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上海卷作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21 12:05:09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上海卷语文作文

江苏省郑集中学城区校区

三五八课堂教学模式

高三语文导学案

真题回放: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命题解读:

通览整则材料,可以把它分为三个层面来理解和分析“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句话着重指出的是一种社会生活中的既有现象,可以看作材料的“背景”,这是可避免、正常的现象。但同时,“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就是说,“这些评价”既可能是正面的、积极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消极的,对此,考生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是“关键点”,其隐含的信息是:考生可以对这种现象持反对态度,也可以发表赞同的观点,或者是根据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加以阐说,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至于“他人”、可以是身边的普通人,也可以是伟人、名人,甚至是当今的“风云人物”“网红”等。总之,本题的写作空间非常大,考生可以尽情发挥,只要能抓住“评价”与“他人”这两个关键词,就是恰当的、切合题意的。但是,写作的时候,考生应坚持一个原则:不管是何人,在评价他人的时候,都应该基于事实,遵守“不溢美”“不隐恶”的准则,不可无中生有、捕风捉影,甚至是信口雌黄、颠倒是非。

立意角度:

1、赞同对他人生活的欧评价,但评价时应实事求是。

写作点拨:就是说,“评价他人的生活”可以有,但一定要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人。大的方面,包括对国家或者省市领导人的评价,以及对袁隆平、乔布斯、马云等卓越人物对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等方面的评价;小的方面,诸如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同学对同学的评价等,都可以分别用一些实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2、应分清“评价”的对象和范畴,趋利避害,更好地发挥“评价的作用”。

写作点拨:如果是善意的评价,应该支持与肯定,相反,若是别有用心的评价,则应该遏止与摒弃。考生可以列举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加以论证。如不应该随意评价别人,因为失当的、错误的评价,会让人心灰意冷,如某位同学受到班主任不恰当的评价,一蹶不振。当然,对于有悖公德的言行,如乱穿马路、不排队等,则应通过评价、激浊扬清。同时,家长、老师的正确、正向的评价,则能激励孩子,学生奋发图强。

3、要理性对待“评价”与“被评价”

写作点拨:当今时代,言论自由,发言渠道发达,每个人都有评价他人的权利和可能,而被评价者则应该有自己理性的、正确的判断。

1

江苏省郑集中学城区校区

三五八课堂教学模式

高三语文导学案

范文

从“看他人”到“看自己”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微信”“朋友圈”几乎时时刻刻占据着人们的视线。沃恩越来越喜欢从评价他人的生活的过程来寻找自己的定位。

这样的发展其实是一种必然。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发展加快了人与人之间“网”的形成。轻松点击屏幕、上传照片,个人的生活细节就无所遗漏地暴露在众人的视线中。有了展示,也就有了对比,自然也会引发评论。其次群众的心理在时代潮流中发生了不知不觉地改变。杨庆祥在《80后,怎么办?》中提到,现代人普遍具有“历史虚无感”。这样的虚无感让我们一时之间无法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定位,只好从评价他人的生活过程中,或是找到了“我比他人过得好”的满足感,或是找到了“我也要这么生活”的奋斗目标。

评价他人的生活,好处在于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但其中也隐藏着诸多弊端。评价他人的生活,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与他人的价值观的碰撞和交锋。如果说一个人的评价还不足以激起什么浪花的话,那么一群人指向一致的的评价会对被评价者的生活产生影响。若是顺从他人的评价,被评价者的价值观将会被改变,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也会由此固化,身处其中的个人便失去了原有的个性和活力。而如果坚持自我,也可能激起矛盾冲突,走向另一个极端。

爱默生说:“人们似乎没有懂得,他们对于世界的见解其实也是他们品格的自白。”现代人在评价他人的生活之前,尤其要先看看自己。只有把自己看透了,才有可能使自己的评价合理公正,也才能使自己摆脱自身对于他人的评价的依赖。在顾城生活的年代,其他诗人经常咏叹“时代”“人类”这样宏大的主题,唯独顾城生活在自己的童话世界中,睁大着眼睛,渴望知道花籽儿的生日。有了自己的世界,便不会轻易评价他人的生活,也不会被他人一时指责和批评动摇,因为他明白时代赋予了每个人不同的选择。

但这样并不是鼓励人们“与世隔绝”,而是提倡人们以自己为基础,建立由己及人的评价方式。同时,在评价时也要注意言辞的合理性,用分析和建议代替愤怒的指责,用理性的褒奖代替狂热的追捧。这样才能为个人的自由发展、为社会的和谐创造良好的环境。

毋庸置疑,评论他人的生活已成为个人习惯和社会风气,我们很难迅速扭转改变。要摆脱他人的看法,摆脱社会潮流的桎梏仍有一段路要走,我们能做的只有先由看自己出发,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阅卷者说:这是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标杆作文。首先,本文观点鲜明,行文流畅。为了充分有力地让自己所持的观点凸显出来,作者在分析“评价他人的生活”已成必然之后,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如何评价他人的生活和怎样对待别人的评价等展开深入浅出的阐述、论证。其次,论据恰当,论证透彻。文章贴切地运用了中外事实论据和理论依据,对中心论点进行了开合自如的论证,引人深思。另外语言有力,词约意丰。无论是引用或化用的名人名言,还是坐着提炼的、富有哲理的句子,都言简意赅,寓意丰富,非常富有表现力。 得分“内容25分+表达24分+发展19分=68分。

2

江苏省郑集中学城区校区

三五八课堂教学模式

高三语文导学案

谨言且慎行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全民八卦”的时代。明星名人的婚恋隐私、衣着品味被人津津乐道,平常人的道德品行、私生活也被评头论足。

喜欢评价别人生活的人,名声往往不太好。明知不好还热衷于评价他人的生活,其背后有着时代和社会根源。价值观一旦趋向多元,生活方式一旦成为个人选择,“百花齐放”的同时,“众口难调”就难以避免。比如说,以前人们的头发全都是又黑又直,但后来有人把头发染得五颜六色,染得比方便面还卷。站在不同立场就有人喜欢,有人厌恶,评头论足在所难免。极端的人还会付诸行动——喇叭裤刚流行的时候,就有反对者剪别人的裤腿。

“评价他人的生活”是好是坏?不能一概而论。任何社会都有主流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公序良俗,这些规范要贯彻到日常生活中,社会评价必不可少,它能使符合主流价值观、符合公序良俗的行为得到褒扬,不道德、不文明的言行受到贬抑,进而匡扶世风。

但俗话说“过犹不及”。如果对什么 人、什么事都评头论足,那不是健康的社会评价,而是庸俗八卦。评价他人的“度”在哪里?一般认为,他人生活中具有公共属性的部分可以评价,但是有私人属性的部分不应评价。比如在公共场合是否排队上车、随地吐痰,这些行为属于公共道德,就应该纳入到社会评价的范畴。但是那些私密生活、个性隐私,比如情感婚恋、个人偏好,只要不违反法律、不妨碍他人,个人就可以自主决定、自由选择,别人不应过多窥探,过多评价。

评价他人的生活还要考虑“政治正确”问题。对一些生来注定引发争议的事项,不应过多评价。在欧美国家,最典型的争议就是种族、肤色。在我们国家,当一个人的出生地域、身材相貌、阶层属性处于弱势时,最好也不要评价。喋喋不休地评论别人的出身和长相,不但“政治不正确”,还显得缺乏教养。

当拿不定主意要不要评价、如何评价他人生活时,最好的做法是“谨言慎行”。因为,理解和宽容是珍贵的美德。

点评:本文运用了辩证的思维,观点独到且思路清晰,分析评价别人生活的好处与坏处,得出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要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而不是一概而论的结论,最后呼吁大家谨言慎行,做到理解和宽容,升华了主题。全文言辞畅达,说理性和逻辑性都很强,对考生的写作有着示范和知道意义。

不知不言,知者须言

人,从本源而言,是群居动物,个体间的关系经过高度发展从而形成了社会。人从一个客观实在的动物变成了他人心中主管存在的印象,评价就必然存在。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发表评价的自有度大大增加,舆论的煽动力也大大增强,对言论责任的追究却变得愈发困难,对他人生活的评价似乎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虚心纳谏且不因大臣的耿直言论而愠怒的贤君毕竟是少数,因此,古代的大臣多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他们知,而不言。而那些思想境界的智者,因为无法去争名

3

江苏省郑集中学城区校区

三五八课堂教学模式

高三语文导学案

夺利,他们智,而不言。现代社会也有一些知而不言者,周濂这样评价他们:“至于笑而不语者,我猜想是因为他们自认为早就洞彻了社会现实的丑陋、有限人生的无聊以及世俗权利的愚蠢。”

对于这些人我更倾向于用另外一句话形容:“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那个装睡的人自己决定醒来。”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个更加正常的言论环境,更需要这些装睡的人站出来,以强有力的言论来引领社会的进步。对于社会如此,对于个人更是如此。

对于相应的人、事、物,如果你只是一个无知者,那么还是保持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比较好,不知,不言,不要随意应和大众言论,以免增大错误舆论的煽动力;而那些不智者,最好不要随意发表不恰当的言论,以免错误引导无知者;而知情者,我们需要他们公开所知的客观事实;而那些智者,我们需要他们站出来振臂高呼,引领起正确的舆论导向。

鲁迅是一个知者,更是一个智者,他在当时社会那间封闭且坚固的“铁屋子”里先行醒来后,没有选择缄默,更没有笑而不语,而是选择站出来奋力呐喊吗,以唤醒民族的精神,拯救麻木无知者的灵魂。

而作为评价的接收者,更需要有独舞者的心态,在别人眼中,你在聚光灯下;在自己眼中,你只是舞台上的舞蹈着,观众喝彩纵然是赞美,喝倒彩也不失为一种激励。

我们需要无知者置身事外,不智者学做智者,知者言其所知,智者振臂高呼,我们需要高明的言论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进步。 阅卷者说:

“题好一半文”,特别是对材料作文来说,拟出贴切、闪光、别致的题目,无疑是写作实力的有力体现。本文作者深谙此理,借助题目亮出观点,引发读者的期待。同时,本文思想深刻。“文章最忌随人后”,本文作者没有人云亦云,而是紧扣文题,引经据典,得出“我们需要高明的言论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进步”的言论,给人启示,引人思考。此外,本文语言洗练,富有哲理,对名人名言和鲁迅的例子的化用也精妙绝伦,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得分:内容25分+表达25分+发展19分=总分69分

不应轻易地评价他人的生活

在现在这个时代,人们不用担心吃了这顿,没有下一顿;也不用担心过了今天,就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阳。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就很容易造成这样的情况:因为衣食无忧,人们有大把的时间、精力去随意评论他人的生活。不过,有些时候,人们与其说是在评论他人的生活,倒不如说是在发布八卦新闻。

看看当今社会,许多网络红人以及哗众取宠的组合受到大家的追捧。有些人出道仅两个月就能红遍大江南北,其中一些炒作式的评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是因为受到的评价太多了,网络的点击率太高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和注意力也都聚集在他们身上,所以他们才“成功出道了”了。这就是不分青红皂白轻易评价他人的后果吧。

不过说实话,我并不是讨厌所有评价他人生活的人,因为,有些人的身份就是评论家、批判

4

江苏省郑集中学城区校区

三五八课堂教学模式

高三语文导学案

家。他们在评论他人生活的时候也许不能做到完善客观,却能揭露社会的矛盾,推动社会的进步。例如《格列佛游记》的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就是一名著名的讽刺作家,他在晚期的一些作品中评论英国统治集团的腐朽,同时也揭露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质。他的评价切中了事实要害,揭露了当时英国社会的乱象:一部分利欲熏心的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借助武力,把成千上万的农民从世代居住的家园里赶走,然后把土地圈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和大农场,致使大批农民丧失土地,无家可归。乔纳森·斯威夫特冒着被杀死的危险勇敢地站出来揭露真相,这样的评价,对推动社会进步是有利的,值得赞美。

由此我想:当今的这个世界,缺少的不是八卦的人,而是真正的评论家。评论家不会无中生有、捕风捉影,不会扭曲事实、颠倒黑白。因为他们在评论他人的时候基于事实真相,专注于事物的矛盾,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和事实表达出来,让人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观点与事情的真相。

所以在我看来,在评论他人的生活时一定要明辨是非,切中要害,尤其要把握好尺度。如果你不能尊重事实,只是想八卦一下,那我劝你还是尽量不要轻易地评价他人的生活。

阅卷者说:文章视角新颖,与众不同。作者从剖析之所以会出现“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原因起笔,并由此发表观点,导入主题。这样的思维角度与切入点,在考生中十分少见,给人以清新扑面之感。其次,本文论据典型,说理深刻。作者所使用的中国和外国这两个论据事例,都非常具有代表性,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最后,文章立意精准,观点鲜明突出,给读者以思悟和启迪。

得分:内容25分+表达24分+发展19分=68分

你活好自己了吗?

一位幽默的程序员说过:“别人的生活在你看来是JPEG,但在他自己看来则是GIF”。大致意思就是:你看到的是别人的表象,而不是他真实的人生。

一位穿着简陋的妇女,身后跟着一个孩子,孩子似乎很是畏惧她,一路都没敢和她母亲对视。想必,这是个严厉的母亲。地铁站台旁,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拉着二胡,身旁放着一只铁盘,里面只有零星几枚硬币。妇女经过老人身旁时,一脸嫌弃地转过脑袋,对孩子说:“看吧,多可怜。你要是不听话,以后也会活成这般模样。”孩子胆怯地点点头,跟着母亲走了。

这般模样?

我在一旁静静的看着。这名妇女能出此言,分明是因为内心的自卑。很明显,她也是个生活艰苦的人,大概是老人的现状触碰到了她内心的伤痛吧。

由此,我不禁想到:评价他人生活的同时,你的评价可能恰好就是你内心的真实写照。一个人性格自卑,看到别人光鲜的生活时,更多的是羡慕、嫉妒,甚至会上前恭维。我不得不去猜测那位妇女的生活,也许也是十分辛酸,十分贫苦,稍有不慎便可能衣食无着吧。

这只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也许每天都在发生,以至于渐渐被人们忽略了。

5

江苏省郑集中学城区校区

三五八课堂教学模式

高三语文导学案

再说唐朝的大诗人刘禹锡,他曾居于一间“陋室”。人们纷纷议论着刘禹锡的生活该是如何贫困、如何悲惨,同时也庆幸自己没有得罪权贵,不必落得这般下场。但实际上刘禹锡那种安贫乐道的心态早就将他置于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境界了,该写诗写诗,该喝茶喝茶,日子过得闲适惬意。由此他还写了那篇著名的《陋室铭》。

别人的生活需要你来议论吗?一个表面光鲜的公司总裁背地里可能是个境界一般的俗人;而一个落魄的流浪歌手也许会因为自己时常追逐着梦想的生活而思想变得无比光鲜。生活,是活给自己的,不是活给别人看的。一个生活朴素闲适的文人若是路过刘禹锡的旧宅,也许会感叹:虽然住宿条件恶劣,但是这里清新的空气,幽雅的环境是多么令人神往!而一个虚荣心强,实际上内心自卑的官吏,也许也会感叹:这样破旧简陋的屋子,恐怕在无数个日夜里他都睡不着觉吧„„看看这台阶,到处是青苔„„对他人生活的评价,可能就是自己的生活状况和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

想要公平地议论他人的生活,始终是很难的。每个人的心态千差万别,真正公平的议论只能是来自“别人”自己的。

每个人都是“别人”。 所以活好自己就够了。 【名师点评】

这是阅卷组评定的一篇考场标杆佳作。本文以缘事析理、促人深思、语言简洁而被评为一类卷。具体特点如下:

1.设问拟题,促人深思。文章以“你活好自己了吗?”为题,引发读者对问题的审视与思考,进而自然地联系到“对他人的评价”上面来。作者之所以这样拟题,其言外之意就是:先活好自己,活出味道,活出精彩,才有资格对别人“评头论足”——这就是作者所要阐明的观点。

2.开篇铺垫,缘事剖理。首段,引用程序员的话,为下文观点的呈现做必要的铺垫、张本,接着,由目睹耳闻的真实故事的剖析,得出结论,再以刘禹锡的“陋室”为例,展现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又通过光鲜的公司总裁与落魄的流浪歌手进行比对,说明只要活好自己就是值得肯定的,并且,评价他人是不容易的,也是艰难的。

3.语言简洁,富有张力。可以说,整篇文章的语言或简约,或朴实,或直白,或通俗,或文雅„„但不管属于哪种情况,都具有表意清楚,词约义丰之效,彰显了作者语言表达上的张力和驾驭语言的娴熟功底。

得分:内容25分+表达24分+发展19分=总分68分

6

推荐第2篇:上海卷作文分析

上海卷

【真题回放】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分析点评】

作文题来自生活,切入点多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进一步对生活有所理解,逐步懂得生活。这个题目的切入点非常多,考生从什么方面切入都可以。从目前的社会热点看,“中国梦”是一大热点: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复兴;同时,“美国梦”也值得我们尊重,这是建立在个人基础上,核心价值就是“自由”。

从小的角度来说,重要的事情,考生参加高考是第一位的事情。在现实阶段,每个人在每个阶段有不同的重要的事情,当和别人发生冲突时,需要尊重别人,也可以适应调整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这也是重要的事情之一。

考生作文基本不会跑题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非常容易写,审题门槛比较低,学生跑题的可能性不大。”题目的立意比较简单,引导学生的个人发展和集体、国家发展相结合,每个人都努力做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肯定没问题,每个人追求个人价值自我实现,尊重个人价值。相对个体来说,学生可以写集体、国家的事情,比个体的事情更重要。

能考出考生认识水平

这是一道紧密联系现实而又能看出考生思想认识水平的作文题。急功近利的思绪弥漫于各行各业、各色人等,人们已习惯于只顾及眼前的物质的东西,往往忽略了精神和思想层面上的意义,认为那是“虚”的,无价值的。其实,这些看似不重要的东西终将在后来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充满思辨的色彩

这道作文题充满了思辨的色彩,关键是如何抓住题干中前后转折的思辨的理解,一方面对重要的事情要界定清楚,另一方面对更重要事情与重要事情的关系要阐述明白。可以肯定,从自己的角度理解现在所做的事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放在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求上去看的话,还可以有对精神价值和生命意义有更高的追求,对人生更长远目标的实现需要更多的努力等。

看起来容易写起来难

今年的题目看起来容易,但写起来有一些难度。首先自己认为的“重要事情”是什么?人各有别,事有不同,并没有什么正确或不正确,切合自己的就是最重要的事情,它不关乎 其他价值判断;而世界上似乎有“更重要的事情”,考生也要明确哪些是更重要的事情,如责任与担当、诚信与忠诚、付出与献身、爱家与爱国、信念与理想、环保与行动等,不甚枚举。题中的提示语“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暗示了考生可以写不同的观点,这样选择余地就很大。

考生可选取的角度很多

考题中说“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考生可选取的角度非常多。有“重要的事情”,还

有“更重要的事”,则考生要注意主次、抓住主要矛盾;重要性有所比较,则说明做事要有条理,面临这种局面时要保持理智和清醒的头脑,分清孰轻孰重;也可和“中国梦”相联,阐发目光要放长远、目标要远大。

可以考出作文立意的高下

这个题目可以考得出学生作文立意的高下、思想的深浅。题目中要求“谈谈你的思考” 具有比较的明确的文体倾向性,希望考生展现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思想深度。王安忆曾表示希望学生们“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这个观点是值得借鉴的,如果考生只是写“我们要有崇高的理想”,那就可能落入俗套。

建议在生活基础上思考

对中学毕业生而言,今年高考的语文作文题颇有深度。考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重要的事情”和“更重要的事”间的比较一定都有所感受,如能在生活现象的基础上有所思考,则会写得更好。例如,往往成功的人并非凭借人们普遍认为重要的事脱颖而出,而是坚持了自己对重要性的判断。考生作这篇文章时,应有深度。

【佳作展示】

更重要的事

上海一考生

什么地方没有这样的险山恶水呢?山上天梯石栈钩连不断,水中暗流处处令人心惊。 可还是有这样的人——他们跋山涉水,只为途中与盛放的自己相见。

记得那逆流而上的三闾大夫吗?举世皆浊只有他一人昂然行吟泽畔,只给这乾坤之间写下诗行,清气浩然。楚王最终没有醒悟,屈原也早已自沉汨罗。可是他文辞间的清气早已穿透进了每个中国人的灵魂。

谁能不敬佩这样的人呢?

