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吴稚晖简介(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21 15:01:17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吴浩简介

吴浩简介

吴浩,男,38岁,党员。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严格遵守医德规范,专业知识扎实,手术娴熟,为病人着想并获大多数病人好评的一名普通外科医生。自1998.07本科毕业于苏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在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已近15年。2000.03~2001.06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外科病区,有机会和李锦清、张亚奇、林奕中、林小军等教授学习肝癌、胃癌、大肠癌、乳腺癌的规范化的手术和化疗。2003.11获普通外科学中级资格,2004.09被聘为主治医师。掌握手术中严格的无菌、无瘤操作技术,经过多年的不懈思考、训练、培养自己解剖清晰,操作规范、轻柔微创的手术特点。努力掌握外科基本操作的同时,全面学习本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2005.1~2009.12在中山大学在职攻读并取得外科学硕士学位,师从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彭宝岗教授。2006.07~2007.06在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进修一年。2007年以来担任外科教研室的教学秘书,安排、协作外科教学,几乎每年都荣获中山大学和广州医学院的“优秀教师称号”。2008年起开始,在科主任指导下带领一组年轻普外科医生工作。独立完成查房、会诊、日常手术和急诊等工作。目前能独立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的技术问题,完成较复杂的院内外会诊和抢救工作。一直考核称职以上,2010年度工作中成绩优良获得广州市卫生局嘉奖。从未出现医疗事故直接责任者;从未弄虚作假,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2011年作为课题负责人申请广州市卫生局医药卫生科技项目1项;较熟练运用英语获取医学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已经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公开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6篇。2011.03~2012.04在广东省平远县人民医院下乡工作13个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业绩突出,与当地医生私交甚厚。缺点:好为人师,仗义执言,个性强。优点:理论、技术、医德好,善于沟通,受学生、病人喜爱。新浪微博:5号医生。

推荐第2篇:吴碧霞简介

“中西合璧的夜莺”

—— 中国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简介

吴碧霞,中国湖南常德人,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教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96全国声乐比赛”民族唱法一等奖、“国际青年艺术节”金奖、第一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和最佳中国作品演唱奖、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工作者”及“北京市突出贡献青年知识分子”等众多奖项。

人物简介

吴碧霞,中国声乐界的又一颗新星,被称作是在民歌和歌剧里穿行的“中西合璧的夜莺”。还在上大学时,她就荣获了1996年全国声乐比赛,民族唱法一等奖。为了更好的探讨中西结合的唱法,吴碧霞在师从著名教授金铁霖的同时,又拜师郭淑珍教授。几年艰辛吴碧霞的声乐技巧在民族与西洋结合中达到了兼收并蓄的收获。她分别在2000年11月获得中国第一届国际声乐比赛一等奖,2002年12月又获得了西班牙毕尔巴鄂国际声乐大赛一等奖,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在各种国际声乐比赛中均有收获。 家庭背景

吴碧霞出生在湖南常德一个热爱音乐的家庭,父亲是花鼓剧团团长,从小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吴碧霞受到很好的民间音乐教育,而在演唱中,父母借鉴戏曲手法,对她进行的训练,也使她受益终生。少年时代,吴碧霞就因为嗓音和演唱出色,在歌唱比赛中脱颖而出,小有名气,也因此得到诸多爱才惜才的业界名人的注意。1990年,吴碧霞以专业和文化课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不幸就在那一年,父亲患了喉癌,人们都说,父亲的嗓子是给了吴碧霞。

父亲的患病使得一直深受家庭宠爱的吴碧霞骤然长大,入学的时候,她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下对自己的要求:一是要求自己各科成绩都在95分以上;二是争取保送进大学。凭着自己的聪明、悟性和勤奋努力,附中毕业的时候,吴碧霞的全部目标都实现了。她顺利升入中国音乐学院,师从邹文琴老师学习声乐。

在中国音乐学院,吴碧霞的名字是时常挂在老师们口边的,像她那样专业优秀又勤奋努力、爱动脑筋的学生,经常得到老师们的交口称赞。

吴碧霞并未太多向记者提及她在歌唱道路上的波折,但显然,作为一个民歌手,要想成名,身后附加的东西是很多的。吴碧霞淡淡地说:“我最大的障碍,就是我的个头,这是我从事这个行业最大的不足。”长着一张娃娃脸、个头矮小的吴碧霞曾被人戏称为“袖珍歌手”,在年少时讨人喜爱的可爱形象,在青年时代成了她的障碍。 青歌赛

1996年,吴碧霞参加了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第一轮就被刷下来了。同年参加全国声乐比赛,她夺得一等奖,由于诸多原因,那个奖也拿得一波三折,原本她只得二等奖,是因为比赛现场的业界人士和媒体认为不公,为她争取来的。那年,围绕这次比赛,业界和媒体有着一番热烈的讨论。 人生思考

大学毕业的时候,吴碧霞拜别了恩师邹文琴,转投到金铁霖教授门下当研究生,成为彭丽媛、宋祖英、张也等人的同门师妹。金老师问她想如何发展时,吴碧霞说,她想学美声,想系统地学习外国作品的演唱。于是,在老师的支持下,吴碧霞跨校拜了中央音乐学院著名声乐教授郭淑珍为师。

上大学的时候,虽然学习的是民族唱法,但老师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也给吴碧霞布置了很多外国作品的作业,那时她便开始学习美声的演唱。1998年,吴碧霞大学毕业的时候,恰逢美国马里兰大学声乐系教授来学校讲学,学校便安排一些学声乐的学生向该教授展示,吴碧霞是学民族唱法的,原本没有资格参加,但她跟老师磨了很久,老师便同意了。她为教授唱了一首《茶花女》的咏叹调,唱完之后,那个女教授一下激动地把吴碧霞抱起来了,称她天生就应该唱歌剧,表示愿意为她提供全额奖学金,让她到美国读硕士。

冷静之后,吴碧霞还是决定留在国内学习,但她坚定了系统学习美声唱法的决心。一个已经学得很好的民歌手,要开始系统学习美声唱法,这可真是个很有挑战的课题,连郭淑珍老师都担心,要是学了美声,却连民歌也唱不好了怎么办?吴碧霞表示,如何在唱好美声的同时还能保持自己的民歌嗓子,她自己会解决。

话虽这么说,吴碧霞自己心里却有着很大的心理障碍,最大的阴影就在于,这样会不会唱坏嗓子了?会不会弄得四不像?因为,中西兼修,过去还没有成功的先例。那时候,她的压力导致经常失眠。半年过后,她放心了,她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人体的歌唱机能有很大的适应性,能适应两种不同的唱法。

在系统学习美声唱法开始时,吴碧霞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三年之内有机会参加一次国际声乐比赛的话,就算自己没白学。 国际声乐比赛夺魁

2000年,在上海要举办一次国际声乐全国选拔赛,郭淑珍老师对她说,你去试试看。但是郭老师又对她说,你还差得远呢。要参加国际比赛,选手必须能演唱多种语言的外国作品,当时吴碧霞已经掌握了意大利、拉丁、俄语的作品,但是她还差德语和法语作品。当时离比赛只有一个月时间,而吴碧霞必须在这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拿下德语、法语的8首作品。一个月之后,郭淑珍老师吃惊地说:“你拿下来了?”

吴碧霞毫无心理负担地参加了选拔赛,结果拿了第一名,被派参加半年之后在西班牙举办的毕尔巴鄂国际声乐比赛。兴奋之后,麻烦就来了,由于练得过猛,吴碧霞声带疲劳,不能唱了,只能休息着等待声带恢复。这时,流言蜚语多起来,人家都说,吴碧霞不行了,真的唱坏了。好不容易顶着压力学到今天,听到这些说法,吴碧霞很生气,她对自己的学生说:“让他们说吧,看我去拿个第一名回来。”学生对她说:“老师,你要是拿不了第一名怎么办呢?”吴碧霞一愣,随即就被这句话浇醒,难道拿不了第一名就证明自己不行了吗?不久吴碧霞的嗓子恢复了,准备参赛时她有了好的心态,因为自己没必要为了证明给人看而去争第一名。

之后,她在第八届西班牙毕尔巴鄂国际声乐比赛一举夺了第一,从此一发不可收,接连在波兰玛纽什科国际声乐比赛、柴可夫斯基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得大奖。吴碧霞说,她终于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

国际比赛中的获奖给吴碧霞带来很多以前她很难获得的东西,更多的人认识到她,甚至更多的人开始因为她美声唱法的获奖,而了解到原来她的民歌也是唱得不错的。她的演唱会邀约多起来了,她的专辑也一再出版。并且,她成为音乐界的一个话题,横跨中华民族和西洋美声两个领域,让她成为让人刮目相看、不可替代的吴碧霞。

吴碧霞说,就像成龙的歌里唱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但她高兴的是,努力可以得到回报。

国际荣誉和社会评价

吴碧霞先后师从邹文琴、金铁霖和郭淑珍教授,获硕士学位。2006年吴碧霞作为国家访问学者赴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和马里兰大学师从马莲娜.马拉斯和卡门教授。通过多年系统的声乐训练和对大量声乐作品的学习与探索,并以她过人的天赋和持之以恒的勤奋刻苦,使她同时掌握了演唱中国声乐作品与外国声乐作品两种不同风格的声乐演唱方法,吴碧霞也是中国首位在中华民族唱法和西洋美声唱法集于一身并获得最高国际奖项的歌唱家。她的演唱给人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是她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清澈、纯净、甜美的极佳音色和高超的演唱技巧,并在中外两类声乐作品演唱中做到游刃有余,被誉为“中西合璧的夜莺”。

吴碧霞1996年荣获国家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声乐比赛”民族唱法一等奖、1997年荣获“国际青年艺术节”金奖、2000年荣获国际声乐比赛选拔赛第一名、2000年荣获第一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和最佳中国作品演唱奖、2000年荣获第八届“西班牙毕尔巴鄂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2001年荣获第四届“波兰玛纽什科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并同时获得最佳女高音和最受观众欢迎的歌唱家两项特别奖、2002年荣获堪称音乐界的“奥林匹克”,世界上最重大音乐赛事之一的第十二届“柴可夫斯基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2003年获北京首届中青年德艺双馨奖、2006年获得北京市突出贡献中青年知识份子、2007年荣获全国第二届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国家千百万人才工程候选人,还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众多奖项。

吴碧霞自2000年起已在国内外举行了近30余场个人独唱音乐会, 2008年归国后受中国国家大剧院邀请举办了吴碧霞归国独唱音乐会,也是首位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独唱音乐会的中国歌唱家。吴碧霞出版了13张个人演唱专辑,并两次获得第四届、第六届中国金唱片奖、中国金碟奖、中国轻音乐学会最佳美声专辑奖及最佳民歌专辑奖。吴碧霞撰写的声乐论文《试论“鱼”与“熊掌”能否“得兼” —论中外作品演唱的歌唱观念和思维方法》也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并在音乐界引起强烈的反响。

