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陇西行王维(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14 12:03:00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闽西行

“ 闽西行”有感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增进同学们对党、对革命、对社会主义及改革开放的认识,上周周末学校组织了师生“闽西行”的理论联系实际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先后参观了永定土楼、古田会议会址、毛泽东汉白玉雕像、五龙村田园风光、古田会议纪念馆顺利的完成了这次愉快而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次红色土地之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土楼的宏伟精致、闽西人民的革命精神、改革开放以来这片红土地翻天覆地的变化无不体现了闽西人民的勤劳勇敢、聪明智慧、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一天,我们的行程安排是去参观永定土楼。有人说永定土楼是活在山坳里的历史,是山坳里的神秘家园;也有人说,永定土楼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给人以惊奇和震撼。在客家导游小陈的引导下,我们开始翻阅这部底蕴的百科全书,先后参观了“土楼王子”振成楼、“府第式土楼”福裕楼。当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数振成楼了。

听导游介绍振成楼是福建土楼中最为华丽堂皇的代表。始建于1992年,历时5年时间,耗资8万大洋,是依据“八卦”设计建造的,振成楼分内外两圈,形成了楼中有楼,楼外有楼的格局,具有防震、防火、防御等各种功能,通风采光条件好,而且冬暖夏凉。此外,土楼的左右各有一座厢房,左边的厢房是一座小作坊,右边的一座厢房是一个小学堂,体现了楼主物质精神一起抓的超前思想。在1986年美国洛杉矶举办的世界建筑展览会上,振成楼还与雍和宫、长城并列为中国三大建筑。

振成楼不仅外在方面震撼人心,其内涵也是极其丰富的。楼内有永久性楹联及题词二十余幅,其共同的宗旨在于体现以天地为法则,确立人生规范劝勉人生应自强不息、造福社会的思想,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精神,也可看出楼主在教育方面的良苦用心和远见卓识,所以振成楼人才茂盛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天的行程是真正意义上的红色之旅。我们依次参观了古田会议会址、瞻仰了毛主席的汉白玉雕像、游览五龙村的田园风光及参观了古田会议纪念馆。

在进入古田会议会址里面参观之前,党员师生们首先在会址建筑旁的草地上面对鲜红的党旗进行了庄严肃穆的宣誓仪式。宣誓完毕后,我们便开始参观会议会址。会址本是上杭县古田镇原廖家万源祠

堂,1929年在这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这里就成了著名的古田会议会址。会议现场陈列着一张简易的桌子就是一方讲台,一块简陋的小黑板,墙上挂着马克思和列宁的画像,台下是一排排旧桌椅。再往前走几步,便见墙上挂满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摆在正中记录当年古田会议的大幅油画。墙上还挂着“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的会标及中国共产党党旗,贴着马克思、列宁的像,木柱上遗留着当年用毛边纸书写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反对机会主义”、“反对盲动主义”、“反对冒险主义”标语。会址的地上有几处炭黑印迹清晰可见。会间天降大雪,代表们边开会,边烤火取暖,留下了这铭心的历史烙印。随后我们参观了当时各个领导人们所住的房间,左厢房有会议期间毛泽东的办公室,右厢房则是会议期间朱德的办公室。他们就在两间只有一桌二凳的简陋房间办公,批阅修改会议文件,接见与会代表,为代表们释疑解惑。在会议场所边,用图片的形式回顾了红四军前九次会议时间、地址及主要内容。

古田会议总结了中国红军建立两年多来的丰富经验,奠定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基础,使我军同一切旧式军队划清了界线而成为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它对党和军队的建设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如果说,1927年革命军旗从南昌城升起,创建了人民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形”随之而生的话,那么,真正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赋予人民军队“军魂”的则是两年多后的古田会议。人民军队从古田山凹中腾飞而起,涌起如潮般的澎湃涛声,让中国历史在这里奠基了坚实的革命里程碑。

参观完古田会议会址之后,我们便乘着电瓶车到了对面山坡上瞻仰了毛主席汉白玉雕像,整个汉白玉雕像加上底座有十几米高,底座的汉白玉上刻着几首毛主席著名的诗词,金色的字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毛主席微笑地挥着手,可以看出毛主席在革命的艰难时刻还是对革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接着,电瓶车有载着师生们游览了五龙村坏境优美的田园风光。车子行驶在五龙村的田间地头,映入眼帘的是层层绿油油的梯田、缓缓转动的水车、蜿蜒曲折的涓涓流水和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客家新农舍,穿梭其中仿佛是身在一幅山水画中,一首田园诗中。记得2010年2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也曾来到五

龙村考察,那时他还和五龙村的乡亲们围着长龙跳起了欢快的“节节高舞”,共同祈愿生活一节比一节高。确实,电瓶车经过村落里,我们也明显的感觉到了村民们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也打心眼里为老区人民高兴。

下午,我们来到了古田会议纪念馆参观。古田会议陈列馆内收藏了大量的革命文物珍品。古田会议决议总结了两年多红军建设的经验,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批判了红军党内存在的单纯军事观点、非组织观点、极端民主化。强调马列主义和党的正确领导教育,确定了“党指挥枪”的中国共产党建军纲领,保证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等重大原则。参观过程中,我们始终在被教育着和感动着。现在这些物品成了历史的见证者,向人们讲述着那个烽火年代红军战士的艰苦生活及顽强斗争、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换来了我们今天这美好的生活。

闽西的土地,碧如翡翠!闽西的天空,格外明亮!虽然两天的“闽西行”社会实践活动是短暂的,但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映像。历史的红色旅程是革命的先辈们开创的,未来的历史的乐章是要靠我们新一代来开创,由我们去谱写。未来是美好的,是更加辉煌灿烂的。为了自己、祖国的明天,我们要从现在起,从此时起把握机遇,创造辉煌,明天一定是我们的!

推荐第2篇:西行漫记

西行漫记

适逢柳枝绽放新芽的时节,宝山教育学会小学会员单位的校长、书记等一行近50人,在林锋会长和基教科顾敏科长的带领下坐车西行,考察了位于江苏苏州地区的两所学校——昆山玉峰实验学校和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仰慕已久的玉峰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坐落在百里平畴一峰独秀的玉峰山西麓,三面环水,风景秀丽。109亩浩大的校区,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震撼,又让人得以天高任鸟飞的心理放纵。大格局、新潮派的教学楼和现代化的体育场馆为主体的设施布局,给了我们一种划时代的感受和令人神往的吸引力,4.5万平方米的建筑群镶嵌在硕大的校区地盘上,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又有机地连成一体,犹如展翅的鲲鹏。 走过教学楼道,走进教室,浓厚的文化气息映照在每一堵会说话的墙上,洋溢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体育馆与大会堂兼用的设计,既气派又实用。抢占在前方的圆形大花坛正中,一柱科技之光——抽象派的雕塑,让人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不由得自然而然地展开思维的翅膀,飞向那思维的星空,去想象,去追逐梦幻般的未来世界。校园内,一草一木无时不在渲染玉峰的美妙意境和充满活力的生命,一架一柱无处不在显露玉峰人的时代精神和精于育人的匠心。

迎接我们的是玉峰学校的校长周建华,中等身材的他,给人一种精明强干的第一印象。一位苏州市的名校长,短短三年的创业,就使学校在社区产生强大的影响力。毫无疑问,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无外乎有一个坚定正确的办学思想——“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与此同时,也离不开一个清晰的办学目标——创造一流的办学条件,建设一流的教育质量。也离不开以人为本的真切要求——细心观察每一个孩子,真心呵护每一个孩子,耐心引导每一个孩子,精心培育每一个孩子。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提法虽有偏颇,但是,象周建华这样的校,在学校的发展中的作用绝对不可低估。说他具有雄才大略一点也不为过,就在朱永新教授畅述“教育理想”的时候,周校长凭借自己“发现机遇的敏锐性和抓住机遇的胆识”,使玉峰成为朱教授的第一个“新教育实验学校”,在不知“理想”何时能成为“现实”的时候,作出选择和决断是需要不凡的胆略和承担风险的勇气的。周校长把握了机遇,创造了成功。

周校长的雄才大略还表现在他五年三阶段的谋划:一年站住脚,开好头;二年各项 1

工作上台阶,出精品;再二年育名校,创名校,向名校靠拢。这种快速发展的意愿,跨越发展的构想,已经被玉峰人所接受,已经成为玉峰人为之奋斗的纲领性目标。那些金光闪耀的奖杯、奖牌,正是师生在实现目标中前进的印记和步步为营的里程碑,显现出教师的职业精神和新教育实验的无限生命力。

有幸坐进教室,听了一堂日记评析课。四年级学生的习作品位令人惊叹,更何况是大面积水平。不由得使我想起朱永新教授的一句话:“要写得好,必须做得好。”因为前一天是3月8日,所以以“三八”节为主题日记特有一番风味,《妈妈,您真能干》、《送给妈妈的心意》、《送给妈妈的礼物》、《被人遗忘的妈妈(外婆)》、《想对爸爸说》,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真切感人。评析课上,学生的主体精神得到充分发挥,真难以想象怎么会有那么多爱“管闲事”的孩子,会针对别人的家事“侃大山”。然而,细细品来,不由我由衷地感谢孩子的诚实、真诚、坦诚,给予我的启迪:童心无忌,应该在加强明理诚信中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和与人交流能力。无论是写日记,还是评日记,都离不开想,离不开做。我豁然开朗:写日记能使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得以实现,或许写日记也是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一条途径。玉峰人在持续地做着,持续地写着,做出了他们的业绩,写出了他们的光辉,他们谱写着生命的歌:“玉一样玲珑,峰一样高耸”。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新城花园小学兴建于1998年9月,是中新合作国家级开发区内的第一所公办小学。掌舵的是一位阅历丰富的名校长吴云霞,云一样的飘逸,霞一样美丽的个性,正迁移到学校方方面面,使学校的整体工作不断地升腾。突显校长刚毅、豪爽的学校精神——“坚忍不拔,追求卓越”成为花园小学每一位园丁和幼苗的风格。“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进步,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发现”的教育理念,成为花园人实现教育公平性、基础性、发展性、创造性的鲜活生命和永驻的灵魂。每一位教师在信守“热爱教育事业,遵守师德规范,热心、细心、恒心对工作,爱心、耐心、关心献学生”的承诺中,高高地耸立起赏识学生、鼓励为本、学生至上、发展第一的高尚德性。

在校长“走开放教育之路,创基础教育品牌”的思想引领下,学校强化开放、科研、服务的办学方略,建设现代化的新型学校的目标正逐渐变为现实。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只要是花园人,进了花园小学,天天有创造的机会,处处有创造的舞台,人人有创造的才能。充满人文精神的环境文化与花园般的绿化格局交相辉映,构成了花园人向往的心灵的美丽家园。挂满墙头的铜牌,高档次的荣誉称号足以证明校长办学思想的成功,同时也充分展现了骨干教师的风采,展现了学生个性飞扬,

茁壮成长。

个性爽朗的吴云霞校长,一语道破天机:“亲情描绘新教育”。敢立潮头,立足开放搞科研的创新精神指引下,“跳出教育搞教育、走出学校办学校”不正是步入新世纪的教育所需要提倡的吗?开放的教育资源的整合,开放的管理体制的形成,开放的课程的开发,开放的课堂教学的深入,开放的教育评价的探索,不正是新课改亟需深入研究和切实解决的症结吗?吴校长讲话的字里行间,不时地渗透着人性化管理的思想。在谈及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中,尤为突出人品第一,尤为强调诚信为本。谈吐之中,也给我发现了一条线索:叶澜教授的“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思想,也正是支撑花园小学成长发展的基石,在这块基石上,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成为丰富教育内涵,打造学校品牌的研究主题。

两个半天的时间考察了两所学校,虽然了解的情况有限,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卓越的成就,跨越的发展已足以说明这么几个根本问题:

1、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言:“如何认识教育,你将拥有怎样的教育”。新时期的学校要发展,必须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学校的发展必须制定长期、中期、近期的规划,必须确立科学性、挑战性、可行性的发展目标。然后,加强目标管理、过程管理,使管理成为向目标步步逼近的过程。

3、学校必须加强人性化的管理,坚持德治和法制有机结合的原则。只有形成自我约束为前提的制度管理,人的主体精神才能实现,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发挥。

4、教师的发展决定学校的发展,只有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才能使学校发展具有不竭动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在投入以“学生为本”研究和实践中,才能水涨船高、登峰造杰,所以作为课堂教学共同体的师生,在加强互动合作的课改中必定会得到同成长,共发展。

5、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经历产生意识、培养精神、提高能力的过程,教师必须注意的是给予最大空间,给予最大关怀,给予耐心期待,给予有力促进。

上海市宝山区庙行中心校陈连兴

2004.4.6

发表于《宝山教育会刊》04年第2期

推荐第3篇:西行游记

探访欧罗巴

美丽的欧洲,古老的欧洲,多元的欧洲。借着东西交融的春风,我们来到了西方文明的源头——欧洲。这是一次专业交流之旅,也是一次文化之旅。从古至今,建筑就是一种东西有别但也有趋同之处的艺术,它是雨果口中的凝固的音符,也是人类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十二天,一场横跨五国的惊艳之旅就此展开。欧罗巴,我们轻轻地来,却要带着满满的感受和收获而走。

“水城”、“亚得里亚海明珠”,这些溢美之词都是形容同一个她的。威尼斯,一座水土交融的城市,张开她的双臂,迎接着我们的到来。

水中摇曳的小船,穿过那诉说着过往历史的居民区。经过里卡多桥时,仿佛时间定格在了这一刻。在这里,每一处小角落都是风景,在耳边轻轻低吟着,告诉我们这里所发生的一切。在美景的环抱中,时间仿佛流沙一般,细腻地滑过了指间。在盼望着清晨降临人间的同时,我们也希望水城能享受着片刻的安宁。一切静悄悄的,运河上没有船来船往,弯曲的小巷只有圣贤留下的细碎脚步声。圣马可大教堂,一座用身体展现海明珠坚硬一面的建筑。雄壮的身姿,却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正如威尼斯的城徽一样,狮子怀中静静地躺着福音书。没有狂放的霸气,只有静静的肃穆。

离开了天人交汇的水之城,扑面而来的是人类自我救赎的春风。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的摇篮,人类启蒙的原点,建筑大师的摇篮,在这里,我们不经意间就能看见建筑大师们的作品和遗迹。君主广场上的大卫像、柯西莫一世铜骑马像,还有海神喷泉等雕塑杰作,我们犹 1

如在一座露天博物馆里与大师们隔空交流。前行间,著名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屹立在我们一行人眼前,巨大的穹窿顶、精美的壁画,无不让我们为之惊叹。这座鬼斧神工的杰作,不愧为建筑人心中的圣地。走在古桥上,我们渴望邂逅但丁心中的神女,但却不可得。虽然不能找寻到圣洁的化身,但心中却存有温暖的爱,不也是一段旅程最好的结局吗?

