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今年浙江高考作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11 09:01:17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浙江高考作文

2014浙江高考作文: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综合上述材料作文,不少于800字。

我的路 我的门

温岭中学陈越(高考语文142分)

看到这个题,我有一种莫名的近乎落泪的感动。

(平实的开头,真挚的感动,感动前有三个修饰词,文采显山露水。但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成功地将门与路的关系型话题转化为对感动的表达,化难为易。)

禁锢已久的已逝的和我憧憬着的闪着光的日子不知从哪里涌出来,让我既熟悉又陌生,既欣喜又不知所措。

(禁锢、已逝、憧憬、闪着光、熟悉、陌生、欣喜、不知所措。一句话用了八个修饰词来写日子,心理词语有六个,说明感官集中在心理描写上,也就是感动的演绎。)早晨起床,对爸爸妈妈感慨一句:“这么着,我就要高考了。”他们都笑了。

(情境描写,突出感慨一词,重压之下的释放,既是自我解压,也让父母释怀,被自己的洒脱感动。)

三年一瞬,曾经认为漫长的高考路已到尽头,我记得怀揣着分班成绩踏入教室时的踌躇满志;我记得第一节化学课校长坐在讲台上我们的小心翼翼;我记得发了高烧数学老师允许我睡一节课我的心满意足;我记得无数个夜晚我的挑灯夜读;我记得无数个清晨我的闻鸡起舞„„现在回想,这一切或成功或失败的努力,或欣喜或忧伤的经历,于不经意间早已一寸一寸地为我铺平前方道路,承载着我最初的梦想让我坚强地前行了。

(用五个我记得的。。。的句式来连缀高中三年时光,手段不算高明。但此段有两处变化,一是首尾有对高考的认知从幼稚到成熟的变化,二是词汇虽然仍以心理词为主,但从双音节词变换为成语,这就显得不俗了。)

而今,我在路上奔跑着,我看到了不远处的那扇门,虽然我仍只是望着它遐想,但我知道,那是与未来,与更广阔天地的连接点。门口,有自由的风气,有大师的思想,有无所畏惧的新的征程。我渴望着在一片更广阔的领空翱翔,然后在我所最钟爱的一片绿荫中停歇;我渴望着在更辽阔的海洋遨游,然后在某处深潜下去,去和其他鱼儿嬉游争食,去和海底的珊瑚问好。门后,是又一块如此适合我的梦想的起飞之地。而现在,我已正在不远处眺望着它,过不多久,我就要一踮脚够到它了。

(对门外风光的想象。先设置一个奔跑在路上的情境,前方看到了门、未来、天地、自由、思想和征程,都是理性的;理性表达之后变为感性呈现,领空翱翔、绿荫停歇、海洋遨游、争食问好,展现了两幅生动可感的画面,理性到感性的变化,为此段的亮点,但还在感动之内。)

门与路,真是天生一对如此玄妙的组合。路上挥洒汗水,门后收获惊喜;路上风雨兼程,门后自有既定的目的之地,作为对执着的人最好的回报。路给了我明确的方向,门给了我拼搏的动力。而即将走完一程路、推开一扇门的我,无疑是个最满足的人了。

(正面阐述门与路的辩证关系,并无特别之处,但这是扣题之处。)

我的路上有温暖同行,我收到了妈妈关切的电话,我也看到从不参加什么祭拜的父亲在普

陀双手合十给我许愿时弯下的宽阔脊背。那些时刻,我便握紧拳头,更奋然而前行。 (继续在父母关爱的细节中感动着,爱是我前进的动力。)

我的门需要我自己推开。有一刻我终将试练我的锋芒,在另一个圣洁的地方,仰望头顶灿烂的星空,我将依然微笑着面对一切,亦会如伟人一般在真理的大海边玩耍。

但我知道,我依然不能停止奔跑,因为大学之门后,自有另一条充满挑战的路,那里有我未来的阴晴雨雪,路的尽头,一定会在梦的渡口闪光。

(个人成长固然需要父母帮助,但更重要的是独立坚强。最后两段,用诗歌的语言作结,门后的未来,是一个圣洁的地方,在星空下,大海边试炼我的锋芒;通往门的路上,有阴晴雨雪的挑战,有梦的渡口在召唤。门和路成了意象,营造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意境,路上如雾似梦;门后手可摘星,文采尽显。)

总结:本文是一篇想象作文的典范。作者的心理词汇十分丰富,可以猜测,作者应该平时特别喜欢看国外的散文,积累有多丰厚。取巧之处有二,一是避开门与路的象征意义,从感动的角度来铺陈;二是将门与路的辩证关系放在篇幅的四分之三处,恰到好处。精彩变化之处有四,一是概述与细节的变化;二是抽象语言与形象语言的变化;三是思路上从路到门又回到路上的变化;四是句式上的变化。一篇好的作文,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必然是变化多端,才能让人眼前一亮,拍案叫绝。

推荐第2篇:浙江高考作文

2012年浙江高考作文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应发,羽纱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早生华发的苏轼两肩挺拔,须发飘飘的站立在黄州赤壁瞻仰着周瑜,誓言要功成名就。凄凄惨惨戚戚的国破家亡的易安居士站在汨罗江边凝视着项羽誓言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魂。素袍一袭的闻一多面对着已是满目疮痍,饿殍成河的祖国站在演讲台上,面对万万学生,激情昂扬誓言要驱逐倭寇于吾国。

从古自今,一辈辈的先人如同在一艘巨轮上的掌舵者,在漫无边际,浩浩荡荡,时而狂风骤雨的江面上,长风破浪,披荆斩棘的为我们把巨轮开驶到一片灿花烂漫,骄阳妩媚的陆地上。逝者已经离去,精魂永驻心头。但当人们在和平年代不用在流血拼命的时候,却早已将英雄们的精魂抛到了九霄参云外,不再仰鼻承息了。有的心甘情愿的坐在茂密如荫的茁壮的参天大树下拾掇着从路边拾捡来的瓦砾一般的玉石珠宝,有的舒舒服服的靠在已有百年年轮的树桩上乘风纳凉,好不逍遥,有的则两眼直直紧紧的瞪着一往直前的后继者们。

和风硕硕,青山叠嶂,溪水浅浅。一位须发冉冉,鬓角斑白的老者放下匆忙的脚步,驻足路边,说道:请跟我一起前往吧,翻过这座山,越过那条河,就可以到看到一幢金碧辉煌的圣殿并住进去了。树荫下的人们像已经连接了电源的电风扇的扇叶一般摇头并哧哧的笑着说:山间的凉风很是舒适,软软绵绵。说完继续做着刚刚停手的事情。不过多时,一位衣衫褴褛,精气十足的年轻男子跑过这里,看到这些不慌不忙的人们,说道:请跟我一起跑吧,听说翻过这座山,越过这条河,就会在一座金碧辉煌的圣殿里看到一位可以帮助每一个人实现他们梦想的君王。树荫下的人们不约而同的回道:拥有这棵古树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已经实现了。说完继续做着刚刚停手的事情。过了很久,一位扎着蝴蝶结的带着红领巾的小朋友气喘吁吁的停下来,看着路边的人们问道:你们是否看见一个爷爷和一位叔叔超着这条路跑过去,他们往哪去了。树荫下的人们齐手向小女孩招招手说:你追不到了,来跟我们一起吧。翻过那座山,越过那条河,是不可能实现的。

小女孩摇摇头,说道,老师说了,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我相信自己,泰山再高,也只能把大地作为基座,江河再宽再长,也有靠岸的堤坝。不再理会他们,继续往前了。

推荐第3篇:浙江高考作文

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恍然如梦,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仿佛眼前的一切都是梦境,可不会有人去打扰它,只是静静的坐在路边,看着事情发展的经过,一边鼓掌,一边思索——这就是一个成功者的经历。

人生如戏,但更如棋局,每一个都是棋手,即使你不慎沦为棋子也不需自暴自弃,你可以退出成为看客。为你真正“旁观者清”而重返棋局大杀四方时,你已初窥成功。

一元钱每个人都拥有,但当你拥有一万.十万甚至一千万时,你还会以五元钱为标准吗?不是每个人都能将俗事看轻,难得糊涂,所以孔子在世时提出中庸,老子在世时提出无为。

当你看见一个杯子中装满牛奶时,你会大声说“这是牛奶”,当杯子中装满水时,你会说“这是一杯水”只有将杯子中的东西倒了,放在你面前,你才会说“这是一个杯子”。所以第一个人心中具有想法.偏见时,是很难改变的。但成功者又不一样,他们又跳跃了一个境界。正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他已经拥有了旁人难以想象的财富,为什么不是买一幢海景别墅,几十辆豪车,隔三差五的开派对。人生如此,夫复何求。为什么还穿着几百美元的短衬衣,泡在一群大老爷们中开发什么操作系统!

也正如埃里森,甲骨文软件公司总裁,一个中年创业,老年成功的又一个“美国梦”他们的成功激励着所有人。但你不可否认他们曾经都失败过,但他们都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灵魂与身体分开,坐在路边,圆梦曾经的过往,从中反思到明白问题的关键才会鼓掌起身。最后将自己的人生推向另一个高峰。

俄罗斯方块告诉我们,落下的错误会累积;坦克大战告诉我们只是一味的进攻输的还是你......而简单的事重复做,你就是专家;复杂的事用另一种眼光看结局会截然不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坐在路边看风景的人,就会是你!

推荐第4篇:浙江高考作文.ppt.Convertor

2013年浙江高考书面表达范文

One thing I am proud of

(开头引言)During the course of growth, everyone has experienced a lot and has many stories,sad or exciting, it is these events that make upof our colourful life.Following, I’d like to share one of my proudest stories with you.

(正文叙述)The first day I went to high school, I saw some of my clamates playing table tennis.Amazed at how skillful they were, I was determined to be just as good.Later on, I often watched them carefully to learn their techniques.Then I kept practicing until I became confident enough to challenge the good players.At the end of the term I became one of the best players in my cla.

(总结感受)I am really proud of this experience, because it helps me realize that we all can fulfill our potential and achieve our goals through hard work.It also helps me better understand the proverb “Practice makes perfect”

One thing I am proud of

During the course of growth, everyone has experienced a lot and has many stories,sad or exciting, it is these events that make upof our colourful life.Following, I’d like to share one of my proudest stories with you.

One day ,I had breakfast and went to school.On my way, I saw a girl on the road, crying.I went to asked her what had happened.She told me that she lost her toy.I then helped her search for it .When I gave the toy to the girl, she said thanks to me.Although I was late for cla , I was happy because I helped others.

From the story I learned that helping others is a pleasure.

One day ,I had breakfast and went to school.On my way,

Last Thursday,/the other day,/on September 23,/

I was in a hurry on my way to school as usual after a quick/brief breakfast,

I saw a girl on the road, crying.I went to asked her what had happened.She told me that she lost her toy.I then helped her search for it .

I saw /noticed /found/glimpsed a girl in red on the road, crying heartbrokenly/softly/snifflingly .sobbing.I wentcuriously /surprisedly sympatheticallypitifully up to ask her what had happened .She told me in a low voice/ in a trembling voice/ eagerly/ hopefully /tearfully that shehad lost herlovely /pig / ted-bear toy.I then helped her search for/look for /seek for it everywhere/from here to there/.

When I gave the toy to the girl, she said thanks to me.Although I was late for cla , I was happy because I helped others.

When Ifinally handed the toy to the girl, she happily /cheerfully excitedly /gratefully said thanks to me, jumping and dancing away / with her eyes shining with sparkles / with her arms swinging in the air.Although I was late for cla , I was happy because I helped others./agirl in need.

He went into the claroomHe stepped into the claroomHe marched into the claroom

He stole into the claroomHe sidled into the claroomHe slidinto the claroom

He tiptoed into the claroomHe stamped into the claroomHe stormed into the claroomHe dashed into the claroomHe dragged himself into the claroom

He went into the claroomHe went into the claroom,cheerfully.

He went into the claroom, with his arms swinging in the air.

He went into the claroom, with tears in his eyes

He went into the claroom, with a book under his arm.

He went into the claroom, with broad smiles on his face/wearing a big smile

He went into the claroom, with his hand tied behind/croed

He went into the claroom, with his hand croed on his chest

He went into the claroom, murmuring sth.in a angry voice.

He went into the claroom, looking behind from time to time

He went into the claroom, followed by long-haired girl.

He went into the claroom( into a text)

He went into the claroom, with a thoughtful expreion on his face, wondering if he had ever seen the person on his way to school somewhere before, for the person gave him a long and thoughtful look, which reminded him his father…….

推荐第5篇:浙江高考作文满分

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名师点评2015浙江高考作文

一、考察思辨,立意明确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不出意料还是考察思辨类型的题目,二元思辨似乎已经成为如今话题作文的主流形式。在命题形式上看,如今的高考作文题目越来越规避单一话题角度,越来越喜欢从二元关系的角度进行考察。

我们更应该知道,这样的变化还仅仅是开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灵活多变的新题型,套用老旧模板已经不再是临场的“万金油”。未来几届考生对于这样的形式一定要重视。想在考前临时抱佛脚的考生,一定要正视现实,看清趋势:如今的语文考试拼的的实打实的实力。谁要是在偷工减料上枉费心力,高考会还以最惨淡的现实。广大高中的同学要迅速调整学习思路,抛弃所谓“答题公式”“必备素材”“作文模板”,拒绝生搬硬套的模式。

今年的浙江作文题目,体现了浙江卷一贯的求新求变,稳中有变的特点,堪称是花样迭出。今年考察思辨,但是本身重点,并不在思辨,所以立意的角度很明确。“文如其人,或者文不如其人”,只能从这二者中选择其一,要么写“文章能够反映作者的思想志趣”,要么反其道而行之。和去年的“门与路”,首重思辨是不同的,去年的题目立意可谓千变万化,今年的题目在立意上十分明确,故而考生不太容易出现立意的问题。

二、从比拼思路到比拼底蕴

考察思辨,但是本身重点不在思辨,那么重点在于什么呢?

今年的“文章与人品”和去年的“门与路”相比,如果说去年是比拼思路,那么今年就是比拼底蕴。今年的题目在立意上十分明确,考生在立意上不会存在太严重的问题。虽然立意明确,但是今年的作文题目在素材的要求上,难度倍增,一定要是文学家或者是艺术家的例子,而且考生要明确作家和作品之间的关系,既要熟悉作家,更要熟悉作品的风格志趣。一言以蔽之,今年比拼的是底蕴,就是要和老师“秀文化”。

笔者认为,这也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全国作文题的倾向于防止套作,要求考生在考场上写出真情实感(或者说真实水平)。如果在立意上过分限制,考题势必会走向极端(偏、难、怪题盛行)。人为设置的障碍也不利于考生发挥,立意或者说想法灵活多变,无法用一个尺子去衡量,所以考察考生的思辨能力,不如考察考生的文化底蕴和生活积累,见多方能识广。既然不能走万里路,至少要看万卷书。这是未来的趋势,

1

从强调传统文化,到语文考试重要性的逐步提高。未来的语文绝对不是“没什么好学的,最后大家分数都一样”,所以千万不要在高中的起点埋下一生的隐患。

三、文体限制

今年的题目要求是“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并同时要求:“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虽然没有明确要求文体,但是今年的题目并不适合写成散文或者是记叙文,最适合写成议论文。这也是这两年浙江卷的倾向,议论文文体在整体上占优势。当然,浙江卷本着求新求变的思路,未来也可能会在文体上大胆突破。从今年阅读继续考察小说可知,文体倾向性的突破也不是不可能的,极有可能会出现像“忧与爱”这样,特别适合写成散文或者记叙文的题目。

四、以不变应万变

面对千变万化高考作文题,我们要“以不变应万变”,最根本的莫过于思维品质的提升和写作功底的夯实。这两年的作文题目已经明确提出了对于考生思维品质的要求,不管怎样的立意和理解,都要求考生们有严密清晰的思辨和扎实深厚的功底,浙江卷一直比较重视的文学底蕴和文字的美感,也会在思辨的过程中,成为文章制胜的关键。

操作篇:

一、关于立意

今年浙江卷的立意明确,不在立意上过分为难考生。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古人常言,言为心声,文如其人。题目可以包含两个意思:一是文载道,诗言志。诗文应当直抒胸臆,发自肺腑,忠实地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二是文如其人,从作家的作品中可见其人品、志向、情趣。

或者同意第二个材料中所给出的立意: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並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

二、关于素材

今年的作文题目,是一个衡量阅读量的题目,那些平时有积累,善阅读,勤思考的学生,较容易写出文情俱佳,内容充实的作文,反之写文章时就会捉襟见肘。

今年的作文题,可供采用的例子非常多,比拼的就是学生的阅读量。首先,如果储备丰富,那么最好避开大家都写的素材。储备不够丰富,那么就要要在思路上下功夫。大家都写的素材,我角度新颖;大家都用的例子,我观点奇崛。

我们讲过的沈从文、史铁生、三毛、张爱玲、摩西奶奶、柴田丰、村上春树、顾城、伊丽莎白•毕肖普、木心、余秀华、辛弃疾、纳兰容若等等素材,今年都能完美的写进作文,正面的文如其人的例子:柴田丰作品乐观积极,正像她孩童一般的心境。三毛的作品灵性自由,无牵无挂,不受拘束,正像他的人生浪迹天涯,四海为家。史铁生的作品《命若琴弦》、《务虚笔记》向人们昭示了他坦然面对生死,超脱生死,追问人生意义的生命历程。反面的例子,比如顾城,比如歌德,比如郭沫若。

笔者这里要稍微强调一下人物素材的美化,美化的方式用很多种,根据今年的题目,最好最合适的方法是“秀文化”,也就是,引用作家作品来进行美化。

例如写张爱玲:“文如其人,不论是《倾城之恋》中那一恋倾城的悲歌,还是《半生缘》里那一场水

2

月镜花的痴心,不论是《花凋》、《流言》还是《小团圆》,她的作品就是她的人生,她作品如同她的人,精致,市俗,哀伤,苍凉,但是美到极致。她是旧上海的一抹月影,满盛着苍凉的底色,倾诉着人生无尽的波折流转。张爱玲,一个众人眼里的传奇,一道时代转身的苍凉背影,一抹时光拂过的岁月迟暮,一缕昔人独憔悴的美丽芳魂„„” 例如写沈从文:

“每当想起心中的《边城》,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家人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那是沈从文笔下如水流远的湘西,那是沈从文笔下烟波微茫茶洞小城。那是一个如风般飘渺飞逝的梦。”直接引用边城的段落,既显得有文化感,又显示出考生积累丰富,但是我们都知道,课上我们就记住了这么一个语段。

或者用画面法。顾名思义,画面法就是先展现画面。孩子们可以从画面入手,将读者引入作者的作品当中去,让作品直接说话。其实事例也可以这样展开:

夕阳如血的撒哈拉沙漠,天际是一轮红日,远处是隐隐驼铃,黄沙漫卷的沙海中,一个清瘦的身影,像风中舞动的百合徐徐向我们走来。那是三毛,从她的书页中走来,从《撒哈拉的故事》走来,从《梦里花落知多少》走来,一个诗意灵动的女子,她手捧滚烫的黄沙,成就了那最美的乡愁,一个人万水千山走遍,看到了最美的风景,也找到了人生的道路„„

三、关于结构布局

最后,我们再来讨论一下架构问题。关于很多老师强调过的:反复压中心词、首段引材料出论点、注意字迹等问题笔者在此不再赘述。笔者知道孩子们都可以做到,但笔者希望孩子们在结构上处理合理的分段外,可以做到漂亮的首尾呼应,这在判卷老师看来是代表着你思维的一个闭合性,完整性,是极容易加分的。那如何做到首尾呼应呢,其实做法很简单,就是在第一段可以插入一个艺术化处理,也就是插入一个情景。关系型的题目不容易引入意象,所以我们选用课上讲过的情景法,我给孩子们写过各种情景,只需要把作品和作家引入情景即可,比如星空,星夜,月下,然后在结尾点出即可做到首尾呼应。例如:“朦胧的月色,轻纱漫卷,轻轻的拂过窗前,灯下展纸,那些动人的句子像泉水,像细雨,像眼前的月色,悄然入怀,看着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我仿佛„„”,孩子们在叙述完情景之最好直接阐述主题。然后在结尾再次呼应提及,“月光下,我看到那些作家从书页中走出来,向我微笑,向我倾诉,我我读着他们的作品,就像和他们在月夜谈心„„文如其人,真的没错”

因为时间关系,仓促行文,难免错漏,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品·格(59,39,48—58—60)

人品之于格调,犹如花之于瓶。花美,自玉瓶相衬。而空得一只精致优雅之瓶,未必得一奇绝独美之花。

故有贞行高节之品,其文之格调必卓然清洁。而虚附格调之风雅,未可知其人品之高下。

抱朴子有言曰:“朱绿之藻,不秀于枯河。倾山之流,不发于涸源。资不厚,则其惠也不博。才不丰,则其辞也不赡。”没有高洁的人品,犹如干涸的河道,无源的山泉,怎么可有会有华丽的水藻,不尽的长河?古今中外,凡性情贞洁高尚之士,其文无不充满了生命的深邃。那是颜真卿的“政可守,不可不守”的宽原磅礴,是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坚定追求,是谭嗣同的激昂鲜血,是鲁迅的辛

3

辣笔墨,这样卓然不群的格调,是铮铮风骨的再现,是人品操行的反映。

有不俗的人品,方可有不俗的格调。但竟有不凡自命风雅的斗方名士,以为有了不俗的格调便可逆推出自己“不俗”的人品。他们的可笑之处在于,格调的高雅与人品的清高之间,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等号。当年乾隆皇帝盛赞赵孟頫赵体之矫健流畅,认为其字“柔中自有镔铁骨”。郑板桥则不以为然,直言其字谄媚,“宋之降臣,何骨之有?”字且如此,人亦如是。那些投降失节的汉奸中,不乏有不同于俗的文章格调。他们纵有如此之格调,却依旧难觅半点不俗之人品。这份不称其人的反差,犹如明镜不幸遇嫫母,良砚不幸遇俗人,宝剑不幸遇庸将。实为格调之不幸也。

因此,格调与人品,用数学的推论方式来阐释,是单向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与其附庸风雅地渴求一份格调的虚无外表,不如坚定不挠地精炼一份不俗的人格。在那段对人格人品的追逐之中,哪怕前行之路充满困难,黄沙漫天,荆棘刺足,你依旧会发现那份不同于俗的格调,只不过一直陪伴于你。而当你放弃人格,放弃操行时,这份不俗的格调,却已自顾自地离你而去,反差之大,只会使你继续咬牙坚持。

而当我们坚持这份人品,追求这份人品时,与这同来的,不仅仅是不俗的文章格调,还有更多更深邃的生命意义。那是对生命的认识,对生活的理解。这份格调不再拘束于锦心绣口的文辞,而外化为整个生命,渗透这拥有不俗人品的灵魂。

黄虫至秽,化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变为萤而耀彩于夏月。于人品,心既写之,定能使格调化腐朽为神奇,臻于一份生命的淳真。

雨落花蕊,甘苦各现(58—60)

写文如金圣叹先生曾说:雨落花蕊,甘苦各现;水入容器,方园自明。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忠实地表达着自己与内在世界的一致。

然而这种一致的自洽性是可以作伪的。古今中外,沽名钓誉者甚多,虚情假意者亦不乏,然而此高雅非真脱俗,只是扯着喉咙模仿他人。灼眼之下,东施之态,邯郸之姿,便一目了然了。

