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青春之歌简介(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29 18:01:09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

人物:女教师 学生甲 学生女 学生乙

学生甲(边上场边唱):谁在乎,我的心里有多苦,谁在意,我的明天去何处,成绩差,挨过多少白眼,多少皮肉苦。其实我心里比谁都痛楚……

(白):唉,大伙有所不知,现在最怕期中期末的考试,每次考完试回到家,我都是心惊胆颤。80分以下是女子单打,70分以下是男子单打,60分以下是男女混合双打。我算是整明白了,人这辈子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是有家不敢回,有游戏不敢玩啊……嚎!学生女(边走边打电话背着书包生气的上场):不要你们管,我就要去就要去!学生甲:(唱)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哇,说走咱就走哇,往前走,莫回头……学生女:去去,捣蛋鬼,我正烦着呢,别找打啊?

学生甲:百灵鸟,不瞒你说,这会我也正烦着呢,要不要我们来个男女混合双打?学生女:你讨厌!

学生甲:我可是一片好心啊,看你心情不好,有心邀你打会游戏嘛!

学生女:玩物丧志,都快考试了,还有心情打游戏?

学生甲:呵呵,百灵鸟,我看你不也是天天哼着小曲,整天放声歌唱吗?

学生女:唉,别说了,我正为这事发愁呢。

学生甲:古人云,人在江湖飘,哪能没烦恼?本人最擅长帮助女生排忧解难,包你迅速恢复快乐,首次疗程只要80,后面巩固治疗100,加强治疗期150!

学生女:没心情和你玩笑的,我现在缺的就是钱!

学生甲:为什么?

学生女:我很想报名参加《我爱记歌词》,可爸妈都是坚决反对,还说以后要对我进行经济制裁,限制我的零花钱。

学生甲:没关系的,可以分期付款,支持信用卡!一定包你满意!

学生女(调侃地):我想问你借钱!

学生甲:啊?问我借钱?这……也没问题,女生问我们借钱哪有不借的道理?学生女:那好,先借我200

学生甲:老规矩,把你作业给我抄一个月。

学生女:一星期。

学生甲:二星期---

学生女:行!就这么定了!

学生乙(臂戴义务巡逻员红袖章,手拿手电筒上场):我是校园义务巡逻员,每天方学看一看。(唱):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原来有个女孩……

学生乙:有情况!(拿手电筒照学生甲、学生女)你们孤男寡女的在这里干嘛呢?知不知道,男女之间的文明距离是多少?

学生甲:好像一公里吧?

学生乙:一公里有点夸张,但至少也得有个百把几十米才安全。

学生甲:那看来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不文明当中啊?!

学生女:我看你就不像好人。

学生乙:(指着臂章)我可是标准的良民啊,百灵鸟,我可正要找你呢,昨天晚自习8:30有人举报你在在女厕所唱歌!我们的政策还有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优待俘虏,缴枪不杀!

学生女:我就是要唱,我想唱歌呀我就唱,唱起歌来心情多么舒畅。/歌唱吧青年朋友们,因为生活应该是这样。/一张一驰是文武之道,莫把自己弄得总是那样紧张……(白)看你能把我怎样?

学生乙:我……(唱)卧……似一张弓,站是一颗葱!

学生甲:像,太像了。

学生乙:像什么?

学生甲:像颗葱啊。

学生乙:学生时代,少搞个人崇拜。

学生甲:我还崇拜你?你多大了?几岁上的学呀?上没上幼儿园?进没进托儿所?有多长的团龄?写过几份入党申请书?值得我崇拜?

学生乙:怎么小瞧人是不,本人,方年16,未婚。才高八斗,气宇轩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无所不能!

学生女:那作为好同学,你就帮甲把的学习成绩搞上去,将来考上个理想的大学吧?学生乙:男孩子成绩上不去,大多与青春期心理有关。(严肃)男学生与女孩子交往只能影响学习,我们要把这种朦胧的感情扼杀在摇篮里……

学生甲:你找打啊?

学生乙:开个玩笑,缓和下尴尬的气氛,我也是身为巡逻员,心在同学中啊。学生女:这还差不多。

学生乙:##(对甲)不过我给你出个好主意,你去找几根木头,搭一个架子,往写字台前一放,上面拴上铁链,挂个炭火盆,盆里烧把烙铁,等那烙铁烧得……

学生甲:打住,这是学习还是严刑供啊!

学生乙:学习嘛,一定要刻苦,古人悬梁刺股终成大器

学生甲:我们家那是天花板,上哪找房梁去?

学生乙:要不你就去抓几十只萤火虫,装个塑料里,往写字台上一吊不就完了吗!学生甲:我上哪找那么多萤火虫去?

学生乙:你可以白天去抓萤火虫,晚上再学,不就够用了?

学生女:那白天咋不学习呢?

学生乙:这个,……我倒没想到……?

女老师(上场,唱):夜深人静的时候,是心烦的时候,心烦的时候不睡觉,学生个个涌上我心头……

(白):现在学生越来越难教,摆个架子比天高,作业做的一团糟,横看竖看全是抄。####,你们几个在讨论什么呢?这么热闹!

学生甲:我们在……我们在……讨论学习问题。

女老师:什么学习上问题不找我啊?

学生乙:#老师,我们在讨论的是……心里问题。

女老师:心理问题?谁的心理有问题了?

学生甲、学生乙(同指学生女):她心理有问题!

女老师:她有什么问题?

学生乙(问学生甲):对她有什么问题?

学生甲:她和妈妈吵架了!

女老师(问学生女):##,有什么问题可以跟老师说说吗?

学生女:我……我……爸妈一点都不理解我!

女老师:你爸妈怎么不理解你了?

学生女:我想报名参加《我爱记歌词》,可爸妈都坚决反对,还限制我听歌、唱歌。学生甲:#老师,我也有问题,我爸妈严重反对我上网,逼我远离现代化文明生活。学生乙:#老师,我也有烦恼,学习压力像座山,成绩总也上不去。

学生女:我要参加《我爱记歌词》比赛!

学生甲:我要参加中国达人秀。

学生乙:我要参加《非诚勿扰》!

其余人合::啊?!

学生乙:不是,我是说我要参加中考。

女老师:呵呵,你们这都些都不是什么大的问题,老师当年也和你们一样,爱唱歌、爱跳舞、爱玩。作为青春期的学生们,一定要学会控制好自己,其实父母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孩子好!,我先问你们中考重不重要?

学生甲:重要!我爸说这可是我人生中头等的大事,比找媳妇还要重要。爸爸的是我心中的偶像,他的话我岂能不听乎?

女老师:是的,中考是我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我们应该为自己的明天而努力。同时我们也要多理解点父母。

(对学生女):##,其实爸妈和老师一样,都希望你将来能成为一名歌星。但学生时代的首要问题是学习,我们要在不迷失大方向的前提下去发展自己的个人爱好秘兴趣。争取全面发展将来才会走的更远,唱的更好!

(对学生甲)##,其实你在电脑方面有一定的爱好是件好事,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合理地运用网络,它就会成为你的好帮手,反之,则可能会成为把你推向黑暗深渊的幕后黑手。老师希望你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名电脑工程师。

(对学生乙)你们要知道,自己的未来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以后的成功都要靠今天的努力和奋斗。你们的人生路要走的还很漫长。如果你们现在把握不好方向,不好好学习,就会影响到将来一生前程的。

学生女:#老师,我不参加《我爱记歌词》比赛了!

学生甲:我不参加中国达人秀比赛了。

学生乙:我不参加高考了。

合:啊?!

学生乙:我不参加《非诚勿扰》了。

女老师:你们明白这个道理就好,学习其实说难也不难,世上无难事,就怕有心人!记住,你们的未来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以后的成功都要靠你们今天的努力和奋斗!学生女(手机铃声响起):是我妈妈。

(幕后音)##,你在哪里?妈妈错了,妈以后不干涉你了行吗?你喜欢唱歌毕比赛你就去吧。

学生女:妈,你没错,是我错了!妈哪有不管女儿,妈,我这就回家。

(电话里)乖孩子,我和爸在家等你!

(学生女跑下)老师再见!

女老师:这就对了,(对学生甲、乙)你们也是一样,早上回家吧,别让爸妈多为你们操心!

学生:#老师,很晚了。您也回去吧,再见!

女老师(边再见边下边唱)只要你们努力学习,对于我来讲已经足够,人的一生有许多回忆……

学生甲、丙:我们是快乐的初中生,我们青春,我们热情,没有什么可以难到我们的!(下)

(幕后音乐渐渐响起,配乐诗旁白):

在青春上这个庞大舞台上

梦想是大海。

我们拼搏着汇聚向大海

梦想停滞在地面上

我们终将被蒸发掉,不复存在

我们若要生存着,生存的精彩

就要到能容纳我们的地方去

找到生存价值

让我们放飞青春

寻找不一样的未来

奏响属于自己的无悔的《青春之歌》……

推荐第2篇: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

——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

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在莫斯科向中国留学生讲话时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

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并领导的一个具有光荣历史和革命传统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自诞生以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核心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不断发展壮大,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青年,始终站在革命和建设的前列,在建立新中国,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进程中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党培养、输送了大批新生力量和工作骨干。 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90年中国共青团走过的光辉历程。

1、在革命的风暴中诞生

20世纪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段难忘的岁月,尤其是这个世纪初叶的历史,更是令每个中华热血儿女刻骨铭心。在那时,八国联军肆虐京城的屈辱以及随之而来的亡国灭种的危机沉重地压在中国人的心头。虽然1911年的辛亥革命曾经给危机四伏的中国带来了一丝光亮,但是很快就被军阀混战的硝烟所淹没。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只能背负着三座大山,在漫漫的长夜中,蹒跚行进。

十月革命的炮声,让中国人民看到了光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使中国人民获得了新的思想武装。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活动,中国青年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站在了时代斗争的前沿。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以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崭新姿态,揭开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青年学生们的爱国行动,尽管遭到军阀政府的镇压,但是得到了全国各地人民的支持,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斗争遍及全国一百五十个城市。在全国人民的坚决斗争下,中国旧政府代表迫于当时民心的压力,没有在和约上签字,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空前的事件,也是帝国主义列强万万没有想到的,初步实现了五四运动提出的“罢免卖国贼、拒签和约”

1 的目标。

五四时期的许多走在斗争前列的进步青年,在革命先驱者的指引下,纷纷组织进步社团,出版进步报刊,如毛泽东主编的湖南《湘江评论》,周恩来在天津举办的《学生联合会报》等,从爱国主义出发,寻求民族解放的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为中国共产党及其助手共青团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1920年8月,陈独秀、李汉俊、李达、俞秀松等人,在上海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共产主义小组,并委派俞秀松出面,同张太雷等同志一起,于1920年8月建立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俞秀松担任书记。随后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方的共产主义小组相继建立。各地早期共产党组织都把创建社会主义青年团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之一,派得力人员组建青年团,如毛泽东、李大钊分别在长沙、北京担任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

1921年,在上海成立团的临时中央局,在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并选举正式中央机关之前,代行中央职权。1922年1月,临时团中央创办机关报《先驱》。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共中央十分重视青年团的工作,在中共一大上专门研究了在各地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问题。在党中央的关怀和指导下,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这一天是马克思诞辰104周年,选择这个日子召开青年团成立大会,具有着重要历史意义。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青年共产国际代表达林在开幕式上发表了演说。大会共开了6天,举行了8次会议,于5月10日胜利闭幕。会议完成了青年团的创建工作,通过了团的《纲领》和《章程》,并且一致决议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加入青年共产国际。此时全国已有17个地方成立了青年团组织,团员达5000余人,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实现了青年团思想、组织上的完全统一,使之真正成为纲领明确的全国性先进青年组织,使中国青年从此有了自己的领导核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带领广大青年积极投入到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斗争。建团早期许多领导人和团员成为我们党卓越的领导者和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如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邓小平、聂荣臻、邓颖超等。1923年10月,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在上海创刊。中国青年运动的先驱者和导师恽代英在当时是该刊编辑部的主要主持者和撰稿人。《中国青年》周刊同已经停刊的《先驱》在大革命时期成为党、团组织扩大马克思主义宣传和向各种错误 2 思潮展开斗争的主要阵地,并且因此深受广大革命青年的喜爱,被誉之为良师益友。

2、在战斗的历程中成长

1923年8月20日至2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大会坚决拥护中共三大所确定的建立统一战线的方针。“二大”后,青年团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带领团员和青年参加帮助国民党的改组工作和到黄埔军校、农民讲习所学习。黄埔军校第一期的500余名学员中有1/10是青年团员或青年共产党员。由彭湃和毛泽东主持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员全是18至28岁的青年,其中许多人是青年团员或共产党员。

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了响应党的迎接中国革命高潮的号召,表明青年团是真正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革命青年组织,青年团三大决定把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以崭新的战斗姿态投入到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反军阀运动,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共青团三大闭幕不久,以上海的五卅运动为发端的大革命高潮迅速形成,既而席卷全国,一场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及封建军阀的斗争拉开了序幕。在五卅运动和三一八斗争中,烈士们用鲜血教育了全国民众,用革命的武装击溃帝国主义及封建军阀的统治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呼声。

1926年5月,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先行出征。7月9日,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埋葬北洋军阀统治的大决战以摧枯拉朽之势,全面展开。各地共青团组织带领青年参加北伐军、支持北伐军,用无数光荣的战绩,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谱写了瑰丽的篇章。

