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22 21:07:47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国内外学者都是承认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前提下,以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道路和方向,而且在不断研究和分析后,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从总体上来看,对农村经济和农村经济问题的研究虽然各有侧重,但主要着眼点还是比较集中。傅晨(2001)指出,“由于资源禀赋不一样,各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差异很大。在我国,农业发展必须走一条能够增加农产品的产出,同时又能够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村地区市场农业的基本经营方式,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顾焕章(1998)指出,“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他认为,“从改革的实践来看,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于改变我国农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还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市场化特征,并不意味着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听之任之,无所作为。相反,农业产业化经营也是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作为宏管理主体,对农业产业化应加强政策指导,并制定可行的政策,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国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的问题,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托达罗创立了人口流动模型,这个模型解释了在城市失业率上升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还不断流入城市的这种矛盾现象。托达罗的建议是增加农村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发展农村工业。 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1.1.2模型分析

刘易斯模型的劳动力转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劳动力无限供给的阶段,即城市的劳动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如图中WS所示。

最初的资本为K1,雇佣的劳动为OL1时,资本家的利润所得为D1WF。因为假设利润全部用作新资本投资,资本量由K1增加到K2,继而增加到K3,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曲线即劳动需求曲线也相应地由D1(K1)外移到D2(K2)和D3(K3),这三条曲线和劳动供给曲线WS分别相交于L

1、L

2、L3,OL3>OL2>OL1,说明劳动就业随着工业部门扩张而增加了,增加的数量及劳动力转移量分别为L1L2和L2L3。因为劳动供给曲线WS是水平的,L1L2和L2L3是可能存在的最大的劳动转移量。直到农村的剩余劳动转移完之后,农业的边际生产率就会提高,从而农村劳动者的收入也会相应增加。这时工业部门再想得到更多的劳动力,就必须得提高工资水平,这样劳动供给曲线开始往右上倾斜,如图中虚线SS′所示。这时就到了劳动力转移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劳动和资本一样都属于稀缺要素。

1.2、刘易斯模型是否适用于中国实际?

刘易斯模型假设发展中国家存在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即二元经济结构,这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是相符的。我国的工业化模式是一种政府高度介入的模式,农业起初为了贡献工业而成为一个被剥夺的产业,随后又成为被拯救的产业,始终处于经济的“瓶颈”部门。因此形成了工业发展超前、农业发展滞后的二元经济,并且伴随着产生了具有刚性的二元经济结构。

刘易斯模型还假定农村的边际生产率很低,接近于零,且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提供无限的劳动供给,这一点与我国的现实情况也基本相符。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劳动力非常丰富。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就业不足的现象十分严重,很多农民只是在两个农忙季节才真正参与农业劳动生产,加一块儿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农闲季节就成了“失业者”,因此我国农村实际上存在大量的隐蔽失业者,即剩余劳动力。

并且在农村一家的农活根本不需要一家所有的劳动力参与就能完成得很好,这说明劳动边际生产率很低,接近于零。刘易斯曾表示,他说的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不是指一个人时的边际生产率,而是指一个人的边际生产率。当农业部门撤出一部分劳动力后,剩下的劳动力会通过增加劳动时间来保持总产出不变。这和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再者,我国农村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很低,城乡收入差距可高达几十倍,因此在这样的城市工资水平上,如果没有人为干涉,会有无数劳动力愿意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就业。即农村对城市的劳动供给是无限的。

刘易斯还有一个假设和我国现实情况是极为相似的,即资本的稀缺性。我国属于具有劳动力禀赋的国家,但是我国的资本却是非常稀缺的。然而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早期阶段,我国把大量的资本投在了城市的工业部门上,对于农业的资本投资是很少的,甚至于牺牲农业发展工业。这和刘易斯的传统农业部门没有资本投入的假设是基本一致的。

由此可见,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是比较适用于当前的中国国情的,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当然,任何一个理论都有其缺陷,刘易斯模型虽然受到许多发展经济学家的赞扬,但是同时也受到了种种的批评。而且各国的实践也早已告诉我们,不同国家基本国情、发展阶段、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差异决定了要利用某个特定的理论和模型对所有国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作出具有普适性的解释并找出具有普适性的对策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一点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我们在利用刘易斯理论指导中国的改革时,应该有所考虑,制定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政策。

1.3、刘易斯模型的政策指导意义

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应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劳动力无限供给的阶段,城市工业部门扩大生产,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在传统农业部门中,伴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不断流出,劳动边际生产率将逐渐与工业工资水平接近,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业部门逐渐进步,从而传统农业部门得到了改造,二元经济结构的痕迹慢慢消失。至此达到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劳动和资本一样成为稀缺要素。这说明一个国家要想从劳动力丰富的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经济发展到具有发达的现代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经济,政府必须鼓励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至少不能阻碍这种转移。

刘易斯模式把工业化和城市化密切结合在一起。该模式所说的农业部门等同于农村部门,工业部门等同于城市部门,即把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与人口的地域迁移看做是同步进行的。这样有助于避免城市化滞后和过度城市化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相比较其他产业而言过于重视工业化发展,所以现在我国工业化的目标已经达到,但是城市化却严重滞后。刘易斯模式对于我国这种现状的改变是具有参考意义的。

刘易斯模式另外一个积极的政策含义是重视资本的作用。刘易斯认为资本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把资本积累看成是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的唯一动力。并且刘易斯注意到了技术知识增进对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在他的分析中,“生产资本的增长与技术知识的增长被看成是单一现象”。因此,可以通过扩大投资,增加资本积累,从而拉动就业的增长,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解决具有深刻的参考意义。

推荐第2篇: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城市人口和机动车辆与日俱增,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成为当今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在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科学的进行交通控制,提高主干道车流速度已经成国内外学者的共识。近几年来,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一直致力于将各种新的控制理论应用在交通系统控制中,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达到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挤问题的目的。

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理论的发展是同自动控制理论及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自动控制理论及技术在道路交通控制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理论及其系统的发展。

1、国外城市道路交叉口研究的现状

用信号方式控制交通流的思想最早诞生于19世纪,在1868年,英国机械工程师纳伊特在伦敦威斯敏特街口安装了一种红绿两色的信号灯,这标志着城市使用交通信号的开始。随后在1918年,纽约的街口安装了一种手动的三色信号灯,真正意义上的信号灯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

在二十世纪初,国外对交叉口的信号控制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1926年,英国在沃尔佛汉普顿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3],世界各国开始研究控制范围较大的信号联动协调控制系统,建立模拟各交叉口交通流状况的数学模型,以解决信号配时的优化问题。

20世纪70年代初各国都开展了对交叉口信号控制的研究,从固定周期到可变周期、从定时到变时、从点控制到面控制。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英国交通与道路研究所(TRRL)于1996年研发的TRANSYT系统;澳大利亚从上世纪70年代开发的SCATS系统,;英国在TRANSYT的基础上研发了自适应系统SCOOT。

1977年,Pappis提出了城市单向单路口模糊控制方法[6],首次把模糊数学应用于交叉路口的信号控制中,这为城市路口信号的控制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2001年,Park[7]等提出了一种对于固定周期的信号控制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一种的接口与仿真模型相结合来对周期长度、绿信比、相位差同时进行优化。

2006年,Yi Jiang[8]等人提出了基于车队的主次干道的交通信号配时方法。

2007年,Ghaan Abu-lebdeh等人提出了拥挤状态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法[9]。

2.、国内城市道路交叉口研究的现状

国内早期的技术主要是引进和学习外国的技术,我国智能交通技术应用的比较晚,北京市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引进了TRANSYT和SCOOT交通控制系统。我国目前有天津、宁波、上海等城市在使用SCATS系统[10]。

我国的交通工作者和研究学者最近几十年也做了大量的研究,与本文有关的研究如下:1992年,我国学者徐冬玲[11]提出了基于感应控制思路的单路口模糊神经网络控制 方案,仿真结果比较理想。

1998年,陈森发等[12]提出了关键车流和非关键车流的概念,一研究了非关键车流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并且对的算法进行了优化,仿真结果优于Pappis方案[11]。然而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城市交叉路口左转车流较小的时候,当左转车流较大时信号控制还必须采用多相位控

[13]制。同年,东南大学的顾怀中、王炜等人,在考虑交叉路口的延误、停车及通行能力的

情况下,提出了交叉口信号配时的模拟退火全局优化算法,对交叉口的信号周期时长进行优化。

1999年,刘智勇、朱劲等[14]人根据对多相位单交叉路口交通指挥决策过程的研究,设计了一种模糊感应控制器,把队长作为控制目标,综合分析相邻相位车道上的车队队长。

2004年,张莉、马岩等[15]人提出分形几何控制理论应用于交通流控制,看似复杂、无[5][4][2][1]

序的交通流背后隐藏着非线性的可控几何规律,在微分成单元以后,各台车的几何构成要素与信号灯前车辆排列仿射的图形将形成一定的相似几何图形,分形理论恰恰能揭示这些几何图形的规律。该理论所提出的控制系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尤其适合我国目前的城市混合交通状况。

2006年王秋平、谭学龙、张生瑞[16]通过分析单点信号控制交叉口交通流特性与通行能力基础上,建立以平均延误时间最短、平均停车次数最少为目的,以有效绿灯时间、饱和度及周期长度为约束条件的城市单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及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对其进行求解。

参考文献:

[1] 张莉,于国海,马岩。分形理论在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31(2):54-56

[2] 杨海东.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1-25

[3] 许智.混合交通条件下信号交叉口配时优化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8,5:1-20

[4] 陈洪仁.道路交叉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6

[5] Jeffrey I.Adler,Victor j.Blue Tzu,Li Wu.Aeing network and driver benefits from bi-objictive in-vehicle route guidence.Transportation Reseach,1997

[6] Pappis C P,Mamdani E H.A Fuzzy logic controller for a traffic junction[J].IEEE Transacions on systems,man and cybernetics.1977,7:707-711

[7] Rouphail,N.M,B,Park and J.sacks.Direct Signal timing optimization: strategy.Development and Results[R].XIPAN.AM conference.2000

[8] Jiang Y,,Li S,,Shamo D.A plat-based traffic signal timing algorithm for major-minor intersection types[J].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40,2006:543-562

[9] 周辉军.基于模糊理论的水下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812

[10] 蔡磊.城市平面交叉路口交通信号优化控制[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7,4:2-13

[11] 徐冬玲,方建安,邵世煌.交通系统的模糊控制及其神经网络实现[J].信息与控制.1992.02

[12] 陈森发,陈洪,徐吉谦.城市单路口交通的两极模糊控制及其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1992.02

[13] 顾怀中,王炜.交叉口交通信号配时模拟退火全局优化算法[J].东南大学学报。1998,03

[14] 沈国江,王智,孙优贤.城市区域交通智能控制研究[J].信息与工程.2004,01

[15] 张莉,马岩,崔淑华.城市主干道主车流分形几何控制的可行性分析[J].黑龙江科技.2004,6:85-87

[16] Gartner N H,Tarnoff P J,Andrews C M.Valuation of the optimized polieies fot adaptive control(OPAC) strategy[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1324.1991:105-114.