胡兰成与汪精卫,都是旧中国深负文才之士,前者惹张爱玲的青眼。后者也是留洋海外,为文直洌。然而在他们叛国之前,并非没有行为与文章中的表现,如同王维的辋川之作,看似清远超然,实则渴慕朝野,其高雅之真假,若与鲁迅的话、倪瞻的画相比便一目了然。可以说,作品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性格看似的背离,实则虚伪的矫饰,经不起推敲与比较。

张中行先生在《负喧谈话》中评价朱自清先生性情敦厚,行事澄明慢条斯礼,这与我们在《背景》中所想见的那个朱自清,在《荷塘月色》想见的那个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独步踱步的朱自清是一致的。先生一直嫌自己行事拖沓,希望形成雷厉风行的性格,然终不果,这在他的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他始终是一个睿智的思想者,冷静的观察者,更非以奇诡辩论,波动跳跃的思维来让我们折服的斗士。这是每个人诚心正意行文行事必然的结果,如雨落心蕊,甘苦者观;水入容器,方圆自明。

世界如果显得凌乱不堪,是因为看他的眼睛凌乱不堪,因为读他的心凌乱不堪。这是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爱默生所说的。一个人心中怀着怎样的情感怎样的态度,世界就呈现出什么模样什么恣态,而再经过言语加工后的表达,自然就呈现怎样面貌与味道。

古之学也,入乎眼,著乎耳,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这便是说人的行为是与心里的观念学识互相协谐的。

4

林语堂先生在评价莎士比亚时说:对一个作家最高的评价,是他像大自然本身。他并不打扰世间一切事物的配置,他只是观察、感受、记录并最终离开了。这似乎反对了作品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一致的观点。因为“天地无情”,往深里说,这却是个论题最好的佐证,作家要作到绝对客观,首先是摒弃了偏执与自我的偶然性的,尔后以绝对的冷静与疏离面对万物,才能做得到莎翁这样伟大。他是容器,却要以近乎无形,因此他的作品“豪华落尽见真淳”,他的性格是近似自然的公正与客观。如同一切美是无蔽的真理之显现,他的剧作便是他完整人格的映射,近几完美。

俗务,在诗人笔下便是诗,在哲人眼中即是思,在凡人看来仅是事。此间真意,真如才子金圣叹所言,“雨落花蕊,甘苦各现;水入容器,方园自明”罢。

我手写我心(58—60)

明代公安派作家有着这样的为文之风:“为文必独具一格,不拘性灵,非以自己的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在我看来,这便是对“言为心声”的最好诠释。

你心中汩汩然流淌着的是什么,你笔下流淌出的也应是什么。怪侠金圣叹有二十四个“不亦快哉”流传于世,那便是他的心中所想着的人间愉快。但现今社会或者说是古今社会上总有艺术家不能使其为人与作品相称的现象,究其根源,原因大致分为两种。

一类是作家在虚名浮利之中失去了自我,沦为了全为稻粱谋的“作家”。李绅因为写《悯农》而闻名内外,却不想他后来竟成了一个奢侈无度的豪绅,他的为人也就不能与诗中所云相称。另一种情况便是难言了,虽有“物不得其平则鸣”之说,但在一定的社会压力下,有时“鸣”却是极为困难的。李贺诗中雄奇的想象,奇诡的诗风看似另类,却恰恰包含了他怀才不遇之悲愤。至于晚唐李商隐,其眼中的蜡烛泣泪也是他的胸中之苦闷,只是无法直接诉诸笔端。

曹丕《典论·论文》中有言,“大丈夫见意于篇籍,寄身于翰墨,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名声自附于后。”在科技发达言论自由的今天,我们应强调“我手写我心”,而不是无病呻吟或是穿蠹经史,一个现代公民应能够并且能够恰当地发出自己的声音,用文字指点江山。

现今社会已基本没有“难言”的限制,我们要做的便是守住一颗本真的心,不沉浸于蜗居虚名,而忘记文字本身所具有的唤醒人类良知的作用。作家陈远曾在访谈中这样说道,美的本质是真,倘若过分追求美以致失了真,便背离了写作的方向,先有真后有美,我手倘若写的不是我心,而是一些矫揉造作的故事,那么美就不会存在于这些文字之中。

先为真人,后为真文,此美之所源也。韩愈笔下的李愿便为一真人,他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于是他成就了隐士的美名。我想,真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而且,这种真实的灵气也会通过文字展现出来。

我手写我心。长杯芳草,喜木美竹,皆可入心,皆可入文。不必拘泥于外在而含真,穿过重重花径,自有云白山青。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59—60)

古言有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笔与文字都是人内心思考的外在反映,思考从心中流转到笔上,思想的味道也从纸上盎然而生。在我眼中,拥有高雅格调的诗文,它的作者也是一位身着白衣、飘然空灵的人吧。

5

翻开中华文化的长卷,各种文学瑰宝展现在我的眼前:“拔剑四顾心茫然”到“明朝散发弄扁舟”是李白追求内心的真实写照;“会当凌绝顶”到“恨别鸟惊心”是杜甫从年轻到得年迈的沉郁;“此情无计可消除”是李清照柔弱的思念;“竹杖茫鞋轻胜马”是苏东坡看透人生的豁达。他们中的任何一人,拥有的无非是一颗赤诚之心,墨水像心头之血一般汇聚成文字洒在宣纸上,昭示着不同时光交给不同的人带来的不同感受,也昭示着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品味和格调。

我的老师、母亲都对我说过:文品即人品,没有一颗对文化的热爱与敬畏之心是很难创作出积极向上的作品,也唯有立足自身而心系天下,才能真正深刻体会到文字的力量,文字就是作者心灵的表达,在思维与文字的转换过程中,是很难再有人为这添加的。吕不韦曾写道:欲论人者必先自论。能够写出清水芙蓉般文字的人们,想必他们的心灵也是经过了污泥的阻塞与干扰,但仍然洁白无瑕,并保留了那一份难能可贵的静气吧。否则,怎么会有如此美妙的绘心之笔,描绘出他们如此美妙的意境?

性情褊急则行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种源自灵魂深处的自悟与淡然是无法被复制与模仿的。老子有句话叫: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在我的理解里,这同样适用于文字和思想的关系:一个总想着捷径,速成的人怎么能写出站得住脚、思想深远的文字呢?一个踮着脚的灵魂,怕是一推就倒下了吧,语言、文字是“文”,内心思想与灵魂便为“质”,文是很难掩盖质的,所谓文质彬彬,便是锦上添花,美上加美了。

如果没有海伦·凯勒那颗不屈与渴望光明的心,又怎么会有“像明天就要死去那样活着”的文字;如果没有魏征那颗忠诚善良的心,又怎么会有《谏太宗十思疏》中朗朗诤言;如果没有周国平那颗深邃而高远的心,又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哲思洋溢在他的文字之间。这样看来,元好问的“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是不是失之偏颇了呢?

人的内心影响的更是一个人的思想、灵魂以及风吹过来带着的他的味道,这便是人最纯真的地方,改变不了的地方。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轻嗅文骨的芬芳(58—60)

傅庚生先生在《中国文字欣赏举隅》中抛问:“后生学者,文与心道契否?”有人笔底波澜万丈,心中槁木死灰;有人拊掌大乐,文饰不堪,徇名逐利;有人天生洁癖,抱璞守真,留恋理想国;有人拍案而起,剖心烛照,敢放一把野火,泽被寰宇,笔谈间气吐霓虹!

“性灵彰道著,文骨载风仪。”这是梁漱溟先生《究于决颖论》中对我辈殷殷的企盼,文品人品,诚有二律背反之意。我们这一代的写手,又该如何认识此间命题,如何安放自身,达到两者圆融之境界?

不可否认,作者格调趣味与作家人品背离并非罕见。艾布拉姆斯于《镜与灯——文学批评原论》中将其斥为“解密过程”,作者、载器、读者、时代四者循环返流,四元素也难以逃脱“横态性欺瞒”。冷眼旁观,《被禁锢的苦恼》中朱沃什·切瓦夫执借鹰隼双目,锐意指出集权时代俄罗斯作家沦为“夜莺群像”,文骨分崩离析,人格成为悲剧附庸;纵观中国文脉史,沈括著《梦溪笔谈》,可谓等身煌煌,但却在政坛迷雾中堕落朽垮,鬻声于物,为苏轼的坎坷仕途复添艰险。究其根源,这些作者并非将心魂血肉潜入文章;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将文字作为可耻的工具,即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中指摘的“横态木偶”。毫无敬畏,毫无热忱,毫无神圣与崇高,他们就像敏锐而贪婪的渔夫,慢慢拉起渔网,渴望从虚空中找出某种宝物。文章为其操纵奴役,其本身复为功名利禄嘲弄把玩,果真是莫大的讽刺与侮辱。

6

我们这一代,又该如何保持文学的纯洁性,达臻“真文学”的艺术之境?我以为一在读者,读者可谓是卡夫卡式的“判官”,得秉持着清醒与镇定,不被妖艳可人的文辞灼作而眩晕,可以借鹰隼锐利之眼,剖开艺术的真境实例。北大有个传统,叫“沉潜”,沉入艺术的源头根蒂,潜进人生的幽微百态,从而抵达人品文品熔为一炉的高超境地。做到“沉潜”,便能拨开重烟迷障,直与作者对话。

二在写手,即我们本身。就像《中国哲学史》中胡适先生所说:“文”道不是漂亮虚荣的外衣,而是本性的呐喊与沉思。这声呐喊,理应震撼天地,就应发聩蒙昧之心,我们在屈瑞林大师《真挚与诚实》中听见,我们在福柯《疯癫与文明》的“失落天真”里听见,《俄狄浦斯王》中的勇士啊,不愿沉湮于鼾声、风,趁筋骨未钝、腕血未冷,向世间问一问来此的意义,不正是我们的写照?

父亲曾笑谈,年轻的夜晚,躺在床上浑身颤栗,想到什么半夜摸黑点起蜡烛,光着膀子抓起笔就写,我从小便“雄心勃勃”想成为作家,每当获得师长的肯定,外面的嘉奖,父亲总要提醒我不能让文骨背离了人的风仪,拿出季羡林研究吐火罗文的真挚,陈寅恪力挽史澜的魄力,梁启超冰鉴灼灼的温度,感化他人,圆满自身,所以说是“几时借得冲霄浪,虽死望峰亦从容”。

行文至此,轻嗅文骨的芬芳,诗人的声音也不必低吟: 爬学史乘扶丛残,文章存轶堪颠沛。 抛弃诗兴青云见,自誓夜阑热肠心。 足跟踏破关山路,眼底空悬海月秋。 龙泉隐箧锋未减,势将重掌扫烟冥!

且以作品论英雄

自孔孟以来,我们的阅读方式、欣赏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论世”。我们大多认定“文如其人”,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

我们很容易理解“言为心声”,也即作品反映其人品。所谓“郁结乎心而发乎声”,作品本身定然有着作者个人人品的渗透。引美学家蒋勋之言:“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句,我认为不是诗歌上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同样是一堆白骨,很多人走过去了,却没有看见”。试想,若是杜甫没有忧国忧民之心,又何来发自肺腑之言?伟大的心灵,投影在文学上,依然是伟大的作品,是高尚的品性。

然而这并不是说高尚作品背后一定是脱俗之人。我们从小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读犹太人斤斤计较、视财如命的险恶心肠,末了明白人不能为金钱奴役,要追求人性上、人品上的美与良善——但事实上呢?莎士比亚成名后的岁月一直为钱财奔波。他敛钱如命,甚至发放高利贷敛资,更因一家人无法如期还清财物而气急败坏、对簿公堂。这时候我们再看元好问的“文章宁复见为人”,便显得格外讽刺而引人深思了:高雅的作品并不能看出写就它的笔杆人品如何。如此,你又怎能像孔夫子一样操琴无数、推演其人为文王;又怎能像孟夫子一样“知其人、论其世”呢? 既然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未必挂钩,那又何必纠结其人品如何?人类的文明本身就是宽容的,它看重作品本身。所谓“文以载道”,作品之“道”,为其根本。我们不妨说,如果一部作品传递了人品的真、善、美,读之令人动容、发人深省,那它就已经达到了“作品”所应达到的目的,至于作者本人如何——你无法从作品中推知的情况是可能发生的——并不在对作品的考虑范围之内。作者或许依靠作品而不

7

朽,但文学史最终告诉我们,它保存的,是“不朽的作品”,不是“不朽的文人”。

所以我认为,面对作品时,要且以作品论英雄。我们固然尊敬杜工部的情怀并愿意将其内化为修养,但我们也能从《威尼斯商人》中汲取正义忠诚的不竭力量。作者终将逝去,其人品也会销蚀不见;但一旦其作品高雅,便足以光照千古、惠泽古今。作为重,道为重,人品须臾如苍狗,应以作品论英雄! 【点评】

“且以作品论英雄”,依靠作品,作者或许不朽;但流传下来的,终究是“不朽的作品”而非“不朽的文人”,表现出对论题的到位把握,又体现出对内涵的深入思考,视角极其巧妙。杜工部的忧国忧民之心与发自肺腑之言的千古绝句,令我们肃然起敬;但莎士比亚的敛财如命与《威尼斯商人》追求人性的至善至美,同样能让我们汲取正能量。行文充满理性思辩,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一杯春醪寄余心

唐有刘白堕脱俗隐于市,善酿酒,饮之香美,经月不醒。游侠语曰:“不畏张弓拔刀,但惧白堕春醪。”一杯春醪,寄着他一生的志趣,一生之作,亦携着你品性高低。

冯骥才曾道:“植物死了,将生命留在种子里;作家死了,将生命留在作品里。”“言为心声”,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常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或无意的性格流露,或刻意的志节寄托,作品以其穿越时空的永恒与广远,承载着作者的追求与修养。

百家争鸣,各有其芳华。若你的歌声不现出你最独特的嗓音,盖只能湮没于喧嚣的人世。庄子汪洋恣肆,老子凝练沉稳,墨子严密周全,韩非子肃穆苛刻,则《庄子》抑或《道德经》,《墨子》抑或法家大集,无不承载着其独特见解、个性思考。台湾云门舞集享誉全球,其舞姿脱俗超凡摄人心魄,而其门下弟子亦无一不是高雅养性之性情中人。作者与作品如人与影,映照着彼此最真实的内心,而它只有你将最真实的生命投射,作品才能温润如玉,毫无杂质地现其熠熠光华。

人在成长,作品亦在成长,如影随形中,两者的生命都登上更高山巅。龙应台年轻时生活在唐朝,热情奔放,文字或“横眉冷对千夫指”,抑或“俯首甘为孺子牛”,都是其性情之真,与作品携手胁肩,向更深阔的远方迈进。俄国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的人生起伏,其诗作亦从少女的幼稚转为熟女的沉稳。作者与作品如一对孪生胞弟,在时光的磨蚀下恣意成长,从一个方面,我们得以窥见另一方的性格。

而元好问曾道:“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作品格调与其品性的背离,有时并不是性情相伴,或是作者在作狂野挣扎,或是反其道愈见其力。顾城的诗天真纯朴,他却亲手杀死妻子;凡·高的画绚丽奔放,他却癫狂割下左耳。我们能说他们的品性恶劣、思想卑劣吗?当世界以痛吻我,我在报之以歌后,内心的苦苦挣扎或蒙蔽我纯洁的心,而内心会在我手遗留中卓然于世。卢梭在《忏悔录》中极尽猥琐之能事,而谁又能否认他卓然脱俗的品性、高雅勇敢的追求呢?作品与人当面的背离,实则乃内心更坚定的追索啊! 当今社会人们热捧的“雅作”,却不知“雅作”之作者粗鄙无知,而耻于那些外表粗鄙之人,浑不知其作品华美天成、淳朴自然。悲哉!悲哉!而我坚信,那些枯灯夜雨下的荒江野老,剑指连营而无畏,笔削春秋而令乱臣贼子畏惧,定会与作品一同矗立于民族之巅。

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在这急景流年的时光里,哪一杯才是真正寄余心的春醪呢?

8

【点评】

刘白堕、冯骥才、庄子、老子、墨子、韩非子、龙应台、安娜·阿赫玛托娃、顾城、梵高、卢梭„„如线串珠,如数家珍,使原本较为抽象的“作品与人品”变得真切可感。“下笔如有神”的背后必然是“读书破万卷”的文化底蕴。

赏之以文,考之以史

古人云:“文如其人。”不错,阅读时总有此种体验:朗读唐诗宋词,体会到李白的狂放、杜甫的忧国忧民;品读近现代文学作品,仿佛看见海子的不羁,林徽因的柔中带刚„„文章与作者本人总是相似的,好像父母与孩子,血脉思维息息相通。

但,总有例外。

金人元好问就认为“文章宁复见为人”,作品有时甚至会背离人品,呈现出虚伪的作者,这又作何解呢? 实际上,这两种理论并不矛盾。性情确实影响文章,但影响的是“心文”。这种文章本就是作者抒发内心世界所作,字字皆关情。书写之时,作者力求将内心的所感所思用有限的文字极力展现,恨不得泣血成句。如此写成的文章,常常带着某种历史也抹不去的光辉。就好像《报任安书》,哪怕让一个早将司马迁的故事烂熟于心的人来阅读,心痛也是免不了的。

与之相对的是“用文”。这种文章总有某种实际用途。高尚但贫困的作家可能写下流作品换稿费糊口,小人则以修饰之文博取功名。这种文章,如何不背离作者人品? 两种文章鱼龙混杂,被蒙骗是免不了的,因此,我们才要赏之以文,考之以史。

“赏”,文章是“赏”的。我们阅读,便是在欣赏,欣赏文辞佳句,并试图从字里行间拼凑出作者的形象。但这形象也只作欣赏用,若拿来作严谨的论述,未免太过轻率。在未分清心文与用文之前,这个形象只是我们的美好期望,并非作者本身。此时,考之以史就是必要的了。史料中记载的作者生平、他人评价是比文章更直接的存在。就像一句打猎俗语所说:“熊大窝里怎样,才是怎样。”作者在生活中怎样,人品才怎样。

高尚的作者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心文中均是高尚的,此时考之以史能更深地剖析他的精神内涵,将他的文章与人品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有益无害的。而就算遇上用文,我们也能了解到个中缘由,作出客观的评价。伪造者在史料面前是无处遁形的,花言巧语的功名,骗得了一世,骗不了百世。

赏之以文,但文章并不是全部;考之以史,史文结合,作者的真实才清晰浮现。以如此客观之态度品读古今作品,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作者,获得超越区区一纸文字的精神体验。

【点评】

在大部分考生拘泥于笼统地探讨“文品”和“人品”相关性的时候,本文作者另辟蹊径,以“心文”和“用文”来为“文品”分门别类,区别议之,不落俗套,让人眼前一亮。进而提出的“赏之以文,考之以史”,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似曾相识燕归来

现代刑侦理论中总有凭笔迹辨人一说,因为一个人再怎么隐藏、伪装,流在骨中的血脉是不变的,而

9

笔迹如是,文章亦如此,于书山稗海中沉潜含玩,钩沉觉隐,一旦发而为文,纵有千万般隐匿修饰,字里行间总是风流个性,不可抑勒。

普鲁斯特早年时发表过一些小说与评论,纵然与举世闻名《追忆》一文相差颇多,不论从语气还是行文方式都有不同,但若仔细品味,他那对于细微事物的把握自始至终都融在了文章的骨子里。“气味与滋味却会在形销之后长期存在”,它们“以几乎无从辨别的蛛丝马迹坚强不屈地撑起回忆的巨厦”。他的风格就如同他的气味,别人模仿不来,他也去除不了,无论是什么内容,挥之不去的总是“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

所以,不论是作家还是平凡人,一旦拿着笔写下字,就相当于把自己的思维、人格的一部分展现出来,而历史洪流可以湮没人的生理性存在,却永远无法改变人的思想存在,那么文字便是传递思考与精神的最好载体,即使手稿丢失,复本重印,一个人留在文章中深层次的精华却会在时间的积淀下长盛不衰。哪怕他故意戏弄人世,隐藏自我,句式可以转换,语气可能颠覆,但文字中埋藏的个性和独有的特点总会在不经意间表露出来,值得我们玩味深思。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想,大师大多在时间上离我们遥远,如果没有这些可以彰显其风骨的经典之作,他们又怎能令我们无端钦慕?“似曾相识”的绝不只是表达方式,而包括一个人的血的烙印、思想的高度、思考的方式及其独特的“掌纹”。

就像伍尔芙自然流露的女权主义思想,哪怕在《墙上的斑点》中也略有体现,而古斯塔夫·福楼丁的细致与抑郁即使在这样明快的“我注定了要做诗歌风琴的手摇柄,而你要为你爱的生活而生”一阙情诗中都能流露,更不必说大先生的战斗、批判与血性。艾略特的哲学思考与反省,“山的那边,雷声轰鸣”。就算是当年法国一位著名批评家模仿意识流大师乔伊斯的笔法挑战意识流小说,大众仍能从一个个细微之处看出他的独有风格。毕竟,“似曾相识”不只是普通的一个词语,它能让人们循着气味,找到当年给你以震撼的那只燕来,无论它是否回归,熟悉之感早已汇入骨血,化为纯酿,让你在作品中沉醉入迷。

纪伯伦曾写道:“死亡改变的只是覆盖在我们脸上的面具,农夫依然是农夫,林居者依旧是林居者,而将歌声溶入微风中的人,他依然会对着运转的星球歌唱。”作品中深层思考就如同那个歌唱微风的人,无论面具怎么多样,你仍然可以看见那最本质的东西,毕竟“似曾相识燕归来”。

【点评】

丰富的阅读方能让人自如驾驭文字,经典的浸润方能让人深沉思考问题。“似曾相识燕归来”,诗意文字的背后是考生对古今中外经典名著的“沉潜含玩”、“钩沉觉隐” 。

殊途同归

青瓷缸中戎戎水影,养的是水仙清丽;污泥塘里深深沼洼,养的是白莲洁净。倘若人品是哺育艺术的土壤,为何白莲见不到泥土色,闻不见土壤气?性情急徐固然可从字里行间略窥几许,而人品一说,实难揣测。然而我们欣赏艺术,并非一定要读作者生年,只要骨子里渴望开出一朵好花。

“诗歌只与诗人有关的想法是反诗歌的。”马尔克斯如是说。尤其到了革命时,艺术的种子似乎满战场撒播。犹记得铿锵的《马赛曲》响彻巴黎,《自由引导人民》的画作擎起战旗,然而法国国歌作曲词者鲁热,不过是个上尉,甚至在战争的后程抵触革命,像个懦夫一样度完余生;画家德拉克洛瓦倒是“法国革命的种子”,自信勇敢,连素描的笔触都不愿收敛,作品的格调趣味惊人地一致,可性情人品确是云泥之别,可见艺术,从不是人品忠实的镜子。然而我想,作品之所以得以流传,必有其唯一的批判标准。肥

10

沃的黑土,美丽的红壤乃至贫瘠的黄泥,因为一致的追求,都能生长出哺育人性的大麦、稻谷与青稞。

作品的格调趣味未必与人品一致,却一定与内心的追求吻合,国家危亡之时,懦夫鲁热的笔下也流淌出了“向前,向前,祖国的儿子!”这般的字眼,而在浩瀚的宇宙真理面前,好与人计较、抬杠的牛顿才俯首为真理海边拾贝的孩子;法律的殿堂前,口吃敏感的毛姆滔滔不绝,语带机锋;书法的恣意中,好顺手偷人字画的米芾潇洒挥毫,尽是大家之风。

