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大学中庸(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01 06:05:3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大学中庸 文档

大学——曾子

大学,大人之学,乃大人修己治人之道也,故书名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三纲: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明确目标:至善。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明白事物先后顺序,修身到齐家,明德到新民,知止方到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真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儒家主张内圣外王,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儒家主张以人为本,主张推己及人,由近而远。

儒家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上下尊卑地位。

格物到知致:对天下事物的道理,一一穷究到极处,然后心里通明洞达,无少亏蔽,而后知于是便可达到至。

知致到意诚:知既到了至处,然后善恶真妄,见得分明,心上发出来的念虑都是真实,无些许虚假,而后意可诚。

意诚到心正:意诚然后能去得私欲,还得天理,而虚灵之本体,可以端正无偏。 心正而后身修:正心然后能检束其身,以就规矩,凡所举动,皆合道理,而后身无不修。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也,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者,未之有也。——修身到治国到平天

明明德:旬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洗去私欲,使其从新清明。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对明明德止于至善。坚持不懈修身

格物: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对天下物理深究之,以求达到极点。由表及里,不仅看到表象,还有穷究其内在道理。

意诚: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真心,毋自欺也。

正心: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晦,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乃一身主宰,心不能偏执,不能为情所控。

儒家认为:心之官则思,心就是思想人的行动受思想支配,故心乃一身之主宰。

正心方法:静而存养:在平时培养心中的善念而不失;动而省察:就是行动时要反省检查自己,如有错误的思想和观念就应及时克服和改正。

一家的根本在我一身,此身于人相接,情之所向,各有个当然的道理,但人多任情好恶,不能检查,所以陷于一偏,而身不修也。

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人性:偏爱和贪心。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孝悌慈。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推己及人。

所恶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恕:推己及人。

是故财聚民散,才散民聚。——外本内末,民便争夺,外末内本,天下归心。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之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中庸——子思

中是无所偏,庸是不可易,中正而无偏无倚,平常而不可改易。——故曰中庸

儒家认为:人有本性,且本性自然纯美,人性本善,故应明之,去除后天因私欲蒙蔽产生的偏,以达中庸之道。

儒家主张:自我修养,以达道。道:人之自然本性,人皆共有,只天禀不同,故需教。 道不在人身外,而在人之本心中,因此在立身处事上必须时时刻刻反躬体认是否悖道。 莫见于隐,莫显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独:人不知而己独知的去处。——不自欺。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凡人每日间与事物相接,顺着意便欢喜,拂着意便恼怒,失其所欲便悲哀,得其所欲便快乐,这都是人情之常 ,当其事物未接之时,这情未曾发动,也不着在怒一边,也不着哀与乐一边,无所偏倚,这叫做中。及其与事物相接,发动出来,当喜则喜,当怒而怒,当哀则哀,当乐而乐,一一合着当然的节度,无所乖戾,这叫做和。

中和,中为尊,为主。

道不远人,而人自远道也。中庸之道,贵在持守,择之精而守之固。

尽己之心叫做忠,推己及人叫做恕。忠恕之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毋施于人。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怨人。——端正自己行为不求别人。

夫陵下不从必怨其下,援上不得,必怨其上,今在上在下但知正己而无所求取于人如此,则又何怨之有。但见心中泰然,虽上而不得于天,也只受其正,而无所忿憾于天,虽下而不合于人,也只安于所遇,而无所罪尤于人。盖既无所求,则自不见其相违,既不见其相违,则自无所怨尤。——张居正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人生富贵贫贱,安乐患难难测,故安之则可。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如而不自得。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正己而不求于人。反求诸身。 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反求诸己,修身而后事自成。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仁以亲亲为大,义以尊贤为大,亲有远近,贤有上下,故等级视之。

儒家认为:人们做任何事,要想成功,必须先从小处做起,由近及远,由低到高,一步一步才能达到。先修身后齐家后平天下。

天下之物,诚则必形,不诚则无物矣,然则人之体道者,可容有一念一事之不实哉。——人以实心而体实理,以实功而图实效。

故为政在人,取人在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通行)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君臣则主于义,在父子则主于亲,在夫妇则主于别,在兄弟则主于序,在朋友则主于信。知则明睿,所以知此道,仁则无私,所以体此道,勇则果确,所以强此道。达道必待达德而后行,而其所以行之者,又只在一个诚而已。盖诚则真实无伪,故知为实知,仁为实仁,用为实勇。——张居正。

就知、仁、勇而言,人的天性相同,但具体而言,则有智愚之分,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凡事欲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恰,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天下之事,所行之者,诚也。

欲善诚身者,当明乎善也。能明善以诚身,则顺亲、信友、获上、治民。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夫既学而又问之,思之辨之,则于天下之义理,皆已明白洞达而无所疑,可以见之于行矣。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儒家主张上下有序,尊卑有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

推荐第2篇:大学中庸测试题

《大学》《中庸》测试题

一、选择。

1.给下列的句子排列顺序(

① 物格而后知至 ② 意诚而后心正 ③ 知至而后意诚 ④心正而后身修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2.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__________。

) A、为之有也

B、则近道矣

C、其机如此

3.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______?抑而强与?”( )

A、东方之强与

B、西方之强与

C、北方之强与

4.______________之未发,谓之中。( )

A、喜、怒、哀、愁 B、喜、怒、哀、乐 C、喜、悲、忧、思 5. _______,行乎富贵; _______,行乎贫贱; ________,行乎夷狄; ________,行乎患难。( ) ①素贫贱 ②素夷狄 ③素富贵 ④素患难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

二、连线

鸢飞戾天 鱼跃于渊 十目所视 十手所指 人莫知其子之恶 莫知其苗之硕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

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 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 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天地之大也

人犹有所憾

推荐第3篇:论语 大学 中庸

论语全文翻译

【原文】

“学(2)而时习(3)之,1·1 子曰(1):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原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鲜(2)仁矣。”

【注释】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原文】

1·5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言,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注解】

(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

一、兢兢业业。(4)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5)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原文】

1·6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注释】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原文】 1·7 子夏(1)曰:“贤贤(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3)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4)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原文】

1·8 子曰:“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改。”

【注释】

(1)君子:这个词一直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 (2)重:庄重、自持。

(3)学则不固: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坚固解,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 (4)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5)无:通毋,“不要”的意思。

(6)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7)过:过错、过失。 (8)惮:音dàn,害怕、畏惧。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原文】

1·9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注释】

(1)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 (2)追远:远指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原文】

1·10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

(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3)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4)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5)抑: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有“还是”的意思。 (6)温、良、恭、俭、让:就字面理解即为: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

(7)其诸: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

“老师温良恭俭让,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 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4)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

” 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原文】

1·12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和:调和、和谐、协调。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原文】

1·13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注解】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 (3)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

(4)远:音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译为避免。 (5)因:依靠、凭藉。一说因应写作姻,但从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处。 (6)宗:主、可靠,一般解释为“尊敬”似有不妥之处。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原文】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1)就:靠近、看齐。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正:匡正、端正。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原文】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何如(2)?”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3),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其斯之谓与?”子曰:“赐(5)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6)。”

【注释】

(1)谄:音chǎn,意为巴结、奉承。

(2)何如:《论语》书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 (3)贫而乐:一本作“贫而乐道”。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5)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

(6)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原文】

1·16 子曰:“不患(1)人(2)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

(1)患:忧虑、怕。

(2)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孔子的教学特点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 教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因材施教”的命题不是孔子提出来的,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云:“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施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 的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谈话。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学生谈话,有个别谈话,也有聚众而谈。如有一次有意识地向子路提出一个假定性的问题:“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字路并未说话,仅以高兴默认,孔子便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第二,个别观察。他通过多方面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由表及里地洞察学生的精神世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单凭公开场合的表现作判断还有片面性,就要 “退而省其私”;只凭一时的行为作判断还不够,还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就是要注意学生的所作所为,观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倾向,这就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彻了。他在考察人的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认为不同的事务不同的情境都可以考察人的思想品质。

(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在教学中,孔子把“学而知之”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他的“学而知之”就是说学是求知 的惟一手段,知是由学而得的。学,不仅是学习文字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还要通过见闻获得直接经验,两种知识都需要。他提出“博学于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于古代文化、政治知识这些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他还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学而 不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把学到的知 识

“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 ,要 “笃行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则要勤快一些,应当更重视行动。

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三)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 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就是说,在教学事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两端,攻乎异端。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拚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肝肺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诗云:“赡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涧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煊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涧兮者,恂溧也;赫兮喧兮则,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煊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邦畿千里,唯民所止。”诗云:“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惕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之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贲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挈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戮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唯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为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瑁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中国同。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速,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家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四书之一《中庸》全文和译文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白话解: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这称之为教化。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

2.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白话解: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白话解: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4.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白话解:孔子说:「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5.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白话解:孔子说;「舜真是具有大智能啊!他喜欢征询别人的意见,就算是浅近的话,也欢喜省察它的含意。把别人的错误和不好的意见隐藏起来,同时又表扬别人正确的好意见,最后再将众人的意见,所有过与不及之处都加以折衷,取其中道,施行于人民,这就是舜之所以为天下百姓拥戴,与津津乐道的缘故吧!」

6.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白话解:子路问孔子怎样叫做『强』?孔子说:「你所问的是南方人的『强』呢?还是北方人的『强』?还是你所谓的『强』呢?用宽宏柔和的道理教化人,能忍受无理的欺侮而不报复,这是南方人的强,君子安然处之。至于披铠甲,卧枕刀枪,死也不后悔,这是北方人

之强。好勇斗狠的人安于此道。因此君子与人和平相处,而不随流俗移转,这是真正的强啊!

7.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白话解:孔子说:「中庸之道是离人不远的,假使有人遵行中庸之道而远离人群,那就不可以称之为道了。」

※(道在人身上,道在生活之中。)

8.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白话解:说话时要顾虑到能不能做到,做事时也要顾虑到与自己所说的话,是不是一致,君子何不努力笃行实践,做到言行合一呢?

9.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呼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白话解:君子只求就现在所处的地位,来做他应该做的事,不希望去做本分以外的事,处在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该做的事;处在贫贱的地位,就做贫贱时应该做的事;处在夷狄的地位,就做夷狄所应该做的事;处在患难,就做患难时所应该做的事。君子安心在道,乐天知命、知足守分,故能随遇而安,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悠然自得。

10.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白话解:君子对上不怨恨天,对下不归罪他人,所以君子安心的处在平易的地位,等候天※

命的到来,小人却是冒险去妄求非份的利益。(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则修身见于世。)

11.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白话解:孔子说:「射箭的方法,很像君子做人的道理,射不中靶心,就要反过来要求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好,功夫够不够。

※(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己。)

12.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

◎白话解: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好比走远路,一定要从近处开始,好比登高处,一定要从低处开始。

13.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

◎白话解:鲁哀公问为政的道理。孔子回答说:「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施政,都记载在竹简和木牍上面。当他们在位的时候,他们的教化就能施行,他们死了,他们的教化也就灭亡了。以人来施政的法则,是希望政教能快速推行,而利用土地种树的法则,在使树木快速生长,施政的道理,是希望如同蒲卢一般快速滋长。」

14.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白话解:所以为政之道,在于得到人才,而得人才的方法,在于领导者能修养自身,以德行感召人才;修身必须依据天下共遵的法则(道),修道要依据仁慈博爱。所谓仁,就是人性,以爱自己的亲人为最重要。所谓义,就是事事合宜,以尊敬贤德的人最为重要。亲人之爱有亲疏等差之别,贤能之士也有等级,礼节就是因此而产生的。

15.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白话解:天下所共同遵守的大道有五种,当其力行实践时则分为三种。我们说: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姊妹、朋友之间的关系,这五种就是天下人所共同遵守的伦常大道。而智能、仁爱、勇气这三种是人人所须具备的德行,当他实行时就是一个『诚』字。

16.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白话解:五伦与智仁勇以及诚的道理,有的人天生就知道了,有些人是经过教育学习才知道的,有些人则是经过勤勉苦学才明白的,等到明白以后,其中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有些人心安理得地实行,有些人是因为有利益才去做,有些人则需要勉强才会去做,一旦做成功了,结果都是一样的。

17.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白话解:孔子说:「喜欢研究学问的,就接近智能了,能够努力行善的就接近仁了,知道什么是羞耻就接近勇了。」

※(知耻者,能拒绝羞耻事,不做羞耻事,诸恶莫作,故近乎勇;如果能再接再励,为所当为,众善奉行,即是真『勇』者也!)

18.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白话解:豫者预也,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遇到困难挫折;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做人的道理能够事先决定妥当,就不会行不通了。

1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辩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白话解: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求教,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别,切实地力行。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终止;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终止;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绝不终止;不去辨别则已,既然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终止;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确实做到圆满绝不终止。

2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白话解:别人学一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他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他一千次。如果真能照这样子去做,虽然再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再柔弱的人也会变得坚强。

※(学习,不断地学习,可以改变任何习性,甚至改变任何人!)

