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安娜卡列尼娜简介(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01 15:08:3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安娜卡列尼娜》简介

《安娜·卡列尼娜》 列夫·托尔斯泰

在世界文坛中堪与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并肩而立的作家当首推列夫托尔斯泰。他那三部鸿篇巨著无疑代表了19世纪世界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水平。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豪之一,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受到举世瞩目的认同。

《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女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的哥哥奥布朗斯基公爵已经有五个孩子,仍和英国家庭女教师恋爱,因此和妻子多丽闹翻,安娜从彼得堡乘车到莫斯科去在莫斯科为哥嫂调解,在车站认识了青年军官渥伦斯基。渥伦斯基毕业于贵族军官学校,后涉足于莫斯科社交界,以其翩翩风度得到了多丽的妹妹吉提的垂青,但他只与她调情,并无意与她结婚。

而深爱着吉提的康斯坦丁·列文也从乡下来到莫斯科,他打算向吉提求婚。但早倾心于渥伦斯基的吉提却拒绝了他的求婚,她正想象着与渥伦斯基将来的幸福生活。渥伦斯基是一个身体强壮的、黝黑的男子,有着一副和蔼、漂亮而又异常沉静和果断的面孔。他的整个容貌和风采,令许多贵族小姐倾心。

在他看到安娜的一刹那,那刻被安娜所俘虏,他在薛杰巴斯大林基公爵家的舞会上,向安娜大献殷勤。而吉提精心打扮想象着渥伦斯基要正式向她求婚,在吉提眼里,安娜·卡列尼娜是那样的出众:“她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带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在舞会上„„”

吉提发现渥伦斯基和安娜异常地亲热,这使她感到很苦闷。安娜不愿看到吉提痛苦,劝慰了兄嫂一番,便回彼得堡去了。随后渥伦斯基也来到彼得堡,开始对安娜的热烈的追求,他参加一切能见到安娜的舞会和宴会,从而引起上流社会的流言蜚语。起初,安娜还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不久渥伦斯大林基的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

安娜的丈夫亚历山大·卡列宁其貌不扬,在官场中却是个地位显赫的人物,是一个“完全醉心于功名”的人物。他根本不懂什么是倾心相爱的情感,他认为:他和安娜的结合是神的意志。他责备妻子行为有失检点,要她注意社会性的舆论,明白结婚的宗教意义,以及对儿女的责任。他并不在乎妻子和别人相好,“而是别人注意到才使他不安”。

有一天,安娜与丈夫卡列宁一起去看一场盛大的赛马会,比赛中渥伦斯基从马上摔了下来,安娜情不自禁地大声惊叫,卡列宁认为安娜有失检点,迫使她提前退场。安娜无法忍受丈夫的虚伪与自私“我爱他„„我憎恶你„„”。卡列宁考虑了决斗但又怕死;离婚又损名誉,考虑再三最后决定“不能因为一个下贱的女人犯了罪的缘故使自己不幸”,于是他要安娜维持表面的夫妻关系。

安娜已怀了渥伦斯基的孩子,在她分娩时,由于产褥热而感染重病,拍电报给到边远省份去调查的卡列宁,卡列宁匆匆赶回,但心里希望妻子早点死掉,安娜在昏迷中呼唤卡列宁的名字,请求他与渥伦斯基和好,卡列宁深受感动,原谅了她和渥伦斯基。

由于卡列宁的令人吃惊的宽厚,渥伦斯基感到自己是那么的卑劣、渺小。安娜的爱情和自己的前途又是那么的渺茫,绝望、羞耻、负罪感使他举起了手枪自杀,但没有死。死而复生的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更加炽热,渥伦斯基带着安娜离开了彼得堡,他们到国外旅行去了。

在奥勃朗斯基家的宴会上,列文与吉提彼此消除了隔阂,互相爱慕。不久他们结婚了,婚后他们回到列文的农庄,吉提亲自掌管家务,列文撰写农业改革的论文,他们生活很幸福美满。

旅行了三个月,安娜感到无比的幸福,便她却以名誉和儿子为代价。归国后,她没有回家,而是住在旅馆里,由于思念儿子,在儿子谢辽沙生日那天,偷偷去看他,天真无邪的谢辽沙不放妈妈走,他含着泪说:“再没有比你更好的人了。”

他们返回彼得堡,遭到冷遇,旧日的亲戚朋友拒绝与安娜往来,使她感到屈辱和痛苦。渥伦斯基被重新踏入社交界的欲望和舆论的压力所压倒,与安娜分居,尽量避免与她单独见面,这使安娜感到很难过,她责问道:“我们还相爱不相爱?别人我们用不着顾虑。”

在一次晚会上,安娜受到卡尔塔索夫夫人的公开羞辱,回来后渥伦斯基却抱怨她,不该不听劝告去参加晚会。于是他们搬到渥伦斯基的田地庄上居住。渥伦斯基要安娜和卡列宁正式离婚,但她又担心儿子将来会看不起她。3个月过去了,离婚仍无消息。

渥伦斯基对安娜越来越冷淡了,他常常上俱乐部去,把安娜一个人扔在家里,安娜要求渥伦斯基说明:假如他不再爱她,也请他老实说出来,渥伦斯基大为恼火。一次,渥伦斯基到他母亲那儿处理事务,安娜问他的母亲是否要为他说亲,他要安娜不要诽谤他尊敬的母亲,安娜认识到渥伦斯基的虚伪,因为他并不爱他的母亲。

大吵之后,渥伦斯基愤然离去,她觉得一切都完了,安娜准备自己坐火车去找他,她想象着渥伦斯基现在正和他母亲及他喜欢的小姐谈心,她回想起这段生活,明白了自己是一个被侮辱、被抛弃的人,她跑到车站,在候车室里接到了渥伦斯基的来信,说他10点钟才能回来,她决心“不让你折磨我了”,她倒在疾驰而过的车轮下。

卡列宁参加了安娜的葬礼,并把安娜生的女儿带走了。渥伦斯基受到良心的谴责,他志愿参军去塞尔维亚和土耳其作战,但愿求得一死。

推荐第2篇:安娜卡列尼娜

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在世界文坛上有着崇高的声誉。列宁曾称赞他的作品为反映俄国现实生活的镜子。他对俄罗斯自然风光的描绘,对人物心灵世界的昭示,对生活中一些富有典型意义的场面描写都是卓绝的。《安娜卡列尼娜》中舞会就是有关场面描写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例,他的独具匠心的描写和叙述,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令人叹为观止!

舞会在第一部第二十

二、二十三节,篇幅不长,但在全书却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形成小说两条主要线索平行发展的枢纽;是主要人物感情发生转变的契机。跳舞会后,安娜为了追求自由和幸福的爱情抛弃家庭和名誉,毅然与渥伦斯基结合而陷于毁灭;而吉提和列文经过痛苦之后的复苏,终于建立起美好的家庭。所以,这一统领全局的场面,是颇费了作者一番匠心的。

为了更好地欣赏这场别开生面的舞会,还应该交待舞会之前已发生的两件事:一是吉提因为爱着年轻、英俊、又有很好前途的彼得堡皇室侍从武官渥伦斯基,而拒绝了诚实、善良的列文的求婚;而渥伦斯基却和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来的安娜在火车站一见倾心,他并没有把过去和吉提的调情当回事。二是安娜和吉提在舞会之前曾见过面,因为安娜的嫂子正是吉提的姐姐。吉提怀着激动不安的心情盼望着舞会。她以为自己的婚事将在这场舞会上决定,所以她对舞会“抱着很大的希望”,她希望所有的人都在场,所有的人都参与,都来分享她的幸福和欢乐!当然她也邀请了安娜,并认为安娜若穿着淡紫色的衣服参加舞会是再漂亮不过了。吉提以为安娜来参加舞会会增加她的快乐和幸福的,然

而,命运之神并没有满足吉提的心愿,相反地,她得到的却是渥伦斯基的背叛。一巧设线索,紧紧围绕人物的情绪变化组织材料,明暗交织,细致缜密。舞会中作者设置了两条线索:{1} 按跳舞的顺序,以华尔兹舞、卡德里尔舞、玛佐卡舞为标志,构成跳舞会的外在线索。{2} 吉提由欢乐到痛苦的情绪变化过程则构成了跳舞会的内在线索。两条线索,内钩外连,层层推进。舞会,则整个地展示了吉提由欢乐到痛苦,由希望到失望,由信心十足到心灵破碎的全过程。吉提的情绪变化,作者从感情和精神这两方面来进行:

当吉提和她的母亲来到灯火辉煌的舞会大厅时,舞会刚开始。这时吉提的心情是快乐的,是激动不安的。因为她以为这场舞会不但会使她欢乐,而且会使她得到渥伦斯基的爱情,所以“这是吉提最幸福的一个日子”。何况吉提这样美!整个舞会都会为她倾倒的。吉提这时不但是快乐的,而且对自己将要到来胜利和幸福充满信心。“她的眼睛闪耀着,她的玫瑰色嘴唇因为意识到自己的妩媚不禁笑了。”所以她陶醉般地观察着这个盛大的舞会:她看见安娜穿着黑色舞衣出现在跳舞会上时,她毫无嫉妒之心而很爱慕她,她甚至觉察到安娜对她的服饰急速瞥视中有赞许之意。

但是,奇怪的事情出现了,她看到了安娜“存心不回答渥伦斯基的鞠躬”,她的心中升起了第一个疑窦:“她为什么这样呢?”接着,当她第一次和渥伦斯基接触时,又因为他没有请她跳华尔兹舞,而使她“惊异地望着他”。当她和渥伦斯基第一次跳华尔兹时,她对他的“充满了爱情的凝视”却没有得到他相同的反应。到这时,吉提高兴快乐的心情开始出现阴影。但是由于吉提对渥伦斯基的信任,他的心不在焉的态度并没有多么深地影响她,甚至渥伦斯基极力夸赞列文,吉提也没有猜测到他的用心。所以直到这时,吉提觉得整个跳舞会“都好象一种欢乐的色彩、音响和动作的幻境。”

可是新的现象又引起了吉提的注意:她看到了安娜那“因成功而起的兴奋的神情”,“她正因她自己引起别人对她的倾倒而陶醉。”她看出了安娜“眼睛里的颤栗的、闪耀的光辉不由自主地浮露在她的嘴唇上的那种幸福和兴奋的微笑”。第二个问号出现在吉提的心里:“谁使她这样呢?”继续观察的结果,她看到那么明显地反映在安娜面孔上的东西,她在渥伦斯基的脸上也看到了。“他的脸上有一种吉提从来不曾见过的神色。”吉提愈观察,她的心就愈疼痛。吉提陷入可怕的感情的旋涡中,“全跳舞会,全世界,在吉提的心中一切都消失在烟雾里了。”

跳玛佐卡舞时,渥伦斯基并没有象吉提确信得那样来请她,而她因为拒绝了所有请她跳玛佐卡舞的人,这时连被人请求跳舞的希望都没有了,退不能,进不能。更让吉提痛苦的是她为了渥伦斯基而拒绝了列文的请求。“她的心碎了。” 到这时吉提已从感情上被完全摧垮了。她仅存的一点怀疑“也许是我误会了?”也被诺得斯顿伯爵夫人的一句话“他当着我的面请她{安娜}跳玛佐卡舞”给抹掉了。吉提感情上彻底绝望了。

写到这里,作者似乎感到还意犹未尽,所以跳舞会仍在进行。作者让“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把吉提的眼光引到安娜的脸上”,使她感到“她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他那戴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那松乱的卷发是迷人的,她那小脚小手的优雅轻快的动作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是迷人的。”同时使她感到“在她的迷人中有某些可怕的、残酷的东西。”吉提的自愧不如与她刚来舞会时的信心百倍相比,使人明显看到她无论从感情上还是精神上都垮了。所以,当安娜挑选了她一块完成玛佐卡舞的一个花样时,吉提只用绝望和惊异的神情回答她的微笑。到此,作者戛然而止,结束了对跳舞会场面的描述。

作者以跳舞会为背景,着力表现人物的情绪和感情的变化,在人物活动中揭示人物的心灵世界,从而完成人物性格的刻画,同时,作者让人物情绪变化这条线索贯穿跳舞会始终,就使复杂的现象有了统领,材料的剪裁有了分寸,盛大的跳舞会也有了丰富的内容。

二跳舞会的另一个特色是平稳中见起伏,无为中出奇妙。一波三折,荡气回肠。

初看起来,跳舞会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人物之间也不存在电闪雷鸣般的激烈较量。作者叙述的不过是“家有小女初长成”后为吉提举办的一次家庭舞会。除了场面足够宏大,与会者都是社会名流,灯光、舞曲与其他舞会也没有什么不同。但略作推敲,即见作者叙述手法的高妙之处。作者并不是漫无目的的泼洒开去,而是紧紧围绕人物的矛盾冲突、情绪变化选择和组织材料,做到了平中见曲,张驰有度。。

我们看到,当吉提来到跳舞会时心情是愉快和幸福的,她对爱情有着美好的期待和憧憬。但事情的发展并没有以她的意志为转移,而是疑虑层出,不幸踪至。首先,出乎吉提意料的是安娜的服饰:她本以为安娜穿着淡紫色的服装参加跳舞会是再漂亮不过了,可是安娜穿得却是黑色长袍,而且显得更加风采动人。这本身虽然跟吉提后来的不幸没必然联系,但它却是第一件出乎吉提意料的事,对吉提应该是个不好的预兆。同时,作者通过吉提的眼睛也说明了安娜的魅力就在于她的人总是盖过服装,她的精神的美总是超过外表的美,这就为后面安娜征服渥伦斯基和从感情和精神上击败{无意识地、本能地击败}吉提作了铺垫。可以说这一点是打开吉提不幸大门的钥匙。

接着,吉提看到了安娜不可理解的态度:存心不回答渥伦斯基的鞠躬。她不知道安娜这样做其实是在本能的驱使下对渥伦斯基的欲擒故纵,是安娜对渥伦斯基的一次心理探测。从这时起吉提愉快的心情渐渐被惊奇和疑虑所取代。当渥伦斯基没有请吉提跳华尔兹舞,吉提惊异地望着渥伦斯基时,她的情绪第一次出现波动。而当渥伦斯基连忙请求吉提跳舞后,作者却又祭出一着:“他刚把他的手挽住她的腰,踏出第一步的时候,音乐突然停止了。”看看,失意人偏逢失意事,帆船破又遇顶头风。然而,这个造化面前的不幸,被“渥伦斯基和吉提绕着房间跳了好几场华尔兹舞。”代替,叙述又趋于平缓。可是,接下来作者又别出心裁,让“吉提心脏跳动地期待着玛佐卡舞”,让她拒绝所有请她跳舞的人,为吉提更大的不幸埋下伏笔。

下面是吉提新的发现:她看到了渥伦斯基和安娜伴舞时安娜脸上得意和兴奋的表情,也看到了渥伦斯基脸上从来没有过的“顺服和恐惧的神情。”她听到了他们之间一语双关的谈话。平缓的水流下,暗流涌动。事情的发展孕育着吉提新的不幸。接着,包袱打开:渥伦斯基并没有来请吉提跳玛佐卡舞。使吉提处于一种尴尬绝望的境地。波峰陡起。吉提从欢乐的高峰一落千丈,她感到自己垮了。

读者到这里除了为吉提惋惜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的,但是托翁有办法。我们看到作者让诺得斯顿伯爵夫人鬼使神差地出场,让她找到与她一起跳舞的科尔松斯基,叫他请吉提跳舞,吉提的危机解除,大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

吉提的心情是这样痛苦,在跳舞会结束之前,不再让她和安娜或渥伦斯基接触似乎是合情合理的,但作者却有更超乎常情的做法,他不但让吉提和渥伦斯基产生一次对话,而且故意让安娜和吉提一块完成玛佐卡舞中的一个新花样,使吉提只用绝望和惊异的神情回答她的微笑。胜利与失败,幸福与痛苦,微笑与眼泪,期盼与绝望。看似平湖静水,实则心有狂澜。跌宕起伏,妙趣无限。曲终人散,恍如梦幻!

三欲抑先扬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我们知道,整个跳舞会中吉提无论感情上还是精神上都是失败者,她的遭遇是不幸的。但作者开始却极力表现吉提的快乐心情,夸赞她的美貌非凡,让她在与安娜的对比和较量中渐渐产生自愧不如的感觉,使安娜的天然之美,胜过吉提的服饰之美。托尔斯泰认为:人的内在美,精神的美,要胜过人的外在的,形式的美。吉提和安娜在跳舞会中的较量,可以说也是两种美的较量。吉提理所当然地成了失败者。诚然,吉提的失败与整部小说的谋篇布局有关,但我们同时应该清楚这与作者的审美观密切相关。唯其如此,作者塑造的人物才有如此强烈的艺术魅力。

作者对于吉提的刻画,是颇费了一番心血的。写吉提之美,先从吉提来到跳舞会后在人们当中引起的反应着手,接着才进行直接的精雕细刻。这意在说明吉提之美是有目共睹的,这是扬,是极力的赞美,为后文的抑埋下伏笔。这里作者选了三个人物来表现她在人群中引起的反响:一个穿着便服的矮小老人,“在楼梯上碰着她们,让开了路。很显然地是在叹赏他所不认识的吉提。”一个有胡髭的青年“一边走一边理他的雪白领带,向她们鞠躬。在过去了之后,又回转来请求和吉提跳一个卡德里尔舞。”一个军官,“在门边让开路,一面抚摸着他的胡髭,一面在欣赏玫瑰色的吉提。”

那么吉提妆扮如何?作者做了精雕细琢:写了她的淡红的衬裙、网纱、玫瑰花结、花边披肩、淡红的高跟鞋、金色的假髻、长手套上的三颗纽扣、小金匣子的黑天鹅绒带。真是探幽入微,美至笔极!不但别人感到她妩媚动人,而且吉提自己也很陶醉,“她觉得她身上的一切都该是生来完美的”,“她的裸着的肩膊和手臂给予吉提一种明澈的大理石的感觉”,“她的眼睛闪耀着,她的玫瑰色的嘴唇因为意识到她的妩媚而不禁微笑了。”这样一个妩媚动人、纯洁多情的少女是会使所有的人相形见绌的。然而,她却败在了安娜的手下。她

感到和安娜比起来,一切方面都自愧弗如。作者先把吉提高高地举起来,然后重重地摔下去。说起来未免残酷,但事实就是如此。艺术在人性面前有时是蛮横的。

安娜今天的妆扮怎样?作者的描写则简单多了:安娜在跳舞会上首次露面时,作者只简单写到“安娜并不是穿的淡紫色如吉提那么切望的,而是穿着黑色的、敞胸的天鹅绒长袍。她那看上去好象老象牙雕成的胸部和肩膊和那长着细嫩小手的圆圆的臂膀全露在外面。”接着只写了她的“没有参一点假”的黑发、紫罗兰花环、她那“执拗的发卷”和她脖子上的一串珍珠。但是作者却强调了她的精神美:“她的魅力就在于她的人总是盖过她的服装”,“为人注目的是她本人——单纯、自然、优美,同时又快活又有生气。”作者开始极力夸赞吉提的外在美,后来又让她屈服在安娜的精神美之下,这就更加突出了安娜的美。吉提的美为安娜的美起了陪衬作用。渥伦斯基背弃了吉提的感情,而屈服在安娜的美之下,又足见安娜精神美的威力。从这个角度看,整个跳舞会既是表现吉提情绪由高涨到衰落的过程,又是突出表现安娜精神美魅力四射的过程。如果没有安娜这种摄人心魄的美,那么渥伦斯基也就不会有感情的转移,整部小说也就不存在了。整个跳舞会,吉提和安娜扬抑相辅,内外映衬,反复对比,高下立判,收到了极强的艺术效果。

四跳舞会中,作者善于捕捉人物一些富有典型特征的动作、表情和语言表现人物瞬间的心理变化,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一,写位移:吉提在舞厅左角“看见社交界的精华聚在一起。那

里。。。。有克里文的秃头闪耀着。”吉提想到那里去,于是科尔松斯基便和吉提“穿过花边、网纱和缎带的海航行着”。走了多长时间、多长的距离作者没说,只写了“她那穿着薄薄的透明的长袜的纤柔的脚踝露了出来,以至把她的裙裾展成扇形,遮盖了克里文的膝。”说明他们已经来到了舞厅左角。作者抓住典型特征轻轻一点,就象电影镜头切换:简洁、直观。中间省去多少笔墨啊!

如二,写情移:渥伦斯基原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维护自己男子汉的尊严,才去追求吉提,战胜他的所有情敌的。当他被安娜的魅力吸引住时,他感到吉提对他已无所谓,他甚至希望别人去追求吉提。因为这样,他内心的道德的压力就会轻得多。吉提为了他而拒绝了列文的求婚,可这时渥伦斯基却非常想让列文来解决他的难题。为了反映出渥伦斯基的这种微妙心理,作者写了他对吉提说,他“很喜欢列文”。本来他和列文是互为情敌的,一句“喜欢”,表明渥伦斯基的感情已经转移了。

如三,写变化:痛苦使吉提的变化和渥伦斯基在安娜面前的神魂颠倒,作者只写了一句,在舞会上渥伦斯基再次看到吉提时,“他没有立刻认出她来。”一语双得:痛苦已经使吉提走了样子,几乎变了一个人;渥伦斯基因为安娜已神魂颠倒,他已经找不着北了。作者真是惜墨如金啊!

如四,写喜悦:安娜在征服了渥伦斯基后,那种狂喜而又竭力抑制的矛盾心情,作者同样揭示的幽微毕现:她故意挑选吉提上场和自己完成玛佐卡舞中的一个花样——假装不知吉提的不幸。“安娜眯缝着眼睛对她望着,微笑着,紧紧地握着她的手。”但是看到吉提“只用绝望和惊异的神情回答她的微笑,”“她就扭过脸去不看她,开始和另一个太太谈起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扇窗,读者看到了人物心灵哪怕是极细微的颤动。安娜“眯缝着”的、深深隐藏着的得意的眼神儿,就这样被作者抓出来了。

纵观整个跳舞会,作者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娓娓道来,但仔细看去却匠心独具,运筹于胸。看似平静之处,突起波澜;几近山重水复,忽又柳暗花明。场面盛大而操控自如,人物繁多却往来有序。构思之精巧,组织之缜密,堪称一绝!跳舞会同书中其他篇章一起给人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艺术享受!

