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游记600字初二(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22 21:02:13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初二作文:国庆游记700字

【篇1:国庆游记】

国庆节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厦门游玩。

10月2号一大清早,我们就坐车去宁波乘动车。火车站里人山人海,椅子上密密麻麻坐满了人,有些人没地方做,就坐在自己的皮箱上。我第一次坐动车,感觉特别兴奋,所以我迫不及待地希望能快点坐上动车。动车的速度非常快,就像我在梦里追跑同学似的。

等到了厦门,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马路上到处都是人和车子,马路两旁到处都是一幢幢漂亮的高楼大厦。

第二天早上,我们去了胡里山炮台。我看到了许多的古代打仗用的大炮,其中有一个大炮特别大,导游说打仗时要十二个人一起用力才能发炮。我还看到了以前士兵住的营房,那房子很低,是用石头垒起来,很结实。

参观完胡里山炮台,导游带我们游览了环岛公路。环岛公路上的景色非常迷人,公路两边绿树成荫,蔚蓝的海面上有许多大轮船。最有意思的是,公路边有许多在跑步的运动员雕像,因为每年的世界马拉松比赛都是在环岛公路上举行的。

下午,我们去了鼓浪屿。鼓浪屿是一个很小的小岛,在环岛公路上时我就能看到整个岛屿。坐船的人很多,你不用走人家就会把你推进去。鼓浪屿上面的人很多很多,从山上看下去,在鼓浪屿的人多得像一只只小蚂蚁在欢快地爬来爬去。在鼓浪屿的钢琴博物馆里,我看到了好多世界上最珍贵的钢琴,那些钢琴跟我家里的不一样,它们的琴盖上都是雕花的,还装着台灯或蜡烛呢!其中有一架钢琴只要用脚踩就能弹出美妙的音乐,还有一架钢琴是用手摇的,真神奇呀!

我还去过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村,那些学校都是陈嘉庚爷爷办的。嘉庚公园也很美,我还在鳄鱼园里看到上百条鳄鱼在晒太阳,很恐怖!

这次游厦门我虽然很累,但是却玩得非常开心!

【篇2:国庆游记】

号称天下第一矶的采石矶,位于马鞍山市区西南约5公里的采石公园里的翠螺山麓,古称牛渚矶。它和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以山势险峻,风光绮丽,古迹众多而列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誉。采石矶突兀江中,绝壁临空,扼据大江要冲,水流湍急,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采石矶历来为江南名胜,古往今来,吸引着许多文人名士,像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陆游、文天祥等都曾来此题诗咏唱,特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多次来采石矶游览,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诗篇。

太白楼面临长江,背连翠螺,浓荫簇拥,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建筑。广济寺西首有蛾眉亭。亭内有数方珍贵的古碑。蛾眉亭据险而临深,凭高而望远,景色秀丽。亭前左前方临江之处,是一块平坦巨石为联璧台,此石嵌在葱郁陡峭的绝壁上,伸向江中,险峻异常。民间传说诗人李白是在这里跳江捉月,骑鲸上天的,故又称捉月台或舍身崖。

联璧台左下侧的临江绝壁之上有燃犀亭,四方小亭简朴典雅。传说东晋将领温峤在此燃犀角照金牛水怪。亭下滔滔江水穿过天门一泻而下,浪击峭壁,卷起千堆雪,气势壮观。亭西侧石阶下还可以看到悬空横出的巨石,上有一只50余厘米长的大脚印,传说是明初大将常遇春三打采石矶时留下的。

翠螺山半山腰还有李白衣冠冢,墓碑上镌唐诗人李白衣冠冢。四周松柏簇拥,芳草菲菲,环境幽静。

相比之下,位于当涂青山的李白墓荒凉并冷清了许多。去年,我们从当涂路过顺便凭吊祭拜李白,游览半天只有我们几人,感觉特别替诗仙凄凉和心寒。当然,如果不是范传正或许我们连这样的墓地也看不到。虽然青山群峦迭翠,芳草如茵,茂林盛树,景色清幽,但比起翠螺山还是逊色不少。李白对青山情有独钟,说一生低首谢宣城,青山日将暝,寂寞谢公宅,宅近青山,同谢朓公之脱骨。范传正为了遂李白的遗愿,他同当涂县令诸葛纵合力将李白墓迁葬于青山西麓。范传正亲自为新墓撰文,谢家山兮李公墓,异代诗流同此路。给予李白很高评价。

【篇3:国庆游记作文】

闻名中外的庐山风景区,位于我国江西省的北部,九江市的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山河壮美,空气十分清新。

我们全家人趁着国庆长假一起开车去庐山游玩。

庐山风景区有很多景点,有仙人洞、天桥、大小天池、花径公园、牯岭街,还有毛泽东、周恩来等名人别墅的旧址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含鄱口的观日出和三叠泉。

早晨,天还没亮,我们就起床了。我们匆匆忙忙地洗了脸,连早饭都没吃,就乘着汽车赶去含鄱口看日出了。到了含鄱口,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抢着看日出的最佳位置。金灿灿的朝霞,把天空中的层层白云染成了金色、粉色、橙色还有大红色,美丽极了!人们一个个都翘首以盼,迎接着太阳的到来。啊!太阳出来了,它慢慢地露出了红通通的脸蛋,瞬间光芒万丈,我感觉心里温暖极了。

看完日出,我们直奔三叠泉。在路上,我们一边看风景,一边还拍了很多的照片。终于到了三叠泉,很远就可以看见三条巨大的瀑布,沿着凹凸不平的岩石飞流而下,落到了碧绿的潭水中。看见如此壮观的景色,我不禁感叹道:原来这就是李白所说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啊!为了近距离的观察瀑布,爸爸带着我乘着小船向瀑布划去。因为太阳照在水面上,所以在水中央我们看见了水上的彩虹,真像是架在水中央的七彩桥。离瀑布越近,我感觉越冷。瀑布落到水里溅起的水花直往我脸上扑过来,我们连忙划着小船回到了岸边。

因为三叠泉在山谷底下,所以我们还得爬一千级石阶才能到达三叠泉的出口。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可是我们刚走了一半路就累得直不起身子。我们互相鼓励,互相搀扶,终于到达了山顶。虽然我们的腿走得又酸又痛,但是我们却领略了祖国美丽的风光,也让我感受到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不懈,才能达到成功的顶峰。

快乐的庐山行结束了,我期待着下一次更快乐的旅行。

【篇4:国庆游记】

10月3日上午从格仙岛坐船回到皮口港已中午时分,我们匆匆在港口吃了午饭,就驱车向盘锦驶去。

我们经沈大高速和盘锡高速,历时4个多小时到达了盘锦市,入住在大众花园宾馆。盘锦市不大,只有两县两区,红海滩就坐落在大洼县境内。盘锦主要以辽河油田而闻名于世,近几年因红海滩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我也是因为朋友的介绍和在网上搜索,才对红海滩有了新的认识,只想一睹她的芳容。

晚上我们打车到二界沟海鲜馆就餐,听说这个季节正是盘锦河蟹最肥的时候。没想到盘锦河蟹果然名不虚传,河蟹虽不大,但味美清香,令人回味无穷。

第二天吃过早餐,我们就驱车向红海滩驶去。一路上奔红海滩的车真不少,车流也比较密集。我们不到一小时就到达了红海滩风景区。

红海滩坐落在赵圈河乡100平方公里的苇田湿地内。它以全球保存得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湿地资源为依托,以举世罕见的红海滩、世界最大的芦苇荡为背景,是一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纯绿色生态旅游景区。

红海滩的门票每人80元,船票80元。进入景区,我们首先坐船在芦苇荡里航行。船行20多分钟下船后,我们又乘车到达了红海滩码头。

我们沿着九曲廊桥观赏着红海滩的美景。原来所谓的红海滩,并非沙子是红色的,而是一种植物—碱蓬草,适宜在盐碱土质——也是唯一一种可以在盐碱土质上存活的草。她每年4月长出地面,初为嫩红,渐次转深,10月由红变紫。她不要人撒种,无需人耕耘,一簇簇,一蓬蓬,在盐碱卤渍里,年复一年地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于光阴荏苒中,酿造出一片片火红的生命邑泽。

徜徉在红海滩,你会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会被那一片片红所倾倒,那种壮观的景致,会深深地印在每一个见到红海滩人的心坎上

游完红海滩,我们在景点买了一袋盘锦大米,据说盘锦大米是在碱地里耕种的,口感应该不错,又买了一袋所谓的野鸭蛋,就驱车返回了长春。

20xx年国庆长假游,虽然只走了三个地方,但每一个景点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一家都喜欢旅游,因为旅游不仅让我们身心愉悦,更重要的是,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

【篇5:国庆游记】

国庆节,妈妈带我去恐龙园游玩。那天虽然十分炎热,但却没呢消减我们一丝愉快的心情。

到了恐龙馆,我们就先玩了个3d游戏,主要讲的是一些恐龙生病了,博士给我们准备了一杆手枪,里面装了治病的药水。我们坐在木马上,朝着带红点的恐龙射击。打中了木马上的屏幕就会显示你的得分,第一次我还不知道怎么打,所以我一分也没有得到。第二次时我找到了技巧,得到了120分。后来我越来越熟练,游戏也快结束了,最终我的得分超过了妈妈,虽然妈妈一开始比我多。呵呵,我后来居上。

吃完饭我独自去玩了童子军训练营。那个游戏太简单了,整个游戏我只花了二十几秒,但是排队排了二十几分钟,实在是因为那天人太多了。后来我们又去看了很多项目,但是好多我都玩不起来,身高不够。我很想去玩行尸越狱这个项目,可是那是成年人的游戏,我也只能望而兴叹!

最后我们去玩了雷龙过山车。这个项目主要是让我们体验雷龙奔跑的样子。这里也是人山人海,人头攒动,我们大约排了三个小时才终于坐到了雷龙的身上。真刺激呀!飞到了半空中,颠倒过来时,我感觉我的脖子像要掉下来一样。慌乱中,我想闭上眼睛,因为我害怕。可是我的感官却不听指挥,在高处的时候把眼睛睁开了,那一刹那,我感觉心跳都要停止了。等我从它身上下来时,我感到心慌头晕脚还软。妈妈问我还想玩什么时,我已经兴致缺缺了。

后来妈妈为了平复一下我的心情,带我去骑大象,和大象来了个亲密接触。我坐在它的背上,它的背一鼓一鼓的,弄得我的屁股也是一抖一抖的。我们还喂它吃了很多的枣子。它用它的长鼻子把枣子一卷就送到嘴里去了,速度之快,令人咂舌。大象很憨厚可爱,虽然它长得不怎么好看,但是我很喜欢它。离开大象,我们就准备出园了。妈妈请我吃了个冰激凌,冰冰凉凉十分好吃。

不知不觉已经下午5点了,我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恐龙园。

推荐第2篇:初二写景作文圆明园游记550字

刀豆文秘助手(www.daodoc.com)之初二写景作文:圆明园游

记_550字

暑假中的一天,我和妈妈来到了北京圆明园游玩。

一下公共汽车,我们就看到十个白色的大字——圆明园第12届荷花节,旁边还有一句古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走进圆明园正门,看见圆明园里绿树成荫,郁郁葱葱;湖边的柳树垂下万条绿色的枝条,像一个绿色的帘子,令人心旷神怡。往前走,就到了荷花池。满池的荷花一眼望不到边,一朵朵荷花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更加妖娆、美丽。走近一看,荷花丛中大大小小的莲蓬随风摇曳,仿佛欢迎我们的到来,又好象在向我们诉说着荷花节的美景。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大小不一。大的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小的仅有两三寸大。在碧绿的荷叶中,无数婀娜多姿的荷花争芳斗艳。那含苞欲放的花蕾更富有一番迷人的情趣,像一个个大鲜桃,使人馋涎欲滴。真是应了那句古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走过荷花池,我们来到了圆明园遗址。这里千姿百态的石头,星罗棋布在山坡和草丛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间那几跟高大的石柱和一座拱形的石门。石柱矗立在山坡上,它不仅造型奇特,而且上面还布满了精雕细刻的花纹。石门躺在山坡下,它的上面也有许多雕刻精美的花纹。原来这里也很美!里面有亭台楼阁,还有同颐和园一样的长廊。但是,八国联军的侵入,不仅把园中的金银财宝掠夺一空,还纵火烧毁了这座世界上最美的万园之园。

这次圆明园之行,让我饱赏了一望无际的荷花,了解了圆明园的历史,真是一次快乐的游览和学习!

初二:贺硕哥哥

推荐第3篇:初二日记过去式的暑假字

初二日记:过去式的暑假_字

唉,我的暑假过去了,但在那段时间里我很开心,也很快乐。 去年,我去奶奶家了,起初我只是天天在奶奶家里看电视,后来一个11岁的小女孩和她的爷爷来我奶奶家串门,后来我就和那个小女孩聊起来了。我知道了她叫关羽桐,嗯„„这个名字很好听。

接着我去了他的家了,陪着她一起玩电脑,我们玩了好多游戏,真是不亦说乎。 后来她说不玩电脑了,去“矿步”吧,“矿步”什么意思?我说。哎呀,到了你就知道了,她说。后来我们就去了,在路上看见两个和我身高差不多的女孩,我真想跟她们打声招呼,可是,我有点不好意思。后来关羽桐说:“秋灿姐姐”。你们上哪啊,“哦”我知道了,其中一个叫邱灿,长得非常像沈春阳。 她说:“我们去矿步”,你呢?“我们也去矿步,不如我们一起走吧”。关羽桐说。“好啊”。邱灿说。

我们到了矿步了,“哇!这好美啊,高高的大楼,绿绿的草地,广阔的地方,还有一丝芳香,这是因为这儿有许多各种颜色的花。”我说。

在矿步,我和邱灿很谈得来,我们一起玩了起来,后来我们恋恋不舍地回了家,因为天黑了。

第二天,关羽桐带着秋灿来找我了,我知道了邱灿家在哪里了,他的爸爸妈妈待我很客气,有给我酸奶,又给我水的。

下午,我跟邱灿去了一个好玩的地方,那是一条长长的、宽宽的河,我们去了那了遇到了两个男孩。“邱灿,这是谁啊”!一个男孩说。“孙志颖”邱灿说。

我问邱灿“这个像鸡窝头的男孩是谁?“哦”他是我哥。我“大爷”家的邱灿说。“哦”,他叫什么啊!我说。“邱伟航”,邱灿说。“那另一个叫什么呢?”我说。邱俊然邱灿说。“哦”我说。

接着在这个炎热的暑假里与我相伴的除了奶奶,就是秋灿他们了。他们每天都起得很早来找我玩,我呢?也禁不住他们的诱惑就跟他们玩了。

我们疯过,我们曾经一起挖过坑,因为我们要生火,生火是为什么呢?因为是邱灿的生日。我们几个挖坑的弄得衣服和裤子全是泥。当然了,我们的脸都变成了花猫了。哈哈„„坑挖好了,我们开始拾柴火了。火着了,“玉米呢?玉米怎么没有”。邱灿说。“不是你负责拿的吗?邱伟航”,我说。“才不是呢,应该是邱俊然拿呀,我负责拾柴”。邱伟航说。唉!看吧,我们总是这样,谁都不愿意去拿。

我们傻过,我们曾一起去过树林,树林很远,我们4个是走着去的。“终于到了,我两腿都发软了”,邱灿说。“是呀,我们是不是很傻呢?放着自行车不骑,走着走”,秋俊然说。邱伟航也跟着抱怨起来,说很累。看你们一个个结结实实的,没想

到走两步道就累得气喘吁吁的了”,我说。这三个人一听一下子蹿起来了,齐说:“筱颖,别在那说风凉话,你难道不累吗”?“不累”,我说。呵呵,其实我的脚都已经麻了,不能动了,所以才没坐下的。