推荐第3篇:国内外研究现状

1.关于群文阅读的研究

群文阅读是最近两年在国内悄然兴起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最早,是2007年,台湾地区的陈易志老师上了一节“群文阅读”课,他让学生读了6篇文章——《石头汤》《雷公糕》《南瓜汤》《敌人派》《肉丸子汤》《兔子蛋糕》(绘本),然后鼓励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内容、叙写手法、文学要点的比较),引导学生进行交错的分析(《石头汤》里的和尚会如何解决敌人派里的困难)。听了这样一堂阅读课,老师们有很大争议,有的老师认为,这样的课如果放到我们的公开课评审系统中,估计连入场的资格都没有。但是有的老师认为,这的的确确是一节阅读课,一节真正让学生学习阅读的阅读课。而且很多老师直觉到它的巨大价值。于是,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掀起了高潮。

首先,在台湾地区,众多学者走在了研究的先列。台湾国家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吴敏老师认为:“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透过阅读教科书来学习,然而,为了拓展知识、学习者必须超越教科书的内容,进行课外阅读;而课外阅读要能发挥最大功效,学生必须整合众多文本里的细小信息,建构出较直观的图像。进行学科领域的课外阅读时,学生连结他们从教科书里学到的东西跟补充读物里的“新”信息。在连结的过程中,他们在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并运用此意义来支持、辅助其他的学习历程;学生建构的意义成为进行新学习的一项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澄清先前学科知识里的错误概念,或发展有关社会议题的批判思考,发展阅读策略本身。因此,进行文本之间的连结是从阅读中学习的关键能力。” 赵镜中先生也在《从课文教学走向真正的阅读教学》一文中道出阅读教学的转变: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由重视识字教学转向理解教学、由精熟学习转向策略学习、由单文教学转向群文阅读、由讲授教学转向合作学习。对其中的“单文教学转向群文阅读”,赵镜中指出随着图书出版及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教师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从原先的“一篇”到现在的“一群”,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决不止阅读数量的增加,阅读形式的革新,更是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更新。

2.关于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策略的研究

内地教育先进地区也开始了对群文阅读的研究,并总结一些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比如,很多学者研究得出了很多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的议题:同一主题、同一写作手法、同一作者等等。

重庆市武隆县实验中学校的冉启均老师在《运用群文阅读理念指导初中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一文中提出:结合群文阅读这一先进教学理念,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首先是指导学生选择好阅读内容。其次加强阅读方法指导。为了更好的落实课外阅读,还应加强检查督促。群文阅读下开展的课外阅读,一般都是老师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的,但学生阅读效果如何,老师还应加强检查和督促。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十中学的肖峰老师在《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一文中指出:

(1)通过阅读式预习,实现有用信息的准确提炼,促进阅读主体意识的增强;(2)对课外阅读收获积极交流,存精神与语言协同发展目标的实现。3)抓准课文各项拓展点,在资源整合中促进有效阅读的实现。

河南省荥阳市第三小学的张振敏和马飞燕老师也在《群文阅读中课内外阅读结合的策略》一文中提出了策略如下:

1、构建教学模式 ,实施阅读计划;

2、推荐合适书籍 ,培养阅读兴趣;

3、把握学段特点 ,找准阅读方法;

4、搭建展示舞台 ,提升阅读能力。

由此可见,前人的研究中理论阐述分析多,实证干预研究少。不过前人的研究还是带给我们很多启示,也为我们在中学阶段开展本项课题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希望通过教育实验的方式来实施研究,相信通过长期的“群文阅读”教育实践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力这一创新的尝试会激发阅读教育研究的灵感,引起更多有价值的思考,探索出阅读教育的新思路。

推荐第4篇:国内外研究现状

1、项目研究意义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直接组织者和主要实施者,承担着协调师生关系、学生关系、学校和学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任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都少不了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而这就需要我们采用一套科学的沟通方法切合实际、可行又与时俱进的沟通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科技信息迅速发展,良好有效的沟通的能力有助于高校辅导员赢得学生的信任、尊重、支持和拥护,从而更有效地开展思想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又随着学生对象的不同,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进入90后时代,以往的沟通方式在张扬个性、独立性差的90后身上已逐渐失效。本项目在一定的理论及研究应用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通过对目前辅导员在工作当中,尤其是在与90后大学生交流沟通过程所使用的一些沟通方式方法及碰到的困难的调查研究,对高校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沟通方法展开研究,使得本文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

从国外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队伍即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朝着专家型、职业化的道路发展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也已经明确指出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目标和梯度,就是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而我国目前高校的辅导员制度和国外先进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一、国内外辅导员制度对比国外辅导员职业是从不同的边缘性、辅助性、补充性工作而发展成为一种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职业。以美国高校学生管理为例,其管理制度是基于SLI(Student Learning Imperative)理论,强调“以学生为本,以服务促发展”,在具体操作上,管理高度专业化,分工精致明确。美国辅导员协会将辅导员的角色确定为心理辅导师、职业辅导师和社会化辅导师,将辅导员的工作具体划分为日常事务管理专业化和学生服务专业化。日常事务管理近似于我国目前的宿舍管理、日常行政管理、资助管理等,学生服务主要等同于心理健康指导、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等。

2、国内研究

建立有效沟通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实质所在,在邮电大学在建立与学生有效沟通机制的实证研究中指出有效沟通, 就是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高, 实际上还表示组织对内外噪音的抵抗能力强, 因而和组织的智能是连在一起的[1]。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90 后”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受到了强烈冲击,在沟通方面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因此,对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来说是一次严峻考验,传统的思想教育手段似乎显得苍白无力。国内很多高校学者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也提出了很多新颖的方法,如:建立学生个人档案,进行分类管理,以帮助辅导员比较清晰、有条理的掌握学生的性格、家庭情况等基本信息;建立多渠道的沟通方式,通过网络、QQ、邮箱等多种网络工具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满足不同学生的沟通需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主动找学生交流,打开学生的心扉,解开他们心中的疙瘩,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理解,善于做倾听者;辅导员用真心,诚心,良心来对待我们的学生,做好自我反思,及时发现工作中的疏漏,反思在工作上的长处、短处,反思是否了解自己的学生,反思是否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沟通的平台等等。尽管研究的方法很多,也很适用。但是这些研究大部分都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而且针对性比较广泛,但在90后身上并不一定适用。因此,本项目将从学院的实际出发,研究一套专门针对90后大学生的沟通方法,在全院范围内试运行,满足辅导员需要且又易被学生认可和接受的沟通方法,使得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校园生活更加和谐。

[1] 蒋易展, 张静建立辅导员与学生有效沟通机制的实证研究

推荐第5篇: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与评价;

(1)国外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研究现状分析: 水是人类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自然界中不可再生的资源,其总量是有限的,我们天天饮水,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数量,充分说明水对人体的重要性,同时水又是影响公共安全重要因素之一。水资源危机与饮水安全问题在各个国家都备受关注,很多国家根据本国的饮水安全现状和水资源的条件从多个方面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以此来有效地保障饮水工程正常进行。很多研究机构和学者的研究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政府应该担当何种角色来保障饮水安全,应该采取什么体制措施来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国外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主要起步于二战后,60、70年代是其高速发展的时段。经过近70年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发展历程,国外经验比较成熟,然而直到2009年,世界上仍有超过10亿人无法享用安全的饮用水,其中大部分人口位于偏远的农村地区。农村饮水工程的开展主要是因为进入工业社会后,随着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然而集中供水主要在城市,偏远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不经净化就被直接饮用,导致各种水生疾病在农村肆虐。

国外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加快国家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并促进国家经济转型;

2、制定保护农村水源地的法律法规;

3、积极开展水利工程建设;

4、加快农村饮用水管理体制建设;

5、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6、鼓励新技术发展。

下面介绍两个国家的实例:

日本:日本的政府支持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起了决定性作用,启动‚供水设施前景‛计划以提高供水设施的管理水平,将小型供水设施合并节省成本,并提出公众与私人合作,政府负责供水设施而私人机构负责技术维护。

韩国:韩国起步较晚,从农村建设简易的管道供水系统起步,特点是借助外力,短时间内迅速完成了农村饮用水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政府占主导地位,不惜重资投入。

总得来说,国外发达国家对水资源的利用的相关研究比较丰富,但是对于饮水安全保障以及饮水安全的管理问题,他们仍然研究得不是很充分,要主要表 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饮水安全问题多是侧重于分析饮水的水质问题。国外的很多研究主要分祈了水质被破坏的表现,并探讨了其成因,以及对人民生活水平及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其解决方案多从净化处理等技术层面提出。虽然这也为改善饮水的水质问题提出了很多颇有价值的建议,但是缺乏对危害的预防等深入性的研究。对于如何挖掘影响因素、造成水质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也分析地较少。 第二:,发挥政府的管制作用是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基本共识。很多专家学者发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大量文献研究政府如何参与饮水的安全管理、如何在保障饮水安全方面发挥规制作用。这些研究成果在政策、法律、水源保护、监管等方为政府职能的转变提供了很多思路,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提出了许多保障饮水安全的具体措施。

第三,比较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水价的制定问题,为水价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以供水成本实证研究为基础,提出了多种切实可行的水价制定方法。国外相关的研究大都认为水资源的稀缺性应当在水价中有所体现。这样也能为供水单位的供水服务带来更大的动力。这一观点为中国水价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但是国外的研究很少涉及水价与饮水安全的关系、市场化手段与饮水安全保障等问题。 国外在饮水安全保障问题以及工程运行管理的研究方面,还缺少较系统深入的研究。我国在这些问题的研究方面同样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每个国家的饮水工程建设模式都与自己的特殊国情相关,各国有各国的特点。我国要根据本国特色借鉴国外经验部分。

(2)国内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对饮水安全问题特别是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研究起步比较晚,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逐渐幵始了关于饮水安全的研究。从年开始,国家加大饮水解困工作力度。2001—2005五年时间,国家共投入资金223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17亿元,地方自筹配套资金106亿元,解决了6700万人的日常饮水困难。工程建设的标准以解决人畜的饮水困难为基本目标,供水系统的管道通常只能到达公共的供水点;一般年份时人均日生活供水量为升,干旱年份人均量有所降低,一般为12~20升,供水水质严格达到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至此本解决了我国农村群众饮水困难问题。

2006年8月,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要解决1.6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虽然根据近年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结果,全国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仍然很严重。饮水安全问题包括饮水水质不安全以及水量、方便程度或保证率不达标。然而10年来,我国累计完成农村饮水工程投资1786亿元,解决我国将解决3.26亿农村居民和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受益人口比例由2004年的38%提高到2011年的63%。以下是我国供水工程建设工作突出的地方实例:

广西兴安县:立足水利工作实际,坚持‚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验收‛的原则,全面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完善全县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机制,划定1000人以上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区,有效控制水源保护区养殖污染,建立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体系,农村群众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致力于促进城乡供水服务均等化,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助力生态乡村建设新面貌。

目前我国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模式大致如下:水利部门组织专业机构管理、乡镇水管站管理、村集体管理、用水户协会管理、股份制企业管理、租赁(承包等)出让经营权管理以及农户自行管理。供水形式主要分为直型井供水以及小型自来水厂供水(水源来自地表水或地下水)。

目前我国农村集中供水的普及程度较低,而且规模较小,主要以单村供水为主。我国农村饮水工程数量大、分散、规模小,服务对象为一般村,群众承受能力有限,水费标准低且收取困难,给工程的维护管理和经营带来许多困难。农村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是目前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多年来,我国各地在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多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我国还存在一些严重影响工程长效运行机制建立的深层次的问题:

1、部分工程产权不清,管理责任不落实;

2、工程单位性质界定不明晰,运行经费没保障;

3、供水成本过高,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尚未确立;