推荐第3篇:安娜卡列尼娜

对安娜卡列尼娜悲剧人生的探究

摘要: 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一位为追求个人自由与幸福的英雄。自其同名小说出版以来,一直受到世人的关注和评论。然而,在故事结尾,安娜选择卧轨自杀的一幕渲染并强调了整个故事的悲剧色彩。本文将结合安娜个人因素及外界因素等方面来讨论其悲剧人生的根源,旨在给现世以启示。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个人因素,环境影响,悲剧

Introduction

\'Happy families are all alike; every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 grammatically the first sentence of Anna Karenina implies the following content includes several unhappy stories happening in several families.And the song of tragedy finds its full expreion bylast saying of Anna, \' God, forgive me\' completely.Holding the sorrow for Anna\'s tragic life like all the others, the thesis is to study the resource of Anna\'s destiny buy discuing Anna \'s nature , her information expect her inner word, the characters who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have relationship with Anna, the background where she lives in and the collision between all the above factors which finally kill the lady named Anna Karenina.

1.The Introduction of Anna Karenina

1.1 The Inner Word of Anna Karenina

One of two main protagonists in the novel (the other being Konstantin Levin), Anna is the beautiful, paionate, and educated wife of Alexei Karenin.Her character is rich in complexity: she is guilty of desecrating her marriage and home, for instance, but she remains noble and admirable nonethele.Anna is intelligent and literate, a reader of English novels and a writer of children’s books.She is elegant, always understated in her dre.

Among Anna\'s most prominent qualities are her paionate spirit and determination to live life on her own terms.She is a feminist heroine of sorts.Though disgraced, she dares to face St.

Petersburg high society and refuses the exile to which she has been condemned, attending the opera when she knows very well she will meet with nothing but scorn and derision.

The governing principle of Anna’s life is that love is stronger than anything, even duty.She remains powerfully committed to this principle.She rejects Karenin’s request that she stay with him simply to maintain outward appearances of an intact marriage and family.In the later stages of her relationship with Vronsky, Anna worries most that he no longer loves her but remains with her out of duty only.She insists on following her heart alone.As a result, Anna contrasts with with the ideal of living for God and goodne that Levin embraces in the last chapter, and she appears self-centered by comparison.Even so, Anna’s insistence on living according to the dictates of her heart makes her a pioneer, a woman searching for autonomy and paion in a male-dominated society.

1.2 The Outer Word of Anna Karenina

Born in a noble family, but miserably loosing her parents during youth, Anna is arranged to marry Alexei Karenin, a cold and paionle government official.And Anna play her role well for 8 years as a wife and a mother.Living a comfortable and descent life peacefully and patiently until her coming acro a special man who stimulated her paion for love.After doing social- unacceptable things like having adultery with Vronsky, even opening it up publicly and leaving her husband and child, under great agony she choose to fall down onto the railway facing the running train.

2.The Related Characters

2.1 Konstantin Levin

Independent-minded and socially awkward, Levin is a truly individual character who fits into none of the obvious claifications of Ruian society.Levin is his own person.He follows his own vision of things, even when it is confused and foggy, rather than adopting any group’s prefabricated views.Moreover, Levin prefers isolation over fitting in with a social set with which he is not wholly comfortable.

Levin is special simply in feeling them so deeply and openly.His comfort with his peasants and his loathing of social pretension characterize him as an ordinary man, one of the Ruian people despite his aristocratic lineage.When Levin mows for an entire day alongside his peasants, we get

no sense that he is deliberately slumming with the commoners—he sincerely enjoys the labor.Levin’s final discovery of faith learned from a peasant, is equally ordinary.

2.2 Alexei Karenin

A government official with little personality of his own, maintaining the fade of a cultivated and rational man.He is civil to everyone and makes no waves remaining a bland bureaucrat whose personality has disappeared under years of devotion to his duties, with little room for personal whim or paion.

His appreciation of Anna is only for her role as wife and mother, similarly, he\'s fatherly interaction with Seryozha is cold and official.When Anna leaves, she does not simply dump Karenin the man but also the conventionalism that Karenin believes in and represents.Karenin’s slide into occultism and stagnation at the end of the novel suggests indirectly how much he needed Anna, and how much she was the life behind his fade.

2.3 Alexei Vronsky

The novel depicts Vronsky as a handsome, wealthy, and charming man who is as willing as Anna is to abandon social standing and profeional status in pursuit of love.But the novel also shows Vronsky\'s many realistic faults and imperfections.This limitation in Vronsky provides Anna’s greatest disappointment in the novel: she yearns for a total escape into a love affair of unbounded paion, only to discover that Vronsky\'s paion has its limits.Tolstoy gives Vronsky the same first name as Karenin, suggesting that Anna’s longing for another Alexei leads her to a disappointing repetition of her first relationship.

2.4 Stiva Oblonsky

His his affair with the family\'s governe brings Anna to Moscow, and thus to Vronsky—heStiva embodies the notion that life is meant to be lived and enjoyed, not repreed by duties.His dazed reaction to being chastised for adultery is not so much regret at his wrongdoing but rather regret at being caught.Indeed, even after Dolly forgives Stiva, he does not stop carrying on with other women.He does not feel any duty toward his wife and family that constrains his freedom.He represents an ordinary man in 19th century Ruia, and is kind and jovial and genuinely loves his wife and family, yet he feels entitled to have sex with whomever he pleases.

2.5 Counte Lydia Ivanovna

The Counte is a good friend of Karenin\'s and after Anna leaves him she falls in love with him

and tries to take care of him.She convinces Karenin not to let Anna see Serezha (son of Anna and Karenin) and convinces him to become even more serious about his Christianity.In the end she and Karenin take guidance from a French clairvoyant for their decisions.

2.6 Prince Elizabeth Fedorovna Tverskaya (Betsy)

Betsy is the link between Anna and Vronsky, and it is through her and her Society that they are able to meet and begin their affair.She also has affairs, but she shuns Anna after Anna is open about her affair and does not get a divorce.

3.Background of Anna Karenina

19 century had witneed great changes in Ruia.For the invasion of the capitalism, gradually the feudal serfdom social suffered disintegration and capitalism came to emerge.But capitalist powers is still very slim because of the consolidation of Ruian feudal power.Therefore, during 19 century Ruia was in a transitional period from the feudal society to capitalism society.It is a period in witch the thoughts of Ruian experienced great changes and Anna is the one ,as a presentive of new women living in such social environment.

4.Conflicts of Anna Karenina\'s Life

Firstly, Anna\'s paion and self- realization reflects her advance in spirit, but her motion is too strong to hurt the family including her son Serezha and the normal family life of his husband so she respectively got self- regret for not taking her responsibility to take care of her child and lost support for her infidelity to the marriage.For Serezha\'s pure attachment to her and Karenin\'s forgivene for her wrongdoings, though Anna sticked to her belief bravely, she couldn\'t avoid the condemn from the conscience.

Secondly, if she is an average person, such affairs may not caused that much attention, but her honorable status and life in the past made her situation more awkward.Like Emma in Madame Bovery written by Gustave Flaubert, she has unacceptable things with several men but during the course there not exists much influence from other\'s eye, but the rejection from the mainstream and the enclosure of her past life to some extent makes her lonely and abnormal dependence on love.

Thirdly, Anna\'s longing for true love should be praised from the aspect of a sincere person, but people around her give some influence negatively, as a result Anna\'s disappointment devour

her hope for life.Her husband\'s unwilling to divorce and later agreement on condition that permanently segregation with her son bring her to a deadly dilemma.Then Vronsky\'s leening paion to Anna causes her distrust and the sense monopolize to Vronsky, wich in fact is the reflection of her doubt to her faith and the meaning of life.Next is the original matchmaker, Anna\'s brother Oblonsky\'s has nearly parallel experience of unfaithful to marriage but receives contrary reaction which shake her self-esteem as a woman.Also, Lydia Ivanovna who represents the moral social group encourages Anna\'s husband to enforce the moral principle of that society which full of false and stiffne, therefore Anna\'s situation becomes worse and worse.Betsy, a \'high- cla whore \' who represent the Grand Society and the group more concerned with pleasure than morality despises Anna and shuns Anna after Anna is open about her affair and does not get a divorce, which makes Anna feel her lowline and increase Anna\'s self- deny.Lastly, it is Konstantin Levin.Though Anna Karenina gives the novel its name, Levin acts as the novel\'s co-protagonist, as central to the story as Anna herself.Similar to Anna, he feels the drawbacks of the aristocrat life and has a wish to live a free life naturally and sincerely.He is the only one has the nature, chance and power to help Anna, but with insufficant effort to voice his supply to Anna he adds the sorry of Anna\'s tragedy.

The last but not least, the background in the day when Anna\'s story happens.With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people\'s life become richer and colorful which stimulates the desire to reach more happine and self- satisfaction.But, the feudalism system of Ruia is to strong to collapse soon, so the strict social grade system and the over deified religious belief still dominates the moral principle then.From the sentence \'God, forgive me \' it can directly conclude that the great influence of religion on Anna\'s regret and sadne.The author giving that is to denounce the prevailing and powerful society force rather than ask for the forgiving.

Conclusion

From the aspects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tragic story of Anna Karenina is a typical production of that special period in Ruia history.But it can not be viewed as a kind of real tragedy for she is succeful in pursuing her self- accomplishment and freedom in spirit.Although she died from her complex nature, special social status, people\'s

attitudes towards her, all the factors share the common thing branded with the features of the times.So, it is neceary to improve the ethos of society to serve a harmonious, democratic, equal and humanism atmosphere to the people who is the eence in the universe.

In this thesis, by the means of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the resource of Anna Karenina\'s tragedy has been discued.To summary the whole study, it can clearly get the fact that environment makes people and gives the people basic tone in their melodies of life.But, for the limitation of proper methods, personal emotion and time, some mistakes are inevitable in the course of study so it will be great for someone has query in this thesis to rethink about this topic.

Bibliography

[1]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版社,1999.

[2] 草曼.安娜·卡列尼娜[M].上海:上海泽文出版社,1982.

[3] 赵置.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及悲剧根源的现代解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1).

[4] 刘拉妮.安娜爱情悲剧的再认识[A].甘肃:科技文汇,2009.

[6]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M].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7.

[7] 欧美作家论托尔斯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57.

[8] 杨思聪 《安娜卡列尼娜悲剧新论》[J].《西南师大学报》, 1990年.

推荐第4篇: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宁娜》

一、作家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Lev Nikolayevich Tolstoy,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他的作品《七颗钻石》《跳水》《穷人》已被收入人教版和冀教版小学语文书。 三大巨著:《战争与和平》; 《复活》 《安娜·卡列尼娜》

托尔斯泰肯定文学的崇高使命反对暴露文学,但仍主张文学应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19世纪60至70年代的论文中,主要强调应为人民而写作。1894之后要求忠于现实主义艺术的原则;要求作家对所描写的事物抱道德的态度,明确“善和恶之间的区别”。批判“现实主义”的美学观点,指出当时一些美学理论为统治阶级的口味进行辩解的实质,揭示颓废派艺术反人民的本性及其哲学思想基础;同时提出艺术是人们交流感情的工具的论点。从创作初期开始,特别在19世纪60年代以后,他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追根究底”地要找出群众灾难的真实原因,认真地思考祖国的命运和未来,因此,他的艺术视野达到罕有的广度,在自己作品中能够反映1861年农奴制废除后到1905年革命之间的重要社会现象,提出这个转折时期很多的“重大问题”,尽管他的立场是矛盾的,他的解答是错误的。然而,托尔斯泰的伟大,主要还由于他以天才艺术家所特有的力量,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而那些“重大问题”大多就是在“图画”中艺术地提出来的。

他以特有的概括的广度,创造了史诗体小说《战争与和平》,再现了整整一个时代,气势磅礴,场面广阔,人物众多(500以上)。历史的事实融合着艺术的虚构,奔放的笔触揉和着细腻的描写;在巨幅的群像中显现出个人的面貌,史诗的庄严肃穆中穿插有抒情的独白,变化万千,蔚为奇观。他善于驾驭多线索的结构,千头万绪,衔接得天衣无缝;又能突破小说的“封闭”形式,波澜壮阔,像生活那样无始无终。

然而托尔斯泰的艺术魅力,不只在于再现宏观世界,而且在于刻画微观世界。他洞察人的内心的奥秘,在世界文学中空前地把握心灵的辩证发展,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并且深入人的下意识,把它表现在同意识相互和谐的联系之中。托尔斯泰的艺术力量是真实的,它突出表现在性格塑造上。他总是如实地描写人物内心的多面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不只写其突出的一面或占优势的一种精神状态。他不隐讳心爱人

物的缺点,也不窒息所揭露的人物心中闪现的微光。他不粉饰,不夸张,不理想化或漫画化,总是借助真实客观的描写,展示其本来面目,从而于平凡中见伟大,或者相反,于平凡的现象中显示其可怕。

他还善于描绘性格的发展和变化,自然浑成而不露斤斧痕迹。托尔斯泰的风格主要特点是朴素。他力求最充分最确切地反映生活的真实或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他虽然在艺术上要求严格,象《战争与和平》就七易其稿,却不单纯以技巧取胜,不追求形式上的精致,也不回避冗长的复合句,而只寻求最大的表现力。

晚年,他的艺术有显著的变化。在心理分析上力求简洁,不写感受的整个过程,只写心理过程的各个阶段的主要环节;有时采取戏剧的方法,通过行动和对白来表现。不写性格的顺序发展过程,而写突然事故引起的决定性转变。在结构上,为了表现人物的醒悟,常常采用倒叙的方法;为了集中,长篇小说也不再用多线索,而用单线索逐渐展开的方式。在语言上,则力求质朴简练和浅显易懂,接近民间故事。

列夫·托尔斯泰是现实主义的顶峰之一。他的文学传统不仅通过高尔基而为苏联作家所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在世界文学中也有其巨大影响。从19世纪60年代起,他的作品开始在英、德等国翻译出版。19世纪70至80年代之交以《战争与和平》的法译本出版获得国际上第一流作家的声誉,成为当时欧美的“俄国热”的主要对象。80至90年代法、英等国最早论述他的评论家,都承认他的现实主义创作对自己国家文学的振兴作用。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成长的进步作家法朗士、罗曼·罗兰、亨利希·曼和托马斯·曼、德莱塞、伯纳·萧、高尔斯华绥以及其他欧美作家和亚洲作家都受到他的熏陶。在中国,1900年就出现评价他的文字,1907年译价过他的“宗教小说”(《主与仆》及民间故事)。1913年、1917年先后有《复活》(译名《心狱》)和《安娜·卡列尼娜》(译名《婀娜小史》)的不完全的文言译本。“五四”前后,托尔斯泰的作品大量被译成中文。抗战期间分别出版了郭沫若和周扬翻译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以及其他作品的译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托尔斯泰的重要作品大多已翻译出版,而且根据原文翻译,不少名著都有几种不同的译本。

二、内容简介:

《》通过女主人公追求爱情,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的哥哥奥布朗斯基公爵已经有五个孩子,仍和法国家庭女教师恋爱,因此和妻子多丽闹翻,安娜从彼得堡乘车到莫斯科去在莫斯科为哥嫂调解,在车站认识了青年军官渥伦斯基。渥伦斯基毕业于贵族军官学校,后涉足于莫斯科社交界,以其翩翩风度得到了多丽的妹妹凯蒂的垂青,但他只与她调情,并无意与她结婚。

而深爱着凯蒂的康斯坦丁·列文也从乡下来到莫斯科,他打算向凯蒂求婚。但早倾心于渥伦斯基的凯蒂却拒绝了他的求婚,她正想象着与渥伦斯

基将来的幸福生活。渥伦斯基在看到安娜的一刹那,即刻被安娜所俘虏,他在薛杰巴斯大林基公爵家的舞会上,向安娜大献殷勤,凯蒂发现渥伦斯基和安娜异常地亲热,这使她感到很苦闷。安娜不愿看到凯蒂痛苦,劝慰了兄嫂一番,便回彼得堡去了。随后渥伦斯基也来到彼得堡,开始对安娜的热烈的追求,他参加一切能见到安娜的舞会和宴会,从而引起上流社会的流言蜚语。起初,安娜还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不久渥伦斯基的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

安娜的丈夫亚历山大·卡列宁其貌不扬,在官场中却是个地位显赫的人物,是一个“完全醉心于功名”的人物。他根本不懂什么是倾心相爱的情感,他认为:他和安娜的结合是神的意志。他责备妻子行为有失检点,要她注意社会性的舆论,明白结婚的宗教意义,以及对儿女的责任。他并不在乎妻子和别人相好,“而是别人注意到才使他不安”。

有一天,安娜与丈夫卡列宁一起去看一场盛大的赛马会,比赛中渥伦斯基从马上摔了下来,安娜情不自禁地大声惊叫,卡列宁认为安娜有失检点,迫使她提前退场。卡列宁考虑了决斗但又怕死;离婚又损名誉,考虑再三最后决定“不能因为一个下贱的女人犯了罪的缘故使自己不幸”,于是他要安娜维持表面的夫妻关系。 安娜已怀了渥伦斯基的孩子,在她分娩时,由于产褥热而感染重病,拍电报给到边远省份去调查的卡列宁,卡列宁匆匆赶回,但心里希望妻子早点死掉,安娜在昏迷中呼唤卡列宁的名字,请求他与渥伦斯基和好,卡列宁深受感动,原谅了她和渥伦斯基的背叛。由于卡列宁的令人吃惊的宽厚,渥伦斯基感到自己是那么的卑劣、渺小。安娜的爱情和自己的前途又是那么的渺茫,绝望、羞耻、负罪感使他举起了手枪自杀,但没有死。死而复生的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更加炽热,渥伦斯基带着安娜离开了彼得堡,他们到国外旅行去了。

在奥勃朗斯基家的宴会上,列文与凯蒂彼此消除了隔阂,互相爱慕。不久他们结婚了,婚后他们回到列文的农庄,凯蒂亲自掌管家务,列文撰写农业改革的论文,他们生活很幸福美满。

旅行了三个月,安娜感到无比的幸福,但她却以名誉和儿子为代价。归国后,她没有回家,而是住在旅馆里,由于思念儿子,在儿子谢辽沙生日那天,偷偷去看他,天真无邪的谢辽沙不放妈妈走,他含着泪说:“再没有比你更好的人了。”

他们返回彼得堡,遭到冷遇,旧日的亲戚朋友拒绝与安娜往来,使她感到屈辱和痛苦。渥伦斯基被重新踏入社交界的欲望和舆论的压力所压倒,与安娜分居,尽量避免与她单独见面,这使安娜感到很难过,她责问道:“我们还相爱不相爱?别人我们用不着顾虑。”

在一次晚会上,安娜受到卡尔塔索夫夫人的公开羞辱,回来后渥伦斯基却抱怨她,不该不听劝告去参加晚会。于是他们搬到渥伦斯基的田地庄上居住。渥伦斯基要安娜和卡列宁正式离婚,但她又担心儿子将来会看不起她。3个月过去了,离婚仍无消息。

渥伦斯基对安娜越来越冷淡了,他常常上俱乐部去,把安娜一个人扔在家里,安娜要求渥伦斯基说明:假如他不再爱她,也请他老实说出来,渥伦斯基大为恼火。一次,渥伦斯基到他母亲那儿处理事务,安娜问他的母亲是否要为他说亲,他要安娜不要诽谤他尊敬的母亲,安娜认识到渥伦斯基的虚伪,因为他并不爱他的母亲。

大吵之后,渥伦斯基愤然离去,她觉得一切都完了,安娜准备自己坐火车去找他,她想象着现在正和他母亲及他喜欢的小姐谈心,她回想起这段生活,明白了自己是一个被侮辱、被抛弃的人,她跑到车站,在候车室里接到了渥伦斯基的来信,说他10点钟才能回来,她决心不让渥伦斯基折磨她了,起了一种绝望而决心报复的心态,最后安娜身着一袭黑天鹅绒长裙,在火车站的铁轨前,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无望的爱情和生命,这段为道德和世间所不容的婚外情最后的结果由安娜独立承担,留下了无限感伤。

卡列宁参加了安娜的葬礼,并把安娜生的女儿带走了。渥伦斯基受到良心的谴责,他志愿参军去塞尔维亚和土耳其作战,但愿求得一死。最后以安娜,渥伦斯基和凯蒂,列文做对比,对比了两个家庭的截然不同的结局。

三、人物分析

渥伦斯基22岁,比安娜还小4岁,他风度翩翩,热情活泼又年轻,浑身洋溢着青春活力,这就同年老古板、官气十足的卡列宁构成尖锐的反差。同渥伦斯基的相遇是安娜性格的转折点,使她第一次领略到了她从来没有体验过的爱情,认识到过去全部生活的虚伪。于是,个性解放的激情冲破了上流社会陈腐偏见的罗网,她喊出了“我要爱,我要生活”的叛逆呼声,并且不顾一切地同渥伦斯基结合了。