因为追求了共同的自由、真理与美,作品才被称为艺术,而追求,从来不由人品决定,忠实于内心的艺术家当然可以字如其人,言为心声,而被生活的苟且压弯了腰,被人性的阴暗绊住了脚,依然追求着正直与光明,不正是艺术最强烈痛苦的诗意吗? 北大教授孔庆东近日发微博称莫言常说的家境没落、常日饥寒全是谎言,还附图一张,上头的小莫言穿着棉袄,虎头虎脑,很是可爱。所以我们该要求艺术家什么呢?村上春树说:“我们是一群日复一日真诚地制造虚构的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人品很难达到一致,但我们可以在虚构中要求真诚,那是一颗热忱地为人类共同的光明挣扎的心。莫言的村庄充满了人性的残酷与温暖,既然有所收获,便不必苛责作者的童年是否充满谎言。诚如不必劝凡·高戒酒,让鲁迅戒烟,要知道他们都是脚踩在污泥之中,而把手伸向满天星辰的人啊!我们自己都是这般口是心非,便只顾欣赏艺术,何苦纠缠于多变的人品。

艺术家一生都在难以实现的格调与人品的一致中挣扎,而他们因为同样高尚的追求觅得一致的归途。 我虽然知道这条路难找也难走,但也愿南辕北辙。我希望有追求引路,让我的文字、我的人品携手并肩,一同前行。

那是不同人品,一致而永恒的归途。 【点评】

考生从艺术欣赏的视域探讨人品多元化与作品内容的关联度,提出“作品的格调趣味未必与人品一致,却一定与内心的追求吻合”这一貌似矛盾实则统一的命题,观点新颖而又深刻。

11

推荐第6篇:高考作文浙江卷

2018高考作文浙江卷解析(带范文)

一.命题说明:

本题来自2018高考浙江卷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

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二.命题方向

浙江思想:国家认同 浙江精神:社会责任 浙江文化:人文积淀

三.审题

限制性 1.“作为浙江学子”这是地域限制,又是思考的出发点——引导学生要站在自身立场,以自省自审的方式来看待这几句话。特别要提醒户籍在浙江外省学子,也要纳入这个范畴考虑。

2.“站在人生新起点”属于时间限制。暗示学生高考结束走向新一征程,肯定会有全新的思索。

3.“体验和思考”则可归属为文体限制。特别关注两个词语中间的“和”!“体验”当源于考生的生活经历,即在生活中得到的感受领悟;“思考”则是自己基于感性“体验”后的理性思索。

开放性

1.“作为浙江学子”中的一员,你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想法感受,写出符合自己特色的作文:发挥自己的文体特长,写自己最有“体验和思考”的内容。素材可以自己撷取,内容可以自己剪裁,况且体裁又不受限制,可以说,每个考生都能不假思索地说出一些东西来。

2.“站在人生新起点”,其实沿袭了2014年的“门与路”,当学生走完一段路之后,站在了一扇新的门前,此时此刻,内心的激动澎湃、万千感慨自是不在话下。不过,弱水三千,考生只能取一瓢饮——针对某一核心问题开展文章。

3.“体验和思考”看似记叙和议论,其实,考生如果注意到两词之间的“和”,那么,他就会综合到两者的有机结合——叙议的有机结合而又以某一表达方式为主。

4.这个材料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你既可以联系当今,叙写如何落实浙江思想,发扬浙江精神,也可以上联过往,讲述怎样传承浙江文化,甚至将它发扬光大。

四.解题

写作本题,要著在于精准理解“浙江精神”的内涵,务实、知行合

一、经世致用、敢为天下先等。它们倡导浙江人积极向上,大力弘扬浙江人的传统美德,使浙江变得更强更新。

为此,身为浙江人的你,必须要在以下精神中抓住一点进行深入挖掘细化:遵循规律、崇尚科学的“求真”;真抓实干、讲求实效的“务实”;诚实立身、信誉兴业的“诚信”;和美与共、和睦有序的“和谐”;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励志奋进、奔竞不息的“图强”。若是记叙,请写出细节;若是议论,请提炼精华。

五。参考立意

1.不要佛系要儒系;2.不忘初心奔前程; 3.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4.与时俱进活出新; 5.知行合一方能成功; 6.时代需要匠人心; 7.传工匠精神,奏时代之歌; 8.美人之美方成大美; 9.扫好一屋再扫天下; 10.持之以恒求奋进; 11.诚实立身、信誉兴业; 12.广吸纳后采精华; 13.团队协作才能走得更远 ……

六.范文展示

佳作一:

继往开来浙江人

浙江考生

滔滔长江,浩浩汤汤,民族母亲河流经浙江,孕育了浙江的水土,涵养了浙江文化,培育了浙江的人才。

浙江文化历史悠久。早在七千年前,余姚的河姆渡已有了相当的文明。从遗迹看来,早在那时人们便已开始群居,有了祭祀,甚至有了阶级有了刑罚。虽然当时文化难免失之粗暴,失之野蛮,但正是自那时起,浙江人开启了摆脱蒙昧的征程,浙江文化开始自我的成长。浙江,很有可能是华夏民族文化的另一故乡。

浙江人才辈出,浙江文化底蕴深厚。从古至今,浙江代有才人出。一代宗师王阳明,跳出程朱理学框架,独创心学,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伟大思想。于其身,则身体力行,以文人之躯带兵平叛,拯万民于战火,后亲传道授业,给浙江后人留下无数财富。学者黄宗羲,年轻时进京,持锥连刺魏忠贤残党十余人,举世震惊:这竟是看似文弱的浙江文人!明灭后起义兵反抗,失败后投身学术,又以泰斗之姿再度亮相,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为浙江后人树立强健人格的榜样。

浙江人才自有风度,自有浙江风骨。“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是范仲淹评价浙江名士严子陵时所语,诚哉斯言。朱舜水抗清无果后远渡日本,将所学所知倾囊相授,以己治力,开启德川家康时代中日数百年友谊,正是其舍己为国的风度;黄宗羲忠义两全,为国不顾生死,正是其刚烈的风骨……风雨不倒的天一阁,藏书播惠九州,书写了浙江尚德求知的风度,宁波帮商海打拼,谱写了浙江人诚信为本的风骨……浙江人在浙江文化熏陶下,从古至今,代代各领风骚,书写了浙江的传奇!

在今天的浙江,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时代浙江精神。在互联网时代下,浙江最早流行移动支付,拉动生活节奏,浙江最为普及“互联网+”创业,带动经济发展……不消多言,浙江的精神支撑着浙江人,浙江人不定带动浙江飞速发展,引领时代潮流,走在时代前列。浙江文化随浙江人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自我创新,给新时代的浙江人才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作为浙江学子,我为自己的故乡有如此文化,为先辈如此风骨深深自豪且感动着。作为新时代的浙江人,更当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所谓“心为平民,行为精英”,真是继往开来革故鼎新的浙江人之守则。我自当以此为志!

继往开来的浙江人,不负历史悠久的故乡,不负蒸蒸日上的祖国。不负日新月异的时代,必将于今,书写新的传奇!书写新的文化!

正是这样继往开来的浙江精神,撑起浙江人民不败的雄姿。

【标杆解读】

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文章先放眼历史长河,书写浙江精神的形成、生长和发展,然后立足现实,展望未来。作者善于用一些起领性的语句拎起段落,如“浙江的文化历史悠久”“浙江人才辈出,浙江文化底蕴深厚”“浙江人才自有风度,自有浙江风骨”“在今天的浙江”“作为浙江学子”,使得文章层次非常清楚,步步深入,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材料丰富,内容充实。文章列举了浙江历史的许多杰出人物,如一代宗师王阳明、学者黄宗羲、儒将朱舜水等,对他们的概述简洁到位,且有很多细节呈现。再如列举天一阁、宁波帮、“互联网+”创业等涉及有关浙江的重大事件,都是信手拈来,化为论据,使得文章显得沉重厚实,体现了作者的宽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积累。

语言精炼,生动形象。题目“继往开来浙江人”,简洁凝练地写出了浙江人的性格特征,大气、豪迈、有气势。首尾都只是寥寥数语,显尽凤头豹尾之美。全篇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大量整散结合,文白交杂,增强了文章的意蕴。

佳作二:

丢弃佛系扬儒系

绍兴鲁迅高级中学 陈爱娟

《说文》:“浙,江水东至会稽山阴为浙江。”一路走来能到达山阴的水,势必非同寻常:它首先得有强烈不服输的进取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精神、博采众长的宽胸怀、知行合一的实干劲……

从我的角度而言,浙江人不属于流行性的佛系,而当归位于积极进取的儒系。

虽然现代生活高压非常,节奏快捷,但是,我不懒,虽然不一味追逐名利,却也没有消极的不争不抢、不求输赢的心态。始终觉得,人难得在世上走一遭,人生词典里必须要有进取心,否则,若不凭自己的努力给世界留下点什么就匆匆告别人世,虽然是佛系青年倡导的时尚,却未免窝囊。因为,倘若每人都“佛”了,那这个世界便不再有进取的姿态。

故身为浙江人的我一直信奉“儒”的入世精神。

入世方可跟上时代的脚步。信息社会,形势瞬息万变。即使我们从不停歇,也要时时担心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当别人都卯足干劲在拼搏时,你不前进就已意味着后退,更不要说持佛家与世无的心态了。其实,“佛系”一词在定义时就出现了差错。佛家追求的“无欲不求,灵台清明”的洒脱是靠禅悟出来的。这与“佛系”的出于被现实打击后的妥协心态南辕北辙,是懒人的精神胜利法。

如果你是人,就应正视现实、鼓起勇气,奋起直追,哪怕前方困难重重、阻碍道道。如果你是青年人,那么,请你昂起头、挺起胸,带着自信的笑容,大步向前冲。因为,你正处在人生最美丽的阶段,一如陈独秀在《新青年》的发刊词中说的“青年如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青年应该成为弄潮时代的主流,要用热血为世界谋出路,用激来为万世“开太平”。而不是手捧枸杞红枣茶,笑看积极进取者。

入世带来人生的自信。努力付出就有收获,而不断的小收获又鼓励自己奋然前行,从中不断树立自信。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真臂高呼“时势造英雄。”那个年代的英雄,在自信中造出了载于汗青的时势,推动着文明的车轮前行。

处于改革开放关键时刻的我们,是不是也该将目光聚焦于马云、马化腾、李彥宏等人,不要“让自己卑劣地过完这短暂的一生”(莎士比亚),而要沿着前人足迹,自信昂扬、从容大度地入世,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推荐第7篇:浙江高考作文评析

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http://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2011年浙江高考作文评析

【高考真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钱学森、袁隆平、宗庆后、张艺谋、马化腾、刘翔……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行业的成功者,有无数崇拜者和模仿者追随其后。他们做过什么,又是怎么做的,被写进了种种励志读本。然而他们的成功很难复制,因为时间在变,万物在变,一个人成功的路子也在变。 时间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春夏秋冬,四时更替,物理时间随着时针的指针分分秒秒均匀地流逝,而人生时间,则由大大小小的悲喜堆叠而成过去,由错错对对的选择构建而成未来。所以,人生的真谛不在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认识自己,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好该做的事!

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

【评析】科学审题,完美表达 我一直以为,在全国高考作文题目里,浙江高考作文命制是最稳定、最科学、最体贴考生情绪和最能够展示考生写作水平的。浙江作文从来不在命制形式上大作秀、“大创新”,而是非常朴实地、多年连续采用了

式。这样的命制形式不是死板,而是稳定,让考生能够将时间放在对材料文本和要求的思考上,真正落实“审题”的考点。很多老师和考生如果只注意到要求或者题目

间”,而不注意材料里的阐述,那就失去了“审题”最基本的环节,会产生偏题、离题、跑题的现象。 审题要注意分析材料,材料有两段。第一段列举了很多成功的名人,各行各业都有,但成功之路很难复制,因为“时间在变”。这一段有两个信息点:难复制”和“时间变化,成功之路也在变化”。第二段也有两个信息点,一是讲谛,不是复制他人,而是认识自己”,怎么认识自己呢?就是第二个信息点,要的时间做该做的事”。 所以,如果不注意材料,只注意“我的时间

现“泛化”现象,出现“利用好我的时间”“我的时间我做主”等立意和构思。而如果我们阅读材料,可以将“我的时间”和上面的四点信息联系起来。可以将要写的文章立足于:我的时间里如何实现我的成功;2)我的时间如何做我该做的事;

该做什么事;等等。而这些写作的立足点,就是文章最适合的立意和构思,我们完全可以从材料的文本里获得启发。所以,我才有“最体贴考生”的说法。只要利用好材料,科学审题,作文就可以打开思路。这个作文题目,很难套作、抄袭,从审题角度,可以区分考生的思考水平,应该说今年浙江作文时个不错的好题目。

一直有这样的导向:重视写作过程中的“写之中”,而不重视

写之中就是写作的构思范式、语言运用、材料运用等。从最近几年的高分作文来看,获得高分的原因往往在于上面三者。构思不在于新异,而在于稳定;

“我的时间”为题,写“材料+要求”的形“我的时“成功很“人生的真“在合适”,我们审题时,会出3)我的时间里我到底”。写之前就是审题,) 请以1 浙江高考作文命制其实“写之前语言运用不在于灵巧,

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http://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而在于精准;材料运用不在于繁复,而在于真切。对此,我的看法是:要将表达的重点放在“我感受”、“我经历”、“我思考”上,要突出“我”,也就是个性。从历年高分作文来看,浙江省作文重视写作的内涵,重视思辨性与文学性。我一直认为作文应该重视“写之中”即重视“表达”的优化。而“我的时间”因为重视写作者自身,优秀的写作者将充分展示自身个性化的经历和思考,展示个性化的构思和语言。从时间角度来看,因为要有“我”在其中,“一年四季”将无法立足,“童年-少年-青年”流于俗套,只能将角度定位于“我对时间”的感悟和思考。而作为一个高中生,如果单纯采用叙述形式写作本题,将是一种失策的行为,必须采用利于表达感受和思考的形式,那就是哲学和诗意相结合的表达,要采用抒情和议论、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表达。诸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佛光普照的菩萨”,“时间滚滚消逝,我逐渐成长”等,一篇文章里如果出现这些句子,对作文有一定的帮助。

浙江诸暨天马实验学校边建松(高级教师)

推荐第8篇:浙江高考作文,原创

世界因你而美丽

美好的世界,来自万物的丰富多彩,更来自丰富多彩的人的心灵。而一个人的心灵的充盈程度,是随着他的成长而不断饱满的。但是这个成长却总是要面对沉重而压抑的现实。我想说,不要屈服这些啊,否则心灵的灵动和多姿多彩就会离你而去,剩下的躯壳中,尽会留下僵硬和干枯的心灵。如果是这样作为一个人将多么可悲,如果是这样世界怎能不沉沦?

似乎越是年轻的时候,越会去回想童年的时光,年轻的美好感觉,很大程度上是来自这里的。而童年的美好时光,作为一种饱含真情和真意的养料,也似乎只能滋养人到年轻的时候。人成长到这个时候,美妙的东西还好多啊,欢乐是生活的主基调。

因为世界之于他们是那样单一,因为周围都是爱他们的人,因为他们还有自由,还能得到宽容,因为他们还有希望和梦想……他们拥有很多的美好,他们的心灵也是如此的光明和纯净。所以,我说世界为你而存在,世界因你而美丽。

想一直如此,但是时间的无情,社会的考验,引导你走向了另外的一片天地。这个世界,有饥饿寒冷,有暴力流血,有不公歧视,有尔虞我诈、有勾心斗角,有……一种沉重和窒息感让你彻底忘记了曾经的欢乐,为了生存,于是你开始改变。当你努力的时候,你发现要抛弃以前的梦想;当你想成功的时候,你发现你需要麻木和冷漠。你终于明白了这才是真正的现实。但是当你理直气壮的改变自己去拥抱所谓成功的时候,你的心灵正在沉沦,直至走向了深渊。此刻,你也许感觉这个世界属于你,但世界并没有因你而美丽。

我想上天在人的前半生,给人以美好和希望,让人拥有美好的心灵,绝对不是让你在后半生去改变,去适应一种邪恶的环境。我相信这是在给你美好的同时,赋予了你重大的使命。这个使命就是,让世界因你而美丽。

我们也看到了黑暗之中的光明,看到了邪恶之中的正义,看到了野蛮中的文明。我想这些不仅仅是个人在成长中会遇到抉择,也是一个社会和国家在发展进程中会出现的复杂现象。如果一个个的人能够拥有美好,那么这个社会和国家,也将走向更美好。所以,世界会因你而变得美丽。

推荐第9篇:浙江高考作文素材(优秀)

素材积累

2015浙江·文如(不如)其人

1当年乾隆皇帝盛赞赵孟頫赵体之矫健流畅,认为其字“柔中自有镔铁骨”。郑板桥则不以为然,直言其字谄媚,“宋之降臣,何骨之有?”字且如此,人亦如是。那些投降失节的汉奸中,不乏有不同于俗的文章格调。他们纵有如此之格调,却依旧难觅半点不俗之人品。这份不称其人的反差,犹如明镜不幸遇嫫母,良砚不幸遇俗人,宝剑不幸遇庸将。实为格调之不幸也。《品•格》

2胡兰成与汪精卫,都是旧中国深负文才之士,前者入张爱玲的青眼。后者也是留洋海外,为文直洌。然而在他们叛国之前,并非没有行为与文章中的表现,如同王维的辋川之作,看似清远超然,实则渴慕朝野,其高雅之真假,若与鲁迅的话、倪瞻的画相比便一目了然。可以说,作品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性格看似的背离,实则虚伪的矫饰,经不起推敲与比较。(《雨落花蕊,甘苦各现》)

3李绅因为写《悯农》而闻名内外,却不想他后来竟成了一个奢侈无度的豪绅,他的为人也就不能与诗中所云相称。另一种情况便是难言了,虽有“物不得其平则鸣”之说,但在一定的社会压力下,有时“鸣”却是极为困难的。李贺诗中雄奇的想象,奇诡的诗风看似另类,却恰恰包含了他怀才不遇之悲愤。至于晚唐李商隐,其眼中的蜡烛泣泪也是他的胸中之苦闷,只是无法直接诉诸笔端。(《我手写我心》)

4如果没有海伦•凯勒那颗不屈与渴望光明的心,又怎么会有“像明天就要死去那样活着”的文字;如果没有魏征那颗忠诚善良的心,又怎么会有《谏太宗十思疏》中朗朗诤言;如果没有周国平那颗深邃而高远的心,又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哲思洋溢在他的文字之间。这样看来,元好问的“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是不是失之偏颇了呢?(《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素材积累

5作者格调趣味与作家人品背离并非罕见。艾布拉姆斯于《镜与灯——文学批评原论》中将其斥为“解密过程”,作者、载器、读者、时代四者循环返流,四元素也难以逃脱“横态性欺瞒”。冷眼旁观,《被禁锢的苦恼》中朱沃什•切瓦夫执借鹰隼双目,锐意指出集权时代俄罗斯作家沦为“夜莺群像”,文骨分崩离析,人格成为悲剧附庸;纵观中国文脉史,沈括著《梦溪笔谈》,可谓等身煌煌,但却在政坛迷雾中堕落朽垮.(《轻嗅文骨的芬芳》)

6脑瘫诗人余秀华出版新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记录描绘了日常生活和心态情绪。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坚强不懈,对命运不公的负隅顽抗,更有着积极处世的乐观心态!一个人的作品,往往被倾注作者的情感与血液,往往随着作者灵魂的灵动而跳跃,往往因显出作者人品而有血有肉,有声有色。(《作品显人品》)

7我们从小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读犹太人斤斤计较、人品上的美与良善——但事实上呢?莎士比亚成名后的岁月一直为钱财奔波。他敛钱如命,甚至发放高利贷敛资,更因一家人无法如期还清财物而气急败坏、对薄公堂。这时候我们再看元好问的“文章宁复见为人”,便显得格外讽刺而引人深思了:高雅的作品并不能看出写就它的笔杆人品如何。如此,你又怎能像孔夫子一样操琴无数、推演其人为文王;又怎能像孟夫子一样“知其人、论其世”呢?(《且以作品论英雄》)

2014全国课标Ι卷“山羊过独木桥”·合作

8实现双赢,需要舍我其谁的勇气。悠悠汉宫月,凄凄塞外声。为了实现大汉与匈奴的双赢,娇美昭君挺身而出,远嫁至匈奴,高考满分作文汉胡成和亲。王昭君,柔弱宫女,却能以大义为己任,以勇气定乾坤,以智慧寻双赢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是一位敢于在波翻浪涌的商海里,拿出双赢智慧的精明商人。她坚持把格力与合作伙伴的利

素材积累

益均衡考虑,内心笃定一个原则——决不让合作者吃亏,由此走向双赢,创造了制冷行业神话般的奇迹!《合作双赢,星月同辉》 9人生“不逾矩”,使污浊的官场多了一份清明。于谦为官不逾矩,家徒四壁,室如悬磬;海瑞为官不逾矩,身无长物,一文不名;陈家顺为官不逾矩,身居阳室,心怀百姓;段爱萍为官不逾矩,为乡亲们掏心,掏钱,掏命。他们“不逾矩”,从而成就了他们的人生。《人生“不逾矩”》

10现在有些人所谓“大写意”画派,恣意泼墨,横涂纵抹,自以为从心所欲,实则违背丹青之则。君不见《墨葡萄图》之于徐渭,《盛荷》之于李若禅,《水木清华图》之于八大山人,看似随意,实际每一笔都遵从着绘画的法度。现代某些画家只描摹了名家之形,却丢失了其中的魂。下笔过浅,形神涣散;下笔过重,缀墨如珠。正是这些逾越丹青法度的人把持画坛,才使得后进之辈难以向上!画家们应“不逾矩”,使梗塞的画坛多一抹阳光。《人生“不逾矩”》

11.1944年的6月6日,阴云密布,海风呼啸,根本不适合登陆。而6日以后会有好几天的晴天,所以德国判断盟军觉不可能在6日之前登陆,所以抽调了一批部队投入了苏德战场。可是事实给了法西斯一个响亮的耳光——盟军不顾风高浪急,敢于打破常规,在五个海滩强行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这大大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也为人类战争史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拒绝墨守成规》

12六月天,疾风暴雨浇花寒。韩城外一座木桥边,一位青年男子望眼欲穿。乌云密布,雷鸣电闪,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不久,山洪爆发,滚滚江水裹挟泥沙席卷而来,淹没了河梁,没过了青年的膝盖。但是,青年面对猛兽般的洪水,仍然在桥边寸步不离,死死抱着桥柱,终于被活活淹死。这位青年男子就是春秋鲁国的尾生。他为了姑娘和

素材积累

自己发下的铮铮誓言,置生命于度外,守住了诚信,守住了诺言,守住了人性的规则。《高唱一曲守则的赞歌》

13没有了合作,有可能是打败了所有的对手才发现自己是无助的寡人孤王;没有了合作,有可能挣得死去活来之后的两败俱伤。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的那样:“共同的事业,共同的奋斗,可以使人们产生忍耐一切的气力。”《左手竞争,右手合作》

时代之声

14 吕友香:诚信只为良心

1996年,湖北省京山县雁门口镇吕冲村吕友香的丈夫黄从德为本村村民程某担保贷款3000元;1998年,程某远走他乡,音讯全无。2000年,黄从德作为担保人拿出1000元进行了第一次偿还;2008年,黄从德突发疾病去世,吕友香便接下了替夫还贷的责任;2013年6月28日,61岁花甲之龄的吕友香手拄拐杖,步行10多里的山路,靠自己积攒了5年的一大袋5元、10元零钞还给了债权人。她常说,哪怕再穷,再困难,也要把这笔钱还上,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15 吴波:一位共和国部长的“五子棋局”