辗转亚平宁半岛中西部,罗马,一个古老的城市,被誉为“万城之城”的城市,罗马帝国的荣耀,天主教廷的至高无上都构成了罗马近2500年的辉煌。克罗西姆大斗兽场,这座建于公元72—82年的古罗马建筑,果然不失为建筑史上的杰作,近50米高的砖石结构,历经岁月风雨,基本完整保留至今。仰望着场内的天空,我们仿佛听到了斯巴达克斯们震天的长啸。那些曾经享用着美酒佳肴的奴隶主们,又何曾听到这一声声的怒吼呢?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当熊熊大火吞没这座千年古城时,我们知道,旧的时代已经过去,新的时代即将降临。

西班牙广场,因《罗马假日》而誉满全球,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和脚步。当赫本和派克在此相遇时,每一个不经意的举动都演化成了如今的经典。斯人已去,芳香永存。看着周围的情侣们互相依偎,低声耳语,我们心中也不禁生出一股暖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想必心中的她,也知道我此时的这一番情意。

如果说罗马是以雄伟著称于世,那梵蒂冈城则是一个仿佛不应存在于人间的地方,它就这样敞开着大门,欢迎我们的到来。教皇,如慈父般,眷顾着信奉天主教的信徒们。虽然不信教,但我们仍然被宏伟的教堂和强烈的艺术氛围所震撼。

告别意大利,我们沿着凯撒大帝的足迹继续北上高卢,踏入了法兰西的土地。我们没有去往繁华浪漫的巴黎,而是另辟蹊径来到了尼斯,一座远离人间喧哗的城市。在这里,人们闲庭信步,享受着自然的恩赐。静谧,是这里的主旋律。没有喧闹的烦扰,没有物质的诱惑,退去我们身上最后的伪装,拥抱自然。在这一刻,我们没有了对名利的渴求,有的只是我们自己。正如团员戏说的那样,如此静谧环境,即使睡着,也会感觉温馨、舒畅。

走在戛纳的红毯上,我们仿佛置身于电影人中,享受着属于艺术的欢乐一刻。遥望当年,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勇夺金棕榈,很为中国电影人扬眉吐气了一把。水中有画,画中有水,这一番奇景,只有身处其中,我们才能一窥究竟。

海滩,阳光,是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的代名词。除此以外,马德里还拥有大量见证历史的老建筑。漫步街头,抚摸着斑驳的古墙,她不仅仅只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而已,更是各路文明水乳交融的地方。

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文物收藏保存最完整、展品最精美的宫殿之一——西班牙皇宫果然名不虚传,西班牙传统皇室建筑和巴洛克建筑风格在这里巧妙融合,我们走在艺术长廊里,欧洲大师们的作品让我们目不暇接„„

托雷多大教堂,是古城中的一颗明珠,也是集哥特和阿拉伯艺术之大成者的建筑。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世界大同的曙光。虽然我们信仰着不同的神明,但真善美永远是我们追求的永恒目标。在真正宏大的意义面前,所有的人和物都微不足道。即便如此,我们仍在孜孜不倦地渴求着。

既然已经来到了马德里,我们又怎么能错过有着悠久历史的俱乐部——皇马呢?走在这满眼碧绿的球场上,仿佛化身第十一个前锋,为球队的胜利建功立业。不同于斗兽场内的你死我活,这里隐约透露着一股渴望踏平世界足坛的霸气。

有一座濒临地中海的童话城市,造就了一个个奇迹。午夜的巴塞罗那,是一个两面的世界。她宁静安详,文静中带着俏皮;狂放粗野,却透着一丝清新。在这里,有着举世闻名的圣家族大教堂,被世人称为“用石头构筑的梦魇”,始建于1884年,历经五代人的修建,至今仍在建造。整个外墙五彩缤纷的马赛克让人炫目。从内仰望,完全没有直线和平面的螺旋扶梯让我们感叹,满目的雕塑,让我们进入了耶稣的传奇人生。

建筑如人一样多面,既能像米拉之家那样唤醒人的童心,也能像高迪公园那样,有巨蛇、怪兽,可远观而不敢亵玩。高迪,建筑史上的怪才,生前享尽荣光,死时凄凉离世,死后又重获荣耀。人生,百转千回,永远都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做好自己。就这样,在恋恋不舍中,我们离开了西班牙,登上了飞往荷兰的班机„„

又见水光,倍感亲切。阿姆斯特丹,北方威尼斯。我们在下午1:30分抵达阿姆斯特丹,匆匆吃了午饭,就赶往著名的圣桑斯风车村,风车王国的精髓在这里得到了集中体现,即使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荷兰依然拥有300多台风车。风叶转动,风车飘动,怡人的田园,把我们带到了唐吉可德的时代,似乎看到了他手拿长枪向前冲刺„„

同风车一样,木鞋也是是荷兰的象征。之所以在荷兰那么盛行,

究其原因,也就是因为荷兰低洼多水,一般的鞋子很容易烂掉。于是聪明的荷兰人便发明了造价低廉的木鞋,冬天只要在鞋内放入少许的稻草、棉花或羊毛就能避水御寒了,这与我们中国古代老百姓穿着木屐用来避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摇曳在阿姆斯特丹运河上,我们仿佛回到了行程的起点,却又有着不同的感受。不同于威尼斯的祷告,荷兰的“坚持不懈”宣告着人类要从自己的身上寻找生存的意义。在阿姆斯特丹,最常听到的是这样一句谚语:“当上帝创造世界时,把荷兰忘记了,因此荷兰人不得不自己创造出一个荷兰来”。如果说中国人是挖山不止的“愚公”,那么荷兰人就堪称是填海造地的“精卫”了。荷兰无山,为了填海造地,他们甚至不远千里,从意大利与法国运来山石,造起了宏伟的拦海大坝,围出了如今18%的人工土地,正是凭着这样一种精神,荷兰人创造了一个人口不足1500万的弹丸小国,经济实力却为全球第12位的世界奇迹。站在这一片堤坝上,感慨万千,回首这一路的行程,我们阅尽了人类的启蒙、觉醒、挫折,领略了东西方的融合、人与自然的交融。

十二天的行程即将结束,虽然有诸般不舍,但终究我们还是要回到原点。不过,我们还有美好的未来。西行漫道浩如海,古今中外皆阅尽。而今迈步从头越,却下枝头上心头。

推荐第4篇:西行漫记

2018西行漫记

今年8月一家人踏上了祖国西北甘肃青海一线的旅途,共计9日,旅途之中随手写写感受体会,一方面自己留个纪念,另外也供后游者参考一二。

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要求,旅行也不例外,8月的西北没有江南的酷热,但也不至于滴水成冰,受海拔关系的影响,青海西宁夏季最热时候气温也才33度左右,持续不到10天。但昼夜温差大,晚上温度下降10-15度,所以衣服至少要准备夏秋两套(T恤短裤裙子+长裤长袖),另外薄羽绒服和防晒衣有条件也带上。随身行李中建议带上50++以上防晒霜,墨镜,肠胃药,保温杯,洗漱用品,晾衣架啥的,别怕麻烦,途中某些偏远地方条件较差,想要舒服点,就要早做准备。

西北伙食以牛羊肉和面食为主,最经典的菜肴莫过于手抓羊肉和牛肉拉面,蔬菜品种不多,靠近新疆地区由于日照时间长,瓜果口感不错;如果不知道吃啥,就上手机app“大众点评网”找一下,虽然商家也会有刷单现象,但只要你找那些评价的人多的,好评度高的,上排行榜的店铺,基本上能保证食品质量,可以一吃,这个软件另外一个用途就是“排雷”,特别是对于懒得走路想在附近随便吃吃的人,使用附近美食功能,观察商店评价,如有较多恶评,就不要去体验验证了。

住宿方面普遍比沿海地区同等价格档次要差,而且一到旅游旺季,小镇迎来大批观光客,住宿价格能涨到淡季的三五倍,建议通过携程、飞猪、马蜂窝、去哪儿等旅游网站或手机app提前比价订票,另外当下民宿也日渐火爆,适合的民宿性价高,可以作为备选考虑。

现在西北线路最经典的旅行线路为“西北大环线”,即以西宁为起点,按河西走廊-青海南丝绸之路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绕行一周,详细线路见下图:

包车费用一般在600-1000元/天左右,包括车辆的油费,过路费,司机的住宿。游客的食宿(含司机伙食)、景区门票需要自理,在同等价格条件下,建议重点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1.车辆情况:车型,车辆是否舒适,马力是否强劲,车龄多少,西北大环线路况复杂,沙漠区域的侧风、山岳地区的长下坡,风雪大雾都是对车辆的严峻考验

2.司机情况:司机的性别、驾龄、说话谈吐,普通话程度,因为路上的时间很长,如果话不投机会非常沉闷,建议预定前先和司机接触一下

3.人身保险情况、额外服务情况,西北以自然风光为主,对摄影技术是个挑战,如果司机这方面很强,甚至有专业照相机服务,无疑是最佳选择

下面是本次旅行的一些随笔 D0日

晚上上海飞兰州,为何不飞西宁?一个字省钱,兰州是西北最重要的交通枢纽,航班众多,经常有机票打折,相对来说,西宁机票就贵了很多,而且兰州本身也有些旅游景点,顺带一游,何乐而不为呢?不过要吐槽一下兰州的中川机场,据说是军用机场改建,离市区居然有70多公里!虽然有机场大巴,但是路上也要折腾一个多小时,大巴上车点在T2航站楼负一楼2号门口,终点是城关区兰州大学和兰州火车站,按固定路线行驶,一般进入市区后,通过高德地图观察和自己酒店的距离,适合的地点就和司机打招呼下车,再滴滴/打的去下榻酒店,滴滴目前在兰州尚未合法化,但可正常使用。

D1日

兰州的主要景点都集中在以中山铁桥为中心的黄河两岸,两条吃饭的美食街(大众巷、正宁路),一条主要商业街(张掖路)也在附近,他们的具体位置见下图:

建议大伙就把旅店也定在这个区域,到哪里都方便,黄河南岸为步行景观带,古木参天,十分清凉,黄河母亲雕塑位于其中,貌似成了那块刻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城砖,合影者众多;中山桥是一座跨黄河铁桥,距今有上百年历史,全部德国材料,号称 “天下黄河第一桥”;白塔山公园站在山顶可以俯瞰兰州城,欣赏九曲黄河和百年中山桥。山上有所谓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的“镇山三宝”;兰州水车博览园是看水车的地方,虽然大多破破烂烂,但有些还能使用,西关清真大寺是穆斯林客商所建,俗有“客寺”之称。重建于1986年,据司机说是违章建筑,但这是人家的精神家园,谁敢拆?上述景点大多为人文景观,其实就是打个卡,我来,我看,我拍照,证明自己到此一游即可。吃饭可以用大众点评网事先做做功课,建议品尝下有字号的清真餐馆,牛羊肉做的口味不错。正宁路小吃夜市人山人海,那个牛奶鸡蛋醪糟有好多家,白胡子回族老大爷好几个!也搞不清真假了,人再精也没商家精明呀。 另外一点要注意的是黄河羊皮筏漂流,漂流很刺激,但是黄河水泥沙含量太大,如果溅到衣服上,浅色衣服基本上成斑点狗了,所以必须穿深色衣服或带好备用,以免行人侧目。

D2日

上午去了大名鼎鼎的甘肃省博物馆,其实这是应该叫自然+历史博物馆,自然部分的精华是那个黄河古象化石,曾经上过小学课本,历史部分就是二楼丝绸之路展览,镇馆之宝“马踏飞燕”、中国邮政标志驿使图画砖都在这里,建议大伙提前网上做下功课,甘肃博物馆大约有十几件国家一级文物,好几件以很“低调”的方式放在展厅角落,稍不留神就错过了,彩纹陶罐是早期中华文明的标志性产品,很多就是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还是不错的艺术品。另外佛教馆展示汉、藏、西域不同特色的佛教文化,还有敦煌、天水等地的石窟艺术,也非常精彩,比如佛教中菩萨的坐姿,手势其实非常有讲究,不同姿势代表不同的身份含义,涨了不少见识,博物馆上午9点开馆,无门票,持个人有效证件到博物馆前发票处领票参观即可,游客不算多,同故宫、陕西历史博物馆、莫高窟等热门展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特别是莫高窟,后面还要说到,如果不提前预约就非常坑爹!

下午坐火车出发去西宁,友情提醒下,兰州有两个火车站,高铁动车在西站上车,普通火车在兰州站上车,两个车站相距挺远的!高铁票速度要快1个小时,旺季时最好提前两三天就买好,因为座位有限,否则只能去兰州站买无座的普通票了。

西宁建议把酒店定在城中区,这里离东关清真大寺和莫家街美食街比较近,如果到时天色尚早(8月大约晚上9点天黑),可以去逛逛,东关清真大寺是青海省最大的清真寺,与西北地区著名的西安化觉寺、兰州桥门寺、新疆喀什艾提卡尔清真寺并称为西北四大清真寺,可以容纳10000人同时做礼拜。

提前给包车司机电话,到车站接我们送到酒店办理入住手续,晚上去了某著名羊肉手抓馆,味道不错,但排队的人太多太多,等候的时间比吃饭时间都长,所以要去餐饮名店一定要有排队的心理准备,宜早不宜迟。

西宁海拔较高,温度比兰州低,普遍酒店无空调,洗漱用品也有点简陋(虽然旺季价格不低),建议自带或去附近超市购买牙膏牙刷、洗浴香波,洗衣肥皂等旅途用品,为接下来开始的“西北大环线”包车游做好准备。

D3日

从今天开始7日的西北大环线旅行,我们采用的是西宁出发逆时针方向,包车司机姓曹,以前是出租车司机,自带单反喜爱摄影,车辆为国产SUV,性格开朗,在旅途与我们相处融洽,非常庆幸能遇到他,在此深表谢意。 今天目的地祁连,途经黑泉水库、达坂山、门源百里花海,卓尔山风景区。沿途景色主要为高原草场,远处群山起伏,近处碧绿草原,背景是蔚蓝天空,成群的牛羊漫步其间,很有点瑞士的感觉,门源花海主要指油菜花,8月只能看到尾声,祁连也产虫草,但个头较小,质量离青海主产区有差距,不懂看看吧,卓尔山位于祁连腹地,由红色砂岩、砾岩组成,是当地近年打造的旅游景点,对面就是藏族的神山牛心山,山头底部麦浪翻滚,一派高原河谷的农家景象,向上绿草如茵是优良的牧场,由此得名\"祁连山下好牧场\"。由于此地海拔较高,8月早晚要注意保暖,高原感冒可不是闹着玩的。

D4日

目的地张掖七彩丹霞,途径峨堡古城,扁都口生态原,张掖市区,通常认为七彩丹霞在朝阳或落日时最美,所以路上不必太赶,时间有多可以去张掖市区的大佛寺瞧瞧,大佛寺是西夏皇家敕建的寺院,主要看点是亚洲最大室内释迦牟尼涅槃卧佛像,奇妙的是卧佛肚中有宝贝,最珍贵的一件是明正统六年的泥金手书《大般若经》。

七彩丹霞随着老谋子的电影而走红,现在成为国内著名网红景点,目前开放有四个观景平台,其中人去的最多的是4号,其位于景区腹地,五彩丘陵最为集中,色彩最为绚丽,友情提醒其彩色表面实际上只有薄薄一层,非常脆弱,随便踩上一脚都有可能破坏。大家需要好好爱惜。

张掖还有一处景点马蹄寺,其石窟与莫高窟、榆林窟一起被称为河西佛塔胜地的三大艺术宝窟。这次行程匆忙未到,甚为遗憾

D5日

目的地敦煌,途径嘉峪关,晚间鸣沙山宿营。

作为明代万里长城的西起点,嘉峪关大家耳熟能详,作为明代长城沿线九镇所辖千余个关隘中最雄险的一座,1961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处是河西走廊最为狭窄处,远处是巍峨的祁连雪山和大黑山,近处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城墙上光化楼、柔远楼、嘉峪关楼三座城楼沿东西中轴线排列。景区不大,打卡拍照。

