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本科自考毕业论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24 18:07:2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会计专业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南开大学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论文

论文题目: 对中国会计特色的研究

考生姓名: 崔玉坤 专

业: 注册会计师

准考证号: 014408213764 通讯地址: 天津财贸管理干部学院

邮政编码: 300071 联系电话: 15222696615 日 期: 2011 年 6 月 11 日

南开大学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论文

南开大学自考办制

南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特色即特征,一般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色彩、风格等,依此推论,中国会计的特色是指中国会计所具有的独特之处或风格。从这一问题的提出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对于中国会计是否有特色、有哪些特色等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体现了我国会计学术界的自由争鸣气氛,有利于推动我国会计学的进步与发展,但其中的某些认识和方法问题值得我们重新审视和研究。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会计作为一门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其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强。目前,中国正处于会计改革的关键阶段,如何在尽量吸收、采纳一些国际化的思想和方法的同时,把握和坚持会计的中国特色,使中国会计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是一个十分重要并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中国会计改革的正确方向,建立起符合中国实际的会计体系。中国的会计特色,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会计理论界的密切关注,特定的会计模式是建立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环境之上的,会计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会计模式的特殊性,任何超越特定会计环境的抽象的会计模式是不存在的。中国会计的特殊环境决定了中国会计具有自己的特色。本文从会计环境的差异中寻找导致中国会计特色的根源,并阐述了中国会计特色的表现,最后对其发展和未来也作出了预测。

关键词:会计特色

环境特殊性

国际化

南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Abstract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features, generally refers 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unique things by color, style, and so on, and so inferen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accounting refers to the uniquene of China\'s accounting of the office or style.From this iue has now been on 20 years of history ,but whether there ar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accouting ,what are the features of such remains the eyes of the beholder,the wise see wisdom,embodied freely with China accounting academic atmosphere conducive to promoting China’s Accounting school\'s progre and development, but some of them deserve our understanding and methods to re-examine and research.As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and accounting as one the world\'s universal language of busine, its international trend of increasing.At present, China is at a crucial stage of accounting reform, how to try to absorb, to adopt some international ideas and methods at the same time, grasp and adhere to accounting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Chinese account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are organically united, which is a very important and urgent need to addre practical problems.Only in this way can we grasp the correct direction of accounting reform in China and established in line with China\'s actual accounting system.China\'s accounting characteristics of accounting theory circles have long been the close attention of a specific accounting model is based on specific political, economic, leg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on top of the accounting environment, the special nature of the decision of the special nature of the accounting model, anything beyond the specific accounting environment, the accounting model is an abstract does not exist.China Accounting determines the special circumstances of China\'s accounting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In this paper, differences in accounting environment to find the root cause of China\'s accounting features, and expounded on China\'s accoun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the final also made their development and future projections.Keywords:accounting characteristics ,environmental,international

南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1

一、对中国会计特色的不同认识.................................................................4

(一)、关于中国会计特色讨论的简要回顾..............................................4

(二)肯定中国会计的特色性.....................................................................5

(三)中国会计的特色性不会阻碍会计的国际协调.................................5

二、决定中国会计特色的主要因素和具体分析...........................................6

(一)决定中国会计特色的因素.................................................................6

(二)中国会计环境的具体分析.................................................................6 1.政治、经济环境...................................................................................6 2.法律环境...............................................................................................7 3.文化环境...............................................................................................8

三、中国的会计特色.......................................................................................8

(一)、会计理论研究的中国特色................................................................8

1、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特色......................................................................9

2、会计理论构架特色.............................................................................10

(二)、宏观会计监管的中国特色...............................................................10

1、会计工作管理体制.............................................................................10

2、会计核算规范制定权限.....................................................................11

3、会计人员管理......................................................................................11

4、会计监督..............................................................................................11

(三)、会计实务处理的中国特色...............................................................11

1、会计实务处理规范的特色..................................................................11

2、会计实务处理方法选择的特色..........................................................12

四、对中国会计特色的展望和预测

(一)、用发展的的眼光看待中国会计特色...................................................13

(二)、对中国会计特色的预测..............................................................14

五、结束语.........................................................................................................16

六、参考文献.....................................................................................................17

南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一、对中国会计特色的不同认识

(一)、关于中国会计特色讨论的简要回顾

早在1980年中国会计学会成立时,就有人提出“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式的会计方法体系,是会计研究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1982年娄尔行教授等在中、美比较会计研究报告中,就有关制度对会计的、会计的任务、假设、概念和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具体的,了我国当时会计的独特之处。1983年中国会计学会曾经明确提出,“在本世纪末,中国会计学会组织和开展学术理论研究活动的目标,是创立具有中国特点的以讲求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第一次给出了建立中国特色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的时间表。两年后,在中国会计学会1985年年会工作报告中,杨纪琬教授总结了两年来关于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讲求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的研究情况,进一步肯定了“在四化建设实践中产生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必然具有中国特色”。1986年便有人提出建立中国式管理会计问题,1988年又扩展到不同国家会计差异的研究,指出“尽管美国和西欧在体制、经济体制和文化背景方面具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他们的会计惯例在许多方面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黄世忠,1988)。1990年阎达五教授在《会计理论研讨十年回顾》一文中,针对有些人对“中国特色”不太理解的情况指出,“事实上‘中国特色’是指会计理论与方法必须与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民族文化、水平相适应,必须与该特定环境中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适应这一客观在我国的具体运用”,“实践已经和必将继续证明,抛弃‘中国特色’,我国的会计理论研讨就不可能健康地发展”(阎达五,1990)。

在此之后的十年间,我国会计学者对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研究探索,分析了对中国会计有重要影响或决定其特点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不同法律体系下的会计模式;开始研究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理论与起点理论问题;探讨了会计理论结构、会计理论体系问题、会计文化问题,探讨了制定和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问题,尤其是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会计的特色问题。一些专家认为,中国的会计是会有中国的特色的,“不但过去有,今天有,甚至以后,一个两个世纪,也许还会有。也不止中国如此,世界各国,莫不如此。”(杨时展)关于何为中国特色,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是,中国特色是中国会计与他国会计的显

南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著差别。这些差异可以采用某种方法缩小甚至消除,从长远看,会计的国家特色可能会逐步缩小,剩下的是一些非原则性、非根本性的差异,旧的差异被协调的同时又会不断产生新的差异,最终差异会越来越小,并认为中国特色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只要国家间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差别存在,必然是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并存,而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并不矛盾。“方法差异以及具体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区别并不等同于特色,而特色主要在于一国整体会计框架、会计运行机制或者重大方面的差别。”而各国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化等会计环境的差异是人所共知的,正是这些差异使得各国会计具有了各自的特点,会计的中国特色即源于此(刘玉廷,2000)。在1999年12月和2000年12月两次“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专题研讨会”上,绝大部分代表肯定了会计的中国特色这一命题。笔者同意这一看法,但在这一问题的探讨上,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进一步反思。

(二)肯定中国会计的特色性

中国会计的特色表现为中国会计的独特之处、表现为与它国会计的差异,这些差异既有理论上的也有实务上的,既有理论体系方面的也有方法体系方面的,既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中国特色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只要国家间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差别存在,必然是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并存,而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并不矛盾。“方法差异以及具体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区别并不等同于特色,而特色主要在于一国整体会计框架、会计运行机制或者重大方面的差别。”而各国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化等会计 环境的差异是人所共知的,正是这些差异使得各国会计具有了各自的特点,会计的中国特色即源于此。

(三)中国会计的特色性不会阻碍会计的国际协调

中国会计特色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差别在于特色范围的大小、内容的多少以及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些特色。强调特色、欣赏特色,并不等于抱着特色不放而人为地“塞入”会计制度中,而是要在条件许可情况下使之逐步地、有意识地与国际接轨,以便使我们的会计更全面更深入地走向世界,尽量缩小与它国的差异,促进国际会计的真正协调。因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已日益加快,会计国际化也仅仅是时间的问题。在目前特定的环境下,本文认为,科学的态度应该是在借鉴国际惯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

南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二、决定中国会计特色的主要因素和具体分析

(一)决定中国会计特色的因素

会计环境的差异决定了我国会计必须有“中国特色”。会计环境主要指会计赖以存在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等方面。近年来,我国的会计环境处于较大的变动之中。民主与集中的政治环境,改革和发展中的经济环境,逐步完善的法律环境和潜移默化的文化环境等,共同决定着现阶段中国会计的特色。

无论是西方会计还是中国会计,都不可能逾越各自所处的政治制度、政治目的等政治环境的约束。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依托的中国会计体系,其运行的根本宗旨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以此为基点,要求我们在建立与改革中国会计体系过程中,必须有效地贯彻国家的政治意志,决不能脱离政治环境,单纯从会计角度考虑会计问题。建立与完善中国会计体系,必须首先确立会计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基本宗旨,在此前提下,应当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改革目的出发,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借鉴与吸收国外会计的合理之处,充分发挥中国会计的职能和作用。

(二)中国会计环境的具体分析

1.政治、经济环境

首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从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政府宏观调控的力量较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会计在管理体制上的特色: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国家不再直接管理国有企业,但作为国有企业财产的所有者,必然会关心国有财产的保值和增值情况,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会计能够提供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的相关信息。

其次,我国的资本市场尚处在发展阶段,相当一部分投资者缺乏理性,市场融资功能不足,缺乏足够的资源配置引导能力。而会计与资本市场的主体及发展状况存在着较大的相关性,所以我国对资本市场的会计理论研究格局、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都会呈现出自己的独特性。以会计目标为例,我国将政府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放到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同时考虑社会公众及其他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南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经济环境是影响一个国家会计发展的主导因素。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仍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经济形式,国有经济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决定因素,国家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和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同时,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其社会经济运转和其他国家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企业融资还是以间接方式为主,投融资主体主要是银行和政府部门。无论是资本市场的规模还是成熟程度,都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许多经济现象,比如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资产置换、股权交换等,都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不能简单地和发达国家的同类经济现象相对应。再如,我国的企业合并和世界其他国家也存在很大的区别,我国是实行公有制的国家,很多企业是国家控股的,这使得研究我国的企业合并会计不能简单地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98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颁布了200多项法律。其中, 涉及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法律约占2/3,包括证券法、破产法、所得税法、公司法、合同法、保险法、担保法、商业银行法等。进入1999年,国家又颁布了若干新的涉及经济的法律,特别是1999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订后的《会计法》。尽管我国法律在为企业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环境方面还有待改进之处,但是经济法规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为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为会计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2.法律环境

法律、制度环境。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先后颁布了若干经济领域内的相关法律,其中包括《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企业所得税法》等,并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使得我国会计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即以《会计法》为中心,包括企业会计准则、行业会计制度等在内的会计规范体系。我国的会计工作将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法律、制度的深刻影响。譬如,《会计法》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这正是在法律环境上区别于其他很多市场经济国家由民间社会团体管理会计之处。

从法律体系来看,中国的法律属于大陆法系,因此它具有大陆法系的特征。法律条文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特点,包括会计管理活动在内的整个社

南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会的经济管理活动均处于国家详尽而完备的法律管制之下。这种法律环境下的会计特色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1)缺乏公平竞争。如会计准则尽管在立意上以公平竞争为目的,但实际效果则不然,它对上市公司具有较大的约束力,而对非上市公司缺乏约束力。

(2)会计职能受限。中国的会计法、会计准则及有关会计法规比较强调政府的宏观控制意图,而对企业会计工作的技术方面考虑不多,这严重地限制了会计工作对市场环境变化的适应性,降低了会计参与企业经营决策的职能作用。

3文化环境

另外文化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会计的发展。西方许多学者在研究文化与会计的关系中,探讨了文化对会计的决定作用,形成了所谓的文化决定论,认为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选择、对各种会计现象的认识和解释、会计模式的形成以及会计实务的发展方向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会计所处的文化环境决定的。如果从一个较长的历史层面进行考察,文化因素对会计的影响并不比其它因素逊色。文化对会计的影响是具体的和实在的,影响到人们对会计这项职业的重视程度乃至会计职业的社会地位。它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会计所运用的语言、文字、书写方式、计量工具的先进程度,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单位负责人的会计思想、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人员对会计理论研究和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其表达方式、方法和表达能力等。

三、中国的会计特色

(一)、会计理论研究的中国特色

会计理论是人们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产生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辩证思维活动而形成的关于会计的理性认识。任何国家的会计现状,都是发展变革的结果,而任何国家的会计变革总是要先进行理论上的研究,舆论上的准备。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之中,会计环境很不稳定,会计的变革是必需和必然的。如果没有理论的充分准备,没有舆论的强烈导向,会计改革的阻力可想而知。此外,会计理论对于宏观会计监管和微观会计实务处理都产生着重大影响,因为宏观会计监管政策的制定实际上就是政府对各种会计理论的取舍过程,而国家会计政策又基本上决定了(在我国应该不止是制约)企业的会计实务处理,加上会计理论在舆论上对企业会计实务处理的直接导向影响,使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发挥

南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着较其他国家更为重要的作用。几年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会计理论研究工作者辛勤耕耘,取得了丰硕成果,而且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上都颇具中国特色。

1、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特色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是促进会计理论研究发展的重要工具,其本身也是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之一。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工作者一般受过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因此在会计理论研究中能站在较高的高度上把握,一般认为应将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分为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两个层次。

在会计研究的方法论层次上,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工作者一般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进行研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主张用联系、发展和对立统一的观点去观察和认识世界,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和原则,对所有学科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使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少走了不少弯路。

在会计理论的具体研究方法层次上,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即以规范化作为其研究的逻辑起点,旨在通过一系列会计原则的要求从逻辑上高度概括或指明最优化会计方法,进而指导会计实务,实现会计实务规范化。规范化研究方法以规范化概念为前提和基础来形成自己的观点,因此只有具有相同价值基础的人才会认同其观点,理解其过程。我国是一个经过长期封建统治和高度集权政治的国家,人们的思想观念表现得较为正统、稳定,而在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时代,人们的思想得到了\"高度 的统一\",即使在改革、开放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的思维观念仍深受影响,对价值评判标准也有很强的趋同性,使规范会计研究方法有了肥沃的土壤,成为会计研究方法的主流。直至九十年代以后,才陆续有人采用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近几年,实证研究方法开始受到较多关注,形成了以规范研究方法为主,以实证研究方法为补充的格局。

2、会计理论构架特色

目前世界上会计理论构架主要可分为两大类模式,一是西方模式,由会计假设(或目标)、会计原则、会计要素等组成;二是前苏联模式,由会计的对象、

南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职能、作用等组成。我国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全盘引进了前苏联模式,直至一九九二年止,其间虽然也在会计理论研究上有所创见,如提出会计管理观点,会计决策职能等,但会计理论的构架从未有过突破。直至一九九三年,我国对会计进行了历史性的变革,以使会计实务接近或符合国际会计惯例,才相应地也引进了西方会计理论中的某些成分,主要是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等。而原有的会计理论又未舍弃,形成了融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会计理论与市场经济下的会计理论为一体的会计理论构架。现在将会计理论表述为由会计假设、目标、原则、要素、职能、作用等组成的概念框架,几乎是会计界的共识,这种会计理论构架反映了转轨中的我国经济环境下会计理论的现状,也是我国会计理论的一大特色。

(二)、宏观会计监管的中国特色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宏观会计监管体系和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在由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经济的今天,这些宏观会计监管的方法基本上没有被扬弃,而是继续被成功他沿用并有所创新与发展,正是由于从宏观上有效地进行了会计监管,才保证了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会计工作得以稳定和健康发展,也使我国在宏观会计监管上体现出鲜明的特色,这就是用计划经济的强力手段为主辅之以职业界的自律来从宏观上监管市场经济中的会计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是划分管理会计工作职责权限关系的制度,包括会计工作管理的组织形式、管理权限的划分、管理机构设置等。我国在《会计法》中以法律形式规定了会计工作由各级财政部门主管,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除了政府部门外,会计学术界、职业界和其他会计组织均无管理会计工作的行政职能。

2、会计核算规范制定权限

会计核算规范是企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所必须遵循的法律、法规、准则、条例、办法和制度等规范性文件。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规范主要由企业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组成,其制定权和解释权均属于国务院财政部门,这与西方国家由职业界制定会计准则,由企业自行根据准则确定会计核算方法的模式不同,也与只制定统一会计核算制度的前苏联模式不同。

南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3、会计人员管理

我国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任职资格、继续教育等也是由政府部门统一管

理的。根据规定,所有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今年7月起实施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对会计从业资格的条件、考试科目,从业的注册和登记、检查与管理等有关内容作出了全面规定。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资格也由以前的评审改为由各级财政部门与人事部门共同组织和管理,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对会计机构负责人、大中型国有企业和国家控股企业的总会计师,则作出了严格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要求。财政部发布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对不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时间、方式、考核、管理等均作了明确规定。而在西方,这一切几乎都是由职业界自律管理的。

4、会计监督

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实行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保证会计行为的合理合规。我国的会计监督是由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企业内部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其中国家监督由财政、税务、银行、证券监管等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所有单位或特定单位实施监督;社会监督则以会计中介机构为主体,由其接受他人的委托,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格进行审计、验资等工作;内部会计监督则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国家统一要求必须建立内控制度。与西方国家主要依靠职业界根据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进行事后审计相比,显得更为完善。

(三)、会计实务处理的中国特色

会计实务处理是会计的根本,会计理论研究和宏观会计监管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会计实务处理的规范与完善,一个国家的会计特色最终都会体现在会计实务处理层面上。这也许就是狭义的会计特色只包含会计实务处理层面的特色、以及会计实务处理特色最先最多在国际比较会计领域被重视和研究的原因之一。企业会计实务处理是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实务处理规范要求根据有关情况对经济业务进行具体的会计处理的过程,也就是会计实务处理方法的选择过程。所以企业会计实务处理的结果由会计实务处理规范和会计人员的选择两方面决定。

1、会计实务处理规范的特色

我国会计实务处理规范主要在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

南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中规定。由于我国会计准则的起步较晚,是迫于经济发展的压力而不得不加快步伐拟就,它不是瓜熟蒂落的自然结果,而是国家为了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而由财政部制定、发布并由国家强力保证实施的;同时考虑到我国会计人员总体素质较低,为避免会计处理的混乱,又保留了企业会计制度的形式。这种\"准则+制度\"的实务处理规范框架是其他国家所不曾有过的。加上转轨过程中的经济业务本身的复杂性,使我国会计实务处理规范也显得与众不同。

乔伊·巴维希在研究世界各国的会计差异时,选择了32个不同的会计惯例进行比较,这32个会计惯例较全面地反映了各国会计差异情况。在此我们将其他国家处理基本一致而我国例外的几个方面列示如下:

⑴有价证券的计价不允许采用成本市价孰低法;

⑵存货的计价不允许采用成本市价孰低法;

⑶长期股票投资的核算方法按实际控股权来确定是否采用权益法,控股比例先是25%,后改为20%;

⑷商誉摊销没有具体规定,但商誉属于无形资产,而对无形资产的摊销有原则上的规定,依此推断,商誉需要摊销;

⑸融资租赁资本化;

⑹不允许一般目的(完全是随意处理的)的准备;

⑺少数股权不包括在合并业主权益内;

⑻基本财务报表只反映历史成本计价,不进行物价水平调整;

⑼不提供通货膨胀影响的补充报表;