吴碧霞经常参加中国内地、台湾、香港等地区及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国家的重大演出交流活动。并与国内、国际的艺术家们共同参与了众多的国际性演出活动,如受国际声乐组委会和西班牙国家广播电视台邀请赴马德里参加了Gala Lirica音乐节、新加坡华人艺术节、德国慕尼黑歌剧双年节、2007年中国国家大剧院首场开幕庆典音乐会等。吴碧霞于2001年起出演了多部传统歌剧、清唱剧及现代歌剧,如:应西班牙ARRIAGA歌剧院的邀请成功出演了威尔弟的歌剧《弄臣》中的女主角吉尔达,赴新加坡出演《马可波罗与布鲁汗公主》,赴法国出演《蝶恋花》,北京国际音乐节出演《狂人日记》、《夜宴》,赴德国出演《试妻》、《一个法国女人的梦》等,还多次与中国、美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波兰、俄罗斯、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数十家国际国内的职业乐团合作演出。2003年至2006年进行亚洲地区个人独唱音乐会巡回演出,每次演出均获得极大的成功。吴碧霞也是将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声乐艺术演唱方式在同一台音乐会上展现给观众的歌唱家。

吴碧霞近年来在国内外成功的演出,在国际上获得很高的声誉并受到了音乐界和国际社会、国内国际众多媒体的特别关注和极高评价。中国中央电视台多次为其录制个人专题,西班牙报界称她的演唱为“天上传来的声音”,俄罗斯媒体称她为“来自东方的声乐天使”,美国媒体称她的演唱为“让世界惊叹的声音”,新加坡联合早报、法国竞赛周刊等多家媒体也对吴碧霞进行了专题报道。 个人荣誉

抒情花腔女高音.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人大代表.任教于中国音乐学院

12岁起开始正式登台演出

1993年获得中国音乐家协会和文化部联合主办的声乐比赛银奖

1993年7月由太平洋影音公司录制了个人首张专辑《中国妞妞》

1996年荣获文化部主办的“96全国声乐比赛”中华民族唱法一等奖

1997年荣获“国际青年艺术节”金奖

2000年荣获国际声乐比赛选拔赛第一名

2000年荣获第一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和最佳中国作品演唱奖

2000年荣获第八届“西班牙毕尔巴鄂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

2001年荣获第四届“波兰玛纽什科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并同时获得最佳女高音和最受观众欢迎两项特别奖

2002年荣获世界上最重大音乐赛事之一的第十二届「柴可夫斯基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

2002年荣获第十二届“柴可夫斯基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

2003年荣获北京首届中青年德艺双馨奖

2004年荣获第四届中国金唱片最佳演员奖

2006年荣获北京市突出贡献中青年知识分子

2007年荣获第二届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2008年《红楼梦音乐会》专辑荣获第六届中国金唱片最佳专辑奖。还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以及北京德艺双馨艺术家等称号

推荐第3篇:越吴集团简介

企 业 简 介

苏州越吴人力资源集团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苏州市木渎新区珠江路378号,是由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监管,在吴中区劳动局、木渎镇、胥口镇劳务所支持下成立的人才服务机构。旗下包括一家综合性人才市场和多家人力资源公司,全国有多家联办的职业技术学校,并设有集体宿舍大楼。

集团是中国领先的蓝领外包服务机构,为客户全方位的蓝领供应及整体外包服务解决方案。集团主营业务包括:劳务派遣、制造承包、人事代理、职业教育、后勤保障托管、资讯服务等。企业客户涵盖苏州园区、高新区、吴中区、吴江区、昆山、常熟、无锡、南京等地大中型企业,涉及IT通信、精密加工、电子机械、数控模具、建材注塑等行业,现已与上千家企业建立了融洽的合作关系。在全国20多个省市设有优质生源供应基地,超过120名专业服务人员每年都为南京、苏州、昆山、常熟、无锡、等重点城市近千家企业输送超过5万多名蓝领,并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专业蓝领外包服务。

公 益 慈 善

越吴人力资源集团历经10余年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帮助,为更好的回馈社会,越吴人力资源集团于2010年11月26日向苏州市慈善总会认捐500万元,成立越吴集团爱心基金,专门用于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培训和扶持,并联合多家单位组织赞助承办苏州市吴中区首届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大赛。

集团员工在业余时间定期到敬老院,孤儿院等地探望老人和照看孩子,使慈善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越吴人会一步一个脚印坚定的在回馈社会的路上走下去,用自身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

人力资源公司

东方红顺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飞跃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越吴人力资源职介有限公司、吴江盛龙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常熟兴佳虞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以及在昆山等地多达27家人力资源公司,都是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几年来飞跃人力分别在河南开封,江苏连云港、宿迁宿豫、山东菏泽、四川成都、河北等地联办了多达16家职业技术学校,学员统一在苏州地区及长三角地区安排就业,为该地区500多家中外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劳务合作服务。另外,我公司有4家独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推荐第4篇:兴吴高级中学简介

兴吴高级中学简介

兴吴高级中学原名“湖州市第十五中学”,是湖州市直属高中、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学校荣获了全国红十字模范校、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红十字示范学校、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浙江省青少年足球试点学校、浙江省巾帼文明示范岗、湖州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市绿色学校、市4A级平安校园、市体育特色学校、2013年度湖州市市属学校工作考核优秀单位等数十项称号。

学校位于湖州市东部开发区,与兴吴区区政府相邻,交通便捷,风景怡人,显现了“校在水中、房在林中、人在绿中、美在景中”的鲜明特色。学校占地面积220亩,建筑面积万平方米,设施先进齐

备。建有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信息楼、体育艺术馆等。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由浙江大学新宇集团高品质管理,学校食堂为省A级食堂。

现有班级53个,学生2300余人,在职教职工204人,专任教师196人,高级教师69人。其中浙江省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省市教坛新秀、名教师等近40人;具有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学历的教师20余人。

学校崇尚“人,永远是目的”的教育哲学,树立“以人为本,促进成长”的办学理念,促进学生品学兼优、教师德艺双馨、学校持续发展。践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校训,形成了“见贤思齐”的校风、“诲人不倦”的教风和“学而不厌”的学风,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82%以上的学生考取本科,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毕业生,2009届学生黄克柔摘取市直属文科状元,学校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近三年来教师有500余人次获国家、省、市级教科研成果奖

或在各类各级教育教学基本功比武中获奖。学生在国家、省级各类竞赛中获奖达260余人次。学校成为长安大学(211)优质生源基地。

学校建构了“一体两翼”的课程模型,从博学、博爱、博闻三个维度打造“博才教育”的鲜明特色,把吴高学子培养成兼具中国灵魂和国际视野、智慧而温暖的前行者。以国家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为主体课程,确保教学质量,体现基础性、选拔性、竞争性;以博闻课程和博爱课程为“两翼”,分别从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四个方面进行课程建设,开发了100多门选修课程。学校建设了占地约1000平方的“生命教育课程创新实验室”和“湖州市红十字实践活动基地”,每个学生掌握现场急救知识和救护技能;每年承办湖州市青少年红十字夏令营活动;由本校教师开发的《红十字精神》获全国首届校本课程大赛特等奖。

学校注重学思结合,帮助学生学会

学习;注重行知统一,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形式,近几年在浙江省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评比活动中,三次获省一等奖;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推进分层教学,深化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坚持德育创新,用吴高博爱四季风统领“博爱文化”建设,每年举办“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等活动,成立了几十个学生社团,全方位、多角度地发展学生个性。近年来,学校和德国霍恩林姆柏格一级文理中学、英国约克高中、荷兰海牙索赫夫勒天主教高级中学等结为友好学校,开展合作交流。学校还设有“金洲奖学金”、“保胜奖学金”及多种助学基金为学子成才提供保障。

满室芝兰添秀色,盈门桃李笑春风。现在的兴吴高级中学正朝着把学校办成人文气息浓厚,办学质量全市一流、博才教育特色鲜明的浙江省示范高中的目标努力前行。

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是学生

和家长的智慧。愿你在吴高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上收获成长的幸福!

推荐第5篇:吴冠中简介

吴冠中简介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文学代表作有《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吴冠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

人物生平

吴冠中在50~70年代,致力于风景油画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

从70年代起,吴冠中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

1919年8月29日(阴历闰七月初五)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闸口乡一个农民家庭。 1926年,就读吴氏小学。1930年,入宜兴县县立鹅山小学学习。 1931年,小学毕业,考入无锡师范学校。

1934年,完成三年师范初中,入读浙江大学代办的工业学校电机科。 1935年,投考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1936年,入国立杭 州艺专习西画,兼学中国画及水彩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校长林风眠率领全校师生,与人民一起撤离杭州。 1938年,艺专附中结业,升入本科学油画,师事常书鸿及关良。同时亦学习中国画。 1940年,转学中国画,成了潘天寿的学生,临摹了不少历代绘画精品。 1941年,仍迷恋油画色彩,转回油画系。

1942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任国立重庆大学助教。 1943年,于四川重庆沙坪坝青年宫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 1946年,考取全国公费留学绘画第一名,赴法国留学。

1947年,就读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苏弗尔皮教授工作室进修油画。 1948年,作品参加巴黎春季沙龙展和秋季沙龙展。 1950年,留学归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 1953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 1956年,任教于北京艺术学院

1964年,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70年,“*”期间被下放到河北农村劳动 1973年,调回北京参加宾馆画创作

1978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办“吴冠中作品展” 1979年,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1987年,香港艺术中心主办“吴冠中回顾展” 1991年,法国文化部授予其法国文艺最高勋位

1992年,大英博物馆打破了只展出古代文物的惯例,首次为在世画家吴冠中举办“吴冠中——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展览,并郑重收藏了吴冠中的巨幅彩墨新作《小鸟天堂》

1993年,法国巴黎塞纽奇博物馆举办“走向世界——吴冠中油画水墨速写展”,并颁发给他“巴黎市金勋章”

1994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

1999年,国家文化部主办“吴冠中画展”2000年,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这也是法兰西学院成立近二百年来第一位亚洲人获得这一职位

2006年12月26日,香港中文大学授予吴冠中教授“荣誉文学博士”衔 2007年8月,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吴冠中全集》 2010年6月25日晚23时57分于北京医院病逝享年91岁。 晚年

年近90岁,吴冠中将自己的作品捐赠给了各大美术馆。他感觉到:自己的作品,越是下一代的越理解。所以他的作品要尽可能地留下来,留在美术馆,让后面人有所参考。这位身材瘦弱的南方老人以强大的精神力行了自己对鲁迅精神的继续,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在他看来,走上艺术的路,就是要殉道。他还说,要做好艺术,还需要痛苦,而他的心永远被苦缠绕着。

吴冠中生前一直不断地提起自己艺术生涯的发端是因为朱德群的一句话。1936年之前他可能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未来会成为一位画家,在之前他就读于浙江大学代办的省立工业职业学校,他希望以实业干就一番大事。但一场为期三个月的新生校际联合军训改变了他的命运。

当时就读于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的朱德群因为个子大,排在队伍的前头,排队尾的小个子吴冠中与他聊天,知道朱德群是学画的,吴冠中说,“我也喜欢画画。”朱德群就建议他放弃电机专业,并带他去参观“杭州艺专”。吴冠中在自传《我负丹青》中这样形容那次参观给他带来的人生巨变“我看到了前所未见的图画和雕塑,强烈遭到异样世界的冲击。我开始面对美,美有如此魅力,她轻易就击中了一颗年轻的心,她捕获许多童贞的俘虏,心甘情愿为

