和程敏政同为主考。这本来可用来点缀盛世的,谁知发生了一起不幸事件:某给事中弹劾程敏政向江南才子唐寅和举人徐经漏泄试题。受命重新校阅试卷时,李东阳采取息事宁人的办法,把唐、徐两人排除在外。但言官不肯罢休,直到唐寅黜为吏,程敏政致仕。李东阳不取唐、徐二人,正是为了避免这一结局。既不能力辩同僚之诬,也不肯落井下石,大概就是李东阳的风格。

李东阳的另一份重要的疏章写于弘治十七年(1504)。因重建曲阜孔庙成,他奉命前往祀祭。来往途中,他看到“天津一路,夏麦已枯,秋禾未种,挽舟者无完衣,荷锄者有菜色”。他听说“江南、浙东流亡载道,户口消耗,军伍空虚,库无旬日之储,官缺累岁之俸”。人们在议论国家的各种弊端。而李东阳认为,最严重的问题是:“闾阎之情,郡县不得而知也。郡县之情,庙堂不得而知也。庙堂之情,九重亦不得而知也。”①上下隔绝,弊端是很难纠正的。孝宗称赞他“所言深切时弊,足见忧国至意”②。

孝宗还能容人言过,特别是对辅弼大臣很客气,君臣之间关系平稳。孝宗一死,形势即大变。李东阳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强,这使他能够适应新的环境,也引起了同时代的人和后人对他为人的极大争议。

勉力撑持弘治十八年(1505)五月,孝宗去世,朱厚照即位,是为武宗。三位顾命大臣再次加以荣衔,已是少师兼太子太师的刘健加左柱国,李东阳和谢迁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柱国。在这表面尊崇的同时,内廷和外廷对于权力的争夺正在激烈地进行。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以刘瑾为首的宦官集团和以刘健为首的官僚集团,都拼命对皇帝施加影响,以求得对局势的 2 控制。

在正德元年(1506)十月以前,李东阳都是与刘健、谢迁站在一起,试图阻止宦官用事。二月,他们谈论盐法之坏极矣,又疏陈政令十失。六月,他们批评武宗,“近日以来,视朝太迟,免朝太多,奏事渐晚,游戏渐广”③。八月,武宗在暖阁召见内阁大臣,责问为什么不如数付给前往南京、浙江织造的太监盐引。李东阳回答:“此辈若得明旨,即于船上张揭黄旗,书写钦赐皇盐字样,势焰烜赫,..所以不若禁之于始。”①当时传说,武宗在外朝的压力下,要逮捕刘瑾等八人,李东阳把这个消息泄露出去,使刘瑾等人先一步采取了行动。要说他有意结好刘瑾,显然根据不足。但李东阳与刘健、谢迁确实不同,当刘健、谢迁措词严厉地必欲置刘瑾于死地时,他的态度却比较暧昧。这种态度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官僚的心理,兵部尚书许进就认为,“过激将有变”②。相对谨慎的态度,加上名气很大,“海内名士,多出其门”③。到十月,刘健、谢迁被勒致仕,单把李东阳留在了内阁。根据惯例,他成为首辅。处于这种尴尬的地位,很难说李东阳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但事关士大夫的名节,他必定要上疏求去:“臣等三人,事同一体,而臣独留,何以自容?不知何以为处。”④武宗和刘瑾不容他去官,反而晋其为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

① 《明史》卷一八一《李东阳传》。

② 《明孝宗实录》卷二一二,弘治十七年闰四月辛酉。

③ 《明武宗实录》卷十,正德元年六月庚午。

① 《明武宗实录》卷十,正德元年八月戊子。

② 《明史》卷三○四《刘瑾传》。

③ 陈洪谟:《继世纪闻》卷一。

在为刘健、谢迁饯行时,李东阳戚然涕下。刘健很有些鄙视地说:“何泣为?使当日力争,与我辈同去矣。”⑤听到同僚不肯谅解的责备,他只能默默无言了。

与刘瑾周旋是很艰难的。虽然刘瑾对他还算客气,但讨论起问题来,已经免不了声色俱厉,发现了工作中的差错,也免不了假以颜色。正德二年(1507)七月,李东阳检核《通鉴纂要》一书的错字,纠劾负有直接责任的五名官员。这本来是一件例行公事,刘瑾恣意扩大此案,受处罚者,夺俸五人,致仕十一人,削籍二十人。他的用意,是要把更多的官僚,包括李东阳本人,都牵连进去。为了应和刘瑾,李东阳干了一些损害自己形象的事情。如在刘瑾的奏疏上批答:“尔刚明正直,为国除弊。”①在敕封刘瑾父亲的诏书上说“积善以贻子孙,尝闻其语,扬名以显父母,今见其人”云云②。刘瑾在朝阳门外建玄真观,李东阳为他撰写碑文,极其称颂等等,这也是一种御用文学。