我们笑过,我们曾以爱玩过水,那天非常热,于是我们就到小溪里戏水,你泼我,我泼你。我们都笑了,笑得好大声。

暑假结束了,临走时,我们四个拥抱在了一起。

朋友,下次我们还在一起疯、一起傻、一起笑,你们是我最要好的朋友。 初二:孙志颖

推荐第4篇:游记作文神秘的阿里山之旅字作文

游记作文:神秘的阿里山之旅字作文

小编导语:这是一篇关于阿里山的游记作文,小作者记录了阿里山之行的一路风景,阿里上那沁人心脾的青山绿水、令人称奇的千年神木还有久负盛名的小火车都在作者的笔下鲜活生动起来。更多关于阿里山的游记作文尽在巨人作文网。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阿里山,对我而言是一个神秘遥远的名字,以前,我只能在这首歌里领略它的风采,而这个暑假,我如愿以偿地来到了宝岛台湾,来到了这神秘的阿里山。

车子缓缓地驶入了阿里山山脉,一座座连绵不断的青山映入眼帘,那是深邃的绿,高大的山峦像是一口井,此刻的我们就在这口巨大的井中。沿着曲折的盘山公路,我们的车子到了半山腰,往窗外望去,对面的山已经被薄纱一般的云雾萦绕。云雾中,隐隐约约露出一些青色,刚才挺拔高峻的山似乎害羞起来,用纱巾遮住半边脸,这又为阿里山增添了几分神秘。还没有缓过神来,车子已经驶入了一片云雾中,四周一片白茫茫,除了车灯依稀照亮了前面的道路,剩下的全都淹没在朦胧中。我们坐在车子上,颠颠簸簸,仿佛在仙境中穿行,飘飘欲仙。

经过了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登上了海拔二千六百多米的阿里山。刚踏出车门,一阵阵寒气便扑面而来,这里的温度只有十几度,大家都披上了外套,看来“避暑山庄”的称号还真是名不虚传啊。慢慢地,我们就走进了一片森林,清凉的风儿吹拂过脸庞,惬意极了。我尽情地呼吸着新鲜空气,我已经好久没有感受到如此清静了。这里是一个天然氧吧,我也尽情地欣赏这四周的绿色,慢慢地便和阿里山融合在一起了。

沿着石梯往下走,两旁是形态各异的树木,还有不少“二代树”——第一代的树木死了,第二代树便在它死去的枯木上继续生长。有的依偎在一起,仿佛是情深的父子。这里还有不少的“三代树”,可“四代树”是很少见的。然而,我却遇见了慢慢生长着的“四代树”,只见四棵树相互扶持,缠绕在一起,仿佛它们已经融合为一体,恰似其乐融融、四世同堂的大家庭。

继续走进阿里山,不远处的人熙熙攘攘,一棵直插云霄的大树耸立着,原来这就是二千三百多岁高龄的阿里山神木!它的树干直径足有五米多,需要十几位壮汉才能合抱,需要抬头仰望才能看到它郁郁葱葱的树叶。这位传奇神木却并不显老,甚至比其他的树木更加浓郁。在阿里山,八九百岁的树木虽不足为奇,但能长到二千多岁,真的是个神话了!

告别这棵神木,我们沿着小径继续向前走,一路上的野兰花不少,大

多是紫色的,却也显得分外妖娆,在这

片神奇的土地上增添了一笔绚丽的色彩。伴随着一路的野兰花,我们来到阿里山小火车站。是的,这里就是小有名气的阿里山小火车站。我迫不及待地登上站台,等待小火车的到来。不一会儿,远处响起了“滴答”的声响,渐渐地,小火车出现了,原来这就是它的庐山真面目了。一辆红色的火车缓缓地驶来,在青山绿树的衬托下,分外鲜艳。车门开了,我满怀期待地登上了火车,随着车内广播的响起,小火车缓缓地开动,一旁奇异的树木似乎在向我们道别。火车开到了一条上坡路,在车尾的我正好能一览火车的全貌,它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龙穿梭在山间,和阿里山浑然一体。小火车行驶在山间,我看到了溪涧,看到了成阴的绿树,看到了阿里山的身影。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小火车到站了,我们也该下山了。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见到美如水的采茶姑娘。但回首阿里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美丽又珍贵的记忆。再见了,美丽的阿里山!

评语:作者巧妙地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记录了阿里山之行的一路风景,沁人心脾的青山绿水、令人称奇的千年神木还有久负盛名的小火车都在作者的笔下鲜活生动起来。文章井然有序,有条不紊,而作者对阿里山的喜爱之情就自然地散落于对风景的描摹与刻画中,浑然天成。此外,作者对修辞和字句的精心挑选,对细节之处的独特发现和状写都为这篇写景散文增色不少。

推荐第5篇:初二_写景作文《灵源山游记》

灵源山游记

作者:不详

心中可望登上那雄伟豪迈的灵源山很久了。终于,在暑假一个天高气爽的日子,我如愿以偿。

我带着浓浓的兴致,迈着轻快的脚步,来到山脚下。雄伟壮丽的灵源寺矗立在灵源山上,它依山垒砌,巍峨壮观,气势雄浑,像巨人一样俯视着芸芸如生。我坐车沿着九曲回肠的山路迤逦而上。在山间穿行,真叫人胆战心惊。身旁的山,笔直地向云端伸展着。苍黑色的岩石,突兀嶙峋,有的棱角分明,有的浑圆似球。抬头看时,那岩石仿佛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砸在自己头上。我坐在车里,盯着车窗外近在咫尺的“悬崖峭壁”,大气也不敢出,心里默念着:车呀,你快点儿开吧!可那车不但没加快,反倒更慢了,缓慢得令人发急。车外远远近近都弥漫着山雾,清晨的灵源山,云雾满山,变幻莫测,一片片时隐时现,隐约中几座寺庙藏在白云深处,更增加了一份神秘色彩。

就这样,汽车七拐八绕,而我欣赏着眼前的一番绝妙景致,不知不觉老到半山腰的灵源古寺。

主寺迎面一幅牌匾:“大雄宝殿”。字苍劲雄浑而不失隽,透出豪爽之气,溢出感慨之情,显示出书写者深厚的书法造诣。步入殿内,我立刻被那浓郁热烈的气氛深深吸引。高悬的六方巨型宫灯,透出庄严的橙黄色关晕,如置身真龙天子的殿堂。看着陈列在这里的佛像,古朴、幽静、庄重,给人一种弃恶从善的感召力。我默默注视着佛像,独自承受着心灵的洗礼。寺内香烟袅袅,佛前供奉着长夜不灭的油灯,空中弥漫着油的芳香。抬头看屋顶雕刻的飞禽走兽,栩栩如生,美妙绝伦。殿内还收藏着珍贵的历史文献,有别具韵味的巨幅壁画,还有无数的经卷等文物古迹。在人们心目中,这儿是佛教圣地。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到这里顶礼膜拜,奉献自己的一片虔诚之心。

游览完这灵源山,我油然而生感慨:灵源山,你经过多年的洗礼,宏伟、庄严依然没有脱落。你是百年来人民智慧与艺术的结晶!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璀璨的你定会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来源:http:///zuowen/chuzhong/chuer/xiejing/92721.htm

推荐第6篇:初二下册《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初二下册《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能力目标

1、学习“每”“辄”等词的古义;了解“未之知”这种与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句子。

2、学会分析三种比喻句的不同表达效果。

(二)美育渗透

领会作者文中所充溢的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激情的熏陶。

二、难点、重点

1、文章表现出来的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激情。

2、三种比喻句的不同表达效果。

三、重难点突破:

阅读文章,体会文中的激情。

阅读——讨论——体会比喻句的不同效果

四、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质疑法、讨论法

媒体设计:(略)

教学课时:1

五、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读:

1、同学们,前面我们在柳宗元的陪同下,游览了湖南永州市的小石潭;与苏轼相伴,欣赏了“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的承天寺夜景;在徐霞客的指引下,登游了极其险俊难攀的恒山。今天,我们将“挥师北上”,看看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走,我们也随袁宏道踏青去!

2、范读课文 学生评价 教师点拨

3、整体感知:久居城内,满眼都是红墙碧瓦。一旦到了郊外田野,满地绿意,满眼山光水色,不禁喜不自胜。这篇文章就是作者与友人游历了满井后写的一篇浸透着早春芳馨和感念大自然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美好情怀的佳作。

4、学生自读课文,消灭文字、词语障碍

注意“斫、遁、砾、茗、鹄、呷、蹇”等几个字的读音。

5、学生齐读课文 教师点评

6、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然后在班上交流。

A.同桌借助参考工具书及课文注解疏通全文大意。 同时圈画疑难词句,并向老师提出质疑。 集体解疑,教师点拨。

(泉:泉水,用泉水、茗:茶,煮茶、lei2:酒杯,举着酒杯、红装:穿着艳装—名词动用)

B.作者围绕“满井”写了哪些内容?

讨论明确:柳枝、麦苗、土、冰(水)、山峦、鸟、鱼、游人(板书)

C.作者抓住了这些事物怎样的特点?从原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讨论明确:

水——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光明丽的特点《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能力目标

1、学习“每”“辄”等词的古义;了解“未之知”这种与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句子。

2、学会分析三种比喻句的不同表达效果。

(二)美育渗透

领会作者文中所充溢的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激情的熏陶。

二、难点、重点

1、文章表现出来的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激情。

2、三种比喻句的不同表达效果。

三、重难点突破:

阅读文章,体会文中的激情。

阅读——讨论——体会比喻句的不同效果

四、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质疑法、讨论法

媒体设计:(略)

教学课时:1

五、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读:

1、同学们,前面我们在柳宗元的陪同下,游览了湖南永州市的小石潭;与苏轼相伴,欣赏了“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的承天寺夜景;在徐霞客的指引下,登游了极其险俊难攀的恒山。今天,我们将“挥师北上”,看看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走,我们也随袁宏道踏青去!

2、范读课文 学生评价 教师点拨

3、整体感知:久居城内,满眼都是红墙碧瓦。一旦到了郊外田野,满地绿意,满眼山光水色,不禁喜不自胜。这篇文章就是作者与友人游历了满井后写的一篇浸透着早春芳馨和感念大自然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美好情怀的佳作。

4、学生自读课文,消灭文字、词语障碍

注意“斫、遁、砾、茗、鹄、呷、蹇”等几个字的读音。

5、学生齐读课文 教师点评

6、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然后在班上交流。

A.同桌借助参考工具书及课文注解疏通全文大意。 同时圈画疑难词句,并向老师提出质疑。 集体解疑,教师点拨。

(泉:泉水,用泉水、茗:茶,煮茶、lei2:酒杯,举着酒杯、红装:穿着艳装—名词动用)

B.作者围绕“满井”写了哪些内容?

讨论明确:柳枝、麦苗、土、冰(水)、山峦、鸟、鱼、游人(板书)

C.作者抓住了这些事物怎样的特点?从原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讨论明确:

水——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光明丽的特点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掠也。

则写出了春天山色的清新可人、娟净明媚

柳——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lie4寸许。

则写出了春天柳条的柔软与麦苗破土初生而又整齐喜人的情景。

„„

D. 对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简要概括。

喜悦(板书)

E.这篇文章除了写满井早春景物之外,还写了些什么内容呢?试分析他们在表达文章主题上的作用。 (同桌讨论)

讨论明确:

首段写燕地早春之特征。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和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出游做铺垫。

尾段则表述了作者将以这次游览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并表达了作者不同于一般俗人“以游堕事”。

(二) 小结

这篇短文优美动人,融情于景。文辞简洁而又清丽自然。

五、课堂测试 (出示小黑板)

1、依据课文写出汉字并为之注音

飞沙走(砾) 波色(乍)明 清 (澈)见底

(娟)然如拭 鲜(妍)明媚 泉而 (茗)者

2、翻译下面句子

A、始知效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表判断)

(现在我)才知道城郊田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居住在城里的人没有察觉啊。

B、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高大的柳树夹在堤的两岸,肥沃的土地略有些湿润,一眼望去四周空旷辽阔,(我)好像是从笼中飞出的天鹅,感到自由畅快。

3、找找这篇文章中的比喻句并说说他们的好处。

板书设计:

满井游记

景物 特点 心情

柳枝 柔软

麦苗 破土初生而又整齐喜人

土 微润

水 水光明丽

山 清新可人、娟净明媚 喜悦

鱼鸟 悠闲自在

游人 欢悦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掠也。

则写出了春天山色的清新可人、娟净明媚

柳——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lie4寸许。

则写出了春天柳条的柔软与麦苗破土初生而又整齐喜人的情景。

„„

D. 对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简要概括。

喜悦(板书)

E.这篇文章除了写满井早春景物之外,还写了些什么内容呢?试分析他们在表达文章主题上的作用。 (同桌讨论)

讨论明确:

首段写燕地早春之特征。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和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出游做铺垫。

尾段则表述了作者将以这次游览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并表达了作者不同于一般俗人“以游堕事”。

(二) 小结

这篇短文优美动人,融情于景。文辞简洁而又清丽自然。

五、课堂测试 (出示小黑板)

1、依据课文写出汉字并为之注音

飞沙走(砾) 波色(乍)明 清 (澈)见底

(娟)然如拭 鲜(妍)明媚 泉而 (茗)者

2、翻译下面句子

A、始知效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表判断)

(现在我)才知道城郊田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居住在城里的人没有察觉啊。

B、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高大的柳树夹在堤的两岸,肥沃的土地略有些湿润,一眼望去四周空旷辽阔,(我)好像是从笼中飞出的天鹅,感到自由畅快。

3、找找这篇文章中的比喻句并说说他们的好处。

板书设计:

满井游记

景物 特点 心情

柳枝 柔软

麦苗 破土初生而又整齐喜人

土 微润 水 水光明丽

山 清新可人、娟净明媚 喜悦

鱼鸟 悠闲自在

游人 欢悦

推荐第7篇:《格列佛游记》读后感800字初二作文叙事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800字

刚开始,我对《格列佛游记》并不感兴趣,可是当我一页又一页地翻过时,我慢慢沉浸在作者的写作当中

小说讽刺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政治和各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对英国统治者和政治社会制度的批判和抨击、对拉格多设计科学院的科学家们脱离实际、脱离生产的研究工具给予无情的嘲笑。小说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尖锐的批判性,揭露了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外交、科学文化等方面种种腐败和丑恶,表现出深刻的现实主义力量。

小说中,主人公是一位外科医生叫格列佛。他经历了许多的事情:在小人国里,他成了庞然大物,刀枪不入,一连吞几十头黄牛仍填不饱肚子;在巨人国里,他变成了巨人们的玩偶,被玩弄于手掌间,并与苍蝇和蜂子展开斗争;后来,他来到神秘的飞岛国,这里的人利用鸟的下部的天然磁铁和海底下的磁铁的力量,随心所欲地移动,这同时也是一个可随时传唤鬼魂对话、专门搞些莫名其妙的研究的离奇国家;还有令人深感汗颜的慧骃国,在这个人马颠倒的世界里,更有许多不可思议的故事。

终于,我翻过了《格列佛游记》的最后一页,有着许多的感想。 我不禁想起了唐太宗的三镜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正是唐太宗的虚心,才会有唐太宗时期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文化昌盛,经济、政治、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在小说中,更多的是虚伪,罪恶。

而现实社会,不也如此。多少人,因地位而出卖了自己;多少人,因金钱而背叛了亲友;多少人,因名利而伤害他人

还记得一条新闻,陈水扁并利用职权,与吴淑珍涉嫌共同诈领及侵占机要费,共计新台币1亿零415万。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目。这不正说明了社会的黑暗吗?一个又一个的贪污事件,都在向人民诉说着罪恶的存在。想一想,那贪污的钱,可是从老百姓的手中来的,若是把这些钱,去捐献给贫困的孩子,那该多好?

人呐,真实一点吧,不要让虚伪黑暗弥漫了整片蔚蓝的清空!