4、人员专业水平低,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十二五‛饮水规划是:一要统筹兼顾,分步实施。优先解决严重影响居民身体健康的水质问题、涉水重病区的饮水安全问题以及局部地区严重缺水问题。二要规模发展,注重实效。有条件的地区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分散式供水或分质供水。三要防治结合,确保水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完善水质检测与监测制度。四要建管并重,促进节水。建立健全县级供水技术服务体系。积极推行用水户全过程参与建设和管理。认真落实节水政策和措施,促进节约用水。五要坚持政府主导,农民参与。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由地方政府负总责,中央给予指导和资金支持,群众投入以投工投劳为主,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 南昌市: 南昌积极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于地质和地层构造等原因,江西省部分地区地下水的铁、锰、砷、氟等含量超标,加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不达标排放,农药、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一些地方江河湖库及山溪、池塘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从2005年起,江西省开始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各地积极利用已建成的城镇自来水厂,开展农饮工程、集中供水工程和自来水工程等项目建设,并通过管网延伸方式,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从2005年到2013年,累计投入农村安全饮水各类资金79.5亿元,建设了6万余处工程,有效解决了1572万农村居民和125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据了解,南昌市2014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8886万元,项目实施直接惠及14.76万农村居民和4.189万农村学校师生。现在,这些项目已完成总投资8069.99万元,占总投资计划的90.8%,其中5处工程已经全部完成。南昌市将在2015年继续投资12.97亿元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22.27万农村居民和5.66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随着研究层面的越来越广泛,有关饮水安全的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果。国内有关饮水安全的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饮水安全的内涵及评价体系、饮水安全问题的主要危害以及对饮水安全的保障举措等。国内的学者们关于饮水安全的概念的界定以及关于饮水安全评价指标的研究更加全面、合理地反映了农村饮水安全的内涵,更加客观地描述了饮水安全的现状,更加实际地为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

(3)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评价

水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事关群众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如我国农村高氟、高砷、苦咸、污染等水质问题长期存在并对农村居民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农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力实施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强调一定要把‚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作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工作奋斗目标之一。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要务。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多措并举提供安全工程管理方面的技术支持和相关服务,认真做好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也是对党和政府的必然要求。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有利于保障群众的生命健康,生命健康权是最基本的人权;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饮水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又能通过改善农村经济拉动GDP增长;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与能力,提高管理能力,同时也增强了政府的权威;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繁荣了农村经济,保障了居民健康,缩小了城乡差别;有利于维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对群众宣传了水资源的重要性并整治污染型企业,使水资源得到保护;

然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存在着许多制约条件,如资金需求量大而官员腐败现象严重,农村居民收入少,难以负担水费而导致工程成本难以回收,农村居民习惯于使用传统水源而抗拒收费自来水等。

推荐第6篇: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就国内外现有研究看,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关于儿童道德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习惯研究。它们大都以一些设计精巧的实验为基础,内容涉及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等方面。如瑞士学者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详细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和形成)和柯尔伯格(L.KOHLBERG)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皮亚杰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认知问题。再如精神分析学派关于儿童焦虑和移情作用的研究,以及前苏联心理学家关于儿童羞愧感的研究,则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问题。又如班杜拉(A.BANDURA)和西亚斯(R.SEARS)的社会学习理论,则重点研究了儿童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发展问题。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儿童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可喜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大都被我国心理学界的一些学者介绍到国内,并进行了相关研究。如早期的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近期潘菽和朱智贤等人对儿童心理的研究等。

近年来,从行为习惯入手来研究儿童德育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如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王极盛教授就进行过关于1560例少年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研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研究员也曾主持过关于杰出青年的童年教育研究,以及培养独生子女健康人格的研究,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副教授进行过关于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了\"道德教育与习惯养成\"大型论坛。来自全国17个省共316名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及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并深入地探讨了儿童德育与习惯养成的问题,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见解。

本研究拟在这些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行为习惯的一般理论和具体实施策略做进一步的理论总结和实践研究,来探索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方法和途径;进一步丰富国内关于养成教育的理论和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的理论研究,为实施以德治国的重大方略架起新的支点;为幼儿园德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并在操作层面上,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推荐第7篇:如何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毕业论文指导:如何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为什么要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考察学生是不是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

为什么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呢?不是为了让学生抄袭,而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理论研究前沿,从而开拓思路,在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二、怎样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写之前,同学们要先把收集和阅读过的与所写毕业论文选题有关的专著和论文中的主要观点归类整理,并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在写毕业论文时,对这些主要观点进行概要阐述,并指明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其发表观点的年份。还要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的不足之处,即还有哪方面没有涉及,是否有研究空白,或者研究不深入,还有哪些理论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在研究方法上还有什么缺陷,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注意不要把研究现状写成事物本身发展现状。例如,写股指期货研究现状,应该写有哪些专著或论文、哪位作者、有什么观点,而不是写股指期货本身何时产生、有哪些交易品种、如何演变。

二是要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三是不要写得太少。如果只写一小段,那就说明你没有看多少材料。

四是如果没有与毕业论文选题直接相关的文献,就选择一些与毕业论文选题比较靠近的内容来写。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1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 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 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开 题 报 告

学 生:

一、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论文综述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国内研究的综述

4、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 •••

二、

1、

2、

3、

••• •••

三、

1、

2、

3、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推荐第8篇:如何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毕业论文指导:如何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为什么要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考察学生是不是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

为什么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呢?不是为了让学生抄袭,而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理论研究前沿,从而开拓思路,在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二、怎样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写之前,同学们要先把收集和阅读过的与所写毕业论文选题有关的专著和论文中的主要观点归类整理,并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在写毕业论文时,对这些主要观点进行概要阐述,并指明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其发表观点的年份。还要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的不足之处,即还有哪方面没有涉及,是否有研究空白,或者研究不深入,还有哪些理论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在研究方法上还有什么缺陷,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注意不要把研究现状写成事物本身发展现状。例如,写股指期货研究现状,应该写有哪些专著或论文、哪位作者、有什么观点,而不是写股指期货本身何时产生、有哪些交易品种、如何演变。

二是要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三是不要写得太少。如果只写一小段,那就说明你没有看多少材料。

四是如果没有与毕业论文选题直接相关的文献,就选择一些与毕业论文选题比较靠近的内容来写。

推荐第9篇:国内外教育研究研究现状

写法1:对查阅的文献进行分类汇总

2.1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研究现状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实施前,中央电教馆组织相关专家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教育管理部门、教育专家、工程建设者及广大中小学教师对工程的建设及教育应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成果。

据笔者统计,2004年1月份到2005年12月份期间,《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中国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电教》等杂志上刊登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相关的文章共60余篇。

其中,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综合评述方面的文章25篇,与本课题相关性较高的有查锐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中国电化教育》2005.10)、王珠珠的《中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电化教育》2005.2)、王继新的《提高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设施应用绩效的对策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5.12)等。这些文章提出了影响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有硬件设施建设、软件资源建设、教师培训、项目管理、技术支持与服务等,并对各因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教学应用模式研究方面的文章15篇,与本课题相关性较高的有刘聚斌的《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应用模式初探》(《中国电化教育》2004.11)、赵瑞斌的《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三种模式”教学功能比较研究》(《中国远程教育》2005.9)等,这些文章对农村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的教学应用情况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分别适用于不同技术模式的教学应用模式。

教师培训方面的文章11篇,与本课题相关性较高的有梁京章的《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再培训的实践与思考》(《中国电化教育》2004.11)、党小超的《贫困地区教师培训现状调查及远程培训策略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5.3)等,这些文章归纳了农村地区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培训的策略。

资源建设方面的文章5篇,与本课题相关性较高的有祁涛的《远程教育IP资源质量监控》(《中国电化教育》2005.10)、李华的《远程教育卫星

资源接收与利用》(《电化教育研究》2005.6)、苏芳来的《关于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设想》(《信息技术教育》2004.5)等,这些文章总结了远程教育资源在农村中小学的应用情况及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对资源建设、管理、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项目评估方面的文章1篇,傅钢善的《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评估方案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5.12),该文章给出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评估方案,共包括四个子方案:省级项目自评指标框架、项目培训基地评估方案、市县( 区) 级教育管理机构评估方案、项目学校评估方案。

这些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对本课题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另外,由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正在分阶段的建设过程中,关于工程设施应用绩效的研究尚未展开。因此,总的说来,本课题可供参考的资料并不多,研究的起点较低。

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施应用绩效”研究成果不多的情况下,笔者借鉴了教育信息化及其评价研究和绩效评价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希望能拓展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摘自:吴丽娟.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施应用绩效研究[D]:[硕士论文].

华中师范大学,2006.写法2:介绍典型案例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EDR研究现状

目前,设计研究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学习、课程、教育技术等领域来改善教育。国外己有不少设计研究的典型案例,国内也开始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1)国外EDR研究现状

在国外,研究者们开发了很多成功的案例,其主题涉及虚拟学习环境、基于游戏的学习、数学、科学和技术教育、教师教育和高等教育、在线讨论工具开发等多方面的应用。

①AnnBrown与Campione:培育学习者共同体

培育学习者共同体(FCL,FosteringaCommunity。fLearnerS)是AnnBrown 与Campione(1994,1996;Brown,1992)为1一8年级学生开发的一个学习模型, 用来激发学生广泛的兴趣和丰富在班级社区中的知识基础。FCL关注的是生物学科和生态之类的问题,其研究工作包括了从学习原理的实验室研究到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过程是:通过对学习环境的分析,修正学习原理,进一步修改学习环境形成新的实验室实验,这样一个循环贯穿在FCL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设计的最初目标是鼓励学生更深入地探索学习内容,通过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起草和表达他们学到了什么,来增进他们的理解。该设计在实施过程中也实现了更重要的社会目标:学生对多种学习技能的关注。山此在第一阶段出现了两个重要的理论观点:即“多样性技能”(I)iveoeExPertiS())的概念和“学习者社群”(ComfnunityofLearnerS)的概念。

第二阶段:针对在学生作业中发现学生形成的许多关一于生物学系统的错误概念,对FCL的最初设计进行了修正,增加基准课程和手工活动,这些修正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生物学的情境。同时,通过重新设计FCL,使学生能沟通过Web获得他们研究课题的相关信息,并与生物学专家建立远程指导关系,从而将课堂里学到的知识与真实的问题情境联系起来。

第三阶段:通过在更大范围内与教授2到8年级课程的教师一起工作,开发并试行一个“开发走廊”(developmentalcorridor),使得借助FCL的学习能够循环覆盖到相关的研究课题,从而增加学习的深度。

②SashaBarab等人:探索亚特兰蒂斯

③Nelson:“河流城市’,科学教育项目

(2)国内EDR研究现状

国内目前也开始了设计研究的实践探索。华东师范大学网络学院的祝智庭教授队,率先在技术开发中进行了设计研究的应用研究,并在原创性的协同学习理论究与技术工具开发、以及远程教师培训平台的技术开发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另,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高文教授团队在“对称”和“人·建筑与城市”研究型课程项目中,也开始了设计研究的课堂实践探索。。

(3)EDR研究现状总结

在分析了上述EDR案例后,总结出了这些案例具有的一些共同特征:

①研究过程集设计与研究为一体,研究目标不仅包括教学技术的开发,同时括对理论的发掘与创新;

②研究以技术、理论和实践三者的结合为基础,通过设计和研究将技术、理论实践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

③研究问题都来源于真实情境,由研究者与实践者甚至包括学生、科学家等多人员的通力协作在真实情境中开展完成;

④研究过程都历经多次的迭代循环和不断测试与完善;

⑤研究所采用的技术都是比较考究的,并能抓紧当前教学改革中的热点或难点题而展开对理论问题的探索研究。

⑥研究成果既有对技术应用的研究与开发,也对学习和教学理论提出了新的观和发现。

摘自:寇红丽.EDR指导下的免费师范生职后远程学习的平台的研发[D]:华中师

范大学,2009.