与刘瑾的亲信周旋也是很艰难的。刘健、谢迁致仕以后,焦芳、王鏊入阁。王鏊被认为是正人,但学究气似乎更浓,或因文人相轻,他与李东阳的关系不好,并在正德四年致仕。焦芳为人十分霸道,学识亦差,所以有人说:“不学如芳,亦学士乎?”他对刘健有怨言,竟然“于众中嫚骂”;他任吏部侍郎,对尚书马文升屡加姗侮;因对原阁臣彭华、谢迁不满,延及江西及浙江余姚人,肆口诟詈。③为了抵消焦芳的作用,李东阳引荐更能委曲求全、更善于应付宦官集团的官僚杨廷和入阁,“小有剂救”④。

张彩不但是刘瑾的亲信,而且是刘瑾“大敬爱”的人。他待人严厉,傲慢无礼。一次,李东阳和杨廷和亲至张彩府宅,邀他外出观花。张彩居然不肯露面,久之,派一仆人来说:“请先行,将后至。”李东阳无可奈何地对杨廷和说:“张乃以办事官待我曹。”⑤李东阳的这些表现,引起不少士大夫的反感。南京太常少卿罗玘是李东阳所取士,有师生之谊,他深以为耻,寄书李东阳,责以大义,要他“痛割旧志,勇而从之”,否则,“请先削生门墙之籍,然后公言于众,大加诛伐,以彰叛恩之罪”①。还有人写诗讥刺李东阳:“文名应与斗山齐,伴食中书日已西。回首湘江春草绿,鹧鸪啼罢子规啼。”②时人评论,诗中含有“不如归去” 3 意。如果说,李东阳与刘瑾虚委周旋是出于他的自我保护意识,这也确实有损他的名声,然而,他留在内阁,在当时还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④ 陈洪谟:《继世纪闻》卷一。

⑤ 《明史》卷一八一《李东阳传》。

①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四三《刘瑾用事》。

② 查继佐:《罪惟录》列传卷十一中《李东阳》。

③ 《明史》卷三○六《焦芳传》。

④ 《明史》卷一九○《杨廷和传》。

⑤ 李绍文:《皇明世说新语》卷七《简傲》。

① 焦竑:《玉堂丛语》卷七《规讽》。

② 焦竑:《玉堂丛语》卷七《规讽》。

首先,他维护了某些传统的制度。焦芳入阁前任吏部尚书,入阁后想兼摄部事,刘瑾也认为,由他掌握部事可以放心,屡次派人与李东阳商议。李东阳以“无此例”回绝,刘、焦二人还要纠缠,李东阳举出三点,说明此二事实难兼摄。其一,内阁佐天子出令,吏部拟升调官,间有可否,难道自拟议之,又自可否之?其二,吏部廷跪承旨,内阁班首立听,若相兼摄,将出跪而更起立邪?其三,部事差谬,章奏错误,则要回话认罪,直至罚俸。那么,作为阁臣也要随同认罪乎?焦芳想了想,确实有道理,便辞去了部事。再者,四川镇守太监罗籥要求便宜行事之权。这实际上是刘瑾的意愿。

李东阳力言不可,说:太祖定官制,在外三司,都司管兵而不管钱粮,布政司管民而不管军马,按察司管纠劾刑名而不管军马钱粮,其权分而不专。后来的巡抚、总兵、镇守内臣等,抚安军民,防御贼寇,其权虽同而不专。“若并付镇守衙门,任其进止,非唯事体不便,恐镇守一人亦自担当不起。”③镇守内臣便宜行事一款,终未如刘瑾愿施行。