她奴役的俘虏。十七岁的我拜倒在她的脚下,一头扑向这神异的美之宇宙。”

推荐第6篇:吴集烈士陵园简介

吴集烈士陵园简介

吴集是淮海革命老区,境内人文荟萃,英雄辈出,全镇共有烈士133名。吴集烈士陵园始建于1954年,占地面积25.4亩,有烈士墓29座。2009年,省民政厅和沭阳县委、县政府按照省级烈士陵园标准,对陵园进行了扩建,修建了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广场,吴苓生雕塑、烈士碑廊等设施。扩建后的陵园面积达到60.27亩,可容纳万人凭吊、祭扫。每逢清明,成千上万的各界人士来到陵园,悼念烈士的英灵、缅怀烈士的功绩、学习烈士的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吴苓生烈士塑像】

吴苓生,又名吴丽石,1899年生于沭阳县颜集乡,是我县最早参加革命的共产党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由李大钊介绍去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学成回国,被中央派往东北开展工作,先后任中共哈尔滨特支书记、中共北满地委书记、中共东北三省特派员、中共满州省委组织部长。1929年冬,转赴山东,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1930年2月,被叛徒出卖, 1931年4月5日在济南英勇就义,年仅32岁。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家乡人民仍就深深怀念着这位伟大的革命烈士。

吴苓生烈士塑像高12米,植以松柏为衬,寓意烈士与世长存。 吴苓生烈士塑像之所以座西朝东,一方面是为了与东侧烈士碑廊相呼应,另一方面,烈士以坚定的目光眺望东方,每天看到朝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寓意吴苓生烈士满怀对新中国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和憧憬。

[纪念碑] 革命烈士纪念碑,建筑面积400平方米,碑高31米,也是为了缅怀吴苓生烈士于1931年牺牲。碑体正面镌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烈士碑廊]

烈士碑廊,长32.6米,高4.8米,从右到左分别是烈士英名录、浮雕和领导题词。

烈士英名录共录有4315名革命烈士的英名,其中有3708名革命烈士是为了建立新中国而壮烈牺牲,607名烈士在抗美援朝、抗美援越、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中间的浮雕,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淮海革命老区军民浴血奋战的激烈场面。

烈士碑廊有这是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李德生同志于1994年为沭宿海抗日中学纪念塔的题词;有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楚图南,于1994年4月为沭阳的题词;有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肖克同志于1995年为沭宿海抗日中学纪念塔的题词;还有原江苏省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沈达人同志,于1994年为吴苓生烈士的题词。

[烈士墓群] 烈士集中墓区的一期修建就安放吴集镇及周边乡镇散葬烈士133名,其中无名烈士32名。 在烽火连天的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沭阳这片热土上,涌现出了大批革命志士。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无比绚丽的人生篇章。如今,吴集烈士陵园已成为全县乃到宿迁地区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革命烈士纪念馆]

革命烈士纪念馆面积1318平方米,目前设有吕继元烈士及其亲属文物珍藏馆和革命史料图片展等展厅。

吕继元烈士及其亲属文物珍藏馆,展示的是吕继英、吕继元、吕梦林、吕继芳四兄妹的革命事迹,并且存放了他们使用过的部分物品。

吕继英、吕继元、吕梦林、吕继芳四兄妹早年参加革命,在战争年代,浴血奋战、英勇杀敌;解放后,都忠于职守、无私奉献,为新中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吕继英,1911年2月出生于沭阳县三岔乡小吕圩村(现吴集镇塔桥村)。1928年5月,在省立东海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5月至1931年6月,在中共江苏省通海特委机关、中共上海沪东区委从事地下工作。1931年6月,因叛徒出卖,在镇江被捕入狱。出狱后,她积极与组织联系,于1940年6月,参加淮海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工作,发动妇女积极参加抗战,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1942年3月起,历任淮海区妇救会筹委会主任、妇救会副会长等职。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在苏州专署、常州地委、上海等处任职。1983年7月,离休。2000年4月7日不幸与世长辞,享年90岁。吕继英一生坚持真理,追求崇高理想,克己奉公,清正廉洁,贡献突出。

吕继元(曾用名辛华),1913年11月出生于沭阳县三岔乡小吕圩村(现为吴集镇塔桥村)。“七七事变”爆发后,他带领家乡爱国青年奔赴延安,寻求革命真理。延安抗大毕业后,历任泗县、灵璧、凤阳地区宣传部长。1941年1月,他奉命率部在安徽五河县与日伪军展开激战,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8岁。

吕梦林(原名吕继芬),1916年2月出生于沭阳县三岔乡小吕圩村(现为吴集镇塔桥村)。1938年参军,1943年7月入党。参加革命后,历任山东滨海支队制鞋厂政治指导员、党支部书记,东北挺进纵队二区队队长,吉林保安第二总队教导队政委,长白山十九道沟土改工作队队长,辽宁独立教导队党委副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153师459团政治处总支书记等职。解放后,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系,1953年8月到煤炭系统工作,1981年6月光荣离休。1996年7月16日不幸与世长辞,享年80岁。

吕继芳,1925年12月出生于沭阳县三岔乡小吕圩村(现为吴集镇塔桥村)。1945年参军,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大上海等数百次战斗。解放后在海军联合学校、海军交通校校部工作,任政治干事、政治教导员等职。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先后在华东汽配、机电公司和上海汽车配件总公司工作。

革命史料图片展记录的是解放战争期间在沭阳大地上发生的两次最有影响、也最激烈的战斗。 北侧油画描绘的是“柴米河畔七英雄”的战斗场景。1947年6月16日凌晨,国民党军队和还乡团400多人,偷袭沭阳仲湾乡公所驻地。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以乡指导员章杰新为首的17位同志,同仇敌忾,先后打退敌人9次进攻,毙敌20余名。在这场血战中,章杰新等七人壮烈牺牲。为了表达对英雄的纪念,当时中共华中六地委号召全区开展学习七英雄的活动,并将仲湾乡更名为七雄乡。 南侧油画描绘的是“鸭下河战斗”场景。1948年9月1日,苏北兵团向鲁南运动转移,准备参加济南战役。国民党军队为阻拦苏北兵团北上,于10日清晨,从官道口(也就是今天的庙头镇境内)强渡。我军十

六、十八团进行拦击,先后打退敌人数次进攻,共毙、伤、俘敌3000

多人,粉碎了黄伯韬兵团拦截苏北兵团北上的企图。该战斗又称官道口战斗。

革命烈士纪念馆展示了沭阳人民在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时期的英勇事迹。

沭阳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史,在漫长的沧桑岁月中,英雄的沭阳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为了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战,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用鲜血和忠贞铸成的巍巍丰碑永远屹立在人民心中。

吴集烈士陵园的建成,定将告慰先烈们的在天英灵,激励后人传承革命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的180万沭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定会团结拼搏,锐意进取,不断开创和谐、繁荣的新局面!

清明节吴集镇中、小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

吴集镇中、小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沭阳县党员干部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吴集镇居民代表参观烈士陵园

吴集镇党员干部在烈士碑前宣誓

推荐第7篇:吴冠中简介(新版)

吴冠中简介(新版)

一、人物简介

吴冠中(20张) 吴冠中(1919年至2010年6月25日),江苏宜兴人。主要成就:法国文艺最高勋位。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文学代表作有《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二、艺术成就

被“中国抽象国画之父”、“世界经济哲学之父”朱明 誉为:[1]“中国大师级艺术家”。

三、艺术生平

1942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曾任教于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 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

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

1950年秋回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2010年6月25日23点52分吴冠中先生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

四、吴冠中 讣告

清华大学在26日发出的讣告称:我国杰出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国共产党党员,第

八、

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教授吴冠中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遵照吴冠中生前遗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清华大学为其举行追思会。

五、从艺历程

从无锡师范初中部毕业后,吴冠中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6年转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从李超士、常书鸿及潘天寿等学习中、西绘画。1942年毕业,任国立重庆大学助教。1946年考取公费赴法国留学。1947~1950年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J?苏弗尔皮教授工作室进修油画;同时在A?洛特工作室学习,并在卢佛尔美术史学校学习美术史,各项成绩优异。

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

吴冠中在50~70年代,致力于风景油画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

从70年代起,吴冠中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

吴冠中作品图册(41张) 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

作为美术教育家,吴冠中注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培育。作为善思考的艺术家,他又勤于著述,立论独特,而且文字生动流畅。其中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曾引起美术界的争论。

六、晚年生活

年近90岁,眼见自己作品在拍卖市场行情越来越高,吴冠中却一反常态将作品捐赠给了各大美术馆。他自己清醒地感觉到:自己的作品,越是下一代的越理解。所以他的作品要尽可能地留下来,留在美术馆,让后面人有所参考。这位身材瘦弱的南方老人以强大的精神力行了自己对鲁迅精神的继续,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因为在他看来,走上艺术的路,就是要殉道。他还说,要做好艺术,还需要痛苦,而他的心永远被苦缠绕着。

生前吴冠中一直不断地提起,自己的艺术生涯的发端是因为朱德群的一句话。1936年之前他可能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未来会成为一位画家,在之前他就读于浙江大学代办的省立工业职业学校,他希望以实业干就一番大事。但一场为期三个月的新生校际联合军训改变了他的命运。

当时就读于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的朱德群因为个子大,排在队伍的前头,排队尾的小个子吴冠中与他聊天,知道朱德群是学画的,吴冠中说,“我也喜欢画画。”朱德群就建议他放弃电机专业,并带他去参观“杭州艺专”。吴冠中在自传《我负丹青》中这样形容那次参观给他带来的人生巨变“我看到了前所未见的图画和雕塑,强烈遭到异样世界的冲击。我开始面对美,美有如此魅力,她轻易就击中了一颗年轻的心,她捕获许多童贞的俘虏,心甘情愿为她奴役的俘虏。十七岁的我拜倒在她的脚下,一头扑向这神异的美之宇宙。”

在北京已经居住了60年,但是吴冠中乡音未改。采访中,吴冠中还会停下来问一句:“我说的话能听懂吗?”事实上,这种执著还表现在其敢说话、敢于对抗上,或许这与其崇拜鲁迅有关。

在2009年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中,就有其精神父亲鲁迅的形象与野草共生出现在作品《野草》中。吴冠中告诉记者,“鲁迅我是非常崇拜的。我讲过一句很荒唐的话:300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那时受到很多攻击,说齐白石和鲁迅怎么比较。我讲的是社会功能。要是没有鲁迅,中国人的骨头要软得多。”

记者去年前往吴冠中家中采访时,他家中也摆着雕塑家熊秉明所作的牛,从中不难看出吴冠中对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的推崇。而对鲁迅硬汉精神的继承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他不断地对一些艺术现象开火。197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的吴冠中,在当年的文代会上当选为中国美协常务理事。在第一次理事会上,吴冠中对“政治第

一、艺术第二”开火,整个会场没有人敢接他的话茬儿。

之后吴冠中把自己多年对美术的思考写成了《绘画的形式美》、《造型艺术离不开人体美》、《关于抽象美》等文章,系统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要打一场“创造新风格的美术解放战争”。1992年,吴冠中所写的《笔墨等于零》在明报周刊上发表以后,在美术界引起广泛关注,艺术评论家贾方舟告诉记者,80年代中国美术界还比较禁锢,但吴冠中敢言,毫不顾虑地说出自己的革新之言,“他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启蒙者。”