21.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白话解:只有至诚恳切的人,才能尽力发挥他天赋的本性到达极致,能尽他自己的本性,就能尽知他人的本性;能尽知他人的本性,就能尽知万物的本性;能尽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赞助天地万物的化育;能赞助天地万物的化育,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三才者天、地、人)

22.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白话解:『诚』,是自然的道理,万事万物的本末终始都离不开它,没有『诚』,就没有万事万物了。所以,君子把『诚』看得特别宝贵,『诚』,并不仅仅是为了成就自己而已,而是要拿他来成就万事万物。

23.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白话解:君子恭敬奉持德性,同时好问勤学以致知,使德行和学问到达广大精微的境界,虽然极其高明,依然不偏不倚地遵循中庸之道。温习已知以增进新知,存心敦厚以尊崇礼节。所以在上位时不会骄傲,处于卑贱的地位也不会背叛作乱。当国家政治上轨道时,他的言论可以帮助国家振兴,当国家政治紊乱无道时,他的沉默足以被接受。诗经上说:「既明理又有智能,以保全其身。」明哲保身就是这个意思吧!※倍者:背也。

24.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菑及其身者也。」

◎白话解:孔子说:「愚笨的人偏要自以为是,卑贱的人偏爱一意孤行;生在现今的时代,偏要恢复古代的作法,这样的人,灾害将会降临到他的身上。※灾者灾也。

25.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白话解: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彼此不相违背。小的德行,好比河川分流,川流不息,大的德行,如敦厚化育,根深叶茂,无穷无尽。这就是天地之所以伟大的道理。

26.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白话解:君子做人的道理,看来平淡却不会使人讨厌,看来简单平易却有文采,虽然温和却不失条理;见彼而知此,见外而知内,见微而知著,能明白这样的道理,就可以一起进入道德之门了。

27.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白话解:君子只求内省时没有过失,无愧于心。君子之所以让人佩服,觉得赶不上,正是在这种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28.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白话解:诗经上说:「君子独居在屋内深处,也要无愧于心。」所以君子不待有所行动,人人都尊敬他,不必开口说话,人人都相信他。

推荐第4篇:《中庸》、《大学》读书笔记

 《中庸》、《大学》读书笔记 - [杂文]

一、源起

《四书》中的《大学》和《中庸》,本属于《礼记》中的篇目。南宋理学家朱熹将二者单提出,与《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作《四书章句集注》。此是四书来源。

但为什么会在宋朝时四书形成呢?下面将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社会的发展趋势

这还是要从魏晋时说起,魏晋时流行玄学,而儒学丧失了自两汉时开始拥有的独尊地位。但这并不表明儒学从此衰微。我们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耕经济始终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方式,相对来说,儒学更容易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

到了隋唐时期,农业的小生产仍占支配地位,这就意味着儒学中衰是暂时的,而自魏晋时期兴起的佛道二教并不能从根本上取代儒学的地位。

先看佛教。佛教在唐朝也是极为盛行的,尤其是高宗、武皇、睿宗三朝更是极盛一时,但是佛教在土地与人口这两个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方面与国家争胜,这会引起统治者的憎恶和打击的。历史上著名的毁佛运动无不与此有关,而“三武一宗”更是在佛教史上赫赫有名,加之佛教此是进入禅宗独领风骚的时代,其思想也由“即心即佛”发展到“超佛越祖”的阶段,走向了极端。这显然是与统治者相违背的。

再看道教方面。我们知道,唐朝统治者自称是老子的后代,道教伴随着唐朝政权盛行起来,虽然与方术有联系,但是缺乏有力的经济基础支撑,兴也李唐、败也李唐,从当时的社会状况来看,道教也只是流行语上层社会,未能普及到下层百姓中间,影响不大,自然无从对儒学产生太大危害。

反观儒学,凭借着深厚的经济基础以及对皇权无形中的有力支持,逐渐恢复了原本的活力。唐时儒学已经开始复兴了,其代表人物是著名的文学家韩愈。他自述道:“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答李翊书》)说明他自幼受儒学思想熏陶。他主张恢复儒家道统,即历代相传的孔孟之道。同一时期和他意见类似的还有唐宗室李翱,有兴趣的不妨查找一下思想史方面书,此处概不赘言。

时间一转就到了宋代,众所周知,宋朝统治者在巩固皇权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方面,将政权、财权、兵权收归皇帝手中,牢牢掌握;一方面着手重建统治思想。《宋史·本纪第一》载宋太祖的一段话:“(建隆)三年春正月庚申朔,……,壬午,上谓侍臣曰:„朕欲武臣尽读书以通治道,何如?‟”这段话充分表明了宋朝统治者重文的意愿,故即位初期,诏“增修国子监学舍,修饰先贤十哲像”(《宋会要辑稿·崇儒》,中华书局影印,1957)。此后,宋朝统治者对待儒学越发重视。太宗亲临文宣庙礼拜孔子,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诸如此类。统治者的这种行为,极大地刺激了儒学复兴运动。

(二)学术思想趋势

宋儒在儒学方面有着巨大成就,当然,吾人窃以为这种对于经典的诠释是种误读,但不可否认的是,理学能在此后兴起,也必有其兴起的缘由,这里暂不讨论。北宋庆历年间,儒学界出现了一股疑经风潮。王应麟的《困学纪闻》中载有陆游的一段话,云:“唐及国初,学者不敢议孔安国、郑康成,况圣人乎!自庆历后,诸儒发明经旨,非前人所及。然排《系辞》,毁《周礼》,疑《孟子》,讥《书》之《胤征》、《顾命》,黜《诗》之序,不难于议经,况传注乎!”宋儒用此种怀疑的新方法来治经,也就意味着汉唐经学的没落,同时宋学的义理之风确立。而宋朝统治者崇儒而大办学校,教育青年,必须要有一套符合统治标准的教材。汉儒所注重的六经年代久远,而且宋朝疑经风气方兴未艾,在此种客观条件的要求下,一套新的不同于六经的体系出现了,这便是四书。

以上便是四书兴起的原因。

二、《大学》、《中庸》缘何被看重?

经历了此次中衰,唐宋儒开始反思原因。唐朝的韩愈认为佛道二教导致礼乐不兴,纲常紊乱,进而儒学中衰,并要求以极端的方式毁弃二教。唐武宗时期的灭佛运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对韩愈这种思想的实践。但是二教并没有因此而消亡,武宗灭佛而兴道,佛教经历此浩劫后又开始兴起,这使得宋儒对此做了进一步分析。他们认为,与其用强力的方式来毁弃二教,不如用儒家的思想修身固本来抵制二教思想的传播。宋人欧阳修有如下言语:“佛法为中国患千余岁,……攻之暂破而愈坚,扑之未灭而愈炽……然则将奈何?曰:莫若修本以胜之。”(欧阳修《本论上》)。

那么这个根本又如何获得呢?

这还是要从唐以来三教的思想谈起。

赖永海先生在其《中国佛性论》中谈到:“中国佛性论自隋唐之后,表现出一种注重心性的唯心倾向,亦即日愈把佛性归诸心性,把成佛诉诸反悟自心,了见自性。……这种理论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把佛的本性变成人的本性,从而使人的本性变成佛的本性;把佛性论变成人性论,从而使人性论变成佛性论。”

而同一时期的道教学者也提出了“道性”的问题,任继愈先生在《中国道教史》中做如下论述:“所谓道性,指众生禀赋于道或与道同一的不变之性,为其能修道而得道的根本依据或可能性。”

我们知道,理学是集三教之精华(此处用三教只是为了简单,并不是代表吾人认同儒教这个概念)的,那么佛道二教这种已趋成型的心性论,势必要对同一时期的儒学产生影响。所以宋儒非常关注“心性”的问题。那么这种所谓的人性的“道”从哪得到?答案就是自家经典,有的宋代学者认为“道”出自《易·系辞》、《乐记》和《中庸》等书,而其实质,则是要以儒家经典为归依,吸收佛道的心性论,重新建立儒学的心性学说。

《论语》、《孟子》二书中关于人性的语句在此不多赘言,单看《中庸》和《大学》。

《中庸》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大学》则倡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前者是儒家的新心性论建立的理论基础,后者则是修身养性的实践方式。故二者为宋儒所重,再经过其间种种诠释,二者便升格为四书。

三、《大学》之我读

《大学》是《礼记》的第四十二篇,上承《儒行》一篇,继续讲学习的目的。

吾侪从小到大,一直都在学习,但是吾侪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而在古代,《大学》给出的答案却很简单。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学习的目的,在于彰明内心的美善,在于使人自新,在于使人处于最美善的道德环境下。也就是说,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这种道德修养是什么?就是“礼”。

时下的教育中,只注重了对于知识的积累,却未能同时培养人的道德修养,私以为这是现代人精神上的一种缺失,也是现代人急功近利造成的可怕后果,这种情况,若不能及时纠正,其影响恐怕是要比以往任何暴风骤雨式的思想改造更为惨烈。

回到正题,既然学习的目的是在于使人达到至善的境界,那么必然有一个过程来实现。这个过程,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这一系列的基础,但是在修身之下,还有更为基础的。这就是格物。

此间“格物”,杨天宇在《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中解释为:“格除物欲。”这里的物欲,私以为并不是简单地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完全割裂开的意思,而是在物质生活可以基本满足生存需要的条件下开拓精神领域的生活。《史记·管晏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可以看做是对这段话的补充,人,只有在达到了温饱的状况下,才有可能进行精神上的探寻,而是这种可能实现的条件,就是格物。

私以为,格物可以用另外一个词来解释,就是心静。杜如柏先生在《国学治学方法》中也提到了心静,并将心静与谦虚并列为治学的基本要诀,这是不无道理的。心静不仅用在治学中,也同样可以适用于其他方面,它并不是一种仅仅存在于某一个方面的哲学概念。时下对于这类哲学概念方面的解读,要么将其捧得高高在上,要么将其打入十八层地狱,这两种都是不可取的。哲学是抽象化了的概念,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而回归生活才能让哲学真正存活下去。无论做什么事情,心静才能认清前方的道路,执迷于自身而不加悔改,则是要为此付出代价的。

继续回到正题。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私以为身修之前都是为修身做准备的,摒除了外部和内心的干扰,才能更好地修身,进而扩展到齐家治国平天下。

那么,什么是修身?

所谓修身,即修养好自身,私以为修身分两个部分,一个是道德方面,吾人用“礼”来替代它,一个是知识方面,吾人用“知”来替代它。修身的目的在于更好地生活,用礼来敬人,用知来服人。礼与知不可分,缺乏任一方面,都将导致人格上的缺陷和实际生活中的失误。这种失误和缺陷,并不是一下子就显现出其严重后果,而是潜移默化地,慢慢地露出毒蛇的牙,直到被咬了之后,才追悔莫及。

如何修身?除了以上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外,还要有对外界事物的感知。修身并不是排斥外部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融入外部世界,从下面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看得出来,《大学》的思想,

是要通过每个人自己的修身,进而达到全社会的天下平,用点滴的力量慢慢累积而达到全社会的共同进步,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经常被认为是保守的。这种误读也导致我们从来都是片面地去理解儒家传统思想。

儒家思想是积极入世的,这种哲学特性决定了儒家思想的旺盛生命力,也决定了儒家思想不是我们一直以来认为的那种保守的、排斥的思想,它是一种包容的思想,可以吸收其他思想的思想。所以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儒家思想能够这样根深蒂固地影响到中国的每一个人是可以理解的。这里的改造,不是改变。私以为,真正的儒家思想,还是要从《论语》中去发掘。汉代以后,儒家思想被公羊学者董仲舒改造后,已经没有了原始的面貌,日后历代相传,自然愈传也就离原始的儒家愈远。而对于《大学》的解读也是如此。

于是读完了《大学》,对于修身的概念理解也是更上一层的,书不在读多,而在读精,这只是吾人对于《大学》的一点看法罢了。

四、《中庸》之我读

《中庸》是《礼记》的第三十一篇。杨天宇先生在《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的前言中提到:

“再如被宋代理学家所特别欣赏而被朱熹列于《四书》的《中庸》篇,凡30节,其实只有前8节基本上是围绕中庸之道来发挥的,以下22节的内容就与中庸无关,而相当广泛了……”

从此可以看出《中庸》是很难读的,其原因无外乎它不如《大学》那样有一个中心思想和贯穿始终的轴线,导致读者难以把握其中的主题,笔者一开始也是陷入了这种误区。但经过查阅打量有关中庸思想的论文后,渐渐对中庸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初浅的,难免会出现理解上的错误,敬请方家指正。

笔者将从三方面来谈自己所体会到的中庸。鉴于《中庸》的繁杂性,笔者从中提炼出三点来加以解释,可以说,这三点是关键字(至少是笔者认为),是我们去理解《中庸》这篇文章以及中庸之道的钥匙。

(一)中庸

既然篇名《中庸》,那么这就是本篇最重要的关键字。

我们知道,孔子倡导中庸。但是在《论语》这部最能反映孔子思想的著作中,只有一处提到了中庸。《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这是孔子赞叹中庸为至德的评价。那么,什么是中庸?