下午沿G30高速穿越茫茫戈壁,到达敦煌,我们选择了晚上帐篷露营鸣沙山,地点在鸣沙山的后山, 人均200元包括晚餐(火锅)、篝火、沙漠摩托车体验和帐篷睡袋。还可以玩滑沙,骑骆驼、晚上看星星,清晨看日出,听上去是不是很不错?呵呵上帝是公平的,凡事都有两面性,露营最大的问题缺水,卫生条件差,洗脸的地方都没有,厕所更是不忍直视,帐篷睡袋千人睡过,破烂不堪。此外沙漠夜间降温迅速,风声大作,衣服带的少的同学估计不得不从睡梦中醒来,坐看那漫天灿烂的星光……所以我建议露营可以体验,但事先要做点准备,首先水要带足,不光喝水,洗脸刷牙也靠它,其次衣服一定要多带两件,防止半夜被冻醒,嫌睡袋脏就和衣而睡吧,最后行程上建议把露营安排在到敦煌的第一天,第二天看完日出露营结束,立马直奔宾馆休整洗漱,晚上没睡着的也可以补觉。

D6日

敦煌一日游,两大景点:莫高窟与鸣沙山月牙泉

莫高窟是此次旅行的重点,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建议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门票预定:提前一个月官网上预定参观门票,网址https://www.daodoc.com/index.htm 票价200大洋,如果当时没定,那只能去现场买临时票,但是与预约票待遇截然不同,预约票配备专业讲解,参观8个特窟+4个开放窟合计12个窟,使用技巧还能看得更多,而临时票只能看4个开放窟,无讲解,基本属于打卡游。旺季的预约票网上卖得很快,一定要第一时间上去抢购

2.知识准备:讲解员讲解8个特窟时间不长,主要内容是窟内四周墙壁上的壁画(佛像雕塑基本都是清代重塑,失去原有风貌),如果对其事先不做了解的话,很容易走马观花,看过也就忘了(洞内不准拍照),在此我推荐一本敦煌研究院编的《讲解莫高窟》的小册子,里面详细介绍了每个窟的内容,特点,历史价值,如果能提前看一下,与实物对照,想必收获远远大于前者 3.游览技巧:大约20个游客配一个讲解员,讲解员入口处发讲解耳机,出口处回收耳机,这里的技巧在于你把耳机交还给讲解员后,不要急于出去,而应折回去听下一个讲解员团队的洞窟讲解,因为每个讲解员团队讲解的并不是相同的8个特窟,而是根据人流情况,在12个左右洞窟中随机挑选的,你完全可以免费蹭听另外几个特窟讲解,何乐而不为呢?此外,在莫高窟门口的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也值得一去,里面最为精彩的是8个洞窟1:1复原模型:分别是北凉275窟、西魏2

49、285窟、隋代419窟、初唐220窟、盛唐45窟、元代3窟和榆林窟中唐25窟,这些是敦煌石窟各时代的代表作,也是旅游参观中不对外开放的特级洞窟,别有一番风韵

鸣沙山月牙泉奇特之处在于沙山与泉水共处,因沙动有声而得名,古称“沙角山”、“神沙山”。·在这里你可以爬上鸣沙山,俯瞰月牙泉,还能在山顶上欣赏大漠日落,同样以傍晚或清晨风景最好,带上足够的水,太阳镜、围巾、口罩一样都不能少,沙漠有太阳时很热,光照很强,一不小心就晒黑。如果是运动鞋,可以在门口买鞋套,防止沙子流进鞋内影响行走。

D7日

目的地大柴旦,途经石油小镇、当金山、南八仙、大柴旦翡翠湖,住宿大柴旦。石油小镇就是陆川导演拍九层妖塔的地方,一个被拆迁废弃的小村落,无他荒凉二字,也许晚上来效果会更好点?南八仙是世界最大最典型的雅丹景观之一,分布面积达千余平方公里。这里是一列列断断续续延伸的长条形土墩与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属于无人区,师傅带我们从公路下来,沿着前人的车辙深入开进了好几公里(SUV的好处),放眼四望,沙丘连绵不断,一片死寂,只有炽热的风永不停息的吹拂着这片上帝遗忘之地。相反翡翠湖则像上帝眷顾的一颗沙漠宝石,它是一个盐类沉积和盐湖卤水并存的盐湖,由于盐池所含矿物质不同,加上太阳光照方向时刻变化,变幻出绿色、黄色、蓝色各种颜色,你可以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静静的拥抱眼前的美景

D8日

目的地青海湖,途经德令哈,茶卡盐湖,宿青海湖边黑马河。

茶卡盐湖号称中国的天空之镜,最近几年名声大振,成为青海湖旅游的必到之处,但也不是人人去了都能拍出大片的,天气非常非常重要,第一要见阳光,乌云密布出片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其次要挑一天中适合的时间,上午、傍晚、晴朗的晚上,应该是比较好的选择,第三吹过盐湖的风也要配合,风不能太大,不然波光粼粼,倒影效果差很多,最后衣服颜色要有选择,首推红色和白色为佳。黑马河是青海湖看日出的好地方,不过旺季游客蜂拥而至,旅店爆满价格飞涨,平时100不到房价暴涨到600,甚至还有出租被子让游客在车上睡一晚的生意,可见游人有多少!

D9日

青海湖+塔尔寺一日游,晚上赶飞机踏上归途

8月的青海湖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这么说也对也不对,因为现在湖边的农民学精明了,拍照收费的费用远远高于种植本身的收益,所以他们会错开播种的季节,从7月到10月,都能看到盛开的油菜花,拍照最重要的依然是天气,夏季的青海湖,油菜花盛开,蓝天白云,碧水黄花,不出大片也难呀,建议在立秋后出行,此时雨水会少很多。塔尔寺是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格鲁派六大寺之一,因为“先有了一座塔而后有了一座寺”故此得名为塔尔寺。“塔”指的是大金瓦殿的莲聚宝塔,“寺”则是指大金瓦殿旁边的弥勒殿。寺中的堆绣、壁画和酥油花,被称为“艺术三绝”,堆绣在大经堂,壁画在弥勒佛殿,酥油花在文殊菩萨殿,此外祈寿殿外的菩提树叶据说能给人带来好运,给我感觉藏传佛教与中原文化还有很多差别,可以不信佛,但不可对佛不敬,中华文明之所以传承千年,就在于不断的包容与吸收。

以上就是这次旅行的一些随笔,我们在2018年的夏天离开生活熟悉的地方,踏上远方的旅途,那里有不同的地理和文化,那里有着别样的生存方式,有着别样的人生所构成的多姿多态的文化。或许某种意义上生命就是一场盛大的旅行,而每一天就是路途中所经历的每一站风景,或美丽、或温暖、或忧愁、或喜悦。让我们且行且珍惜,无论身在何处,我们的心同在这片蓝天下。

推荐第5篇:王维

王维 送綦毋潜作者介绍

落第还乡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祖籍太原,父辈迁居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于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旋任大乐丞,因故谪为济州司仓参军,后归长安。安史乱之前,王维累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忧,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王维诗画俱佳,也通音律。他在诗歌上的成就很高,无论边塞诗还是山水诗,各类主题皆有佳作,苏轼赞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中后期诗作多描摹田园景物,再加上诗中浓厚的隐逸思想,上继陶渊明、谢灵运,下开一代风气,与孟浩然并称“王孟”。此外,他本人笃信佛教,诗中也多有反映,后人称其为“诗佛”。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既至金门

,不得顾采薇远,孰云吾道非

。 。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

,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注释

o 綦毋(qí wú)潜:字孝通,唐代诗人,为王维之友。綦毋是双姓。

o 东山客:指隐士,东晋谢安曾隐居东山,乃有是典。

o 采薇:传说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居在首阳山中,采薇而食。薇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结荚果,中有种子五六粒,可食,嫩茎和叶可做蔬菜,通称“巢菜”、“大巢菜”或“野豌豆”。

o 金门:即金马门。《史记》载:“金马门者,宦署门也,门傍有铜马,故谓之金马门。”这里指代朝廷。

o 孰云吾道非:语出《孔子家语·在厄》:“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陈蔡发兵围孔子,孔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乎,吾何为至此乎?’”

o 行当:将要。

o 桂棹:用桂树做的船桨,这里是指代船只。《离骚》中有“桂棹兮兰桨”句。

语译 圣明时代是没有隐士的,因为天下英才都将汇聚朝廷。就连如同隐居东山的谢安一般的你啊,也不能再悠闲采薇而食,而要来考试应举了。谁想虽然参试,却终落第,就此远离了朝堂,不禁自问说难道是我等的主张错误了吗?想你远道而来,曾在江淮之间度过寒食佳节,又在东都洛阳缝制春衣。如今我在长安道上摆下酒宴为你饯行,慨叹志同道合的友人就要分别了啊。你将乘坐桂木为桨的舟船,不久又能推开家中的柴门。树木绵延到远方,映衬着远行的你,西沉的红日洒满了孤峻的城池。我等的主张只是暂时得不到认同啊,你千万不要认为知音稀少。 赏析

此诗开篇便见不凡,说“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表面上是颂圣,但随即将綦毋潜比作谢安和伯夷、叔齐,这般人物却偏偏落第,从而“金门远”,还怀疑是否“吾道非”,前后对比,则讽刺之意鲜明。同时这也是对友人的慰藉:不是你才学不够啊,而是当道诸君皆盲者也。

“江淮度寒食”两句,或说是指友人归去之路。但綦毋潜家在江西,倘若归去,也该先经洛阳,再赴江淮,而不当反而言之,况且后面还有“行当浮桂棹”四句言归去,未免重复。所以这两句应该是回想綦毋潜离开故乡,北上应试之途,从“度寒食”再到“缝春衣”,可见整整一年过去了,但这离乡的一年却并未得到应有回报,被迫要再黯然返回。

此诗在慰藉友人的同时,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同心与我违”,王维认为綦毋潜和自己是志同道合者,那么綦毋潜落第而归,也可反衬出诗人本身在朝中并不得意。“吾谋适不用”,与前“孰云吾道非”的主语不同,“吾道非”是綦毋潜的口吻,“适不用”则是王维本人的口吻,可见这“吾谋”是指王维和綦毋潜共同的谋,共同的主张、理念,然而却不得用。诗人一方面安慰友人,吾谋只是“适不用”而已,将来还有机会,同时以“勿谓知音稀”为结,再次说明自己和对方的志趣、主张相同。表面上此诗是为友人的遭际而慨叹,其实诗人也是在自伤自叹。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释

o 饮:这里作使动用法,指“请饮”,可读作第四声。

o 陲(chuí):指边疆、边界,引申为边缘。

语译

下得马来,请你饮酒,问你要到哪里去呢?你回答说:“因为不如意啊,所以要回到南山去隐居高卧。去吧,去吧,你就别多问了,且看那白云飘飘,永无止尽。”

赏析

此诗抒发了因为宦途坎坷而灰心失望,从而想要回乡隐居的情思。诗作问答体,但谁问谁答,正不必细究,或许其实并没有这番问答,而只是虚拟问答以述志而已。

诗中的“南山”当指终南山,指代隐士居所,所以“归卧南山陲”也并非简单地离朝回乡,实有隐逸之志。“但去莫复问”两句,或谓是问者所言,恐怕不确,倘此言出于问者,便不当作“莫复问”,而当作“我不问”或“莫复留”了。此亦为答者所言。“白云无尽时”是指山林之趣,用白云的悠游对比宦途的拘束,用白云的无尽对比人生的有限,重重哲理却不明言,却指物而比,颇有禅的意味。所以王维被称为“诗佛”,并非妄语。 扩展阅读

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曾作过多首送别诗,《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别本即名为《送别》,上面这首《送别》,也有名为《山中送别》的。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言简意赅,抒发了对友人浓厚的眷恋相思之情。

青溪言入黄花川

,每逐青溪水。 途无百里。 随山将万转,趣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

,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注释

o 青溪:沮水支流,在今天的陕西省勉县东面,《水经注》上说此水上,垂钓将已矣。

“其深不测,泉甚灵洁”。

o 言:发语词,无实义。

o 黄花川:在今天陕西省凤县东北,似与青溪相通。 o 趣:通“趋”,指快步前行。

o 菱荇(xìng):指菱角和荇菜,都是水生植物。 o 葭苇:即芦苇,又名蒹葭。 o 盘石:通“磐石”,指大石头。

o 将已矣:就此罢了,这里指以此终老。

语译 我每次进入黄花川,都要追逐着青溪水前行。随着山势转过千道万道弯,其实才急行了不到百里而已。乱石当中,水声喧闹,深密的松林里却景色幽静,只见菱角和荇菜随波荡漾,芦苇倒映在水中。我的心境向来悠闲,而清澈的溪水又是如此恬淡,还是就留在这溪边磐石之上,就此垂钓终老吧。 赏析

这是一首隐逸之诗,应当作于张九龄罢相以后,因为由此开始,王维在政治上趋向退缩无为,少年时的宏图壮志日益消磨,诗中的归隐之意也逐渐浓厚。诗明写游溪,其实暗有所指,“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是说自己在宦途中历经种种坎坷,但却并没有什么成就和进步,于是才萌生退隐之心。“声喧乱石中”,仍接上以言俗尘之烦扰,但随即“色静深松里”,周边的环境,更主要是诗人的内心,却逐渐变得平和起来。以此平和之心,驱策其双眼,再看景致,便只有恬静和澄澈,菱、荇随波荡漾,芦苇倒映水中……

唐诗常识

格律诗一般偶数句押平声韵,奇数句则除首句可能入韵外,都以仄声结尾,就此形成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感。古诗对于各句尾字的平仄虽无严格要求,但诗人也往往为了形成铿锵节奏而无意识地作出特别安排。即以此诗而论,偶数句押上声韵,都是仄声尾,不必说了,奇数句则以川(平)、转(仄)、中(平)、荇(仄)、闲(平)、上(仄)等字为结,自然平仄相间,使得阅读时起伏错落,别有韵味。

七言写景,往往显得秾丽,五言则相对要清雅得多,此诗中间几句,深切地反映出诗人确为写景妙手,果然“诗中有画”。再后写“我心素以闲”,这其实是自欺欺人,观诗的前半段,便不见闲,闲在其后,是逐渐产生的情绪。就此诗人发出喟叹:人生如此无奈,坎坷如此重重,还不如就此归隐算了。传说姜尚曾垂钓渭滨,后汉也有严光垂钓而隐,不肯出仕,故向来以垂钓来指代隐者。“将已矣”三字,回味悠长,然而事实上王维始终在宦途中辗转,他并没有真的去隐居,所有通达、谦退,也只反映在诗中,只是诗人万般无奈之下美好的理想而已。

渭川斜阳照墟落

,穷巷

田家

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田夫荷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锄至,相见语依依。

。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注释

o 渭川:即渭河。

o 斜阳:别本作“斜光”。 o 墟落:即村落。

o 穷巷:别本作“深巷”,穷在这里也是深的意思。

o 雉雊(gòu):雉鸡鸣叫,语出《礼记·月令》,有“雁北乡,鹊始巢,雉雊鸡乳”句,郑玄注:“雊,雉鸣也。”

o 荷:肩负,去声,今可读为第四声。

o 式微:指《诗·邶风》有《式微》诗曰:“式微式微,胡不归。”式微即临近黄昏意。

语译 斜阳映照着村庄,牛羊归入深邃的街巷。村中老人想念着牧童,于是倚着拐杖在柴门边等候。野鸡鸣叫,麦苗茁壮成长,蚕正作茧,桑叶已很稀疏。农夫扛着扁担回来,相互亲切地交谈着。我因此而羡慕农家闲逸的生活啊,怅然吟咏着《式微》之诗。 赏析

此诗笔触简洁,写农家田园之乐纯用白描手法。乡间黄昏时分,先写斜阳落,再说牛羊归,老人等待牧童归来,农夫已经收工回家,间杂以麦苗生长、蚕已化蛹结茧,可知时令乃是夏季。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氛围是闲适、平和的,这从牛羊自归(牧童还未回来),农夫“相见语依依”便可看出。然而诗人写景,并非纯粹歌咏农家之乐,而是寄托自己的烦闷心情,暗起隐居之思,诗眼便在结句——“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诗·邶风·式微》咏道:“式微式微,胡不归。”天近黄昏,为什么不回来呢?诗人怅然而吟,其意是说自己已近暮年,为什么还贪恋着俗世的繁华,不肯回归自然,归乡而隐呢?