七、不幸逝世

据新华网北京2010年6月26日电,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于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遵照吴冠中生前遗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

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也是著名教育家,为中国绘画的传承、发展、创新作出了巨大贡献。

八、生前捐赠

吴冠中在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与新加坡有深厚渊源。2008年9月,高龄89岁的吴冠中将个人113幅,当时价值约6600万新元的画作捐给新加坡美术馆,在中国和新加坡引起很大反响。

就在6月25日,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宣布,中国当代画家吴冠中再赠5幅水墨作品给香港艺术馆作永久收藏,作品将于7月23日在香港艺术馆举行的“独立风骨吴冠中捐赠展”中亮相。 据介绍,这次香港艺术馆获赠的5幅画作均为水墨作品,其中4幅为今年的新作,包括《休闲》、《幻影》、《梦醒》和《巢》,另一幅为2001年创作的《朱颜未改》。

九、大事年表

1919年8月29日(阴历闰七月初五)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闸口乡一个农民家庭。 1926年,就读吴氏小学。

1930年,入宜兴县县立鹅山小学学习。 1931年,小学毕业,考入无锡师范学校。 吴冠中珍贵照片集(2)(16张) 1934年,完成三年师范初中,入读浙江大学代办的工业学校电机科。 1935年,投考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1936年,入国立杭州艺专习西画,兼学中国画及水彩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校长林风眠率领全校师生,与人民一起撤离杭州。 1938年,艺专附中结业,升入本科学油画,师事常书鸿及关良。同时亦学习中国画。

1940年,转学中国画,成了潘天寿的学生,临摹了不少历代绘画精品。 1941年,仍迷恋油画色彩,转回油画系。 1942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1943年,于四川重庆沙坪坝青年宫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 1946年,考取全国公费留学绘画第一名。 1947年,就读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

1948年,作品参加巴黎春季沙龙展和秋季沙龙展。 1950年,留学归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 1953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 1956年,任教于北京艺术学院

1964年,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70年,“*”期间被下放到河北农村劳动 1973年,调回北京参加宾馆画创作

1978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办“吴冠中作品展” 1979年,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1987年,香港艺术中心主办“吴冠中回顾展” 1991年,法国文化部授予其法国文艺最高勋位 1992年,大英博物馆打破了只展出古代文物的惯例,首次为在世画家吴冠中举办“吴冠中——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展览,并郑重收藏了吴冠中的巨幅彩墨新作《小鸟天堂》

1993年,法国巴黎塞纽奇博物馆举办“走向世界——吴冠中油画水墨速写展”,并颁发给他“巴黎市金勋章” 吴冠中作品

1994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

1999年,国家文化部主办“吴冠中画展”

2000年,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这也是法兰西学院成立近二百年来第一位亚洲人获得这一职位

2006年12月26日,香港中文大学授予吴冠中教授“荣誉文学博士”衔 2007年8月,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吴冠中全集》

2010年6月25日晚23时57分于北京医院病逝享年91岁。

十、社会评价

吴冠中先生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学术旗帜,是继林风眠先生之后弘扬国美精神并形成一代业绩的艺术大师。他的艺术是林风眠先生等开创的中西融合道路上的一座高峰。吴先生的去世是中国美术界无法弥补的损失。

吴冠中的艺术融通中西,是当代中国艺坛的奇观。在中国水墨绘画方面,吴先生力求时代出新;在油画等艺术形式上他戮力创造民族特色。这两方面他都走得很远,但在核心处却又秉持中国人特有的“诗意”和“象心”来相通。他在这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和优秀品质,是他留给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艺术遗产。

“吴先生的思想会通艺理,展现了一代大师的广阔视野。他是一个杰出的艺术的思者。他将这些艺术思想一方面化作出色的文字,广为推广;另一方面不断以诗性的意象为中介,在艺术上表达和验证这些思想。这使得他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罕见的思想隼锐、艺术迭新的一代旗手。” 吴先生的精神朴实高尚,是我们崇敬的一代师者。他一生捐出来的作品数以千百计,几乎包括了他各个时期的精品力作。2009年底,他将56件近年力作和16件珍贵名师收藏捐给浙江和母校。这些作品连续数月在浙江美术馆展出,感动万千观众——他总以炽烈的激情、赤子的热忱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吴冠中先生的人生历程几乎就是他的艺术历程。91年前,他生于一个中西文化相互激荡的变迁时代,这是他艺术道路展开的基本语境;74年前,他考入国立杭州艺专,在工科和艺术的分道口上投奔了艺术,并在林风眠的启发下奠定了“融贯中西”的艺术总路线;63年前,他以优异的成绩公费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投身西方现代艺术的研修;60年前,他学成归国,决定以艺术创作报效祖国;31年前,他在“改革开放”初期率先提出“形式美感”的理论思想,质疑“内容决定形式”在方法论层面的唯一性,在当时画坛引起强烈反响,起到了开阔“新时期”美术思路的作用;27年前,他提出了“风筝不断线”,强调艺术作品不应失去与广大人民的感情交流;18年前,针对画家以技法程式的模仿代替精神追求的弊端,他喊出“笔墨等于零”的口号;此后,他继续以无畏胆略和率真性情自觉担当起超越传统和开拓创新的使命。

吴冠中曾说,“模仿不是艺术,儿童和鹦鹉才学舌”。融合与突破的理想使他在以中国文化为根本的“油画民族化”和“水墨现代化”的“跨语言实践”中上走出了一条齐头并进、水陆兼程的不凡之路。本次纪念特展也正是基于这点,用本馆所珍藏的(大部分属吴先生无偿捐赠)31件油画和29件水墨为两大板块组成“油彩”与“墨彩”携手式的基本结构,点缀2件水彩,使观众领略这位融汇中西的艺术大家的风采。

在20世纪向21世纪文化转型的关键点上,在探索造型艺术自身诗学与意境的道路上,吴冠中创造性地贡献出一种以融合中西为鲜明特色的“吴体”。这位成就卓著的艺术家、理论家和教育家,以其在艺术实践和学术主张中胆敢独造的创新精神,成为当代中国画坛一座令人仰止的艺术高峰。

[2]斯人已归云山外,其艺永存天地间!

十一、人物评价

中国流艺术第一人朱明之感言:

1.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为中国绘画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2.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不懈地探索东西方绘画艺术,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艺术创作理念,其油画《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等代表作品深入人心!

3.吴老在中国流艺术朱明的心中是一位最受尊敬的中国大师级艺术家和最有代表性的中国油画大师之一。但在中国,不缺宏大的艺术作品,更缺符合人类主流审美的绘画艺术,尤其是传承中国几千年国画艺术的中国新抽象国画艺术!这正是我们中国有为青年艺术家的未来努力的艺术方向和新艺术之路。

4.朱明向他默哀致礼!并问候吴老家人!

十二、艺术评论

朱明:有感于吴冠中的一句话:“只求作品表达作者心意,一切技法都是奴隶。”

中国流艺术家朱明的评论是:

1.艺术家是这样的一种人:应该是艺术追求的执著者而非普通的一般爱好者和追随者。

2.能出一流的艺术作品,才能称之为真正的艺术家。

3.极富个性气质的艺术作品,并被主流大众所认同,方是艺术家的好作品。

4.极其认同吴冠中的这句话“只求作品表达作者心意,一切技法都是奴隶”,因为艺术需要个性的“激情”和个性的“飞扬”,是心灵的真实写照与艺术表达,任何已有或固有的“一切技法”只能代表“艺术原味”的过去,并不代表艺术家的“明天”或明天的“艺术新味”,任何“超越”和“创新”,都是对已有艺术或固有艺术的“革新”,甚至“颠覆”。

5.艺术和艺术品,永远是生命的创新的唯一的个性的艺术家的“艺术表白”与“心灵呈现”。

推荐第8篇:吴家村党建工作简介

吴家村党建工作简介

吴家村位于岳堡乡东部,距岳堡乡6公里,全村下辖5个村民小组,347户1524人,耕地面积4495亩,人均耕地3.2亩,主要产业有全膜洋芋、全膜玉米、全膜小麦、生猪养殖。

全村共有党员64人,其中女党员10人,困难党员5人,外出流动党员5人,今年发展党员2人。2012年我村在岳堡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基层组织提升年活动的要求,以开展创先争优、“双议双评”活动为契机,通过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加强党员教育,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有力推进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今春至六月份全村主要工作如下:

一是推广旱作农业。吴家村旱作农业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截至目前,全村共有全膜洋芋500亩,全膜玉米1200亩;全膜小麦300亩,拥有1个生猪养殖基地。

二是移民搬迁工程。依据县委县政府的相关政策,结合吴家村实际,在2011年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吴家村今年2月初实施了移民搬迁工程。移民搬迁工程占地34亩,共搬迁村民50户,预计工程总投资514万元,截至目前,已投资280多万元,工程的主体建设已全部竣工,配套设施的建设正在逐步进行当中。

三是村容村貌整治。在村党支部的严密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大力倡导下,吴家村以彻底解决“脏、乱、差”、垃圾乱倒、柴草乱垛、粪土乱堆、棚圈乱搭、污水乱泼、畜禽乱放等问题为着力点,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提升了群众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

四是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吴家村党建工作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庄浪县委关于加强党建的工作部署,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为重点,紧密联系全村实际,围绕“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要求,从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实现全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推荐第9篇:吴金林老师简介

吴金林简介

吴金林:男 汉族 福建永定客家人

1976年7月12日出生 毕业于厦门大学 从事教育研究和演讲10年,现任全国促进传统文化发展工程德育教育研究开发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华教育研究会会长。

吴金林老师的家教智慧课程《亲子兵法》《大爱无疆》《不言之教》《知行合一》让很多家庭明白教育的智慧,更明白生命的真谛,懂得接纳和包容,知道无障碍沟通,让很多家庭走向和谐。

吴金林老师多次被邀请至深圳宝安看守所讲课,他觉得自己和罪犯没任何区别,很多人觉得有区别是因为心量不够开阔,心量开阔到一定程度,看众生就像看一群蚂蚁,没任何区别。如果你和那些罪犯经历一样的教育、一样的事件、一样的人,可能蹲在那里的就是你。他的演讲让几千犯人热泪盈眶。

10年来,吴金林老师在全国各地进行教育演讲1000多场次,他的激情、感染力、雅俗共赏的语言,影响了几十万听众,有100多位优秀的讲师在他指导下登上讲坛。

吴金林老师研究《老子道德经》《大学》《论语》《金刚经》《六祖坛经》《心经》等儒释道经典多年,颇有心得,把教练技术课程和中国传统文化完美融合,让众多学员有深刻的收获!

