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400字游记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26 09:00:3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游记作文神秘的阿里山之旅字作文

游记作文:神秘的阿里山之旅字作文

小编导语:这是一篇关于阿里山的游记作文,小作者记录了阿里山之行的一路风景,阿里上那沁人心脾的青山绿水、令人称奇的千年神木还有久负盛名的小火车都在作者的笔下鲜活生动起来。更多关于阿里山的游记作文尽在巨人作文网。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阿里山,对我而言是一个神秘遥远的名字,以前,我只能在这首歌里领略它的风采,而这个暑假,我如愿以偿地来到了宝岛台湾,来到了这神秘的阿里山。

车子缓缓地驶入了阿里山山脉,一座座连绵不断的青山映入眼帘,那是深邃的绿,高大的山峦像是一口井,此刻的我们就在这口巨大的井中。沿着曲折的盘山公路,我们的车子到了半山腰,往窗外望去,对面的山已经被薄纱一般的云雾萦绕。云雾中,隐隐约约露出一些青色,刚才挺拔高峻的山似乎害羞起来,用纱巾遮住半边脸,这又为阿里山增添了几分神秘。还没有缓过神来,车子已经驶入了一片云雾中,四周一片白茫茫,除了车灯依稀照亮了前面的道路,剩下的全都淹没在朦胧中。我们坐在车子上,颠颠簸簸,仿佛在仙境中穿行,飘飘欲仙。

经过了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登上了海拔二千六百多米的阿里山。刚踏出车门,一阵阵寒气便扑面而来,这里的温度只有十几度,大家都披上了外套,看来“避暑山庄”的称号还真是名不虚传啊。慢慢地,我们就走进了一片森林,清凉的风儿吹拂过脸庞,惬意极了。我尽情地呼吸着新鲜空气,我已经好久没有感受到如此清静了。这里是一个天然氧吧,我也尽情地欣赏这四周的绿色,慢慢地便和阿里山融合在一起了。

沿着石梯往下走,两旁是形态各异的树木,还有不少“二代树”——第一代的树木死了,第二代树便在它死去的枯木上继续生长。有的依偎在一起,仿佛是情深的父子。这里还有不少的“三代树”,可“四代树”是很少见的。然而,我却遇见了慢慢生长着的“四代树”,只见四棵树相互扶持,缠绕在一起,仿佛它们已经融合为一体,恰似其乐融融、四世同堂的大家庭。

继续走进阿里山,不远处的人熙熙攘攘,一棵直插云霄的大树耸立着,原来这就是二千三百多岁高龄的阿里山神木!它的树干直径足有五米多,需要十几位壮汉才能合抱,需要抬头仰望才能看到它郁郁葱葱的树叶。这位传奇神木却并不显老,甚至比其他的树木更加浓郁。在阿里山,八九百岁的树木虽不足为奇,但能长到二千多岁,真的是个神话了!

告别这棵神木,我们沿着小径继续向前走,一路上的野兰花不少,大

多是紫色的,却也显得分外妖娆,在这

片神奇的土地上增添了一笔绚丽的色彩。伴随着一路的野兰花,我们来到阿里山小火车站。是的,这里就是小有名气的阿里山小火车站。我迫不及待地登上站台,等待小火车的到来。不一会儿,远处响起了“滴答”的声响,渐渐地,小火车出现了,原来这就是它的庐山真面目了。一辆红色的火车缓缓地驶来,在青山绿树的衬托下,分外鲜艳。车门开了,我满怀期待地登上了火车,随着车内广播的响起,小火车缓缓地开动,一旁奇异的树木似乎在向我们道别。火车开到了一条上坡路,在车尾的我正好能一览火车的全貌,它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龙穿梭在山间,和阿里山浑然一体。小火车行驶在山间,我看到了溪涧,看到了成阴的绿树,看到了阿里山的身影。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小火车到站了,我们也该下山了。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见到美如水的采茶姑娘。但回首阿里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美丽又珍贵的记忆。再见了,美丽的阿里山!

评语:作者巧妙地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记录了阿里山之行的一路风景,沁人心脾的青山绿水、令人称奇的千年神木还有久负盛名的小火车都在作者的笔下鲜活生动起来。文章井然有序,有条不紊,而作者对阿里山的喜爱之情就自然地散落于对风景的描摹与刻画中,浑然天成。此外,作者对修辞和字句的精心挑选,对细节之处的独特发现和状写都为这篇写景散文增色不少。

推荐第2篇:游记

游渭滨公园

周末放假,姐姐带我去公园玩。

我们坐车来到渭滨公园。一进公园门就看见两排用花装点的柱子,柱子中间是由花装扮的大花坛。再往里走,有一座大花园,花园中间有模仿奥运会赛场修建的鸟巢,美丽极了,惹的许多人在那儿照相。公园里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我们首先去乘坐“太空飞船”,随着“太空飞船”的上下摆动,我们吓得叫了起来,真是既惊险又刺激,下了“飞船”还觉得脚下轻飘飘的。我们接着又去了鬼屋,鬼屋里有许多人造鬼,个个都青面獠牙,十分恐怖,让人看一眼都觉得害怕,把我吓得紧紧的抱着姐姐,出了鬼屋我的心还跳不停,真是吓死我了。

最后我们来到了渭滨湖边,看见有租船的,我们就商量着去划船,我们租了一艘双人脚踏船,迫不及待的上船向湖心蹬去,可走到湖心时,船怎么也不前进了,只在原地打转,急的我们使劲的蹬,可船还是在原地打转。我们在湖心转了好长时间也没办法,表姐大声地向岸上的管理人员询问才知道,我们把船的控制杆放错了,原来控制杆向前船向右转,控制杆向后船向左转,控制

杆在中间船才向前走。我们学会划船后就去钻桥洞、捡冰块玩。一直玩到湖上没人了才下船回家。今天我不但玩得很高兴,还学会了划船,真有意思!

春游西公园

不知不觉地,树叶变绿了,山变青了,小河也唱起了欢乐的歌,小学生作文游公园。地里的小草偷偷地从泥土中钻了出来,一片一片的,绿绿的,贪婪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燕子不知什么时候飞回来落在树上,叽叽喳喳的叫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万物从沉睡中苏醒,大地一片生机。

今天,学校组织各班去西公园春游。早晨,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欢快的步子,高高兴兴的来到西公园。

一进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用树条编成的“大象”,站在路边,它骄傲的跷起鼻子,好像它正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花圃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有的含苞欲放,争奇斗艳,广阔的草坪像一片片绿色的地毯,铺满园内,我被这满眼的绿色吸引住了。

当我们来到儿童乐园,在教师的组织和安排下,我们开始自由活动,有的同学走进迷宫;有的同学坐海盗船;还有的同学去坐金龙滑车,而我选择了儿童游东园。那里面有各种各样玩的项目,我玩了滑滑梯、荡秋千、跳跳床。同学们玩的可开心了。

游园结束了,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返回学校。

推荐第3篇:游记

第一单元:游记

1、什么是游记

游记是对一次出行、游览、参观等的记录。

游的含义有多种:游历、旅游、游玩、游览、参观、访问、考察等。 通常指叙事散文,主要记叙游览途中的所见所闻。

2、游记的分类:

(1)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性游记 (2)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性游记 (3)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性游记 (4)通过记游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性游记

不论哪一种游记,都是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城市景观、景观中的人和事进行描绘,达到记事、抒情、说理的目的。

3、游记特点 (1)是散文的一种;

(2)以描写、记叙为主,可兼有抒情、议论; (3) 交待游踪,以生动、轻快的笔调描写游览中的所见所闻,抓住景物特点,做到情景 交融,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4)内容广:社会风貌、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

4、游记结构

开头:交代游玩的缘由、时间、地点、人物等背景,概述向往的心情或点出写作对象的总 体特征。

正文:具体叙述游历经过,生动描写沿途景物。 结尾: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推荐第4篇:游记

游记范文

广州一日游

今天晴空万里,是出门旅行的好日子。于是,在妈妈的带领下,我们全家到广州去游玩一天。下面就让我来当回导游,带领你领略沿途的美景吧!

第一站:荔湾湖公园

在妈妈GPS的指导下,很快我们就来到了传说中最能体现南国优雅柔美风情的荔湾湖公园。园内绿草如茵,曲折的桥廊回转醉卧江面,景色优美极了。欣赏了美景,我们还特地去拜了一下四面神,听着妈妈为我们的平安祈福,我的心里暖暖如园中的阳光。荔湾湖公园真不愧“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

第二站:上下九

从荔湾湖公园出来我们径直来到了第二站:上下九商业街。这里热闹非凡,真可谓美食玩乐一条街。我们逛了几圈买了一些东西,美美地饱餐了一顿,便离开了这个嘈杂的地方。

荔湾湖公园的美是幽静天然的美,上下九的美是生机人文的美。然而最美的,在我看来当属世界第一高塔——广州塔。

第三站:广州塔

我们来到广州塔下,抬头望去,广州塔像一颗参天大树,周身被五颜六色的蜘蛛网缠住,非常壮观。待妈妈买好票,我们就准备登塔了。然而,久负盛名的广州塔人气太旺,我们排队等待了足足半个小时才如愿以偿登到塔顶。广州塔一共108层,这里离地面大约433.2米。来到观景台,放眼望去,我立刻觉得自己像一个巨人,底下的房子在我眼里,就像一只只火柴盒,汽车只是体型稍大的蚂蚁,而珠江则缩变成一个小游泳池。这些景物虽然小,它们在我眼里却成了广州最美最壮阔的景观。不知不觉,时间已到晚上八点,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广州塔。

在返回中山的途中,我心中一直回味这广州塔的壮阔和从塔上往下看的景物的美。这次旅行给我留下了珍珠般璀璨的记忆。尽管快乐的时间稍纵即逝,我们祖国河山的美却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里,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西樵山游记

广东名山西樵山是一个景色秀丽的自然风景区。暑假里的一天,我们全家怀着兴奋的心情一起去游览。

我们先去看的是南海观音,只见她盘坐在大仙峰的莲花台上,手拿玉净瓶,头微微往下垂,慈祥地看着每一个路过的人,她一身棕黄色,像是用铜制做的.白天金光闪闪,晚上就会出现阵阵的霞光,晴天光彩夺目,雨天隐隐约约,真是百看不厌.。有很多人虔诚的跪拜着,低头许愿最美好的祝愿!

观音旁边有个金鱼池,我买了一包鱼料,迫不急待地撕开,我先放了两粒,引来了一些鱼,然后倒了一半鱼料在手上,撒在鱼群中间.嘻嘻,有戏看了我正美美的想时,鱼群争先恐后的游了过来,开始抢食,有的非常凶猛有的很温柔,有的快速的吃,有的跳到鱼的身上抢,形成了一幅壮观的画.

传说:那些金鱼已修练成精,晚上会出来做好事.

过了一会儿,我们终于登上了观音山,首先去捐了钱,然后去敲钟,我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抓住钟棒用力向大钟撞去,咚.......那个刻有国泰民安的铜钟被我撞得摇摇晃晃,像个站不稳的醉汉.。

接着,我们去了宝峰寺,领略了大自然的风情,看见了许多精美的壁画,领略了壁画的精巧.。

后来,我们去了天湖公园 ,还参观龙涎泉。只见清泉的水从龙头中一股一股的流出来,不见其源头,十分有趣。山上刻着几行字说,这清泉的水,不仅可以洗手洗脸,还可以饮用呢。于是我迫不及待的用手掬起一捧水,大口大口的喝了进去。泉水果真清凉又可口。最后我和妈妈用空的矿泉水瓶接了满满的一瓶。欢快的提着下山去。

我们快乐的西樵山之旅也到此结束!

奇异的黄山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有看见过这“云奇山异”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玲珑剔透,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迭迭的彩缎,有的像含苞待放的莲花„„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瑰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人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一看,云在脚下飘浮,人在山上好像仙人那样,能腾云驾雾,悠然而去似的;黄山可真险啊,我还从来没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是九十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足即刻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我看见过马尾似的卷云,山峰似的积云,更常看见飘在天空中的浮云,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像滔滔流水似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黄山的云可真白啊,白得就像一匹白纱缎,又犹如刚下的白雪,那么洁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飘动,看上去会使你陶醉。黄山的云真长啊,长得无法用眼睛望到边际,只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浩瀚,像一张大幕把天地都罩起来了。伏在岩石上侧耳倾听,耳朵里彷佛有一种不可捉摸的声音,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旳又是极细小的,像春蝉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草原上驰骋,像山泉在流动,像大海在澎湃。黄山的云多么妙啊,妙就妙在它飘渺恍惚,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引起美感。这真是“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 ”难怪从黄山归来的人都说:黄山云海是个奇观呢,的确是名不虚传啊!

这样的云环锁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衬托着这样的云,再加上空中五彩缤纷彩霞,山顶郁郁葱葱的松林,山间红叶似火的枫树,山下淙淙作响的清泉,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里,这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云海舞山间,奇山异树云中里,天下美景归黄山。”

鼎湖山一游

肇庆位于广东西部,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那里有许多风景名胜,如:七星岩,星湖,鼎湖山,包公寺„„而且肇庆还有许多特色食物,如:大肉裹蒸粽,鸡蛋花,霸王花,莲藕糖„„说也说不尽。 其中,最令人神往的是鼎湖山,那里是我国著名的大氧吧。清晨,远远望去,茂密的树林像披着一块薄薄的面纱,美丽极了。

向山中走去,清新夹着凉爽扑面而来,舒服极了。再往里走,突然听见阵阵“哗哗”的声音,原来是一座瀑布像一块白色的纱巾挂在险峻的岩壁之上,仿佛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沿着瀑布旁的小径往山上走,有一座宏伟壮观的寺庙,那就是闻名中外的庆云寺。据说是一位从日本东渡而来的大师,法名荣睿,途经此地,因病在此圆寂,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大师,在此修建了这座庙宇—庆云寺。

再沿着庆云寺后的公路大约走十来分钟,就到大鼎园了。在里面有许多大小不一,形色各异的鼎。其中在鼎园中间的大理石平台上,放着一个大鼎,鼎有三脚,高约四米,直径约三米,鼎的四周都刻着绚丽的花纹,使大鼎显得更加雄伟。游客们可以往鼎里抛许愿球,祈求愿望能够实现。大鼎的周围有许多的小凉亭,每个亭子里都有一个别具特色的小鼎,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四脚鼎,它的鼎身很小,没有其他大,它的鼎脚长而弯曲,不失优雅之气。虽然没有什么花纹,但朴素之中却透露出一丝华丽。早晨的仪式锣鼓喧天,穿着统一服装的演员们跳着欢乐的舞蹈,旗手挥舞着旗帜,大鼎园成了欢乐的海洋。

鼎湖山真是名副其实的南国旅游胜地,热情的肇庆人期待着您的到来。

神话世界九寨沟

我爱画家笔下的山水画,但更爱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

九寨沟,以她优美的山水,诱人的魅力,给游客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暑假中的一天早晨,我和爸爸、妈妈,还有许多叔叔、阿姨,坐上了开往九寨沟的汽车。汽车开动了,车厢里不时地响着收录机播放的悦耳歌声和清脆的欢笑声。坐在前面的一位叔叔正在给大家讲九寨沟的传说。

九寨沟有九个寨子,一百零八个海子。古时候,有一个美丽、善良的仙女在绣楼上绣花,一位勇敢、英俊的青年前来向仙女求婚,并送给她一面宝镜。仙女非常喜爱这面宝镜,拿起它照来照去,不料一失手,宝镜落在地上,摔成了大小不同的一百零八个各种颜色的海子„„。

我还在无穷地回味着,汽车已经驶进了九寨沟所在地──南坪县。

当天晚上,我们在南坪旅馆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便乘车向九寨沟旅游风景区驶去。

一路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海子呈现在我的眼前,我们好像进入了神奇的水晶宫一般。汽车在一条翠绿、长长的海子前面停下了。啊,这不是长海么?长海像一条碧绿的迂回曲折的走廊,一眼望不到尽头。湖水清澈透明。微风吹来,水面泛起一道道迷人的光波,倒映在水中的景物一会儿聚拢,一会儿散开,一会儿扩大,一会儿缩小。随着微波晃动的水珍山,恰似体态轻盈的仙女在沐浴,又好像美人鱼在游动。

长海的位置真高啊,她在海拔三千公尺的崇山之上;长海真长啊,走了十七公里才到尽头!