⑽折旧原则上不允许超过原值,但由于允许部分企业采用分类折旧率计提折旧,从而造成超龄使用的固定资产,实际上可能超提折旧。

⑾外币折算损益反映在当期收益内。

2、会计实务处理方法选择的特色

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选择某种具体的会计实务处理方法,似乎是会计人员个人的偶然因素决定的,会计人员的偏好不同,选择的具体方法也不同。所以,以全国之大,只要是允许的方法,几乎都有被选择的机会。但是,会计人员也是社会人,是社会的一分子,其所作出的会计选择不完全是个人偏好的结果,而是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根据调查,我国会计人员在会计处理具体方

南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法的选择上呈现出特殊的分布。

(1)允许在多种方法中选择的几个主要项目的首选方法为:

发出存货计价:加权平均法 折旧计算:直线法

长期债券溢(折)价摊销:直线法

坏帐准备提取:应收帐款余额比例法

所得税核算:应付税款法

损益结转:月结法

(2)行业特性与规模特性明显。行业特性表现在某种方法的适用性上,如零售商业企业,其库存商品计价几乎均采用售价记帐,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成本计算几乎都采用分批法等等。规模特性主要表现在某种方法的合理性与处理复杂性上,小型企业首选比较简单的方法,而大中型企业往往选择较合理的方法,这很可能是与我国不同规模企业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相关。

四、对中国会计特色的展望和预测

(一)、用发展的的眼光看待中国会计特色

坚持会计的中国特色必须强调以发展的眼光立足现在,放眼未来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无疑也是我们研究会计的中国特色问题的指导性文件。快速的发展必将导致快速的市场化和国际化,面对这样一种环境,要求我们在会计改革时要有前瞻性,以快速发展的思维来思考中国的会计问题,只有这样,理论才能指导实践而不至于拖实践的后腿。例如,政府在我国会计体系中扮演主要角色是目前的中国特色,但对这种角色在未来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中将起什么作用,起多大程度的作用,以及当这种角色变化时(如作用淡化了),是否还要坚持这种特色,需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

研究“会计的中国特色问题应该站在宏观而不是微观层次上进行审视,应从社会整体而不是从具体方法进行考察”(刘玉廷,2000),但仅此还远远不够。因为这样看到的只是截至目前的中国的会计特色(如政府行为的绝对影响),看不到哪怕是不远的将来的中国的会计特色(比如:市场行为影响的不断扩大,政府行为影响的不断缩小),这是不利于指导中国会计的发展的,也不是我们建立和

南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完善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初衷。因此,我们还必须用快速发展的眼光研究会计的中国特色问题,在进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今天更是如此。因为,“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面对国内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无疑也是我们研究会计的中国特色问题和其他会计问题的指导性文件。快速的发展必将导致快速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而这也意味着现值(公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计量在我国实施的大环境将很快具备。作为会计理论界,目前的任务就是以快速发展的甚至是跨越式的思维来思考中国的会计问题,既要总结过去和现在(这是必要的),更要看到将来。也就是说,快速发展还意味着研究的前瞻性,只有这样,理论才能指导实践而不至于拖实践的后腿。虽然前瞻性与先进性不是同一概念,但也并不是完全相互排斥的概念。只要我们研究的前瞻性是适应形势的快速发展需要的,是适应完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的,这样的前瞻性就可以同时也具备先进性。其次,我们也可以从微观层次上研究会计的中国特色,这至少可以成为一种研究会计的中国特色的方法。因为即使同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许多具体方法上也是千差万别的。否则,国际(别)会计的研究就少了“半壁江山”,“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也将名不副实。作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今后5到10年内,应该在注重中国实际的前提下,把发展作为主题,把会计准则体系的完善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作为根本出发点。

(二)、对中国会计特色的预测

我国会计国际化作为一种自觉行为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作为一种被动的行为是对外开放的压力,而且,国际压力下的会计变更是国际会计中的一种毋庸置疑的现象,这两者的区别实际上就是国际化还是被国际化的问题。在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不用回避国际压力,化国际压力为自觉的行动,但必要是也又理由顶住国际压力,力主会计国际化为我国经济改革的现实服务。因此,我国会计的国际化应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以有利

南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于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为基本原则,顺应历史潮流,光采博取,兼收并蓄。

会计国际化已成为一种历史潮流,是一种代表进步的趋势。在国际经济互相合作、互惠互利的发展过程中,过分强调会计的国家化,以至人为的阻碍国际化的进程,势必成为经济建设的消极力量。但从一个国家的内部分析,结论并不是如此简单,我国会计首先是为本国经济服务的然后才是际化的问题。如果会计失去了为本国经济服务这个起码的前提,即使是百分之百的国际化,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此,我国会计应该坚持为本国经济服务这个根本,在为本国经济服务这个框架内实现国际化。会计为本国经济服务是会计的生命线,我国新的会计制度理应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必要要求会计改革借鉴国际会计惯例,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特别是我国证券市场的兴起,吸取国外证券管理的成功经验无疑是有益的。

南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结束语

中国的会计特色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会计理论界的密切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对中国会计特色的不同认识,然后从会计环境的差异中寻找导致中国会计特色的根源,并对了中国会计特色的主要表现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其发展和未来也作出了预测。但由于资料方面的限制,留下了许多值得进一步推敲和探讨的 问题。另外,鉴于作者能力和时间的限制,文中的一些观点和主张可能是不成熟 和不完善的,恳请给予批评和指正。

通过上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中国会计之所以具有自己的特色是由中国会计的特殊环境决定的。特定的会计模式是建立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环境之上的,会计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会计模式的特殊性,任何超越特定会计环境的抽象的会计模式是不存在的。本文从中国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四个方面对中国会计环境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民主与集中的政治环境,改革和发展中的经济环境,逐步完善的法律环境和潜移默化的文化环境等,共同决定着现阶段中国会计的特色。研究“会计的中国特色问题应该站在宏观而不是微观层次上进行审视,应从社会整体而不是从具体方法进行考察”。因此本文认为我国会计特色主要表现在会计理论研究、宏观会计监管、会计实务处理三方面。目前,会计国际化已成为一种历史潮流,是一种代表进步的趋势。但从一国内部来看,我国会计首先是为本国经济服务的然后才是际化的问题。因此,我国会计应该坚持为本国经济服务这个根本,在为本国经济服务这个框架内实现国际化。

南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曲晓辉.中国特色的会计解读.会计研究,2000:4:36-40

2、冯淑萍等.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会计.会计研究,2000:2:2-8

3、郝振平.会计的国际透视.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4、葛家澍,刘峰.会计大典 会计理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5、李心合:中国会计学会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研讨会综述[J],会计研究,2001(1)。

6、陆德明、王鹏:论中国会计的特色[J],上海会计,2000(7)。

7、栾甫贵:关于中国会计特色的几点认识[J],财务与会计,2001(3)

8、葛家澍.当前财务会计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1996;1

推荐第2篇:自考本科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1

一、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2

(一)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停留在传统人事管理的层面 ................................................2

(二)国企员工综合素质不高且普遍缺乏创新精神....................................................2

(三)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3

(四)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3

(五)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脱节.........................................................................4

二、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述及对策分析........................................................4

(一)国有企业的定义及重要作用 ............................................................................4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及作用 ............................................................................5

(三)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分析..................................................................5

三、提高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6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6

(二)完善员工培训制度 ..........................................................................................7

(三)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7

(四)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体系 ............................................................................8

(五)积极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9

四、结语......................................................................................................................10 参考文献:..................................................................................................................10

国有企业人力资管理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正演变为人力资源的竞争。在新世纪进一步做好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完善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制度是搞活国有企业、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国有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现状 激励 绩效评价

一、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国有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在人力资源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人力资源管理的框架体系尚未完善,企业活力不足、效率低下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人才流失十分严重。我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停留在传统人事管理的层面

我国国有企业通过多年的改革,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国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实现了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和岗位的权责明确化,人事制度、薪酬福利制度、培训考核制度也相对完善。但企业管理者没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仍习惯于传统的人事管理,继续沿袭行政管理代替人力资源管理的套路,人力没有取得资源地位,更没有科学测量人力资源价值的标准,情大于法的现象仍很普遍,不能真正做到任人唯贤、人事相宜;论资排辈现象严重;在职位晋升上,不管是公开招聘还是内部选拔,任职条件中往往存在对资历的要求,这就使得年轻人望尘莫及,有能力的人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导致人才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继而人的潜力无法得到充分释放。仍然属于行政事务性工作的范畴,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的部门职能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说起来都是战略性,干起来全是事务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过于细化,几乎不涉及人力资源的发展规划、员工发展、组织变革等战略性管理工作。总之,人力资源部门定位太低,无法统筹管理整个公司的人力资源。

(二)国企员工综合素质不高且普遍缺乏创新精神

国有企业在育人方面的表现就是对新招进来的人员进行短暂的岗前培训,时间一般为一个月,而在以后的工作中,国有企业的员工只能靠自学、实践、请教别人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种育人方式,一是不能使在职人员全面掌握工作技能技巧,如果同事出于竞争需要而保守秘密,则新手业务水平的提高会更慢、更难;二是在职人员的自学成本太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摸索,增加自学的时间机会成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的创新力,而企业的创新力主要取决于员工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但是多数国有企业并没有认识到创新能力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的重要性,不重视员工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不重视员工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即使有些国有企业组织了培训,也往往收不

到实效,主要是目前针对员工的培训体制都有很多不足之处,表现在培训内容陈旧、形式单一,重视岗前培训、忽视员工职业发展培训,缺乏沟通技巧、团队精神等素质培训,这就直接导致了国企工人素质普遍不高,严重缺乏创新精神,无法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三)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当前大部分的国有企业的主要经营管理者都是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可以随时撤换,即使进行了公司制改造的国有企业,也仍然是上级指派,这就使得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思想意识上、在行为上只对上级负责。淡化了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表现为用人机制不灵活,选人用人过多考虑裙带关系,造成国有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相对缺乏,人才流失严重,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才的流失成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的重要表现之一。企业管理者没有从开发人的能力的角度来制定培养符合企业未来发展需要的有潜质的人才机制。特别近几年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价值观念多元化趋势的加快,人们的独立意识和自主观念增强,很多国有企业优秀人才流向民营企业、三资企业,或者选择自主创业。这种流失不仅造成了国有企业人才投入成本无法收回,而且增加了人才重置的成本,使国有企业负担加重,严重制约了国有企业其他各项改革的进行。

(四)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

1.培训机制不健全。人力资源需要不断进行投资,不断地进行培训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没有长远规划,对员工培训缺乏系统的计划和明确的目标,培训表现出应付性、随意性、临时性。其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训与需求相脱节;(2)员工上岗没有严格要求;(3)对培训者缺乏严格的考核;(4)不重视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5)忽视对员工综合素质的培训。

2.激励机制不健全。美国企业巨子艾柯卡说:“企业管理无非就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调动员工积极性正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主要功能。近年来国有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的作用,并尝试着进行激励机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对激励机制的认识和运用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主要包括:(1)认识片面,认为激励就是奖励;(2)激励机制不完善;(3) 3

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不足;(4)对企业员工的激励不足。

3.考核机制不健全。企业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和绩效水平高低与员工个人和团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努力程度直接相关,这就要对员工进行各种考核评估。而国有企业考核机制主要采取简单的标准格式来进行,没有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来设计和实施,根本起不到约束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考核机制没有全面渗透到企业工作的各个方面;(2)考核没有科学性;(3)对考核工作的组织与实施不够规范、严谨;(4)考核实施者不够科学。

(五)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脱节

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具有明确统一的思想、意识、精神、信仰和价值观。企业文化所蕴涵的管理哲学和企业核心价值形成的企业人格,对于企业的经营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有企业大都不善于营造企业文化,未能把企业文化纳入人力资源管理中,致使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动力、导向、凝聚力、融合力和约束力等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员工的个人价值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之中,而企业价值、经营理念则体现在企业文化中,这两者如何融合形成企业发展的合力、推动力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因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各部分与个人价值相关联,因此只有当个人价值转化为企业价值,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与企业文化形成合力,发挥更明显更直接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共同实现经营战略目标。

二、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述及对策分析

(一)国有企业的定义及重要作用

1.国有企业,是指国家直接出资或参股设立,由政府行使所有权,直接或间接进行管理和经营的一类企业。在中国传统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就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其所有权完全归国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国有企业开始实行改革,许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纷纷改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

2.我国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我国国有企业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奠定了物质基础。石油、石化、电力、煤炭、运输等行业的国有企业精心组织生产,严格履行合同,努力保障市场供应,为缓解煤电油的瓶颈制约做出了积极贡献。电信企业积极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电力企业保障电力供应并加快发展农电事业,在承担

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中,在国家调节宏观经济、制定经济政策方面,国有企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及作用

1.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一个组织对人力资源的获取、维护、激励、运用与发展的全部管理过程与活动。一般来说,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为组织达到既定的目标,协助组织完成发展规划,有效地运用人员的能力与技术专才,促使组织成员的工作士气高昂且激发潜能,满足组织成员的自我实现感与增加成员的工作成就感,协助企业负责人做出正确决策。

2.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2)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3)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

(三)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分析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充分有效地激活人力资源”。国有企业的人才流失现象既受国有企业自身因素的影响,也受企业的外部因素的影响。企业的外部因素是企业自身所不能控制的,因此,企业必须从自身出发去查找原因。留不住人才,人才流失严重,通常是人才缺乏适当激励的一种不良结果。具体归结起来,造成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内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力资源观念落后。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很多国有企业仅仅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为事务性的工作,如档案管理等,并没有将其提高到相应的战略高度;第二,大多数国有企业将人力仅仅视为被动的生产要素,而不是一种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第三,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将工资、福利等视为成本而不是投资;第四,领导者视企业利益高于一切,他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只有将企业利益与员工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2.用人机制不合理。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论资排辈”和“裙带”现象,一些有才能的人,特别是年轻的人才很少有发挥才能的机会。许多大学生在国有企业做着很一般的工作,不是他们的能力不够,而是没有他们发挥的舞台,这就严重 5

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

3.缺乏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机制缺乏合理性,主要表现在:目的不清、原则不明、方法不当,考核和评估标准较单一,不能对不同类型的人才采用不同的考核及奖惩办法等。这种考核制度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使人才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导致人才的浪费甚至流失。

4.分配制度不合理,且工资待遇偏低。国有企业的工资大部分由岗位工资、工龄工资、技能工资以及奖金组成,这种结构的弊端在于过多的考虑员工的资历、学历,而不是能力,缺乏灵活性,拉不开档次,体现不了干好干坏、水平高低的差别,平均主义色彩浓厚。而真正的人才,有相当一部分是进入企业时间不长的年轻人,由于严格的限制,他们的待遇往往很低,付出得不到合理的回报,这就直接导致了他们的离职。另外,相对于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这也迫使追求高报酬的国有企业人才流向非国有企业。

三、提高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1.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树立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潜能开发,讲求投入产出,进入决策过程”的现代人力资源开发意识,积极倡导面向国内外的人才市场引才借智,强调以人为本、因人择事,始终坚持把对人的开发放在第一位,努力促进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强调把开发员工的创造潜能作为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使每一个人潜在的巨大能量都能得到充分地释放,使每一个人的创造才能得到尽情的施展。逐步实现由传统的单一管理向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性转变,要善于运用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方法,研究员工的心理现象,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把握员工的心理规律。强调以人为中心,促进两个发展相统一,即既要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又要促进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2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经营战略上的职能作用。加大人力资源投资,注重培育“学习型组织”。以战略的眼光去看待在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方面的投入,健全职工教育培训组织,完善“培养、使用、待遇一体化”的新机制,加强员工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重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自身的知识体系。要想搞好人力资源管理,必须首先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为切入点进行改革,进而实现企业整个

组织机构的改革。按照人本管理的思想,人是企业的根本。因此必须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扩大和强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

(二)完善员工培训制度

创新传统的培训机制,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作为企业的基本力量,企业员工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劳动生产率、企业经济效益、产品质量和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力资源的投资能产生成倍的经济效益,因此组织对员工的系统培训是一项“双赢”战略。

1.树立培训就是投资未来的观念。企业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员工培训的重大意义,员工培训是一项投资而非成本,并且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投资,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

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培训体系。企业应根据长远发展的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把职工的教育培训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提升到公司战略发展的层面上来抓,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职工教育培训网络。企业要在激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获胜,一定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而员工的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

3.对员工进行技能开发,以提高其综合能力。技能开发是指通过系统的培养和训练,使受过一定基础教育的个人,掌握从事某种工作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实用知识、工作技能,以及一定的社会职业规范和准则,从而形成或增强参与社会劳动的资格和能力。它包括培养职业能力、提高职业能力和转换职业能力。在培训时,要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员工的实际需要和社会的需求出发,既着眼于现在,又着眼于未来。为提高骨干员工的知识水平, 还可有计划地安排员工以半脱产的方式参加各种培训班。同时鼓励员工自我进修,形成崇尚学习的良好风气。创造力开发是人力资源智力开发的高层次要求,通过创造力开发,可发掘每个人的创造潜能,不断推动企业的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

(三)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通过合理配置企业人力资源, 真正实现国企呼唤多年的“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人力资源管理新局面。企业要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灵活竞争机制,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自主权,竞争上岗,择优录取,按市场化的需要配备人员,使企业需要的人走进来,不需要的人淘汰出去,搞活企业, 7

提高生产效率。推行竞聘结合的用人办法,通过竞争上岗、公示制等形式, 把优秀人才选聘到合适岗位上。而对在岗职工则要全面考核,采取末位淘汰制、引咎辞职制等办法,形成动态的用人机制;建立健全合理的员工准入、使用、退出机制,推行从业人员职业化进程,并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用工期限和待遇,形成正常的流动机制,有效地促进人才流动,吸引高素质、高学历人才。对公司的老员工要妥善安置,充分发挥其从业经验和智慧的优势,赋予其咨询顾问或督察职位。

(四)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体系

建立一个多维高效的激励体系是振兴国企的必由之路。在激励过程中,要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1.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在国企内部可针对现行工资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可通过优化工资结构,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使分配拉开合理差距, 来稳定和吸引人才。如实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年薪制、股权制和期权制等薪酬制度。特别是股票期权制作为一种长期的激励方案,可有效地约束短期行为的发生。企业应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适合其要求的晋升道路,使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最佳的结合,员工才有动力为企业尽心尽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与组织结成长期合作、荣辱与共的伙伴关系。另外,还要突破条条框框的限制,敢于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人才。

2.坚持能级匹配原则。能级原理是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之一,指的是管理系统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成员的能级结构相适应,它突出强调了要把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做到量才适用、能级匹配,真正把人才的优势发挥出来。能级匹配可以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迫使员工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业绩,达到员工对岗位的满意度,开发员工的潜能,使企业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系统。

3.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建立绩效评估体系,科学考核工作成果绩效评估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技术性最强,同时也是最为棘手的工作。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一套全面客观科学的业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并实现考核和反馈的良性互动以实现企业和员工的沟通,不断推动员工为提高企业绩效而改进自身工作,企业为提高员工绩效提供资源和帮助。同时,考核结果也是职工晋升与配置,调薪与奖惩的重要依据。国有企业应针对自己在绩效评估方面的不足,结合 8