汉代经学家郑玄在为《礼记》作注的时候,是这样解释中庸的:

“中为大本者,以其含喜怒哀乐,礼之所由生,政教自此出也。”

“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

从这里看出来,中庸的基本含义是“执两用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礼记·中庸》)中庸是一种方法论,是处理各种问题的态度和思想方法。在儒家心目中,中庸是极精微的道理,同时又是极平常的常道,它既可以成为思想上的阳春白雪,也可以成为普通百姓心中的下里巴人。它之所为难懂,是因为我们在实践中不知不觉地使用了它,但是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种“道”。

这种“道”,用现代哲学观点来解释,也就是适度,也就是过犹不及。这就是蕴含在中庸之道背后的那个点。在《论语》中,孔子虽然未明确提出中庸,但是可以从一些话中体会出他所倡导的中庸。如《论语·先进》中提到“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子路》中提到“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认为,一旦超过了这个“度”,那么任何事物都将要走向极端。孔子之所以提倡中庸,也与他自身不喜走极端有关,无论在什么问题上,他都取一种中道的立场。他认为,“任何事物只有保持在最佳状态才是最好的,而对这种最佳状态的偏离则是不好的。”(《中国哲学概论》)

那么如何运用中庸?孔子提出“时中”,即一切以具体的时间与条件为转移。以前我们在认识中庸的时候,认为中庸是一种毫无原则性的走中间路线的思想。其实不然,中庸是有原则性的,如果脱离了原则,则中庸也不为中庸。孔子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追求人生最高境界的途径和方法,它既不是想让人们安于日常生活,也不是想要人们舍弃日常生活而追求精神上的虚无的彼岸世界,而是在这种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去实现不平凡。这也印证了我前面所提到的,儒家思想不是单纯保守的思想。

实践中庸之道,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中庸》中,孔子感慨中庸的难以实现。“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那么如何做到中庸,则是我们需要很长时间

来体会的事情。鉴于笔者未能再更为深入地理解中庸,所以此处不谈。

(二)诚

这是《中庸》中第二个关键字。《中庸》中有六小节是论述“诚”的。

什么是诚?郑玄注《礼记》时说:“诚,天性也。”那天性又是什么?天性就是原本自然的东西,也就是真。

《尔雅》中也说:“允、孚、亶、展、谌、诚、亮、询,信也。”而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诚,信也。”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诚是明道理,做事情的根基。根基如果不牢固,则道理不明,事情不成。对自己诚信,则能正确把握自己前进的方向,对自身有正确的了解。对他人诚信,则对自己解决问题有很大帮助。对自然诚信,则能明了自然规律,更好地建设自己的居住环境。

我想,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提倡讲诚信,那么,多少人能理解诚信,而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诚信?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讲诚信道理的很多,但是如果不去实践,那么,诚信将永远成为一个口号而已。

(三)知、仁、勇

《中庸》中有一节是孔子专门解释这三个字的。抄录于下: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廪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笔者之所以很看重这一节,也同样看重这三个字,是因为这三个字可以总结为一个人的道德。从这三个字做起,则可以修身,进而达到《大学》所提到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三个字和诚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孔子心中所谓的“圣人”。圣人不是高高在上的,每个人如果按照这些要求来做,去学习、去仁爱,去知耻,那么,都可以成为圣人,那么天下大同的梦想就不再遥远。

五、结语

此一次读完《大学》、《中庸》还是有很多感想的,尽管在其中并不是理解地那样深刻。此次心得之总结,也让我体会到了思想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人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不断付出的艰苦性。

我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之后能有所悟,每个人看完这些都会有不同的感想,不是有那样一句话么?“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和而不同,这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但是,这里的和,是容纳不同的合理的思想,而不是简单地去包容错误。如果“和”失去了原则性,那么也就没有“和”的必要了。

停笔于此,但是思想仍要继续,或许若干年之后我再重新读这两篇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感悟。感悟来自于内心与外界。或许,当我有新的感悟之后,我依然会回到这里,来写出,但那,或许是很多年之后的事情了。

参考资料

《论语正义》,十三经清人注疏系列,中华书局,1989 《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09 《尔雅注疏》,十三经清人注疏系列,中华书局,1989

推荐第5篇:大学中庸经典语录

大学经典语录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4、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5、《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中庸经典语录

1、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2、子曰:“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6、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推荐第6篇:大学中庸读后感

读大学中庸有感

《大学》《中庸》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两篇,后来与《论语》《孟子》一起合称四书,是中国古代传统学术的代表著作。诚然,这么多年我一直没有认真研读过中国传统著作,既可能是因为没特别兴趣,也可能是觉得没必要。但是当读完《大学》和《中庸》时,方知古人为我们今天留下了多么宝贵的一笔财富。虽然不尽理解,却也能从中感悟到一些人生的道理。

《大学》的核心是修身,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个人立足的根本。所谓修身,我认为,用现在的观点来看,就是充实自己,通过不断学习、不断进修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眼界。修身的最好境界有三,一是“识事务”;二是“明事理”;三是“兴事业”。“识事务”即识人,进而正确判断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生而为人,是群居动物,不可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与外界打交道,如何不卑不亢,与人友善相处,是极为重要的。只有通过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准确识别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明事理”就是说要明白自然事物发展的规律,同时要尊重自然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有的时候要顺其自然,不能太强求。“明事理”的前提就是要让自己具备各方面的知识与才能,所以学习和再教育是必不可缺的。“兴事业”,就是说每个人都要有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抱负,不是说我们在事业上要取得多大的成就,而是人生在世,总需要有些事情来证明自己,让自己活得有成就感,活得有价值,至少让自己过得充实自在。

《大学》里面还讲人要以身作则,要感恩,要勤学。以身作则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却寥寥无几,人们总是对别人要求很高,却经常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样是不对的。我们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感恩是一种基本的美德,对于给过你帮助的人,要铭记于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只有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才能够心怀天下。如果人人都能够记得别人的恩惠,不计较个人得失,那么社会的文明必将更进一步。要勤学,荀子曰“学不止境”,有人云,活到老,学到老。我们每个时间段接收的知识和信息都是有有限的,而且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每时每刻知识都在不断更新,新的事物层出不穷,如果我们停止学习,不努力接收新事物,就会很快被这个社会淘汰。

《中庸》的解释是不偏不倚之谓中,不易不更之谓庸。中庸即中和。我认为,现在很多人将中庸的意思理解偏了,他们认为中庸就是保持中立,就是做和事姥,就是不得罪任何人,其实不然。通读全文以后,我觉得中庸所想表达的思想是公平公正,落地不悔。所谓公平公正就是为人处世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偏重任何一方,对事不对人,以理服人。所谓落地不悔就是不能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一旦做了决定,就照此执行,而不是朝令夕改,前怕狼后怕虎,迟疑不决,以至于最后一事无成。

《中庸》的核心之一是“则”,则即是标准。这个标准,其实是对己对人统一的标准。“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是说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别人也得站得住,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这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如果能做到“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的境界。这是儒家思想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这句话跟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达的意思很一致。如果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能按照这两句话的思想为人处世,不将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就会避免很多矛盾,处世也会更加简单。

《大学》和《中庸》的思想中都讲“诚”,《大学》讲“诚意”,就是不自欺是一种自然而内在真实的情感、心思甚至包括欲望的统一状态。“惟天下至诚,为能尽物之性”,至诚尽性是中庸全篇的主旨所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天下最为诚心的人,才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本性。“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这句话肯定了“诚”的重要地位。《大学》和《中庸》对“诚”虽然表达的方法不尽相同,但是其核心是基本一致的,都是讲求人的最初的本心,或者说是本性。

诚然,在当今社会,“诚”也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然而在这个物欲纵流的社会,“诚”又似乎是缺失品,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信任危机。商人之间在商言商,重利轻义,根本不是以诚为先,于是很多合作关系也不能长久。有的甚至朋友之间也不坦诚,人情凉薄。有时候,人会给自己找借口,说不是因为自己不诚信,是因为别人不诚信在先,那么我们是否就该这样以怨抱怨?如果人人都这样下去,岂不是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有时候,我们会说,不是自己不愿意去相信别人,实在是被别人欺骗多了,害怕了,所以开始自我保护,我想这又是另外一个借口,只不过这个借口冠冕堂皇,让人一时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其实,“诚”不只是对别人而言的,很多时候是要对得起自己,《大学》《中庸》教给我们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是祖祖辈辈几千年总结出来的真理,没有人愿意活在谎言和欺骗当中,我们对别人真诚就是对自己真诚,既是为了与人更好地相处,也是为了让自己心情舒畅。如果我们都能够从自己做起,以诚待人,社会风气一定会有所改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中华盛世也不会只是传说;以诚待人,才能够发挥自己的本性,才能够珍惜万物,达到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的来说,读完《大学》《中庸》,我学到的道理是首先要充实自己,即“修身”;要以身作则,懂得感恩;做人做事要有原则,要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最后,诚心是做人的根本。儒家学说这种极致美好的境界,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穷其一生去坚持不懈努力追求的。

推荐第7篇:大学中庸读后感

《大学中庸》读后感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阅读了《大学中庸》,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可谓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

《大学中庸》这本书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学》,一部分是《中庸》,它们都是《礼记》中的一部分。

《大学》包括十一章的内容,分别是经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触,探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就是朱熹所说的“三纲领”,强调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弘扬德行,使民众自新,达到教化天下的极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朱熹所说的“八条目”。

“大学”到底指的是什么呢?这让我想到了另外一组概念——“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即是人的原始性、动物性,这是与生俱来的,自然不用后天学习。“小学”中该学到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生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用来约束自己的基本行为,并且受限于时代和社会,更像“自我”的要求。而“大学”阶段的要求“穷理、正心、修己、治人”是在精神上更道德化的“自我”。

读《大学》的过程中让我清楚了格物致知的概念,原来只是听说过而已,不知道其中的内在涵义,现在读完之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对这个概念有了一个深刻的把握。“格物”即探究事物的道理,从而扩充知识,增长智慧。“格”是格除的意思,即格除自己的思想杂志,使自己不被物欲所诱惑,而蒙蔽了自己的本性,使自己不受恶行的玷污,而污染了自己的心灵,使自己的行为高尚,使自己的心灵美好,而使自己的修养提高。所谓“致知”就是想获得知识就必须研究事物,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穷尽它的道理,两词合起来,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理。增长知识和智慧,以达到至善的境界。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研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在第二章《时中》的“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所属的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可故步自封。 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这里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体事件,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都应予接受。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作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作出适宜的行为。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中庸”是这样的:“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行合一的。朱熹对中庸的理解,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于现实中的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

《中庸》一书还突出地体现了“慎独”和以诚待人的思想:“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诚”,就是真实无妄,实在而没有虚假。“诚”是天地万物自身生存的道理,达到“诚”是人应该遵循的道理。子思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赋予“诚”以精神的意义,强调“诚”的重要性。

国学,不仅仅是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先进文化,不仅仅是时尚文化;也不仅仅是自然国学,不仅仅是生命国学,不仅仅是家庭国学,不仅仅是公益国学;国学更是一种起源于原始太初而传承于历史现实的活着的正在继续的中正文明、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数千万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是中华母亲的乳汁,是中华儿女的血脉、精神和灵魂,是中国人信仰的天空和大地。

推荐第8篇:《大学中庸》读后感

导语:读了《大学中庸》,各位来谈谈自己的感想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欢迎各位参考。篇一: 《大学中庸》读后感

暑假里,我与家长共同阅读了“羊城分级阅读“系列的《大学中庸》这本经典读物。

经过与家长共同阅读,我突然觉得读书的确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大学中庸》是一本文言文的经典书籍,虽说这本书很难读懂,但是我借助电脑的力量觉得其中很有意思,并且也让我领悟了许多人生的道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学》部分的一个片段说的非常有道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城,意城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就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这段说的很对,知识十分重要,知识来自于对万物事的认识,有了知识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有了知识的人,品行会良好;有了知识的人才会管理好家庭,才能成就梦想。

通过与家长共同读书,让我知道了自己知识的微薄,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今后要广泛阅读,不断理解中国文学的精髓。也让我从读书中懂得了如何尊重别人,并从中找到了快乐。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

篇二: 《大学中庸》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大学中庸》这一本书,这本书是将《大学》和《中庸》两本书合为一体,我读后,深有感触。

《大学》是孔子传下的书,是古人做学问时读的第一本书,也可以说是古人想学习道德的入门书。

《中庸》是孔门传授心得的方法,“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指天下正道,“庸”是静止不变的意思,指天下定理。《中庸》这本书开头讲了一个道理,中间把这个道理用各种方式讲述,最后又归回到开头的道理。这个道理每读一次都会让你有新的收获,这收获,是让你终生受益的。

人要使自己永世垂青,就必须为人民做善事,但是,人要做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就必须有道德。

道德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和“修身”开始,将自己的根本修正了,才可以成大器、做大事,而道德,是要一生坚持、坚持不懈的,还要从思想上认识,从行动上实践,从小事上做起。道德, 不止是表面的样子,更是内心上的修为,也就是做到“自谦”和“慎独”。

《大学中庸》让我明白了许多,我一定会再重读这本书

篇三:《大学中庸》读后感

看了这本经典书——《大学中庸》,我觉得这本书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它就像是一位活了几千年的人,对于以前的历史都记忆犹新,刻骨铭心。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历史中的人物和故事更能体现人性和我们几千年的文化形成,以及现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

它也可以告诉我们许多数不胜数的道理。这些道理散发开来塞满天地四方,收拢回来又能隐藏内心深处。他所蕴涵的趣味无穷无尽,而且都是很实在的学问,对于我们终身受用,而且用之不竭。这些道理深深地影响了我,例如:做人要以身作则,做人要感恩,做人要勤学……其中最深刻的是:感恩和勤学。

像感恩,做人一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感恩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多少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的故事。像古有小黄香在寒冷的冬天,先用自己的体温暖了席子,才让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今有居里夫人,寄去机票,让她的小学欧班老师来参加镭研究所的落成典礼,居里夫人还亲自把老师送上主席台。伟人之所以伟大,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都拥有美好的心理品质——感恩。

像勤学,如果我们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们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们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就像着名的政治家孙敬和大学问家匡衡,他们为了勤学而不顾一切地去追求。他——匡衡,幼时极爱读书,白天在田间忙於助大人农作,日落始返家,欲读书却苦於家中无灯,后来忽发妙想,原来,邻家点灯的那间房与他仅一壁之隔,他硬悄悄凿了个小孔,借此一孔之光,夜夜倚壁读书,读完了不少书。

后来,匡衡成了着名的学者,特别是对于《诗经》一书,在当时的见解无人能出其右。汉元帝时,他的学问极为当朝赏识,所上之书屡被采用。他的凿壁偷光故事,也成了学界千古佳话……

读了这本书,我获益良多,读过这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希望我们读了这本书后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对人民有益的人,团结携手建设我们的美好明天!