沿长海而上,我们又来到了“五色湖”边。湖水像一面大镜子,和蓝色的天空浑然一体,倒映着两边的山色,好像水中长出一座座奇形怪状的高山,彷佛鱼儿在天上游动,鸟儿在水底飞翔。听爸爸说,要是有太阳,五色湖便

呈现出绿、红、黄、蓝、紫五种颜色,和碧绿的湖水交相辉映,湖面好似一颗颗宝石,熠熠闪光。我真遗憾,碰上了倒霉的阴天。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珍珠滩”。珍珠滩的水很浅,刚好淹过脚背。水底长满了青苔,像铺上了一块绿色的大地毯,踩上去软绵绵的。晶莹、透明的水珠像珍珠般从脚背上滚过去,使人感到非常舒服。踩着水,继续向前走,一会儿,便听见“轰──轰──”连续不断的响声,又好像在下着瓢泼大雨。哦,瀑布!真好看,瀑布很宽,水从几丈高的岩石上泻下来,飞溅阵阵白色的雨雾。这时,我不禁想起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写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多么壮丽的景色,真叫人心旷神怡!正想着时,爸爸对我说:“来,我们在这里留个影,让这次难忘的旅行,留在美好的记忆里,留在这美丽的山水之间。”

愉快旅游结束了,可我的心啊,却留在令人神往的九寨沟还没回来呢。

桂林游记

俗话说的好:\"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山水之国桂林,欣赏美丽的桂林风光。

我们来到了阳朔的漓江旁,看见了许许多多的竹筏荡漾在漓江上。我们坐着竹筏顺江而行。桂林的水真清啊!清得能看见水中的自己;桂林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桂林的水真凉啊!用脚轻轻地触摸着水,一股沁人心脾的凉意涌遍全身。师傅一边给我们划船,一边为我们介绍美丽的漓江的风景。你瞧,那就是九马画山,顾名思义就是九匹马构成了一座山的风景。还有形态各异的山,如猪八戒背老婆、青蛙看江、乌龟爬山;最有名气的一道风景是二十元人民币反面的风景。看完后,让我不尽想起一句\"阳朔山水甲桂林。\"

\"快点、快点!\"原来,我们来到了龙脊梯田。欣赏梯田风景秀丽,景色宜人,一排排、一列列的像楼梯一样,真有趣!一开始,天气雾蒙蒙的,只能看见隐隐约约的一点红瑶族的村庄,还能看见隐隐约约的梯田轮廓。中午,当阳光穿过云雾,金灿灿的梯田出现在我眼前。我情不自禁的赞叹起来,\"红瑶族人智慧的结晶!能开垦出如此秀丽的梯田,真让我流连忘返。

象鼻山屹立在漓江和桃花江之间。我们先从象尾拾级而上,来到了象头,站在观景台上,能看见桂林的全景。远看象鼻山像一头无比巨大的象拖着它那长长的鼻子垂到了水中,正在水中嬉戏。在象鼻山前,我还做了一回渔民,坐在竹筏上,掌控着鱼鹰。

随着的课本的脚步,我们游览了桂林象鼻山,参观了刘三姐故居,荡漾在阳朔的山水之中,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感觉。

推荐第5篇:游记

游记两篇 教学目的:

1. 积累文言词法句法知识 2. 学习中国明代和现代游记的特点 教学重点 1.2.

教学难点: 1.2.如何在描写中见出深意 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 体会作品在游赏自然风物之外的意义

学习作者希望泽被万民的理想和探洞寻幽的勇气

教学步骤: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及背景

1、刘基及其作品

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处州总管府判。其时正处元末,元朝统治集团急剧腐化,政治极端黑暗,人民的负担已不堪承受,再加上水旱灾难不断发生,于是忍无可忍,相继起义,反抗的浪潮风起云涌,最后形成了以红巾军为主的元末农民大起义。在农民起义的强烈冲击下,元朝统治摇摇欲坠,不少有识之士纷纷感到元王朝的覆亡已为期不远。

仕途曲折的刘基也有同感,特别是他对元朝统治推行的民族和阶级的双重压迫,以及不能选贤任能而专用贵胄亲佞的昏庸朝政,早已深恶痛绝。以至于弃官归隐,发愤著述《郁离子》,以抒胸臆。

刘基善文章,与宋濂齐名,为明初诗文代表之一。主要著述有《郁离子》、《覆瓶集》、《梨眉公集》、《写情集》、《春秋明经》等,皆收入《诚意伯文集》。

《郁离子》,郁,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书成不久,他即出山离家,成为朱元璋的亲信谋士,协助朱元璋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

元至正二十年(1360),刘基应邀赴应天(今南京),为已有所基业的朱元璋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刘基见元朝已大厦将倾,各地红巾军虽然势大,但韩林儿缺乏王霸之气难成大业,而朱元璋却有帝王之相、吉星高照,遂劝其脱离韩林儿独树一帜,并为谋划先剿灭陈友谅、张士诚,继而推翻元王朝的用兵方略,进一步完善了朱元璋早先采纳徽州儒生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进言所制定的战略部署;又参与机要和代朱元璋起草各种檄文告示,制订政策法令,出力甚丰,以至被朱元璋誉为“吾子房”(子房即秦末助刘邦成就汉室大业的留侯张良)。明初,刘基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因开国有功封诚意伯。洪武四年(1371),为丞相胡惟庸所谮,受朱元璋猜忌,心情郁积难解。洪武八年(1375)终于忧愤至死(一说被胡惟庸毒死)。

2、林纾

林纾(1852~1924)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补柳翁、践卓翁、长安卖画翁。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早年曾从同县薛锡极读欧阳修文及杜甫诗。后读同县李宗言家所藏书,不下

三、四万卷,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光绪八年(1882)举人,考进士不中。二十六年(1900),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所作古文,为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推重,名益著,因任北京大学讲席。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后在北京,专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

882年对于林纾来说是关键而又具转折性意义的一年——从一个穷秀才一跃成为江南赫赫有名的举人。在摆脱贫困窘境的同时,他广结师友、饱读诗书。爱国心切的他,虽已过而立之年,却不辞辛苦,七次上京参加礼部会试。原本一心报效祖国的林纾“七上春官,屡试屡败”因而从此绝意于仕途,专心致志地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1897年,已步入不惑之年的林纾捧着《闽中新乐府》和让洛阳“一时纸贵”的《巴黎茶花女遗事》译本开始了他迟来且丰硕的著译生涯。然而,林纾涉入译界却是极为偶然的事,他的译作如此畅销也在意料之外。当时恰逢林纾母亲去世,接踵而至又是妻子病故。魏翰、王寿昌等几位好友为帮林纾走出消沉的困境邀他一同译书。林纾起先再三推脱,最后才接受了这一请求。《巴黎茶花女遗事》得到国人相当的认可,从某种程度上激励着林纾沿着翻译文学作品的道路继续走下去。

3.游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将写景、叙事、抒情熔于一炉。游程、游观、游感是游记文体的三大核心要素。

古代游记由于同时具备文学、旅游以及审美的内涵和要求,因此在思想内容和手法上都有着自己突出的特点:

一、折射出时代特征,表现出较为深刻的社会意义游记这种体裁,虽不适应表现重大的主题,但通过记游写景来抒情言志,寄托感慨,生发议论,表现出不同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情怀,也能折射出某一时代的特征。如元结在《右溪记》中,通过描写右溪的“无人赏爱”,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情,从侧面反映了社会不公的黑暗现实;王质在《游东林山水记》中,通过描写朋友的“积岁忧患”和自己的“羁旅异乡”的愁情,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离乱;柳宗元在《钴姆潭记》中,除了借山水倾吐自己横遭贬谪的悲愤外,还借潭上居者“不胜官租私卷之委积”、“愿以潭上田贸才以缓祸”的事实,直接反映出封建统治者横征暴敛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具有较深刻的社会意义。

二、其中一部分不仅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杰出的科学著作如《徐霞客游记》中,作者对所经历过的山川,除描写景色外,还一一辨析了它们的源委脉络,并对当地的风俗民情、关梁要塞、名胜物产作出生动、详细的记载,在丰富和发展我国游记文学的同时,又充实和发展了我国的水文、地理科学,为后人对地质、水文、生物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三、从选材到描绘,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技巧选材上,游记作者总是根据美学的观点、游览的进程、时间的先后、表现的重点来选取自然的景物,使所描写的对象,在既符合历史、地理和生活真实的同时,又能从不同的角度给读者一种赏心悦目的感受。在具体的描绘上,吸取了我国国画的特点,利用虚实相生、以少胜多的技巧,让观赏者借助于自己的想像,读出文中本来没有而又确实能感受到的东西。如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尽管没有一字一句是描写潭水的,但潭水的清澈却从游鱼的形态、活动中完全可以感觉得到。

四、具有多样的风格和丰富的语言古代游记虽然每篇都不外乎是描写山水景物,但是由于作者们的生活经历、气质素养的不同,游记所呈现的风格也千姿百态:有的清丽,有的雄浑;有的翔实,有的简朴;有的空灵,有的凝练;有的如行云流水,有的如奇峰邃洞,充分表现出风格的多样性。古代游记的语言也是因人而异,各具特色,丰富多彩。不过就大体而言,都显得精练准确、生动优美、流畅自然、明净简洁,达到了瞻言而见貌、即字而知时的境界。我国古代游记成就斐然,是我国文学遗产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多读这些作品,有利于提高我们鉴赏大自然的美的能力,培养我们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怀;同时,在美的熏陶中,我们的视野将更加开阔,我们的智慧将得到更多启迪。

二、教师范读,学生诵读文本

思考几个问题:1.在《活水源记》中,作者体现出他的壮志,如何体现的呢

2.在状写活水源时,作者突出了它的什么特点

3.栖霞紫云洞有什么特点,作者如何突出这特点的

4.游栖霞紫云洞与作者的翻译有什么关联 小结:游记就是要写出沿途景物,风土人情。开头要有交代,时间地点缘由向往等,最后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文字疏通,积累文言文知识点 1.《活水源记》 A.寺居(于)山中

B.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判断句 C.奎上人居(于)之。 D.有泉焉(兼词) E.其始出(于)石罅

F.冬温而夏寒(冬夏,名词作状语) G乃溢而西南流(西南,名词作状语) H.乃伏行(于)沙土中

J.东至山麓(东,名词作状语) K.又东注于若耶之溪(东,名词作状语) L.又东北入于湖(东北,名词作状语) M.而澄澈可鉴(鉴,名词作动词) N.终日坐(于)水旁

O.名之曰活水源(名,名词作动词) P.居石(于)穴中 Q.黑色而赤觜(主谓倒装) R.恒鸣(于)其上 S.立(于)石上 T.终日旋转行(于)水面 U.有君子之德焉(兼词)

V.宜乎白野公之深爱之也(主谓倒装) 2.《游栖霞紫云洞记》 A.道山径至栖霞禅院止焉(兼词) B.周以缭垣,约以危栏(状语后置) C.石根下插(下,名词作状语) D.投以小石(状语后置) E.有泉穴(出于)南壁下

F.岩顶(生)杂树,附根(于)石窍 G.饮茶(于)僧寮

小结:作家行为会有一些固定句式,找到规律的话,合并同类项,会容易掌握。

第三课时

一、分析《活水源记》

1.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为何提到华阳外史弘景和欧冶子等人?

写了活水源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几个人,有高人,隐士还有朋友。另外有文有武。都是做大事的人,暗含于自己类同。

2.第二段写了活水源的什么特点,怎么写的?

特点“活”,水流清澈,周围的动植物都很有生机。泉水不会枯竭,而且分为四个池子,完全不断的,最后汇入溪水中,可见水量丰沛。(这样的泉水与那些动植物有什么关系)在这样的泉水的滋养哺育下,植物长得郁郁葱葱,动物有食物有水,长得体色正,叫声嘹亮,虽然都不大,不出名(喻指百姓),但个个活得生龙活虎。

3.第三段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是什么呢?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发出什么感慨

作者希望像那个泉水一样,清澈,不穷,让大家来依附,形成君子,旱时,可灌溉农田——作者也极希望经世致用。他希望自己可以为官清廉,惠及百姓,让百姓在困难的时候也可以生存。 普通人可能就会写这个地方风物宜人,景色清幽,以后还想再来。作者则是以活水源自喻的了,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恩泽(如水)万民

二、分析《游栖霞紫云洞记》 1.第一段内容是什么

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缘由,介绍了紫云洞的地位,最胜,旁边有名人墓葬和禅院,可见历来为胜,早已有名。

2.第二段内容,写出了紫云洞什么特点

深幽。四周需要围栏保护游人,可见深;从上俯瞰不见底;从下仰观,不见顶,可见幽深,还有蝙蝠(喜欢居于岩洞,用超声波来判断前方是否有障碍物),还有岩滴(浙江温度高,水汽从空气中直接凝集在地表或物体上的凝结现象) 作者还利用台阶,石根,小石子,石头缝隙的光等,从各个角度证明洞的幽深,包括下一段谈到的苔藓等。

3.第三段内容,突出洞的什么特点

奇诡(奇异;奇怪难测):就是有按常理想不到的东西 A.奇(异,美)诡在本来以为很窄,却发现里面很大

B.竟然有岩泉,于是加上上露天光,就孕育了生命(很难蒸发,探洞历险) C.岩顶上长树,利用泉水,也更要阳光,位置奇诡 D.姿态各异的怪石,不知是否经历地质变化而来

4.与王安石《褒禅山记》不同,各自完成各自的想法,作者此处借写游程,要阐发什么独特感受呢? 美好的东西,要记下来,图而藏之,永久保留,遇到恰好有朋友来,不是保守,而是非常高兴,立刻让他们也去体验探洞的愉悦。与作者翻译外国文学家的作品也是一个意思,奇文共欣赏,不可一个人几个人专美。

小结:在看似简单少味的游记之后,是作者心情性格志趣的综合显示,要好好沉淀,体会出其中的真义。

推荐第6篇:游记

夜宿**湖

常记得小时候,清爽的秋夜,坐在村外哗啦啦的小河边看星星,河水清清,流萤飞舞,天空是那么的高远。长大后,来到城里开始所谓的奋斗创业历程,居于水泥森林的都市,奔忙于工作的繁杂和家庭的琐屑之中, 似乎早已经忘却了夜晚的天空是什么样子。透过高楼矗立的狭小缝隙,只能看到一隅逼仄的夜幕。闪烁的霓虹灯,让灰蒙蒙的

底衬下显现出来的几颗星星更加黯淡无光,死气沉沉。为了寻一片记忆,找一片宁静,看一眼曾经的夜空,在一个秋日的傍晚,和朋友相约来到有“天然氧吧”之称的旅游原生态风景区**湖。

湖水湛蓝,如一块巨大的碧玉镶嵌于重山峻岭之中,在夕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浅浅的水边可以看到水底的沙石、游动的鱼儿,轻轻地走过去,甚至可以发现几头浑身透明的小虾。钓鱼的把钓竿一字排开,静坐在湖边闭目养神,享受那份“在钓不在鱼”的清闲。飞驰的游艇,激起一串雪白的浪花,也激起一湖欢快的笑声。秋日的山山坡,早已经褪了绿衣,换了彩裙。麻栗宽大的叶片泛出金黄,黄栌和火炬树渲染着秋的热情,还有松林的翠绿,槐树的淡黄,山石的冷寂和沧桑,即使最高明的画笔,也难以尽显其独特的风韵。

“黄昏,溶尽乌鸦的翅膀”,暮色随着清凉的山风如期降临。湖水、宾舍、草木、小径以及欢笑也都渐渐沉入无边的夜色之中。吃过晚饭,我们把帐篷搭在**湖宽阔的大坝上,仔细品味秋夜的清凉。也许只有在这山野中,才能真正体会一个“真正的夜”。山中的夜晚是如此的清净与安详。唧唧的秋虫在草丛中吟唱婉转的小夜曲,大坝里面的湖水轻轻拍击着湖岸,下面流泻的水声哗哗作响,营造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也更衬托出夜的寂静。在城里面,不论你门窗再严窗帘再厚,也总能听到汽笛的鸣叫马达的轰响,听到小饭馆的喧闹ktv的歌声,绝对享受不到如此静谧的夜晚。

远处宾舍的灯光闪烁,给黑幽幽的山峦一抹亮色。宝石蓝的天幕上,密密麻麻的排满了一颗颗闪烁的星星。这才是夜宿山野的最美处。银河偏西,依然光彩耀眼,仔细的辨认能说得出名字的几个星宿,北斗七星、牵牛织女,还有大熊小熊,依稀勾起童年月夜下河边捉鱼摸蟹的美好记忆。外婆的葡萄架下,依旧月光如水,可物是人非,早已是人去架倒,荒草满径。在山野之中,你才能够看到更多的星星。而且此时的星星似乎要比城市的星星要低得多,站在山顶几乎伸手可摘。在这样寂静的夜晚,在自然的怀抱之中,远离俗世的喧嚣,你的心会自然的沉静下来,功名利禄,蝇营狗苟都显得那么的荒诞和可笑。此时,你才会更加深切的体会到生命的可贵、自由的可贵、自然的可贵。你才会更加理解当年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一腔情愫。