推荐第8篇:初二语文《鲁迅自传》《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程

初二语文《鲁迅自传》《徐霞客和》教程 【同步教育信息】 一.本周教学内容: 1.《鲁迅自传》(讲读)

2.《徐霞客和》(自读) 二.学习过程: 鲁迅自传

(一)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想,感知鲁迅的精神品质。

2.了解“小传”的特点,体会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以思想感情为线索的写作方法。

(二)文学常识

1.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出处:《集外集拾遗补编》

3.文体;传记文(自传)

4.传记文分类及特点:

(1)分类:传记,又单称“传”,是记述人物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称为“他传”;也有自述生平的,称之为“自传”。它的篇幅可长可短,内容可详可略,由此可分为长篇传记、短篇传记(小传)。从创作手法上看,传记可分为史传、传记文学两类。史传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传记文学多用形象化的方法,描写各种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及历史背景。史传和传记文常常有一定程度的交叉。 (2)特点:

①要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②实事求是,不能夸张虚美。

③自传的语言比较自由且用词比较谦虚;他传一般用语严谨、平实,并可以发表恰当的评价以介绍人物的历史贡献;文学传记语言生动形象,细节处理上不排斥合理的,艺术加工。 另外回忆录也是传记文一种,评传也是传记文体之一。

(三)生字、生词 浙江zhâ 筹办chïu 幕友mù

衰落shuāi 学籍jí 彷徨páng huáng

(四)整体感知

本文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自传。文章简要叙述了鲁迅先生从1881年出生到1930年的经历与著述情况,语言简朴,感情含蓄,体现出鲁迅谦逊求实的人格精神。

文章主要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简述作者从1881~1930年的经历,寄寓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二是自述创作成果,而且还能深切体会到他深沉的爱国思想与勤奋创作、不懈奋斗的精神。 附表格: 时间

事件(主要活动)

原因 1881年

出生

13岁时

辍学回家

家里遭了很大变故

18岁

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

大约过了半年

改进矿路学堂

毕业之后

被派往日本去留学

待到在东京预备学校毕业

决意学医,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因为确知道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有助力

两年后

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提倡新文艺。

偶然在电影上看到一中国人做侦探而被斩,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有较为广大的运动。

29岁

回国

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

(刚)回国

在浙江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

1911年

到绍兴中学堂做教务长

1912年

做绍兴师范学校校长

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后

到北京教育部当做部员、兼做北大、师大、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

1926年

做厦门大学教授

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

1926年12月

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

1927年4月

辞去中山大学教授

1927年9月

出广东、定居上海

1918年

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

(五)写作特点

1.以时间为顺序,以思想感情为线索组织全文

全文无论是叙述经历,还是自述创作成果,都是以时间为顺序,以思想感情为线索组织材料的。例如第2段写了鲁迅青年时期所经历的三个阶段,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鲁迅思想变化发展的过程和他赤诚的爱国之心。

2.文字简练、语言朴实而不失含蓄、幽默。例:

①“我在留学时,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

该句中“不好”是鲁迅对自己严格品评后的结果,显出语言的朴实简炼的特点。

②“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中的“不好”则是反动派对鲁迅斗争精神的指责、诬蔑,但作者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表达,体现语言幽默含蓄的特点。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一)重点、难点

1.了解徐霞客的生平与贡献,学习徐霞客为求知而探险的科学精神。

2.学习作者围绕中心结构全文的方法,理解写徐母的内容与文章中心的关系。

(二)文学常识

1.作者:侯仁之,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

2.出处:中国历史小丛书《徐霞客》

3.解题:“徐霞客”交代了传记的人物;《徐霞客游记》点明了徐霞客的贡献。两者以“和”字相连,点出了文章的重点是写徐霞客著述《徐霞客游记》的过程。

(三)生字、生词 卒zú旸yáng

岐qí沿落mî宦途huàn

涉猎shâ 塾师shú踌躇chïu chú羁留jī嵩sōng 徘徊pái huái

感慨kǎi

跋涉bá

shâ危垣yuán 杀戮lù散佚yì辗转zhǎn 涉猎:比喻广泛地浏览书籍,一般不作深入的钻研探讨。 眉飞色舞:形容喜悦或得意。 踌躇:犹豫。 羁留;停留。

仆仆风尘:形容旅途劳累。

人迹罕至:人的足迹很少到达的地方。形容荒凉的地方。 危垣:高墙。

杀戮:大量的杀害。 散佚:散失,失传。

(四)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评传,评传是传记中的特殊类。一般传记只记不评或少评,评传则以史实为主,有述有评,寓论于史,既不同于一般传记,也有别于人物评论。本文以史实为主,记述了徐霞客34年主要的出游情况,对出游地方,包括最远的地方,都记述得非常详细,准确,对出游的路线介绍一清二楚,做到用事实说话。本文不仅有述还有评,如开篇“徐霞客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地理学家”,再如结尾段对徐霞客贡献的高度评价。

本文通过写徐霞客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用毕生的精力孤身旅行,完成《徐霞客游记》的经过,高度赞扬了他为求知而探险的精神,高度评价了他对人类的贡献。 本文共7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述徐霞客的生平和贡献。 第二部分(2—5):具体介绍徐霞客游历人生。 第一层(2):介绍徐霞客的家庭背景。 第二层(3—4):介绍徐霞客的早年出游的情况。 第三层(5):重点介绍徐霞客一生中的“黄金时代”的出游情况。 第三部分(6—7):《徐霞客游记》的完成及其价值。

(五)重点分析

课文中写徐霞客父母的内容与文章中心的关系。

从文中可以看出,徐霞客的父亲是一位淡泊功名的真隐士,他的母亲则是一位深明大义、理解儿子的好母亲。正因为有这样的的父母,才使得除霞客从小就能鄙视功名,最终走上追求自己的理想的人生之路。可见这一内容与中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模拟试题】 一.基础知识:

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宦途(huàn)

羁留(jī)

狼藉(jí) B.杀戮(lù)

谬误(miù)

涉猎(shâ) C.散佚(shī)

嵩山(sōng) 彷徨(páng) D.跋涉(bá)

死难(nàn)

乞食(qǐ) 2.下列句中应填的字是()

①我曾主持“小说新潮栏”的编工作。

②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通了一大批人。 ③我便放弃了学,再到东京。 ④用童心的纯真来慰他们烦闷的心灵。 A.藉籍缉辑

B.辑缉籍藉 C.缉籍辑籍

D.籍藉缉辑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传记文章是记载人物事迹的文章。自传则是自述生平的文章。为了突出自己的不凡,自传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夸张和虚构。

B.《鲁迅自传》简要叙述了他从1881年出生至1936年的经历与著述情况,语言俭省,感情含蓄。

C.《鲁迅自传》写到的“提倡新文艺”中的“新文艺”是指“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新文学”。

D.鲁迅写有两篇小说:《呐喊》、《彷徨》 4.与下面诗句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朋友,不要说地上是阴影,那是因为你总低着头。。

A.抬起你的头,大步往前走,把阴影永远留在你的身后。 B.挺起你的胸,抬起你的头,把阴影永远留在你的身后。 C.抬起你的头,迎着太阳走,把阴影永远留在你的身后。 D.迎着太阳走,誓死不回头,把阴影永远留在你的身后。 5.鲁迅原名,是省人,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家、家、家。

6.根据课文,在下面课文语句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动词: “危崖,绝壁,洪流,洞穴,狂风暴雨,丛林绝径,有时真是出生入死,更常常要忍饥耐寒。” 二.阅读理解:

(一)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的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的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1.“弃矿从医”的原因和目的各是什么? 答:

2.“弃医从文”的原因和目的又是什么? 答:

3.文中的“学籍”能否换成“学历”?为什么?文中的“学籍”具体是指什么? 答:

4.19世纪中国发生与日本(明治)维新同样性质的维新运动——“变法,”又称“维新”,可惜失败了。

5.有人说“干一行爱一行”,而鲁迅“弃水从矿”、“弃矿从医”、“弃医从文”,是不断变换行业,对此你怎么看? 答:

(二)

霞客一生,从22岁起,直至去世为止,三十多年间,足迹遍于现在的华东、华北、东南沿海,西至云贵。特别是他晚年的西南之行,不但路途最长,观察记述也最详尽。除去特殊情况外,他在旅途中都坚持把每天的经历与观察所得随手记载下来。他记的是日记,实际等于野外考察的记录。其中也有一些是关于某一地区的综合论述,那是他初步整理的考察结果,是更加值得重视的。没有做过野外考察的人,很难认识到这些逐日的记录来之不易。霞客出游,主要是依靠自己徒步跋涉,而他所到之外又多是人迹罕至的地方。登危崖,历绝壁,涉洪流,探洞穴,冒狂风暴雨,行丛林绝径,有时真正是出生入死,更常常忍饥耐寒。至于人事的挫折,如遇盗绝粮的事,那就更不必说了。但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霞客在一日行程的终了,总是把当日经历与观察所得记录下来。有时日行百余里,到晚上还要在危垣破壁之下,点起油灯进行写作。甚至在露宿山野、寄身草莽的时候,他还是要燃枯草照明,坚持写游记。霞客在旅途中以日记体裁所写的这些记录,在他去世的时候只有一些初稿,没有编订成册。最不幸的是在霞客死后三年,清兵入关南下,当地人民遭到了残酷的杀戮,霞客长子死难,徐霞客的日记原稿也散佚。世间虽有数种抄本流传,但也多有残缺。最后幸亏霞客幼子徐寄苦心收集,才辗转求得已被妄加涂抹的缺本,借着日光的影子照出原文,大体上恢复了原来的面貌,然后刊刻书本,这就是现行的《徐霞客游记》。 1.选文运用的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是()

A.记叙

B.描写

C.抒情

D.议论

2.“登危崖,历绝壁,涉洪流,探洞穴”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为()

A.夸张

B.比喻

C.排比

D.反复

3.对文段中“霞客出游,主要是依靠自己徒步跋涉„„坚持写游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这是作者的猜想,推测之词,完全不是真实的。 B.这是作者的猜想,推测之词,是有根据的。

C.通过这些叙述说明了徐霞客当时所处社会环境的恶劣,表达了对社会的厌恶之情。 D.通过这些叙述,歌颂了徐霞客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 4.从上文中找出表示徐霞客出游艰难的含有动词的词语来。。 5.根据上段文字,请写出徐霞客日记的特点。

6.徐霞客在旅途中所遇到的困难有和。

(三)

我的父亲丰子恺,平日作画,喜欢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取材。记得抗战前在故乡时,他曾画过一个人牵着几只羊,每只羊的颈上都系着一根绳子。画好了挂在墙上,正好被帮我家挑水的青年农民看到了。他笑着说:“牵羊的时候,不论几只,只要用一根绳子系住带头的那一只,其余的都跟上来了。”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他重画了一张之后就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他说从前有个杜处士,珍藏着一幅“斗牛图”,是唐朝名画家戴嵩的作品。有一天他把画拿出来挂在门上晒,一个过路的牧童看到了,说:“画错了!画错了!”杜处士听了心里想,一个乡下小儿竟敢批评起名画家来了,这还了得,便很不以为然地问错在哪里。那牧童说,两牛相斗,牛最用力的是两只角,尾巴总是紧紧地夹在两股中间的;画上的两只牛,尾巴都翘了起来,这不是画错了吗?父亲在结束故事时感慨地说:“看来要画好画,不能光凭想象,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父亲说到做到。有一次为了画一幅背纤图,他事先特地到河边去进行实地观察,发现来往货船走在最前面的纤夫大多是倒走的,经过了解,才知道倒走能够掌握航船的动向,可以随时通知其他的纤夫改变纤法。他便按观察所得画了这幅背纤图。 1.本文的中心句是:。

2.文中记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的结果是:。第二件事是:。第三件事是:。连接二三件事的过渡句是:。 3.丰子恺说:“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这句话强调了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 【试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 1.C 2.B 3.C

4.C 5.周树人,浙江省,绍兴,文学,思想,革命 6.登,历,涉,探,冒,行 二.阅读理解:

(一)

1.原因是“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目的是维新救国。 2.原因是“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目的是文艺救国。 3.不能。“学籍”指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学生资格。 4.戊戌、百日

5.鲁迅抱着救国救民的思想不断根据需要变换工作无可厚非,而后来鲁迅专注于文艺创作并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例证了鲁迅选择的正确。

(二) 1.A 2.C 3.D 4.徒步跋涉,登危崖,历绝壁,涉洪流,探洞穴,冒狂风暴雨,行丛林绝径 5.记录的范围广,内容全,并有科学的考察和综合论述。 6.自然的艰险人事的挫折

(三)

1.看来要画好画„„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

2.父亲重画一张;父亲讲杜处士画“斗牛图”的故事,教育我们画画要仔细观察和向别人学习;父亲到河边实地观察后画“背纤图”;父亲说到做到。

3.强调了学习对象的广泛性,无论干什么工作,什么地位,什么年龄,都可作为请教的对象。

推荐第9篇:游记

游渭滨公园

周末放假,姐姐带我去公园玩。

我们坐车来到渭滨公园。一进公园门就看见两排用花装点的柱子,柱子中间是由花装扮的大花坛。再往里走,有一座大花园,花园中间有模仿奥运会赛场修建的鸟巢,美丽极了,惹的许多人在那儿照相。公园里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我们首先去乘坐“太空飞船”,随着“太空飞船”的上下摆动,我们吓得叫了起来,真是既惊险又刺激,下了“飞船”还觉得脚下轻飘飘的。我们接着又去了鬼屋,鬼屋里有许多人造鬼,个个都青面獠牙,十分恐怖,让人看一眼都觉得害怕,把我吓得紧紧的抱着姐姐,出了鬼屋我的心还跳不停,真是吓死我了。

最后我们来到了渭滨湖边,看见有租船的,我们就商量着去划船,我们租了一艘双人脚踏船,迫不及待的上船向湖心蹬去,可走到湖心时,船怎么也不前进了,只在原地打转,急的我们使劲的蹬,可船还是在原地打转。我们在湖心转了好长时间也没办法,表姐大声地向岸上的管理人员询问才知道,我们把船的控制杆放错了,原来控制杆向前船向右转,控制杆向后船向左转,控制

杆在中间船才向前走。我们学会划船后就去钻桥洞、捡冰块玩。一直玩到湖上没人了才下船回家。今天我不但玩得很高兴,还学会了划船,真有意思!

春游西公园

不知不觉地,树叶变绿了,山变青了,小河也唱起了欢乐的歌,小学生作文游公园。地里的小草偷偷地从泥土中钻了出来,一片一片的,绿绿的,贪婪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燕子不知什么时候飞回来落在树上,叽叽喳喳的叫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万物从沉睡中苏醒,大地一片生机。

今天,学校组织各班去西公园春游。早晨,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欢快的步子,高高兴兴的来到西公园。

一进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用树条编成的“大象”,站在路边,它骄傲的跷起鼻子,好像它正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花圃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有的含苞欲放,争奇斗艳,广阔的草坪像一片片绿色的地毯,铺满园内,我被这满眼的绿色吸引住了。

当我们来到儿童乐园,在教师的组织和安排下,我们开始自由活动,有的同学走进迷宫;有的同学坐海盗船;还有的同学去坐金龙滑车,而我选择了儿童游东园。那里面有各种各样玩的项目,我玩了滑滑梯、荡秋千、跳跳床。同学们玩的可开心了。

游园结束了,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返回学校。

推荐第10篇:游记

第一单元:游记

1、什么是游记

游记是对一次出行、游览、参观等的记录。

游的含义有多种:游历、旅游、游玩、游览、参观、访问、考察等。 通常指叙事散文,主要记叙游览途中的所见所闻。

2、游记的分类:

(1)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性游记 (2)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性游记 (3)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性游记 (4)通过记游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性游记

不论哪一种游记,都是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城市景观、景观中的人和事进行描绘,达到记事、抒情、说理的目的。

3、游记特点 (1)是散文的一种;

(2)以描写、记叙为主,可兼有抒情、议论; (3) 交待游踪,以生动、轻快的笔调描写游览中的所见所闻,抓住景物特点,做到情景 交融,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4)内容广:社会风貌、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

4、游记结构

开头:交代游玩的缘由、时间、地点、人物等背景,概述向往的心情或点出写作对象的总 体特征。

正文:具体叙述游历经过,生动描写沿途景物。 结尾: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第11篇:游记

游记范文

广州一日游

今天晴空万里,是出门旅行的好日子。于是,在妈妈的带领下,我们全家到广州去游玩一天。下面就让我来当回导游,带领你领略沿途的美景吧!