1927年,蒋介石发动“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由于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导致了革命的失败。广大青年团员、革命青年没有被反革命的屠刀所吓倒,他们掩埋了战友,擦干了身上的血迹,重新投入了新的战斗。在革命和紧急关头,5月10日在武汉召开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团中央在任弼时同志的领导下,和党内坚持正确路线的同志站在一起,同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遵照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动员广大团员和工农青年参加了党所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协助党为创 3 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而斗争,在保卫和建立红色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发展工农红军的事业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以后,全国人民坚决要求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团中央发出告全国青年书,号召青年起来罢工、罢课、罢市,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1931年2月,共青团决定开展以拥军优属,发展生产为主要内容的“共产青年团礼拜六”活动,给共青团留下了光荣传统。

1933年5月20日,团中央根据红军总政治部的建议,发布了关于《创立少共国际师的决定》。8月5日“少共国际师”宣布成立。全师由一万多名青年组成,其中党、团员占70%以上。少共国际师为保卫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1934年10月, 广大共青团员,青年指战员跟随党中央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他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爬雪山、过草地、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战胜天险腊子口,发扬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以惊人的毅力克服各种困难,冲破敌人重重包围,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开创了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

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下,北京学生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国民党出动大批军警进行镇压,打伤和逮捕了许多学生。一二九学生运动冲破了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怖统治,对全民族抗日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成为全国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起点。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社会中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关头,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率先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共中央根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各界青年加入抗日救亡斗争的行列,于1936年11月作出改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决定。共青团坚决拥护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共青团改造成为广泛的群众性的青年抗日救国组织,成立了各种青年抗日救国团体,团结各族各界青年,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在国民党统治区,主要有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在革命根据地主要有青年救国会,推动了青年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奋起抗击日寇,保卫抗日根据地。成千上万的进步青年,怀着抗日救国的热情、寻求真理的渴望和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从全国各地出发奔赴延安,开始了新的 4 革命生涯。在 8 年的艰苦抗战中,广大爱国青年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神圣的领土和民族的尊严,写下了爱国主义的壮丽诗篇。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发动全面内战,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决战,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国民党统治区,党领导建立了民主青年同盟、民主青年联盟、新民主主义青年社等,团结广大爱国进步青年,举行反美反蒋爱国民主运动,形成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给国民党反动统治以沉重打击。中共中央根据人民解放战争的新形势和满足广大青年积极分子的进步要求,于1946年9月提出试建青年团组织。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发展,试建青年团工作遍及各解放区,取得很大成功,各解放区青年团在参军支前、土地改革、建立民主政权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1月,中共中央正式发布了《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决议》,成立了以党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同志为首的全国青年团筹备委员会,领导全国的青年团重建工作。同年4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刚解放的北平隆重召开,完成了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工作。经过1936年改造的共青团重新又以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的崭新风貌出现在中国大地上,并且走上新中国执政党助手和后备军的新历程,中国青年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3、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展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前列,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独立活动,协助党胜利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各项任务,赢得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成为新中国青年运动的坚强核心,带领广大青年处处发挥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的英勇突击队。

建国初期,青年团在党的领导下,带领和团结全国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于党所领导的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劳动竞赛、增产节约等一系列民主改革和恢复国民经济的斗争,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作出了贡献。在我国国民经济进入有计划建设时期的过程中,青年团在广大青年中开展了争当社会主义建 5 设积极分子活动,极大地焕发了青年的建设热情,涌现出大批技术革新能手和青年突击队。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大批大型工业项目陆续动工兴建。青年突击队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共青团的重要活动品牌。

1957年5月,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胡耀邦作了题为《团结全国青年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工作报告。大会修改了团章,一致通过了《关于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决议》,并选出以胡耀邦为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青年团第三届中央委员会。 这次大会完成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即为了确切地反映青年团所担负的政治任务和广大团员的意志,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荣传统,将改名后的共青团全国代表大会与历史上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历次全国代表大会衔接起来依次排列,确定下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共青团“九大”。

1964年6月,共青团九大在北京召开,大会号召全国广大团员青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使党和国家遭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破坏和损失,共青团组织也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工作被迫中断。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共青团各级团组织完全停止了活动,工作机构均被破坏,共青团没有了系统领导。1969年,党的九届一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开展整团建团工作,但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一任务始终没能完成。

4、在改革中探索、实践、壮大

1976年10月, “四人帮”垮台。 在全国局势逐步稳定的基础上,党和国家逐步开始“文化大革命”遗留问题的清理工作。7月,停办12年的中央团校恢复,并于8月10日举行复校后首批学员的开学典礼;9月11日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复刊,10月7日团中央机关报《中国青年报》复刊。

1978年10月,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共青团十大在北京召开,明确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所面临的四项任务,即:组织青年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做社会主义建设的英勇突击队,为共产主义道德风尚的大发扬而斗争。被迫中断12年之久的共青团的系统领导开始恢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6 为新恢复的共青团工作指明了航程,共青团跟随党的步伐,在思想上拨乱反正,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共青团的事业从此进入继往开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团中央在抓工作恢复的同时,坚决按照党中央的部署,把带领青年为四化贡献青春作为中心任务,将团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四化建设上来,并且在全团范围内统一思想认识,把“以四化为中心,进一步把全团工作活跃起来”作为新时期团的工作的指导思想。为了改变社会风气,共青团组织全国青年开展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学雷锋、树新风和“五讲四美”活动的开展,给八十年代初期的社会带来了一番新的气象,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赞誉和支持。“五讲四美”活动将道德教育与美育教育有机的结合,是八十年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发展,在全国各地和全社会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团十大提出的“为伟大的新长征贡献青春”口号的感召下,各级团组织带领团员青年以振兴中华为已任,开展了在经济建设中争当新长征突击手的活动,朝气蓬勃地战斗在各条战线上。共青团在党的指引下,经过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跟随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变,使全团工作在恢复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到1982年底,全国团员数量达到4800万名,其中2600万名团员是在团十大闭幕后加入团组织的。这表明在党的关怀和领导下,具有光荣历史和传统的共青团组织正在重新成为团结教育全国青年的核心。

1982年12月,共青团十一大在北京召开,大会进一步明确了以四化为中心全面活跃团的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及在新形势下的任务、地位和肩负的责任,实现了共青团工作根本性的拨乱反正,各级团组织的工作开始渐入佳境。这次大会提出:为四化建设英勇劳动、依据四化需要而勤奋学习、适应四化要求而开创新风是中国青年的主要任务。并根据邓小平同志的重要指示,第一次明确提出青年工作的根本目标是把青年一代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从而为广大青年的健康成长和青年工作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共青团为全面活跃团的工作,努力开创新局面,带领青年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列,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全国广泛组织青年深入开展。如围绕培养四有新人开展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学习张海迪活动 。

新形势下的共青团工作也同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正如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 7 出的,“现在的问题是,青年工作的状况还落后于现实生活的要求。”随着各条战线改革步伐的加快,为了适应经济发展,适应新时期的青年特点,及时调整和改革不适应的方面,在促进和推动经济改革中掌握主动权,共青团开始形成了改革势在必行的共识。1984年10月共青团全国基层工作会议在福建龙海县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研究团的基层组织如何带领青年投身经济改革和基层工作如何实现自身改革。这次会议第一次将改革引入共青团建设理论,推动了共青团基层建设从理论到实践的重大突破,标志着团的基层工作改革开始起步。共青团把适应改革形势,积极进行自身体制的改革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从改革的核心思想出发,进行积极的多方面探索,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开始逐步摆脱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模式的束缚,探索一种全新的工作体制。

1988年5月,共青团十二大召开。这次会议研究和探讨了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活跃团的工作的新途径,揭开了共青团历史的新一页。 团的十二大提出了《关于共青团体制改革的基本设想》,标志着团的基层改革已由局部探索到全局设计、统筹安排的贯彻实施阶段。1989年12月21日,党中央又发出《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通知》。这个文件正确地解决了加强和改善共青团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明确了共青团的任务和职能,从而为共青团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切实有效地推进了共青团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1989年开始,通过组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从中国国情出发,发起旨在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实施,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的活动,并且把这项活动命名为“希望工程”。在社会各界和海外人士的支持下,“希望工程”获得了巨大成功。

1993年5月,共青团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明确提出了“带领青年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这一响亮口号,使在经济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中团的工作目标更加突出,地位更加明确。大会对青年工作的布局和推进方式进行了调整完善,决定把实施“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和“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作为青年工作再上新台阶的突破口,通过调整青年工作运行机制,强化青年工作的基础建设,以保证两项跨世纪青年工程的实施。

1993年12月,团中央和全国铁道团委组织两万余名铁路青年志愿者在京广铁路沿线拉开了“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帷幕。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在传统的“学雷锋活动日”发起了“青年志愿者学雷锋奉献日”活动,并以此为开端, 8 青年志愿者行动开始走上更加经常、更为规范的轨道,青年志愿者的队伍,从此遍布神州大地。

1994年1月19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青年文明号(岗位)”挂牌仪式在中央电视台举行,标志着全团开展的“青年文明号”活动拉开了序幕。2月5日,团中央正式发出《关于在全国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的意见》。4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青年文明号”活动的牌匾题字。此后,团中央与多个部门联合多次举办了“青年文明号”的活动,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1994年2月8日,共青团中央、国家经贸委和劳动部联合发出《关于在全国企业青工中开展青年岗位能手活动的通知》,奏响了实施“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的序曲。1994年12月22日团中央在北京召开了“跨世纪青年人才群英会”,这是“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全面启动的标志。在企业中,“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 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展开。1995年4月,团中央决定在有条件的中心城市的16至18岁的中学生中先期开展成人意识和成才意识的教育,举行18岁成人宣誓仪式,并将这一活动纳入“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

1998年6月,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共青团把切实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推动团的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作为工作着力点,开始全面探索跨世纪青年工作新途径。在共青团十四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共青团工作跨世纪发展纲要》中提出了共青团工作跨世纪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通过推进重点工作,形成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总体部署相适应的工作格局。通过构建工作体系和加强团的建设,在形成青年工作社会化运行机制和巩固工作基础方面做出新探索。”《纲要》在共青团工作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各地团组织在带领广大青年全面实施这份纲要的内容以来,从构建青少年工作体系入手,思路更宽,视角更广泛,工作内容更加具体,操作性更强,也更加注重活动的长效性,许多工作在此基础上延伸展开。如保护母亲河、“迎接新世纪、创造新业绩”主题教育、创新创效、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百名博士西部行”、科技创新等等。这些工作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具体,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以崭新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共青团工作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共青团十四大刚刚落幕,中国就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各级共青团组织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积极配合各级党政组织带领广大团员青年 9 投身于抗洪抢险斗争。

2003年7月共青团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号召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昂扬的斗志、不懈的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谱写出新世纪中国青年运动的崭新篇章。共青团组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坚持不懈地引导青年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筑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柱,帮助青年牢固树立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各级团组织从青年的实际需要出发,创造了多种多样适合青年特点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教育活动,“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青年维权工程、青少年网络建设工程、青年就业创业行动、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新世纪读书计划”等活动在青年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各级团组织为党联系青年群众、教育青少年、培养跨世纪新一代青年健康成长、带领广大青年紧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显著的成就。共青团的工作在不断探索中朝着科学化、系统化迈进,共青团的职能越来越明晰,服务社会、服务青年、服务党的中心工作的意识越来越强。工作也更加贴近青年,贴近社会,贴近实际。

2008年6月共青团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号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国各族青年,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次大会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写入团章,在团章中对共青团的奋斗目标进行充实,增写“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年”以及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内容,增写“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内容,一致同意在团章中强调团的建设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精神。胡锦涛同志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部分团十六大代表亲切座谈时的讲话中对青年提出了四点希望:第一要坚定理想信念;第二要勤奋刻苦学习;第三要勇于艰苦创业;第四要培养高尚品德。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战略高度,对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提出了殷切期望,对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做好新形势下党的青年群众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进一步推进共青团事业指明了方向。

10 90年来,中国共青团跟着党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奋斗之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动员广大团员青年英勇投身反帝反封建斗争,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冲锋陷阵,抛洒热血,英勇奋斗,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新中国成立后,组织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艰苦创业,忘我劳动,为保卫和建设新中国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坚决贯彻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为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辉煌的岁月留下了青年奋斗足迹,宏伟的事业激励着青年奋勇前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树立远大理想,坚持发奋学习,注重锤炼品德,不断开拓视野,勇于进取创新,始终艰苦奋斗,这是党和人民对当代青年的殷切期望。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奉献青春和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谱写更加壮美的青春之歌。

(245200

安徽省歙县县委党校

纪勤炜)

推荐第3篇: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是当时唯一一部以女性知识分子为叙事主体书写“革命历史”题材并获得主流话语认同的令人羡慕的成功范例。在“十七年”文学中,革命的叙事话语毫无疑问是主流话语,那么,女性的自我成长就是非主流话语,正是非主流话语与主流话语的微妙错位与缝合关系中才形成和成就了《青春之歌》的“经典”地位。在《青春之歌》中,“女性的自我成长”和“革命叙事话语的建构”是相互交织的两条叙事线索,二者同构并形成一种奇妙的互文和隐喻的互动关系,两种声音的合一机制成就了《青春之歌》。

小说《青春之歌》是作者杨沫自己反抗封建包办婚姻,寻求自由爱情,争取独立,自主的个性解放,之后接受无产阶级革命学说,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自传性作品。林道静是作者追求独立自由个性的青春投射,也是作者回溯生命体验的自发心理下的产物。林道静的全部故事就是以此为起点的,但女主人公反叛、出走、自由恋爱也仅仅只能是起点,不然作家将无法完成革命叙事这一宏大主流话语。《青春之歌》叙事与五四叙事的分裂也正起于此,正是这种分裂标示了叙事独特的性别视域。林道静与余永泽刚结婚那一阵子也感到很幸福:但很快她就喊出“要独立生活,要到社会上去做一个自由的人。”