吴金林老师立志在50岁前,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广到全世界;还喜欢修禅悟道,是武当山贺曦瑞道长的关门弟子,也是少林寺延理法师的大弟子,希望自己50岁后,做一位勇猛的禅师,把禅宗发扬光大。

吴金林老师著作成果有: 2008年参与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论语》《中庸》《易经》《道德经》《孝经》等经典著作,2012年,参与主编南海出版社出版的经典诵读系列教材,撰写了《优秀父母教育方案》《幸福家庭 家教智慧》《唤醒潜能,和谐人生》《最好的教育》等著作,为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推荐第10篇:吴恒忠简介及感想

吴恒忠,男,汉族,1946年5月生,重庆市潼南县花岩镇龙怀村村民。

儿子车祸去世后,吴恒忠忍着老年丧子之痛,上山开荒种粮,日夜辛劳,节衣缩食,替子还债15万余元。由于长年劳累,自己却落下一身病,但他仍在实现自己的诺言。

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的吴恒忠,曾经是一名军人,身材不高却精神矍铄。2001年,儿子吴君自立门户,没过多久因家庭贫困,儿媳丢下不满周岁的孩子,离开了这个家。为了养大孩子,吴君借钱买了辆货车跑运输,却不幸于2003年因车祸去世,留下了一个4岁的孩子和19万元的债务。

儿子走了,吴恒忠没有沉浸在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中,而是很快擦干眼泪,主动扛下儿子那19万元的债务。儿子下葬那天,他在儿子坟前哭着说:“你放心,你的债,我来还,孩子,我来养。”为了这个承诺,吴恒忠的生活彻底变了样。面对亡子欠账,吴恒忠老爹不躲不藏。他拿着写满了借钱人的姓名和金额的账本,一户一户上门向债主承诺:“人死账不能了,请你们放心,我一定想办法把儿子欠的债还清,决不赖账。”债主们

的顾虑打消了,可19万元的债务,对于吴恒忠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吴恒忠家里还有残疾的妻子和年幼的孙子,他无法外出打工,就只能种地,他将山上的撂荒地都开垦出来,一个人耕种了52亩地,成为当地种粮大户。只要有了一点积蓄,他就拿去还债。“吴君以前借了我3万元钱,他父亲都来还了8次了,最多一次还了3000元,最少一次只有500元。”债主陈维文说,他不忍心看老人家这样辛苦,曾多次主动说不要还了,可吴恒忠总说:“借了钱就一定要还,再说,我答应了我儿子的。”吴恒忠专门有个还债本,上面详细记载了还账的情况,生怕少还、错还别人一笔钱。

就这样,10年来,吴恒忠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为儿子还债15万多元,将孙子送进了技校,而他自己平时却连肉都舍不得吃,一家人穿的衣服都是别人送的。现在,债即将还完,吴恒忠却因长期过度劳累落下一身的病,特别是腰椎间盘突出,让他下地干活就痛得直不起腰,可他咬牙忍受着,因为他答应过儿子,答应过债主。他的事迹感染了很多人,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加拿大华侨徐女士从《多伦多周刊》上看到吴恒忠的事迹后,汇来了800元加币,还来信表示要认吴老爹为亲人。“今生不欠来生账,子债父还道德高。诚信老爹吴

恒忠,信义无价美名扬。”这是当地百姓对吴爹的由衷赞叹。

吴恒忠荣获“重庆好人”、重庆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通过学习四位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我深受感动。“黄委劳模”高红、“诚实守信模范”李国英、“身边好人模范”田双印、“孝老爱亲模范”张金曦,他们大多是从基层做起,并在工作中取得了不菲的业绩,他们以坚守忠诚、诚实守信、助人为乐作为自己的道德信念,以任劳任怨、敬业求实作为自己的工作信条,以淡泊致远作为自己的生活标准。他们在工作中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兢兢业业,在平凡中见证了他们不平凡的人生,在他们身上真正映射出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严细求实、团结开拓”的水文精神。

“黄委劳模”高红,他为人诚恳,爱岗敬业,勇于创新,无私奉献,总是说的少,干的多。他曾多次在测量任务中,勇搏急流闯险滩,冒着生命危险和同事们一起测得宝贵的水文资料;在华县03.8大洪水中不畏艰险,顽强奋战,克服了被洪水围困十几个昼夜的困难险阻,为华县水文站战胜洪水立了功;曾三次舍己救人不留名。他在36年的工作实践中,为黄河水文事业贡献了宝贵的青春。

“诚实守信”李国英,她参加工作十多年来,坚持诚信待人,在生活中,她总是处处帮身边的同事,乐于助人;在

工作中她更是众多职工中的佼佼者,她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经她负责的水文资料差错率总是最低的。她还经常带着孩子去福利院照顾那些残疾儿童,并教育孩子要拥有一颗善良、诚信、感恩的心。她的爱人常年在基层站工作,她们总是离多聚少,但是她从无怨言。

“身边好人”田双印,他在生活中是个乐于助人、热心肠的好人,只要有人求他帮忙,他总是义不容辞。他爱岗敬业、默默无闻,常年如一日的扎根基层,任劳任怨地工作着,在水文业务学习中他刻苦钻研,勤奋学习,并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先后获得 “全国水利技术能手”、“全河技术能手”、“河南省技术能手”、“三门峡市新长征突击手”、“黄委会第五届十大优秀青年”等多种荣誉称号。家里虽有很多困难,但他总是保持着低调的做人、做事风格,从不向组织或单位提要求。

“孝老爱亲模范”张金曦,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多次受到测绘队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在生活中,他怀着一颗孝顺之心、一颗体贴之心、一颗关爱之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高贵品质。多年来无怨无悔地侍奉着年弱多病的母亲,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新时代“孝老爱亲”。虽然家里的琐事总是很多,但是他并没有因为家里的事情而影响自己的工作。作为一名基层水文工作者,为了更好的做好工作和家里的事情,他每天都是起早贪

黑,白天上班加班加点忙公事,夜里和休息的时候忙着照顾家庭,做到了工作和家庭两兼顾。

我们水文职工都应该向各位道德模范学习,学习他们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生活作风;学习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干一行爱一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学习他们脚踏实地、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们工作积极、不断求知、任劳任怨的精神。

通过学习各位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我认为自己和他们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决心立足本职岗位的同时,继续学习新知识,刻苦钻研业务,提高个人的技术素质和水平,通过不断学习与积累,使自己更上一个新台阶,为水文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第11篇:吴莉同志个人情况简介

李小娟同志个人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李小娟,女性,汉族,1985年9月7日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白阳镇,本科学历,毕业于宁夏大学,现任教宁夏西部光彩职业技能学院,担任教务科干事。

二、家庭成员

父亲,李永福,文化馆职员;

母亲,王桂芳,护士;

弟弟,李文渊,就读于北京大学。

三、个人简历

2000年9月至2003年6月,在彭阳县第一中学读高中;

2003年9月至2007年6月,在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读应用心理学专业; 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于育才中学实习;

2008年7月至今,任教于宁夏西部光彩职业技能学院。

四、入党历程

2008年7月递交入党申请书;

2009年11月接受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成绩合格,并被评为优秀学员。

五、工作情况

1、对工作的认识

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我们寒窗苦读来的知识,我们的应变力,我们的决断力,我们的适应力以及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样一个舞台上得到展示。除了工作,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以及如此强的个人使命感和一种活着的理由。工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生活的质量。

2、对工作的态度

工作固然是为了生计,但是比生计更可贵的是,在工作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做有意义的事。工作给你的,远比你为它付出的更多,如果你将工作视为一种积极的学习经验,那么每一项工作都包含着许多成长的机会。

3、工作状况

本人热爱并忠于中国共产党,时刻铭记作为一位人民教师所肩负的重任,一直勤奋努力,恪尽职守。由于经验不足,工作中尚有失误,但我坚持不断进行自身的完善,为社会、为家长、为学生尽献自己所能,并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将继续努力,不断追求进取,奉献自己的热情!

第12篇:吴万兴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吴万兴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吴万兴同志是推广处主管试验示范基地的副处长,多年来,他以满腔热忱积极投身于管理服务,严谨务实,执着敬业。今年,他与同事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促进试验示范站建设、强化管理服务、争取地方共建资金等方面作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1、在大学农业推广模式探索方面,他积极创新思路,推动建立起试验示范站(基地)校地合作共建长效机制,一年来,他先后负责完成了学校第一批6个试验示范站和今年新建3个试验示范站及省内外20个试验示范基地校地共建协议的洽谈和签署工作。新争取到地方政府每年给学校试验示范站(基地)提供运行经费800万元、设施建设投资2100万元。为学校推广模式探索工作的持续开展奠定了基础。

2、在试验示范站(基地)和推广专项管理方面,坚持严格要求与周到服务并举;他全年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奔波在各试验示范站(基地)协调解决问题,推进试验示范站(基地)建设和推广专项的过程管理;实施了试验示范站人员考勤管理和档案管理;2013年组织完成了20个试验示范站的校地联合考核,探索了校地共管长效机制。

3、在争取民间团体资助办学项目方面,作为学校“唐仲英作物育种研究所”资助项目申报联系人,三年来,不顾手术后身体尚未完全康复,先后10余次到唐仲英基金会联系汇报工作并协调相关事宜,赢得了基金会的信任。目前,唐仲英基金会资助学校400万美元的作物育种研究所建设项目协议已正式签署,是学校迄今为止获

1 得的最大民间捐赠项目。

4、在学校科技推广等重大事务方面,他先后参与了陕西省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调研和陕西省农林科学院建设调研工作,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按学校安排,组织起草了 “陕西省农林科学院10年工作汇报”和呈报陕西省政府 “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合作加强陕西省农林科学院建设”的报告。

作为有30多年工作阅历的老同志,他始终保持着严谨踏实和雷厉风行的作风,一心扑在工作上,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和管理工作者对工作应有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第13篇:吴恒忠简介及感想

吴恒忠,男,汉族,1946年5月生,重庆市潼南县花岩镇龙怀村村民。

儿子车祸去世后,吴恒忠忍着老年丧子之痛,上山开荒种粮,日夜辛劳,节衣缩食,替子还债15万余元。由于长年劳累,自己却落下一身病,但他仍在实现自己的诺言。

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的吴恒忠,曾经是一名军人,身材不高却精神矍铄。2001年,儿子吴君自立门户,没过多久因家庭贫困,儿媳丢下不满周岁的孩子,离开了这个家。为了养大孩子,吴君借钱买了辆货车跑运输,却不幸于2003年因车祸去世,留下了一个4岁的孩子和19万元的债务。

儿子走了,吴恒忠没有沉浸在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中,而是很快擦干眼泪,主动扛下儿子那19万元的债务。儿子下葬那天,他在儿子坟前哭着说:“你放心,你的债,我来还,孩子,我来养。”为了这个承诺,吴恒忠的生活彻底变了样。面对亡子欠账,吴恒忠老爹不躲不藏。他拿着写满了借钱人的姓名和金额的账本,一户一户上门向债主承诺:“人死账不能了,请你们放心,我一定想办法把儿子欠的债还清,决不赖账。”债主们

的顾虑打消了,可19万元的债务,对于吴恒忠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吴恒忠家里还有残疾的妻子和年幼的孙子,他无法外出打工,就只能种地,他将山上的撂荒地都开垦出来,一个人耕种了52亩地,成为当地种粮大户。只要有了一点积蓄,他就拿去还债。“吴君以前借了我3万元钱,他父亲都来还了8次了,最多一次还了3000元,最少一次只有500元。”债主陈维文说,他不忍心看老人家这样辛苦,曾多次主动说不要还了,可吴恒忠总说:“借了钱就一定要还,再说,我答应了我儿子的。”吴恒忠专门有个还债本,上面详细记载了还账的情况,生怕少还、错还别人一笔钱。