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这样的人。

我敬佩罗曼·罗兰为反战而振臂疾呼,可我也同样敬佩湄公河畔的少女杜拉斯。并不是每个宗主国的人都应为了殖民地人民的权益而抗争,杜拉斯对殖民地的人民是不关心的,她就是执着于儿女情长,就是忘不了那个中国少年李云泰。这样勇敢的女人,怎么会不比年轻时更美?

我折服于海明威、拜伦等作家的亲上战场,可我同样认为茨威格无比伟岸。他痛心于欧洲精神家园的毁灭,于是写下了《昨日的世界》;他对欧洲精神家园的复兴日渐绝望,于是他与第二任妻子绿蒂在巴西服毒自尽,成为欧洲文化的殉难者。我只喜欢他这样一种人:

厌恶平凡,渴望燃烧,像超新星爆发一般,发出最耀眼的绚烂光芒。

所以,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事?

每个人年轻时都有梦,每个人都想成为祖国的脊梁,但更重要的那些事就这样被脸谱化,成了为了全人类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这真的是比一切都更重要吗?

曾经我们都想改变世界,可到最后才发现,只有先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世界。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井然的次序不容打破。一味仰首繁星会掉进陷阱里,打着做大事旗号的人往往摔得最惨。

美剧《别对我撒谎》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飞行员因重要的飞行任务而焦躁不堪,与家人的关系也紧张起来,他的妻子便悄悄让他服用抗焦虑药物,这才让飞行员与家人的关系和好如初。但药物反应却导致那架凝结着美国最高科技的飞机坠毁。

可我还是认为那位妻子没错。

当然,那位飞行员也这么认为。他紧紧拥抱了他的妻子。

所以,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事?

——先改变自己,然后改变这世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点评】

深厚扎实的文化功底,大气磅礴的气势,回环曲折的行文是本文的亮点。除此外,还有以下几个亮点:

(1)、揭示主旨,先隐后扬。什么是最重要的事?也许是抛却个人利益甚至生命的有关国家、民族利益的大事。古今中外不乏存有这种认识的人,他们也深得后人的敬仰与钦佩。作者在予以肯定的同时,对个人的选择和价值取向也做了探讨,并在文章最后得出论点:“先改变自己,然后改变世界。”

(2)、选材丰富,文意饱满。文章选择古今中外的名人:自沉汨罗的屈原、振臂疾呼的罗曼罗兰、亲上战场的海明威和拜伦、为文化而殉难的茨威格等,他们都在改变世界,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有志青年也想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但关键的还是要先改变自己。

更重要的事

上海一考生

春草初绿,还有更重要的碧草连天等着它去追逐;

夏荷初绽,还有更重要的满池怒放等着它去努力;

秋叶初落,还有更重要的春泥护花等着它去实现;

冬梅初放,还有更重要的傲立霜雪等着它去完成。

四季轮回,人生也正如这轮回的四季一般在岁月的年轮中一圈一圈地悄然滑过。每一天,每一刻,只要生命不止,似乎永远都有更重要的事等着我们去完成。

牙牙学语的时候,正是记忆一片混沌的时候,我们可能什么都还不懂,一两年后,还有更重要的学等着我们去上。

童年时候,正是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时光,成天沉浸在动画王国里,一心只想到处疯玩的我们,却被无情地塞进各种各样的兴趣班里,只是因为,不远的将来,还有更重要的升学考试等着我们去面对。

少年时候,正是人生中风华正茂的季节,一心想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投身于自己感兴趣的课余爱好的我们,却被无情地抛入各式各样的补习班,仅仅因为,不远的将来,还有更重要的中考、高考,等着我们去叩响自己命运的大门。

青年时候,是人生中最值得骄傲的年华,本该毫无顾忌、全力拼搏的我们,却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在纸醉金迷的今天,还有更重要的事让大家不得不去面对,买车,买房,一样都少不得。

中年时候,正值年富力强的大好时光,本该大展宏图、壮志将酬的我们,却被更重要的事牵绊着:上有老,下有小。如此重负下的我们,怎能放心地大展手脚?

终于到了老年,正值“夕阳无限红”,回味悠扬的时候,却始终放不下更重要的事:照顾上班的子女,拉扯孙辈,俨然一个家庭保姆。

人生在世三万天,重要事情又何止三万,无论我们做什么,怎样做,似乎永远都有更重要的事在等着我们去完成。

与其去为不可知的未来而忽视今天,不如把握住可以触摸的现在,而且也没有什么是

比这更加重要的了。

【点评】

文章不仅文采斐然,对人生每一阶段要面对的事务的认识和思考也很到位。文章的精彩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排比,文采斐然。开头的一组排比句,选择一年四季富有代表性的植物来写,它们有生命之初的萌态,也有生命辉煌的绽放。接着整篇文章从一个人的牙牙学语写到老年,也是一组结构全文的排比句。

(2)、文章富含哲理。植物在生命之初就已经展现出其季节特点,随之而来的“碧草连天”“满池怒放”“春泥护花”“傲立霜雪”却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更美的风景。做好眼下的事才能更好地做好将来的事。同样人生的每一阶段也是如此,既然必须面对、无可逃避,为什么不把它当作最重要的事去对待呢?

(3)画龙点睛,一语中的。“与其去为不可知的未来而忽视今天,不如把握住可以触摸的现在,而且也没有什么是比这更加重要的了”,这句说得真好,其统领了全篇文章的意旨,抒情和议论相结合,意味深远。

推荐第3篇:上海卷作文教师

2012上海高考卷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原文:一个人应当学会发现和观察从内部闪过他心灵的微光,而不是诗人和圣贤的太空里的光彩。可是它擅自摒弃了自己的东西。在天才的每一部作品中,我们认出了我们自己抛弃的思想:它们带着某种疏远的威严回到了我们的身边。(爱默生)

涂纪亮:爱默生强调每个人都应当信赖自己,相信自己内心中所思考的事物。每个人都应当学会观察和发现在自己心灵深处闪烁的智慧之光,可是人们往往因为它是自己的思想而不重视。其实,我们在天才的著作中发现的那些卓越思想,它们现在以一种异己的辉煌形式又返回我们心中。

思考:

1、你认为什么是“心灵的微光“?灵感之光、思想之光、智慧之光、存在之光……

诗意之光、自由之光、正义之光、公正之光……

2、你认为“心灵的微光”对人生有什么价值?

3、你认为如何才能珍视自己“心灵的微光”? (探讨我们为什么舍弃了“微光”?)

学会认识自己,学会自我反省,自我审视

(1)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无足珍贵而舍弃,这是一种极度不自信、妄自菲薄的表现,既然如此,人要坚守自己“心灵的微光”,最重要的莫过于“相信自己的感觉”,从而“肯定自我的价值”,如果能从这个角度引申到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人要坚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2)缺少持之以恒的毅力

(3)缺少远见

(4)为环境所迫放弃了

学会感悟生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

问题:

微光泛化:刘伟丧失了双臂却敢于举起自己的双脚,霍金只有几根手指,却抓住了微光去追求真理;世上最美的女教师张丽莉抓住了一次舍己救人的微光,成就了她崇高的理想,其他老师却未能抓住机遇。

例子俗滥:两只苹果、一块生铁(吴斌开车被一块铁砸中)

杯底的微光高三(2)班 马彦卿

阴冷的冬天,巴黎郊外,贡布雷的一座花园别墅静静地喘息着。

普鲁斯特拖着病怏怏的身子瑟缩在碎花沙发上。他咬第一口小玛德莱娜蛋糕和呷第一口椴花茶时,决不会料到这流逝的幸福岁月会在很多年后从他充满回忆的杯子里浮现出来。

然而作为一个极度敏感的天才哲人,伏在病床上的普鲁斯特也决不会把这一记重重的回忆埋在浮躁的虚荣岁月中,于是他勾起笔,把这一回忆封存在了《追忆似水年华》的杯底。

幸福的岁月是失去的岁月,有太多东西不允许被我们遗忘。

遗憾的是,现在的我们已分不清真实和虚伪,已留不住快速消逝的微光,也看不见我们面前的明亮。 但我不甘心,我不愿被呼啸而过的时间碾成冰冷麻木的人。一定有真实的情感留在我心中某个角落或是还未走远。

那天我伏在书桌上做着雪白的试卷,在雪白的灯光照射下,它们明晃晃地刺眼。在我昏昏沉沉的时候,房门开了,脚步声逼近,一杯茶轻放在我手旁,脚步声远去,房门关闭。

我知道这是一个支持我的人的平凡关怀,它已足够能抚慰我的疲惫和急躁。

是铁观音,一朵朵在杯子里悠悠地打着旋儿。我出神地注视着它们的各种姿态,看见另一束光从杯底射出。

那是个天气寒冷的日子,爷爷见我皱着眉头,便为我泡了一杯铁观音让我暖手。年幼的我却被茶叶的奇妙姿态所吸引,品一口,仿佛茶水就能抵御千年的风霜雨雪。

就是这样,过去与现在的记忆重叠,我从杯底看到了一束始终不变的微光。普鲁斯特能用这束光让世 1

界铭记他的诗意人生,我也可以,因为我还有时间去找回曾被自己遗忘的真实岁月。

我看到儿时的操场、公园、小河、竹林,都从我的杯底浮现出来,依托着翠绿的茶叶,终于撑起了此刻的我。

在我失落绝望的时候,我曾让真实的快乐和感情在黑暗中被丢弃。也许我只需静下心泡上一杯好茶,慢慢地数着安静展开四肢的茶叶,我幸福的回忆和真心就不会从杯中蒸发到无垠的宇宙中。

而正是收满不可遗忘的微光的杯子,才能有资格盛上一杯好茶。

共鸣高三(2)班魏羽晨

我们佩戴着共鸣器,行走在人海中。

别人的话语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歌手的歌声能引起我们的共鸣,街道上的灯箱、食物的味道、角落里打哈欠的猫„„都能通过我们所佩戴的上古神器,来产生共鸣。

共鸣器发出警报声说这句话、这首歌,这人海中所有的一切,你都曾经和它们短暂地拥抱过。翻开书本看到了被自己废弃的灵感,戴上耳机听见曾在梦中流淌过耳朵的音符,在哲人叹息时觉得这句话似曾相识„„你以为那些发了狂一样的大家有一种超能力,在每个人的梦中翱翔,东挖一块西挖一块,盗走别人的灵感。

可你为什么不把你的灵感锁在保险柜里,不让别人盗走它呢?

发了疯的科学家用成千上万种材料做实验,在经历了成千上万次失败后听到有个声音说:“用钨丝。”如果科学家没有疯,他一定会对那个声音说:“你疯了吧。”可我们眼前的科学家是个疯子,他竟听了那个声音用了钨丝,然后第一盏灯亮了,听他说钨丝的某个人的共鸣器发出警报,而那个人曾用“你疯了吧。”来回答那个声音。

发了疯的音乐家现在正在创作瓶颈,为了获得灵感他来到云南的香格里拉采风。到那儿的旅客有度假的有登山的,就偏偏没有音乐疯子。音乐疯子在人群中聆听远古的宫廷音乐,学着和当地人用藏语交流,听当地人讲述古老的传说。他的共鸣器发出的警报声每一个时刻,他都在默默记录。回到都市,写下一首首独特曲风的歌时,去过香格里拉的旅客们的共鸣器无一不发出震动——他们也听过这编钟声、这呼麦声,这神话故事,可他们却没有想过把它融为歌。

佩戴着共鸣器的人们,行走在人海中。

当共鸣器发出警报时,人们往往去羡慕别人,失落自己为什么没有抓住那时相同的灵感。

有什么好失落的呢?

当灵感再度闪现在我的脑海中时,我会和我曾经羡慕、无比崇拜的那群疯子一样,抓住它,然后朝着实现它而前进。

共鸣器与灵感交织发出滴滴声,而努力,是它们的记录者。

我将它们写在自己的作品里,期待有一天能引起你的共鸣。

那时候你不要指责我盗走了你的灵感——上帝将它随机发放给每个人,而把它抓住去完成它的,便是成功者。

麦田的颜色 高三(3)班陈思源

我们从未驻足欣赏麦田的颜色,却对那片狐狸守望者小王子的金色麦浪充满幻想;我们从未感动于亲人朋友的陪伴照料,却因斯特林堡半张纸上些许幸福的痕迹而热泪盈眶。

是的,我们忘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了集体失忆症,不约而同地忘了,我们忘了那些曾在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正如川端康成在《花未眠》中说:人们更注重欣赏画家画在纸 上,毫无生机的画,因为那是艺术,而忽略了现实中娇艳欲滴,充满生机的鲜花。

然而,我们能够因“大家都忘了“而理所当然地抛弃它们吗?那些由心灵深处迸发出的火花,那些难以名状一闪而过的感动,它们明明是我们此行最大的慰藉啊。

艺术家们之所以在每个时代都受到尊敬,正是因为他们像灵魂的乐手一般将内心细微的震撼放大,谱写成曲,而我们,却往往在曲子华丽的音符中迷失。

法国阿尔卑斯山口有这样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

是啊,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独一无二的感动,远比通过别人的眼睛观察世界更令人回味无穷。那些天才的作品更像是启发者,它们教会我们用更细微的视角,更独特的方式去感受心灵的感动,但倘若我们从此形成“依赖“而忽视了那些变化着、灵动着、守护着我们的美,就会像海边拾贝壳的孩子一样,因为小贝壳美丽的花纹,而忽视了大海壮阔的美。

因此,请让心灵回归吧,去我们身后亲自踏下的一长串脚印里,去拾回我们遗落许久的美。

不要只为拍照而停下脚步,不要只为睡眠而闭上双眼,倘若有一个人每天都向你道晚安,请不要吝惜你的微笑,要知道,当你为电视剧的苦情场面而泪流满面时,厨房里有人正为你烧第一万八千六百二十顿饭;当你为杂志里风景照而流连不已时,你身边的每一阵威风都曾拂过亿万花朵的脸颊,曾带着麦浪与阳光的味道。

就像此刻,当你抬头,倘若堆叠的书本不至淹没了你的视线,你会看到,窗外——

春光正好,鸟语花香。

蓦然回首,莫要放手(67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把治学的最高境界比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爱因斯坦也说过:“百分之一的灵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东西方学者的共识告诉我们,灵感这一人们心灵中闪过的微光是多么珍贵和重要。(引用中西方学者对微光进行界定)

然而,当今社会,人们总是在抱怨灵感的缺失,尤其是所谓“搞文艺”的,精品着实不多。真是这样吗?灵感这一微光,真的只在天才心中闪过吗?我以为不然。谁没有悲苦孤独地走在寂寂的荷塘,看那出水很高的荷叶下奶白色的水?谁没有在英雄的事迹中沉浸陶醉,大张双臂感受伟大的“停顿”?谁没有见过向日葵那金黄的色调?凡此种种一闪即逝的共鸣,休说专业者,我辈凡人皆有。可为何只有天才的大家才为我们留下了一篇《荷塘月色》、一首《英雄》、一幅《向日葵》?(所读的书,为我所用。积累颇丰。)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人们往往会将它轻易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又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巧妙地插入题目,又是为我所用)如今这种情况更多见,究其根本,原因有三:一是“标准化”时代里,不允许有“异端”,“权威”、“专家”、“大师”层出不穷,他们把持了话语权,制订出条条框框的“标准”压抑了灵感,阻断了普通人成才的途径;二是“全球化”时代里人们的从众心理被无限放大,当个人被置于全球这一更大的“集合”下,汹涌澎湃的“群众心理”和“集体无意识”将灵感扑灭,将平庸之作炒作成“精品”;三是商业化大潮将一切文化产品搞得像批量生产的肉鸡、奶粉一样。(这才叫分析!)

不错,标准的普及有助于界定,但真正的灵感、天才决不限于标准。卢梭的观点不为当时主流社会所接受,他在痛苦徘徊后醒悟:“我凭什么怀疑自己全部由思考与理智得出的结论呢?”百年后他的灵柩进入先贤祠,棺木上写“此处安息着自然和真理之人”。全球化的大潮确实有助于文化普及、大众进步,但真正的灵感却绝不能由浑浑噩噩的大众所能发扬的,须有雄心有坚持。卡梅隆在成为导演之前只是个卡车司机,他说“当看完《星球大战》后我出了一身汗,我意识到再不动手拍一部电影,好电影就要被拍完了。”当《泰坦尼克号》在奥斯卡封王的那一刻,他喊出了“我是世界之王”。(珍惜自己的思考,珍惜自己的追求,紧接上一段,具体化,形象化,语言极好!)

我们勿需羡慕卢梭、卡梅隆,事实上,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会带来心中悸动的光芒,抓住它、呵护它,无论它多么渺小,最终都能结出甘美的果实,也许这果实是微小的,但它带来的满足远胜于你从天才的大树上摘来同样味道的那一枚。(比喻贴切,再起波澜!)

当然,灵感也诚然来自积累和努力的铺垫,“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只是人生之河航行中那“蓦然回首”见到的一尾鱼儿,莫要放手,使它溜入别人的渔网。如此方能使行程更加美妙而鲜活。(说得全面,又多么俏皮!)

燎原之火,起于微光(67分)

圣人之所以为圣,凡人之所以为凡,人们的界定往往会联系到他们的成就,而成就的成立,构成的重要元素除了坚韧不拔之志以外,亦必有它——心灵的微光。(成就的原因有二,本文侧重“微光”。)燎原之火,起于微光。但是怎样才能抓住微光,并将之扩展成燎原之火呢?

