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诵读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17 12:01:55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诵读

爱国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活动宗旨:

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

1、传承中华文化。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从经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获得古圣先贤的智慧之光。

2、陶冶性情品德。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嘉言懿行。在熟读成诵之中潜移默化,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推进素质教育。读经诵典,培育心灵,吸取营养,开发心智,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总之,让学生从小诵读经典,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作为“引路人”的教师,无论是从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考虑,还是基于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的迫切需求,都责无旁贷地要重视起经典作品、古诗词的教学在和学生共同背诵经典作品、古诗文,共同发展成长。

二、实施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2、建立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三、诵读内容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精髓,我们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分配原则,分学段进行经典巨作的诵读。

低年级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并配以简单的唐诗和成语

中高年级诵读《论语》、宋词以及成语等,并能尝试运用成语。

四、具体实施

(一)诵读时间

1、每周晨读前10分钟;

2、利用每周三晨读时间,采用教师带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本周所出示的诵读任务

3、建议学生和家长一起读,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在诵读时间上,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古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古诗文诵读活动成为学生生活的一件乐事。

(二)诵读措施

1、听,即听录音。

2、读,详见诵读时间、诵读内容。

3、赛,举行诵读经典比赛(10月10日学校分班举行);

4、写,读中品,品中悟,悟后写,写心得体会。

5、借助于家长的帮助,动员家长为孩子课外诵读经典、学古诗给予支持,让他们结合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把记忆中的诗还原生活——也就是看到某种景色,或在某个生活细节,引导孩子说出与之相映的警句、诗句来。这样,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会更注重积累,并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所学的警句、诗句“内化”。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弟子规》书法版(20张)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 则 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出 则 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泛 爱 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亲 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余 力 学 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命自我作 福自我求

心好命又好 富贵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 福变为祸兆

心好命不好 祸转为福报

心命俱不好 遭殃且贫夭

心可挽乎命 最要存仁道

命实造於心 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 阴阳恐虚矫

修心一听命 天地自相保

《弟子规》详解

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孝悌 次谨信 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泛爱众 而亲仁 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有余力 则学文 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孝悌(ti):孝,指孝敬父母;悌,指友爱兄弟姊妹、亲朋好友、社会大众。

入则孝 在家则要孝敬父母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冬则温 夏则凊 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

晨则省 昏则定 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

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出必告 反必面 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

居有常 业无变 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事虽小 勿擅为 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

苟擅为 子道亏 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

物虽小 勿私藏 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为己有;

苟私藏 亲心伤 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

亲所好 力为具 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

亲所恶 谨为去 父母厌恶的事情,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

身有伤 贻亲忧 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

德有伤 贻亲羞 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

亲爱我 孝何难 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

亲憎我 孝方贤 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

亲有过 谏使更 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

怡吾色 柔吾声 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

谏不入 悦复谏 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

号泣随 挞无怨 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不离开父母床前;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样恭敬;

出则悌 在外则要友爱兄弟姊妹、亲朋好友、社会大众。

兄道友 弟道恭 兄长要友爱弟妹,弟妹要恭敬兄长;

兄弟睦 孝在中 兄弟姊妹能和睦相处,父母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财物轻 怨何生 轻财重义,怨恨就无从生起;

言语忍 忿自泯 言语上包容忍让,忿怒自然消失;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饮食用餐,就坐行走;长者优先,幼者在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长辈呼唤别人,应代为传唤和转告;如果那个人不在,前去转告;

称尊长 勿呼名 称呼尊者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

对尊长 勿见能 在尊长面前,谦虚有礼,不可炫耀自己的才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路上遇见长辈,应恭敬问好;长辈没有说话时,应退后恭敬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骑马或乘车,遇见长辈,应下马或下车问候;等待长者离开百步之远,方可续行;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长辈站立时,晚辈不可先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在尊长面前说话,要低声细气;声音太低而听不清楚,也不合适;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稍慢一些才合礼节;长辈问话时,应当注视聆听,不可以东张西望;

事诸父 如事父 对待别人的父辈,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

事诸兄 如事兄 对待别人的兄长,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谨 做事谨慎。

朝起早 夜眠迟 早上要比长辈起的早,晚上要比长辈睡的晚;

老易至 惜此时 人生易老,珍惜时光;

晨必盥 兼漱口 早晨起床,务必洗脸梳妆、刷牙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大小便后,马上洗手;

冠必正 纽必结 穿戴仪容整洁,扣好衣服纽扣;

袜与履 俱紧切 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

置冠服 有定位 购置穿戴,符合自己的地位和品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物不要乱放,避免造成脏乱;

衣贵洁 不贵华 服装贵在整洁,不在华丽;

上循份 下称家 穿着上要根据自己的身份,与家庭的情况相称;

对饮食 勿拣择 对待饮食,不要挑食偏食;

食适可 勿过则 饮食适量,不要过少过量;

年方少 勿饮酒 少年未成,不可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酒醉之态,最为丑陋;

步从容 立端正 走路步伐从容稳重,站立要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上门拜访他人时,拱手鞠躬,真诚恭敬;进门时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不要歪斜;

勿箕踞 勿摇髀 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腿不可抖动;

缓揭帘 勿有声 进入房间时,揭帘子、开关门的动作轻缓,不要发出声响;

宽转弯 勿触棱 在室内行走,宽处转弯,不要撞到物品的棱角,以免受伤;

执虚器 如执盈 拿着空的器具,要像里面装满东西一样,小心谨慎以防跌倒或打破;

入虚室 如有人 进入无人的房间,也要像有人在一样,不可以随便;

事勿忙 忙多错 做事不要慌慌张张,忙中容易出错;

勿畏难 勿轻略 不要畏惧困难,不可草率行事。

斗闹场 绝勿近打斗、赌博、色情等不良场所,绝对不要接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对邪恶的事情,不要好奇过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要入门之前,应先问:“有人在吗?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进入客厅之前,应先提高声音,让屋里的人知道有人来了;屋里的人问:“是谁呀?”,应该回答名字;若回答:“是我”,让人无法分辨是谁;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用别人的物品,要明着向人请求、征得同意;没有征得同意,擅自取用是偷窃行为;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借人物品,及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不难;

凡出言 信为先 开口说话,诚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欺骗和胡言乱语,不可使用;

话说多 不如少 话多不如话少;

惟其是 勿佞巧 说话事实求是,不要妄言取巧;

奸巧语 秽污词 不要讲奸邪取巧的话语、下流肮脏的词语;

市井气 切戒之 势利市井之气,千万都要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没有得知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

知未的 勿轻传 不知道真相的传言,不可轻信而再次传播;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对不合理的要求,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说话时吐字清楚,语速缓慢;说话不要太快、吐字模糊不清;

彼说长 此说短 不要当面说别人的长处,背后说别人的长短;

不关己 莫闲管 不关自己的是非,不要无事生非;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看见他人的善举,要立即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远,也要努力去做,逐渐赶上;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行为,要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以警惕;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唯有品德才学可以与人相比,不如别人,应当自我激励,修养德才;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若是穿著饮食不如他人,不要攀比生气;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如果听到别人的批评就生气,听到别人的称赞就欢喜,坏朋友就会来找你,良朋益友就会离你而去;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听到他人的称赞,唯恐过誉;听到别人的批评,欣然接受,良师益友就会渐渐和你亲近;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揜饰 增一辜 知错改过,错误就会消失;如果掩饰过错,就是错上加错;

泛爱众 博爱大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凡是人类,皆须相亲相爱;因为同顶一片天,同住地球上;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德行高尚者,名声自然崇高;人们敬重他,并非他的容貌外表好;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大德大才者,威望自然高大;人们佩服他,并非他会说大话;

己有能 勿自私 自己有能力,不要自私自利,要帮助别人;

人所能 勿轻訾 他人有能力,不要嫉妒,应当欣赏学习;

勿谄富 勿骄贫 不要献媚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自大;

勿厌故 勿喜新 不要喜新厌旧;

人不闲 勿事搅 别人正在忙碌,不要去打扰;

人不安 勿话扰 别人心情不好,不要用闲言闲语去打扰;

人有短 切莫揭 别人的短处,切记不要去揭短;

人有私 切莫说 别人自私自利,切记不要去评说;

道人善 即是善 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

人知之 愈思勉 别人听到你的称赞,就会更加勉励行善;

扬人恶 即是恶 赞扬他人的恶行,就是在做恶事;

疾之甚 祸且作 对别人过分指责批评,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互相劝善,德才共修;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都会亏欠。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取得或给予财物,贵在分明,该取则取,该予则予;给予宜多,取得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要求别人做的事情,先反省问自己愿不愿意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应立刻停止要求,不要强求别人去做;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欲报答别人的恩情,就要忘记对别人的怨恨;应该短期抱怨、长期报恩;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对待婢女和仆人,自己要品行端正、以身作则;虽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宽厚更可贵;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仗势逼迫别人服从,对方难免口服心不服;以理服人,别人才会心悦诚服。

而亲仁 亲近有道德的人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稀 同样是人,善恶正邪,心智高低,良莠不齐;流于世俗的人众多,仁义博爱的人稀少;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敬畏他;他直言不讳,不会查色献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是无限好的事情;他会使我们的德行与日俱增,过错逐日减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不肯亲近仁义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奸邪小人就会趁虚而入,影响我们,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

有余力 则学文 有空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不能身体力行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纵有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华而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只是身体力行,不肯读书学习,就容易依著自己的偏见做事,也会看不到真理;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读书的方法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做学问要专一,不能一门学问没搞懂,又想搞其他学问;

宽为限 紧用功

功夫到 滞塞通 读书计划要有宽限,用功要加紧;用功到了,学问就通了;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不懂的问题,记下笔记,就向良师益友请教,求的正确答案;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房间整洁,墙壁干净,书桌清洁,笔墨整齐;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墨磨偏了,心思不正,写字就不工整,心绪就不好了。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书架取书,读完之后,放归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虽有急事,也要把书本收好再离开,有缺损就要修补;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不良书刊,摒弃不看,以免蒙蔽智慧和坏了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遇到挫折,不要自暴自弃,通过身体力行圣贤的训诫,就可以达到圣贤的

推荐第2篇:诵读体会

诵读经典的心得体会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远值得我们发扬。“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等等,这些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这是一件大好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要从做人开始。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既不会有民族精神,更不会有革命精神。做人从哪里开始?从洒扫庭除,应对进退开始;从国学启蒙的“三百千”开始。这种学习不光是识字和道德思想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来对待。

孔子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它称之为“国学”。以国学启蒙的范本“三百千弟”为例。《三字经》最重要的特点是条理清楚、文理明畅、概括精辟地传授历史文化知识,伦理道德知识,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应当刻苦等等,被誉为“袖里通鉴”。且反复劝勉学童勤学,敦促家长、老师认真对待对子弟、学生的教育。诵读《百家姓》使我了解了中华民族姓氏的渊源。《千字文》是世界上流行年代最久远,使用人数最多的儿童国学启蒙读本,在中国教育史、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的小百科全书。《弟子规》是关于品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国学启蒙读本,将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理念用通俗的语言,浅近的历史典故讲述清楚。

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大革命精神,不可不从国学启蒙开始。回溯源头,传承命脉,“国学”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学习国学,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孔子及其他教育家、思想家的学说。 包括修身养性,德行人生,细读《论语》,颇有感触。《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 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不要沉浸于女色;

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气既衰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一个人遇事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盲目武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孔子还认为,和正直,诚实守信,博学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谄媚的人,虚伪阴险的人,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同时他还认为,如果以适度的礼乐来节制自己,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以拥有很多贤德的朋友为快乐,对人是有益的,而以骄奢淫逸,游荡忘返,宴饮荒淫为快乐,对人则是有害的。这些言论,简洁明了,教人自我警醒,让人持守美德或教人弃去偏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几句话牢记在心,时时警醒自己,应该说在修身行事方面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更是要牢记不忘,并依此行事,真正做到身正为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过分地强调物质利益的追求,因为种种原因而使得人们的利益主体多元化,于是,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而作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肩上的担子千斤重,一头挑着学生的现在,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必须给予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教育学生为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努力并成为国家的栋梁,而要达到此目的,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因此,教师必须修身养性,经得起各种不良现象的诱惑。

学习《国学》,让我懂得如何学习和如何教育学生。《明儒学案》曰:“古人之於学者,其不轻授如此,盖欲其自得之也。即释氏亦最忌道破,人便作光影玩弄耳。”古代的老师不轻易的传授知识就是想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即便佛教传经也最忌讳完全说破,因为那样学生就会

轻松获得而把学习当成玩乐。现在的教学,再也不能用以前填鸭式的方法了,寓教于乐才是教师的首选。“师者,善于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也矣。”老师要善于传授道理教授学业和解答疑惑,不懂道理,学业不精湛,学生有疑惑却不能解答,这算不上老师。所以,老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参加学习和培训。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满斛水。

学习《国学》让我学会感恩,懂得待人接物,懂得一切为了国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同时,也为学生做好榜样,教育学生尊老,爱老,爱护弱小,让中华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扬。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大革命精神,一定要从国学开始。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也为我的教育事业添光加彩。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学习《国学》,不是我们这一代的事,也不是这几代的事,而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伟业,《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传承的基石。让我们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们心中最美好的诗篇,用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随着诵读地进行及老师的进一步的引导,我认为我对经典诵读的认识从思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从刚开始模糊的认识逐步到现在一个比较清晰地认识,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转折。接受一个新事物,我认为首先要从思想上接受,达到一个明确地认识,这是一个重要而漫长的转折过程。诵读到现在,我认为我对经典诵读已基本形成了一个比较正确和清晰的认识,已经从思想上接受了经典诵读,而且进一步端正了对待诵读的态度,这对今后进行经典诵读将会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其次,通过这么一段时间的经典诵读,使我对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一点体悟,我越来越认识到我们诵读经典的必要性以及这项活动的深远意义。早在1995年由赵朴初先生,冰心前辈,曹禺先生,夏衍先生等九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全国发出经典教育的强烈呼吁时就提出:我国文化之悠久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罕有其匹的连续性,形成一条从未枯竭、从未中断的长河,但时至今日,这条长河却在某些方面面临中断的危险。而我们所进行的经典诵读,正是在通过诵读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沉淀,从而找回我们传统文化的根基,让我们回归到道德的时代。我们是当代的大学生,就应当借助经典的巨大影响力,来转变我们禀性上长期养成的一些不良习惯和毛病,从而扫除人生路上的一些绊脚石。我不敢说诵读使我产生了什么特别大的转变,但这种影响是点点滴滴的,往往表现在一些细小的方面。比如说一些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以及我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思考问题方式等诸多方面,我都有所体会。这说明经典诵读确实对我产生了一些影响。这使得我更加坚定了信念和对经典诵读的信心。