当然,在刘瑾权势极大膨胀的形势下,更改吏部尚书人选和限制镇守内臣权势,只能是“小有剂救”。李东阳的最大作用,则在于保护了一批被治罪的官员。如果不是他勉力调节,会有更多官员死在刘瑾的严厉打击下。正德二年(1507)闰正月,由刘瑾定罪,尚宝司卿崔璇、湖广副使姚祥被枷于长安左右门外,工部郎中张玮枷于张家湾,期限为一个月。刘瑾创用一百五十斤的大枷,受刑者不数日则死。①五天后,李东阳等进言,崔璇等“各人所犯,自有本等罪名。若枷号,乃至重之典,死生系焉”,此三人“以侍从部署,亦曾效微劳,一日不谨,致罹重法,命在旦夕,实可矜怜”。他希望武宗“少霁威严,特加宽贷,或遵法司,依律问拟,则轻重适中,恩威并著,既已见爱民之仁,亦不失待士之体”。又过了五天,对崔璇等“姑从轻释,发铁岭卫永远充军”②。

次年六月,发生匿名文簿案。刘瑾召百官跪于奉天门下,至暮,执三百余人送镇抚司究问。李东阳奏:“匿名文字出于一人,其阴谋诡计,正欲于稠人广众之中掩其形迹而遂其诈术也。各官仓卒拜起,岂能知见?况一人之外,皆无罪之人,今并置缧绁,互相惊疑。且天时炎热,狱气薰蒸,若拘挛数日,人将不自保矣。”他提出,先将众官释放,再密加体察,置之典刑,③使得大批官员所面临的危难局面有所缓解。

正德四年(1509)闰九月,刘瑾欲置平江伯陈熊于死地。李东阳力争。

刘瑾说,陈熊所犯罪重,不宜姑息。李东阳说:“某诚姑息,但非姑息陈熊,乃姑息陈瑄耳。”陈瑄是第一代平江伯,通漕运,有大功,“每岁四百万石至京师,诚国家万世之利也”。陈熊被革爵,免去一死①。应当说明,陈熊贪黩殃民,他被惩治,“人无惜之者”②。但李东阳的争辩有很强的制约力,这也就是刘瑾在一些场合不得不接受他的意见的原因。

③ 李贽:《续藏书》卷十一《李文正公》。

① 《明史》卷九五《刑法三》。

②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二九《史乘考误十》。

③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二九《史乘考误十》。

① 李贽:《续藏书》卷十一《李文正公》。

② 《明史》卷一五三《陈瑄传附陈熊传》。

罚米实边,是刘瑾处治官员的一大举措,不少人为此而破家。李东阳婉转劝解说:“其在边关,多劳少益,不若原籍预备仓上纳,却为实用。”这一改动③,使得受罚者免却输边之劳,阴受其福。

另外,像刘大夏、杨一清,以至刘健、谢迁等,也因为李东阳从中斡旋,才避免了更大的灾难。特别是杨一清,后来清除刘瑾,他立有大功。可以说,这也是李东阳无意中促成的一件大事。

尽管如此,当去不去,并且与刘瑾之间有某种说不清楚的关系,不但在某些人看来,而且在李东阳本人看来,都是一个污点。无怪乎在他晚年的时候,有人提及此事,他就“痛不能已”④。

剪除刘瑾以后,作为首辅,李东阳的日子还是不好过。一方面,言官追究他与刘瑾的关系,甚至把他列为刘瑾党人,另一方面,武宗仍然常住豹房,仍然任用宦官。从正德七年(1512)开始,他又对边军和边将感到兴趣,要李东阳拟旨,调宣府军三千入卫京师。李东阳认为不可。他对武宗说,此举有十不便:“京边各有分地,有急互相应援,今无事而动,不便一也。以不习战阵者尝边,隳国威,不便二也。内师遽出,耳目惊疑,不便三也。京军倚恃内势,或至淫掠不律,将官护短,穷边隐忍不敢言,不便四也。边军入内,狎恩市爱,傲睨军民,蔑视官府,不便五也。违远乡井,抛弃骨肉,或风气寒暖不宜,或道里供给不续,不便六也。粮草之外,必有行粮,布花之外,更须赏赉,非紧急不得已之时,为糜费无极之计,不便七也。往来交错,日无宁息,或变起于道途,或患生于肘腋,不便八也。露京营之空虚,示中国之单弱,不便九也。西北诸边,见报声息,唇齿之地,正须策应,脱有疏失,咎将谁归?不便十也。”①武宗不理睬李东阳和其他官僚的谏奏,坐乾清宫门,索取草敕,后来干脆出内旨,命江彬等率边兵入京入豹房。李东阳感到,继续任职已经没有意义了,多次上章奏乞休,于十二月致仕,结束了近五十年的官宦生涯。