其实,去**湖住宿,完全可以住在旅馆里面的。高档的“缘湖宾舍”,背山依水,房舍离湖水不过数丈;集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泰和、祥和、瑞和三楼,在绿树环绕之中,居高而临下,可以俯瞰悠远的湖面和起伏的群山,也绝对是工薪阶层可以承受的享受。然而,于我来讲,更喜欢的还是在自然的穹窿下支一顶帐篷,让山风拂过耳边,让树木的清香盈满心扉,让浮躁的心灵在安详的夜晚慢慢沉静,让迷失的魂灵慢慢找到本来的方向。

夜,睡了。我,也睡了。在这湖边静谧的夜晚,一个曾经纯真的梦开始返青……

推荐第7篇:字

《红楼梦》读后感我认为《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败落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还是仕途的,都是走向没落,在爱好大团圆结尾的中国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

我很感谢续者高鹗,尽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让她别了宝玉,我觉得很好。

不是说我天生残忍,喜欢看别人的悲剧,不过不是有句话说:赛翁失马,焉之非福吗?对于黛玉来说,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的悲剧结局,是她的幸福。当她在地下安静地沉睡时,看着宝石仍在凡是寻找出路,不得不说,她还是幸福的。

或许两个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该相遇,因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会将浪漫消磨得一干二净,最终,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饭。所以,就让浪漫在最美的是画上句号,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忆。

可是也许你会说,黛玉死的很悲惨,一点也不浪漫。关于这点,我也是不赞成的。也许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许黛玉确实应该泪尽证前缘,这样不是更好吗?她牵挂着宝玉,用她全部的热情为这一知己痛哭,怀着深深地思念。这样的死,何尝不是高贵神圣的?然而高颚没有这样写,他最终让黛玉很庸俗地指天愤恨,气极至亡。

尽管如此,她最终是在贾府垮到前离开这是非之地的,否则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么大的刺激。宝玉是个纨绔子弟,他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能给予黛玉的甚实很少,谈不上保护与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别人保护的弱者,所以在他身边。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能带着回忆离开他,是种幸福。宝玉自己能给予黛玉的只是几句好话,他连痴情都谈不上。看看宝钗的下场,不得不说黛玉是幸福的。当然有人说宝钗需要的只是宝二奶奶的宝座,她并不在乎宝玉,是这样吗?难道有个天生喜欢孤独的女子吗?不管怎么说,寂寞地独守空房总是悲惨的,何况的所谓宝二奶奶的宝座,她是不是坐上了还是问题。

我一直疑心宝玉并不是因为黛玉二离开贾府的,否者他不会娶宝钗。他最终的出世是因为他的世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终于明白他的斗争,他的思想其实全部是依附着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么思想斗争,统统没了。他不得不离家出走,也许是为了避祸。

可以试想一下,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厨做羹汤的场景吗?穿着破衣烂裙,甚至是要依靠袭人的救济,然后她当然无法再刻薄人,说闲话,只能独自垂泪,不关爱情,而是生活。当生活给黛玉的爱情画上巨大的问号时,黛玉能如既往地爱着宝玉吗?我想不会,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龙王庙的。然后宝玉最终www.daodoc.com受不了家庭的压力,还是一走了之。这是很有可能的,他没有照顾好宝钗,负担不起生活,同样对于黛玉,他也不过如此。

其实爱情就是很短暂的,至少这横刀截断的爱情给了我们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像杰克之于罗丝,他是她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却不是唯一。 读红楼梦有感1000字

我用目光碾过那本书,安静,顽固,浮华的尘土早在时光流逝中抹去,昨日的梦呓隐约中透露出这本红楼。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一切的故事,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是真的,它凄美得让人难以相信,是假的,它却真实得可怕。不过转念一想,又何必计较呢,若是看透了一切,这本书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我,宁愿在迷失中品读这本书。

贾家,宁荣二府,这是财富,权势的代名词,可其实有谁知晓,一入豪门深似海,宝玉,宝钗,湘云,包括黛玉,整日待在大观园里,吟诗赏花,固然风雅,可这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而且整日的限制,使得大观园里的人情感封闭地可怕,越压抑越多,爆发时什么都拦不住。

踏破时间,回首那一段缠绵凄苦的情史,一段大家族的落寞史,过去了却也过不去。初识黛玉,容颜惊艳,明眸皓齿,只是那双眸子却总是含满了泪水。宝玉,娇生惯养,却也才思敏捷,嬉笑不羁,却也纯真无邪。相见时的似曾相知,宝黛之缘,在相见的那一刹那早已注定。就在这大观园之中,宝黛互相的情愫至此开始酝酿,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上天注定的缘分,却也拗不过贾母的一语定音。

美黛终损,谁可知当时一怒摔玉只为伊人。焚稿时,有谁知道黛玉心中的苦楚,泪洒了一遍又一遍,宝玉却还蒙在鼓里,在为他和“黛玉”的婚事而欢天喜地,两处气氛差距之大,却能异曲同工地显示出两人之间的爱意。终于,终于,那个眼里常有泪水的绝代女子,最终含恨而去,黯然飘逝。而宝玉最后知道了真相,伤心欲绝,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最终看破红尘,即使中了举人也无心再管,无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后人只知道,原来的那个纨绔公子贾宝玉,身边再也没有那个叫林黛玉的佳人,一切,都结束了。

贾母是非常疼爱宝玉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只是她有她的观念,宝玉有宝玉的想法,碰撞之后,只得一切按照贾母的意思去办。

再去看王熙凤,她果敢,泼辣,心肠却也阴毒。她收受银两,逼死年轻情侣,逼死尤二姐,犯下的罪行着实不少。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王熙凤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女强人,她将贾府上上下下的事务处理地有条不紊,几乎没有出过乱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当家人的角色,而且最后王熙凤身患重病,还要处理贾府事务,最后被所有亲人背弃,死得也确实可怜。

贾府的丫鬟们也是构成红楼的重要元素,虽说是丫鬟,却也都是气质出众,富有才情的雅女子。袭人,鸳鸯,晴雯,妙玉,哪一个,不是令人倾倒的女子。

结束了这本红楼,内心却依然波澜起伏,是是非非,恩恩怨怨,都在最后的结尾诗中结束了......

读红楼梦有感1000字

一样花开到底迟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到底迟

——题记是九月,秋意渐浓。

有风从墙外自由的天空吹入贾府,那四角的天空,终被风慢慢吹成了秋天。

风从竹篱吹过,浸入即将盛开的菊花的经脉中,唤醒了枝头上贮藏了一春一夏的蓓蕾,以常人看不懂、也看不清的方式缓缓张开慵懒的蕊,清凉的香气,不知不觉在微凉的空气中弥漫开来。

只不过,会有人看懂,只不过,时间未到罢了。

千古红楼,梦一回。前生,是那棵世外仙姝;这一世,化作了这个叫作黛玉的女子。她那照水姣花、扶风弱柳的娇弱身躯里,蕴藏着超越脂粉的不凡禀赋。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样精致婉转的别样情怀,还有那深深隐藏在思想深处的叛逆情怀,在那世俗小人眼中是那样的不和谐。又该怎样同那冰冷森严的封建制度相融合呢?

只好格格不入。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那是个怎样的女子啊。如冰雪般晶莹剔透,如玉般纯净无暇。从小寄人篱下,“风刀霜剑严相逼”,而她只是想与心爱的人在一起罢了。她那样的孤标傲世,可又有几人懂她?人们常把女子比作花,却很少把女子比作菊花。的确,那淡泊疏野、那孤标傲世、那顽强清高的菊,怎会和纤弱的女子联系在一起呢?千年之前,有一个叫陶渊明的男人,把菊花的魂升华到了百花之外;千年之后,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林黛玉,用她纤纤玉手摘下了菊花沉睡千年的魂。花的魂魄和她的灵魂就这样契合在了一起。因为她本是这样的人啊!

有人说黛玉不如宝钗稳重、宽厚,可宝钗那样老成、圆滑处世的富贵花,又怎能和林黛玉这瓣瓣傲骨的世外仙姝相提并论呢?

不禁想起爷爷的大书柜。从那里,我翻出了多少书?犹记得那四本《红楼梦》啊,浅青色的书面、老式的线装本,微微泛黄的纸,连“梦”字都还是繁体。旧旧的样子,犹如一位在岁月里模糊了背影的女子。然而,那金陵十二钗却活灵活现地在纸上浮动了。那么多的人物,那么多的哀伤,让我一时不禁莞尔,一时不禁落泪。在别人大叫读不下去时,我无可救药地爱上了《红楼梦》,和那个,孤傲脱俗的女子。

会忍不住想象,她在一百多年前某个睡不着的夜晚,怎样的落寞,怎样的黯然神伤。口齿噙香对月吟。无人懂。

那样的孤独无助,让人不禁隐隐地心疼。在秋后的某个午后,徘徊在满园清香中,听伶人们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偶抬头,迎风一笑,那样的林黛玉一定冷到了极点,孤到了极致,犹如一枝秋菊俯视那早已成为春泥的落红。那一刻的清香,逍遥了整个秋天,逍遥了她的一生。

想,潇湘馆那里的竹篱是否日日被黛玉那沉静悠然的喃喃细语所敲打?黛玉又是否常坐在那石上,看着书,轻念一句“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还是,如后人所道,潇湘妃,枉凝眉,千古红楼梦一回。还是如往常一样,不悲不喜。

或,面对那菊花,轻拢水袖,漫展柔荑,轻捻一朵菊,念道:“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到底迟。”

庭院深深,没有回答,只有回音。

读红楼梦有感1000字

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府终究还是覆灭了,只留下宝玉出家和宝钗作寡的悲惨结局供世人哀叹,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个兴盛了几十年的大家族的衰亡?

纵观红楼历史,贾史王薛的衰败是必然。封建统治者有意的削弱了四大家族的权力,同时,四大家族内部的腐朽也是导致这种结局的必要因素。

荣国府其实就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等级分明的“社会封建阶层”,“统治者”的独裁转职,追名逐利的争斗陷害,攀比虚荣的腐朽心理„„

要说《红楼梦》中让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宝玉黛玉宝钗三人的爱情悲剧,恐怕就是那些丫鬟们了。她们是为主子服务的直接下属,要千方百计的讨好主子。有的费尽心思为主子铺路,为的就是“一荣俱荣”;有的则想方设法地迎合“上位者”,以求更大的利益;更有甚者,爬上主子们的床,以求更高的身份„„当然,有能耐再加上运气,一跃成为贾府丫鬟组成的金字塔的最顶峰也不是不可能的,金铃儿就是一个典型,可这种人毕竟在少数,剩下的人,无非是一级压一级罢了,得势的去压迫那些失势的,大丫鬟们去压迫小丫鬟们,压迫者趾高气昂,被压迫者有的苦不堪言,不堪凌辱,于是自尽在这肮脏的贾府,成为了一缕亡魂;有的怀恨在心,秉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心理,不择手段的向上攀爬,为的就是一朝得势,报仇雪恨,可这又陷入了不断重复的恶心循环之中了„„

贾府中的真正“统治者”是谁,细细想来,不是贾赦,贾政,更不是贾敬,而是年长的贾母,在“百善孝为先”的封建社会,这个答案不足为奇,贾母偏向谁,荣国府的恩宠就指向谁,贾母忽视谁,荣国府的矛头就对准谁。贾赦与贾政的差别待遇就是一鲜明的例子,继承了荣国府的贾赦成了贾府名义上的主人,然而他住的不是贾府的正房,反倒是深受贾母喜爱的贾政住在了正房之中,贾赦长子贾琏的周岁宴甚至比不上二房次子贾宝玉的满月宴,这都从侧面说明了贾母的地位和对贾政二房的宠爱。

红楼之中,贾府是个纯消费性的“组织”,上到王公贵族打交道,下到街头小贩买物品,都要花钱,而贾府的钱来自于哪里?贾府本身经营并不太好,收入有限,更多的是上头下来的赏赐,还有祖上积累的财富。王熙凤管理贾府财政时,不仅自己补贴了很多钱,为了补贴贾府的赤字,她甚至去放了高利贷,这恰恰就是导致贾府衰亡的一个重大罪证。

再说说林黛玉吧,人们都戏称林黛玉实为零待遇,事实的确如此,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扬州巡盐御史,虽然清正廉洁,但林家身为大家,毕竟也是有几分财富的,然而,在林黛玉扶棺回贾府之后,林家的财产不知所踪,事实上是被贾府王氏所瓜分,即便如此,贾府人待林黛玉并不好。贾母与林黛玉总是带了点亲疏的,无“亲”可依的黛玉身体不好,贾府的丫鬟们总是对林黛玉“用药昂贵”说三道四,心爱的贾宝玉与薛宝钗也是纠纠缠缠不清,让她不由心中郁结,充满寄人篱下之感。

此外,贾府妻妾之间的争斗,丫鬟之间的陷害,还有贾府凭借权势,坑害他人,或使犯罪者逍遥法外的例子不在少数,这些大抵就是导致贾府衰亡的原因了吧。

大青朝四王八公的灭亡,意味着那个时代封建王权的加强,更意味着封建制度的不合理,暗示着这封建王朝也将如这贾府一般灭亡,正所谓,盛极必衰的道理。读红楼梦有感1000字

原文地址:http://www.daodoc.com/

推荐第8篇:字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2、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頫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从以上三类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

命字方面与命名同样,有着时代气息,一个总的趋向是美词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明显。

唐宋以后,由于理学加强,一些繁文缛节越来越多,读书人之间在称呼上也大做文章,称字,是为了表尊敬,但时间长了之后,渐感称字还不够恭敬,于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号。

3、古人为什么起字和号

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

4、何谓名、字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由此可见,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入社会。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

在上古,早期的人名一般都很朴实,如夏商两代留下的人名孔甲、履癸、外丙、雍己、盘庚、武丁、小辛等,都以干支人名,可能与当时人重视时辰的观念有关。后来随着社会的前进,语言文字的发展,意识观念的加强,人名越来越复杂,给人起名也成了一门学问。取名时,要对其所包容的内涵慎重考虑,反复斟酌。《左传·桓公六年》记载着春秋时代命名的五个原则:“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这是鲁国大夫申儒在回答桓公问名时提出来的,意思是:或根据其出身特点,或从追慕祥瑞、托物喻志、褒扬德行、寄托父辈期望等几个方面比照取名。并且提出七不:“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来取名。

古人命名重取义、重内涵的做法,几千年来一直延续至今。对于所生男孩、

1 女孩,因其生理。性格以及将要从事的职业不同,所以取名也就有了差别。对男的取名多用威武勇智、刚强猛毅之字,对女的多选贤淑、艳丽、优美动听之词。

另外,取名还反映着时代特点,上面提到的夏商两代喜欢用干支人名就是典型的例子。后来在长期封建社会里,官宦富贵之家,多以忠孝节义、福禄寿康、升官发财之义来命名,所以叫仁、义、礼、智、信、得福、德贵、延寿、荣升、继祖、耀祖、续宗的人特别多。平民百姓也想过好日子,盼望多子多孙,上学念书,所以叫富贵、德福、进财、志学、平安、长顺、满仓、满囤、保成、金锁、栓柱等名字的特别多。

建国后又出现了许多新名,如建国、援朝、卫国、拥军、建军、支越、留苏、卫东、红卫、*、学工、支农等。

对联是汉字文化和文学派生出来的产物,在世界诸多语言文字中绝无仅有。它既是汉语的艺术,也是汉字的艺术;甚至可以说,没有汉字,就谈不上对联。

对联又叫对子,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上下两幅联句,它的特点有:

1、上下句称为上联、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合成一副。

2、从修辞学观点看,构成对联基础的是对偶辞格,它用结构相类似或完全相同的词、语、句来表达有联系的对称的内涵。

中国的悠久文化,主要依靠汉字流传至今。汉字是华夏文化的载体,没有汉字,中华民族的普遍认同感,炎黄子孙的强大凝聚力是不可想像的。以方块形、单音节为特徵的汉字是符号文字,形声兼备,视听俱佳,分辨率高,组合力强,信息量大,传播久远。作为文学的信息载体,汉字的优越性超过拼音文字是无庸置疑的。现代文学中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各国都有;唯有对联是中国特产,功在汉字。

对联采诗词曲赋骈文之精华,穷平仄对仗虚实之变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裁,包含了传统文化的基因,可谓中华瑰宝,国学明珠

汉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成方块状,造字的原则是表形、表意、形声,多数由几部分组合而成。于是乎,有些脑筋灵活的对联爱好者就利用这一特点,将汉字拆开来构思对联,其中有不少令人难忘的佳作。

明朝初年的书生吴文泰和他的朋友丁逊学,都是这方面的高手。一次,吴文泰派两个家人给丁逊学去买木头,很晚才将木头抬到丁家。次日,他到了丁家,看到四个木工在制作家具,很快就完工,便吟出一个句子让丁逊学来对: 四口兴工造器成,口多任务少 当时,「器」字的中间不是「犬」而是「工」,所以他将「器」分拆成四个「口」和「工」,而「口」是人的代称,现在丁家确是「口多任务少」(工人多,工作量少)。丁逊学也很有急才,听了马上响应: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书隶书,古色古香.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奔放,凤舞龙翔.对联形式,汉字独创.左右工整,能简能详.即便言志,又供观赏.