就这样,10年来,吴恒忠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为儿子还债15万多元,将孙子送进了技校,而他自己平时却连肉都舍不得吃,一家人穿的衣服都是别人送的。现在,债即将还完,吴恒忠却因长期过度劳累落下一身的病,特别是腰椎间盘突出,让他下地干活就痛得直不起腰,可他咬牙忍受着,因为他答应过儿子,答应过债主。他的事迹感染了很多人,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加拿大华侨徐女士从《多伦多周刊》上看到吴恒忠的事迹后,汇来了800元加币,还来信表示要认吴老爹为亲人。“今生不欠来生账,子债父还道德高。诚信老爹吴

恒忠,信义无价美名扬。”这是当地百姓对吴爹的由衷赞叹。

吴恒忠荣获“重庆好人”、重庆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通过学习四位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我深受感动。“黄委劳模”高红、“诚实守信模范”李国英、“身边好人模范”田双印、“孝老爱亲模范”张金曦,他们大多是从基层做起,并在工作中取得了不菲的业绩,他们以坚守忠诚、诚实守信、助人为乐作为自己的道德信念,以任劳任怨、敬业求实作为自己的工作信条,以淡泊致远作为自己的生活标准。他们在工作中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兢兢业业,在平凡中见证了他们不平凡的人生,在他们身上真正映射出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严细求实、团结开拓”的水文精神。

“黄委劳模”高红,他为人诚恳,爱岗敬业,勇于创新,无私奉献,总是说的少,干的多。他曾多次在测量任务中,勇搏急流闯险滩,冒着生命危险和同事们一起测得宝贵的水文资料;在华县03.8大洪水中不畏艰险,顽强奋战,克服了被洪水围困十几个昼夜的困难险阻,为华县水文站战胜洪水立了功;曾三次舍己救人不留名。他在36年的工作实践中,为黄河水文事业贡献了宝贵的青春。

“诚实守信”李国英,她参加工作十多年来,坚持诚信待人,在生活中,她总是处处帮身边的同事,乐于助人;在

工作中她更是众多职工中的佼佼者,她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经她负责的水文资料差错率总是最低的。她还经常带着孩子去福利院照顾那些残疾儿童,并教育孩子要拥有一颗善良、诚信、感恩的心。她的爱人常年在基层站工作,她们总是离多聚少,但是她从无怨言。

“身边好人”田双印,他在生活中是个乐于助人、热心肠的好人,只要有人求他帮忙,他总是义不容辞。他爱岗敬业、默默无闻,常年如一日的扎根基层,任劳任怨地工作着,在水文业务学习中他刻苦钻研,勤奋学习,并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先后获得 “全国水利技术能手”、“全河技术能手”、“河南省技术能手”、“三门峡市新长征突击手”、“黄委会第五届十大优秀青年”等多种荣誉称号。家里虽有很多困难,但他总是保持着低调的做人、做事风格,从不向组织或单位提要求。

“孝老爱亲模范”张金曦,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多次受到测绘队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在生活中,他怀着一颗孝顺之心、一颗体贴之心、一颗关爱之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高贵品质。多年来无怨无悔地侍奉着年弱多病的母亲,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新时代“孝老爱亲”。虽然家里的琐事总是很多,但是他并没有因为家里的事情而影响自己的工作。作为一名基层水文工作者,为了更好的做好工作和家里的事情,他每天都是起早贪

黑,白天上班加班加点忙公事,夜里和休息的时候忙着照顾家庭,做到了工作和家庭两兼顾。

我们水文职工都应该向各位道德模范学习,学习他们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生活作风;学习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干一行爱一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学习他们脚踏实地、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们工作积极、不断求知、任劳任怨的精神。

通过学习各位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我认为自己和他们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决心立足本职岗位的同时,继续学习新知识,刻苦钻研业务,提高个人的技术素质和水平,通过不断学习与积累,使自己更上一个新台阶,为水文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第14篇:黑林镇吴山小学简介

黑林镇吴山小学简介

该校始建于1935年,原名半路村初级小学,1952年定为区中心小学,后更名为吴山乡中心小学。2000年并吴山乡撤乡并入黑林镇,该校成为一所村级完全小学。2005年学校有一到六年级1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11人。共有教职工22人,其中专任教师21人。学校占地15074平方米,建筑面积2892平方米。校园内道路平整,绿树成荫,鲜花满园,景色宜人。教学、活动、生活三区分开。校舍整齐,布局合理,科室配套,教学仪器,图书资料等配备均符合农村一类完全小学标准。1992年通过市校园经济达标验收。1993年通过市学校常规管理达标验收,被评为县“绿化美化先进单位”。1994年被评为县“文明单位”,县“爱国卫生先进单位”。1995年再次通过市校园经济达标验收,被评为县“文明单位”、县“绿化美化先进学校”。1996年被评为市“扫盲工作先进集体”、市“合格家长学校”。1997年被评为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县“文明单位”。2003年通过市“十五”期间合格完小验收。

第15篇:吴俊超同志主要科研成果简介

吴俊超同志主要科研成果简介

该同志近五年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共7篇,获随州市政府科技进步奖共5项。简要介绍如下三项代表性成果:

一、《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研究》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及其风险度顺位;危险因素是可以预先发现并预防的;胆红素的动态监测并及时处置,可以减少甚至杜绝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围产期保健工作适应新形势作战略性调整。这4大创新点,经鉴定为省内领先。该成果获2010年度随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二、《重症手足口病危象的早期识别与管理研究》发现:手足口病危险征象的顺位,这些征象是可以在早期识别的;手、足、口、臀单一或者多部位发生皮疹的统计数据;重症手足口病呼吸机使用时机的早期征象的确立;重症手足口病救治时激素和丙种球蛋白使用的效果。这4大创新点,经鉴定国内先进。获2011年度随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三、《中部地区危重新生儿转运中二级NICU的作用分析》创新性地在中部地区地市率先设置二级NICU,并使之承担本地区的危重新生儿的临床救治指导工作;在中部地区地市率先组建NETS并以此为桥梁,将三级NICU的抢救技术,通过省地两级NETS,延伸应用到每一个有产科的基层医院具先进性,经鉴定省内领先。获2012年度随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16篇:黑林镇吴山小学简介

黑林镇吴山小学简介

该校始建于1935年,原名半路村初级小学,1952年定为区中心小学,后更名为吴山乡中心小学。2000年并吴山乡撤乡并入黑林镇,该校成为一所村级完全小学。2005年学校有一到六年级1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11人。共有教职工22人,其中专任教师21人。学校占地15074平方米,建筑面积2892平方米。校园内道路平整,绿树成荫,鲜花满园,景色宜人。教学、活动、生活三区分开。校舍整齐,布局合理,科室配套,教学仪器,图书资料等配备均符合农村一类完全小学标准。1992年通过市校园经济达标验收。1993年通过市学校常规管理达标验收,被评为县“绿化美化先进单位”。1994年被评为县“文明单位”,县“爱国卫生先进单位”。1995年再次通过市校园经济达标验收,被评为县“文明单位”、县“绿化美化先进学校”。1996年被评为市“扫盲工作先进集体”、市“合格家长学校”。1997年被评为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县“文明单位”。2003年通过市“十五”期间合格完小验收。

第17篇:吴小蕊同学事迹简介.docx1

吴小蕊同学事迹简介

吴小蕊庐江县希望小学 六(1)班班长,2008年乘着教科研之风,她有幸加入了学校的纵横输入法的训练班,听到这个消息,让她一蹦三尺高,她十分喜欢纵横输入法班,为了在比赛的时候取得优异的成绩和快速提高输入成绩,她让爸爸妈妈特地买了一台电脑,每天晚上都在家里练习。记得有一次,她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表姐,表姐好像比她还要兴奋,一而再,再而三地请求她教她输入法,她答应了,便在星期天的时候教表姐。

她和同学们一起,参加纵横码训练班,每当领导来视察她们的练习情况的时候,她总是以优异的成绩,拿到第一名,得第一名还可以荣获一张奖状呢,直到现在她家的这一类奖状,已经有几十张了!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参加“网络在线作文竞赛”获低年级组二等奖。2012年5月8日获得了全国纵横码信息技术比赛的二等奖。2012年7月29日的网络纵横码比赛中得了二等奖。这对她以后的学习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鼓励。每当在网上查资料的时候,都会采用纵横输入法,这种输入法,输入的时间既快又准确。纵横码为她们以后学习计算机知识从小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比别人更早地知道电脑里的新程序,使她学会了做电子小报、阅读。

第18篇:吴勇及其童化作文简介

吴勇,南京市上元小学副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南京晓庄学院外聘教授,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

他执教的习作课《苹果历险记》获得“媒体看课”2012年中国小学作文教学擂台赛特等奖,此外,他的习作教学课还多次获得省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他是“童化作文”教学的倡导者。他主持的“童化作文”研究课题获得江苏省首届教育科学“精品课题奖”,其“童化作文实践研究”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特等奖。近年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基础教育课程》等报刊先后深度报道了“童化作文”教学。他先后出版《儿童写作论》《吴勇教故事》《吴勇讲语用》《吴勇话知识》《吴勇用教材》等专著多部,其中《童化作文:浸润儿童心灵的作文教学》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培计划”推荐课程资源。

近年来他在全国一百多个地级市执教习作课和写作教学讲座。他对我国小学写作教学的理论探讨,对我国小学写作教学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是《语文教学通讯》《小学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教学研究》《教育视界》《新作文》等杂志的封面人物。

写作教学主张

“童化作文”将“童年”作为一种特定的教学文化,将“儿童”自身作为一份丰厚的写作资源,将“儿童交往”作为一种取之不竭的写作动力,将孕育“文心”作为习作教学的理想旨归。十年来,“童化作文”与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共同成长,努力探寻适合儿童言语和精神发展的教学通道,逐步形成自身的教学主张和运行方式,逐步成为一种独特的教学话语。

一、文化观:契合“儿童哲学”的意义前提

童年是一个人独特的生命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具有独特的行为活动和认知方式。“童化作文”教学认为:习作教学要走进儿童世界,就得营造契合儿童精神的教学方式和生活。一是“童话生活”。童话是儿童世界的言语密码,童话是儿童理解世界的一种路径和方法。“童化作文”将“童话”哲学构筑在习作教学之中,就是走在儿童圆梦的路上,除了主动去回应梦想,还应该积极去帮助儿童实现梦想,因为,梦想的意义不仅是为了丰富童年的体验,更是为了引领儿童用言语“创造天堂”。二是“游戏生活”。 游戏是儿童最适宜的存在方式,也是儿童最本真的精神源泉。“童化作文”一直坚守着这样的理念:一堂好的习作课应当与儿童的“游戏”一起发生,一堂好的习作课就是一场让儿童精神恣意的“游戏”。三是“活动生活”。因为儿童自觉的理性意识不发达或不成熟,相应地,感觉投入、动作参与、身体的直接体验则是他联结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基本方式。走向儿童的习作教学,就是营造适合儿童的“活动本性”的教学生活,通过具体的“活动”让儿童的感官回归到生活状态,通过活动以丰盈儿童的习作体验,通过活动为习作教学搭建起一个动感开阔的平台。“活动生活”解放了儿童的肢体,“游戏生活”解放了儿童的精神,“童话生活”则给儿童营造了一个鲜活的表达情境,这三种生活互融互渗,构成了“童化作文”教学的丰盈而温润的文化“母体”。