正德十一年(1516),李东阳病死,终年七十岁。他得到了最高的封赠“太师”和文臣最珍重的谥号“文正”。对于他死后的荣誉,有人提出“是欤否欤”的质疑②,也有人竭力为他辩护,认为“使西涯又去,则国家之事将至于不可言”③。在评价人物上一向有独特见解的怪杰李贽却提出,“后之学者慎勿容易草草论文正”④,但他是明确同情李东阳的,在攻击李东阳的言论后批曰:“此真是放臭屁也!”⑤文坛领袖及其他《明史》称:“自明兴以来,宰臣以文章领袖缙绅者,杨士奇后,李东阳而已。”①这一评价并不过分。

③ 李贽:《续藏书》卷十一《李文正公》。

④ 焦竑:《玉堂丛语》卷六《出处》。

① 查继佐:《罪惟录》列传卷十一中《李东阳》。

② 陈洪谟:《继世纪闻》卷一。

③ 焦竑:《玉堂丛语》卷六《出处》。

④ 李贽:《续焚书》卷三《读史汇·李东阳》⑤ 李贽:《续藏书》卷十一《李文正公》。

① 《明史》卷一八一《李东阳传》。

李东阳工古文,称雄一世,从他数量相当多的奏疏和其他散文作品便可以看出这一点。但他自己认为,咏诗的水平要更高,至少是更自如。他在一篇乐府诗的序中说:“予非韩昌黎氏,无能为说,因为乐府作《相乳行》..”②李东阳爱作诗,据他自己说,已近于癖,所谓“平生抱诗癖,虽病不能止”③。病中,曾有人劝告他,不要再作诗,以免伤神。他也下过决心,曾与一二相好有止诗之约,违者以只鸡斗酒为罚。即便如此,收入《怀麓堂全集》中《诗前稿》、《诗后稿》的诗作也有一千数百首之多。和明代其他官僚学者一样,李东阳也 5 写了不少应制之作,应时之作,注重形式和词句,而缺乏内容。但他也确有不少诗堪称上品。

李东阳的诗作中,描绘自然景物的相当多。他常以咏菊诗和怀竹诗来表明自己的情怀。 如怀竹诗有:

三年不种竹,得竹如得玉。十日不见竹,一日肠九曲。④ 咏菊诗有:

先生深卧菊花丛,曲几围屏杳窕通。

本为红尘辞俗眼,岂因多病怯秋风。

交情尽付炎凉外,身计聊凭吏隐中。

相过不嫌憔悴质,只应风味与君同。⑤ 他的一部分作品,反映出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如土地问题:风落平沙稻,霜垂别渚莲。 西湖三百亩,强半富儿田。①

如果说,这一首诗过于纤巧,那么,他的《吊岳武穆辞》,则颇有阳刚之气: 气夺群丑,殃流宋孩。

英雄已死,大运成乖。

魂作唐厉,形空汉台。

天不祚国,人胡为哉!

还应当提到,李东阳诗歌中的潇洒风格。在四十多岁的时候,他写了《问白髭》和《问白发》诗,对须发早白十分感慨。“人言白可拔,拔白将何为?或言黑可返,借问返者谁?”他希望得到回答,“髭乎苟能言,聊以解我颐”。他又写了《代髭答》和《代发答》:“后生能几何?壮志真倏忽。白发只自欺,黑返竟何悦。”“君身须眉具,鬣者宁独发。”“汝德不益增,我衰岂终瞥。”“汝躬不内顾,顾以容为悦。”②这一问一答,用诗歌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的人生价值观。