安娜以感情为第一生命,是个内心世界丰富崇高的女性,有着极其崇高的人格追求,浑身焕发着美丽的生命元气和青春活力。她极其珍视自己的爱情,不愿意像其他贵妇人一样,偷偷摸摸当情妇,以丧失个性的人格尊严来获得上流社会的默许。在观看军官赛马的时候,她一旦看到渥伦斯基从马上摔下来,立刻泪流如雨,整个胸部都在颤抖着抽泣,因而大受上流社会小姐太太们的指责。在回家的途中,她公开承认自己与渥伦斯基同居,可卡列宁的回答却是:“严格地遵守外表的体面”,不要把渥伦斯基带到家里来。卡列宁的残酷自私使得安娜浑身发冷,她再也无法在这个家庭里生存,而她同渥伦斯基的公开结合却又把自己置于同上流社会对立的地位。于是,这个弱女子同上流社会之间,便展开了力量悬殊的殊死斗争。紧紧包围安娜的上流社会有三个集团。第一个是卡列宁为首的官僚集团,代表政界,惯于采用法律与专制来迫害进步的人们。第二个是老太婆莉济娅为首的虔信宗教的贵妇人集团,代表宗教界,“和一切教会和教派的最高权威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时常运用宗教力量来压迫安娜。第三个是特培茜代表的年轻贵族妇女集团,代表社交界,她们男盗女娼,荒淫无耻,只是因为一只手牢牢地抓住了宫廷,才不至于堕落到娼妓的地位。她们向安娜关闭了社交界的大门,使得安娜无人可谈,无处容身,陷入了空前的孤立。正是这三个集团组成了密密的罗网,封锁着安娜的一切出路,最后把安娜逼得自杀。由于卡列宁是个权位显赫的高官,以致上流社会的男男女女们都争先恐后地为他效劳,自告奋勇充当迫害安娜的走卒。在这类官本位的社会态势下,勇敢而柔情的安娜已经无路可走了。她提出离婚,却没有人理睬;她提出带走儿子,却受到冷冰冰的拒绝,甚至她来到戏院里看看戏,也受到贵人们群起而攻之的起哄,以致于安娜遭受了终生难忘的侮辱。由于这个上流社会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势力又无孔不入,安娜像一

只陷入网中的小鸟一样东躲西藏最后还是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可见,上流社会的残酷迫害,是导致安娜死亡的根本原因。

渥伦斯基对爱情的冷淡则成为加速安娜死亡的催化剂,使得安娜陷入了空前的绝望和孤立无援的窘境。固然,作为一位洋溢青春活力的青年,他接受了个性解放时代潮流的感召,有一定的民主思想。他也有许多的优点,例如,他为人慷慨,把父亲留下来的绝大部分遗产都让给了哥哥,对下层人民也表现出一定的同情,在火车上看到一名铁路工人被压死了,立刻拿出200卢布,赠给孤苦无依的寡妇。他对安娜的爱情尽管时冷时热,却不乏真诚,否则聪明的安娜就不会把人生的希望捆绑在他身上。但是,他作为上流社会“花花公子的高级标本”,游戏人生,耽于享乐,整个思想观念都打上了上流社会的深深烙印。他根本不可能改变根深蒂固的贵族生活方式,整日沉迷于游猎、骑马、赌博。他有时候,劲头十足,号召安娜离开丈夫,两人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或者干脆逃到国外去当寓公。可是他回过头来仔细一想,便“清楚地看到还是避免那样做为好”。这是因为,功名心是他从小梦想,当他看到自己的同学谢尔普霍夫斯科依如今挂上了耀眼的将军肩章,而自己却是一个可怜巴巴的骑兵大尉,于是便妒嫉得眼睛流血,抱憾不已,为自己的爱情而大吃后悔药。他越来越感到委屈,感到自己为安娜牺牲得实在太多,为了爱情而把本可以辉煌一番的前途给毁了。谢尔普霍夫斯科依狠狠地教训这位昔日的老同学说:“女人是男子前程上的一个大障碍。爱上了一个女人,再要做什么事情就很难了。”这句话显然对渥伦斯基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羞愧得“涨红了脸”。由于他觉得自己付出的的代价太大,对安娜的爱情也就必然冷淡下来。事实上,为了维系这个爱情,安娜也作出了最大的努力,她极力投渥伦斯基所好,每天都精心打扮,借以弥补双方年龄的差距;不愿意生孩子,借以保持苗条的体形;甚至还勉为其难地爱上了养马和体育运动,为的是培养同对方的共同语言。结果仍然堵不住渥伦斯基日益膨胀的功名心,以致双方不断地闹别扭,“公开承认感情完全冷淡了”。并且渥伦斯基不顾安娜的坚决反对,一定要进城去请母亲在财产委托书上签字,而把安娜冷落在一边。于是,维系生命的最后一根细线崩地一声断了,安娜已经走投无路,既不可能回到丈夫家里,也不可能继续这种难堪的同居生活,她年轻的身躯便奔向了飞驰的车轮,一颗美丽的灵魂便在瞬息之间灰飞烟灭。应该指出,渥伦斯基的确真诚地爱过安娜,他听到安娜死讯的时候,立刻变得苍老,“充满痛苦的面孔像石化了一样”,而且整整六个星期他对谁也不说话,几乎不吃东西。他唯一的选择,是报名当志愿兵上前线,在战场上毁灭自己无谓的生命。可见问题并不在于他不爱安娜,而是他无法理解安娜的严肃爱情,双方人生价值观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同时,安娜作为贵妇人的性格弱点也在这一悲剧中产生了十分严重的负面效应。安娜毕竟是柳立克王室的后代,她的血管里奔流的是贵族的基因,根深蒂固的贵族教养的因袭重负,使得她在这场殊死搏斗的人生大角逐中顾虑重重,痛苦万状。她接受了个性解放的影响,勇敢地保卫自己神圣的爱情权利,体现出英雄般的勇气和令人颤栗的人格力量,她那“我要爱,我要生活”的强劲呼声,回响着时代的召唤,时代的强音。另一方面,她又用贵族传统的人生价值观来看待自己的爱情,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女人”,“堕落的女人”。她总是希望把爱情与“合法”联系起来,希望把代表“合法”的卡

列宁同代表爱情的渥伦斯基合二而一,她便不停地做恶梦,梦见两个粗野的男人“同时对她滥施抚爱”。内心两种观念的剧烈冲突使她的灵魂布满伤痕,最后导致她精神崩溃而自杀。

安娜形象具有永恒的魅力,她充盈的生命元气,不屈的叛逆精神,那种绝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勇士气概,化作一曲生命的颂歌,其中每一个美丽的音符,都在读者胸膛中激发起对旧制度的憎恨与对新生活的渴望。

推荐第5篇:安娜卡列尼娜

——13秋物流管理1班杨卫摘要:《安娜.卡列尼娜》主要分析了安娜的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述的,首先,是安娜对爱情的态度,以及,对沃伦斯基的爱的追求,以及卡列宁婚姻的束缚,万般无助的安娜最终走上死亡之路,也许对安娜是解脱。关键词:矛盾、盲目的爱情、反抗

这部作品中关心的是家庭问题,充分的体现出三位主人公对爱情不同观念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

一、安娜爱情的态度是矛盾的

安娜追求合乎自然性,是合理的,另一方面,从宗教伦理道德来看,安娜又是缺乏理性的,她对爱情生活的追求有放纵情欲的成分。而安娜所追求的只不过是真挚的爱情和母爱,而这种自然性的事物,是安娜左右为难,她所追求的便是注定的悲剧结局。安娜爱沃伦斯基,那种超乎寻常突然之间爆发的爱,让她向往追求,而同时他心中那种不舍弃儿子的母爱是他矛盾的源头,安娜在这追求真爱与母爱之间来回周旋与徘徊,对两者之间都无法舍弃,这种冲突几乎让他崩溃。

二、安娜盲目的追求真爱

安娜与沃伦斯基的相遇,即偶然而又发生的相对于合乎寻常。安娜是一个非常美丽而且平易近人的女人。她“高雅和蔼的丰姿,招人喜爱的面孔上,有着某种特别亲切的温柔的东西”在渥伦斯基的眼中,看到了安娜不同寻常的美。安娜与沃伦斯基的邂逅之后,她那沉睡的爱情终于被唤醒,她不在迷茫,而勇敢的追求了下去,她无法阻挡他的追求,因为她的心早已沉醉在沃伦斯基的爱中,不自觉的放任了自己。真爱而流出纯真情感,发自内心的对真正生活的热切向往之情。

三、对卡列宁婚姻束缚的抗拒

安娜与卡列宁之间没有夫妻之间应有的情感,卡列宁与安娜的婚姻,只是俩人关系以及一段爱情契约,因为这张“契约”她不舍儿子与追求幸福中来回周旋。卡列宁是一个不懂爱情的人,也发现自己年轻的妻子为何有这么大的变化,之前对他的爱为何突然之间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突然之间消失了。安娜以前给卡列宁的爱只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以及责任。

安娜是痛苦的,也是悲剧的,守护了自己却注定了要背叛一切来守护。最终死亡,不可磨灭的悲剧,对安娜来说,也许是一种精神上的解脱,不在被矛盾折磨。

活在世上,那么多的责任要承担,谁哪会有那么多时间来投入到最热烈的爱之中呢,现实生活中,也有安娜一样,情感热烈的女子。即使现今,女性对爱情的追求,对感情的占有欲,而男性对于感情有保鲜度,来得快去得也快,只要清楚的认识到,一味的追求完美的,热烈的,持久的,专一的爱,只会走入极端。往往人们会选择,卡列宁,平淡而不复杂、安逸而富裕的生活。 论《安娜.卡列尼娜》

推荐第6篇: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之读后浅析

《安娜卡列尼娜》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列夫·托尔斯泰的巨作,书中描述了一个女人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在《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中,列夫·托尔斯泰塑造了许多在文学史上光芒四射的人物:安娜、渥伦斯基、吉提、列文、卡列宁、奥布浪斯基公爵……在这些人物中,唯一一个在生活中左右逢源,带有点喜剧色彩的就是奥布浪斯基公爵,其他的人物无不与死亡主题有关。在这里我将对安娜卡列尼娜这个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特征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对于安娜这样一个19世纪贵妇来说,爱情是她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唯一道路,否则她只能是卡列宁的附属品,安于做一个没有爱情的贤妻良母。同渥伦斯基的爱情是她张扬生命的唯一途径,她的一切人生价值都寄托在此。赋予她新生的是爱情,置她于死地的也是爱情。她的死有社会原因,但重要的是自身原因:爱情至上主义,但又带着浓厚的旧有传统烙印,来自上流社会的、家庭的、渥伦斯基的压力都承受住了,但她无法战胜自己,当渥伦斯基对她冷淡时,她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产生了强烈的悔罪意识:“上帝,饶恕我的一切!”——最后一语。神权、夫权、爱情的幻灭共同置安娜于死地。

关于安娜这个形象,自其诞生以来,古今中外,众说纷纭,不同阶层不同世界观不同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安娜是一个性格极其复杂,极其矛盾的形象,有她积极、进步的方面,也有她消极、落后的一面。

安娜是一个资质优美,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象芜草丛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惊人的美,她的聪慧、典雅、质朴、活跃,她的单纯、沉静、从容、高贵,使得她在各种场合下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安娜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感情热烈真挚,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她对受了欺骗的杜丽表现了无限的关切、温柔、真挚、善良和友爱的感情。如此一位优美的女性,她所追求的不过是真挚的爱情与母爱,可她的追求由一开始便注定了无尽的悲剧结局。安娜是一个诚实、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严感的女性,当她一经接受渥伦斯基的爱情以后,她就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来的“虚伪与欺骗”的生活处境了。她勇敢地向丈夫跟旧生活决裂,她说:“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她是一个正直而不放荡的女人,她追求真挚的爱情,她曾对渥伦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正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理解的。”安娜挣扎在贵族社会虚伪的污泥里,极力想得到超脱,她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她心目中,妇女不是被玩弄的对象,不是男性生活的点缀品,她们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有尊严。她将自己的追求寄托在真挚的爱情里,企图寻到一条道路来彻底解放自己和人格,这种爱并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至高无上的目标,而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为此,她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誉、社会地位、还有她最深爱的儿子。但是另一方面,安娜性格自身便有着不可弥补的局限性,当她爱上沃伦斯基并且勇敢接受他的爱以后,她便把自己全部的赌注押注在他的身

上,从此自己的命运便被他所掌握着,失去沃伦斯基的爱,她便认为自己失去了一切。 于是她的一切都被操纵在渥伦斯基的手里,甚至在每一次口角之后都吓得浑身发抖。她内心永无休止的矛盾与痛苦源于她对生活对自己目前处境的迷惘与恐惧,她的生活,她的信仰和她的追求都找不到一个平衡的支点,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她本能地反抗一切,又本能地忍受着一切的冲击。她爱得愈深便愈没有安全感。到了最后,她甚至被迫使用一般上流妇女使用的靠姿色与服装去吸引渥伦斯基的视线。企图牵住他日益冷淡的爱情。这也便导致了安娜最终的悲剧,令他不得不走向死亡。安娜的惨死从多方面揭发和控诉了沙皇俄国特别是它的上流社会的腐败和黑暗。作家以令人信服的艺术力量表现了安娜的死是安娜的必然结局。他把安娜的命运写成一个悲剧,体现了生活自身的逻辑。安娜的命运,很值得同情,更值得我们认真的思索。她被逼上绝路,是社会的罪过;她的死,更是对黑暗社会的一个反抗,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对真挚诚恳的向往,对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是在今天要求妇女解放的时代,这一种悲剧给我们的启示,更是深远而恒久的。

尽管从传统上来说安娜违背看社会道德,但我依然为她所深深折服,为她这个形象所感到同情和赞赏,她是勇敢的、向上流社会提出挑战的叛逆女性,她义无反顾,就算最后她的反抗与挣扎没有得到好的结果,她也不愿回到沉闷的生活中去,以死抗议了没有爱情的婚姻,抗议这个毁灭真情的社会专制制度。她的种种种种都值得我们思考和反思。

推荐第7篇:《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时代的悲剧

《安娜•卡列尼娜》是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著作。作品真实反映了俄国十九世纪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的事实,成功塑造了安娜·卡列尼娜的女性形象,她是 1 9世纪 70年代俄罗斯优秀贵族妇女的代表,她勇敢争取个性解放,勇敢追求爱情,敢于反抗压迫 ,敢于离经叛道,但最终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她选择卧轨自杀结束自己年轻短暂的生命,究竟是什么造成安娜的悲剧?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社会原因了。十九世纪的俄国还处于现实和思想以及宗教混乱的时代,一方面,安娜追求爱情,追求内心的渴望是合乎人性的,但另一方面,从当时的宗教伦理道德观念来看,安娜又是不被世俗所容忍的,她为了那种被上流社会视为‘不名誉’的爱情而背弃了自己的丈夫,又为了爱情而离开了爱子,这在当时的上流社会属于离经叛道,是不可能被祝福的。要爱,就爱得真挚;要爱,就爱得大胆;要爱,就得敢于向世俗挑战。这,当然不为上流社会的虚伪所容,悲剧的帷幕由此拉开。

其次是因为出身和性格不同为安娜和卡列宁的婚姻埋下了悲剧的种子。卡列宁从小就是孤儿,可以想象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他受尽了怎样的白眼和鄙视,从小就确实亲情的他养成了孤僻固执的性格。当卡列宁当上了省长后,安娜就象一商品被她的姑妈强行卖给了他,而他也确实尽到了丈夫的职责,他对妻子的迷恋彻底消除了他同别人亲密交往的需要。

安娜出身贵族,从小就围绕在花团锦簇之中,锦衣玉食中长大的她活泼开朗,优雅迷人,而贵族小姐的出身又铸造了她浪漫的气质,内心里有一个感情丰富而又诗意安然的超凡脱俗的世界这种出身、生活际遇的不同使她不可能理解身处体制僵化,勾心斗角的官场的丈夫。而被官场的应付扼杀了其所以的生活乐趣的丈夫也不可能象安娜幻想的那样经常搞爱情的小把戏,而二人性格不同注定了他们对爱情婚姻生活的不同理解,这些也是他们婚姻不幸的根源。也为后来安娜爱上浪漫英俊的渥伦斯基的相遇相爱埋下伏笔。

主观因素方面,安娜自身原因也是造成其悲剧的一个原因。在贵族妇女中,安娜不只外貌上尤其在精神气质上远远超出她的同伴。安娜是热烈、真挚而丰富的,其性格是一团火,“有一股压抑的生气在她脸上流露”,但这是被死灰压着的火,又是那刻板冷酷的官僚丈夫扑灭不了的生命之火。

渥论斯基的出现,他不顾一切的追求,使之无比热烈地燃烧起来了,她渴望摆脱精神奴役、过独立平等的生活,她渴望投向他的怀抱,他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两个人的爱情上,于是,她背弃丈夫,抛弃儿子,毅然选择了渥沦斯基。然而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中,浪漫的富于幻想的气质决定了他们的爱不可能持续太久,

尤其是伏伦斯基,一旦激情过后,得到的不是爱情而是空虚,“虽然她的美比以前更使他倾倒,却使他感到不愉快。”安娜也产生了那种因得不偿失所导致的心理失衡,使得原本富于幻想,敏感的安娜变的有点神经质了,她总要渥伦斯基保证他还象从前一样爱她,只要靠他的爱情保证她才能活下去,在那种特定的情境中,爱情成了她唯一的精神支柱。

安娜的悲剧揭露了沙皇制度的腐朽、没落,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而安娜自身的弱点也加速了悲剧的过程。综上所述,我认为安娜的悲剧成因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人物本身的性格特点造成,两者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导致她的悲剧是无法避免必然会发生的。

推荐第8篇:安娜卡列尼娜

解读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人生

一、人物悲剧的社会背景

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正处在历史上大分化大裂变的新旧交替时期[1],农奴制的废除使资本主义获得了空前的张力,工业蓬勃发展,无数产品从流水线上像河水一样汹涌地流向市场,腐朽的贵族庄园经济日渐萎缩。资产阶级在经济方面取得了优势,那么对于自己的欲望必然在政治上得以凸显,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像潮水一样冲击着传统的旧观念。安娜的爱情悲剧,就是在这种新旧思想交替和激烈碰撞的下产生的。

二、虚伪的婚姻生活

虽然安娜是柳立克王室的后代,背景显赫,可是她的命运却是不幸的。她的父母早早过世,长期寄养在姑母家里。安娜的婚姻是由姑母做主嫁给了37岁的卡列宁省长,而当时安娜仅仅17岁,还没有成年[2]。卡列宁形象极差,肥头大脑,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是野心勃勃,虚伪透顶,一心想向上爬。尽管如此,卡列宁确是仕途平顺的,仅8年时间,就爬上了内阁部长的职位,成为彼得堡最重要的官员。他丝毫不关心他的家庭生活和妻子的感情,只关心如何打败自己的政敌,巩固自己的官场地位。在生活中与安娜谈话的时候,也像起草他的公文一样,先写下大纲,然后分条扩展,官气十足的念一遍,就如同对自己的女秘书训话一样。安娜很痛苦,她觉得卡列宁不是一个正常的人,只是一架官僚机器,升官是他灵魂唯一的东西。安娜也曾试图去爱自己的丈夫,可是两人对生活的态度以及思想性格的对立,成为了这个家庭破裂的根本原因。

三、盲目的爱情观

以调解哥嫂的纠纷为最初目的,安娜在乘车前往莫斯科的途中遇到了20几年来第一次让自己心动的男子——渥伦斯基。渥伦斯基比安娜小4岁,年仅22岁,外表年轻俊朗,性格热情又活跃,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活力,通过在火车上一路的相处,他给安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的偶遇使安娜对卡列宁古板的性情,不肯放下官气的生活态度有了强烈的对比,安娜感触到了爱情的温意,意识到过去生活中的虚伪情谊,而这些也成为安娜性格的转折点 [3]。于是,安娜大胆喊出了“我要爱,我要生活”的呼声,并且不顾一切地同渥伦斯基相爱了。

安娜是一个感情至上的人,敢作敢为的性格使她不愿像某些贵妇一样,偷偷摸摸与渥伦斯基相处。当她看到渥伦斯基在军官赛马比赛中在马上摔下来的时候,她毫不隐瞒的在众人面前泪流满面,整个人抽泣的状态使上流社会的朋友知道了她与渥伦斯基的私情,而得到的必然是不屑的表情和言语的指责。赛后,她大胆地同卡列宁承认了自己与渥伦斯基的私情,本以为卡列宁会指责自己,可得到的回答却是:“严格地遵守外表的体面,不要把渥伦斯基带到家里来”。卡列宁异样的冷漠使得安娜彻底绝望与震惊,她决定逃离这个虚伪的家庭,但这样的决定使得安娜又同自己的上流社会地位形成了对立。于是,这个敢爱敢恨的弱女子同上流社会之间,便展开了力量悬殊的斗争。

四、社会及生活根源

安娜与沃伦斯基私情的公开化导致上流社会对安娜关闭了社交界的大门。安娜在戏院里看戏受到了贵人们的集体起哄,遭受了终生难忘的侮辱,安娜知道自己失去了地位、朋友,陷入了孤立。正是这些上流社会贵妇人的情绪迫害,封锁了安娜的情感沟通,成为安娜被逼向自杀的又一根源。安娜提出离婚,因为她对家族给自己定下的婚姻已彻底绝望,卡列宁的态度是不理不睬;她要求带走儿子,却得到冰冷而又严厉的拒绝。可见,上流社会的残酷迫害,是导致安娜死亡的根本原因。

同居生活并没有给安娜带了想要的温情,长久的贵族生活使得渥伦斯基整个人的思想都有着强烈的上流社会烙印,从小的梦想便是功名权势,他不能放弃融入骨髓的贵族生活,虽然有时他鼓励安娜与丈夫离婚,两人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但他回想自己的贵族生活的时候,他意识到了不这么做的好处——得到更多辉煌前途的机会。与此同时,安娜也并不好过,为了维持两人间如玻璃般的爱情也作出了最大的努力,她每天精心装扮,希望外表的艳丽能够弥补双方年龄的差距;不生孩子,以此保持苗条的身材;甚至为了能够与沃伦斯基有共同的喜好,被迫爱上养马和体育运动,目的是自己与对方能够有更多的言语交流。尽管如此,还是事与愿违,安娜的付出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沃伦斯基的功名心日益膨胀,两人生活中矛盾不断,渥伦斯基对安娜的感情变得冷淡,此时,安娜既不能回到自己主动抛弃的孩子身边,也无法继续拼尽全力想要的同居生活,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成为加速安娜死亡的催化剂。安娜陷入了彻底的绝望和孤立无助的尴尬境地,绝望的身躯便奔向了飞驰的车轮,一颗悲凉的灵魂瞬间灰飞烟灭。