第一站:荔湾湖公园

在妈妈GPS的指导下,很快我们就来到了传说中最能体现南国优雅柔美风情的荔湾湖公园。园内绿草如茵,曲折的桥廊回转醉卧江面,景色优美极了。欣赏了美景,我们还特地去拜了一下四面神,听着妈妈为我们的平安祈福,我的心里暖暖如园中的阳光。荔湾湖公园真不愧“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

第二站:上下九

从荔湾湖公园出来我们径直来到了第二站:上下九商业街。这里热闹非凡,真可谓美食玩乐一条街。我们逛了几圈买了一些东西,美美地饱餐了一顿,便离开了这个嘈杂的地方。

荔湾湖公园的美是幽静天然的美,上下九的美是生机人文的美。然而最美的,在我看来当属世界第一高塔——广州塔。

第三站:广州塔

我们来到广州塔下,抬头望去,广州塔像一颗参天大树,周身被五颜六色的蜘蛛网缠住,非常壮观。待妈妈买好票,我们就准备登塔了。然而,久负盛名的广州塔人气太旺,我们排队等待了足足半个小时才如愿以偿登到塔顶。广州塔一共108层,这里离地面大约433.2米。来到观景台,放眼望去,我立刻觉得自己像一个巨人,底下的房子在我眼里,就像一只只火柴盒,汽车只是体型稍大的蚂蚁,而珠江则缩变成一个小游泳池。这些景物虽然小,它们在我眼里却成了广州最美最壮阔的景观。不知不觉,时间已到晚上八点,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广州塔。

在返回中山的途中,我心中一直回味这广州塔的壮阔和从塔上往下看的景物的美。这次旅行给我留下了珍珠般璀璨的记忆。尽管快乐的时间稍纵即逝,我们祖国河山的美却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里,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西樵山游记

广东名山西樵山是一个景色秀丽的自然风景区。暑假里的一天,我们全家怀着兴奋的心情一起去游览。

我们先去看的是南海观音,只见她盘坐在大仙峰的莲花台上,手拿玉净瓶,头微微往下垂,慈祥地看着每一个路过的人,她一身棕黄色,像是用铜制做的.白天金光闪闪,晚上就会出现阵阵的霞光,晴天光彩夺目,雨天隐隐约约,真是百看不厌.。有很多人虔诚的跪拜着,低头许愿最美好的祝愿!

观音旁边有个金鱼池,我买了一包鱼料,迫不急待地撕开,我先放了两粒,引来了一些鱼,然后倒了一半鱼料在手上,撒在鱼群中间.嘻嘻,有戏看了我正美美的想时,鱼群争先恐后的游了过来,开始抢食,有的非常凶猛有的很温柔,有的快速的吃,有的跳到鱼的身上抢,形成了一幅壮观的画.

传说:那些金鱼已修练成精,晚上会出来做好事.

过了一会儿,我们终于登上了观音山,首先去捐了钱,然后去敲钟,我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抓住钟棒用力向大钟撞去,咚.......那个刻有国泰民安的铜钟被我撞得摇摇晃晃,像个站不稳的醉汉.。

接着,我们去了宝峰寺,领略了大自然的风情,看见了许多精美的壁画,领略了壁画的精巧.。

后来,我们去了天湖公园 ,还参观龙涎泉。只见清泉的水从龙头中一股一股的流出来,不见其源头,十分有趣。山上刻着几行字说,这清泉的水,不仅可以洗手洗脸,还可以饮用呢。于是我迫不及待的用手掬起一捧水,大口大口的喝了进去。泉水果真清凉又可口。最后我和妈妈用空的矿泉水瓶接了满满的一瓶。欢快的提着下山去。

我们快乐的西樵山之旅也到此结束!

奇异的黄山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有看见过这“云奇山异”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玲珑剔透,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迭迭的彩缎,有的像含苞待放的莲花„„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瑰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人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一看,云在脚下飘浮,人在山上好像仙人那样,能腾云驾雾,悠然而去似的;黄山可真险啊,我还从来没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是九十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足即刻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我看见过马尾似的卷云,山峰似的积云,更常看见飘在天空中的浮云,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像滔滔流水似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黄山的云可真白啊,白得就像一匹白纱缎,又犹如刚下的白雪,那么洁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飘动,看上去会使你陶醉。黄山的云真长啊,长得无法用眼睛望到边际,只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浩瀚,像一张大幕把天地都罩起来了。伏在岩石上侧耳倾听,耳朵里彷佛有一种不可捉摸的声音,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旳又是极细小的,像春蝉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草原上驰骋,像山泉在流动,像大海在澎湃。黄山的云多么妙啊,妙就妙在它飘渺恍惚,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引起美感。这真是“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 ”难怪从黄山归来的人都说:黄山云海是个奇观呢,的确是名不虚传啊!

这样的云环锁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衬托着这样的云,再加上空中五彩缤纷彩霞,山顶郁郁葱葱的松林,山间红叶似火的枫树,山下淙淙作响的清泉,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里,这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云海舞山间,奇山异树云中里,天下美景归黄山。”

鼎湖山一游

肇庆位于广东西部,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那里有许多风景名胜,如:七星岩,星湖,鼎湖山,包公寺„„而且肇庆还有许多特色食物,如:大肉裹蒸粽,鸡蛋花,霸王花,莲藕糖„„说也说不尽。 其中,最令人神往的是鼎湖山,那里是我国著名的大氧吧。清晨,远远望去,茂密的树林像披着一块薄薄的面纱,美丽极了。

向山中走去,清新夹着凉爽扑面而来,舒服极了。再往里走,突然听见阵阵“哗哗”的声音,原来是一座瀑布像一块白色的纱巾挂在险峻的岩壁之上,仿佛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沿着瀑布旁的小径往山上走,有一座宏伟壮观的寺庙,那就是闻名中外的庆云寺。据说是一位从日本东渡而来的大师,法名荣睿,途经此地,因病在此圆寂,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大师,在此修建了这座庙宇—庆云寺。

再沿着庆云寺后的公路大约走十来分钟,就到大鼎园了。在里面有许多大小不一,形色各异的鼎。其中在鼎园中间的大理石平台上,放着一个大鼎,鼎有三脚,高约四米,直径约三米,鼎的四周都刻着绚丽的花纹,使大鼎显得更加雄伟。游客们可以往鼎里抛许愿球,祈求愿望能够实现。大鼎的周围有许多的小凉亭,每个亭子里都有一个别具特色的小鼎,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四脚鼎,它的鼎身很小,没有其他大,它的鼎脚长而弯曲,不失优雅之气。虽然没有什么花纹,但朴素之中却透露出一丝华丽。早晨的仪式锣鼓喧天,穿着统一服装的演员们跳着欢乐的舞蹈,旗手挥舞着旗帜,大鼎园成了欢乐的海洋。

鼎湖山真是名副其实的南国旅游胜地,热情的肇庆人期待着您的到来。

神话世界九寨沟

我爱画家笔下的山水画,但更爱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

九寨沟,以她优美的山水,诱人的魅力,给游客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暑假中的一天早晨,我和爸爸、妈妈,还有许多叔叔、阿姨,坐上了开往九寨沟的汽车。汽车开动了,车厢里不时地响着收录机播放的悦耳歌声和清脆的欢笑声。坐在前面的一位叔叔正在给大家讲九寨沟的传说。

九寨沟有九个寨子,一百零八个海子。古时候,有一个美丽、善良的仙女在绣楼上绣花,一位勇敢、英俊的青年前来向仙女求婚,并送给她一面宝镜。仙女非常喜爱这面宝镜,拿起它照来照去,不料一失手,宝镜落在地上,摔成了大小不同的一百零八个各种颜色的海子„„。

我还在无穷地回味着,汽车已经驶进了九寨沟所在地──南坪县。

当天晚上,我们在南坪旅馆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便乘车向九寨沟旅游风景区驶去。

一路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海子呈现在我的眼前,我们好像进入了神奇的水晶宫一般。汽车在一条翠绿、长长的海子前面停下了。啊,这不是长海么?长海像一条碧绿的迂回曲折的走廊,一眼望不到尽头。湖水清澈透明。微风吹来,水面泛起一道道迷人的光波,倒映在水中的景物一会儿聚拢,一会儿散开,一会儿扩大,一会儿缩小。随着微波晃动的水珍山,恰似体态轻盈的仙女在沐浴,又好像美人鱼在游动。

长海的位置真高啊,她在海拔三千公尺的崇山之上;长海真长啊,走了十七公里才到尽头!

沿长海而上,我们又来到了“五色湖”边。湖水像一面大镜子,和蓝色的天空浑然一体,倒映着两边的山色,好像水中长出一座座奇形怪状的高山,彷佛鱼儿在天上游动,鸟儿在水底飞翔。听爸爸说,要是有太阳,五色湖便

呈现出绿、红、黄、蓝、紫五种颜色,和碧绿的湖水交相辉映,湖面好似一颗颗宝石,熠熠闪光。我真遗憾,碰上了倒霉的阴天。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珍珠滩”。珍珠滩的水很浅,刚好淹过脚背。水底长满了青苔,像铺上了一块绿色的大地毯,踩上去软绵绵的。晶莹、透明的水珠像珍珠般从脚背上滚过去,使人感到非常舒服。踩着水,继续向前走,一会儿,便听见“轰──轰──”连续不断的响声,又好像在下着瓢泼大雨。哦,瀑布!真好看,瀑布很宽,水从几丈高的岩石上泻下来,飞溅阵阵白色的雨雾。这时,我不禁想起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写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多么壮丽的景色,真叫人心旷神怡!正想着时,爸爸对我说:“来,我们在这里留个影,让这次难忘的旅行,留在美好的记忆里,留在这美丽的山水之间。”

愉快旅游结束了,可我的心啊,却留在令人神往的九寨沟还没回来呢。

桂林游记

俗话说的好:\"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山水之国桂林,欣赏美丽的桂林风光。

我们来到了阳朔的漓江旁,看见了许许多多的竹筏荡漾在漓江上。我们坐着竹筏顺江而行。桂林的水真清啊!清得能看见水中的自己;桂林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桂林的水真凉啊!用脚轻轻地触摸着水,一股沁人心脾的凉意涌遍全身。师傅一边给我们划船,一边为我们介绍美丽的漓江的风景。你瞧,那就是九马画山,顾名思义就是九匹马构成了一座山的风景。还有形态各异的山,如猪八戒背老婆、青蛙看江、乌龟爬山;最有名气的一道风景是二十元人民币反面的风景。看完后,让我不尽想起一句\"阳朔山水甲桂林。\"

\"快点、快点!\"原来,我们来到了龙脊梯田。欣赏梯田风景秀丽,景色宜人,一排排、一列列的像楼梯一样,真有趣!一开始,天气雾蒙蒙的,只能看见隐隐约约的一点红瑶族的村庄,还能看见隐隐约约的梯田轮廓。中午,当阳光穿过云雾,金灿灿的梯田出现在我眼前。我情不自禁的赞叹起来,\"红瑶族人智慧的结晶!能开垦出如此秀丽的梯田,真让我流连忘返。

象鼻山屹立在漓江和桃花江之间。我们先从象尾拾级而上,来到了象头,站在观景台上,能看见桂林的全景。远看象鼻山像一头无比巨大的象拖着它那长长的鼻子垂到了水中,正在水中嬉戏。在象鼻山前,我还做了一回渔民,坐在竹筏上,掌控着鱼鹰。

随着的课本的脚步,我们游览了桂林象鼻山,参观了刘三姐故居,荡漾在阳朔的山水之中,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感觉。

第12篇:游记

游记两篇 教学目的:

1. 积累文言词法句法知识 2. 学习中国明代和现代游记的特点 教学重点 1.2.

教学难点: 1.2.如何在描写中见出深意 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 体会作品在游赏自然风物之外的意义

学习作者希望泽被万民的理想和探洞寻幽的勇气

教学步骤: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及背景

1、刘基及其作品

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处州总管府判。其时正处元末,元朝统治集团急剧腐化,政治极端黑暗,人民的负担已不堪承受,再加上水旱灾难不断发生,于是忍无可忍,相继起义,反抗的浪潮风起云涌,最后形成了以红巾军为主的元末农民大起义。在农民起义的强烈冲击下,元朝统治摇摇欲坠,不少有识之士纷纷感到元王朝的覆亡已为期不远。

仕途曲折的刘基也有同感,特别是他对元朝统治推行的民族和阶级的双重压迫,以及不能选贤任能而专用贵胄亲佞的昏庸朝政,早已深恶痛绝。以至于弃官归隐,发愤著述《郁离子》,以抒胸臆。

刘基善文章,与宋濂齐名,为明初诗文代表之一。主要著述有《郁离子》、《覆瓶集》、《梨眉公集》、《写情集》、《春秋明经》等,皆收入《诚意伯文集》。

《郁离子》,郁,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书成不久,他即出山离家,成为朱元璋的亲信谋士,协助朱元璋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

元至正二十年(1360),刘基应邀赴应天(今南京),为已有所基业的朱元璋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刘基见元朝已大厦将倾,各地红巾军虽然势大,但韩林儿缺乏王霸之气难成大业,而朱元璋却有帝王之相、吉星高照,遂劝其脱离韩林儿独树一帜,并为谋划先剿灭陈友谅、张士诚,继而推翻元王朝的用兵方略,进一步完善了朱元璋早先采纳徽州儒生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进言所制定的战略部署;又参与机要和代朱元璋起草各种檄文告示,制订政策法令,出力甚丰,以至被朱元璋誉为“吾子房”(子房即秦末助刘邦成就汉室大业的留侯张良)。明初,刘基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因开国有功封诚意伯。洪武四年(1371),为丞相胡惟庸所谮,受朱元璋猜忌,心情郁积难解。洪武八年(1375)终于忧愤至死(一说被胡惟庸毒死)。

2、林纾

林纾(1852~1924)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补柳翁、践卓翁、长安卖画翁。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早年曾从同县薛锡极读欧阳修文及杜甫诗。后读同县李宗言家所藏书,不下

三、四万卷,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光绪八年(1882)举人,考进士不中。二十六年(1900),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所作古文,为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推重,名益著,因任北京大学讲席。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后在北京,专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

882年对于林纾来说是关键而又具转折性意义的一年——从一个穷秀才一跃成为江南赫赫有名的举人。在摆脱贫困窘境的同时,他广结师友、饱读诗书。爱国心切的他,虽已过而立之年,却不辞辛苦,七次上京参加礼部会试。原本一心报效祖国的林纾“七上春官,屡试屡败”因而从此绝意于仕途,专心致志地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1897年,已步入不惑之年的林纾捧着《闽中新乐府》和让洛阳“一时纸贵”的《巴黎茶花女遗事》译本开始了他迟来且丰硕的著译生涯。然而,林纾涉入译界却是极为偶然的事,他的译作如此畅销也在意料之外。当时恰逢林纾母亲去世,接踵而至又是妻子病故。魏翰、王寿昌等几位好友为帮林纾走出消沉的困境邀他一同译书。林纾起先再三推脱,最后才接受了这一请求。《巴黎茶花女遗事》得到国人相当的认可,从某种程度上激励着林纾沿着翻译文学作品的道路继续走下去。

3.游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将写景、叙事、抒情熔于一炉。游程、游观、游感是游记文体的三大核心要素。

古代游记由于同时具备文学、旅游以及审美的内涵和要求,因此在思想内容和手法上都有着自己突出的特点:

一、折射出时代特征,表现出较为深刻的社会意义游记这种体裁,虽不适应表现重大的主题,但通过记游写景来抒情言志,寄托感慨,生发议论,表现出不同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情怀,也能折射出某一时代的特征。如元结在《右溪记》中,通过描写右溪的“无人赏爱”,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情,从侧面反映了社会不公的黑暗现实;王质在《游东林山水记》中,通过描写朋友的“积岁忧患”和自己的“羁旅异乡”的愁情,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离乱;柳宗元在《钴姆潭记》中,除了借山水倾吐自己横遭贬谪的悲愤外,还借潭上居者“不胜官租私卷之委积”、“愿以潭上田贸才以缓祸”的事实,直接反映出封建统治者横征暴敛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具有较深刻的社会意义。