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详尽的考核标准、程序和方法,对员工进行全面考核, 并根据评估的结果落实奖惩。目前大多知名企业采用全方位绩效评估法:即评估人选择上司、同事、下属、自己和顾客,每个评估者站在自己的角度对被评估者进行评估。多方位评估,可以避免一方评估的主观武断,增强绩效评估的信度和效度。通过严格的绩效考核,可在国企内形成能者上庸者下,贡献大者多得,无绩效者受惩的良好竞争氛围。

4.加强沟通,感情留人。现代社会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注重用人的情感来控制人的行为。企业的领导如果只知一味的给钱给物,而忽视了尊重员工,不重视与员工的情感交流与沟通,不善于倾听员工的意见,就会使员工长期生活在一种受压抑的氛围中,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企业领导要善于与员工沟通,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做到感情留人。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中的一个重要体系就是激励体系。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所追求的管理效能,就在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的需要是多面、多层次的,但基本的是物质和精神的两个大的方面。国有企业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结合的原则:首先,加强物质激励。物质激励体现这企业对人的创造性劳动、对社会所作贡献的一种酬劳和补偿。企业要打破平均主义,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薪酬管理机制,并适当注重长期激励方式的研究和员工保障机制的建立;其次,加强精神激励。精神激励是企业对人才所作贡献的一种表彰和宣扬。企业通过各种形式的认定和宣传,使员工获得荣誉感、成就感和责任感,激励员工发挥榜样作用;第三,加强情感激励。情感激励就是以个人与个人或组织与个人之间的感情联系作为激励的手段,通过调节人的情绪系统,实现激励的目的,对于激发员工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五)积极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在一定时间内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定、独立的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了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风俗习惯等。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尤其是强文化,会强烈影响一个企业对员工的根本看法,并影响该企业的领导风格、领导方式、组织结构及其关系、企业控制职能的应用方式。而这些都是企业能否有效吸引住人才的主要影响因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但可以激发全体员工的热情,统一企业成员的意念和 9

欲望,齐心协力地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努力,而且是留住和吸引住人才的一个有效的手段。因此,国有企业要积极培育“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的氛围,创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此外,领导还要培育博大、健康、高尚的企业家人格力量,做到平易近人,抛弃优越思想,克服贪图虚荣、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心理,消除庸俗的嫉妒症等,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为团体示范出应共同遵守的最高道德规范。

四、结语

近年来,许多企业竞相将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到战略的高度,无论是在宏观上还是在微观上均予以高度重视。所以,人力资源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命”和兴衰。目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很大的弊端,只有通过不断的完善,国有企业才能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发挥其优势,使企业经济有长足发展,进而提升国家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谌新民.《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 2.王垒.《人力资源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1 3.郭洪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邓冬梅,姜农娟﹒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研究,2003:12 5.余来文.建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2006,4 6.梁维凯.当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难点与对策.经济师, 2002.12

致谢

非常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邱华妹老师在我的大学最后学校阶段——毕业论文阶段给自己的指导,从最初的定题,到资料收集,到写作、修改,到论文定稿,她给了我耐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为了指导我们的毕业论文,她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她的这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在此我向她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感谢所有任课老师和所有同学在这四年来给自己的指导和帮助,是他们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教会了我如何学习,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正是由于他们,我才能在各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在此向他们表示我由衷的谢意,并祝所有的老师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

最后,不能忘记的是一直培育我,在背后默默支持关心我的父母,有了他们的支持,让我有了更多去奋斗的动力,今后我会更加努力,愿他们会为我的成绩而感到骄傲。

*** 201*年*月*日

推荐第3篇:护理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推荐)

加强胸外科危重病人基础护理质量管理的探讨

【摘要】探讨加强危重病人基础护理质量管理的实践效果。通过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营造积极的护理文化氛围,严格质量监控等具体措施,使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得以落实,整体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有效地减少了护理并发症,对提高病人抢救成功率,促进康复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危重病人;基础护理;护理管理

基础护理是各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是评价医院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但目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基础护理到位率低,生活护理靠陪人完成的现象普遍存在,并且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及社会关注的问题[2]。胸外科病人手术时间长、创伤大、病情重、管道多,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如果护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很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1] 本科2007年7月~2009年5月从管理入手,狠抓危重病人基础护理质量,取得明显效果,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合格率从过去的90.5%上升至99.1%,病人满意度从过去的93.4%上升至现在的98.5%,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危重病人并发症,现介绍如下。

1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 1.1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我们有计划地组织护士学习护理服务礼仪、护理服务规范、护士素质修养、护士职业道德等,从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入手,使护士认识到工作中没有贵贱之分,只要对病人治疗有利,我们就应尽职尽责去做,不论工作闲忙,不论有无领导的监督检查,也不论白天和晚上,对病人都要尽心尽责,对工作都要负责任。 1.2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

教育护士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用爱心去呵护每一个遭受疾病折磨的病人。以前病人的大部分基础护理工作依赖家属完成,现在所有的基础护理工作全部由护士完成,这种工作模式的改变带来了思想观念的转变[3]。同时要坚持以“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教育和提醒护士,在工作中自觉地去关心病人,帮助照顾病人,不怕脏、不怕累地去落实各项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在为病人执行各项基础护理的过程中,通过他们用心、用情的服务和精湛的技术为病人提供了舒适的感受,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1.3营造积极的护理文化

实行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营造和谐的护理环境、和谐的护患关系,倡导“团结协作”、“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等。护士在这种氛围指导下,积极愉快地工作,处处替病人着想,努力完成各项工作,基础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我们通过加强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管理,满足了病人的生理需求,减轻了病人家属的负担,受到了病人家属及社会的高度评价,树立了科室及医院的良好服务形象。

2提高对基础护理重要性的认识 2.1掌握基础护理的目的

意义我们要让护士特别是新护士认识到,基础护理不仅仅是让病人清洁、舒适,更重要的是减少危重病人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康复。如口腔护理,可以减少口腔黏膜感染,控制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翻身、拍背可预防卧床病人坠积性肺炎发生;留置尿管病人的会阴护理可减少尿路感染;做好胃管护理可减少食道吻合口瘘的发生,做好水封瓶护理可减少胸腔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肢体活动可减少危重病人因卧床并发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各项功能锻炼可促进病人各种功能的恢复等。我们有计划地进行基础护理知识讲课,基础护理知识提问,如每天早上晨会后提问、每月护士会议上提问及每月护理查房时提问。并用过去出现并发症的病例警示护士,时刻都要重视危重病人基础护理质量。 2.2不断总结成功经验

接受不足的教训我们坚持科内“每月二大查,每天四小查”,每月“二大查”是科内一级质控员和护士长一起对所有危重病人基础护理每月不定时检查2次,每天“四小查”是护士长早上、中午、下午分别检查夜班、上午、中午、下午当班护士对危重病人基础护理执行情况,及时指出存在的向题,及时整改。通过查房提高护士的认识,找出基础护理薄弱环节,在每月护士会议上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通过总结和对危重病人进行查房讨论不断提高对危重病人基础护理质量。 2.3落实基础护理 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基础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加强基础护理,可以协调、融洽护患关系,密切观察病情,了解病人需求,每天晨会后安排并落实当天的护理工作,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并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3加强危重病人基础护理质量监控 3.1基础护理量化管理

口腔护理、擦浴、洗头有硬性指标(如见习护士每月要完成洗头、擦浴各5次,特殊口腔护理20次以上,2~5年的护士每月要完成洗头、擦浴各1次,特殊口腔护理5次以上等),常见的护理操作常规化、制度化(如雾化吸入治疗后,常规叩背治疗以达到有效咳嗽排痰,食道疾病术后胃管护理常规每3小时抽吸胃管1次,胸部引流管护理每15~30min挤压1次,尿管留置常规早晚用碘伏消毒尿道口1次等)。使基础护理项目由“软指标”变为“硬指标”,必须落实并签名。基础护理落实后签名,每天统计工作量。对连续基础护理做得少、做得差的护士,帮助分析原因,要求尽快改正。对基础护理做得多、做得好的护士给予表扬和奖励。

3.2重视每天早上的床头交接班工作早上床头交接班

护士长及在班护士全部参加,对每个危重病人进行仔细的询问、检查、监督及指导,让每一个护士对危重病人的护理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检查了夜班的基础护理质量。因夜班是基础护理的一个薄弱的时间段,没人监督,加上护士疲倦,往往做得不到位,通过早交班的检查、监督,可促进晨、晚间的基础护理落实。 3.3在制定基础护理量化指标的同时

科室也制定了相应的基础护理日和护理时[4],如本科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规定:周

一、四下午是基础护理日,这两天下午护理员及分管护士给病人洗头、擦浴、剪指甲等,有时护士长根据病人病情及各护士工作量进行合理分工。每天的基础护理时间:6:30~7:30(晨间护理)、19:30~20:30(晚间护理),这些时间段有专门的护士在做基础护理,在这段时间里除抢救外,必须做基础护理,这样确保了基础护理的落实。新入院的危重病人,入院当天根据病人的病情进行相应的基础护理,护士长检查基础护理落实的情况,与质控挂钩,这样既落实了基础护理,防止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完成了基础护理的量化指标。 此外,病房护士长每日进行4次危重病人查房,科内一级质控员每月不定时检查危重病人基础护理落实情况2次,护士长每日四查为:早交班时1次,上午下班前1次,下午上班后、下班前各1次。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指导护士如何做好基础护理。对于常见的共性问题,在全科护士交班会上强调,以保证危重病人的观察护理到位。本科还实行了平衡记分卡护理综合绩效管理,满分100分,服务流程和岗位量化指标占40分。每个缺陷分值化,查到不足或受到病人批评扣分,护理部及大科检查后,受到表扬或得到病人表扬的加分。每月在护士会议上进行反馈及总结,以做到取长补短,并统计每个护士的得分,与奖金和每年评优挂钩,切实做到奖勤罚懒。

总之,通过对胸外科危重病人基础护理质量管理的实践,提高了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质量与整体护理质量,提升了医院的服务形象,有利于护理人员把握护理专业的本质及精髓,促进学科的发展。同时,减少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患者的康复,提高危重患者救治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都至关重要[5]。

推荐第4篇:自考本科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自考本科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1

一、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2

(一)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停留在传统人事管理的层面 2

(二)国企员工综合素质不高且普遍缺乏创新精神 2

(三)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3

(四)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 3

(五)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脱节 4

二、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述及对策分析 4

(一)国有企业的定义及重要作用 4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及作用 5

(三)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分析 5

三、提高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 6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6

(二)完善员工培训制度 7

(三)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7

(四)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体系 8

(五)积极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9

四、结语 10 参考文献: 10 国有企业人力资管理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正演变为人力资源的竞争。在新世纪进一步做好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完善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制度是搞活国有企业、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国有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现状 激励 绩效评价

一、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国有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在人力资源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人力资源管理的框架体系尚未完善,企业活力不足、效率低下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人才流失十分严重。我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停留在传统人事管理的层面

我国国有企业通过多年的改革,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国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实现了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和岗位的权责明确化,人事制度、薪酬福利制度、培训考核制度也相对完善。但企业管理者没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仍习惯于传统的人事管理,继续沿袭行政管理代替人力资源管理的套路,人力没有取得资源地位,更没有科学测量人力资源价值的标准,情大于法的现象仍很普遍,不能真正做到任人唯贤、人事相宜;论资排辈现象严重;在职位晋升上,不管是公开招聘还是内部选拔,任职条件中往往存在对资历的要求,这就使得年轻人望尘莫及,有能力的人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导致人才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继而人的潜力无法得到充分释放。仍然属于行政事务性工作的范畴,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的部门职能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说起来都是战略性,干起来全是事务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过于细化,几乎不涉及人力资源的发展规划、员工发展、组织变革等战略性管理工作。总之,人力资源部门定位太低,无法统筹管理整个公司的人力资源。

(二)国企员工综合素质不高且普遍缺乏创新精神 国有企业在育人方面的表现就是对新招进来的人员进行短暂的岗前培训,时间一般为一个月,而在以后的工作中,国有企业的员工只能靠自学、实践、请教别人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种育人方式,一是不能使在职人员全面掌握工作技能技巧,如果同事出于竞争需要而保守秘密,则新手业务水平的提高会更慢、更难;二是在职人员的自学成本太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摸索,增加自学的时间机会成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的创新力,而企业的创新力主要取决于员工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但是多数国有企业并没有认识到创新能力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的重要性,不重视员工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不重视员工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即使有些国有企业组织了培训,也往往收不到实效,主要是目前针对员工的培训体制都有很多不足之处,表现在培训内容陈旧、形式单一,重视岗前培训、忽视员工职业发展培训,缺乏沟通技巧、团队精神等素质培训,这就直接导致了国企工人素质普遍不高,严重缺乏创新精神,无法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三)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当前大部分的国有企业的主要经营管理者都是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可以随时撤换,即使进行了公司制改造的国有企业,也仍然是上级指派,这就使得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思想意识上、在行为上只对上级负责。淡化了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表现为用人机制不灵活,选人用人过多考虑裙带关系,造成国有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相对缺乏,人才流失严重,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才的流失成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的重要表现之一。企业管理者没有从开发人的能力的角度来制定培养符合企业未来发展需要的有潜质的人才机制。特别近几年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价值观念多元化趋势的加快,人们的独立意识和自主观念增强,很多国有企业优秀人才流向民营企业、三资企业,或者选择自主创业。这种流失不仅造成了国有企业人才投入成本无法收回,而且增加了人才重置的成本,使国有企业负担加重,严重制约了国有企业其他各项改革的进行。

(四)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

1.培训机制不健全。人力资源需要不断进行投资,不断地进行培训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没有长远规划,对员工培训缺乏系统的计划和明确的目标,培训表现出应付性、随意性、临时性。其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训与需求相脱节;(2)员工上岗没有严格要求;(3)对培训者缺乏严格的考核;(4)不重视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5)忽视对员工综合素质的培训。

2.激励机制不健全。美国企业巨子艾柯卡说:\"企业管理无非就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调动员工积极性正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主要功能。近年来国有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的作用,并尝试着进行激励机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对激励机制的认识和运用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主要包括:(1)认识片面,认为激励就是奖励;(2)激励机制不完善;(3)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不足;(4)对企业员工的激励不足。

3.考核机制不健全。企业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和绩效水平高低与员工个人和团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努力程度直接相关,这就要对员工进行各种考核评估。而国有企业考核机制主要采取简单的标准格式来进行,没有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来设计和实施,根本起不到约束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考核机制没有全面渗透到企业工作的各个方面;(2)考核没有科学性;(3)对考核工作的组织与实施不够规范、严谨;(4)考核实施者不够科学。

(五)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脱节

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具有明确统一的思想、意识、精神、信仰和价值观。企业文化所蕴涵的管理哲学和企业核心价值形成的企业人格,对于企业的经营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有企业大都不善于营造企业文化,未能把企业文化纳入人力资源管理中,致使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动力、导向、凝聚力、融合力和约束力等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员工的个人价值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之中,而企业价值、经营理念则体现在企业文化中,这两者如何融合形成企业发展的合力、推动力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因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各部分与个人价值相关联,因此只有当个人价值转化为企业价值,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与企业文化形成合力,发挥更明显更直接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共同实现经营战略目标。

二、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述及对策分析

(一)国有企业的定义及重要作用

1.国有企业,是指国家直接出资或参股设立,由政府行使所有权,直接或间接进行管理和经营的一类企业。在中国传统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就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其所有权完全归国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国有企业开始实行改革,许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纷纷改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

2.我国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我国国有企业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奠定了物质基础。石油、石化、电力、煤炭、运输等行业的国有企业精心组织生产,严格履行合同,努力保障市场供应,为缓解煤电油的瓶颈制约做出了积极贡献。电信企业积极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电力企业保障电力供应并加快发展农电事业,在承担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中,在国家调节宏观经济、制定经济政策方面,国有企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及作用

1.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一个组织对人力资源的获取、维护、激励、运用与发展的全部管理过程与活动。一般来说,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为组织达到既定的目标,协助组织完成发展规划,有效地运用人员的能力与技术专才,促使组织成员的工作士气高昂且激发潜能,满足组织成员的自我实现感与增加成员的工作成就感,协助企业负责人做出正确决策。

2.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2)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3)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

(三)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分析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充分有效地激活人力资源\"。国有企业的人才流失现象既受国有企业自身因素的影响,也受企业的外部因素的影响。企业的外部因素是企业自身所不能控制的,因此,企业必须从自身出发去查找原因。留不住人才,人才流失严重,通常是人才缺乏适当激励的一种不良结果。具体归结起来,造成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内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力资源观念落后。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很多国有企业仅仅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为事务性的工作,如档案管理等,并没有将其提高到相应的战略高度;第二,大多数国有企业将人力仅仅视为被动的生产要素,而不是一种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第三,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将工资、福利等视为成本而不是投资;第四,领导者视企业利益高于一切,他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只有将企业利益与员工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2.用人机制不合理。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论资排辈\"和\"裙带\"现象,一些有才能的人,特别是年轻的人才很少有发挥才能的机会。许多大学生在国有企业做着很一般的工作,不是他们的能力不够,而是没有他们发挥的舞台,这就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

3.缺乏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机制缺乏合理性,主要表现在:目的不清、原则不明、方法不当,考核和评估标准较单一,不能对不同类型的人才采用不同的考核及奖惩办法等。这种考核制度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使人才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导致人才的浪费甚至流失。

4.分配制度不合理,且工资待遇偏低。国有企业的工资大部分由岗位工资、工龄工资、技能工资以及奖金组成,这种结构的弊端在于过多的考虑员工的资历、学历,而不是能力,缺乏灵活性,拉不开档次,体现不了干好干坏、水平高低的差别,平均主义色彩浓厚。

推荐第5篇:自考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

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规范与技巧

一、关于论文结构与格式要求

1、论文的构成

论文一定要分成若干部分,各部分又可分成若干小点来写, 一篇完整的毕业文章,至少包括以下三大块: 绪论或引言:此部分从一般现象入手,以切入论文主题;此部分内容可以不带数字标号,仅需要一个自然段落即可。 论文主体:论文主体一般应该分为若干大点(即文章的若干一级标题),各点的内容依次是对所写主题的现象展开、问题归结、原因分析,对策思考等。每大点用带数字标号的标题标示该部分的主要内容或观点,每大点之下又可分为若干小点,这样就形成文章的各个部分与层次。论文各大点内容之间必须具有逻辑性:可以是发散型的并列关系,也可以是因果关系或时间顺序关系。

论文结论或结束语:可以是对全文内容观点的简要概括,也是对所议主题事项之未来的展望,一个自然段落即可。段落前不用加数字编号。

2、论文的框架层次编号统一如下列格式:

论文标题:********(标题必须是比正文文字大几号的黑体字)

引言(一段话即可)

一、*************(论文的第一级层次:用中文数字表示)

1、************(第一个层次之下的第二层次: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1)************(第二个次之下的第三层次,用带括号的阿拉伯数字或中文第一第二第三)

(2)************ (同上(1))

(3)************ (同上(1))

2、************(同上1)

3、************(同上1)

4、************(同上1)

二、************* (同上一)

1、

2、

3、

4、

三、**************

1、

2、

3、

4、

四、**************

1、

2、

3、

4、

…………………………(如有四个以上的部分,依此类推)

结束语(或结论)