二、故事观:展现“童年历史”的内容取向

儿童就是天生有故事的人,他们就是故事的发生者、创造者。教师要有“故事意识”,为每一个童年故事拂去“原罪”,除去道德的审视,为每个儿童提供安全自在的讲述情境。只要教师“在意”,课堂、操场、走廊、食堂、厕所、宿舍,都是孕育故事的最佳所在;只要教师“有意”,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摸到的都是故事;只要教师“故意”,时时都有习作课,处处可上习作课。童化作文”教学针对每个儿童的“故事属性”,提出了“我就是故事”、“我的一切都在故事中”、“我的故事只是故事”、“把我的故事进行到底”等鲜明的儿童故事性写作教学主张,让每个儿童自身成为一座五彩斑斓的写作资源库。同时构建出“童年的风景”、“童年的秘密”、“童年的传奇”、“童年的游戏”“童年的梦想、“童年的主张”等六大故事写作单元。“童化作文”认为:每个家庭、每间教室就是一座“故事城堡”,每位儿童都是一个极具开采价值的“故事富矿”,我们的习作教学应当尊重儿童的故事属性,把握儿童的故事状态,打开儿童的故事资源库。

三、融合观:适合“童年生态”的教学策略

“童化作文”教学不是儿童与习作的简单叠加,而是在意义层面的相互融渗,相得益彰,其基本策略就是一个“化”字,化习作于儿童的阅读,化习作于儿童的想象,化习作于儿童的体验,化习作于儿童的时尚、化习作于儿童的实践。而这一切的实现依靠的“主题性写作单元”实现的。譬如在“我们班的卡通节”主题单元中,笔者就将写作潜藏在卡通文化的纽带中,使儿童在以卡通为主题的活动中“无痕”地达成写作目标。教学分四个活动板块展开:之一,“亲亲卡通”——介绍最喜欢的一个卡通人物;之二,“画画卡通”——举行卡通设计大赛,让每个孩子为自己的卡通人物起名字,写解说词;之三,“联联卡通”——将自己设计的卡通和一些熟悉的卡通人物放在一起,想想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之四,“写写卡通”——以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为主角,创作一个精彩有趣的故事 。每一个系列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写作主题单元,不同的类型和文体的习作在一个主题的统整下,有机融合在系统之中,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四、知识观:铺垫“儿童言语”的成长基石

“童化作文”倡导以习作内容定位写作知识,根据表达需要渗透写作知识,利用例文鲜活呈现写作知识,通过对话理解应用写作知识,让习作教学成为儿童写作兴趣的“激发之教”、写作动力的“蓄积之教”、写作意识的“养成之教”。一是确定“知识类型”。“童化作文”结合课标修订稿中“学段目标与内容”中的叙述,结合当下使用的习作教材,以“兴趣优先、按需择用、触类旁通”的原则,在小学阶段规划了十项写作知识:“观察”知识、“具体”知识、“条理”知识、“过渡”知识、“想象”知识、“抒情”知识、“分段”知识、“修改”知识、“标点”知识等,以弥补小学习作教学知识内容的空白。二是搭建“知识阶梯”。“童化作文”在每一次习作教学提出“教有起点、教有重点、教有终点”,“童化作文”当下一个最核心的任务就是为各种文体类型的习作训练在各年级、各学期建立一个知识阶梯,让每一次知识教学拾级而上,让每一类知识教学前后贯通。三是创造“知识生命”。习作教学因为教写作知识和技能,因而充满“技术”;但是怎样来教知识,这可是一门“艺术”。经过长期探索,“童化作文”知识教学体现着“体现文体”、“针对内容”、“鲜活呈现”的原则,并形成了“原型启发式”、“互文对比式”、“启发迁移式”等有效地知识教学方式,使所教的写作知识成为“带着走”、“搬得动”的生命体。

五、功能观:实现“言语交往”的语用目标

儿童为何畏惧写作,究其原因在于缺乏具体的功能目标:写作前,没有明确目的,儿童不知为何而“作”,没有鲜明读者,儿童不知为谁而“作”;写作时,没有言语情境,儿童不知选择怎样的语言形式;写作后,没有交流的机制,儿童无法体验到功能目标实现后的成就感。“童化作文”教学,就是引领儿童回归到“语用”原点——言语交往:一是“基于交往”。将写作融贯在儿童的交往需要中,让儿童写作有所为:有真实的写作任务,有真实的写作对象,有真实的写作环境,有真实的成果。二是“为了交往”。真正的写作从来就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为了应时应事,沟通交往。习作教学就是在儿童心灵和周围世界之间建立一个言语的应答机制,让儿童习作应时而生,应事而为,变得自然贴切。三是“在交往中”。“童化作文”认为,儿童习作完成后首先面对的是“读者”。一是向读者“诵读”,让儿童对着同伴、对着父母像诵读课文一样展示自己的作品,诵读过程其实儿童对自己习作诊断和修改的过程;其次是及时“发表”,可以是儿童报刊上的刊登,但更多的是在班级、年级的板报上登出,在校园“BBS”上发布,在儿童的个人博客上粘贴;最后是互动“评点”,让班级的所有孩子动眼、动嘴、动脑、动笔,充分浏览、赏读、品评、修改,让每个儿童在生动的语用实践中获得言语和精神的成长。

六、适宜观:活化“习作教材”的建设举措

小学语文教材中习作内容是一份重要的习作课程资源,“童化教学”提出面向儿童的习作教学应当“用教材教”——从教材出发,以儿童的文化视角理解教材,以儿童的交往取向建设教材,以儿童的多彩生活丰盈教材,逐步构建以习作教材为支撑点的“童化作文”课程:一是“换位”。教材中看似容易写作的内容,一旦进入教学视野,往往会产生超乎寻常的艰难。这时“童化作文”提倡:如果我是编者,我会怎么编这样的习作题材;如果我是儿童,我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编写这样的内容,教学的“难题”就会变成教学的“话题”,教材就会延伸出更大的教学空间。二是“放大”。在教材中也有不少让儿童欲罢不能的习作内容,遇到这样的习作训练,“童化作文”常常放慢脚步,让适合儿童的优质的写作资源不断放大,不断生成,原本的单个的习作“训练点”被拓展成一条连贯习作“训练链”,将单篇的习作教材,被建构为一个完整的写作单元。三是“统整”。习作教学中,经常会遭遇到一些不速之客——“按照写‘新闻报道’的方法,写一次体育比赛或学习竞赛”、“学习例文,写一篇参观记”等,要进行这样的习作训练,需要举行相应的竞赛或参观活动。这时不妨“借船出海”,将“新闻报道”和“参观记”融入到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中去。一方面儿童参观了游览的机会,另一方面活动又为教学提供了新闻素材。利用同一“经度”的儿童活动将不同“纬度”的习作训练巧妙糅合在一起,不仅有效,而且事半功倍。“童化作文”认为:只要将儿童生活引入教材,就会获得一股不竭的源头活水;只要我们用儿童活动重构教材,就会生成一张快乐的写作地图。

纵观“童化作文”六大教学主张,我们发现,它倡导的是习作主体“强化”,让儿童自身成了一份取之不尽的、可再生的写作资源;它实现的是习作内容“融化”,让习作教材和儿童生活、童年梦想融会贯通;它改变的是习作方式“转化”,让写作成为儿童面向世界的一种交往方式,不断为儿童言语表达蓄积动力;它焕发的是习作情趣“催化”,让写作成为儿童的自觉意识,为每个儿童孕育一颗饱满的“文心”;它走出的是习作生活“优化”,让写作成为儿童的一种丰富而动感的生活,使教师、家长、同伴之间在习作平台上构筑起共同的话语世界。

第19篇:吴大观

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在最近一段时间被曝光后,马上就得到了全国上下人民的一致感动,尤其是我在知晓了吴大观同志的种种事迹之后,我更是感受到他的爱国无私奉献之心,值得我们每一名中国人去学习他的爱国之心。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自己做的还是很不够,我需要继续不断的努力,才能更多的为人民服务!

最近,学习了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感受颇深:吴大观同志一生致力于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航空发动机研制方法和程序的研究,主持研制多种型号的发动机,并培养了几代专业人才。为航空发动机的设计研制和促进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生前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在他九十高龄时,写下了“我愿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继续为我们的航空工业尽心尽力,为实现今生„航空报国‟的夙愿,奉献一颗赤诚的心”的人生感言。他热爱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一生,是致力于建设航空强国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

吴大观同志一生爱国爱党,无私奉献,事迹感人。他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贡献了毕生的心血和才华,是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是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被称为“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

吴大观一生的奋斗,就是要为中国的飞机安上“中国心”。其实,吴大观胸中跳动的正是一颗“中国心”,他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祖国的需要作为自己的需要,把改变中国航空事业的落后作为毕生的追求。为了中国飞机的“中国心”,在敌机肆虐的炮火下,他毅然改行学航空;在归国还是留外的选择中,他坚定地回来报效祖国;在没有机构、没有人员、没有资料的“三无”情况下,他迎难而上主动请缨。个人的能力再高,只有在国家民族事业的大舞台上,才能尽情施展;个人的价值再大,只有融入到国家民族的事业中,才会永恒。吴大观规划了新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的基础构架,培养了一批发挥中坚作用的人才,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吴大观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在国家建设中显示才华,他的奉献已经汇入民族复兴的洪流。我认为,吴大观同志的精神闪光点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一、一生奋斗不止的人生境界。吴大观同志用一生演绎了这样一句为世人耳熟能详的话: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他位居高位时,自己只要动动嘴就行了;在他退休以后,本应该去安享晚年。但他却没有坐亨其成,他一心想着还能为这个社会做多少贡献,创造多少财富。他对人民、对国家、对党和事业无限的忠诚.吴老的事迹告诉我们,成才必须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因此,必须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自已的综合素质,培养辩证思维能力。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爱岗敬业的有用之才。

二、一生跟着党走的坚定信心。吴大观同志的一生可以说是全部献给了党和人民的航空发动机事业,他对事业的热爱与追求,离不开对党的忠诚和坚定的信心。他坚信只有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这种信念他一生都没有动摇过。

三、一生为国为民的高尚品质。吴大观同志一生矢志报国,始终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时刻牢记时代赋予知识分子的责任。他拥有宽广的胸怀,敬业勤奋,奉献社会,严于律己,宽以待

人。在工作中,他要求严格,事必亲躬。他还心系群众,奉献社会,为“希望工程”等捐款近10万元。难能可贵的是,他清正廉洁,从不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教师,我们要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而不懈努力。“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吴老的事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要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艰苦岗位锻炼身手,承担挑战性工作增长才干。要保持创新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要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要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

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1最近,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高度评价吴大观同志是爱党爱国、无私奉献、报国有成的典范,要求认真总结、宣传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7月2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决定,追授吴大观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在全院组织了向吴大观先进事迹学习的全员会,从“吴大观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为什么要向吴大观同志学习”、“我们应向吴大观同志学习什么”、“吴大观同志精神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教育意义”等四个方面进行交流学习。通过交流座谈,增强了广大干警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

吴大观一生的奋斗,就是要为中国的飞机安上“中国心”。对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化作了吴大观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的一生实践。爱国爱党,无私奉献是吴大观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遗产。学习吴大观同志,就要学习他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学习他的事业至上为之奋斗终生的崇高精神境界,学习他不计名利勇于奉献的高尚品德。

学习吴大观同志对共产主义信念矢志不渝的政治品质和无私奉献、严于律已的高尚情操,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践共产党人高尚的人生价值。

学习吴大观同志忧国忧民、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和心系群众、淡泊名利的崇高品德,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我作为检察事业的工作者,同样要认真学好各方面的理论和法律知识。通过学习、要继续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以吴大观同志的精神为动力,立足岗位,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以报国之理想,以创新之锐气,共同开创检察事业美好的明天!