谜语和汉字的字形、字音或字义有密切的关系。谜语,接谜底可分为字谜和非字谜两大类。

“谜语”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谐隐》。刘勰认为,谜语是由“隐语”发展来的。在曹魏时代,正式形成今天通常所说的谜语。南朝的《世说新语》一书,记载了有关曹操和杨修的几则谜语故事。其中一则说,杨修为曹操建筑相府大门,刚架好椽梁,曹操看到,让人在大门的门板上题了一个“活”字。杨修看到这个字后,便让人们把大门拆了重修,说:“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宋代以来,制谜猜谜活动广为流行,形式繁多。因元宵节赏灯时要将谜语写成纸条,贴挂于灯上供人品猜,于是又有了“灯谜”之称。这种习俗至今在许多地方保留着。

字谜的谜面和谜底之间的关系多种多样。有的是综合利用字形、字义间的关系。比如:“看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它的谜底是“日”字。因为作为事物的“日”(太阳),看去是圆的;写作“日”,是长方形;作为时间单位的“日”,冬季夜长昼短,夏季夜短昼长。

有的是利用字形结构和笔画关系,这种谜语比较常见。比如:“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谜底是“省”字。因为“自”、“小”两个字合在一起,是“省”字;“目”、“少”合在一起,也是“省”字。

还有的是利用错觉造成字谜。比如:“先写了一撇,后写了一画。”谜底是“孕”字。前半句以“了”和一撇构成了“乃”字,后半句以“了”和“一”构成了“子”字,“乃”“子”合在一起就是“孕”字。再如:“道士腰中两只眼,和尚脚下一条巾。虽然平常两个字,新进秀才想不清。”谜底是“平常”两个字。因为“道士”谐音是“倒‘士’”,即“干”;再加“两只眼”,就是“平”字。和尚的“尚”字下面再加“巾”字,就是“常”字。

此外,还有以谜面为字的谜语。如:“乙。”它的谜底是俗语:“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因为“乙”与“一”的读音相近,“乙”在序数中排在“甲”后面,表示第二。

1、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特别是在(古代)交通不便利的情况下

地理差异大 – 物质基础差异大 – 生活习惯差异大

中国南北的文化差异很大

自然条件不同 – 中国被分为很多不同的区域

中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是淮河秦岭

陕西部分在北,部分在南 – 是元朝统一后从军事角度的考虑,打破了文化差异。所以陕西南部的文化与四川的文化相近,因为一直都是同一地理形成的文化。

朱元璋做皇帝后,想让老家受好处,搞了个京师(江苏 + 安徽),但是地理差异带来的文化差异还是无法改变。清代时为了让两边经济平衡,把它从南到北分为安徽与江苏。

南北的小麦与水稻带来的饮食差异。

3

地域文化离开了自然环境则很难存在。最好的例子是北方的旗人进京后就变了文化。

外来民族(游牧文化)接受汉文化(农业文化),还是因为汉人的土地更适合于农业发展。

地理间文化差异大是应该古代交通运输能力差。

当时交通最方便的南北大运河,最快速度从杭州到北京还需要很长时间。 没有机械运输的年代,物质的交流是很难的,因为运粮的人自己也要吃 古代东南经济好,但是向西北运输的时候就很难,因为逆流而上 交流运输不便导致了地方的分割 – 区域文化形成

交通不便的地方都有敬山神拜河神的习惯 – 长期被割裂在某在地方,对这个地方就产生了观念与感情甚至精神崇拜。天天看山的山区的人就会对一些高山产生了崇拜,认为神灵就住在山上。

汉族(华夏)的先民也是崇拜山的,所以就有了五岳

南方人勤劳,北方人懒散,与气候与地理条件也有关系。因为古代的时候,北方人地多,而且冬天不适宜耕种,久而久之也就懒散了。南方则一直土地不足,而且气候上允许反复耕种,所以南方人要勤劳耕种,所以就勤劳了。

匈奴的生育率低,生个孩子不容易,所以妇女要多嫁多生,因此父亲死了,母亲要嫁给儿子继续生孩子。 江一些地区有“典妻”习俗

2、移民对区域文化形成的影响(美国可是鲜活的例子)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移动很多,尤其是清代以后的大移民 —— 我们的根究竟在哪里?

流动人口对当地文化不一定有归属感,而移民则不同,会有所接纳。 移民接纳或者改变当地的文化。

长的时间内都是黄河流域南下,将中原文化扩展到全国。

西晋末年 永嘉之乱 – 中国开始一个世纪的移民 – 北方的中原文化传到了南方 – 到了隋唐时,江南的文化水平已经不比北方落后了。 不过影响最大的还是近代(清朝以后) 今天地域文化影响最大的还是近代的移民。

历史上,江西人迁到湖广,湖广移民到四川。康熙到乾隆间的100多年,移民很多。清军平四川时,四川人口所剩无己,于是移民进四川,史称湖广填四川运动。后来又有四川人迁到云南贵州,于是他们的语言都是西南官话体系。 北方很多人都追溯自己的家乡洪洞大槐树,其实就是山西的一些大槐树下为移民聚集地。

清末的大移民 闯关东(1860年开始,清朝取消对东北的封禁) ·军旅文化·宫廷文化·饮食文化

天津方言也是移民的产物 – 最早是(明朝初年的)军事移民,为江淮一代来的人 – 明代时一直都是同一个地方征召的,所以口音就一直很统一。现在的天津话,就是当时那些人的口音改变了当地口音。 文化离不开人。 影响当地文化的因素

4 ·移民数量占强势时,或在政治经济方面占强势,外来文化将取代本地文化 ·移民数量少,没有经济社会地位,本地文化将被保留,移民将接受当地文化 ·土客相当,两种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新文化

苏东坡被流放到海南时,就改造了海南的地域文化。 伟人的作用。

、政治权力与行政区划的影响

中央集权之前,分封割据是主流。西周分封71个诸侯国,因为当时的交流不便利,中央无法直接管理地方。

统治者的个人意志影响巨大 – 各个诸侯国的习惯为君王所定的,比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比如说 北魏孝文帝学汉族文化 历来以农立国,所以统治者一直推广农业(本业),不支持其他行业(末业)发展

(历史上学者们都认为农业最重要,因此重农轻商,不断推广农业) 解放以后,大力推广普通话,方言已经开始消亡。

台湾也是如此。国民党政权到台湾后,蒋介石大力推广国语,以凝聚来自各地的人。

4、民族分布

各民族在迁移时都会带去文化,但是由于地理条件的不同,因此也会有所改变 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相互吸收影响 椅子与床都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产物

中国的民乐也基本是少数民族来的,从西方传过来的。 石窟等艺术也都是以少数民族的为主

文化和人是分不开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各个地方的人随着开展各项生产、贸易等社会活动,有很多有意义或优良的传统就流传下来,就形成了文化

区域文化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特定的文化内涵,以一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或其遗存,构成这一地区的文化重心,经过一定的研究开发,而形成具有该地区的文化特点的文化.江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之美誉。自古以来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唐、宋、元、明、清五朝,江西共有进士10495名,占全国的10.99%;有状元41名。自汉代以来,江西有800余人列传,有90人任宰辅。《明史.儒林传》共著录115人,其中 江西35人,居第一。从秦汉至清末的两千余年间,相当一部分江西人在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科技、思想等领域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和重大的影响。东晋陶渊明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大师。唐宋八大家,江西就占有三家:欧阳修、王安

石、曾巩、黄庭坚、文天祥、朱熹、汤显祖、宋应星、八大山人等,以上为古代江西十大名人,杨万里、陆象山、解缙、谭纶、邓子龙、况钟等也为江西古代人杰的卓越代表。 江西历史上,文学、艺术、史学、科技大师辈出,有如夏夜星空灿烂、光耀夺目。陶渊明、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晏殊、黄庭坚、周必大、杨万里、姜夔、文天祥、洪迈、刘过、汤显祖、蒋士铨、周行清、朱耷、宋应星、裘日修、雷发达、宋祁、刘恕、马端临、陈寅恪、傅抱石„„数不胜数,一位又

5 一位的文化巨擘,撑起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半壁江山。

地理环境对于区域文化的影响十分宽泛。比如说通常我们会说北方人大气南方人精致,西北人豪放、东北人豪爽,其实都是受到不同地区的气候地形以及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以江南地区为例,江南长期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这得益于江南水系发达并且海运方便,有便利的交通优势实质成为了商业中心,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重商主义、资本崇拜。而生活与江南地区的人也就随之而产生了重商主义的思想。

可以说地理环境对人类的文化起着 重要的作用。如:不同的经、纬度,人的肤色不同。就如中国,北方人大气,南方人细腻,东北人豪爽,西北人豪放。这些都是因为地理环境,南方多山地、丘陵,造成了南方人的性格细腻、内向,同样,北方广阔,所以粗犷。再如商业文化。对古代:古代有“南船北马”之说。等等 江西区域文化是以中原传统文化为主体的外来文化移植 入江西以后,在江西独特的地理环境背景下经过交汇,融合, 改造,创新而发展形成的一种亚文化形态,即赣文化。一方 面,江西历史上从未在经济与民族成份上形成独立的封闭系 统,也从未形成独立的割据势力和稳定的政治中心,决定了赣 文化易于吸收异地文化,特别是中原文化的长处,具有兼容 性、引进性、开拓性、务实性等特点,另一方面,赣文化依附于 中原文化所形成的正统性、保守性的弱点也很明显。这种文 化以传统儒学为核心,以封闭的小农经济模式为其基础,偏于 滞缓和保守。从地理环境看,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三面 环山,地势周高中低,从外向内,由南到北,渐次向鄱阳湖倾 斜,构成一个向北开口的巨大盆地。亚热带气候使江西热能 资源丰富,江湖众多,水域辽阔,农林矿产资源丰富。优越的 自然生态环境,悠久的种植业开发历史,使境内民众生活自给 自足、富庶无虞,有着浓郁的恋土情结和自满意识,逐渐积淀 成一种安于现状的生活习性与比较凝固的思维方式,加之封 闭的大环境,使这一心态代代传承,缺少了一种追求更高层次 的生活生存条件的动力机制,形成一种封闭保守、小心谨慎、容易满足,不思进取的农业文化心态[7 ] 。

赣文化的这种负面特征在封建制度和自给自足的农业经 济环境中可以较好地生存和发展,而当社会发生深刻发展和 变动时,它因为固守传统的观念而持一种谨慎和观望的态度, 思想偏于保守,冒险意识不强,不易接受新的文化观念和科学 技术的影响,往往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经济方面,江西自古被誉为鱼米之乡,优越的自然条件 和保守的农业文化心态,使得江西在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农 业偏好,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1950 —1970 年代,自然资源优 越可以提供较多的农业剩余,当时全国农产品匮乏,尤其是三 年自然灾害时期,江西还向外省输出粮食,由此形成了思维定 势和自我满足心理,不假他求、小富即安的文化观念得到了加 强,难以产生对外开放的动机,直至进入1980 年代以后,全国 都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沿海地区掀起以轻工业为主导的

6 工业化浪潮,经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而此时“画好山水画,写 好田园诗”仍然成为江西经济发展的主战略。可以说,在改革 开放初期的

一、二十年,江西的农业文化并未受到工业文明本 质上的冲击与改造,赣文化中的保守、谨慎、自足等负面特征 无法为江西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环境,农业经济 向工业经济的转变速度缓慢,在建设农业大省的观念指导下, 江西人多做小生意,缺乏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决心和信心,在市 场竞争中,偏安求稳, 固守中庸,缺乏商业冒险精神和创新精 神,企业发展步履艰难,还有些企业竞争意识过度,合作精神 不够“, 窝里斗”现象时有发生,而浙江等沿海地区的经济很有 注重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创新,将“以文促省”与经济发 展内在统一,实现经济与文化的良性互动

区域文化特点是高屋建瓴地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

深层次因素。推动江西经济全面发展不仅是靠资金的投入, 更重要的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思想观念的更新和更具活力的 区域文化的形成。江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学术上善于开拓 领域、开宗立派,黄庭坚的“江西诗派”,汤显祖的“临川四 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朱熹的理学,道教的净明教、天师 教、佛教禅宗的杨歧宗、黄龙宗,都在中国文化历史上产生了 重要的影响;江西文化还有着革故鼎新、敢为天下先的传统, 王安石的政治改革精神影响了一批忠臣义士,而生长、壮大于 江西红土地上的井冈山革命文化,更是江西文化中的宝贵财

富。蕴含、浸透于井冈山革命文化的“内核”是一种敢于开拓、勇于变革、敢闯新路、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种“精神内核”,正是 江西实施“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和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 加快江西崛起的发展战略所需要的。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井 冈山精神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并结合江西发展实践加以弘扬 和发挥,形成对内凝聚力、对外感染力;同时,又要与时俱进, 海纳百川,清除江西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小胜即安的观念 和封闭保守,守土不怕穷,创业怕风险的小农经济意识,树立 市场经济观念、公平竞争观念、效率效益观念等新观念,形成

创新意识、机遇意识、开放意识、独立意识等新意识[9 ] 。当前, 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给江西带来产业转 移的重大机遇,抓住这一机遇将有利于江西加速推进工业化, 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因此,我们更要注重适应市 场经济要求的区域文化的创建,大力培育创新创业文化,通过 制定文化发展规划、文化政策、文化宣传、文化教育等手段, 营造一种求新思变、开明开放、诚实守信、善谋实干的文化氛 围,调动文化主体的积极性,实现文化主体的自我能动变革。 通过文化这一经济发展内源力的推动,实现江西经济与文化 的良性互动。

3.2 加强教育投入,努力增强科技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区域文化的形成归根结底在于人的素质的提高。人是生 产力的第一要素,知识存在于人力资本和技术之中,它们是经

7 济增长的动力源。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知识经济 作为一种智力的经济,也是以人为本的,而教育是推动人类社 会文明进步最重要的杠杆,也是解决人才问题、提高人口素 质、增强科技竞争力的核心。目前江西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 的发展,但教育投入不足,多项教育投入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相当差距,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还不强,教育综合 竞争力相对较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高等院校拥有丰富 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是新观念传播教育、高层 次人才培养和高科技研究开发的重要基地。江西目前只拥有 一所国家重点支持的综合性大学,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 寥寥无几,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相对较低,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教 育观念,加大教育投入,特别要重视高等院校的内涵建设,建 立鼓励竞争、激发活力的科学管理机制,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 文化氛围和学术环境;要提高高校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 度,加强高校重点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使之成为知识 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为企业创新创业和社会科技 进步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另一方面,要努力增强职业教育 服务经济的能力。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加强校企 合作、产教结合,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变化,拓宽 专业服务面,推行职业教育“订单式”培养,促进学校有效对 接”长珠闽”的用人需求。

3.3 挖掘文化内涵,突出文化特色,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江西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工人运动策源地安源、人民军队诞生地南昌、红色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苏维埃共和国首都瑞金,及其众多的革命遗址、遗物, 构成了江西的红色文化;江西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傩文化、陶 瓷文化、茶文化、书院文化、民居文化、戏剧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区域色彩浓厚的豫章文化、客家文化、庐陵文化、临川文化 等等,构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江西区域文化。

推荐第9篇:森林公园游记

森林公园游记

在一个冬阳高升、风和日丽的上午,我们到了森林公园。那儿很美,绿树成荫、风光明媚,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大自然的气息,仿佛回归到了田园生活。

我到那儿的第一感觉,就是美不胜收、风景如画、鸟语花香。在公园大门后,是一条长长的道路,路边一棵棵笔直高大的树木整齐地排列着,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走入公园,一盆盆花栽在路边,可谓是花团锦簇。从未见过这么多的山,这么多的绿。

此时我却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就怕自己的拙笔有损了这景色的美。溪旁奇树林立,浓荫蔽日;沿岸奇花异草,争妍斗奇。一路游来,我只能“五步称奇,七步叫绝,十步开外,目瞪口呆”。这是,也只有在这时,我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心旷神怡”!如果不是学习紧张,我真想再去游览一次呢。在活动前我们组进行了周密的路线策划和部署,为这次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我们走了很多定点,同时被许多奇花异草所震惊。大家心旷神怡,不由自主地走进了“花田”,体验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朋友间还互相吹蒲公英的种子,一束束白伞飞向天空,载着朋友间的友谊,飞向天空。这种情趣,恐怕也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到吧。

乐趣、自然、生态、健康、奇特合为一体,这就是森林公园。

推荐第10篇:游记作文

五一劳动节这天,我和爸妈去参观美丽的沿江路.