面对房子、票子、车子、“帽子”、儿子,有些人无法绕开权力利益亲情的纠缠,而国家第五任财政部长吴波下出了一盘令人震撼的“五子棋局”。对于北京万寿路西等甲11号4号楼的两套房子,他主动放弃房改购买,而两次立遗嘱将这两套价值超千万远的房子还给国家。他用行动诠释:信仰,不是口号,而是用一生坚守铸就。 16 陶华碧:梦想从来不会离开

1947年出生的陶华碧没有上过一天学,却一心研究技术。1996年7月,她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麻辣酱,定名为“老干妈麻辣酱”。由于“香”,由于“香辣结合”,老干妈的产品已经覆盖除台湾省以外的全国各地,并远销欧盟、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老干妈在国外被译作\"LaoGanMa\",其登上奢侈品折扣网站Gilt,并被

素材积累

誉为全球最顶级的热酱。售价由原本北美华人超市中的2美元变为了近12美元。2015年3月两会期间,这位全国人大代表这样回应记者的疑问,“我不赚中国人的钱,我要把老干妈卖到外国去,赚外国人的钱。”

17 朱洪生:一位普通理发师的坚持

在丹阳云阳街道的中草巷,24年里,水电价格一再上涨,周边的理发店不断上调价格,但技艺高超的朱洪生现在只收5元。24年来的4次涨价几乎都是在老顾客们催促下,才涨的。朱洪生却有他的坚持:“该多少是多少,做人要实实在在,不能老想着涨价,也不能多收。”

18 李光耀:19岁时曾被日军逼下跪

1942年,新加坡落入日本人手中,那一年,李光耀19岁。一天,他在街上迎面经过一名日本士兵时,日本人弯弯手指,把他叫回,逼他跪下,李光耀被迫下跪。日本人随后用军靴踹向李光耀。 同年2月,日本人对关押的新加坡年轻人实施大屠杀,把他们带到海边,让他们自掘坟墓,然后从后背射杀他们。他在即将被装上卡车前一刻,编出个理由回到营房后侥运地躲过了屠杀。

那段经历,让李光耀刻骨铭心。他说,那一脚不仅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也成为国家关键的转折点,因为那一刻,他和他的同胞开始思考,为什么要承受这样的命运。

19 朴槿惠:绝望锻炼了我

22岁时,她的母亲陆英修在光复节庆祝仪式上被“朝鲜间谍”枪击身亡后,随即放弃法国学业回国代替母亲扮演“第一夫人”角色;27岁时父亲被暗杀后,她带着弟弟妹妹回家,成为家长;54岁时,在扫街拉票中遭遇“剃刀袭击”,“刀口再深一厘米就会危及生命”;弟弟6次涉毒,妹妹公开诽谤自己等。她的自传题目就是“绝望锻炼了我”。

20 袁阔成:品味生活的质量

素材积累

2015年3月2日凌晨,评书泰斗袁阔成先生因心脏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也有人言“听袁先生的说书,真好似看一部电影、一场话剧”。对于我们的父辈,或许中午抑或傍晚放学飞奔回家听评书,也是记忆中乡愁的一部分。然而,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和信息爆炸的今天,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再重温那种儿时的记忆,称之为“回不去的乡愁”,并不为过。

英国诗人约翰·列侬曾经说: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事实上,“慢生活”并不表示放弃进步和竞争,而是追求生活的质量与内涵,叩问生活的真谛。 21 张新文:一个打杂工的文学梦

现年46岁的张新文1997年离开安徽老家南下深圳打工。2011年来到江苏太仓后,他在一家金属制品厂成为一名“打杂工”,尽管很少有闲下来的时间,但他总是忘不了自己的文学梦想。10年来他已在国内多家报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等作品300多篇,他梦想自己的作品能够出版,以回报家人一直以来的支持。

作家王小波说过,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因为有了文学梦想,这个打工者已经拥有了无穷的人生情趣和乐趣。

22 先贤祠:法国精神的殿堂

在法国先贤祠里,没有巴尔扎克、莫泊桑和缪塞,也找不到莫奈和德彪西。因为这里安放的伟人,奉献给世界的,不只是杰出的才干和永远的欣赏之美,更是一种思想和精神。比如对雨果,特别强调了他反对拿破仑政变受迫害而流亡英国、比利时19年等。对卢梭则是法兰西的“自由、平等、博爱”就是由他奠定的。雨果、卢梭、左拉等,都不是时代的幸运儿,都是在烈火中找寻并坚持真理。 23 褚时健:无法复制的“褚橙”

2002年,身患糖尿病、心肌梗塞的前红塔集团褚时健被允许保外就医。一回到玉溪,75岁的褚时健就向朋友借了1000万元,在哀牢山上种起了橙子。2012年,褚时健种橙十年后,“褚橙”几乎一夜

素材积累

之间爆红全国。2015年,褚时健与本来生活网三度联手,正将“褚橙”推向全国。王石曾在微博中这样评价他,“巴顿将军语:‘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推荐第10篇:浙江高考作文满分(全文)

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60分

品·格(59,39,48—58—60)

人品之于格调,犹如花之于瓶。花美,自玉瓶相衬。而空得一只精致优雅之瓶,未必得一奇绝独美之花。

故有贞行高节之品,其文之格调必卓然清洁。而虚附格调之风雅,未可知其人品之高下。

抱朴子有言曰:“朱绿之藻,不秀于枯河。倾山之流,不发于涸源。资不厚,则其惠也不博。才不丰,则其辞也不赡。”没有高洁的人品,犹如干涸的河道,无源的山泉,怎么可有会有华丽的水藻,不尽的长河?古今中外,凡性情贞洁高尚之士,其文无不充满了生命的深邃。那是颜真卿的“政可守,不可不守”的宽原磅礴,是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坚定追求,是谭嗣同的激昂鲜血,是鲁迅的辛辣笔墨,这样卓然不群的格调,是铮铮风骨的再现,是人品操行的反映。

有不俗的人品,方可有不俗的格调。但竟有不凡自命风雅的斗方名士,以为有了不俗的格调便可逆推出自己“不俗”的人品。他们的可笑之处在于,格调的高雅与人品的清高之间,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等号。当年乾隆皇帝盛赞赵孟頫赵体之矫健流畅,认为其字“柔中自有镔铁骨”。郑板桥则不以为然,直言其字谄媚,“宋之降臣,何骨之有?”字且如此,人亦如是。那些投降失节的汉奸中,不乏有不同于俗的文章格调。他们纵有如此之格调,却依旧难觅半点不俗之人品。这份不称其人的反差,犹如明镜不幸遇嫫母,良砚不幸遇俗人,宝剑不幸遇庸将。实为格调之不幸也。

因此,格调与人品,用数学的推论方式来阐释,是单向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与其附庸风雅地渴求一份格调的虚无外表,不如坚定不挠地精炼一份不俗的人格。在那段对人格人品的追逐之中,哪怕前行之路充满困难,黄沙漫天,荆棘刺足,你依旧会发现那份不同于俗的格调,只不过一直陪伴于你。而当你放弃人格,放弃操行时,这份不俗的格调,却已自顾自地离你而去,反差之大,只会使你继续咬牙坚持。

而当我们坚持这份人品,追求这份人品时,与这同来的,不仅仅是不俗的文章格调,还有更多更深邃的生命意义。那是对生命的认识,对生活的理解。这份格调不再拘束于锦心绣口的文辞,而外化为整个生命,渗透这拥有不俗人品的灵魂。

黄虫至秽,化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变为萤而耀彩于夏月。于人品,心既写之,定能使格调化腐朽为神奇,臻于一份生命的淳真。

雨落花蕊,甘苦各现(58—60)

1

写文如金圣叹先生曾说:雨落花蕊,甘苦各现;水入容器,方园自明。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忠实地表达着自己与内在世界的一致。

然而这种一致的自洽性是可以作伪的。古今中外,沽名钓誉者甚多,虚情假意者亦不乏,然而此高雅非真脱俗,只是扯着喉咙模仿他人。灼眼之下,东施之态,邯郸之姿,便一目了然了。

胡兰成与汪精卫,都是旧中国深负文才之士,前者惹张爱玲的青眼。后者也是留洋海外,为文直洌。然而在他们叛国之前,并非没有行为与文章中的表现,如同王维的辋川之作,看似清远超然,实则渴慕朝野,其高雅之真假,若与鲁迅的话、倪瞻的画相比便一目了然。可以说,作品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性格看似的背离,实则虚伪的矫饰,经不起推敲与比较。

张中行先生在《负喧谈话》中评价朱自清先生性情敦厚,行事澄明慢条斯礼,这与我们在《背景》中所想见的那个朱自清,在《荷塘月色》想见的那个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独步踱步的朱自清是一致的。先生一直嫌自己行事拖沓,希望形成雷厉风行的性格,然终不果,这在他的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他始终是一个睿智的思想者,冷静的观察者,更非以奇诡辩论,波动跳跃的思维来让我们折服的斗士。这是每个人诚心正意行文行事必然的结果,如雨落心蕊,甘苦者观;水入容器,方圆自明。

世界如果显得凌乱不堪,是因为看他的眼睛凌乱不堪,因为读他的心凌乱不堪。这是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爱默生所说的。一个人心中怀着怎样的情感怎样的态度,世界就呈现出什么模样什么恣态,而再经过言语加工后的表达,自然就呈现怎样面貌与味道。

古之学也,入乎眼,著乎耳,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这便是说人的行为是与心里的观念学识互相协谐的。

林语堂先生在评价莎士比亚时说:对一个作家最高的评价,是他像大自然本身。他并不打扰世间一切事物的配置,他只是观察、感受、记录并最终离开了。这似乎反对了作品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一致的观点。因为“天地无情”,往深里说,这却是个论题最好的佐证,作家要作到绝对客观,首先是摒弃了偏执与自我的偶然性的,尔后以绝对的冷静与疏离面对万物,才能做得到莎翁这样伟大。他是容器,却要以近乎无形,因此他的作品“豪华落尽见真淳”,他的性格是近似自然的公正与客观。如同一切美是无蔽的真理之显现,他的剧作便是他完整人格的映射,近几完美。

俗务,在诗人笔下便是诗,在哲人眼中即是思,在凡人看来仅是事。此间真意,真如才子金圣叹所言,“雨落花蕊,甘苦各现;水入容器,方园自明”罢。

我手写我心(58—60)

明代公安派作家有着这样的为文之风:“为文必独具一格,不拘性灵,非以自己的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在我看来,这便是对“言为心声”的最好诠释。

你心中汩汩然流淌着的是什么,你笔下流淌出的也应是什么。怪侠金圣叹有二十四个“不亦快哉”流传于世,那便是他的心中所想着的人间愉快。但现今社会或者说是古今社会上总有艺术家不能使其为人与作品相称的现象,究其根源,原因大致分为两种。

一类是作家在虚名浮利之中失去了自我,沦为了全为稻粱谋的“作家”。李绅因为写《悯农》而闻名内外,却不想他后来竟成了一个奢侈无度的豪绅,他的为人也就不能与诗中所云相称。另一种情况便是难言了,虽有“物不得其平则鸣”之说,但在一定的社会压力下,有时“鸣”却是极为困难的。李贺诗中雄

2

奇的想象,奇诡的诗风看似另类,却恰恰包含了他怀才不遇之悲愤。至于晚唐李商隐,其眼中的蜡烛泣泪也是他的胸中之苦闷,只是无法直接诉诸笔端。

曹丕《典论·论文》中有言,“大丈夫见意于篇籍,寄身于翰墨,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名声自附于后。”在科技发达言论自由的今天,我们应强调“我手写我心”,而不是无病呻吟或是穿蠹经史,一个现代公民应能够并且能够恰当地发出自己的声音,用文字指点江山。

现今社会已基本没有“难言”的限制,我们要做的便是守住一颗本真的心,不沉浸于蜗居虚名,而忘记文字本身所具有的唤醒人类良知的作用。作家陈远曾在访谈中这样说道,美的本质是真,倘若过分追求美以致失了真,便背离了写作的方向,先有真后有美,我手倘若写的不是我心,而是一些矫揉造作的故事,那么美就不会存在于这些文字之中。

先为真人,后为真文,此美之所源也。韩愈笔下的李愿便为一真人,他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于是他成就了隐士的美名。我想,真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而且,这种真实的灵气也会通过文字展现出来。

我手写我心。长杯芳草,喜木美竹,皆可入心,皆可入文。不必拘泥于外在而含真,穿过重重花径,自有云白山青。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59—60)

古言有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笔与文字都是人内心思考的外在反映,思考从心中流转到笔上,思想的味道也从纸上盎然而生。在我眼中,拥有高雅格调的诗文,它的作者也是一位身着白衣、飘然空灵的人吧。

翻开中华文化的长卷,各种文学瑰宝展现在我的眼前:“拔剑四顾心茫然”到“明朝散发弄扁舟”是李白追求内心的真实写照;“会当凌绝顶”到“恨别鸟惊心”是杜甫从年轻到得年迈的沉郁;“此情无计可消除”是李清照柔弱的思念;“竹杖茫鞋轻胜马”是苏东坡看透人生的豁达。他们中的任何一人,拥有的无非是一颗赤诚之心,墨水像心头之血一般汇聚成文字洒在宣纸上,昭示着不同时光交给不同的人带来的不同感受,也昭示着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品味和格调。

我的老师、母亲都对我说过:文品即人品,没有一颗对文化的热爱与敬畏之心是很难创作出积极向上的作品,也唯有立足自身而心系天下,才能真正深刻体会到文字的力量,文字就是作者心灵的表达,在思维与文字的转换过程中,是很难再有人为这添加的。吕不韦曾写道:欲论人者必先自论。能够写出清水芙蓉般文字的人们,想必他们的心灵也是经过了污泥的阻塞与干扰,但仍然洁白无瑕,并保留了那一份难能可贵的静气吧。否则,怎么会有如此美妙的绘心之笔,描绘出他们如此美妙的意境?

性情褊急则行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种源自灵魂深处的自悟与淡然是无法被复制与模仿的。老子有句话叫: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在我的理解里,这同样适用于文字和思想的关系:一个总想着捷径,速成的人怎么能写出站得住脚、思想深远的文字呢?一个踮着脚的灵魂,怕是一推就倒下了吧,语言、文字是“文”,内心思想与灵魂便为“质”,文是很难掩盖质的,所谓文质彬彬,便是锦上添花,美上加美了。

如果没有海伦·凯勒那颗不屈与渴望光明的心,又怎么会有“像明天就要死去那样活着”的文字;如果没有魏征那颗忠诚善良的心,又怎么会有《谏太宗十思疏》中朗朗诤言;如果没有周国平那颗深邃而高远的心,又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哲思洋溢在他的文字之间。这样看来,元好问的“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

3

复见为人”是不是失之偏颇了呢?

人的内心影响的更是一个人的思想、灵魂以及风吹过来带着的他的味道,这便是人最纯真的地方,改变不了的地方。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轻嗅文骨的芬芳(58—60)

傅庚生先生在《中国文字欣赏举隅》中抛问:“后生学者,文与心道契否?”有人笔底波澜万丈,心中槁木死灰;有人拊掌大乐,文饰不堪,徇名逐利;有人天生洁癖,抱璞守真,留恋理想国;有人拍案而起,剖心烛照,敢放一把野火,泽被寰宇,笔谈间气吐霓虹!

“性灵彰道著,文骨载风仪。”这是梁漱溟先生《究于决颖论》中对我辈殷殷的企盼,文品人品,诚有二律背反之意。我们这一代的写手,又该如何认识此间命题,如何安放自身,达到两者圆融之境界?

不可否认,作者格调趣味与作家人品背离并非罕见。艾布拉姆斯于《镜与灯——文学批评原论》中将其斥为“解密过程”,作者、载器、读者、时代四者循环返流,四元素也难以逃脱“横态性欺瞒”。冷眼旁观,《被禁锢的苦恼》中朱沃什·切瓦夫执借鹰隼双目,锐意指出集权时代俄罗斯作家沦为“夜莺群像”,文骨分崩离析,人格成为悲剧附庸;纵观中国文脉史,沈括著《梦溪笔谈》,可谓等身煌煌,但却在政坛迷雾中堕落朽垮,鬻声于物,为苏轼的坎坷仕途复添艰险。究其根源,这些作者并非将心魂血肉潜入文章;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将文字作为可耻的工具,即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中指摘的“横态木偶”。毫无敬畏,毫无热忱,毫无神圣与崇高,他们就像敏锐而贪婪的渔夫,慢慢拉起渔网,渴望从虚空中找出某种宝物。文章为其操纵奴役,其本身复为功名利禄嘲弄把玩,果真是莫大的讽刺与侮辱。

我们这一代,又该如何保持文学的纯洁性,达臻“真文学”的艺术之境?我以为一在读者,读者可谓是卡夫卡式的“判官”,得秉持着清醒与镇定,不被妖艳可人的文辞灼作而眩晕,可以借鹰隼锐利之眼,剖开艺术的真境实例。北大有个传统,叫“沉潜”,沉入艺术的源头根蒂,潜进人生的幽微百态,从而抵达人品文品熔为一炉的高超境地。做到“沉潜”,便能拨开重烟迷障,直与作者对话。

二在写手,即我们本身。就像《中国哲学史》中胡适先生所说:“文”道不是漂亮虚荣的外衣,而是本性的呐喊与沉思。这声呐喊,理应震撼天地,就应发聩蒙昧之心,我们在屈瑞林大师《真挚与诚实》中听见,我们在福柯《疯癫与文明》的“失落天真”里听见,《俄狄浦斯王》中的勇士啊,不愿沉湮于鼾声、风,趁筋骨未钝、腕血未冷,向世间问一问来此的意义,不正是我们的写照?

父亲曾笑谈,年轻的夜晚,躺在床上浑身颤栗,想到什么半夜摸黑点起蜡烛,光着膀子抓起笔就写,我从小便“雄心勃勃”想成为作家,每当获得师长的肯定,外面的嘉奖,父亲总要提醒我不能让文骨背离了人的风仪,拿出季羡林研究吐火罗文的真挚,陈寅恪力挽史澜的魄力,梁启超冰鉴灼灼的温度,感化他人,圆满自身,所以说是“几时借得冲霄浪,虽死望峰亦从容”。

行文至此,轻嗅文骨的芬芳,诗人的声音也不必低吟: 爬学史乘扶丛残,文章存轶堪颠沛。 抛弃诗兴青云见,自誓夜阑热肠心。 足跟踏破关山路,眼底空悬海月秋。 龙泉隐箧锋未减,势将重掌扫烟冥!

4

第11篇:浙江高考作文卷点评

2013年浙江高考作文卷点评

李小勇

2013年浙江高考作文卷仍采用材料作文的题型来开考。材料作文,是考生根据命题者给出材料和要求,来写考场作文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所以读懂材料是审题立意是否准确的关键。

今年浙江高考作文卷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名家的三句名言警句。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英国作家菲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根据作文材料来解读含义:第一句的意思是,孩子们用童真、率直来观察世界,评价事物,不会拐弯抹角。第二句是英国作家赫胥黎对世界的拷问:“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们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为什么啊?昨天的儿童血脉里流动着天真活泼快乐,流动着绵绵不断的正真和火热之情,弹指间,当他(她)们成长为少男少女时,一旦迈向向社会,动脉便硬化,心理便僵冷。从赫胥黎的发问中,我们可以揣摩出他的意思:人类尚未苍老却失落了那一颗最可爱的童心。他不想童心硬化、青春硬化、灵魂硬化;他殷切希望童心穿过少年、青年而一直跳动到老年时代,于是童心永恒,变成诗人的梦与呼告。第三句分两层来解读。前面的分句是实写,后面是假设关系句。“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关键词是“孩提王国”,她是天真、活泼、单纯、快乐、敢想敢做、无忧无虑、阳光、美好的总和,即童心的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从逻辑上看,是假设推理。面对纷繁的生活、无论谁,一旦失去童心就会坠入黑暗的深渊。

三句名言话童心、青春、成人,从结构上看是平行并列的。丰子恺的话,以叙述为主;赫胥黎的话,以议论为主;英国作家的话,用假设推出结论。因此,该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可以正面切入:让我们童心与时代一起跳动、童心不泯、童心永恒、青春永恒、灵魂永恒;也可以反面切入:童心硬化、青春硬化、灵魂硬化、探究人类(成年人)失去童心的社会原因等等;还可以正反结合来写。这样看来,今年浙江高考作文卷,题目的拟定、文章中心的确定,难度不大,但要写出佳作,考生要有理性的思考和扎实的文学功底。

今年浙江高考作文卷最大的亮点是“三心(新)二意”。“三心(新) ”:角度新,既可以单向思考,又可以运用思辨关系(辨证法);手法新,表达方式巧妙与修辞方式结合;材料新,首次运用并列式展示名家名言。“二意”:立意新,童趣和理趣相结合。童年的心灵是美丽的,始终保持童年的心灵,我们的世界不仅美丽而且日新日益;反思新,首肯童心,以童心为线索,然后回顾过去,针对当前、反思自我,返璞归真,很有童趣和理性,很有艺术性和创造性。

第12篇:【高考作文】浙江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2014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大全

启门一瞬观2014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范文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变成了路;而这世上本也没有门,纵横的阡陌多了,也就出现了门。世间万千道路分分合合,亦有万千门户隔绝两地。人在世间行,行于路,歌于途,入于门。

门是终结,每一段的路途都有自己的终点。经过那扇门,便是合上了一段路、一段情,便又是一段往事成空,那是一个或圆或缺的句点,是世界之极的天涯。

门是起源,每一段的路途都有自己的起点。打开那扇门,便是展开了一世生、一世梦,便又是一世浮生若梦。那是一道或明或暗的花火,是世界之巅的极光。

门是关卡,有的人停下了前行的脚步,有的人走上了全新的征途。门前是已知的世界,门后是未知的迷途。未知总是让人恐惧的,而已知给人以温暖的怀抱,但于此同时,已知让人丧失进取的锐气,未知却是无尽的可能与希望。是该冒险闯荡还是安于现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有的人把门视为起点,有的人把门视为终结,行止自在人心。

门是选择,交错纵横的道路上立着各式各样的门,每扇门背后都有着不同的天地。是进入还是退后?是大道还是小径?是青山绿水还是高楼大厦?门后有着不同的诱惑,也有着不同的艰难,万千的门户代表着万千的选择,行左行右,是正是邪,选择一直紧握在自己的手中,只看你摊开或是握紧,有没有勇气推开那扇门。

门是因果,当你打开一扇门的同时,就注定着另一扇门的关合。门前是一段完结了的果,门后是一段等待开启的因,那是一段必定要踏上的旅程,但结局可以握在自己的手中。缘起缘灭,正如同门的开合,了却一段宿旧缘,重启一段新愿。一段路最后的终点,是因为你踏上了起点而产生的,无始便无终,而无门便无路。

门是轮回。人间循环往复的旅程,在门的开闭间不断的重启,不断的前行。门是终结、亦是起源,像是圣经中记载的那场洪水,终结了一段文明的同时,也伴随着新的世界的起源。万物都是在环形的跑道上赛跑,起跑的的那条白线,同样也是终点的那条红绸,不断的追逐竞争,最后还是回到开始的样子。打开一扇门,就是开启一段新的人生,开启一段新的轮回。

我不知门为何物,因为它代表太多太多。它是绝路亦是希望,是终结亦是起源。它是关卡,是选择,是冥冥中的因果,是无限循环的轮回。人生弹指间,启门一瞬观。看到的是红尘世间,是若梦浮生。门后的世界是无法想像的,唯有在开启以后才能感受它的精彩。