当然,农人辛勤劳作,生活未必有诗人所描写的那般愉快、闲适,所以诗中所写的只是农村的表象而已,内中究竟如何,并非诗人所愿见、愿闻、愿知,其悠闲的氛围,纯是诗人想象,为的正是引出结句。在王维看来,农家之乐,更准确点说是隐士之乐,要超过仕宦无数倍,所以衷心艳羡。就此而产生了这首清雅的诗篇,同时也类似一幅淡墨山水画。

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

,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

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注释

o 宁久微:宁是否定,微指卑贱,意为:哪儿会长久卑贱呢? o 殊众:与众不同。 o 怜:指爱。

o 无是非:指因怜爱而不计较是非,觉各方面均很可爱。 o 持谢:奉告。

o 效颦:语出《庄子》,说:“西施病心而颦(皱眉),其里之丑人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效其颦,富人见之,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彼知美颦而不知颦之所以美。”后来演化成“东施效颦”的成语。 o 安可希:怎能得到他人的赏识呢?

语译

西施的美色天下人都仰慕,她又怎会长久卑贱呢?白天还是越地溪水畔的浣纱女,晚上就进入吴宫变成了吴王的妃子。卑贱之时,她与众人又有什么不同呢?然而一旦富贵,大家才明白她的美艳是多么稀罕啊。她招人前来帮忙涂脂抹粉,自己都不用亲自穿衣服。吴王越是宠爱她,她的仪态越是惹人怜惜,吴王因此而觉得她所有方面莫不可爱。当时一起浣纱的女伴,没有人能够与她同车回乡。奉劝那邻居的女孩啊,光是模仿西施皱眉头,又怎可能得到他人的赏识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借史事以抒发自己某种情怀。历来都解此诗意为讽喻,嘲讽那些倖进小人,一朝得势便骄奢淫逸,“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还蛊惑君王,使得“君怜无是非”。然而将西施比倖进小人,实在难以自圆其说,开篇就说“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哪有遭人痛恨的倖进小人是天赋奇才,并且命中注定不会屈居下僚的呢?结句再用“东施效颦”的典故,说这些人的天赋是学不来的,遭际是无法复制的,分明对以西施类比的那些人抱有欣赏甚至是羡慕的态度,又何来讽喻一说?

其实诗的本意,不过自比西施,为自己一时的不遇开脱、自解而已。王维认为自己才能超卓,便如同西施盛富美色一般,锥处囊中,终能脱颖而出,是不会长久沉沦下僚的,一旦得志,自能一飞冲天。不遇之时,似乎并不“殊众”,富贵以后,人们才会真正了解我的才能。“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只是状其贵盛而已,“无是非”是说到时候看来处处皆是才能,而并不含有是非不辨的隐意。而既然自己的才能和西施的美色一般都是天赋的,自然他人无法仿效,东施效颦终究无益。

此诗或作于王维青少年时代,尚有万丈雄心,想要一朝贵盛,翱翔天际,好好地做一番事业,诗中充满了自矜之意。从来诗歌不可浅读,亦不可深读,强要赋予某首诗更深厚的用意,结果只能捉襟见肘,难以自圆其说。

王维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注释 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o 鹿柴(zhài):“柴”通“砦”,本意指鹿栖息的地方,此为地名,是王维辋川别墅二十胜景之一。

o 返景:“景”通“影”。《初学记·日部》载:“日西落,

光返照于东,谓之日景,景在上曰反景,在下曰倒景。”语译

空旷的山间啊,看不见人,但是能够听到人说话的声音。夕阳映入深林之内,又照在青苔之上。 赏析

王维在他的《辋川集》序中说:“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萸沜、宫槐陌、临湖亭、南垞、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垞、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与裴迪闲暇,各赋绝句云尔。”其实偌大的杭州西湖,不过十景,小小的辋川谷内,却有二十胜景,想来大多是略具其形,拿来凑数的。然而景物之是否可观,都在人心,心有所感,处处皆是胜景,心中无感,胜景也如荒芜,所以说后人由“辋川二十胜景”的说法所体味到的,不是辋川谷有多美,而是能够发现其美的王维具备了多么深刻的艺术家的敏感性。

即以此诗而论,说白了不过山空寂而林幽深而已,但诗人却能够用简朴直白的字句描摹得如此感人,恍然如同目见而耳闻。两联都用衬托笔法,有人语响而不觉嘈杂,反而更显山林的空寂,有夕阳照而不觉敞亮,反而更显山林的幽深。正如万绿丛中涂一点红,不觉绿色贫弱,反而更显绿意盎然,格外鲜明。说王维“诗中有画”,倒不如说他能够用画家的眼光去发现山林之美,从而以诗语道出。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第二句:“但闻人语响。”诗人用一点点隐约的声音来反衬山林之空寂、静谧,但他可以说“但闻鸟语响”、“但闻蝉语响”,正如南朝王籍在《入若耶溪》中所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而王维不言自然之声,却偏要说“人声”,想来未必无因。私以为此“人语”,即指的是诗人本人,诗人身处空寂清幽的山林之中,觉得自己已与自然契合为一体,再无俗尘烦扰。所以这“人语”不但不会破坏自然的纯粹,反而是人与景默契统合的象征。隐士情趣,因此而出,并不仅仅只是对景物的简单素描而已。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篁即竹林意。 长啸:嘬口长鸣,类似于今天所谓的“吹口哨”。

o

o

语译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中,一边弹琴,一边吹着口哨。深林之中,无人知晓,只有明月映照着我。 赏析

此亦古绝,亦为王维咏其辋川别业附近的“二十胜景”之一,而诗中所表现的,也是隐士恬然自得,不因俗务缠身、烦心的独特趣味。与《鹿柴》不同的是,《鹿柴》以写景为主,而将主人公隐藏在清幽深邃的景致之中,此诗则以写人为主,景物围绕主人公而存在。

唐诗常识

王维此诗,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绝句”,而属于“古绝”。严格意义上的绝句要求押平声韵,而且用律句,该对则对,该粘则粘,而王维此诗,不但押仄声韵(响、上),虽用律句,却不对、不粘,很明显是古绝。唐诗中,五言古绝是非常常见的,可以看作是从五言古诗到五言律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衔接,而七言古绝则不多见。 首句写“独坐”,与结句“来相照”相呼应。诗人独自一人坐在深幽的竹林中,感受那自然恬静之趣,他“弹琴复长啸”,显得是那么怡然自得。“深林人不知”,表面上是说因为竹林深密,所以外人不知道他身在何处,在做些什么,实际是说这般隐者之趣,俗尘中的凡人是理解不了的。然而人虽不知,明月却知,他“独坐”无人伴、无人知,却偏偏有月光洒在身上。“来相照”一个“来”字,便出动态,并使人联想起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境。李白诗是人主动地去邀月,以见其孤独无伴,而要寻找一份寄托,王维诗则是月主动地来照人,以见自然与人之相契合,故此虽“独坐”却并不孤独,诗人的内心是舒适的、充实的。

故而清人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评此诗道:“妙绝天成,不涉色相,色籁俱清,读之肺腑若洗。”

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注释 绿,王孙归不归?

o 明年:别本作“年年”。

语译

我在山中送别友人归来,日色已暮,因而掩上了简陋的柴门。春草啊明年又会变绿,请问你是否会回来呢?

赏析

送别与思人,一般情况下,多将思念放在送别之际,离人远去之时,而诗人却独出心裁地将思念置诸送别归来之后。为什么要放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呢?注意此时天色已暮,柴扉已合,昏暗之中,诗人独居陋室,最感孤清寂寞,因而于此时思念才别之友,情感之阐发最为得宜。

尾联是化用了《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但改否定的“不归”为疑问的“归不归”,尽出期盼之意。“春草明年绿”有本作“春草年年绿”,私以为不甚佳。“年年”是泛指,“明年”才指此番送别之后的下次重逢,与前一联关联更为紧密。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

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注释

,此物最相思。

o 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宋人《古今诗话》载:“相思子圆而红,昔有人殁于边,其妻思之,哭于树下而卒,因以名之。”

o 春来:别本作“秋来”。 采撷(xié):采摘、摘取。

o

语译

红豆生长在南方啊,当春天来到的时候,就又会生出几枝新芽。希望你多多采摘它吧,传说此物最为相思。

赏析

红豆之名相思子,恐怕知道的人不多,但因为王维这首著名的五绝,几乎妇孺皆知,红豆蕴含着相思之意。宋尤袤《全唐诗话》中说:“禄山之乱,李龟年奔放江潭,曾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红豆生南国’云云,又‘秋风明月苦相思’云云,此皆王维所制而梨园唱焉。”可见这首诗在当时就已经影响力很大了。 此诗借红豆“相思子”的别名,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但不说自己,却偏言“君”,希望对方也能和自己一般相思寄远。第二句“春来”云云,或作“秋来”,其实都无所谓,这里的“春”、“秋”皆虚,其实要说的是最近如何,诗人作此诗时为春季,自作“春来”,作此诗时是秋季,便作“秋来”,总之是吟咏目下的相思之情,不必在季节上作太多的考证。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语译

您是从故乡来的啊,应当知道故乡的事情。不知道动身前在雕饰花纹的窗户前,寒梅有没有生出蓓蕾呢?

赏析

亲友自故乡前来,因问故乡之事,此诗为写乡思之意明矣。但不问家中别事,独问寒梅,以小而及大,有爱屋及乌意,即因思念故乡,故思念故乡之一草一木,再以对一草一木的关切,来衬托对故乡全方位的怀思。

其实这种手法并不罕见,陶潜《问来使》诗云:“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我屋南山下,今生几丛菊?”王安石《道人北山来》诗云:“道人北山来,问松我东冈。举手指屋脊,云今如此长。”但都没有王维此诗著名,千年传唱,究其原因,就在于此诗用语质朴,且言简意赅,一问即收,而上述两诗则问之不绝,尚有下文。初唐诗人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也用类似手法,更是絮絮叨叨问个不停。

诗不是越长越好,也不是越短越好,在于所要阐发的情感有多浓烈,是不是情先意尽,或者意先情尽。倘若意先情尽,则使读者如梗在喉,倘若情先意尽,则有画蛇添足之感,总要情与意相辅相成,意已到而情将尽未尽,才最见佳妙,更耐咀嚼。此诗所抒发的思乡之情,并非浓烈,故而诗意如蜻蜓点水,点到即止,最显情思绵长,问得过多,反为不美。陶潜诗与王安石诗都于思乡外更着别意,所以后面可以有所增添,但也因此而使得诗意不纯,使读者的共鸣不够强烈。而王绩诗亦纯是思乡之意,问来问去,问个不休,就比起王维这首诗来,笔法、意境、情感,都要差得太远了。

推荐第6篇:王维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3、情感目标:想象画面,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体会诗歌所承载的感情,激发学生珍爱亲情的感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反复吟诵,想象画面。感受诗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后两句是从“兄弟”的角度来抒发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诗眼,从“心出发。

1、同学们,你们知道秋天这个季节里有哪些节日?指生回答:中秋节,国庆节,。还有什么节?同学们想了想说:重阳节。访生:明月何时照我还?明月何时照我还?

在遥远的古时候,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许多诗人就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心中的无尽思念,著名诗人王维就写下一篇流传千古的思乡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读题、释题

题目很重要。是我们走进课文、走进古诗中的一扇门,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①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重阳节的资料。

②借助注释理解“山东”不是指现在的我国山东省,而是指华山以东,诗中指作者的家乡山西省。

③题目中有一个生字——忆

a、你是怎么记住它的?竖心旁表示什么? b、组词(回忆、记忆……) c、题目中是指谁回忆谁?

3、再读课题

从题目中,我们知道这首古诗写的是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回忆起了家乡的亲人。他的心情可能会是?生读题。心情也可能是?生读题。是的,此时的王维可能难过,也可能略觉孤单,带着你的理解齐读诗题。

回忆源于内心,诗人在重阳节回忆起亲人会有着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到诗中去感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地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生字的认读。

3、多形式读古诗。

三、想象画面,由“意”入心

1、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

15岁那年,王维就离开了家乡,来到京城长安想取得功名,实现个人的理想,写此诗时王维只有17岁,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亲人。

2、17岁的王维身处“异乡”作为“异客”是什么滋味呢?哪个字最能体现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在书中圈出。

①学生汇报,板书:独组词(单独、独自……) 没错,诗中的这个“独”字就是“独自”的意思。

②汉字是会说话的,仔细看看“独”字,它的背后隐藏着一幅幅画面,透过它你看到一幅幅怎样的画面?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走进王维当年的生活,寻找一幕幕他那孤独的身影。 出示句式,生想象说话:

远在异乡,当王维____时,却只能____。 根据学生补充的内容体会情感,引发朗读这一诗句。

③由此可见,当王维吟诵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诗句时,他心中该是多么的酸楚啊!

角色互换:王维啊王维,当身边的亲人都团聚时,你这个异乡异客只能干什么?你的心情?带着感受读。

王维啊王维,当别人三五好友,呼朋引伴时,你这个异乡异客只能干什么?此时 2

的你?带着你这份感情读。

王维,此时的你在想着谁?念着谁?读出你的思念.不管你是如何想念亲人,你仍在异乡,不管你是怎么的孤独,你仍然是异客,带着此时的感受,齐读第一句。

3、即使生活在繁华的都市,即使满腹才华被他人赏识,孤单无助的王维仍是一名生活在异乡的异客,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亲人,这是魂牵梦绕的思念啊!尤其是在过节的时候,这思亲之情更是深切,诗人把满腹思念都倾吐在哪句诗中了?(生读:每逢佳节倍思亲)

①整首诗中,这一句流传最为广泛,每个字都凝结着诗人的情感和心血。再读,哪个字或词触动了你的心弦?(板书:倍思亲) ②换词体会情感

“每逢佳节更思亲”、“每逢佳节又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

a、读一读,你发现三句诗有什么区别?你觉得哪个字用的好,为什么? b、“倍”组词(加倍、双倍……)

在这里“倍”指的就是“加倍”。一个“倍”字,既表现出今日思亲之情的强烈,又表现出王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亲人。

c、用你的朗读表达出王维的这份思念。(个别读、师评价,齐读) ③“每逢佳节”指的仅仅就是重阳节吗?还可能是中国的哪些传统节日? 是的,不管是中秋还是除夕,它都是家人团聚的大好时机。人们都说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我们边读边想,在不同的节日里。远在异乡的王维都会看到什么?想些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诗人的心情、神情说开去:

每逢__节,我看到__,想起家乡的亲人,____。 ④配乐《九月九的酒》,指导朗读。

平常也就罢了,而佳节来临时,别人家举杯畅饮、庆祝团圆,而诗人却只能孤独的回忆这一幅画面,怎能不会使他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家乡人、家乡事都如放电影般频频从王维的脑海中荡过,这些都令他刻骨铭心、难以忘怀,他怎能不每逢佳节倍思亲呀!