荀子说过:“吾尝终日而思”,但他脑中并没有闪过微光,“不如须臾而学也”。的确,微光来自于自身。只有勤学,把脑中的空缺补满,才可以等待那道灵光的出现,许多世界重大发现都来自于苦思冥想之后的冷却期。有如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是在梦中,他梦见一条蛇咬到了自己的尾巴,醒来之后,他便写下了化学史上的突破。人们惊叹于他的幸运之时,却忽视了他为之付出了多少日夜的努力。如果没有构成微光的物质,试问空想会有结果吗?(论微光来自何方)

然而,如何将微光培养成那股燎原之火呢?李白找到了,是酒。他将明月、美酒作为自己的朋友,以酒来触发自己的灵感,并将其转化为自己豪气干云的万古诗篇。无疑,他的诗歌点燃了一个时代。酒之于我们,象征着什么?是把灵感转化为现实的勇气。但很多时候我们因为自己只是一介平民,不敢与专家叫板。看来,我们的确错了,错的是把自己的点点星火抹杀在了摇篮里。(“酒”怎么就成了“培养微光”的动力?文字似乎漂亮,言之似乎成理,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

著名探险家贝尔格雷尔斯曾说过:求生的关键在于不断探寻,不能放弃希望。也许你会在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慨叹如果当初自己再坚持一下,或许也可以写出这么动人的生命乐章;也许你会在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时,感慨如果当初自己再坚持一下,或许也可以画出这么动人的甜美微笑。可是这都只是也许,我们总是在把那些曾属于我们的微光舍弃之后,才后知后觉地在某个天才身上发现,原来自己曾经也是个天才。(这一段是呼应题目给出的材料)

如何在拥有微光之后将其扩大?当然还要有一个必要条件,那便是风。具体说来,是自然或是社会的环境。在文字狱横行,或是焚书坑儒的意识形态下,即使出现了光,也会被那时代的阴影所笼罩。人们不愿,也不敢去点燃自己,照亮别人。每一次的革命成功,必须先打破人们古老陈旧的意识与思想。(“微光”需要有好的环境,这一节颇有想法。单凭这一段,就足以给高分了。)

那微光,就像初燃的火花,如若不供给足够的氧气,数秒后便会自动消失,不留下任何存在过的痕迹,但若细心加以保护,便可致那熊熊巨火。燎原,才是那火芯的初衷吧。(承上分析)

火苗虽小,可以燎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不把握,什么都是空谈。三毛说:我有一个想法,去做。微光之所以易于舍弃,是因为其微;然而微光之所以不应该舍弃,是因为其虽微,却有其潜质。没有人可以断定人生,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别舍弃了不该舍弃的,而导致不可逆转的悔恨。别让运势、天气成为自己的羁绊,勇敢地把微光展现出来吧,这才是一个凡人成为天才的原因。(这一段精彩)

破茧·重生

美国斯坦福大学曾做过一个实验,让刚入校的学生进行智商测试,然后随机分班。一阶段之后,事情的发展令人大跌眼镜,被编入普通班的一些天资佼佼者落入了平庸,而编入天才班的一些中等资质者却卓有成就。这是为什么?

原来很多天才学生理所当然地以为分班是根据测试的结果,从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质疑,下意识地走进了自己编织的贴有标签的茧中。“我不行”三个字如同唐僧的紧箍咒,磨灭了他们心头曾经闪过的微光,束缚了所有可能。

而在世界另一端,有那么个笨拙的男子优雅地挣脱了枷锁毅然开启未知的旅程。他是保罗·塞尚,是现代绘画之父,是曾经被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以“滥用色彩”而拒之门外的二流画家。

勤奋嗜画如他却天资平平,汲汲营营的父亲千方百计让他投身金融业,他坚决不从;印象派席卷天下,他却不愿意放弃心头的微光,想探索一条新道路,哪怕这换来的是无休无止的嘲笑。

然而几百年后,谁都不能再忘记,艺术史上有这样一座丰碑。是他,保罗·塞尚,在挣脱了世上唯一的束缚后开创的时代。其实,让我们迷途的,从来不是千仞之峰、百折之谷,而是隐匿在心底的自卑与怯懦,迈过了它,人生便是亿万种可能。要知道,天赐的奇才向来只是少数,而生活中如今风举云摇的,大都是曾经的我们,区别在于,他们有着对自我的信仰和锲而不舍的追求。

没有一个人生来注定是要平庸的,只有甘于平庸的人。

“如果你非常想成为一个作家,每天认真写作,但同学不想看,放在网络上也没人看,出版社也没人想出版你的作品。这时,你心里就要想,我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掌声会响起来。”凭着《那些年》一炮而红的作家九把刀望着自己曾经走过的路,豪迈一笑。难以想象这样阳光的表情出现在一个曾创作了六十多本书却一直寂寂无名的男子脸上,仿佛是在无声倾诉。

属于自己的微光,倘若连自己都不曾去珍惜,那么拿什么去期许一个璀璨的世界?属于自己的人生,倘若连自己都不敢迈开步伐,那又拿什么去期许广阔无垠的天空?

有时候,一个人必须破茧而出,然后在坠落的过程中长出翅膀;有时候,一个人必须打开心门,为自己开辟一个崭新世界。

要知道,一生很短,所以别用他人的目光证明自己的存在;一生很长,足够你抒写独属于你的传奇。

推荐第4篇:上海卷优秀作文

2014年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优秀作文

(上海卷)

【作文真题】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文题简析】

作文题的核心是“沙漠”,相对而言的是“自由”和“不自由”。这个“沙漠”可以指代的内容很多,比如面临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个生活困难、一个希望实现的梦想、理想等。“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从中体现的是“我的人生我做主”的思想。而“必须穿越的这片沙漠又是不自由的”,指我们必须要经历一个完整的生活过程等。

参考立意:

1、谈自由与约束:自由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2、谈责任与承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面对责任,学会承担和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解决。

3、人生的路需要自己去走。【优秀作文】

为了自由的束缚

“自由是什么?” 我试着不断地询问着自己去寻找可能的答案解释,可是每次都是无疾而终,这似乎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但不难发现的是:“我们对于自由的渴求迫切愿望总是伴随着某种过度的束缚和压抑而产生发展的”。

当我们在程式化的生活状态下,很容易产生渴望轻松、渴望放纵、渴望自由的想法,而且是一种异常强烈的愿望。可是同时也不难发现:过度的自由的情况下同样也会导致寻求束缚的愿望。当我真正摆脱父母,一个人毫无约束地在外面生活时,时间长了,我便开始怀念家的温暖,父母的宽容与慈爱,想再次投入父母的安全港湾;当辛苦工作之后得到一个冗长的假期时,或者结束了高三紧张的学习步入到轻松愉快的大学生活后,时间长了,我便开始厌烦每天的无所事事与慵懒无为,想赶紧投入到下一轮的工作或者学习当中。由此来看,我们是在自由与束缚的状态中循环往复、苦苦挣扎,似乎我们追求束缚与追求自由的意愿是同等强烈的。

自由与束缚哪个更好?这似乎并不能给出明显的答案。绝对的自由于我而言同绝对的束缚一样都会导致自我的毁灭。绝对的自由能产生出我们个人对束缚的最大愿望,而绝对的束缚同样也能使我们无比渴望自由。这样看来自由与束缚就像一只手的两面,但他们同是一只手,相辅相成。

古代科学无非就是炼金和炼丹,炼金是想获得财富,扩大自己的自由空间和内容;炼丹是为了长生不老,获得时间上的自由。随着人们的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不再把科学用来炼金和炼丹,但科学仍是人们追求自由的工具。当波义耳提出化学的目的是探索各种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人们终于认识到,要扩大自有,首先要认识规律,人可以不受人为规范的限制,但不得不受自然规律的限制。约束和自有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没有约束就没有自由。 1 而追求自由最重要的是寻找约束与自由辩证关系。

自由的本质应该是在适当的束缚下多彩的精彩生活。为此,我们需要主动地约束自己,适当的越是自己。制定必要的社会规范可以让我们免受由错误行为造成的规律的惩罚。减少多余的行为规范特别是努力发现不合理的规范而去除它,这是人们追求自由的主要目的。必要的束缚本身就是为了自由。

作为常人,我们追求自由与追求束缚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而作为一个卓越的人,他应该具备平衡自由与束缚的能力,而不是被自由与束缚控制住整个人生。他的自由与束缚都是相对的,他不随波逐流,不盲从众人所云,不屈服于体制,内心自有独特的思想见解,信仰理念;同时他又不放纵自我,不无所事事,自身有着严格的行为准则,两者相互制约而并存,合二为一。

为了更高的自由,请勒住马儿的缰绳,任其在广阔的天地自由驰骋。 【专家点评】

作者充分施展了辩证思维的才能,充分论证了“自由”与“束缚”对立而统

一、相辅而相成的关系,极富思辨的张力。

在束缚中寻找自由

上帝创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

——卢梭

人生如沙漠之旅,旅程和目的地已被设定,这是所有人都拥有的束缚;但旅程的道路与方式因人而异,这是每个人不同的自由。束缚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绝对的,但之所以感到自由的多寡不同,则源于对束缚挣脱的程度差异——自由是挣脱束缚中努力而来的结果。

“有些鸟注定是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安迪正像是那只自由的鸟,即使身陷囹圄之苦,但内心却从未放弃对自由的憧憬与向往。肖申克监狱的围墙高大如山,却挡不住一个清白之人向往自由的心。一个几百年才能挖通的隧道在安迪十四年的不懈努力下超额完成。自由属于安迪,属于每一个在束缚中挣扎拼搏的勇敢之人。他们都是自由之鸟,生来属于无边无际的苍穹。

束缚不一定有形,无形的束缚也时常存在。而无形束缚更可怕的是,它看不见摸不着,当事人经常是沉浸在束缚的“温柔怀抱”中,却丝毫未觉自己已身陷泥潭,并越陷越深。无形的束缚于李开复来说就是当下生活的优越;于季羡林来说是三顶“桂冠”的褒奖;于约翰·列侬来说则是对于生活的疲于奔命。但我看见了被束缚的他们身上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李开复“从心选择”,放弃现有优越条件为了理想毅然前进;季羡林洗清泡沫,还自己一个自由身;列侬停下飞快的脚步,等待着灵魂的回归,不拘于世俗。为了自由,他们勇敢地在束缚中寻找,不论天寒地冻,路远马亡,只要寻找就义无反顾,自由女神也在他们的正前方微笑招手。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对束缚的突破并非打破一切都障碍,自由的前提是尊重束缚,尊重这个充满规律的世界。正如芮成钢所言:“每个人生活在这世界上,都背负着一堆‘纸枷锁’,其实它们一挣就开,但一辈子都不敢挣开,因为后果太严重。”正如我们的法律、道德律,如果这些束缚被冲破,世界将无法想象,规律将不复存在,更别说自由的实现了。因 2 此,在绝对的束缚中寻找相对的自由,才是快乐之道。

自我约束才能享受真自由

一匹马看到自己总被一根缰绳牵着,非常苦恼,想方设法地挣脱。有一天,它终于挣脱了缰绳,觉得很自由,一路狂奔,最终跑到悬崖,由于没有缰绳来勒住,不幸坠崖而死。

与此相反,鱼儿们每天生活在有遮有挡的水中,不自怨自艾,不感叹没有自由,自由自在地畅游。而如果水一旦没有由堤坝什么的包围起来,就会四处漫溢,那鱼儿就再也没有自由活动的可能,只能成为涸辙之鲋。

因此,对于自由的看法,我很相信一句话:只有通过约束,并且是自我约束,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生活中,那些看似阻碍我们自由的有形无形的围墙,实际上为我们的自由提供了保证。试想,如果社会上没有任何法律法规来约束,一些歹徒想杀人就杀人,想放火就放火,那每天就不知道有多少人的生命从这个地球上消失。对于那些非正常死亡的人来说,连生命也没有了,又谈何自由呢?

往大处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是一种自由;往小处说,屋子里的鸟,池塘里的鱼,难道就没有自由了吗?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到的鱼,在那么小的小石潭中也可以“皆若空游无所依”“似与游者相乐”啊。我们常常会感叹:“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想要飞却飞也飞不高……”这是到底因为笼子太小感觉没有自由,还是由于翅膀不够硬即使给足够的空间也飞不动呢?

我们应当做到的是在约束中寻找自由,在约束中收获自由。而且,只有当这种约束是自我约束的时候,才能感受到自由的真谛。比如说,一个离不开网络、离不开繁华城市的人,如果被迫住在山里,每天让他干农活或者写文章,他肯定会觉得自己丧失了自由;但如果是一些喜欢隐居生活的文人主动住在山里,就像王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就像陶渊明过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生活,在他们看来,也许这就是真正的自由人生。其实说白了,自由就是一种建立在成长经历和爱好的基础上的一种自我感受。所以说,只有通过自我约束,自己给自己设定空间,即使不能“天高任鸟飞”,也可以“山高任鸟飞”,就能真正获得自由。

然而,要做到自我约束,得先让自己的翅膀长硬,当你能够自我飞翔的时候,根据自己的爱好,才能真正找到飞翔的天空。想起曾经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理想的自由不是自由,自由的理性才是自由。当你真正拥有自由的理性的时候,你就能找到自己的空间,享受自己的自由。

谈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博学多才的弘一法师。也许我还没有参透人生,自始至终,我都无法理解弘一法师的自由。他用刳骨剔肉的痛苦,置换了他认为的真正的自由。遁入空门后,妻子携儿子来找他,他居然都不让他们进门,面对妻子“慈悲对世人,为何独伤我”的质问,他还是无动于衷。这就是一种“大道”的自由吗?我总觉得该面对的要面对,而不是逃避吧。

在自由和不自由之间游弋

人生总归是这样。这就好比要穿越一片沙漠,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 3 你是自由的;但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世界上绝对的自由是没有的。比如马克·吐温的《王子与贫儿》,生来一个是王子,一个是贫儿,你有选择的自由吗?但一个贫儿可以变成王子,那就是你的自由,没有人阻止你通过奋斗改变命运。

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当你明白人生和自我都不是用来战胜而是用来相处的,你就会明白有些东西虽然并不合理,但你必须相信;有些东西并不牢固,但你必须依靠。我们不要怨天尤人,我们没有选择出生的自由,但可以选择改变命运的自由。有许多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就是对这种“自由”的注释。

我们生活当中有许多“不得不”,比如说我们不想这样,但生活让我们必须这样,因而我们不得不这样。像《项链》的开头:“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最后不得不同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

她自由吗?她不自由,她无法改变自己的出生,在当时法国那样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她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可她为什么痛苦呢?她的痛苦就在于她的不自由啊!一番丢项链的经历恰又使她自由起来,比如说夫妇两个齐心协力,花十年的功夫把所有的债务还清,她变成了一个粗壮耐劳的妇女,由爱慕虚荣的女人,还原成真实的自己。于是当她再遇见当年的女友的时候,倒说“不过这一切都结束了”,她自由了!

这是什么?这就叫生活。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悖论当中,有的人痛苦万分,有的人生性洒脱,这是心灵的境界不同。

冯友兰把人生归为四种境界:

一、自然境界;

二、功利境界;

三、道德境界;

四、天地境界。一个人整天陷入功利境界当中,其心灵是不自由的;若进入天地境界,那真是人生的大自由。像星云大师所言“我是佛”,我都是佛了,还有什么不自由的?

在所有的古人中,我最崇拜的是苏东坡,他是一尾鱼,是在自由和不自由之间游刃有余的鱼。他有选择不被贬谪的自由吗?没有。儋州尽管不是沙漠,但也是荒蛮的瘴疠之地呀,苏东坡能活着回来都是奇迹。但他很自由,“短篱寻尺间,寄我无穷境。”

在所有的现代人中,我最佩服的是周有光,经历过无数次运动,如今活到了让上帝忘记的年龄,没有心灵的自由,谁可臻此境?

亲们,您要做这样自由游弋的鱼吗?

在生命的镣铐里跳舞

“人生而自由但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卢梭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发人深省的哲理。是的,我们拥有许多自由的权利,但是却又注定逃脱不了命运的枷锁。正如我们可以选择穿过沙漠的方式,却无法逃避穿越沙漠的宿命。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活着?既然我们无法对抗不可抗力,无法避免死亡这一终究会到来的归宿,我们为什么还要乐此不疲地在人生的沙漠奔波?

是的,尽管我们知道自己的归途,尽管我们要戴着镣铐去不断地穿越人生的困境,我们还是会在有限的自由中享受生命,在生命的镣铐里跳舞,舞出最动人的精彩!

是的,我们也知道我们的脆弱——我们无法像雄鹰一样翱翔天际,我们也无法像鱼儿一样横绝江河。可是,就是拖着这充满着种种限制的血肉之躯,我们人类创造了无数的奇迹。在生命的镣铐里,化不可能为可能,我们造出了飞机潜艇,我们上天入海„„命运可以禁锢 4 我们的躯体,却禁锢不了我们灵魂和梦想的自由!

戴着镣铐跳舞,是一种坦然,一种智慧。难以忘记史铁生在地坛对生命的感悟:“上天看似无情地夺去了我的双腿,实际上他给了我更多的机会来体味生活。”史铁生的双腿被禁锢了,但是他的心灵是自由的,他还拥有生命,还可以享受生命的一分一秒,他还可以用笔和纸记录下自己的思索去填充自己学识和灵魂的高度。看起来,他无法再去跋山涉水,可是他的灵魂却比我们常人走得更远,他用最完美的方式穿越了这人生中最干涸的沙漠——尽管这沙漠他不愿意遇到。

戴着镣铐跳舞,是一种超脱,一种境界。难以忘记曼德拉在走出罗本岛的时候发出的感慨:“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的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曼德拉应该是一个能够打开自己心灵枷锁的人,他用自己的隐忍和悲悯情怀,在穿越人生的沙漠后获得了心灵的自由。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在生命的镣铐里跳舞,那么,即使我们走到生命的尽头,我们也依然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已经拥有最珍贵的自由与价值。

所以,不要埋怨上帝禁锢了你什么,要全心全意地生活,做最精彩的自己,过无悔的人生!

自由与不自由

每个人都渴望自由,追求自由,但是,在现实中,又往往有许多不自由,不自在:你可自由行动,可又常常被目的制约;你可自在玩耍,却又经常受任务限制。你可活动自由,但又往往被纪律约束;你可行为潇洒,然又时常受法律束缚。自由与不自由,如手掌和手背,连在一起,密不可分。正因为这样,必须正确认识,科学对待,艺术使用。

客观存在,相互依存,必须学会选择,走向生存绿洲。回想生活,只要有自由,就有某些不自由;只要有不自由,就会有某些自由。自由与不自由,如影随形,难舍难分;如伴如侣,终身相随。它们始终存在于生活之中,伴随在人们身边。深入去想,自由是相对的,不自由是绝对的。唯一能做的,就是选择方式方法,选取途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生存下去,活得潇洒。网络上,有一则寓言:河水不断掀起激流,冲击河畔,想冲毁河岸,可惜都未能如愿。面对失败,河水发出咆哮:你如墙立在我的两旁,阻挡我的随意流淌;你整天呆在我的身边,限制我的自由生活。如果没有你的束缚,我会过得更好!听到咆哮,河岸严肃劝告:正因为有我的阻挡,你才得以形成;如果没有我的限制,你就不会存在。倘若挣脱我的束缚,你就会很快消失!不听劝告,河水继续冲击,终于冲毁堤岸,满地自由流淌。不一会儿,烈日照耀,河水受到蒸发,便渐渐消失。河岸不复存在,河水何以能单独存在?河岸不再束缚,河水何以能自由流淌?自由与束缚,相依相存,缺一不可;相生相成,密不可分。

对立统一,同步共振,必须深入思考,和谐生命环境。自由与不自由,常常截然相反,鲜明相背;既是矛盾的,又是对立的。但是,它们又往往同处一境,合为一体;既是统一的,又是和谐的。如果它们能同步共振,那就能达到最大统一,进入最佳和谐。而要想同步共振,效果超强,那就必须深研彻讨,想方设法,和谐环境。进而,使生命达到最大和谐,进入最佳境界。足球比赛,是世人最为喜爱的。但如果没有比赛规则,没有那些不自由,恐怕就不会受人喜爱,更不会被人痴迷。试着想想,如果没有规定一定场地,那足球不光会横冲直撞,骚扰百姓,甚至还会误入陷阱,或坠落悬崖。如果没有设置球门,没有进球方向,那踢球就 5 会像小孩胡乱玩耍,还能有什么趣味?如果不是规定用足踢球,不可用手携球,那比赛跟蓝球还能有什么区别?还能有什么优点?如果没有设定主裁,没有配设边裁,那谁来执行比赛规则,判定比赛输赢?正是深入研究,精心设计,制定了足球规则,设置了比赛环境,让人们从比赛中感觉自由,获得乐趣。是深思熟虑,和谐了最佳环境;是同步一体,赢得了最强共振。