推荐第10篇: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大型商业综合体在当今商业创新模式的潮流和城市空间有机化、复合化的趋势下应运而生,数量日益增多,体量越来越大。这类公众聚集场所一般具有功能繁多、空间种类丰富、人流量大、火荷载大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容易导致重、特大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近年来大型商业建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屡有发生。国外的发展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时,社会将会处于一个灾难事故多发阶段,这表明我国当前及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火灾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飞速发展的大型商业建筑,使用功能日趋复杂、集约,这给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安全疏散设计带来了十分严峻的挑战。安全疏散,就是在发生火灾时,在允许的疏散时间范围中,使遭受火灾危害的人或贵重物资在楼内火灾未危及其安全之前,借助于各种疏散设施,有组织、安全、准确、迅速地撤离到安全区域。

大型综合性商业建筑的使用功能高度集中,现行规范都无法对其建筑形态和业态分布做出明确的规定,基于以往经验及科研成果制订出来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难以适应新的需要,实践中经常遇到大量现行规范适应范围无法涵盖或规范条文无法适应建筑物设计形式的尴尬局面。现代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往往突破了现行规范,因此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也将性能化的防火设计理念引入到了设计之中,它已成为未来防火设计发展的趋势。

商业街建筑由于其独特性,有关消防设计也有别于一般的商业建筑。比如,商业街是否作为一个整体建筑考虑其消安全疏散设计,是否应限制商业街建筑的层数,长度和宽度,步行街是否考虑作为人员疏散安全区域及其条件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调研及深入分析。

同时,由于这类建筑火灾危险性特别大,人员密度大,疏散困难等原因,研究大型商业建筑火灾下人员疏散的安全性,以最大限度的防止火灾发生和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火灾基础研究的滞后在制定国家消防技术规范时存在一些弊端和不合理之处。这些弊端给复杂的商业建筑空间设计带来很多的局限性,因此要使大型商业建筑有效的快速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找到新的途径和新的思路来保障建筑的安全疏散。

大型商业综合体的人员安全疏散设计应该综合相关多方因素全面考虑。处方式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设计理念适应不了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我们需要借鉴心理学等理论,研究发生火灾后,大型商场内人员在这样的环境中的空间认知能力和行为模式;从空间组织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的理论全面的进行防火安全疏散设计的研究。这有助于科学合理的进行大型商场的建筑防火设计,当灾害来临时为人们提供一个可靠的安全疏散系统,同时又利于人们充分的使用空间的目标;同时,该课题的研究为促进大型商场发展作出努力,使得大型建筑在城市发展的新形式下可持续的发展。

大型商业综合体中防火分区面积往往超出了规范中对防火分区面积的限制,疏散出口的数量以及布置方式等问题随之产生,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自身特性入手,运用建筑学、消防安全学和行为心理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对火灾下大型商业综合体内人员疏散的安全性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总结出大型商业综合体人员安全疏散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和方法,并分析了应用部分方法的实际工程案例。为大型商业综合体的人员安全疏散设计提供参考。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对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设计,除了能依据本国的规范进行设计的之外,超出规范规定内容的往往利用了性能化的防火设计。欧美发达国家在这项研究中处于领先的地位,已开发出了很多计算及模拟软件。如FDS、SIMULEX和STEPS等等。

上世纪八十年代,己有一些国家颁布了专门的性能化防火设计规范。所以发展至今,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国外的设计者在做一些大型的商业建筑时,都会采用性能化的防火设计。1971年,美国的通用事务管理局形成了《建筑火灾安全判据》。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实施了一个国家级的火灾风险评估项目,其结果形成了 FRAMWORKS模型。1988年美国防火工程师协会(SFPE)编辑出版了大型工具书SFPE防火工程手册。1991年后,卡斯特和米切姆等人开始研究性能化分析和设计的步骤,1997年,出版合著《以性能为基础的火灾安全导论》。1997年,英国正式发布了标准BSDD240《建筑火灾安全工程》(草案),为建筑的防火安全设计提供了一个工程解决方法的框架。1993~1998年间,日本开展了“防火安全性能评估方法的研究”。制定了性能化建筑防火安全框架。1996年开始修订《建筑基准法》,并向性能化规范转变,并于2000年6月颁布实施,在《建筑基准法》中提供了安全疏散和结构耐火的评估验证方法。

从 1990 年起,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建筑协会也开始大力研究建筑性能化设计方法。国际火灾研究组织分别在澳大利亚(2002)、瑞典(2000)美国(1998)和加拿大(1996)举办了 4 届“国际性能化设计规范与设计方法研讨会”,它使得性能化理念指导的安全疏散设计及规范研究成为国际性课题。

国外在火灾行为学和火灾时人员安全疏散领域的研究相对比较深入。在 911 事件后,高层建筑安全峰会一直在关注火灾等紧急状况下人的安全疏散。同时,英国、美国和日本的研究者们对人员安全疏散行为模型进行了多学科交叉研究和模拟实验分析。美国的 Joseph L.Smith和 G.L.Pita等人都以现实火灾数据为基础进行了人员逃生疏散的模拟计算,提出了疏散模型的优化。另外,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学会(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的研究人员对火灾发生时人对环境的反应、火灾对人员决策影响的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并详细研究了灾时人员的心理和行为。英国 SERT 中心的 Sime 等研究人员提出一种新的模型概念 ORSET,将建筑学、管理学、心理学的知识相结合,对火灾预警和疏散指示装置在建筑物内的分布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最佳疏散方案和相应的最小疏散时间,指导火灾时人员的及时疏散。日本的研究者则注重把火灾中人员行为的统计、火灾危险性评估、人员疏散安全评估方法与性能化设计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在人员疏散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这些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到对人的行为研究和发展疏散算法的研究。对人的行为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不同人群行走速度的研究;发生火灾时不同人群对火灾的反应以及准备疏散时间的研究;疏散过程中人员的心里特征和行为的研究;火灾所产生的烟气和热量对疏散人员影响的研究。

疏散算法的研究方向是:针对不同群体的人员而发展的计算人员疏散时间的经验公式和算法;针对不同群体发展的人员疏散时间的模拟计算模型。而在发展人员疏散的模型时,都是从人员疏散路径的选择和人员行走速度的计算方法两个方面进行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80年代开始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来对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行为进行模拟和预测。其基本思路是:通过计算机直接模拟人员在建筑物内的移动过程,并记录不同人员在不同时刻的几何位置,从而计算建筑物内的人员疏散时间并动态地显示人员疏散移动的全过程。到目前为止,国外学者已开发了20多种疏散模型及相应的计算软件。如由美国Francis开发的预测最小理论疏散时间的网络模型EVACNET+、由Stahl开发的火灾行为模型BFIRES-II、由Alvord开发的疏散与救援模型,还有BGRAF、CRISP DONEGAN、S ENTROPY MODEL、EGRESS、E-SCAPE、EXITT、pathfinder、MAGNETMODEL、PAXPORT SIMULEX、TAKAHASHI\'S MODEL、VEGAS EVACNET(Kisko,1985)、WAYOUT(Firecalc,1993)、EVACSIM(Drager etal,1992)、EXIT8(Fahy,1993)等网络模型及EXODUS、ASER(Volker Schneider)、AEA EGRESS、SGEM等可以描述楼房内每一人员的运动提供虚拟显示的模型。

(2)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大型商业综合体主要是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还有《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来对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进行设计。在一些地区,还有地方性的规范,如重庆市《大型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DBJ50-054-2006)。现代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往往突破了现行规范,因此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也将性能化的防火设计理念引入到了设计之中,它已成为未来防火设计发展的趋势。

我国对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研究还不足,现行规范都无法对其建筑形态和业态分布做出明确的规定,仅有一些地方性的标准对大型商业综合体作出了一定的规定,但还很不足。国外应用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计算机模拟手段来对超出规范的建筑物进行火灾安全的模拟,通过近30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取得了一些计算模型以及公式、半经验公式。我国的性能化设计也借鉴国外的经验己经起步,并得到了发展。

商业建筑营业厅内疏散人数的确定一直是商业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和审核中争论较多的问题,经建生,倪照鹏等对大型商场的人员的疏散做了较实际的调查与分析,通过研究比较国内外相关标准,调查分析商业建筑的实际工程设计和使用情况,提出按照处方式规范进行设计时更切合实际的疏散人数确定规则。按照处方式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则合理实事求是地确定商业建筑营业厅内的消防疏散人数,是既保障人员疏散安全,又解决商业建筑营业厅疏散出口合理布局疏散宽度不足的关键。

在确定了人员安全疏散数量计算方法之后,疏散人数的调查研究就成了关键。张树平,景亚杰等通过对实际商业建筑的人数调查情况,分别以正常工作日、双休日和长假作为调查对象。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调研。调查对象的选定,调查对象需有一定的代表性及调查对象的建筑概况;调查时间的选择以及人数的统计方法。

在人员疏散模型的研究方面,东北大学的陈宝智建立了人员疏散时间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则运用行为矫正法,对高层建筑火灾的安全防范工作进行了指导。

清华大学的张辉运用人员疏散模拟计算的结果论证建筑设备和设施的有效性,唐方勤、任爱珠利用 GIS 技术模拟了火灾场景下的人员疏散。同济大学的徐磊青对非常态下的人群在复杂空间中的认知和行为进行了系列的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张树平从建筑中人的行为反应的角度对建筑防火疏散问题进行了研究。魏文君等对服装类商业综合体建筑的火灾荷载及营业期间人流量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该类建筑火灾条件下的人员安全疏散进行了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邹志翀对大型公共建筑的火灾时环境和逃生路线进行了数学建模分析,用以逃生时即时策略的优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汪金辉、陆守香尝试量化火灾疏散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以寻求更直接、有效和精确的防火方法;杨立中致力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火灾烟气对人员疏散的危害性研究”,优化了基本疏散模型。

通过以上对国内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对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研究也刚刚起步,除了对人员安全疏散,人员流量的统计的调查研究外,各方面的研究分析工作正在展开。大型商业综合体中防火分区面积往往超出了规范中对防火分区面积的限制,疏散出口的数量以及布置方式等问题随之产生,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11篇:国内外泵站研究现状

泵站工程是运用泵机组及过流设施传递和转换能量、实现水体输送以兴利避害的水利工程。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泵站工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拥有大、中、小型泵站47万多座,排灌动力达6805万kW,与1949年的7.13万kW相比,增加900多倍。这些泵站工程的建设,在工农业生产发展及提供城乡用水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我国泵站建设的特点是,速度快、类型多、规模大、范围广。已建成的大面积泵站排灌地区有长江三角洲、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珠江三角洲及西北的高原灌区等。由于我国疆域辽阔、地形复杂,根据各地区自然条件的不同,我国泵站工程基本上有下列几种类型:大型低扬程泵站、大型高扬程泵站、机井泵站(井灌)、浮动式泵站、中小型泵站。

泵站是解决洪涝灾难、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当今三大水资源问题的有效工程措施之一。它们承担着区域性的防洪、除涝、浇灌、调水和供水的重任,主要用于农田排灌、城市给排水以及跨流域调水等。泵站与其它水利建筑物不同,它无需修建挡水和引水建筑物,对资源和环境无影响,受水源、地形、地质等条件的影响较小,且具有投资省、成本低、工期短、见效快、灵活机动等优点。许多国家把泵站工程建设列为优先考虑的重点。尤其是荷兰、日本、原苏联和美国等国家,他们的发展速度较快,技术更先进,治理更完善,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荷兰目前已建成的大型泵站有600多座,安装口径1.2m以上的大型水泵机组2400多台(荷兰泵的转速高,其口径1.2m相当于我国口径1.8m以上的大泵),其泵站的数量和大泵的台数都是我国泵站数量的三倍以上。

目前,日本由国家投资兴建的水库、水渠、水闸、泵站等骨干水利设施共1443项,灌排水渠总长17810km。全国共有7400个土地改良区,控制面积340万m2。

美国拥有世界上流量和扬程最大的泵站—埃德蒙斯顿泵站。埃德蒙斯顿泵站装有14台泵,每台泵的流量为9m3/s,需提供的静扬程为587m(不包括管路损失),效率为92.2%,转速是600r/m(与电动机同),配套电动机功率为8万马力(近6万kW)。泵站总流量为125 m3/s,配套总功率112万马力,年耗电量约60亿kW·h。水泵为立轴4级串联,高9.45m,转轮直径4.88m,重220吨。水泵与电动机直联,机组总高近20m,重420吨。

第12篇: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现状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现状