推荐第9篇:大学中庸读后感

读大学中庸有感/r/n

《大学》《中庸》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两篇,后来与《论语》《孟子》一起合称四书,是中国古代传统学术的代表著作。诚然,这么多年我一直没有认真研读过中国传统著作,既可能是因为没特别兴趣,也可能是觉得没必要。但是当读完《大学》和《中庸》时,方知古人为我们今天留下了多么宝贵的一笔财富。虽然不尽理解,却也能从中感悟到一些人生的道理。/r/n

《大学》的核心是修身,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个人立足的根本。所谓修身,我认为,用现在的观点来看,就是充实自己,通过不断学习、不断进修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眼界。修身的最好境界有三,一是“识事务”;二是“明事理”;三是“兴事业”。“识事务”即识人,进而正确判断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生而为人,是群居动物,不可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与外界打交道,如何不卑不亢,与人友善相处,是极为重要的。只有通过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准确识别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明事理”就是说要明白自然事物发展的规律,同时要尊重自然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有的时候要顺其自然,不能太强求。“明事理”的前提就是要让自己具备各方面的知识与才能,所以学习和再教育是必不可缺的。“兴事业”,就是说每个人都要有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抱负,不是说我们在事业上要取得多大的成就,而是人生在世,总需要有些事情来证明自己,让自己活得有成就感,活得有价值,至少让自己过得充实自在。/r/n

《大学》里面还讲人要以身作则,要感恩,要勤学。以身作则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却寥寥无几,人们总是对别人要求很高,却经常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样是不对的。我们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感恩是一种基本的美德,对于给过你帮助的人,要铭记于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只有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才能够心怀天下。如果人人都能够记得别人的恩惠,不计较个人得失,那么社会的文明必将更进一步。要勤学,荀子曰“学不止境”,有人云,活到老,学到老。我们每个时间段接收的知识和信息都是有有限的,而且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每时每刻知识都在不断更新,新的事物层出不穷,如果我们停止学习,不努力接收新事物,就会很快被这个社会淘汰。/r/n

《中庸》的解释是不偏不倚之谓中,不易不更之谓庸。中庸即中和。我认为,现在很多人将中庸的意思理解偏了,他们认为中庸就是保持中立,就是做和事姥,就是不得罪任何人,其实不然。通读全文以后,我觉得中庸所想表达的思想是公平公正,落地不悔。所谓公平公正就是为人处世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偏重任何一方,对事不对人,以理服人。所谓落地不悔就是不能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一旦做了决定,就照此执行,而不是朝令夕改,前怕狼后怕虎,迟疑不决,以至于最后一事无成。/r/n

《中庸》的核心之一是“则”,则即是标准。这个标准,其实是对己对人统一的标准。“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是说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别人也得站得住,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这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如果能做到“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的境界。这是儒家思想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这句话跟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达的意思很一致。如果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能按照这两句话的思想为人处世,不将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就会避免很多矛盾,处世也会更加简单。/r/n

《大学》和《中庸》的思想中都讲“诚”,《大学》讲“诚意”,就是不自欺是一种自然而内在真实的情感、心思甚至包括欲望的统一状态。“惟天下至诚,为能尽物之性”,至诚尽性是中庸全篇的主旨所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天下最为诚心的人,才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本性。“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这句话肯定了“诚”的重要地位。《大学》和《中庸》对“诚”虽然表达的方法不尽相同,但是其核心是基本一致的,都是讲求人的最初的本心,或者说是本性。/r/n

诚然,在当今社会,“诚”也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然而在这个物欲纵流的社会,“诚”又似乎是缺失品,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信任危机。商人之间在商言商,重利轻义,根本不是以诚为先,于是很多合作关系也不能长久。有的甚至朋友之间也不坦诚,人情凉薄。有时候,人会给自己找借口,说不是因为自己不诚信,是因为别人不诚信在先,那么我们是否就该这样以怨抱怨?如果人人都这样下去,岂不是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有时候,我们会说,不是自己不愿意去相信别人,实在是被别人欺骗多了,害怕了,所以开始自我保护,我想这又是另外一个借口,只不过这个借口冠冕堂皇,让人一时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r/n

其实,“诚”不只是对别人而言的,很多时候是要对得起自己,《大学》《中庸》教给我们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是祖祖辈辈几千年总结出来的真理,没有人愿意活在谎言和欺骗当中,我们对别人真诚就是对自己真诚,既是为了与人更好地相处,也是为了让自己心情舒畅。如果我们都能够从自己做起,以诚待人,社会风气一定会有所改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中华盛世也不会只是传说;以诚待人,才能够发挥自己的本性,才能够珍惜万物,达到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n

总的来说,读完《大学》《中庸》,我学到的道理是首先要充实自己,即“修身”;要以身作则,懂得感恩;做人做事要有原则,要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最后,诚心是做人的根本。儒家学说这种极致美好的境界,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穷其一生去坚持不懈努力追求的。/r/n

【相关文章】大学中庸读后感/r/n

篇一:大学中庸>读后感/r/n

暑假里,我与家长共同阅读了“羊城分级阅读“系列的《大学中庸》这本经典读物。/r/n

经过与家长共同阅读,我突然觉得读书的确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大学中庸》是一本文言文的经典书籍,虽说这本书很难读懂,但是我借助电脑的力量觉得其中很有意思,并且也让我领悟了许多人生的道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学》部分的一个片段说的非常有道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城,意城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就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r/n

这段说的很对,知识十分重要,知识来自于对万物事的认识,有了知识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有了知识的人,品行会良好;有了知识的人才会管理好家庭,才能成就梦想。这本书真是上上下下都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着,比如“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这句话,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我们中国的主席“习近平”,他不仅有知识,有修养,他的家庭也是十分和睦的,他孝母爱妻,首先把自己的家庭管理好,才去管理好国家大事,治理好国家,铲除贪官污吏,为百姓谋>幸福,发展国家。因为有了这些政府官员,中国才会富强!/r/n

通过与家长共同读书,让我知道了自己知识的微薄,>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今后要广泛阅读,不断理解中国文学的精髓。也让我从读书中懂得了如何尊重别人,并从中找到了快乐。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r/n

篇二:大学中庸>读后感/r/n

近来读《中庸》,书中的一些观点我很赞同,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知耻近乎勇”“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现代专家的译文,感觉我们古人真不简单。原来我的印象中,古文经典无非是“之、乎、者、也”充斥其间,通篇是古代的一些迂腐文人的酸臭文章,经过世事的浸润,阅览人事的沧桑,再细细品味古文经典,感觉自己先前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和粗陋,多么的不合时宜。系统地阅读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认识,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r/n

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不会过时,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读了。

推荐第10篇:中庸大学读后感

读《大学》《中庸》有感

《大学》、《中庸》是古代至贤遗留的遗留的一块瑰宝,至今有幸拜读,收获颇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初见《大学》,为首便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就向新,在于是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乍一看,这本书怎么这么厉害,瞬间勾起了我对这本书的兴趣。但是,大学之道,可望不可即,略有收获,在此分享。

朱熹所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这本书的八条目。细读此书颇感震惊,发觉此书条理清晰,大致如下:探究事理后才能获得正确认识,认识正确后才能意念真城,意念真诚后才能端正心意,心意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品德,品德修养好后才能调整好家族,家族调整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才能使天下大平。

古时人们读书不就图一个高官俸禄,治国平天下于是乎《大学》就成为了古时人们的圣经。对于自己,也许埋下里一颗种子,对于深化自身指明了一条方向。

何为中庸,朱熹有一个定义:“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庸》在儒家学说中,是高层次的理论色彩浓厚的著作,读懂,读通都不容易。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浅读此书,对于中庸之道略有感悟,可谓随和但不随波逐流,独立而不偏不倚。中庸是一种奇妙的境界,坚持自己的原则,致良知。这里的良知泛指,社会的道德伦理,人类的本性,自然的秩序等一切构成这个世界的规则。致良知便是心所向甚至已经实现,孔夫子说的对,中庸之道也许只有至仁、至善的圣可以达到吧。

————卜泽凡

第11篇:《论语》《中庸》《大学》经典语录

《论语》《中庸》《大学》经典语录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中庸》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中庸》

(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论语》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论语》

(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16、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论语》

(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17、礼之用,和为贵。——摘《论语》

(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18、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论语》

(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论语》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2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论语》

(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2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论语》

(《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2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论语》

(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论语》

(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2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论语》

(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论语》

(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论语》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2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论语》

(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28、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论语》

(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29、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摘《论语》(《关睢》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30、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论语》

(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3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摘《论语》

(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32、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摘《论语》

(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3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论语》

(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3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论语》

(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3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论语》

(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36、朽木不可雕也。——摘《论语》

(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论语》

(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38、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论语》

(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3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论语》

(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论语》

(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4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论语》

(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4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论语》

(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4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论语》

(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44、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论语》

(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4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论语》

(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4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论语》

(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4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论语》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4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论语》

(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4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论语》

(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5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论语》

(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51、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论语》

(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52、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论语》

(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5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论语》

(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54、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摘《论语》 (我还没有见过喜爱德行象喜爱美色那样的人。)

5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

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摘《论语》

(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四

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5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摘《论语》

(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5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摘《论语》

(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独立的品格。)

58、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摘《论语》

(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59、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摘《论语》

( 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6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摘《论语》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61、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摘《论语》

(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6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论语》

(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63、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摘《论语》

(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6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摘《论语》

(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那么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如果他的行为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

6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论语》

(君子能够协调左右但并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会盲从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66、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摘《论语》

(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讨得他的喜欢则很难。以不正当的方式讨他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他在用人上,却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难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欢心则很容易。如果以不正当的手段讨他喜欢,他是会喜欢的;但当他用人时,则会求全责备。)

67、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摘《论语》

(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

6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摘《论语》

(君子以言论超过行动为耻辱。)

69、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摘《论语》

(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70、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摘《论语》

(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一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答道:“是的,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道理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71、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摘《论语》

(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这是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同他交谈,这是白费口舌。聪明的人既不错过人才,又不浪费语言。)

72、有杀身以成仁。——摘《论语》

(能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

7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摘《论语》 (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7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摘《论语》

(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7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摘《论语》

(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76、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摘《论语》

(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处处要求别人。)

77、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摘《论语》

(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78、小不忍,则乱大谋。——摘《论语》

(忍不住一时的小忿,就会毁坏整个大事。)

7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摘《论语》

(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8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摘《论语》

(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81、当仁,不让于师。——摘《论语》

(面对着实行仁德的事,就是老师在前,也不要谦让。)

82、有教无类。——摘《论语》

(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类。)

83、道不同,不相为谋。——摘《论语》

(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8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摘《论语》

(不必担忧财富不多,只须担忧财富不平均,不必担忧人口稀少,只须担忧境内不安宁。……既来了,要使他们安家乐业。)

8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摘《论语》

(不该说话的时候却抢着去说,这叫急躁;到该说话的时候却闭口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别人的脸色便随便插嘴,这叫没有眼色。)

86、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摘《论语》

(君子有三种事应该加以警戒:年轻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87、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摘《论语》

(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

88、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摘《论语》

(君子有九种事情需要考虑到:看,要考虑是否清楚;听,要考虑是否明确;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恭敬;言语,要考虑是否忠实;做事,要考虑是否认真;疑惑,要考虑是否求教;愤怒,要考虑是否有后患;利益当前,要考虑是否该伸手。)

89、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摘《论语》

(人的性情本来是近似的,只是由于环境习俗的熏陶,便相距得远了。)

90、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摘《论语》

(当他未得到官职的时候,唯恐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官职,又唯恐丢失掉。假若害怕丢失掉,便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

91、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摘《论语》

(只有女子和小人最难相处,亲近了,他们说你不庄重;疏远了,他们又会怨恨你。)

92、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摘《论语》

(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

93、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摘《论语》

(每天懂得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记自己所已经掌握的,可以说是爱好学习了。)

9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摘《论语》

(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9

5、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摘《论语》

(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温和可亲,听讲话则严肃不苟。)

96、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摘《论语》

(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97、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摘《论语》

(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98、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摘《论语》

(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

99、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摘《论语》

(即使是小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对于远大的事业恐怕有所阻碍,所以君子不去干这些。)

100、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摘《论语》

(子张问:“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对人民施加恩惠,却不耗费财用;使百姓劳苦,百姓却无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却不贪婪;安宁矜持却不骄横;威严却不凶猛。”……子张又说:“什么是四种恶行?”孔子说:“事先不经教育,犯了罪就杀头叫做肆虐;不先告诫便要求有成效,这叫粗暴;发布命令迟缓,却突然限期完成,这叫残害人;同是给人赏赐,却出手吝啬,这叫只进不出的财务衙门。)

第12篇:《大学》《中庸》校勘书目

《大学》《中庸》校勘书目:

1.《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撰,中华书局出版,1983年版 2.《礼记正义》六十三卷,(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1980年中华书局影印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 3.《礼记集说》一百六十卷,(宋)卫湜撰,清通志堂经解本。 4.《四书纂疏》二十八卷,(宋)赵顺孙撰,摛藻堂钦定四库全书会要本。 5.《四书讲义困勉録》三十七卷,(清)陆陇其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四书集编》二十九卷,(宋)真德秀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四书纂笺》二十八卷,(元)詹道传撰,摛藻堂钦定四库全书会要本。 8.《读四书大全说》十卷,(清)王夫之撰,清船山遗书本。 9.《大学疏义》一卷,(宋)金履祥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读大学丛说》一卷,(元)许谦撰,四部丛刊续编景元本。 11.《大学古本问》一卷,(明)王守仁撰,明万历刻百陵学山本。 12.《大学困学录》一卷,(淸)王澍撰,淸乾隆二年刻积书严六种书本。 13.《大学翼直》七卷,(清)胡渭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四书通证》六卷,(元)张存中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蒙斋中庸讲义》四卷,(宋)袁甫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大学中庸集说启蒙》三卷,(元)景星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四书大全》四十六卷,(明)胡广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四书通》二十八卷,(元)胡炳文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9.《四书章句集注》二十三卷,(宋)朱熹撰,宋刻本。 20.《礼记》二十卷,(汉)郑玄注,(唐)陆德明音义,四部丛刊景宋本。

第13篇:《大学》《中庸》精义[材料]

《大学》《中庸》精义

一、大学

《大学》点出“格物”,直承孔子之“学”,大有功于圣门。孔子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先事后得,非崇德与”?“先难而后获”、“先事后得”即是“格物”。颜子“不迁怒,不贰过”,是“好学”,也是“格物”。黄梨洲说“儒、释界限,只一理字”,不穷理不足以尽性,如孔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阳明先生提出“心即理”,反对心外求理,但又说“天下未有不履其事而能造其理者”,由此可见儒家功夫之笃实,决不凌空蹈虚。

但古今对“格物”的注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明儒刘蕺山先生说:“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东汉郑玄注解“格物”:“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人心为“感”,物为“应”,这样解释也有可取之处。然知恶则能去恶,而不可能来恶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一句,显然与《大学》下文“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不符。司马光则认为:“格,犹捍也,御也。能捍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也矣,郑氏以格为来,或者犹未尽古人之意乎”。如果把“格物”解释为革除心中物欲,修持此心不为物牵,则显被动与消极,与儒家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不符。 “格物”其实即是成物,阳明先生说:“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既然“万物皆备于我”,故成物的同时也在成己,所谓“合外内之道也”,这样解释“格物”,可以与下文诚意、正心、修身等节目相贯通。朱子说:“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穷物之理,即是尽吾之性,故《大学》说“致知在格物”,而不承接前文说“欲…先…”。

朱子在《大学章句》中虽训“格”为“至”,但“格物”并不是通常所理解的至物(或即物)而穷其理。“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至”即“极”,穷尽事物之理,对己来说即是尽性,《中庸》所谓“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

但如果认为格物是“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渐进积累过程,则显支离,与孟子“集义”之说不合。向心外求理,呈现在面前的是一个杂多的世界,心只是一个空旷的容器,才会有多样性的选择,格此物而不格彼物好像取决于主观随意性的选择。其实这不是“格物”,而是“逐物”,孟子所谓“放其心而不知求”。“物”是心之物,是当下之“几”,并且“格”也不是一次性发生的动作,而是从心“体”起“用”。阳明先生说:“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亲民”还是“新民”,也是一个争论的焦点。朱子认为“亲,当作新”,“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程子说:“‘在明明德’,先明此道;‘在新民’者,使人用此道以自新”。而阳明先生认为,“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所谓“养”,即孟子所谓“以善养人”。“使人用此道以自新”,只“教”而不“养”,这正如子路说“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人、我是二分的。阳明先生说,“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这是颜子所谓“知者自知,仁者自爱”。

二、中庸

明儒刘蕺山说:“学”字为孔门第一义。在《论语》中孔子虽多次论及“仁”与“孝”,但“学”字才是核心,一部《论语》以“学”字开篇并不是偶然。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践迹”即是“学”。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皆属于孔门十哲之德行科,孔子只称赞颜子好学,“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由此可知“好学”之难能可贵。孔子曾说“天生德于予”,但又说自己“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其实两句之间不仅不矛盾,反而蕴含了儒家的中道智慧。这正如阳明先生既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又说“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善于体会这两句话所蕴含的义理,就会把儒家心性之学与佛学区分开来。 佛家一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与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似乎差别不大。但孟子紧接着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把修养功夫落在了实处。“反身而诚”之“反”也是“学”,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则有流弊,如果不善于领悟,往往陷入唯我论,禅宗主张顿悟而轻视渐修,末流趋向狂禅和口头禅,就是一例证。

《大学》提出“格物致知”,直承孔子之“学”,不格物致知则不能穷理尽性。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但孔子好学而又无所学,“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孔子自己也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子在《易传》中说:“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利而无所利,才是利天下之大利,如《中庸》首章曰“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学而又无所学,利而又无所利,正所谓“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大学》区分本末终始,八目功夫层次分明,但《大学》曰“欲…必先…”,前后不能一以贯之。《大学》所蕴含的义理还不够精微圆满,其实身、家、国、天下也是“物”,如果从孔子一以贯之之“道”的高度审视《大学》,应把格致诚正之修道功夫与修齐治平之弘道事业打成一片,做到“出入无时,莫知其乡”。

子思作《中庸》,赋予“诚”、“中”、“慎独”、“时”、“知”、“物”、“戒慎恐惧”等以新的内涵,目的是把“诚者”与“诚之者”区分开,以“诚”来阐明孔子一以贯之之“道”。如《大学》曰“诚于中,形于外”,“中”与“外”相对,不是大本之“中”,而《中庸》却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大学》曰“诚意”,《中庸》则曰“诚者自成也”,没有一个“诚”的对象。《大学》曰“正心”,《中庸》论“性”不论“心”,说“中”不说“正”。《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子思不满足于“近道”,主张“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大学》曰“欲…必先…”,有先后之分,《中庸》曰“能…则能…”,是前后一以贯之。此外,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诚”作为性之德却是终始一贯,所谓“诚者物之终始”。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思却说“忠恕违道不远”,因为“忠恕”毕竟还有人我、内外之别,只能算作“诚之者”或“其次致曲”。

《中庸》乃孔门传授心法,朱子说:“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义理精微,贯通天道与性命,是最具有哲理性和思辨性的一部儒家经典。虽苦心孤诣反复研读,往往也不得其门而入,难以窥其堂奥。中庸之道“上不荡于虚无,下不局于器用”,不精研《中庸》,则不知儒家心性之学的精微与深邃。

第14篇:大学中庸集合注音版

大 学

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②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

- 1tānɡzhīpánmínɡyuēgǒurìxīnrìrìxīnyîurìxīnzhīmínɡmìnɡdìdiǎnyuēkâmínɡjùndãjiēzìmínɡyěkānɡgàoyuēkâmínɡdãtàijiǎyuēɡùshìtiānyězǐxiánqíxiánãrqīnqíqīnxiǎorãnlâqílâãrlìqílìcǐyǐmîshìbúwànɡshīyúnwūhūqiánwánɡbúwànɡjūnwànɡyěyěyǒufěijūnzǐzhōnɡbùkěxuānxīzhědàoshânɡdãzhìshànmínzhībùnãnɡzìxiūyěsâxīxiànxīzhěxúnlìyěhâxīxuānxīzhěwēiyíjūnzǐzhōnɡbùkěxuānxīrúqiērúcuōzhědàoxuãyěrúzhuïrúmïzhěrúqiērúcuōrúzhuïrúmïsâxīxiànxīhâxīxuānxīyǒufěishīyúnzhānbǐqíyùlùzhúyīyīyǒufěijūnzǐzǐbìchãnɡqíyìzhǐqíyánhūfùrùnwūdãrùnshēnxīnguǎnɡtǐpánɡùjūnɡùjūnzǐbìshânqídúyězēnɡzǐyuēshímùsuǒshìshíshǒusuǒshìjǐrújiànqífâigānránzãhãyìyǐcǐwâichãnɡyúzhōnɡxínɡyúwàiwúsuǒbùzhìjiànjūnzǐãrhîuyànrányǎnqíbùshànãrzhùqíshànrãnzhī

。”《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⑤《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⑥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⑦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

- 3shīyúnqíyíbútâzhânɡshìsìguïqíwãifùzǐxiōnɡdìzúyúnyíxiōnɡyídìyíxiōnɡyídìãrhîukěyǐjiàoguïrãnyíqíjiārãnyíqíjiārãnãrhîukěyǐjiàoguïrãnshīshīyúntāozhīyāoyāoqíyâzhēnzhēnzhīzǐyúguīrãnzhěwâizhīyǒuyěɡùzhìguïzàiqíqíjiāqiúzhūrãnwúzhūjǐãrhîufēizhūrãnsuǒcánɡhūshēnbúshùãrnãnɡyùzhūqísuǒlìnɡfǎnqísuǒhàoãrmínbùcïnɡshìɡùjūnzǐyǒuzhūjǐãrhîushùnshuàitiānxiàyǐrãnãrmíncïnɡzhījiãzhîushuàitiānxiàyǐbàoãrmíncïnɡzhīyīguïzuîluànqíjīrúcǐcǐwâiyìyánfânshìyìrãndìnɡguïyáoyījiārãnyīguïxīnɡrãnyījiārànɡyīguïxīnɡrànɡyīrãntānlìzhînɡbùyuǎnyǐwâiyǒuxuãyǎnɡzǐãrhîujiàzhěyěyǐshǐzhînɡyěkānɡgàoyuērúbǎochìzǐxīnchãnɡqiúzhīsuībúxiàozhěsuǒyǐshìjūnyětìzhěsuǒyǐshìzhǎnɡyěcízhěsuǒwúzhīɡùjūnzǐbùchūjiāãrchãnɡjiàoyúguïsuǒwâizhìguïbìxiānqíqíjiāzhěqíjiābùkějiàoãrnãnɡjiàorãnzhěshuîcǐwâishēnbùxiūbùkěyǐqíqíjiātiānxiàxiǎnyǐɡùyànyǒuzhīyuērãnmîzhīqízǐzhīâmîzhīqímiáozhī

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⑨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⑩《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11)《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

- 5qíshìbùzhōnɡzhěyěwâiyǒufǔkùcáifēiqícáizhěyěmânɡxiànzǐyuēyǐshēnfācáiwâiyǒushànɡhàorãnãrxiàbúhàoyìzhěyěwâiyǒuhàoyìzhějíyînɡzhīzhěshūzãcáihãnɡzúyǐrãnzhěyǐcáifāshēnbùrãnzhěshēnɡcáiyǒudàdàoshēnɡzhīzhězhînɡshízhīzhěguǎwãizhīdàobìzhōnɡxìnyǐdãzhījiāotàiyǐshīzhīwùrãnzhīsuǒhàoshìwâifúrãnzhīxìnɡzāibìdàifúshēnshìɡùjūnzǐyǒudàjiànbúshànãrbùnãnɡtuìtuìãrbùnãnɡyuǎnguîyěhàorãnzhīsuǒwùwãinãnɡàirãnnãnɡwùrãnjiànxiánãrbùnãnɡjǔjǔãrbùnãnɡxiānmìnɡyěwãirãnrãnfànɡliúzhībǐnɡzhūsìyíbùyǔtïnɡzhōnɡguïcǐwâiwãirãnrãnzhībǐbùtōnɡshíbùnãnɡrïnɡyǐbùnãnɡbǎowǒzǐsūnlímínyìyuēdàizāishànɡyìyǒulìzāirãnzhīyǒujìmàojíyǐwùzhīrãnzhīyànshânɡãrwãizhībúchìruîzìqíkǒuchūshínãnɡrïnɡzhīyǐnãnɡbǎowǒzǐsūnlímínqírúyǒurïnɡyānrãnzhīyǒujìruîjǐyǒuzhīrãnzhīyànshânɡqíxīnhàoqínshìyuēruîyǒuyíjiâchãnduànduànxīwútājìqíxīnxiūxiūyānyǐwãibǎojiùfànyuēwánɡrãnwúyǐwãibǎorãnqīnyǐwãibǎozhībùshànzãshīzhīyǐchǔshūyuēchǔguïwúyǐwãibǎowãishàn

“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盜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 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lìyěsuīyǒushànzhěyìwúrúzhīhãyǐcǐwâiguïbùyǐlìwãilìyǐyìwãibìzìxiǎorãnyǐbǐwãishànzhīxiǎorãnzhīshǐwãiguïjiāzāihàibìnɡzhìcǐwâiguïbùyǐlìwãilìyǐyìwãilìyězhǎnɡguïjiāãrwùcáiyînɡzhězhījiābúxùjùliǎnzhīchãnyǔqíyǒujùliǎnzhīchãnnìnɡyǒudàochãnxùmǎshânɡbùcháyújītúnfábīnɡzhījiābúxùniúyánɡbǎishânɡ

中 庸

【导读】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实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合于“中庸之道”。《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