华灯初上时,漫步在沿江路,让你尽收眼底的是横跨袁河的渝州大桥,他像天边的彩虹,衔接着南北的交通,美丽的袁河他像一条彩带蜿蜒流过这里,两岸风光秀丽,河面碧波荡漾,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都聚集在这里一览他的芳容.

我兴步急走,很快就到了三叠园,这里简直就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只见周围静静站立着两排高大挺拔的白玉兰灯柱,远远望去就像一条火龙长卧.在河面,又好象是镶嵌在袁水园脖子上的一条珍珠项链,更像是排排整齐的哨兵,守卫着袁水园的和谐与完美.

袁水园的中间,这里陈列着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的雕像,有王安石,李白......他们有的闲目养眼,有的沉默肃然.

环视袁水园的四周,杨柳婀娜多姿,清风习习,站在岸堤上我情不自禁的赞叹,最美的就是袁水园,人门走进去,就像步入仙境.

这个五一过的非常开心.

游记作文600字:夜游濠河

人们都说南通的护城河濠河真美。是的,濠河确实美。白天的濠河游船如织,自然景色,美不胜收,人文景观,引人入胜。夜晚的濠河,河面星星点灯,沿岸的美景在彩色的灯光辉映下让游人如入仙境。早就想夜游濠河了,今天终于能如愿以尝,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我和妈妈来到租船站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音乐喷泉。看那喷泉的水柱如注,水珠晶莹剔透,从高处落下犹如散落了满地的银子。听那音乐更是优美动听。我想是谁想得那么好,把音乐和喷泉配成了一对十全十美的风景线。

我们租了一条可坐四人的小船出发了。我当舵手,小船平稳地前行。夏夜无风,河面如镜子似的明净。两岸五彩华灯齐放,灯光勾勒出来的建筑物的轮廓一一映入镜面:电视塔、和平桥、濠西书苑。不一会儿,我们的小船就到了北濠河。这时的水面渐宽,轻风掠过,水波微起。你看那五彩的光,水面的波,参和着,交错着,融会着,渗透着。我故意把小船摇动,再看那水面,五彩的光和岸上景物的倒影柔和在水里蜿蜒浮动,真令人神往。妈妈叮嘱我游船上不可顽皮。我才又专心地当起舵手。不一会儿,悠扬的笛声传来,让人陶醉。妈妈告诉我,游船已经过了北极阁、天宁寺,也过了城隍庙,到了濠东绿苑。这时我向岸边望去,林荫道旁三三两两纳凉的人们正在悠闲地散步。游船穿过友谊桥、怡桥,就来到了最繁华的濠南路。我们的游船犹如一颗小珍珠般的汇入了灯的世界,光的世界,音乐的世界。真是流光溢彩,美不胜收!这时,我才真正领悟到我们南通“城在水中坐,人在画中游”的美境。

“南通真美啊!”妈妈感叹着,“濠河让南通更美!”我接着说。一直到现在我还在享受着夜游濠河的美。

寒山寺游记

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十里的枫桥镇。循着枫桥路走到底即到枫桥风景区,再沿指示牌行进,九十度转角后,渐见寒山寺山门。

买票进了门,寺院很小,清幽的院落里种植着标志中日友好邦交的银杏树,据说此树有公、母之分,也有恩爱之情,真妙。

凑巧一群香港的游客进了寺院,导游讲解着关于寒山寺,关于十全、阿德和尚的典故。我也跟在团队后面,一边听着,一边想象着十全、阿德丢掉斯文争争吵吵的情景,想象着寒山寺多少年来屡起屡伏的繁华与没落。我很虔诚地上了钟楼,朱红厚重的木制楼梯极为徒峭,前面游客的脚就在头顶上。传说,钟鼓之下的地藏菩萨在三道钟声之后,会将地狱之门打开,降福消灾,一福二禄三健康。我抡木击鼓,因为过于小心,第一击太轻了,钟声响起时,短暂,沉闷,嗡嗡然。沿寺院正轴,向东走到七级之塔,不多不少七级,正是应了佛家“救人一命胜造七级佛屠”之说。寺塔四面皆门,门外是围廊,塔楼檐角平挑,四角挂铃。拾级而上,至塔楼第二层,站在东塔门门槛上,风来,环绕在周身,强劲却又温和,我站在那儿不动,感受着风。

出了寺院,已是下午四点多,阵风吹过,枝叶摇曳,如波浪涌过。这时候,我突然想起唐朝张继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恍惚中置身于古雅的历史之中。啊,苏州的确是一个历史与时代交融共存的城市,但愿这两种文化内涵能一如既往地在苏州繁衍下去

游记作文-游峨眉山

去年寒假,姨妈带着我和哥哥到峨眉山去爬雪山、观雪景。

我们先到了清音阁,那里没有雪,但是那里的水清澈见底,可漂亮啦!那里还有瀑布,它从山上流下来,不顾疲劳,把大山洗得干干净净,使山变得那样漂亮、美丽,惹人喜爱。我们还去了猴山、一线天、万年寺、报国寺。

第二天,我们早早的来到了雷洞坪,车刚停,我就迫不及待地向车外跑去。哇!好大的雪呀!我情不自禁地说。姨妈说:“这里的雪不算大,金顶的雪更大,而且还是最高的山呢。”我便缠着姨妈带我到金顶去。不到半个小时代,就到金顶。只见一片片鹅毛般的大雪,既像千千万万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又如天女散花落在地上。雪花扬扬洒洒的随着飒飒的寒风漫天飞舞,似轻柔的柳絮,似随风飞荡的鹅毛,在广阔的天空中遨游。

结白的山,结白的树,结白的木屋。我的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啊!这不是美丽的白雪公主住的地方吗?我陶醉在这结白无瑕的世界里。我们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银铃般的笑声随着雪花飘向远方…...

第11篇:如何写游记

一、什么是游记?

游记,顾名思义,就是记游。也就是对一次出行、游览、参观……等的记录。在这里,游的含义有多种:游历、旅游、游玩、游览、参观、访问、考察等。

二、游记的分类

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记游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但是,不论哪一种游记,都是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城市景观、景观中的人与事进行描绘,来达到记事、抒情、说理等目的。所以写作游记时,一定要具备“游”的记录,没有“游”,也就不会有“游记”。

三、游记的写作方法

不论是哪一种游记,在写作时都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1、游记中的线索

有人说,写文章如同串珠,没有一根线索将其中各个要素联结起来,这篇文章就会支离破碎,或者杂乱无章。写游记更是这样,一定要有一条合理的线索贯穿其中。这条线索也可以说是写作的顺序。

游记中,最常用的写作顺序可能就是行踪了。即按照游览的先后次序来写。比如一篇参观动物园的游记,就可以按照参观的顺序一一记述。此外,还有以景物的组织关系、方位关系等作为记游的线索的。我们建议大家初学写游记时,一定要用一定的线索来组织文章,以求在一开始就养成条理清晰的写作习惯。

2、游记中的主体

主体指的事做这件事的人或集体。既然是游,就一定有游的主体。在游记的写作中,如果缺少了人,就与说明文或写景散文差不多了。对游记中主体的点明也有多种不同的方式,可以在一开始就点明,比如在一篇游记的开始,一位作者就这样写道:“今天,我们班的同学在班主任李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北京大学\",点明游记的主体是\"我们班的同学和李老师”;此外,游记的主体还可以在写作过程中自然出场,也可以在文章结尾指出。

3、游记中的写景

对景物的描写也是游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是主体,景是客体。游记中的写景,应根据写作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写。游记中的景物描写最好能够配合文章的主题。如一位同学写一篇游览长城的文章,就分别着重对长城的古老壮观与周围干净整洁的景区环境进行了描写,将景物描写与文物保护与环境保护的主题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4、游记中的地点

在写游记时,一定要注意说明游览或参观的地点,比如海洋馆、大草原、科技馆等。

5、记游要分清主次

游记虽然是对游览过程的记录,但却不是面面俱到的记录。我曾看到过一位大学生写的游记,从早上起床写起,然后写怎样吃早饭、怎样出门坐车、路上都见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一一写到,一直到最后怎样回到了家里。一篇游记,写了上万字。却没有任何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这样的写作不是游记,而是流水帐,是没有人愿意读下去的。

游记中,重要的行程、有特色的景观、对表现文章主体有重要作用的事物等,要重点描写,其它的则应该一笔带过,或者干脆略去不写。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主次分明,主题突出,玲珑有致。

第12篇: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读后感范文 作者简介(徐霞客简介)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明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伟大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和探险家。崇祯十年(1637)正月十九日,由赣入湘,从攸县进入今衡东县境,历时55天,先后游历了今衡阳市所辖的衡东、衡山、南岳、衡阳、衡南、常宁、祁东、耒阳各县(市)区,三进衡州府,饱览了衡州境内的秀美山水和人文大观,留下了描述衡州山川形胜、风土人情的15000余字的衡游日记。他对石鼓山和石鼓书院的详尽记述,为后人修复石鼓书院提供了一笔珍贵的史料。”

《徐霞客游记》读后感范文

《徐霞客游记》得以成书和流传至今,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它经过了一系列曲折坎坷的道路,许多人为了这部书的流传和出版,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徐霞客去世后不久,其生前友好钱谦益(牧斋)写信给徐霞客的族兄仲昭说:“霞客先生游览诸记,此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不当令泯灭不传,仁兄当急为编次,谋得好事者授梓,不惟霞客精神不磨,天壤间亦不可无此书也。”后来钱氏又写信给刻书家毛子晋,希望他将游记“仅存数本”刻印出版,广为流通。①由此可见,徐霞客的旅游日记,一开始就受到他同时代人的重视和珍惜。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徐霞客游记》大约有下面几个主要版本,曾流传于世。最早的第一个本子是“季本”(即季梦良本)。明朝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徐霞客的姻亲季梦良(会明)受霞客生前的委托,和友人王忠纫,对游记手稿共同进行整理,为之分其卷次,订其前后,装订成册。然而不幸的是,清朝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兵南下,徐霞客的家乡江阴被屠,霞客长子屺遇难,游记原稿全部被焚于火,季梦良的整理本亦遭散失。事后虽经季氏再为搜集,但仍缺滇游记一册及游太华颜洞和盘江考诸记。今天被吴先生发现的《徐霞客西游记》,据考当为季本的残存部分。全书共五册,仅记载崇祯九年(公元一六三六年)九月十九日至崇祯十一年(公元一六三八年)三月二十七日的游历,即浙游日记、江右游记、楚游日记和粤西游记等部分。虽名为西游记,但缺黔游日记和滇游日记。首册中有初编者季梦良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的题识,并每册皆注明:“友弟季梦良会明甫校录”。关于它的来源,吴应寿先生有过详细考证,他认为《徐霞客西游记》就是明末著名藏书家钱谦益推荐给刻书家毛子晋刻印的“仅存数本”,时间大约在顺治八年底至十六年间。根据书中钤有的朱文

印,此书曾为汲古阁、莫友芝、刘嘉业堂等藏书家、刻书家和学者先后收藏过。解放后,才由刘嘉业堂将此书转给了北京图书馆。②这个分析是很有道理的。至于毛氏未能将游记刻印出版,我们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由于当时社会*不定,出版困难;第二,因为书中有不少关于政局、阶级斗争、人民生活的记载,对统治阶级不利,不敢出版。后者又是最主要的原因《徐霞客游记》的第二个本子是“李本”。 原来顺治二年以后,季梦良再次收集整理游记残稿时,曾经指出:“今全集唯义兴曹骏甫有之。初骏甫亦好游,慕霞客之高,闻其死,诣,兼求遗书校录,子依以原稿付去,逾一年而还。今其全集必存,访而得之,甚易也。”③但是不知是何原因,季氏未能完成这一任务。霞客庶子李寄(介立)有父风,生平亦好游览。他痛感季本残缺,经过多方打听和苦心访问,终于访得曹氏所抄游记在史夏隆处。可是发现曹氏抄本已被史氏涂抹删改,字多讹误。为了恢复这部游记的原来面貌,他“重请得其底本,从日影中得出曹氏原文,与季本互校成书,而史本乃不传,但存其序一篇而已”。④据陈泓考证:曹氏底本滇游首册,“亦仅载游太华颜洞数小记而已”。⑤故季本所缺,李本仍未能补齐。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一七○三年)奚又溥为《徐霞客游记》作序,认为李本尽管还有少缺之处,“然不啻已毁之玉,复出昆山,既沉之珠,又还合浦”⑥陈泓则认为李本是“诸本之祖”。这些评价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因为李寄不仅从史夏隆处得到了曹骏甫所抄游记,而且利用了季梦良的成果(指第二次整理本),使《徐霞客游记》成为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本子,曾被后人误认为原本。虽然它已经失传,我们无法见到,但是,后来出现的各种《徐霞客游记》的抄本不少,绝大部分录自李本,其中以杨名时本最为著名。今北京图书馆善本特藏书库保存一部杨氏旧抄本,共十册,分为十二卷二十五篇,可说是目前留传下来最早的一部《徐霞客游记》。随后,陈泓又集李寄、杨名时等诸抄本校对数次,使之更趋完善。 乾隆四十一年(公元一七七六年)九月,徐霞客的族孙徐镇又对李本进行了重新编订。他说:自李本问世,“传写益广,讹落多,兼之俗下书庸,竞于作生活计,而任意删节杂凑,一如彦和尝梦索源之文,往往使读者莫悉漏义,是可痛也!”⑦徐镇为了使《徐霞客游记》保持原来的面目,使霞客精神“不澌灭煨烬之余,更不灭于妄庸之手”,乃用杨、陈二人编定之真本作指南,各抄本作参考,与李本对比校勘,考其缺失,订其异同,然后刻本付印成书。《徐霞客游记》的第一个木刻本从此诞生,一直流传至今。从徐镇所写《辨讹》五十条可见徐本在文字上花了很大的功夫,纠正了过去抄本中不少错误,不过内容和杨本基本相同,只是在编排上略有变动。

徐本分十册,每册再分上下篇,并增添了书牍、墓志、诸本异同考略及辨讹,作为外编

附于第十册下之末。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八年)藏书家叶廷甲(保堂)又将徐刻本校刊、增补、再版。他在序言中写道:“嘉庆十一年冬,锡峪徐氏以所梓行游记之板归余。……翻阅之,朽蠹颇多。乃借杨文定公手录本,暨陈君体静所校本,与徐本悉心勘。……十三年春,延梓人于家,讹者削改,朽者重镌,又增辑补编一卷,附于后。”据我们查对,叶本实际上是徐本的翻版,除增辑补编外,正文和外编与徐本完全相同。 自叶氏校补《徐霞客游记》印行之后,遂在社会上广为流通,后来出版的各种版本(包括石印本、铅印本)达十余种之多,皆以叶本为底本。目前通行的《徐霞客游记》主要是一九二八年丁文江的大字本和一九三四年的国学基本丛书本,前者根据咸丰年印本,卷首加添徐霞客小像一幅,又将清初潘次耕为《徐霞客游记》作的序(载于《遂初堂集》卷七),刻于本书之首。丁氏还为霞客作一年谱,与游记同印,又请人根据徐霞客的旅行路线,绘图三十六幅,作为副册。此外,丁氏从晴山堂帖中,录其完整者,汇入卷二十第五部分《家嗣丛刻》中。因此,丁本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综上所述,《徐霞客游记》原稿早已亡佚,三百多年来,经过许多学者的辗转传抄、校对、订讹、刻印,产生了各种抄本、校本、印本。其中最重要者,有季本、李本、杨本、徐本和叶本,季本仅存《徐霞客西游记》部分,李本已不传,杨本、徐本和叶本虽然保存下来了,但是他们都未见到原稿和最早的整理本——季本。由于传抄时容易产生错误,校对又缺乏原稿作依据,加之有些抄录者或校勘者为了显示自己的知识渊博,文字炼达,又往往故弄玄虚,随心所欲的对《徐霞客游记》进行增删、改纂,致使今天保存下来的《徐霞客游记》和通行本,与原稿的本来面貌已经有了很大的出入。如果只根据保存下来的《徐霞客游记》及其通行本进行研究,恐怕不一定能完全、准确、真实地表达作者思想的全貌及其成就。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只是一名布衣知识分子而已,他的一生平淡而又寂寞,他找出了金沙江是长江的发源,是金沙江导江的;他游历了黄河,长江,从黄河口子沿河而上。他一次又一次踏上旅途,他一次又一次留下了日记,他就是闻名的徐霞客。他的《徐霞客游记》对人类文化的贡献是无穷无尽的,它在潜移默化中沁入我们的心灵。毛泽东曾一度说过:“他就是走路,一辈子就是这么走遍了,主要力量用在长江。《徐霞客游记》可以看。”《徐霞客游记》经历了时间的冲刷,它拥有历史的见证,从撰写,整理到传抄,失真再到校注,恢复本来面目。岁月记录下了它的全部历程。正因为经历过了重重困难,所以它更被世人所珍惜;正因为是徐霞客翻