我的路我的门2014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范文

看到这个题,我有一种莫名的近乎落泪的感动。 禁锢已久的已逝的和我憧憬着的闪着光的日子不知从哪里涌出来,让我既熟悉又陌生,既欣喜又不知所措。

早晨起床,对爸爸妈妈感慨一句:这么早,我就要高考了。他们都笑了。

三年一瞬,曾经认为漫长的高考路已到尽头,我记得怀揣着分班成绩踏入教室时的踌躇满志;我记得第一节化学课校长坐在讲台上我们的小心翼翼;我记得发了高烧数学老师允许我睡一节课我的心满意足;我记得无数个夜晚我的挑灯夜读。

我记得无数个清晨我的闻鸡起舞&&现在回想,这一切或成功或失败的努力,或欣喜或忧伤的经历,于不经意间早已一寸一寸地为我铺平前方道路,承载着我最初的梦想让我坚强地前行了。

而今,我在路上奔跑着,我看到了不远处的那扇门,虽然我仍只是望着它遐想,但我知道,那是与未来,与更广阔天地的连接点。门口,有自由的风气,有大师的思想,有无所畏惧的新的征程。我渴望着在一片更广阔的领空翱翔,然后在我所最钟爱的一片绿荫中停歇。

我渴望着在更辽阔的海洋遨游,然后在某处深潜下去,去和其他鱼儿嬉游争食,去和海底的珊瑚问好。门后,是又一块如此适合我的梦想的起飞之地。而现在,我已正在不远处眺望着它,过不多久,我就要一踮脚够到它了。

门与路,真是天生一对如此玄妙的组合。路上挥洒汗水,门后收获惊喜;路上风雨兼程,门后自有既定的目的之地,作为对执着的人最好的回报。路给了我明确的方向,门给了我拼搏的动力。而即将走完一程路、推开一扇门的我,无疑是个最满足的人了。

我的路上有温暖同行,我收到了妈妈关切的电话,我也看到从不参加什么祭拜的父亲在普陀双手合十给我许愿时弯下的宽阔脊背。那些时刻,我便握紧拳头,更奋然而前行。

我的门需要我自己推开。有一刻我终将试练我的锋芒,在另一个圣洁的地方,仰望头顶灿烂的星空,我将依然微笑着面对一切,亦会如伟人一般在真理的大海边玩耍。

但我知道,我依然不能停止奔跑,因为大学之门后,自有另一条充满挑战的路,那里有我未来的阴晴雨雪,路的尽头,一定会在梦的渡口闪光。

第13篇:浙江高考作文门与路

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门与路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据材料写作文。

门与路

2013,把目光留在童年。2014,把目光投向未来。

2013,保留童真。2014,走向梦想。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多么有思辨色彩。其实人,永远都在路上。曹文轩先生在《前方》中说,“一辆破旧的汽车临时停在路旁,它不知来自何方?它积了一身厚厚的尘埃。一车人,神情憔悴而漠然地望着前方。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

大学的门,并不是最终目的。或许,人生本没有目标,只有通过过程,才能彰显人生的意义。但大学的门,异为重要。你有没有跨过门槛,你跨过哪个门槛,都将影响你的视野和思维。所以,每一个人,都在努力探索一种境界。

如何走出有意义的人生?在大学里,远离社会的浮躁和喧嚣,我们该做些什么?大学的路上,有很多脚印,有的很浅,有的很深。走得很浅的人,以后走上社会,是否已做好充分的准备。走得很深的人,走上社会,是否也能一定如愿。走得深或浅,这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其中透露出的生活态度,是积极进取,还是得过且过。

学习、探索、创造,是成功必须的三部曲。人只有在学习中才能成长,人只有在探索中方能进步,人只有在创造中才能体现对这个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幼儿最知道模仿学习。呱呱坠地,婴儿学会用自己的眼睛看这个世界。父亲用那双有点粗的手,“牵着我学会了走路”。从此,幼儿要用自己的脚走自己的路。学习,是人的本能。学习,是我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必须。

探索,是一条艰辛之路。像《一个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少年,要经受住各种诱惑——金钱、爱情、名誉,要经历各种磨难——饥饿、痛苦,但他始终行进在路上,永不放弃心中的梦想。最终发现,他的终点原来就是起点。回到原点,发现他苦苦追寻的东西就在身边。但是,如果不去探索,他将永远无法发现,最美的风景,就在身旁;更重要的是,不去探索,他将永远无法看到沿途的风景:不管是美还是丑,不管是喜还是忧。

不懂得创造的人,将永远走在别人的后头。不懂得创造的时代,将永远无法进步。马云,创造了一个时代,一个网络电子消费的时代。乔布斯,创造了一个时代,一个实时视频通讯的时代,一个掌上电脑的时代。很难说,他们创造的那个时代一定是完美的,但这就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

社会也将永远走在路上,没有终点。或许,沈从文先生所描绘的《边城》才是我们最终的向往。或许,一对老年夫妇,行走在江湖的岸边,驻足观看美丽的夕阳才是人间最美的风景。然而,美丽的少年,永远不会学着停下来,慢慢地欣赏„„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

童真永远让人留恋,梦想永远让人仰望。我们要做的只是,抱着一份童真,追寻心中的梦想。

第14篇:高考作文(浙江卷)精讲

2016年高考作文(浙江卷)精讲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谈,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解码

今年浙江卷仍采用材料作文的方式。第一段是说互联网正在成为人们现实生活的一部分。第二段写的是“虚拟生活”加入现实生活的未来前景。第三段才是作文题的关键所在。“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这里列出了三种态度,这三种态度也基本上涵盖了人们的看法。所谓“拥抱新世界”,就是说人们对现实生活越来越虚拟化持肯定态度,并且全力投入其中。所谓“远离”,就是说人们拒绝这种虚拟生活,不介入这种生活。所谓“保持适当距离”,就是说人们不走极端,既不拒绝,也不全身心投入。

题目中的“VR”,指的是虚拟现实,它是一种正在逐渐成熟的虚拟现实技术。考生在写作时,无需对这种技术有深入的了解。题目中的“虚拟世界”,只是对应于现实世界而言,涵盖了我们目前所熟悉的网络生活,或者说也可以理解为网络生活。文题中的“虚拟”一词不能单独拿来做文章,否则视为离题或部分离题。

之所以特别强调“论述类”文章,其目的就在于要求考生具有突出的理性思维,以便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以及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就高考作文而言,论述类文章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论述严谨,体现思辨性、逻辑性、客观性的思维论述特点。 ◆审题误区

题目中已经列出了三种基本的态度,“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也就是说,考生只要从这三种态度中选择一种来论述就可以了,但是,仍然有许多考生在审题时出现了偏差。有的大谈尺度,有的则讲高度,有的讲适者生存,有的讲一步之遥,有的讲不做生活的盲人,有的说虚实结合,有的则说合理位置,有的说勿失自我才是真,有的则讲距离产生美,有的讲要跟随时代的步伐,才不会被历史淘汰,有的则大谈要有一颗纯正的本心,有的说世界如此多娇,有的讲别将影子住进心房,等等。

2015年的浙江卷作文题就明确要求“阐述你的观点”,尽管没有说要写“论述类文章”,但文体的指向性已经非常明确,就是要写成论述文,或者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今年则直接提出“论述类文章”。但是,在实际的高考作文中,仍然有学生文体意识不强,写成了记叙文或夹叙夹议、具有浓郁抒情色彩理性不足的散文。今年对文体的要求比去年明显高了很多。这一方面是一种导向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要加强文体意识,促使学生学会书写纯正的议论文。

学生审题错误还在于对文题的理解出错。文题中“这个新世界”,是指虚拟世界,有很多学生则忽略了“这个”,把文题理解为拥抱新世界,或远离新世界。还有的学生把“虚拟”理解为“虚幻”、“虚假”、“虚构”,因而在文中引用了文学作品的例子;也有的学生则把“虚拟”等同于网络,因而大谈如何对待网络。等等。

◆满分作文

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

自二战中第一台图录机发明,网络遍及全球,虚拟世界一点点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曾以为这些被我们人类所创造的机器只是一个服务于我们的无智的编程,但当谷歌阿法尔狗轻松打败棋王,当在一个被视为人类引以为傲的思维、创新领域被人工智能轻易战胜时,我们不能不正视AI、VR将在未来扮演的角色。当“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甚至虚拟将比真实更真时,我们是否还需要费力区别这两者?

于是便会有人视VR为猛虎洪水,悲观地认为若我们允许虚拟进入、干涉我们的生活,人类便将灭亡,而我认为大可不必如此,虚拟蓬勃发展带来的利处是明显的。VR可以大大降低社会的沟通成本,购物、看病、交流、娱乐的定义都将被改写。想象一下,一些生下来就被认定残废的人们,一些本自以为一生都无法看到光折射下的七彩人间,无法用脚接触泥土的人,在拥有VR后可以再一次认知这个世界。不仅仅是残疾,一些因经济原因无法见识世界的人也可借此开阔视界。虚拟是在帮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世界,甚至我们可以这么说,虚拟使人更加为“人”。

我从不反对虚拟与生活的结合,但在我们欢喜于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时,我更想提醒,我们不能一味的沉浸于虚拟中,从而被虚拟所奴役。

尼尔·波兹曼曾在《娱乐至死》中提到:“人终将毁于他所热爱的东西。”一味甚至盲目的赞美虚拟,甚至将虚拟当做全部的人生并以此为平常,人类便将失去他最宝贵的东西--人性及思维创造,若我们完全拥抱这个虚拟构成的新世界,沉迷于虚拟对我们感官上的刺激,我们便会渐渐依赖虚拟,从而成为虚拟的奴隶,甚至走向灭亡。

我们对虚拟保持距离,是因为我们还在乎真假,也许虚拟可以营造真实,但我们无法欺骗自己的内心。

事实上,虚拟与真实的靠近,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相似,这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考虑一个问题,即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人”这个事终究与我们创究出来的虚拟有什么区别?人究竟区别于其他的地方在哪里?

我认为,这便是人性,便是人愿超越“人”的思想,如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所言,人之所以为人,便在于人是一个桥梁,人应当被超越,若我们沉迷虚拟,我们便将停滞。我希望,我们应当在VR的帮助下,更好的追求更高的东西,VR为物,应被我们所用,也许终有一天我们人类将进化为尼采所语言的“超人”。

虚拟让我们更加成为人,并借此我们应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人应超越虚拟、真实。

【点评】

1.思想深刻。作者认为,之所以要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根本原因就在于“人应当被超越”,“人应超越虚拟、真实”。

2.论证过程层层深入,逻辑性强。从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说起,指出虚拟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利处”。接着作者提醒,我们不能沉迷于虚拟,否则,我们就将成为虚拟的奴隶,甚至走向灭亡。但作者并未就此止步,而是以哲学的高度,思考“人”的出路何在?即,“人”要借助虚拟,使自己成为超越虚拟,成为“超人”。

3.引用得当,恰到好处。引用尼尔·波兹曼的话,恰好论证了沉迷于虚拟的危害。而引用尼采的话,则又恰好论证了“人”借助虚拟的目的所在。

4.语言简洁精炼,概括性强。

虚拟“拟”不了现实

木偶、布娃娃的出现,给了我们一个“想象成长”的开端;20世纪60年代,不败传说“芭比”的进军让这种想象进入了“模拟人物生活”的阶段;21世纪的互联网实现了这种“想象”的质变,创造了一个“虚拟世界”。

随网络的不断扩大与发展,游戏人物几乎可以完成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结婚,生子,换装„„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一台VR设备供我们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然而这个“虚拟世界”能够完全融入现实世界,让人们所拥抱吗?

答案无疑是“不能”。虚拟“拟”不了现实,我们只能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白落梅曾说:“时光越老,人心越淡。”在这虚拟世界不断膨大的21世纪,“时间渐长,虚拟过多,人心会远。”

寒假时因为微信红包引起的杀人事件让人心痛;沉迷游戏不能自拔的网瘾少年令人惋惜;在虚拟世界中因一言不合而爆粗的现象锥人心口。而之前一名网游少年误将现实当成虚拟,手持凶器,学游戏中的特技,将暴力搬入现实,伤人,杀人。此事引起一阵阵社会恐慌。

在虚拟世界中,我们越走越远了。

但“虚拟”本身是无罪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联系了“我们”,让我们在远距离条件下“近距离”接触。网校、网上就医、网上答疑、网络放松„„呈现不穷。我们不可否认咱的圈儿大了,很多事方便了。

日本虚拟歌姬——初音未来深受人们喜爱;中国虚拟歌姬洛天依也享有一定盛名;“虚拟网”让我们手机通话更方便,更省钱。

在虚拟世界中,我们得到了更大限度的自由与满足。但这其中有一适当距离。这就像是豪猪效应。远了,我们的生活变得“吃力”、“鸭梨大”;近了,人心会渐远,人与人现实的接触会被挤压,甚至会让我们分不清虚拟与现实。现实与虚拟的细枝末节相互交错,但现实还是现实,虚拟还是虚拟。虚拟拟不了现实中我们的喜怒哀乐,拟不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拟不了一颗真诚炽热的心。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愿我们在这七分现实三分虚拟的世界平衡现实与虚拟。

我,不要虚拟现实!

不远的将来,当我们随手抓起那小巧玲珑的虚拟眼镜,便能随意地穿行在那广阔的亚马逊丛林中,便能自由地俯瞰那缓缓流淌的泰晤士河,便能足不出户也能领略世界的美好风光。

可是试想,若是人人都带上了这虚拟眼镜,真正的泰晤士河旁却没有嬉戏打闹的游人,本是繁忙的商场中却只留下了空荡荡的过道,人与人轻松便捷地交流,却摸不着,听到的也却是经过机器转换而来的声音,那该是怎样一幅景象啊!

我,不要虚拟现实!不要让它改变我们的生活。

政治教科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通过亲身体验,亲身经历,方能捕捉那随息万变的世界中最精彩最真实的一瞬,我的老师前些年的一本作品就获得了大奖,他告诉我们他为了写好这一本小说,历时几个月亲身深入西北荒壁,跟着艰苦跋涉的商团,记录下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自己也活脱脱地成了大漠人,这才有了成功。他还告诉我写作要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以亲身之所践,写笔上之字,这样的文章才最真。是啊,倘若人人拿着虚拟设备,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观察到他人的真实生活,不经过时间的耗费就能写出好的作品,这不仅仅是对呕心沥血而创造文字的作家的亵渎,更是对用双手双脚走遍天下人的不尊重。

虚拟现实是现代科技革新中取得突破性发展的一个环节。可是同样,科技能造福社会,却也避免不了它的负面影响,就拿手机做个例子,没有智能触屏手机之前,人们在春节聚会时畅所欲言,一会儿说说时政,一会儿说说娱乐、八卦,尽管也会有一段的沉默,大家的脸上却还是洋溢着满足与欢笑,可自从有了手机,大家的欢笑却变了味——婶婶笑着把手机拿给叔叔看,我抢到了红包!妈妈也笑着念出了某明星的八卦,只有奶奶笑着坐在边上,有些无奈。手机是拿于掌上的几寸玻璃屏,手机尚且如此,那么何如套在头上的,让你的周遭大为改变的虚拟设备呢?

人的温情在于交流,在于面对面传递着内心流露的情感,人的一颦一笑,一拘一束都在体现着“人”这一神奇的物种区别于他物的方式。

倘若让我和其他人都戴上虚拟设备,世界会渐渐陷入虚拟化,数字化,美丽的古文明,绵延的山川,遥不可及的云朵都将成为我们的囊中之物,或喜?或悲呢?

我们会不会与迷恋手机一样,将自己交给了虚拟现实了呢?醒醒吧!亦幻亦真的表面并不能掩饰内心,让我们脱离虚拟,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便如孔子的“安贫乐道”一样,我们的生活中温情和美,不应值得我们去乐,去珍惜,去发现吗?

真实永远是最美。

我,不要虚拟现实!

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

自二战中第一台图录机发明,网络遍及全球,虚拟世界一点点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曾以为这些被我们人类所创造的机器只是一个服务于我们的无智的编程,但当谷歌阿尔法狗轻松打败棋王,当在一个被视为人类引以为傲的思维、创新领域被人工智能轻易战胜时,我们不能不正视AI、VR将在未来扮演的角色。当“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甚至虚拟将比真实更真时,我们是否还需要费力区别这两者?

于是便会有人视VR为猛虎洪水,悲观地认为若我们允许虚拟进入、干涉我们的生活,人类便将灭亡,而我们大可不必如此,虚拟蓬勃发展带来的利处是明显的。VR可以大大降低社会的沟通成本,购物、看病、交流、娱乐的定义都将被改写。想象一下,一些生下来就被认定残疾的人们,一些本自以为一生都无法看到光折射下的七彩人间,无法用脚接触泥土的人,在拥有VR后可以再一次认知这个世界。不仅仅是残疾,一些因经济原因无法见识世界的人也可借此开阔视界。虚拟是在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世界,甚至我们可以这么说,虚拟使人更加为“人”。

我从不反对虚拟与生活的结合,但在我们欢喜于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时,我更想提醒,我们不能一味地沉浸于虚拟中,从而被虚拟所奴役。

尼尔·波兹曼曾在《娱乐至死》中提到:“人终将毁于他所热爱的东西。”一味甚至盲目地赞美虚拟,甚至将虚拟当做全部的人生并以为平常,人类便将失去他最宝贵的东西——人性及思维创造,若我们完全拥抱这个虚拟构成的新世界,沉迷于虚拟对我们感官上的刺激,我们便会渐渐依赖,从而成为虚拟的奴隶,甚至走向灭亡。

我们对虚拟保持距离,是因为我们还在乎真假,也许虚拟可以营造真实,但我们无法欺骗自己的内心。

事实上,虚拟与真实的靠近,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相似,这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考虑一个问题,即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人”这个事终究与我们创究出来的虚拟有什么区别?人究竟区别于其他的地方在哪里?

我认为,这便是人性,便是人愿超越“人”的思想,如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所言,人之所以为人,便在于人是一个桥梁,人应当被超越,若我们沉迷虚拟,我们便将停滞。我希望,我们应当在VR的帮助下,更好地追求更高的东西,VR为物,应被我所用,也许终有一天我们人类将进化为尼采所预言的“超人”。

虚拟让我们更加成为人,并借此我们应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人应超越虚拟、真实。

现实一种

虚拟,以一种模仿现实的姿态,诉说着超越现实的梦想,却不敢回过头来,直面现实。 的确,虚拟可以创造出一种新现实。关上灯,戴上“眼镜”,你就可以置身各个具体的场景。技术越发达,逼真度就越高;技术越成熟,实在感就越强。VR,就是一种技术。

然而VR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它更是一种哲学,一种态度。它在本质上迎合了现代人的种种需求。

对充实感的需求。前一秒你在试衣间,后一秒你在候诊室。手表的滴滴答答再也不会对你造成“时间不够用”的困扰。你一刻也停不下来,像一只旋转的陀螺。

对超越感的需求。它给你带来偌大的力量感,赋予你在时空经纬网间自由穿梭的能力,让你摆脱了现实逼仄的平凡,感到无所不能。

对新鲜感的需求。日复一日的机械式劳作没了。在这里,你拥有多重生活,品尝着不同风味的情景,走马观花地领略各种可能。

就像海绵,抱得越紧,就越难以松开。一切对于现实的不满,对于无限可能的向往,一切远方,一切诗意,都在这块海绵里。

人类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指出,这样频繁地将“眼镜”戴上摘下,不仅让人模糊了虚拟与现实,还可能加深人们对于现实的不信任,使人们愈发认为,只有在虚拟中根据各人喜好需求“创造”出来的新现实,才是最好的现实。它,剥离了人们与当下。那些对于充实感,力量感,新鲜感的追求,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追求吗?

更多的是一种假象,一个购买主义的循环。根本上,一个人的时间无法增多,一个人也只能拥有一种生活。充实感的背后是用今天支付明天,新鲜感的背后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去看别人活腻的地方”。

它给人提供了很好的出口,一个逃避现实的出口。只是,人终将面对现实,当“眼镜”不得不摘下,开关不得不关闭之时,习惯了虚拟的你,又将怎样面对这个陌生的现实呢?

那么,我们应该摈弃它,扔下它,远离它,不去看它?

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逃避。宣扬子热爱现实的背后,是麻木、漠然于现实的心灵。事实上对于充实感,力量感,新鲜感的追求,人皆有之。它们与现实构成了两个看似矛盾的维度。

而真正所应做的,不是舍弃一方追求一方,而是让VR回归到一种工具本身,它的存在,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它的存在,是生活的另一方面,是现实的另一方面。虚拟,源于现实,是现实的需要,也是现实一种。用种海绵自主地擦掉虚拟与现实的界线,让虚拟完善现实,成为一种现实。

第15篇:今年上海高考作文的三种写法

今年上海高考作文的三种写法

来源:文汇报 作者:单学文 日期:2011.06.16 版次:10

今年上海高考作文的三种写法

单学文

上海市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

今年高考语文上海卷的材料作文题,需要把两句铭文结合起来加以阐发。单取一句铭文立意而成的文章,显然不符合材料作文的常规作法,也不是对“自选角度”的正确理解,更无法把题目暗示给考生的材料“深意”挖掘出来。至于两句铭文结合起来的阐发,一般认为就是分析“过去”与“不过去”的辩证关系。但是,对于铭文中的“一切”,也可以作进一步的细分,从过去中看到不过去,从一切中看到非一切,并以这非一切来呼应其与过去和不过去的错综关系,诸如此类,可以把人们的思考引向深入。这里结合例文,提出三种构思方式:

关键词:个人情感

有人以为,题目要求只说引发怎样的思考而不说联想,貌似在暗示只能写议论文。这样说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将其理解得绝对化。以议论为主的议论文当然能较好体现考生思索所达到的深浅程度,但如果因这两句铭文引发了考生写记叙文的冲动,其思考主要就体现在如何通过细节的刻画和情节的设计,把过去和不过去的辩证关系形象地体现出来。如果其对两句抽象铭文的理解,如盐撒于水那样,能够彻底融化在形象的捕捉中,那么就会写出既切合题意,也感人的好作文来。

限于作文的时间和篇幅,其对形象的刻画难以充分展开,这就需要在过去与不过去的时间切换中,找到一种生活短时段的横断面。与此同时,也不能把这种横断面简单理解为是静态刻板的生活画面,而是要把生活中看似碎屑、平常的冲突包蕴于其中。其结果,不仅仅在时间意义上,使过去与不过去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而且,就是在空间意义上,也能构建起一种人与人、人与自我间的戏剧性冲突,这就对文章的选材提出了较高要求。例文1《那过去了的„„》就是符合题意的记叙文。

关键词:社会价值

就高中生而言,平时偏重于议论文训练,面对文体不限的作文,首选的往往还是议论文。虽然面对这样富有深意的两句铭文,通过揭示互相间的多重关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议论该有的思辨性。但要使这种思辨性获得力量,就需要跟现实紧密联系,把这两句看似抽象的铭文,置于具体的语境中。由于提供的材料非常简单,我们无从知道犹太王大卫是在怎样的语境中刻下“一切都会过去”的铭文,我们更不知道契诃夫笔下的人物是怎样的状态,又是在怎样的语境下说“一切都不会过去”的。但是,自选角度的宽泛性,使得考生把铭文置于一个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具备了可能。所以,像例文2《不是一切都成浮云》的构思,干脆以多灾多难的犹太民族作为第一句铭文的历史背景,又以安妮日记为典型事例,通过把第一句铭文对应于痛苦和灾难,从中挖掘出面向未来、超越痛苦的积极价值。

如何把历史拉到现实中来,如何在历史与现实间获得一种思辨的张力,也使得作文的内在逻辑完成从“一切都会过去”到“不会过去”的发展,这是写作者的整体意识需要在文章中加以确立的。这种整体意识,既体现在文本内材料间的联系,也体现在文本外的历史和当下的联系,以及文本材料与现实的联系。

关键词:话语主体

如果把思辨性仅仅理解为是处理两句铭文的“过去”与“不过去”间的关系,或者即便引入了对“一切”的细分,即便注意到了话语对象、话语内容与个人感情、社会现实的联系,而没有考虑到话语与话语主体的关系,思想的触角似乎还是有很大局限。这样,思考话语言说的一切与话语自身的关系,思考所刻的话语与话语主体的关系,把话语作为一种动态化的产生和接受的活动加以思考分析,以追问话语中主体的位置。其意义,恰恰是当下建构主义教育观念中,教学活动以追问特定语境中学生主体位置的有力体现。

就像一篇报道说的,这是一道让每个人都思考的铭文题。因为思考,过去与不过去,得以重新审视,并把思考与思考的主体置于一个不过去的当下位置。

例文1:《那过去了的„„》

小时候最怕上托儿所,每天一早母亲送我去那里,总是连骗带哄的:“走,上街买香蕉吃。”刚吃完早饭就有香蕉吃,在当时真是奢侈得让人不敢相信。我牵着母亲的手就往外跑,但是走过水果摊,母亲的脚步不但停下来,而且把我的手一下子握紧,我才发觉上当,于是大哭特哭,努力要把小手挣脱出来。但母亲一脸严肃,几乎是把我拖到了托儿所门口的老师面前。“不哭不哭,小朋友都在看你了”,老师说。我静默下来,但眼泪还在眼眶里打转,老师就把我胸前的一块手绢扯起来,擦我的眼睛。那时候,我的手绢,是用一只别针别在胸前的衣襟上。我不想让手绢太湿润,所以硬是忍住眼泪,坐到屋内昏暗的一角发呆。突然母亲的脸在窗口露了一下,手里高举的一只香蕉,被窗外耀眼的光衬托着,我赶紧把小凳子搬到窗前,站上凳子,接住了香蕉。我当时一定有了笑脸,所以母亲说了一句:“一会哭一会笑,两只眼睛开大炮。”然后一晃就不见了。我当时觉得奇怪,窗口那么高,母亲在屋外,哪来的凳子可以让她站到窗前向我传递香蕉呢?