影响。

《中庸》全篇

第一章 dìyīzhāngtiānmìngzhīzhīwâixìngdàolǜxìngzhīwâidào 天 命 之 谓 性;修 道 之 谓 教yěkělífēidàoxiūdàowâijiào;率 性 之 谓 道yězhěbùkěxū。道 也 者不 可 须 臾离yěshìgùjūnzǐjiâyúlí也;可 离,非 道 也。是 故 君 子 戒 shân慎 乎其 所 不睹,恐 惧 乎 其所 不 闻。hūyǐnxǐmîxiǎnhūwēigùjūnfāzǐshânzhīhūqísuǒbùdǔkǒngjùhūqísuǒbùwãn莫见 乎 隐,莫 显 乎 微。故 君 子 慎qídúyěnùāilâzhīwâihãwâimîjiàn其 独也。喜、怒、哀、乐 之 未 发,谓 之 zhōngzhědáwù中。发 而皆 中 节,谓 之 和。中 也 tiānxiàzhīdàběnyěhãyězhědìtiānxiàzhīfāãrjiēzhōngjiãwâizhīzhōngyě者,天 下 之大 本 也。和也者,天 下 之 dàoyùyězhìzhōnghãtiānwâiyānwàn达 道 也。致 中 和,天 地 位 焉,万 物 育 焉。

- 910dìbāzhāng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第九章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第十章 子路 问 强。子曰,“南 方 之强与,běifāngbùzǐlùwânqiángyǔzǐyuēnányǔfāngzhīqiángyǔdìshízhāngbáirânkědǎoyězhōngyōngbùkěnãngyězǐyuētiānxiàguïjiākějūnyějuãlùkěcíyědìjiǔzhāngzãquánquánfúyīngãrfúshīzhīyǐzǐyuēhuízhīwãirãnyězãhūzhōngyōngdãyìshàn北方 之强bàozhīqiángwúdàogã 与,抑而强 与?寞 柔 以教,nánsǐfāngãrzhīqiángyějūnzǐjūzhīyìãrqiángmîrïuyǐjiào不 报 无道,南 方 之 强 也。君 子居 之。衽金 革,死 而 不 厌,北方 之强ãrqiángzhějūzhīlìãrbùyǐgùjūnzǐhããrbùliúqiángrânjīnbùyànběifāngzhīqiáng 也yě。而强 者居之。故君 子和而不流;强 哉矫。zhōngzāijiǎobiàn中 立而 不倚;强 哉矫。国有道,不 变

qiángzāijiǎoguïyǒudàobù

sài塞 焉;强 哉矫。国 无道,至死 不 变强 哉 矫zāijiǎoyānqiángzāijiǎoguïwúdàozhìsǐbùbiàn;qiáng。” 第十一章 子曰:“素隐,行 怪wúfúwãizhīyǐjūnzǐzūndàozǐyuēsùyǐnxíngguàidìshíyìzhāng,后 世有 述焉ãrxíngbàntúãrfâishìbúhîushìyǒushùyānwú:吾弗 为之矣。君子遵 道 而行,半涂而废:吾弗 能已矣。君子依乎 中 庸zhīãrbùhuǐwãishângzhěnãngfúnãngyǐyǐjūnzǐyīhūzhōngyōngzhī。遯 世 不 见 gānjiàn知而不悔:唯 圣 者 能 之。” 第十二章 君 子之道,费而 隐。夫妇之愚,可以与之 yānjūnzǐzhīdàofâiãryǐnfūfùzhīyúkěyǐyǔzhīzhīyāndìshíârzhāng焉,及其至也,虽圣fūfùzhībúxiàojíqízhìyěsuīshângkěyǐ 人 亦有 所 不 知焉。nãngxíngyānjíqízhìyětiānrãnyìyǒusuǒbù夫妇之 不 肖suīshângrãn,可以 能 行 焉,及其至也,suǒhànbùnãngyāndìzhīxià虽 圣 人 亦有 所 所 不 能 焉。天 地之dàyěrãnyïuyǒusuǒgùjūnzǐyǔdàtiānyìyǒusuǒ大也,人 犹 有 所 憾。故 君子语大,天 下

- 13yìwùshīyúrãnjūnzǐzhīdào

,丘 未 能 一焉:所 求 乎 子,以事父,wâiyěqiūwâinãngyìyānsuǒhūqiúhūzǐyǐshìfùwâi未 能 也;所 求 乎 臣suǒqiúhūdìyǐshìxiōngshīnãngyěsuǒqiúchãn,以事君,未 能 wâinãngyěsuǒyǐshìjūnnãng也;所 求 乎弟,以事 兄,未 能 也;所 qiú求 乎 朋 友,先 施 之,未 能 也。庸 德 之 行bùgǎnbùdãzhīxíngmiǎnyánhūpãngyǒuxiānzhīwâinãngyǒuyěyōng,庸 言 之谨;有 所 不足;有 馀,不 感 尽。言 顾 jūnzǐhúbùzàozàoěryǒuyúbùgǎnjìnyángùyōngyánzhījǐnsuǒbùzú,不 敢 不 勉xíng行,行 顾 言。君 子 胡 不 慥 慥 尔。xínggù” 第十四章 君 子素其位而 行fùguìxínghūfùjūnzǐsùqíwâiãrxíngguìdìshísìzhāng,不 愿 乎其 外。素 shùpínjiànbùyuànhūqíwàisù富 贵,行 乎 富 贵;数 贫 贱pín,行 乎 nànxínghū贫 贱jiànhū;素夷狄,行 乎夷狄;素 患 难,huànwâinànbùjūnzǐwúbāãrbùzìdãwâiyānsùyídíxínghūyídísùhuànxíngzài行 乎 患 难。君 子无八 而 不自得 焉。shànglíngxiàzàixiàbùyuánbù在 上 位,不 陵 下;在 下 位,不 援 上;正 己而不 求于 人。则无 怨 上 不shàngzhângjǐãrbùqiúyúrãnzãwúyuànshàng

yuàn怨 天xiǎotiān,下 不 尤 人。故 君 子居易以俟命xíngzǐxiǎnyǐjiǎoxīngǔzǐyuēshâyǒuxiàbùyïurãngùjūnzǐjūyìyǐqímìng,小 人 行 险 以徼 辛。子曰:“射 有 似 乎 君 子。失诸 正 鹄,反 求 诸其身。” 第十五章 君 子之道,辟如行 远必自迩,辟如登 高 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 耽。宜 尔 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 矣乎。” 第十六章 子曰:“鬼神 之为德其盛 矣乎。视之而弗jiànzǐyuēguǐshãnzhīwãidãqíshângtǐwùãryǐhūshìzhīãrfúyíshǐdìshíliùzhāngfùmǔqíshùnyǐhūhãlâqiědānyíěrshìjiālâěrqītǎngzǐyuēbìzìbēishīyuēqīzǐhǎohãrúgǔsâqínxiōngdìjìxījūnzǐzhīdàopìrúxíngyuǎnbìzìěrpìrúdēnggāodìshíwǔzhāngsìhūjūnshīzhūzhângfǎnqiúzhūqíshēnrãn见;听 之而弗 闻;体物而 不 可 遗。使 xiàzhīrãnqímíngshângfúyǐchãngjìsìtīngzhīãrfúwãnbùkětiān天 下 之 人,齐 明 盛 服,以承 祭祀yángyánghūrúzàiqíshàngrúzàiqízuǒyîushīyuē。洋 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 右。诗曰:

- 16dìshíbāzhāng

子曰:“无忧 者,其惟 文 王乎。以 王 季 为 父,以武 王 为子。父作 之,子述 之。武 王 缵 大 王yīrïngxiǎnyīãryǒuwǔwángzuǎndàwángtiānwángjìxiàwãnwángjìwãifùyǐwǔwángwãizǐfùzuîzhīzǐshùzhīzhīxùxiàzǐyuēwúyōuzhěqíwãiwãnwánghūyǐwáng、王季、文 王 之绪shēnbùfùshītiān。壹戎 衣,而 有 天 下。身不 失天 下 zhī之 显 名zōngmiàomíng。尊 为 天 子。富 有四海之 内xiǎngzhīzǐsūnbǎowãnzhīwǔwángmîzūnwãitiānzǐyǒusìhǎizhīnâi。宗 庙 飨 之。子孙 保 之。武 王 末 shîu受 命dàmìng,周 公 成 文 武 之德。追 wángjìshànghïusìxiāngōngyǐtiānzǐzhīfùzhōugōngchãngwǔzhīdãzhuīwánglǐ王 大、王 季,上 祀先 公 以天 子之sīlǐyědáhūzhūdàifujíshìshùrãn礼。斯礼也,达乎诸 侯 大夫,及士庶 人。父 wãidàifu为大夫,子为 士;葬 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zǐwãidàifuniánzàngyǐshìjìyǐdàifuqīzhīsàngzǐwãishìzàngyǐdàifujìyǐshìfùwãishì,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 年 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第 十 九 章

- 18dìârshízhāng

哀公 问 政。子曰:“文 武 之 政,布 在 方策。其人 存,则其政举;其人 亡zãqízhângyěxīrãndàomǐnzhângwãidìdàomǐnzàishùbùzàifāngcâqírãncúnzãqízhângjǔqírãnwángāigōngwânzhângzǐyuēwãnwǔzhīzhâng,fū则其政 息。人 道 敏 政,地道 敏 树。夫 zhângrãn政 也 者,蒲卢也。故 为 政 在 人。取 yǐshēnyěxiūqīnshēnqinyǐdàoxiūdàoyǐrãnrãnzhězhěpúlúyěgùzhângrãnqǔ人 以身。修 身 以道。修 道 以仁。仁 者,人 也,亲 亲 为大。义者,宜也,尊 贤 rãnwãidàyìzhěyíyězūnxiánwãidàyěãr为大。亲 亲 之杀,尊 贤 之等,礼所 生 zàixiàwâibùhuîhūshàngmínbùkědãqīnqinzhīshāzūnxiánzhīděnglǐsuǒshēng也。在 下 位,不 获 乎 上,民 不 可得 而 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 身bùkěyǐbùbùkěyǐbùshìqīnzhīsīshìqīnzhìyǐgùjūnzǐbùkěyǐbùxiūshēn。思修 身sīxiūshēnsīzhīrãn,不可以不 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 知 天tiānjūnyǒuxiàtiānbùkěyǐbùzhīrãn。” wǔsuǒyǐxíngzhīzhěkūnsān 天 下 之达道 五,所 以行 之者 三,yuēzhīdádàoyě曰:君 臣 也、父子也、夫 妇也、昆 弟也、朋 友 之交也。五者,天 下 之达道也。知、yǒngsānzhětiānxiàzhīdádãyěsuǒyǐxíngzhījiāoyěwǔzhětiānxiàzhīdádàoyězhīchãnfùzǐyěfūfùyědìyěpãngrãn仁、勇 三 者,天 下 之达德也。所 以行

zhīzhězhī之者 一也。或 生 而 知 之;或 学 而 知huîzhīkùnãrzhīzhījíqízhīzhīhuîyìyěhuîyìyěhuîshēngãrzhīzhīhuîxuããrzhī之;或 困 而 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 安而行 之;或利而行 之;或 勉 强 而 行 jíqíchãngzǐyuēgōnghǎohuîlìãrxíngzhīyìmiǎnqiángãrxíngānãrxíngzhī之:及其成 功,一 也。 xuãjìnhūzhīlìxíngzãjìnhūyě 子曰:“好 学近乎 知。力行近乎 rãnxiū仁。知耻近乎 勇修 身shēnzhīchǐjìnhūyǒng。知斯三 者,则 知所 以,则知所 以治 人。知所 guïjiāyǐzãzhīsuǒyǐzhìrãnzhīsuǒzhīsīsānzhězhīsuǒyǐ。知所以修 身zãzhīsuǒzhīsuǒyǐxiūshēn以治 人,则 知所 以治天 下 国 家 矣。” 凡 为 天 下 国 家 有 九 经xiūshēnyězūnxiányěqīnqinyěfánwãitiānxiàguïjiāyǒujiǔjīngyǐzhìrãnyǐzhìtiānxià,曰:jìngdàyuē修 身 也、尊 贤 也、亲 亲 也、敬 大 臣 也、体群 臣 也、子庶 民 也、来 百 工 也、柔 远 人 也、怀 诸 侯 也。修 身,则道立。尊 贤fùkūndìbùyuànzãdàolìzūnxiányěrïuyuǎnrãnyěhuáizhūhïuyěxiūyětǐqúnchãnyězǐshùmínyěláibǎichãngōngshēnzhū,则不 惑。亲 亲,则 jìngdàchãnzãbùxuànzãbúhuîqīnqinzã诸 父 昆 弟不 怨tǐqúnchãnzãshìzhī。敬 大臣,则不 眩zǐshùmínzã。体群 臣 ,则士之 报体重。子庶 民,则 百

bàotǐzhîngbǎi

xìng姓 劝quàn。来 百 工guīzhīláibǎigōng,则财 用 足。柔远人hïuzãtiānxiàwâizhīzãcáiyîngzúrïuyuǎnrãn,则四方 归之。怀诸 侯,则天 下 畏之。 齐明 盛服,非体不动:所以修 身 也。去谗 远 色,贱 货 而 贵德,所 以劝 xiánqīnqùchányuǎnsâjiànhuîãrguìdãsuǒyǐquànqímíngshângfúfēitǐbùdîngsuǒyǐxiūshēnyězãsìfānghuáizhū贤 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 恶,所以劝 qinyěguānshângsuǒrânshǐsuǒyǐquàndàchãnyěyězūnqíwâizhîngqílùtïngqíhàowùsuǒyǐquàn亲 亲 也。官 盛 任 使,所 以劝大臣 也。忠 信 重禄,所 以劝 士也。时使薄敛,zhōngxìnzhînglùyǐquànshìyěshíshǐbïliǎnjìbǐngsuǒshì所 以劝 百 姓也。日省 月试,既禀 称 事,所 以劝 百 工 也。送 往 迎 来jiāshànãrguānbùnãngsuǒyǐrïuchíyuǎnrãnsuǒyǐquànbǎigōngyěsîngwǎngyíngláiyěyǐquànbǎixìngyěrìshěngyuâshìchēng,嘉 善 而 矜 不 能 所以柔 远 人 也。继绝 世,举废国,治 乱 持 危,朝 聘 以时,厚 往而薄来,所以怀 诸 侯也。凡 为天 xiàyǐshíhîuwǎngãrbïláiyǒujiǔsuǒyǐhuáizhūsuǒhïuyěfánwãitiānyějìjuãshìjǔfâiguïzhìluànwēicháopìn下 国 家 有 九 经。 guïjiājīng,所 以行 之者 一 也yǐxíngzhīzhěyì