山越岭历经千辛万苦而留下的,所以它更让人惊叹。

我想起了啄木鸟,放着现成的草籽毛虫不吃,偏颇费周折的啄木叼虫,同样为了果腹,它显然比同类更艰难更有阻碍,但啄木鸟受到人们欢迎的程度却是同类所难望项背的,正因为多了一重生活阻碍,它们才多了人们的一份恩宠,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什么事是能随随便便就成功的。那本游记历经重重苦难才能向世人展现其中的美。它接受了时间的检验,历史的审读,时代的召唤,接受了磨难和阻碍,这才能看见美丽的彩虹。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欧美有些国家故意将本可笔直的公路修造成弯通曲道。筑路多费资金,开车多费时间,对于“时间就是金钱”颇具经济头脑的欧美人,真是“自讨苦吃”,但他们认为这很值得,应为长时间在笔直没阻碍的公路上疾驶,易引发交通事故,有了弯通曲道的阻碍,司机必须时时警醒不敢掉以轻心。事实证明,他们的做法确实是明智之举。

大千世界里,有风和日丽的春天,也有冰封雪飘的寒冬;有阳光雨露的滋润,也有冷风苦雨的侵袭。人生是一条漫长的旅程,有平坦的大道,也有崎岖的小路。生活中的磨难,前进路上的阻碍,都是我们成才的催化剂。没有它,我们坚韧的品格难以形成;没有它,我们顽强的意志难以练就。想到泰戈尔的一句话:“我不祈求痛苦困难有所止境,只希望有一颗征服它的心。”面对那些曾经有过的或者即将到来的困难阻碍,我们不应该畏惧也不可以厌恶,我们还要展开双手迎接它拥抱它!

第13篇:游记作文

游记

The Great Wall

I have ever been to the Great Wall.。I am interested in its name .The Great Wall is called “ ten thousand—liGreat Wall” in Chinese.But in fact , it is more than 6000 kilometerslong.From west to east,it goes till it reaches the sea at last.It looks like a large dragon sleeping on our mother land .It is one of the wonders in the world .We took some photos there.

I like the Great Wall very much.I want to go there again.

The Great Wall is the most interesting place I have ever been to.Last year I went there by car with my parents.We saw many people on the Great Wall.Some were flying kites, some were climbing hills , others were taking photos,.My mother and I are interested in going shopping.So we bought many souvenirs.Of course we took many beautiful photos.We enjoyed ourselves a lot.I want to go there again.

I have been to a lot of places.But the Yuntai Mountain is the

most interesting place I have ever seen.

Last summer ,I went there with my parents.We saw trees

and flowers everywhere.And there are many waterfalls.They

are very beautiful! We flew our kites and had a picnic in it.I

took photos of my parents and bought many souvenirs for my

friends.

I think we had a good time!

Last summer Mary went to Hong Kong with her parents.They went

there by plane .They visited many places.There were people

everywhere.It was very sunny and hot.So they went to the beaches

and swam in the sea.They are interested in playing in the water.At

night they ate local food The food was very delicious but a little

expensive.Mary liked going shopping in Hong Kong best.Because

the goods were very nice and cheap.They stayed there for 7 days

and they had a fantastic time.

Hello, I’m Betty.I went to Los Angeles with my parents two years

ago.It took us nine hours to get there by plane.My aunt and uncle

met us at the airport.First, we went to Disneyland.Then we went to

Hollywood.We saw the homes of the movie stars.And finally we

went swimming a lot.We had a great time there.

Last winter holiday Lisa went to England with her parents.They

went there by plane .They visited the Big Ben.It was so great.They

bought three umbrellas because it was rainy and foggy all the time.

Lisa liked going shopping in England best.At night they ate local

food .The food was very delicious but a little expensive.They also

drank English tea.They stayed there for 7 days .It was really a

wonderful holiday.

第14篇:西安游记

独行西安

D1 饕餮回坊,观钟鼓楼夜景。

D2 西安东线游:兵马俑--骊山--华清池---华清池长恨歌表演

D3西安市内游:骑行城墙--湘子庙---书院门(关中书院,碑林博物馆)--大慈恩寺(大雁塔)--大唐芙蓉园--(大唐芙蓉园梦回大唐表演) D4西安西线游:茂陵--乾陵--永泰公主墓--法门寺

D5西安市内游:小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高家大院--清真大寺

推荐

回坊小吃街,兵马俑,城墙骑行,陕西博物馆★ ★ ★ ★ ★

长恨歌表演,法门寺,碑林博物馆,大唐芙蓉园(可以12点过后去,有很多古装表演重新开始,夜景灯光极美还有水幕电影,看完出来可到雁塔广场看喷泉)★ ★ ★ ★ 其他的随便转转就好了住宿最好在鼓楼附近,因紧靠回坊,几点回来都有的吃,而且离钟楼不远是西安中心交通相当便利。 来西安游玩如果时间充裕 推荐大家购买《西安旅游年票》淘宝有售,尽量提前预定能省不少钱。

八百里秦川, 十三朝古都;三千里丝路,五千年风雨。然后留下一座城市,唤作长安。。。。 看着它,便会想起那一串串的名字:黄帝、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 武则天、张学良、杨虎城……

坑爹的西安交通1630上车咸阳机场到鼓楼30km不到居然将近7点才到。可怜我就吃了早饭,机上简餐也没吃。准备留着肚子晚上大吃一顿。@_@差点没把我饿晕,赶紧的赶到鼓楼客栈,提前在网上订了,很顺利就入住。房间整洁装修普通,闹中取静,价廉物美。为啥选它呢因为它就在回坊啊!你们懂得

客栈位于西羊市街,冲下楼就是回坊了。西安回民街历史悠久,一千多年前,国外的使节和来

长安做生意的商家们聚居在这里,不断地繁衍生息,现在的坊上人大都是这些古老移民的后裔, 是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区,来西安必去的地方。西安回民街是回民街区多条街道的统称,由北院门、北广

济街、西羊市、大皮院等数条街道组成。

街上街上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行人摩肩擦踵操着各种口音,各种肤色。在这几小时看到的老外比我在福州几个月看到的都多。贞观时期的长安也是如此么? 种种食物混杂成一股奇异的香气扑鼻而来令人垂涎欲滴。 这家家店铺人满为患,想拍个照都要等半天。很多老板做生意有自己的原则,每日绝不多做。今天来晚了?对不起,明儿来早些吧。就像刚才照片那个刘纪孝腊肉店,明天早起去买点做干粮 街上晃荡了会到了 传说中的定家小酥肉。卖相不太好,看着油腻腻的,但是真的好吃,缠绵酥软,回味悠长配酸梅汤味道更佳。吃完后沿街溜达烤串吃了不少,大都是穆斯林小伙在做热情的很,口味不错。这时偶做了个令我后悔的决定:吃泡馍。尼玛羊肉和汤确实不错,但那个馍,唉一言难尽,我只能说我享受不了此等美味,我把羊肉和汤吃完了,馍是万万难以下咽,只能愧对农民伯伯了。出来喝了杯据

说是当地特色手工打造的酸奶。就溜达去拍了几张钟鼓楼灯光夜景消食,以后就打道回府低头码字。

早上的回坊已没有夜晚的喧嚣,胡辣汤据说是西安人的早餐,不知名的饼子,有点类似春卷的皮是擀出来的中间夹着牛羊肉,赞就一个字。向辛勤的环卫工人致敬。 打个的直奔火车站广场,西安的的士很便宜起步6块,街上不管是商店,饭店,宾馆酒楼处处可见雕梁画栋的仿古建筑。 游5请认准陕西旅游公交专线,(路边很多拉客的野鸡车别做,国营企业不拉客,具体原因你们懂得。) 处处排队人满

为患,兵发第八奇迹,兵马俑去也。 上车买票,售票员做的简易讲解很到位,没做功课的可以认真听听。

美味的胡辣汤

直奔兵马俑,别听售票小妹吓忽悠说兵马俑没 车到华清池因为预定了晚上长恨歌的演出票免得 来回折腾。 50分钟左右能到兵马俑。停车场到售票厅大约 有1KM吧,沿途标识不明七歪八拐皆是纪念品, 小吃,仿古拍照,水果店。坑爹的是售票处边上 的门电瓶车入口交5元入内,要不还得走15-20分 钟,运气好没碰到众网友所说排队想现象。 车风驰电掣2分钟就到,想租电子讲解机,木有,坑爹。果断蹭。兵马俑恕本人文字和摄影水平有限,无法表 达那种震撼和沉重感,就不再赘述了。偶那会脑 海浮现的是 (秦风。无衣 )如若各位亲要了解兵 马俑详情,请自行询问无所不知的度娘。

12点参观完毕出门 秦皇陵因为时间关系就没 去参观据说走半天路看一坟包(通票有时间可去 看看)直奔刚才下车点916么914 票价4元骊山 华清池。

骊山,又称“郦山”。是秦岭北侧的一个支脉,东西绵延20余公里,最高海拔1256米,远望山势如同一匹骏马,故名骊山。骊山温泉喷涌,风景秀丽多姿,自3000多年前的西周就成为帝王游乐宝地。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是游览胜地,曾营建过许多离宫别墅,吸引着各代游人。这里有被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纪念西安事变的兵谏亭;纪念女娲补天的老母殿等。

(人工拍照景点,有木有三分神似蒋光头)

西安事变 蒋介石藏身处 兵谏亭屹立在骊山西绣岭虎斑石处。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来陕西布置大规模的剿共活动。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时许,张、杨带兵对华清池形成包抄之势,酣睡中的蒋介石突闻枪响,仓惶在两名侍卫搀扶下从华清池五间厅后窗逃跑,藏于半山腰一虎斑石东侧石峡洞内,后来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据传老蒋从华清池爬到骊山只花了15分钟,速度堪比博尔特

)这座高4米,宽2.5米的石亭,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

气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正式命名为“兵谏亭”。

东眺秦陵,西望长安。登高望远阴霾能见度低。

这就是留下“烽火戏诸候”的烽火台了。实在有够高要爬3-4km的台阶 古台兀立白云飘 远望关山悲寂寥 烽火不为褒娰笑 犬戎岂可覆前朝

老母庙供奉的是女娲娘娘,据传女娲炼石补天就在骊山。

日月亭,亭上画有骊山的传说

下了骊山就来到华清池。华清池是位于唐华清宫遗址之上的一座皇家宫苑,西距西安30公里,南依骊山,北面渭水。

第15篇:西安游记

西安游记

在四月这个美丽的季节,我们湖北师范学院历史学09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我们的西安考察之旅。西安这个古老的城市,拥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她完美的向我们诠释了美丽这个词语。带着憧憬、渴望、好奇开始了我们的西安之旅,我们先后考察了大明宫,兴庆宫公园,永泰公主墓,乾陵,清真寺,城墙,碑林,大雁塔,秦始皇兵马俑和大唐芙蓉园。这些景点不仅带给我们视觉的震撼,同时让我们在实物中去感悟历史。经历了时间的洗礼西安显现的更加美丽!

第一站,大明宫。虽然坐了一夜的火车,却丝毫不影响我们欣赏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兴奋。我们到的时候还没有开门,大家就在外面忙开了,照片拍完一张有一张。来到大明宫首先是被她的大气和宏伟震撼了!我很开心的是在这里我第一次观看了3D电影——《大明宫传奇》。影片让我们更加真实和深刻感受到了历史,似乎自己身临其境。看完电影出来遇到大明宫表演,比电影更加深刻的让我们体会到了唐王朝召见外国使者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第二站,兴庆宫公园。来到兴庆宫公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郁金香。郁金香被誉为“花卉王国中的皇后”。兴庆宫始建于唐开元时期,是唐玄宗李隆执政之地,也是他与杨贵妃长期居住的地方。安交曾演绎过大唐的兴盛与辉煌,也曾演绎过一代君王遗址与绝代佳人缠绵缱绻的爱情故事。其设计既继承了我国民族传统风格,又吸收了国外造园的艺术特点。公园中兴庆湖即在原兴庆宫中“龙池”原址建成。湖中碧波荡漾、岸边树木葱郁、草坪如茵、百花似锦、景色宜人。园内有唐勤政务本楼遗址,仿建有唐玄宗与杨贵妃游乐的“沉香亭”以及花萼相辉楼、长庆轩、缚龙堂、南薰殿、竹翠亭等景点和阿倍仲麻吕纪念碑等多处名胜。在这里带给了我很多美的享受。

第三站,乾陵。乾陵比较奇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两个皇帝合葬墓。先入葬的是唐高宗李治,后入葬的是他的皇后,也是大周皇帝武则天。抵乾陵脚下。双乳峰间有石阶数百,沿阶拾级而上,一路多卖工艺品者。阶尽,过司马道口,有翼马石雕两尊。骏马飞翼,精雕细琢。司马道旁,有各色石雕两列,有鸵鸟,有大象,有将军,有战马,俱雕工精湛,可惜俱已残破。司马道尽,左为述圣记碑,载高宗生平功绩。碑文乃武皇亲撰,中宗亲笔只因年代久远,风雨侵蚀,碑文已模糊不堪。右为武皇自立之无字碑,初立时,碑上未刻一字。今却已墨迹满碑面。再往前,两边共立石人六十一尊,史称六十一王宾像。俱乃世界各国使臣,来参加高宗葬礼。前有一林荫小道,直通山顶。沿路而上,却见怪石满。及顶,由此向南眺望,来路笔直,直通天际,双乳山峰,清晰明现,司马道上,游人如炽。向西而望,青田隐隐,荠麦青青,千沟万壑,此起彼伏,很是美丽!同时我们还参观了陪葬的永泰公主墓和懿德太子墓,有墓道进入墓中,仿佛回到了千年前的唐朝。

第四站,城墙,碑林。记得去古城墙的那天有点冷,是阴天。登上城墙感受过去,似乎由于天气原因,朦朦胧胧,在城墙之上观看西安似乎特别美丽。看完古城墙我们就去了碑林,置身其中,只觉得我们的文化“遗产”仿佛也如那些密密的石碑一般阴森森地高高压下来,厚重的让人喘不过气来。古云“凡刻字之石皆曰碑”。国人讲究“树碑立传“,碑刻之于古代中国,绝非等闲之物,能铭刻其上的文字,一定代表着杰出的思想,辉煌的人生或虔诚的信仰。这些凝聚着古代先贤心血和才智的碑刻,碾转集中到一起,其密集的数量和高大的形体,构成如林之势,便产生了“碑林”这种独特的成就。 听着解说,流连其中,感受着千百年来悠久文化的演变,彷佛聆听到历史的脚步,掂量出岁月的凝重。 石头虽不会说话,成碑之后便有了灵气,碑石,已不单纯是书法艺术的化身,而是历史文化的浓缩,是文明进步的里程碑。用手去抚摸身负重碑的赑屭,去感受每块石碑之后的故事,还有作者的心情。我们不得不庆幸,庆幸能够见到这些作品,历史的变迁和政治的更迭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灾难,那消失的灵兽头,断痕累累的石碑,被凿掉的字痕,还有“小明到此一游”的题字,不得不时刻在提醒着我们,破坏的历史并没有停息停止脚步。有些碑已经禁止再拓,有些却仍在继续,拓碑的师傅们还在不停的工作,他们日夜兼程,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多的纪念品,或者为了更多的收益。碑上的图案日渐消瘦,石板已经渐成墨色,不知道这样还要持续多久,后来的人们还能不能见到那字中有画,画中藏字的关公诗竹、魁星点斗,还有一笔虎,一笔寿。

第五站,大雁塔。 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故又名慈恩寺塔,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层,武则天时重修,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整。现在的塔是七层,共64米,呈方形角锥状;塔身为青砖砌成,各层壁面作柱枋、栏额等仿木结构;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每次接触到类似的资料时,总能感觉到一股自豪之气充满于身,只因那唐朝盛世,只因它是中华民族的辉煌,而我正是炎黄子孙。想起唐朝,就如看到了而今的美国,那发展到顶峰的繁荣。虽然我中华还处在正发展中,但是这一块魄宝,已早告诉世界,我中华重回盛世的日子不远了!