二、其中一部分不仅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杰出的科学著作如《徐霞客游记》中,作者对所经历过的山川,除描写景色外,还一一辨析了它们的源委脉络,并对当地的风俗民情、关梁要塞、名胜物产作出生动、详细的记载,在丰富和发展我国游记文学的同时,又充实和发展了我国的水文、地理科学,为后人对地质、水文、生物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三、从选材到描绘,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技巧选材上,游记作者总是根据美学的观点、游览的进程、时间的先后、表现的重点来选取自然的景物,使所描写的对象,在既符合历史、地理和生活真实的同时,又能从不同的角度给读者一种赏心悦目的感受。在具体的描绘上,吸取了我国国画的特点,利用虚实相生、以少胜多的技巧,让观赏者借助于自己的想像,读出文中本来没有而又确实能感受到的东西。如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尽管没有一字一句是描写潭水的,但潭水的清澈却从游鱼的形态、活动中完全可以感觉得到。

四、具有多样的风格和丰富的语言古代游记虽然每篇都不外乎是描写山水景物,但是由于作者们的生活经历、气质素养的不同,游记所呈现的风格也千姿百态:有的清丽,有的雄浑;有的翔实,有的简朴;有的空灵,有的凝练;有的如行云流水,有的如奇峰邃洞,充分表现出风格的多样性。古代游记的语言也是因人而异,各具特色,丰富多彩。不过就大体而言,都显得精练准确、生动优美、流畅自然、明净简洁,达到了瞻言而见貌、即字而知时的境界。我国古代游记成就斐然,是我国文学遗产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多读这些作品,有利于提高我们鉴赏大自然的美的能力,培养我们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怀;同时,在美的熏陶中,我们的视野将更加开阔,我们的智慧将得到更多启迪。

二、教师范读,学生诵读文本

思考几个问题:1.在《活水源记》中,作者体现出他的壮志,如何体现的呢

2.在状写活水源时,作者突出了它的什么特点

3.栖霞紫云洞有什么特点,作者如何突出这特点的

4.游栖霞紫云洞与作者的翻译有什么关联 小结:游记就是要写出沿途景物,风土人情。开头要有交代,时间地点缘由向往等,最后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文字疏通,积累文言文知识点 1.《活水源记》 A.寺居(于)山中

B.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判断句 C.奎上人居(于)之。 D.有泉焉(兼词) E.其始出(于)石罅

F.冬温而夏寒(冬夏,名词作状语) G乃溢而西南流(西南,名词作状语) H.乃伏行(于)沙土中

J.东至山麓(东,名词作状语) K.又东注于若耶之溪(东,名词作状语) L.又东北入于湖(东北,名词作状语) M.而澄澈可鉴(鉴,名词作动词) N.终日坐(于)水旁

O.名之曰活水源(名,名词作动词) P.居石(于)穴中 Q.黑色而赤觜(主谓倒装) R.恒鸣(于)其上 S.立(于)石上 T.终日旋转行(于)水面 U.有君子之德焉(兼词)

V.宜乎白野公之深爱之也(主谓倒装) 2.《游栖霞紫云洞记》 A.道山径至栖霞禅院止焉(兼词) B.周以缭垣,约以危栏(状语后置) C.石根下插(下,名词作状语) D.投以小石(状语后置) E.有泉穴(出于)南壁下

F.岩顶(生)杂树,附根(于)石窍 G.饮茶(于)僧寮

小结:作家行为会有一些固定句式,找到规律的话,合并同类项,会容易掌握。

第三课时

一、分析《活水源记》

1.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为何提到华阳外史弘景和欧冶子等人?

写了活水源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几个人,有高人,隐士还有朋友。另外有文有武。都是做大事的人,暗含于自己类同。

2.第二段写了活水源的什么特点,怎么写的?

特点“活”,水流清澈,周围的动植物都很有生机。泉水不会枯竭,而且分为四个池子,完全不断的,最后汇入溪水中,可见水量丰沛。(这样的泉水与那些动植物有什么关系)在这样的泉水的滋养哺育下,植物长得郁郁葱葱,动物有食物有水,长得体色正,叫声嘹亮,虽然都不大,不出名(喻指百姓),但个个活得生龙活虎。

3.第三段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是什么呢?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发出什么感慨

作者希望像那个泉水一样,清澈,不穷,让大家来依附,形成君子,旱时,可灌溉农田——作者也极希望经世致用。他希望自己可以为官清廉,惠及百姓,让百姓在困难的时候也可以生存。 普通人可能就会写这个地方风物宜人,景色清幽,以后还想再来。作者则是以活水源自喻的了,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恩泽(如水)万民

二、分析《游栖霞紫云洞记》 1.第一段内容是什么

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缘由,介绍了紫云洞的地位,最胜,旁边有名人墓葬和禅院,可见历来为胜,早已有名。

2.第二段内容,写出了紫云洞什么特点

深幽。四周需要围栏保护游人,可见深;从上俯瞰不见底;从下仰观,不见顶,可见幽深,还有蝙蝠(喜欢居于岩洞,用超声波来判断前方是否有障碍物),还有岩滴(浙江温度高,水汽从空气中直接凝集在地表或物体上的凝结现象) 作者还利用台阶,石根,小石子,石头缝隙的光等,从各个角度证明洞的幽深,包括下一段谈到的苔藓等。

3.第三段内容,突出洞的什么特点

奇诡(奇异;奇怪难测):就是有按常理想不到的东西 A.奇(异,美)诡在本来以为很窄,却发现里面很大

B.竟然有岩泉,于是加上上露天光,就孕育了生命(很难蒸发,探洞历险) C.岩顶上长树,利用泉水,也更要阳光,位置奇诡 D.姿态各异的怪石,不知是否经历地质变化而来

4.与王安石《褒禅山记》不同,各自完成各自的想法,作者此处借写游程,要阐发什么独特感受呢? 美好的东西,要记下来,图而藏之,永久保留,遇到恰好有朋友来,不是保守,而是非常高兴,立刻让他们也去体验探洞的愉悦。与作者翻译外国文学家的作品也是一个意思,奇文共欣赏,不可一个人几个人专美。

小结:在看似简单少味的游记之后,是作者心情性格志趣的综合显示,要好好沉淀,体会出其中的真义。

第13篇:游记

夜宿**湖

常记得小时候,清爽的秋夜,坐在村外哗啦啦的小河边看星星,河水清清,流萤飞舞,天空是那么的高远。长大后,来到城里开始所谓的奋斗创业历程,居于水泥森林的都市,奔忙于工作的繁杂和家庭的琐屑之中, 似乎早已经忘却了夜晚的天空是什么样子。透过高楼矗立的狭小缝隙,只能看到一隅逼仄的夜幕。闪烁的霓虹灯,让灰蒙蒙的

底衬下显现出来的几颗星星更加黯淡无光,死气沉沉。为了寻一片记忆,找一片宁静,看一眼曾经的夜空,在一个秋日的傍晚,和朋友相约来到有“天然氧吧”之称的旅游原生态风景区**湖。

湖水湛蓝,如一块巨大的碧玉镶嵌于重山峻岭之中,在夕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浅浅的水边可以看到水底的沙石、游动的鱼儿,轻轻地走过去,甚至可以发现几头浑身透明的小虾。钓鱼的把钓竿一字排开,静坐在湖边闭目养神,享受那份“在钓不在鱼”的清闲。飞驰的游艇,激起一串雪白的浪花,也激起一湖欢快的笑声。秋日的山山坡,早已经褪了绿衣,换了彩裙。麻栗宽大的叶片泛出金黄,黄栌和火炬树渲染着秋的热情,还有松林的翠绿,槐树的淡黄,山石的冷寂和沧桑,即使最高明的画笔,也难以尽显其独特的风韵。

“黄昏,溶尽乌鸦的翅膀”,暮色随着清凉的山风如期降临。湖水、宾舍、草木、小径以及欢笑也都渐渐沉入无边的夜色之中。吃过晚饭,我们把帐篷搭在**湖宽阔的大坝上,仔细品味秋夜的清凉。也许只有在这山野中,才能真正体会一个“真正的夜”。山中的夜晚是如此的清净与安详。唧唧的秋虫在草丛中吟唱婉转的小夜曲,大坝里面的湖水轻轻拍击着湖岸,下面流泻的水声哗哗作响,营造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也更衬托出夜的寂静。在城里面,不论你门窗再严窗帘再厚,也总能听到汽笛的鸣叫马达的轰响,听到小饭馆的喧闹ktv的歌声,绝对享受不到如此静谧的夜晚。

远处宾舍的灯光闪烁,给黑幽幽的山峦一抹亮色。宝石蓝的天幕上,密密麻麻的排满了一颗颗闪烁的星星。这才是夜宿山野的最美处。银河偏西,依然光彩耀眼,仔细的辨认能说得出名字的几个星宿,北斗七星、牵牛织女,还有大熊小熊,依稀勾起童年月夜下河边捉鱼摸蟹的美好记忆。外婆的葡萄架下,依旧月光如水,可物是人非,早已是人去架倒,荒草满径。在山野之中,你才能够看到更多的星星。而且此时的星星似乎要比城市的星星要低得多,站在山顶几乎伸手可摘。在这样寂静的夜晚,在自然的怀抱之中,远离俗世的喧嚣,你的心会自然的沉静下来,功名利禄,蝇营狗苟都显得那么的荒诞和可笑。此时,你才会更加深切的体会到生命的可贵、自由的可贵、自然的可贵。你才会更加理解当年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一腔情愫。

其实,去**湖住宿,完全可以住在旅馆里面的。高档的“缘湖宾舍”,背山依水,房舍离湖水不过数丈;集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泰和、祥和、瑞和三楼,在绿树环绕之中,居高而临下,可以俯瞰悠远的湖面和起伏的群山,也绝对是工薪阶层可以承受的享受。然而,于我来讲,更喜欢的还是在自然的穹窿下支一顶帐篷,让山风拂过耳边,让树木的清香盈满心扉,让浮躁的心灵在安详的夜晚慢慢沉静,让迷失的魂灵慢慢找到本来的方向。

夜,睡了。我,也睡了。在这湖边静谧的夜晚,一个曾经纯真的梦开始返青……

第14篇:初二叙事作文寻觅春天的足迹字

初二叙事作文 :寻觅春天的足迹_字

冬风随最后一片枯叶凋落而渐渐变小,在小屋里窝了整整一个冬天的人们又熙熙攘攘的出现在了大街小巷。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日子里,我早早的换上了美丽的新装,踏上了迎春的路。 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我狼狈的捂着咕咕叫的肚子,一路小跑来到一个红薯摊位前,想要买个红薯填填肚子。卖红薯的大爷正在给一旁的老婆婆披上衣服,见了我笑呵呵的起身招待,“小妹妹,要一个红薯不?”老爷爷笑着问道,那和煦的笑容在苍老的脸上漾开。我怪不好意思的摸摸自己的肚子,拼命点头。老大爷笑呵呵的跟我说:“姑娘是在抱歉,这天也没多少人愿意出来买红薯,要不我现给你烤一个?”老爷爷的话像是给我可怜的肚子当头一棒,更加不争气的叫了起来。我本想走开,去其他地方觅更好的吃的,可老爷爷那和蔼可亲的面容,我又不舍拒绝,只好安慰着不停抗议的肚子,站在原地傻傻的等着。 二月的春风依旧带着些许寒意,我哆嗦着身子,上下的牙齿不满般“得得得”的“打架”,冷得就差没大展拳手做一套广播体操了。环顾四周,我看到了刚刚那个老婆婆,满脸苍白,她额头上一条条宛如沟壑的皱纹印证了这匆匆时光,也许当年她还是个爱听情话的小姑娘,如今却只能终日坐在这里,仰望只属于她自己的那一份天空。老婆婆的眼中蒙着一层模糊糊的泪水,嘴里还不停的流口水,羸弱的好向轻轻一推就能倒下,但她的目光却始终落在那个老爷爷身上,薄唇微启,我听见她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这话我表示不赞同,这日子是快到春天了,可是这依旧让人缩手缩脚的天气,哪里有春天! 等待的时间格外的漫长,拿到热乎乎的红薯的那一刻,居然有一种热泪盈眶的冲动,居然会感觉自己是最幸福的大朋友。正当我跟老爷爷道别转身准备离去时,我听见身后“嘭”的一声,我赶忙转过头去,看到一只野狗嘴里塞着几个红薯匆匆的跑掉了。我瞬间便明白过来,眼里就只剩下老爷爷一个箭步冲上去扶起老婆婆,挡在风口为老婆婆仔细检查是否摔伤,检查了一遍又一遍,询问了一遍又一遍,才重新为老婆婆披好衣服,这样冷的一个天,他居然流下了汗水!我像是被遗忘般傻傻愣在原地„„老大爷打开锅盖那一瞬间,我下意识的用手去挡住那高温液体迸出,待到白气散尽后,老爷爷用那骨瘦如柴的身子去替老婆婆档白气的身影像是慢动作般,在我脑海里放了一遍又一遍,似乎要让我细细品味那其中的韵味。

最后,我也终于明白了老婆婆口中一直重复的话语:“春天来了。”的真正含义,这个春天,她有

老爷爷无微不至的关爱,有老爷爷用干瘦的身子为自己挡住一切危险的体贴入微,所以她在这严寒天里感到甜蜜的幸福。 在这个不同寻常的初春里,我寻觅到了春天的足迹。 初二:w王婧雨

第15篇:字

《红楼梦》读后感我认为《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败落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还是仕途的,都是走向没落,在爱好大团圆结尾的中国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

我很感谢续者高鹗,尽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让她别了宝玉,我觉得很好。

不是说我天生残忍,喜欢看别人的悲剧,不过不是有句话说:赛翁失马,焉之非福吗?对于黛玉来说,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的悲剧结局,是她的幸福。当她在地下安静地沉睡时,看着宝石仍在凡是寻找出路,不得不说,她还是幸福的。

或许两个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该相遇,因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会将浪漫消磨得一干二净,最终,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饭。所以,就让浪漫在最美的是画上句号,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忆。

可是也许你会说,黛玉死的很悲惨,一点也不浪漫。关于这点,我也是不赞成的。也许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许黛玉确实应该泪尽证前缘,这样不是更好吗?她牵挂着宝玉,用她全部的热情为这一知己痛哭,怀着深深地思念。这样的死,何尝不是高贵神圣的?然而高颚没有这样写,他最终让黛玉很庸俗地指天愤恨,气极至亡。

尽管如此,她最终是在贾府垮到前离开这是非之地的,否则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么大的刺激。宝玉是个纨绔子弟,他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能给予黛玉的甚实很少,谈不上保护与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别人保护的弱者,所以在他身边。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能带着回忆离开他,是种幸福。宝玉自己能给予黛玉的只是几句好话,他连痴情都谈不上。看看宝钗的下场,不得不说黛玉是幸福的。当然有人说宝钗需要的只是宝二奶奶的宝座,她并不在乎宝玉,是这样吗?难道有个天生喜欢孤独的女子吗?不管怎么说,寂寞地独守空房总是悲惨的,何况的所谓宝二奶奶的宝座,她是不是坐上了还是问题。

我一直疑心宝玉并不是因为黛玉二离开贾府的,否者他不会娶宝钗。他最终的出世是因为他的世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终于明白他的斗争,他的思想其实全部是依附着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么思想斗争,统统没了。他不得不离家出走,也许是为了避祸。

可以试想一下,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厨做羹汤的场景吗?穿着破衣烂裙,甚至是要依靠袭人的救济,然后她当然无法再刻薄人,说闲话,只能独自垂泪,不关爱情,而是生活。当生活给黛玉的爱情画上巨大的问号时,黛玉能如既往地爱着宝玉吗?我想不会,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龙王庙的。然后宝玉最终www.daodoc.com受不了家庭的压力,还是一走了之。这是很有可能的,他没有照顾好宝钗,负担不起生活,同样对于黛玉,他也不过如此。

其实爱情就是很短暂的,至少这横刀截断的爱情给了我们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像杰克之于罗丝,他是她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却不是唯一。 读红楼梦有感1000字

我用目光碾过那本书,安静,顽固,浮华的尘土早在时光流逝中抹去,昨日的梦呓隐约中透露出这本红楼。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一切的故事,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是真的,它凄美得让人难以相信,是假的,它却真实得可怕。不过转念一想,又何必计较呢,若是看透了一切,这本书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我,宁愿在迷失中品读这本书。

贾家,宁荣二府,这是财富,权势的代名词,可其实有谁知晓,一入豪门深似海,宝玉,宝钗,湘云,包括黛玉,整日待在大观园里,吟诗赏花,固然风雅,可这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而且整日的限制,使得大观园里的人情感封闭地可怕,越压抑越多,爆发时什么都拦不住。

踏破时间,回首那一段缠绵凄苦的情史,一段大家族的落寞史,过去了却也过不去。初识黛玉,容颜惊艳,明眸皓齿,只是那双眸子却总是含满了泪水。宝玉,娇生惯养,却也才思敏捷,嬉笑不羁,却也纯真无邪。相见时的似曾相知,宝黛之缘,在相见的那一刹那早已注定。就在这大观园之中,宝黛互相的情愫至此开始酝酿,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上天注定的缘分,却也拗不过贾母的一语定音。

美黛终损,谁可知当时一怒摔玉只为伊人。焚稿时,有谁知道黛玉心中的苦楚,泪洒了一遍又一遍,宝玉却还蒙在鼓里,在为他和“黛玉”的婚事而欢天喜地,两处气氛差距之大,却能异曲同工地显示出两人之间的爱意。终于,终于,那个眼里常有泪水的绝代女子,最终含恨而去,黯然飘逝。而宝玉最后知道了真相,伤心欲绝,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最终看破红尘,即使中了举人也无心再管,无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后人只知道,原来的那个纨绔公子贾宝玉,身边再也没有那个叫林黛玉的佳人,一切,都结束了。

贾母是非常疼爱宝玉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只是她有她的观念,宝玉有宝玉的想法,碰撞之后,只得一切按照贾母的意思去办。

再去看王熙凤,她果敢,泼辣,心肠却也阴毒。她收受银两,逼死年轻情侣,逼死尤二姐,犯下的罪行着实不少。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王熙凤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女强人,她将贾府上上下下的事务处理地有条不紊,几乎没有出过乱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当家人的角色,而且最后王熙凤身患重病,还要处理贾府事务,最后被所有亲人背弃,死得也确实可怜。

贾府的丫鬟们也是构成红楼的重要元素,虽说是丫鬟,却也都是气质出众,富有才情的雅女子。袭人,鸳鸯,晴雯,妙玉,哪一个,不是令人倾倒的女子。

结束了这本红楼,内心却依然波澜起伏,是是非非,恩恩怨怨,都在最后的结尾诗中结束了......