另:每段首必须空两格。

二、关于论文内容与观点的形成

1、内容和观点须全面,正确。为此要多多上网查阅他人的相关文章、书籍等参考资料,不可以一家之言代表整体。(同一个问题至少要查阅资料五篇以上)。

2、可以借鉴和参考别人的观点,但必须结合自己的理解,并重新组织文字,不可以整篇或整段抄袭。

3、对于所借鉴的他人观点或数据,必须要考证其时效性,即这些观点和数据是什么时候的,在今天是否已经过时。对于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问题或领域,就不能沿用太老旧的数据和观点(几年前),而必须要了解和采用最新最近(近两年)的变化。

4、全文必须在7000字以上。

5、凡文中有引用数据或他人原文观点,必须做注释,表明该数据或观点的来源(何人、何年、何文、何页)。可以采用脚注的方式。注释的数字要放在被注释文字整句的句号后的右上角,即注释到具体引用处,不能整节或标题后作注释。

注释方法如下:

(1)论文中的注释用脚注①标序,第二页的脚注另以①标序,设置方法为:打开word文档-点开“插入”中的引用-脚注与尾注-点“脚注”-在“编号格式”栏点设置①,在“编号方式”栏点“每页重新编号”-点所弹开框的“插入”。

(2)脚注的写作的顺序应规范为:作者,论文或书,出处(杂志、出版社),时间,页码(指书中的页码,论文页码不写)。参见下文中的举例。

三、关于内容提要与关键词

1、内容提要是对论文主体内容和观点的概括性介绍,不可太简便,一般应在500字以上,500-800字左右为好。

2、关键词:关键词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是对论文中所涉及的主要事项或概念的陈列,请附在内容提要之后。

3、内容提要与关键词共占一页,置于论文封面之后的第二页位置。

四、论文末尾的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包括:文章、书籍、内部刊物和报告、政府文件等。

2、参考文献必须在六篇以上,其中至少二至三篇最近两年以内的文献(即2012年至少一篇,2013-2014年至少一篇)。

3、参考文献按:作者名、文章(书)名、刊物名(出版社名)、年月(期) 排序,如果文章来自于网络,则必须标明其网址链接。

4、凡在注释中出现过的文献,也必须列明在参考文献中。

5、中文文献在前,外文文献在后,并以第一作者的姓氏的汉语字母及外文字母为序。外文书名及期刊名请用斜体。

6、如果引用文章为电子文献,请注明作者、标题、网站名及日期。

7、举例:

(1) 专著类 :

陈衡:科学研究的方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259页。

[美]阿米尔:费玛最后定理[M],林瑞云[译],台北:时代出版公司,1989年,第71页。

(2)论文集文章:

孙狄:电脑会超过人脑吗[A],清水岩(主编),干预未来[C],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3页。

(3)期刊文章:

张恺之:文化研究与文化诉至教育[J],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第4期。

(4)报纸文章:

邓小秋:沈从文的剧作[N],大公报,2004年4月13日

(5)网络文章:

作者,文章标题,中文网名,网页详细地址,更新时间。 如: 张东:2008年财政收入增速仍有望保持20%以上,新浪网,http://.cn, 2008年02月05日。

五、初稿写完后如何自我修改整理论文

1、目录标题修改办法:

(1) 判断第一级层次(相当于章)的各标题内容加起来是否等于论文题目。同理,每章中(即任意一个一级层次之下)的所有第二级层次(相当于节)标题的内容加起来是否等于该章标题。依此往下推至各层次。 如能相等,则框架即为可行,凡有不相等处,即需要修正,凡下级层次内容之和大于上级标题,则须修正上级标题至更大范围,或者移除下级中的某些点,凡下级层次内容之和小于上级标题,则修正上级标题至较小范围,或者拓展下级层次的内容。

(2)凡属于不同层次,但却标题相同,就不对,就需要修正之。如:上一级标题与下一级标题相同的,不对;凡是下一级标题的和大于上一级标题的,也不对,须修正。

(2)标题应该精炼,用一句概括,不要两句甚至三句以上。

2、内容修改办法:

(1) 全文各章(即第一级层次)是否围绕题目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

(2)各段内容是否紧扣各级标题,将与标题不相关的内容删除。

(3)通读时文气是顺的,不要几句话在一句中说,不要一句中(句号前)变换主语。

(4)两级标题之间要有过渡性的话

3、注释、参考文献修改办法:

(1)全文的写法必须一致

(2)凡是引用必须注释,用每页重新编码的脚注,书与学位论文需标页码,其余不用,网络文献需标文献更新时间或作者阅读时间

(3)参考文献的列举必须分类。

(4)尽可能不要大段引用粘贴,多用自己的话说

4、重点修改的部分:绪论、摘要、目录、小结,必须句句斟酌,保证通顺、无错别字。

推荐第6篇:辽宁自考本科毕业论文要求

关于自考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由于广大自考本科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不甚熟悉,因此在论文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常常出现不合规范而几次返工的情况,为了便于考生顺利完成论文写作,现提出以下基本要求,请广大考生认真阅读、领会并按此要求完成毕业论文。

一、论文的形式要求:

1、论文必须用方格稿纸;字数5000一8000字。

2、论文的格式顺序为:

①论文题目;②姓名;③工作单位,邮编;④摘要(l00字左右);⑤关键词;⑥论文正文;⑦注释(即在正文中对引征他人或文献中的言论或资料后面一格加①、②„„并在正文结束后,分别列出①、②之类的出处,如作者、书名(篇名)、出版社以及页码);⑧参考书目(即考生在写作过程中阅读参考的著作);⑨完稿时间。

3、鉴于自考生的实际情况,目前暂不要求论文“摘要”部分的英语译文。

4、论文在我院教师指导下修改、完成后,须上交作者本文手抄稿一份,外加两份手抄稿复印件,共计三份。以便本院核查自考生的书写水平。故不允许三份论文都是电脑打印而无亲笔手抄稿。

5、抄写论文必须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标点符号要占格使用;逗号、句号、“,!”惊叹号、一问号不得写在行首,应写在上一行格外。对字迹潦草不清者,酌情扣分。

二、毕业论文的内容要求:

1、考生要从本人较熟悉的领域内选题,要求独立思考,要求有个人的某些独立见解;不得抄袭、拼凑,更不许借用各类现成的文章或请他人代写。一经发现,取消其答辩资格。

2、论文选题不宜偏大偏空,应力求“小题大作”,防止“大题小作”;对于那些已被业内人士研究得极深极透的作家、作品,对于已很难形成自考生独立见解的论题,一般应考虑回避,如屈原、刘勰、司马相如、“三曹”、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曹雪芹、鲁迅、茅盾、曹禺、老舍、张爱玲、金庸及其作品。写自考毕业论文应着重选择考生本人能够驾驭的、能有所拓展与发挥的论题。

3、论文内容必须层次分明,有逻辑性,充实完整。首先,全篇文章只有一个题目,正文则“一气呵成”,没有

一、

二、三之类的明确归纳出小标题(分论点)的属于不合格论文。因为凡作为毕业论文,其论题最起码要包含三个(或三个以上)理论构成面,而且这三方面理论观点之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这才能较完整地论述清楚理应有较丰富内涵的论文题目。而且这三方面论述内容,还应不包括“某某(作者)的简介和创作背景(或创作道路)”这类不应列为分论点的小标题。

4、毕业论文的写作,应有一个资料查阅和积累的过程,对所占有的资料要消化并合理使用。因此,对论文内容,本院要求有对经典性论述的引征,并通过“注释”部分予以体现,以使论文有一定的学术研究特征。

另外,欲参加自考毕业论文的考生,必须提供指导教师以有效的联系方式,一旦联系电话有变,须及时告知,否则,可能影响顺利完成学业。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撰写要求请您咨询本人的指导教师。

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2007年l月22日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论文题目

(本科自学考试)

1、鲁迅小说《狂人日记》的艺术成就。

2、鲁迅小说《阿Q正传》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3、鲁迅的《呐喊》、《仿徨》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思考

4、郁达夫小说《沉沦》与“零余者”形象塑造。

5、郭沫若诗歌《女神》的浪漫主义气质。

6、胡适《尝试集》对初期白话诗的历史意义。

7、徐志摩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

8、闻一多“爱国诗歌”的精神意蕴。

9、周作人闲适趣味的散文。

10、朱自清散文与文体之美。

11、冰心与“冰心体”散文。

12、茅盾的《子夜》与社会剖析派小说。

13、《骆驼祥子》中祥子形象分析及其悲剧产生的原

14、老舍的《四世同堂》与北平市民社会的表现。巧、巴金小说《家》与《寒夜》比较。

16、沈从文的《边城》及其缃西世界。

17、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曹七巧形象分析。

18、苏青小说《结婚十年》与女性主义文学。

19、张爱玲与苏青小说的比较研究。20、“一代才女”林徽因的形象与美感。

21、《呼兰河传》及萧红的小说艺术。

22、萧军的小说创作与东北作家群。

23、梅娘与他的小说创作成就。

24、张恨水小说《啼笑因缘》的雅俗融合。

25、重释鲁迅小说《故事新编》的创作艺术。

26、《野草》解读。

27、读废名的小说《桥》。

28、萧乾小说与京派文学。

29、戴望舒现代主义诗歌的理论与艺术。

30、以《雷雨》为例,谈曹禺戏剧的艺术成就。

31、《上海屋檐下》与夏衍戏剧艺术的成就

32、施蛰存小说与心理分析的叙事艺术。

34、艾青诗歌的形象与主题。

35、丁玲小说的独特价值与贡献。

36、孙犁小说与荷花淀派的美学风格。

37、《财主的儿女们》与路翎小说的美感。

38、钱钟书的《围城》与围城意识。

39、《小二黑结婚》与解放区农民形象。40、赵树理小说与民间文学艺术。

41、闻捷诗歌创作的“牧歌”情调。

42、贺敬之诗歌创作特点。

43、郭小川对诗歌形式的探索。

44、老舍《茶馆》的结构特点

45、《关汉卿》中关汉卿的“铜豌豆”性格特征。

46、杨朔散文的艺术风格特色。

47、秦牧散文的“形散”与“神聚”特点。

48、新时期茹志娟小说创作风格的转变。

49、刘绍棠北京运河滩文学的创作特点。50、分析《青春之歌》中林道静性格的成长历程。

51、论刘心武小说的京味特征。

52、论王蒙“东方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53、高晓声笔下陈奂生的性格特征。

54、张洁小说女性形象论。

55、汪曾棋小说地域文化特色。

56、冯骥才的《三寸金莲》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57、张贤亮“唯物论者启示录”系列小说中的女性形

58、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地域特色。

59、王安忆《长恨歌》中王琦瑶形象分析。60、张承志笔下的“硬汉”形象分析。

61、莫言的“红高粱”系列小说的叙事特点。6

2、铁凝《玫瑰门》中的司猗纹悲剧性格分析。6

3、论余华的小说对“死亡”的叙述。6

4、艾青《归来的歌》的创作特点。

65、“朦胧诗”代表作家舒婷诗歌创作论。6

6、池莉“新写实”小说的创作特点。

67、林白(陈染)小说的女性意识及其表现。6

8、毕淑敏《预约死亡》等小说的生命意识。6

9、三毛散文创作特点。

70、金庸小说“侠义”主题分析。

1.中国现代文学中女性小说的话语特点 2.解毒沈从文作品牛的“人生形式” 3.沈从文小说《丈夫》中人性的复苏 4.网络文学的利与弊 5.沈从文与叶紫的比较 6.关于残雪的“实验文学”

7.浅析刘振云的《一腔废话》的叙述形式8.王安忆笔下的普通人 8.三毛的精神世界

9.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的无奈结局 10.试论汪曾棋小说的唯美品格 11.论余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12.沈从文作品的地域特色 13.朦胧诗兴起的社会思想根源

14.解读张爱玲的生活经历与其小说主题的关系16.试论近年来军旅文学再兴的原因 15.对王朔创作思想变迁的评析

16.论残雪小说的精神内涵

17.文学与影视联姻的得失(影响对文本提携还是伤害20.王安忆情爱小说的悲剧意识 18.应用文写作要素的功能分析 19.“申论”写作形式的解析 20.论叙事中的“故事” 21.中国文体的现代应用 22.作品主题表达的文体模式 23.论文章结构形式 24.论写作中的表达功能 25.论文学语言的时代性

1、从《诗经》中的婚恋诗看周代女性的地位

2、论《诗经》中战争诗描写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论《诗经》中“弃夕”诗

4、《诗经》爱情诗中女性形象研究

5、《诗经》中的怨刺诗研究

6、《诗经》四言体对后世影响研究

7、从《逍遥游》看庄子自由观

8、从《逍遥游》看庄子之“游”

9、论《论语》中的孔子形象

10、“思无邪”解析

11、论《离骚》中‘求女’意象

12、论“发愤著书说”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3、从《项羽本纪》看《史记》的写人艺术

14、论《史记》中的“天人感应”观念

15、论《史记》中的谋士形象

16、论《史记》人物形象塑造的悲剧性

17、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论汉乐府诗的思想性及

18、汉乐府诗与《古诗十九首》艺术特征的异同辨

19、论《古诗十九首》对《诗经》的接受 20、《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分析

21、高启诗歌特色论。

22、由《卖柑者言》看刘伯温的讽刺小品文特点。

23、传奇《浣纱记》试论。

24、《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论。

25、试论汤显祖“I晦川四梦”。

26、《西游记》的讽刺特色。

27、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对比。

28、《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

29、《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形象。30、《三国演义》中的刘备。

31、《三国演义》中的周瑜。

32、《三国演义》中的孙权。

33、《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

34、《水浒传》中的宋江形象。

35、宋江和李逵。

36、从“武松打虎”分析这一人物形象。

37、《红楼梦》中诗词的作用。

38、黛玉与宝钗形象分析。

39、范进和周进这一组形象分析。

40、从范进中举分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41、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异类”形象试析

42、蒲松龄的身世与《聊斋志异》创作的关系论

43、蒲松龄笔下的狐狸精

44、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甄宝玉

45、红楼梦中的丫鬟们。

46、《西游记》中的唐僧。

47、历史上的曹操与((演义》中的曹操。

48、历史上的关羽与《三国演义》中的关羽。

49、《三国演义》“七实三虚”论。50、《三国演义》中的女性。

51、《西游记》中的女妖

52、《西游记》中的妖精们

53、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54、李商隐的身世与诗歌创作

55、辛弃疾的“闲适”词

56、陆游的婚姻与诗歌创作

57、曹操的游仙诗论

58、关汉卿笔下的历史剧

59、关汉卿笔下的喜剧

60、《西厢记》与《牡丹亭》 6

1、元杂剧中的男女风情戏 6

2、元杂剧中的公案剧

63、从《窦娥冤》看关汉卿的悲剧创作 6

4、元杂剧衰落的原因

65、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情痴形象 6

6、《琵琶记》中的赵五娘形象。6

7、《琵琶记》中的蔡伯喈。6

8、《西厢记》中的张生 6

9、《西厢记》中的红娘

70、从董解元《西厢记》到王实甫《西厢记》的演进

71、从元稹的《莺莺传》到王实甫《西厢记》 7

2、元杂剧((汉宫秋》中的昭君形象 7

3、《汉宫秋》中的汉元帝与王昭君形象。7

4、《桃花扇》的历史反思。

自考本科生现代汉语毕业论文题目

1.论表比较的“没有”字句 2.论表比较的“一样”字句 3.论表比较的“有”字句 4.试析“V+到+X”结构 5.论语义组合 6.位移动词研究 7.情感形容词研究 8.形容词动态化研究 9.汉语构词法研究

10.现代汉语词汇的组织结构研究

1.定中结构中多重定语的语序问题 2.定语修饰中心语时”的”的隐现问题 3.状中结构中多重状语的语序问题 4.状语修饰中心语时”地”的隐现问题 5.届U词修饰名词现象探析 6.网络语言研究

7.社会最新流行语研究

8.短语成句所应具备的若干语法条件 9.“们”字作词缀和助词时的不同用法 10.汉语句法分析方法的擅变研究综述

语法同修辞的关系

1、语音与修辞的关系

2、语汇与修辞的关系

3、对偶的类型及意义

4、比喻的类型及意义

5、网络语言与修辞

6、新词汇的产生与发展

7、分析论述某部作品的修辞特色

8、诗歌的格律研究

9、网络语言与社会方言

1、希腊神话研究。

2、《神曲》研究。

3、《堂·吉诃德》研究。

4、《十日谈》研究。

5、莎士比亚研究(《哈姆莱特》除外)。

6、莫里哀喜剧研究。

7、拜伦浪漫主义诗歌研究。

8、雨果浪漫主义小说研究(《巴黎圣母院》除外)。

9、歌德小说研究。

10、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研究(《高老头》除外、“拉斯蒂涅与于连形象比较”除外)

11、福楼拜小说《包法利夫人》(又名《爱玛》))研究。

12、狄更斯长篇小说研究。

13、不许研究《简·爱》

推荐第7篇:人力资源管理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1.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

2.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收益比较分析

3.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开发

4.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5.企业员工的绩效评估与员工激励

6.企业薪酬制度研究(案例研究)

7.企业员工绩效评估研究(案例研究)

8.企业员工晋升研究(案例研究)

9.企业员工培训研究(案例研究)

10.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演进 11.公务员管理研究

12.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比较

13.中外人力资源管理比较

14.我国劳动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15.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分析

16.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状况调查分析

17.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比较(选三至五个有代表性的案例)

18.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思想之演变

19.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20.中小科技企业考核制度探索

21.企业薪酬制度的创新研究

22.科技型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23.金融业(银行、证券、保险)人力资源开发

24.加入WTO对中国金融业人才的影响

25.我国高科技企业经理人员的报酬分析

26.期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27.我国境内的跨国企业的人员配备原则、招聘方法、薪酬标准

28.根据案例评定企业内部的因人设岗与因岗配人

29.试设计企业营销人员的培训方案(以保险业或其它行业)

30.企业文化与企业成功的关系问题

31.企业员工考核与企业管理绩效的关系

3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案例分析

33.企业的团队建设问题

34.完善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制度

35.健全国家公务员的监督制度

36.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用人机制

37.建立有效的现代企业激励机制

38.现代工资理论与企业薪酬体系设计

39.工作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案例)

40.职业声望研究理论与实践

41.职业指导与职业设计

42.对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探讨

43.对现阶段我国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处理问题的研究

44.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的调整问题研究

45.加入WTO与我国劳动关系的变化研究

46.剖析案例,研究我国企业(全民、集体、私营、三资)内部的劳资关系状况及其处理

47.中国企业劳资纠纷现状及管理对策

48.中国企业职工社会保障机制完善途径研究

49.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员工激励机制与中国存在的问题

50.中国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与劳动关系的调整

51.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 52.企业知识创新与人力资本激励机制

53.中国人力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54.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55.变革中的劳动就业环境

56.人际关系的沟通技巧 57.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运用

58.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59.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60.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研究

61.中国人口流动与控制问题研究

62.我国收入分配问题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63.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64.论当代员工教育和培训的特点

65.国外企业的岗位评价制度的发展情况

66.工资制度的改革分析

67.人员招聘与岗位分析设计

68.人力资源的e变革

69.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和趋势

70.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继续教育

71.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72.人力资源与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73.试论信息时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的研究