许多年过去了,当母亲已是满头白发的时候,长高了的我,偶然经过这里,看到房子还在,就特意走过去,突然发现窗户是那么地低矮,屋内有些昏暗,堆了杂物,不见一人„„。“接住,香蕉!”我觉得当年的母亲此刻正站在我的位置,探手窗内。而我似乎又站在屋内凳子上,仰头伸出手去,伸向被一片光亮衬托起的那只香蕉„„读中学时,功课远没有现在的中学生这么紧张,我和姐姐早早放学回家,还可以去外边玩一会。天色暗下来时,母亲把晚饭全做好了,差不多在父亲下班的时候,母亲把菜端到桌上,我们三个坐在桌前,等着父亲敲门。那是一所老式的平房,透过临街的木板门,能够清晰听到过往行人的脚步声。街道幽僻,行人不多,知道父亲走近了,主要不是传来的脚步声,而是从裤兜里掏出的一大串钥匙声。钥匙用一根松紧带子系住,系着钥匙的一头放在裤兜里,另一头系在裤腰上。近门时,父亲把裤兜里的钥匙拉出来,沉重的铜钥匙互相撞击的声音在空旷的街道里回荡。我突然躲到门背后,悄悄拉住门把手,等父亲把钥匙插进锁眼扭动时,我用力把门往里一拉,来不及退出钥匙的他,几乎是被我拖进了屋子。“这小鬼!”他轻轻拍了我一下脑袋。不像拍打,更像是抚摸„„

现在,当他的生命已经走进另一个世界,当我为他打开的任何一道门再也见不到他出现时,我却还能感到他那宽厚、温暖的手掌抚摸在我的头顶,抚摸在我的心头。

诗人普希金说过:“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将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例文2:《不是一切都成浮云》

据说,有人因为犹太王大卫戒指上的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就反其意而用之,打算在自己的戒指上刻道:“一切都不会过去。”

我不知道大卫王是在怎样的语境中刻下这句铭文的。但是犹太人在历史上的多灾多难,

从古代社会出埃及的颠沛流离,到现代社会被纳粹囚禁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苦苦挣扎,都给世人理解这句铭文,提供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语境。在困难中坚信一切都会过去,以坦然的心态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就像那位犹太小姑娘安妮那样,为了躲避纳粹的追捕,即便长期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但仍然坚持书写日记,以自己乐观的心态和灿烂的文字照亮自己、照亮旁人,其积极态度,不正是“一切都会过去”的绝好注解吗?(材料源于课文)当然,以达观乃至乐观的态度相信“一切都会过去”,有勇气直面磨难和痛苦,并不意味着遮蔽磨难和痛苦,更不意味着是以消除对痛苦的感受,来制造痛苦消除的幻觉。虽然古希腊哲人留下过“一切皆流”,“人不能两次插足同一条河流”的名言,似乎也提醒了我们,时间之流会把磨难和痛苦在内的一切带向过去。但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如绵延不绝的河流,难以划出一道截然的界限。且不说当下发生的一切,在现实中会留下许多物质的印记,无法被时间之流所淹没。即以过去了的一切而论,一方面,过往的历史和古老的传统,都会构成当下的背景,对现在乃至未来的一切产生深刻影响;另一方面,人的记忆难以磨灭,也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人的思想和行为。从这一意义上说,“一切都不会过去”,在强调过去对现实乃至未来发生深刻的影响言,与“一切都会过去”这句铭文起着互为补充的作用。也就是说,在貌似截然对立的两句铭文中,所能揭示的,依然是一以贯之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立场。但是,针对当下的现实语境,针对当下许多人对一切都抱无所谓的态度,以躺倒在地的方式来娱乐至死甚至愚乐至死,以故作潇洒的态度把缠绕于身边的一切都看得如同过眼烟云,如网络流行语所谓的“神马都是浮云”,在这样的氛围中,强调当下的现实立场,强调一种坚定不移的执着态度,以沉潜于人生的真切痛苦,来磨砺自己的智慧和意志,在不否认“一切都会过去”这句铭文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会对“一切都不会过去”的铭文,投以更多的赞许。

第16篇:今年我们河南的高考作文试题

今年我们河南的高考作文试题,形式平稳、入手较易,联系现实、关注生活,让考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作文材料大致是这样的: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了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没有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了就把钻石切成了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可以看出,今年的作文依然采用新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坚持将立意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凸显对学生利用材料发掘立意、选择角度的发掘能力。而且,材料最后老切割师的一番话,更是明确点明了作文的立意重点,降低了作文的审题难度。这样,考生拿到作文试题之后,对于耳熟能详的新材料作文形式,不会感觉陌生;对于情节简单主题明确的故事材料,不会无从下手,这有利于考生快速构文,有利于考生发挥真实的写作水平。

内容方面,材料从“经验、技术”与“勇于尝试、敢于动手”入手,联系现实,关注生活,富于时代气息,社会意义丰富,思想倾向鲜明,难易程度适中,学生有话可说。

审题立意,我们可以从“很多切割师不愿动手”“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了两块”来立意,说明“经验有时有一定的局限性”,“顾虑太多、影响成功”,“调整心态、轻装上阵”,从老雕刻工“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工周密的设计方案”、从“指导年轻的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谈“经验技术是成功的保证和前提”,说明经验技术的重要性。也可以从老切割师的一番话,谈“成功来自勇气”、“勇气的重要性”,“好心态的的重要性”。更可以从整体材料入手,辩证谈“成功与经验技术、勇气尝试”的关系。当然,还可以有更多的立意角度,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

由此,我们可以拟一些可供参考的题目,如《经验与勇气》、《成功需要经验》、《经验诚可贵,勇气价更高》、《成功更需要勇气》、《勇于尝试》《狭路相逢勇者胜》、《成功源自勇气》、《一“勇”天下无难事》、《做事要有好心态》、《做事需心无旁骛》、《心无顾虑,走向成功》、《无所畏惧,走向成功》、《成功的秘诀》等。

从现实背景上,“中国梦的实现、城镇化的推进,都需要借鉴过去和他国成功的经验,但更需要有勇气大胆地不断去尝试”。当今中国的改革,进入了攻坚期,这更需要我们舍弃顾虑、大胆尝试、勇于推进”,“对于经验和技术性的东西,我们需要,但我们的改革更需要一种甚至是壮士断腕的勇气”,改革开放需要魄力和勇气。同时,反腐倡廉也需要勇气和胆气,捍卫主权、保卫领土需要胆气和勇气,而历史中那些靠勇于进取、大胆做事成功的例子更是举不胜举。而当今中学生,缺少社会经验,有着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当他们接触到这样的作文材料之后,会从内心产生一种心理认同,这样有利于他们说真话、发实感,更好在让作文表达自己的心声。

所以,今年我们河南省的高考作文题,内容平稳、入手平易,看似与时政热点无关,却有着极强的时代性,既能有效考查考生真实的写作能力,又继续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有着很强的导向性,是一则较为成功的作文试题。

最后,需要说明一点的是,今年的作文题目,在某种程度上,再次强化了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考生需要真正把握准“经验”与“勇气”的辩证关系,既不要只说“经验”重要,也不能片面地否定“经验”、绝对夸大“勇气”,这也算是命题人对考生思维能力考查的一个方面吧。

第17篇:浙江高考作文解析及优秀作文

解析2015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及优秀作文点评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提示

中国传统强调“颜文合一”,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文章是修身养性的手段;外国则认为写作仅是一种技艺,与人品无关。如果从这方面切入,会写出不一样的文章。

除此,如果联系现实,“颜文不一”的例子,时常可见。新闻上经常看到“语言腐败”的例子,官员在位置上,对反腐败等问题夸夸其谈,然而实际上自己就是一个腐败的人。

学生也可以联系自己,平日里的命题作文,有多少是假话,空话,套话。这也都是语言的腐败。当然,你也可以想想歌德,想想莎士比亚,文章是这么的棒,人是这么的小气;也可以想想创出瘦金体的宋徽宗赵佶。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例文展示

文显其品动人心

一考生

喜欢一卷诗书在手,或品读“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慵懒与情思,一抹浅淡的远山黛,画出女子的婉丽;或感受太史公笔下暗潮涌动的政权争夺,尔虞我诈,险象环生;或带着一颗心和三毛共赴撒哈拉沙漠,体味异域风情。正如古人所言,“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不错的,在文章中确实能感受到作者的性情,或潇洒坦荡,或自由不拘。

大凡在文学界受人敬仰的,读者都能找到与文章匹配的词语去概括作者的性格,想来这就是我们所能感知的“人品”了吧。他并不是仅从一篇文章中体现,而是渗透在作家一生的写作历程中。初识袁中郎是在《满井游记》: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如此潇然山水的才子,想来也是一位人生的哲学家,他自言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其实,这话不但说出了中郎的文学主张,也说出了他的人生态度。在那些赞美自然风光的游记中,每一篇都是他对这种生活本色的探寻,一种行胸臆的格调。他的文章就是他的内心,我们能从文章中感受到作者人格的真,才会让我们的心产生一种共鸣。

文学贵在思想的碰撞,金代元好问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我们总认为的在人格与文章之间的等号却在这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文章会成为人心的面具,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也许我们需要用一双聪慧的眼,一颗睿智的心去感知。 文章是抒发人性的途径,而有时这条道路会被外界因素阻隔,让我们看不真实,文章本身也沦为了工具。郭沫若以一首《天上的街市》成为中国现代诗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诗人,当革命的烈火蔓延整个中国大地时,他的诗便成为了配合革命形势的产物,毫无立场的歌颂与批判,是成为“御用文人”的悲哀。也许在郭老的骨子里是崇尚自由的浪漫主义,但他的心被拷上政治的枷锁时,所有艺术的美感就消失殆尽了。曾经歌颂出《女神》这样唯美诗篇的人,湮没在革命的浪潮中,我们只能扼腕叹息了。

但不管有什么不同的观点,有一样是不能否认的:文显其品动人心。因为他们能将自己的真当作汤底,用生活的阅历作为菜料,以真情实感为辅料,烹饪出一锅令人回味的佳肴。 阅卷老师点评

作者有自己明确的观点,以“文显其品动人心”为题,鲜明地表达了文品应该与人品相一致,这样文章才能感动人心。文章以袁中郎和郭沫若为例,分析、思考和探究“作品格调趣味与人品”的彼此关系,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文如其人的重要性,作者具有相当的文化积累和足够的阅读积累。文章首尾语言生动形象,比喻运用恰当。作者具有较为扎实的语言功底,具有辩证性、周密性、灵活性和深刻性的思维品质,在思维品质上胜人一筹。 解析2015年山东卷高考作文题及优秀作文点评

材料大意:肉豆和丝瓜藤两个植物的须缠在一起,一个小孩想将两者扯断分开,父亲告诉他这两种植物都是用来吃的,不用将其扯断区分。

根据材料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完成文章。

今年以材料作文为基本形式,之前不止一次的给学生讲过,作文以材料作文为难度顶峰,材料作文尤其以热点类和寓言类为最大难度,而今年的作文审题本身不难,依旧是稳定在山东高考语文“不藏考点,不考偏点”特征上。今年的材料作文,考生们抽出8分钟的审题时间完成审题,比去年略难,但比较其他省份的高考试题难度一般,所以,只要围绕材料书写难度都不太大。

其次今年的“豆藤和丝瓜藤”,还是有值得思索的部分,在命题主旨上,继承了“强调意识”和“强调思辨”这两大不变的主题,“内挖人性中的闪光点与多元性”与“外探社会中的真善美和深思索”的哲学矛盾,体现哲学的内蕴。山东卷语文作文出题思路在探寻考生对于社会、人生、自我的价值实现、人生定位等方面的思索与评价层面继续加深,逐步走向更广义的发展方向,立意标准也相比于之前占到更重要的地位上。

从审题点上来说,材料提出主干来对考生来说并非困难,文章沿着“豆瓜藤缠绕”——“所见不同”——“价值观决定判断和选择”的思维流程,这样我们就容易抽取在题目中的相应信息,在整个的思维流中,孩子的角度是一个维度而大人的角度人又是一个维度,也就是说,从对待景物的看法角度来看强调了“价值观念不同选择不同”的大层次,而在人们的格局这个角度来说“人之所以产生不同的认识是由人的经验阅历决定”与“格局不同视角不同”也是可以突破的内容,在内容中包含这些的属于完美审题。

关照生活的情怀与生命的出走是山东卷的今年的稳态,在去年的山东高考中,窗外看风景体现着从关注大众观点到关注个体思维融合关注社会,“思辨”成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在今年山东“瓜藤缠绕的价值取向”终于走上了“社会生活视角”的道路,总得来说,今年的山东高考语文作文相对平稳,部分思辨性较强的文章将会产生高分作文。

【例文】

价值观念决定选择

“生活是一种绵延不绝的渴望,渴望不断上升,变得更伟大而高贵。”杜伽尔这样定义人生,在生活中,人们带着渴望不断追寻,有的人在物质的享乐中迷失自我,深陷无尽的物质涡流,而有的人乐享精神的富足,走向生命的高贵。人生价值观念的不同决定了选择的不同。

人们因为精神的高贵而选择坚定前行的生活。画家、作家木心客居纽约时期,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条件下,在异国他乡开讲“世界文学史”,忽忽长达五年的一场“文学的远征”,开讲时六十二岁。他的一生,密集伴随愈演愈烈的文化断层。他在累累断层之间、之外、之后,木心始终将自己尽可能置于世界性的文学景观,倘若不是出走,这顽强而持久的挣扎,几乎濒于徒劳。木心说“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这也是木心留给世界的礼物,文学的福音书。

生命总有一种情怀,是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生活里,如木心这般“明知不可而为之”的行动,生活困苦却乐在其中。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成功未来而不懈努力着,乐享精神的情怀,人生价值观念不同,让木心和“木心们”带着渴望,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

渴求物质的价值观念让人们深陷物欲横流的漩涡。当人们被物质生活所绑架的时候,人们也就束缚了生活的快乐,每天愁苦于难以满足无尽的物欲,逼迫人们选择生命的弯路,如陈希同、刘志军、王锦思等,走向毁灭的结局也正是因为人生价值不同选择就不同。

于贪官如此,于社会生活亦是如此。当今社会,众多本应该踏踏实实做学问的大学教授和科研人员深陷论文抄袭、学术剽窃的泥潭,在物质利益的价值观念里中,舍弃了精神的追求与渴望,既失去了学术的灵感,也丧失了生活得快乐,为了快速的获得所谓的成功和名利,让他们放弃了自己本应该坚持的学术道路。对每个人而言,决定成功的因素又有所不同,如勤奋、天赋、价值观念等等,勤奋、天赋能够决定生命的厚度,用坚硬的行动加快成功的步伐;而乐享精神的价值观念能够决定生命的灵感,选择生命的从容淡定。我想,与其追求物质利益的“快“,倒不如坚持精神情怀的”慢“,选择精神富足的价值观念。

“春是自然界一年中的新生季节,而人生的新生季节,就是一生只有一度的青春。”西塞罗这样定义青春。身处于青春的我们面对生活的选择,唯有坚定正确的人生价值,乐享精神的情怀才能真正充实自我,走向成功的境界,让人生走的坦然而精彩。

第18篇:浙江高考作文满分 (发陈教授)

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60分

品·格(59,39,48—58—60)

人品之于格调,犹如花之于瓶。花美,自玉瓶相衬。而空得一只精致优雅之瓶,未必得一奇绝独美之花。 故有贞行高节之品,其文之格调必卓然清洁。而虚附格调之风雅,未可知其人品之高下。

抱朴子有言曰:“朱绿之藻,不秀于枯河。倾山之流,不发于涸源。资不厚,则其惠也不博。才不丰,则其辞也不赡。”没有高洁的人品,犹如干涸的河道,无源的山泉,怎么可有会有华丽的水藻,不尽的长河?古今中外,凡性情贞洁高尚之士,其文无不充满了生命的深邃。那是颜真卿的“政可守,不可不守”的宽原磅礴,是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坚定追求,是谭嗣同的激昂鲜血,是鲁迅的辛辣笔墨,这样卓然不群的格调,是铮铮风骨的再现,是人品操行的反映。

有不俗的人品,方可有不俗的格调。但竟有不凡自命风雅的斗方名士,以为有了不俗的格调便可逆推出自己“不俗”的人品。他们的可笑之处在于,格调的高雅与人品的清高之间,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等号。当年乾隆皇帝盛赞赵孟頫赵体之矫健流畅,认为其字“柔中自有镔铁骨”。郑板桥则不以为然,直言其字谄媚,“宋之降臣,何骨之有?”字且如此,人亦如是。那些投降失节的汉奸中,不乏有不同于俗的文章格调。他们纵有如此之格调,却依旧难觅半点不俗之人品。这份不称其人的反差,犹如明镜不幸遇嫫母,良砚不幸遇俗人,宝剑不幸遇庸将。实为格调之不幸也。

因此,格调与人品,用数学的推论方式来阐释,是单向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与其附庸风雅地渴求一份格调的虚无外表,不如坚定不挠地精炼一份不俗的人格。在那段对人格人品的追逐之中,哪怕前行之路充满困难,黄沙漫天,荆棘刺足,你依旧会发现那份不同于俗的格调,只不过一直陪伴于你。而当你放弃人格,放弃操行时,这份不俗的格调,却已自顾自地离你而去,反差之大,只会使你继续咬牙坚持。

而当我们坚持这份人品,追求这份人品时,与这同来的,不仅仅是不俗的文章格调,还有更多更深邃的生命意义。那是对生命的认识,对生活的理解。这份格调不再拘束于锦心绣口的文辞,而外化为整个生命,渗透这拥有不俗人品的灵魂。

黄虫至秽,化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变为萤而耀彩于夏月。于人品,心既写之,定能使格调化腐朽为神奇,臻于一份生命的淳真。

雨落花蕊,甘苦各现(58—60)

写文如金圣叹先生曾说:雨落花蕊,甘苦各现;水入容器,方园自明。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忠实地表达着自己与内在世界的一致。 然而这种一致的自洽性是可以作伪的。古今中外,沽名钓誉者甚多,虚情假意者亦不乏,然而此高雅非真脱俗,只是扯着喉咙模仿他人。灼眼之下,东施之态,邯郸之姿,便一目了然了。

胡兰成与汪精卫,都是旧中国深负文才之士,前者惹张爱玲的青眼。后者也是留洋海外,为文直洌。然而在他们叛国之前,并非没有行为与文章中的表现,如同王维的辋川之作,看似清远超然,实则渴慕朝野,其高雅之真假,若与鲁迅的话、倪瞻的画相比便一目了然。可以说,作品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性格看似的背离,实则虚伪的矫饰,经不起推敲与比较。

张中行先生在《负喧谈话》中评价朱自清先生性情敦厚,行事澄明慢条斯礼,这与我们在《背景》中所想见的那个朱自清,在《荷塘月色》想见的那个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独步踱步的朱自清是一致的。先生一直嫌自己行事拖沓,希望形成雷厉风行的性格,然终不果,这在他的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他始终是一个睿智的思想者,冷静的观察者,更非以奇诡辩论,波动跳跃的思维来让我们折服的斗士。这是每个人诚心正意行文行事必然的结果,如雨落心蕊,甘苦者观;水入容器,方圆自明。

世界如果显得凌乱不堪,是因为看他的眼睛凌乱不堪,因为读他的心凌乱不堪。这是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爱默生所说的。一个人心中怀着怎样的情感怎样的态度,世界就呈现出什么模样什么恣态,而再经过言语加工后的表达,自然就呈现怎样面貌与味道。

古之学也,入乎眼,著乎耳,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这便是说人的行为是与心里的观念学识互相协谐的。 林语堂先生在评价莎士比亚时说:对一个作家最高的评价,是他像大自然本身。他并不打扰世间一切事物的配置,他只是观察、感受、记录并最终离开了。这似乎反对了作品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一致的观点。因为“天地无情”,往深里说,这却是个论题最好的佐证,作家要作到绝对客观,首先是摒弃了偏执与自我的偶然性的,尔后以绝对的冷静与疏离面对万物,才能做得到莎翁这样伟大。他是容器,却要以近乎无形,因此他的作品“豪华落尽见真淳”,他的性格是近似自然的公正与客观。如同一切美是无蔽的真理之显现,他的剧作便是他完整人格的映射,近几完美。

俗务,在诗人笔下便是诗,在哲人眼中即是思,在凡人看来仅是事。此间真意,真如才子金圣叹所言,“雨落花蕊,甘苦各现;水入容器,方园自明”罢。

我手写我心(58—60)

明代公安派作家有着这样的为文之风:“为文必独具一格,不拘性灵,非以自己的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在我看来,这便是对“言为心声”的最好诠释。

你心中汩汩然流淌着的是什么,你笔下流淌出的也应是什么。怪侠金圣叹有二十四个“不亦快哉”流传于世,那便是他的心中所想着的人间愉快。但现今社会或者说是古今社会上总有艺术家不能使其为人与作品相称的现象,究其根源,原因大致分为两种。

一类是作家在虚名浮利之中失去了自我,沦为了全为稻粱谋的“作家”。李绅因为写《悯农》而闻名内外,却不想他后来竟成了一个奢侈无度的豪绅,他的为人也就不能与诗中所云相称。另一种情况便是难言了,虽有“物不得其平则鸣”之说,但在一定的社会压力下,有时“鸣”却是极为困难的。李贺诗中雄奇的想象,奇诡的诗风看似另类,却恰恰包含了他怀才不遇之悲愤。至于晚唐李商隐,其眼中的蜡烛泣泪也是他的胸中之苦闷,只是无法直接诉诸笔端。

曹丕《典论·论文》中有言,“大丈夫见意于篇籍,寄身于翰墨,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名声自附于后。”在科技发达言论自由的今天,我们应强调“我手写我心”,而不是无病呻吟或是穿蠹经史,一个现代公民应能够并且能够恰当地发出自己的声音,用文字指点江山。

现今社会已基本没有“难言”的限制,我们要做的便是守住一颗本真的心,不沉浸于蜗居虚名,而忘记文字本身所具有的唤醒人类良知的作用。作家陈远曾在访谈中这样说道,美的本质是真,倘若过分追求美以致失了真,便背离了写作的方向,先有真后有美,我手倘若写的不是我心,而是一些矫揉造作的故事,那么美就不会存在于这些文字之中。

先为真人,后为真文,此美之所源也。韩愈笔下的李愿便为一真人,他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于是他成就了隐士的美名。我想,真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而且,这种真实的灵气也会通过文字展现出来。

我手写我心。长杯芳草,喜木美竹,皆可入心,皆可入文。不必拘泥于外在而含真,穿过重重花径,自有云白山青。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59—60)

古言有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笔与文字都是人内心思考的外在反映,思考从心中流转到笔上,思想的味道也从纸上盎然而生。在我眼中,拥有高雅格调的诗文,它的作者也是一位身着白衣、飘然空灵的人吧。

翻开中华文化的长卷,各种文学瑰宝展现在我的眼前:“拔剑四顾心茫然”到“明朝散发弄扁舟”是李白追求内心的真实写照;“会当凌绝顶”到“恨别鸟惊心”是杜甫从年轻到得年迈的沉郁;“此情无计可消除”是李清照柔弱的思念;“竹杖茫鞋轻胜马”是苏东坡看透人生的豁达。他们中的任何一人,拥有的无非是一颗赤诚之心,墨水像心头之血一般汇聚成文字洒在宣纸上,昭示着不同时光交给不同的人带来的不同感受,也昭示着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品味和格调。

我的老师、母亲都对我说过:文品即人品,没有一颗对文化的热爱与敬畏之心是很难创作出积极向上的作品,也唯有立足自身而心系天下,才能真正深刻体会到文字的力量,文字就是作者心灵的表达,在思维与文字的转换过程中,是很难再有人为这添加的。吕不韦曾写道:欲论人者必先自论。能够写出清水芙蓉般文字的人们,想必他们的心灵也是经过了污泥的阻塞与干扰,但仍然洁白无瑕,并保留了那一份难能可贵的静气吧。否则,怎么会有如此美妙的绘心之笔,描绘出他们如此美妙的意境?