其实这些天的经典诵读,对我们每个人都是有一定影响的,这种影响在很多方面都有所表现,经典诵读不但对个人产生了不少改变,而且对整个集体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充分说明诵读对我们的作用是巨大的。首先我们应该转变我们自己。每个人的人生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只有转变了自己,使自己得到一步步的完善,那么,我们的人生才会发生重大的变化。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拥有一个较高,较好

的起点,才能为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现在我们正在为这个起点而奋斗。对我们来说,有时候会做出一些不对的事,对自己目标的认识还很模糊,没有能够让我们的目标来指引我们前进,所以有时学习显得很迷惘,动力不足,知难而退,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显得畏缩。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首先我们应从思想上进一步明确认识,调整好心态,做好迎接挑战的一切准备,使自己时刻保持最佳状态,奋力去拼搏,争取有个完美的结果。

最后我还想说,既然我们非常幸运的走上了经典之路,我们一定要珍惜这难得的机会,不管结果怎样,我们都应该毫不动摇地走下去。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只要我们能做到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一如既往的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懈奋斗, 坚持与经典同行,我相信在经典的指引与影响下,我们一定能够一步步转变自我,完善自我,最终实现我们的目标,从而转

仿佛只是一夜之间,我们诧异地发现,世界在变,生活在变,人也在变:汽车代替了行走,电视代替了观察,网络代替了交流……人们似乎忘记了许多生命最原始的本能和需求。代替,代替,再代替。但我们深深地知道,那种流淌情感,洋溢智慧的生命是永远不能替代的。也许我们还执着于那种皓月执卷的清幽,把酒当歌的豪情。也许,我们无法丈量自己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度,一篇好的文章,也许就是一次生命的拓展……

诵读经典,让简单的人变得丰富,让喧嚣的人返璞归真。于是,我们让自己的心灵启程,在一本又一本的经典里,从一个地方走向另一个

地方。每个人的精神成长都得益于不同的书,当捧起经典书籍,就仿佛坐在一位位圣贤面前,听他们侃侃而谈,这种感觉犹如在世外桃源、无人顿扰之处,静心于纯正的至美,在书香弥漫开来的气息中,如醉如痴,在笃学、慎思、明辨中不知今夕是何年,集百家之所长,博采他山之石。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让我明白了人要不断地完善自我,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表明,人要有坚强的信念才是一个完整的人;从周恩来的“大江歌罢掉头东”到毛泽东的“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道出:人之不同,关键在于理念、学识、胸怀的差异,而这些是取决于人生走向的重要因素;陈然在《我的自白书》中写道“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临死不屈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一个人要忠诚自己的党,自己的国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得好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一种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情怀;李白在《行路难》中写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一种充满憧憬的激情,有了这种激情,让我懂得无论世上道路有多么艰难,仍然会信心百倍向前冲。

诵读经典之乐,乐在大开眼界,一卷在手,我们可以穿梭时空,尽情沐浴先贤智者思想的惠泽;我们可以熬游天下,悠然领略种种极致的风景。诵读经典是发展的起点,诵读经典是睿智的源泉,取其精华,在实际生活、工作当中琢成自家美玉。大量阅读还可以增进语文的活用与各种知识的吸收。经典又是人文理想的荟萃,并且是

民族智慧的源头,因此《读经教育》将同时具有增进语文能力、培育人文教养、契接民族智慧的三种功能。人的生命有限,熟读一些有高度价值的书,可以直探人性本源,较轻便地吸取到人生的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较迅速的启迪自己的理性。而后对比较浅显性、应用性的学问,就可以事半功倍地吸收。并且眼界远大、胸襟开阔,可以对人生的各项活动,作一较为全面性而合理性的规划与安排。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见识”,亦即现今所谓的“文化教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经典读物千百年来,就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剂。在认识这些作品的时候,我们不仅是在感受一定时期的文化,而且可以从中不断获得智慧和灵感。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就可以穿越时空,叩问这些伟大的心灵和智慧,获得创造的力量。他们从中获得的除了丰富多彩的语言材料、文章样式、思想情感等以外,还会体验和感悟到这些作品的创造过程与方法,加厚人文底蕴。从小教导儿童读诵经典,不仅符合儿童学习的天性,而且自幼就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奠定一生优雅人格的基础.并对其将来写作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总之,经典诵读是一个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与其它单项技能的教育学习是完全不同的。孩子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比如理解能力强了,记忆能力强了,识字多了,特别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其他方面知识的学习就会有很好的促

进作用。当然,任何一种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经典读物也有它的局限性,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全盘照搬,有些封建落后的糟粕,则必须要舍弃。也不能喧宾夺主,光顾着学经典,把现在的学习任务扔到了一边,这两者都是要不得的。

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总之,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也明白了许多,让我学会感恩,懂得待人接物,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我们应该继续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推荐第3篇:诵读体会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辛庄镇闫楼小学 郭蕊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初衷。活动的实施,如清风涤荡校园,于无形中净化着每一个人的心性。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研究和实验中,引领学生们走进文化经典的圣殿,汲取精神的营养。半年来,我们欣喜地听着,看着,感受着经典带给孩子们的种种欢娱和教益,并时时为身边的一个个小小镜头感动着,感染着,可以说,是经典诵读让书香满校园,是经典诵读让孩子们从此受益终身。

在学校,如何让学生被经典所吸引,真正做到“乐读”“美读”呢?我们精心设计了许多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引领孩子们在玩中、在乐中诵读经典,如安排好诵读的时间,每天利用活动时间,开始是集体读,读的形式很多,有轻读,朗读,领读,引读,接龙读,师生配读,男女生对读,方法灵活多变。实践证明,“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后来因为学生记忆的快慢拉开了距离,我们又用奖励的办法,凡是背诵下来一段《弟子规》的内容,我们就奖他一面小红旗,最后看谁的小红旗得到的最多,他就是诵读经典小博士。在这种积极的鼓励之下,学生们的背诵热情一天天增长。在“读经典,学做人”活动蓬勃开展的同时,大家惊喜地看到了孩子们一些崭新的变化——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口中吟诵的这些古老的句子已悄悄地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有时它在校园,有时它在家庭,有时它在社会生活中。

以前,班级偶尔发生丢东西的现象,可自从学习了《弟子规》,学生明白了“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既为偷。”的道理以后,班上失窃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一种互帮互助的班风也悄然形成了,你忘了带笔,我借给你,你忘了带书,咱俩一起看一本。公共场合,你会发现我们的同学也在随时随地实践着经典的教诲——公共汽车上,有同学在给年老的人让座位,因为他知道“长者先,幼者后。”袁尔迪的家长在“家长来信”中写到:“经典诵读活动举办以后,我的孩子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天回家后,随口诵出来的是一些经典格言,有时让我们作父母的都深感启迪,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人,永远都会是社会的财富,家庭的骄傲。”闫鹏的家长在来信中写到:“以前孩子特别好玩,完全是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状态,现在变化很多,对待长辈表现的非常有礼貌,能够在上学和放学时和家长打招呼,说是“出必告,返必面”;当父母工作一天很累的时候,就会给大人捶背揉肩的,有时还会帮助妈妈洗脚或做饭,懂得孝敬父母了;和邻里的小伙伴也能和睦相处,团结友爱,所有这些都让我们家长看到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喜在心里,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为教育孩子而作出的这么多的努力,让学生学习诵读经典美文,实在是一种极佳的教育方式。 “正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那些曾经读过的美好纯洁的句子对学生们来说,真正做到了“进我耳,入我心”,时刻指导着他们的言行与思想,它在微笑地告诉孩子们,怎样才可以成为一个真正高尚的人。

回首和孩子们一同走过的诵读之路,我们感慨;看着学生们在经典中获益,我们欣慰!“读经典,学做人”活动还将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置身于书声琅琅的校园,我们深深地相信,今天读经诵典的稚子孩童,便是明日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

2013.09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辛庄镇闫楼小学 李亚茹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诵读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会了做人,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怎样做人,它像丝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地泫润的我们的心灵,使我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育品质也自然形成,同时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因此,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直面经典,诵读经典,感受经典,仔细回味,接触经典的每一个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惊喜的感受到开展经典诵读后带给我们的喜悦。

一.孩子的语文素养提高了

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后,我欣喜地发现孩子的语言表达比以前更流畅、更风趣了。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学生的理解、体会也层层加深。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孩子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其次是知识面的扩大。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天天在进步。

二、道德修养得到完善经典诵读是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弟子规》经典故事讲述了许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等,在诵读期间,孩子逐渐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学习习惯。儿童最善于模仿学习,久读经典,最易受到熏陶,他们会以古人为榜样,学习古代圣贤的品质,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诵读活动的开展,逐渐培养了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儿童心地善良,性格温和,举止文雅,乐意与他人交流、合作。在家里,她们总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大声说话,和外人接触,却像只小绵羊,人家问什么,就答什么,甚至不答。自从读了经典以后,孩子知道了以前那样做,真是太没有礼貌了。《弟子规》中的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可见,经典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由此可见,中华经典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和教育了我们每一个人。看着孩子们在经典中获益,我相信,孩子在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高文化品位的同时,必将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

2013.09

教师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辛庄镇闫楼小学 李娜娜

通过诵读经典诗文教学,我走进了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么是儒家风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经典”虽然看上去年纪一大吧,其实火力旺盛的很。他流传了千百年,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将降大任与斯也”,从《归去来兮辞》到《兰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天天挂在我口中。那就是许多人行走,他们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师。这句让我收益非浅的诗句,就是出自于儒家的圣贤孔子之口。这句之所以能让我受益非浅,是因为它包含着一个哲理:“能者为师,虚心请教。”你见过高山吧?它是那样雄伟绵延!你见过大海吧?它是那样壮丽无边!山之高,是因为它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头;海之阔,是因为它聚集了千万条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般渊博的知识,是否就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吸收他人的点滴长处呢?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哲理”啊!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在这个140多人的集体里,就有我许多的良师益友:他们的才华和智慧都值得我好好学习。这样我不就可以在这万顷绿田中增添自己更多知识的养分吗?这正是《论语》孔子传与我的做人学问的道理呀! 真的,人的一生犹如一条长路,有许多的岔道,我们有时会走错路,但有人会来提醒你,它就是国学就是经典诗文,因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经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历久弥新,我们没有理由不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的瑰宝。而且对于少年儿童来说读诵经典,自幼就开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优雅的人格。读诵经典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古文和白话文水平,有助于我们对其它知识领域的领悟和旁通,更能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

假如说我们的心田是一块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阳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经典诗文就是那阳光、惠风和细雨。只要你愿意时时刻刻去吮吸去领悟去诵咏,那我们的理想之花一定会开得更艳持得更久。

那我们就继续诵读吧!好好地拥有它,记住它。让它来净化我们的心灵,让它来耕耘我们心中的土地,提升我们的品位,弘扬中华民族之精髓,更让它引领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向成功迈进吧!

2014.09

中华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辛庄镇闫楼小学 陈鑫

我们幼儿园在全体教师和领导的带领下对孩子进行经典文学教学已有一学期了,起初我也困惑:这么深奥的内容,孩子们能理解吗?他们能记得住吗?他们会对诵读经典感兴趣吗?家长们会支持吗?……而且都不是孩子年龄阶段的内容,就在自己对经典文学诵读产生困惑时,我们全园老师进行经典文学诵读活动的介绍,它对孩子所产生的长远影响等等,在这次谈话讨论中,我们老师都各自提出了对经典文学的看法,获益非浅,会后,我结合吸收家长介绍的,自己也上网查阅了一些资料,从而对经典的诵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那么,在一段时间里,经过一定的尝试和摸索,没有很多的经验,但是对经典文学艺术的诵读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希望能和大家分享一下:

说实在的,以前对经典文学作品知道和理解得都不多。现在,幼儿园里开展了诵读经典的活动以后,要求教文学艺术兴趣班的老师自己首先要多读,复印了几份闲来时进行诵读,起先,总感到难读,读了若干遍以后,却越读越顺口,还是比较有韵味的,真佩服古人。读了以后才觉得这些经典里面写的真的是非常渊博和有内涵,它可以教会你做一个好人的道理,如何尊敬长辈,如何对待朋友,如何遵守一些道德常规……,其实,读了这些经典以后,不光孩子会受到好处,我们老师也会受到很多的好处,如:有时心烦气燥时对个别特调皮、行为习惯、能力差的孩子,家长又很放任的孩子真的随他去的念头时,我脑海中马上会跳出《三字经》中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让我的教学行为马上做了调整。那么,老师的信念决定了对孩子的教,只有老师自己认可了,才会积极的实施对孩子的教。

总之,诵读经典就是一再重复的念唱,我觉得重点是:小孩方面,“不求理解,只求熟读;只奖励,不强求”。只要反复念,孩子自然就能背诵。教师方面,“要持之以恒,要有信心”。老师和家长们最好创造一个人人都在诵读的环境,让孩子浸濡其中,自然会乐意亲近经典。在一学期的尝试教学中,我觉得在幼儿园开展这样的经典诵读活动还是比较可行的,对孩子来说,通过这样潜移默化的优秀文化的熏陶,对他们肯定收益非浅。如果加强每一位老师对诵读活动的重视性,在每天进行渗透,效果就会更好。相信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的进行,我们杨树林中心校幼儿园的经典文学诵读之路肯定会越走越宽。

2014.09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辛庄镇闫楼小学 洪丽

经典诗文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文学史上最具有生命力的瑰宝。它历经岁月陶洗,千锤百炼,积淀了中华先民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和审美意识。