林道静逃离封建专制家庭的目的,不仅是不想沦为丈夫的附庸和传宗接代的工具,她还有自由独立的向往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同余永泽的决裂,是林道静思想变化和生活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至此,她摆脱了个人的狭小天地,把自己的思想、出路、要求,同民族解放事业联系在了一起,开始踏上一条她追求的、崭新的、革命人生的成长之路。此时,革命引路人卢嘉川的出现就像及时雨,滋润了林道静沉闷、窒息、痛苦的心灵。他成熟、稳重和富有热烈信仰的性格,使林道静终于走出了生活与理想的矛盾,完成了精神上的“成长”。小说在否定陈蔚如、白莉萍等的选择的同时,通过林道静的“成长”来指认女性(知识分子)唯一的出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引领下,经历艰苦的思想改造,从个人主义到达集体主义,从个人英雄式的幻想,到参加阶级解放的集体斗争——也即个体生命只有融合,投入以工农大众为主体的革命中去,他(她)的生命的价值才有可能得到证明” 这一“革命历史小说”的最基本内涵。女性命运与知识分子道路,在意义层面上不断置换,成为小说最为重要的文本策略之一”。作者杨沫以她的亲身经历和成长体验带着作品中的主人公林道静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以融入国家“大我”的方式实现了个人“小我”的价值。

推荐第4篇:《青春之歌》

女权主义与追求完美的性格

——林道静与余永泽决裂的真正原因

杨沫的《青春之歌》里,除了浓烈的革命政治色彩外,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林道静的爱情。她拥有过三段情感,分别是与余永泽、卢嘉川和江华。我本人最喜欢她与余永泽的爱情故事。

也许有的人会觉得奇怪,因为在大家的眼里,余永泽是一个自私自利、落后、胆小的反革命者,所以林道静与他的爱情是最令人不喜欢的。但我却不那么认为,林道静与卢嘉川和江华的爱情中夹杂着浓重的政治色彩,带有崇高气息,是因为“产生于“十七年文学”的《青春之歌》受到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影响,当时的文学环境,文学被看做是服务于革命事业的一种独特的方式;不认为可以把政治活

(1)动、社会参与跟文学写作加以区分。”因此显得不真实,相比林道静与余永泽

的爱情,写的比较生动,有个人色彩,比较符合实际。

许多评论中都把林道静与余永泽分手的主要原因归结到他们政治理想的分歧这一层面,林道静追求共产党,追求社会主义,而余永泽追求个人主义,因为就连林道静自己也说:“但是有一件事情却使她明白了:这就是政治上的分歧、不是走一条道路的“伴侣”是没法生活在一起的。光靠着“情感”来维系,幻想着

(2)和平共居互不相扰,这只是自己欺骗自己。”。但我不这样认为,政治上的分歧

是导致他们分手的原因之一,但是不是主要的,这是林道静片面的理由,作者这样处理主要基于当时文学环境:“文学被看做是服务于革命事业的一种独特的方(3)式。”的影响下,因此,在“十七年文学”中,以“知识分子”为中心人物始终是个需要谨慎处理的问题,所以,在谈及《青春之歌》的题材类型和作品主旨时,更多概括为表现共产党人在民族危机时刻承担起决定民族命运的“历史责任”,组织民众进行英勇斗争等。但有关女性命运的主题因素,在作品中是被压

(4)抑、被淡化,主要当做阶级立场、阶级意识的矛盾和转变的因素来处理。

所以,在政治环境掩盖下的林道静身上潜藏着许多我们值得探讨的原因:女权主义与追求完美的性格——林道静与余永泽决裂的真正原因。

一、女权主义的影响。

本人认为,促使林道静真正要与余永泽决裂的主要原因是——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最初是指一种女性获得相对于男性在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权等方面的完全平等为目标地政治运动和意识形态。以后逐渐扩展为一种世界文化思

(5)潮。女性主义要求弘扬女性被男性遮掩了的价值,以自己的眼光看待自身。

林道静是一位具有强烈的女权主义的新女性。首先,林道静的女权思想来源于,她曾在新式学堂学习,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其次,封建家庭的压迫,使她想要摆脱现在无助的处境,所以造就了她反抗精神。尤其是王妈告诉林道静,她的亲生母亲秀妮是如何被迫害死的,这极大地触动了林道静的心,她产生了“我再也不怕他们了……我要离开这个家!”

林道静的女权主义表现在:她逃婚离家出走,因为她“宁可死了,也不能做他们那些军阀官僚的玩物!”。小说中还写道:“一离家,一上了中学,她就像跳出笼子的鸟儿,仿佛来到了一个自由的天地。她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文艺作品。书籍培养了她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她是个喜欢海阔天空地幻想

的姑娘,越读的多,也越想得多。可是表面上她却依然对一切都淡漠,依旧沉默

(6)寡言。”从而可以看出林道静在骨子里是一个刚烈、勇于反抗、渴望自由的女性的新女性。

另外小说中还写道:“渐渐,她清醒一些,开始思索半个月以来的遭遇。人生为什么是这样的冷酷、残暴?她竭尽了全副勇气刚刚逃出了那个要扼杀她的黑暗腐朽的家庭牢笼;想不到接着又走进了一个更黑暗、更腐朽、张大血口要吞食她的社会。一切有为的青年,不甘心堕落的青年将怎样生活下去呢?天地如此之

(7)大,难道竟连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子的立锥之地都没有?”这是她女权主义的怒

吼。

在与余永泽相恋并同居后,她发现余永泽并不提倡妇女运动,他希望林道静做一个留在家里陪着丈夫,照顾孩子的家庭主妇。当林道静答应和余永泽同居后,“余永泽觉得很幸福。能够把这么个不易驯服的女孩子征服了,能够得到这么一个年轻、漂亮的爱人,他是多么高兴啊。”与余永泽同居后,林道静感受到自己的女权被侵犯,所以她有对余永泽进行反抗过,在与余永泽的谈话中,林道静曾说过:“要独立生活,要到社会上去做一个自由的人。”她拼命找工作,想要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在社会上屡遭碰壁。

在与卢嘉川相遇后,林道静活了。林道静渐渐喜欢上这个满腔热血的年轻人,其实爱上卢嘉川也是林道静女权主义的表现。因为他满足了林道静思想上的空虚。卢嘉川是一个共产党员,他的信仰是追随马克思主义,反抗旧社会,解放苦难的人民,解放苦难的人民也包括被压迫的妇女,这一点与林道静的女权主义中寻求自我解放是契合的,所以,林道静在卢嘉川那里得到满足。恰恰余永泽是给不了她的。

二、追求完美的性格

在小说的开头对林道静的外貌描写道:“这女学生穿着白洋布短旗袍、白线袜、白运动鞋,手里捏着一条素白的手绢,——浑身上下全是白色。”用白色来反映出林道静身上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外,还可以透露出她是一个对追求完

(8)美的人,对生活充满美好幻想。因此,在她心里对爱情,对情人的要求也是完

美的。

“与余永泽相遇的时候,林道静正处于非常孤独寂寞的时候。因为和家庭的决裂,加上工作上的不顺利,一个年轻处世未深的女孩子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当想到迷茫的未来,以及身后的重重危机,她自然地想到死亡。这是一种逃避,也是一种理想的解脱。可以说这时的林道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正在这时余永泽出现了,他起到了一个拯救者的作用。一方面他“英雄救美”式的从身体上挽救林道静,同时在精神上给予了她慰藉。在林道静的眼中,余永泽是“在艰难

(9)险厄的境地中,突然遇见了一个同情自己,而且救了自己生命的人。”在林道

静面前,余永泽变成了“诗人兼骑射”,给林道静营造了一种美好的氛围,所以林道静就无限扩大对余永泽的想象,认为他是完美的。所谓距离产生美。在与余永泽同居后,林道静才发现: “迷人的爱情幻成的绚丽的虹彩,随着时间渐渐褪去了它美丽的颜色。林道静和会永泽两个年轻人都慢慢地被现实的鞭子从幻觉中抽醒来了。道静生活在这么个狭窄的小天地里(因为是秘密同居,她不愿去见早先的朋友,甚至连王晓燕都渐渐疏远了),她的生活整天是刷锅、洗碗、买菜、做饭、洗衣、缝补等琐细的家务,读书的时间少了;海阔天空遥望将来的梦想也渐渐衰退下去。她感到沉闷、窒息。而尤其使她痛苦的是:余永泽并不像她原来所想的那么美好,他那骑士兼诗人的超人的风度在时间面前已渐渐全部消失。他

原来是个自私的、平庸的、只注重琐碎生活的男子。呵,命运!命运又把她推到

(10)怎样一个绝路上了呵!”。

对于像林道静这样追求完美的女性来说,她是绝对受不了生活这么不完美,所以,卢嘉川的出现也给了林道静一个契机。她同样对卢嘉川抱有幻想,只是他们之间的爱情是潜在的,所谓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

综上两点就是我对林道静与余永泽分手原因的详细解读,透过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在一切为了政治服务的年代,掩盖着女性的反抗,林道静的革命激情还交织着更加隐秘的女性欲望的满足。同时,也看到了作者对美好的爱情无法与现实生活相互融合而感到的无奈。

《青春之歌》诞生于“十七年文学”时期,在当时如此受欢迎不仅仅是因为它符合正统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在文本中流露出的非主流意识,也就是这一点,让《青春之歌》有了更多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3)(4)《中国当代文学史》 洪子诚著

(2)(6)(7)(8)(10)《青春之歌》 杨沫著

(5)刘文菊老师笔记

(9)《寻求精神教父》——浅议《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恋父情结余迅)

推荐第5篇: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本应如此

青春是一首美妙的歌,年轻时音符,生活是旋律,我们都是歌颂者,让我们用心唱好这首歌,让动听的歌声四处环绕。

步入花季,一切仿佛都是那么美好,我不禁有些兴奋,我知道这只是前奏,婉转低吟。很快,我便渐渐饿的融入了这首曲子,只属于我的曲子。

我同好友并肩走在路上,路上空旷无比,一片寂静,我们享受着大自然给与的恩赐,真的,她这几年生活并不顺利,我时不时觉得有一种懒散的漫不经心得曲乐绕在她身边,一种心痛刺入我心,我满怀期待地说:“最近好像不太高兴,忘了我们许下的诺言了吗?”青春那么美好希望都在这停留。是啊!每个人都舍不得,何必那么悲伤。

她想了想:“对呀!我本应相信。”

我从她的目光中读到坚定。“如果青春是一首歌,那么我们就要用心唱好它,让我们用我们的年轻去点燃生命的火焰,我又说。从那以后,她的心结打开了,他将沉重的包裹置于一边,开始享受青春,脸上又重新露出灿烂的笑容。

我也明白我们身边全是幸福,这好像又是一个人生的高潮,他所迸发出的力量,就好像是歌声中所蕴含的,既动听又有力量。

每一首歌都会有一个结尾,淡淡地,可歌声却永远回荡在人们心中。我会铭记着一去不返的青春。让自己每天都充满正能量。

前奏,高潮,尾声;平淡,激进,一首歌正是这样一个过程,前奏,高潮,尾声组成了青春完美之歌,这首歌就像一位摄魂者,他虽没有倾国倾城的容颜,却已早早勾去了我的灵魂,让我深深为之动容。

梨花香,洒满地;歌声甜,沁人心。

陈荣强,九三班

推荐第6篇:青春之歌

>读后感

暗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争鸣 ,淹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的涛声带不走那激情豪迈的青春,泛黄的文字流淌着一股英雄的豪气.

>将我带到那个无悔的青春,作者杨沫向我们展现在战争年代中的逐渐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林道静.为摆脱成为男人的”:玩物”,她毅然决然地开始了流亡, 其中几多辛酸:自杀未遂,教书被逐,寻找职业碰壁…面对生活中的太多挫折,她绝望过,灰心过,直到余永泽的出现重新唤起他对生活的热爱…卢嘉川,一个先进革命思想的战士,用青春的激情使林道静如梦初醒,在卢嘉川被捕后,林道静认识到丈夫的自私面目, 但迷人的爱情幻城绚丽多彩,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时那么不堪一击不顾丈夫的阻拦,坚定的走向了革命的道路.然后认识了江华,徐辉,并和他们一起献身革命,他们挽臂并肩,将革命口号响彻云霄.这部小说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以学生运动为主线,塑造那个年代的那些人不一样的青春风采.记得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反动派不是把我们抓来座监狱,而是让我们来学习马克思主义\"这是何等的气概,主人公林道静有一年的时间是在监狱度过,这对他的成熟期到了关键的作用.狱中的林红,以一位革命大姐的身份熏陶着道静思想,她的坚毅,隐忍,令每一个人感动着,折服着.就是在她生命中的最后一刻,她 还高呼”将革命进行到底”这种气概难道不值得我们心生敬畏吗?也正是由于这种打不畏的牺牲精神,让道静更加坚定了斗争的信心.

林道静蜕变成无产阶级战士的过程,曾几何时艰难重阻,曾几何时泪水涟涟,但再大的磨难在道静看来不过是前途路上的垫脚石,只会让她在革命的道路上迈得更高更远.她坚持着,努力着,成熟着.她把无悔的青春送给了无悔的革命.,革命先驱,她,当之无愧.

其实那个年代离我们并不遥远,可是那个年代的精神却和我们相隔太远.当今社会,我们目睹到的是理想以一次次的被中伤,被怀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人们已逐渐在为金钱,权欲奋斗,甚至已习惯了花红酒绿,纸醉金迷.这样的现实不仅让我们深思…读过>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那个年代激情燃烧的青春,有着崇高的理想,有着远大的抱负,有着如火的激情,有着如水的理智…正是这些,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华夏挺起的脊梁!历史的硝烟已然散尽,英雄的精神永远驰骋,青春的奏歌永唱不绝,怀无限真诚,我们千万次瞻仰,亿万次崇敬!