一、国外生态农业研究现状

生态农业起源于中国,其理论研究发展于欧洲,生态农业的发展最早主要以有机农业等替代农业为生产形式。20世纪30年代英国农业学家A.Howard曾到中国考察并认同中国农民利用有机残体和废物、垃圾等制成堆肥施入农田以维持地力常新的做法,还将这一经验上升成理论写成《农业圣经》流传于世,而“生态农业”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土壤学家阿尔伯韦奇(W.Albreche)1970年首次提出。1981年,英国农学家伍辛顿(M.Worthington)在阿尔伯韦奇的基础上,对生态农业理论和内涵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在《生态农业及其有关技术》一书中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的,在环境、理论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变化的小型农业系统。” 1984年,美国农学家杰克逊(W.Jackson)进一步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农业是在尽可能减少人工管理的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保护土壤肥力和生物种群的多样化,控制土壤侵蚀,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减少环境压力,实现持久性发展。

由于生态农业不仅可以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同时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等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弥补传统农业的先天不足,加之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工业污染、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日渐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故生态农业一经提出,得到了许多国家重视和响应,纷纷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试验示范。美国农业部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和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而是依靠作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生物生产体系。与此同时,以罗代尔研究所为首,相继成立许多从事生态农业研究的研究机构,如新英格兰小农场研究所、华盛顿州的耕作研究农场、威斯康星大学环境研究所等。德国的生态农业主要以生物农业、生物动力学农工业形式出现,其主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利用腐殖质和施用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杂草、害虫使用机械除草或有益天敌等方法,动物饲养采用天然饲料;发对使用化学合成的化肥、农药等会造成化学污染的化学制剂;发对使用抗生素和转基因技术等。为保护从事生态农业农户的利益,德国还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的“自然产品”销售系统,在各大城市均设有出售无化学污染食品的“自然食品”商店,其出售价格高于常规农业生产的农产品售价的1/3-1倍。随着生态农业的推广普及,英国、法国、荷兰、丹麦等西方国家都纷纷发展起生态农业,并于1972年在法国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此外,在亚洲、非洲、南美洲等一些国家也开始了生态农业理论研究和实践试验。 [1][1][5][4]

菲律宾是东南亚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比较迅速的国家,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试验均达到了较高水平。菲律宾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鼓励高等大学及研究机构将生态农业研究成果推广到广大农村,并通过在资金、技术、种苗、销售价格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激励农户发展生态农业,极大地促进了菲律宾生态农业发展。目前,菲律宾已经拥有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模式,既有中型生态农场,也有小规模的家庭生态农场。其中,位于菲律宾马尼拉附近的玛雅农场是国际上发展生态农业的成功典范,该农场合理的利用资源,使生物物质得到循环利用,生产过程符合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均衡发展。

以色列的生态农业发展也十分迅速。在1970-1979年的9年中,以色列的农业总产值每年以15%以上的速度递增,农产品在五年内增产两倍,而参加农业的生产者同期却减少20%。其农业的发展能取得成功,究其原因:一是因地制宜的发展,特别强调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和水,把不利自然条件中的积极因素加以充分发挥和利用;二是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紧密配合,努力做到了农业发展以科学为基础;三是健全的组织和管理机构,以色列特别重视生产的计划性,努力控制过剩生产,为此,成立了全国性的管理委员会.统一计划安排整个农业生产,取得了很高的效率。[6]此外,如日本、泰国、巴西等许多国家在生态农业理论研究和实践试验方面也都得到了较快发展。

目前世界各国的生态农业发展规模逐年增加,据德国生态与农业基金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02年末,世界生态农业面积达2300万公顷,其中,以澳大利亚的生态农地面积最大,拥有1050万公顷,其次是阿根廷和意大利,分别有3l9.2万公顷和123万公顷;而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生态农地面积较小,在总计为4万公顷的生态农地中,土耳其占1.8万公顷,日本占5000 公顷,以色列和中国各约4000公顷。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食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如澳大利亚国内市场有机食品销售量每年的增长速度为60%,2003年的有机食品销售额达1亿澳元,德国仅在2005年的生态食品销售额为40亿欧元,比上年增长14% ,约占全部食品市场销售额的3%,占整个欧盟的30%。 [7]

二、国内生态农业研究现状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三农问题”。随着环境污染、资源紧缺、人口剧增等问题日益严重,中国农业的发展既面临自然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污染的挑战,又面临着如何满足日益增加的农产品需求和使广大农村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挑战,因此,中国农业必须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之路。生态农业作为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是中国农业发展的

必然选择,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从发展历程看,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可分为起步阶段、探索阶段和稳步发展阶段。

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叶谦吉等学者专家的积极倡导下,中国开始了生态农业实践试验和理论研究,指出生态农业是“农林牧副渔”、“农工商综合经营”的大农业。1980年,中国在银川召开的全国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上正式使用了“生态农业”这一名词,并首次提出走生态农业之路是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1982年,中国农业环境保护协会正式向主管部门提出发展生态农业的建议,并组织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和试点工作,同年11月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率先在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村建立生态农业试点,开始了生态农业的全面、系统、定量的研究与实践。

探索阶段。1984年初,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国发64号文),明确要求“要认真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广生态农业,防治农业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6][9][8]在此期间,许多专家学者对生态农业理论进行了研究总结,为中国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马世俊、李松华等提出“将生态工程应用于农业建设中,形成农业的生态工程”的观点,并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农业是生态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它运用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方法和现代科学成就,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合理组合农林牧副渔以及加工等的比例,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结合的农业生产系统”。[10]此阶段对中国农业系统中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探索,从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系统设计与效益评估等方面对生态农业系统进行了全面研究,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理论体系。

稳步发展阶段。此阶段突出标志是全国性生态农业县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开展。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不同生态类型地区选择了51个县作为国家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进行试点,经过5年的实践成效显著,至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21.9%,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0.5%,大大高于试点前的水平;土壤沙漠化、水土流失现象大大好转,森林覆盖率、废气净化率、秸秆还田率等均得到提高。实践表明,生态农业有效地把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改善统一起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均衡发展,其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是行之有效的,2000年初,国家又选择了50个县作为国家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11]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试点规模由生态农业户、生态农业村、生态农业镇到生态农业县,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试验中得以迅速发展,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普遍赞誉。截止2002年,北京大兴区留民营生态农场、浙江萧山市山一村、江苏姜堰市沈高镇河横村、安徽阜阳市颍上县

小张庄等11各生态农业建设试点被授予了“全球500佳环境奖”。目前,中国已经在不同生态类型地区成功探索出了适合的生态农业发展典型模式,如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以沼气为纽带,将猪舍、厕所、温室大棚有机组合在一起,有效解决了冬季沼气池产气难得问题,促进了北方冬季农作物的经济发展;南方的“三位一体”循环利用模式,以猪-沼-果生态模式为例,其对沼气的综合利用,带动了养殖业、果树、蔬菜等的发展,既促进了农户增收,又使环境得到了保护。

第13篇:国内外研究现状(4)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是以实现阔叶材横切面图像中轴向薄壁组织的提取为目的,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先进研究成果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视觉技术,最终探究出轴向薄壁组织的提取算法。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

(1)深入的了解木材显微构造、木材细胞图像以及轴向薄壁组织的特点,为轴向薄壁的提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分析了数字图像处理的常见的几种算法,但是传统的算法不适合轴向薄壁的提取。考虑到木材微观图像中细胞的特点以及数学形态学在木材解剖学上应用比较广泛等因素,本文提出了基于形态学的轴向薄壁组织和导管提取的算法。为了更好的提取轴向薄壁组织和导管的形态,本文对图像预处理操作、结构元素的选取都做了一定的研究。

(3)经过形态学处理图像后,轴向薄壁组织和导管形态就会成功地提取出来。本文研究了两者的特点,提出基于封闭区域面积直方图的算法来分离出轴向薄壁组织的形态。对标记封闭区域、计算封闭区域的面积以及确定面积区域都做了相关的研究工作。

(4)经过上述两种算法的结合,就成功地从阔叶材图像中分离出轴向薄壁组织。本文对算法的每一步都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验数据来分析和验证。

第14篇:国内外德育研究现状

国外对德育的研究开始较早,相对比较成熟。到目前为止已经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且得到了较好的运用。而我国德育研究相对国外来说起步较晚。但是近几年来,我国德育研究异常活跃,形形色色的研究犹如雨后春笋般涌来。目前,我国德育研究的焦点和兴奋点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既德育工作的整体化创新、德育共组回归生活研究、德育观念现代化研究、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研究及从“大德育”向“小德育”等的研究,并且从这些研究内容中也得到了许多令人振奋的结果。但是仍然也存在许多不足,如过分注重理论的研究、研究方法单

一、研究结果不能很好地运用到实践当中等。

第15篇: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对我国大学生助学资助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l)对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研究从资助政策的理论方面进行研究有:赵琦的《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的政策学分析》从教育政策学的角度对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以托马斯B.史密斯的影响政策执行因素理论为基本依据,尝试从政策方案、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等四方面,

对影响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执行的诸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探讨这些因素对于政策执行影响的结果,使我们在实际政策执行过程中,消除不利于政策执行的因素,以促使政策的顺利实施[3]。从实证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的有:赵国健和乔锦忠的《高校贫困生及受资助情况调查分析与建议》通过对1999年秋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在全国范围进行的有关高校贫困生分布和高校贫困生受资助情况调查统计,受调查的大部分高校贫困生比例为10%一20%之间,平均为15.5%,贫困生的比例呈逐年上升之势,19%年和1997年贫困生比例分别比上年增加了15%和12.9%。并得出结论:奖学金对贫困生的资助作用有限,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有效途径是实行缴费加学生贷款的方法[4J。从系统地剖析目前大学生资助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面进行研究的著作有:李庆红和沈红的《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优化与重构》中通过回顾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形成与发展,提出了大学生资助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认为现今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目标定位不清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提出大学生资助政策优化重构的建议:基于贫困生的特点和院校特征,大学生资助政策要贯彻“一个原则”和“两个区分”,并实现资助信息共享[5]。辜胜阻和李俊杰的《助学贷款制度与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中通过介绍我国高校贫困生不断增加,要求进一步完善助学贷款制度和贫困生资助体系,阐述了国家助学货款作为助学的主渠道,具有自身特点,但在制度上仍存在缺陷,必须完善相关制度设计,使其更符合我国国情。同时,要构建政府、高校、银行、社会资助贫困生的立体体系,发挥助学货款和高校资助体系的良好效用[6]。糜静的《资助高校贫困生的现状及对策建议》,她认为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高校在对贫困生的认定中出现偏差;学习优秀的学生与贫困生并不是一个对应度很高的群体;无息贷款还款机制不健全,学生自觉、按时还贷的意识不够,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主要靠学校的政策强迫追还贷款,而且无息贷款的回收率低;高校内部能够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有限,难以满足贫困生的要求;困难补助与减免学费覆盖面小,金额相对较少,只能部分解决贫困生问题;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后,虽然社会反响强烈,但工作启动却不够理想,进展缓慢[7]。从资助政策中助学贷款专题方面进行研究的有:沈红和李文利在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教育局(UNESCoBangkok)的课题报告《AReviewofthestudentLoansSchemeinChina》中,分析和研究了我国学生贷款的背景和历史发展、目的和意义、组织管理、公平性和有效性等,指出了我国学生贷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生获得贷款的机会不平等,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学生还贷意识较差,高校参与指导不够等,并提出了诸如设立担保基金、延长还贷期限、明确核销程序等政策建议。研究方法上除了描述分析以外还采用了模拟分析等方法。这是研究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一份比较全面深入综合性的研究报告。沈红和张慧在《国家助学贷款:银行的风险与机遇》一文中认为开展国家助学贷款银行既有较大的风险又有较大的利益,银行要积极开展学生贷款工作,又要注意防范和化解风险[8]。尹洪斌的《从制度绩效看我国高等等学校助学贷款制度的选择和创新》中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措施进行了梳理和回顾。他认为目前我国的助学贷款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存在着绩效低、成本大、制度设计方案有缺陷等问题。他认为,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变迁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社会文化心理在制度创新中的作用,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克服路径依赖,寻找新的突破口,以实现制度的最佳绩效I9]。李萍在《国家助学贷款实施阻滞的原因与对策》一文中指出影响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顺利实施的主要原因是成本与收益预期失衡,责任混淆,缺少独立有效的监督以及各方利益的冲突。推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的对策是完善助学贷款政策的方案,健全责任追究和监督机制,整合和兼顾各方利益【’0]。邹立柱在《高等教育“助学贷款”运作机制的设计》中对当前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进行了批评,认为目前以商业银行为主的助学贷款不利于助学贷款的长远发展。他认为理想的助学贷款模式应该采用基金的模式。来源于财政注入和社会捐助的基金,既可以保证贷款本金的充裕,又可以避免银行的“惜贷”现象。如果能够做到管理的透明,也可以很好地解决资金的安全问题,如果建立了较完善的还款约束机制,还能够保证学生及时归还借于基金的贷款[1’]。赵观石的《我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问题、原因、对策》中认为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要有一个全局性的眼光,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对国家新的助学贷款措施的宣传力度,尤其是惩罚力度的宣传;确定全国统一的贫困生界定制度;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缓解国家助学贷款的压力;建立全国大学生诚信网;实行生源地贷款,帮助新生顺利入学等。只有这些措施的合力才能使国家助学贷款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112](2)关于国外资助政策的研究张民选的《理想与抉择一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主要研究了大学生资助理念的演变,大学生资助的方法的变化趋势,认为学生贷款在学生资助体系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学生资助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对学生贷款的运作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在回顾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吸引银行、社会保险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参与贷学金事业,解决本金来源’,、“通过社会保险机构回收资金”等建议,并暗示了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改革和完善所能抓住的机遇【’3】。对美国大学生助学政策进行研究的主要有:张民选的《美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主要总结了美国的学生资助理念,种类繁多的学生贷款计划等l’4]。高篙的《当代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阐述了自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政策诞生以来,经历了三次重大调整:资助理念由国家利益至上向满足个人需要、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变化,运作机制由以基于市场机制的商业银行管理为主、学校管理为补充向联邦教育部宏观直接管理、商业银行管理、学校管理并行的多元格局的调整,资助方式由以传统的助学金和贷款项目为主向“以税抵费”和减免税收政策为主、其他方式为辅的方向的转变【‘5]。另外还有赵立卫的《美国大学生资助的“资助包”制度》中详细介绍了美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多元化【’“},袁连生的《美国大学生资助需求公式及对中国的启示》中介绍了美国大学生资助需求公式(EFC)及其理论基础、基本结构和核心内容以及对中国的启示【’7],张生、王敬波的《美国高校资助制度及其借鉴》中阐述了美国高校学生资助的基本理念及多层次的资助体系,及其对我国助学资助体系的借鉴意义等【‘8]。