74.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因素分析与研究

75.人力资源管理统计中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研究

76.Internet网络招聘与在线培训研究

77.现代组织激励理论与模式研究

78.组织文化(企业文化)在组织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分析

79.当代领导者素质研究

80.知识经济时代用人观(研究)新议

81.试论爱心管理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82.试论股权工资制的适用条件

83.试论中国式企业文化的核心基础 84.试论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创新

85.试析中国就业制度中的歧视因素

86.Internet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87.软件开发人员的行为特点和管理对策研究

88.企业IT(信息技术)人才的管理与研究

89.激励及其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90.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

91.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思考

92.中国老龄人才资源开发战略

93.关于人才流动态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94.某企业职工结构与素质分析

95.某企业职工工资效益分析

96.应如何激励员工

97.树立终身教育观念,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98.我国增加就业和再就业的对策

99.当前企业劳动保险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100.我国人才中介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完善 101.试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的监管 102.我国金融证券业人才结构分析

103.加入WTO对我国人才市场的挑战及对策 104.论保险业员工激励问题

105.保险员工的薪酬问题研究

106.女性管理层的激励问题

107.女性高层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

108.性别差异与职位升迁问题研究

109.沟通对实现绩效目标的影响

110.薪酬设计与绩效评估

111.绩效评估的激励机制

112.企业文化的建设

113.人力资源会计初探

114.进入WTO,对会计人员的新挑战

115.论我国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

116.浅析我国妇女就业问题

117.浅析我国非正规就业问题

118.浅析公务员的高薪养廉问题

119.加入世贸后我国银行人才队伍建设

120.网络银行与信息化人才

121.银行个人理财人才队伍建设

122.IT人才的培养与管理

123.IT企业员工培训研究

124.21世纪初叶中国社保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125.广东社保体制改革的现存问题及对策取向 126.社会保障与扩大就业问题研究

127.广东省社会保障基金安全运行问题研究 128.社会保障的融资问题研究

129.现代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130.现代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研究 131.民营企业高层管理的人员选用问题研究 132.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

133.失业问题研究

134.人力资源开发与国有企业改革 135.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136.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137.论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138.企业如何提升员工的忠诚度

139.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140.论“入世”对我国劳动法制的影响 141.中国劳动法律制度与WTO的协调 14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立法建议 143.对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若干思考 144.经理层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145.经理层业绩评价与考核

146.股票期权在业绩评价中作用

147.业绩评价与员工激励研究

148.人力资源价值分析与计量

149.内部控制制度分析与设计 150.人力资源会计研究

151.现代企业文化管理

152.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153.儒家思想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154.现代企业的文化建设问题

155.现代企业员工激励机制

156.某企业员工培训实践

157.议高薪养廉

158.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159.e 时代人力资源职能的转变

160.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 161.人力资源的新趋势与E化

162.HR管理的e化生存

163.人力资源咨询业现状分析

164.论现代企业的员工激励问题

165.企业绩效评估与员工激励

166.论现代企业领导人成功必备的素质 167.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

168.论企业文化与企业定位 169.企业员工的绩效评估与员工激励 170.中国如何引进国际人才? 171.现代企业人才继续教育的意义和方式分析 172.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 173.中国人口流动与控制的研究

174.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研究 175.当前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研究 176.企业文化与知识型人力资源管理

177.WTO与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178.经理持股的管理激励功能

179.风险资本企业中的人力资本功能 180.人力资源价值和企业价值评估 181.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182.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

183.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开发) 184.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185.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研究 186.人力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187.人力资本与教育发展

188.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

推荐第8篇:英语专业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英语专业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A 英国文学(英国文学的文化研究、作品分析等);

 国别文学研究和地域文学研究

 文学流派研究 (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黑色幽默,意识流,女性主义文学等)  作家研究和文本分析

 中外比较文学研究

B 美国文学(美国文学的文化研究、作品分析等);

 国别文学研究和地域文学研究

 文学流派研究 (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黑色幽默,意识流,女性主义文学等)  作家研究和文本分析

 中外比较文学研究

C西方文化(英美加澳新等西方国家文化以及与汉文化的比较研究);

 文化与外语学习 中西方文化比较

 地域文化研究 (如:“美国60年代的摇滚学--社会的晴雨表”)

D语言学(语言学一般理论的研究);

 语言学研究 (如:语言研究,文字研究,词汇研究,短语和句子研究,语篇研究,语言与文化等)

E教学法(英语教学法、测试学等方面的研究);

 语言教学研究,教学法研究,教学方法和技巧研究 (如:语言研究与语言习惯,测试与评估研究,课堂教学管理研究,教育技术的使用与开展研究)  英语学习个体差异研究 (如:不同性格的学生的口语能力有何不同?)

F翻译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探讨、译本研究以及名家名著翻译作品对比研究等);

 翻译学理论研究

 翻译方法个案研究 (如:“从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个干净、的地方》看简洁句的翻译”)

 中外翻译比较

G 商务英语

 国际贸易与实务等  旅游与旅游管理等

H其它类

 其他 (如:国际关系类论文等)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附:英语专业论文参考选题

(以下选题仅供参考,毕业论文题目的最终确立请与指导教师认真磋商。)

1.A Brief Analysis of the Heroine Personality in Jane Eyre 《简爱》的主人翁个性分析

2.A Brief Comment on O’Henry Short Stories 亨利的短篇小说述评 3.A Comment on Hardy’s Fatalism 评哈代的宿命论

4.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hemes of Pilgrimage to the West and Pilgrim’s Progre 《西游记》与《天路历程》主题的比较

5.A Probe into the Feminist Idea of Jane Eyre 《简爱》男女平等思想的探索 6.A Study of Native American Literature 美国本土文学的研究 7.A Study of Student-Centered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词汇教学

8.A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Sports Terms 体育专有名词的翻译

9.A Study of Transitional Words and Expreions 过渡词及表达法的研究 10.About the Breaking of American Dream from the Great Gatsby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美国梦的破碎

11.About the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12.About Transform of Parts of Speech in Translation 论翻译中词性的转换 13.Application of English Idioms in Daily Life 英语习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14.Body Language Difference in Meaning in Cro-cultural Communication 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意义差异

15.Characterization in Charles Dickens’ Novels 狄更斯小说中的人物塑造 16.Choice of Correct Words in Translation在翻译中如何准确选词 17.Comment on Bernard Shaw’s Dramatic Art 评肖伯纳的戏剧艺术 18.Comparing First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 二语习得与母语的比较研究

19.Cro-culture Failures by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中国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中的误区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20.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Idiomatic Expreions in Translation 论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习惯表达法

21.Cultural Factors and Limitations in Translation 翻译的文化因素局限性 22.Developing Students’ Cultural Awarene through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通过外语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23.Dialectics in Translation 翻译中的辩证法

24.Differences between Audio-lingual Method and Functional Approach 听说法与交际法的区别

25.Effects of Learner’s Motiva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外语学习中学习动机的影响

26.English Claroom Teaching: Teacher-dominant or Student-centered 英语课堂教学——教师主宰还是学生中心

27.Error Analysis in English Learning as a Foreign Language 英语学习中的错误分析研究

28.Euphemistic Expreions in Foreign Affairs 外事用语中的委婉表达 29.Features of Network English 网络英语的特点 30.Food Culture in America and China 中美饮食文化比较 31.How to Appreciate English Pros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Ways 如何欣赏英语散文——传统与现代方法比较

32.Humor and Satire in 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的幽默与讽刺 33.Influence of Mark Twain’s Works in China 马克吐温的作品在中国的影响 34.Influe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English Vocabulary 科学技术对英语词汇的影响

35.Information Theory and Translation 信息论与翻译

36.Inter-Transla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英汉谚语的互译 37.Jane Austen and the Heroine in Pride and Prejudice 简奥丝丁和《傲慢与偏见》的女主人

38.Lexical Gap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Inter-Translation 英汉互译的词义差异 39.Linguistic Features of Abraham Lincoln’s Addrees 论林肯演说词的语言特征 40.Linguistic Features of Busine Contracts 商务合同的语言特征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41.Lingu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Advertisements 英语广告的语言特征

42.Linguistic Taboo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 谈汉英语言中的禁忌现象 43.Logical Fallacies in English Writing 英文写作中的逻辑谬误 44.Metaphoric Expreions in Poem … 论《…》诗中的暗喻

45.Methods and Procedures in Language Teaching 语言教学的方法及过程 46.Needs Analysis of Language Learners 语言学习者的需求分析 47.On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论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66.On the Tragedy of Loman’s Family in Death of A Salesman 《推销员之死》中罗曼一家的悲剧

67.On the Vividne and Images in Poem … 论《…》诗文的生动性与比喻 68.On the Words and Expreions Belittling the Female 蔑视女性的词汇和表达法 69.On the Writing / Translation of Foreign Trade Contracts

论涉外经济合同写作/翻译

70.On Translation of Computer Terms 论计算机的术语翻译 71.On Translation of Tourist Guide 论旅游指南的翻译

72.On Translation of Trade Names and Names of Export Commodities 论商标、出口商品名称的翻译

73.On Winston Churchill’s Prose Writing 评邱吉尔的散文写作 74.Parallelism in English英语中的排比现象

75.Personality Factors to the Succe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个性因素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

76.Points of View and the Mode of Discourse in Vanity Fair 论《名利场》的观点及言语方式

77.Politene and Indirect Speech Acts 礼貌与间接言语行为 78.Pragmatic Failures in the Cro-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79.Profeional Skills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in Chinese Middle Schools 中国中学外语教师的专业技能

80.Relations of Speed and Understandability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阅读理解中速度与理解性之间的关系

81.Relationship between … Theory and Language Research

论…理论与语言研究的关系

82.Relationship of Age to SLA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论年龄与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85.Semantic Analysis of Nominalization in EST 科技英语名词化语义分析 86.Sex Differentiation and Sexism in English Language 论英语中的性别现象及性别歧视

87.Similarities and Diimilarities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论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异同

88.Social Context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外语教学中的社会语境

89.Study of “Hemingway Style” 论“海明威风格”

90.Symbolism in Idiomatic Expreions 论习语中的象征手法

91.Syntactical Features of Busine English 谈商务英语写作的句法特征 92.Syntax in John Milton’s Paradise Lost 弥尔顿的《失乐园》的句法探讨 93.Techniques of Theme Production in Wuthering Heights 《呼啸山庄》主题的表现手法

94.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echniques in Moder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交际法的教学手段在现代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95.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uter Language Vocabulary 计算机语言词汇的特点 96.The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Factors in Task-based English Teaching 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认知和情感因素

97.The E/C Translation of Metaphors 暗喻的英汉翻译

98.The Function of Grammar in English Study 英语学习中语法的功能 99.The Influence of L1 on the Learning of a Foreign Language 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100.The Influence of Wars on American Literature 战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101.The Linguistic Charms of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语言魅力

102.The Negation in Translation 论正说反译和反说正译 103.The Role of Grammatical Rules in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语法规则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

104.The Significance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Foreign Language Testing

外语测试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105.The Theory of “Dynamic Equivalenc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C Translation

等效翻译理论及其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106.The Translation of Proper Names 专有名词的翻译 107.The Understanding and Translation of Attributive Clause

定语从句的理解与翻译

108.The Use of Nouns in English 英语中名词的使用 109.The Ways of Expreing Emphatic Ideas in English

英语中强调语气的表达方式

110.Thomas Hardy and his Te of the D’Urbervilles 哈代和他的《苔丝》 111.Translation of Rhetoric Devices in EST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论科技英语中修辞格的翻译方法

112.Translation Techniques of Idioms and Slangs 成语、俚语的翻译技巧 113.Translation Techniques of Proverbs, Loanwords and Colloquialisms

谚语、外来语和俗语的翻译技巧

推荐第9篇:自考本科毕业论文封面格式(新)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小二黑体)

(考生姓名) (考生考号)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教学点名称助学单位名称

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论文提交日期论文答辩日期 备注:

1、教学点名称

(1) 相沟通直接合作:填写高职院校教学点名称 (2) 相沟通三方合作:填写高职院校教学点名称 (3) 独立办班:填写助学机构名称

2、助学单位名称

(1) 相沟通直接合作:留空

(2) 相沟通三方合作:填写助学机构名称 (3) 独立办班:留空

推荐第10篇:天津自考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

天津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环节,对巩固、深化和升华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做好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作风、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事业心和责任感等综合素质所不可缺少的环节,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保证我校本科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实现学位论文的规范化,特制定《天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提出如下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结构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资料应包括:毕业设计报告(论文)任务书;中英文摘要;目录、参考文献、附录;计算机编程软件(软盘)使用说明书;正文、封面等。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按要求认真填写,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手写一律用蓝黑墨水或黑墨水填写;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签字,经主管教学的领导签字后发给学生。

毕业设计(论文)应采用汉语撰写,一般由9部分组成,依次为:(1)封面,(2)任务书,(3)开题报告,(4)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5)目录,(6)正文,(7)参考文献,(8)附录,(9)致谢。

二、毕业设计报告(论文)撰写的内容要求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报告(论文)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封面

采用天津大学统一印制的封面,包括学院、专业、姓名、指导教师、年月(使用阿拉伯数字)。

2、任务书

包括设计(论文)题目、论文的原始数据、主要参考资料、重点研究内容,毕业设计要有设计指标,设计工艺参数要求等,中文字数要在800-1000字左右。任务书由学生网上下载。其中,“实际完成情况”、“检查人签名”一栏和“指导教师批准日期”由教师填写,其余均要求打印。论文题目是论文总体内容的体现,要醒目,力求简短、明确、有概括性。通过

题目使读者大致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科学的范畴。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5字(含25),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题目,为避免冗长,可以分成主题目和副题目,主题目写得简明,将细节放在副题目里。日期采用阿拉伯数字。

3、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表格由网上下载,要求如下:

填写课题名称、学院名称、专业名称、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等项目。正文内容包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发展状况,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研究步骤以及参考书目等。

4、中英文摘要

摘要又称内容提要,它应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应能反映整个内容的精华。中外文摘要以300-500字为宜;简要介绍研究的课题内容、主要结论及创新之处,语言力求精炼。撰写摘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用精炼、概括的语言来表达,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或说明;

(2)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观评价;

(3)成果和结论性字句是摘要的重点,在文字论述上要多些,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4)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避免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部分雷同;

(5)既要写得简短扼要,又要生动,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写得有文采,以唤起读者对全文阅读的兴趣。

中英文摘要均要有关键词,一般为3-8个。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5、目录

目录的各章节应简明扼要,要注明各章节起始页码,题目和页码间用“……”相连,并标明目录的页码。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第一章……、1.1……、1.1.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标题、页码应与正文中标题、页码一致。

6、绪论

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求达到的技术参数;简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一般作为第一章内容。

7、正文

正文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它占全文的绝大部分,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结果的讨论等。学生要根据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性质,一般情况下,正文可能仅包含上述的一部分内容。撰写正文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所述。

(1)理论分析部分应写明所作的假设及其合理性,所用的分析方法、计算方法、实验方法等哪些是他人用过的,哪些是自己改进的,哪些是自己创造的,以便指导教师审查和纠正,篇幅不宜过多,应以简练的文字概略地表达。

(2)对于用实验方法研究的课题,应具体说明实验用的装置、仪器的性能,并应对所用装置、仪器做出检验和标定。对实验的过程和操作方法,力求叙述简明扼要,对人所共知的内容或细节内容不必详述。对于经理论推导达到研究目的的课题,内容要精心组织,做到概念准确,判断推理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习惯,换言之,要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以论点为中心,组成完整而严谨的内容整体。

(3)结果与讨论是全文的心脏,一般要占较多篇幅,在撰写时对必要而充分的数据、现象、认识等要作为分析的依据写进去。在对结果作定性和定量分析时,应说明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误差分析,说明现象出现的条件及其可证性,交代理论推导中认识的由来和发展,以便他人以此为依据进行实验验证。对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也应说明其适用的条件与范围。此外,适当运用图、表作为结果与分析,也是科技论文通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应精心制作、整洁美观。

工程设计类的毕业设计(论文)书写字数,正文的字数不得少于1.5万字。

8、结论

结论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还应包括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本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的课题的见解,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文章价值的体现,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撰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结论要简洁、明确,措辞应严密,且又容易被人领会;

(2)结论应反映个人的研究工作,属于他人已有过的结论要少提;

(3)要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研究的成果,切忌言过其实,在无充分把握时应留有余地,因为科学问题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结论即总结与展望一般作为最后一章内容。

9、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也是向读者提供的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一般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宜过多,但应列入主要的中外文献。

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或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参考文献要另起一页,一律放在正文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

10、附录

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又不可残缺的组成部分,或有主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算法语言程序等。如果毕业设计中引用的实例、数据资料,实验结果等符号较多时,为了节约篇幅,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附录的篇幅不宜太多,附录一般不要超过正文。

附录另起一页。附录的有无根据说明书(设计)情况而定,内容一般包括正文内不便列出的冗长公式推导、符号说明(含缩写)、计算机程序等。

11、致谢

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

致谢要另起一页,放在毕业设计(论文)的最后。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书写要求

1、语言表述

(1)论文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推理严谨、立论正确。论述必须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对同行专业人员已熟知的常识内容,尽量减少叙述。

(2)论文中如出现一些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或新概念,需立即做出解释。

2、纸张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一律采用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公布的简化汉字书写,论文一律采用计算机排版、打印(用A4复印纸,单面打印)。论文要求语句通顺、论述严谨、程序和实验数据完整、齐全、规范、正确。

3、标点符号

毕业设计(论文)中标点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4、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如CPU(Central Proceing Unit)代替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可不译成中文,英文人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如P.Cray,不可将外国人姓名中的名部分漏写,例如不能只写Cary,应写成P.Cray.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5、量和单位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6、数字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5.25MeV等。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

7、标题层次

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安编号方法,第一级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三级,两级之间用半角圆点隔开,各级的末尾不加标点。第三级以下单独占行的标题须采用1.、2.、3.…,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空一格写标题。正文中对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1)、(2)、(3)…的序号,对分项中的小项采用①、②、③…的序号,数字加半括号或括号后,不再加其他标点。也可在分项下采用项目符号书写标题。

8、注释

毕业设计(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稿纸的下端)或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而不用行中注(夹在正文中的注)。若在同一页中有两个以上的注时,按各注出现的先后,须序编列注号,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9、公式

公式应另起一行写在稿纸中央,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好在等号处转行,如做不到这点,在数学符号(如“+”、“-”号)处转行,数学符号应写在转行后的行首。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在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可按全文统一编序号,公式序号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重复引用的公式不得另编新序号。公式中分数的横分线要写清楚,特别是连分数(即分子和分母也出现分数时)更要注意分线的长短,并将主要分线和等号对齐。在叙述中也可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平列在一

行,用斜线分开表述。公式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文中的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或连续)编号。如:公式(5-1)等。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

10、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题和表序,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写在表题左方不加标点,空一格接写表题,表题末尾不加标点。全文的表格应逐章编序,表序必须连续。表格尽量写在一页,一页写不开的表格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表题省略,表头应重复书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此外,表格应写在离正文首次出现处的近处,不应过分超前或拖后。表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文中的表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或连续)编号。如:表3.2.若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

本文摘自: http://www.daodoc.com/

第11篇:郑大自考法律本科毕业论文

法律本科(030106)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日期:2011-08-01] 来源:郑大自考办作者:郑大自考办 [字体:大 中 小]