推荐第7篇:青春之歌

杨沫青春之歌

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作者简介杨沫,女,1914年9月25日生,原籍湖南省湘阴县。原名杨成业,后又用名杨君默、杨默,早期文章还曾用过“小慧”的笔名,抗日战争后期名杨沫至今。杨沫出生在官宦家庭,13岁时考入北京西山温泉女子中学,3年后因家道中落,半途辍学,在河北省香河县、定县等处教小学,后又在北京当过家庭教师,书店店员。这时期开始接触共产党员和革命知识分子,阅读马列主义著作。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后,陆续担任报社编辑工作,曾任《黎明报》、《晋察冀日报》和《人民日报》的编辑和副刊主编。解放后,曾在北京市妇联宣传部工作一时期,1952年调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任编剧,后转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1963年起成为北京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兼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78年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杨沫最早发表的处女作是散文《热南山地居民生活素描》(1934),此后在抗日根据地写过短篇小说、散文、报道等,1950年发表了中篇小说《苇塘纪事》。1958年1月出版了她的代表作《青春之歌》。1959年9月,《青春之歌》由作者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被认为是国庆10周年的“国产新片展览月”中最优秀的影片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停止笔耕。粉碎“四人帮”以后,又重新开始创作,1978年发表了短篇小说《红红的山丹花》。1980年出版了长篇小说《东方欲晓》(第一部),1980年出版了《不是日子的日记》。1981年出版了,《杨沫散文选》。1985年出版《自白—我的日记》。最近又推出《青春之歌》的姊妹篇《芳菲之歌》。

内容概要林道静出生在一个大地主家庭,亲生母亲出身贫苦,被她父亲林伯唐霸占成姨太太,后又被逼死。林道静从小像个小狗似的成长。中学毕业后,家里破产,父亲离家逃走,非亲生母亲徐凤英,逼她嫁给胡局长,想把林道静变成她的摇钱树。她愤然逃出北京的家,来到北戴河投亲谋职,没想到她表哥夫妇已辞职离开了此地。为难之际,又被杨庄小学校长余敬唐欺骗。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她选择了大海作为自己的归宿,就在她跳向大海的一刹那,北平大学国文系的学生余永泽救了她。余永泽的言谈举止打动了林道静,使林道静暂时忘掉了一切危难和痛苦,同意余永泽的劝说,留在杨庄当小学教员,并且对教书生活和孩子们也渐渐发生兴趣。有一天,林道静在课堂,把“九·一八”的惨痛消息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恶,以及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一气向小学生们讲了整整一堂课,激起了孩子们的爱国情绪。遭到余敬唐的冷嘲热讽。林道静辞去了小学教员的工作,毅然跨上了去北平的火车,去投奔她的要好朋友王晓燕。王晓燕是和林道静同岁的高小学生,她父亲王鸿宾是北大历史系教授,王晓燕现在已是北大历史系一年级学生了。林道静在北京没有生活来源,寻找工作又到处碰壁,还险受一个日本人的欺侮。在余永泽的柔声哀求中,林道静和余永泽同居了。余永泽的温存和体贴,使林道静也感到幸福和满足。但她也渐渐发现了余永泽的自

私和无情,美丽的梦开始破灭。后来她结识了卢嘉川、许宁、郑瑾等一批爱国学生。林道静开始如饥似渴地读革命书籍,积极参加进步活动,尽管余永泽极力反对,林道静还是和北大学生一起上街,参加纪念“三·一八”游行。后来戴愉叛变党组织,他知道的组织纷纷遭到了破坏,许宁、侯瑞等革命学生被捕。卢嘉川为躲避敌人追捕来到林道静的住处。当林道静替卢嘉川送信时,余永泽在家里见到了卢嘉川,他出于自私和嫉恨的心理,将卢嘉川赶出家门,结果卢嘉川也被捕了。林道静终于明白了政治上分歧、不是一条道路上的“伴侣”是没法生活在一起的,光靠着“情感来维系,幻想着和平共居互不相扰,是自己欺骗自己,她终于和余永泽分手了。卢嘉川、许宁等进步学生和人士在狱中仍坚持斗争,一些革命者被杀害了。林道静与所有进步朋友失去了联系,她把卢嘉川临走前留下的一包宣传品拿出来,想起卢嘉川对她说过的话,备受鼓舞。她开始独立作战。她靠黑夜的掩护到大小胡同张贴宣传标语和散发传单。青年们看到传单深受鼓舞,他们相信共产党又活跃起来了,革命高潮也许又要来到了。而敌人却非常害怕。戴愉又以革命者的面目骗取了林道静的信任,结果林道静也被戴愉出卖惨遭被捕。胡局长又一变为党部特务,亲自出面对她利诱恐吓兼施,她不为所动。敌人没办法就放了她,但被特务们监视着。这时她的朋友王晓燕和李槐英来到她的身边,在王晓燕的父亲和她的朋友帮助和掩护下,林道静平安逃出了北平,来到定县当上了小学教员。几个月过去了,郑瑾介绍了一位叫江华的同志来到她这里,正当她苦闷孤独的时候,见到了江华,也就是领导纪念“三·一八”游行的革命同志李孟颙,林道静高兴极了。江华是一位地下党员,他又给林道静讲了许多革命道理,教导她如何了解农民的疾苦,如何深入到农民当中去,组织农民站起来和地主老财作斗争。在江华的直接领导下,林道静积极参与了麦收时农民抢收麦子。她向江华提出了入党的请求。江华鼓励她勇敢地接受党的考验,由于革命活动暴露,江华通知林道静回北平。林道静按照江华的指示回到北平,去找郑瑾联系,没有找到。不久,林道静再次被捕。她拒绝在“自首书”上签字,遭到敌人的严刑拷打。在牢里她见到了郑瑾(真名林红)。林红的革命精神给了林道静和难友以巨大的鼓舞。林红被害后,林道静揭穿了女特务,开始参加狱中的绝食斗争。后来得知卢嘉川也被杀害了。此时,江华来到北平和获释的侯瑞开始营救狱中的同志。日寇占领北平前夕,在同志们的营救下,由王鸿宾教授出面保释林道静出狱。林道静来到王晓燕家。王晓燕一家非常正直善良。叛徒特务戴愉正在欺骗王晓燕,而王晓燕一家没有认清他的本来面目,还把他当作革命者。在江华等人的介绍下,组织上研究了林道静的全部历史,考察了她在狱中的表现,批准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化名路芳到北大做学生工作,组织爱国学生和国民党进行斗争。由于戴愉的欺骗,王晓燕以为林道静是个叛徒,便不理睬她。林道静在北大遭到学生中的特务王忠等人的毒打。她毫不屈服,仍坚持斗争。在党的指示下,她和侯瑞积极争取王晓燕。他们以有力的证据揭穿了混在学生中的特务王忠等人,王晓燕开始醒悟了。叛徒戴愉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正当林道静苦闷的时候,江华又带来了党的指示。林道静的态度更坚决果断了。她和侯瑞一个班一个班地去发动学生,及时抓住学生的苦闷心理给予启发引导,把学生都组织起来,几个系先后成立了学生自治会。一天早饭时分,江华冒着大雪来告诉林道静,市委决定由学联组织“一二·九”大游行。1935年12月9日,轰轰烈烈的“一二·九”运动爆发了。由于发高烧,林道静没能参加“一二·九”大游行。“一二·九”之后的一星期内,党紧密地团结了各个学校涌现出来的大批积极分子,广大爱国青年也纷纷奔到民族解放的战场上来。于是党的力量,人民的力量迅速扩大了。为了

继续扩大“一二·九”的成果,为了发动更多的群众涌向正义的爱国之路,为了反对出卖华北的冀察政委会的成立,12月15日晚,党领导学联的负责人决定在12月16日伪“冀察政务委员会”正式成立的日子,再一次号召全市的大中学校来一次规模更大的示威游行。江华连夜通知林道静关于第二天的行动计划,北大的工作他全部交给林道静负责。林道静整整奔忙了一夜。她、侯瑞和其他党员以及积极分子们,分头分工负责组织,终于在三四个钟头内秘密动员了一批北大同学去参加游行示威。一切组织布置妥当,她才作为一个游行群众奔向集合地。在游行队伍中,她首先看见了李槐英——这位曾经同情和帮助过林道静的女学生,后来不问政治,当了“校花”、“皇后”,可是,日寇的暴行,终于使她觉悟过来。王晓燕的父母全来参加游行了。工人、小贩、公务员、洋车夫、新闻记者、年轻的家庭主妇、甚至退伍的士兵都陆续涌到了游行队伍中来。无穷尽的人流,鲜明夺目的旗帜,嘶哑而又悲壮的口号,继续沸腾在古老的故都街头和上空,雄健的步伐也继续不停地前进——不停地前进。

作品鉴赏杨沫的《青春之歌》是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它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运动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以学生运动为主线,描绘了当时我国各类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和所走过的道路。塑造了众多的知识分子形象,如卢嘉川、林红、江华等,他们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们遵照党的指示,领导学生运动,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卢嘉川把林道静引上了革命道路,而在林道静的成长道路上,林红的坚强不屈、英勇顽强的精神,江华稳健、老练的工作作风对林道静最终能成为一名坚强的共产党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不仅培养了像林道静这样的小知识分子,而且以它崇高的目标,忘我的精神培养和熏陶了众多的知识分子,这样才能有轰轰烈烈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此外还有在学生中宣扬悲观情调、最后又禁不住敌人的引诱变成叛徒的戴愉;自私自利、平庸、狭隘的余永泽,他没有爱国主义的热血,整天死守着他温暖的小窝,对投奔他来的老长工,表现得非常冷酷,竟毫无同情心地把魏老山赶出家门,当他知道林道静跑出去送给魏老山三十块钱后,冷冷地讽刺林道静是拿他的钱装好人。还有思想空虚、贪图享乐、最后沦落为玩物的白丽萍。还有王晓燕父子,他们同情学生、痛恨国民党政府,但又书生气十足,以至被戴愉利用。作者用墨最多的还是林道静的形象。林道静出生在一个大地主家庭,她的母亲是被她父亲霸占了的贫农女儿,她身上“有白骨头也有黑骨头”,她心地善良,同情民众,憎恨她的家庭,反抗她的家庭,为追求自由离家出走,想靠自己的力量谋求生存。但是她虽然逃离了她家庭给她设置的网,却又踏进了余敬唐的罗网。她从绝望走向自杀的道路。北大学生余永泽救了她。余永泽以“骑士兼诗人”的风度和温情体贴赢得了林道静的爱情。他们度过暂短的爱情生活,在许多实际问题上发生分歧。向往自由追求革命的林道静,终于认清了余永泽自私、庸碌、狭隘的本质,毅然与余永泽分手。林道静跨出了“爱”的小圈子,标志着她思想历程和人生道路的重要转折。这时期她的主要思想特征是向往革命,并投身到革命。她张贴标语,撒发传单,单枪匹马地进行革命活动,遭到国民党特务的逮捕。党组织营救了她,把她秘密护送到定县农村。在这里,党又派果敢、机敏、干练的江华同志领导她工作。在江华的帮助和教育下,林道静的思想逐渐成熟起来。在狱中,她又亲眼看到了共产党员林红面对敌人的屠刀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经受住了党的考验,出狱后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林道静终于从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

士。作者通过曲折的情节,细腻地挖掘林道静的内心世界,描绘了林道静的思想感情的发展脉络,真实而生动地揭示出知识分子只有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才能寻找到自己的出路,才能有光明的前途。林道静的形象真实感人,栩栩如生,可以说是这部小说在艺术上最成功之处。

作品在结构上始终循着一条主线——就是以林道静的成长和行踪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由林道静带出各种人物。这样架构篇章,使得结构单纯,严谨而完整,也正因为这样的结构,才使得林道静这一人物形象丰实、饱满,生动而感人。同时这样的结构也很适应中国读者的欣赏习惯。(肖潇)

推荐第8篇: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讀後感

一部《青春之歌》,也是一個女戰士的成長史,是一曲女戰士的青春戰歌。

女主人公林道靜,可以說是一個最終被無產階級拯救的“小知識份子”。林道靜的父親林伯唐是住在“北平城裏的大地主”,生母秀妮則是貧農的女兒。下鄉收租的林伯唐看上了秀妮,強娶為姨太太。秀妮生下林道靜後就被趕出了林家,投河自盡。林道靜在屈辱中長大。林道靜身上兼有的剝削階級與勞動者的雙重血緣,形象地說明了小資產階級知識份子這一有些矛盾的階級特性。雙重身份既是林道靜成長的依據,也是成長的起點。

從一個懵懂的少女,成長為共產主義戰士,林道靜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林道靜在自己的初戀愛人、“騎士兼詩人”的餘永澤影響下接受了西方人道主義思想的影響,成為一個堅定的啟蒙主義者;第二階段,林道靜通過共產黨人盧嘉川的指引,閱讀了“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寫成的一般社會科學的書籍”,產生了對馬克思主義的熱情,開始學會以階級觀點來分析中國社會;第三階段,共產黨員江華引導林道靜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聯繫起來,在經歷了定縣農村的生活和監獄鬥爭之後,林道靜終於成長為一個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入黨宣誓是她期盼已久的成人儀式,在引路人、入黨介紹人江華面前,林道靜宣誓要把自己的全部生命交給黨的事業與共產主義理想。獲得了主體性的英雄終於長大成人。