国外研究现状

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成本分担”理论,为实施学生贷款提供了理论基础。成本分担理论认为高等教育成本应该由多方负担,包括政府(纳税人)、学生、家长、高校和捐赠人等,他们可以用过去的收入(如存款)、现在的收入和未来的收入来分担成本。学生贷款为学生用他们未来的收入承担现在接受的高等教育提供了可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还专门论述了学生贷款的意义,即比助学金更能降低政府的开支、使成本与收益的分配更为公平、使高校对学生更负责任,学生更珍惜学习机会[24]。世界银行专家萨哈拉波罗斯(GPsachar叩oulos)长期致力于教育投资收益率研究,他在这方面有以下结论:①教育投资的社会收益率随着教育阶段的上升而下降;②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大大高于社会收益率;③欠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远远高于物资资本投资收益。基于上述结论,他主张高等教育要进行成本补偿,让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承担成本。但同时要对那些希望上大学而又缺少资金、无法完成学业的贫困学生进行资助,最好的办法就是向他们提供学生贷款,因为学生贷款“综合了商业活动中的所有优点”。公平理论认为,高等教育免费或“普遍的慷慨资助”无助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的实现,而只会增加高收入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让他们占有过多的高等教育资源。学生贷款政策是既公平又有效率的高校学生资助形式。学生贷款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为高等教育筹集更多的私人资本;②促进教育机会均等,消除或减轻经济困难对不利群体学生在入学、选择学校及专业方面的影响;③提高高校的管理效率及教育质量。(3)关于学生贷款有效运行机制方面的研究Ronald5.Fecs。和BenjaminF.King在其著作《学生经济资助项目的质量》中从效率的角度出发对美国大学生经济资助的运行程序、管理活动等进行了考察,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25I。学生贷款研究专家伍德霍尔(woodhall)在《高等教育学生贷款》中,总结非洲国家的学生贷款的经验教训后提出学生贷款有效管理的几个要件:一是要有良好的组织管理结构;二是要有学生贷款的法律保障;三是要有选择资助目标的有效机制;四是要有有效的贷款回收机制;五是要进行广泛宣传,让人们理解和接受学生贷款的基本原则[26]。两位学生贷款专家从不同侧面提出了学生贷款成功运行的要诀,但有两点是共同的,即:贷款要瞄准贫困学生而不应面向全部学生,强调了学生贷款中的政府责任。约翰斯通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学生贷款要切实可行必须要满足以下几个基本条件:①要贷给经济上有需要的学生,这就必须进行家庭经济状况调查(means一testing);②政府要对学生贷款进行较多的补贴,这样对学生来说可以降低贷款成本,使贫困学生“敢借”、“愿还”;③政府要为学生贷款提供担保,降低贷款机构的风险,使商业银行敢将钱贷出去。两位专家都认为学生贷款在发展中国家也是可行的。国外的研究结论和研究方法有其本国的历史和经济文化背景,不一定适合我国的国情,但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有很多东西我们可以借鉴参考。

1.2.3简要评价综观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助学已有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研究者们已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大学生助学资助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和措施对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成才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助学资助的研究情况看,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对我国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的系统性不够,研究内容有不同程度的缺失,如多数学者都是从助学贷款方面进行研究,对奖学金、减免学费、特别困难学生补助等方面的研究很少;第二,对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研究工作大多停留在经济资助层面,从立足于贫困大学生发展、成才层面的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不足;第三,对现行大学生资助政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有很多相似之处,研究的深度也不够,没有真正抓住问题的关键和实质。第四,对改革现行贫困生资助政策的研究不够深入,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缺少实践和信息反馈的环节,政策建议的可操作性不强,研究成果一般只能提供理论参考;第五,缺乏对如何建立动态互补的大学生助学体系,使助学资助政策能够在实际运用中取得更好的效果方面进行研究。

综观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助学已有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研究者们已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大学生助学资助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和措施对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成才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主客观条件的变化都会给教育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教育比较研究应随着现实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不断地完善以指导和服务于教育实践和教育对象。同时,不同国家的贫困生资助模式都有着与其本国实际相结合的具体情况。我国应根据我国的实际,建立和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贫困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强对外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相关资料的收集,并加强对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实证调研,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相结合。

大学生资助政策已成为一个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作者试图捕捉和发现教育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贫困学生数量和资助需求不断上升的实际,联系自己所学的教育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提出完善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合理化建议。

第16篇: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基于国外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现状,国内博物馆在几年近也开始陆续免费开放。但是,由于管理机制的缺失,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制度并没有达到十分完善,并且免费开放的标准没有达到整齐划一。具体表现在:同一层次的博物馆的硬件和软件在免费开放的情况下并没有做到同步的提升。不同层次的博物馆在免费开放的情况下硬件和软件并没有达到一个递增递减的标准。因此我们需要对国外的免费开放博物馆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对他们的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的学习,来针对国内博物馆免费开放这一举动作出一套完整的指南手册。

以下是对浙江博物馆以及湖北博物馆免费开放前后硬件和软件的变化的调查。

1.针对观众量的剧增,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1)实施日总人数控制测算。湖北省博物馆原设计的正常接待能力为日均3000人。针对免费开放后的变化,管理者对博物馆的现有接待能力进行了慎重的评估,认为每天5000人为可承受接待能力,因此决定将每天的观众量控制在5000人以内,以保证正常的参观环境和文物、观众的安全。

2)采取发放免费参观券的措施。为适当控制客流,采取了分时段发放免费参观券的办法。博物馆广播定时播放参观须知,讲解咨询人员加强组织疏导,引导文明参观。在馆门口发票处增设了观众排队领票围栏,每天9?誜00开馆发票,上午发放3500张,下午发放1500张,全天基本控制在5000张,下午停止发票前派保安排在领票队伍末尾,及时劝阻后来观众改日再来,有效缓解了观众拥堵现象。

3)对团队、外宾团体参观采取提前预约的方式。为调节观众流量,博物馆对团队、外宾团体参观实行提前预约,适当错开高峰时期,这样既保证了团队的参观质量,又保证了正常的参观秩序。

4)对观众集中的个别展室实施必要的人数控制。对曾侯乙墓、梁庄王墓等观众集中的展厅,加强引导,实施必要的人数控制。当人数太多时,及时通知安保人员组织观众在展厅门口排队进入,或劝导观众先看其他展厅,以控制和减少展厅的人流量。同时利用技术防范设施对金银玉器展厅和一级文物柜等重点部位进行严密监控,还派出保安在展柜周围人盯死守,并及时劝阻个别人不利于展柜和文物安全的行为。 5)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宣传免费开放制度,积极与观众沟通。积极主动地与电视、报纸、网站等各种新闻媒体联系,加强舆论引导,广泛宣传省博物馆是长期免费开放,劝导公众不要一哄而上,合理安排参观时间。通过此次调研问卷我们发现,被访问的观众82%知道省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相关资讯。

针对免费开放之初人流如潮的局面,省博物馆变被动为主动,推出了“问计于民”的活动,广大观众纷纷献计献策。博物馆吸收了观众提出的不少改善管理的有益建议,取得很好效果。

2.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管理

1)9月28日,由省文物局批准同意,《湖北省博物馆免费开放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并在该博物馆取票处醒目位置张贴,让观众知悉。

2)专门成立应急问题处理值班室,及时解决和处理突发事件。博物馆任何区域发生突发事件,都及时报告值班室,由值班室启动应急预案,力争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展览期间,曾发生过一位香港老年女观众不小心滑倒扭伤,值班室人员马上派车将老人送到医院。老人非常感动,不时称赞大陆博物馆的文明服务。

3)增加管理服务人员。观众急剧增加,导致了一些不和谐现象的出现。如不排队领票甚至翻阅栏杆强行进入博物馆,在展厅内大声喧哗、不听劝阻使用闪光灯拍照,乱扔垃圾,损坏博物馆设施等现象。为此,博物馆大幅增加一线服务人员,保安人员由60名增到120名,保洁员由30名增到60名,保障参观安全和环境卫生条件。

4)加强内部管理。对所有一线工作人员如前台咨询人员、保安人员、保洁员等集中组织了强化培训,推行标准的文明用语、规范用语,强化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和文明礼貌意识。坚决杜绝对观众说“不”。免费开放一个多月来,虽然有观众对参观环境等问题提出了投诉,但基本未发生因工作人员服务态度问题引发投诉的事件。

3.完善服务设施,改善服务条件

1)提供免费的观众随身物品寄存、参观导览、宣传册页、免费饮水、卫生设施、休息查阅等服务,用良好的服务带动管理。以宣传册页为例,新馆开放之初,博物馆印制了300万份册页,免费开放后,册页被大量拿走,有人提出限制发放,博物馆领导认为,不能因个别人的不文明举动而让热爱博物馆的人受到伤害,更不能让博物馆的服务质量下降。这样,原计划用于发放一年的册页一个月就告罄了,博物馆及时安排加印补充。