变化发展,呈现动态,必须积极行动,穿越人生沙漠。应该说,自由与不自由,都是不断变化的,始终处于变化之中;都是不停发展的,永远呈现发展之态。可以说,没有不变化的自由,也没有不发展的不自由。无论是自由,还是不自由,其范围都可能越来越广,其标准都可能越来越高,其要求都可能越来越严,其程度都可能越来越大。面对二者动态,必须积极努力,以赢得自由;必须不懈奋斗,以成就自在。从而,越过事业沙漠,铸就人生辉煌。比如法定婚龄,唐代开元时期,规定男l5岁,女13岁。宋朝嘉定年间,规定男16岁,女14岁。明朝洪武时代,规定与宋代相同。中华民国,在《民法》中规定男18岁,女16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l950年的《婚姻法》规定男20岁,女18岁;1981年施行的《婚姻法》规定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显然,从唐代到今天,法定婚龄几经变化,呈现上升趋势;结婚年龄也随之变化,一路不断飙升。每位适龄者,必须在法定之后,选择最佳年龄,成就美好婚姻。看来,顺从变化,才能自由选择,创造最佳;顺应发展,才能自在拼搏,造就最美。

自由与不自由,不可否认,不能回避。最佳办法,就是积极面对,追求最好:精于选择,追求最大自由,使自由最大化;深于思考,促成最优的不自由,使不自由最优化;善于行动,生成最美的二者和谐,使二者和谐最美化。一言以蔽之,不遗余力,完美两者关系,促成人生的完美化。

自由与束缚,一株并蒂莲

一株并蒂莲,结着两个莲子,它们连在一起。在你剥莲子时,你不可能将它们一一分开,所以你只能同时剥,自由与束缚就像这样,彼此无法分离。可是,当今的人们并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只追求自由,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于是,李天一陨落了,周正龙被抓了,宁财神凋零了。而这一切只是因为他们忽视了与自由并蒂而立的束缚。

“人生而自由,但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卢梭如是说。自由是束缚的保障,束缚是自由的前提。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但你必须穿越它;在道路和方式的选择上你自由的,但倘若没有这片沙漠,没有必须穿越沙漠的要求,又何谈选择的自由呢?同样的,如果一点自由也没有,却有一堆的束缚,那么人和奴隶有何区别?正因为如此,自由才保护了束缚,否则史书上翻身农奴把歌唱的画面又怎会出现?自由与束缚是两种调味剂,必须调和均匀才有香甜的味道——自由与束缚是一株并蒂莲,只有携手而立才有锦簇的花朵。

“所有的伟大都是从艰苦中脱颖而出的。”爱默生如是说。要善待你周围的束缚,感谢你周围的束缚,因为正是你的束缚才让你不断成长。当林书豪精湛的球技被肤色束缚时,当他的强大的灵魂被瘦弱的身躯束缚时,当他的雄心被谦逊的外表束缚时,当他的球风被大家误解时;他也有选择的自由,他可以退出NBA,也可以在NBA继续跑他的龙套,当然还有在NBA打出真实的自己。是的,束缚给予他自由,他就用这样书写传奇。别人的束缚是一种 6 变相的激励,只是看你是否伟大,是否能从束缚中脱颖而出。在这株并蒂莲中,只有越多的爱,才有越多的束缚;只有越深的束缚,才有越美妙的自由。

选择是自由的,因此要慎重地选择。同样身陷囚牢,王尔德选择郁郁终生,因此他的才华消逝在黑暗的牢房;陀思妥耶夫斯基选择重生,因此有了旷世神作《罪与罚》。二战前夕,面对经济危机,美国选择新政,而德日选择燃起战争之火,于是,德日至今面临罪恶的审判。现在,同样面对侵略这一事实,德国努力洗刷,而日本极力美化,于是德国赢得世人的尊重,而日本却遭人咒骂和谴责。选择是自由的,但我们要给它定一个束缚,这样选择才不会失衡,自由才得到保证,并蒂莲才会中通外直。

当你追求自由时,善待周围的束缚;当你被束缚时,慎重地行使自由。唯有此,这株并蒂莲才会常开不败。(yan)

推荐第5篇:上海卷高考语文作文

上海卷2014高考语文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推荐第6篇:高考上海卷语文作文

2013年高考上海卷语文作文: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成诗歌。 不要写(3)

推荐第7篇:上海卷高考满分作文

2009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郑板桥相关材料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他们

在城市的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让我怎样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亦或是农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我多想叫着他们带着泥土气的乳名,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

他们从小生长在故乡的青山绿水中,纯洁的灵魂在田野里抽穗拔节。在山野的风中,他们奔跑着,憧憬着。风从田野中吹过,吹进了城市,为了生计,为了未来,他们跟从父母来到了城市,在城市的尽头扎下了根。

于是习惯了青山绿水的双眸第一次触碰到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他们不知道怎样穿过六车道的马路,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楼的层数。繁华的现代文明不曾给他们带来任何快乐,这一次,却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迹。

他们背起书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却在“城市人”异样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他们都是父母心头的宝啊!却过早地承担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负担。

放学回家,他们做好简单的晚饭,父母还在工地或菜场上劳作;午夜醒来,泪眼中城里的星空没有家乡的明亮;悄悄许愿,希望明天他们的打工子弟小学不会因交不出电费而被查封……

然而,在他们日益长高的身体上,我看到了他们的成长。记得一位记者问一个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学成后是否会回到家乡时,小姑娘毫不犹豫地说:当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点落下泪来,为他们的成长。

记得那年春晚他们稚气的宣言:“我们的学校很小,但我们的成绩不差”、“我们不和城里的孩子比爸爸。北京的2008,也是我们的2008!”他们逐渐成熟,告别昨天的羞怯,开始迎接新的一天。

虽然,他们还在为不多的学费而苦恼;虽然,学校还是交不上水电费;虽然,还有好多体制还不够完善……虽然有好多个“虽然”,但是,只有一个“但是”就足够了,已经有好多视线转向他们,他们正在茁壮地成长。

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

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

【点评】

6月17日下午,上海高考作文阅卷结束,记者获悉,今年本市再次出现高考满分作文,该文章的思想深度和朴实的文字赢得所有阅卷老师的赞赏,获得了70分的满分,这在上海近年来的高考中很少见到。

2005年,本市曾高考出现了一位满分作文,但专家认为那篇文章的观点有点偏激,作

文得分为68分,因考生书写比较好,加了2分书写分,最后作文得分为70分。而今年,高考阅卷时,真正出现了一篇满分高考作文,这篇文章描写作者对农民工子女的观察、关爱,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社会责任意识感,获得所有阅卷老师的一致好评,并再次赢得高考作文70分的满分。

“高考作文优秀作文就是要求文章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作者能将自己的真情实感用朴实的文字表达出来,不需要任何包装。今年出现的高考满分作文的立意非常好,角度新颖,文字间还透露出作文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一位参加本次阅卷的教师告诉记者,这篇作文之所以得到满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考生写出了真情实感,引发了阅卷者内心的共鸣。具体来说,首先,作文将民工子女的生存状态很真实地描绘出来,从农村到城市经历的不自然、不适应,再到他们心态的逐渐成熟,让人感受到一个真实存在的群体;其次,作文的文字很流畅,可以看出考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但是并无炫耀,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自己的情感和视野,文字和主题很匹配;第三,总体上看作文表达了作者对同龄人的同情、关注和企盼,言为心声,也正是作文题目要求的体现;第四,这篇文章的描写非常细腻,“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楼的层数”;最后,文章关键还写出农民工子女的变化,文章的结尾写得非常好:“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考生没有一味抱怨,写出了变化和希望。

“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考生写作的面非常广泛,这说明很多学生的观察力提高了。”这位教师告诉记者,今年有不少考生将视线投向了民工、乞丐、三校生等弱势群体,从作文看并不是他们临时应景之作,而是他们平时就对生活有所思考的体现。有一篇写身边的弱势群体——三校生的作文也得了高分,考生不仅写出作为中学生自己曾经对他们做过调查,通过真实的案例来证明帮助这个群体的必要性,还呼吁社会应给予他们更多关注,“这也让我们这些阅卷者体会到,90后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冷漠,他们对他人和社会的认识也许还不够成熟,但是饱含可贵的悲悯和真诚,这是很可喜的。作文也能把这种感情揉入,就一定能获得高分。”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分析今年的作文题目《他们》时指出,题目引导考生走出个体和小我,学会关注他人,学会多元视野关注社会。“他们”一题,其开放性落实在题材、体裁、思想等多个层面上。就题材而言,如果考生是记叙生活中的人物,就可以选取任何一个群体,展开叙述描写。这位考生小小年纪,将视角转向同龄人——民工子女,作文在客观描述、合理想象之中又饱含真情实感,不愧为上乘之作。

推荐第8篇:上海卷高考优秀作文

2012年上海卷高考优秀作文

【题目】

27.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解析】

2012年的上海高考作文延续了近几年的出题风格,材料既有哲理也有诗意,其中包含的对自我意识的深层发掘,这也是上海与其他地区不同的主要方面。纵观上海这四年的高考作文,从09年的郑板桥书法、10年的荷兰人钓鱼会带尺,到11年\"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再到今年的\"微光\",上海更着重去考察学生们从材料中联系自身去破题和辩证思考的能力。

从审题的角度来说,这篇材料延续了去年的出题方式,还是在考察学生用辩证思维来解析关键词的能力。\"微光\"是整篇材料反复提及的关键词,\"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这便是\"凡人\"与\"天才\"的辩证思考。为何我们将曾经的\"微光\"舍弃,而天才却将\"微光\"积聚为惊人的才华,这便是不同生活模式所造就的产物。这篇文章可以立意为\"拾起心灵闪过的微光\",\"微光\"可象征为我们需要拾起曾经遗忘或者忽视的事物,可以人及物,衍生至社会、文化等等。然而为什么我们会把\"它\"舍弃呢?就是因为\"它\"有这两点特征:一是微小的,一是因为这是源起于\"自己\"的东西。

这篇作文题目思考空间大,开放度高,很多角度可以写,学生发挥的空间比较大。

从自身成长的角度出发,考生可以写:比如\"不舍弃自己的微光\",就是擅于发现自我,看到自我的价值,不要自卑;也可以从要有独立思想,自由的精神,充分

1 /

4张扬个性的角度来写;或者自己坚守灵感,并付诸行动,就也会有造就天才作品的可能;同时,我们还可以提出\"有心和无心\"的辩证关系点,灵感总是一闪而过,而我们也常常对于脑海中闪过的这些视而不见,而作为生活的有心人,却能抓住这些小小的细节,而使他绽放出光芒,那么也就可以在立意上上升到创新,因为只要有心,就可以有\"新\",就可以创新等等,例如牛顿是个有心人,从苹果落地得到了万有引力定律;安藤百福是个有心人,仅半个世纪,方便面就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食品;乔利是个有心人,从煤油弄脏了衣服中发明了干洗剂。

从国家民族的角度来看,考生可以谈人生,也可以谈民族,谈文化。比如,近代以来儒家文化被我们忽略,但在日本、韩国、新加坡却发扬光大,韩国推出\"端午祭\"等等。

总体来说,今年上海语文高考作文题的难度并不大,唤醒学生内心沉睡的东西,从点滴处、寻常处、细微处寻找生活的幸福。阅卷专家们也表示,高考阅卷时,阅卷教师都不会预设主题,会以开放的心态对待每一篇作文,所以考生们只要审清材料,深入分析,联系实际,展现自己的知识积累,让作文从\"微光\"变成\"阳光\"。

【例文】

1、灵光一现

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题记

如果智慧是一朵莲花,那莲花正中一定擎有一支点亮的蜡。荧荧的那一剪光虽微弱暧昧,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十里平湖,智慧的闪光就仿佛是微风漾起的一道道涟漪;万紫千红,智慧的闪光就好像是那偶尔飞来嗅闻芬芳的彩蝶;晴空万里,智慧的闪光就好似那展翅翱翔啸唳长鸣的云鹤。

残酷的岁月扬起漫天黄沙,将一个个或悲壮或悠然的身影埋没于九尺黄泉,然

2 /

4而,这又怎能湮没在黑暗中闪动的智慧的火焰呢?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撩拨着我们的情思。情思,是灵感的触发器。灵感,是和我们捉迷藏的玩伴,稍一疏忽,它就化为一缕青烟无影无踪。凡人需要灵感,文人更需要灵感。后者比之于前者,其可贵之处正在于他们多半会紧紧抓住这黑暗中的那一道闪电。

南山之下,遍地金菊,不正是激发出陶潜灵感的产物吗?菊香弥漫,再酌上几杯浊酒,岂不美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景此情,夫复何求?会稽山阴兰亭,云天朗朗,惠风和畅。诸位文人墨客列坐水滨,流觞饮酌,歌咏唱答,不也是出自内心深处被激发出的那些许情感吗?一篇《兰亭集序》,唱出了“齐彭殇为妄作,一死生为虚诞”的感慨。还有赤壁古战场,不只有多少人去凭吊过。苏东坡、辛弃疾,后来者更是不计其数。赤壁在他们的头顶上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在文坛竖起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生而平凡,可是我们依然对自己心灵上闪过的微光视而不见,更不用说伸出手抓住它了。一个落地的苹果成就了牛顿在科学界的丰功伟绩,一只飞翔的鸟儿为莱特兄弟展开了翱翔天穹的机翼。“灵感是一个不喜欢拜访懒汉的客人,”车尔尼雪夫斯基如是说。我们无意中丢弃了属于自己的财富,不正是由于我们的懒惰吗?

2、原来,我是主角„„

前一段时间,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一阵热播,相信大多人感觉里更多的是熟悉,是重温,甚至会大声说,“我们也曾经拥有过,那样的美好„„”但是为什么只有九把刀把青春那种独有的美好定格了下来了呢?也许我们会怀念,却从来不会想到这种怀念再现时原来可以如此动人心扉。难道只因我们曾经都拥有过?

每一个人都是特别的,每一个人都拥有着独属于他自己的个性与张扬,并因如此,每一个人才是他自己而非别人。但是在这个愈来愈崇尚喧嚣与繁华的世界里,我们却往往忽略了平凡甚至卑微的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白白地将它舍弃。而事

3 / 4

实上,正是那些在自己看来不值一提的东西确实多年以后别人对你的怀念。一如从前的我自己。

那时的我,性格内向,喜欢文学类的读物,喜欢在札记本上写东西,喜欢发呆与冥想„„唯独不喜欢跟人说话,确切地说应该是害怕与人接触。青春期女孩的世界里弥漫着童话般的美好,一切都是那么晶莹剔透,而现实中的自己就相对卑微的多。因此,往往会害怕遭到拒绝。也许只是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我都会在意好久。

就这样,我的高中生活都快要结束的时候,同学们之间突然一下变得亲近起来,好像一切都在高考前发生了某种升华,我们都好像在瞬间长大了许多„„我们敞开心扉表达我们自己,或者诚恳地对某个人说因为他,我的高中生活才充满了精彩。总之,一切都变得释然和美好,仿佛每个人都在努力的抓住即将逝去的青春与美好。也就在这时,我和朋友调侃,我的高中生活都没有异性的介入,青春期可算是一片空白啊!多少有点遗憾!“才不是呢?”她说,“你可是唯一让我们班所有男生倾慕的女生啊!”我顿时傻眼了,不管怎样,要是我早知道自己得到了莫大的肯定(那可是一班自视甚高的才子们啊),那么我的高中生活也就不会像我自己臆想中那么糟了啊,那么我也就不会总是躲在自己的角落里,只是欣赏别人的精彩了„„

这个让我傻眼的“真相”固然让我遗憾不已,但更多的是让我的人生从此有了很大的转变。一个人只要做好他自己,不要用自己心中的种种揣测和臆想去妄下评判而让自己变得卑微,那么乐观而积极的人生便接踵而来,生命中的种种美好也将绽放。

4 / 4

推荐第9篇:上海卷高考满分作文

【2012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用微光照亮自我

(70分)

有人说天才不同于常人的一点即在于他能珍惜、看重自己心灵中的微光。(第一句便点题,是能文者。陆机的《文赋》谈到作文的奥妙时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虽众辞之有条,必赖兹以效绩”,就是强调点题的重要。因为这样能使阅卷官一下子把握你要说的内容,就会循着你的思路看下去。)的确,正因为常人舍弃了自身的微光,他们得以(“得以”用得不妥,应该为“才能”,表示是无可奈何的。)融入世俗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而那份微光写入作品中,却成了超脱世俗的惊众一笔,照亮珍惜它的人,以“天才”的独立人格遗留于世。(不动声色地把微光与“珍惜独立的人格”联系起来,这样就让后面的论述十分集中。)

微光,即如康德评启蒙运动一样,“助人摆脱加诸自身的愚昧状态”。这愚昧并不是指智力上的缺憾,而是随着社会世俗大流,完全为时代、社会所限的个人无力感。因而,心中的一点微光,若是珍惜了,就必能助人在冥冥众生中辨出自身的人格与价值,从而超脱社会的“常人”限制,以独立的“天才”而存于世。(进一步阐明微光的价值所在。)

我们深知自我的微光来之不易,却又将它舍弃,那是源于自身的恐惧。我们害怕在社会中若还持着那份微光,违背了大众取向,就会成异类,被孤立——我们害怕因不舍弃微光而带来的孤独。于是,微光在不停的求众中因舍弃自我而遭毁弃,终至我们成为被社会归类的一员,丧失了自我独立的人格。(分析“微光”被舍弃的原因是害怕孤独,为文章增加了深度。)

天才们在保留微光时也享用着自身的孤独。“当你让寂寞在人群中蔓延时”,波德莱尔这样说道,“你就真正地拥有了自我。”(这句话引得妙)正因为微光源自自我内心,所以保持一份微光就意味着与社会、世俗的不同;因而你要时刻从人群中抽身开来,在孤独与寂寞中与自己对话,看看你心灵的微光,小心地呵护它,为它添油拨芯。“黑暗中屋内那隐隐的灯”,巴金笔下的《灯》不仅是行夜路时的引领者,也是在孤寂中慰藉心灵的微光。因为不肯舍弃心灵的微光,他们变得孤独;而又因为珍惜呵护着这份微光,他们在孤独的完满中得到慰藉。(所引巴金语来自课文)

将微光诉诸作品,传于世人,需要更大勇气。那等于是与世宣告对“常人”的决裂,号召大家重视“微光”。于是便有了王尔德笔下快乐王子与夜莺的善良单纯的高贵,陀思妥耶夫斯基流露出的对底层的悲悯和超人类力量的探索,贝多芬奏鸣曲中英雄精神对呜咽命运的反抗,高更笔下塔希提岛自然淳朴的人类生活状态„„微光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而最终当它们汇聚在一起时,便是众人本有的同一张“脸”。赫尔曼·黑塞其实早已指出,众人的心性、微光,源自一个整体,无怪乎我们会对天才作品中的微光如此熟悉,也无怪乎他们会激起人心原有的微光。(由个人的微光上升到人类共同的微光,接近尾声处又一次升华。列数名著,而非堆砌!)

据说巴老晚年常在屋内背诵《神曲》——那是他在与但丁的心灵微光交流吧!其实,我们也应保持、重拾那一份微光——不问社会怎样吞没众生,愿有一份微光照亮自己成为拥有独立人格的一个自我。(再引巴金,点题,呼应,情感充沛,文采斐然!妙!)