《青春之歌》的最後一章描寫的是1935年底的學生運動“一二·六大遊行”。出現在這一章中的林道靜已經不再是那個幼稚的少女,而是一個成熟堅定的共產黨人。她成功地負責和組織了北大學生的遊行示威活動,成為聲勢浩大的群眾遊行隊伍的領袖,這位昔日的被引領者率領著北大學生和進步教授組成的隊伍,迎著反動統治者的皮鞭、警棍和刺刀,完成著一次勢不可擋的偉大的進軍。林道靜這一形象豐滿而真實,幾乎帶著那麼些“自敘”的色彩,書中對於革命場面的描寫似乎也正是作者的親身經歷,她對於革命有感性的認識,對於知識份子在革命歷史時期的改變過程及心理變遷有實在的體會,對於在烈火和鮮血中奮鬥的英雄有著深切的敬仰,對於中國共產黨更是帶有無比的信賴和感激。

小說誕生在一個有些敏感的時期,因而也沾染上了那個時代的特殊性,這是一部政治小說,但即便如此,也依然沒有掩蓋掉小說最受讀者喜愛的的部份----愛情。可以說這一部女戰士的成長史,同樣也是一部女主人公的愛情發展史,伴隨著一個女人和三個男人的一波三折的愛情故事,女主人公的心境不斷變化,思想也不斷成熟和成長,最終在愛情中成長,也收穫了愛情。這是一個革命者的完滿的言情故事,也是一個革命者的成長史。

其實很難分清小說中的愛情究竟是為革命而服務的,亦或是在那樣的革命時期這樣一個愛情故事是絕對無法脫離革命的。但無可否認,小說中二者的結合十分的成功,無論是愛情還是革命,似乎已經無法分割,我覺得這可以歸咎為時代性。特色時代下成長的愛情,始終是伴隨著鮮明的時代性的。這並不是不好,反而極具特性,讓人覺得難忘而真實,富有激情,對比今時的快餐式愛情,那樣的愛情更顯得彌足珍貴,于患難之中成長起來的人物以及愛情,是密不可分而相依相伴的,不似今日的三分鐘愛情,顯得如此的乏味而缺少情感,讓人竟有些懼怕了。

再者,正如我開頭所說的那樣,隨著閱讀,我看到一個懵懂的少女拋棄了迷茫,猶疑,最終堅定不移的成長起來,這樣一個光芒四射的女戰士,讓人暗暗豔羨。我想即使在當下,這樣的成長也是每個女孩所必須的,是了,我們不必再面對那些革命,殺戮,但是我們要面對的是殘酷而冰冷的社會以及極其現實的當代,我們也該如同一個女戰士堅定的站起來,擁有者堅毅的心以及清晰的頭腦,勇敢的面對未知的挑戰,而不該活在象牙塔里還做一個懵懂的女孩。

我想,這是我所想到的,也是我對自己的期待,如同那個站起來的女戰士一般,我們也是時候該勇敢的站起來了,告別過去,勇敢的迎接未來。

推荐第9篇:青春之歌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O m文秘 深秋的寒意挡不住我们的热情,

凛冽的北风吹不散我们的活力。

我们欢呼,我们呐喊,我们疯狂,

张扬我们的青春,

诠释我们的年轻。

让我们体验百米冲刺的极速,

感受标枪的鹰击长空,

震撼于铁饼的无穷力量。

——因为我们是年轻的一代,青春的一代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O m文秘

推荐第10篇:青春之歌

再见青春再见灿烂的忧伤,再见青春再见美丽的疼痛,再见青春永恒的故乡。忧伤是灿烂的,疼痛是美丽的,故乡是永恒的。满目疮痍的繁华,痛彻心扉的惆怅,这是个离别的季节,我又是个多愁善感的人,简单粗暴的个性下面居然深藏着一个情圣般的种子,一边情况下是休眠状态,这几天被这季节的感伤激活了,让我这堂堂大汉哭了一把,就在昨晚,无月之夜,草坪之下。

无月之夜,草坪之下,一个男孩寂寞的喝着酒,眼前都是这三年片段的光景,历历在目,眼眶顿时红润了,一股酸意涌上心头,文学素养有限说不出的一种意境,很美并且很凄美美好的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溜走,剩下的只有今日的一声泣叹,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大学的同胞们,一起逃过学,一起抽过烟的骚年们,你们这时都在哪里呢?这时会不会跟我的心情是一样的呢?别离?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我可爱的同学们,祝福,我寄祝福在明月,送君直到立业时。

在一生之中,能有几个朋友,陪伴着你一直到成功?是啊,送君千里总有一别,再聚首,别是一种风味,大一的我是天真的,天真的以为自己能够将一切都改变为自己想像的那个样子,过了一年不再天真,但是很浪漫,浪漫的看不惯一切都要说一两句,又过了一年也不再浪漫了,现在表示很麻木,这个词在这个社会应该算不上贬义词,我觉得我个人有时候总喜欢思考人生,目前算是有自己的一个体系了吧,还是一吐为快的好。

我觉得这个社会我们没有任何权利去批评任何人除了自己,一切的祸原都是由此而生,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简单越好,一个人做了好事都去赞美他OK,没有任何问题,但一个人做了坏事那我们又有什么权利去批评他呢!他之所以会犯2,肯定有他自己的道理,至少我是觉得没有任何理由去批评,去谩骂他。再举个例子,当今社会不是都很不爽那些二世祖吗,我觉得吧没必要,多半不爽的人都是嫉妒羡慕恨,这个心态是正常,但是无尽的指责二世祖们就过分了,没有这个权利,当今我们的媒体朋友们权利太过强大,各种挖,各种挑,那些大牌们,那些巨富们其实也是很依赖媒体的,嘴里天天骂狗仔队,其实是离不开。离开了媒体,离开了狗仔的大牌们真心什么都不是,不过这里让我最不安的是我们可爱的中国子民们,那些愤青们,为什么对一个个的媒体爆料各种不加思索的,不加怀疑的,不加理解的,喷,吐槽,口水...因为口水不要钱,又不犯法的是吧,可能都是那个叫方舟子的那位大神引起的吧,方大神的做法打个通俗的比方就是,在路上我看到一个有点猥琐像的人,我直接上去按住他,逼问他 “说,是不是某个强奸犯?如果不是请出示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等一切有效证件”这。。有道理吗?他有这个权利吗?我可爱的中国愤青们,一切有效信息都需要经过我们睿智的大脑洗礼之后才能跟别人交流的,信息横流的社会更是需要我们明辨真假,这个我们无力改变(说假话这成本真心低,风险真心小)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每个人管住自己的一张嘴还是需要很强大的功力,最简单的最粗暴的办法就是少说...

我一直再想几个问题第一个就是为什么要用一种不变的社会制度,来管理日益进步的越来越睿智的人民呢?把人民当250?还是掩耳盗铃?可是你说制度吧是需要权威性的,要是一直变过来变过去,那不就更个P一样么?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一。第二个公平公正与生活水平的进步,觉得的公平公正,绝对会拖劳动积极性,它不符合多劳多得的社会公理,那些机敏的人肯定不干,那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慢,比如诸葛治蜀,依法治国,军政府制度,一碗水端平,自上而下的依法而治,人民对于高层可是没怨言,诸葛亮自己也是很勤劳节俭,但是人民可是太领情的,人民可不管你每顿是几菜几汤,人民跟关心自己是不是每天都有饭吃,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共产社会生活吗?这种生活果真就好吗?反观当代的功利社会是有才者致富,而好安逸者落后,这些安逸人员上嘴不上手,看到别人发家致富眼红了,充血了,不满了,受不了了,要求公平公正,可能吗?那些先行者是冒着帆船的危险,冒着身陷囹圄的危险摘到了果实,这个时候后面的人,树下面的人说“喂,把果子平分了!!!”这是公平吗?说跟别人的起跑线不一,那个是自己上辈,上上辈的问题,而不是社会问题,把不公平

的社会改变为公平的这本生就是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依旧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最后一个就是结婚问题,为什么要结婚呢?生理需求,大可以找个嘿咻的异性嘛,为了繁衍后代,这是个好借口,但是付出的代价有点大,结婚是让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组合为一个新结构体,并且那个心那个劲是不是使在一起还是个问号!爱情?是什么东西,跟玉皇大帝啊孙大圣那种差不多,千年的借口,无非是男人忽悠女子的一个符号,这个词一出基本就离上床不远了,也是女人榜上豪爷的一个秀词,这词一出基本就离灰姑娘的故事不远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至少到现在我没有搞清楚结婚的意义何在,或许就是盲从的习惯性模式思维。

这些话,明显只能让自己一个人默默地看,让第二个人看到了,必然会觉得我是个神经病,就当我是个狂人吧,不过我觉得吧好容易来世间走一趟,不能糊里糊涂的混过去啊,还是明白点好,不懂那都是装的,除非自己智商有问题,或者身份特殊,不然就没有任何的疑问。责任,已经来临,我尤其能幸免,既然不能幸免那又为何不爽快的接受呢?

感情太丰富,继续续之。

历朝历代兴旺交替,凭的又是什么呢?这些我敢断定在书里面是找不到的,有经验的人也是不会说给你听的,只能自己悟了,有西周开始的邦国封建到秦汉的贵族封建,以及魏晋南北朝的世族封建,最后到隋唐的庶族封建也就是最基层的地主阶级,之后一直到辛亥革命之前都是新地主阶级不断的推翻旧的地主阶级,并且不断的加强皇权集权主义,在这一段时间,自由民主的思想渐渐启蒙,辛亥革命之后民主自由深入人心,这又是中国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最大的思想战役胜利,为中国开创了新纪元,最后到新中国成立。

这里我自己处于好奇对天下大势的分析,西周之时各诸侯都是比较仁义,或者说是仗义,当时的人民可以说是比较好愚弄的,统治者也不必给他们诸多的限制,所以后代封建统治向往的理想统治境界就在于此,但是随着新一代贵族的诞生,在有限的资源内,欲望必然得不到满足,那就会争,春秋战国衍生,一代商君看到了社会的问题他主张以中下层贵族为依靠给予其足够的政治地位,让他们为自己统治,从而秦汉时代来临,不过始皇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地方没有满足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到了高祖时期有所增益,知道开始用封建思想去控制民众,思想是很重的一种统治手段,你要知道大凡统治长久朝代都要有一套像样的思想体系,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代新生的势力壮大起来了。。世族地主阶级,这个很特殊的势力,贵族,庶族都能沾上边,他们到了汉末已经是一股极为壮大的势力了,三国时期就是世族阶级抗争的衍生,最后司马家众望所归继承大统,世族也有他的毛病(垄断仕途,势力独大,这个是统治者和基层大众不愿见到的),面对着庶族阶级的日益壮大,新一轮的斗争开始了,随着隋唐时代的到来,武则天册为后,世族阶级也就是门阀阶级的统治告一段落,庶族开始崭露头角,这时的统治者又拿来了一套当时看来近似完美的思想体系,就是科举恩科,你们庶族不是要改变命运吗?可以给你机会,来考试,达到要求就升官入贵,这在之前看来就是一项伟大的进步,对于统治者而言也是极为有利的,他也怕那些门阀独大,最后取而代之啊,这些个庶族上台了,能很好的牵制那些名门望族的,民众也很高兴,他们看到了出路,看得到希望,考上了就有希望啊!自唐到清这一段历史正验证了这一套思想体系在当时的先进性,随后的五代十国是新庶族阶级与旧的地主阶级的不断争斗与改朝换代,宋元明清各有各自的统治方针,但大体上都是为了皇权的集权,为了保护当下的利益,做的最绝的要数宋太祖,为了集权甚至不惜损失国力,文员镇边,武将在朝,可悲。明太祖也是这个问题,公然成立特务组织,而且任其壮大,皇权的代言人,恐怖一时。这些就是辛亥革命之前中国的大势,在其历代的开国帝王中,有几个是很特殊的。

回过头来看天下大势其实每个朝代都是自身的问题,我相信统治者也看得出来,但是改革谈何容易,这改必然会触动上层人士的利益,那是必须要用血和战争解决的矛盾,在两股势力都不肯放弃的时候只有战争才能彻底改变。

第11篇:青春之歌

中国当代文学史读书笔记

《青春之歌》读书笔记

【作者简介】

杨沫 (1914~1995)当代女作家。原名杨成业,笔名杨君默、杨默。祖籍湖南湘阴,生于北京。曾就读于温泉女中,因家庭破产而失学,当小学教员、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1934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作品,多是些反映抗日战争的散文和短篇小说。抗战爆发后到冀中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做妇女、宣传工作。1943年起任《黎明报》、《晋察冀日报》等报纸的编辑、副刊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北京市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全国人大常委等职。

【内容简介】

这部小说描写了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下,北京一批青年爱国学生从“九一八”迄“一二九”这一历史的大风暴中所进行的顽强斗争。小说刻画了这一代知识分子青年在民族斗争、解放战争中的成长历程。

【李大钊与胡适问题与主义之争】

胡适批评李大钊提倡共产主义,说要多研究问题,少谈一些主义。

胡适是对的,李大钊也是对的。共产主义或许是乌托邦,但是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共产主义理想给中国人带来了信仰(我认为,中国人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胡适提倡研究问题代表一种理性精神。中国文化既缺乏信仰精神,也缺乏理性精神。但是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需要暴力革命,这样的革命不但需要研究问题,尤其需要信仰精神激发的精神狂热和献身精神。共产主义信仰对共产党革命队伍激发的精神狂热和献身精神是共产党革命队伍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胡适与李大钊等人,不仅有着较好的私人关系,而且有着共同的群体认同,他们都认为自己属于与旧势力相对立的“新舆论界”。他们在很多问题上的观点十分相近,比如当时都十分提倡“社会主义”。但是当时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代表北洋政府的“安福系”居然也大谈“社会主义”,而且成立了“社会主义研究会”。罗教授认为这是当时官方在思想言论上向民间的“清流”靠拢和攀附。胡适为了将自己与“安福系”相区别,于是作《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而李大钊则认为不应放弃宣传“主义”的阵地,这便是“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由来。所以这一争论的本质并非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论战,而是新文化阵线内部关于与旧势力斗争策略的分歧和商榷。