2)改造完善相关服务设施。根据观众的需求,增修了3个残障人专用卫生间,并对馆区内的无障碍通道及无障碍标识进行了修改和优化处理。改造卫生间设施。为适应免费开放的需要,将观众休息区的座椅增加到180把357座,广场上和展馆内的垃圾箱增加到100多个,存包柜也增加到100多个。

3)更换调整馆区内不清晰、不明确的指示、引导标志牌,同时增加英文标注。观众的增加,使原设计的一些指示标牌出现了数量不足、位置不够醒目等情况,博物馆对此也进行了调整,努力做到美观大方、清晰易懂,同时全部进行英文标注,以满足外宾的需求。

4)通过文明服务带动观众文明参观。针对部分观众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博物馆工作人员不是强行制止,而是通过博物馆人的文明服务,培养一种文明的参观秩序、参观环境,用良好的、文明的氛围引导观众,共同打造博物馆的文化殿堂。

面对乱扔垃圾的不文明举动,保洁人员礼貌提醒,对乱扔者的出言不逊,保洁人员不是与之争辩,而是用自己不停歇的双手,让参观环境更加整洁。

5)增加展览内容的信息量,注重青少年观众兴趣需求。好的展览是观众到博物馆的理由。丰富的信息是一个好展览的条件。编钟馆的信息量比以前扩大了10倍。在“郧县人”陈列中,博物馆没有停留在仅仅是将郧县人介绍清楚就算完成任务,而是在展览的序幕中,建立了一个人类发展的坐标体系,用寥寥数语,将世界各地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标注在坐标之中,直观地展示郧县人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的位置;文字馆在展示中国书写文字发展历程时,对比陈列和诠释同时期古印度、古埃及以及两河流域等古代文明书写载体和文字等资料加以介绍,以引起广大的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极大兴趣。

4.加强安全措施,建立联动机制

1)对于旅游等团队预约参观增开新的进出口通道。免费开放初期,没有团队的专门进出口,团队与普通观众出现了互相干扰的混乱局面。为此,博物馆根据实际,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增开了独立的团体进出口,保证了正常的参观秩序。 2)加强安保,做到安防无死角。安全是博物馆的关键,为保证观众安全、文物安全,博物馆从人力到设备都相应地进行了加强。对于一些不适应实际的安防设施、技防设施进行了调整,保证安防无死角,确保博物馆的安全。

3)建立保卫、保安与驻馆武警部队的协作联动机制。为保证免费开放的正常运行,博物馆制订了安防、消防、中心控制室、保安、驻馆武警等各个环节的安全责任制和处理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并建立了保卫、保安与驻馆武警部队的协作联动机制。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确保了文物和人员的安全,保障了博物馆的正常运转。目前,湖北省博物馆观众已不像免费开放初期过于爆满,参观人数趋于平稳,逐渐接近常态。每天观众人数除周末、节假日外,一般稳定在4000人左右。

此次对观众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观众对博物馆参观环境的满意度达到83%,总体满意度达到61%。有79%的调查者认为免费会吸引他们更多地走进博物馆。有29%的调查者在免费开放后已经多次参观博物馆。

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

对于博物馆免费开放的主要研究要着重于对于已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在它开放之前和开放之后对其产生的影响以及开放前后公众对于博物馆的反响。例如:免费开放前后人流量的变化;公众对于各种博物馆内硬件设施使用的反映。对于可以量化的数据尽量量化。对于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它本身在免费开放后自身制度的变化是否适应免费开放后对其带来的各种影响。难点则在于,博物馆是个公共场所,客流量较大,因此很多量化的数据需要抽样进行获取,精确程度一定程度上有所偏差。其次,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位于各大城市,由于地域限制,调查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光从单一的消息上很难全面了解博物馆免费开放前后带来的具体影响。而后,在调研过程中人力资源不足,导致调查不够充分。

一、我国博物馆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因此,基于我国博物馆这样的发展历程,现在我们看到的博物馆事业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一是博物馆的投资主体以政府和国有资产为主,管理体制上,以政府的文化文物部门以及包括教育、科技、民政、军事在内的各部门管理为主,经费来源的渠道以国有资金为主。建立了以中央、省、市、县积极部门这样的行政级别为主的分级体系以及经费投入体系。二是政府主导建设,任命其馆长并负责主要经费来源的博物馆办馆模式,注定了博物馆往往对政府依赖性很强。由于目前我国缺乏刚性的博物馆投入机制,导致许多博物馆更加关心领导和上级的意图,围绕上级部门的工作重点开展工作,而普遍对观众的研究和照顾不够,服务质量低下。三是近年来由于市场化的引入,一些博物馆在市场化大潮中获益,并得到极大地发展。但大量缺乏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的博物馆却被受冷落,博物馆发展不平衡性不断加剧,并逐渐走向两个极端。

主要创新之处、主要观点、基本思路和方法

在基本调研思路的基础之上进行合理的创新。要避免技术创新的盲目性,就需要市场的导向作用。市场调研作为市场营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技术创新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其作用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因此企业在利用市场调研识别技术创新需求的同时要规避它的不利影响。 基本思路我们参照了一下表格进行

4.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

发现的问题:

1、地理位置(处于景点交集区域,本身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2、缺少镇馆之宝,没有足够理由吸引参观者

3、宣传力度不够,无法对大众造成较大的影响,网站建设不够完善

4、展品更新少,而且对宣传没有普及(展品吸引参观者人群的跨度) 综合已开放的博物馆问题进行举例

1、文物保护的资金解决问题

2、工作人员由于免费开放,客流量增大需要

3、免费开放后之前配套设施不健全,管理体系的不完善

4、免费开放带来的巨大客流量以至于必须对博物馆的客流量进行控制,团体来宾需预约

5、对一些紧急问题需要进行有效处理

6、对一线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强化培训,标准文明用语及医务常识

7、为适应免费开放的需要,对观众的休息座位等应有所增加 博物馆资金来源解决办法

1、与企业拍卖行进行有效合作,成立专门的拍卖馆及聘请专门的拍卖员,同时提前进行宣传,起到对博物馆的宣传作用,与此同时向企业收取一定佣金,作为企业及拍卖行的形象宣传费用,拍卖所得费用可以有一部分作为公益款项,捐助慈善事业,以达到宣传作用

2、开设与博物馆风格一致的书吧、茶室等合理的休闲场所

3、博物馆需自己寻求资金赞助

4、博物馆对自身所拥有藏品宣传

完成选题研究的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等条件

将工作任务分项、明确化,根据已有的时间限制合理的安排工作时间内每天的工作任务,确保定时、定量完成调研任务。资料主要来源于网络,博物馆工作人员现场咨询及博物馆手册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并用相机拍照记录。 预期的研究成果

预期的研究成果可以为部分乃至全国的已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作出一个较为专业的标准以及整齐划一的分级执行条例。每个阶段我们都有不同的目标,前期的市场调查我们要做到调查方向的全面以及对数据样化的精确性。之后对调查产生的成果进行分析并想到它对博物馆所产生的影响。

胡俊 马辰立

《博物馆免费开放服务指南》研究方案

第17篇:草稿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对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研究从资助政策的理论方面研究:赵琦的《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的政策学分析》从教育政策学的角度对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以托马斯B.史密斯的影响政策执行因素理论为基本依据,尝试从政策方案、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等四方面,对影响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执行的诸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探讨这些因素对于政策执行影响的结果,使我们在实际政策执行过程中,消除不利于政策执行的因素,以促使政策的顺利实施。

从实证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赵国健和乔锦忠的《高校贫困生及受资助情况调查分析与建议》通过对1999年秋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在全国范围进行的有关高校贫困生分布和高校贫困生受资助情况调查统计,受调查的大部分高校贫困生比例为10%—20%之间,平均为15.5%,贫困生的比例呈逐年上升之势,19%年和1997年贫困生比例分别比上年增加了15%和12.9%。并得出结论:奖学金对贫困生的资助作用有限,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有效途径是实行缴费加学生贷款的方法。

从系统地剖析目前大学生资助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面进行研究:李庆红和沈红的《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优化与重构》中通过回顾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形成与发展,提出了大学生资助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认为现今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目标定位不清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提出大学生资助政策优化重构的建议:基于贫困生的特点和院校特征,大学生资助政策要贯彻“一个原则”和“两个区分”,并实现资助信息共享。

二、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教育投资收益率的研究:世界银行专家萨哈拉波罗斯(GPsachar oulos)长期致力于该方面的研究,他在这方面有以下结论:①教育投资的社会收益率随着教育阶段的上升而下降;②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大大高于社会收益率;③欠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远远高于物资资本投资收益。基于上述结论,他主张高等教育要进行成本补偿,让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承担成本。但同时要对那些希望上大学而又缺少资金、无法完成学业的贫困学生进行资助,最好的办法就是向他们提供学生贷款,因为学生贷款“综合了商业活动中的所有优点”。

关于学生贷款有效运行机制方面的研究:Ronald5.Fecs。和BenjaminF.King在其著作《学生经济资助项目的质量》中从效率的角度出发对美国大学生经济资助的运行程序、管理活动等进行了考察,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

关于高校学生贷款方面的研究:专家伍德霍尔(woodhall)在《高等教育学生贷款》中,总结非洲国家的学生贷款的经验教训后提出学生贷款有效管理的几个要件:一是要有良好的组织管理结构;二是要有学生贷款的法律保障;三是要有选择资助目标的有效机制;四是要有有效的贷款回收机制;五是要进行广泛宣传,让人们理解和接受学生贷款的基本原则。 三,综合评价

综观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助学已有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研究者们已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大学生助学资助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和措施对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成才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主客观条件的变化都会给教育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国家的贫困生资助模式都有着与其本国实际相结合的具体情况。

我国应根据我国的实际,建立和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贫困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强对外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相关资料的收集,并加强对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实证调研,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相结合。

第18篇:国内外研究现状参考

1.国外研究现状:

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在开展自然资源连续定期调查的同时,相继着手建立土地利用监测体系,加拿大是世界上应用遥感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从60年代开始建立土地利用监测体系,到90年代初期加拿大已经建立了全国土地利用遥感监测系统,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全国资源状况进行周期性调查与更新。法国土地利用监测实行分级管理,采用地理分层为基础的二阶抽样调查法,监测土地类型达l00多种.除了俄罗斯、加拿大、日本等国,许多第三世界国家都把遥感技术作为关键技术在土地利用与监测中采用。总之,遥感技术在全球土地利用与监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城市扩展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城市才开始应用航空技术检测环境、调查土地资源和应用于规划管理的尝试。1980年,天津市利用假彩色红外摄影对城市的士撼年利用与土地覆盖遥感监测。“六五”期间,北京市也进行了以搜集城乡建设、环境与资源等方面的基础资料和信息为主的航空遥感综合调查;七五”期间应用Landsat TM等遥感资料进行了“三北防护林遥感综合调查\"、“高原遥感应用工程”等;从1984年开始,我国组织了全国范围内的、以县为基本单元的土地利用现状详查.九五\"期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利用美国TM数据,在1995年的前后各省的土地利用状况数据,结合计算机和人工判读技术,建成了国家级的基本资源与环境本底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不定期覆盖全国范围和重点地区基本资源和环境变化的动态遥感监测,至今已经进行了第三期的变化监测。从1996年起,利用遥感数据的多波段和高空间分辨率优势,原国家土地管理局通过不同年份、大致相同时相的TM和SPOT数据,用于建设用地、耕地和土壤沙化等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的提取。张京生与董尚丽利用人机交互式解译判读法,完成了《用ARCGIS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研究》;吴发启、周淑琴、荆耀栋利用分类后对比法完成《茅乌素沙地南缘植被覆被度动态监测》;吴琴、常庆瑞、刘梦云、王德才利用基于统计方法对遥感图像分类法著成《基于TM影像的黄陵县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董芳、赵庚星、张磊利用分类后对比法完成《基于GIS 的济南市城区扩展遥感动态监测》.