读红楼梦有感1000字

一样花开到底迟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到底迟

——题记是九月,秋意渐浓。

有风从墙外自由的天空吹入贾府,那四角的天空,终被风慢慢吹成了秋天。

风从竹篱吹过,浸入即将盛开的菊花的经脉中,唤醒了枝头上贮藏了一春一夏的蓓蕾,以常人看不懂、也看不清的方式缓缓张开慵懒的蕊,清凉的香气,不知不觉在微凉的空气中弥漫开来。

只不过,会有人看懂,只不过,时间未到罢了。

千古红楼,梦一回。前生,是那棵世外仙姝;这一世,化作了这个叫作黛玉的女子。她那照水姣花、扶风弱柳的娇弱身躯里,蕴藏着超越脂粉的不凡禀赋。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样精致婉转的别样情怀,还有那深深隐藏在思想深处的叛逆情怀,在那世俗小人眼中是那样的不和谐。又该怎样同那冰冷森严的封建制度相融合呢?

只好格格不入。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那是个怎样的女子啊。如冰雪般晶莹剔透,如玉般纯净无暇。从小寄人篱下,“风刀霜剑严相逼”,而她只是想与心爱的人在一起罢了。她那样的孤标傲世,可又有几人懂她?人们常把女子比作花,却很少把女子比作菊花。的确,那淡泊疏野、那孤标傲世、那顽强清高的菊,怎会和纤弱的女子联系在一起呢?千年之前,有一个叫陶渊明的男人,把菊花的魂升华到了百花之外;千年之后,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林黛玉,用她纤纤玉手摘下了菊花沉睡千年的魂。花的魂魄和她的灵魂就这样契合在了一起。因为她本是这样的人啊!

有人说黛玉不如宝钗稳重、宽厚,可宝钗那样老成、圆滑处世的富贵花,又怎能和林黛玉这瓣瓣傲骨的世外仙姝相提并论呢?

不禁想起爷爷的大书柜。从那里,我翻出了多少书?犹记得那四本《红楼梦》啊,浅青色的书面、老式的线装本,微微泛黄的纸,连“梦”字都还是繁体。旧旧的样子,犹如一位在岁月里模糊了背影的女子。然而,那金陵十二钗却活灵活现地在纸上浮动了。那么多的人物,那么多的哀伤,让我一时不禁莞尔,一时不禁落泪。在别人大叫读不下去时,我无可救药地爱上了《红楼梦》,和那个,孤傲脱俗的女子。

会忍不住想象,她在一百多年前某个睡不着的夜晚,怎样的落寞,怎样的黯然神伤。口齿噙香对月吟。无人懂。

那样的孤独无助,让人不禁隐隐地心疼。在秋后的某个午后,徘徊在满园清香中,听伶人们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偶抬头,迎风一笑,那样的林黛玉一定冷到了极点,孤到了极致,犹如一枝秋菊俯视那早已成为春泥的落红。那一刻的清香,逍遥了整个秋天,逍遥了她的一生。

想,潇湘馆那里的竹篱是否日日被黛玉那沉静悠然的喃喃细语所敲打?黛玉又是否常坐在那石上,看着书,轻念一句“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还是,如后人所道,潇湘妃,枉凝眉,千古红楼梦一回。还是如往常一样,不悲不喜。

或,面对那菊花,轻拢水袖,漫展柔荑,轻捻一朵菊,念道:“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到底迟。”

庭院深深,没有回答,只有回音。

读红楼梦有感1000字

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府终究还是覆灭了,只留下宝玉出家和宝钗作寡的悲惨结局供世人哀叹,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个兴盛了几十年的大家族的衰亡?

纵观红楼历史,贾史王薛的衰败是必然。封建统治者有意的削弱了四大家族的权力,同时,四大家族内部的腐朽也是导致这种结局的必要因素。

荣国府其实就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等级分明的“社会封建阶层”,“统治者”的独裁转职,追名逐利的争斗陷害,攀比虚荣的腐朽心理„„

要说《红楼梦》中让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宝玉黛玉宝钗三人的爱情悲剧,恐怕就是那些丫鬟们了。她们是为主子服务的直接下属,要千方百计的讨好主子。有的费尽心思为主子铺路,为的就是“一荣俱荣”;有的则想方设法地迎合“上位者”,以求更大的利益;更有甚者,爬上主子们的床,以求更高的身份„„当然,有能耐再加上运气,一跃成为贾府丫鬟组成的金字塔的最顶峰也不是不可能的,金铃儿就是一个典型,可这种人毕竟在少数,剩下的人,无非是一级压一级罢了,得势的去压迫那些失势的,大丫鬟们去压迫小丫鬟们,压迫者趾高气昂,被压迫者有的苦不堪言,不堪凌辱,于是自尽在这肮脏的贾府,成为了一缕亡魂;有的怀恨在心,秉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心理,不择手段的向上攀爬,为的就是一朝得势,报仇雪恨,可这又陷入了不断重复的恶心循环之中了„„

贾府中的真正“统治者”是谁,细细想来,不是贾赦,贾政,更不是贾敬,而是年长的贾母,在“百善孝为先”的封建社会,这个答案不足为奇,贾母偏向谁,荣国府的恩宠就指向谁,贾母忽视谁,荣国府的矛头就对准谁。贾赦与贾政的差别待遇就是一鲜明的例子,继承了荣国府的贾赦成了贾府名义上的主人,然而他住的不是贾府的正房,反倒是深受贾母喜爱的贾政住在了正房之中,贾赦长子贾琏的周岁宴甚至比不上二房次子贾宝玉的满月宴,这都从侧面说明了贾母的地位和对贾政二房的宠爱。

红楼之中,贾府是个纯消费性的“组织”,上到王公贵族打交道,下到街头小贩买物品,都要花钱,而贾府的钱来自于哪里?贾府本身经营并不太好,收入有限,更多的是上头下来的赏赐,还有祖上积累的财富。王熙凤管理贾府财政时,不仅自己补贴了很多钱,为了补贴贾府的赤字,她甚至去放了高利贷,这恰恰就是导致贾府衰亡的一个重大罪证。

再说说林黛玉吧,人们都戏称林黛玉实为零待遇,事实的确如此,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扬州巡盐御史,虽然清正廉洁,但林家身为大家,毕竟也是有几分财富的,然而,在林黛玉扶棺回贾府之后,林家的财产不知所踪,事实上是被贾府王氏所瓜分,即便如此,贾府人待林黛玉并不好。贾母与林黛玉总是带了点亲疏的,无“亲”可依的黛玉身体不好,贾府的丫鬟们总是对林黛玉“用药昂贵”说三道四,心爱的贾宝玉与薛宝钗也是纠纠缠缠不清,让她不由心中郁结,充满寄人篱下之感。

此外,贾府妻妾之间的争斗,丫鬟之间的陷害,还有贾府凭借权势,坑害他人,或使犯罪者逍遥法外的例子不在少数,这些大抵就是导致贾府衰亡的原因了吧。

大青朝四王八公的灭亡,意味着那个时代封建王权的加强,更意味着封建制度的不合理,暗示着这封建王朝也将如这贾府一般灭亡,正所谓,盛极必衰的道理。读红楼梦有感1000字

原文地址:http://www.daodoc.com/

第16篇:字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2、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頫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从以上三类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

命字方面与命名同样,有着时代气息,一个总的趋向是美词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明显。

唐宋以后,由于理学加强,一些繁文缛节越来越多,读书人之间在称呼上也大做文章,称字,是为了表尊敬,但时间长了之后,渐感称字还不够恭敬,于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号。

3、古人为什么起字和号

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

4、何谓名、字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由此可见,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入社会。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

在上古,早期的人名一般都很朴实,如夏商两代留下的人名孔甲、履癸、外丙、雍己、盘庚、武丁、小辛等,都以干支人名,可能与当时人重视时辰的观念有关。后来随着社会的前进,语言文字的发展,意识观念的加强,人名越来越复杂,给人起名也成了一门学问。取名时,要对其所包容的内涵慎重考虑,反复斟酌。《左传·桓公六年》记载着春秋时代命名的五个原则:“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这是鲁国大夫申儒在回答桓公问名时提出来的,意思是:或根据其出身特点,或从追慕祥瑞、托物喻志、褒扬德行、寄托父辈期望等几个方面比照取名。并且提出七不:“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来取名。

古人命名重取义、重内涵的做法,几千年来一直延续至今。对于所生男孩、

1 女孩,因其生理。性格以及将要从事的职业不同,所以取名也就有了差别。对男的取名多用威武勇智、刚强猛毅之字,对女的多选贤淑、艳丽、优美动听之词。

另外,取名还反映着时代特点,上面提到的夏商两代喜欢用干支人名就是典型的例子。后来在长期封建社会里,官宦富贵之家,多以忠孝节义、福禄寿康、升官发财之义来命名,所以叫仁、义、礼、智、信、得福、德贵、延寿、荣升、继祖、耀祖、续宗的人特别多。平民百姓也想过好日子,盼望多子多孙,上学念书,所以叫富贵、德福、进财、志学、平安、长顺、满仓、满囤、保成、金锁、栓柱等名字的特别多。

建国后又出现了许多新名,如建国、援朝、卫国、拥军、建军、支越、留苏、卫东、红卫、*、学工、支农等。

对联是汉字文化和文学派生出来的产物,在世界诸多语言文字中绝无仅有。它既是汉语的艺术,也是汉字的艺术;甚至可以说,没有汉字,就谈不上对联。

对联又叫对子,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上下两幅联句,它的特点有:

1、上下句称为上联、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合成一副。

2、从修辞学观点看,构成对联基础的是对偶辞格,它用结构相类似或完全相同的词、语、句来表达有联系的对称的内涵。

中国的悠久文化,主要依靠汉字流传至今。汉字是华夏文化的载体,没有汉字,中华民族的普遍认同感,炎黄子孙的强大凝聚力是不可想像的。以方块形、单音节为特徵的汉字是符号文字,形声兼备,视听俱佳,分辨率高,组合力强,信息量大,传播久远。作为文学的信息载体,汉字的优越性超过拼音文字是无庸置疑的。现代文学中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各国都有;唯有对联是中国特产,功在汉字。

对联采诗词曲赋骈文之精华,穷平仄对仗虚实之变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裁,包含了传统文化的基因,可谓中华瑰宝,国学明珠

汉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成方块状,造字的原则是表形、表意、形声,多数由几部分组合而成。于是乎,有些脑筋灵活的对联爱好者就利用这一特点,将汉字拆开来构思对联,其中有不少令人难忘的佳作。

明朝初年的书生吴文泰和他的朋友丁逊学,都是这方面的高手。一次,吴文泰派两个家人给丁逊学去买木头,很晚才将木头抬到丁家。次日,他到了丁家,看到四个木工在制作家具,很快就完工,便吟出一个句子让丁逊学来对: 四口兴工造器成,口多任务少 当时,「器」字的中间不是「犬」而是「工」,所以他将「器」分拆成四个「口」和「工」,而「口」是人的代称,现在丁家确是「口多任务少」(工人多,工作量少)。丁逊学也很有急才,听了马上响应: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书隶书,古色古香.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奔放,凤舞龙翔.对联形式,汉字独创.左右工整,能简能详.即便言志,又供观赏.

谜语和汉字的字形、字音或字义有密切的关系。谜语,接谜底可分为字谜和非字谜两大类。

“谜语”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谐隐》。刘勰认为,谜语是由“隐语”发展来的。在曹魏时代,正式形成今天通常所说的谜语。南朝的《世说新语》一书,记载了有关曹操和杨修的几则谜语故事。其中一则说,杨修为曹操建筑相府大门,刚架好椽梁,曹操看到,让人在大门的门板上题了一个“活”字。杨修看到这个字后,便让人们把大门拆了重修,说:“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宋代以来,制谜猜谜活动广为流行,形式繁多。因元宵节赏灯时要将谜语写成纸条,贴挂于灯上供人品猜,于是又有了“灯谜”之称。这种习俗至今在许多地方保留着。

字谜的谜面和谜底之间的关系多种多样。有的是综合利用字形、字义间的关系。比如:“看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它的谜底是“日”字。因为作为事物的“日”(太阳),看去是圆的;写作“日”,是长方形;作为时间单位的“日”,冬季夜长昼短,夏季夜短昼长。

有的是利用字形结构和笔画关系,这种谜语比较常见。比如:“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谜底是“省”字。因为“自”、“小”两个字合在一起,是“省”字;“目”、“少”合在一起,也是“省”字。

还有的是利用错觉造成字谜。比如:“先写了一撇,后写了一画。”谜底是“孕”字。前半句以“了”和一撇构成了“乃”字,后半句以“了”和“一”构成了“子”字,“乃”“子”合在一起就是“孕”字。再如:“道士腰中两只眼,和尚脚下一条巾。虽然平常两个字,新进秀才想不清。”谜底是“平常”两个字。因为“道士”谐音是“倒‘士’”,即“干”;再加“两只眼”,就是“平”字。和尚的“尚”字下面再加“巾”字,就是“常”字。

此外,还有以谜面为字的谜语。如:“乙。”它的谜底是俗语:“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因为“乙”与“一”的读音相近,“乙”在序数中排在“甲”后面,表示第二。

1、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特别是在(古代)交通不便利的情况下

地理差异大 – 物质基础差异大 – 生活习惯差异大

中国南北的文化差异很大

自然条件不同 – 中国被分为很多不同的区域

中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是淮河秦岭

陕西部分在北,部分在南 – 是元朝统一后从军事角度的考虑,打破了文化差异。所以陕西南部的文化与四川的文化相近,因为一直都是同一地理形成的文化。

朱元璋做皇帝后,想让老家受好处,搞了个京师(江苏 + 安徽),但是地理差异带来的文化差异还是无法改变。清代时为了让两边经济平衡,把它从南到北分为安徽与江苏。

南北的小麦与水稻带来的饮食差异。

3

地域文化离开了自然环境则很难存在。最好的例子是北方的旗人进京后就变了文化。

外来民族(游牧文化)接受汉文化(农业文化),还是因为汉人的土地更适合于农业发展。

地理间文化差异大是应该古代交通运输能力差。

当时交通最方便的南北大运河,最快速度从杭州到北京还需要很长时间。 没有机械运输的年代,物质的交流是很难的,因为运粮的人自己也要吃 古代东南经济好,但是向西北运输的时候就很难,因为逆流而上 交流运输不便导致了地方的分割 – 区域文化形成

交通不便的地方都有敬山神拜河神的习惯 – 长期被割裂在某在地方,对这个地方就产生了观念与感情甚至精神崇拜。天天看山的山区的人就会对一些高山产生了崇拜,认为神灵就住在山上。

汉族(华夏)的先民也是崇拜山的,所以就有了五岳

南方人勤劳,北方人懒散,与气候与地理条件也有关系。因为古代的时候,北方人地多,而且冬天不适宜耕种,久而久之也就懒散了。南方则一直土地不足,而且气候上允许反复耕种,所以南方人要勤劳耕种,所以就勤劳了。

匈奴的生育率低,生个孩子不容易,所以妇女要多嫁多生,因此父亲死了,母亲要嫁给儿子继续生孩子。 江一些地区有“典妻”习俗

2、移民对区域文化形成的影响(美国可是鲜活的例子)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移动很多,尤其是清代以后的大移民 —— 我们的根究竟在哪里?