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我们民族约定俗成的教科书。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育,都有其他任何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活动一个学期下来,学生身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为了能把《弟子规》背下来,并能在背诵比赛中获得好名次,许多同学克服了胆怯心理,可以走上讲台大声地朗读,这给他们学语文的自信心。 道德修养得到完善。经典诵读是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弟子规》、经典故事讲述了许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等在诵读期间,孩子们逐步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学习习惯。通过背诵经典,也使学生从小就吸收经典的文化知识,不但能够陶冶情操,培养儿童心地善良,性格温和,举止文雅,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修养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培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 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后,我欣喜地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比以前更流畅、更风趣了。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学生的理解、体会也层层加深。 同时,多读经典也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诵读该学生更多的时间、机会进行阅读,可以走进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特别是经典诵读涉及到的文学、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艺术等知识。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俗话说的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

看着孩子们在经典中获益,我欣慰!“读经典,学做人”置身于书声朗朗的校园,我相信,今天读经诵典的稚子孩童,将是明日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 回归经典 传承文明:参加经典诵读培训的点滴体会。

2015.09

推荐第4篇:古诗文诵读

《中华经典诗词诵读》主题活动

活动主题目的:为了让中华经典诗词在校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让学生了解、热爱、传承中华经典文化,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了解祖国的风土人情,鼓舞人们奋发向上,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质,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尽显新时代中学生的风彩。 活动时间:2013年4月18日 活动地点:校多媒体教案

参加人员:

八、3中队辅导员及全体

八、3中队成员

课前准备:

1、收集相关写景、亲情、边塞、田园等方面的诗词。

2、学习相关诗词演唱曲目。

3、绘制相关古诗词的书画作品。

4、活动教具:多媒体课件

一、(全体起立,稍息)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请示活动开始并批准活动开始。

二、

八、3中队中华经典诵读主题活动课现在开始。

三、出旗、敬礼。(礼毕)

四、唱队歌。(全体请坐。)

五、下面请中队长讲话。

(中队长:)同学们,从我们开展背诵古诗文活动到现在,背古诗、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宋词、元曲的声音便不绝于耳。通过学习吟诵、演唱、绘画、书写使我们知道了祖国经典诗词的文化内涵,了解到了祖国山川河流的壮美,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今天我们

八、3中队举行古诗文诵读主题活动,愿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成为伴随我们成长的良师益友。

六、下面活动正式开始。开场白

(男)上下五千年, (女)纵横几万里。 (男)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 (女)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 (男)在漫漫的历史星河中, (女)闪耀着无数颗璀璨的星星

(男)这儿有诸子百家,有四书五经,有唐诗宋词…… (女)这儿有老子庄子,有孔子孟子,有杜甫李白…… (男)今天,让我们走进悠远的古代,探求幽幽的情怀 (女)今天,让我们与圣贤为友,与诗词作伴 (男)今天,让我们尽情歌诵,尽情吟唱

(女):从我们学会说话开始,就从父母、老师那里学会了许多古诗,大家都爱听古诗文故事,爱诵古诗、背古诗。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吧。

`

1、个人背诵古诗词(配乐)

这些古诗有描写景色的,有描写人间亲情的,使人们得到美的享受。

2、演唱李煜的《鱼美人》。

3、古诗文诗词接龙活动。

4、歌曲《明月几时有》。

5、为画面配学过的诗句。

6、歌曲《月满西楼》。

7、硬笔书法展演。

8、配乐诗朗诵《山行》。

结束语:

(男)琴声淡去,余音袅袅; (女)诗词吟罢,口留清香

(男)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女)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 (男)美好的人生是文采人生, (女)美好的人生是诗意人生 (男)让我们的人生多一些文采, (女)让我们的人生多一些诗意!

(合)让我们每个人都走进古诗文的乐园 吧!

七、(中队长)下面请中队辅导员讲话。

八、呼号。(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

九、退旗、敬礼。(礼毕)

十、

八、3中队古诗文诵读主题中队会到此结束。

推荐第5篇:诵读论文

诵读,让语文课神采飞扬

富裕县逸夫小学

杜巍

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斥着单调乏味,充斥着枯燥无趣,以至于学生们不喜欢语文,不愿意学习语文,更有甚者已经放弃学习语文了。最主要的原因,我认为不是在于学生,而是在于我们语文教学者。是教师用枯燥乏味禁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这个知识宝库的乐园里自由自在地遨游,我觉得最关键是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活”是语文教学法的精髓,“活”是打开语文教学之门的钥匙。那么如何让课堂教学的水“活”起来,我做了很多的尝试,发现“诵读”确实是一种好的方法,“诵读”能够给我们的语文课堂带来新的春天,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神采飞扬。

“好文自应琅琅读”,“教学千法读为本”。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朗读。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课堂上的朗读,小而言之,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极为重要的正确途径;大而言之,是教学改革和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培养文明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

一、让学生学会诵读,为语文课注入生机。

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许多老师都为课堂的“安静”而闹心,静,静得让人感觉反常,学生连读书都读得像蚊子叫,那种一潭死水的感觉真得很无奈,其实,我觉得这主要源于我们的老师,为了夺取高分,我们不愿浪费太多的时间在诵读上,我们宁愿多让学生多做一些阅读理解题,多学一些八股套路,这就怨不得学生读书有气无力了,有些学生根本就不懂得如何去读书,他们的水平甚至还停留在小学的时候,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去诵读,“入情”的诵读。所谓“入情”是要求诵读时教师结合文章内容的理解,具体说明语言的各种表现形式,如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应当怎么读,不应当怎样读等等。学生既有感情的认识,又有理情的指导,才能理解地读。我认为应从这几点入手:

1、停顿。诵读中的停顿分语法和语意停顿两种。语法停顿要学生知道各种标点符号所表示的不同时间的停顿,还要使学生掌握没有标点符号的一句话之间按短语结构的短暂停顿。语意停顿即强调停顿,要使学生知道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说话的意图,感情作适当的强调的停顿。

2、重音。一句话的表意重点在读时要作重音处理,以示强调。一句话中哪个词是重音是由文章的思想内容所决定的,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了解了语句表达的语意重点后,就能正确地确定重音之所在。

3、语调。语调是贯穿在整个词句中声音高低、升降、曲直的变化,是表达语句感情的一种重要朗读技巧。读书时,我们必须启发学生品味出语言的内涵和情绪色彩,按照这种内涵和情绪色彩的需要来决定某种语调节奏。

4、语气。语气是指诵读时的口气,情态,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的思想感情要用不同的语言来表现。

5、速度。有的文章读得慢些,有的则要快些;有的文章快慢相同,参差变化;有的应逐渐加快或逐渐放慢,这种快慢变化必须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吻合。因此,朗读时合理的速度来源于对文章深入的理解与把握。

学生学会了诵读,通过读把无声的书面言语的符号,转换成有声口头言语,必然有思维的参与,就有助于文章的理解。实际上就是自身语感与文本言语声音的碰撞、交流、融合,学生原有口语中有那些不合乎逻辑的、无条理的、贫乏的言语表达,有可能得到逐步的矫正,有利于培养言语表达的流利性和促进表达内容的丰富性。同时,在感受、发现、理解别人传递的思想、感情方面的能力也会相应地提高。

二、挖掘佳作美文,让语文课发挥自身魅力。

语文本身充满魅力。课本中有很多课文,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无不充满着迷人的美。我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个真、善、美的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心灵得到净化与提升。每一篇佳作美文,我都会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所以我的课堂总是书声琅琅。

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采用的让学生读我们自己觉得重点的段落或句子,为什么重要?为什么要读?学生或许并不明白。这样做,学生只是被动的跟着老师读,不利用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如何把“要我读”变成“我要读”呢?研究发现,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个体体验,由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来读。教师可问学生“你最喜欢哪几句?”“你觉得哪几句写得最美?”“你最想读哪几句、哪几段?”“你想怎么读?”然后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找出自己最想读的部分来练习,这段时间里,可以说是学生读得最带劲、最仔细、最用情的时候。这时,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绵长,与作者心灵相通,感悟美、体验美,得到爱的抚慰,情的熏陶。从而促进学生的阅读意识,能力品质充分发展。接下来,热炒热卖,让胸有成竹的学生们都来比试一番。胆大的学生肯定会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把刚才准备的那两下子统统展示出来。我们暂且不去看那两下子到底是不是“绝活”,单单这个过程就已经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了。孩子们在整个过程中自选、自练、自读、自悟,寓教于乐,融会贯通,读得轻松愉快,读得酣畅淋漓,读出了学生们的主体性、独立性,同时也让孩子们读出了更多的创新空间。试想,这样的课堂怎么不会神采飞扬呢?

三、灵活多样的方法,让语文课充满活力。

诵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我在课堂上经常采用以下形式:

美读,即表情朗读。这种朗读方式往往要求教师创设情境,对于语言和意境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较适合。教师可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比照感悟。首先放录音,要求学生对照课文,边听边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请学生朗读,比照两者的朗读情况,可以让学生明白该如何读,从而领悟文章的内涵。使学生感受到朗读的乐趣。

分角色朗读。这种朗读方式对于戏剧作品和小说中的对话描写的语段较合适。它有利于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的把握。如我教《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时,请七位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来分别朗读童话中的七位人物的语言,学生那声请并茂的朗读使全班同学进入了情境,尤其是读到皇帝的新装被小孩子揭露出真相后,部分学生皱了皱眉头,显示出对皇帝的虚伪、愚蠢、自欺欺人的丑恶行径感到可悲。分角色朗读也应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可让个别男女生分角色读,可让几个小组的学生分角色读。

配乐朗读。歌曲有着优美的旋律,又有着美好的意境。配上乐曲来朗读,可以营造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它们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欢快的乐曲应与喜剧性的内容相配,低沉的乐曲应与悲剧性的内容相配。配乐朗读的乐声不能太响,以免产生负面影响。

诵读,狭义的理解即背诵。这种朗读方式也适合于古诗文教学。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已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背诵某些精彩的语段或全篇。这样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

为能准确指导学生诵读、点燃学生的诵读兴趣、激发学生的诵读感情、促进学生的诵读训练,教师还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单读、一个接一个读、对读、分角色读、赛读、录音朗读、表演朗读等等。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同时也让学生体会语文的魅力,让他们爱上语文。

四、巧用绿色评点,使语文课春意盎然。

许多老师也许会发现自己平时也注重课文的诵读,可是效果并不明显,学生仍死气沉沉。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课堂中对于学生朗读时的评价也是如此,要多样,要像蜜蜂采蜜一样“针对性要强”,才能让学生不断体验到朗读成功的快乐,才能形成“百花争春”的局面。

教师充满智慧的评价,能够提高学生诵读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朗读水平进一步提高。但评价一定要注重内涵,一味地“你真棒!、”“太好了!,或者有时学生也可”能评上

一、两次,也只不过是简简单单的“好”、“声音响亮”、“读得流利”等等一些流于表面的评价。只会让被评者觉得无味。因此,朗读指导中的评价,需要教师结合文本内容,对学生的朗读必须作出多样、有针对性的评价。有个学生读“爆竹声声辞旧岁,欢笑阵阵迎新年。”一句时,声音很拖拉,而读这一句时,应该声音高亢,读得简洁有力,让人联想到过新年时的喜庆场面。学生体会不到位,我就说:“你读得很流利,但我怎么感觉到鞭炮是不是没放响,你心里特别不高兴呀?你能再读一遍吗?”读了第二遍,我说:“恩,这回鞭炮响了,却把大家都吓哭了!”学生一听都笑了。又读了第三遍,我说:“读得真好,你看这鞭炮声带来了好运,大家喜笑颜开,多么振奋人心呀!”

在课堂上,我们不妨让学生多作自我评价,自信的学生会说自己读得不错,那就得让他再道道理由,这样学生势必进一步说出自己的感受;如果认为自己读得不好,就给他机会再读,或是让他与前面读得好的同学作比较评价后再读。也可以让学生找自己的伙伴读,或是在合作小组中读,互相评一评、议一议朗读。有听众、有评价,在这样轻松、自由的能表现自我、能够与同伴们交流的空间里,学生的朗读兴趣会越来越浓厚。引导学生参与朗读评价,能极大地调动起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让他们动口、动脑,甚至动手去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学习交往的能力,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互相合作与竞争,从而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尤其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个性化品质,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会合作与交往,促进学生在新型的人际关系与学习交往中得到和谐的发展。

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努力做着以上这些尝试性的改革工作,效果是十分显著的。我想,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应该这样,这就是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课堂,这就是神采飞扬的课堂,这就为学生开启了语文乐园的大门。

推荐第6篇:孝经诵读

《道德讲堂》经典诵读材料

吟诵内容:《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使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诵读内容:《孝经》节选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经典解读: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而说到孝道,不能不读《孝经》。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所谓孝道,犹如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天经地义,乃是人类最为根本的品行。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孔子说:“孝子对父母亲的侍奉,在日常家居的时候,要竭尽对父母的恭敬,在饮食生活的奉养时,要保持和悦愉快的心情去服事;父母生了病,要带着忧虑的心情去照料;父母去世了,要竭尽悲哀之情料理后事:对先人的祭祀,要严肃对待:礼法不乱。这五方面做得完备周到了,方可称为对父母尽到了子女的责任。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 意思是说,教育人民互相亲近友爱,没有比倡导孝道更好的了。教育人民礼貌和顺,没有比服从自己兄长更好的了。

“圣人训,首孝悌”,孝老爱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既是美德,又是责任。今天我们重温经典,让孝道精神永远传承。

推荐第7篇:经典诵读

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经典诵读,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实施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2、通过经典诵读,为学校的管理和发展增添激情、注入活力、丰富内涵,从而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底蕴。

三、诵读内容

1、准备阶段(从现在开始、包括2011-2012学年):计划用一个学年的时间,以《疯狂背古诗》为突破口,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通过全校师生集体诵读氛围的营造,从而引发学生吟诵古诗词的浓厚兴趣和良好习惯,形成一定的诵读规模。一二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20首、下学期第二单元20首; 三四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20首、下学期第二三单元40首; 五六年级:上学期第一二单元40首、下学期第三四五单元60首;

上学期诵读刚起步可以慢一些,从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每学期诵读古诗词的数量一二年级20首、三四年级40首、五六年级60首。