不足之处,用软件处理后影像与实际地貌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地物的“同物异谱,同谱异物’’或土地覆盖的影响,导致误判产生的误差。

第19篇:奢侈品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当前奢侈品虽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学术界对于奢侈品的研究大多还是集中在奢侈品的概念、奢侈品消费市场、奢侈品的品牌建设和奢侈品的营销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的。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国外最早关于奢侈品的研究是在一个世纪以前,德国社会学家维尔纳·桑巴特通过研究15世纪到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形成的历史时,发现贵族阶层对奢侈品的需求促进了当时工业水平的提高、进出口贸易的活跃和城市的繁荣。维布伦《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1899)、达尼埃尔·阿雷莱斯《Luxe Strategies Marketings》,(1997)。等主要侧重于对于奢侈品概念的研究,维布早在1899年就提出奢侈品的范围不能单从产品的品质与功能角度定义,更重要的是奢侈品在社会经济背景上价值,开创了奢侈品定义研究的先河。达尼埃尔·阿雷莱斯则以“可获得性”来决定位阶的高低,进而从可获得性大小的基础上定义了奢侈品。法国高等商学院教授卡普雷说:“有别于其他商品,奢侈品是人人所想要的,但却是只有少数几个幸运儿所能拥有,才能称得上是奢侈品。”。沃夫冈·拉茨乐《奢侈带来富足》,(2004),主要针对不同奢侈品品牌在各种市场情况下的发展状况提出一些管理学营销学方面的建议,来指导奢侈品的发展壮大和催生新的奢侈品品牌。维尔纳·桑巴特(2005)在《奢侈与资本主义》一书中写道:“奢侈,它本身是非法情爱的一个嫡生的孩子,是它生出了资本主义。”他的研究对有关奢侈的内涵及对公共奢侈品还是私人奢侈品的区别相关的思考还是非常有启迪性的。Aleandro Brun 与CeciliaCastelli所著的《Supply chain strategy in the fashion industry:Developing a portfolio model depending on product,retail channel and brand》(2008)通过实证研究把奢侈品行业中供应链管理方法应用到时尚行业,证明了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在于奢侈品的产品、品牌和零售渠道。奢侈品行业管理的研究如意大利Caniato Federico 的《A contingency approach for Strategy in the Italian luxury industry:Do consolidated models fit》(2009)论述了意大利的奢侈品行业中奢侈品供应链管理对其产生的积极意义。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中国历史上最早涉及奢侈品的著作是战国至汉代间的《管子》,它是中国消费史上第一次系统论述奢靡消费观作用及意义的作品,作者的奢靡消费观主要是为了强调奢侈品消费对增加就业、贩灾救荒、活跃市场和发展经济的作用。中国现代的奢侈品消费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首都经贸大学的张梦霞教授(2006)《奢侈品消费的界定及其价值观动因研究》探究奢侈品消费行为的价值观动因,认为奢侈品消费是一种象征性购买行为。为企业有效的运作市场提供策略支持,为国家提出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政策策略提供建议。戴开富《奢侈品市场的形成机理以及经济学分析》,(2007)研究主要是从心理学以及经济学效用论的角度分析奢侈品市场的成因,进而以此为依据来划分奢侈品市场,从而为奢侈品消费的兴盛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何红霞《路易威登公司在中国的营销策略研究》,(2008)提出管理学营销学方面的建议,指导奢侈品牌的发展壮大和新生。刘香丽,舒斯亮《奢侈品行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初探》(2010)。从国民财富累积和社会效率的角度分析奢侈品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得出我们应该适应发展我国的奢侈品产业。同时,中国的奢侈品的消费行为仍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邵其赶《网络环境下奢侈品行销的策略分析》(2011)从网络环境下奢侈品消费的盈利模式出发,提出针对中国市场80后和白领阶层的特殊奢侈品消费群体,并给出了相应的营销创新策略。

第20篇:自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自信心的概念

不同的研究者对自信心的理解不同,其所下的定义也各不相同。研究者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价值取向和方位来认识、研究自信心。根据各自研究的具体情况,对自信心概念加以界定,因此自信心内涵的界定至今仍存在较大分歧和异议。

1.1国内外研究者关于自信心的界定

1.1.1国外研究者的界定

国外人本主义心理学家Maslow(1943)认为,自信心是自尊心需要获得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自尊包括对获得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等的愿望,一个具有足够自尊的人总是更有信心、更有能力,也更有效率[9]。Coopersmith(1967)认为自信心是个体做出并经常保持的对自己的评价,说明个体在何种程度上认为自己能干、重要和有价值。它表达了一种对自己赞许或不赞许的态度,显现了对自己能力、身份、成就及价值的信心[27]。Dickstein(1977)则认为自信心是涉及到具体活动领域或担当某个角色时产生的一种自我效能感。Rosenberg(1979)认为,自信心是相信自己能够根据内心愿望而获得成功,是对自我办事能力的确信[28]。Jackson(1984)认为,自信心既是一种持久的人格倾向,也是一种随环境调节的易变的自我评价状态[29]。Basch(1987)认为,自信心是人对自己的感觉,关键在于“能力的经验”[30]。对自信有过专门研究的美国心理学家Branden(1988)认为自信心是个人自我能力和价值的感觉,反映了自己应付生活(认识和掌握你的问题)和享受幸福(尊重和坚持你的利益和需要)能力的判断,是自我评价的求值部分[3]。Shrauger(1990)认为自信心即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或技能的感受,是对自己有效应付各种环境的主观评价[32]。Corey等(1993)认为自信是人对自己感知的一种方式,包括个人的自尊感与自我接纳程度,是个人价值与能力的感觉,与自我概念相联系。Shrauger (1995)把自信当作自尊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认为自信是个人对自己能力或技能的感觉,是对自己有效解决各种问题,适应各种环境的主观评价[10]。

1.1.2国内研究者的界定

国内研究者对自信的定义也很多,如车文博(1985)认为,自信是个体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精力的一种自我意象。黄希庭(1991)认为,自信是过去获得很多成功经验的结晶。张春兴(1992)认为:“自信指个人信任自己,对自己所知者与所能者具有的信心,对自己所做的事或所下的判断不存有疑虑[33]”。陈帼眉(1994)认为,自信心是人对自己力量的认识与充分估计,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自己产生信心[34]。燕国材(1999)指出,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也相信自己有力量!能力去实现所追求的那个正确目标[35]。刘善循(2000)认为,自信心是个人对自己信念、能力和力量的正确认识和评估,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现实解决难题,获得成功。它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信有两层含义,一是自我信任,二是相互信任[36]。杨丽珠(2000)认为,自信心或称自信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与价值的认识和充分评估的一种体验[26l。车丽萍(2002)结合国内外研究者对自信的不同理解和观点,认为可把自信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即自信是一个多维整合复杂的系统,包含自我认知与评价,情感体验等成分,属于性格特征中个体对自己的态度范畴,与自我效能感,自尊等密切相关,并和自我概念中的能力,价值判断相关联。只有对这一系统进行全方位的认识和揭示,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其含义、做出科学的定义。她认为自信是一个具有复杂层次结构的心理构成物,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是对自身能力、价值等做出客观、正向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稳定性特征。它与其他人格系统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37]。

2.自信心的结构研究

多年来研究者对自信心的构成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许多假设。Rosenberg(1965)提出的模型以单因素结构为基础。他将自信界定为个体对自我办事能力的确信,是一种对自我的肯定或否定态度。此界定虽是单维度的,但却具有显著的表面效度。Rosenberg(1979)提出的模型以单因素结构为基础,并将自信心界定为个体对自我办事能力的确信,认为自信心是一种

对自我的肯定或否定态度[28]。Marsh(1985)等认为自信心是由一种全面或一般的自尊感组成,通过测量自尊来测量和考察自信心,这种自尊感包含多种对特殊能力的自我评价,它也是单因素结构的一种假[54]。Wylle(1979)认为能力和自我接纳是构成自信心的两个主要因素;并说明能力是掌握和控制自我及环境的感觉,自我接纳则是“包含个人承认自身缺点的自我尊重”[155]。Branden(1994)认为,自信心由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和自敬(sel-respect)两个相互联系的因素构成[56]。Fleming和Watts(1980)采用因素分析法验证了自信心是一个多维度结构的假设,认为自信心由社交信心、学业能力和自尊等三个因素构成。Pelham和Swann(1989)研究表明,个人体验积极和消极情感状态的倾向性,个人的特殊自我概念及个人对其自我概念的组织形式等三个因素与自信心密切相关。CleghornP.(1998)认为,自信心是一个人在考虑真正的自我的过程中,即在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自我批评、自我欣赏、自我接纳、自我肯定和自我提拔中得到形成和发展的[57]。YoungsB.(2002)提出自信心的六个要素,包括生理安全感(免受机体伤害)、情感保障(不用担惊受怕)、自我确认(“我是谁?”的问题)、归属感(有所归属的感受)、能力意识(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和使命感(我们所坚信的就是我们的生活目标)[25]。McDemrottD.等人(2000)等人认为,自信心是由三个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那就是目标、毅力和智谋。只有在这三方面都具备的情况下,自信心才起作用[23]。LindenfieldG.(2000)认为:内在的自信心包括自爱、自我认识、明确的目标和积极的思维等,外在的自信心包括良好的沟通、自我表现!果断和情感控制等[58]。

姜立君、杨丽珠(2001)的研究表明,幼儿自信心结构由自我评价、自我表现、独立性和主动性4个因素组成[26]。燕国材(2001)认为自信心即自信意识,它由自信认识!自信体验和自信行为三个方面构成。自信心是一种人格品质或性格特征。它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自信心处在动态之中,只有当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自信心不断地出现并逐步稳定下来,方可形成认识、体验、行为三位一体的具有稳定结构的自信心[35]。车丽萍(2004)认为可把自信视为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多维度多层次系统。自信系统由整体自信和具体自信两个子系统构成,其中具体自信子系统又可以划分为更小的学业自信!社交自信和身体自信次子系统。由此建构出由整体自信、学业自信、社交自信和身体自信等四个层面组成的大学生自信系统模式[59]。

3.学术自信

做事情都需要自信,做学术也是如此。对于未知的领域来说,个人理性是渺小的,对未知领域保持谦虚的态度是科技工作者应坚持的原则之一,但是不能发展为不自信。无论研究什么领域,无论别人的研究方法多么先进,自己都要努力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出学术潜力。对于学术自信,冯友兰(1980)颇有感触。他在《吸取教训,继续前进》一文中通过反思认识到自己过去学术上向“权威”学习导致自己走弯路。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他摆脱了自卑心理,且在恢复学术自信后提出:“路是要自己走的;道路是要自己认识的。学术上的结论是要靠自己研究的出来的。一个学术工作者写的应该是他所想的。不是从什么地方抄来的,不是依旁什么样本摹画来的。”

金山词霸将“有系统的专门学问”为学术;“自我相信”为自信。目前国内有关自信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均较少。几乎未见对自信的系统论述,没有形成理论模型及专门的测量工具。我们采用文献分析法研究了国内外自信的定义及其理论,发现自信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具有复杂的结构。且东西方文化背景中的自信涵义、构成因素存在本质差异。为此,本研究将首先对我国文化背景中的自信进行全面、系统地界定,然后在开放式问卷基础上,编制大学生自信的测量量表。

参考文献

Corey, G.&Corey M.S.(1993).I never know I had a choice.5th ed.CA: Pacific Grove.

Shrauger,J.S.and M-Schohn,Self-confidence in college students:Conceptualization,measurement , and behavioral implication.Aement,1995.2(3):p.255-278.

Rosenberg,M(1965).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image.Prinoeton, N J: Princeton Univ Pre.

2.李金娜朱云霞.实习护生综合成绩与自信程度的关系.西北医学教育.2003,n

(3):45一46

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
《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