【阅后感想】这篇文章的成功,来自两个方面:

一、思想的深刻,内容的丰富;

二、善于谋篇布局。看得出,这两点都来自于作者丰富的阅读。巴金的灯,来自课内;高更、黑塞等,

来自课外。没有花里胡哨华而不实的排列,没有慷慨激昂气势磅礴的警句,有的是平实的有思想厚度的文字,如诗如歌,使人读后有得。这个得,就是“要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告别仰望,点燃微光

(70分)

泰戈尔有一首著名的小诗——河的此岸暗自叹息,一切欢乐定在对岸:河的彼岸一声长叹,欢乐尽在对岸。(引诗意味深长)

人们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或者“直把杭州作汴州”,同样,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题扣得好)

时光流变,让昔日的微光渺然无痕;岁月的尘埃,让思想的结晶锁在知音寥落的舞台。这不仅是人类的悲哀,更是思想文化的悲哀。(有情)

表面上这样的悲哀源于外界因素的挑衅和诱惑。萨特犀利地揭示了一个人们不愿承认的现实:科技对人文的漠视和侵害。现今各类万能的搜索工具早把人心灵中闪烁的微光掐死在了摇篮里。然而在本质上,悲哀源于人类的“三心”:菲薄之心——认定自己的思想只是“下里巴人”而非“阳春白雪”;依赖之心——对于一个事件或一个命题,习惯性地请求网络,缺乏独立思考;慵懒之心——即便灵感一闪而过也懒得速记下来,过脑即忘随风而逝。(为“三心”之说鼓掌)

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的“三心”结为联盟,微光成了奢侈,似乎灵感只属于天才,微光是一门“绝学”,这样的后果是科技在掌上眉飞色舞,糜烂生活的姿态大行其道,可堪思想之花的枯萎颓败,灵感乍现的涸泽枯竭,社会文化氛围的浅显薄弱。(文字漂亮。科技对人文的侵害似乎还没讲清)

然而,当繁华落尽看到天才作品里被我们舍弃过的微光时,我们会是怎样的感受呢?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的发展从来是靠大众文化的前进,与每一个个体的微光息息相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燃微光,亦能照亮整片天空!(社会关怀在此处体现。善于自问自答。此乃作文之道。)首先,这需要基础教育的普及和平等,从“博”而后“专”,改变公众对有关学术、灵感想法的一贯仰望,以平和的眼光看待,大师出于大众,教育的发展可以营养培养大师的泥土。其次,可以学习西方开发出灵感的新载体。国外有专家开发了一款游戏,玩家可以任意组合,寻找蛋白质结构,每个个体都有可能成为发现蛋白质的大家。再者,我们应逐渐告别“三心”,别让自己的菲薄、依赖、慵懒主宰了思想,限制了微光。(同样是首先、其次、再次,这是有内容有思想的,并非简单罗列。)当我们重拾自身的好奇心去关照生活,我们的微光能聚成一片,集体的微光终成一片光明,照亮的不仅是思想文化界,亦为社会的发展照亮了前进的方向。(微光之价值)

微光属于天才,更属于大家。我说:河的两岸欢声笑语,一片祥和。(同样是呼应,这样的呼应有声有色。)

【阅后感想】本文以思想活跃取胜。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再到怎么解决问题,条分缕析,思路清楚。前半部分分析“微光”被舍弃的过程,由表面到本质,语言漂亮,能打动人。后面谈“怎么办”时,举出三条“对策”,平实而言之有物。值得注意的是,本文的开头和结尾让人眼前一亮,光是印象分就能增加不少。

自立

(69分)

我曾无数次地翻阅一本名为《自立》的小册子,它的作者是爱默生——美国最受人敬仰的思想家。(开篇自然,仿佛在诉说心声。)

故而对于高考的这段材料,我总有似曾相识之感。“人们对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这样的现象大概是爱默生著书的发因。世人盲从而不思考,思考而不独立,独立而不自信。“自立”的提出切中要害。自立,是我们所最需要的!(从“盲从”到“自立”层层推进)何为自立?爱默生说过他对天才的解释:“天才即是相信心中的真理对其他任何人都适用。”自立便是感受“心灵的微光”,相信它的价值,相信它也是其他人心中共有的常识,自立是人有所体悟,有所沉思,更有所坚持。(把自立与微光紧紧扣在一起。把爱默生的材料用足)

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便讲述了一个关于自立的故事。35岁以前,克里斯特兰德是一个股票分析师,有持家有道的妻子和漂亮的孩子。35岁以后,他成为落魄的画家,从巴黎到莫里哀岛,他总画些“难看”的画却不知疲倦。是什么引发了如此改变?他说,是创作的欲望折磨着他。他捕捉到了“心灵的微光”,并不惜一切将其表达出来。最后,在他画出了“那些难以言说的感受”后,快乐地死去。人们在他的画中看到了自己心中的世界,或许是曾在心中闪烁的微光。(在考场上敢于从容地讲故事,以说明珍惜微光之可贵,大气!)自立是自由的前提,是对心、对真理而不是对任何权威的服从。人不该舍弃他“心灵的微光”,因为是真理,就该坚持;是真情,就该抒发!(微光是真理,微光是真情,是真理真情就该表达。这就是自立。)

而自立又何其不易呢?盲从不是这大千世界的本色吗?去年3月,日本一场海啸引发了食盐危机。许多人根本不用头脑思考、计算,闻风即雨,理性仿佛不存在于蝇营狗苟之间,多年的社会生活将自立完全磨去。摒弃自立甚至出现在知识分子之中,论文抄袭已成常态,每天都会将空话套话挂在嘴边。真理何在?真情何在?(结合社会现实,从反面证明微光之重要。文章有批判力。)

任何时代都需要人的自立。唯有自立的人,才能发出理性的声音,进行清醒的思考。也只有自立的人能获得内心的自由。(这段警句式的语言很有分量。)

就是这样一本算不上书的小册子,时刻发出铿锵之音,在我内心回响。对,我也曾这么想的。现在,我要这样做了。(文字活泼可喜,如自言自语。学而时习之,关键是做,是实践。)

【阅后感想】今年高考语文作文的材料正是由爱默生的一篇散文节选后改写而成的。可以想象这位考生在展卷那一瞬间的心情必然是惊喜:“运气不错!”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篇文章也做得行云流水,浑朴天成。引用两本书,几个社会新闻,就从正反两方面把我们最需要自立的这个道理讲清楚了。其实这“运气”并非偶得,一个不爱读书的学生会想到在高考前翻阅爱默生吗?文章本身的好坏,终究还是数年积累之功。

附录:上海市考试院关于作文题的评析

今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是一篇材料作文,作文材料寓意是:人们对自己心灵闪过的“微光”往往因为没有意识到它的价值而轻易舍弃,结果在天才作品中却又发现自己曾经产生过的有价值的念头,说明一个人应当珍视自己身上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一味地去羡慕别人。材料作文的思辨性,首先体现为材料的呈现方式。该材料取自《爱默生集》,文字理性,富有思维张力,体现思辨性材料的特点。二是材料的内涵。选取的材料内涵相对趋一,这种趋一的内涵又具备进行纵向深入思辨的可能性,材料内涵本身具有哲理意味。考虑到高考参加人数众多,命题在开放与限制之间寻平衡:对材料可以从多角度切入,比如对微光的理解、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坚持自我等等,但最后这些切入点的指向应当还是收拢于对“自我”的思考。三是材料的思辨性在考生作文中的体现。考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对自我的价值是什么、如何塑造自我、愿意有怎样的“自我”等的思考,不仅对成长是重要的,也较贴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际生活。只有这样,思辨能力才能真正在考生的作文中得到体现,

才能在评卷时得到测量,才能真正实现作文的测量目标。

这条材料,一般比较合适用议论文形式写,也可以用记叙文形式写,将对相关问题的思辨通过记叙具体的人物和事表现出来,切合题意,文体的适应性也比较恰当。

推荐第10篇:上海卷高考满分作文

【2012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上海市考试院关于作文题的评析

今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是一篇材料作文,作文材料寓意是:人们对自己心灵闪过的“微光”往往因为没有意识到它的价值而轻易舍弃,结果在天才作品中却又发现自己曾经产生过的有价值的念头,说明一个人应当珍视自己身上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一味地去羡慕别人。

材料作文的思辨性,首先体现为材料的呈现方式。该材料取自《爱默生集》,文字理性,富有思维张力,体现思辨性材料的特点。二是材料的内涵。选取的材料内涵相对趋一,这种趋一的内涵又具备进行纵向深入思辨的可能性,材料内涵本身具有哲理意味。考虑到高考参加人数众多,命题在开放与限制之间寻平衡:对材料可以从多角度切入,比如对微光的理解、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坚持自我等等,但最后这些切入点的指向应当还是收拢于对“自我”的思考。三是材料的思辨性在考生作文中的体现。考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对自我的价值是什么、如何塑造自我、愿意有怎样的“自我”等的思考,不仅对成长是重要的,也较贴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际生活。只有这样,思辨能力才能真正在考生的作文中得到体现,才能在评卷时得到测量,才能真正实现作文的测量目标。这条材料,一般比较合适用议论文形式写,也可以用记叙文形式写,将对相关问题的思辨通过记叙具体的人物和事表现出来,切合题意,文体的适应性也比较恰当。

【写作指导】这个题目有很多角度可以写,学生发挥的空间比较大。比如“不舍弃自己的微光”,就是擅于发现自我,看到自我的价值,不要自卑;也可以从要有独立思想,自由的精神,充分张扬个性的角度来写;反过来,也可以说“认识自我是难的”,很多人在不经意间抛弃了自我,鼓励大家追寻自我。

用微光照亮自我

(70分)

有人说天才不同于常人的一点即在于他能珍惜、看重自己心灵中的微光。(第一句便点题,是能文者。陆机的《文赋》谈到作文的奥妙时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虽众辞之有条,必赖兹以效绩”,就是强调点题的重要。因为这样能使阅卷官一下子把握你要说的内容,就会循着你的思路看下去。)的确,正因为常人舍弃了自身的微光,他们得以(“得以”用得不妥,应该为“才能”,表示是无可奈何的。)融入世俗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而那份微光写入作品中,却成了超脱世俗的惊众一笔,照亮珍惜它的人,以“天才”的独立人格遗留于世。(不动声色地把微光与“珍惜独立的人格”联系起来,这样就让后面的论述十分集中。)

微光,即如康德评启蒙运动一样,“助人摆脱加诸自身的愚昧状态”。这愚昧并不是指智力上的缺憾,而是随着社会世俗大流,完全为时代、社会所限的个人无力感。因而,心中的一点微光,若是珍惜了,就必能助人在冥冥众生中辨出自身的人格与价值,从而超脱社会的“常人”限制,以独立的“天才”而存于世。(进一步阐明微光的价值所在。)

我们深知自我的微光来之不易,却又将它舍弃,那是源于自身的恐惧。我们害怕在社会中若还持着那份微光,违背了大众取向,就会成异类,被孤立——我们害怕因不舍弃微光而带来的孤独。于是,微光在不停的求众中因舍弃自我而遭毁弃,终至我们成为被社会归类的一员,丧失了自我独立的人格。(分析“微光”被舍弃的原因是害怕孤独,为文章增加了深度。)

天才们在保留微光时也享用着自身的孤独。“当你让寂寞在人群中蔓延时”,波德莱尔这样说道,“你就真正地拥有了自我。”(这句话引得妙)正因为微光源自自我内心,所以保持一份微光就意味着与社会、世俗的不同;因而你要时刻从人群中抽身开来,在孤独与寂寞中与自己对话,看看你心灵的微光,小心地呵护它,为它添油拨芯。“黑暗中屋内那隐隐的灯”,巴金笔下的《灯》不仅是行夜路时的引领者,也是在孤寂中慰藉心灵的微光。因为不肯舍弃心灵的微光,他们变得孤独;而又因为珍惜呵护着这份微光,他们在孤独的完满中得到慰藉。(所引巴金语来自课文)

将微光诉诸作品,传于世人,需要更大勇气。那等于是与世宣告对“常人”的决裂,号召大家重视“微光”。于是便有了王尔德笔下快乐王子与夜莺的善良单纯的高贵,陀思妥耶夫斯基流露出的对底层的悲悯和超人类力量的探索,贝多芬奏鸣曲中英雄精神对呜咽命运的反抗,高更笔下塔希提岛自然淳朴的人类生活状态……微光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而最终当它们汇聚在一起时,便是众人本有的同一张“脸”。赫尔曼〃黑塞其实早已指出,众人的心性、微光,源自一个整体,无怪乎我们会对天才作品中的微光如此熟悉,也无怪乎他们会激起人心原有的微光。(由个人的微光上升到人类共同的微光,接近尾声处又一次升华。列数名著,而非堆砌!)

据说巴老晚年常在屋内背诵《神曲》——那是他在与但丁的心灵微光交流吧!其实,我们也应保持、重拾那一份微光——不问社会怎样吞没众生,愿有一份微光照亮自己成为拥有独立人格的一个自我。(再引巴金,点题,呼应,情感充沛,文采斐然!妙!)

【阅后感想】这篇文章的成功,来自两个方面:

一、思想的深刻,内容的丰富;

二、善于谋篇布局。看得出,这两点都来自于作者丰富的阅读。巴金的灯,来自课内;高更、黑塞等,来自课外。没有花里胡哨华而不实的排列,没有慷慨激昂气势磅礴的警句,有的是平实的有思想厚度的文字,如诗如歌,使人读后有得。这个得,就是“要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告别仰望,点燃微光

(70分)

泰戈尔有一首著名的小诗——河的此岸暗自叹息,一切欢乐定在对岸:河的彼岸一声长叹,欢乐尽在对岸。(引诗意味深长)

人们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或者“直把杭州作汴州”,同样,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题扣得好)

时光流变,让昔日的微光渺然无痕;岁月的尘埃,让思想的结晶锁在知音寥落的舞台。这不仅是人类的悲哀,更是思想文化的悲哀。(有情)

表面上这样的悲哀源于外界因素的挑衅和诱惑。萨特犀利地揭示了一个人们不愿承认的现实:科技对人文的漠视和侵害。现今各类万能的搜索工具早把人心灵中闪烁的微光掐死在了摇篮里。然而在本质上,悲哀源于人类的“三心”:菲薄之心——认定自己的思想只是“下里巴人”而非“阳春白雪”;依赖之心——对于一个事件或一个命题,习惯性地请求网络,缺乏独立思考;慵懒之心——即便灵感一闪而过也懒得速记下来,过脑即忘随风而逝。(为“三心”之说鼓掌)

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的“三心”结为联盟,微光成了奢侈,似乎灵感只属于天才,微光是一门“绝学”,这样的后果是科技在掌上眉飞色舞,糜烂生活的姿态

大行其道,可堪思想之花的枯萎颓败,灵感乍现的涸泽枯竭,社会文化氛围的浅显薄弱。(文字漂亮。科技对人文的侵害似乎还没讲清)

然而,当繁华落尽看到天才作品里被我们舍弃过的微光时,我们会是怎样的感受呢?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的发展从来是靠大众文化的前进,与每一个个体的微光息息相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燃微光,亦能照亮整片天空!(社会关怀在此处体现。善于自问自答。此乃作文之道。)首先,这需要基础教育的普及和平等,从“博”而后“专”,改变公众对有关学术、灵感想法的一贯仰望,以平和的眼光看待,大师出于大众,教育的发展可以营养培养大师的泥土。其次,可以学习西方开发出灵感的新载体。国外有专家开发了一款游戏,玩家可以任意组合,寻找蛋白质结构,每个个体都有可能成为发现蛋白质的大家。再者,我们应逐渐告别“三心”,别让自己的菲薄、依赖、慵懒主宰了思想,限制了微光。(同样是首先、其次、再次,这是有内容有思想的,并非简单罗列。)当我们重拾自身的好奇心去关照生活,我们的微光能聚成一片,集体的微光终成一片光明,照亮的不仅是思想文化界,亦为社会的发展照亮了前进的方向。(微光之价值)微光属于天才,更属于大家。我说:河的两岸欢声笑语,一片祥和。(同样是呼应,这样的呼应有声有色。)

【阅后感想】本文以思想活跃取胜。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再到怎么解决问题,条分缕析,思路清楚。前半部分分析“微光”被舍弃的过程,由表面到本质,语言漂亮,能打动人。后面谈“怎么办”时,举出三条“对策”,平实而言之有物。值得注意的是,本文的开头和结尾让人眼前一亮,光是印象分就能增加不少。

自立

(69分)

我曾无数次地翻阅一本名为《自立》的小册子,它的作者是爱默生——美国最受人敬仰的思想家。(开篇自然,仿佛在诉说心声。)

故而对于高考的这段材料,我总有似曾相识之感。“人们对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这样的现象大概是爱默生著书的发因。世人盲从而不思考,思考而不独立,独立而不自信。“自立”的提出切中要害。自立,是我们所最需要的!(从“盲从”到“自立”层层推进)何为自立?爱默生说过他对天才的解释:“天才即是相信心中的真理对其他任何人都适用。”自立便是感受“心灵的微光”,相信它的价值,相信它也是其他人心中共有的常识,自立是人有所体悟,有所沉思,更有所坚持。(把自立与微光紧紧扣在一起。把爱默生的材料用足)

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便讲述了一个关于自立的故事。35岁以前,克里斯特兰德是一个股票分析师,有持家有道的妻子和漂亮的孩子。35岁以后,他成为落魄的画家,从巴黎到莫里哀岛,他总画些“难看”的画却不知疲倦。是什么引发了如此改变?他说,是创作的欲望折磨着他。他捕捉到了“心灵的微光”,并不惜一切将其表达出来。最后,在他画出了“那些难以言说的感受”后,快乐地死去。人们在他的画中看到了自己心中的世界,或许是曾在心中闪烁的微光。(在考场上敢于从容地讲故事,以说明珍惜微光之可贵,大气!)

自立是自由的前提,是对心、对真理而不是对任何权威的服从。人不该舍弃他“心灵的微光”,因为是真理,就该坚持;是真情,就该抒发!(微光是真理,微光是真情,是真理真情就该表达。这就是自立。)

而自立又何其不易呢?盲从不是这大千世界的本色吗?去年3月,日本一场

海啸引发了食盐危机。许多人根本不用头脑思考、计算,闻风即雨,理性仿佛不存在于蝇营狗苟之间,多年的社会生活将自立完全磨去。摒弃自立甚至出现在知识分子之中,论文抄袭已成常态,每天都会将空话套话挂在嘴边。真理何在?真情何在?(结合社会现实,从反面证明微光之重要。文章有批判力。)

任何时代都需要人的自立。唯有自立的人,才能发出理性的声音,进行清醒的思考。也只有自立的人能获得内心的自由。(这段警句式的语言很有分量。)就是这样一本算不上书的小册子,时刻发出铿锵之音,在我内心回响。对,我也曾这么想的。现在,我要这样做了。(文字活泼可喜,如自言自语。学而时习之,关键是做,是实践。)

【阅后感想】今年高考语文作文的材料正是由爱默生的一篇散文节选后改写而成的。可以想象这位考生在展卷那一瞬间的心情必然是惊喜:“运气不错!”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篇文章也做得行云流水,浑朴天成。引用两本书,几个社会新闻,就从正反两方面把我们最需要自立的这个道理讲清楚了。其实这“运气”并非偶得,一个不爱读书的学生会想到在高考前翻阅爱默生吗?文章本身的好坏,终究还是数年积累之功。

灵光一现 “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题记

如果智慧是一朵莲花,那莲花正中一定擎有一支点亮的蜡。荧荧的那一剪光虽微弱暧昧,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十里平湖,智慧的闪光就仿佛是微风漾起的一道道涟漪;万紫千红,智慧的闪光就好像是那偶尔飞来嗅闻芬芳的彩蝶;晴空万里,智慧的闪光就好似那展翅翱翔啸唳长鸣的云鹤。

残酷的岁月扬起漫天黄沙,将一个个或悲壮或悠然的身影埋没于九尺黄泉,然而,这又怎能湮没在黑暗中闪动的智慧的火焰呢?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撩拨着我们的情思。情思,是灵感的触发器。灵感,是和我们捉迷藏的玩伴,稍一疏忽,它就化为一缕青烟无影无踪。凡人需要灵感,文人更需要灵感。后者比之于前者,其可贵之处正在于他们多半会紧紧抓住这黑暗中的那一道闪电。

南山之下,遍地金菊,不正是激发出陶潜灵感的产物吗?菊香弥漫,再酌上几杯浊酒,岂不美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景此情,夫复何求?会稽山阴兰亭,云天朗朗,惠风和畅。诸位文人墨客列坐水滨,流觞饮酌,歌咏唱答,不也是出自内心深处被激发出的那些许情感吗?一篇《兰亭集序》,唱出了“齐彭殇为妄作,一死生为虚诞”的感慨。还有赤壁古战场,不只有多少人去凭吊过。苏东坡、辛弃疾,后来者更是不计其数。赤壁在他们的头顶上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在文坛竖起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生而平凡,可是我们依然对自己心灵上闪过的微光视而不见,更不用说伸出手抓住它了。一个落地的苹果成就了牛顿在科学界的丰功伟绩,一只飞翔的鸟儿为莱特兄弟展开了翱翔天穹的机翼。“灵感是一个不喜欢拜访懒汉的客人,”车尔尼雪夫斯基如是说。我们无意中丢弃了属于自己的财富,不正是由于我们的懒惰吗?