2、成熟阶段(2012-2013学年):在进一步做好《疯狂背古诗》诵读任务的同时,各年级要补充相应的其它任务,以扩大经典诵读的影响和成效。一二年级:《弟子规》、《三字经》 三四年级:《笠翁对韵》、《诗经》 五六年级:《论语》、《道德经》 《笠翁对韵》、《诗经》、《论语》、《道德经》可以选择部分章节内容进行诵读,目的是引发学生对传统经典内容的了解和关注。

四、具体实施

(一)诵读时间

1、每天安排二十分钟的经典诵读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注重学生诵读的验收和评比。

2、利用每天上午大课间的时间,通过校园广播播放诵读录音,让学生跟着模仿吟诵。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自编手操、韵律操,配合诵读表演。

(二)诵读要求

1.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整体推进,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评比鼓励,平时激励,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2.各班诵读力求做到: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3.古诗文背诵之“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

(三)诵读措施

1、创造诵读的氛围

通过诗文图展以及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古诗文记住。学生可以在课前3分钟,和睡前10分钟进行朗读吟诵。班级和学校组织学生根据诗文,进行诗配画活动,办手抄报、进行再创造。即按班级、年级、学校逐层举办诵诗会活动,全校师生参加。诵读会分指定内容背诵、接龙赛、抢答、自由发挥表演等多种形式,并有接力赛、抽卡赛等种类。通过举行这一活动选拔出明星班级和个人。

2、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先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把经典诵读、古诗吟诵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3、建立学生的诵读档案,积累好实验的一系列过程资料,如:学生诵读情况分析、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分析、家长意见征询、班级活动方案、记录照片、好做法经验推广等。

五、就《疯狂背古诗》基本设计供参考:

(一)大课间背古诗设计

1、全校师生集体参与背古诗,最终形成一个荡人心魄的宏大场面,不断增强人气的凝聚,发挥出经典文化涤荡人心灵的效用;

2、师生随音乐节奏共同吟诵古诗词,不会背诵的可以看底稿跟着读,慢慢达到脱稿成诵;

3、诵读古诗词,要随音乐节拍编排一些手操、韵律操,在背诵的同时达到肢体运动的效果;

4、在背诵形式上,可以集体诵读,也可以采用男女生轮背、班级轮背,不同班级展示等形式;

(二)班级背古诗设计

1、学生自由背诵,可以自己背、同桌结合相互随节奏拍手背、小组几个人轮背;

2、全班学生集体背,可以共同背,可以按横排或竖排轮流背,可以按小组轮背,可以每个学生轮流背,一首一首的轮背;

3、小组展示,配以手操、韵律操进行表演;

4、个人展示。

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讲话稿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 各位领导、家长、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xx小学对各位领导、家长能够在百忙中来参观、指导我校的国学教育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在,家长和老师们都有共同的认识,现在的孩子缺乏文明礼貌,不尊老爱幼;缺乏合作意识,唯我独尊;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抑制力不强;缺乏刻苦学习精神,厌学得多,学习目标不明确。为啥?这也是我们共同的疑问。关键是以前我们只重视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多年来,学校经过多方面的探究,寻找了一条教育孩子成才必先成人捷径,那就是加强国学经典教育。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博大精深,通过对国学经典文化的学习,不但能够增长知识,更重要是能够砥砺品行,健全人格,涵养性情,提高修养,使孩子们学会做人。

以前学校系统的编印了国学经典校本教材,让学生诵读,从这学期开始,学校统一订购了教材,把国学课列入课表,选出专职教师任课,成立了教研组,还确定了研究课题,使国学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在上学期,学校组织了第一届“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效果非常好,得到了领导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好评,学生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掀起了人人诵经典的热潮。今天结合中心校十二月份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月活动,学校组织第二届“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进一步推进国学教育的开展。以后形成制度,每年将组织一次大型的展示活动。学校也准备把国学教育作为学校的亮点,操场建好后准备在校园内立孔子塑像,建孔子书院,楼道文化建设也以国学教育内容为主题,让学生时刻受到国学经典文化的熏陶,力争把我们xx小学打造成国学教育示范校。

最后,祝这次展示活动圆满成功,也希望各位领导、家长参观后多提指导意见。 谢谢!

国学经典诵读课教学总结与计划

一、教学成果总结

经过老师与小朋友们的共同努力,一个月下来,国学经典诵读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现详细说明如下:

1、论语《学而第一》篇,赵心镜小朋友第七段,十三段,十五段,不太熟练,需提示,其余能够背诵下来;马博洋小朋友第一段比较熟练,其余需提示,可以背诵下来:李梓睿小朋友第

四、

八、

十、十

三、十五段不太熟练,需提示,其余能背诵下来;孙小慈小朋友每句需提示,可以背诵下来。

2、论语《为政第二》篇,赵心镜小朋友第

一、

二、

三、四段熟练,第

五、

六、

七、

十、十

二、二十

一、二十

二、二十三段不太熟练,需提示,其余能背诵下来;马博洋小朋友第

一、

二、

五、十

一、十

二、十

九、二

十、二十

三、二十四段熟练,第

三、

四、

七、

九、

十、十

六、十七段不太熟练,需提示,其余能接诵下来。

3、论语《八佾第三》篇,赵心镜小朋友全篇熟练,几乎不用提示,全篇能诵读;李梓睿小朋友熟练,几乎全篇能诵读;马博洋小朋友较为熟练,个别段落需提示,其余能接诵下来;孙小慈小朋友,每句需提醒,可以全篇接诵下来。

4、论语《里仁第四》篇,赵心镜小朋友熟练,几乎全篇能诵读下来,李梓睿小朋友熟练,几乎不用提示,全篇能诵读;马博洋全片较为熟练,个别段落需提示,全篇能诵读。

5、论语《公冶长第五》正在学习中。

二、近期教学计划

根据中班小朋友的实际学习情况,老师制订如下学习计划:

1、每周抽出一节课复习已读篇章《八佾第三》和《里仁第四》

2、每月月底对所有已读篇章复习巩固一次。

3、每个星期五上午对小朋友们检测一次,以帮助巩固已读章节。

总之,老师将一如既往地带领小朋友们多读多诵,总结经验,取长补短,真正使得小朋友们成为国学经典的实践者和受益者。

国学经典诵读课教学总结

国学经典诵读课作为我国的重点课程,他将东西方优秀文化经典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小朋友们通过口诵、目视、耳听、熟记、成诵的方法把国学中的精华灌输至身心,使之成为小同学们的精神食粮,而《论语》作为国学经典的重中之重,所以孔子文化早教园把《论语》作为国学经典诵读的重要内容,经过几个星期的言传身教,总结经验,回顾过去现就近的一些情况简单做一下总结: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孔子早教园中班现有四位小同学,由于来园学习时间及入园前的基础和年龄存在差异,赵心境和马博洋两位同学的基础较之孙小慈和李梓睿要好些,也更愿意朗读。李梓睿小同学上课虽然比较认真,但令人头痛的是他不太愿意吭声、不愿意放开喉咙大声读书。糖糖是个性格比较活泼的小女孩,他很招人喜欢,无论是老师还是小朋友都很喜欢糖糖。糖糖天生好动,上课也奈不住性子,认字也很活跃,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认真,可是他自开学来认识了101个字。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孩子上课奈不住性子并不代表孩子没有认真听讲,或许他有自己的方式。针对四位同学的自身特点,老师将因材施教,让每位同学都能跟上节奏,以便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二、教学成果总结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教学相长就是这个意思,经过老师与小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几个星期下来,同学们的经典诵读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现详细说明如下:

1、论语《学而第一》篇:赵心境小同学第七段、第十三段、第十五段不太熟练需要提示,其余可以背诵下来;马博洋小同学第一段比较熟练,其余需要提示可以背诵下来;李梓睿小同学第四段、第八段、第十段、第十三段、第十五段不太熟悉需要提示,其余可以背诵下来;孙小慈同学由于年龄较小,比他们读的时间短,在背诵时只要提醒就可以被下来。

2、论语《为政第二》篇:由于朗读的遍数不够多(只有六十多变),四位小同学都是部分能诵,大部分都需要提醒。

总之,老师将继续带领四位小朋友在今后的国学经典诵读中总结规律、扬长避短,尽量让四位小同学多都多记、多诵,使每位孩子都成为国学经典诵读的实践者和真正受益者而努力工作。

推荐第8篇:中华诵读

良庄镇中心小学开展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经典诵读,抓住孩子13岁之前的黄金般记忆年段,寓教于乐,每天只需5至10分钟,帮助孩子用最轻松、最快捷的方式背熟大量中华优秀的经典名篇,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为主线,以“诵读经典 爱我中华”活动和经典诗文课程为平台,努力提高全校少年儿童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目的意义

引领全校师生更加广泛深入地感受领悟中华经典,加深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了解和热爱,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自觉性,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探索学校开展经典诵读、书写、讲解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形成示范成果,全面推进和扎实有效开展经典诵读行动。具

体表现在:

1、通过经典诵读工作的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2、建立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三、组织方式

按照“以班级为单位,学校统筹安排”的工作思路,各班自主开展活动,同时骨干教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探索中华诵读的最佳模式与方式。

(一)诵读时间

1、每天早上利用早读二十分钟,随到随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

2、利用每天下午上课之前的十分钟时间,周

二、周四学生临摹经典诗文,

一、

三、五自由阅读喜欢的读物。(一年级在学期初,可由教师读给学生听或听录音。)

(二)诵读要求

1.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整体推进,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评比鼓励,平时激励,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2.各班诵读力求做到: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3.古诗文背诵之“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

(三)诵读措施

1、创造诵读的氛围

通过诗文图展以及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古诗文记住。学生可以在课前3分钟,和睡前10分钟进行朗读吟诵。班级和学校组织学生根据诗文,进行诗配画活动,办手抄报、进行再创造。即按班级、年级、学校逐层举办诵诗会活动,全校师生参加。诵读会分指定内容背诵、接龙赛、抢答、自由发挥表演等多种形式,并有接力赛、抽卡赛等种类。通过举行这一活动选拔出明星班级

和个人。

2、积极开展经典诵读专题校本教研活动,研究学生的记忆规律,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配合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让学生先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把经典诵读、古诗吟诵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3、建议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建立读书档案册。鼓励学生多阅读。

4、学生每读完一篇经典诗文向班主任回报,班主任检查学生读的质量,合格后发给一张班级读书之星读书卡,集齐五张后由年级主任检查换发年级之星读书卡,集齐三张年级之星读书卡由教导处检查,合格后颁发校级读书之星证书。

5.教导处不定期抽查早读情况,教师是否盯班、是否读学校规定内容。

6、每个月各个班级评选“课外经典阅读小明星”,每月上报给学校教务处,在集体晨会上由校领导亲自表彰、宣传;

7、各班组织学生根据经典诗文进行写读书笔记、创编童谣、编写手抄报、编写书籍等活动,并定期举办交流评比。

8、每学期学校举办“经典阅读节活动”,可结合各项诵读竞赛,开展经典阅读故事会、读书心得交流会、优秀经典诗文朗诵赛、辩论赛、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并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经

典诵读比赛,通过活动,来检测学生诵读效果,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

9、建立学生的诵读档案,积累好实验的一系列过程资料,如:学生诵读情况分析、家长意见征询、班级活动方案、记录照片等好做法经验推广。

四、任务及要求

(一)培养师资队伍

每位语文教师都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行动中来。学校选拔骨干教师(刘金燕、李芹)参加市、区的统一培训,培训结束后由该教师对全校教师展开二次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建设经典诵读、书写、讲解优秀师资队伍,为全面推进经典诵读行动培训、储备人才,确保形成长效机制。

(二)开设特别课堂

学校适当调整课程安排,将经典诵读行动纳入教学课程管理整体范畴,开设经典诵读特别课堂,每周不少于1节课(由教导处把关,各位语文教师自主安排),在师资、课时、教材等方面予以保证。按时订阅省教育厅、省语委组织编写的《经典诗文三百篇》。

(三)注重学科渗透

在语文、数学、品生品社等课程中融入诵读内容;可在地方 5

课程或校本课程模块中设臵经典诵读课时。争取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有所创新,并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

(四)强化汉字教学

学校定期组织师生积极参加规范汉字书写比赛,并按照课标和有关文件要求开设写字课。

(五)注重活动渗透

学校结合办学特色,利用班会、少先队会及兴趣小组,围绕经典鉴赏、诵读艺术及书写技能培养、展示,开展生动多样的主题活动、竞赛活动、展示活动等。以节日、纪念日经典集体朗诵会、朗诵音乐会、班级诵读擂台赛等活动为载体,多形式开展经典诵读主题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不断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2010年12月——《四季的诗》主题朗诵会。细分为四个子主题:春天的诗、夏天的诗、秋天的诗和冬天的诗。

2011年1月——规范字书写大赛。

2011年2月——指导学生将经典诗文写成工整美观的书法作品,并定期评选优秀作品,在学习园地中张贴展览,切实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渗透经典。学校还将在校园和教室显眼地方补充装饰古诗文的内容,充分利用好黑板报,开辟“古诗乐园”、“今日格言”、“精彩段落”等栏目。

2011年3月——通过兴趣小组培养学生中的诵读尖子,进行校级竞赛。

五、组织实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

由校长任组长、业务校长任副组长,教导处及教科室都要参与到行动中来,具体组织实施。

良庄镇中心小学中华诵〃经典诵读

试点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王业安 副组长:孙其东

成 员:梁京菊 刘金燕

孙永艳 李文玲 程会安 张志銮

(二)做好宣传交流

学校各班级要及时总结活动经验,加强交流宣传。学校将分别对每个班级经典诵读、书写、讲解、演唱开展情况进行跟踪调研,组织各位语文教师对已形成的做法和经验进行及时的总结和交流沟通,以促进经典诵读行动取得实效。

(三)活动成果展示

学校拟于2011年3月份,组织 “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和规范汉字书写大赛,集中表彰一批先进班级、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

(四)总结工作经验

学校将于2011年5月前后,对各班工作进行验收,各班要写出总结报告,上报教科室。按照国家、省、市要求布臵进行各项评优工作,择优选拔、推荐国家级和省、市、区级优质课评选人员,优秀教师及优秀科研成果。国家级优质课可进入“中华 7