1、论表达自由的保障与限制

2、论法律调整的局限性

3、浅析中国实现法治的社会基础

4、我国法律监督体制中若干问题分析

5、论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适用

6、论网络中舆论监督权的行使

7、我国立法过程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8、论法律移植与本土资源

9、社会弱势群体权利的法律保护研究

10、社会救助权的法律保障问题研究

11、中国古代的司法原情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12、清朝时期律例冲突之协调

13、唐朝疑难案件的解决与法律发展

14、中国刑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规律

15、中国古代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现象的法律分析

16、清官难断家务事的法律分析

17、英国法律中的程序先于权利

18、德国宪法法院的地位

19、近代以来法国宪法的历史演进及其规律

20、美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历史成因

21、论选举法的平等原则

22、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的选举

23、论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自治权

24、论人大代表的罢免制度

25、论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及其走向

26、论我国宪法上的宗教信仰自由

27、论民主集中制

28、论行政裁量的控制

29、论行政程序法制化

30、论行政诉讼法的原告资格

31、《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情况研究

32、论公务员法第五十四条

33、论行政强制措施

34、行政复议制度实践问题研究

35、论行政裁决的救济

36、论行政组织法与政府体制改革

37、论房屋拆迁条例中的强制执行问题

39、论行政不作为

40、论行政问责制

41、论罪刑法定原则

42、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43、论正当防卫制度

44、单位犯罪疑难问题研究

45、论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标准

46、自首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47、交通肇事罪疑难问题研究

48、故意杀人罪疑难问题研究

49、故意伤害罪疑难问题研究

50、强奸罪若干问题探析

52、论刑讯逼供罪的认定

53、绑架罪疑难问题研究

54、抢劫罪加重情节研究

55、盗窃罪疑难问题研究

56、诈骗罪疑难问题研究

57、侵占罪疑难问题研究

58、敲诈勒索罪疑难问题研究

59、妨害公务罪疑难问题研究

60、贪污罪若干问题研究

61、受贿罪若干问题研究

62、论民法的性质

63、论民法的平等原则

64、论民法的公平原则

65、论民法的自愿原则

66、论诚实信用原则

67、论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66、论公序良俗原则

68、论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的区别

69、胎儿利益的民法保护

70、死者利益的民法保护

71、论宣告死亡制度

72、论民事行为能力

73、论法人的概念

74、法人筹备组织的法律地位

75、论法人的设立

76、论法人的治理结构

77、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78、论民事行为的概念

79、论民事行为的要件

80、论欺诈的构成

81、论胁迫的类型

82、论重大误解

83、论显失公平

85、论民事行为的效力

86、论表见代理

87、论诉讼时效

88、论善意取得

89、论预告登记

90、论征收制度的法律适用

92、论担保物权的竞存

93、论物权与债权的区分

94、论代位权

95、论撤销权

96、论缔约过失责任

97、论违约损害赔偿

98、论买卖合同的风险负担

99、论不当得利

100、论无因管理

10

1、论身体权

10

2、论隐私权

10

3、论商品化权

10

4、论过错责任原则

10

5、论过错推定

10

6、论过失相抵

10

7、论共同危险行为

10

8、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10

9、论过度医疗行为的侵权责任

110、论非婚同居的法律效力

1

11、论夫妻共同财产

1

12、论祖孙关系

1

13、论论第三者破坏他人婚姻家庭的民事责任

1

14、论配偶权

1

15、对继父母与继子关系问题的探讨

1

16、论探望权

1

17、论离婚损害赔偿法律制度

1

18、人口老龄化的立法思考

1

19、论夫妻间的忠实义务

120、论变性手术的条件及其对婚姻关系的影响

1

21、夫妻个人债务的认定

1

22、论夫妻忠实义务与隐私权冲突的法律协调

1

23、离婚自由权及其限制

1

24、再婚问题研究

1

25、论存款保险制度

1

26、论对内幕交易的禁止与处罚

1

27、试论我国《反不当竞争法》的调整对象

1

28、论行政性垄断的规制

1

29、比较广告的法律调整

130、格式条款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1

31、论商业贿赂的法律规制

1

32、试论商业秘密的法律规制

1

33、论公司法中的资本原则

1

34、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若干问题的完善

1

35、我国网络广告法律制度的构建

1

36、论中国商品房预售制度

1

37、完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思考

1

38、纳税人权利保护探析

1

39、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40、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

1

41、论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

1

42、论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1

43、民事审级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1

44、论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1

45、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1

46、民事诉讼简易程序之重新构建

1

47、论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1

48、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

1

49、论刑事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及权利保障

150、论我国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1

51、律师刑事辩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52、我国刑事羁押制度的现状与改革

1

53、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1

54、论上诉不加刑原则

1

55、论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构建

1

56、中国对外资并购的法律规制及其完善

1

57、论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

1

58、《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之评析 1

59、论欧美对我国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

160、论最密切联系原则在中国冲突法体系中的地位 16

1、论国际私法中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

16

2、论我国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

16

3、论我国涉外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

16

4、论国际私法中的保护弱者原则

16

5、论无单放货的法律责任

16

6、论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16

7、论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权

16

8、试论国际私法的性质

16

9、论中国区际司法协助的模式

160、论我国内地与港、澳地区间仲裁裁决的相互承认和执行 16

1、论国际私法中的法律规避

16

2、论反致制度

16

3、国际民事诉讼中的协议管辖问题研究

第12篇:南大工商管理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使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层次越来越高,企业之间的竞争焦点已经从单纯的产品和价格的竞争,逐步转向信息应用的竞争。企业信息化实质就是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和企业外部沟通信息化,其目的就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约有4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国城镇就业总数的75%,因此说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它认知和运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的总体水平偏低,对电子商务和信息化感到茫然或持谨慎态度,担心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未见成效反增负担。但是迫于全球经济形势,中小企业要想依靠先进的信息系统在市场竞争中降低运营风险必须走信息化这条道路。

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

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我国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提高,不少企业开始投入到各自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但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层次、规模和总体水平等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方面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总体来看,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据统计,我国四千多万中小企业中真正建立独立网站的企业只有37%,即使37%建独立网站的企业也仅仅有85%用于宣传或查询信息,用于电子交易的只有11%,在供应链集成、网上支付、分销渠道等方面的应用更是薄弱。

虽然我国推动企业信息化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是中小企业信息化进展缓慢,有的企业可以说是踏步不前。“十一五”期间,国家起动并实施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包括“政府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组织协调社会力量、对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支持和服务”。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管理观念、经营条件、员工素质、资金投入、经营模式、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说中小企业的信息化门槛比大企业要高:

1、中小企业尚处于经济转型阶段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些中小企业高速、快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盈利增多,产品供不应求,有的中小企业因产品单一,设备陈旧,产品创新能力差,企业效益不佳,企业面临产品结构调整和重新定位,面临对传统经营管理模式的调整和改造。这些企业都还处在企业规模、管理模式、人员结构等还未定型的变动阶段,企业暂时 2 还无暇顾及自身的信息化进程,同时信息化在企业应用的前提是管理程序化,这二者间形成了一对矛盾,不易解决。

2、很多中小企业认识不足,管理水平低

有不少企业对企业信息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足,对企业信息化能否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市场竟争力和经济效益仍抱怀疑态度,一部分企业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拥有电脑、拥有企业网站就进人信息化了,没有认识到企业信息化不仅涉及到投人和技术上的变革,而且还涉及到企业的业务与管理流程、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企业信息化不单纯是使用信息技术,更主要的是建立一套与信息化相符的经营管理体制。

3、很多中小企业不能合理利用有限资金

在现阶段,资金短缺是中小企业的普遍困难,在有限资金的合理使用方面,我国中小企业尚处于摸索阶段。很多中小企业对硬件的投资占整个资金投资80%以上,而配套软件投入相对滞后。这种“重硬轻软”的做法不仅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也使硬件设备收益-投入比偏小。有些由于前期论证不足,建了信息系统之后缺乏科学合理的应用,造成投资浪费。

4、很多中小企业缺乏信息化意识和有关人才

我国广大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和介入程度尚不令人满意。尽管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不同程度开展了信息化建设,但他们并非全都对什么是企业信息化、如何实施信息化有透彻的了解,许多企业以为只要建了一个财务管理系统或建立一个企业网站就算实现信息化了。

3 此外,中小企业很难找到一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直接影响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

5、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人为阻力

不少中小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是人为阻力。信息化使营销、采购等企业管理环节更加透明,这必然要触及到一些既得利益者的经济利益;信息化为企业打造一个全新的管理体制,重建企业的组织结构,一些企业中层干部面临位子不保、利益受损;另外,在这种新的管理模式下,他们自身素质不足更充分显现出来,结果就对信息化进行百般抵制;有些职工可能对于新技术带来的新操作方式不适应而遭到淘汰,因而对信息化产生畏惧心理。

6、中小企业信息化外部环境还不好

中小企业管理程序变动很大,限制了企业管理软件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由于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自身的局限,目前市场上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过于昂贵。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的管理软件产品还不多或者不能很好满足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软件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后续服务也没有跟上。国外企业管理软件存在“水土不服”等问题,很难被中小企业所接受。以中小企业信息化为特长的咨询机构极少,专业从事企业信息化工程监理的机构太少,导致中小企业信息化项目质量无法保证。此外,电子支付、信息安全、物流配送、社会信用体系等问题使中小企业认为现在还不是开展信息化的最佳时机。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模式选择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企业如果不重视信息化建设,必将在日益激烈竞争中逐渐被淘汰。对于大型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而实现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需求,而对于多数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实施是至关重要的。由于企业规模不同,信息化建设模式不同,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信息化建设模式也可能不同,常见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主开发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系统能够充分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业务要求,系统实施比较容易,风险较小,但对于企业自身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对于中小企业很难使用这种建设模式。

2、合作开发模式

这种模式是企业与系统集成商、软件公司合作联合进行信息化建设,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回避企业自主开发模式中开发经验少、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企业人员参与开发与建设全过程,使得系统实用性得到保证,且系统的使用与维护也比较方便,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中小企业。

3、整体引进模式

该模式实际上是通过购置商品化软件来实现企业信息化,一般商品化软件功能完善、使用方便、价格昂贵,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成本较高,可能造成软件包中的很多功能模块根本无法使用。据统计,购置成套

5 商品化管理软件的用户模块使用率不足40%,浪费严重。由于商品化 软件不是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需要量身定制的,容易脱离企业实际, 适用性较差,项目实施风险较大,这种方法一般不太适合于中小企业。

4、系统托管模式

这是一种适合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都比较差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最佳模式。该模式是指中小企业租用专业的软件托管服务商融合商务平台提供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在该平台上实施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与维护及升级工作有托管商完成。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企业信息化价格昂贵是最主要的问题,在线托管企业信息化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大问题,从一次性大的建设投入到租用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模式,减少了企业的费用支出,这种模式适合所有企业的信息化实施工作,尤其适合于中小企业的需要。

五、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企业信息化建设涉及因素较多、时间长、风险系数又大,在实施中必须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强化企业信息化意识,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宏观指导、组织保证和政策支持,加大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的制定规划、研究政策和宣传力度。充足的资金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先进的管理水平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提,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先进的设施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条件。企业必须从各个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网络设施建设,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完备的企业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体制和运 6 作机制,制定有效措施吸引高级人才,改革管理模式进行更高层次的管理重组,切实提高企业竞争力。

1、更新观念,提高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

现代社会企业面对着极为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小企业要面对全球一体化的新市场,自觉走上信息化道路,尽快缩小与国外先进企业和大企业在管理上的差距,实施企业管理现代化。作为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不仅要在制度、技术、管理上进行创新,更应当认识到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方面。把握时代变化的趋势,研究制定科学的战略,下定决心,加大力度投入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要认识到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投资上要克服“重建设轻维护”、“重技术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资源”等结构的误区。

2、结合企业实际,注重实效性

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既要有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也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企业实际,避免盲目性,尽量少走弯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可分阶段、分目标、有层次地推进,在循序渐进中实现信息化。信息化一定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所以,要使企业信息系统服务于业务系统,使信息化与企业实际有机结合,循序渐进,从企业内部出发,实现集成化、价值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管理,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管理的集成,这样才能走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之路。

3、营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环境

7 资金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据资料统计,80%的企业认为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首要因素。因此,中小企业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时,必须对其进行包括技术、经济及财务等诸多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做出详细的投资计划,设立企业信息化建设专项基金,实施多渠道、全方位的融资,使资金落实到实处,从根本上保证企业信息化的顺利实施。同时,政府的支持、鼓励和引导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至关重要,政府要大力建设和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体系的建立,网络安全以及法律法规的健全等,全方位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并提供长期的优质服务。

六、解决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的对策

对于多数中小企业来说, 由于企业规模较小,投入少,期望值高,抗风险能力较弱,经不起信息化失败的打击,企业的IT基础设施差,企业管理基础薄弱,许多规章制度尚未健全,人员素质尤其是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信息化的实施比较困难。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可以从面以下几点来解决这些问题。

1、强化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意识

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不温不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中小企业对信息化认识模糊。广大中小企业一定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开展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信息化强调的不仅是计算机软硬件,更强调人、管理、技术之间的有机集成,其中“人”是第一位的因素,特别是企业的领导层,一定要让企业领导层对信

8 息化有正确理解和足够重视。在实施过程中要对员工进行信息化方面的培训,培养企业自己的信息化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顺利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

2、制定有效措施,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队伍

人才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也是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瓶颈,它要求管理人员精通信息技术,技术人员掌握经济管理,因此,企业要加速信息化建设进程,必须制定有效措施加强综合人才的培训,通过各种方式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进行融合,发挥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工作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多种渠道造就大批既精通企业管理又掌握过硬专业知识的综合型高层管理专门技术人才,有效推动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3、中小企业要合理使用有限资金

作为中小企业,能够投入信息化建设的资金肯定不会太多,应该考虑怎样“少花钱、多办事”。中小企业绝不能盲目追求最新技术和产品,而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滚动式”的投资方法,认真分析自身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适宜的实施路线,科学、合理地安排实施计划。中小企业一定要摆脱以硬件设备为主的投资方式,要硬件、软件同时并重。由于中小企业涉及行业广泛、企业内部管理方式以及业务流程多变,在系统选型时要坚持“好用、够用、实用”的原则。还要充分利用社会信息技术力量,例如第三方 9 的信息平台协助信息化建设中的IT采购,减少IT采购过程中的风险系数。

4、要以外包方式进行信息化建设

中小企业的现实条件决定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必须依靠IT厂商所提供的社会化与专业化IT外包服务。由于外包企业有通畅的软硬件渠道,中小企业可以得到更低价的软硬件,这比企业自己设立IT部门成本低,而且企业可以专注自身业务,由于外包企业有专职的咨询和方案论证,可以保证信息化投资能够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外包企业能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化培训,可以提高中小企业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对于业务流程相对简单、应用需求相对单

一、经营状况经常变化、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中小企业来说,不可能选择使用那些系统复杂度高、使用难度大而又非常昂贵的产品。因此,IT厂商要深入中小企业认真了解实际需求,提供针对性强、能够快速实施的解决方案。

5、中小企业信息化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我国中小企业具有数量大、规模小、行业和地域分布广、经营状况参差不齐等特点,中小企业信息化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寻找合适的突破口,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目前财务软件大多实现了从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且财务体系比较固定。建立企业网站可以向社会展示企业形象,提高产品知名度,扩大产品销路,而且有助于加强与客户的相互沟通。

6、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

10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规模分散、技术薄弱、资金有限,要充分调动、合理整合有关社会资源,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输出作用,发挥软件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管理咨询公司、工程监理机构等的作用,逐步建立由政府、中介服务体系和IT厂商共同构建中小企业信息化支持、服务与保障体系,形成一个完善、诚信、高效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服务体系。

7、积极发挥政府有关部门的作用

中小企业信息化尚处在启蒙状态,需要政府全方位的引导。政府要筹集部分资金支持具有示范性、带动性的项目,例如哈尔滨市专门设立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导向基金来扶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此外,加强对典型中小企业信息化经验的总结也是一个十分有效的引导方法,例如广州市推出了一批典型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总结出一批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典型案例,在引导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政府还要提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有关服务,例如向中小企业推荐优秀软件及其提供商,搭建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平台供中小企业租赁使用并提供有关配套服务。

参考文献:

[1]梁文潮.中小企业经营管理[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

2003.239-242.

[2]李萍.论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的几个问题[J].东莞理工学院学

报,2005,8:154-157.

[3]林豪锵.电子商务实务[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4]管会生.大学信息技术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游文丽.对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3(3).

[6]杨安.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第13篇:自考本科 工商企业管理 毕业论文选题

01小议培养员工认同感与企业的发展

02丹东黄海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问题

03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04论企业核心竞争力

05民营中小企业的成长与研究

06某县旅游营销问题和发展策略

07人力资源业务外包研究(硕士)

08我国安全生产政策执行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09我国保险业市场营销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10我国旅游业营销策略与分析

11营销创新——我国企业的营销创新研究

12浙江依帆工贸有限公司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13长兴昌公司盛激励制度探讨

14餐饮业人才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15发展电子商务扩大外贸出口问题分析

16发展和规范我国住房二级市场

17关于山西省孝义市煤炭企业发展思路的探讨

18广东省电子产品贸易概况分析

19基于市净率的公司估值问题研究

20加入WTO与我国贸易制度的调整与重构

21论虚拟经济 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22企业文化的构建

23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24浅析电子商务产品的定价方法与策略

25浅议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

26如何利用电子商务来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

27我国企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8物业税

29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30中国零售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业绩的相关性分析

31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研究

32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调查结果及分析

33从银行业务拓展看银行营销

34家族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

35营销整合的策划性研究

36北京奥运会对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37餐饮业服务人员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38我国发展乡村旅游的若干思考

39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40我国网络游戏营销策略分析——以《征途》为例

41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对策

42周庄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另外文件夹中的论文

19浅议企业绩效管理

65关于农村宽带市场的调查报告

75加强过程管理 提高工程质量

76加强投资管理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前提

78客户关系管理的价值分析

81论房价泡沫问题

99商品房预售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01我国优势畜禽业应逐步转向有机养殖发展

113小论电子商务对市场销售的影响

第14篇:河南大学经济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附录五:

河南大学经济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基本要求

根据国家自考委和省自考委的规定,经济学专业(独立本科段)考生必须撰写毕业论文,且毕业论文合格,方能毕业。撰写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毕业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搞好经济学专业(独立本科)自学考试的毕业论文工作,特做如下规定,请考生认真执行。

一、资格

凡我校主考专业的自考经济学本科考生,必须完成考试计划规定的专业主干课程五门以上后(即不需要所有课程全部及格后)方能报名撰写毕业论文。

二、论文上交时间及地点

河南大学受理时间,每年的3月1日—7日、9月1—7日,各地辅导站必须在此时间之前受理,逾期不再受理。

三、费用

论文报名,指导及评阅费160元

四、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选题

考生应在经济学研究方向范围内自行设计题目,选取自己熟悉的与当前热点有关的论文题目。

(二)文体

1、鼓励写作“工作研究型”毕业论文,即运用学习过的专业理论知识解决社会或本人实际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应侧重于理论应用的类型。

2、如有研究条件,所选题目确有价值,毕业论文也可以写成“理论研究型”,即对有一定价值的理论问题进行有一定深度的探讨、质疑、释疑、论证等侧重于学术研究的类型。

3、不提倡毕业论文写成“调查报告型”、“工作总结型”等仅反映实际问题,缺乏理论深度,且与所学专业知识缺乏有机联系等类型。

(三)文风

1、态度严肃。论证主题应有一定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不可过于肤浅,不可完全从个人兴趣出发。