五、结语

客观地说,渥伦斯基爱过安娜,所以当他得知安娜死讯时,他整个人惊呆了,突发的悲意使渥伦斯基瞬间变得苍老。而可列宁原谅安娜的大度之心又使得沃伦斯基内心产生了深深的自责,最后他选择报名当志愿兵上前线,在战场上毁灭自己无谓的生命[4]。其实两人之间的情感不仅仅在于谁爱谁或谁不爱谁,也要有两人之间真正互通的人生观、价值观。安娜对沃伦斯基的爱是真挚的、不顾一切的,但沃伦斯基对安娜的爱却是犹豫而又迟疑的。安娜虽死,但她那种不屈的叛逆精神却是值得读者深思的。

安娜·卡列尼娜形象分析

一、充满生命力、富于激情的美

安娜第一次出现时的音容笑貌令人难以忘怀:她姿态端丽、温雅,一双浓密的睫毛掩映下的眼睛中“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在她的脸上流露……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违反她的意志从她眼神和微笑中显现”。在这幅出色的肖像中突出展现了安娜与众不同的美丽。她的美并不仅仅在于完美匀称的迷人外表,而更在那充溢着的活跃的生命力和优美高尚的激情。性格的热情、真诚使她的美丽焕发出令人难以抗拒的夺目光彩。作为一个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在上流社会里,她有如芜草丛中的奇葩:既聪慧、典雅,又质朴、活跃;既单纯、沉静,又从容、高贵,在各种场合下出现都是美艳绝伦,充满魅力。

对安娜一直怀有成见的列文,都为她的美、为她的丰富活跃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那在瞬间由悠闲恬静、优美端丽而突然变为好奇、气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聪明和良好的教养,都深深打动了他,使他不由地在内心里赞叹道:“这是怎样一个女人!”“一个多么出色、可爱、逗人怜惜的女人!”“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新鲜的动人心魄的风度。”“同她谈话是一种乐事,而倾听她的谈话更是一种乐事。”短暂的会面,便使列文依依不舍,当将要离安娜而去时,他“又望了望那幅画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对她发生了一种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的一往情深的怜惜的心情”。

当她身着一套朴素的黑礼服出现在莫斯科上流社会的一场舞会上时,年轻美貌的公爵小姐吉娣顿时相形失色,军官伏伦斯基的眼光从此在她身边纠缠不去。吉娣眼睁睁地瞧着伏伦斯基谦卑、驯从地投向安娜,并被安娜所接受,安娜夺去了她的爱情和幸福,成了她的情敌,可她却仍然被安娜的“超自然的力量”的美所深深吸引。她“愈来愈叹赏她”,安娜“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戴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的松乱的卷发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吉娣感到安娜是“生活在另一个复杂多端诗意葱茏的更崇高的世界,那世界是吉娣所望尘莫及的”。

安娜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感情热烈真挚,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当遇到铁路工人惨死的场面,她大动怜悯之心,竭力想减轻家属的苦难,而对于伏伦斯基的慷慨解囊大为赞赏;兄嫂不和,她亲自去调解,对受了欺骗的杜丽表现了无限的关切、温柔、真挚、善良和友爱的感情,凭她设身处地的考虑与劝解给予嫂子很大的安慰;对于谢廖沙真挚的母爱,更是感人肺腑。

安娜的美突出的是充溢的生命力和热烈的激情,正是这一点使她与众不同而又格外光彩夺目。这样的女子注定有着丰富的心灵,热情的灵魂,真诚的追求,即便这些将给她带来悲剧的结局。

二、我要爱情,我要生活

然而,这样一个美丽、高尚的女人,她的生活却是不幸的。她的幸福与其说是取决于她自己,还不如说是取决于别人。少女时代的安娜没有体会过纯真的爱情,由家庭做主嫁给了一个比她大20岁的阔老——省长卡列宁。安娜的出嫁,完全出自她姑妈的一手操纵,这是一种典型的买卖婚姻。仅因为这一点,安娜就注定不会得到幸福:在她和丈夫中间没有一点共同语言,他们的性格、兴趣和志向是迥然不同的。卡列宁是一个冷酷的伪君子,对于什么是爱情一无所知,妻子对他来说只是社会地位的装饰品而已。安娜的哥哥说:“你们之间没有爱情,也不可能有爱情,这是一个错误。”安娜回答说:“是个可怕的错误。”错误在于,安娜决定出嫁时,听从了这样一个劝告,那就是所谓的:“忍耐一时就能相爱。”就这样安娜过了整整八年没有爱情的家庭生活。不幸的婚姻对于她人性不啻为一种蹂躏,她终日郁郁寡欢,心情沉重:“他们说他是一个笃信宗教,道德高尚、纯洁,聪明的人,但是他们没有看到我所看到的东西。他们不知道,八年来他把我身上一切有生气的东西都扼杀无余。他一次也不曾想过,我是一个活女人,我需要爱情——他的每一个举动都是对我的伤害,而他自己总是对自己感到那么满意。难道我不曾做过努力,不曾竭尽全力去寻找一种可以作为自己生活补偿的东西?难道我不曾努力去爱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儿子,当这个丈夫已经实在没法爱的时候?终于来到了这一天,我明白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

在死气沉沉的生活中,安娜只能强行压抑身上蓬勃的生气。当年轻英俊的骑兵军官伏伦斯基带着狂热的爱闯入她的生活时,她那被控制着的生命之火终于熊熊燃烧,她晚熟的爱情开始觉醒,她品尝到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欢乐。“她的眼神和微笑中闪动的难以克制的光辉,象火一样燃烧着他的全身”。

三、追求真正的爱情

作为一个诚实、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严感的女性,当安娜一经接受伏伦斯基的爱情以后,她就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来的“虚伪与欺骗”的生活处境了。她渴望自由而大胆地爱,不愿像别特西公爵夫人那样在家宴上公开接待情人;也不愿接受丈夫的建议仍然保持表面的夫妻关系,偷偷与情人往来;她选择了勇敢地跟丈夫和旧生活决裂,毅然把与伏伦斯基的关系公开,这不啻向上流社会挑战,从而不见容于上流社会。因为她追求的是“真正的人的生活”,这种生活意味着自由的心灵、真挚的爱情,她曾对伏伦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正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理解的。”在她心目中,妇女不是被玩弄的对象,不是男性生活的点缀品,她们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有尊严。她将自己的追求寄托在真挚的爱情里,企图寻到一条道路来彻底解放自己和人格,这种爱并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至高无上的目标,而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她热烈而执着地献身这种爱,为此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誉、社会地位、还有她最深爱的儿子。

四、在爱情中挣扎和迷失

安娜蔑视世俗成见和贵族道德的结果,就是被贵族社会冷酷地抛弃。回国后,安娜遭到了整个上流社会的非难和敌视。这些绅士淑女们不仅夺走了她的母爱,还对她关闭了所有客厅的大门。数不清的攻击诽谤,侮辱漫骂,像脏水一样泼在安娜身上。在这场力量悬殊的斗争中,安娜的处境越来越困难,心情越来越痛苦,她唯一的精神支柱就只有同伏伦斯基的爱情了。

她曾对伏伦斯基说:“你要明白,自从我爱上你以后,在我一切都变了。在我只有一件东西,一件东西……那就是你的爱!”“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什么都没有了。请记住这个吧!”她变成了攀扶在伏伦斯基这棵树上的一条青藤,树倒藤亡。伏伦斯基成了她生活中的全部意义,一旦失去他的爱,她的生命便不可挽回地灰飞烟灭。她渴望伏伦斯基尊重她的感情,把她当作朋友和知己,而非情妇。但她没有意识到更不知如何才能争取到这种平等与恒久的爱情,她像一只迷途的羔羊,一切都被操纵在伏伦斯基的手里,甚至在每一次口角之后都吓得浑身发抖。她内心永无休止的矛盾与痛苦源于她对生活对自己目前处境的迷惘与恐惧,她的生活,她的信仰和她的追求都找不到一个平衡的支点,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她本能地反抗一切,又本能地忍受着一切的冲击。她爱得愈深便愈没有安全感。到了最后,她甚至被迫使用一般上流妇女使用的靠姿色与服装去吸引伏伦斯基的视线,企图牵住他日益冷淡的爱情。

五、爱情的幻灭,生命的终点

然而,安娜并未能从伏伦斯基那里得到真正的幸福,后者辜负了她的希望。伏伦斯基是彼得堡的一个纨绔子弟,在恋爱初期,他对安娜曾有过一种“维特式”的狂热的爱;而后,在安娜纯真爱情的感召下,他也做出了一些牺牲。可是,他却没能彻底了解安娜深邃的灵魂,她的纯洁,她的精神上的迫切要求。这种精神世界的巨大差异,决定了他们之间的爱情不能持久。伏伦斯基不能最终摆脱功名野心的驱使,不能像安娜那样同贵族阶级的道德传统决裂。当占有安娜的胜利感和幸福的狂热渐渐消失后,他开始为自己在上流社会失去了地位而苦恼,对安娜的态度也日渐冷淡。

为了爱情,安娜几乎牺牲了一切,换来的结局却是失望与幻灭。安娜企图通过爱情摆脱“虚伪与欺骗”的上流社会,伏伦斯基却使她陷入了另一个新的更虚伪更欺骗的处境中,他以自己的方式显露了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自私与冷酷无情,这个罪恶的社会就是通过他,最后把安娜逼上悲剧的绝境。如果说安娜从前在跟卡列宁的关系上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那么现在,她在与伏伦斯基的关系上却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她对伏伦斯基估计过高,期望过大。她以为他能带她逃离“虚伪与欺骗”的社会,可是她不可挽回地错了。与伏伦斯基结合的有限快乐给她带来了无限的痛苦,激情后的冷淡厌倦是她不幸命运的最后一击。他的爱情消失后,安娜便被逼上了悲剧的绝境,她控诉这一切:“一切都是虚伪,一切都是欺骗,一切都是邪恶……”这就是她濒临毁灭前夕得出的结论。安娜心中美好的情感和希冀全都幻灭了,她真正看透了社会的黑暗和残酷,最后以一死摆脱了肮脏丑恶的一切。

六、虚伪社会的叛逆者

安娜追求的是“真正的人的生活”,而这与她所处的上流社会是格格不入的。在腐败不堪的整个俄国贵族社会,偷鸡摸狗,打情骂俏可以受到或明或暗的赞许;而当安娜出来争取真正的爱情时,却被看作大逆不道。因此,安娜成了贵族阶级的叛逆者。

安娜叛逆性格的一个特征,就是对于“真正的人的生活”的追求,并由此扩大到了对于贵族社会做人的标准的否定。在安娜的心目中,妇女不应该是被玩弄的社会对象,不应是男性生活中的摆设,她们是活生生的人,有尊严,有理想,有感情,她们要求与男子有平等的社会地位。这种追求爱情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在当时俄国贵族社会中是有着进步意义的,在客观上反映了贵族妇女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下不愿再按常规生活下去的事实。从这个基点出发,安娜对于贵族社会的道德传统是持否定态度的。她极端厌恶卡列宁的虚伪,毫不隐瞒自己的要求,并为争取自由生活的权利而奋斗抗争。因此,表面上看来安娜与卡列宁的矛盾是没有爱情的夫妇之间的斗争,实际上,这是冷酷反动的贵族阶级对于一个自己的叛逆者的扼杀。在卡列宁的背后,站着这个社会的整个统治势力。为了使安娜就范,卡列宁耍尽了全部手段:家庭的羁绊、宗教的诱骗、舆论的压迫、法律的制裁。在卡列宁这个人物身上,作家把沙皇专制制度的全部残忍和虚伪都具体化了。唯其如此,安娜的追求和斗争才超越了家庭婚姻的狭窄范围,具有了向整个旧势力挑战这一更为深刻的社会内容。

安娜的叛逆性格还体现在她对爱情的理解有着深刻的内容。她生活在上流社会的污泥浊水中而感到窒息,她渴求着一种力量的支持,帮助她挣脱这层层缠绕的蛛网;在她看来,爱情是灵魂的碰撞,是一条通向光明世界的大道。这种爱的追求体现了个性解放的要求,它不单属于安娜自己,也属于那一个阶层所有不满于封建势力的妇女。这同单纯的爱情至上或渴望情欲的满足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作为一个叛逆者,在同残酷现实的不断斗争中,安娜逐渐陷入了悲惨的深渊。社会摆在她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向卡列宁屈服,回到她曾经反抗过的贵族社会中去;或是用死来完成叛逆,别的出路是没有的。安娜勇敢地选择了后一条路,表现了自己反抗到底的坚强意志和对黑暗社会最后控诉。

安娜的死,一方面是那个社会环境所导致的悲惨结局,另一方面也是安娜对伏伦斯基的惩罚。死,既是复活伏伦斯基对她爱情的唯一方法,又是惩罚伏伦斯基的最可怕的手段;安娜的死,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即不能摆脱贵妇人那种偏见的束缚,抵挡不住来自上流社会各方面的、不可抗拒的巨大压力。然而更重要的是,安娜是以她的死,向封建专制社会进行了控诉。因为无论是从精神生活或是道德面貌来说,安娜都远远高出于上流社会那群假仁假义、男盗女娼之徒;然而,她却不见容于社会。如果安娜虚伪一些,肮脏一些,不那样公开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她就不愧为一个合格的贵族,可是她的感情、个性却那样真挚,她无法压抑自己对爱的那份热情。在伦理道德和个性解放的全部斗争中,安娜无怨无悔做了个性解放的祭品,即便终究被那个专制腐朽的社会扼杀,但她的勇气和抗争足以使她犹如一颗流星,照亮了那片黑暗的天空。

美丽的安娜,纯洁的安娜,真诚的安娜,充满生命力的安娜,作为叛逆者的安娜,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的安娜,悲剧的安娜……说不尽的安娜,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是托尔斯泰最伟大的艺术创造之一,也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最高的成就之一,即便时光流逝,岁月更迭,她的形象依然历久弥新,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安娜卡列尼娜》作品分析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主要有两条线索构成。一条写安娜和渥伦斯基之间爱情婚姻的纠葛,展现了彼得堡上流社会、沙皇政府官场的生活;另一条写列文的精神探索以及他与吉提的家庭生活,展现了宗法制农村的生活图画。

托尔斯泰在这部小说中关心的是家庭的题材,但家庭的冲突是与时代的矛盾、社会生活的激流密切联系的,主人公的生活历史被纳入到时代的框架之内,单个人物及其愿望、渴求、欢乐和痛苦是时代与社会生活激流的一部分。作者在描写现实生活时强调了习以为常、固步自封的社会关系对人的学生的压制,这种压制使人的个性和生命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小说以史诗性的笔调描写了资本主义冲击下俄国社会生活和人的内心世界的躁动不安,展现了“一切都翻了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的时代的特点。小说的悲剧气氛,死亡意识,焦灼不安的人物心态,正是人物同有损人的尊严的环境发生激烈冲突的产物,这种焦虑不安的气氛正是“一切都混乱了”的社会的特点,也正是处于“阿尔扎玛斯的恐怖”之中的托尔斯泰自身精神状态的艺术外化。

安娜是一个坚定的追求新生活,具有个性解放特点的贵族妇女形象,她的悲剧是她的性格与社会环境发生尖锐冲突的必然结果。在作者的最初构思中,安娜是一个堕落的女人。但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改变了这种构思,赋予了安娜许多令人同情的和美的因素。安娜还是少女的时候,由姑母作主嫁给了比她大20岁的省长卡列宁。卡列宁伪善自私,过于理性化而生命意识匮乏。他的主要兴趣在官场,是一架“官僚机器”。相反,安娜真诚、善良、富有激情、生命力强盛。她与这样的丈夫生活在一起,不知爱情为何物,这种生活窒息了她的生命省活力。在和渥伦斯基邂逅之后,她那沉睡的爱的激情和生命意识被唤醒了。此后,她身上问流露出一种纯真的、发自内心的对真正生活的热切向往之情。

安娜的不同凡响,首先在于她不屈从于她认为不合理的环境,勇敢的追求和保卫所向往的幸福生活。对渥伦斯基的爱激丐了她对真正有价值的生活的强烈渴望,那埋藏在心底的被压抑的东西驱动着她。她不愿再克制自己,不愿再象过去那样把自己身上那个活生生的人压下去。“我是个人,我要生活,我要爱情!”这是觉醒中的安娜的坚定的呼声。安娜对生活的这种渴求是有其合理性的,这不仅可由人的自然天性来证明,而且可由压制她的那个自私伪善的上流社会本身来证明,可由卡列宁冷酷无情的行为来证明。安娜在渥伦斯基的爱中看到了生命中意义,并义无反顾的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她拒丈夫对她的劝说,反抗丈夫的阻挠,冲破社会舆论的压制,公开与渥伦斯基一起生活。在她对爱情自由的执着追求中,展示出了有生命的、生机勃勃的东西对平庸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环境的顽强反抗。

然而这种反抗本身决定了安娜的性格与命运是悲剧性的。她和渥伦斯基一起到国外旅行,心情的享受了爱的幸福与生活的欢乐之后,对独生子的思念之苦和来自内心和谴责之痛逐渐使她难以忍受,来自社会的压力也使她悲剧的阴影日益扩大。社会已宣判了她这个胆敢破坏既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人不受法律保护;上流社会拒绝接受这个“坏女人”;作为一个母亲,她因“抛弃儿子”而受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说她为了“卑鄙的情欲”而不成家庭和责任。凡是构成她幸福生活的东西,都受到了严厉的抨击。充满欺骗与虚伪的上流社会对安娜的要求是十分苛刻的,安娜的处境也就十分严峻了,她失去了支配自己命运的权利和可能,她有内心矛盾不断加剧。她一方面不顾一切的力图保卫和抓住自己已得到的爱和幸福,另一方面心底里又时时涌起“犯罪”的恐惧,随着时间的推移,恐惧感、危机感愈演愈烈。这种内心的矛盾与痛苦说明了她爱的追求的脆弱性,也是导致她精神分裂、走向毁灭的内在原因。最后,失去一切的安娜绝望地想在渥伦斯基身上找回最初的激情和爱,以安慰那破碎的心,但渥伦斯基对安娜近乎苛刻的要求越来越反感,这使安娜的心灵受到了致使的打击,以致走上了卧轨自杀之路。安娜无法在这个虚伪冷酷的环境中继续生存,只能以死来表示抗争,用生命向那个罪恶的社会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和控诉。小说也因此体现了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托尔斯泰对安娜的态度是矛盾的。她一方面认为安娜的追求合乎自然人性,是合理的;另一方面,从宗教伦理道德观来看,安娜又是缺乏理性的,她对爱情生活的追求有放纵情欲的成分。所以,在小说中作者对安娜既同情又谴责。他没有让安娜完全服从“灵魂”准则的要求,去屈从卡列宁和那个上流社会,而是同情安娜的遭遇,不无肯定的描写她自我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觉醒以及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但另一面又让安娜带着犯罪的痛苦走向死亡。“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我”就是作者一贯探索的那个永恒的道德原则,是维护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善与人道。安娜的追求尽管有合乎善与人道的一面,但离善与人道的最高形式——爱他人,为他人而活着——还有相当的距离。这就是作者对安娜态度矛盾的根本原因。

卡列宁是一个伪善、僵化、缺少生命活力的贵族官僚的形象,小说通过这一形象严厉批判了那个腐朽的沙皇封建制度和上流社会刻板、虚伪的道德规范。卡列宁平常严格的按照既定的社会规范生活。他遵守法规,忠于职守,作风严谨,因而被上流社会称作“最优秀,最杰出”的人。然而,正是这个官僚队伍中的“优秀人物”,却是一个僵化的、生命意识匮乏的人。他的这一本质特征与渴望自由、不肯循规蹈矩、富有生命活力的安娜正好相反,而屯那个僵死的、保守的和平庸的社会环境则恰恰一致。所以,卡列宁从内心深处难以接受安娜的生活准则,正如安娜难以接受卡列宁。他因为有环境的支持总摆出绝对正确、居高临下的架势。他每每以社会所允许的宗教和道德规范逼迫安娜就范,约她设置种种障碍;他既不考虑自己的情感需要(实际上根本没有这种需要),也不考虑安娜的情感需要。在他这个把个体行为都纳入社会规范的人身上,跳动的是一颗不敢同外界抗争,又企图占有一切的猥琐、卑怯的灵魂。当安娜向他请求离婚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才能去掉由她的堕落而溅在他庙上的污泥”,从而不使他的前途与地位受到影响。也正是出于这种自私的考虑,他决定不同意离婚,以使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关系不合法,那么就会招来上流社会对她的谴责与抛弃,这无疑等于置安娜于绝境。而他倒认为这是他对安娜的宽恕志拯救,因为他对犯了“罪”的安娜是那样的不计前嫌,宽宏大量,因而他是那么的道德高尚,富于宗教之心。这是何等残酷的虚伪,一种不自觉的虚伪!卡列宁以及由他这样的人组成的贵族社会无疑是冷酷无情的戕杀安娜和自然人性的杀人机器。

列文是一个带有自传性的精神探索者形象,他是俄国农奴制改革后期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条件下力图保持宗法制关系的开明地主。他习惯于用批判的眼光评价现实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原则,探索人的生活中不可动摇的施行基础,他不愿按照周围的人教给他的那种方式去生活,不必背离人们普遍认可的时髦的东西,不怕违背上流社会认为高雅的道德准则,在生活中走自己的路,根据自己的信念去行动,追求合乎自己理想的生活。在这点上,他与安娜有精神内质上的相通与一致性。最后,他在宗法农民弗克身上领悟到,生活的意义在于“为上帝,为灵魂而活着”;人生在世界重要的是要不断进行“道德自我完善”,“爱己如人”,感到“上帝”在我心中。列文痛苦探索和最后结局,反映了作者的思想状态,这个人物身上体现了作者“托尔斯泰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安娜·卡列尼娜》的艺术魅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出色的心理描写,人物的心理描写是整个作品艺术描写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小说注重于描述人物心理活动、变化的过程,体现出“心灵辩证法”的主要特点。精神探索型的人物列文的心理过程是沿着两条路线发展的:对社会问题特别是农民总是的探索和对个人幸福、生命意义的探索。在农事改革上,他经历了理想的追求到失败后的悲观;在个人生活上,他经历了爱情上的迷恋、猜忌、痛苦,最后在宗教中找到了心灵的宁静。他的心理运动是伴随着精神探索的历程有层次的展开的。小说对安娜的心理过程的描写,则侧重于展示其情感与心理矛盾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她一方面厌恶丈夫,另一方面又时有内疚与负罪感产生;一方面不顾一切的追求爱情,另一方面又不断的为之感到恐惧不安。作者把她内心的爱与恨、希望与绝望、欢乐与痛苦、信任与猜疑、坚定与软弱等矛盾而复杂的情感与心理流变详尽的描述出来,从而使这一形象富有无穷的艺术感染力。