诵〃经典诵读行动”资源库;优秀教师将纳入“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名师人才库;优秀学校优先参选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岱岳区良庄镇中心小学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六日

良庄镇中心小学 开展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实施方案

岱岳区良庄镇中心小学

2010.11.16

推荐第9篇:诵读方案

汤沟秀石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活动的目的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组织学生诵读中国古诗文经典的方式,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他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同时,以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积淀文化底蕴,提升教师设计活动能力,深化学校读书文化的教育。

二、活动的口号

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

三、活动的原则

直面经典,不求甚解,形式多样,水到渠成。

四、活动安排和措施

1、在阅读课,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学习游戏活动。

2、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倡导学生自主阅读一定量的诗文。

3、利用学习园地、手抄报、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4、每日课前5分钟诵读形成常规,教师组织,学生全员参与。

5、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优秀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优秀诗文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6、指导学生撰写诵经读典的体会和感受,评选优秀诵读日记。

四、比赛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4年12月31日 地点:操场

五、比赛形式和内容:

1.形式:(集体赛)比赛以班级为单位,以自选(参赛班级先自选自己最拿手的背诵篇目)为主要形式,同时鼓励穿插舞蹈、吟唱、书画等艺术表演形式,以进一步提升诗文诵读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

2.比赛内容:三字经,弟子规,古诗词,千句文,中华成语,论语,名人警句等。

六、评选办法

1.比赛分班进行,抽签决定顺序。

2、评分标准: (见打分表)

七、其它要求:

1、各班语文教师高度重视,组织学生扎实开展读书活动,保证学生读书时间,积极参加本次比赛活动,扩大学生知识积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提升 文化氛围,营造书香校园。

2、各班语文教师要认真选材,努力创新形式,悉心指导,丰富内容,确保比赛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次活动为进一步全面推进和深化诗文诵读,营造书香校园奠定坚实的基础。希望平时认真安排、组织。 附: 活动流程

一、主持人开场,介绍比赛活动的主旨和形式。

二. 闭幕致辞。

三、诵读比赛环节: 四 表彰

推荐第10篇:诵读通知

迎新年经典诗文诵读比赛通知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精髓,检验本学期各班经典诵读的成果,根据工作计划,学校决定举行小学部“迎新年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

二、活动对象

一至五年级全体学生。

三、活动内容及形式

1、诵读作品自选,但必须是中华经典诗文。(经典古诗词、语文课本以及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经典美文、诗歌、散文皆可。)

2、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诵读,可以穿插个人诵读,也可是经典情景剧、历史故事改编、经典歌曲演唱等,表演形式不限,诵读时可加音乐伴奏。

四、活动安排

1、组织宣传阶段:12月7日——16日,召开年级组长会,下发活动方案,布置活动事宜。12月17日(周一)请各组长将本组节目单报至教导处。

2、比赛阶段:12月26日周三下午第三节,按年级组进行比赛,五个年级同时进行,评委将分五个组,逐班进行评分,根据成绩的高低,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学校将根据评比情况择优展示)

五、比赛要求

1、每班1个节目,比赛时间限制在5分钟以内。

2、参赛选手必须脱稿朗诵。

3、12月26日周三下午第三节课比赛时,各语文教师不能跟班,有第三节课的老师要按时到教室组织学生等候比赛,赛后组织学生继续上课。

六、评分标准:

比赛采取100分制,其中:

a、作品内容(15分):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要求,要切实体现“中华美文”的特点,宜选择影响较大、流传较广、弘扬传统文化较为明显的散文、诗歌或其他文学作品;

b.节目形式(15分):形式灵活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如有配乐,配乐与所朗诵篇章意境吻合,节奏和谐;

c.语言技巧(40分):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嗓音条件较好,声音圆润悦耳,语言流畅,语速得当;

d.临场表现(30分):衣着得体,体态语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充沛,感染力强,现场效果好。

邹城市鲍店煤矿学校2012-12-5

第11篇:诵读十强赛

才艺展示

抽签

课内及阅读点亮童年抽背古诗一轮 古诗轮背淘汰2人

课外古诗赛背(2轮)淘汰2人 前6强

自由组合,两人一组,抢答

并给自己的小组起个名字(写在A4纸上) 前4强

轮答赛(可求助好朋友一次)

淘汰1人

抢答赛

排名次

第12篇:古诗诵读

古诗诵读:乡思、中秋月(之二)

教学目标:

1、学习两首古诗,理解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通过两首古诗的诵读,感受中华民族一脉传承的乡恋情结。

3、能按平仄规律诵读两首古诗。

教学重、难点:

在诵读中理解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能按平仄规律读古诗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1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齐读:《乡愁四韵》前两阙

2、师:一首《乡愁四韵》抒发了余光中老先生对家乡的思念。那乡思如长江水,如海棠红,如雪花白,如腊梅香那样悠长、隽永,让人沉醉、难以割舍。

3、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诉说着自己的乡思之情,乡思之苦。而最能勾起他们对家乡思念的往往是那一轮明月。尤其是中秋之月真让人浮想联翩,唐朝诗人李峤也曾写过一首中秋月

出示课题:古诗诵读中秋月(之二)

二、学习古诗:中秋月(之二)

1、一个中秋之夜,明月当空,诗人在月下欣赏这美景,此时他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我们先来读一读古诗,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1)指名读

(2)齐读

2、指导诵读

(1)还记得古诗阅读的规律吗?(平长仄短、两个字一个节奏点)

(2)老师已经在诗句上注明了平仄和节奏点,自己试着读一读。

(3)指名读,指导

(4)齐读这首诗

3、“魄”就是——(月出时或将末时的微光,在这里指月亮),晴朗的夜空,当一轮圆月升上天空,赏月的人都会说——

这就是:皆言四海同

你觉得诗人所说的“同”有哪些是同的?(如:晴朗的天气、大家都在赏月、一家团圆、赏桂花香等)所谓“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4、可这天下所有的人、事、物是否真的想同呢?诗人面对此情此景他想到了什么?(安知千里外,不有风兼雨?)

(1)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安知:怎么知道;不有:没有;兼:

和)

(2)诗人看到明月当空,可是千里之外是否也是一轮明月普照大地呢?

也许云雾遮挡了明月,也许正有暴风骤雨。

(3)你觉得这风雨还可以指什么?

5、师:的确,此时也许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与家人团圆,家乡的亲人正在思念着他们,所谓: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苏轼也曾说过: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此时此地,诗人看到了“圆魄上寒空”,可是他眷恋的故乡又如何,他“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啊!

三、学习古诗:乡思

一首《中秋月》寄托了诗人对天下人、事、物的思考,让团圆之人想到千里之外的风雨,想到了无法与家人团圆的人们,那远离家乡的人又有怎样的感怀呢?

1、出示古诗:乡思,能按古诗的读法读这首诗吗?

2、指名读古诗。

3、再读古诗前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傍晚,太阳渐渐落山,我看到诗人站在山上,正望向太阳落山的地方,想看到自己的家乡)

4、傍晚时分,夕阳渐渐落山回家,百鸟归巢,群鸦返林,正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时候,远在异乡的游子触景生情,多想看到家乡,想看到家乡的亲人,真是望眼欲穿。可是诗人的家在何方呢?他抬眼望向落日处,可是——(望极天涯不见家)

作者望极了天涯,可是落日可见,故乡却难见。天涯虽远,可是——(家乡还比天涯远)真是“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

指导朗读

如果你就是这位诗人,此时此刻,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你怎么读这句话?

5、出示:夕阳西下图

你能描述一下此时的景色吗?你们觉得美吗?

6、小探究:夕阳西下,是一幕多么美丽景色!诗人李商隐曾说过:夕阳无限好。可是诗人却说他“恨”,有什么疑问吗?

A、碧山就是“青山”,夕阳西下,傍晚的云气笼罩着青山,正是“夕阳无限好”,可作者却视而不见,还恨恨的,为什么?(故乡距离已经

很远,现在被碧山阻隔,已令人惆怅不已,何况眼下碧山又被暮云遮

掩。)

B、师:远望不得,近瞧不见,怎不让诗人怨恨,诗人怨碧山、怨暮云,恨他们——(阻挡自己无法看到家乡)这恨来自于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强调了诗人——(思乡之浓、之切)。

C、读这两句话

6、诵读《乡思》

四、总结延伸

同学们,在中国文学的长河中,思乡文学像一弘溪流源远流长。思乡是一个中国人的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无论男女,家总是他们盼望归去的港湾,思乡是他

们不老的情结。正是这样的情结成为中国历代文人重要的创作题材,并以各种方式,从各种角度加以显现。

教后反思:

古诗是我国文学体裁中最美的,古诗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是语文教学中最美的课堂。这学期我有幸参加了由陆襄老师主持的“读之、吟之、歌之、舞之”古诗诵读研修班的学习,对古诗的教学方式的改变有了更深的体会。古诗创作的年代里现代学生很遥远,如何使学生感悟古诗中的诗情画意,把古诗的美落实是现在的课堂上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我觉得古诗教学中,古诗的美不仅体现在教师赵的音乐有多美,多媒体制作得有多美,更多地应体现在诗本身的音律的美,意境的美。所以,古诗教学要有一定的深度。

一、感悟诗情的深度

“诗情画意”,诗必言情,无情不为诗,没有感情,就相当于诗没有了灵魂。在这堂课中,我选用的两首诗《中秋月》(之二)、《乡思》具有共同的特点,就是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使人借助月亮、夕阳等景物抒发了自己对家乡浓浓的情。对家乡的思念,对于学生并没有切身的体验。而教学古诗,又必定要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走近诗人,与诗人对话。因之时间、空间的距离,学生对诗中所表达的感情不一定能很准确地体会。所以在教学中我着力于引导学生体会诗情。

在上课伊始,我以诗人余光中的一首《乡愁四韵》的诵读入手,在课堂上营造了思乡的氛围,让学生进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景中。在此借基础上再导入《中秋月》的学习,果然有了之前的铺垫,学生对诗中“不有雨兼风”已具有了深刻的体会,感受到诗人也在想知道千里之外的家乡的情景呢。而教学《乡思》这首更加直白的诉说乡思之苦、之浓的诗时,我以“极”、“恨”这两个字为切入口,通过换字的方法、通过体会“恨”的含义,使学生感悟诗人所说的一切都表达了他对家乡深深的思恋,所以才会望眼欲穿,才会对落日天涯的美景视而不见。

二、指导朗诵的深度

有了对诗的理解的深度,再让学生来朗读这两首诗,读出诗意来就事半功倍了。古诗之美首先在于她的音律美,古诗的押韵、平仄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优美动听。所以学古诗必先朗诵。在这次的培训中,我改变了以往读诗的节奏,告诉学生诗要读的“平长仄短”;要“两个字一个节奏点”,只有这样才能读出诗的味道。如果说一开始学生的读只是把字音读准确了,那么当学生理解了诗意,在此基础上的读,就是通过诵读进一步体会诗的语言美,在这种美的熏陶下发自内心的美美的朗诵,是让人陶醉的朗诵。当然学生一开始未必都能读好,因此在教学《中秋月》时,我进行了范读,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诵读,学生有了范例,读得渐渐有了诗情。而第二首《乡思》的读,我则放开手让学生来读,因为一节课中,学生手中被诗人浓浓的相思之情所包围着,陶醉于诗之美,引起了他们的

共鸣,所以读得优美动听。所以我感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古诗朗诵的指导要有一定的深度,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语言的魅力,才会喜爱上古诗,才能真正做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三、体会意境的深度

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意境。这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是可以做到的,但如果教师教学中没有深度的话就会直接影响了古诗教学的效果。

在教学《中秋月》一诗中,我让学生想象诗人所说的“同”是什么相同,而现实生活中是否“四海同”,诗人所说的“风雨”又是指什么?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体会诗人的美好愿望,与现实并不能达到四海相同,中秋之夜总会有人无法与家人团聚,从而让学生感悟诗人对千里之外家乡的思恋。而《中秋月》中,我让学生去想象夕阳西下时的美景,人们在黄昏会做些什么,感悟诗人触景生情,使学生沉浸在诗人所创设的意境中。

我觉得古诗教学就应当讲求意境的再现,不能停留在浅显的文字上的理解,要有一定的浓度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知、情、意的统一,使之从中受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古诗的能力。

第13篇:古诗诵读

古诗诵读

教学目标:

1、学习两首古诗

2、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

3、熟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熟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学过了不少古诗,你们还记得吗?指名背诵。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

二、学习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揭示课题(指名读、齐读)

2、介绍作者。

3、听录音:你听到了什么?

4、出示全诗,小组中同学互相试读。

5、指名读、齐读。

6、了解古诗内容。

师讲解诗意,学生体会。组内交流,质疑,全班交流。

7、学生试背古诗。

三、学习古诗《凉洲词》

1、出示全诗,听录音。

2、介绍作者。

3、部分词语解释。

4、学生自由读古诗,质疑。

5、指名试读,男女生比赛读。

6、全班齐读,背诵古诗。

第14篇:美文诵读

校 本 教 材

美 文 诵 读

一、二年级 (试用本)

赤峰市第二实验小学

卷首语

神奇的书

(美国)狄金森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船

能像一册书籍

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也没有一匹神奇的坐骑

能像一页诗扉

带我们领略世人的真谛;

即令你一贫如洗

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

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

多么质朴无华的车骑!

可是它却装载了

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

古诗词篇

《诗经》、《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词,浓缩中国文学智慧的奇珍异宝,它刻写历史,思索人生,憧憬光明,让我们走进诗的银河,在一声声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中,汲取营养,获得高尚,获得修养。

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江泽民

七 步 诗

(魏)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你知道《三国演义》中曹氏兄弟之间的故事台吗?请你讲给同学听听。几人一组再演一演。

回 乡 偶 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本诗讲述了一个背井离乡的游子在年老之后回到家乡时的情景。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乡音无改”的老爷爷和老奶奶,你能结合他们的经历体会体会诗人的心情吗?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栽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朗诵这首诗,想像春天的特点。你能给这首诗配一幅简笔画吗?