性情褊急则行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种源自灵魂深处的自悟与淡然是无法被复制与模仿的。老子有句话叫: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在我的理解里,这同样适用于文字和思想的关系:一个总想着捷径,速成的人怎么能写出站得住脚、思想深远的文字呢?一个踮着脚的灵魂,怕是一推就倒下了吧,语言、文字是“文”,内心思想与灵魂便为“质”,文是很难掩盖质的,所谓文质彬彬,便是锦上添花,美上加美了。

如果没有海伦·凯勒那颗不屈与渴望光明的心,又怎么会有“像明天就要死去那样活着”的文字;如果没有魏征那颗忠诚善良的心,又怎么会有《谏太宗十思疏》中朗朗诤言;如果没有周国平那颗深邃而高远的心,又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哲思洋溢在他的文字之间。这样看来,元好问的“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是不是失之偏颇了呢?

人的内心影响的更是一个人的思想、灵魂以及风吹过来带着的他的味道,这便是人最纯真的地方,改变不了的地方。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轻嗅文骨的芬芳(58—60) 傅庚生先生在《中国文字欣赏举隅》中抛问:“后生学者,文与心道契否?”有人笔底波澜万丈,心中槁木死灰;有人拊掌大乐,文饰不堪,徇名逐利;有人天生洁癖,抱璞守真,留恋理想国;有人拍案而起,剖心烛照,敢放一把野火,泽被寰宇,笔谈间气吐霓虹!

“性灵彰道著,文骨载风仪。”这是梁漱溟先生《究于决颖论》中对我辈殷殷的企盼,文品人品,诚有二律背反之意。我们这一代的写手,又该如何认识此间命题,如何安放自身,达到两者圆融之境界?

不可否认,作者格调趣味与作家人品背离并非罕见。艾布拉姆斯于《镜与灯——文学批评原论》中将其斥为“解密过程”,作者、载器、读者、时代四者循环返流,四元素也难以逃脱“横态性欺瞒”。冷眼旁观,《被禁锢的苦恼》中朱沃什·切瓦夫执借鹰隼双目,锐意指出集权时代俄罗斯作家沦为“夜莺群像”,文骨分崩离析,人格成为悲剧附庸;纵观中国文脉史,沈括著《梦溪笔谈》,可谓等身煌煌,但却在政坛迷雾中堕落朽垮,鬻声于物,为苏轼的坎坷仕途复添艰险。究其根源,这些作者并非将心魂血肉潜入文章;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将文字作为可耻的工具,即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中指摘的“横态木偶”。毫无敬畏,毫无热忱,毫无神圣与崇高,他们就像敏锐而贪婪的渔夫,慢慢拉起渔网,渴望从虚空中找出某种宝物。文章为其操纵奴役,其本身复为功名利禄嘲弄把玩,果真是莫大的讽刺与侮辱。

我们这一代,又该如何保持文学的纯洁性,达臻“真文学”的艺术之境?我以为一在读者,读者可谓是卡夫卡式的“判官”,得秉持着清醒与镇定,不被妖艳可人的文辞灼作而眩晕,可以借鹰隼锐利之眼,剖开艺术的真境实例。北大有个传统,叫“沉潜”,沉入艺术的源头根蒂,潜进人生的幽微百态,从而抵达人品文品熔为一炉的高超境地。做到“沉潜”,便能拨开重烟迷障,直与作者对话。

二在写手,即我们本身。就像《中国哲学史》中胡适先生所说:“文”道不是漂亮虚荣的外衣,而是本性的呐喊与沉思。这声呐喊,理应震撼天地,就应发聩蒙昧之心,我们在屈瑞林大师《真挚与诚实》中听见,我们在福柯《疯癫与文明》的“失落天真”里听见,《俄狄浦斯王》中的勇士啊,不愿沉湮于鼾声、风,趁筋骨未钝、腕血未冷,向世间问一问来此的意义,不正是我们的写照?

父亲曾笑谈,年轻的夜晚,躺在床上浑身颤栗,想到什么半夜摸黑点起蜡烛,光着膀子抓起笔就写,我从小便“雄心勃勃”想成为作家,每当获得师长的肯定,外面的嘉奖,父亲总要提醒我不能让文骨背离了人的风仪,拿出季羡林研究吐火罗文的真挚,陈寅恪力挽史澜的魄力,梁启超冰鉴灼灼的温度,感化他人,圆满自身,所以说是“几时借得冲霄浪,虽死望峰亦从容”。

行文至此,轻嗅文骨的芬芳,诗人的声音也不必低吟: 爬学史乘扶丛残,文章存轶堪颠沛。 抛弃诗兴青云见,自誓夜阑热肠心。 足跟踏破关山路,眼底空悬海月秋。 龙泉隐箧锋未减,势将重掌扫烟冥!

作品显人品(60,58—60)

塞谬尔·厄尔曼说:“每个人笔尖流淌出的墨汁香味色泽定是迥异的”。为何?在我看来,这是因“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一个人的作品定会受其性情影响,也即作品显人品。

身处荒野的植株往往扎根深层,身处热带雨林常常枝繁叶茂,这与作品与人品的关系极为类似——性情褊急之人往往成局促之文,品性澄淡之人常常就悠远之作。作品是果,而人品是因,人品优劣时常决定作品雅俗。因而,作品的格调趣味确是与作者人品一致。 作品显露出的情感基调往往是作者世事经历的写照,是其情性之反射。这一点,我在画师德加身上深有感触。德加的画热烈而奔放,那些丰盈的跳舞女,藕似的臂,在黑暗的夜里,在亮光的台上,似天鹅群舞,又仿佛是忧伤乱舞。初见他的画,便觉他是个隐秘之人。心中太多似远处诉说。之后的了解让我潜入其内心,那是被黑暗驱赶着的心——而他执著将其赶往光明!他的作品虽说不上展示了他的历经世事,却着实显露出德加内心忧伤而执著的一面。

大家作品如此,小众作品亦然。脑瘫诗人余秀华出版新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记录描绘了日常生活和心态情绪。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坚强不懈,对命运不公的负隅顽抗,更有着积极处世的乐观心态!一个人的作品,往往被倾注作者的情感与血液,往往随着作者灵魂的灵动而跳跃,往往因显出作者人品而有血有肉,有声有色。

作品显人品,这需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不掺刻意掩饰之嫌。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中有言“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我想,“失真”之作必是经刻意雕琢之笔,这雕琢,或是包含掩瑕,或是囊括作假,自然地,作品便并非是“我手写我心”,不能显露人品。

既是作品显人品,那么我们确是应留心修养操持自身性情人品,方能于笔尖流淌芳香 千笔墨来。正如玛利亚·杜埃尼拉斯说的:“我不愿让我身上的伤痕变得毫无意义,我的坚持与原宥,都要用写作保留下来。”可见,好的人品才能成就遗留在世永不被弃的亘古佳作。

以心写文成作,则作品显人品。

言为心声(59—60)

古语有云:“言为心声。”我以为此言得之。一部作品不仅能反映作者的性情,更是对其人品的投射。 回顾漫漫历史长河,从《荷马史诗》到《红楼梦》,从《忏悔录》到《史记》,没有一部作品不是作者忍受了巨大的艰难困苦,只身潜入生命的深处后潜心创作的。时间无法蒸发掉其血肉的蒸气,因而经典不朽。波伊提乌斯在被执行死刑前被困于逼仄的牢狱中,但他仍没有放弃对真理、对秩序的追寻与探索,而是将自己从肉身的痛苦中超拔出来,拉开了与世俗的距离,创作出了不朽巨著《哲学的慰藉》。我钦佩这些作品,它们带给人们知识的启蒙,使人们得以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看待世界,而我更钦佩这些作家,在他们创作途中有何其多的理由阻挡着他们通向自己的理想之乡,而他们却凭着坚忍之志和不灭信念破解了《俄狄浦斯王》中“人生而为命运的人质”这一悲剧,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作品的格调往往与作者的品性和灵魂的高度保有一致性。

再看当下,刘再复说这是一个“矮人时代”,人们为了权力、金钱、名利拼命缩小身躯钻向社会的塔尖。权力和意识的山头林林总总,使我们艰于呼吸视听。于是我们不难看到,《霸王别姬》之后再无陈凯歌,张艺谋的《归来》成为他的归去,冯氏幽默后满是讽刺与无奈。如今的文艺市场,看似风生水起,电影院场场满座、一票难求,书店从来不乏畅销书籍,而若于这热闹下持一冷眼,便会发现,人们端着的,不过是一只只自慰的空碗罢了。言为心声,文艺作品的庸俗化,无疑是作家本人的庸俗化。那些看似“高端”、有格调的作品,竟也是一股扑面而来的商业气息。

时代大潮泥沙俱下,淹没或深刻或尖锐的“异者”,有人迷失,有人坚守,此刻,拥有保有本心,背负众人而启迪,不随波逐流的淑世精神显得弥足珍贵。莫言说:“一个作家要有一些糊涂。”他指的是对名利的不刻意追求,不汲汲于富贵,正是他的内心自觉有所依,让他在这样纷繁浮躁的社会中仍保有本性,不以物累形,而他的作品,同样是原汁原味,文如其人。

昔者王阳明先生有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是以喟叹自我认知、自我救赎之难。我想,言为心声,只有每位作家破解自己心中的“贼”,不让他盗走你的本心、良知,那么自然会有经典作品的涌现,而作家自然能到达那个他们念兹在兹、无日或忘的理想之乡。

言不总为心声(53,48,59—60)

曾有过彻夜通读林语堂睡眼惺忪仍不释卷的经历,深陷于其灵活的语言魅力之中而回昧无穷。可当后来一次偶然读到的一则旧闻,作为大学校长的林语堂也曾做过私吞公款之事。所有的肃然敬意轰然坍塌。我们长期持有的认知总是“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而往往对喜爱的文学家、艺术家抱有最高的期望与崇敬,认为高雅作品必是出自淤泥而不染的大师之手。而如我这般浅薄的风识,却使我们陷入个误区,喜爱某位作家,便容不得他有任何污点。一旦有某不为人知的消息暴露,我们极易倒戈,从崇拜到啐然骂之。

然而其实,作者的主观认识与作品的真正价值关系不大。伟大的作品也不拘泥于作者必然高尚的品质。仅管知道张爱玲曾为金钱而写作,可我们即使带着这样的偏见去阅读,也仍能震憾于其对现实的不满意,对爱情的卑微追求;仍能羡慕而崇敬于其为金钱写作而能使文字超脱于金钱的巨大的魅力。难道我们仅能因她为金钱的写作动机而拒绝这样浑然天成的文字吗?

再者,我们深谙哲学的变化发展,文学家在变化成长,文学作品也在变化成长。我们不能因文学家曾有过一段不美好的历史而忽视他后来的不懈努力与改变。格拉斯写过一本自述散文集《洋葱集》,里面有他沉重而恳切的自省:他早年时当过党卫军。然而他始终为自己年轻时犯下的错误而耻辱,而不安,想要用自己的笔来弥补。“回忆就像洋葱,每剥一层就有东西显露出来,层层剥落间,泪湿衣襟。”我们该庆幸,这样一位严肃文学巨人能以如此恳切的态度与他年轻时并不光彩的人品说告别。而当艺术家、文学家们在变化,在为原来的历史作改变时,我们读者怎能不变化发展呢?

因此,言是不总为心声的。作为读者,我们不能拘泥于作者人品好坏,不能被其作品格调趣味与人品是否相符而充塞整个眼界。若先前对作者嫌恶万分,而读其作品感受其与昭著臭名的截然不迥,自然会有一翻新的视角与感知。若怀揣崇敬去读,但有所失望,我们也能于阅读中找到对作者新的认识与全面的评价。言不总为心声,但总有作家在努力使言为心声,也有艺术家始终坚持这种看似不和谐的和谐。但无论哪种情况,当读者摆正这种对作者的心态,就必然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且以作品论英雄(60)

自孔孟以来,我们的阅读方式、欣赏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论世”。我们大多认定“文如其人”,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

我们很容易理解“言为心声”,也即作品反映其人品。所谓“郁结乎心而发乎声”,作品本身定然有着作者个人人品的渗透。引美学家蒋勋之言:“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句,我认为不是诗歌上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同样是一堆白骨,很多人走过去了,却没有看见”。试想,若是杜甫没有忧国忧国之心,又何来发自肺腑之言?伟大的心灵,投影在文学上,依然是伟大的作品,是高尚的品性。

然而这并不是说高尚作品背后一定是脱俗之人。我们从小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读犹太人斤斤计较、人品上的美与良善——但事实上呢?莎士比亚成名后的岁月一直为钱财奔波。他敛钱如命,甚至发放高利贷敛资,更因一家人无法如期还清财物而气急败坏、对薄公堂。这时候我们再看元好问的“文章宁复见为人”,便显得格外讽刺而引人深思了:高雅的作品并不能看出写就它的笔杆人品如何。如此,你又怎能像孔夫子一样操琴无数、推演其人为文王;又怎能像孟夫子一样“知其人、论其世”呢? 既然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未必挂钩,那又何必纠结其人品如何?人类的文明本身就是宽容的,它看重作品本身。所谓“文以载道”,作品之“道”,为其根本。我们不妨说,如果一部作品传递了人品的真善美,读之令人动容、发人深省,那它就已经达到了“作品”所应达到的目的,至于作者本人如何——你无法从作品中推知的情况是可能发生的——并不在对作品的考虑范围之内。作者或许依靠作品而不朽,但文学史最终告诉我们,它保存的,是“不朽的作品”,不是“不朽的文人”。

所以我认为,面对作品时,要且以作品论英雄。我们固然尊敬杜工部的情怀并愿意将其内化为修养,但我们也能从《威尼斯商人》中汲取正义忠诚的不竭力量。作者终将逝去,其人品也会销蚀不见;但一旦其作品高雅,便足以光照千古、惠泽古今。作为重,道为重,人品须臾如苍狗,应以作品论英雄!

点评:

观点辩证。对于人品与作品,作者并没有简单地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而作了理性的思考:作者或许依靠作品而不朽,但文学史最终告诉我们,它保存的,是“不朽的作品”,不是“不朽的文人”。 我们固然尊敬杜工部的情怀并愿意将其内化为修养,但我们也能从《威尼斯商人》中汲取正义忠诚的不竭力量。这种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局限,跳出二者关系本身,显得冷静,客观,充满理性的思辨色彩。

层次鲜明。文章从作品反映其人品起笔,接着反转一笔:并不是说高尚作品背后一定是脱俗之人,在此基础上,作者往前推进一步:既然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未必挂钩,那又何必纠结其人品如何?作者始终朝着一个方向展开论证,不游离,不枝蔓,并靠论证带动材料,环环相扣,逐步推进,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一杯春醪寄余心(60)

唐有刘白堕脱俗隐于市,善酿酒,饮之香美,经月不醒。游侠语曰:“不畏张弓拔刀,但惧白堕春醪。”一杯春醪,寄着他一生的志趣,一生之作,亦携着你品性高低。

冯骥才曾道:“植物死了,将生命留在种子里;作家死了,将生命留在作品里。”“言为心声”,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常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或无意的性格流露,或刻意的志节寄托,作品以其穿越时空的永恒与广远,承载着作者的追求与修养。

百家争鸣,各有其芳华。若你的歌声不现出你最独特的嗓音,盖只能湮没于喧嚣的人世。庄子汪洋恣肆,老子凝练沉稳,墨子严密周全,韩非子肃穆苛刻,则《庄子》抑或《道德经》,《墨子》抑或法家大集,无不承载着其独特见解,个性思考。台湾云门舞集享誉全球,其舞姿脱俗超凡摄人心魄,而其门下弟子亦无一不是高雅养性之性情中人。作者与作品如人与影,映照着彼此最真实的内心,而它只有你将最真实的生命投射,作品才能温润如玉,毫无杂质地现其熠熠光华。

人在成长,作品亦在成长,如影随行中,两者的生命都登上更高山巅。龙应台年轻时生活在唐朝,热情奔放,文字如“横眉冷对千夫指”,抑或“俯首甘为孺子牛”,都是其性情之真,与作品携手胁肩,向更深阔的远方迈进。俄国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的人生起伏,其诗作亦从少女的幼稚转为熟女的沉稳。作者与作品如一对孪生胞弟,在时光的磨蚀下恣意成长,从一个方面,我们得以窥见另一方的性格。

而元好问曾道:“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作品格调与其品性的背离,有时并不是性情相伴,或是作者在作狂野挣扎,或是反其道愈见其力。顾城的诗天真纯朴,他却亲手杀死妻子;梵高的画绚丽奔放,他却癫狂割下左耳。我们能说他们的品性恶劣、思想卑劣吗?当世界以痛吻我,我在报之以歌后,内心的苦苦挣扎或蒙蔽我纯洁的心,而内心会在我手遗留中卓然于世。卢梭在《忏悔录》中极尽猥琐之能事,而谁又能否认他卓然脱俗的品性、高雅勇敢的追求呢?作品与人当面的背离,实则乃内心更坚定的追索啊! 当今社会人们热捧的“雅作”,却不知“雅作”之作者粗鄙无知,而耻于那些外表粗鄙之人,浑不知其作品华美天成、淳朴自然。悲哉!悲哉!而我坚信,那些枯灯夜雨下的荒江野老,剑指连营而无畏,笔削春秋而令乱臣贼子畏惧,定会与作品一同矗立于民族之巅。

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在这急景流年的时光里,哪一杯才是真正寄余心的春醪呢?

赏之以文,考之以史 (60)

古人云:“文如其人。”不错,阅读时总有此种体验:朗读唐诗宋词,体会到李白的狂放、杜甫的忧国忧民;品读近现代文学作品,仿佛看见海子的不羁,林徽因的柔中带刚„„文章与作者本人总是相似的,好像父母与孩子,血脉思维息息相通。

但,总有例外。

金人元好问就认为“文章宁复见为人”,作品有时甚至会背离人品,呈现出虚伪的作者,这又作何解呢? 实际上,这两种理论并不矛盾。性情确实影响文章,但影响的是“心文”。这种文章本就是作者抒发内心世界所作,字字皆关情。书写之时,作者力求将内心的所感所思用有限的文字极力展现,恨不得泣血成句。如此写成的文章,常常带着某种历史也抹不去的光辉。就好像《报任安书》,哪怕让一个早将司马迁的故事烂熟于心的人来阅读,心痛也是免不了的。

与之相对的是“用文”。这种文章总有某种实际用途。高尚但贫困的作家可能写下流作品换稿费糊口,小人则以修饰之文博取功名。这种文章,如何不背离作者人品?

两种文章鱼龙混杂,被蒙骗是免不了的,因此,我们才要赏之以文,考之以史。

“赏”,文章是“赏”的。我们阅读,便是在欣赏,欣赏文辞佳句,并试图从字里行间拼凑出作者的形象。但这形象也只作欣赏之用,若拿来作严谨的论述,未免太过轻率。在未分清心文与用文之前,这个形象只是我们的美好期望,并非作者本身。此时,考之以史就是必要的了。史料中记载的作者生平、他人评价是比文章更直接的存在。就像一句打猎俗语所说:“熊大窝里怎样,才是怎样。”作者在生活中怎样,人品才怎样。

高尚的作者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心文中均是高尚的,此时考之以史能更深地剖析他的精神内涵,将他的文章与人品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有益无害的。而就算遇上用文,我们也能了解到个中缘由,做出客观的评价。伪造者在史料面前是无处遁形的,花言巧语的功名,骗得了一世,骗不了百世。

赏之以文,但文章并不是全部;考之以史,史文结合,作者的真实才清晰浮现。以如此客观之态度品读古今作品,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作者,获得超越区区一纸文字的精神体验。

殊途同归(60)

青瓷缸中戎戎水影,养的是水仙清丽;污泥塘里深深沼洼,养的是白莲洁净。倘若人品是哺育艺术的土壤,为何白莲见不到泥土色,闻不见土壤气?性情急徐固然可从字里行间略窥几许,而人品一说,实难揣测。然而我们欣赏艺术,并非一定要读作者生年,只要骨子里渴望开出一朵好花。

“诗歌只与诗人有关的想法反诗歌。”马尔克思如是说。尤其到了革命时,艺术的种子似乎满战场撒播。犹记得铿锵的《马赛曲》响彻巴黎,《自由引导人民》的画作擎起战旗,然而法国国歌作曲词者鲁热,不过是个上尉,甚至在战争的后程抵触革命,像个懦夫一样度完余生;画家德拉克洛瓦倒是“法国革命的种子”,自信勇敢,连素描的笔触都不愿收敛,作品的格调趣味惊人地一致,可性情人品确是云泥之别,可见艺术,从不是人品忠实的镜子。然而我想,作品之所以得以流传,必有其唯一的批判标准。肥沃的黑土,美丽的红壤乃至贫瘠的黄泥,因为一致的追求,都能生长出哺育人性的大麦、稻谷与青稞。

作品的格调趣味未必与人品一致,却一定与内心的追求吻合,国家危亡之时,懦夫鲁热的笔下也流淌出了“向前,向前,祖国的儿子!”这般的字眼,而在浩瀚的宇宙真理面前,好与人计较、抬杠的牛顿才俯首为真理海边拾贝的孩子;方案的殿堂前,口吃敏感的毛姆滔滔不绝,语带机锋;书法的恣意中,好顺手偷人字画的米芾潇洒挥毫,尽是大家之风。

因为追求了共同的自由、真理与美,作品才被称为艺术,而追求,从来不由人品决定,忠实于内心的艺术家当然可以字如其人,言为心声,而被生活的苟且压弯了腰,被人性的阴暗绊住了脚,依然追求着正直与光明,不正是艺术最强烈痛苦的诗意吗?