除了对人物一生和心理运动过程的描述之外,小说中还有许多对人物瞬间心理变化过程的描述。这类描写往往准确、深刻的披露了特定情境中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例如,小说在写到列文第一次向吉提求婚时,关于吉提内心变化的那段文字,是十分精彩的。在列文到来之前,吉提喜欢的等待着,从外表的平静、从容、优雅显示了内心的镇静。当仆役通报说列文到了时,她马上脸色苍白,血液涌到了心上,那内心是惊恐万状的,以至于想逃开。因为她虽喜欢列文,但更喜欢渥伦斯基,因而她必须拒绝来求婚的列文,但这又以使她感到内疚与痛苦。见支列文后,她又恢复了内心的平静,因为她已决定拒绝列文,但她的目光中又流露出希望列文饶恕的内心祈求。吉提在见到列文前后这短暂时间内的心理流程,是多层次的,作者对吉提内心世界的把握是十分准确的。

第二,小说善于通过描写人物的外部特征来提示其内心世界,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和动作,都成了传达心灵世界的媒介。作者认为,人的感情的本能和非语言的流露,往往比通常的语言表达的感情更为真实。因为语言常常对各种感受进行预先的“修正”,而人的脸孔,眼睛所提示的教师处于直接的、自然的发展中的情感与心理。这种直接的、自然发展中的情感与心理是作者热衷于捕捉的。安娜因其具有被压抑的生命意识,灵魂深处才蕴蓄着荡漾的激情,时不时的通过无言的外在形态流露出来,使她富有超群的风韵与魅力。小说第一部第十八章写到安娜与渥伦斯基在车厢门口打了一个照面,两人不给而同的回过头来看对方。接着,作者从渥伦斯基的视角描写了安娜,这段描写中,作者重点抓住了安娜的脸部表情和眼神,发掘出女主人公潜在的心灵世界。“被压抑的生气”正是安娜悲剧性格的内在本原,这种生气与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制力构成她内心的矛盾冲突,丰富的情感被理智的铁门锁着,但无意中又在“眼睛的闪光”,脸上的“微笑”中泄漏了出来。安娜形象的美主要导源于她那丰富的情感与心理世界,这咱描写也常见于其他人物身上。

第三,小说通过内心话语的描写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托尔斯泰之前的作家描写人物的内心话语往往是条理化、程式化和规范化了的,具有连贯性的逻辑性,而托尔斯泰描写的内心话语则常常表现出不规则、间断跳跃和随机的特点,使所提示的心理内容更真实、自然和深刻。小说对自杀前安娜的内心话语的描写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这段内心独白先写安娜“死”的念头,接着是回忆她和渥伦斯基的争执,然后拉回到眼前的面包店,随之又联想到水和薄考饼,再接着回忆她17岁时和姑母一起去修道院的情景,随后又想象渥伦斯基在看到她的信时的情景,突然,那难闻的油漆味又使她回到眼前正在油漆招牌的百货店。作者把人物的视觉、嗅觉、听觉等不同的感觉因素同想象、记忆、意志过程等知觉因素以及悔恨、羞愧、恐惧、痛苦、希望等情感交混在一起,心理流变呈时空交错、非规则、非纯理发特征。这段内心话语把处于生与死的恐惧中的安娜那复杂而混乱的情感与心理内容真实的展现了出来。难怪一些研究者把托尔斯泰当作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之一。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在艺术表现力方面最具功力的小说,就艺术的完美与和谐而言,是作者的三大长篇中最成功的。它以其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历来受到文学史家的众口赞誉。

(

推荐第9篇: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主题思想:在这部小说中,列夫·托尔斯泰塑造了许多在文学史上光芒四射的人物:安娜、渥伦斯基、吉提、列文、卡列宁、奥布朗斯基公爵„„在这些人物中,唯一一个在生活中左右逢源,带有点喜剧色彩的就是奥布朗斯基公爵,其他的人物无不与死亡主题有关。如果我们简单地归纳一下,这部作品主要写了两个故事:其一,是安娜与渥伦斯基从相识、热恋到毁灭的过程,以及围绕这一进程的所有社会关系的纠葛,其二是列文的故事以及他在宗教意义上的展开个人思考。

正如那句著名的开场白所显示的一样,作者对现实的思考是以家庭婚姻为基本单位而展开的,至少涉及到了四种婚姻或爱情答案:卡列宁夫妇,安娜和渥伦斯基,奥布浪斯基夫妇,列文与吉提。每一个答案都意味着罪恶和灾难。安娜是唯一经历了两种不同婚姻(爱情)形式的人物。在作者所赋予的安娜的性格中,我以为激情和活力是其基本的内涵,正是这种压抑不住的活力使美貌纯洁的吉提相形见绌;正是这种被唤醒的激情使她与卡列宁的婚姻、甚至彼得堡习以为常的社交生活、甚至包括孩子谢辽沙都黯然失色。

与这种激情与活力相伴而来的是不顾一切的勇气。当小说中写到渥伦斯基在赛马会上摔下马来,安娜因失声大叫而暴露了\"奸情\"之时,对丈夫说出下面这段话是需要一点勇气的,“我爱他,我是他的情妇„„随你高兴怎么样把我处置吧。”托尔斯泰对这种激情真是太熟悉了,我们不妨想一想《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复活》中的卡秋莎,还有蛰伏于作者心中的那头强壮的熊--它的咆哮声一直困扰着列夫·托尔斯泰。

马丁·杜伽尔曾认为,托尔斯泰是最具洞察力的作家,他的目光十分锐利,能够穿透生活的壁垒而发现隐含其中的\"真实\"。但我却倾向于认为,从根本上来说,托尔斯泰是一个图解自我观念的作家,不管是早期还是晚期作品,主题上的联系十分清晰,尤其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两部巨著,其中的人物、情节、主题多有雷同之处,他的观念的疆域并不宽广,他的素材也不丰富,但这并不妨碍托尔斯泰的伟大,正如塞万提斯的狭隘主题并不妨碍《堂吉诃德》的伟大一样。小说的真实来自他的智慧,敏感而浩瀚的心灵,而更为重要的是他的诚实。维特根斯坦在读完《哈泽·穆拉特》以后曾感慨地说:“他(托尔斯泰)是一个真正的人,他有权写作。”

人物赏析: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

安娜第一次出现时的音容笑貌令人难以忘怀:她姿态端丽、温雅,一双浓密的睫毛掩映下的眼睛中“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在她的脸上流露„„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违反她的意志”,在眼神和微笑中显现出来。在这幅出色的肖像中展现了安娜的精神美,也提示我们去探究她的生活之谜。安娜父母早逝,在姑母包办下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大官僚卡列宁。婚后在宗法思想支配下她曾安于天命,只是把全部感情寄托在儿子身上。渥伦斯基唤醒了她晚熟的爱情。她渴望自由而大胆地爱,不愿像别特西公爵夫人那样在家宴上公开接待情人;也不愿接受丈夫的建议仍然保持表面的夫妻关系,偷偷与情人往来;终于冲出家庭与渥伦斯基结合,公然与整个上流社会对抗。从此安娜失去了一个贵族妇女在社交界的一切地位和权利,除了渥伦斯基的爱,她一无所有,因此,她热烈而执着地献身于这种爱。确实,在国外,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安娜曾体验过短暂的“不可原谅的幸福”。她丢弃母亲的天职,但内心无法平息因失去爱子而产生的悲伤;她想昂起骄傲的头,宣称她是幸福的女人,但却摆脱不掉有罪的妻子的意识。她的灵魂一直受到折磨。而孤注一掷的、囿于自我的对渥伦斯基的爱又不可能得到相应的感情反响,安娜绝望了,她在临终前满含怨愤地喊出:“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言、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安娜的形象在作家创作过程中有过极大变化:从一个低级趣味的失足女人改写成真诚、严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女性。托尔斯泰通过安娜的爱情、家庭悲剧寄寓了他对当时动荡的俄国社会中人的命运和伦理道德准则的思考。作家歌颂人的生命力,赞扬人性的合理要求;同时,他又坚决否定一切政治、社会活动(包括妇女解放运动)对改善人们命运的作用,强调母亲——妇女天职的重要性。作家世界观的矛盾构成安娜形象的复杂性。一百多年来各国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银幕、荧光屏。安娜形象一直激动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读者,这正说明安娜形象的艺术生命力是不朽的。

列文则是托尔斯泰式主人公中自传性特别强的一个人物,他在托尔斯泰的创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他身上艺术地再现了作家世界观激变前夕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感受,从结构安排来看,列文的幸福家庭与安娜的不幸家庭互为对照,但从思想探索来看,列文婚后却产生了精神危机,他为贵族阶级自甘败落而忧心忡忡。他研究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制定“不流血的革命”方案,探讨人生的目的,但却毫无出路。罗曼·罗兰指出,列文不仅体现了托尔斯泰看待事物的既保守又民主的观点,而且“列文和吉提的恋爱,他俩婚后的头几年生活,就是作家自己家庭生活回忆的搬演。同样,列文哥哥之死也是托尔斯泰的哥哥德米特里之死的痛苦追忆”。而作品的尾声“则是作者本人趋向精神革命的过渡”。

安娜·卡列尼娜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巨匠托尔斯泰笔下最富有魅力的女性形象,她那迷人的风采,至今仍然像磁石一样牵引着全世界无数渴望善与美的心灵。她那勇敢的叛逆和不屈的追求,犹如一束冲动的野火,烛照着整个俄罗斯的文学画廊。作者极力表现安娜美丽的外貌、美丽的感情和美丽的精神世界,以致他娓娓写道:“她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戴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那松松的卷发是迷人的,她的小脚小手的优雅的轻快的动作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这一连六个“迷人”,充分展示了安娜超凡出众的美丽风采。

安娜以感情为第一生命,是个内心世界丰富崇高的女性,有着极其崇高的人格追求,浑身焕发着美丽的生命元气和青春活力。她极其珍视自己的爱情,不愿意像其他贵妇人一样,偷偷摸摸当情妇,以丧失个性的人格尊严来获得上流社会的默许。在观看军官赛马的时候,她一旦看到渥伦斯基从马上摔下来,立刻泪流如雨,整个胸部都在颤抖着抽泣,因而大受上流社会小姐太太们的指责。在回家的途中,她公开承认自己与渥伦斯基同居,可卡列宁的回答却是:“严格地遵守外表的体面”,不要把渥伦斯基带到家里来。卡列宁的残酷自私使得安娜浑身发冷,她再也无法在这个家庭里生存,而她同渥伦斯基的公开结合却又把自己置于同上流社会对立的地位。于是,这个弱女子同上流社会之间,便展开了力量悬殊的殊死斗争。

紧紧包围安娜的上流社会有三个集团。第一个是卡列宁为首的官僚集团,代表政界,惯于采用法律与专制来迫害进步的人们。第二个是老太婆莉济娅为首的虔信宗教的贵妇人集团,代表宗教界,“和一切教会和教派的最高权威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时常运用宗教力量来压迫安娜。第三个是特培茜代表的年轻贵族妇女集团,代表社交界,她们男盗女娼,荒淫无耻,只是因为一只手牢牢地抓住了宫廷,才不至于堕落到娼妓的地位。她们向安娜关闭了社交界的大门,使得安娜无人可谈,无处容身,陷入了空前的孤立。正是这三个集团组成了密密的罗网,封锁着安娜的一切出路,最后把安娜逼得自杀。由于卡列宁是个权位显赫的高官,以致上流社会的男男女女们都争先恐后地为他效劳,自告奋勇充当迫害安娜的走卒。在这类官本位的社会态势下,勇敢而柔情的安娜已经无路可走了。她提出离婚,却没有人理睬;她提出带走儿子,却受到冷冰冰的拒绝,甚至她来到戏院里看看戏,也受到贵人们群起而攻之的起哄,以致于安娜遭受了终生难忘的侮辱。由于这个上流社会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势力又无孔不入,安娜像一只陷入网中的小鸟一样东躲西藏最后还是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可见,上流社会的残酷迫害,是导致安娜死亡的根本原因。

渥伦斯基对爱情的冷淡则成为加速安娜死亡的催化剂,使得安娜陷入了空前的绝望和孤立无援的窘境。固然,作为一位洋溢青春活力的青年,他接受了个性解放时代潮流的感召,有一定的民主思想。他也有许多的优点,例如,他为人慷慨,把父亲留下来的绝大部分遗产都让给了哥哥,对下层人民也表现出一定的同情,在火车上看到一名铁路工人被压死了,立刻拿出200卢布,赠给孤苦无依的寡妇。他对安娜的爱情尽管时冷时热,却不乏真诚,否则聪明的安娜就不会把人生的希望捆绑在他身上。但是,他作为上流社会“花花公子的高级标本”,游戏人生,耽于享乐,整个思想观念都打上了上流社会的深深烙印。他根本不可能改变根深蒂固的贵族生活方式,整日沉迷于游猎、骑马、赌博。他有时候,劲头十足,号召安娜离开丈夫,两人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或者干脆逃到国外去当寓公。可是他回过头来仔细一想,便“清楚地看到还是避免那样做为好”。这是因为,功名心是他从小梦想,当他看到自己的同学谢尔普霍夫斯科依如今挂上了耀眼的将军肩章,而自己却是一个可怜巴巴的骑兵大尉,于是便妒嫉得眼睛流血,抱憾不已,为自己的爱情而大吃后悔药。他越来越感到委屈,感到自己为安娜牺牲得实在太多,为了爱情而把本可以辉煌一番的前途给毁了。谢尔普霍夫斯科依狠狠地教训这位昔日的老同学说:“女人是男子前程上的一个大障碍。爱上了一个女人,再要做什么事情就很难了。”这句话显然对渥伦斯基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羞愧得“涨红了脸”。由于他觉得自己付出的的代价太大,对安娜的爱情也就必然冷淡下来。事实上,为了维系这个爱情,安娜也作出了最大的努力,她极力投渥伦斯基所好,每天都精心打扮,借以弥补双方年龄的差距;不愿意生孩子,借以保持苗条的体形;甚至还勉为其难地爱上了养马和体育运动,为的是培养同对方的共同语言。结果仍然堵不住渥伦斯基日益膨胀的功名心,以致双方不断地闹别扭,“公开承认感情完全冷淡了”。并且渥伦斯基不顾安娜的坚决反对,一定要进城去请母亲在财产委托书上签字,而把安娜冷落在一边。于是,维系生命的最后一根细线崩地一声断了,安娜已经走投无路,既不可能回到丈夫家里,也不可能继续这种难堪的同居生活,她年轻的身躯便奔向了飞驰的车轮,一颗美丽的灵魂便在瞬息之间灰飞烟灭。应该指出,渥伦斯基的确真诚地爱过安娜,他听到安娜死讯的时候,立刻变得苍老,“充满痛苦的面孔像石化了一样”,而且整整六个星期他对谁也不说话,几乎不吃东西。他唯一的选择,是报名当志愿兵上前线,在战场上毁灭自己无谓的生命。可见问题并不在于他不爱安娜,而是他无法理解安娜的严肃爱情,双方人生价值观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同时,安娜作为贵妇人的性格弱点也在这一悲剧中产生了十分严重的负面效应。安娜毕竟是柳立克王室的后代,她的血管里奔流的是贵族的基因,根深蒂固的贵族教养的因袭重负,使得她在这场殊死搏斗的人生大角逐中顾虑重重,痛苦万状。她接受了个性解放的影响,勇敢地保卫自己神圣的爱情权利,体现出英雄般的勇气和令人颤栗的人格力量,她那“我要爱,我要生活”的强劲呼声,回响着时代的召唤,时代的强音。另一方面,她又用贵族传统的人生价值观来看待自己的爱情,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女人”,“堕落的女人”。她总是希望把爱情与“合法”联系起来,希望把代表“合法”的卡列宁同代表爱情的渥伦斯基合二而一,她便不停地做恶梦,梦见两个粗野的男人“同时对她滥施抚爱”。内心两种观念的剧烈冲突使她的灵魂布满伤痕,最后导致她精神崩溃而自杀。

安娜形象具有永恒的魅力,她充盈的生命元气,不屈的叛逆精神,那种绝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勇士气概,化作一曲生命的颂歌,其中每一个美丽的音符,都在读者胸膛中激发起对旧制度的憎恨与对新生活的渴望。

推荐第10篇: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

死的觉悟,生的狂欢

看《安娜·卡列尼娜》,是在上个冬天看的,说起原因,是因为在书评上有看到安娜·卡列尼娜的描绘,为了见识安娜·卡列尼娜的美丽,兴趣盎然的就去图书馆借,立马就开始读。

死亡总是在黑暗与寒冷进行的,而安娜的出场,也是在严寒与昏暗(那般压抑的天气)中出现,假如这还不够,那一个铁路工人的意外死亡(被火车给轧死了,当时安娜刚好下车),就仿佛预示着安娜的命运了。世界上是充满着美的,而这些美各式各样。有一种美,是病态美,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林黛玉。而安娜的美则是来自于黑暗,仿佛就是从从生与死的交界处而来的女神。

“她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戴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那松松的卷发是迷人的,她的小脚小手的优雅的轻快的动作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他(列文)甚至忘了自己是在什么地方,也没有听见人家在说些什么,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这幅美妙的肖像。这不是画像,而是一个活生生的迷人的女人,披着一头乌黑的鬈发,裸露着肩膀和胳膊,长有柔软汗毛的嘴唇上挂着若有所思的微微笑意,并且用那双使人销魂的眼睛洋洋得意而又脉脉含情地望着他。如果说她不是活的,只是因为任何活着的女人都不及她美丽迷人。”“她本人不像画里那样光彩夺目,却有一种画里所没有的新的使人陶醉的风韵。”通过交谈,列文充分感受到了安娜的智慧、文雅、美丽、诚实。所有这一切,令列文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一个多么奇妙、多么可爱和可怜的女人!”。阳光洒遍了安娜的浑身上下,没有人不为她倾倒。

但是境况这么好的安娜,最后为什么会走向自我毁灭呢?

正如前面所说,安娜终究是属于黑暗的。虽然安娜表面是非常光鲜亮丽的,但是安娜的内心深处却有着常人所难以见到的黑影。值得一提的是,安娜出身高贵,是柳立克王室的后代,半个彼得堡是她的亲戚,受到良好的教育;嫁给高官(姑且不论卡列宁的好坏),有着上层阶级的交际圈。这也就是说,安娜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在达官显贵中行走,这对于安娜广阔的见闻和高雅的举止,以及动人的风韵都是有直接影响的。然而,安娜的精神世界却是十分空洞的。在与卡列宁多年的共同生活中,儿子阿廖沙是她精神的唯一支柱。而后来与伏伦斯基爱情,也只不过是她另一精神支柱而已。也就是说,她的精神是依赖于儿子和情人,换言之,安娜精神世界里的自我并不存在,这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这也是她最后走向自我毁灭的根本原因。

“那里!”她自言自语,望望车厢的阴影,望望洒在枕木上的沙土和煤灰,“那里。倒在正中心,我要惩罚他,摆脱一切人,也摆脱我自己!”这是安娜寻死的动机,有人说,是安娜对伏伦斯基爱情心灰意冷,从而惩罚他,因而去寻死。我觉得,这是安娜对自我的厌恶的表现。

“她想倒在开到她身边的第一节车厢的中心。可是她从臂上取下红色手提包时耽搁了一下,来不及了,车厢中心过去了。只好等下一节车厢。一种仿佛投身到河里游泳的感觉攫住了她,她画了十字。这种画十字的习惯动作,在她心里唤起了一系列少女时代和童年时代的回忆,周围笼罩着的一片黑暗突然打破了,生命带着它种种灿烂欢乐的往事刹那间又呈现在她面前,但她的目光没有离开第二节车厢滚近拢来的车轮。就在前后车轮之间的中心对准她的一瞬间,她丢下红色手提包,头缩在肩膀里,两手着地扑到车厢下面,微微动了动,仿佛立刻想站起来,但又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就在这一刹那,她对自己的行动大吃一惊。“我这是在哪里?我这是在做什么?为了什么呀?”她想站起来,闪开身子,可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庞然大物撞到她的脑袋上,从她背上轧过。“上帝呀,饶恕我的一切吧!”她说,觉得无力挣扎。一个矮小的乡下人嘴里嘟囔着什么,在铁轨上干活。那支她曾经用来照着阅读那本充满忧虑、欺诈、悲哀和罪恶之书的蜡烛,闪出空前未有的光辉,把原来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都给她照个透亮,接着烛光发出轻微的哔声,昏暗下去,终于永远熄灭了。”想必,安娜在死之前已经醒悟,她毁灭于自我,那空洞的没有灵魂的自我。而死,将是安娜的重生。

第11篇:安娜卡列尼娜

EG:论述《安娜•卡列尼娜》的艺术成就。(托尔斯泰)

一、人物的心理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和辩证的过程。(心灵辩证法) 如1、安娜和渥伦斯基相遇后,当卡列宁再次去车站接她时,安娜觉得他很丑陋。

2、当安娜分娩是内心希望两个情敌能和好,以此来减轻自己内心的痛苦。二、肖像描写富有独创性。

如安娜第一次在舞会上出现时,作者通过对她的穿着、佩带的首饰、外貌等的描写来揭示她的内心被压抑的情感。

三、结构完整,拱形衔接天衣无缝两条线索互相呼应,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两条线索:安娜的家庭悲剧、列文的农事改革。