凡 事,豫则立,不豫则 废。言 前 定,则不跲。事前 定zãbùjiùdàozãbùhēshìqiándìngqiánfánshìyùzãlìbùyùzãfâiyánqiándìng,则不困。行 前 定dìngzãbùkùnxíngqiándìng,则 不 疚。道 前 定zàixiàwâibùhuîhūdàoshàng,则不穷mínzãbùqiïng。 zhìyǐbù 在 下 位不获乎 上,民 不可得而 治矣。huîhūbùkědããryǒu获 乎 上 有 道:不信 乎 朋 友,不 获 shàngbùyǐxìnhūpãngyǒuyǒuyǒudàobùshùnhūhūshàngyǒubùxìnhūpãnghuî乎 上 矣。信 乎 朋 友 有 道:不顺 乎qīn亲,不 信 乎 朋 友 矣。顺 乎 亲 有道:反 者 身 不诚,不 顺 乎亲 矣。诚 fǎnzhěshēnbùchãngbùhūshùnhūqīnyǐchãngxìnhūpãngyǐshùnhūqīnyǒudàoshēn身 有 道:不 明 乎 善yǒudàobùmíngshàn,不诚 乎身 矣bùchãnghūshēnyǐ。 zhīdàoãrdãchãngyě诚 者,天 之 道 也。诚 之者,人 chãngrïngzhěbùmiǎnãrzhōngyěbùsīzhětiānzhīdàoyěchãngzhīzhěrãn之道 也。诚 者,不 勉 而 中 不 思 cōngzhōngdàoshângrãnchãngzhī而得:从 容 中 道,圣 人 也。诚 之 zhě者,择善 而固执之 者 也。 zãshànãrgùzhízhīzhěyě

博学 之,审 问 之,慎 思之明 辨 zhīyěbïxuãzhīdǔxíngshěnwânzhīshânsīzhīmíngbiànnãngyǒufú之,笃行 之。有弗 学,学 之弗 能yǒufúwânwânyězhīfúzhīyǒufúcuîyězhīyǒufúxuãxuãzhīfú,弗 措fúsīcuî也。有弗 问,问 之弗知,弗措也。有 弗思,思之弗得,弗措 也。有 弗辨,辨 之弗 明fúcuîyěyǒufúxíngxíngzhīfúdǔzhīfúcuîyěrãnsīzhīfúdãfúcuîfúbiànbiànzhīfúmíng,yì弗措 也。有弗行,行 之弗笃,弗措也。人 一nãngzhī能之,己百之。人 十能 之,己千 之。果 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 柔必强。 suīyúbìmíngsuīrïubìqiángjǐbǎizhīrãnshínãngjǐqiānzhīguǒnãngcǐdàoyǐ 第二十一章 自诚 明chãngzãmíngyǐzìchãngmíngdìârshíyìzhāng,谓之性wâizhīxìng;自明诚 谓之教yǐyîudìârshíyìzhāngdàozhīyìzìmíngchãngwâizhījiào。zǐ诚则 明 矣;明则诚 矣。右第二十一章。子zhāngfūzǐtiāndàorãnãrlìmíngzãchãng思承 上 章,夫子天 道 人 道 之意,而立yántuīsīchãngshàngyě言 也。自此以下 十二章,皆子思之言,以反 覆推 明此章 之 意。 míngcǐzhāngzhīyìzìcǐyǐxiàshíârzhāngjiēzǐsīzhīyányǐfǎnfù

- 2425suǒyǐchãngwùyěbïpâidìgāomíngpâitiān

。悠久,无疆。如此者,不 见 而 章,不dîngyōujiǔwújiāngrúcǐzhěwãiãrbújiànãrzhāngbù动 而 变ãrbiàn,无 为而 成。 kěyìyánãrjìnyěqíwãiwùbùâryěwúchãng 天地之道,可一言 而尽也。其为 物不贰,则其生 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 也、高 也、明 也、悠也、久 也。今夫天斯昭 昭 zhīduōwùyěmíngyěyōuyějiǔyějīnfūtiānsīzhāochãnzhāozãqíshēngwùbúcâtiāndìzhīdàobïyěhîugāotiāndìzhīdào之多,及其无穷 也,日月 星 辰 系焉,万 fùyānãrjīnfūdìyìcuōtǔzhīduōjíqíguǎngwànhîuzǎijíqíwúqiïngyěrìyuâxīngxìyānwàn物 覆 焉。今 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 厚 载huáyānzhī华 岳 而 不 重,振河海而不泄,万 物 载 焉。今夫山一卷 石之多,及其广大,草 木生 之,禽 兽居之,宝 藏 兴 焉。今夫水,一勺 之多,及其不测,鼋biēshēngyúnyānhuîcáizhīduōjíqíbúcâyuánqínshîujūzhībǎozàngxīngyānjīnfūshuǐyìjīnfūshānyìjuànshízhīduōjíqíguǎngdàcǎomùshēngyuâbùzhîngzhânhãhǎiãrbùxiâwùzǎisháoyú、鼍、蛟zhíyāntuïjiāo、龙lïng、鱼、鳖 生 焉,货 财 殖 焉。 诗 云:“维 天 之 命gàiyuētiānzhīsuǒyǐwãitiānyěshīwãitiānzhīmìng,于穆不已。”yúhūbùxiǎnwãnyúmùbùyǐ盖曰:“天 之所以为天 也。于乎不显,文

wángyě王 之德之纯。”盖曰:“文 王 之所以为文 chúnyìbùyǐzhīdãzhīchúngàiyuēwãnwángzhīsuǒyǐwãiwãn也。纯亦不已。” 第二十七章 大哉圣 人 之道!洋 洋 乎,发育 万 物,峻极于天。优 优大哉,礼仪 三 百 威仪三 qiānwùjùnjíyútiāndàiqírãnyōuyōudàzāixínglǐyísānbǎiwēiyísāndàzāishângrãnzhīdàoyángyánghūfāyùwàndìârshíqīzhāng千。待其人 而 後 行níngyānãrhîu。故曰:“苟 不至德ãrdàowângùyuēgǒubùzhìdã,至道不 凝 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 问 xuãzhìdàobùgùjūnzǐzūndãxìng学,致广大,而尽精 微,极高 明庸wēngùãrzhīxīndūnhîuzhìguǎngdàãrjìnjīngwēijígāomíng,而道中 shìgùjūyǐxīngãrdàozhōngyōngshàng。温 故,而知新,敦 厚 以崇礼。是故居 bùjiāowãixiàbùbâiqímîzúguïyǒudàoqíyánzúyǐchïnglǐ上 不骄,为下不倍。国 有道,其言足 以兴guïwúdàoyǐrïngshīyuē;国 无道,其默 足 以容。诗 曰:“既明且 zhãjìmíngqiě哲,以保其身。”其此之 谓 与? yǐbǎoqíshēnqícǐzhīwâiyǔ 第二十八章

- 28xiàyānsuīshànbùzūnbùzūnbùxìn

不信,民 弗从。故君子之道,本 诸 身zhūshùmínkǎozhūsānwángãrbùmiàoshãnãrjiànbùxìnmínfúcïnggùjūnzǐzhīdàoběnzhūshēnzhū,徵tiānzhǐ诸 庶 民。考诸 三 王而不缪,建 诸 天 dìãrbùbâizhìzhūguǐwúyíbǎishìyǐyě地而 不 悖。质诸 鬼 神 而 无疑。百 世以俟圣 人而不感。质鬼神 而 无疑,知 天 也。百 世以俟圣 人 而 不感,知人 也。是故君zǐdîngãrshìwãiãrtiānxiàdàoxíngãrshìbǎishìyǐqíshângrãnãrbùgǎnzhīrãnyěshìgùjūnwãitiānzãqíshângrãnãrbùgǎnzhìguǐshãnãrwúyízhītiān子动 而 世为 天 下 道,行 而 世 为天 xiàfǎyǒu下法,言 而 世 为 天 下则。远 之,则 有 望wàngyánshìwãitiānxiàzãyuǎnzhī;近之,则不厌。诗曰:“在彼无恶,shùjǐsùyârúcǐyǐyǒngzǎozhōngyùjūnxiàzǐjìnzhīzãbùyànshīyuēzàibǐwúâzàicǐwúshâwâiyěyǒu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 终 誉。”君 子 未 有 不 如此,而 蚤 有 誉 于天 下 者 bùãryǒuyùyútiānzhě也。 第三十章 tiānzhîngshídìsānshízhāng仲 尼祖述 尧舜,宪 章 文 武。律xiàxíshuǐtǔpìrútiāndìzhīwúbùchízǎiwúnízǔshùyáoshùnxiànzhāngwãnwǔlǜ天 时,下袭水土。辟如天 地之 无不持载,无

不 覆帱。辟如四时之错 行wùbìngyùãrbùxiānghàibùfùchïupìrúsìshízhīcuîxíng,如日月之代明。万 dàobìngxíngãrbùxiāngrúrìyuâzhīdàimíngwàn物 并 育 而不 相 害。道 并 行而不相 bâi悖。小德川 流;大德 。此天 地之所以为大也。 第三十一章 唯天下至圣wãitiānxiàzhìshângkuānyùdìsānshíyìzhāngxiǎodãchuānliúdàdãcǐtiāndìzhīsuǒyǐwãidàyě,为能聪、明wēnrïuwãinãngcōngmíng、睿知、足以fāruìzhīzúyǐyǒulínyěqiáng有临也;宽强、刚zhânggāng、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yìzúyǐyǒuzhíyěwãnãrqízhuāngcházúyǐyǒurïngyě、毅、足以有执也;齐、庄zúyǐyǒujìngyěyuānquányuānlǐmì、中zhōng、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biãyěyuānmínzúyǐyǒu别也。溥博,渊泉渊 泉 如 渊mîbùxìnzhōngquánrúpǔbï,而 时出 之。溥博如天;。见 而 民莫 不敬;言 而mínmîbùshuōmîshìyǐshēngchēmíngyángjiànãrmínmîbùjìngyánãrshíchūzhīpǔbïrútiān民 莫不信;行而 民莫不说。是以声 名 洋 yìhūguïshījímánzhōusuǒzhìrãnxíngãr溢乎 中 国,施及蛮 貊。舟 车 所 至,人力所 通lìsuǒtōng,天之所覆,地之所 载,日月 所 照tiānzhīsuǒfùdìzhīsuǒzǎirìyuâsuǒzhào

,霜露所 队:凡 有 血气者莫不尊 亲。故 曰:“配天”。 第三十二 章 唯天 下 至诚xiàyùzhīdàjīngfūlìtiānwãitiānxiàzhìchãngxiàdìsānshíârzhāngpâitiānshuānglùsuǒduìfányǒuxiěqìzhěmîbùzūnqīngùyuē,为 能 经 纶 天 zhīdàběnzhītiāndìzhīhuàwãinãngjīnglúntiān下 之大经,立天 下 之大本,知天 地之 化 yānyǒusuǒyǐzhūnzhūnqírãngùcōngyuānyuānqí育。夫 焉 有 所倚?肫 肫其仁!渊 渊其yuān渊!浩 浩 其天!苟 不 固聪 明 圣 知dátiāndãzhěqíshúnãngzhīzhīhàohàoqítiāngǒubùmíngshângzhī,达天德 者,其孰 能 知之? 第三十三章 诗 曰:“衣锦 尚絅,”恶其 文 之 著 也。故 君 子之道,闇 然而日章;小 人 之dàoyànyěgùjūnránzǐzhīdàoãrchǔránãrrìzhāngzǐzhīdàoxiǎodànrãnzhīshīyuēyījǐnshàngjíâqíwãnzhīzhùdìsānshísānzhāng道,的 然 而 日亡。君 子之道,淡 而 不 厌、简 而 文、温 而 理。知 远 之近,- 323334 -

第15篇:大学、中庸的心得体会

读《中庸、大学》心得体会

建设路小学 毛娜

通过对《大学中庸》的学习,让我有了一些认识,更有了一丝的感悟,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是填补现代人的内心空白的精神食粮,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可谓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

《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格物致知则是穷究事理。增长知识和智慧,以达到至善的境界。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

“中庸之道”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经典,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至今还在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中庸》里面阐述了有关做人、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理,它所叙述的就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法,那么何为中庸呢?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悲乐时心中是平淡的,所以是“中”。但若表现出来而有节制的,叫做“和”。中庸的根本即为中和。我想如果人人都做到“中和”,社会则井然有序,处处和谐了。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于现实中的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另外《中庸》中讲的最多的是“诚”,不管对自己,对家人,对外人都要诚实,至诚的人他的人品是诚恳的,他的思想深似潭水,他化育万物的胸襟像蓝天一样广阔,其实现实也是这样的。诚实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是与人相处的重要原则,也是一个事业开始的奠基。如果没有诚信,那么自己对自己不诚实,就不会做到慎独;对别人不诚实,别人就不会相信你。