第11篇:上海卷高考英语作文:扶贫帮困

话题:向一个基金会申请2000元做个项目来支持贫困学生,需要包含以下的一些要点1.介绍自己 2.项目具体实施方案 3.2000元如何利用

Dear foundation organizers:

My name is Jerry Lu, a student currently studying at Shanghai XX High school.I am writing, on behalf of my clamates, to apply for the 2000 yuan worth of fund in a bid to initiate a program aimed at helping those students who are financially disadvantaged.

Being raised in families that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putting food on the table need not mean oblivion to our le fortunate peers.On this account, we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sponsor our poverty-relief endeavor.The following is how we would go about using the money.We would spend 1500 yuan purchasing some stationery for the needy students at our school.It is worth noting that we would inform them to pick up the school supplies themselves instead of us “doling out” the supplies so that we wouldn’t embarra those who we want to help.The remainder of the fund would be used to invite a motivational speaker who was to talk about how to lift oneself out of poverty by making right academic and profeional decisions.

Modest as our efforts may sound, we believe they will warm some hearts.Much obliged if you could reply at your earliest convenience.

Yours Sincerely,

Jerry Lu

使用加分语法

1.同位语

2.v-ing作定语

3.插入语

4.词组如:in a bid to, financially disadvantaged,on this account, oblivion to5.过去分词作定语6.v-ing作主语7.定语从句8.it作形式主语的主语从句9.虚拟语气10.目的状语从句11.倒装句12.宾语从句

第12篇:高考上海卷作文简析

2014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简析

27.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材料性质:社会生活类(关注社会生活、哲理)

材料内容(关键词): 选择,穿越沙漠,道路,方式,自由;必须穿越,不自由。

材料特点:今年上海题的作文材料仍然延续了它的一贯作风,比较简洁,内容具体,主题鲜明,具有一定的思辨性。 审题立意: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是自由的,但你必须要穿越这片沙漠,这是你的不自由之处。人生的很多事是我们必须要做的,这是一种不自由;但做事的路径和方式,我们却可以自由地选择。作文主题在“自由与不自由”这个大的话题下,但具体选择哪个方面作为立意的方向,这还是有一些难度的。但无论选取哪一个角度,自由与不自由的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一定要阐发明了的。纵观现实,我们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放纵自己,肆意挥霍青春,但总还觉得不够自由,向往西方的所谓自由民主,以为到了西方,似乎可以任意而为。而对自己的人生作为,总想不劳而获或者一劳永逸。这一作文命题可以让我们好好地审视一下我们的人生作为。

作文开头示例

搭配的人生

人生或命运有一条亘古不变的规律,那就是它的“搭配规律”。它在赐予你东西的时候一定要从你这拿走一些东西。它赐予你能力,也许会拿走你的美貌;它赐予你智慧,也许会拿走你的健康;它赐予德行,也许会拿走你的金钱。同样,当它赐予你某些方面自由的时候,也一定会哪拿走你某些方面的不自由。纵使你自由了眼前,一定自由不了将来;纵使你自由了行为,也一定自由不了心灵。看透这样的规律,我们就该知道,有所得必有所弃,有所挥霍必有所失去,有所自由必有所约束。

第13篇:上海卷高考作文

直面不自由(69分)

启蒙运动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其间,思想家们提出了许多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观点,倡导自由与平等。正是这场运动激发了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甚至影响到了中国近现代的种种革新。到了现在,几乎人人都认识到了自己有各种自由的权利,并且积极地选择自己想要走的人生道路,增加社会的多元性,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但是,人难道是完全自由的吗?自由的限度又在哪里?我们固然能够有自由选择的机会,可我们选择的目的恰恰是为了过好人生,用小的自由来实现最大的不自由。

人不自由的原因或许有两点。首先就是我们承担的责任。萨特说过,人必定是要受自由之苦的,因为我们没有要求来到这个世界上,凡是自由的,就要为自己一切的行为负责,承担责任无疑是不易的,就像穿过沙漠,各人的方法道路或许不同,但终究无人得以逃脱。其次,人的不自由还来源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往大了说,人终有一死,且在生命中不会一帆风顺,这些都是个人无力控制的。往小了说,我们的家庭也是生来就既定了的,或贫或富,或高尚或卑微,对于社会底层的人来说,他们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穿越“沙漠”。

这样想来,人的引以为傲的“自由”实在是太渺小了,甘地领导了印度独立革命,为的是什么?让几亿人能真切地体会到自然的人有多不自由吗?当然不是,我们对“自由”的争取,对自由的珍视,别有一番意义在其中,因为即使人终有一死,即使有无限的沙漠必须穿越,他在其中作出过了不小的努力,并获得了不小的成就。巴金在《总序》中说到,即使他常常觉得身边是无尽的黑暗,他也不孤独,不绝望。因为生活就像一股激流,开辟他的道路,穿过乱山碎石之间,人的力量固然无法胜天,那又为什么一定要“胜天”呢?对生活充满热情,对自由加以珍视,便能创造出自己的“激流”,对“不自由”的困难悲剧化作自由的积极“搏斗”。史铁生写到生死时更有意思,他说,上帝在创造生命时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如果在艰难时想到前面有个长长的假期在等着你,不是会很安慰吗?正是这样对不自由的调侃和直面,使得他在走人生之路时更加乐观,也更加自由。

不自由不是悲剧,而是对自由的注解,使人对自由加一份珍视,加一份热爱。直面不自由,才能理解生命的真谛。

得分 69 高分启示:本文跌宕起伏,思考深邃,写作素材运用自如。

文章开篇从自由落笔,历数自由思想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种种影响,然后笔锋一转,突破常态思维,指出人们追寻的自由的实质:用小的自由来实现最大的不自由。进而分析人们不自由的两点原因——我们承担的责任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但并不意味人们会就此消沉,作者娴熟地运用有关甘地、巴金、史铁生的三段材料,论证了正是人们对不自由的正视,也即对自由的珍视,从而理解了生命的真谛,走向更加自由。全文结构严谨,语言畅通。

吾行吾道,虽远必至(68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孤身于沙漠,周遭是波澜起伏的沙海,漫天黄沙高傲地席卷一切,抹平一切来访者的足迹,好像从未有人来过。是振长策疾驰,是亦步亦趋彳亍,是日夜兼程早日穿越,还是且行且思谨慎独步征途,穿越沙漠的道路方式可以自由挑选,但无论如何,你必须穿越。

这是多么大的困境!我们掌握了过程的自由,却又被决定了起点与终点。从眼前的高考,到人生纷至而来的成败、兴衰、荣辱皆只可尽人事以面对,不可期天意而逃避,甚至整个人生,无论是居庙堂之高,抑或处江湖之远,难免生死人灭,穿越人生这片沙漠,我们向死而生。

然而,我们却被上帝赋予了选择穿越沙漠的方式、道路的权力。我梦见过西西弗斯,他受天惩,推石至山顶却终将滑落,但就在他徒劳无获走下山时,他却给我欣赏他信手捕捉的一叶蝴蝶。这里蕴藏着人类全部的幸福。客观上,我们必须同唐僧一般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而修其正果,必须直面人世的不公,社会的阴暗,生命的困顿,在天不在我。主观上,是卑贱的生存哲学,还是高扬的生命意志,则在我不在天。在穿越沙漠的过程中,我们有所沉吟,有所深思,有所经历,有所创造,有所使命,有所理想,有所践行,有所超越,即便是撞向铁幕的鸡蛋,也能有其价值。

孔子以木车的激情穿越沙漠,他不是不知道乱世春秋一切已不可为,但他仍怀着古典的崇高勇往直前;老子以老牛的散淡穿越沙漠,他深知无法唤醒甜寐于月光流转的苍生,仍旧以牧笛吹起晚岚。张载说:“士人臣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却认为,只要是心怀着慧(惠)世济世之心,纵对黑暗之时局一无所念,却也不怍于父母授来的身体发肤,方孝孺深知其对燕王铮亮佩剑的弱小,却仍旧傲然于君王前玉碎,决不伏身于残暴下瓦全,他难以不选择失败的结局,但却用选择穿越沙漠道路和方式的仅有的自由向历史交了答卷。

行走在天地间,我们都是旅行着的陌生人,从远方来,到远方去,天下无处不为逆旅,人世无所不为考验,但,作为这宇宙的朝拜者,我们在不自由中仍有过程和态度的自由。我们仍可在黑暗中保有那宝贵的尊严。

祸福贫贵,天作主,我说了不算。 一身正气,我作主,天说了不算。

得分 68 高分启示:本文语言工整,辞藻丰富,颇具文采。

文章引用诗句,起笔造境,仿佛置身于沙漠,接着紧扣材料,点出人生的自由与不自由处。接着以西西弗斯命运为起点,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阐述“在天不在我”与“在我不在天”,揭示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人生的道理。然后运用材料、信手拈来,以孔子、老子、张载和方孝孺的经历来印证。结尾戛然,掷地有声:面临人生的自由与不自由,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是何等重要!强有力地向世人告白“一身正气,我作主”!

沙漠即在前方(68分)

眼前是黄沙弥漫,身后是退无可退,唯一的选择就是穿越沙漠。当然,你可以自由选择穿越的方式和道路。

这就是如今我们每个人的写照,人生只有往前这一个选择,唯一机动的是各人穿过人生这片沙漠的途径与方法。即以非自由之身拥有自由的选择,这是社会的法则。

放大了说人生也好,放小了说一段比赛也好,都必须具有一定的“不自由”,如规则,如规律。规则不可违,规律不可破。若是人生想退便退,随时可回到十八年华重做人生重要抉择,那这个世界岂不乱了套?这就是规律。若是赛跑途中由火箭送至终点的“第一名”也算冠军,这本来人类体能的竞赛还有何意义?这就是规则。

这样的“不自由”让我们及我们所在的社会更有序更公平,以更好地实现接下来的“自由”。是的,我们依然拥有自由,当你做人生抉择时,没有人规定你的抉择是什么;当你面对苦难时,更没有人教你该如何度过;当你面对辉煌时,没有人告诉你该如何处理。

苦难如*十年,如何度过?才华横溢的女画家周炼霞*时被迫害一只眼瞎,便托人刻了两枚章,一枚上写着“一目了然”,如此调侃,如此励志,她是这样度过了*。而大作家老舍却不堪折磨抱石投湖自尽,如此惋惜,如此可叹,他是这样度过了*,也提前度过了人生。*就好比必经的沙漠,二人身处其位已无可选择,而方式却可变,苦难如斯又如何呢?挺一挺笑着便过来了,过来之后便得以颐养天年,九十多岁才去世。软一软哭着也过去了,提前过去,却仍是一个昏暗的结尾。

这儿的“自由”,便决定了当你穿过沙漠时看到的是一片可爱的绿洲,还是因怕吃苦走短路而看到的另一片更黑更干的沙漠。

当然人生也并非只有“苦难”这个沙漠,辉煌也是沙漠,你是如司马光一般淡然处之并写下《训俭示康》以提醒后辈,还是如现如今的高官一般大肆炫耀落得“双规”下场?天生聪慧也是沙漠,你是如曾经的科大少年班的“神童”们一样终归于默默无闻,还是像十三岁上清华的“范书恺”一样拥有才智的同时拥有较强的自理能力与处事能力,前景光明?

方式也好,道路也罢,这“不自由”中的“自由”却决定了你最终的结果。

我说我并不想要自由,此话不假,因为有些“不自由”保证了我的权利及义务更好地施行;我说我想要自由,此话当真,因为这些“自由”也决定了我的人生。

沙漠即在眼前,非自由之身的人们啊,抓紧手中的自由的权利,向前穿过沙漠吧!

得分 68 高分启示:本文语言辩证,思路清晰,理解深辟蹊径。

开篇对材料阐释如同水乳,自然而又深入地道出了社会生存的法则:以非自由之身拥有自由的选择。然后从小如规则、大到规律两方面揭示“不自由”的常态。籍此,作者又通过周炼霞和老舍两个事例,深入论述人们如何选择度过常态。最后拓开笔端,表明人生除了“苦难”之外,“辉煌”与“聪慧”都有可能是沙漠,思维广度上胜人一筹。文章材料较为充实,只老舍例的分析略有瑕疵。

自由的囚徒(65分)

少时,父母常让我尊敬爷爷,因为他是一位退伍军人。仅此原因自然难以说服我。我更多将敬意流于表面,未曾刻入心头。

懂事后,见爷爷的时间少了。我也放下担子,因不必佯装尊敬而舒心许多。深刻的沟通随着我的长大,愈来愈少。

高中后,时常困顿。学业负担重;初中好友疏远;与新学校格格不入。长大看似更加自由,实则成长中的我似在沙漠中穿行,时刻被流沙、狂风、酷热与严寒侵扰,无处可逃。但很可惜,没有别的选择。现实的生活与余华《活着》中的故事无二,我只有穿越这片沙漠才能或者,青春期的迷茫与不自由感让我痛不欲生却又无可奈何。

晚饭后例常下楼取来报纸,却惊喜地在信箱中发现了一封信。上面用苍劲的字体写着“孙儿亲启”。

心中文字我仍记得一些。

“……你与父母谈及你的不自由,我深有体味,我们皆是不自由囚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爷爷曾是哈军工的优秀毕业生,即将踏上无限光明的道路。可孙儿,海军士兵要在船舷上屹立不倒,而我却有先天平足的缺陷。所以我无法成为战场上的士兵,那时于一个从初生开始便梦想上战场的兵来说,是耻辱。”

读到此,似有凹凸不平的地方,大概是泪干后的印记。

“……但又怎样呢?我无法逃离这困境,若是逃避,倒真是士兵的耻!我的确不自由地必须突破这困境,穿过这困境,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也是自由的囚徒。人生的枷锁无法困住你以至你不可以用他去达到目的。摆脱困境,孙儿,我相信你勿做弱者!”

爷爷后来做了地图海图测绘工作,也算以别样方法突破了困境。

读罢信件的我,颇有感触,也心生敬意。但我不认为那是如同我所经历的一样无边的沙漠。我甚至自大地认为,我的无奈与不自由,胜过爷爷的故事。我试图穿越沙漠却没有方法,于是我不想再尝试

直到近日,我从父母口中听说爷爷骨折,便去看望他。当他解开绑带之后,我惊奇地发现他并不平足。爷爷编了故事来愚弄我!

我气愤地回了家,却在与父亲的争吵中如梦初醒: 爷爷被拒绝仅仅因为出身是地主。

我的惊讶远超愧怍,他的无奈我难以悟透。

之后故事向美好的方向发展,我也找寻到力量,也正满怀信心地在纸上落笔。

人生伊始,便是囚徒。我们必须选择挣脱。但我们有千种方式争脱,正如千奇百怪的人生路。实则我只有自由,我们也始终自由没有人选择坐着等死,我们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请自由地挣脱沉重的枷锁!我,将为我,也为敬爱的爷爷走出沙漠。

得分65 高分启示:本文通过叙述故事阐释对自由的思考,构思一波三折,颇能引人入胜。 起笔欲扬先抑,对爷爷可谓貌恭而不心服。但随着事件的发展,爷爷的故事又交织着“我”的经历,使得“我”对爷爷的认识也逐渐产生了曲折的变化。结尾出人意料,道出了爷爷“地主出身”这一宿命,正如人们无法改变的“不自由”,启发自己如何挣脱新环境中迷茫自失的困境。文章以“自由的囚徒”为题,带有队自由的强烈思辩性。

独舞者(65分)

你有可能出生在一个并不属于你的时代,有可能你的思想有悖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与思想准则,有可能你因受本我意识的冲动而创造了一个新流派……但若你是一位艺术家,又是拥有独立人格的,还恰巧具备了以上的任一条件,那你周围便已是一片荒野。

只有很少数的艺术家逃脱了这种无人道的遭遇,大多数的经历者即便有少许支持者、密友,他们都只能给予少量宽慰。

自小被宠为神童的莫扎特长大后到处碰壁,因为愚昧的奥地利国王说过:“我们不需要天才,我们只需要听指令,能为我们光宗耀祖的奴仆。”莫扎特不得不每天穿着绣金背心,搽着香粉按照皇帝的指令谱写一些轻浮如阉伶歌手法利内尔的女高音的宫廷轻歌剧,还要忍受教主的迫害,因为他有荣誉。最终他忍无可忍的与大教主决裂,离开了这被束缚的国土,挣脱了宫廷,远离了萨尔斯堡。

他以为他终于自由了,可他正面对着更加贫乏荒漠,得罪了主教这意味着他之后生活的永远艰辛,甚至是死亡。

莫扎特在给父亲的信中提到过“我绝不会再回去,我的人格对于我或对于你都是至上的,我必须穿越荒野,哪怕最后是用我的性命来交换,但是我可以有我自己的选择来追随我的本能灵感。”

他拼命的教学、接活、创作,生活的相当窘迫,柔情的他连到大自然中去寻求慰藉的机遇都很少,他仿佛被与他人隔离开,被迫成为“独创才”。

可他选择将内心的痛苦隐藏,将欢乐与眼泪融合把神坛的歌声传送给热爱他的人们。那是苦难之蚌孕育出来的珍珠,却从不夹杂暴怒与怨愤的迹象。

若不能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也无妨。 躲在冷冷清清的病床上的莫扎特喃喃自语道:“……现在,开始夜的咏叹调……”然后轻轻合上了双眼,挣脱了时间的束缚,回到了大天使的身边,而此时,威登歌剧院中金碧辉煌,舒适的包厢座无虚席,华美艳丽,名流们流光溢彩,《魔笛》的首演盛况空前。

他才是一颗耀眼的超新星,只是他身处宫廷教会勾连的黑洞,吞没了他那璀璨的明辉,他却以极差的姿态行走在他的白夜中,别人的荒野是他的舞台,而他是一位挑战的独舞者。

乌云试图掩盖太阳的光辉,可那混浊的阴霾却使太阳那远射的光明更加圣洁。 经历的苦难与挫折固然不堪回首,但若为超越者,我愿视其为一场仲夏夜之梦。

得分 65 高分启示:文章是一种散文构思,以莫扎特的经历阐释对自由的思考。

文章起笔不凡,一语惊人,点破了坚守独立人格的艺术家的困境。继而叙述莫扎特这位天才音乐家一生追寻自由过程,他决然摆脱精神上的束缚,但很快又落入物质上的枷锁。然而莫扎特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的不屈服和顽强抗争的精神,这是作者对题目中材料的精准把握。莫扎特的死亡描写地极具特色,文章通过伟大作品演出成功的空前盛况,来反衬音乐家的悄然离世,以乐衬哀,悲剧效果强烈。不难发现充分运用一则素材,使其极致发挥,是本文成功的一大关键。

第14篇:高考作文上海卷

2018高考作文上海卷解析(带范文)

一.命题说明:

本题来自2018高考上海卷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什么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

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二.命题方向

健康生活:自我管理、健全人格 人文底蕴:人文关怀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

三.审题

限制性

1.“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这既是对话题“被需要”的解说和引导,也是对话题的限制,着力点在“被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上。

2.“生活中”,指明选材的范围——源于生活。不谈历史,只说现实。

3.“不仅”“也”揭示了“关注自身需要”和“渴望被他人需要”的关系。两者共存,是生活的常态。

4.在作文时,不能忽视“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这一句话,也就是要求写作时文中不能无“我”,重点写作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开放性

1.文体的开放性。“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思考”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可以通过叙事来表达,也可以通过说理来表达。

2.选材的开放性。“生活中”,生活辽阔无边,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学生只要关注生活——自己的生活或者他人的生活,写作的空间非常大。

四.解题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被需要”是需要的最高层次,从自我中心走向服务他人。上海的高考命题,关注了当下人们精神层面所产生的问题与价值观层面的树立。由通常的关注外部世界,转向关注内心。众所周知,关注自身的需要是低层次的,渴望被他人的需要,才能体现出人生的价值和存在感,这才是潜在的力量,人性之光辉!