学习了吴大观同志的事迹后在内心里感受到了强烈震撼,他是一个普通人,是一位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员,但他通过自己的一生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体现了一种精神,吴大观精神所蕴含的内涵非常丰富,他献身事业、自强不息的崇高品质,克己奉献、淡泊明志的天地人格,吸引、感染、影响着每一个走近他的人。学习吴大观,就是要学习他敬业、专业、精业的职业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创造一流业绩的实际行动。学习吴大观,就要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他一生历经坎坷,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自己处于顺境还是逆境,始终对党忠贞不渝,对党的赤诚之心丝毫没有动摇过。学习吴大观同志志存高远、以才报国、育才举贤、传承事业的爱国精神。他一心为国,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学习吴大观同志开拓创新、严谨务实、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他以航空报国为毕生追求。学习吴大观同志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民本精神。他心系群众,奉献社会,先后为“希望工程”等捐款近10万元,连续46年每年多交纳党费,临终前又将10万元积蓄作为党费一次交给党。学习吴大观同志清正廉洁、不求索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无私精神。

作为一名党员和社区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联系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要为社区居民服好务,多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以吴大观同志的精神为动力,勤奋学习、开拓创新、甘于奉献,要像吴大观同志那样,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努力实践高尚的人生价值,做一个合格、受百姓拥护的社区工作者。

社区学习吴大观心得体会,要学习他的爱国之心,学习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他现身事业的崇高,他的事迹让中国的每一个人为之感动,他的事迹更是值得每一个去学习。吴大观同志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社会主义无限热爱,对党无限忠诚,是“两个务必”的忠实践行者,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实践者。

向吴大观同志学习心得吴大观同志一生致力于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航空发动机研制方法和程序的研究,主持研制多种型号的发动机,并培养了几代专业人才。为航空发动机的设计研制和促进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生前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他一生自觉接受党的教育,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对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化作了吴大观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的一生实践。爱国爱党,无私奉献是吴大观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遗产。学习吴大观同志,就要学习他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学习他的事业至上为之奋斗终生的崇高精神境界,学习他不计名利勇于奉献的高尚品德。他拥有跟着党走的坚定信心。吴大观同志的一生可以说是全部献给了党和人民的航空发动机事业,他对事业的热爱与追求,离不开对党的……

作为861厂的新进厂大学生,我想说句公道话。861地处三线,交通不便,员工思想观念比较僵化,工厂整体规模不大,经济效益一般,所以员工收入不高,平均工资大概一千五左右。前面有人发长贴介绍861厂,我认为这是有失偏颇的,其目的也是别有用心的。国企改革肯定是要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的,而这部分人绝大多数是学历低、工作不积极、又没有关系的员工,他们是祖上几代人生活、奉献在861厂,所以到如今基本上形成了等、靠、要的思想观念,这种人是肯定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但企业要改革脱困就必须进行破产从组,建立人力资源新机制,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机制,所以工厂在改革的大政方针上是不容随意歪曲和诋毁的,至于改革过程中是否存在黑幕就不得而知了。还有我有必要澄清一个事实:4.25事件的发生并不是自发的,

而是有组织的,抗议的退休职工开始是文明静坐,不过发展到后来是见人进出厂大门就打、就砸,甭管是不是领导,所以后来才出动了防爆警察。

第20篇:吴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战友们:

你们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

想必大家一定知道,在2012年11月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中国依靠着这样的理念变得更加强大,富饶。

十八大,令人振奋,令人激昂。十八大,高举旗帜、求真务实,肩负历史重任,昂然开拓奋进。这次十八大会议,不仅仅提出严格挑选党的十八大党代表,还要求认真总结过去的不足和对未来的计划。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举的是火红的五星红旗;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认真、严谨、人民的利益为上的精神状态;实现和谐为基础、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

中国共产党,满怀豪情的走过了86年,86年的时间对于人类历史的长河来说,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可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却是翻天覆地的86年,我们的党经历风雨,历经坎坷,几十年来励精图治,粉碎了西方国家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解决中国人民温饱问题的预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香港,澳门回归的庄严与喜庆,奥运会和世博会的申办成功,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强盛与尊严,中国终于崛起于世界的东方,重显东方巨龙的风采。

党的十八大精神深深触动了我,如今的中国和平安康,没有了枪弹雨林,也不需要浴血奋战。但有一个誓言扔系挂在无数共产党人的

心头。于是,看到焦裕禄捂着剧烈痛疼的腹部,顶着倾泻的暴雨在泥水中跋涉;又看到郑培民拄着树枝,爬上高高的苗寨;还看到任长霞以弱女之身,奔走于登封市的一村一巷,为除暴安良。还能听到70多岁的老人邓小平,在深情的说:“我是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这块土地。”

为何有那么多仁人志士义无反顾,一心想着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奉献?是那践行在党旗下的誓言,是那党旗下的誓言,铸造了一颗颗不朽的灵魂,铸就了一个个高大而伟岸的形象。

我是一名普通的消防战士,既无去国怀乡的惆怅,又无丰功伟绩可报效给这面党旗,但我却清楚记得,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那一刻,党旗上的镰刀和锤头深深地烙在我心中;那一刻,我激情澎湃,思绪万千。我就不停地问“我该如何践行党的誓言?” 现在,我找到了答案,我对自己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就要用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哪怕我只是一块砖,也要去构筑祖国繁荣昌盛的大厦;哪怕我只是一颗螺丝钉,也要去铺设民族走向辉煌的路轨;哪怕我只是一棵小草,也要为祖国的春天奉献生命的绿色。

我还记得胡锦涛总书记曾对我们消防部队说过的“三句话”, 忠诚可靠,作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绝对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忠诚于党;服务人民,作为一名消防战士,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维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保证社会发展的长治久安;竭诚奉献,是党和人民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用最诚挚的心开展工作,立身使命、献身消防。

俗话说得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军旅生活铸

就了我强壮的体魄、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哪里有困难,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我们消防兵气吞山河的回声和奋不顾身的壮举。

多少次,警铃突然响起,无论是睡梦还是在吃饭,我们都以最快的速度着郝装登上消防车,向火情发生地疾驰而去;多少次,我们不顾生命的安全,毅然与死神拼搏;多少次,我们将至亲至爱仍在家里,将身心献给了人民„„。

我们不会忘记,1987年5月6日的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浓烟烈火中,数千名消防官兵冲锋陷阵、临危不惧,数十名同志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殷殷鲜血染红了大兴安岭,染红了祖国大地。

我们不会忘记,2008年5月12日,一场惨绝人寰的地震降临在泱泱巴蜀,在刚刚过去的汶川大地震中,时间就是生命,命令就是出征的号角,党中央国务院的一声令下,将全国各地消防员们的心灵紧紧的聚在了一起,全国各地消防精英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灾区。

我们更不会忘记,就在几天前,四川雅安又发生了7.0级地震,这一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当地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和痛苦。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李克强分别作出重要指示,国家有关部委和人民解放军快速响应,立即赶赴灾区实施救援。 在惨痛的自然大灾难面前,人们的生命是如此的渺小,然而,正是突如其来的灾难,辉映了千万消防官兵赤子之心般的忠诚,那一个个疲惫而不屈的眼神,一个个奋不顾身的身影,已凝聚成打不垮的信念,撼不动的毅力,点燃一个个生的希望,奏响了生命的赞歌,这,就是对祖国,对人民最无私的忠诚

一桩桩动人的故事,一幕幕悲壮的画面,哪一个不不昭示着一种伟大精神的存在,哪一样不彰显出一种信仰与一种力量。透过这种精神,我们看到的不是狭隘的利己主义的欢悦,不是无耻小人的蝇营狗苟,而是新一代共和国消防卫士勇于献身的忠诚和坦荡。在这种精神面前,我们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对于他们的崇敬和缅怀,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的召唤。

蓝天白云,名山大川,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五彩缤纷的世界和绚丽多姿的生活令人留恋,令人向往,而“消防卫士”是人民群众的“守护神”,是美好生活的“捍卫者”。我们的消防官兵为了祖国的经济腾飞和广大人民的安居乐业,用青春、用热血、用实际行动忠实地履行着“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神圣职责,他们即便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心甘情愿。

在寒冬腊月,呵气成霜,水枪喷出的水淋在身上转瞬成冰,仿佛穿上一层厚重的铠甲,步履艰难。但,想一想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热情澎湃、热血沸腾!

在烈日炎炎,酷暑难当,身穿战斗服摸爬滚打在训练场上,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但是我们毫无怨言!警报响起,令如山倒,头顶浓烟,脚踏烈火,生命悬于一线。为了头顶的国徽,为了八一军旗下的誓言,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我们义无返顾、勇往直前!

也许有人会说消防兵“真傻”,也许还有人会笑消防兵“真呆”。的确是啊,我们曾多少次因为有人谎报火警于酣睡中着装而起,却又徒劳往返;我们又曾多少次劳师动众,而只是为了扑灭顽童点燃的枯草;多少次神经过敏地从睡梦中惊醒奔向车库,等待着的却只是

虫鸣和夜色。我们“呆”,是我们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挂在心上,我们“傻”,是我们把个人的利益置之脑后。我骄傲,我是一名消防兵。当人们看着电视,享受天伦之乐时,我们正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当人们惬意地打着哈欠酣然入睡时,我们正奋战在火场上。因为,我们懂得碧绿的草坪需要园丁去修剪,干净的街道需要工人去打扫,而当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火魔威胁时,就需要我们消防官兵去赴汤蹈火、英勇战斗„„

同志们,我们了解了今天,但更美好的明天等待着我们去创造。十八大完美闭幕了,今后的五十年,是中国社会主义大发展时期。面对党和国家的殷切希望,面对祖国人民的期盼和重托,战友们,让我们紧握拳头庄严宣誓:把青春融入祖国经济发展的大潮、文明建设的春风,把激情汇入这神圣的事业,用奉献谱写壮丽的人生!听,警铃声!这青春的音符跳动得多让人陶醉,出征的号角又再次吹响,轰鸣声中,我们的战车已经启动„„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吴稚晖简介
《吴稚晖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