【自我感悟】

青春选择无悔

《青春之歌》开端即取景于一辆清晨奔驰的列车,让我们也在一开始便随着主人公林道静开始了她几经波折的人生旅途。青春,既是一个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它充满激情、冲动,也充满绝望、彷徨。而《青春之歌》即歌颂了一个为祖国为信仰而燃烧青春的青年。

青春,我们面临许多抉择,有人生的,有爱情的,有友情的等等。而主人公林道静则通过一次次的抉择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一条更加成熟光明的路。林道静的出生是当时时代悲剧的产物,她的出生是地主剥削农民罪证,也是封建传统女性悲剧命运的证明。生母早逝、后母凌辱、生父虐待,一出生及命途多舛,而后有幸读书确实是后母为了提高其身价的手段。正因如此,童年的际遇让林道静性格孤僻,不合群。但内心原本的纯真自然和接受后天教育又让她为了反抗包办

1 /

3的婚姻背井离乡。也由此开始了第一段恋爱,因为涉世不深,天真缺乏理性再加上无家可归,遇人不淑,林道静将余永泽的到来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环,如英雄救美般的童话的美梦,梦醒时只有陷入更加痛苦的深渊。

伴随林道静成长的第二阶段的是卢嘉川,他最早将她引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让她在琐碎的主妇生活中看到了希望。虽然两人接触不长,但思想的沟通会直通心灵,相爱的人不在乎是否站在同一个位置,重要的是眺望同一个方向。书中人曾言:“母亲养了我的身,但党给了我灵魂。”卢嘉川作为林最早接触的党员,赋予了她灵魂也占有了她的心,让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与卢的灵魂的共鸣中,积蓄力量。

再后来的入狱,改名潜入地主家,联系群众,组织学生运动,林道静的阶级意识渐强,她曾有一段经典的白骨头黑骨头理论,表明了她一心贴近群众,摆脱过去的决心。虽然这也是本书作者为迎合主流思想所做的努力,但书中有一句话“莫非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是的,信仰的力量是不可测的,当今世界,有的地区甚至因宗教信仰引发战争。信仰带给人力量,而人往往在最绝望的时候笃信信仰的力量,因此信仰就会让人难忘我,甚至疯狂,相信信仰的力量过后再去体会林道静的转变;卢嘉川拖着打断的双腿拼命移动身体传递消息;狱中被严刑拷打,共产党员仍临危不惧;赵毓青誓死忠于党的血染的衣裳,一切的一切都变得可以理解。

诚然,书中迎合当时的主流思想,将人物描写得过于“高大全”,语言也留有很重的“阶级斗争”的色彩。据说因以在当时被视为小资产阶级的人物作为小说主人公,作品问世后,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讨论。有人在“左”的观念支配下对作者、作品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批评说:“作品没有很好地描写工农群众,没有描写知识分子和工农的结合,书中所描写知识分子,特别林道静自始至终没有认真地实行与工农大众相结合。”虽然茅盾、何其芳等名家都写了为《青春之歌》辩护的文章,但“左”的批评还是令杨沫对《青春之歌》作了较大修改。为了使林道静的转变更加合乎所谓情理,更有说服力,特意加写了林道静去农村“与工农相结合”的七章。但书中对因信仰而压抑了江华对林道静的爱情的描写和王晓燕面对背叛革命的爱人时的描写也体现了正面人物人性的一面,面对爱情,他们也有私心,也有徘徊和犹豫。所谓“带着镣铐跳舞”,但当我们忽略了镣铐,舞姿也是值得欣赏的。

书中有各种人,他们代表不同阶级,不同立场。有吝啬守旧的老地主,有由消极避世到积极拥护革命的王教授,也有受尽剥削直至反抗的佃农。但更只得我们关注的还是青春之歌的主旋律——一群追求进步的青年,面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日军来犯,和共产党无产阶级思想的引入。一些人选择一心只读圣贤书,一些人选择革命,而另一些人选择背叛良心。一群群林道静周围的青年,个个相映成趣。他们都在青春的路上做着自己的选择,弯路是难免的,但弯路与歧路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自己的良心。当戴愉发现自己被开除党籍,那心中的一瞬迷茫痛苦即是人性最原始的呼唤,因此他最喜欢的正是在爱人面前最正直善良的自己,只是现实已经使他无法回头了。

本书以青年游行者坚定地前进作结,给人以无限希望,也使青春之歌由此奏至了高潮,在当时山河破碎的情境下,无论青年经历过多少盲目、偏激或是胆怯,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也是成长的阶段。正如当今的的我

们。青春的序曲已然奏响,演绎怎样的旋律,完全在我们自己手中。和当年的林道静一样,会和疲于奔命的脚夫感叹自然的美好,对牛弹琴;会遭遇爱情失败,遇人不淑;也会遭受其他的压抑、重创。但生活的画卷已在你我面前展开,我们的生活也需要信仰,对我而言,那就是良心。无论生活的海里,我这帆船是怎样的渺小,跌宕不定,只要帆扬起来了,我就会向那理想的彼岸行进,风雨无阻,请青春作证!

第12篇:青春之歌

深秋的寒意挡不住我们的热情,

凛冽的北风吹不散我们的活力。

我们欢呼,我们呐喊,我们疯狂,

张扬我们的青春,

诠释我们的年轻。

让我们体验百米冲刺的极速,

感受标枪的鹰击长空,

震撼于铁饼的无穷力量。

——因为我们是年轻的一代,青春的一代

第13篇:青春之歌

一、《青春之歌》

1、当你们身披撒满阳光的羽翼,置身于青春的驿站,以一腔彭湃的热血,

用迎接太阳的双手,去推开那道光明与希望之门。于是所有寻找青春旅程的结束又成为一种新的开始。

2、青春之旅使你们有了太多的追求,找寻与体会青春岁月的光芒,成为心中一种誓言。也许你们还一无所有,也许青春之路还很满长,也许前进的道理上会充满坎坷与荆棘。但是属于青春的跋涉总是不会停歇。

二、《青春圆舞曲》

3、青春如长在春天里的一朵白色小花,

青春如舞在夏天里的一只美丽蝴蝶,

青春如别在秋天里的一枚叶脉书签,

青春如埋在冬天里的一个纯洁心愿.

4、暖洋洋的风掀动着柔柔的窗帘,

金灿灿的阳光照射着嫩嫩的草叶.

不一样的生活牵动不一样的心,

不一样的心情造就不一样的青春.

三、《写给青春》

5、青春是夜无法包围的诗

青春是花无法簇拥的舞

青春是行云流水的缠绕

青春是火山喷发的热情

6、但你们要记得

青春的流星

只有一次

划过生命的天际

四、《青春万岁》序诗 王蒙

7、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

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有那操场上的携手,教室外走廊上的叮咛

有细雨蒙蒙里的踏青,有初雪霏霏中的同行

还有热烈的争论,跃动的、温暖的心……

8、所有的日子都去吧,都去吧,

在生活中我快乐的向前,

多沉重的担子,我不会发软,

多严峻的战斗,我不会丢脸,

五、《热爱生命》汪国真

9、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六、

10、艺术家说青春是含苞欲放的花,

舞蹈家说青春是最美的旋律, 诗人说青春是希望的萌芽,

庄稼人说青春是春天的第一场雨露, 饱含着希望,蕴藏着硕果;

伟人说,青春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而我却说:青春就是你们——我可爱的学生!

七、

11、你们那青春洋溢的面庞,无不展示青春之美丽,

你们那活跃敏捷的思维,无不昭示青春之绚烂,

你们那饱满昂扬的精神,无不显示青春之活力,

12、早晨开放的鲜花是青春,

夜晚划过的流星是青春

操场上挥洒的汗水是青春,

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是青春

而你们就是青春的主人。

八、《青春之歌》

13、希望的钟声敲响着黎明时空,那清晨的阳光照亮了新的征程,

青春的主人,可爱的你们,

请加快前进的步伐,去点亮挂在心头的那束理想之光。

九、

14、亲爱的同学们,青春路上的你们,

请珍惜过往的每一天,请把握经历的每一日,

用挚爱的情怀谱写一曲无悔的青春之歌。

十、

合:十九中因为你们而更加精彩,青春因为你们而更加辉煌!

最后,在距高考还有两个月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祝愿:

北邙威威,长我光辉;洛水汤汤,志在四方。

桃李争艳,成我芬芳;书声琅琅,绘我华章。

高三学子,茁壮成长,大十九中,高考辉煌!

第14篇: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文学上的成功与瑕疵

每个时代的青年人都有特定的文学消费倾向,如我们青春期读的郭敬明、韩寒、安妮宝贝等的青春疼痛系列。而对于建国后几十年,杨沫的《青春万岁》无疑也是当时青年人生活状态与心理向往体现。

《青春之歌》的主人公林道静如同每个小说的主人翁一样特立独行,与她所处的环境格格不入,她叛逆但又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为了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可以奋不顾身,可以抛开一切。 林道静的一生跌宕起伏,作为一个具有崇高的无产阶级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热情的青年革命者。经过了一系列艰苦的磨练。她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佃农生母,惨遭迫害致死。她深受异母的凌辱和虐待,使她从小养成孤僻倔强的反抗性格。她憎恨害死她生母的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为反抗不幸的命运离家出走,这是“五四”以来,许多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社会时共同迈出的第一步。但她仍然不是一个成熟的革命者,她身上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狂热性以及个人英雄式的幻想常常流露出来。最后在卢嘉川,林红等的教育帮助下,经历了二次铁窗血与火的洗礼,参加农民抢麦斗争,并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在一系列革命实践中变为坚强,政治上逐渐成熟起来。

《青春之歌》的成功之处便在于它对主人翁林道静由不成熟到成熟这一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境的心理刻画,极大地丰满了人物的形象,使读者能够与主人翁一起成长,以林道静的眼睛看当时的艰辛,更深刻的理解林道静对革命对理想的坚持。生活就是时时刻刻不知道如何是好,因此读杨沫小说,感动的是其故事情节那个在面对革命理想与爱情的林道静的种种选择,可以在她的身上看到人们普遍的在面临选择时的种种挣扎与痛苦,更能感受在经过权衡之后做出选择时的决然。

“迷人的爱情幻成的绚丽虹彩,随着时间渐渐褪去了它美丽的颜色。林道静和余永泽两个年轻人都慢慢地被现实的鞭子从幻觉中抽醒过来了。” 林道静最动人之处,莫过于那种青年特有的热情力量,那种为实现真理而不顾一切的勇气。就是这种力量和勇气,使我逐渐喜欢上了这个“女战士”形象。

另一方面,虽然主人翁的形象刻画的非常生动具有理想主义的正能量,但是从另一个侧面看,又觉得作者出于对革命者崇高形象的塑造而对人性中的亲情、友情等情感有点过于的漠视。

作者通过这种抛弃感情的情节描写来塑造人物的革命性的同时,也通过感情的印证,和感情被迫压制来揭露社会黑暗和反动者的卑鄙无耻。狱中林红以第三者的口吻叙述了自己和丈夫的故事,一方面以敌人的残酷来烘托紧张的气氛引起读者的愤怒之情,另一方面也通过描写两个相爱的人被敌人折磨来加强这种氛围。小说中有一个情节是林道静需要王晓燕帮自己送一封信,但王晓燕当时并没有革命倾向并不敢贸然接手,这个时候林道静就认为彼此不是朋友,当晓燕答应后林道静才转怒为乐立马认为对方是个好朋友,在这里,感情既是革命的附庸,又是革命的动力。典型的例子还有道静和卢嘉川的关系以及她最后答应江华是因为革命这层关系的情节上。这里好像除了革命,人类普遍的真实情感都不存在一样。

小说还存在着阶级斗争的迹象,对于普通人过于苛求,不热爱并投身于革命就是狭隘的个人主义,小资产阶级思想。如余永泽,看过《围城》的人都知道那上面发生的事也差不多就是抗日的时候,可是我们却并没有批评方鸿渐他们不革命,因为那只是一本描写普通生活的书。我们的社会什么样的人都有,人的性格决定着他的行为,我们不能苛求每个人都是革命者,毕竟人各有志,也许是他的思想有局限性,也许是他生活的环境不允许他如此。随波逐流也罢,投入革命也罢,在那样的年代里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该如何生活的权利,没有人强迫你要去成一个英雄。 我觉得最决绝也是最“残酷”的描写莫过于和道静在机关共事的大姐的遭遇,他的丈夫在牺牲前嘱托她:“如果孩子累赘,你可把他送人。千万不要因为他影响你的前途。”以当今时代的我们看过去,真的是很难体会这样一种几乎“灭人欲”的行为。

在小说中,感情的描写存在着分裂。这种分裂在现实中肯定存在,但问题是作者在需要正面描写时把感情写得一文不值,而需要反面衬托时又把感情放大到无限美好甚至到了那个时代除了革命的光芒外只有人类本真感情的存在才让人觉得社会、生命有那么一丝存在的理由。这种两极化的描写,我认为当时社会处于*阶段有其现实依据,但我更认为这是作者需要塑造一个高大全的革命者形象和迎合读者心里存在的普遍人性之间的矛盾所致。基于此,我认为小说塑造的比较成功和真实的形象王教授就是没有受这种矛盾影响,因为王教授只是作为进步分子的形象出现,不需要塑造成高大全,作者就可以比较自由和真实地描写他游行前担心自己年老,比如担心自己妻子家人等人之常情。