2、思维严谨。立论应正确,论据应充实可靠,结构层次应清晰合理,推理论证应讲究逻辑。

3、语言朴实。注意学习使用科研论文特有的科学语言,行文应简练,文字应朴实,不可过于繁琐。不可使用过分夸张虚饰、感情色彩过分浓重的文学语言,也不可使用过分直白、庸俗的市井语言。

(四)格式

1、毕业论文应使用统一制定的论文格式。

2、论文格式包括论文封面(题目、作者、专业、准考证号、指导老师、成绩、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工作单位、完成时间,见《毕业论文封面格式》)、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注释、参考文献等。

3、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10000字左右,

4、毕业论文正文段落层次划分标准:

一、(用于论文小标题)

(一)(用于重要段落的划分)

1、(用于要点的排列)

(1)(用于特征的排列)

①(用于分特征的排列)

5、对所引用的他人观点,应在参考文献说明,并清楚地注明作者、书籍名称或刊物、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等,引用其他参考资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

6、参考书目规格为:

(著作)作者:《书名》,XX出版社XXXX年第X版,第XX页。

(论文)作者:《论文题目》,《杂志名称》XXXX年第X期,第XX页。

7、打印格式

(1)页面设置:纸张A4,一式两份。

(2)论文封面:见《毕业论文封面格式》

(3)摘要及正文:宋体四号字两端对齐,段落首行空两字,段落间不允许空行,段落标题除可以加黑外,不得再使用其他任何样式;单倍行距,段落间距都为零;不得对整篇文章使用表格嵌套;不得使用繁体字和任何背景色。

(4)参考文献:宋体五号字。

五、论文指导及修改

所有参加毕业论文撰写的考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必须和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或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在各地的教学点联系,进行论文的指导与修改。

六、成绩

(一)毕业论文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

(二)毕业论文成绩及格以上(含及格)者,由我校上报省自考办。

(三)毕业论文须独立完成。如有抄袭、代写等作弊行为,一经发现,所写毕业论文无效并不准补写。正在撰写者,取消毕业论文写作资格;已评定成绩者,取消成绩;

附一:毕业论文评定成绩参考标准

1、优秀

(1)观点正确,证据有力,论证充分,资料翔实,理论分析比较深入,理论紧密结合实际。

(2)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字通顺,无错别字。

(3)在某些方面确有一定的突破与创新,回答与解决了较为重要的理论或实际问题,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

2、良好

(1)观点正确,论据有力,论证充分,资料翔实,理论分析比较深入,理论结合实际较好。

(2)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字通顺,无错别字。

(3)论证主题有一定价值。

3、及格

(1)基本观点正确,论据较有力,论证较充分,资料较充实,理论分析不够深入,理论结合实际较差。

(2)结构尚合理,层次尚清楚,文字尚通顺,无错别字。

4、不及格

(1)抄袭或由他人代写。

(2)基本观点有误,论据无力,缺乏论证,资料贫乏,分析肤浅,理论脱离实际。

(3)结构混乱,层次不清,文字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附二:毕业论文封面格式

封面填写注意:

作者:为考生本人姓名,专业为:经济学(本),准考证和身份证号:一定要填写准确,指导老师和论文成绩:由学校统一分配填写,考生本人不能填写,联系电话:一定要填写能随时联系上的,工作单位:可写专科毕业学校,完成时间:上半年填写为2月底的几号,下半年填写为8月底的几号。

河南大学经济学专业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宋体二号字居中、粗体

作者:

专业:

准考证号:

指导老师:成绩: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

工作单位:

完成时间:×××经济学×××××××××××××××××××××20××年×月 ×日

第15篇:自考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

自考刑事侦察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

(教师指导论文标准)

(一)毕业论文必须由考生本人独立完成,凡抄袭他人或请人代写者,一律取消获得本科学历的资格。字数必须达到8000字以上。

(二)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 毕业论文题目下要写明考生的准考证号和姓名。在毕业论文正文前要有以下两项内容:

1、毕业论文摘要(不超过200字);

2、关键词:2个或2个以上。毕业论文正文后面要列出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写清以下几个主要列项:作者、书名或论文篇名、出版社或期刊、出版年份。

(三)毕业论文(设计)文本制作

1、毕业论文(设计)文本一律打印,文本制作的材料川页序:

(1)封面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4)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5)目录、页码

(6)毕业论文(设计)正文主体

(7)结束语(放在正文后,参考文献前),后记或致谢辞(放在文章最后)

(8)附录及参考文献

2、文本格式要求

(1)封面

按照学院统一制作的封面打印或套印要素项(“题目”采用2号中宋加粗,其他项采用3号楷体)。

(2)原创性声明。

(3)纸型和页面

A4纸型。版面上空3cm,下空2.5 cm,右边距2.5cm,左边距2.5cm,靠左侧装订,装订线为0.5 cm。添加页眉,填入“湖北警官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字号为小五号,字体为宋体,居中。页脚添加页码,居右。正文行间距为“1.5倍行距”(具体没置请下载附例样本,查看“页面设置”和“段落设置”)

(4)目录、页码:毕业论文(设计)文本每页右下角必须有页码,目录中必须标明页码。

①目录面排版只排到二级标题,即章和节。②“目录”两字用小三号黑体居中排版。

③目录标题左边顶格排版,页码号用阿拉伯数字标 注,右顶格排版。

(5)中英文摘要及正文

中英文摘要及正文排版:用宋体小四号字。

毕业论文(设计)正文内容层次序号一律为:

一、

二、

三…;(一)(二)(三)…;1.2.3.…;(1)(2)(3)…。

(6)标点符号

毕业论文(设计)中标点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7)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

(8)量和单位

毕业论文(设计)中的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9)数字

毕业论文(设计)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5.25km等。

(10)注释

毕业论文(设计)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用页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稿纸的下端),而不用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或行中注

第16篇: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docx

论余秋雨散文的艺术风格

专 业:

主考学校:

汉语言文学

湖北师范大学

摘要: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其散文美学型态迥异于前一切散文文本。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本文拟就其散文艺术特色与美学风格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余秋雨 散文 艺术 美学特色

目 录

摘 要┈┈┈┈┈┈┈┈┈┈┈┈┈┈┈┈┈┈┈┈┈┈┈(Ⅰ) 正文目录┈┈┈┈┈┈┈┈┈┈┈┈┈┈┈┈┈┈┈┈┈┈(Ⅱ)

一、艺术特色

(一)、对传统观念的突破

(二)、关注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

(三)、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

(四)、将散文与小说结合追求小说化效果

二、美学风格

(一)、对传统了历史文化的探讨

(二)、开创了新型散文典范

注释┈┈┈┈┈┈┈┈┈┈┈┈┈┈┈┈┈┈┈┈┈┈┈┈(Ⅲ) 参考文献┈┈┈┈┈┈┈┈┈┈┈┈┈┈┈┈┈┈┈┈┈┈(Ⅳ)

‚余秋雨散文的特色,即:追寻文化是根,表达民族情感是茎,描述生活点滴是叶,这三者共同浇灌了茂盛而充满活力的秋雨散文之树。当代文坛,谈到散文不能不谈余秋雨。余秋雨散文,最有价值之处是其丰厚的文化意蕴,余秋雨结集出版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据说,单他的《文化苦旅》在台湾一年就重印了11次,可见其散文的魅力。‛[1] 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寻求中国文化意蕴与人生真谛,探寻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一)、对传统散文观念的突破。

1、本世纪末期散文作家们在意图呈示时总体上存在着一种隐匿化倾向;研读余秋雨散文,我们发现,这一特征在这位作家的文本中体现得更为明显、集中与频繁,并且不仅将这一追求运用于状物散文,而且运用于写景散文。‚从而导致其散文中所出现的某种景观、物象总是处于时代、社会、历史、文化、道德等多元视角的透视之中,或在一种多元开放的发散式显示中凸现出所写对象宽广、丰富的涵义,比如其《白发苏州》是一篇写景散文,按照传统的写法,无非是先介绍苏州有哪些美好的景点,这些景点的美学特征,然后再抒发一点主体的感怀完事。‛[2]然而,《白发苏州》的写法全不是这样。作者并没有介绍人们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苏州美景,‚苏州‛在作品中就是一个已经综括了全部苏州美景的情感符号,一个言说的起点,围绕着它,作者所着重强调的,是主体对这一人间之美的多维穿透。文本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将苏州摆放到世界背景上突出其过去的辉煌与今日的黯淡:‚前些年,美国刚刚庆祝过建国200周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开幕式把他们两个世纪的历史表演得辉煌壮丽。

2、以感性的意象衬托、推导象征性意象大胆借助‚想象‛艺术复现为传统正史所不载的,已经淹没在历史阴影之中的历史瞬间或历史画卷。《道士塔》中王道士的所作所为可以说纯粹是作家借助于史

一、艺术特色 料虚拟的某种历史情境;《一个王朝的背影》浓墨重彩所编织的更是清王朝三百年历程中不足为外人道的心灵秘史。如果说传统散文中的想象是一种技巧,想象的至多是一个场景,一两个细节,像余秋雨这种大规模地、整体地运用想象修复一段历史运动轨迹的做法,在虽然可以接纳想象但决不能虚构的散文中还是不多见的。

3、从体裁上考察,余秋雨的散文无论是‚苦旅‛系列抑或是‚山居‛系列,均属于‚游记‛。‚游记‛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一朵奇葩,在古典时代,山水游记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构成了那一文苑中极为光亮的一部分。然而,到了本世纪末期,山水游记却渐渐地趋向了黯淡,个中的原因当然也很复杂,最为表面的不外乎这样几种:

(1)、随着物质文明特别是摄影摄像技术的高度发展,影视、摄影已部分地取代了游记的职能;此外,交通的发达,也使世界的距离相对缩小,在古人那里很难亲历的自然风光在今天已如家门前的风景,唾手可得。

(2)、伴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同时而来的,是人对大自然的改造与征服已极尽最大限度,即大自然在今天基本上已是人化的自然,人们对之至少在心理上已不如过去那么陌生,而是相当熟悉。因此,古人在探索大自然奥秘时所特有的那份新鲜、惊奇、困惑、激动在今天基本上已不复存在。

(3)、游记偏重于临摹自然山水的外在形态,再挤逼出一两点主体感悟的表达程式已相当陈旧,再也激不起读者的审美兴趣,等等。诸如此类,均使得今天的游记越来越不好写了。因此,必须另辟蹊径,而余秋雨的探索,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经验。这就是,突破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将游览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现的情节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从而突出了作家所要开掘的,与本次游览相关的内容。比如《庐山》、《贵池滩》、《青云谱随想》,作家在这些地方的游览过程已不重要,也无意全面摹拟那里的具体风光、景点,而侧重关注那里的文化型态。

(二)、关注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

‚在余秋雨的笔下,闪现出一大批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他们都是才华横溢而又命运多蹇的人,苏东坡、范仲淹、柳宗元

等。他们都具有高贵又苦闷的灵魂,他们因富有才华和个性而不容于朝廷,受到小人的诋毁。他们被冷落、被流放、被贬谪。‛[3]他们的生命力受到挤压和摧残。但是,无论他们处在怎样的险恶条件之下,都有不变的文化良知。恶劣的环境没有折服他们,相反,反而磨练了他们的意志,激发他们更大的智慧,绽发出更灿烂的文明之花。《苏东坡突围》中苏辙指出:‚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作者描写了伟大诗人苏东坡一次次地被小人诋毁,一次次被贬谪到更加偏远的地方。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化的探索,相反,官场的失意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事实证明,他的大多数优秀作品是在被贬谪的时候创作的。作者通过对传统文人的悲剧性命运的展示,使人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的文明史是一部苦难深重的文明史,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和专制制度及愚昧野蛮不断进行抗争的搏斗史。

(三)、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

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如《阳关雪》,对阳关雪的描写其实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4]‚今天,我冲着王维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他们的法术,不是别的,正是他们的文章。作者在此要表现的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价值和他们作品的魅力,来突出他们在官场上的尴尬与在文坛上的不朽地位所形成的巨大反差。《风雨天一阁》对天一阁也未多作描述,而突出写天一阁的创建人范钦其人,写其超强的意志力与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从而显现天一阁本身的存在价值。

(四)、将散文与小说结合,追求小说化的艺术效果

1、历史现场还原似的虚拟,丰富的艺术想象

一般认为,散文应当是写人的真情实感,历史散文的内容应当符合历史事实。但是,许多历史散文作家,就是由于太拘束于历史事实,导致其散文成了考古学,枯燥而无新意。余秋雨他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而概括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如《阳关雪》中,描写王维‚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我们都没有身临其景,都不知道王维的友人是否帮他打点行李,也不知道他是否‚瞟了一眼‛,是否‚微笑着‛,但是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渲染了朋友离别的气氛,呈现给我们一个具体而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王维当时的心境,更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作者就是通过合理的想象,让历史再现,让人如身临其境。

2、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

传统的散文一般不注重故事的完整性、顺序性,一般都是为了体现某一主题而截取某一故事片断,把他们结合起来,使之突现主题。而余秋雨的散文则不同,他注重故事情节的塑造,并且做得非常好。《道士塔》中,给我们呈现了敦煌文化沦丧的整个过程,王道士如何愚昧地将壁画刷白,与外国人进行廉价的交换,中国官员如何对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视之不理,最终敦煌的研究者只能从外国买来文献的胶卷进行研究。整个故事完整生动,让人如身临其境。尤其是某些精彩场面的描写,更是让人义愤填膺、痛心疾首,‚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都装好了,扎紧了。吁——车队出发了。‛‚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信客》、《柳侯祠》、《遥远的绝响曲》、《漂泊者们》、《华语情结》等篇也都包含着一个或多个生动的故事。秋雨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态使得散文具有小说的强烈感染力。

3对原有散文文体模式的突破与创新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古典散文形成了简约的审美规范,曾有人称之为‚小品文‛。写作学科给散文所下的定义是:散文是指以记叙、抒情、描写为主要方式的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写法自由,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

然而,读余秋雨散文的第一感觉就是,篇幅宏大。《文化苦旅》31篇中,以都江堰最短,也有3500余字,而压卷之作《江南小镇》有9000余字,《风雨天一阁》有16000余字。其实,长篇散文的出现是散文发展的必然趋势,篇幅短小的文体规范极大地制约了散文的表现内容,使许多过程长的、容量大的、情节复杂的重大题材被排斥在外,只有长篇散文,才能吞吐古今,驰骋中外,具有黄钟大吕的磅礴气势,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林语堂曾指出:好散文必须具有容纳充分发挥才能的篇幅和轮廓,必须改变迫于生产力落后而形成的简约、削足适履的旧观念。可见,余秋雨散文的出现迎合了散文的发展趋势。

另外,写作手法上,秋雨先生的散文并非以抒情为主,而是以议论为主。他的散文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抒情与议论的水乳交融,使文中的议论充满了睿智与情趣,使读者总能在理性的思考中获得一种特有

的精神享受。如《阳关雪》中‚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原……‛‚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5]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正是这种抒情与议论的结合,才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所经历的苦难历程,中国文人所独有的悲剧性命运,促使人们反身自问,文明是什么?文化是什么?我们在哪里遗落?又怎样才能找回。可以说,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最有魅力的部分,不是来自生动的场面描写,也不是来自温情脉脉的抒情,而是这种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的议论。

二、美学风格

(一)、对传统了历史文化的探讨

余秋雨散文问世之后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构成了本世纪末期中国文坛一大景观。其散文美学型态迥异于前此一切散文文本。‚从意蕴上考察,余秋雨散文集中探讨的是中国文化问题,因此其文本情感符号系统主要由下述三个方面构成:在蒙昧的历史途程中艰难跋涉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如李冰(《都江堰》)、柳宗元(《柳侯词》)、苏东坡(《苏东坡突围》)、朱喜、张械(《千年庭院》)、八大山人(《青

云诺随想》)、被放逐的文人(《流放者归来》)、‘酒公张先生’《酒公墓》)、文学家陈旭麓教授(《家住龙华》)等;锈刻着无数历史人物的足迹与印记的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地域场所等空间存在。‛[6]如都江堰、柳州、黄州、海南岛、三峡、洞庭、庐山、西湖、苏州(《白发苏州》》、山西(《抱愧山西》)、周庄(《江南小镇》》、承德避暑山庄(《一个王朝的背影》)等;已经上升为某种象征符号,凝聚着厚重文化内涵的物象。如天一阁、道士塔、莫高窟、牌坊庙宇、笔墨、吴江船、废墟等。作家常常将上述三方面内容交错起来,扭结到若干著名或无名的人物活动轨迹中,通过他们的奋斗与失落,中兴与末路,得意与苍凉,质言之,通过他们的生命亮色划破历史隧道的黑暗,展现了一幅漫长的中国文化演进的巨幅面卷。

其散文的美学蕴藉非常丰厚,譬如,他深刻地批判过封建社会的‚贬官文化‛、‚隐逸文化‛与‚夜航船文化‛(见《柳侯祠》、《西湖梦》、《夜航船》);他由衷地崇敬康熙大帝的雄才大略,愤怒其继承者的昏聩无能(《一个王朝的背影》);他惊讶、赞叹中国文化的异质因素‚商业文化‛的崛起,又满怀惋惜地勾勒了这种文化的没落、灰飞烟灭(《江南小镇》、《抱愧山西》);他思考过‚美‛这种似乎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的东西在人类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柳侯祠》、《夜雨诗意》);他为我们的祖先曾经作出过的成就自豪(《都江堰》),为他们呕心沥血地护卫民族的精神之火而折服(《风雨天一阁》),为一切曾经在冷漠、无序的社会人生与历史实践中贡献过绵薄之力的人、事树碑立传(《信客》、《庙宇》);他痛斥一切扼杀民族之魂的物质的与精神的‚牢笼‛(《流放者的土地》、《苏东坡突围》、《牌坊》);他忧惧文明之光的熄灭(《藏书忧》、《家住龙华》),但对那些曾经辉煌的‚国粹‛而今必然要遭到的淘汰命运并不遗憾(《笔墨祭》);他在苦苦追寻‚强国梦‛的同时,亦痴痴地关怀着适合人类灵魂栖居的‚精神家园‛(《道土塔》、《乡关何处》);等等。余秋雨散文的主题似乎又并不复杂,他给我们的一个总体印象是,这是一个对于中外古今一切优秀的人文遗产都曾经作过全方位地、深入地体察与辨识的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学者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其全部言说的内核一言以蔽之,就是写出了中国知识分子在两千多年

文明进程中的‚文化苦旅‛,他们的苦难、抗争、业绩与失败,在无情地解剖民族文化黑幕的同时,亦冷峻地反省了知识分子自身的不足、缺点,从而不仅为知识分子的人生悲剧,而且为整个民族文化的悲剧唱了一曲无尽的挽歌。从艺术上考察,余秋雨对中国传统散文观念的突破与对当代散文美学的贡献也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作者所选取的景观或物象都曾参与了作者主体的精神建构。比如‚牌坊‛、‚庙宇‛、‚江南小镇‛,《千年庭院》中的岳麓书院,《乡关何处》》中的河姆渡陶瓷碎片等,这些景观与物象都曾在作家的个人实践中起过重要作用,与作家主体独特的精神世界的形成大有关联。这就与17年时期散文作家们于走马观花中浮光掠影的景物速写大不相同,同时也与古典主体在个人生命之旅中主客体之间那种‚随遇而感‛式的取像区别开来。