流动人口对当地文化不一定有归属感,而移民则不同,会有所接纳。 移民接纳或者改变当地的文化。

长的时间内都是黄河流域南下,将中原文化扩展到全国。

西晋末年 永嘉之乱 – 中国开始一个世纪的移民 – 北方的中原文化传到了南方 – 到了隋唐时,江南的文化水平已经不比北方落后了。 不过影响最大的还是近代(清朝以后) 今天地域文化影响最大的还是近代的移民。

历史上,江西人迁到湖广,湖广移民到四川。康熙到乾隆间的100多年,移民很多。清军平四川时,四川人口所剩无己,于是移民进四川,史称湖广填四川运动。后来又有四川人迁到云南贵州,于是他们的语言都是西南官话体系。 北方很多人都追溯自己的家乡洪洞大槐树,其实就是山西的一些大槐树下为移民聚集地。

清末的大移民 闯关东(1860年开始,清朝取消对东北的封禁) ·军旅文化·宫廷文化·饮食文化

天津方言也是移民的产物 – 最早是(明朝初年的)军事移民,为江淮一代来的人 – 明代时一直都是同一个地方征召的,所以口音就一直很统一。现在的天津话,就是当时那些人的口音改变了当地口音。 文化离不开人。 影响当地文化的因素

4 ·移民数量占强势时,或在政治经济方面占强势,外来文化将取代本地文化 ·移民数量少,没有经济社会地位,本地文化将被保留,移民将接受当地文化 ·土客相当,两种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新文化

苏东坡被流放到海南时,就改造了海南的地域文化。 伟人的作用。

、政治权力与行政区划的影响

中央集权之前,分封割据是主流。西周分封71个诸侯国,因为当时的交流不便利,中央无法直接管理地方。

统治者的个人意志影响巨大 – 各个诸侯国的习惯为君王所定的,比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比如说 北魏孝文帝学汉族文化 历来以农立国,所以统治者一直推广农业(本业),不支持其他行业(末业)发展

(历史上学者们都认为农业最重要,因此重农轻商,不断推广农业) 解放以后,大力推广普通话,方言已经开始消亡。

台湾也是如此。国民党政权到台湾后,蒋介石大力推广国语,以凝聚来自各地的人。

4、民族分布

各民族在迁移时都会带去文化,但是由于地理条件的不同,因此也会有所改变 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相互吸收影响 椅子与床都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产物

中国的民乐也基本是少数民族来的,从西方传过来的。 石窟等艺术也都是以少数民族的为主

文化和人是分不开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各个地方的人随着开展各项生产、贸易等社会活动,有很多有意义或优良的传统就流传下来,就形成了文化

区域文化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特定的文化内涵,以一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或其遗存,构成这一地区的文化重心,经过一定的研究开发,而形成具有该地区的文化特点的文化.江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之美誉。自古以来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唐、宋、元、明、清五朝,江西共有进士10495名,占全国的10.99%;有状元41名。自汉代以来,江西有800余人列传,有90人任宰辅。《明史.儒林传》共著录115人,其中 江西35人,居第一。从秦汉至清末的两千余年间,相当一部分江西人在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科技、思想等领域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和重大的影响。东晋陶渊明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大师。唐宋八大家,江西就占有三家:欧阳修、王安

石、曾巩、黄庭坚、文天祥、朱熹、汤显祖、宋应星、八大山人等,以上为古代江西十大名人,杨万里、陆象山、解缙、谭纶、邓子龙、况钟等也为江西古代人杰的卓越代表。 江西历史上,文学、艺术、史学、科技大师辈出,有如夏夜星空灿烂、光耀夺目。陶渊明、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晏殊、黄庭坚、周必大、杨万里、姜夔、文天祥、洪迈、刘过、汤显祖、蒋士铨、周行清、朱耷、宋应星、裘日修、雷发达、宋祁、刘恕、马端临、陈寅恪、傅抱石„„数不胜数,一位又

5 一位的文化巨擘,撑起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半壁江山。

地理环境对于区域文化的影响十分宽泛。比如说通常我们会说北方人大气南方人精致,西北人豪放、东北人豪爽,其实都是受到不同地区的气候地形以及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以江南地区为例,江南长期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这得益于江南水系发达并且海运方便,有便利的交通优势实质成为了商业中心,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重商主义、资本崇拜。而生活与江南地区的人也就随之而产生了重商主义的思想。

可以说地理环境对人类的文化起着 重要的作用。如:不同的经、纬度,人的肤色不同。就如中国,北方人大气,南方人细腻,东北人豪爽,西北人豪放。这些都是因为地理环境,南方多山地、丘陵,造成了南方人的性格细腻、内向,同样,北方广阔,所以粗犷。再如商业文化。对古代:古代有“南船北马”之说。等等 江西区域文化是以中原传统文化为主体的外来文化移植 入江西以后,在江西独特的地理环境背景下经过交汇,融合, 改造,创新而发展形成的一种亚文化形态,即赣文化。一方 面,江西历史上从未在经济与民族成份上形成独立的封闭系 统,也从未形成独立的割据势力和稳定的政治中心,决定了赣 文化易于吸收异地文化,特别是中原文化的长处,具有兼容 性、引进性、开拓性、务实性等特点,另一方面,赣文化依附于 中原文化所形成的正统性、保守性的弱点也很明显。这种文 化以传统儒学为核心,以封闭的小农经济模式为其基础,偏于 滞缓和保守。从地理环境看,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三面 环山,地势周高中低,从外向内,由南到北,渐次向鄱阳湖倾 斜,构成一个向北开口的巨大盆地。亚热带气候使江西热能 资源丰富,江湖众多,水域辽阔,农林矿产资源丰富。优越的 自然生态环境,悠久的种植业开发历史,使境内民众生活自给 自足、富庶无虞,有着浓郁的恋土情结和自满意识,逐渐积淀 成一种安于现状的生活习性与比较凝固的思维方式,加之封 闭的大环境,使这一心态代代传承,缺少了一种追求更高层次 的生活生存条件的动力机制,形成一种封闭保守、小心谨慎、容易满足,不思进取的农业文化心态[7 ] 。

赣文化的这种负面特征在封建制度和自给自足的农业经 济环境中可以较好地生存和发展,而当社会发生深刻发展和 变动时,它因为固守传统的观念而持一种谨慎和观望的态度, 思想偏于保守,冒险意识不强,不易接受新的文化观念和科学 技术的影响,往往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经济方面,江西自古被誉为鱼米之乡,优越的自然条件 和保守的农业文化心态,使得江西在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农 业偏好,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1950 —1970 年代,自然资源优 越可以提供较多的农业剩余,当时全国农产品匮乏,尤其是三 年自然灾害时期,江西还向外省输出粮食,由此形成了思维定 势和自我满足心理,不假他求、小富即安的文化观念得到了加 强,难以产生对外开放的动机,直至进入1980 年代以后,全国 都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沿海地区掀起以轻工业为主导的

6 工业化浪潮,经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而此时“画好山水画,写 好田园诗”仍然成为江西经济发展的主战略。可以说,在改革 开放初期的

一、二十年,江西的农业文化并未受到工业文明本 质上的冲击与改造,赣文化中的保守、谨慎、自足等负面特征 无法为江西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环境,农业经济 向工业经济的转变速度缓慢,在建设农业大省的观念指导下, 江西人多做小生意,缺乏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决心和信心,在市 场竞争中,偏安求稳, 固守中庸,缺乏商业冒险精神和创新精 神,企业发展步履艰难,还有些企业竞争意识过度,合作精神 不够“, 窝里斗”现象时有发生,而浙江等沿海地区的经济很有 注重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创新,将“以文促省”与经济发 展内在统一,实现经济与文化的良性互动

区域文化特点是高屋建瓴地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

深层次因素。推动江西经济全面发展不仅是靠资金的投入, 更重要的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思想观念的更新和更具活力的 区域文化的形成。江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学术上善于开拓 领域、开宗立派,黄庭坚的“江西诗派”,汤显祖的“临川四 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朱熹的理学,道教的净明教、天师 教、佛教禅宗的杨歧宗、黄龙宗,都在中国文化历史上产生了 重要的影响;江西文化还有着革故鼎新、敢为天下先的传统, 王安石的政治改革精神影响了一批忠臣义士,而生长、壮大于 江西红土地上的井冈山革命文化,更是江西文化中的宝贵财

富。蕴含、浸透于井冈山革命文化的“内核”是一种敢于开拓、勇于变革、敢闯新路、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种“精神内核”,正是 江西实施“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和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 加快江西崛起的发展战略所需要的。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井 冈山精神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并结合江西发展实践加以弘扬 和发挥,形成对内凝聚力、对外感染力;同时,又要与时俱进, 海纳百川,清除江西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小胜即安的观念 和封闭保守,守土不怕穷,创业怕风险的小农经济意识,树立 市场经济观念、公平竞争观念、效率效益观念等新观念,形成

创新意识、机遇意识、开放意识、独立意识等新意识[9 ] 。当前, 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给江西带来产业转 移的重大机遇,抓住这一机遇将有利于江西加速推进工业化, 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因此,我们更要注重适应市 场经济要求的区域文化的创建,大力培育创新创业文化,通过 制定文化发展规划、文化政策、文化宣传、文化教育等手段, 营造一种求新思变、开明开放、诚实守信、善谋实干的文化氛 围,调动文化主体的积极性,实现文化主体的自我能动变革。 通过文化这一经济发展内源力的推动,实现江西经济与文化 的良性互动。

3.2 加强教育投入,努力增强科技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区域文化的形成归根结底在于人的素质的提高。人是生 产力的第一要素,知识存在于人力资本和技术之中,它们是经

7 济增长的动力源。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知识经济 作为一种智力的经济,也是以人为本的,而教育是推动人类社 会文明进步最重要的杠杆,也是解决人才问题、提高人口素 质、增强科技竞争力的核心。目前江西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 的发展,但教育投入不足,多项教育投入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相当差距,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还不强,教育综合 竞争力相对较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高等院校拥有丰富 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是新观念传播教育、高层 次人才培养和高科技研究开发的重要基地。江西目前只拥有 一所国家重点支持的综合性大学,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 寥寥无几,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相对较低,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教 育观念,加大教育投入,特别要重视高等院校的内涵建设,建 立鼓励竞争、激发活力的科学管理机制,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 文化氛围和学术环境;要提高高校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 度,加强高校重点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使之成为知识 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为企业创新创业和社会科技 进步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另一方面,要努力增强职业教育 服务经济的能力。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加强校企 合作、产教结合,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变化,拓宽 专业服务面,推行职业教育“订单式”培养,促进学校有效对 接”长珠闽”的用人需求。

3.3 挖掘文化内涵,突出文化特色,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江西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工人运动策源地安源、人民军队诞生地南昌、红色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苏维埃共和国首都瑞金,及其众多的革命遗址、遗物, 构成了江西的红色文化;江西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傩文化、陶 瓷文化、茶文化、书院文化、民居文化、戏剧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区域色彩浓厚的豫章文化、客家文化、庐陵文化、临川文化 等等,构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江西区域文化。

第17篇:森林公园游记

森林公园游记

在一个冬阳高升、风和日丽的上午,我们到了森林公园。那儿很美,绿树成荫、风光明媚,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大自然的气息,仿佛回归到了田园生活。

我到那儿的第一感觉,就是美不胜收、风景如画、鸟语花香。在公园大门后,是一条长长的道路,路边一棵棵笔直高大的树木整齐地排列着,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走入公园,一盆盆花栽在路边,可谓是花团锦簇。从未见过这么多的山,这么多的绿。

此时我却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就怕自己的拙笔有损了这景色的美。溪旁奇树林立,浓荫蔽日;沿岸奇花异草,争妍斗奇。一路游来,我只能“五步称奇,七步叫绝,十步开外,目瞪口呆”。这是,也只有在这时,我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心旷神怡”!如果不是学习紧张,我真想再去游览一次呢。在活动前我们组进行了周密的路线策划和部署,为这次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我们走了很多定点,同时被许多奇花异草所震惊。大家心旷神怡,不由自主地走进了“花田”,体验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朋友间还互相吹蒲公英的种子,一束束白伞飞向天空,载着朋友间的友谊,飞向天空。这种情趣,恐怕也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到吧。

乐趣、自然、生态、健康、奇特合为一体,这就是森林公园。

第18篇:游记作文

五一劳动节这天,我和爸妈去参观美丽的沿江路.

华灯初上时,漫步在沿江路,让你尽收眼底的是横跨袁河的渝州大桥,他像天边的彩虹,衔接着南北的交通,美丽的袁河他像一条彩带蜿蜒流过这里,两岸风光秀丽,河面碧波荡漾,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都聚集在这里一览他的芳容.

我兴步急走,很快就到了三叠园,这里简直就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只见周围静静站立着两排高大挺拔的白玉兰灯柱,远远望去就像一条火龙长卧.在河面,又好象是镶嵌在袁水园脖子上的一条珍珠项链,更像是排排整齐的哨兵,守卫着袁水园的和谐与完美.

袁水园的中间,这里陈列着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的雕像,有王安石,李白......他们有的闲目养眼,有的沉默肃然.

环视袁水园的四周,杨柳婀娜多姿,清风习习,站在岸堤上我情不自禁的赞叹,最美的就是袁水园,人门走进去,就像步入仙境.

这个五一过的非常开心.