总的来说,一部《青春之歌》让我们看到了坚强不屈的革命斗士,深深感受到那时候爱国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真诚,以及他们坚贞的信念。每个时代的青年们都怀揣着自己不一样的梦想,或为小我,努力奋斗,改变自己命运;或为大我,舍弃浮华,为整个新时代的健康发展,鞠躬尽瘁。不论是林道静还是余永泽,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我们应当尊重他们,因为尊重他们就是尊重我们自己。

第15篇: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读后感

冯力强

在我挑书时,最吸引我的书是《青春之歌》。有人问我为什么挑这本书,那是因为我想知道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的故事。打开这本书的第一页,介绍了女主人公在列车上引起人们的注目,因为她带了一堆乐器,人们开始讨论起来。她叫林道静,来这里要在表哥家住一阵子,顺便找一份工作。结果找不到表哥,她陷入了孤独和痛苦之中。人在痛苦的时候是最易回忆往事的。

《青春之歌》是一部充满战斗激情的动人小说,她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战斗图景,描写了一批热血青年投身革命,为打碎黑暗的旧世界而与反动阶级进行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的感人故事。书中的主人公林道静由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展示了她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反抗性格,而这正是“五四”以后,特别是三十年代大多数革命知识分子所走过的共同道路。小说深刻地揭示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青年唯一的指路人;一个人的青年时期应如何度过,如何使自己的青春发出灿烂的光辉,只有接受党的领导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阅读《青春之歌》,使我的精神世界受到了一次洗礼,点燃了我的青春激情。在当代,我们年青一代虽无法像林道静那样去从事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但我们却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重任。我们应为自己有一个和平的环境而感到庆幸,我们更应了解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是无数热血青年经过数十年的革命斗争换来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我觉得,我们中职学子应该学习林道静的革命精神,树立远大理想,为将来建设好祖国而勤奋学习,完成好历史赋予我们当代青年的重任。古语云:“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愿我们中职学子都能志存高远,立志修身,勤于学业,报效祖国。

第16篇:青春之歌 读后感

让青春与时代并进

青春就是一首动人心弦的交响曲。高低起伏的优美旋侓,永不放弃,敢于奋斗就是这首曲子的节拍!“青春”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或许都太短促了,也正是因为他的短促方才显得他弥足珍贵,正因为他的短促方才要我们珍惜,释放出我们青春原有的价值、内在的魅力。

每个人都拥有青春,对于那些年过半百的人,“青春”给了他们回忆和遐想;而对于我们这些年轻气盛的人来说,“青春”给了我们无尽的活力、憧憬和向往。青春洋溢着激情,挥洒着希望,蕴含着力量,当美好的青春置于黑暗阴沉的背景下时,年轻的声音唱响的是一曲铿锵嘹亮的青春之歌,冲破黎明前可怕的黑暗,怀着坚强不屈的灵魂迎接初升的太阳。

《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杨沫的代表作。他通过描写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在那个时代,那个背景下的年轻人的革命精神。这是一部全面反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展现了从“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个历史时期,北京的一批青年大学生为了反对封建统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而进行顽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真实、生动地揭示了一代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当看完了这部作品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那个时代爱国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与真诚,他们的信念是那么的坚贞、不可动摇, 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是那么的令人震撼。

读着《青春之歌》,或许我们没有抗战时期那些英雄儿女动人事迹的切身体会,但是透过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和进步,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在这场历史大风暴中,与我们差不多的年纪,可他们却过着不一样的生活,有着不一样的“青春”。主人公林道静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但她不甘心当封建地主的大小姐,不甘心当官僚特务的玩物,勇于同命运作抗争,争取自己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她不断为个人的命运挣扎时,却遭到了一连串的打击——她自杀未遂,教书被逐,寻找职业四处碰壁……面对重重的挫折打击,林道静并没有放弃,尽管前行的路充满坎坷,尽管她知道这条路艰辛异常,可她只当这些打击、坎坷是丰富人生的元素来对待,从没放弃自己的命运,这种不服输的、大无畏的精神,在现在当真是一笔无价的财宝了。

试想现在的我们,“青春”到底被我们浪费了多少?就在我们的身边多少正直、年少有为、渴望大展宏图的青年却是那么“不堪一击”。面对一两次的打击,有人选择买醉,有人选择沉沦,更有甚者竟然选择用死亡、结束生命来逃避,你们难道就真的这么脆弱吗?你们如何对得起那随风而逝、渴望大展风采的“青春”?买醉的人酒醒后,依然迷途不返;沉沦的人乘坐的时候,却发现青春不在空伤感;而那些轻生者,或许你们不会再有后悔的感觉,但你们留给生者的是无尽的伤心和失望啊……不要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命运”,不要把你们的“青春”交给命运,而是要自己努力改写命运,尽管这条路很艰难,可你有青春,有冲劲,有干劲,还有什么好怕的,跌倒了再爬起来,就算是哭,那也要爬起来再哭,继续着自己坚定的脚步。

青春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么的公平,一生只给予我们一次机会,转瞬即逝,、弥足而珍贵,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将仅有的一次青春演绎的各不相同。

青春是一首歌,一首嘹亮的歌,高声唱出青春的梦想! 青春是一首歌,一首豪迈的歌,尽情唱出青春的斗志! 青春是一首歌,一首深情的歌,娓娓唱出青春的火热!

青春真的好似一首歌,有前奏,有高潮,有尾声。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奏响青春的每一个音符,让青春之歌响彻命运的每个章节,破茧成蝶,唱出只属于我们的青春之歌!细品青春的美酒, 拨动青春的音弦,聆听青春的声音,绽放出属于自己最美丽的青春之花;寻找到属于自己最绚丽的色彩;演绎出自己最棒的青春人生!

第17篇:《青春之歌》读后感

说到青春这两个字,我不知道大家会想起什么词,我想起的是“激情、奔跑、活力“。

最近看了一本名为《青春之歌》的书籍,这是女作家杨沫的代表作。在这里,我先给大家介绍下杨沫,她的祖籍是湖南湘阴,生于北京。1934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作品,多是些反映抗日战争的散文和短篇小说。抗战爆发后到冀中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做妇女、宣传工作。1943年起任《黎明报》、《晋察冀日报》等报纸的编辑、副刊主编。

《青春之歌》这是一部全面反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记。展现了从“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个历史时期,北京的一批青年大学生为了反对封建统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而进行顽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真实、生动地揭示了一代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心由之路。

杨沫在《青春之歌》中用洋洋洒洒的文字,扣人心弦的情节塑造了大量生动活泼、有血有肉的灵动的文学形象。有在斗争中茁壮成长的女主人公林道静;爽朗热情、坚贞不屈的卢嘉川;稳健沉着、机智勇敢的江华;关怀战友、视死如归的林红;积极向上的徐辉、罗大方、许宁;庸俗自私的余永泽;贪图富贵享乐而沦为娼妓的白莉苹还有其他形形色色的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但是小说中塑造的这些众多的文学形象中,最典型的还是女主人公林道静的形象。作家在小说中刻意安排了各种各样的人物来衬托林道静这一人物形象的成长和蜕变,小说中的人物虽然庞杂,但却安排得非常得当,把要表现和突出的都做得很到位。没有给读者眼花缭乱,杂乱无章的感觉,反而让读者觉得这样的人物形象的刻画是必不可少。

每个人的青春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在任何困难面前我们都应该站起来,不要怕,我们的命运要自己主宰。

青春就像是一首激情澎湃的歌,提起来总是让人热血沸腾。

第18篇:青春之歌读后感

第一次读《青春之歌》这部小说是在进入大学一个月后。在现当代文学课上,这部小说被现当代文学老师多次提到,并且对它的评价颇佳。我想,既然是这么好的一本书,我应该好好去看看。所以,我把这部小说认真仔细地阅读了一遍。当时看完这部小说后,我并没有太多的感触。我并不觉得它有什么令人动人心弦的地方,只觉得书里面的那些人物是那么的不真实。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么英勇的人,并且还是个女人。

再次阅读这部小说是在寒假期间,因为在家中无所事事,以至于产生了无聊的情绪。因此。我又再次拿起《青春之歌》这部小说来看,这一次却从中品出不同的韵味来。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们似乎很难体会到当年的革命先烈们战斗的艰辛,更何况我们这些90后的孩子们。我们或许知道周杰伦,很熟悉王菲,但是却对秋瑾这些烈士一无所知。事实上,那个时代离我们并不遥远。依稀地,身上还留着那个时代的伤痛。可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却离我们远去了。

有些人说,我们有些事情是不能选择的。比如说我们的父母是谁,我们生活在什么时代等等。我们可以说我们有权选择我们的生活,但事实上有时候我们身不由己。林道静他们那个时代的人想要和平,想要过上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生活。但现实是残酷的,他们必须要过那种居无定所、胆战心惊的生活。

再一次的细细品味,我领悟到了林道静对党的真挚的依赖像孩子依赖母亲一样的感情;领悟到他们那一群像火山一样喷发热血的爱国热情;领悟到了那个时代动荡的轰轰烈烈的时代风云。在那个*不安的时代,林道静的革命精神让人赞叹不已。当然,林道静不是一天就能成为一个革命战士的。最初的林道静是朵冰清玉洁的连花,是一个小知识分之而已经过了艰苦磨练和改造的过程,她身上逐渐具有崇高的无产阶级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热情。在经历了两次铁窗中血与火的洗礼后在革命实践中变得坚强,政治上也逐渐成熟起来。

能坚持着自己的坚持,是林溢静的感人之处每当我读到她入狱时受到非常人所能忍受的折磨后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人生理念,坚持革命道路时我深感到自己以前知识的肤浅因为小说里一个个鲜明的革命人物一个个地牺牲让心硬如石的人也为之哀泣。当然,我很鄙视那些反面人物,那些卑鄙的手段和背叛令人咬牙切齿,即使他只是虚构的故事情节也能让人为之震撼。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战胜了孤独寂寞,他就可以战胜一切其实,在哪个战争的年代,革命战士们面临的最大的敌人是孤独,当时,由于革命是事业被很多人仇视,因此阻碍也重重。所以革命事业往往是在秘密进行着。刚开始从事革命的人们大多是没有战友的。因为这种举动不变世人所理解,把他们当成造反的人看待不是孤立就是打压。例如巴金《激流三步曲》中是觉慧,无法忍受封建家族的禁锢而离家出走,投奔革命,这些投奔革命的人不被人们承认,因此他们觉得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是孤立着的。

这种孤独其实在他们看起来并没有什么,至少他们还有怀着同样的革命梦想的战友们。有战友们的支持和鼓励就足矣。但是当仅有的同伴也不相信你。不理解你时,才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孤独正如《雾~鱼~电》中的吴仁民一样,他们不被同志们所理解,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抛弃了因而痛苦万分。《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也一样在她还没有入党之前她虽然忠于革命,但是内心切很迷茫不知道人性的方向在哪里,遇到卢嘉川林红等人后,在他们的帮助下逐渐融入革命中但是党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对入党人员的考验是非常严厉的,最苛刻的一项是要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孤独,林道静在入党前遇到过很多困难,身边的同志不断地牺牲,自己也一次地从死里逃生。那时候没有人能帮助她,没有人告诉她下一步该如何走,她只能靠自己一点点地摸索前进的道路。她坚持着,坚持孤独地走下去,她相信未来她不会是孤单一个人。

第19篇:唱响青春之歌

唱响青春之歌梦想光荣绽放

感悟人生,青春如风景,让棵棵小草不断地欣赏世界;阅读青春,梦想如绿洲,让株株幼苗不停地追求阳光。不是因为缘分,不是突然想起,中国梦想一直孕育在我心里。

中华历史悠远流长,古时的祖**亲啊,是那样潇洒和动人。磅礴美丽的姿态,给人以生活的张力和对创作的热爱。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对她的风采和繁盛有了想象的驰骋,可是这诗赋一般的故事最终却迎来了悲凉的结局。祖**亲的眼眸暗淡了,“人思自奋”的时候,到来了。

痛定思痛,抚今追昔。华夏子孙实干兴邦,正用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热情书写着故事的后续!

每一种声音、每一张笑脸,背后都深藏着普通老百姓的“梦”。这“梦”从清晨开始,收获一天的生活。勤劳朴素,安居乐业;健康快乐,和谐舒心,如同黄土地一样的朴实无华的“梦”,是最为真实真挚的中国梦。

每一个进步,每一次牺牲,昭示着无数仁人志士的“梦”。这“梦”从近代开始,奋斗了一个半世纪。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追求民主,建设富强,如同长城一样的坚强雄伟的“梦”,是最为自立自强的中国梦。

从我们青少年作起,肩负未来,实现梦想,如同星空一样的灿烂光芒的“梦”,是最为青春活力的中国梦。

"干到九十岁,种出亩产一千公斤的杂交水稻”的科学家袁隆平,有爱心舞蹈老师的完玛草,有把太极推向世界的李连杰,有花样滑冰冠军庞清、修建,有“我再试一次!”的马云,有“无论如何都要让技术赶上世界水平”的邓稼先,有失去双臂的残疾人杨孟衡和试飞英雄李中华„„

中国的事业,是由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缔造和推动的。

有位名人在演讲中说道“The best is yet to come",译过来是说,“最好的,尚未到来”。一切迂回的路都绝不白费!复兴的路上,我们每走一步,就必定会得一步的经验。不管这一步是对还是错,"对”有对的收获,“错”有错的教训。坚守自己的岗位,坚持完成学业,等到失败的痛楚已经逐渐痊愈,多锻炼了一份坚强和胆量,那时,我们一定又有了新的勇气和力量去开拓前程。

请原谅我这番稚气未脱的言论吧。

领导着我们实现梦想的那些人们,谢谢你们的坚强和努力!无论绕了多远,无论被阻挡得多么严密,只要不忘记前人留下的方向,就有走到目的地的一天,就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天!