严肃地对待人生,按照自己的理想选择生活道路,这是安娜与列文的共同之处,也是小说中两条主要情节线的一个内在联系点。 安娜的人生追求以实现个人的爱、幸福为目标,列文的生活道路则以普通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为目的。在这种深层意义的对照上,列文的情节线可以说是安娜情节线的继续和延伸。

PPS:试析安娜的形象及其悲剧的原因。(论述) 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主人公安娜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贵妇形象,一个被虚伪道德所束缚和扼杀的悲剧人物。

1、安娜的感情强烈而真挚,有深刻丰富的内心世界。

当她还是少女时,就由姑母作主,嫁给比她大20岁的省长卡列宁。卡列宁枯燥泛味,感情贫乏。牢狱般的生活窒息了她生命中隐伏的爱情。和渥伦斯基的相遇,唤起了她长期受压抑的处于沉睡状态的爱的激情。她对爱情自由的执著追求,体现了贵族妇女个性解放的要求,具有反封建性质。

2、她对渥伦斯基的爱认真执著到疯狂和神经质的地步。当渥伦斯基明显表现出对安娜的冷淡时:失去了一切的安娜绝望地想找回渥伦斯基最初的激情,找回那种不顾一切的爱,而渥伦斯基对安娜的“反常”越来越反感,安娜的感情受到极为惨重的打击,这使她对渥伦斯基的爱更加炽热真诚,发狂到了极点。她的独特的个性是把爱当作生命,她想以死唤回爱的生,这是她的性格所决定的。 悲剧原因: 内在因素:她的悲剧是她的性格与社会环境发生冲突的必然结果。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内在因素是她独特的个性。

外在原因:是虚伪的上流社会和冷酷的官僚世界。 安娜之所以不能见容于上流社会,不是她爱上丈夫以外的男子,而是由于她竟然敢公开这种爱情。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上流社会的一种挑战。上流社会不能容忍安娜公开丈夫决裂和不“体面”的行为,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惩罚。卡列宁为了折磨她,拒绝离婚,并且剥夺了她心爱的儿子。在失去一切之后安娜生活中惟一的安慰便是渥伦斯基的爱情了。爱情的破裂使安娜失去了生存的精神依据,上流社会通过渥伦斯基的手杀死了她。

第12篇:安娜卡列尼娜

好书推荐——《安娜·卡列尼娜》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主角:安娜,沃伦斯基,凯蒂,列文,卡列宁。 内容简介:

安娜·卡列尼娜的哥哥奥布朗斯基公爵已经有五个孩子,仍和法国家庭女教师恋爱,因此和妻子多丽闹翻,安娜从彼得堡乘车到莫斯科去在莫斯科为哥嫂调解,在车站认识了青年军官沃伦斯基。安娜的高雅风姿和笑容中蕴含的一股被压抑的生气使沃伦斯基为之倾倒。沃伦斯基是一个身体强壮的的男子,有着一副和蔼、漂亮而又异常沉静和果断的面孔,年轻英俊而风流倜傥。他的整个容貌和风采,令许多贵族小姐倾心。 以其翩翩风度得到了多丽的妹妹凯蒂的垂青,但他只与她调情,并无意与她结婚,而凯蒂一直等沃伦斯基还拒绝了仰慕她许久的列文的表白。

沃伦斯基在薛杰巴斯大林基公爵家的舞会上,向安娜大献殷勤。而凯蒂精心打扮想象着渥伦斯基要正式向她求婚,在渥伦斯基眼里,安娜·卡列尼娜是那样的出众:“她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带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可亲的,在舞会上……”

凯蒂发现渥伦斯基和安娜异常地亲热,这使她感到很苦闷。安娜不愿看到凯蒂痛苦,劝慰了兄嫂一番,便回彼得堡去了。随后渥伦斯基也来到彼得堡,开始对安娜的热烈的追求,他参加一切能见到安娜的舞会和宴会,从而引起上流社会的流言蜚语。起初,安娜还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不久渥伦斯基的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

安娜的丈夫亚历山大·卡列宁其貌不扬,在官场中却是个地位显赫的人物,是一个“完全醉心于功名”的人物。他根本不懂什么是倾心相爱的情感,他认为:他和安娜的结合是神的意志。他责备妻子行为有失检点,要她注意社会性的舆论,明白结婚的宗教意义,以及对儿女的责任。他并不在乎妻子和别人相好,“而是别人注意到才使他不安”。

有一天,安娜与丈夫卡列宁一起去看一场盛大的赛马会,比赛中渥伦斯基从马上摔了下来,安娜情不自禁地大声惊叫,卡列宁认为安娜有失检点,迫使她提前退场。安娜无法忍受丈夫的虚伪与自私“我爱他……我憎恶你……”。卡列宁考虑了决斗但又怕死;离婚又损名誉,考虑再三最后决定“不能因为一个下贱的女人犯了罪的缘故使自己不幸”,于是他要安娜维持表面的夫妻关系。

安娜已怀了渥伦斯基的孩子,在她分娩时,由于产褥热而感染重病,拍电报给到边远省份去调查的卡列宁,卡列宁匆匆赶回,但心里希望妻子早点死掉,安娜在昏迷中呼唤卡列宁的名字,请求他与渥伦斯基和好,卡列宁深受感动,原谅了她

和渥伦斯基的背叛。

由于卡列宁的令人吃惊的宽厚,渥伦斯基感到自己是那么的卑劣、渺小。安娜的爱情和自己的前途又是那么的渺茫,绝望、羞耻、负罪感使他举起了手枪自杀,但没有死。死而复生的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更加炽热,渥伦斯基带着安娜离开了彼得堡,他们到国外旅行去了。

在奥勃朗斯基家的宴会上,列文与凯蒂彼此消除了隔阂,互相爱慕。不久他们结婚了,婚后他们回到列文的农庄,凯蒂亲自掌管家务,列文撰写农业改革的论文,他们生活很幸福美满。

旅行了三个月,安娜感到无比的幸福,但她却以名誉和儿子为代价。归国后,她没有回家,而是住在旅馆里,由于思念儿子,在儿子谢辽沙生日那天,偷偷去看他,天真无邪的谢辽沙不放妈妈走,他含着泪说:“再没有比你更好的人了。”

他们返回彼得堡,遭到冷遇,旧日的亲戚朋友拒绝与安娜往来,使她感到屈辱和痛苦。渥伦斯基被重新踏入社交界的欲望和舆论的压力所压倒,与安娜分居,尽量避免与她单独见面,这使安娜感到很难过,她责问道:“我们还相爱不相爱?别人我们用不着顾虑。”

在一次晚会上,安娜受到卡尔塔索夫夫人的公开羞辱,回来后渥伦斯基却抱怨她,不该不听劝告去参加晚会。于是他们搬到渥伦斯基的田地庄上居住。渥伦斯基要安娜和卡列宁正式离婚,但她又担心儿子将来会看不起她。3个月过去了,离婚仍无消息。

渥伦斯基对安娜越来越冷淡了,他常常上俱乐部去,把安娜一个人扔在家里,安娜要求渥伦斯基说明:假如他不再爱她,也请他老实说出来,渥伦斯基大为恼火。一次,渥伦斯基到他母亲那儿处理事务,安娜问他的母亲是否要为他说亲,他要安娜不要诽谤他尊敬的母亲,安娜认识到渥伦斯基的虚伪,因为他并不爱他的母亲。

大吵之后,渥伦斯基愤然离去,她觉得一切都完了,安娜准备自己坐火车去找他,她想象着现在正和他母亲及他喜欢的小姐谈心,她回想起这段生活,明白了自己是一个被侮辱、被抛弃的人,她跑到车站,在候车室里接到了渥伦斯基的来信,说他10点钟才能回来,她决心不让渥伦斯基折磨她了,起了一种绝望而决心报复的心态,最后安娜身着一袭黑天鹅绒长裙,在火车站的铁轨前,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无望的爱情和生命,这段为道德和世间所不容的婚外情最后的结果由安娜独立承担,留下了无限感伤。

卡列宁参加了安娜的葬礼,并把安娜生的女儿带走了。渥伦斯基受到良心的谴责,他志愿参军去塞尔维亚和土耳其作战,但愿求得一死。

佳句摘抄: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没有纯粹的幸福,幸福本身携带毒素 我不要什么幸福,我只要摆脱痛苦就好了.. 人之所以有理智,就是为了摆脱苦恼 改过迁善从不嫌迟

第13篇:安娜卡列尼娜

首先,我要申明一番,和我交谈过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可以高雅可以庸俗的逗比,而且我的思维有点跳跃,所以我讲得会很杂。但主题不会变,友情与爱情。

根据

生存需求金字塔,虽然友情、爱情的需要只是在第4位,即便意味着,并非所有的人都必须要拥有友情、爱情,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拥有,也不意味着只要拥有友情、爱情,人的一生也就圆满了。但我还是喜欢去讨论它们。

今天,我想和各位说说文坛上最有名的蠢女人,安娜卡列妮娜。

我知道其实很多人和我想的是一样的。安娜是个蠢女人,她太蠢了,她蠢得去相信爱情,她蠢得去相信那位为她痴迷的男人是一成不变的,她居然还蠢得为了自己心中对弗龙斯基的恨、为了心中完美的爱情而去自杀。她蠢得我恨不得可以去把她狠狠地痛骂一顿。你这么蠢,你知道因为你的蠢看哭了多少的人吗。

安娜明明已经适应了沙俄当时的环境,明明知道嫁给一位有权势的中年市长安稳地过活下去才是最佳的选择,而且她已经很好地融入那个所谓的上流社会里近十年了。虽然安娜的丈夫比她年长了接近20岁,虽然他们几乎没有任何的交流。她完全可以依靠他们的儿子一直维系这种婚姻关系直到死去。安娜她是多么乐观多么上解人意的易个可人儿啊,她总是那么阳光那么有修养活着,她总是那么快活那么有真诚地与人交往。似乎安娜就是那个可以把快乐传染给所有人的天使。可是如果她的内心真的就如她的行为上那般的乐观,那她真的会卧轨自杀吗?如果除了爱情,安娜还拥有一些知心交心的朋友,那安娜还会那样地痛苦吗?如果安娜真的就如那么多的文学大师之类的所说的真诚,那又是为何在她众多的“朋友”中她从未与他们倾诉过她的痛她的苦她的累呢。在我看来,那些所谓的友好交往全都是她的教养而已,每一位都是如此,都不过是一种粉饰,去安抚所有人,除了自己。因为在她的心里,她就从未相信过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人,包括她所认为的爱人。的确,安娜确实尽其所能地去和所有人都友好交往,就例如在她哥哥出轨后她安慰嫂子时,她会体谅嫂子站在嫂子的角度里去批评自己的哥哥,但安娜为了哥哥她还是撒谎了,她用了所有女人愿意去相信的理由,那个男人对自己的爱与热恋时一般无异。当时的安娜出于同情与怜悯安慰嫂子的理由,也就是日后安慰自己的理由。纵使安娜已经清楚的意识到了自己的情人已经不再爱自己了,但她依然盲目地去相信自己爱的那个人会重新爱上她的。可是,没有,真的没有啊。她所相信的那个男人不过是自己臆想出来的完美恋人而已。可是安娜认为已经别无选择了,她觉得自己已经付出得太多了,安娜就那样武断地认为不仅自己的丈夫根本不能理解自己,其他所有的人都不能理解自己。所以,在面对所有人的善意,安娜都无视,况且她还认为,在做了那么多被认为离经叛道的事情以后,自己不能、不可以放弃这份感情,其实她并不是放不下弗隆斯基这个人,而是因为不甘心,不甘心自己都付出了那么多最后的结局却不尽她意。安娜一直都坚信着,她什么都没有做错,她不过是爱上了一个人。而事实上,我认为,她做错的唯一一件事就是,不相信人性本善。如果安娜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真正地去与人交流,结识到那么一个真正的朋友,那结局也不会如此。也

第14篇: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命运解读

2009级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6班

周慧

学号 20090511167

论文摘要:试图通过对安娜爱情、性格的分析,揭示安娜的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在她的身上,展现出了妇女在追求自由爱情和争取人性解放的漫长道路上所呈现出来的巨大魅力。

作为俄国19世纪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为后人留下了众多优秀的作品,创作于19世纪70年代的《安娜·卡列尼娜》就是其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与他同时代的俄罗斯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甚至认为,这是“一部尽善尽美的艺术作品”,现代欧洲文学中简直“没有一个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正是这样一部尽善尽美的佳作,把安娜这个可爱、可敬、可怜的女性形象留在了世界文学史上,留在了我们的心里。

论文关键词:文学创作

爱情

性格

命运

安娜的爱情

安娜带给我们的是生命的鲜活、人性解放的复苏。她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的,是美丽善良、至情至性、执着追求自由爱情的女性形象。,“我要爱情,我要生活”便是她全部的生命。然而最后,安娜却怀着对罪恶世界的满腔仇恨,从心底发出了悲愤的呼喊“一切都是虚伪,一切都是欺骗,一切都是罪恶”,在对上流社会的无情的控诉中走上了不归路。

她最后卧轨是空洞而忧伤的眼神——那是对爱情的绝望。鲁迅说过,悲剧就是将美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越是美丽的,其悲剧意味就越浓厚,其悲剧结局就越是让人痛彻心扉。安娜聪慧、典雅、质朴、活跃,是个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性。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象芜草丛中的奇葩,单纯、沉静、从容、高贵,无论在什么样是场合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她活跃的精神世界,她悠闲恬静,她的美貌、聪明和良好的教养,都深深打动了对安娜一直怀有成见的列文,使他不由地在内心里赞叹道:“这是怎样一个女人!”“一个多么出色、可爱、逗人怜惜的女人!”“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新鲜的动人心魄的风度。”“同她谈话是一种乐事,而倾听她的谈话更是一种乐事”。安娜是一个诚实、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严感的女性,当她接受佛伦斯基的爱情以后,她就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来的“虚伪与欺骗”的生活处境了。她勇敢地向丈夫跟旧生活决裂,她说:“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她是一个正直而不放荡的女人,她追求真挚的爱情,她曾对佛伦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正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理解的。”也正是安娜对爱情的真让她走上了不归路。安娜的不贞,在上流社会本是不足为奇的。不同的是,她们能“单纯地甚至快活地”过双重甚至多重的“爱情”生活,而感情真诚、严肃认真的安娜只能“从悲剧的方面”去看这种生活,感到虚伪,可耻,无法忍受。因此,她选择了死亡,坚守了自己心中对爱的理解。

安娜出身于贵族家庭,她热情善良、美丽纯真,充满了渴望爱情的青春活力。这样一个女子,却在姑母的主张下,嫁给了比她大20岁的官僚机器卡列宁,一个热衷于仕途、像公文一样索然无味冷漠虚伪的人。安娜一再表明,他“不是人,他是一台机器”。八年的婚姻生活里,安娜的生气被压抑了。与弗龙斯基火车站短暂的相遇,在两人心中埋下了爱情的种子,被压抑的生气,亦正在慢慢地复苏。在弗龙斯基的强烈攻势下,她的理智的阀门彻底被冲垮了,她于是再也不能忍受卡列宁式的“虚伪与欺骗”,再也不能忍受过去这种被压抑的虚假生活,不顾一切、牺牲一切地与弗龙斯基结合,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和幸福。然而,弗龙斯基终究是一个属于世俗的人,他虽然在相爱之初为了安娜放弃了军中升迁的机会,离开了他所珍爱的社交界,但他始终没有勇气与过去的世界完全断绝,他无力来反对这种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也无法帮安娜摆脱极度危险的精神危机。一见钟情并不能使他们长相厮守,当安娜孤独无助的时候,弗龙斯基选择了逃避,他想要回到他以前的那种花花世界里,他在精神上已经抛弃了安娜,却因为良心和责任不敢这样去做。可以说,弗龙斯基对安娜的爱,更多的是一种征服感,一种荣誉感。他日渐冷漠的态度使安娜心灰意冷,让她不能容忍。“我要的是爱情,可是没有爱情。因此,全完了!”对生活和理想彻底失望的安娜选择了自杀,她生活在巨大的压力和痛苦之中,有着太多的悲哀与不幸,她用她的方式,去寻求身体和灵魂的宁静与解脱。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她柔弱的身躯时,我们突然发现,原来人是这么的脆弱!其实人脆弱的不是身体,而是灵魂!烛光在风中摇曳,微弱的光芒把“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都给她照个透亮”,却也最终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一个美丽而孤独的灵魂,在无尽的遗憾中香消玉殒 ...

安娜的性格分析

安娜生活在俄国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农奴制刚废除不久,旧的封建宗法治思想还有很大的势力,随着资产阶级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风气的日益增长,安娜身上必然存有这两种思想的印记。因此,贵族阶级的传统观念与资产阶级的个性解放思想之间的尖锐冲突,构成了安娜性格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安娜其实早已不满足于自己缺乏爱情缺乏激情的家庭生活,只是历史的沉淀、自幼的贵族教育和贵族生活的熏陶形成了她的价值观念,贵族上流社会的习俗及道德准则成了她判定自己行为的尺度,这使得她一面因被陈腐的社会意识扭曲而痛苦,一面恪守和维护这些意识;一面渴望爱情,一面又把自己当作贵族偏见的祭祀品。爱情没来的时候,她不自觉地压抑了自己的真实需求,让自己投入、满足于现实生活。直到遇见风流倜傥的青年军官弗龙斯基,久违的激情被点燃,一发不可收拾。为了追求自己真正的爱情,为了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她不忠实于丈夫,不顾她所深爱着的孩子的命运,大胆冲破舆论与当时所谓的道德的压制,毅然离开了那个虚伪的家,带着憧憬与梦想勇敢地同情人生活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安娜是痛苦地走过来的,她想和弗龙斯基组建一个有“爱”的家庭,可是又无法忽略一些现实因素:对儿子的爱,对丈夫的愧疚,她一方面认为自己的爱是高尚的,另一方面又认为自己的婚外情是可耻的。她不喜欢自己和弗龙斯基所生的女儿安妮,只是因为在她的内心深处,这个可爱天真的小娃娃并不是爱的结晶,相反,是她的“罪证”,让她对儿子谢廖沙更加愧疚。尽管这样,带着良心负重的安娜依然执著于爱情,在得到弗龙斯基的爱以后,她已无法忍受原来枯燥冷漠的家庭生活了,不得不在新的道路上走下去。可是,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当生活在一起久了,最初的激情开始慢慢褪却,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一些矛盾。安娜看不到自己期望的幸福,反而陷入更大的不幸,她变得紧张兮兮,变得爱猜疑,最后精神崩溃。在绝望之中,她投向了奔驰而来的火车。清新自然、真诚质朴是安娜的性格基调,不竭的生命力和渴望真正幸福的激情是她性格的内核。安娜的悲剧,是对俄国封建贵族文明进行的无情鞭笞。封建制度为培养妇女的“守法”情操,提出了比男子多得多的要求。而安娜正是这种“守法”情操的牺牲品,她以生命为代价,在屈辱中追求,在追求中失去。

虽然安娜选择了自杀,但是她的自杀,并不是软弱地逃避,而是用死亡向世人抗议,向把她逼上绝路的社会制度的抗议,这正体现了她们性格中坚强、决绝、斗争的一面。安娜本可以离开弗龙斯基,让自己过另外一种生活,可是她没有,因为她所期盼的,是双方发自于内心的珍爱和尊重,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吸引和相互欣赏,她所希望的是自己所爱的人能平等地对待自己。性格上的执著与不肯屈服,埋下了她们悲剧的根本基调。

安娜这个勇敢的、向上流社会提出挑战的叛逆女性。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以前,没有任何一个女性形象能象安娜那样反叛自己的出身,简最终回到罗切斯特身边,屠格涅夫按传统道德标准塑造理想女性,普希金笔下的达吉亚娜恪守着没有爱情的婚姻,巴尔扎克把欧也妮送上了归于传统的道路。而安娜是义无反顾的,最后也不愿回到沉闷的生活中去,以死抗议了没有爱情的婚姻,抗议这个毁灭真情的社会专制制度。安娜是女性觉醒和妇女解放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参考文献

(1)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M].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205.(2)纳博科夫,弗拉基米尔(1999)俄罗斯文学讲座。 (3)俄罗斯学习指南和论文修改

第15篇:安娜卡列尼娜

幸福人生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安娜·卡列尼娜》

我时常想:究竟幸福如何而来?不幸又是如何而来?