写作本题,关键是要准确理解“被需要”含意: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一个人怎样来体现自身的价值。因为,“渴望被需要”的欲望也不是人人相同的。“怀才不遇”者们的需要欲望永远比“无所事事的自我满足”者们强烈。这就要考量考生们的思辨能力了。

写作方向上,对生命进行深度思考,思考个人生命价值和社会公共价值之间的关系,选材可大可小。给写作者留下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五.参考立意

个人对于他人:

如个人对于家庭的责任,个人对于朋友的帮助,个人对于陌生人的意义、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等。

2.个人对于社会:

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思考个人对于社会的价值;也可从不同的职业入手,思考不同职业的“被需要”,如教师教书育人、医生救死扶伤……

3.个人对于国家:

如成为未来国家发展所需要的建设者等。对于高中生来说,过去的若干年中,他们最多的是自我的需要,而高中毕业,走向成年,成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怎样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担当起建设未来的责任?

4.“被需要”体现个人价值,推动社会进步;5.你的“被需要”或许正是他人的“需要”; 6.不断提升自我,追求更高层次的价值体现; 7“需要”和“被需要”中,建构和谐社会; 8“被需要”不应强人所难,不必高调炫耀;

六.范文展示

小巷深处晚霞明

一抹晚霞贴在窗户上,向厨房张望。

厨房内,徐阿婆正在忙碌。笃腌鲜汤白汁浓,糖醋排骨红亮油润,冬瓜球质似白玉,素炒青菜碧绿可鉴,生煎包色泽金黄……

晚霞似乎为了看得更清楚,往下移了移。

徐阿婆停下手里的操作,去接电话。大家商量好似的,一起来电话了。

“妈,晚上饭店有贵客来,领导指定我做菜,我就不去吃饭了。”这是老大的电话。

“妈,我晚上有个应酬,晚上不回家吃饭了。。”这是老二的电话。

“妈,小风今天想吃肯德基,我们晚上不去吃饭了。”这是老三的电话。

“妈,我晚上和朋友一起去看演唱会,不回家了。”这是老四的电话。

徐阿婆放下电话,有片刻的愣怔。

一家人多久没在一起吃饭了?

她看向墙上的镜框。一家五口人的照片。那是丈夫去世不久她带着四个孩子照的。那时候,孩子们12岁、9岁、6岁、2岁。一个没有工作的女人要带着四个孩子,街坊邻居都劝她把其中的一个送人。哪个她都不舍得,咬咬牙,带着孩子们去照了这张照片,她说,一家人再苦也要在一起。

她什么也不会,就会做饭,于是,推着餐车在街头巷尾卖生煎包。

一个生煎包的小摊就这样带大了一群孩子,老大上了技校,学了厨师,现在是一家有名的星级酒店的主厨。老二大学毕业进了一家国企,几年前辞去工作,现在自己做老板。老三是个姑娘,大学毕业进了外企,老四博士毕业,也有了自己的工作。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孩子们都有出息了,她再也不用半夜三更起来风里来雨里去了。但她为什么总想起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回想起推着餐车回来、孩子们坐在门槛上等她回来的情景。

那时,她是孩子们的山。

厨房里的菜一点点冷了。晚霞看得无趣,一溜身消失了。

屋子里暗了下来,徐阿婆没有开灯。

家庭微信群:

老大:这两天你们和妈联系了吗?我打了几次电话,都没有接。

老二:是啊,平时都是妈在群里发一些她做的好吃的照片,好几天没发了呢。

老三:我正在家门口,妈不在家,刚才碰到顾阿姨,顾阿姨说最近妈经常去家政公司说保姆的事。

老大:哎呀,的确应该给妈找个保姆了。

老三:哪里,妈是想找个做保姆的工作。

老大:?

老二:?

老四:我没听错吧?

老三:我也以为听错了,顾阿姨说,妈说现在什么事也没有,什么用也没有,整天就像在坐着等死呢。顾阿姨说她也经常这么觉得,但做保姆也做不动了,几个老太太成立了一个爱心餐桌,每天早上义务给环卫工送早餐呢……

老二:妈真是,放着福不会享……

老三:你不是不知道,妈这一辈子什么时候闲下来过?

老四:唉,我们真是……

老大:以后大家经常回家吃饭吧!

老四:妈以前是我们的山,现在是我们的光……

3 一抹晚霞贴在窗户上。

徐阿婆在厨房里忙碌着,案板上是准备好的食材。高压锅噗噗地吐着热气,蒸笼里是吹弹即破的蟹黄包,铁锅里油爆河虾正在起锅。

一旁打下手的老三伸手拿起一个往嘴里送。

“你这丫头,和小时候一个样子,也不怕你孩子看到笑话。”徐阿婆举起铲子,做出要打的样子。

老三边躲边笑,一边向客厅看去。

客厅里,老大老二和老三女婿在看足球。老大媳妇和老二媳妇拿着手机在一起研究什么。孩子们呢,都围着老四在说什么,不时爆发出一阵笑声。

窗外,晚霞犹明,万家灯火一盏一盏地亮了起来。

第15篇:上海卷微光

【上海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 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范文1.蓦然回首,莫要放手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把治学的最高境界比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爱因斯坦也说过:“百分之一的灵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东西方学者的共识告诉我们,灵感这一人们心灵中闪过的微光是多么珍贵和重要。(引用中西方学者对微光进行界定)

然而,当今社会,人们总是在抱怨灵感的缺失,尤其是所谓“搞文艺”的,精品着实不多。真是这样吗?灵感这一微光,真的只在天才心中闪过吗?我以为不然。谁没有悲苦孤独地走在寂寂的荷塘,看那出水很高的荷叶下奶白色的水?谁没有在英雄的事迹中沉浸陶醉,大张双臂感受伟大的“停顿”?谁没有见过向日葵那金黄的色调?凡此种种一闪即逝的共鸣,休说专业者,我辈凡人皆有。可为何只有天才的大家才为我们留下了一篇《荷塘月色》、一首《英雄》、一幅《向日葵》?(所读的书,为我所用。积累颇丰。)

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人们往往会将它轻易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又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巧妙地插入题目,又是为我所用)如今这种情况更多见,究其根本,原因有三:一是“标准化”时代里,不允许有“异端”,“权威”、“专家”、“大师”层出不穷,他们把持了话语权,制订出条条框框的“标准”压抑了灵感,阻断了普通人成才的途径;二是“全球化”时代里人们的从众心理被无限放大,当个人被置于全球这一更大的“集合”下,汹涌澎湃的“群众心理”和“集体无意识”将灵感扑灭,将平庸之作炒作成“精品”;三是商业化大潮将一切文化产品搞得像批量生产的肉鸡、奶粉一样。(这才叫分析!)

不错,标准的普及有助于界定,但真正的灵感、天才决不限于标准。卢梭的观点不为当时主流社会所接受,他在痛苦徘徊后醒悟:“我凭什么怀疑自己全部由思考与理智得出的结论呢?”百年后他的灵柩进入先贤祠,棺木上写“此处安息着自然和真理之人”。全球化的大潮确实有助于文化普及、大众进步,但真正的灵感却绝不能由浑浑噩噩的大众所能发扬的,须有雄心有坚持。卡梅隆在成为导演之前只是个卡车司机,他说“当看完《星球大战》后我出了一身汗,我意识到再不动手拍一部电影,好电影就要被拍完了。”当《泰坦尼克号》在奥斯卡封王的那一刻,他喊出了“我是世界之王”。(珍惜自己的思考,珍惜自己的追求,紧接上一段,具体化,形象化,语言极好!)

我们勿需羡慕卢梭、卡梅隆,事实上,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会带来心中悸动的光芒,抓住它、呵护它,无论它多么渺小,最终都能结出甘美的果实,也许这果实是微小的,但它带来的满足远胜于你从天才的大树上摘来同样味道的那一枚。(比喻贴切,再起波澜!)

当然,灵感也诚然来自积累和努力的铺垫,“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只是人生之河航行中那“蓦然回首”见到的一尾鱼儿,莫要放手,使它溜入别人的渔网。如此方能使行程更加美妙而鲜活。(说得全面,又多么俏皮!)

【简评】 文章先是举出大量例子来证明“微光”对于成功的重要;接着从“标准化”、“全球化”、“商业大潮”三个方面分析舍弃的原因;最后,强调并不是有了灵感、有了微光就能成功,还需要积累和努力。文章如行云流水,持论平正,说理亲切,内容丰富,语言老练、活泼、俏皮,思想也较为深刻。可以看出这位考生读过很多课外书,有着大量的积累,且关心社会现实。光做习题,只想套题应付的学生,是写不出这样的文章的。

范文2.燎原之火,起于微光

圣人之所以为圣,凡人之所以为凡,人们的界定往往会联系到他们的成就,而成就的成立,构成的重要元素除了坚韧不拔之志以外,亦必有它——心灵的微光。(成就的原因有二,本文侧重“微光”。)

燎原之火,起于微光。但是怎样才能抓住微光,并将之扩展成燎原之火呢?

荀子说过:“吾尝终日而思”,但他脑中并没有闪过微光,“不如须臾而学也”。的确,微光来自于自身。只有勤学,把脑中的空缺补满,才可以等待那道灵光的出现,许多世界重大发现都来自于苦思冥想之后的冷却期。有如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是在梦中,他梦见一条蛇咬到了自己的尾巴,醒来之后,他便写下了化学史上的突破。人们惊叹于他的幸运之时,却忽视了他为之付出了多少日夜的努力。如果没有构成微光的物质,试问空想会有结果吗?(论微光来自何方)

然而,如何将微光培养成那股燎原之火呢?李白找到了,是酒。他将明月、美酒作为自己的朋友,以酒来触发自己的灵感,并将其转化为自己豪气干云的万古诗篇。无疑,他的诗歌点燃了一个时代。酒之于我们,象征着什么?是把灵感转化为现实的勇气。但很多时候我们因为自己只是一介平民,不敢与专家叫板。看来,我们的确错了,错的是把自己的点点星火抹杀在了摇篮里。(“酒”怎么就成了“培养微光”的动力?文字似乎漂亮,言之似乎成理,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

著名探险家贝尔格雷尔斯曾说过:求生的关键在于不断探寻,不能放弃希望。也许你会在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慨叹如果当初自己再坚持一下,或许也可以写出这么动人的生命乐章;也许你会在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时,感慨如果当初自己再坚持一下,或许也可以画出这么动人的甜美微笑。可是这都只是也许,我们总是在把那些曾属于我们的微光舍弃之后,才后知后觉地在某个天才身上发现,原来自己曾经也是个天才。(这一段是呼应题目给出的材料)

如何在拥有微光之后将其扩大?当然还要有一个必要条件,那便是风。具体说来,是自然或是社会的环境。在文字狱横行,或是焚书坑儒的意识形态下,即使出现了光,也会被那时代的阴影所笼罩。人们不愿,也不敢去点燃自己,照亮别人。每一次的革命成功,必须先打破人们古老陈旧的意识与思想。(“微光”需要有好的环境,这一节颇有想法。单凭这一段,就足以给高分了。)

那微光,就像初燃的火花,如若不供给足够的氧气,数秒后便会自动消失,不留下任何存在过的痕迹,但若细心加以保护,便可致那熊熊巨火。燎原,才是那火芯的初衷吧。(承上分析)

火苗虽小,可以燎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不把握,什么都是空谈。三毛说:我有一个想法,去做。微光之所以易于舍弃,是因为其微;然而微光之所以不应该舍弃,是因为其虽微,却有其潜质。没有人可以断定人生,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别舍弃了不该舍弃的,而导致不可逆转的悔恨。别让运势、天气成为自己的羁绊,勇敢地把微光展现出来吧,这才是一个凡人成为天才的原因。(这一段精彩)

【简评】 本文特点在层层推进,越写越出彩。由荀子的勤学,到李白的勇气,再到贝尔格雷尔斯的执迷,然后推向社会环境,结尾处从正反两方面收束上文。文章笔调灵活,气韵流动,可见作者确是能文者。虽李白一节有些牵强,但无损整体。

范文3.让微光永驻

早年曾举办的一次画展上,一位画家站在一幅备受好评的作品面前痛哭流涕,当人们上前询问缘由时,这位画家答道:“这幅作品中的灵感曾经我也有过,只是我当时将它舍弃没有运用。”(开篇记故事,观点即在其中。可读。巧妙。下面可顺着做文章。)

正如画家一样,许多人对脑海中闪过的微光不屑一顾,认为那是属于自己的东西,从而将之舍弃,那就大错特错了!灵感总是转瞬即逝的,就像思想和机遇一样,这些生命中的微光总是这样,这就需要我们及时把握并精心耕耘,从而让微光永驻!(把握、耕耘两个词是关键)

微光可以被分为三类。其一便是如同那画家一般逝去且并未被把握的;其二是被把握且最终付诸实现的;最后莫过于那被把握却未实现的。既然微光是如此易碎且易逝,那我们要如何才能让它停留,才能让它散发无限的光芒呢?(说微光分三类,似不妥。应该是对待微光的三种态度。)

用善于把握的双手,让微光永驻。虽然微光是如此短暂,但只有把握了它,才能让我们的生命绽放光芒。天才与凡人的区别就在微光闪过的一刹那,天才抓住了,所以他的生命光彩夺目,而大多数人未抓住,所以他们碌碌无为。如果想让人生得以升华,就要善于把握微光。(谈两种人的区别)

化学家李比希在检验一瓶工厂送来的试剂时,脑中闪过“这可能是个新元素”的灵感,但他未能把握住。最终,瑞士一个年轻的大学生发现了这种新的元素,将其命名为碘。

一念之差的错过,对于李比希而言是无可挽回的。生活中与灵感的错失亦何尝不是如此?因此,想要获得生命的价值与升华就需要有善于把握的双手,让细小的微光在心间永驻。(举例说明)

用一路耕耘的汗水,让微光永驻。微光乍现,灵感涌起,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付诸作品。将灵感实现还需要我们付出汗水,让微光停留,使其发出夺目的光彩。

莱妮·里芬施塔尔是德国纳粹时期的一位女导演。撇开其政治背景及她为希特勒工作过的经历不谈,莱妮对于艺术的执着是值得我们敬佩的。她在八十岁高龄时,突然有了进行水下拍摄的灵感,于是她隐瞒了二十岁去报考潜水执照。其间发生了许多波折,莱妮险些因此丧命,然而她最终坚持了下来。大难不死的女艺术家用自己的汗水浇灌自己的灵感,致使那片草地上花开熠熠。(大胆地举例。不因事废人。可贵。)

但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迷失于对名利的追逐而遗忘自己心中的那些微光。扪心自问,你有多久没有从繁冗的工作中抬起自己的那颗真心?你那美好的微光又遗失在哪个角落了呢?

本雅明说:“灵光的消失,就是水的消失。”让我们带着那善于把握的双手和一路耕耘的汗水去寻找那东逝的水,让微光永驻心间!(联系当前的失落,颇有忧时情怀。) 【简评】 从一个小故事说起,隐含对“心灵微光”的理解,推出论点:“这就需要我们及时把握并精心耕耘,从而让微光永驻!”接着从“如何才能让它停留”,“如何才能让它散发无限的光芒”两个方面进行论述。这就是“把握”和“耕耘”的内涵,与之匹配的是李比希和莱妮·里芬施塔尔的事例。文章思路清晰,论述谨严。最后用“但是”笔锋一转,直指现代社会浮躁的现实,给人启迪。本雅明的名言总束全文,更见功力。

范文4

破茧·重生

美国斯坦福大学曾做过一个实验,让刚入校的学生进行智商测试,然后随机分班。一阶段之后,事情的发展令人大跌眼镜,被编入普通班的一些天资佼佼者落入了平庸,而编入天才班的一些中等资质者却卓有成就。这是为什么?(典型的例子引发深思)

原来很多天才学生理所当然地以为分班是根据测试的结果,从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质疑,下意识地走进了自己编织的贴有标签的茧中。“我不行”三个字如同唐僧的紧箍咒,磨灭了他们心头曾经闪过的微光,束缚了所有可能。(分析原因,为后面的论述铺垫蓄势。)

而在世界另一端,有那么个笨拙的男子优雅地挣脱了枷锁毅然开启未知的旅程。他是保罗·塞尚,是现代绘画之父,是曾经被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以“滥用色彩”而拒之门外的二流画家。勤奋嗜画的他却天资平平,汲汲营营的父亲千方百计让他投身金融业,他坚决不从;印象派席卷天下,他却不愿意放弃心头的微光,想探索一条新道路,哪怕这换来的是无休无止的嘲笑。(举出有力的例证)

然而几百年后,谁都不能再忘记,艺术史上有这样一座丰碑。是他,保罗·塞尚,在挣脱了世上唯一的束缚后开创的时代。其实,让我们迷途的,从来不是千仞之峰、百折之谷,而是隐匿在心底的自卑与怯懦,迈过了它,人生便是亿万种可能。要知道,天赐的奇才向来只是少数,而生活中如今风举云摇的,大都是曾经的我们,区别在于,他们有着对自我的信仰和锲而不舍的追求。(分析很中肯)

没有一个人生来注定是要平庸的,只有甘于平庸的人。(警句!)