采 莲 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边读边想,为什么看不见荷塘的采莲姑娘们?诗人又怎么知道她们在荷塘里?

竹 里 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诗人“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你是否可以找个恰当的曲子配乐吟诵这首诗,体会一下诗人当时的心情。

鸟 鸣 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诵读诗句,想像诗中描写的情境。

田园乐

(唐)王维

桃花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这首诗与孟浩然的《春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关山月(摘句)

(唐)李 白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体会

三、四句究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秋浦歌

(唐)李 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仔细吟诵这首诗,想一想,诗人是用怎样的写法,仅用二十个字就将自己深长的愁绪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曲江二首(之二)

(唐)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 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古稀”一词即出自“人生七十古来稀”一句。我国古代人,称人生七十为“古稀”,那么你们知道他们对人生的其它年龄段是怎样称呼的吗?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诗中的意境清幽静雅,尤其是第二句,有一种音乐美,应该找个恰当的曲子,配乐朗诵。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多美的一首诗啊!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诗中的意境。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想一想,这首诗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色?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你知道《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的故事吗?给大家讲一讲。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中

三、四句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你能画出来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在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用你自己的话讲一讲“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话的意思。再想一想,早春的草色,远处看和近处看为什么不一样?你过去是否发现过?

(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 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 人间重晚晴。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语气地朗读这首诗。

乌 衣 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如果你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就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西塞山怀古

(唐)刘禹锡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里的“寒流”指的是哪条河?这首诗摘自原诗的后四句,请你找来原诗读一读。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是作者为表达自己壮志未遂而发的感慨,你能将诗人的心情读出来吗?

见渭水思秦川

(唐)岑参 渭水东流去, 何时到雍州。 凭添两行泪, 寄向故园流。

《静夜思》是见月思乡,这首诗是见水思乡。想一想,诗人为什么看见“渭水东流”就引起思乡的哀愁?

官仓鼠

(唐)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 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

谁遣朝朝人君口。

诗中的大老鼠比喻的是些什么人?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首诗展示了当时的京城在寒食节里的景象。同学们,你们知道寒食节是哪一天吗?查一查。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前两句写“绿树阴浓”、“楼台倒影”,一切都是静静的;后两句“水精帘动”、“蔷薇飘香”,开始动起来了。想一想,景物由静引动的原因是什么?

杨花

(唐)吴融 不斗秾华不占红, 自飞晴野雪蒙蒙。

百花长恨风吹落, 唯有杨花独爱风。

读了这首诗,你来说说杨花有哪些可爱之处?

(唐)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想想看,为什么诗人听到虫声,就感到“春气暖”?

(北宋)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 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 屋头初日杏花繁。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你最喜欢哪一句?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诗中的意境?

画 眉 鸟

(北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读了这首诗,你知道笼中的小鸟怎样?你还会逮鸟取乐吗?

(北宋)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 秋千院落夜沉沉。

月色朦胧,花飘清香,歌声悠悠,秋千低垂,万籁俱寂,你体会到“春宵一刻值千金”的含义了吗?说一说。

赠刘景文

(北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一、二句中可以看出荷花与菊花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诗人认为一年中最好的时节是“橙黄橘绿时”,你同意吗?说说你的想法。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把西湖比作西施,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呢?查查资料,看看西施的故事。

饮湖上初晴后雨还有一首诗:

朝曦迎客艳重冈, 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 一杯当属水仙王。 (湖上有水仙王庙。)

泊船瓜洲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句诗里的“绿”字,王安石曾修改 过多次,这个改字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吗?讲给同学听听。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南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查一查诗人写这首诗的背景。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南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春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读了这首诗,给人一种焕然一新、处处皆春的快感。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

桑茶坑道中

(南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 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 一牛吃过柳阴西。

浓浓的柳荫下,人儿睡得甜,牛儿吃得香,一静一动,相像 一下,这个画面多有趣呀!你能把它画下来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南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是一首送别诗,通篇以景代情,色彩浓烈。而自古西湖美景传天下,许多文人墨客都曾把它写进自己的诗篇,你读过哪些呢?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是元代著名的画家和诗人,他从小勤奋好学,“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正是写出了自己冰清玉洁的高尚境界。可以将本诗做成一个精美的书签,用来自勉。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以竹石比喻的品格。你知道有关郑燮(郑板桥)的传说吗?给大家讲一讲。

择 师

三人同行路,必有我师在。 择其善者从,其不善者改。 求师无高下,为学无内外。 喜师而善学,他日必成才。

在你身边,哪些人是你的老师呢?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做到“喜师而善学”。

木兰诗

乐府.横吹曲辞《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你知道花木兰吗?中国还有哪些像她这样的巾帼英雄?

儿童诗篇

中国,是诗的国度。

诗是用精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情感。 今天,我们从现代诗的花园里,采下几片切合我们儿童心理特点并且适合我们阅读欣赏的最绚丽的花瓣,献给亲爱的同学们。让这跳动的语言,带给你无限的乐趣。

徐 鲁

童年是一本打开的书, 有多少秘密在等待你。

不要问我:将来会怎样?

我的梦想在哪里? 这世界很小又很大, 一本书,就是一个小阶梯。 打开它,让你的故事, 就从现在开始„„

春之消息

郑振铎

杨柳醒了! 微微地张开倦眼。 煦的春风,

把他披上绿裳。

好明亮的日光呀! 杨柳打开大门, 迎接这绚烂的朝阳。 快乐的孩子们笑道: “春天来了,来了, 杨柳出来了。”

不知道和小问号

鲁 兵

有个小朋友, 名叫“不知道”, 一天大清早, 碰见“小问号”。

“小问号”问这又问那, “不知道”都说:“不知道!” 问他一百个“为什么”, 他说一百个“不知道”。

“小问号”,好心焦, “你是怎么啦, 尽说不知道?” “不知道”笑了笑:

“我的名字嘛, 就叫‘不知道’。” “小问号”,皱眉毛, “你呀,啥也不知道, 这可怎么好?” “不知道”,把头摇, “你问‘这可怎么好?’, 我也不知道。” “小问号”,跳了跳, 跳进“不知道”的小书包, 跟着他,到处跑, 跟着他,上学校。

“小问号”

一看见“不知道”把头摇, 就知道

“不知道”想要说:“不知道!”“小问号”连忙伸出小脑袋, 问这问那问个没完没了, “不知道”越听越有味, 把人家的问答统统记牢。

“不知道”和“小问号”, 做了朋友很要好 后来,你猜怎么了? “不知道”改名儿啦!

改成了“都知道”。

作者:臧克家

我爱听, 人家把星 叫做星星。

夜空是另一个世界, 星星是它的子民, 谁也不排挤谁, 彼此密密地挨近。

它们是那么渺小, 渺小得没有名字, 它们用自己的光圈, 告诉自己的存在。

仰起脸来,

向着那白茫茫的银河, 一,二,三,你数,

呵,它们是那么多,那么多„„

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

金逸铭

字典公公家里吵吵闹闹, 吵个不停的原来是标点符号。 看它们的眼睛瞪得多大, 听他们的嗓门提得多高。

感叹号拄着拐杖,小问号张大耳朵, 调皮的小逗号急得蹦蹦跳。

首先发言的是感叹号, 它的嗓门就像铜鼓敲: “伙伴们,我的感情最强烈, 文章里谁也没有我重要!”

感叹号的话招来一阵嘲笑, 顶不服气的是小问号: “哼,要是没有我来发问, 怎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小逗号说话头头是道, 它和顿号一起反驳小问号: “要是我们不把句子点开, 文章就会像一根长长的面条。”

学问深的要算省略号, 它的话总是那么深奥: “要讲我的作用么„„ 哼,不说大家也知道。”

水平高的要数句号, 它总爱留在后面作总结报告: “只有我才是文章的主角, 没有我,话就说得没完没了。”

大家争得不可开交, 字典公公把意见发表: “孩子们,你们都很重要,

少一个,我们的文章就没这样美妙。

“滴水汇成了大江, 碎石堆成了海岛,

大家不要把个人作用片面强调, 任何时候都不要骄傲!”

小朋友,

你听了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 心里想的啥, 能否让我知道?

洪志明 秋天 树林里 下着彩色的雪

树林里的小动物 淋着彩色的雪 盖着彩色的被子 做着彩色的梦

梦里都是秋天彩色的笑声 秋天,树林里 下着彩色的雪 黄色的、金黄色的雪

散发着黄色的、金黄色的香味

秋天,金黄色的香味 在小动物们 彩色的梦里飘着

啊!好香、好美的雪喔!

帽子的秘密

柯岩

我的哥哥可不是个普通的人, 他是一个三年级生; 他一连考了那么些个五分, 妈妈送他一顶帽子当奖品。

这顶帽子的颜色可真蓝, 漆黑的帽檐亮闪闪; 别说把它戴在头上, 就是看看心里也喜欢。

可是这顶帽子有点奇怪, 它的帽檐老是掉下来, 妈妈把它缝了又缝, 不知道为什么它总是坏。

妈妈叫我跟哥哥一块儿, 好看看帽檐怎么会掉下来, 可是哥哥只要一见我, 马上就把我赶开。

今天我偷偷地到了他的学校, 这事儿一下子就弄明白, 他们七八个三年级生, 一出校门就把帽檐扯下来。

他们在空地上来回地跑 又喊"靠岸"又喊"抛锚", 哥哥拿着个望远镜--木头的, 四面八方到处瞧。

我还没决定躲不躲, 望远镜已经瞄准了我, 忽然背后一声喊, 我叫人抓住怎么也挣不脱。

两个水兵向哥哥敬礼, 报告抓到了什么"奸细", 哥哥看也不看我一眼, 就下命令把我枪毙。

我生气地说:"我不是什么奸细, 我是你的弟弟!" 可是哥哥皱着眉说: "是奸细就不是弟弟!"

这么欺负人还能行? 我就又踢又打吵个不停, 两个水兵只好安慰我, 说枪毙是假的一点不疼。

我说:"反正我不能叫你们枪毙, 不管它疼还是不疼; 我长大了要当解放军, 随便说我是奸细就不成!"

水兵们都哈哈大笑, 哥哥也只得把命令取消, 大伙说:"这可不是个胆小鬼, 欢迎他参加我们'海军部队'。"

晚上我回家见了妈妈, 我向她谈了船舱又谈甲板, 我告诉她什么叫做舰队, 还说天下最勇敢的就是海员。

至于哥哥的帽子嘿…… 我说:"这是秘密您最好别管。妈妈摸着我的头发笑了: "那好吧,亲爱的海员!"

我奇怪妈妈怎么知道, 她说:"这也是个秘密。" 她说她还有几句话, 托我给所有的小水兵捎去:

"真正的海员坚强英勇, 热爱祖国热爱劳动, 你们能不能学习英雄, 不看帽子要看行动!" 种眼泪的孩子

高洪波

我把眼泪

种在妈妈的手背上, 妈妈的手中

长出动物园的门票,

" 于是,我和小猴子聊天 向大狗熊问好。

我把眼泪

种在爷爷的胡子里, 爷爷的胡子 长成一棵大榕树, 于是,我听到百灵和画眉 嘀哩哩地欢叫。

我把眼泪

种在爸爸的书桌上, 爸爸的书桌

长出一本又一本画报, 于是,我和独眼巨人打仗 还和爸爸寻找金银岛。

我觉得 我是一朵云, 一朵会落泪的云, 当然,谁也不知道 我哭的时候, 心里却在暗暗发笑。

抓住时间

姜华 时间是水中的鱼 游得极快 一不小心

它就溜得无影无踪 每一个人都有 自己特定的时间 这个时间

只有自己才能把握 时间是一尾鱼 在又密又牢的网中 时间是无望的鱼 抓住时间

让生命镌刻在流失的 时光中 成为一个事实 抓住时间 将知识的花环 悬在自己的脖颈 岁月永恒 知识是一张网

关登瀛 风筝, 在春风里飘。 飞过花丛, 飘过树梢, 迎着春汛, 追逐春潮。

风筝, 在春风里飘。 江北的山野, 举起一只只花篮; 江南象彩色的锦缎, 在春光中闪耀;

蓝天中的雁, 一行行透明的诗; 枝头的鸟,

啼出曲曲动人的音乐。 一片春汛连着一片春汛, 一个喜报又一个喜报, 呵,祖国, 乘春的列车, 向未来迅跑。

我把手中的风筝线, 贴近耳朵, 听风筝说, 它将把春的喜讯, 向我报告。 小弟和小猫

柯岩

我家有个小弟弟, 聪明又淘气, 每天爬上又爬下, 弄得满头满脸都是泥。

妈妈叫他来洗澡, 装没听见他就跑; 爸爸拿镜子把他照, 他闭上眼睛咯咯地笑。

姐姐抱来个小花猫, 拍拍爪子舔舔毛,

两眼一眯,“妙„„妙„„” 谁跟我玩,谁把我抱?

弟弟伸出小黑手,

小猫连忙望后跳,

胡子一撅头一摇:

“不妙,不妙,太脏太脏我不要!”

姐姐听了哈哈笑,

爸爸妈妈皱眉毛;

小弟弟听了真害臊:

“妈,妈!快快给我洗个澡!”

落 叶

洪志明

秋天 每一枚落叶 都躺在地上 做着彩色的蝴蝶梦

哼着轻快的歌曲 从金黄色的落叶中 穿过

一下子就惊起满天的蝴蝶 每一枚落叶 都在金黄色的风里 实现了它 美丽的梦想

河马写诗

高洪波

动物园里的河马无事可做, 突然想写一首诗。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祖先, 曾写过赫赫有名的著作。 他的祖先在希腊, 写过史诗《伊利亚特》。 荷马的大名尽人皆知, 他的后代怎能那么懦弱! 大河马整天构思, 在池中搅起水花浪波。 吃起水草味同嚼蜡, 小眼珠变得黯然失色。

看河马这么辛苦地创作, 一只麻雀跑过来饶舌: “听说荷马是人的名字, 和你的种族没有瓜葛!”