文中围绕安娜和列文两个人物,张开两条主线:一条是安娜家走向毁灭的悲剧事件,一条是列文家逐渐明朗的幸福生活,仿佛地球上的白昼与黑暗。

这两条主线之间并无太多交集,也欠缺叙述进程上的相互牵动,它们是独立发展的,如果把它们拆开来,几乎可以变身而成两部独立的小说。两条主线的主角安娜和列文只谋过一面,之后又各分散了,彼此回到自己的幸与不幸中。这两个人表面上看也完全相反,一个最终以悲剧收场,卧轨自杀;另一个却找到了真理,获得新生。但实际上,他们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那就是真实。而在列文与安娜唯一一次正式的会面中,列文深深的被安娜的气质所吸引,虽然当时她已经处在千夫所指的尴尬境地。在列文眼里,安娜除了高雅,聪慧,美丽迷人以外,她还无比真诚,她不愿隐藏自己的苦楚。而列文自己,也是这样一个真实的人。他不愿剥削压榨佃户,不愿因为自身是贵族就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他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他甚至不顾自己的社会地位,亲自到农田锄地,经手所有农杂。而更有说服力的一个细节,就是当他还不是信徒时,很痛苦的在结婚前跟吉娣坦白自己不信教的事实。因为没有人理解他们,但却又不愿为生活所改变,所以,在安娜的世界里,安娜是最孤独的一个;而在列文的世界里,列文也是最孤独的一个。可是,安娜的世界和列文的世界却少有重合之处。

但安娜跟列文有一个巨大的不同点,那就是人生追求的不同。安娜18岁嫁给卡列宁,生了谢廖莎后生活平淡而充实,第一次离开儿子时她思念无比——她当时的生活很简单。直到,她的欲望被沃伦斯唤醒,她的童真一去不回,她觉得她的爱情来了。从车站那场相遇开始,安娜的生命有了新的追求——爱情。沃伦斯的翩翩风度、他的英姿、他对安娜执着地追求化解了安娜内心的最后防线。和沃伦斯在一起,对安娜来说便是幸福,便是开心,便是一切。她不愿和他分开,但这怎么可能呢?但安娜是忠于内心的,她说,I can\'t act except from the heart.她忠于内心,而非道德准则。所以她选择和情夫离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即使她说她爱她的孩子和那个情夫一样多。她后来对卡利宁造成的巨大伤害,以及最终她决定抱复沃伦斯,都基于同一点——安娜是忠于内心的。她要爱情,爱情!她绝不要虚情假意,绝不伪善, 也绝不能忍受一刻心灵的分离。

跟安娜同样真实的列文,只是因为生命中追求的东西不同,最终的命运跟安娜迥然不同。他追求的是真理,是人生的意义。对列文来说,Without knowing what I am and why I am, life is impoible.列文曾经是基督信徒,可是那时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他开始崇拜起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其他科学技术,他逐渐开始抛弃宗教信仰,改做无神论者。可是,没有了上帝,生命的意义就变得无从解释:他不能理解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达尔文也不能。人为什么要活着,如果人是从猴子进化来的,猴子又是从其他生物进化来的,难道人就是偶然出现在地球上的吗?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吃喝拉撒、生儿育女吗?为了找到人生的意义,列文不断阅读,跟上流社会的其他人交换意见,孜孜不倦地钻研哲学著作。越是读得多了,越是和他人交流,结果越是令人惘然。直到最后,他遇到了一个佃户,他说了很简单的几句话,可对列文却如同当头棒喝一般使他醒悟过来,照亮了他的希望,照亮了他的人生,让他重新找回失散多年的耶稣。那位佃户说,Folks are different, one man lives for his own wants and nothing else„and someone else lives for his soul, he does not forget God. 从这个角度来看,安娜,无疑就是 live for her own wants, 而列文却是坚定地要 lives for his soul,要为上帝而活,要正直地活着。

“我的爱情越来越热,越来越希望爱情专有,他却越来越冷,所以我们相离越来越远,”她继续想道。“而且这是没办法的事。我把一切都寄托在他身上,也越来越要求他把全部心思放在我身上。他却越来越想离开我。我们在结合之前正是往一块儿走的,后来就一个劲儿地各自朝不同的方向走了。而且这是无法改变的。他说我无缘无故嫉妒,我也说我无缘无故嫉妒,但这不是事实。我不是嫉妒,是我不满足。” 最悲哀的不过是你早已抽身,我却仍在沉沦。当她得到了所爱,她奢望更多,得不到时她陷入了不确定“如果,他不爱我,却由于责任感而对我曲意温存,但却没有我所渴望的情感,这比怨恨还要坏千百倍呢! ”她痛苦,她跟他吵,她又后悔,害怕他会抛弃她,陷入一个循环,最后以死结束了一切。

当列文想到他是什么和为什么活着的时候,他找不到答案,于是陷入悲观失望;但是当他不再问自己这些问题的时候,他反倒好像知道他是什么和为什么活着了,因为他坚决而明确地生活着和行动着;最近他甚至比以前更坚定明确得多了。

这或许就是在那个时代男人和女人的区别,男人往往把爱当作通向彼岸的桥梁,无论这彼岸是形而上还是形而下的,而女人则把爱本身视作追求的目的。这种爱可能会被高度形而上化,以填补精神领域的空缺,也有可能走向反面,如沃伦斯的朋友谢尔普霍夫斯科伊所说:“我们由于恋爱创造出伟大的事业,但她们却总是讲求实际”。很不幸,安娜属于前者。在这种不对位的情感诉求中,她终归是要失望的,所以她的结局早已注定,一如他们最开始相遇时,在火车站有人卧轨一样,“死”一直笼罩着。

所以,幸福不来自于真诚或忠于内心,因为安娜没有得到幸福。幸福也不来自于绝对的境遇,因为全书最惨的卡列宁,因为安娜失去家庭失去声誉甚至失去了对儿子的爱,可最后却因为遵循耶稣的教诲,原谅了他们,找到了内心的平和。幸福也不来自欲望的满足。因为沃伦斯至少有一段时间,既有钱,又有才,又有仕途,又有人们的尊敬,还有他爱的安娜,可即使是在那段时间,他的内心依然空虚⋯⋯ 还有书里的很多人,他们生活安逸,参加舞会,农场打猎,可是当周围一切安静,回想自己的生活真的有幸福吗?有意义吗?

第16篇:安娜。卡列尼娜

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一部小说。

风中之烛在风中摇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终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

安娜·卡列尼娜,这个美丽而又孤独的灵魂,在无尽的遗憾之中香消玉殒。

我想着福音书中的话,“你们当中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原来,按福音书所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罪的。

2我们有罪,是因为我们没有去拯救像安娜一样的人,拯救像她那样美丽而高尚的灵魂。因为我们是懦夫,是自私者,是靠良心的怜悯而活着的人。我们都在等待,等待着别的人来拯救我们自己。

3我们企盼着幸福有一天会来到身边。它会伴随着我们,直至我们生命的结束。

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

而爱情,最绚烂的花朵,人生最美好的礼物,最大的快乐和最大的幸福最终将安娜带入了痛苦的深渊。

如同飞蛾扑向野火,注定这场爱情要将她毁灭。

4.这是个被压抑的充满勃勃生气的女人,安娜因为羡慕光明,爱上了外表俊美,内心空虚的伏伦斯基。对爱情,对幸福的无限渴望是她忘却了一切烦恼和恐惧,在幻想之中只为了爱情而活。而一种虚妄的狂热也笼罩了伏伦斯基,他对安娜一见钟情,沉迷于她的美丽和独特气质,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与安娜的特殊关系带给他有一种征服感,荣辱感。这种虚荣之心决定了他对安娜的爱情十分肤浅。

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伏伦斯基对她来说,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就是她的一切。这种纯洁无暇的爱使伏伦斯基自惭形秽,推动着他不得不重新认识与安娜的关系,对自己的肤浅和轻率表示自责,并在精神上强迫自己进一步爱这个女人。

被爱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幸福,而快乐始终赠与那些无私的爱者。

可是,“水满则溢,说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

始终靠幻想活着的人终会有幻灭的一天。

安娜和伏伦斯基的爱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烧起来,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

5。在古老的伊甸园中,亚当和夏娃因为偷吃了禁果,他们有了性爱,从此人类有了罪。

由此可知,上帝是一个禁欲主义者。他不允许别人干他不喜欢的事,因此他又是一个独裁主义者。

我不相信这个世界有上帝的存在。

完全沉溺在爱情生活中的安娜和伏伦斯基有了第一次性爱,恐惧立刻袭来,一切开始回归到现实之中。

安娜想起了家庭和道德,伏伦斯基想起了责任和义务。

道家说,无为而为,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当在爱的纯洁之中涂抹上其它色彩的时候,这种爱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没有是非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争。

安娜是另外一个人的妻子,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是社会希望她恪守道德的人。在爱情的对面,是长期的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这种大众意志有时表现为道德,有时表现为法律。

极度的矛盾使安娜忍受着巨大的煎熬,在理智与情感面前难以适从。爱情的力量使她几度冲破世俗的藩篱,去寻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但自私感和罪恶感立即来到她的身边,使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楚。

而伏伦斯基是一个始终属于世俗的人,他没有勇气与他过去的世界完全断绝,他无力反抗来反对这种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也就无法帮助安娜摆脱极度危险的精神危机。

6。伏伦斯基和安娜的灵魂属于两个不同的精神世界。他们虽然一见钟情,但他们貌合神离,相距遥遥,根本不可能融合在一起。当安娜孤独无助的时候,伏伦斯基选择了逃避,他想要回到他以前的那种花花世界里。

安娜的感觉是敏锐而正确的,伏伦斯基在精神上已经抛弃了安娜,却因为良心和责任不敢这样去做。

对生活和理想彻底失望的安娜选择了自杀。她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中,已承受太多的悲哀与不幸。她需要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干扰。她用她的方式寻求到心灵的完全宁静。

安娜最终没有与现实妥协,她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女人。

7。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安娜轻柔弱的身躯,我们突然发现,原来人是如此脆弱。

人真正脆弱的不是肉体,而是人的灵魂。

很难说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能够容纳安娜这样的女人,我们都企盼着理解、宽容、仁慈,我们都希望我们的世界和平、安宁、充满人性。但悲剧总是一天天在我们的身边发生。

如果我们不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能宣扬纯洁的生活,我们的世界不知将会走向何方。当邪恶在社会中横行的时候,纯洁和高尚的东西反而显得愚昧可笑。这是我们的现实。

8。我不认为两个灵魂的相触一定要用某种契约作为凭证。

现行婚姻真正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安全?情感?性?良心?

安娜可以不屑于世俗的嘲笑和讥讽,但却不得不受到婚姻制度的困扰。

现行婚姻制度实际上对没有爱情的婚姻保护更多。

9。晚年的托尔斯泰拒绝肉食,因为在他看来,猎杀动物,既是残害生命。

他的一生一直在维护着人的尊严。他深邃的思想,博大的胸怀,广阔的人文精神都留在他那些伟大的著作中。

从最早的《一个地主的早晨》中的叶赫留朵夫,到《战争与和平》中的皮埃尔,《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到《复活》中又以叶赫留朵夫作为完结,我们始终看到一个身材魁梧,外表腼腆,温文尔雅,思想上却又极端自审和复杂的人,这个人实际上就是托尔斯泰自己。在这个人最初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庄园中的农奴,并宣布他们获得了自由,想用自己的行动给广袤的俄罗斯大地作出一个表率(《一个地主的早晨》)。后来他放弃自己公爵的身份,要跟一个地位低下的妓女结婚(《复活》)。到了八十高龄,托尔斯泰还为了寻求真理而离家出走,最终客死异乡。

托尔斯泰和他的安娜一样,直到生命终结,都不与不合理的现实妥协。

10。真理与美善就像道一样玄妙深微,不可言说,无影无踪。丰富啊,可以包容宇宙,博大啊,可以气吞山河。只有对生命的深刻体悟,才能感知到它们的存在。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塑造了一个真实的灵魂,她是那么美,洁白无暇,气质非凡。这个灵魂只会活在托尔斯泰的心中,因为这是他心目中的完美,是他灵魂中的至洁至纯。她就是他自己的一部分,她就是美本身。

而她又是我们每个人的一部分,我们读到她的人都会在她的身上看到自身的善,看到内心深处的真诚愿望,没有任何的虚伪和矫饰的内心世界。

读完这本书,我仿佛感到安娜正在某个角落里,怀着满腹的渴望和决绝的目光看着我……。我想,我终会拥抱,带着同样满怀的激情,摆脱所有的现实,去与她一起起舞长空。

安娜·卡列尼娜,我所知道的最美的女人,永远驻留在我的心中。

对于自己和吉伦斯基的结合,安娜自己也认为是非法的。她曾经带着一种骄傲去反抗,但这种反抗只是表面的,是一种掩饰。在内心深处,安娜由于出走,由于抛弃儿子而带有强烈的负罪感。她用和吉伦斯基的关系来压制这种负罪感。因此她要求吉伦斯基应该和她一同与整个社会处于敌对状态,要求吉伦斯基应该理解并分担她的负罪感。后来她意识到吉伦斯基在社会中依然是自由的,便直觉地反应到她随时可能被吉伦斯基抛弃,从而孤独地去背负十字架。在这种巨大的恐惧压力下。安娜自杀了。

安娜的自杀,是她自己和社会合谋的结果。安娜是从这样一个社会中来的。她本可以按照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得到她所要的,包括和吉伦斯基的爱情。但在一种近乎于自尊的纯洁的驱使下,安娜打破了社会的规则。她背叛了自己的社会,同时也就背叛了自己,她不仅得不到社会的宽恕,也得不到自己的宽恕,她注定灭亡。这就是安娜的悲剧。

小说的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美丽、善良、勇敢而又感情丰富的贵妇人,她因为追求个人的爱情自由,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不溶于当时的贵族社会,受到了种种可怕的打击,遭到了人们的污辱和歧视,最终卧轨自杀。 小说最后,安娜为了摆脱一切而卧轨自杀的片段,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当她倒在车厢下的那一刹那,她的思想还在激烈的斗争中:“我这是在哪里?我在干什么?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此时的安娜深知这样做会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可是,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显然,安娜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为自己的这种行为感到后悔,可惜,为时已晚!如果安娜当时没有选择这一步,而是继续勇敢地追求地自己的幸福,我想即使她没有得到自己想得到的幸福,也不会后悔她当初没有放弃人生这一选择。 生命是宝贵的,它只有一次。无论受到了多么巨大的、难以承受的打击,生命也是永远不能轻易放弃的。因为只有拥有生命,才能去追求并得到幸福。

第17篇:安娜卡列尼娜

重庆大学

课程名称: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指导老师:熊阳 班级序号:17

作业名:《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学院: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专业:工程造价 日期:2017.03.21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摘要:《安娜卡列尼娜》讲述了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庄园主列文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这部小说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1】

关键词:安娜,爱情,矛盾,独立

安娜的形象在托尔斯泰创作过程中有过极大变化:从一个低级趣味的失足女人改写成真诚、严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女性。托尔斯泰通过安娜的爱情、家庭悲剧寄寓了他对当时动荡的俄国社会中人的命运和伦理道德准则的思考。作家歌颂人的生命力,赞扬人性的合理要求;同时,他又坚决否定一切政治、社会活动对改善人们命运的作用,强调母亲--妇女天职的重要性。作家世界观的矛盾构成安娜形象的复杂性。一百多年来各国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银幕、荧光屏。安娜形象一直激动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读者,这正说明安娜形象的艺术生命力是不朽的。

看完这整本书后,我知道在列夫托尔斯泰的笔下,安娜美丽端庄、高贵典雅、聪慧善良、自然真诚、又富有激情,有着令人无法抗拒的美貌和深刻丰富的精神世界,在思想、感情、才智、品德等方面都远远高于当时一般的贵族妇女。同时安娜也是一个矛盾体,她虽然追求爱情自由、个性解放,但是她又始终挣脱不了贵族社会从法律、宗教、舆论等方面加在她精神上的枷锁。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存在,使得安娜渐渐的产生了对爱情的危机感、对生活的恐惧感,最终她才会选择以卧轨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而小说中安娜的命运中充满了矛盾,她一方面觉得生活很枯燥、乏味,不想在虚伪的上流社会,另一方面她想追求自己从未体验过的爱情。她在这样的感情冲突中把握不住方向。见到丈夫和儿子后,她都有了异样的感觉。在内心深处,作为子的她与作为独立女性的她为丈夫争辩起来:“他毕竟是个好人,正直、善良,事业上有成就。”“可是他的耳朵怎么显得这样怪呀”。【2】安娜见到沃伦斯基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她,然而她知道她是一个已婚妇女,她不能让自己这样放纵下去。所以她控制自己不去想,不去念,不去接触沃伦斯。但是当沃伦斯基一次又一次出现在她的眼前,一次又一次地来撩拨她时,她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内心深处的爱意了。就在那一瞬间她无奈而又高兴,压抑而痛苦的对沃伦斯说:“不,我不要你离开。”但是在安娜和沃伦斯基第一次互相拥有之后,她并没有特别幸福的感觉。相反,她感到罪孽深重,又害怕又恶心。起先她把脸藏起来,一句话也不说,后来脸上露出冷漠绝望的神情。“她觉得无法用语言表达那种又羞愧又兴奋又恐惧的心情”。【3】这是她想要追求自己的爱情与道德伦理约束之间的矛盾。但最终她勇敢地选择了不顾一切地追求爱情,她不在乎世俗的眼光,毅然与渥伦斯基相爱,她抛弃了家庭,抛弃了孩子。起初安娜对于她的家庭、孩子也心存愧疚,安娜在难产快死的时候,说出过她真正的心里话。她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对丈夫的愧疚,对往事的悔恨,叫丈夫饶恕她,而他丈夫,那个富有同情心男人,也确实原谅了她。她说:“在我心里有个魔鬼,她随时会占据我,另外一个那不是我,我知道”。【4】可是后来,安娜为了爱情抛弃一切,她敢于向大众公开她与渥伦斯基的爱,公然挑战当时的社会制度,也敢于抛弃她原有的一切。但最后却换回来一个自杀的下场。

无疑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是幸福的。我们有自由追求爱情的权利,有能让我们个性解放的平台。但是19世纪70年代的俄国,也就是安娜生活的那个时代,就没有我们那么幸运了。生于贵族家庭的安娜,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受到当时贵族社会繁琐而虚伪的礼仪规矩所教导。在那个时候,妇女也没有什么实际的自由,她们依旧受到封建的规矩束缚,依旧生活得像一个没有自我,只有家庭的家庭妇女。她们依旧出门的时候要带着面纱,依旧要遵守丈夫的话,不能做出让家庭蒙羞的事,哪怕一点点差错也不许。她们也没有自己的事业,只能依靠丈夫和娘家而活。我认为恰恰是当时的环境导致安娜的死。

当安娜抛弃了一切,与沃伦斯基生活了一段时间后。由于被当时的社会所不容,面对外界的质疑、嘲笑、厌恶,安娜很快被妒忌、猜忌、失落、孤寂、恐惧、空虚、无聊、厌烦、绝望等包围。不停的争吵开始成为家常便饭。托尔斯泰对安娜后期的蜗居生活描写得非常细腻真实,使得那些多愁善感的读者要么长吁短叹,要么一掬同情之泪。有时我们甚至搞不懂安娜究竟是咎由自取,还是命当如此。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即就两个人的关系而言,沃伦斯基未必就打定主意彻底抛弃安娜,在花花公子中,沃伦斯基还算是一位有情有义之人,他深知安娜的脆弱,因此虽然他已经厌倦安娜,但仍然希望与安娜建立一个合法的婚姻关系,而在安娜看来这恰恰是无法接受的。当她判定沃伦斯基对其他女人并没有野心时,她却没有享受到丝毫的欣慰与快乐,因为她看透他“早就不爱我了”,安娜认为:“如果,他不爱我,却由于责任感而对我曲意温存,但却没有我所渴望的情感,这比怨恨还要坏千百倍!这简直是地狱!”【5】这表明,安娜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理由只有沃伦斯基的爱了。此时安娜已经失去了自我,她只有依靠爱来存活了。但是当她发现自己为了追求爱,已经变得没有了身份,没有了尊严,自己也变得疑神疑鬼的时候,她开始对自己失望了,开始对爱情失望了。在最后,她和爱情赌了一把,然而沃伦斯基的信让她彻彻底底的绝望了。于是她选择了毁灭,选择以死去惩罚那些让她一次又一次失望的人。

爱会让人变得更加美好,同时当它想要毁灭一个人时,它也会轻而易举的将人毁灭。安娜就是那个被爱毁灭的人,她将爱看做她生活的全部,她爱沃伦斯基爱到了失去自我。由于不被社会所接受,安娜就只能整天待在家里,她什么事也不干,于是每天就只能不断地在想,想沃伦斯基在哪?是不是会遇到更美的人?是不是会厌恶我了?就在她看到,沃伦斯基接待别的女人是,她就被爱情击倒了。所以说,作为一位女性我们生活在这么一个幸运的时代,我们就应该让爱情成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我们要独立,自爱,自尊。我们要有自己的事业,要有自己的成就,要有一颗坚强的心,要让爱情为我们而诚服。 参考文献:【1】《知名作家评出最伟大的十部小说》,呼和浩特新闻网 【2】【3】【4】【5】《安娜卡列尼娜》

第18篇:安娜卡列尼娜

The Inspiration form Anna Karenina

Cla 1005Student No.20104020

Name Jia Yingfei

Recently I read Anna Karenina which is written by the famous Ruian writer Leo Tolstoy, and I found that it was really a novel worthwhile to read and enjoy.

“All happy families are alike, but an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 This is the first sentence of the novel.The novel centers around two relationships; the dark, violent love of Anna and Vronsky, which is contrasted with the happy, light-filled relationship of Kitty and Levin.

Anna Karenina was descendant of royal family and her husband was Alexei Karenina who had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ministry.She was asked to go to Moscow to mediate the disputes between her brother Oblonsky and his wife Dolly.She met Vronsky who was an officer at the station.Vronsky noticed the charming woman and was appealed by her deeply.At the same time, Levin was coming to Moscow to propose to Kitty who was obseed with Vronsky.Kitty refused him but Vronsky couldn’t keep attention to Kitty after the contact with Anna.

Anna and Vronsky met several times in Moscow at parties.After a few days, Anna boarded on the train to St.Petersburg.She found that she couldn’t dismi Vronsky easily form her mind.Then she went out for fresh air and she found that Vronsky was on the train too.She was both excited and frustrated.After all, she was a married woman.In Petersburg, Anna and Vronsky met regularly at social parties.At a banquet, Vronsky expreed his crazy love to Anna.And then they fell in love with each other.Unfortunately, the disgracefu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was exposed in a horse-racing.When Vronsky fell from the horse, Anna was completely out of control.On her way home, her husband Alexei prohibited her to receive Vronsky at home.

Levin worked together with farmers and was yearning to live a life as simple as farmers.But the news Kitty who had went abroad for illne was about to come back inspired his love for her.He proposed to Kitty again and finally they got married.They lived a happy and sweet life.

Anna was becoming worse because she had been pregnant, and she was threatened by death when she was giving birth to the baby.At that time she got her husband’s forgivene, but when she recovered form the illne she found that she can’t continue to live with Alexei.She went abroad with Vronsky and they spent three months together living a happy life.When they return to Petersburg, Anna was always miing her son, Seriozha.On her son’s birthday, she crashed into the house she had lived for nine years.She was so excited to see Seriozha but she was forced to leave.At that time, she knew that she had lost her son forever.