17岁的他还是一个孩子呀,就已经背井离乡。生病时没人照顾,遇到困难没人 3

帮忙,因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

好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千多年来,它道出了多少天涯游子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啊!

每当国庆佳节,还在他乡的莘莘学子,会在心底默默地念起:____。 中秋来临,远在外地求职谋生的人们,会对着明月诉说:____。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异国的海外游子,会面向祖国的方向深情地诉说:____。

4、此情此景,让你不禁还想起了谁的诗(生补充古诗接龙中积累的思乡诗。) 课件逐一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外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5、睹物思人,看到人家都登高游玩,他会想到谁?

6、家乡亲人的一举一动那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却不能真实地拥抱、交谈,这种痛苦的滋味真令人心碎呀!尽管心中倍思亲,可他都只能面向东方,含泪诵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角色互换:兄弟啊,看着这漫山遍野的茱萸,你想起了谁? 你会对他说什么?(可以引用诗句) 你想祝愿他?

②是呀!家乡的亲人团聚在一起,他们又何尝不在思念着王维呢?登高远眺,无限的牵挂、担忧、思念涌上心头,他的亲人们一定也会面向西方,大家喊出(屏幕出示)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

余音式朗诵,这幅画面中最令人遗憾的是少一人,少一人是诗人王维此时最大的痛,也是家乡亲人们心底最大的痛,“少一人”在王维和兄弟们的心中不断地撞击着,我们共同来表达他们心中无奈地呐喊,一组读后两句诗,其他三组接连重复“少一人”。

四、回扣诗眼,感悟诗“心”

1、回头再看看“忆”字,单单指的就是回忆吗?更多的是一份思念。

2、王维思念亲人,所以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时,王维就想到自 4

己:独自异乡为异乡,每逢佳节倍思亲。

又一个离家的重阳节,王维独自登上异乡的高山,回想起遍插茱萸的团圆场面,大声地吟诵着: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看不见的是深深的乡情,舍不弃的是浓浓的亲情,当我们身在远方,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时,我们也不禁吟诵(生齐读古诗)。

五、升华情感,深入人心

1、诗歌,不仅可吟也可唱,让我们跟着曲调把王维那份思乡之痛倾诉出来吧。播放歌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生跟着一起唱。

2、短短的四句诗,仅仅28个字,将道不尽的离愁,诉不完的思乡,曲折有致地铺展在我们面前。历经1000多年,当我们今天再次读起它的时候,涌向心头的又岂止是感动?在不知不觉间我们也走进了这浓浓的乡愁中,今后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同学们都不要忘记亲人,不要忘记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啊!

六、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读读王维的另一首思乡诗《杂诗》。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体会古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4、理解“独在异乡为异课,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含义,体会游子的思乡思亲之情。

5、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感受诗中蕴涵的思乡之情。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相信我们很多同学都能背诵出许多的古诗,把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背给大家听。 生背古诗。

师:遥远的古代,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许多人就用手中的笔表达内心的思念,今天,就让我们细细地来品味王维的思念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出示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初读全诗、了解重阳

1、学生自由诵读全诗。

2、正音:“为”这里应读“wéi”,指导学生注意停顿,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来。

3、释题:

重阳节:指名读,齐读书上注释,并指出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是学习古诗的一个好方法。

“忆”即“思”,思念、想念;“山东”,陕西有座名山叫华山,华山以东有个地方叫蒲州,是诗人王维的老家;“兄弟”,此处的“兄弟”可以是王维的同胞兄弟,也可以是王维的亲人,朋友。

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王维在重阳节这天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三)反复吟诵、体会孤独

1、与诗题相对应的是哪一句?

(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重阳节,说说我国其他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元宵节、元旦、春节

忆——思,兄弟——亲人,每:每当;逢:遇着、碰到的意思;倍:更加,加倍 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人们无不兴高采烈、欢度节日,可诗人王维却发出了“倍思亲”的感叹,是什么原因使诗人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如此深深地思念亲人呢?请同学们生汇报课前预习时收集的关于王维的简介及写作背景,看诗中哪些字眼点明了诗人“倍思亲”的原因。

2、一二句:

(1)“异乡”:他乡,李白离乡来到长安,长安对他来说就是“异乡”

(2)“异客”:“陌生的客人”。李白小小年纪漂泊在外,独居他乡,身份是“异客”。 (3)“独”:独自一人,还隐含着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

想象:当我们离开家,孤独寂寞的时候,(我们可以打开电视,解解闷);想家的时候,(可以给家里打个电话,跟亲人聊上几句);实在忍不住就(坐车,坐飞机回家)。 语言训练:

诗人漂泊他乡,平日里常常思念_____,如今面对良辰佳节,他感到非常_____。 当别人一起出去看热闹的时候,而他却____________;当别人约了亲朋好友欢聚畅饮时,他想起了__________ __。

但是王维生活在古时候啊,没有电话,晚上也没有电视,该有多寂寞啊。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板书:孤独、寂寞)

(4) 当国庆佳节,普天同庆,远在他乡莘莘学子,用诗句对亲人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当中秋来临,远在外地求职的人们对家人思念只能用这样的诗句遥寄对家人的思念。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请同学们轻轻地读这两句诗,边读边想你的眼前讲浮现一幅怎样的画面,可能在哪,看到什么?心里的感受怎么样?

3、三四两句:

诗人王维在重阳节深深思念着亲人,那他的亲人是否也在思念他呢?从哪里可以看出?

(1)王维的思乡情感犹如潮水般奔涌而出,此时此刻,他思绪万千,想到了什么?

(2)想像两年前的与亲人共度重阳节的美好情景:

两年前的重阳节,给王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那温馨的一幕幕至今仍时时浮现,往昔的重阳节啊,我们兄弟曾经一起……曾经一起……曾经一起……

思绪万千的王维,想起的又何止仅仅是兄弟呢!那年迈的父母啊,已双鬓斑白,他又何尝不是时时惦记,九九重阳又被称为老人节,可王维却无法伺奉左右,承 7

欢膝下,此时此刻,他真想对双亲说:父母啊…… (3)家乡的亲人也在思念他,想像说话——

(4)但如今却没人与他共度佳节,他只好孤身一人站在这高高的山上,远远地望着家乡,他心里该与多少伤心难过啊,读——

(四)配乐诵读、深华情感

1、又是一个离家的重阳节.我独自站在异乡的窗前.面向亲人的方向.深情念诵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又是一个离亲的重阳节.我独自登上高山回想和弟兄们插茱萸的场景,不仅大声的念诵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配乐诵

让我们把这份思念长留心中,随着优美的音乐一起来背一背。

(五)比较学习、明确中心

1、学了这首诗,我们再来看王维的另一首诗──《杂诗》。要求:自学,说说诗意,再比较它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出示: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来日,出发前来时。 绮窗,雕着花纹的窗户。 著花,开花。 2、交流:

相同之处: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深情,语言朴实无华。

不同之处:在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通过思念兄弟登高来写思念亲人之情;《杂诗》写问朋友寒梅开花没有表达对故乡一草一木的深厚情感。

(六)背诵全诗、书写生字

1、背诵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

3、书写生字。

推荐第7篇:西行漫记读后感

《西行漫记》读书笔记

《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作品。全书共十二篇,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每篇看来皆有感悟,以下是我读此书的过程和一些感受。

从一开始,这本书的序言就吸引了我全部的注意力了,情不自禁的多看了两遍。这不是一部小说,不是一部散文,也不是一本\"历史著作\",而是一本新闻报道的作品。它是作者多次冒着生命的危险,不畏艰难困境,根据采访所得的一本书。作者在序言中强调指出:\"这本书绝对不能算做正式的或正流的文献。在这里我所做的,只是把我和共产党员同在一起这些日。所看到,所听到而且所学习的一切,作一番公平的客观的无党派之见的报告\"。作者用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如实地向全世界的人民报道了中国的红色革命。中国共产党员为了实现伟大的理想而奋斗不息的精神,使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红色革命是正义的,中国共产党员不是传言中的\"赤匪\"。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第一篇开始就提出了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在去西安的慢车上与白发老人探讨红军的转移和西南的局势,在到达西安六个月之后西北的危机便令人意想不到的爆发,作者见到了鼎鼎大名的邓发,终于在黎明之前离开西安府。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第二篇记叙了第一次遇见大名鼎鼎红军指挥员周恩来并与其交谈的经历,了解到周恩来一些生平经历,从林长林口中得知贺龙二三事,了解陕北当时的一些风貌。 第三篇 在保安

第三篇记叙见到苏维埃掌权人物的毛泽东与其夫人的场景,对毛泽东的生平进行了一个了解介绍,并就“中国共产党人今天的基本政策是什么”与毛泽东以及共产党的其他领导人进行了十几次的谈话,见到了红军大学的校长林彪这个首级被悬赏二百万首级的人。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了解了毛泽东成为共产党员的经历及,童年生活、在长沙的经历,了解了其国民革命及苏维埃运动时期的经历,最后介绍了红军的成长。 第五篇 长征

从毛泽东口中知道了长征的艰难及细节,第五次围剿、大渡河的英雄,还有过大草地的艰难。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描写了开创时期陕西西区,持续三年的西北大灾荒,描写了苏维埃社会及其经济。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写到同红色农民的谈话及苏区工业概况,并用这一句话概括了陕西苏区这个奇特的“工业中心”的年轻气氛:他们即使缺乏社会主义工业的物质,却有社会主义工业的精神! 第

八、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

见到了“真正的”红军彭德怀,简述对其印象及其经历,了解他当红军的目的,红军的游击战术和红军的战士生活,遇到了红色窑工徐海东,向徐海东和他的部下提出关于他们的个人历史、他们的军队、前鄂豫皖苏区——共产党叫做鄂豫皖苏维埃共和国的斗争。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谈到了红军的好马、少年红军红小鬼,彭德怀实践中的统一战线和对朱德的介绍,并引用韦尔斯女士的话评价毛泽东、周恩来:“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如果没有它的两个孪生天才‘朱、毛’,是无法想象的,许多中国人实际上都把他们看作是一个人。毛泽东是这一斗争的冷静的政治头脑,朱德是它的热烈的心,以行动赋予了它的生命。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写到了回到保安的生活,收集了足够的传记材料可以编写一本《红色中国名人录》,浅谈中国共产党与俄国共产党、或共产国际、或整个苏联之间的关系。与红色中国作别。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

从红色中国出来后,发现张学良少帅的东北军与蒋介石总司令之间的紧张关系越来越尖锐了,兵变、总司令被逮、召开救国会议到国共合作。

读罢此书,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人民对共产党的喜爱,体会到了曾经在课本上看了无数遍却一直无法深刻理解的为什么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什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早一点接触这些真实的新闻通讯,而不是像嚼蜡一样苦咽没有任何感情的教科书,那么我们应该会多么的喜爱与崇拜先辈。

《西行漫记》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苏区无疑是当时全国人民最能幸福生活的地方,当然这个人民指的是农民,而不是压迫者。压迫的取消,陋习弊端的消除,遥遥领先全国的识字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难理解红军为什么能得民心。因为他们不抢劫、不胡乱杀人,他们尊重百姓、纪律严明、乐于帮忙,最重的一点,他们给予农民土地。在全中国乌云一片的情况下,这里独存光明,难怪有那么多知识份子,有那么多热血青年,抛弃原有的地位与财富,义无所顾的奔赴苏区。这时的苏区确实是个理想之地,是全中国最平等、最廉洁、最纯朴的地方。

除此之外,还有年年得奖学金,法国英国德国都去过的周恩来;黄埔军校毕业战无不胜的林彪;九岁离家闯世界十七岁就带领饥民攻打粮仓的彭德怀;一把菜刀建立一个苏区的贺龙;留学到过日、美、苏三国,懂日语,能用英语演讲,俄语水平也很高的洛甫;徐海东、刘志丹、徐特立、林伯渠、左权许许多多优秀的领袖,斯诺对这些中国共产党的年轻的领导人的采访,他们个人的经历,正像斯诺所说已不仅仅是他们的历史更是共产主义在中国如何成长,为什么能赢得成千上万青年男女的拥护和支持的记录。

读《西行漫记》,我看到的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是为人民浴血奋战的红军,是与人民打成一片的优秀中国共产党领袖,是一群一心意义为了民族生存,为了祖国的未来不断拼搏不停奋斗的年轻人,更看到的是中国的希望那些藏在我们骨髓中到危难关头一定会爆发出来的昂扬斗志。

推荐第8篇:读后感西行漫记

读《西行漫记》有感

《西行漫记》这本书是一个很好的朋友介绍的,说写的挺不错的。但可能是工作忙的关系,一直没有在意,没去看过。这次活动,突然想起朋友介绍的这本书,就特地买了读了一遍,看完之后,果然此书写的不错。

读这本书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人民对共产党的喜爱,体会到了曾经在课本上看了无数遍却一直无法深刻理解的为什么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什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西行漫记》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苏区无疑是当时全国人民最能幸福生活的地方,当然这个人民指的是农民,而不是压迫者。压迫的取消,陋习弊端的消除,遥遥领先全国的识字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难理解红军为什么能得民心。因为他们不抢劫、不胡乱杀人,他们尊重百姓、纪律严明、乐于帮忙,最重的一点,他们给予农民土地。在全中国乌云一片的情况下,这里独存光明,难怪有那么多知识份子,有那么多热血青年,抛弃原有的地位与财富,义无所顾的奔赴苏区。这时的苏区确实是个理想之地,是全中国最平等、最廉洁、最纯朴的地方。

斯诺这样描写他见到的第一个贫民会主席“他好象同中国其他地方的胆怯的农民不属于一个族类,一双炯炯有神的快乐的眼睛含着一种挑战的神情,还有一定的吓人气派”。在斯诺看惯了的“消极的满足”的中国人中是“罕见”的,这种“神”让斯诺大为震动。他随后接触的那群经过长征红军战士也让他着迷,他这样写道“虽然几乎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也许是我所看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在中国,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快活这中比较高一级的感情却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这一种自信的感觉”。斯诺说:“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

红军和共产党那时绝对是一股充满生命力的优秀的力量:普通士兵的平均年龄是十九岁红军中军官的平均年龄是二十四岁。在红军指挥员中,有许多是黄埔军校毕业生、莫斯科红军大学毕业生、张学良的“东北军”的前军官、保定军官学校的学生、前国民军的军人、以及若干从法国、苏联、德国和英国美国回来的留学生。而他们的领袖们更是令人刮目相看,在我印象中,领导们年纪大都在六旬以上,很多人都戴着老花镜,总感觉有些死气沉沉,再对照斯诺的文字,反差太大了:1936年,朱德五十岁、毛泽东四十