北大教授孔庆东近日发微博称莫言常说的家境没落,常日饥寒全是谎言,还附图一张,上头的小莫言穿着棉袄,虎头虎脑,很是可爱。所以我们该要求艺术家什么呢?村上春树说:“我们是一群日复一日真诚地制造虚构的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人品很难达到一致,但我们可以在虚构中要求真诚,那是一颗热忱地为人类共同的光明挣扎的心。莫言的村庄充满了人性的残酷与温暖,既然有所收获,便不必苛责作者的童年是否充满谎言。诚如不必劝凡·高戒酒,让鲁迅戒烟,要知道他们都是脚踩在污泥之中,而把手伸向满天星辰的人啊!我们自己都是这般口是心非,便只顾欣赏艺术,何苦纠缠于多变的人品。

艺术家一生都在难以实现的格调与人品的一致中挣扎,而它们因为同样高尚的追求觅得一致的归途。 我虽然知道这条路难找也难走,但也愿南辕北辙。我希望有追求引路,让我的文字、我的人品携手并肩,一同前行。

那是不同人品,一致而永恒的归途。

笔下的真实与真心(60)

“功名之士,必不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为敦庞大雅之响。”叶燮曾这样写过。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家善于从自身的生活出发,去发现这美丽的世界。世界观的不同带来了创作心态的迥异,作为思维外化形式的作品也因此有了不一样的格调。

《纽约时报》在采访海明威时问及他最好的写作状态。海明威回答说:“最好的写作一定来自于我爱的时候。”创作是灵感和笔尖的激烈触碰,强烈的情感奔涌而出。当创作者归于平静,搁下笔,却仍能看见作品里正翻涌的温柔与热烈。唯其如此,创作才有了艺术的品格,笔下才有了能透视创作者心灵的真实。

在南美洲反体制主义者长长的名单中,加莱亚诺无疑是殿堂级的人物。这个被称为“南美洲的良心”的作家,以火一般的热情和执著,发出对现实最有力的叩问。“我为那些不能读我的作品的人写作,为那些社会底层的人,为不识字以及没办法的人写作。”他用笔尖温暖了南美洲的底层人民,又用目光毫不留情地鞭挞全球化下被人们忽视的暴戾与野蛮。加莱亚诺的文字永远充满战斗的激情,正如他的作品名《南美洲——被切口的血管》。而加莱亚诺本人,也是一位倔强、顽强、勇毅的战斗者,正是心里从未熄灭的火光,让他的作品有了温度,有了直指人心的力量。他笔下的真实与真心,印证了“文如其人”这个词,也给世界文坛留下不朽传奇。

激昂的斗士留下战斗的呼告,而那些坚守内心的人,也在用文字塑造着另一个自己。文学大师木心先生淡泊致远,一直走在向内心朝圣的旅途。他喜欢从前含蓄的美好也一直竭力去守护那种美好,正如他在《从前慢》中写下的:“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他的笔下,涌出的是清明的心境与追求;又如杨绛,虽历经苦难却从未放弃,亲人离去也能勇敢面对,她的纯粹和坚韧,从她纯净、“如初生婴儿”的文字中流露。

真正领悟艺术的人,定会懂得真情实感之于艺术的价值,也了悟自己的生命体验是何其珍贵。艺术是一种反映,一种途径,让我们窥见作者心内涌动的波澜和曾经历的悲欢。

违背心志写下、画下的“成品”,是手的产品,而非心的创造。因此,从一开始,没有情感没有体验的“成品”,就不能算是艺术。

请在你爱的时候,用心写下画下一些东西,不论是停泊于温柔港湾的细沙,还是清朗高远的明月。要知道,你笔下的真实与真心,在未来便成了你心境志趣的证据。

似曾相识燕归来(60)

现代刑侦理论中总有凭笔迹辨人一说,因为一个人再怎么隐藏、伪装,流在骨中的血脉是不变的,而笔迹如是,文章亦如此,于书山稗海中沉潜含玩,钩沉觉隐,一旦发而为文,纵有千万般隐匿修饰,字里行间总是风流个性,不可抑勒。

普鲁斯特早年时发表过一些小说与评论,纵然与举世闻名《追忆》一文相差颇多,不论从语气还是行文方式都有不同,但若仔细品味,他那对于细微事物的把握自始至终都融在了文章的骨子里。“气味与滋味却会在形销之后长期存在”,它们“以几乎无从辨别的蛛丝马迹坚强不屈地撑起回忆的巨厦”。他的风格就如同他的气味,别人模仿不来,他也去除不了,无论是什么内容,挥之不去的总是“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

所以,否认是作家还是平凡人,一旦拿着笔写下字,就相当于把自己的思维、人格的一部分展现出来,而历史洪流可以湮没人的生理性存在,却永远无法改变人的思想存在,那么文字便是传递思考与精神的最好载体,即使手稿丢失,复本重印,一个人留在文章中深层次的精华却会在时间的积淀下长盛不衰。哪怕他故意戏弄人世,隐藏自我,句式可以转换,语气可能颠覆,但墨字中埋藏的个性和独有的特点总会在不经意间表露出来,值得我们玩味深思。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想,大师大多在时间上离我们遥远,如果没有这些可以彰显其风骨的经典之作,他们又怎能令我们无端钦慕?“似曾相识”的绝不只是表达方式,而包括一个人的血的烙印,思想的高度,思考的方式及其独特的“掌纹”。

就像伍尔芙自然流露的女权主义思想,哪怕在《墙上的斑点》中也略有体现,而古斯塔夫福楼丁的细致与抑郁即使在这样明快的“我注定了要做诗歌风琴的手摇柄,而你要为你爱的生活而生”一阙情诗中都能流露,更不必说大先生的战斗、批判与血性。艾略特的哲学思考与反省,“山的那边 雷声轰鸣”。就算是当年法国一位著名批评家模仿意识流大师乔伊斯的笔法挑战意识流小说,大众仍能从一个个细微之处看出他的独有风格。毕竟,“似曾相识”不只是普通的一个词语,它能让人们循着气味,找到当年给你以震撼的那只燕来,无论它是否回归熟悉之感早已汇入骨血,化为纯酿,让你在作品中沉醉入迷。

纪伯伦曾写道:“死亡改变的只是覆盖在我们脸上的面具,农夫依然是农夫,林居者依旧是林居者,而将歌声溶入微风中的人,他依然会对着运转的星球歌唱。”作品中深层思考就如同那个歌唱微风的人,无论面具怎么多样,你仍然可以看见那最本质的东西,毕竟“似曾相识燕归来”。

第19篇:浙江高考作文命题的八大特点

2010年浙江高考作文命题的八大特点

写作试题通常都是每份高考语文试卷中最引人注目,也是最值得品味的考题。今年浙江省的写作命题(试题附后)从题型看属于所谓“标题作文”。笼统地说,这样的判断应该也没有什么不妥,然而细细琢磨一番,便觉得还不够确切。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均表明,这不是一般的标题作文。换言之,它跟普通的标题作文存在诸多不同之处。而这些“不同之处”就是今年浙江省写作命题的重要特点和真正亮点。

不过坦率地说,笔者在省教育考试院初次看到完整的写作试题时,并无任何欣喜之感,甚至有点失望――去年刚刚点火加热的新材料作文,又被淬火降温,重新折回到司空见惯的传统模式。后来在评析试卷和批阅作文过程中,经过反复思考和不断掂量,并仔细分析了不同档次的考场作文的优点和失误,才逐渐揣摩和领悟到命题的创意及特点。笔者以为,这些创意和特点正是高考写作命题应当具备却往往难以如愿的,也是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高考复习备战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兹不揣浅陋,简述如下,敬祈行家同仁不吝赐教。

1.明确性。高考写作试题的要求和要点越明确,就越有利于考生审题把握,也有助于提高阅卷评分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大致而言,今年浙江省写作命题的明确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主题明确,由命题提供的写作材料可知,“角色转换之间”重在反映现代社会(“当今世界”)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即“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并且“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年长一代”。很显然,其要旨便是“文化反哺”,即年轻一代从“文化”的角度和层面对年长一代产生的种种影响,而不是赡养性质的“物质(自然)反哺”。至于在阅卷过程中,依据考生立意和写作的实际情况,将“物质反哺”也作为“基本符合题意”处理,也许多少有些背离命题初衷。其次是要素明确,材料和标题体现了不少要素,其中“角色”是载体,“转换”是要点,“之间”是重点,而“文化”是内涵,“反哺”是核心。这里的“角色”可以是特定而具体的,也可以是整体而抽象的,但都应当涉及两代人的两种行为主体,不能是单一(同龄)的行为个体。同理,“转换”必须是彼此的“互换”和“对调”,而不是普通意义的“变化”和“改变”。第三是范围明确,如果说“文化”这一概念还显得相对空泛,那么“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就进一步明确了“文化”的内涵,提示了立意选择,从而也界定了写作的基本范围。尽管“范围”也相当宽泛,但毕竟皆在“文化”之内,不能超越、游离或扩展。

2.限制性。高考作文命题需要开放性,但也不能缺乏必要的限制性,否则,就会失去客观、公正的统一评判标准。就近年高考作文命题三大模式而言,“角色转换之间”无疑属于标题作文。写作常识告诉我们,标题作文的限制性往往大于话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标题设定的有限信息,大多是写作应当着重体现的要素,如“角色”、“转换”、“之间”等。而今年浙江省又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标题作文,标题前面还有一段200字的文字材料,“角色”定位、“转换”方式等均受到命题材料的明显限制。尤其是“针对上述现象及所反映的问题”这一提示语的特意设置,更加强化了命题的限制性。“针对”就是既不能任意转向,也不能偏离对象。“上述现象”即材料所概述的“迅疾变化的当今世界”中出现的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多种形式和内容的“文化反哺”。而“所反映的问题”则指的是跟“文化反哺”有关的一些现象与本质。当然,这些“现象”和“问题”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可以是特殊的,也可以是普遍的;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可以是体验的,也可以是思考的……然而,不管怎样选择和定性,所有一切都必须围绕“文化反哺”这一中心。由此可见,今年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有着“材料+标题+提示”的多重限制,其限制性显然要比2008年的“感受乡村?触摸都市”硬朗得多。

3.层级性。选拔性始终是高考的重要功能之一,而这种选拔性需要通过试题的区分度来体现和达成。像作文(写作)这样高分值、大容量的考题,体现区分度的理想境界则在于提高命题的“层级性”。此处的“层级性”主要是指审题立意和文章建构的层次与级差。只要认真分析和思考命题意图,不难了解“角色转换之间”的重心既不是“角色”,也不是“转换”,而应该落在“之间”。而且“角色”是“年轻”与“年长”两代人的角色,“转换”是以“文化反哺”为核心的故事、情感、思考、见解等。难以把握的是“之间”应如何体现。有人将“之间”理解为一种“过程”,也许并没有什么差池,但多少有些失之肤浅。笔者以为,“之间”可以是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过程,一方或大或小的空间存在,一些或喜或忧的生活经历,一个或浓或淡的情感故事,一种若隐若现的社会现象;也可以是一种体验,一种氛围,一种姿态,一种认知,一种影响,一种感悟,一种意识,一种见解,一种思考,一种思想,一种人生,一种文化……惟其如此“角色转换之间”,的层级就非常清晰了。以“文化反哺”为主题,有“角色”,有“转换”,有“之间”的生动呈现和理性思考的为最佳层级;有“角色”,有“转换”,有“文化反哺”,而没有怎么注重“之间”的,为第二层级;有“角色”,有“转换”,能够涉及“物质(自然)反哺”,而没有体现“文化反哺”与“之间”的,为第三层级;虽有“角色”,有“变化”,但既没有表现“文化反哺”,也没有涉及“物质反哺”,且完全忽略“之间”的,为第四层级;仅有“角色”,或者“角色”模糊、残缺,而“转换”、“反哺”、“之间”等要素均没有体现的,自然属于很差的层级了。

4.思辨性。可以说,自浙江省高考自主命题以来,从“人文素养与发展”到“角色转换之间”,写作命题一直注重理性思维的考查。即使是“感受乡村?触摸都市”这样似乎很感性的标题,假如没有理性思维的介入,“感受”与“触摸”都是不可能显示出足够的深度和独特的个性的。笔者觉得,今年写作命题的思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审题,二是写作。如前所述,“角色转换之间”这个标题不是卓然独立的写作着落点,而是由材料派生出来、支撑起来的,虽然并非完全受制于材料,却也跟材料有不可分割的关联,脱离了材料的限制,标题必然摇晃飘浮,无所适从。而呈现在考生面前的材料是从学术文章中截取和整合的片段,本身就非常理性,字里行间闪烁着思辨的光彩,理解和把握材料中心及其与标题的内在关系,没有一定的思辨能力是很难做到从容自如,得心应手的。笔者阅卷时发现,不少考生就是由于未能“读懂”材料信息而导致立意出现严重偏误的。至于具体构思谋篇和外化表现的过程,思辨性就更不容忽视了。“文化反哺”这种现象,广大考生既熟悉又陌生,或许有过一些类似的感受和体验,但大多滞留于初步的感性层面,缺乏有意识的特别关注和进一步的理性思考。如何瞄准“之间”着力挖掘,刻意经营,精心雕琢,用理性思维审视、分析和揭示被生活现象覆盖或遮蔽的深层内质,在智慧的巅峰升腾起思辨的礼花,便成为考场作品脱颖而出、赢得高分的“制胜法宝”和“绿色通道”。

5.多样性。几十万考生参加的高考,“多样性”是写作命题必须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写作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命题本身潜在的多种选择性。虽然今年作文命题的限制性较强,却并不影响多样性的存在和展现。从“文化反哺”的材料到标题“角色转换之间”,多样性至少表现在这么几方面:一是“角色”的多样性,尽管“角色”已经被定性为“年轻一代”和“年长一代”,但这些都是集体概念,具有非常多的个体选择性,以“年轻一代”为例,可以是考生自我、同学、亲戚、朋友、邻居等现实生活中“原生态”和个性化的“角色”,也可以是从报刊、网络、书籍、影视等传媒中获知的典型(类型)化和艺术化的“角色”。二是“转换”的多样性,生活实际表明,“施教者和受教者”的角色“转换”样式很多,可以是显性身份的相互“对调”,也可以是思想情感的彼此影响;可以是行为方式的具体表现,也可以是观念意识的潜移默化。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凡是“角色”性质实现了某种“互换”,都不会有离题之嫌。三是“反哺”的多样性,材料所提示的“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为“文化反哺”的多样性提供了足够的选择空间,无论是选择其中之一,还是立足整体观照,均是符合题意的。而且每个方面都蕴涵着许多“反哺”方式。四是“之间”的多样性,如上所述,“之间”不只是一种过程,而且内涵相当丰富,形式各种各样,只要处理恰当,选择任何一种样式皆可打造佳构。

6.时代性。或许许多人并不怎么关注“文化反哺”这种社会现象,因为我们都生活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步履匆匆之间不少有价值的话题常常被淡漠和忽略,“文化反哺”现象亦是如此。不过,“文化反哺”的时代折射却不会因此黯淡和消失。简言之,今年写作命题的时代性集中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是主题设置的创新性,尽管每年高考写作的主题设定,命题专家都是竭尽智慧,搜索枯肠,力求创意,然而还是老生常谈的居多,确有创意的较少。而“文化反哺”这一主题则不然,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既厚重蕴藉又新颖鲜活,具有鲜亮的时代色彩和浓浓的时代气息。第二是“文化反哺”的现实性,谈论“文化反哺”是需要背景和基础的,而目前正沿着改革开放道路与时俱进、日新月异的中国,为展开话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各种样式和层面的“文化反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写作主题与社会现实没有丝毫的距离和阻隔,足见命题紧扣时代脉搏,非常贴近社会生活现实。第三,“角色转换”的真切性,当今时代以新理念、新知识、新科技、新方式等为表征的文化现象层出不穷,生活需要不断接受,在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年轻一代”凸显优势,一跃而先,在许多方面成为影响“年长一代”的“施教者”,这绝对不是奇妙而遥远的神话,而是可感可触的真实生活。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考生们不但耳闻目睹,还有真切感受和实际体验,可以在会心一笑之中笔下生辉。

7.防伪性。高考追求公平和信度,必须以保证客观真实为必要前提,故防止宿构、套作和抄袭等“伪作”的鱼目混珠必然成为写作命题的重要考虑。笔者在高考作文阅卷过程中注意到,今年浙江省写作命题的“防伪性”明显高于往年,几乎拦截了所有的宿构和套作,大大提升了考查的信度。就主题内容而言,从“文化反哺”的角度表现“角色转换之间”,突破了以往高考以理想、人生、青春、道德、信念、亲情、追求、发展、人文和环境等出现频率较高的话题,即使考前准备再充分,也很少会有考生进行过类似主题的写作操练,自然不可能有什么“经典”的范文可作参照和变通;甚至连许多精心准备的“屡试不爽”的写作素材也失去了用途和灵验,从而“剥离”了考生们非自我的依托和凭借,促使其更加真实地展现平时练就的十八般武艺。就形式结构而言,“材料+标题+提示”式的命题,犹如一道坚固的防护设施,不但成功地过滤了许多“伪作”,而且还有效阻挡了给作文阅卷造成不小麻烦的“套话作文”。一些貌似语言华丽、笔触流畅、文采斐然,而实际上真情匮乏、自我缺席、内容空泛、结构生硬的“套话作文”,在近年高考作文中可谓屡见不鲜,这种作文具有不小的欺骗性,倘若阅卷教师防范意识不够,很可能使之蒙混过关。而此类“套作”在今年失去了市场,虽然还是有部分考生试图碰碰运气,但一“套”便破绽百出,原形毕露,根本不可能如愿以偿。命题的“防伪性”之独特可见一斑。

8.导向性。几十年高考实践表明,高考试题不仅仅具备一种检测功能,还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写作命题尤其如此。择要言之,今年浙江省写作命题的导向性可以概括为这么几条:①引导考生关注时代生活。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每一位青少年学生,跟“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传统书生有着本质区别,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生活的变化等都与其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现实社会就是一本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大教科书,是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必修教材,高度关注和认真阅读这本教科书显得非常必要。“角色转换”就在于激发考生积极关注时代生活。②引导考生注重思考分析。简单列举和描述一下“文化反哺”若干现象或许并不困难,而通过“文化反哺”现象领悟和把握时代的快速发展对现实社会产生的多种影响、“年轻一代”反哺能力的明显增强、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崭新内涵和亮丽色彩、寻常百姓生活需求的不断丰富与变化、历代相传的施教方式正在被悄悄改写、“角色转换”给家庭生活添加了新的情趣和快乐等更深层次的含义,则更需要深入思考,认真分析了。③引导考生优化真实写作。这里的“真实写作”指的是展现真实水平和抒发真情实感。高考写作是一次有准备的“临场发挥”,“准备”的应当是自己的平时积累,“发挥”的应当是考生自己的真实水平,而不是移花接木,以假乱真。今年命题的创意和限制,击碎了所有的侥幸心理,用事实告诫每位考生:务必踏踏实实地认真操练,努力提升写作水平,力求以自己的真功夫、真情感、真素养稳操胜券,切忌华而不实,投机取巧。

【附】2010年浙江省语文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反哺”。

人类社会也存在着类似现象,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千百年来,在以父辈对子辈施教为主流的正统传承方式下,文化反哺犹如潜流,隐而不现。但在迅疾变化的当今世界,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他们在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年长一代。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角色常常发生转换。

请针对上述现象及所反映的问题,以“角色转换之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作者通联:浙江诸暨教育局教研室]

第20篇:今年高考作文少满分 专家分析两大原因

今年高考作文少满分 专家分析两大原因 高考(微博)作文历来是社会关注的话题。据媒体报道,近日多省高考阅卷结束,满分作文凤毛麟角。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作文是各科学习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及平时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如今,高考作文题材范围越来越广,按照常理应该给考生更多发挥空间,但是为何满分作文却减少了?满分作文就一定完美吗?网友、考生、教师、教育专家对此众说纷纭。满分作文为何减少?

有媒体报道,今年高考获得满分的作文篇数比往年少了。对此,学生和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看法不一。

安徽今年高考作文题是“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这一题目被网友戏称为“难写”“坑爹”又“给力”。考题寓意是“竖着放梯子有安全隐患,横着放梯子则排除了隐患”。但考生林晶(化名)却较真一件事:“如果题目的寓意在于防患于未然、那似乎也不严谨,因为横着放的梯子还能绊倒人呢。”

林晶告诉记者,拿到题目,她有些“摸不着头脑”:“作文题目很灵活,可写的东西似乎多了,但却不知道该写什么,所以想得高分就难了。”

网友“爱上姜子牙”说:“很多同学写命题作文时总是‘假大空’,甚至千篇1律。难为阅卷老师了,要看这么多雷同的作文,都审美疲劳了,能给出高分才怪。”

曾多次参加高考阅卷的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王大绩认为满分作文少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评分掌控严格;二是反映出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作文教学的影响应当引起重视。满分作文未必完美

广州市花都区秀全中学高三语文教师江汉权认为,现在高考作文侧重考查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和看法。过去那种以文采取胜却空洞无物的文章不再受欢迎。对于高中毕业生来说,在一篇作文中体现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是比较难的,能写出比较深刻、具有思辨性的观点,更是难上加难。

2001年,一篇题为《赤兔之死》高考作文获评满分。似乎从那时起,每年的满分作文都会受到社会关注。但满分作文一定是好文章吗?网友“乾坤大挪移”说:“好的文章需要反复修改和揣摩。在规定时间内写一篇命题作文容易,但要想写出几近完美的文章来,其实很难。”对此,语文老师江汉权认为,作文不等于写作,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写作比作文更有灵活性和自主性。中学作文随着时代的发展已越来越灵活,但是并不意味着就不受限制和要求。“高考作文就是‘带着枷锁跳舞’,一方面要受到‘枷锁’的限制,另一方面又要在限制下‘舞’出最美的动作。”

在江汉权看来,作文是无法做到完美的,可以给高分,但慎重给满分,这其实正符合写作本身的规律。

如何避免千篇1律?

如何看待高考作文命题的变化趋势呢?语文特级教师王大绩认为,近年来高考中出现新型给情景材料作文,并要求“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写作”。这体现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的要求:表达与交流中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今后一段时间“课标”将在全国继续推进,期待高考作文命题和考生的表现能够有新的局面。

河北承德高二学生吴玉迪(化名)对“写出真情实感”的要求感到纠结。他说,老师说要写“亲身经历”,才能得高分。但事实上,学生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很少接触社会,没有太多经历和体验可写。

对于这个问题, 多年专注作文教学研究的阳光喔文化教育集团董事长罗珠彪分析,应明确什么叫“真情实感”。“真情实感”应该是从现实生活中的“我”到精神世界的“我”两端之间寻找的一种心理平衡的过程。从高考作文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未来需在‘教、学、考有机结合’方面进行尝试。通过语文教育完善人格素养,好的人格素养能够帮助一个人经受住人生的考验。

今年浙江高考作文范文
《今年浙江高考作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