河马一听大为光火, 一口水喷走多嘴的家伙。 他认定麻雀出于嫉妒, 才进行这么恶毒的挑拨。

河马为了祖先的荣誉, 至今仍在苦苦地思索。 哪怕成不了一名诗人, 他也能变为著名的学者。

科学的种子

尹世霖

爸爸说我爱胡思乱想, 妈妈说我的胆子太大; 可我说他们的眼睛, 没有看清时代的变化。

爷爷小时候爱木头枪, 妈妈小时候爱布娃娃; 双腿夹一根竹竿, 就是奔驰的骏马。

我爱望着夜空游动的人造卫星, 把一个个星图描画; 想着有朝一日, 乘飞船探访天涯。

我爱看荧屏上的海底世界, 辨认各种鱼蟹、龙虾; 向往去富饶的大海, 采矿、牧鱼、安家。

我们今天的眼前世界, 是这样美妙,这样广大; 我们的理想小鸟, 飞翔在无垠的蓝天下。

如果说科学是一粒种子, 这种子已在心田萌芽; 明天,闪着奇光的科学之果, 将献给我们美好的国家。 欢乐的小鸟

白冰

妈妈的目光, 是欢乐的小鸟, 当我悲伤的时候, 小鸟把我的泪珠衔跑。

妈妈的话音, 是欢乐的小鸟, 当我痛苦的时候, 小鸟把我的痛苦赶跑。

妈妈的歌声, 是欢乐的小鸟, 它领我走进彩色的梦, 去和小鹿一起追赶熊猫, 还骑着五彩的孔雀, 飞进长满娃娃树的山坳……

给老师 梅绍静

多么想做一棵绿树, 初春的季节站在你的窗前。

你会惊喜地凝望我的新叶, 或者叫一声:“发芽了,快看!”

为了让你这样地看我,

我悄悄地送走每一个黑夜和白天。

——我在从地下、从天上吸取营养, 让光彩渗进我的每一张叶片。

诗的王国

我来讲个故事, 从前—— 也许就是现在 有这么个地方

天永远是蓝的 象蓝宝石那样蓝 太阳都用金液 染得每块黑泥发亮

蜜蜂忙着酿蜜 蚯蚓忙着耕田 小小的蚂蚁 也担任了运输队长

谁工作,谁就快乐 他们吃着自己的粮食 花为什么开了 小鸟为他们歌唱

野狗爱捣蛋 他被处罚了 水蛇不能再吃青蛙 狼也不敢再欺侮山羊

猪猡老爱睡觉 就要活活饿死 小偷刺猬成了劳动英雄 斑鸠自己动手造住房

我的故事讲完了 这是什么地方 你知道吗? 你先来想一想

这是诗的王国 每个人都工作 每个人都快乐 每个人都是国王

星 星 草

金波

从天上落下的星星 深深地埋进春天的泥土中 有春雨

静静的浇着星星草 开放的花朵也静悄悄

当金色的季节到来 我们就去收获星星 挂在冬夜的房檐下 让寒冷的夜色也亮晶晶

小读者的献诗

——献给冰心老人

方敬

满天繁星

许多小姑娘的眼睛

一泓春水

潺潺流向大海母亲

那诗的天空 眨着女儿们的眼睛 那诗的大海 播来母爱的汇潮音

而今提来了小桔灯 地上闪烁着星星

映带着海的波光 一副慈祥的面影

一片光一片爱心 照着孩子们的路径

温暖着孩子们的心 小读者喜欢小桔灯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散文诗篇

在儿童文学这个百花园里,儿童散文诗是一枝别具风姿的花。它的字里行间,跳动着真、善、美的童心。它,既有诗的灵魂,又有散文无拘无束的飘逸。孩子们,相信你们看到这些佳作时,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因为这里有你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崇高理想的追求。

冰凌花

王慧骐

小弟弟拍着小手,惊奇地唤着:“妈妈!妈妈,你瞧,玻璃窗上开花了!”

呦,真的嘛,一朵朵晶亮的冰凌花,展着纤丽的瓣,吐着柔嫩的芽,开得多娇!

弟弟问妈妈:“这花儿是谁种的呀?”

妈妈笑了:“那是你春姨想着你,念着你,在你夜里睡觉时,悄悄种下的呀!”

闹钟和眼睛

圣 野

“姐姐,你相信谁呢?”

“我相信闹钟,闹钟一打铃,我就起床了。” “妹妹,你相信谁呢?”

“我相信眼睛,眼睛一打开,我就看见了这个世界。”

萤火虫

吴 珹

黄昏,云朵遮住了月亮。

地上的热气,还在蒸发,天气仍然那么热。

我们都要摇着蒲扇,到院子里乘凉去了。可是,他还提着小灯笼,在草地上飞呀飞。

——是给迷路的小蚂蚁带路的呢,还是去为上班的纺织姑娘照明?...... 飞呀,飞呀,从草地上飞过,从大树下飞过,他不怕热,也不辞辛苦。

照呀,照呀,他的小灯笼,像童话里的星星,一闪一闪,那么迷人!

陈秋影

养鸟人把一个精致的笼子挂在春天的树枝上。

画眉望着笼子外面的天空,望着枝头新绽开嫩叶,唱起来了!它的声音清丽而婉转,就像是喉咙里转动着一颗奇妙的珠子。眼际那两道微向上挑的白羽,确像画出的眉毛,给它添了几分好奇和惊诧的表情。

望着这个可爱的鸟儿,我心中突然涌起一丝惆怅。我真想对它说:“画眉,如果你不是在笼子里唱,你的歌声一定会更美的!”

我爱……

张寿彭

我爱科学。我爱读科学的书。

它,给我打开科学的天窗;它,给我插上科学的翅膀。 科学幻想真好玩。

我可以坐着飞船到宇宙里转一圈;我可以到海底公园里去度夏;我可以乘飘行汽车去上学,又轻快又快活……

科学童话真有趣。

那里,鸟儿会讲话,野兽会这个那个,雷打鼓、雨敲锣,太阳公公笑呵呵,他们悄悄地告诉我那么多我不知道的知识和故事…… 科学的诗也很感人。

不信,我给你读几首高士其爷爷写的诗,其中,我最喜欢那首《我们的土壤妈妈》……

我爱科学。我爱读科学的书。 长大了,我要成为科学家。

落 日

雷抒雁

那是谁家的孩子,竟这样粗心大意。你看,红艳艳的一个气球,丢落在一丛树桠上,就跑回家去了。他妈妈喊他去吃晚饭吗?也许,气球的线绳缠绕在树枝上,高高地,拆不开,扯不断,他哭叫着去找妈妈了。你看,一群群的鸟儿远远飞过来,望着那红红的气球,在争吵着;有的嘲笑那傻孩子,有的在为那孩子惋惜。

孤零零的气球,独自爬下树梢,也许,它想去寻找它的小主人。于是,尖锐的树枝撕破了它的衣服,经泄气地爬在地上哭泣,慢慢地睡着了。

圆圆的明月,是它的影子呢,还是它的梦?

月亮躲到云里去了……

夜云从山岗和林梢后面涌上来了。 月亮向云中游进去了,躲到云里去了。

夜把轻纱的幕垂下来了,垂到那个草丛的村庄里了。 这是,我看见草丛的村庄里,那些用草叶和草茎编成的小屋,有的把窗关上了。关的把电灯扭暗了。 这时,我听见纺纱的小姑娘和她的老祖母上床休息去了。这时,我看到草丛的村庄里,月光音乐会散场了,很多很多的小孩子,都离开那座露天音乐厅了……

那么,我这个编造的童话,现在也暂时不讲了,我也休息去了。晚安!

星 星

黄成浩

星星亮在天边,星星倒映在水底。无数颗星星闪烁在夜空里,夜空是深透了。

天文小组的小年人啊,一双双乌溜溜、晶亮亮的眼珠,注视着这许多星星:观察星座的方位,记录星座的运行……

他们的捉摸宇宙的变化,在揭开天体的秘密……

天啦,水啦,无数的星星和深邃的夜空都缩小了,走进了他们小小的瞳孔。

种 子

张继楼

几阵春风,几场春雨。

冰雪早化成水珠交给土地妈妈藏去了。

在雪被下整整睡了一个冬天的种子们,还没有苏醒哩!土地妈妈有些生气了。

她拧着一个个小鼻子,轻轻地呼唤着: “醒醒吧!我的淘气的孩子们。”

顽皮的种子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伸出绿色的手掌,揉了揉眼睛,懒懒地探出身子向天空瞧了瞧。 外面是万里蓝天,一片阳光。 “真糟糕,又起迟了。”

在湿润的空气里,种子一个劲地往上长,往上长。

垂 柳

张继楼

堤边,垂柳吐芽了。

披一身绿,发出淡淡的清香,在春风里飘扬。 溪水给映绿了,让丝丝柳条,一点一个笑涡。

几阵春雨,给柳丝串上珍珠。像一挂透明的帘子,悬挂在堤边。帘外青山绿溶溶。

折一把柳条,编成一根翠绿的鞭子。催促春耕的牛儿,把步子放快些。

在翠绿的鞭影里,黑油油的泥土露出胸膛,在迎接甜丝丝的春雨,在等待饱满的种子。

带一根柳条回去吧,把它插在门环上,让春天走遍家家户户。

春.夏.秋.冬

望 安

我的小绵羊,刚刚剪完毛。瞧它一脱大衣,就乐得咩咩叫。 “来,小绵羊,我领你吃青草。”

看到好久不见的青草,小绵羊馋得住地吃,美得直撒欢儿。 小绵羊吃青草,我在河边坐。 河边,一排垂柳。绿莹莹的柳枝上,小鸟正开音乐会。垂柳的枝头伸进解冻的小河,跟小河握手。

河对面,一片绿油油的麦苗铺到天边,阳光下,风儿像童话里的仙女,用温柔的手,抚摸着麦苗。

咦,什么时候飘下了小雨?像绿丝线,从地上牵起麦苗,麦苗长啦!高啦!

“咩——咩!”小绵羊又高兴地叫,一定是挂满雨珠的小草更鲜嫩了。

雨,湿了我的头发,湿了小绵羊的毛,可我们舍不得回去,我们慢慢地走,见那星星点点的花骨朵全开啦!我想;这雨一定是甜的,便忍不住仰起头,用舌尖去接那绿色的雨滴。小绵羊却抢先尝到了甜味,它叫着;

“咩——咩” 好像说; “蜜——蜜!”

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柳叶打着卷儿,小花低着头,湖水冒着热气,小鱼该不会煮熟吧!啊,别急别急!蜻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转圈,它报告:好消息,就要下雨,就要下雨。

风来了,云黑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啦!哗!哗!哗!哗!大雨快活地下。

下了一阵儿,风去了,云散了,闪停了,雷公公回家了。 天边挂起晚霞。

柳叶,小花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 你闻,连空气都是香的。

湖里,小鱼摆着尾巴游得多高兴,小青蛙蹦上岸开始赛歌:咕呱!咕呱!

湖边,有人乘凉,有人散步,桥上来了一队小朋友。 湖水像面镜子:照着天,照着桥,照着那过桥的小朋友。啊,像一群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

老师教我画画,还教我涂上美丽的颜色。

星期天,我在家铺开画纸,我要画一张顶好的画送给老师。画什么呢?我想啊想。忽然,窗外飘来桂花香,我望去,啊,眼前是一幅多美的画!

我先画桂花,把那金灿灿的桂花画了很多很多,想让老师也闻到桂花的香味。

我再画草坪,发现草坪不像夏天那么碧绿,草尖仿佛染上了透明的金黄,那草坪边的一行小白杨,绿叶中变出几片金黄的叶子,随风舞动着,像飞来了金翅鸟。

我又画通往果园的大路,阳光下,远处一片果林闪着多少明亮的星星,那是苹果熟啦。别说我画的苹果太多太多,今年的果园就是这样。

窗外的风景画完了,我刚要放下笔,见通往果园的大路空空的,像少点什么。啊!想起来了,我们几个小伙伴要到果园去,要把掉下来的大苹果拾到篮子里,交给果树队。想到这儿,我连忙在大路上画了几个提篮的小伙伴。

明天,我要把这张秋天的画送给老师,还要请她猜猜:那小伙伴里哪个是我?

亮晶晶的小雪花满天开放,洁白的小朵飘啊飘啊! 小雪花给云杉穿上了雪白的大衣,云杉暖暖的;小雪花给麦苗盖上雪白的被子,麦苗暖暖的。

淘气的北风吹着口哨来啦,想吹落雪大衣,想吹跑雪被子。北风去吹雪大衣,却吹响了一串悦耳的铃声。咦,是小雪花把铃铛挂在云杉上了?哦,不,不,是云杉的雪大衣结了一层冰花,风儿一吹,叮铃、叮铃…….北风去吹雪被子,却滑了一大跤,一滑滑到天边边,北风回头一看:

“嗬,好大的雪袜子,我可吹不动!” 雪被下,小麦苗正在做快乐的梦:

梦见春天,它们穿着小绿裙,在蓝天下跳集体舞;梦见夏天,它们结满金黄的麦穗,在阳光下唱丰收歌。

第15篇:国学诵读

1、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2、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5、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6、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7、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8、出塞词

一首描写晚唐时期唐军与吐蕃作战收复领土的现实史诗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

9、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0、渔家傲·秋思

北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

11、从军行

唐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2、从军北征

唐代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13、从军行

唐 王昌龄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14、少年行

唐 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今译] 刚刚离家就当上了皇家禁卫军的军官,随后又跟从骠骑大将军参加了渔阳大战。谁不知道奔赴边疆从军的艰苦和危险呢,但是为了国家纵然战死也无悔无怨。

15、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6、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3

译文: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17、燕歌行

唐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 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8、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第16篇:国学诵读