三、周恩来三十

八、林彪二十

九、杨尚昆二十九,彭德怀与贺龙也都不超过四十岁,超过六十岁的领导只有三个: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分别主管财政、教育。红军和他们的领袖们朝气勃勃,信念坚定,乐观且充满活力。

读《西行漫记》,我看到的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是为人民浴血奋战的红军,是与人民打成一片的优秀中国共产党领袖,是一群一心意义为了民族生存,为了祖国的未来不断拼搏不停奋斗的年轻人,更看到的是中国的希望那些藏在我们骨髓中到危难关头一定会爆发出来的昂扬斗志。我更深刻的理解了中国共产党能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并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原因。

推荐第9篇:《西行漫记》读后感

2011-2012年第一学期《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论文

专业:物流管理班级:物流10-1任课教师:赵芳姓名:叶伟强学号:10054030154成绩:

《西行漫记》读后感

在《西行漫记》中,除了共产党领袖的故事,作者还描写了许多形形色色的黎民百姓。从斯诺火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队员,还有穿得破破烂烂、头上拖着辫子的农民,这些普通人的群像组成了红区真实鲜活的生活画卷。

对于不了解红区的人来说,普通人在红区的生活状态,更能真实反映红区的状况,也更为可信。同时通过对这些小人物生存状况的描绘,作者在开篇提出的问题也一一得到了解答。对斯诺而言,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反映主题,只是西方记者惯用的新闻表现手法。但他笔下普通人的群像和生活状态,却在无意之中为后来的史学家们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一个社会史学的视角。

在斯诺笔下的那些小人物,看似不加拣析全部写出,但从他们的身上,却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折射出当时思想、道德趋向的光芒。这些人可能彼此互不熟识,只是凭借当时共同的社会舞台才得以彼此联系。但通过对他们群体经验的描述,却可以清晰展现出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如何由显入微地悄然推动着历史前进的脚步。

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在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他们的言语和行为,他们的思想,也籍由这些小人物的环绕,获得了更加人性的衡量尺度。如此的叙述形态,恰好在某种角度上符合了历史的要求。它的意义,在于和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相互渗透、相互参照,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多维度、多方位的视角。

与同时期其他的同类作品比较,斯诺的《西行漫记》是第一本打破国民党新闻封锁,向世界报导中国革命真相的书。美国新闻记者白修德说:“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正是这种唯一性和特殊性,使得《西行漫记》的成功在必然性之外,还蒙上了一层偶然性的神秘色彩。

推荐第10篇:《西行漫记》读后感

《西行漫记》读后感

在《西行漫记》中,除了共产党领袖的故事,作者还描写了许多形形色色的黎民

百姓。从斯诺火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队员,还有穿得破破烂

烂、头上拖着辫子的农民,这些普通人的群像组成了红区真实鲜活的生活画卷。对于不了解红区的人来说,普通人在红区的生活状态,更能真实反映红区的状况,

也更为可信。同时通过对这些小人物生存状况的描绘,作者在开篇提出的问题也

一一得到了解答。对斯诺而言,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反映主题,只是西方记者惯用

的新闻表现手法。但他笔下普通人的群像和生活状态,却在无意之中为后来的史

学家们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一个社会史学的视角。

在斯诺笔下的那些小人物,看似不加拣析全部写出,但从他们的身上,却反映

出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折射出当时思想、道德趋向的光芒。这些人可能彼此互

不熟识,只是凭借当时共同的社会舞台才得以彼此联系。但通过对他们群体经验

的描述,却可以清晰展现出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如何由显入微地悄然推

动着历史前进的脚步。

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在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他们的言语和行为,他们的

思想,也籍由这些小人物的环绕,获得了更加人性的衡量尺度。如此的叙述形态,

恰好在某种角度上符合了历史的要求。它的意义,在于和政治史、经济史、军事

史相互渗透、相互参照,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多维度、多方位的视角。

与同时期其他的同类作品比较,斯诺的《西行漫记》是第一本打破国民党新闻

封锁,向世界报导中国革命真相的书。美国新闻记者白修德说:“斯诺对中国共

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正

是这种唯一性和特殊性,使得《西行漫记》的成功在必然性之外,还蒙上了一层

偶然性的神秘色彩。

红色记忆被时下红的发烫的红色影视剧唤醒。好久就想一睹传说的红色记录作

品《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真容。百忙之中终于还是怀着崇敬而疑

惑的心境捧起了它——捡起往日的红色记忆。

第11篇:《西行漫记》读书笔记

读《西行漫记》序言有感

通过一年广播电视新闻的学习,对于斯诺这个名字已经并不陌生,老师口中的斯诺让我心生敬意,对斯诺本人也十分崇拜。希望这次通过《西行漫记》的阅读,对斯诺多一份了解,对怎么做一个合格的新闻人有更充分的认识。

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的新闻记者和作家,于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本世纪二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他在中国度过了十三个年头,1942年至1943年之间又来过一次。新中国成立后,于1960年、1964年至1965年和1970年期间三次来华访问。他毕生致力中美友好,成为中美问题专家。他在弥留之际所说的一句话是:“我热爱中国。”正是怀着对中国的满腔热爱,他毕生著述了许多有关中国社会和中国共产党的著作。其中《西行漫记》是忠实描绘中国红区的第一本著作,是第一部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权威记录和第一部有关他们不懈地进行中国三千年历史上最彻底的社会革命长期斗争的故事。

仅仅只是读到此书的序言,就深深的被斯诺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了。 斯诺是勇敢的。一九三六年是中国国内局势转变的关键性一年,是斯诺带着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和战争的无数问题,六月间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成为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斯诺是客观的。新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在报道中不掺杂个人情感和党派性,做到不偏不倚,公平公

正。斯诺严格忠于这样的客观性规则,在《西行漫记》中客观再现了红区的全貌。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说:“我所要做的,只是把我和共产党员同在一起的这些日子所看到、所听到而且所学习的一切,作一番公平的、客观的无党派之见的报告”。《西行漫记》最终成为轰动全世界并产生广泛影响的杰作,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斯诺从一个观者的位置,以一个无党派人士的身份对红军的真实情况作了客观公正的报道。

斯诺是友好的。假如说,《西行漫记》以及斯诺其他关于中国的著作是中美人民友谊的催化剂,那么就中美关系来说,他是第一个报春的燕子。在弥留之际,斯诺在病床上用生命的最后的力量,面对中国派去的医疗小组,说出了一句话:“我热爱中国”。根据斯诺的遗愿,他的骨灰的一部分,安葬在北京大学内。

斯诺是谦逊的。他在序言中写到: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这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故事活着。所以这一本书如果是一种正确的记录和解释,那就因为这是他们的书。在当今这个追求功利的年代,这种品质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西行漫记》,这不是一部小说,不是一部散文,也不是一本历史著作,而是一本新闻报道的作品。它是作者多次冒着生命的危险,不畏艰难困境,根据采访所得的一本书。

我希望通过这本书的阅读,自己能跟随着斯诺的脚步,更好的了解中国那段红色的历史,更加明白怎么样做一个极具人格魅力的优秀新闻人。

第12篇:《西行漫记》读后感

《西行漫记》读后感

很早就在历史课本上听说过《西行漫记》这本书,但是好几年过去了,对于它也只是仅仅停留在听说的阶段。近期利用这次活动的机会,我有幸拜读了这本流行了半个多世纪的著作,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尤其是对中国革命的理解,对中国共产党员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本文作者斯诺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一点一滴,大到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著名论断、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小到党员和民众的言语神态,斯诺以他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陕北苏区的一副立体而丰富的影像,让阅读者无不感到身临其境而为之动容。我为读到这样的情景而无比兴奋,我想我的兴奋丝毫不会亚于写这本书的新闻记者斯诺,他对毛泽东以及红军的一无所知就像我们对逝去的历史一无所知一样,我们已经厌烦那些重复播放、没有任何新意的说教题材电视剧,就像斯诺厌烦了国民党对红军做的诋毁报道,我们渴求真实的东西。《西行漫记》带给人们的就是真实的东西。这一本书出版之后风行各国,很多年轻人都是因为这本书而排除万难前往延安,投身革命。

不同于其他红色经典,这本书的内容如小说般精彩,而且是活生生的事实。用斯诺自己的话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

读这本书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人民对共产党的喜爱,体会到了曾经在课本上看了无数遍却一直无法深刻理解的为什么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什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早一点接触这些真实的新闻通讯,而不是像嚼蜡一样苦咽没有任何感情的教科书,那么我们应该会多么的喜爱与崇拜先辈。《西行漫记》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苏区无疑是当时全国人民最能幸福生活的地方,当然这个人民指的是农民,而不是压迫者。压迫的取消,陋习弊端的消除,遥遥领先全国的识字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难理解红军为什么能得民心。因为他们不抢劫、不胡乱杀人,他们尊重百姓、纪律严明、乐于帮忙,最重的一点,他们给予农民土地。在全中国乌云一片的情况下,这里独存光明,难怪有那么多知识份子,有那么多热血青年,抛弃原有的地位与财富,义无反顾的奔赴苏区。这时的苏区确实是个理想之地,是全中国最平等、最廉洁、最纯朴的地方。斯诺这样描写他见到的第一个贫民会主席“他好象同中国其他地方的胆怯的农民不属于一个族类,一双炯炯有神的快乐的眼睛含着一种挑战的神情,还有一定的吓人气派”。在斯诺看惯了的“消极的满足”的中国人中是“罕见”的,这种“神”让斯诺大为震动。他随后接触的那群经过长征红军战士也让他着迷,他这样写道“虽然几乎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也许是我所看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在中国,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快活这

中比较高一级的感情却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这一种自信的感觉”。斯诺说:“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

红军和共产党那时绝对是一股充满生命力的优秀的力量:普通士兵的平均年龄是十九岁红军中军官的平均年龄是二十四岁。在红军指挥员中,有许多是黄埔军校毕业生、莫斯科红军大学毕业生、张学良的“东北军”的前军官、保定军官学校的学生、前国民军的军人、以及若干从法国、苏联、德国和英国美国回来的留学生。而他们的领袖们更是令人刮目相看,在我印象中,领导们年纪大都在六旬以上,很多人都戴着老花镜,总感觉有些死气沉沉,再对照斯诺的文字,反差太大了:1936年,朱德五十岁、毛泽东四十

三、周恩来三十

八、林彪二十

九、杨尚昆二十九,彭德怀与贺龙也都不超过四十岁,超过六十岁的领导只有三个: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分别主管财政、教育。红军和他们的领袖们朝气勃勃,信念坚定,乐观且充满活力。

共产党那时的领袖们,在斯诺的描述下我无一不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是有气质,有风度,更是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前进的的一群人。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段传奇的经历,绝非凡人。正是斯诺的讲述让我原本对革命者冷冰冰的印象现在却鲜活起来。首先是毛泽东,他的经历是本书的一大重点,这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个中国革命的故事。斯诺写到“毛泽东每天工作十

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

二、三点钟才休息。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他认为这要归因于他在少年时代在父亲的田里干过苦活,要归因于他在学校读书的刻苦时期,当时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组织斯巴达俱乐部一类的团体。他们常常饿着肚皮,到华南山林中作长途的徒步跋涉,在严寒的日子去游泳,在雨雪中光着脊梁--这一切都是为了要锻炼他们自己。他们凭直觉知道,中国的来日需要他们有忍受最大的艰难困苦的能力”。而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呢?很多人冬天怕冷放弃了甚至洗脸,早上能多睡就多睡,有多少人还想到要去磨练自己的意志呢?毛泽东从小就狂热的喜欢读书,他自己说“我如饥如渴地阅读凡是我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特别是大约18岁的时候,他在校六个月就退学了,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他非常认真地执行,坚持每天早晨图书馆一开门就进去,在图书馆读到关门才出来。在这段自修期间,他读了许多的书,学习了世界地理和世界历史。他说:“我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约翰·穆勒的一部关于伦理学的书。我读了卢梭的著作,斯宾塞的《逻辑》和盂德斯鸠写的一本关于法律的书。我在认真研读俄、美、英、法等国历史地理的同时,也阅读诗歌、小说和古希腊的故事。”与我们同样的年龄时,他的阅读质量和数量早已远远超过我们中的大多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年轻时还登了泰山,看了孔墓,步行游历了湖南,在北海湾的冰上散步,沿着洞庭湖环行,绕保定府城墙走了一圈,《三国》上有名的徐州城墙,历史上也有盛名的南京城墙,他都环绕过一次。相比于毛泽东,朱德给我的震撼甚至更大,不知道为什么,以前很不熟悉朱德,虽然他的名声很大。朱德年龄比较大,经历更为丰富。他早年上过云南讲武堂,后来又参加同盟会,跟随蔡锷推翻清朝统治,1921年就是云南警察厅厅长„甚至他还染上过烟瘾。一九一一年革命的失败和后来全国陷入劳民伤财的军阀混战,使他大失所望。他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更进一步,必须象俄国革命一样彻底,他从上海到北京再到上海不停地寻找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却一直无法取得联系,最后决定去德国研究军事学。搭船赴欧,经过新加坡和马赛,到了巴黎,最终在柏林

找到了中国共产党!他在柏林住了一年,学习德文,然后到哥丁根进了一所大学,修了两学期社会科学,出席世界学生大会,环游欧洲,到了苏联,在欧洲一共呆了四年,到一九二六年才回国。这些都与我原来对朱德的印象相差十万八千里。除此之外,还有年年得奖学金,法国英国德国都去过的周恩来;黄埔军校毕业战无不胜的林彪;九岁离家闯世界十七岁就带领饥民攻打粮仓的彭德怀;一把菜刀建立一个苏区的贺龙;留学到过日、美、苏三国,懂日语,能用英语演讲,俄语水平也很高的洛甫;徐海东、刘志丹、徐特立、林伯渠、左权许许多多优秀的领袖······

斯诺对这些中国共产党的年轻的领导人的采访,他们个人的经历,正像斯诺所说已不仅仅是他们的历史更是共产主义在中国如何成长,为什么能赢得成千上万青年男女的拥护和支持的记录。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世界。

读《西行漫记》,我看到的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是为人民浴血奋战的红军,是与人民打成一片的优秀中国共产党领袖,是一群一心意义为了民族生存,为了祖国的未来不断拼搏不停奋斗的年轻人,更看到的是中国的希望那些藏在我们骨髓中到危难关头一定会爆发出来的昂扬斗志。我更深刻的理解了中国共产党能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并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原因。

第13篇:西行漫记读后感

《西行漫记》读后感

斯诺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一点一滴。大到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著名论断、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小到党员和民众的言语神态,《西行漫记》带给人们的就是真实的东西。

不同于其他红色经典,这本书的内容如小说般精彩,而且是活生生的事实。用斯诺自己的话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

《西行漫记》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苏区是当时全国人民最能幸福生活的地方,压迫的取消,陋习弊端的消除,造就了一个全中国最平等、最廉洁、最纯朴的苏区。在全中国乌云一片的情况下,这里独存光明,难怪有那么多知识份子,有那么多热血青年,抛弃原有的地位与财富,义无所顾的奔赴苏区。在斯诺看惯了的“消极的满足”的中国人中是“罕见”的,这种“神”让斯诺大为震动。他随后接触的那群经过长征红军战士也让他着迷,他这样写道“虽然几乎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也许是我所看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在中国,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快活这中比较高一级的感情却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这一种自信的感觉”。斯诺说:“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一批坚决的青年,有