Without the permiion of divorce,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Anna and Vronsky was not accepted by the society.Vronsky began to be boring with the situation.He closed the door for her to high society so Anna could only stay at Vronsky’s estate.She was filled with despair.After a quarrel with Vronsky, she followed him to the station.And then she remembered the scene they met first time when a man was died under the train.It seemed to suggest that her destination was there.She threw herself to the coming train and the flame of life died out!

Anna Karenina was a brave woman who dared to pursue her love though it was against the moral.When she found that Vronsky started to be cold to her and she couldn’t see her son any more, she was so desperate that she decided to end her desperate love and life.She undertook the result of the love that is against the society moral.I really admire her and feel pity for her!

第19篇:安娜.卡列尼娜

铜陵电大汉语言本科论文

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原因分析

姓 名:陈 小 辉 学 号:081070486 专 业:汉 语 言 文 学 指 导 老 师:杨

1

目录

论文摘要„„„„„„„„„„„„„„„„„„„„„„„„„„„„„2 关键词„„„„„„„„„„„„„„„„„„„„„„„„„„„„„„2

一、上流社会的枷锁„„„„„„„„„„„„„„„„„„„„„„„„4

二、家庭与婚姻的裂痕„„„„„„„„„„„„„„„„„„„„„„„5

1、家庭婚姻的悲剧„„„„„„„„„„„„„„„„„„„„„„„„„5

2、理想化爱情的悲剧„„„„„„„„„„„„„„„„„„„„„„„„6 结束语„„„„„„„„„„„„„„„„„„„„„„„„„„„„„„7 注释„„„„„„„„„„„„„„„„„„„„„„„„„„„„„„„8 参考文献„„„„„„„„„„„„„„„„„„„„„„„„„„„„„8

2

【论文摘要】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勇敢的、向上流社会提出挑战的叛逆女性,她义无反顾地离开了自己的家庭,再也不愿回到沉闷令人窒息的生活当中去,以死来抗议毁灭真情的上流社会专制制度的枷锁,抗议没有爱情的悲剧婚姻。由此,表面似乎幸福而实际并不和谐的婚姻家庭,对理想爱情的渴望和对个性解放的领导追求,因爱情幻灭而自杀身亡的悲惨命运,构成了安娜•卡列尼娜整个悲剧人生的全部。

【关键词】 安娜•卡列尼娜 悲剧 爱情 婚姻

3

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原因分析

安娜•卡列宁娜是列夫托尔斯泰塑造的一个不朽的悲剧人物形象。她外表美丽,情感真挚,内心世界极其丰富,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年轻女人。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女人,最后为什么会以自杀结束生命呢? 而她的身上又有怎样的悲剧因素呢?因为她选择了自由,选择了真诚,选择了勇敢,最后却不得不死亡,她违反了贵族社会的游戏规则,做了冷酷自私者中的一个叛逆者。安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只是因为她是一个真诚的女人,是一个贵族社会真诚的女人,是一个男权社会下贵族社会里还保持着真诚的女人,因此她只能自杀。如果她是多丽,忠信老实地守着家庭,在怀孕生子,再怀孕生子中耗费青春,而且不得不苦咽下风流丈夫到处拈花惹草带来的痛苦,她就会继续如困兽般维系无聊的婚姻,如果她是培特西夫人,私下放荡荒淫但表面道貌岸然,她就不会在赛马场上失声而起,而且随着渥伦斯基离开了家庭,或者如果她能有一份自己的事业,她就能发挥自己的才智,充实自己的生活,不再是只要爱情,一切都不重要的小女人。但她的命运注定她无法生存。安娜的一生是美丽的,她的一生都保守了这种美丽。虽然流言蜚语践踏了她的人格,死亡夺取了她的生命,却没有任何力量改变了安娜内心的持守。她只是很真的做着自己,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生活。生命结束了,但是她的悲剧却让人深思。杀死她的当然是那个她生活在其中的毫无真感情真仁义的上流社会,当然也与她的丈夫,她的情人伏伦斯基脱不了关系。当她最后终于离家出走,与情人生活在一起时,她所要面对的是整个上流社会的敌意,孤立无援,她成为整个社会制度和社会观念的在劫难逃的牺牲品。她虽然有过奋勇反抗,然而好景不长,外界与自身的双重打击,让她变得极端偏执,甚至有点不可理喻,最后选择自杀来了结自己悲剧的人生。这样看来,对于安娜的死,上流社会,她的婚姻,以及她一直苦苦追求的爱情都是造成她悲剧命运的重要因素。当然她的自身性格和教养中也有她的缺点和弱点,她把爱情视为生命:爱情至上主义,但又带着浓厚的旧有传统烙印。因此最后的时候,来自上流社会的、家庭的、伏伦斯基的压力她都承受住了,但她却无法战胜自己,当伏伦斯基对她冷淡时,她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产生了强烈的悔罪意识:“上帝,饶恕我的一切!”这最后一语,便是神权、夫权、爱情的幻灭共同置安娜于死地。

一、上流社会的枷锁

安娜所生活的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俄国在政治、经济、思想、观念上发生剧变的时代,当时的俄国资本主义工业飞速发展,沙皇专制制度正在日趋没落。就像卷首描述的,“奥勃隆斯基家里一切都乱了”①,但是偌大的封建制度,想要它彻底瓦解消除,并非一朝一夕。安娜悲剧的核心是上流社会的贵族阶层,安娜出生在显赫的官宦世家,她的丈夫出生于皇室后裔,情夫伏伦斯基也是一个年轻的贵族军官。安娜生活在彼得堡上流社会的大圈子里,这个大圈子把她层层包围住,让她没办法跳脱出来,注定了悲剧的结果。然而,在这个圈子里,对安娜悲剧影响最大的就是她的丈夫,一个强有力的政治家卡列宁。我们从众多现代心理学派的观点看出,一个人的品质与性格常常与其幼年时的遭遇与成长环境休戚相关。在第

4

五部、第二十一节中,作者第一次介绍了卡列宁的身世与其成长的环境,我们可以看出其从小就是孤儿,与哥哥被其叔叔抚养长大,学习成绩优异,但都没有交上一个知心朋友,哥哥是他最知心的人„„在叔叔家长大,是典型的贵族家庭,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上流社会空虚、庸俗、浮华,人与人之间很少有真的感情交流,因此在缺少父母之后,只有唯一的哥哥与之知心,可见卡列宁并不是一个善于表达感情的人,并容易结交朋友的人。往往缺少爱的人,就缺乏安全感,并且自己认定意识很强。卡列宁就只有从学习、功名,自己能够把握的东西来寻求安全感,并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这也表明了,如此的一个人,不可能是对爱情热烈而多情的,他只会是传统而遵守责任与义务,因为他的感情在他小时候就已经慢慢尘封。卡列宁作为政府官员,他这一生都在追求名利,渴望飞黄腾达。在他心里,他更看重的是上流社会怎样看待他,他如何稳固在上流社会的地位。因此,就算知道妻子出轨,在处理安娜的外遇时,用的却是一种软弱的方式。以致后来,安娜怀上了婚外之种,而且公开出走,卡列宁不仅没有采取果断的措施,而且还定期去看望安娜,并送去生活费。正是卡列宁这种不作为的思想,为了保持体面而甘戴绿帽的行为,把安娜一步步地推向罪恶的深渊。卡列宁宁愿这样,也不想与安娜离婚,就这么一直拖着,让安娜想离却离不了,想要再到过去又不可能。这才让安娜陷入了悲剧的泥淖而不能自拔。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军官障碍赛马中伏伦斯基坠马失事,安娜在众人面前表现出了特有的关注和紧张。即使是这样,卡列宁也只是“认为自己有责任提醒她”,却不是指责,辱骂。到了这个时候,他想维护的仍是自己的自尊心。上流社会让卡列宁失去了应有的决断,害了安娜,也让安娜失去了自己的一切,最后灰飞烟灭。

而安娜的情人伏伦斯基,安娜到莫斯科去调节哥嫂纠纷时,在车站偶遇伏伦斯基这个“彼得堡上流社会花花公子的活标本”,立时二人就被对方深深地吸引住了:“他道歉了一声,正要走进车厢,忽然觉得必须再看她一眼。那倒不是因为她长得美,也不是因为她整个姿态所显示的风韵和妩媚,而是因为经过他身边时,她那可爱的脸上现出一种异常亲切温柔的神态。他转过身去看她,她也向他回过头来。她那双深藏在浓密睫毛下的闪闪发亮的灰色的眼睛,友好而关注地盯着他的脸。仿佛在辨认他似的。在这短促的一瞥中,伏伦斯基发现她脸上有一股被压抑着的生气,从她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和笑盈盈的樱唇中掠过,仿佛她身上洋溢着过剩的青春,不由自主地忽而从眼睛的闪光里,忽而从微笑中露出来。她故意收起眼睛的光辉,但它违反她的意志,又在她那隐隐约约的笑意中闪烁着”。对爱情有着强烈的渴望的炽情如火的安娜在车站偶遇风度翩翩、热情浪漫、生气勃勃的伏伦斯基后,深埋于内心深处的爱情之火终于不可遏制的爆发出来,她爱情的天平发生了倾斜, 安娜历经艰难的思想斗争、冲破重重阻碍勇敢地投入伏伦斯基的怀抱,她终于尝到了八年的婚姻生活中从未体味到的“爱情的幸福”。沉醉在爱情的幸福中的安娜“呈现出当女人在热恋时才会出现的昙花一现的美,本来和她个性气质大相径庭的丈夫卡列宁在她眼里变得更加俗不可耐,她越发感觉丈夫非常的鄙陋不堪:“外貌酷似冷血动物,在肌肉麻痹的面孔中嵌着黑白混浊的死鱼般的眼睛,两边插着一对扇风大耳,说话时声音带着一种嗄嗄发涩的语调,心内充满了灰黑色调”。虽然在他们的爱情刚开始时,对伏伦斯基来说有一丝猎艳的味道,他对安娜的最初追求除了安娜那迷人的风姿对他的吸引外,主

5

要是满足他的虚荣心:“追求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夫人,无疑会使他身价倍增”。但随着他们见面次数的增多,尤其是每次见面时看到安娜脸上那竭力用理智压抑但却难以束缚的“快乐的一闪”,激发了他对安娜的真心的爱恋。他决定追求安娜。而伏伦斯基在得知安娜是大高官卡列宁的妻子时,他内心的欲望更强烈了,是因为他把争夺与引诱一个上流社会的已婚妇女看成是一种英雄气质。上流社会让卡列宁不愿意离婚,而儿子又成了安娜唯一的牵挂,对儿子的思念让她感到很痛苦。当安娜和伏伦斯基的事情弄得沸沸扬扬时,那些平日里嫉妒安娜的上流社会的妇女们准备好要报复她。人们都在议论安娜的出轨,都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当时的社会环境,让安娜无法再生存下去了。安娜顶着巨大的压力回到了国内,是什么让她再次陷入困境中的,是上流社会,是宗法观念,是伦理让她无路可走。作者在为安娜的死设了一条路,一条既定的无法再回头的路。社会意识和伦理观念让她走向了不归路。安娜是属于上流社会的,可是那个虚伪无情的社会从不允许任何人背叛它,一旦违背了规则,必将受到惩罚。

二、家庭与婚姻的裂痕

1、家庭婚姻的悲剧

安娜的婚姻是由姑妈包办的,嫁给了比自己大二十多岁的老头卡列宁,而卡列宁在书中是一个旧观念,旧制度的代表,也是一个被功名利禄剥夺了人性光彩的人。他的生活每一分钟都是严格制定的,处理公务几乎占据了他的全部时间。安娜认为他没有感情,只是一架官僚机器,不愿意看到他,甚至讨厌他,恨他。安娜一心想要追求自己的爱情,她宁可遭社会唾弃,也要过上真正女人的生活。实际上,追求爱情,努力突破上流社会的阻碍,不顾一切等等,这些举措已经说明了安娜要求人性解放,更确切的说是要求妇女解放。上升到这个层面,就不仅是这一对夫妻的家庭矛盾了,而是有着新旧两种社会力量的矛盾,人性与非人性的矛盾,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卡列宁在安娜看来是一个毫无情趣可言的俗人,只是为了迎合上流社会的虚伪的人。但是,这个人身上也有他的复杂性,他也有他自己内心的痛苦和矛盾。他是一个实在的人,不是一个官僚机器概念的图解。比如安娜生私生子的那个场面。他的虚伪和残酷,往往正是他的阶级和环境在他身上的凸显。所以,他与安娜,也许从一开始结合就是命中注定的悲剧。两个人彼此都不适合,即使不出现一个伏伦斯基,他们终究也是要发生裂痕的。而卡列宁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离婚,这就让安娜左右为难,陷入绝境。安娜自己也不安分于情妇的名分,婚离不了,又结不了,但不结婚又无法拉住情夫的心。因此让安娜走上了一条死亡路。社会婚姻导致了安娜的悲剧,而家庭意识谋杀了安娜。在家庭和伦理的拉扯中,终究只有以死来得到超脱。

2、理想化爱情的悲剧

安娜的情人伏伦斯基不能脱离所生活的环境和社会,对安娜感情淡化,两个人之间的个性具有一定的差异。伏伦斯基是俄国上流社会中一个标准的花花公子哥,在遇到吉蒂和安娜之前,他曾和多个女子产生过感情。在他的世界里,结婚对他来说是相当可怕的,更不要说琐碎的家庭生活了。由此可知,伏伦斯基在婚姻这个问题上是很随意的。他们之间根本不存在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伏伦斯基的爱好是赛马、打猎、

6

赌博,而安娜为了能够更好的拴住伏伦斯基,开始培养她对赛马、打猎、赌博的兴趣,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自己的化妆和美容上,想尽量的缩小他和她在外貌上的年龄差别,并期望用自己的色相来迷住伏伦斯基。也许是因为在毫无感情的婚姻压抑下对爱情的渴望达到了火山爆发的地步。另外,他们的价值追求也有根本的差别:安娜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性情中人,感性思维是她的主要思维方式,安娜对爱情的这种占有、自私、偏执是导致她和伏伦斯基爱情悲剧的决定性因素,正如安娜临死前所说的:“我在爱情上越来越热烈,越来越自私,他却越来越冷淡,这就是我们分手的原因,我把一切都寄托在他身上,我要求他更多地为我献身,他却越来越疏远我”。她这种在爱情上的偏执最后终于发展到不能自拔的地步,伏伦斯基刚刚离开家”,安娜又写信又打来电报,后来又不可自抑地偷偷去跟踪他,结果在假想的情敌索罗金娜小姐的挫败下选择了卧轨自杀。就是她的自杀也体现出了她对爱情的自私与变态:“死现在是促使他恢复对她的爱情,惩罚他,让她心里的恶魔在同他搏斗中取得胜利的惟一手段”。甚至在她抱着必死的决心对伏伦斯说的最后一句话“您,您会后悔的”。也暴露出了她在爱情上的自私与报复。她的死与其说是对爱情的绝望,不如说是对爱情的又一次渴望完全占有与求之不得的矛盾的报复。而伏伦斯基,虽然在追求安娜的过程中表现出特有的温情,并且为了安娜放弃了皇家卫队军职,放弃了对家产的继承权。但当他们的经济出现危机的时候,他就后悔了,后悔自己一时冲动放弃了自己一生的追求——加官进爵。在最后,他失去了关心安娜的热情,跑到他母亲那里让他的母亲在财产委托书上签字。

这份没有牢固根基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悲惨的结局。恋爱双方的互不了解、冷漠和猜疑是把安娜推向死亡的主要原因。他们从国外回到俄国以后,安娜的最大愿望就是去看一下她的儿子谢辽沙,但伏伦斯基无法理解安娜的这份感情,对安娜的愿望不以为然,另外,回国后的安娜因为违反了上层社会“偷情游戏”的基本规则,而被贵族社会抛弃。为此,安娜痛苦不堪,除了和朵丽见面以外,几乎把自己关闭在家里。这种自闭使她的神经变的脆弱敏感。而伏伦斯基并没有意识到安娜的这种心理变化,依旧努力地想恢复自己在上流社会中的地位,并且在这努力中过的津津有味。从此,安娜和伏伦斯基的爱情生活变得乏味,安娜对爱情的失望使她神志不清,思维混乱。成为她自杀前兆。这也构成了安娜爱情悲剧的原因。

结束语

拜伦曾说过:“男人的爱情是男人的一部分,女人的爱情是女人生命的整个的存在”②,拜伦的这句名言,可说是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男女两性对爱情的不同心态。安娜的悲剧从她自身来看,就是她在追求爱情,追求自我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和整个生命都奉献给了爱情,对爱情的理想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伏伦斯基则把他的爱情看作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安娜饱受在无爱的环境中生活的痛苦,所以一旦遇到所爱,就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而在拥有之后,便成了她的整个生命。一旦这种爱变淡或减少,她就会变得猜忌、多疑,而之后变得有增无减,甚至到了斗争的地步。在这种极端的爱情观下,安娜变得

7

贪婪,不知足。安娜是靠爱情而活,拿掉了爱情做氧气,她势必会死。安娜付出了失去家庭、儿子和社会地位的高昂代价,却没得到希望的爱情,万念俱灰,她只有用死来反抗这个不公平的社会。

安娜卡列宁娜是个可爱又可怜的女人,她的悲剧由此终结。社会的专制和要求解放束缚的思想让她在夹缝中找到了自己又丧失了自己。整个社会的道德准则和由来已久的规范,一步一步逼迫着她走上了无法回头的道路。她向往真挚的爱情,却不知对方是否也视爱情为全部,一旦两方站在不平等的两端,即使她再努力,放弃所有,做到了处在她那个地位和环境中所可能做到的一切,也无法得到这份似生命一样的爱情。她向整个上流社会做出反抗,誓死维护自己的爱情,最终以死亡告终。卡里•纪伯伦说过:“万物的正反两面始终在你们体内运行着,渴望与恐惧,厌恶与怜爱,追求与逃避。这些事物好像光与影相偎相依地在你们生命里运行。”③安娜在这样的自身中矛盾着,纠结着,无法找到正确前行的道路,最终丧失了生存的愿望,因为得不到,便无法存在。

8

注释:

①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宁娜》【M】智量译,译林出版社。

②乔治•戈登•拜伦:《拜伦诗集》【M】杨德豫 査良铮译 ,太白文艺出版社。 ③卡里•纪伯伦:《先知》【M】林志豪译,哈尔滨出版社,2004,第93页。 参考文献:

1、胡安娜《不与黑暗共存——试论安娜•卡列尼娜形象的悲剧性》【J】高校图书馆工作,1996,04期。

2、凌娟 陈才斌著《安娜•卡列尼娜式的悲哀》【J】文教资料,2007,第18期。

3、刘生龙《从女权主义看安娜的悲剧》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第09期。

第20篇:安娜卡列尼娜

Anna Karenina When Anna and Vronsky fell in love with each other at first sight on the train, Anna suddenly found that she was in a lovele marriage with his husband Karenin all the time.I thought their meeting must be fate.If Anna’s love was not madne, it was not love.In the novel, Anna was a beautiful, elegant, pure and noble woman.She also had high cultural qualification.Many people were not only attracted deeply by her beauty also by her inner soul, such as, Levine who didn’t like Anna could not help saying:” What a funny, lovely woman!” In the party, Jidi helplely watched that Vronsky who Jidi loved him very much was attached to Anna, but she still said, “I am not only attracted deeply by Anna’s beauty more by her inner heart.” However, Vronsky had handsome appearance but empty inner. When Vronky came into Anna’s life, everything was different.She felt she was somehow another person.For the so-called “true love”, Anna almost gave up everything in her life—family, fame, social status, and her deepest loved son.Maybe she thought human beings had never loved, had never lived.However, Vronky was only indulged in Anna’s beauty and distinctive temperament, what’s more, he had a sense of vanity when he owed this breathtaking beauty.For Anna, Vronky was her all hopes and her everything, after eloping with Vronky, she lived the new life wholeheartedly. Unfortunately, when Anna was alone and helple, Vronky chose to escape, he wanted to return to his past life, and he didn’t have the enough courage to cut off his past life completely .His love to Anna was only paion or attraction, Vronky could not help Anna get rid of her preure and sorrow.Their love just like fire, their reason was totally controlled by emotion.When “fire” was put out, love was gone.She tried her best to save her love, however, nothing could rekindle his extinct paion.Anna had to put up with too much sorrow, misery and preure.At last, she was disappointed for the world, and chose to commit suicide.

The ending was disappointed and tragic, I didn’t like the ending very much.It may well be that many readers had been in the aby of despair to love, so did I.Surely, There was no doubt that Anna was a very brave woman, she pursued true love, she was honest but not wild, but I think Anna’s love was blind, when she found that she loved the wrong man, she should not choose to give up her life.If I were Anna, I would live on bravely.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ies ahead of us in our life, after all, the past is the past, we need to look to the future now.Life is precious, and only once.When love is disappointed, we should learn to let go and go with the flow.Life is full of sweetne and happine, so, never reset the load of love: so, never avoid the hurt of love. In our present society, if your so---called “Best love” leave you, please be patient and let time heal your wounds.Through time, your heart will come to peace and your pain will ease.Don’t over expect the beauty of love, not over exaggerate the pain when you lose it.Life comes in a package .This package includes happine and sorrow, failure and succe, hope and despair.One thorn of experience is worth a whole wilderne of warning.

Certainly, Anna is brave to pursue her love in the Ruian bourgeois society, but, if I were Anna, I would face the trouble and overcome it.Life teaches us not to regret over yesterday, for it has paed and is beyond our control.Tomorrow is unknown, it could either be bright or dull, so the only alternative is optimistic today, so that we will enjoy a better tomorrow. I don’t like Anna’s final choose---commit suicide.Today, in our present life, everyone has the right to pursue real love, unluckily, if you were cheated by others, you should have enough courage to face the difficulty.There is no point in complaining about the past and bearing a grudge.Life teaches us not to despair even in the darkest hour, because after every night there is a day.Nothing remains the same, we have the only one choice, keep moving on in life and be hopeful!

安娜卡列尼娜简介
《安娜卡列尼娜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