第六站,秦始皇兵马俑。这是给我震撼最大的一个景点。这里的气势恢宏的仿古建筑,规模空前的兵马俑坑,千姿百态、形神各异的数千件陶俑陪葬品,和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各种武士俑、战马俑、青铜车马,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不由得我由衷地赞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史的伟大创造。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坐落在距西安市37千米的临潼县城东,它南倚骊山,北临渭水,气势恢宏,蔚为壮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发现秦始皇兵马俑这一世界奇观的是几位农民。在1974年3月,临潼县宴寨乡扬村的几位农民在距离秦始皇陵1.5千米的树林里打井时,意外地发现了许多陶人的碎片,还挖到了陶人的头颅,一位村干部在检查打井进度时发现了这一情况,并及时的向临潼县文化馆进行汇报。此事立即引起陕西省和国家文物部门的重视。经国家批准,历经数年的发掘,在秦始皇陵东发现了三个大型兵马俑陪葬坑。三个坑呈品字形排列,总面积达22780平方米,共挖掘出陶俑、陶马、战车等文物7400余件。因而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几个农民发现了这“世界第八大奇迹”。

在西安我们还有幸欣赏到了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和世界上最大的水幕电影,带给我很大震撼!快乐的时间似乎过的都特别的快,很快我们为期一周的考察时间到了。我们带着不舍离开了这个神秘的古都。在这次考察当中我收获很多,以往对于历史更多的是从课本上看到的,但是这次的考察让我们在实物中去体会,感悟历史。我想如果以后有机会我定要多多的去一些这样的地方,如果以后有机会我还定要再去西安,去呼吸她那带有历史韵味的空气,去品尝那里的没事羊肉泡馍,凉皮,肉夹馍等等。

第16篇:西安游记

2016年西安之旅总结

时间:2016年1月17日—2016年1月20日

总结这次西安之旅我主要想从以下几点谈谈我的感受:

1.西安的交通 2.西安的城市规划 3.值得学习的城市细节 4.文物展览 5.我的感想

 西安的交通

首先,西安的交通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杂“,城市的各级车道上都不难看到以下的情况:行人,摩托车,小轿车,大巴车,公交车一起行驶在同一条路上,甚至有些行人直接横穿马路,可能是由于西安的街道大多都比较狭窄,很难将车道分开。其次,西安的车辆乱停现象比较明显,甚至有些地方监管力度十分有限,可能是因为停车场过少。最后,我认为西安仍并没有解决早晚高峰拥堵的”大城市“问题,早晚高峰的时候古城城门附近仍会十分拥堵,我认为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个别道路不得不起到过渡城内城外作用,但是起到过渡作用的道路却只有几条。

 西安的城市规划

西安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能做到保留了大部分的古城墙是值得敬佩的。这也给西安城增添了不少历史与文化气息。从下面几张图也能看出西安城的内城与外城的区别。

这是西安城门 内城的建筑风格主要为古代建筑风格,楼都比较矮,房顶也为传统的瓦楞风格,保证了古城西安的历史韵味。

外城的建筑大多高耸,风格也为现代化风格,也保证了西安这个国际城市的现代风。

当然,西安古城外新建新城的做法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城市单心结构明显,旧城产生并吸引了大量的交通出行,造成市内交通压力过大,并在上下班高峰造成了拥堵。

 值得学习的城市细节

由于这几天行程节奏较快,我也没有关注太多的城市细节,但是这个城市给我了另一个印象就是“干净”,地上基本上看不到广告传单,以及小广告。后来在旅行的过程中我找到了答案。西安作为一个古代都城以及现代重要的商业城市,他所秉承的一些古代智慧是值得其他城市学习的。在解决城市广告的时候他采取了“堵不如疏”的古代治水智慧。在西安城中可以看到“广告宣传处”的公告处。上面整齐的贴着我们说的“小广告”,比起我们常见的满地贴满办证小广告的人行道,西安人的处理方法更显示出他们的智慧。

 文物展览

在这四天的旅行中我们观赏了太多的文物,它们体现了古人的精湛的手工技术,极致的设计。我就对其中的几件表达下我的看法。

这是一个古代的连接单元。对于现代制造机器而言只是最简单不过的一个小零件,但是在古代能达到这种圆滑处理,以及巧妙连接,几乎为零的误差,最重要的是由手工制作,更体现了古人高超的技艺。

这是一个灯,它的设计体现了古人对于完美的追求。古代的灯燃烧时会产生很大的烟,而这盏灯通过把灯形状设计成一只雁,在雁身里装上清水用清水吸掉烟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是我这几天的旅行中最喜欢的一件文物,他的设计是这样的:

通过这种设计它能做到的功能是:从底部的孔灌水,正放时滴水不漏。它体现了古人精湛的制造工艺以及巧妙的设计理念,这种创新精神是值得我们今人敬佩并学习的。

 我的感想

通过这短暂的四天西安之旅,我更好的理解了这次活动的主题“汉唐行远,古道新风”作为十六朝古都,西安的历史文化沉淀确实极为丰富。作为国际城市,现代西安仍有许多需要进步和创新的方面,也有许多值得其他城市学习的方面。总之,四个字概括此次旅行,不虚此行。

第17篇:西安游记

寻宝走进西安

第一天(3月20日)

下午一点半,大家揣着早已激动不已的心,踏上了去往西安的寻宝之路。接下来等待着大家除了神秘的古城西安,还有一夜的火车劳顿。 第二天(3月21日)

早上七点到达西安火车站,一下车就感觉寒气逼人,但北方的天没有想象的那么灰霾。在当地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吃过早餐,去往寻宝第一站——乾陵。

来到乾陵,参观的游客还不是很多。这个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的皇帝合葬陵墓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绝无仅有,也创造了唐代帝王因山为陵的典范,对后代帝陵的建制影响深远。据文献记载,乾陵修建时,正为唐朝国力强盛时期,依照宫廷格局建造,有内外城郭,宫殿等众多建筑,规模宏大雄伟。经历1300多年的风雨沧桑,这些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只留下了依稀可见的部分轮廓和石刻文物。

乾陵自居梁山上,司马道宽阔且长,两旁竖立着大型石刻翁仲像和石马,鸵鸟,华表等文物,门外有一“述圣纪”石碑,为武则天亲自撰文,唐中宗李显书丹为高宗颂扬政绩的碑石。东侧为重达98.8吨,高7.53米的用一块完整石材雕刻的石碑。传说武则天特意讲此碑不撰文字,意为功过是非由后人评述。这块无字天碑上有八条螭龙相附,高大雄浑,气宇非凡。紧挨着两侧石碑各有石像,为六十一蕃臣像,东29尊,西32尊,一些石像的背部至今仍能隐约可见国度名称和官职的文字。石像耀显着大唐鼎盛时期,西域各国对它的尊崇和景仰。然而,这61尊石像皆被削首,其中原由据说为后来战事所毁,亦有说是其后人毁坏,众说纷纭。城门外有一对镇守石狮,昂首挺胸,瞠目阔口,身躯高大,凌然挺拔,更映衬出陵园的威严和神圣的气势。

从砖石路爬上梁山,远眺四周,视野开阔,山岚叠嶂,山体地表有些地方裸露着坚硬的岩石。真是难以想象,这么复杂、坚硬的地质在那个缺乏机械和必要工具的情况下是怎么修建庞大的地宫和陵冢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让人赞叹敬服。由于时间有限,没有游遍整个山头,因此也没看到墓道的入口,很遗憾。从述圣纪碑文和文献记载上分析,专家判定乾陵地宫埋藏了大量奇珍异宝,待到地宫重启之日,一定是石破天惊之时,这些尘封于地下1300余年的稀世珍宝必将让世人瞩目,为我国艺术宝库再添极为珍贵的,精湛绝伦的,异乎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民族瑰宝!

游览完千古乾陵,时间也飞逝,解决午餐的时间到了,我们选了就近永泰公主墓的一家餐厅,因为下一站——永泰公主墓。对于不了解多少历史的人来说,永泰公主墓着实没什么可看的;其实,就算是了解一些历史,永泰公主墓也没多大看头,因为里面的好东西已经都被搬到省博(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去了。不过由于乾陵没被打开,如果打算走乾陵-法门寺这一路的话,这一路来被打开的能看的地宫结构也只有永泰公主墓和懿德太子墓。跟导游走的话,它是不会带你去懿德太子墓的(听说懿德太子墓比永泰公主墓规模要大些,气势上漂亮些),所以要看地宫结构也就只有这儿了。

到了实地发现,永泰公主墓确实很小,相比乾陵地宫开山而建,掘地深达30米来说,这个只能算是个迷你型的陵园,深才16米而已。依甬道而下,行人躅躅。

景点无外乎两种:人文、自然。西安的自然风光虽是不错,但和十三朝古都比起来,就弱得多了。这也正是我们选择这里人文实习的理由。俗话说西安看坟头,永泰公主墓也是坟头之一不是?虽然她的规格听说比懿德太子墓要小些,但还是值得游览。听完导游讲解永泰公主的种种死因解释,我觉得这个墓充分显示了李显在这女儿生前未能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只能在她死后为她极尽铺张,聊以慰藉(之后在省博我看到好几件极为精致的陶俑精品,看出处,都是出自永泰公主墓)。入到墓室前,两侧绘满了精致的壁画,朝臣宫女,依壁而立,衣香鬓影,仿佛在诉说着一个父亲的无奈和痛惜。

览尽绝世陵园墓葬,下一站——法门寺净化心灵。法门寺文化景区,是西安继兵马俑之后的第二个文化符号。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作为佛教圣地很值得一游。去瞻仰佛指舍利,会使身心一次净化和洗涤。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凤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发迹于北魏,起兴于隋,鼎盛于唐,被誉为“皇家寺庙”,它以皇家寺院落的显赫地位,有七次开塔迎请佛骨的盛大活动,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因为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乃至世界仰望的佛教圣地。

到法门寺景区大门口,第一感觉两个字“震撼”。进入法门寺景区,首先看到的是金碧辉煌的法门寺文化景区的佛光大道,对称的建筑布局、皇家寺院的风格,一进门就已经伫立环视。进了山门我依次点了填了功德名、点了莲花灯表对佛的诚意„„,依次进行朝拜。

佛光大道全长1230米,宽108米,面积约14万平方米。佛光大道是观景主轴,将景区一分为二。东侧的林荫道中为佛陀胜迹,由八组景观雕塑组成的其主旨表现人间佛陀,人间佛教,此佛陀像非圣化之佛陀像,按不同的年龄做出不同的模样,体现佛陀由凡入圣的伟大精神,展示佛祖从诞生到涅槃的整个过程。而西侧林荫道中为呈现的八组景观雕塑则为法界源流,展示的是自佛祖涅槃后佛教发扬光大的远大历程。如汉传佛教净土宗、禅宗、中国八宗、藏传佛教、南传佛教等。

大道两侧分列为佛界著名的 10尊菩萨,他们各居其位,各表其法。慢行在大道之上,让我们感受到由菩萨之因到佛之果的成佛过程,二侧菩萨表一佛,佛在中间,佛即是我们自己,佛在我们心中。在佛光门两侧有两泓净水为静心池,两池莲花池为静心物,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表示处于浑浊的世间而不被污染的意思。是以佛光普度众生以光明来接引芸芸众生去佛的彼岸。进了般若门,般若也就是佛教中指的大智慧,有了般若的指导才能觉行圆满,达到无上正等正觉。进了菩提门,菩提意思是觉悟、智慧。穿过菩提门则像睡梦初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拜完十尊菩萨,我们先到老法门寺,还没进寺,就听到佛教的歌声和闻到焚烧香料的味道。老法门寺有两个景点:寺庙和珍宝馆,来到大雄宝殿,进门就是一个烧香的地方,大家都在香炉边上的火堆点香,这寺庙特有的气氛。当然留在心里的是塔以及法门塔下的地宫。这座塔曾经有一半完全塌下来,也经历过多次重修,在重修的过程中,发现了地宫,发现了许多宝物。这些宝物都放在了珍宝馆里面,所以进去后你不得不去珍宝馆看看。珍宝馆太容易吸引人眼球,说是珍宝馆,其实就是法门寺博物馆,主要的是一个藏有法门寺出土的那些昂贵的文物的二层塔和一个陈列馆,也是珍宝才是最核心的部分。法门寺用实物诠释了佛教文化主题,中国佛教博大情深,佛文化底蕴浓厚。游完古刹,我们来到最高点合十舍利塔,合十舍利塔里供奉有世界唯一的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塔高148米。这个塔的下面,埋了释迦摩尼的佛指舍利,大家都知道舍利的由来,这是释迦摩尼的左手中指的第二指节,全世界仅存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就存放于合十舍利塔地宫内。今天一天的游览行程结束,马上要转站回到西安市区,出了寺门,转身又看了一眼雄伟的法门寺,感慨颇多,不禁在心里默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第三天(3月22日)

今天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也是我们古都西安游中的第二天。今天的目的地是有着“世界第八大奇迹”之称的秦兵马俑。旅游包车在酒店门口接了我们,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兵马俑博物馆,买好票。

踏进博物馆大门,咦,怎么是个很大的园林呢?里面绿树成荫,花草丛生,一看地图,恍然大悟,原来这里是绿化带,博物馆就在绿化带的正中心位置。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分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和文物陈列厅四大展区。我们先参观了文物陈列厅,这里陈列了许多发掘出土的文物,排水道、兵马俑、兵器。当我来到千人千面展览前,看到兵马俑那神态各异、有着不同发髻的头像时,我不禁赞叹起了祖先的一双巧手。我们又来到了铜车马展厅,看到了那精美的铜车马,使人啧啧赞叹。出了陈列厅,我们又来到了二三号坑。二号坑由于形势复杂,俑上的篷木坍塌,所以未完全开挖,只能看到一些残片。三号坑是个司令部,士兵排列整齐,手持仪仗兵器,站岗守卫。 终于,一号坑到了,我激动得见到了一个侧门就跑了进去。我绕到前方仔细观察那些兵马俑,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可以看到,博物馆的气势是非常的汹涌磅礴的,也可以看到我们玩的很开心。当然,外行的人看热闹,真的想去研究这些文化的同学们就自己去亲自感受一下吧!我肯定你不会后悔的!