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共产党那时的领袖们,他们是有气质,有风度,更是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前进的的一群人。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段传奇的经历,绝非凡人。正是斯诺的讲述让我原本对革命者冷冰冰的印象现在却鲜活起来。首先是毛泽东,斯诺写到“毛泽东每天工作十

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

二、三点钟才休息。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他认为这要归因于他在少年时代在父亲的田里干过苦活,要归因于他在学校读书的刻苦时期,当时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组织斯巴达俱乐部一类的团体。他们常常饿着肚皮,到华南山林中作长途的徒步跋涉,在严寒的日子去游泳,在雨雪中光着脊梁——这一切都是为了要锻炼他们自己。他们凭直觉知道,中国的来日需要他们有忍受最大的艰难困苦的能力。”毛泽东从小就狂热的喜欢读书,大约18岁的时候,他在校六个月就退学了,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他非常认真地执行,坚持每天早晨图书馆一开门就进去,在图书馆读到关门才出来。在这段自修期间,他读了许多的书,学习了世界地理和世界历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年轻时还登了泰山,看了孔墓,步行游历了湖南,在北海湾的冰上散步,沿着洞庭湖环行,绕保定府城墙走了一圈,《三国》上有名的徐州城墙,历史上也有盛名的南京城墙,他都环绕过一次。相比于毛泽东,朱德给我的震撼甚至更大,朱德年龄比较大,经历更为丰富。他早年上过云南讲武堂,后来又参加同盟会,跟随蔡锷推翻清朝统治,1921年就是云南警察厅厅长……甚至他还染上过烟瘾。一九一一年革命的失败和后来全国陷入劳民伤财的军阀混战,使他大失所望。他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更进一步,必须象俄国革命一样彻底,他从上海到北京再到上海不停地寻找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却一直无法取得联系,最后决定去德国研究军事学。搭船赴欧,经过新加坡和马赛,到了巴黎,最终在柏林找到了中国共产党!他在柏林住了一年,学习德文,然后到哥丁根进了一所大学,修了两学期社会科学,出席世界学生大会,环游欧洲,到了苏联,在欧洲一共呆了四年,到一九二六年才回国。除此之外,还有年

年得奖学金,法国英国德国都去过的周恩来;黄埔军校毕业战无不胜的林彪;九岁离家闯世界十七岁就带领饥民攻打粮仓的彭德怀;一把菜刀建立一个苏区的贺龙;留学到过日、美、苏三国,懂日语,能用英语演讲,俄语水平也很高的洛甫;徐海东、刘志丹、徐特立、林伯渠、左权许许多多优秀的领袖……

斯诺对这些中国共产党的年轻的领导人的采访,他们个人的经历,正像斯诺所说已不仅仅是他们的历史更是共产主义在中国如何成长,为什么能赢得成千上万青年男女的拥护和支持的记录。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世界。

《西行漫记》,让我看到的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是为人民浴血奋战的红军,是与人民打成一片的优秀中国共产党领袖,是一群一心意义为了民族生存,为了祖国的未来不断拼搏不停奋斗的年轻人,更看到的是中国的希望那些藏在我们骨髓中到危难关头一定会爆发出来的昂扬斗志。我更深刻的理解了中国共产党能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并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原因。

第14篇:西行漫记读后感

西行漫记读后感

很长时间没有认真地阅读一本课外的书了,明显感觉到了知识的匮乏和思维的浅薄。借着这次机会,拜读了斯诺的大作《西行漫记》,有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觉。 埃德加斯诺在1928年来到了中国,接触到了文化领袖鲁迅和宋庆龄。斯诺称“鲁迅是教我懂得中国的一把钥匙”。在宋庆龄的安排下,斯诺千里迢迢越过战线到访陕甘宁边区,拜访了许多中共领导人,亲身经历了中国的红色革命,见证了中国革命的成长和成功,正如这本书的英文名字——《RED STAR OVER CHINA》,即红星照耀中国。

这本书让我很感兴趣的一点就是在西方人的视界里中国共产党和革命是什么样的。我们已经习惯了党内的各式宣传和鼓吹,习惯了中国大地上善变的政治政策,然而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记者目睹这一切的时候是什么感受呢?斯诺到访红色中国,正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次直接接触,也可以称之为思想碰撞。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帮助我全面的认清这个问题。

《西行漫记》讲述了斯诺在当时苏区的临时首都保安和毛主席进行的长时间对话,获得了珍贵的红军长征的第一手资料,然后来到了红白两军的前线,最后回到北平,把通讯报道会变成了这本书。书中记录了在战争年代里一个美国记者跨越两个世界的耳闻目睹,夹杂着独特的西方记者的思想,适时点拨着我的思考。

从少年先锋队到红军总司令,从普通的战士到革命领袖,斯诺对他们进行了丰富的描写。通过作者的描述革命者的特有品质让我们记忆深刻——“有某种东西使得个人的痛苦或胜利成了大家集体的负担或喜悦,有某种力量消除了个人的差别,使他们真正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但是却又发现存在与他们与别人共自由同患难之中”;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们看到了伟人鲜为人知的侧面,对毛主席的描写有“嬉笑怒骂的本领是极其杰出和无法招架的”,让我们知道伟人不是那么高不可攀,却是亲切近人的。从国民党的白区来到共产党的苏区,两种制度下的两种生活形成的鲜明对比,昭示了中国人民克服了消极的情绪,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地为未来美好的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生活战斗着,昭示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现在看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资本主义者主张的是性恶论,正是利用这种与生俱来的私心来追逐更大的利益;社会主义者恰恰相反,根除人性中的污点,从人之初性本善的角度上有大家共同努力谋求共同的幸福。我想这种对比在斯诺的心理甚是明了。斯诺来到中国的时候,正是红白两区冲突最激烈的时期。对黎民百姓的生动描写,让我意识到,现在虽然已经不是刀光剑影的时代,没有枪林弹雨没有惊心动魄,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先辈们为了今天美好生活的付出,他们是从一个怎样恶劣的环境里挣脱出来,并且成功地创造了一个红色的新的世界,一个红星照耀的中国。

第15篇:《西行漫记》读后感

第一次从一个美国人的作品里了解到一段珍贵的历史.从埃德加.斯诺的四个月西北红色旅行,看到另一个侧面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更大的胜利.

另我震撼的是在基于当时的延安,在1938年,>的结束语,斯诺先生就语言,帝国主义反动派一定会被这个新生力量所埋葬.

另外,也了解到当时共产党不但领导红军加强部队建设,还了解到党还认真做好根据地的行政建设工作,不断研究做好经济工作,发行货币,搞好商务流通.紧紧把握土地政策,以取得广大农民的支持.认真做好统战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不论身份,不计前嫌,只要是共同抗日都是我们的朋友.认真做好人力资源工作,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人尽其才.充分发挥全体成员的力量.从十几岁的儿童到年事已高的村民,都是生力军.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发扬革命主义的乐观精神,写标语,唱快板,演话剧,每一名红军战士,后勤人员,都保持较高的革命思想纯洁.认真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和员工一个样,没有多少区分.共同远景就是建立了新中国,自己会种地的去种地,会做工的去做工.

我想伟大的斯诺先生,正是基于当时解放区的情况,又和国统区的比照,才得出如此高瞻远瞩的结论.

我们多么该认真的把我们自己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光大啊.

第16篇:江西行有感

江西行有感

终于迎来了外出采风活动,按奈不住心中的兴奋,疯狂采购些吃、穿、用的必须品,做好出行前的一切准备。 踏上南下列车的那一刻,心中突然涌出一丝不舍,也许是因为女儿上了小学课程紧张的原因吧,我放不下她。但很快这些担心被车厢热闹的气氛淹没了。坐在车窗前,让心慢慢放松,工作、家庭、劳累、烦恼随着疾驰的列车被甩在了京西的轨道上。望着窗外漆黑的夜色,我和同事田姐同时发出了感慨“今晚的夜色好美啊!”不经意四目相对,心领神会,“喝点吧”。随即拿出两个扁二小饮起来……有节奏的火车轰隆声伴着欲醉欲仙的我很快入了梦。

一觉醒来迎接我们的是江南的丝丝细雨,淡淡微风,舒服潮湿的空气,我们的江西行开始了。

首先到了瓷都景德镇,参观了那里制瓷的全过程,饱览了那里民间手工艺人的高超技艺,我为先人们的勤劳与智慧赞叹不已。

晚上落脚在三清山下,二觉醒来,望着云雾环绕的三清山,看着仍就在淅沥的小雨,心凉了半截,这将意味着识不到此山的真面目了,山上结冰封山了。

经领导与旅行社协商后,我们转奔龙虎山。雨一直在下,我们不得不买上雨衣,雨裤,斗笠,塑料脚套,打着雨伞全副武装,五颜六色,这到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我们乘着

竹筏,漂流在泸溪之上,雨滴、江风打落在身上,说实话寒冷侵占了我整个身躯,头上、身上、鞋子全部湿透,无暇欣赏两岸风光,我有些后悔为什么会上了这条载人最多,又全部是馆内重量级人物的“贼船”。只在祈盼两个撑筏的老人尽快将我送回岸上。

到达住地,冲个热水澡,吃了感冒药,早早睡下,盼望明天艳阳高照。

行程四日,老天丝毫不肯眷顾我们这些京客,仍下着雨,习习凉风依旧。每天五六个小时的车程,焦躁不安的心情伴着车内的人肉味儿让我窒息,想吐,晕车的感觉随之而来。耳朵堵上耳塞把音乐音量放到最大,任凭导游滑稽的讲着冷笑话,车载电视里放着小品、喜剧大片,我却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甚至同事在车上的嬉戏声都让我反感至极。

下午车终于抵达思溪,特点显著的徽派建筑,砖雕、木雕的精湛,院落墙体高大气派,坐在主人的上房,感受着富家的显赫,拍几张照片留念,心情好了很多。

傍晚来到采虹桥,名子取得好听,只不过是一座有800年历史的廊桥,桥上走走拍拍照,感受一下所谓的历史气息罢了。生日晚宴的活动把几天出行的气氛推到了高潮,为了给馆长和同事过个难忘的生日,我们全体用当地的白酒和米酒表达了我们的祝福,馆长高兴的醉了。

接下来就是六天不停歇的雨,相同的白墙灰瓦,半开的油

菜花地,沿溪而居的一个个古民居,大致一样,都是人文景观,重复景致,不能让我提起多大兴趣,我的心情如同这的天气,灰蒙蒙,雾都都。

结束了几天的行程,我们又蹬上北归的列车,没有来时的激动,车厢里出奇的安静,大家的心早飞到了家中。出站后我几乎是用蹦着跳上接站的演出车。心透亮了,闭上眼睛,一束阳光从车窗照到我的脸上,暖暖的——平谷,我回来了。

徐鹏

200

9、

3、13

第17篇:《西行漫记》读后感

《西行漫记》读后感

单位近期倡议积极开展读书活动,我静下心来回想,自己工作十多年了,间中或有读书,但大多是读过就算,并不曾作过笔记或感想。于是在重新读了《西行漫记》这本书后,便有了写些文字的冲动,重读了这本流行了半个多世纪的着作,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尤其是对中国革命的理解,对中国共产党员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从一开始,这本书的序言就吸引了我全部的注意力了,情不自禁的多看了两遍。这不是一部小说,不是一部散文,也不是一本\"历史着作\",而是一本新闻报道的作品。它是作者多次冒着生命的危险,不畏艰难困境,根据采访所得的一本书。作者在序言中强调指出:\"这本书绝对不能算做正式的或正流的文献。在这里我所做的,只是把我和共产党员同在一起这些日。所看到,所听到而且所学习的一切,作一番公平的客观的无党派之见的报告\"。作者用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如实地向全世界的人民报道了中国的红色革命。中国共产党员为了实现伟大的理想而奋斗不息的精神,使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红色革命是正义的,中国共产党员不是传言中的\"赤匪\"。

对这本书的作者:斯诺。我有一种由衷的敬佩。他在一九三六年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关键性的一年,带着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冒着生命危险,进入**甘宁边区,成为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这四个月的旅行使他这个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新闻记者在思想情感上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他对于中国共产党,她的领导人,革命战士,农民,工人,共青团员,少先队员,有真挚的热烈的情感,从而对于在革命战争激浪中的中国,有了深刻的正确的认识。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吗?斯诺就是这个身体力行的人,他排除万难,力尽艰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应证了这个事实

这本书总共分为十二章。根据作者来华的时间顺序,所经历,采访的一系列事情以及中国红色革命的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我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很的多在成长过程中学到的,听到的关于中国革命的大小事件。它够真实,够细致,里面的内容,所描叙的事情的经过并不是我以前在历史书上所读到的那样的简明扼要。相反,它把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就拿书中第五篇《长征》来说吧,我们所熟悉的第一,二,三,四,五\"围剿\"中,由于某些同志对局势的错误判断,外加上战略上的失误,使江西苏区这块革命根据地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些我们都可以从历史书上了解到。但是对于围剿的各种战略,以及当时蒋介石的军事行动,江西苏区共产党员的对策,这一切都在此书这有了详细的记载。

长征的第一步是要突破敌人的严密封锁线。面对敌人强大的军事实力,穷追猛打,红军则采用了各种巧妙的战术突破围困,摆脱危险境,其中渡江这一环节,犹如电视剧剧情里的惊险万分场面。当时长江边的渡船早已被敌人焚毁,面对这事实,红军奇迹般的走了八十五英里,穿着缴获的国民党军服,冒充敌人来到对岸解除武装,红军的主力军在没有损失一兵一卒的情况下成功渡河。有勇有谋,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员,中国的红军。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战略转移,是一次武装巡回宣传,是一个奇迹。它体现了共产党强大的精神境界,非凡的心理素质和组织纪律。

看着书本的时候,刚好我正在进行纪律教育的学习,想的东西更加多了,认识也更加深了,革命时期的共产党员,斯诺眼中的中国革命,和平时期的共产党员,我眼中的中国经济发展。我忽然觉得自己所知道的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多么的肤浅。很多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还不如斯诺那样了解中国的革命,了解中国共产党。他在晚年弥留之际,还说了一句:\"我热爱中国\"。他的那种真挚的情感,实在令我十分的感动,也令我感到十分的惭愧。作为一个地道的中国人,一名人民警察,我们更应该对我们的国家,历史,以及我们的党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第18篇:西行漫记读后感

经管院 会计学

李逸楠

150502213

13951620255

红色西行

---读《西行漫记》有感

首先,来说一下我为什么选择了这本书吧。其实在很早以前我就已经在历史课本上听说过《西行漫记》这本书,但是高中学理之后就几乎没有接触过历史典籍。可是在近期老师推荐阅读的几本书中我又看到了它,所以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本流行了半个多世纪的著作,为此我也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对中国革命的理解,并且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读书先读人。”

不同于其他的红色经典,这本文笔优美且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的作者是一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斯诺是一个正直的美国人,爱好和平,主持正义,并且十分关注中国人的命运,热情支持和保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他在来到中国之前,对毛泽东和红军的一无所知就像我们对逝去的历史的一无所知一样,但是,斯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入苏区内部,用中肯客观的文字,诙谐幽默的语调和活生生的事实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最真实的苏区。

这本书一改之前纪实性文章的单板无味,更多的是斯诺让我感到身临其境,仿佛此时此刻的我同斯诺一起在安塞那片红皑皑的土地上与热情的红军战士们一起奋斗呐喊着。

用斯诺自己的话来说:“这些故事全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

因此,斯诺才能向我们描绘出如此充满活力与生机的苏区。

有学者曾抛出过这样的问题:“一个富人什么能打动他?是城市里的满街乞讨,还是农村里健康的生活?”我想通过将当时中国红军大学学生与现在一些大学生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中国红军大学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没有桌子,板凳,石头就是板凳,自己的膝盖就是桌子,学文化没笔纸,就用木棍在铺平的沙子上写字。”一位老红军曾在回忆录里这样写道。斯诺也曾在本书中这样描述道:“用石头,砖头当桌椅,石灰墙和泥墙当作黑板。”

别说如今享受各种高科技教学设备的我们会感到吃惊,就连当时生活在同一时代的斯诺也会被眼前这看似破败落后的学习环境震撼。可是,即使在当时革命根据地学习条件十分匮乏的情况下,红军大学的学员们勇于克服各种困难,自己动手修理书桌和各种学习用具,并自力更生办起了学校的军人书店,军人合作社,畜牧场,碾坊,园圃等,来改善自己的学习,生活条件。

斯诺曾在书里这样形容这些年轻的红军战士们:“虽然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几乎都含着悲剧,但他们一点也不沮丧,也许是因为太年轻了,他们都很快活,是我初次看见的真正快活的中国无产阶级之一群。消极的知足是中国的普片现象,但对于生存怀着积极感的高超的快活情绪,却是很少看见的。”

斯诺以一个老外的眼光这样赞赏着这群青年们,也是因为斯诺对青年红军的这段描写,让我完全理解的为什么共产党战胜了国民党--因为他们有最鲜活的力量!