国学经典诵读

第一周——复习上册晨读内容 第二周——国学经典名句

wùyǐlâijùrãnyǐqúnfânyìjīng1.物 以 类 聚,人 以 群 分。 《易 经》 mǎnzhāosǔnqiānshîuyìshàngshū2.满 招 损,谦 受 益。 《尚 书》 liángyàokǔkǒulìyúbìngzhōngyánnìěrlìyúxíng3.良 药 苦 口 利 于 病 ,忠 言 逆 耳 利 于 行。mǐnãrhàoxuãbùchǐxiàwânlúnyǔ4.敏 而 好 学, 不 耻 下 问。 《论 语》 wēngùãrzhīxīnkěyǐwãishīyǐlúnyǔ5.温 故 而 知 新,可 以 为 师 矣。 《论 语》 shìkěshābùkěrǔkǒngzǐ6.士 可 杀 不 可 辱。 《孔子》 dàotīngãrtúshuōdãzhīqìyěkǒngzǐ7.道 听 而 途 说,德 之 弃 也。 《孔子》

jiājīng 经》 《家 第三周——弟子规 【总 叙】

dìzǐguīshângrãnxùnshǒuxiàotìcìjǐnxìnfànàizhîngãrqīnrãnyǒuyúlìzãxuãwãn弟子规 圣 人 训 首 孝 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第四周~第九周——弟子规【入则孝】

fùmǔhūyīngwùhuǎnfùmǔmìngxíngwùlǎnfùmǔjiàoxūjìngtīngfùmǔzãxūshùnchãng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dōngzãwēnxiàzãqìngchãnzãxǐnghūnzãdìngchūbìgàofǎnbìmiànjūyǒuchángyâwúbiàn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shìsuīxiǎowùshànwãigǒushànwãizǐdàokuīwùsuīxiǎowùsīcánggǒusīcángqīnxīnshāng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qīnsuǒhǎolìwãijùqīnsuǒwùjǐnwãiqùshēnyǒushāngyíqīnyōudãyǒushāngyíqīnxiū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qīnàiwǒxiàohãnánqīnzēngwǒxiàofāngxiánqīnyǒuguîjiànshǐgēngyíwúsârïuwúshēng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jiànbùrùyuâfùjiànháoqìsuítàwúyuànqīnyǒujíyàoxiānchángzhîuyâshìbùlíchuáng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第十一周——十二生肖成语

shǔmùcùnguāngniúguǐshãshãnhǔhǔshìdāndāntùsǐhúbēi

tïushǔjìqìduìniútánqínhǔkǒuyúshēngtù

sǐgǒupēng

bàotïushǔcuànniúdǐngpēngjīhǔtïuhǔnǎojiǎotùsānkūlïngmǎjīngshãnjīngshãrùcǎomǎ

gãguǒshī

zhāngtïushǔmùhànniúchōngdînghǔbâixiïngyāojīfēitùzǒulïngfângchãngxiánglïngshãhúnzáyì

mǎdāngxiān【鼠】 鼠目寸光 投鼠忌器 抱头鼠窜 獐头鼠目 【牛】 牛鬼蛇神 对牛弹琴 牛鼎烹鸡 汗牛充栋 【虎】 虎视眈眈 虎口余生 虎头虎脑 虎背熊腰 【兔】 兔死狐悲 兔死狗烹 狡兔三窟 鸡飞兔走

lïngtãnghǔyuâshãxiēxīnchángmǎdàochãnggōnghïuniánmǎyuâjīmáosuànpígǒujítiàoqiángzhūtūxīyǒng

lïngfēifângwǔhuàshãtiānzúmǎ

bùtíngtí【龙】 龙腾虎跃 龙飞凤舞 龙马精神 龙凤呈祥 【蛇】 蛇蝎心肠 画蛇添足 惊蛇入草 龙蛇混杂 【马】 马到成功 马不停蹄 马革裹尸 一马当先

mùhïuãrguànjīmínggǒudàogǒuwěixùdiāozhūgǒubù

jiānzuǐhïusāijīfēidàndǎgǒuzhàngrãnshìshāzhūzǎiyáng

shājīxiàhïujīquǎnbùnínggǒuxuâpēntïufângtïuzhūdǔ【猴】 猴年马月 沐猴而冠 尖嘴猴腮 杀鸡吓猴 【鸡】 鸡毛蒜皮 鸡鸣狗盗 鸡飞蛋打 鸡犬不宁 【狗】 狗急跳墙 狗尾续貂 狗仗人势 狗血喷头 【猪】 猪突豨勇 猪狗不如 杀猪宰羊 凤头猪肚 第十二周——经典诗词

lâyouyuánxiàngwǎnyìbúshìtángqūlǐshāngyǐn

xīyángwúxiànhǎozhǐshìjìnhuánghūn1.乐游原 唐.李商隐

chēdēnggǔyuán向 晚 意 不 适, 驱 车 登 古 原, 夕 阳 无 限 好, 只 是近黄 昏。

2.赠花卿 唐.杜甫

jǐncǐchãngqǔsīzhīguǎnrì

fēn

fēnyǒu

bàn

jiāngfēngnãng

jǐbànhuí

yúnwãn锦 城 丝 管 日 纷 纷,半 入 江 风 半 入 云。

yìngtiānshàng

rãnjiān此 曲 只 应 天 上 有,人间 能 得 几 回 闻。

mùjiāngyínyíkědàoliáncánjiǔyángyuâtángpūchūbáijūyìshuǐzhōngsān

bànlù

jiāngsì

sâzhū

bànyuâ

jiānghïngsì

gōng3.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 道 残 阳 铺 水 中,半 江 瑟 瑟 半 江 红。

zhēn可 怜 九 月 初 三 夜,露 似 珍 珠 月 似 弓。

qiūxīyíntiānzhújiēqiūyâtángdùmù

huàrú

píngshuǐ

qīngzuî

luïkàn

xiǎoshànqiān

niú

pūzhī

liúnǚ

yíngxīng4.秋夕 唐.杜牧

guānglěngsâliáng银 烛 秋 光 冷 画 屏,轻 罗 小 扇 扑 流 萤。 天 阶 夜 色 凉 如 水,坐 看 牵 牛 织 女 星。

qiūyâjiāngxiǎochūlímãnyíngliángyǒugǎnsānyíwànlǐhãdōnghú

rùchãn

hǎilǐ

qiān

sîngrân

yuâ

lùyoushàng

yîu

mïyī

tiānnián5.秋叶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 万 里 河 东 入 海,五 千 仞 岳 上 摩 天。

mínlâijìn

nánwàngwángshī遗 民 泪 尽 胡 尘 里,南 望 王 师 又 一 年。

cïngjūnhángqīnghuánghǎishāchángbǎiqísìyúnàn

tángwángchānglíngxuějīn

shānjiǎ

gūbù

chãngpî

yáolïu

wànglán

yùzhōng

mãnbù

guānhái6.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 海 长 云 暗 雪 山,孤 城 遥 望 玉 门 关。

zhànchuān黄 沙 百 战 穿 金 甲,不 破 楼 兰 终 不 还。

第17篇:国学诵读

男:你有结绳记事的传说,仓颉造字使你的记忆不再失落;

女:你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精华,你使野蛮的原始走出荒漠。

合;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男:经典启迪智慧。 女:国学浸润人生。

男:诸子百家,争鸣绽放。 女:诗经楚辞,典章风雅。

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男:一代圣人,万世师表 。 女:高山仰止,千古流芳。

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男: 蒙学基石,短小精悍。

女:家喻户晓,广为吟诵。

合 人之初, 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 ,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养不教 ,父之过,教不严, 师之惰。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男:源远流长的国学经典,如长江黄河,流淌千年,生生不息; 女:博大精深的唐诗宋词,如天上繁星夺目璀璨,星光熠熠。 男:以诗言志。 女:以诗寄情 合: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定;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男:精美绝伦的辞章,积淀了东方思想的灿烂先河。 女:扣人心弦的语言,涤荡着我们仰慕圣贤的情怀。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 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第18篇:国学诵读

国学诵读

1不学礼,无以立。 2礼之用,和为贵。

3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4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弟子规

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国学诵读

1不学礼,无以立。 2礼之用,和为贵。

3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4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弟子规

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国学诵读

1不学礼,无以立。 2礼之用,和为贵。

3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4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弟子规

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国学诵读

1不学礼,无以立。 2礼之用,和为贵。

3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4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弟子规

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国学诵读

1不学礼,无以立。 2礼之用,和为贵。

3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4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弟子规

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国学诵读

1不学礼,无以立。 2礼之用,和为贵。

3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4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弟子规

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第19篇:国学诵读

水泉小学2015-2016国学诵读总结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国学进课堂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

充分体现学校“博爱做人,博学成才”的办学理念,通过学校国学课堂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达到“以博砺德,以学启智”,人人爱国学、诵国学的目的。

2.具体目标

(1)教育教学形成合力,通过在全校范围开展诵读《弟子规》,规范学生行为,树立崭新形象。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4)通过国学课堂,提升学生诵读水平,使学生达到“四美”即:节奏美、韵律美、情感美、仪态美。

三、课程设置

拟定为

三、四年级--《弟子规》《三字经》,侧重习惯养成;总之,国学诵读活动是提升少年儿童文学素养和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我们将按计划和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以满腔的激情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全面落实“博爱做人,博学成才”的办学理念,以博砺德,以博启智为孩子的人生奠基。

第20篇:国学诵读

颂读国学经典,畅想幸福生活

盐道街小学得胜分校 五年级三班

刁宇航 在五年级开学的第一天,多了一本书,叫《国学经典》,我非常激动,可打开一看,里面竟是古文,高兴的心一下子就落下来了,心想:怎么还要学古文呀!真麻烦!

过了几天,我们开始学了,第一单元的内容“勤节俭”又激发了我的兴趣。是啊!我们应该学会节俭,节约身边的每一样东西,这不仅对你自己有好处,还对别人用好处,把你节约下来的东西捐给困难的家庭,这对他们是多大的帮助啊!还能让心里多一份温暖,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了西南地区的旱情。在那里,同我们一般大的小学生为了解渴,几乎和的每一滴水都是混浊不堪的,而且地面上的裂缝足以让我们把手伸进去。有些同学不节约水,洗手开很大的水,并把水拿来洒。可你们知道吗?我国大学有三分之二的城市供水不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节约用水,那么这种情况将会大大缓解。老师们,同学们,节约用水是每个人的责任,它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以及人类的命运。让我们行动起来,积极开展节水活动,保护好水资源,可有些人却不以为然。这是何等可笑,快醒醒吧!

从此,我喜欢上了《国学经典》,并节约身边的所有东西,我相信人类一定会改正自己的错误。

幸福家庭

盐道街小学得胜分校 五年级三班

李佳佳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每当听到这一首歌,我就会很感到满足,因为我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

“幸福家庭”到底是什么呢?而怎样才是“幸福家庭”?是拥有数不清的钱财,还是每天都能够衣食无忧„„如果让我来说的话那决定是“错”!你们肯定会非常的纳闷,拥有了钱财,和每天衣食无忧怎么会不快乐?可能在你们的思想里是这样的,而我却不是这样想的。我认为“幸福家庭”就是和自己的亲人每天都在一起,快快乐乐的过每一天,不论遇到了什么事都不会分开。这就是我理解的“幸福家庭”!你们想要知道我家的“幸福家庭”是怎么样的吗?那就赶快来听我讲一讲吧!

我的爸爸和妈妈都非常爱这个家和我还有妹妹,也非常的热爱工作,其中我的爸爸可是一个十足爱工作和家庭的人。每天,爸爸都会很早就出门,很晚才回家,如果有时候工作比较忙的话要凌晨才能够回家。可以说我的爸爸每天都非常的辛苦,他为了这个家,付出了许许多多的心血,我一定要努力的学习,决定不辜负爸爸妈妈对我的期盼!

一提到妈妈,我既高兴又难过,我高兴我每天都能够在妈妈的身边,难过的是因为我的自私妈妈每天都不能去上班,只能够在家里消磨时间和逛街,你们可能有会说“每天这样有什么不好”?可是我的妈妈不喜欢在家里玩,这样又做不了什么事。也不自在!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多多的体谅妈妈,因为妈妈也有自己的事情,我们应该做一个体谅妈妈的好孩子!

但是只要一说到我的妹妹我的话就多极了,我的妹妹非常的调皮,也和我是“死对头”,我和妹妹经常吵架,也因此这样我也经常被我的妈妈和爸爸说,但是我知道,因为我比妹妹大。一定要让着她,否则她又会说我“以大欺小”,这样的罪名我考试承担不起呀!所以只好“一忍再忍”,可是有时我也会发火。假如把我给惹火了可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总之,我家的不仅是“幸福家庭”,也是“欢喜一家”。一家人在一起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快乐!它胜似“世界”,胜似千千万万的东西,它是无价的,也是无可替代的!

“幸福家庭”,让这个“家庭”,永永远远的传向明天!

成都市盐道街小学得胜分校

五年级三班:李佳佳 读《国学经典》有感

盐道街小学得胜分校

五年级三班 段嘉伟

《国学经典》就像一位老师,时时刻刻伴随着我成长。 半年前,自从我们学校开展学习国学经典以来,我就对它感兴趣并深深地喜欢上了它,平时有空我就把它捧在手里认真地读,遇到感动的文字,我不止一遍读过,有时候还在摘抄本上把好的字段抄写下来,《国学经典》里讲了很多方面的知识,让我领悟了人世的真谛,教会了我很多的道理,如行节俭,强自信,讲智慧,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感恩等做人的道理。如果一个人连做人都做不好,那么其他的事情肻定也做不好。

《国学经典》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个单元写了行节俭,让我知道了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养成节俭的好习惯,人一旦变得奢侈,那么由奢侈变成节俭就会非常困难,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千百年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们一定要保持和发扬下去;第二单元写了强自信,它教会了我做人做事一定要自信,因为自信会使你更加去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将来才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里面还有一个故事深深地感染了我,故事的题目是《不可无一》,故事里的主人公叫张融,他平时生活和工作非常地自信,在困难面前从来没有惧怕过,非常地自信和勇敢,最后他居然被当代的皇帝封为是: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人,这是多么崇高的荣耀和称谓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一定要自信,那么这个人将来则有可能成为当代的人才;第三单元写了讲智慧,这里面教会了我,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动脑子去想和做,用智慧去处事待人,一个人的智慧是靠平时知识的积累,多看书,看好书,这样会让一个人的脑子更加聪明和智慧。

《国学经典》是一本好书,不仅象我们小学生要读,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应该读,中学生也要读,大学生也应该读,《国学经典》真像一位老师,不仅教会了我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时还让我识到了大量的以前不会的字词,为以后的阅读也打下了更深的基础,我非常感激它。

诵读范文
《诵读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