② 李东阳:《诗后稿》卷一《猫相乳行》,见《怀麓堂全集》。

③ 《诗后稿》卷四“予病中颇爱作诗..”。

④ 李东阳:《诗前稿》卷二《怀竹》。

① 李东阳:《南行稿》西湖曲五首之三,见《怀麓堂全集》。

② 均见李东阳:《诗前稿》卷六。

李东阳的文学理论或许比其他的作品更值得一提。明自永乐以来,台阁体文学占据了统治地位。歌颂而无意义的内容,雍容而无韵味的词句,使诗歌丧失了生命力。李东阳的文学创作中仍然带有台阁体的痕迹,但是他“出入宋、元,溯流唐代”③,认为诗是“托物寓情而为之者”,应当“贵情思而轻事实”①。这无疑对李梦阳等前七子的文学复古运动的形成和发展是有力的推动,而比起他们“诗必盛唐”的论断和专事模拟的主张,思路要开阔得多。显赫的政治地位,加上对文学的热爱和才华,使李东阳成为当时文坛的领袖。他家门庭若市,“每日朝罢,则门生群聚其家,皆海内名流,其座上常满,殆无虚日,谈文讲艺,绝口不及势力”②。由于他的聚集作用,形成了风行一时的茶陵诗派,他也被公认“弘治、正德之间为一时宗匠,陶铸天下之士”③。

除了文学上的造诣,李东阳的身上还有许多特点为人所称道。

如博学。孝宗下御札问龙生九子之详。李东阳对答:蒲牢好鸣,囚牛好言,睚眦好杀,嘲风好险,狻猊好坐,霸下好负重,狴犴好讼,赑屃好文,蚩吻好吞。④这一故事被多种明人笔记反复抄录,作为博学的典型事例。其实,据李东阳自己说,他初被问时,也“仓卒不能悉具”,询问了其他几位博学之士,才搞清楚⑤。这也可以作为不耻下问的事例。

如机敏。弘治时,少数民族使者至京师,对人说,有一偶语,“朝无相,边无将,气数相将”,无能对者。李东阳闻知,随口答道:“天难度,地难量,乾坤度量。”他用天朝的至大至尊,来反驳对明朝朝野无人的讥讽。如诙谐。李东阳为阁臣,众庶吉士进见,他出了一 6 句上联:“庭前花始放”,让大家去对。“众哂其易”,却又一时无从对起,他说:“不如对‘阁下李先生’。”①想他人所不能想,果然有趣。

如平和。翰林院编修崔子钟善饮,醉酒则吟:“刘伶小子,恨不见我!”他常在五鼓时,踏月长安街,席地坐饮。李东阳入朝行至,崔子钟拱手于轿首,以酒相邀:“老师得少住乎?”李东阳即下轿连饮数觥,待天明,乘轿去。②如孝顺。文人似乎离不开饮酒。李东阳“素不善饮”,在翰林院任官时,却常饮酒至深夜。其父不肯就寝,忍寒待其归。李东阳深感羞愧,自此终生不夜饮于外。

李东阳的清廉也是很突出的。后来官至尚书的张邦奇目睹了这样一件事情:李东阳所取某士为外官,朝觐入京,让仆从送来两帕四扇。李说,扇可留下作画,“多帕奈何?”乃取扇而还帕。杨一清碰到了一件更为难堪之事。李东阳致仕后,他备酒肴至李府祝寿,酒器为金铸。李东阳吃惊地问:“公近亦有此器耶?”杨一清面有愧色,不敢再用。③李东阳致仕后,家境很不宽裕,可见以上二事绝非出于矫饰。据说,他“罢政居家,请诗文书篆者填塞户限,颇资以给朝夕。一日,夫人方进纸墨,东阳有倦色,夫人笑曰:‘今日设客,可使案无鱼菜耶?’乃欣然命笔,移时而罢”④。他死后,家徒四壁,几不能治丧,多亏门生故吏捐助金钱,方能完葬。做了十八年内阁大臣,六年首辅,却两袖清风,需要作字作画才能添鱼添菜待客,在明代的官僚中,堪称一绝。

作为一代文宗,李东阳留下了大量文字,他自己编辑收入《怀麓堂稿》中。这是明代中叶最重要的文集之一。

③ 《明史》卷二八五《文苑一》。

① 李东阳:《怀麓堂诗话》,见《怀麓堂全集》。

② 焦竑:《玉堂丛语》卷七《恬适》。

③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二六《诗三》。

④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七《龙子》。

⑤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三《赑屃等各不同》。

① 李绍文:《皇明世说新语》卷七《排调》。

②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八《史四》。

③ 焦竑:《玉堂丛语》卷五《廉介》。

④ 《明史》卷一八一《李东阳传》。

明朝于谦简介
《明朝于谦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