反观当代大学生,与革命时期红军大学的热血青年来比,相去甚远。现在我所了解的大学生们,大一,大二谈的是理想,到了大三,大四,却只是谈就业,已然把少年时期的理想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真正的大学生,敢于直面穷苦潦倒,敢于正视万难的就业压力。就如同革命时期中国红军大学的学生们既乐观向上,又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就像“富人最终会被积极乐观健康的农民所打动一样”,只有如当年红军大学那些积极乐观,活泼团结的大学生们一样,才能打动国人,打动世界!

在《西行漫记》这本书中,斯诺描绘了许多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然而,在本书中,最打动我的是彭德怀元帅。

我们都知道,彭德怀一生历经坎坷,有攀登上过人生最精彩的巅峰,也曾被人糟践到尘埃里。暂且不论历史对彭德怀的评价,我们先从斯诺的笔下来看一看彭德怀。

斯诺在书中叙述了“对于彭德怀的印象”以及“如何成为一名红军”两章。他曾这样描写道:“我以为彭氏是一个很疲倦的,很严刻的,很古怪的一个领袖,或者在身体上是一个残废者。可是相反的,他却是一个很活泼的,喜欢发笑的人,除了胃口很弱以外,他的身体是完全健康的。”“他和他的士兵们一样,只有两身军装,而且在军服上并没有等级的标志。一件私人的一份,这件衣服使他像小孩子那样地高兴骄傲着,这是一件背心,是用在长征中射下来的敌人飞机上所得到的一把降落伞做的。”

甚至,斯诺曾直白的表达出自己对于彭德怀的喜爱与尊敬:“在他的行动和语言中,有某种的坦白,爽快和正直的品质,这些是在中国人的性格上很少见到而很为我所喜欢的。

在斯诺的笔下,我还发现彭德怀有着一颗充满童真,善良的心:“彭氏是很喜欢儿童的,他常常被一群儿童们跟随着。他用很大的尊敬对待他们。”还有一段是对看‘抗日剧社’演戏时候的描写“黄昏以后,天气变得十分刺骨的寒冷,虽然其实还只是八月的下旬。我把我的棉被很紧地裹着身子。在戏剧演到中途的时候,我突然惊奇地发现彭德怀已经脱去了他自己的棉袍了。原来他是把他的棉袍围着一个坐在他旁边的小号兵。”

读了后面的章节后,我发现,彭德怀之所以给予孩子那么多的爱心与他自己小时候的生活息息相关。彭氏小时候并没有享受过很多亲人的温暖,因此,在他的眼中,这群年轻的红军战士们是多么值得去呵护,正是因为他懂这种无人关爱的冰冷,才能让他拥有如此炽热的心肠。

众所周知,彭德怀曾被列入“右派”并遭受了各种抨击,晚年也曾被一些反动分子严刑拷打,被游街示众,最重要的是他是失去了毛泽东的信任,即使废寝忘食写了“万言书”也等不回毛泽东的一丝丝回应,去世的时候更是凄凉。

而我在斯诺的笔下看到的是一个善良和蔼,乐观积极,善待手下,有智慧的大元帅。他有担当,在别人畏首畏尾的时候,他总能挺身而出,他总能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考虑自身利益,挺身而出。抗日战争时期,在国共都想保存实力,日军猖獗之时,他发动了中共对日军的最大规模作战----百团大战。在美军入朝,多数将帅畏避美军,他挺身而出,挂帅出征,去打地球上罪恶之战。在庐山会议上,他实事求是,仗义执言,敢于指出大跃进的浮夸与错误。如此种种,不禁让我对彭氏的遭遇感到更加的同情和惋惜。

总而言之,西行漫记让我看到的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宁,是为人民浴血奋战的红军,是与人民打成一片的优秀共产党领袖,是一群一心一意为了民族生存,为了祖国未来不断拼搏奋斗的年轻人,更看到中国的希望。那些藏在我们骨髓中到危难关头一定会爆发出来的昂扬斗志。我更深刻理解了中国共产党能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并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原因。

“人民革命历程艰,建国前后两重天;先辈开创幸福路,更有后人唱新篇。”读了《西行漫记》这本历史书籍,更然我学会了牢记历史,学会感恩。我想,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应当珍惜幸福的来之不易,更应当努力奋斗,争取更大的进步。

第19篇:西行漫记读后感

《西行漫记》读后感

从序言中得知,《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一点一滴。大到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著名论断、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小到党员和民众的言语神态,斯诺以他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陕北苏区的一副立体而丰富的影像,让阅读者无不感到身临其境而为之动容。他对毛泽东以及红军的一无所知就像我们对逝去的历史一无所知一样,我们已经厌烦那些重复播放、没有任何新意的说教题材电视剧,就像斯诺厌烦了国民党对红军做的诋毁报道,我们渴求真实的东西。《西行漫记》带给人们的就是真实的东西。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等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作为第一个到中国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西方新闻记者。带着无数他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战争的问题,到西北地区与中共领导下的红军共同生活了四个月,与许多中共领导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这段不同寻常的旅程与经历为斯诺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真实、客观的素材。《西行漫记》第一次向世界全面讲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革命历史与生活,再现了中国人民遭受的侵略、压迫与宁死不屈的抗争。

不同于其他红色经典,这本书的内容如小说般精彩,而且是活生生的事实。用斯诺自己的话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

《西行漫记》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朝气勃勃,信念坚定,乐观且充满活力,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难理解红军为什么能得民心。因为他们不抢劫、不胡乱杀人,他们尊重百姓、纪律严明、乐于帮忙,最重的一点,他们给予农民土地。在全中国乌云一片的情况下,这里独存光明,难怪有那么多知识份子,有那么多热血青年,抛弃原有的地位与财富,义无所顾的奔赴苏区。这时的苏区确实是个理想之地,是全中国最平等、最廉洁、最纯朴的地方。斯诺这样描写他见到的第一个贫民会主席"他好象同中国其他地方的胆怯的农民不属于一个族类,一双炯炯有神的快乐的眼睛含着一种挑战的神情,还有一定的吓人气派"。他随后接触的那群经过长征红军战士也让他着迷,他这样写道"虽然几乎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也许是我所看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在中国,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快活这中比较高一级的感情却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这一种自信的感觉"。斯诺说:"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

在斯诺的描述下我无一不对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是有气质,有风度,更是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前进的的一群人。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段传奇的经历,绝非凡人。正是斯诺的讲述让我原本对革命者冷冰冰的印象现在却鲜活起来。首先是毛泽东,他的经历是本书的一大重点,这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个中国革命的故事。毛泽东少年可不像我们现在一样,要吃就吃,要穿就穿,他虽然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但也是一个普遍的人,他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里,他受到封建传统的影响上学的机会都没有,但他很好学经常自学,斯诺写到"毛泽东每天工作十

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

二、三点钟才休息。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他认为这要归因于他在少年时代在父亲的田里干过苦活,要归因于他在学校读书的刻苦时期,当时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组织斯巴达俱乐部一类的团体。他们常常饿着肚皮,到华南山林中作长途的徒步跋涉,在严寒的日子去游泳,在雨雪中光着脊梁--这一切都是为了要锻炼他们自己。他们凭直觉知道,中国的来日需要他们有忍受最大的艰难困苦的能力。"而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呢?很多人冬天怕冷放弃了甚至洗脸,早上能多睡就多睡,有多少人还想到要去磨练自己的意志呢?毛泽东从小就狂热的喜欢读书,他自己说"我如饥如渴地阅读凡是我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下面听一个事例。 毛泽东14岁时,他就被自己的父亲停了学,但他没有被父亲的做法打倒,经常趁父母下地干活的时候,他没有放弃学习,经常跑到山坡上让父母找不到的地方去读书,经常一读就是一天,有一回父亲假装出门下地干活,父亲前面走,他后面也跑到每次读书的地方,他万万没有想到父亲会跟他,刚到那里就被父亲当场给逮住了,父亲狠狠地把他骂了一顿并打了他,还要他在半天内挑十五趟粪。挑完粪后毛泽东又一次的“失踪”了父亲很容易的找到了他。十分生气,但听到母亲对父亲说儿子已经挑完十五挑粪时,父亲不禁目瞪口呆,是你挑完的吗?回答是我挑完的,你可以去问邻居王阿姨父亲说这此粪在半天内挑完确实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更何况是一个14岁的孩子呢。他实在是没有任何的理由再骂我。由于毛泽东的刻苦读书,毛泽东从书中学到丰富的知识,也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他是一个爱民的人,他很同情受苦的农民,他十分狠那些地主,他感到自己应该走出韶山,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看到最后他出去学习就更加刻苦了,别人一天只学习了几个小时间他就学习6小时,他的目标是带领中华人们走向复强的道路。

在他的内心里只有一个目标打到所有的侵略者,让中华人民走和平的道路特别是大约18岁的时候,他在校六个月就退学了,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他非常认真地执行,坚持每天早晨图书馆一开门就进去,在图书馆读到关门才出来。在这段自修期间,他读了许多的书,学习了世界地理和世界历史。他说"我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约翰?穆勒的一部关于伦理学的书。我读了卢梭的著作,斯宾塞的《逻辑》和盂德斯鸠写的一本关于法律的书。我在认真研读俄、美、英、法等国历史地理的同时,也阅读诗歌、小说和古希腊的故事。"与我们同样的年龄时,他的阅读质量和数量早已远远超过我们中的大多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年轻时还登了泰山,看了孔墓,步行游历了湖南,在北海湾的冰上散步,沿着洞庭湖环行,绕保定府城墙走了一圈,《三国》上有名的徐州城墙,历史上也有盛名的南京城墙,他都环绕过一次。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得不被红军的顽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然而我们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用科技强国,以人才壮国。同学们,我们要卧薪尝胆,急起直追,用民族的伟大智慧迎接挑战,以祖国的兴衰为己任,为祖国的强盛奋斗不息。我们丝毫也不能陶醉在祖先创造的业绩中了,而是要自强、自立,创造二十一世纪的伟业。这是一定要做到的,也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当然,这需要顽强拼搏的精神。

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世界。

物理1402 刘中河

第20篇:西行漫记读后感

红星照耀中国

——读《西行漫记》有感

摘要:《西行漫记》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它带给我们的是对于特定时代背景下红区里最真实的生活状况。缓缓展开历史的书卷,我们仿佛看见了那群智慧、幽默而又有着雄心壮志的一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在斯诺的笔下,我们能够感受到在国民党的压力下中国红军积极乐观的态度,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永不服输的精神,这就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红军精神!

关键词:红军精神,共产党人,人民群众,中国梦

正文:描写中国革命与红色岁月的文章和书本读了不少,却从来不曾读过一本由外国人所写的红色书籍。终于这次借着毛概课的机缘巧合,读了这本由埃德加•斯诺所著的《西行漫记》。与同时期其他的同类作品比较,斯诺的《西行漫记》是第一本打破国民党新闻封锁,向世界报导中国革命真相的书。美国新闻记者白修德说:“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就像斯诺厌烦了国民党对红军做的诋毁报道,《西行漫记》带给人们的就是真实的东西,是他实实在在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到的一切。不同于其他红色经典,这本书的内容如小说般精彩,而且是活生生的事实。除开这本书本身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外,斯诺以他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陕北苏区的一副立体而丰富的影像,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这种对于红区生活状况的真实描述,使得《西行漫记》成为了一本兼有文学色彩和史学价值的著作,也为后来的史学家们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一个社会史学的视角。

用斯诺自己的话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

《西行漫记》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所进行的坚忍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朝气勃勃,信念坚定,乐观且充满活力,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难能可贵的是,除了描写了共产党领袖的故事,斯诺还花了不少的篇幅描写了红区许多的普通百姓。恰恰是对这些普通人的详尽记叙组成了红区真实鲜活的生活画卷。在斯诺笔下的那些小人物,反映出了当时真实的社会情况,折射出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更有利于我们去学习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精神。

“他好像同中国其他地方的胆怯的农民不属于一个族类,一双炯炯有神的快乐的眼睛含着一种挑战的神情,还有一定的吓人气派。”

“虽然几乎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也许是我所看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在中国,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快活这中比较高一级的感情却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这一种自信的感觉。”

“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难理解红军为什么能得民心——因为他们不抢劫、不乱杀人,不会像国民党那样抓壮丁。他们尊重百姓、纪律严明、乐于助人,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给予农民土地,给予农民独立自主的人权与独立。在全中国乌云一片的情况下,这里独存光明,难怪有那么多知识份子,有那么多热血青年,抛弃原有的地位与财富,义无所顾的奔赴苏区。这时的苏区确实是个理想之地,是全中国最平等、最廉洁、最纯朴的地方。

回想起《西行漫记》,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书中所体现的红军精神——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他们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他们一直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把人民群众当成是自己的家人,绝不会抛下人民群众。红军精神绝不仅仅是限定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而是中国共产党在漫长而又艰辛的革命历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很多看似浅显却极为重要的经验,直到今天依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每个当代人学习和实践。尤其是作为团员、党员,更应该把工作是否符合人民需求作为衡量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坚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我们党才能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才能保证长期稳定,更好、更快的实施经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

生活在如今的和平盛世里,我们是幸福的。但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长征还在继续,而且有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艰难险阻。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也许暂时不能为祖国的建设作出实质性的贡献,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未来的工作与实践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以便于日后能够全心全意的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我们应该继承,学习与弘扬红军精神的精髓,学习革命前辈们坚定的信念与吃苦耐劳的精神,让曾经推动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光荣传统继续引导新的长征,激励我们我们像当年的红军前辈们那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地努力与奋斗!

陇西行王维
《陇西行王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