第20篇:青春之歌演讲稿

青春之歌演讲稿

我以前是一名教师,人们常常用“蜡烛”形容我的职业;我的嫂子是一名护士,我们常常称她是“白衣天使”;我的朋友是晚报的记者,我们都叫她“无冕之王”??那么,是否也有一个合适的词语,可以赞誉我们在座的这些身居幕后、无私奉献的组工干部呢?

我以为:组工干部是一滴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高尚的品德就像给万物带来益处而不求回报的水一样,可谓把对水的比拟推向某种极致。冻成冰、流成水、凝成气,浮成云,其本质不变。我们的组工干部应有这样的思想境界,才能摆脱名缰利锁,才能一心一意干好工作和事业。我们要严守思想道德的堤防,高筑反腐倡廉的长城,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保得住情操,“不为名利所惑,不为浮华所动”。“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转云舒”,我时常告诫自己要以一颗淡泊名利的平常心去正确对待升迁和荣誉。在平凡的生活上,多感受一些生命历程中的细节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幸福,少一些无用武之地的怨气和烦恼。组工干部也该有水的特质,做政治品格的高尚者,塑造组工干部完美形象。 我以为:组工干部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参天大树挺拔、耸立、枝繁叶茂,正是来自深扎大地默默无闻的根的支撑。凌云高楼巍峨壮观气势撼人,正是来自厚重坚石无语的支撑。组工干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栽种着梅兰竹菊和苍天大树。梅的傲雪报春、兰的清远幽香、竹的虚心劲节、菊的不畏风霜、大树的苍翠挺拔,正是组工干部的执着追求,也是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教育活动要达到的效果。“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我们的组工干部就是这样恪守着自己的正道,无动于小人的诱惑。

心、欣慰之心,不应有失落感、失望感。不求职务上进步,但求工作上更好,以工作大局和党的事业为重,做到“宠辱不惊、得失莫念;淡泊名利、无欲则刚”,始终保持一种健康、豁达的心态,争当无私奉献的表率。

我每天所接触的组工干部,他们都是时间观念“很差”的人,通宵达旦忙加班、披星戴月来回赶;他们都是家庭观念“很弱”的人,一心牵挂公家事、难顾妻儿忘小家;他们都是自我意识“很淡”的人,不图虚名不谋利、甘为他人做嫁衣。他们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只要能够为党和人民把好选人用人关,为干部群众解决好焦心烦心事,再苦再累也值得、流血流汗也心甘。他们守得住清贫,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党和人民的重托;他们耐得住寂寞,对待自己的得失总是心态平和;他们挡得住诱惑,有骨气而无傲气,讲正气而无霸气,凭志气而不靠运气,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他们顶得住压力,不畏权势、不徇私情、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位不在重,有为则显。在工作中,他们总是强调“组织工作无小事,任何事情都必须做得一丝不苟”。那一份份基层调研报告,一张张征求意见表,张扬了作风过硬的内涵;那周密严格的考核程序和方案,昭示着公道正派的风范;那对弱势群体的一笔笔捐赠,讲述着铁面无私背后的温情;那群策群力开展的远程教育试点、那齐心协力推动的人才强市战略、那一心为民的社区建设,无不彰显着组工干部团结拼搏的力量。 也许,以我浅薄的人生阅历和短暂的工作经历还无法概括组织工作的全部,但我深深地懂得,从事组织工作这个神圣的职业,就意味着奉献,意味着责任,意味着甘当人梯!光吹落,一世繁华。作为一名年轻的组工干部,也许终我一生也体会不了“会当凌绝顶”的感受,可是我已经从英雄模范和身边这些平凡而无私的组工干部身上,学到了从容面对得失、平和对待名利,甘做嫁衣、甘为人梯的品质。在书写自己的人生时,我也会像他们一样,淡定荣誉和鲜花,淡泊躁动与浮华,去寻找一种比生命更长久的“踏实”和“惊叹”。 看着我的前辈,看着我的同事,我骄傲——我是一名组工干部。组工是我的青春之歌,我为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篇2:关于青春的演讲稿:青春之歌 关于青春的演讲稿:青春之歌 让我说青春像首歌,一首缓缓流淌的歌,他让我走过了如歌的岁月。小时候对于青春这个词的理解,就是希望自己快快长大。到了中学,每天都在学习文化课,一道道的数学题,一串串的英语单词,还有永没休止的试卷,真的可谓寒窗苦读。那是“苦”的青春。到了大学每天我都在喜悦中度过,因为我选择了一个我喜欢的专业,每天的钢琴,声乐,古筝会让我带来一股新鲜的气息,每天清晨到晚上,有时都练着同一个旋律,我还是觉得很乐意。那是“求”的青春。大学毕业后我背着行囊独自来到顺德,说老实话,我曾经后悔过,我觉得自己把最年轻的青春奉献给了教育工作上。如果不做教师我会有更好的选择。那是“索”的青春。终于,有一天我阅读了一[本文来自.8.]篇文章,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她告诉笔者,自己还很青春,青春不是指的是年龄,而是一种心态。岁月可使皮肤起皱,而失去热情,则使灵魂起皱,但人的精神毅力是不可磨灭的。一位病人用自己顽强的毅力,一直在病床度过了毕业的青春。是什么力量支持她度过,慢慢的,我将青春理解力为一直积极面对事物心态。我们的祖国为什么伟大,并不是因为他完美,而是因为我们全中国的人,在追求完美的同时无怨无悔奉献自己的青春岁月。让我们尝试的勇气,拿出我们青春的热情,再回首,我们没有平淡、遗憾的青春。让我们的教育事业走得更光明!篇3:青春励志演讲稿:青春之歌 青春励志演讲稿:青春之歌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青春之歌》。

青春,是涓涓的流水;青春,是初生的绿芽。青春本无颜色,如一张张洁白的画纸,等待我们去描绘;青春本无色彩,如一本本未写的日记,等待我们去谱写。春是花季年华中最灿烂的一抹温暖的阳光,美轮美奂,精妙绝伦。

当我们坐在椅子上,谈笑风生地交流着,脸上洋溢着温暖的微笑,那便是青春;当我们走在大街上,互相捉弄着闺蜜好友,幼稚地玩耍着,那便是青春;当我们站在阳光下,穿着校服挥着手,高高兴兴地拍毕业照,那便是青春;当我们回头看着母校,望着即将分离的好友,昔日的快乐时光浮现,又落下泪来,那便是青春......青春是美好而又充满酸甜苦辣的年华,让我们声声叹息,它的短暂。

因为老师的责骂而感到委屈,不禁向闺蜜好友抱怨,那就是青春;因为闺蜜好友的生日到来而手忙脚乱,到最后不好意思地向闺蜜好友吐舌,那就是青春;因为家人带来的小小惊喜而喜悦,悲伤都抛到九霄云外,那就是青春;因为一次考试没考好而失落,又被闺蜜好友的安慰逗笑起来,那就是青春...... 那些韶华与单纯中,总有一些记忆让我们难以忘怀。难忘朋友。曾经一起笑过哭过痴过恨过爱过,曾经在失落的一个安慰,在伤心的一份温暖,深深刻在记忆的心田。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而你我却有着永恒的友谊。

难忘恩师。朗朗吟读诗歌,犹记当初您耐心的教育;埋头提笔疾书,犹记当初您细心的指导。温柔的话语,细心的教导,修长的身影,都将永存在心。

难忘母校。一步步走进硕大的校园,繁花似锦,绿草如茵。而我们就在这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度过漫长的学海生涯。因为您的陪伴,才有了一个个人才。您的模样,挥之不去。

不求生生世世,不求朝朝暮暮,但求平平淡淡,携手共游人间。正如歌中所唱,让我们以青春为笔,真情为墨,画出更美丽的青春之画,写出更生动的青春之歌。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篇4:国旗下演讲稿:青春之歌

国旗下演讲稿:青春之歌

国旗下演讲稿:青春之歌​ 甲:是谁在那风雨飘零的季节,

乙:用青春唤起民族的魂魄,

甲:是谁在那黑暗笼罩的时代,

乙:用鲜血维系着火炬的光和热。 合:是,那些追求自由民主的先辈,是,那些为伟大事业而默默奋斗的青春。 乙:如果所有的日子都能够重新来过,

甲:我仍然愿意做茫茫荒原上那一堆篝火。

合:那时,我们和年轻的祖国一样,朝气蓬勃,向困难挑战是最大的快乐,那,就是我们。

乙:如果所有的故事都能够从头再说,

甲:我,会是田野上拾麦穗的小姑娘,不让集体的粮食丢失一粒一颗。

乙:那时,我们的青春像天空般透明,连睡梦都染上红领巾的颜色。 合:那,就是我们。

乙:如果„„

合;所有的记忆都能够流淌成河。

甲:我愿意是那个金秋的十月,一支放飞的白鸽,那时,所有心灵的门窗都解开了枷锁。

合:我们在科学的春天里振兴中华,富民强国。

甲:那就是„„

合:我们

乙:朋友们

甲: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递,

合:那青春旅途的圣火。

乙:我们一程又一程的追赶,

合:那满载豪情的列车。

甲:我们一年又一年的播种,

合:守望沉甸甸的收获。

乙: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奏响,

合:永远不倒的青春之歌,那,就是我们。

甲:我们纯真的心灵,

乙:不收留后悔与羞涩,

甲:我们透明的瞳孔,

合:看世界一片蓝天碧波。

甲:今天,让我们庄严的举起紧握的右拳,

乙:向天空和大地发出青春的宣言,

甲:历史的重任

合:我们去承担。

乙:前进的祖国,

合:我们去奉献。

甲:让我们„„

合:用青春点燃五四的火炬,用蓬勃迎接祖国崭新的明天。​篇5:青春之歌(护士演讲稿) 青春之歌 野狼 虫虫

没有赞歌,没有颂词,没有鲜花,在青春燃烧的季节里,我们默默的付出。

没有彷徨,没有恐惧,没有卑微,在救死扶伤的国度中,我们无私的奉献。

世界很大,我们很小,病魔无情,我们有情。

我们可以改写世界,我们可以征服自然,我们为人世间托起美好的明天。

我们微笑着,微笑着我们的青春,微笑着我们的使命。 我们用微笑,驱散了病人心中的恐惧与忧伤。 我们用微笑,带给了病人康复的自信与希望。 我们用微笑,送给了病人无限的欣慰与光亮。

我们用微笑,迎接了一位位因病痛而焦虑的病人。 我们用微笑,饯送了一位位因精心治疗康复而去的患者。

我们用微笑,而对指责和批评,夸奖与感谢。

我们奉献着,奉献着我们的似水年华,奉献着我们的无私精神。

曾几何时啊,曾几何时!

我们用通宵值班的疲倦迎接黎明的第一缕曙光,用一天辛勤的劳累聆听午夜的第一记钟响。

无数个夜晚,让丈夫独自孤单,无数个白天,让孩子不在娘旁。没有埋怨,没有感伤,我们在歌唱,我们在飞翔。

打针、输液、穿刺,我们小心翼翼,专心操作,杜绝事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凡工作,是我们对护理职业的最高敬重。

抢险、急救、抗非,我们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穿梭在生与死的边缘,是们对生命的最真礼赞。 南丁格尔的灯光照亮了病苦的黑暗!

提灯女神的平凡铸就生命终结的缓延。

我们是女人,一样多愁感伤。

我们是母亲,一样懂得慈爱。

我们是妻子,一样需要浪漫。

我们是天使,必须学会放弃和坚强。在生死线上,我们是最忠诚的卫士,誓与阵亡。

我科的小王护士,热情大方,性格开朗,技艺精湛,细心周到。那是一个寒冷夜晚,我科来了一位头部剧烈疼痛的中年病人,当晚经过各种检查后,确定该病人患有神经性头痛。由于病人的多虑,始终怀疑自己得了肿瘤,致使病人精神负担加重,心志忧虑,夜不能眠,昼不得安,成天扭着医护人员寻长问短,

病情加重。小王护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明白这是因为病人对病情不了解而造成的压力。心病还需心药医,于是,她细心的照顾着人,专心的安排服药用药时间,热心和病人进行沟通交谈,耐心的为病人解释病因病理,患者张大姐还真茅塞顿开,疑虑顿释,几天后,她病愈出院。临走时,满含热泪的千恩万谢,不胜感激。还给科室送了一副“医技精湛,细心呵护”的鲜艳锦旗,倾表的对我科医护人员最衷的谢意。 别人的幸福在家里,我们的幸福在院里、在心里、在病人充满无限谢意的眼眸里。

我们没有桃花绚丽的外表,却有梅花朴实的芬芳。没有牡丹国色天香的贵冠,却有枣花无声无息的奉献。 三天前,我们揪心的听着病人的痛苦呻吟。三天后,我们欣慰的读着病人香甜的鼾声。三十年后,我们重复着这三天的故事。

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不会像起飞的黄鹤频频回首,更不像南归的春燕惜惜恋家,挥动白燕帽,作别一世繁华。

语言轻轻,步履轻轻,轻轻似无声的细雨,润物皆万生。时光啊!时光!你是一条翻腾的河,婉转!悄然!短暂!漫长!

青春啊!青春!你是一首迷人的歌,高昂!激扬!浑厚! 响亮! 我们前程是天上的彩霞,我们的人生,是海里的浪花,趁着这金黄的年代,奉献着我们的青春,迸发出我们灿烂的光华。

青春之歌简介
《青春之歌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