接下来去的是华清宫,距离兵马俑博物馆不是很远噢。华清池,亦名华清宫。东距西安23公里,紧依京畿的地理位置,旖旎秀美的山水风光,自然造化的山地温泉,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帝王都在这里修建过行宫别苑,以资游幸。冬天利用温泉水在墙内循环制成暖气,每当雪花飘舞时,到了这里便落雪为霜,故名飞霜殿。相传西周的周幽王曾在这里修建离宫。秦、汉、隋各代先后重加修建,到了唐代又数次增建,名曰汤泉宫,后改名温泉宫。到了唐玄宗时又大兴土木,治汤井为池,环山列宫殿此时才称华清宫。因宫在温泉上面,所以也称华清池。唐代华清池是帝王妃嫔游宴的行宫,每年十月到此,第二年春天才返回。唐天宝六年(747)扩建后,唐玄宗每年携带杨贵妃到此过冬沐浴,在此赏景。“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我想,我有足够的理由为之而感动,这个真实的历史故事之所以让人震撼和慨叹,就是因为他们的爱恋是这样的悱恻而缠绵,他们的相守快乐而幸福,,他们的盟誓真挚而专情,他们的生死两别离让人肝肠寸断却又如此的无可奈何,包括贵妃醉舞,霓裳羽衣曲,以及他们长生桥上的相聚,在在都体现了舞蹈的神奇,音乐的美妙,灯光的传神,此刻竟然达成了这样的一种最完美的组合。

华清池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远古了,因为从现有的遗址来看,远古人就知道利用地下温泉了, 当然这个一般人不知道,但第二个比较有名的事就是发生的后面骊山上的峰火台,也就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事了,第三件事,即现在华清池最著名的看点,就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了,第四件事,也是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可以说也是改变中国命运的大事,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也发生在这里。华清池内的美景就不再赘述了。 第四天(3月23日)

今天是西安之行最后一天了,马上就要离开神秘的古都,不舍之情难以抑制。今天的目的地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曲江池遗址公园和大雁塔音乐喷泉,本来计划要去回民街的,临时改变了计划。用过早餐就出发了。

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侧,1991年6月20日落成开放,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馆区占地 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馆藏文物多达 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举世无双,堪称陕西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誉为“华夏珍宝库”和“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

等了半个小时,终于开馆了。我们迫不及待的冲进去参观,面对着每一件展品我们就像贪吃的孩子突然闯进免费的食品店,既兴奋又紧张,什么都觉得好,又什么都尝不够。班级成员情绪都十分高涨,漫步在五个大的展览厅中,可以感受到陕西汹涌、博大的文化,在博物馆的几个小时中,我们一举跨越了从公元前21世纪到现代社会。通过一件件的文物,我们无声的与古人默默对话,感受着几千年甚至数千年劳动技术结晶所带来的冲击。思想接受着历史大浪的冲刷,历史推着我们的好奇发笑。通过这次活动相信同学们对历史文化也会有新的体验和理解。 如今的中国,已经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走得稳健而自信,但是在世界形势愈发复杂的情况下,中国仍面临着来自经济、政治、安全等等方面的挑战,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让我们每一个参观的同学怀着对中国璀璨文化历史的感受和理解更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投身于学习和实践,继续革命前辈们奋斗终身的事业,积极发挥现代大学生团员党员的特色,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两个小时的参观一会儿就过去了,总是意犹未尽就要转站下一站,这就是跟旅行社的弊端。满怀着不舍去往下一站——曲江遗址公园,期待以后有机会再去博物馆细细品味。

曲江遗址公园又称曲江池遗址公园,北接大唐芙蓉园,南至秦二世陵遗址,占地面积1000多亩,水面面积七百多亩、是西安市最大的游乐公园。 曲江池遗址公园于2007年开建,2008年免费对外正式开放。它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院士担纲总规划设计,项目从唐曲江池遗址、秦二世皇帝墓等文物古迹的保护性开发、城市功能配套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角度出发,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恢复再造曲江南湖、曲江流饮、汉武泉、黄渠桥等历史文化景观,再现曲江池地区在历史上“青林重复,绿水弥漫”的山水人文格局。构建集生态环境重建、观光休闲娱乐、现代商务会展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生态和娱乐休闲区。老师带我们这里就是为了让大家感受城市规划的神奇魔力。 沿湖转了一圈就到了该离开的时间了,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呀!最后一站——大雁塔音乐喷泉。

从车上下来,映入眼帘的是大雁塔那种老态龙钟的样子仿佛是一个沉睡的老人。我心里暗想并不是太高嘛,不过在得知它是唐代智慧结晶的时候我对它只有敬畏。将近二点的时候喇叭响了,说什么音乐喷泉将要开始,让旅客们注意安全。突然水柱从喷头里面喷出,我就开始用我的手机来摄像了,好歹做个纪念嘛!可是同学给我说别拍了,那只是前奏、前奏。我停下了。等到二点的时候音乐喷泉开始了。伴随着一首慷慨激昂的进行曲,水管、喷头、水柱、水滴、水汽、水雾随着音乐这根指挥棒开始了他们的表演。或许因为它们是计算机控制的这个原因,它们的配合比任何团队都要默契。你有过舞台上舞女随着音乐而跳动的同一感,但是你不能想象水分子伴随音乐挥舞时的和谐感。因为你的思想只是停留在喷泉上面,而没有想到她的完美在于喷泉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水柱时而像开放的君子兰,叶子的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群; 时而是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苞的颜色甚是清淡,像早上画完淡妆的江南女子; 时而如光芒四射的金秋菊,花瓣光彩夺目,挑战着你的视觉极限。 时而恰足球场上的人浪,更似地面上的一面旗帜,连绵起伏,跌跌荡荡,惊心动魄!音乐的高潮伴随的也是喷泉的最高潮,位于中央的喷头突然像天安门升旗仪式中从士兵之手丢出去的五星红旗一泻千里。仿佛是豪情万丈的陕北大汉在慷慨激昂的敲打战鼓到了最高潮,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又如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唱到了最高潮,好像毛主席真的到了陕北带领咱们翻身。给人无比的震撼。 大雁塔下,歌舞升平。

两点半离开的时间到了,大家匆匆忙忙赶往火车站。既不舍西安的美景又期待着湖北的山水。本次出游,我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听到了很多历史传说,同时也深刻感受了许多历史文化及陕西人的风俗习惯,真正体验到了古城带给人们的无限遐思以及各种古迹留给人们的思考与探索。我相信,古人留下的不仅仅是物体本身的价值,更多的是当时时代背景下的文化。活在当下,我们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对于古人留下的东西,我们也不能只看它究竟值多少钱,而要看它在当时究竟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它所反映的时代文化。

地理1003班 李媚

第18篇:张家界游记

张家界游记

有人说张家界是一本直立的书,山是书页,树是文字,云是插图。而绿色,是张家界的封面。我说张家界是一幅写意水墨画,笔直耸立的山峰是力透纸背浓墨挥洒而成的,秃山石上如秀发如烟丝的树是工笔点缀上的,山间浓淡有致的云是艺术地留白,而那山涧的涓涓细流则是着淡墨行云流水般勾勒出来的。

一幅好的山水画,不仅仅是原景的复制品。若要还原,大可不必煞费苦心、研墨铺纸,只消拿上相机,按下快门,山是山,水是水,静默如初显现眼前。一幅好的山水画,应该是山水间的那股子灵气的结晶,泼墨处,山不是山,水亦非水,而是随着赏画人心境变化的一张脸。你高兴时,它便天朗气清,花香鸟语。你阴郁时,它便如烟如雾,如泣如诉。张家界便是这样的好画,你觉得它像什么,它就是什么。它可以是采药老翁,可以是牛郎织女,可以是天女散花,也可以是武士寻马……

有两座毗邻高耸的山,一峰稍高于另一峰,就像是砍柴回来的阿哥还没来得及擦汗,就急不可耐地走到阿妹跟前,想搂她入怀;偶尔有一株小树在悬崖绝顶处招摇,恰似女神卷曲微动的睫毛,她手捧花篮,似要将一切美好撒向人间;还有一处山崖,依稀可辨认出一个男子的侧脸,直立刚正的竖发,深邃眼睛,挺拔的鼻梁,似鲁迅,或者,你也可以说他是高尔基。

山不遮掩自己纯朴的特征,裸露着每一块亿万年前的伤疤,呈现着每一滴珠辉玉润般的光芒。山,是最朴素的农民那黝黑而宽阔的胸膛,是清奇俊朗的阳与刚。它像一根根自地表升空的竹笋,破壳之后,蜕去了弱不禁风的笋衣,栉风沐雨,霜凌雪侵,独剩下粗犷与刚强迎风而立,傲岸飞扬。随便拿一处山来端详,你看不出它的柔弱与颓废,看不到它的奢华与张狂。每一尊刺破青天的山,都应该有一篇非凡的故事,这故事,隐在岁月的门后,隐在山顶的岩耳之上,须得飞到山的另一面,坐在山的身影中,凝神而读,借一缕天外的明光。

“杏花春雨,弱柳扶风”,断不是张家界山的本义。仰望剑指长空的山峰,面对排空而上的山峦,风起云涌,心中勃发的,是天行健自强不息的快意。江南丝竹不再,小桥流水不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不再。毅然而决然激起的,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激情壮怀。

我以空旷的心灵亲吻每一根山,是的,每一根山。它们好似毛笔,被粗心的画者遗落在画中,无独有偶,成为了画中最出彩的一处点睛。我以虔诚的心灵抚摸每丝云雾,小心翼翼地探手,唯恐那水汽间的精灵被扰了清梦。我以温热的心灵环抱一弯清泉,融在那冰冰凉凉、丝丝亲甜之中。

这样的山水酝酿出来的山歌是甜美的,“郎在高山打一望,姐在河里洗衣裳,洗衣棒棒儿捶得响,郎响几声姐未张,唱只山歌丢个信,棒棒捶在岩板上。”这样的山水酝酿出来的山歌是淳朴的,“鸳鸯枕,合欢被,被子盖哥哥盖妹。青罗帐,红木床,席子垫妻妻垫郎。哥难捱,自己关门自己开,自己铺床自己睡,半边席子长青苔。”

这样的山水呵,不能一次走完,就这么惦记着,惦记着,以后还会想再去看看。

第19篇:张家界游记

张家界游记

三年级的暑假,我和妈妈乘坐火车前往神奇的大湘西——张家界,在火车上我们一路欢笑,我们在火车上讨论梦寐以求的张家界,张家界的美景其实我们在网上早就已经看过,那里早就在我们脑海里深深的烙下了一个美丽的人间仙境,不久后我们在火车的轰响中睡着了……

下车后,导游给我们介绍了张家界,我们走进张家界大门口屹然的看见一个大石柱上面写着金色的大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后来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在这里拍了几张照片,就走进了一个很大的一个场,他给我们介绍说:”这就是老磨湾,是天然空气大氧吧,在这里呼吸空气还得需要五美元呢,结果我们在这里是每人在这里吸了十口空气,算算账我们还赚了不少呢,小钟说,左边是上黄石寨,右边是金鞭溪,问我们是否走黄石寨?我们都说在网上了解过,上黄石寨很累,而且上下索道花费了很多钱,就不上黄石寨了,就走金鞭溪

金鞭溪是张家界不容错过的景区之一。这条峡谷中的溪流绕山盘旋而过,蜿蜓几十里,卵石见底,间或有鱼悠闲往来。路越来越幽深,溪流越来越欢畅,终于跑向那溪流,去与那水亲近,清凉浸骨,难以想象没有水的山会给人怎样枯竭的感觉。这真是一次愉快的张家界之旅。

第20篇:张家界游记

张家界之旅

书上说,张家界美不胜收,犹如人间仙境,去了让人留连忘返,于是就成了我的向往之地。当妈妈说要带我去张家界时,我兴奋得一蹦三尺高。盼啊盼,终于到了去旅游的那一天,我开心极了,蹦蹦跳跳地上了大巴,开始了快乐的旅程。

1、坐飞机

来到机场,我一会儿跳来跳去,一会儿帮导游拿旗子,兴奋极了,毕竟我还是第一次坐飞机嘛。领到登机牌,过了安检,我们在候机厅等飞机。

过了一个小时左右,我们终于可以登机了。我的心情激动到了极点,一溜烟跑进飞机,找到自己的座位,头靠着窗子向外看。哇!巨大的机翼向两边展开,发动机犹如两个圆形的炮筒。这时,飞机缓缓地滑向跑道,灯光一下子变暗,飞机速度越来越快,箭一般向前冲去。我激动万分,心花怒放。忽然飞机腾空而起,向一只巨鸟展翅飞向天空,我只觉得像被一只巨手按了一下。飞机越飞越高,我的心情也随着飞机的升高而越来越开心。

飞机准备降落了,飞机盘旋着飞向地面,像老鹰寻找着猎物。忽然,我的胸口一震,“通”一声,我往窗外一看,啊,跑道就在旁边,房子就在旁边……降落了!“张家界荷花机场”七个大字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张家界,我来了!

2、凤凰古城

沈从文先生曾经说过:“凤凰是一个美得让人心痛的地方。”今天,我们就踏进凤凰古城,决心去探个究竟。

我刚走进古城,就看见一尊展翅欲飞的凤凰雕像,矗立在广场的喷水池中央,甩着长尾巴,美丽无比,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我们参观了许多老房子,但你却想不到这些竟然是熊希龄、沈从文、陈宝真等名人的故居呀!令我印象最深的地方,还是虹桥艺术楼。我登上二楼,往窗外一看,哇!川流不息的沱江奔向远方;苗家吊脚楼矗立在江边;大山像卫兵一样守卫着凤凰,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美丽无比。

凤凰,你真是一个美得让人赞不绝口的地方。

3、雨中游天门

天门山风景秀丽,金庸老先生曾为天门山题过字“天门仙山”。今天,我们

就亲身感受了天门山的美景。

天门山的第一绝就是天门山索道。它是世界上最长的索道,全长7054米,单趟约40分钟。我坐进缆车,把头贴在窗边一看,便被陶醉了:一座座山紧挨在一起,都穿着绿衣服;奇峰怪石形状各异,有的像柱子,有的像骆驼,十分美丽;一条小河在林中穿梭,犹如一条细长的玉带。过了中转站,缆车在云海里“游走”,犹如来到了人间仙境。到站之后,我还意犹未尽,真想再感受一次。坐完缆车,我们去走鬼古栈道。鬼古栈道以险著称,左边是潮湿的森林,右边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让人看了心惊胆颤。

接着,我们又坐车去参观天门洞。通往天门洞的这段路叫通天大道,像一条巨龙盘绕在山上,有九十九道弯,非常险。我被颠得头晕脑胀。好不容易到了,我一下车,立即被“上天梯”三个大字吸引住了。这三个字苍劲有力,引起了我的登山意志,立刻拔腿攀登台阶。我卯足劲,咬紧牙关,一级一级往上走。但非常可惜,因为雨太大,天门洞被云雾裹上了一条“纱巾”,只能看到它的影子,看不到真面目。

虽然今天下着雨,但看到了美丽的景色,我们依然玩得很开心!

4、张家界奇石

虽说张家界的奇石不及黄山的有名,但相比起来也毫不逊色。

先说“雄鹰护鞭”吧,金鞭岩的下方矗立着一块巨石,它犹如一只巨大的“雄鹰”,展开翅膀,像一个忠诚的卫士保卫着那根“金鞭”。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位“老人”,他背着“箩筐”里一篮“草药”往前走去,这就是“老人采药”。与黄山的老人采药相比,一点不差,也十分逼真。“劈山救母”就更像了!远远看过去,还真像一座大山被劈开,顶尖劈成两半,是不是沉香来救他的母亲呢?

“猪八戒背媳妇”特别好玩,咋一看,特像猪八戒背着“媳妇”来张家界游玩,因为张家界气候潮湿,很会下雨,所以细心的媳妇还准备了一把小花伞呢!在一个陡峭的观景台上,有一只“乌龟“。这只“乌龟”在云海里若隐若现,这就是“雾海金龟”。而且太阳升起的时候,远望过去会看到一个奇观:太阳正好落在“乌龟”的“口”中,阳光四射,十分美丽。所以它又名“金龟含日”。张家界的奇石还有很多,如“御笔峰”,“顶天楼”、“四十八将军岩”、“三姐

妹峰”,“天下第一桥”……还有许多不知名的怪石矗立在那里,等着你去观赏呢!

5、金鞭溪的“精灵”

金鞭溪因金鞭岩而得名,它两面环山,溪水清澈,还有许多可爱的小“精灵”——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

这些小“精灵”全身长着棕色的毛,小脑袋,红扑扑的脸蛋,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身子很瘦,屁股红得像一个小太阳,还有一条短短的尾巴,可爱极了。看,那棵树上一只小猕猴在树梢上跳来跳去,又飞跃到另一颗树上,接着又抱着树干滑下来,像是猴中的轻功大师;另棵高树上,四只猕猴扭成一团,最后,“猴球”从树上滚下来,砸到了地面;一只猕猴反身从树上跳下来,一头撞在地面,翻了个身,立马又爬上树。猴子们滑稽的样子逗得游客们哈哈大笑。

瞧!草丛里有三只猕猴,一只在喂奶,一只在吃奶,另外一只在舔理吃奶的那只,它们是一家三口吧?在路上有两只猴子,一位游客扔了一个杏子过去,小的飞奔过去,先抢到,可大的蛮不讲理地抢走了杏子,还抽了小猴一个脖儿拐,真像爸爸在教训孩子。游客们纷纷给它们照相。

金鞭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给猕猴一个美丽的家园,而猕猴们也给金鞭溪带来了无限生机!

6、返程

时间总是留不住的,短短五天时间很快过去了,我们坐上飞机,依依不舍到和张家界告别。伴随着飞机的轰鸣声,我向张家界挥了挥手。张家界,再见,我以后还会来看你的!

400字游记范文
《400字游记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