(二)、开创了新型散文典范

突破了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游览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现的情结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从而突出了作家所要开掘的,与本次游览相关的内容。比如《庐山》、《贵池滩》与《青云谱随想》,作家在这些地方的游览过程已不重要,也无意全面模拟那里的具体风光、景点,而侧重关注那里的文化型态、文化品位与文化贡献。

大胆借助‚想象‛艺术复现为传统正史所不载的已经掩没在历史阴影之中的历史瞬间或历史面卷。《道士塔》中王道士的所作所为可以说纯粹是作家借助于历史史料虚拟的某种历史情境,《一个王朝的背影》浓墨重彩所编织的更是清王朝三百年历程中不足为外人道的心灵秘史。如果说传统散文中的想象是一种技巧,想象的至多是一个场景,一两个细节,像余秋雨这种大规模地、整体地运用想象修复一段历史运动的轨迹则不多见。

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的自由切入与转换。余秋雨散文常常从感性叙述轻松自如地切换成理性评析,或从理性评析自然地转人感性叙述,很多情况下甚至是一种交融着感性与理性的具象式理论言说。充分显示了一个在理论研究、艺术鉴赏与创作中浸淫了多年的文化学者

的优势,从而远远超出前此若干纯感性抒情、叙事或纯理性议论的文本,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新型的范例。

余秋雨能将自己的散文写到了这个程度上,实在也是一个奇迹,靠的是他多年的心血、多年的思考、多年的积累和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探求,这不能不说跟他毕生的行走、思考有关,他已经到了这样的一个程度上,即使写点什么都能够随便写出点什么来,但是他通过散文,把自己塑造成了这样一个社会、文化形象,完全可以说是,被一些外在的东西逼出来的,被媒体和杂志逼出来的,是被他的朋友们推出来的,既可以说是被爱护他的师长朋友们推出来的,保护出来的,又可以说是被他的那些论敌满天飞的言论、无形的攻击和有形的言论逼出来的。我们知道,一个社会塑造人,有时就是这样,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力量把你塑造出来。有了这样正反两方面的力量,还得靠你自身的努力和创造性的思想去完成自己,塑造自己;如果没有自己足够的力量,你早就被打倒了。假如没有自身强大的思想力量和一手绝活,那么你也很难完成这个任务;而一旦有之,则会水涨船高,风浪行舟而不沦。我们由此可以看见,余秋雨他在这样的过程中,实在也是自己把自己的才力逼发出来了,所以他的散文风行天下,并不是不可以理解的。

总之,余秋雨的散文以他的思想作后盾,以他的才华作支撑,对这些众多的文化现象、文明现象进行了长篇累牍的思考,完全可以说是一种时代的需求和必然。如果没有余秋雨呢?那么会不会也有别的人来代替和弥补这个空缺?我不知道。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是可能的,是存在的,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余秋雨出现了,实在也是一种文化的必然。因为他刚好具备了这样的条件,适合了这样的需要,做出了这样的成绩,因此无论什么人反对他都无法回避他的存在了。

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他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整体精神的张扬。

注释:

[1] 郭冬.余秋雨散文简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第1页.[2] 许敬华.余秋雨散文与余秋雨现象.天津师范大学.2001 .第5页.[3] 谢东升.余秋雨与贾平凹散文比较论.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第3页.[4] 王钟陵.文化散文的兴起与败落——以余秋雨散文观及其创作为典型个案.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第8页

[5]杨长勋:《余秋雨的背影》花城出版社2000年

[6] 刘华.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与创作风格.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第9页 参考文献:

[1]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 [2]杨长勋.余秋雨的背影.花城出版社.2000年 [3]余秋雨.文化苦旅.上海知识出版社.1992年 [4]余秋雨.山居笔记.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年 [5]余秋雨.霜冷长河.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年

第17篇:会计本科自考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会计本科自考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论受托责任与审计发展 2.

关于中小企业筹资问题的研究 3.

关于企业内部审计与职能的认识 4.

从安然事件看社会审计的独立性 5.

上市公司如何建立内部审计制度 6.

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中的审计

7.

我国审计如何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8.

论非财务审计范围与体系 9.

我国开展管理审计的讨论

10.

上市公司筹资渠道与经济效益关联性分析 11.

论审计的现代化

12.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比较与分析 13.

关于我国企业推广管理会计的状况探索 14.

关于最佳资本结构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15.

论审计的作用及其发挥 16.

论审计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7.

论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完善 18.

论我国审计体系的完善 19.

投资决策的分析方法 20.

关于敏感性分析 21.

审计学科体系的构建 22.

关于成本差异分析的研究 23.

大学审计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4.

上市公司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5.

我国政府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6.

会计事务所管理的若干问题探索 27.

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28.

论注册会计师的知识体系 29.

论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发展方向 30.

对非财务审计发展趋势分析 31.

论企业环境审计 32.

论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 33.

论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 34.

论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 35.

论环境审计的模式 36.

中外审计模式比较 37.

论我国政府审计的发展 38.

论强化政府审计职能的对策 39.

论企业财务信息失真的审计对策 40.

论审计在宏观管理中的作用

41.

关于我国社会审计工作规范化问题的研究 42.

关于期货会计的探讨

43.

论审计内部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关系 44.

关于强化会计监督问题的思考

45.

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研究 46.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47.

资产减值会计研究

48.

建立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49.

高质量会计准则:内涵、特点及实现途径 50.

企业并购会计研究 51.中小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究 52.

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会计控制 53.

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问题研究 54.

环境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 55.

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研究 56.合并会计报表特殊问题研究 57.

环境会计报告问题研究 58.

实时财务报告问题研究 59.

上市公司会计管理问题研究 60.

中小企业会计监管问题研究 61.

企业技校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及改进 62.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63.

电子商务会计相关问题研究 64.

网络环境下会计舞弊及其控制 65.

财务主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66.

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问题研究 67.

论会计在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下的作用

68.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学分析 69.

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研究

70.

预算管理研究,业绩评价体系与研究方法 71.

会计信息供需矛盾及其协调 72.

商誉会计研究

73.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 74.

审计判断问题研究 75.

试论会计学科体系的构建 76.

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77.

论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 78.

对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79.

法务会计研究 80.

论金融企业内部控制

81.

论企业税收筹划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82.

论企业所得税筹划 83.

论增值税筹划

84.

会计准则和制度的经济后果研究 85.

新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86.

论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改革 87.

有关“费该税”的几个认识问题 88.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研究

89.

预算管理研究,业绩评价体系与研究方法 90.

论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要素

91.

我国证券市场投机行为研究

92.

论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的职能与作用 93.

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报表研究 94.

关于或有事项的研究 95.

政府采购会计核算方法的思考 96.

国库集中收付会计核算方法的研究 97.

行政事业单位基建资金核算方法的思考 98.

行政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研究 99.

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置的思考 100.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核算方法研究 101.

财政会计转移支付核算方法研究 102.

电子表软件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103.

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研究 104.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效益研究 105.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发展趋势研究 106.

网络会计下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107.

如何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108.

对现代责任会计的创新研究 109.

试论加强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管 110.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治理 111.

谈知识经济下会计信息的披露

112.

从会计环境谈我国现阶段会计信息失真原及治理对策 113.

论社会信用体系与会计信息失真

114.

论企业财务战略管理 115.

论风险投资管理 116.

论我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117.

加强会计控制,治理会计失真 118.

环境会计在我国的发展 119.

论我国财务总监制度的建设

120.

论作业成本法的实质及我国成本管理的创新 121.

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122.

关于中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化问题 123.

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标准的比较 124.

中国会计服务(审计、会计咨询等)国际化 125.

企业最佳资本结构及其选择 126.

管理会计发展新趋势

127.

论新经济对会计质量特征的影响 128.

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

129.

新经济条件下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30.

论企业战略对传统管理会计新要求 131.

中外会计报告比较及启示 132.

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思考 133.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134.

关于会计政策的探讨 135.

建立我国金融工具会计的探讨 136.

论会计的国家性和国际性

137.

关于法定财产重估增殖的研究 138.

关于会计工作法律责任问题的研究 139.

论会计目标

140.

关于会计管理体制的研究 141.

试论重组会计

142.

试论会计报告披露的范围 143.

试论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 144.

试论会计信息的公开制度 145.

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讨论 146.

非货币交易会计研究 147.

试论会计环境

148.

论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结合应用

第18篇:工商企业管理本科(自考)毕业论文选题

工商企业管理本科(自考)毕业论文选题须知

发表日期:2010-11-15 本文被阅读过:12124次

(请认真阅读本要求)

1.所选论文题目必须在企业管理学科范围之内,可以自己命题,也可以按提供的参考题目定题。

2.考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可参考各种文献资料,但不得抄袭或从网上下载(引用别人的内容原文超过200字即为抄袭),如经发现抄袭之作,论文答辩将不予通过。

3.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格式:请仔细阅读“2011年上半年河北大学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论文选题通知”中的相关规定,严格按照该要求规范格式和内容。

4.论文初稿必须用B5纸打印,于2011年1月5日前将论文初稿按照网上报名“导师查询栏”中提示的地址送交或特快专递(必须邮局EMS)寄交指导教师。

5.指导教师收到论文初稿后,将对论文提出修改意见,并将论文初稿寄还考生,同时发出论文答辩通知,请考生注意查收,并按规定时间到河北大学参加答辩,答辩时间初步定于2011年4月16日(因答辩时间与2011年上半年自学考试的考试时间冲突,请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慎重考虑是否报名论文选题答辩)。

6.请考生按照指导教师的意见修改论文,将修改后的论文于2011年3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20日前邮寄(必须邮局EMS)或交给自己的指导教师(地址与联系电话指导教师会在修改意见中附上)。

7.联系电话: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钟伟:0312-5073169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程长羽:0312-5079

326、5020963 (周一至周五下午4:30—6:00有人值班)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企业的定价策略分析 2.企业发展网络营销的对策分析 3.浅析买方市场下的企业经营管理策略 4.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实践与趋势分析 5.科技企业的营销创新探析

6.我国社区零售企业发展思路的分析 7.企业一体化战略的实践与趋势分析 8.老字号的品牌管理问题分析 9.企业差异化战略的成功案例分析

10.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发展契机 11.×××企业经营失败的战略层面探析 12.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实证分析 14.中外连锁超市比较分析 网上报名入口 15.试论我国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对策 16.企业兼并的成效分析(实例剖析) 17.试论XX省(市、县)中小企业发展战略 18.提高我国超市经营水平的对策分析 19.我国大中型零售企业的竞争模式分析 20.×××企业并购的动因与前景探析 21.商品流通企业对外开放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2.产品品牌经营战略探讨

23.中外家族企业经营模式的比较分析 24.我国企业家族经营的原因探析 25.中小企业竞争战略探析 26.企业营销人员分配模式的探讨 27.中小企业产品销售模式探讨

28.我国企业集团化战略的实践与趋势分析 29.企业战略成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30.消费者品牌忠诚度分析 31.试论知识型企业家的必备素质 32.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33.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34.×××企业的战略管理实践分析 35.民营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误区分析

36.XX企业的营销策略分析(IT、保险业、农产品、房地产、旅游业等) 37.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路径分析 38.×××企业战略分析 39.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分析 40.企业并购的风险与防范

41.企业开展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问题分析 42.试论企业发展战略的风险管理 43.完善上市公司董事会制度的思考 44.企业激励机制问题分析

45、×××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46、试论家族企业的信任机制

47、试论企业经营模式的选择

48、试论企业的扁平化组织管理

49、浅析企业组织的发展与变革 50、企业文化模式探析

51、试论公用事业型企业的经营发展策略

52、×××企业的特色经营之路

53、企业智力资本探析

54、品牌延伸的问题与对策

55、“克隆公司”现象分析

56、企业垄断权利与社会责任关系分析

57、跨国经营的价值链设计

58、试论大型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创新

59、入世后黑色家电企业对策分析 60、体育俱乐部经营发展策略分析 6

1、经济周期与企业战略关系的考察 6

2、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分析 6

3、×××企业战略管理体系及优势分析 6

4、试论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 6

5、试论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66、关于推行股票期权制若干问题的探讨 6

7、对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全方位思考 6

8、关于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探讨 6

9、企业知识管理探析

70、试论企业组织结构及形态演变 7

1、试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7

2、JIT在我国企业的运用分析 7

3、网络经济时代的管理变革

74、风险资本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治理 7

5、全球化背景下我国IT企业的发展战略 7

6、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分析 7

7、试论企业资本经营方式 7

8、企业并购相关问题分析 7

9、试论管理者收购 80、MRP在我国企业的运用 8

1、租赁经营相关问题分析

82、定制生产模式的系统设计与管理 8

3、全球化与企业生产战略选择

84、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支持体系的设计与管理 8

5、网络时代企业危机的应对策略分析 8

6、当前经济形势下外向型企业经营策略分析 8

7、完善上市公司董事会功能的若干思考 8

8、河北省中小企业生存环境调查与分析 8

9、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运用 90、企业系统质量控制的应用 9

1、试论企业质量管理的标准 9

2、先进制造技术条件下的质量管理 9

3、试论公司治理中的股东权益保护问题 9

4、试论《新劳动合同法》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9

5、我国利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战略和策略分析 9

6、公司合并中关联人的利益保护问题分析 9

7、企业购并战略中的核心问题分析 9

8、试论企业管理创新

99、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的素质 100、试论企业组织管理的科学化 10

1、试论中国企业的独立董事制度 10

2、浅析中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10

3、×××跨国公司的战略解析 10

4、虚拟企业对我国管理组织的启示 10

5、浅析跨国并购企业的文化管理 10

6、试论CEO的激励和监督机制 10

7、试论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

10

8、流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不可控因素分析 10

9、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可控因素风险分析

110、入世后我国服务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分析 1

11、中国流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

1

12、入世后我国企业市场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其预防

第19篇:自考本科

自考本科

(全文请仔细看!)

自考本科是我国基本高等教育制度之一,成绩合格后由主考学院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联合颁发大学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符合条件者由主考大学授予学士学位。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国家对学习者进行的大学学历水平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开放式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基本高等教育制度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经考试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国务院颁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获得者的待遇与普通高校同类毕业生相同 \",可以考研,出国留学等。其中澳大利亚、英国的高等学府都承认,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承认自考学历。

自考本科特点

1、没有入学考试,只要想读就行,不受户籍、年龄、职业、学历和招生计划的限制。

2、学习时间自由,报读晚班、双休班、运转班、函授班、全日制班均可,中途可以间断。无论是否在校或是否在职,都能选择到适合于

自己的学习时间。

3、学习地点自由,在全国各地均可参加学习,考试成绩在各省市间可以转移。根据报考人数的规定可以在本地申请外地学校的自学考试。

4、学习速度自由,最快一年毕业,最慢无限期。考不及格的课程可反复重考,直至毕业。

5、选择专业自由。专科设有43个专业,本科段和独立本科段设有42个专业,涵盖十二大类,可以自由自主地选择你爱好的专业。

6、肯定可以毕业。因为考不及格的课程可反复重考,只要坚持学习,没有哪门课程是永远考不及格的。

7、该文凭含金量高。学分制国家统考,既保证了每个坚持学习的学员都能毕业,又保证了每个学员的毕业质量.该文凭不但在中国被承认,还得到英、美、加、澳等几十个国家的认可.自考毕业生出国留学可免修已取得及格成绩的课程。

8、该文凭权威性和信誉度高。因为该毕业证书由主考大学和国家自考委联合签发,而在上海的主考大学绝大部分是名牌大学,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

9、高专高职在校生,在攻读高专高职的同时,可报读自考本科段和独立本科段,等高职高专毕业时,可同时领到本科毕业证书,免去了专升本的升学考试,也免去了专升本的学习时间和费用。

10、尚未毕业或已经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均可报读自考第二专业,并可免修部分课程。这种双专业、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在社会上有更多更好的机会。

11、有些自考专业之间相同的课程很多,报考第二专业时,可以免考很多课程,如报读商务管理大专毕业后,可以领到华东理工大学颁发的商务管理大学专科毕业证书和英国剑桥大学颁发的剑桥高级商务管理证书,如果再增读四门课程,就又可领到华东政法学院颁发的金融管理大专毕业证书和英国剑桥大学颁发的剑桥高级金融管理证书。

12、部分自考专业除颁发毕业证书外,还可颁发国际国内岗位资格证书,如:商务管理专业可同时由英国剑桥大学颁发剑桥高级商务管理证书,金融管理专业可同时由英国剑桥大学颁发剑桥高级金融管理证书。物流管理专业可同时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颁发中国物流职业经理资格证书,再加读一门课程后可由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协会颁发ILT物流基层管理人员证书或ILT物流部门经理证书,其它专业还有如中国电子商务高级职业证书,调查分析师证书,中国餐饮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劳动和社会保障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等。

13、历史形成自考教育收学费低,只有高职高专收费的1/4至1/2.14、自考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自考毕业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对其后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其已学知识的本身。

15、国家投资最少,面向群体最大,已经和正在为提高全民族文化科技素质作出巨大贡献。

总之,自考是一条宽广的、可行的、适合于各种人群的成功之路,只要您努力,您就会成功,只要大家都努力,中国就会辉煌。

独立本科段

独立本科段,是指“专升本”的本科,是为已取得专科学历的人继续学习而设置的。根据考生原毕业专业与自学考试专业的相关程度,考生须加考几门或直接接考独立本科段的课程。本科是指按照普通高等学校的要求而设置的本科专业,它包括基础科段和本科段两段。本科段也接受已取得专科学历的人继续学习。参加独立本科段和本科专业学习的人,最终均可获得本科学历,符合相关要求者,还可申请并获得学士学位。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独立本科段是为各类高等教育形式专科毕业生继续学习而设置的一种在专科层次起点基础上又独立于专科层次的自学考试专业类型。大多数省的自学考试管理机构对于这类专业均实行与本科段专业相同的管理,也是持有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或专科以上)毕业证书或正在专科(或专科以上)就读者才可报考。考生在达到规定的毕业要求后,也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

第20篇:上厦大自考本科毕业论文辅导

自考毕业论文辅导

一、选题

1.从本学科本专业出发考虑选题

即从社会工作、社会学这两个学科出发考虑选题。例如,青少年犯罪、农民工问题、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等。

2.题目要有针对性

范围上要小,不要写全国的,也不要全省的,可以写一个市的、一个县的、一个乡的,甚至是一个村的。

二、如何写

1.文章主要组成部分:现状、问题、对策。(请参看所附的三篇范文)

2.理论联系实际。要有实际材料,要做一些小调查。可以通过走访政府部门,要一些总结材料,作为文章的素材。政府部门,如民政、公安局、信访办,都有许多关于本部门的工作总结、材料汇报,这些可以作为文章的素材。

3.引用他人观点、数据、材料要标明出处。

三、格式

字数:3000字到8000字。

正文用宋体四小字体,1.5倍行距。

标题用二

参考文献

四、时间安排

1、第一周定题目和大纲

2、2014年2月下旬之前完成初稿并提交到厦大各组导师邮箱中

3、2013年3月中下旬现场答辩(具体时间厦大另行通知)

本科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本科自考毕业论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