“如果你非常想成为一个作家,每天认真写作,但同学不想看,放在网络上也没人看,出版社也没人想出版你的作品。这时,你心里就要想,我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掌声会响起来。”凭着《那些年》一炮而红的作家九把刀望着自己曾经走过的路,豪迈一笑。难以想象这样阳光的表情出现在一个曾创作了六十多本书却一直寂寂无名的男子脸上,仿佛是在无声倾诉。(此例鲜活,且有说服力。语言极佳。)

属于自己的微光,倘若连自己都不曾去珍惜,那么拿什么去期许一个璀璨的世界?属于自己的人生,倘若连自己都不敢迈开步伐,那又拿什么去期许广阔无垠的天空?(两句反问,问得有力,问得实在!) 灵光一现

“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 ——题记

如果智慧是一朵莲花,那莲花正中一定擎有一支点亮的蜡。荧荧的那一剪光虽微弱暧昧,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十里平湖,智慧的闪光就仿佛是微风漾起的一道道涟漪;万紫千红,智慧的闪光就好像是那偶尔飞来嗅闻芬芳的彩蝶;晴空万里,智慧的闪光就好似那展翅翱翔啸唳长鸣的云鹤。

残酷的岁月扬起漫天黄沙,将一个个或悲壮或悠然的身影埋没于九尺黄泉,然而,这又怎能湮没在黑暗中闪动的智慧的火焰呢?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撩拨着我们的情思。情思,是灵感的触发器。灵感,是和我们捉迷藏的玩伴,稍一疏忽,它就化为一缕青烟无影无踪。凡人需要灵感,文人更需要灵感。后者比之于前者,其可贵之处正在于他们多半会紧紧抓住这黑暗中的那一道闪电。

南山之下,遍地金菊,不正是激发出陶潜灵感的产物吗?菊香弥漫,再酌上几杯浊酒,岂不美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景此情,夫复何求?会稽山阴兰亭,云天朗朗,惠风和畅。诸位文人墨客列坐水滨,流觞饮酌,歌咏唱答,不也是出自内心深处被激发出的那些许情感吗?一篇《兰亭集序》,唱出了“齐彭殇为妄作,一死生为虚诞”的感慨。还有赤壁古战场,不只有多少人去凭吊过。苏东坡、辛弃疾,后来者更是不计其数。赤壁在他们的头顶上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在文坛竖起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生而平凡,可是我们依然对自己心灵上闪过的微光视而不见,更不用说伸出手抓住它了。一个落地的苹果成就了牛顿在科学界的丰功伟绩,一只飞翔的鸟儿为莱特兄弟展开了翱翔天穹的机翼。“灵感是一个不喜欢拜访懒汉的客人,”车尔尼雪夫斯基如是说。我们无意中丢弃了属于自己的财富,不正是由于我们的懒惰吗?

有时候,一个人必须破茧而出,然后在坠落的过程中长出翅膀;有时候,一个人必须打开心门,为自己开辟一个崭新世界。(曲径通幽,到这里才点题。)

要知道,一生很短,所以别用他人的目光证明自己的存在;一生很长,足够你抒写独属于你的传奇。(诗的语言,充满哲理。)

【简评】 本文围绕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展开生动的论述。题目本身造成一个悬念,然后甩开标题,娓娓道来。先讲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案例,再讲一个西方画家的故事,三讲一个现代作家的鲜活故事,故事之间穿插警句。最后水到渠成,三言两语的论述,收以少胜多之效。考试文章写得这样轻松有趣,恐怕是凤毛麟角。

第16篇:高考满分作文试题评析:上海卷

2009高考满分作文试题评析:上海卷

2009年上海市秋季卷高考作文题,采用了新材料作文题的样式。这反映出了今年上海的文题由2007年的必须跨过这道坎和2008年的他们的命题作文转为材料作文。这给考生更多的审题和立意的自由,让学生一下子进入自己写作的自由王国,而脱离了过去那种成人化、现实性的写作框框。(当然,那也是符合高考作文必须戴着镣铐跳舞的应试规则的)要写好这个材料作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1.读懂原材料的寓意。要写好新材料作文,最关键的就是正确理解材料中隐含的意义。只有明确了寓意,才能把握住作文的立意。那么,怎样来读这则材料的含义呢?我们可以采用由表及里、由实就虚的方法。材料中最核心和最关键的词是板桥体。什么是板桥体?命题者借此要考生作文中达到什么思维结果?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推敲的地方。板桥体,表面上一读就知道,就是郑板桥(郑燮)个人创造的一种书体。顺便介绍一下,所谓的扬州八怪,即清康熙至嘉庆初活动于扬州地区的富于创新精神、作品具有崭新风格的画家群。郑燮又是一位有创新精神的书法家,将隶书与行书相融合,创造了一种自称为六分半的书法体势,后人称之为板桥体。六分半书体飘洒错落,格调雄奇。郑氏的绘画作品往往以六分半书题以诗文,更加丰富和突出了其作品的思想内涵。因此,从材料中我们完全可以提炼出创新的主旨和感点,作为本次作文的立意核心。

2.提炼原材料的感点。文题写作中的材料,给考生提供了至少这样三个基本的信息。按照内容的先后顺序可以分成三层意思。这三层意思可以作为广大考生提炼感点的思维方向和确立感点的角度。(1)板桥体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从这句话里隶书参以行楷形成板桥体的字体样式,联想到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考生既可以就书法谈书法,也可以由此及彼,触类旁通。(2)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考生可以从单个字体歪歪斜斜与总体错落有致想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此还可以联想到张扬个性与构建和谐的关系,甚至想到 和而不同的哲学道理。(3)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这句话字面理解为:①不可无一,说明只能够有一种出现于世,才能成其一类书法作品的风格,其他事物也是如此;②不可有二,说明让其独立于世,绝对不能够因袭模仿而成其赝品、复制。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物以稀为贵,创新要有个性,真理只有一个。

当然,从材料的整体上考虑,立意的角度可以为只有创新的事物,才有永恒生命力。值得注意的是审题、立意,构思成文时必须善于运用联想与想象,从板桥体的书法谈开去,只可以将其作为作文的引子材料,不能纠缠在书法上,要与社会实际、学校的生活实际结合。即使花重笔谈论了书法,也要在文章的后半部体现出由此生发出的自己的创新的观点,做到卒章显志。

总之,广大考生在作文立意时,一定只能将板桥体作为一个开拓、创新的哲学符号而已,要真正写出自己立意所形成的板桥体创新的事物,就必须选择生活中的人和事,通过描述和议论,揭示出新的属于你写的板桥体的新意和主题。(朱庆和) 回到目录:2009高考作文试题评析(7省市)

编辑推荐:

2009年高考作文病文诊断(18省市) 2009年高考满分作文佳作点评(13省市) 2009年高考全国18套考卷作文题特点分析 相关链接:

名师点评:高考作文没有绝对的满分与零分 高分作文:2007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点评 高考作文精品素材集合及满分作文欣赏

第17篇:高考历史试题(上海卷)

浅谈公务员录用制度改革

全国行政机关公务员管理工作会议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今后中我国将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公务员队伍,同时组织开展公务员公开遴选试点,加大从农村、社区优秀基层干部中考录公务员的力度,探索从优秀工人、农民等生产一线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这是我国改变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最明显的信号。

自从实施《公务员法》以来,我国公务员考录工作一直坚持走“高端”路线,强调公务员必须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这使得绝大多数农村、社区优秀基层干部和工人、农民很难通过现行考试制度成为公务员。尽管一些地区放宽了考试条件,允许农民、工人报名参加公务员资格考试,但由于“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在考试录用条件中所占比重较大,公务员的大门实际上向工人、农民关闭。公务员具有较高的学历,但未必具有工作能力;而具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的人,又未必具有较高学历,从而没有机会成为公务员。如何在公务员考试录取环节有效克服这一矛盾呢? 其实,西方国家在公务员制度建设中早已解决了这一问题。对于那些必须面向大众的公务员,他们采用一套公开选拔的政务官考核录用标准体系;而对于那些负责国家机关内部事务的专业技术服务类的公务员,他们则采用另一套专业资格考试制度,并且根据公务员服务的年限,逐级晋升。 在公务员队伍中区分事务官与政务官,既可有效保证公务员改革不偏离民主发展的方向,同时又可使许多从事专业技术服务类职务的公务员具有向上攀登的空间。那些有志于担任公务员的工人、农民完全可以通过公开竞选的方式,担任政务官。如果他们想要进入公务员团队担任事务官,则必须经过复杂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公务员考试录取制度不是劳动模范评审制度,也不是选拔技术精英制度。公务员考试录取制度是一种国家层面的人才选拔制度,是确保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基础性法律制度。所以,公务员考试录取不能面向不同的行业和地区分配指标,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高等院校的专业技能考试制度。

公务员考试录取制度的改革应坚持以下原则: 首先,公平选拔原则。如果过分强调录取工人、农民的比例,就会在无形中破坏公务员公平选拔原则,在照顾工人、农民比例的同时,把优胜劣汰的公务员考试录取制度,变成一项纯粹政治意义上的权力分享制度。所谓公平选拔原则:一方面要求从制度上改变过去那种面向大城市、大专院校毕业生的考试录用标准;另一方面要求在法律规范面前人人平等,不能为了照顾某个特殊的群体而人为地放宽标准。 其次,民主选拔原则。之所以强调公务员必须接受选民的检验,根本原因在于,公务员是为选民提供服务的特殊群体;其服务质量的高低应由选民考评。如果公务员选拔变成了考试选拔,那么,公务员改革就会回到古代社会那种“八股取士”的老路上去,就会出现方向性问题。通过考试选拔公务员,不是考试定终身,而是要在资格考试的基础上,建立一种面向选民的选拔机制。考试选拔制度只是一种准入制度,它不是公务员唯一的选拔制度。通过考试取得公务员资格之后,要想从事务官变为政务官,还必须接受选民的检验;第三,公开选拔原则。现在,我国一些地方在公务员选拔任用方面,形式上公开,实质上不公开。公务员考试流于形式,公务员的录用“任人唯亲”。个别一些地方的公务员选拔考试中,所有上榜考生均为当地领导干部的子女。这说明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边际效用正在递减,负面效应正在显现。要想改变这种暗箱操作盛行的状况,必须尽快建立公务员分类管理体制,把考试录用制度的负面效果降低到最低程度。今后所有专业技术类公务员都必须进行资格选拔考试,而要想担任政务官,必须辞去现有的公务员职务,通过公开竞选的方式,接受选民的检验。只有这样,才能把秘密考试与公开录用有机结合起来,防止一些人避开公务员公开选拔制度,依靠间接方式获得更高一级的职务。

第18篇:高考历史试题(上海卷)

2007年高考试题历史试卷(上海卷) (附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8.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B.①②③

C.②④D.①②④

19.当代历史学家开始关注“忧愤”这一情感因素对于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如果你要选择“忧愤之死”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合适的人物是

A.邓世昌B.林肯

C.拿破仑D.屈原

20.2007年2月,印度天竺那烂陀举行了玄奘纪念堂落成典礼,中印两国领导人应邀出席。印度举行这一盛大庆典是因为

A.玄奘长期生活于天竺那烂陀B.天竺那烂陀是佛教的诞生地

C.唐代高僧玄奘曾去该地取经D.玄奘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

21.下列选项中符合《资治通鉴》的写作年代、编纂体例和选材原则的是

A.汉武帝生平集中于单篇B.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收人其中

C.唐太宗事迹按时间叙述D.成吉思汗西征路线详细记载

22.为了稳定边疆,完成国家统一,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是

A.收复台湾B.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

C.平定三藩之乱D.颁布《钦定西藏章程》

23.右侧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洋务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

A.①⑤

B.②④

C.③⑤

D.①③

24.《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25.20世纪初期,中国曾“以俄为师”。这里的“俄”通常是指

①沙俄②苏俄③苏联④独联体⑤俄罗斯

A.①②B.②⑤

C.②③D.③④

26.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

A.百团大战的最新战况B.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

C.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D.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

27.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工商业改造B.统购统销

C.“一五”计划D.土地改革

28.随着历史的变迁,许多概念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例如“革命”,最早界定为改朝换代,近代以来则多指政治体制变革。下列选项对应上述概念内涵的是

A.汤武革命/“光荣革命”B.“光荣革命”/工业革命

C.汤武革命/“文化大革命”D.工业革命/“文化大革命”

29.“《百科全书》的读者群并不是由资本家构成的,而是1789年中瓦解得最快的各个部门。他们来自于高等法院和大法官裁判所,来自波旁王朝的官僚机构、军队和教会。一种进步的意识形态竟然渗透了社会结构中最为陈旧和锈蚀的部分,这看起来似乎有些荒谬,但大革命正是从悖论中开始的。”这段话表明,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

A.人民攻占巴士底狱B.特权阶级的自我崩溃

C.资产阶级要求革命D.国王召开了三级会议

30.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人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31.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经验时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办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这一“不同的办法”是

A.进行全面的改革B.实行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D.建立苏维埃政权

32.右图为欧盟驻华使团设计的一张题为“祝欧盟生日快乐”的贺卡。这一设计的寓意是

A.今年正逢欧盟成立50周年大庆

B.招财进宝是民间祈福的一种习俗

C.用中国民俗表达对欧盟繁荣的期盼

D.欧盟的生日恰好是中国农历金猪年

二、简释与问答题(共45分)

33.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问题:(6分)

(1)文中哪些属于史料?(抄在答题纸上)(2分)

(2)文中哪些属于史料解释?(抄在答题纸上)(2分)

(3)文中哪些属于历史评价?(抄在答题纸上)(2分)

34.美国的边界经过两百多年的扩展,形成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广阔版图。在扩展有形边疆的同时,美国还在全世界进行着政治、经济等无形边疆的扩展。对于美国这种有形与无形的扩展,历史学家常常会追问:美国的“边疆”到底在哪里?

问题:(12分)

(1)美国是如何扩展其“边疆”的?(9分)

(2)这种扩展的影响是什么?(3分)

35.观察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问题:(8分)

(1)英、德、日、中四国人均GDP呈现何种趋势?(2分)

(2)自1700年至1913年英、德、日三国人均GDP变化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3分)

(3)与1913年相比,1950年德国和日本的人均GDP为何增加不多?(1分)

(4)近代以来中国的人均GDP持续落后于英、德、日三国,原因是什么?(2分)

36.阅读下列反映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状况的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条: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时间不能少于十二小时。

第二条: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

第三条: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运转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经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

第九条: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由织工赔偿。

第十一条:任何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谈话、吹口哨、唱歌或缝补衣服者,罚款六便士……

问题:你认为当时工人阶级的状况如何?(9分)

37.最近,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

“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借用这句话设计了右侧这张主题演讲的图片。

问题:(10分)

(1)1978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1分)

(2)为什么中国的1978年会被视为21世纪开始的标志?(6分)

(3)你如何评价图片所体现的主题?(3分)

三、材料分析论证题(共30分)

38.“1860年代的诞生”

从中外历史的进程来看,19世纪60年代具有重要的地位。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资本主义”、“工人阶级”、“工程师”、“民族”、“自强”等词汇的出现和频繁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 面对那个时代,每个人都在思考,其中一位政治家这样写道:

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

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

如果你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推翻你们

试以“1860年代的诞生”为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

1.在撰写小论文之前,先简略叙述19世纪60年代所发生的重要史实。(6分)

2.以“1860年代的诞生”为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可选择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不同角度,也可围绕某一中心、某一事件等展开论述。(24分)

注意:

1.论文须围绕主题展开

2.论点应由材料支持

3.论述要层次分明

4.叙述要清晰连贯

5.文字要通顺流畅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A组

1C2D3A4C5B6D7D8C9D10B11B12A13B14C15A

B组

1D2B3C4B5A6C7D8A9C10B11D12A13C14B15D

共同部分

18B19D20D21C22B23C24D25C26A27A28A29B30B31D32C

二、简释与问答题(共60分)

以下试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因此,对学生答题的评分,只要意思与本答案要点相符即可,不要求文字表述与本答案相同。

16A.(1)一条鞭法。

(2)减轻农民负担,削弱人身依附关系,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等。

(3)材料一的“丁”指成年男子,材料二的“丁”是赋税单位。

16B.(1)负责司法。

(2)从“无为”到“有为”,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以礼入法、礼刑结合成为立法的指导思想。

(3)不会,中华法系至唐朝完全形成,触犯皇帝罪不可恕。或者,会,因为我国古代司法具有“人治”的特征,遇到开明君主或明智的司法官会维持原判。

17A.(1)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航天技术等高科技。

(2)原因、背景,如:20世纪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社会需要等;过程,如:20世纪40年代发端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现在正遍及全球并向纵深发展。

(3)正面影响,如: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全球化等。负面影响,如:扩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等。

17B.(1)对内独裁、对外侵略。

(2)战后民主化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如:成立欧洲国际军事法庭等。

(3)德国成为民主国家,在欧洲和世界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33.(1)史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2)史料解释:民贵君轻。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

(3)历史评价: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34.(1)经济扩展,如:成为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等。科技扩展,如: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在高科技领域占据全球的优势地位等。政治扩展,如:成为超级大国,称霸世界与独霸世界等。

(2)对美国的影响,对世界的影响。

注:标答仅供参考,答案不必全部符合标答。如考生答到有形的自然边疆、空间的拓展、文化的扩展等内容也给分。考生也可以围绕边疆的扩展,从个体的视角梳理、综合、分析后,进行回答。

35.(1)英、德、日的人均GDP快速上升,中国的人均GDP增长缓慢。

(2)英国工业革命,德意志统一,日本明治维新。

(3)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日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且战败。

(4)中国的人均GDP持续落后有诸多原因,如: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缓慢等。

36.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第一层次:所给答案与所要回答的问题没有任何关联。

第二层次:仅给出结论,未利用任何材料进行论证。

第三层次:给出结论,并组织材料进行论证。

第四层次:利用材料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别进行论证。

第五层次:利用材料综合不同角度进行充分论证。

37.(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可从三方面展开。从中国的视角来看,如:1978年后确立了对内改革的战略决策,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计划经济转移到市场经济等;从世界的视角来看,如:1978年后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中国融人世界,加入WTO等。从21世纪的视角来看,如:21世纪全球进入了急剧变化的新时代,中国成为21世纪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和影响国际格局变化以及推动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所有这一切都源于1978年的历史性转折等。

注:标答仅供参考,答案不必全部符合标答。考生也可从个体的视角梳理、综合、分析后,进行回答。

(3)本题答案开放。能提炼出与图片所提供的信息相关的主题,作出评价并言之有理即给分。

三、材料分析论证题(共30分)

本题旨在了解考生对历史过程的分析、评判能力,驾驭、运用史实和史料的能力以及历史叙述与论述的能力。本题可以选取一个视角:也可进行综合性的阐述。

38.本题每卷应至少由三人评阅,各人独立打分,以所得平均分为最终得分(有小数出现则4舍5入);如果任何两人给出的分值之差等于或大于阈值,应由中心组重新评阅。第一部分:

(1)史实:史实完整。

(2)叙述:清晰连贯。

第二部分:

(1)主题:能够依据材料和要求提炼鲜明主题。

(2)观点:观点突出。

(3)史实:所引史实典型而充分。

(4)论述:论据与论证充分。

(5)文字:文字通顺流畅。

第19篇:高考上海卷语文作文:被需要(材料)

上海:“被需要”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字。

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

第20篇:高考上海卷:被需要 作文解析(推荐)

2018年高考上海卷:被需要 作文解析

题目: “被需要”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要点:关键词“被需要”,指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身价值的一种心理需要。“需要”是一种”想得到”的心理,而“被需要”是一种给予他人,帮助他人的心理,体现个人的获得感。

写作建议:

学生可以从自身的需要和被需要写起,如从现实来看学生可以写需要父母的关爱,但又可以成为父母的精神支柱;需要同学、朋友的支持和陪伴,又可以成为同学和朋友的依靠;从未来来看需要社会的帮助,又将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所以写的范围非常广大。

同时,我们要看到这个作文题的精心之处就是将关注点落实到每个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了我们当前整个时代发展的特点,即每个个体的获得感,有很强的人文关怀的色彩。学生要写好一定要体现这点,即每个个体都是有自身的价值,“天生我材必有用”,同时我们每个个体也要关注他人的需要,关怀他人的需要,整个社会要关注每个个体的需要,关怀每个个体的需要。所以这点是体现学生水平的地方。

还有,作文题依然保持“抽象”概念的特点,保持“思辨”的特点,从“需要”和“被需要”的抽象概念,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发生、存在的现象,仔细思辨这样的现象,理性体会存在的但自己没有注意的一些细节,非常有意义。

上海卷作文范文
《上海卷作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