游记作文600字:夜游濠河

人们都说南通的护城河濠河真美。是的,濠河确实美。白天的濠河游船如织,自然景色,美不胜收,人文景观,引人入胜。夜晚的濠河,河面星星点灯,沿岸的美景在彩色的灯光辉映下让游人如入仙境。早就想夜游濠河了,今天终于能如愿以尝,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我和妈妈来到租船站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音乐喷泉。看那喷泉的水柱如注,水珠晶莹剔透,从高处落下犹如散落了满地的银子。听那音乐更是优美动听。我想是谁想得那么好,把音乐和喷泉配成了一对十全十美的风景线。

我们租了一条可坐四人的小船出发了。我当舵手,小船平稳地前行。夏夜无风,河面如镜子似的明净。两岸五彩华灯齐放,灯光勾勒出来的建筑物的轮廓一一映入镜面:电视塔、和平桥、濠西书苑。不一会儿,我们的小船就到了北濠河。这时的水面渐宽,轻风掠过,水波微起。你看那五彩的光,水面的波,参和着,交错着,融会着,渗透着。我故意把小船摇动,再看那水面,五彩的光和岸上景物的倒影柔和在水里蜿蜒浮动,真令人神往。妈妈叮嘱我游船上不可顽皮。我才又专心地当起舵手。不一会儿,悠扬的笛声传来,让人陶醉。妈妈告诉我,游船已经过了北极阁、天宁寺,也过了城隍庙,到了濠东绿苑。这时我向岸边望去,林荫道旁三三两两纳凉的人们正在悠闲地散步。游船穿过友谊桥、怡桥,就来到了最繁华的濠南路。我们的游船犹如一颗小珍珠般的汇入了灯的世界,光的世界,音乐的世界。真是流光溢彩,美不胜收!这时,我才真正领悟到我们南通“城在水中坐,人在画中游”的美境。

“南通真美啊!”妈妈感叹着,“濠河让南通更美!”我接着说。一直到现在我还在享受着夜游濠河的美。

寒山寺游记

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十里的枫桥镇。循着枫桥路走到底即到枫桥风景区,再沿指示牌行进,九十度转角后,渐见寒山寺山门。

买票进了门,寺院很小,清幽的院落里种植着标志中日友好邦交的银杏树,据说此树有公、母之分,也有恩爱之情,真妙。

凑巧一群香港的游客进了寺院,导游讲解着关于寒山寺,关于十全、阿德和尚的典故。我也跟在团队后面,一边听着,一边想象着十全、阿德丢掉斯文争争吵吵的情景,想象着寒山寺多少年来屡起屡伏的繁华与没落。我很虔诚地上了钟楼,朱红厚重的木制楼梯极为徒峭,前面游客的脚就在头顶上。传说,钟鼓之下的地藏菩萨在三道钟声之后,会将地狱之门打开,降福消灾,一福二禄三健康。我抡木击鼓,因为过于小心,第一击太轻了,钟声响起时,短暂,沉闷,嗡嗡然。沿寺院正轴,向东走到七级之塔,不多不少七级,正是应了佛家“救人一命胜造七级佛屠”之说。寺塔四面皆门,门外是围廊,塔楼檐角平挑,四角挂铃。拾级而上,至塔楼第二层,站在东塔门门槛上,风来,环绕在周身,强劲却又温和,我站在那儿不动,感受着风。

出了寺院,已是下午四点多,阵风吹过,枝叶摇曳,如波浪涌过。这时候,我突然想起唐朝张继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恍惚中置身于古雅的历史之中。啊,苏州的确是一个历史与时代交融共存的城市,但愿这两种文化内涵能一如既往地在苏州繁衍下去

游记作文-游峨眉山

去年寒假,姨妈带着我和哥哥到峨眉山去爬雪山、观雪景。

我们先到了清音阁,那里没有雪,但是那里的水清澈见底,可漂亮啦!那里还有瀑布,它从山上流下来,不顾疲劳,把大山洗得干干净净,使山变得那样漂亮、美丽,惹人喜爱。我们还去了猴山、一线天、万年寺、报国寺。

第二天,我们早早的来到了雷洞坪,车刚停,我就迫不及待地向车外跑去。哇!好大的雪呀!我情不自禁地说。姨妈说:“这里的雪不算大,金顶的雪更大,而且还是最高的山呢。”我便缠着姨妈带我到金顶去。不到半个小时代,就到金顶。只见一片片鹅毛般的大雪,既像千千万万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又如天女散花落在地上。雪花扬扬洒洒的随着飒飒的寒风漫天飞舞,似轻柔的柳絮,似随风飞荡的鹅毛,在广阔的天空中遨游。

结白的山,结白的树,结白的木屋。我的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啊!这不是美丽的白雪公主住的地方吗?我陶醉在这结白无瑕的世界里。我们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银铃般的笑声随着雪花飘向远方…...

第19篇:如何写游记

一、什么是游记?

游记,顾名思义,就是记游。也就是对一次出行、游览、参观……等的记录。在这里,游的含义有多种:游历、旅游、游玩、游览、参观、访问、考察等。

二、游记的分类

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记游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但是,不论哪一种游记,都是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城市景观、景观中的人与事进行描绘,来达到记事、抒情、说理等目的。所以写作游记时,一定要具备“游”的记录,没有“游”,也就不会有“游记”。

三、游记的写作方法

不论是哪一种游记,在写作时都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1、游记中的线索

有人说,写文章如同串珠,没有一根线索将其中各个要素联结起来,这篇文章就会支离破碎,或者杂乱无章。写游记更是这样,一定要有一条合理的线索贯穿其中。这条线索也可以说是写作的顺序。

游记中,最常用的写作顺序可能就是行踪了。即按照游览的先后次序来写。比如一篇参观动物园的游记,就可以按照参观的顺序一一记述。此外,还有以景物的组织关系、方位关系等作为记游的线索的。我们建议大家初学写游记时,一定要用一定的线索来组织文章,以求在一开始就养成条理清晰的写作习惯。

2、游记中的主体

主体指的事做这件事的人或集体。既然是游,就一定有游的主体。在游记的写作中,如果缺少了人,就与说明文或写景散文差不多了。对游记中主体的点明也有多种不同的方式,可以在一开始就点明,比如在一篇游记的开始,一位作者就这样写道:“今天,我们班的同学在班主任李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北京大学\",点明游记的主体是\"我们班的同学和李老师”;此外,游记的主体还可以在写作过程中自然出场,也可以在文章结尾指出。

3、游记中的写景

对景物的描写也是游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是主体,景是客体。游记中的写景,应根据写作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写。游记中的景物描写最好能够配合文章的主题。如一位同学写一篇游览长城的文章,就分别着重对长城的古老壮观与周围干净整洁的景区环境进行了描写,将景物描写与文物保护与环境保护的主题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4、游记中的地点

在写游记时,一定要注意说明游览或参观的地点,比如海洋馆、大草原、科技馆等。

5、记游要分清主次

游记虽然是对游览过程的记录,但却不是面面俱到的记录。我曾看到过一位大学生写的游记,从早上起床写起,然后写怎样吃早饭、怎样出门坐车、路上都见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一一写到,一直到最后怎样回到了家里。一篇游记,写了上万字。却没有任何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这样的写作不是游记,而是流水帐,是没有人愿意读下去的。

游记中,重要的行程、有特色的景观、对表现文章主体有重要作用的事物等,要重点描写,其它的则应该一笔带过,或者干脆略去不写。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主次分明,主题突出,玲珑有致。

第20篇: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读后感范文 作者简介(徐霞客简介)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明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伟大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和探险家。崇祯十年(1637)正月十九日,由赣入湘,从攸县进入今衡东县境,历时55天,先后游历了今衡阳市所辖的衡东、衡山、南岳、衡阳、衡南、常宁、祁东、耒阳各县(市)区,三进衡州府,饱览了衡州境内的秀美山水和人文大观,留下了描述衡州山川形胜、风土人情的15000余字的衡游日记。他对石鼓山和石鼓书院的详尽记述,为后人修复石鼓书院提供了一笔珍贵的史料。”

《徐霞客游记》读后感范文

《徐霞客游记》得以成书和流传至今,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它经过了一系列曲折坎坷的道路,许多人为了这部书的流传和出版,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徐霞客去世后不久,其生前友好钱谦益(牧斋)写信给徐霞客的族兄仲昭说:“霞客先生游览诸记,此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不当令泯灭不传,仁兄当急为编次,谋得好事者授梓,不惟霞客精神不磨,天壤间亦不可无此书也。”后来钱氏又写信给刻书家毛子晋,希望他将游记“仅存数本”刻印出版,广为流通。①由此可见,徐霞客的旅游日记,一开始就受到他同时代人的重视和珍惜。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徐霞客游记》大约有下面几个主要版本,曾流传于世。最早的第一个本子是“季本”(即季梦良本)。明朝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徐霞客的姻亲季梦良(会明)受霞客生前的委托,和友人王忠纫,对游记手稿共同进行整理,为之分其卷次,订其前后,装订成册。然而不幸的是,清朝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兵南下,徐霞客的家乡江阴被屠,霞客长子屺遇难,游记原稿全部被焚于火,季梦良的整理本亦遭散失。事后虽经季氏再为搜集,但仍缺滇游记一册及游太华颜洞和盘江考诸记。今天被吴先生发现的《徐霞客西游记》,据考当为季本的残存部分。全书共五册,仅记载崇祯九年(公元一六三六年)九月十九日至崇祯十一年(公元一六三八年)三月二十七日的游历,即浙游日记、江右游记、楚游日记和粤西游记等部分。虽名为西游记,但缺黔游日记和滇游日记。首册中有初编者季梦良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的题识,并每册皆注明:“友弟季梦良会明甫校录”。关于它的来源,吴应寿先生有过详细考证,他认为《徐霞客西游记》就是明末著名藏书家钱谦益推荐给刻书家毛子晋刻印的“仅存数本”,时间大约在顺治八年底至十六年间。根据书中钤有的朱文

印,此书曾为汲古阁、莫友芝、刘嘉业堂等藏书家、刻书家和学者先后收藏过。解放后,才由刘嘉业堂将此书转给了北京图书馆。②这个分析是很有道理的。至于毛氏未能将游记刻印出版,我们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由于当时社会*不定,出版困难;第二,因为书中有不少关于政局、阶级斗争、人民生活的记载,对统治阶级不利,不敢出版。后者又是最主要的原因《徐霞客游记》的第二个本子是“李本”。 原来顺治二年以后,季梦良再次收集整理游记残稿时,曾经指出:“今全集唯义兴曹骏甫有之。初骏甫亦好游,慕霞客之高,闻其死,诣,兼求遗书校录,子依以原稿付去,逾一年而还。今其全集必存,访而得之,甚易也。”③但是不知是何原因,季氏未能完成这一任务。霞客庶子李寄(介立)有父风,生平亦好游览。他痛感季本残缺,经过多方打听和苦心访问,终于访得曹氏所抄游记在史夏隆处。可是发现曹氏抄本已被史氏涂抹删改,字多讹误。为了恢复这部游记的原来面貌,他“重请得其底本,从日影中得出曹氏原文,与季本互校成书,而史本乃不传,但存其序一篇而已”。④据陈泓考证:曹氏底本滇游首册,“亦仅载游太华颜洞数小记而已”。⑤故季本所缺,李本仍未能补齐。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一七○三年)奚又溥为《徐霞客游记》作序,认为李本尽管还有少缺之处,“然不啻已毁之玉,复出昆山,既沉之珠,又还合浦”⑥陈泓则认为李本是“诸本之祖”。这些评价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因为李寄不仅从史夏隆处得到了曹骏甫所抄游记,而且利用了季梦良的成果(指第二次整理本),使《徐霞客游记》成为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本子,曾被后人误认为原本。虽然它已经失传,我们无法见到,但是,后来出现的各种《徐霞客游记》的抄本不少,绝大部分录自李本,其中以杨名时本最为著名。今北京图书馆善本特藏书库保存一部杨氏旧抄本,共十册,分为十二卷二十五篇,可说是目前留传下来最早的一部《徐霞客游记》。随后,陈泓又集李寄、杨名时等诸抄本校对数次,使之更趋完善。 乾隆四十一年(公元一七七六年)九月,徐霞客的族孙徐镇又对李本进行了重新编订。他说:自李本问世,“传写益广,讹落多,兼之俗下书庸,竞于作生活计,而任意删节杂凑,一如彦和尝梦索源之文,往往使读者莫悉漏义,是可痛也!”⑦徐镇为了使《徐霞客游记》保持原来的面目,使霞客精神“不澌灭煨烬之余,更不灭于妄庸之手”,乃用杨、陈二人编定之真本作指南,各抄本作参考,与李本对比校勘,考其缺失,订其异同,然后刻本付印成书。《徐霞客游记》的第一个木刻本从此诞生,一直流传至今。从徐镇所写《辨讹》五十条可见徐本在文字上花了很大的功夫,纠正了过去抄本中不少错误,不过内容和杨本基本相同,只是在编排上略有变动。

徐本分十册,每册再分上下篇,并增添了书牍、墓志、诸本异同考略及辨讹,作为外编

附于第十册下之末。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八年)藏书家叶廷甲(保堂)又将徐刻本校刊、增补、再版。他在序言中写道:“嘉庆十一年冬,锡峪徐氏以所梓行游记之板归余。……翻阅之,朽蠹颇多。乃借杨文定公手录本,暨陈君体静所校本,与徐本悉心勘。……十三年春,延梓人于家,讹者削改,朽者重镌,又增辑补编一卷,附于后。”据我们查对,叶本实际上是徐本的翻版,除增辑补编外,正文和外编与徐本完全相同。 自叶氏校补《徐霞客游记》印行之后,遂在社会上广为流通,后来出版的各种版本(包括石印本、铅印本)达十余种之多,皆以叶本为底本。目前通行的《徐霞客游记》主要是一九二八年丁文江的大字本和一九三四年的国学基本丛书本,前者根据咸丰年印本,卷首加添徐霞客小像一幅,又将清初潘次耕为《徐霞客游记》作的序(载于《遂初堂集》卷七),刻于本书之首。丁氏还为霞客作一年谱,与游记同印,又请人根据徐霞客的旅行路线,绘图三十六幅,作为副册。此外,丁氏从晴山堂帖中,录其完整者,汇入卷二十第五部分《家嗣丛刻》中。因此,丁本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综上所述,《徐霞客游记》原稿早已亡佚,三百多年来,经过许多学者的辗转传抄、校对、订讹、刻印,产生了各种抄本、校本、印本。其中最重要者,有季本、李本、杨本、徐本和叶本,季本仅存《徐霞客西游记》部分,李本已不传,杨本、徐本和叶本虽然保存下来了,但是他们都未见到原稿和最早的整理本——季本。由于传抄时容易产生错误,校对又缺乏原稿作依据,加之有些抄录者或校勘者为了显示自己的知识渊博,文字炼达,又往往故弄玄虚,随心所欲的对《徐霞客游记》进行增删、改纂,致使今天保存下来的《徐霞客游记》和通行本,与原稿的本来面貌已经有了很大的出入。如果只根据保存下来的《徐霞客游记》及其通行本进行研究,恐怕不一定能完全、准确、真实地表达作者思想的全貌及其成就。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只是一名布衣知识分子而已,他的一生平淡而又寂寞,他找出了金沙江是长江的发源,是金沙江导江的;他游历了黄河,长江,从黄河口子沿河而上。他一次又一次踏上旅途,他一次又一次留下了日记,他就是闻名的徐霞客。他的《徐霞客游记》对人类文化的贡献是无穷无尽的,它在潜移默化中沁入我们的心灵。毛泽东曾一度说过:“他就是走路,一辈子就是这么走遍了,主要力量用在长江。《徐霞客游记》可以看。”《徐霞客游记》经历了时间的冲刷,它拥有历史的见证,从撰写,整理到传抄,失真再到校注,恢复本来面目。岁月记录下了它的全部历程。正因为经历过了重重困难,所以它更被世人所珍惜;正因为是徐霞客翻

山越岭历经千辛万苦而留下的,所以它更让人惊叹。

我想起了啄木鸟,放着现成的草籽毛虫不吃,偏颇费周折的啄木叼虫,同样为了果腹,它显然比同类更艰难更有阻碍,但啄木鸟受到人们欢迎的程度却是同类所难望项背的,正因为多了一重生活阻碍,它们才多了人们的一份恩宠,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什么事是能随随便便就成功的。那本游记历经重重苦难才能向世人展现其中的美。它接受了时间的检验,历史的审读,时代的召唤,接受了磨难和阻碍,这才能看见美丽的彩虹。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欧美有些国家故意将本可笔直的公路修造成弯通曲道。筑路多费资金,开车多费时间,对于“时间就是金钱”颇具经济头脑的欧美人,真是“自讨苦吃”,但他们认为这很值得,应为长时间在笔直没阻碍的公路上疾驶,易引发交通事故,有了弯通曲道的阻碍,司机必须时时警醒不敢掉以轻心。事实证明,他们的做法确实是明智之举。

大千世界里,有风和日丽的春天,也有冰封雪飘的寒冬;有阳光雨露的滋润,也有冷风苦雨的侵袭。人生是一条漫长的旅程,有平坦的大道,也有崎岖的小路。生活中的磨难,前进路上的阻碍,都是我们成才的催化剂。没有它,我们坚韧的品格难以形成;没有它,我们顽强的意志难以练就。想到泰戈尔的一句话:“我不祈求痛苦困难有所止境,只希望有一颗征服它的心。”面对那些曾经有过的或者即将到来的困难阻碍,我们不应该畏惧也不可以厌恶,我们还要展开双手迎接它拥抱它!

游记600字初二
《游记600字初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