以上是我对《大学》、《中庸》的理解。结合自身实际,回顾自己的工作经历,我感觉确实应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我们的职业,加强自我修养,依法履行职责。学习和工作都需要一个安静和平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安稳,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思虑周详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规律。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问

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借鉴国学思想的精华,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境界,使我们学会做人与处世,从而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

所以,中庸之道是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是值得当今社会提倡和学习的,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所有中国人学习,也值得我们深研和弘扬。

第16篇:《论语》《大学》《中庸》 读后感

《论语》《大学》《中庸》读后感上周日犯错被老师抓进008,其中有不少冤情不再一一解释,因为在这里跟生活老师就没什么道理可讲,什么是理?他们一直把嗓门大,我是老师当成理,如此玷污了老师这俩字,禽兽到什么地步可想而知,无耻到这种程度也太不容易了~~~话归正传,在008我利用多余时间,看完从小学到高中左耳进右耳出的三本书《论语》《大学》《中庸》,首先最大的感觉是中华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整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之根,数千年来从未改变,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论语》《大学》《中庸》 读后感,读后感《《论语》《大学》《中庸》 读后感》。 为什么孔孟的儒家仁爱思想能够流传千年呢?普天之下老百姓占大多数,老百姓最大的愿望就是那些政治家不要打扰他们,安安心心的种地,赚点小钱,一家人平平安安,享受晚年,苦点累点没关系。可现实是残酷的,历史上总有那么几个喜欢闹事的,今天打打他明天敲敲你,一场战争下来最大的受害者还是老百姓,这个时候孔子就出现了,他认为统治者们应该以仁以仁志国,这样才能受到百姓的拥护,而百姓也是这样想的,孔子的思想正是为大众所想,所以会受到老百姓喜爱和推荐,正好西汉时期穷人出身的董仲舒也是其中之一,他的独尊儒术建议得到汉武帝支持,于是儒家的经典流传于世,经久不衰。儒家的主要思想是仁政,什么是仁,孔子认为庄重,宽厚,诚信,勤敏,慈惠才是仁,当然做些的都很难,但想象一下,如果一个皇帝全部都能做到了,是一个庄重宽厚诚信勤敏慈惠的好皇帝,他还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吗?从历史上的规律来看,好人几乎没一个好下场,刘备以仁义待天下,虽有众多民拥护,但最后仍是未统天下留终生遗憾。明皇帝朱允炆,不折不扣的好人,但最后被其兄弟逼下皇位。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论语》的(待续)

第17篇:读《大学·中庸》有感

读《大学·中庸》有感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在世界的大舞台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当然中国的文化也受到了世界人民的欢迎和青睐,特别是中国的国学,那是中国文化的经典,是中华民族的徽章,是华夏人民的智慧结晶,而作为一位中国人更应该读经诵典,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自己的修养,传承中华经典,继承中华美德。

在社会的号召和自身需要的情况下,我诵读了《大学·中庸》,在这次国学的徜徉中,我真正的感受到了中国国学文化的魅力,它不仅带给我古人对人生的思考,更给了我人生的启迪,犹如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遇到了指引方向的灯塔,那一抹明亮就是前方的希望,同时也让我学会并理解了用中华传统美德来约束自己不好的行为习惯,这次的国学经典的阅读是一次心灵的洗涤,也是一次自我品行的雕琢。

在诵读《大学·中庸》的过程中,我在思考我们现在的社会,如果大家都能够做到“仁者以财发身”的话,大家都能尽量地用自己的财物去帮助那些困难需要帮助的人,那么我们的社会将是一个和谐美好充满温暖和爱的世界,正如歌中唱的“我们将是美好的人间”,我们的全面小康社会还会远吗?那么***提的中国梦也将指日可待!

一部好的作品需要反复的诵读,更何况对于这种国学经典,更是需要耐心地背诵和朗读,这样反复的过程中你会得到意外的收获,你会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思考的重要性。正如《大学·中庸》中写到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广博地学习,要详细地请教,要慎重地考虑,明白地辨别,切实地力行,这是对我们树立坚持学习的目标,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提高自己的素质和内外修养,与此同时也为我们如何学习提供了正确的学习方法!那么我们还有什么拒绝国学经典的理由呢?

在今后的工作里,也许有忙不完的工作,但是也有读不完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书,我将会忙里偷闲来阅读中华经典,传承中华文明,更能让我的学生在第一启蒙阶段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影响!

第18篇:大学、中庸的心得体会

对《中庸、大学》心得体会

通过罗安宪教授对国学的精彩授课,让我对《大学》和《中庸》有了一些认识,更有了一丝的感悟,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是填补现代人的内心空白的精神食粮,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可谓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

《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格物致知则是穷究事理。增长知识和智慧,以达到至善的境界。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

“中庸之道”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经典,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至今还在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中庸》里面阐述了有关做人、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理,它所叙述的就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法,那么何为中庸呢?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悲乐时心中是平淡的,所以是“中”。但若表现出来而有节制的,叫做“和”。中庸的根本即为中和。我想如果人人都做到“中和”,社会则井然有序,处处和谐了。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

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于现实中的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另外《中庸》中讲的最多的是“诚”,不管对自己,对家人,对外人都要诚实,至诚的人他的人品是诚恳的,他的思想深似潭水,他化育万物的胸襟像蓝天一样广阔,其实现实也是这样的。诚实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是与人相处的重要原则,也是一个事业开始的奠基。如果没有诚信,那么自己对自己不诚实,就不会做到慎独;对别人不诚实,别人就不会相信你。

以上是我对《大学》、《中庸》的理解。结合自身实际,回顾自己十几年的工作经历,我感觉确实应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我们的职业,以真诚的 ,加强自我修养,依法履行职责。学习和工作都需要一个安静和平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安稳,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思虑周详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规律。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借鉴国学思想的精华,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境界,使我们学会做人与处世,从而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

所以,中庸之道是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是值得当今社会提倡和学习的,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所有中国人学习,也值得我们深研和弘扬。

《大学》包括十一章的内容,分别是经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想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就是朱熹所说的“三纲领”,强调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弘扬德行,使民众自新,达到教化天下的极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

是朱熹所说的“八条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话是《大学》的经述,也是这本书的总领,揭示了大学的宗旨,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弃旧向新,在于是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志向确定才能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收获。每件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看完这部分后,联系实际确实是有道理的,学习和做学问都需要一个安静和平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安稳,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

问题,思虑周详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规律。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

《大学》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因为愤怒、恐惧、偏好、忧虑,心思不能端正。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大三下学期刘明祥老师给我们放的翟鸿燊的国学经典讲解视频,当中提到做人要有正经见,正思维。原来与《大学》中的正心是有相同之处的。

《大学》的过程中让我清楚了格物致知的概念,原来只是听说过而已,不知道其中的内在涵义,现在读完之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对这个概念有了一个深刻的把握。“格物”即明辨穷究事物的道理,从而扩充知识,增长智慧。“格”是格除的意思,即格除自己的思想杂志,使自己不被物欲所诱-惑,而蒙蔽了自己的本性,使自己不受恶行的玷污,而污染了自己的心灵,使自己的行为高尚,使自己的心灵美好,使自己的而修养提高。所谓“致知”就是想获得知识就必须研究事物,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穷尽它的道理,两词合起来,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理。增长知识和智慧,以达到至善的境界。以上说的是读《大学》中最重要的收获,下面说一下对《中庸》的理解。《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现实中庸之道的关键,《中庸》的内容比较多,共包括三十三章内容。跟人认为中庸比较适合个人修身所借鉴,像大知,

大德,素隐,素位,行远,诚明等章节以及后面跟的实例,都特

别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研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在第二章《时中》中“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现实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我认为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与“时中”的概念是一致的。而中庸的精确理解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认识。

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这里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体事件,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都应予接受。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作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作出适宜的行为。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中庸”是这样的“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与行的统一。朱熹对中庸的理解,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于现实中的

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

另外《中庸》中讲的最多的是“诚”,不管对自己,对家人,对外人都要诚实,至诚的人他的人品是诚恳的,他的思想深似潭水,他化育万物的胸襟像蓝天一样广阔,其实现实也是这样的。诚实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是与人相处的重要原则,也是一个事业开始的奠基。如果没有诚信,那么自己对自己不诚实,就不会做到慎独;对别人不诚实,别人就不会相信你;一个企业不诚信,那么这个企业也不会兴旺。

关于《大学中庸》的内容很多,道理也很深刻,先简单说这些吧!

第19篇:《大学中庸》的读后感

导语:读了《大学中庸》,各位来谈谈自己的感想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欢迎各位参考。篇一:《大学中庸》读后感

暑假里,我与家长共同阅读了“羊城分级阅读“系列的《大学中庸》这本经典读物。

经过与家长共同阅读,我突然觉得读书的确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大学中庸》是一本文言文的经典书籍,虽说这本书很难读懂,但是我借助电脑的力量觉得其中很有意思,并且也让我领悟了许多人生的道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学》部分的一个片段说的非常有道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城,意城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就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这段说的很对,知识十分重要,知识来自于对万物事的认识,有了知识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有了知识的人,品行会良好;有了知识的人才会管理好家庭,才能成就梦想。这本书真是上上下下都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着,比如“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通过与家长共同读书,让我知道了自己知识的微薄,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今后要广泛阅读,不断理解中国文学的精髓。也让我从读书中懂得了如何尊重别人,并从中找到了快乐。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

篇二:《大学中庸》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大学中庸》这一本书,这本书是将《大学》和《中庸》两本书合为一体,我读后,深有感触。

《大学》是孔子传下的书,是古人做学问时读的第一本书,也可以说是古人想学习道德的入门书。

《中庸》是孔门传授心得的方法,“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指天下正道,“庸”是静止不变的意思,指天下定理。《中庸》这本书开头讲了一个道理,中间把这个道理用各种方式讲述,最后又归回到开头的道理。这个道理每读一次都会让你有新的收获,这收获,是让你终生受益的。

人要使自己永世垂青,就必须为人民做善事,但是,人要做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就必须有道德。

道德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和“修身”开始,将自己的根本修正了,才可以成大器、做大事,而道德,是要一生坚持、坚持不懈的,还要从思想上认识,从行动上实践,从小事上做起。道德,不止是表面的样子,更是内心上的修为,也就是做到“自谦”和“慎独”。

《大学中庸》让我明白了许多,我一定会再重读这本书

篇三:《大学中庸》读后感

看了这本经典书——《大学中庸》,我觉得这本书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它就像是一位活了几千年的人,对于以前的历史都记忆犹新,刻骨铭心。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历史中的人物和故事更能体现人性和我们几千年的文化形成,以及现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

它也可以告诉我们许多数不胜数的道理。这些道理散发开来塞满天地四方,收拢回来又能隐藏内心深处。他所蕴涵的趣味无穷无尽,而且都是很实在的学问,对于我们终身受用,而且用之不竭。这些道理深深地影响了我,例如:做人要以身作则,做人要感恩,做人要勤学……其中最深刻的是:感恩和勤学。

像感恩,做人一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感恩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多少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的故事。像古有小黄香在寒冷的冬天,先用自己的体温暖了席子,才让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今有居里夫人,寄去机票,让她的小学欧班老师来参加镭研究所的落成典礼,居里夫人还亲自把老师送上主席台。伟人之所以伟大,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都拥有美好的心理品质——感恩。

像勤学,如果我们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们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们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就像着名的政治家孙敬和大学问家匡衡,他们为了勤学而不顾一切地去追求。他——匡衡,幼时极爱读书,白天在田间忙於助大人农作,日落始返家,欲读书却苦於家中无灯,后来忽发妙想,原来,邻家点灯的那间房与他仅一壁之隔,他硬悄悄凿了个小孔,借此一孔之光,夜夜倚壁读书,读完了不少书。

后来,匡衡成了着名的学者,特别是对于《诗经》一书,在当时的见解无人能出其右。汉元帝时,他的学问极为当朝赏识,所上之书屡被采用。他的凿壁偷光故事,也成了学界千古佳话……

读了这本书,我获益良多,读过这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希望我们读了这本书后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对人民有益的人,团结携手建设我们的美好明天!

第20篇:大学中庸论语名句整理

大学中庸论语名句整理

霍海桐

1、三纲:明明德、新民、至于至善

2、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民)

4、诚其意者,勿自欺也,君子慎独(诚意)

5、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明,食而无味,此为修身在正心(正心、修身)

6、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善者,天下鲜也

7、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之民之父母

8、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中庸

1、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2、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皓,反求诸其身

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4、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7、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8、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论语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为正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规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7、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该其乐。

1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1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8、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1、席不正不做

22、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23、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5、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26、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2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8、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29、夫达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30、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3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2、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着来。

33、子夏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6、刚、毅、木、讷,近仁

37、君子思不出其位

38、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39、不患人之不知己,患其不能也 40、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41、直哉史鱼。邦有道,如失;邦无道,如失。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卷而怀之

4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4、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45、道不同,不相为谋

46、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47、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48、言未及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9、君子有三戒:年少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学期既衰,戒之在得。 50、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51、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52、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53、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54、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

55、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

56、五美: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愿,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四恶: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